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的基本概念

2024-06-19

债券的基本概念(精选11篇)

债券的基本概念 篇1

辐射是以波动形式或运动粒子形式向周围介质传播的能量, 是1种能量传播的方式。辐射分为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2大类。通常辐射防护上关心的对象就是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包括高能电磁辐射和粒子辐射, 高能电磁辐射指X射线和γ射线产生的辐射。粒子辐射是指中子、α粒子、β粒子、质子、重离子等产生的辐射。电离辐射中质子、重离子为带电粒子, X射线、γ射线和中子为非带电粒子。

对于来自体外的电离辐射即外照射, 辐射防护主要关心穿透力强的γ射线、中子。对于来自体内的电离辐射即内照射, 辐射防护主要关心射程较短的带电粒子射线, 例如, Rn222产生的α粒子, I131产生的β粒子 (能量大部分沉积在人体) 。核电站发生事故时, 泄漏的核辐射主要包括γ射线、中子、α粒子、β粒子等。辐射对人体的照射途径包括:设备中的外部放射性物质, 吸入空气中的放射性气体和颗粒, 食物和水中的放射性物, 等。

债券的基本概念 篇2

三峡总公司发债办 朱建军

一、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10多年来,在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中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企业债券的发行为国家经济建设筹集了大量资金,支援了国家重点建设。从 1990年以来,我国共发行各类企业债券超过2200多亿元,支持了一大批能源、交通通信、重要原材料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内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另外,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也提高了人们的信用意识和投资意识;同时,企业债券的管理也逐渐向规范化迈进。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规模较小,市场结构有待完善。近几年,我国的债券市场虽然发展迅速,但债券总量只占GDP的 24%,相比国际上95%的比例,所占比重还很小,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我国债市无论是市场规模、债券品种,还是市场发育程度,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表现为市场规模过小,品种过少,市场参与者单一,债券流动性差,市场体系不完善,相关制度不健全。

多年来,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大大滞后于股票市场的发展。在发达国家,企业债券发行量往往是股票发行量的3-10倍,如2000年,美国共有1592家上市公司发行债券进行融资,仅199家上市公 司发行股票。但在我国,情况恰恰相反,2000年股票融资金额达到了企业债券的11.7倍(见图1)。因此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还存在巨大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图2 1997-2002年企业债发行规模和股票发行规模的对比

(单位:亿元)

1000800600企业债规模4002000A股发行规模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

(二)企业债券发行主管机关过多、审批程序烦琐,审批效率不符合市场要求,科学的发行管理体制有待建立。在我国,企业债券的发行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对债券市场实行多头监管,审批程序复杂。而在发达国家,债券的监管往往由一个机构统一进行。对企业债券实行多头管理,不利于企业债券市场整体监管和战略规划,降低了企业债券的发行效率,因此,将企业债券发行与监管进行统一管理已势在必行;在发行体制上,目前实行的审批制对企业发行债券尚有一些约束,企业还不能完全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和市场需求,安排债券发行,不利于以市场供求关系为机制的市场化企业债券市场的形成。

(三)企业债券发行管理的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我国目前与企业债券有关的法律法规仅有《企业债券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证券法》和《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而上述法律法规中对企业债券的定义不清、表述模糊的地方甚多。特别是《企业债券管理条例》中的许多条款已经过时,殛待修订和完善。

(四)成熟的投资者群体有待培养。

由于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尚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政府和社会缺乏对投资者进行教育和培养的机制和渠道,投资者风险意识薄弱,风险承受能力差。在发达国家,专业的债券投资基金是公司债券的主要投资者,例如,在美国较大型的债券投资基金约500家以上。因此,增加专业债券投资基金品种,加强专业债券投资中介机构的培育,吸引广大个人投资者参与企业债券投资,培育成熟的投资者群体,已成为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重要课题。

(五)缺乏真正独立、公正的中介机构及其监督制约机制,企业债券作为信用工具的产品特点难以得到保证。

企业债券作为一种信用工具产品,需要有独立、公正的中介机构对发行人进行发行前、发行后的信誉跟踪评级和信息披露监督。目前,正因为这方面工作的不完善,使得因对企业不能到期兑付的信息披露监督不力或不真实,给投资人造成的损失中介机构不承担任何责任。中介机构不以信誉为本,因此其评定的信用等级没有权威。债券作为信用工具的金融产品的特点没有得到真正体现。

二、发展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几点建议。

在资本市场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的新形势下,在机构投资者日益壮大,并逐渐成为市场主力的情况下,发展债券市场已经成为完善市场结构的必然选择。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一)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债券发行管理体制,发债资格和额度的确立逐渐由审批制向核准制转变。

一个发达、高效、有序的企业债券市场,不仅有利于实现企业融资途径的多元化,优化我国资本市场,而且有利于引导企业改善信用,有利于商业银行的改革,进而优化整个社会的信用,使整个金融体系健康发展。为此,应逐渐实现企业债券市场从“审批制”向市场化的“核准制”的过渡,可将核准制作为企业债券发行机制市场化的第一步。这样,一方面可以让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有机会通过公开发行债券融资;另一方面,在市场环境还不够完善、相关市场主体的行为还不够规范的条件下,政府仍然保持足够的控制权。由于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成熟程度远不如股票市场,立即推行核准制的时机尚不成熟,因此企业债券核准制的推行应是一个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过程。

(二)逐步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

利率市场化是债券市场最终实现市场化的前提。企业债券作为一种完全市场化的金融商品,应该走在利率市场化前面。利率遵循市场规律,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利率不同反映企业债券信用等级的差异, 体现收益与风险对等关系,给投资者提供了充分的选择权。原《企业债券管理条例》规定企业债券的发行利率不得高于同期银行储蓄利率的40%,应该说这一规定在《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制定当时,为限制信用过度扩大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利率作为金融市场的“双刃剑”更应遵循市场规律,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由于利率是决定债券资金成本的关键,必须体现收益与风险正比关系,而我国企业债券目前大多为固定利率,利率上没有体现发行人信用级别的差异,也没有体现债券利率风险管理策略。如1998年发行的22家企业债券中,有16家企业不分信用等级高低,票面利率均为6.93%,可见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到来之际,有必要尝试放宽利率限制。

建议改变原《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对利率的僵硬规定,鼓励企业债券进行创新,由企业根据自己的信用级别及偿债能力制定相应的利率,将企业债券的利率水平与风险进行挂钩,或根据市场供求状况相对自主地确定发行利率。同时,发债企业可根据自身对于资金期限的不同需要而制定相应的还债期限。在品种设计上,针对投资者的不同需求设计债券品种,期限上做到短、中、长期连续,付息方式做到一次付息、贴息与按年、半年、季度付息等的品种齐全,便于投资者按自身需求选择持有。

(三)企业债券的发行应加大发债主体的信息披露义务,强化社会中介机构作用。

现有债券市场中的信用评级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尚有一些不完 善的地方。为了方便投资者判断债券风险、了解发行主体和市场的有关信息、增强市场信息透明度和对称性、保证市场运行公正合理,需要建立权威统一的发行主体信誉评级制度和持续信息披露制度。

公开发行的债券在证券交易所挂牌流通的同时,并进行持续信息披露。披露内容应包括债券募集说明书、上市公告书、报告和重大事项公告等。为了进一步增加透明度,建议在债券募集说明书、上市公告书、报告和重大事项公告等信息的披露方面,要求内容和条款较比以往更加详尽,可基本参照股票发行的信息披露。政府作为监管主体,一方面需要监督中介机构的公正、独立、真实鉴证,监督其对发行主体定期进行信用评级和根据突发事项临时评级,鉴定发行人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另一方面监督发行人实行持续的定期披露信息,重大事项随时披露的制度。中介机构和人员一旦违反相应法规,可实行取消从业资格等处罚;发行主体一旦违反法规造成债券履约风险,可依法采取冻结或拍卖其及担保人的财产等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投资人的利益。

(四)大力加强企业债券的流动性建设,建立健全债券交易流通市场。

发达国家证券市场的发展经验证明,随着证券流动性的增强,投资者会主动降低目标收益率,从而增加投资需求。因此,解决流通问题是现有条件下发展企业债券的当务之急。因此应首先配合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放开企业债券转让流通价格。其次,增加企业债券交易 品种,稳步推进各项债券创新,增加投资者选择余地。另外,需要进一步完善企业债券的柜台交易形式,规范中介机构行为,防止垄断定价,尽量实现供求见面和协商价格公开化。

(五)放开设立各种投资基金的限制,大力培育企业债券市场的机构投资者,进行做市商制度的试点。

谈谈对数的基本概念的教学 篇3

我参加了县职校数学学科“魅力课堂·有效教学”为主题的研修活动,听了三堂“对数的基本概念”第一节课的“同课异构”课堂教学观摩课,毫无疑问,这三节课都很好地贯彻落实了新高中教学课程和教材的理念,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有许多教学环节设计得很精彩。由于反复听同一个内容的课,又在课后进行了评课,听到对这个内容教学的一些讨论,便逐渐有了一些思考。这里写出来与大家讨论、研究与此内容相关的一些教学问题。

