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文化旅游

2024-05-12

回族文化旅游(共12篇)

回族文化旅游 篇1

回族饮食 (又称清真饮食) 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七世纪中叶的时候, 那些从陆地到长安的阿拉伯、波斯的穆斯林商人就已经在经商的同时, 带来了阿拉伯、波斯等地的清真菜点。现在, 经过了一千多年的发展, 在不断的继承、改进、发展过程中, 回族饮食文化形成了一个品种繁多、技法精湛、口味多样、风味独特的清真饮食体系, 在中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回族饮食特色

1、具有宗教特色

回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曾受到伊斯兰教的深刻影响, 所以伊斯兰教是回族民众的宗教信仰。而《古兰经》是伊斯兰教最根本的经典, 是穆斯林世界观和人生观是基础, 是伊斯兰国家的立法依据。它在穆斯林的世俗世界和宗教生活中具有神圣的地位。所以在伊斯兰教义中, 食物分为两类, 即“合法” (哈俩里) 和“不合法” (哈拉目) 食物。

“合法”的饮食包括:可食的肉类原则上规定选择食谷的禽鸟和食草的兽类;植物中食物的选择以五谷为主食, 即稻、麦、稷、麻、豆;五蔬为蔬、瓜、苔、藻、原隰果为副食。

与合法的饮食相对, 回族根据《古兰经》也规定了严格的禁食, 主要是:禁食血液, 伊斯兰教认为动物的血液有害于人性, 不能食用。可食动物都必须经过宰杀, 排净血液, 才能食用;禁食自死的禽畜, 认为动物死亡, 一般是由于伤病、中毒等原因, 本身肉质已趋与腐败, 体内有各种病毒, 人食用则损害人体健康;禁食不以真主之名宰杀的禽兽, 因为伊斯兰教认为一切生物的产生, 都是真主的造化, 故当宰杀禽畜时, 人们必须以奉真主之名而宰杀, 否则属于“非礼妄杀”, 属于秽物;禁猪, 回族穆斯林不但绝对禁食猪肉, 同时也禁止养猪或营运生利, 甚至对猪肉之类的沾染和触摸也视为大忌;禁烟禁酒, 认为就是一切灾祸的根源, 危害很大, 吸烟则认为是“无益的浪费”, 属于禁食的范围。

2、主食中面食多于米食

传统的回族饮食主食面食, 在回族的饮食中, 面食品种达60%多种。尤其是回族饮食中著名的品牌菜, 更是让人们对回族的饮食文化赞不绝口, 并且长期与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杂居中, 吸取当地的饮食文化, 形成各地独具特色的饮食名菜。

3、特殊的食品——油香

油香, 是一种面食, 历来作为一种既尊贵又香甜的食品。制作时, 把用温水和白面搅和好, 分别拍成直径约15厘米的圆饼, 放在油锅里炸熟。分布各地的回族在油香制作的原料上因地而异, 其种类也有不同。但是无论在北方回族, 还是南方回族, 都有吃油香的习俗。油香的来历与穆罕穆德的言行相关, 是穆罕穆德离开麦加去麦地那之后, 源于穆罕默德创教初期, 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4、嗜好甜食

回族的饮食文化中, 甜食具有一定的地位, 因为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阿拉伯穆斯林喜吃甜食的习俗。在阿拉伯地区, 小孩出生后, 会用蜜汁或椰枣抹入婴儿口中, 才会开始哺乳。在中国许多地方, 回族的婴儿出生后, 也会有用红糖开口的习俗。

5、喜爱吃牛羊肉

在回族的菜肴中, 回族特别喜欢吃牛羊肉。其原因有很多, 一是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 禁吃猪、驴、骡、马等肉, 主要吃牛、羊、鸡等肉。二就是牛羊性情温和、其肉味美, 对身体有滋补作用, 而且是一种美好吉祥的象征。

6、茶文化

回族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 饮茶在各地回族带有普遍性。由于回族“大分散, 小聚居”的特点, 形成了风格迥异的饮茶文化, 形成了不同地区的不同茶文化。如极具代表性的是喝盖碗茶又称“三炮台”;回族的茶文化, 不仅是一种生活习俗, 更是一种意蕴深长的文化礼仪和社会关系。茶在婚礼、在节日中的所起的作用, 对长辈表示尊重是回族茶文化的表现形式。

二、对回族饮食文化的思考

1、宗教影响甚大

回族信奉伊斯兰教, 而伊斯兰教的经典、教法、教义对穆斯林的饮食习俗有着很大的影响, 是穆斯林饮食习惯的重要依据和指导, 而《古兰经》是伊斯兰教最主要最根本的经典, 对伊斯兰教饮食的规定更是起着重要的作用。《古兰经》中的明文曾说, “……, 当时安拉对众天使说, ‘我必定在大地上设置一个代理人’……”。这就说明它将信仰伊斯兰教的人们成为一种独一无二的存在——肩负着造物主赋予的代治世界的大任, “代治大地”就成了责无旁贷的天职。为了珍惜安拉赐予的生命和执行安拉赋予的神圣的使命, 故穆斯林十分重视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所以那些“清净无染”、“真乃独一”、“至清至真”的清真饮食就成为了穆斯林能担负起这一神圣使命的有力保障。穆斯林在饮食方面讲究卫生, 对食物有所选择, 摈弃无所不吃的做法, 奉行有所吃, 有所不吃的原则。而且提倡适可而止的原则, 即便是佳美的食物也忌暴饮暴食。

2、善于吸收学习其他民族饮食技术

几百年来, 回族群众汉族等兄弟和睦相处, 引进了多种饮食品种, 例如饺子、馒头、粽子、元宵、月饼等。回族群众在制作这些食品的时候, 并不是生硬的完全照搬, 而是创造性的加以改进, 通过改进他们的佐料、作法, 做成适合他们吃的食品。另外, 回族的部分食品也被其他民族学习吸收, 如元朝回族的“舍而别”, 民代回回人的“卷煎饼”, 清代回族的“豌豆黄”等, 回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在长期的杂居中, 相互交流, 相互学习, 促进了回族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使回族的饮食文化别具特色, 渊源留长。

3、饮食文化下的民族认同

在回族的穆斯林生活方式中, 最为人们注目和熟知的就是他们的独特的饮食方式。《古兰经》对饮食严格的规定和原则, 将他们与其他民族在饮食习惯上形成了鲜明的区别。他们在制作清真食品的全过程中, 就像在举行宗教活动之前做的准备一样神圣。千百年来, 回族饮食文化在宗教的影响下, 形成了一种内在的, 更深层次的, 具有独特的和共同的民族文化和心理结构的文化表现形式。回族的人们在彼此的饮食上有共同的喜好和禁忌, 从而形成了在饮食上的民族认同。中国的绝大多数回族长期处在大分散小聚居与其他民族交错杂居的生活中, 因此与其他民族经济、社会、文化联系极为密切。清真饮食这种本应是回族在日常生活行为中传统饮食的现象和要求, 就被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成为区别其他民族, 具有自己独特民族性和宗教性的一种饮食文化。回族饮食文化成为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心理结构模式的一种特殊的表现, 在维系穆斯林的团结、增强民族的向心力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在民族成员的认同上、民族文化的认同上、民族情感的认同上, 都起着关键性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三、小结

伊斯兰教决定着回族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而回族的饮食文化又间接的巩固了穆斯林的宗教信仰以及宗教认同感和归属感。二者相辅相成的, 都体现了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民族性和宗教性。回族饮食文化承载着回族穆斯林的宗教信仰和浓郁的宗教文化气息, 蕴涵了伊斯兰教的信仰、价值观和审美观。在回族饮食文化的独特习惯中, 我们看到了许多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对于宗教无比虔诚的饮食观, 感受到了在饮食中所树立的民族认同感, 深刻的感受到了回族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参考文献

[1]敏贤麟, 主编.回族文化概要[M].甘肃人民出版社, 2010.

[2]哈正利.回族“油香”习俗的文化解读[J].回族研究, 2000 (1) .

[3]白剑波.清真饮食文化[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0.

回族文化旅游 篇2

银川市实施“153243”工程

晚报讯(记者 王莉萍 通讯员 李小艳)作为自治区五十大庆献礼的重点工程,今年,银川市开始实施“153243”工程,展示展演我市回族民间民俗文化开发成果,整个工程预计在8月份完成。这是记者昨日从银川市文广局了解到的。

去年以来,银川市采取积极措施开发回族民间民俗文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回族民间乐器、乐舞方面,抢救挖掘出羊头弦子、回族口弦、哇呜等一批回族民间乐器。在回族传统婚礼习俗搜集整理方面,已搜集了宴席曲和“表针线”等回族传统婚礼习俗说段。

今年,我市回族民间民俗文化开发成果展示展演工作将实施“153243”工程,即:要开发15种回族民俗乐器、3种组合演奏乐器,创作2部回族民俗乐舞、4个回族婚俗宴席脚本,编辑回族婚俗图片册、回族服饰图册、地毯家具民族工艺品图册等3本反映回族民俗文化艺术的图册。“153243”工程将于今年8月份完成。

回族穆斯林“尔德”节日文化探析 篇3

摘 要: 回族因信仰伊斯兰教所形成的节日习俗具有显著的特点和重要功能,以回族穆斯林两大“尔德”节日为例,它们均展现了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来源和内容以及节日特点和功能。

关键词: 回族穆斯林; 尔德节; 伊斯兰文化; 功能; 特点

中图分类号: K8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21X(2014)01-0106-05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节日丰富多彩,作为民族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文化现象,它反映并影响着民族精神和生活风貌。节日活动,可以说是民族文化生活直接和综合的表现形式。它可以全面或者局部地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历史、经济、物质生活、宗教、习俗、道德、审美观、禁忌等各种文化现象。

节日类型之多很难统计,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往往同一民族因地域不同,节日也不完全一样。同样,不同的民族也有相同节日。节日活动的时间、内容、形式,更是同中见异,异中见同,精彩纷呈。鉴于节日繁复,划分标准难于统一,在此主要依据节日来源、性质,兼及考虑到语系和地域等因素,划分为以下五种类型。(1)宗教节日。例如开斋节和古尔邦节、藏族雪顿节等。该类型节日和节庆活动比较普遍。(2)时令节日。该种类最为普遍。如汉、满、土家族的春节,彝族年等,该类节日通常具有固定的日期,并且亲友相聚共同庆贺,伴有娱乐歌舞、民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3)庆丰收节日。该类节日起源很早,与农业密切相关,是在各民族中流行普遍的节庆活动。如藏族望果节、满族添仓节、白族栽秧会等。该种节日与农事紧密联系,欢庆丰收,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伴有多种形式的娱乐活动,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4)传说型节日。如藏族的俄喜节和达玛节,哈尼族的祭龙节,布依族的六月六,彝、白、纳西、哈尼等族的火把节。该类民族节日来源都与传说故事相关。(5)纪念型节日。这是指为了纪念某个重要日子而一年一度举行的节庆活动,多产生于现代。一般分国际的和国内的两种。如“五一”劳动节,“三八”妇女节,国庆节和建军节等。

伊斯兰教的传入中国与回族的形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回族的传统节日明显受到伊斯兰教影响,多为宗教节日。伊斯兰教的总纲要求是内心诚信、口舌招认、身体力行。简言之,必须履行根本要求,坚持认主独一和六大信仰:信真主、信天仙、信经典、信圣人、信复生、信前定。在生活的实际言语行动中,践行“五功”,即念、礼、斋、课、朝。本文以回族穆斯林“尔德”节日为例,以最核心的认主独一和“斋、朝”功课为主要探究对象,介绍回族传统节日习俗的来源和内容,对节日特点和功能做一探讨。

一、回族穆斯林尔德节日习俗来源和内容 

(一)开斋节 

国内有回、东乡、保安、撒拉、维吾尔、哈萨克、塔塔尔、塔吉克、柯爾克孜、乌孜别克等10个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另有“白回”“傣回”“藏回”“蒙回”以及汉族穆斯林一同欢度此节。就国际而言,这是全世界穆斯林欢乐吉庆的节日。开斋节系阿拉伯语“尔德•菲图尔”的意译,突厥语系称之谓“肉孜节”。时间以伊斯兰教历(即希吉历、回历)计算,在十月一日。九月是斋戒月(赖买丹的月份,阿拉伯语),该月正是《古兰经》下降之月,“赖买丹月中,开始降示《古兰经》,指导世人,昭示明证,以便遵循正道,分别真伪,故在此月中,你们应当斋戒”(《古兰经》2:185),①①《古兰经》,马坚译,法赫德国王古兰经印制厂,1987(回历1407)。括号中数字表示(章:节),下文同,文中所引均据此版本,将不另注。 即规定所有健康的成年穆斯林男女都要履行斋戒功课,称作封斋或把斋,从黎明到黄昏戒除饮食男女,谨言慎行,自我反省,克制私欲。此为“五功”之一,定为主命。斋功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本要求,主要指饮食男女;第二层是指肢体斋,即言行之端庄和修善;第三层境界是心灵斋。“人性是贪吝所支配的”(4:128)“达五德啊……不要顺从私欲,以免私欲使你叛离真主的大道;叛离真主的大道者,将因忘却清算之日而受严厉的刑罚。”(38:26)真主警戒作为大地的代治者达五德圣人以及人类应当时刻警醒并戒除私欲,清洁心灵,升华品性。

