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开发(共12篇)
旅游资源开发 篇1
1. 凤凰县旅游资源的现状及特点
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客体, 激发了旅游主体的旅游动机, 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旅游资源开发的成败直接影响旅游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凤凰古城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深厚, 民族风情浓郁, 自然景观多姿多彩。其旅游资源囊括了以下三类:一是自然旅游资源, 如岩溶峡谷、峰林、溶洞、瀑布构造形成的综合地质遗迹景观, 如沱江、南华山森林公园、腊尔山、奇梁洞、苗岭自然生态保护区大峡谷群等。二是人文旅游资源, 如古建筑、南方苗疆长城。三是社会旅游资源, 如少数民族风俗、传统节庆、服饰、苗银、悬葬等。
凤凰县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原生态和神秘性三大主要特点。
2. 凤凰县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自2000年实施旅游带动战略之后, 凤凰古城旅游出现了飞跃式发展, 但由于其发展迅猛和先天不足, 在发展过程中, 存在一系列问题。
2.1 破坏严重, 保护不力
凤凰县在旅游发展过程中, 其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受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 保护明显不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环境污染严重, 沱江水质越来越差, 交通娱乐噪声日益加剧;风俗名俗日渐同化, 红事白事新事新办, 土、石、木房改建为“洋楼”;商业化气息太浓, 旅游商品无特色, 非法拉客、宰客、强买强卖现象时有发生;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 (1) 保护意识淡薄, 政府对古城的价值认识不足, 只对一些零散的景点进行修复, 没有当成一个系统工程。而当地居民对保护一些老房子很不理解, 对改造受到限制表示不满。 (2) 政府立法不严, 监督不力, 导致古城规划与保护的规章规范缺失或无法落实。 (3) 保护资金短缺, 凤凰是湖南省有名的贫困县, 资金的缺乏导致保护政策难以落实到位。 (4) 游客的介入影响了当地居民的价值观。旅游发展带来的过量游客和大量旅游设施建设给古城脆弱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独特的生活观念造成了很大冲击。由于外来文化的介入, 居民的传统民风民俗都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
2.2 市场机制不完善, 管理不到位
调查发现, 很多问题的存在是因为管理机制的问题, 具体表现在: (1) 各乡镇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各自为政, 导致区域间的雷同, 加剧了区域间不合理和低层次的竞争; (2) 苗寨等大量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停留在浅层次的开发上, 缺乏吸引力和消费潜力; (3) 景区景点开发缺乏强有力的规划, 出现开发超前于规划; (4) 行业管理不到位, 旅游市场混乱。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1) 旅游主管部门没有真正起到宏观调控作用, 管理机构不健全, 人员少, 素质低。 (2) 景点产权不清, 有些景点属于个体私营, 统一规划和管理较难。 (3) 利益的驱动导致各乡镇之间近距离的低水平重复开发, 造成恶性竞争。 (4) 追求经济利益时过于急切, 使规划流于形式。
2.3 旅游资源整合不够
凤凰县旅游资源丰富, 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其未能很好的利用这些资源实现优化的整合, 具体表现在: (1) 整体宣传推介不够; (2) 民族特色商品开发不够, 旅游产品结构单一, 农副特产品停留在表层开发, 名俗产品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3) 基础设施不完善, 接待能力有限, 接待设施落后; (4) 潜在资源未能有效开发, 目前凤凰旅游资源开发主要停留在古城、南方长城和苗寨上等历史文化旅游与名俗旅游上, 忽略了其在生态休闲度假方面的优势。
分析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 发现主要还是意识、资金和政策方面的问题: (1) 目光短视, 缺乏战略眼光。在产品导向上, 容易投向低投入的无特色产品, 开发流于表面。 (2) 缺乏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
3. 凤凰县旅游资源开发的建议
3.1 良好的政策导向
旅游资源开发保护应有相关的政策导向, 形成规划和制度, 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监督作用, 招商扶持, 合理分配利益, 培养旅游业高级人才, 使其旅游业良性发展。
(1) 政府主导, 市场运作。一要迅速完成旅游规划, 同时严格执行规划, 避免县域内旅游产品近距离、低水平重复和雷同, 形成合理的旅游开发布局。二是加强法规和制度建设, 加强县内旅游资源的保护, 防止继续破坏。三是政府必须加大基础性引导性投入。政府投入要抓住重点, 着力造环境、造声势, 积极引导社会民间资本的投入, 形成政府调控、市场调节和企业运作相结合的旅游投资机制。四是加强特许经营权的管理。要提高特许经营权准入门槛。核心景区的所有经营项目和建设必须实行准入制, 由旅游部门根据规划先行审批, 然后由有关部门办手续。
(2) 提高意识, 加强宣传。提高人们对保护凤凰旅游资源重要性和目的性的认识, 有效抑制现有资源的不断破坏;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在旅游开发过程中, 应该注重当地人民的参与, 做到利益共享, 宣传好他们的传统禁忌, 尊重他们的文化和信仰, 以避免当地人民对旅游资源开发产生反感甚至破坏。
(3) 保护优先, 开发跟进。首先要做好县内生态环境和历史文物的保护, 针对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制定保护措施, 具体可学习九寨沟和西藏布达拉宫的成功经验。注意要保护的并不是凤凰古城的外壳, 而是古城原有的社会形态, 保留原住民。对沱江水质进行长时间分析和监测, 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 退耕还林。其次要注意开发建设配套的交通设施、景区绿化等, 尝试开发潜在旅游资源项目。
(4) 招商引资, 政府扶持。政府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提供政策优惠。加快高星级宾馆的建设, 解决旅游住宿档次低的问题;加快旅游车队和停车场的建设, 解决承载不足的问题, 提高车船档次;对加工凤凰特色旅游产品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和鼓励, 激励特色加工和深层次加工。
(5) 行政执法, 规范市场。积极探索解决影响旅游市场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通过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 依法规范旅游市场。加大综合执法力度, 从工商、交通、公安、卫生、物价等部门抽调精干力量, 成立旅游综合治理办公室, 进行综合执法。政府职能部门要积极支持成立旅游协会、旅行社协会、旅游饭店协会、旅游景区协会等行业协会, 把职能部门不该管和管不到的事交给行业协会去管,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规范市场秩序中的积极作用。
(6) 居民参与, 利益共享。政府要适当引导, 使当地居民参与开发, 以建筑物、土地附着物、传统名俗等参股, 共享分配利益, 以避免发展过程中出现拦道、强卖等不和谐的音符。
(7) 人才培养, 提高素质。县内应该对旅游职能管理部门人员、旅游机构从业人员进行培养, 可采取“引进来, 走出去”的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其专业技能与素质。
3.2 有效整合旅游资源
对资源进行具体的归类, 发掘其特色和卖点, 对几者进行有效整合, 找到之间的接入点, 深度开发旅游产品。
(1) 宣传整合。借助湘西旅游圈, 整合旅游路线。加紧制作民俗风情晚会《烟雨凤凰》, 继续举办“棋行天下”, 每年例行举办苗族银饰文化节、民族饮食文化节, 利用事件宣传。加强县内景点之间的对接, 借助张家界、常德、铜仁形成的旅游辐射圈, 主动与周边城市景点联系宣传, 促成大湘西“一票制”。善于利用景点之间的相互宣传和知名景点的拉动宣传。
(2) 设施建设。旅游囊括吃、住、行、游、购、娱, 着手计划成立能提供“一条龙”服务的旅游服务公司。加快招商引资力度, 对旅游交通、住宿等进行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改变目前主要的逗留一夜的浏览方式, 有效延长游客逗留时间。
(3) 保留特色。凤凰的特色就是厚重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神奇的山水风光。以此作为基本定位, 各乡镇都要围绕这一定位, 按照州县的旅游发展规划, 突出各自的资源优势开发旅游产品。
(4) 资源挖新。利用凤凰丰富的农林牧资源, 有效整合, 尝试打造生态休闲旅游中心, 观光农业, 形成区别于历史文化名俗游的另一大旅游亮点。
3.3 创新设计旅游产品
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期望开始偏向于体验性、休闲化、生活化、参与性与原真性。所以, 凤凰在设计旅游产品时, 应注重两点:一是要突出地方和民族特色;二是要注重挖掘文化内涵。
(1) 吃。凤凰饮食的最大特征在于它的“土”, 原料土, 吃法土, 环境土。要保持吸引力, 具有其特质, 凤凰旅游应吃出土味。除此之外, 凤凰饮食还极具保健性, 饮食方式也有亲和、温馨、热情、豪放的人文精神。在提供凤凰旅游饮食服务时, 应以“土”为基础, 打造现代的、科学的、创新的能被五湖四海游客接受的新产品。要保证原料的供应、处理过程中的卫生, 要调和好不同游客的不同口味, 注意辣的程度。除了重视吃的外在形式和顾客口感外, 还要挖掘饮食文化的内涵, 比如盛装器皿的讲究等等。
(2) 住。提供多层次的住宿服务, 可选星级酒店、宾馆、吊脚楼旅社, 各具风情。游客在旅游中既希望获得新奇感受, 又不愿过分背离自己习惯的生活背景。这就要求开发时在保留乡土气息的同时, 也必须注重旅游环境特别是接待设施的卫生标准, 至少使其达到都市旅游者可以接受的水平。
(3) 行。古城内, 环保行, 继续保持无烟通行;古城外, 注意景点之间的交通衔接, 给予出游方便。
(4) 游。以凤凰旅游资源的差异确定主题, 体现地方的风俗民情与建筑风格, 倡导地方居民的友好、热情、淳朴与真实的态度。注意保留一些原生态 (如服饰、建筑) , 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和特色旅游产品。初步可包括凤凰探秘游、生态游、访古游和民间艺术游。
(5) 购。在调查中, 80%的游客选择了购买食品、烟酒和服饰, 购买工艺品的较少。不买的原因主要是认为旅游商品无特色, 而事实上, 当地可以开发的旅游商品有很多。如:湘西黄牛肉、山野菜、猴桃系列产品、湘西麻鸭、凤凰桃李、蜡染画等等。在制作旅游商品的时候要考虑到易携带外, 凤凰还应形成较成熟有序的物流市场。注意产品线的深入, 有些可以深加工, 有些可以高档包装, 以满足不同顾客的消费需求。可采取店坊合一的产销方式, 集观赏、学习、劳作与消费于一体, 使游客既能参观学习, 又能刺激购买欲望。
(6) 娱。在调查中发现, 游客的娱乐主要体现在酒吧文化的体验。游客希望凤凰之行能享受到一些奇异的娱乐项目, 比如说探险探秘类娱乐活动, 民俗文娱参与活动。所以, 对探险探秘娱乐活动的开发以及保留当地居民原生态的喜庆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陈思翔.论湘西旅游餐饮资源的开发.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1
[2]王兆峰, 易必武.凤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吉首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1.6
旅游资源开发 篇2
[关键词]高校旅游 开发收益 资源状况 特色旅游
一、高等学校旅游概况及利弊分析
1.高校旅游简介
高校旅游是一种时尚特色旅游,属于文化性体验旅游。它以高等学校为旅游目的地,对高校幽雅的自然环境、丰富的人文景观、深厚的文化底蕴、先进的科研水平等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吸引旅游者前来观光与体验。这种旅游形式在整个旅游过程中,强调对旅游者文化层面和精神层面上的满足。
从本质上来说,高校旅游兼具公益性质和商业性质,且公益性质愈加突出。
有关资料显示,近三年来到高校旅游特别是名校旅游的人数正在逐步增加。随着高校旅游业的兴起,高校旅游带来的各种问题也随之显现,因此,深入研究高校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对于尚未完全形成旅游市场的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2.高校旅游资源开发效益分析
(1)各界人士通过高校旅游,对大学有了直接的认识,对学校的教学科研成就和学校环境有了更新的了解,从而提高高校知名度。对于参观的学生来说,游学并举,使他们有了奋斗目标和学习动力,学习兴趣大,同时满足了家长望子成龙心理,也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从而利于招生、学生就业和扩大社会影响力;
