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对文化的传播

2024-09-26

旅游对文化的传播(精选12篇)

旅游对文化的传播 篇1

旅游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驾驭自然的一种生动反映,随着时代的发展,旅游已成为一种更高层次的生活需要。人们希望通过旅游了解历史、宗教、文学、科技等知识。如果旅游没有文化,山再绿也会变得光秃,水再蓝也不会有一点波澜,没有了文化的山水,山只是山,水也只是水。所以,在旅游行业中,我们要积极发掘特色文化,为旅游注入发展的灵魂,有了文化,旅游才能拥有生命。那么怎样才能让旅游和文化都达到双赢?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文化提升旅游的品味和档次;通过旅游扩大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式,这样才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旅游和文化的共同发展。

一、文化是旅游的源泉

最开始的旅游仅限于山水之间,只要有山水的地方就能成为一处旅游胜地。但是,随着人们精神生活需求提高,旅游业也因为有了文化的加入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与此同时,旅游逐步演变为一种特殊的消费活动,人们在基本的物质需求满足之后,就会追求比物质更高一级的精神方面的享受,这种享受更多的表现出人的社会性。因此,旅游业的发展目标逐渐向文化靠拢,不断跟随历史资料挖掘文化底蕴,借此成为吸引游客眼球的关键。无论游客是否有文化、是否真的懂得文化的深远涵义,他们都希望通过具有文化的旅游来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使自己在精神或审美上达到更高的层次。旅游满足于人们精神性的享受和发展的需要,这是一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没有文化的发展,就无法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也就不可能产生旅游活动。因此,旅游业的兴起离不开文化。

二、旅游业中的文化气韵

旅游者开始一段旅程,就意味着不断被外在资源所吸引。无论是真山真水,还是专门为旅游者开发的人工旅游资源,都在不同文化背景的解读下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旅游者的文化动机激发了旅游行为的产生,同时,旅游者的出行行为也刺激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旅游产业天然地带有文化产业的气韵。很多旅游景区景点都是以文化为起点,比如革命纪念馆是红色教育基地;佛寺道观,可以传播佛教道教文化;博物馆、文化馆更是饱含了悠久的中华文明;曲阜因为是孔子故乡的缘故,成为一处旅游胜地。人们通过旅游参观,访寻先烈路迹,既锻炼了身体,获得了身心的愉悦;又增长了见闻、陶冶了情操。旅游参观活动让文化深入浅出、不再晦涩难懂,让文化广为流传,我想这也是孔夫子当年带着他的学生周游列国讲学的原因之一。孔夫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告诉世人,教育可以通过“游学”方式进行。因此,现在的旅游业中已经完全覆盖了文化的气息,以独特的发现视角,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同时也得到了自身的发展。

三、旅游活动是文化传播的载体

在文化演进的漫长过程中,旅游一直作为一种活动起着潜在、细致而微妙的作用。自从旅游业与文化有机结合之后,旅游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文化的传播载体,文化通过旅游的演绎与宣传,更加吸引人们的注意与理解。例如闻名古今的中国教育学家孔子,曾带领门徒们一起周游列国,游说各国君王,传播着仁爱思想,同时又从亲身经历中丰富和发展儒家学说的内涵。同时,历史的发展也促成了唐代玄奘印度取经的传奇故事,他为中国带回了大量的经书,在游行中把大唐的文化与文明传播到各个国家。甚至还有外国的马可·波罗远游到中国的经历,他不仅开阔了西方人的新的视野,而且把西方文明的魅力深入到中国人心中。事实说明文化只有在不断的游历,不断的行走中才能得以传播、得以发展。

旅游活动是丰富多彩的,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它是对不同思想、情感、心理、宗教、艺术、经济、政治、礼俗等文化方面的储存、传播和反馈吸收,不是以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而是以一种巧妙的传播手段把文化像纷飞的蒲公英种子一样飘散到世界各个角落,其实旅行本身就蕴涵着相应的文化特征。

四、旅游活动对文化传播的作用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具有与人类本身同样古老的历史,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在这种趋势中,旅游活动对文化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旅游活动中包含方言文化、饮食文化、民间信仰、民间建筑等独特的文化,这些文化通过旅游传播到人群中。人们又通过旅游活动把自己学到的文化传播到其他人,并同时接受来自他人的文化信息。这种互为异质的文化交流形成的文明程度的反差,自会启发人们去比较和鉴别异己文化的优劣,不断引导人们从低文明走向高文明。显然,旅游活动在文化传播中起着调和的作用。

其次,风俗礼仪的中西交融也能说明一些问题,中国人越来越多地重视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同时中国的春节、重阳节、中秋节等也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所尊崇。此现象说明旅游对文化的调和是自然缓慢的,多种文化的交融。

五、文化旅游的发展战略

旅游产业的兴旺,必然会带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让旅游产业厚重起来,让游客不虚此行,满载而归?第一要做到满足这个时代人们的文化需求,这就要求必须将文化和旅游有机的整合起来,这样的旅游才具有竞争力,具有独特性,具有吸引力。人们之所以旅游,就是人们在寻找差异。第二要促进旅游与文化传播的结合,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文化宣传。首先旅游目的地可以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游客想要来的欲望,并且通过游客提升整体形象;其次随着旅游活动的展开,要保持景观亮化独特、景区设施完备。再次满足游客在整个旅游活动中对文化、景观、服务等感知体验,做好旅游过程中的高质量服务工作保持良好的满意度;最后做好旅游活动中的后续服务工作。只有在游客心目中留下良好的形象,那么文化传播的力度才会逐渐增加。所以只要给游客们不一样的感受,游客们便会欣然地加以体验、感受并自觉传播。

旅游对文化的传播 篇2

一、旅游文化

众所周知,人们对社会的诸多感知80%通过视觉来传达,眼睛能让人欣赏并感知各种事物。特别是目前,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对精神层面的享受也有了更强烈的需求。因此旅游业的发展如雨后春笋顺势而发,让人们在工作学习之余舒缓心情、陶冶情操、交流感情,是人们对精神需求的集中体现。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文化也成为诸多文化体系之一,供学者研究。概念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概念,“旅游文化主要是指旅游活动过程中所体现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感性形象状貌以及与此相关的人际关系特征和心理反映特征。总的来说,是因旅游活动而引起的一种文化现象。”旅游文化文化是一个整体概念,是多种物质融合并提炼出精神层面的东西。因此旅游文化也必须是多种文化要素在旅游活动的相互碰撞中产生力量。在形成旅游文化的诸多要素中,游客始终起着主导作用,是旅游文化形成与发展的核心,而其它要素则构成旅游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其他作用。良好旅游文化的体现,必须对旅游地旅游资源的优势进行挖掘,为游客营造一个舒适、有文化内涵的旅游环境,一个景点、一个指路牌,都可以较好地反映出文化。当然在其中对旅游文化最好的体现就是以实物呈现给游客的旅游纪念品。因为旅游纪念品是旅游地的各种文化状态的挖掘和体现,也是文化传播的载体。

二、旅游纪念品设计在文化传播中的意义

促使人文精神内涵渗透人文精神体现的是对人的尊重,关心人需要什么,追求什么。“现代设计的核心思想就是确立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强调设计的目的是人而非产品。因为设计的受益者是人,如果忽略了人在商品社会中对设计的影响力的话,现代设计作品会成为无根之木。”旅游纪念品蕴藏着一定的文化观念和文化价值,包含着当地的地域文化、生态文化、历史文化,这些文化价值和文化观念对人起着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因此,旅游纪念品的设计要来源于生活,立足于文化,而不能盲目追求“高大上”,失掉了设计的本质,也不能刻意迎合某一市场需求对泸州旅游纪念品进行设计,必须了解泸州人的生活状态和城市特点。以人文历史为切入点,寻找泸州的特色街或城市景点进行设计。比如商业的代表“白塔商业圈”、夜市文化的代表“大北街”、休闲文化的代表“百子图广场”等。也可以把泸州的土地产、特色小吃进行梳理,提炼视觉形象,做成一套名为“印象泸州”的挂历,这也是对城市旅游推广的好方法。上述旅游纪念品设计形象鲜明突出、地域性明显、同时又包含了人文因素和历史情结。促使历史文化内涵交融旅游纪念品作为旅游文化传播的载体,里面必然蕴含着旅游地的历史,这样的旅游纪念品才会让人爱不释手,在把玩中加深对旅游地的印象,同时旅游者会互相赠送纪念品,在这种情感传播中各地的历史文化潜移默化地得到了渗透,不同地方历史文化的交融有利于社会的良性发展。在泸州名酒文化旅游纪念品设计中可以把泸州老窖国宝窖池的酿酒流程设计成精美的图文并茂的纪念册或明信片,因为享誉全球的泸州老窖“1573”便是从国宝窖池中酿出来的`,只闻其香,不解其史,难免美中不足。如果让游客在品尝美酒的同时了解佳酿的历史,更有利于美名远扬,也能与周边城市的同类型旅游产品中凸显自己的特色。促使旅游者人文素质的提高旅游者是整个旅游市场的核心,设计师要根据景区的文化特色和游客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游客喜欢的纪念品同时优秀的旅游纪念品设计会唤起游客的情感,引起游客的兴趣,最终影响游客的选择。当前各地的旅游纪念品市场纪念品质量参差不齐,很多游客在选择中会更多地考虑价格等问题,而忽略了纪念品本身潜在的价值。这种现象对设计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设计出能打动游客的作品让他们把更多的目光放在纪念品独特的价值上,这就要求设计师必须从生活中取素材,从社会、自然中获得设计灵感纪念品市场的繁荣会带给旅游者更多的选择,正是这种选择行为指导旅游者重新阅读和认识旅游纪念品,从而了解旅游地的各种文化,丰富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增加与之相关的知识。让人在愉悦地欣赏大自然美好风光的同时,也促使自己得到了进步和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有人说“艺术无国界”,也有人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族语言是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形成设计特色的关键。合理运用民族语言会产生独特的文化魅力。今天的中国日新月异,悠久的历史、古老的建筑、优美的自然风光、纯朴的人文风情以及多种民族文化交融的社会面貌让世界游客为之倾倒。每年到中国的游客络绎不绝,他们在欣赏美景留下足迹的同时也带走了各种旅游纪念品以作纪念。外国在纪念品的选择上他们特别注重纪念品民族性和文化特色,我们认为一些极其普通的东西在他们眼中往往被视为珍宝。因此设计师们思考的最佳设计应该是把民族特色和世界元素有效融合,这里的融合一是指对古老的中国元素的传承与创新,另外也是指对西方设计精髓合理的“拿来”而非机械模仿。通过精心设计的旅游纪念品可以让中华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中国。这就是传播的力量。泸州油纸伞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就有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其被誉为“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中央电视台曾专题采访报道,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传承性。泸州油纸伞具有400多年的油纸伞生产制作历史,制作工艺特殊,伞骨选用蜀南竹海等地海拔800米以上的深山老楠竹,并经防霉、防蛀等工序处理,伞面选用拉力强的特制手工绵纸,在上面手工精绘泸州的各大美景或风俗人情,最后伞面上会刷上绿色环保的特制熟桐油,经久耐用,生态环保。油纸伞极具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就象戴望舒诗里描写的一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眼前仿佛浮现出“穿着旗袍撑着油纸伞丁香般的姑娘”的画面,把民族风情演绎得荡气回肠。

三、结语

作为旅游文化传播的载体,旅游纪念品有着鲜明的经济价值和特殊的文化价值。今天的社会商品经济极速发展,许多人忽略了旅游纪念品在旅游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忽略了旅游文化在旅游纪念品中的渗透作用,忽略了旅游纪念品在旅游文化中的传播作用。当然对今天的设计师而言,如何设计出极具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让其在旅游文化传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条路任重而道远!

