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

2024-11-07

回族(共14篇)

回族 篇1

【发布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

【发布文号】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公告第41号 【发布日期】2007-03-29 【生效日期】2007-03-2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宁夏回族自治区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的决定

(2007年3月29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 2007年3月29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41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决定对《宁夏回族自治区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作如下修改:

一、删去第二十二条中的“

(六)督促本级人民政府办理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属于本级人民政府职权范围内的议案,并向下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报告办理结果”、“

(九)审议本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计划、财政预算计划的执行情况”和“

(十二)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受理乡、镇人民政府乡长、副乡长,镇长、副镇长的辞职案。主席团决定接受辞职后,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备案;在乡长、镇长缺位时,从副乡长、副镇长中决定代理人选;决定副乡长、副镇长的个别任免”的规定。

二、将第三十条第一款“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主席、副主席和主席团其他成员可以向主席团提出辞职,由主席团决定是否接受辞职。主席团接受辞职后,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备案”,第二款“主席、副主席出缺,由代表大会补选。主席团其他成员的补选,由代表大会预备会议决定”,合并修改为一款:“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副主席和主席团其他成员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辞职。主席、副主席出缺后,由代表大会补选。主席团其他成员出缺后的补选,由代表大会预备会议决定。”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宁夏回族自治区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根据本决定作修改后,重新公布。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回族 篇2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其中生活着10个民族总共2000多万人口的穆斯林。伊斯兰教为其信仰者规定了一整套详细的宗教仪式和制度, 对于虔诚的穆斯林来说, 要履行宗教义务就必须有一个固定的场所, 而清真寺就充当了这样一个媒介, 穆斯林的礼拜等宗教活动几乎全在清真寺进行。“清真寺, 阿拉伯文Masjid的意译, 音译‘麦斯吉德’, 意为‘聚会礼拜之地’。穆斯林主要的宗教与社会活动场所。一译‘礼拜寺’……穆斯林聚居区均建有礼拜寺, 为礼拜和聚会场所……为专门庆祝宗教节日、供人们参谒、祈福之地……清真寺也是穆斯林社会文化生活的中心, 具有多种社会职能, 既为布道宣教、传播宗教和文化知识的场所, 又为穆斯林举办有关的宗教仪式, 有的也探讨有关政治、经济和其他方面的问题……”[2]。

一、清真寺在回族社区的功能

在中国, 伊斯兰教的传播和发展与清真寺的建立和兴盛密切相关。“没有功能的东西便不再存在, 这是功能理论的公理……”[3]清真寺作为伊斯兰教必不可少的一个宗教组织, 在民间, 尤其在回族社区具有重要的功能和地位,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清真寺是回族最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 具有宗教功能。《古兰经》中特别鼓励穆斯林去清真寺与穆斯林群体共同进行宗教活动。清真寺在回族社区中被视为最圣洁的场所, 因此回族的宗教活动大都集中在清真寺里举行, 如平日里的五次礼拜、节庆时的会礼等等。

其次, 清真寺在回族社区担负着教育机构的职能。“清真寺是敬主育人的殿堂, 也是教导成人和儿童学习《古兰经》、伊斯兰基本常识的学堂。”[4]伊斯兰教在中国赖以持续传播和不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就是依靠了清真寺宗教教育、传播知识和学问的使命, 阿訇们所主持的经堂教育维系着伊斯兰文化的传承。

第三, 清真寺有监督所属教民的道德规范和宗教行为的作用。伊斯兰教对回族伦理道德行为的规范, 主要是靠清真寺来实现的。伊斯兰教教义中有很多规范人的言行的内容, 比如敬主与忠君、坚忍与敬畏、宽容与仁慈等, 这些都体现在平日的宗教活动中。所以在清真寺所进行的宗教活动, 其本身实际上是在潜移默化地向穆斯林进行着伦理道德教育。

第四, 回族穆斯林在日常的生活中也离不开清真寺, 通过清真寺体现出独特的回族文化。一个回族穆斯林生命历程中重要的阶段都与清真寺联系在一起:家里有小孩子出生, 回族穆斯林会去清真寺请阿訇给孩子起经名;回族男女青年在结婚时必须请清真寺的阿訇为其主持念诵“尼卡哈”, 只有这样他们才形成宗教意义上合法的夫妻关系;回族穆斯林去世后, 阿訇主持带领前来参加葬礼的人们在清真寺站拜念诵《古兰经》。

综上所述, 回族穆斯林的宗教活动和日常生活都与清真寺密不可分。并且, 通过清真寺将伊斯兰教教义和回族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 形成了独特的回族社区文化。“清真寺通过对穆斯林的日常服务, 使信仰世界与世俗世界紧密相连, 从而使穆斯林社会扎根于现实的整个社会之中, 进而有力地促进了伊斯兰教的顺利发展。”[5]

二、回族的民族意识

清真寺是社区的“灵魂”, 它作为回族穆斯林参加宗教仪式的中心, 在发挥着其主要功能的同时, 无形中增强了回族穆斯林的民族意识和族群认同。作为伊斯兰教文化传播的一个场所, 清真寺在宗教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增进了回族穆斯林之间的交流, 强化了回族的族群认同。可以这么说, 回族的民族意识最直接的来源地便是清真寺。

首先, 回族具有极强的群体意识。“族群边界的实质是族群意识, 基于共同文化积淀之上的族群意识正是城市中回族穆斯林Jamaat形成和族群维系的强大文化内力。”[6]在其他民族的人看来, 回族是一个极具群体意识的民族, 有人用“抱团”来概括回族这种强烈的民族意识, 而这也是由于回族“大杂居、小聚居”所造成的, “大杂居”是针对全国大范围而言, “小聚居”则恰好反映了回族穆斯林独特的族群社区模式—寺坊。回族将以清真寺为中心的聚居区称为“寺坊”, 即Jamaat, 意为“聚集、集体、团结、共同体”等。它是回族在“大杂居、小聚居”中保持本民族群体传承的的基层宗教社区, 除了具有普通社区的特征外, 更多地表现为共同宗教文化的维系。回族寺坊, 简单来说是由“寺”和“坊”两个部分组成, 其中“寺”是整个寺坊的核心和灵魂, “坊”是围绕清真寺聚居的众多婚族家庭构成的一个地理社区。凡有十几户、几十户或几百户回族居民的地区, 只要人们有能力, 便会建造一座清真寺, 然后择聘一位阿訇及相关人员建立起相应的寺坊制度。

回族的群体意识, 实则是通过一系列以清真寺为主体媒介的集体活动来形成并得到强化的。宗教仪式能够演示群体的团结, 具有一种强化心灵的功能。礼拜是伊斯兰教仪式中最为日常化的一种仪式, 它在穆斯林的宗教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穆罕默德说过“一个人同大家集体礼一拜, 强过他在自己家里单独礼四十年的拜功。”回族谨记集体礼拜的尊贵, 尽量都会去清真寺礼拜。除了每周五的聚礼, 回族最重视的还是每年开斋节和古尔邦节的两大会礼, 它们也都在清真寺举行, 此时人数更多, 规模更大, 这种万众同声高赞“真主至大”的会礼, 就成为一次当地回族穆斯林民族群体意识、民族凝聚力的最好展示。也正是由于这种以清真寺为核心的独特的社区结构, 回族的民族文化习俗才不至于被湮没在历史洪流之中。

