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生自我认同感

2024-06-02

浅析学生自我认同感(精选8篇)

浅析学生自我认同感 篇1

大学生自我认同感缺失的原因

大学对于一个人思维能力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阶段更是一个人思维活跃的高度发达时期。如果在大学中你知道自己想要得到什么,必须做什么,怎么做,怎样看待大学中的自己,那你就形成了自我认同感,反之,你的自我认同感就会出现危机。那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大学生自我认同感的缺失呢?从我们的问卷调查分析,不难看出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太多的选择和就业压力的增大。从小学到高中,我们都循规蹈矩的按照父母或者老师的要求做就行,只要努力学习,考上一个好的学校就成了我们的终极目标,但是当我们真的完成了这一终极目标后,也就是说我们上了大学后,我们开始茫然了,我们知道我们需要找一个好的工作,但是我们却不知道该怎么做了,考取大学的成就感在这时早已烟消云散,随着毕业季的到来,我们越来越不知所措,开始焦虑不安,这时候挫败感的体验越来越强,很多人开始否定自我,开始怀疑十年寒窗的苦读到头来我们究竟能得到什么,开始感到困惑与无助。其实,这在很多时候与我们国家的教育制度有很大关系,从小学开始,我们一味的以分数论高低,只注重了智商的培养,却忽视了对人情商的培养。在这就造成了学校与社会的严重脱节,在学校,智商高受到老师的重视,但是到了社会上,很多时候情商比智商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学校只是关注了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像成绩好就是一切都好,忽视了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训练,以至于很多孩子到了大学,到了快毕业的时候,出现了惊慌失措的反应,不得不说,这是我们教育体制的失败。

其次,大学生对自我专业的不满。专业是自己选择的,为什么到了后来却出现了对自己专业不满的怪现象呢?原因很容易知道,那就是大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选专业很多时候都是父母或者其他人的意见,对于那时的孩子,他们只知道努力学习拿个好成绩读个好大学,至于其他的,他们一概不管,或者说不明白,在他们完成了考大学的使命后其他的饿一切都交由父母处理了,父母操办一切,成了决策者。当他们读了大学,读了自己的专业后,却发现这个专业自己并不喜欢,而且大学生年轻气盛,很多都过于心高气傲,这山看着那山高,总觉得别人的专业比自己的专业好,对自己的专业了解不深,不了解行业的发展前景,这就造成了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持怀疑态度,以至于自己的信念开始动摇了,学习的惰性开始增强,对自己过于放纵,这使得这部分的大学生开始怀疑自己的专业,怀疑自己的选择,造成自我认同感的缺失。

最后,对人际关系处理不当也会造成自我认同感的缺失。大学不同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竞争不仅仅表现在学习成绩上了,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学会与人交往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当今时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凸显得比较多,很大程度上是对自我情感态度的处理上出了问题。作为年轻人,大学生正处于生理的成熟和心理发展滞后的并存期,容易产生心理矛盾。通过一系列心理调查发现,抑郁质的大学生占的比例不少,对于这一气质类型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敏感多疑,抑郁悲观的情绪比较严重,而且不知道怎样主动与他人交往,容易形成自我认同的危机。他们一方面期望别人关注对方,一方面又不知道怎样使自己成为别人关注的焦点,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受到冷落,这时更容易封闭自己,内心不断的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的情商,这些不良因素被他们反复在心中强化,从而出现自我认同感的缺失。

浅析学生自我认同感 篇2

所谓“自我认同”, 是指个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结构中, 通过与他人的长期互动, 逐渐形成的关于自我的认知。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 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冲突和身份认同上的困惑, 常常发生角色混乱, 处于自我认同的边缘期。

调查发现, 许多中职生缺乏自我认同, 主要表现为:自我同一性混乱, 否定自己的过去, 否定自己的学习能力;自我认识不清, 自我认识中还存在较多矛盾;缺少远大的理想, 对人生感到迷茫;缺少自我归属感, 不情愿成为一名中职生, 对自己所属的班级和学校缺少积极情感。自我意义感丧失, 对个人前途不看好, 没有学习动力。

中职生和大学生一样要面临职业发展和价值冲突, 如专业选择、专业适应、就业选择、升学还是就业等, 这些使他们不得不早早地开始关注自己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价值选择、自我发展等一系列问题, 越来越多地将自身作为认识对象。

中职学生由于身心发展还不成熟, 在面对现实问题时产生了诸多困惑, 这就加剧了自我认同危机的产生。如果这一危机得不到及时解决, 会影响他们的人格特征和身心健康, 不利于他们的终身发展。

二、中职生产生自我认同危机的原因

1. 读职校的挫败感

近年来国家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 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在教育经费投入中的比例, 中等职业教育实行助学金制度, 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减免学费。中职学校在大力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初中毕业生数量总体下降、大学和高中的连年扩招的现实困境, 中职学生综合素质下降。读职业学校对相当大一部分学生来说是不得已的选择。

