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税务文化的文化认同

2024-07-30

浅析税务文化的文化认同(精选8篇)

浅析税务文化的文化认同 篇1

浅析税务文化的文化认同

高干

(广东省龙门县国家税务局 办公室,惠州市 516800)

摘要:笔者认为,在进一步完善对税务文化认识的基础上,推进税务文化的认同应是下一步税务文化建设的主要发力点,税务文化建设将进入第二个阶段——文化认同阶段。推进税务文化的认同具有重要意义,推进税务文化的认同需要首先认清税务文化的文化认同主体,了解税务文化认同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然后采取有效措施推进税务文化的认同。

关键词:税务文化 文化认同 认同主体

近年来,全国税务系统各级部门以及税务学者、专家对税务文化建设倾注了不少心血,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税务文化建设活动,撰写了大量论著文章,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总体来说,税务文化建设的这十年还是处于对“税务文化”的认识探索期,这些年来人们更多的是在探索什么是税务文化,它的内涵、特点、作用是什么,怎样去建设税务文化;同时在认识的过程中开展各种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认识。笔者认为,这个阶段到《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税务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提出,取得了一个阶段性的总结。《指导意见》对税务文化建设的意义、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进行了系统的概述,是对第一个阶段各级税务部门实践活动和学者、专家的理论观点进行了概括总结。笔者认为,在进一步完善对税务文化认识的基础上,推进税务文化的认同应是下一步税务文化建设的主要发力点,税务文化建设将进入第二个阶段——文化认同阶段。

一、税务文化的文化认同主体

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整体,按照人类学家泰勒(E.Tylor)的定义,文化包括知识、信仰、道德、艺术、法律、习俗,以及其它个人成为社会成员而习得的能力和习惯。i 文化认同是指社会成员在接受、学习、获得和运用不同内容和形式的知识、能力和习惯等文化内涵的社会心理过程。人们认同什么样的文化,就意味着他们会持有相应的价值观,而什么样的价值观,又会影响和支配人们的社会行动方式。每个时代都会有主流的文化及其价值观,它构成一个社会在一定时期的认同基础,也是把人们有机联系起来的重要精神支柱和框架系统。如今,世界已进入现代化、全球化的时代。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代表文化从传统向现代的变迁过程,现代文化思想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并为大家所认同。当前中国社会的文化认同同样面临着现代化、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多元化的冲击。中国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社会主义文化及意识形态虽占据着主导地位,但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面对的文化多元化的冲击力也将越来越大。ii 我们目前所要建设的是中国社会主义税务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一种中国特色的现代税务文化。现代社会主义税收文化的认

同,是对社会主义税收文化的价值认可。刘绪义教授认为由于税务本身的特点,它涉及到一个国家的所有成员,因此,现代税务文化建设必须由全体纳税人来共同参与。现代税务文化建设的主体要由收税人(即代表国家执法的税务干部)、纳税人(即全体公民)、用税人(即政府)、协税人四大主体构成。iii 那么我们现在所讲的税务文化的认同主体则更大,不仅包括我国目前的全部涉税主体,还应有全世界的各政治体、经济体、文化体,以及未来的文化认同体。我们要建立的税务文化是要得到社会普遍接受的文化,是要得到价值认可的文化。税务文化是一个开放的体系,税务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我们的税务文化建设不能只停留在税务机关行政部门的文件中,也不能只局限于论著文章中,我们要建设的税务文化是要为内外所接受,为今明所认可的文化。这里所说的内外既包括税务机关和纳税人,也包括国内和国外。

首先,税务机关作为征税主体,承担着税务文化建设的主要责任,也是税务文化的主要认同主体。税务机关要清楚认识税务文化的内涵,建设的税务文化要为基层税务干部职工所接受,无论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还是物态文化都要得到税务干部职工的认同。税务机关要在工作中以这种税务文化为指导,形成相应的价值观念、职业道德、管理制度、行为规范以及建立各种物质形式。从而发挥税务文化增强税务干部整体凝聚力,提高税务干部素质,促进税收事业发展,优化税收发展环境等作用。

其次,纳税人(即全体公民)作为纳税主体,是国家税收的贡献者,也是重要的税务文化认同主体。纳税人为国家贡献了税收,理应得到相应的权利。而我们的税务文化更是要让纳税人所认同的文化,纳税人认同了税务文化的价值,才会更主动承担起纳税的义务。社会主义税收文化为全体公民所认同,也才能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

第三,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中国经济的开放式发展,世界主要政治体,经济体和文化体也成为了中国社会主义税收文化的文化认同主体。各国的税收制度不同,税收理念也有差异,但是在全球化大环境下,一国的税收文化必须为他国在承认差异的前提下有所认同。税收在国际贸易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的税务文化被世界所认同,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对外发展。

第四,虽然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但是文化本身具有传承性,因此税务文化也必然要有其未来的文化认同主体。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税务文化也将在不断地否定中逐步发展,将来的税务文化建设者将在否定中传承我们今天的税务文化,在否定中有认同。

二、税务文化认同的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税务机关和研究人员在税务文化的建设中也有提出税务文化的认同问题,如《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增强税务行为文化的鲜活性、亲切感、认同度;湖北省地方税务局课题组提出要提高全系统对税务文化建设重要性及其内涵的认同感iv;吉林省集安地税提出增强干部对地税文化建设的认同感v;等等。可见关于税务文化的认同,人们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应该看到,人们的认识还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局限性,重视程度还不够。

1、认识不到位,缺乏全面理解

目前,我们还没有形成对税务文化认同的统一认识,有的缺乏认识;有的是认识存在片面性,理解模糊。有些税务部门忽视了纳税人等其他认同主体对税务

文化的认同问题,只是认识到了要增强税务干部职工对税务文化的认同,但认同的内容又只是税务文化的部分内容,存在很大的片面性。有些税务部门错误的认为税务文化建设就是仅仅做好文体活动,丰富干部职工业余文化,没有认识到税务文化的核心价值,对税务文化缺乏全面理解,与目前税务文化建设的要求很不相适应。

2、认同程度不平衡,且整体上水平较低

税务文化的认同程度是不平衡的,一般来说,发达地区的税务文化认同水平要高于落后地区的税务文化认同水平;上级税务部门税务文化认同水平要高于下级税务部门税务文化认同水平。大部分税务部门的税务文化认同水平偏低,而经济落后地区的基层税务部门的税务文化认同水平往往更低。经济落后地区的基层税务部门由于条件相对较差,税务干部的工作热情和纳税人的纳税意识相对较低,更需要发挥税务文化的引导辅助作用,但税务文化的认同度又较低,税务文化的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

3、宣传不到位,定位不准确

由于对税务文化的认同主体认识不准确,好多税务部门认为税务文化建设就是税务机关内部的事,甚至认为就是税务机关行政部门的一项汇报工作,税务干部职工对税务文化建设不认可,纳税人不知道税务文化为何物,更谈不上认同。造成这种现象,可以说我们对税务文化的宣传力度还不够,方式方法也不是很正确,宣传对象的定位还过于狭隘。

4、文化的认同作用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文化认同,尤其是对外来文化价值的认同,足以瓦解一国的政治制度、一民族的凝聚力。本国人民对自身文化的强烈认同,既是该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精神力量,又是使民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内在因素。反之,如果失去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失去对本民族文化的信心,那就只会给本民族带来灾难。vi 我们在对外贸易中,没有足够重视税务文化的输出,如果我们多一分努力加强他国对我国税务文化的认同,也许就会少一分经济摩擦。我们的税务文化建设也不能只考虑当代,应充分考虑其传承性,定位要更加高远,体系要更加科学严密。

三、如何推进税务文化的认同

推进税务文化的认同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根据税务文化自身的特点,针对税务文化的认同主体,借鉴可以学习的经验方法,采取一切有力的措施,推进税务文化的认同。税务文化不是教条和口号,它必须得到广泛认同,落实到社会实践中,才可以实现其真正的意义。笔者认为,推进税务文化的认同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税务文化建设的参与度

税务文化要得到认同主体的广泛认同,首先要在税务文化的建设阶段,就应该创造各种机会让认同主体尽可能的参与进来,共同探讨、共同建设,让认同主体知道税务文化是怎么产生的,让基层税务干部职工、纳税人等主体给税务文化如何发展提出意见。如果认同主体广泛参与到了税务文化的建设中来,他们对于

自己参与建设的税务文化的认同度将极大提高。要提高税务文化建设的参与度,关键要健全参与渠道,提供参与机会,调动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如开通参与网站、论坛,短信平台等,做问卷调查,设置意见箱等,需要注意的是,即要提供提建议的平台,也要完善信息反馈平台,参与者的意见得到回复,才能够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让认同主体成为建设主体,通过建设实现认同,通过提高参与度来提高认同度。