(2)高校旅游项目的完善与高校旅游资源的全面开发能够促进高校与企业间的横向交流,促使高科技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同时也为高校学生创造了实习与勤工俭学的机会;
(3)高校旅游合理的开展有利于师生对自身价值和肩负责任的更进一步认识,对师生有激励作用。
3.高校旅游资源开发的负面影响
高校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可否认会带来诸多收益,但是也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过多的游客进入校园,必定会对教学秩序和学校环境产生不良影响。高校作为教学和科研的神圣殿堂,安静和优雅的环境是不容许破坏的,因此,高校旅游资源的开发应该注意保护学校环境,尽量不影响教学秩序。
二、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旅游资源状况分析
1.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简介
学校坐落于最适宜人类居住的美丽滨城威海,校园景色怡人,山、海、湖、林皆具,文化底蕴深厚。
学校占地1600余亩,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现有韩国学院、商学院、法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翻译学院、艺术学院、海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等13个学院和3个教学部,42个本科专业,34个硕士专业,9个博士专业,涉及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等六大学科门类,已形成了培养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留学生等多层次的教育体系。
学校基础教学设施完,主体建筑12层、面积2万多平方米并的全开放图书馆拥有中外文藏书100余万册,电子图书120万册;教学、科研实验室62个,语音室28个,多媒体教室74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7万余台,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数1万多个。
2.开发校园旅游资源的优势
(1)地处旅游资源丰富的美丽滨城威海,威海是中国著名的港口及旅游城市,是中国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中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是中国首批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之一,是全国投资硬环境40优城市,也是全国综合经济实力50强城市。
5月被评选为国家森林城市,是旅游度假的胜地,游客资源丰富。开发高高校旅游资源的话,有丰富的客源市场。
(2)校园环境清新幽雅,依山傍水,对于游人来说具有独特的魅力。
(3)校内丰富的文化活动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对于游客来说是另类的体验。
(4)修学旅游资源充裕丰富。
三、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发现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旅游资源开发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高校旅游资源开发缺乏市场化运作
山大威海分校的校园旅游处于起步阶段,以高校自主开发和游客自发浏览模式为主,这种状况造成高校丰富的旅游资源的浪费。调查显示:90%的.游客以自主前往的方式来旅游,只有不足10%的游客是参加旅游团。
2.尚未形成良好的旅游氛围
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游客前往高校旅游的目的是访亲问友,而且停留的时间较短,75%在4小时以下,而且主要进行的活动66%是参观自然景观和校园建筑,没有时间体会文化氛围。
3.旅游资源的开发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学校的环境
调查研究显示:55%的在校学生不赞成学校开发旅游资源,其中32%的同学认为这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30%认为会破坏校园环境。高等学校本来就是进行科研和教学的地方,理应有一个幽雅安静的环境。游客的大量涌入必然会对校园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高校旅游资源的开发应该以学校环境承受能力为依据,同时考虑可能会对教学秩序造成的影响。
4.高校旅游的观念尚未普及,旅游项目单一
调查结果显示:80%的游客认为高校旅游仅仅是校园观光,对于休学旅游,参加学校文化活动等等知之甚少。
四、关于校园旅游资源开发的建议
1.开发原则
(1)坚持教学科研为主,兼顾各方利益。
高校主要是进行教学科研的场所,因此高校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不能妨碍正常的科研和教学,在承担起社会责任的同时不能忽视在校学生的利益。
(2)坚持政府主导,政校企三方合作的模式。
政校企三方合作的模式是指高校旅游资源的开发由政府负责牵头,高校提供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条件,由企业负责客源市场的开发和宣传。由于高校旅游资源的开发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因此这种模式充分发挥了政府的协调优势,将企业市场方面组织运营的优势和高校资源基础方面的优势充分的结合在一起,兼顾了各方利益。
(3)坚持适度开发原则。
高校旅游资源的开发应该建立在不破坏高校现有环境为基础,以高校资源的承受能力为依据。
(4)坚持保持高校原有特色的原则。
高校旅游资源的开发应该坚持高校的旅游特色,不能一味的追求流行,增设人工景点,而忘记高校旅游资源开发的目的,失去其特有的人文环境和学术氛围。
2.产品开发种类
(1)校园生活体验游
可以组织游客主要是上班族前来参加高校的特殊文化活动。在纾解压力的同时满足了上班族对校园生活的向往。
(2)故地重游
各届已经的学生由于工作的原因很少有机会返回母校,有着强烈的故地重游的愿望。邀请校友进行故地重游,不仅满足了他们的愿望,而且增加了学校的旅游客源,增进了校友和学校的感情。
(3)中小学生理想游
中小学生具有强烈的了解高校、体验大学生活的愿望,他们渴望接触高校与大学生进行直接交流。高校旅游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理,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而且组织学生参加高校旅游更容易得到学校和家长的认可。
(4)中国文化体验游
来自国外的游客特别是国外的留学生具有强烈的全面了解中国文化的愿望,到高校参观,更容易使他们接触到中国古老文化的精髓和先进文化的代表。因此,开发高校旅游更容易吸引国外的游客。
(5)毕业庆典游
高校毕业生毕业是一个光荣的时刻,毕业生可以邀请家长,朋友亲戚观赏毕业典礼,校内留影,参观学校等。
3.营销方式的选择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作为一个特殊的旅游景点,应该考虑多种营销方式,在结合政府政策和兼顾各方利益的同时,以最低的成本将旅游产品提供给游客。方法如下:
(1)主要采用政校企三方合作的模式
由于我国的高校一般属于国立学校,直属教育部,高校旅游资源的开发涉及多方利益,因此应该充分利用政府协调优势和企业的营运组织优势,建立政校企三方合作的模式。
(2)借助学校的社团进行文化交流,借助学校的网站进行宣传
(3)由合作企业在学校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游客接待和管理工作。
(4)可以在寒暑假期间开放参观学校风景,体验使用学校设备。
(6)可以开发具有独特标志的高校旅游纪念品,如太阳帽,钥匙链,T恤,明信片等。
参考文献:
[1]金世胜. 高校旅游开发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372 - 374
[2]徐凌. 论校园旅游[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35 - 37
[3]闫红霞. 高校校园旅游经济的客源市场开发研究[J].商场现代化,,(5)∶153.
[4]冯昆思.关于发展我国校园旅游的思考[J].地域研究与开发,,(5)∶58 - 61
[5]李勇泉.高校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生态经济,,(5)∶90 - 92
[6]金世胜.高校旅游开发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372 - 374
新疆库车旅游资源开发思考 篇3
[关键词]龟兹故国;龟兹文化;天山奇景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2-0103-02
一、库车旅游开发的优、劣条件分析
(一)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资源组合具有综合性优势
库车全境及其周边地区分布着我国西部地区典型的自然带,集中了新疆最典型最齐全的自然风貌,这里有沙漠、绿洲、戈壁、雅丹、大峡谷、火焰山、牧场、雪山、高山湖泊、瀑布、草原等多种自然景观,每一项都具有赏心悦目、震撼人心的魅力。
库车史称龟兹,是西域三十六国中的大国。其都城是丝绸之路北道上的重镇,古代先民们给库车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历史遗迹,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和历史考古价值。
(二)浓郁的民族风情,独特的物产
库车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至今,全县有21个民族,其中维吾尔族35.4437万人,占总人口的90.44%,其他少数民族2339人,占0.66%。由于相对偏僻,受到外界影响较小,库车仍然基本保持着原来的民族风貌,尤其是库车老城,基本居民均为维族群众,其宁静安详又热情好客的生活习俗,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此处外来游客极少,那种原生态的民情风貌,足可以和以此著称的喀什媲美。
(三)自然条件对旅游业的发展影响、制约
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对库车旅游的开发、旅游活动的组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旅游区位上,库车属于那种“旅游目的地所在的区域居民本身出游能力低,而且距离主要高出游能力客源市场较远的旅游非优区”。遥远的距离构成制约库车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道路等级较低,有时不够通畅,影响旅游。长达半年多的旅游淡季造成了旅游设施和人员的长期闲置浪费,特别是翻越天山的独库公路一年内只能通车两三个月,对开发穿越库车全境的旅游线路是一个很大的限制。
(四)知名度亟待提高
库车旅游业相对滞后的原因主要是知名度不高,缺乏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品牌,这种缺乏并非是因为没有,而是由于宣传不够,不为人所知。
二、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一)开发方向及目标
根据库车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发展历史,考虑库车地区和临近地区客源地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及其在全疆旅游中的竞争地位,库车地区旅游发展战略重点是:以良好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丝绸之路龟兹文化内涵为基础,力推“库车”品牌,突出以龟兹故国、自然风光及伊期兰教三大特色为主题,重点推出“龟兹故国探秘游”、“龟兹文化游”、“天山奇景游”等精品,以此为龙头,带动区域旅游业的发展,确立库车在全国乃至世界的旅游形象和地位。
(二)力推“库车”品牌
在相对狭小的范围内集中组合如此众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在整个新疆并不多见,以“库车”作为品牌可以突出这一综合特点。要在游客中形成一个印象,即:西部旅游、新疆旅游的形象特色主要在于丝绸之路文化,而要全面领略就要到库车旅游。同时,应当突出库车旅游在新疆旅游中的地位,将库车旅游纳入新疆旅游的重点规划之中。
(三)重点景区开发
自然景观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区域内的各种自然景观之间、人文景观之间、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之间都存在着紧密的文化联系。在重点景区的开发中,这种紧密联系尤其突出。应重点推广龟兹故国旅游区、山地景观旅游区、龟兹文化景观旅游区的建设。
除此,还应该注意保护库车少数民族民俗,进一步光大龟兹文化。
[参考文献]
[1]裴孝曾.库车古今[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6.
[2]傅文伟.旅游资源评估与开发[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3]要轶丽等.旅游区位非优区的旅游业发展研究[J].旅游学刊,2002,(5):59.
