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困境

2024-11-30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困境(共8篇)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困境 篇1

论徽州软体文化旅游资源的元价值与生存困境

首先界定了软体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即以“非物化”的形式承载并惠及子孙,具有潜在的巨大经济含量,以适当的方式可以开发成旅游产品的文化存在.接着,探讨了软体文化旅游资源在徽州文化旅游开发中的元价值地位,指出软体文化资源是徽州文化旅游产品的`灵魂,因而也是其生命周期之长短的决定性因素.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文章基于徽州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论述了徽州当前原生性软体文化资源存续的四大困境:生存环境逼仄、文化认同危机、研究与发掘滞后、制度制定不足等问题;最后,提出软体文化资源开发的有关对策:梯度开发、建章立制、去商业化、培养社区情感等.

作 者:吴宗友 王邦虎 WU Zong-you WANG Bang-hu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社会学系,安徽,合肥,230039 刊 名: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ISTIC PKU CSSCI英文刊名: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年,卷(期): 15(4) 分类号:G07 关键词:徽州   软体文化   文化旅游   元价值   去商业化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困境 篇2

一、昌都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藏传佛教是昌都最核心的宗教文化,在此形成了特有的旅游资源。风景奇特的神山圣水、独具特色的寺院建筑、神秘色彩的宗教节庆、信仰虔诚的宗教民俗和技艺精湛的宗教工艺,共同构成了昌都宗教文化旅游资源。

1. 风景奇特的神山圣水

在昌都,千年流传的藏传佛教与自然景观相融合,造就这里的神山圣水,如达马拉山、朱角山、白象山等。其中,最著名的是谷布神山。它位于日通乡境内,是康巴地区十八座神山之首。海拔5 400米,山势险峻雄伟,由于多石灰岩,故溶洞遍山,洞内有许多天然生成的手迹、足迹、神像等自然景观,还存放着历史久远的唐卡、佛像、灵塔、经书等。谷布神山秀美的山水景色、神秘的信仰文化,是昌都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代表作之一。佛教徒出于虔诚,不辞千里前来求法朝圣,形成庞大的朝觐人流;一般游客也会前来领略自然风光,接受佛教文化的熏陶洗礼。

2. 独具特色的寺院建筑

在昌都,流传藏传佛教的噶举派、格鲁派、萨迦派、宁玛派等不同派别,共有48座佛教寺院,是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亮点所在。寺院布局一般由佛殿、经堂、佛塔、僧舍、活佛府邸、转经轮房等组成。殿堂为藏式建筑风格:院落重叠、殿堂林立、金碧辉煌、规模宏伟。殿堂内部通过帷幕、色彩处理造就光怪陆离的神秘气氛,以表现“举世浑暗,唯有佛光”的思想。包括强巴林寺、噶玛丹萨寺、珠古寺等在内的寺院集中反映了藏传佛教精髓,也记录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不仅佛教信徒会来顶礼膜拜,普通游客也会折服于这种特殊的宗教文化,产生强烈的游览动机。

3. 神秘色彩的宗教节庆

在昌都,藏传佛教的节庆活动以讲经说法、艺术表演、作品展览等形式,吸引僧众、弘扬佛法,并因为群众观光瞻礼的缘故,成为僧俗共同欣赏的良好平台。如:每年12月26至29日在强巴林寺举办的“跳神”,吸引着来自各地的信徒和民众。有些藏传佛教节庆已经演变成藏族的节日,代表性的有藏历新年、萨噶达瓦节、酥油花灯节等。宗教节庆,往往在庄严、凝重的宗教仪式中表达出对自然的敬畏,对神灵的信仰,形成一种令僧俗神往的、无可替代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

4. 信仰虔诚的宗教民俗

昌都民俗深深打上了藏传佛教的烙印,藏民日常生活离不开藏传佛教。在城郊乡野、村边路旁、山顶沟端,皆可看见一堆堆用石块垒起的石堆,称为玛尼堆。藏民不论男女老幼,不论徒步或骑马,只要从前经过,总是按顺时针方向从其左侧转过,有时甚至要旋转数周,以祈求消灾免祸、赐福延年。每家每户的佛像与供桌、空气中弥漫的煨桑香气、生产和生活的各种禁忌、独特的婚葬习俗、威武的各类宗教面具、厅堂墙上的壁画,以及在屋顶、堤岸、山顶、祭台等高处随风飘舞的龙达等,无不折射出藏传佛教的深刻影响。宗教民俗成为了吸引游客的特色文化,游客不仅可以鉴赏藏传佛教神秘、虔诚和古老的特质,更是可以实现精神上的心灵之旅。

5. 技艺精湛的宗教工艺

昌都是一个艺术荟萃的地方,绘画、唐卡等民族工艺与宗教文化共生共存,相得益彰,突出反映信仰与审美、理想与现实的完美结合。比如:强巴林寺就是一座神圣而瑰美的艺术画廊,该寺几千平方米的壁画是美萨画派著名画师加永朗杰主笔的杰作。技艺精湛的宗教工艺将不同的艺术风格彼此融合,以精湛绝妙的艺术形式、高度提炼的审美视角、生动形象的题材内容、喻意深刻的哲理内涵、高尚无比的道德准则、历史厚重的人文精神,蜚声于世界艺坛,产生很强的旅游吸引力。

二、昌都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困境

1. 对外开放程度不够

因为境外人员来昌都需要办理的手续较为复杂,导致难以真正吸引境外游客。目前,根据相关政策规定的要求,所有进入昌都地区的境外游客,仍然需要办理入藏证,必须经过西藏自治区公安厅、旅游局等四个部门的批准,耗时较长,手续复杂,给游客带来不便,这自然也就把许多境外游客挡在昌都之外。

2. 缺乏接待服务体系

由于开发与管理意识落后,昌都宗教景区大多没有建立接待服务体系,基本上处于未开发状态。如:在噶玛丹萨寺,景区内基础设施差,缺乏安全消防设施,缺乏旅游线路指示牌,甚至缺乏公共厕所和垃圾桶等设施。其现状与那些开发成熟的景区相比,显得十分落后,如不加以重视和解决,就不可能真正开发旅游,实现发展。

3. 开发旅游资金匮乏

开发昌都宗教文化旅游资源,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是,到目前为止,只有强巴林寺利用了国债建设一些基础设施,而其他寺院很难获得大量建设资金。这种情况不仅制约旅游开发,而且也影响寺院生存与发展。可以说,在开发旅游的初始阶段,缺乏建设资金是寸步难行的。

4. 交通建设十分滞后

发展旅游,交通必须先行。虽然,昌都的交通在近些年得到初步改善,但是还远远无法满足全方位开发旅游的要求,交通落后仍然是抑制昌都发展旅游的“瓶颈”。从长远角度出发,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开发,必须立足高远,保证交通顺畅、便捷,有效吸引区域内外的游客,才能生存与发展。

5. 缺乏沟通协调机制

目前,昌都宗教景区多头管理的现象突出,缺乏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寺院一般由民族宗教局、旅游局、文物局、寺管会等部门共同管理,对于是否以及如何深度开发宗教文化旅游,各个部门往往意见不一致。特别是,由于宗教的神秘性和封闭性,寺院往往存在思想上的顾虑,一般没有开发旅游的强烈意识,不愿主动与旅游部门加强联系沟通,甚至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

6. 旅游人才严重短缺

目前,昌都旅游从业人员严重不足,导游人员很少,旅游规划和经营管理的人才就更加短缺,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旅游行业的整体水平还很低,无法满足和适应旅游的快速发展。比如:一般的寺院没有人具备旅游管理能力;能说普通话的喇嘛不是很多,能说英语的喇嘛几乎没有,并且一般不具备导游专业技能。

三、昌都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

1. 给予政策支持

开发昌都宗教文化旅游,必须获得政策支持。第一,实行全面开放是昌都发展旅游的关键举措。昌都是大香格里拉旅游区的发展腹地,随着迪庆、甘孜等地旅游的开发,昌都加快开放势在必行。第二,采取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目前,迫切需要政府出面,营造良好的旅游投资环境,实施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战略。可以考虑:由旅游管理部门组织成立旅游开发公司,招商引资,开发昌都宗教文化旅游。第三,大力扶持交通设施建设。目前,昌都邦达机场已经获得三亿元资金进行改造,改造完成之后,航班准点率将大大提高,届时将会开通昆明、西宁等地的航班;但是,从远景看,机场仍需要扩建,需要开通或增加主要客源地的更多航线。公路方面,要改造机场通往市区的道路,增加安全性;要升级经过昌都的国道,使区内外联系更加顺畅;要完善县域道路系统,使各乡镇之间联系更加便捷;要新建或扩建通往嘎玛沟、拉多沟等重点旅游区的道路;要建设景区内的道路系统。除此之外,还要争取政策资金,加强交通配套设施建设,如:停车场建设、道路标识的完善、提升交通信息服务质量等。