再者, 回族具有强烈的认同意识和归属意识。可以说, 在回族形成之时, 认同意识便应运而生。尤其是就寺坊来说, 这种认同意识和归属意识表现得更为明显。从狭义方面来讲, 回族社会中一个具体的回族成员个体总是归属于某个具体的寺坊, 这个具体的寺坊以清真寺为中心而归属于伊斯兰教某个教派。那么, 这个寺坊的回族穆斯林就是一个集体, 具有基本一致的宗教理念和宗教思想。从广义方面来讲, 不论回族个体属于哪个寺坊哪个教派, 他们在更高的层次上认同于“回族”这一民族, 更重要的是他们同属于伊斯兰教, 信奉真主。虽然同一地区的若干个清真寺可能属于不同的伊斯兰教派, 在某些宗教仪式和宗教思想上有些许差别, 但是遇到重大的宗教事务, 各清真寺的阿訇照例集会, 进行讨论。当整个回族穆斯林的利益受到损害时, 各个寺坊就会不约而同地采取行动, 一致维护穆斯林的利益。

回族 篇3

关鍵词:回族文化 回族舞蹈创作 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248-01

回族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吸收融合各种文化元素,并结合回族的民族特征,丰富发展起来的新型的文化模式,伊斯兰教文化是回族文化的核心,决定着回族文化的特殊性和性质。回族舞蹈在创作过程中,不断的借鉴融合回族文化,从而创作了一大批创新性的具有回族特色的舞蹈作品。回族舞蹈创作中主要借鉴融合的回族文化中的宗教文化、服饰文化和饮食文化等。

1 回族舞蹈对回族文化的创新

回族舞蹈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在回族文化深刻影响下,回族舞蹈发展逐步的脱离了在历史坎坷进程中退化消沉的尴尬处境,品种从稀少不断的丰富。回族舞蹈的创作也逐步的向多元化发展。通过对回族舞蹈展演作品的观展和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回族舞蹈创作已经非常大的突破与创新,在借鉴和融合文化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回族舞蹈作品中音乐的变化

在传统回族舞蹈的创作过程中,舞蹈编导一直局限在传统的有限模式中,墨守成规没有创新,舞蹈音乐通常都是直接沿袭2/4或者4/4的回族传统民歌和“花儿”的节拍及格律。近些年,回族舞蹈创作者在传统的舞蹈音乐基础上融入先进的现代音乐元素,增强了回族舞蹈作品的动感和节奏性,使舞蹈音乐在回族舞蹈中更好的发挥其功效,让传统舞蹈动作经过音乐变化而发生夸张和变形,具有时代性。也让回族舞蹈音乐既具有潮流时代风韵节奏却又不缺乏民族气息。

1.2 回族舞蹈创作结构的变革

回族舞蹈中不仅其音乐又有了新的变化,其结构形式也不断的突破创新,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方式下回族舞蹈的结构方法,应用“时空交错结构、交响化结构、心理结构”等一系列具有现代思维逻辑的先进的结构方法。如在回族群舞蹈作品《喊窖水》中所应用的结构方式就是心理结构。它以人物的心理意向作为主线实现串连,从人物的心境出发,从“没有水、缺水生活的苦、悲”到“对水的期渴与望盼”直到“通过战士们打井获得水的喜悦”这一个丰富的心理变化,舞蹈完整的沿着人物心态变化来发展,把舞者心理过程和观众心理活动紧密的联系起来,一步步的推向高潮,使舞蹈演员和观众产生激烈的共鸣。这种模式摆脱了传统的结构方法与千篇一律的表达模式,使回族舞蹈升华到人们的真实情感并直接的撞击到内心最深处。

2 回族文化对回族舞蹈创作的影响

回族舞蹈是回族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回族文化对回族舞蹈创作有非常大的影响。回族文化中许多重要的并具有典型的民族特点的文化元素,激发了舞蹈编创者舞蹈创作的热情和动力,回族舞蹈的创作者用智慧将回族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如宗教文化(礼拜、洗礼和汤瓶艺术)、日常习俗、饮食文化等和舞蹈创作融合借鉴,在回族文化影响下创作出一大批的优秀舞蹈作品。回族文化对回族舞蹈创作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2.1 回族文化为回族舞蹈的创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舞蹈创作者在舞蹈的创作过程中,会受到各许多因素的干扰,除了创作者对音乐的感悟能力、观察能力和创作灵感等自身因素外,创作作品的理论完整性,文化背景的丰富,对舞蹈创作也非常重要。特别是对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的回族,回族文化为回族舞蹈的创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2.2 回族文化丰富了回族舞蹈的动作语汇

回族文化丰富了回族舞蹈动作语汇,舞蹈的编导从回族的文化中提取出相关动作经演变后变为舞蹈作品中的动作语汇。如受到伊斯兰教影响,回族嫁娶时要进行洗礼仪式。回族舞蹈创作者把握回族洗礼过程中的细节,从中提取出舞蹈的动作元素,进行加工。把“净洗”中“抹头、抹耳、洗肘、倒三把手”与民族生活中各种动作进行夸大变形,产生出舞蹈主体动作。

2.3 回族舞蹈创作离不开回族文化

回族文化时回族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回族文化的影响下回族舞蹈逐渐的成长壮大,在人们视野中出现越来越多,优秀的回族文化要继承发扬和与时俱进,回族舞蹈也需不断创新,保持其强劲的生命力,努力传承和发扬回族文化,在回族文化中寻找更多的舞蹈创作源泉,让更多的人通过舞蹈了解回族人民的生活、民情风俗和宗教信仰,让更多优秀的舞蹈作品出现在艺术舞台上。

3 结语

总之,在回族舞蹈的创造过程中,回族文化为其提供理论依据,丰富其动作语汇,相互的影响和支持,创作出许多的优秀的舞蹈作品,在今后的舞蹈创作过程中,创作者要借鉴融合回族文化中优良的元素,发展创新,不断推动回族舞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史末安.伊斯兰的光辉[M].香港天马图书出版公司,2009(7).

[2]马敏,马海静.浅谈回族文化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价值[J].传承,2009(24):146-147.