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 篇4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红色旅游的发展, 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国家旅游局与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家发改委等单位起草了《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成为指导和推进红色旅游的纲领性文件。2005年2月, 中宣部、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在北京联合召开全国发展红色旅游工作会议, 对在全国范围内深入、持久开展红色旅游工作做出了专题部署。
一、红色旅游开发中的问题
红色旅游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参观游览中, 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通过旅游传输给广大游客, 不仅有利于弘扬先进文化和振奋民族精神, 而且有利于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加快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培育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红色旅游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 阻碍了红色旅游的发展。
1. 可观性差。
红色旅游依托的是革命历史遗迹。由于中国革命的长期性、艰苦性和流动性, 加上反动势力在对革命根据地的疯狂反扑中对革命遗物进行的不同程度的破坏, 部分红色旅游地存留下来的革命遗物量小、陈旧、分散, 具有内容、场地、线路等方面的局限性, 一些著名的纪念地只是孤零零的普通民宅、庭院, 与其他风景旅游景点相比, 可展现、可参观、可吸引人的内容有较大差距, 令旅游者难以尽兴。
2. 时效性强。
由于政治性因素和市场化因素对红色旅游的客源变化影响明显, 红色旅游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一般时段主要受市场调节, 有较大纪念活动受政治因素影响。因此, 红色景区接待高峰主要集中在黄金周和重大政治教育活动及重大纪念日前后。
3. 旅游形式单一。
大多是以参观重要纪念遗址和纪念物为主, 基本上是“一张桌子、一条凳、一块床板、一盏灯”, 内容的解说也如教科书式的呆板平淡难以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对目标市场的吸引力不足。
要发展红色旅游, 需要在引入体验营销的基础上, 突出红色主题, 注重红色体验, 用生动化的方式深化教育主题, 做到寓教于“游”。
二、旅游开发突出红色主题
主题是旅游活动的灵魂, 体验的关键在于找到产品与体验恰到好处的切入点, 制定出“体验主题”。好的主题还能加强旅游者在活动中的综合体验感, 并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 提高旅游产品的活动品位和体验价值。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太行精神等, 是伟大革命精神在革命斗争中的传承、锤炼和升华, 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发展红色旅游, 其实质就是对伟大革命精神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推崇和颂扬。要做好红色旅游规划, 必须突显这些文化特征, 必须将不断发展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文化, 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支持健康有益文化, 努力改造落后文化, 坚决抵制腐朽文化这一主线贯穿于整个策划方案中。因此, 在红色旅游中, 要处处突出红色这一主题。
红色旅游策划应以目标市场的需求为导向, 在突显红色特性的基础上, 运用综合手段积极开发健康向上的、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 有意识地开发创造具有吸引力的红色旅游线路, 使之主题鲜明突出, 别具特色。如果不突出红色旅游的主题, 随心所欲地安排旅游内容难免使旅游者眼花缭乱, 对红色旅游线路形成不了深刻的印象。文脉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底蕴, 是革命传统的延续。革命精神、革命传统是构成红色旅游资源地文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挖掘革命传统、革命精神就是挖掘地方文脉, 强调文脉决不是复古和怀旧, 而是要拓展其原有的精神文化内涵, 使之适应时代的潮流。如“红岩联线”以红岩革命纪念馆和歌乐山革命纪念馆为核心, 整合革命文化资源, 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从而集中宣传、展示、开发“红岩文化”。这种创新, 将“红岩文化”作为独特的主题融入红色旅游, 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重庆红色旅游精品模式。
红色旅游的形象是整个旅游产品设计的基础和灵魂所在, 所以要特别给予重视。红色旅游景区的形象设计应包括反映红色旅游主题的整体标志、宣传口号、主题歌。其中, 旅游标志可以以当地的革命名人及最具代表性的革命遗址和文物为元素设立, 以红色和绿色为标准色;而形象的宣传口号可以采取面向广大游客进行征集的方式, 既可以扩大影响, 同时也可以海纳百川, 征集到最有吸引力和亲和力的旅游口号。
三、围绕红色主题设计产品
旅游规划的核心问题是旅游产品, 红色旅游产品规划是红色旅游规划的重中之重。设计红色产品时应着重把握以下几点:一是突出红色主题, 营造红色氛围。从构成旅游活动的六大要素出发, 精心营造一个健康浓郁的红色旅游环境和氛围, 加大红色主题的鲜明度和知晓度。二是打造红色精品, 提升文化内涵。抓住一两个重点红色旅游项目, 深度挖掘其革命历史文化内涵和旅游特色, 努力开发成标志性的红色旅游产品, 避免遍地开花, 分散财力、物力、人力和客源。三是把握地、史、文脉, 纵向深度设计。深入分析红色旅游地的自然地理特征、革命历史文化特征和人文社会特征, 理清各自发展脉络和相互关系进行深度开发, 突出文化特色。四是与周边互补、联线, 横向广度设计。树立大旅游观念, 打破行政区划局限, 实行横向联动, 将区域当中最具代表性、最能体现红色旅游文化特色的景点作为红色旅游线路节点来组织线路, 联点成线、串线成网。应主动将本地区纳入周边的旅游线或旅游网中, 借船出海, 避同求异, 形成规模效应, 共创互补、双赢局面。五是把握节奏与韵律, 做到有张有驰。将红色旅游产品串点成线时, 一定要按照客观规律, 适度安排旅游兴奋点, 使旅游活动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红色旅游要与旅游体验完美地结合。为了让旅游者更真切地了解红色革命时期的生活, 可从体验入手, 对其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使其重走“红色”之路, 追寻“红色”足迹。可以给旅游者提供当年的“红色”服装, 腰背水壶, 手拿红缨枪, 沿着划定的路线 (如分布在各地的长征路) , 徒步走向目的地, 体验当年的情景。在整个行程之中, 导游可以给旅游者讲述该景点和该段路程上所发生的“红色”故事。红色旅游的参观地点是红军当年所经过的地方, 也是旅游者路过并且休息的地方。如此一来, 可以开放部分红军曾经住过的地方, 将之提供给旅游者暂时居住, 或者从保护文物的立场出发, 仿造红军曾经住过的地方提供给旅游者。如陕西的窑洞, 至今还有很多保留了下来, 但由于资金的缺乏, 有些窑洞现在处于荒废和无人管理的状态。如果提供给旅游者暂时居住, 然后用旅游者所付出的费用用于窑洞的修复, 则可以达到双赢的目的。
四、用体验让红色旅游生动化
体验营销是以为人们提供旅游体验为重点, 来进行旅游市场营销活动, 并从旅游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和关心五个方面重新设计和定义旅游市场营销的方式。在体验营销中, 顾客既是旅游体验的主体, 又是旅游体验营销的一部分。体验营销能够在产品成本没有显著增加的条件下, 使下顾客体验的附加价值大幅增加, 进而使顾客愿意为了这种额外体验付出高价, 因而体验营销能够给旅游企业创造出高利润。而目前红色旅游营销中最缺乏的就是体验营销。就红色旅游的红色内涵而言, 革命斗争的历史事件、人物、地点及其革命精神传统是其客观内涵, 当其作为旅游产品时, 应成为“活”的产品, 所以要充分发掘和适当运用这些内涵。要营造红色旅游景区的红色旅游氛围, 首先就必须创造一个革命时代的红色文化大环境, 使游客深刻感受到革命战争时代的魅力, 认识到红色旅游的独特性。可以在机场和火车站出口就开始营造与红色旅游区相融的气氛, 暗示游客, 让其一踏入旅游区的土地就感受到即将进入中国共产党人战斗过的圣地。同时, 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都要注入红色旅游的因素:如在吃的方面, 可以提供给游客红军餐———红米饭和南瓜汤;在导游讲解时可以穿着红军军装, 适当背诵毛泽东语录及革命烈士诗歌等;在旅游纪念品的设计等方面, 可以开发与战争题材有关的光碟、书籍、像章、服饰等;而在娱乐方面, 可以借助现代娱乐设施重现革命激情, 如举行“红色”卡拉OK大奖赛, 在人流较多的文化广场举行扭秧歌表演, 邀请游客参加等。比如, 井冈山市投资数千万元, 对“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行州红军标语群”、“步云山练兵场”等革命旧址进行抢救和改造;成立了井冈山精神研究室, 编著出版了《天下第一山》、《走向井冈山》、《将帅从这里诞生》、《血泊罗霄》等书籍;编排了《红色歌曲大联唱》、《八角楼上的灯光》、《井冈山下种南瓜》等传统革命歌舞节目;推出了“吃一顿红军饭、唱一首红军歌、走一趟红军路、读一本红军书、听一堂传统课、扫一次烈士墓”的“六个一”革命传统教育项目。
为了更生动地制造体验, 一是要充分运用现代声像技术, 给人以直接的真实的感官刺激, 还可邀请一些事件的当事人或参与者、见证者直接现身说法, 给人以历史的真实感;二是要将革命历史片段编成戏剧 (话剧或地方戏剧) , 使其生动活泼,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三是要撷取革命历史片段, 让游客参与模拟其人物、事件, 突出旅游者的参与性, 寓教于乐。这样, 使红色旅游产品顺应当代游客的心理、时尚, 从而使红色旅游产品产生较大的吸引力。目前, 许多红色景点讲解人员身穿红军装、唱着革命歌, 却忽视现场气氛的营造, 往往显得生搬硬套, 很难真正打动游客。如果成功营造出一种现场氛围, 效果就大不一样。例如在西柏坡纪念馆长达56米的“电报廊”, 一进去就能感受到一种战斗的紧张氛围。“嘟嘟嘟”的电报声在耳旁回响不绝, 游客好像置身于当年党中央指挥千军万马的情景。在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 首部现场情景剧《生命作证———风雨歌乐山》每晚都在五十多年前的真实地点, 再现当时情景, 用景区讲故事或用故事烘托景区。通过这种方式让现代人从历史中找到共鸣。2000年开通了“数字红岩”, 更扩大了红岩红色文化的影响。尤其对以网络为重要信息来源的青少年, 红色文化上网既提供了健康有益的网络空间, 又扩大了红色文化的影响。目前贯穿于重庆市区“红岩文化一日游”旅游线路, 已经成为“魅力重庆游”的重要线路。
五、红绿结合延伸产品
旅游资源开发与研究 篇5
单选题(12题)
填空题(10题)
名词解释(2题)
简答题(7题)
论述(2题)
一、旅游资源学的研究对象:旅游资源学是专门研究旅游资源形成、特点、分类、开发利用和保护的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型学科。
二、旅游资源学的研究内容:
(1)旅游资源的形成(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历史背景)
(2)旅游资源的特点与分类
(3)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4)旅游资源的保护
三、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是指以发展旅游业为前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有组织,有计划的把旅游资源改造成能为旅游业所利用的旅游吸引物,的经济技术系统工程。
四、旅游资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
五、旅游资源的形成条件:地理环境及人文环境的地域差异性是各类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
(1)自然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
①地球的圈层结构是自然旅游资源构成的基本要素
②地理环境差异性是自然旅游资源分布的主导因素
③地球的内外引力是塑造自然旅游资源的根本动力
④地球水体的水文特征
⑤地球生物的多样性
(2)人文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
①历史演变传承性是人文旅游资源形成的主体因素
②文化背景差异性是人文旅游资源形成的重要原因
③适应旅游市场的需求
六、旅游资源的特点
1、观赏性特点
2、区域性特点
3、综合性特点
4、文化性特点
5、独断性特点(独立性和垄断性特点)
6、时限性特点
7、保护性特点
七、旅游资源的分类:8个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3个层次(2003年)
A、地文景观B、水域风光C、生物景观D、天象与气候景观(自然)E、遗址遗迹F、建筑与设施G、旅游商品H、人文活动(人文)
八、旅游资源评价“三三六”评价法:
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定性评价,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三三六”评价法(卢云亭)和“六字七标准”评价法
“三三六”评价法即三大价值(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三大效益(旅游资源开发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六大条件(影响旅游资源开发的地理位置条件、景观地域组合条件、环境容量条件、客源市场条件、投资条件、施工条件)
“六字七标准”评价法:
六字评价:美、古、名、特、奇、用
对旅游资源所处环境的评价标准是:季节性、污染状况、联系性、可进入性、基础结构、社会经济环境、市场状况
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
1、旅游资源自身评价
2、开发现状评价
3、开发环境条件的评价
九、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
1、旅游资源调查的目的2、旅游资源调查的任务
3、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
(1)旅游资源形成的条件(自然环境的调查、人文环境的调查)
(2)旅游资源本身的调查
(3)旅游资源开发的调查
十、旅游资源调查方法
1、常规技术调查法
(1)资料统计分析法
(2)访谈询问法调查法
(3)野外实地考察法
2、“3S”技术调查法(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
十一、旅游资源开发的方式、模式
旅游资源开发方式:
1、新建
2、利用
3、修复
4、改造
5、挖掘提高
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1、按资源类型划分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1)自然类旅游资源:尽量突出资源的本色特点,观光旅游,休闲体验,度假享乐,康体健身。
(2)文物古迹类旅游资源:着重反映和展示资源所代表的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水平及其历史意义,着力打造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文物类旅游资源。
(3)社会风情类旅游资源:要尽可能地使旅游者参与到旅游地的社会活动和民俗仪式中去,让他们对当地的民俗风情,民俗习惯有一个切身的体验。
(4)宗教文化类旅游资源
(5)现代人工吸引物开发模式: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各种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使得可用于开发,突出特色,个性鲜明。
2、按地域划分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1)东部地区------精品开发模式
(2)中部地区------特品开发模式
(3)西部地区------极品开发模式
3、按资源、区位和经济条件综合划分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价值高,区位优