(二)提高税务文化的宣传力度

要想让人们认同税务文化,必须让他们知道何为税务文化。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让那些没能积极参与到税务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人也认识到税收文化,了解税务文化,然后去认同税务文化。首先要健全税务机关内部的宣传机制,要让税务系统的干部职工都能够去认识税务文化。其次,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税务文化,如利用报刊、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多种途径搞好宣传工作,让更多的纳税人了解税务文化。税务机关和其他政府部门是税务文化宣传的主导者,要在税务工作和政府工作中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在外交和经济活动中,也要加强我国税务文化的宣传,让外国了解我国的税务文化,求同存异,减少税收争端。

(三)税务机关要以身作则,忠实遵守税务文化的价值观

税务机关作为税务文化的建筑师,承担着税务文化建设最重要也最直接的工作,要塑造税务文化,税务机关先要把自己塑造成税务文化的楷模,税务机关的行为对税务文化的广泛认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税务机关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忠实遵守税务文化的价值观。税务人员要做到团结互助,爱岗敬业,清廉正直;税务机关要不断优化服务,不断加强学习,创新管理,切实改善政风行风。通过良好的税务形象去证明税务文化的作用,从而带动广大纳税人对税务文化的认同。反之,如果税务机关把税务文化当成形式主义,对建设活动敷衍了事,政风行风得不到纳税人的认可,那么,和税务机关亲密联系的税务文化肯定也不会得到广大纳税人的认同。

(四)必须关注细节,做好税务文化活动

税务文化的认同要从从点滴做起,从细节做起,执行是税务文化能够发挥功能的利器,没有执行,再好的文化也只不过是五彩的肥皂泡;细节可以衡量税务文化建设的成败,关注细节,使税务文化得到广泛认同。在税务工作中真正做到征纳和谐,互相尊重,关心基层税务人员的职业生涯成长,切切实实尊重纳税人的地位,全面提高服务质量。税务机关要多通过象征性的行为、语言、故事和范例等各种方式在各种场合向社会传输税务文化的价值观。要进一步开展好税务文化活动。一方面,税务机关内部要围绕税务文化积极开展和组织思想性教育、文明评比、业务技能、文艺、体育等娱乐活动,如开展形势教育、法制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学习、税收业务比赛、征文比赛、摄影比赛、书法比赛、运动会、野外游乐等。另一方面,税务机关要多开展面向全社会的税务文化活动,和纳税人一起互动。如税务文化征文活动、沙龙、趣味运动会、文艺演出、演讲比赛等。通过活动,把税务文化蕴含其中,让税务干部职工和其他社会成员在亲身参与的活动中,感受税务文化的丰富内涵,认同税务文化的价值。

(五)加强对其他文化先进推广经验的学习和借鉴

虽然我国的税务文化有其自身的特点,有别于其他任何文化,但是在各种文化的推广中有其相通之处,因此在推进我国税务文化的认同过程中,要积极学习和借鉴其他文化的先进推广经验。第一,学习借鉴一些兄弟行业的文化推广经验,如文化教育、政法、工商、银行、保险等行业,举办跨行业的文化论坛,加强行业间的文化推广交流。第二,学习借鉴先进企业文化、品牌文化的推广经验。目前,有许多跨国公司、民族企业的文化推广做得很成功,靠企业文化、品牌文化征服了众多的消费者,税务文化的推广也可从中吸取适合自身的经验。第三,学习借鉴他国先进税务文化推广经验。我们要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学习国际上的先进税务文化和他们的推广经验,在学习中加强交流,促进彼此进一步的认同。总之,我们要学习一切可以学习的经验方法,来完善我们的税务文化,推进我国税务文化的认同。

【注释】

i 参见[英]泰勒著,连树声译,《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参见陆益龙、邢朝国,《文化多元化与社会认同》,载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报告》2009年。iii 参见刘绪义,《论构建完整的现代税务文化建设理论体系》,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 2009年。iv 参见湖北省地方税务局课题组,《社会转型背景下的税务文化建设研究》,2008年。v 参见董树杰、邹德明,《关于加强税务文化建设的思考》,集安地税简报 2005年。vi 参见马文琴,《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教育》,《教育学术月刊》2008年。ii

【参考文献】

[1] 邓泽文:《论税务文化的构建》,厦门大学所示学位论文,2006。

[2] 陆益龙、邢朝国:《文化多元化与社会认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报告》2009年。

[3] 邱红松、李四平、王国华主编:《中国税务文化通论》,经济日报出版社,2008年。

[4] 刘绪义,《论构建完整的现代税务文化建设理论体系》,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 2009年。

浅析税务文化的文化认同 篇2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中国文化认同教育的必要性

1.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需要。当前,我国大部分大学生对四书五经、古典名著缺乏足够了解。进入大学之后,又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专业课与英语学习中。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深受英语文化的感染,逐渐淡化了对母语的认知。这就导致当代大学生的中国文化素质普遍较低,道德观念逐渐下降管,价值观混乱,人文精神失落。因此,当代大学生必须阅读中国文化书籍,系统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知识,从中汲取有益营养,增强自身的文化内涵。进而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发自身的爱国热情,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人文修养。

2.适应文化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民族、不同形态的文化相互依存、彼此渗透,大学生生活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无疑要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开始对本民族文化妄自菲薄,甚至横加指责,认同感逐渐下降,盲目崇拜外来文化。这种民族文化的认同危机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复兴。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肩负着振兴祖国的历史重任,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这种认同危机令人担忧,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教育,让学生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也关注、热爱、认可本民族文化,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文化多元化的需要。

3.增强大学生民族情感的需要。我国有悠久的文化发展历史,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当今的时代形势下,西方文化不断冲击这本民族文化,因此,若要抵制外来文化的侵袭,就必须弘扬本民族文化。以英语为载体的西方文化固然有其优秀之处,但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中华文明所蕴含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也是其他文化无法取代的。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必须提升学生的民族意识,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性,结合现实需要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进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怀。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文化认同教育的策略

1.开展多种课外实践活动。若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中国文化的渗透,就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英语教学的课堂时间很有限,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参加一些课外实践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中国文化信息,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例如,可以聘请相关专家开设文化讲座,系统的为学生讲解中国文化和英美文化。在讲解过程中要英汉相辅、循序渐进,采取有效途径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中国文化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英语教学中为学生推荐一些介绍中国文化的英文作品,或一些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英文电影,例如李安导演的《饮食男女》和《推手》,或中央九台的一些英语节目。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戏剧表演、英语角、中国文化英语演讲赛等,以此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2.完善教学大纲。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材中,对中国文化的介绍都是零散的,缺乏必要的系统性,这不利于学生全面了解中国文化。因此,为了正确指导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教育,必须完善英语教学大纲,将中国文化放在首要位置,把增强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作为重要的英语教学目标。目前,中国文化项目纷繁复杂,在制定英语文化教学大纲时,要充分考虑到文化教育的层次性、阶段性、目的性和多维性。英语教师要在教学的各个阶段都加强对中国文化的教育,逐步提高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将中国文化分层次纳入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在大纲词汇表中安排大量的中国文化词汇。

3 . 加强中西文化对比。为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当合理设置文化教学内容,加强中西文化对比,促使中国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英语教学中,从课文话题切入,凸显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比它们的异同点,以增强大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同时,教师要在对比中西方文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隐藏在各个层面的价值观和文化意蕴,让学生意识到中国文化的价值和内涵,从而自觉调整文化观念,从心理上接受和认可中国文化,当然,同时还要及时吸取外来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以此丰富和充实中国文化。

4.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在我国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有许多与英国国家文化相关的课程,如英美文化、英美国家概况等。但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英文课程却非常少,部分学校以选修课形式将中国文化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可见,在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中并为充分体现中国文化的重要性,这对中国文化发展及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是极为不利的。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将中国宗教、文学艺术、哲学、社会风俗、历史等文化内容纳入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具体到英语教学中,教师还应当实时加入中英文化的对比内容,以此增强英语专业及非英语专业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例如,在英语阅读课中,融入一些有关中国文化的英文译本,或一些由中国作家创作的关于中国文化的文章;在听力课中,引入中央电视台九频道的英语节目,或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内容;在口语翻译课中,要安排学生联系一些与中国价值观、政治、宗教、民俗相关的材料,以此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这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中国文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浅析税务文化的文化认同 篇3

关键词:企业文化;组织认同;影响

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令不同类型组织企业之间在人才保留及引进方面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如何通过有效手段提升员工对于企业的信任度,通过员工组织认同来保障企业在市场环境中的竞争水平,已成为每一位企业管理者需要严肃思考的课题。结合众多实践经验的整合结果可以看出,企业文化是影响员工组织认同感的重要因素。