旅游对文化的传播 篇3

传播总是一个与一定文化相关联的进程,是一个意义变动的进程,而不只是信息的传递。导游传播旅游地民族文化的特点,可以预见传播效果,也可以反映导游操控游客接触、了解旅游地文化的程度。

关键词:

导游人员;旅游文化;传播途径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6)04011501

游客没有机会自主地选择对旅游目的地文化的了解,通常是由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中介机构和导游人员安排的。戈夫曼把人生比做一个大舞台,并提出了“前台”与“后台”的观点,这一观点被麦克内尔引用到了旅游业研究中。他认为文化旅游产品被当作“真实”而被搬上了舞台,向游客展示,也就是所谓的“文化商品化”。由此可见,导游的传播方式与传播内容都配合着“舞台化”的设置,传播特点也带上了“舞台化”展示的色彩。谈及旅游传播中的“舞台化”,就要关注旅游的“真实性”。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游客经常面对的是带有“装饰性符号”的前台部分,但这不应断言游客所看到的是“虚伪的事实”。按照美国人类学家萨林斯对“真实”的解释,那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它既不是由东道主提供的,也不是由游客提供的,而是存在于“展演结构”的“实际行为”与“符号意义”的关系中。即游客所看到是已经被包装好的“事实”,而非真正意义上的“事实”,可恰恰游客需要认知的是真正意义上的“事实”部分。

1 传播途径

导游人员是旅游业中的重要人物,导游人员的讲解是导游服务工作的重心。可以说,导游人员的旅游文化的直接传播者,导游人员的讲解水平关乎旅游文化的传播效果。此外,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民众的直接接触,还有旅游者购买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文化产品所产生的文化意义也是旅游文化得以传播的主要途径。

1.1 导游讲解是旅游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导游讲解是对当年历史事实的一个缩影。历史是存在于古文献之中,停留在古遗迹、古遗址当中的,那么如何让历史活在人们的心中呢?主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导游人员的讲解,生动形象的讲解能让人印象深刻,容易使人记住当年的历史人物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令现在的人们产生联想,把它与现实联系起来。通过导游讲解,激发人们追忆过去,振奋现在,展望未来。

1.2 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民众的直接接触

包括旅游者所看、所听、所感等感观单方向的接收也可以得到旅游文化的感染与熏陶。旅游者每到达一个旅游目的地,会用眼睛去看,耳朵去听,脑子去想,他们所看到的、听到的、思考过的,就是旅游文化的接收过程。还有旅游者与当地民众的交流与沟通,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当地民众的言谈举止来观察与感受他们的文化,而且还可以通过他们的讲解与描述,了解在他们祖辈及自身身上曾经发生的或者是正在发生的相关的人与事情。这也是旅游者用自己的方式获取旅游文化的有效途径。

1.3 旅游者通过购买旅游文化产品适当收获旅游文化

旅游者通过购买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也可以适当地收获当地的旅游文化。旅游者每到某地旅游景点,大多数人都会或多或少购买一些相关的旅游纪念品,旅游宣传品。在购买这些旅游产品的过程,就是一种文化信息的接收过程;旅行结束后离开旅游景点后,又会把这种文化意义带到别处、带给其他人。这就达到了旅游文化传播的目的。所以说这也是旅游文化传播的一种有效途径。

2 传播方式

文化传播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的采借,把外面来的文化要素或文化丛直接接纳过来。另一种是间接传播,即一种文化要素或文化丛传入一个区域,引起那里人们的思索,因此招致传入地的人创立一种新的文化。这种现象被称为“刺激性传播”。导游传播通常包括讲解景区文化设施,组织、引导游客观看参与民俗表演、与游客问题互动三种方式。

2.1 讲解景区文化设施

旅游说讲就是为了实现游客、旅游目的地与旅游经营者、旅游管理者等和各类媒介之间的有效联系而进行的信息传播行为。旅游说讲通常需要运用各类媒介传达旅游地的各种自然或文化消息,推进游客和广大公众对自然的认识和对文化的体会。普遍来说,一些图文的旅游宣传资料,往往受空间的限制较大,而且所宣讲的内容在一定的期限内也是固定的,无法得到随时更新并不断充实新内容。而导游人员的说讲是由接受过优良的专业训练和系统培训的导游人员向游客进行积极的、动态的信息传导解说。镜泊湖新十景中,吊水楼观瀑、大孤山、老鸹砬子、道士山、城墙砬子、珍珠门、白石砬子、地下森林红松、小孤山、毛公山,几乎都是宣扬镜泊湖历史人文的主要景点,如果缺少了导游解说,游客在景区(点)的游览除了从景区标识牌获取到的少量知识外,行程纯属走马观花。而且,在旅游过程中,导游员的景点解说常使旅游者不自觉地对景点进行再造想象,产生对景点的兴趣,这样的兴趣能起到更巩固更持久的效果,一个不起眼的景点也就可能在导游员的介绍下变得生机勃勃。

2.2 组织、引领旅游者观赏参与民俗表演

通过组织、引领旅游者观赏参与民俗表演方式获取旅游文化信息,较之其他方式要更生动、更直接。第一,民俗表演是动态展示过程,观赏性很强,能够吸引大多数旅游者长时间驻足欣赏;第二,民俗表演的可参与性较强,容易引起旅游者的共鸣,激起旅游者想参与其中的欲望;第三,一旦旅游者参与到当地民众的民俗表演之中,就可以亲身感受对方的文化氛围,融入到对方的文化意境当中,会使旅游者自觉无意识地被感染、被熏陶。鏡泊湖幽谷风景区内有朝鲜民俗特征的古井、小桥、鼓楼;有朝鲜族野味餐馆,朝鲜歌舞及民众礼仪和民族体育项目,全方位立体展现了朝鲜族古老而纯朴的风俗民情,朝鲜族热情好客,文明礼貌、尊老爱幼的思想民俗延续到现在,伴着欢乐的长鼓和每晚热闹的篝炎晚会,素有“欢快民族”美誉的朝鲜民族演员与旅游者共唱民族歌曲,一起跳民族舞蹈。勇猛激烈的摔跤、凌霄飞荡的高空秋千将竞技与文娱合为一体,风味独特正宗的朝鲜族特征饮食、民居住宿、原汁原味的风俗演出、图腾、神树,淳朴的民风编织成感人的生活长廊,这全部都强烈地招引着大批的游客。

虽说旅游者参与民俗表演活动使旅游实践活动增色不少,但有些时候旅游者也会产生不满情绪。旅游目的地如果有民俗表演,导游人员也会被感染其中,有时却忽略了对旅游者的组织与引领。旅游者则是驻足观看或独自融入其中,但是对有行为与仪式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原因就是缺乏导游人员的引导与讲解。也就是说好多旅游者是带着疑问参与活动的,自然也就无法真正体会到活动中的旅游文化的真正寓意与内涵了。所以有了导游人员的讲解才是更高效的传播方式。

2.3 与旅游者进行互动

旅游对文化的传播 篇4

1 旅游文化传播与旅游经济发展

1.1 旅游文化翻译与旅游经济

旅游翻译主要涉及了旅游专业、旅游活动, 是针对旅游行业而进行的翻译, 具有专业性特点。而旅游文化翻译则是为国外游者讲解中国文化的主渠道, 它的翻译质量对推广中国、营造中国特色形象, 以及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保障中国国际旅游发展具有实际性意义。旅游翻译发挥着信息传递、诱导行动的优势功能。旅游翻译涵盖了所有与旅游相关联的资料及文本, 如书信、旅游日程安排、广告等, 涵盖了社会、文化、地理、民俗、艺术、生态学等各领域知识, 这就要求翻译人员具备厚实的语言功底及丰富的知识, 如果对上面各领域的知识了解不足, 那么就很难保证译文的准确性。现阶段, 我国仍有一些旅游翻译人员的翻译水平不高, 实际中要么是采用了错误的语法, 要么是中式英语, 要么是用词不当, 要么是文化误解, 这些问题的存在将直接导致信息传递不完整、甚至是错误传递, 降低了旅游者的兴致, 进而无法深入细致的了解景区、景点、旅游地区的产品内容、产品特色、历史背景, 这样一来就会使旅游者产生认知错误, 不仅影响了景区、景点、旅游地区的品位, 而且还损害了景区、景点、旅游地区的形象, 难以吸引更多旅游者的眼球。所以旅游文化翻译应充分掌握交际意图及旅游者的认知, 还应考虑旅游者的文化心理及审美情趣, 观察语言文化差异。只有优秀的翻译, 才会给国外旅游者带来美感, 才能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使其感受千年文明的魅力。在旅游对外宣传方面, 要想达到国际旅游业的发展水平, 就必须不断增强自身旅游质量。为了吸引大量的外来游客, 为了让更多的外来游客深入了解本国旅游业及旅游资源, 将中国旅游品牌推向国际旅游市场, 以旅游带动社会开放和发展。这些目标要求的实现必定离不开跨文化的旅游翻译。

旅游文化翻译的主要目的是让国外游客能够充分全面的了解中国的地理、文化、风俗、自然各领域的知识, 所以翻译过程中应保证译文具有较高的实用性、清楚语言文化差别, 采用高效灵活的翻译手段、科学选择翻译语言, 通过翻译语言传递文化信息, 同时还要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及欣赏需求, 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 从而推动本国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2 旅游文化特色与翻译原则

旅游翻译并非简单的语言转换, 而是对文化层面的诠释。旅游材料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而文化则是人们在创造活动中而构建的一种产物, 不仅色彩鲜明, 还有独特的民族特色, 涉及各领域内容, 如语言知识、人生观、价值观、艺术心理、道德等。自然景观中涵盖了人文景观, 通过和历史事件、典范事迹等密切相关, 正是由于这些特点的存在, 要求旅游文化翻译人员应充分考虑中西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及历史差异, 将原文的思想内涵充分的表达出来, 通过符合译文规范及文化标准的语言形式突出原文的基本意义。总之, 翻译人员应平衡双语的文化, 围绕目标语读者阐释原文意思, 保证读者在看到译文时能产生和原语读者相同的感受。所以翻译人员在遵循原文作者意愿的同时还应全面考虑译文读者的情况, 避免一切错误的翻译。

对于旅游景点简介的翻译人员除了要传递原语文本的旅游信息外, 还应为目标读者提供丰富的有关于景点方面的旅游文化。此外, 翻译人员应了解读者或听者的认知水平、心理感受, 结合旅游文本的性质及其功能, 反映译文优势, 增强吸引力与感染力。

1.3 旅游文化翻译策略

文化与旅游密切相关, 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旅游翻译的文化因素影响下, 使得旅游文化翻译很难顺利进行。旅游翻译属于一种文化解码, 只是进行语言的转换远远不够, 还必须掌握好语音、词汇、语法等语篇层面范围内的文化。旅游文化翻译的目标是传播中国文化、吸引更多的国外游客, 推动国内旅游业发展。旅游文化翻译的文体特点及表达方式决定了翻译人员实际翻译时必须真正掌握原文意图, 考虑读者的认知, 通过读者感兴趣的语言形式传递原文内涵。在旅游翻译文化方面的文化问题, 应结合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以保证预期的译文效果。旅游文化翻译要紧跟语言使用的语境, 结合各任务性质, 以读者与译文为中心, 在充分掌握原文意思的基础上, 分析中西双方的文化差异, 运用合理的文化词汇, 明确相应的语言表达形式, 遵循以文化翻译为取向, 以译文为重点的原则, 了解译文的最终目的、意图和效果。翻译人员可采用全译、摘译、类比、删减、释义等翻译策略, 不仅要全面传播文化, 还要满足国外读者和游客的审美需求, 从而实现吸引游客, 推动旅游经济发展的目的。

2 旅游景区形象内涵

景区形象在旅游形象中占据重要地位。良好的形象是旅游景区的灵魂, 也是促进景区竞争实力提升的核心载体。旅游景区形象共有以下几点内涵。

2.1 景区的景观形象

具体体现在旅游者对景区内各种旅游资源的一种直观感受, 涵盖了景观外貌特征、民俗风情、自然成因、地方特产、历史文化等要素, 这些要素有助于吸引更多旅游者的光顾, 带动当地效益。所以景区的景观形象在整个景区形象中占据基础位置。