斋月被看作忏悔之月、行善和宽恕之月。“你们绝不能获得全善,直到分舍自己所爱的事物,你们所施舍的,无论是什么,确是真主所知道的”。(3:92)真主说:“如果你们行善,那么,你们是对自己而行善;如果你们作恶,那么,你们是对自己而作恶。”(17:7)又说:“谁以善债借给真主,他将以许多倍偿还他。”(2:245)穆斯林普遍热衷在斋月中践行善举,获得真主喜悦,因为“行一个小蚂蚁重的善事者,将见其善报;作一个小蚂蚁重的恶事者,将见其恶报”。(99:8)穆斯林的根本信仰在于认主独一,崇拜真主的根基和体现在于完美“五功”。斋功是被穆斯林普遍重视的。尤其重视斋月中的盖德尔之夜(Laylah al-Qadr),穆斯林普遍遵守“守夜”或“坐夜”的宗教习俗。此夜是伊斯兰教对《古兰经》始降之夜的敬重称谓。“盖德尔”系阿拉伯语音译,为“前定”“定命”“高贵”的意思。该词始见于《古兰经》第97章,译作“高贵的夜晚”或“珍贵之夜”,即“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我在那高贵的夜晚确已降示它,你怎能知道那高贵的夜间是什么?那高贵的夜间,胜过一千个月,众天神和精神,奉他们的主的命令,为一切事物而在那夜间降临,那夜间全是平安的,直到黎明显著的时候”。(97:1-5)根据经注学家的解释,该夜为真主开始向先知穆罕默德颁降《古兰经》经文之夜,即把“记录在一块受保护的天牌上”的全部《古兰经》经文按其原行踪降到距离世间最近的天体,以引导世人从迷惘中走向真主的正道,故称“高贵之夜”;该夜还是真主预定世间万事万物的命运之夜,并于该夜派遣众天使降临世间料理事务,显示了真主作为最高唯一主宰的绝对权威,故又称“前定之夜”或“权力之夜”。通常用来专指伊斯兰教历9月(莱麦丹月)第27夜。由于《古兰经》明示盖德尔之夜“胜过一千个月”,天使降临,彻夜平安,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说过:“谁使该夜充满生气,谁就有资格进入乐园。”所以穆斯林十分重视这一珍贵之夜。逢时,男子聚集在清真寺内,进行换水、听“卧尔兹”、礼拜、跟随阿訇赞主赞圣、为亡人祈祷等活动。妇女在家制作油香和馓子送到清真寺里,供礼拜者享用。有的妇女还会打开箱柜,以示迎接真主恩降给养和吉祥。这一夜,家家灯火通明(旧时点油灯、蜡烛),以示庆祝,感谢真主。这种为求得真主的回赐而彻夜不眠的活动,即为“坐夜”或“守夜”。

当穆斯林圆满完成斋月功课后,就是完成了真主给人类的一项定制、一件重大的善功。开斋的吉祥、喜庆不言而喻。全体的穆斯林男女老少,起个大早,重新做了“务斯里”(大净、沐浴),穿上最好的新衣,擦上香水,里外打扫干净,收拾整齐,每人施舍钱物,履行开斋捐的义务。共同庆贺,朗诵赞词,到郊外或聚集清真寺,参加会礼,聆听伊玛目的卧尔兹(演讲)。然后,大家走亲访友,互致“赛俩目”祝福品尝早已准备好的美味佳肴。有时,穿插一些游戏与娱乐活动,持续3天。人们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喜庆祥和安乐却不放纵狂欢。

nlc202309042012

关于斋功要义,学者们多有论述。刘智的《天方典礼》中说:“斋非仅止食止色也,务斋诸耳目身心,故斋之日,不起妄念,不动尘思,举止唯敬,语默为恭。”“真回老人”王岱舆概括斋戒的意义:“省过,节欲,清心”[1]188。“真主谕云‘斋属予’盖主清净,无情欲饮食诸缘,人能斩绝诸缘,习主清净,自然相近于主矣。此斋之极义也”[1]189。真主在经文中阐明,斋戒的目的在于“以便你们敬畏”。先知穆圣(愿主福安之)說:“斋戒是一面盾牌。凡是斋戒者,均不得讲丑活,做蠢事。即使有人向他挑衅或辱骂他,他都应当说:‘我是斋戒者,我是斋戒者。’”[2]177同时,他会记起自己是有“人性”而不是“兽性”的人。斋戒最重要的在于锻炼斋戒者内心修为的境界——只有真主才是监察者——遵循真主的命令。穆圣说:“谁不能放弃说谎与作伪证,那么,真主就不需要他放弃饮食。”[2]178伊斯兰斋戒的精神在于敬畏真主,求主喜悦。正如《古兰经》中说:“我创造精灵和人类,只为要他们崇拜我。我不望他们的供给,我也不望他们的奉养。”(51:56-57)

斋戒具有多方面的义理和益处。例如,斋戒能令人敬畏真主,虔诚拜主;有利于提高道德修养,加强自律精神;能够使富人体恤穷人,培养恻隐之心,扶困济贫;能有利于产生贫富之间的社会平等意识,有利于协调人际与民族关系,有利于构建和美社区与和谐社会;更能磨练人的意志与耐性;等等。这不论是对于社会还是对于个人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和重要影响。

在此有必要指出两点:其一,斋戒对于人类而言并非如同常人(非亲历体验者)所想像的,认为这是一种“残酷”的事。真主给人类的定制中蕴藏着益处和妙处,在灵活性之中又彰显着人性之大美。真主说:“你们中有害病或旅行的人,当依所缺的日数补斋。难以斋戒者,当纳罚赎,即以一餐饭,施给一个贫民。自愿行善者,必获更多的善报。斋戒对于你们是更好的,如果你们知道。”(2:184)经文中的“难以斋戒者”,就是指年迈的老人、体弱的病人、孕妇、乳母、痊愈无望的病人;这些人不必封斋,也无需补斋,只需依所缺的日数每天供给一个贫民一日的饭食——其限量为一个中等饭量的男人能够吃饱[2]180。“真主要你们便利,不要你们困难,以便你们补足所缺的日数,以便你们赞颂真主引导你们的恩德,以便你们感谢他”。(2:185)“真主只依各人的能力而加以责成”。(2:286)重要的是人们通过切身体验领悟其中所蕴含的斋戒精神。斋戒的确是一项利人利己有益于社会又充满人性的美好功课。其二,斋戒不仅仅是穆斯林必须遵循的律令。作为“全世界的主”(1:2)真主说:“信道的人们啊!斋戒已成为你们的定制,犹如它曾为前人的定制一样,以便你们敬畏。”(2:183)这说明在天启的教律中,例如犹太教和基督教律,也都有斋戒的律令,它曾是以往那些古老民族的律例。

(二)宰牲节 

这是“尔德•阿杜哈”的意译,阿拉伯语音译作“古尔邦”,意为“牺牲”“献牲”,本意为接近,引申为通过牺牲,行善干好,来接近真主。时间在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教律规定,十二月上旬为“朝觐”的日期,来自全球的穆斯林不分民族、种族、肤色、国籍、职位等齐聚圣地麦加,履行宗教功课,最后一天即十二月十日以宰杀牛羊驼共餐庆贺。“天房大会,俗称小节,继往圣之遗迹,遵历来之古礼,大众宰牲,最为切要,实为近主之因由,可渡业缘之火海”[1]119。“真主悯世人离散,忘自己之从来,乃命阿丹阐扬大众,平生一次,朝觐天房,参悟正道”[1]189。“是时省悟,随即斩断万缘,超越生死,思还大命之乡,完结先天之约,复命归真,一心向主,此清真朝觐之义也”[1]189。

宰牲节的来历是:真主慈悯先知伊卜拉欣,使其晚年得子易斯玛仪。先知伊卜拉欣夜梦真主令他宰子献祭,以考验其对于真主的忠诚。当父子两人唯命俯首时,真主派特使送来一只黑头绵羊代替。“夫以无过之牲灵,罚赎有过之君子,名虽施济贫难,理括财色身体。俗子无知,反古道而不遵;清真至理,非智人而不悟”[1]120。从此,牺牲节的宰牲之礼相沿至今。牺牲节的奥义在于,表现了伊卜拉欣父子对真主的忠诚,以及易斯玛仪对父亲的孝敬。故又称“忠孝节”。该节日表达了人们对主道的奉献牺牲精神。庆贺仪式类似开斋节。不同的是:宰牲。各人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或一人一羊,或七人一牛或骆驼。挑选膘肥体壮,外形美观的,不许以有伤牲畜充代。表示牺牲自己的心爱之物来接近造物主。“内处兼特,不偏不倚,始为正道也,因正人之与真主,其中有三大障碍:乃财物也、恩爱也、自己也”[1]120。“三障未超,怎得清真世界;四牲未降,终堕昏迷苦海”[1]120。肉三等份,分别用于馈赠亲友,施舍济贫和自家享用。广义的牺牲之物则可泛指人的体力、智力、精力、财力乃至生命。当主道需要时,毫不犹豫地奉献,以实现人生之最大价值。在新疆牧区的哈萨克、柯尔克孜和塔吉克等族,还举行刁羊、赛马、摔跤等文体活动,热烈庆祝。

二、尔德节日文化特点和功能 

通过对回族穆斯林尔德节的介绍,我们发现回族传统节日中展现出来如下信仰习俗特点。

(一)民族性和群体性 

世界上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民族节日,各民族节日丰富多彩,并非雷同。节日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性。回族亦如此。人们是需要一种民族归属感的。节日恰好是一种大众共同参与的社会文化活动。回族节日活动中处处彰显出基本上是全民族信仰伊斯兰教的群体性显著特征。在当下开放、自由、多元的时代浪潮里,虽有淡化或弱化信仰意识的趋势,但坚守者占据主流。(二)周期性和朴素性 

节庆时间周而复始且举行欢庆的时间又相对固定,有着全体穆斯林高度集中一致的表现。同时体现了人们在非常时间段里宗教生活的朴素性。斋月为伊斯兰教历九月,开斋节在伊斯兰教历十月一,朝觐时间为伊斯兰教历十二月上旬,这些都具有全球一致性。这种周期性的节日庆典也是信仰习俗中展现得最充分和最凸显的部分。相比较而言,在更多普通的日常生活中,回族的信仰习俗例如清真饮食等也是随时处处可见的,展现出更多的朴素性特点。

(三)稳定性和区域差异性 

回族深受伊斯兰文化影响而形成的生活习俗,日积月累就具有了一定的稳定性。同时,由于回族穆斯林居住区域、自然历史、地理环境及受汉文化影响程度之不同,造成在节庆活动甚或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极大的区域差异性和地方性特点。例如,同样是走坟,宁夏回族是在“尔德”会礼后,请阿訇甚或由自己念诵《古兰经》,以纪念亡人;山东乡村的回族选择在春节前请了阿訇去“走林”(即走坟),在时间上同于汉族,而在具体行为上又有所区别,不同于汉族的烧纸上香、以点心水果等食品去祭奠亡人。

(四)多样性与复合型

认主独一的信仰是根本的、核心的、不变的,但习俗在节日与日常中的表现包含着丰富的要素与内涵,回族因受伊斯兰和中华文明的双重哺育而彰显出一种包容多元的复合型文化特点。信仰习俗在节日庆典中呈现出神圣性与世俗娱乐性的多样性统一。

(五)跨区域性 

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在谈到斯拉麦坦(Slametan)的集体宴会这种仪式时,强调它能有效地达到两个效果:“谐调最终的价值观,有效整合以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结构,也能满足农民大众特有的协调理智、稳定情感的心理需要。”[3] 回族穆斯林基于共同信仰使他们超越了地域性差异。正所谓“天下回回是一家”。 

nlc202309042012

信仰在一个民族的生活中占有毋庸置疑的重要地位。回族传统节日在民俗生活中发挥着多种功能。

(一)凝聚整合功能 

此处的“凝聚”指在节庆活动过程中,从整体上所展现的一个民族特有的民族凝聚力及其精神风貌,也指表现在地理、乡土方面的特征以及由此而形成的集团(或集体)型特征。共同的伊斯蘭信仰所形成的相同习俗特性在节庆活动中协调着民族内部关系,确立民族认同,起到联系纽带作用。还使紧张情绪得以释放、缓解,情感得以进一步加强,于团结中获得精神支持与生活服务,从而实现全民族的文化整合与社会控制。该功能在宗教节日和庆丰收节日类型中体现的尤为显著。笔者认为越是与一个民族、地域、集团的整体荣誉和核心利益关系密切,就越容易形成这种功能,发挥作用也越强大。这也彰显了一个民族或地域集团群体的强劲生命力、创造力及其发展潜力。

(二)社交功能 

节日不仅为民族内部的交流提供了具体而生动的时空场景,而且也为民族内部与外部世界之间的社交提供了良好契机,这都有利于增进人们彼此之间的了解,并有助于建立睦邻友好的族际关系,对民族自身发展和民族互动的意义自不待言,并且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进步起到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因信仰习俗的一致性,在节日聚会中也为青年男女交友提供了便利时机与条件,如果由此进一步发展而缔结婚姻,就衍生成一种特别重要的功能——联姻功能。反之,联姻关系从一定程度上又强化了人们间的社会交往与互动关系。

(三)传承和变异功能 

传承即历史继承性,习俗也是历史遗传或沿袭的结果,具有一种代代承传的特点。尤其是信仰习俗对于保存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习俗也带有一定的变异性特点。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关于产生变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时代变迁、地域差异、生产经济的发展、政治文化因素,等等。作为一种民族习俗文化,它在承传和变异的历史长河中,也呈现出延承、革新、发展和创造的动态特点。

(四)对经济文化交流具有促进作用 

节日活动为人们提供了重要契机。经济活动既指向民族、区域、集团内部又指向其外部,特别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这一点就表现的愈加显著,现实意义更加重要。这是由人类族群和信仰团体的内部需求和外部需要决定的。通常来说,这对于参与双方或多方而言,都是一种必要的互惠性活动。宗教节日如朝觐活动,在圣地聚集了全球穆斯林,他们完成主命功课的同时,也为彼此的交流合作提供了巨大的商贸可能性。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族群的人彼此尊重,增进了解,建立友谊,加强团结,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互动中促进经济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繁荣。

(五)起到重要协调功能 

真正的信仰是真善美的,也是至仁宽容的。对于信仰习俗的了解和认识有利于调节民族间(也包括民族内部之间)的和美关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与促进民族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回汉民族关系,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第六,放松功能。回族传统节日活动中,也常常安排有教门拳之类的武术表演、踩高跷、游艺、体育、中阿文书法、绘画、教门知识竞赛等文体活动,这对于在快节奏繁忙的现代社会里生活的人们,起到调整节奏、缓解和释放身心压力的重要功能。

最后有必要指出的是,任何一种习俗都是人类文明多元互动与多元互融发展的结果,并且伴随着时光之流,又体现为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王岱舆.余振贵点校.正教真诠•清真大学•希真正答[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

[2]阿费夫•塔巴尔.伊斯兰的精神[M].欧麦尔•王秋平,译.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5.

[3]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180.

[责任编辑:刘兴禄]

A Cultural Analysis of Erde Festivals of Hui Muslims

LI Hua

(Institute of Cultur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250100; 

Institute of Hui Islam, Ningxia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Yinchuan, Ningxia, 750021,China)

Abstract:

The Hui believe in Islam and their festival customs have strong religious features and important roles. The two Erde festivals, for example, they are characterized by distinctive cultural sources, rich contents and important functions.

