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亲和力的概念研究

2024-09-15

旅游亲和力的概念研究(精选9篇)

旅游亲和力的概念研究 篇1

现代旅游学研究在实用主义观念指导下进行, 研究中体现出明显的应用导向, 以至于国内外旅游学界对旅游的概念和本质等核心问题尚未形成共识, 同时存在概念泛化的倾向。理论上, 这使对旅游者的外延界定被泛化, 一些不宜被划归旅游者之列的人员, 如商务、会议旅行、探亲访友旅行等也被当成旅游者, 随之对旅游活动外延的界定、对旅游实际持续时间的界定也被泛化, 一些旅游只占其停留期间极小一个时段 (甚至没有旅游) 的旅行者的旅游时间被夸大。实践中, 我国对旅游产业要素的认识持续扩张, 从“饭店、交通和服务 (旅行社) ”三要素说演进到“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说, 再到目前的全域旅游。

对于旅游信息资源管理来说, 这种泛化倾向将信息管理活动带入了困境。旅游活动的“异地性”“暂时性”特征, 决定了在旅游者进行旅游决策过程中以及旅游活动进行过程中, 即在旅游者需要的“短暂”时间里, 信息价值迅速提升, 而一旦旅游者离开旅游目的地, 结束旅游活动, 这些信息对于本次旅游活动的价值就会快速衰减, 信息时效性极强。这种泛化倾向使旅游信息的收集、整理面对着一个无限扩大的领域空间, 需投入巨大成本完成信息资源集合, 一方面, 面临服务动态性、针对性、实用性极强的挑战, 另一方面, 信息价值的生命周期又过于短暂。因而, 如果在信息资源管理方面秉承旅游学概念的泛化倾向, 就会无谓地增加旅游信息收集整理的成本, 导致实践中不能很好满足真正旅游者在目的地选择和活动日程安排方面的需求, 理论方面则使智慧旅游因建设对象的虚无而失去根据和依托。鉴于此, 本文认为给旅游信息一个适度的、操作性更强的定义和范畴, 是当前加强“智慧旅游”建设的首要命题。

1 旅游信息概念辨析

1.1 基于旅游活动视角的分析

旅游学界对旅游的定义更多的是从经济角度进行探讨, 具有代表性的奥地利经济学家Herman Von Schullard认为, “旅游是外国或外地人口进入非定居地并在其中逗留和移动所引起的经济活动的总和”[1]。也有人从旅游的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角度对旅游的内涵进行分析, 如旅游专家国际联合会 (AIEST) 定义“旅游是由人们向既非永久定居地亦非工作地旅行并在该处逗留所引起的相互关系和现象的总和”[2]。这些定义强调了旅游最突出的外部特征——异地性和暂时性, 却没有揭示旅游的本质属性, 即旅游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寻求审美和愉悦体验。本文赞成并沿用谢彥君的界定“旅游是个人以前往异地寻求审美和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根据该定义, 旅游是个人有目的、有计划、能加以决策的主动行为, 是一种经历、一种活动, 而不是其引起的“关系”或“综合现象”。

关于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 目前有两种主流观点:一种从构成要素出发, 认为旅游活动包括主体 (旅游者) 、客体 (旅游资源) 和介体 (旅游业) 等三大要素, 也有人认为旅游产品和旅游市场是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另一种从活动内容出发认为旅游活动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等六个环节, 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 人们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文化、信息等更多要素。本文认为后者是旅游活动本身的表现形态, 是旅游的本质内涵, 而前者是为支持活动完成而构建的完整体系, 这样的旅游体系核心部分包括四大要素: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和旅游业。

信息是事物的反映, 这种反映可能是真实客观的、也可能是虚假歪曲的再现。旅游信息就是对旅游活动的再现, 是对旅游活动运动、变化、发展的状况、特征、本质与规律的反映。基于以上对旅游活动构成要素的分析, 我们认为旅游信息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狭义的旅游信息是围绕旅游者的“吃、住、行、游、购、娱”等行为而产生, 包括潜在游客收集的关于旅游目的地的信息, 或者在旅游前、旅游中、旅游后产生的信息, 以及由旅游者携带并传达给目的地居民和企业的信息[3]。广义的旅游信息包括整个旅游体系所发生的信息现象。如果说狭义旅游信息概念更强调的是旅游者管理旅游活动的依据和基础, 以及旅游活动本身所产生的大量信息, 那么广义旅游信息是对旅游资源、旅游活动和旅游经济现象等客观事物的反映, 是旅游企业在业务运营以及旅游管理部门在旅游业务管理过程中采集到的、经过加工处理后对旅游管理决策产生影响的各种数据的总称, 包括了旅游目的地信息、旅游企业服务信息、旅游政府监管信息、旅游者个人信息、旅游产品信息等。狭义旅游信息是反映旅游活动发展规律、信息传播特点等的信息;广义旅游信息是反映旅游资源、旅游活动和旅游经济现象等整个旅游体系运行特点的信息。

1.2 基于信息用户视角的分析

旅游信息用户是旅游信息的使用者, 即旅游信息资源开发、组织的目标应用对象。旅游信息用户依其职能可分为旅游消费者、旅游从业者、旅游行业管理者和旅游科研人员。旅游是一种特殊消费, 旅游的异地性决定了旅游产品和服务在空间上不可转移, 生产与消费过程不可分割。旅游消费者即旅游者, 在旅游决策和旅游消费过程中, 需要收集、筛选大量信息, 以便选定相应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从这个角度看, 旅游活动也可以说是由旅游产品和服务信息的传递或传导而引起的旅游者的流动。针对旅游者的信息行为特点, 广大旅游从业者 (包括旅游企业经营者和旅游从业人员) 相应地需要及时发布对应的产品和服务信息, 通过信息的竞争, 提高关注度, 提升吸引力, 从而获得更多商业机会。不过, 为了提供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旅游从业者需要的信息远不止旅游市场的消费信息和旅游者的需求信息, 其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旅游产品的宣传营销、目标市场的定位和竞争策略的制定等, 需要综合的信息作为决策和经营依据。各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要对这个流动性很强的行业进行有效管理, 不仅需要从宏观上及时汇总、收集、监察和分析全局性、完整性、综合性的行业信息, 而且需要与其他相关政府管理部门进行横向和纵向的信息交流, 从而实现协同管理。至于旅游科研人员, 获取旅游信息的目标在于发现和揭示旅游活动的特征、本质与规律, 具有一定理论性和超前性。

旅游信息的四类用户需求特点各不相同。旅游者主要关心与自身旅游活动相关的各种旅游要素的信息, 例如, 景区景点、宾馆饭店、娱乐购物、交通服务等的信息, 以便在目的地选择线路、食宿交通安排等方面做出合理选择。旅游从业者既要关注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信息, 又要关心对其经营决策产生影响的信息, 以便及时掌握市场行情、寻找发展机遇、了解政策环境、应对突发事件等。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相对于旅游企业, 所需信息覆盖的领域更广阔、内容更综合、准确性要求更高, 实事信息、舆情信息、研究信息、预测信息, 甚至更微观的传感信息, 都在需求之列。旅游研究者需要高度专业性、科学性、系统性的旅游信息, 多数时候是理论性较强的研究性文献资料, 以及通过亲自体验、直接调查、访谈等获得的第一手信息。

对以上四种旅游信息用户在旅游体系中的位置及其信息需求特点的分析, 向我们逐渐展示了旅游信息从狭义到广义、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从实践到理论、从当前到未来的扩展过程。那么, 我们不得不问“这些用户产生的和需求的信息都是旅游信息吗”?本文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我们认为旅游信息的本质必须是紧紧围绕旅游活动发生的, 例如, 气象信息是旅游者安排旅程所需要的, 但不能说气象信息就是旅游信息。又如, 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信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的信息属于旅游信息, 但旅游企业同业竞争的信息就不是旅游信息。再如, 旅游行业的宏观运行信息、市场监管信息等是旅游信息, 但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组织运作信息就不是旅游信息。过度的泛化只能让我们的旅游信息资源建设陷入难以操控的虚无状态, 并且不能有针对性地满足各类用户的真正需求。

2 旅游信息的研究范畴

2.1 基于旅游资源的分析

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GB/T 18972-2003) 的定义, 旅游资源 (tourism resources) 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 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 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该标准将旅游资源分为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气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等8个主类, 其下包含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 并从资源要素价值 (包括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度、规模丰度与概率、完整性) 、资源影响力 (包括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 、附加值 (如: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 等对旅游资源进行等级评定。

值得一提的是, 该标准从旅游资源的状况、形态、特性、特征等性状出发, 对稳定的、客观存在的实体旅游资源进行分类, 同时也把不稳定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纳入其中, 如天气与气候现象等。目前, 随着旅游产业的转型提升, 特别是旅游概念的持续泛化, 旅游资源的范围在进一步拓展, 以工业旅游为例, 不仅“日用工业品 (GAF) ”可以作为一种基本旅游资源类型, 而且可以综合工业品的品牌效应、先进技术、工艺水平等无形资源和厂房、基地、生产线等有形资源, 把工厂打造成旅游吸引物。

旅游资源是旅游体系不可缺少的部分, 那么是否所有关于旅游资源的信息都是旅游信息呢?我们认为, 旅游资源本身并不能够直接作为旅游信息, 旅游资源可能是待开发的潜在资源, 也可能是已经耗尽旅游价值的资源, 这些会对旅游者形成吸引, 但必须经过规划开发等多重价值的追加, 才能最终形成旅游产品和服务, 成为旅游活动追逐的目标。从这个角度看, 8大类、31个亚类、155种基本类型旅游资源的禀赋, 即要素价值、影响力和附加值, 才是旅游信息用户真正需要的旅游信息。

从旅游资源角度认识旅游信息, 能够帮助我们认识、捕捉资源依托型旅游吸引物的信息, 但容易导致对资源脱离型旅游吸引物信息的忽视。《旅游目的地信息分类与描述》 (LB/T019-2013) 对旅游吸引物的定义为“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 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 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有效避免了这一问题。该标准将旅游吸引物划分为景区景点、特色旅游项目、旅游商品、旅游活动 (指旅游相关的节庆、表演、展示等) 和旅游主题等五种类型, 并规定从基本信息、关联信息、辅助信息等三个方面描述其属性特征, 有关旅游吸引物的这部分信息是旅游信息的最核心内容。

2.2 基于旅游产业的分析

仅有旅游吸引物信息并不能保障旅游活动顺利完成, 对于旅游目的地来说, 对旅游者的吸引和对旅游活动的服务, 还要有相关的旅游设施、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的信息, 以及相应的产品和服务的信息。《旅游目的地信息分类与描述》 (LB/T019-2013) 指出, 旅游设施、服务机构和人员信息包括旅游交通、旅游公共设施、旅游经营场所、旅游企业、主管部门和协会组织、旅游从业人员等内容, 其中, 旅游公共设施包括旅游咨询中心、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厕所;旅游经营场所包括旅游住宿场所、餐饮场所、购物场所、娱乐服务场所;旅游企业包括旅行社、导游服务公司和旅游场所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包括导游、旅游咨询人员和旅游车司机。其与旅游吸引物信息、旅游产品信息 (包括单项产品、组合产品、优惠信息) 、指南和参考信息共同构成旅游目的地旅游信息体系。