2. 加强沟通协调

首先,要加强与寺院的沟通协调,消除寺院对开发旅游的顾虑。其次,要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促使民族宗教局、旅游局、文物局、寺院等相关单位相互尊重、理解、支持,做到管理职责明确,“不越位”、“不错位”、“不失位”。再次,要理顺旅游景区与宗教活动场所的关系。最后,在利益分成上要加强协商。对于自筹资金建设的景区,门票收入应归于相应的宗教场所;对于多元化融资开发的景区,事先要有明确的利益分成协议;而对于寺院的“功德钱”收入,则应由寺院自身支配。

3. 加快培养旅游人才

第一,在昌都成立旅游人才培训中心,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等,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分层次在岗轮训。第二,鼓励寺院管理人员通过自学或参加培训等形式,学习掌握旅游专业知识和技能。第三,培养一批胜任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产品设计与营销的专门人才。第四,重视规范行业管理,要加强管理宗教景区从业人员,尽快建立景区导游人员的准入制度,推动宗教文化旅游向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4. 确定旅游开发定位

开发昌都宗教文化旅游资源,除了开发一般的宗教文化旅游产品外,如:宗教遗产游、宗教会议游、宗教研习游、宗教朝圣游、宗教体验游、宗教节庆游等,还要根据自身特色,确定宗教文化旅游的主题。第一,开辟香格里拉多元宗教文化之旅。第二,开辟茶马古道宗教文化之旅。第三,开辟活佛转世寻根之旅。

5. 正确选择开发模式

昌都的宗教场所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采取专业化模式或多元化模式开发旅游。所谓专业化模式就是主要依托寺院自身力量开发宗教文化旅游。如:强巴林寺因为历史地位、宗教地位、信仰地位高,寺院的“功德钱”收入十分可观,经济实力较强,适宜采用专业化模式。寺院可以考虑成立特别的部门,负责规划开发旅游,完成建筑设计、园区规划、人才培养、商品开发以及整个运作。所谓多元化模式就是需要引入寺外力量参与开发宗教文化旅游。如:噶玛丹萨寺应采取招商引资开发旅游,寺院可以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对承担开发旅游的公司进行监督。

6. 合理设计开发线路

开发昌都宗教文化旅游,要紧扣藏传佛教文化,从县内、区内和省际多个角度出发,设计合理的旅游线路。县内要以强巴林寺为中心,设计一日游、二日游线路。从长远打算,开发昌都宗教文化旅游还要寻求省际合作,形成藏、川、滇宗教文化旅游圈,将茶马古道、云南迪庆的香格里拉、西藏林芝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拉萨的藏传佛教圣地串联起来,开发出新的黄金旅游线路。

总之,宗教文化是昌都发展旅游的重要基石,经过科学规划与合理开发,必然能够促进旅游业发展。当然,开发昌都宗教文化旅游,也要多加思考:首先,宗教场所的旅游开发必须得到寺院的积极支持、参与。其次,不能因为开发旅游而影响寺院正常的宗教生活。再次,不能因为开发旅游而盲目推崇或贬低宗教,应该将宗教生活规范在正常范围内。最后,还要考虑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特殊性,维持宗教信仰空间与市场开发空间的平衡。

摘要:开发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是昌都发展旅游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开发资源、发展旅游并非易事,尚且存在多重困境,需要我们联系实际、思考出路。开发对策是:政策支持;加强沟通协调;加快培养旅游人才,确定开发定位;合理设计开发路线。

关键词:昌都,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困境,对策

参考文献

[1]袁银枝.西藏昌都强巴林寺的辩经[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2]董新民.昌都文化资源旅游开发构想[J].西藏发展论坛,2007(2).

[3]土呷.昌都历史文化的特点及其成因[J].中国藏学,2006(1).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困境 篇3

农村中小学 法制课程资源 开发

关键词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制知识课程,大力推进普法教育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农村地区受当地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多种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数量也颇为庞大,农村学生因监管不力往往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群体,农村违法行为日益增多。加强法制课程开发,推进农村地区中小学法制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但就目前中小学法制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而言,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在农村地区更是步履维艰,寸步难行。

一、加强农村中小学法制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生理和心理的重要成长时期,良好的教育对于他们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留守儿童(青少年)逐年增加,农村地区的教育问题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受制于当地经济状况和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农村学生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缺乏对他们的关心和管理,所以部分学生的素质较差,经常打架斗殴,甚至出现偷窃、诈骗、抢劫等严重违法乱纪的行为,家中爷爷奶奶年纪偏大又无能为力。还有的学生因为缺少法律知识,在受到不法侵害时也不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农村地区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增高、留守儿童受侵害事件频发,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在于农村法制教育工作的“空白”或“低效”,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由于其经济条件的限制,不经过教学和普及,难以接触大量的法制知识,人们的法律知识更贫乏、法制观念更单薄。由此可见,开发农村中小学法制课程资源,加强普法教育,可以提高农村地区学生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对于保护儿童自身免受侵害、维护其合法权益、推进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意义重大。从长远来说,也有利于建立并维持良好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二、农村中小学法制课程资源开发的困境

1.课程资源的“匮乏无助”

课程资源指课程实施所需要的资源,根据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分为条件性课程资源与素材性课程资源。条件性资源包括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等因素;素材性课程资源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农村中小学的条件性课程资源一直以来都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阻力。

首先是教学资源的缺乏,包括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如教室、教材、网络信息设备、图书馆等等。尽管目前我国提倡“优惠政策向农村倾斜”的口号,扶持农村地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但许多农村地区仍“一成不变”,实际情况不尽如人意,县级政府往往倾向于把教育经费投入到重点中小学,以至于其他学校尤其是一些偏远的山区或者乡级、村级的中小学“坐冷板凳”,不受重视,对国家下发的教育专项经费也只能是“望洋兴叹”,只能依靠地方上微薄的财政收入,以至于校际差距日益悬殊,学校运行步履维艰。目前我国仍有很多农村中小学校舍条件艰苦落后,缺乏正规的教室、教材、课桌和黑板,更不用提计算机、图书室、操场等基本设施了,法制教材难以保证,配套资料如影像资料等不足,在这种教学条件下,许多小学甚至只上语文和数学两门课,以满足农村学生最基本的文字和计算技能要求,法制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根本谈不上,基本的教育教学都难以保证,更不用谈学生的法治理念和法治素养的培养了。

其次就是教师资源的薄弱,师资力量不足一直以来就是农村中小学面临的难题,农村中小学受其地区经济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再加上农村学校工资收入不高,条件艰苦,难以吸纳到优秀的教师资源,许多青年教师也是“唯恐避之不及”,不愿到农村地区去。大多数农村学校上没有专门的法制课教师,往往由思想品德课的老师代替,有些学校甚至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而兼职法制课教师基本上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法律知识训练,专业水平不高,更谈不上良好的知识教学。

2.课程主体的“思想误区”

法制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最终落脚点在于学校,因此,从学校层面来说,法制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实施涉及校长、教师、学生等多个主体,最终效果也往往是各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造成的。在广大农村地区,“法是政府的事,与我无关”、“学法律没有用”这样的思想观念已根深蒂固,深入人心,因此,大部分中小学校长、教师、行政人员根本没有法制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也缺乏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

从学校来说,为响应国家“依法治国、依法治教”的号召,开学初期,一些农村中小学可能会在教学活动中安排一些法制教育课程或者有关活动,有的学校也在课程表上也给予法制课程一定的位置,但是大多流于形式,没有将法制课视为专门课程,往往是在班会活动中附带提及,抑或是学校在学期中组织一次报告会或者观看法制视频等等,课程表形同虚设,以作为应付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检查的表面功夫。学校缺乏对法制课程的重视,更不用提对法制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家长则认为是浪费孩子学习文化课的时间,学生自然也就觉得“学了没有用”。对于教师而言,则是按章办事,学校安排了法制教育课或者活动,就按照法制教材照本宣科,或找一些法制材料敷衍了事,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忽视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毫无成效。其根源在于长久以来人们法制思想的缺位,对法制教育理解不到位,忽视其重要性,造成“认识偏差”。

3.课程评价的“长久缺失”

