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图标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的论文

2024-05-27

小图标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的论文(共9篇)

小图标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的论文 篇1

论文摘要:运用小图标进行诗歌教学的教育价值:(1)有助于幼儿理解和记忆。(2)有助于幼儿了解诗歌的句式、结构。(3)有助于幼儿有效地表达作品。(4)有助于幼儿主动学习。(5)有助于幼儿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6)有助于幼儿创编诗歌。(7)有助于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小图标的运用策略:

1、教学活动中的运用。(1)针对幼儿不同年龄的特点运用。(2)、针对不同的活动目标的运用。

2、在语言角中小图标教学的指导策略。(1)投放小图标,继续探索操作。(2)提供各种材料,自制图标。

关键词:小图标诗歌教学

正文:诗歌由于主题单纯,语言简洁,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美而被幼儿所喜爱,目前在幼儿园的诗歌教学中,如何让幼儿更好的理解诗歌内容,了解儿歌的结构和句式是很重要的。在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使用大幅图片作为引导幼儿学习诗歌的载体。制作大幅图片往往花费教师很多精力,而且单幅的大画面也不一定能很好的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了解儿歌的结构和句式,幼儿通常要跟念很多遍,才能学会自己朗诵诗歌。在仿编、创编诗歌时幼儿仍然会感到有困难。运用活动的多媒体课件固然好,但是一般的教师没有制作课件的专业水平,而且也很难买到称心合意的课件,所以也不可能经常运用。我就在探索如何能更好的进行幼儿诗歌教学指导,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语言,启迪智力,使幼儿的心灵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创造思维能力。在探索过程中我发现:小图标是一种辅助诗歌教学、发展幼儿语言的一个重要工具。

相对于大图片来说,小图标是一种凝练、抽象的记号,而相对于汉字,小图标又具有形象、会意的特质,它是介于文字与图像之间的学习诗歌的载体。《纲要》提出:“教师要注重幼儿学习的方法和过程,而不是以往单纯的模仿习得的结果。”当代幼儿与以往同年龄段的幼儿相比已经有新的发展特点,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更容易发起主动学习,运用小图标进行诗歌教学是可行的,它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诗歌、学习诗歌。

一、小图标教学的教育价值(1)有助于幼儿理解和记忆

幼儿学习语言是一个储存、以及运用信息的过程。将图标按诗歌内容排列起来,幼儿虽然不认识文字,却从图标呈现的形式中了解了诗歌的内容,有助于他们记忆诗歌内容。(2)有助于幼儿了解诗歌的句式、结构。

诗歌的内部结构、句式的排列规律等属于隐性因素,形象的小图标可以使这些无形、抽象的因素变得具体、生动,让幼儿容易理解。(3)有助于幼儿有效地表达作品

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进行表达是诗歌学习的目标之一。

小图标可以帮助幼儿有效表达。在诗歌教学中光靠教师告诉幼儿朗读的要领,幼儿往往记不清楚,难以掌握。但如果在诗句中加入图标符号,幼儿便能自然地在朗诵时区分升降调和快慢。这样一来,小图标就成了活动中有助于语言表达的“指挥棒”。(4)有助于幼儿主动学习

小图标不仅是教师的教具更是幼儿的学具。幼儿人手一份小图标。可以通过自己操作熟悉诗歌,通过和别人交谈满足自己想说的愿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5)有助于幼儿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

幼儿通过看小图标理解诗歌,再通过语言表达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如:在活动中出现图标:“?”幼儿首先认为只是个问号,但通过再次观察和思考,幼儿发现小图标的真正含义是“几点了”“到哪了”“喜欢什么”而不仅仅是问号。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经历了观察——思考——再观察——再思考的过程,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6)有助于幼儿创编诗歌 幼儿通常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进行联想,在创编诗歌时,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回答画出相关内容,或幼儿自己选出或画出联想内容,直观呈现思维的结果,使幼儿看到自己的创编成果,便于同伴间相互交流,可以更进一步丰富创编内容。(7)有助于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幼儿在了解小图标的用处后,也可学习用简单的小图标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获得了发展。同时,简明、概括的小图标与讲述的内容相对应,能有效促进幼儿分析、概括、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小图标的运用策略

1、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1)针对幼儿不同年龄的特点运用

小班幼儿的思维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认知经验不够丰富,抽象、概括水平较低。中班幼儿思维活跃,主要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思维,常凭借自己的具体经验来理解文学作品。大班幼儿记忆的有意性有了明显的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喜欢参加富有创造性的活动,理解能力不断增强,表达能力明显提高。基于以上特点,教师运用图标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①图标类型随年龄不同而变化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运用的小图标类型应逐渐由形象符号向抽象符号过渡。为小班幼儿制作的小图标应具体形象、颜色鲜艳,画面大而清晰;为中班幼儿制作的小图标开始向抽象过渡,可出现简笔画;为大班幼儿制作的小图标可出现简单的文字符号。如幼儿认识的一些简单的独体字:上、下、左、右、大、小等。小图标的抽象性更明显,也可以让幼儿制作。如:小班诗歌〈〈吃饼干〉〉“饼干圆圆,圆圆饼干。用手掰开,变成小船。你吃一口,我吃一口。啊呜~~~小船真甜!”在学习这首诗歌时教师可以制作具体形象、色彩鲜明、相对比较大的图标,当教师根据诗歌内容,一一将图标有顺序的排列,幼儿根据小图标就能马上理解儿歌的内容,朗诵儿歌。又如在:大班诗歌〈〈青蛙给星星打电话〉〉教学中,我们制作的图标,就提高了概括性。对于大班幼儿教师制作的图标就具有抽象性,如“?”就不是仅仅表示问号,而是表示“有些啥”在这首诗歌的小图标中还出现了汉字“太阳,白云,月亮”如此可见,为大班幼儿制作的图标更具有抽象性,甚至往代表性的图象发展。

②图标出现时间随年龄不同而变化

在小班,图标较适宜出现在学习诗歌之前,幼儿在对图标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后,再结合作品进行学习;在中大班,图标宜出现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幼儿可运用图标理解作品的内容。如:小班诗歌〈〈小雨点〉〉在活动前教师先逐一出小图标并请幼儿说说老师画的是什么,表示什么意思。当幼儿全都理解小图标后再进行诗歌教学活动,这样,幼儿就能更好、更快的理解诗歌、朗诵诗歌了③图标操作方法随年龄不同而变化

在小班教师使用图标时可伴以表情、手势等,以更好地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帮助幼儿理解作品内容,而中大班则不需要。更多的让幼儿自己去理解图标,从而更好的理解诗歌内容。(2)、针对不同的活动目标的运用

①新授活动,教师可配合背景图、音乐出现小图标,给幼儿完整的体验。

②复习、创编活动,则可选用简单、抽象的图标,并可以脱离背景图使用。如在儿歌《吃饼干》学习活动中,教师进行第一层次活动时图标是沿轮廓剪下的具体形象的事物图片,并配合背景图使用,此时的图标相当于教具;进行第二层次活动——复习儿歌时,教师则把图标贴在放行白纸上,供幼儿自主学习,此时的图标相当于一种标记符号。

