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和力的发言稿(共11篇)
亲和力的发言稿 篇1
班级亲和力的培养艺术
苏中丛光皓
班级亲和力是班级成员在人际交往活动中,通过情感交互达成的和谐的状况,以及由此产生的具有稳定性和集体倾向的动力。其显著特征是成员之间的亲切友善、和睦相处、互尊互爱、互助互客的良好的人际关系。教育者致力于班级亲和力培养的艺术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角色互换。角色互换艺术要求教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信条,摒弃唯我独尊的心理特权优势,走下讲台,走进家庭,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圈子,以伙伴、朋友身份与学生交往,与他们建立民主、平等、互助的关系,以此焕发亲和友善的人文精神,建立取长补短的合作氛围。
2、人格互尊。人格是一种精神力量,它是主体释放亲和情感的源泉。教育者求得学生尊重与拥戴屡见不鲜,但更为突出的是学生渴求人格受尊重的希望值日益升高,转尊师爱生为爱生尊师为现代教育的强烈呼唤。
3、心理互通。疏导心理冲突和障碍的根本方法是心理沟通,即通过师生信息交流和情感交流达成已知领域的共识。如果学生心理冲突与障碍不及时疏导,班级矛盾会不断升级,来之不易的班级亲和力和凝聚力也会随之遭到破坏。
4、过失互容。学生年幼,涉世不深,驾驭人际交往的知识与能力有限,难免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礼节不周、出口伤人、顶撞师长等过失言行。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微笑是阳光,鼓励如空气、水分和养料。宽容与善待是一种美德,当它绵里藏针的力量作用于班级人际环境时大有刚性惩罚所不可取代的特殊作用。当然,它必须建立在严格要求之基础上。
5、情感互补。学生中因家庭破裂被父母抛弃者有之,他们渴求亲情;因家境贫寒在攀比之风进吹中被同学冷落者有之,他们渴望友情;因学业不冒尖儿被老师另眼相看者有之,他们渴求师情。以育人为己任的教师,应高度关注学生的情感危机,并主动向学生奉献自己具有职业属性的爱,用师爱来补充学生的情感缺陷,帮其走出情感的危机。
亲和力的发言稿 篇2
领导的亲和力非常重要, 具有亲和力的领导更能带领他的团队一起认真、默契的工作, 并能取得显著的成果;而缺乏亲和力的领导, 常以权威及刻板的态度去要求下属。有的刚刚被提拔的领导, 为了显示他自己的权威和神气, 常常板起面孔打压下属, 无论员工做的事情对与否, 他都不会认真、平和地去对待, 甚至连员工的报告都没有看完全, 就马上板起面孔用教训的语气指责下属, 借此来树立自己的权威;有的领导认为自己是上级, 就一味用自己行政职位的影响力让下属敬畏, 认为与下属保持一定距离才会有“威信”, 说话才会有力度;有的领导为了得到上级的好评和别人的尊重, 爱做表面文章、投机取巧, 很难认真听取下属的建议;有的领导还会强硬地要求下属必须要尊敬他, 要用什么谦卑的态度去面对他, 工作上的好坏对于这样的领导来讲并不重要, 他要的是权威, 要的是大家表面对他的爱戴、尊敬。这些“爱戴”在这样的领导心里比任何工作都重要, 在与员工接触的过程中, 只顾权威的领导对待下属是不屑一顾的, 他只需要下属盲目的拥护, 假意的跟随, 唯我正确, 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员工对此也是越来越敬而远之。久而久之, 表面的尊敬是有了些效果, 但内心的距离拉远了, 企业的凝聚力减弱了, 团队精神削减了, 大家都在忙着揣摩如何取悦领导, 而不是真正从自己本身的业务上去钻研和探求。
纵观历史, 战国时期的吴起做将军时, 和最下层的士兵同衣同食。睡觉时不铺席子, 行军时不骑马坐车, 亲自背干粮, 和士兵共担劳苦, 从不搞特殊。有一次, 一个士兵身上长了个脓疮, 为了不让士兵的伤口化脓而发炎, 作为一军统帅的吴起, 竟然亲自用嘴为士兵吸吮脓血, 全军上下无不感动。吴起之所以在军中很得人心, 就是因为他爱兵、亲兵, 这是他治军的一个主要方面;但这并不损伤和妨碍他的权威以及他的严刑峻法。在一次战斗中, 有个士兵没有接到命令就奋勇进击, 斩获敌人两颗首级, 吴起不但没有赏赐, 反而下令杀之。负责执行军法的官吏说:“将军, 不能杀, 这是勇武的士兵啊。”吴起说“是勇武的士兵不假, 但是不遵守我的命令, 就必须处死。”吴起的爱兵和严法, 使士兵既感恩又服威, 使军队更便于指挥, 更具战斗力。
其实领导的亲和并不妨碍管理的原则。一个现代的领导更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但有能力并不能都成为好领导, 更不能代表成功, 其根本差别不全在于领导水平的高低, 而在于是否能得到员工的认可和拥戴, 亲和力就是从领导者个人为载体, 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魅力联系和带动员工, 向四周辐射而产生的影响力和组织效能, 从而在员工中产生发自内心的信任和拥戴。
古人云:“敬人者, 人恒敬之。”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反过来, 人人都必须尊重别人, 这是一个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准则。企业领导都希望得到下级和员工的尊重, 那他必须首先尊重他的下级和员工。微笑比训斥更显示能力;“请您”两个字具有无比的魅力。亲和力来自于与人相处的平视状态, 或者说是对等状态, 即对下级, 对身边的人, 不居高临下, 不盛气凌人;对领导, 对上层人员, 不卑躬屈膝, 不丧失人格。理解和宽容是领导人的大智慧,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我们需要包容差异, 需要“和而不同”。理解别人的感受, 察觉别人的需求, 总之, 善解人意, 理解员工的感受, 平和严谨的处理工作上的事务。管理要有亲和力, 领导要能够与员工真正融为一体, 真心关爱员工。