中小学法制教育是我国当前的重要热点问题之一,随着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不断深入人心,相关法制教育逐步得到完善,法制教育课程纳入了中小学课程计划及教学大纲中,然而农村地区法制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却一直举步维艰,法制教育活动形式化,其原因还在于考评制度的不完善和教育监管的不力。

尽管国家大力推进法制教育进中小学课堂,但对于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而言,升学率依然是学校的重要指标甚至是唯一指标。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成绩和考试分数依旧是最重要的关注点,只要法制课程的学习不纳入考试成绩,那么法制课程就可有可无,对自己影响不大。而对于教师而言,学生的综合成绩或升学率通常是学校对教师量化考核的重要指标甚至是唯一指标,许多教师也基本上把工作重心放在判定教学质量的考试科目(如语文、数学等文化课),并将大量时间用于文化课的教学设计,根本无暇顾及法制课程或法制教育活动的设计和教学。而对于农村学校而言,升学率也依旧是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考核的重要指标,法制教育在升学考试中未作要求,所以即使有些领导有心于法制课程的开发,但往往因为得不到支持而作罢,因此,将法制教育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法制教育自然也就有名无实。

三、农村中小学法制课程资源开发的对策

农村中小学法制课程资源开发是推进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法治教育目标的重要举措,基于农村中小学法制课程资源开发的困境,本文提出如下对策。

1.加大经费投入,均衡师资配置

相比城市学校,许多农村中学校存在办学经费不足、教学设施不完善、教学条件落后等系列问题,而教学经费分配的不均也在很大程度上致使许多农村中小学远远落后于城市,进一步造成学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因此,继续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资金的投入是保障农村教学有效运行的重要举措,尤其是切实加大对偏远地区或村小的经费投入,保证县级财政经费到位。一方面,加强中小学基础设施,如教室、黑板、课桌、教材、图书等硬件设施的配给,促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另一方面,加强农村师资投入,提高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要以培养农村中小学教师为重点,尤其是法制课程教师的培养和引进,采取优惠政策,如提升教师工资及福利待遇,改造和建设教师住房,保证教师工资按时、按量的发放。保障农村法制课程教师编制,建立农村教师专项培训经费,鼓励教师轮岗、顶岗实习等等,以此吸纳更多师范院校专业毕业生,同时也避免已有师资大量“外流”的情况。

2.加强法制意识,提高教师水平

首先,要从思想上转变农村地区中小学对法制教育的态度,从思想的层面上认识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一方面,地方部门要进一步发挥政府主导的作用,在地区积极开展各种普法活动,加大对学校、家庭法制教育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中小学法制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开展有针对性的普法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和教育活动。比如开展法制教育主题活动,举行手抄报比赛,定期向全校学生进行不同主题的法制宣传与教育,或者利用教室的黑板出黑板报,利用学校的宣传窗出法制专栏等等。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农村地区对法制教育的认识,加强法制观念,培养法制意识,以此来培养农村中小学开发法制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

其次,要加强对教师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提高教师自身对法制课程的认识,培养教师对法制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力,提高教师进行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专业水平。同时,转变教师法制课程的教学方式,一方面,根据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因材施教,另一方面,要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改变以前单一的教育方式,避免照本宣科,开发课程资源,将法制教育多样化,如定期举办法制讲座、展示法制图片、观看各种法制影视作品等方式,丰富法制课程,使法制宣传不再教条化,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法制观念。

最后,应营造良好的校园法制环境,从全校教师和干部入手,通过法律知识培训、法制教育讲座等多种形式,提高法制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确保“人人学法、人人懂法、人人用法”,做到“依法治教、依法施教”。

3.提升课程地位,开发校本课程

法制课程是中小学法制教育的重要抓手,但因其无益于升学率而进一步被忽视和边缘化。因此,提高法制课程的地位,保障法制课堂的有效落实迫在眉睫。

首先,应将法制教育作为中小学一门正式的课程,纳入学校正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学期安排一定的学时,甚至有必要时将法制教育作为升学考试的考试科目,以此改变法制课程在考试科目中不占比例的现状,并作为学校和教师量化考核标准的指标之一,增加法制课程成绩在考试评价体系的比重。

其次,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中小学实际,切实制定各项规章制度,设立专门法制教育机构和督导机构,严格执行各项规定,不定期对学校法制课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最后,农村中小学应因地制宜积极开发法制课程资源,推进法制校本课程开发。学校、教师要积极从本地、本校的实际出发,结合农村地区情况整合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充分发挥社会、政府和学校等多方面的力量,引进专家和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研发不同层次的校本课程,如把法律融入辩论,开设辩论课等等,让学生既学会法律知识,又能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从而打造农村中小学法制特色。当然,校本课程的开发也要视学校而定,量力而行,不可“为开发而开发”、“为特色而特色”,从而打乱正常教学秩序,失去其原来意义。

参考文献

[1] 任淼.我国中小学法制教育现状及反思[J].现代教育管理,2014(2).

[2] 邬小学,王中华.中小学法制教育现状调查——基于中国知网文献的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

[3] 周礼忠.对搞好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几点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1991(6).

[4] 赵晓光.中小学法制教育的目的与课程初探[J].课程·教材·教法,1996(5).

[5] 陈冰.法制教育校本课程的分析与处理[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21).

临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篇4

摘要:临漳位于河北最南端,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辉煌灿烂,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充分利用上述优势,有效地开发文化旅游资源,能够促进临漳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从临漳文化旅游资源现状入手,设计临漳文化旅游方案,深入分析了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临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方案

所谓文化旅游资源, 是指客观地存在于一定地域空间并因其所具有的文化价值而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历史文化遗产或社会现象。临漳古称邺,有“三国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誉。七千多年的历史沉淀形成了临漳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和必要性

临漳处于中原腹地,历史悠久,西太平仰韶文化遗址和回漳仰韶文化遗址证明了原始社会后期新石器时代临漳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文化旅游资源主要有古邺文化、鬼谷子文化、成语文化和乡土文化。

1.1 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1.1.1 古邺文化 在古邺沃土上,众多历史名人创下了辉煌灿烂的古邺文化。曹魏邺城建筑中轴对称、结构严谨、分区明显,街道作棋盘格式,其建筑布局和风格对隋唐长安城、宋代汴梁城、明清北京城,乃至日本平城京都的建筑格局均有深远影响,成为中国都城史上的建筑典范,在中外都城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大禹治水,覃怀底绩,至于衡漳。商时河亶甲迁都于相,即今境内孙陶一带。战国时,邺令西门豹投巫凿渠,破除迷信,发展生产,泽流后世。秦末,项后生,大破秦军。曹操“求贤纳士,唯才是举”,不惜重金从匈奴赎回才女蔡文姬,蔡文姬答谢曹操在邺城铜雀台即兴演奏自己名作“胡笳十八拍”,而流传后世;曹操聚才于邺,促进了邺城科技、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1.1.2 鬼谷子文化

春秋时,著名军事家、纵横家、教育家王禅(即鬼谷子)就诞生在境内香菜营乡谷子村,他创办了中国也是世界最早的军事学校,培养出了孙膑、庞涓、毛遂、苏秦、张仪等我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纵横家。

2010年5月16日至17日,由中国先秦史学会鬼谷子研究分会和临漳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中国鬼谷子文化高峰论坛,在临漳举行。大会确定:临漳为“中国鬼谷子文化之乡”,谷子村为“鬼谷子故里”,盐食村为“鬼谷子诞生地”,并在临漳建立“中国鬼谷子文化研究基地”。现存于谷子村的鬼谷子祠堂,不断有中外游人凭吊。

1.1.3 成语文化

源于古邺大地的曹冲称象、春华秋实、闭月羞花、冲锋陷阵、瓜田李下、鸡犬食禄、快刀斩乱麻、铜雀春深锁二乔等成语典故更是赋予了临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1.1.4 乡土文化

地名是语言文化的词汇,是历史文化的化石,是地理文化的标识,是乡土文化的象征。临漳的地名无不打上漳河、战场、都城、姓氏的烙印,构成了区域文化网络。如“临漳全县,漳河串遍”。漳河是境内的主要河流,横贯临漳全境,如今临漳425个村庄,到处都有漳河的足迹。因漳河而得名的村庄46个,如回漳、章里、夹河、河图、堤上、五岔口、二分庄、漳潮等。

1.2 必要性

文化旅游资源,只有经过人类有意识的开发,至少要具备“进得来,出的去,散得开” 的可进入性,有了基本的并同环境相协调的接待设施, 才能被旅游业所利用。特别是近年来,人们意识中的旅游活动不再是单纯的观光活动, 而更多包含了休闲、人文、娱乐等内容, 这就需要更多的旅游服务设施,即需要更大的开发。方案

