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诗歌翻译

2024-07-23

英语诗歌翻译(精选8篇)

英语诗歌翻译 篇1

When We Two Parted

我们俩分别时

George Gordon Byron

乔治 戈登 拜伦

When we two parted

我们俩分别时

In silence and tears,

相对无言地垂泪

Half broken-hearted

两颗心_半裂碎,

To serve for years,

因为即将多年相违,

Pale grew thy cheek and cold,

你的面容苍白冰冷,

Colder thy kiss,

更冷的是你的吻;

Truly that hour foretold

那时刻真的预兆着

Sorrow to this !

今日的伤心。

The dew of the morning

那天清晨的寒露

Suck chill or my brow

冷彻了我的眉宇——

It felt like the warning

它象是告诫

Of what I feel now.

我今日的感触。

Thy vows are all broken,

你背弃山盟海誓

And light is thy fame ;

声名变得轻浮:

I hear thy name spoken,

我听别人提起你的姓名,

And share in its shame.

我就会感到羞辱。

They name thee before me,

人们在我面前提起你,

A knell to mine ear;

我听来犹如丧钟;

A shudder comes o!er me

我忍不住周身战栗

Why wert thou so dear ?

我为何对你钟情7

Thy know not I knew thee,

他们不知道我曾认识你

who knew thee too well :

曾经你了解很深:

Long, Long shall I rue thee

我将长久哀叹你,

Too deeply to tell.

深沉得难以启口。

In secret we met

忆昔日幽会相见,

In silence I grieve

想今朝黯然悲伤,

That thy heart could forget,

你竟然把我淡忘,

Thy spirit deceive.

你竟然把我欺骗,

If I should meet thee

倘若多年以后,

After long years,

我们偶然相遇,

How should I greet thee ?

我该如何称呼你?

With silence and tears.

只有含着泪默默无语。

英语诗歌翻译 篇2

1 翻译的形式

从翻译的形式来讲, 有直译和意译两种。这两种形式历来是翻译中的两大基本倾向。一般说来, 源语文章能否直译或意译成目的语,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源语文章的文体。但这也不是绝对地说科技性、政论性、学术性的文章或新闻报道可以直译, 而诗歌、散文、戏剧或电影剧本不能意译。问题关键并不在于我们采用何种方法和形式, 而在于如何根据不同文体确定使用各种方法的程度, 科技性、政论性、学术性的文章在翻译的时候为了真实表述文章所有表达的意思和内容, 往往会采用直, 这只是相对其他文章而言。诗歌的翻译, 则要更倾向与作则表达的情感、思想、意图, 会更多的采用意译, 而不能过多的为了表现其内容去做大量的说明。所以开始翻译之前, 我们是很难决定应采用什么方法的, 因为任何文章都无法严格地仅按直译或意译一种方式进行翻译, 而且直译和意译本身又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度”。

2 翻译的方法

英文诗歌与汉语及其他语种都有共同的地方, 这种共同点是我们翻译的基石。唯美、押韵、快乐、悲痛等等情感的表达都会给人以不同感受, 如何欣赏, 如何理解, 如何翻译这些作品, 是我们学习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人的工作之一。没有理解, 没有欣赏, 没有热爱就没有翻译, 只有理解了英语的表达方式和理解了作品中的词汇及语境, 才能确切地表达出原文所表达的意境和风貌。

翻译, 最基本的应该从两方面着手:一, 作者的写作背景及时代;二, 作者的写作意图及使用手法。我认为无论是直译还是意译都要满足“信”和“达”两大标准, 如果不“达”, 不符合目标语使用习惯, 看起来翻译的痕迹太重, 要采取意译。不过话又说过来, 语言也是发展的, 不同的语言会互相影响, 使用习惯也不是一陈不变的, 看起来翻译痕迹重的文章和诗歌, 没准以后读起来很顺畅。读起来不顺畅的不一定就不符合源语和目的语。

3 翻译前后, 源语及目的语比较

请看英文诗歌原文及作者的翻译内容, 就是在采用了“信”的基础上, 使用了“达”的手法和技巧来翻译此诗歌的:

艾米莉.勃朗蒂诗两首

1) The Old Stoic 1) 旧式的斯多葛派

Riches I hold in light esteem, 财富, 我看得很轻,

And Love I laugh to scorn; 爱情, 我带笑嘲弄;

And lust of fame was but a dream 对名誉的贪求只是梦

That vanished with the morn; 它随拂晓的来临失了踪。

And if I pray, the only prayer 如果我祈祷, 我唯一

That moves my lips for me 发自唇间的祷言, 有

Is, “Leave the heart that now I bear, “别扰乱我的心,

And give me liberty!” 给我自由!”

Yes, as my swift days near their goal; 是啊, 当飞逝的时光奔向最终;

’Tis all that I implore; 这是我全部的祈求;

In life and death, a chainless soul, 于生于死, 一个无枷锁的灵魂,

With courage to endure. 都会带勇气承受。

2) Hope 2) 希望

Hope Was but a timid friend; 希望是个胆怯的朋友;

She sat without the grated den, 她静坐而不露形迹,

Watching how my fate would tend, 看命运对我肆意左右,

Even as selfish-hearted men. 宛如心肠自私的男子。

She was cruel in her fear; 害怕使她变得冷漠,

Through the bars one dreary day, 惆怅恼人的某一天;

I looked out to see her there, 我隔着围栏向她望过,

And she turned her face away! 她却把脸别向一边!