调查显示, 29.6%的学生因为“没有考上普通高中”, 17.3%的学生因为“家庭经济支撑上大学有困难, 为了尽早就业, 减轻家庭经济压力”, 3.7%的学生因为“在家没事干, 家长非让来”, 这些学生或是迫于自己的学业能力, 或是迫于家庭的经济能力, 或是迫于父母的压力, 就读职业学校均出于无奈, 占总样本的比例为50.6%。总体调查结果表明, 很多职业学校学生在初中毕业后都是被动选择上职业学校的。

2. 学业不良

中职生大多文化素质基础较差, 其实际文化水平与所受教育年限应有的文化水平相差较大。他们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或长、或短的时间里扮演着“学习不好”学生的角色, 学生自我效能感低, 学习动机弱。

学生学业基础差, 也影响到了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数据显示, 69.3%的中职学生认为自己存在学习困难。在对学习困难的归因上, 51.6%学生认为是“没有打好基础”;21.3%的学生选择“目前所学课程有难度”;13.1%的学生选择“没有兴趣”;6.8%的学生认为是“教师讲授问题”。可见, “没有打好基础”是主要原因。这说明基础教育质量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而基础教育欠账也是很多学生就读职校的无奈选择。因此, 中职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懈怠倾向, 课前不预习, 课堂学习不认真, 课后不复习, 抄袭作业, 考试作弊。心理上表现为缺乏自信, 逆反, 目无法纪, 无责任感, 自以为是, 安于现状, 不求上进;行为上表现为厌学, 说粗话, 抽烟, 打架和早恋。

3. 心理脆弱

中职生正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心理过渡时期, 存在既希望自己能健康成长而又担心其他因素的影响的复杂心理, 这就决定了其脆弱心理的典型性。调查显示, 98%的中职生都盼望自己茁壮成长, 成为一名“有用人才”, 但前怕狼后怕虎的占32%。有20%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 受到一点刺激, 就产生厌学情绪, 课堂提问似答非答, 课堂练习似是而非, 技能训练似动非动, 对学校的人和事概不过问, 久而久之, 导致退学。有15%的学生, 听到一些不爱听的话, 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 就借故发泄, 撕书甩本, 毁坏用具, 破坏公物, 甚至无故吵闹、骂人。个别男生动辄施展“拳脚功夫”, 部分女生甚至出现哭鼻子、厌食和不理人等现象。有90%的学生, 学习成绩不够理想, 运动场上的失利, 生活方式的攀比, 技能竞赛的失误, 人际关系的不协调, 异性之间的不快, 常常使他们烦躁不安。写作业嫌烦, 听课嫌烦, 说话嫌烦, 回答嫌烦, 吃饭也烦, 他们似乎需要宁静, 可处在安静环境中仍是嫌烦。这种心理的表露, 如果不进行及时的疏导, 久而久之, 这些学生就会形成一种比较任性的性格, 势必会使自己的适应能力处于劣势。

4. 就业观念模糊

刚入学时, 学生在专业学习时会有许多不适应, 怀疑自己是否真正适合所选专业, 是否还要坚持本专业学习。在中专三年级, 学生将迎来一批又一批企业的招聘面试, 面试通过后下厂实习。到底参加哪家企业的面试呢?通过面试后要不要去这家企业实习呢?以后还会有更好的企业来招聘吗?我的选择是最好的吗?”很多中职生面对人生重大选择时存在决策矛盾心理, 无论做何种选择, 当学习和工作遭遇压力时又陷入惘然若失之中。这种失调的日益增加会加重学生的自我认同危机。

学生刚踏入工作岗位时, 对目标与待遇的期望值过高, 忽视自身内在因素和发展潜力, 稍有不满便跳槽, 难以把握职业方向, 就业稳定性不强。缺少吃苦耐劳精神, 做事情以自我为中心, 其中的过程充满坎坷痛苦, 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自我认同危机。学生的高跳槽率就说明了这一点。

三、解决中职生自我认同危机的对策

1. 创设“互爱”的班级人际关系环境

教育专家认为, 环境对学生身心的发展影响较大, 对于学生来说, 接触时间最多的应该是班集体。只要班级人际关系融洽, 就易形成民主、和谐、上进的情感气氛, 就有利于学生间、师生间的思想、情绪、情趣、情操等的相互感应, 并有益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指出:“人创造环境, 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的活动, 无论是心理活动还是行为活动, 都是由一定的环境条件所激发, 其活动过程受环境条件所制约, 而活动又反作用于环境, 改造着环境条件。”为此, 作为班主任要经常深入班级, 多找学生谈心, 了解和熟悉每一个学生, 体察学生的动态, 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要让学生感受到你在关心和爱护他, 在不断的接触过程中, 学生时刻感受着你的温暖, 心理距离逐渐缩短, 就会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2. 培养学生的信心、乐趣

