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变化英语诗歌

2024-06-16

论变化英语诗歌(共12篇)

论变化英语诗歌 篇1

Your children are not your children.

They are the sons and daughters of Life’s longing for itself.

They come through you but not from you,

And though they are with you, yet they belong not to you.

你的儿女并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自身憧憬的儿女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自你而来

并且,尽管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You may give them your love but not your thought

For they have their own thoughts.

You may house their bodies but not their soul

For their souls dwell in the house of tomorrow,

Which you cannot visit, not even in your dreams.

You may strive to be like them,

But seek not to make them like you,

For life goes not backward nor tarries with yesterday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栖息于明日

那是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地方

你可以拼尽力气变得和他们一样

却不可以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会逗留在昨日

You are the bows from which your children

As living arrows are sent forth.

The archer sees the mark upon the path of the infinite,

And He bends you with His might,

That His arrows may go swift and far.

Let your bending in the archer’s hand be for gladness;

For even as He loves the arrow that flies

So He loves also the bow that is stable.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射出的

朝气蓬勃的箭

弓箭手望着无尽的前路上那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

使他的箭可以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愉快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这飞翔着的箭

也爱那无比稳定的弓

论变化英语诗歌 篇2

一般来讲, 世界上的语言可分为两大类, 即死的语言 (dead language) 和活的语言 (living language) 。前者指目前已不在使用或极少使用的语言, 如古代拉丁语;后者指的是我们所用的通行语言, 如汉语、日语、法语、德语和英语等。活的语言有一个重要的特点, 那就是它们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英语在这方面更是如此。作为一门国际性的语言, 英语的使用范围广泛, 世界各地和各个领域都在使用, 因此英语经历了很多的变化。

事实上, 英语经历了古代英语, 中世纪英语和现代英语的发展。古代英语即盎格鲁-撒克逊人简单语言的组合, 那时的英语用法极为有限, 因为人们只是在小岛上生存, 英语的使用者不过千万。公元1066年当诺尔曼人成功征服了英国, 诺尔曼法语代替了英语, 古代英语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诺尔曼法语的影响后逐步发展成了中世纪英语, 英语的发音也受到了影响。在古代英语中Angle被写成了Engle, 他们的语言叫做Englisc。“sc”被读作"sh”的发音。例如, “sheep”被读成了“sceap”。中世纪英语中出现了许多来自不仅会说而且会书写的受过良好教育的法国人的词语, 如noble, feast, tax和prison等以及与宗教有关的如pilgrim, virgin, soul等词汇。英语中法语词举不胜举, beef, pork, mutton都是法语, 对应盎格鲁-撒克逊人的bull, pig, sheep的肉类。到了15世纪, 由于印刷业进入伦敦, 出现了出版中心, 那里的读物被广泛阅读, 因此伦敦英语成为标准的现代英语。后来由于大英帝国的世界范围的扩张, 英语变成了更为广泛使用的语言, 出现了澳大利亚英语, 加拿大英语, 一些国家把英语作为母语, 在另一些国家英语作为第二外语, 联合国更是把英语作为五种工作语言之第一。正是英语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也在不断吸收法语, 拉丁语, 希腊语来扩大其词汇量。

2 现代英语的变化及其原因

21世纪的英语仍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与之不断变化的也包括英语语法。虽然词语的发音变化不大, 但总是有旧的词语被人们遗弃了, 如“thy”, “thou”, “thee”, 新的词汇又出现了。这就是为什么最权威的词典《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再版时总会收入一定数量的新词。而且, 如果我们读过16世纪著名作家的作品, 会发现语法变化巨大。以动词的用法为例, 在莎翁的一首十四行诗有这样的两句话“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st”和“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st”。在现代英语中语法被简化了“thou ow’st”应该写成“you own”, 而“thou grow’st”改成“you grow”。传统语法中名词只能用作名词不能用作动词。但在现代英语的语法中, 我们可以说“bottle the fruits”, “should the responsibility”和“butter the bread”。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把名词和名词放在一起使用, 如“riot police officer”, “crime fictions”以及“a woman teacher”。上述用法在传统英语语法中是不成立的。