一、关于“对数”名称理解的教学

教材中对数的定义是这样的:一般地,如果a(a>0,a≠1)的b次幂等于N,就是ab=N,那么数b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logaN=b,a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

对于定义中“对数”的名称理解,学生普遍感到难以接受。其中有一堂课,一个学生当堂提出来,为什么不叫“错数”,而叫做“对数”?上课的教师对借班上课的学生突然提出来这样的问题事先也没想到,一时不知所措,只能忙于应付学生,说是像一个人生出来的时候一样,父母取名张三就叫张三,给他取名李四就叫李四一样,这只是数学前人作出的一种规定所以叫对数。结果引来另一个同学又站起来说取名张三一定有实际的含义,比如是姓张的人家第三个小孩,所以父母给他取名张三,显然这个回答难以让学生满意。

可见对于年轻教师来说,有必要了解数学的有关历史。如果用以下的数学历史教学,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对数概念了。

对数是十七世纪中叶由穆尼格引入中国。十七世纪初,薛凤祚在1653年著的《历学会通》有“比例数表”,也称“比例对数表”,称真数为“原数”,称对数为“比例数”。《数理精蕴》中则称作对数比例,对数比例乃西士若往·纳白尔所作,以借数与真数对列成表,故名对数表。此后在我国便都约定俗成,称作“对数”了。

通俗地讲,就是在指数式中,如果特定的底数a一定时,已知了幂数N,而倒过来求指数b。薛凤祚设计了这样一张表,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对数表,知道了一个原来的数N,而在表中能一一“对”应唯一查到所求的比例数b。这就是“对数”的由来。

二、再谈关于“真数”名称的教学

三位公开课的老师,在定义了什么叫对数后,在式子中logaN=b,把a叫做对数的底数,把N叫做真数。因为在指数式中N>0,所以负数与零没有对数,真数N>0。

这里“底数”的概念对学生理解来说没有问题,指数式中已经有了底数的概念,在对数式里面a看上去又确实在底下,所以“底数”的概念容易理解。

问题是其中第二堂公开课中,当老师讲到真数时,有几个学生私下在议论这个“真数”,小声的自言自语,为什么叫“真数”?而不叫“假的数”?

对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我坐在旁边,真的是惊奇了,为学生肯这样思考问题动脑筋拍手称快。

对于刚上高一的学生来说,在经历了一番集合与函数中的抽象定义以及各种符号轰炸之后,又迎来了一个难点是对数函数。前面叫“对数”名称的理解刚解决,突然又出来一个不能顾名思义的“真数”?理解新名称成了这堂课的另一个难点,如何突破?

那么究竟对数式logaN=b中的N为什么叫“真数”?参加评课的所有数学教师都说教了这么多年的对数,是没有好好思考过这个问题。事后,我试图找到了一种解释。在google搜索,一查还真能查到对这个问题的一种较好的解释。

邹伯奇,1819~1869,广东南海人,清代物理学家,对天文学、数学、光学、地理学等都很有研究。邹伯奇的数学成就体现在他的一系列著述中,为当时中国数学界填补了不少空白。其中也曾对对数有比较深入的研究。由于邹伯奇先生是一位广东南方学者,经常在全国各地游学,到达了北方后,用比较浓重的乡音宣讲对数,在介绍到其中对数的“正数N”时,“正数”在广东话中读做“zhenshu”,他说出的“zhenshu”在北方人耳里就听成了“真数”。这与现在我们所说的“负数与零没有对数”不谋而合。

虽然这仅仅是一种猜测,但也不外于有一定的道理,如果我们用这些历史资料适当地补充教学,也许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对学生突破难点有一定的帮助,不知大家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三、传授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对数概念”的引入,三位教师从不同的引题创设情景,有直接从指数式引出,有从国民生产总值a(1+8%)x=2a中引出求x,有从指数函数y=2x与y=()x引出对数概念,仅仅从引入对数概念角度来看,确实达到了组织者“同课异构”目的。

但三位教师都仅为掌握知识而讲授知识,没有从培养能力多去考虑教学。比如其中一位从2?=4,2?=8,学生很容易回答出来,从中来直接引出,但没有从培养数学能力上去考虑设计。如果我们的教师这样设计教学,比如求指数式2b=12中的b怎么求?b有没有?存在不存在?如果存在,怎么表示?如果存在,是不是唯一?这个数要满足什么条件?学生看到这样的问题,心里痒,想回答,却不知道怎么答,从而激发学习求知欲。

再一个就是对数表示问题,在引入了对数写法后,比如x=log325,对学生来说,到此这只是一个数学符号。

已经是高中的学生,现在看€笔亲钇匠5氖铝耍绻氲降笔毖案攀钡那榫埃湛佳毖詟痹趺纯炊疾幌肮撸笔蔽颐窃僮坏絰2=2式子中去看€保鞘本秃苋菀桌斫饬恕?

x=logaN要告诉学生这是什么?首先这是一个实数,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实数呢?那我们可以再通过指数式的相互转换去理解含义,让学生觉得对数就是那么回事,这样就把对数概念讲得自然而然了。

我认为,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多一些独立思考,认真思考教学,也认真思考数学。在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数学知识、技能的教学,更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运用,这样无疑有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无疑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人生发展。

债券的基本概念 篇4

一、构建电路基本概念, 加强教学, 让学生认真掌握电路的基础理论知识

1、理想化元件的概念。

所谓理想化元件是指在进行电路分析和计算时, 很难把一些实际部件一一画完, 或把所有的电磁现象一一描绘出, 而是用一些简单但却能够表征它们主要电磁性能的理想化元件代替。教材以白炽灯和电源为例, 作了理想化假设分析。白炽灯是根据电流热效应制成的, 但电流通过时, 灯丝不仅呈现电流的热效应, 还呈现电流的磁效应。不过磁效应极微弱, 可不计。引导学生分析, 应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 忽略次要方面, 把白炽灯的主要特性-—热效应特性反映出来, 所以白炽灯应可在电路中抽象认为是一个理想化电阻元件, 用电阻代替。实际的各种电阻器、电炉、电烙铁等电气器件的理想模型均为电阻。其它如电源、电感、电容、电压源、电流源等都是理想化模型。

2、参考方向的概念。

参考方向的选择是任意的, 如电路中实际电压、电流方向的判定若得数为正, 说明参考方向和实际方向一致;若得数为负, 则说明参考方向与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教材让学生要明确“关联和非关联参考方向”的概念, 在电路分析时其外电路部分, 电流和电压的方向一致, 为关联参考方向;而对电路的电源部分, 其电流和电压的方向不一致, 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引导学生运用参考方向判断电路中的元件是消耗元件或是产生功率的电源, 确定该元件是电源或是耗能元件。采用关联参考方向时, P=IU表示元件消耗功率, 若P>0, 表示为消耗元件;P<0, 则表示为电源。若采用非关联参考方向时, 若P>0, 表示为电源;P<0, 则表示为消耗功率, 元件是消耗元件。注意参考方向与绕行方向的区别, 其绕行方向是在应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列方程, 教学中为避免学生混淆, 把回路绕行取向规定为顺时针方向。

3、电压源和电流源概念。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理想电压源、电流源的符号、外特征 (A-V) 曲线、实际的电压源、电流源及特性曲线、开路、短路及正常工作状态下的电压、电流关系等进行分析比较, 让学生弄清楚:电压源不能处于短路状态, 电流源也不能处于开路状态, 以增强学生对电源特性的认识和理解。

4、电动势概念。

电动势是表示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为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一概念, 引入电源力的概念, 即在电路中, 为维持电源正负极板、电路间有电流循环流动, 维持其电压, 形成持续的电流, 就应把移动到负极板上的正电荷, 逆着电场力的方向返回电源正极板, 这就需要外力做功, 这种外力叫电源力。电动势就是在电源内部, 把单位正电荷从负极移动到正极所做的功, 数值上等于电路中通过1库仑 (C) 的电量时电源所提供的电能。方向由电源负极指向正极, 其作用效果是使电源内部由负极到正极的电流。

5、电阻、电容、电感等概念。

分析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特性, 电压、电流关系, 在电路所起的作用, 它们的分类、用途和选择应用, 让学生在比较中对这三个主要元件有一定的了解, 并掌握它们的特性, 能够在实作中运用这些元件。

二、抓重点, 突难点, 培养学生的电路理解和计算能力

1、电位、电压的教学:

教材从衡量电场力做功的能力的角度引入了电压的概念, 把电压定义为把单位正电荷从a点 (电源正极) 移动到b点 (电源负极) 电场力所做的功, 用Uab表示, 规定电压的方向为从A到B, 而电位则在电路中任选一个参考点, 该点到参考点的电压, 叫做该点电位, 记作Va。电位实际电压, 是相对于参考点而言的, 电压是电路中任意两点而言的, 对参考点的选择, 在工程中, 通常以大地为参考点, 在电子线路中, 可以选择由多个元件汇集并与机壳相连的公共线为参考点, 习惯上称为地线。