一、企业文化概念辨析

对于企业而言,正确的企业文化可以对自身的发展、经营、管理起到正向推动作用。相反,错误的、发生偏离的企业文化会对企业在市场环境中的长远发展构成阻碍。可以说,企业文化是现今社会环境中任何一个企业的灵魂所在,区别于明显层面人们可见的企业经济效益,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笔可贵的、不可或缺的隐形财富,其可以起到推动企业长期发展的作用。企业文化所包含的内容颇为丰富,但无论哪一个企业、哪一类行业的企业文化均具备一个明确的核心思想,这也是企业文化给企业带来的核心价值观及精神认知水平。

(一)何谓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随现代经济体制的变化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所谓的企业文化指的是组织由一些具有企业内涵的符号、处事方式、仪式、等元素组成的彰显企业形象的文化表现手法。在近年来的商业领域教育活动中,企业文化占据重要内容的位置。通常情况下,企业文化可以理解为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自主创造的自身企业特色的精神表现及财富形态。就其内涵可以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等,上述几项企业文化的内容中,价值观念是核心成分。

理解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需要从其概念理解层面入手。对于企业文化的理解可以从广义、狭义两方面进行。广义来讲,企业文化蕴含着文化一词的固有属性,即企业在历史实践过程中所积累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体;而从狭义来讲,企业文化包括企业发展的意识形态、组织机构、经营管理制度。回顾市场经济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发现,企业文化一词并非初期便与企业经营同时出现的,经过不断的实践、历史的不断前行,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才逐渐被人们发现并给予重视。

从企业文化的构成角度理解这一名词的概念,可以将企业文化按纵向分解为三个阶段的定义解释:表层“硬文化”、中层“制度化”、深层“软文化”。表层“硬文化”是指处于表面层的物质文化,包括企业的厂容、厂貌、机械设备、产品制造、外观、质量等人们肉眼可以察觉的因素的状态;中层“制度化”指的是处于中间层次的制度文化,具体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人际关系、各项规章制度、企业纪律等;深层“软文化”指的是处于核心层位置的企业精神文化,这一部分也是企业文化的关键之处,其包括企业内部员工的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群体意识、职工素质、企业优良传统等,我们也可以称之为企业精神。

企业文化可以说是企业一系列经营行为发生的准绳,无论是企业的管理者或是基层员工,都需要以企业文化的核心思想为自身工作行为的参考标准。也就是说,企业文化随不断发展,逐渐变为需要企业内部全体人员共同遵守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经营理念,这些都是带有企业本身的组织特点的。不同企业间的企业文化均不相同,这也是不同企业在市场上占据一定地位的砝码。企业在为自己定位企业文化时,可以参考成功企业、成功管理经验、成功经营效果的企业的文化,但如若完全生搬硬套,不考虑自身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存在的差异,那么企业文化便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二)企业文化存在的意义与作用

如今的市场环境与过去的市场环境相比,区别十分明显,其中最为突出的变化在于企业之间竞争力度的不断攀高,众多企业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中赢得一席之地?这一问题的答案不仅在于自身经营水平的高低,更与企业是否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员工而言有着双赢效应。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企业文化是经营哲学与企业价值观念的指导。经营哲学对于企业经营生产活动而言存在直接且明显的指导效应,这种作用也表现在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影响中,企业文化可以依据经营哲学指导员工采用更为合理、科学的方法进行生产经营工作。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念体现了企业的价值取向,可以透过企业文化令员工做出对事物的具有共识性的评判。也就是说,企业的领导者和员工都需要遵循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的导向,为其所认定的价值目标去行动、去努力。

其次,企业文化指引企业目标。所谓企业目标指的是企业发展的方向,缺乏正确、明确企业目标的企业势必发展道路比较短。有效的企业文化可以从实际层面入手,以具备科学性的态度确立企业的发展目标,而这一目标是具有可行性的,企业成员在这一目标的引导下从事生产经营工作。

再次,企业文化可以通过有效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对员工的行为予以约束。从精神层面及表层两方面同时入手,严肃企业规范与工作氛围,在无形中对企业员工的工作、行为产生约束效应,在提升员工职业素养的同时,不断完善企业整体的工作环境。

二、员工组织认同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

企业内部员工的组织认同指的是企业成员在行为、观念、情感等众多方面与企业本身具有高度一致性,即员工认为自己在组织具备责任感及依赖感,这种心理感受会直观表现在员工日常工作中的行为上。具有组织认同的员工会对企业的发展形成动力,也会对企业的正常运营给予支持。而缺乏组织认同的员工会由于自身的懈怠、观念偏差而从基层开始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认识组织认同

组织认同这一概念的提出原则在于对企业成员个人特质的考虑。组织认同感包括五项主要内容:使命感、归属感、责任感、荣誉感、成就感。一般情况下,组织认同感受包括价值、文化、团队三方面的情感一致。也就是说,组织认同包含价值认同、文化接纳、组织承诺、团队融合四项主要内容。其中,价值认同指的是员工对于企业的核心价值、核心理念、核心精神、经营宗旨持有认同态度,并在日常工作行为中与客户、同事等的接触过程中,自发实践其所认同的价值理念;文化接纳指的是企业成员可以自主了解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的精髓渗透进自身的工作环境中,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接纳企业文化的员工会在其工作领域内,积极主动地传播、丰富、创造企业文化;组织承诺指的是员工对企业、对工作的感情投入较大,在工作过程中自发培养起与企业共存的主人翁意识。换言之,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可以令其将企业当成自己的家;团队融合是指员工可以通过积极的沟通、支持性的态度、认真负责的工作风格,融合进团队中,在团队成员间建立起相互信任,形成具有团队特色的工作默契。

依据已有关于组织认同的成熟研究观点,可以将企业内部员工组织认同的水平分为四级:缺乏、一般、好、很好。其中,缺乏组织认同是指员工对于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认同度较低或几乎不认同,员工与企业之间无法通过有效媒介产生心理共鸣,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仅仅将眼光集中于个人的得失,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的使命感不强;一般程度是指企业对于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基本认同,可以在心理层面产生共鸣效应,对于企业的发展及个人得失之间可以做到很好的权衡;好的组织认同感评价认为员工对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具有高度认同水平,为自己所处的企业感到骄傲,同时,具备这种等级组织认同感的员工通常主人翁意识明显,在工作、行为等方面均会对其可能对企业产生的影响予以考虑;很好的组织认同感水平较上一级在程度上更加强烈,员工对于企业的归属感及使命感非常强烈,可以说是企业价值与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团队融合度非常高,团队间的工作默契也非常明显。

(二)组织认同的重要性

组织认同可以增加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凝聚力。组织认同感的产生源于员工的人为思想、感情,因此,必要的组织认同感可以促成企业中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和睦工作氛围,这一和谐气氛可以强化员工的企业团队意识,无形中明显提升了员工朝向企业的向心力。同时,以共同价值观念为准绳的凝聚力的提升,势必会推动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长足发展。

共同的组织认同感可以使企业员工感到自己存在和行为的 价值,迎合了人追求、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生活目标。这种满足人内心需求的效应对于员工工作激情的提升有明显作用。换言之,组织认同可以提升企业的幸福指数,这里所说的幸福指数不仅仅是员工以个体身份表现出的精神满足感,更是企业以组织身份彰显的内部和谐特征。

组织认同感可以在企业各个部分、各个员工之间调适可能出现的矛盾、不足等现象及情绪。也就是说,员工之间情感上具备的具有一致性的组织认同感可以促进企业与环境、顾客、社会甚至国家之间的不协调、不适应。

三、企业文化对员工组织认同的影响

从企业文化的现实映射看,企业文化与组织认同感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依据调研结果与实践经验的结果,笔者将企业文化与员工组织认同感的关系从感情、理性两方面同时进行总结,如下:

第一,企业文化可以有效激发企业员工对于工作的使命感。任何一个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都遵循统一的责任目标及使命,企业的使命感可以说是企业内部员工工作的目标、方向。而企业文化恰恰可以对于企业员工使命感的增加起到推动作用。

第二,企业文化可以增加员工对于企业的归属感。正确、有效的企业文化可以通过企业价值观的传播、提炼,令不同个性、不同特点的员工逐渐形成具有统一性的追求梦想,这一梦想与企业的发展方向十分接近。也就是说,企业文化可以帮助员工在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同时,推动企业的整体发展。

第三,企业文化可以凝聚员工的责任感。企业的正常运营离不开具备责任感的企业员工的共同努力,因此,企业需要通过大量的资料以及文件宣传者的工作,提升员工对于责任感重要性的认知水平。企业管理者需要向企业所有成员传递正确的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团队意识,使得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可以清楚认识到企业是全体员工共同拥有的组织。

第四,企业文化可以赋予企业员工荣誉感。人性中对于被肯定、被表扬一直持有憧憬欲望,而在工作环境中,这一特性也同样存在。每一个员工都需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工作领域做出成绩,以追求个人在企业中的荣誉感为目标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业务水平,从而提升企业整体的综合水平,助力其在市场体制环境中的顺利发展。

第五,企业文化可以帮助企业员工实现成就感。企业的发展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任何一个员工的生存与发展。合理的企业文化可以帮助员工建立起对企业的繁荣引以为豪的思想,从而促进企业员工更加积极努力的进取。企业内部员工对于企业的成就感越大,这种正向效应便会越明显。

四、结语

目前我国企业环境中,对于组织认同的注意力相对于企业文化而言存在不足,这会对企业发展形成制约,企业管理者及领域内研究人员需要加大对组织认同及其与企业文化间的关联的研究力度。

参考文献:

[1]何立.企业不同类型组织文化对员工组织认同与工作投入的影响作用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10).

