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诗歌教学的要素

2024-09-15

英语诗歌教学的要素(精选11篇)

英语诗歌教学的要素 篇1

1. 引言

听力理解能力在英语学习中位于四项技能 (听、说、读、写) 之首, 是四项技能中使用最频繁的。Rivers和Temperly的调查显示, 在成人的交际活动中“听”占45%的比例, 而“说”、“读”、“写”则分别占30%、16%和9%;Gilbert也指出对于学生而言, “听”占据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所有交际活动的65%-90%;Wolvin和Coakley也发现, 无论在教室内外, “听“比其它语言交际方式使用得更为频繁。然而我国学生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之后, 英语听力水平却远远不能满足日常交际的需求。本文将从三方面分析构成英语听力理解能力的要素, 并针对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2. 英语听力的构成要素

2.1 语言因素

2.1.1 语音语调

语音正确与否是英语基本功的首要判断标准, 也是影响听力理解能力的障碍之一;语调则是人们常用于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工具。掌握连贯话语中的发音技巧, 即语境下的音位变体、不完全爆破、弱读、连读、同化、省音及节奏、语调等各种语音现象, 对正确理解和发挥语言的交际信息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1.2 词汇量

词汇是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不可缺少的基本语言材料, 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听力理解能力的高低。由于不知道听力材料中的词语而导致无法理解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此外, 词汇也是语言中最重要、最活跃的部分, 是文化和社会发展最直接迅速的体现。如i Phone, leggings, soho等都是近几年随着社会科技不断变化才出现的新词。因此, 学生应该尽可能地扩大词汇量, 常收听收看VOA, BBC, CNN等英语广播和电视节目, 观看研究英美电影, 听一些名人演说等, 从而达到既扩大词汇量又提高英语听力水平的目的。

2.1.3 语法

英语的句法结构和语法结构与汉语的语序及逻辑表达法相比更为复杂。例如英语中存在的代词及代词的指代关系;不同的时态、语态;还有一些如虚拟语气、形式主语 (宾语) 、否定转移、强调句型等特殊句型都会对学生在听力过程中造成思维和反应不协调, 从而干扰学生对句子语篇的全面理解。

2.2 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因素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在我国长期以来的英语教学中, 语言一直被放在首位, 而关于英美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则常常被轻视甚至忽视。然而, 不同的文化背景却会导致听力理解偏差。英语教学中脱离社会文化背景的单调的语言技能训练只会造成真实语境中的交际失误。例如, 在我国英语课本中常见的“Where are you going?”“How old are you?”“Are you mar-ried?”等均是属于语法正确但不适合在交际场合中运用的句型。因此, 掌握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对提高听力理解的能力至关重要。

2.2.1 词汇文化

由于社会背景不同, 英汉民族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都各自相异, 并反映在各自的语言中, 作为语言根基的词汇则首先得到了体现。比如bat (蝙蝠) 在西方人眼里是一种邪恶的动物, 经常与罪恶和黑暗势力联系在一起, 尤其是vampire bat (吸血蝠) , 让人毛骨悚然。英语中crazy as a bat (疯得像蝙蝠) , a bit batty (有点反常) , as blind as bat (像蝙蝠一样瞎) , have bats in the belfry (发痴, 异想天开) 等都是坏的联想和比喻。而由于在汉语中“蝠”与“福”同音, 蝙蝠却被认为是吉祥幸福的象征。因为“红蝠”与“洪福”谐音, 红蝙蝠更代表了大吉大利。

2.2.2 习语文化

作为语言中的特殊成分, 习语是一个国家或民族语言和文化特征的集中反映, 是民族个性和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 具有精辟、生动、优美、形象、通俗、寓意深刻等特点。中国人擅长使用习语, 英美人同样也热爱习语。习语频频出现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及科学技术的文章及新闻报道中。因此, 正确理解并掌握习语所代表的不同的语用习惯和文化特征对听力很有帮助。例如:baker’s dozen从字面上看是“面包师的十二”, 但实际上却是数字“十三”的意思。这是因为在十四世纪时英国人就是以面包为主食的, 但当时有的面包师为了赚顾客的黑心钱, 于是在制作面包时偷工减料, 克扣份量。这种做法弄得民怨沸腾, 于是官方制定了制作面包时投料的标准, 不达标就要遭受严厉处罚。这一举施非常有效, 面包的份量果然增加了。但是, 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几百年前, 手工投料制作面包很难做到个个符合标准, 于是面包师们就在出售面包时每打多给一个, 即十三个。这样, baker’s dozen这一习语也就逐渐形成了。

2.2.3 习俗文化

除了词汇和习语以外, 在交际过程中习俗也应该值得关注。在英美习俗里, 问候方式、道别方式、称乎语、对称赞和表扬的态度、谈话题材及价值观念等均于汉语习俗不同。学习者若缺乏这方面的知识, 就会对听力材料的理解产生错误。例如, 曾有外国游客到北京旅游, 中午饭后想去厕所, 于是问翻译:“Where can I wash my hands?”由于翻译没有注意到通常在英美国家人们都是在washroom里面洗手, 而wash one’s hands已经变成了上厕所的委婉用法, 所以误答为:“Well, you can wash your hands anywhere.”从而闹了个大笑话。再如, 西方人十分注重隐私, 所以并不对诸如“Have you had your dinner?”“How old is your wife?”“How much do you earn?”之类的问题给出直接答案, 多数会委婉地拒绝回答。可见, 加强对文化习俗的了解对恰当进行交际活动非常重要。

2.3 心理因素

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非智力因素, 比如兴趣、注意力、情绪和状态、意志力等叫做心理因素。它们虽然不是学习过程的直接介入者, 但却能促进和抑制学习的效果。这些心理因素在听力过程中表现得极为明显。研究发现, 人在心情轻松、兴趣浓时, 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就较长, 听力的效果就较好;反之, 如果热情减弱, 或是感到紧张焦虑时, 则听觉神经受到压抑, 无法集中注意力, 听力的效果也就较差了。

3. 教学策略

以上几点因素直接影响英语听力理解能力,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有的放矢, 从多方面改进传统教学手段, 帮助学生提高听力理解水平。

3.1 采用听说结合的互动式听力训练法

听是对口头信息的接受和理解, 说是信息的输出和表达, 两者关系密不可分。但我国的听力课堂却单纯地以听力练习为中心, 听力课变成了“听音课”。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更不能刺激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以说练听、听说结合的互动式听力训练法能有效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听力训练的环境中来。而有机结合听与说要比简单进行听音训练更快更好地巩固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3.2 合理选择听力素材

合适的听力材料对听力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因为不合适的听力材料既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也会使课堂变得枯燥无味。特别是在信息传播急速发展的当代, 最新的时事动态、科技发展和流行文化等更符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所以听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语言基础及理解能力的实际情况, 灵活选取一些内容风趣、语言清晰规范的材料进行教学。例如将英美流行文化中电影、音乐、体育、时尚、动漫, 尤其是网络资源引入课堂, 将会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也能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性起到良好的作用。

3.3 采用非传统的教学法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传统英语听力课堂采取的是一再重复放录音的模式, 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 当然也会对听力训练失去兴趣、产生抵制心理。因此, 听力教师应该避免做“倒带机”, 而是设计采用不同的教学法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他们听英语的兴趣。例如, 听、讲英语故事、笑话, 听、学唱英文歌曲, 介绍英语国家有趣的风土人情, 做能锻炼英语听力的游戏, 看原版电影, 组织学生排练英语短剧等。总之, 教师要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 帮助学生消除不良的心理, 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让听力学习成为一种愉快的体验。

4. 结语

综上所述, 听力理解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是一个难点, 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其构成要素既有语言因素、社会文化背景因素, 也有心理因素。教师应针对英语听力的构成要素改进传统教学方法, 设计有效教学策略, 提供给学生变化多样、轻松快乐的语言学习环境, 从而刺激他们的学习动机, 达到教学相长的最终效果。

摘要:本文分析整理了英语听力的三大构成要素, 即语言因素、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因素及心理因素。同时针对这几点要素给出了教学改进策略, 以帮助教师与学生共同克服听力理解这个难题。

关键词:英语听力,构成要素,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Gilbert, M.B.Listening in school:I know you can hear me——But are you listening?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Lis-tening Association, 2, p121-132.1988.

[2]Rivers, W.M.&Temperly, M.D.Apractical Guide to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New York, 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3]Tsai, Roland, Jenks, Michael.Teacher-guided interactive multimedia for teaching English in an EFL contex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ultimedia and Hypermedia, v18n1p91-111Jan2009.

[4]Wolvin, A.D.&Coakley, D.G.Listening (3rd ed.) Dubuque, IA:WilliamC.Brown.1988.

[5]蔡叶, 吴燕.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9.4-18 (4) .

[6]董天.社会文化背景与英语听力教学.河北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2.12, VOL4, (4) .

[7]聂淑芳.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研究.安徽文学, 2009, (5) .

[8]王晓丽.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影响因素及其解决途径.甘肃科技纵横, 2009, VOL38, (1) .

[9]朱媛媛.如何应用有效策略提高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效果.中国科技信息, 2009, (8) .

[10]张慧军.文化背景知识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1.5.VOL17, (3) .