培养学生信心和乐趣, 使其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思想上摆脱混文凭、找工作的想法, 从听得懂、学得会、能练习的功课入手, 多与同学交流, 多向老师请教, 从一点一滴中积累学习的乐趣, 树立学好的信心。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把知识与能力联系起来, 坚持用多少学多少, 学多少要会运用多少, 用够用的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注重培养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 积极参与自己喜好有关的活动, 敢于在公众面前推销自己。

3.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需要注意三个要点:一是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听取老师、同学、家长的意见, 科学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优点、缺点。二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 有重点地了解将来所要从事行业、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有一个大致的职业自我判断。三是正确认识评价自我, 并分阶段地确立职业目标。职业规划要转化为自我行动计划, 分阶段、有步骤、按条理分解职业目标, 并能根据环境变化制定和调整短期行动计划, 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措施。

4. 心理健康教育, 改变不合理的自我认知

学生中存在着各种认知曲解, 如“我是差生”“我是天生的失败者”。一旦学生将自己归类为差生, 他的行为举止就会越来越像差生, 产生破罐子破摔心理。“中考失败, 意味着我不是个好学生, 我的人生失去了价值。”这种认知方式容易让人悲观失望、一蹶不振。存在“糟糕至极”信念的学生会消极预测未来, “这次面试不成功, 我完了, 没有企业会要我”。

通过这些不合理的自我认知, 可以看出学生没有合理的自我定位。自我定位就是个体根据对自己实事求是的认识, 从自己的素质、需要出发对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进行自觉的选择。没有合理的自我定位使个体容易受各种条件的限制, 失去生活的主动权, 迷失自我、丧失自我。不合理认知通过言语表现出来, 容易被教师察觉。而不合理认知产生的原因是深层次的、多方面的。教师要透过现象看问题, 要以学生的不良认知为切入点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解决学生的自我认同危机。学生建立理性认知, 就能更客观地看待自己, 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环境。

总之, 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庞杂而系统的工程, 我们作为传道解惑者, 必须有耐心, 用真情, 通过不断的教导、正确的引导、恰当的措施、合理的要求, 使他们学有所长, 长有所见。中职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 努力培养面向生产、建设和服务的技能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除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外, 更强调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职业道德、团队精神等方面的培养。而这些教育目标的实现无不是建立在学生具有高度的自我认同感基础之上。中职生自我认同水平的高与低关系到我国劳动者群体的素质, 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 让更多的学生认识自我, 实现自我认同, 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摘要:中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 努力培养面向生产、建设和服务的技能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 更强调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职业道德、团队精神等方面的培养。而这些教育目标的实现无不是建立在学生具有高度的自我认同感基础之上。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 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冲突和身份认同上的困惑, 常常发生角色混乱, 处于自我认同的边缘期。因此, 探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自我认同的现状, 提高学生的自我认同感, 对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职生,自我认同,危机,对策

参考文献

[1]尹岩.论个体自我认同危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 ( 5 ) .

[2]翟博.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证分析[J].教育研究, 2009 ( 7 ) .

[3]徐娥.浅谈中职生自我认同感的策略研究[J].东南西北·教育观察, 2012 ( 6 ) .

[4]杨应云.浅析中职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 32 ) .

浅析学生自我认同感 篇3

一、自我认同感的获得是建立健全人格的基础

(一)自我认同感的获得是一个渐进过程

自我认同感是由艾里克森提出的,他认为是个体在职业、政治、宗教、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定位。自我认同感是一个复杂的内部状态,包括我们的个体感、唯一感、完整感以及过去与未来的连续性。艾里克森将认同过程分为四个水平:认同感混乱阶段,即对认同问题不做思考,或无法解决,对将来的生活问题未能澄清;提前结束阶段,即个体获得了自我认同感,但这种认同感并未经历寻求最适合自己体验的危机;延缓偿付阶段,即个体主动提出生活价值的问题并寻求答案;认同感获得阶段,即通过特定的目标、信念、价值确定了个人承诺,解决了认同问题。

(二)大学生处于自我认同感形成的关键期

自我认同感萌芽于青春期早期,形成于青春期晚期。中学生个体处于自我认同感形成的认同感混乱和提前结束阶段。随着个体自我的不断发展,大约要等到青春晚期,个体才能进入延缓偿付水平阶段,从而得到认同功能的获得。大学生是正处于青春期晚期的敏感群体,因此,大学是一个人认同感形成的关键时期。