中外文化认同感 篇4

1104042036 管月 会计112班

认同感表示赞同,欣赏。文化认同感则是关于文化领域的一种认同。一般的,文化认同感指的更多的是一种文化归宿感。对中外文化的认同感,应基于对中西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之上,而中西方文化更多的表现在差异性方面,差异性最突出的是人文与审美观念的不同。

人文上说,由于中西方文明起源的差异,加上相对封闭而又漫长的发展过程,导致中西方文化在核心理念上有着本质上的差异。中华文化注重“仁”,即儒家思想,君权神授的观念曾影响着五千年的文明史。而西方文化在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和基督教文明的熏陶下呈现出多元的文明史,崇尚自由平等“自我”的观念深入人心,这种强调个人自由,不受约束的观念使他们的思想更加开放,创新能力更强。这也是中西方文化最大的不同之处。

在日常生活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是随处可见。例如饮食习惯、交流方式等等。这里就以中西教育的不同来谈。中国的教育注重的是给学生们不断地灌输知识,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个学习机器。而西方的教育所注重的是能力的培养,这样培养出的才是真正的学生。教育首先是一个名族的希望,有希望的民族一定是能够不断创新的民族,在这一点上中国的教育可以说是失败的。中国的学生从小就喜欢遵循“规则”、“标准”。这本身没错,但是刻板的遵循原则就使得他们缺乏大胆的想象和创新。这与长期形成的教育模式有关,也与中国文化的“保守”有关。

虽然中外文化之间有着种种差异,但世界是个圆,文化的交流从古至今从未间断。从古代郑和下西洋,鉴真东渡,丝绸子路的开辟,到近代百年的荣辱史,西方文化以或主动或被动的方式融入中华文明。在如今这个信息交流越来越快捷、越来越频繁的社会,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也越来越深入。民族与国家的接线慢慢被淡化,中外文化的差异也在慢慢缩小。

经济的全球化,加速了文化的融合。有人认为这是种文化的入侵行为,但我觉得所有的文化始终都应该是不断摩擦的,我国古代一直是个开放文化,这是你我都无法改变的摩擦,这种文化摩擦,好比大家共同讨论问题,允许表达各自的意见,最终大家都是受益者。小到普通市民百姓,年青的一代吃着肯德基的汉堡,穿着牛仔裤,开着外国进口的小轿车,看韩剧,学外语,读莫泊桑的小说,过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种种日常生活的表现,我们可以感受到西方文化被年轻人崇拜着,接受着。大到国家,国家歌剧院里的俄罗斯芭蕾舞蹈团为我们上演芭蕾艺术,首都举办的中俄文化交流节,中国—阿拉伯国家文化艺术节等大型活动体现了文化的友好交往。同时,我们学他们的自由平等思想,学他们完善的道德法律体制,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二大上强调的民族危机意识也是西方社会普遍民众的共有意识。在生活上,我们学习他们的社会管理体制,研读他们的经济管理著作,共享全球化的精神资源。我们欣赏他们文化中闪光的一面,推崇人性至上的理念。不可否认的,在学习过程中,一部分人沦为了文化摩擦的牺牲品,马诺的“我宁可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引来无数非议,拜金女的出现,90后的个人主义,崇拜西方的生活导致的出国热等无数西方腐朽思想被潜移默化的植入,现在的少年都不喜欢接受传统教育,都有类似于反叛的心理,这也导致了不少人对自己文化的否定,恰好有这时有外来文化的填补,这不利于我们对中国文化的继承,经济的政治跟文化的基础,这些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自2008年起,我国调整了节假日休息时间,从中看出我国对文化的逐渐重视。

对于本国的文化,我们更应该抱以好奇心去学习去传播去继承,而不是死守陈规,在原地打转,更不应该去强硬地抵制外来文化,试图来解决自身文化的衰退。这里有个故事,时间是在几千年前的春秋时期。当时最流行的音乐叫郑乐,跟现在的好莱坞电影差不多,各国

共 2 页 第 1 页

王侯都听得如痴如醉。一心复兴周礼的孔子不乐意了,觉得这是在搞文化侵略,派了一个叫子夏的学生去找魏文侯,说哥们儿你不行啊,怎么能被这些玩意洗脑呢?魏文侯老老实实承认:“国产音乐太烂了,听不进去,还是人家的好听啊。”子夏义正词严地教育了半天,最后被魏文侯客客气气送出门去,抵制郑乐活动遂无疾而终。孔老夫子听到这个消息,痛心疾首,觉得华夏已经礼崩乐废,简直没救了——然后中华文明又延续了几千年,一直活蹦乱跳地存活到了今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是抵制郑乐还是抵制外国货,都搞错了一件事:决定文化价值的,不是它的国籍,而是它本身对人民群众的吸引力。文化这东西,其实很像生物进化,适者生存。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个几千年不在话下;人民群众爱答不理的,能过个十几年不被遗忘都算是造化。拿佛学举例。你看唐僧牛不牛?他留学印度十几年,带回了理论无比严谨、内容无比内涵的唯识宗,可惜老百姓觉得麻烦,背不下来,只传了区区两代便衰落了;真正传承千年大行于世的,反而是不立文字、拿微博段子忽悠人的禅宗——这就是脱离群众和贴近群众的结果。因此,想要更好的继承发展自身文化,该做的不是去声嘶力竭地提醒广大军民警惕美帝阴谋,去烧毁每一张好莱坞的正版DVD,去砸烂每一家肯德基和麦当劳,而是要用更精彩、更出众的文化把观众抢回来。更应该设法让别人喜欢上你的东西,而不是去决定别人应该喜欢什么东西,如此而已。用易中天先生的话说,要用共同价值兼收并蓄各民族不同文化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航母,乘风破浪,驶向公海。那将是一个广阔的天地,一个美好的未来!

多元文化认同主题班会设计 篇5

班会设想: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学生受到许多外来文化的冲击,同学们和其他文化的距离拉近了,但有些同学迷失在其他文化中,对本民族文化不了解或不屑于了解;有些同学对外来文化持有偏见,采取防卫的心态;有些同学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由于语言问题以及价值观的差异会使得沟通产生困难,因此,我们要对其进行恰当的引导,才能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新一代中学生班会目的:

1.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能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2.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对本民族的文化有强烈的自豪感,同时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能够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拥有开放的胸怀。

班会准备:

请学生课前通过网络、书报、杂志等途径,搜集各个国家、民族有关节日、饮食、服装、音乐、标志和代表人物等材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上的知识,更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实现学习目的。

活动方法:

通过资料搜集、材料交流、课堂讨论等方法,感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树立对文化差异的正确态度。

班会过程:

一、引入话题

同学们:日益扩大的开放,频繁的国际交往,先进的交通和通信工具,把世界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偌大的地球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在不断扩展的交往中,了解外国的文化、风俗,吸取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善于与不同国家、民族的人交往,成为当代“地球村”村民必备的基本素养。请同学们来领略下多姿多彩、璀璨迷人的世界文化!

二、感受丰富多彩的文化

活动一:我国的节日文化(板书)

师:同学们,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有一些传统的庆祝或祭祀的日子流传至今,成为我们今天的节日,大家说一说:我们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烈的节日有哪些?它们都有什么意义?在这些节日中,有哪些传统食品?

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略)

(附)我国五大节日名称、来历及传统食品

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等,民国时期,把农历的一月一日称作春节。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敝,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北方吃饺子南方吃年糕

中秋节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吃月饼。

端午节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或谓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干楚襄王九年,报国壮志未酬,投汨罗江而死。端午节的第二个意义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来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端午节的第三个意义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吃粽子饮雄黄酒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又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因此,重九就叫“重阳”。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残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的。饮菊花酒吃重阳糕

清明节春秋战国时期,晋献公之子重耳流亡出走,受尽屈辱,一起出奔的臣子,只剩下几个忠心耿耿的人,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了一块肉,用火烧热了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他一次猛然忆起旧事,差人请介子推,但介子推已背老母躲进绵山,晋文公下令烧山,介子推和老母抱树被烧死,为纪念介子推和其母亲,晋文公把放火烧山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禁忌烟火,只吃寒食,就是清明这一天。吃寒食

活动二:说说外国的节日文化(板书)

1.议一议、说一说外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

同学们:外国的节日,你熟知或喜欢的有哪些呢?