Like a false guard, false watch keeping, 无信而又虚伪的她,

Still, in strife, she whispered peace; 我挣扎时她低呼安详,

She would sing while I was weeping; 我哭泣时她将欢唱;

If I listened, she would cease. 如我细听, 她却不声响。

False she was, and unrelenting; 无信而又无情的她;

When my last joys strewed the ground, 当我最后的欢乐撒落,

Even Sorrow saw, repenting, 连悔悟的哀愁也觉察,

Those sad relics scattered round; 遗留的伤痕在四周散播;

Hope, whose whisper would have given 希望, 她的絮语曾是

Balm to all my frenzied pain, 缓解我剧烈痛苦的良方,

Stretched her wings, and soared to heaven, 她展开双翼, 飞向天际,

Went, and ne'er returned again! 走了, 从此回来无望!

我们在翻译和阅读过程中, 遇到很多这样的事例。很多英语读者往往拙于学习外语, 畏惧外来文化中陌生的元素。所以英语翻译向来以归化为主, 即为了迎合读者而往往简化或稀释原文的难点。“稀释难点”在翻译过程中往往被看成了意译, 带有主观性。虽然翻译过程中需要避免译者的主观性, 但是不能不说翻译是再创造, 是要直译还是意译, 就如同作家创作作品选择哪种语言句式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一样。

4 翻译中了解作者文化背景产生的作用

诗歌作者简介:

艾米莉.勃朗特 (Emily Bronte:1818-1848) , 英国女作家及诗人, 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 《呼啸山庄》的作者。本诗总共五节, 每节四行, 每行由八个音节构成四个抑扬格音步, 四行诗的韵式为abab。这也是艾米莉.勃朗蒂诗中最常用的格律。

1) Stoic:n.斯多葛学派哲学家;n.高度自制者;坚忍克己之人。

2) grated:因磨擦发出的细碎声。

3) den:原指兽穴, 洞穴, 这里指坐下的凹陷。

4) balm:n. (止痛或疗伤的) 香油, 香膏, 安慰物。

只有了解了作者的文化背景及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图, 才能真正体会作者作品的真髓。

5 结束语

源语言和目标语之间的界限都是难以划清的, 这种界限也不是不可逾越的。所以, 诗歌是可以在另一种语言中再现的。当诗歌的译者完全融入到源语言中时, 诗歌就会轻车熟路走向目标语言。英汉语言表达上的差异决定在英汉翻译时要整饬汉语句子, 以合成为主, 探清语义深层的逻辑关系, 多使用非谓语形式和主从复合句, 或用介词短语名词结构代替动词使用, 使译文符合英文行文习惯, 不至于读起来像洋泾浜英语。

摘要:该文从对英文诗歌及诗人的评价入手, 提出如何对诗人和英文诗歌在诗歌翻译中起着重要作用进行准确定位, 分析并结合诗人创造诗歌的时代文化背景。浅析做如何做到准确的进行英语诗歌翻译, 达到不违背作者原意及诗歌所要表达的意图是可行的。

关键词:英文诗歌,文化影响,策略,再创造,翻译的构想,生命特征

参考文献

从诗歌翻译浅谈翻译美学 篇3

美学历史源远流长,其诞生要追溯到18世纪德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和美学家鲍姆加登于1750年首次明确提出创立一门新学科Aesthetica,即美学。美学在20世纪进入中国,就立刻在中国学术界扮演了活跃的角色,从不同立足点出发的美学体系不断涌现,“翻译美学”就是其中之一。

何谓“翻译美学”?翻译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翻译中的审美客体(原文、译文),翻译中的审美主体(译者、读者),翻译中的审美活动,翻译中的审美判断、审美欣赏、审美标准以及翻译过程中富有创造性的审美再现等。

二、从诗歌翻译揭示翻译的美学内涵

诗歌翻译是文学翻译的极高境界。诗歌丰富的语言内涵,优美的语言形式在语际转换中使诗歌语言形式与内容间的冲突尤为突出,甚至到了无法兼顾的程度。有人认为诗歌翻译是不可能的。然而,许渊冲先生认为译诗不但可能,而且译出的诗甚至可能超越原诗。他在清楚意识到诗歌的审美特质后,提出了著名的“三美论”。本文认为,这三美首先要以翻译的准确性为基础,尤其在汉诗英译的过程中,更要了解诗歌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学内涵,再以三美为目标,译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1.准确性

19世纪末,英国剑桥大学Herbert A. Giles教授所译的唐诗集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但其中一些诗,未能真正理解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脱离了原意,形式意境虽美,又怎能讓人领略原诗真正的美呢?

月夜亿舍弟

戌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

To His Brother

The evening drum has emptied every street,

One autumn goose screams on its frontier flight,

The crystal dew is glittering at my feet,

The moon sheds, as of old, her silvery light.

The brothers, —ah, where are they?Scattered each;

No home whence one might learn the others’ harms.

Letters have oft miscarried: shall they reach

Now when the land rings with the clash of arms?

