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体系与概念(精选10篇)
基本体系与概念 篇1
结构力学是高校土建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主要研究杆系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及结构的组成规律, 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1]。承上是指在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的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杆件结构;启下是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在讲授结构力学课程的过程中, 要十分重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扎实掌握基本概念。
1 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1) 建立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
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前一年半时间主要是学习基础课, 如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 从大二下学期开始学习结构力学课程。由于刚开始接触专业基础课, 学生对其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还不是很清楚,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将课程内容和专业课程联系起来。例如, 让学生了解力矩分配法就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及钢结构等结构设计的重要工具, 结构的动力计算是为了对结构进行抗震设计等等。将结构力学课程的相关内容与专业课联系起来, 并向学生做一些简要介绍, 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力学—结构—施工”这条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 更加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
2) 建立“三大力学”知识体系。
在“三大力学”课程中, 理论力学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一般规律, 材料力学主要研究构件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受力与破坏或失效的规律, 结构力学主要研究工程结构受力和传力的规律, 以及如何进行结构优化。
力学课程教学过程中, 要重视让学生建立更加清晰完整的力学知识体系, 尽量从力学知识体系的高度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力学概念。例如, 用截面法进行受力分析, 在三大力学课程中均有涉及, 仅仅是分析的对象有所不同。又如平衡问题, 包括质点的平衡、刚体的平衡、结构的平衡、静定结构以及超静定结构中力法、位移法中平衡条件的应用, 其理论依据都是相同的, 也仅仅是分析的对象有所不同。再如, 结构力学中的动力学部分, 主要研究体系在动力环境中的安全和可靠性, 学生普遍反映难度较大。实际上, 这部分内容在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中也涉及到, 只是理论力学的动力学部分和材料力学的动荷载部分主要研究简单系统的动平衡问题, 重点是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解释一些振动现象, 而结构力学重点是分析复杂系统的动力响应。
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是结构力学的基础, 力学中最基础的概念和理论都是在这两门课程中建立起来的。从这样的角度来引导学生, 可以让其在力学学习的各个阶段, 从整个力学知识体系的角度, 总结出力学分析及平衡的一般性规律, 不断加深对力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3) 建立结构力学课程知识体系。
结构力学课程内容中, 各部分知识也是有机联系的, 形成完整的体系[2]。针对各部分知识, 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知识体系尤为重要。
例如, 在学习结构动力学时, 就需要重点讲解如何利用惯性力将动力问题变换成静力问题。又如, 在结构力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 要“熟练掌握静定梁和刚架内力图的作法”“熟练掌握静定桁架内力计算”“熟练掌握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熟练掌握用截面法求指定截面的内力”等等。以上这些内容均属于静定结构部分, 为什么都必须熟练掌握, 不难发现, 这些内容在整个结构分析中至关重要, 是超静定结构问题分析和计算的基础。教师在讲解用力法求解超静定结构时, 就需要重点讲解如何将超静定结构变成较为简单的静定结构来分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应将静定结构分析的重要性明确告诉学生, 并让学生引起足够重视。这样在学完本课程之后, 学生掌握的不再是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点, 而是前后有机联系的知识的组合体。
2 注重基本概念的掌握
1) 深刻阐述基本概念。