Key words:

Hui Muslims; Erde festivals; Islamic culture

回族文化旅游 篇4

1 沙甸回族文化旅游的SWOT分析

S WO T分析又称竞争态势分析, 即优势 (S t r e n g t h) 、劣势 (Wea k ness) 、机遇 (O ppor t u n it y) 和威胁 (T h reat) 分析。本文运用SWOT模型对影响沙甸回族文化旅游的各种内部因素 (优势和劣势) 和外部因素 (机遇和威胁) 作出分析, 为沙甸回族文化旅游开发策略提供依据。

1.1 优势 (Strength) 分析

(1) 区位优势。沙甸位于滇南“个开蒙城市群落”中心区域, 地处红河州个旧、开远、蒙自和建水四县市交汇处, 交通极为便利, 国道326昆—河公路与国道323鸡—石公路、泛亚铁路穿境而过, 即将开工建设的红河机场与沙甸近在咫尺, 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为沙甸回族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基础保障。

(2) 经济优势。沙甸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以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为主的非公企业是地方民族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目前, 兼有建材、餐饮、运输、食品加工等行业的各类企业422户, 从业人员7615人。2011年, 沙甸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3.56亿元, 非公经济总收入占沙甸社会总收入的90%以上[1]。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使沙甸回族文化旅游开发的资金投入得到保障, 对开发高品位、高层次的旅游资源提供了必要的财政支撑。

(3) 资源优势。沙甸回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具有强烈民族意识和宗教意识的传统文化, 积淀了丰富且独特的回族文化资源。有见证沙甸文化历史的鱼峰书院、“舍西德”陵园;有中国著名的回族学者马坚、林松教授等名人文化;有中国以及东南亚地区伊斯兰教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沙甸大清真寺;有体现民族特色的穆斯林大街和回族民居;有氛围浓厚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等节庆文化;有款式多样、质地优良的回族服饰和伊斯兰风格的工艺品;有迎宾待客的沙甸油淋鸭、油淋干巴、风味烧烤、蒸糕、油香等清真美食。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元素共同构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资源优势。

(4) 客源优势。从国际国内市场来看, 分布广泛的穆斯林对异域伊斯兰文化的了解需求日益旺盛, 心理上的亲切感使得沙甸回族风情对于散居各地的穆斯林来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他们不仅是沙甸回族文化旅游发展中的潜在客源, 同时也是一支优秀的旅游宣传力量。

1.2 劣势 (Weakness) 分析

(1) 核心形象定位缺失。旅游核心形象的认知和塑造是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旅游形象定位准确不但可以提高沙甸回族文化旅游的知名度, 还能大大提升旅游市场的号召力和竞争力。目前, 沙甸虽然提出了建设“中国·沙甸回族文化旅游小镇”的目标, 但在规划中还没有根据自然和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准确的形象定位。与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小镇相比, 处于市场竞争劣势。

(2) 生态环境有待改善。沙甸三十多年的工业化发展道路, 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但同时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有色金属的冶炼和加工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沙甸及周边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 空气质量下降、河流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城镇环境卫生整治有待进一步提高。

(3) 管理和服务能力有待加强。随着旅游景区规划的不断实施和完善, 沙甸回族文化旅游小镇各项旅游要素基本齐全, 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 旅游小镇初具雏形。据不完全统计, 每天到沙甸参观考察的人数近百人, 一年累计超过三万人, 尽管旅游人数不多, 但对沙甸的旅游管理和服务能力已形成严峻考验。一是没有专门的旅游管理、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 高层次的旅游开发和管理专业人才匮乏;二是接待游客最多的餐饮业还停留在家庭式经营阶段, 从业人员的素质偏低, 服务质量和水平不高。

(4) 回族文化旅游产品类型单一。由于回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形成的民族禁忌, 使回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挖掘难度加大, 导致开发的旅游产品类型单一, 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而旅游产品开发与营销不仅仅是对物质的考量, 更多的是要通过对民族文化资源的梳理和挖掘, 开发出更具吸引力的文化产品, 以适应游客参与和体验型旅游需求。

1.3 机遇 (Opportunity) 分析

(1) 政策机遇。第一,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给沙甸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第二, 沙甸属于边疆民族地区, 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区域;第三, 沙甸是云南省政府确立的省级重点乡镇, 在旅游发展规划中被列为云南省第二批特色旅游村建设单位;第四, 云南省政府决定用三年时间将沙甸创建为“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第五, 在红河州提出民族文化强州的发展背景下, 红河州、个旧市的“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把沙甸回族文化旅游小镇列为重大旅游项目。因此, 抓住机遇, 充分利用好优惠政策, 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投入, 以此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旅游生态环境, 使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沙甸新的经济增长点。

(2) 市场机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旅游已经成为国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 成为拉动内需的主要领域。2011年, 红河州累计接待游客约1310万人次, 实现旅游业总收入约86.3亿元。春节黄金周期间, 接待游客达80.63万人次, 接待量蝉联云南省第二, 自驾车游人数持续攀升, 城乡旅游持续升温, 红河旅游热点效应正在形成。沙甸应立即采取措施, 抢抓机遇, 顺势而为, 主动融入红河旅游大市场, 壮大旅游小镇的经济活力与实力。

1.4 威胁 (Threat) 分析

(1) 同类旅游地竞争的威胁。国内特别是西部地区, 少数民族较多, 围绕民族文化开发旅游资源的方式具有相似性, 旅游产品也趋于雷同。譬如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回族文化旅游开发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永宁县纳家户村是游客公认的中国最有特色的回族村寨, 被誉为“中华回乡”。省内的大理、丽江、楚雄等地也结合当地民族特色, 开发了众多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旅游市场广阔, 成熟度较高。州内的弥勒县、建水县、元阳县、金平县和红河县的特色乡镇也在积极争取政策扶持, 大力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大批旅游景区的出现, 必然加剧区域同类旅游产品的竞争态势。

(2) 回族文化受外来文化影响的威胁。宗教信仰与民族习惯等形成的民族禁忌较多, 使回族文化具有保守的一面。随着大量异地异族游客的涌入, 其思想观念、生活习惯、文化活动必然会表露出有悖于回族禁忌的行为举止, 包容这些行为, 回族文化的原生性将受到被扭曲的威胁, 抵御这些行为, 则会导致旅游客源的大幅减少、旅游市场范围缩小, 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的提升。

基于上述SWOT分析, 沙甸回族文化旅游具有明显的开发优势, 只要在开发过程中, 把握好发展机遇, 充分利用自身优势, 采取有效措施弥补劣势, 把威胁化为发展动力, 就能锻造出彰显回族文化特色的旅游名镇。

2 沙甸回族文化旅游开发策略

2.1 缜密规划, 优化布局

(1) 完善生态环境规划, 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沙甸从单一的“有色产业”向旅游产业拓展, 必须要秉承绿色发展理念, 加大沙甸及周边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规划力度, 建设和完善城镇和景区绿地系统, 整治受污河流水体并沿线绿化, 依托自然地形地貌、湖泊水体和生态农田, 规划布局合理、和谐自然、安全宜居的生态环境。正确处理好城镇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使旅游产业与环境、社会、经济同步协调发展。

(2) 完善旅游景区规划,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目前, 沙甸以大清真寺为中心, 按照“一街三区”布局构想, 现已建设完成穆斯林大街, 已开工建设特色餐饮商贸区、行政办公区、特色商品和文化休闲区, 其他景区如和谐广场、回族文化馆、文化公园及相关配套工程已陆续开工建设。在不断完善景区规划的同时, 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将“一街三区”赋予深厚的伊斯兰文化内涵, 使之早日成为滇南独特的回族文化旅游小镇。

2.2 挖掘内涵, 贴切定位

(1) 突出回族特色, 挖掘文化内涵。具有民族性的特色旅游资源要经过适度开发才能形成富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 沙甸回族文化旅游开发应坚持“上档次, 有特色”的原则, 围绕回族文化主题开发旅游项目和旅游商品。通过开展伊斯兰文化节庆游、清真美食节、“回族人家”农家乐, 举办“回族学术研讨会”、“民族团结论坛”、“回族特色商品展销”等活动, 充分挖掘回族文化内涵, 开发不同类型的回族旅游商品, 努力营造滇南回乡的文化氛围。

(2) 贴切定位旅游形象, 展现沙甸文化特质。旅游形象的定位是旅游地自然环境、人文地理和文化内涵的集中体现。沙甸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典型的回族文化资源, 又是云南省重点创建的国家级民族团结示范区。本文认为, 沙甸的旅游形象可以围绕上述资源, 将沙甸回族文化旅游形象定位为“人文沙甸·和谐回乡”, 既融入沙甸的历史文化, 又体现了党的民族政策。

2.3 培养人才, 夯实基础

(1) 建立旅游管理机构。提高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是当前沙甸发展回族文化旅游的基础, 对加快沙甸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建立健全旅游管理机构, 结合评级标准, 对景区实行规范管理、科学管理, 提高游客对景区的满意度。

(2) 培养回族旅游人才。加快对回族旅游人才的培养, 加大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 尤其要针对回族宗教文化开展专属性服务内容方面的培训, 熟知伊斯兰教的相关知识, 了解穆斯林群众的生活礼仪, 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5]。

(3) 完备公共服务体系。促进旅游相关产业如交通、餐饮、宾馆、金融、休闲娱乐等行业的配套设施整体升级, 形成较为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 不断夯实旅游基础。

2.4 广泛宣传, 扩大影响

围绕沙甸整体旅游形象定位, 以回族文化旅游为核心, 运用各种媒介、时机和场合, 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手段进行立体宣传, 借助宗教节庆文化、名人文化, 扩大沙甸回族文化旅游的影响力。抓紧实施品牌战略, 以先进的营销理念对沙甸回族文化旅游进行整体策划、包装、宣传和营销, 提升沙甸形象与旅游小镇的知名度。

2.5 加强合作, 共同发展

首先, 政府部门应加快招商引资工作, 通过市场号召力吸引民间资本加入, 鼓励各种投资主体共同参与旅游业的开发建设, 使之进入市场化良性发展轨道;其次, 沙甸应主动与周边县市景区建立战略联盟关系, 加强与旅游经营单位的沟通协调, 成立合作旅行社或旅游企业, 精心制订旅游线路, 共同拓展红河旅游大市场。

3 结语

超强的民族凝聚力、浓厚的宗教信仰意识以及爱国爱乡的沙甸精神, 是沙甸回族文化的全部特质, 它是云南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在保护好民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 应充分挖掘回族文化内涵, 开发更多具有民族性和知识性的旅游产品, 让沙甸回族文化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 不断促进民族地区民族团结和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沙甸区概况.红河州2012年年鉴, 2012.

[2]马东跃.宁夏回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1) .

[3]红河旅游.红河州2012年年鉴, 2012.

回族文化旅游 篇5

马关卫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2017级 贵州威宁

调查时间:本人利用平时放假时间进行调查。

调查地点: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迤那镇茨营村茨营组。

调查过程:通过平时对本村日常风俗习惯的了解及在村里社区服务中心调查资料。调查方法:文献法、实地考察法、网络搜集等。

一、茨营村简况

1、地理位置

茨营村(贵州省威宁县迤那镇下辖村)位于迤那镇西南面,属迤那镇2类贫困村,总面积12.94平方公里,与本镇中海村、乡民村和观风海镇、斗古乡接壤。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是迤那镇回族聚居村。所辖组:茨营组,合营组,关营组,营盘组,营山组,双龙组。

2、资源概况

茨营村是迤那镇的农业大村之一,全村耕地面积7859亩,人均占有耕地约2.74亩。耕地主要分布在半山缓坡地带及低凹缓坡地带,土壤较为肥沃,以黄土壤和白沙土为主。农产品主要以玉米、马铃薯为主,经济作物以烤烟为主,干果主要是核桃。种植业以玉米、马铃薯和烤烟为主。在村经济结构中,农业是支柱。村内矿产资源主要是煤,埋藏较浅,一般在2—6米左右,发热量较高,多属含硫煤。畜牧业以养牛、养猪和养羊为主,2016年末,全村大牲畜存栏4526头(匹),出栏2413头(匹)。农民人均纯收入3100元。

3、人口构成及文化素质

主要民族成分:回族,彝族,汉族,苗族。2016年末共有703户3079人,其中茨营组有回族117户共499人,汉族51户,共209;茨营村人口密度为192人/平方公里。全村有劳动力1432(18至60周岁)个,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小学文化876人,占劳动力总数的64.89%,初中文化589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2.11%。劳动力主要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外出务工的人员较少,约有400人。

4、基础设施状况

茨营村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有村级小学1所、村级卫生室1所清真寺三所(茨营组、双龙组,合营组各一所),人饮管道5公里,村级公路较少,只有6公里,有通组公路,农业基础设施有的小水窖120个,没有农村沼气池,人畜饮水小水窖只有150个,蓄水量少。

5、产业发展状况

茨营村产业单一,只有种植业和养殖业。主导产业不突出,且小而全,科技含量低,耕作粗放。2010年农民人均占有粮食405公斤。

二、当地农作物

1、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玉米、洋芋、大豆、黄豆等。

2、水果类有:核桃、樱桃、桃子、杏子、梨子、李子、沙果、榛子、雪莲果、桑葚、杨梅、山楂、石榴等。

三、民族介绍

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又称礼拜寺。公元7世纪中叶,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定居。公元13世纪,蒙古军队西征,西域人大批迁入中国,吸收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回族。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天津、北京、上海、江苏、云南、河南、山东、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也有不少聚居区。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吸收了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生活习俗,服饰特别。回族有小集中、大分散的居住特点。在内地,回族主要与汉族杂居;在边疆,回族主要与当地少数民族杂居;大都分布于水陆交通线上,因此经济文化较为发达。回族主要从事农业,有的兼营牧业、手工业。回族还擅经商,尤以经营饮食业突出,喜食炸油香。

四、名称来历

回族的“回”字,是沿用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旧称“回回教”中的“回”,回字“大口里有小口”,取该字意在告诫人们要言行一致,而且这与伊斯兰教的信仰——“口舌承认,心里诚信(穆罕默德奉安拉之命的宣教)”是相符合。所以从文字的演化上讲,回族的“回”在意思上其范围缩小了。