——Giles

诗人夜闻戌楼更鼓,街上已无行人。当时杜甫客居秦州,适值秋令,“边秋”,即边塞的秋天。雁声使他想起他的弟弟。Giles译的头两句不够确切;三,四两句则完全弄错了。在准确性的基础上,我们才有资格追求原诗的意境,语言结构、格律等审美特质,下面就结合许渊冲教授的“三美论”进行阐述。

2.音美

诗歌之所以美,其韵律、音步、格律等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诗歌翻译应力求在忠实传达原诗意义的基础上,努力复制原诗的作者风格和韵律、音步、格律等美学特征。

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字,全是叠词,英译怎么体现和再现原文之美?林语堂的译文一气用了七个so,更让人叫好的是林译连用了七个以d字母开头的形容词,自然构成头韵,以李清照原诗的尾韵遥相呼应,词趣洋溢。

So dim, so dark,

So dense, so dull.

So damp, so dank, so dead!

诗歌中的韵是一个重要的音美因素,韵可以使诗歌音律和节奏产生和谐的听觉审美满足,是构建音美的必要条件。

3.形美

诗歌不仅是听觉艺术,也是视觉艺术。优秀的诗歌翻译不仅要忠实于原作的内容,而且要保持原作独有的风格。如:

O my Love’s like a red,red rose.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

O my Love’s like the melodie.

That’s sweetly played in tune.

—Robert Burns

译文:

呵,我的爱人像朵红红的玫瑰,

六月里迎风初开,

呵,我的爱人像支甜甜的曲子,

奏得和谐又合拍。

——王佐良译

译文基本保留了与原诗相当的形式,也考虑到了作者Robert Burns是一位自幼受民歌熏陶的苏格兰农民诗人,他的诗富有乡土气息和民歌风味,语言通俗、音乐性强。因而译诗尽量保留了这一风格特点,读来流畅自然、朗朗上口。

4.意美

意美强调完美的再现原诗的意象和情趣。在诗歌翻译中,不仅要考虑形式美、韵律美,还要传递诗歌的文化意境,只有外部形式和内涵意义的统一,使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有机结合,才能使译文读者产生和原文读者相似的联想。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设在石棱中。

——卢纶《塞下曲》之二

译文:

In the dark woods grass shivers at wind’s show,

The general takes it for a tiger’s growl.

He shoots and looks for his arrow next morn.

Only to find a rock pierced mid the thorn.

——许渊冲译

原诗描述李广夜猎,见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拉弓猛射。次日一看,箭原来射入了石中。原诗中的意象“林暗,草,惊风,夜,引弓,平明,白羽,石棱”展示了将军在危急关头镇定自若的英雄气概。译文中,许渊冲教授挖掘了深层的意象单位,让读者体会到对将军李广勇猛的赞美之情,使译诗意境更加饱满。

三、结语

本文参照许渊冲“三美论”翻译思想,以准确性、音美、形美及意美为切入点,揭示了翻译的美学内涵,要求我们从审美的角度看待翻译过程。在其他文体的翻译活动中,我们也要参照美学标准,探索翻译过程中的美学内涵,让翻译这一语际和文化交流活动更具美学价值,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更好地领略到不同文化中丰富的文化意境。

参考文献:

[1]丁树德.翻译技法详论[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2]吴景荣.论诗歌翻译[J].翻译通讯,1983(9).

[3]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4]冯庆华.文体翻译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5]许渊冲.论唐诗的英译[J].翻译通讯,1983(3).

[6]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作者单位 董海楠:沈阳农业大学外语教学部 徐爽: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

无人关注的小蔷薇英语诗歌及翻译 篇4

Nobody knows this little Rose --

It might a pilgrim be

Did I not take it from the ways

And lift it up to thee.

Only a Bee will miss it --

Only a Butterfly,

Hastening from far journey --

On its breast to lie --

Only a Bird will wonder --

Only a Breeze will sigh --

Ah Little Rose -- how easy

For such as thee to die!

没有人知道这枝小小蔷薇 ——

若不是我把它 摘下献给你

它依旧会在路边

象个朝圣者 花开寂寂

仅有一只蜜蜂会思念它 ——

仅有一只蝴蝶

经过遥远的`旅程 匆匆飞来 ——

在它的花蕊中停歇 ——

仅有鸟儿会惊奇 ——

仅有微风会叹息 ——

唉 这枝小小蔷薇 同你一样

杜甫诗歌赏析及翻译 篇5

闻君扫却《赤县图》,乘兴遣画沧洲趣。

画师亦无数,好手不可遇。

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岂但祁岳与郑虔,笔迹远过杨契丹。

得非玄圃裂,无乃萧湘翻?