2.2 景区的设施形象

景区设施大致分为两种, 即基础设施、旅游服务实施。其中, 基础设施主要为当地居民使用, 旅游者也依赖于一定的旅游设施, 如水、电、银行、交通等, 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开发项目。服务旅游设施主要是为外来旅游者提供的各项服务设施, 如饭店、休闲娱乐场所、旅游纪念品商店等, 不仅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提供了便捷, 而且还发挥了旅游资源的效用, 受到了广大旅游者的青睐。

2.3 景区的服务质量

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 它的服务性质明显, 相关人员的服务是旅游产品的核心部分。景区服务是综合所有单项服务的一项服务体系, 包括景区内各部门、售票检票、车辆指挥、卫生保洁、讲解服务等各项工作的服务质量, 这些都属于景区形象范畴。优质的服务, 有助于增强旅游资源的感染力和竞争力。

2.4 景区的社会环境

主要指的是地域政治、文化、经济等景区形象, 包括当地政府对旅游业持有的态度、当地的开放程度、当地民众对待旅游者的态度等。一个优良的社会环境能够促进景区树立良好的口碑, 吸引旅游者, 提高景区的重游率。

3 提升旅游景区形象的策略

3.1 获取旅游者的高度认同

旅游市场竞争除了要考虑产品与价格之间的竞争, 还要注重文化意义上的竞争, 用文化吸引广大的旅游者, 用文化吸引“回头客”, 用文化获取旅游者的认同。旅游景区通过文化的传播及营销来掌握旅游者的心理需求, 实现和旅游者共鸣的效果。景区营销中应充分体现旅游产品及旅游服务的文化特性, 确立新的文化价值链, 在文化的亲和力、凝聚力基础上将各利益关系有机结合, 从而促进旅游消费的认同感, 并以此集中旅游者的注意力, 提升景区文化形象。

文化是旅游经济发展的核心, 较高层次和良好品位的文化内涵对旅游景区的文化形象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旅游景区是愉悦身心的地方, 通过文化传播将景区内所有文化意蕴传达给旅游者, 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的作用, 从而提升景区的形象及影响力。

3.2 挖掘资源精髓, 树立景区品牌形象

品牌是市场中影响力和号召力最大的旅游形象。和其他行业相同, 旅游业中的多数产品都是经过整合后形成企业最希望呈现给顾客的最美好形象。和其他行业不同的是, 旅游景区中涵盖了大量的旅游产品, 但这些产品只是有形的旅游消费的一部分, 还有众多的无形资源精髓, 如生态、环境、文化等, 也是产品的核心内容, 却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一个景区的资源不可能十全十美, 打造品牌也并非能做到面面俱到, 但我们总会从中获取到关键的东西, 通过一定的文化包装后产生景区品牌。比如绿维创景对“新中国金融摇篮冀南银行”品牌的包装。冀南银行的前身是晋察冀边区1939年9月在山西黎城小寨村成立的八路军银行, 目前只存在一座50平米的旧房子, 在较长一段时间里默默无闻。后来随着规划建设后形成了占地面积在二十平方公里左右充斥着红色、绿色与情景化旅游全面结合的新型旅游景区。景区内主要有冀南银行旧址、小寨民俗村老园山风景区、中国红色金融博览馆、红色金融俱乐部、冀南银行纪念馆等供游客参观的地方。著名革命家薄一波为景区题词“冀南银行新中国金融摇篮”。该项目之所以取得了成功, 正是因为挖掘了其潜在的精华部分, 也就是冀南银行的历史地位。

3.3 提升景区的文化价值

在旅游资源的空间固化性影响下, 景区开展旅游营销活动时只有通过地域文化才能反映及提升景区文化价值, 而通过文化营销有助于增强附加价值。对于资源这一有形资产只能创造一定的利润, 文化营销侧重于文化这一无形资产, 不仅可以为景区创造可观的利润, 而且还使景区的灵魂得到升华, 为景区带来了较高的文化价值。

4 结语

综上所述, 经济新常态下, 我们应树立辩证思维、系统思维的意识, 深入细致调查研究, 统筹规划, 把握好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全面体现旅游业增长社会经济、调整社会结构、促进改革的作用。科学认识事物、正确把握规律, 开阔视野, 解放思想, 向更深层次发展。

随着我国旅游景区的蓬勃发展, 已经从最初的旅游资源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了旅游产品之间的竞争, 而要想打造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旅游景区文化品牌, 就必须加强文化传播和营销, 从而推动旅游景区发展, 提升旅游景区形象。

参考文献

[1]任梦雅, 杜政.谈导游讲解对旅游景区形象的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0 (9) .

[2]李卓.对“文明的冲突”的一种传播学阐释[D].复旦大学, 2012.

[3]张玲.基于知识旅游的知识转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10.

[4]仝好林.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旅游景区品牌形象评价[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 (8) .

[5]王梓岍.基于文化传播理论的城市旅游形象设计与营销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3.

[6]廖宁怡, 欧阳晓波, 王莉娟.旅游文化营销研究[J].商业经济, 2010 (02) .

[7]李娇.我国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与传播研究[D].中南大学, 2009.

[8]林湫.解剖宣传媒介的优劣和对旅游促销的作用[J].剑南文学, 2009 (8) .

[9]贺娟娟.中国旅游广告的跨文化传播研究[D].西北大学, 2010.

旅游对文化的传播 篇5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 旅游者 文化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不同种族、民族、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跨越边界,前往异地游览观光。旅游使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不期而遇,造成各种文化的直接交流、碰撞、对峙,甚至融合。旅游者承载着他所在国家和地区即客源地的语言、服饰、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等一系列的可见和不可见的文化元素来到异地他乡,不可避免的对异地文化产生影响,同时也将各地文化传播到原有的文化环境中。旅游者实际上是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起着文化使者的作用。

最早提出旅游者“文化交往使者”角色概念的是旅游人类学家Valene Smith。在1977年她主编的《Hosts and Guests: 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一书中,她认为,在旅游这种特殊的文化交往过程中,旅游者扮演着“文化交往使者(agents of cultural contact)”的角色。Smith指出, 旅游中“主人”和“客人”两种文化的接触和交往(尤其是西方旅游者与非西方主人的交往),使得两种文化在不断的借鉴和适应中走向趋同。可以这么说,旅游者在不经意间将自己原有的文化带到了旅游目的地,影响了当地居民,也对自身文化产生一定影响。

一、旅游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活动

跨文化传播, 简而言之是指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不同文化的传播。旅游是人们为了休养、娱乐和运动等目的,离开日常生活范围所进行的暂时性的地域空间移动。旅游者负载着原有文化内涵,前往相异空间,发生多种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其本身就是跨文化传播的方式之一。

由于传播的双向性特征,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发出者。他们在自己原有精神文化的基础上,接触新事物,接受新信息,达到更新知识的目的;同时又把本文化的信息向旅游目的地传输,影响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旅游地特别是著名的旅游地,由于客源市场的地理分布相对广泛,往往要遇到多种地域文化的影响。

另外,由于旅游是一种基于愉悦的、跨越地理空间的人类行为,这就使得旅游业中的跨文化传播不同于大众传播媒介的跨文化传播。它是一种接触“真实世界”而非“媒介世界”的直接传播方式。它是文化与文化之间、人与人之间亲身的、直接的、互动的、即时的、感知的交流与传播,而不是那种通过媒介来间接、外在地获得真实世界映像式的交流和传播。因此,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主要是基于人际交流的传播形式,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沟通、交流。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有三类与之发生人际交往的行为主体:旅游服务人员、当地居民和其他旅游者。由于旅游服务人员大多为当地人,所以有时可将前两项归为一类(见图1)。

二、旅游者“文化交往使者”角色的作用

(一)旅游和旅游者的定义

西方旅游文化研究中对旅游的定义较为注重旅游对活动主体和东道主的社会大众的文化影响。杰弗里教授认为:旅游是对离开居住地的人的研究,是对应旅游者的需要而产生的这一工业的研究,是对旅游者和这一工业给东道主的社会文化、经济、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的研究。③

我们可以从“旅游者模式”图示理论入手分析旅游者“文化交往使者”角色并进一步对其在旅游活动中的作用做阐述。

1987年,杰弗里教授在他的《旅游模式:社会文化方面》一文中首次使用了旅游者模式图示理论,解析如下:

(图1 旅游过程中的跨文化交际三角结构)② (图 2 旅游者模式图示)④

图2中的XY基线即表示时间的动态流逝,又表示客源产生的相对静态社会,当我们把一个旅游者的诞生放入一次具体的旅游活动背景中考虑,便可以发现其中的一时间先后为序的六大组成部分:XA――产生旅游需要并为之做准备的主体的日常生活内容;AB――离开居住地,撇下日常生活工作的紧张压力投身于无拘无束的旅游活动之过程;BC――旅游者在一个时间与空间上都不同于日常生活世界的旅游天地畅游的阶段;CD――旅游者回归常住地的过程;DY――旅游者重新回到以往熟悉的生活阶段;AD――旅游者离开后,旅游者离开期间,目的地继续运转的生活。

旅游对文化的传播 篇6

关键词: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传播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5)01-0137-05

从生活常识和认识常识而言,文化遗产均需以物质作为其承载体,非物质式承载的文化遗产似不存在,这也可上升到理论推导下的一种合理结论,但一些概念的特有内涵有时又不能仅从字面作表面化理解。于是,对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最好的认识渠道是推出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发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基本界定“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范畴,该《公约》认定如下的指向——“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至于“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可理解为产生、存在和传承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这类文化遗产,它们必定被注八不同民族的个体基因,呈现出“这一个”的特质。当然,就我国而言,少数民族地区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中,并不排除汉民族中一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或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受到汉族文化的一定浸染。就本文的讨论对象与范围而言,我们基本界定于民族地区各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而对这些遗产的某些汉化或被浸染状况则不过多地在意,因为本文论述的核心点在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文各处根据表达需要有时被简称为“非遗”)的旅游化传播。

一、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化传播的几层解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形与无形存在状态。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状态从可视性观察层面划定,呈现有形与无形两种,如少数民族表演艺术、礼仪、节庆、实践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均属有形类,而口头传说、表述、演唱等以声音表达见长的遗产多属无形类。不过,这种有、无形的划分时常又非绝对排斥,如表演、风俗中的有形与无形即呈互现状态。但无论何种存在状态,人类凭借自身的感觉与表达器官,以及不断进步的客观性记录手段,均能对非遗存在方式进行捕捉、感知和描述,从而弥补了对非遗的无形状态下的认知。因此,“非物质”字面意义后的“文化遗产”并非不可捉摸和空泛,而是无形与有形之间存在相互的转换性。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符号化存在形式。如果将民族地区非遗以一种统一的手段作出其不同存在形式的另一种转换,那么符号的介入肯定是常见与极其有效的行为,因为人类先天约定俗成和后天认定的丰富符号体系,为人类记录、表达、传播、传承不同事物准备了方便途径,这同样可用于对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形式上的各种设置。当然,这种设置应是有目的、有规划、有科学合理性和技术保障的行为,各种符号的介入与运用将遵循行为的目的性、规划性、科学合理性,且带有系统性,这同样可理解为是一种符号化的行为。那么,经过符号化方式处理下的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可获得它们存在形式的转换性生成。这种生成形式的前提是以各种恰当的符号为其物质承载体,非遗的内容当以符号来包涵与表述,非遗的外在形态当以相应的符号来呈现,两者的关联也应是内在的,能给人的感官接受带来便当。在这里,符号的表现可能是静态或动态的画面、直叙或充满乐感的声音、需借用形象或抽象思维加深解读的文字等,也可能是这几者有机组台后的综合体。经由符号化反映的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直观、直感性上与原态的非遗物存在一定的距离,但其生命的符号形式延续性则有了充分保障。这将有利于它们的传播与间接性的传承。