造成英语不断变化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 主导文化对语言的使用有很大影响。一个国家可能有不同分支的文化。只有最有影响力的文化才能影响一种语言。在古代说英语的主要是盎格鲁-撒克逊人, 所以古代英语就是盎格鲁-撒克逊式的英语。到了现代, 美国在政治, 军事和经济力量方面的增强, 以及与此同时英国和英联邦的相对衰弱, 随着西半球的政治、经济重心从欧洲转向美国, 美国英语已不再是英国原有语言的附属品, 它以强大的冲击力影响了英语, 甚至对世界上的其他语言也产生了一定的推动力。其次,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 对英语词汇的影响越来越多。出现了space-man, moonwalk, bug, gold-collar等新词。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明日新月异, 网络新词层出不穷如hypertext, eyewear, firewall等等。其次, 政治也对英语词汇的变化有着一定的影响。全球化对英语词汇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相互之间的交流变得异常容易, 不同文化的影响也反映到语言中。我们不仅看到英语中有许多法语, 拉丁语和希腊语, 更有汉语作为外来语, 如Kung Fu, Tai Chi, mantou和jiaozi, , 正是因为中国人与说英语的人们之间的频繁交流才使得汉语文化进入了英语。我们中国人有时会说一些不符合语法的话, 但是母语是英语的人能够听懂并把不符合语法的说法当做英语而接受如:“Long time no see.”最后, 由于高节奏的生活和工作, 人们常常感到很大的压力, 人们喜欢用最简单的语言在最短的时间里表达最重要的信息, 如TIA (Thanks In Advance) B2B (business to business) BRB:Be right back等, 人们在简化语言的同时节约了时间提高了交流的效率。

在英语界, 《牛津英语辞典》也许是最权威的词典。去年当类似于LOL (laugh out loud) 开怀大笑和OMG (oh my God) 这样的短语被新增到词典后, 很多英语使用者都感到词典和英语语言正走向衰退。他们抱怨说他们之所以有此想法, 不仅仅是因为大量的英语首字母缩略词充斥于互联网上, 而且因为很多周围的英语使用者往往不注意用词的准确性。当他们想说“uninterested” (不感兴趣) , 却用了“disinterested”;当他们想表达“abundant” (丰富的) , 却用了“fulsome”。传统英语学习者抱怨说, 这样的英语变成了完全陌生的另一种语言。在欣然接受并乐意使用变化中的英语使用者看来, 这些抱怨的传统英语学习者成了假内行, 他们根本不必悲叹英语语言在衰退, 取而代之的是应庆贺这些全新的用法。正是这些用法才充分证明了英语语言是有生命的, 是充满活力的。同时它又是在不断地进化和发展。恰恰是这两种人形成了两个不同的阵营。几十年来, 他们不断就如何给英语语言下定义而争论不休。最近, 纽约某杂志, 分别将这两种人定义为Prescriptivists (提倡规定主义语法的人) 和Descriptivists (语言描述主义者) 。

3 提倡规定主义语法的人 (Prescriptivists) 的观点

提倡规定主义语法的人 (Prescriptivists) 热衷于指导人们如何正确地书写和交谈。相反, 语言描述主义者 (Descriptivists) 则认为我们无需争论语言本身。我们只说时下人们正在使用的英语。众所周知的音乐剧《窈窕淑女》 (My Fair Lady) 中的亨利希金斯 (Henry higggins) 教授教地位低下语言粗俗的卖花女伊莉莎 (Elisa) 如何说正确的英语, 以使她能够像一个出身优越的上层贵妇那样说英语。希金斯教授正是典型的提倡规定主义语法的人。这一派别的人深信书写和交谈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方式, 讲授语言也是如此。他们提倡清晰 (clarity) , 谦卑 (unpretentiousness) , 和简明 (concision) 。不按照正确的方式书写和交谈不仅是违反语言规则, 也是违反道德标准的。H.W.福勒 (Fowler) 是一名退休的教师, 也是最早提倡规定主义语法的前辈。他在1962出版了《现代英语用法词典》 (A Dictionary of Modern English Usage) 并就英语语言的用法发表了许多关于“雅语” (genteelism) 和“特殊习惯语” (mannerisms) 的文章。H W.福勒探究的不仅仅是语言本身的问题, 更是道德基础, 真理与谎言的问题。对很多人而言, 他似乎提供给人们英语到底意味着什么的一个理想化的观念——得体 (decency) , 公平 (fairness) , 纯正 (authentic) , 他不仅仅是向人们推荐这一观念, 更多的是规定 (prescribe) 人们如何正确地使用语言。

