旅游文化开发

2024-10-16

旅游文化开发(共12篇)

旅游文化开发 篇1

民俗文化是非物质文化的一种, 也是目前社会发展中最受人们关注和欢迎的一种旅游活动。近年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于各种精神生活也提出了新的认识和要求, 旅游活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成为目前百姓业余文化生活中最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的一部分。目前拥有丰富满族民俗旅游资源的东北地区, 对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可挖掘、开发的领域颇多, 市场空间十分广阔。

1 民俗文化概述

1.1 民俗概述

民俗是民间习俗和习惯的研究与总结, 也是一种包含了民族和地区的历史、文化以及理论等多个方面的学科和知识的综合。民俗的研究主要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当地的民众情况进行调查、搜集、整理和描述, 从而探索出其工作本质和特点功能, 揭发、演示和传承其的发展规律, 使得其能够更好的为人们生活做服务。

民俗主要是依附人们的生活、行为、习惯、情感以及信仰而形成的一种非物质文化, 由于民俗文化是一种集体性的理论模式, 说到底其也是社会一致性发展的结果。民俗文化的认可与推广有效的增强了民族的精神与认识, 塑造了一个民族的品格和遵从, 这也是民俗文化的核心要素所在。

1.2 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

首先, 民俗文化的参与性活动有利于提高游客兴趣。民俗旅游的内容相对丰富多彩, 形式不拘一格。不同目的地的活动形式重复性也较弱。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可以体验到与平时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方式, 当地少数民族节庆活动, 特色表演一般都会让游客参与进来, 有极高的参与性, 满族了游客求新的要求。

其次, 开发民俗文化有利于当地民俗的传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的普及, 许多地方性的民俗文化特色已日益衰落甚至绝迹。由民俗文化旅游这种形式来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行之有效。

第三, 民俗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很多少数民族居住地处于穷乡僻壤之中, 与外界交流性不强, 经济文化都很落后, 适当的旅游活动参与其中, 可以改善当地的经济发展, 带动其他产业, 解决当地人群就业问题。

最后, 民俗旅游项目可以提高游客的文化层次。在民俗文化旅游中, 游客体验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 会增长游客的见识, 提高游客的文化层次。民俗文化伴随着历史、宗教、地理等文化知识相对于单一的景观旅游更吸引游客。

2 满族民俗文化分类

我国北方是我国满族少数民族的集聚地, 也是清王朝的发源地, 因此我国北方具备着丰富的满族民俗文化和旅游特点, 有着极为广阔的旅游发展前景和发展概述。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分析, 我国北方地区有着其它地方无法比拟的满族民俗文化优势, 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服饰文化

满族的民族服饰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鲜明的个性特点, 表现出浓郁的骑射民族特色.在我国历史上盛行了近三百年。像人们今天所穿的对襟、圆领、开襟的小棉袄, 对襟直翘、对襟圆翘、人字襟、圆领、鸡心领、长身、短身等各式各样的坎肩, 以及体现东方女性体态线条美的民族传统服饰——旗袍, 都是典型的满族民族服饰。现在, 不仅中国人喜欢现代满族服饰, 就连许多来华的外国人也对满族服饰爱不释手。

2.2 饮食文化

满族的饮食习俗, 是随着满族历史年代、社会生产、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形成和发展的。满族先民们长期生活在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之间, 多食猪肉、鱼肉, 喜爱粘食、蜂蜜, 爱喝糊米茶等。民间的风味小吃有慈禧小窝头、清东陵大饽饽、豆面卷子、苏子叶饽饽、酸汤子、白肉血肠、萨其玛等。典故的满族菜肴还有努尔哈赤黄金肉、乾隆豆腐菠菜、天下第一菜 (萝卜汤) 等。这些饮食文化资源经过开发、包装和宣传, 一定会得到旅游者的青睐。

2.3 民居文化

传统民居是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创造并遗留下来的, 体现了不同地区的历史真实性, 其历史、文化价值已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例如, 作为清王朝的启运地和满族的聚居地, 辽宁地区拥有众多的清代建筑遗存, 不论是“兴京”赫图阿拉城, “东京”辽阳, 还是入关前的“盛京”沈阳, 都写下了满族风情。由于东北地区天气寒冷, 满族多居住在山区谷地, 尤其注重御寒。“口袋房, 万字炕, 烟筒座在地面上”形象地说出了满族人的居住特点, “窗户纸糊在外”也是满族三大怪之一。

2.4 宗教文化

萨满教是满族人信仰的一种原始的多神教, 是远古时代珍贵的文化“活化石”,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 形成普遍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英雄崇拜。萨满文化的原始性和神秘性, 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欣赏价值, 富于观赏价值的音乐、舞蹈、仪式及服饰无不是弥足珍贵的民俗旅游资源, 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3 满族民俗旅游文化开发

3.1 静态开发式

这是以游客静观为主的旅游项目开发模式。多以民俗设施、民俗陈列为主要形式。如满族民俗文化村、满族民俗博物馆等。民族文化村类分为原生式和模拟式两种。原生式的民族文化村因其直接利用原生的民族村落, 有村民的介入。是一座活生生的民族露天博物馆。其特点是保留了原来的自然风貌、民居、饮食、节庆和其它民俗事物, 具有自然朴实的特色, 能较好地满足旅游者欣赏和体验民族文化的需要。

3.2 动态开发式

这是以游客参与或半参与的以特定民俗活动为主的开发模式, 包括民族传统的节庆活动、宗教活动、民族婚俗、民俗表演活动等形式。游客可参与当地人的歌舞、饮食、竞技、采摘果实和其它的生活、劳作、游戏活动。游客可以从中亲身感受当地的民俗风情, 在别开生面的活动中大尽游兴。

结束语

民俗文化主要指的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和文化的统称, 也是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民众在生活中创造、共享和传承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以及生活理念认识等。民俗文化是普通人民群众在生活中形成的一系列的物质、精神文化现象。满族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 拥有着广阔的开发潜力和市场, 合理的科学的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既可以传承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 又可以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进而真正实现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和内涵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莉.民俗旅游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5, 7.[1]李莉.民俗旅游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5, 7.

[2]贺友桂.西部民族地区民俗旅游购物品开发探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2.[2]贺友桂.西部民族地区民俗旅游购物品开发探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2.

[3]姜小莉.试论满族家祭与萨满教的关系[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4, 2.[3]姜小莉.试论满族家祭与萨满教的关系[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4, 2.

旅游文化开发 篇2

文化旅游业是以自然历史文物景点观光服务为核心,带动饮食、旅馆、交通、商业、娱乐成龙配套发展的一个重要文化产业群。我市的文化遗存景点较多,我们要科学合理地规划我市的文物景点,深入挖掘各自然和文化遗存景点的文化内涵,形成我市浓厚的地方特色。积极鼓励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强化文化部门与旅游部门的相互合作、优势互补,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以各种方式参与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营,形成特色突出、层次分明的各级各类文化旅游产品。

1、建立健全文物和自然景观方面的政策法规体系,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在有效保护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环境的前提下进行,依法规范文化旅游市场秩序,采取有力措施打击文化旅游经营中的违法行为。

2、作好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布局规划,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旅游项目,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对各自然和文化遗存景点进行逐步开发、建设,对城区重点维修的每个项目制定开发利用方案。在此基础上,可以形成以项王故里为中心的楚汉文化景区、以极乐律院为中心明清风格景区,在皂河镇建成以乾隆行宫为中心的明清文化景区,将文物资源精心打造成我市的旅游资源。

3、重点鼓励演出项目、文物开发项目与旅游企业的结合,重点开发在省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具有宿迁文化特色的酒文化、水文化、楚文化,精心打造一批文化旅游精品。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在文物资源开发、展览、流通、复仿制等领域形成区域性经营实体,提高文物的综合利用效益。

城市旅游文化特色饰品开发探讨 篇3

关键词:时尚;特色;实用性;标志性

[中图分类号]:J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5--01

青岛作为国际著名的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和乘数效应。青岛市数千年的文明积淀留下了无数宝贵的人文旅游资源,现有包括道教名山崂山、栈桥、五四广场、奥帆中心等著名景点。每年举办的国际啤酒节、国际海洋节、钢琴小提琴大赛等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残奥会帆船比赛,连续举办两届世界杯帆船赛、世界园艺博览会等世界性的比赛盛会,这些都在创造“旅游城市注意力经济”方面发挥着领军作用,同时将在大众心目中建构和传播一个具有时尚气质和强大感召力的旅游城市形象。构建区域创新旅游纪念品对实施文化强市的方针具有重要的实际作用和意义。

旅游纪念品不仅可以传播本地文化,提高本地文化和旅游景点的知名度,丰富景区的文化内涵,推动景区的建设和发展,增加本地的旅游收入,从而为旅游业向纵深和高层面发展奠定基础。为树立青岛城市形象成为旅游经济做大做强的突破口。创新旅游纪念品形象,需要彰显特色,好的旅游纪念品根植于本土,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并按照消费者对纪念性、审美性、时尚性、实用性的需求进行开发。个性化的设计会使产品更具标志性,更容易吸引消费者。

目前我国旅游纪念品主要存在几点问题:

(1)文化含量低。不能体现本地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没有民族性和地方性。

(2)时尚感差。特色景点的视觉化体现目前都流于写实形象的再现,缺少艺术化的处理。再者,在表现载体上缺少更为时尚、更能引发购买欲、更具有实用性的创新产品的开发。在地区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上是一个新的亮点。也将会给青岛地区旅游经济的推动带来实际的应用价值。

(3)缺乏实用性。消费者对纪念品的需求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对景点的留念需求,同时也注重它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因此我们决定以青岛市旅游文化标志性形象为原型进行特色饰品开发。人们不仅可以把它当做一件美观的纪念品,还可以将其使用到生活中,作为具有时尚美感的装饰品,从而真真实实的让旅游景点和地区文化植入人心。

如以青岛市旅游文化标志性形象为原型打造一系列特色饰品,推广青岛地区的景点形象和旅游文化,使青岛地区的景点形象在游客离开之后还能深入人心、加强记忆,并使之深刻体会地区时尚文化的特色方面。本项目试图从山东省青岛市标志性建筑或雕塑、自然景区、文化景区、大型旅游节庆纪念活动、文化故事传承几方面为脉络入手,通过反映区域的历史文化, 找出在人们心目中有着深刻的印象、能代表区域的典型事或物,对其形象在首饰设计中进行创新性的开发和延展,创作出一系列特色性的旅游文化纪念品,体现现代城市的时尚美感,同时也能提高纪念品的价值,创造更高的附加值。

将青岛市标志性建筑或雕塑、自然景区、文化景区、文化故事传承等作为首饰形象的创作基础,比如:八大关、栈桥、崂山、五月风等等,以各个景点特色为设计脉络,经过提炼和筛选、整合出一系列的城市资源。另外,还有区域内的大型旅游节庆纪念活动,比如奥运会帆船赛、世园会、啤酒节、糖球会、祭海节等一系列的城市旅游节庆活动为特别纪念款,将他们以多种材料、多种形式的首饰作品呈现,在造型上也将提取其主要特征形象,将其与首饰功能相结合,设计一系列的时尚感新型旅游纪念品。满足消费者寄予特殊感情的需求,同时也能提高景区的知名度,有利于整体宣传本地地域特色和地区文化的。

以青岛市旅游文化标志性形象为原型进行特色饰品开发的创新性和应用价值:

⑴产品通过外形创新设计使之具有:流通商品的通俗性和功能性;较高的美感呈现;符合人体工学的适配性。

⑵产品通过对有形和无形的地区文化特点进行了特殊呈现方式和时尚表达方式,加强了与购买者互动,进而希望更深层次的促进观者对于城市文化、城市标志性景区和建筑的视觉印象的加深和文化内涵理解。

⑶此系列首饰设计不仅呈现了城市意象的表象形态,又凝聚着一个地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对于旅游城市的长远发展有着较好的推动作用,也加强了地区旅游的经济效益。

这三个层次都要在同一个产品中集中的体现展示,难点在于实用性和形象的创新性要求都非常高,而且对于青岛地区的景点、建筑和文化要有深刻的了解和艺术感悟,并且对整体开发的连续性也有相当高的要求。

