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杜牧的古诗词

2024-08-01

唐代诗人杜牧的古诗词(精选12篇)

唐代诗人杜牧的古诗词 篇1

唐代诗人杜牧的《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赏析

诗篇的开头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事、物的慨叹。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后两句久为人们所传诵的佳句,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这里涉及到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这对于诗人而言是相当清楚的,因为杜牧本人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对历史时事是非常熟悉的。众所周知,赤壁之战吴胜曹败,可此处作者进行了逆向思维大胆地设想,提出了一个与历史事实相反的假设。假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结果会如何呢?诗人并未直言战争的结局。而是说“铜雀春深锁二乔”,铜雀台乃曹操骄奢淫乐之所,蓄姬妾歌姬其中。这里的铜雀台,让人不禁联想到曹操风流的一面,又言“春深”更加深了风流韵味,最后再用一个“锁”字,进一步突显其金屋藏娇之意。把硝烟弥漫的战争胜负写得如此蕴藉,实在令人佩服。

唐代诗人杜牧的古诗词 篇2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对李白作风颇为不满, 他在《诗病五事》中说:“ (白) 华而不实, 好事喜名, 不知义理之所在也。”观点偏颇与否暂且不论, 然以“好事喜名”且“不知义理”之名独冠于太白, 实在是冤枉之至。有唐一代, “好事喜名”已然成为诗人一种风尚。在锐意进取的开放精神鼓舞下, 他们渴望一举成名的心理十分强烈。因此, 唐诗人在苦练内功的同时, 也特别注意钻研各种策略, 以便不错过任何扬名的机会。唐人创造的扬名术名目繁多, 以下略举数端, 以尽窥斑见豹之意。

其一曰自造新闻法。此法多为初出茅庐且性格豪纵之诗人所采用。他们自赏才华, 不甘久居寂寞, 突然制造出人意料之事件, 一夜间让自己成为万众瞩目的“新闻人物”。这一招运用得最为惊心动魄的, 当数两位挥金如土的蜀人。一位是陈子昂, 据《独异志》载, 子昂“初入京, 不为人知”。一日, 花百万钱于市上买胡琴一张, 并邀瞠目结舌的围观豪贵赴住所共赏胡琴。翌日豪贵如约而至, 子昂捧琴曰:“蜀人陈子昂, 有文百轴, 驰走京毂, 碌碌尘土, 不为人知。此乐贱之役, 岂愚留心哉!”语毕, “举而碎之, 以其文轴遍赠会者”。此等惊世骇俗之举, 果然收到最佳“新闻效应”, 子昂“一日之内, 声华溢都”。另一位是李白, 这位高唱“天生我才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天才, 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淡淡地描绘了这样的情景:“曩昔东游维扬, 不逾一年, 散金三十余万, 有落魄公子, 悉皆济之, 此则是白之轻财好施也。”李白此等壮举, 英风锐气直逼古人, 江南英豪无不欲一睹其风采而后快。

其二曰诗入管弦法。唐自天宝、开元以来, 诗人绝句往往入乐, 恰如《碧鸡漫志》云:“李唐伶伎, 取当时名士诗句入歌曲, 盖常俗也。”佳诗名句一旦被之管弦, 付之歌喉, 其流传真是“如风之疾速”。诗由歌传, 这是十分吸引诗人的一种最为便捷的扬名手段。而唐诗人高明之作, 往往本乎天籁, 不刻意为声律却能与之妙合无垠。这类艺术神品深得歌者青睐, 据《旧唐书》载, 李益“每作一篇, 教坊乐人以赂求取, 唱为供奉歌辞”。王维妙于音律, 所作应于歌者十有七八。如《伊州歌》、《相思》、《杂诗》等风行一时, 尤其是《送元二使安西》被谱成曲子后, 改名为《阳关三叠》, 成为别筵上的保留曲目, 有唐一代传唱不衰。几乎所有的优秀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等, 都有佳篇秀句活跃在乐坛, 他们的声名也随着歌声飞扬到大唐甚至是域外的四面八方。

其三曰干谒博名法。唐代科举考试不糊名, 士子为博声名于考前, 不断奔竞于文宗权贵之门。这种干谒活动, 也叫“行卷”。由于行卷的内容多为诗歌和传奇, 这自然有利于诗人一展才华。为了得到谒主的赏识, 诗人对行卷作品精心结撰, 以便一“砖”两用, 在敲开利禄大门的同时, 也敲开声名之门。据《幽闲鼓吹》所载, 白居易行卷于前辈顾况, 顾况一见他名字, 说道:“米价方贵, 居亦弗易。”然当读到“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时, 便赞叹道:“道得个语, 居即易矣。”此后顾况便替白居易广为宣传, 使得他声名大振。又据《尚书故实》载, 杨敬之做诗到处推荐项斯, 其中有两句:“平生不解藏人善, 到处逢人说项斯。”今日“逢人说项”已成成语, 杨氏为人扬名的精神也博得后人交口称赞。

其四曰共鸣世俗法。诗歌要流传得广, 必须要与最广大的世俗人群共鸣, 并为他们所欣赏和接受。赵翼《瓯北诗话》说得好:“人人意中所有, 却未有人道过, 一经说出, 便人人如其意之所欲出, 而易于流播, 遂足传当时而名后世。”这种“言人所共欲言”的诗歌, 白居易最为擅长。白氏做诗, 最能把握社会心理, 又注意使用“老妪能解”的通俗语言, 故能无远不到。他早年的乐府诗, 用最直切的言语道出了人人心中的愤怒, 声名满天下自不必说, 就是他最有文采的《长恨歌》和《琵琶行》, 又何尝不是抓住了人心中不会随着时间死去的那根弦?“在天愿为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这种普遍的人生祝愿和感受, 不正是一代代世俗社会永恒的心理吗?由于说出了大家想说且能懂的话, 白居易成为唐代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事实证明, 这些能把握时代脉搏, 善于提炼共鸣元素的诗人, 不只是名满天下于当时, 同样能遗泽流芳于后世。