4 语言描述主义者 (Descriptivists) 的立场

语言描述主义者 (Descriptivists) 强烈谴责上述这种屈尊俯就的立场。他们认为语言是不断进化的, 人为规定出某些规则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那些规则很快就会不再适用。与提倡规定主义语法派鼓吹的道德问题截然不同的是, 语言描述主义者十分欢迎并接受各种不同类型的用法。只要是人们能够理解的英语, 那就被看作是英语。来自《纽约客》的报道称, 语言描述主义对于英语语言研究的伟大贡献在于他们鼓励人们学习方言 (vernacular) 和俚语 (slang) 。互联网上的《都市词典》 (Urban Dictionary) 也许是语言描述主义对待英语变化的态度的最好例证。人们会发现《都市词典》录入了许多令人不快的, 甚至是在政治上不正确的词语。但是该字典不是要评判这些新时代的用语, 而是向人们指出这些词语确实存在并可以作为方言 (vernacular) 的一部分被接受。

有人会问, 作为英语学习者我们应听取哪派的观点?是提倡规定主义的人正确还是要向语言描述主义者学习?语言学家的建议是:坚守语言规则, 极力说标准英语, 以简洁清晰的方式写作。英语作为语言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它还会继续变化吗?答案是肯定的。英语作为最为广泛使用的语言, 它终将会变成最为方便和最为易学易懂的语言。在英语的教学实践和使用过程中, 我注意到现代英语的变化, 特别是口语方面的变化。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不妨渗透这些变化, 可以使教与学得到促进, 教师与学生共同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Prescription for Usage[N].21st CENTURY, 2012-05-30.

论王维诗歌的语气变化 篇3

【关键词】王维 诗歌 语气变化 “由弱转强” “由强转弱” 节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128-02

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歌在内容上含蓄隽永,在形式上亦变化多端。仅从诗句的语气来看,诗人常将陈述句(含肯定陈述句和否定陈述句)、疑问句(含设问句和反问句)、祈使句这几种语气的句子交互运用,以求在语气上造成变化。总的来说,其语气变化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由弱转强,一是由强转弱。以这两种方式为基础,诗人又可以制造出语气上更丰富的变化。

先来看“由弱转强”的语气变化。这种变化有相当一部分体现在否定语气陈述句后接肯定语气陈述句的情况,如: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文杏馆》)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

不及红檐燕,双栖绿草时。(《早春行》)

在以上这些诗句中,前句属于陈述语气中的否定句,后句则属于陈述语气中的肯定句。前句中含“不”、“无”等否定词,表意委婉,语气较为内敛。后句则通过肯定的句式使语气得到了强化,提高了一个层级。“由弱转强”的情况还表现为疑问语气后接肯定语气,如:

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孟城坳》)

何如道门里?青翠拂仙坛。(《沈十四拾遗新竹生读经处同诸公之作》)

在《孟城坳》这首诗中,诗人看到眼前的古木衰柳,想到将来不知何人会盘桓此处,于是提出“来者复为谁”的疑问。这个疑问并没有答案,所以语气是比较弱的。而后句“空悲昔人有”则是以肯定语气做结,要坚定得多:作者相信不管来者为谁,都会为历史的沧桑变化而感怀——后句的语气较前句强了一层。而在《沈十四拾遗新竹生读经处同诸公之作》这首诗中,作者先以“何如道门里”的疑问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再给出“青翠拂仙坛”的答案。疑问句转为肯定句,语气上也增强了一层。“由弱转强”的情况还有些表现为陈述句后接反问句:

眼界今无染,心空安可迷?(《青龙寺昙璧上人兄院集》)

住处名愚谷,何烦问是非?(《田家》)

借问问津者,宁知沮溺贤?(《上平田》)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红牡丹》)

在这几首诗中,前句皆为陈述句,后句则为反问句——这些问题在诗人那已有答案:“心空安可迷”即“心空不可迷”;“何烦问是非”即“无烦问是非”;“宁知沮溺贤”即“不知沮溺贤”……反问的语气比陈述的语气更强。还有一种“由弱转强”的情况是陈述句后接祈使句,如:

山中有桂花,莫待花如霰。(《崔九弟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东南御亭上,莫使有风尘。(《送元中丞转运江淮》)

猿声不可听,莫待楚山秋。(《送贺遂员外外甥》)

鲁连功未报,且莫蹈沧洲。(《送崔三往密州觐省》)

以上几首作品在后句中使用了祈使语气,要求他人不要做某事,态度是比较坚决的。所以前句中不管是肯定还是否定,在语气强度上都不及后句。如此一来,前后两句的语气强弱自然形成了递增的关系。前句为后句铺垫,后句起到的强调效果也就更加明显。