悄然坐我天姥下,耳边已似闻清猿。

反思前夜风雨急,乃是蒲城鬼神入。

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

野亭春还杂花远,渔翁暝踏孤舟立。

沧浪水深青溟阔,欹岸侧岛秋毫末。

不见湘妃鼓瑟时,至今斑竹临江活。

刘侯天机精,爱画入骨髓。

处有两儿郎,挥洒亦莫比。

大儿聪明到,能添老树巅崖里。

小儿心孔开,貌得山僧及童子。

若耶溪,云门寺。

吾独胡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

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背景:

杜甫的《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是一首题画诗,作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年)。刘少府即刘单,当时任奉先县尉,少府是唐时对县尉的尊称,山水障即画着山水的屏障。

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翻译:

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赏析:

这首七古长篇,分三个段落。

起结各四句自成两段,中间二十八句为一大段。而此大段中,又按六、八、六、八句数分四层加以叙写。一起四句,写刘单画毕《赤县图》后,又画山水屏障,扣题入笔。前二句用突兀之笔,以“不合”、“怪底”渲染刘单山水屏障作势奇异,真幻难辨。南宋杨万里评论说:“诗有惊人句,如《山水障》云:‘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是也。”(《仇注杜诗》引)。接下来二句以平叙交代原因,而其中“沧洲趣”三字又为后文埋下伏笔。第二大段前六句,作者以同时代的画家祁岳、郑虔和隋代的杨契丹衬托刘单画技。

接下来“得非玄圃裂”以下八句,没有立即实写画中情景,而是结合观感,展开想象,盛赞刘单山水神奇不凡。在写法上,整个八句都是虚写而非实录。其中客观自然的联想和奇幻景物的假设错杂而下,时而潇湘、天姥、蒲城,时而玄圃、鬼神、真宰。玄圃、潇湘,都取远景,述刘单山水迹侔仙界;风雨、蒲城,都取近景,赞刘单山水巧夺化工。而此层之首,又以“得非”、“无乃”喝起;其间又云:“悄然坐我天姥下”,天姥是杜甫旧游之地,在这里与第一段所说“沧洲趣”相照应;“真宰上诉天应泣”,是化用仓颉作字、天雨粟、鬼夜哭的典故;“元气淋漓障犹湿”一句,形容笔墨之饱满酣畅。王右仲评说:“篇中最得画家三昧,尤在‘元气淋漓障犹湿’一语,试一想象,此画至今在目,诗中有画,信然。”(《仇注杜诗》引)清方薰山《山静居画论》则云:“杜老云‘元气淋漓障犹湿’,是即气韵生动。”这一层想象丰富大胆,用笔错综奇幻,章法顿挫跌宕。自“野亭”以下六句又是一层,由虚返实,摹写山水障中景物,亭花、岸岛,属山;渔舟、沧溟,属水,山水相映成趣。中间“不见湘妃鼓瑟时,至今斑竹临江活”两句,用娥皇、女英二妃泣舜,湘竹皆斑的典故,实写中有虚景,笔意总欲不凡。

自“刘侯”以下八句,在具体描写画中情景之后,再赞刘单技艺超卓,与本段第一层相呼应。写画至此已可作结,但作者并未止笔,而是宕开一笔,再度由实返虚,“若耶溪”以下四句,是全诗的最后一段,作者在写足题面后进一步生发,表达自己由刘单山水屏障而产生的隐遁江湖之志。这样写,即使全诗意余言外,又回应了前面的“沧洲趣”,首尾完整。

而在章法,施补华在《岘佣说诗》中评论这首诗说“起手用突兀之笔,中段用翻腾之笔,收处用逸宕之笔。突兀则气势壮,翻腾则波浪阔,逸宕则神韵远”。全诗或虚或实,波澜层出,生动传神,笔力饱满,脉络分明,实为我国古代题画诗中的珍品。

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后世评价:

1,从题画诗这一体来看,沈德潜《说诗晬语》云:“唐以前未见题画诗,开此体者老杜也。”尽管在杜甫之前偶有题画之作,但题画诗成为一体,成就高而影响远,则确实始于杜甫。在文人画兴盛、因而题画诗也随之兴盛的宋代,诗论家就给杜甫的题画诗以崇高的评价,认为“画山水诗,少陵数首后无人可继者”(《许彦周诗话》)。

2,王右仲评这首《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说:“画有六法,气韵生动第一,骨法用笔次之。杜以画法为诗法。通篇字字跳跃,天机盎然,此其气韵也。如‘堂上不合生枫树’突然而起,已而忽入满城风雨,已而忽入两儿挥洒,飞腾顿挫,不知所自来,此其骨法也。”(《仇注杜诗》引)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 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美国文学诗歌名篇翻译赏析 篇6

我射出一支箭……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I shot an arrow into the air,我把一支箭射向空中

It fell to earth I knew not where;

不知它落在何方

For so swiftly it flew the sight

飞得那么快

Could not follow it in its fight.眼睛难以追寻它的方向

I breathed a song into the air,我对着天空轻轻唱歌

It fell to earth I knew not where;

不知它消逝在何方

For who has the sight so keen and strong

谁的眼光能如此敏锐犀利

That can follow the flight of a song.能跟上歌声的翅膀

Long, long afterwards in an oak,很久很久以后,在一棵橡树上

I found the arrow still unbroke;

我找到了那支箭,仍未折断

And the song, from beginning to end,也发现了那支歌,自始自终

I found again in the heart of a friend.在朋友的心中欢唱

This poem is written in a traditional iambic form with the feet “aabb aacc ddee”.In the poem, Longfellow sings the friendship implicitly and skillfully.The arrow and the song in this poem stand for the friendship.When he shot an arrow and breathed a song into the air, he did not expect to find them any more.But many years later, he came across with the arrow and found that his song was always in the heart of his friend.This suggests that the friendship is everlasting.I’m Nobody!

我是无名之辈

Emily Dickinson

I’m nobody!Who are you?