2.1 建设临漳重点旅游项目,创旅游名牌。

第一,把临漳“三台”(铜雀台、冰井台、金凤台)、磁山文化、赵王城作为重点,推广招商,加快开发临漳古邺文化的步伐。

第二,结合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现代旅游,在城市郊区,发展休闲旅游业和生态旅游。第三,在城建规划中,把体现改革和进取精神的“胡服骑射”、“毛遂自荐”、“将相和”等历史文化以雕塑或壁雕的形式表现出来,开发临漳的成语文化,提升城市建设的文化品

位。

2.2 整合临漳文化旅游资源,实现点、线、面一体开发。

临漳的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应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营造大区域大旅游的观念,实现临漳内部及与周边省市在文化旅游资源、资金、市场、信息、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共享与协作。因此,具体可从展开分析:

2.2.1文化旅游产品整合第一,重组旅游线路。

根据临漳境内旅游资源的特色地理区位交通条件及与周边省市文化旅游资源的相互关系,可以推出太行风情游、古城历史文化长廊游、红色之旅、生态休闲度假游、科普游及工业旅游6条品牌旅游线路。通过与周边省市的合作,借助其他著名旅游城市的知名度来提升临漳的旅游市场地位,树立临漳整体旅游形象,利用优势文化旅游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渐促进临漳文化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1)建设“古邺文化旅游专线”即马义公路—鬼谷子故里—鬼谷子诞生地的旅游专线和县城—邺城遗址旅游专线。

(2)连接漳河生态科技园区—铜雀三台遗址园—三国南北朝民俗文化体验村—西门豹纪念馆—邺城遗址博物馆旅游交通公路的建设,增强各遗址点景区道路的内外通行能力,满足游客观光游览需要。

第二,开发景区景点。

临漳旅游业的发展,应在集中构建晋冀鲁豫大旅游圈联合行动的前提下,开发建设临漳所辖范围内的景区景点。因此,需要准确了解所有资源类型数量规模结构布局等,尤其是重点优势独特文化旅游资源,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则,对优势资源给予重点扶持优先开发,以对临漳文化旅游市场进行准确定位,树立市场形象,形成品牌。具体可以以“文化邺都、生态新城”为口号,通过建造邺城遗址博物馆、西门豹纪念馆、民俗文化体验村、鬼谷子文化产业园、酒文化生态游景区、邺城生态公园、邺都温泉宾馆、仿古商业一条街等旅游项目,积极推进文化旅游景点建设。

2.2.2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整合临漳文化旅游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是旅游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差,尤其在各景区的可进入性方面问题更为突出因此,临漳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各景区景点之间的道路建设,使各景区之间能纵横相连路况良好,从整体上形成网状交通体系。

第一,以京珠高速在邺城遗址增设出口为契机,结合邺北城考古遗址公园和抢救性文物保护项目,着力加快景点道路、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在铜雀三台遗址公园及邺令公园成功争创国家3A级景区基础上,启动邺城博物馆、邺都生态公园景区创A工作。

第三,以建设仿古商业一条街为依托,谋划建设集综合贸易、创意研发、策划推广、信息咨询为一体的民俗文化产业园和漳河水利风景区项目,尽快实现可听、可看、可游的目标。

最终形成以临漳县为核心,以平涉线为轴线,以产业发展为纽带,坚持四个统一(统一规划管理建设和经营),三权分离(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两个主体(旅游基础设施以政府为主体,经营设施以企业为主体),一个赋予(赋予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的主体企业二十至三十年经营权),整合形成各具特色分工合作的文化旅游区。

2.3 举办“文化节”和文化旅游宣传活动

第一,可以将每年的5月18日定为临漳的“文化节”,通过文化展示,、手工艺展卖、传统文化特色、游园游艺杂技玩耍、猜谜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展现临漳古老的的文化内涵。第二,积极举办各类旅游文化活动,开展“文化邺都·魅力临漳”摄影大赛、邺都文化书画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建安文学”经典诵读等一系列旅游文化活动。第三,通过“中国·临漳邺都文化高峰论坛中国古都学会年会”、中国鬼谷子文化高峰论坛等文化旅游宣传活动,将邺都文化旅游打造成全国知名、影响深远的文化品牌。3 可行性分析

3.1 经济是临漳文化旅游发展的物质基础

2011年,临漳县生产总值完成589780万元,同比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71380万元,同比增长9.5%,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30130万元,同比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88270万元,同比增长15%。2011年临漳县财政收入完成11011万元,按可比口径比去年增长8.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506万元,比去年增长2.2%,全县城乡居民存款余额达到301859万元,比去年增长21%,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16501元,同比增长22.1%。不难看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临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2 交通是临漳发展文化旅游的促进因素

临漳有便利的交通条件。京珠高速贯穿南北,紧邻京广铁路和107国道;距石家庄、郑州、济南等机场均为200公里。公路总长423公里,魏峰线、茶柳线、曹前线三条公路通过县城;茶柳线、曹前线、马义线与魏峰线、杜称线、丛峰线构筑了“三纵三横”为框架的临漳公路交通网络。便利的交通提高了可进入性,是临漳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动力。

3.3 客源是临漳发展文化旅游的先决条件

临漳县辖5镇、9乡、425个行政村。总人口594626人,东邻魏县,西接磁县,北达成安县,南连河南省安阳县,特别是与安阳的殷墟文化距离较近,易形成集群。为临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客源市场,并成为临漳文化旅游开发的先决条件。4 开发中注意的问题

4.1 管理人才短缺,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缺乏高层次人才。由于临漳的工资及其他待遇低于省份其他城市,其旅游管理及服务人才不断流失。中、小旅行社的导游人员只接受过短期培训,只能给游客的带路,无法提供优质的导游讲解服务。

4.2 开发性破坏现象需警惕

旅游业决不是“无污染产业”,更会因游人大量拥挤,决策者旅游开发战略不当、缺乏系统规划等导致自然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和社会环境破坏。文化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一旦被破坏,很难恢复,甚至永远不能恢复。因此,旅游开发要慎之又慎,要进行专家论证,广泛征求各方意见,进行损益分析和风险评估,警惕开发性破坏。

4.3 旅游业基础设施薄弱

临漳县旅游处于起步阶段。旅游全行业整体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市场运作力度小。旅游业作为产业,产业化、市场化机制不够健全,旅游业建设和经营力量薄弱。各方面旅游人才短缺。全县仅一家旅行社,且为政府运作。包括新建电信宾馆在内,城区现有床位不足一千张,接待能力较弱。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仅一家,即临漳豆腐干厂,但生产规模小,生产工艺落后。旅游交通舒适度低,也没有专业的旅游车队。建议

5.1 培养、吸引、保持旅游人才

对于旅游业的三大主要行业,旅行社、宾馆和旅游区的人才需求,临漳县应加大引进力度,用一些方式吸引更多的人才,如提高优秀管理人员的待遇;重视人才的安排和使用;

督促基层旅游部门的领导学习现代旅游开发和管理知识,健全旅游行业管理体系,并实行相应的管理模式,使人才得到充分利用。

5.2 科学合理的开发,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

保护的关键因素是资金投入, 长期以来我国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资金来源主要靠县政府的财政开支,但由于经济建设的资金缺口较大,常常使得保护的投入满足不了需要。近几年来,随着文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县政府都看到了文化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激起了政府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积极性,相应地对文化旅游资源的投资也日益增多。

因此,旅游开发能够在资金、人力等方面为保护奠定基础、创造条件、提供动力。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开发, 才能够让本地居民、广大公众和社会各方面看到其价值和保护的必要性, 进而产生保护文化的动力、觉悟和行动。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5.3 改善、加强重点景区的设施设备

要重点解决通往主要景区的道路问题,在旅游区的初步设计阶段要考虑游客最多时所需的道路宽度,应设计道路阻塞时的迂回道路,按照完善配套、合理布局的原则修建旅游区景点的公路,尽量使相邻的旅游区可以串联起来,要加强对临漳各景区附近的交通疏导及管理工作。

临漳建设要走现代化之路,开展市民素质工程教育。第三产业管理要打破“按时上下班”的习俗,让晚上也红火起来、亮起来、活起来。要以活动促亮、促销、促发展。另外,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与协调,发展跨区域的特色旅游,加强与安阳、魏县、磁县、成安等地旅游规划、线路开发等方面的协调,实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共谋文化旅游业发展。参考文献