(三)大学生自我认同状态在生活适应和心理健康上的意义

自我认同是自我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性反映,它使人有一种自主的内在一致和连续之感,体现出人与自身和环境的和谐统一,达到自我认同的人,对自己持欣赏态度。研究表明自我认同充分的学生,同时具有了对自我的加工能力,能使人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有适当的认识,并且具有自信心,容易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二、大学生学业自我认同是自我认同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关自我认同感的研究,国内外专家学者都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以我国大学生为样本,郑涌以大学生职业选择、人际关系、专业、道德及家庭关系四个级别,对自我认同感进行研究,桂守才等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式对某大学在校二年级本科学生进行访谈及问卷调查。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均显示出大学生在学业认同上的满意度较低。

刚走入大学校园,大学生对大学教学模式不甚了解,仍沿袭高中时的学习方式来应对大学的学习。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经历了一年的大学学习之后,一部分学生不适应大学老师的授课方式,普遍反映老师讲得太快,指导得太少,和学生的互动也少,尤其是对期末考试模式更为不适应,于是从大二或从大一下学期开始,上课的出勤率明显下降,学生不再像高中那样关注自己的学业成绩,更多的是准备在考试前一段时间再突击复习,导致学习动力的丧失。我们都知道,在高中,学生是伏案学习,到了大学要抬起头来学习,这时要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学会学习。大学的学习不仅是学习单纯的知识,更多的是要学会老师的思维方式。由此可见,大学生学业认同的形成对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意义深远,有利于其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的展开。因此,从大学生刚入校就要提升他们的学业认同感。

三、以团体心理辅导为实验手段提升大学生学业认同感的获得

(一)基于班级为单位的团体心理辅导

基于以上几点,在大学新生一入校即采取有效的手段来提升学业自我认同感,则有利于其最终认同感的获得。目前,我国高校人数不断增多,如果仅采用单人面对面的形式,受益学生非常有限。鉴于此,采用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心理辅导可以克服这一不足,并有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景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能力的过程。团体心理辅导在我国也被称为团体心理训练、小组工作等。团体心理辅导能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提供安全的模拟生活空间,通过多向沟通使每个成员不仅接受他人的帮助,也帮助他人。

(二)实验研究

1,被试

从2007年9月份开始,笔者以某大学理科两个相同专业同年级的大一平行班为被试进行了相关研究。两个班一个为实验班,一个为对照班。该实验在实验班中共分两个学期完成,每学期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团体心理辅导。每半个月一次,共进行了8次,2次为一个专题。

2,提升大学生学业认同感获得的实验专题内容

(1)自我探索。自我探索是影响自我认同感形成的关键因素,因此,要帮助学生在一入校就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进而深化自我认识,增强自觉的能力。此专题的四个活动为:我是谁、小小动物园、生命线、过去现在未来。每个游戏活动结束后,我们都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通过交流,在学生的感言中我们发现,学生对自我的认识由表面逐步深化并对自我的评价有了更理性的考虑。

(2)我的家庭。家庭在人的一生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笔者在与一些学生的交流中发现,学生的言行与家庭的影响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希望学生通过对家庭的再认识来发现目前自己可能存在的优缺点。此专题由原生家庭、当我小的时候、家庭关系中的我、我爱我家四个游戏组成。在这个专题里,我们更多的采取了纸笔的形式,来保护学生的某些隐私。

(3)时间管理。大学生在入校后往往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尤其是大一新生没有了高中老师的题海设计,他们更多的时间被白白耗费掉。因此,这个专题的设计就是为了使学生一入校就能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从而加速他们学业认同感的形成。该主题包括时间从指缝中溜走、做时间的主人两个游戏。在这个主题里,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宿舍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发现平时时间是如何浪费掉的,并在此基础上为合理安排时间出谋划策。活动中,学生对这种形式比较欢迎,参与性很高,也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4)别人眼中的我。这是—个自信心的练习,在自我认同感获得的过程中如果得到镜像自我的肯定,那么将大大加速认同感获得。这个专题由戴高帽、镜中人、猜猜我是谁、组员心声四个游戏活动组成。通过活动,不仅加深了班级同学间的友谊,而且在游戏中使个人发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3,本实验对对照班的处理

在本实验过程中,对照班没有进行相应的实验,只是由相同的班主任以开班会的形式做例行的安排。

(三)实验结果分析

1,学年末实验班与对照班学业成绩比较

(1)第一学期结束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业成绩比较

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成绩不相上下,这源于两个班在分班时就差异不大,加之两个班的同学在刚进人大学后仍然延续高中的学习方式,而实验班的实验效果还未显现,所以两个班第一学期期末的成绩差异不显著。

(2)第二学期结束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业成绩比较

一个学年结束后,实验班学生在优秀和中等的学生人数明显增多,不合格人数减少。而对照班在优秀和中等的学生人数减少,合格和不合格的学生人数增多。由此可见,以班级为主的团体心理辅导提高了实验班学生的学业认同感,使学生的成绩稳步上升。