其五曰唱和推赏法。唐代唱和之风, 到中唐始盛。唱和的主体也由初唐的君臣发展到诗人之间。诗人们声应气求, 激赏称扬, 名实两收, 允为“双赢”。如李贺、孟郊、贾岛等都曾与韩愈酬唱往来, 久之即成一怪奇诗派, 他们的地位随之水涨船高。又如元稹和白居易, 正如《唐才子传》所云:“虽骨肉未至, 爱慕之情, 可欺金石, 千里神交, 若合符契。”元稹在《白氏长庆集序》中高度评价至交诗作, 以为“自篇章以来, 未有如是流传之广者”。白居易对元稹更是称赏有加, 说元诗“声声丽曲敲寒玉, 句句妍辞缀色丝” (《酬微之》) , “每一章一句出, 无胫而走, 疾于珠玉” (《元公墓志铭》) 。他们的唱和, 引起全国仿效风潮, 元白共尊为天下才子, 诗派称为“元白诗派”, 诗体号为“元和体”。值得注意的是, 诗人之间的相互推许, 有些发自肺腑, 有些却未必如是。即如元稹较之白居易, 毕竟稍逊一筹, 而白氏却奉之若神明, 难道这仅仅是谦虚?南宋诗人杨万里质疑白居易称誉失当, 以为这样做, 未免“半是交情半是私” (《读元白长庆二集诗》) 了。

以上五端, 仅举其荦荦者, 此外尚有以隐求进法、光环效应法等, 限于篇幅, 无法赘述。不过要提醒的是, 唐代诗人之扬名术, 是学术之“术”, 换言之, 他们的“术”是有深厚底蕴的。这和今日某些不学无术之徒, 一门心思爆炒自我的行径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唐代诗人的别称 篇3

诗圣——杜甫,其诗风格“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杜甫的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因而被誉为“诗圣”。

诗佛——王维,其诗后期的不少作品对现实几乎无任何积极反映,佛老消极思想浓厚,有的甚至充满了佛空无寂灭的唯心哲理,后世也就有人把他称为“诗佛”。

诗魔——白居易,他酷爱吟诗,“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胝”,加之他又有“惟有诗魔降不得,每逢风月一闲吟”的诗句,后人就以“诗魔”称白居易。

诗鬼——李贺,其诗以神仙鬼魅为题材,曲折表现他对现实的厌恶和否定。后人因此称他为“鬼才”。

诗骨——陈子昂,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诗杰——王勃,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诗狂——贺知章,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

诗囚——孟郊、贾岛,孟郊、贾岛二人做诗,同以“苦吟”著名,都强调诗歌的精神事业,喜写荒凉枯寂之境,颇多寒苦之辞,后人以“郊寒岛瘦”并称。金代元好问在《放言》诗中说:“长沙一湘景,郊岛两诗囚。”“诗囚”便成了孟贾二人的别称。

诗豪——刘禹锡,刘禹锡性情豪迈,善于写带有政治色彩的讽刺诗。白居易在《刘白唱和集解》中称道:彭城刘梦得(刘禹锡的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

诗奴——贾岛,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

诗家天子——王昌龄,其七绝写得“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天子”。

唐代诗人李白的诗词 篇4

2、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3、白日何短短,百年若易海。

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5、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6、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8、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9、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10、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1、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12、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13、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

14、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

15、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16、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7、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18、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19、光景不待人,须叟发成丝。

20、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21、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22、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23、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

2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5、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6、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27、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28、桃李务青春,谁能贳白日。

29、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大诗人杜牧的简单介绍 篇5

就杜牧的.才华而言,他本可以在政坛上有所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文人群中,能武的甚少,而杜牧就是凤毛麟角的能文能武者。他不仅写得一手好诗,而且还懂兵法。杜牧对兵法,既非文人纸上谈兵,也非一知半解。如果说缺乏实战经验的他是个军事家的话有些过,那么说他是个出色的“军事学家”则名至实归。然而,这个出色的“军事学家”长期困扰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难以作为。

在杜牧30岁左右的英年时期,曾经被牛党党首牛僧孺赏识,得监察御史,任上也颇得意,然而昙花一现,此消彼长;另一方面,他在同样是他上司的李德裕那里就看不到好脸色了。在牛李之争中,杜牧曾一时倒向牛僧孺,但李德裕也提拔过杜,当过杜牧的伯乐。所以,杜牧迫于形势,忽左忽右,忽冷忽热。

以人格的代价来换取升迁的机会,这种选择对心高气傲的杜牧来说,无疑是无比痛苦的。但是,即便是他首鼠两端左右逢源,骨子里的孤傲还是被上司看穿了眼。他们都没有从心底把这个人才看定为自己的人。相比那些彻底失魂、从精神上也成为变色龙的同僚,他所遭受的是逆淘汰。史载,当牛党得势后,“凡(李德裕)所薄者,必不次拔擢之”,而唯有杜牧“远弃,其道益艰”,被外调到更远的桐庐。由此可见,杜牧其实并不真正算哪一派,谁也不“待见”他。

唐代诗人杜甫的简介 篇6

【生平经历】

家世背景

公元7(壬子年)杜甫降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南瑶湾村。 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其远祖为汉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 杜甫曾祖父杜依艺由湖北襄阳赴任巩县县令,举家迁入巩县。自杜审言至其父杜闲,再到杜甫,杜氏在巩县已是四代八十五年。杜甫与唐代另一大诗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不过两支派甚远,杜甫出自杜预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预少子杜尹。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年少优游

开元十九年十九岁时,杜甫出游郇瑕(今山东临沂)。二十岁时,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开元二十三年(735),回故乡参加“乡贡”。二十四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杜甫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一职,杜甫于是赴兖州省亲,开始齐赵之游。

天宝三载(744)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之后,杜甫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过了4年,秋天转赴兖州与李白相会,二人一同寻仙访道,谈诗论文,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友谊。秋末,二人握手相别,杜甫结束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回到长安。

仕途不顺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 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

杜甫 载,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然行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著贫困的生活,“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年正月,玄宗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于是在天宝九载冬天预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命待制在集贤院,然而仅得“参列选序”资格,等候分配,因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没有得到官职。