隋唐时期的胡人、蕃客、胡商,实际主要是指来自波斯和中亚地区的人群(可参见《太平广记》等唐代的记载),这些胡人有侨居也有定居,定居所住的地方叫“蕃坊”,这就是回族习惯把聚居地称为“回坊”的来由。侨居的则来往于丝绸之路和香料之路从事商业活动,从事经商的胡人蕃客,会选择寒冷季节到来前赶回去,气候转暖时再回来。回族民间有说法认为,这是被汉语人群称做“回”或“回回”的原因。国内史学界则多认为是“回回”是“回纥”、“回鹘”的异写或音转。唐代的在华胡人中,还有波斯和中亚小国的一些王族和平民,他们是为躲避阿拉伯人的侵略,逃亡而来。《四夷馆考》中说到:“回回在西域,地与天方国邻”。元代之前,“回纥”、“回鹘”和“回回”,这三个词在的汉语文献中没有明确的界限,几乎是同义词,在不同作者的汉文史籍中通常是交替混用,所指囊括了西域、漠北胡人直至中亚和波斯一带人群,用回回一词称呼来自回鹘地带还往西的人则显得更多一些。宋元时期,分布在中东部的回回(粟特、犹太、波斯等胡商成分较多)以及部分回纥、回鹘被称为回回人;而分布在漠北一带的部分回鹘、回纥或回回,则联合当地一些民族西迁后形成畏吾儿,还有的发展成为塔吉克、乌兹别克等西域民族。此际,胡人、回鹘、回纥这类称谓,在史书记载中基本消失。“回回”一词明朗起来,在官方的诏谕和汉文记载中凡涉及到民族的一般为“蒙古、畏兀儿、回回、也里可温、河西、契丹、女真、汉人”这类字样。

元代“回回”在官方或汉语史籍中除了指已经定居在中国境内的回回人外,通常也指的是比“畏吾儿”更西的人群,也就是“葱岭以西、黑海以东”——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伊朗、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阿塞拜疆以及哈萨克斯坦、伊拉克、土耳其和高加索部分地区。宋元以至明清期间,除了明代的撒拉等族外,凡是从这一地区入华的商人、工匠、军士、学者等几乎都自然的归入回回人里。历史长河中,这一地带分分合合,时而统一为一个国家,时而分裂为诸多小国,虽然不同国家不同族群在语言和文化的细部上存有差异,但整个文化面貌和人种上则大体一致,也都有禁食猪肉等古老的西域民族传统。

明代,“回回”和“色目人”在汉文记载中并用,如《大明律》有关律条正文下面的纂注中,通常有“色目即回回”的释文。但也有使用“回辉”的现象,如呼和浩特清真寺清真寺内存有“洪武皇帝御制回辉教百字”碑。“杭郡重修礼拜寺记”也有“回辉氏”一语。明万历四十一年的北京牛街礼拜寺“敕赐礼拜寺记”碑中,回族自称为“回回”,这是目前为止回族人以回回自称的最早证据。实际回回做为自称的年代比这早得多,只是由于相关历史文物、记载被毁坏和篡改掉了,也和各代封建统治者的文字狱有直接的关系。

回族一词做为民族称谓,目前有据可查的是出现在清乾隆时代。乾隆《重修肃州新志》卷三十“西陲纪略”叙述哈密人口向肃州地方的迁徙时写道:“哈密夷人于故明时徙居肃州卫东关乡居住者三族。曰维吾儿族,其人与汉俗微同;曰哈喇布族,其人与夷同;曰白面回回,则回族也。今皆男耕女织,为边氓矣。士商营伍,咸有其人”。再往后的年代,“回族”做为民族称谓使用越来越普遍,仅在官方记载中的例子就不胜牧举。

五、民族语言

回族没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当地回族通用汉语和本地方言,虽有经文,但也是阿拉伯文。

六、宗教习俗

回族人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由阿訇主持宗教活动,经典主要是《古兰经》,信徒称“穆斯林”。生活习俗固守回族传统,遵循教规,讲究卫生,不吃猪肉,狗肉,马肉,动物的血液等。伊斯兰教在回族的形成过程中曾起过重要作用。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举行礼拜和宗教活动的场所,有的还负有传播宗教知识、培养宗教职业者的使命。清真寺在回族穆斯林心目中有着重要位置。按伊斯兰教历,每年12月10日为古尔邦节。每年的这一天,形成了宰牲献祭的习俗沿袭至今。另外,伊斯兰教规定,每年教历9 月定为斋月。在斋月里要封斋,要求每个穆斯林在黎明后至落日前的时间里,戒饮、戒食、戒房事……其目的是让人们在斋月里认真地反省自己的罪过,使经济条件充裕的富人,亲自体验一下饥饿的痛苦心态。到教历1 0 月1 日即斋戒期满,举行庆祝斋功完成的盛会,这一天就是开斋节。开斋节这天,人们早早起床、沐浴、燃香,衣冠整齐地到清真寺作礼拜,聆听教长讲经布道。然后去墓地“走坟”,缅怀“亡人”,以示不忘祖先。

七、婚礼习俗 婚姻方面,实行一夫一妻制。回族婚礼很隆重,且有许多宗教和民族的特点。如举行婚礼,要请阿訇念“尼卡哈”即因阿拉伯经文进行证婚和祝贺。回族信仰伊斯兰教,认造物主为最高主宰,一切生活、行为无不受伊斯兰教清规戒律所制约。饮食方面,以牛、羊为主,禁食猪、马骡、驴、狗、猛兽肉和自死之物及宿食,以及各类生物之血,禁止喝酒和抽烟(特别是草烟);行为方面,禁止赌博、斗殴、奸淫盗窃、损人利已。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节日活动和宗教活动的中心,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节,在不同的地方还有阿舒拉节、姑太节、云人节等,以上节日都以教历(回历)计算。回族穆斯林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在住房、服饰、语言等方面大致与汉族相同。回族的婚姻与其他九种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一样受伊斯兰教的约束。穆罕默德说:“结婚是我们定制,背弃我的定制,不是我的教生。”回族的婚姻必须遵循伊斯兰教的规定,把结婚视为天命和圣行。婚姻须双方同意,在自愿的原则下,经家长和媒人施以聘礼,合乎教规手续,才能举行婚礼。认为夫妻之道,必须彼此相敬相爱,爱之以德,敬之以礼,夫治一外,妻治于内,相互谦让,相互帮助,反对互相猜忌,更不允许夫妻双方不忠,精诚一致,家道乃成。夫妻应孝顺双方的父母,教育子女遵守伊斯兰之道,爱国爱家,奉公守法,尽国民应尽之义务,赞助公益事业,夫妻共勉,才能保证家庭的和睦幸福。

回族穆斯林青年婚前要由男方下聘订亲,并择婚礼日期。订新叫吃粮茶,结婚要请阿訇赞圣证婚,“赞圣”就是赞美安拉促成了这一对青年的美满婚姻,并由阿訇向新郎、新娘讲授伊斯兰教常识,要求男女双方遵守“依玛尼”(信德),背诵清真言,问他们各自的“经名”(宗教名字),若无经名便由阿訇为他们命名,部新郎是否已送新娘“迈赫尔”(礼物),因为礼物是夫妻恩爱的象征。最后由阿訇正式含“尼柯哈”是婚礼必行之礼,有了证婚词,才能说明婚姻得以宗教的正式承认。其后还要举行扒果活动,由阿訇事先把象征长生不老的长生果、早生贵子的枣子、表示富贵的金属小钱及花生、水果糖、核桃等吉祥物放置桌上,抓三把执于新郎事先准备的帕布中,(有的地方撒在新郎内衣内),再交给新娘。待客人走后,夫妻共享,表示夫妻恩爱,同甘共苦,白头谐老,也是阿訇对新婚夫妇的良好祝愿。

婚礼结束,可根据家庭经济状况,举办较丰盛饭菜待客,开宴前得请阿訇“光道口”后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才能开始就餐,但禁止喝酒。

八、日常饮食

一日三餐。早餐食用大米蔬菜,用餐时间闲时在九点至十点,忙时在八点至九点;午餐食用洋芋,在家吃煮的,在外做活吃柴烧的,时间为一点至两点;晚餐吃的与早餐差类似;时间为春夏季起点至八点,秋冬季八点至九点。中老年男子三餐不离茶。

回族喜欢吃“油香”,但油香不是日常随便就可以做的,每逢结婚或办丧事等才做。每年开斋节,只要是回族人家,都要做“油香”,带少数的最好的去清真寺里与众人分享。

九、民族节日

回族民间节日主要有: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这些节日和纪念日都是以伊斯兰教历计算的。伊斯兰教历,以月亮盈亏为准,全年为12个月,平年354天,闰年355天,30年中共有1个闰年,不置闰月,与公历每年相差11天,平均每32.6年比公历多出1年。故回族上述三大节日一般每三年提前一个月。

1、开斋节

回族穆斯林的斋月,是伊斯兰教历九月(莱麦丹月)。回族穆斯林为什么要封斋呢?据《古兰经》载,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40岁那年(伊斯兰教历九月),安拉开始把《古兰经》的启示给他。因此,回族视斋月为最尊贵、最吉庆、最快乐的月份。为了表示纪念,就在每年伊斯兰教九月封斋一个月。斋月的起止日期主要看新月出现的日期而定。

斋月里,回族穆斯林的生活安排得比平时要丰盛得多。一般都备有牛羊肉、白米、白面、白糖、茶叶、水果等有营养的食品。

封斋的人,在东方发白前要吃饱饭。东方发晓后,至太阳落山前,要禁止行房事,断绝一切饮食。封斋的目的就是让人们体验饥饿和干渴的痛苦,让有钱的人真心救济穷人。通过封斋,回族穆斯林逐步养成坚忍、刚强、廉洁的美德。

当人们封了一天斋,听见清真寺里开斋的梆子声喊“开斋了”后,才可以吃“开斋饭”了。开斋时,若是夏天,有条件的先吃水果,没有条件的喝一碗清水或盖碗茶,而后再吃饭。这主要是斋戒的回民在夏天首先感到的是干渴,而不是饥饿。若在冬天,有的人讲究吃几个枣子后再吃饭。相传穆罕默德开斋时爱吃红枣,所以回民现在也有这种习惯。斋戒期满,就是回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之———开斋节。节日中,家家户户炸馓子、油香等富有民族风味的传统食品。同时,还宰鸡、羊,做凉粉、烩菜等,互送亲友邻居,互相拜节问候。

开斋节当天早上,所有回族洗完大净后,就去清真寺里“传油香”、礼拜等,之后,男子要与阿訇一起去扫墓,扫墓回来再到清真寺里吃开斋饭。

2、古尔邦节、圣纪节

古尔邦节和圣纪节在当地则不隆重,几乎没有举行的。

十、服饰特色

回族服饰的主要标志在头部。男子们都喜爱戴用白色制作的圆帽。圆帽分两种,一种是平顶的,另一种是六棱形的。讲究的人,还在圆帽上刺上精美的图案。回族妇女常戴盖头。

盖头也有讲究,老年妇女戴白色的,显得洁白大方;中年妇女戴黑色的,显得庄重高雅;妇女戴黑色的,显得庄重高雅;未婚女子很少有戴。不少已婚妇女平时也戴白色或黑色的带沿圆帽。圆帽分两种,一种是用白漂布制成的,一种是用白线或黑色丝线织成的,往往还织成秀美的几何图案。服装方面,回族老汉爱穿白色衬衫,外套黑坎肩(老乡称“马夹”)。回族老年妇女冬季戴黑色或褐色头巾,夏季则戴白纱巾,并有扎裤褪的习惯。青年妇女冬季戴红、绿色或兰色头巾,夏季戴

红、绿、黄

色的薄

巾。

十一、回族禁忌

回族穆斯林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骡肉,不吃未经信仰伊斯兰教者宰杀的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动物的血等;家里墙壁上挂有古兰经字画的,禁止有人在家里抽烟、饮酒;禁用食物开玩笑;禁止在人前袒胸露臂;凡供人饮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许牲畜饮水。在水井、泉眼取水,取水前一定要洗手,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里。回族的日常饮食很注意卫生,凡有条件的地方,饭前、饭后都要用流动的水洗手,多数回族不抽烟,不饮酒。

回族穆斯林在饮食方面最突出的习惯就是禁食一些食物,而且有比较严格要求。在肉食方面,回族只食蹄分瓣反刍的动物肉。如牛、羊、骆驼、鹿、山兔的肉等;禽类中只食鸡、鸭、鹅、鸠、鸽的肉等;在这些可食动物中,不吃自死的,也不吃外族人屠宰的;必须是清真寺掌教(刀师傅)或阿訇屠宰的方可食用。

回族穆斯林除了不吃猪肉外,还不吃下列动物的肉:有爪子的、不反刍的兽类,如马、骡、驴、猫、狗、象、虎、豹、熊、狼、狐狸、鼠、貉的肉;性情凶暴的禽类,如鹰、鹞、鹫、枭、乌鸦的肉;两栖类的蟒肉,爬行类动物中的蛇肉;水产类中奇形怪状的生物,如龟、泥鳅、蛙、蚌、海参、蜇、蟹等(但海产品的禁食范围有些变化)。

回族文化旅游 篇6

摘 要:舞蹈作为“非语言文字文化”,以它特殊的表现方式呈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昌吉地区的回族舞蹈用它特有的动态特征诉说着该地区的民俗与文化。论文将以新疆昌吉地区回族舞蹈的动态形象为切入点,从回族舞蹈根元素的动态形象挖掘其本体价值,借助“历时性”的文献搜集与“共时性”的田野调查,从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视角出发,阐释昌吉地区回族舞蹈的文化本性。

关键词:新疆昌吉;回族舞蹈;动态形象;文化解读

中图分类号:J7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5-0225-03

新疆昌吉地区位于亚洲的中心地带,地处新疆天山北麓,准格尔盆地以南,是古代西域的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新北道通往亚欧各国的必经之地,俗称庭州。昌吉地区东临哈密,西接石河子,南与乌鲁木齐相连,北与塔城、阿勒泰地区相邻。昌吉地区是新疆各地州中回族聚居最多的少数民族地区,在长期与汉族、维族、哈萨克族等民族聚居的历史过程中,这里的回族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民俗文化。论文以昌吉地区回族舞蹈的“动态”形象及其舞蹈艺术不同的表现形式为切入点,对昌吉地区回族舞蹈“动态”形象与该民族的民俗文化的关系进行简要解读,用昌吉地区回族传统舞蹈“落莲花”、“碟子舞”、“社火”和现当代回族舞蹈中:头部、手部、脚下步伐的“动态”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该地区的回族舞蹈的动态形象特征,从而更进一步了解昌吉地区回族舞蹈与其文化之间的关系。

一、从昌吉地区回族传统舞蹈“动态”形象进行文化解读

(一)解读昌吉回族传统舞蹈“落莲花”

