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唐代服饰文化内涵

2024-07-23

浅析唐代服饰文化内涵(精选8篇)

浅析唐代服饰文化内涵 篇1

论文题目:浅析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兴盛

姓 名:__王国全_____ 学 号:__2012031132_ 院 系:__法政学院___ 专 业:__历史学_____

摘要

唐代茶文化的兴盛是对历史上茶文化吸收和发展的结果。茶文化在唐代的最终形成,决定着唐代在中国茶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饮茶风气的普遍、陆羽《茶经》的问世、大宗茶市的出现、茶税制度的建立、饮茶习俗的外传等都说明了唐代在中国茶文化史上的里程碑意义。关键词:唐代;茶文化史;形成;兴盛

中国是茶的故乡,从神农尝百草发现茶以来,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国人民在茶树的栽培管理、茶叶的加工制作、饮茶的方法、茶具的生产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单一绿茶到多种茶类、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制茶、从饮茶的物质层面到品茶的精神层面等,期问经历了复杂的变革,并由此形成了内涵丰富、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茶文化。随着茶叶的外销,这种文化也传播至海外,并且派生发展成为一种国际文化。本文拟从唐代在中国茶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唐代茶文化的成因方面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唐代在中国茶文化史上的地位 1.全民饮茶蔚然成风

茶的发现是中华民族对于全人类的一个伟大贡献,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健康的滋味丰富的饮料,也为人们感悟生命、修身养性创造了一种绝好的方式。但是,从“神农尝百草’夕的传说开始,历经两汉、三国、两晋和南北朝,人们对茶的认识和利用还局限在它的药用功能,只有到了唐代,饮茶才开始成为人们普遍的饮食习惯。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高潮,它结束了自汉末以来四百年的混乱割据和异族入侵的局面,又吸取了隋末农民大起义的经验教训,其制度和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照顾到农民的利益和要求,因而形成了一个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文化空前发展的局面,整个社会弥漫着一种青春奋发的情绪,创造力蓬勃旺盛,音乐、歌舞、绘画、工艺、诗歌都以新颖的风格发展起来。这样的社会条件也为饮茶的进一步普及和茶文化的继续发展打卜了坚实的基础。也为饮茶这种更高级的物质享受创造了条件,人们有了更多的余闲和从容的心境去领略茶的美好滋味。封演《封氏闻见记》记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小寐,又小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煮茶卖之。小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夕就是说,到盛唐,由于佛教禅宗允许僧人饮茶,而此时又正是禅宗迅速普及的时期,世俗社会的人们对僧人的饮茶也加以仿效,从而加快了饮茶的普及,并很快成为流行于整个社会的习俗。喝茶的人多了,就出现了很多出售茶汤的茶馆,而且茶的产量和品种也开始增多。2.茶学著作相继问世 在唐朝安定富庶的社会条件卜,茶更普遍、更深入地进入了社会各个阶层的日常生活,饮茶成为一种全社会的生活习惯,一种极其广泛的嗜好。中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研究茶及茶文化的专门著作《茶经》就在这样的历史条件卜产生了。

封建文士和寺庙僧侣在茶学的形成和茶文化的发展传播方面有着特殊的贡献。寺庙僧侣经过长期的劳动实践,会种茶、制茶,而且精于茶术。而士大夫阶层创造性的发挥,又把茶的知识小断艺术化、理论化。从张孟阳“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左思的“心为茶奔剧,吹嘘对鼎沥”的诗句,我们可以看出魏晋时代的文士已小是简单的饮茶了,他们通过茶的烹煮饮用的全过程,精神上已得到了极大的享受。盛唐时期已处在我国茶业生产蓬勃发展的时期,饮茶风尚也加速由南向北传播、普及。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卜,长期生活在南方产茶地区,从小在寺庙里长大的陆羽((737一804年,唐代竟陵人),小但熟悉茶事,而且以煎得一手好茶而闻名。作为一个有心人,陆羽一直注意收集历代茶叶史料,并亲自参与调查与实践,总结几十年宝贵经验,于唐上元初年隐居浙江菩溪,写出了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茶经》全书共分三卷l一节,七千余字。对唐代及唐代以前的茶的历史、产地、功效、栽培、采制、煎煮以及饮用的知识技术都作了充分阐述,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并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封演《封氏闻见记》记载:“鸿渐(陆羽字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之法,造茶具二l一四事,以都笼统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于是茶道大行。”这就说明在陆羽及其《茶经》的影响和倡导卜,饮茶之风大盛,“茶道大行”。北宋诗人梅尧臣有诗曰:“自从陆羽生人问,人问相约事春茶。’夕说的也是陆羽及其《茶经》对唐代茶事活动的影响。应该说,在我国茶文化史上,陆羽是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茶经》是我国古代最完备的一部茶书,并且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3.大宗茶市应运而生

我国茶叶贸易肇始于西汉,土褒的《憧约》内提到“烹茶尽具’夕和“武阳买茶”是茶叶进入市场的最早记载。这说明在唐代之前已经开始茶叶的贸易,但目前尚无资料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以茶为大宗贸易物的茶市。茶市的出现应该在唐代。

茶树本是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一种野生植物,首先开始人工栽培的是地处南方山林的佛教僧侣。他们为了供佛和坐禅的需要,在寺庙周围种植茶树,采制加工茶叶。“寺院茶’夕成了寺庙经济的组成部分。唐代许多茶叶的名品当时都出自寺院。所以在中唐以前,寺庙茶园在茶叶生产上一直占据了重要位置。此后,由于对茶的社会需求量小断增加,地方官员还在南方原先小产茶的地区,通过行政手段推广制茶,因此,茶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茶产量越来越多,对茶叶的制作也越来越精,随着饮茶之风的进一步普及,茶叶已经在唐代具备了商品属性,进入了流通领域,进而出现城市商业茶馆,大宗茶市应运而生。4.茶税制度初步建立

早在汉代,盐和酒就实行了专卖制度。而税茶、榷茶则是唐代中期才开始实行的制度。其实,唐土朝建立后的很长的一段时期里,国家对盐铁木等山泽之利采取了相当宽松的政策,对待茶类生产更是放任茶业私营自由发展。这种政策为茶业的飞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制度基础,也正是由于茶业经济的欣盛繁荣使得封建土廷小得小重新审视茶以及茶税在财政收入中的重要地位。唐德宗建中三年,户部侍郎赵赞以“常赋小足”为借口建议开征茶、漆、竹、木税,税率从价征一分之一。自此开了茶叶征税的先例。但此时并小是为茶而设的专税,只有到贞元九年张傍倡发的茶税课征才是真正的为茶专门设立的税种,他主张在茶叶产地和商路要道按品质优次将商人所携带茶叶分为三等,征收总价值的10%作为茶税。自茶单独课税以来,随着茶叶生产和贸易的发展,税额小断增加,茶税收入也逐渐成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5.饮茶习俗陆续外传

唐代是中外交通空前发达的时代,因此与邻邦有着积极的文化交流,虽然茶叶在当时还小作大宗商品外销,但随着对外交流的扩大,茶叶的种植方法和饮茶习俗已影响传播到邻近的国家和少数民族地区。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日本、朝鲜和西藏。茶的广为传播,得力于唐代佛教的发展与繁荣,当时僧众小但种茶自用,还常办茶宴招待香客与外来僧人。盛唐时期,日本向中国派遣留学僧和留学生,他们在中国生活几年或几十年,完全过着与中国人一样的生活,连名字也改了,甚至还有人在中国娶妻生子,唐德宗年问,日本高僧最澄到中国天台山国清寺拜道邃禅师为师。学成回国时,特带茶种回到日本,并种植于日本近江一带,这是中国茶种外传的最早记载。

二、唐代茶文化形成的社会原因

陆羽《茶经》的问世,标志着我国茶道文化的正式诞生,伴随着饮茶的高潮,带动了茶业和茶文化的空前繁荣,因而史称“茶兴于唐”。追根探源,唐代茶文化的兴盛,至少有以下原因: 1.唐代茶文化的形成兴起于佛教的发展与繁荣