掌握结构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看家本事。结构力学知识点多, 前后内容联系紧密, 前面所学内容往往是后续内容的重要基础。初次学习结构力学时, 一定要循序渐进, 稳扎稳打, 切忌间断, 似懂非懂。基本概念既是基础, 也是重点。只有深刻理解基本概念, 才能提高解题速度, 也有利于思路的延伸和知识的融汇贯通。
例如, 在讲解位移法基本原理时, 由于其与力法分析超静定结构步骤基本一样, 部分学生会将两者相混淆。教师可以将这两种求解结构内力的方法进行对比讲解, 让学生对力法和位移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清晰透彻的理解。又如, 在学习“影响线”这部分内容时, 也会有学生将影响线与前面所学的内力图相混淆, 所以有必要将两者进行对比总结。再如, 在学习“结构的几何组成分析”这章内容时, 学生对“约束”“自由度”“几何不变体系”“几何可变体系”“瞬变体系”等一些概念理解不透, 则可以以大跨度斜拉桥为例来介绍[3]。对于重要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分析问题的思路, 教师要舍得花时间去讲清讲透。
2) 基本概念趣味化。
教学应当是“教”与“学”的有效融合与紧密统一,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保证教学效果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4]。结构力学内容呆板、枯燥, 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教师不仅要注重如何讲解结构力学知识, 更要思考如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环节中。学生一旦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其学习积极性、学习的效率、学习的效果都会截然不同。
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性很强, 因此, 在讲授课程时, 要注重将枯燥无趣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例如, 讲解“影响线”这部分内容时, 告诉学生学完本部分内容以后, 就可以对“在车辆移动荷载作用下的桥梁结构”和“在吊车荷载作用下的厂房结构”进行分析和计算。当教学让学生感觉能够用到解决实际问题时, 学习才能得到促进。对于那些比较抽象的基本概念, 我们还可以借助多媒体。例如, 可以利用动画来演示几何可变体系的运动现象、结构在不同频率及相应振型下的振动过程, 使学生对抽象的概念有比较直观的了解。另外, 使用多媒体也可以大大减少教师的板书时间, 而把精力用在讲解基本概念上。
3) 通过做题加深概念理解。
做题练习是结构力学一种重要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环节[1]。布置足够数量的并具有典型性的习题, 要求学生多做多练。实践证明, 只有通过做一定数量的题目, 才能理解和掌握其中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做题练习是为了学到知识, 提高本领, 切忌照抄照搬。教师选讲习题时, 也要做到精简明确, 有所取舍, 重点内容和基本思路及分析方法要充分展开讲解, 要尽量避免讲解重复性内容和做繁琐的数学运算。通过习题课进行讨论、讲评, 鼓励学生主动发言, 表达自己的分析过程, 说错也没有关系, 及时发现问题才能尽快解决。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维, 基本原理和方法也就越来越清晰。
4) 课外答疑澄清模糊概念。
课外答疑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在结构力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学时有限, 课堂授课的节奏往往较快, 部分学生可能跟不上课堂进度, 这就需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及时消化。教师课下应积极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 每周安排固定的答疑时间, 随时欢迎学生提问, 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展与动态, 并通过作业情况掌握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接受程度和概念的理解程度, 对一些模糊概念要及时澄清。另外, 课外答疑还可以随时关注学生的进步, 及时对他们给予鼓励, 通过交流不但可以增强师生友谊, 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
以上是针对结构力学课程的特点, 以夯实基础理论知识, 建立较为全面的知识体系为目标, 对结构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提出的几点体会。总之, 在结构力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需要精通本专业知识, 还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大力加强教学改革, 才能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崔清洋, 张大长, 朱华.结构力学[M].第2版.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7.
[2]袁海庆.结构力学概念的加强和力学综合能力的培养[J].理工高教研究, 2007, 26 (1) :103-104.
[3]贾程, 陈卉卉.应用型本科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山西建筑, 2012, 38 (13) :279-280.
[4]周臻, 尹凌峰, 缪志伟.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结构力学教学过程重构[J].高等建筑教育, 2011, 20 (5) :59-64.