十二、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旅游资源开发是以保护为前提,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保护。开发既是一种保护又是一种破坏。
保护是开发和发展的前提。
资源保护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开发本身意味着保护
从某种程度上看,开发是一种破坏
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可避免的会造成某种生态破坏。
破坏和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是共生的。
以人为角度看,旅游资源的开发也是产生极大的破坏。
十三、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基本内容:
1、强调首先要发展
2、强调持续性
3、强调公平性
4、强调共同性
基本含义:旅游业的发展要以不破坏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及其他资源为前提,并 能对生态环境保护给予资金支持,使其得到可持续利用。
旅游资源应能承载日益增长的旅游者数量,动态。满足旅游者日益增加的多样化需求,并能保持对未来的吸引力。
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进行环境效益评估
2、旅游开发以环境容量为基础
3、把环境与发展问题落实到政策、法令和政府决策之中。依法保护旅游环境,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建设走上法制化轨道。
4、强化生态意识
5、加强生态旅游开发的规划工作
6、对旅游者进行生态管理
7、推广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
十四、主题公园:是现代旅游业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所孕育产生的新的旅游吸引物,是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边际资源,信息资源与旅游企业经营活动相结合的休闲度假和旅游活动空间,是根据特定的主题,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多层次空间活动的设置方式,集诸多娱乐内容,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化旅游目的地。
十五、自然旅游资源(地质地貌类,水体类)简答题
少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篇6
少林文化旅游资源的构成和价值评价
少林文化博大精深,涉及面极广。少林文化实际上是一种泛文化现象,不仅在国内,在国外也有许多少林文化载体。从旅游资源开发的角度看,少林寺及其周围环境作为少林文化的发源地,被公认为禅宗祖庭,因此,本文研究的少林文化旅游资源,其空间范围仅涉及少林寺及其周围。
少林文化旅游资源的构成
少林寺佛教景观。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是佛教僧人弘法、修行和居住的场所。少林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将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的儒、道文化融而一统,演至成中国化最典型的佛教宗派——禅宗,故有禅宗祖庭之称。少林寺佛教景观主要包括常住院、初祖庵和塔林三部分,保存有许多精美的楼台建筑、寺僧塔林、佛像雕塑、殿宇壁画、钟磬铸造、栏柱雕绘、碑刻诗画等古代文化①。少林寺常住院建筑曾多次遭受天灾和人为损毁,现存建筑主要是明清时期所建,解放后又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和重建。塔林及周围保存有唐代以来墓塔249座,初祖庵建于宋代,是河南省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二者同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少林武术。少林武术源于少林寺,武以寺名,寺因武显。少林寺初建,从僧稠禅开始,兴起习拳练武之风。后来大乘禅宗始祖菩提达摩到少林寺传授佛教禅宗,逐渐演练出一套心意拳雏形。隋末十三棍僧救驾唐王李世民建立了不朽功勋,特许寺内养僧兵,少林寺逐渐成为全国练武会武的场所。此后,少林寺历代僧众博采众家之长,汇集武艺之精华,并取长补短,逐步发展成为扬名天下的少林武术。随着对外交流和少林僧人的流散,少林武术在国内外广为传播。少林武术以刚健有力、利于实战为特点,套路精湛,功法繁多,在国内外武坛上独树一帜,是中国武术的正宗之一,被列为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少林文学艺术。少林文学艺术有的是少林寺历代高僧留下的,也有许多是名人侠士在与少林寺的交往中所创。内容和形式多样,大体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故事、书画、雕塑、乐舞等。这些文学艺术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还是我国文化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千佛殿“五百罗汉朝毗卢”大型彩色壁画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少林寺许多故事传说历代传颂,有的还被改编成文艺作品。
少林医学和宗教活动。少林寺藏有丰富的医学秘方和多样的养生健身方法,少林医学在我国中医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宗教活动主要包括宗教节日和宗教生活两大类。自古以来,佛教信徒就有着前往寺院朝拜、求法和参加重大宗教活动的传统,从而形成了宗教朝觐旅游活动。少林寺还顺从世俗要求,允许社会公众参观和参加宗教活动,为群众施诊送药。
少林山水文化。少林寺坐落在嵩山腹地的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少溪河从山门前蜿蜒流淌,有“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的优美意境。嵩门待月、少室晴雪是古代少林寺的胜景。嵩山地质构造典型,植被繁茂,现被列为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级森林公园。嵩山是我国历史名山,曾有众多帝王显贵、文人墨客借游览少林寺和嵩山之际,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模山范水之作,对少林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少林文化精神特质。少林寺所传承的禅学思想被佛界称为智慧之学,在中国佛教史、哲学史和思想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少林武术的最大特点是禅拳归一,讲究“静”和“动”的协调统一,是我国古代哲学的具体体现。少林武术所倡导的爱国主义、扬善惩恶、强身健体、刻苦精进精神,技击与艺术结合的美学思想,肢体与行气结合的健身理论以及竞技对抗中的灵活应变法则,对社会大众都有重要的教育意义②。
少林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价
旅游资源价值的高低决定着旅游开发潜力的大小。少林文化旅游资源中以少林武术为代表的民族文化特色和闻名中外的禅宗祖庭旅游价值最大,在国内外都有很强的吸引力;其次是少林文化的地方性、开放性、历史性和宗教景观的奇特度对游客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再有是景观的完整度、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的表现力旅游价值较大。但是在文化旅游的参与性、科普教育和美感美育方面略显不足,有待进一步挖掘。
少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分析取得的主要成绩
清朝末年以来,少林寺走向衰落,自然和人为损毁严重,大批僧人流散。解放以后,当地政府多次进行修复重建,2004年又进行了大的翻修,表演、展览、生活和藏经面积扩大。在政府的扶持下,少林寺尊立了方丈,宗教文化活动开始活跃,建立了文化研究机构和网站,搜救整理了佛学藏书、少林武藏、少林医药和书画,对外加强与各方面的联系,这些活动使少林文化旅游资源的核心引力得到加强。在政府的组织下,举办各种类型的少林武术表演活动,兴建少林武术馆和少林武术学校,到国内外各地开展少林武术表演。邀请国内著名的艺术家创编大型舞剧《风中少林》和实景剧《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由少林寺授权,委托生产销售网络游戏和少林宝剑、佛雕、素饼、禅茶等旅游商品,逐步开发山水文化旅游资源,开辟了三皇寨、二祖庵、达摩洞、鸡鸣山旅游线路,修建了缆车和滑道。从2003年开始,登封市筹集巨资,对少林寺周围环境进行整治,圈定古文化保护区,治理污染,绿化美化净化环境。2007年3月,少林寺景区入围全国首批5A级景区。游客人数逐年增多,自1986年开始,少林寺景区年接待游客人数已突破200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占5%左右,旅游年收入超过1亿元,成为河南省“三点一线”黄金旅游线路的龙头。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旅游资源开发的不协调,少林寺接待压力过大,而寺外其他景点人员稀少。每逢节假日,少林寺人满为患,严重超过了环境容量,使寺院失去了幽静、肃穆的气氛。二是旅游内容单调,仍停留在参观、敬香求愿的初级档次,缺少高层次的文化欣赏、娱乐和休闲保健内容。三是参与性、体验性项目较少。四是面临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旅游业发展与避免文化商业化倾向的矛盾。当前,我国旅游业正在从基础层次向提高层次发展,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已成为普遍趋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为保持少林文化旅游的优势地位,必须走创新发展之路,深入挖掘少林文化旅游资源的内在潜力,探索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新模式,提升文化旅游的水平和档次,使少林文化旅游成为中原旅游的精品和示范带动区。
少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
引导促进少林文化自身发展模式
文化发展与旅游业之间存在着互动互促关系。少林文化既要保持传统文化特色,又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融入新的内容。政府应引导和支持少林寺的文化活动,除了及时搜救整理佛教经典、少林武藏、药典和文学艺术宝库外,还要顺应时代要求,弘扬少林文化精神,独立开展积极的文化活动,加强寺院建设和管理,恢复佛教节日庆典,创建文化传播学院,开展文化研究,参与社区建设和社会活动,增进对外文化交往,使少林文化得到发扬光大。虽然宗教文化活动与旅游业发展是完全不同的价值观③,但少林文化内涵的成长,必然会不断提高文化旅游的吸引力。
旅游资源的整合提升模式
青海旅游资源开发思路 篇7
1 青海旅游资源优势
1.1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青海位于“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 景色雄伟, 壮观, 旅游资源丰富独特, 高原的外缘高山环绕, 最北部有祁连山, 阿尔金山, 中部是亚洲脊柱昆仑山及其支脉阿尼玛卿山, 巴颜喀拉山, 可可西里山, 南部有唐古拉山, 把全省明显分为祁连山地区, 柴达木盆地和青南高原区, 高山层峦叠嶂, 冰川遍布,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素有“中华水塔”之美称, “三江源”也将成为举世文明的旅游品牌, 青海湖是全国第一大内陆湖, 四周群山环抱, 中央是盆地, 最低处则是湖, 湖水清澈的蓝色让人陶醉, 湖畔是水草丰美的辽阔草原, 见到成群的牛羊嬉戏, 让人流连往返, 鸟岛居全国八大鸟类保护区之首, 是观鸟旅游的绝佳胜地, 动物王国可可西里是藏羚羊等高原动物的乐土。被誉为“聚宝盆”的中国四大盆地之一的柴达木盆地拥有世界第二亚洲第一大盐湖——察尔汗盐湖, 盐花千奇百态, 婀娜多姿, 湖上有世界第一盐桥——万丈盐桥等等是青海旅游发展的依托。
1.2 底蕴深厚的人文资源
青海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具有灿烂的远古文化, 悠久的多民族历史, 耐人寻味的优美传说和迈向现代化的今日文明, 人文旅游资源丰富, 文化内涵博大精深。青海为多民族大杂居区域, 出土文物表明,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在其后漫长的历史岁月中, 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交替控制该地区。古代该地区是通往唐蕃和西域的必经之地。历代的社会、政治、经济、宗教、文化活动给本地区淀积了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如喇家古文化遗址、柳湾古彩陶、马场垣遗址、黄河古文明遗址、古代少数民族墓群等, 此外还有古战场遗址、宗教建筑及场所、形式各异的具有民族风格的古建筑物和现代的原子弹研制基地等。青海有全国唯一的土族和撒拉族自治县, 同仁为热贡艺术 (唐卡、酥油花、堆绣) 的发祥地和安多藏文化中心, 其中土族民族风情园、同仁热贡艺术文化名城、塔尔寺等被评为全国4A级景区, 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是青海特色旅游开发的基础。
1.3 宝贵的气候资源
青海气候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气候, 冬无酷寒, 夏无酷暑, 暑热天气为7月, 平均气温20°C~26.80°C, 青海虽春来迟, 但一旦开春则“天边光景一时新”, 广阔的高原上阳光灿烂, 天空蔚蓝如洗, 高山处垂直气候孕育了丰富的生物物种, 高峰还有积雪, 山下则芳草如茵, 尤其是河湟谷地, 冬季不阴冷, 夏季凉爽宜人, 是避暑的好去处。
1.4 后发优势
青海省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 总体而论, 还是一片处女地, 但发展晚可以吸取其他地方的经验教训, 通过向旅游发达地区学习、借鉴、观察, 以较低的代价掌握到发达地区经过艰难探索而获得的知识、经验、管理方法和体制、引资政策, 就能少走弯路, 科学建设, 后来居上, 如果能抓住机遇、转变观念、加速改革和创新步伐, 坚持“高起点、高立意、高水平”的原则, 营造精品, 就有可能缩短差距, 实现跨越式发展, 节约宝贵的资金和时间。
2 青海旅游资源的开发思路
青海省应抓住西部大开发及青藏铁路通车的历史机遇, 实施旅游产业跳越式发展战略, 将旅游资源的开发速度和发展质量相结合, 以资源为依托、产品为基础、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 政府为主导, 大力开展多种促销活动, 塑造鲜明的高原特色旅游, 全面推进旅游发展进程, 提高青海省在全国旅游业中的地位。
2.1 树立新的旅游资源观
青海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除公认的一部分外, 许多还处在未发掘状态, 这是因为传统上人们的意识里只有青山绿水、历史古迹才是旅游资源, 才是美丽的旅游地。新形式下, 人们对旅游的含义有了新的理解, 强调旅游是一种体验, 是一种经历, 对旅游资源也有了新认识。凡是能够吸引旅游者并能够为旅游业所利用、开发的资源都可称为旅游资源。青海的沙漠、雪山、戈壁、草原、峡谷、盐城、寺庙、动物、民俗、小吃等都是特色旅游资源, 而日照强、风沙大等的高原气候、高原风光以及世界屋脊的高耸感正是青海的一大卖点, 一大优势, 利用好, 可激发广大青少年来高原寻找新鲜经历、新奇感受、是旅游者寻找刺激, 挑战自我的好地方, 也是其体验新世界、真自然的绝佳途径。青海省应摒弃传统的旅游资源观, 充分认识青海旅游资源的未来开发前景和发展新兴特色旅游产品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优势。
2.2 树立新的区位观
青海省应树立新的区位观, 抛弃传统的孤立发展意识, 将自己放在青藏乃至西部旅游大网中, 作为可相互联系的结点, 注重区域联合开发, 强化区位优势。要紧紧依托丝绸之路河西走廊和入藏旅游黄金通道, 沟通与四川、云南旅游线, 构建旅游大通道。尤其是青藏铁 (公) 路线、唐蕃古道、丝绸之路、青海湖—格尔木一敦煌、青海湖一果洛一九寨沟等线网的开发, 使各旅游区在旅游项目和特色上自成一体又具有互补效应。在线路设计、客源市场上注重横向联合, 优势互补, 串联成线, 包括与周边旅游城市乃至京沪旅游发达城市的横向联合, 与周边省、市共同构建成多层次、多功能的地域旅游
摘要:本文在分析青海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上, 从资源及地域角度提出了青海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路及对策。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思路
参考文献
[1]尹国正.促进青海旅游业发展的几点建议[J].青海经济研究, 2006.