再来看“由强转弱”的语气变化。这种变化首先体现在肯定句后接否定句的情况,如:

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木兰柴》)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终南别业》)

暗入商山路,樵人不可知。(《斤竹岭》)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田园乐七首·其四》)

肯定陈述句的语气比否定陈述句要强,所以这几例在语气变化上都是从强到弱进行转换。这几例的后句也是全诗的末句,以否定句做结使其取得了了含蓄婉转的艺术效果。还有的作品在陈述句后接入疑问句: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杂诗》)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山中送别》)

忍别青山去,其如绿水何?(《别辋川别业》)

这几例的前句是肯定语气的陈述句,后句是疑问句。陈述句中的内容,作者是可以确定的,而疑问句中的内容,作者可就没法确定了。因此前句语气较坚定,而后句语气较游移,两句之间的语气自然也就从强变弱。还有在反问句后接陈述句的情况: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送赵都督赴代州》)

峡里谁知有人事?郡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

这两个例子的前句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明确的否定意义——“岂学书生辈”即“不学书生辈”,“峡里谁知有人事”即“峡里不知有人事”——语气是比陈述句要强的。后句以陈述的语气对前句进行补充,解释否定的缘由,语气的强度就要弱一级了。最后一种情况是在祈使句后接陈述句,如: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相思》)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老将行》)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青溪》)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送别》)

这几例中,前句都是对对方的要求。既为要求,自然要比陈述句的语气强烈一些,后句采取陈述的语气对前句进行补充,诗气也趋于和缓。

以“由弱转强”和“由强转弱”这两种形态为基础,王维在诗中往往可以造成语气的跌宕起伏,形成“语气节奏”。如在《田园乐七首·其一》当中,诗人写道:

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

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

这首诗前两句是陈述句,后两句是疑问句。前两句写自身的经历和感受,是确定的,后两句表现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和田园生活的神往,是不确定的。诗人通过变换句式,造成了“强—强—弱—弱”的语气节奏。

又如《西施咏》对西施得宠后的一段描写:“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这段描写中,“邀人傅脂粉”是肯定语气,“不自著罗衣”是否定语气;“君宠益娇态”是肯定语气,“君怜无是非”是否定语气;“当时浣纱伴”是肯定语气,“莫得同车归”是否定语气;肯定语气较为坚定,否定语气较为婉转,所以这段描写连续经历了三次强弱的转换,形成“强—弱—强—弱—强—弱”的语气节奏,如呼吸一般均匀,给人以婉转协调之感。

在有些作品中,关乎语气变化的句式会更丰富一些,如《哭孟浩然》:

故人不可见,江水日东流。

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

此诗用到了三种句式。首句写作者再也无法见到友人孟浩然,为否定陈述句。第二句借连绵不绝的江水将自己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具体化,为肯定陈述句。第二句的语气比第一句强。第三句,诗人于惘然中问襄阳故老:“浩然今在何处?”转为疑问句,语气再次转弱。而第四句借景抒情,斯人已去,空余蔡州。这又是肯定语气的陈述句,语气再次变强。所以总的来看,这首诗在语气上形成了“弱—强—弱—强”的节奏,十分有规律。再如《过香积寺》一诗的前四句写道: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从这首诗可以较为明显的看出诗人对“语气节奏”的刻意追求——第一句的头两个字完全可以用形容词表达具体意义,也可以用“遥知”、“昔闻”等词为后面的游山行为作铺垫。但诗人恰恰选择了不可思议的“不知”二字,既然不知,又何必游山呢?细细想来,“不知”二字在内容上突出了诗人的悠游自在,随遇而安。在形式上则是以一个否定陈述句开场,语气较弱,为后面留下余地。果然第二句即接入肯定语气的陈述句,语气强度产生了第一次提升。第三句写山上古木森森,没有人行走的道路,又形成了否定语气的陈述句,语气再次转弱。而第四句写的是不知何处响起了声声钟磬之声,采取疑问的语气,进一步降低了语气的强度。若以音乐进行类比,这四句诗形成了“次强—强—次强—弱”的语气节奏。

在王维的诗中,“语气节奏”与上面例证类似、甚至更复杂的作品还有很多,如《酬严少尹徐舍人见过不遇》《雪中忆李楫》《酬张少府》《送綦毋潜落第还乡》《早秋山中作》《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登裴秀才迪小台》等等。可以确定,语气的强弱变化是王维所特别在意的元素,自然和谐的“语气节奏”也就成了王维诗作的一个重要特质。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王维诗歌艺术论稿”(YB2014473)

【作者简介】焦 健(1980— ),男,广西桂林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古典文学。

变化论美文 篇4

“变化”,比如:计划好的某件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事情的发生,导致计划改变。所以才有了“计划赶不上变化”这句话。或刚开始很好的朋友,因为各自的成长,各自的经历,导致各自没有了共同的语言,最终分道扬镳。所以才有了“道不同者,不相为谋”这句名言。抑或刚开始很暧昧、很激情的情侣,随着时间的推移,暧昧消散,激情退却。各种问题的出现,双方慢慢无法忍受对方,最终分手。所以才有了“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感叹!