[1]彭德成.对我国旅游规划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0,(3)[2]吴芙蓉.我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初探[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5,(3)

[3]杨振之.成都《旅游资源开发》[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5

新疆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1 篇5

摘 要:新疆是一个拥有众多的少数民族的地区,各民族的民俗旅游资源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具有民族多元性、地域多样性、淳朴自然性等特色。结合新疆民俗旅游资源特色,我们应鼓励民族群众参与,加快民俗文化市场化进程,加大宣传,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新疆民俗文化的开发,从而有效利用和保护新疆民俗文化资源,在建设和发展新疆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民俗文化;新疆;旅游开发

民俗文化的涵义,简要地说,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尚习俗的总称。民俗文化的范围,大体上包括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各种社会习惯、风尚事物。民俗文化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其内容几乎涵盖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并通过物质、心理、语言、行为等方式表现出来。

所谓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指民俗文化中能激发旅游者的动机,给旅游者以积极的效益和特征的吸引物。他们可以是观赏、参与、感受和体验宗教信仰、社会习俗、经济民俗、节庆聚会、民间歌舞、竞技运动、娱乐休闲等游艺休闲民俗以及令人愉快的民俗文化环境。

一、新疆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概述

新疆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目前有47个民族的成员,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主要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塔吉克、锡伯、乌孜别克、满、达斡尔、塔塔尔、俄罗斯等13个主体民族。各民族之间有不同的文化特点,这就为新疆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1.节日庆典丰富多彩。古尔邦节是新疆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盛大传统节日,在伊斯兰教历的12月10日。“古尔邦”,阿拉伯语,含有“牺牲”、“献身”的意思。节前,家家户户要搞卫生、制糕点、炸油馓子、烤馕、做新衣裳。做完礼拜后,回家开始杀牛宰羊,煮肉做饭,对来宾进行招待。整个节日载歌载舞,充满欢乐气氛;那达慕盛会是蒙古族的传统盛会,每年7月中旬,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赛里木湖畔,都要举行3天到一周的那达慕盛会。盛会期间,草原上要举行赛马、摔跤、射箭、马术等体育表演和竞赛,文艺团体表演精彩节目。此外,伊斯兰教民族的肉孜节、圣纪节、维吾尔族的诺鲁孜节、塔塔尔族的萨邦节、柯尔克孜族的马奶节、塔吉克族的灯节都非常热烈隆重。

2.婚恋习俗奇特风趣。维吾尔族婚礼隆重、热烈,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亲朋好友欢聚一堂,以歌舞庆贺,热闹非凡;塔吉克族婚礼,被称为高原上的婚礼,婚礼要举行3天,并举行赛马、叼羊等娱乐活动;塔塔尔族多在秋冬季节结婚,婚礼在女方家举行,婚后,新郎要在女方家住若干月,甚至一年或在妻子生过小孩之后再返回男方家;蒙古族婚礼充分表现了这个古老民族勤劳勇敢和能歌善舞的独特风格。

3.歌舞艺术赏心悦目。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所作的重大贡献,这种音乐形式在世界各民族的艺术史上独树一帜,堪称一绝。它像蒙古族的《江格尔》、藏族的《格萨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英雄史诗一样,具有世界性的影响;阿肯弹唱,“阿肯”是哈萨克族对民间歌手的称谓。阿肯知识丰富、感情充沛、文思敏捷,即兴弹唱、出口成章。除弹唱外,还会背诵民间传说、诗歌、故事,并能创作;吐鲁番鹅舞维吾尔语叫“那孜尔空”,是模仿鹅的各种动作、表情达意的舞蹈形式,时而诙谐幽默,时而耐人寻味,表现内容十分丰富。哈密鸡舞,一女性饰母鸡,一男性饰公鸡,相互逗引,妙趣横生;塔吉克鹰舞是模仿山鹰的动作而形成的。婚礼、节日,或者来了贵客,大家就会跳起优美的鹰舞;哈萨克舞蹈多以骑马生活为题材,双臂多用动肩,步法上多用马步,舞蹈语汇中常见挤奶、剪羊毛、擀毛毡等。

4.民族服饰多彩斑澜。新疆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色泽艳丽、五彩缤纷、种类繁多。维

吾尔、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妇女爱穿色彩鲜艳的连衣裙,外套坎肩。维吾尔、乌孜别克族连衣裙宽大,胸前多褶,而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连衣裙下端多皱裥,塔吉克族妇女喜欢在裙子上系上围裙。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的男子多穿过膝、无领、无袋的“袷袢”(外衣),喜欢在腰间系一条腰带。蒙古族、达斡尔族喜欢穿袍子,腰扎红、黄、绿彩色缎带。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民族还非常喜欢在衣服的领口、胸前、袖口、肩、裤脚等处用各种彩线绣上各种精美的花卉花纹图案,有时缀上彩珠和各色亮片等装饰品。

5.体育竞技热烈惊险。赛马和叼羊是新疆各兄弟民族群众普遍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特别是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蒙古族的牧民群众更擅长这种独特的马上运动。其竞赛技艺之高超,对抗性之强烈,令人叹为观止;姑娘追是哈萨克族青年们最喜爱的一种马上体育游戏,也是男女青年相互表白爱情的一种别致方式,场面热烈,妙趣横生;射箭是新疆锡伯、蒙古、哈萨克等兄弟民族喜爱的体育活动,锡伯族的射箭,已有1000多年历史,锡伯男儿以能当一名神箭手而引为无尚光荣;摔跤,是新疆少数民族共同喜爱的传统竞技体育项目。除国际式摔跤和中国式摔跤外,还有自己民族或本地区的各种有趣的摔跤形式;高空走绳,维吾尔语称为“达瓦孜”,是维吾尔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之一。表演者手持长竿,不系保险带,表演起来惊心动魄,兼有体育和杂技的双重特点。

6.建筑文化别具一格。新疆的古代建筑,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具有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最早的古建筑可追溯到青铜时代。由于新疆具有气候干燥的自然特点,至今地面上仍保存着丰富的各种类型的生土建筑。如位于古代交通要道沿线的汉唐时期的烽火台、戍城堡建筑,以及享有盛誉的高昌故城、交河故城、北庭故城等丝路名城。印度佛教文化的东传,给新疆古代建筑艺术输入了新的血液,在喀什、和田、库车、拜城、吐鲁番等地,现在还保存着大量依山傍水开凿的石窟,以及地面营建的塔庙建筑。如著名的克孜尔、库木吐拉、柏孜克里克石窟、莫尔、热瓦克、尼雅、米兰、苏巴什等塔庙。伊斯兰教在新疆的传播,又产生出具有伊斯兰教特点的许多建筑。如霍城县的秃黑鲁贴木尔汗陵,是新疆早期伊斯兰建筑的代表。吐鲁番的苏公塔(额敏塔)清真寺,建于1778年,它以形体高大雄伟而美观的砖塔著称于世。清代的砖木建筑中,以昭苏的喇嘛庙、伊宁回族寺及惠远城钟楼为代表。那高居乌鲁木齐红山顶端的宝塔,为八角九级楼阁式砖塔,古朴凝重,是清代边城乌鲁木齐城市的胜景之一。

7.石窟艺术独具特色。新疆石窟约开凿于公元3世纪左右,遗留至今的遗址主要分布于南疆的拜城、库车,以至东疆的吐鲁番一带。与印度阿族陀石窟一样,新疆石窟也都选山寂空远、溪水中流处,洞山为窟,这与佛经上记载佛祖释迦牟尼静坐修行有关,与阿族陀、键陀罗,乃至早期印度佛教的山奇艺术比较,新疆石窟艺术自有它独具的特点。首先是它的窟形建筑及内部结构艺术。新疆石窟由于多选在沉积砂岩的崖壁上凿建,建造方法便得到自然的发展。出现较多的窟形是将古印度的佛塔建筑与新疆的洞窟建筑完美地结合,而形成一种长方形纵券顶,中部用中心柱将洞窟分为前后二室,两旁开走廊式雨道相联通的窟形,有人称此为“中心柱”式,亦有人称“龟兹”式。它巧妙地利用前室明亮、高敞,后室阴暗、低窄的特点,表现释迦佛生前的善行和死后的悲哀情景,加强了艺术效果。其二是艺术表现手段。新疆石窟雕刻,因系砾岩,一般在雕造之初即外加泥塑,施以彩色,因此多为彩塑,也有木雕和个别石雕的。可惜大都没有留存下来,壁画艺术却在新疆石窟中占有突出地位,这些壁画从佛的诞生到太子出家以至成佛、降魔、说法、涅磐、分舍利等,都有多方面的描绘。在画面装饰上,新疆古代画师从当地民族传统形式和审美观念出发,创造性地运用了菱形方格图案。每个菱形格内绘一个独立内容的画面,中后期的人物造型,也一改明显的键陀罗式,呈现出与中国式合成的迹象,并出现当地民族的形象。其三是壁画绘制技法。新疆石窟壁画的绘法,采用古代西域流行的晕染法,即凹凸法,结合“铁线描”式的轮廓勾勒,二者有机结合,使画面明暗相映,富于层次,立体感很强。