旅游纪念品代表的文化符号是消费者决定消费的重要因素,在纪念品开发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生产物美价廉、品质保障的具有实用性和创意性的产品,又注重融合当地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打造青岛自己的旅游特色品纪念品牌。

参考文献:

[1]晁鹏,宋洪波,浅析我国旅游纪念品市场现状及开发,科技创新导报。

[2]钟蕾,张薇,以使用对象为切入点的旅游纪念品设计,艺术与设计(理论)。

[3]孙晓燕,文化性与旅游纪念品设计,大众文艺(理论)。

[4]赵伟兵,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魏华,张立生,旅游标志设计原则研究,装饰。

[6]张莉,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研究——以连云港市为例,城市。

旅游文化开发 篇4

我国有大、小岛屿7 000多个, 总面积7.54万平方千米, 占国土总面积的0.8%, 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 一些海岛得到大规模开发, 海南岛、普陀岛等一些岛屿已成为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近几年, 海岛地区接待游客人数每年以高达20%~30%的速度递增, 海岛旅游已成为许多海岛县的支柱产业。尽管如此, 由于我国海岛旅游起步较晚, 受旅游开发政策、资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制约, 与世界海岛旅游开发较早的国家尚有很大差距, 丰富的海岛旅游资源未得到充分合理利用, 有些海岛至今仍处在原始状态, 旅游开发尚处在资源驱动阶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国外的经验能给我国海岛旅游开发提供有益的启示。

1 国外海岛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

1.1 有完善的发展规划

海岛旅游开发, 要强调规划先行, 拥有完善的规划, 将有利于海岛旅游业的快速、高效发展。例如, 坐落在印度洋上的群岛国家——马尔代夫, 由26组自然环礁、1 190个珊瑚岛组成, 其中199个岛屿有人居住, 991个荒岛, 以海岛旅游闻名于世, 旅游业也成为其三大经济支柱之一。马尔代夫海岛旅游业的成功, 首先得益于其有完善的发展规划。马尔代夫在海岛开发过程中特别重视海岛规划, 规划是政府的职能, 规划的设计充分考虑单一岛屿的整体性及与其他海岛的关联性, 以规划指导开发, 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使得一岛一风格, 整体如诗如画, 被誉为“印度洋上的人间乐园”。马尔代夫海岛规划规定, 岛上建筑物不得高于二层, 同时以别墅式和木质结构为主;建在礁盘水面上的单层别墅则用木桥相连为路;各个风格不同的建筑物, 也构成了岛上别具一格的亮丽风景线。而马尔代夫的每一个小岛都是一个天然的景色, 由政府出租给不同的公司经营, 各有各的风格和特色[1]。岛上的旅店一般沿海而建, 使游客一踏出房门便能走入细软而洁白的沙滩, 投向大海的怀抱。另外, 规划也控制了马尔代夫的工业污染, 使海水清澈见底。

1.2 有生态的旅游理念

世界上许多环境优美、景色宜人、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成功开发岛屿的案例, 都在说明要有一个持续健康的海岛旅游业, 就必须要有生态的旅游理念。例如, 马尔代夫著名的“三低一高”的开发原则 (即低层建筑、低密度开发、低容量利用、高绿化率) , 就是为了保持原有的地貌特征, 确保岛上旅游资源和生态系统不会遭到破坏, 使游客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亲切, 体会到休闲的享受;另外, 马尔代夫还注重其岛上资源的持续发展, 禁止砍伐树木, 只能钓鱼不能网鱼, 使得树木得以成长, 丰富的渔业资源得以保存。又如, 著名的泰国普吉岛, 尊重岛上原有的热带风格, 无论在建筑还是绿化过程中, 都注重风格的统一与原生植被的保留;岛上的车辆也不许上山, 而是采用有轨缆车来运送客人上山, 建筑之间的交通也采用步行, 从而避免了在山上建车行道而破坏山体的情况发生。

1.3 有各自的发展特色

各国在开发其海岛旅游资源的同时, 十分注重结合当地特点, 发展风格各异的海岛旅游特色。如, 夏威夷的特色是“打开心灵之门的草裙舞”;韩国济州岛以世界上寄生火山最多和“瀛洲十景”而闻名;马尔代夫以《麦兜故事》中小猪麦兜总是念叨的椰林树影, 水清沙幼, 蓝天白云而让大家印象深刻;而巴厘岛又以丰富多彩的食物、木雕、蜡染、油画、纺织、舞蹈和音乐让游客沉醉其中, 这些世界著名岛屿的案例无不在告诉我们注重发展海岛特色对于创造世界知名度的重要作用。再以海岛旅游业发展的楷模马尔代夫为例, 其探索出的“马尔代夫模式”很值得借鉴。马尔代夫在开发海岛的过程中, 始终采取“四个一”的模式, 即一座海岛及周边海域只允许一个投资开发公司租赁使用;一座海岛只建设一个酒店 (或度假村) ;一座海岛突出一种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一座海岛配套一系列功能齐备的休闲娱乐及后勤服务等设施, 从而使马尔代夫海岛旅游形成了一个独立、封闭、完整的度假区[2]。

1.4 有积极的宣传意识

要把海岛旅游业做大、做强, 提高海岛旅游核心竞争力, 宣传必不可少。世界上很多著名的海岛旅游胜地都是通过精心的策划和积极的宣传为世人所知的。如, 泰国的海岛旅游业就十分重视旅游宣传, 在各景区、景点推出大量精美画册、招贴画以及宣传泰国风土人情VCD片;在主要客源国家设立驻外办事机构;设置景区景点的路牌及店牌, 用泰文、汉文和英文做标识;简化入境手续, 放宽对游客逗留时间的限制[4]。这些在宣传上的积极投入, 使人们在泰国可以随处体会到其浓厚的旅游氛围, 了解泰国旅游的最新咨询, 也感受到泰国人民的热忱, 为泰国海岛旅游业的发展锦上添花。

1.5 有科学的管理体制

为了促进海岛旅游业有序合理的开发, 各国都有比较科学的管理体制和监管系统, 并注重政府在海岛旅游业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强化旅游部门的行业综合管理协调和监督能力。如, 有“天堂味道”之称的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 为了保护岛上的生态系统, 有政策法规强行规定岛上的建筑物不得超过四层。而泰国的普吉岛, 原来生产锡矿, 但为了岛上的环境, 也做出了关闭所有矿场的规定。另外, 在马尔代夫, 海岛开发也实行了极为严格的审查制度, 旅游部门每年进行两次的监督检查, 对不达标的度假区进行罚款或者关闭, 以维护整个海岛地区的信誉和秩序。可见, 这些世界著名的海岛旅游胜地的背后, 都有着强有力的科学管理体制做保障[3]。

2 我国海岛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2.1 海岛旅游粗放开发, 产品雷同

现在, 我国海岛旅游正是蓬勃兴起之际, 各地旅游业都致力于海岛旅游的开发。但在规模开发的同时, 出现了海岛旅游开发模式雷同, 只注重开发的规模而忽略了开发的质量与特色的问题。在这些广泛兴建的海岛中, 除了气候和自然环境外, 无论是从旅游项目到服务方式, 还是从建筑到人文环境上, 都缺乏特色。大多数岛屿的开发停留在粗放开发的模式, 伴随各地岛屿开发数量增长的是千篇一律的海滨游泳或农家风情, 缺少对各自的历史文化底蕴、自然文化景观等独特性资源做深入的研究、详细的策划与精致的开发, 缺乏对各自的主题和灵魂的发挥。没有主体与灵魂的海岛旅游产品, 便不能使游客体味到其中的精髓, 没有长久的吸引力, 也不能吸引更广泛的游客, 给游客留下的往往就是沙滩与海水, 而不能获得理想的心灵享受, 这使游客去了一个岛后便没有想去其他海岛旅游的愿望, 甚至宁愿选择成本较低的海湾度假;加上近几年出境游的规范与发展, 使一些高端游客选择了国外的海岛旅游。可以说, 这种开发模式严重影响了我国海岛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2.2 宣传力度不足, 品牌意识薄弱

现在提起中国的海岛旅游, 很难让国人立刻想到哪个知名的岛屿;而国外的游客对中国的旅游更是建立在文明古国的基础上, 对于中国现代时尚的休闲度假胜地所知甚少, 就更不用提海岛旅游了。中国海岛旅游要想吸引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眼球, 要想打造世界级的知名度, 要想创造国际性的旅游休闲胜地, 除了要发掘其天然景观的个性外, 还必须加大宣传力度, 不断地精心策划一些别开生面的活动, 通过策划有效的活动将消费者的胃口调动起来, 达到增强吸引力和广泛宣传的效果。但目前的海岛旅游基本上处于粗放开发的阶段, 缺少精品工程, 没有用心于品牌策划, 更没有什么特别的滨海活动。此外, 品牌的创造还要注重细节, 尤其在服务管理方面, 如果细节不够到位, 游客便感受不到体贴与细致, 以及心灵上的温馨。旅游是一种精神消费产品, 尤其是海岛旅游, 因为它针对的旅游群体是以休闲、度假和疗养为目的的旅游者, 只有细节做到位, 游客的满意度提高, 旧地重游的几率才会增加, 但目前我国在此方面的强调还不够, 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2.3 海岛基础设施薄弱, 交通条件相对不便

由于大多数海岛远离城市, 本身发展就比较落后, 且我国海岛旅游业起步也相对较晚, 所以基础设施比较薄弱。而海岛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本身就存在大投入、高成本和高风险的特点, 海岛的淡水、用电都比陆地成本更高, 难度更大, 要将岛容岛貌做得上档次, 没有大规模的投入难度将相当大, 而大部分海岛不具备这样的资金基础[4]。所以, 我国海岛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处于滞后的状态, 供电供水等配套设施还需加强建设, 岛上缺乏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房屋也停留在农舍状态, 因此, 游客不能够在此得到较高层次的物质与精神享受。另外, 海岛与外界往来的交通联系还比较单一, 一般靠海上运输来承担。这使得旅行的行程受天气状况影响较大, 一旦遇到大风大雾就得停航, 这也是很多旅行社对海岛旅游开发不够积极的原因之一。而对于那些远离大陆的岛屿, 乘船颠簸时间较长, 游客感到疲惫不堪, 这就使海岛旅游脱离了休闲度假的基本意义。所以说, 游艇、油轮和飞机等多种先进交通工具的丰富, 无疑对海岛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现阶段, 我国海岛旅游对这些交通设施的完善还略显不足。

2.4 缺少统筹安排, 缺乏相互协作

我国目前的许多海岛旅游产品开发定位单一雷同, 大多数仅停留在滨海游和农家游阶段, 而沙滩游泳在海滨旅游就可以实现, 农家体验更是近郊旅游的项目, 海岛旅游的开发略显无力而苍白。此外, 近距离景区重复建设的现象也比较严重, 从而形成了一些不必要的竞争, 无法使游客得到更多的体验, 海岛游的目的比较单一。大多数海岛旅游也缺乏有个性的包装和品牌策划, 各岛屿缺少自己的特色。各地方岛屿缺少相互协作, 只顾独自的开发和彼此间的竞争, 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没能统筹规划, 发掘各自的特色, 从整体上推进海岛旅游业的发展。

3 我国海岛旅游开发的对策借鉴

3.1 整体规划海岛旅游, 各地优势特色互补

海岛旅游开发要强调规划先行, 要做出科学合理的旅游规划, 使开发建设具有计划性、合理性、有序性及兼顾重点的特性。为此, 首先要有一个完整的统筹规划, 要处理好海岛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处理好旅游业与水产养殖、港口建设等之间的关系;既要根据各个海岛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特点, 确定其主要功能, 保留和发挥其个性特点, 又要符合整体协调原则, 形成一个区域旅游的整体。其次, 要注意各岛屿间的优势特色互补和周边岛屿间的协调发展, 避免盲目、无序的开发。在做我国海岛旅游整体规划时, 可以借鉴马尔代夫“一岛一特色”的开发模式, 注意发掘各个海岛的地区特色、资源优势以及文化内涵, 使各地的旅游产品独具特色, 交相辉映, 而不是盲目地开发;逐步推出一批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精品, 使海岛旅游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 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3.2 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完善监督管理体制