我国佛教本自国外传来,最初是天竺教占上峰,天竺佛教教义与中国道家、儒家思想都发生冲突,到唐代出现儒、道、佛合流的趋势,于是产生了中国牌的佛教:禅宗。禅宗认为佛在心内,小在心外,心外之佛都是假的,所以主张“静心”、“自悟”,重视“坐禅修行”,即必须排除所有的杂念,专注于一境,以达到身心一致。所以要求参禅的僧人“枷跌而坐”、“过午小食”,而茶有提神养心之用,既能促进思考,又能减轻肌饿,因此茶被作为首选饮料,于是寺院饮茶之风大盛,并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全国各地。2.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当时的科举制度关系密切

唐朝用严格的科举制度来选才授官,非科第出身小得为宰相。每当会试,小仅举子被困考场,连值班的翰林官也劳乏得不得了。于是,朝廷特命将茶送至考场,以茶助考,以示关怀,因而茶被称为“麒麟草”。举子们来自四面八方,都以能得到皇帝的赐茶而无比自豪,这种举措在当时社会上有着很大的轰动效应,也直接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3.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唐代诗风大盛有关 唐代科举把诗列为主要内容,其余考试科目被视为下等。以诗中第才是士人心中的理想目标。利禄所在,使文人无小攻诗,于是吟咏成风。尤其到中唐,出现诗歌的极盛时期,是我国文学史上光辉的一页。写诗的人需要益智提神,故诗人多嗜茶。所以卢全赞美茶对引发诗兴的作用时说:“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字。四碗发轻汗,平生小平事,尽向毛孔散„„。杜甫说过“李白斗酒诗百篇”,但在卢全看来,茶对激扬文思的作用则更大。诗人常流连于山水自然之问,饮茶必有好水,而名山、名泉的发现和鉴赏,小仅进一步促进了饮茶之风,而且经过诗人的形容、夸张,使茶事活动艺术化,并且使饮茶直接向美学角度推进了一步。4.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还与朝廷直接提倡有关

中唐以后各皇帝大多好茶,为提神消食、治病,便向民问搜刮名茶,贡茶因之兴起,如阳羡、顾诸都是当时名茶贡品,浙江的顾诸紫笋,唐中叶以后岁贡一万八千斤,大历年问专门在浙江顾诸山侧的金沙泉畔建立贡茶院,用于进贡宫廷御用茶叶,新茶出来后,必须于清明节前贡到,因为“清明茶宴”是宫廷每年在清明节举办的最大的宴请活动,参加人员小仅有土公大臣,皇亲国戚,还有外邦使者等。应该说,宫廷对饮茶文化的重视,直接推动了唐代茶文化的发展。

唐代茶文化的兴盛是对历史上茶文化吸收和发展的结果。茶文化在唐代的最终形成,决定着唐代在中国茶文化史上的里程碑意义,也使得一系列划时代意义的变化在唐代都得以完成。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封演.封氏闻见记.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3)李珏.论王播增榷茶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2.

浅析唐代服饰文化内涵 篇2

一、唐代体育与服饰发展状况简析

618年,李渊灭隋后建立了唐王朝,在随后长达三百年的李唐王朝统治时期,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繁荣,民族体育交流日渐频繁,体育活动也实现突飞猛进的发展。受道家羽化升仙思想的影响,唐代统治者都将体育活动视为益寿延年的捷径,且他们大都是体育活动的积极倡导者,如唐高祖李渊任太原留守时,经常与裴寂在一起下围棋,而且会流连数日,不见厌倦。唐太宗李世民非常喜欢马球,长安大明宫遗址曾出土一块奠基石,上面就记载有关于马球场地建立的相关事宜。纵观整个唐朝,尤其是前期,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其显著标志,这也使得民众在衣食温饱的基础上开始关注诸多娱乐休闲体育活动,围棋、角抵、蹴鞠、马术、骑射、荡秋千、观灯等体育活动都成为人们享受生活、强身健体的形式。在前人发展的基础上,唐代体育活动游戏规则逐渐成熟,项目基本定型,不但实现了中国体育活动的大发展,体育技艺水平在世界同期都位居前列。

唐代是一个民族交往频繁、世风豪放的年代,唐朝与周边的日本、波斯、朝鲜、越南各国都有政治和经贸往来,国内汉、契丹、突厥、吐蕃等各民族也都实现了友好互通,唐代服饰在传统汉族服饰的色彩上融入了更多的异域色彩。人们在合乎服饰、礼仪规范的基础上,在衣服颜色、质地、款式上不断追求种类的多样化,与时代体育运动相配套的体育服饰也逐渐发展并走向成熟。

二、唐代宫廷体育活动中的服饰

纵观中国历史,每一个王朝在建立伊始都会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来证明自己的统治是顺应天命的行为,其中,服饰改革更被赋予了天地人的概念,成为许多王朝改革的重点。如周朝建立后一改商朝不分尊卑的服饰色彩概念,将青、黄、白、黑定为正色,秦朝的服饰穿在身上要想好看,对人的行动、体型有很高的要求。唐朝建立后,也以黄、紫、朱、绿、青、黑、白为序对服饰色彩作了严格的要求。唐代宫廷体育活动虽然形式自由、样式灵活,但是在着装和服饰装扮上也不能逾越社会制度的规定,款式和布料虽随着年龄、性别、喜好有所变化,但是色彩规定仍要遵循等级和礼法。唐朝宫廷体育活动有蹴鞠、棋类、歌舞等,下面我们就通过蹴鞠和乐舞两项运动来了解一下唐代宫廷体育活动的服饰文化。

作为唐代宫廷最盛行的体育活动之一,蹴鞠这一有着深厚群众基础的体育活动是唐代体育服饰发展变化的重要见证。史书记载,唐代节度使、宗室以下官阶的官员平时不可着黄紫色,但是在宫廷蹴鞠等球类活动中,可以随参赛的皇帝一起着黄色服饰,从中可见,虽然颜色是等级权威的标志,但是在体育活动中也有可以通融的情况。唐代社会风气宽容开放,女性较前代有更多的参与经济、政治活动的权利,女性参加体育、娱乐活动是唐代体育最显著的标志。唐代宫廷史书记载,唐代宫廷女性经常参加的体育活动有荡秋千、划船、斗草、骑马、射箭、拔河等。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唐代壁画及唐代陶俑中多有女子参加马球活动的场景,马球比赛中的女子,身着束腿裤衫,上身半袖短衣,袖口紧窄,整体看来衣服胖瘦合体、干净利落。与男子不同的是,她们脚上的红棉靴子将女性爱美的天性暴露无遗。从中可见,汉代球类体育运动服饰明显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以实用为主,女性参与体育活动及其服饰侧面说明唐代社会风气更加文明、开放。

唐代舞蹈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初唐时期,宫廷就设立了专门教习歌舞诗文的“习艺馆”,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专门培养歌舞艺人的教坊,史料记载,唐太宗开元年间,为了排练《霓裳羽衣舞》,一次就招了三百名歌舞艺人进宫。唐朝舞乐早期带有鲜明的汉族特色,女子多发髻高耸,头插步摇,身着小短衫,脚踩软棉靴,紧身上衣外套有缦衫,衣裙颜色丰富,以红、绿、紫、黄最为流行,衣裙上多有绣纹和织纹。男性舞者舞姿讲究强健有力,舞蹈中多旋转、翻身的动作,舞衣上会有较大的片状饰物,衣袖宽大、飘逸,这样舞动起来美感十足。后来,在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下,为了更真实地看到优美的舞姿和曼妙的身段,女性服饰逐渐简化,长袖紧窄、腰身收紧或腰部裸露,带有更多的胡地色彩。