8.宗教信仰各不相同。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有10个少数民族,即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占新疆人口的58%左右;佛教在新疆流传最久,长达2000多年,至今仍为新疆蒙古族、藏族所信奉,在汉族、满族、锡伯族中也有部分人信奉;基督教、天主教在新疆目前主要为少部分汉族人所信奉;东正教是新疆俄罗斯族人信奉的宗教;萨满教是比较原始的一种宗教,在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满、锡伯、达斡尔等民族的历史上,都曾经有过很深的影响。现在信奉萨满教的人已经很少了。

9.独特的饮食文化。新疆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现在的日常饮食文化中,不仅包括各民族从上古游牧时代遗留下来的传统饮食文化,而且还包括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融合过程中形成的饮食文化。新疆饮食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烤羊肉串,其已经成为新疆饮食文化的象征。此外,抓饭、烤囊、拉面、烤包子、烤全羊、丸子汤、汤饭、熏马肉、酸奶疙瘩等等,这些都是新疆少数民族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最主要的特色食品。

二、新疆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注意避免民俗文化的快速同化。旅游开发必将干扰民俗文化原有的秩序和发展过程,使落后地区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当地居民思想行为的混乱和盲目仿效追随将淡化原有文化的特征,这些原因造成随着异文化的引入,民族文化正在迅速地被同化,面临着严重的退化、消亡威胁,进而在长远角度上破坏了旅游资源特征。这种现象目前有不少少数民族地区业已出现,一些民俗旅游村落除了歌舞表演外,日常生活已面目全非,与外界趋同,旅游者求异求知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旅游点的市场吸引力日趋下降。我们在旅游开发工作中所应当做的,一是尽量真实地反映民俗文化,对于不同时期的民俗尽量予以时间说明;二是向当地居民宣传教育,除了极少数野蛮的、愚昧无知的民俗行为外,民俗文化是没有优劣高下之分的,都是世界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同时更应保护自己的文化传统,失却自己的民俗文化特色,也就基本失去了旅游生命力,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去粗取精。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不仅要避免扭曲真实,而且要去其不良取其精华。例如有些地方为迎合一些旅游者的低级趣味,低格调猎奇特点,不注意鉴别真伪,使民俗文化庸俗化;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缺乏科学的评价,夸大其词地进行渲染;开发中不深入民俗文化丰富的内涵,表现民俗文化浓厚的民族性和纯艺术性,而是把它简单化,生搬硬套;不尊重民族的信仰、意愿,随意解说、展示他们的习俗,伤害民族自尊和宗教感情。

3.科学开发与保护相结合。民俗文化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是一对矛盾,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绝不能盲目、过渡、破坏地开发,更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急功近利,竭泽而渔。不合理的开发会给旅游地的民族文化带来许多消极影响和负效应。如民族文化的同化、庸俗化等。科学地开发则能促进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发掘、保护,民俗文化的精华得到提练、弘扬和发展。在开发中要遵循特色性、保性、参与性、文化性、乡土性等原则,防止旅游区原生文化的西化、汉化、简单化、庸俗化和城市化。经过细致分析、科学规划、适当管理,可以使现代旅游业与少数民族社会“嫁接”,使其越过工业化过程而直接进入符合生态理念的后工业化社会。

4.开发内容要有特色。民俗文化是以民间文化和民俗风情为主体的民族民间的物质上、精神上和制度上的传统,它包括生产与生活习俗、游艺竞技习俗、岁时岁日习俗、礼仪制度习俗、社会组织习俗、民间文学艺术等,其内容相当庞杂丰富,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对内容进行精选。精选的原则是什么?是旅游吸引力。吸引力又主要决定于当地与游客产生地之间的文化差异,当地民俗文化越有特色,差异越大,越有吸引力,特色是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生命线。所以,在内容上应精选其具有特色的部分。

5.加强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研究开发。2002年乌鲁木齐丝绸之路国际服装节上展示的维吾尔族服装绚丽多彩、华丽高贵,哈萨克族服装古朴典雅,塔吉克族服装犹如火焰,柯尔克孜族服装潇洒轻快,蒙古族服装豪迈奔放。但令人遗憾的是,新疆至今没有一个民族服装品牌问世,少数民族服装还停留在舞台上,没有走向市场,没有形成产业,甚至没有形成商品。旅游购物是旅游消费中最有弹性的因素,民俗旅游商品的开发也要多层次、多渠道地进行。大力发展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食品、服饰和工艺品是开发重点,传统产品要巩固,新产品要大胆开发。

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篇6

引言: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宗教伴随着中国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神奇的魅力,是我国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旅游由于特色鲜明、意境独特,文化内涵深厚,一直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宗教旅游资源在我国的旅游业中发挥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加速发展,宗教旅游资源开发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我国既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和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又是一个宗教旅游资源大国,保护和开发宗教旅游资源在大力发展旅游业中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充分利用我国优越的宗教旅游资源,开辟出极具旅游价值的旅游景观、开发出具有宗教特色的旅游产品,根据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宗教习俗安排旅游接待活动,来发展我国的旅游事业。本论题在搜索了大量的核心期刊和论文的基础上,对其做了分析和综述,旨在探寻我国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方法和对策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明确我国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发展目标。关键词:宗教、宗教文化旅游、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持续发展

1宗教与旅游的关系

在越来越兴旺的旅游活动中,人们常常发现大量的旅游风景名胜都与宗教密切相关,宗教在现今科技如此发达的社会仍能够长盛不衰,并且世界各地都保存着大量的宗教文化遗产,可见宗教与旅游有着密切的联系。张挺平(试论宗教与旅游)认为:

1.1宗教为旅游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一种社会生活,一种历史现象,具有复杂的巨大的文化包容性。宗教包含众多艺术表征形式、宗教包含法的观念和制度、宗教是一种关于世界与人的观念和学说、宗教既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又具有经济行为、宗教含有教育、医疗、慈善等事业。

1.2旅游促进宗教文化的传播:宗教文化传播和交流的方式之一,是宗教信徒们以朝觐为目的而引发出旅游活动。普通游客的宗教文化旅游也能促进宗教文化的传播。[1] 1.3宗教文化与旅游观光:旅游观光是旅游者旅游的核心内容,因此,旅游景点在旅游业中显得尤为重要,而各种宗教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许许 1 多多可供旅游者旅游观光的景点。如“佛教自公元前2 世纪传入我国”,经过漫长的发展岁月在我国风景优美的名山大川修建了大量的佛寺、佛塔、佛窟,留下了大量令人叹为观止的壁画、摩崖艺术珍品。而道教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之说,几乎天下所有的名山大川都纳入了道教的洞天福地之中。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在唐朝时先后传入我国,伊斯兰教各种风格的清真寺、基督教各式梦幻般的教堂不仅吸引了大量非信教者的旅游观光,更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教徒最富吸引力的旅游胜地。[2] 可以说,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是密切的,开发宗教文化资源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旅游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宗教文化的继承、传播、交流和研究。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

2我国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

我国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有许多独特之处, 正是这些特色广泛吸引着旅游者。2.1我国宗教旅游资源丰富。除本土的道教外, 影响较大的还有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些宗教各具特色, 它们的建筑、绘画、音乐、节事、信仰人物以及气氛环境各异, 很多宗教旅游资源与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资源相结合。许多宗教名山游客众多, 除了进山朝圣, 秀丽的风景也是游人逗留的重要原因。[3] 2.2我国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各地的宗教建筑、雕塑、绘画、音乐等, 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有些佛教石窟造像、寺庙和道教宫观已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成了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

2.3能够吸引“僧俗两众”是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独特之处。宗教信仰, 让信徒朝圣礼拜、求法领悟、祈祷还愿、瞻仰圣迹、履行宗教义务。