回族的三大节日 篇4

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开斋节

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图尔”的意译,我国甘肃、青海、云南等地的回民亦称为“大尔德”,宁夏南部山区回民则称为“小尔德”。每年伊斯兰历9月是穆斯林的斋戒之月,入了斋月,男满12周岁、女满9周岁以上的回民都要封斋,也叫把斋或闭斋。理智不清的、小孩儿、老弱有病的以及妇女月经期和产期都不封斋。封斋一个月期间,白天不进饮食,一月结束,望见新月,斋戒完成,次日即为开斋节。开斋节清晨起来,回民们沐浴净身,换上洁净的衣服,开始在家中炸油香、馓子。上午,到清真寺参加会礼。礼拜后,还向老弱病残和贫苦之人出散乜贴,因此开斋节又叫“济贫节”。然后请阿訇为已故亲人走坟,纪念亡人。走坟后,走亲访友,相互祝贺,邀请亲戚乡邻到家,进行款待。回族穆斯林对开斋节特别重视,庆祝场面十分隆重,所以又叫“回民过年”。

古尔邦节

是阿拉伯语音译“尔德·古尔邦”、“尔德·艾祖哈”,含有“牺牲”、“献身”,故亦称“宰牲节”、“献牲节”、“忠孝节”、“尔德节”。一般在开斋节过后七十天举行。这个节日属于穆斯林朝觐功课的仪式范围。伊斯兰教规定,教历每年12月上旬,穆斯林赴麦加朝圣,朝觐的最后一天,开始举行庆祝活动。节日这一天,回族穆斯林沐浴洁身后,穿上节日的盛装,到清真寺去参加会礼。之后走坟,回家举行宰牲仪式。宰牲的牛、驼、羊肉除了自己食用外,还要分送亲友和贫孤之人。

回族婚俗 篇5

目录简介订婚婚前二天婚前一天收缩展开简介

回族婚姻受伊斯兰教影响较大,《古兰经》规定,女孩九岁,男孩十二岁为“出幼”,即少年时期结束,可以结婚。因此,伊斯兰教流行地区早婚现象较严重。在通婚范围上,回族限制同乳兄弟姐妹结婚,同时,实行严格的单向民族内婚,即回族男性可娶其他族女子为妻,回族女性决不能与其他族的男性通婚。 回族青年男女,经过各种场合的互相接触和了解,认为对方是自己的.心上人,那么小伙子就会把真情坦率地告知双亲,接着便请求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者为介绍人往姑娘家求亲。如果双方对这门亲事都满意,下一步便是抉择吉日举行订婚仪式。

订婚

回族婚事先从订婚开始,媒人前往女家提亲,女家父母一般不表态,等到回族节日,男女双方及父母互相相看。如果相中,在下一个主麻日前,女方才收下媒人带来的男家送的茯茶等礼物。订婚这天,女家把男家送来的茯茶分成若干小块分送亲友邻里,并给未来女婿回送由姑娘亲手缝制的衣帽鞋袜等礼物。 按照习俗,订婚吉日大都选在“主麻日”(星期五)的夜晚。小伙子的家长在德高望重的长者与亲朋好友的陪同下,携带聘金1000元、面条800斤、槟榔1000个、手镯一对以及糕点等礼品前往姑娘家,并由姑娘亲自接待和接受礼品。这就标志着男女双方情愿结为终身伴侣。 交完“女卡银”(彩礼)后,双方家长就商定完婚良辰吉日。槟榔馈赠左邻右舍与亲朋好友,便是向大众宣布婚事告成。女方将男方提供的“女卡银”作为添置嫁妆与举行婚礼之用。面条是对女方父母表示敬意。 婚礼亦选在“主麻日”举行。婚礼上按照伊斯兰教仪式举行。前三天,双方家庭在房前的空敞平地上用帆布搭成大伞形临时栅屋,作为这一天,他们称之“作锅”,意谓洗头。新娘要在是日挨家逐户邀请全乡的妇女(主要是年青妇女)来她家洗头。

婚前二天

男女双方得全身沐浴,俗称“大、小净”。同天下午,乡里男女青年分别宴请新郎、新娘(女请新娘、男请新郎)。同时请本乡老妇为新娘梳妆打扮。晚上,新郎、新娘各在自家“迎宾堂”接待宾客,筵席排列成双,以示新婚成双成对。在宴席上,年青人尽情歌唱,念清真教道,直至深夜。这一天叫“阿斗格”。

婚前一天

回族作文400字 篇6

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费土尔”的意译。新疆地区的回族称它为“肉孜节”。“肉孜”是波斯语,意思就是“”。宁夏部分地区的回族称它为“小尔德”,甘肃、青海等地的回族称它是“过年”,对开斋节在各地尽管称谓不同,但实际上就是一个规模盛大、礼义隆重的节日,相当于汉族群众过春节,藏族人民过藏年。在开斋节前夕,外面工作的、做买卖的、出差的回族穆斯林都要提前赶回家中。

开斋节要过三天。第一天从拂晓开始就热闹起来。家家户户都要早早起来,打扫院内院外、巷道厕所,给人一个清洁、舒适、愉快的感觉。成年回族穆斯林个个都要洗大净,沐浴净身。男女老少都换上自己喜爱的新衣服,小孩子也都个个把脸洗得干干净净,头发梳得光光亮亮的。回族群众聚会和活动的场所——清真寺,节日前该维修的维修,节日里也都打扫得千干净净,有的地方还专门布置一番,悬挂“庆祝开斋节”的巨幅横标和彩灯,大约到了早晨八点以后(有的地方以敲响会礼钟声为准)、回族群众个个腋下夹一个小毯子或小拜毡,从东南西北,四面八方,汇集到清真寺。

有的地方因参加会礼的回族穆斯林达万人之多,清真寺容纳不下,就另选择一个地势平坦、宽敞干净的场地。当阿訇宣布会礼开始,回族群众铺下毯子或小拜毡,脱下鞋子,立即面向圣地麦加古寺克尔白方向叩拜。

浅谈回族饮食文化 篇7

一、回族饮食特色

1、具有宗教特色

回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曾受到伊斯兰教的深刻影响, 所以伊斯兰教是回族民众的宗教信仰。而《古兰经》是伊斯兰教最根本的经典, 是穆斯林世界观和人生观是基础, 是伊斯兰国家的立法依据。它在穆斯林的世俗世界和宗教生活中具有神圣的地位。所以在伊斯兰教义中, 食物分为两类, 即“合法” (哈俩里) 和“不合法” (哈拉目) 食物。

“合法”的饮食包括:可食的肉类原则上规定选择食谷的禽鸟和食草的兽类;植物中食物的选择以五谷为主食, 即稻、麦、稷、麻、豆;五蔬为蔬、瓜、苔、藻、原隰果为副食。

与合法的饮食相对, 回族根据《古兰经》也规定了严格的禁食, 主要是:禁食血液, 伊斯兰教认为动物的血液有害于人性, 不能食用。可食动物都必须经过宰杀, 排净血液, 才能食用;禁食自死的禽畜, 认为动物死亡, 一般是由于伤病、中毒等原因, 本身肉质已趋与腐败, 体内有各种病毒, 人食用则损害人体健康;禁食不以真主之名宰杀的禽兽, 因为伊斯兰教认为一切生物的产生, 都是真主的造化, 故当宰杀禽畜时, 人们必须以奉真主之名而宰杀, 否则属于“非礼妄杀”, 属于秽物;禁猪, 回族穆斯林不但绝对禁食猪肉, 同时也禁止养猪或营运生利, 甚至对猪肉之类的沾染和触摸也视为大忌;禁烟禁酒, 认为就是一切灾祸的根源, 危害很大, 吸烟则认为是“无益的浪费”, 属于禁食的范围。