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提供设施、产品和服务的主体是旅游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旅游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 (2015) 》, 旅游产业包括旅游出行、住宿、餐饮、游览、购物、娱乐、综合服务等7大类, 其下包含公园景区游览、旅游休闲娱乐等21个中类, 下分40个小类, 包括城市旅游公共交通服务、游乐园等类目;旅游相关产业包括旅游辅助服务和政府旅游管理服务两大类, 其下包含旅游出行辅助服务、旅游金融服务、旅游教育服务等6个中类, 下分16个小类, 包括旅游安保服务、旅游翻译服务、旅游签证和护照等涉外事务管理服务等。该分类标准将支撑旅游活动的产业体系分为直接和相关两种, 以旅游金融为例, 旅游产品的在线支付、旅游人身保险服务、旅游费用的分期支付等是旅游服务的必要部分, 但只是金融服务的一个分支领域。该统计分类体系所列旅游产业产生的与旅游活动完成相关的信息也是旅游信息的重要内容。

旅游业已经进入大众化时代, 抽样调查显示, 2015年我国居民出游频率和天数均有增长, 人均出游频率平均达3.2次, 出游时间在3天以上的占比40.2%, 有超7成游客出游时间为3~5天的旅程。在全民皆为潜在旅游者的情况下,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国家旅游局印发的《中国旅游公共服务“十二五”专项规划》《关于进一步做好旅游公共服务工作的意见》等, 将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分为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旅游安全保障服务体系、旅游便民惠民服务体系和旅游行政服务体系等五大体系。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与旅游产业体系不同, 是由政府主导提供的社会公共服务和设施,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 要让人民对改革有更多获得感, 旅游公共服务将日益成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要领域。各级政府对旅游目的地打造, 以及全域旅游建设的重视, 将为旅游者创造快捷、舒适、愉悦的旅游环境, 因此, 也应当成为旅游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2.3 基于旅游者需求的分析

围绕旅游吸引物、旅游产业、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产生的旅游信息, 为旅游者全面、系统、有序地展示了与旅游活动完成相关的消费对象和消费条件, 但具体到旅游活动的决策和实施, 则需在应用中对这些信息进行重新组合、衔接, 发挥不同的信息价值。有关研究表明, 旅游者对旅游信息的需求和使用具有如下特点:

2.3.1 旅游者对不同旅游信息的需求具有差异性。

胡兴报等 (2012) [4]总结旅游动机有规划型、交易型、体验型、娱乐型、消遣型等五种类型, 旅游者往往抱有多种搜寻动机, 不同动机的旅游者信息搜寻内容也存在差异, 规划型动机的旅游者对交通、住宿、目的地和景点介绍等核心旅游信息搜寻较多, 交易型动机的旅游者主要搜寻土特产、旅游纪念品、娱乐设施和活动、特色餐饮等辅助性旅游信息以及网络口碑信息, 而体验型、娱乐型和消遣型动机的旅游者仅对辅助性旅游信息搜寻较多。此外, 旅游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等因素也会影响其对旅游目的地信息的需求。

2.3.2 旅游者对旅游信息的需求具有层次性。

据文谨等 (2009) 对北京国内自助旅游者信息需求的调查, 需求程度最高的是地理位置、城市对外交通网络、非星级宾馆、城市内部交通、通讯服务、旅游景点周边公交线路、医疗卫生机构、旅游景点及周边地图、当地特色餐饮、目的地容易发生的风险种类、天气预报、救助机构、景点游览线路、气候特征、景物介绍、风险防范措施及注意事项、风险发生的应对措施等的信息;对旅游政策法规、商业街区等35项信息需求次之, 对农业发展、城市特征标志等11项信息需求最低。从这些调查结果看, 通讯服务、医疗卫生机构、救助机构、风险防范措施及注意事项等不在旅游目的地信息范畴的信息反而对自助旅游者非常重要。

2.3.3 旅游者需要多渠道获取信息并相互印证。

梁明英和雷榕在不同时期调查, 旅游者对各种旅游信息传播渠道的评价基本一致, 影响力由高到低依次为网络、亲友、电视、旅行社、报纸、宣传册、杂志、广播。并且, 郑鹏等发现单一信源不能满足潜在旅游者的旅游决策需要, 旅游者往往从旅游官方网站、景区网站、旅行社网站、专业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综合门户网站的旅游板块, 以及博客、WIKI、网络杂志等他人感性经验, 甚至借助虚拟实景拍摄技术的虚拟体验中, 获得信息并相互印证, 这些都会影响旅游者的旅游预期和消费决策。

2.3.4 旅游者对动态化、互动性信息服务要求增多。

随着自助游逐渐成为旅游活动的主流方式, 说走就走、随走随买的旅游者增多, 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在线预订、电子支付、物流服务等需求提升, 进而对旅游信息的专业化、个性化、互动性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旅游信息需求呈现多样信息一体化 (“查找周边”“边游边搜”使各类旅游信息一体化) 、信息载体娱乐化 (网络游戏、音乐成为旅游营销信息的承载方式) 、信息记录个性化 (需要“屏幕取词”等功能自动保存、记录、比照旅游信息) 、负面信息公开化 (旅游者成为“自媒体”, 企业面对负面信息传播压力增大) 等特点。

3 结论与讨论

旅游学研究不断泛化的发展趋势, 使智慧旅游组织管理的对象——旅游信息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展, 缺乏适度的边界划分, 使目前旅游信息资源建设及其共建共享陷入困境。针对这种情况, 本文围绕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 将旅游信息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 狭义旅游信息是旅游者完成全部旅游活动过程所产生和需要的产品及服务信息, 广义旅游信息还包括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文化、旅游环境等相关的信息, 反映了整个旅游体系运行的全部内容和特点。受篇幅所限, 本文主要从旅游资源与旅游吸引物、旅游产业和旅游目的地信息、旅游公共服务信息、旅游者的信息需求等方面, 对狭义旅游信息的范畴进行了分析, 认为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信息、旅游吸引物信息是狭义旅游信息的核心部分, 旅游产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信息、旅游目的地信息, 以及与旅游活动完成密切相关的旅游公共服务信息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旅游者信息需求角度看, 正是这些信息的提供和获取, 鼓动和吸引了旅游者进行旅游决策, 并辅助其顺利完成各项旅游活动, 因此, 从信息的角度看, 旅游业是名副其实的信息依赖型和信息密集型产业。

参考文献

[1]Gitelson R J, Crompton J L.The planning horizons andsourcesof information used by pleasure vacationers[J].Journal ofTravel Research, 1983 (3) :2-7.

[2]Beatriz R.Information at tourism destinations importanceand thedifferences between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tourist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7 (3) :146-152.

[3]Marrocu E, Paci R.They arrive with new information:Tourismflows 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in the European regions[J].Tourism Management, 2010 (4) :750-758.

[4]胡兴报, 苏勤, 张影莎.国内旅游者网络旅游信息搜寻动机与搜寻内容研究[J].旅游学刊, 2012 (11) :105-112.

旅游亲和力的概念研究 篇2

——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的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应试教育作用下,为了能让学生顺利通过高考这一“独木桥”,教师每天给学生布置大量练习和讲解大量练习,学生则盲目地做练习而缺乏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造成练习虽然做得很多,题型见多,但是一考试成绩就是上不去,使很多学生感到高中物理难学、枯燥,也害怕听物理课,老师感到现在学生越来越难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要求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把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理念和方法运用到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解决目前高中学生普遍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认为高中物理抽象、枯燥、难学,教师感觉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的普遍现象,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兴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等,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以达到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为今后物理教学提供一点实践经验。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2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并不是对知识的传递,而是对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能由外向内地给学生装进新知识,而只能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引导学生不断地将新知识与原有的经验进行比较,当二者发生认知冲突时,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有意义学习随即发生。教师通过提出一些能激发思考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质疑和认知冲突,并引导学生讲出自己的看法,这时教师则耐心聆听他们的声音,然后提炼和概括矛盾的观点和事实,再组织持不同意见的学生进行讨论和沟通,帮助学生不断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评价。

(二)主体性教育理论

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功能特性,具体表现为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3。

主体性教育理论是指导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者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的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认识和实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75.刘力.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4.3 彭贤智.以学生为主—当代教育改革新思潮[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153-154.践的社会主体4。

依据主体性教育理论,我们在实施探究式教学时应转变教育观念。教育功能观要从升学转变为培养素质;教育质量观要从片面追求分数转变为促进全面发展;学生观要从教育客体转变为教育主体;教学观要从教学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发展学生智能为主,从灌输模仿转变为学会学习,从重经验积累转变为重发现创新;教师观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发挥主导作用5。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探讨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如何开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活动;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师生之间关系向和谐、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最后达到提高学生整体学习成绩。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新课、习题课、复习课及课外辅导中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及学生探究问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等。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研究对象:在2009年刚入学的新生抽取学习成绩大体相同的两个普通班,即0909班和0914班。

研究方法:观察法、访谈法、实验法等。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09年8月至9月):查阅相关理论和文献,了解研究对象的特点;

第二阶段(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在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开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研究,记录相关材料。

第三阶段(2010年2月):整理收集的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八、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在2009年8月至9月我认真查阅有关探究能力、探究式教学相关理论,并作为我研究的指导理论;查阅有关高中生的心理特征,使我能够更加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特点,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供重要依据;9月初向学校提交研究可行性报告。

为了确保研究有效性、真实性,在开学之初我选择本人担任的两个班(0909和0914),他们的成绩情况大体相同,采用教材、资料、作平时测试均相同,只是教学方法不同而已,这为了检查实验的真实效果。

(一)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定律、定理等知识的关键。在0909班我采用传统的讲授式,即把物理规律、概念等知识点给学生详细讲解,并强调该掌握的地方,如

张天宝.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32-39.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48.果有演示实验,就自己做给学生看。在0914班我根据课本内容和学生特点,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最后总结,如果有实验我则让学生来做,但有一个条件就是必须预习过才能做。例如《动量定理》一节,在0909班我直接演示给学生看,导入新课动量定理,最后应用动量定理给学生解释鸡蛋破与不破的原因;在0914班我给定实验器材,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让鸡蛋从1米多的地方落下,保证鸡蛋不破,请同学想一想有什么办法?我让有准备的学生上台做实验,待动量定理学完之后我让学生自己解释鸡蛋从1米多高的地方落下来不破的原因。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我把一些新课改为探究式,例如摩擦力、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自由落体运动等,拓展学生的视野让更多学生体会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同时也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复习课教学

复习课往往是教师把所学过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整理然后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方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样做虽然从表面上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但是这毕竟是教师对知识点的理解学生未必认可和接受。因此,在复习课我们也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先让学生自己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然后教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指导,肯定学生能力,同时指出不足之处,这样学生收获很大。在每个单元结束之后,我总会与学生一起来小结该单元所学的内容,以便学生能够建立完整的知识网络,加深学生对知识点与知识点联系。在0909班我自己给学生总结,并把知识网络图写在黑板上,而在0914班我则给一定时间让学生自己总结,最后请几位学生上黑板把自己总结的知识网络图写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该同学总结得好的方面和不足之处。