2、电容器的充、放电的理解。

教材把直流电源, 通过开关控制向电容器充电、放电进行演示和分析, 总结其特点, 这容易让学生误认为电容器能通过直流电。要使电容器中有持续的电流通过, 只有在电容器的两端加上随时间变化的交变电流, 通过的电流为I=CΔU/Δt, 电容器的端电压ΔU变化越快, 通过极板的电流越大;反之, 则电流就越小。若是在直流电路中, 电压为恒定值, 通过电容器的电流就为0, 就认为电容器不能通过直流电。即称为电容器的“隔直通交”特性, 这个特性要让学生充分理解。

3、电压源短接和电流源的开路的状态分析。

这两个状态, 是一个实际电源允许在该状态下工作, 学生要通过分析认识到这两种情况, 通过电源内阻R0的电流均达到最大值 (电压源短接Isc=Uc/R0;电流源开路时Isc=Is) , 会造成电压源、电流源因过热而损坏。

4、学生电路计算能力的培养。

本章主要运用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完成电路电流、电压各点电位的计算, 其中零电位点的确定, 实际电流、电压方向的确定, 结点电流、回路电压方程的列出, 电压源、电流源的有关计算, 都是学生所必须掌握的电路计算基础知识, 为学生下一章《直流电路的分析》学习奠定基础。

5、结合数学知识分析特性曲线和状态分析。

在本章内容中, 针对线性电阻 (一次函数) 、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电容器的充、放电曲线 (指数函数) 、电压源和电流源以及实际的电源的外特性曲线 (一次函数) 等, 在分析时要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数学知识, 结合实际问题, 对这些规律加以认真的理解。

三、抓好技能训练, 形成学生实作能力

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电工测量与电工仪表 (直流电流

表、电压表及万用表) 的基础知识及万用表的工作原理, 初步掌握直流电流表、电压表及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电路的直流电流、电压和各点电位的测量技术。

2、电工仪表了解和使用, 学生练习重点是万用表。

万用表的表盘、转换开关、调零电阻、插孔的功能和作用, 以及量程的选取和读数, 检测时的注意事项等均要一一给学生演示和说明。

3、做好电位测量技术实作训练指导。

浅谈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 篇5

一、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掌握概念的关键,外延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催化剂”。譬如:讲授化学平衡概念,其定义的内涵包括:“一定条件、可逆反应,V正=V逆、反应混合物各组分含量不变”。这些条件缺一不可;外延则包括:“一切可逆的化学反应”。又如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内涵:“一度度温度,100g溶剂,达到溶解平衡、溶解溶质克数”;外延指:“一切在水中可溶解的物质”。因此,讲解概念,教者须首先明确概论的内涵与外延,循序渐进,再通过辅助手段或借助形象语言,从而达到正确、透彻、灵活、系统的讲授。

二、明确概念的使用前提。概念往往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都有其前提条件,在讲授时都要特别强调,否则,就不能由此而得出正确的判断,解题就容易出现错误。例如:可逆反应这个概念,须注意“在一定条件下”这个前提,否则就容易认为也是互为可逆的反应。再如气体的摩尔体积这个概念,须明确“在标准状况下”这个条件,不然就可能认为1摩尔气体的体积就是22.4升。由此可见,对于概念,要注意它使用的前提条件,适用范围如何。

三、注意概念的嚴密性与灵活性

讲授概念,既要注意严密性,又要注意灵活性,做到:“严而不死,活中从严”。如: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的讲解,按下表讲授,既严密、又灵活。

四、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加强对不同的易混淆的概念的对比。讲授概念,应尽量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加以讲解。这样既注意概念间的联系,又注意概念间的区别,既掌握共同特点,又掌握本质属性及个性,以免使学生对概念混淆不清,含糊其词。如:酸度与酸浓度,二者虽然都有浓度的含义,但酸度是指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即溶液中H+浓度,而酸浓度指酸溶液中溶质量的多少,即溶液的浓度。它们所陈述的对象不同,二者不能混淆。如0.1mol/L的盐酸0.1mol/L的醋酸两者的PH值是否相同?(不同)。用0.1mol/L的NaOH溶液中和所消耗的碱的体积数是否相同?(相同)。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所以,教学中要善于加强概念之间的对比,掌握知识的内部联系和区别,不致于在使用时混淆概念。

五、要灵活运用概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教学中随时都要贯彻的一条原则。而对于知识的灵活运用,正是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通过提问,讨论,习题或实验来达到,其中多数是通过习题而进行的。因此,在教学中配合一定量的精选习题,让学生用已理解的概念,对习题进行分析、思考,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进行判断、推理,不断巩固所学知识和接受新知识,提高学生的智能。

总之,要圆满完成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任务,必须重视科学学法和科学教法的巧妙配合,积极发现和不断探究概念教与学的规律,这是提高化学基本概念教学水平的重要措施。

关于数字出版概念的基本问题 篇6

数字出版产业已经有了较大发展,但是它仍然是一个新概念。“电子出版”“网络出版”是与“数字出版”内涵最接近的概念,其中“电子出版”出现最早、认可度较高。

(一)数字出版的产生

早期的数字化通信形式是摩尔斯电码,它的出现代表信息的数字化。数字出版的萌芽可以追溯到195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对利用计算机检索代码做文摘进行的可行性研究,这样的研究导致了“电子出版物的雏形”的出现。1961年,诞生了最早的数字出版物———《化学题录》,以磁带的形式出现。19世纪80年代初个人计算机的出现,人们开始使用软磁盘储存信息,我国第一部正式发行的电子出版物《国共两党关系通史》就是以软磁盘为载体的。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开始普及,由此网络出版逐渐兴盛起来。

20世纪到来,数字出版的形式逐渐多样化,各种技术不断进步,Kindle引领了电子书的市场,微博微信丰富了手机出版,手机APP的迅速发展也给数字出版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二)数字出版的概念

2010年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并且该意见指出目前数字出版产品形态主要包括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网络原创文学、网络教育出版物、网络地图、数字音乐、网络动漫、网络游戏、数据库出版物、手机出版物(彩信、彩铃、手机报纸、手机期刊、手机小说、手机游戏)等,这些形态几乎概括了我们日常所能见到的所有数字出版物,并且其中还包括了电子出版与网络出版。该概念主要从数字出版物的形态方面进行总结定义,强调对数字出版物的划分。

2010年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数字出版的定义与主流意见相对统一,与许多研究者对于数字出版的内涵界定是基本相符的,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徐丽芳认为“数字出版,就是指从编辑加工、制作生产到发行传播过程中的所有信息都以二进制代码的形式存储于光、磁、电等介质中,必须借助计算机或类似设备来使用和传递信息的出版”[1],该观点倾向于区别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在储存介质上的差异,认为二进制代码是数字出版的核心;谢新洲的观点也是如此,他认为“从编辑、制作到发行,所有信息都以统一的二进制代码的数字化形式存储于光、磁等介质中,信息的处理与传递必须借助计算机或类似设备来进行的一种出版形式”[2]。还有研究者更注重出版过程的数字化,张立认为“数字出版是指用数字化的技术从事的出版活动……广义上说,只要使用二进制这种技术手段对出版的任何环节进行的操作,都是数字出版的一部分。它包括原创作品的数字化、编辑加工的数字化、印刷复制的数字化、发行销售的数字化和阅读消费的数字化”[3]这里不只强调了二进制的储存介质,还强调了数字化的出版流程,所以传统出版里也有数字化的出版过程,数字出版的涵盖面积就包括了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

根据数字出版的产生及不同侧重点的定义,可以发现数字出版的概念是不断变化演进的,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数字出版的定义也会发生不同。在二进制产生之前,数字信号[4]是通信形式数字化,呈现出来的电报可以看成是数字化的出版物;二进制代码发明后,借助计算机人们将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信息记录下来,并将其呈现在磁带、软磁盘等物质载体上供人们使用,此时将信息从计算机转向这些物质载体就是数字出版的过程,此后又出现了不同的载体例如光盘;互联网普及后,大量信息及出版物可以通过网络直接传递给受众,这时数字出版更强调的是二进制代码的技术;在网络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出版的每一个流程几乎都会涉及数字化的操作,作者的稿件以二进制代码形式存在,印刷制版可以电脑直接输出,广义上来讲,这些存在二进制代码操作的出版物都是数字出版的方式。

综上所述,广义上讲现在的出版都是数字出版,数字出版是出版发展到今天的一种新的形式,但是为了方便与传统出版相区别,感受技术给出版带来的方便,我们把一些新兴的出版形式定义为数字出版,其产品为数字出版物。比较常见的新兴的数字出版物的类型有电子书(这里是指电子书阅读器与电子书的结合体)、手机出版物(包括APP、手机游戏、微博、微信等)、按需出版、数字游戏、网络作品、有声读物等。

此外,随着新的出版现象的出现,数字出版的外延还会不断扩大。例如,微信公众号“凯叔讲故事”,在最初只是通过语音及文字免费向读者提供内容,当积累了大量用户以后,该公众号将其内容集结出版,包含纸质的图书及配套的语音光盘,这种形式可以看做按需出版的一种,并且其出版物还有光盘也是数字出版物的一种;随后其在喜马拉雅上线,这是有声读物的一种形式;并且在百度视频等视频网络还可以看到“凯叔讲故事”的相关内容,数字出版已经向着全媒介发展,也可以说一种出版物的全媒介的发展可以看成一种数字出版。