三、唐代军营体育服饰文化研究

唐代沿袭隋朝统治制度,在军事上实行了府兵制,在军事人才选拔上厉行武举制,这一措施适应了民族融合和时代的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唐朝军事制度的确立,为武术和体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马球、武术、蹴鞠、弓箭等带有军事训练性质的体育活动在唐朝军营盛行开来。唐太宗是马球爱好者,他认为马球既可以提高骑马技术,又有一定的观赏性,做娱乐之用再好不过了,为此,他多次提倡在军中开展马球运动。在他的影响下,很多贵族官员都成为这项运动的推动者,如唐显宗多次率领文武官员观看马球比赛。唐代马球运动服饰如其他服饰性质一样,在颜色上有着明确的界定,但是由于古人没有体育比赛的概念,所以他们对衣服的样式并没有过多的要求,然而,军中将士如若身着铠甲参加运动,必定显得笨拙无比,且不便于角逐和运动,为此,本着方便活动的原则,简洁利落的紧身衣裤就成为人们的选择。从山西出土的唐代绘画中可以看出,唐代马球运动参与者多身着做工精良的圆领窄袖短胯袍衫,这种衣服带有鲜明的胡服特征,紧身,下摆开叉,领口、衣袖及襟不缘边,脚上的乌皮靴更是让人显得精干洒脱。当时,人们称这种衣服为“毬衣”,王建诗中有云:无人敢夺在先筹,天子门边送与毬。遥索彩箱新样锦,内人昇出马前头,描绘的就是唐王打马球前更换新球衣的场景。从中可以看出,虽然唐代对球衣的样式未有完整的规定,但是人们出于体育运动的需要,已经在探索与体育运动配套的服饰上作出了不懈努力。

唐代是一个依靠武装战争夺取天下的朝代,对骑射等军事技术的重视是历代统治者共同关心的话题,从唐代军事战争上可以看出,唐人对骑射技能都非常重视。唐人对弓箭的结构、质量以及与之有关的衣甲的研究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如《唐六典》中记载的唐代弓箭武器有四种弓、七种弩、四种箭之分。赵武灵王是依靠服饰改革来为政治文化服务的典型,唐代骑射服饰仍带有胡地服饰在骑射上的风格,射手多头戴连颈护甲,身穿由纽攀前后相连的裆甲,下身着有流苏装饰的腿裙,后垂鹘尾,左佩弓袋,右佩胡禄,这样的装扮有利于在马上转身,便于骑射,是典型的唐代短后衣铠甲样式。敦煌莫高窟156号窟出土的晚唐射手壁画中,射手装备精良,服饰打扮与上面描述的大致相同。虽然唐代铠甲实物已无一保存,但是管中窥豹,我们同样可以从唐代壁画、陶俑、画像石等遗物中领略和想象大唐盛世时期的骑射风采。

四、民间体育活动服饰文化研究

唐代民间体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这些活动也都呈现出与时代气息相吻合的浪漫、开放色彩。唐代民间每到节令、节日或一些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子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这为唐代体育服饰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蹴鞠和拔河。寒食节是唐代女子球类游戏的盛会,不但宫中会组织女子在宫廷球场上多人对踢,民间女子更是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蹴鞠运动中来。唐人诗词中多有关于寒食蹴鞠活动的记载,《酉阳杂俎》内记载有荆州百姓郝维谅,曾在“寒食日与其徒游于郊外,蹴鞠、角力”。诗圣杜甫忆起蹴鞠往事时,在《清明二首》诗中也发出过“十年蹴鞠就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的感叹。蹴鞠与秋千、划船一样,都要求参赛者衣服轻巧、舒适飘逸,女子多盘巾结带,轻衣薄衫上阵。此外,不止寒食,草长莺飞的春天、科举发榜之时,民间都会举行蹴鞠运动以示欢庆。拔河也是女子参与最为广泛的体育形式,阳春时节,唐代民间会举行各种体育盛会,拔河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运动项目,拔河比赛对服饰没有过多的要求,衣料清新柔和、色彩鲜艳都可。

2.荡秋千。荡秋千,原名“荡千春”,最早起源于山戎族,传入中原后,融入了“千春万寿”的贺寿之意,并改名为“春千”。荡秋千是唐代女子最喜爱的运动之一,古诗中有“有风一上春千架,小姐身段比燕轻”之说。秋千起伏规律,动态万千,被很多女子视为展示优美身段和漂亮服饰的好机会,加上这项活动有吉祥庆贺之意,所以衣服色彩愈鲜艳愈好,因此,文献中常见女子身着石榴裙、柳花裙、珍珠裙、白鸟裙,衣带飘飘,笑语盈盈荡秋千的热闹场景。

3.登高。在唐代,登高和踏青不但为文人雅士所好,普通市民也将此当作娱乐健身的重要活动。在诗歌盛行的唐代,因登高而作的登高诗佳作不断,初春、酷暑、深秋、寒冬,各个时节无一遗漏,是唐诗中的一大奇观。登高望远也好,登高思乡也罢,子弟亲友三三两两,女士多会身着颜色鲜艳的衣物,以期能与美景奇花同化为一道风景。男性有时会身披大氅,这样不但看起来气质飘然,如遇名花美景,还可藉草、倚石而卧,饮酒高歌,遇到气温变化时,更便于衣物增减。长安贵族子弟春游登高时,或骑马,或乘车,车上不但载有美酒佳肴,有时候还带有各类衣物、器具,以备玩赏、游戏之用,浩浩荡荡,好不威风。

在文化气息最为浓郁的唐朝,宽松的国家制度和开放的社会风气使体育活动和体育服饰文化也呈现出多元融合的特点。唐代体育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唐代体育活动服饰文化的繁荣,它们在交互影响的基础上促进了民族生活方式的改变,最终成为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推动因素。

摘要:唐代体育文化是中国体育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唐代体育活动内容丰富、种类多样。在此基础上,与体育活动密切相关的体育服饰也随体育活动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从体育服饰文化的角度认识唐代体育活动的特色,可以让我们对唐代体育及唐代服饰文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关键词:唐代体育,体育服饰,服饰文化

参考文献

[1]刘代娜.唐代体育活动的服饰文化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2(4).

[2]何炎晖.唐代体育文化的思想内核[J].文山学院学报,2012(12).

[3]夏晓春.论唐代服饰文化及其现实意义[J].作家,2010(12).

浅析唐代服饰纹样的特点 篇3

关键词:唐代;服饰纹样;花鸟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186-1唐代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发达,达到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唐时,中国服装制度已趋于完备,而且织物品种丰富,染织技术精湛,加之中唐代与各国交往频繁,对外来文化广收博采,从而服饰装扮新颖华丽。随着唐代经济的发展,社会风气的兼容开放,人们开始认识到其自身的主体地位,逐渐将注意力从天上的神仙异兽转到人间的生活情趣,服饰纹样也开始以描绘花鸟及人间情爱为主题。

唐时长安盛栽牡丹,民间亦有看花、买花的习俗,很多唐诗都描绘了人们争相赏花、买花的盛况。诗人白居易的《买花》一诗:“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从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赏花已经成为唐人的一种文化活动,他们甚至不惜高价买花。而这在服饰中则表现为,女子流行将鲜花插于发髻上作为髻饰,同时身着有小簇花、宝相花、牡丹、卷草等植物纹样装饰的衣裙。

小簇花是盛唐时十分流行的一种纹样,这在众多壁画人物像的服饰中都可以看到,其形状来源于自然形态的花叶,一般为对称式圆形小花簇,花叶并茂,形式多样。小簇花一般做散点式均匀排布,装饰襦裙、帔帛、半臂等服饰。颜色各异,并与服装颜色搭配和谐统一,给人以富丽,华美之感。

宝相花是以牡丹或荷花为母体而进行艺术加工的一种花纹,其形吸取众花之长,将各花的形态特点进行简化提炼,运用重复、对称等手法使之富于程式化、装饰化,并赋予其富贵、美好的寓意。

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中描绘了唐代贵族妇女的日常生活,其服饰华丽,纹样丰富多彩。画中五位仕女都头梳高髻,戴金钗,簪大花;身披薄纱大袖衫,内束长裙,裙上为抹胸。这些人物服装款式相同,但是周昉在服装颜色和装饰纹样上对她们做了区分。人物胸前抹胸有的绘有一对鸳鸯和卷草的边饰,有的绘有一朵盛开的牡丹;人物有的穿着素色拽地长裙,有的裙上满铺各色团花;她们的帔帛上的纹样也各具特色,有折枝花纹样、云凤纹样、云鹤纹样等等。画中仕女绸缎长裙搭配大袖纱罗衫,面料上形成厚重与轻薄的对比,并营造一种若隐若现的裸露感。同时,花色长裙搭配素色纱衣形成疏密对比,而帔帛上的飞禽流云与长裙上的繁复花团一动一静,趣味盎然。