天宝十四年,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杜甫刚刚进到家门就听到哭泣声,原来小儿子饿死了。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战乱流离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惶西逃。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这时的杜甫已将家搬到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他听说了肃宗即位,就在八月只身北上,投奔灵武,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同被俘的王维被严加看管,杜甫因为官小,没有被囚禁。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时值安史之乱,他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当讨伐叛军的劲旅——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他写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的诗,表达了爱国的热情。

杜工部像 至德二年(757)四月,郭子仪大军来到长安北方,杜甫冒险从成西金光门逃出长安穿过对峙的两军到凤翔(今陕西宝鸡)投奔肃宗,五月十六日,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不料杜甫很快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被贬到华州(今华县),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到华州后,杜甫心情十分苦闷和烦恼。他常游西溪畔的郑县亭子(在今杏林镇老官台附近),以排忧遣闷。他在《题郑县亭子》、《早秋苦热堆案相仍》、《独立》和《瘦马行》等诗中,抒发了对仕途失意、世态炎凉、奸佞进谗的感叹和愤懑。疏救房琯这件事,杜甫经宰相张镐力救而得释放。但“帝自是不甚省录”,从此之后,肃宗对杜甫不再重用。这一年九月,长安收复。十一月杜甫回到长安,仍任左拾遗,虽忠于职守,但终因受房琯案牵连,于乾元元年(758)六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乾元元年(758)年底,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偃师(均在今河南省)探亲。第二年三月,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邺城(今河南安阳)之战爆发,唐军大败。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并在回华州后,将其修订脱稿。“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西南漂泊

乾元二年(759)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写下《夏日叹》和《夏夜叹》,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这年立秋后,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杜甫在华州司功任内,共作诗30多首。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 也称“浣花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都,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

广德二年(760)春,严武再镇蜀,杜甫才又回到草堂,此前漂泊在外将近两年。严武表荐杜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做了严武的参谋,后人又称杜甫为杜工部。不久杜甫又辞了职。这五、六年间,杜甫寄人篱下,生活依然很苦,他说:“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狂夫》)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东门。”他用一些生活细节来表现自己生活的困苦,他说他的孩子那种还没有懂事的孩子不知道对父亲很尊重,不知夫子礼,饿了的时候不管是不是爸爸,是不是要遵循父子之礼,饿了就吵着要饭吃,在东门外号哭,到了秋风暴雨之中,杜甫的茅屋破败,饥儿老妻,彻夜难眠,他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广德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离开了成都。经嘉州、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云安(云阳),于大历元年到达夔州(奉节)。由于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杜甫得以在此暂住,为公家代管东屯公田一百顷,自己也租了一些公田,买了四十亩果园,雇了几个雇工,自己和家人也参加了一些劳动。这一时期,诗人创作达到了高潮,不到两年,作诗四百三十多首,占现存作品的百分之三十。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而《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

江舟长逝

大历三年,杜甫思乡心切,乘舟出峡,先到江陵,又转公安,年底又漂泊到湖南岳阳,这一段时间杜甫一直住在船上。由于生活困难,不但不能北归,还被迫更往南行。大历四年正月,由岳阳到潭州(长沙),又由潭州到衡州(衡阳),复折回潭州。唐代宗大历五年(770),臧玠在潭州作乱,杜甫又逃往衡州,原打算再往郴州投靠舅父崔湋,但行到耒阳,遇江水暴涨,只得停泊方田驿,五天没吃到东西,幸亏县令聂某派人送来酒肉而得救。后来杜甫由耒阳到郴州,需逆流而上二百多里,这时洪水又未退,杜甫原一心要北归,这时便改变计划,顺流而下,折回潭州。大历五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12] 时年五十九岁。

【主要思想】

用杜甫自己的话来说,“穷年忧黎元”,是他的中心思想,“济时肯杀身”,是他的一贯精神。他拿这些来要求自己,也用以勉励朋友。他表彰元结说,“道州忧黎庶,词气浩纵横。”他对严武说, “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他对裴虬也说,“致君尧舜付公等,早据要路思捐躯。”正是这些进步思想,形成了杜甫那种永不衰退的政治热情、坚忍不拔的顽强性格,和胸怀开阔的乐观精神,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政治性最强的伟大诗人。当然,这和他的接近人民的生活实践也是分不开的。

杜甫出生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具有悠久传统的官僚世家,家庭给予杜甫正统的儒家文化教养和务必要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雄心。所以杜甫称做官是他们家族的“素业”——世代相袭的职业,他的各种文化教养以及以后的种种行为都是在为追求仕途事业和为官行道相联系。如他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写道“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治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就是一种企望入仕,在仕途大业中实现自己“治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抱负,即渴望在社会实际工作中建功立业,兼济苍生。三十五岁以前,是杜甫的读书和壮游时期。正当开元盛世,杜甫的经济状况也较好,这是他一生中最快意的时期。从二十岁起,他结束了书斋生活,开始了为时十年以上的“壮游”。在这长期的`壮游中,杜甫接触到我们祖国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壮丽河山,不仅充实了他的生活,也扩大了他的视野和心胸,为他早期诗歌带来相当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望岳》诗可为代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正流露了诗人对一切事业(包括创作在内)的雄心壮志。但由于这种生活方式,不可能接近人民,深入现实,因此,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这只是他的创作的一个准备时期。

杜甫走向现实主义,是从第二期(三十五到四十四岁)十载长安的困守开始的。这是安史之乱的酝酿时期,当权的是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杜甫不仅不能实现他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而且开始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屈辱生活,以至经常挨饿受冻:“饥饿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悬百结。”在饥寒的煎熬下,杜甫也曾经想到退隐,作一个“潇洒送日月”的巢父、许由,杜甫没有回避艰苦,还是坚决走上积极入世的道路。生活折磨了杜甫,也成全了杜甫,使他逐渐深入人民生活,看到人民的痛苦,也看到统治阶级的罪恶,从而写出了《兵车行》、《丽人行》、《赴奉先咏怀》等现实主义杰作。杜甫也曾有这样的诗句“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又如“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等,这些诗句无一不反映出杜甫身上那种渴望济世扬名,渴望建功立业的雄怀大志,但是杜甫的这种理想和抱负建立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忧患意识之上的。十年困守的结果,使杜甫变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这才确定了杜甫此后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的方向。