2、在语言角中小图标教学的指导策略。(1)投放小图标,继续探索操作

在语言角可以投放一些学过的诗歌的图标来帮助幼儿巩固、复习。幼儿非常感兴趣,常常几个小朋友一起边指着这些小图标边大声朗读诗歌。另外我们还提供了一些小图标来帮助幼儿仿编诗歌。如:在学习了诗歌《春天的色彩》后,提供了青蛙、蝌蚪等一些动物和红、黄、蓝等色彩的图标。小朋友就仿编出了:“春天是白色的,看那青蛙的白肚皮;春天是黑色的,看那一群小蝌蚪!”有了小图标的帮助幼儿仿编就简单多了。(2)提供各种材料,自制图标

教师在区角中投放一些纸、油画棒、记号笔等,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小图标,根据所画的图标创编诗歌,也可以记录自己仿编的诗歌。这种方式不但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绘画能力,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促进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在研究活动中,我们觉得将小图标运用到幼儿园各种教学活动,如:看图讲述教学、故事教学、歌曲教学中,效果也很明显。但在具体使用中各有不同的特点,还有待我们努力探索、不断总结。

小图标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的论文 篇2

一、巧用教学手段使学生乐读

(一) 教学语言的生动性

一首好的诗歌可以海纳百川, 不仅内容丰富, 而且诗情画意令人回味无穷。诗为我们展示了广阔的天地。这里有“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的无限亲情;也有“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咽”的凄美爱情;也有“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的浓浓乡情;也有“忽闻岸上踏歌声, 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拳拳友情。这里有“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的宁静;也有“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清丽;也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奔放;也有“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的雄壮;也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等等, 所以教师的教学语言至关重要。或是将诗歌的内容, 结合时代背景, 编成通俗易懂的故事讲给学生听, 或是以诗化的语言描述诗歌的意境。教师用生动的语言绘声绘色地渲染, 不仅填补了诗文跳跃中情与景的空白, 更造成一种特有的氛围。使学生如临其境, 真切地感受到深藏在字里行间的深邃隽永的思想和委婉复杂的感情。

(二) 现代传媒的形象性

中国自古有“看景不如听景”一说。“听”可以引发学生无限遐想, 加强学生的形象思维, 强化学生的感悟力。所以恰当的、适合情景的音乐是诗歌教学中理想的教学手段。它可以营造一种特定的课堂氛围,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诗歌美妙的境界。在一曲《秋日的私语》中感悟《再别康桥》那淡淡别离的忧伤;在一曲班德瑞的《蓝色天际》中感受《纸船》那厚重博大的母爱。每篇诗歌都是一幅含而不露的中国画。诗中一组组优美的意象构成一幅幅色彩鲜艳、生机勃勃的美丽图画。《再别康桥》中的金柳、青荇、彩虹、长篙、星辉让学生浮想联翩。多媒体课件图画的展示可以帮助学生尽快走进诗歌, 将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的画面, 可观可触可感, 也能够使课堂趣味横生。此外, 学生听声情并茂的朗诵能使他们在优美的乐曲中想象着、体味着、感受着诗的艺术魅力。如在《祖国呵, 我亲爱的祖国》中, 我在屏幕上先后放了几张切合诗境的图画, 有喷薄的日出、蔚蓝的大海、茂密的森林, 再加上富有激情的朗诵, 整首诗不用讲, 感情一泻千里, 学生听完之后感情把握得很到位, 并且受到一种爱国热情的艺术熏陶。

(三) 模仿练读, 读出韵味

欣赏诗歌一定要让学生朗朗的读书声在课堂响起来。学生一遍一遍地读, 教师加以指导。朱熹先生曾说:“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朗读应注意重音、语调、节奏、感情。重音处理的好, 才能准确地表达情意。高音显得响亮, 表示兴奋、喜悦的感情;低音显得幽深, 表示肃穆、悲哀的感情。语调指由于思想感情、语言环境的不同, 或为某种表达效果在声音上表现出来的升降、高低的变化。诵读时根据内容处理好语调的平淡、升降, 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如读《再别康桥》“轻轻的”应平淡、柔和, 能够走进那种轻柔、淡淡的离别氛围中。读《纸船》中“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累叠的”这句应深沉, 充满激情。许多学生读到这儿, 眼中噙满泪花, 母爱的伟大让人潸然泪下。诵读的节奏应着眼于全篇。感情轻快的用快节奏, 感情忧郁的用慢节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感情的血液在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 知识才会融及人的精神世界。”诗歌是作者内心感情的宣泄, 情绪的抒发。读者要欣赏理解它, 只能用“心”去聆听, 去感受。总之, 读诗应做到“两多两少”。多一些诵读, 少一些分析;多一些情感投入, 少一些冷眼旁观。这样读诗多了, 就会逐渐积累对诗歌的感性认识, 从而获得审美愉悦。

二、运用各种形式使学生乐学

(一) 开展活动, 寓教于乐

学习诗歌往往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 提不起兴趣。教师应开展一些活动,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诗歌单元结束后开展诗歌朗诵赛。许多学生赛前精心准备, 赛时或激昂, 或哀怨, 或惆怅, 感情把握很到位。整个过程学生表现出来的高涨的热情和创新精神, 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二) 鼓励学生创作诗歌

诗歌教学应培养学生创作诗歌的能力, 让学生用笔写出自己真实的心灵。当学生用或稚嫩或成熟的笔触去表达自己内心感受, 对问题的见解时, 当内心的诗篇写成之后, 学生就会有一种成就感、满足感。而这种成就感、满足感自然会进一步激励学生产生朗读诗歌、学习诗歌的愿望。

三、运用多种方法使学生乐背

(一) 持之以恒, 使学生想背

背诵诗歌对学生而言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 要使学生有兴趣坚持下去, 就必须从实际出发, 为他们创造诗歌诵读的时间、空间。每次早读学生读并赏析一首诗, 教师加以指导。学生久而久之形成争先竞背的好习惯。

(二) 变换形式, 使学生易背

教师采用多种方法, 如限时背、接龙背、据意背、据画背、抄写背、问答背等多种形式, 灵活而富有变化。只要运用得当, 一定能给学生带来更多背诵的乐趣。有些诗文, 学生虽然当时背下来, 但并不懂, 然而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 以及知识的丰富, 学生慢慢也就懂了, 诗歌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诗歌乃中华文化之瑰宝, 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载体, 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源泉。在教学中,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水平, 一定要让朗朗的读书声重回课堂。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赵仲才.诗歌写作概论[M].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

图标在生活区中的有效运用 篇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的身体健康以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为主要特征。”也就是说幼儿只有具备了基本的、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健康地成长。而生活区恰恰是一个可以让幼儿学习一些简单、基本的生活技能,发展他们动手能力的区域。图标是以照片、图案、符号的形式将生活区的要求一目了然地表达出来,向幼儿传达直观形象的活动要求,让幼儿明确做什么、怎么做,从而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一、运用图标提示材料投放位置,引导幼儿有序摆放材料

在生活区中往往会出现操作材料乱七八糟的现象,每次幼儿在区域活动结束时,会将游戏材料随意放置,使整个生活区都显得凌乱无序,从而导致下一次活动开展时幼儿找不到自己所需的材料。怎样才能改善这一现象呢?图标无疑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小班时,由于幼儿年龄偏小,因此具体形象的图标易于幼儿理解。教师可以将游戏材料用相机拍下来,以实物照片的形式作为图标贴在材料柜放置材料的相应位置。这样可以有效引导、提示幼儿活动材料摆放的具体地方。每次活动时幼儿都可以自己正确地拿放活动材料,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有序摆放材料的习惯。