二、数字出版、电子出版、网络出版概念的辨析

(一)电子出版

电子出版的概念也是不断演变的。最初电子出版是指出版生产过程计算机化,但是出版物的产品形式还是纸质载体;后来演变为产品载体的电子化,此时电子出版物的载体是封装型(单机型)的,包括磁盘、光盘、IC卡。随后把计算机网络上的出版划入到电子出版,其电子出版物形式叫做网络型。《大英百科全书》对电子出版的界定就是“计算机网络或磁盘上的出版。指以计算机可读的形式产生文献,并通过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载体如CD-ROM等发行”[5]。

(二)网络出版

2002年新闻出版总署和信息产业部联合出台的《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界定网络出版“是指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将自己创造或他人创造的作品经过选择和编辑加工,登载在互联网上或者通过互联网发送到用户端,供公共浏览、阅读、使用或者下载的在线传播行为”。目前对于网络出版还存在很大争议,有人认为网络出版本质和传统出版一样,只不过变现形式发生了变化,具有人机交互、及时更新、海量存储等特点,不同于网络信息传播;然而谢新洲则认为只要是通过互联网向大众传播信息的过程都可以叫网络出版,他把出版向传播学的领域扩展开来。

随着出版行业的发展,出版物形式多样化,网络上的信息在经过编辑加工处理以后也可以集结出版,网络出版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三)相关概念辨析

如前所述,电子出版、网络出版与数字出版是三个经常被混用的术语,但随着技术更新,一些电子出版的形式被淘汰,例如磁盘、磁带的几乎很少再使用,封装型电子出版物逐渐减少,剩余的网络型电子出版使得电子出版趋同于网络出版;网络出版又是以二进制代码的方式编辑和储存的,这与广义的数字出版概念是相同的。所以在出版行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数字出版物呈现出的主流形态使三者的定义界限变得模糊,并走向趋同,他们之间的区别基本存在于出现时间的不同、出版物形式有所不同等方面,并不能从本质上将他们完全分离开,且数字出版在技术的支持下外延间不断扩大。电子出版和网络出版某些形式的消失也使其剩余部分趋同于数字出版。

三、数字出版的未来发展

行业整体的趋势是细分再走向融合,出版行业也是如此。数字出版需要新型的技术支持,而出版行业大多数都是传统的出版社,即使拥有数字出版的想法和内容也无法追赶IT行业的技术,但是IT行业缺乏最基本的内容产品,这就促成了出版业与其他行业的合作。而行业边界模糊化会导致数字出版范围变大。例如虚拟现实技术常常用来制作电影、广告、游戏等,而现在他可以用在出版物的制作上,《看!恐龙》利用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 Reality,简称AR,基于虚拟现实的新技术),将立体动感的虚拟形象实时叠加到真实场景之上,简单说就是让图书变成3D的感觉,并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显示出来,增加阅读效果。本书的研发团队是大连新锐天地传媒有限公司,主要做新媒体技术的软件开发和硬件提供,而出版本书的是海豚出版社,并且他们在图书出版之前还在京东上进行了众筹。一系列的行业合作才造就了一个数字出版物的诞生,可见数字出版未来的发展前途是不可估量的。

数字出版是出版产业在技术进步、读者需求变化和产业融合下形成的新兴次级产业,属于出版产业,但是由于没有形成系统的产业准则以及进入门槛比较低,其他行业的企业竞相发展数字出版,这对出版业造成一定冲击。又加之数字出版拥有综合应用许多不断变化的技术和众多媒体形式的特性,对于缺乏技术研发的出版社有很大难度。所以出版产业要吸收不同行业的不同经验,积极进行行业间的合作,迎接数字出版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摘要:数字出版是出版产业在技术进步、读者需求变化和产业融合下形成的新兴次级产业,属于出版产业,但是由于没有形成系统的产业准则以及进入门槛比较低,其他行业的企业竞相发展数字出版,这对出版业造成一定冲击。又加之数字出版拥有综合应用许多不断变化的技术和众多媒体形式的特性,对于缺乏技术研发的出版社有很大难度。所以出版产业要吸收不同行业的不同经验,积极进行行业间的合作,迎接数字出版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数字出版,电子出版,网络出版,二进制代码,出版数字化

参考文献

[1]徐丽芳.数字出版:概念与形态[J].出版发行研究,2005(6):5-12

[2]谢新洲.数字出版技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2-13

旅游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 篇7

旅游市场是旅游市场营销工作中遇到的第一个概念。关于什么是旅游市场,国内外学者,已经主要从传统意义、经济学和营销学三个角度,给予了许多不同的定义,但笔者认为作为旅游市场营销中的市场,与这三者从概念到内容都有很大的不同,应当采取反向阐释的方法,即从我们需要研究的方向和想要的结果来理解,或许更能准确地描述和反映旅游市场的内涵与本质。据此,旅游市场的概念至少应当主要包括以下含义。

1.需求:包括现实和潜在的需求。旅游市场营销最终目的是满足旅游消费者需求,重点是潜在的需求,因为从消费心理学和旅游消费行为特点来分析,现实的需求是一种已经作了分析、思考和选择的需求,市场营销已经很难对其产生影响。这里要注意的是:(1)在做旅游市场营销时,应当把发现和刺激这种旅游需求转变为现实的消费行为作为工作最终目标。(2)旅游产品很难同时满足两种需求(现实和潜在),更不可能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所以必须集中精力于潜在消费市场某一特定的需求上,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细分市场和选择目标市场,应当针对不同潜在消费市场的不同需求,制定相应营销方案。

2.场所:包括有形和无形场所。旅游市场中的有形场所,主要包括订立契约(合同)场所,如旅行社门店、营业部、游客服务中心等;实施具体消费行为的场所,如景区、酒店,旅游购物商场等。现实中,很多理论和许多具体营销工作,一直把加强完善有形场所当作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如旅行社加快发展连锁化经营,建设大规模的游客服务中心等,这种做法非常值得商榷,因为旅游市场中的场所还包括无形场所,而且在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游客可以在任何一个有移动信号的角落,在任何一个时间完成旅游信息获取、产品价格咨询比较和旅游消费行为,这将会逐步从根本上改变人们旅游消费习惯、方式和整个旅游市场营销的游戏规则,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应当立即把如何围绕移动互联网,为旅游消费者创造一个更加便捷的消费方式和场所作为当前旅游市场营销工作的重点内容。

3.关系:是指所有的交换关系。旅游市场中的关系通常指的是一种在约定时间段和区域内使用关系的交换,而不是产权关系的交换(除具体的旅游商品外),这是旅游市场和其他市场最本质的不同,也是旅游市场概念的核心。应当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这一点,进而在开发和设计旅游产品时,把如何推动这种使用权关系交换的实现,放在首位,在包装和宣传旅游产品时,着重突出其使用价值。

根据上述分析,简要地说,旅游市场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为满足现实和潜在的需求,通过有形和无形的场所,实现的一种交换关系的总和。

当前的旅游市场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全球性。表现在两个方面:(1)全球化的旅游需求。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民航、铁路、海运三大国际交通的发展,世界的距离正变得越来越近,国际旅游市场迅速增长,国际旅游消费者涌动在全球各个角落,生疏和隔离感正在消失。仅2013年中国的入境游客就超过1亿人次,出境游客接近1亿人次。(2)全球化的旅游供给。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在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供给要素已经遍布海洋、陆地、森林和山丘,甚至沙漠、雪山和海底,以酒店、航空公司,主题公园(乐园)为代表的供给要素,早已实现世界范围内的布局和供给。这向所有旅游市场营销者提出了两个方面要求:其一是必须及时和比较全面了解国际旅游市场发展的趋势、规律和特点,做比较准确的研判;其二是立足自身实际条件,着眼国际旅游市场需求和要求,设计、打造和宣传国际化的产品和服务。

二是移动性。通常旅游者与旅游产品的生产地(供应地)有一定的距离。旅游消费一般伴随着旅游者地理位移,购买旅游产品的也一般非当地居民。这是旅游市场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也为旅游市场营销设定了几个重要的前置性原则:(1)地理位置和交通状况是开发旅游市场必须首先考虑的因素。从对浙江的乌镇、横店10个重点景区调研显示,地理位置和交通状况占影响景区客流量因素比重超过50%。因此,不是所有旅游资源都可以做成旅游产品,更不是所有目的地和产品都能推向全国、国际市场。(2)在做市场营销时,要特别注重努力从散客和组团两个层面设计和打通从目标市场到旅游目的地便捷通道。