学生讨论回答:(圣诞节(12月25日)、愚人节(4月1日)、情人节(2月14日)、母亲节(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父亲节(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万圣节(11月1日)、感恩节(美国,11月最后一个星期4)、春节(阴历一月一日)等等。

2.同节不通俗

师:同学们,不管是世界上哪个国家的人们,都对新的一年充满美好的希冀。在这除旧迎新的日子里,你们知道其他国家都是怎样迎接新年的到来的吗?你知道他们都有怎样的风俗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课前搜集的各国春节风俗。

一组:英国新年:争着打井水深夜迎亲友

在英国,公历元旦虽没有圣诞节那样隆重,但在除夕夜和元旦,还是根据当地的风俗匀惯开展种种庆祝活动,以示送旧迎新。英国人在除夕的深夜,常带上糕点和酒出去拜访,他们不敲门,就径直走进亲友家去。按英国人的风俗,除夕千夜过后,朝屋里迈进第一只脚的人,预示着新的一年的运气。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黑发的男人,或是个快乐、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将全年吉利走好运。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浅黄头发的女人,或是个忧伤、贫穷、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将遭霉运,会遇上困难和灾祸。除夕在亲友家作客的人,在未交谈前,要先去拨弄壁炉的火,祝福主人“开门大吉”。英国的新年庆祝活动大都在除夕火夜举行,“迎新宴会”,便是其中之一,这种宴会分“家庭宴会”和“团体宴会”两种,宴会通常从除夕晚上8时开始中直至元旦凌晨结束。宴会上备有各种美酒佳肴和点心,供人们通宵达量地开怀畅饮。午夜时分,人们打开收音机,聆听教堂大钟的新年钟声,钟声鸣响时,人们一片欢腾,举杯祝酒,尽情欢呼,高歌《往昔的日光》。“除夕舞会”则是另一种庆祝活动。

由当地的旅馆和舞会,夜幕降临。人们身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杰到这些装饰一新的灯光辉煌的舞场,在美妙的乐声中翩翩起舞,成千上万的人群,还云集到各个广场,围绕着广场中心的喷泉和厄洛斯神象,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电视台还在广场做现场直播,让在这家“守岁”的人也共享欢乐。

新年打井水是英国中部乡村流传已久的风俗,据说第一个打到井水的人是新一年的有福之人,打来的水则是吉祥之水,所以元旦一大早,人们就争先恐后地拎着桶,向井边进发。

二组:德国新年:钱包放鱼鳞钟响跳椅子

德国的新年,庆祝时间前后有一周。这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摆上一棵枞树和可树,树叶间系满绢花,表示繁花如锦,春满人间。德国人在除夕午夜新年光临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钟声一响,他们就跳下椅子,并将一重物抛向椅背后,以示甩去祸患,跳入新年。孩子们组成乐队,穿上新衣服,拿着口琴和手风琴,列队在街上吹奏。成年人则手持彩旗,跟在后面呐喊唱歌,欢庆新年,德国的妇女在新年里要即兴表演家庭题材的喜剧小品。在德国的农村流传着一种过新年的风俗----“爬树比赛”,小伙子们顺着光秃秃的树比赛爬高,第一名被誉为“新年英雄”,以示步步高升。

德国人元旦还有穿新衣的习俗,他们认为新年换新衣,一切都如意;新年乱穿衣,全年不顺利。此外,他们还会在钱夹里放几片鱼鳞,因为鱼鳞是新年吉祥物,预示着财源滚滚;不少人还把马蹄铁钉在墙上,用来“驱妖辟邪”。

三组:比利时新年:人给牲畜拜年

比利时,人们在元旦清早要做的头一件事就是给牲畜拜年,比利时人会走到牛、羊以及自己的宠物猫狗身边,煞有介事地向它们问候:“新年快乐!”

三四五组(略)

小结:同学们,从这两个活动我们可以看出,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和民族,就会有多少种独特的文化习俗。各个国家的独具一格的文化传统,让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璀璨迷人。

三、感受文化差异

同学们!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世界各国文化也光辉灿烂,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各国文化必然要发生交流与碰撞,他们能和谐相处吗?结果会怎样呢?

1.文化差异造成理解偏差(板书)

(1)出示:

①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成英语。

“If you want to watch more,please go upstairs”(“如果你想看得更多,请上楼”)②把“无风不起浪”。译成英语——

“where there is fire , there is smoke ”(“有火的地方就有烟”)

(2)想一想:

师:古诗和成语翻译上的困难说明了什么?

生1:不同国家、民族在文化上存在着差异、差别。

生2:我觉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可以说是世界是最了不起的文化,特别是古诗词,最能证明这一点。师:语言是一种文化,语言存在差异,不分优劣,文化存在差异,各有千秋。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有自由生存发展的权利,不同民族的文化都蕴含着人类文明的成果。如果这些文化上的差异不复存在,世界将变得单调而毫无生气。

师:有人说全球化就是标准化,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学生回答略。

师: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但经济全球化不应导致文化的单一,世界的发展更趋向于文化多元化。如果全球化就是变成大家都讲一种语言,只允许一种文化存在,同学们,你们想一想世界会变成一个什么样子——它就会像一个百花园变成了只有一种花卉存在,很单调乏味的、缺乏色彩感的花园。在全球化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的局面。

2.文化的差异造成不同待人处事方式(板书)

出示情境,了解不同文化造成的差异。

情境一:你到美国人朋友家作客,他们和你打过招呼后就让你自己安排生活,他们则去看电影,甚至也没给饥饿的你准备一顿饭,你会怎么想?

美国人的理由:这是我们的待客之道,我们崇尚自由,这么做是给客人最大的自由。”。

情景二:你的一位西班牙朋友邀你一起吃饭,饭后他却说要和你平分帐单,你会怎么想?

西班牙人的看法:这是理所当然的,在我们国家,即使是好朋友吃饭,也是AA制,最好的也是先讲好谁付费的。

情景三:你和德国朋友聊天,问他:“你多大了?一个月赚多少钱?”你觉得德国朋友会作何反应? 德国人的反应:“这是我的隐私,为什么要告诉你?”

情境四:你骑自行车摔伤了,和你同行的几位日本朋友非旦没有过来扶你,反而叫你快些起来,不要挡住后面的人,你会怎么想?

日本人的理由:管好自己就是对集体和别人最好的贡献了。我们做事大多是以不会给别人添麻烦为前提的,一切要靠自己。

师:想一想:导致中外沟通障碍的原因是什么?这种障碍会对彼此的交往产生什么影响?

生:不同的文化背景,处世的方式是不同的,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就容易产生误解。师:这种沟通障碍有可能跨越吗?如果有可能,谁该为此做出努力?该怎样做出努力?

生:有,对待这样的文化差异,我们既要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与其他文化之间要平等交流、互相学习。

师: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会有不同的待人处事的方式。我们既要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与其他文化之间要平等交流、互相学习,不能一味的排斥或全盘照收。

四、小结

年俗认同与城市文化建设 篇6

田兆元

年味清淡,缺少年俗认同,是城市文化建设一个令人遗憾的疏失。春节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民俗,我们不能听任农村年俗因为人口不断减少日趋冷清,而城市年俗又没有很好地传承创新发展,最终空叹文化传统的失落。其实,城市年俗的构建和认同,我们大可有所作为

每到年关,成千上万的农民工和大学生都急着往家赶,许多已在城市里安家落户的人,也回老家过年,使得春运大军越发声势浩大。除了合家团圆,在父母祖父母跟前难得地尽几天孝心,回家过年的另一个原因,是家乡的年味比城市里浓厚而纯正得多。还真是这样,看看我们的城市,许多小区在春节里平淡冷清。于是,不少感觉乏味的城市人,便谋划着出国旅游,或到外地走走看看。年味清淡,缺少年俗认同,是城市文化建设一个令人遗憾的疏失。

“兼容性”、“碎片化”和“主旋律”

城市为什么缺少年俗认同?因为许多小区邻里间平常很少交往和交流,没有形成“熟人社区”,过节时自然凑不起热闹;而且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外地人不断涌入,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各自老家的年俗有所不同,相互间的“兼容性”不够,使得城市年俗更加“碎片化”。更主要的原因,是不少城市并没有把年俗构建和认同当做一项重要的文化建设。城市文化建设常常只被理解为建造剧院、邀约大型演出、办创意园区等等,没有把市民的城市文化认同当做根本任务。因此,城市年俗通常缺少“主旋律”,就是在市民中有较高认同感的文化习俗与项目。“主旋律”很重要,有了它,才能不断吸收融汇各种“新来的”有意思又有意义的年俗内容,通过主动积极的“兼容”把“碎片”整合为一体。