(三)习题课教学习题是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我国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先生曾说过:“做习题可以加深理解,融会贯通,锻炼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道习题做不出来,说明你还没有真懂;即使所有的习题都做出来了,也不一定说明你全懂,因为你做习题时有时只是在凑公式而已。如果知道自己懂在什么地方,不懂又在什么地方,还能设法去弄懂它,到了这种地步,习题就可以少做。”6教师要指导学生科学做题,做题之后要及时反思,反思自己为什么做对或做错,尽量能够做到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在习题课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光滑就是摩擦力为零,物体恰好离开斜面就是支持力为零),分析题目有多少个物理过程或现象,每个现象符合什么规律,通过画图分析,找出每个现象之间的联系,最后建立方程解决问题。这样做,使得学生头脑中能够形成探究问题的原则和思路,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有效性和方向性。

(四)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平台,也是教师发现学生存在问题及自己教学不足的最好机会。对于学生问问题,我一般不直接告诉学生解题方法或过程,而先问学生自己是怎样6 路波.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高中物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4:30

想的,当学生不能往下思考时我才引导他们,这样既能发现解决问题存在的问题,也发现自己可能在该内容的教学存在的不足。

九、课题研究成果

经过了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发现两个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1、学习成绩:对比两次两考、段和期成绩,发现0914班的尖子生和班级整体成绩均优于0909班。

2、课堂参与积极性:0914班课堂明显比0909班活跃,参与讨论问题的同学多而且主动。

3、下班辅导问问题情况:下班辅导0914班问问题的人数均多于0909班。

十、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在研究过程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如何调动更多学生参与问题探究,特别是物理基础不好的学生。

2、个别辅导时,学生比较害怕老师对他提出问题或问他的解题思路等。

3、有时设置问题层次性不明显,比较难满足全体学生的要求。

4、与学生交流的范围比较窄,交流的方式和内容比较单一。

旅游亲和力的概念研究 篇3

1.1 早期研究进展

上世纪90年代以前, 国内学者对于事件旅游的研究较多局限于一般事件尤其是节事旅游的管理策划研究。1985年出版的《旅游市场学》在论述旅游市场细分时, 提出一类“特殊事件团体”的市场, 这是我国旅游著作中首次出现“特殊事件”的提法。1993年, 保继刚等首先提出“事件吸引”、“旅游事件”及“事件旅游”的概念。

随着99昆明世博会、海南博鳌亚洲论坛、广东2001年花卉博览会等事件旅游的成功举办, 一些学者开始关注事件旅游的研究。2001年, 文彤以“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例分析了事件旅游在城市旅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002年, 罗秋菊对事件旅游的概念和研究内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并对历届奥运会对举办国旅游业的影响作了个案研究。2003年, 罗秋菊又进行了世界大型体育事件对举办国旅游业影响力的案例分析。

2002年, 高维忠则从事件旅游的性质、类型、意义和政策建议等方面对粤北山区旅游发展进行了探讨。

这一阶段, 国内专门涉及事件及事件旅游的专业理论文献还不多, 总体上来看, 内容多集中于事件旅游基础理论的研究以及大型事件作为研究案例, 缺乏对事件旅游专门系统的研究, 这些研究不仅缺乏深度, 而且还未步入事件旅游研究的规范轨道, 甚至连事件旅游的术语都还没有纳入正规的旅游研究学术领域。

1.2 目前研究进展

从中国期刊数据库的文献查阅结果来看, 2003年以后, 关于事件旅游的研究显然已经成为了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尤其是随着2006年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的成功举办, 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申办与积极筹办, 事件旅游的研究已逐步成为了国内旅游问题研究的热点之一。综观目前的文献, 国内事件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1.2.1 从城市旅游发展的角度对事件进行研究

如胡燕雯的《事件旅游:都市旅游竞争的制高点———以京沪穗为例》, 提出以事件为吸引物的旅游已成为城市旅游卖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助于提高城市旅游的竞争力。还有如盖宏君等的《事件旅游对城市旅游发展的影响》, 认为事件旅游对举办城市旅游的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提出城市旅游发展事件旅游形势大好的同时也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消极影响。

1.2.2 对旅游事件产品开发设计和管理方面的研究

如冯卫红的《专业型节事活动的策划与运作初探———以平遥国际摄影节为例》, 提出对于专业性和学术性较强的节事活动, 其策划与运作要求较高, 文章以平遥国际摄影节为例, 初步探讨了专业型节事活动的策划要点和运作机制, 并研究了节事活动与旅游地的相互促进作用。

1.2.3 事件旅游效应分析、营销策略以及市场化运作等方面的研究

如张丽等的《重大事件的旅游效应分析及营销策略》, 分析了事件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的各种效应, 同时通过对旅游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定位、供需方面的规律等方面的分析, 进一步提出了事件旅游的营销策略。还有如辜应康等的《节事旅游市场化运作研究——以上海旅游节为例》, 探讨了当前我国节事旅游市场化运作的必要性和运作模式。

1.2.4 大型事件的研究

随着国内举办大型事件的增多, 如青岛国际啤酒节、昆明博览会、博鳌亚洲论坛、桂林《印象刘三姐》以及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即将到来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 越来越多的学者转向关注大型事件旅游影响研究。如何建民的《奥运与旅游相互促进的功能及方式——基于常规旅游价值链与全面营销导向的研究》, 分析了奥运会作为特大型事件旅游与常规旅游之间具有重要的互补性和互促性功能, 并进一步研究了如何发挥这种互补性和互促性功能的具体方式。还有如李艳等的《悉尼奥运旅游后续效应分析及对北京奥运旅游的启示》, 通过对悉尼奥运会举办前、中、后旅游效应的发展变化的分析, 提出了北京奥运旅游的建议。

2 事件旅游的概念分析

2.1 目前已有的事件旅游的概念

美国事件业学者Getz D对“事件旅游”定义为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 事件旅游是对事件进行系统规划、开发和营销的过程, 其出发点是使事件成为旅游吸引物、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动力、旅游形象的塑造者、提升旅游目的地地位的催化剂, 事件旅游发展战略还要对新闻媒介和不良事件的管理做出规划;另一方面, 事件旅游要对事件市场进行细分, 包括分析和确定什么人将进行事件旅行、哪些人可能会离开家而被吸引前来参与事件。

罗秋菊认为, 事件旅游专指以各种节日、盛事的庆祝和举办为核心吸引力的一种特殊旅游形式, 也有学者称其为“节事旅游”或“节庆旅游”。

吴书锋等人认为, 大型事件旅游是指以大型事件为依托的, 针对大型事件的参与者及观赏者提供的旅游相关服务形式, 提供外围相关服务是大型事件旅游的实质“。他们提出了”大型事件旅游“的概念, 首先有一个前提条件进行限定———大型事件主要是指大型会展”与“大型体育赛事”两大类型。从此角度出发, 给出了事件旅游的定义。

杨强认为, 事件旅游是指事件活动举办期间, 事件本体足以吸引社区居民和外来旅游者参与事件活动, 并具有“庆祝”性质的旅游活动。文彤认为, 事件旅游即是指以各种事件的举办、发生为核心吸引力的一种特殊旅游形式, 这类事件包括会展博览、文体赛事、商务会议、节庆活动等, 有学者将其统称为旅游事件。

李晋宏等人认为, 事件旅游是在旅游目的地通过人为的事件策划与管理而产生的一些特殊事件, 继而成为旅游吸引物, 使当地获得提升旅游品牌、扩大旅游市场、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机会。

2.2 事件旅游概念中的关键词

2.2.1 资源依托

任何旅游项目的开发都有其资源依托, 而事件旅游也不例外, 它是以各种事件的举办、发生为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包括各类展览会、博览会、文体赛事、商务会议以及节庆活动等。这些事件中有些是直接针对旅游业的专业性事件, 如上海旅游节、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桂林印象刘三姐等;还有一些则是其他类型的事件, 但也能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作用, 如青岛国际啤酒节、北京奥运会等。

2.2.2 吸引力

前面提到事件旅游的资源依托是各类事件, 但并非所有事件都可以作为事件旅游资源加以开发, 旅游产品开发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吸引力因素。只有对旅游市场具有吸引力, 才有可能吸引旅游者前来旅游, 获得效益, 才有开发的价值。

2.2.3 发展目的

各地发展旅游业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知名度, 获得经济效益。而发展事件旅游的目的即是提升目的地旅游品牌, 提高其知名度, 扩大旅游市场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事件旅游是指以各类事件的举办、发生为核心吸引力的一种旅游形式, 目的是通过人为的事件策划与管理是之成为旅游吸引物, 以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红罡, Alan A.Lew.事件旅游及旅游目的地建设管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5.1.

[2]戴光全.节庆、节事及事件旅游理论·案例·策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9.

[3]董观志, 白晓亮.旅游管理原理与方法[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5.5.

[4]吴书锋, 罗秋菊, 蒋文晖.大型事件旅游的开发与管理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3.6.

论旅游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篇4

关键词:旅游文化 概念 内涵

摘要:论旅游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旅游文化是旅游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是旅游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但在旅游学理论中,“旅游文化”到底指的是什么?它都包含哪些内容?长期以来,人们对此的认识一直比较模糊,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因此,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实业界,“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这两个概常常被混为一谈,或者被不恰当的使用。这两个概念在某些词条下各有所指,而在很多情况下,它们又被用来指称同一类事情。在研究界,这种混淆也一直存在,有些论文标题为论述“文化旅游”,文章内出现的词语却是“旅游文化”,而许多文章标题上冠以论述“旅游文化”,主体内容却是论述“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马波在研究中也发现,许多以旅游文化为题的著作、论文,其实只是研究人文旅游资源的形成和特性,无形中将旅游文化等同于一般社会文化。本文试图首先区别“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的侧重点和研究重点以及二者的学科归属,再在此的基础上,对“旅游文化”的概念和内涵作一些分析。

首先,二者的侧重点不同。“旅游文化”是以“旅游”为限定词,“文化”为核心词,侧重点在“文化”,是文化范畴的一部分,广义的旅游文化包括了文化在旅游中各方面各层次的体现,也指旅游与文化的所有关系,这是一个非常广谱的概念,类似于“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我国目前对于旅游文化的理解和西方对旅游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的研究属于此类;狭义的旅游文化(touristculture)是指由旅游者活动而引起的文化现象;而“文化旅游”是以“旅游”为核心词,“文化”为限定词,侧重点在“旅游”上,是旅游活动和旅游产品中的一个重要类别,是广谱旅游文化概念系统中的一部分"

其次,二者的研究重点不同。“旅游文化”研究广义层面上关注的重心是旅游活动的基础理论,诸如旅游活动的属性、特征、影响等问题,狭义层面上关注旅游业和旅游活动中的文化;而“文化旅游”研究的重心则是旅游活动的对象物: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经营管理问题,以及文化旅游活动的特点、管理体制、文化旅游市场的需求特征问题等。