2、主食中面食多于米食

传统的回族饮食主食面食, 在回族的饮食中, 面食品种达60%多种。尤其是回族饮食中著名的品牌菜, 更是让人们对回族的饮食文化赞不绝口, 并且长期与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杂居中, 吸取当地的饮食文化, 形成各地独具特色的饮食名菜。

3、特殊的食品——油香

油香, 是一种面食, 历来作为一种既尊贵又香甜的食品。制作时, 把用温水和白面搅和好, 分别拍成直径约15厘米的圆饼, 放在油锅里炸熟。分布各地的回族在油香制作的原料上因地而异, 其种类也有不同。但是无论在北方回族, 还是南方回族, 都有吃油香的习俗。油香的来历与穆罕穆德的言行相关, 是穆罕穆德离开麦加去麦地那之后, 源于穆罕默德创教初期, 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4、嗜好甜食

回族的饮食文化中, 甜食具有一定的地位, 因为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阿拉伯穆斯林喜吃甜食的习俗。在阿拉伯地区, 小孩出生后, 会用蜜汁或椰枣抹入婴儿口中, 才会开始哺乳。在中国许多地方, 回族的婴儿出生后, 也会有用红糖开口的习俗。

5、喜爱吃牛羊肉

在回族的菜肴中, 回族特别喜欢吃牛羊肉。其原因有很多, 一是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 禁吃猪、驴、骡、马等肉, 主要吃牛、羊、鸡等肉。二就是牛羊性情温和、其肉味美, 对身体有滋补作用, 而且是一种美好吉祥的象征。

6、茶文化

回族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 饮茶在各地回族带有普遍性。由于回族“大分散, 小聚居”的特点, 形成了风格迥异的饮茶文化, 形成了不同地区的不同茶文化。如极具代表性的是喝盖碗茶又称“三炮台”;回族的茶文化, 不仅是一种生活习俗, 更是一种意蕴深长的文化礼仪和社会关系。茶在婚礼、在节日中的所起的作用, 对长辈表示尊重是回族茶文化的表现形式。

二、对回族饮食文化的思考

1、宗教影响甚大

回族信奉伊斯兰教, 而伊斯兰教的经典、教法、教义对穆斯林的饮食习俗有着很大的影响, 是穆斯林饮食习惯的重要依据和指导, 而《古兰经》是伊斯兰教最主要最根本的经典, 对伊斯兰教饮食的规定更是起着重要的作用。《古兰经》中的明文曾说, “……, 当时安拉对众天使说, ‘我必定在大地上设置一个代理人’……”。这就说明它将信仰伊斯兰教的人们成为一种独一无二的存在——肩负着造物主赋予的代治世界的大任, “代治大地”就成了责无旁贷的天职。为了珍惜安拉赐予的生命和执行安拉赋予的神圣的使命, 故穆斯林十分重视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所以那些“清净无染”、“真乃独一”、“至清至真”的清真饮食就成为了穆斯林能担负起这一神圣使命的有力保障。穆斯林在饮食方面讲究卫生, 对食物有所选择, 摈弃无所不吃的做法, 奉行有所吃, 有所不吃的原则。而且提倡适可而止的原则, 即便是佳美的食物也忌暴饮暴食。

2、善于吸收学习其他民族饮食技术

几百年来, 回族群众汉族等兄弟和睦相处, 引进了多种饮食品种, 例如饺子、馒头、粽子、元宵、月饼等。回族群众在制作这些食品的时候, 并不是生硬的完全照搬, 而是创造性的加以改进, 通过改进他们的佐料、作法, 做成适合他们吃的食品。另外, 回族的部分食品也被其他民族学习吸收, 如元朝回族的“舍而别”, 民代回回人的“卷煎饼”, 清代回族的“豌豆黄”等, 回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在长期的杂居中, 相互交流, 相互学习, 促进了回族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使回族的饮食文化别具特色, 渊源留长。

3、饮食文化下的民族认同

在回族的穆斯林生活方式中, 最为人们注目和熟知的就是他们的独特的饮食方式。《古兰经》对饮食严格的规定和原则, 将他们与其他民族在饮食习惯上形成了鲜明的区别。他们在制作清真食品的全过程中, 就像在举行宗教活动之前做的准备一样神圣。千百年来, 回族饮食文化在宗教的影响下, 形成了一种内在的, 更深层次的, 具有独特的和共同的民族文化和心理结构的文化表现形式。回族的人们在彼此的饮食上有共同的喜好和禁忌, 从而形成了在饮食上的民族认同。中国的绝大多数回族长期处在大分散小聚居与其他民族交错杂居的生活中, 因此与其他民族经济、社会、文化联系极为密切。清真饮食这种本应是回族在日常生活行为中传统饮食的现象和要求, 就被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成为区别其他民族, 具有自己独特民族性和宗教性的一种饮食文化。回族饮食文化成为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心理结构模式的一种特殊的表现, 在维系穆斯林的团结、增强民族的向心力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在民族成员的认同上、民族文化的认同上、民族情感的认同上, 都起着关键性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三、小结

伊斯兰教决定着回族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而回族的饮食文化又间接的巩固了穆斯林的宗教信仰以及宗教认同感和归属感。二者相辅相成的, 都体现了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民族性和宗教性。回族饮食文化承载着回族穆斯林的宗教信仰和浓郁的宗教文化气息, 蕴涵了伊斯兰教的信仰、价值观和审美观。在回族饮食文化的独特习惯中, 我们看到了许多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对于宗教无比虔诚的饮食观, 感受到了在饮食中所树立的民族认同感, 深刻的感受到了回族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参考文献

[1]敏贤麟, 主编.回族文化概要[M].甘肃人民出版社, 2010.

[2]哈正利.回族“油香”习俗的文化解读[J].回族研究, 2000 (1) .