政府部门在海岛规划开发过程中的作用巨大, 在后期的监督管理作用也十分重要。在开发初期, 要由政府出面, 做海岛的整体规划, 并由政府组织提供启动资金搞基础设施建设, 并完善交通运输体系, 待投资环境初步形成后, 再将土地转让给投资者, 并规定投资者要严格按照规划的要求进行建设;另外, 政府将出让土地的收入投入再发展中, 使海岛旅游发展建设步入良性循环[4]。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 要注意完善各个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 注意各个项目建设的有序性和规范性, 对建设的标准、范围要做出具体统一的规划;还要注重对开发项目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 尤其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程度, 对违反规定的要严惩以警戒, 从而保证海岛旅游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3.3 创造生态旅游环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由于海岛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因此, 尤其要强调保护其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在发展海岛旅游业时, 要以“生态、绿色”为理念, 以生态旅游市场为导向, 以旅游资源为基础, 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中心, 兼顾海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潜力。一方面, 要注意岛上原有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因地制宜, 不要轻易破坏原有地形、地貌与植被, 建筑风格也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尽可能保持岛上的自然风格, 创造和谐的海岛生态旅游环境。另一方面, 要注意防止过度开发。因此, 在海岛开发过程中首先要把好审批关。另外, 可借鉴马尔代夫的“三低一高”的开发原则, 针对海岛不同区位特色和环境容量, 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限制海岛开发强度, 避免资源过度开发, 以确保海岛生态环境不会因过度开发而受到损害, 为游客带来舒适放松的享受。

3.4 加强宣传促销力度, 打造海岛旅游品牌

宣传必不可少, 促销力度必须要加强。品牌的打造离不开成功的宣传, 在世界各海岛游已成熟稳定发展和中国海岛旅游业刚开始蓬勃兴起的今天, 如何打造中国海岛旅游高端品牌, 已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打造国际性海岛旅游品牌, 可以借鉴东南亚各国从建筑式样、装饰壁画, 到电视和灯箱广告、随处可得的精美旅游小册子, 还有热情洋溢的旅游咨询人员等多渠道的促销宣传模式[5]。在此, 想要提出的是借助精品时尚的偶像剧来做宣传的经营模式。韩国济州岛通过一部脍炙人口的韩国偶像剧《宫》走进中国广大青年人心中, 而韩剧《巴厘岛的故事》也使巴厘岛成为情侣们向往的蜜月旅游胜地。借助精品偶像剧宣传, 第一, 可以引领一种时尚的潮流, 使海岛游成为浪漫人士的挚爱;第二, 偶像剧为所宣传的岛屿添加了动人的并广泛传播的爱情故事, 增加了文化底蕴;第三, 剧中的风景画面的拍摄, 无疑是“不是广告的最好广告”, 这种“不经意”的宣传, 不但节约了巨额的广告费用, 而且使影视剧本身也可以赢利, 这是事半功倍的做法;第四, 影视剧中的经典物品, 可以带动旅游相关行业的发展, 如《宫》中的爱情信物Teddy熊已成为到济州岛旅游必买的旅游纪念品, 甚至在济州岛还建有Teddy熊博物馆, 使世界品牌Teddy熊文化得以在此宣传, 也使该博物馆成为济州岛的一个旅游项目。

3.5 重视旅游市场需求, 建立特色海岛旅游

在海岛旅游的发展过程中, 我们要注意满足风格各异的品位需求和不同档次的消费需求, 注重海岛旅游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和海岛建设的个性化发展。借鉴世界各岛屿的发展特色与发展风格, 坚持“一岛一特色”的旅游开发理念, 充分发掘各地方的资源环境特点、风俗习惯特点、饮食文化特点以及建筑风格特点, 把我国丰富的岛屿资源打造成特色鲜明的海岛旅游胜地。世界海洋旅游业的发展, 在经历了三个阶段后, 正在向第四个阶段——海洋文化生态旅游阶段发展, 而我国正是一个有着悠久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 因此可以充分发掘我国旅游的文化内涵, 适应世界这一新的趋势。另外, 我国的海岛旅游业起步较晚, 相比世界其他海岛旅游胜地, 在设施和管理等方面都存在差距, 因此, 要扬长避短, 尤其要注重特色的发展, 发挥文化生态旅游的优势, 做细海岛旅游市场, 满足广大游客的多元需求, 在国际海岛旅游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

3.6 策划丰富旅游产品, 加强休闲度假品质

海岛是休闲、度假的理想去处, 但是海岛旅游的功能定位不能仅限于此。海岛旅游的开发、策划应该多方位多角度去着手, 海岛旅游的产品也应丰富多彩, 要用各种娱乐项目去增强海岛休闲旅游的品质, 同时也用休闲度假的主体功能带动其他旅游产品的发展, 使游客在岛中既游又玩, 既休闲又娱乐。因此, 要善于利用海岛良好的环境资源和独特的“封闭性”, 从海面、海岛、天空等多方面进行多种类型的开发。例如,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族风情和人造景观等观光型旅游产品;“3S” (Sun, Sand, Sea) 享受、美食旅游和豪华游船等度假型旅游产品;展览、办公和会议等商务会展型旅游产品;民俗、博物馆、寻古和学术等文化型旅游产品;自然旅游、观鸟旅游和海洋公园等绿色生态型旅游产品;水上运动、温泉康复和高尔夫等健身康复型旅游产品;探险游、海底游和极限运动等猎奇刺激型旅游产品[6]。用这些丰富多彩的海岛旅游产品, 让海岛旅游具有自己的独特魅力, 拥有持久的生命力, 以吸引大量的海内外游客, 让游客乐在其中流连忘返。

摘要:海岛旅游有着休闲与放松, 浪漫与时尚, 远离城市喧嚣等特点, 因此近年来备受旅游者的喜爱, 逐渐成为旅游业的热点。现在, 国外很多海岛的旅游业达到了高度发展的状态, 而中国海岛旅游正处在积极地进行旅游开发建设中, 因此, 需要借鉴世界一些已经成熟发展的海岛旅游经验来促进我国海岛游的健康快速发展。文章首先论述我国海岛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其次, 借鉴世界著名海岛旅游的成功开发经验;最后, 提出了一些发展我国海岛旅游业的建议。

关键词:海岛旅游,休闲旅游,海岛旅游开发

参考文献

[1]中国海洋经济信息网.马尔代夫.海岛旅游首选圣地[EB/OL].[2007-11-30]http://www.cme.gov.cn/hyjj/gk/yhly.htm.

[2]伍鹏.马尔代夫群岛和舟山群岛旅游开发比较研究[J].渔业经济研究, 2006 (3) :19-24.

[3]李泽群.赴泰国曼谷、芭提雅学习考察报告[EB/OL].[2008-2-27].http://nanao.shantou.gov.cn/list.asp-id=1349

[4]高建.海岛旅游开发模式探讨[D].浙江大学, 2007.

[5]许仪, 陈智麟.借鉴东南亚经验实现广东省海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EB/OL].[2007-11-20].http://www.beltourism.com/learn/manage/2007/1120/20070349701015-4.shtml

民族旅游文化的开发与保护(精) 篇5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兰林

[摘要 ]民族旅游以其独特性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民族旅游开发促进地区经济发 展,提升旅游竞争力,有利于民族文化的

复兴和再造,增强民族认同感。其中,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旅游业的灵魂。[关键词 ]福建宁德畲族民族旅游开发民族文化

民族旅游,国际著名旅游人类学家埃里克·科恩将其定义 为:针对在文化上、政治上、社会上不完全属于该国主体民 族的群体,由于他们的自然生态和文化方面的独特旅游价值 , 而进行的一系列观光旅游 [1]。民族旅游的要义是观光对象的 少数民族及其自然生态和文化的独特性 [2]。由于文化所独有的性质及功能,在民族旅游资源中民族文化成为最能代表和 反映该地民族本质特征的符号。民族旅游文化, 是指对民族文化中的某些部分进 行开发、加工、改造,以形成吸引游客的民族旅游项目。它必须根据本地域、本 民族的特点而设置, 旨在引导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特点进行审美观光的旅游市场和 旅游活动。民族旅游开发以丰富的现存文化资源为基础,其开发和再生产所需 投入不多,是一种低耗高效型的新型文化经济形式。本文以福建省畲族地区的民 族旅游开发为例,分析、探讨民族旅游文化的开发与保护。

1民族旅游开发的意义

1.1民族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积极影响 1.1.1民族旅游开发增强民族认同意识

跨文化传播增强了民族地区原有的价值认同感和文化自 尊感。民族地区居民在旅游者介入之前,由于缺乏与其他地 方、其他文化差异的比较,因而很难发觉自己的个性。在民 族旅游中 , 当地少数民族居民与游客的接触往往会唤起少数 族群对于自身的认识,还会加强他们对于自身身份及自我表 述的关注。具有民族历史价值的人文旅游景观的再现和重组, 展示了少数民族自身文化智慧和创造力,重新唤起了人们的 民族认同意识,凝聚了民族向心力。1.1.2民族旅游开发促进民族传统文化复兴

近年来 ,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民族文化不再被视为落后、愚昧的东西,而是被发展为弘扬传统文化 , 展示本土形象的 旅游资源。各民族地区一些原先几乎被人们遗忘的传统习俗 和文化活动得到恢复,传统的手工艺品因旅游市场需求的扩 大获得发展,传统的音乐、舞蹈、戏剧等重新受到重视和发

掘,长期濒临湮灭的历史建筑得到维护和管理等。总之,所 有这些原先几乎被抛弃的文化遗产不仅随着民族旅游文化的 商品化而获得了新生,而且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民族旅游文化的商品化推动了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1.1.3民族旅游开发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再造和创新 民族地区旅游的蓬勃发展不仅带来了族群文化复兴的契 机,而且为族群文化的再造和再生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场景 和舞台。丽江纳西东巴文化在旅游发展的推波助澜中复制、再造作了最有力的说明。东巴文化的传习复制,并非是简单 意义上的传承、复制 , 而是在此过程中不断添加进了新的成 分和内容 [3]。这种文化再生产的方式借助发展旅游业的契机 不断演进,推动了社会文化的进步。1.2民族旅游开发对旅游业的积极影响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民族 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重要内容,包含了许多有价值的可开发 资源。在民族聚居地区,民族文化是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包括民族村落、建筑形式、服饰饮食、婚丧习俗、宗教信仰、音乐歌舞、节庆活动等,这些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程度直接 决定着这些地区旅游产品的档次与品位。

2福建畲族地区民族旅游开发现状

畲族是我国东南地区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自唐代形成 以来一直聚居在闽粤赣交界的深山密林中,过着刀耕火种的 游耕狩猎生活。畲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璀璨丰富的 民族文化,拥有迥然独特的韵味,散发着鲜明的民族风情。福建省的畲族人口全国最多,其中又以宁德地区的畲民最为 集中。

宁德市有畲族人口 17万人 , 分别占全省畲族人口的二分民族旅游文化的开发与保 护——以福建畲族地区为例 2009年第 10期(总第 34期

之一,全国的四分之一,分布在全市 9个县(市、区的 124 个乡镇,其中畲族人口千人以上的乡镇就有 51个,是历史悠 久的畲族聚居地。现全市设有一个福安畲族经济开发区,八 个畲族乡。总体来看,宁德市现有的畲族风情旅游线路仍较 单一,经营粗放,有待进一步开发,以形成显著的经济文化 效益。

2.1畲族地区旅游产业开发优势

2.1.1畲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畲族的编织工艺品巧夺天工,种类丰富,色彩斑斓。彩

带、竹编、刺绣等许多手工艺品已远销海外,深受人们的青 睐。畲族的传统服饰斑斓绚丽,丰富多彩。畲族妇女的“凤凰 装”别具风格,在衣裳、围裙上刺绣各种彩色花边,镶绣的金 丝银线象征着凤凰颈、腰和美丽的羽毛,金色腰带象征着凤 凰尾巴,周身叮当作响的银器象征着凤凰的鸣叫。畲民历来热爱生活,喜爱唱歌。他们每逢佳节喜庆之日, 歌声飞扬,即使在山间田野劳动,探亲访友迎宾之时,也常 常以歌对话。畲歌丰富多采,其歌词古朴自然,又清新活泼, 充满山林风味,反映了畲族的风情特色。