在中班,教师可以画一些简单的表示活动材料特征的图形作为图标贴在柜子上。引导幼儿正确摆放活动材料。例如:在生活区我们为了提高幼儿小肌肉动作的协调性,会投放“包糖果”的材料让幼儿学习包糖果,我就会画一个小糖果的图片作为图标贴在柜子上放此活动材料的相应位置。幼儿在拿放材料时就会对号入座。

到了大班,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这时就可以让幼儿自己设计活动材料的图标。这个图标要表现出活动材料的主要特征,贴在材料柜相应的位置上。告诉大家应该如何正确摆放活动材料。例如:大班生活区“玩别针”中,孩子们自己设计了“一个小别针别着小衣服”的图形作为该活动材料的图标,贴在材料柜里。这样孩子们拿放材料时就会井井有条。

二、运用图标确立活动区域规则,引导幼儿顺利开展活动

幼儿区域活动有很大的自主性,生活区也不例外。在幼儿活动过程中,常常会忘记大家事先制定好的区域规则。活动开展时会引发矛盾。如果将幼儿看得懂的图标布置在生活区的墙壁上,就能随时引导幼儿自觉遵守活动规则,使活动顺利开展。

小班的生活区中,我用相机拍下一名幼儿带上进区卡的照片作为图标,告诉幼儿第一个规则就是要“带上进区卡”。用相机拍下幼儿用食指放在嘴巴上作安静状的照片作为图标,告诉幼儿进入区域活动时的第二个规则是“保持安静”。用相机拍下幼儿把活动材料放在玩具柜的照片作为图标,来告诉幼儿第三个规则就是“活动完把材料送回相应的位置”。

在中班的生活区中,我画了“几个幼儿坐在桌前操作”的图片作为图标,告诉幼儿在生活区中应该认真地进行各项生活技能的操作活动,而不是拿着操作材料跑来跑去。通过此类图标,增强了幼儿开展活动时的规则意识。

大班生活区中,教师要先组织幼儿讨论活动规则,再让幼儿分别画出简单的图标,提示大家遵守。例如:生活区中活动人数是5人,就可以画出5个小人作为图标。活动中可以相互帮助,就可以画出两个好朋友手拉手作为图标。最后要整理好玩具,就可以设计一个小柜子作为图标,大家就知道活动结束后要将材料整理好。

三、运用图标设置活动操作步骤,引导幼儿掌握生活技能

在生活中人们必须掌握一定的技能,幼儿园的孩子也不例外。幼儿也需要掌握基本的自我服务能力 。

在小班,为了帮助幼儿学会叠衣服,我在生活区投放了小衣服,不仅如此,还在该活动材料中投放了“叠衣服的步骤图”作为图标。儿歌能引起小班孩子的共鸣,于是我用了小儿歌来诠释“叠衣服”的图标。

进入中班以后,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已经不愿意边说儿歌边做事情了。教师对设计好的图标讲解过一次以后,幼儿就能运用图标来帮助自己理解和掌握生活技能。如:为了让幼儿学会“六步洗手法”,我们把生活区活动场所搬到了盥洗室,我在盥洗室的墙壁上贴上了“六步洗手法”的图标。幼儿在图标的提示下,了解了洗手的过程,不用老师不断提醒,幼儿就自觉地学会了“六步洗手法”。

到了大班以后,幼儿的生活技能有了一定提升,为了更好地锻炼孩子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的能力,我们在生活区布置了一个“今天我值日”的小场景。不仅有值日安排表,还在值日安排表的下面贴上了幼儿共同制定并绘制的值日图标。第一张是“洒水壶”,告诉幼儿来园要给植物浇水;第二张是“积木”,告诉幼儿要收玩具;第三张是“小桌子”,告诉幼儿小伙伴吃完点心后要擦桌子等。幼儿会在图标的帮助下有序地完成值日生工作。轻松地使幼儿的生活技能有了一定的提高。

图标在生活区中的有效运用给了幼儿较大的帮助,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规则意识和生活技能,更重要的是帮助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找到了适合幼儿的学习方法。生活小图标来源于幼儿生活,服务于幼儿生活。它是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易于幼儿接受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为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为幼儿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将会继续努力,更好地挖掘生活小图标的教育作用。

小图标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的论文 篇4

自然学习法(The Natural Approach),最初源自1983年,南加大(USC)语言学家Stephen Krashen与Tracy Terrell合作发表《The Natural Approach》一书,它所指的是语言学习方法。本文引用此理论,旨在为诗歌的教学寻求一种革新的理论依据和探索方向。

一、诗歌教学导入,强调新、奇,激发学生诗趣

1.保持诗歌的陌生化,有意识的忽略传统的课前预习

长期以来,我们已形成这样的教学模式: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复习。而语文学科更被约定俗成为:课前学生扫除文字障碍(查字典,掌握生字词),熟悉内容,课上老师检查字词,讲解内容和主旨;课后记背及练习有关内容。这就使诗歌学习这种娱情审美的乐事变成了枯燥机械学习的模式。

《心理学》中提到《注意理论》这一重要的现代心理学理论。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知识的摄入,都是通过注意引起的,而注意又是不断转移的,很多刺激(包括外界的和机体内部的)都有可能将学生的注意力从学习中夺走。面对这种负面影响,教师必须想法设法提高学生的注意稳定性。人的注意有个经济性原则:“凡是熟悉的、认识了的事物,人们就不再注意它了,否则人的心理就会被弄精疲力竭,穷于应付。只有那些新鲜的尚未认识到的事物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当然,我并不是全盘否定课前的预习,其有存在的价值。学生自主的去熟悉字词,了解家生平、写作背景、创作风格及作家的其他作品,这更是一件令老师无比快意的事了。可这恐怕只有寥寥几个的学生吧,对大多数同学而言,预习只是一种停留在形式上的作业罢了。所以对诗歌的新、陌生就能成为大多数学生的共同特征。而这何尝不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的呢?

2.抓住契机,创新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抓住学生对诗歌的陌生这一契机,通过创设情境,或介绍背景,或把诗歌泛化为感人的故事,并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视听手段,来激发学生对于诗歌的兴趣,使他们能够通过不同的路径进入诗歌鉴赏的状态。如学习《再别康桥》时,对诗人徐志摩,学生们不会很陌生的,一是很多同学都看过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二是他生于海宁,是浙江人。即便如此,同学们对他的认识也只能停留在较生疏的层面,而人们往往对了解一点又不能认识很清楚的事物有一种要探究的欲望,这是引导学习的良好的契机。用声情并茂的语言较详细的介绍了他的一生经历,创作情况,以及有关对徐志摩研究的评价,能够有效激发,学习《再别康桥》一诗时热情就更加高涨了。

二、诗歌教学过程,强调少齐读,多涵咏

诵读可以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意境。通过诵读时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语气变化还可以更为亲切、真实地体会到作者彼时彼地的真情实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美的熏陶、艺术的感染和哲理的启迪,并由此达到“入境”的状态。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习惯以齐声朗读组织学生学习,因为其昂扬的气势,整齐的节奏,能让人感到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氛围很浓。但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是不是所有的诗歌都合适齐读呢?齐整的朗读声中又有多少学生在细细的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音乐美呢?