作为领导, 欲知员工须先爱员工, 欲管理须先沟通。只有及时准确知道员工在想什么、需要什么, 做到想得全、问得勤、做得细, 始终保持亲和心态, 真心实意关心员工的成长进步, 才能赢得员工的尊重和爱戴, 才能有助于管理者开展好各项工作。管理要有亲和力, 要经常找员工谈心, 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 帮他们解决思想问题。在做员工思想工作时, 要本着关心爱护的原则, 从团结的愿望出发, 真诚平等地交流。即使员工犯了错误, 也要客观公正地进行处理, 要耐心地说服教育。
管理要有亲和力, 关键是领导要能够放下架子、摆正位置, 缩小与员工心灵间的距离。对待员工, 要真诚、热情、公正, 多关心体贴, 多帮助容纳, 言而有信, 行而必果;自己出现问题时, 也要善于接受别人批评, 敢于自我解剖并立即改正。当然, 管理有亲和力, 并不是要我们放弃原则, 管理需要建章立制, 但不能视“人”为生产工具, 忽视人的价值和人格尊严。人和动物的区别是有感情, “金钱”报酬不是人的唯一需求, 人的最高需求是实现自身的价值。因此, 领导的亲和力来自人性化管理, 有人情味, 无情规章, 有情操作, 处处以人为本。实践证明, 越是有人情味的领导越能够成功。那些动不动就叫人“下课”的人, 人们只能对他离而远之, 最终使自己成为孤家寡人。
卡耐基认为, 社会上的每一个人个性各异, 与这些独特的个人交往必须倾注满腔的热忱和诚意, 惟有自己表现出坦荡和真切的品质, 对方才能相信自己。在这里, 亲和力已不仅仅是个人品德和领导艺术, 而是现代管理理念和成功之路。亲和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表现, 在领导艺术中占有独特的位置。
只有融洽的干群情感, 员工才会把领导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 把领导的表扬看作是对自己的鼓励, 从而自觉认真地将行为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心里定势和良好习惯。
古人云:“敬人者, 人恒敬之。”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反过来, 人人都必须尊重别人, 这是一个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准则。
教师的亲和力 篇3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培养亲和力呢?
首先,教师应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爱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心中没有学生,对学生缺乏热情,注定无法走进学生的心田。有的教师也热爱学生,但这种爱是深沉的、含蓄的,这种爱的方式不易被学生接受。爱学生,就应该表现在平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要在生活上关心学生,思想上帮助学生。学生考试失利,教师主动找他分析失利的原因,鼓勵他正视失败,重树信心,这是爱学生;学生犯了错误,教师真诚地找他谈心,指出他错误的性质,给他改正错误重新做人的机会,这是爱学生;学生生活上遇到了困难,教师热情地伸出援助之手,这是爱学生;学生出现意外或家庭遭遇变故,教师及时慰问,这是爱学生;甚至一个热情的眼神,一句亲切的话语,一个亲昵的举动,都是爱的表现。教师只有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只有心中时时刻刻装着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亲近、尊重和爱戴。
其次,要不断学习,打好教学基本功,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而且要求教师知识广博,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教师专业知识扎实、渊博,才能在课堂上旁征博引,拓宽学生的视野,才能培养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现在的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爱好广泛,接受新事物、新信息的能力强,如果教师对每天涌现的大量新事物、新信息无动于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除了大学阶段学到的一点儿可怜的专业知识外,身无长物,既不能歌善舞,又不知多媒体、信息技术为何物,那么师生之间必然会产生不可逾越的代沟。这样的教师又怎么能使学生油然而生敬意,从而“信其教”呢?
第三、要具有高尚的师德风范、鲜明的人格魅力。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是在为人和处世上都不够成熟的学生,这就决定了社会对教师的人品有较高要求,只有凡事出于公心,表里如一、平等博爱、厚德载物,才能让学生产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敬畏感,进而由敬而亲,由亲而信,形成良性循环。
对亲和力教学的一点感想 篇4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 谭俊贤
在新课改理念里,一直提倡着构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即在尊师重道的前提下,构造平等、愉悦、和谐的氛围。如何让学生真正尊重你、喜欢你,是新时期每个教师应该好好思考的地方。
记得我还是学生时,特别喜欢一位老师,就特别喜欢这门学科;而今,当我依然身在校园,但角色发生变化时,我不得不思考,我的学生是否也像当年的我一样,喜欢他们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注意每一个学生,关怀每一个学生,并且以关切而深思熟虑的谨慎态度对待每个孩子的优缺点,这是教育过程的根本之根本”。学生对某门学科是否感兴趣与其老师的态度和培养方向有关,老师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人,老师与学生同乐,老师从不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带进课堂等这些因素都是让学生喜欢你,喜欢上你的课的理由!