“落莲花”是昌吉地区曾经流行较广的自娱性舞蹈。最初它是以说唱结合为其主要的表现形式进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该舞蹈以说唱跳三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表演时有拿扇子和手帕来表演的;有两两相对进行表演的;有女拿扇子男子徒手来进行表演的,表演的形式多样动作无拘束、幅度大,脚下主要用十字屈步进行流动,回族风格较浓厚。该舞蹈在表演过程中不管是手持道具还是徒手进行表演,最后的动作都会落在莲花盛开的姿态上,从而结束舞蹈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个舞蹈是昌吉地区流传较久的回族舞蹈,在《中国民间舞蹈集成》(新疆卷)中对落莲花的动作有较为详细的介绍,笔者在民间采风的过程中,将此舞与过去的落莲花进行了对比,发现现在昌吉地区的回族舞蹈落莲花在表演形式上更多样了,表演人数较以前有所增加,动作元素上采用了很多新的与其他民族在舞蹈交流过程中的元素动作,如手的动作由单一的上下摆动变为横向上下划动,动作更多样化了,脚下的屈部动作幅度也加大,增加了不少的美感,让我们更清晰的感受到,进入现代,回族民众在物质文化水平提高的过程中,精神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舞蹈作为最基本的文化表现方式,以其动态的形象,承载了该地区回族民众的审美价值取向的变化和发展。

(二)解读昌吉回族传统舞蹈“碟子舞”

“碟子舞”①是新疆昌吉地区回族舞蹈中不多见的一种舞蹈表现形式,在《中华舞蹈志》(新疆卷)中对其有简单介绍,它的由来和所居住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新疆是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特别是维、汉、哈、回等民族长期杂居在一起,各民族之间不管是在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彼此有影响,昌吉地区的“碟子舞”就是在维吾尔族的碟子舞中得到启发,并借鉴其艺术形式,把它艺术加工化成为了具有回族舞蹈风格的民间舞蹈,它的节奏由简到繁,从刚开始单一的节奏|××|××|××|××|的击打,到后来成为有变化的和即兴的节奏|○× ○×|○× ○×|×× ○×|× ○‖,碟子的击打就可以用作舞蹈的音乐,清脆的击打声伴以舒展优美的舞姿,二者结合的恰到好处,这种表演方式随意性较大,表演者可以边击边舞,也可以边击边唱边舞,舞者根据情绪的需要自己调整变换节奏,表演者可坐于椅子上进行边唱边舞,也可以站着进行,词可根据表演者的情绪自定,曲一般用民间小曲的曲调。

“碟子舞”所采用的道具就是小磁盘和红竹筷子。在“碟子舞”中有碟子打击的不同节奏,常见的碟子节奏点有单蝶点、拨蝶点,就是用红筷子击打碟子的不同部位,加之头、手、眼、脚相配合的肢体动作,进而形成的舞蹈动作。单碟点一般是从碟上方向碟的下方击打碟子的边,随后再击打碟底,然后再重复一次;拨碟点是左手持碟保持不动,右手将筷子竖起直着向下击打碟子的边,接着将筷子从下往上拨一下碟子的边形成的拨碟点。击打碟子的同时伴有回族的舞蹈动作,最常见原是十字步,左右扭身上步,园场步。

“碟子舞”中的十字步基本走法与汉族舞蹈中的十字步有相似之处,准备拍时双脚成自然位站立,第一拍动作左脚向右斜方迈一步(即左脚向二点方向上步),第二拍时右脚向前上步,变为左踏步,第三拍左脚向五点撤步变为右脚前点步,第四拍右脚向四点方向撤步成八字步结束;在做脚部动作的同时上身也有相应转动,随动作腿的方向左右转动,双手在动作的过程中击打碟边,击碟边时与步伐同步,一拍一次击打碟边,眼睛随身体的方向,看着身体对着的斜下方,头稍低。园场的步伐和汉族的园场动作一致,双脚小碎步,上身略向前倾,脚下动作轻巧灵活,流动起来如水上飘的感觉,双手持碟在头的上方击碟。“碟子舞”的出现为后来回族音乐及舞蹈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它节奏的逐渐发展变化,对回族音乐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用,促使昌吉地区的回族音乐舞蹈艺术更加大胆的借鉴其他民族的民俗文化,也让回回民族音乐舞蹈文化趋于多元化发展,并更突显其民族特色。

(三)解读昌吉传统回族舞蹈“社火”

“社火”在汉族民间舞蹈中是广为流传的,而昌吉回族民间舞蹈中也有“社火”,它的动作特点、风格特征基本上都取自于汉族民间舞的“社火”表演,它可以用纯舞蹈的表演形式进行表演,也可以边歌边舞,它是一种人们易于接受的大众形式的民间舞蹈。它可以在广场、街头,不限人数,男女一起进行表演。“社火”中也有像汉族人的跑旱船、耍狮子、耍龙灯等舞蹈表演形式,它没有特别之处,这几种舞蹈形式和汉族“社火”中的表现形式相同。昌吉回族民间舞“社火”它的步伐上采用了汉族民间舞的秧歌步伐,但又与回族舞蹈的屈步相融合,形成了昌吉地区回族舞蹈自己所特有的“倒秧歌步”,在采访米泉回族艺人王秀芳时她说,“回族舞蹈社火”中的音乐可用汉族的秧歌舞的音乐,还可以用“花儿王”中的加上了“花儿”曲调的《牡丹花倒栽插》,一般就用这两种音乐形式。endprint

回族民间舞“社火”与汉族秧歌完美的结合,又形成了自己的几种具有较浓的回族风格的舞蹈步伐,它是回族民间舞集体舞中的一种,这种民间舞蹈一般在表演时分为三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为“扭拉花”,第二部分为“倒秧歌步”,第三部分为“单惦步”,这三个部分表演时可以同时进行表演,也可以分为三个单个的部分提出来分别进行表演,这就根据实际情况,人数的多少,场地的大小进行表演,王秀芳艺人说,回族民间舞“社火”动作简单,穿的衣服五颜六色,手里拿手帕或彩绸,动作整齐、好看,给这个舞蹈也增加了不少色彩。

在“社火”的表演过程中,最基本的节奏点是汉族秧歌中的鼓点,咚,咚,起咚,起;它配以“花儿”小曲的形式,与回族舞蹈的倒秧歌步相结合,主要以画八字为队形变化,表现出了昌吉地区回族民间舞蹈的地方特色,特别是在每年的正月十五,人们在街头巷尾便翩翩起舞,扭起了具有回族风格的大秧歌,这种自娱自乐的表演形式,在昌吉地区乡村是常常能见到的一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也是回族百姓喜闻乐见、易于流传的民间舞蹈。

“落莲花”、“碟子舞”、“社火”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回族民间舞蹈,其动作与节奏、动作与音乐的结合,都从不同角度体现出,昌吉地区的回族舞蹈与它居住的环境、周边的民族及人们日常的风俗习惯是密切相关的,它的存在与发展过程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多种元素、多方面原因构成并推动它向前发展,这更能体现出人与人、人与自然、舞蹈与文化、舞蹈与民俗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互相补充、彼此交流的特征。昌吉地区回族舞蹈动势的发展,则是构成区域特色民俗文化的突显标示。

二、从昌吉地区回族舞蹈局部“动态”形象进行文化解读

(一)“头部”动作分析解读

回族这个民族的形成距今有七百多年的历史,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他们最初在新疆这块土地上生活,过着很艰苦的屯田垦荒的生活,现在居住在昌吉地区的回族,大部分就是那时开荒种地的士兵和后来由陕、甘地区迁移过来的开荒屯田的汉族和回回民族,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由新中国的成立到改革开放,回回民族的生活一天比一天过得好了,不管是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是在他们的民俗文化中,以及他们的舞蹈文化中,都能体现出他们是一个坚强勇敢、乐观团结、积极向上的民族。

昌吉地区回族舞蹈中的摇头、碎摇头和摆头动作,就体现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人们用舞蹈的形式发自内心地表现出对现代生活的祝福,就像维吾尔族的移颈动作,它就是一个典型的对现在美好生活的赞扬。回回民族的舞蹈动作碎摇头,是头部在快速的以较小的幅度进行左右摇动;摇头,则是头每拍一次向左、向右各摇动一次;摆头的动作幅度较大,它是头部随着节奏大幅度地每拍向左、右各摆动一次。在昌吉回族舞蹈《尕老汉》中有大量的头部动作如:尕老汉们在一出场时头部动作为摇头,在大家开心的笑时做碎摇头动作,头部不同的摇动方式表达出人们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心理状态。

(二)“手部”动作分析解读

昌吉地区回族舞蹈的手部动作与回族民众的生活习俗有一定的关系,我们知道居住在新疆昌吉地区的回回民族的来源,了解了回回民族是一个不畏艰苦、勇敢、正义的民族,他们为了追求安定、幸福的生活、防身、健体,在回族民众中就有了习武的爱好,这在一些回族舞蹈中也能看到与习武相似的东西,比如说回族舞蹈中的个别手势,就与武术有较相似的地方,手势燕掌,它的拇指与食指相捏,剩下其余三个手指成自然状伸直;燕掌蹉步等动作,都能发现回回民族好习武的风俗习惯,这些舞蹈动作与他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密切的联系,使人更清晰的感受到,舞蹈源于生活,舞蹈是人们最直接的也是最艺术的情感表达方式。

(三)“脚下步伐”动作分析解读

早期生活在昌吉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主要以农耕为生产生活方式,回回民族在与汉、维吾尔、哈萨克族等民族长期共同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舞蹈艺术表现形式,屈步是回回民族舞蹈中的典型步伐,在屈步与摇头加之一顺撇的动作特征就很明显的被称之为回回民族舞蹈的标志性动作。

回族舞蹈中的屈步它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指脚在着地时的不同位置,而产生出人们所表现的不同情绪、不同氛围,给人留有一定的想象空间,我们能够在他们表演的过程中,体会到回回民族对幸福生活的满足与祝愿。回族舞蹈中的屈步一般常用的节奏是2/4拍的平均节奏,动作与节拍相合,一拍一次来完成该动作。这个动作的过程是:准备拍双脚成自然位,双膝微屈,动作腿向前迈步时身体的重心略向支撑腿的方向移动,当动作腿着地后身体的重心再移回原位,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一次屈伸动作。接着,再换脚进行来完成屈伸动作的过程,这种动作反复进行就构成了回族舞蹈的屈伸步。此动作根据表演的需要可大可小,从而表现出该舞蹈的不同情绪,同时在屈步过程中,舞者根据舞蹈需要,采用以脚的不同位置来完成屈伸步。当动作脚为前脚掌着地做屈伸步时,此动作就能给人一种灵巧、敏捷的优美姿态,该动作一般表现出人的欢快情绪;如果动作脚在做屈伸步时以脚后跟为着落点落地时,它又给人一种踏实、大方的感觉,在舞蹈《尕老汉》中可以见到这个动作,它表现出一群开心快乐的回族老汉们的体态特征;当屈步以全脚掌为落地点着地时则给人一种朴实、自如、祥和、安静的感觉,该动作在舞蹈的转换和流动的过程中用的比较多。

在对“头部、手部、脚下步伐”做了解读之后,我们可以感受到,昌吉地区的回族舞蹈的“动态”形象的形成,不是单一元素的产生,它的产生与发展和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它作为文化的组成元素,是有它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的。

结语:在对新疆昌吉地区回族舞蹈的“动态”形象进行文化解读之后,我们更加清晰的感受到,祖国西北边疆回族舞蹈的动态特征,它的存在与发展都根植于新疆昌吉这块沃土之上,这里的民俗与文化奠定了该地区舞蹈文化的发展轨迹,作为文化元素之一的舞蹈文化,在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里,孕育出了有别于其他地区的回族舞蹈,它的动态形象与其生存环境、生产方式、生活习俗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透过这里的回族舞蹈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新疆昌吉地区的民俗文化,可以进一步了解昌吉地区回族人们的生存发展状态,及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就更能够理解新疆昌吉地区回族舞蹈“动态”形象的价值意义之所在,理解了这一地域的回族舞蹈的存在与发展,将有助于我们更准确的认识该地区回族舞蹈的文化本性。

注 释:

回族文化旅游 篇7

一、回族文化的基本内涵

关于回族文化基本内涵的界定, 目前学术界关于回族文化的界定尚无一致的观点, 但已经有许多人根据自己的研究学科和视角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兹就有代表性的观点列举如下:

第一种观点认为回族文化是一种有着鲜明特色的, 以伊斯兰文化为内核, 大量吸收融合中国传统的汉文化, 即融两种文化为一体的新型文化, 充分体现了回族文化民族性的鲜明特征。2第二种观点是从文化学角度提出“:回族文化是世界两大文化———伊斯兰文化与中华文化相当恰当, 相当充分, 相当全面的合和。”3第三种观点从回族史的角度讲“:回族的形成属于一种特殊的模式, 因此, 回族文化的形成也属于一种特殊的模式。伊斯兰教在回族及其文化的形成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她从起源上和本质上决定了回族的命运, 决定了回族文化的性质。”“以宗教为纽带和核心将民族穆斯林凝聚在一起, 铸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以伊斯兰文化为内核, 广泛汲取文化并将两者融合起来, 酿造了一种新的文化———回族文化”。4第四种观点从宏观的角度提出“:回族文化基本上是世界伊斯兰文化和中华本土文化通过双向交流, 在渗透过程中形成的。而这种文化, 在当时以其各自独特的风貌, 丰厚的积淀, 现实的价值, 历史的地位雄踞于世界文化的巅峰。两个高度发展的文化, 俱是源远流长, 在这个新的社会共同体中, 它们融会成一种新的民族文化。”5第五种观点从多维视野的角度提出“:在文化上, 回族文化是在伊斯兰文化 (含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波斯伊斯兰文化、突厥伊斯兰文化) 与汉文化、蒙古文化、藏文化等交流、融合, 并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但回族文化不是以上几种文化的简单堆积和叠加, 而是以一定的结构和形式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达到了融会贯通的程度。”6

综上所述, 回族文化是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回族产生、发展、形成的历史过程中相互碰撞、交流、渗透、吸收与融合的历史产物。在这个过程中, 促使回族作为民族所形成的四方面条件, 不仅决定了回族的民族性格与属性, 而且还决定了回族文化的本质及其特征, 反映了回族文化的全部内容, 是一种具有较高文化起点、高度发展、自成体系的民族文化。其中, 回族文化中有很多和谐理念, 它是回族文化的基本精神。