除了丰富的植物图案,唐代服饰中还经常运用鸟衔绶带纹、云龙纹、舞凤纹、鸳鸯纹、陵阳公样等动物纹样。其中,鸟衔绶带纹常表现为雁、雀、凤等飞禽,口衔绶带。据《新唐书车服志》记载,文官官服章纹,有鸾衔长绶、鹤衔灵芝、雀衔瑞草、雁衔威仪、俊鹘衔花、地黄交枝等名目。因绶带的绶与寿同音,故取其长寿之意。

现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唐太宗像》,画中唐太宗头戴乌纱帽、着黄绫圆领袍衫、脚穿乌皮靴,为唐代男子的典型装扮。同时唐朝亦有女着男装的形象,如《虢国夫人游春图》、《挥扇仕女图》等。画中唐太宗身着的袍衫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以及肩膀左右两侧,各绘一个云龙圆形适合纹样。云龙纹样颜色艳丽,;富于动感,与黄袍搭配,一代帝王英武之形象跃然纸上。

陵阳公样是指唐代窦师伦所创造的丝织花纹,因为窦师伦被封为陵阳公,所以其所创花式被称为陵阳公样。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内库瑞锦对雉、斗羊、翔凤、游麟之状,创自师纶,至今传之。”即指陵阳公样。其纹样形式为对称结构,如新疆阿斯塔纳曾出土对孔雀纹锦、对羊纹锦、对鹿纹锦等等。这些对称纹样多数都以联珠纹为外圈形成圆形适合纹样,广泛运用于丝织品、铜镜、金银器和陶瓷等的装饰中,形成一派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

从唐代仕女画、壁画、出土的唐三彩和丝织品可以看出唐代服饰纹样题材丰富,装饰感强,纹样风格富丽丰满。各式花纹通过织造、印染、刺绣、堆绢等工艺或点缀于帔帛之上,或铺满于裙衫……采用对称与均衡、重复、对比等装饰手法将纹样运用于服饰之中,并在疏密、动静、主次、虚实中达到平衡。

如何将唐代服饰纹样等中国传统纹样运用到现代服饰中去,赋予现代服饰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民族风格?这就需要我们对中国传统服饰和纹样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学习,并跳出传统服饰文化的束缚,给予传统纹样新的理解,将其与现代流行趋势相融合。在实际运用时,需考虑纹样与服装款式的合理搭配,并选取相应的服饰面料和加工工艺,使之与时装和谐统一,在符合现代视觉审美的同时,又具有民族性和创新性。

参考文献:

[1]华梅.中国服装史[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7,10.

[2]田自秉,吴淑生,田青.中国纹样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

[3]黄能馥.中国服饰通史[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7,5.

从唐诗看唐代的酒文化 篇4

唐诗与酒文化论文

题目:从唐诗看唐代的酒文化

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B110206 学号:B09020616 姓名:王鑫

从唐诗看唐代的酒文化

在近三百年的岁月中, 唐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大都呈现出蓬勃向上、生机盎然的发展态势,国力强盛且文化环境宽松促进了唐代文化的全面发展。较为宽松的酒政策更使得酒文化日趋繁盛, 作为促进唐诗创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酒文化在诗歌中也得以集中体现。

唐朝时期, 诗歌进入黄金时代, 诗人们大都嗜酒, 酒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也是他们创作诗歌时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 诗人与酒的关系也十分密切。纵观《全唐诗》及补录收录的近五万首诗作, 其中有“酒”字的有4466条记录, 咏酒及与酒有关的诗多达万首。可以说, 唐代的酒文化在唐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唐代酒品丰富、酒业兴盛

(一)酒出品的渠道多样化

唐代的酒主要由官营酒坊、民营酒坊和家庭自酿三个渠道来供应。官营酒坊由朝廷和各级官府控制, 形成统属严密、产品专用的生产体系。官酒大致可分为御用酒和地方官酒两部分。御用酒是专供皇族或国事使用的酒。如刘宪《陪游上苑遇雪》中写道:“ 花光并在天文上, 寒气行消御酒中。”宋之问在《奉和圣制闰九月九日登庄严总持二寺阁》中写道:“帝歌云稍白, 御酒菊犹黄。”徐彦伯在《侍宴韦嗣立山庄应制》中写道:“御酒瑶觞落, 仙坛竹径深。”陈子昂在《登泽州城北楼宴》中写道:“且歌玄云曲, 御酒舞熏风。”岑参在《送郭仆射节制剑南》中写道:“玉馔天厨送, 金杯御酒倾。”在这些诗句中提到的酒即是宫廷中的御用酒。而地方官酒是各州镇官营酒坊酿造的酒。如元稹诗中提到“院榷和泥碱, 官酤小曲醨”、“ 官醪半清浊, 夷撰杂腥膻”。白居易在《府酒五绝》中说:“自惭到府来周岁, 惠爱威棱一事无。唯是改张官酒法, 渐从浊水作醍醐。”从中也可以看出, 官营酒业尤其是地方官酒酿酒实力并不雄厚, 所生产的酒类产品较为低劣, 与御用酒有着较大的差别。民营酒坊是指设置酿酒与售酒于一体的店铺,俗称酒肆、酒楼、酒家、酒舍、旗亭。韦应物在《酒肆行》中写道:“豪家沽酒长安陌, 一旦起楼高百尺。碧疏玲珑含春风, 银题彩帜邀上客。回瞻丹凤阙, 直视乐游苑。四方称赏名已高, 五陵车马无近远。晴景悠扬三月天, 桃花飘俎柳垂筵。繁丝急管一时合, 他垆邻肆何寂然。主人无厌且专利, 百斛须臾一壶费。

初醲后薄为大偷, 饮者知名不知味。深门潜酝客来稀, 终岁醇醲味不移。长安酒徒空扰扰, 路傍过去那得知。”诗中反应的即是当时民营酒坊的经营情况,唐代的酒户一般都能自设酒肆、自我生产且自我销售, 民营酒坊是人们购买及饮用酒品的主要来源。家酿酒主要供自我消费, 人们在酿制时不会少料掺假, 因此, 唐代的家酿酒一般都具有较高的品质。如白居易在《家酿十韵》诗后注中提到“水取九月九之水, 曲取七月上寅日之曲” , 孟浩然《裴司士见访》中提到“府僚能枉顾, 家酿复新开” , 岑参《虢州西山亭

子送范端公》提到“使君家酿旧来浓” , 韩翃《张山人草堂会王方士》提到“园梅熟, 家酝香”。白居易诗云:“家未苦贫常酝酒, 身虽衰病尚吟诗”,“ 莫愁客来无供给, 家酝香浓野菜香”。刘禹锡也在诗中提到“若倾家酿招来客, 何必池塘春草生”。从中可以看出, 家酿酒除供自己饮用外, 还是款待来客的上好饮品。

(二)酿酒的原料丰富 因唐代经济繁荣, 物产丰富, 唐代生产的成品酒根据其原料可分为四大类: 谷物类、果物类、花草植物类、动物类。谷物类酿酒占有最主要的地位。当时谷物均可用以酿酒, 唐人“干酒” 是以糯米为原料。曹邺《田家效陶》诗中写到:“黑黍舂来酿酒饮, 青禾刈了驱牛载。”这里提到的黍也是极为重要的酿酒谷物之一。果物类酿酒以葡萄酒的酿造最为出名, 发展到唐代

葡萄酒的酿造已达到较高水平, 以至在唐代的许多诗句中, 葡萄酒的芳名屡屡出现。如王翰《凉州词》中脍炙人口的著名诗句:“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刘禹锡也曾作诗《葡萄歌》赞美葡萄酒,诗云:“我本是晋人, 种此如种玉。酿之成美酒, 尽日饮不足。”这说明当时山西早已种植葡萄, 并开始酿造葡萄酒。罗隐《湘南春日怀古》:“松醪酒好昭潭静, 闲过中流一吊君” 这里提到的松醪, 是用松树物料制成的酒。卢象《句》中讲:“书名荟萃才偏逸, 酒号屠苏味更醇” 其屠苏酒则是用草木植物屠苏制成的。以花草植物酿酒原料廉价, 且又可节省粮食, 颇有社会经济意义。杜甫《谢严中丞送青城山道士乳酒一瓶》中“山瓶乳酒下青云, 气味浓香幸见分” 以及卢仝《东行三首》中“壮色排榻席, 别座夸羊酒” 提到的“乳酒” 便是用动物的乳汁制成的, 而“羊酒” 则是利用肉类酿成。众多原料的利用为酒的酿造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使得唐代酒的种类极为丰富, 为酒文化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唐代酒文化的特征