畲族人民酷爱体育活动, “打尺寸”、“盘柴槌”、骑海马 和竹林竞技等,都是畲族民间流传已久的体育活动。尤其是 练拳习武之风盛行,经千百年传承,已形成独具一格的民间 武术。畲族有自己独有的氏族节日。农历三月三“乌饭节”祭祀 祖先,除对歌盘歌以外,还表演传统的“加官舞”、“八仙舞”、“龙头舞”等,热闹非凡。每适农历三月初三日,畲族村寨的 家家户户都要采集乌稔树根合大米煮“乌米饭” ,全家共餐, 以缅怀祖先。除此之外,四月初八做麦精饭,十月祭多贝大 王,都是隆重热烈的节日。

2.1.2地区自然风光秀美,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

我国的畲族居民基本上聚居在生态环境优美的山区。宁 德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富有魅力,现 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 6处。闽东北 亲水游入选中国“十大完美旅游线路”。已列入福建省十大旅 游品牌之一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白水洋景 区,有“天下绝景、宇宙之谜”之美誉。周宁县人鱼同乐的鲤 鱼溪被誉为“中华奇观” ,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屹立在东 海之滨的福鼎太姥山是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 质公园, “山海川岛”景观融为一体,其中嵛山岛被评为中国 最美丽的十大海岛之一。世界良港三都澳的“海上渔城”被授 予第一批国家农业旅游观光示范点。畲族民族文化风情与景 色秀丽的山水风光,相映成趣,具有潜力巨大的旅游价值与 产业价值。

2.1.3区位优势突出,客源充足

宁德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北连浙江温州,南接省会福州, 东与台湾隔海相望,西邻武夷山,处在闽浙三个重要旅游城 市的结合部,处于经济发达区域,毗邻国内主要客源产出地。闽东沿海高速公路贯通后,打通了中国东南沿海的黄金经济 带 , 给闽东旅游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游客逐步从周边地

区向外拓展 , 来自江浙沪的游客所占比重迅速增大 , 快速交通 大格局的形成,将为宁德旅游带来更多的客源,市场前景十分广阔。2.2畲族地区旅游产业存在问题

2.2.1缺乏民族特色的精品项目,旅游产品档次低

畲族旅游相关的单体数量少,且质量等级低,因此旅游吸引力也较弱。宁德的 旅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区域民族旅游资源尚缺乏全面系统的调查和评价, 没有形成统一的对外宣传形象和特色品牌。相关旅游产品的开发还限于粗糙包 装、简单拼接,市场化程度低,文化品位不高,缺乏精品,拿不出代表畲族千 年民族文化底蕴的拳头产品。旅游景区、景点小而分散,内容单一,规划设计 缺乏专业化。

2.2.2旅游产业的综合性、联动性格局尚未形成

旅游产业具有综合性、联动性的特点。但目前福建省民族旅游的综合性、联动 性效益优势尚不明显。具体表现在基础设施与娱乐设施建设上的滞后,接待能 力有限,服务质量低。各景区、景点小而分散,景区内部交通条件也有待改善。由于受地理位置、交通状况等限制,许多资源目前还难以大规模开发利用。太

姥山的山岳景区与溪瀑景区的连接路杨太公路没有建成,使两块最有特色的山 川景区不能连为一体;三都澳进入东冲半岛的霞浦内浒全天候码头尚未立项建 设,也制约了海岛旅游资源整合和沿海旅游线路的优化。

2.2.3传统文化被逐渐同化,面临流失

民族旅游过程中 , 会产生民族文化的变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涌入, 异族以及同族异地的文化、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的引入,旅游地传统的民族文 化、风情民俗会逐渐被同化、冲淡和消失。与此同时,畲族传统文化得不到 有效的承传与弘扬,出现徘徊停滞状况。目前,不少畲族文化遗产正面临流失、失传的险境,抢救已是刻不容缓。绝大多数畲村祠堂、宫观因年久失修,保护 不当,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失修情况。在交通方便的畲村,民族服装、婚礼等 传统民族习俗淡化甚至消失。

畲族医药、武术、手工艺均面临失传的边缘,如 果再不采取措施抓紧抢救,这些民族瑰宝也将失传。

3民族旅游开发思路与对策

3.1采用保护性开发形式,保护民族特质文化 3.1.1建立民族博物馆

民族博物馆是以保护民族文物,并使参观者了解民族文 化内涵为主要任务的文化教育机构,其主要功能是教育和传 播文化遗产。到目前为止,全国各类民族博物馆已超过 100 座,许多濒临损毁、正在迅速消失的重要民族文化和民族民 俗文物,被及时抢救、收集、陈放在民族博物馆。各种类型 的民族博物馆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旅游者了解各地少数 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其旅游功能得到了空前的扩展。1989 年建成的闽东畲族博物馆和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收藏和展 示畲族文物 1500余件,有效传承和保护了畲族文化遗产,并 成为人们了解畲族文化的窗口之一。3.1.2设立民族文化村

根据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祁庆福先生的定义,民族文化村 是指展现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实地村落或模型村落 [4]。我 国的民族文化村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实地展示型和异地仿制型。

民族聚集地实地展示型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选择具有典 型代表性的村寨加以保护,展现其民族活生生的现实生活状 况,是一座立体的民族村寨博物馆,保留了原来的自然风貌、民居、饮食、节庆和其他民俗事物,具有自然朴实的特色, 能较好地满足旅游者欣赏和体验民族文化的需要。旅游目的 地异地模拟型是人工方式在靠近市场的地方,荟萃各民族的 民间艺术、民族风情和民居建筑于一园 , 从多角度揭示民族 文化的大型文化主题公园,集中、立体地向旅游者展示了各 民族传统文化。

“宁德——中华畲族文化村”是为迎合旅游目的而专门 建设的模拟民族文化村。现已建成的“中华畲族宫” ,气势恢 宏,占地面积 50余亩,作为畲族文化广场已具雏形,逐步进 入市场化运作,已成为全国畲族同胞的朝圣地、闽东民族团 结教育的重要基地和畲族风情旅游景点,吸引了来自近30 个国家、地区及国内 20多个省市的畲族宗亲和游客。3.1.3创建生态博物馆

生态博物馆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整合自然生

态旅游资源和民族人文旅游资源,对社区自然遗产和文化遗 产进行整体保护的一种新模式。民族生态博物馆的显著特征 是将少数民族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进行

整体保护、传承和研 究。如 1995年中国和挪威两国政府联合在贵州省六枝特区梭 嘎乡创建的梭嘎苗族生态博物馆 , 不仅保护了民族文化,同时 也为民族地区旅游产品的开发开辟了新的道路,真正实现保 护与开发的双重目标。

宁德可以在借鉴贵州省六枝特区梭嘎乡梭嘎苗族生态博

物馆经验的基础上,选择交通比较方便,畲族文化比较集中 的村落,建立畲族文化生态博物馆,形成文化遗产保护网络, 起到辐射示范作用。

3.2策划节庆旅游活动,扩大影响力

节庆活动作为一种动态的参与性旅游资源,它是一个地

区民俗文化的最佳载体 , 从本质上说是参与性较强的、体现 人与人交往的社会文化活动,它往往成为狂欢、热闹、愉悦 的代名词。旅游者观赏或参与当地民俗节庆活动过程,可以 直接了解、感受当地的民俗文化,获得丰富的旅游经历和知 识。传统节庆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它的存在对于增进民族 内部凝聚力和加强民族间亲近感具有重要作用,它也是了解 民族生活方式的窗口

[5]。

近年来,福建省宁德市花大力气举办了规模较大的以畲

族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畲乡民族风情旅游节,使畲族传统文化 的传承与经济接轨。一年一度的“三月三”畲族歌会,迄今已 是第 15届;福鼎市连续六年举办太姥山旅游风情节;2004 年第二届福安茶文化节以畲族祭祀方式来祭祀“大白毫”千年 古茶树,吸引了广大媒体的关注。可以在前几次成功的基础 上,进一步扩大各种节庆活动的次数、范围、内容和形式, 打造在全省有影响的节庆品牌。

3.3畲族文化与其他旅游资源开发有机结合,增强吸引力 旅游资源按照存在属性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

资源两大类。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有机结合 , 可增强资源的吸 引力。将畲族民俗文化与区域自然景观结合一起,便可增强 闽东旅游区的资源密度,形成地方特色或个性特征。宁德地 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可以在开辟民俗旅游线路的同 时,对畲族聚集区中较著名的自然风景名胜进行规划建设, 如位于福安康厝畲族乡的“东山雪洞”、穆云畲族乡“清泉洞” 以及与晓洋镇交界处的“白云山”等。对于已开发的自然、人 文观光地,注重畲族文化的挖掘和融入,进行整体规划、包 装和宣传,全力打造“山海川岛、宗教文化、畲族风情”三大 旅游品牌。

3.4 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环境 加快市区和县城建设步伐,完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和相 关接待设施。加强对城镇道路、旅游景区(点的环境治理,改善旅游景区(点的供电、供水、通讯、卫生、餐饮、绿化 等条件,净化景区治安环境。完善旅游交通网络,改善各景区(点的交通条件。改善 旅游运输车辆条件,开设通往各重要景区的旅游专线车。3.5 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提高知名度 针对宁德民族旅游缺乏知名度的现状,当务之急是要引 导国内外旅游者对宁德的旅游文化产生兴趣,以内涵丰富的 宁德旅游文化吸引游客。根据“依托两州(福州、温州),拓 展两南(闽南、浙南),进军上海,吸引港澳台”的市场定位。把扩大市场的覆盖面和有针对性地开发细分市场结合起来,使用多种促销方式,争取宁德旅游重点景区和精品线路进入 国家、省旅游局的宣传网络。通过电视、网络、报刊以及举 办旅游节庆活动等形式,扩大旅游品牌宣传,积极融入长三 角旅游协作区,不断提升宁德旅游在福建省(下转第 25 页)(上接第 9 页)的地位,提升宁德旅游在海内外的知名度。3.6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旅游业的二重性是一把双刃剑。因此,民族旅游地区在 发展旅游业时,不应该只片面注重旅游所创造的经济效益,还必须充分认识到旅游对自然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和所带 来的“文化污染”,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和控制。生态持续发展是民族旅游持续发展的基础与保证。在民 族旅游开发中,选择风景优美的民族自然村寨,发展民族生 态旅游,以回归自然为主旨,以原生和谐的自然生态和文化 生态为旅游对象。做到科学规划,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民族旅游业才可能得到 长远的进步和发展。总之,民族旅游开发使民族旅游目的地传统文化得到复 兴,文化自豪感得到加强和巩固,促进民族地区

经济的蓬勃 发展。民族旅游文化是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不可缺少的 文化底蕴和灵魂。参考文献: [1]杨慧,陈志明,张展鸿.旅游、人类学与中国社会[M].昆明:云南大学出 版社,2001.[2]张晓萍等.民族旅游的人类学透视——中西旅游人类学研究论丛[M].昆 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3]杨慧.民族旅游与族群认同、传统文化复兴及重建——云南民族旅游开发 中的“族群”及其应用泛化的检讨[J].思想战线,2003,(1:41.[4]徐万邦,祁庆福.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 社,1996.[5]吴忠军,陆军.民族旅游节庆策划研究——以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为例

少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篇6

少林文化旅游资源的构成和价值评价

少林文化博大精深,涉及面极广。少林文化实际上是一种泛文化现象,不仅在国内,在国外也有许多少林文化载体。从旅游资源开发的角度看,少林寺及其周围环境作为少林文化的发源地,被公认为禅宗祖庭,因此,本文研究的少林文化旅游资源,其空间范围仅涉及少林寺及其周围。