我是无名之辈!你是谁?

Are you nobody, too?

你也是无名之辈吗?

Then there’s a pair of us----don’t tell!

那么我们就是一对儿了!千万不要透露出去

They’d banish us, you know!

不然我们都会被他们驱逐,你知道。

How dreary to be somebody!

做一个某某,是多么沉闷无聊

How public, like a frog

众人像是青蛙

To tell your name the livelong day

整日地把你谈论啊

To an admiring bog!

对着他们倾慕的泥沼

This poem is Dickinson’s most famous and most defense of the kind of spiritual privacy she favored, implying that to be a Nobody is a luxury incomprehensible to a dreary somebody—for they are too busy keeping their names in circulation.But to be somebody is not as fancy as it seems to be.A traveler comes to a fork in the road and needs to decide which way to go to continue his journey.After much mental debate, he picks the road “less traveled by”.The poem describes the tough choices people stand for when traveling the road of life.The words “sorry” and “sigh” make the tone of poem somewhat gloomy.Different choices will lead to different life journeys.And all these depend on one’s momentary decision.The road not taken

未选择的路

------------Robert Frost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但我却选择了另一条路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Though as for that passing there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Dreams

梦想

------------Langston Hughes

Hold fast to dreams

紧紧抓住梦想

For if dreams die

梦想若是消亡

Life is a broken-winged bird

生命就像折了翅膀的鸟儿

That cannot fly.再也无法飞翔

Hold fast to dreams

紧紧抓住梦想

For when dreams go

梦想若是消失

Life is a barren field

生命就像贫瘠的荒野

Frozen with snow.雪覆冰封,万物不再生长

英语诗歌翻译 篇7

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再现原文内容、 思想和价值的活动, 语言和文化差异是所有译者面临的困难, 而作为文学翻译中最具美学价值和文体特色的诗歌, 无疑给译者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但这并不能妨碍优秀的译者挑战高难度的诗歌翻译, 更兼这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 (如《红》) 的英译不能绕开的文体对象。 杨宪益、 戴乃迭和David Hawkes, John Minford的《红》全译被公认为是最经典的译本, 本论文将以黛玉和宝玉二人的所有诗歌为研究对象, 通过语料统计方法对杨宪益、戴乃迭译本 (杨译) 和David Hawkes, John Minford译本 (霍译) 进行量化研究, 通过对两篇译文在篇幅、功能词和生僻词三个方面的比较和对比, 希望发现两个译本在通过诗歌再现黛玉和宝玉二人个性和才情方面, 译者的风格, 以及与原著风格上的联系, 得出诗歌翻译方面的启示。

2.翻译策略:篇幅对比

本次研究选取了宝黛二人的诗、词、偈、联句、诔, 共计45首, 除去标题, 共计汉字4990。 两个译本在除去标题后的字数上都超过了原作, 霍译是6923, 词类是2000, 词类比为28.89%;杨译是6064, 词类是1743, 词类比是28.74%。 两篇译文在词类的丰富性上没有明显差异。 在汉英诗歌翻译中, 由于汉语是意合的语言, 诗歌风格比较凝练, 而英语是形合的语言, 诗歌句子的逻辑结构比较分明, 两位译者都考虑到了这点, 因此两个译文在总字数上都超过了原作。 但是, 和原作的字数在比率上, 杨译是121.52%, 而霍译是138.74%, 杨译与霍译的字数比是87.59%, 霍译的字数明显超过了杨译, 这说明了两位译者在处理原诗时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导致了不同的译文风格。 翻译研究者通常认为, 杨译更倾向于语义翻译法, 而霍译则更倾向于交际翻译法。 根据纽马克的翻译理论, 语义翻译是把表达的内容限制在原文文化范围内, 不允许对原文中富有民族文化色彩的概念加以改变。 为了表现出原作者的思维过程, 语义翻译力求保留原作者的语言特色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注重词、句的语义分析, 译文与原文的形式更为接近。 在语义翻译中, 译者必须抓住原文的词句、搭配、结构乃至强调语势, 亦步亦趋地翻译, 这样才能全面地保持原文的语义及表达形式。 在交际翻译模式下, 译者努力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源语读者产生的效果一致。 交际翻译关注的是目的语读者, 译者尽力为其排除阅读或交际上的障碍, 使交际顺利进行。 其重点在于以符合目的语语言、 文化及语用习惯的形式传递原文的信息。 以交际翻译为取向, 译者享有更大的自由度解释原文。 译者以特定的目的语读者群为对象, 给译文定下具体的交际功能并努力使译文达到这一功能。 如果译者遵循语义翻译法, 中国古典诗歌凝练的风格和汉语语言意合的特点就会限制译者的文体选择和词汇表达, 译文语言也就会偏向正式程度和书面化程度较高的目的语。 交际翻译法一般适用于非文学翻译, 如果译者遵循交际翻译法, 一方面, 英语语言以形合为特点, 另一方面, 译文语言会倾向于正式程度和书面化程度偏低的目的语。 因此, 在进行汉英诗歌翻译时, 用交际翻译法所产生的译文, 应该会比用语义翻译法所产生的译文篇幅更长, 字数也更多。 那么, 用不同的翻译法在进行诗歌翻译时, 具体会产生怎样的译文风格?