(三)对旅游及旅游化方式的诠释。旅游是非定居人们在异地他乡的游览、感知、审美或一定商务性的行为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现象,其中文化因子的注八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活动的灵魂,换言之,没有文化的旅游即是一种贫血的旅游。由此可知,旅游与非遗之问的确存在一种必然的关联性。这为我们探讨民族地区非遗的旅游化传播问题准备了天然的前提。而对“旅游化”的理解,在这里试作这样的诠释:它指通过旅游行为或旅游活动的基本方式,来实现、满足游者一方和为游者提供各类服务的另一方物质与精神意愿的系列实际行为过程,这种过程烙上了明显的目的性、实践性甚或系统性色彩,是一种理性思维下的行为(活动)方式描述,当然,其社会化特征也必然依附其问。可见,旅游与旅游化定然存在联系的一面,但也有一定的解读性区别,前者是行为的一般阶段,后者则是行为的高级、理性表现。

(四)旅游化方式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内涵。民族地区因其较独特的文化、自然等资源优势,往往易成为旅游行为的目的地,于是,民族地区存在和延续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因其作为这些地区文化中的经典或标志性代表,便与作为旅游目的地的这些地区发生必然的内在关联,从而成为他方人士旅游行为中引发兴趣、关注探询、游览审美或收购的重要对象。通常而言,民族地区的非遗往往即为这些地区旅游资源中的亮点,也能成为游客的记忆深沟。这对民族地区非遗的传播、传承和发展十分有利。因此,走旅游化方式下的非遗传承和保护之路,是民族地区发展旅游的最上乘选择。而传承和保护的必要前提又在于有效的传播,民族地区旅游化方式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内涵,指在人们旅游行为前后环节或旅游活动过程中,通过不同的传播(含交流和接受)方式,实现旅游者对这些地区非遗的符号化与实物化途径的认知、了解、理解和认同,也实现或满足民族地区对非遗的符号化、实物化推介、宣传的阶段性目的,最终达到对所有非遗的有效保护与顺畅传承。无疑,对民族地区非遗的传播须借助符号与实物两种基本形式功能,而成功的非遗传播,也必须以非遗的符号化或实物化存在形式为基本条件,因为这一条件能够打破时空限制或带来直观感受,以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二、民族地区非遗旅游化传播的现实价值梳理

(一)现实可行性。一方面,我国广大民族地区所处地理环境及自身文化资源个性,已在事实上形成一种旅游目的地优势,且在通过旅游事业以促进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上已达成上下共识。我国民族地区当下依然处于贫困状态,这是一个整体上的事实,因而通过旅游带动走出贫困圈子不失为有效之道;另一方面,民族地区非遗资源丰富且具特色,但也因社会发展、文化融合或环境受损而面临资源消失、个性褪化的困境,其传承和保护问题日渐严重。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显示着民族文化的核心阵容,能构成民族之间差异的重要识别标志,“如果失掉了这些独特的文化,实际上也就失掉了一个民族最可宝贵的东西”。非遗的弱化也意味着民族的个性在褪化。显见,维护民族个性与特色应当足够重视起对本民族非遗资源的保护、传承与开发,而旅游事业在这些地区的积极介入,无疑是一大有效之举。那么,从旅游化的层面思考、实施非遗的传播,在民族地区具备很大的现实可行性,因为旅游发展与非遗资源保护、利用完全能实现无缝对接,多方面效益的产生也能使这种传播形成组合动力。

(二)现实扩展性。地大物博、资源丰繁、特色纷呈,这类界定性词语用于我国民族地区应显恰当,其中不乏种类繁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化存在。它们构成了我国多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丽之品,一旦与旅游牵手,呈现给众多游客的感受肯定是不浅的旅行记忆和不菲的文化消费行为。当然,这样的效果出现须有赖于民族地区对所在旅游地存在的非遗的大力传播。由于这些地区非遗的资源丰富和存在的多样化,那么对其旅游化的传播就必须实现扩展性,扩展非遗的传播种类、扩展非遗的传播内涵、扩展非遗的传播方式、扩展非遗的传播受众面、扩展非遗的传播区域、扩展非遗传播的历史纵向度等。总之,通过多侧面的传播扩展,以实现对民族地区非遗的最大传播效应。而上述多维度传播扩展行为又具备有利的现实可能,是当下民族地区的热点关注价值区间和能够发挥作为的平台。

(三)现实有效性。扩展与有效性存在很大的关联,当今,民族地区非遗生存与发展问题已不可忽视,通过旅游化传播途径达到对非遗对象的概念记忆、历史了解、实物认知、内涵解读、声名颂扬乃至购置收藏,确为一大有效之举。不过,对民族地区非遗传播的现实扩展性必须得到充分揭示和到位,这种有效价值方可得以显现。从理论层面来看,传播对文化的评介作用十分重要,文化实现交流、互认、渗透和有效时空影响,不能离开多样化的传播行为与活动的积极介入。身为民族文化库中瑰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欲求得被传播的极大效应,同样须接受来自传播的积极动力。从现实层面观察,我国民族地区对非遗资源探寻、挖掘、开发、保护与利用工作,已呈现借助多种传播行为以扩其影响的势头。在这一工作程式中,大多注意与旅游的紧密结合,走旅游化传播之路,因为这既是现实的选择,也是有效的途径,能使非遗传播价值得到彰显。

(四)现实手段性。对民族地区非遗进行旅游化形式下的传播,很显然带有手段式的思维指向和行为运作特征。事实也是如此,因为旅游化传播确实不是终极目的,而只是一条有效路径,实现民族地区非遗的保护、传承、发扬光大才是真正要锁定的目标,本文思考和论述的逻辑起点也定位于——为这些地区非遗在当下的生存、发展寻求一种手段性的渠道,它离不开中间阶段的必要传播环节。从现实来看,这种传播必须与民族地区旅游业开发、发展相联结方可产生较大效益,当然,也必定包含经济效益类型在内。因为通过旅游化的有效传播后,民族地区非遗资源能被已到达旅游地的游人、尚未到达的潜在客源的他人知晓、认可和喜好,进而产生购置收藏意愿,下一环节自然表现为一种经济消费行为。如此,非遗的文化与经济双重价值将得以实现。特别是经济价值的变现,给民族地区人们观念及行为上的冲击力相当高位,富于标志性,由此带来他们对非遗更大的挖掘、传承和保护性投入,并在非遗投入的质量与数量上继续做足文章。于是,一种良性的局面随之展现,民族地区非遗生存、发展困境因旅游化现实手段的关键性介入而有望解除。

(五)现实启示性。由以上分析可见,不管从理论层面论证或是来自现实运行的事实答案,都给出了同一的结论:对民族地区非遗命运的关注和寻求它们的生存发展之道,具有时间可持续性并可在空间上有效扩展的最好方式,就在于旅游化的运作。这同样是保护、发展民族文化的上佳途径,而在这种方式选择和进行过程中,旅游化的传播手段介入也就具备了极大的现实价值。我们不否认传播在民族地区非遗传承、保护中只占一道中间环节,但这一环节的价值绝不能低估。由此带来的现实启示意义也在于:旅游业作为可长期性收益的环保型无烟“工业”,给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带动和发展作用成效明显,走旅游化之路应成为传承、保护和发展这些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选择。在此前提下,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发挥。

三、民族地区非遗旅游化传播形式的优化

对于民族地区非遗旅游化传播内涵与意义,上文已作了必要的分析论述,而要真正实现非遗旅游化传播的最大效益,仍有许多工作要扎实做好。以下从优化视角提出一些思路供运行参照。

(一)符号化的精品打磨。从传播学角度理解,符号“是事物表述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其功能,便是携带和传达意义。如前所述,在民族地区,经过符号化方式处理下的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可获得它们存在形式的转换性生成,有了这种符号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对它们的意义传选与传播就变得较为自由和可行。譬如对作为一种非遗样态的舞蹈进行全程式的录像,这个舞蹈就完成了符号化的表演形式转换,获得了可表述、可携带、可移动、可原样复制、可重复观看、可持续保存的形式与意义。当然,对它的传播在借助合适的物质设备条件下就可进行,而不管时间与空间发生多大变化,其正常进行状态不必置疑。如此类推,民族地区非遗传播的内涵扩展将变得丰富,那么,将之从声音、画面符号再排演成现实舞蹈样态,扩大这一遗产的社会影响也同样可行,因为录像符号提供了参照样本。现在需注意的是,符号化处理后的民族地区非遗样本,在通过旅游化方式传播当中,能否得到众多旅游者认可和购置收藏,除却他们的个体兴趣与选择偏好因素外,非遗自身在符号化转换过程中必须作为传播精品给予认真打磨,不能将粗制滥造的遗产符号作品提供给旅游者消费。

(二)多元化的媒介力推。民族地区对外旅游资源及优势推介亮点,少不了所在地非遗的高位亮相,尤其在招引他地游客产生旅游欲望阶段,大众传播媒介手段下的推介尤显重要。此时,符号化后的非遗样本形式进入不同媒介是核心选择,比如携带非遗传播内容的文字与图片进入报纸、期刊,声音配音乐进入广播,画面、声音配以必要文字进入电视。另外,当今互联网集多样化传播优势于一身,各类非遗符号化样品完全可整装上网,凭借网络传播迅速、无边界、信息海量化、形式多样化、查阅便捷、互动易行诸种优势,对众多受众作非遗宣传推介中的信息辐射,这种传播效果是显见的。据分析,当今众多旅游者选择目的地方式为上网查询和比对,当然,其他媒介手段同样也有其存在长处,包括手机的旅游信息推介功能也在日见增长。

在游客到达目的地进行旅游消费阶段,各种媒介助推方式仍不可忽视,如介绍非遗内容的书籍、画册、光盘、宣传资料等,它们均经过对非遗的符号化转换处理,在现实场景的交流、购置中占据一定优势,是实物性的推介媒介,应做成精品面向旅游者。总之,针对旅游者意愿的产生与作出实际旅行的不同阶段,对民族地区非遗的媒介手段推介方式都应多元化和用心用力,以求最大效益。精妙的解说和介绍力求准确、生动、到位。

(三)观赏下的精妙解说。对旅游景区、景点的参观、感知、审美和赏识构成旅游行为的核心环节,在民族地区进行的旅游活动则更增添着当地民族风情与审美意蕴,其中这些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为这种意蕴注入了独特因子,可成为旅游者观赏中的亮点。在整个旅游观赏中,景区和景点的导游人员充当着极重要的角色,是观赏者(游客)和被观赏对象(景区和景点)之间的文化使者。旅游者旅游行为质量的客观评价指数除了被观赏对象内涵与品位外,另一大指数即是作为文化使者的导游的职业服务质量,这当中就包括了对景区、景点和实物的介绍、解说与评价。显见,这是一种导游与游客问的人际传播行为,当然包括了双方介绍与咨询的互动环节。于是,这样观赏中的解说和询问完成着愉快的旅游内涵,那么,要高质量地将民族地区非遗传播好、推介好,令旅游者对非遗对象印象深刻并进而作出用心观赏和购买收藏行为,导游的现场精妙解说就显得相当重要。这实质上体现着导游身为服务人员的人际传播水准,构成民族地区非遗传播的一个类别,不可轻视。

(四)购买时的竭力促销。除却符号化的媒介传播、推广之外,民族地区非遗中有一批实物特征明显的种类,它们可直观直感、可触摸甚至可现场使用,譬如服饰、雕刻、器械、工具、刺绣、织锦等。这类遗产通常以两条渠道进入市场为人们所关注及收购,一为在旅游目的地景区(点)、旅馆、商店、摊位上大量待售;二为作为民族地区特色旅游文化产品被运送到非旅游目的地旅馆、商店、商业街区或摊位上推销。不管何种场所,这些实物性遗产在顾客有意欣赏并购买时,出售者都可在人际传播情境下对它们作出竭力促销,达到传播和推销的最佳效应,同时仍可辅以这类遗产的符号化传播形式加大此种效应,如配套性的书籍、图片介绍,光盘播放。