(一)唐人对酒的称谓比较多

孟郊诗中称酒为“杯中物”(且乐杯中物, 谁论世上名), 杜甫诗中也称酒为“杯中物”(赖有杯中物, 还同海上鸥)(忍断杯中物, 只看座右铭);杜甫诗中有时称酒为“浮蚁”或“蚁浮”(仙醴来浮蚁)(蚁浮仍腊味, 鸥泛已春声);元稹诗中称酒为“腐肠贼”(平生中圣人, 翻然腐肠贼);白居易诗中称酒为“香醪”(一瓮香醪新插刍, 双鬟小妓薄能讴), 有时称酒为“腐肠膏”(佳肴与旨酒, 信是腐肠膏), 也称酒为“销愁药”(俗号销愁药, 神速无以加);皮日休把酒称为“青州从事”(醉中不得亲相问, 故遣青州从事来)。(二)唐人开始“烫酒”

现代人喝酒一般都是将酒瓶启封后直接饮用,在唐代, 也有这种喝法, 将酒从酒瓶、酒坛或酒瓮等酒器中用瓢舀出或取出后直接饮用, 此喝法称之为饮冷酒。如白居易《北亭招客》诗云“小饯吹醇尝冷酒”。杨衡《春日偶题》:“冻花开未得, 冷酒酌难醒。”在唐代, 以冷酒待客有失礼之嫌。如白居易《送张山人归嵩阳》诗云:“朝游九城陌, 肥马轻车欺杀客。暮宿五侯门, 残茶冷酒愁杀人。”当然, 从春天到夏天, 喝冷酒没什么不合适的, 但是从晚秋到冬天,人们一般都要喝温酒, 即将酒用器皿加热后饮用。元结《雪中怀孟武昌》诗云:“烧柴为温酒” , 白居易《送王十八归山寄题仙游寺》诗云:“林间暖酒烧红叶, 石上题诗扫绿苔。”许浑《赠裴处士兵》:诗云“暖酒雪初下, 读书山欲明。”王贞白《少年行二首》诗云:“花时轻暖酒, 春服薄装绵。”徐铉《又赋早春书事》诗云:“暖酒红炉火, 浮舟绿水波。”这些诗句为这种喝法提供了最好的例证。现在在我国好多地方, 也有冬季饮酒尤其是喝黄酒时“烫酒”的做法, 这可能便是唐风遗存。(三)唐人注重“献酬”之礼

献酬即敬酒的意思, 唐代主宾之间或宾客之间都可以自由献酬。崔玄亮《和白乐天(时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诗中写道“几人樽下同歌咏, 数盏灯前共献酬”;白居易《想东游五十韵》中“小宴初谈笑, 初筳雅献酬”;朱湾《奉使设宴戏掷笼筹》中“今日陪樽俎,良筹复在兹。献酬君有礼, 赏罚我无私”;韩愈《送刘师服》中“草草具盘馔, 不待酒献酬”;元稹《阳城驿》中“施馀尽酤酒, 客来相献酬”;高适《东平旅游, 奉赠薛太守二十四韵》中“高兴陪登步, 嘉言忝献酬”。上述诗词描写的都是这种饮酒礼节, 可见在唐代酒文化中“献酬” 礼节的影响。现在, 在宴席之上, 我们常常会看到主宾献酬或客人互敬的场景, 这是“ 献酬” 之礼的延续。(四)唐人饮酒有“蘸甲” 风俗

“蘸甲” 即敬酒时, 用手指伸入杯中略蘸一下, 弹出酒滴, 以示敬意。用现代眼光来看, 这种做法极不卫生, 但是在唐代极为流行。刘禹锡《和乐天以镜换酒》诗云: “频眉厌老终南去, 蘸甲须欢便到来。”白居易《早饮湖州酒, 寄崔使君》诗云:“十分蘸甲酌, 潋滟满银盂。”杜牧《后池泛舟送王十》诗云:“为君蘸甲十分饮, 应见离心一倍多。”韦庄《中酒》诗云:“南邻酒熟爱相招, 蘸甲倾来绿满瓢。”张孜《雪诗》诗云:“暖手调金丝, 蘸甲斟琼液。”罗隐《酬丘光庭》诗云:“壁池兰蕙日已老, 村酒蘸甲时几杯。”诗歌表现出了唐人对酒友的敬重心态。这一习俗后来已慢慢消失了, 只是在一些祭祀场合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会

遇上这种情况。

(五)唐人酒席上出现酒纠之职

为了更好地维持酒席秩序, 同时开展各种宴饮游戏活动, 唐人每到酒会之时, 总要指定或推选出主酒之人, 当时称之为席纠, 或称为觥使、酒纠。酒纠必须熟知酒席中的各种规矩, 对违反席饮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元稹就曾因擅司酒职而闻名, 他在《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罚俸西归三月六日„.怆曩游因投五十韵》中写到: “邀我上华筵, 横头坐宾位。那知我年

少, 深解酒中事。能唱犯声歌, 偏精变筹义。含词待残拍, 促舞递繁吹。叫噪掷投盘, 生狞摄觥使。”在《寄吴士矩端公五十韵》中说:“予时最年少, 专务酒中职。未能解生狞, 偏矜任狂直。扣节参差乱,飞觥往来织。强起相维持, 翻成两匍匐。”由此可以看出, 凡在酒席上言语失序、行令失误, 以及作假逃酒, 都会受到酒纠的“制裁”。朱湾在《奉使设宴戏掷笼筹》中说:“今日陪樽俎, 良筹复在兹。献酬君有礼, 赏罚我无私。莫怪斜相向, 还将正自持。一朝权入手, 看取令行时。”此都反映了席间酒纠主持饮酒行令和使用权利的情形。(六)唐人首创的饮酒游戏——酒令

浅析唐代服饰文化内涵 篇5

我国唐代体育文化研究论文统计与分析(-)

本文作者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我国学者2001-20在唐代体育文化研究方面的成果进行了初步统计和分析,认为近年来我国唐代体育文化研究在研究主题、研究成果、研究水平及研究队伍方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在特色研究领域协作、重要研究成果发表、重大研究项目立项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作 者:张宝强 陈小龙 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体育系,陕西,咸阳,71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5)分类号:G80关键词:唐代体育文化 研究论文 发展情况

鑫愉服饰企业文化1 篇6

广州鑫愉服饰有限公司企业文化

一、企业使命

(一)使命

为中国服饰影响世界而贡献力量!

(二)使命宣言

为客户提供优质丰富的产品和系统完善的服务;

为同仁搭建个人成长的机会和晋升创业的平台;

为股东带来最大的投资回报和最高的社会荣誉;

为社会推动中华服装新文化和国家经济的繁荣;

二、愿景

(一)企业愿景

2015年成为中国服饰知名品牌!

(二)愿景陈述

2015年在广东省成为中式时尚行业第一名,行业效仿的典范,成为中国服饰知名品牌。我们将领导500位优秀同仁,培养6位预备经理,培养6位经理,培养3位预备总监,培养3位总监,培养2位预备总经理,培养2位总经理,培养

10位股东,协助5位同仁解决车房问题,协助5位同仁解决住房问题。在神圣使命的驱动和稳健人才队伍的支撑下,同时加以专业管理顾问公司的有效指导,我们将拥有2家分公司,专卖店专柜1000家,营业额达到3亿元,有形资产达到1个亿,无形资产达到10个亿。每年的业绩增长率保持在50%以上。到2015年我们将援建1所希望小学,支持20名贫困学生完成大学学业,以体现鑫愉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三、核心价值观

坦诚互信勇于负责用心专注仁爱无私

四、成长理念

学习的多少决定成长的快慢,成长的快慢决定成就的高低。

五、工作理念

用心专注创造极致发挥,注意细节铸就完美状态。

六、营销理念

实现客户的愿望就是创造自我愿望的实现,成全客户的需要就是创造最快的自我成全。

七、服务理念

专业是依赖的元素,关注是贴心的表现,耐心是优美的旋律,尊重是深切的回应。

八、品质理念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企业生命取决于质量。

九、发展理念

正面信念使我们坚定前行,培育团队使我们后劲十足,成就别人使我们获取资源,文化输入使我们一心所向,社会责任使我们屹立不倒。

十、用人理念

身先自律的人委以重任,富有激情的人空间无限,忠于团队的人共享荣耀,坚持原则的人走的更远。

十一、团队理念

没有相互的成全就没有团队的凝聚,要有团队的凝聚必须有相互的成全。

十二、执行理念

信守承诺将创造一切可能的奇迹,成果惯性将彻底的杜绝任何借口,绝不言败将不折不扣的执行到底。

十三、为人理念

以心感人人心归,近心者人人近之!