二者的学科归属也不同。按照我国目前的学科划分体系,“旅游文化”主体属于旅游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的研究范畴(我国并没有一个笼统的“文化学”学科),部分属于管理学范畴;而“文化旅游”主体属于旅游管理学和旅游开发规划学共同的研究范畴,从西方学术界对于学科的划分体系看“旅游文化”主要属于基础学科,而“文化旅游”属于应用学科。

进行了“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的区别和界定,我们来试着分析一下“旅游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众所周知,旅游文化实际上是由客源文化、东道文化和服务文化三种文化综合而成的,这种综合过程必须在旅游过程中才能得以实现,即旅游文化是在旅游活动和为旅游活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我们可以给旅游文化下这样的定义:

旅游文化是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关系的总和。这一定义包含下面几个涵义:

(一)旅游活动是旅游文化产生的前提

旅游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与旅游活动的产生和发展同步的,没有旅游活动,也就不会产生旅游文化。或者说,旅游文化是在旅游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当然,旅游文化的内容是复杂而广泛的,它不仅仅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文化表现和文化影响,它还包括了为旅游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资源文化和服务文化的内容。因此,旅游文化是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的。

(二)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

如前所述,从本质和功能上说,旅游活动本身具有文化属性。虽然它必须以支付必要的花费为前提——以经济形式表现出来,但从本质上说,“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追求的是文化享受”,经济在旅游活动中仅仅是起保障作用,“文化和精神享受才是主要目的”,“旅游的主旨和内涵,主要是文化”。因此,旅游活动实际上是一种以一定的经济支出为前提的文化行为。

(三)旅游文化是一种融合文化,具有综合性

旅游文化是由客源文化、东道文化和服务文化的交流、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这种独立文化的主体包括两部分人:一是旅游者,他们是客源文化的载体;二是旅游目的地的从业人员及其他与旅游者有直接或间接接触的目的地接待人员和工作人员,他们是东道文化和服务文化的载体。二者在旅游或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发生关系,共同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旅游文化。因此,无论是从旅游文化的内容,还是从旅游文化的形成过程来看,它都具有综合性的特征。

(四)旅游文化是一种冲突文化,具有矛盾性

旅游文化是在不同文化的冲突中产生的,而且即使是在旅游文化内部也同样存在着矛盾冲突。旅游者来自不同的地区和民族,其思想观念、生活习俗和行为规范等都必然带有其民族特色。在旅游过程中,他们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东道社会的某些习俗和行为规范,但从根本上说他们不可能真正完全脱离自己的传统文化习惯,实际上他们总是倾向于用自己的标准来判断所接触、观察到的各种文化现象,把与自己的价值观相矛盾的习惯和信仰视为不开化和野蛮,而赞扬和接受与自己的价值观相吻合的习惯和信仰。因此,旅游者及其自身的文化是不可能完全融入到东道社会中去的,他们在东道社会永远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同时,为尊重他们的民族习惯,满足他们的不同要求,东道社会——即使是最落后、贫穷的接待地也要建设一定的适应外来旅游者要求或国际标准的接待设施。这样的设施,可以向旅游者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环境,不降低他们的生活水准。在服务方面也要求标准化,并与旅游者的需求保持一致和相似。这样一来,就逐渐地使旅游系统从该国或该地区的社会和自然生活中脱离出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阶层——旅游业从业人员阶层。这部分人由于长期地在特殊的环境里工作,逐渐形成了不同于当地社会的行为规范,如有较超前的意识,见多识广,注重仪容仪表,因有较高的收入而追求高消费等等,都会与当地的生活习惯形成很大的反差,从而使他们成为当地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并产生与当地传统文化习惯的冲突。

在旅游文化的主体内部也存在矛盾和冲突,这主要表现在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中。旅游文化主体内部的两部分人——旅游者和旅游服务人员,他们分别来自不同的国别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虽然由于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已形成了一些国际通行的惯例,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此的认识会有很大的差异,东道社会的物质文化也会与客源地有很多不同,这就必然导

致旅游活动中两个主体之间围绕服务被服务的关系而产生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从而波及到旅游文化的各个方面。

(五)旅游文化因主体的背景而异,具有多样性

旅游者来自世界各地,分属于不同的文化区域,同时,他们的足迹又踏遍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与各种不同的东道文化相融合,因此,虽然说旅游文化在空间上存在于整个人类社会,但不同区域的旅游文化却有着不同的表现和特征。同时,由于旅游文化有着不同的主体,而且不同的主体在旅游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因此,通过不同主体表现出来的旅游文化也有较大的差异性,这些情况都体现了旅游文化的多样性特征。

(六)资源文化是旅游文化的重要内容

资源文化作为东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旅游文化直接的内容。这与通过旅游者和旅游就业人员体现出来的旅游文化有所不同,后者是在旅游过程中通过服务与被服务以及旅游过程本身体现出来的,而资源文化却是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被挖掘、整理、建设而显现出来的。其中,自然旅游资源的文化特征主要体现为艺术性和美学价值,人文旅游资源则体现着接待地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反映着东道文化的区域性,对旅游者最能起到文化的诱导作用,也是东道文化与客源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内容。

人文旅游资源的文化特征既与东道社会或接待地的区域性和民族性有关,也与资源的种类有关。例如同样是民俗资源,但在不同地区却有不同的表现。以我国的春节为例,北方的过节习俗与南方特别是南方少数民族的过节习俗就有很大的不同。再如园林艺术,我国的江南园林与北方园林无论在结构布局上,还是在艺术特征上都有很大的差别,这既取决于民族的差异也取决于地区的不同。而不同种类的旅游资源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异更大,如上述的园林资源,江南园林体现的是江南人富于浪漫的人生情调和文化品味,将世间美景都集中于自己的园内,守着自己的妻儿老小,时而学着陶渊明的样子把酒东篱,醉卧菊丛,何其风雅。而宗教旅游资源则不同,无论是深邃、幽暗的殿堂,还是深沉、悠扬的经声佛号,都能给人以超脱凡世的感觉。济南千佛山兴国禅寺院门两侧有一副著名的对联:“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其诱导人们超俗遁世的喻意十分明显。

旅游亲和力的概念研究 篇5

1 新型潜在滨海旅游区概念及特性

1.1 新型潜在滨海旅游区概念

1.1.1 旅游区

对于“旅游区”, 国内学者开展了大量研究, 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于其概念, 到目前为止, 尚未统一。有人认为是为旅游者服务的地域范围;有人认为凡是旅游活动已发展成为专门性部门的地区都属于旅游区;有人认为旅游区应是在经济上具有相互联系的旅游企业的综合;有人认为旅游区一般是指综合性旅游区, 即指含有若干共性特征的旅游景点与旅游接待设施的地域综合体, 它不仅包括旅游资源, 也含有为旅游者实现旅游目的的而不可缺少的各种基础设施等[1]。《旅游规划通则》 (GB/T 18971—2003) 将旅游区定义为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空间和地域。以国家标准的形式对旅游区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1.1.2 潜在滨海旅游区

借鉴《旅游规划通则》中对“旅游区”的界定, 潜在滨海旅游区被认为是指具有旅游资源, 适于发展旅游及其相关活动, 但在现有认识或经济、技术等条件的制约下尚未开发或开发程度较低的滨海空间或地域。潜在滨海旅游区内的旅游资源, 可以是已被发现或认识, 但尚未进行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也可以是在现有条件下, 尚未被发现或认识的旅游资源, 随着认识、经济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将来可能进行开发利用。

1.1.3 新型潜在滨海旅游区

“新型”是针对旅游产品而言的。旅游产品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随着产品的竞争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 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形式也在不断改变。相对于传统的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和文化旅游等旅游产品。近年来, 休闲渔业旅游、游艇旅游、特种运动旅游、海岛旅游和滨海生态旅游等新型的旅游产品相继出现, 并在我国部分沿海地区得到发展。与国际滨海旅游发展趋势相比, 虽然很多旅游产品在国际上可以称之为传统旅游产品, 在我国却是一种新鲜事物, 属于新型旅游产品, 如休闲渔业旅游。

“新型潜在滨海旅游区”是指适宜发展新型旅游产品的潜在滨海旅游区, 即适于发展生态、休闲渔业、游艇和特种运动等新型旅游项目, 但在现有认识或经济和技术等条件的制约下尚未开发或开发程度较低的滨海空间或地域。

1.2 新型潜在滨海旅游区的特性

结合“新型潜在滨海旅游区”的概念分析, 新型潜在滨海旅游区具有以下特性。

1.2.1 新型性

新型潜在滨海旅游区具有新型性的特点。新型就是新型潜在滨海旅游区的特色所在, 有特色才会有市场, 才能够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旅游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与发展的已经日臻完善的传统旅游产品相比, 新型旅游产品的发展空间十分巨大。也因此, 新型潜在滨海旅游区将会引领旅游业的革新浪潮, 推动我国滨海旅游业更快地发展。

1.2.2 潜在性

新型潜在滨海旅游区具有潜在性的特点, 是未来我国滨海旅游业发展的资源储备, 将为我国的滨海旅游发展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1.2.3 前瞻性

求新求异是新型潜在滨海旅游区区别于传统模式旅游区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地发展滨海旅游业, 新型潜在滨海旅游区应该利用本区的特色, 结合国际旅游发展潮流, 研究人们旅游需求的变化, 创新求变, 前瞻性地开发新型旅游产品。

1.2.4 地域性

地域性是新型潜在滨海旅游区的本质属性, 决定了旅游资源和旅游活动存在的地域空间。一般而言, 其空间范围覆盖我国管辖的全部海域。考虑到旅游资源分布和旅游活动的地域连续性, 新型潜在滨海旅游区的选划可以适当延伸到相临陆域。

2 新型潜在滨海旅游区的类型及选划条件

对比国际滨海旅游发展情况, 结合我国滨海旅游发展现状及趋势, 根据新型潜在滨海旅游区的概念及特性分析, 初步判定我国新型潜在滨海旅游区有以下几种类型:生态滨海旅游区、休闲渔业滨海旅游区、特种运动滨海旅游区、游艇旅游区和海岛综合旅游区等。

2.1 生态滨海旅游区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高品质的旅游活动, 在可持续发展成为主题的今天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资源和环境均存在优势的滨海地区, 则是发展生态旅游的最佳场所[2]。经过20世纪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起步阶段, 近年来, 我国沿海大部分省 (市、区) 纷纷提出发展生态旅游的口号。生态滨海旅游区, 正是为沿海地区更好地发展生态旅游提供区域空间资源储备而确认的一种新型潜在滨海旅游区。

生态滨海旅游区是指以保护自然环境和满足当地人民生活需求的旅游活动为主要功能的滨海空间或地域。生态滨海旅游区选划至少应该符合以下条件:① 具有生态功能与价值的旅游资源, 且开发潜力大的自然生态区和人工模拟生态区;② 毗邻海域的海水水质不劣于二类, 海洋生物质量不劣于二类;③ 适宜发展旅游的气候环境。

我国沿海地区, 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特别保护区和人工模拟生态区等分布广泛, 均可根据区域自然环境条件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选划为生态滨海旅游区。如天津市规划建设的30 km2余的中新生态城旅游区, 可选划为滨海生态旅游区。采取措施使区域内的湿地保持良好的自然状态, 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功能, 同时可以适度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旅游项目, 实现环境保护与旅游的双重功能。