少林文化旅游资源的构成

少林寺佛教景观。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是佛教僧人弘法、修行和居住的场所。少林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将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的儒、道文化融而一统,演至成中国化最典型的佛教宗派——禅宗,故有禅宗祖庭之称。少林寺佛教景观主要包括常住院、初祖庵和塔林三部分,保存有许多精美的楼台建筑、寺僧塔林、佛像雕塑、殿宇壁画、钟磬铸造、栏柱雕绘、碑刻诗画等古代文化①。少林寺常住院建筑曾多次遭受天灾和人为损毁,现存建筑主要是明清时期所建,解放后又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和重建。塔林及周围保存有唐代以来墓塔249座,初祖庵建于宋代,是河南省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二者同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少林武术。少林武术源于少林寺,武以寺名,寺因武显。少林寺初建,从僧稠禅开始,兴起习拳练武之风。后来大乘禅宗始祖菩提达摩到少林寺传授佛教禅宗,逐渐演练出一套心意拳雏形。隋末十三棍僧救驾唐王李世民建立了不朽功勋,特许寺内养僧兵,少林寺逐渐成为全国练武会武的场所。此后,少林寺历代僧众博采众家之长,汇集武艺之精华,并取长补短,逐步发展成为扬名天下的少林武术。随着对外交流和少林僧人的流散,少林武术在国内外广为传播。少林武术以刚健有力、利于实战为特点,套路精湛,功法繁多,在国内外武坛上独树一帜,是中国武术的正宗之一,被列为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少林文学艺术。少林文学艺术有的是少林寺历代高僧留下的,也有许多是名人侠士在与少林寺的交往中所创。内容和形式多样,大体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故事、书画、雕塑、乐舞等。这些文学艺术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还是我国文化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千佛殿“五百罗汉朝毗卢”大型彩色壁画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少林寺许多故事传说历代传颂,有的还被改编成文艺作品。

少林医学和宗教活动。少林寺藏有丰富的医学秘方和多样的养生健身方法,少林医学在我国中医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宗教活动主要包括宗教节日和宗教生活两大类。自古以来,佛教信徒就有着前往寺院朝拜、求法和参加重大宗教活动的传统,从而形成了宗教朝觐旅游活动。少林寺还顺从世俗要求,允许社会公众参观和参加宗教活动,为群众施诊送药。

少林山水文化。少林寺坐落在嵩山腹地的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少溪河从山门前蜿蜒流淌,有“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的优美意境。嵩门待月、少室晴雪是古代少林寺的胜景。嵩山地质构造典型,植被繁茂,现被列为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级森林公园。嵩山是我国历史名山,曾有众多帝王显贵、文人墨客借游览少林寺和嵩山之际,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模山范水之作,对少林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少林文化精神特质。少林寺所传承的禅学思想被佛界称为智慧之学,在中国佛教史、哲学史和思想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少林武术的最大特点是禅拳归一,讲究“静”和“动”的协调统一,是我国古代哲学的具体体现。少林武术所倡导的爱国主义、扬善惩恶、强身健体、刻苦精进精神,技击与艺术结合的美学思想,肢体与行气结合的健身理论以及竞技对抗中的灵活应变法则,对社会大众都有重要的教育意义②。

少林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价

旅游资源价值的高低决定着旅游开发潜力的大小。少林文化旅游资源中以少林武术为代表的民族文化特色和闻名中外的禅宗祖庭旅游价值最大,在国内外都有很强的吸引力;其次是少林文化的地方性、开放性、历史性和宗教景观的奇特度对游客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再有是景观的完整度、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的表现力旅游价值较大。但是在文化旅游的参与性、科普教育和美感美育方面略显不足,有待进一步挖掘。

少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分析取得的主要成绩

清朝末年以来,少林寺走向衰落,自然和人为损毁严重,大批僧人流散。解放以后,当地政府多次进行修复重建,2004年又进行了大的翻修,表演、展览、生活和藏经面积扩大。在政府的扶持下,少林寺尊立了方丈,宗教文化活动开始活跃,建立了文化研究机构和网站,搜救整理了佛学藏书、少林武藏、少林医药和书画,对外加强与各方面的联系,这些活动使少林文化旅游资源的核心引力得到加强。在政府的组织下,举办各种类型的少林武术表演活动,兴建少林武术馆和少林武术学校,到国内外各地开展少林武术表演。邀请国内著名的艺术家创编大型舞剧《风中少林》和实景剧《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由少林寺授权,委托生产销售网络游戏和少林宝剑、佛雕、素饼、禅茶等旅游商品,逐步开发山水文化旅游资源,开辟了三皇寨、二祖庵、达摩洞、鸡鸣山旅游线路,修建了缆车和滑道。从2003年开始,登封市筹集巨资,对少林寺周围环境进行整治,圈定古文化保护区,治理污染,绿化美化净化环境。2007年3月,少林寺景区入围全国首批5A级景区。游客人数逐年增多,自1986年开始,少林寺景区年接待游客人数已突破200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占5%左右,旅游年收入超过1亿元,成为河南省“三点一线”黄金旅游线路的龙头。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旅游资源开发的不协调,少林寺接待压力过大,而寺外其他景点人员稀少。每逢节假日,少林寺人满为患,严重超过了环境容量,使寺院失去了幽静、肃穆的气氛。二是旅游内容单调,仍停留在参观、敬香求愿的初级档次,缺少高层次的文化欣赏、娱乐和休闲保健内容。三是参与性、体验性项目较少。四是面临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旅游业发展与避免文化商业化倾向的矛盾。当前,我国旅游业正在从基础层次向提高层次发展,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已成为普遍趋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为保持少林文化旅游的优势地位,必须走创新发展之路,深入挖掘少林文化旅游资源的内在潜力,探索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新模式,提升文化旅游的水平和档次,使少林文化旅游成为中原旅游的精品和示范带动区。

少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

引导促进少林文化自身发展模式

文化发展与旅游业之间存在着互动互促关系。少林文化既要保持传统文化特色,又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融入新的内容。政府应引导和支持少林寺的文化活动,除了及时搜救整理佛教经典、少林武藏、药典和文学艺术宝库外,还要顺应时代要求,弘扬少林文化精神,独立开展积极的文化活动,加强寺院建设和管理,恢复佛教节日庆典,创建文化传播学院,开展文化研究,参与社区建设和社会活动,增进对外文化交往,使少林文化得到发扬光大。虽然宗教文化活动与旅游业发展是完全不同的价值观③,但少林文化内涵的成长,必然会不断提高文化旅游的吸引力。

旅游资源的整合提升模式

河南文化旅游开发探析 篇7

一、河南文化旅游现状

河南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地下文物、馆藏文物、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故而有“游中原者知中华”之说。为依托资源优势特别是文化旅游资源优势, 推动河南旅游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早在2005年, 省委省政府就提出要提高认识, 加快发展, 努力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河南省重要的支柱产业, 推动河南省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跨越。但事实证明, 与西安、北京等文化旅游资源同样丰富的城市或地区相比, 河南省虽然文化旅游资源极其丰富, 但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却不尽理想。因此, 正确认识河南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 分析河南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 找出文化旅游的开发对策已经成为一个势在必行的研究课题。

二、河南省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在第五届豫商大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 吴必虎指出:河南省目前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比较好的是郑、汴、洛都市圈文化旅游, 黄河文化、始祖文化、古都文化等。佛教文化的开发也有比较好的成绩, 但还处于发展阶段。另外, 古都开封、安阳殷墟、郑州黄帝故里等古遗址和古文化的开发, 红色旅游的开发, 伏牛山、南太行、桐柏山和大别山等山地文化旅游等都是河南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代表。[2]虽然河南省目前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是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没有真正发挥优势, 与国内外同类同级别的旅游目的地比较起来, 差距仍然较大。具体主要表现在:

1、文化旅游项目很多, 但缺少“眼球”项目的重点突破。河南省是文化旅游资源大省, 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河南省发展文化旅游提供了极其优越的前提条件。但是, 目前河南省文化旅游项目却呈现出“好说的多、好看的少”, 开发项目遍地开花, 缺少“眼球”项目的重点突破等现象 (吴必虎语) 。具体体现在许多文化旅游资源可观性差, 很多项目开发中重经济轻文化、急功近利, 显得开发粗糙、没有品味, 而且低投入重复性建设多。文化资源优势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使旅游者的满意度下降, 影响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的整体形象。正如河南前省委书记徐光春所说:“河南历史人物荟萃, 但河南的文化旅游看不出历史名人多, 见物不见人, 文化景点缺乏情节缺少故事, 这样也就缺少吸引力”。[3]

2、服务环境差, 品牌形象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全球经济已进入品牌时代, 品牌不仅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 也是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更离不开品牌产品的确立, 充分发挥品牌产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使其他地区也得到发展, 最终实现整个区域的全面发展。如山东有泰山、青岛, 广西有桂林、阳朔, 安徽有黄山, 陕西有兵马俑等成熟的旅游景点的带动, 使旅游业的发展取得较好的成绩。但长期以来河南品牌产品的知名度还不是很高, 其带动作用尚未发挥, 这与河南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态势很不协调。[4]目前有些景点已经在打造品牌, 树立品牌形象, 但普遍存在“大而空”、盲目树立品牌等。而品牌形象的树立不仅在于其本身的资源价值, 更在于其配套的设施和服务。有些旅游景点的配套设施很不完备、档次很低、条件简陋, 严重影响旅游地的形象, 降低了旅游产品的质量。

3、资源特色不明显、主题形象不鲜明河南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旅游形象不够独特鲜明, 资源的特色以“古 (古文化) ”、“河 (黄河) ”、“拳 (少林和太极) ”、“根 (中华民族之根) ”、“花 (开封菊展、洛阳牡丹花会) ”等为整体特征。这使得河南省文化旅游缺乏鲜明的旅游主题形象, 因为这些特征并非都是河南独有的。

4、缺乏文化旅游高层次人才。河南省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大省, 发展文化旅游的首要因素是应具备相应的专业人才, 深厚的文化底蕴需要通过旅游从业人员很好的向旅游者传播。从旅游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到与旅游者接触的一线旅游从业人员都应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 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旅游者每一环节的服务质量。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该方面的专业人才有所欠缺, 在一定程度上会使旅游者未能充分领会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 最终不能保证旅游者的旅游体验价值。[5]

三、河南省文化旅游开发策略

1、挖掘文化旅游产品的内涵, 打造“亮点”项目, 提高旅游者的体验价值。

河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但在全国叫的响的精品景点和旅游热线尚未形成, 一些原来在全国十分著名的景点景区, 近年来呈现出资源的内涵、品味没有进一步提升, 使得原有主体产品有些老化, 竞争力不强等现象, 归其原因还在于对资源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资源推介过程中无“亮点”, 千篇一律。一些旅游资源富集及旅游业已相当发达的县市或地区, 不去努力发掘已开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而是盲目热衷于新区开发、新点建设、新线开辟和新项目的确立, 舍本逐末, 把真正的东西丢掉了、埋没了。从而没有形成一个鲜明的特色、一个强有力的凝聚力、一个在全国叫的响的牌子。[6]为此, 笔者认为, 应继续做好传统产品的开发和保护, 保证传统文化旅游产品的核心地位, 充分挖掘资源潜力, 以市场为导向, 塑造出有特色的旅游精品, 打造亮点项目, 提高旅游质量, 保持良好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最终提高旅游者的体验价值。

2、优化服务环境, 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如前所述, 区域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品牌产品的确立, 整个区域的全面发展更需要充分发挥品牌产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所以应该重视品牌形象的树立, 确立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针对性品牌, 精心打造出深受旅游者欢迎的品牌产品。而品牌形象的树立不仅在于其本身的资源价值, 更在于其配套的设施和服务。而目前许多旅游景区中服务设施设备存在这许多方面的不足, 尤其是在旅游旺季时由于服务设施不够完善而带来的问题就更为突出。因此, 像少林寺、龙门石窟、殷墟等知名度较高的旅游景点, 是河南省文化旅游资源的“代言人”、“明信片”, 应该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对于这类景点的开发既要尽量地保持资源的原始风貌及应有的价值, 还要优化其服务环境, 做到软硬结合、协调发展。[7]