回族:丝路民族传奇 篇8

这些迁徙者不仅以自身践行丝绸之路,还与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最终形成回族。没有丝绸之路就形成不了回回民族,回回民族与丝绸之路有密切关系。

这个形成过程显示了文化对于铸就古代丝绸之路的作用,更有益于今天“一带一路”的建设。

古老的蚕丝国度

中国是最早养蚕并用蚕丝织成丝绸的国家。英语中的silk,俄语中的ЩЁЛК都是借用古代汉语“丝”的读音。突厥语族语言中,例如土耳其语中的丝绸叫作YIBEK,YI=IYI是“好的”意思,BEK是古代汉语“帛”(布)的意思。这是半译半借。“茶”和“丝”一样,世界上许多语言中的“茶”也都借自汉语。

张骞出使西域以前,民间已经有人在这条路线上进行着商业和文化交流,其中包括古代民族迁徙带来的交流和贸易交流。

但直到19世纪,还没有一个专有名词来概括这些中西交通要道的名称。19世纪70年代,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多芬在他撰写的《中国》(CHINA)一书中,把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间中国到中亚河间(河中)地区、也就是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地带,以及中国与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中西交通路线叫作“丝绸之路”。

后来,1903年法国学者沙畹在他写的《西突厥史料》一书中又把“丝绸之路”分作陆路和海路两条,并把海上的中西交通路线叫做“海上丝绸之路”。由于香料多从海上运输,也名之“香料之路”。

陆上的丝绸之路由长安西去穿过河西走廊,进入新疆后分作南、北、中三条,南路至印度,中路至伊朗,北路至里海。此外,在中国北方还有草原丝绸之路,西南有茶马古道,东南有海上丝绸之路。

历史上丝绸之路沿途地区各国、各族人民,包括阿拉伯、波斯、塔吉克、普什都、土耳其、土库曼、乌兹别克、阿塞拜疆、哈萨克、吉尔吉斯、维吾尔、鞑靼、巴什基尔等穆斯林,就是通过丝绸之路进行交流的。

被误解的回族

科学地阐明回回民族的族源,要纠正两种误解:

首先是,认为回回民族是汉族人信仰了伊斯兰教形成的一个群体,因此就认为中国回回民族的族源是汉族。典型的错误看法表现在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一书中,他把回回民族认为是“生活习惯特殊的人”。

其次,伊斯兰教是从阿拉伯半岛传进中国的,因此就认为中国回回民族的族源是阿拉伯人。

持第一种说法者多是汉族人,持第二种说法者多是回族人,特别是老一辈回族人。

不能因回回民族人民也通用汉语,就说其族源是汉族;也不能因伊斯兰教是由阿拉伯传来的,就说回回民族族源是阿拉伯人。

两个民族,甚至好几个民族共同使用一种语言的情况非常多;同样,虽然伊斯兰教的传入与回回民族的形成关系密切,但宗教的传入与民族的形成是两码事。伊斯兰教传播到世界许多国家,但那里并没有形成回回民族。

没有丝绸之路,没有伊斯兰教、没有西亚和中亚各族人民的东来,没有中国的土地,没有中国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的包容、接纳和友好相处,没有汉语作为新的通用语言,就形成不了回回民族。

我认为,中国回族的形成包括下述人群:

隋唐时期东来的伊斯兰教传教士(阿拉伯人、伊朗语族民族人);唐宋时期东来经商、传教、做官(极少数)的阿拉伯人、伊朗语族民族人;元代大批东来的中亚伊朗语族及突厥语族民族人,其中“探马赤军”、“回回工匠”是形成中国回族主要的外来成分;不同时期迁移到中国的犹太人、马来人、克什米尔人等;我国境内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白族、傣族及其他民族人。

来自中亚的遗民

1220年,成吉思汗派儿子术赤和察哈台进攻中亚的乌尔根奇。许多乌尔根奇人给蒙古贵族当了奴隶,还有掌握各种手艺的10万工匠被发配到东方,其中不少人来到中国各地,他们被称作“回回(HUI-HUI)工匠”和“探马赤军”,也就是“回回士兵”,这些人是形成中国回回民族的一部分先民。

“回回”在元朝(1280年—1368年)是指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他们当中包括来自西亚、中亚和新疆的各族穆斯林,其中有不少是来自中亚的“回回工匠”和“探马赤军”。

这些人不但使中国出现了一个以伊斯兰教为纽带,以来自中亚和西亚的穆斯林为主体,又融合了中国本地各族人而形成的新的民族共同体,而且还带来了中亚的建筑技巧和建筑艺术、哲学、天文学、医药学等。

中国西北地区回族和保安族中,有不少会做刀子的工匠,他们的传统手艺也很可能是传承自过去的“回回工匠”。

中亚各族穆斯林中还有不少人随蒙古军队四处征战,全国各地的“回回营”就是他们当时的聚居点。他们及其后代散布中国各地,也是回回民族的组成部分。

据一些研究人员说,有的回族聚居区居民经过血液检测,发现与中亚及高加索一带的人比较接近。

丝路连接的各族穆斯林

近几百年来,西亚、中亚各族穆斯林与中国回回民族穆斯林,西亚、中亚地区与中国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不只是朋友,还是亲戚。

在“一带一路”的大格局下,更应珍视和继承这种密切友好的传统。

对于新丝路文化建设,我有几点建议:

首先是经常派专家学者赴中亚讲学,派文艺团体赴中亚演出,在中亚办各种展览,并继续组织“文化日”或“文化周”活动,增进相互了解才能加深友谊。

其次是与中亚国家的专家学者合作,充分运用丰富的中国历史文献资料,研究、编写中亚各国历史、中国人民与中亚各国人民友好史,以及新的有关丝绸之路的专著、通俗读物,制作“丝绸之路”光碟。

第三,与中亚国家专家学者合作,用当地民族语言编写、出版供中亚国家大学生、研究生学习汉语文的教科书及常用简明词典。

回族作文300字 篇9

和往年一样,依然有好多好吃的,我从头吃到尾,什么糖蜜果、肉枣、五花糕、年糕好多,肚皮撑到不行,临走还带了那么多。

可惜了3件事,1是没吃着肉串,今天的肉串比平时的要大,而且肉也挺好的,可惜人太多,估计排到我得明天,算了吧,还得上班呢!2是没买着头纱,排了好久,好不容易到我这了,我喜欢的颜色卖没了,我来的也不晚呀!真郁闷,不买了!宁缺毋滥……

二龙回族乡简介 篇10

二龙回族乡位于定城东南约30公里处,南与肥东县接壤。是滁州市唯一的民族乡,也是安徽省成立最早、回族人口聚居最多的一个民族乡。全乡5个行政村,其中回族村4个。总人口15016人,其中回族人口11442人,占总人口的76.2%。国土面积41平方公里,耕地28000亩。地处江淮分水岭,属典型的丘陵地带,易旱易涝。2002年被省确定为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重点乡镇之一。

近年来,在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指引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二龙回族乡锐意进取,与时俱进,凝心聚力,扎实工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007,国民生产总值创9350多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000元,财政收入达322万元。近年来,先后被授予“全国各族青年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安徽省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原省委书记王太华、省长傅锡寿,现省政协主席杨多良等领导先后莅临该乡视察指导工作。