城市化是中国社会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城市化需要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包括民俗认同,否则将会产生一些人们“彼此疏离”的城市。城市文化和文化认同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要假以时日,但文化建设在其中可以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现在,面对规模庞大的春运带来的巨大压力,政府和社会各方高度重视,连年来一直有人建议设法把一部分外乡人留在城市里过年,甚至让他们把家人接来同乐。这当然是个好主意,但城市的年味呢?我们是否应该像重视春运一样重视城市的年俗构建和认同呢?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年关之时长途奔波的人们,迟早会成为城市的一员,他们需要城市的年味和年俗,也就是说,城市应该满足他们的这一精神需求。古人有一种社会理想,叫做“安其居,乐其俗”,颇有道理。我们现在对于“新市民”的安居等问题开始重视,但还基本未考虑让他们“乐其俗”的事情。

“节日及其习俗管理”是社会管理的一部分

城市年俗的构建和认同,我们大可有所作为。眼下商家对营造过年气氛是最起劲的,将店铺布置得红火热闹,借机促销。过年时特有的视觉符号和渲染张扬,向来是年俗的一部分。我们看宋代文献《东京梦华录》、《梦粱录》的记载,知道那时商家就是年俗构建的重要力量。但商家的自发而为,效果不尽理想。一则热闹归热闹,却没有城市的个性特色,更没有城市文化的内涵在其中。二来他们主要想着促销,位居主要商业街的店铺十分积极,而居民区附近的商家自感竞争不过,就不来劲。这不怪商家,因为城市文化部门未能积极规划和组织,结果必然如此。此外,各种文化场所如影剧院、博物馆、美术馆和公园等,更应开展多姿多彩、能培育成品牌的年俗活动。也可鼓励支持一些企业组织灯会、行街表演,等等。

年俗活动是需要规划和组织的,尤其社区的活动组织不可或缺。其实所谓社会管理,“节日及其习俗的管理”是其中一部分,在中国古代,这是地方官的职责之一。现在,我们不少城市的政府部分,过节时的作为还主要是访贫问苦、抓好市场供应和加强治安等等,对节日文化建设关注不够。没有人关心引导城市的年俗构建,年味能浓吗?

春节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民俗,我们不能听任农村年俗因为人口不断减少日趋冷清,而城市年俗又没有很好地传承创新发展,最终空叹文化传统的失落。

乡村初任教师文化认同的思考 篇7

一、乡村初任教师文化认同的原因

1. 乡村初任教师文化认同的直接原因: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的文化差距

乡村文化是乡村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条件, 是初任教师必须去认同的特定文化。乡村初任教师从高校毕业走向任教学校, 是从一种文化转入到另一种文化, 即从城市文化转向乡村文化。对于因长时间的城市文化积累而拥有了现代城市文明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的乡村初任教师而言, 当他们进入农村开始教学生涯, 文化冲突就成为他们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乡村初任教师眼中的乡村社会生活、乡村学校、乡村学生以及乡村家长, 与城市生活中所能遇到的教育教学生活呈现出巨大的反差 (即使是出身于乡村的初任教师来说, 由于经历了多年的以城市取向为中心的学校教育以后, 受到的城市文化的影响较深, 也很难适应原来的乡村生活, 更何况出身于城市的乡村初任教师) , 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巨大差距所形成的文化冲突就成为必然。对于乡村初任教师来说, 他们是远离城市文化而又向往城市文化生活的“失意的人”。对于他们来说, 封闭自己的内心、远离学校外的乡村生活, 就成为他们生活的常态。乡村初任教师自身的文化冲突, 使其在乡村文化中处于失语的“他者”边缘位置, 而不利于乡村初任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因此, 乡村初任教师只有实现对乡村文化的认同, 培育乡村生活的基本文化自信, 才能在乡村社会生活秩序与乡村文化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并保持开放的心态, 积极接纳现代文明, 进而为乡村教育发展及乡村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力量。

2. 乡村初任教师文化认同的根本原因:乡村文化是乡村学校的文化基础

乡村教育是基于乡土文化的一种教育形态, 只有融入到乡村生活之中才具有生命力。乡村教育问题的出发点就在于“乡土价值的激活与重建”, 乡村教育的中心甚至也可以说乡村社会发展的中心就在于“乡村少年的健全发展与乡村社会健全生活方式的引导与培育”。同样, “乡村地域文化中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地域、民俗文化传统, 以及乡村生活现实中原本就存在着许多合理的文化因素, 有着对于乡村生活以及乡村生活秩序建构弥足珍贵的价值成分, 换言之, 乡村地域文化中原本就潜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乡村初任教师要理解乡村教育, 要理解乡村孩子及其家长的要求与期望, 要理解乡村社会和乡村文化, 就必须让自己真正生活在乡土社会之中, 立足于乡土文化去理解乡村教育。乡村初任教师只有生活在乡土社会之中, 才能引导乡村少年一代去关心、认识脚下的土地, “去发现、认识其中深厚的地理文化与历史文化, 去与祖祖辈辈耕耘于这块土地上的父老乡亲对话, 共同感受生命的快乐和痛苦, 从中领悟人的生命意义与价值, 并将这一切融入自己的灵魂与血肉中, 成为自我生命的底蕴与存在之根”。

二、乡村初任教师文化认同的作用

认同是一种自我意识, 是认同主体对自己身份、角色、地位和关系的一种定位、一种认识和把握。认同也是行为体自身即“自我”与其他行为体即“他者”之间的关系和状态的确认。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 基于文化的认同具有两方面的作用:第一, 在个人层面上解决了“我是谁?”的问题, 即个人的社会身份认同和自我认同;第二, 在社会层面上解决了“我们是谁?”的问题, 即个人与群体的归属关系, 具有特定类型的文化群体。

1. 我是谁?:初任教师个体身份的自我认同

乡村初任教师个体在对自身生活中的文化进行审视和批判的过程之中, 在形成自身与他物相区别的意识基础之上, 不断进行自我调节来寻求心理的平衡和归宿, 从而通过对文化的认同获得对自身生命价值的确认。乡村初任教师通过文化认同, 个体获得心灵上的归属感, 从而成为适应其文化发展要求的成员, 进而实现在心理和精神层面上把外在文化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自我”。乡村初任教师在文化认同的过程中, 只有真正感到自己是自主的、是自己活动的主人, 才能产生活动的热情, 激发出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 我们是谁?:初任教师群体身份的自我认同

教师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 它体现着教师这一特定群体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规范。从教育活动以及教师职业的社会属性来看, 乡村初任教师个体具有群体属性, 乡村初任教师显然是无法独立于他人或文化情境的。乡村初任教师群体的文化自信就是建立在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的基础之上, 乡村初任教师的自我文化认同是教师个体对自我生命价值的确认, 而教师群体彼此之间基于乡村文化的文化认同则是进一步促进教师个体文化认同和形成教师群体身份自我认同的基础。如果说乡村文化价值观对乡村初任教师的文化认同起着规定、约束甚至控制作用, 并对他们的个体身份的认同产生很大影响的话, 那么学校里初任教师交往形成的人际关系则影响乡村初任教师群体的文化认同。而乡村初任教师群体成员之间的沟通、互动与合作, 是乡村初任教师群体实现自我认同和专业成长的必经路径。

三、乡村初任教师文化认同的策略

1. 认同差异:乡村初任教师文化认同的前提

在乡村初任教师文化认同的过程中, 承认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差距, 是乡村初任教师文化认同的前提。乡村初任教师要在对乡村文化适应的过程中, 学会正确调适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差异, 积极寻求两种文化之间的共同点, 同时思维上要打破定势, 努力实现对乡村文化的认同。其次, 乡村初任教师应该明晰只有实现对乡村文化的认同, 才能使自身在城市文化中所形成的文化素养得以最大程度的彰显。乡村初任教师要认识到乡村文化和自己以前熟悉的文化存在的各方面差异, 并做好相关的心理准备, 正确处理文化适应中的心理落差, 针对较为浅层次的文化差异, 采取灵活的沟通措施;针对较为深层次的文化差异, 要尽可能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统一起来, 进而逐渐由文化适应走向文化认同。只有在这个意义上, 乡村初任教师才能真正把乡村教育纳入“自己的世界”, 而不是把自己作为“他者”生活在局外的世界。