每个人经历了各种事情,都在变化着,变得高调或低调;变得乐观或悲观;变得无情或有情;变得热情或冷酷;变得滥情或专一。

到底变化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好或者坏,是相对而言的,所以才有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我觉得是好事,是进步。其实“变化”说大了讲,就像国家的改革一样,历史上那么多的改革,有改革成功的`,也有改革失败的。改革成功了,不用说肯定是好事,改革失败了,虽然会祸国殃民,但是它给后人留下了经验和教训,没有失败哪来的成功。变,才是好事,如果一成不变,那才有问题。

论价值观变化的基本规律 篇5

论价值观变化的基本规律

在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变化过程中,存在着破与立相结合的规律,破与立结合方可实现新旧价值观的更替.在这一过程中,又往往要借助核心价值观的辐射与边沿价值观的聚合双向互动来完成.在辐射与聚合的双向互动、相互作用中,核心价值占有主导的地位,但同时应对其他价值保有一定的.宽容性.此外,以核心价值为主导、多重价值组合的价值体系,体现了特定社会的价值目标和价值理想,它对社会成员起特定的驱动作用,促使人们追求更高的价值,这就是所谓的价值目标适时上升规律.

作 者:陈章龙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办公室,江苏,南京,210097刊 名: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NGS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4(1)分类号:B821关键词:价值观念 核心价值 多重价值 价值体系

人口变化英语作文 篇6

the ups and downs of population growth

while the problem of the explosively-growing human population has become this century’s focus , the mas s media , during the r ecent decades , have been conveying another sensational is sue near ly to every household — the world’s wildlife extinction . take the u .s . alone for example . during the past one hu ndr ed-odd yea rs , especially f rom 1940 to 1990 , its population has been increasing so rapidly that it has now amounted to 250 million . howeve r , we have, at the same time , surprisingly discovered that the number of wildlife species has been propor tionally decreasing . this is enough to explain what effect“ the ups”of human population has brought to“ the downs”of wildlife population .

investigations so fa r made s how that the extinction of wild animals and c reatur es is att ributed to various r easons , the inc reasing h uman occupa tion of space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being the two impor tant factors obviously k nown to everyone . howeve r , in my mind , nowadays the cruelty of killing and eating wild animals is simply beyond conceivability .

mer ciles s hunters capture them and then sell them for a good price; greedy vintner s try to procur e the best recipes for dressing the meat to pe rfection and con sequently have their restaurants frequented by fine gentlemen; skillful cook s , who under - stand how to oblige the guests , cont rive to make it as expensive as they please; fashion designer s and tailors make the skin into admirable gloves , shoes , handbags , girdles for rich ladies . in this way , the wildlife cont ribute to the feeding , and partially to clothing , of many thousands .

论自我诗歌赏析 篇7

[法国]马罗

我不再是原来的我,

也不知将来会如何,

我的春夏多么美好,

可它们已破窗而逃。

爱情啊,你曾是我的主人:

我为你效劳,先于众神,

啊,假如我还有来世,

我定将更好地侍候于您。

(胡小跃译)

【赏析】

这是一首诗箴(epigram),短短八行,却已成功地塑造出了一个痛苦的失恋者形象。

马罗是写诗箴的高手,这一诗体源自古希腊刻在石碑上的铭文,至古罗马诗人手里达到成熟,但在中世纪一度被人遗忘,马罗是复兴这一诗体的重要诗人之一。诗箴往往以短小的篇幅概括出深刻的真理,具有洗练、机智和一针见血的特点,它的主题广泛,可以写悲伤之情,也可以写欢快之事,可以写沉思冥想,也可以写奇闻逸事,但最多的还是讽刺。马罗的这首《论自我》也是一首讽刺型的诗箴,是一首自嘲的诗。