[2]朱丽东.青海生态旅游发展构想[J].经济地理, 2007.
[3]张文莲.青海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利用[J].商场现代化, 2007.
旅游资源开发 篇8
一、文化资本与旅游人类学的理论框架与联系
根据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的理论,文化资本的“大多数特征可以从事实中推断出来,即文化资本在其基本的状态中是与身体相联系的,并预先设定了某种实体性、具体性。文化资本的积累是处于某种具体状态之中的,即采取了我们称之为文化、教育、修养的形式,它预先假定了一种具体化、实体化的过程”[1]。即说明文化资本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积累而成的,而且是附着在社会各种具体的形态中,如教育、遗产、书籍、工具、图片等等。文化资本的获取并没有像其他资本一般有社会阶层或者群体的限制,因为文化资本的获取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随着民族记忆、历史认同同步形成,烙印在个人和群体的性格和记忆中,并且具有继承性。在旅游中被客观化的文化资本,诸如山水、碑刻、文化遗产、考古遗址、纪念馆等等,在其物质方面是可以传递的。“在这一点上被客观化的文化资本,与具体化的资本一样,都是从属于相同的传递法则的。”[1]将淇澳岛的沙滩、山林、故居、纪念馆、宗祠等物化为文化资本,或许更容易理解淇澳本地人对于景致遭到破坏的痛心疾首,以及对于自身历史和宗教的自豪感。因此在调查中,笔者时刻将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的概念作为首要的原则,观察这些资本是否被传承,如何被传承,以及拥有它们的人所持有的态度。
现代旅游存在着一个大的背景,那就是现代工业社会。对于旅游的研究,人类学界已经有许多学者做出了自己的成就,但大多数的旅游研究中,都集中在对于旅游目的地“社会外部的、可视的、物化的、政策的、行政的、操作的等方面,鲜见对东道主地方社会的内部动力,包括地方文化系统对突如其来的大规模的群众性旅游的承受力,小族群社会结构在旅游冲击下受摧残的程度预估,地方民众在心理上接受游客的态度等方面的研究”[2]。法国学者纳什(Nash,1977)在《前工业社会中的旅行》一文中将现代旅游称之为“帝国主义行为”。人类学对于旅游的研究,“是为了描述旅游在不同情况下的客观表现,包括通过比较的方法解释旅游行为的原因和结果。”除此之外,它还要“从人类学的角度尽可能了解旅游作为社会行为的表现特征,尽最大可能地去理解和分析人类在旅游情境中的行为”[3]。无论在哪一领域的人类学研究,归根结底,人类学家最为关注的还是社会群体的文化表现和社会行为。在旅游人类学的研究中,除了采用传统的田野方法如同访谈、观察等外,人类学家还需要对一个族群的物质形态,包括自然环境、生产和生活方式、生产工具、民居、器物、服饰等都应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和认识,进而通过这些自然与物质的存在和变化去描述和记录某一民族、族群、社区的文化形貌,在此基础上去寻找特定人群的精神活动,包括认知、信仰、精神、心理等活动[2]。这一观点与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认识和传递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旅游资源是一种文化资本,体现在其社会化和客观化的物象中,可以被感知、传递。
旅游人类学关注的重点,在史密斯(Smith,2001)看来,有四个“H”:旅游景区(Habitat)、历史(History)、遗产(Heritage)和工艺品(Handcrafts)。这四个关键词可以对旅游的各个方面产生作用和影响,比如旅游资源与实际承受能力的关系;旅游活动所带来的发展机会以及这些机会使得东道主社会发生的变化;因为旅游活动产生的潜在的文化冲突等等。这四个“H”的确是旅游人类学研究过程中必须要时刻铭记的四大要素。
二、淇澳岛旅游资源介绍
淇澳岛,因下大雨时,岛屿有很多湾,宋名“奇独澳”,清末改“奇”为“淇”,并去“独”字,而成“淇澳”。淇澳岛位于广东省珠海市海域,地理位置为北纬22°25’,东经113°38’,距大陆约1公里,岸线长24公里,陆域面积约为18平方公里。
淇澳岛的旅游资源在本地诗人钟大元、钟大安笔下形成了“淇澳八景”,后来因为大桥建设、时间变迁、树木砍伐、海滩破坏等原因,大多景点已经不复存在或者破坏严重。前人淇澳村老人协会会长钟金平先生,是一位热爱家乡的诗词爱好者,他带领喜爱诗词的老人们将“淇澳八景”重新整理,形成了“淇澳新八景”,这新八景都是近年来才认定,全部有据可查。这“新八景”和“老八景”除去重合的部分,一共有十五处,分别是:淇澳老八景:赤岭观日、婆湾晚舟、松涧流泉、峡州烟雨、金星波涛、蟹珠夜月、鹿岭观霞、鸡山返照;淇澳新八景:赤岭观旭、沙丘溯古、牛湾纱影、扪角蚝园、白石烽烟、红林雾霭、金星晚望、岗树新风。
由于篇幅有限,在此仅挑选几处有代表性的景致,以体现淇澳岛从风景秀美的南海小岛到如今满目疮痍的废墟的变化过程。
(一)赤岭
赤岭分别出现于新老八景中,是唯一重叠的部分。这个景致是在和平公园山顶看日出。半山腰还有淇澳最大的宗族钟氏的祖坟,但也被荒废,仅仅清明祭祖的时候会有钟氏代表前往祭拜。整个公园是作为影视基地开发的,据村民说因为不收取任何费用,很多剧组选在这里拍电影。但笔者先后前往和平公园三次,并没有看到任何剧组在这里工作。
整个公园以水泥路为主,环山公路是中新公司收购地皮之后建设的,人们都认为是地产商为了获取政府许可而随意修建的,作为公司保值和增值的手段而已,因此也就在公路和影视基地稍微修建好之后,停止了对和平公园的进一步开发,这就造成了现在大部分地皮荒废、管理人员和力度不够的情况。
(二)婆湾
婆湾是淇澳的老八景之一:婆湾晚舟。婆湾是钟大元、钟大安等诗人歌颂最多的景点,“玉水明沙岸一湾,钓家渔艇聚其间。晴波雨浪奇堪醉,雾嶂烟发秀可餐。宿鸟噪林催棹去,乱鸦啼树挂帆还。星星灯火明如画,水调渔歌响一滩。”说明在大桥建设之前婆湾沙滩资源丰富,是渔民的主要码头和聚集地。然而现在已经没有沙滩,原因是在大桥修建时建筑工人将沙子用作建筑材料,很多中山、珠海人也前来运沙,有的是给建设大桥用,但更多的是向外地运输,低廉的成本和松散的管理让这些商人们赚得盆满钵满。这样大规模地偷沙,使得现在淇澳绝大多数海滩已经没有沙滩。
(三)牛婆湾
牛婆湾位于岛的东北部,是大澳海湾中的一个小海湾。整个大澳都没有人烟,是曾经伶仃洋大桥计划上桥的地方,连桥墩都建好了,然而由于整个伶仃洋大桥计划搁浅而彻底荒芜。据老乡介绍,当年在这里连开工仪式都准备好了,曾花费十几万搭建舞台,这里还因伶仃洋大桥计划而短暂畸形繁荣过,连发廊、饭店等都开张了,很多公司买下了地,却因为大桥改道而放弃投资,只是圈了起来,也没有人看管,于是也就成了现在荒凉的样子。可以说,这里是随着伶仃洋大桥沉浮最典型的地方,也代表了整个淇澳岛的沉浮。
这里有绵长的海岸线、一望无际的草甸和丛林茂密的苍山。但是在这些景致中,最为显眼的是遍地的工业垃圾,海滩上堆满了从其他地方飘来的拖鞋和泡沫塑料,数量之多令人惊异。整个大澳的路况非常差,土和石子铺的路令人几乎难以前进。
(四)沙丘遗址、后沙湾遗址
沙丘遗址位于淇澳岛东北部沿海,近婆湾。后沙湾遗址位于大澳山上,有古道可以到达。在珠海,只要有淡水流过的沙滩几乎都是史前遗址,即沙丘遗址。后沙湾遗址有新石器时代两期文化堆积层,第一期文化层出土的彩陶圈足盘和刻划白陶豆,都是极为罕见的。根据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用热释光对彩陶进行测年,其年代距今4818年(误差加或减482年,1989年测定)。后沙湾遗址是最早有人来开发珠江三角洲的物证。从此,“珠海历史五千年”成为学术界公认的结论。
两处遗址保护得并不好,沙丘遗址已经是烂泥滩,连牌子都难以找到;后沙湾遗址的碑立在一片荆棘中,很难靠近,也没有任何的保护措施。珠海市政府和文物局立的遗址碑已经被淹没在荒草中,倘若不仔细观察根本没有办法发现。这和大澳的后沙湾遗址情况相似,当地人说当年的开掘是野蛮式的,似乎仅仅是为了增添遗址的数量而开掘,根本没有保护性措施,开掘结束之后也迅速撤离,没有对现场进行任何程度上的修复,就连树立几块宣传牌向游客介绍一下遗址的情况和出土文物都没有,可以说根本没有从保护旅游资源方面考量。”
三、日本端岛的旅游开发
在旅游研究中,日本一定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区域,因为无论从自然资源还是人文历史,日本并不能算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国度。然而,作为全世界游客,尤其是近几年“大举攻占”的旅游热门目的地,日本在自己的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上做得非常出色。日本的国内旅游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在进行乡村地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时,非常重视在原有的一些遗址上进行开发(‘复原’和‘修整’),尽可能保留其传统的、‘旧式的’、古董的、原貌的民俗景点或博物馆,使之成为‘乡土式的综合博物馆’。”[4]其实,不仅是乡村旅游开发采用这样的模式,日本本土旅游相比于“新建开发”显然更加倾向于采取“保存修复”的模式来构建自己的旅游吸引力。
吸引力的构建和标志物密不可分。例如,日本端岛的标志物就是如同军舰的岛屿形状和岛上荒废的众多的楼房建筑等。再简单一点,端岛的标志就是灰色。笔者在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图书馆里找到一本名为《1972青春军舰岛》的摄影集,是日本摄影师大桥弘重回军舰岛———端岛进行对自己儿时记忆的重拾之旅,照片都是灰黑色的楼房、走廊、住宅、学校等等,倒不是摄影师故意采用黑白照片的方式,是因为端岛的的确确就是一片灰黑的废墟。人们想到端岛,就会想到这些水泥废墟,就如同想到台北故宫博物院就会想到翠玉白菜一样,这就是标志物在旅游吸引力塑造中的作用。