3.结构:功能词对比

功能词, 是指英语句子中起连接作用的词汇, 连接并列句的功能词包括and, but, or等, 连接从句的词汇包括that, who, when, how, if, 等等。 功能词的使用, 能一定程度反映译文的风格。 诗歌体裁受到每行字数的限制, 使用较少的功能词, 而散文体裁的行文享有更大自由, 功能词使用频率也更高。 以下表格中展示的是两个译本中出现的单个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的统计对比。 统计数据表明, 霍译功能词总数为579, 占总篇幅的8.36%;杨译总数为416, 占总篇幅的6.86%。这说明在不同翻译策略的作用下, 各个译文的散文化程度不同。 霍译的散文化程度较高, 而杨译的散文化程度较低。或者说, 杨译更多地考虑到原作的诗歌体裁, 并在译文中更努力体现这种体裁。

4.语义:生僻词对比

《红楼梦 》原文含有大量的文化负载词, 给译者带来了挑战, 同时, 文化负载词又给诗歌翻译带来陌生化效果, 增加译文的诗意。 诗歌中的陌生化审美效果及它所引起的审美感受不仅仅是为了造就一个新鲜的审美意象, 而是为了创造一种蕴涵丰富的审美价值的特殊形式。 当一首诗的独特文体以一种陌生化的形式进入人的审美视域的时候会使人惊奇, 并带来强烈的审美感受。 但在这令人惊异的陌生化形式背后是诗人所建构的一个新的用来承载 “意义” 的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 各样的审美感受都会随着人们的“视域融合”而会聚为对“意义”的把握。从这个角度看, 陌生化的形式不仅是对诗歌形式陈规的突破, 更是对无限可能的意义的开拓, 给读者以发现新的审美感受的可能性。 诗歌是违反常规的话语, 因而时常打破日常话语中必须遵守的清规戒律。其词汇和句法常常和一般文学文体的语言不一样。诗歌的语言讲究陌生化, 注重对日常语言的扭曲和变形。 常用古字、冷僻的词汇、典故、外来语, 或者借用其他行业的用语, 形成诗歌自己的语言特色, 文化负载词就是一种。 原文中的陌生化诗歌语言有:蘅芷、萝薜、菱荇、桑榆、麝、檀、琥珀、桂魄流光、鹤、金貂、茗、菱花镜、芙蓉绦、鲛鮹、蓉桂、灵槎、鸾、鳷鹊、鸳鸯、蒹葭、鸾鹥、蘅杜、葳蕤、坛畸、兰膏、瓟匏、烟萝、柳眼、笙、簧、芰荷、蓼花、梨蕊、月窟仙人、鸿、庄生蝶、陶令、蛩鸣、东村女、乌骓、黄发、骰彩。 以下表格是两个译本对这些词汇的对应译文表现了两个译本对陌生化词汇处理方法的差异。 对同一个生僻中文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完全对等翻译, 由修饰语+类属词替代, 略去不译 (0) 。 加黑的表达表示译文比参照译文与原文的接近程度更高。 统计显示, 霍译有21处采取了完全对等翻译, 杨译则有36处, 是霍译的1.7倍。 可见, 杨译更完整地保留了原作的陌生化表达方式, 也更充分地表现了原作的诗意。

5.案例对比

除《葬花吟》和《桃花行》外, 《秋窗风雨夕》是林黛玉另一首精彩的诗歌, 黛玉独坐时, 窗外下起雨, 空气中弥漫着寒凉的秋意, 黛玉倍感身世凄凉, 于是拟《春江花月夜》的格, 写成了《秋窗风雨夕》。

原诗重复“秋、风、雨”三个意象突出了悲凉的气氛, 这三个词分别在文中出现16, 6, 6次, 总共出现了28次;霍译三个词出现的频率分别是autumn (3) , wind (5) , rain (6) , 总共是14次, 刚好是原作总词频的一半;杨译三个词出现的频率分别是autumn (15) , wind (6) , rain (6) , 总共是27词, 基本与原作持平。 由此可以认为, 杨译风格更贴近原诗的氛围。 而两个译文中各有一个特色词, 霍译使用的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分别是I (1) 和my (6) , 杨译使用的人称代词是she (6) 。 这说明两位译者采用了不同的视角再现原作的感情和氛围, 霍译中诗人用第一人称的声音, 通过个人卷入抒发感情, 表现氛围, 杨译则用第三人称的声音, 使自己置之度外, 把诗中人的感情也作为观察对象, 通过描写诗中人和风景本身抒发感情, 表现氛围。 霍译使用了四次无生命名词的所有格表达法 (autumn’s, wind’s, bamboo’s, window’s) , 而杨译仅用了一次 (window’s) 。 霍译的表达习惯使译文更加活泼, 散文化风格更加明显。

6.结语

通过以上用语料统计手段, 对翻译策略、译文结构、译文语义、具体案例等方面进行对比, 可以看出两个译本在翻译《红楼梦》诗歌时采取的不同策略和风格表现。 这也代表了在诗歌汉译英过程中, 以汉语为母语的译者和以英语为母语的译者的一般翻译趋势, 这对诗歌翻译实践和研究都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摘要:本文通过对《红楼梦》宝黛二人诗歌翻译的语料统计, 在翻译策略、译文结构、译文语义、案例方面进行对比后表明, 霍译的诗歌具有散文化倾向, 而杨译的诗歌倾向保留原文陌生化表达方式。

关键词:语料统计,风格,散文化,陌生化表达

参考文献

[1]Newmark, Pe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3]方梦之.译学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4]李梦欣.英语诗歌的文体言说[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6.