二龙回族乡历史悠久。明初因凉国公蓝玉的蓝姓聚居而称为蓝府城,后朱元璋因怀疑蓝玉有谋反之心,派手下黑马将军王瑛(回族)领兵到此围剿蓝族而定居此地,慢慢地以王姓的回民居住较多,称为王回岗。1940年2月,新四军二师政委谭震林到此察看战争地形,看到此处地形像“二龙戏珠”,深有感触地说:“这里以后就叫‘二龙’吧。”从此,王回岗就改称“二龙”。1949年建乡,1982年被省政府批准为全省第一个民族乡。明朝大将军蓝玉的凉国公府遗址位于该乡北大街,现蓝玉井依然保护完整。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楚霸王项羽的爱妾虞姬墓(又称嗟虞墩)位于该乡东北三公里处,1991年被县政府列为县级文物重点保护对象,现正在申请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争取上级资金,对该墓进行了近期和远期开发建设规划。

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省三级油路—朱滁公路从该乡穿境而过,离合蚌路仅9公里,全乡5个行政村基本通水泥公路。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境内有小

(一)型水库一座、小

(二)型水库三座,大小塘坝150多座,农业基本旱涝保收。拥有插秧机10台套,大(中)型收割机60多台(套),小型收割机800多台(套)。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全乡已装电话1800多门,村民组和农户通话率分别达50%、100%,手机拥有量4000多部。集镇承载力和吸引力进一步增强。面积2.1平方公里,规划合理,改造、新建了新老街道和农贸市场,基础设施齐全,实现了集镇“硬化、亮化、美化”,集市繁荣,人口达4000多人。有日供50吨的自来水厂一个。

个私经济发展较快。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外地客商的参与投资,现花生厂、轮窑厂、米厂、花炮厂、预制厂等企业重新焕发了生机和动力,得到了较快发展,带动了个二、三产业蓬勃发展。该乡及周遍乡镇具有丰富的花生资源,从80年代初,就有从事花生加工贩运的传统习惯,现有上规模的花生加工贩运大户8户,花生加工户600多户,基本形成了“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产品远销上海、江、浙等发达省、市。外出务工人员也

先后在南京创建了双喜、喜顺等搬家公司,在上海建立了物流公司,拥有车辆300多部。

河湟回族古寺图文整理 篇11

位于河湟谷地的洪水泉清真大寺以及围寺而建的民居

洪水泉清真大寺(图①),位于青海省平安县洪水泉乡洪水泉村,距离青海省平安县县城二十八公里。据《平安县志》记载,这座古寺最早建于明代 永乐年间,清代乾隆年间由山西工匠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扩建,历时十三年方竣工。所以这座古寺较为完好地保存了清代中叶古建筑的风格。1986年被青海省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青藏高原上年代较早、保存完好的清真寺之一。

洪水泉清真大寺,占地面积约四千五百平方米,建筑布局由照壁、山门、邦克楼、礼拜殿及寺院等组成。建筑样式主要采用了中国传统古典庙宇建筑风格,特别是巧夺天工、精美绝伦的木雕和砖雕艺术,把不同宗教和民族的审美元素灵活地融入其中,是清真寺建筑艺术中国化的一个典型代表,堪称是中国清真寺建筑史上的一绝。

河湟地区地处青海东部、黄河上游,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伊斯兰文化、中原文化、藏文化、草原游牧文化的交汇地带,是回、汉、藏、蒙古、撒拉等多民族世代繁衍生息之地。由于长期的民族交往和交融,使这里的文化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影响、彼此包容的文化风貌,这一点在洪水泉清真大寺的建筑特色上,就得到了十分鲜明的体现。

洪水泉清真大寺的照壁,位于清真大寺大门正前方,长十米、高六米、厚近一米。这座照壁是一座仿木青砖砌成的庑殿顶一字影壁建筑,造型精美,通体扁长横卧,比例匀称,两边砖墩做成莲花须弥座。

照壁正面为美轮美奂的“百花图”(图②)。每一个花卉的图案都很精美,而且不尽相同,富于变化,看起来就像一个个相连的绣球。每一个花卉图案外围都有一个花瓣为盘,花心部分雕刻着各种吉祥如意的动植物图案。

照壁背面(图③)墙体用手工水磨青砖砌成,整个墙面看上去砖缝细匀,光平如镜,这种砌法民间俗称“一炷香”。其工艺用石灰加糯米汁等原料拌成浆汁粘接青砖而成,壁心为一倒立的方框,雕一寓意吉祥的“凤麟呈祥”图案。

山门(图④)建于寺院南侧,大门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山门的两侧与围墙相连,为单檐歇山顶无梁架结构建筑,是用十六根柱子支撑起长十二米、宽八米的三间廊房的房顶。

山门顶部采用梁架结构(图⑤),没有一根房梁。其顶棚完全由短横木叠摞套接而成,民间俗称“二鬼担山”。

山门内廊筒子墙上有精美的砖雕图案。图⑥是福寿砖雕图案,图⑦是麒麟伴苍松砖雕图案。

邦克楼(图⑧)为三重檐六角攒尖顶楼阁传统建筑风格。据专家考证,这种建筑风格是清代鼎盛时期的典型建筑工艺技术。从图上可以看到,每层建筑的斗拱造法都不尽相同,富于变化,愈上愈显得精巧,造法充满灵动。整个建筑显得华丽、灵活,具有很高的观赏及研究价值。

邦克楼由两根巨大的通天柱支撑,外围有十二根柱子衬托,底部呈四方形,四周由花岗岩石条砌成,底层有门贯通后院,这种建筑结构,民间称为“二郎担山十二牛”。图⑨为邦克楼廊西墙壁上的砖雕,图案有梅、兰、竹、菊。

邦克楼一层为方形建筑,灰色砖墙,墙面砖雕上有动植物图案,栩栩如生,活灵活现。邦克楼内部(图⑩)为空心转角,造有旋转楼梯,从一层室内扶楼梯而上,可达最上面的三层。从顶层放眼望去,寺院和村落景色尽收眼底。图11为雕刻精美的阿文砖雕。

礼拜殿(图12)可容纳上千人同时礼拜,是洪水泉清真大寺最重要的建筑,在建筑上则严格遵循伊斯兰教礼拜殿坐西朝东的建筑规则。

图14为礼拜殿房脊中间精美的琉璃殿宇、宝瓶和花脊雕刻等造型。图15为礼拜殿西侧的一组栩栩如生的砖雕屏风。

礼拜殿八字屏墙(图16),边框砖雕纹饰为莲花缠枝纹,壁心不饰任何图案,是典型的“一炷香”工艺。

礼拜殿的建筑设计采用中国古典式卷棚歇山式建筑手法,由前廊、大殿和后窑殿组成。结构上由十二根大柱和八根明柱支撑。面阔五间,进深七间,基座平面呈凸字形。外观为单檐歇山顶,正脊冠以宝顶,正脊、垂脊砖雕大小花卉图案,层次显明,形象逼真。其中,礼拜殿前廊北筒子墙屏扇砖雕(图13)工艺最为繁缛,所雕刻的图案有梅花、鸟儿、牡丹、书画印章、汤瓶、石榴、白鹭、琴、南瓜、鼎等。