如果说态度能决定一切,那么我想兴趣应该就可以左右态度。“人非生而知之者”,一个人不可能一生下来就喜欢某个人、某个事物,后来之所以喜欢,肯定是外界的事物所具有的某个特性深深地吸引或打动着他的心灵。时间一久,这种喜欢就会形成一种习惯。一个学生对某门学科特别是新学科感不感兴趣,我想应该与启蒙老师有着极大的关系。
要打造一种亲和力教学,应该从何做起,我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注意每一个学生,关怀每一个学生,并且以关切而深思熟虑的谨慎态度对待每个孩子的优缺点,这是教育过程的根本之根本”。自我接手这个班级伊始,就在班上宣扬一个理念:我爱我家——高09级(9)班。家人似的相处让我们彼此在校园的生活温暖、热情。课堂上能与学生自由
个学生都是有值得骄傲的地方的。特别是在后进生面前,耐心、细致地与他们交流,希望点点话语能如春风一样滋润他们的心田,打消他们埋藏在心底的不安与自卑。
亲和力的发言稿 篇5
——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的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应试教育作用下,为了能让学生顺利通过高考这一“独木桥”,教师每天给学生布置大量练习和讲解大量练习,学生则盲目地做练习而缺乏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造成练习虽然做得很多,题型见多,但是一考试成绩就是上不去,使很多学生感到高中物理难学、枯燥,也害怕听物理课,老师感到现在学生越来越难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要求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把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理念和方法运用到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解决目前高中学生普遍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认为高中物理抽象、枯燥、难学,教师感觉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的普遍现象,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兴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等,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以达到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为今后物理教学提供一点实践经验。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2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并不是对知识的传递,而是对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能由外向内地给学生装进新知识,而只能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引导学生不断地将新知识与原有的经验进行比较,当二者发生认知冲突时,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有意义学习随即发生。教师通过提出一些能激发思考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质疑和认知冲突,并引导学生讲出自己的看法,这时教师则耐心聆听他们的声音,然后提炼和概括矛盾的观点和事实,再组织持不同意见的学生进行讨论和沟通,帮助学生不断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评价。
(二)主体性教育理论
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功能特性,具体表现为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3。
主体性教育理论是指导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者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的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认识和实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75.刘力.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4.3 彭贤智.以学生为主—当代教育改革新思潮[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153-154.践的社会主体4。
依据主体性教育理论,我们在实施探究式教学时应转变教育观念。教育功能观要从升学转变为培养素质;教育质量观要从片面追求分数转变为促进全面发展;学生观要从教育客体转变为教育主体;教学观要从教学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发展学生智能为主,从灌输模仿转变为学会学习,从重经验积累转变为重发现创新;教师观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发挥主导作用5。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探讨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如何开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活动;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师生之间关系向和谐、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最后达到提高学生整体学习成绩。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新课、习题课、复习课及课外辅导中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及学生探究问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等。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研究对象:在2009年刚入学的新生抽取学习成绩大体相同的两个普通班,即0909班和0914班。
研究方法:观察法、访谈法、实验法等。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09年8月至9月):查阅相关理论和文献,了解研究对象的特点;
第二阶段(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在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开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研究,记录相关材料。
第三阶段(2010年2月):整理收集的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八、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在2009年8月至9月我认真查阅有关探究能力、探究式教学相关理论,并作为我研究的指导理论;查阅有关高中生的心理特征,使我能够更加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特点,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供重要依据;9月初向学校提交研究可行性报告。
为了确保研究有效性、真实性,在开学之初我选择本人担任的两个班(0909和0914),他们的成绩情况大体相同,采用教材、资料、作平时测试均相同,只是教学方法不同而已,这为了检查实验的真实效果。
(一)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定律、定理等知识的关键。在0909班我采用传统的讲授式,即把物理规律、概念等知识点给学生详细讲解,并强调该掌握的地方,如
张天宝.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32-39.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48.果有演示实验,就自己做给学生看。在0914班我根据课本内容和学生特点,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最后总结,如果有实验我则让学生来做,但有一个条件就是必须预习过才能做。例如《动量定理》一节,在0909班我直接演示给学生看,导入新课动量定理,最后应用动量定理给学生解释鸡蛋破与不破的原因;在0914班我给定实验器材,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让鸡蛋从1米多的地方落下,保证鸡蛋不破,请同学想一想有什么办法?我让有准备的学生上台做实验,待动量定理学完之后我让学生自己解释鸡蛋从1米多高的地方落下来不破的原因。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我把一些新课改为探究式,例如摩擦力、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自由落体运动等,拓展学生的视野让更多学生体会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同时也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复习课教学