1.齐读导致学生难以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基调

诗词中对意境的把握是欣赏诗词的关键,意象把握得好了才有可能把握感情基调,这两者都抓住了,才能与诗人一起同哭同泣同笑同乐。但是,洪亮昂扬的齐读朗读可能破坏了诗歌的意境,导致学生难以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基调。

2.齐读无法使学生体会诗歌中要表现的微妙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

古语“感之于外,受之于内”为之感受,即通过感知,使外在于主体的客观对象变成主体内心的感情波澜和思想认识。诗歌是感情高度凝结的文体,必须以读者细腻的体味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因此需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去品味诗歌,去咀嚼诗歌。而齐读则以其固定的速度将学生的心灵囿于同一线上,就像一支部队齐步前进,士兵无暇欣赏路边的风景一样,无法体会诗歌中表现的微妙的情感变化。

3.齐读不利于学生形成阅读个性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对于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理解,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戏剧如此,小说如此,诗歌又何尝不如此呢?诗歌,尤其是中国诗词,言少而意丰,字缝里透出许多无法言说的内容,这空白就要借助想象和联想去“填补”,再将形成自己独有的图画。但是,齐读注重一个“齐”字,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发挥自己独特的想象力,更使学生的感受别人的影响而消融了自己的阅读个性,久而久之就会泯灭个人对诗歌语言的独特感受。

所以,不合时宜的齐读并不能真正发挥其功能;相反,会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新课标》提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根据诗歌的特点,运用多种形式的涵咏、自读。古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我们不也可以浅唱、低吟,动情处放声高歌,让学生自然的体会诗歌的音乐美、语言美、意境美。

三、诗歌鉴赏,强调少明确统一,多个体感悟

诗歌作为一种语言高度凝结的艺术,在简单的言语中,蕴涵着作者的深情,必须通过我们的联想和想象来读取的。对诗歌鉴赏主要是通过读者自己对艺术的感受来完成的,教师的讲解无法代替学生们各自不同的探索。

从课改的角度看,我们应该是为学生提供一条线索,给他们以启发,如同一艘导航的船,让学生在老师的助力下尽情驰骋想象的翅膀,进入更为广阔的艺术境界。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他们的情感,促使他们与作者产生共鸣,产生自我的理解。只有学生具备了这种可以“自己读出来”的能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鉴赏能力。

但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却往往习惯将诗歌的分析结构做权威式的概括。从而导致学生习惯于等待老师讲授唯一的分析结论,形成了学生理解上的被动性、单一性、概念化等现象。这是与当前课改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以在新教材第一册第二课《死水》为例,课后练习有这样的题目:“死水”可能有什么象征意义。这题目的设置,应该为我们鉴赏诗歌提供些启示:象征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手法,但对象征的还原不可一概而论。指导学生分析象征手法时,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只要言之有理答案可以是丰富多彩的。新教材的用意就是要求我们否定理解的单一性、概念化。

小图标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的论文 篇5

一首诗要有鲜明的和富于个性特征的形象,这才能成为一首好诗。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可以使诗句产生不可抵御的的迷人的魅力,加深读者对诗中美好形象的感受,从而得到美的感受和美的教育。

1、拟人,就是对客观事物给予人的思想感情或动作行为,它可以使诗歌语言产生很强的立体感。例如《雨说》中: 雨说:四月已经在大地上等待久了 等待久了的四圃跟牧场 等待久了的鱼塘和小溪 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 牧场枯黄失去牛羊日踪迹 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 小溪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

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

这首诗的作者让“雨”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喃喃细语,倾诉真情,使人感受到“雨”这位爱的使者亲切、温柔的形象。在诗人的笔下,“雨”和其它事物都赋予了生命的灵性,成为一种十分美好的、神奇的、有情有意的存在,使人觉得亲切可爱,活泼欢快,充满情趣,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再如《沁园春 雪》中,“山舞银蛇,原弛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一个“欲”字把“山”“原”人格化,生动地写出它们雄心勃勃的精神面貌和昂扬奋发的气概。

拟人的手法能渲染诗的气氛和情绪,加深诗的意境,能生动地表达出诗人的思想情感。

2、拟物,这种手法同拟人恰好相反,它是将人富于某种外在自然界的特征,把人比成可感知的事物,进而烘托出诗人思想感情。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

我是你河过上破旧的老水车 千百年来唱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你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这首诗的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火热诗情。一开始,作者就用了拟物手法把自己比成“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等,使诗中的“我”具体化,形象化,富有立体感,这样使形象自然地放射出思想的光芒,使我们深切体会到“十年浩劫”中祖国是何等的贫穷、落后,以及作者隐藏在心中的那种“痛苦的希望”。再如《我爱这土地》,诗人将自己化成一只鸟儿,“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表达了作者真挚而又深沉的爱国之情。

拟物手法能把一种抽象的情绪化作具体、可感的事物,从而使语言生动,也更能准确地表达出情绪 的变化。

3、夸张,抓住事物的某一特征,从数量、状态,程度等方面加以夸大或缩小,从而突出事物的特征。诗歌运用这一手法,柬以使句子形象活泼,光彩四溢,给读者经极大的情感满足。例如: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两岸猿声碲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这些诗句之所以有强烈的感染力,就是因为诗人用了夸张的手法。在诗中,恰当地运用夸张,不但可以使语言形象化,而且可以创造出惊人的意境和气势,使诗歌闪烁出艺术的光彩。

4、比喻,大多数诗句都要用这一手法,因为它是诗歌形象化的重要手段,诗人可以通过比喻把自己的思想情感生动具体、形象活泼的传递给读者,使读者便于感受。例如《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面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弯光光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愁”是一种摸不着、闻不到、看不见的情思,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看法,忽而把它作为“邮票”,忽而又把它比作出了“船票”,来渲染 “我“对”母亲” 的思念之情,烘托“我”对“新娘”的不舍之意。把“乡愁”化为“坟墓”,表现我对母亲的孝子之心,最后诗人思想升华,把 “乡愁”化为“海峡”,强烈地抒发了思乡的情绪,表现了台湾同胞思念祖国,渴望祖国统一的心情,这也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共同的心情。

再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康桥很美,但到底美到什么样子,诗人写道:“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金柳是新娘,康桥美得像盛装的新娘,这就具体形象的写出康桥的秀美。

总之,比喻可以使语言形象化,而且对全诗的意境都有不可小视的作用。我们现在就主要从比喻这种修辞手法为例,看看修辞手法对于诗歌的巨大作用。

比喻,在诗歌写作中可以说是运用得最多的一个手法了。最早可上溯到《诗经》,比如魏风中的《硕鼠》一诗,就是运用比喻手法,将肥大的老鼠比作贪婪的官吏,在这首诗里,老鼠是本体,官吏是喻体。关于比喻的定义,历代学者众说纷纭,有的说: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郑玄〈周礼.春官注〉)。有的说:因物喻志,比也(钟嵘〈诗品序〉)。朱熹的〈诗集传〉则解释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果我们不拘于旧日经学家们牵附政教的说法,只从比喻最简单最基本的意义来解释,则比较统一的的意见是:把欲描写之事物借比为另一事物来加以叙述的一种表达方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人写诗,能不能运用好比喻与其它修辞的手法,就能从中看出他写诗基本功的好与坏。