(五)可望中的人际相传。旅游者完成一次旅游行为之后,总有对旅游目的地的印象和评价,包括对其中的非遗在内,当然,这种印象与评价会表现出个体感受下的差异性。如果从正面的理解作推断,游客一旦对某一民族地区非遗对象表现出很强喜好之情并产生强烈欣赏、购买收藏行为,他就有可能将之推介于他认定的合适对象。这种推介会形成连锁性的人际传播,传播方式有符号化的网络自媒体传播、电话推介传播或面对面实物评介传播等,从而能给民族地区的非遗带来广告效应,且是低成本或零投入的广告。上述人际相传具有可能性,也是民族地区旅游目的地人们的一种心理可望,而要将可望变为极大的现实效益,民族地区非遗样态自身应具有让他人认可与接受的独特魅力。我们希望这种旅游方式下的传播形态能得以优质和良性扩展,因为它对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扬与对外影响更具自觉意识和润物无声的效果。

四、余论

旅游对文化的传播 篇7

(一)导游人员旅游文化传播主要尊循计划性、客观创造性、针对性、灵活性四大原则。

1、计划性。就是导游员解说的科学性与目标性,即要求导游员在一定的客观环境下,有计划地进行导游解说。

2、客观创造性。

对导游词的讲解要以景物的客观存在为依据,根据具体的实物进行导游词的再次创作。但是还要在原有导游词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创新,让导游讲解有创见、有新意、有突破,使导游讲解更生动优美,使游客融入导游构造的意境中。

3、针对性。

导游员在解说的内容和方式上多用功,从现实出发,因人、因时、因地解说,努力做到有的放矢。针对不同的旅游者,运用不同的文化传播方式,使旅游者的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

4、灵活性。

旅游者的审美情趣不一样,不同景点的美学特点差别很大,大自然又万化变千、不定晴阴,游览时的氛围、游客的情绪也会随时变换。因此导游员要扬长避短,随时应对,形成自身的清新自然的导游风彩,这样才能取得凡响不同的导游效果,获得旅游文化传播的“成功”。

(二)导游人员旅游文化传播技巧与方法主要包括:

1、虚实相融合。

所谓“虚”,是指基于一定景物之上与之相关联编造出来的民间神话小说、传说故事;相对的是“实”,是指历史上确实出现过的人和发生过的事,它们普遍有文献记录,有依据可查。一般来说,虚是为实服务,用来烘托氛围的,不可故弄玄虚、喧宾夺主。导游员解说时挑选“虚”的内容要“精”、要“活”。

2、挑准时机。

什么情结和意境下讲解什么类型的旅游文化,旅游者更容易吸收,值得导游人员认真思考。有些讲解内容适合在车上进行,而且多半是与当地的民俗、民风和名人趣事有关。

3、寻找合适的观赏景观的角度与解说时的具体周边环境。

在旅游实践活动中,一般都会有移步易景的效果,所以导游人员要主动引导旅游者站在最合适的位置观赏旅游景观,然后再对景观进行详细讲解和介绍。

4、讲述时主次分明。

导游人员的语言不是越多越受欢迎,而是要根据具体的景观情况和旅游者当时的反映来决定讲多讲少,要依据旅游者的不同需求来定;此外用词应简单、容易理解。

5、注意与游客之间进行互动交流。

在导游讲解过程中,导游人员可以欲扬先抑,让旅游者对接下来要讲解的内容产生神秘感和强烈的猎取心理。

6、借助工具材料和有效地肢体语言。

导游人员在讲解文化内容时,可根据讲解内容适当加上姿态和表情,语言要配合神情,这样会具有感染力,令讲解效果形象、生动。

二、提升导游人员旅游文化传播能力的对策探析

经过以上对导游人员传播旅游文化的内容、特点、途径及方式的总结,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现的不足之处,现就提升导游人员旅游文化传播能力的对策加以分析:

(一)提升导游人员的形象

导游人员是传递美的使者,所以对自己的形象要格外重视。导游人员的服饰不仅代表着个人的精神风貌,而且的些时候甚至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整体形象。如果导游人员在适当的场合,衣着服饰穿着得当、合体,就会使游客产生信任感,有利于开展工作;反之如果导游人员不重视服饰穿着,衣衫不整,穿奇装异服,就会使游客产生不信任感,有碍于开展服务工作。所以,导游人员服务穿着应该大方、得体、庄重,给人以处事沉稳、做事情认真的印象,如此这般旅游者才会愿意追随导游人员、听从导游人员的引导与讲解,为顺利、圆满地完成导游服务工作做一个良好的铺垫。俗话说的好:外表美丽并不是真正的美,只有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如果导游人员图有美丽的外表,却没有一颗善良、美丽的心灵,也无法掳掠旅游者的芳心,也自然不愿意听取导游人员的讲解和介绍了。古语有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修身养性,要有美好的性情,否则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二)强化导游人员的语言能力

俗话说:什么是导游,导游就是一张嘴,两条腿,走遍山山和水水,一张嘴来做什么,来说山,来道水。由此可见,导游人员的语言在旅游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导游语言是旅游实践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自然导游的语言艺术也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的景物,不同的导游人员来描述与讲解,效果不同,旅游者的反应不尽相同;同样的意思表达,不同的导游人员进行表述,其产生的意境与带来的影响大不一样。我国知名美学家朱光潜说:话说得好就会如实地达意,使闻者感到舒服,发生好感。所以说,导游人员说话的语言艺术对旅游者接收与认可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那么如何才能提升导游人员的语言魅力,强化语言能力呢?首先要在学习与生活中不断积累,善于总结,勤于思考,沉淀出浓厚的文化气质;然后要用心去发现生活当中的美,用心去利用好语言,由此来提高导游人员的语言能力。

(三)增加导游人员的知识储备

旅游景观中沉积着丰富的各种旅游文化。各类古建筑呈现了具备民族特征的文化,文物古迹直接展现出历史文化,作为旅游流动资源的风情民俗,关于景物的诗文和神话传说等旅游文学,传载着民族的性情、心态、精神与伦理道德。这些呈现着历史文化、汇聚着古人精神性情与聪明才干的旅游景观,给人以观念启迪、精神鼓动与文化艺术的熏陶。近几年来,只是为了观赏美景或是为了购物休闲而旅游的人越来越少了,特别是大部分国外的旅游者,他们多半都是为了探寻中华民族浓郁的历史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而来。这就要求导游人员将“活”的历史展现给广大旅游者面前。所以说导游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然而现在,部分导游人员的文化层次不高,审美素养较差,因此所造成的开展文化旅游市场受到严重限制。事实证明,导游人员的知识储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的旅游者的旅游效果。在现代社会当中,无论旅游者主要是出于什么旅游目的,获得知识上的补充与丰盈都是他们主要的旅游目的之一。尤其是对文化旅游的游客而言,一位具备知识魅力的导游员,无疑是一种慰藉,一种满足。

(四)深化导游人员的讲解能力

如何把旅游者吸引到自己周围,使自己成为旅游团队的核心与重心呢?作为导游员,必须讲究导游解说的方式、方法、要擅长依据游览活动的内容编织相应的故事内容情节,在其中适当的制造悬念,起到引人入胜的讲解效果;要有的放失、启迪联想、触景生情;要有选择地讲解,利用有问有答、交流式对话,尽力将旅游者带入意境。旅游者在旅行中,情绪驰骋于导游人员的讲解内容中,情感也随之有起有落,又何尝不是种艺术的享乐呢?同时也正是旅游文化传播与接收的过程。

旅游对文化的传播 篇8

一、自贡市旅游文化传播的优势

自贡市历史悠久, 地处中国西南腹地, 现辖四区两县, 具有70年建市历史, 是四川省规划重点建设“大城市”的城市之一, 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对外开放城市、全国卫生城。该市是世界地质公园, 素以“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南国灯城”、“江姐故里”等美誉而蜚声中外。自贡市的采卤制盐史可以追溯到近两千年前的东汉章帝时期。而自贡恐龙博物馆与美国国立恐龙公园以及加拿大恐龙公园并称为世界三大恐龙博物馆。另外, 历史悠久的自贡国际恐龙灯会也是国家级的民俗活动, 不仅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到自贡赏灯, 还连年出展国外, 被誉为“天下第一灯”。目前, 自贡市有8大旅游景区, 70余个旅游景点, 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旅游胜地40佳1处, 中国大型民俗旅游节庆精选活动1项, 1个省级旅游风景区, 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自贡市是四川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确定的全省5个重点发展旅游城市、四个优先开发的世界级景区、四条优先开发的旅游热线和六处优先开发景点之一。由于自贡市独特的地形地貌和历史发展情况, 其城市建设也形成了“半城青山半城楼”的山林城市风貌, 融山、水、城为一体。

自贡市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旅游景点众多, 且一些景点和民俗活动在国际上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不仅有一般类型的旅游资源, 还有较好的“红色”旅游资源。这为自贡市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先决条件, 也为自贡市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和景点翻译质量的改善来促进文化的对外传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自贡市人民政府对旅游业的发展予以了高度重视。2012年自贡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未来五年自贡市政府将围绕建设“产业自贡、生态自贡、文化自贡、创新自贡、幸福自贡”等“五个自贡”和“一枢纽两新城三基地”的战略部署, 着力推动经济社会“三跨越两提升”。这其中的“文化自贡”和“三基地”建设都与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密切相关。作为战略重点之一的“三基地”建设, 包括了建设以区域现代物流和商贸中心、文化旅游目的地为支撑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基地。这些都是自贡市通过旅游特别是通过景点翻译质量的改善来提高传播文化的优势所在。

二、自贡市景点翻译文化传播策略

一般认为, 读者会主动按照自己的期待去理解和把握翻译出的内容, 而不是完全被动的接受。换言之, 翻译出的内容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是由是否能够契合目标读者的期待所决定的。只有充分契合读者的期待, 翻译内容的意义才能为读者所理解和接受。一部作品如果仅仅有作者和作品是不完整的, 只有当作品不断被读者阅读和理解, 它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而读者在阅读作品之前, 必然会有一些个人的相关经历、知识等存储在头脑中, 所以读者经常会根据自己头脑中已有的内容主动地去理解和把握作品, 而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不同的读者会对同一部作品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评价。这无疑需要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读者”或者叫做“文本接受者”与原文间的互动关系。具体到景点翻译, 同样比较强调翻译出的关于景点的内容应是能为他语者较易理解和欣赏的。这种要求与思考, 契合了翻译首先要让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民成功交流这一基本功能, 同时也对中国涉外旅游业的发展, 对中国丰富旅游资源的对外推介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 随着中国国家实力和地位的提升, 这种要求已经不能全面反映和适应当前急需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的现状。需要译者在坚持让他语者较易理解和欣赏的前提下, 有意识地对自己在旅游景点翻译中所使用的文化传播策略做一些调整和修正。

1. 有目的加入更多文化阐释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 博大精深, 自成体系, 与西方文化有很大的不同。从历史上看, 中华文化长期以来受到推崇, 在经历了近代的屈辱历史后, 当代中国重新崛起, 这让其他国家的人们对中国的文化兴趣增多。同时, 国家的发展也必然要求文化软实力的相应发展与之适应。前文已经提到,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有自己的主体性, 译者可以部分程度决定翻译杂合的“度”, 并且决定是否需要对一些有文化内涵的词句进行解释。译者必须充分利用自己的翻译主体性, 有目的地让外国游客在游览各种自然、人文景观的同时也能够加深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与认知, 激发他们认知中华文化的兴趣。比如自贡市对外的旅游资料介绍中, “三多寨”是其中一个重要景点, 在中文资料中未有对“三多”二字含义的解释, 但由于共同的文化背景, 大部分中国游客都能够理解其义, 但英文资料中同样没有对“三多”含义的解释, 而“三多”中其实包含了中国人对“多子、多福、多寿”的美好期望, 具有深刻的人文历史意义。故而, 英文旅游介绍资料中, 如果能适当补充出对“三多”二字含义的解释, 不仅能让外国游客感兴趣, 而且能让他们更多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2. 恰当增多中文音译