复习课往往是教师把所学过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整理然后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方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样做虽然从表面上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但是这毕竟是教师对知识点的理解学生未必认可和接受。因此,在复习课我们也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先让学生自己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然后教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指导,肯定学生能力,同时指出不足之处,这样学生收获很大。在每个单元结束之后,我总会与学生一起来小结该单元所学的内容,以便学生能够建立完整的知识网络,加深学生对知识点与知识点联系。在0909班我自己给学生总结,并把知识网络图写在黑板上,而在0914班我则给一定时间让学生自己总结,最后请几位学生上黑板把自己总结的知识网络图写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该同学总结得好的方面和不足之处。
(三)习题课教学习题是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我国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先生曾说过:“做习题可以加深理解,融会贯通,锻炼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道习题做不出来,说明你还没有真懂;即使所有的习题都做出来了,也不一定说明你全懂,因为你做习题时有时只是在凑公式而已。如果知道自己懂在什么地方,不懂又在什么地方,还能设法去弄懂它,到了这种地步,习题就可以少做。”6教师要指导学生科学做题,做题之后要及时反思,反思自己为什么做对或做错,尽量能够做到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在习题课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光滑就是摩擦力为零,物体恰好离开斜面就是支持力为零),分析题目有多少个物理过程或现象,每个现象符合什么规律,通过画图分析,找出每个现象之间的联系,最后建立方程解决问题。这样做,使得学生头脑中能够形成探究问题的原则和思路,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有效性和方向性。
(四)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平台,也是教师发现学生存在问题及自己教学不足的最好机会。对于学生问问题,我一般不直接告诉学生解题方法或过程,而先问学生自己是怎样6 路波.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高中物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4:30
想的,当学生不能往下思考时我才引导他们,这样既能发现解决问题存在的问题,也发现自己可能在该内容的教学存在的不足。
九、课题研究成果
经过了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发现两个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1、学习成绩:对比两次两考、段和期成绩,发现0914班的尖子生和班级整体成绩均优于0909班。
2、课堂参与积极性:0914班课堂明显比0909班活跃,参与讨论问题的同学多而且主动。
3、下班辅导问问题情况:下班辅导0914班问问题的人数均多于0909班。
十、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在研究过程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如何调动更多学生参与问题探究,特别是物理基础不好的学生。
2、个别辅导时,学生比较害怕老师对他提出问题或问他的解题思路等。
3、有时设置问题层次性不明显,比较难满足全体学生的要求。
4、与学生交流的范围比较窄,交流的方式和内容比较单一。
亲和力的发言稿 篇6
关键词:亲和力;播音主持;作用
一、前言
现如今,广播电视行业对主持人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的播音主持人不只是单纯的播音员,而是集播音、表演等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一名优秀的播音主持人必定有其自身独特的魅力,而亲和力就是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技能。
二、播音主持中亲和力的内涵
在生活中,亲和力是人和人交往沟通时需要具备的一种素养,而在播音主持中,亲和力同样重要。播音主持主要是通过各种媒体途径将社会中有价值的信息报道出来,让观众在第一时间了解最新消息,在现代社会人们获取新闻消息的渠道很多,各种新闻类型也非常多,正因为如此,听众的审美观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播音主持人不仅要具备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还要具备一定的亲和力,让自身主持的节目更具吸引力,获得听众的认可和喜爱。[1]在播音主持时,亲和力尤为重要。从本质来看,亲和力是人与生俱来的东西,是个人魅力的最好体现。通常情况下,具备亲和力的人更能吸引他人的注意。在众多观众面前,主持人能够沉着应对,让观众能够不自觉地融入节目中,这就是播音主持的魅力所在,也是提高节目收视率的根本。
三、亲和力在播音主持中的作用
(一)亲和力能够激发观众的兴趣
播音主持人主要是用自己的声音,将个人气质、修养等都展示出来。但这些良好的状态都是建立在良好的精神品质上的。所以,主持人良好的素养包含对生活及工作的热爱。播音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必须和观众互动,通过互动拉近和观众的距离。例如,在主持生活类的节目时,主持人需要及时接听观众的,认真聆听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不如意的事情,并利用自身的亲和力,给予他们一些指导意见,让他们及时从不良情绪中走出来,重新面对新的生活。在生活中每天都上演着各种矛盾冲突问题,主持人以倾听者的角色深入观众,为观众排忧解难,激发了观众收听和观看节目的兴趣,提高了节目的收视率。
(二)亲和力能够提高主持人的个人魅力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一个有亲和力的人能够交到更多的朋友。同样地,一个有亲和力的主持人更能得到观众的认可和喜爱。在播音主持时,主持人要想具备一定的人格魅力,除了要具有自身气场,可以在观众面前保持沉着、冷静,解决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还要具有自身的亲和力。例如,我国非常有名的节目主持人董卿、李咏等,在主持时不管是在现场观看还是在电视中观看,都给观众一种舒服的感觉,可以让观众集中注意力。而这都离不开主持人自身的艺术才华,个人魅力,能够将简短、苍白的文字,通过加工,完美地演绎出来。从单调简单的对话到幽默有趣的聊天,让观众在观看的同时,被主持人的亲和力吸引,提高了主持人的个人魅力及电视节目收视率。[2]
(三)亲和力能够提高电视节目质量
播音主持人的播音质量是影响节目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一名播音主持人在主持阶段若是无法展现自身魅力,亲和力体现不出来,就难以引起观众的注意,节目效果就会大打折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各种新媒体、新闻传播平台的出现加剧了媒体行业的竞争力。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节目的同质化现象非常明显。目前,影响电视节目收视率的有两点因素:第一,节目内容。由于各种类型的电视节目越来越多,大多数节目都是“换汤不换药”,电视节目质量不强,吸引力不足;第二,主持人个人魅力。播音主持作为一个节目的灵魂,当节目内容没有吸引力时,主持人可以用个人魅力、亲和力赋予枯燥的节目新的活力,从而吸引观众的眼球,这样,该节目就能在众多相似节目中脱颖而出,从而提高电视节目质量。
(四)亲和力能够培养播音主持特色