2,学年末实验班与对照班上课出勤率比较

学校每周都有学风监督岗对各班的上课出勤率进行随机抽查,我们在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后发现,第一学期结束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在专业课和公共课上的出勤率都比较高,实验班98%,对照班也达到了97.6%;但第二学期结束后,实验班在专业课和公共课上的出勤率仍然比较高,达到98.3%,而对照班在公共课上的出勤率为92%,专业课上出勤率为94%。究其原因,实验班学生在经过有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之后,对大学的学习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并促进了学生学业自我认同感的获得,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3,学年末实验班与对照班专业课教师的评价比较

自我认同的定义 篇4

自我认同是能够 理智 地看待并且接受自己以及外界,能够精力充沛,热爱生活,不会沉浸在悲叹、抱怨或悔恨之中,而且奋发向上,积极而独立。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且在追求和逐渐接近目标的过程中会体验到自我价值以及社会的承认与赞许。既从这种认同感中巩固自信与自尊,同时又不会一味地屈从于社会与他人的舆论。健康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人际关系有很好的适应能力,他们尊重自己和他人的需要与 情感。

摘自《吉登斯的自我认同理论》

现代认同:在自我中寻找人的本性 篇5

衡量消费社会中人的价值,在于看其手中握有的支配权利的大小,这是个人价值实现的模式--几个世纪以来,这种模式一直被视为文明社会的中心内容.那么,这一理念的深层含义是什么?它与提高限制无止境消费行为的能力又有什么联系?这能够在“现代认同”这一概念中找到答案.现代认同的起点就是内在自我的起点.现代人必须处于自觉自为的自主程度才能找到自我,而这种自主程度归根到底需要独立的私人性.现代认同并不关乎能否与宇宙哲学的`秩序相匹配,而在乎能否回应自我内心的需要和欲望.能否实现这些最终关乎自我个人的情感生活,这是构成幸福生活的关键因素--幸福生活就是根据情感上的满足程度来确定的.

作 者:查尔斯・泰勒 陶庆 Charles Taylor TAO Qing 作者单位: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加拿大蒙特利尔州麦基尔大学)

陶庆,TAO Qing(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浅析学生自我认同感 篇6

拿到这本书时有种莫名的兴奋,迫不及待地在校门口等人时就即兴翻阅了起来。

书的第一节就直抵我内心深处,我被“震撼”了,也许这词有些夸张,可是它真的触及了我内心深处的某些东西。很多时候,我们做事都会忽略自我内心的声音,教学也无例外。实习时的经历告诉我,每堂课我都感觉自己像在演戏,因为有人(指导老师)在看,所以我不能照着自己最想要的方式进行,因为很多时候我内心的课堂设计是开放而不受很多现今的规章所提倡的。我要演给老师看,机械地进行着每一个教学环节,我甚至不敢往课外延伸,生怕自己的拓展会让老师觉得无用,空、虚,我实在还没勇气能够很好地掌控课堂,来预测学生的课堂生成,于是委屈了我的那班学生,他们只能跟我有板有眼地机械运作。这样的课堂是让人感到失败的,是尴尬的。也听过很多老师的课,发现能深博学生喜爱的语文老师的确是那些能在课堂中显现教师自我人格和个性的老师,但是这样的老师屈指可数,因为很多在职者都缺乏这样的勇气。而《教学勇气》却恰能给人这样的勇气。

作者在开篇第一章节里就开门见山地向教师乃至所有读者提出了“认识你自己”。这也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常用的话,而作者却写了整整一本书的文字来告诉我们,要在教学中努力做到“认识自我”并保持“自我的完整性”。帕尔默教授认为“最优秀的教师是能将心灵献给学生的老师”,而“真正的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无论我们在教学中遇到怎样的尴尬与境地,我们都要能够有保持自身完整的勇气,勇敢地面对自己,面对教学事件中让自己不愉快或尴尬的事。这让我想起了某个老师说的教学经验,她说假如自己在课堂上犯了知识型错误,但学生没有发现,这时你还是要坚持自己是对的,别在学生面前说自己错了。我当时就觉得奇怪,为什么知道错了也不能自己承认?教师不是神,有知识盲点或是犯点小错误是难免的,可是我们为什么要去躲避这些呢?承认自己的不知总比不懂装懂来得好些。而我们很多老师正恰恰缺少了这样的勇气。

帕尔默教授说:“教学的勇气就在于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即使力不从心仍然能够坚持。”是的,很多时候,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心灵是封闭的,至少也只是选择性开放的,我们只对那些迎合我们预设观点的答案开放,而往往对异己者紧闭大门。这种做法的最终后果是我们很难把握好课堂中的教学契机,也很难让学生进行真正地“学习”,也就无所谓的教学了。真正地学习应该是在对话中产生,在恰当的沉默中生成,而不是教师源源不断地灌输,学生用心地笔记、识记。