从四十五岁到四十八岁,是杜甫生活的第三期,陷贼与为官时期。这是安史之乱最剧烈的时期,国家岌岌可危,人民灾难惨重,诗人也历尽艰险。安史之乱是带有民族矛盾性质的,当时进行的战争乃是有关国家存亡的自卫战争。因此杜甫对待战争的态度也就和以前不同,不是反对,而是积极号召。他哀悼那为国牺牲的“四万义军”,他告诫文武官吏要“戮力扫搀枪”,他一方面大力揭露兵役的黑暗,同情人民;一方面还是勉励人民参战。由于深入人民生活,并投入实际斗争,这就使他写出了《悲陈陶》、《哀江头》、《春望》、《羌村》、《北征》、《洗兵马》和“三吏”、“三别”等一系列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和爱国精神的诗篇,并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如他的诗歌《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在这首诗歌当中,诗人站在岳阳楼上,通过远眺,想到了兵荒马乱、战火纷飞的社会状况,从而凭依窗轩,胸怀家园,不禁涕泪交流。又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而在这首诗中,由于听到朝廷收复失地的消息而惊喜若狂。这两首诗都是杜甫流落漂泊之时所作。由于安史之乱,社会显得一片狼藉,所以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社会归于安定。因此当他想到国家遭殃,战火不熄,生灵涂炭的时候就流泪不止,而当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于是又喜极而泣,不能自抑。可见,杜甫的忧来自于国家,喜亦是来自于国家,这就是儒家知识分子身上所具有的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759年七月,杜甫弃官于这年年底到达成都,在成都西郊盖了一所草堂,开始他最后一期“漂泊西南”的生活。在漂泊的十一年中,他经常过着“生涯似众人”的日子。他爱和劳动人民往来,而憎厌官僚,所以说:“不爱入州府,畏人嫌我真。及乎归茅宇,旁舍未曾嗔。”杜甫的生活仍然很苦,在他逝世的那一年,还因为避臧介之乱而挨了五天饿。可贵的是,他在生活上不论怎样苦,也不论漂泊到什么地方,他总是在关怀着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同时也从不曾忘记或放松自己的创作,在漂泊的十一年间,他写了一千多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遭田父泥饮》、《诸将》、《秋兴》、《岁晏行》等都是这时期最优秀的作品。和前期不同的,是带有更多的抒情性质,形式也更多样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创造性地赋予七言律诗以重大的政治和社会内容。

唐代诗人视野下的元会 篇7

关键词:唐诗,元会,朝集使制度,流变

元会, 又称“朝正”、“正会”, 是朝廷在元旦举行的盛大朝会。自汉以来, 元会作为国家典礼的一种, 是彰显帝王威仪、祈愿国运昌隆的重要表征。唐朝继承汉代以来的传统, 元会这一天君臣际会, 四方朝贺, 宴飨歌舞, 气势宏大。关于唐代元会研究, 学者多在探讨唐代礼制[1](包括宾礼[2]、朝参[3]、朝会[4](包括外朝朝会[5])制度、元日朝贺[6、7]、元会礼仪的演变[8]等研究中稍有涉及, 专门从元会诗文及诗人等方面的研究不多见[9]。本文拟从唐代诗人对元会的书写为视角, 探讨唐代前后期元会诗文内容的变化、诗人的心态转变以及与之相关的朝集使制度等问题。

一、唐前期诗人对元会的书写

元会在新年的第一天举行, 作为周期性的庆典, 对于塑造群体记忆发挥了重要作用[10]70。诗人这一群体参与盛大的元会, 除了应和君王、歌功颂德之外, 更多的人将其心灵触动和细腻感受诉诸笔端, 更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怀, 形成一篇篇优美的诗篇流传下来。一个个的个体记忆通过这些诗文组成了当时社会的群体记忆, 最终形成诗人对元会的集体印象。有唐一代有关元会的诗篇, 以安史之乱为界限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以下结合具体诗文分析其内容演变。唐代前期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国力强盛的时期, 政治清明, 民族政策开明包容, 四方来朝, 社会相对安定, 文化繁荣。在这样的背景下, 元会的举办自然是四方云集, 气势恢宏。唐太宗在《正日临朝》中写道:条风开献节, 灰律动初阳。百蛮奉遐赆, 万国朝未央。虽无舜禹迹, 幸欣天地康。车轨同八表, 书文混四方。赫奕俨冠盖, 纷纶盛服章。羽旄飞驰道, 钟鼓震岩廊。组练辉霞色, 霜戟耀朝光。晨宵怀至理, 终愧抚遐荒[11]3。

诗中万国来朝, 天下一统的气势展露无遗。而在大臣的视野之中, 元会也给予他们强烈的震撼。百灵侍轩后, 万国会涂山。岂如今睿哲, 迈古独光前。声教溢四海, 朝宗引百川。锵洋鸣玉佩, 灼烁耀金蝉。淑景辉雕辇, 高旌扬翠烟。庭实超王会, 广乐盛钧天。既欣东日户, 复咏南风篇。愿奉光华庆, 从斯亿万年[11]441。

在此诗作者魏征的眼中, 元会场面是如此的恢宏, 以至于让他产生了满足和自豪感, 从而“愿奉光华庆, 从斯亿万年。”在其他大臣的诗中同样具有这样的特点, 如杨师道“九重丽天邑, 千门临上春”[11]463, 李百药“百灵警朝禁, 三辰扬旆旌”[11]539, 许敬宗“广庭扬九奏, 大帛丽三辰”[11]465等等。这些诗文典雅壮阔, 气势恢宏, 处处彰显着唐朝的丰功伟绩, 诗人的心态也是豪放恣意的, 满怀着盛世的情怀。但在这样繁华的背后, 似乎还存在别样的逻辑。