3、突出特色、树立鲜明的旅游主题形象。

特色是衡量一个地区对游客吸引力大小的重要因素, 有特色才有吸引力和竞争的优势。所以, 特色是旅游资源的灵魂, 是一个区域旅游开发的生命线, 别地没有、唯我独存的旅游资源, 往往构成这个地区的独创性吸引源, 选择与树立适度的具有高度代表性的省级旅游形象, 对河南文化旅游的大发展来说显得非常迫切。[8]河南文化旅游的主题是“中华民族发祥地”、“华夏文化发源地”, 所以, 在发展中仍应始终围绕这一主题。即以“古文化遗迹”为依托, 以“中华根文化探源”为主题, 以“古、河、拳、根、花”为特色, 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精。旅游交通、旅游商品供应、“拳头”产品、旅游队伍、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等方面的建设都应服务于河南文化旅游的主题。大力发展“华夏文明古都游”、“华夏拜祖朝敬之旅”, 将其作为河南文化之旅的拳头产品, 加大对外宣传力度, 必将带动河南旅游业的大发展, 提高旅游业的整体效益。

4、重视文化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 吸收文化旅游高层次人才, 提高服务质量。

发展旅游业, 人才是关键, 所以, 必须重视人力资源开发, 加强旅游队伍建设。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 更需要知识丰富、具有较强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 重视文化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 吸收文化旅游高层次人才充实到文化旅游的发展队伍中是目前发展文化旅游的当务之急。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首先, 通过各种渠道提高领导层的旅游综合素质。领导干部要从自身抓起, 增强素质教育, 加强旅游专业新知识的学习, 不断给自己充电, 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旅游业的需求。其次, 建立人才竞争机制。积极吸引文化旅游高层次人才来河南工作, 为河南文化旅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最后, 一线服务人员如导游, 酒店服务员等的知识能力的培养。旅游者来河南旅游, 其中接受的大部分服务是由一线服务人员提供的, 可见该部分从业人员的素质直接代表着河南旅游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因此对他们的继续教育也是非常必要的, 各层管理人员要鼓励他们参与到在岗培训当中来。同时, 可以结合培训内容定期举办各种竞赛:河南文化旅游知识竞赛、导游服务大赛等活动, 以提高文化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综上, 河南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以拥有丰富的古文化旅游资源而著称。为大力开发河南文化资源, 把河南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的发展优势, 各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对河南省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梳理, 全面分析认识资源的特色, 分析开发中的一些不足, 进而实现河南省由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向文化旅游强省的跨越式转变。

参考文献

[1]欧越男.天水文化旅游开发探析[D].长安大学硕士论文, 2007.

[2]吴必虎.文化+旅游+商业是河南文化旅游发展模式[N].开封日报, 2010-08-30.

[3]姬汝茂.河南文化旅游强省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J].前沿, 2009, (7) :90-93.

[4]李永文主编.河南省旅游系统结构优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5]夏太生.谈温州市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 (10) :64-65.

[6]杨培玉, 王培英.北京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及其对策[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10, (3) :48-54.

[7]谢吉红.福州市文化旅游开发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4.

黄河三角洲民俗旅游文化开发 篇8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民俗旅游文化,开发

民俗文化是古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它包含了各民族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及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 构成了民族文化的主要内容。

旅游者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 才可能亲身体验和触摸到旅游地民众生活事项, 体会到当地的民俗事项, 体会到当地人民的生活的方式和思想意识和审美情趣, 实现审美与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 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从某种意思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 在未来不久将成为旅游的主流之一;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 也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 因此,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能把握好并利用好这一优势资源是提高黄河三角洲旅游品位的关键所在。

现代黄河三角洲是1855年以来, 黄河冲积作用形成的冲积扇。本论文中指的狭义的黄河三角洲地区。黄河三角洲地区民俗旅游文化资源:1.黄河最东村民居。2.佛头寺陶器。3.黄河口湿地。4.草编工艺品。5.胡集书会。6.大山镇牛驴会。7.滨州地方风味, 滨州传统名吃锅子饼、吊炉烧饼, 吊炉烧饼又名“抓髻头子烧饼”, 堪称“新春第一鲜”。

由于在开发过程中没能充分体现黄河三角洲民俗旅游文化的精华, 没发掘其文化内涵, 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民俗旅游项目有庸俗化, 舞台化的趋向, 以至一些民俗的本色与乡土气息也被一一退化;开发重点不突出, 民俗旅游品雷同化, 过度开发, 将一些现代建筑材料盲目的渗透入古街民宅中, 而降低了民俗风情的纯度,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特别是旅游业成为朝阳产业的今天, 保持黄河三角洲民俗旅游文化的原汁原味、以及先进文化的合理渗透, 已成为克不容缓的问题, 必须科学、合理的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从黄河三角洲旅游开发的现状看, 总体形象定位不明确, 宣传促销力度不够, 直接影响了产品的市场销售。

黄河三角洲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 开发这些民俗旅游文化资源不是凭空想象的, 它应该在实践的基础上再创新, 以下就是在开发过程中应该坚持的原则。

(一) 开发民俗旅游资源应该尊重客观规律, 遵循科学的原则

(二) 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

(三) 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原则

一个地区的民俗文化开发应选择符合当地实际, 体现民俗文化特色的适当形式, 根据国内外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与经验, 结合本地民俗资源的内容与特点, 黄河三角洲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可采取以下五种模式:

1. 静态开发指以游客静观或踏看为

主的游览方式, 多以民俗设施, 民俗陈列为主要形式, 有地方特色的民俗博物馆、民俗文化村等均属此种类型。

2. 动态开发即以游客参与特定民俗

环境中的活动为主的开发模式游客可参与当地人的歌舞、饮食、纺织、竞技、曲艺和其他的生活、劳作或游戏活动, 从中亲身感受当地的民俗风情, 在别开生面的活动中自然地极尽游兴。

3. 主题式开发将民俗文化主题与某一特定功能的旅游业设施结合起来, 形成相得益彰的效果。

4. 原生自然式开发在一个民俗文化

相对丰富的地域中选择一个最为典型, 交也比较便利的村落对旅游者展开宣传, 以村民的自然生活生产和村落的自然型态为旅游内容, 以此种原汁原味的模式开发旅游业。

重点开发特色独具的区域旅游资源, 民俗旅游资源包罗万象, 种类庞杂, 分布广泛, 无必要也不可能全部开发。因此要摸清黄河三角洲民俗旅游资源的家底, 进行分类评价和统一规划、安排。

民俗文化因地而异, 因人而异, 只有这样黄河三角洲的民俗旅游文化开发就会显得丰富多彩。民俗旅游的开发虽然有一定的模式, 但因其自身的特征, 它的内容选择和开发都应讲究一定的原则, 那就是坚持民俗的独特性, 只有保持各民俗旅游的独特性, 所开发的民俗资源才是可行的, 其旅游发展才是可持续的。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民俗旅游将成为旅游的主潮之一, 而黄河三角洲地区大力发展民俗旅游, 不仅可以保存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 增进不同地区人们的相互了解与交流, 还可以吸引国外的游客, 让他们了解黄河三角洲的传统文化与风土人情, 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带动经济的发展, 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使人们在节假日等休息时间得到身心的放松与愉悦, 从而激发人们更高的工作热情, 把黄河三角洲建设得更美更有文化气息, 让更多的人了解这块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 促进黄河三角洲各项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雪梅.论四川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10) .41.[1]王雪梅.论四川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10) .41.

[2]阎友兵.论湖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 (.1) .135.[2]阎友兵.论湖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 (.1) .135.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创新思考 篇9

一、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原则

(一)开发与保护相协调原则

一方面,文化历史的遗存是人类文化的延续,一旦破坏将无法恢复。所以,应该将文化资源作为开发中的核心位置,切实保护文物的真实性、完整性。另一方面,任由文化古迹的自然衰落不能做到保护和发展,应该将资源的隐性文化价值转化为显性的旅游价值,从而提升文化资源的经济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多样性与异质性原则

多样性,决定了旅游发展的稳定;异质性,决定了景观的吸引力。文化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应当实现多样性和异质性的统一,不断增加景点和项目的同时,避免出现重复性开发和建设。

(三)展示性与参与性原则

我国目前的旅游资源,多以静态展示为主,其弊端在于游客的逗留时间短、花费少,不利于拉拢回头客。在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时,应该积极创设一些参与性的文化活动,能够让游客全方位进行参与和体验,带动起游客的兴趣,真正使游客产生“来了就不愿走,走了还会再来”的心理。

(四)以人为本原则

除了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以外,在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当地居民正常的生活工作和休闲娱乐。一个地区的文化资源开发,其本质在于为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忽视了人本思想而一味地进行开发是不科学的,不能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

(五)独特文化原则

文化旅游资源,重点在于“文化”二字上。一个地区之所以能够开发成为文化旅游胜地,说明其具有独特的历史和现代的文化。在开发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入挖掘标志性和代表性的文化特色,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二次艺术创造。

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困境

(一)文化旅游的外部性

关于外部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会与当地居民接触,这种接触深入到文化层面,就会对当地的文化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来说甚至是剥削和破坏。第二,游客到达一处旅游地就会带来不一样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当地居民会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文化上的复兴,能够重新认识到本土文化的特有价值。这种文化上的重创、复兴、加强的现象,就是经济效益的外部性。

(二)游客需要“真实性”

一些旅游地区为了迎合游客的需求,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将传统文化当做商品出售。除了一小部分严肃的文化作品外,大部分都是哗众取宠,甚至和文化内涵完全不着边。另外,还出现了”伪民俗”的现象,严重破坏了当地的传统文化。

(三)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之间的矛盾

传统文化能够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是思想、文化、观念的综合表现。旅游业则是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产物,体现了人们较高的审美需求。游客旅游的同时也带去了外来文化,必然会和旅游地的文化发生摩擦和碰撞,影响甚至破坏当地的传统文化。这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之间的矛盾。

(四)文化的价值与素质之间的矛盾

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实质性是为经济发展考虑的,所以,开发者对文化资源的判断与定位制约了开发的方向和深度。一方面,开发者文化素质低,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不到位,使旅游资源失去了文化价值。另一方面,游客人数过多和不文明的行为,都会造成旅游资源上的破坏。

三、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一)联动互补开发模式

联动互补开发模式,指的是以一个知名度较高的景点作为中心,将其它的旅游产业围绕某一主题进行空间集聚,滚动式的开发旅游资源,从而形成规模经济的开发模式。

采用这种开发模式要注意两点:第一,充分发挥核心景点的辐射作用,带动外围地区文化资源的开发,达到以热促冷的效果,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第二,外围文化资源的建设要具有一定的特色,能够吸引游客,从而减轻核心区的客流压力,促进文化旅游资源的全面发展。

(二)内涵增容开发模式

内涵增容开发模式,指的是基本不增加新的景点景区,而是在原有景观的基础上,加入文学、艺术、宗教、政治等文化因素,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进行再次开发。

内涵增容开发的重点在于非物质资源的增容,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的独特优势,并有机结合生态文化、民俗文化等因素,增加景区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能够提高旅游产业的整体素质,促进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内涵增容开发模式的优点在于:第一,该模式挖掘文化内涵,因而不需要占用大量土地、森林、水资源,从而保护了生态环境。第二,该模式基础建设的规模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少,所以基本不受资本的约束。能够在控制旅游产品成本的同时,大幅度提高旅游资源的产品附加值。最终能够降低开发风险,实现旅游资源的真实性和可持续性。

四、结语

民族性旅游文化开发问题研究 篇10

1 民族性旅游文化的定义

旅游文化是指包含旅游客体和旅游主体审美活动中的各种物质和精神现象的总和, 也就是人类通过旅游活动改造自然和优化自身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物质成果和社会关系。它由景观文化、服务文化和审美文化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旅游人类学的观点则认为旅游文化是一种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旅游操作者生产、发明或有目的的制造某种文化产品, 以此来吸引游客。简而言之, 它指的是改变原旅游吸引物以及潜在旅游目的地, 以体现并加强其文化特征。由于文化的界定较为模糊, 旅游文化的定义也随之繁杂起来。但纵观以上各种定义, 旅游文化是旅游区域文化的体现这一点不可置疑。那么, 在民族性旅游文化定义中, 民族独特性是不可不强调的重要内容。民族性旅游文化的开发即是注重其自身的不可模仿与不可复制性, 形成其特有的文化氛围与内涵。在这一过程中, 其独特性散发出的特有的魅力吸引旅游者前往消费, 并最终为其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2 民族性旅游文化的特征