2.2 休闲渔业滨海旅游区

休闲渔业在发达国家和地区, 早已成为一种产业。据资料显示, 美国每年约有3 520万成年 (16岁以上) 钓客, 在休闲渔业上的花费达378亿美元, 日本1993年游钓人数已达3 729万人, 占全国总人口的30%[3]。相对于发达国家, 我国休闲渔业虽然刚刚起步, 但资源丰富, 前景广阔, 是未来滨海旅游和渔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 我国一些沿海省市已经提出了发展休闲渔业旅游的口号, 并进行具体实施, 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例如, 大连市长海县利用其地理优势, 提出了“钓鱼搭台, 经贸唱戏”的休闲渔业发展口号。通过举办钓鱼节等活动, 吸引众多国内外宾客来海岛参加钓鱼比赛, 进行旅游观光和经贸洽谈。休闲渔业滨海旅游区, 作为一种新型潜在滨海旅游区, 将为休闲渔业的发展储备空间资源。

休闲渔业滨海旅游区指以海洋渔业和现代旅游相结合的活动为主要功能的滨海空间或地域。休闲渔业滨海旅游区选划至少符合以下条件:① 海域渔业资源较丰富;② 毗邻陆域有渔村渔舍及渔业公共设施分布, 或具有地方特色的渔业生产器具和渔产品等;③ 近岸及毗邻海域风光优美, 具有地方特色的渔业人文环境;④ 海水水质不劣于二类, 海洋生物质量不劣于一类;⑤ 适宜户外旅游的气候环境。

我国是海洋大国, 岸线绵长曲折, 优良港湾和海岛众多, 自然环境条件较好, 为鱼类繁殖和生长提供了优良场所, 渔业资源比较丰富。我国沿海地区海洋渔业发展的历史悠久, 众多区域都是发展休闲渔业的优良场所。福建、天津和辽宁等我国大部分沿海省份都将休闲渔业旅游纳入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或者相关规划, 可选划一定范围的滨海空间或地域作为休闲渔业滨海旅游区。

2.3 特种运动滨海旅游区

以海或海岸为基地的特殊运动, 如海上跳伞、摩托艇冲浪、帆船、帆板、游泳、潜水、沙滩排球、攀岩和蹦极等, 是一种刺激性旅游产品, 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快速发展, 从而产生了一种新兴旅游方式——特种运动旅游。在我国, 特种运动旅游处于刚刚起步阶段。部分沿海地区如舟山、大连和青岛等地近年来陆续出现了特种运动旅游, 得到广大青年游客的喜爱, 但没有形成规模, 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特种运动滨海旅游区选划, 是为特种运动旅游的快速发展提供空间资源储备。

特种运动滨海旅游区指滨海地区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主管部门专门批准, 以竞技性和强烈个人体验的旅游活动为主要功能的滨海空间或地域。特种运动滨海旅游区选划至少符合以下条件:① 面积适宜 (满足开展海上跳伞、摩托艇冲浪、帆船、帆板、游泳、潜水、沙滩排球、攀岩和蹦极等活动) ;② 沙滩、海岸和水深等地形地貌条件适宜;③ 海水水质不劣于二类, 海洋生物质量不劣于二类;④ 适宜的气象条件和气候环境。

我国大部分沿海地区海水质量较好, 海域空间广阔, 适合发展特种运动旅游。如三亚、广州、厦门和秦皇岛等的海滨地带, 以及放鸡岛和蜈支洲岛等众多的海岛周围海域。根据地区滨海旅游发展的需要, 可选划一定地域范围作为特种运动滨海旅游区。

2.4 游艇旅游区

游艇旅游是一项集运动、航海、娱乐、休闲和社交于一体的新型旅游形式。游艇旅游主要在于享受快感、高速运动、环球旅游 (帆船) 、驶帆、赛艇、滑水、拽曳圈 (伞) 及相关的游乐和休闲活动[4]。近几年, 国外游艇旅游发展很快。据统计, 全球游艇经济年收入达500亿美元。美国是游艇产业最发达的国家, 销售额近200亿美元。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游艇, 1998年总数达1 587万艘。我国的游艇业起步不到10年, 但目前全国就已有500多个游艇俱乐部。预计到2010年, 仅上海就将有多达1 000艘游艇[5]。我国游艇旅游业发展具有广大的市场空间, 需要选划一定数量的游艇旅游区作为旅游空间资源储备。游艇旅游区是指以游艇旅游活动为主要功能的滨海空间或地域。游艇旅游区选划至少符合以下条件:① 港址天然水深适宜, 地质条件较好的区域;② 港区有足够的水域面积, 有天然掩护, 浪、流作用小;③ 海水水质不劣于三类, 海洋生物质量不劣于三类;④ 近岸及毗邻海域风物景观、海洋景观、历史遗迹和人文古迹较多, 能够吸引国内外游客;⑤ 适宜的气候环境。

我国海域广阔, 海岛和港湾遍布, 有着发展游艇旅游得天独厚的水域资源。目前国内大连、青岛、深圳、舟山和上海等很多沿海地区都在制订有关游艇休闲旅游的水上景观开发规划, 很多地区已经把游艇旅游业列入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如浙江舟山正在进行东海“海上花园”的建设, “海港之夜”游艇项目也在洽谈之中, 舟山第一个游艇码头朱家尖情人岛游艇码头已进入修建中, 不久将投入使用。上海依托其沿1 200 km的“一环十射”河道浦江景观水系, 正在大力开展游艇旅游, 奉贤区、宝山区、青浦区和浦东新区等都在着手发展水上休闲娱乐和建立游艇俱乐部, 未来上海将至少建10座游艇码头, 可供上千艘游艇停泊。规划发展游艇旅游的地区, 均需要选划一定的滨海空间或地域作为游艇旅游区。

2.5 海岛综合旅游区

我国海岛资源丰富, 目前一些海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旅游开发, 如海南岛、上海横沙岛、浙江普陀岛和情人岛、广东的放鸡岛、厦门火烧屿和鼓浪屿等。但总体而言, 与国外相比, 我国海岛旅游发展滞后。近年来, 随着沿海地区海洋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远离城市喧嚣的海岛旅游日益受到青睐。海岛旅游作为新型的旅游产品, 为海洋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海岛旅游开始进入大规模且深入的发展阶段。海岛综合旅游区, 是适应海岛旅游发展趋势的一种潜在滨海旅游区类型。

海岛综合旅游区是指依托海岛及其周围海域, 提供多种形式旅游活动的空间或地域。海岛综合旅游区不仅局限在海岛本身, 还包括海岛的周边海域。海岛综合旅游区选划至少符合以下条件:① 岛、礁和滩的旅游资源比较丰富, 能够吸引国内外游客;② 周围海域海水水质不劣于二类, 海洋生物质量不劣于二类;③ 适宜的气候环境;④ 距离临近大陆 (或大岛) 较近, 或海上航线条件较好。

我国拥有的海岛面积在8万km2以上, 散布在我国广阔的海域上。海岛具有独特的海洋环境优势, 其浓郁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海岛风情以及特有的幽静, 使众多海岛旅游发展潜力巨大, 可选划为潜在的滨海旅游区, 为滨海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资源储备。

3 结束语

“新型潜在滨海旅游区”研究在我国尚属首次, 对于其概念、特性、类型及选划条件研究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本研究就上述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论证。文章在借鉴“旅游区”定义的基础上, 对新型潜在滨海旅游区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并对其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根据国内外的滨海旅游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初步认定了生态滨海旅游区、休闲渔业滨海旅游区、特种运动滨海旅游区、游艇旅游区和海岛综合旅游区等5种新型潜在滨海旅游区, 初步研究了各种新型潜在滨海旅游区的选划条件。随着国内外滨海旅游业的发展、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游客旅游需求的转变, 更新的滨海旅游产品将出现, 相应的新型潜在滨海旅游区类型也将发生变化。

摘要:文章从理论上提出了新型潜在滨海旅游区的概念, 并对其特性进行了分析;结合国内外滨海旅游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初步确定了生态滨海旅游区、休闲渔业滨海旅游区、特种运动滨海旅游区、游艇旅游区和海岛综合旅游区等新型潜在滨海旅游区类型, 并对其选划条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型潜在滨海旅游区,概念,类型,选划条件

参考文献

[1]陶犁.旅游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177-178.

[2]陈放.滨海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综合管理的研究[J].决策管理, 2008 (17) :85.

[3]刘兰, 文艳.休闲渔业在我国沿海地区的发展分析[J].中国渔业经济, 2004 (4) :23-24.

[4]王晓, 冯学钢.中国游艇旅游的发展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16 (16) :86-89.

旅游亲和力的概念研究 篇6

一、“区域性旅游中心”这一概念的形式

“区域性旅游中心”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1999年《开放导报》第一期《深圳区域性旅游中心的建设》这篇论文中, 该文认为:“旅游业现已成为深圳经济的重要支柱, 客观、全面地认识和评价深圳旅游的优势和不足, 寻求建设区域性旅游中心的方法与道路, 发挥旅游对深圳经济成长的贡献, 是当前一个富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问题。”通览全文, 作者只是提出了“区域性旅游中心”这一概念, 没有对这个概念作出定义。

“区域性旅游中心”这一概念第二次出现在2006年乌兰察布日报《乌兰察布市今年努力打造区域性旅游中心》这篇新闻报道中:“乌兰察布市……2006年……要牢牢把握纳入环首府、环首都旅游圈的战略机遇, 精心打造以‘欢乐草原、神舟家园’为品牌的区域性旅游中心和北方民族草原风情旅游中心。”作为新闻报道, 也没有对这个概念作出定义。

2010年“区域性旅游中心”这一概念第三次出现在连云港日报的《连云港城打造区域性旅游中心》这篇新闻报道中:“全省旅游市场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 今年我市将抓住上海世博会和国家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机遇, 精心打造区域性旅游中心, 迎接大众化旅游时代。”该报道中也没有对这个概念作出定义。

“区域性旅游中心”这一概念最近一次出现, 即第四次出现是在2011年, 江西赣州市的主要领导同志在赣州第四次党代会的报告上提出:“要将赣州打造成为区域性旅游中心”。该报告的全文, 同样没有对“区域性旅游中心”这个概念作出任何定义。

1999年至2011年, “区域性旅游中心”这一概念在全国各地正规与大型的行政举措 (正式公文) 场合被多次使用。虽然其定义仍然处于不确定之中, 但是“区域性旅游中心”这一概念历时十余年在正规与大型的行政举措 (正式公文) 场合被多次运用与出现, 已经确凿地表明这个概念的外壳 (逻辑) 形式已经正式形成 (正式公文化) 。