对于比喻手法在现代诗歌中的运用,我们首先要弄清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即类也),以力求贴切;然后要求新(即奇也);最后要喻外有意(即志也)。哪么怎样才是类呢?这就要寻找事物的相似点,我们只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就能发现很多事物之间相似的类出来:比如沙和雪,花朵和美人,流水和时光„„这些事物之间相似的地方越接近,这比喻就越贴切,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本体和喻体时要精加筛选,挖掘不同事物之间最相似一面的特征出来。事物之间相似的特征有时不是只有一点的,会有好多个共同点,比如沙和雪,从颜色上看,它们有白这个共同特征;从感觉上看,它们都给人柔和的感受;在运用两个事物进行比喻时,我们要根据自已诗的表达要求来加以强调最相似的一面。如描述一女子沉睡的姿势,我们会选择用沙丘而不用雪,同一女子,如描述她的轻盈的姿态我们会用雪花而不用沙,这就是根据表达的要求来选择喻体。在沙与雪的相似点之外,它们还有完全不同的另一些方面,如沙的沉重与雪的轻盈,用沙丘描述一女子沉睡的姿势,用雪当然也可以,但为什么用沙丘比较好呢?因为沙还会给人以实与重的感觉,而雪却相反,因此选择沙丘做喻体会更贴切。

另,本体和喻体,可以是事与物,物与物,物与事,事与事之间相比;其特征可以是颜色,感觉,形状,本质意义,味觉,嗅觉„„之间的联想。如大漠沙如雪,是把月光下白的沙(视觉)比喻成雪(雪自然已是白的了),这是以物喻物;又如美人如玉剑如虹,玉的润泽空透(视觉),滑与凉(感觉),洁净(本质)不是与美人的内涵很想似吗?挥剑时的弧度与剑主的胸襟,气势与虹的横跨迹象不是很吻合吗?再如前面的《硕鼠》一诗,将肥大的老鼠比作贪婪的官吏,就更是贴切得妙。

我们写现代诗,运用比喻时除了贴切,还要求新。新是指出新,创新,新颖,新奇。还是以前面的老鼠比作贪官来说,《诗经》之后,有过多少诗或文章这样比喻过了?我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恐怕不少吧!哪你现在再用这个来比喻就没意思了,吸引不了读者了,人家都用滥了你还拾起来做什么呢?就好像现在网络上的诗歌,大家都用太阳啊月光啊雪啊花啊什么的,读来没一点新意,会给读者留下印象吗?我想不会,不但不会,还让懂诗的人看着木然,就好象吃饭吃了几十年,你若问我对所吃的饭有什么感觉,恐怕我会一时茫茫然。朋友们,发挥一下自己的想象力吧!寻找别人没想到的东西,不要人云亦云,哪只能使你越写越可笑。

诗歌园中的比喻,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中国古诗歌,十分广泛、生动、贴切地设喻:日月星辰,江湖河海,花草鸟兽,云雾山岚,无不被诗人用来比喻寄情。

一、比喻的三种方法:

1、明喻。所谓明喻,就是有本体、喻体、喻词。要求贴切、奇警、新鲜而有创造性。如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中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比作是“一江春水”。又如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武陵春》中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她不说愁有多大,而说舴艋小舟载不动。以舴艋之小,反喻愁多,让人觉得新颖而别致。明喻一般不含蓄,无余味,但也有例外。如唐代孟郊的《游子吟》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以“寸草”不能报答春光的和煦,比喻做儿子的永远也报答不了母恩。设喻诗句隽永,耐人寻味。明喻还可通过写景托情。如唐代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潭水之深,喻友情的真挚与深沉,足见情景交融之美。

2、隐喻。又称暗喻。它的特点是直接把本体说成喻体。诗歌里的隐喻句,喻词往往被省略。如晚唐重要诗人李商隐,《锦瑟》的中间两联用四个典故作隐喻: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诗中构成一唱一叹,音韵和谐的画面:庄子梦蝶,喻人事变幻转瞬成空;杜鹃伤春,喻往事可悲,内心伤痛;“沧海月明”鲛人泣珠,喻旧情已逝,遗恨无穷;“蓝田日暖”喻往事如烟,只留下朦胧的回忆!由此可见,隐喻抒情,让人联想更丰富,意境更幽远,韵味更清雅!

3、博喻,除《诗经》常用外,苏轼的《百步洪》也是较典型的例子:“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诗中说的是轻舟赴急流,像兔子奔走和鹰隼从空中疾飞而下;像骏马从千丈高坡上冲下来;像迸裂的弦琴弹开琴柱;像箭从手里射出去;像闪电从缝隙一闪而过;像露珠一骨碌从荷叶上滚下。连用七个比喻,再现了百步洪的天然奇观和游人历险的惊异心态。这就是所谓的“博喻”,是外在结构的创新。古来论者,无不叹之为创格:博喻能产生快速的意象叠加,产生语言的急促节奏!这诗句形象地描绘了游人置身此境的眩晕之感。水流迅急和心神眩晕,象征人生速逝和世事的变幻无常!诗行里蕴含着睿智的哲理和禅悟!

二、诗歌园中比喻的四种分类:

1、以人喻人。如李白的《清平调词》第二首: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诗中写杨贵妃因貌美而备受恩宠。

三、四句从历史角度,说赵飞燕受宠于汉成帝得依靠浓妆淡抹,而杨贵妃像她那么美却不施粉黛,是“天生丽质”!这一比喻奠定了杨贵妃自汉代以来,在嫔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2、以人喻物。如李白的《长相思·之一》:“美人如花隔云端”,把“美人”比作“花”。

3、以物喻物。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诗中这一系列的比喻,描述了琵琶的声调有轻、重、缓、急之分,且悦耳和谐,绘声绘形,形象可感;也表现了琵琶女的高超弹技,使读者对琵琶女平添几分怜悯和几分仰慕!又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中用盛开的梨花来比喻满树的雪花,一幅壮丽的北国冰雪风光,顿时展现在读者眼前。

4、以物喻人。如李白的《清平调词》第一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李白盛赞杨贵妃的美丽。诗人用国色天香的牡丹花来比喻杨贵妃倾城倾国的国貌,真恰切!牡丹花娇美,杨贵妃更加丰美:读者莫怪唐玄宗沉迷专宠——爱江山更爱美人!

小图标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的论文 篇6

一、文本细读在中学诗歌教学中的必要性

首先,中国汉语诗歌的文体特征——含蓄蕴藉。汉语诗歌比较讲究含蓄蕴藉的美,以追求“以少胜多、以简胜繁、以浅喻深”为创作法则。“诗歌是一种以高度精练的语言,饱和着作者丰富的感情和想象,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中国的古典诗词更加注重这种特点,作家更倾向于追求语义丰富的同时而又含蓄模糊,意境优美的同时而又缥缈朦胧的特点。

其次,读者再造想象的基础——个性化阅读。细读文本,既是读者对文本的分析、梳理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在原诗基础之上展开独特想象、取得美感的审美体验过程。读者只有通过细读文本,才能在此基础上再造想象。同时,古诗语言凝练、跳跃、模糊的特点,却也因此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探索和想象空间。只有充分发挥读诗者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用自己的体验和想象来填补美的“空隙”才能真正使诗歌的阅读审美永无止境。

再次,课程改革的现实要求。语文教学重要的任务在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文本细读”是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的最好方法。对文本的细读,就如同慢慢行走在原野小路,只有细细品味,才能够真正欣赏到路边的风景之美,领悟到诗歌的内涵之美。

二、文本细读在古诗歌教学中的基本实施策略

要想在高中古诗歌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对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需要他们对诗词文本有着深入、全面、独到的理解,在教学中关注文本“细读”的层面,运用“细读”的方法。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笔者的理解。

(一)玩味语言

“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自知”(元好问《与张中杰郎中论文诗》)。这里所说的“字字读”,其实也就是要求读者一字、一词、一句地细细读,反复推敲,一丝不漏。首先,要细嚼慢品,体会精彩字词的使用,挖掘词语的深层意义。如“群山万壑赴荆门”中“赴”字在这里很传神,它不仅将“群山”“万壑”赋予人的特质,而且又带有风尘仆仆意蕴,认真体味,“赴”字就表现出特有的飞动之势与奔驰之貌。