英语诗歌翻译 篇8

【摘要】如果我们将翻译视为一种社会活动,那么社会因素将会影响译者决策。本文通过比较《西风颂》三个译本并找出三者之间的不同之处,结合社会翻译学的相关理论,寻找导致译本不同的原因,进而探索翻译中制约译者决策的社会因素。并提出制约译者决策的社会因素在翻译学习和实践中对学习者的影响。

【关键词】社会翻译学 《西风颂》 译者决策 影响因素

一、引言

在平时的翻译学习中我们一定会发现即使通过相同的翻译理论,不同的译者对同一文本的翻译也不尽相同。以至于许多学者对翻译从各个维度上进行了研究。其中有语言学,文学,跨文化等等。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学者的研究越来越深,翻译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开始逐步引入社会学的理论。并构建社会翻译学的理论体系。翻译作为一种以语言为媒介的交际活动,自然也就具有了参与构建社会秩序的功能,因此其社会属性不言自明。本文将从社会翻译学的角度对同一句诗不同译者的不同译本进行分析,首先本文以一句诗为切入点,用社会翻译学理论中的“场域”,“文化资本”以及“译者惯习”对译本进行比较分析。然后从对三位译者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个人经历进行比较分析,最后通过分析比较总结找出制约译者决策的社会因素。

二、翻译社会学

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翻译学者纷纷借鉴皮埃尔·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探讨翻译的社会语境化问题,把翻译视为一种社会调节活动,积极探索翻译的社会维度。本文通过借鉴布迪厄社会学概念中场域,资本以及惯习下的分支——译者惯习,对不同译本进行分析。

首先如果我们将场域整体视为一个大海,那么从文化方面出发将我们比作为一类攻击性较小的海洋生物即文学场域。从经济方面考虑,从商的这一部分人可以被比作较有杀伤力的一类海洋生物即经济场域。从政治的这一方面出发,从政的这一类人群可以被比作最具有杀伤力的一类海洋生物即权力场域。在场域这个纷繁复杂的海洋中,各类海洋生物之间既有斗争,但同时也有协作。各个层次之间相互制约同时也相互依存。译者作为社会的人,同时被各个场域的因素影响着。比如说,有时候大部分的译者在经济方面的造诣不如从商人士,所以译者在很多时候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和从政的人士相比较,又没有太多的话语权。逐年累月生活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每一位译者的周遭环境更是不尽相同,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译文上会有差异的原因了。

从布迪厄的理论出发,根据人们所处的场域不同,其所拥有的资本也不同。资本又可以分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经济资本分为大环境和译者个人的经济资本:大环境上关系到经济制度和经济状况,如经济发展速度、物质丰富程度、人民生活状况等。而个人的经济资本则是自身的贫富差距等;文化资本是指在人们的生活过程中所接受的教育。其中包括社会的教育、科技、文艺、道德、还有风俗习惯及译者个人的宗教、价值观念等;社会资本通俗来说就是人脉,此外,当时政局的稳定情况、言论的自由度、媒介的受控度等都对译者的翻译过程有很大影响。

布迪厄的惯习概念强调的是个体在社会化中培养而成的思维习惯和行为倾向。如译者在社会活动中所受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译者在家庭教育、学校学习、工作环境中不断的接触社会,有了每个人独一无二的经历,渐渐地,将自己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形成定势。在每一次的翻译实践中就会逐渐的显现出来,这些变化有时是连译者本身都注意不到的。

三、《西风颂》写作背景

雪莱的《西风颂》 写于 1819年秋天, 当时诗人正在佛罗伦萨附近的阿诺河畔的一片树林中漫步,狂风暴雨骤然来临,因受到狂风暴雨的感染, 雪莱由此创作出了《西风颂》。全诗既表现了诗人澎湃的激情,也体现出了西风狂放的气势。早在20世纪20年代,郭沫若就已经译过这首诗,之后,又陆陆续续有人重译,进而出现了很多不同的译本。本文选出郭沫若、施颖洲、王佐良三位作家的译本,从社会翻译学角度进行比较分析。

四、原诗及译文分析比较

在《西风颂》第一节雪莱写的“Thine azure sister”三位译者的译本不尽相同。

郭沫若译为“你那阳春的青妹”。

郭沫若增译出了“阳春”一词。阳春本身的含义是指温暖的春天,在这里有比喻的意义,比喻西风的恩泽。郭沫若生活在40年代到70年代,他主张“风韵译”在翻译界独树一帜,也就是说他把一首诗看作一个整体,并不主张一字一句译出,更注重诗歌的格调和韵律,所以在翻译过程中经常使用增译、减译等很多意译手法,这一句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语言是思想的直接体现,思想则由经历沉淀。郭沫若的一生共有两次留日经历。这两次独特的经历在潜移默化中就形成了郭沫若的惯习。他的留学经历也成为了他日后做翻译工作的文化资本。第一次是求学,当时他就读的学校是日本的九州帝国大学;第二次是避难,事发南昌起义之后。旅居日本期间,雪莱、歌德等诗人的作品和创作理论正在日本盛行,并深深地吸引着他。因此,当时的郭沫若既受到日本文学的影响,又崇尚西方浪漫主义诗学,而且也无法完全摒弃中国传统诗学理论。在这种多元化场域下生活的郭沫若,形成了其独有的多元翻译习惯。在这句译诗中出现的“阳春一词”便饱含日本九州的风土信息。赋予雪莱笔下的西风另外一层文化内容。