二、“区域性旅游中心”这一概念的内涵

现在已经形成的既定事实是:“区域性旅游中心”这一概念虽然徒有形式, 但是却被屡屡地使用在正规与大型的行政举措场合之中, 也可以说是屡屡地被使用在各地政府的公文行文之中。公文行文之中的概念是政府执政思辩中的一块块逻辑基石, 是政府执政实践的一根根准绳, 有形式但无内涵的空壳概念在政府公文中却被泛滥使用, 是不严肃的, 也是不允许的。既然如此, 当下在旅游学科的学术理论界, 深入而迅速地探究出“区域性旅游中心”这个新概念的定义内涵显得尤为迫切重要。但是迄今为止, “区域性旅游中心”这个概念的内涵探讨在互联网或在报刊教科书中, 又确实未见。在这一现实与理论背景下, 笔者试将对这一概念作出一个科学而确切的定义, 以形成该概念的内涵。

经笔者反复查找资料, 发现与“区域性旅游中心”这个概念的内涵探讨相关的论文非常稀少, 目前只找到唯一一篇比较接近或类似的探讨文章, 即2003年《台州学院学报》第一期发表的李跃军的论文《试论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的构建》。他认为:“旅游中心城市是区域旅游业的协调管理中心、旅游交通中心、旅游服务中心和旅游景点集中分布区。根据辐射区域大小, 旅游中心城市大致可分为全国性、省际的和区域性的三个等级, 但无论何种等级, 旅游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相比, 在服务功能、辐射功能和区位选择等方面具有其特殊性。中外旅游发展的历史都表明, 旅游中心城市的发达程度是制约该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 构建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对区域旅游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李跃军的论文只是对“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作出了一个简单定义, 然而这个简单定义却有助于我们去界定“区域性旅游中心”这个概念。

从这两个概念的逻辑关系来看, “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是种概念, 而“区域性旅游中心”是属概念, (外延大的概念叫属概念, 外延小的概念叫种概念) , “区域性旅游中心”的外延包括了“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等几个概念, 比如还可以包括“区域性旅游中心乡村”、“区域性旅游中心景区”、“区域性旅游中心古堡区”、“区域性旅游中心交通区”、“区域性旅游中心购物区”、“区域性旅游中心探险区”、“区域性旅游中心漂流区”等等。

既然“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与“区域性旅游中心”是种属关系, 那么“区域性旅游中心”的“属”特征, 其实就是对“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等这些“种”概念特征的抽象。因此, “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的某些特征与“区域性旅游中心”的特征还是有吻合之处的。

吻合之一:既然“旅游中心城市是区域旅游业的协调管理中心、旅游交通中心、旅游服务中心和旅游景点集中分布区”, 那么“区域性旅游中心”至少应该是旅游的服务中心和旅游景点的集中分布区。

吻合之二:既然“根据辐射区域大小, 旅游中心城市大致可分为全国性、省际的和区域性三个等级, 但无论何种等级, 旅游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相比, 在服务功能、辐射功能和区位选择等方面具有其特殊性”, 那么“区域性旅游中心”至少应该是有辐射面大小的等级区分的, 与其他“中心”相比, 在旅游服务功能、旅游辐射功能和游客的区位选择等方面具有其特殊性。

此外, 经笔者反复查找资料, 发现在“区域经济”这个范围中与“区域性旅游中心”这个概念还有丰富联系的是一些经常被采用着的区域经济概念。如“区域性金融中心”、“区域性中心城市”等等, 与“区域性旅游中心”也具有一些内在与外在的联系。因为从“区域性旅游中心”与“区域性金融中心”、“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两个概念的逻辑关系来看, 它们都属于“区域性经济”外延中的一份子, 都是“区域性经济”范围内的重要研究对象, 因此它们之间具有较强的规律联系, 突出表现在具有较强的类比推理价值上。

类比之一:如果说“区域性金融中心”是“金融机构集中、金融市场发达、金融信息灵敏、金融设施先进、金融服务高效的融资枢纽;中心能够集中大量金融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 从而有力推动该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那么“区域性旅游中心”至少也应该是旅游市场发达、旅游信息灵敏、旅游设施先进、旅游服务高效的旅游枢纽;该中心能够集中大量旅游资本和其他旅游生产要素, 从而有力推动该旅游中心及周边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

类比之二:如果说“区域性城市中心”是“一定区域内的经济聚集体。城市和区域相互依存, 彼此推动。中心城市的作用可以概括为若干‘中心’, 如商品流通中心、交通运输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信息交流中心、科教文化中心等等, 中心城市通过这样的‘中心’对区域发展起带动作用”, 那么“区域性旅游中心”至少也应该是一定区域内的旅游经济聚集体。旅游和经济相互依存, 彼此推动。区域性旅游中心的作用可以概括为若干中心, 如旅游商品流通中心、游客运输中心、旅游服务中心、旅游信息中心、旅游科教文化中心等等, 区域性旅游中心通过这样的中心对区域的旅游发展起带动作用。

综合以上两方面所述, 经过反复推敲和研究之后, 笔者认为, “区域性旅游中心”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旅游资源较为趋同一致的区域内, 该区域中的某个地点的旅游综合收入, 必须位居该区域各地市的榜首;带来旅游综合最大值的直接因素, 是绝大多数到访的游客在游历该区域时, 都会将该区域中的这个地点作为必选必经或首选首经之地;一般而言, 该区域的旅游资源的质量、交通便捷的程度、品牌的美誉度、名望的知晓度均位居该区域各地之首。需特别指出的是, 在理解“区域性旅游中心”的内涵时要注意如下三个方面。

其一, 笔者对内涵的归纳是基于以下“六个视角”而作出的。从游客的视角看:在一个特定的、旅游资源较为趋同一致的区域内, 绝大多数到访的游客在游历该区域时, 都会将该区域中的某个地点作为必选必经或首选首经之地。从收入的视角看:在一个特定的、旅游资源较为趋同一致的区域内, 该区域中的某个地点的旅游综合收入, 位居该区域各地的榜首。从资源的视角看:在一个特定的、旅游资源较为趋同一致的区域内, 该区域中的某个地点的旅游资源质量, 位居该区域各地的榜首。从交通的视角看:在一个特定的、交通便捷较为趋同一致的区域内, 该区域中的某个地点交通便捷度位居该区域各地的榜首。从品牌的视角看:在一个特定的、品牌较为趋同一致的区域内, 该区域中的某个地点的品牌美誉度, 位居该区域各地的榜首。从名望的视角看:在一个特定的、名望较为趋同一致的区域内, 该区域中的某个地点的名望知晓度, 位居该区域各地的榜首。

其二, “区域性旅游中心”的定义包括三个层次, 有“内核定义”、“次内核定义”、“非内核定义”的区别。内核定义———在一个特定的、旅游资源较为趋同一致的区域内, 该区域中的某个地点的旅游综合收入, 位居该区域各地的榜首。次内核定义———在一个特定的、旅游资源较为趋同一致的区域内, 绝大多数到访的游客在游历该区域时, 都会将该区域中的某个地点作为必选必经或首选首经之地。非内核定义———一是在一个特定的、旅游资源较为趋同一致的区域内, 该区域中的某个地点的旅游资源质量, 位居该区域各地的榜首。二是在一个特定的、交道舒捷度较为趋同一致的区域内, 该区域中的某个地点的交通便捷程度, 位居该区域各地的榜首。三是在一个特定的、品牌较为趋同一致的区域内, 该区域中的某个地点的品牌美誉度, 位居该区域各地的榜首。四是在一个特定的、名望较为趋同一致的区域内, 该区域中的某个地点的名望知晓度, 位居该区域各地的榜首。

其三, 内涵中所指的旅游综合收入是:游客到某地旅游, 在吃、住、行、游、购、娱方面给这个地点带来的GDP收入。旅游综合收入的本质是旅游经济的乘数效益:游客在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中某一项或某几项支出的增减会引起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 这就是旅游经济的乘数效应。“旅游综合收入, 必须位居该区域各地市的榜首”:旅游综合收入, 有”绝对收入”, 和”相对收入”两个指标, 相对收入是旅游综合收入与当地GDP总量的比值, 应取哪个指标去衡量是否位居该区域各地市的榜首?笔者认为应以绝对收入为主, 相对收入为辅去衡量。

三、“区域性旅游中心”这一概念的属性

其一, 关于概念属性甄别的一般方法, 笔者认为:概念的属性甄别实质是该概念与其上位相关属概念的逻辑关系的甄别, 即需了解清楚该概念能够被哪些属概念所包含。当种概念a能够被属概念A所包含时 (A的外延中包括了a) , 我们就可判定a属于A类的概念;当种概念a能够被属概念B所包含时 (B的外延中包括了a) , 我们就可判定a属于B类的概念;当种概念a既能够被属概念A所包含, 又能够被属概念B所包含时, 我们就可判定a既属于A类中的一个概念, 又属于B类中的一个概念 (a既属于A, 又属于B) 。

其二, 关于“区域性旅游中心”这个概念的属性甄别, 笔者认为:从“区域性旅游中心”的定义, 我们可知:“区域性旅游中心”这个概念具有区域性质、旅游性质、经济性质、中心性质、冠军性质等特征, 至少它可以被“区域经济”、“旅游经济”、“旅游学”这三个属概念所包含。因此, “区域性旅游中心”这个概念至少是一个区域经济、旅游经济、旅游学的三属性概念, 因为它折射出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些规律性问题, 比如区域性旅游中心完全能够也必须要成为带动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绿色增长极, 同时它反映出了“旅游经济”的宏观效益与资源配置、产业集群、市场营销等问题, 并且也反映出了“旅游学”中的旅游资源、旅游模式、旅游规划、旅游交通等问题。

参考文献

[1]李跃军:试论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的构建[J].台州学院学报, 2003 (5) .

旅游亲和力的概念研究 篇7

关键词:增强,党刊时政新闻,亲和力,方法

最近几年, 都市类报纸越来越多, 导致新闻报纸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在这样的背景下, 党刊时政新闻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而新闻亲和力直接决定着媒体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 因此探究增强党刊时政新闻亲和力的方法, 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改革并创新现有的新闻体制

必须要严格秉承党刊党性的基本原则, 在此基础上, 让党刊获取更多的话语权, 让时政新闻更加灵活多变, 让群众的监督力度变得更加强大, 让党刊的宣传性变得更简单, 应使党刊新闻思想由传统的指令性转变为指导性, 促使党刊时政新闻更加具有亲和力。我国的党刊时政新闻要通过以下手段, 使其变得更具亲和力, 更为读者所接受和喜爱:一是转变党刊新闻的宣传性质, 将其回归为新闻信息的传播性, 二是转变传统理念, 在强化党委对报纸政治影响以及政治领导的基础上, 给予报社更多的自主权和自由裁量权。