增多中文音译, 就是在对旅游景点的翻译杂合中突出异化的一种方式, 也就是要尽量保留原作中的一些固有的语言特色。这样, 游客在进行阅读时, 不仅更有新鲜感, 而且理解和审美过程也会延长。游客首先需要对所阅读的信息进行筛选, 选择出译文中哪些是带有源语文化色彩的东西, 然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进行理解和判断, 如果已有的知识已经足以解决对其的理解则进入品味阶段, 如果不能解决则要考虑进一步通过查询等方式理解其意再加以品味, 完成整个理解和审美过程。游客对译文的期待是个变量, 会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的变化, 随着读者自身修养等方面的变化而变化。中国的日益强大, 让外国游客对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的兴趣与要求也愈加强烈。恰当增多中文音译, 不仅能够让游客感到新鲜, 而且会部分满足他们学习一些中文的心理预期, 同时也有助于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比如, 作为有着两千年悠久历史的自贡市, 用于井盐生产的天车是极富地方特色并充分体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景观。在自贡市对外的旅游资料翻译中, “天车”一词被译为“wooden derricks”。此种翻译, 单就英文翻译而言是可以的, 但是考虑到外国游客对中国文化的好奇以及译者应当利用自身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有目的地推进中国文化的传播, 如果能够在英文翻译的基础上配以中文音译, 即翻译为“wooden derricks (Tian Che) ”会更好些。在对陈家祠堂的解说中, 提到“There are the stage, the main hall, the side building…”, 如果在其中加上一些中国特有的说法“the main hall (Zheng Dian) ”、“the side building (Xiang Fang) ”, 会有助于外国游客学习少量中文知识。

翻译是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之间相互沟通和交流的桥梁, 尽管它是将一种语言的内容以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 但翻译过程中包含着大量的文化移植活动。因此, 译文不是原文的简单重现, 也不是源语文化的简单再现, 而是译者对原文有目的地再创造, 是译者通过翻译杂合对文化有选择地借鉴与影响, 其目的是帮助实现文化的优化与传播。提升自贡市的旅游景点翻译将会对自贡市的旅游业发展和中国城市的文化传播起到促进作用。

摘要:旅游景点翻译对文化的传播和推广是最直接和直观的。旅游景点的翻译就是一种文化解码。好的景点翻译不仅能对当地旅游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而且能够对文化的传播起到推动作用。本文以自贡市的旅游景点翻译为例, 提出了两点促进自贡市旅游景点翻译中文化传播的建议, 即有目的加入更多文化阐述;恰当增多中文音译。

关键词:旅游景点,翻译,文化传播

参考文献

[1]柴亚萍, 楚红燕, 屈小荣.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4) .

[2]陈琪.文化忠实与叛逆的翻译悖论[J].中华文化论坛, 2009 (3) .

[3]孙会军.普遍与差异[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

[4]刘宓庆.新编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5]王敬武.旅游理论的屏障及思考[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2006 (3) .

旅游对文化的传播 篇9

1 茶文化生态旅游概述

茶文化生态旅游的概念,对于人们来说比较陌生。这一概念主要涉及了茶和文化以及生态和旅游4个基本的要素。主要是将茶文化当做载体,把旅游作为其形式,对茶生态与文化进行品味,使人们平心静气、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使人和自然,人和文化以及人和人之间达到某种平衡,也就是把文化和生态相结合的旅游方式,使人们感受到和茶有关的文化或者自然环境,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升华。

发展茶文化生态旅游有重要的意义。第一,首先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这种旅游方式能够带动与茶有关的住宿、餐饮以及购物等产业的发展,对传统的商业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具有客观规模的产业链。而且,茶产业能够提供大量就业的岗位,可以缓解茶乡区域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问题,对人们的生活进行改善。第二,还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茶文化的历史,学习茶艺、茶德和茶道等,使游客在旅游时,就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底蕴,有助于茶文化的传播。而且,游客感受到的茶文化,可以使其了解我国传统谦和、礼让的美德,有助于提高人们道德素质。第三,能够提升人的修养,净化整个社会的风气,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还能够促进我国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使各民族更加团结。

2 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形象设计

2.1 人和地感知的形象设计

这种形象的设计是整个茶文化生态旅游设计的重要内容,对游客的选择有重要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1 景观的设计方面。

这是人地感知形象的关键环节,设计时要遵守以下原则,第一,对以茶园等自然的风景为主体的景点设计时,要尽可能的降低视觉上人工的影响对环境产生的干扰作用,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第二,要对人工制作的设施和景点进行改造,使其和整个景点的文化主题相结合,还要借助人文景点,把茶文化的内涵融入到自然风景之中,使自然景点也都含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让游客在大自然中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第三,对景观进行设计时要对地域特征进行展示,例如对杭州的茶文化生态旅游形象进行设计,就要重点突出以西湖龙井为主的地域特色。

2.1.2 视觉符号的设计。

符号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对茶文化生态旅游的视觉符号进行设计,其本质是对茶文化和环境进行解释,主要的目的是展示出茶文化生态旅游的特点和地域特征。游客能够借助这些符号获得关于本地的一些信息,对周围的环境进行感知,这种设计主要包括:生态理念的旅游标志、经典景点的名称和具有特色的纪念品与旅游的商品等。

2.1.3 基础设施建设。

这一环节在整个旅游形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促进旅游形象提升的关键措施。第一,要建立起通畅、快捷和完善的交通体系,借助交通提高游客环保和生态意识。第二,要和茶文化的内涵与生态旅游的性质相结合,对旅游地点和配套的基础设施进行设计与规划。第四,设计时还要注意到在餐饮和住宿中突出文化与生态的理念。

2.2 人和人感知的形象设计

2.2.1 这种形象的设计主要和相关的从业人员有关,在游客对茶文化生态旅游进行参与时,和旅游地点服务的人员有最多的接触,这些服务人员的行为会被游客直接感受到,其气质和形象就是对整个景点区域形象的反映。

所以,服务人员不仅需要在外形与服饰等方面展示出当地茶文化的底蕴和特色,还要熟悉和茶有关的知识,能够和游客进行交流,进而对旅游的品牌进行宣传,并对本地的文化进行传播。

2.2.2 茶文化生态旅游地点的居民一般数量比较多,分布比较广阔,他们生活的独特方式和文化环境经常是最吸引游客的部分,这种旅游不仅对生态环境理念进行传播,还注重文化方面的传承和交流,当地的居民与游客间的交流与沟通对双方态度和认识都有很大影响。

但是对当地的居民进行茶文化形象建构有很多制约因素,需要开发商加大对居民的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对整个旅游与开发意义的认识,促进居民和游客进行积极的交流与沟通,降低负面的影响。

2.2.3 对游客的形象进行设计,这个环节是经常被忽略的部分,但是其影响却不可小视。

游客来到旅游景点的时候,就和当地的旅游形象联系在一起,他们的行为和活动都会对当地的旅游形象产生影响,但是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内涵不可能被所有游客熟悉与了解。这就需要对游客进行宣传、教育,让他们尽快地融入到当地的文化和自然环境中。

3 茶文化生态旅游形象传播的媒介

3.1 传统的传播媒介

虽然时代的进步使传统媒介的生存受到威胁,但是其仍然是对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形象进行传播的重要媒介。包括图书、报刊和广播等,比较稳定和权威,在进行茶文化生态旅游形象的传播时,要设计出能够充分展示旅游形象的书籍、歌曲、宣传册和宣传片等,借助这些传统的媒介对茶文化旅游进行充分、有效的宣传。

3.2 网络媒介的传播

科技的进步使得网络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我们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使人们的生活出现根本的变化,各种信息都可以在网上进行传播,而且非常快捷、方便。很多游客旅游归来后都会在网上晒照片或者小视频,这些都对人们对旅游地点的选择有重要影响,他们对茶文化生态旅游的评价对整个旅游景点的形象有直接的展示。而且,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催生了大量网络媒体,所以,茶文化生态旅游形象在传播时,要积极对自己的门户网站进行建设,并和各种知名的网站进行合作,借助微信、微博等新兴的网络媒介对形象进行宣传。

3.3 节庆传播

借助茶文化的节庆时期,有助于在短时间内提高某种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名气,所以需要相关人员加大重视力度。目前,我国对这种宣传方式的利用程度还不充分,各种手段还不成熟,很多节庆的活动缺乏明确的主题和长期的思路,还存在政府过多干预和游客的参与积极性较低等问题。所以要想切实发挥出这种宣传的作用,首先需要建立起优秀的设计队伍,对活动进行详细的策划,重点突出茶文化节庆的创新与特色,并把节庆的主题和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内涵相结合。而且,我国具有广阔的产茶地区,不同的地区都具有不同的茶文化特征,显示出明显的地域特点,所以对节庆活动的构思和设计还要根植于当地独特的茶文化,突出茶文化生态旅游的价值,打造文化旅游的品牌,进而带动当地的整体发展。此外,节庆活动还要和市场运作的手段相结合,激起社会中不同阶层创作的灵感,提高人们的参与度,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4 茶文化生态旅游形象传播的策略

4.1 对传播的资源进行整合

这种方法就是对各种媒介和传播的形式进行整合,进而对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形象进行宣传并传播。因为茶文化的旅游和生态环保的旅游观念具有相似之处,所以对传播的资源进行整合时,不仅要注意传播的媒介和方式的结合,还要把茶文化的生态旅游和其他的旅游方式相结合,以便丰富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内涵。

4.2 公共关系策略

对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形象进行传播就是把茶文化的内涵和生态环保的理念传达给广大游客,这是营销获得成效的关键部分,而且无论哪种形式的传播都和人们有密切的联系。所以,要借助各种茶文化活动和人们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进而提高其名气,获得社会大众的认可。

4.3 广告手段进行宣传

现代社会,广告已经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切活动都不同程度地带着经济特征,这也就使广告的宣传作用愈发关键,这种手段也可以成为宣传茶文化旅游的重要措施。站在经济的角度,茶文化生态旅游是一种独特的购买方式,游客购买的不是各种客观商品,而是对文化和自然进行体验的心理状态,获得心理的满足和愉悦。所以,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广告和传统广告有一定区别,要使用渐进、平行的广告手法,调动所有的资源,重点突出茶文化与生态的内涵。

4.4 对时间进行选择的策略

选择不同的时间进行宣传取得的效果可能有很大不同,如果在旅游的开发时期,可以使用集中传播的策略,短期内进行大量的宣传。如果在发展的稳定期,可以使用均衡传播的策略,制定详细的计划和步骤进行稳定的宣传。还有一种季节性的传播,主要在旅游的旺季进行宣传。

5 结语

综上所述,茶文化生态旅游形式的设计和传播有重要的意义,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需要相关人员不断对其设计手段和宣传手法进行研究和完善,提高其旅游形象的知名度,切实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郝芳.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研究[J].福建茶叶,2015,37(6):103-105.

[2]刘明.茶文化生态旅游形象的设计与传播[J].福建茶叶,2015,37(6):128-129.

[3]冉燕.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研究[J].福建茶叶,2016,38(2):128-129.

[4]吉世虎,余化利.安溪茶文化旅游形象设计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22(1):93-95.