2. 交流对话:乡村初任教师文化认同的方式

在交往活动中平等主体之间的有效交往形式就是平等协商和对话。在乡村初任教师文化认同的过程之中, 初任教师与乡村原有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对话, 是帮助乡村初任教师融入乡村文化生活之中的有效途径。对话是一种基于双方平等的关系, 是一种我与你平等、面对面的、和谐的主体间的精神相遇。通过协商和对话实现主体与主体之间知识的增加和情感的交流, 并在这种平等交流中实现主体意识的觉醒、能力的提升, 形成每个人各具特性、特点的主体人格。乡村初任教师对乡村文化的感知, 就需要通过多重对话来“激活”, 以不断调适自己。在这种主体间的精神相遇的对话过程之中, 要学会倾听不同声音的交响, 调适自己的经验世界, 调整自我“在场”的姿态, 重建自我对外部世界的感觉。在初任教师与乡村原有教师之间以知识、精神、经验、体验等作为共享资源的对话中理解和体悟彼此人格力量和思想内涵, 在彼此平等交流中感悟对乡村文化的理解, 增进彼此之间的文化认同, 从而形成促进有利于教师共同体成长的文化氛围。让教师在民主、和谐的对话氛围中去创造、融合、共生。

3. 自主建构:乡村初任教师文化认同的根本

乡村初任教师的文化认同是教师自主建构的结果, “人能够具有‘自我’观念, 这使人无限地提升到地球上一切其他有生命的存在物之上, 因此, 他是一个人。”自主性是教师主体性中作为主体的教师的独立性, 即教师能自由支配和调控客体为自身服务, 自由支配和调控自身及其活动并做自己的主人。教师必须积极主动, 发挥主体性。教师一方面主动参与社会交往和对话, 广泛接触各种乡村文化资源;另一方面又通过积极的反思, 对自己既有的文化认同进行检查, 达到对不良行为、方法和策略的改善和优化, 不断修正或重构自己的文化认同, 从而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乡村教育要求。

同样, 个人主体地位的普遍确立和人对自己主体性的自觉, 是个人的独特个性和独立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乡村初任教师的主体意识是乡村初任教师对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 是乡村初任教师自主性和能动性的观念表现。在乡村初任教师与乡村文化的对话与交流的过程之中, 保持自身文化的个性, 从而保证其以个性行为方式介入乡村社会文化活动之中, 并在参与乡村社会文化的过程中实现对乡村文化的认同。乡村初任教师只有作为文化认同的主体, 为“我”的生命提升、价值实现、人格完善而不断追求自我生命的发展与完善时, 才能实现其生命价值和发展价值, 并促进其正确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的定位和定向, 从而实现对乡村文化的自我认同。

参考文献

[1]刘铁芳.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8.

[2]赵复查.现代教师文化:理念、特征与建构.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4) .

超越“两极对立”的文化认同 篇8

关键词:对立;文化认同;实践;世界公民人格

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人类各种文化群落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取向。在不同利益和目的的推动下,出现了文化普遍主义与文化特殊主义两种价值观念和文化立场的偏执取向。文化实践中这种两极对立造成了各家各派在文化宣传、价值取舍、立场选择和服务对象上的对立僵持,也成为了文化研究上的难题。目前全球有识之士都已经看到了这种危险,并呼吁超越二者的偏执,努力探索超越二者的困境和出路。

那么,人类在实践发展和文化交流中如何走出一条超越这种两极对立的困境,从而实现人类在科学经验、文化伦理和精神价值方面的交流共享呢?这种方法对当今文化状况如何判断,其解决机制和条件是什么,未来的目标有是什么?在今天的文化研究中,这些问题因其牵涉众多文化评判和价值建构等问题而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议题。

一、文化认同:超越“两极对立”的内蕴指向

从一般意义上说,文化认同是文化群体对于自身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反思性的定位、理解、辨识,还包括文化主体对其他文化群落存在、发展的看法和理解以及对于文化群落之间相互张力关系的参与、把握和认可。文化认同不同于极端的文化特殊主义,也不同于极端的文化普遍主义。文化认同超越了或背后隐藏着狭隘利益或文化传播上没有主见的极端文化普遍主义,也超越了或为了文化主权而抱残守缺或在文化传播中短见保守的极端文化特殊主义。既然是超越,那么文化认同的内在指向相对于前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作为文化实践的认同行为,到底要“认”成什么?这决定着文化实践主体的行为指向和价值归纳,也进一步决定着文化实践的战略指导和实践改造。基于对文化发展的不同理解,文化普遍主义和文化特殊主义依据各自利益形成了对文化发展的不同诠释。文化普遍主义者认为,文化发展的指向必然是世界文化通过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而在经济活动中走向文化同一性,全球化必将导致人类文化实践活动的理念预设和实践指向变为同一特质,当然这种同一特质因其是一种唯一的特殊。所以也就变成了一种缺乏完整性的一般。在实践层面,由于各个文化主体的利益需要,强势文化实践主体一般奉行文化普遍主义,其推行的具有“标准化”意义的普遍性文化自然是他们所具有的文化要素,推行文化的宗旨、方式、场合、也都是根据其主体利益而定的。文化特殊主义者认为文化发展是在尊重各主体文化生态发展的自由的基础上对自身文化价值和伦理规范的独特性认可。从本质上讲,文化发展就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原生性、至上性和不可分离性坚守,是对所有包含自身文化特质的文化要素及自身文化群落在生活、价值、意义、伦理、权利等方面的不可替代和无需证明的自恋,是对自身之外一切文化向本文化群落中传播的拒斥,其目的主要是要将理论的论证指向回归自身,为作为文化主体的自身的存在、实践和宣传做以辩护。实践层面上,文化特殊主义多为相对弱势的文化主体所接受、信奉和宣传,并用以作为自身利益的论辩资源来反对全球化浪潮。

对于这两种各为其利、各执一词的文化指向我们应认识到其实践生成的根源。一般来说在实践中产生的文化指向事件都能在实践中过程中找到其发生的根源,也能在实践的发展中科学认识到其发展趋势。文化普遍主义和文化特殊主义的发生都是着眼于不同文化主体自身利益,但不管是哪一种文化指向所持有的观点,在越来越全球化的世界生活实践中都不可能完全实现,对于文化特殊主义来说,尊重文化自身的独特性、合理性是很值得赞扬、接受和推广的,但是在承认特殊性的情况下还应看到由于各个文化群落之间共在、共生而引起文化特殊性的不完全性。全球化不是仅局限于经济领域中的全球化。在全球化的经济活动中,经济活动的主体一人,在交互实践的过程中带着其特有的文化要素进入交流场域并发生相互作用。这种作用使特殊的文化在人们的传播交流中越来越在更大范围内被人们认为是特殊的,但同时随着特殊性的文化在宣传推广中越来越变得普遍化消减了文化的特殊性。另外,文化特殊主义在文化发展方面视文化为主体本质和存在依据,这是极其错误的。实践行为主体的本质是其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及其包括文化生成在内的后果影响,其存在依据乃是存在着的实践活动。文化是实践主体的生成物,同时也是影响实践主体的精神因素,但是某一文化绝不是其文化主体的本质与依据。对于文化普遍主义来说,认识到全球化的交互性和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变化性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文化实践过程中全球各种文化不会走向单一的、同质的某种文化中去。这是因为(1)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不同文化在全球各地汇流,但是这种交流并不是单一的谁同化谁,主体的普遍化推广并不等于受体的普遍化接受,即使部分地接受,文化自身也有其内在变化机制。(2)文化的根基是经济利益,在文化认同中主体认同与什么样的文化有着文化主体自身的利益权衡与综合考量,绝不是别人传播什么样的文化受体就吸收什么样的文化。(3)文化生成是一种动态的景观存在,在文化主体的实践能力、创新性、意志、愿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文化生成也是变化的,呈现给我们的文化景观从来都不是以前存在的。(4)文化存在的场域的不同决定了所谓的普遍主义的文化在不同社会结构、社会种族、自然环境和运作体制的社会中不能全部成活。

那么人类的文化发展到底指向何处?我们认为文化在人类实践交流过程中将认同于一种包容的异质性。这种包容的异质性“尊重不同文化,强调不同文化、不同宗教的对话,强调世界的多元性”,“同时强调文化的开放性,强调人们文化自我选择的权利,尊重一个个体可以同时认同多种文化的权利”。这种文化发展指向不同于文化特殊主义也不同于文化普遍主义,它以包容的异质性认同的方式超越了这两者对文化特权和狭隘功能的追求,以文化自身特殊的生成本质与实践属性来思考、理解文化发展的内在意蕴。它是一种基于各个文化群落权利和责任的理念预设与认同指向,也是人类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的必然归向。包容的异质性文化认同指向是一种着眼于全球文化生态、尊重各文化群生成和发展的权利、又落脚于人类文化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涵养和发展指向的文化观点。它承认人类文化群落的多元性和丰富性,包容在没有剧烈实际冲突情况下各种文化之间在文化形式、文化根源、文化基质、文化内涵等方面的不同甚至相反。既反对把某种单一的文化不加辨别或别有用心地强制推行,又反对那种自发式的,缺少自觉性和理性化发展眼光的文化行为。包容的异质性承认人类文化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成分,并认为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中,它是基于人类共有的人性表达和共存的发展利益而