十四、薪资理念

没有无成果的报酬,无成果的报酬是耻辱!

十五、晋升理念

没有接班人就不能晋升,要晋升必须有接班人!

十六、迎宾理念

客户是明星,市场是上级!

十七、推广理念

没有传播与分享,真理也不会发光!

十八、品牌理念

无形决定有形,有形彰显无形。

十九、节约理念

赚的是营收,省的是净利!

二十、投资理念

战略在哪里,钱就投在哪里!

二十一、生存理念

顺境时乘胜追击,逆境时加倍努力!

二十二、竞争理念

避开竞争是最快的竞争,不用竞争是最好的竞争!二

十三、创业理念

人生没有失败,只有提前放弃!

二十四、黑白理念

以爱护公司为荣,以损毁公司为耻;

以敬畏制度为荣,以无视制度为耻;

以成就别人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勤奋认真为荣,以自私懒惰为耻;

以增加措施为荣,以下降指标为耻;

以团队共进为荣,以个人主义为耻;

以积极挑战为荣,以消极逃避为耻;

以拿到成功为荣,以完成任务为耻。

二十五、鑫愉公司的八大戒律

没有状态联合对抗私下接单内部恋爱财情纠纷亵渎职务

唐代仕女画服饰绘画语言研究 篇7

一、丰肥腴丽的“大唐丽人”与唐代仕女画的繁荣发展

唐朝之前的仕女画作品,其目的在于政治性,即宣扬封建礼教,比如六朝时期的著名仕女绘画作品 《女史箴图》、《烈女仁智图》等,强调的均是绘画作品对女子的教育功能。而到唐朝时期, 社会政治更加开明开化,仕女画作品也从封建教化的政治角色的束缚之中逐步解脱出来,逐步丧失了教化的作用,以美的欣赏取而代之,题材上也实现了极大的拓宽,除了反映重大历史事件之外,还将绘画笔触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唐朝时期经济上的繁荣,促使城市获得了极快的发展,社会公众的审美能力获得了提高。在此背景下,传统的政治类、宗教类的仕女题材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当时的贵族阶层所崇尚的注重物质享受的思想观念,促使仕女题材绘画获得了广阔的表现空间,上层社会的绘画美术获得了空前重视,周昉的仕女图就被评价为“颇极风姿”[1]157。仕女绘画的题材也从单一的形式之中逐步摆脱出来,绘画题材涉及了女子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不同的视角展现了女性生活的丰富多彩,表现了宫廷闺阁的富贵气派。

二、唐代仕女画服饰的风格特点

1.襦的风格特点。唐代仕女画服饰的重要风格特点是裙、衫、 帔之间相互统一。在唐代妇女的服饰之中,裙襦是最为重要的服饰,而襦是唐朝仕女绘画艺术中最为常见的女性上装的款式,其通常在仕女绘画中以长裙短襦的方式而出现。长裙短襦的搭配方式中,其造型款式从紧身合体逐步转变为肥大宽松,领口的线越来越低,露出洁白的肌肤,袖子越来越显得宽大,这和唐朝“以肥为美”的审美趣味保持一致。除了领口的线越来越低之外,在仕女图中,领子的部位成为服饰装饰的重点领域,促使服饰的整体效果显得更为雍容华丽。闻名于世的仕女图 《捣练图》、《步辇图》、 《宫乐图》中的仕女服装,就是此种风格的装束,在服饰绘画语言的表现之下,使妇女的精神气质获得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2.裙的风格特点。在唐朝时期仕女图中,仕女裙子的造型是长方形的方片直裙。仕女裙子通常系在腰部之上,甚至有不少仕女图中仕女的裙子系在腋下。而只有少数仕女图中的仕女将裙子系在腰部之下,还以丝带进行扎系。唐朝初年的裙子和唐朝中期后期的裙子风格特点具有较大差异性。唐初流行较为窄小而紧身的服装款式,是一种宽摆、束胸、高腰的样式,此种款式的造型显得较为保守。到了唐朝中期,经济社会更加繁荣昌盛,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逐步开放,仕女服装款式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当时流行的服装款式逐步显得较为开放宽大,裙子较长甚至及地,在裙子的底摆和裙上口进行适当的变化,裙子的上口通常是弧形的,而裙子斜底摆通常多褶,比如,《簪花仕女图》中的仕女服装即为此种款式。此种袒胸式裙装在仕女图中十分常见,半露胸的裙装也经常成为唐朝诗人们描绘的对象。

3.衫的风格特点。作为从襦演变而来的一种款式,衫的主要特征是袖口较大、宽肥且对襟,其类似于一种罩衫,穿在裙子的外面,此种装束显得侍女们空灵轻盈、透如蝉翼,衫和锦质裙装之间的搭配恰到好处,整个装束在色彩和女性的肌肤之间若隐若现地游离,具有良好的审美效果。

4.帔锦的风格特点。帔锦在唐代仕女图中经常出现,其宽窄不一而足,但长度通常在2米以上,部分帔锦之上印上了图纹以装饰,仕女们将其披在两臂或者肩膀上,简单的帔锦能够被唐朝女子们在自己的身上穿插成不同的形态,具有十分丰富的服饰语言表现形式。帔锦通过穿插之后以各种形式披在唐代女性身上,其目的并非遮体,也非御寒,其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装饰,其代表了中国古代服饰从实用的功能作用向单纯的审美功能的历史性转变,是唐朝大度、健康的审美文化在女性服饰上生动传神的体现。

三、唐代仕女画服装要素的服饰语言表达

通过相应的形式及其技法,能够塑造、体现仕女画的服装要素。在艺术领域的任何艺术形象的塑造,都无法离开“点线面”三个基本的要素,在唐代仕女服饰中也同样如此,通过画家的笔触以线条、点和块面形成和服装自身内容相结合的视觉效果。唐代仕女图中仕女的身段气势、体态风韵,均和其服饰的造势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而服饰的造势必须依靠线条样式、图案、色彩、花纹、材料、面料产生的丰满度及其纹理等诸多要素,并结合仕女的不同身材身姿等结合,服饰和人共同产生相应的审美视觉效果。

1.线条的服饰语言表达。在中国人物绘画中存在一个十分鲜明的传统,那就是高度重视线条的造型艺术,以线为手段的造型艺术成为各种绘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法。按照目前出土的相关资料,战国时期的楚国墓中出土的《龙凤人物图》中就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线条造型方式,而线条造型艺术到唐朝时期更加成熟并迅速达到了高峰,体现了唐人艺术想象力的丰富高超,这在唐朝仕女图服饰中的表现尤其显著。唐代仕女绘画艺术之中,就以细线的描绘为主要造型手法,此种手法非常适合对妇女富有弹性的肌脂、细润的肌肤、女性身材的妙曼和服饰风韵进行表现,而主要的线条有“铁线描”、“琴弦描”、“游丝描”及其综合,其显著的特征在于显得十分活泼流利、细劲有力和典雅含蓄,能够较好地表现出女子服饰衣纹及其质感,女子细嫩的皮肤、柔美的形象得到有力的烘托。比如,在《步辇图》之中,画家以圆转流畅的曹衣描法,先钩墨线,之后进行敷色,使图画中仕女的服饰衣纹显得纯熟而简劲,画家所用的铁线描流利圆转,较好地表现出了丝绸服饰的质地感。在《簪花仕女图》中,画家使用的线条手法十分匀称且流利畅达,同时还显得十分富有弹性,在圆转和柔韧之中较好地表现出了仕女身上服饰的质地感。除了《簪花仕女图》之外,唐朝著名画家周昉《杨妃出浴图》、《游春仕女图》等均通过高超的线条造型手段,将丰腴艳丽仕女形象表现得炉火纯青。