唐朝前期元会恢宏的气势很难让人怀疑, 但是否如诗中所写却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因为诗文与现实毕竟存在差距, 诗中书写的内容与现实也并不能完全相符, 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通过统计唐朝前期描写元会的诗, 可以发现它们几乎都是出自皇帝和大臣之手。从《全唐诗》中辑出唐前期描写元会的诗十余首, 其题目大部分都是“奉和正日……应诏”或“奉和正旦……应制”之类, 具体列举则是《奉和正日临朝》[11]434、《奉和正日临朝应诏》[11]441、463、539、《奉和元日应制》[11]465、《元日恩赐柏叶应制》[11]996、《奉和正旦赐宰臣柏叶应制》[11]1083、《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11]1088等, 这样的诗似乎是大臣应皇帝或制度方面的要求而写, 其反映元会现实的程度恐有粉饰太平、取悦君王之嫌。

二、唐朝后期诗人对元会的书写

安史之乱是唐前、后期的转折点, 以此为分界线, 之后的唐朝国力大不如前, 政治日衰, 危机加深, 元会的举办时停时行。但诗文中并不缺少对元会盛况的描述, 甚至到唐昭宗时期仍是如此。卢延让大致在此时期写了《观新岁朝贺》“龙墀初立仗, 鸳鹭列班行。元日燕脂色, 朝天桦烛香。表章堆玉案, 缯帛满牙床。三百年如此, 无因及我唐。”[11]10081其中的豪气及堂皇描述与唐朝前期相比毫不逊色。其缘由无非两种, 一种就是元会书写的模式化, 这种模式化中掺杂了奉承君主、粉饰太平的色彩, 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前述集体记忆偏失的具体表现。但深入考察唐朝后期诗文对元会的描写, 除了前述的雷同之处, 许多诗人的作品开始展现出与唐前期不一样的特点。

首先, 唐朝后期国力衰弱, 这势必影响元会的规模和举办。受此影响, 诗人在作品中不免流露出一丝悲观的情绪。权德舆一句“无人来上国, 洒泪向新年”[11]3652道出了元会无人来上国的悲哀, 许浑“华夷一轨入方泰, 莫学论兵误至尊”[11]6151也将元会从繁华拉入现实, 期望中透露些许无奈。

其次, 与唐前期不同, 唐后期对元会的书写少了许多制度性的规范和约束, 以“奉和正日……应诏”或“奉和正旦……应制”之类为题的诗已很难见到。诗中内容也不仅是描述元会的盛大场面, 同样多了诗人真实感情的流露。杜甫《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去岁兹辰捧御床, 五更三点入鹓行。欲知趋走伤心地, 正想氛氲满眼香。无路从容陪语笑, 有时颠倒著衣裳。何人错忆穷愁日, 愁日愁随一线长。忆昨逍遥供奉班, 去年今日侍龙颜。麒麟不动炉烟上, 孔雀徐开扇影还。玉几由来天北极, 朱衣只在殿中间。孤城此日堪肠断, 愁对寒云雪满山[11]2419。

杜甫在此诗中对“去岁”的元会进行了描述, 反衬的却是“今日”的孤寂与哀愁。诗中再没有对元会的震撼, 只几个画面的描写试图突出元会上高贵的气氛, 但这种气氛中却有些许平淡, 对元会单纯的夸耀和尊崇在此已经无法探见。安史之乱以后, 唐朝国力衰落、藩镇割据, 与唐前期政治清平、四海一统、万方来朝的景象形成极大的落差, 诗人对元会的书写也流露出凄凉、感伤的语调, 同时借元会诗文表达愿作辅助良君的忠臣的志向、怀念开元盛世大一统景象的也大有人在。总之, 诗文的表达逐渐有回归现实、真实流露的倾向。在这背后同样反映的是国家和社会的变动, 以往的皇帝和大臣无法继续垄断元会资源, 一般的士人群体这时也获得了书写元会的权力, 元会在一定程度上被拉入现实, 并且成为士人表露喜怒哀乐的借助对象。

三、朝集使制度的废除与元会书写变化

如前所述, 元会的书写在唐前后期有着不同的特点, 最直接的缘由就是元会本身发生了变化。元会的变化与朝集使制度直接相关, 唐朝前期, 地方在每年的元会之前都需派遣朝集使来京城[12], 来京的朝集使负有考核地方官员、汇报地方状况的职责, 同时也负责将中央最新政令传达给地方, 因而是沟通中央和地方的重要纽带[13]289。但是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得朝集使制度无法实行, 德宗一度试图恢复朝集使制度, 但最终失败, 朝集使制度就此废除[14]。朝集使制度的废除以及安史之乱造成的异民族使节入朝的减少, 使得元会这一原本象征中央统治地方及异民族的状况视觉化意义逐渐丧失[7]16。

朝集使制度废除之后, 各地派往中央贺正的贺正使就成了中央和地方沟通的重要渠道[15]。唐朝皇帝对贺正使也格外重视, 唐文宗““ (太和) 九年 (835) 正月戊午, 对贺正使于麟德殿。”[16]1764皇帝还给贺正使加官晋爵, “ (长庆) 四年 (824) 正月辛亥, 降死罪以下, 减流人一岁。赐文武官及宗子、贺正使阶、勋、爵。”[17]226如果贺正使参加朝廷礼仪活动, 同样可以加官, 唐敬宗《宝历元年正月南郊赦》“诸州贺正官, 并诸色陪位官, 五品以上加一阶, 六品以下及白身人, 并赐勋两转。”[18]395由于朝廷经常给予贺正使种种优待, 因而能够成为贺正使参加元会也就成了一般士人向往的事情。韩愈在《天星送杨凝郎中贺正》中就说道:“会朝元正无不至, 受命上宰须及期。侍从近臣有虚位, 公今此去何时归。”[19]47诗中既催促杨凝郎中及时到京参加元会, 同时对其可能被皇帝任命为侍从近臣充满羡慕之情。元会的书写在这样一层因素的影响下也夹杂着些许功利的成分。

唐代山水田园诗人 篇8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写景七绝。作者任滁州剌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还蕴含了诗人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与忧伤情怀,也就是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不平。诗的前二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是说:诗人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独怜”是独爱的意思,独爱幽草,流露着诗人恬淡的胸怀。后二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是说:傍晚下雨潮水涨得更急,郊野的渡口没有行人,一只渡船横泊河里。这雨中渡口扁舟闲横的画面,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引人思索。还更加说明韦应物宁愿做一株无人关注的小草,也不愿意去做那些大的官职。末两句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景。