英语诗歌教学的要素 篇2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湖北枣阳市熊集中学杨 进

英语诗歌教学的要素 篇3

1. 不良的写作习惯

学生平时写作不喜欢打草稿,直接写在作业本或考试试卷上,这样写作提高了写作速度,却忽略了写作的质量。考试中不注意卷面整洁,乱涂乱改,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字母大小写随意;字迹潦草;单词拼写错误等问题经常出现。

2. 缺乏足够的知识积累

因为面对中考的压力,大多数学生缺乏足够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由于学生词汇量有限,加之平时训练少,时间投入少,学生对所学过的单词或词组仅停留在只能听、读、认的阶段,不能灵活掌握和运用基本句型,所以句型误用现象非常严重,直接影响了书面交际。

3. 对英语写作的错误认识

学生普遍存在一个错误的观点,即书面表达五分钟或十分钟就能解决问题,分数区分度也不大,而且书面表达也较难提高,与其花很多的时间去写作,还不如做三篇阅读理解。结果,中学的写作教学就形成了“考试时考一下,老师改一下”的怪圈,学生缺乏英语写作的热情,更缺乏平时的训练。

二、 强化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基本要素

1. 解读:展示学生范文,解读评分细则

解读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学生范文进行讲评。除了点评习作的优缺点外,教师还要与学生一起解读阅卷评分细则。以下是一篇学生的考试习作。

Dear Mary,

I know your friend invites you to her birthday party tomorrow. As you know, you should join a important speech concert of English. It??s very important to you to get a good grate, so you should talk to your friend about it. If you refuse to go to the birthday party, maybe you will lost your best friend. I think the friendship is more important. It??s better for you to write a letter about it to your friend. As your best friend, she should undersand about it. You also can go to her home to tell her what happen. By the way, you should buy a birthday gift to her, she will happy if you do it. I hope you can get a good grate.

在讲评作文前,老师应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解读书面表达的评分标准及具体的评分原则:评分按5个档次给分。各档次的给分范围和要求分别是: ① 第五档(很好):(15-13分)完全并很好地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 ② 第四档(好):(12-10分)完全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 ③ 第三档(还好):(9-7分)基本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 ④ 第二档(较差):(6-4分)未能恰当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 ⑤ 第一档(差):(3-1分)未能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

上例范文要点基本齐全,文理通顺。但存在单词拼写错误及语法错误,句子表达比较平淡。得分9分,属于第三档作文。

2. 积累:加大语言输入,夯实英语基础

(1) 拓视野增文化,让阅读生活化

目前的半开放式作文的话题常跟学生的学习生活或社会时事密切相关,如“奥运会志愿者”、“低碳生活”、“出国留学问题”、“学生使用手机问题”等。学生在进行学科学习的同时,也要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广泛接触文化、经济、体育、政治等各种题材,拓展视野,扩大知识面。

(2) 诵佳句背范文,让语言地道化

要把曾经阅读过的材料转化为书面表达的内容只有靠记忆、背诵和默写。笔者建议学生把好的材料、好的文章和好的段落从报纸上剪贴或摘抄在笔记本上,然后多读、多看,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3. 训练:重视写作训练,养成良好习惯

只有把语言知识放到实际情境中去运用、去练习,在使用中不断加深理解,才能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分析文章,学习范文,模仿写作,继而创造性地写作;勤于记笔记,重视作文的修改,这样才能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1) 重基本功抓习惯,让写作规范化

学生的书写直接影响到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所以,英语书写基本功的训练不可忽视。教师书写的好坏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师平时的书写切不可随便,要用教师的示范带动学生的规范。

(2) 分层次循序渐进,使教学多样化

英语写作教学中,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师要采取形式多样的写作教学模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如,七年级小组口头仿写,开拓视野;八年级小组接龙写作,锻炼思维;九年级小组合作批改,学会探究。

(3) 斟词句觅亮点,让文章高分化

书面表达不仅仅是“句子的堆积”,新的评分标准更强调了内容要点及语言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因此,要写成一篇较有水准的英语作文,除了要点和语言表达准确以外,还必须在语用、语法结构以及表达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上有所表现。

三、 结束语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六要素” 篇4

关键词:积极性,练习,六要素

现就笔者多年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探索出的英语课堂教学“六要素”付诸笔端, 供各位同行参考。

一、在教学中要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之一,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 在教育教学之前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教师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因此课堂上对简单的内容应少讲, 更多地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己获得知识的习惯, 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培养对英语的兴趣。在课堂上要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根据教学内容、课时要求, 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 教师要设计和安排新颖别致的课题导入方式, 激发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二、寓教于乐, 让英语课堂活起来

教师应该以高涨的情绪感染每一位学生,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英语教学中, 如果我们教师以自身高涨的热情去带动每一位学生, 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其中来, 不让每一位学生掉队, 以鼓励性的语言表扬学生, 给他们自信, 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课堂教学必将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教师作为平等发言中的首席, 自始自终要给学习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这就要求教师语调抑扬顿挫, 语言风趣幽默, 表情丰富、手势恰当, 以此做出榜样, 渲染气氛, 感染学生。

三、有效地设计作业, 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地练习

英语教师如何有效地设计作业, 让学生有效地进行练习, 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环节。作业设计必须强化教学目标, 突出教材重点、难点, 指出学习方法等, 达到学用结合, 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布置作业前, 要多想想今天学了什么内容, 要让学生掌握什么, 要布置与之相应的作业。英语作业不能仅局限于课本, 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让他们多方位了解知识, 如要求学生看英语类的报刊杂志、阅读材料, 看英文电影电视等。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提高。这种作业能使学生感受到学英语不是一项任务, 而是一种需要, 更是一种享受。

四, 注重引导, 加强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功效

小组互动学习是新课标实施之后普遍采用的一种富于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小组互动学习是以合作的小组为基本形式的教学活动, 它系统地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互动来促进学习, 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 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将学生按其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个性、性别乃至家庭背景等因素, 混合分成四人一组, 让每个组尽量均衡, 尽可能处于同一个水平, 具有同样的竞争力。每个小组内设立组长、记录员、资料员、发言人等各一名, 采用轮换制, 确定每个成员的职责, 明确每个成员的任务。如组长负责组织,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资料员负责搜集学习资料, 记录员负责记录本组的意见和观点, 合作学习活动发言人负责代表小组, 汇报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将竞争机制与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 更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用。

五、适当运用多媒体于英语教学之中, 丰富英语教学手段

电教媒体介入英语课堂教学中, 为创设语言环境提供了有利条件。优美的音乐或生动清晰的图片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在导入新课过程中呈现事先准备好合适的图片或录音带等, 学生就会专心致志地听教师讲课, 积极动脑思考。如在讲解现在进行时这一语法概念时,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 用课件的形式播放一些正在进行的动作, 如看电视、打篮球、玩电脑、跳高、做家庭作业等。让学生直观感受这些动作的正在进行, 同时老师在一旁进行英文讲解。通过这样的引入, 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就大大提高了。

六、科学设问, 启迪学生思维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成功的提问能有效地牵引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 培养锻炼学生的外语交流能力, 同时有利于教师调控课堂气氛, 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和沟通, 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根据提问内容的难易程度, 选择确定不同的对象。对基础知识的内容进行提问时, 可以面向中下程度的学生, 而对知识难点的提问时就要面向中上程度的学生。为此, 教师每堂课要精心设计所提问题的角度、深度和广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 又要注意个性特征, 充分体现其针对性。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 教师要设置不同的问题, 课堂提问必须起到让学生准备、消化、巩固和提升教学内容的作用, 而不是课堂教学的简单装饰。

英语诗歌教学的要素 篇5

关键词:儿童 英语教学 颜色 音乐语言

在我国,学龄前儿童特指4到6周岁的儿童,这个时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科学家发现,学龄前儿童大脑的神经系统是由无数个突触组成的,儿童在学龄前见到的事物越多,突触就越发达,这些事物的颜色、形状、声音、动作等特征对学龄前儿童学习语言是非常有帮助的。学龄前儿童学习英语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各种学龄前儿童英语教学机构以及双语幼儿园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家长也迫不及待地想让孩子学好英语。在学习英语热的浪潮推动下,我国的儿童英语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充分肯定儿童英语教育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目前看似繁荣的学前儿童教育表面下存在的不足。作为学龄前儿童英语教育的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思考如何让学龄前英语教育更完善和科学高效。

一、颜色的运用在学龄前儿童课堂中的作用

首先,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在儿童的世界里,对色彩没有很强的定论,因此他们比较中意鲜艳的颜色。在课堂中,彩色的教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除了用彩色教具来教授颜色类词汇,教授其他类单词时也可用同样的方法作为辅助,便于幼儿反复练习。比如,文具类词汇pencil(铅笔),如果教师用若干彩色铅笔教具来帮助幼儿练习、认读,既有助于增强记忆,又能培养学习兴趣。需要注意的是,幼儿的视觉神经发育得并不完善,教师需选用辨识度高的颜色。

其次,儿童的想象力比较丰富,他们会按照自己的想象去使用不同的颜色,有时颜色会和画的线条混在一起,甚至有些儿童会分不清浅色画笔和深色画笔。但是,正是这样的行为活动会引起他们足够的兴趣[1]。在课堂上,利用儿童的这一兴趣点,将涂鸦、描点、彩笔连线等课堂小活动和教学内容适当结合,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学生看图识单词时,多让学生描摹对应的图形或者给单词涂喜欢的颜色,他们会更加感兴趣。