2.1 传承性和变异性

民族性旅游文化的传承性是指某一国家或区域文化在时间上的传承与地理空间上的传播。传承性在某一程度上也可以解读为连续性与稳定性。因为民族文化的产生以及在一定群体范围的扩散必将随着历史形成广泛影响。在这一过程中, 其内容和形式上也就具有了连续性与稳定性。而变异性则是传承性的相对概念。民族性的旅游文化中没有一成不变的文化现象, 人们在文化的继承中通常伴随着一定的改良或改造。这种改良或改造包括增加其文化内涵、剔除不适应时代的部分以及完全摒弃某一部分等行为, 这种种行为均是民族性旅游文化变异性的表现。

2.2 区域性

民族性旅游文化的区域性是其在地理空间上的特征。由于各旅游区域地理环境的不同、生态体系的不同、经济形态的不同, 必然导致相关区域生产、生活方式各异。这些特征使得该旅游区域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区域性。民族性旅游文化中鲜明的区域性通常会形成不同的文化圈。合理开发这种文化圈现象有利于民族性旅游文化的开发。

2.3 集体性

民族性旅游文化的产生是集体行为的结果。其集体性是指该文化由集体的智慧创造、使用、受益, 并由集体共同保存、传承的特征。民族性旅游文化在其形成、传承过程中, 身处其中去体会并加以创新改造, 并不断融入新的智慧与结晶。它的一切相关行为均是集体行为, 也就是说民族旅游文化的集体性是其生命力的重要保障。

2.4 规范性

民族性旅游文化的规范性体现在其约定俗成的某种程度上的不可改变性。民族性旅游文化形成后, 在现有阶段具有相对稳定性, 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言行举止起着规范作用。换言之, 民族性旅游文化一旦形成, 便会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发展成为某种模式, 成为参与旅游活动的相关主体客体约束行为的标尺和准则。

3 民族性旅游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

3.1 民族性旅游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

“现代旅游现象, 实质上是一项以精神、文化需求和享受为基础的, 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国际交流等内容的综合性大众活动。”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实质上是一种消费行为。据此, 旅游经营者要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 就必须提供一种能满足其文化享受的产品。因此, 注重民族性旅游文化的开发是发展旅游业的必然要求。

3.2 民族性旅游文化是该地区保持自身特色的重要因素

在旅游活动中, 吸引游客的重要方式就是开发具有独特魅力与自身特色的民族、区域特色文化内涵的旅游资源。而保持这种独特的自身特色的重要手段即是开发民族性旅游文化资源。当旅游文化失去了其民族性也就失去了其精神内涵的核心内容。因而, 民族性的旅游文化是该地区保持自身特色的重要因素。

3.3 民族性旅游文化是旅游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民族性旅游文化的发展往往伴随着其传承性、区域性、集体性的发展而具有自身不可复制的特点, 难以被模仿与复制, 因而在同类之中减少了可比性, 增加了其竞争力。良好的民族性旅游文化的发展有利于该旅游区域形成自身的品牌效应, 无形之中成为其竞争力的重要力量。民族性旅游文化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是提高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4 民族性旅游文化开发原则

4.1 注重独创性原则

民族性旅游文化的区域性决定了民族性旅游文化开发过程中必须重视独创性原则。民族性旅游文化的独创性是旅游区域拥有吸引力的基础。正是该区域区别于其他旅游区域的特征使得游客对其心向往之, 使得该区域的旅游事业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4.2 多样性与专题性原则

民族性旅游文化具有多样性。一方面多样性来自其特征中的变异性。民族性旅游文化在传承过程中有一定的变异与发展, 因而不可避免的形成了多样性。另一方面, 由于旅游者的身份、阶层、素质等多方面的不同导致其需求不同, 民族性旅游文化的开发必然出现多样性。而其专题性则是多样性相对应的概念, 体现在开发过程中的系统性。民族性旅游文化具有多样性, 并不表明需要全面开发, 而是应重点开发旅游区域自身特色资源。

4.3 文化原则

民族性旅游文化开发过程中, 文化是其开发的灵魂。民族性旅游文化开发者和经营者自身应具备一定的旅游文化意识, 充分认识到旅游业的文化性。在建设民族性旅游文化项目时, 应高度重视并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充分利用民族性旅游文化的特征。开发过程中不仅要具备民族性的“形”, 更要做到形神兼备, 体现出民族性旅游文化的内涵。

4.4 开发与保护并存原则

民族性旅游文化的开发过程中, 人们的关注重点在于开发而忽略了保护。需要指出的是, 适当的保护更加有利于开发。这里的保护意味着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对民族性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另一方面是对该区域人们生存空间的保护。在目前的众多民族性旅游文化开发案中, 过度开发已经带来了一定的破坏性, 并不利于民族性旅游文化的长期发展。另一方面, 对生存其中的人们的保护从长远来说有利于其发展。处于民族文化中的人们是建设、发展民族性旅游文化的主体。他们的主动性更加有利于民族性旅游文化的开发。总之, 民族性旅游文化的开发过程中必须注重开发与保护并存的原则。

5 结语

民族性旅游文化开发作为一种新型的、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开发类型, 是现代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日益成为旅游业界和旅游者的新选择。成功的民族性旅游文化开发有利于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获得不一样的体验, 促进其自身身心的放松与精神文化的升华。合理开发、运用民族性旅游文化的精神内涵有利于取得和谐、双赢的社会效益。然而, 在民族性旅游文化开发过程中注重其开发原则, 有利于民族性旅游文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第三产业日渐发达, 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代表, 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我国的旅游资源丰富, 开发旅游文化资源, 大力发展旅游业已经在社会上达成了广泛共识。我国的民族传统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不可忽视, 它具有深厚的旅游资源潜质。民族性旅游文化因其具有独特的不可复制性成为旅游文化开发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民族性旅游文化定义与特征的基础上, 强调民族性旅游文化开发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解析民族性旅游文化开发原则, 旨在表明民族性旅游文化开发的潜力巨大, 值得深思。

关键词:民族性,旅游文化,合理开发

参考文献

[1]欧阳志远.论节约型经济系统——旅游文化的开发与实践[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8.

旅游文化开发 篇11

【关 键 词】贝叶文化 傣族文化 西双版纳 旅游开发

西部大开发,从某种程度上也是文化资源的开发,文化资源的开发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在开发过程中尊重民族地区的民族的信仰和文化,是民族团结的前提。文化资源的开发是当前国际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也是体现中国文明古国形象的战略之一。

同时民族文化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如何将这种资源同经济相联,挖掘其自身深层的经济价值,以产生现实的经济利益,这对中国这个民族大国来说,是解决民族文化产业的关键。

一、贝叶文化的内涵

贝叶文化是指傣族的传统文化。傣族的传统文化之所以称为贝叶文化,一是因为这种文化保存于用贝叶制作而成的贝叶经里;二是因为傣族人民世世代代以贝叶经作为教科书,传承和孕育傣族传统文化。贝叶文化是对傣族传统文化的高度的概括,突出了傣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在秦家华先生整理的贝叶文献中,涉及15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1、佛教经典;2、宗教信仰;3、哲学历史;4、政治经济;5、生产生活;6、民情民俗;7、文学艺术;8、天文历法;9、法律法规;10、礼仪章程;11、伦理道德;12、农田水利;13、医药医典;14、书画艺术;15、建筑工艺。这些贝叶文献流传面甚广,不仅在西双版纳、德宏等傣族地区,而且在东南亚及南亚次大陆地区也较为流行。

贝叶文化作为一种较为原始的记录和传承形式,体现着一种和谐的理念,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平等,将树的叶子近乎直接利用且利于保存这是文化传承的一种有效形式。而且作为贝叶文化,它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兼容异地文化的代表,以小乘佛教為例,本是从印度传入,最后在贝叶文化上,相互磨合,相互包容,最终落以书面形式得以传承,这也体现了傣族文化具有较强的包容力和持续发展力。

二、西双版纳打造傣族文化名片所具有的条件

1.西双版纳所独具的自然条件

西双版纳属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温暖,阳光充足,热量丰富,适宜贝叶棕的成长,这将为贝叶文化的发扬和壮大提供优质的原料资源,而贝叶自身的优点加大贝叶经广泛流传的筹码,如贝叶厚实防虫蛀,久而不枯,韧性好,不易断裂,易保存,也不会剥蚀或产生字迹模糊等现象,这些优点比用纸张还要突出。

2.贝叶文化在版纳地区的人文优势

贝叶文化,是人们对傣族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性称谓,是傣族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统称。在西双版纳这个盛行小乘佛教的州内,大理的佛教故事、佛教经典、傣族民间故事、神话和传说,都记载在《贝叶经》里,同时由于西双版纳的傣族与泰国的泰族,老挝的老族,缅甸的掸族近乎相同的族源、语系,有着共同的信仰,所以贝叶文化形成了拥有近1亿人的东南亚“贝叶文化圈”,这个数字在任何少数民族的文化信仰中是值得关注的,这是一个少数民族内在的精神凝聚力,做为游客,在关注西双版纳的泼水节及原始森林的同时,这些精神文明更值得关注,而做为东道主的傣家人,在展现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时,要把自己的传统文化展示给世人,这本身就是对贝叶文化的一种宣传

3.丰富的旅游资源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流

作为贝叶文化的代表,西双版纳以其独具风情的原始森林、傣族泼水节、亚洲野象为世人所熟知,在这个全州仅有1958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2011年目标接纳的游客为950万人次,同比增长10%,旅游总收入突破78亿,同比增长10%(此数据来自新华网)。这意味着平均每天有3万人在接触西双版纳的文化和自然风光,在这样环境中打造贝叶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贝叶文化将更有影响力。

4.贝叶文化的历史传承有利于吸引西亚国家观光游客

贝叶文化源远流长,从最初的从印度引入到在傣族地区生根发芽并生长成傣族的特有文化,这是一个需要融合并吸纳的过程,当佛教南传到西双版纳等地时,其与印度相似的自然条件使贝叶经这种外在形式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同时这里的僧人学习贝叶经的内容,也学习贝叶经的技艺,逐渐形成了西双版纳地区特有的民族和传统文化。所以说贝叶文化不仅是傣族人民的智慧结晶,更是以其自身千年的文化积淀为主干,并吸引了中原文化、东南来和印度文化所共同凝结而成的果实,贝叶文化对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吸收,并结合自身民族的特性,有着浓厚的群众基础。对贝叶文化在历史的传承上根据不同国家的特色打造不同的贝叶文化宣传,会加强国外人民对贝叶文化的好感,也有利于促进贝叶文化的发扬。

三、如何将贝叶文化打造成傣族文化的名片

打造傣族文化开发的名片,是对西双版纳旅游业文化内容的总结,是把民族文化作为可转换价值的一种方式,是吸引省外人民及世界人民的文化大餐。总的来讲,把贝叶文化当作傣族文化的名片是需要一个长期而持久的过程,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贝叶经的制作因为其工序复杂、费时,经济效益低等,制作贝叶经的艺人越来越少,也致使贝叶文化的发展成逐渐衰退的趋势,所以挽救当前的贝叶文化的衰败形式是不可避免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将贝叶文化发扬才是可行的。

在一定程度上,文化的发展是和经济效益相挂钩的,贝叶文化之所以日渐衰败,一方面是制作工艺的繁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耗时长,经济效益低有关,所以要使当地人民对贝叶文化有所改观,首先要看当局对贝叶文化的重视程度,这个方面需要政府和当地旅游局的支持,才能得以有效实施。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罕镇至勐腊县勐仑镇公路附近的贝叶文化村,是20世纪90年代初建立的,以傣族经典的贝叶经所记载的远古创世神州为主题而修建的,曾在创立之初取得不俗的成绩,吸引不少游客前往观光浏览,贝叶文化村还曾被纳入一些团队的参观浏览线路之中,景区曾经被评为国家A级旅游景区。然而在近年来,尤其是2006年以来,进入景区观光浏览的游客日渐稀少,连当初10元的门票都已取消,园区内只有少数的看护人员,整个园区基本处于停业状态,这是对贝叶文化宣传的一个失败案例,对贝叶文化的宣传,应先挽救贝叶文化村的现状开始。