每个播音主持人都有自身的优势,若只是单纯地借助各种平台或者是用比较死板的方式阐述观点,完成规定的台本任务,就无法将自身优势发挥出来。通过增强播音主持人的亲和力,能够拉近观众和自身的距离,而观众也可以配合主持人的相关工作,更好地进行互动交流,更高效地完成播音主持任务。节目收视率也会随之提高。与此同时,有亲和力的播音主持可以发挥自身专业特征及自身优势,让节目更具感染力,引起观众的注意,从而利于培养播音主持特色。[3]播音主持的亲和力并非只是依赖于一些夸张或者是诙谐的动作就能够实现的,而是需要播音主持深入观众,了解他们的兴趣点,从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来调整自身主持节目的方式和内容,增强播音主持效果。
四、结语
现代传媒事业的快速发展,对广播电视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加强训练,提高个人魅力,用亲和力感染观众,激发观众的收听兴趣,从而提高节目的收视率。
参考文献:
提升播音主持的亲和力 篇7
1 播音主持中亲和力的内涵
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亲和力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种力,具有粘合剂一样的作用,为人与人之间营造出良好的交际氛围,进而促进其发展更为融洽的关系。播音主持随着电视文化的普及所产生的一种特殊职业,为节目和受众之间的沟通提供桥梁。从某种角度来说,主持的好坏对节目的受欢迎程度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主持的好坏又是由播音主持人自身思想道德品质、个人业务能力以及良好心理素质所决定的。因此,播音主持对播音主持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包括内在气质和外在形象,还需要处理紧急突发性情况时的应急能力,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个人魅力等等。作为播音主持人个人魅力中重要的构成部分,亲和力显得尤为重要。播音主持人的亲和力主要是在信息传递以及和听众沟通的时候,通过语言表达和技巧等方面的运用,进而拉近与听众之间的距离,让节目走进听众的心理,进而触发听众的心灵,引起听众的共鸣,才能提高主持质量和效率,最终得到广大听众的认可。
2 播音主持中亲和力的作用
2.1 有效提升播音主持人的个人魅力
摆脱以往模式化的播音主持风格以及其限制,播音主持人将自身的亲和力融入到节目中,就能为播音主持人提供更加宽广的空间来展现个人魅力和才华,逐渐形成独特的主持风格。就像某位主持人在说新闻的时候通常都采用“聊”的方式进行,表情亲切和善,自然清晰的向受众娓娓道来,让听众身临其境。这样不仅将自身的主持风格的特点展现了出来,还体现了播音主持的人性化。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个人特性展现和体现亲和力时一定不要刻意展现,要把握好度,保证选择正确导向,才能更合理有效的将亲和力融入到播音主持中,提升播音主持人的个人魅力。
2.2 让节目真正走进大众
当前的电视、广播节目面临着不一的观众状况,因此,相应的生活和文化水平也会有所不同,导致受众们对电视、广播节目的要求和欣赏水平也不一致。主持人的亲和力能够让节目走进不同的受众中,进而达到节目“大众化”的目标。播音主持人的亲和力能保证传播状态具有充足的活力和丰富的情感色彩,进而引发受众的兴趣,提升信息传播的效果;同时,播音主持人还能将自身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到节目中,让节目有灵魂、有灵气。播音主持人还能通过亲和力抓住受众们的特点和心理,创造出符合节目内容的情境和氛围,从而将播音主持人和受众之间存在的隔阂打破,让受众全身心的融入到节目中,并能和播音主持人进行和谐互动。这样就能够提高受众的积极参与程度,发挥受众的想象力,体验身临其境,进而全面准确地进行信息传播。
2.3 拉近节目和广大受众之间的距离
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亲和力被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因为亲和力在人与人构建关系的时候会产生粘合剂的效果,有效打破人与人之间存在的隔阂,进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播音主持在实质上也是人与人之间互动交流的方式,只是与普通的交流相比,播音主持会更为特殊一些。因此,亲和力在播音主持过程中能够有效拉近受众和播音主持人、节目之间的距离。播音主持人为了将自身的亲和力加以充分展现,就需要将放低姿态,像朋友之间的交谈一样,才能更好地让受众接受和参与到节目的互动和交流活动中。例如,在电台本土文化的播音节目中,播音主持人可以通过本土语言习惯和表达特色的运用,让语言的亲切感促使播音主持亲和力的提升,从而让广大受众更和谐地融入到节目中。亲和力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流和互动,更有利于打破很多阻碍互动交流的外部因素,如身份、地位等。由此可见,亲和力在播音主持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提升播音主持质量和拉近播音主持人、节目和受众的关系与距离有着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
3 提高亲和力的建议措施
3.1 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播音主持作为有声语言的传播者,基本的职业要求就是具有标准规范的语言,圆润浑厚的音色。也就是说,播音主持人必须具备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而且加强自身发音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进而熟悉并掌握语言的发音规律,从而展现出更能吸引人的播音主持艺术魅力和美感。在不断的学习和锻炼中,播音主持人应严格要求自己,并做到坚持不懈,从而在播音主持过程中实现冷静面对,正确处理。这是对播音主持人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亲和力提升的最低要求。
3.2 提升播音主持的艺术个性
个性是播音主持人具有的特有风格以及独特艺术魅力,是与其他主持人之间存在不同之处。只有当播音主持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时,才能赢得受众的认可。具有独特个性的人的思考方式以及语言、情感表达自然会不同与常人。播音主持人就体现其独特的语言表述、表达、情感以及主持风格来说,可以是风趣幽默,也可以是语言犀利。如果在此之中融入了亲和力,更易抓紧受众的心。当然,播音主持人还需要加强自身对工作内容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才能在准确表达和传播信息和正确思想的同时,展现亲和力。因此,播音主持人需要不断积累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促使信息能够更加随和的向受众传播。
3.3 立足于受众的角度开展播音主持
亲和力不仅需要播音主持人具备浑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丰富的阅历以及知识沉淀,还应立足于受众的角度开展播音主持。只有这样,才能将受众的特点以及心理把握好,并在结合实际生活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方式,将信息的实质加以更加清晰明确并容易受众理解、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充分体现出播音主持的人性化和加强的亲和力。在收集和传播信息的时候,要秉承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才能引起受众的共鸣。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播音主持中亲和力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而且随着时代背景的不同,电视播音主持也应该随着发展和改革,满足广大受众们的要求,顺应时代发展;同时,与受众之间建立良好的和谐关系,站在受众的角度思考问题,进而迎合受众的需求,不断创新节目形式和内容,在对受众闲暇时间加以充实的同时,引导受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追求和社会价值观,提高受众的精神文化水平。
摘要:随着我国新闻媒体的不断壮大和发展,让听众对播音主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模式化的播音主持方式早已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以及听众们的要求。因此,播音主持应该加强播音主持人性化、亲和力的提升,并且这也是播音主持改革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以播音主持为中心,分析了播音主持中亲和力的内涵和作用,并提出提高播音主持亲和力的有效措施,进而促进播音主持事业的发展,从而为大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关键词:亲和力,播音主持,内涵,措施
参考文献
[1]王冰馨.浅析播音主持中艺术人格的塑造[J].青春岁月,2013,(13).
[2]张芳芳.浅谈电视新闻播音中的技巧[J].大众文艺,2012,(20).
[3]刘芳.浅析电视新闻播音中的技巧[J].今日中国论坛,2013,(19).
[4]马文静.播音主持中如何贴近百姓生活的探究[J].新闻传播,2013,(7).
[5]赵慧君.论播音主持人的语言表现力及情感运用[J].祖国,2013,(6).