韦应物的代表作

秋夜寄邱员外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为此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寺居独夜寄崔主簿

幽人寂无寐,木叶纷纷落。

寒雨暗深更,流萤渡高阁。

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

宁知岁方晏,离居更萧索。

东郊

吏舍局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

终罢斯结庐,慕陶真可庶。

寄李儋元锡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这首七律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公元783年(唐德宗建中四年)暮春入夏时节,韦应物从尚书比部员外郎调任滁州刺史,离开长安,秋天到达滁州任所。李儋,字元锡,是韦应物的诗交好友,当时任殿中侍御史,在长安与韦应物分别后,曾托人问候。次年春天,韦应物写了这首诗寄赠李儋以答。诗中叙述了别后的思念和盼望,抒发了国乱民穷造成的内心矛盾和苦闷。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感怀时事,思念友人的情怀。开头意在说明花落花开,别来不觉又是一年。中间四句触景生情,写一年来的感受。世事渺茫难料,因而愁绪满怀;从自身来讲,既多病而思归,又为没有能做好父母官而自愧。最后两句表示渴望和友人畅叙。全诗章法严密,对仗工整,用语婉转,为七律中名篇。

了解“山水田园”诗派

中国唐代诗歌流派。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继承和发展了陶渊明田园诗和谢灵运、谢朓等的山水诗。代表人物有盛唐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中唐的韦应物、柳宗元等。他们的作品较多地反映了闲适淡泊的思想情绪,色彩雅淡,意境幽深,多采用五言古体和五言律绝的形式。

山水田园派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歌咏田园生活,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韦应物(737—792),唐代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做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韦诗各体俱长,七言歌音调流美,“才丽之外,颇近兴讽”(白居易《与元九书》)。五律一气流转,情文相生,耐人寻味。其中《滁州西涧》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句,写景如画,为后世称许。韦诗以五古成就最高,风格冲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有“五言长城”之称。

唐代诗人杜甫的“北漂”生活 篇9

杜甫的“北漂”生活:带着老婆孩子一年连搬4次家

最近杜甫忽然成了网络名人,一系列“杜甫很忙”的恶搞图片被各大网站纷纷,图片中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忙得不可开交,让观者哭笑不得。杜甫生前的确很忙,可他从没工夫去忙这些劳什子,诗圣和我们常人一样,忙得更多的是实在普通不过的东西:生计。

杜甫虽然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是个官二代,但无奈家道中落,一生仕途不顺,屡受打击。如长安十年,杜甫为谋官历尽艰辛,受尽屈辱。大到受骗上当被权相耍弄,小到残杯冷炙,蔬食不饱。杜甫36岁那年,参加了玄宗的特科考试。但这次考试被权相李林甫操纵,竟一个不取,反倒上表祝贺玄宗,称“野无遗贤”,似乎天下的能人都已被朝廷延揽,剩下的`都是些扶不起教不出的草莽之辈。杜甫兴冲冲而来,心悬悬而去,受到了无情的愚弄。

杜甫原本雄心勃勃、理想远大,但造化弄人,年过而立却仍无立身之处,经常为了吃饱肚子而四处奔波。754年诗人家居长安城南的少陵,由于长安发生特大的雨灾,米价飞涨,诗人在长安无法生活,只好把妻儿迁到长安城北的奉先县去谋生。而更为可悲的是759年诗人一年就迁移了四次。从洛阳到华州、秦州、同谷,直到四川的成都。杜甫在同谷县出发时在诗中写道:“奈何迫物累,一岁四行役!”可见诗人奔波之苦。这种奔波,除避安史之乱外,主要就是为生活所迫。

杜甫当初决定去同谷时,就是因为得到同谷县令的信,说此地盛产一种薯类,吃饭问题好解决。可杜甫去后情况并不那么乐观,他在《同谷七歌》中写道:“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手脚冻僵的杜甫苦苦寻找的“橡栗”,是一种不好吃的苦栗子,在庄子“齐物论”里养猴子的“狙公”就拿这个给猴子选择要“朝三”还是“暮四”。可见诗人的生活是饥寒交迫、狼狈不堪的。所以杜甫住了一个多月就只好离开,继续“流动”了。

李白与杜甫都经历过漂泊迁移的生活,但杜甫的情况更加困难。李白漂泊时,常常是一条光棍汉,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有多少,花多少,穷点富点,日子都好对付,何况自己账户上还有“五花马,千金裘”,手里有钱,心里不慌。而杜甫在安史之乱以后,到了哪里都是老婆孩子一大帮。经常瓮中无米,灶头无烟。连饿死孩子的惨剧都发生过。

今年是杜甫诞辰1300周年纪念,我们于此更应对辛劳一生的诗圣奉上我们的敬意,为我们的文学遗产中有这样伟大的诗人而骄傲、而自豪,而不是用无聊的恶搞来折腾和亵渎。

关于杜甫的一则小故事

说,一个冬天的某一天,下着鹅毛大雪,杜甫有事要去一个叫梅岭的地方。他雇了一顶四人抬得轿子,就上路了。

行进途中,雪越来越大,鹅毛似地雪片飘飘洒洒,天地间的一切都被皑皑白雪笼罩,一位轿夫突然诗兴大发,随口吟道:片片片片片片片。

接下来,轿夫就不知道怎么接了。憋红了脸苦想。

杜甫在轿里看看了不远处的梅岭,苍茫隐晦,巍峨壮观,就接道:“雪落梅岭形不见。

那轿夫一听,觉得对的非常好,就是啊,虽然在空中是鹅毛般的雪片,可落在山岭之上,便和地上的大雪融为一体,分不清是哪片了。他就想这个坐轿的是谁啊,当今只有诗圣杜甫杜少陵有这样敏捷的才思,他也接道:“此人莫非杜少陵?”