无论是填涂还是认读,还需注意的是教具不宜过小。适当大小的教具不仅可以让儿童看得更清晰,减少不确定性,而且可以作为课堂游戏的工具,一举两得。

二、歌谣的运用在学龄前儿童课堂中的作用 0到6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儿童对语言刺激非常敏感,而学龄前儿童正处在挖掘语言潜力的重要时期。发音器官、语音听觉系统和神经中枢的成熟是幼儿语言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生理前提,感知觉、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和想象能力等心理发展是幼儿语言发生和发展的重要保障[2]。儿歌内容简单、贴近生活,形式简洁明了、朗朗上口,易被幼儿接受。学龄前儿童对儿歌感受力主要来自于对儿歌的节奏体验,为此,在学龄前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诵读、吟唱的方法来引导儿童学习儿歌,提高儿童的语言感悟和感知能力[3]。例如,“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 falling down, falling down. 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 my fair lady. Build it up with iron bars, iron bars, iron bars. Build it up with iron bars, my fair lady.”这类儿歌句子短小,很多简单的单词反复出现易于记忆。语感在学习任何一门语言中都十分重要,正如牙牙学语的儿童刚开始唱着“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这样的歌谣。这种语感的训练,在英语的学习中起到了很好的启蒙作用。从儿歌本身来说,大部分儿歌都具有押韵的特点,并且曲调优美,内容生动有趣,节奏感强,是训练儿童语言节奏感的最佳材料。因此在课堂练习中,教师不妨将教学内容编成各种小儿歌,也能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

需要补充的一点是,儿童喜欢并善于模仿,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模仿儿歌,鼓励学生大声、大胆地跟着教师唱出来,从而提高学龄前儿童的英语语言能力[4]。

三、教师的语言运用在学龄前儿童课堂中的作用

(一)指令性语言简洁明确

教师课堂用语需要简洁明确,儿童才能准确地抓住主要问题,更好地参与配合教师。特别是在讲述规则时,教师更要明确要求听到口令才能做动作,如游戏开始时听到“one two go”才可以开始活动;课堂中抢答的幼儿听到开始口令“stand up”时,需要站起来大声说“one two”,才能开始回答问题。

(二)指令性语言循序渐进

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每次提出的问题应循序渐进,数量在一到两个比较合适。如果一次性提问的数量过多,会分散儿童注意力,超过儿童的思维能力。例如有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过尝试,让学生观察一幅图,并将所有问题一次性写到黑板上,学生的注意力会在四五个问题之后开始分散。常规做法是逐个提问,还可以两两分组合作,回答两个到三个问题,这些都是有助于提高问题回答率的方法。

(三)多使用激励性言语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学龄前儿童的思维简单直接,教师点滴的鼓励也会成为他们更努力学习的动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的赞扬会让他们开心愉悦地进行学习。教师要多表扬,也可引导全体幼儿来赞扬。这样有利于激发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有效地为其他幼儿树立正确的、积极的榜样,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幼儿在课堂发言中所犯的错误,教师应做到不正面批评,只要他们敢于表达,就应该被肯定[5]。

(四)肢体语言的配合运用[6]

在课程教授中,教师还需要配合肢体动作具体指示幼儿应该注意的对象,使他们明确任务。比如,在教授动作类词汇时,可以让幼儿配合这个动作演出来,加强记忆。在教授字母时,也可以设计一套可爱易学的字母操让他们边做动作边识记。另外,教师的肢体语言在鼓励时也会起到作用,如鼓掌、竖起大拇指等等,若是在幼儿回答错误时也能摸摸幼儿的头或拍拍他们的肩膀,也是一种很好的鼓励。

影响学龄前儿童英语课堂效果的更多要素仍有待探究,各种要素的运用需要进一步深析,才能更科学地发展学龄前儿童的英语教学活动,真正让学龄前英语教育起到应有的作用。幼儿英语教师还要具有科研意识,在不断总结个人教学的基础上,学习和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在不断学习英语专业知识和幼儿教育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英语教育技能和教研能力,引导学龄前儿童向更高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徐雪梅.美术活动——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有效途径[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3(4).

[2]刘秀蓉.发挥音乐教育优势促进幼儿全面发展[J].音乐时空.

[3]苗芳芳,李珊泽.儿歌与幼儿语言教育[J].语文建设,2013(4).

[4]马春玲.歌曲、歌谣在幼儿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及选择[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

[5]刘云海.幼儿英语素质教育与幼儿英语教师素质[J].职业技术理论研究,2007(16).

[6]史爽.浅谈肢体语言在幼儿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学周刊·艺术教学,2012(11).

[7]张允.对我国幼儿英语教育的思考.教育导刊,2011(6).

英语诗歌教学的要素 篇6

近几年,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三大基础性理论之一的建构主义理论, 早已伴随着新课程渗入到了当今的小学英语课堂.就在其为小学英语课堂带来巨大生机与活力的同时, 由于许多一线的教师对四要素的理解及实施产生了偏差, 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情境堆砌, 华而不实

【案例一】一位教师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 (译林版) 3B unit 9 Shopping Part B&C时, 设计了以下两个情境:

[情境1]T:Look, there are some beautiful clothes on my desk.I want some students to put on them, and give us a fashion show.They should use the new sentences to introduce their clothes.

T:Are you ready?OK, music on. (教师挑了几个语言功底比较好的学生上台)

Ss: (小模特们表演T台show, 每一个上来表演的同学都用英文介绍自己的衣服, 并随着音乐节奏, 摆pose, 展现自我.)

S1:Nice to meet you.Look at my red blouse.It’s pretty.

S2:Look, this is my new jacket.It’s blue.It’s beautiful.I like it very much.

S3:Good morning.Look at my shirt.It’s new.And it’s so smart.

S4:Hello!Look, this is my dress.It’s nice.I like pink.

SS: (台下的绝大多数无缘参与的学生只能瞪大好奇的眼睛, 欣赏这场“时装秀”)

[情境2]在教室的四角开了四家裤子专卖店 (裤子由图片代替, 每店两名学生一个卖货一个进货) .其余学生为顾客.活动事宜如下:1.店家都在同一批发商处 (教师饰) 进货, 一次进货1~10条, 20元/条;11~20条, 15元/条;20条以上10元/条, 概不退货.买卖结束后, 剩余裤子批发商以5元/条收回.2.每卖出一条裤子, 向顾客要一张纸条, 上面注明裤子的成交价格和顾客姓名.3.评选赚钱最多的店家和花钱最少的顾客.在买卖活动中, 学生的确热情高涨, 兴趣昂然.然而笔者走近到“顾客”与“买家”跟前, 却大吃一惊, 他们正娴熟的操着“普通话”大肆砍价.

分析:建构主义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 倡导以创设学习情境的方式展开教学.于是, 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开展英语学习活动已成为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家常便饭.然而, 有些教师只知道要置景, 对置景的方方面面却相对忽视, 导致情境堆砌、华而不实, 有的甚至走进了为置景而置景, 为形式而形式的误区.看得出来, 以上两个情境是授课老师精心设计的, 目的是为了增强教学效果.然而, 情境1中, 看似新颖、别致的活动, 却让绝大部分学生丧失了参与的机会, 只能做沉默的看客, 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情境2中, 复杂的活动要求、强烈的竞争意识使得学生全都集中精力讨论如何降低成本、计算赢利, 根本无暇顾及这节课的重点目标句型, 真所谓本末倒置.

对策:

1. 删繁就简.

情境不是装饰, 过于华丽, 学生的兴趣往往也被转移, 从而疏忽了对英语内涵的思考和语言的操练.所以, 我们不能为了追求表面热闹而把简单的东西人为搞复杂了, 而应以简驭繁, 借助简洁的活动形式增强情境教学的实效.

2. 化零为整.

语言是—个整体, 语言能力的发展和培养是整体性的, 是不能分割的.教师在新知呈现的过程中应力求将分散、零碎的语言点融入到精心创设的大情境中, 形成一个整体, 贯穿整节课的始末.

二、协作低效, 流于形式

【案例二】一位教师在教授there be句型时, 设计了一个Find the differences的活动, 要求学生分小组协作, 运用所学句型共同找出两幅图的不同之处.协作开始了, 由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组成的小组讨论积极, 气氛热烈;而由学困生组成的小组, 基本保持沉默, 成为“多余的人”.

【案例三】在一节题为Whose toy car is it?的公开课上, 一位教师设计了认领失物的任务, 将学生分组, 并分发每组学生一些学习用品、衣物以及一张含有thing, color和whose三项内容的表格, 让学生去找失主.教室里很快变得热闹非凡, 学生们在教室里逛来逛去, 大声地嚷嚷, 没有一句是英语, 只听见“这是谁的”或“我的书包在谁手里”的叫喊声, 根本不记得还要填写表格的事.

分析: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协作应贯穿于学生构建知识的整个学习活动过程;师生、生生之间的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和分析, 学习进程的自然反馈, 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意义的最终建构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 就在其不易掌控, 在实施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偏差.我们不难看出, 案例三、四中学生协作的过程都出现了问题.在案例三中, 由于分组不合理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根本无法参与其中, 协作极为低效.而在案例四中, 由于协作的要求不明确以及缺乏合作习惯, 使得整个活动成为无效协作.

对策:

1. 设计有效的协作任务

协作是借助必要的信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必须以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教学活动的起点, 并以实现学生对当前所学知识的建构为目的.因此, 任务的选择对协作的开展非常重要, 只有那些既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的任务才是有效的协作任务.

2. 构建合理的协作小组

(1) 小组规模.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来安排协作小组的规模.在小学英语课堂中, 应以小型的协作小组为主.

(2) 成员构成.协作小组的成员安排, 一般有均衡型、分层型、自主型三种类型.小学生由于自主学习能力还不完善, 因此教学中应以均衡型小组 (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 活动为主其他形式为辅, 既保证活动的正常进行, 又防止形式模式化.但是小组成员应通过找座位、找朋友等方式进行流动, 使协作、交流能更广泛, 意义更深远.