融资融券的基本概念与常识 篇2
融资融券交易,又称信用交易。分为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通俗地说,融资交易就是投资者以资金或证券作为质押。向券商借入资金用于证券买卖,并在约定的期限内偿还借款本金和利息;融券交易是投资者以资金或证券作为质押,向券商借入证券卖出,在约定的期限内。买入相同数量和品种的证券归还券商并支付相应的融券费用。总体来说,融资融券交易关键在于一个“融”字,有“融”投资者就必须提供一定的担保和支付一定的费用,并在约定期内归还借贷的资金或证券。
二、融资融券交易与普通证券交易有何区别
融资融券交易,与普通证券交易相比,在许多方面有较大的区别,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保证金要求不同。投资者从事普通证券交易须提交100%的保证金,即买八证券须事先存八足额的资金。卖出证券须事先持有足额的证券。而从事融资融券交易则不同,投资者只需交纳一定的保证金,即可进行保证金一定倍数的买卖(买空卖空),在预测证券价格将要上涨而手头没有足够的资金时。可以向证券公司借入资金买入证券,并在高位卖出证券后归还借款:预测证券价格将要下跌而手头没有证券时,则可以向证券公司借八证券卖出,并在低位买八证券归还。
2法律关系不同。投资者从事普通证券交易时,其与证券公司之间只存在委托买卖的关系:而从事融资融券交易时,其与证券公司之间不仅存在委托买卖的关系。还存在资金或证券的借贷关系,因此还要事先以现金或证券的形式向证券公司交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并将融资买入的证券和融券卖出所得资金交付证券公司一并作为担保物。投资者在偿还借贷的资金、证券及利息、费用,并扣除自己的保证金后有剩余的。即为投资收益(盈利)。
三、融资融券带来了什么
1融资融券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盈利模式
融资融券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种创新交易方式,它的推出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盈利模式。对于资金不足或长线持有蓝筹股的投资者而言,在股票上升趋势明朗的情况下。可以手头上的证券作为抵押,通过融资交易来借钱购买证券,只要证券上涨的幅度足以抵消投资者需要支付的融资利息,投资者就可以获得收益。同样,在股票处于单边下跌的时候,现行市场由于没有融券交易,等待投资者只能就是资产的缩水或暂时退出。无法产生收益。融券交易的推出,将为投资者带来选择高估股票做空的机会。在股票下跌中获得赚钱的机会。例如。某投资者预判某只股票在近期将下跌,他就可以通过先向券商借入该股票卖出,再在该股票下跌后以更低的价格买入还给券商来获取差价。
2融资融券的杠杆效应带来了放大的收益与亏损
投资者在进行普通证券交易时必须支付全额资金或证券。但参与融资融券交易只需交纳一定的保证金,也就是说投资者通过向证券公司融资融券,可以扩大交易筹码,即利用较少资本来获取较大的利润,这就是融资融券交易的杠杆效应。
基本体系与概念 篇3
1. 近年来, 食品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逐渐加深。下列关于食品添加剂的认识正确的是 ()
A.食品添加剂必须用纯天然物质才对人体无害
B.SO2漂白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 可广泛用于食品漂白
C.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多食用加碘食盐和加铁酱油
D.食醋中含少量乙酸, 可同时用作防腐剂和调味剂
2. 通过复习总结, 下列归纳正确的是 ()
A.简单非金属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而金属阳离子不一定只有氧化性
B.Na2O、NaOH、Na2CO3、NaCl、Na2SO4、Na2O2都属于钠的含氧化合物
C.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 但同种化合价只对应一种氧化物
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有化学键断裂与生成, 并伴有能量变化, 而发生物理变化就一定没有化学键断裂与生成, 也没有能量变化
3. 下列物质按照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是 ()
A.盐酸、水煤气、醋酸、干冰
B.冰醋酸、福尔马林、硫酸钠、乙醇
C.单甘油酯、混甘油酯、苛性钾、石灰石D.胆矾、漂白粉、氯化钾、氯气
4.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D.次氯酸的结构式:ClHO
5.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以下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NaCl既能表示物质的组成, 又能表示物质的分子式
B.16 O与18 O互为同位素;H216 O、D216 O、H218 O、D218 O互为同素异形体
C.质量数之和是质子数之和两倍的水分子符号可能是:D216 O
6. 已知:
(1) 在发烟硫酸 (H2SO4·SO3) 中, I2和I2O5生成I2 (SO4) 3。 (2) I2 (SO4) 3溶于水生成I2和I2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烟硫酸的摩尔质量为178
B.反应 (1) 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C.反应 (2) 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D.反应 (2) 中若消耗2molI2 (SO4) 3则有电子转移3mol
7. 已知下述三个实验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实验 (1) 和 (3) 中的铁钉只作还原剂
B.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Fe3+>Fe2+>Cu2+
C.实验 (2) 中Fe2+既显氧化性又显还原性