贝叶文化村建立的初衷是宏扬傣族的传统文化,这本身是以傣族特有的民族风情为出发点来吸引游客,如果操作成功,这对傣族的民族文化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所以对改善贝叶文化村的现状是迫不及待的。扩大贝叶文化村的影响力其实是一个宣传策略的问题,以及配套设施的稳步跟进是必要的,前期投入的资金要跟的上,同时配合旅行社的旅游线路,这种文化传统文化是比较有吸引力的。

其次是要让当地百姓看到贝叶文化圈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其传统文化泼水节为例,它吸引着上万的游客在当天去参加当地的泼水节,在短短的泼水节期间,西双版纳的创收达到3719万元。在打造另一个传统文化的同时,加强其参与性与互动性,以贝叶文化村为背景宣传傣族的创世神话,赋予贝叶文化以极强的民族特色,只要贝叶文化达到一定的规模效益,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不容忽视的,更重要的是让这种特有的文化得以传承而不是消逝。现在贝叶文化在申请物质文化遗产,这对傣族的传统文化无疑是肯定和值得推崇的。

第三是通过打造傣族文化名片,树立傣族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增加他们的民族自信心,使傣族人民自发地将贝叶文化发扬光大。这个任务是艰巨且必需的,每种文化都有其鼎盛和消逝的阶段,当它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时,定有其不符合时代的因素,但市场效益不代表所有民众的需求,一些受人尊崇的佛爷目前还在制作贝叶经,所以,做为一种即近消逝的文化现象,它见证了傣族历代的变迁,记载着佛教自引进后的点滴,走入佛门的弟子都要翻阅贝叶经来学习。当外地游客怀着好奇来到傣族村寨中,当地村民有义务将自己的文化传达给游客,这不仅是民族精神的体现,也是民族自豪感的体现。

一个民族文化的产生、发展、鼎盛及衰败是有着客观规律的,当这种文化逐渐衰败时,在一个旅游圣地,作为族人,不能放任它走向消失。充分地认识到贝叶文化,并在旅游业中打造属于贝叶文化特有的品牌,即使作为一个旅游产品,相信以贝叶文化宝贵的人文资源和贝叶文化传达的哲理性道德文化将会使西双版纳的傣族旅游更具有历史的独特魅力,这将更符合西部大开发的民族文化开发,使贝叶文化更具开放性,兼容性,更能吸收外来的文化。

参考文献:

[1]云南大学贝叶文化研究中心西双版纳州贝叶文化研究中心编.贝叶文化与民族社会发展[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2]云南大学贝叶文化研究中心 西双版纳州贝叶文化研究中心编.贝叶文化与傣族和谐社会建设[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

[3]杨寿川.云南特色文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秦家华,周娅.贝叶文化论集[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5]王松,王思宁.傣族佛教与傣族文化[M].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

[6]周娅.贝叶文化的社会经济价值[J].思想战线,2006,(3):36-44.

[7]谢念亲.贝叶文化的现代价值与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学术探索,2006,(5):121—124.

[8]秦家华,贝叶文化的内涵和特点[J].思想战线,2006,(3):23—28.

[9]岩香宰.打造贝叶文化品牌提升西双版纳形象[N].今日民族,2005,(10):60-61.

辽宁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篇12

一、辽宁文化遗产资源概况

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的积淀, 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2004年7月在中国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 辽宁省有5处旅游区 (点) 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批准, 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它们是沈阳故宫 (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清永陵、清福陵、清昭陵 (作为明清皇家陵墓文化遗产的扩展项目) 、五女山山城 (为“高句丽王城, 王陵及贵族墓葬”文化遗产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上2002年11月通过的九门口长城文化遗产项目 (作为长城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到目前为止, 辽宁的世界文化遗产共有4项, 包括6处旅游区 (点) 。1961年、1982年、1996年和2001年我国又先后公布了五批126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辽宁有35处历史文化遗产位列其中。

(一) 文化遗产景区旅游基础设施状况

辽宁经济较为发达, 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设施建设相对完善。但仍有不少景区配套设施不足, 规划不合理, 没有很好地进行市场调查和游客心理分析, 盲目跟风。例如一些旅游景点城市看到其他地方豪华酒店利润丰厚, 就跟风建设, 但当淡季客源不足时, 酒店间为了争抢客源又进行恶性竞争, 造成不良后果。还有的景区在住宿设施的管理上也有待于加强和规范。绝大多数的经营单位未达到国家星级标准, 严重影响了辽宁省旅游资源的统一整合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 文化遗产景区交通状况

地区交通便利, 海空港沟通世界。桃仙机场、鞍山机场、大连机场、鲅鱼圈港、金州港等缩短了与世界各地的距离。辽宁还有密集的铁路、公路网, 沈大、沈本、沈抚高速公路及修建中的沈锦、沈长、沈丹高速公路连接省内外很多中心城市。全省乡乡有公路, 村村通汽车, 便利的陆海空立体交通网, 为本区域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文化遗产景区大多位于城市之中及周边地区, 交通条件良好, 各类交通工具使用便利。

(三) 旅游纪念品状况

辽宁旅游纪念品开发较晚, 但发展很快, 呈现出整体多元化特点, 得天独厚的山、林、海、矿产及手工制品迅速走向市场。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文化遗产景区的开发, 相关旅游纪念品的出现迅速填补市场空白, 并且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品种日益增多, 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有力带动和促进了本区旅游经济的发展。

二、辽宁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 旅游规划开发与资源保护之间统一性不够

一些景区在开发伊始规划不够科学, 没有进行科学的市场分析, 盲目跟风而建, 这样既造成旅游资源的不合理开发, 又因盲目竞争造成景区资源设施的闲置浪费。一些景区存在的“重开发, 轻保护”或“只保护, 不开发”问题尤为严重。

(二) 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多元性差

辽宁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存在多样性差的问题, 其主要体现在经营目标单一、产品类型不够丰富、涉足领域相对单调等三个方面。要发展辽宁文化遗产旅游, 走合理经营永续发展的道路就必须从这三方面入手, 多元化开发旅游资源, 打造品牌旅游项目, 从根本上加强辽宁文化遗产旅游的市场竞争力。

(三) 文化遗产景区经营管理相对粗放

辽宁的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一直存在着经营管理粗放的问题, 大大制约了地区旅游发展的速度, 损害了辽宁旅游的整体形象。极具代表性的问题有: (1) 景区门票定价不合理。一些遗产旅游景区景点“门槛”较高, 门票定价不合理, 未达到经济价值与旅游价值的统一。以兴城古城为例, 2006年初, 兴城古城登城票价由原来的10元/人上调至15元/人, 由于没有准确地将门票定价与景区旅游价值统一起来, 使一些游客产生“登城难, 不登城”的心理而放弃登城, 既减少了收益, 也造成了旅游资源的浪费。 (2) 对一些珍贵文物保护力度不够。随着近年来辽宁游客数量的大幅度增加, 游客对文化遗产的破坏也日益严重。众多的游客在游览过程中, 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水分, 使文化遗产受到侵蚀, 许多洞窟、宫殿、古迹壁画的逼真细节已失去光泽, 旅游者的踩踏、攀登、抚摸等行为更是加速了文化遗产的损坏。 (3) 盲目追求游客数量的增加。旅游单位只看重经济利益盲目追求游客数量的做法对文化遗产地造成开放性的破坏。

(四) 旅游文化品位不高

目前辽宁的一些旅游景区旅游文化品位不高, 充斥着一些低俗的旅游项目, 对于景区的一些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也没有加强其文化蕴涵, 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文化遗产景区所具有的深厚历史文化积淀与文化内涵。

三、辽宁文化遗产开发原则

1.应正视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既不能否定旅游开发对于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 也不能将开发置于保护的对立面上, 要走出保护与开发“非黑即白”的二元论怪圈, 保护可以是为了开发而保护, 开发也可以是为了保护而开发。

2.实现多元化发展, 开辟文化传承的新思路;加强宣传力度与管理力度, 结合创新思维, 打造品牌旅游产品, 增强市场竞争力。在利用文化遗产开发当代文化产品的同时要注意与文化遗产加以区分, 以开发出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当代旅游产品。

3.开发要与保护同时进行, 在开发中注意保护, 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 这样就能很好地实现文化遗产资源的永续开发, 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4.明确责权, “谁开发谁保护, 谁破坏谁治理”。加强文化遗产景区保护力度以实现资源的永续开发利用。

四、辽宁文化遗产开发策略

(一) 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保护相互协调统一

首先合理规划, 加强科学管理。合理规划先行是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实践中的成功经验, 可以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提供涵盖保护与开发思路、总体目标、阶段进展、保障措施、成果价值评估等方面, 并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动指南。科学的管理方法则是景区健康可持续性发展的保证。其次开发与保护两者要有机地相结合。根据建筑部发布《中国风景名胜区形势与展望》绿皮书中对风景名胜区工作的基本方针的规定:严格保护, 统一管理, 合理开发, 永续利用, 这是国家对文化遗产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态度。

(二) 加强文化遗产景区的科学管理

1.正视门票问题。

门票是景区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 门票收入在景区经济收入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科学研究表明遗产旅游者的价格弹性相对较小, 因此门票价格只是调节高峰时期游客量的手段之一, 除此之外, 还应当采取其它手段辅助调控。例如建立旅游预警系统, 提前限量预售门票等。单凭门票价格调节, 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经济效益, 但是却不能有效地控制客流。从长远的角度来看, 这种涸泽而渔的做法将危及历史文物景区的资源保护和旅游发展, 历史文化遗产是全世界的共同财富, 其保护成本也不应全部由旅游者来承担, 只有通过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才能实现对历史文物资源的合理保护和有效利用。

2.提高遗产景区员工素质, 改善服务质量。

一方面, 严格按照人员从业标准, 吸收更多有文化, 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从事文化遗产景区的服务和管理工作, 从而更好地服务顾客, 打造高质量旅游产品;另一方面, 加强员工知识技能的培训力度, 使员工的知识技能能在岗位上得到提高, 从而从整体上提高遗产景区的文化水平, 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3.加强文化遗产景区设施的保护力度。

一方面, 严格控制客流量, 防止超负荷接待。任何一个国家的旅游区都是由核心区和旅游区构成, 在文化遗产地面临强大游客数量压力的情况下, 可运用分流核心区的游客人流等方法, 达到优势互补、合作双赢;另一方面, 可以采用一些方法来限制游客接触历史文物。如使用绳索和锁链防止游客进入那些容易因游客过多而受到损害的文物区域。另外, 还可采取塑料或玻璃罩子罩住文物以防止游客触摸, 损坏文物表面。同时对于一些名人故居和宫殿、古迹、历史博物馆等, 可以采用让游客穿鞋套的方法加以保护。

(三) 走多元化开发道路

1.实现产品类型多样化, 创新和开发文化遗产旅游产品, 丰富产品类型, 实施多元化开发战略, 可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大连、葫芦岛等海滨城市重点要以海滨为中心开发旅游产品, 与当地文化遗产景点相呼应。沈阳、辽阳、抚顺等城市要发挥地区优势重点开发和创新“清文化”和“满文化”旅游产品。

2.经营目标多元化, 将由单纯的以利润为导向逐渐向兼顾社会责任转移, 挖掘文化遗产景点自身历史文化价值和科教文化价值。对一些文化遗产景点实行免费开放, 如增加故宫、三陵等景点的免费开放日, 以增强人们对于满清文化的了解, 起到带动文化传承的作用。

摘要:辽宁历史悠久, 文物古迹众多, 分布广泛, 历史文化蕴涵十分丰富。随着近年来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强烈, 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速度也日趋加快, 但是其开发体系并不十分完善, 一些地方文化遗产的开发仍存在旅游规划开发与资源保护之间统一性不够、开发多元性差、经营管理相对粗放等问题, 应规划辽宁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体系, 统筹兼顾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开发的统一, 实现辽宁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勇.旅游业:辽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 (1) .

[2]余鲁.关注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J].发展研究, 2006 (5) .

[3]王帆, 赵振斌.新开发旅游地市场分析研究[J].旅游学刊, 2008 (4) .

[4]刘俊, 保继刚.三亚亚龙湾度假区开发管理模式研究及启示[J].旅游学刊, 2008 (1) .

上一篇:商品期货下一篇:试验监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