去端岛观光的游客需要统一上船,在岛上的游览也必须按照规定的路线由专门的导游带领解说,不可以自己随意行动或者拍照。一旦有人跨过政府树立的标志牌界限以外,就会被拘捕长达30天之久。端岛实际上是一个“露天博物馆”或者“生态博物馆”,作为日本明治时期的遗产群,承载着历史和时间的记忆。对端岛的开发倒不如说是对端岛的重新发现,并没有加入任何现代人的痕迹,仅仅是在端岛规划出了一条观光路线,修筑了栈道和护栏。大部分岛上的区域是严禁人们进入的。对外展示的,不是经过精心修饰的景观,而是原原本本的废墟,即使它看上去可怖又巨大。前文提到的标志物的宣介功能,也被端岛开发利用得非常好。风靡全球的《007》系列电影中的《大破天幕危机》就曾在端岛取景。作为反派头目的基地,那或许是端岛第一次进入世界人的视野,也被一些旅游杂志列为“全球最可怕的九个无人岛”之一,人们并不知道这个岛屿曾经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在1960年比东京的人口密度高出了9倍多,也拥有着全日本第一幢水泥大楼。
维基百科上有一个摘自日本《军舰岛实测调查资料集追补版》第566页的关于端岛人口变化的表格显示,1960年时端岛的人口数量达到了顶峰,超过其承受能力,于是人们加快建设高楼住宅以将过多的人口塞进房子里,也就造成了如今我们看到的端岛上密密麻麻的建筑废墟,每一幢楼都可以看出非常结实,也体现了当时端岛上的日本居民的高收入和高技术。当时在端岛工作的矿工,薪资是50万日元为底线,比日本本岛上的同类职业收入高出许多。岛上的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从学校到市场、从游戏室到西餐厅,都呈现了一幅因煤炭而欣欣向荣的经济景象。可是,仅仅在十五年后,往日繁华一时、熙熙攘攘的端岛就从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变成了一个“鬼城”,不禁令人深思世界经济能源的转向对普通人生活的巨大影响。
端岛在2015年的世界遗产大会上成功通过了审核,作为明治时期工业发展遗迹登录为世界遗产,成为了“明治日本的工业革命遗产钢铁、造船和煤矿”的一部分。19世纪在端岛发现煤矿资源。日本政府支持的三菱矿业(现三菱材料)接手经营煤炭产业后,便强迫所征用的朝鲜人当矿奴,让他们在海底700米处的煤矿里劳作,受尽残酷的虐待和劳动折磨,因此这里被称为“地狱岛”“监狱岛”。日本在将端岛纳入为明治日本工业遗产的一部分时,遭到了韩国的强烈反对,更有当年被强征到岛上开掘煤炭的韩国劳工们的泣血抵抗。然而无论如何,端岛还是成功“申遗”,并利用联合国遗产这样一个名号大肆宣传自己的旅游业,而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人类遗产”和“象征资本“都可以放入博物馆的广泛定义中,作为展示人类历史价值的重要手段,也成为令游客趋之若鹜的旅游标志符号。日本将申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和推动旅游发展联系在一起,成功申遗。端岛重新开放旅游后,前来游玩的旅客并不多,而且大多是日本本国游客。而在2015年世界遗产大会结束,端岛“申遗”成功后,游客数量便呈现出爆炸性增长,长崎到端岛的定时船运已经不足以容纳大量前来游玩的旅客。由此可见,“申遗”和旅游业发展的紧密联系。
作为端岛建筑群的标志物,30号建筑是整个游览路线的核心。建造于1916年的日本第一座钢筋混凝土的高层建筑,30号建筑七层楼曾经震惊了日本本土。这样的标志物也是端岛吸引游客的核心要素。旅游景观和旅游标志物是旅游象征结构的展示方式。彭兆荣教授将旅游象征分析为一个具有跳跃化的关联效应,即“景观→标志物→景观”的转换[2]。端岛的30号栋,从“物”的角度看,仅仅是一幢荒废破旧的水泥建筑。然而,当它成为端岛的标志物,换言之是日本明治时期煤炭工业催生的城市繁荣的标志性景观后,它就成了一个真正具有象征意义的标志物,人们也不再会从“难看的破旧楼房”的角度去理解它了,它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端岛的象征”。同理,端岛也成为“日本明治工业革命遗产的象征”。在布尔迪厄看来,社会中的个人通过资本的投入和积累可以获得“象征资本”,而这种“象征资本”又可以与社会地位相联系并取得与权利关系的转换,它们都在进行着“争夺空间”的事情[1]。麦克内尔又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与旅游人类学的结合。他认为旅游中的“象征资本”,即附加在标志物上的价值是非个人可以得到的,“象征资本是一个充满了地方和认同价值的标示物,它包含了地方和人们所赋予的著名价值,但却无法用于买卖和交易。”[5]因此,旅游标志物的主要作用就是代表整个景观并且进行宣传工作,手段可能有印刷小册子、拍摄宣传片、制作纪念品等不同的方式,以达到宣传整个旅游目的地的目的。30号栋、端岛小学等标志性景物,就被日本观光局当作标志物而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利用。在端岛的观光路线上,导游会向游客介绍面前的建筑是用来做什么的,什么时候建造的,并会拿出历史照片和现在对比,在几个标志物前还会推荐游客拍照,介绍到这里是“必须要拍照的标志点”。这样的旅游宣传非常符合如今游客希望向别人展示“到此一游”的心态,上岛的游客一定会在这几个标志点拍照,进而利用社交媒体发布给更多的人,无形中就等于帮助端岛进行了宣传工作,也是观光局非常乐意看到的“双赢”局面。
日本端岛的旅游开发可以说只进行了非常小的一部分,但已经可以体现出旅游人类学中几个核心观点和概念,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单纯从开发手段的借鉴意义,相比较塞班岛、巴厘岛这些风景优美、海滨旅游资源丰富的海岛,端岛对于淇澳岛的启示意义更大。淇澳岛的旅游开发,不需要符合人们心中关于“海岛旅游”的刻板印象,只要把自己独特的历史和曲折发展的路径展示出来,就足够有特色了。
四、关于珠海淇澳岛旅游开发的几点建议
(一)做好旅游定位,抛弃传统“海岛旅游”的观念
淇澳岛并非如同一般旅游海岛一样,有沙滩、椰林、海浪、度假村等“海岛因素”。相反,它的海岸嶙峋、垃圾遍布、海水浑浊,也没有高大上的度假村和高端酒店。那么,索性就放弃这个“海岛梦”,去还原一个真实的淇澳岛,一个有自己伤痛和“丑陋”的淇澳岛。
很多海岛有海滩有椰林,但也许只有淇澳岛有伤痛和无奈。这个因为港珠澳大桥而兴起的小岛,在最高潮的地方被狠狠地抛下了云端,剩下了一片愁云惨淡。从前因为大桥计划准备动工的土地、准备开业的店铺、准备装修的住宅,随着计划的搁浅戛然而止。走在淇澳的烂尾楼群里,笔者竟然有一种在端岛上的错愕感,只不过,这些房子从未住进过人,而端岛则是曾经的居民因为政策原因全部撤走。这两者竟然有如此相近的地方。总之,淇澳岛的旅游开发,走传统海岛旅游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光是治理海水污染、清理海岸垃圾、搬运沙子覆盖海滩就根本不可能。相反,如同端岛一般走“记忆旅游”“开放博物馆”的道路则更加可行。
(二)确定旅游标志物
淇澳岛旅游标志物可以是“港珠澳大桥”这个虚拟的概念,根据这个并未成形的计划延伸出的民居、道路、海滩、自然景观和村民生活等方面的变化。也可以是传统的宗教旅游,在淇澳有一句话特别流行,那就是“不怕淇澳人,就怕淇澳神”。一座小小的岛上竟有17座庙宇,更不用说路边随处可见的社坛和碑了。在这里,几乎每个居民都有信仰,宗教信仰已经深深根植进他们的人生和族群记忆中,每个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再到离开人世,都有相应的宗教信仰在背后指导着他们的人生轨迹和方式。岛上居民的信仰可以被归纳成为三级信仰,他们并不是信仰单一宗教的,而是有各种各样的神灵,根据自己的需求向不同的神灵祈求。淇澳岛的天后宫和观音阁,据说非常灵验,很多外地人每月逢初一和十五都会到这里来拜神祈求保佑。无论是采用哪种标志物,它对于整个岛屿的旅游开发都起到最核心的凝聚作用。当旅游标志物和目的地形成一个整体之后,它对于游客的吸引力就有了“神圣的仪式性”作用了。这里并非指宗教一般的吸引力,而是“在旅游活动中游客被某种黑色会价值和道德力量所引导,在现代传媒宣传的作用下,在游客的情感中产生一种对某些景点的特殊的吸引”[2]。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旅游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树立旅游标识物,因为它是游客“必须要去”某个目的地最大的吸引力来源。“为了实现这一吸引力,游客会不自觉地遵循着旅游的结构程序一步步地往下走,最终完成旅游行为。”[2]
(三)对于标志物要进行保护
淇澳岛有很多文化遗产,有考古发现的遗迹、有民俗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宗教庙堂等遗产,去做所谓的“申遗”工作其实并没有太大意义,但也不能否认如今“申遗热潮”中那些因为拥有“遗产”头衔地方在旅游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对于淇澳岛本地的遗产,在开发、宣传之余,更应注重保护。因为当旅游事业迅速发展,游客骤然增多的时候,人类本身很可能因此成为破坏遗产的罪魁祸首。为了接待更多的游客,扩大旅游范围,会出现一些破坏性的建设,可能会对旅游标志物造成严重的影响。以淇澳岛的文昌宫为例,倘若他日游客增多,势必要将庙里天花板上众多的环香取下来,以免香灰掉落烫伤游客。但这样一来,文昌宫可能会失去了往日的氛围,变成了观光之地。所以,旅游开发和遗产保护之间,仍旧存在不少冲突之处,似乎并没有办法永远达到东道主和游客之间“双赢”的状态,而这也是珠海市政府今后应该考虑的。
摘要:根据在珠海市淇澳岛的田野调查,对淇澳岛上新老“八景”及其他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分析并实地拍照、分类,详解旅游资源的变化和原因。从旅游人类学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绍淇澳岛的旅游资源,并以近期“申遗”成功的日本端岛的案例为导向,为淇澳岛的旅游开发提出建议。
关键词:旅游人类学,文化资本,旅游资源,旅游开发
参考文献
[1]包明亚.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133.
[2]彭兆荣.旅游人类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3-193.
[3][美]丹尼逊·纳什(Nash Dennison).旅游人类学[M].宗晓莲,译.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84.
[4]段从军.法国和日本民俗资源开发利用的启示[J].民俗研究,2002,(4).