8. 根据表中信息, 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表中 (1) 组反应可能有一种或两种元素被氧化
B.氧化性强弱比较:KClO3>Fe3+>Cl2>Br2
D.表中 (3) 组反应的还原产物是KCl, 电子转移数目是6e-
9.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1 0. 下表中评价合理的是 ()
1 1. 某澄清、透明的浅黄色溶液中, 可能含有下列八种离子:
Na+、NH4+、Fe3+、Ba2+、Al 3+、SO42-、HCO3-、I-, 在设计检验方案前的初步分析中, 可确定该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最多有 ()
A.4种B.5种
C.6种D.7种
1 2.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 11.2L CH3CH2OH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 NA
B.78g过氧化钠固体中所含阴、阳离子总数为4 NA
C.常温常压下, 2.24L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 NA
D.常温下, 32g含有少量臭氧的氧气中, 共含有氧原子2 NA
1 3.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L1mol·L-1的硫酸铝溶液中含有的Al 3+为2 NA
B.pH=1的H2SO4溶液中含有H+的数目为0.2 NA
C.常温下5.6g Fe与足量的浓硝酸反应, 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3 NA
D.27g铝与足量的盐酸或NaOH溶液反应, 转移电子的数目均为3 NA
1 4.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 X、Y是金属元素, X的焰色呈黄色。
W、Z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Z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工业上一般通过电解氧化物的方法获得Y的单质,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W、X、Y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数相同
B.Z和W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2和1∶3的共价化合物
C.Y和Z形成的化合物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
D.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两两反应
1 5. X、Y、Z、M、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短周期元素。X的质子总数与电子层数相同, Y、Z、M同周期且相邻, W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Z与其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可形成常见气体甲 (甲有刺激性气味) 。X、Y、Z三种元素形成化合物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W>Y>Z>M>X
B.X分别与Y、Z、M、W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中, 稳定性最强的是XM, 沸点X2Z>XM
C.W与Z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原子晶体
D.化合物乙中一定只有共价键
16.新一代无污染、大推力火箭发动机, 燃料改肼 (N2H4) 、H2O2为煤油、液氧。下列有关肼、煤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肼性质稳定, 无毒、无污染, 是火箭最理想的推进剂
C.煤油作为新型火箭发动机燃料, 原因是使用方便、安全性好, 无污染, 且煤油价格便宜
D.煤油可以由石油蒸馏得到, 是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 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17.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kJ·mol-1, 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A.放电时, 右槽发生还原反应
B.放电时, 左槽电解液pH升高
D.充电时, 每转移1mol电子, n (H+) 的变化量为1mol
19.体积为1L的某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及浓度如下表所示:
在上述溶液中插入惰性电极通电电解, 若忽略电解时溶液体积的变化和电极产物可能存在的溶解现象, 下列关于电路中有3mole-通过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后溶液的pH=0
B.a=3
C.阳极生成1.5molCl2
D.阴极析出的金属是铜与铝
20.T℃时, 将气体X与气体Y置于一密闭容器中, 反应生成气体Z, 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图 (Ⅰ) 所示。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在T1、T2两种温度下, Y的体积分数变化如图 (Ⅱ) 所示,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图 (Ⅱ) 中T1>T2, 则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t2min时, 保持压强不变, 通入稀有气体,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其他条件不变, 升高温度, 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且X的转化率增大