2.4宗教文化的神秘特征, 能够满足游客的好奇心理。宗教是玄妙的,几乎所有宗教都遮盖着神秘的面纱。

2.5宗教文化具有脆弱性。我国宗教文化中的古建筑、石窟、彩塑、壁画等文物, 由于年代久远, 需要妥善保护与管理。我国因旅游活动的开展而造成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受损的例子比比皆是。[4] 3我国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现状与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宗教文化旅游已经形成了一些精品旅游项目,宗教文化旅游开发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形成了融宗教建筑、节庆活动、宗教修学、宗教养生等多种方式于一体的旅游活动。我国宗教文化旅游虽然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3.1旅游项目单一,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我国宗教旅游项目所推出的活动内容比较单调,深度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很多地区的宗教旅游开发还处于“符号阶段”。

3.2景点商业气息过浓,资源保护不力。许多开放的寺庙宫观内,充满着浓厚的商业色彩。商贩在宗教场所的买卖经营活动极大影响了景区的神圣与庄严。一些宗教场所还以各种名义借机向游客骗取钱财。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开发,宗教旅游资源的保护问题变得日益严重[5] 3.3地方政府不重视,旅游管理部门与宗教、文化等相关部门管理部门沟通与协调不当。开发者与管理者们应多做一些考察、论证等工作,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征得相关管理部门对宗教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配合与支持。这是开发工作能够以顺利进行的基本组织保障。[6] 4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对策

根据我国宗教文化的特点及其当前我国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状况,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并且要注意一些问题:

4.1要以科学的态度, 严格遵守和执行我国有关宗教的法规与政策。开发、利用宗教文化旅游资源, 必须依法办事, 认真落实各项政策, 保证宗教文化旅游的有序进行, 保护宗教团体的合法利益。通过宗教文化旅游, 挖掘和弘扬宗教教义、宗教道德、宗教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和健康文明的内容, 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避免其消极影响。

4.2保护与开发并重。首先, 必须重视宗教自身的发展及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二,景区在注重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持当地的生态平衡, 对游客容量、环境的承受能力作出科学的预测, 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对宗教文物古迹的修复与重建应尽量保持其历史原貌, 坚持“修旧如故”的原则,切忌不伦不类, 破坏宗教景点价值和风格。

4.3旅游管理部门与宗教管理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宗教工作和旅游工作都是党和政府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要在贯彻党和国家政策基础上互相支持、互相促进, 旅游与宗教管理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7] 4.4注意宗教场所内外环境的改善, 商业化开发要适度。要减少宗教场所内商业化成分的痕迹, 寺观之内不宜随便开设商铺。旅游部门应当开发出真正有品味的宗教商品、手工艺品, 既满足游客需求, 又能保证宗教旅游的收益。[8] 4.5利用节庆,开展活动,“动态开发”。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可利用圣诞节、开斋节、佛诞日以及庙会等宗教节庆组织开展宗教文化旅游活动,促进旅游业的发展。[9] 4.6重视宗教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如开发寻宗探祖的宗教文化旅游产品、修禅旅游、宗教建筑及园林旅游产品、宗教饮食旅游产品、宗教艺术欣赏旅游产品、宗教节日庆典旅游、佛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宗教文化旅游商品等。[10] 5结论

我国作为一个宗教众多、民族众多的大国,宗教和民族关系复杂,因此,更应该维持好各宗教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宗教与旅游个关系。作为宗教文物旅游资源的开发者应该把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并重,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形成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双赢的良性循环,通过宗教旅游观光,带动第三产业,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

参考文献: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困境 篇7

近年来,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达到了空前的水平,无论是有形遗产还是无形遗产, 都被拿来整合、包装、推销,从而出现了“遗产旅游”的开发热。 其中,文化遗产因其所具有的特殊性, 逐渐成为最具核心竞争力的旅游资源,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

1、真实性

“ 真实性 ”, 是英文authenticity的译名, 它的英文本义是表示真的、 而非假的,原本的、而非复制的,国内亦常译为“原真性”或者“本真性”。 自20世纪60年代被引入遗产保护领域以来,游客体验的真实性问题一直是旅游学界的讨论热点。

2、文化遗产的真实性

文化遗产的一大特征就是原真性。 正是因为原真性、真实性的保留而“赋予了事物其价值”,所以文化遗产堪称是“活的历史博物馆”。 对于文化旅游者来说, 尤其是对于那些高素质的旅游者来说,遗产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旅游,通过遗产旅游可以开阔眼界,获得信息,怀旧思古,因此尤为关注旅游地的真实性。

根据《威尼斯宪章》(The Venice Charter,1964)及 《奈良真实性宣言 》( Nara Document on Authenticity, 1994), 真实性是鉴别文化遗产价值的本质因素 ,对真实性的了解是所有关于文化遗址科学研究的基础。 真实性原则要求保护文化遗产应保护它在生存全过程中所获得的有意义的历史、文化、科学和情感信息,保护它的一定范围的历史环境,不要使它脱离历史形成的环境而孤立出来。 因此,在旅游开发中必须关注原生性和真实性,只有保持文化遗产浓郁的原汁原味,充分体现地方特色,文化遗产型旅游目的地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二、文化遗产地开发中的商业化与真实性困境

现代旅游经济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以旅游产品的生产和交换为主要特征的旅游活动。 而商业,从本质上而言就是以营利为目的,以商品交换为特征的经济活动。 可见,旅游业的发展必然少不了商业部门的参与,两者紧密联系且相互渗透。1但是旅游开发过程中的某些商业化现象又势必会对遗产造成直接、间接的影响,破坏文化真实性,这与保护遗产真实性的原则是相违背的。 因此,商业化与真实性的平衡成为文化遗产地旅游开发中的主要困境。

1、商业化是旅游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1)旅游资源开发是商品化的活动 。 旅游的高度发展主要取决于客源,然而资源本身并不一定构成旅游吸引物。 文化遗产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必须经过基于市场需求的调研,进行有意识的选择、整合、 包装后才能转换成旅游产品, 满足游客休闲娱乐、 寻古涉奇、增长知识等方面的需求。 其实,这样一种文化遗产开发的过程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商品化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说,旅游开发本身就是高度的市场化活动,伴随商业化现象。

(2)适度的商业化是必要的 。 在遗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商品化、市场化是必要的,将文化遗产与现代商品、服务相互结合,很容易取得消费者的共鸣, 能够提升文化和商品的传播性,甚至会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 因此,适度的商品化、市场化不仅有助于拓展文化遗产的内涵、 增强文化遗产的传播力,还同时开启了通往财富的大门。

2、过度商业化破坏遗产真实性

商业化把一些文化遗产从死气沉沉的历史中推向了市场,推向了现代生活,使一些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保存下来。 然而,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旅游活动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自发按照市场规律运作,不可能自觉地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随着旅游的持续升温,很多时候实现最大利益已经成为商人不遗余力开拓文化遗产市场的直接动力,这也是很多地方,尤其是贫困地区进行旅游开发的最直接和现实的目标。 于是,迎合市场需求的各种商业化出现,文化遗产地商业化泛滥。

(1)过度商业化现象。 文化遗产的过度商业化,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虚构地方。 为了迎合旅游者探寻真迹的需求,复制和演绎历史名胜、历史文物,炒作幻想场所、虚构人物和历史事件。 正如基辛所说,“只要历史事实和游客期望之间存在着差距,天马行空的想法就可以被包装出售”。 b.虚构民俗风情。 它没有立足于地方文化内涵或文学形象、 媒体形象之中,而是为迎合旅游需求刻意制造假冒伪劣的民俗风情。c.舞台化表演。一些时空跨度大的民族原生态歌舞和民间礼俗原本只允许出现在特定的节日或场合,却被集中在仿建的“民俗村寨”通过互动体验供游客娱乐,变成平淡而粗制滥造的商业秀。2d.旅游商品的同质现象严重 ,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被成批生产的简单的工艺品所取代。 e.本地居民大举外迁,原来的独具地方或民族特色的生活气息消失。