礼拜殿内部(图17)是传统小式大木,明次间缝上中间用七架梁;两山峰上另加中柱;前后金柱、檐柱间各用双步。大梁和木墩架成“人”字形顶棚,这种传统的建筑工艺被称为“三角踩空”。

后窑殿前承大殿,与大殿连作一体,为重檐十字顶。图18是礼拜殿的后窑殿,其装饰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空中楼阁式,栏杆、廊道、斗拱、窗棂等一应俱全,木制工艺细腻而精美。下部为格门式屏风,雕满了各式木制博古纹样,

后窑殿的内部壁面尤其精致,壁面全部用木镶成。上面部分为天宫楼阁式,有平坐栏杆、格门、半拱,上承天花藻井;下部为格门式屏风,格心同样雕满各式博古纹样。图19是后窑西侧的木雕屏风。

在清真寺的局部细节木雕中,还融合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寓意吉祥的图案。图21、图22分别刻着渔鼓、宝剑、花篮、笊篱、葫芦、扇子、阴阳板、横笛等组成的图案,被称为是“暗八仙”,又叫“道家八宝”。这也是回族文化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

在众多雕刻精美的艺术品当中,尤以后窑殿顶部天花藻井天落伞工艺最为精湛(图20)。这部分的装饰纹样有梅花、荷花、菊花、牡丹花、兰花、牵牛花、竹子、松树、灵芝、桃、石榴、枇杷、梨、杏、葡萄等。仔细观察会发现,其中有禽鸟与花卉组合、昆虫与花卉组合。后窑殿顶的这组艺术品,在国内外都是少见的精品,可谓是一部古代民间民俗吉祥图案的宝典。

图25是寺里的开学阿訇本着伊斯兰教的中正之道和爱国、和平、宽容、仁爱的宗教精神,利用业余时间,在清真寺的大殿里给学生们讲解《古兰经》的情景。

从图片上人物的服饰可以看出,当地百姓的生存状貌。正是他们,延续并传承着河湟地区回族穆斯林的宗教生活和世俗生活,也正是他们一代一代地保护着这座百年回族古建筑。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从这座历史悠久的回族古建筑可以看出,河湟地区的回族与其他民族之间在长期的交往交流过程中,相互包容、互相借鉴、和睦相处。而这座古老的回族古建筑,正是各民族人民相濡以沫,共同发展的民族精神在建筑艺术上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华民族一体多元的文化格调在清真寺建筑风格上的历史见证。

洪水泉清真大寺的木雕和砖雕艺术,涉及的图案还有二龙戏珠、龙凤呈祥、猫跃蝶舞(图23)、吉祥八宝、四季平安、耄耋之年、兔守百菜(图24)、榴开百子、五福捧寿等。这种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伊斯兰文化完美结合的建筑艺术,在我国回族建筑史上也堪称典范。其精美的砖雕艺术和木雕艺术,表现出了高超的雕刻工艺和卓越的装饰艺术水平。因为伊斯兰教禁止偶像崇拜的缘故,清真寺的这些砖雕和木雕图案都做了艺术处理,尤其是在动物的身上适当采用了“有眼无珠”的雕刻形式。不仅如此,这些雕刻都是通过谐音、寓意和特定的符号,表现出很强的生活情趣和民俗意蕴,反映了回族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浅析甘肃回族武术的发展现状 篇12

一、甘肃回族武术的表现形式

甘肃民风朴实,强悍尚武,特别是回族以强健、勇武、团结和不畏强暴著称,他们为丰富和发展中华武术贡献了智慧和力量。长年以来,通过各民族的文化和精神的滋润和洗礼,在甘肃逐渐形成了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独具特色的回族武术体系,为西北地区武术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甘肃回族武术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以马家族的武术表现形式为代表,研究和分析甘肃回族武术的发展就应该先要了解马凤图,马凤图是回族人,也是当代著名武术家,幼学儒习武,承家学练家传劈挂八极拳。他通过吸收各家之所长创编了具有独特风格特色的武术,在原有的回族武术项目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鞭杆、风磨棍、披挂拳、八极拳等自成体系,形成独具一格的优势特点,特别是披挂拳、翻子拳等拳法一直在甘肃本地得到很好的传播和发扬,让更多的武术家及武术爱好者都在学习和研究。其中披挂拳亦称劈挂掌,由马凤图传于西北,主要流行于甘肃。目前,甘肃回族的披挂拳已经形成了具有西北地方风格的优秀传统武术拳种。该拳在演练风格上讲究起起落落、劈劈挂挂、劈挂横掌、伸足朝天。练习时讲究含胸拔臂,双臂放长击远。翻子拳,也是由马凤图传于西北主要流行于甘肃、陕西、新疆等地。翻子拳的套路一般短小精悍、结构严谨发力迅猛,拳法连续性强,讲究一气呵成,在武术界内,人们把翻子拳的风格形容为“双拳密如雨,脆快一挂鞭”。以上两种拳法在当今甘肃流传盛行,得到广大武术爱好者的喜爱。

以上是甘肃回族武术项目中最具代表性的武术表现形式,对其进行简单的介绍,其实甘肃回族武术的表现形式繁多,但是有很大一部分武术表现形态已经失传,这个原因主要还是与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文化差异以及宗教信仰各方面的原因息息相关。

二、当今甘肃回族武术发展现状

甘肃回族武术的发展现状分析就应该从回族与武术的关系作为出发点来分析和探讨甘肃回族武术的发展及传播,回族与武术之间密切关系早被人们所关注,在一些相关武术文化方面的文章中就已经出现了“回族武术”的提法,如:马明达的《试论“回族武术”》的文章中已经很详细的给我们讲解了回族武术的相关历史以及相关概念,文章中所提出的“回族武术”是回族与中华武术之间的密切关系,并不是说回族武术只是一个属于本民族的独立的武术体系。毫无疑问,武术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宝贵财富,各个兄弟民族对武术的起源、形成和发展都有很多贡献,而回族的武术尤其引人瞩目,武术实际已成为回族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当今甘肃回族武术的发展以及在传播方面都是非常引人关注的,因为在很多武术爱好者接触相关的武术内容时候,对其的历史和来源根本就一无所知,只是对其武术的表现形式和所体现出来的形态所吸引,缺乏对其内涵的了解和熟悉。回族武术也是一种文化体系,要学习和掌握这种文化,就必须先了解它的历史渊源,这样才能更好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其内涵,在本人对甘肃兰州市相关地点(黄河边、城关区、西北民族大学等)的实地考察发现,大多锻炼的人群都是中老年人,他们对自己所练习武术健身方面的内涵了解不够深入,尤其还有少部分人根本就不知道有回族武术,有一部分练习的武术行家,他们在武术动作表现方面做到很好,但对自己或所见的武术文化内涵了解不够,这就是一个弊端,还有就是学校武术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就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专业武术学习所涉及到的回族武术也就三种左右:鞭杆、风磨棍、披挂拳等,但是这些所学的专业的学生有一部分同学对这些武术的渊源了解甚少,只是在老师的教学中知道些浅显的内容,这就存在着一些问题,当一部分人学习了回族武术以后,只是对武术本身的表现形式很是了解和熟悉,但是对武术理论知识的忽视,从而会使其在发展和传播过程中失去平衡。其实所表现出来的这些问题与思维、地区特点、宗教思想、民俗习惯等许多客观因素相关联的。本人通过简单的介绍和分析现阶段回族武术在甘肃的发现形式,整理相关的文献资料,让更多的人熟知和了解回族武术,并起到一个好的推广和传播作用。