帕尔默还分析了教学恐惧的根源所在--教学与生活地分离,教学中教师的自我分离。他还在书中提出了六条教学设计悖论,尽管是多余我也想在这里在写一下,因为我个人认为这样的设计太精妙啦,它胜过那些叫嚷多年的所谓的新课改所提倡的设计:

1. 这个空间应该既是有限又是开放的。

2. 这个空间应该既令人愉快又有紧张气氛的。

3. 这个空间应该既鼓励个人表达意见,也欢迎团体的意见。

4. 这个空间应该既尊重学生们琐碎的“小故事”,也重视关乎传统与原则的“大故事”。

5. 这个空间应该支持独处并用集体的智慧作充分地支撑。

6. 这个空间应该是沉默与争论并存的。

这样的空间是丰满而生动的,是让人感到兴奋和愉快的.。在这样的空间里,主体不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老师或学生,而是我们共同追求的“伟大事物”。这个伟大事物是一切在课堂甚或延伸至课外而生成的一切对自我有价值的东西。

由此,我明白了,在今后地教学中,不必再为学生在课堂的偶尔沉默而感到焦虑,我们要敞开心扉地欢迎这样地沉默,该相信“沉默自身也是一种表达,是从我们自己、从其他人、从这个世界的最深处呈现出来的表达。”因为,他们“有权利表面上不参与讨论和交流--只要能让我感觉到或偶尔向我口头保证,他们在内心参与了。”

帕尔默也带我们重新认识了教学的主体,也就是上面提到的“伟大事物”。这个“伟大事物”不是老师也不是学生,但它又可以由这两者的对话争论而生成。课堂是一个共同体,而教学则是在这样的共同体中产生“当我们把他者看成主体时,我们就不会疏远他。”要想能够真正的走进文本,走进某个知识领域,走进学生的认知世界,那么,这一切就是我们的主体,正如一位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所言:“如果你要真正地了解肿瘤,你必须成为肿瘤。”微言大义,旨意深远啊。

从这本书中所获得的东西太多了,它给人一种认识自我,保持自我完整的勇气。让我们不再恐惧教学中自我的暴露,相反,这是我努力的方向。我们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前提下,更好的将教学与自我相融合,让教学成为发自内心的认同,让课堂成为每个参与者展现“真我”的地方。

朋友,如果你还在犹豫,还在害怕教学中的自我认同与实践,那么去读读《教学勇气》吧,他可以给你这样的勇气!

浅析学生自我认同感 篇7

职业认同感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 与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及期望的一致。随着对职业研究的深入, 职业认同感这一概念不再仅仅局限于心理学的范畴, 而是越来越朝着多维度的方向发展, 逐渐地呈现出社会化、多元化、人性化等特点。

近年来,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各行业出现了人才拥挤的现象。但如果仅从数量上看待一个行业的发展未免稍显片面。我国每年都会从各高校涌现出大量的就业毕业生, 但是这些毕业生对于自身职业的认同感却出现了很大的滑坡, 以法学专业为例, 毕业生大多数会进入公检法机关, 或者从事律师职业等。但有调查表明, 现在法学毕业生从事与专业相关工作的比例较低, 大多数从事着与专业知识无直接关系的岗位, 比如办公室文员、行政秘书和助理、公司储备干部等。但是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效能往往由个体专业化程度决定,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 职业认同感的构建可以解决职业的高流动性问题。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使职业倾向、职业兴趣与职业规划“三位一体”, 提高职业成就效能与职业幸福感。由此可见, 培养法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水平, 同时也能帮助法学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制定其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 对提高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就业率有很大帮助。

二、关于地方高校法学专业职业认同分析

目前, 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普遍偏低;大部分学生对于毕业后的工作方向和工作类型感到迷茫;有的学生表示自己所学的法学专业好像并没有什么用, 使其对于本专业缺乏认同感, 以至于在毕业后放弃法律方向就业, 而转向其他就业方向。之所以存在这类问题, 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1. 大规模的高校扩招导致法律人才过剩。从1999 年起, 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高校扩招。这使得一些院校在原有基础上增设专业, 而法学专业作为文理兼招的热门专业, 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理工类院校或是综合性院校所青睐的专业;与此同时, 随着高考人数的不断增加, 高校录取率也在逐年升高;另一方面, “依法治国”政策的大力推行, 我国法学专业的招生人数也从1977 年的233 人增加到了如今的几十万之多, 各大院校法学专业培养的专业人才也远远超出了社会对于法律人才的需要, 形成了供大于求的局面。这样的局面也使得大多数法学专业毕业生对本专业的就业前景产生担忧。在面临市场竞争的时候, 部分法学专业毕业生选择从事与本专业无关的其他岗位就业, 丧失了对法学专业的认同感。