旅游对文化的传播 篇10

一、霍尔的文化传播理论

美国人类学者爱德华.霍尔1959年出版的《无声的语言》认为文化是传播的一种形式, 传播即文化, 文化即传播。同时他还提出文化信息的存在和传递是有一定语境的, 并根据信息由语境或编码表达的程度, 将文化交际分为高语境和低语境交际:“高语境事物具有预先编排信息的特色, 编排的信息处于接受者手里及背景中, 仅有微小部分存于传递的信息中。低语境事物恰好相反, 大部分信息必须处在传递的信息中, 以便补充语境中丢失的部分。”[2]高语境交际建立在长期的关系和相似的文化背景之下, 所交流的信息大多数都已经体现出来了, 只有极少的信息清楚地以编码的方式进行传达, 所以具有词语选择模糊, 非正式, 表达方式较间接, 更注重内涵, 语篇方式以归纳为主, 认知对情境依附性强等特点;低语境的交流正好相反, 即大多数信息都是通过外在的语言方式进行传达, 所以在词语选用上更简洁、明确, 表达方式更为直接, 语篇方式以演绎为为主, 认知以任务为核心。

中国文化包含有大量高语境文化的元素, 而西方, 尤其是英语语言国家的交际方式则是以低语境交际为主的, 因此, 以传播中国特色文化为目的的旅游外宣材料的英译, 首要解决的是高语境向低语境转换的问题。

二、旅游外宣材料英译中高语境向低语境的转换

旅游宣传材料为了彰显特有的中国文化, 包含了大量的典故、隐喻, 诗词, 结构上有特定的要求, 再加上传统的儒家中庸之道和长期佛教学说的影响和渗透, 文字重“意会”, 轻“言传”。这样造成了绝大部分信息或依附于物质语境, 或内化于个人极少清晰地存在于被传递的讯息中, 对于以英语为母语的受众来讲, 习惯于形式简明, 表达直接, 信息实用, 叙述为主的语境, 这样就会显得信息不足, 造成传播不畅或失误。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在旅游外宣材料的翻译时要注意在词汇, 表达和认知方面从高语境向低语境转换, 以达到较理想的宣传效果。

2.1 词汇的语境转换

旅游外宣材料中的高语境词汇主要体现中国文化凝练的特色词汇, 包括人名、地名、历史事件、风俗, 饮食等, 由于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的缺少, 这些词汇对普通的国外受众来讲, 只是一连串的空洞的符号, 往往会造成信息缺失。对于这些高语境的词汇, 我们首先可以采用信息补充的方式进行转换, 如:伏羲 (Fuxi, the great ancestor of Chinese) , 殷墟 (Yinxu, an ancient city ruins from Yin Dynasty) , 永平求法 (The noted Buddhism Studying Pilgrim in the year 64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25-220) , which is called the 7th Yongping Year in Chinese history) 。其次可以通过文化的内涵转换对语境进行转换, 如:中秋节, 端午节翻译成“moon-cake festival”和“dragon boat festival”比翻译成“mid-autumn day”和“double fifth day”更容易被外国人接受, 因为前者传递的信息更直接的映射出文化内涵。[3]

2.2 表达的语境转换

在表达方式上从高语境向低语境转化的方式主要为:化繁为简, 突出重点。对于汉语较多的修饰成分, 复杂结构等, 翻译时不能逐字逐句地照译。另外, 中文习惯于采用归纳 (inductive) 的方式, 在介绍话题之前尽量解释清楚为什么会得出这种结论的原因, 句子的重点通常在句末。而英文多采用演绎 (deductive) 的方式, 先提出主题, 然后逐层展开, 解释其原因, 句子的中心多在句首。[4]这种写作模式也是旅游外宣材料在英译中需要注意转换的。以下面这篇洛阳旅游网上对洛阳真不同饭店的英文介绍为例:

Welcome to Zheng Bu Tong restaurant.Our restaurant was built up in later Qing Dynasty, which has a history more than 113years.Dealing with real water banquet of LuoYang, it was prized by customers that“Only coming to Zheng Bu Tong restaurant.Only visiting Luo Yang city”.Zheng Bu Tong restaurant, Long Men Grottoes and Luo Yang peony were regarded as the three essence of Luo Yang city.

撇去这段文本中的语用错误不谈, 这段话是对洛阳真不同饭店的介绍, 目的在于指出真不同是最正宗的洛阳水席饭店。出于中国人谦逊含蓄的习惯, 这一点并没有直接指出, 而是试图通过历史、口碑等委婉地表现。但对于首次接收信息的外国人来说, 可能不会马上得出“最正宗”这一印象。因此, 如果将译文第一句改为:“Welcome to Zheng Bu Tong restaurant, which offers the best noted and most authentic Luoyang water banquet.…”按照西方人的线性思维, 先将中心陈述出来, 然后以历史、口碑和名气作为支撑, 使介绍的目的一目了然;另外, 对于真不同历史和“不进真不同, 不到洛阳城”口碑的介绍等处都有逐字逐句照译的痕迹, 可改为:“Built up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it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113 years.Zhen Bu Tong has won its fame among people for the most traditional water banquet and it’s believed to be an incomplete tour in Luoyang without tasting the water banquet there.”这样可以做到简洁明了, 信息点突出。

2.3 认知的语境转换

在认知方式上, 高语境的中国文化强调群体意识, 从宏观去整体地看待一个事物;低语境的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意识, 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个体特征。这样的语境差异翻译时可以通过语境重叠的部分实现转换。例如如陶渊明的名句“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经常在对外宣传中引用, 表达一种不追名求利, 回归自然的心境。作为诗句的翻译, 首推杨宪益先生的版本:“While picking asters‘neath the Eastern fence, my gaze upon the Southern mountain rests”, 意境与形式和原诗浑然一体;但在对外宣传时会发现, 诗句主张的那种不张扬、避世的态度与西方所推崇的进取心 (aggressive) 和抱负心 (ambitious) 是相矛盾的, 也许会引起疑问——中国文化为什么如此赞许一个消极的诗人?这显然不是对外宣传时引用此诗的目的。为了避免这种认知上的差异, 只需在译文前面加上“Tao Yuanming presents his pastoralism in the lines….”借用西方文化熟知并向往的pastoralism (田园主义) 激发起受众对诗句的共鸣和认同。

三、结语

随着跨文化交际日趋频繁, 霍尔提出的跨文化传播理论特别是高低语境理论对中国旅游文化的对外宣传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所谓的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不是绝对的。从事旅游外宣材料翻译的人员首先要了解不同语境的差异性, 熟悉两种语境的文化背景, 灵活运用语境转换的规则, 尽可能地为低语境受众提供足够的明码信息, 只有这样才能缩小文化间差距, 将中国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全面地展现给世界。

参考文献

[1]、麻争旗.翻译与跨文化传播[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 (6) :52-54

[2]、Edward T.Hall.The Silent Language[M].New York:Anchor Books Editions, 1973:97

[3]、石红莉.从文化角度谈旅游宣传资料的翻译[C].保定:河北大学, 2009:11-12

微电影对大众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篇11

一、微电影的发展状况

回顾微电影在网络上的发展状况,我们可以发现2010年是微电影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2010年由筷子兄弟主演的《老男孩》引发收视狂潮,优酷视频首发,仅16天时间网络点击率就达到4700多万,呈现出一边倒的好评。《老男孩》是中影集团联手优酷网站共同打造的“11度青春电影行动”的收官短片,以肖大宝、王小帅为主线,讲述他们的过去和现在:多年前,两个穿校服的男生心怀音乐梦,弹着吉他,苦练迈克尔·杰克逊的招牌霹雳舞,参加校园选秀却最终碰壁;多年后迈克尔·杰克逊去世的消息,让他们再拾青春梦,作为最大龄的草根筷子组合参加电视选秀大赛,歌声和舞姿均受到肯定,虽然最终止步于50强,却对生活有了新的理解。这部外表粗糙的短片在不经意间触动了很多人的心弦,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接近青春尾声的人而言,它代表的是一种青春过往的遗憾和伤痛,理想固然需要奋斗才能实现,但是奋斗却未必能实现理想,这种理想和现实之间的残酷鸿沟让不少人在看《老男孩》都感同身受。片子虽然以无厘头、搞笑的方式呈现,但是人们感受到的还是青春逝去的感伤和梦想成空的无奈。同年12月以微电影形式推出的商业广告片——《一触即发》在网络上也拥有极高的点击率,由汽车品牌凯迪拉克联手好莱坞创作班子推出,由著名演员吴彦祖担纲主角,吴彦祖潇洒的身姿、利落的身手、沉着的表情成为网友热议的对象。

然而微电影形式的商业广告片并不是网络时代才出现的产物,在被命名为“微电影”之前,这种形式的短片、商业片早已悄然流行。微电影形式的商业广告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由周润发代言的“百年润发”广告,广告时长一分钟,讲述了男女主人公从相识、相恋到分别,最后重新团聚的故事,片子很好地把商业品牌与中国文化联系起来,极具创意地营造了一种“结发百年”的情感意境,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并在1997年荣获第五届全国影视广告金奖。“百年润发”的广告形式是广告微电影的雏形和鼻祖,此后,具有故事情节性的广告越来越多,并发展制作成一个系列,如益达的“酸甜苦辣”系列,飘柔的六个篇章等,都是对这一形式的延续和发展。

2005年,由电影《太极》引出的网络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在网络上热映,因其无厘头式的搞笑对白,对电影的另类解构和解读成为网民追捧的对象。自2012年开始,微电影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各大视频网站,如爱奇异、优酷等都联合名导演、明星制作微电影系列,以微电影为主的微视听系列正越来越受到网民们的喜爱。

二、微电影的定义与特征

微电影是随着网络的发展、技术的革新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媒体样式,它不同于传统的电视、电影和一般的网络视频,而是拥有自身鲜明特征的新兴事物。虽然被定义为“微电影”的商业片、故事短片在网络上愈演愈烈,但是到目前为止,对它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还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完善、形成的过程中。我们暂时可以把微电影定义为:利用数字技术制作,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和“微(超小)规模投资”的视频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微电影是在网络文化迅速发展的过程中衍生出来的媒体样式,拥有“微”的特征,观看模式的零散和随意的特征,其经历了从一开始的拥有技术的草根进行随意性的创作到现在的大牌参演大制作参与的模式。其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短小精炼

从微电影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它“微”小的特征。微电影不同于电影,最大的区别即在于播放时长的缩短,只要小于一般电影的时长,放映时间在1-60分钟之内的影片都可以称作微电影。如果是商业广告电影时长一般不超过3分钟,如果是网络短片时长不超过60分钟。影片内容要求有创意,在很短的时间内表达创作者的意图,构思精巧,往往把故事矛盾冲突最激烈的部分进行深化,弱化背景、开头和结局。因其在网络上拥有广泛的传播性和广大的受众,原本只是草根一族本着兴趣爱好制作的微电影,现在业已被知名品牌、导演看中,成为进行商业宣传的新形式,而且网络平台受众面广,投入成本低,效率高,受到越来越多的商家亲睐。

2.即时互动

网络传播不同于传统媒体单一线形的单向传播模式,它可以做到实时传递,即时反馈,尤其是广大网民关注的社会事件、热点话题,都可以改编成微电影得到更深入广泛的传播,提高人们对社会的参与度,这不是任何一种传统媒体可以比拟的。受众通过网络接收信息,同时也拥有极大的随意性、操控性,甚至可以对原有的材料进行解构、重组,使其表达自我的认识和诉求。受众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接收者,他们借助先进的设备、轻便的工具也能成为信息的制造者和发布者,而他们所传递的信息往往带有更加强烈的主观色彩,最大程度地展现自我价值和意识。如《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如果723》、《青春期》等,人人都可以是编剧、导演和演员,自我表达的需要和渴望得到他人认可的心理也促进了这一形式的发展。