旅游资源开发 篇9
对于企业而言, 人力资源是组织的“附加价值”, 是组织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第一要素, 因此, 许多学科理论把人力资源界定为制约组织生存与发展的组织人的技能和创造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就是研究如何最有效、最合理地管理和使用企业所拥有的最宝贵、最重要、活的资源与财富, 即职工们的才能与热情, 从而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 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2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现就我集团所属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状况, 谈谈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2.1 是观念陈旧。
在我们一些企业, 部分经营者只是停留在使用与控制员工这一层面上, 忽视了对员工潜能的开发、培训, 致使员工缺乏适应现代市场竞争所需要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2 是开发力度不够。
经营者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严重不足, 致使培训开发的范围、内容和深度受到制约。
2.3 是人才吸纳机制僵化。
企业效益水平普遍不高, 对人才缺乏吸引力, 同时也不具备有效的人才吸纳机制。
2.4 是人才流动机制不健全。
高素质、高层次人才频繁跳槽, 而低素质、低层次人员则不愿流动。形成了效益好的企业人才素质越来越高, 效益差的企业越来越难留住人。
2.5 是缺乏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
集团乃至所属企业合理的人才选拔体系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尚未形成, 这些都不同程度地阻碍着人才的脱颖而出, 影响了高素质人才聪明才智的有效发挥。
3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的设计与实施
鉴于以上种种弊端, 建议集团应下大力气促成企业人才资源开发体系的设计与实施。
3.1 企业人才资源开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3.1.1 择优聘用原则。
全面推行聘用制, 对各级各类人才实行动态管理, 真正做到能上能下和能下能上。
3.1.2 素质倍增原则。
在实际工作中, 企业必须在外出考察、培训、科研项目的确定、工作和生活待遇等方面要给予各级各类人才以特殊的政策, 尤其对其中的拔尖人才应给予更多更优惠的待遇, 使他们能够迅速成长, 素质倍增。
3.2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的构件与施行
3.2.1 工作分析与设计和人力资源开发
工作分析与设计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 由此形成的职位分类表、职务说明书奠定了企业运行的组织体系, 是企业进行人员招聘、培训、考核等各项工作的依据, 也是实施人力资源开发的平台。科学进行工作分析和岗位设计, 撰写科学、具体、完善的职务说明书, 能为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提供有用的平台, 打下坚实的基础。
3.2.2 人力资源计划与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计划的内容包括配备计划、退休解聘计划、补充计划、使用计划、培训计划、职业计划、绩效与薪酬福利计划、劳动关系计划、人力资源预算等。其中, 使用计划、培训开发计划、职业计划都与人力资源开发有直接的关系。人力资源开发计划是人力资源计划的一部分, 高质量的人力资源计划能有效指导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
3.2.3 招聘与人力资源开发
招聘是企业获取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 同时也是确定人力资源开发对象的过程。无论从个人利益出发还是从企业利益出发, 企业都应审慎选择自己的开发对象。过去的劳动力市场基本是一种买方市场, 招聘是单向的, 是企业选择应聘者。在此过程中, 一般是企业主动、应聘者被动, 应聘者必须去适应企业。现在, 社会已经进入人才主权的时代, 这意味着企业应把招聘看作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 企业在强调自己的需求的同时, 也要关注应聘者的职业兴趣和未来的职业规划。
企业了解应聘者的职业兴趣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评价企业满足应聘者职业兴趣的能力。二是企业可以有针对性地使用和培养人力。用人所长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条基本原则, 如果把“所长”与“所好”结合起来, 就能更充分地发挥人的积极性和潜能。所以, 企业不仅要了解应聘者“能”干什么, 而且要了解他们“想”干什么、“爱”干什么;不仅要了解他们对现在的要求, 而且要了解他们对将来的期望。只有这样, 企业才能有针对性地使用和培养人才, 实现人尽其才。
3.2.4 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
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最为直接, 可以说, 培训就是一项开发活动。总结成功企业的经验, 我们认为, 培训中以下环节是至关重要的: (1) 设计培训大纲。这是培训工作的基础。设计培训大纲, 就是要明确企业各类人员应参加的主要培训项目, 包括培训目的、相应内容、对应形式等等。 (2) 分析培训需求。培训大纲是个一般规定, 只明确了在一般情况下应进行的基本的、例行的培训。除此之外还应在什么时间、对什么人、进行什么培训, 则需要通过需求调查来确定。需求调查有多种途径, 例如发放调查表、员工申请、分析考核结果等。 (3) 开发内部师资。企业培训的师资, 既要从外部聘请, 也要从内容挖掘和培训, 特别是要让管理人员参与培训。跟外请师资相比, 企业内部师资有很多优势:熟悉企业的情况, 培训能针对企业实情;可促进管理者与员工的沟通和了解;可锻炼、培养培训者本人。 (4) 严格培训考核。为了保证受训者在培训中积极投入, 有必要对其进行考核。考核的结果可以作为员工转正、定级、使用、职称评定、报酬等的依据。 (5) 保证培训投入。培训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 包括场地、设备、经费等。
3.2.5 职业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
职业管理不是一项独立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 在内容上, 可归纳为帮助员工设计职业计划和帮助员工实现职业计划两部分。其中, 帮助员工设计职业计划主要跟工作分析与设计、人力资源计划职能有关;帮助员工实现职业计划则主要依靠培训、考核等职能。职业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的特殊关系是能为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依据, 也就是说, 人力资源开发只有跟员工的特长、爱好结合起来, 才能扬长避短, 最大限度地开发员工的潜能。
3.2.6 考核与人力资源开发
考核有两个目标, 一是要保证实现组织目标, 二是促进人力资源开发。企业怎样通过考核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呢? (1) 制定发展计划。在每个考核周期开始前, 企业不仅应要求员工制定业绩计划, 而且应要求其制定发展计划, 并对发展计划的执行结果也要考核。 (2) 考核项目具体化。考核项目的具体程度直接决定着考核的效果。考核项目越具体, 考核者越容易做出准确评价, 被考核者就越容易明确自己的长处和问题, 其改进和提高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3) 管理者就员工发展为其提出建议。为了促进人力资源开发, 考核表中除了要有评级这样的客观性项目外, 还应设计一些要求考核者用文字说明的主观项目, 例如要求考核者评价被考核者的优缺点, 根据其优缺点或考核中发现的其他问题提出培训和发展的具体建议等。 (4) 把员工发展作为管理者的考核内容之一。促进员工发展是管理者的职责, 优秀的管理者不仅能带领员工完成任务, 而且要能培养人, 包括在业务上为员工提供指导, 妥善安排员工培训, 帮助员工找到发展所需的资源 (例如课程、书籍、期刊) 等。 (5) 沟通。沟通是考核的生命线, 在考核前, 管理者要与下属一起制定业绩计划和发展计划;在考核中, 管理者要听取员工对考核的意见和建议;在考核结果出来后, 管理者必须跟员工进行一次正式的面谈, 告诉员工考核的结果, 讨论考核中发现的问题, 制定改进的方案。
3.2.7 薪酬管理、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开发
有效的激励是促进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条件。薪酬管理和劳动关系管理就是通过激励来鼓励员工创造优秀绩效的热情, 从而促进人力资源开发的, 简言之, 就是能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使他们愿意在本企业努力工作。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创新思考 篇10
一、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原则
(一)开发与保护相协调原则
一方面,文化历史的遗存是人类文化的延续,一旦破坏将无法恢复。所以,应该将文化资源作为开发中的核心位置,切实保护文物的真实性、完整性。另一方面,任由文化古迹的自然衰落不能做到保护和发展,应该将资源的隐性文化价值转化为显性的旅游价值,从而提升文化资源的经济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多样性与异质性原则
多样性,决定了旅游发展的稳定;异质性,决定了景观的吸引力。文化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应当实现多样性和异质性的统一,不断增加景点和项目的同时,避免出现重复性开发和建设。
(三)展示性与参与性原则
我国目前的旅游资源,多以静态展示为主,其弊端在于游客的逗留时间短、花费少,不利于拉拢回头客。在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时,应该积极创设一些参与性的文化活动,能够让游客全方位进行参与和体验,带动起游客的兴趣,真正使游客产生“来了就不愿走,走了还会再来”的心理。
(四)以人为本原则
除了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以外,在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当地居民正常的生活工作和休闲娱乐。一个地区的文化资源开发,其本质在于为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忽视了人本思想而一味地进行开发是不科学的,不能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
(五)独特文化原则
文化旅游资源,重点在于“文化”二字上。一个地区之所以能够开发成为文化旅游胜地,说明其具有独特的历史和现代的文化。在开发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入挖掘标志性和代表性的文化特色,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二次艺术创造。
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困境
(一)文化旅游的外部性
关于外部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会与当地居民接触,这种接触深入到文化层面,就会对当地的文化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来说甚至是剥削和破坏。第二,游客到达一处旅游地就会带来不一样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当地居民会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文化上的复兴,能够重新认识到本土文化的特有价值。这种文化上的重创、复兴、加强的现象,就是经济效益的外部性。
(二)游客需要“真实性”
一些旅游地区为了迎合游客的需求,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将传统文化当做商品出售。除了一小部分严肃的文化作品外,大部分都是哗众取宠,甚至和文化内涵完全不着边。另外,还出现了”伪民俗”的现象,严重破坏了当地的传统文化。
(三)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之间的矛盾
传统文化能够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是思想、文化、观念的综合表现。旅游业则是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产物,体现了人们较高的审美需求。游客旅游的同时也带去了外来文化,必然会和旅游地的文化发生摩擦和碰撞,影响甚至破坏当地的传统文化。这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之间的矛盾。
(四)文化的价值与素质之间的矛盾
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实质性是为经济发展考虑的,所以,开发者对文化资源的判断与定位制约了开发的方向和深度。一方面,开发者文化素质低,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不到位,使旅游资源失去了文化价值。另一方面,游客人数过多和不文明的行为,都会造成旅游资源上的破坏。
三、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一)联动互补开发模式
联动互补开发模式,指的是以一个知名度较高的景点作为中心,将其它的旅游产业围绕某一主题进行空间集聚,滚动式的开发旅游资源,从而形成规模经济的开发模式。
采用这种开发模式要注意两点:第一,充分发挥核心景点的辐射作用,带动外围地区文化资源的开发,达到以热促冷的效果,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第二,外围文化资源的建设要具有一定的特色,能够吸引游客,从而减轻核心区的客流压力,促进文化旅游资源的全面发展。
(二)内涵增容开发模式
内涵增容开发模式,指的是基本不增加新的景点景区,而是在原有景观的基础上,加入文学、艺术、宗教、政治等文化因素,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进行再次开发。
内涵增容开发的重点在于非物质资源的增容,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的独特优势,并有机结合生态文化、民俗文化等因素,增加景区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能够提高旅游产业的整体素质,促进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内涵增容开发模式的优点在于:第一,该模式挖掘文化内涵,因而不需要占用大量土地、森林、水资源,从而保护了生态环境。第二,该模式基础建设的规模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少,所以基本不受资本的约束。能够在控制旅游产品成本的同时,大幅度提高旅游资源的产品附加值。最终能够降低开发风险,实现旅游资源的真实性和可持续性。
四、结语
古镇旅游资源开发的总体设计思路 篇11
关键词:古镇;旅游资源;开发;总体规划;设计思路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丽江、周庄等旅游古镇的崛起,我国的历史文化名镇作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观光客,极大地调动了地方政府开发古镇旅游资源的热情。遗憾的是,一些古镇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由于事先缺乏缜密的总体设计,在斩获了些许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暴露出过度开发、“建设性破坏”、传统民俗销蚀等弊端,有的甚至给旅游资源带来毁灭性破坏。
河北省霸州市政府为了进一步开发旅游资源,从2007年起,开始对昔日北方水乡商业古镇——胜芳进行为时两年的全面修复,工程总投资超过10亿元。在这一修复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势必影响到古镇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古镇旅游资源开发是个系统工程。在进行古镇旅游资源开发时,要聘请专业机构或组织专门人才,编制尽可能详尽的总体规划。本文试图以胜芳古镇旅游资源开发为例,扼要阐述古镇旅游资源开发的总体设计思路,为有关方面提供决策思考。
一、编制总体规划时,要首先厘清的几个基本问题
1.规划制定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国家旅游局第12号令《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等等,以及相应的地方性行政法规。
2.规划的主要目标。为建设省级旅游名胜区,廊坊市的地标,梳理古镇旅游资源,确定旅游发展思路,提供可操作性的规划体系。