这是一首结构精巧的诗,解读这首诗,需要前后对应着看。全诗开篇第一句“我不再是原来的我”显得非常突兀,让人摸不着头脑,原来的我是怎样的一个我呢?通读全诗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原来的我是爱神的奴仆,为爱神效劳,因此,原来的我应该是一个坠入爱河的我,写这首诗时的诗人则应该是被爱神扼弃的一个人,亦即一个失恋者。这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倒叙法,这种设计使得读者一开始就进入到诗人的情感场之中。

二句则让我们体验到诗人失恋后茫然无措的心情。原来的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爱情之中,诗人说他“先于众神”为爱神效劳,这表明他把爱情看得高于一切,他的心灵之中满载着爱情。因此,当他失去了爱情之后,他的生命就出现了极大的空白,不知道该何去何从。这是一种非常真切的情感体验。

如果说前两句是抽象化地诉说诗人的失恋之情,那么接下来的“我的春夏多么美好,/可它们已破窗而逃”这两句则是形象化地描述了诗人的这种情感。这两句把“春夏”作了拟人化处理,显得形象生动,尤其是“破窗而逃”这一动作十分具有画面感。“春夏”在四季中往往代表生机和活力、欢快和幸福,因此,这里的“春夏”喻指了原先爱情的甜蜜。如此,我们可以把这两句理解为诗人抒发了他失恋之后的苦闷心情。爱情的甜蜜一去不复返,留下的只有空荡荡的心房,这正是前两句所表达的“故我离去、茫然无措”的情感。

接下来的四句是对全诗前四句的解释和回应,“原来”与“曾是”对应,“将来”与“来世”对应,形成一种对称的结构。巧妙的是,诗人虽然写的是失恋之痛,全诗却不曾出现一个表示“痛苦”的词汇。原来,他在时间上避开了现在时,而只写过去时和将来时,但过去与将来都以现在为坐标,因此过去的甜蜜与现在的.痛苦构成对比,而将来的茫然则是由现在的痛苦造成的,这就形成了“不见”痛苦却处处“感到”痛苦的奇妙效果。

家乡的变化英语作文 篇8

The change in my hometown is really big in these years! It used to be dirty and smelly, and there was a lot of junk in it. There were no trees on the hillside, only one tree stump. Around us there are some factory chimneys discharge smoke, gas, disorderly discharge, even lead to the surrounding trees, flowers and plants, all become withered yellow, often stink in the river, some fish died, rarely see the figure of a bird. Because of the bad environment, the air is seriously polluted and people often get sick.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the awareness of the environment has improved greatly. Now people no longer throw garbage, factory construction also becomes a green plant, factory around trees and flowers in full bloom, the air becomes pure and fresh, the river water becomes clear gone, the water is very little fishes. Every year on March 12, people will plant trees with shovels and saplings, and now the trees are thick and the birds often sing on the branches. The environment is better, and peoples mood is better and healthier.

英语作文春节的变化 篇9

I can never forget your beautiful eyes, as clear as the lake, I can never forget your petite body, in critical times, as tall walls, all-conquering; I will never forget you That touching sounds, like the birth of the sun, vibrant.

In this new year, I once again think of you. It is you, pull me out of the state of malaise. That time, because of my failure and self-blame, even you barking in the next did not notice, then I also vigorously kick your foot, did not expect, you move in the original position looked at me Eyes revealed in the firm. I suddenly understand that the original you are in this silent way to give me a boost, know you mind me, flew down to hold you, I suddenly realized: the original examination, the test is not just the level of student learning, or Student mentality. So, I was in my heart to think: in such an environment, turned out to be you - white, I usually treat you with poor attitude, so I am ashamed.

But the unfortunate thing is still going, and then waiting for me on the sixth grade when the white actually went, the most I can not accept is that I can not see it the last side, so then my mind is not reflected at that time it That firm eyes. In , do not know you in heaven, okay? I wish you can continue to be a good dog in my next life and find a master better than me.