2.色彩的服饰语言表达。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色彩的运用技巧方面,唐代达到了鼎盛时期。唐代各种绘画作品中均喜欢以绚丽的色彩表现画家试图表现的内容和思想。唐代仕女画色彩的服饰语言表达中,以色为主,同时按照具体表现内容适当加入墨,在仕女画中众多的色彩构成了主要表达技法,同时还以水、墨作为辅助技法,色彩按照绘画的构思和具体绘画需求而浓淡变化,实现不同色彩之间的调和、对比和衬托,不仅能够有效地表达仕女图中仕女服饰的色彩貌相,同时能够在画面中产生一种和谐、均衡、 舒适、韵律的美感。比如,在《虢国夫人游春图》中,画家设色秀雅的同时兼备艳丽的风格,在画面之中有一人穿红裙绿襦,而另有一人穿绿裙红襦,并且在画面服饰中伴有绛紫、青绿、红色,整个仕女图中仕女的服饰显得精工而活泼富有变化,其明快艳丽的仕女服装较好地衬托了贵妇人的形象,和贵妇人的丰腴身姿显得和谐美妙。“随类赋彩”、“以色貌色”是中国画用色的基本原则,也就是按照具体绘画对象的不同而赋予不同色彩,经过画家的理性分析和感受之后“逐类”用色,这些原则在《虢国夫人游春图》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2]355。唐朝仕女图色彩的服饰语言表达非常注重用色的和谐,以“黄”、“红”两种暖色作为基调,同时还通过石绿、 石青等冷色对画面的色彩表现进行丰富,实现画面的和谐。比如, 《步辇图》中仕女的裙子颜色红绿相间,用色显得沉着古雅,这就降低了红色所产生的艳俗,从而达到色彩之间的互补。

3.面料的服饰语言表达。唐朝初期的服饰面料由于受到生产技术的影响而在纹样上显得较为单调。盛唐时期,纺织业、印染业继续快速发展,服装工艺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市场上的丝织品种类多样、技艺精湛、花式繁复,而这些丝织品被广泛地应用到女子服饰之中。纺织工艺的发达,促进了唐代服饰面料的改善,仕女画中仕女服饰面料质地及其纹样,促使服装要素服饰语言获得了延伸,折射了唐人的服装审美情趣。唐朝时期较为流行的面料有纱、 锦、绫、罗、绮等丝织品,而其中的纱、锦、罗面料是唐代女子服饰中最富有特色之处,是唐朝时期贵族阶层女性服饰的重要面料, 因为纱、罗的质地非常轻薄,女子着上由此种面料制作而成的长裙,能够体现出一种女子肌肤隐见、飘逸轻盈的效果。在《簪花仕女图》中对贵族妇女的服饰进行了精巧的描画,色彩的搭配、款式的新颖、服饰的面料质感等从仕女的服饰中可窥见大体全貌。唐朝仕女画服饰造型艺术之中,面料质地的表达成为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按照仕女人物的气质对其所着服饰予以描绘勾勒,体现出唐朝女性的服饰特征。唐代仕女图中仕女服饰的纹样,是从生活中积淀和提炼而成的,是生活之美的体现。唐代丰富的纹样图案,构成了仕女画服饰的语言内容,通过对纹样图案的勾画突出了仕女图中的装饰作用。

摘要:在唐代仕女画之中,仕女的服饰体现了丰富的绘画语言,通过典型服饰体现了当时贵族妇女的生活情调,表现“玉环肥”式的“以肥为美”的审美情趣,使唐代仕女图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体现了丰富的服饰绘画语言表现力。

浅析唐代的饮食文化 篇8

关键词:唐代;饮食文化;道教;风尚

一、唐代饮食文化魅力

当雄才大略的唐太宗开启“贞观之治”以后,唐王朝的鼎盛时期开始了。富裕风流、无忧无虑的生活环境,开放流畅的中外文化交流,自由开明的仕进方式,自由自在的言论条件,使整个社会充斥着一种恢宏自豪、开朗奔放的气氛。在这种宽松优越的文化发展环境下,唐人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很快便在没有意识形态束缚的饮食文化领域得到了酣畅淋漓的自由发挥。“无问贫富之家,教女不以针缕绩纺为功,但躬厄厨、勤刀机而已,善酿酿姐鲜者,得为大好女矣。……故偶民争婚聘者相与语日:‘我女裁袍补袄,即灼然不会,若修治水蛇黄鳝,即一条必胜一条矣。”[1]崇尚烹调技艺的民俗民风,带来了发达的饮食文化,即使安史之乱以后的扬州城,依然是“街店之内,百种饮食,异常珍满。”而唐朝的饮食文化魅力就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脱俗的艺术造型,众所周知“民以食为天”。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烹调技艺,故饮食之考究、烹调技术之高超,很早便闻名世界。饮食文化发展到唐朝,人们已不再单一追求饮食的食用功效,而是在保持饮食的主体功能的同时,更加注重饮食的艺术欣赏功能和养生保健功能。所以,唐朝的饮食造形十分优美,不仅色、香、味俱佳,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令人赏心悦目,食欲大增。同时唐朝也是一个透明度较高的社会,人们的思想开放,衣着开放,生活开放,所以,唐人的饮食制作,也极力追求一种冰清玉洁的透明效果。唐人的饮食质量高低、烹调技术的好坏,其光洁透明的程度乃是一个重要标准。故唐人的高级馔食,习惯称为“馔玉”;肉白如雪的生鱼片,习惯称为“玉鱿”;档次较高的美酒,习惯称为“玉液”。李白在《将进酒》一文中写到“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复醒。”里的“馔玉”即是指珍美如玉的食品。第二是出神入化的烹调技艺,中国古代烹调菜肴的方法极多,炯、煮、烧、烤、烙,烫、炸、蒸、脯、腌,这些方法在秦汉时期已差不多全部出现,而这些烹调方法的技术改进、内在质量提高,则是在隋唐时期完成的。以最常见的脍为例,也许更能说明从秦汉至隋唐烹调技艺的不断深进。脍是细切的鱼、肉。春秋时期,孔子《论语·乡党》已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主张。由于自由流畅的国际交流,世界各国人民的饮食精华都被介绍到了大唐帝国,唐人在广泛借鉴他人烹调技艺的同时,也改进或更新了传统的烹调方法。作为面食文化的发展中心,四川的面食加工技术真可谓一枝独秀。第三是食疗兼顾的奇妙功效,由于统治者的推崇,道教对唐代饮食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而道教“羽化升仙,长生不死”的养生理念使唐朝的饮食文化带上了浓厚的养生色彩,食治也成为去病强身的一种优先选择。食治表现在饮食文化上,其一是药膳业的发达,其二是药酒的数量品种大量增加,其三是注重探索饮食规律。唐人用来食治的药膳有两种:一种是给没有病的人强身、美容、保健的药膳,它由纯粹的粮食、蔬菜、水果、肉酪等食物构成。宽松的文化发展环境带给人类的决不仅仅是广阔的思维空间,而且包括自信心、想象力和思维灵感,这便是唐朝饮食文化光彩魅力的源泉。

二、饮食文化繁荣发展的原因

众所周知,一个民族饮食生活习惯的形成,有其社会根源和历史根源。在中国古代社会,由于各民族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社会文化及饮食原料的不同,各民族的饮食习惯就有明显的差异。唐朝饮食文化快速发展,归因为以下三点:一、经济繁荣,为饮食文化发展尊定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唐朝时期,国家统一、强盛,交通发达,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比较畅通,多个因素促进了唐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统治者始终坚持较为宽松的统治政策,国内各民族交往密切,互通有无,国外同日本、印度、西域等地区经济交往频繁,使得唐朝经济空前的繁荣。二、文化昌盛,推动饮食文化的发展;唐朝时期,中国文化辉煌灿烂,士民阶层兴起,唐朝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国内唐诗的快速发展与壮大、绘画科技等方面取得进步、各民族间文化交流、融合。国外频繁的交往,在文化上吸收外来的优秀成分以及继承发扬了历代的传统文化,使得唐朝的饮食文化更进一步繁荣。三、民族大融合,饮食文化兼容并蓄;唐朝统治者“胡同为一家”的理念使得生活在内地的华夏民族,尽管在饮食上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但由于中华文化强大的包容性,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不断交融,饮食文化也不例外。同时,还反映了一个民族的饮食习俗,是植根于该民族的自然环境和饮食原料之中的,受一定的经济状况所制约。