努力寻求电视新闻的亲和力 篇8
那么,电视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应该从哪里来呢?笔者认为,要从与受众零距离贴近中来。电视记者只有与受众贴得更近,才能更加明确自己的新闻责任和新闻视角,做出的节目才会更“好看”。
一、在选题内容上贴近受众,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
亲和力与新闻内容选择的关系,是互相作用的关系。内容选择是新闻报道亲和力的原发因素,是价值关系的“源”。受众对内容满意度越高,亲和力越强;受众对内容满意度越低,亲和力越弱。
“以人为本”、“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理念目前已成为电视媒体提高节目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作为电视记者,应当明确的是,做出来的节目不单单是给领导和专业人士看的,更重要的是给广大电视观众看的。因此,新闻记者必须首先从选题人手,选择那些贴近受众的生活实际,贴近受众的心灵,直接反映群众呼声和关注热点,具有实用性、指导意义的新闻内容。
深入新闻现场,零距离接近被采访对象,可以帮助记者发现并捕捉独特的、富有个性魅力的典型事件与细节,采写到最鲜活、最生动、最感人、最真实的报道。这些年,中原油田的待业子女就业问题一直是一个领导关心、百姓关注的话题,笔者曾经参与了以此为题材的报道。策划选题时,笔者拟订了两套方案,一套是报道油田领导如何关心待业子女,出台了怎样的政策加以扶持;另一套是深入到待业子女中间,展示他们的内心世界和生存状态。经过认真分析淘汰了第一套方案,采用了后者。在随后的采访中,笔者和待业子女一起到招聘会上应聘,一起到各种培训班上“充电”,一起挤火车外出批发服装、图书,经过一段时间的亲密接触与深入了解,待业子女的困惑、艰辛、收获和喜悦一一被记录在了我们的镜头中,笔者的内心也受到了极大触动,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了节目的后期制作,后来由笔者主创的《走过冬季》、《外来招聘缘何受冷落》等节目播出后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并多次获奖。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效果,笔者认为与选题内容的贴近性有直接关系,选题吸引住观众后,自然会有很强的亲和力。
二、确立“平民意识”,体现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的实质主要是确定人的主体性,从而确立一种赋予人生以意义和价值的人文价值关怀。体现在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明天的思考,它关怀的是我们人类的和谐发展,体现了对所有生命的怜悯和尊重。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视角中可以形成不同的景象,带来不同的感受。1997年,河南省内黄县境内发生了一起因不法分子盗窃输油管线内的汽油引发的特大火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作为中原油田电视台的记者,笔者当时也参与了该事件的报道。在目睹了惨不忍睹的现场后,我有了一个强烈的念头,就是揭示酿成事故的原因和受伤人员的现状。经过深入采访,我们不仅用镜头捕捉到了不法分子在管道上安装的盗油卡子,而且还在安阳一医院里拍摄到了被烧伤村民的痛苦与悔悟。解说词的写作上,我没有选择谴责、抨击的方式,而是用朴实客观的语言表达了对一些村民无视法律、愚昧无知的痛惜之情。这条新闻经电视报道后,在观众中产生了巨大震撼力,后来还被中央电视台《经济报道》栏目采用。新闻的亲和力与记者的平民意识和平民视角密切相关,记者只有坚持“平民视角”,抱以平视、平等的心态,让心灵与普通受众相融通,这样新闻作品的亲和力才有了源头,才能产生震撼心灵的力量。
三、从表现手法上贴近受众,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
增强电视新闻报道的亲和力不仅要求在内容上以普通受众为报道对象,以普通受众的需求作为选择新闻的标准,新闻记者还应从普通受众的角度观照新闻,在形式上符合普通受众的审美情趣,为普通受众所喜闻乐见。
1.报道角度的个人化、故事化。
“人”是新闻报道中最重要的因素,人的故事,特别是普通人的感人故事,往往是受众最爱看的。
新闻报道角度的个人化的突出特点就是改变过去常用的整体上、宏观上对某一问题进行“大特写”、“大透视”,转而从大处着眼,小处下笔,去关注一些新闻事件中的人物个体,让新闻报道中少一些“我们”、“他们”、“大家”,多一些“你”、“我”、“他”。新闻报道融入了鲜活生命和真情故事后,其力量和冲击力必然会大大增强,就能紧紧抓住受众的注意力。
2003年秋末冬初,因为连续暴雨引发黄河决堤,濮阳市中原油田黄河南油区成为一片汪洋,当时中原油田电视台领导派笔者和一名摄像记者深入到灾区采访,希望能带回油田职工与洪水搏斗、坚持油气生产的新闻报道。深入现场后我们发现,这里的情况与预想的相去甚远,因为洪水持续上涨到3米深左右,黄河南油区已经全面停产,没有宏大壮观的抗洪场面,没有抽油机的转动和工人的忙碌,节目该怎么去做呢?我们曾一度陷入困惑,后来在乘坐冲锋舟几次三番进入洪水围困的井站了解情况后,我们在风平浪静的背后终于发掘出了有价值的新闻。采访时,笔者分别选择了洪灾中坚守岗位和守护国家财产的采油工、维修工、保卫人员和船工各一名,通过“帐篷里的家”、“身体堵大罐”、“大堤上父女相会”以及“洪水中的生日”等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讲述了这些普通工人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所表现出来的生活方式、价值选择和情感体验,从更深层次彰显出新一代石油人身上那种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这部以《抗洪救灾铸油魂》为题的新闻专题尽管没有波澜壮阔的场景、没有更多豪言壮语,但所展示出来的平凡采油人的故事一次次打动了观众的心。后来这部专题不仅被指定在中原油田抗洪救灾表彰大会上播放,还获得了2003年度中国石油电视新闻奖(新闻专题)一等奖。
2.改变新闻文风,贴近受众需求。
改变文风,需要在语言上力求新颖、活泼、质朴、自然、清新、明快,这同样是增强新闻节目亲和力的重要途径。新闻记者要改进传统的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文风,使解说词尽可能凸显口语化、生活化、趣味化的特点。
亲和需要平等,亲和需要尊重。新闻的亲和力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更不是模仿硬套出来的,它应当是从记者心灵深处自然流淌出来的。先有“心”的亲和力、“人”的亲和力,才会有“报道”的亲和力。这就要求电视记者永远有一颗为普通群众跳动的滚烫的心,真正做到心系群众、情系群众,真诚地为群众服务,做群众的贴心朋友。
(作者单位:中原油田广播电视中心)
亲和力的发言稿 篇9
亲和力作为人的基本素质,是人与人相处时所表现的亲近行为能力的具体体现,领导干部的亲和力是以个人为载体,以自身的品德修养和人格魅力在员工中产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从而获得信赖和爱戴,激发员工的工作潜能,在构建和谐企业中,作为领导干部,必须针对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加强自身基本素质建设,切实提升自身亲和力,充分发挥亲和力的“粘合作用”、“助推作用”、“催化作用”,积极推动企业和谐、健康、稳定发展。
一、领导干部的亲和力是构建和谐企业的“粘合剂”
1、领导干部的亲和力要体现在思想和行动中。作为领导干部要从思想上端正态度,从感情上贴近员工,架好联系员工的桥梁纽带,时刻关心员工,处处爱护员工,要用心去倾听员工的心声,尊重他们,尽力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当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合理安排他们的学习、工作与休息,努力去做员工的“爱护人”。