2. 法学教育与社会需求有偏差, 学生缺乏实践能力, 不能满足职业需求。我国的法学教育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 以及外语、计算机等公共基础课程上, 所学内容涵盖了教育部规定法学专业16 门必修课以及诸多选修课, 涉及到我国现有法律体系中的所有法律部门。我国的法学教育属学历教育, 培养的是也主要是法学通才, 具有知识涉及范围广、所学内容庞杂的特点, 而缺乏专业运用性。同时, 高校之间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存在差异, 多数院校的课堂教学只注重法学理论的教授而忽略了实践教学环节。而法学恰恰又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专业学科。在实际工作中, 无论是法官、检察官、律师、还是执法人员等专业职业都要求具有实践性;而高校毕业生虽然有充分的法律知识和法学理论, 但由于在学习过程中缺少实践, 对社会实际缺乏了解, 没有形成应有的思辨及运用法律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而造成多数毕业生在从事了法律相关的工作后, 力不从心, 产生消极情绪。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们对于法学专业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自信心。

3. 门槛高、职位少, 法律职业准入制度严格。法学专业的“对口工作”一般是进入审判机关、检查机关、司法机关等从事相关工作, 或是从事律师、法律顾问等职业, 由此来实现职业理想。但想要从事此类工作的必要“门槛”是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然而, 司法考试的通过率常年徘徊在10% 左右, 通过率最高时也仅为25% 左右。由于报考条件较低 (凡具有本科学历的学生都可报名参加) , 这就使得法学专业学生在司法考试中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 多数法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四毕业时仍未通过司法考试。另一方面, 随着近几年非专业报考司法考试的人数的增加, 用人单位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相关职业的准入门槛, 这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本是有利的, 但对于掌握法律知识却没有通过司法考试的学生来说仍然受到很大限制。

从事律师、法律顾问等相关职业必须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且法律顾问等职业通常集中在大型公司中, 而我国为数众多的中小型企则由于业务范围小等原因基本上未设置相关职业部门, 只在出现相关法律问题时临时聘请相关法律工作者, 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市场对于专业法律人才的需求量, 使原本狭小的就业空间更小。多数法学专业学生不得不转而向与专业无直接联系的岗位就业, 如办公室职员、行政秘书或助理等。

由于不能“对口就业”, 许多法学专业的学生对专业学习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心理, 对法学专业的职业认同大大降低。

4. 部分法学专业学生缺乏正确的择业观, 地区就业不平衡, 扎堆就业严重。由于我国各省市经济发展差异, 大多数大学生不论是来自城市还是乡镇农村都希望在毕业后可以到东部大城市工作, 而少有愿意到中西部城市就业, 从而产生了东部大城市人才饱和, 无法消化大批高素质人才, 出现人才扎堆就业的情况, 甚至一个职位成百上千人竞争;而中西部城市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城市建设及相关保障体系不完善, 很难吸引到大量人才, 致使相关岗位“一将难求”。中西部地区却又是法律观念相对淡薄, 专业法律人才需求量大的地方, 这样的就业心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也对大学生的就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地方高校多数没有系统的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观念的培养, 即使是高校中设置有相关课程, 但由于缺乏专业的授课教师, 也只是趋于形式, 不能从实际上为学生提供引导和帮助。以至于大多数学生很难转变就业观念,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这也就导致在就业过程中出现大城市扎堆就业现象。随着就业难度的加大, 很多法学专业的毕业生逐渐丧失了对于本专业的职业认同感。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 一些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在选择本专业后产生了消极的情绪, 对于毕业之后的就业情况也比较迷茫, 逐渐缺乏对本专业的职业认同感。

三、培养与提高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的方法与建议

首先, 整合地方高校法学教育资源。对各高校的专业师资力量、软硬件教学设施、专业课程设置等各方面进行统一明确的规定;在教授法学基本理论的同时, 聘用有经验的律师、法官、检察官等担任客座教授, 并结合其经办的现实案例和在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对法学专业的学生从实践的角度进行教学;同时增设实践课程, 比如模拟法庭等场景, 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从而提高学生对于相关法律职业的敏感度。

其次, 地方高校应开设专门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系统专业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制定长远的职业规划, 理性的认识自身专业的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积极引导学生改变以往到公检法、国有企事业单位就业的传统的择业观;鼓励其到中西部偏远地区、基层地区就业;出台相关的扶持和鼓励政策, 在学生备考司法考试和公务员考试时也应适当给予相关指导, 对法学专业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解决, 提高法学专业学生司法考试的通过率。

最后, 提高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对提升职业认同感有帮助。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对本专业的职业认同感有着很大影响, 提高法学专业的职业认同感关键还是要解决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 通过相关渠道切实有效的缓解法学专业就业难这一问题, 才能使法学专业学生真正学有所用, 不断提高自身对于法学专业的职业认同感, 从而更好的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所服务。

摘要:职业认同感正朝着多维度的方向发展, 不再仅仅局限于心理学的范畴。现如今法学专业面临着初次就业水平低、职业价值观模糊、就业难的困境, 而培养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他们就业的水平, 也能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 进而提高法学专业就业率。

关键词:职业认同感,法学专业,就业率,地方高校

参考文献

[1]周勤.试论图书馆员职业认同的培养[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2) .