三、道教对唐代饮食的影响

唐朝建立后,统治者因为自己姓李,于是将老子李耳追命为李唐王朝的始祖,倍加推崇道教,使道教在唐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仅次于佛教的重要宗派。因此,一些道教的习俗风靡了全国,道教对唐代的饮食也有了深刻的影响。表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鱼、肉在饮食中受到多方限制;道教的教规对信徒的日常饮食有严格的约束,禁食荤腥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唐朝统治者为了追尊道教,将道教的禁忌推行全国,使全国百姓都以此为约束。734年十月特下令“每年正月、七月、十月三元日起十三日至十五日,并宜禁断宰杀渔猎”。这样,大唐的百姓即使不信教,也必须遵循此制,前后食素三天。道教经典中认为龙多为鲤鱼转化而来,神圣不可侵犯,食之者将遭遇大祸,加之“鲤”与“李”谐音,唐代统治者于是严禁捕杀食用鲤鱼。731 年正月唐玄宗下令“禁捕鲤鱼”[2],凡捕得鲤鱼者必须放生,街市有贩卖鲤鱼者杖六十[3]。推而广之,唐代统治者更是制定出一系列条例,限制钓鱼食用,将禁食鲤鱼推广到限食一切鱼虾。因此,在唐代鱼类经常成为难入肴馔的珍稀。第二,道教名词在菜肴中频繁出现;道教名词频繁地出现在饮食、菜肴之中的情况在唐代前基本没有,然而在唐代的菜谱中却经常出现,形成一种时尚。用道教名词命名食品、菜肴大体可分为如下三类:直接称之为道人的,如 “菊道人”;用“神仙”、“仙人”命名,如 “玉桂仙君”、“仙人鸾”、“八仙盘”、“神仙粥” 等等;用道教传说或典故命名。道教讲求长生不死,所谓仙,按照《释名·释长幼》的解释是“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按照这一说法,唐人食品、菜肴中便产生了许多以“长生”、“长命”来命名的肴馔,如“长生粥”、“长命面”等等。第三,道教节日及节日饮食习惯引入民间;由于统治者对道教的推崇,道教节日在唐代颇为流行,节日的饮食习俗也被带入了民间。道教将上元、中元和下元分别作为天官、地官和水官大帝的生日,称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唐代统治者将三元节进一步推广,下令民间百姓也必须遵守三元日食素并且禁捕杀渔猎的规定。今天上元节即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第四,道教养生食品深入人心,道教讲求养生,这个部分上文也有提到,道教炼制并服食丹药是其修炼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平时的饮食也特别讲求营养。受这种道家饮食习惯的影响,唐代人无论是炊饭、烹茶、酿酒都喜欢在其中放入一些草药及营养价值较高的物品。这成为唐代饮食文化的一大特点。

四、饮茶与饮酒风尚

提及唐朝的饮食,除了日常吃的食物外,两种饮品也是唐朝最具特色的的饮食文化代表。首先谈的是唐朝的茶文化,茶神陆羽撰写的《茶经》就是唐代茶文化的代表,唐朝茶文化的形成与当时的经济、文化发展相关。唐朝疆域广阔,注重对外交往,长安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国茶文化正是在这种大气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还与当时佛教、科举制度、诗风、贡茶有关。唐朝陆羽自成一套的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及其所著《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茶经》非仅述茶,而是把诸家精华及诗人的气质和艺术思想渗透其中,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理论基础。唐朝是以僧人、道士、文人为主的茶文化。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中国佛教二千多年来的历程,佛教中国化的历程。它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哲学、伦理、文学、艺术和茶文化等广泛领域。唐朝佛教尤其是禅宗对饮茶风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大发展。我国寺院多建造在深山幽谷森林繁茂,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土层深厚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山区。而且我国是茶的原产地,崇山峻岭原有大量野生茶树,为僧侣开辟新茶园创造了条件,故素有“天下名山僧侣多”,“自古高山出好茶”的谚语。寺院广种茶树,也促进了民间茶园的发展。2.推动了茶叶技术的进步。刘禹锡贬朗州司马时,亲眼看到西山寺僧人创造了一个茶叶新品种,写了一首赞美诗:“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新芽连拳半未舒,自摘至煎俄倾余”。陆羽创造的是蒸青饼茶,社会上饮用的也都是这种茶,而西山寺僧人则创造了炒青散茶,佐证常德是我国炒青绿茶的发祥地。3.皎然率先提出了“茶道”这个词。他不但专攻佛经,而且对茶文化造诣很深,有许多独特的见解,“茶道”一词就是他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诗中创造性的率先提出,诗曰:“……熟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三饮”神韵相连,层层深入扣紧,把禅宗“静心”、“自悟”的宗旨以“涤昏寐”、“清我神”、“便得道”贯穿到茶道之中,是诗化了的茶道。茶中有道,悟茶也悟道,把饮茶从技艺欣赏提高到精神享受,我认为佛教对茶道的影响,主要是禅宗思想的影响。皎然把茶道与佛理结合起来,是他的一大贡献。唐代不仅在内地饮茶成风,而且迅速向周边少数民族地区传播,“自中地,流于塞外”。殊不知唐代文人嗜酒特甚,有关诗文也特别多,因此唐代的“酒文化”是别具一格的。就中唐初的王绩,算得是一个先锋。王绩长期弃官在乡,纵酒自适,他所作待文多以嗜酒为题材,其中有一篇《醉乡记》,将历来的嗜酒文人称作酒仙,以为榜样。文中道:“……阮嗣宗、陶渊明等十数人并游于醉乡,没身不返,死葬其壤,中国以为酒仙云。嗟乎,醉乡氏之俗,岂古华召氏之国乎?何其淳寂也!如是予得游焉。”大凡把酷好饮酒且替饮酒的人称之为“酒仙”。自从有了“酒仙”的美称之后,酒仙便层出不穷。唐代中期就有“酒八仙”之说,称嗜酒的贺知章、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八人为“酒仙”。八仙中嗜酒最著名的当然是李白。李白爱酒,他的酒诗也相当多,其中有许多名篇,《月下独酌》就是佳作之一,还有那一曲千古绝唱《将进酒》,虽说从某种程度是宣扬了一种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但实际上也是诗人心灵深处回荡着的一曲痛苦悲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把自己的愁闷痛楚,恨不得都消释在酒中,没有酒就不会有他的佳作,也就不会有他的生活。他的《把酒问月》诗,表达的正是一种寄情于酒的愿望:“所愿当歌对清酒,月光长照金樽里。”还有那首《客中行》,也表达了诗人同样的心境。传说李白最终因酒而死,那是在他大醉之后,下到采石矶大江中捉月,结果被江水吞没了生命。唐代文人饮酒,极重花前月下之酌,李白的《月下独酌》即其一例。这实际上是诗人孤独寂寞境遇的写照,不仅在“月下”,而且为“独酌”,沉闷的心绪因酒而消散,随月而飘去。当然,也难免会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时候,那就很难得到解脱了。这是一门我们所独有的与众不同的文学,十分了不起。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过去!

唐朝因为其繁荣强盛的国力致使了文化极度的绚烂,饮食文化作为文化范畴的一种自然也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唐朝的饮食文化不仅如此,还有许多需要去挖掘,这就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魅力的所在了吧!

【参考文献】

[1]房千里.投荒杂录[普通古籍]:一卷[M].上海:国学扶轮社,1915.

[2]刘昫.旧唐书·玄宗纪上[M].北京:中华书局,1975

上一篇:英语诗歌翻译下一篇:结核病防治知识的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