杜甫笑了笑,就接出了最后一句:“然然然然然然然。

那么把这四句合起来,就变成了一首比较有意思的诗。

片片片片片片片

雪落梅岭形不见

此人莫非杜少陵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 篇10

2.沉沉夏夜兰堂开,飞蚊伺暗声如雷。——刘禹锡《聚蚊谣》

3.巫峡巫山杨柳多,朝云暮雨远相和。——刘禹锡《杨枝词二首》

4.因想阳台无限事,来君回唱竹枝歌。——刘禹锡《杨枝词二首》

5.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时。——刘禹锡《寄赠小樊》

6.酒后人倒狂,花时天似醉。——刘禹锡《曲江春望》

7.何事独伤怀,少年曾得意。——刘禹锡《曲江春望》

8.千里江蓠春,故人今不见。——刘禹锡《重至衡阳伤柳仪曹》

9.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刘禹锡

10.帘前疑小雪,墙外丽行尘。——刘禹锡

11.疑是九龙夭矫欲攀天,忽逢霹雳一声化为石。——刘禹锡《九华山歌》

12.九华山,九华山,自是造化一尤物,焉能籍甚乎人间。——刘禹锡《九华山歌》

13.君不见敬亭之山黄索漠,兀如断岸无棱角。——刘禹锡《九华山歌》

14.悠悠亿万年,气势不死如腾屳。——刘禹锡《九华山歌》

15.穷巷秋风起,先摧兰蕙芳。——刘禹锡《萋兮吟》

16.樱桃千万枝,照耀如雪天。——刘禹锡《和乐天宴李周美中丞宅池上赏樱桃花》

17.从此期君比琼树,一枝吹折一枝生。——刘禹锡《吟白乐天哭崔儿二篇,怆然寄赠》

18.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刘禹锡《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

19.处处闻弦管,无非送酒声。——刘禹锡《路傍曲》

唐代河北道赵州地区诗人用韵考 篇11

“道”是唐代设立的监察区,贞观元年初置河北道,辖境相当于今北京、天津二市、河北全境、辽宁大部以及河南、山东古黄河以北地区。赵州处于河北道的西南部,北齐天保二年(551)改殷州置,隋大业初改为赵郡,唐武德初复为赵州,治平棘县(今河北赵县),五年(622)改为栾州,贞观初复为赵州,天宝初改为赵郡,乾元初复为赵州。本文选择的赵州诗人共有四位,即李峤、李华、李嘉祜和李德裕。李峤(约645~约714),两《唐书》有传,《旧唐书》卷九四云:“李峤,赵卅I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弱冠举进士,累转监察御史。”《新唐书》卷一二三云:“李峤字巨山,赵州赞皇人。……二十擢进士第,始调安定尉。”李峤后来仕途时沉时浮,官至宰相,以庐州(今安徽合肥)别驾卒。李华(约715~约774)两《唐书》有传,《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下云:“李华字遐叔,赵郡人。开元二十三(735)年进士擢第。天宝中,登朝为监察御史。累转侍御史,礼部、吏部二员外郎。”《新唐书》卷二百三云:“李华字遐叔,赵州赞皇人。”李华后屏居江南,客居山阳(今江苏淮安)。李嘉祜(约722~约782),两《唐书》无传,《唐才子传校笺》云:“嘉祜字从一,赵州(治今河北赵县)人。天宝七年(748)杨誉榜进士,为秘书正字。”李嘉祜后闲居于吴越一带。李德裕(787~850),两《唐书》有传,《旧唐书》卷一百七十四云:“李德裕字文饶,赵郡(治今河北赵县)人。……十四年(819)府罢,从弘靖入朝,真拜监察御史。”《新唐书》卷一百八十云:“李德裕字文饶,元和宰相吉甫子也。……府罢,召拜监察御史。”李德裕于大和七年(833)为宰相,次年罢相,最后贬为崖州(今海南琼山县东南)司户。在以上四人中,李德裕的诗文最富,故本文材料的主体是李德裕的用韵。

一、唐代河北道赵州诗人用韵简谱

说明:

1本韵谱所用材料分别取自《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全’25册校点本)和《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本,全11册)。《全唐诗》收李峤诗5卷209首,其中近体诗197首,古体诗12首;李华诗1卷29首,其中近体诗8首,古体诗21首;李嘉祜诗2卷134首,其中近体诗120首,古体诗14首;李德裕诗1卷141首,其中近体诗93首,古体诗48首。此外在卷10~29的郊庙歌辞、相和歌辞等乐歌中也收了以上部分诗人的作品,其中多数与本集中的诗是重复的。《全唐文》收李峤文8卷158篇,含韵文6篇;李华文8卷103篇,含韵文57篇;李德裕文16卷372篇,含韵文47篇。韵谱共用李峤、李华、李嘉祜、李德裕古体诗95首,韵文110篇,含韵段653段。

2本文所用诗仅限于古体,所用文仅限于韵文(个别作品韵散夹杂,只取其中入韵部分内容),律诗不收,因为律诗受功令的约束,其用韵严格遵守着韵书的规定,对于考察方音的意义不大。

3作者存两说的诗,参照《校编全唐诗》决定取舍。

4韵谱中将同摄同调韵相押叫“同用”,将同摄异调韵相押叫“通用”,将异摄韵相押叫“混用”。韵次依独用、同用、通用、混用为序。

二、唐代赵州诗人的用韵与赵州韵部

赵州诗人用韵较宽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韵部的面貌,现据用韵实际确定其韵部如下。

1通摄、江摄

东冬钟江同用,属同一韵部。

东钟在一起押韵的情况高达17次,东钟同用无疑。冬无独用例,与东钟、钟合用共7次,可以认为通摄三韵同用。东江二韵有2次混用:

李华《隐者赞七首之严子陵》文四317.3218鸿中躬风(东)江(江) 《先贤赞六首之东里子产》文四317·3219:邦(江)攻(东)。

不应视作偶然现象,暂定为四韵同部。

2止摄

支脂之微同用,属同一韵部。

止摄平上去三声都明显地表现出合韵的趋势。虽然微韵有10次独用,但它与支脂之韵同用的次数更多,可合为一部。

3遇摄

鱼虞模同用,属同一韵部。

虞模同用达13次之多,同用无疑。鱼韵独用6次,与虞、虞模、模同用共6次,其上声语韵独用1次,与语、语虞、虞同用10次,去声无独用例,御、遇、暮之间的同用有9次,应将鱼虞模三韵看作同用。