(2)对真实性的破坏。 过度商业化过程中,大量的文化遗产资源,特别是民族、民间艺术表演形式, 节庆活动等被开发、包装成旅游产品,或断章取义或任加演绎, 打破了传统文化遗产的完整内涵;同时,随着旅游的发展,传统文化不断被异化,距离原汁原味的文化遗产越来越远,真实性遭到破坏。 这方面的例子在国内外比比皆是。 泰山、武陵源等很多遗产地真实性、完整性的破坏甚至遭到联合国遗产委员会专家的警告。 泰山在其旅游开发中,因建设索道等过度商业化项目,极大地破坏了环境的真实性,破坏了自有封禅活动以来赋予岱顶的“仙境” 的氛围,进而打破了泰山封禅文化的完整性。 另外, 最常用的一个实例之一就是西班牙福恩特拉比亚的百年庆典———阿拉德节。3当地政府为了满足游客需求,下令每天表演两次阿拉德节庆典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过度商业化现象中的第三种表现。 结果,短短两年的时间,频繁的表演性演出就让该庆典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它变成了一道旅游景观,供游客欣赏和感受,而对于当地村民来说,原来那个对于他们来说具有不同寻常意义的真实的阿拉德节已经消失,不复存在了。 批评家们对于旅游导致这些遗产性活动的商业化深恶痛绝, “地方文化被阉割, 而且经常由于被当做一种旅游吸引物而遭到破坏,它对于那些曾经拥有过它的人来说,变得面目全非,毫无意义 。 ”4

三、旅游开发再思考

保护的真实性原则决定了我们在进行旅游开发的时候必须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 但是,真实性原则并不排斥旅游开发,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有利于真实性的发展和延伸。5为避免文化遗产地旅游开发的过度商业化对真实性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对文化遗产的开发要在“保护”和“开发”的关系中找到平衡点,避害趋利。

1、商业化的两面性

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并不必然构成矛盾,旅游开发中商业化带来的真实性问题并不在于旅游开发本身,旅游开发对于文化遗产保护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在旅游开发中为追求经济利益而过度的商业化现象会破坏文化遗产的真实性 。旅游业更强调娱乐性、可享受性和适当的思考,而不是沉重的历史、民族文化的反思,旅游业虽然也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但它并不要求保持文化的原生态,而是更多地利用文化遗产某些外在的、 表层上的东西,利用它的表象,从而使游客获得审美体验,但表现形式更商业化、娱乐化。6这难免会带来文化展现的肤浅和庸俗, 并且带来人员流动和异地文化,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文化的变迁,破坏文化遗产的真实性。 因此,现代旅游活动从内在文化逻辑上不可能自觉地关心或者完全符合文化遗产保护真实性的要求。 另一方面,商业化又是旅游发展所伴随的一种必然现象,商业化的包装将市场元素、现代元素、创新元素融入文化遗产,更有利于市场营销,实现其经济价值,而且所带来的旅游收入可以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另外,现代旅游活动促进了人与人之间以及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给文化遗产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是实现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手段, 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实现其文化价值及存在价值。

2、坚持适度开发,可持续发展

旅游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发展形式,其商业化并不必然导致文化遗产真实性的遗失。 因此,在讨论旅游开发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时,必须以一种理性的眼光看待真实性问题,认识到真实性是遗产保护的核心,是旅游开发的基础。 同时,旅游开发的商业化也是对文化遗产真实性的发展和延伸。 在旅游开发中关键是要坚持真实性原则, 把握商业化的度,坚持可持续发展,使旅游的商业目标服从于遗产文化人文精神和人文理念弘扬的目标,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利用。

(1)加强政府指导,合理规划。 文化遗产资源作为一种公共池塘资源,其典型的特点就是共同享有但分别使用,个人的理性行为会导致集体的非理性结果。 对文化遗产地进行旅游开发,必须发挥政府在遗产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要建立协调文化遗产保护的机制,以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和最优化为前提,对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开发进行合理规划。 就规划而言,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则规划必须具有长期性。 鉴于目前中国发展旅游的热情太高,极可能出现急功近利的行为,政府应该对旅游发展提供宏观指导, 摒弃GDP膜拜的思想, 不要把旅游的经济效益抬到过高的地位,避免为过度的商业化提供便捷。

(2)完善法律规范控制。 目前,我国对文化遗产保护主要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对于文化遗产的管理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完善, 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等问题。 另一方面, 虽然很多景区都制定了科学的保护开发规划,但是不按规划开发的也很多,由于过度开发带来的破坏后果没有法律制裁措施, 不承担任何责任,这就不能阻止名为保护,实为破坏的开发行为。7因此,促进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制定并完善遗产开发方面的法律规范,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进程,限制旅游投资对利润的追逐而导致的过度开发和错位开发。 也就是说,“必须通过法律对旅游开发和服务设施的增设进行管理,从而使遗产地各种人为的破坏行为能够得到法律的惩戒和规范,使遗产地的保护和开发进入法制化、科学化的道路。 ”8

浅谈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篇8

【关键词】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广西;宾阳炮龙节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5-0021-01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是指能根据本地域、民族的特点,尤其是少数民族的特点而设置的旨在引导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特点进行审美观光的旅游市场和旅游活动。近年来,广西宾阳炮龙节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关注宾阳,并且参与炮龙节,促进了宾阳旅游产业的发展。

1 广西宾阳炮龙节的开发是成功的,但是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1 政府的参与和地方性组织权力的分配需要合理协商

政府的职能应是一种指导与协调,过多的介人民间文化活动,只会阻碍其发展,还会导致文化的失真。宾阳在没有把炮龙节当做旅游资源前,一直是地方性民间组织起主导作用,炮龙节的一切事项都由地方性组织自行安排,政府只在安全及保卫问题上起协调作用,炮龙节成为旅游资源及招商引资的手段后,政府介人民间活动的意识越来越强,其主导性作用也越来越突出,虽然在政府的包装下,炮龙节及地方文化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不可否认的是政府在发掘地方性文化及保持地方性文化方面没有做到位,如在进行文艺晚会的文化展示中,当地政府没能深人的挖掘当地的文化进行文化表演。只有政府和地方性组织两者协调起来,宾阳炮龙节才能更好的承载传统文化。

1.2 主题不定位不够准确,文化内涵挖掘不深

宾阳对外宣传,炮龙节为“中国唯一的狂欢节,这在一走的程度上使游客产生了误解,到当地来最吸引人的是能尽情的燃放鞭炮,致使游客的关注点更多的集中在了“炮”上而不是“龙”上。旅游在一定的程度上削弱了当地文化的文化內涵,造成文化失真,当地政府在旅游的面前也出现了“文化准备不足,对民族文化资源认识不够,理解不深的现象,从而导致民族文化的肤浅化和庸俗化”[1]此外,“旅游接待地的商业化气息日渐浓厚的问题也越来越侵蚀着当地传统文化的内涵”[2]。

1.3 思维狭隘制约着宾阳旅游产业的发展

很多人受传统旅游观念的影响,认为只有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才是旅游资源,而将民间一些重大的祭祀活动和对歌求爱等民俗活动视为封建迷信和伤风败俗的糟粕而加以抵制,导致许多具有原生态风味的民俗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和利用。

2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主要有

2.1 在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时,保持其真实性

“由于旅游者对旅游地的社会影响远大于他们接受的旅游地社会的影响,使得旅游文化尤其民俗文化易遭受异地文化的冲击和同化,导致地方文化的独特性被削弱、淡化甚至被扭曲。”[3]在炮龙节中,宾阳政府为了扩大影响,举行了炮龙节的开幕晚会,其本意要宣传当地的炮龙文化,但是由于受邀演出的均是外地的表演团体,对当地的炮龙文化的内涵没有很深的了解,使得晚会在整体的设计和表演上缺乏地方特色,当地的文化因子没能在晚会上进行适时的展示,当地的文化在“舞台化”的过程中失去了真实性。在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时,必须经过充分的调查和论证,就地取材,要尽量保持其原有的面貌,体现其原始特色, 勿跟风模仿。

2.2 确认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以当地居民为中心

真正的民俗文化主体应是当地居民,因为当地居民是与当地民俗文化资源关系最为密切,也是民俗旅游的核心成员。应使他们自觉的加人到民俗文化保护和管理的行列。当地居民应该主动、热情、积极引导游客,主动展示和表现本民族特色和优势,感染和吸引游客。而不是以游客为中心,一味满足游客的猎新猎气心理。

2.3 坚持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

在民族文化旅游规划和开发中,更要注重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抢救和保护,不要杀鸡取卵、竭泽而渔,要有长远眼光,保持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为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化进程呈加速度增长的势头,民族文化赖以存在的风俗习惯和古民居、古建筑遭到建设性破坏,因此,对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迫在眉睫,旅游开发是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但要注意避免重蹈城市化的覆辙。总之,通过对广西宾阳炮龙节开发所村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的探讨,我们要在对广西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充分了解和认识的前基础下,对它们进行有效而又合理的开发,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张晓萍‘民族派游的人类学透视[c] .死明:云南大李出版社,2005.

[2] 张波.派游对接待地社会丈化的影响[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的4(2).

上一篇:关于给袁隆平爷爷一封信下一篇:高考百日动员大会班主任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