三是波动性。笔者认为旅游市场的发展具有双重特性,一方面,容易受法律政策,经济发展,政治局势,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是个相对敏感和脆弱的市场,如2013北京雾霾事件对华北旅游市场的冲击,因2013年开展中俄旅游年而迅速升温的中俄旅游市场。另一方面,它有其内在坚定的小波浪型发展规律,平稳向上发展的趋势不会轻易改变。这里至少有三点启示:(1)应当加强对大环境的了解和分析,尤其是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三个方面,及时发现其变化给旅游市场带来的影响,提前研判,及时应对。(2) 应当想方设法实现客源市场在时间和阶段内的平衡,防止季节性的大起大落对整体旅游市场造面负面的影响。(3)应当保持营销战略和策略的持续性,一个旅游消费市场的培育至少需要3年才能基本成势,还要考虑各种外来因素的迟滞。因此,不要轻易改变策略,更不要轻易改换既定的目标市场。

四是竞争性。这点在当前体现得特别明显,主要为:(1)旅游投资和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在旅游业发展的宏观环境不断优化的大背景下,国有、民间和外商资本正在迅速涌入旅游业,带动了人才、智力,理念、模式、方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全面提升和竞争。(2)旅游经营者对旅游资源的争夺,从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到社会资源,只要是可能吸引游客的资源,都在被经营者争夺。(3)旅游业态种类不断丰富和内容的不断拓展。除传统观光、度假业态外,工、农、林业、体育、文化、养生、科技等业态全面兴起。旅游市场的竞争从主体、到内容乃至方式在不断聚变。(4)从总体上来看,目前国内大部分旅游产品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理念落后,投入不足,人才缺乏,品牌意识淡薄,开发组织的系统性严密性不足。旅游产品的结构呈橄榄球形,低端产品逐步退出,高端产品稀少,中端产品不仅数量庞大,而且近亲繁殖盛行,同质化严重,导致竞争越来越激烈。

二、旅游市场营销

要知道什么是旅游市场营销,就要了解什么是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一词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韦尔达、巴特勒和威尼斯在20世纪初期提出,并逐步形成学科,近百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营销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传统市场营销学演变为现代市场营销学,其应用从赢利组织扩展到非赢利组织,从国内扩展到国外。当今,市场营销学已成为同企业管理相结合,并同经济学、行为科学、人类学、数学等学科相结合的应用边缘管理学科。当下的市场营销,主要有三种不同角度的定义,分别是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强调关系的:市场营销是在创造、沟通、传播和交换产品中,为顾客、客户、合作伙伴以及整个社会带来价值的一系列活动、过程和体系。菲利普·科特勒强调价值导向的:市场营销是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产品和价值,并同别人自由交换产品和价值,来获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格隆罗斯强调目的的:市场营销就是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旨在满足消费需要、实现企业目标的商务活动过程,包括市场调研、选择目标市场、产品开发、产品促销等一系列与市场有关的企业业务经营活动。

旅游市场营销是市场营销在旅游业的具体运用,从旅游业的特点出发,笔者更倾向于用格隆罗斯强调目的的市场营销相关理论,来推导和定义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市场营销是一个主体为了谋求长期的生存与发展,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对旅游市场所作出的具有长期性、全局性的计划与谋略,对旅游产品的构思、定价、促销、分销的计划和执行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在满足旅游消费者需求同时实现旅游企业经营目标。

对此,还可以从四个方面作进一步的理解:

1.一种经营的思想和理念。它承认和接受以消费者为中心,以旅游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力求通过提供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使游客满意,从而实现旅游企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

2.显示了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即组织和指导企业的整体活动,包括分析、计划、执行、反馈和控制,更多的是体现了旅游经济个性的功能,对营销资源的管理。在营销计划中,营销者必须进行目标市场定位。在营销策略中,企业或组织必须进行市场开发、产品设计、价格制定、分销渠道的选择、信息沟通和宣传销售等各项决策。

3.表明了一个非常广的范围。主要是主客体广泛,主体包括所有旅游组织(政府、企业和其他组织),客体包括对有形事物的营销和无形劳务的营销。当前旅游营销的内容一般包括商品、服务、事件、体验、使用权、信息、创意、人物和场所等方面。同时,这一定义还表明当下旅游市场营销活动,已经从一个流通领域扩大到产前、生产、流通和售后全领域,从单一的形象宣传和产品推销扩大到旅游企业的综合循环的各个领域。

4.意味着一种交换。即旅游市场营销的职能,发生了改变,当下的旅游市场,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市场营销者,其职责已经从宣传形象和推销产品的职能,转变为以推动交换关系实现的职能。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交换并不是完全由货币或者实物的形式表现。

试论基本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篇8

教学过程中常听学生反映, 高中物理最难学, 上课时能听懂, 下课后不会做题。究其原因之一, 是对物理概念和规律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他们自以为弄清楚了, 其实是似懂非懂, 特别是容易混淆的概念, 更是说不清, 道不明。因此, 为了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必须重视对物理基本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新教材正是在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让学生以观察实验为基础, 通过科学抽象, 进一步抓住本质, 找出规律, 提出理论, 从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得出正确概念和规律。物理概念是集中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是物理知识的大门, 正确形成物理概念是掌握和应用物理规律的桥梁, 对物理概念不清楚, 只凭主观猜想, 就可能得出一系列错误结论。如对力的概念不清楚, 就会得出“力是产生和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力越大, 速度越大”等错误结论。那么, 怎样对学生进行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呢?

首先, 要认识物理概念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物理概念不是人的头脑中固有的, 而是从物理现象中总结出来的。生动具体的直观是物理概念产生的基础, 通过科学抽象, 通过现象抓本质是形成概念的关键;在一定意义上讲, 物理概念又是构成物理规律的重要因素, 而物理规律则是物理概念的联系和发展。因此, 要讲清物理概念, 就要打好基础, 抓住重点, 并在总结规律中深化。例如:在高一物理中讲“弹力”的概念时, 先通过举例和演示实验, 让学生观察一些典型的弹力作用的现象, 增加感性认识, 这是基础;再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 从各个物理现象中抽象出共同的特性和本质属性, 从而建立起“弹力”的概念。

在物理基本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中, 正确地进行科学抽象是关键的一环。观察同一个物理现象, 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结论。这是因为在每一个物理现象中, 存在着多种因素的影响, 有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 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 明显因素和隐蔽因素等等。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又有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交织在一起, 如果忽视隐因素的影响, 又受到非本质联系的迷惑和干扰, 就把握不住抽象思维的正确方向, 就要得出错误结论。这是概念不清的根源所在。例如, 原来运动的物体, 在动力停止作用后, 还要继续运动一段路程才停下来, 这是人所共知的现象, 这里面的本质联系是“动力停止作用后还能继续运动”, 由此可以说明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即惯性。但也有非本质的联系, 就是“动力停止作用后, 物体总要停下来”, 物体停下来的原因是什么呢?物体停止运动的直接原因不是撤销动力的结果, 而是由于一种隐因素影响造成的, 即物体受到的摩擦阻力。正是由于这种隐因素容易被人忽略, 就使非本质联系干扰了抽象思维, 从而得出错误结论:“物体不受外力, 就要停止运动”或者“力是产生和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这正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曾在人类历史上统治了两千多年。直到十七世纪, 意大利物理学家伽俐略用实验和思维相结合的方法, 创造性地设计“理想斜面”实验, 注意分析和排除隐因素的影响, 正确进行科学抽象, 才得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结论, 彻底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为牛顿运动第一定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其次, 在教学中应讲清物理概念的必要性、科学性和深刻性, 处理好概念的严密性和阶段性的关系。“物理难, 难过概念关”, 这正是人们对物理教学的概括。有人想, 为什么要讲那么多概念呢?少讲或不讲概念行不行?这正说明对引入概念的必要性认识不足。概念是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 在自然界, 物理现象千变万化, 错综复杂, 人们要认识解释、改造和利用自然, 就必须用各种概念来描述物理现象, 揭示其本质, 寻求其规律。这就是说, 物理概念是人们对物理现象的认识在一定阶段上的总结, 没有概念, 就没有理性认识, 也就没有物理学, 人类只能停留在必然王国阶段。因此, 在物理教学中, 每当一个新概念出现时, 一定要做好引入介绍, 讲清引入此概念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例如, 力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 在引入力的概念时, 可先从“力气”这一生活概念讲起, 再通过推、拉、提、压、支、举、摩擦、吸、斥等具体事例, 说明物体间的作用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为了描述这类现象的共同特征, 就要引入力的概念。

概念的科学性, 是指对于抽象出来的本质属性表达准确、讲解正确、论证确切。例如, 对于力的概念, 一定要强调两点:一是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每一个力都有施力体和受力体, 这就是力的物质性;二是力总是成对出现的, 存在于两个物体之间, 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这就是力的相互性。总而言之,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概念的深刻性是指能正确理解其物理意义, 特别是在用数学公式表达物理概念时, 绝不可用纯数学观点来看待, 不能把描述物理过程的量 (即物理量) 简单地看成数, 而必须掌握它的物理意义。例如,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 速度的概念可用公式表示, 叫做定义式, 绝不能认为速度V跟位移s成正比, 跟时间t成反比, 它表示“在匀速直线运动中, 速度在数值上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位移”。这句话就说明了速度的物理意义。其实,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 速度是个恒量, 它既与路程无关, 也与时间无关, 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有些物理量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数学表达式, 弄清它们的区别是十分必要的。例如, 电阻可以用公式表示, 它反映了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一种性质, 叫定义式;也可用公式表示, 它表明了导体的电阻与其决定因素的关系, 叫做决定式, 对这两类公式必须从物理意义上加以区别。