D.T℃时, 若密闭容器中各物质起始浓度为:0.4mol·L-1 X、0.4mol·L-1 Y、0.2mol·L-1Z,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达到平衡时Z的浓度为0.4mol·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后升高温度, K>400
B.平衡时, c (CH3OCH3) =1.6mol·L-1
C.平衡时, 反应混合物的总能量减少20kJ
D.平衡时, 再加入与起始等量的CH3OH, 达新平衡后CH3OH转化率增大
22.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A.在0.1mol·L-1 Na2CO3溶液中, 加两滴酚酞显浅红色, 微热后红色加深, 说明盐类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B.先用水将pH试纸湿润, 再测量某未知溶液的pH, 若pH=1, 说明该溶液中c (H+) =0.1mol·L-1
C.向某FeCl3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 观察到溶液呈血红色, 说明该FeCl3溶液中不含Fe2+离子
D.等体积、pH都为3的酸HA和HB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 HA放出的氢气多, 说明酸性:HA>HB
23.常温下, 将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9
B.在乙组混合液中c (OH-) -c (HA) =10-9 mol/L
C.c1<0.2
D.在丁组混合液中c (Na+) >c (A-)
24.常温时, 用0.1000mol/L NaOH滴定25.00mL 0.1000mol/L某一元酸HX, 滴定过程中pH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滴定前, 酸中c (H+) 等于碱中c (OH-)
B.在A点, c (Na+) >c (X-) >c (HX) >c (H+) >c (OH-)
C.在B点, 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D.在C点, c (X-) +c (HX) =0.05mol/L
25.常温下, 0.1mol·L-1的HA溶液中c (OH-) /c (H+) =1×10-8,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0.01mol·L-1 HA的溶液中c (H+) =1×10-4 mol·L-1
B.pH=3的HA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 (Na+) >c (A-) >c (OH-) >c (H+)
C.浓度均为0.1mol·L-1的HA溶液和Na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显酸性, 则c (OH-) -c (H+) <c (HA) -c (A-)
D.pH=3的HA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按体积比1∶10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 (OH-) +c (A-) =c (H+) +c (Na+)
26.下列化学过程及其表述正确的是 ()
B.由水电离的c (H+) 为10-3 mol·L-1的溶液中, Na+、NO3-、SO32-、Cl-一定能大量共存
C.向含有1mol KAl (SO4) 2的溶液中加入Ba (OH) 2溶液至沉淀物质的量最大时, 沉淀的总的物质的量为2mol
D.可以用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混合, 以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
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1mo1·L-l 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 由于CH3COONa水解显碱性, 所以溶液的pH升高
D.已知298K时, MgCO3的Ksp=6.82×10-6, 溶液中c (Mg2+) =0.0001mol·L-1, c (CO32-) =0.0001mol·L-1, 此时Mg2+和CO32-不能共存
28.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
二、非选择题
29.锌锰电池是使用历史最久, 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电池, 生产这种电池的材料是二氧化锰、锌和铵盐 (如氯化铵、硫酸铵等) 。电池污染成为目前人们头痛的事情, 而对电池进行合理化回收利用, 则既可以防止电池污染, 又可以回收某些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用铵盐溶液作为电解质的锌锰电池为酸性电池, 该电池反应的总反应式为:
负极的反应式为、正极的反应式为。
(4) 已知某含Zn2+的溶液中含有Fe3+、Fe2+等离子, 下面的实验可以除去杂质, 纯化Zn2+离子:
(1) 在试管中取少量上述含有Zn2+的溶液, 加入过量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 振荡。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将溶液pH调到, 溶液中的Fe3+可以沉淀完全。
已知下面表格中的数据:
30.纳米级Cu2O由于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而受到关注, 下表为制取Cu2O的三种方法:
(1) 工业上常用方法Ⅱ和方法Ⅲ制取Cu2O, 而很少用方法Ⅰ, 其原因是。
ΔH=kJ·mol-1