论王维诗歌的禅意 篇10

【摘要】王维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的诗静逸明秀,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同时,王维深受禅宗的影响,因此他的诗中也蕴含着浓浓的禅意,其中又以他的山水诗为甚。他把佛教思想与诗歌完美结合,碰撞出俊逸空灵的山水诗歌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关键词】佛教 禅意 山水诗

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又是虔诚的佛教徒。禅宗赋予了王维静观、内省型的美感心理结构和了然顿悟、淡化时空观念的审美方式。王维深受禅宗的影响,故他的诗中也蕴含着浓浓的禅意。因为他的诗俊逸明秀、空灵澄澈的特点被后世称为“诗佛”。

一、禅意产生的原因

追踪王维的经历以及他生活的朝代,王维诗歌禅意的产生应该有以下几个原因,时代因缘、家庭背景以及个人遭遇。同时,这些原因不是单一影响的,而是在他们的综合作用下才使王维的诗歌具有了禅意。

唐朝佛学的兴盛和发展对王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王维出生于公元701年,卒于公元761年,王维的一生,信奉禅宗。禅宗的兴盛,始于初唐时期的弘忍。弘忍死后,禅宗分为南北两派,以弘忍的上座弟子神秀为代表的北宗,得到武则天的重视,北宗的优势,一直持续到开元、天宝年间。弘历的另一个弟子慧能在岭南创南宗,慧能死后十几年,他的弟子神会开始到北方传布南宗教旨,掀起南北宗的争论。到安史之乱后,肃宗至德二年,神会主洛阳神坛,才得到皇帝的信任。最终,南宗代替北宗而兴起,并成为禅宗的正统。

禅宗的本质是通过自省而明心见性,也就是使人挣脱现实的樊笼,从有限走向无限。相对于那个时代的道教,禅宗的思想是比较消极的,是美好理想幻灭之后的产物,比较符合受排挤和挤压的知识分子存在的內心感受。也可以说,禅宗所释放出的是适当而自然地藏在每个人内心的一切活力,在普通情况下,这些活力是被阻挡和歪曲的因而找不到适当的理由释放。被禅宗吸引的士大夫,存在于对封建秩序既依附又厌恶的矛盾心情之中,因此也非常容易接受禅宗的这种从不自由中寻求解脱的精神生活方式。王维就是其中的代表。

家庭环境的熏陶也对王维禅意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王维的家庭具有浓厚的佛教气氛,他的母亲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王维在《请施庄为司表》中说

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褐衣蔬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王维的母亲得拜的禅师大照普寂,是禅宗北宗首领神秀的弟子,在神秀死后,由普寂统其重法。王维的母亲持戒安禅三十余年,颇有修养。同样,由《后汉书·王维传》记载的“事母崔氏以孝闻”说明王维是个孝子,受母亲的影响很大,因而在母亲的熏陶下王维和他的弟弟王缙同样食素奉佛,信奉禅宗。加之,王维是个很重感情的人,中年丧妻后终身未娶。在《旧唐书·王维传》中说“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 岑寂的独身生活也使他的意志多少消沉了一些,禅宗的思想影响他,他的经历家庭环境也使他更愿意禅宗中获得精神的解脱。因而王维笔下的山水田园诗,就更增添了几分雅韵与禅悟的意味。

王维的个人经历同样对他诗歌禅意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王维的思想,前后以40岁左右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王维支持张九龄的开明政治,倾向进步,有“为苍生谋”的宏愿,这一阶段王维有不少反映边塞生活、歌颂游侠精神,抒发创建宏业的豪情壮志的诗歌,这些诗歌气象雄浑,入世思想较强,充满着英雄主义气概。即使是山水诗也是气象峥嵘,意境开阔的,如《华岳》、《晓行巴峡》、《汉江临泛》等。王维中年时期,接连丧妻丧母,几次重大变故的打击,消磨掉了他身上的锐气,尤其是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接着杨国忠专权,朝政腐败与社会黑暗日重,王维渐生退隐之意。于是他的后半生一直处于矛盾之中,一方面,他一直在中央朝廷担任官职,虽然官位到底不很高,但也逐渐升迁;另一方面,从四十岁开始他过上了长期隐居山林的生活(以前曾在嵩山隐居过),先是在终南山,以后在蓝田辋川。他过着“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的亦官亦隐的生活,身在朝廷,心存山野。这一时期,他对佛教的信仰逐步加深。特别是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惨痛遭遇后,他以“进不得从行,退不能自杀”的内疚心情,接受了“责授太子中允”的降职处分,在“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白发叹》)的感叹下决定皈依佛门,专以“以诵禅为事”。他后期的山水田园诗更多的是轻微淡远之音,大量禅意的诗歌涌现。

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了王维诗歌禅意的形成,从而对他后期诗歌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王维诗歌的禅意