施颖洲译为“你那浅蓝的姐姐”。

施颖洲在处理“azure”的时候采用了直译的方法,译为“浅蓝的”。直译的特点是最大限度的忠实原文,保持原诗的所有语义关系。译者是五四运动的同龄人, 童年时期即移居菲律宾, 截然不同于其他两位译者生活的场域。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较少。因此,他对“西风”一词在中国文化中所代表的“萧条、凄凉”等蕴含的理解不是很深刻。所处的场域不同,其所拥有的文化资本也不同。菲律宾的语言环境很独特,尽管地处“ 华语文化圈” 的外围地区,但是菲律宾国内有许多种语言, 而且大多数人说的是英文。从文化资本的角度来看,他的生活环境比较接近源语语言文化,在他本身受益于当地的文化以及语言风格的熏陶与渲染的同时却忽略了“西风”在中国的传统意义。在英语文化中,西风是报告春天消息的风,在英国人的眼中西风是温暖的,与中国文化中西风的蕴含截然不同。文化资本的不同导致了译者的翻译惯习不同,体现在不同的译文文本上。施颖洲的译文虽然更接近原文文化,但是对其他汉语读者这一受众的文化认同考虑的比较少一些。

王佐良将其译为“你那青色的东风妹妹”。

王佐良的译文中增译出的“东风”使得译本更加能被中国读者这一受众群体理解。因为在雪莱的诗中,西风的气势是磅礴的,高歌猛进的。在他的笔下,漫天黑浪,狂风暴雨皆因西风所致,地中海的宁静以及大西洋的翻江倒海都是因为西风的猛吹。所以译者在做此句翻译时首先要跨越出对“西风”固有的文化理解。在中国提到“西风”一词,大多会有凄凉、萧条之感,且多有离别之意。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中的“古道西风瘦马”还有李清照的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等等。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英国的地理位置和中国是截然不同的。英国西面临近大西洋,所以英国的西风是带有春天的气息的。英国人很喜欢歌颂西风的温暖与舒适。有一句英国谚语 “When the wind is in the west ,the weather is at the best”.而在中国,东风才是春天的风。与施颖洲的早年经历不同的是,王佐良先生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造诣,而且青年时期,王佐良先生还有着一段英国留学的独特经历。这就是王佐良先生独一无二的资本。他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外语系,后赴英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研究生,得以充分感受当地文化。在最贴近源语文化的场域中学习,生活。所以,他对英汉语言在文化差异上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以至于能够形成他特有的翻译习惯即译者惯习。译文“你那青色的东风妹妹”更能让读者感受到雪莱笔下西风的神韵。

五、结语

对于《西风颂》第一节中同一句“Thine azure sister”的翻译,这三位身处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华人翻译家译出了风格迥异的译本。翻译社会学就是将翻译看作是社会行为的不可否认的一部分,看作是一种受社会诸因素调节的活动。社会性是翻译的本质属性,从社会学视角,我们从翻译的本质属性的角度来观察和阐述翻译活动和译者与社会、文化、经济之间的关系。他们所做出的不同译文从侧面反映出了社会因素是制约译者决策的重要因素,如译者的生活的时代背景、独特的经历等。三位译者分别处于中西文化交融的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社会因素决定了他们的译文风格迥异,因此社会因素在很多方面上制约着译者的决策。由此看来,从社会学视角进行翻译研究,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所以,在以后的翻译活动中哟要重视社会学在翻译学中所起的作用,注意地域差异,注意文化差异,注意时代差异等对译者的影响。此次研究不足之处就是对制约译者的社会因素的总结系统性不强,案例分析的普遍性不强。接下来的研究方向将仍围绕此课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并试图系统的总结,为翻译学习者以及研究者提供更加广阔的视角。

参考文献:

[1]王洪涛.建构“社会翻译学”:名与实的辨析[J].中国翻译,2011.

[2]李红满.布迪厄与翻译社会学的理论结构[J].中国翻译,2007.

[3]王悦晨.从社会学角度看翻译现象[J].译学研究,2011.

[4]常铭芮.曾喆.从《西风颂》的翻译看“五四”以来西方诗学对译者的影响[J].中州大学学报,2005.

[5]颜美娟.“西风”的内涵——雪莱《西风颂》中“西风”的含义辨析[J].武夷学院学报,2015.

[6]武光军.翻译社会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外国语,2008.

[7]黄万武.张佳.国内外社会翻译学理论研究综述[J].内肛科技,2013.

[8]胡牧.翻译研究:一个社会学视角[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

作者简介:

鲁红月(1993-),女,辽宁本溪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英语系2013级本科生,英语翻译专业大三学生,主要从事文化翻译研究。

上一篇:家政行业三句半下一篇:浅析唐代服饰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