(3) 方法Ⅱ采用离子交换膜控制电解液中OH-的浓度而制备纳米级Cu2O, 装置如下图所示, 该电池的阳极反应式为。
(4) 方法Ⅲ为加热条件下用液态肼 (N2H4) 还原新制Cu (OH) 2来制备纳米级Cu2O, 同时放出N2。该制法的化学方程式为。
31.碳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科研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的过程可以描述为以下两步:
则绿色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葡萄糖并放出氧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 工业上利用水煤气合成甲醇的主要反应可表示为:
向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10molH2和0.05molCO, 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上述反应, 10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测得放出热量3.632kJ。
(1) 该温度条件下, 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2) 若容器容积不变, 下列措施可增加CH3OH产率的是 (填写序号) 。
A.升高温度
B.将CH3OH (g) 从体系中分离
C.充入He, 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D.再充入0.10molH2和0.05molCO
(3) 反应达到平衡后,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若只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平衡 (填“逆向”、“正向”或“不”) 移动, 化学平衡常数K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3) 已知反应:2CO (g) +O2 (g) 2CO2 (g) ΔH<0, 根据原电池原理该反应能否设计成燃料电池。若能, 请写出当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时的负极反应式 (若不能, 该空可不作答) :。
32.现有A、B、C、D、E五种可溶性强电解质, 它们在水中可电离产生下列离子 (各离子不重复) :
阳离子:H+、Na+、Al 3+、Ag+、Ba2+
阴离子:OH-、Cl-、CO32-、NO3-、SO42-
已知: (1) A、B两溶液呈碱性, C、D、E溶液呈酸性。
(2) 向E溶液中逐滴滴加B溶液至过量, 沉淀量先增加后减少但不消失。
(3) D溶液与另外四种溶液反应都能产生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A与D的化学式:A, D。
(2) 写出A与E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 若25℃时, C、E及醋酸三种溶液的pH=4, 则E和C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的比是;将C与醋酸混合, 醋酸的电离程度将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水的浓度视为常数) 。
(5) 用惰性电极电解0.1mol·L-1 D与0.1mol·L-1C各100mL混合后的溶液, 电解一段时间后, 阴极质量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下同) ;溶液的pH。
(6) 向 (5) 中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 则所能溶解的铁粉质量为g。
33.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分析解答以下问题
(1) 已知:
且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依次为K1、K2、K3。
化学平衡常数K= (用含K1、K2、K3的代数式表示) 。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c.CO和H2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d.CO的消耗速率等于CO2的生成速率
(3) 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在25°C下, 将xmol·L-1的氨水与y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 反应后溶液中显中性, 则c (NH4+) c (Cl-) (填“>”、“<”或“=”) ;用含x和y的代数式表示出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
34.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溶液的组成与性质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氨水显弱碱性, 若用水稀释0.1mol·L-1的氨水, 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增大的是 (填写序号) 。
(3) c (H+) 和c (OH-) 的乘积 (4) c (H+)
(2) 室温下, 将0.01mol·L-1 NH4HSO4溶液与0.01mol·L-1烧碱溶液等体积混合, 所得溶液中所有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为 (用具体离子的浓度表达式回答) 。