4蟹摄

(1)齐韵独用

齐韵独用5次,没有与其他韵合用的情况,应为独用。

(2)灰哈同用,属同一韵部

哈韵独用1次,但灰哈同用5次,可证灰哈属同一韵部。

(3)皆韵暂缺

皆韵只出现了一例,韵例如下:

皆哈同用李华《唐丞相太尉房公德铭》文四318·3224:哉哀(哈)霾(皆)台(眙)

赵锐发现皆韵“怀排阶”三字与灰哈同用,怀疑可能皆韵里有些字已与灰哈合流了。李无未考察出齐皆哈同用例中的皆韵字为“谐、阶”,胡安顺师发现与灰哈同用的皆韵字为“槐、喈”,我们可以扩充例字,但因为用例太少,另外去声还有怪独用例,只能推断皆与灰哈音色相近,是否可以将皆与灰哈视为同一韵部尚有待考证。

(4)霁祭同用,属同一韵部

祭独用3次,与霁韵合用7次。霁祭同用。

(5)废韵、怪韵韵例太少,暂缺

(6)泰队代同用,属同一韵部

泰韵独用4次,分别与队、代同用1次,同用的比率很高,可以认为是有意识的合用而非偶然,即泰队代同用。

5臻摄、山摄

真谆臻文欣魂痕元寒桓删山先仙混用,属同一韵部。

首先可以肯定真谆同用。臻、欣无独用例,全部与真、谆、文同用;文独用5次,与真、谆、臻、欣合用18次,说明真谆臻文欣五韵同用。魂韵与以上五韵用在一起多达5次,绝非偶然。痕韵独用例不见,与魂有4次交集,魂痕应为同用。山摄元韵与臻摄中诸多韵有交集,尤其是魂韵,二者混用10次,即真谆臻文欣魂痕元八韵同用。山摄中首先可以确定寒桓、删山、先仙同用,各自同用的次数分别为5次、3次、20次。同时还能看出这三组韵部之间并无明显界限,尤其是删山、先仙之间,有4次用在一起,寒桓韵一共出现了8次,与另两组韵同时使用2次,也不是偶然性的,所以可以将寒桓、删山、先仙这三组韵暂定为同一韵部。元韵使用非常灵活,总观臻山二摄,与寒桓删山先仙同时使用了7次,可以说是个普遍现象。除此,文魂痕真等韵也与山摄韵相混用。通过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臻山二摄韵在赵州音色差距不会很大,可以合为一部,即真谆臻文欣魂痕元寒桓删山先仙为同一韵部。

6效摄

(1)豪韵独用

豪与宵肴同用1次且只出现了一个“逃”字,但独用3次,应为独用。韵例如下: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 篇12

劲风湮细雨——孟浩然《秀甲东南》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孟浩然《他乡七夕》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孟浩然《万山潭作》

因君故乡去,遥寄式微吟。——孟浩然《都下送辛大之鄂》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孟浩然《万山潭作》

十上耻还家,裴回守归路。——孟浩然《南归阻雪》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孟浩然《南归阻雪》

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孟浩然《田园作》

黯黮凝黛色,峥嵘当曙空。——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孟浩然《南归阻雪》

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吾观非常者,碌碌在目前。——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浅。——孟浩然《登鹿门山怀古》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孟浩然《登鹿门山怀古》

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孟浩然《田园作》

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孟浩然《都下送辛大之鄂》

酒伴来相命,开尊共解酲。——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孟浩然《都下送辛大之鄂》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孟浩然《他乡七夕》

丹灶初开火,仙桃正落花。——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孟浩然《他乡七夕》

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孟浩然《田园作》

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孟浩然《田园作》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孟浩然《登鹿门山怀古》

当杯已入手,歌妓莫停声。——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孟浩然《田园作》

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孟浩然《田园作》

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孟浩然《登鹿门山怀古》

少年弄文墨,属意在章句。——孟浩然《南归阻雪》

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孟浩然《田园作》

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孟浩然《登鹿门山怀古》

淮海途将半,星霜岁欲穷。——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我行滞宛许,日夕望京豫。——孟浩然《南归阻雪》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孟浩然《他乡七夕》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江上空裴回,天边迷处所。——孟浩然《送辛大之鄂渚不及》

送君不相见,日暮独愁绪。——孟浩然《送辛大之鄂渚不及》

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纷吾感耆旧,结揽事攀践。——孟浩然《登鹿门山怀古》

予亦忘机者,田园在汉阴。——孟浩然《都下送辛大之鄂》

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孟浩然《登鹿门山怀古》

积雪覆平皋,饥鹰捉寒兔。——孟浩然《南归阻雪》

沙禽近方识,浦树遥莫辨。——孟浩然《登鹿门山怀古》

金涧饵芝术,石床卧苔藓。——孟浩然《登鹿门山怀古》

郡邑经樊邓,山河入嵩汝。——孟浩然《送辛大之鄂渚不及》

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池边钓女日相随,妆成照影竟来窥。——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

蒲轮去渐遥,石径徒延伫。——孟浩然《送辛大之鄂渚不及》

幽赏未云遍,烟光奈夕何。——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当昔襄阳雄盛时,山公常醉习家池。——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

澄波澹澹芙蓉发,绿岸参参杨柳垂。——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

此地朝来饯行者,翻向此中牧征马。——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

一朝物变人亦非,四面荒凉人住稀。——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

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松子家。——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

征马分飞日渐斜,见此空为人所嗟。——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

山藏伯禹穴,城压伍胥涛。——孟浩然《与杭州薛司户登樟亭楼作》

帟幕英僚敞,芳筵下客叨。——孟浩然《与杭州薛司户登樟亭楼作》

今日观溟涨,垂纶学钓鳌。——孟浩然《与杭州薛司户登樟亭楼作》

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孟浩然《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水楼一登眺,半出青林高。——孟浩然《与杭州薛司户登樟亭楼作》

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孟浩然《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夕阳开返照,中坐兴非一。——孟浩然《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孟浩然《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孟浩然《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上一篇:父亲节英语作文400字:Father’s Day下一篇:六年级四百字观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