其次,读者要善于体会词语的情韵意义。情韵义在词典中难以囊括,却能给人以丰富的启示和联想。如见到“南浦”二字便染上了一层离愁别绪;见到“新绿”应该使人感到富有希望、青春活力、少年意气等韵味;而“落叶”二字,却带给读者一种萧瑟、寂清等诗味。

再次,关注语句中典故和词语的象征含义。典故和词语象征意义的使用可以使诗歌内容更加含蓄凝练。如“采薇”被用来指代隐居生活,表达自甘淡泊的主题情怀。象征义是用具体可感的事物表示抽象的意义。如用“美人”“香草”象征美好的德行和理想等。读者在细读时想方设法弄懂,才能欣赏出诗作的高妙之处,领略诗人的深意。

“诗歌的艺术分析第一步就是语言分析。”(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总之,读者要理解古诗的意蕴就必须通过语言文字这一传统媒介,对诗歌语言的分析是高中诗歌教学的第一步。

(二)细品意境

细读意象和体会意境可以说是解读高中古典诗歌的两条关键途径。意象是诗人的主观情志(“意”)与客观物象(“象”)相融合的产物,是构成诗歌意境的基本“原件”。从诗人创作的角度来说,正是这些具体可感的词语构成了各种感觉的画面,形成了诗歌的基本构成要素。读者也正是通过这些形象化的意象以及它们之间不同的组合,刺激自己的“感官”,进而触发想象,进入诗歌营造的佳境。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作者通过一系列名词意象的累加,使读者读到该诗时都会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天涯漂泊的孤旅图,诗作中所蕴含的深情之意在人心头久久萦绕。李清照《声声慢》中“晚风”“旧时雁”“满地黄花”“梧桐”“细雨”等凄清萧索的意象的选用,营造出一片浓浓的凄清意境,抒发了李清照心灵深处难以排泄的苦楚孤愁。

意境是衡量诗歌艺术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体现。所谓“意”,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它是诗人在对现实生活理解、感悟基础上形成的独特体验;所谓“境”是诗人所描写的具体景物,也即是日常的生活图画,是从丰富的现实生活中总结概括出来的。所以说“意境”就是在作者的真实感受与客观物象交融基础上而形成的审美艺术境界。当然意境不能简单等于意象的叠加,它是能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但是高中生对意境的把握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实际的教学阅读中我们要注意多角度地探讨诗歌意境。对于写景类诗歌,意境的呈现往往表现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读者对意境的把握就要通过诗人笔下的风景、事物的品味捕捉蕴含的情感。如柳永《雨霖铃》上片选取了“凄”“寒蝉”“长亭”“骤雨”“兰舟”“千里烟波”“暮霭”等意象,以凄凉冷落的秋天傍晚景象勾勒出了一幅秋江别离画,画面充满了凄冷、萧瑟的气氛,处处流露出诗人离别时情意绵绵的伤感心境。对于富含哲理类诗歌,要善于把握诗人蕴含的理趣。

(三)探究修辞

修辞是文学表达的一种方式,一直以来备受青睐。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鉴赏,都离不开对修辞的运用和研究。在诗词教学中对文本的细读也要在修辞层面上做进一步的分析。常用的技巧例如:比喻、通感、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白描等;其他不常用的技巧如:陌生化、含混、反讽、变形等。

以托物言志为例,运用托物言志的诗词主旨比较隐晦。如虞世南的作品《蝉》,蝉在诗作中是清高尊贵形象的象征,但更重要的是作者借蝉喻怀,用它来写照自己高洁的人格。对于咏物诗中的梅兰竹菊松等形象,教学时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它们自身的自然特点,体味诗人借这些植物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志趣。

(四)注重形式

诗歌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密不可分的,情感的表达必须借助于恰当的诗歌艺术技巧。诗词的形式不同、内部的句式章法不同导致诗歌在节奏、韵律上也都会有不同,在传情达意上也会有所改变,进而给读者带来不同的审美效果。

在节奏方面,诗歌可以看成一首歌曲,讲究平仄、对仗与押韵、声调、停顿、轻重音等,读来朗朗上口。节奏的停顿需要考虑音节的整齐和意义的完整,最常见的音节停顿节奏划分为:四言二二,五言二三,七言四三,它们构成了诗句的基本格律。在这基础之上,押韵、平仄等格律方面的要求,使得诗的节奏更加和谐悦耳,增强了古诗词抒情达意的效果。如《静夜诗》押ɑnɡ韵,读来音节圆润饱满,语调徐缓悠长。当然,诗歌的节奏更重要的是诗人内在生命情感的律动。如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风格苍劲雄厚。“三吏”“三别”蕴含了诗人对家国沦丧以及个人遭遇的无限悲痛之情。

在句式选择方面,不同句式的选择对诗歌情感的表达起着重要作用。首先,诗歌句式的调整达到不同的效果。如散句句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再如整句,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一般来说散句显得文从字顺,便于舒服舒缓的语气,整句对仗工整,情感节奏更加鲜明、硬朗。其次,句式变形的背后往往意味着作者不一样的用意。如省略成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其中省略了谓语和虚词,但却给读者形成了一副立体画,留下了思考想象的空间,营造了一派凄凉萧瑟的晚秋气象和塑造了一位孤独寂寞、满怀乡思的旅人形象。

在构思上,一般包括捕捉诗感、确定角度、谋篇布局等几个步骤。如果这些方面拿捏的比较到位,可以使诗词意味更加浓厚。谋篇布局的设置形式是灵活多样的,但原则上要有利于作者思想内容的抒发,有利于以情动人。例如余光中《乡愁》中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选取和布局,更加充分的抒发了作者绵绵无尽的内心乡思之愁。

总之,“文本细读”作为一种阅读理念和方法,在实现古诗文教学精细分析、实现学生兴趣、能力和积累的统一方面有着很大的启发意义。对古典诗歌教学方法能起到源头探索的意义,是帮助高中老师走出古诗词教学困境的理想选择。

参考文献

[1]张其林.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J].当代教育论坛,2009(5).

情感在诗歌散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7

“诗情画意”——显示了语言艺术的诗歌与空间艺术的绘画它们的形象思维的共同规律与各自的艺术特点,和不同的表现手法。写诗要缘物寄情,以景寓情,以求达到情景交融和意在言外的艺术效果。作为“诗化”的散文也同样如此。本文拟就情感在诗歌、散文教学中的运用方法谈些粗浅的体会。

一、充分参与是情感沟通的前提

《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与文本作者之间的对话过程,即:“多向互动”过程。但是互动课堂教学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是否参与学习,更重要的是在什么情感状态氛围下去参与的问题。我们所追求的是在积极情绪状态下的教学全程的参与。这就需要创造一种“双主合谐,充分参与”的氛围。在这种氛围创造过程中,必须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是多方面的,这里我们从心理学格式塔流派研究成果给我们的启示角度,谈谈教师在诗歌、散文教学设计时的主导作用发挥。格式塔流派认为:“残缺、空白的东西,容易使人产生急于‘填补、充实,并使之匀称、完美的倾向,从而引发一种追求充满紧张感的内驱力”。据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有意识地安排“让学生去发现和补充,去丰富和发展些什么”,不仅可以使教学过程富于张力,而且可以使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出发,举一反三,联想些什么。如学习《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诗,在读到最后一句“周—总—理—”时,教师可以通过寂静休止的手段,来延伸和扩展课堂的高潮。让学生的思维插上诗人情感的翅膀飞出课堂,飞跃高山、大海、森林,跟随作者寻觅总理的足迹。这种思维活动的填补,不但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言尽而意无穷,而且可以使学生的情感激流在内心汹涌翻腾,向更广阔、更高昂的境地奔涌。不但可以使学生在人生况味的体验中,展开丰富的联想,而且可以使学生的积极肯定性情感注入新的时代活水,从而使情感得到了升华。