(3) 角色分配.组内角色搭配应尽量放手让学生自行安排, 既能体现学生的白主性, 又可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需要注意的是, 教师设计协作活动时要尽量保证组内每人都有事做, 避免个别学生游离在小组活动之外.同时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难度的任务, 这样有助于提高后进生参与小组协作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明知故问, 被动交流

【案例四】一位教师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 (译林版) 4B Unit4 Buying fruit Part B时, 是这样进行的:

T: (教师出示苹果的图片) What are these?

S3:They’re apples.

(教学单词apple)

T: (教师又拿起梨子的图片) Are they apples?

S4:No, they aren’t.

T:You are right.They are not apples.They are pears.

(教学单词pear)

T: (拿起桃子的图片) Look!Are they pears?

S5:No.

T:They are peaches.

(教学单词peach)

T (拿着几个桔子) :What are these?

S6:They are oranges.

T: (遥指讲台上的一挂香蕉) What are those?

S7:They are bananas.

(教学单词banana)

T: (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些葡萄) Are those bananas?

S8:No, they aren’t.

T:Yes.They are grapes.

(教学单词grape)

T: (又在黑板上画了两个西瓜) What are those?

S9:They are watermelons.

(教学单词watermelon)

T: (请学生在黑板上画了几个菠萝) What are those?

S10:They are pineapples.

T:What fruit do you like?

S11:I like apples.

S12:I like grapes.

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交流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或环节, 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 小学英语课堂上师生、生生的交流也同样存在一些问题.从表面上看, 案例5中的这位教师懂得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看图、观察实物、简笔画) 来组织教学, 课堂上师生的交流也十分流畅.然而, 仔细一推敲, 不难发觉整个教学过程一直是教师明知故问, 而学生只是被动的回答.看似流畅的交流无法启迪学生的思维,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针对以上的案例, 我们不妨通过只呈现图片的一小部分、将水果放在一个黑袋子里等方式, 形成信息沟;借助让学生上黑板画水果, 边画边让其他学生猜以及要求学生相互各自喜爱的水果等手段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这样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 而且极大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问题意识.

对策:

1. 倡导真实问题

根据提问者事先是否知道答案, 问题可分为呈现性问题 (Display questions) 和真实问题 (Referential questions) 两种.呈现性问题是指提问者事先知道答案的问题, 如教师手拿一枝铅笔问:“Is this a pencil?”或“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等.而真实问题则是提问者事先不知道答案的问题:如“What did you do last night?”或“What colour do you like best?”等, 据研究, 教师提问真实问题可以使学生回答问题所使用的语言更复杂, 回答的兴趣和积极性都有很大的提高, 而回答也更有创意.因此, 教师在课前设计问题时, 应有意识地多设计真实问题, 减少呈现性问题, 从而使课堂上师生的互动也更象实际生活中的交往.

2. 留足等待时间

我们教师提问后, 经常留给学生多少时间思考呢?平均起来不到2秒.而研究显示, 如果教师设法把等待时间从3秒延长到5秒, 那么, 参与回答的学生人数会更多, 回答的长度会增加, 回答问题的深度也会提高.因此, 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 看来是极其重要而又必要的.

3. 鼓励学生质疑

教师不仅要善于设疑, 更重要的是要尽可能的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并加以解决.例如每天的英语课开始时, 一些教师都有让学生轮流做值日报告的习惯.我们可以在值日学生做完报告之后, 鼓励其他学生向值日的学生提问.诸如:“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How do you feel today?/Is every thing ok?/What’s wrong with your hand?…又如:牛津小学英语教材配有专门的课文图片.教师在使用的时候, 不妨把设疑的权利交给学生.要求学生就图片的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 如:“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how many…are there in the picture?/Who are they?/What are they doing?并可以指定其他学生甚至是老师来回答.这样不但能极大地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而且能有效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信马由缰, 无序建构

【案例五】有位教师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 (译林版) 5A Unit 9 Shapes Part B&C时, 是这样进行操练和巩固的:

T:Now listen and do it. (让学生听教师的要求, 用小棒摆图形)

Make a diamond with four sticks.

Make two squares with seven sticks.

Make two triangles with five sticks.

Make five triangles with nine sticks.

Ss: (摆小棒)

T:Let’s play another game“pass words”.

(各小组除第一个学生外都闭上眼睛, 教师给第一个学生看一, 两件实物, 然后让其将实物的形状, 用英语悄悄告诉身后的同学:这样依次传话, 最后一人将听到的单词的形状画在黑板上, 画得既正确又快的学生所在的小组获胜.)

T:I’ve got some pockets here.There’s one thing in each pocket.Who wants to touch and guess!What shape is it?

S:学生在口袋里摸, 其他学生问:What shape is it被问学生回答:It’s a triangle, isn’t it并展示实物.其余学生评价:Yes, you’re right./Sorry, you’re wrong.

T:Now let’s play quick response.

Ss: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实物或课件谈论日常用品, 运用句型“What shape is the…It’s a…”开展快速接龙问答.

T:Boys and girls, today we’ve learnt some shapes.Look around our classroom.You will see many shapes.The door is a rectangle.The blackboard is a triangle….There a re still some other shapes around us.Can you find them?

Ss:学生谈论教室中各种物品的形状, 如国旗, 图画, 文具及各种小贴画等.

分析:建构主义认为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学生要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深刻的理解, 而这个过程必须是循序渐进的.在上诉案例中, 乍看之下, 这位教师设计的活动显得十分精彩、有趣.然而, 略微思考一下, 不难发觉这些活动之间杂乱无序、缺乏层次, 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学习内容 (形状类单词及询问形状的结构) 的有效建构.例如, pass word旨在进一步强化学习内容 (形状类单词) 音形义之间的联系, Listen and do则是通过设计含有形状类单词的指令, 强化所学内容与逻辑思维、动手操作能力的融合, 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从意义建构的角度来看, 应当将pass word在Listen and do之前来操作.quick response是一个从视觉角度设计的综合性操练活动, 目的是让学生在联系生活运用语言的过程中, 巩固新旧知识之间建立的联系;touch and guess旨在借助摸东西的情境, 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结构句型:What shape is it?It’s a…) 的意思.因此, quick response要放到touch and guess后进行.

对策:层层推进, 系统建构.

意义建构的全过程是一个整体, 一个系统, 层次间有一个承接和起后的作用.因此,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 既要考虑其多样性和灵活性, 更要考虑其有序性;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理解到运用的原则层层推进.

例如, 2009年3月的南京市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研讨活动中, 三位授课教师完整呈现了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3Asking the way一个单元的教学, 同时对“层层推进, 系统建构”的策略做了极好的诠释.下面就从他们最后的拓展活动入手, 来一窥究竟.

第一节课 (Part A) :复述课文.

第二节课 (Part BCD) :创设了电话中为来迈皋桥小学 (举办此教研活动的学校) 参加活动的教师指路的情境, 要求学生编对话.

第三节课 (Part EFG) :创设了Wang Bing约朋友到燕子矶 (南京的一个景点) 去玩, 却逢朋友不在家的情境, 要求学生以Wang Bing的身份写留言条告诉他朋友, Wang Bing会在燕子矶等他, 并写清楚去燕子矶的路.

英语诗歌教学的要素 篇7

1大学四级听力改革:英语新闻听力

2016年,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对四、六级考试的听力试题做出调整, 增加三段新闻听力, 并在2016年6月18日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首次试用, 目的是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下社会对大学生英语听力能力需求的变化, 进一步提高听力测试的效度。

1.1内容设置的更新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听力改革的具体内容如下:1) 取消短对话;2) 取消短文听写;3) 新增短篇新闻 (3段) 。

(来自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官网)

对许多考生来说, 习惯了简单熟悉的日常对话和独白, 面对新增的新闻听力束手无策, 做笔记更是无从下手。对大学听力老师来说, 授课内容、授课技巧也该做出相应调整。那么, 如何响应新的政策, 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英语新闻听力水平?如何在平时的授课中提高课堂趣味和效率并具体化这一环节呢?这就是本文即将探讨的问题。

1.2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我们先来解读一下改革的目的, 也就是必要性: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大学生英语听力能力需求的变化, 进一步提高听力测试的效度。这说明听力改革既顺应新的视角, 又具有可行性。

1.2.1新闻听力与新视角的顺应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深入, 中国逐步与国际接轨, 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日益增多, 英语学习者需要多加关注全球实事动态, 顺应新的形势要求, 而收听国际英语新闻便是一种便捷而有效的途径, 这也体现当今社会对大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需求:不拘泥于日常的简单对话, 向了解时政新闻的复合型人才方向全面发展。因此, 新闻听力是考查学生平时是否关注国内外新闻, 是否熟悉新闻体, 甚至在学“有用”英语的重要标准。

1.2.2改革的可行性

新闻听力的提高也有许多老生常谈行之有效的途径, 例如, 关注时政热点, 扩展自身知识面, 提高新闻敏感度, 熟悉新闻文体, 掌握新闻常用词汇 (如组织名称、缩略词, 人名地名) 等;训练时亦有跟读、听写、复述、速记、预测等方法和技巧。因此, 提高英语新闻听力是可行的, 结合本文提出的新闻六要素笔记法, 加上一定强度的训练, 会让学生提高新闻听力更加如鱼得水, 游刃有余。