三、微电影对大众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从人类的历史发展可以看出,每一次的技术革命都会带来文化的变革,比如印刷术的发明,报刊杂志的出现,电视、电影的发明到当今的互联网的产生,都对我们的文化,尤其是大众文化产生深刻影响。“我们的文化中的那些大众化产生的,并且通过大众媒介共享的一切东西”都可以称之为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具有商品性、通俗性、流行性、时尚性、娱乐性、依赖性等特点。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大,没有大块的时间用于休闲娱乐,网络这种大众传媒应运而生适应了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而微电影的出现正好满足了当下受众的需求,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消遣娱乐。微电影对当下大众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微电影的出现加速了文化的娱乐化。在市场商品化与大众文化流行的背景下,文化已渐渐摆脱了历史的重负,历史的、批判的、教诲的色彩越来越淡,休闲的、消遣的、戏谑的色彩越来越浓。到了网络时代,娱乐越来越普遍化、大众化,这种娱乐的本质蕴涵着人类追求自由解放的全部含义。追求休闲、渴望娱乐成为当下人们解除压力的最佳方式,无厘头式的搞笑、对信息的解构和对生存现状的追问成为微时代的独特现象。在追求娱乐化的过程中,在渴求被关注被理解的心态下,追求自我个性的表达被强化,在娱乐化的表达中隐现着受众内心的焦虑。

其次,微电影的出现使文化表达更加符号化。在以商品广告为主制作的微电影当中,文化的符号化更加明显,影视明星、商业名人、文化名士成为拍摄的重点,他们即是大众文化、社会主流价值的代表,通过他们吸引普通大众的目光,通过名人的符号化解读传达商品价值理念,但这种解读不是过去那种直白简单的广告经济利益的诉求,而是给人耳目一新,潜移默化,有更佳的视听效果的传达模式,这种模式也更容易被大众所喜闻乐见,更容易使人接受商品内涵的文化价值理念。但是文化的日益符号化也降低了文化的品味,消解了深度,弱化了人们对文化的理解,造成文化的低俗与趋同,传统经典被解构,语言日益浅显与平面。

微电影的产生和发展是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结果,生活压力的增大,生活节奏的加快都使我们没有时间停下来细细品味生活,利用零散的、碎片的时间来消解生活的压力成为大部分人的选择,通过“微电影”的艺术表现方式,人们可以获得更多的精神享受和情感愉悦。但是微电影的发展自有其利弊,如何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助推大众文化的传播,如何更好地传播社会正向的价值理念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1]刘颖.我国大众文化进入分众时代[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3(4)

[2]庄晓东.文化传播:历史、理论与现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彭兰.碎片化社会背景下的碎片化传播及其价值实现[J].今传媒2011(10)

旅游对文化的传播 篇12

关键词:文化旅游,传播,策略

河北省太行山区位于河北省西南部, 北起拒马河, 南至漳河, 西接山西, 东与河北平原相连, 地跨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四市的25个县 (市、区) 。区域总面积3.25万平方公里, 占全省山区总面积的27.6%, 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17%。[1]作为“国家星火产业带”建设的重点区域和京津、华北平原重要的生态屏障, 该地区旅游资源尤其是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涵盖遗址遗迹、人文活动、旅游商品等多种类型, 文化旅游产业正逐步兴起, 其发展的好坏、快慢将直接影响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 然而, 由于多种因素制约, 文化旅游的发展呈现出滞后性和差距性, 其中, 文化旅游传播问题就是一大制约瓶颈。

1 河北省太行山区文化旅游的传播现状分析

1.1 传播过程单向化, 缺乏互动性

依据传播载体的表现形式, 将旅游传播体系分为四类:平面传播、数字及影视广播传播、人物及事件 (展会) 传播、其他类别旅游传播[2]。文化旅游传播作为旅游传播的一个分支, 同样适用于这一体系划分。这些传播载体的传播过程分为直线模式与互动模式, 从受众的接受、参与程度来说, 互动模式优于直线模式, 因此, 要想提高传播效果, 应多采用互动模式的传播载体。然而, 目前河北省太行山区文化旅游传播主要以平面传播和影视传播为主, 传播过程单向化, 传、受双方缺少沟通、互动, 受众在被动的接受中很难产生积极地参与情绪, 直接影响传播的最终效果, 同时单向传播不利于形成有效反馈, 也难以准确判断传播主体广告投资的有效性, 容易形成低效投资。

1.2 传播内容同质化, 缺乏独特性

综合目前河北省太行山区文化旅游的传播内容, 可以发现其同质化倾向严重, 多数传播内容未突出景点自身特色, 很难在受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方面, 文化特色不突出。河北省太行山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包含红色旅游、民俗旅游、遗址旅游等多种旅游形式。然而, 在传播内容上, 多数都走自然风光旅游传播的传统路线, 忽视了文化旅游自身的魅力, 丧失了文化性;另一方面, 个性特色不突出。单拿民俗游来说, 该地区就涵盖了工艺美术民俗、戏曲文艺民俗、居住民俗、信仰民俗、饮食民俗五大类型, 种类繁多、特色各异, 然而, 在传播内容上, 往往“胡子眉毛一把抓”, 忽视特色, 丢弃个性, 以民俗游这一整体概念掩盖了各类型间的区别, 降低了差异性对受众的吸引力, 弱化了传播效果。

1.3 传播活动间断化, 缺乏连续性

根据艾宾豪斯的遗忘曲线原理, 人脑对信息的记忆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少, 因此, 个别或间断化的传播方式很难达到长久的记忆效果, 尤其在这个科技发达、传播便利、信息爆炸的社会中, 传播活动必须具有连续性。而河北省太行山区文化旅游传播活动恰恰就缺乏这种连续性,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 传播活动间隔周期过长。通常, 旅游传播主体会根据旅游地自身情况, 选择在黄金旅游时期进行针对性宣传, 以吸引目标受众, 扩充游客群体, 由于四季更替对风景变化的影响较大, 这种方式非常适合于自然风光旅游传播, 而对于以人文为主的文化旅游, 季节变化对其影响较小, 因此, 单以传统传播方式吸引游客势必会缩短文化旅游周期, 而该区域文化旅游主要采用的就是这种黄金旅游时段的传播策略, 不利于文化旅游的“扩时” (即延长旅游周期) 发展;

第二, 传播活动缺乏阶段编排。编排是对文化旅游传播各阶段传播方式、传播内容如何进行规划、安排的一个形象比喻, 犹如舞蹈的编排要环环紧扣、突出主题一样, 文化旅游传播活动也应围绕传播目的, 通过合理的阶段性布置增强传播效果, 吸引游客, 增加收益。而该区域文化旅游传播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套用他地模式, 缺乏创新和精心安排, 造成传播环与环的脱节, 在这个信息“噪音”充斥的环境中, 减弱了游客对旅游地信息的记忆, 影响传播效果。

2 河北省太行山区文化旅游的传播策略

一流的文化旅游产品, 不但需要一流的产品内容设计和服务质量要求, 还需要用一流的宣传来进行全面打造, 就好比顽石经过匠人的巧手雕琢变成绝世珍品一般, 传播者仿佛匠人, 利用传播活动这双巧手, 将文化旅游产品雕琢成型, 传播到目标受众那里。就河北省太行山区文化旅游目前出现的传播问题而言, 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雕琢、改善:

2.1 提高文化旅游主体的自我传播意识

文化旅游传播开展的好坏, 从根本讲在于文化旅游主体是否具有自我传播意识, 是否积极主动开展传播活动。这里所说的文化旅游主体, 从微观层面看, 指文化旅游景点的投资开发者、经营管理者, 其对景观地具有最直接的管理权限, 经营活动直接影响文化旅游的发展态势, 即直接主体;从宏观层面看, 指文化旅游地的相关政府管理部门, 虽未直接经营管理景点, 但其指导政策、方向对景观地的长期发展状况起到宏观的、决定性的影响, 即间接主体。直接主体和间接主体在文化旅游传播上的意识和态度将直接影响传播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实施效果。

作为直接主体, 应当看清市场, 转换“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思维, 加强传播意识, 加大传播投入, 在景点资源建设的同时, 积极利用各种传播手段进行推广宣传, 使景区物质文化建设、形象建设达到同步走、双丰收的效果, 并将这种传播意识传递给下属工作人员, 形成全员具有传播意识, 全员进行积极传播的有利局面;作为间接主体, 应当积极考察、借鉴旅游建设强省在旅游传播, 尤其是文化旅游传播方面的有益做法, 从全面发展、重点扶持的角度, 大力推进河北省太行山区文化旅游的传播建设, 从政策或资金上鼓励文化旅游经营单位开展合理有效的传播活动, 带动直接主体的传播积极性。

2.2 找准“产品”定位, 深挖特色内容

文化旅游传播的内容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框架, 传播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合理的进行内容设计, 以达到最佳传播效果。这就要求传播主体将文化旅游形象进行合理的定位, 相对于风光秀丽的自然景观而言, 河北省太行山区文化旅游景点吸引游客的焦点更多在于其独特的人文性, 像红色文化、民俗文化、遗址文化等, 包含了大量的人文信息, 通过游览既能丰富游客的休闲生活, 又能使观光者实地了解和学习历史文化, 极具旅游价值, 因此传播活动应把握独特的文化特性, 深挖特色内容, 在文化上做文章, 传播主题、内容要与风光旅游相区别, 使受众耳目一新。以电视传播为例, 传统风光旅游模式主要采取播放景点风光组图的方式, 以秀丽的画面来吸引观光者的视线, 达到招揽游客的目的;文化旅游则应扬长避短, 可用独特的文化“产品”配合恰当的旁白来代替单一的画面, 或将文化“产品”以故事的形式来展现, 用文化内容来吸引受众, 如突出红色文化中的“红主题”, 民俗文化中的“俗味道”。同时文化旅游还可以借鉴创意策划包装的艺术开发模式, 以视觉媒介为载体, 将特色文化内容精心编排, 截取部分展示给受众, 紧抓受众眼球, 使其身临其境进行参观的意愿充分加强。

2.3 实施整合传播, 提升传播效果

河北省太行山区文化旅游要想达到最佳传播效果, 不但要深挖内容特色, 还要积极实施整合传播。整合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 传播媒介整合。将平面媒介与视听媒介相整合, 综合利用平面媒介易详细介绍、广播媒介覆盖面广且广告价格相对便宜、电视媒介感官效果好等特点, 全方位的对受众进行感官刺激, 在受众心理上产生影响;将传统媒介和新媒体相整合, 利用新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介的传播特点来弥补传统媒介的不足, 与受众形成有效的互动, 得到及时的信息反馈, 适时调整、解决文化旅游产品和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增强传播效果;将大众媒介和“景点媒介”相整合, 这里所指的景点媒介是对旅游地自有媒介资源、门票、介绍光盘、购物袋等产品的统称, 利用这些媒介通过行动公众——参观游客把景点有益形象推广出去, 相对于大众媒介来说, 成本较低, 简便易行。在整合时传播主体可根据自身经济实力、游客分布特点、文化旅游内容合理选择媒介进行组合。

第二, 文化旅游景点整合。河北省太行山区文化旅游景点众多, 除少数较为著名的景点外, 由于单一旅游产品吸引力较小和传播力度不够, 多数景点将目标受众群体划定为景观地周边地区公众, 这无疑是对大量游客群的自动放弃, 不利于该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因此景点管理者和有关管理部门必须采取手段进行“扩域”, 即扩大吸引目标受众的地域范围。这就要求文化旅游景点进行整合, 根据景点位置和旅游产品内容的相关性程度, 将几个原本吸引力较小的单一产品整合起来, 推出文化旅游系列游, 如红色文化系列游、饮食文化系列游等, 例如正在建设中的“大西柏坡”项目, 既丰富了旅游线路, 又增添了吸引力度, 使更广阔范围的游客产生游览兴趣, 同时, 丰富的游览内容增添了文化旅游传播内容的充实性和厚重感, 也使单一景点的传播成本降低, 达到一举两得的功效。

两种整合途径虽整合内容不同, 但各有各的优势, 应同步进行, 互为补充, 对于提升河北省太行山区的文化旅游传播效果会起到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行政区划网.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EB/OL].http://www.xzqh.org/quhua/, 2008-10-12.

上一篇:居民生活用气下一篇:汽轮机转子材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