此外, 还要处理好物理概念的严密性和阶段性的关系, 既不能一味追求概念的严密性, 想一下子就把概念讲深、讲全、讲彻底, 超出教学大纲的要求;也不能片面强调阶段性而忽视其相对严密性。同一个物理概念, 在初中要讲得粗浅一些, 到高中再扩大和加深, 但是浅是深的基础, 深是浅的发展;粗是细的根本, 细是粗的延伸, 二者皆有一定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在教学中, 粗中要有细, 不能失去科学性;深得要适宜, 不能违背可接受性。初中物理讲速度的概念, 先讲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用表示, 后讲变速直线运动 (当然是单向运动) 的平均速度, 用表示, 都是用路程与时间之比来定义的。到高中则明确提出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 都用位移和时间之比定义, 并且明确指出速度是矢量。但是二者并不矛盾, 因为在单向直线运动中, 路程和位移的数值相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 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也相等。

再次, 要注意概念教学的思想性和启发性。在物理概念的形成和应用过程中, 都包含着辩证唯物主义的丰富内容, 应当把思想教育和知识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例如, 讲“惯性、摩擦”等概念时, 通过对这些现象利弊的分析, 可以加深学生对“事物的两重性”的理解。

保健养猪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原理 篇9

动物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时刻会受到各种致病因子的攻击,而动物机体也每时每刻在调动机体抗病机制抵抗、攻击,使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因此,动物绝对健康的是少数,大多处于疾病状态。当致病因子的攻击力不变,亚健康状态才转化为疾病状态,所以动物保健防病的总原则是扶正祛邪。扶正就是保持或增强机体本身的抗病能力,我们又称为主动性保健。祛邪就是减少或消除各种致病因素,我们又称为被动保健,如搞好环境卫生、消毒、保持猪舍通风、供给充足饮水和适当的添加药物。

2 保健养猪的概念

保健养猪就是通过减少或消除各种致病因素,保持和提高动物机体本身的特导性和非特导性抗病能力,以达到保健防病和增加效益的养猪新方法。

3 养猪生产的瓶颈-HACCP

近年来,全世界的养猪事业发展很快,饲养周期大大缩短,先进水平平均达到165日龄出栏。但是目前的养猪生产中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HACCP),使猪饲养期延长,效益下降。重点是以下因素:免疫应激、母猪生产繁殖应激、出生关的黄痢问题、补料关的白痢问题、断奶关的断奶应激、保育关的仔猪营养应激、氨慢性中毒和呼吸道综合征、免疫力低下和圆环病毒等问题;贩运仔猪腹泻综合症;各种因素特别是霉菌毒素造成的免疫抑制,机体抗病力下降,使临床上常见的30多种疾病如气喘病、流感、附红体等发病率增高;被动保健不当等因素。

免疫应激平均使饲养周期延长3-5天,成本增加10-20元/头;母猪生产繁殖应激致使母猪的繁殖力低;仔猪初生重小,25-28日龄断奶重6-7.5kg,使饲养期平均延长10天,直接成本增加10-50元/头,间接效益下降80-200元/头;黄痢主要影响仔猪的成活率,成本增加10-20元/头;白痢平均影响2-5天,成本增加10-20元/头;断奶应激延长饲养期5天以上,成本增加10-20元/头;仔猪营养应激、氨慢性中毒和呼吸道综合征、免疫力低下和圆环病毒感染延长饲养期5天以上,成本增加10-20元/头;贩运仔猪腹泻综合症使贩运仔猪饲养周期延长30天以上,成本增加50-100元/头;各种因素特别是霉菌毒素造成的免疫抑制,机体抗病力下降,使临床上常见的30多种疾病如气喘病、流感、附红体等发病率增高,平均延长饲养期5-10天以上,成本增加10-30元/头;被动保健不当,延长饲养期5-10天。

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 篇10

[摘要]随着旅游信息化的升级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兴起,智慧旅游成为我国各地旅游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但由于尚处于初级阶段,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体系尚未建立或未达成一致,不能有效指导实践。这将会造成智慧旅游信息系统或工程建设的混乱、信息孤岛以及因工程建设失误而造成的巨大资源浪费。基于此,文章在回溯智慧旅游的起源及发展条件和现有概念评述的基础上,提出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在此概念的理念下,提出了智慧旅游的能力(capabilities)、智慧旅游的属性(attributes)以及智慧旅游的应用(applications)三个层面构成的CAA框架体系。该框架重点阐述了智慧旅游区别于传统旅游信息系统的四大核心技术,以及智慧旅游针对旅游者、居民、政府、企业四大应用对象的价值供给。文章主要贡献在于:(1)在历史回溯和评述基础上,厘清了智慧旅游的概念;(2)提出了CAA三层次的智慧旅游构架体系;(3)提出了智慧旅游的四大核心技术是物联网、移动通信、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技术;(4)阐述了基于多利益主体的智慧旅游价值供给。

[关键词]智慧旅游;CAA框架体系;核心技术;价值供给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2)05—0066—08

1

智慧旅游的起源及发展条件

1.1

智慧旅游的起源

智慧旅游来源于“智慧地球(smarter Planet)”及其在中国实践的“智慧城市(smarter Cities)”。2008年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IBM)首先提出了“智慧地球”概念,指出智慧地球的核心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政府、公司和人们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从理念到实际、落地城市的举措。IBM认为,21世纪的“智慧城市”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该定义的实质是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我国专家对“智慧城市”有自己的解读。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认为,智慧城市就是一个网络城市,物联网是智慧城市的重要标志;两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形象的说法是:数字城市+物联网=智慧城市。新加坡提出2015年建成“智慧国”的计划,台北市提出建设智慧台北的发展战略,上海、深圳、南京、武汉、成都、杭州、宁波、佛山、昆山等城市相继推出了“智慧城市”的发展战略。IBM的“智慧城市”理念把城市本身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城市中的市民、交通、能源、商业、通信、水资源构成了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形成一个普遍联系、相互促进、彼此影响的整体。

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精神指引下,旅游业开始寻求以信息技术为纽带的旅游产业体系与服务管理模式重构方式,以实现旅游业建设成为现代服务业的质的跨越。受智慧城市的理念及其在我国建设与发展的启发,“智慧旅游”应运而生。从城市角度,“智慧旅游”可视作智慧城市信息网络和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实现“智慧旅游”的某些功能可借助或共享智慧城市的已有成果。因“智慧旅游”是一项侧重公共管理与服务的惠民工程,将“智慧旅游”在城市视角下纳入智慧城市有助于明确建设主体并集约资源。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旅游者与城市居民的特性与需求差异,“智慧旅游”与智慧城市体系下的“旅游”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旅游并不仅发生在城市,前者要比后者具有更广泛的内涵。

1.2智慧旅游的发展条件

智慧旅游概念源于智慧地球与智慧城市,但其发展的推动力依托以下六个方面:(1)全球信息化浪潮促进了旅游产业的信息化进程;(2)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尤其是旅游业被国务院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以来,旅游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引导旅游消费、提升旅游产业素质的关键环节;(3)物联网/泛在网、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与发展具备了促成智慧旅游建设的技术支撑;(4)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水平逐渐提升促进了旅游者的信息手段应用能力,使智能化的变革具有广泛的用户基础;(5)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提供了智慧旅游的应用载体;(6)最为重要的是,随着旅游者增加和对旅游体验的深入需求,旅游者对信息服务的需求在逐渐增加,尤其旅游是在开放性的、不同空间之间的流动,旅游过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实时实地、随时随地获取信息是提高旅游体验质量的重要方式,也昭示了智慧旅游建设的强大市场需求。智慧化是社会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的又一次突破。智慧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的一次深刻变革。

2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

2.1

智慧旅游概念评述

尽管我国许多地方已在尝试进行智慧旅游的建设,但相关的智慧旅游研究文献却较为少见,对智慧旅游的概念没有统一的、标准的、科学的定义,缺乏理论支撑。目前学者对于智慧旅游的概念总体上不及智慧城市概念阐述深入与完整,也体现了智慧旅游研究处于初始阶段(表1)。

综观表1所列的各种智慧旅游概念,主要存在四点不足之处:(1)核心技术不明确或技术体系框架不清晰,将不同层面的技术平行罗列,逻辑体系不严谨;(2)核心技术的概念陈述、理解以及解读不准确,智慧旅游的非学术性和非专业性的表述会造成理论知识体系的混乱;(3)应用主体不明确或不全面,使智慧旅游的受益范围缩小,且应用价值论述不充分,也使得智慧旅游的应用机制难以真正构建;(4)不区分公益性与营利性,造成建设主体与运营主体不明,影響与制约智慧旅游的推广应用,以及商业模式的混乱,建设与运营的主体缺位和错位。