二、回族文化的基本精神———和谐理念

(一) 饮食文化中的生态和谐思想

回族的饮食文化是伊斯兰文化和当地文化交融的产物, 它的饮食严格遵守伊斯兰教关于饮食方面的规定。所以, 饮食文化有利于回族聚居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古兰经》等宗教经典中对穆斯林饮食———可食之物与不可食之物有较为明确的界定, 一般禁食猪、驴、骡、狗等家畜和狮、虎、狼、豹等野生动物;可食的动物有牛、羊、鸡、鸭、鹅等, 其中以牛羊为主。对于可食的植物与不可食的植物, 著名的回族学者刘智在其《天方典礼》中写到:“果、谷、瓜、蔬菜之属, 均属无论;草木之属, 毒甚者不食。”回族更注重从“是否清洁”的角度而不是从“是否有营养”的角度来选择食物, 那些通常被很多人视为美味佳肴的山珍海味, 在回族家庭的餐桌上很难见到。这种饮食习俗在客观上起到了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回族饮食习惯中的可食之物一般处于食物链的较低等级, 数量多;不可食之物多处于食物链的较高等级, 数量少, 是需要加以保护的珍稀动、植物。这种饮食文化客观上体现了回族人注意保护生态平衡, 体现了他们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

(二) 回族人尊崇“孝文化”

孝意识是人的社会属性的起点。回族的孝文化是回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回族家庭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回族文化从根本上说是以伊斯兰为内核和特质的。伊斯兰教认为, 善待父母、孝敬双亲是每个穆斯林应有的道德修养之一。这种“孝文化”反映出回族内部人们的和谐理念。

1. 孝的第一要点是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是敬主的一部分。伊斯兰教的《古兰经》要求儿女孝敬父母“:你们应当只崇拜真主, 并应当孝敬父母。”将孝敬父母视为仅次于侍奉真主的宗教善功。

2. 孝还强调善待亲缘。

真主安拉的使者说:“骨肉血亲挂在阿热史上, 它呼唤谁持续了我, 安拉接待了他;谁断绝了我, 安拉断绝了他。”7这里的骨肉血亲是指包括父母在内的其他有血缘关系的人, 接续自然就是要以观念和态度上对之含照顾之情, 善待之义。

3. 孝具有持续性。

父母生前的孝行是赡养之孝, 父母辞世后的身后之孝是持续性的。父母辞世是孝的延续, 也是爱和感情的延续。把对父母的爱和思念之情转移成对亲友、长辈的爱和孝敬, 使人们在绵延的孝道上受益无穷。回族的这种孝文化使回族人和谐相处, 互相尊敬并且团结友爱, 使本民族的凝聚力增强。同时, 对外部民族, 回族又提倡“和而不同”的思想。

(三) 对外文化, 提倡“和而不同”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均以“和”为最高的价值。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子路》) 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 (《老子》) “伊斯兰”一词在阿拉伯语中就是“和平、顺从”之意, “穆斯林”是它的分词, 意思是顺从者, 只要顺从真主者就是伊斯兰群体中的一员, 就是兄弟姐妹或朋友, 有困难会慷慨解囊相助, 不论贫富贵贱都以诚相待。8《古兰经》中说:“你们当全体坚持真主的绳索, 不要自己分裂。”“如果他们倾向和平, 你就应当倾向和平, 应当信赖真主。”回族文化作为这两种文化互相碰撞而形成的复合体, 既继承了伊斯兰文化中“和平、顺从”的思想, 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气、包容”的理念。回族文化既注重求同又善于存异。回族在文化求同的过程中善于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对汉文化的借取和吸收总是有选择的。求同既优化了本民族的文化结构, 也有利于促进族际关系的改善, 存异则保存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回族文化的“和而不同”的思想对处理“他文化”与“我文化”的关系以及回族人对待外民族人民有很强的实践指导作用。

1. 回族在处理“他文化”和“我文化”的关系时, 首先强调求

同, 但这种求同不是追求普同, 而是异中求同, 同中留异, 是对本民族文化特质和文化个性的一种有意识的保护。回族在文化上的求同是为了实现“和”, 但不会因为追求“和”而舍弃自己的信仰, 丢弃本民族的文化根基, 而是保持本民族文化个性, 正视民族文化差异基础上的“和”, 是通过解决矛盾而达到更高统一的“和”。9

2. 在这种“和”文化的陶冶下, 广大的回族人民对其他人有非常强的适应能力。

他们待人热情主动, 因为他们认为真主是全知的、公平的, 从而克服了仇视心理, 陶冶了高尚的情操。回族严格规定, 偷听、撒谎、伤害、污蔑、嫉妒、怀恨、猜忌都是妨害人际关系的大罪。10回族文化的这种“和而不同”的思想使回族人民与外族人民能很好地生活在一起, 这对于我国这样一个56个民族的大家庭的稳定和谐有积极的作用。

三、回族文化和谐理念的时代价值

今天, 我们正在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 回族文化的和谐理念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 其合理的思想内核可以也应当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精神资源的作用, 从而发挥其独特的时代价值。首先, 回族文化所提倡的和谐思想, 有助于为发展现代经济, 安定和谐社会环境奠定思想基础。回族文化所提倡的和谐思想, 强调对立矛盾的统一性, 就是强调“和”, 用“和中“”适度”方法加以处理, 协调各种矛盾, 把矛盾限制在质量互变的“度”的范围内, 不使它发展到破坏统一体、影响社会安定的程度。其次, 回族文化所倡导的“和而不同”思想, 有助于为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和谐提供依据。社会是以人为主体的集合体, 人与人、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人的一切行为皆根源于利益, 人与人的关系说到底是利益关系。在人们对自己的利益追求的过程中,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利益占有的多少是有差别的, 这种差别发展为人与人之间、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 这种差别和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正常现象, 从一定意义上说, 建设和谐社会也不是要取消差别与矛盾, 相反, 一定程度的差别与矛盾运动正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但是这种差别与矛盾, 在自发的状态下有可能尖锐和激化, 从而发展成为对抗性的矛盾, 进而导致社会动荡。回族文化的和谐思想, 在承认差别、矛盾的前提下, 提倡“和而不同”, 认为只有善于利用事物之间的差异和特性进行相互补充, 对不同的事物进行协调, 才能充分发挥不同事物彼此结合的整体作用。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 首先就应该承认差别, 保持适度, 追求和谐, 注重矛盾的统一和均衡。在多样性中求得统一, 在动态中求得稳定, 在互利中求得共赢。具体而言就是, 承认在现实社会有机体内部和外部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差别, 而且这诸多的差别正是社会充满活力的源泉, 各种矛盾运动要保持在统一体可容许的范围内, 以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的相互和谐, 这与回族文化的和谐思想是相一致的。

回族文化所倡导的和谐的理念, 有助于促进世界的整体和谐和发展。回族文化的和谐思想所倡导的“和”的价值取向和协和万邦的相处原则, 充分体现了对和谐、秩序、仁爱的向往和追求。伊斯兰文化的中和思想转化为和平共处、相互尊重、兼爱宽容等基本准则, 一定能有助于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谐, 从而有力地推进和谐世界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李景兰, 马朝旗.家庭教育与回族文化观念的形成[J].西北大学学报, 1997, (3)

[2]马维良.回族学研究的重点及理论意义[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8, (1)

[3]李兴华.浅谈回族文化[J].回族研究, 2007, (4)

[4]百崇仁.伊斯兰文化是回族文化的内河[J].回族研究, 1994, (4)

[5]李佩伦.回族文化的反思[J].回族研究, 1991, (1)

[6]马明良.多维视野下的回族民族特点分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2007, (3)

[7]叙利亚伊玛目脑威.叶哈雅.利亚德圣训[M]

[8]马秀梅.伊斯兰文化的心理学内涵[J].青海民族研究, 2001, (4)

[9]张岱年.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J].齐鲁学刊, 2003, (5)

回族文化旅游 篇8

一、回族融入中华大家庭的历史渊源

中国历史上的唐朝时期与世界史上的阿拉伯帝国时期是同一时期存在的文明帝国, 也是两种文化交流、交融的鼎盛时期。 从大唐开始, 西亚、中亚的阿拉伯商人、传教士、学者、使者、能工巧匠就连绵不断地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 后来不断迁徙到中国各地。 宋元时期, 随着中国对外交往对外贸易的增多, 阿拉伯人迁徙到中国的现象越来越多。 他们所到之处, 马上就能与当地的汉族和谐相处, 相互帮助。 很快, 越来越多的阿拉伯商人与当地的汉族女子通婚, 繁衍后代, 这就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民族:回族。 他们经过世代的繁衍成长, 融会贯通了阿拉伯文化和东方的汉儒文化, 使得回族秉承了两种文化的优势, 他们既从父辈们那里继承了善经商、善贸易、善科技、数学、天文、医学的基因, 当然还有伊斯兰教精神, 又从母辈们那里得到了汉儒的勤劳勇敢、正直善良、厚德载物的中华民族天地宽广之胸怀。

《古兰经 》教导人们要去恶从善、要亲爱他人。 它宣传人要尊重天下尊重自然, 善意待人、要诚信、要宽容……从回族形成后, 穆斯林们在中国不传教、不攻击包括汉儒思想在内的其他文化思想。

中国的儒家思想的一个核心内容是“和为贵”, 人要以诚信为本, 仁者爱人, 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两种文化有很多相同, 都是教导人们如何在精神道德方面进行修养, 这是回族与中华大家庭能够和谐共生的历史文化原因所在。

由于回族的形成是伊斯兰文化与汉儒文化的开放与包容的结果, 他们的父辈与母辈相结合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 因此回族形成时就与中华民族大家庭结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命运体。 中华民族的成长与强大, 回族有极其重要的贡献。

二、回族的开放、兼容性

由于回族的文化得到来自伊斯兰文化与汉儒文化的双重浸润, 因此这个民族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和包容性。

由于回族的祖先是从遥远的阿拉伯帝国迁徙而来的, 他们原本是阿拉伯的游牧民族、一个善经商的民族, 但他们到达的中国却是一个固守家园的农耕民族, 在与汉女子通婚后, 赖以生存的经商的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可能行不通, 随着不断迁徙、定居, 他们亦农亦商、亦农亦工, 很快适应当地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风土人情。 因此, 他们在本民族成长壮大的过程中不断兼容并蓄, 吸收包括汉族在内的其他民族的文明, 因此使这个民族得以在祖国各地与其他民族和谐相处、友好共生, 从来没有发生一起分裂民族、分裂国家的事件。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生产基金的繁荣及城镇化的发展, 各民族交往活动越来越频繁, 各地都能看到回族同胞参与市场经济的活跃身影。 在笔者所在的城市沈阳, 回族是最早参与市场经济的群体之一, 在改革开放刚开始的时候, 他们就下海经商, 最早进入广州深圳, 现在有的人在国外建起了实体。 在城市, 中华老字号熠熠生辉, 回族经营着具有民族特色的商家店铺, 浓郁的穆斯林特色吸引着祖国各地的群众。

在乡村, 回族群众亦农亦商。 凭借着距离沈阳市郊的便利条件, 成为城市农副产品供应地。 他们与汉族一起, 实行集约化大生产, 源源不断地进行粮食、蔬菜、牛羊、乳制品的生产、供应、销售服务。

回族的亲和力还表现在与其他民族兄弟交往时热情大方, 秉承着伊斯兰的“散给”精神, 与人交往不吝啬、以诚待人, 并好客大方。

在民族观念上, 基本认同“天下回回是一家”的观念, 但在现今的民族交融和交往中, 在信守伊斯兰教义的同时, 他们认为自己是穆斯林, 却是整个中华民族大家庭下的一个家庭成员, 56个民族之一。

回族的开放兼容, 使回族善于沟通、善于交往, 具有亲和力。

摘要:回族形成与成长过程中与中华民族大家庭凝结成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 他们心系中华, 并且在民族成长过程中具有开放、沟通、兼容的民族特点, 使得这一民族在发展历程中具有善于沟通的对外交往的亲合力。

回族文化旅游 篇9

消费需求一直是国内外理论界重点关注的一个话题, 消费习惯作为影响消费需求的文化因素, 也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就国外学者的研究看, 凯恩斯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从消费者行为的心理因素出发来研究消费问题, 这种心理因素其实就包含习惯。Howard and Sheth (1969) 创立了购买行为理论, 认为人们的购买行为受到动机、可供给的产品和决策调节等因素的影响。Campbell and Cochrane (1995) 认为, 人们过度平滑消费的原因就在于消费的惯性影响。Dynan (2000) 研究发现, 习惯越强, 当期消费支出产生的效用越低。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 (J.S.Duesenberry, 1949) 在《收入、储蓄和消费者行为理论》中提出的著名的“棘轮效应”, 把消费习惯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刚性化。布莱利 (Briley, 2001) 等检验了东西文化差异下消费者的购买行为。Levitt (1983) 和Mooij (2004) 从全球广告视角研究了文化和购买行为的关系。张晶和Ramu Govindasamy, 张利痒 (2013) 从“文化适应” (Acculturation) 的视角对美国少数族裔中的文化适应对消费行为影响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在国内学者的研究中, 杭斌 (2009) 经过实证认为消费习惯是我国农村消费行为的重要影响变量。贾男 (2011) 等利用家庭面板数据对不确定性下的农村食品消费“习惯形成”进行了实证检验, 认为习惯因素使农村消费者行为更加谨慎。洪名勇 (2013) 对贵州少数民族农村居民消费文化特性实证分析是为数不多的探索之一。我国具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 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深厚的文化积淀, 不同文化的各少数民族消费习惯存在着何种差异, 以及这种差异对消费需求产生了什么影响, 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理论及计量模型

1.基础理论

人类学家在19世纪末首次提出现代的文化概念, 认为文化是社会成员共享的价值、信仰和对世界的认识。爱德华·伯内特·泰勒 (1871) 第一次十分明确地把文化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 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俗的复合体”。从泰勒对文化的定义来看, 习惯也是一种文化行为。消费习惯 (habit formation) 指的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惯性行为, 是消费者基于追求长期效用最大化过程中的一种“理性”选择, 它是特定人群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一种消费文化。不同民族的文化是有差异的, 其消费习惯也有差异。我国的回族和藏族两个少数民族, 其文化差异非常显著, 如回族群众大多信仰伊斯兰教, 是一个农耕民族, 又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传统的商贾文化。而藏族是一个传统的游牧民族, 大多信仰藏传佛教。这两个民族生产生活方式和精神信仰存在较大差异, 消费习惯必然也存在较大差异, 这种消费习惯上的差异又必然会影响各自的消费需求大小。本文正是要研究回藏两个少数民族消费习惯上的差异对他们各自消费需求的影响大小。

霍华德和谢思 (Howard and Sheth, 1969) 创立的消费者购买行为理论把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因素划分为:动机、可供选择的产品和决策调节因素。动机反映了消费者潜在的需求, 可供选择的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了选择对象, 决策调节因素则是非常宽泛的概念范畴, 涵盖了所有影响需求和供给匹配的各种因素。消费者购买行为理论反映了消费的影响因素, 其中动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而动机的形成恰恰与文化有关。所以, 文化影响消费行为, 消费行为影响消费习惯能从理论上找到合理的解释。