(3) 已知:25℃时, Ksp (AgCl) =1.8×10-10 (mol·L-1) 2, Ksp (AgI) =1.0×10-16 (mol·L-1) 2。在25℃条件下, 向0.1L0.002mol·L-1的NaCl溶液中逐滴加入0.1L0.002mol·L-1的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从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角度解释产生沉淀的原因是, 向反应后的浑浊液中继续加入0.1L0.002mol·L-1的NaI溶液, 观察到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回答) 。
(4) 在25℃条件下, 将amol·L-1的醋酸与bmol·L-1的烧碱溶液等体积混合 (混合后体积为混合前体积之和) , 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显中性。则25℃条件下所得混合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mol·L-1 (用含a、b的式子表示) 。
(5) 用惰性电极电解含有NaHCO3的NaCl溶液, 假设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 测得溶液pH变化如右图所示。则在0→t1时间内, 阳极反应式为, 溶液pH升高比较缓慢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回答) 。
35.现有常温条件下甲、乙、丙三种溶液, 甲为0.1 mol·L-1的NaOH溶液, 乙为0.1mol·L-1的盐酸, 丙为未知浓度的FeCl2溶液,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甲溶液的pH=。
(2) 丙溶液中存在的化学平衡有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3) 甲、乙、丙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OH-) 的大小关系为。
(1) 实验前, 首先要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MnO4溶液250mL, 配制时需要的仪器除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量筒外, 还需 (填写仪器名称) 。
(2) 滴定实验要用到酸式滴定管或碱式滴定管, 使用该仪器的第一步操作是。
(3) 某同学设计的下列滴定方式中, 最合理的是 (夹持部分略去, 填字母序号) , 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36.天然气 (以甲烷计) 在工业生产中用途广泛。
Ⅰ.在制备合成氨原料气H2中的应用
(1) 甲烷蒸汽转化法制H2的主要转化反应如下:
上述反应所得原料气中的CO能使氨合成催化剂中毒, 必须除去。工业上常采用催化剂存在下CO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易除去的CO2, 同时又可制得等体积的氢气的方法。此反应称为一氧化碳变换反应,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 CO变换反应的汽气比 (水蒸气与原料气中CO物质的量之比) 与CO平衡变换率 (已转化的一氧化碳量与变换前一氧化碳量之比)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析图可知
汽气比与CO平衡变换率的关系:
(1) 相同温度时, CO平衡变换率与汽气比的关系是。
(2) 汽气比相同时, CO平衡变换率与温度的关系是。
(3) 对于气相反应, 用某组分 (B) 的平衡压强 (pB) 代替物质的量浓度也可以表示平衡常数 (记作Kp) , 则CO变换反应的平衡常数表示式为:Kp=。随温度的降低, 该平衡常数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Ⅱ.在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以熔融Li2CO3和K2CO3为电解质, 天然气经内重整催化作用提供反应气的燃料电池示意图如下:
(1) 外电路电子流动方向:由流向 (填字母) 。
(2) 空气极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 以此燃料电池为电源电解精炼铜, 当电路有0.6mol e-转移, 有g精铜析出。
参考答案:
1.D【解析】食品添加剂不一定是纯天然物质, 很多是人工合成的, 在一定范围内对人体无害, A项错误;SO2有毒, 不可广泛用于食品漂白, B项错误;加碘食盐不可过多摄取, 加铁酱油也一样, C项错误;乙酸具有消毒杀菌作用, D项正确。
2.A【解析】B项, NaCl不是含氧化合物;C项, 一种元素的同种化合价可以形成不同的氧化物, 如NO2和N2O4;D项, 有些物理变化也可能有化学键的断裂, 也有能量变化, 如固体氯化钠熔化, 有离子键断裂并吸收能量。
3.B【解析】A项, 盐酸是混合物;C项, 单甘油酯、混甘油酯是纯净物, 石灰石是混合物, 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项, 氯气是单质, 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
5.C【解析】NaCl仅能表示物质的组成, 不能表示物质的分子式;B中H216 O、D216 O、H218 O、D218 O是氢、氧的同位素形成的不同化合物, 不能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因其是化合物;D216 O质子数之和为10, 质量数之和为20, 是质子数之和的两倍, C项正确;D项中CO2-3水解应分两步进行。
10.B【解析】A项中Al (OH) 3不溶于过量的氨水, 评价错;C项中产物应是HCO-3, 评价错;D项离子方程式正确, 评价错。
11.B【解析】由溶液有色知一定含有Fe3+, 因Fe3+能氧化I-也能与HCO-3发生双水解反应, 故溶液中无I-、HCO-3;由电中性原理知此溶液中一定有SO2-4, 无Ba2+;其他离子间彼此不发生反应, 故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最多有5种。