2.2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

笔者认为,智慧旅游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也称信息通信技术,ICT),为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提供高品质、高满意度服务,而实现旅游资源及社会资源的共享与有效利用的系统化、集约化的管理变革。从内涵来看,智慧旅游的本质是指包括信息通信技术在内的智能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是以提升旅游服务、改善旅游体验、创新旅游管理、优化旅游资源利用为目标,增强旅游企业竞争力、提高旅游行业管理水平、扩大行业规模的现代化工程。智慧旅游是智慧地球及智慧城市的一部分。

智慧旅游与旅游信息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旅游信息化狭义上讲是旅游信息的数字化,即把旅游信息通过信息技术进行采集、处理、转换,能够用文字、数字、图形、声音、动画等来存储、传输、应用的内容或特征;广义上讲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旅游产业链进行深层次重构,即对旅游产业链的组成要素进行重新分配、组合、加工、传播、销售,以促进传统旅游业向现代旅游业的转化,加快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因此,信息化与旅游信息化既是过程也是结果,过程的理解侧重于实现信息化的过程,而结果则侧重于“信息化了”的结果。然而,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在实践中更侧重于是一个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行的过程。智慧旅游则可理解为旅游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其并不是旅游电子政务、旅游电子商务、数字化景区等用“智慧化”概念的重新包装,而是要能够解决旅游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满足旅游发展中的新需求,实现旅游发展中的新思路以及新理念。为此,智慧旅游的建设目的集中于三个方面:(1)满足海量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日渐兴盛的散客市场使得自助游和散客游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出游方式。据不完全统计,北京旅游的散客占到游客总数的91%①。未来散客的市场份额将不断扩大,因此更加便利快捷的智能化、个性化、信息化的服务需求量将不断扩大。(2)实现旅游公共服务与公共管理的无缝整合。随着电子政务向构建服务型政府方向发展,旅游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应是海量信息的充分利用、交流与共享,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服务与管理流程的无缝整合,实现服务与管理决策的科学、合理。(3)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旅游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在智慧旅游的建设过程中如何吸引旅游中小企业加快信息化进程是目前各智慧旅游试点省市在实践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基于云计算的智慧旅游平台能够向中小旅游企业提供服务,为其节省信息化建设投资与运营成本,是旅游中小企业进行智慧旅游集约化建设的最佳方式。

2.3智慧旅游的核心技术

信息通信技术是智慧旅游所引发的旅游变革的基础。大部分观点认为,智慧旅游基于云计算和物联网、互联网。黄超等…认为,智慧旅游技术层包括信息技术(RFID技术、空间定位技术、SOA技术、SaaS技术、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Web 2.0技术、三网融合技术)、3G移动通讯技术、传感技术等。刘军林等认为,智慧旅游技术支撑是云计算、物联网、高速无线通信技术、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技术等。已有论述一方面混淆了信息技术的层次,将位于技术体系不同层面的技术以及技术大类与其子类平行罗列,造成概念上以及技术应用上的混乱;另一方面未明晰智慧旅游区别于数字旅游以及其他传统信息系统的特有核心技术。本文认为,智慧旅游区别于一般信息系统或工程的核心技术,是云计算、物联网、移动终端通信以及人工智能四大技术的集大成者,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创新和应用创新。

2.4智慧旅游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严格来说,国外并无“智慧旅游”这一专业术语,“智慧城市”其实只是IBM公司推出的一个商业计划和项目。笔者在线查阅了国外各大学术文献数据库200多篇与旅游信息化相关论文,也未发现有“智慧旅游”这一概念。但国外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旅游业的研究和实践开展得比国内早,如欧盟早在2001年的“创建用户友好的个性化移动旅游服务”项目;韩国旅游局的“移動旅游信息服务项目”;日本NTT DoCoMo公司的“i—mode”手机服务项目。

我国国家旅游局将“智慧旅游”写入了“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中,并对“智慧旅游城市”试点工作进行了部署,确定了江苏镇江为“国家智慧旅游服务中心”。从2010年始,南京、苏州、扬州、温州、北京纷纷宣布了建设“智慧旅游城市”的发展战略,有条件城市则率先开展了智慧旅游的建设,至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如上海市面向旅游者提供的基于智能手机终端的“智能导游”,涵盖导游、导航、导览等服务;北京市采用基于二维码的物联网技术,向旅游者提供一种线上、线下融合的“景区电子门票”服务等。同时,智慧旅游也受到国内学界的关注,东南大学搭建了多学科交叉、科学研究与应用融合的智慧旅游实验平台。

3智慧旅游的CAA框架体系

智慧旅游建设的首要关键问题是如何明确开发主体、应用主体以及运营主体。这一问题不解决,智慧旅游的建设与发展将无法进入良性循环。针对这一关键问题,智慧旅游首先需要构建一种能够梳理上述问题的框架模型。笔者认为应构建由智慧旅游的能力(capabilities)、智慧旅游的属性(attributes)以及智慧旅游的应用(applications)三个层面构成的CAA框架体系(图1)。

能力(capabilities)是指智慧旅游所具有的先进信息技术能力,属性(attributes)是指智慧旅游的应用是公益性的还是营利性的,应用(applications)是指智慧旅游能够向应用各方利益主体提供的具体功能。公益性指智慧旅游的应用由政府或第三方组织提供,以公共管理与服务为目的,具有非营利性。营利性应用由市场化机制来决定服务提供商。智慧旅游的属性能够决定其开发主体、应用主体以及运营主体。智慧旅游的CAA框架体系的内涵可归结为以下三点:(1)以智慧旅游目的地的概念来明确应用主体。因此,除了一般智慧旅游所涵盖的旅游者、政府、企业之外,还包含了目的地居民,即智慧旅游面向涵盖了景区、城市(街区、社区等)、区域性旅游目的地概念;(2)公益和营利属性是信息技术能力和应用的连接层,即纵向可建立起基于某种(某些)信息技术能力,具有公益或营利性质的,面向某个(某些)应用主体的智慧旅游解决方案;(3)公益性智慧旅游和营利性智慧旅游的各种应用以及两者之间具有某种程度的兼容性和连通性,可最大程度地避免信息孤岛和填补信息鸿沟。

基于CAA框架体系,可进一步定义智慧旅游的核心能力与应用模型。

3.1

智慧旅游的核心能力

智慧旅游作为信息技术带来的一种革新,其概念与内涵离不开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云计算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是智慧旅游的关键技术,称为智慧旅游的核心能力,指智慧旅游具有的核心技能,基于这些核心技能,智慧旅游能够向应用对象(3.2.1)提供各种价值供给(3.2.2)。这四大核心能力充分体现了智慧旅游对于旅游资源及社会资源的共享与有效利用的能力,这是智慧旅游的核心标志,也有别与前一代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应用。

智慧旅游的四大核心能力不是孤立与分散的,而是相互关联并有机集成的,从而形成了智慧旅游的总体技术框架,称为核心能力框架(图2)。

从信息角度来看,物联网(移动通信网、移动互联网、传统互联网)是信息获取、交换以及共享的渠道;云计算是信息的网络应用方式;人工智能是信息处理、分析以及推理的方法;移动智能终端是应用对象与信息交互的方式,是信息的表现载体。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旅游的核心能力将不断扩充与发展。

3.1.1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是智慧旅游的核心网络。物联网实现了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的互联(国际电信联盟,ITU)。从定义上讲,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GPS)、激光扫描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物品与网络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智慧旅游中的物联网可以理解为互联网旅游应用的扩展以及泛在网的旅游应用形式。如果称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旅游应用为“线上旅游”,那么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旅游应用则可称为同时涵盖“线上”与“线下”的“线上线下旅游”。物联网技术突破了互联网应用的“在线”局限,而这种突破是适应旅游者的移动以及非在线特征的。泛在网是指无所不在的网络,即基于个人和社会的需求,利用现有的和新的网络技术,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无所不在的按需进行的信息获取、传递、存储、认知、决策及使用等的综合服务网络体系。基于物联网的旅游应用的“线上”、“线下”融合体现了泛在网“无所不在”的本质特征,而这种本质也是适应旅游者的动态与移动特征的。

3.1.2移动通信技术

移动通信是物与物通信模式中的一种,主要是指移动设备之间以及移动设备与固定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以实现设备的实时数据在系统之间、远程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因此,移动通信可理解为物联网的一种物与物连接方式,是支撑智慧旅游物联网的核心基础设施。

移动通信技术作为物联网的一种连接方式之所以被特别提出,是因为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发展与普及,移动通信技术使得信息技术的旅游应用从以个人计算机为中心向以携带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的“人”——旅游者为中心发展,体现了以散客为服务对象的信息技术应用方向。个人计算机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连接,通过互联网技术繁荣各种旅游应用;而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基于移动通信技术连接,通过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繁荣各种旅游应用。移动通信技术自诞生以来迅猛发展,已经从第一代发展至第三代,并正在向第四代前进,第四代也被称为新一代、超三代。智慧旅游中的移动通信技术为旅游者提供丰富的高质量服务,如全程(游前、在途、游后)信息服务、无所不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的移动接入服务、多样化的用户终端(个性化以及语音、触觉、视觉等多方式人机交互)以及智能服务(智能移动代理,Internet Agent)等。智慧旅游的移动通信技术应用将极大改善旅游者的旅游体验与游憩质量,提升旅游目的地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使旅游管理与服务将向着更加精细以及高质量方向推进。移动通信技术在智慧旅游中体现的是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提供高品质、高满意度服务的智慧。