二、采用新颖、创新的思维进行新闻报道

增强党刊时政新闻的亲和力, 需要媒体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 采用新颖、创新的思维进行新闻的报道。笔者认为, 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思维方式的创新: (1) 从趋同型转变为求异型。求异型的思维通常强调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和特殊性, 也能更好地突破事物现有的局限性, 而很多党刊时政新闻之所以相似, 就是因为记者采用趋同型的思维方式, 因此报道出来的时政新闻多数主题类似、角度相同, 写法也很单一。求异型的思维方式要求记者站在另类、特殊、不同于别人的角度或是立场, 找到事物的特性所在。 (2) 从单一型转变为多向型。多向型的思维往往具备发散的特征, 可以帮助记者从多角度去观察事物、认知事物, 进而从不同角度之间的联系找到新闻的亮点, 或是从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去挖掘新闻, 这样可以从更多的层面去反映事物本身。 (3) 从静态型转变为动态型。党刊时政新闻具有实时性、动态性的特征, 因此必须采用动态型的思维去发现新闻、报道新闻, 即记者要积极地从事物的发展变化中找到新闻报道的切入点, 进行先导性的报道, 而不是等事件发生之后再去报道。 (4) 从单一因果型转变为多因果型。党刊时政新闻的宣传效果通常不是单一原因导致的, 有的会出现多因多果的情况, 而单一因果型的思维方式往往导致报道出来的新闻缺乏因果关系, 不全面、不准确等, 所以必须要采用多因果型的思维方式进行报道, 使得党刊时政新闻更加具有立体感。 (5) 从滞后型转变为前瞻型。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信息传播的速度也非常快, 那种浅层次的新闻报道已经很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信息的需求了, 他们希望更多、更加全面地去了解新闻发生的前因后果, 也希望了解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以及事物前景的预告和猜想, 因此记者还应该具有前瞻型的思维, 这样可以帮助记者将已经发生的事件背景跟当前发生的新闻事件联系起来, 进行更加深刻的思考和分析, 从而进行前瞻性的报道, 这样也会使得读者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所报道的新闻。

三、坚持以受众为本的报道理念

在当前竞争如此激烈的媒体市场中, 受众越多, 媒体的市场发展就越好, 对于党刊时政新闻来说, 也是这样的, 而党刊时政新闻媒体要想具有更多的受众, 就必须要增强媒体的亲和力。因此, 党刊在其发展过程中, 必须要坚持以受众为本的报道理念, 秉承“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贴近群众”的基本原则, 进而在具体的报道中体现出亲民的性质, 如《党的生活》的党刊上就经常刊登一些党员的感人故事, 特别是报道一些位于基层的普通党员的故事, 通过这样的小故事做到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 从而有效增强党刊时政新闻的亲和力。

四、坚持“以人为本”, 关注人们关心的问题

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要坚持“以人文本”的理念, 而党刊时政新闻报道更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关注人们关心的问题, 进而有效提升新闻的亲和力, 如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 一时之间全国各地都在报道地震以及地震后的一些举动、事宜, 人们都心系汶川, 想多多关注汶川的地震灾区以及灾民的一些情况。各地方的党刊也从多方面对汶川大地震进行了报道, 内容真实、详尽, 地震发生的当天, 就陆续报道了一些关于汶川地震的情形以及抗灾的画面, 一时之间,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成了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因此, 党刊时政新闻必须要时刻关注人们所关心的问题, 切实为人民群众的利益着想, 多去报道一些全民关心、关注的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增强党刊时政新闻的亲和力。

五、注意捕捉事物的细节, 找到新闻的亮点

细节以及亮点通常可以吸引人们的眼球, 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 因此要想让党刊时政新闻更具亲和力, 就必须要注意捕捉事物的细节, 找到其亮点, 从而有效拉近新闻报道内容跟读者之间的距离, 进而有效增强党刊时政新闻的亲和力。党刊都会有时政热点新闻, 或是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等, 如果只是简单地去报道一些重要讲话、重要文件等, 群众当然不愿意看, 所以一些党刊杂志就在报道时, 通过名词解释以及案例分析的方式报道这些内容, 去分析一些经济发展的趋势、面临的挑战等, 再配上一些详细的图表、精确的数据以及生动形象的事例, 这样会使得群众产生很好的共鸣, 进而有效增强党刊时政新闻的亲和力。

六、找到报道的切入点, 有效拓展报道内容

传统的党刊, 时政新闻框架性比较强, 新闻素材也很单一, 因此不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当前, 记者在进行党刊时政新闻报道时, 先是确定报道的主题, 再围绕主题找到报道的切入点, 进而有效拓展报道内容, 使得党刊时政新闻更加丰富, 使得人们更加喜爱这些党刊时政新闻。现如今, 各种各样的新闻映入人们的眼帘, 如精确新闻、背景新闻、解释新闻、谈话新闻、体验新闻、深度报道等, 这些都是对党刊时政新闻拓展的结果。记者在进行党刊时政新闻拓展时, 往往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 宽度的拓展, 即围绕一些重要的党刊时政新闻, 加以横向的拓展。 (2) 深度的拓展, 即围绕重要的党刊时政新闻, 加以纵向的拓展, 对其进行深度剖析, 进而给读者提供更具深度的信息。 (3) 强度的拓展, 即在报道既定事实的基础上, 仿照其他新闻报道的做法, 添加一些口头访问、直接观察、亲身体验或是隐性采访的内容, 利用丰富真实的素材和资料, 给党刊时政新闻增加一些色彩和强度。总之, 党刊时政新闻往往蕴藏着深刻的主题, 因此必须要正确找到报道的切入点, 将其作为突破口, 进行拓展式的报道, 或是精选一些具体的人和事以及平凡普通而又为受众所熟悉的现象, 将其作为切入点, 进行拓展, 这样不但可以让受众眼前一亮, 也能借助小的事件表达深刻的道理, 从而有效提升党刊时政新闻的亲和力, 同时党刊报道的内容要突出人物故事, 从而有效提升党刊新闻的可读性和亲和力。记者在报道新闻时, 不应该只是简单地陈述一个人、一个故事, 而应该通过这些故事影响人们的生活, 从而吸引受众, 促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亲切感。近些年北京的《支部生活》杂志中就增加了一些贴近群众生活的栏目, 如“动感北京”、“五彩人生”等, 都是通过一些人、一些小故事的切入, 让人们去明白更加深刻的道理, 这样能有效增强党刊时政新闻的亲和力。

七、报道形式的多元化

当前社会, 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人们对社会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格, 对于新闻报道内容的需求也是如此, 只有多元化、内容丰富的新闻报道才能吸引人们的兴趣, 才能受到大众的喜爱, 因此应该注重报道形式的多元化, 进而有效提升党刊时政新闻的亲和力。新闻报道的主要体裁有消息、通讯、特写、专访等, 这些体裁的特征性比较强, 格式固定, 报道通常呈现形式化, 必须要打破这种固化的形式, 丰富报道的形式, 由传统的封闭式、训导式、灌输式转变为开放式、诱导式、启发式, 从而跟读者构建平等的沟通关系,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增强党刊时政新闻的亲和力, 才能获得更加有效的传播。

总之, 当前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已经演变为亲和力的竞争, 而党刊时政新闻要想更好发展, 就必须要采用有效策略增强其自身的亲和力, 从而促使其更加稳定、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冰.论如何增强党刊时政新闻的亲和力[J].理论观察, 2014, (1) :103-104.

[2]赵丽娜.浅析增强党刊时政新闻的亲和力——以《人民日报》为例[J].大众文艺, 2010, (8) :134.

[3]张海霞.如何提升时政新闻亲和力[J].西部广播电视, 2015, (1) :51.

[4]韩强.时政新闻亲和力研究[D].河北大学, 2010.

[5]袁超群.强化时政新闻亲和力——关于城市党刊时政新闻创新的思考[J].新闻知识, 2009, (8) :71-72.

[6]孙国红.探索地方党刊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路径[J].今传媒 (学术版) , 2013, (10) :120-121.

时政新闻亲和力研究 篇8

一、时政新闻缺乏亲和力的表现

(一) 时政新闻的报道形式简单枯燥

不管是在报纸上还是在计算机、手机新闻客户端上, 人们看新闻首先看题目, 如果时政新闻的标题单调、僵硬的, 缺少语言润色, 就不足以吸引人的眼球, 很难引起读者的兴趣, 不利于时政新闻的传播。相关调查研究显示, 多数时政新闻报道官腔重、套路明显, 很多词语群众不能完全理解也没有做出相关说明, 导致群众看完新闻后仍然云里雾里。时政新闻还输在内容上, 如很少给出实际案例, 只是一味说教, 没有太强的说服力。我国最常见的时政新闻是“某某领导考察某地区”、“某某领导怎样带领干部建设某地区”、“某某领导如何加强党员的思想建设”之类的模式, 诸如此类的报道缺乏吸引力, 且只是强调前期的口号并没有后期实际行动的报道, 让群众觉得很多时政新闻都是“空头支票”, 失去了在群众中的威信。 (1)

(二) 时政新闻报道的视角不得人心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时事政治新闻, 但是很多新闻报道都不得人心, 报道视角出现严重的偏差, 很多媒体为了吸引群众的眼球, 大量爆料政府官员及知名人士的生活丑闻, 让他们的私生活越来越多地透明化和公开化, 虽然可以让观众更直白地了解政府官员每天都在做些什么, 却忽略了人们的感受, 使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降低。很多时政新闻, 政府的态度和公文缺乏公正性、公开性, 影响了群众对政府决策的判断力, 引起了人们的反感, 使时政新闻缺失了应有的亲和力, 甚至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

(三) 时政新闻的报道缺少人情味

很多时政新闻报道语言生硬, 没有顾及到群众的感受, 缺少人情味。时政新闻就算再严肃, 也应当考虑到新闻的传播对象是人民群众, 如今的时政新闻都是一味的官方语言, 没有让群众参与到其中, 让群众处于被动接受新闻的地位。既然时政新闻是关乎民生的, 就应该贴近群众生活, 符合群众的口味, 以大多数群众的视角选择新闻题材, 才可提高时政新闻的亲和力。

二、时政新闻缺乏亲和力的原因

我国的时政新闻处于发展期, 一直没有得到普遍认可, 其主要原因是内容上单一, 没有深入揭示事物的本质。另外, 时政新闻报道传达的理念很容易受到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 导致人们看不到更多想要了解的信息。

(一) 夸大干部的力量

很多新闻报道夸大了干部的带头力量, 而忽略了群众的力量。时政新闻的标题大都被领导干部的名字所占据, 比如每当发生一些自然灾害或者安全事故的时候, 大量诸如“某领导第一时间前往现场”、“某领导亲自在一线指挥”占满篇幅, 这种轻群众、重领导的报道降低了时政新闻的亲和力, 况且当发生安全事故或者自然灾害时, 领导干部发挥带头作用是其本职工作, 如果新闻媒体将其分内的事也要花大量笔墨赞美, 人民群众势必是不买账的, 对此类新闻的反感会将人民群众推向其他的网络新闻, 时政新闻就会一步步失去人心。 (2)

(二) 远离人民群众生活

政府的工作是为人民服务, 很多新闻媒体将一些时政新闻与党政会议的相关报道混为一谈, 使得时政新闻报道满篇都是党政机关的会议原话, 看似工作细心全面, 实则内容公式化严重。常见的公式化模板是“某领导指出哪些问题”、“某单位的工作计划与要求”, 并不是每一位群众都是党员, 很多群众对此类新闻摸不清头脑, 像这种脱离人民群众的时政新闻, 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宗旨, 脱离了群众生活, 更何况很多工作会议都是重理论、轻行动, 老百姓看不到他们今后的实际行动, 就会怀疑时政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三) 报道形式过于保守