2、领导干部的亲和力要体现在尊重和包容中。作为领导干部,在安排各项工作中要经常换位思考,把“关心”员工作为基础,把“信任”作为对员工的奖赏,把“严格”作为增强员工的责任,把“自律”作为与员工交流的天平,把“同乐”作为激发员工的动力。形成领导干部员工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关爱的和谐关系。最终得到员工的尊重,赢得他们的信赖。
3、领导干部的亲和力要体现在诚实和守信中。要想得到部员工的拥护和爱戴,取信于员工至关重要。领导干部要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言行一致,守信如玉。在工作和生活中,对待员工必须坚持以诚感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努力去做员工的“解惑人”。
二、领导干部的亲和力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助推剂”
1、提升领导干部的亲和力可以产生“力臂”作用。领导干部是构建企业和谐、健康、稳定发展的带头人,又是员工意见的直接接受者,是“撬动”员工积极性的有效“力臂”,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领导干部在深入基层指导工作或开展调研活动时,总能在与员工的接触交谈中获得最真实的情况,收集最具体的问题,因而就能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员工的思想动态和心理愿望,从中找出企业发展和员工思想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既符合企业和谐、健康、稳定发展要求,又满足广大员工愿望的措施,这样犹如杠杆找到了恰当的支点,最终发挥“力臂”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加有力地推动工作。
2、提升领导干部的亲和力可以产生“轴心”作用。企业的和谐、健康、稳定发展总是在领导的指挥和带头下开展工作的,因而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不可置疑地起着“轴心”作用。作为领导干部只要深入员工中间,多与员工谈心交流,以亲和力带领员工,员工就会把领导当知己,视为可以信赖、敬重的人,就会自然围绕“轴心”转,就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企业发展遇到难题时,就会道出肺腑之言。提出好的建议,这样便会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3、提升领导干部的亲和力可以产生“动力”作用。在平时工作中,在关键时刻,尤其是遇到一些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领导干部帮助解决,当员工遇到办不好的事情时,领导干部要出面或指引帮助办好,当员工感到左右为难时,领导干部要既在思想上“解惑”,又要在实践中“解难”,把工作做到员工的心坎上。这样领导干部的行为作风,就会在企业发展中形成一种驱动力,员工就会从内心里钦佩,从行动上服从,从思想上靠近,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三、领导干部的亲和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催化剂”
1、领导干部的亲和力要在和谐班子中发挥作用。和谐的班子是和谐企业的前途,领导干部尤其是班子成员,必须在增强团结方面,注重加强沟通和联系,对待自己所分管的工作,要做到尽职尽责,相互取长补短,诚恳地欢迎其他同志的批评和监督。要坚持团结协作,严格组织生活,自觉维护班子的权威,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减少决策失误,要拧成“一股绳”,攥成一个“拳头”,形成“一种声音”,努力发挥领导班子的亲和力,以班子的和谐带动企业发展的和谐。
2、领导干部要努力构建公正、民主、诚信、友爱。以此增强领导干部与员工的亲和力,从而建立起相互沟通,相互包容,相互关爱的和谐企业人际关系。要坚持以人为本,真心真意地关心爱护员工,在员工切身利益的维护,身心健康的关心,家事、私事的问候和生活、工作的安排等各个方面,都要尽量体现人性化,让员工真正能感受到领导干部的亲和力,从而构建充满活力,团结友爱,和谐向上的领导
干部与员工的关系。
如何提高亲和力 篇10
1。做真实的自己
不好去扮演不实在的你。别人会很快看穿你的伪装,并失掉对你的尊敬。寻觅自个性格中的完美,在困境中发现自个的优点,发奋提高实在的自个,而不好发奋披上十分好的伪装。
2。你首先要喜爱你自个
如果你对自个的形象很差,就不好指望别人会喜爱你。在职场(中,尝试进行用心的自我对话,用一些实在的成就来鼓励自个,从而获得实在高效的动力,铺平通向成功之路。一路上不断自我鼓励,最终完成梦想。
3。形象就是现实
别人在你的脑海中有着怎样的形象,那就是他们对你而言的现实。反之亦然。给别人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形象,要远远比扭转一个坏形象简略。给别人留下好形象的同时,也就让别人感知到了亲和力。
4。在你所有的举动中散发出能量
你能付出多少,你就能收成多少。你个人的行为决定了你是会鼓舞别人,还是让别人灰心。让你散发出的能量实在而可爱,即使面临困难和挑战也不好放下。
5。好奇心会害死猫,但对沟通无害
展示你对别人的工作、生活、兴趣和观点的实在兴趣,换句话说,关心问询是与别人开始一段谈话的最好方法,持续你的好奇心,能够让你更有亲和力。你要注意让疑问投合对方想说的话,而不是问强人所难的疑问。
6。让倾听变成明白
如果你想让别人明白你、喜爱你,你有必要先真正倾听对方,明白对方想要说的。不好忘了,好的倾听不光要用到耳朵,还要用到眼睛和其他一些肢体语言。
7。让别人看到你和他们有多么相似
寻求一些共同的兴趣爱好和布景,共享一些经历和信仰,你就能找到别人和你的相似之处,帮忙你建立与他们的良好关联。人们喜爱和他们相似的人。
8。在别人脑中留下用心的记忆
相比之下,人们更简略记住你给他们带来的感觉,而不是你说了什么。如果你让别人感觉受到了威胁,体现得迟钝笨拙,或者在其他方面让别人感觉不舒服,那你就很难让他们觉得你有亲和力。
9。付出时不好计较报答
有无数种方法能够不计报答地帮忙别人,包含说新人,共享资源,帮人所难,提出劝告。付出的越多,你自然会收成更多。
10。要有耐性,不好急功近利
有亲和力的人,不会需求每次互动都取得作用。发奋的结果不必须会在这天立刻显现,大概开放看待每一次能够改善形象的机遇,不论是否立刻见效。
教师的亲和力是成功教育的基础 篇11
亲其师信其道亲和力教师是以育人为根本宗旨的特殊职业,它的工作对象是生动、变化着的学生个体。教师的职责就是要把未成年人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有鲜明个性的人才。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教师这一角色的功能,发生了质的改变。面对着呼唤人性的回归,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注重人格完善的现代教育,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尤其显得重要。
什么是亲和力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它是指“在人与人相处时所表现的亲近行为的动力水平和能力”。教师的亲和力是一种隐性资源,是教师在教书育人各个环节中的思想情感,语言行为与学生的融合程度,是教师在言教、身教等育人行为中所体现出来的亲切感和信赖感,是老师道德素养的基本要求。它可以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的亲和力呢?