3.1.3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是一种网络应用模式,计算机终端、移动终端等终端使用者不需了解技术细节或相关专业知识,只需关注自己需要什么样的资源以及如何通过网络来得到相应服务,其目的是解决互联网发展所带来的巨量数据存储与处理问题。云计算的核心思想是计算、信息等资源的有效分配。

云计算技术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用来构造应用程序的系统平台,其地位相当于个人计算机上的操作系统,称为云计算平台(简称云平台);另一方面描述了建立在这种平台之上的云计算应用(简称云应用)。云计算平台可按需动态部署、配置、重新配置以及取消部署服务器;这些服务器可以是物理的或者虚拟的。云计算应用指一种可以扩展至通过互联网访问的应用程序,其使用大规模的数据中心以及功能强劲的服务器来运行网络应用程序与网络服务,使得任何用户通过适当的互联网接入设备与标准的浏览器就能够访问云计算应用。

智慧旅游的云计算建设须同时包含云计算平台与云计算应用。目前,智慧旅游实践中经常混淆了云计算平台与云计算应用两个概念,如“旅游云”、“旅游云计算”、“旅游云计算平台”等。实际上,云平台具有某种程度的具体应用无关性,因此智慧旅游的云计算技术的应用研究应侧重于云计算应用,如研究如何将大量、甚至海量的旅游信息进行整合并存放于数据中心,如何构建可供旅游者、旅游组织(企业、公共管理与服务等)获取、存储、处理、交换、查询、分析、利用的各种旅游應用(信息查询、网上预订、支付等)。从某种程度上讲,云计算技术在智慧旅游中体现的是旅游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共享与充分利用以及一种资源优化的集约性智慧。

3.1.4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研究如何应用计算机的软硬件来模拟人类某些智能行为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涉及知识表示、自动推理和搜索方法、机器学习和知识获取、知识处理系统、自然语言理解、计算机视觉、智能机器人、自动程序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内容。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决策系统、控制系统以及仿真系统中。

智慧旅游包含了以物联网与移动通信为核心的先进计算机软硬件以及通信技术,也包含了以云计算为核心的计算与信息资源的合理及有效分配技术;但是,如何充分利用智慧旅游不断采集、存储及处理的大量甚至海量数据信息,使其能够在旅游服务及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关系智慧旅游成败的关键问题。人工智能就是智慧旅游用来有效处理与使用数据、信息与知识,利用计算机推理技术进行决策支持并解决问题的关键技术。在旅游研究领域,人工智能更多地被用于旅游需求预测中;而人工智能在智慧旅游中的作用不仅在于此,还包含游憩质量评价、旅游服务质量评价、旅游突发事件预警、旅游影响感知研究等诸多领域。如果将物联网、云计算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看成智慧旅游的构架技术,那么人工智能就是智慧旅游的内核技术。

3.2智慧旅游的应用模型

3.2.1智慧旅游的应用对象

智慧旅游的应用模型是智慧旅游具有实际意义的基础。本文从识别智慧旅游信息系统的应用对象及其相互关系人手,围绕应用对象本身及其之间的交互对智慧旅游的需求来构建智慧旅游的应用模型(图3)。

智慧旅游的四大应用对象为:以政府为代表的旅游公共管理与服务部门、旅游者、旅游企业以及目的地居民。与传统信息技术应用面向政府、企业与旅游者三大主体不同,智慧旅游将目的地居民纳入应用对象,即智慧旅游在智慧城市外延下,不仅能够为旅游者提供服务,还能够使旅游管理、服务与目的地的整体发展相融合,使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和谐相处。

智慧旅游面向这四大应用主体构建应用系统,既需要满足应用主体自身的需求,也需要满足应用主体之间的交互需求。例如,对于旅游者,智慧旅游既面向旅游者自身(T)及其之间(T2T)的需求,又面向旅游者与政府之间(T2G)、旅游者与企业之间(T2E)以及旅游与目的地居民之间(T2R)的交互需求。

3.2.2基于多利益主体的价值供给

智慧旅游依托物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云计算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四大关键技术,通过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方式,可以将旅游过程中的物理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连接起来,成为新一代的智慧化基础设施,使旅游业涉及的不同部门和系统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更合理地利用资源,做出最好的旅游活动和管理决策及时预测和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由于智慧旅游面向旅游者、企业、政府和居民,因此,其应用给不同的利益主体提供不同的价值。这些价值供给体现在智慧旅游的信息应用层面(图4)。

对游客而言,智慧旅游可以让其获取旅游全域/全流程的信息服务,实现出游前的信息查询、合理线路设计、旅游预订、智能导览、门票及优惠券获取、紧急救援、投保理赔等价值。对企业而言,可以获取旅游电子商务、营销、满意度调查、行为追踪、数据统计及挖掘等价值。对政府而言,可以获取行业市场监管、旅游信息与其他公共服务信息共享与协同运作、旅游目的地营销等价值,实现指挥决策、实时反应、协调运作,政府可以更合理地利用资源、做出最优的城市发展和管理决策,及时预测和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形成产业发展与社会管理的新模式。对居民而言,可以享受交通、游憩、休闲等多种系统信息共享的价值。

4结论及建议

中国的旅游信息化建设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专业化阶段,这个阶段景区和管理部门建立自己的网站;第二阶段是建设数字旅游和数字景区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已经实现了一些分布式的数据集成管理功能,并建立了一定的数据共享和服务机制;第三个阶段就是智慧旅游的阶段,是智能化的阶段。目前的智慧旅游阶段必然带来整个产业的全面革新。随着旅游业产业地位的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浪潮的推动,游客个性化需求的日益强烈,尤其是随着旅游市场结构变化和旅游者行为方式变化,游客对信息服务的诉求大幅提升,智慧旅游未来将在游客定制化服务、旅游企业业务流程再造与行业监管、公共信息与信息的整合与共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智慧旅游发展的强勁势头下,旅游研究者与实践者需要对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理论支撑到实践方案进行深入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推动与引导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目前的紧迫任务来看,建议政府从六个方面来推动与引导智慧旅游的研究与实践:

(1)鼓励和扶持智慧旅游相关基础与支撑理论的科学研究;

(2)主导智慧旅游的相关标准化研究与标准制定;

(3)构建智慧旅游的评价体系;

(4)重点面向中小企业(SMES)构建云应用服务的同时,积极引导中小企业积极参与、投入智慧旅游的建设与发展;

(5)及时总结、分析试点省市开发、建设以及运营模式,并因地制宜地进行推广实施;

掌握基本概念是学好几何的开始 篇11

一、线段的轴对称性

1.线段是轴对称图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例1如图1,若该小船从点A航行到点B的过程中先要到达岸边l的点P处补给后,再航行到点B,但要求航程最短,试在图中画出点P的位置.

【解析】如图2,点A′与点A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连接A′B交直线l于点P,则点P为所求.

例2如图3,已知AB= AC,DE垂直平分AB,交AB、 AC于D、E两点,若AB = 12 cm,BC=10 cm,求△BCE的周长.

【解析】本题利用题中条件DE垂直平分AB,得到AE=BE,△BCE的周长就转化为BC与AC两条线段的和,所以l△BCE=22 cm.

【点评】这题考查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典型的线段转化问题.

二、角的对称性

1.角是轴对称图形,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2. 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3. 角平分线的判定: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例3如图4,AC平分∠BAD,CE⊥AB于E,CF⊥AD于F,且BC=DC. BE与DF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解析】题中的条件满足角平分线的性质,容易得到CF=CE,再结合题中给出的条件BC=DC,利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HL”定理证明△FDC≌△EBC,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到BE=DF.

【点评】本题主要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两直角三角形的一对直角边对应相等,从而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解决问题, 所以由题目的条件联想得到对应的结论, 是我们做几何题的常用思路.

例4如图5, OP平分∠AOB,PA⊥ OA,PB⊥OB,垂足分别为A、B. 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A. PA=PB B. PO平分∠APB

C. OA=OB D. AB垂直平分OP

【解析】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PA=PB, 故A选项正确,再用角平分线的判定说明B也是正确的,利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定理证明△AOP≌△BOP,得到C也是正确的,所以最后D是不一定成立的.

【点评】综合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同时考查了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三、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边对等角;2三线合一.

3.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角对等边.

例5如图6,已知AB=AC,AD=AE. 求证:BD=CE.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所以看见等腰三角形就要想到“三线合一”,作出底边上的高线,这是解决等腰三角形相关问题常规的添线方法.

例6如图7, 在△ABC中,∠ACB= 90° ,CD ⊥AB于点D,AE平分 ∠CAB交CD于点F.试说明CE=CF.

【点评】本题综合运用角平分线的定义, 内角和外角的关系和等角对等边来说明CE=CF.学习了等角对等边以后,今后如果我们要证明两条线段相等,除了考虑线段的转化、三角形全等,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等角对等边.

上一篇:小学生数学教育随笔下一篇:物理教学与寝室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