三、建议与对策

以上内容通过对回族武术的历史和表现形式以及现阶段回族武术在甘肃的发展现状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整理,对相关的问题和弊端提出自己的相关建议和对策。虽然回族武术在甘肃甚至在西北地区乃至全国都有着很好的传播和发展,但是就甘肃本地的发展现状而言,表面上发展的很好,其实存在着很多问题,有一部分武术行家在获得相关武术文化内涵的时候自我保守不外传,还有一部分人就是学习了以后,在自身没有熟练掌握的情况下,进行对外传播,让回族武术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畸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传播和推广过程中对理论的传播太少,这样使得回族武术在发展过程中营养失调。

对上述所见的问题我建议通过形成统一的回族武术体系,建立有组织的团队,加强传播的力度,在传授的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更好的让人们理解和熟知回族武术的文化特点,从民俗习惯和宗教礼仪入手,让不同民族之间建立和谐团结的关系,对统一和谐各民族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今中国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回族武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它已从过去封建社会中卫族等手段,变成增强人民体质、增进民族团结的体育活动。我相信,通过普遍开展群众性武术活动,挖掘整理老一辈失传的相关武术资料及技艺,甘肃回族武术会发展到一个崭新的局面,让更多习武者荟萃武术技艺,继承流派,推陈出新,显现出一派生龙活虎的景象。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实地考察法对甘肃回族武术进行分析整理, 对回族武术在甘肃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 同时, 对回族武术在发展和传播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为更好的推广和传播回族武术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甘肃,回族武术,发展现状

参考文献

[1]马玉德.甘肃回族武术:中华武林的奇葩.中国民族, 2006.

[2]韩芳.西北地区回族聚居区的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固原师专学报, 2006.

回族民间传说故事 篇13

有一天,这樵夫又准备出去打柴,可是怎么也找不见砍柴用的斧子,他翻遍了屋里屋外,前前后后最终还是没有找到。没了斧子就不能上山砍柴了。他忧愁的蹲在门外的地上发呆。这时过来一个过路人,见他可怜兮兮地样子,问起原因,他把丢斧子无法打柴的事以及请邻居照看家里等等经过向那个过路人诉说。过路人听了又问他:“你除了这个邻居外,还有邻居吗?

“没有了,他就是我唯一的邻居。”樵夫说。

“那你家里还有没有别的人来?”过路接着问。

“我无亲无故,家里从来不来别的人。”

“毫无疑问,斧子一定是被你的邻居偷走啦。”过路人口气肯定的说。“从今天起,你仔细观察,他做贼心虚,心里定然有鬼。”过路人说完,扬长而去。

再说这个樵夫,每天观察他的邻居。只见邻居脸上果然贼里贼气,尤其那眼神,让人一看就是贼。就连走路、说话的样子也都馕贼。樵夫心想:“我怎么早没看出来啊,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樵夫无奈,自认倒霉,到街上又买了一把斧子上山去砍柴。到了山上,他正准备举起斧子里,突然发现一个熟悉的东西出现在面前,走到跟着一看,竟然是他前几天丢失的那把斧子。这时他才晓得,是他不留意把斧子拉在了山上的。他捡起斧子,忽忽砍了几棵柴就下山回家了。这时,邻居也刚好出来,和他打了个照面,他再仔细观察邻居:说话也不像贼了,走路也不像贼了,就连脸上那贼里贼气的表情也变得憨厚慈祥了……

回族的民风民俗作文 篇14

我们美丽的祖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他们是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而回族是其中璀璨的一颗。

回族,有人口约982万人,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主要居住在宁夏、甘肃、新疆、青海等地。回族也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回民们非常信仰伊斯兰教,他们不吃猪肉,把猪比作神。

因为回族分布较广,饮食习俗也不完全一样。居住在宁夏的回民喜爱面食,如:面条、面片,而居住在甘肃、青海的回民以小麦、玉米、青稞为主食。从总体上看,回族的日常食品有如下鲜明的特点:一是主食中面食多于米食。二是甜食占有一定的地位。三是在菜肴中牛羊肉比重很大。

回族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这些节日和纪念日都是以伊斯兰教历计算的。

回族的服装也很有特色,回族的男性爱戴小白帽,回族的姑娘们爱戴红色的头巾,上身穿着花色或浅色衬衫,下身穿着五彩裤子,脚穿绣花布鞋。

我喜欢这个民族,他和其他少数民族都是汉族人民的兄弟姐妹,只要我们团结友爱,伟大的祖国会更加美好。

回族的民风民俗作文2

回族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古老的文化。特别是回族习俗文化,绚丽多姿,引起世人关注。回族以汉语为共同语,但在宗教生活和社会交往中,他们又夹杂着大量只有内部交流的词汇或短语。凡是回族居住地,在乡村,总是一片片一块块地集中在一定堡子、寨子或山村;在城镇,又总是集中在一定的地段和街道。在宁夏、回族大都住平房、窑洞、砖瓦房等等。房屋一般向南。回族住房建在靠近水源的地方,便于清扫。回族不崇拜偶像,家屋内墙上特别是礼拜堂内不贴人像。

在回族的聚居区都建有清真寺。清真寺一般主要举行宗教活动,也是进行宗教教育、传播宗教知识的学校。清真寺的建筑风格一般都是阿拉伯式的,也有中国古典式或两种风格混合的,由礼拜殿、水房和经堂三大部分组成。

服饰

回族服装大体与汉族相近,但在头饰上仍保留着古老的传统,回族男子一般戴白色无沿小帽,表示清洁不染;妇女头戴圆撮口帽,戴盖头(也叫搭盖头),一般把头发、耳朵、脖子都掩盖起来。盖头有少女、媳妇和老年妇人之分,少女戴绿色的,媳妇戴黑色的,老年妇人戴白色的。老年妇人的盖头较长,少女、媳妇的较短,只披到肩上。

盖头上有的还绣有花边和图案。妇女服装为右衽大襟短上衣,着长裤。年轻人喜欢在前襟、胸前绣花,在衣服上镶色、滚边。男的头戴回回帽,有白的和黑的两种。上着对襟短上衣,穿白长裤、白袜子,喜欢在白衬衣外套坎肩。回族男子很注意胡须的修饰。男子一般在二十几岁开始留胡须,因教派不同,形式不同,有的只留下巴相,也叫山羊胡,有的留全脸胡。

上一篇:教师四有心得体会下一篇:陈宇毕业实习报告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