二、努力形成“三情交融”的情绪氛围是保障

“三情交融”即三种情感的交流与融通。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情感,教学内容体现的思想感情,学生的情绪产生共鸣,形成“情感共振”。在此过程中,教师是导演,是关键,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运用饱含激情的语言、表情、态度的变化,把诗歌、散文讲得生动、形象、传神入微,把自己的情感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教育手段影响学生外,还应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准确地找到教材本身体现的思想感情与学生思想感情的焊接点,使学生能够在体会教师感情,领悟教材感情与自己感情的交织网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种强烈的求知欲刺激大脑中枢并使其迅速进入学习最佳状态,这种“三情交融”情境的创设,关键是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准“三情”共振点,即教材情感的凝结点,教师对教材情感的着意点,学生对教材情感的认同点。其次创设“三情”共振的动情点。即三种情感的充分唤醒与激发,使三种情感处于动态的交流与融通,以求引发共鸣升华情感。第三,则是求得情感的转化。即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认识去认识教材中的情感状态,并注入新的时代活水,使“三情”在师生的共同观照下转化升华为一种有力于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情绪氛围。如《背影》中父子之间真挚感情的表达是通过“背影”在特定家境、心境中运用饱含深情的语言体现的。尤其是父亲为儿子买桔子一段细节描写,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对这篇散文的学习,教师只需抓住“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下身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等细节描写内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去品味父子之间相爱相怜的感情,在情感血液的流动中,使学生领悟到“父亲”慈爱而又坚毅的神态,善良及善良厚道中蕴寓着的伟大,进而生发开去品味到劳动人民的伟大。

三、巧妙地运用语言媒体,是实现情感教学的方法

既然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那么,在诗歌、散文教学中采用何种方法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需要,产生积极肯定情感呢?语文教学要达到情感的升华,教师就不能不带领学生去领悟作者的审美过程,在领悟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受到作者审美情趣的着染,逐步唤起自己的审美意识,明确自己的审美观点,形成自己的审美情感,只有这样,学习的内容才能转化成为学生的需要。如何做到这一点呢?绘声绘色的语言是强有力的情感手段和方法。小学生情感丰富,对生活充满热爱和幻想,而诗歌、散文更容易让他们产生情感的“共鸣”,更容易在语言的激发下积极开展表象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带有强烈情感的语言媒体把文章内容艺术地传达给学生的听觉器官,使学生受到教师健康、昂奋情感着染,在情感的陶冶中,在美的激荡中,诱发出良好的心境。进入情动而发状态,从而使其在美的体验中从整体上感悟诗歌、散文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基调,然后去想象美,创造美。当然,要根据不同作品的不同情感格调,“因情制宜”,该亢奋时要亢奋,当低沉时要低沉,让浓郁、饱满的情感浸入学生的心田。同时,教师还应注意语言、语速、语调等的变化和结合。

比如,在讲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时,采用低沉、缓慢的朗读能渲染出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者彷徨苦闷,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的心情传送给学生,使学生更能准确地理解课文。又如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学习这首诗,教师首先应该将自己的感情融化在诗中所描绘的“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的物象之中,使自己的感情与诗人借助物象表达的“别离之愁,思归之渴”的感情发生共振,产生共鸣。在这一物化过程中,实现“诗人、物、我、情、意”统一,使自己的内心活动在诗人所创设的物象上面,并由此而升腾起越来越浓重的悲绪。带着这种感受,再用炽烈、深沉、缓慢的悲愁语调,将诗人溶注在物象上的感情与自己内心活动在物象中的愁绪艺术,通过语言媒体传达出来,使学生在听读过程中受教师情感的着染而走进诗人所创造的意境之中,学生在回环往复的品读中,通过“幼时恋母,以书信寄相思;青年念妻,购船票奔爱之鹊桥;中年母子死别,未了坟前尽孝之愿;现在游子与大陆分离,盼望归一母体之志”的想象,构画,创境操作而使情感逐步向诗人寄寓的情感移动并逐步延伸、扩展诗人情感。这种注入自己情感的操作,会使其对诗中物象寄寓的情感理解更深刻、更丰富、更富于时代气息。整个教与学的活动,通过教师的情—注情—传情;学生的入情—移情—创情来完成。达到教与学的情感升华,使学生不仅对诗人思乡的愁绪有所感,而且对诗人所表达的“游子思归之渴,盼望早日穿过已经变得‘浅浅的海峡归一母体的情怀”有所悟。学生在整个诵读,品析,创造过程中情感始终活动在诗人通过物象寄寓的情感之中。这种“物、我、情”的昂奋状态,是我们进行诗歌、散文情感教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四、巧妙地运用非语言媒体,是实现情感教学的手段

在教读一些经典散文或诗歌作品时,特别对那些抒情性极浓的,教师还可以运用表情、目光、手势、身势等非语言手段的辅助作用。这些非语言的手段可以增强情感表达的形象性,使语言更富有感染力,同时还能促进学生激情的爆发。把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结合为文体语言,声情并茂,“一石激起千层浪”。尤其可以借助音乐作为朗读背景,指导学生配乐朗诵,把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沟通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使文中所描绘的景和物,所倾吐的情和意,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共鸣,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中提升审美情操。在课堂教学中,我多次尝试以音乐作为媒体进行散文、诗歌教学,效果是明显的。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为了让学生深入领会作者情景交融、境与情合、人景合一的完美境界,我预先剪辑了三段经典民乐(一为《二泉映月》、一为《春江花月夜》、一为《渔舟唱晚》)作为披文入情的触发点,在概括完文段的景物特点后,用多媒体播放出来,要求学生用心去听,把握音乐旋律的感情基调,选择一段旋律作为课文文段的配乐朗读的音乐。其目的是希望通过音乐的感染力来唤醒学生积极、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对节奏、旋律、音响等听觉表现进行分解和综合等心智加工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

小图标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的论文 篇8

关键词:小垫子,高校,排球教学

1、前言

排球运动是一项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项目, 打排球可以增进健康、增强体魄, 培养青少年团结拼搏的优秀品质。但由于我国高校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教学资源短缺以及教学模式枯燥乏味等问题, 需要教师对教学教法进行改进提高, 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小垫子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体育教学资源, 但是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利用率却很低下, 除了进行身体素质训练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时短暂使用, 长时间都处于闲置状态。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这一教学资源, 服务于课堂教学, 笔者收集和整理了一些排球教学中运用小垫子的方法和手段, 希望可以给广大排球教育者提供参考。