2新闻英语的语言特点

总体而言, 新闻的语言具有简洁、具体和准确的特点。根据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得知, “新闻, 就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陆定一1942) 新闻是为了报道最近发生的实事, 语言特点一般简练、准确。鲁迅先生也说过, 写文章要“有真意、去粉饰, 少做作, 勿卖弄”。新闻更应真实、具体。只有这样, 新闻的可信程度才高。而英语新闻听力则是一种“朗读性的书面语”, 具有语速快, 词汇精练, 内容广泛等特点 (陈晓2003:32-34) 。具体而言, 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 在用词、句法和结构上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2.1英语新闻的用词特点

新闻英语在用词上一般具有下列特点:第一, 大量使用高频核心词汇, 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环境和社会等方面, 也就是说, 新闻报道中的单词有很大一部分可归为常用词 (commonly used vocabulary) 。例如, VOA慢速英语的新闻常用词汇约有1500个, 如collision, presidential election, stock, robot等;第二, “新闻报道常含有人物、事件、时间、地点, 因此, 人名、地名、国名、组织机构名称等专有名词在新闻报道中屡见不鲜” (胡文仲1989:45-47) ;第三, 缩略词高频使用也是新闻报道的一大特点, 如WTO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 UN (United Nations) , IMF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等;第四, 当今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 新闻文本中的新词、热词也层出不穷, 例如Brexit (英国脱欧) , Anne Hathaway Syndrome (安妮海瑟薇综合征) , selfie stick (自拍杆) 等。

2.2英语新闻的句法特点

首先, 为了达到简化版面的效果, 新闻文本一般使用实词 (如名词、动词等) 较多, 虚词 (如冠词、连词、介词等) 较少;其次, 从语法角度来看, 虽然报道的事情都是近期刚发生过的, 但一般使用现在时来体现新闻的时效性, 特别是标题部分, 例如:Muslim American Mayor Talks Religion&Tolerance, Michael Phelps Gets Last Chance at Olympics。

2.3新闻英语的结构特点

新闻的写作方式有很多种, 往往因人、因事而异。不过, 最常见的主要有导语法, 即常说的“倒金字塔” (inverted pyramid) 式。采用导语法对新闻进行报道时, 通常把内容按重要性顺序来排列, 将核心内容放在句首, 即通常说的五个W (Who, What, When, Where, Why) 和一个H (How) , 次要的置于后面进行补充说明, 最不重要的部分放到最后充当背景材料。报道者热衷于这种结构的原因是它可以开门见山, 直入核心部分, 能让听众迅速进入收听状态。例如以下导语:

Former first lady Nancy Reagan has died at the age of 94, her spokeswoman told NBC News.

(http://www.51voa.com/VOA_Special_English/nancy-reagandies-68368.html)

A gunman has shot dead at least 12 children at a school in the Brazilian city of Rio de Janeiro before killing himself, police say. (http://www.bbc.com/news/world-latin-america-13003419)

3新闻六要素笔记法训练

通过分析新闻英语的用词、句法和结构, 得知新闻语言具有简洁、具体和准确的特征, 使用简单的用词、句法和单一的结构, 目的是传达一篇消息的主要内容, 即新闻的六个要素:what (事件) , when (时间) , who (人物) , where (地点) , why (原因) 以及how (结果) 。概括为一句话, 就是:某人某时于某地出于什么原因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

3.1新闻六要素笔记法与新闻英语的有机结合

听力训练离不开笔记法, 在收听过程中, 同等理解某篇素材并采取相同短时记忆的前提下, 高效、简洁的笔记法会延长收听者的短时记忆时间, 从而促进对整篇材料的把握和理解。传统的笔记法一般是通过一些缩写和符号来加快记录的速度。本文提出的新闻六要素笔记法是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上, 选择性地筛选新闻的核心内容, 即通过记录新闻的六要素 (五个W和一个H) 来做笔记。

具体操作为:在新闻听力教学过程中, 老师指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新闻的六要素上, 以便抓住新闻的主要内容, 全面把握整篇报道。如果新闻是按倒金字塔的方式进行叙事, 只需要求学生快速抓住导语这句主题句, 并进入收听状态;若是其他结构, 则要求学生对全文进行筛选式收听, 提炼六个要素, 并对其快速做好记录, 做的记录以能概括出一句导语为准, 这就是我们要介绍的新闻六要素笔记训练法。具体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主要分三个训练阶段:前期六要素基础训练阶段、中期六要素模拟巩固训练阶段和后期六要素模拟强化训练阶段。

3.2前期六要素基础训练阶段

随着当今互联网的发展, 新闻传播速度大大加快, 从互联网上获取新闻的方式十分便捷。因此, 前期训练阶段主要把获取英语新闻的常用网站, 如VOA, BBC, CRI, 可可新闻等推荐给学生, 让学生自行搜集英文新闻, 并进行跟读模仿, 然后播报给其他同学收听。播报之前, 需要给其他学生每人分发一张表格, 上面含有六个新闻要素, 手持表格的学生需要根据表格边听边快速记录六个要素信息, 并进行抢答。表格如下:

考虑到学生年级低, 专业是非英语, 为降低新闻材料难度, 有时需要对新闻进行必要的改编, 但播报者先须自行改编, 经任课老师检查, 确认难易适中之后, 才可进行模仿跟读, 并于课前进行播报。播报完毕后, 需要与其他学生课堂互动, 抢答六要素。当然, 针对文化背景、难度较大的生词等问题, 播报者在播报前需对这段新闻进行简单的单词热身和背景介绍。以下是某学生的展示:

At least 18 young girls are dead after a fire at a boarding school in northern Thailand.The fire started late Sunday in a wooden, two-floor dormitory.News reports said a total of 38 students lived in the building.An official from the school said the fire started on the lower level of the dormitory.That floor was used for activities.The second floor was used as the sleeping area.Officials say five girls were injured, two of them suffered serious injury.Firefighters put out the fire in three hours.Thai officials are investigating the cause of the blaze. (http://www.kekenet.com/broadcast/201605/445360_4.shtml)

其他同学按要求在表格里记录六要素, 以下为参考:

3.3中期六要素模拟巩固训练阶段

中期六要素模拟巩固训练是对前期基础训练的验收和巩固, 播报者按前期相同的方式播报新闻, 其他学生边听边做笔记。不同之处在于, 训练材料是四级模拟题, 学生做完笔记后紧接着收听模拟题中的问题, 检验根据手中填写的六要素表格是否能解决四级模拟题中的问题。这种训练方法目的在于检验前期训练是否真的在四级考试中适用, 如果适用, 那么前期的训练效果就得到了认可, 从而增加了学生对该训练的积极性和兴趣, 此阶段的变化也对新闻听力训练起到拔高作用, 亦可称之为前期训练的延伸和巩固。我们以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提供的样卷的第一则新闻片段为例:

One person was killed and 26 injured in an explosion at a bus station in central Nairobi.The blast hit a bus about to set off for the Ugandan capital Kampala.

The explosion happened beside a bus which was about to set off for an overnight journey from Nairobi to the Ugandan capital Kampala.Some eyewitnesses report that a bag was about to be loaded on board, but it exploded during a security check.Windows of the red bus were left smashed, and blood could be seen on the ground beside the vehicle.Just hours earlier, Uganda’s police chief had warned of possible Christmas-time attacks by Somali rebels. (http://www.cet.edu.cn/)

其他同学按要求在表格里记录六要素, 以下为参考:

接下来收听有关这则新闻的两个问题:

1.What is the news report mainly about?

A) Christmas-time attacks made by Somali rebels.

B) An explosion at a bus station in central Nairobi.

C) The killing of more than 70 Ugandans in Kampala.

D) Blasts set off by a Somali group in Uganda’s capital.

2.When did the incident occur?

A) On Christmas Eve.C) During a security check.

B) Just before midnight.D) In the small hours of the morning.

显然, 答案B和C考察的就是新闻的事件“what”和发生的时间“when”, 用本文推荐的六要素笔记法刚好可以解决这两个问题。因此, 我们的设想得到了验证:通过六要素笔记法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对新闻可新内容的敏感性, 还可以帮助他们解决部分四级题目。

3.4后期六要素模拟强化训练阶段

当然, 中期大学四级模拟新闻训练说的是可以解决部分四级模拟题, 并不代表所有的模拟题, 因此这个方法是不完善的, 不能概括所有的题型, 比如与六要素无关的题目。而且在教学过程中, 也发现有些学生逐渐出现投机取巧的心理, 认为找到导语就万事大吉, 导致课堂效率变低。教学本来就是一边探索一边实行的过程, 幸运的是, 在训练中期及时发现这些问题, 并采取了相应措施:后期强化训练。这个过程要求reporter根据四级模拟题型, 在自己整理的新闻稿上加入类似的题目, 并在播报完毕后让其他同学进行回答, 这些问题可以是与六要素相关的, 也可是无关的, 针对故事性不强的新闻, 主要采取提问与六要素无很大关联性的问题。例如某学生展示:

Round the world many cities are already taking action to adapt to the futur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Some of these efforts include energy efficiency, new drainage systems, and improved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C40 Cities Climate Leadership Group is a global network for cities committed to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One of the biggest issues facing major city, is that not all cities have the same resources to address the issues.

New studies show that in general, cities in developed nations, such as London or New York, all spend around 0.22 percent of their total GDP on climate adaptation, whereas cities in developing nations, such as Jakarta and Lagos, all spend about 0.15 percent. (http://www.kekenet.com/Article/201603/428949.shtml)

问题:

1.What does the news talk about?

2.What are the efforts made by the cities?

3.What is C40 Cities Climate Leadership Group?

4.What is the biggest issues facing major city?