代表着全人类普遍的价值趋向和精神诉求。包容的异质性文化认同指向也承认人类文化中普遍成分和特殊成分之间的差别矛盾,但是这种矛盾不是利益的根本对立关系,只是在具体形态、表达方式、表达途径、意义界定、行为归纳等方面与各个具体的特殊文化有所不同罢了。文化的发展应该是求同存异式的认同,是相互借鉴和发展的认同而不是非此即彼的认同。

二、多元文化的相互认同:文化实践必然走向

文化认同是超越极端普遍主义和极端特殊主义的必然途径,这不是说文化认同要对二者进行折衷主义式的调和,而是意味着文化认同以超越二者背后狭隘利益和偏执思想之蔽,在文化实践中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推进世界文化相互进入到其他文化价值体系的历史性关系之中。这种从人类文化实践出发来探究文化发展途径和规律的思路,是超越文化普遍主义和文化特殊主义形而上学前提的基础。任何一种文化界域及其自我认同都必须在一个超越了自身抽象的普遍性幻觉和极端的特殊性认识的基础之上,在具体文化实践的现实关系中,将自身作为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特殊性通过文化形式再一次表述出来。事实上,“只有作为活跃的历史主体去参与对当代普遍内容的辨析、理解和再界定,我们才能够进入普遍性的理论空间”不同文化之间的认同才能达成,并且达成的文化认同不是作为某种局部的和特殊型的东西或臣属于其他更强大的文化期许和文化表述。

文化认同是对各个文化内蕴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认识,是在全球化的视域中来看待全球化的文化实践活动给各个文化所带来的普遍性证明和特殊性彰显。文化认同的途径是文化实践。实践是一种主体的改造性活动。文化实践就是主体对文化活动的参与和对文化对象的改造。作为一种内在指向的文化认同,一种文化要在生活实践中回归到自身的展开逻辑、激发自身的文化活力就要从自身文化的历史性实践活动出发依据自身的生存根基和存在理由来把握过去,又根据对目前自身文化事件活动的正确理解来合理设想自己的未来发展。对于自身的理解、对自己文化的“现在”和“未来”的界定实际上取决于我们对“历史”的叙述。文化普遍主义是从西方传出来的,但是西方人对自己的传统的界定,对什么是西方文明的讨论在内部从来都隐有西方人对自身发展的认识和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前提。在全球化引起的冲突性文化事件之后,重思文化的实践活动应该是各个文化分析反省自身的有益途径。各个文化要在自身的实践生活和日常世界中来发掘自身内蕴的普遍性因素和特殊性亮点。极力推广自己的普遍性文化成分,在文化实践中以自身的普遍性、合理性和必然性来证明和展示自己特殊性的价值。作为一种外在指向的文化认同,一种文化要在各种文化的相互对话中来实现自己的普遍性就要积极参与到对当代世界重大现象的讨论分析中,要把当代世界的重大事件都看做是自己参与的事件,看成是文化主体自身的世界性和现代性经验的组成部分,只有在这种文化实践中才能生成各个文化之间相互对话、了解、吸收和促进的机制,也只有这样各种文化才能在对全球文化事件的普遍关注中发表见解,展现自己看法的特殊性和存在的普遍性。

在相互交往的文化实践活动中,各个文化群落主体通过社会性文化实践活动认识到了自身所含有的普遍性成分,并且通过文化实践活动将自身的普遍性成分展现在整个文化生态环境之中,为对自身的认同、肯定提供一种价值辩护。这种以普遍性来展现自身特殊性的文化认同已经超越了狭隘的文化特殊主义,而在生活实践日益全面全球化的今天,狭隘的文化特殊主义就像太平洋上的低平孤岛终将被淹没。孤岛上的文化只有走出来以自己的文化实践来诠释自己的存在价值才会在不断宣传、交流中,在自身不断的普遍化中来存活自己的特殊性。

当然,从实践层面来讲文化实践也不会使文化认同的指向朝极端的文化普遍主义发展。首先,文化实践的主体——人,制约着人类文化朝极端的文化普遍主义发展。人创造文化是为了满足自身需要,人的需求既有先天承有的自然需求也有后天形成的社会需求。人在文化实践过程中从先辈那里继承了上一代人所创造的生产力,通过对大自然的物质能量的变换满足了自己的生理需求。人又在文化实践过程中创造出了社会制度结构和价值体系,通过对制度文化的传承发展来促进人类社会不断向前,也通过对价值的归纳创造满足了人的社会性需求,完善了人的发展境界。可以说文化实践是满足人的多种需求的有效途径。但是,在不同的文化境遇中,不同的人在生活实践中有不同的需求,而不同境遇中的人的不同需求在实践发展中又是不断发展的。因而人的这种差异性或者说矛盾性决定了不会产生出一种能够满足全球所有人在各个方面不断发展的需求的文化,这就好比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一样。在人类还没有形成全球性的集体类意识和自觉的类行动之前任何一个文化群落所创造的文化都是从自身的生活出发来满足自身需求的。出身、信仰、传统、习俗、地域等方面的不同使得作为文化实践主体的人在全球化的视域中是利益有所分别的分散的群落。主体的分离状态制约着文化不会向极端的普遍主义发展。其次,文化实践的边际效应制约着极端普遍主义的出现。文化供体,或者说极端的文化普遍主义的推行者总是极力推行依据自身利益逻辑衍生出的文化,并在推行其文化的过程中总是指责其他文化。好像自己很讲道理,好像只要别人接受了他们的文化就会从一个野蛮人变成一个文明人。确实,在某些不可告人的利益引诱之下的说辞总是被包装的很华美。但是这一切都是以牺牲文化受体的生活文化为代价。文化受体失去了自己的文化以后就不能再界定自己,自己都不是自己了自己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因而文化对于这些文化群落的主体来说就是他们特殊性的证明,都会尽力保持传承。在文化交流融合中,每个文化群落都会受到文化实践的边际效应制约,都不会在融合中完全丧失自己的特点。

通过文化实践形成的文化认同是一种在全球化时代,各个民族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价值表达越来越多样化,共同的认知背景不断形成,对相互之间的文化表达越来越能够准确理解的文化样态,这为文化的普遍性成分的发展提供了平台,也为各个民族文化吸收其他民族先进文明成果提供了便利。极端的文化普遍主义与狭隘的文化特殊主义之间除了实际利益之外则是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对立关系,要消除这种对立,增强人类社会的文化整合能力,就应该在文化实践活动中为二者之间构造一种适度张力,寻找一个恰当的结合点,既能使各个文化吸取其他文化的普遍性的积极成份,借鉴其他文化的发展思路,又能使文化发展的普遍性机制有机融入到各个民族文化之中,获得自身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力量之源,从而化解各个文化发展时相互之间的冲突,推动全球人类文化的健康发展。形成全球文化的共生、互生。

三、世界公民人格:文化认同的关键

在文化实践活动推动下的文化认同是一种全球文化

共在、互生的文化样态。全球化中文化的共在是指各个文化群落的文化实践活动相对于其他文化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在场。这种相互关系使得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都是以其他文化的发展为环境。这种共在唤醒了人类在文化活动中的公共责任信念和共同体本为的生存意识。文化认同中的共生不是简单的共同生存,在人类文化实践活动中文化认同的共生不像生物系统意义上的均衡封闭相关系统,而是以人的社会活动实践为依托。在本质上向异质文化开放的社会结合方式,它不是仅仅局限于内部的相互关联和不断发展,而且还在相互承认文化实践方式、生活理念、世界图式等方面存在不同的人们之间相互往来,平等交往,自由活动和参与由共同体衍生出的各种发展机会。

文化认同的发展使文化群落主体在文化共在、共生的文化实践活动中已经逐渐养成了一种具有世界视角、全球行动逻辑、人类类意识和共同体责任伦理的人格品质,这种品质在实践主体身上的出现,更多地体现了马克思所预期的“地域性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的发展趋向。即,人类在应对全球化的文化事件和发展风险中蕴生了一种世界公民人格。“人类社会要前进,世界文明要进步,从根本上说,这一切都表现为人类的普遍人格层次的提高……人类的幸福将越来越多地取决于人类自身人格的进化。”这种具有普遍性发展趋向和共同性理念合成的人格品质是人类在解决全球化问题的文化实践过程中必然产生的新型人格品质,这种人格也必然在未来人类应对全球文化实践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上一篇:寒假补课第一个班会收心会下一篇:公司职员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