2.计量模型

在理论研究过程中, 一般将习惯分为内部习惯和外部习惯。内部习惯是消费者过去的消费行为对当前消费的影响, 外部习惯是消费者所处的环境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本文研究主要考虑消费者的内部习惯。Alessie and Lusardi (1997) 在习惯形成模型中将不确定性的影响也纳入到了习惯形成模型, Dynan (2000) 则在模型中应用生命周期理论进行模型构建, 考虑生命周期效用最大化约束下的模型。

本文参照Alessie and Lusard和Dynan提出的模型, 建立如下回归模型:

模型 (1) 中, C表示消费需求的大小, 用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表示, i表示某一组样本, t表示时间, Ci, t表示第i个家庭t期的消费, Ci, t-1表示滞后一期的消费, 体现了消费习惯因素。Mit表示家庭的收入, 用家庭人均纯收入 (可支配收入) 指标来表示 (见表1) , λ0是常量, λ1和 λ2是系数, εit是残差项。

三、回藏民族消费习惯差异的实证分析

1.数据来源

对于分民族的消费及收入, 无法获得有用数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充分利用统计信息资料, 拟在回族和藏族分布较多的省份进行数据选择,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13) 资料显示, 回族和藏族主要分布西部各省份。依据地理位置相邻和单一少数民族所占比重较大两个原则来筛选民族自治地区, 发现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临夏回族自治州符合筛选原则。以少数民族聚居区来近似代表研究民族, 既具有理论的合理性, 又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

2.实证分析结果

(1) 回族城镇样本。经过初次回归得到回归结果I, 调整后的R2为0.994703, 接近于1, 说明样本数据拟合较好。最终回归估计模型为:

(2) 回族农村样本。第一次回归形成回归结果I, 显示收入M不显著, 剔除M且消除序列相关得到回归结果II。该结果表明, 滞后一期消费对当前消费有显著影响, 通过显著性为1%的t检验。最终回归估计结果为:

(3) 藏族城镇样本。第一次回归得到回归结果I, 显示藏族城镇居民消费习惯对当期消费影响不显著且存在序列相关。剔除消费习惯因素并消除序列相关做第二次回归, 得到回归模型II, 收入M通过1%的t检验。其最终回归估计结果为:

(4) 藏族农村样本。第一次回归得到回归结果I, 显示当期收入对当期消费影响不显著, 且方程存在序列相关。因此, 剔除收入这一因素并消除序列相关, 得到回归结果II。该模型表明, 藏族农村居民消费主要受消费习惯的影响, 与当期收入没有显著关系。最终回归结估计果为: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1.主要结论

(1) 回族和藏族各自民族内部城乡消费存在差异。就回族样本来看, 城镇居民消费行为既受到以往的消费习惯的影响, 也受到当期收入的影响, 样本结果显示, 消费习惯和当期收入弹性系数大致相当, 分别为0.46和0.48;而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则主要受以往消费习惯的影响, 并且受习惯影响比较大 (其弹性为1.52) , 跟当前收入水平关系不显著。

(2) 回族和藏族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存在文化差异性。虽然回藏农村居民消费均受到消费习惯的强烈影响, 但回族居民消费行为更激进。可能的原因是:样本数据显示回族农村居民收入水平非常有限, 而消费习惯却存在很强的惯性。这与回族农耕或商业文化有关, 其消费意识更加超前, 也与回民族相互交往频繁, 热情好客的文化特性造就的消费刚性密切相关。

(3) 回藏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主要受收入水平的影响, 尤其是藏族。这一结论如果割裂来看, 与大多数类似研究没有实质性差别。但如果结合上面的结论1和结论2来看, 则是一个有趣的发现。正因为在研究过程中, 用民族聚居区来代替研究的民族, 而民族聚居区虽然以特定少数民族为主, 但也有汉族群众和其他少数民族生存, 所以样本特性就变得不明显。

2.政策建议

一是不断提升民族地区居民收入水平, 增强其消费能力。虽然实证结果显示某些样本区居民消费与当期收入无关, 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样本区居民在观测期内其收入水平非常低, 如果收入水平能够得到大幅度提升, 可能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当收入水平在一个非常低的限度内时, 不受收入影响恰恰说明收入只能维持最低生存, 其消费习惯影响的收入也仅仅是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

二是针对各少数民族消费习惯差异, 不断挖掘消费潜力。少数民族服饰、饮食、宗教等存在明显的文化特性, 如藏族的服饰既是藏族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适应当地气候特点的保暖御寒之必须品, 同时也是本民族审美和文化的积淀;回族穆斯林生活习俗受宗教影响较大, 清真产品需求市场巨大, 所以民族地区消费市场要迎合当地消费习惯, 以民族文化特需品市场的建立来提升消费能力。

三是完善民族地区社会保障制度, 消除当地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稳定的防线, 更是我国提升消费能力建设的基础。民族地区大多自然条件艰苦、环境恶劣, 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存在很大的风险性。如果没有足够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支撑, 少数民族群众为了预防风险必然会加强储蓄、减少消费。所以,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非常紧迫, 这需要借助政府的力量来不断促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6年1月:P53.

[2]杭斌.习惯形成下的农户缓冲储备行为[J].经济研究, 2009, (1) :96~105.

[3]贾男, 张亮亮, 甘犁.不确定性下农村家庭食品消费的“习惯形成”检验[J].经济学 (季刊) , 2011, (10) :327~334.

[4]张晶, Ramu Govindasamy, 张利痒.“文化适应”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3, (12) :43~46.

[5]洪名勇.民族习惯与农村居民消费:一个实证分析[J].贵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3) :22~29.

[6]Theodore Levitt.The Marketing Imagination[M].London:The Free Press, 1983.

[7]Campbell, J﹒Y﹒and Cochrane, J﹒H﹒By Force of Habit:Cosumption-Based Explanation of Aggregate Consumption:International Evidence[J].European Economic Rebiew, 1999 (5) :P897-920.

[8]M.De Mooij.Consumer Behavior and Culture:consequence for Global Marketing And Advertising[M].Thousand Oaks, CA:Sage Publications Inc, 2004.

[9]Dynan, K.E.Habit Formation in Consumer Preferences:Evidence from Panel Data[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iewe, 2000 (3) :P391-401.

[10]J.A.Howard.J.N.The Theory of Buyer Behavior Research Paradigm[J].1969, (3) .

回族文化旅游 篇10

在新的历史时期, 面对全球化的日益加深, 加强民族地区农村文化建设, 充分发挥文化的功能与作用, 越来越要把文化建设放在国家利益的突出位置。合理的文化建设不仅可以将广大民族群众结合在一起, 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 有利于文化建设的可持续性。文化的建设还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 使人们可以更好地调整适应面对这突飞猛进的现代社会出现的“文化震惊”协调不同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持续稳定发展。此外民族文化也是凝聚全中国人们的潜在的连接纽带, 传达着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民族力量, 对当今纷乱复杂的社会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近几年来特别是国际交流不断拓展的当今时期, 在相关部门的合理引导与支持之下, 民族地区农村文化工作取得了一定卓有成就的良好发展势头。然而当今的世界是一个不断整合为一体的世界, 各方面的深入交流, 文化之间不断流动, 外来文化的流入对当前的农村文化建设的程度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尤其是对于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不一致的情况, 以及文化建设跟不上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状况, 还需我们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

2 农村文化建设的相关概念

文化: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 是相对于物质儿存在的, 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符号标记, 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总结和记录, 文化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之中, 是一个国家强大软实力的体现, 文化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文化建设:是与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相对应存在的, 是一方对另一方的补充。文化建设是在党和政府引导人民完善基础设施通过发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事业来表现的。文化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社会党和政府把握的一个突出方向, 是一个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和道德标准重要的条件。

文化震惊:文化震惊是指当处于某种文化之中的人们突然接触到别的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变化和行为方面的震惊。

3 目前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3.1 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步伐不一致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经过几代领导人的领导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 城市建设也愈来愈接近世界化, 然而文化建设却在世界排名中远远落后, 人均文化基础设施比例更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纵观中国总体来看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落后于农民的物质生活;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步伐严重不协调, 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二者的物质分配很不平衡;政府对领导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远远逊于领导农村经济建设, 存在“重经济、轻文化”的倾向。从“文化堕距”理论来分析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在经济、政治、文化三者的发展过程中各个方面的发展步伐是不一致的。在一般情况下往往是经济发展的速度较快, 文化建设由于需要全民的参与速度有所缓慢就导致了本文所说的“文化滞后”现象的出现。从某种方面来说, 张鲁回族镇是这一现象的一个“代表”。新中国成立以来, 虽说在发展的过程中历经了许许多多的坎坷, 镇上的经济在这几十年也算是初步搞了起来, 农民生活富裕了, 手中有钱了, 也不必为往日的“求温饱”做长期斗争了。但是如果细心观察我们会发现这么一个现实:村民生活条件改善了, 却并没有了往日的喧闹, 工作之余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了, 出现这样的困境, 究其根本来说是村民的日常文化生活没有跟上发展的大节奏, 致使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极大地欠缺。

3.2 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对文化建设的冲击与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在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同时与各国之间的交流也日渐频繁, 在全球化不断加快的当今世界, 文化之间的融合性程度大大增强, 外来文化不断侵入, 本民族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情形。虽然说农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 每个民族地区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文化。但是, 农村现有的民间文化、古村落文化越来越少, 且没有人去保护, 随着时间的过往, 经济建设的扩展特别是外来文化的传入使本来处于弱势的民族文化丧失了最后的一席之地, 这些保留着我们最纯粹最古老的文化记忆和文化基因的精神财富正迅速地离我们远去。与此同时受全球化影响舶来的外来文化却不断成为主流文化, 我们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正在承受着强烈的冲击与挑战。全球化的渗透性是极强的, 张鲁回族镇相对于全中国来说是一个地域面积非常小的地方, 地域虽小但也在日常生活中折射出了全球化所带来的“影子”。张鲁回族镇传统的生活方式正在不知不觉中经历着世界全球化的覆盖。也许感觉不出这种冲击的力度, 但它的确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与习惯。

3.3 农村文化建设氛围薄弱

在广大的农村地区, 村民们长久地生活在日出而出, 日落而息的习惯之中, 村民对于文化建设的融入性差, 缺乏积极加入文化建设的动力。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力是极其大的, 农村青年劳动力向往着发达地区的繁荣世界的喧闹, 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地增多一波带动一波去向繁华的城市。有的研究者发现当今农村“空巢老人”想象突出, 这也许就是大量农村中青年外流导致的痼疾, 农村劳动力外流对于经济来说极其不利更不用说是文化建设了。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中剩余的不是年老的就是幼小的小孩, 文化建设无从说起, 缺乏文化建设的基础力量和缺乏有组织力量的引领者, 种种的情况导致当今农村文化活动开展比较困难 (1) 。在此建设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将文化氛围描述为建设中的社会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社会学视角的一个着重考量的方面, 社会环境条件好也有利于文化建设的进行, 社会环境恶劣也就无所谓文化建设了。张鲁回族镇地处经济发展地带相对地域偏僻的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张鲁回族镇的文化建设氛围还是比较好的, 文化基础设施在近两年不断地在加强和完善, 带动了村民们追求文化的热情, 正在逐步形成一个良性的文化建设氛围。

4 加强民族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解析

我国所倡导的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在改革开放伟大战略实施的前提下为了更好地缓解全球化对民族文化形成的强烈冲击力, 为了推动民族地区农村生产发展长久地持续而顺应社会发展提出的, 其最终目标是大力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尤其是民族地区农民的精神文明素质。就此以张鲁回族镇的农村文化建设为例, 谈以下几点农村文化建设的看法。

4.1 合理评估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优势, 着重建设民族地域文化

搞好文化建设不单单是要政府投资、群众参与就可以了的, 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也要根据地域区位、地域特点来给一个准确的定位。文化建设既要有文化创新也要有文化的继承, 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一个地方文化发展的根基, 是文化发展的坚实保障。抗日战争的民族英雄马本斋司令员曾在张鲁回族镇战斗、生活过。马本斋烈士陵园”和“马本斋纪念馆”成为当地最具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本斋农民艺术团是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现代文化完美的结合, 通过深入实地的挖掘文化资源建设了一个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团, 新建成的马本斋纪念馆成为我们铭记历史弘扬历史继承优秀历史文化的地方, 张鲁回族镇本斋广场是村民进行文化表演的地方, 村民在此载歌载舞发展出了张鲁回族镇特有的民族文化。为使村民切实感怀历史在马本斋儿子马国超少将的支持下建立了马本斋纪念馆, 使优秀的历史文化能够在张鲁回族镇永久的流传下来。张鲁回族镇的文化建设要将传统优秀民族文化和近代的红色文化建设相结合, 发展特色的民族红色文化, 逐渐建设成为张鲁回族镇的民族地域文化。

4.2 要加强队伍建设和农村文化阵地建设, 巩固农村文化建设的阵地

队伍建设和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是搞好基层文化的重中之重, 要想使文化建设的根基打得更加牢固, 一个稳定的文化阵地和一个设施机构完整的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在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进程中我们还要面对一个非常现实的难题, 就是在改革开放的引导下过多的中青年劳动力“逃离”农村, 去往他们梦寐以求的城市生活之中。可以说这个难题是农村文化建设先关因素中最为让研究者棘手的因素, 因为人员的流失对文化阵地建设的冲击是毁灭性的, 我们该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呢?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加大投资建设好文化基础设施与此同时相关政府部门要积极引导村级民办企业的发展力图吸引农村青年劳动力返乡创业参与到文化建设的大军中来。 (2) 张鲁回族镇在市、县、镇政府的带动下建设了一系列的文化基础设施。鉴于张鲁回族镇所形成的优秀的文化建设氛围, 本斋农民艺术团在政府鼓励扩大文化建设发展道路与形式的评比中以优秀成绩争取到了一批文化活动的器材, 对于张鲁回族镇的现代性文化建设事业形成多层次、多体制的发展格局和持续的发展动力起了重大的作用支持。在本斋农民文化艺术团的文化活动的不断增加的同时作为其中之一的成员, 深切地感觉到了村民们不断高涨的激情, 夜间广场上音乐响起一群村民随着乐声秧歌扭起来, 村民们的文化生活搞得有声有色。