5.How much do cities in developing nations spend on climate adaptation?

6.How much do cities in developed nations spend on climate adaptation?

4结论

英语诗歌教学的要素 篇8

关键词:高取高专英语课堂,ESA教学模式,语言学习

任何一种英语教学模式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需求都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社会的发展, 外语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变化, 曾先后出现过语法翻译教学模式、直接教学模式、听说教学模式、交际教学模式等, 这些不同的教学模式各有利弊, 在不同的时期对中国的英语教学产生过不同的影响。近年来, 随着职业教育的兴起,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逐渐显现, 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中一些不适应高职英语课堂的问题也暴露出来。高职的学生有着与一般本科院校的学生不同的特点, 他们普遍英语基础较差, 对语言学习的兴趣不高, 如果教师占用课堂大部分时间, 而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不足, 那么学生将成为被动接受者, 课堂教学缺乏应有的活力, 师生教与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以上所提及的几种传统教学模式都只是与语言教学有关的抽象方法, 对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和技巧阐述不够, 所以要找到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的英语课堂中, 我认为英国英语教育专家杰里米哈默提出的ESA教学模式能很好地解决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将教学理论和方法有机统一, 并结合具体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能力特点加以综合运用的问题。

一、ESA教学模式介绍

ESA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 并加以引导, 让学生从当前的问题或任务出发, 发挥主体作用, 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进行实践, 进而解决问题。它是由英国英语教育专家杰里米哈默首次提出的。

ESA具体指课堂语言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 即投入 (engage) 、学习 (study) 、运用 (activate) 。

投入 (engage) 就是通过不同的活动和方法, 如游戏, 音乐, 讨论, 戏剧, 看图片, 讲故事等唤起学生对所学语言材料的兴趣, 促使他们更加投入地参与学习过程。

学习 (study) 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课堂活动和练习, 掌握语音、语法、词汇、篇章段落、行文风格等语言知识。

运用 (activate) 就是教师通过各种练习和课堂活动, 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 使学生自由地、实际地运用语言, 典型的活动有扮演角色、辩论、讨论等。哈默认为, 无论是什么教学内容, 教学中都应有这三个基本要素, 但它们的先后顺序可以灵活掌握。在此基础上, 哈默提出了由这三个基本要素的顺序变换和不同组合而构成的三种不同教学模型, 即直线型 (straight arrow sequence) 、反弹型 (boomerang sequence) 和杂拼型 (patchwork sequence) 。

二、ESA三种不同的组合模式及其运用

1. 直线型

在直线型模式中, 教师首先激发学生兴趣, 将其引入接受状态 (engage) , 然后学习有关内容 (study) , 最后通过各种练习和活动, 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并活学活用所学知识 (activate) 。

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 语法学习是学生怕学, 老师怕教的部分, 我校公共英语课程所采用的是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 现以综合教程第一册unit5为例, 教学对象为sentence pattern, 讲解直线型模式在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投入 (Engage)

教师首先提出问题:We use language every day, and the language is composed of sentences.English is also composed of different sentence patterns.But have you ever thought of the question:how many basic sentence patterns we can find in English?

教师提出问题等待一段时间后, 让学生回答。

然后教师再次提问:Do you know the meaning of these capi-tal letters—S, V, O, C in grammar usage?

学习 (Study)

在学生思考第二个问题时,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这样五个句子:

1.The moon rose.

2.Everything looks different.

3.He enjoys reading.

4.I showed him my pictures.

5.We found the hall full.

教师根据学生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 说出正确答案, 使学生知晓S, V, O, C分别代表英语语法中的主语, 谓语 (动词) , 宾语, 表语。然后教师带领学生或者让学生自己分析黑板上给出的五个句子, 分析每个句子的构成, 最后教师进行归纳:这五个句子分别代表了英语中的五种基本句型, 即:主—动, 主—动—表, 主—动—宾, 主—动—间宾—直宾, 主—动—宾—宾补。虽然英语句子有长有短, 有简有繁, 似乎千变万化, 但是其实只有这五种基本句型。所有的英语句子都可以看成是这五种基本句型的扩大、组合、省略或倒装。

运用 (Activate)

在学生初步掌握了五种基本句型的划分之后, 让学生做相应的课后练习进行巩固。

2. 反弹型

反弹型模式是教师先投入, 然后直接进入活用阶段, 让学生实践语言项目, 接着教师就活动中出现的语言错误和学生遇到的困难进行讲解, 最后再活用直到学生完全掌握。

例如:以《实用英语》第一册Unit4 Text B Table manners and Customs为例, 分析反弹型模式的运用。

投入 (Engage)

教师可以事先制作好多媒体课件, 向学生展示中西方有关就餐和餐桌礼仪方面的图片, 然后结合课文内容有针对性地提问:1.Do you think there are different table manners and customs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2.In what way do people in the East eat differently from those in the West?3.Have you ever thought of table manners have also changed with time?

运用 (Activate)

看完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教师可将学生分组, 让他们自由讨论所给出的问题, 或者就自己所知道的就餐习俗和礼仪方面的知识互相交流。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 教师要随意听取几组学生的对话, 留意学生在交流中所犯的错误、所遇到的困难, 并做好记录。

学习 (Study)

教师就学生在讨论活动中出现的语言错误和遇到的表达困难进行讲解, 同时结合课文, 带领学生学习与就餐习俗和礼仪有关的常用词汇和表达, 对首次出现和学生感到比较陌生的词汇用法进行重点讲解操练。

运用 (Activate)

最后, 教师可将学生再次进行分组, 布置新的任务。如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表演如何以东道主的身份正确得体地宴请外国朋友, 在表演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词汇和语句。

3. 杂拼型

在比较复杂的课堂教学中, 需要采用杂拼型的ESA模式。杂拼型比反弹型更为灵活,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活动将ESA三要素交叉循环地运用到教学中。

以《新起点大学基础英语教程》第一册第6单元Audrey Hepburn为例, 分析杂拼型模式的运用。

投入 (Engage)

新课伊始, 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教师播放影片《罗马假日》音乐片段, 屏幕上出现Audrey Hepburn在不同时期的美丽剧照。随后, 教师给出问题, 对学生进行启发, Who is thisbeautiful woman?Have you ever heard of Audrey Hepburn?Do you know anything about her?

运用 (Activate)

请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 对Audrey Hepburn进行介绍, 别的同学可随时进行补充。

学习 (Study)

教师带领学生对课文进行初步的了解, 教师在屏幕上打出课文中的Audrey Hepburn生平。

运用 (Activate)

组织学生开展pair work or group work, 根据屏幕上的内容, 要求学生相互介绍Audrey Hepburn的生平, 形成一串流利的文字。因为课文内容生动有趣, 难易程度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和水平, 所以, 学生实际操作的难度不大, 操练几遍之后, 学生对即将学到的课文内容有了很深刻的印象。

运用 (Activate)

各小组派代表上台介绍Audrey Hepburn, 小组之间进行评比。

学习 (Study)

播放课文录音, 学生朗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汇, 对在之前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重点词汇与用法着重讲解、加深记忆, 并引导学生温故知新、举一反三。

投入 (Engage)

教师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引导, 播放Audrey Hepburn主演的其他电影片段, 时间不要太长, 4-5分钟。欣赏完电影片段之后, 教师提出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 Audrey Hepburn’s stylein her movies?Undoubtedly, you like Audrey Hepburn’s movies.Do you like her as a person?Give your reasons.

运用 (Activate)

学生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教师随时跟进, 注意学生所犯的种种错误, 并及时纠正。

学习 (Study)

根据学生的发言内容, 教师进行总结, 得出结论, AudreyHepburn’s graceful style that both in her movies and in her life will always be remembered by people.带领学生从课文的表层意义向其深层涵义和主旨过渡。

运用 (Activate)

全班互动, 请学生概述Audrey Hepburn的一生, 强调她的心灵和容貌一样美丽、高贵。

投入 (Engage)

布置配音任务, 请学生课后自己选择Audrey Hepburn所主演的经典电影, 选择其中的经典对话, 或自己感兴趣的片段为其配音, 并在下节课上进行表演。

这种杂拼型的教学模式不是采用传统的偏重讲授生词的方法, 而是通过一环扣一环的课堂互动, 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习得生词和语句, 对课文的理解也从表层过渡到深层。

综上所述, ESA模式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一切教学活动都要考虑到学生的水平、能力与兴趣。ESA教学模式的采用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教学观念、自由轻松的课堂活动和互动氛围更适合高职高专的英语课堂, 能够帮助学生开发潜能, 培养自我发展能力。因此, 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师要能够熟练地通过ESA模式三要素之间顺序的不断变化, 创造出最适合的教学模式, 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参考文献

[1]Harmer, Jeremy.How to Teach Englis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Hedge, Tricia.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Classroom[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Press, 2002.