3.规划的原则。“保护风貌,突出特色,适度配套,和谐发展”。这四项原则中,首先得搞清楚要突出古镇的什么特色。对于胜芳来说,就是要突出它的“中国北方水乡商业文化古镇”称谓所体现出的特色。
4.规划的范围。胜芳古镇规划建设管理范围:东至胜富路,西至中亭堤,南至中亭堤,北至芳津道。胜芳古镇保护范围:东至兴芳北路,西至巨华水塔,南至中亭堤,北至升平路,面积约1.1平方公里。
二、古镇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1.旅游资源分析。胜芳古镇旅游资源主要包括人文景观资源、民俗风情资源、文化资源和工艺品资源、传统饮食资源。
人文景观资源主要包括:“一河”(穿心河),“两街”(中山街、河沿街),“两路”(胜阳路、永济路),“两院”(王家大院、张家大院),“三宗宝”(戏楼、牌坊、文昌阁),“四桥”(东桥、西桥、北桥、新桥),大悲寺,胜芳民俗博物馆,中苏友好文化宫和湿地公园。胜芳大悲寺为全国四大观音道场之一,始建于元朝末年。文昌阁、牌坊、戏楼分别始建于明朝正德、明末清初和清朝乾隆年间。王家大院、张家大院等民间宅院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雕梁画栋、中西合璧。中苏友好文化宫也有五十多年的历史。胜芳早就是京畿地区的著名商埠,如今商业街上百年历史的老字号比比皆是。镇上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景观,为北方集镇所罕见。
民俗风情资源、文化资源和工艺品资源主要包括元宵灯节、七月十五河灯节、火神祭、盂兰盆会、南音乐会、北派焰口、民间花会等。工艺品资源以花灯为代表。胜芳镇是河北省首批民族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地,被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胜芳南音乐会列入了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胜芳古镇灯会入选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花会是群众性自娱自乐组织,历史上曾有72道花会,至今仍有30道花会,这些花会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其中的挎鼓老会和预览秋千会,当年曾受过乾隆皇帝的御封。胜芳花灯早已产业化,产品远销港、澳、东南亚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
传统饮食资源主要包括松花(皮蛋)、藕粉、河蟹,扒糕、豆采糕、千层饼、磨盘儿蒸糕、王记馅饼、老皇甫家糕干等。松花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河北省重点名牌产品”称号。藕粉曾经在万国博览会上获奖。胜芳河蟹曾在全国蟹类评比中名列第一,与阳澄湖的清水蟹和崇明的老毛蟹并称为中华淡水蟹三大佳品。扒糕、豆采糕等小吃也都独具地方特色。
2.旅游资源评价。胜芳古镇的特色是“中国北方水乡商业文化古镇”。有关胜芳历史的记载可上溯到春秋末年,它不但历史久远,而且传统文化保存完好。例如胜芳南音乐会,其历史比纳西古乐还早1000多年,被国内音乐界顶级专家称为音乐活化石。中国古镇不少,但位于北方的不多,“中国古镇网”上能查到的北方古镇仅有五个。胜芳商肆林立,100多年前就有400余家商铺,30多家钱庄。如今虽只属于乡镇级建制,但二、三产业兴旺发达,全镇2010全年实现社会总产值310.5亿元,财政收入7.8亿元。胜芳邻近白洋淀东淀,有独特的洼淀风光。胜芳既是位于北方的古镇,传统文化积淀十分厚重,又是风景迤逦的水乡,不止历史上商贸鼎盛,现在依然经济发达,这一系列特色叠加在一起,显现出胜芳旅游资源的稀缺性。再加上胜芳的各处人文景观集中度较高,相互间差异较大,不存在同质化问题等因素,所以对游客吸引力颇大。据统计,胜芳古镇2010年全年共接待参观团体480批次,有组织的参观人数已达7万人次,加上散客,年接待旅游人次应在10万以上。
比照1999年中国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胜芳古镇符合“旅游资源品位突出;其历史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在本级行政区具有代表意义;或其资源珍贵、稀少与奇特程度,在国内属于独有或罕见景观,年接待旅游人次在10万以上”的条件规定,已经达到三级旅游区的标准,完全具备进一步开发的价值。
三、古镇旅游资源的SWOT分析
1.优势(Strengths)。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水乡风光;良好的地理区位(位于北京市、天津市、保定市三角地带的中心,属于环京津、环渤海城市群区域);便利的交通条件(距北京120公里,距天津35公里,距保定130公里,15分钟车程就可以上京沪高速公路,距京九铁路霸州站仅28公里);雄厚的旅游开发实力(古镇旅游开发不以盈利为目的,迄今各人文景观都是免费参观的);周边地区旅游资源稀缺。
2.劣势(Weaknesses)。人文景观多为重修复建;人文活动景观不常见(大型的节庆活动较少,每年仅有春节、元宵节、中元节三个时段;南音乐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都是业余时间从事文化活动的);缺乏专业的旅游管理人才;旅游设施不够齐全。
3.机遇(Opportunities)。省政府政策扶持(胜芳镇属于《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2008—2020)》中规划的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廊坊市、霸州市两级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京津冀旅游一卡通的成功发行;国务院《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颁布与实施;城乡居民收入的与日俱增和闲暇时间的增多。
4.威胁(Threats)。水污染治理不力。
四、古镇旅游发展目标与战略
1.旅游发展目标。近期发展目标:将胜芳古镇建设为省级旅游名胜区,成为能提供人文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和文化采风旅游综合服务的旅游胜地。远期发展目标:申报国家级AA级风景名胜区。通过连续建设,不断改善古镇人文与生态环境,加强传统文化承继,提高古镇居民素质,增强居民的凝聚力、自信心、自豪感和幸福感,提升胜芳古镇的旅游形象和知名度。
2.旅游发展战略。以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为基础,以旅游发展为契机,调整古镇产业结构和居民点布局,坚持走旅游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协同发展的一体化道路,采取政府导向、民众参与的发展形式,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在整合旅游资源时,以弘扬民俗传统文化为整合的主线,以休闲内容策划和度假环境营造为整合的重点,通过举办大型节庆活动与商务活动、广告宣传和旅游产品开发等途径,努力打造胜芳古镇“人文观光、休闲度假和文化采风旅游胜地”的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1] 陈国英.胜芳古镇规划建设总体思路,中国规划网,2010-11-21,http://www.zgghw.org/html/guzhenwenhua/guzhenbaohu/20101121/9193.html.
浅析宗教旅游资源的开发 篇12
1 宗教旅游资源的概况
教义中要求举办有规律性的宗教活动仪式, 无不给旅游者一种神秘感和新奇感, 从而引起旅游者的观赏欲望, 促成旅游活动的开展。例如, 在信仰基督教的国家, 教堂里每礼拜日的礼拜活动也会吸引大量的旅游者。在我国的泰山, 70多岁的老人登顶的还愿活动也无不引起游人的唏嘘驻足观看。其中世界上比较盛大的是伊斯兰教的朝觐, 伊斯兰教信徒有条件时, 应争取一生中至少去“圣地”——麦加, 全世界每年有近200万信徒前往麦加朝觐, 其朝圣能活动是很壮观的, 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前来观览, 这属于宗教的原赋功。
从而大家可以看出来, 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 宗教派别的差异, 全世界的宗教信徒都有自己向往的圣地, 所以旅游开发商应有针对性的进行宣传招徕措施, 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同时利用宗教节日, 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随着宗教文化的传播, 一些宗教节日渐渐地符合人们的心理要求, 不仅是信徒的节日, 也成了民间流行的节日。基督教的传统节日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等流行于整个世界, 伊斯兰教的古尔邦节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其新奇感和神秘感颇具魅力。就从这些“新奇感和神秘感”的角度出发, 抓住旅游者的心理, 开发相对应的旅游项目。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开辟一些宗教朝觐的旅游线路, 让旅游者参入其中。比如组织旅游者前往傣族参加傣族的泼水节, 使旅游者亲身体会宗教的神奇感受, 而旅游开发商和旅游经营商要在这个过程中添加相关的配套服务, 制定正确的接待方案, 经营者便能获取较大的利润。
2 宗教文化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
旅游业与宗教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共同发展。众所周知, 宗教名胜古迹的开发具有保护传承宗教文化作用的同时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宗教文化遗产的开发, 不仅抢救继承人类的传统文化, 而且开辟了人文旅游景观, 中外成功的实践经验证明, 宗教文化的继承、保护和传播离不开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也有赖于宗教文化遗产这一宝贵的资源。例如泉州这座“世界宗教博物馆”, 其宗教种类齐全是国内罕见的。佛教影响力最大, 有“泉南佛国”之称。保存着全国最为古老的伊斯兰教寺—清净寺,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摩尼教遗址—草庵, 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现存最大的道教石雕——老君岩, 此外还有印度教、婆罗门教的珍贵文物, 这些丰富的宗教文化遗产, 使得泉州被列为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一批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十多年来泉州开发这些资源, 发展旅游业并使之成为本地的支柱产业, 既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 也引起了不少宗教信徒及专家学者的兴趣, 从而促进了泉州与外界在宗教文化方面的交流和研究。因此, 宗教文化与旅游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
3 宗教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
宗教旅游资源做为旅游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的开发应遵循以下原则。
3.1 资源特色原则
在世界范围内宗教旅游资源众多, 做为吸引因素的旅游资源, 吸引力是旅游资源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以河南宗教旅游资源为例, 其特点就是以佛教景观游览为主。在河南常规地接旅游线路的11处景点中, 以佛教文化为主的景观就有5处, 其中以登封少林寺、洛阳白马寺、开封大相国寺和龙门石窟最为典型。三座佛寺一座石窟各个具有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宗教文化:少林寺是中国佛教禅宗的祖庭;白马寺是中国第一所佛教寺院, 是我国佛教界公认的“祖庭”和“释源”;大相国寺则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皇家寺院, 寺内清乾隆年间的千手千眼佛像堪称国宝;龙门石窟是中国古代封建政权凌驾于佛教之上的宗教艺术, 由于魏、唐两代皇帝的参与而形成了龙门石窟皇家风范的特点。这三座寺院一座石窟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人前来瞻仰参观, 成为河南地接旅游线路的核心景点。与之相对应, 佛教旅游文化成为河南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市场导向原则
任何旅游产品的开发不可能迎合所有旅游者的需求, 因此, 对产品开发者而言, 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当前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确定该类产品的客源市场是十分必要的, 这样可以明确宗教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向, 使旅游产品的开发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 要根据旅游市场定位, 调查和分析旅游市场需求和供给, 把握目标客源市场的需求特点、需求规模、需求水平及变化规律和趋势, 从而开发出适销对路且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产品, 使之在推向旅游市场后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3.3 综合效益原则
旅游产品不是一般的物质产品, 尤其是宗教旅游产品, 具有一定的文化属性, 因此在保证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 还要强调旅游产品开发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努力提高旅游地的综合效益。充分考虑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充分考虑社会文化及地方习惯, 充分考虑人们的心里承受能力, 形成健康文明的旅游活动并促进地方精神文明的发展。讲求环境效益, 要求在旅游产品开发中做到以开发促进环境保护, 以环境保护提高开发的综合效益, 形成保护——开发——保护的良性循环, 创造出和谐的宗教旅游环境。
3.4 科学发展原则
要进一步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 将宗教文化旅游事业资源的挖掘、抢救、保护、开发、利用, 纳入全国文化事业及文保事业的发展规划。使其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 为经济建设发展服务, 为创立良好的国家形象而服务, 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就是河南嵩山少林寺的武术, 它已经走出了国门, 并且闻名于世, 为中国创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
在对宗教旅游资源进行科学有序开发的同时, 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我国的许多宗教建筑都建在山林之中, 大量的游客前往势必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因此在制定旅游资源发展模式时, 一定要考虑旅游资源的环境承载量, 不能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 而一味的扩大游客的数量来赚取高额利润, 可持续发展原则不容忽视, 应落实到每个开发项目上。
3.5 宗教特色原则
我国是一个多种宗教的国家, 四大宗教中, 除了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外, 其余的都是世界性宗教, 虽然和外国有一定的联系, 但经过长时间的发展, 都已经有了中国特色。所以要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民族宗教, 文化资源开发、保护、利用政策, 对现有的宗教政策要坚决执行。
(1) 宗教场所特别是已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宗教场所周边环境保护的规定, 因地制宜地进行环境整治, 净化宗教文化旅游环境。
(2) 市政建设规划, 在宗教场所周围不要有太多的高大建筑设施, 保持宗教建筑的古朴和神秘色彩。
(3) 规划和建设中, 要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政策, 对濒危的宗教建筑和文物, 要进行恢复和维修。
(4) 努力增加能让旅游者亲临其境, 亲身体验宗教活动的旅游项目。
我们要根据宗教旅游资源的作用和我国的实际情况, 坚持正确的开发原则, 并本着科学发展的观念, 深入研究并制定出适合我国宗教旅游资源发展的开发模式。
参考文献
[1]田孝蓉.旅游经济学[M].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6.
[2]曹琦编.世界三大宗教在中国[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
[3]陈蔚德.河南旅游基础[M].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2.
【旅游资源开发】推荐阅读:
旅游地质资源开发08-19
海洋旅游资源开发10-19
畲族旅游资源开发06-20
《旅游资源与开发》07-09
《旅游资源开发》课程08-13
旅游资源保护开发政府08-09
休闲旅游资源开发论文09-26
文学旅游资源开发分析11-19
重庆武隆特色旅游资源开发08-11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