4.3 要根据民族地区农村的特点, 积极打造文化品牌优势, 建设特色农村文化

民族地区的当地文化资源是发展有效依托的重要部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需求日益丰富。各级政府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结合当地特有的文化资源,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民族地区特色的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 民族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具有特色的和拥有强劲发展势头的文化产业。因此, 要依据各民族文化资源的突出特色, 依据当地的社会现实把民族文化做大做强。 (3) 张鲁回族镇是民族英雄马本斋战斗的地方留下了优秀的本斋文化, 张鲁回族镇本斋农民艺术团就是要发展这种优秀文化打造自己的品牌优势, 为中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村文化提供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通过文明宣传教育, 将广大农村群众引导到各种健康、向上、文明的文化活动中来, 培养优秀文化发展热情, 提高全民文化素质, 让劣质文化在农村没有发展的空间余地。 (4)

4.4 强化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竞争力, 提高文化建设后续动力

文化竞争在当今生活中逐渐多了起来, 国家之间的文化竞争也在掺杂着文化渗透不断对各国民族文化产生着持续的冲击。为了更好地发展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形态在进行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之后, 政府要合理带动村民进行有序的文化拓展活动, 将本民族地区优秀的独特的民族文化融入当代的建设之中, 将民族地区农村文化的村民协调性和参与性搞好、搞活, 切实打牢民族地区农村文化发展的根基。当今社会各种文化融合在一起推动者文化世界的大一统, 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要增强其文化竞争力, 增强文化建设发展的可持续性, 让文化建设的源泉流传下去, 不断推动着民族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 合理推地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步伐。张鲁回族镇在李寅堂老人的带领下文化建设活动搞得风生水起, 获得了政府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 推动了张鲁回族镇向着更好更光明的方向长久的发展下去。

5 结语

因此, 总的来说贯彻科学发展观, 推进民族文化建设, 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迫切需要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在民族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相关工作者要合理恰当地挖掘有潜力的优秀青年对他们进行有体系的培养, 使文化建设的进程拥有持续不断的新鲜的血液注入, 保持文化发展的长久性。此外还可以通过宣传教育践行中国和谐文化建设的方针, 使农民全面了解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内涵、主旨、目标和作用, 真实感受到自己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人翁”的基础性地位。本文在通过对张鲁回族镇的文化建设全面分析的同时遇到还注意到了一个民族地区道德对于文化建设的相关联系。张鲁回族镇是全中国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更是中国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一个突出的代表。张鲁回族镇本斋农民艺术团的产生也不是突然性的, 其产生是有一定的物质经济基础的, 可以说是经济的发展间接带动了文化建设的兴起。 (5) 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 在民族中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当今社会和政府要合理适当地将有关方面的影响因素协调和组织好, 最大程度地把民族文化潜在的活力激发出来, 发挥出民族文化在中国社会中的重大作用力, 甚至成为文化建设的主导力量, 为民族地区特色的农村文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摘要: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符号标记, 是人类活动历史的总结和记录。文化建设的力度展示着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强大的发展活力与激情。文化不论是对于经济的发展抑或政治的稳固, 其都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以一个少数民族乡镇为个案, 对当前农村文化建设进行解析, 借以提出加强民族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农村文化,文化建设,现状原因,路径解析

参考文献

[1]吴建萍.加强民族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J].农技服务, 2009, 26 (10) 149-150, 159.

[2]袁东升, 唐安.民族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新途径[J].贵阳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3) .

[3]李雨沛.关于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思考〔EB/OL〕2012-6-15) 2013-12-26〕http:wgxj.dafeng.gov.cn/yjyjl/llyj/54299.shtml.

[4]蔡杭州, 蔡苏州.民族地区先进文化建设刍议[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9 (04) .

[5]田敏, 张兆远.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与思考—以鄂西南来凤县周家湾村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03) .

回族文化旅游 篇11

【关键词】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新课程标准;传承

一、前言

宁夏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有回族“踏脚”、回族木球、 回族方棋等。而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具有代表性强、能集竞技性、游艺性、娱乐性于一体、能较好传达文化信号等特点。 另一方面代表了回族勇于拼搏的民族精神,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如何把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体育项目内容与学校教育融合起来,如何在中小学体育指导大纲的框架下,就回族传统体育和学校的具体条件等进行学校体育教学,丰富学校体育形式和内容,广泛开展优秀的回族传统体育,使之与全民健身计划开展相适应,与大众体育发展相接轨,把回族聚居区学校体育办成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就成为急需研究的问题。

《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2006年7月21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 2006年9月1日起实施)第三十五条规定:鼓励、支持大中专院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把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教育教学内容。这个“保护条例”给了一定的政策支持。

二、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体育项目进入学校体育教学的可行性

回族体育类“非遗”项目——踏脚、木球和方棋来源于回族先民们的生产生活,多以游戏娱乐的形式开展,在全区回族聚居区乃至周边省区(甘肃省、陕西省)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娱乐性、观赏性和浓郁的回族特色。在我区学校体育教学中融入回族传统体育内容不仅为体育教学增添了活力,丰富了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实现体育教学目的,而且使回族体育类“非遗”项目在学校教育得到传承与发展。

當前我区回族聚居区中小学的体育教学都存在形式单一、内容不够活泼、缺乏时代气息和传统文化底蕴等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学校,由于缺少相应的运动器材,师资力量非常薄弱,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主动性不大,兴趣附属于动作练习,阻碍了学生愉快的体验。相反,回族体育类“非遗”项目——踏脚、木球和方棋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游戏娱乐性强,内容丰富、动作发展全面,学生易学喜玩,而且能因陋就简,就地取材,易于普及。由于有广泛的群众和社会基础,在课外,家长与亲朋好友也会参与指导,有利于回族体育类“非遗”项目的持久开展。同时,回族体育类“非遗”项目的组织形式也是灵活多样,便于放手让学生自由结伴活动,不受时间、场地、人数和器材的限制,弥补了体育器材不能适应当前教学的缺陷。

三、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学校体育教学的意义

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体育项目深受广大回族人民的喜爱,自1958年宁夏解放以来,尤其本世纪,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体育部门十分重视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与研究,通过举办各级少数民族运动会和传统节庆活动,使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传承和发展。由于回族非遗中传统体育项目多以健身、游戏和娱乐为主,相对缺乏竞技性,使得回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大部分依靠民间,有少一部分通过学校体育教育这种有效形式加以传承。

通过对宁夏回族聚居区学校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区各级各类学校中,有 67%的各级学校领导、24%的体育教师、82%的中小学学生普遍认为体育就是乒乓球、田径、体操、健美操、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等现代竞技体育,对于回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尤其是对其具有的健身价值、娱乐价值认识不足,认为回族传统体育只是游戏和娱乐活动而已。因此,在制定学校体育教学计划时仍以现代竞技体育项目为主。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回族传统体育课,如泾源县有5所中小学开设的“踏脚”,固原回中开设的回族木球,固原回族聚居区中小学开设的方琪,但是课时量少,没有引起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的重视,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教育和传承作用。

如何将有价值的、反映回族特色的体育类“非遗”项目——踏脚、木球和方棋引进学校体育课堂,是需要教育界、文化界和体育界必须引起重视的课题。回族体育类“非遗”项目——踏脚、木球和方棋具有浓郁的回族特色和健身娱乐价值,简单易行,不受场地和器材的限制,深受广大回族青少年的喜爱。把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引入学校体育教学,学生在校期间接受回族传统体育的教育,可以充分认识和理解优秀的回族传统体育文化,并把它内化成自己的文化素质,以指导自己亲身参与其中进行回族传统体育的实践活动。对于传承与发展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区回族聚居区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学中开展不同形式的回族传统体育教育,不仅可以加快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也能够补充宁夏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它还有利于体育类“非遗”项目——踏脚、木球和方棋的整理、挖掘和推广,能造就一批重视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研究的理论工作者,促使体育类“非遗”项目的传承和民族文化的传播。

四、《新课程标准》背景下传承回族体育类“非遗”项目的对策

(1)体育类“非遗”项目与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相结合,使得回族体育类“非遗”项目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 在1991年至2012年,参加第四、五、六、七、八、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开幕式上,有回族群众和学生组织的踏脚表演队获得表演金奖四次,银奖两次的佳绩。还有回族木球项目在宁夏少数民族运动会上由中小学学生组织的队伍经常获得比较好的名次。

(2)回族体育类“非遗”项目种类繁多,有踏脚、回族木球、方棋、惯牛、拔腰、回族武术等,适应范围较大,教学中可选择的余地也较大,不但符合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更适应地处西北高原环境的回族聚居区农村学校的实际,回族聚居区农村学校开展回族体育类“非遗”项目的教学,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简便易行。在进行回族传统体育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性别、年龄、兴趣和爱好安排回族传统体育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回族体育类“非遗”项目制成教学光盘,使用多媒体方式加以演播,可克服师资力量不足的状况。

(3)将回族体育类“非遗”项目引进学校体育教学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为了让回族传统体育能够不断延续下去,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教师不了解回族体育类“非遗”项目的基本技能、方法,就不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更谈不上是学校教育的领路人。因此,教师应加强学习、认真实践,提高对回族体育类“非遗”项目的认识,普及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真正做到把回族这一优秀文化遗产——回族体育类“非遗”项目继承并发扬下去。学校体育将为继承、发扬、传播回族体育类“非遗”项目提供良好的教学场所,回族体育类“非遗”项目中有的项目符合学校体育课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可在回族聚居区各级各类学校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加大回族传统体育教学的比重,树立素质教学“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让各民族学生系统地了解、学习、掌握回族传统体育文化知识,并通过他们实现回族体育类“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牟延林,谭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0.

[2]谭细龙.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基金项目:宁夏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2NXYDCG21)

回族文化旅游 篇12

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方棋是在宁夏回族聚居区尤其宁夏南部山区流行, 简便易行又变化无穷, 回族方棋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在2007年6月, 宁夏公布的第一批3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 宁夏同心县方棋就是其中一项, 2009年5月宁夏公布的第二批31项 (新入选项目23项, 另有已进入第一批区级非遗名录8个项目新增的申报地区, 扩展进第一批区级非遗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 海原县和泾源县的方棋作为扩展地区入选。到目前为止, 方棋在宁夏的同心、海原和泾源县发展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而且普及度很高, 但目前相关领域的研究仍是很少。发掘和研究宁夏方棋的发展进程和项目特点对于深入了解和传承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进而加以创新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宁夏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方棋的概述

笔者查阅宁夏、甘肃、青海、陕西和新疆等地的《地方志》, 有记载表明, 方棋始于明朝 (1368-1644年) 年间, 发祥地位于宁夏南部山区固原地区, 后传入陕西、甘肃、青海和新疆等地。就像一首流传于西海固地区的花儿——“漫一段花儿下一盘方, 解一解阿哥的心慌……”生动地道出了方棋在宁南山区群众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方棋是根据围棋、象棋和其他民间棋类进行糅合创造而成的。下方棋用不着什么专业的设备和器材, 方棋方便有趣, 没有专门的棋盘和棋子, 也不需要裁判, 只要找一块平坦干净的地方蹲下或坐下, 用树枝、石子或砖块在地面上画上横七竖八的交叉线, 便成为42个方棋、56个棋眼的棋盘。下棋双方用不同的棋子, 如石子、土疙瘩或瓦片、柴棍子或羊粪蛋、蚕豆等等。方棋在宁南山区回族群众俗称“下方”, 每当劳动休息期间或茶余饭后, 三三两两蹲在一起下方棋, 有时下棋的人多了就摆几摊。下棋前一般讲好规则, 是否允许悔棋, 之后便开始下棋。走棋都是以吃掉对方棋子、堵死对方棋眼为胜负。下方棋就像下围棋、象棋一样, 有时两人下棋, 围观参谋、助威者不少, 大家吵吵嚷嚷, 非常娱乐。

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等省的方棋, 棋盘的构成略有不同。如新疆的方棋棋盘由七横七纵交叉构成, 棋盘上共有49个交叉点。而在宁夏, 方棋的棋盘以15条线横七竖八构成56个交叉点, 对弈双方各执棋子28枚, 子数均等。虽然方棋只有56个交叉点, 但形式变化很快, 攻守双方的实力总在变化之中。方棋与围棋的区别在于, 围棋的棋子下完一步后就不能再动了, 而方棋的棋子每走成一个小方块就打掉对方一个子, 每一步都是在走动过程中, 看谁成方的速度快、成方多, 获胜的机会就越大。

二、宁夏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方棋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从1984年至今, 宁夏的体育工作者让方棋从民间上升到正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比赛的大雅之堂, 他们所做的第一步工作就是规范棋盘、统一规则和研究方棋棋法。1984年, 宁夏体育工作者刘宏章开始着手整理归纳方棋棋法和规则。为了研究方棋, 他也开始学下方棋。他先拜固原方棋高手杨秀仁为师学习, 摸清基本套路之后, 又到宁夏南部山区各县区调查各地的棋法, 整理出宁夏统一的方棋比赛规则, 棋盘就是沿用到现在的横七竖八56个交叉点。并制定了规范的方棋规则文本。

1985年在固原举办了宁夏首届方棋比赛。本次比赛从全国范围来看, 也是首次方棋比赛。这个比赛的新闻当时还在中国体育报上刊登。从这次比赛开始, 方棋就得到了自治区体育部门和民族部门共同的重视。

1986年宁夏第一届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上, 将方棋列入了正式比赛项目。到现在为止, 已经举行了7届 (1986年第一届至2010年7月第七届) 宁夏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 方棋始终是正式比赛项目, 而且宁南山区的方棋选手显示出了雄厚的实力, 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2009年5月举办的宁夏全区首届智力运动会上, 特别把方棋列入比赛项目。在项目的发源地固原市, 来自全区的50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在观赛区和活动区里, 观看完运动员的专业对局, 有的业余爱好者就到活动区摆开棋盘开始下方过过瘾。

笔者在固原市泾源县泾河源镇田野调查发现, 在镇子的街道两边, 随处可以看到围成一堆的人, 基本都是在观战方棋的对决。在商店门前的台阶上, 一群人把两个对弈人围得严严实实, 水泥地上是用土块或红砖块画成的简单“棋盘”, 而棋子是用蚕豆、石子、柴棍子或羊粪蛋代替。在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 方棋名列其中, 这充分体现了各级政府对这项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目前方棋并不存在着失传的危险, 因为这项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仍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使方棋进一步在宁夏普及和推广, 使方棋早日进入全国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 使方棋从农村进入城市, 使方棋在青少年中进行发展普及。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访谈和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 对宁夏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方棋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 以期为方棋的发展和传承提供参考。

关键词:回族,方棋,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

参考文献

[1]牟延林、谭宏、刘壮:《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010.1。

[2]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田野工作方法》,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8.9。

上一篇:消费主义消费观下一篇:社交网络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