探讨王维诗歌禅意的前提,必须首先承认诗与禅的相通性。

然而,诗与禅本身是矛盾的两个主体。如果从较为外在的角度来看禅的宗旨,它与诗的对立性是很明显的。诗与禅本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现象。诗是文学、禅是宗教。诗是语言的艺术,禅从根本上来说,恰是排斥语言的。然而,诗与禅却又是相通。显然,从依靠敏锐的内心体验、直抵生命的本原、欣赏人生瞬间的美丽这个意义上来看,诗与禅是相通相融的。王维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将佛家的境界转化为艺术的境界,将禅宗的精神转变为艺术的精神。正是由于这样,王维诗歌意象空灵、境界清幽,呈现出一种闲淡冷寂,悠然自在的情趣,在唐代诗坛独尊一宗,自成一派。读王维的诗歌总让人觉得在方寸之中,感受宇宙之大,在空寂之中领略人生的无穷。作为精通禅义的艺术家,王维在其山水田园诗中时常以禅入诗,用禅寓诗,不仅顺理成章,而且恰恰体现出了诗人独特的艺术品位和艺术追求。

王维诗歌的禅意,集中体现为“空与寂”的境界。在人世间他难以找到这境界,便寄兴于空山寂林,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禅宗所追求的“空与寂”的境界,在王维的山水诗也得到了集中的体现。首先,他的诗句中大量出现跟“空”与“寂”相关的词句,比如“朝梵林未曙,夜禅山更寂”,“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更深层的,他的诗歌中,集中表现出一种空寂之感。如《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首小诗塑造的情景绝妙,诗人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弹琴长啸,没有人知道他的存在,只有明月为伴。这首小诗总共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且全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沉寂的月夜,幽林之中的意境,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来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由此可以深知,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诗的意境的形成,全赖人物心性和所写景物的内在素质相一致,而不必借助于外在的色相。因此,诗人在我与物会、情与景合之际,就可以如司空图《诗品·自然篇》中所说,“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进入“薄言情悟,悠悠天钧”的艺术天地。

再看王维另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歌,将空寂的境界写得精妙绝伦,一个“空”字,语带双关,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空山”两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然而,“空”这个字不仅是指境界之空,更重要的是作者内心之空,所以才显出境界之空的。于此而观之,结合作者经历,作者内心受禅意之空才是真正空寂之境的根源。

“无我”亦是禅宗追求的境界之一,王维诗中亦多次呈现了这一境界。如《戏赠张五弟堙》其三:

我家南山下,动息自遗身。入乌不相乱,见兽皆相亲。云霞成伴侣,虚白侍衣巾。

无我,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佛教认为“我”乃是由 “色”和“名”两部分组成的。“色”,此指肉体,肉体的生长毁灭是人自己不能控制的,所以肉体并不是属于人自己的东西。“名”属于心理现象,是由思维、感觉、意识等组合起来的,它也不停地生灭变化着。因此并没有一个常驻不变的“我”存在。在这里,诗人与自然万物相互契合,相互融合,忘乎自我,顺乎自然,与飞禽鸟兽相亲,与白云彩霞为伴,连自己的存在都遗忘了。

王维诗歌的禅意与他的作品是水乳交融的。尤其是他的山水诗作品,字字清俊,空灵沉寂,具有典型的王维风貌。

参考文献:

1袁行霈《王维诗歌的禅意与画意》《社会科学战线》 1980年02期

2羊列荣《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史·诗歌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 2006年1月第一版

3陈引驰《隋唐佛学与中国文学》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10年5月 4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7月第二版

论变化英语诗歌 篇11

论社会环境新变化对企业营销的影响

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变化中的社会环境制约和影响。研究社会环境的变化特征与作用,分析人口、技术、经济、政治、法律、谇环境新变化给企业营销创造的机会和带来的威胁,探索企业利用环境机会和回避环境威胁的`对策,目的在于使企业营销战略计划和营销策略与变化中的社会营销环境保持动态平衡

作 者:曹家为  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学院商业经济系,天津300222 刊 名:商业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COMMERCIAL RESEARCH 年,卷(期): “”(12) 分类号:F270-05 关键词:社会营销环境   新变化   机会   威胁   对策   social marketing environment   new changes   opportunities   threats   countermeasures  

家乡的变化初中英语作文 篇12

One possible version:

Changes in My Hometown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my hometown these years. There used to be old and low houses on the streets,but now you can see people live and work in tall buildings. In the past, you could always see rubbish everywhere. But now the environment is clean and tidy. Many trees are plan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street, so the air is very fresh.There were not any buses in my hometown, so most of us used to walk to work or go to school by bike.However, life is much better now. Many people buy their own cars, so they go out by car.

上一篇:冬种脱毒马铃薯栽培的技术论文下一篇:对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