时政新闻的撰写、编辑和发布有着严格的章程, 涉及关键内容部分要经过党政机关的审核, 最终授权给权威通讯社发布, 对于排序、措辞、称谓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不能随意做出更改, 因此很多记者为了防止出现错误, 很少创新, 新闻的撰写都是按照传统模式, 过于追求中规中矩, 使时政新闻失去应有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影响了传播效果。时政新闻保守、严肃的用词和排版使得群众在阅读时不会保持轻松的心情, 阅读完也不敢轻易地在网络上评论, 影响了时政新闻的亲和力。

三、提升时政新闻亲和力的措施

(一) 从民生视角报道时政新闻

近十年来, 民生问题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 它涉及到每一位公民的生活质量。党的十大八召开以来, 民生问题得到进一步的重视, 政府出台相应政策提高人民生活的质量和水平, 时政新闻引起人民群众的反感就是因为所报道的内容过于官方化, 没有深入基层, 甚至脱离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营造出一种高高在上的氛围。政府的职责是为人民服务, 因此一定要摒弃那种高高在上的架势, 要放下架子贴近群众, 让老百姓知道领导干部都做了哪些实事, 才能真正提高时政新闻在人民群众心中的亲和力和信任度。

(二) 转变报道模式, 丰富新闻内容

时政新闻的亲和力对新闻的关注度有着直接影响。时政新闻报道在保持真实性和严谨性的基础上, 还要改变它的单调和僵硬格调, 应该打破僵硬的思维、改变老套的写法, 使其语言和内容更加通俗易懂、更加人性化。同一件事情, 从不同的角度看就有不同的现象, 要转变新闻报道的视角, 深入事情的本质, 更深层次地为老百姓带去更多的信息, 引导人民群众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 而不是诱导读者只停留在一个角度看问题。 (3)

结语

时政新闻在新闻报道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若想提高时政新闻的亲和力, 就必需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 想群众所想、知群众所需, 不仅要将人民群众想要了解的信息传达给他们, 更要成为人民群众需要的媒介, 才能真正实现关注民生、以人为本的愿望, 也只有提高时政新闻的亲和力和信任度, 才能真正深入人们的生活, 让老百姓从心里接受它。

注释

1 余永兴、黄云.时政新闻亲和力探索[J].新媒体研究, 2016, 07:141+143.

2 沙雅.提升时政新闻亲和力的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 2014, 07:47-48.

旅游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 篇9

旅游市场是旅游市场营销工作中遇到的第一个概念。关于什么是旅游市场,国内外学者,已经主要从传统意义、经济学和营销学三个角度,给予了许多不同的定义,但笔者认为作为旅游市场营销中的市场,与这三者从概念到内容都有很大的不同,应当采取反向阐释的方法,即从我们需要研究的方向和想要的结果来理解,或许更能准确地描述和反映旅游市场的内涵与本质。据此,旅游市场的概念至少应当主要包括以下含义。

1.需求:包括现实和潜在的需求。旅游市场营销最终目的是满足旅游消费者需求,重点是潜在的需求,因为从消费心理学和旅游消费行为特点来分析,现实的需求是一种已经作了分析、思考和选择的需求,市场营销已经很难对其产生影响。这里要注意的是:(1)在做旅游市场营销时,应当把发现和刺激这种旅游需求转变为现实的消费行为作为工作最终目标。(2)旅游产品很难同时满足两种需求(现实和潜在),更不可能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所以必须集中精力于潜在消费市场某一特定的需求上,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细分市场和选择目标市场,应当针对不同潜在消费市场的不同需求,制定相应营销方案。

2.场所:包括有形和无形场所。旅游市场中的有形场所,主要包括订立契约(合同)场所,如旅行社门店、营业部、游客服务中心等;实施具体消费行为的场所,如景区、酒店,旅游购物商场等。现实中,很多理论和许多具体营销工作,一直把加强完善有形场所当作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如旅行社加快发展连锁化经营,建设大规模的游客服务中心等,这种做法非常值得商榷,因为旅游市场中的场所还包括无形场所,而且在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游客可以在任何一个有移动信号的角落,在任何一个时间完成旅游信息获取、产品价格咨询比较和旅游消费行为,这将会逐步从根本上改变人们旅游消费习惯、方式和整个旅游市场营销的游戏规则,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应当立即把如何围绕移动互联网,为旅游消费者创造一个更加便捷的消费方式和场所作为当前旅游市场营销工作的重点内容。

3.关系:是指所有的交换关系。旅游市场中的关系通常指的是一种在约定时间段和区域内使用关系的交换,而不是产权关系的交换(除具体的旅游商品外),这是旅游市场和其他市场最本质的不同,也是旅游市场概念的核心。应当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这一点,进而在开发和设计旅游产品时,把如何推动这种使用权关系交换的实现,放在首位,在包装和宣传旅游产品时,着重突出其使用价值。

根据上述分析,简要地说,旅游市场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为满足现实和潜在的需求,通过有形和无形的场所,实现的一种交换关系的总和。

当前的旅游市场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全球性。表现在两个方面:(1)全球化的旅游需求。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民航、铁路、海运三大国际交通的发展,世界的距离正变得越来越近,国际旅游市场迅速增长,国际旅游消费者涌动在全球各个角落,生疏和隔离感正在消失。仅2013年中国的入境游客就超过1亿人次,出境游客接近1亿人次。(2)全球化的旅游供给。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在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供给要素已经遍布海洋、陆地、森林和山丘,甚至沙漠、雪山和海底,以酒店、航空公司,主题公园(乐园)为代表的供给要素,早已实现世界范围内的布局和供给。这向所有旅游市场营销者提出了两个方面要求:其一是必须及时和比较全面了解国际旅游市场发展的趋势、规律和特点,做比较准确的研判;其二是立足自身实际条件,着眼国际旅游市场需求和要求,设计、打造和宣传国际化的产品和服务。

二是移动性。通常旅游者与旅游产品的生产地(供应地)有一定的距离。旅游消费一般伴随着旅游者地理位移,购买旅游产品的也一般非当地居民。这是旅游市场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也为旅游市场营销设定了几个重要的前置性原则:(1)地理位置和交通状况是开发旅游市场必须首先考虑的因素。从对浙江的乌镇、横店10个重点景区调研显示,地理位置和交通状况占影响景区客流量因素比重超过50%。因此,不是所有旅游资源都可以做成旅游产品,更不是所有目的地和产品都能推向全国、国际市场。(2)在做市场营销时,要特别注重努力从散客和组团两个层面设计和打通从目标市场到旅游目的地便捷通道。

三是波动性。笔者认为旅游市场的发展具有双重特性,一方面,容易受法律政策,经济发展,政治局势,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是个相对敏感和脆弱的市场,如2013北京雾霾事件对华北旅游市场的冲击,因2013年开展中俄旅游年而迅速升温的中俄旅游市场。另一方面,它有其内在坚定的小波浪型发展规律,平稳向上发展的趋势不会轻易改变。这里至少有三点启示:(1)应当加强对大环境的了解和分析,尤其是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三个方面,及时发现其变化给旅游市场带来的影响,提前研判,及时应对。(2) 应当想方设法实现客源市场在时间和阶段内的平衡,防止季节性的大起大落对整体旅游市场造面负面的影响。(3)应当保持营销战略和策略的持续性,一个旅游消费市场的培育至少需要3年才能基本成势,还要考虑各种外来因素的迟滞。因此,不要轻易改变策略,更不要轻易改换既定的目标市场。

四是竞争性。这点在当前体现得特别明显,主要为:(1)旅游投资和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在旅游业发展的宏观环境不断优化的大背景下,国有、民间和外商资本正在迅速涌入旅游业,带动了人才、智力,理念、模式、方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全面提升和竞争。(2)旅游经营者对旅游资源的争夺,从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到社会资源,只要是可能吸引游客的资源,都在被经营者争夺。(3)旅游业态种类不断丰富和内容的不断拓展。除传统观光、度假业态外,工、农、林业、体育、文化、养生、科技等业态全面兴起。旅游市场的竞争从主体、到内容乃至方式在不断聚变。(4)从总体上来看,目前国内大部分旅游产品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理念落后,投入不足,人才缺乏,品牌意识淡薄,开发组织的系统性严密性不足。旅游产品的结构呈橄榄球形,低端产品逐步退出,高端产品稀少,中端产品不仅数量庞大,而且近亲繁殖盛行,同质化严重,导致竞争越来越激烈。

二、旅游市场营销

要知道什么是旅游市场营销,就要了解什么是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一词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韦尔达、巴特勒和威尼斯在20世纪初期提出,并逐步形成学科,近百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营销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传统市场营销学演变为现代市场营销学,其应用从赢利组织扩展到非赢利组织,从国内扩展到国外。当今,市场营销学已成为同企业管理相结合,并同经济学、行为科学、人类学、数学等学科相结合的应用边缘管理学科。当下的市场营销,主要有三种不同角度的定义,分别是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强调关系的:市场营销是在创造、沟通、传播和交换产品中,为顾客、客户、合作伙伴以及整个社会带来价值的一系列活动、过程和体系。菲利普·科特勒强调价值导向的:市场营销是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产品和价值,并同别人自由交换产品和价值,来获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格隆罗斯强调目的的:市场营销就是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旨在满足消费需要、实现企业目标的商务活动过程,包括市场调研、选择目标市场、产品开发、产品促销等一系列与市场有关的企业业务经营活动。

旅游市场营销是市场营销在旅游业的具体运用,从旅游业的特点出发,笔者更倾向于用格隆罗斯强调目的的市场营销相关理论,来推导和定义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市场营销是一个主体为了谋求长期的生存与发展,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对旅游市场所作出的具有长期性、全局性的计划与谋略,对旅游产品的构思、定价、促销、分销的计划和执行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在满足旅游消费者需求同时实现旅游企业经营目标。

对此,还可以从四个方面作进一步的理解:

1.一种经营的思想和理念。它承认和接受以消费者为中心,以旅游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力求通过提供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使游客满意,从而实现旅游企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

2.显示了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即组织和指导企业的整体活动,包括分析、计划、执行、反馈和控制,更多的是体现了旅游经济个性的功能,对营销资源的管理。在营销计划中,营销者必须进行目标市场定位。在营销策略中,企业或组织必须进行市场开发、产品设计、价格制定、分销渠道的选择、信息沟通和宣传销售等各项决策。

3.表明了一个非常广的范围。主要是主客体广泛,主体包括所有旅游组织(政府、企业和其他组织),客体包括对有形事物的营销和无形劳务的营销。当前旅游营销的内容一般包括商品、服务、事件、体验、使用权、信息、创意、人物和场所等方面。同时,这一定义还表明当下旅游市场营销活动,已经从一个流通领域扩大到产前、生产、流通和售后全领域,从单一的形象宣传和产品推销扩大到旅游企业的综合循环的各个领域。

4.意味着一种交换。即旅游市场营销的职能,发生了改变,当下的旅游市场,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市场营销者,其职责已经从宣传形象和推销产品的职能,转变为以推动交换关系实现的职能。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交换并不是完全由货币或者实物的形式表现。

上一篇:高校平衡记分卡下一篇:职业能力商务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