[2]曾庆洋.浅谈当前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赤子 (中旬) , 2014 (09) .

[3]梁斌.对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13 (01) .

[4]吴贵春.论法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蚌埠学院学报, 2014 (02) .

[5]李景义, 包玉华, 张镝.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探讨[J].教育探索, 2014 (04) .

[6]董阜平.独立学院教师职业认同现状与解决路径[J].绥化学院学报, 2014 (05) .

[7]张宁俊, 朱伏平, 张斌.高校教师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 2013 (21) .

[8]马丽.中国高校教师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相关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 (02) .

浅析学生自我认同感 篇8

关键词:高中生物;自我认同感;生物教学

自我认同感是一个人自我认知程度的标志。只有建立了比较充分的自我认同感,才能有效建立信心和自尊。生物学习自我认同感既影响学习过程的结果,又会作用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行为。目前学生在高中生物学科学习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学习动力不足、信心缺失,课下不能勇敢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对待教师的课堂提问或期中期末考试出现紧张、焦虑等情况,都是缺乏自我认同感的表现。对生物学习自我认同感的培养应该成为高中学生生物教学中教师关注的问题。

一、培养原则

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生物自我认同感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具有独立思维方式的人,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在生物教学活动中,学生不该是一个被动的信息接受者,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生物学科,并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乐趣,体验成功,进而享受学习的过程。

2.差异性原则

每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有其自身个性的特点。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了解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特别是个别学生存在特殊的要求和需要,也就是说,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分类推进,依据每个学生的生物学习水平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施加不同的培养方法,让每一个学生在生物学习中都有所收获。

3.反馈性原则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自我认同感,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具体表现提出有针对性的准确的反馈和评价,来帮助学生对自身学习过程中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判断和评价。教师及时有效的反馈和评价,对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完善学习方式从而提升自我认同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培养方法

高中学生自我认同感的培养和提升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高中生物自我认同感的培养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进行。

1.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设计,激发学习兴趣

高中生思维方式并不成熟,个人情感波动比较大,若我们从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出发来设计教学,可以促进学生产生积极的良好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生物教师要多和学生沟通和交流,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和自己的教学进行整合,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在教学设计中可以规划出一些高中生感兴趣的章节,可以以专题、问题或者特定的学习任务为核心内容,向外扩展,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全员参与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对生物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进而重视生物学科,学生从内心里接受了生物学,才会主动学习,也能逐步培养和提升自我认同感。

2.多维度制订学习目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成功

班杜拉指出,学习者自身的成功体验是影响自我认同感的主要来源。新课标提出,生物学科教学不但要包含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教学目标,还要包含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学习目标设置不合理,会导致许多学生在学习生物课程时难以产生成功的体验,甚至难以判断自己是否取得了成功,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自信心也不断下降,导致学习能力下降。生物教师要认真研究教学目标,关注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储备水平、教材模块内容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设置面向不同学生的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例如,我们可以为基础较差的学生设置最低目标、中级目标和高级目标,为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设置较高一级的目标,当学生顺利地完成自己的生物学习目标并体验到成功的时候,将会给学生带来自信,相信自己具备学好生物的能力,这样不但可以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还可以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高层次的挑战,从而有效地提升所有学生的自我认同感。

3.创设学生参与的机会,提升自我能力

生物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现实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学生成功体验活动也比较多,因此,在高中阶段生物学科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利用学科自身的特点,让学生动起来。比如,高中生物课本各模块都涉及各种各样的生物实验,需要学生动脑动手去体会和感知,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准备实验材料,动手操作实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对所学知识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记忆,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验到生物学科的乐趣,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动口和动手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学习生物的自我认同感。

4.利用榜样引领,助力信心提升

多年教学实践发现,学生总是无形之中和身边的同学进行比较,看到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成功地完成任务的时候,他们也会产生同样的愿望。因此,教师要考虑学生层次的差异,然后为他们选择相应水平的成功的榜样,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自己奋斗的目标,利用榜样的力量为自己助力,自信心也会得到提升,提升自我认同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一定要说明榜样的情况,让学生找准自己努力的方向,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磨炼自己,提高能力,取得进步。注意不能给学生提供过高或者过低的榜样,这样会适得其反,降低学生学习生物的自我认同感。

5.指导学生积极正确归因,全面认识自我

上一篇:我学会了擦玻璃的作文下一篇:端午节活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