英语诗歌教学的要素 篇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 就会自觉地以学习为乐事, 既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还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更加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然而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一直是我们外语教学改革关注的焦点, 传统英语课堂重读写轻听说、缺乏课堂互动、教学注重应试考试成绩、忽视应用能力的考核培养。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应积极研究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通过各种形式的学科考试测评, 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期待性。

一、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现状分析

(一) 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缺失的现状

当前社会竞争激烈,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 这就更需要大学生刻苦学习, 挖掘潜能, 拓展知识面, 提高综合素质, 为毕业后立足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然而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 对学习不够投入,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理论课堂不认真听讲;实践课堂不够投入;课后作业和实验报告抄袭;自主时间安排不合理;逃课现象明显。

(二) 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缺失原因的科学性评价

对于大学英语学习中存在的兴趣缺失问题的成因, 要从主观方面即学生本身和客观方面即学校课程设置、教师授课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来分析。

1. 主观原因

首先, 英语学习者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英语学习困难学生中有一部分是学习能力偏低的群体, 当这部分学生长期努力地学习英语而收获与付出不成比例或收获甚微的时候, 自然会对英语学习丧失兴趣, 产生失望乃至产生自卑畏惧心理。

其次, 英语学习者预存的英语知识越多, 学起来就越轻松, 效率就越高。因此, 英语基础好的学生比英语基础差的学生有更高的学习效率和更好的学习效果。

再次, 学习动机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习的效率和学习的效果。学习动机强的学生较学习动机弱的学生更能坚持, 学习效果更好, 因而更能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 客观原因

首先, 目前大学英语课的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英语是一项综合语言技能, 学习的目的是应用, 学生最想学到的是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目前的大学英语更注重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而很少开设听说课, 以至于学生的听说技能较为落后, 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是学生的兴趣点所在。

其次, 目前所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内容及教学内容不足以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学生所感兴趣的是实用、有时代感的学习内容, 希望通过学习能够运用英语进行自如的交流。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工作量往往拘泥于教材, 照本宣科往往不能根据学生情况设计使他们感兴趣的教学内容。

再次, 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方式与学生所喜爱的教学方式可能存在一定差距。目前普遍存在的大学英语主要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解教材为主, 同时演示与教材配套的教学课件, 教师很少组织各种课堂活动,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未改变, 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未得到充分实现。因此, 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能或不能使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方式。

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对策

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受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内外活动形式和学生本人的影响。教师是教学内容的传授者, 是教学方式的应用者, 是课内外活动的组织者, 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 因此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 提高人文素养, 提升专业能力

作为英语教师, 首先必须认识到英语学科的特殊性。英语是一门记忆与应用紧密结合的语言学科, 又是一门包罗万象、与时俱进的知识学科, 学习英语既能让我们掌握一种新的沟通工具, 又能扩大我们的知识面, 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因此, 教师在传授英语词汇、语法等基本知识时, 应当尽可能地把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贯穿其中, 文化的相异激发学生对异域文化的兴趣, 文化的相通又能促进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接纳, 这样不仅使枯燥的词汇、语法记忆变得生动, 也能利用其他知识的输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巩固语言的学习。这就要求英语教师不断扩充自己对异域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方方面面的了解, 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从丰富的内容上提高课堂的吸引力。

(二) 注重情感交流, 营造轻松氛围

教育既需要知识的交流, 也需要情感的沟通与交流, 学生如果在情感上接受教师, 则更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教师情感的流露最明显的就表现在脸上, 教师开朗、和蔼的表情能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心理, 教师信任、期望、鼓励、关心等眼神的变化, 能够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使学生感到自己受到老师的积极关注, 更乐于接受课堂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方式上切忌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 长时间的被动接受只会使学生产生倦怠感, 增加学生的抵触情绪。课堂互动必不可少, 适宜提问是增加互动、调动兴趣的有效形式。提问要把握好难易程度, 过难或过易都不能激发学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外要做足功课, 巧妙机智地设计问题才能够引发积极的思考, 此外尽量使提问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点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高自己知识内涵的同时, 多关注学生, 了解学生的喜好, 寓学于乐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组织多样的课内外活动

除了传统的讲授问答教学形式, 英语课堂的教学形式更加灵活多样。从学生的喜好出发,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融入与课文主题相关的电影或歌曲, 并且保证选择的影片或歌曲的语法正规、语言优美、贴近生活, 内容积极健康, 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启发性。小组辩论也是很好的英语课堂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这样的活动, 可以拉近师生关系, 使学生语言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也得到提升。

难易适中的课外活动可以使学生学以致用, 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但是, 课外活动不等于娱乐活动,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精心安排好活动的准备工作, 使得听说读写等英语基本技能真正融入这些活动当中, 在活动完毕之后要及时总结, 让学生感受到活动的意义和效果所在。

(四)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 树立学习的长远目标

志趣是学生兴趣发展的更高水平, 它具有稳定和持久的激励效果, 培养学生的志趣对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起到极大地促进作用。因此, 教师在吸引学生对英语产生“乐趣”的同时, 在了解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兴趣的基础上, 在课堂的教学设计中, 应适当融入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语言应用实例, 引导学生了解语言学习的有用性, 而不仅仅是应付各类考试,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 把英语学习与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结合起来, 树立长远的奋斗目标。

(五) 积极鼓励, 多方式巩固学习兴趣

每个学生都是期望得到老师的鼓励的, 适时公正的鼓励和评价总是能使学生改正缺点、发扬优点。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得到老师更多的肯定、表扬和鼓励会成为学生不断前进的巨大动力。因此, 教师应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学生, 特别对于差生, 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怀, 耐心启发, 使他们改变英语无趣的看法, 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实践证明, 学生得到的鼓励越多, 越是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学习兴趣就越浓厚。

参考文献

[1]段庭婷.激发英语学习兴趣的实效性策略[J].科技信息, 2009, (1) .

[2]沈琼.浅谈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分化与培养[J].外语翻译, 2013, (5) .

[3]周红.2011大学公共英语兴趣教学探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2 (10) .

把握教学四要素,促进英语高效率 篇10

一、要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教师素质是前提。教师应当终生学习,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量。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教师的视野比教学内容宽广的无可比拟时,他才能成为教学中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只是教师教育技巧的高峰。

1、教师的知识应该是学生的20倍,甚至是30倍;因此在上课时,教师的语言就能左右逢源,对知识点拨讲解就能情感鲜明,学生感知这些知识就越容易。教师上课时,他注意中心不再是知识点和自己的讲述,而是学生的思维情况,而能把注意的中心放在学生对知识的感知、理解和识记的情况上,通过学生的眼神判断出他们懂了还是没懂,在课堂上就能判断学生思维活动的情况;从而能灵活的变换讲法教法,更好的驾驭课堂。作为英语教师,具备地道的英语发音,流利的口语,广博的英语知识,就能够引起学生的崇敬感,从而能争取学生热爱本学科,成为本学科的爱好者。这也是培养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的有效方法。

罗杰斯合作教育,理解、真诚与接受是調动学生积极性和热情的最佳策略,教师要宽容学生的打架、玩游戏,不写作业、违反纪律等等一系列的成长中必然的过程,平等平和的交流中加强引导,突出理解,用心真诚,接受包容他们的行为,才能有效地正确引导他们,因为只有接纳他们才能真正教育他们,学生才愿意接受教师的教导。

罗扎诺夫暗示教学;愉快而不紧张的课堂是效率最佳的课堂,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友好的关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思维,即无意识记忆。

用平和具有亲和力的语言与他们交流,调动他们的情感因素。

要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互相理解、信任和尊重的关系,那么师生关系就达到一种和谐而高尚意义的境界。

2、教师要以学生的眼光看教材和备课。

3、使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

师生明确教学目的。一堂课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师生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围绕目的进行讲练活动。教师授课要以学生的思维特征为出发点,中学生的情感思维和抽象思维有了很大发展。(他们具有厌烦死记硬背思维倾向。他们倾向于从事独立的脑力劳动,更重要的是要求认识到这种脑力劳动的智力目的,体验到智力情感。)基于中学生此种思维特征,我们教师应使节课都有明确的目的性,讲课的开始应使学生明确认识到有哪些知识是必须理解的,哪些是必须识记的;在学习该内容的过程中达到什么目的,是每节课具有解决任务的性质。使学生的思考积极的投入到有目的的思维活动中,从而使学生的思考成为一种克服困难的过程。

4、培养学生认知策略及能力。

和同学们一起分析句子,在学习中分析,在分析中和他们一起背诵,在分析中发挥他们的抽象思维的优势,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单元必背内容。坚持背诵,同学们就能自然地使用所学习词汇来表达思想感情,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背诵课文,深化语感。教学生和与学生一起练习音型一致单词记忆法。有效的情景教学也能提高他们口语交际能力,口语能力是英语学习者的脸面,口语能力具有语言和心理的的双重功能,口语能力会对学习者的动机形成直接和巨大的影响。因为口语能力好就能得到非常积极的交际反馈。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促使学习者更加努力的提高自己英语水平。

二、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初中生抽象思维和情感思维具有很大的发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感特征和思维特征来开展教学。

2、教会学生学习本学科的态度和方法

重视学法指导,是“教会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的预习和复习,在课堂上进行评价和测试,把课堂的时间主要用来思考练习和测试,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

①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善于记笔记;

②抄好错题集;

③坚持背诵单元必背内容,同学们就能自然地使用所学习词汇来表达思想感情,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背诵课文,深化语感背诵课文则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使用小组合作,把检查落实到每一个人,强化个人的跨栏运动。

三、遵循语言学习规律,在运用中提高英语。

英语实际教学中,有两个主要矛盾,一是社会背景差异导致学生形成知识负迁移的障碍;所以英语课堂依赖情景教学,情景教学是英语课堂主要形式。另一矛盾就是遗忘,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和遗忘作斗争的过程。因此要把落实定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反复运用练习所学英语知识,加深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加强对单词的记忆。