2、小垫子在排球教学中的运用

2.1、小垫子在排球教学准备活动中的运用

准备活动是一节课的开始, 充分的准备活动可以克服生理上的惰性, 对预防运动损伤具有积极的作用, 同时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兴奋性, 为基本教学做好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在准备活动中多穿插一些与专项有关的准备活动, 可以使准备活动与正课部分更好地衔接。在准备活动开始时, 可以放几块垫子要求学生慢跑中以跨, 跳等形式跃过垫子。在进行速度和灵敏练习时, 可以将学生分为人数均等的3—4个小组, 将3—4块垫子置于排球网下方, 要求学生快速在场地内做接力往返跑, 经过垫子时可以做一些排球中的翻滚动作。选择动作时,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动作, 做出合理的动作要求。同样在复习鱼跃动作时, 可以将学生分为均等的小组, 小组内的学生轮流在垫子上做鱼跃动作, 将垫子由排球场底线推向另一底线。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监督学生, 做好保护措施并及时指出学生动作的缺点, 指点其迅速改正。

2.2、小垫子在排球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传统的排球教学模式枯燥乏味, 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一些与基本技术相结合的游戏, 可以改善教学气氛,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促进运动技能的快速形成。

2.3、小垫子在排球顺网二传和接发球教学中的运用

在进行顺网二传教学时, 教师可以将垫子放于4号位距网1.5米处, 并为学生强调二传技术的重要性, 要求学生在进行顺网二传练习时, 将球传至网上1.5—2米的高度, 作抛物线落于4号位的垫子上。看谁在练习时按要求传的最准。在进行接发球教学时, 可将垫子放于3号位距网0.5—1米的距离, 要求学生有弧度地将球垫或传至网前的垫子上, 同样看谁按要求接发球最准。

2.4、小垫子在排球扣球教学中的运用

扣球教学时, 学生的兴趣普遍比较高, 当学生掌握了基本技术以后, 进入到提高阶段, 教师可以对学生做出更高的要求。在练习扣球时,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均等的3—4个小组, 然后把3—4块垫子放在排球场内距边线40cm到50cm的位置上, 各小组距边线的长度可根据学生的情况自由改变。要求学生轮流自抛自扣, 扣中垫子将垫子扣出边线外即获胜。同样的, 在进行上网扣球时, 教师可以在直线和斜线上放两块垫子, 要求学生扣球时扣到垫子上。垫子的位置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要求而改变。另外, 教师为提高学生的扣球高度和锻炼学生扣球时观察拦网手的能力, 可以在学生扣球时, 教师手举小垫子试图拦网。要求学生提高扣球高度, 超过垫子高度扣球或看到垫子拦网的位置, 避开垫子选择扣斜线或直线。

2.5、小垫子在排球发球教学中的运用

发球是比赛的开始, 也是进攻的开始。好的发球不仅可以直接得分或破坏对方进攻战术的组成, 还可减轻本方防守压力。好的发球不仅指力量大速度快的发球, 更要找准对方接发球的薄弱环节进行攻击。在提高阶段的排球发球教学中, 教师可以将垫子放于网前或底线附近, 要求学生不仅要发到垫子上而且要求落于前区的球弧度要低, 落于后区的球速度要快。培养学生保持发球威力的同时找点的能力。

3、结论

看似一块普通的垫子却可以在排球的教学中有这么多的运用, 加上垫子的练习不同于传统的练习方法, 它让学生在一种活跃的游戏气氛中得到提高与锻炼。教师更可以通过对游戏的把握达到对学生运动负荷的控制, 调节学生学习的兴奋性, 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在进行练习的同时, 也可以培养学生敢于拼搏, 勇于进取的竞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同时达到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排球教学中还可以有目的、有意识地借鉴和选择其他的教学资源, 将其有机地和排球教学任务结合起来, 使其成为排球教学中有效的辅助手段, 为更好地完成教学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小图标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的论文 篇9

●●探索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 初中数学教材中, 有相当一部分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比如函数的有关概念及函数图像的性质等。学生在学习中, 经常是束手无策, 陷入困境。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 常采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将抽象问题转化为形象问题, 即通过构建与之等价的几何模型, 来得以解决。它的思想是:以数想形, 以形助数。传统的课堂教学不一定会起到良好的效果。因为所构建的几何模型缺乏真正的动感, 形象中不乏抽象的成份, 往往准确性不够。特别是系数的几何意义体现得不够充分, 为学生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带来了障碍, 给“数形结合”思想的充分展示带来制约。试想:在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解决抽象的数学问题时, 所构建的几何模型具有准确性, 又具有动画功能, 真正建立了一个形象的几何模型作为辅助手段。因此, 我在讲授“函数”这一内容时, 借助多媒体技术中的《几何画板》这一软件, 进行实践。

●●实践的可行性

1. 几何画板动态地保持了几何图形

中内在的、恒定不变的几何关系及几何规律。它的最大特点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按给定的数学规律和关系来制作图形 (或图象、表格) , 从中观察事物的现象, 通过类比和分析提出问题;还可进行实验来验证问题的真与假, 从而发现恒定不变的几何规律, 以及十分丰富的数学图象的内在美、对称美。学生可以驾驶《几何画板》这一叶扁舟, 在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漫游, 兴之所至, 或探踪寻源, 或荡舟而过。这是其它的教学媒体所办不到的, 也是一般CAI软件功能所不及的。

2.《几何画板》的制作工具少, 制作过程简单, 能利用有限的工具, 实现无限的组合和变化, 将制作人想要反映的问题表现出来。学习掌握“几何画板”较为容易, 不需要花很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学习软件本身, 而是强调了软件对学科知识的推动和理解。

●●具体的过程

为了切实有效地解决初中数学中的函数问题。我在利用《几何画板》辅助工具, 实现“数形结合”数学思想的实践中, 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 对问题进行转化、重组、构建模型达到同化顺应。

利用“方程”、“函数”和“不等式”之间相互依存关系将方程问题函数化, 最终图象化。通过函数图象中存在的交点及交点变化情况, 揭示问题的内在本质和系数的几何意义。这种转化、重组、构建等数学手段, 使问题简化。然后通过《几何画板》将之形象生动化, 从图形的变化中, 让学生进行感知, 去寻求对策, 进而运用合理的数学运算, 推理方法使问题彻底解决。

2. 学生利用《几何画板》自行设计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解决, 我因势利导, 给出几组问题, 让他们在计算机上利用《几何画板》自行设计, 自己解决问题。学生们都感到很兴奋, 连一些平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通过上机实践, 也能将以前难以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 使他们获得了成功的快慰。在此, 还应指出的一点是在《几何画板》中系数值随着图象的变化在画板上的显示, 为学生估计系数值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3.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师生交互, 及时评价, 达到学以致用。学生所设计的画面, 我通过网络系统进行交互、播放、并由学生自己进行讲解。这是以往传统交互形式所无法代替的, 它更加直接、更加形象、更加有效。学生对这种交互, 有极大的兴趣, 讨论十分热烈, 对老师及时评价、矫正、反馈, 带来便捷。

对此课的实践我做了一个调查, 两个平行班进行比较, 用《几何画板》进行教学的班级, 学生的接受掌握程度远高于非实践的班级, 而且课堂气氛也差异甚大。

●●实验的反思

1.《几何画板》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外部条件, 它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内部认知工具的启动和运作。对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并吸收新的信息, 或者对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重组以解释原有认知结构解释不了的问题。作为认知工具是在强调主客体的相互作用的同时, 突出认知主体在建构过程中的作用, 强调认知的结构和过程, 这对于在教学实践中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几何画板》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产生了良好效应。它的启动, 改变了常规教学的陈旧模式, 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和生动。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也营造了一种学习活动的良好氛围。从知识学习的达成度看收效甚佳。

3.《几何画板》运用于教学中的前景展望。

上一篇:文明之都的道德作文下一篇:渔寮游记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