一、以良好的师德影响学生
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师良好的品德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的道德比其它职业道德有更高、更全面的内涵要求。陶行知先生说:“学为师,德为范”。教师所特有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老师当作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板书、笔迹等。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严于律己,率先垂范。还要不断地努力学习,充实各方面的知识完善自己的人格,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并以高尚的品格,丰富的学识,整洁的仪表,得体的举止,文明、幽默的谈吐,积极向上的精神,严肃活泼的工作作风影响学生。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道,才能保证教育的实效。
二、以慈母般的情怀关爱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前提,也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开始。老师要像母亲一样真心实意地关爱每一位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关心他们的活动、成长,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心灵。努力给他们创造一种宽松的自由成长的环境,千方百计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老师不仅要关爱各方面优秀的学生,更要接纳、关爱那些学习、生活有困难,表现不够好的学生。坚信他们是暂时落后的,坚信他们是渴望进步的,坚信他们是有发展潜力的,给他们以帮助、温暖。把信任、期待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把爱心、赏识送给每一位学生,把赞扬、鼓励送给每一位学生,培养他们的学习情感,启迪他们的智慧,塑造他们的心灵。这样,学生会因此而信任老师,亲近老师,也会以真情回报,更加努力地学习,踏实地做人。
三、细处着手,用真情感动学生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当你对某个学生用尽了所有的办法,还不见效,感到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其实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爱。当发觉爱也不行时,说明爱得不真,爱得不够。”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去感动生命,用心灵去浇灌心灵的职业。“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无私地热爱每一位学生”,这些话很大,但需要老师做的事情却很小,很细。所以提高老师的亲和力,需要付出真情,从细处做起,即“润物细无声。”
老师的亲和力不是刻意去追求的,而是体现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个眼神,一个微笑,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老师在关注他,在信任他,在支持他。当学生不舒服伏在课桌上時,老师不是大声的责备他不专心听讲,而是去摸摸他的头看看是否发烧,并送去一杯开水;当学生因考试成绩不佳而不敢回家时,老师不是一走了之,而是给家长打电话说明情况或送孩子回家;当学生因自行车坏了不能回家时,老师可给学生零钱让其修好车或坐公交车回家;当学生因天下雨而回不了家时,老师可给他送去一把雨伞……老师的这些举手之劳,像一滴滴雨雾,滋润学生的心田,使学生倍感亲切,格外感动。学生会因此而“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道。
四、坦诚、公正地对待学生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学生是否认可老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是否尊重学生,处理问题是否公平。教师的亲和力就是要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消除偏爱因素,绝不能厚此薄彼。不能对各方面优秀的学生笑脸相迎,对一些后进生则横眉冷对。这样会极大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当他们的心灵受到伤害时,就会产生消极、自卑的心理,有的同学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故意违纪老师作对。因此,老师要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还要主动、坦诚地走进学生。特别是对待犯了错误或者还是暂时后进的学生,更要像对待朋友一样,与他们谈心、交心,努力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所需,发现他们的兴趣爱好,洞悉他们的喜怒哀乐,为他们排忧解难。一个学生只有感到老师在真正爱护他,信任他,帮助他时,他才会认同老师的言行,拆除师生之间心理防线,继而爱听你说话,爱听你讲课,爱帮你做事,很快乐地接受老师的教育。
五、以博大的胸怀包容学生
教师的亲和力不仅体现在对学生的尊重、关爱和帮助上,还体现在对学生的包容上。古人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大人是这样,孩子更是如此。
青少年由于年龄的特殊性,常常富于幻想,勇于实践,冒险,所以也常常有一些离奇的想法和做法,当然也容易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尤其是社会急剧变化的今天,教师与学生因角色、地位不同,最容易导致“错位”现象的产生。一般来说,学生对社会的各种“新潮”、“流行”或一些新的观念,会比老师更容易接受些,这就很容易导致师生在价值观上有的差异。
对此,老师不能武断地批评,粗暴地指责、干涉,而要善于理解,具体分析,正确引导,以包容的心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要给他们“跌倒了,再爬起来”的机会,也要给他们创造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机会。老师的包容会赢得学生的信任,感激,他们会积极地改正错误,再接再厉。
【亲和力的发言稿】推荐阅读:
领导的亲和力08-13
提高党报的亲和力09-10
亲和力放飞学生的心灵09-11
旅游亲和力的概念研究09-15
增强班主任的亲和力11-01
论节目主持人的亲和力05-22
提升时政新闻亲和力09-05
亲和力应如何去培养09-09
教师亲和力与数学教学09-12
亲和作用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