而解决这两个矛盾的前提在于教师的英语学科素质,教师英语教学的素质越高,矛盾越容易解决,所以,教师要终生生学习 ,不断提高口语及发音,英语知识的水平等。

情景教学是根本,语言总是和情景连在一起的,没有脱离情景的语言,有了情景 ,声形意有机结合,学生才印象深刻,学得才有趣,掌握才准确。我们应该给学生创设提供英语交流的环境。多使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来教学,发挥其具有形象、生动、实用的特点,便于学生将所学语言材料进行思考并创造性地进行表达交流;只有使英语的单词、短语、语法和课文等依附于可看可感的情境中,学生们在看到得同时进行观察和思考,诱发他们自然地进行英语口语训练。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主动状态、主动观察、主动思维、主动回答。

效的情景教学也能提高他们口语交际能力,口语能力是英语学习者的脸面,口语能力具有语言和心理的的双重功能,口语能力会对学习者的动机形成直接和巨大的影响。因为口语能力好就能得到非常积极的交际反馈。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促使学习者更加努力的提高自己英语。

①英语课堂教学要根据实际条件尽可能创造外语环境,在情景中进行学习。②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步使学生学习英语能象幼儿学说话那样由不自主到自主地学习。

语言不是教会的,而在使用中学会的,交际能力只有在交际中得到最有效的训练和培养,以期形成语感,教师应引导学生争取各种训练机会反复练习,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得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教会学生自主思考和练习,使他们自己独立靠自己的努力得出同样的解释。

四、充分细致备课,打造高效课堂

1、教会学生预习,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要从提高预习质量上入手,明确预习的要求,指导预习的方法,重视预习习惯的培养,强化预习这个教学环节,把培养学生主体能力作为突破口。

预习有两个方面。

一是单词,对于单词的预习首先掌握读音,教师把英语发音规则作为学生必先掌握内容,开课之前学生熟练掌握。在老师讲之前要熟读单词的读音,拼写形式以及汉语意思,是哪个字母发的,根据拼读规则(单词的拼写形式与读音的规则)记单词。教学生和与学生一起练习音型一致单词记忆法。单词的发音。听说练习和阅读理解的意思,根据课文回答问题,积极进行预习的评价,进行展示,小组检查他们的预习情况,推荐好的进行展示。

二是课文内容。侧重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为主,通过问题的设置使学生掌握文章的关键词句和重要细节。学生要做的就是根据课后问题或教师所设置的问题进行思考,思考问题的答案,理解课文。能自己找课文的重点句子,难句,自己用新词造句。在作业本中翻译课文。使学生养成作业本中翻译的常规意识。

2、语法预习: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听教师讲解某一语法点之前,先通过阅读语法书等材料对这一语法现象有初步的了解,或对文章中出现的语法现象进行初步解析。

如何培养学生预习能力。

1、注意由易到难,先扶后放,循序渐进。

2、注意及时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重视反馈,发现学生的进步,及时表扬,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通过让学生当小老师或把学生的作品贴在展示栏和具有导向性的语言评价和持续物质奖励手段等方法,让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的预习方法和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认真预习的兴趣。

3、注意引入竞争机制,引导学生互相督促

4.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引导学生合作预习

学生在预习习惯的形成过程中,能力差异很大。预习过程中可能会遇见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学生合作才能解决。

这就需要教师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商议,利用集体的力量解决疑难问题。合作预习法适合各层次学生,它不仅有利于学困生和中等生成绩的提高,还有利于尖子生的培养。

四、督查、激励、评价是促使学生乐于预习的好方法。

1.及时督查学生的英语预习情况

检查的方式有: 安排组长进行课前检查。查阅学生的预习作业(展示他们的预习结果进行表扬鼓励,与谈话激励)、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笔答、课内提问检查:让学生在课堂上翻译并分析句子,每人一句,每节课以不同的顺序等。教师在检查后都要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评讲,以推动下一次预习。

听课之后,当天回顾所学知识,事半功倍。特别是语言学习,学习者很少第一次就能完全学好,语言是在一段时期内逐步吸收的,需要经常复习,最后才能学会。

教师是位“强化记忆者”。在讲练新课之前,教师有必要对前课或前某几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一点复习。心理学家已经发现当人们学习新知识后,遗忘就随之而来。如果人们能够及时地进行复习,遗忘的速度就会减慢,就能使绝大部分所学内容在一个长时间内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用于复习检查练习的形式很多,如背诵、对话、复述、回答问题、听写或默写、造句、拼读单词、上黑板做题、口笔头翻译等等。教师应注意口笔头形式并重,注意经常变换复习检查练习题的形式。

复习检查这一环节,教师可以检查学生对前课或前某几课教学内容掌握的情况和程度,以便在本节课中为弥补教学中的遗漏和针对学生学习中的弱点和难点采取一些补救措施;教师还可以了解到学生课后的学习情况,因而复习检查又是督促学生课后学习的措施之一。在讲练新课之前,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复习检查的内容充当新旧知识联系的“桥梁”,以旧引新,逐步导入新课的讲练。

2、注意持之以恒,定期组织学生交流,定期展示预习成果。

教师要多创造竞争和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竞争中体味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每节课上,教师要尽量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消化本节课堂的所学知识,学生在做作业前,先要求他们将本节课上所学知识如单词,词汇,句型,短语等要点在脑子中回忆,整理归纳,复习一遍,融会贯通后然后再独立作业。

每节英语课的关键,落实独立思考和动手运用新知识的训练。因為测试最终也要落实到动手环节,所以每节课学习新知识之后让他们进行动手训练,对所学知识进行测试。教学实践证明,背诵和动手之间相差很大距离,背过的知识,默写后错误百出。

实验证明,学生采用的学习方式影响他们的记忆效果。通过看的记忆是10%,通过听的记忆能达到30%,而通过说训练记忆力能达到70%,如果动手训练(如知识重现、短语运用等),记忆力就能达到90%。所以课堂上,巩固知识最重要的应该是学生的实际动手运用,通过动笔,诊断出知识掌握的不足和偏差,然后纠正,加深和巩固所学新知识。所以英语课上加强说与做是非常重要的。

初中英语诗歌教学的调控策略 篇11

1.把握时机,以诗歌激趣。根据笔者多年的外语教学经验,许多学生可能对大量的词汇、繁杂的语法、无尽的习题了无兴趣甚至深恶痛绝,但几乎所有的同学却都对诗歌——无论是课内的还是课外的,汉语的还是英语的——情有独钟,乐“歌”不疲。每每学到英语歌曲,听唱多遍,再往下进行时,学生们依然意犹未尽,恋恋不舍。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把握时机,巧妙利用、保护好学生的这种心理,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欲望,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2.提高学生对诗歌听、学、读、唱等综合能力。英语诗歌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可操作性强,在听、学、读、唱等多种活动中,学生即可学到其中的语言知识,又可使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JEFC和新目标英语教师用书都在是诗歌教学方面提出了合理、有效、实用、操作性强的建议,值得我们认真执行和借鉴。

3.拓宽学用渠道,提高诗歌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搜集整理教材中的英文诗歌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可设计成诗歌教学单元或诗歌专题,名诗名句可以让学生背诵一部分。②将英文诗歌教学渗透到课堂教学里,延伸到课堂外、生活中,如课前一只歌或课后一只歌;开展丰富多彩的诗歌业余或专题活动,如诗歌演唱会、诗歌朗诵会、仿唱英文歌曲、歌咏party;成立英语诗歌兴趣小组等。③充分发挥现代电化教学设备的优势,如借助录音带、录像带、VCD、电影、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因特网等多种资源,以增强诗歌教学的直观性、丰富性和有效性。很多英语学习、教学网站都有英语诗歌栏目;书店、网上也有大量的含有诗歌的教学材料,如洪恩Google学英语教材,其中一个板块就是将所有教学材料都编成了歌曲,再加上卡通化的人物形象、动作,学生能不感兴趣吗?④阅读简单的英语诗歌理论著作、诗集,留意收藏、补充教材外的英文诗歌,丰富诗歌文化底蕴,增强诗歌鉴赏能力。⑤尝试诗歌的简单写作,如仿写歌词、即兴“谱曲”、随口“作诗”。其目的不在于“流芳百世”,成“名”成“星”,只要活跃气氛觉得有趣即可。⑥让诗歌与测试适当相结合。中高考语文卷中尚有诗歌填空、诗歌鉴赏等题型,英语为何不可略有涉及?这也算是摆在英语教师、英语教研人员、中高考命题人员的一项新课题吧。新目标英语配套教材同步阅读八年级上册Unit 6练习3就是一道任务型的诗歌教学题。它以诗歌为依托,将读诗品味、试译中文、读给父母、观察句子结构、词语连线等多个方面的任务融合在一起,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凸显编者的匠心之处。今将原题抄录如下,以资印证、欣赏。

Read the following poem (诗).Underline those most touching (令人感动的) lines and then try to translate the poem into Chinese.Then you may read it to your parents.(读下面的小诗,在一些令人感动的诗句下划线,尽量将诗译成中文,并读给他人听。)

If I had…I’d do…如果我…,我将会…(表示与现实相反的假设。)

If I Had My Child to Raise All Over Again

If I had my child to raise all over again,

I’d finger-paint more and point the finger less.I’d do less correcting and more connecting.

I’d take my eyes off my watch,and watch with myeyes.

I would care to know less and know to care more.

I’d take more hikes and fly more kites.

I’d stop playing serious,and seriously play.

1’d run through more fields and gaze at more stars.

I’d do more hugging and less tugging.

I would be firm less often,and affirm much more.

I’d build self-esteem first,and the house later.

I’d teach less about the love of power,and moreabout the power of love.

Diane Loomans

Match the words with their meanings (use your dictionary):(将词语与其相对应的意思连线,必要时可使用词典。)

上一篇:大棚韭菜下一篇:技工学校校园网络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