12.D【解析】标准状况下, CH3CH2OH为液态, A项错误;过氧化钠的化学式为Na2O2, 阳、阴离子个数之比为2∶1, 78g过氧化钠固体中所含阴、阳离子总数为3 NA, B项错误;常温常压下, 2.24LCO和CO2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0.1mol, C项错误;32g含有少量臭氧的氧气中, 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D项正确。
13.D【解析】因为Al 3+能发生水解, 故A项错;因为没有溶液的体积, 故B项错;因为常温下铁能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 故C项错;Al不论与盐酸反应还是NaOH溶液反应, 都生成+3价Al, 故D项正确。
14.C【解析】焰色反应为黄色, 则确定X为钠元素, 短周期元素中同一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为2倍关系的元素为氧元素和硫元素, 即W为氧元素, Z为硫元素。Y为金属元素, 结合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推测可能为镁元素或铝元素, 工业上制取镁为电解熔融的氯化镁, 而制取铝则利用电解熔融氧化铝, 所以Y为铝元素。O2-、Na+、Al 3+核外均为10个电子, A项正确;SO2和SO3均为共价化合物, B项正确;由于Al 3+和S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因此不能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Al2S3, C项错误;NaOH、Al (OH) 3、H2SO4可以两两发生反应, D项正确。
15.D【解析】X的质子总数与电子层数相同, 故X为氢;Z与其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可形成常见气体甲, 而甲有刺激性气味, 应为SO2, 则Z为氧;又Y、Z、M同周期且相邻, 故Y为氮、M为氟;结合W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 W应为硅。原子半径:W>Y>Z>M>X, A项正确;因它们之中氟的非金属性最强, 故氟化氢最稳定, 由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 沸点H2O>HF, B项正确;氧与硅两元素形成的二氧化硅为原子晶体, C项正确;H、N、O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含有离子键, 如NH4NO3, D项错误。
16.C【解析】A选项错误, 肼有毒、有污染;B选项错误, 燃烧是放热反应, 焓变为负;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煤油是有机物, 含碳量高, 燃烧火焰不是蓝色。
17.C【解析】A选项错在水的状态标成了气态;合成氨反应为可逆反应, 并不能完全转化, B项错误;1molNaOH完全中和放出热量为57.4kJ, 0.5mol应放出28.7kJ热量, C项正确;从S (s) 到S (g) 是一个吸热过程, 则ΔH1<ΔH2, D项错误。
19.A【解析】从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可知, a=4, B项错;从电解后溶液的电子守恒的角度知, n (H+) =1mol, 故溶液pH=0, A项正确;
上述电解反应过程中涉及的反应有:
21.B【解析】因为ΔH<0, 正向放热, 升温平衡左移, K值减小, 故A项错;
可以求出CH3OH的起始浓度为3.28mol·L-1。
根据K在某温度下
可算出c (CH3OCH3) =1.6mol·L-1, B项正确;根据B的结果, 转化的甲醇的物质的量为3.2mol,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可求算转化3.2mol甲醇放出40kJ热量, C项错;由于反应前后化学计量数相等, 再加入与起始量相等的CH3OH, 转化率不变, 故D项错。
22.A【解析】Na2CO3溶液显碱性是因为CO2-3离子水解得到OH-, 加热促进水解, 红色加深;B选项中用水稀释pH试纸将导致待测液被稀释, 测量结果不准;C选项中无法判断是否存在Fe2+;D选项中HA放出的氢气多, 说明HA的物质的量浓度更大, 但是两者pH相同, 说明HA酸性更弱才对。
23.B【解析】由乙组实验知HA是弱酸, 而甲、乙两组实验中, 酸碱均恰好反应完, 因甲中生成的c (A-) 比乙组中的小, 故7<a<9, A项错, 由质子守恒原理知B项对;当HA与碱恰好反应完, 溶液应该呈碱性, 当溶液呈中性时, 表明酸略微地过量, 即c1略大于0.2mol/L, C项错;由电荷守恒原理知D项错。
24.D【解析】由图像可知, 当加入25.00mL (C点) NaOH溶液时, 一元酸HX与NaOH完全反应, 溶液显碱性, 故该酸为弱酸, A项错;B选项中的电荷不守恒;是C点恰好完全反应而非B点;根据X元素守恒可知D选项正确。
25.D【解析】在0.1mol·L-1的HA溶液中, 因c (OH-) /c (H+) =1×10-8, 结合水的离子积c (OH-) ×c (H+) =1×10-14, 得出c (H+) =1×10-3, c (OH-) =1×10-11, 故HA为弱酸。因不同浓度弱酸的电离程度不同, 故0.01mol·L-1 HA的溶液中c (H+) ≠1×10-4mol·L-1, A项错误;pH=3的HA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HA酸过量, 故所得溶液中c (A-) >c (Na+) >c (H+) >c (OH-) , B项错误;浓度均为0.1mol·L-1的HA溶液和Na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所得溶液显酸性, 说明HA的电离程度大于NaA的水解程度, 故c (Na+) >c (HA) , 又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c (OH-) +c (A-) =c (H+) +c (Na+) , 得c (OH-) +c (A-) >c (H+) +c (HA) , 即c (OH-) -c (H+) >c (HA) -c (A-) , C项错误;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c (OH-) +c (A-) =c (H+) +c (Na+) , D项正确。
(2) MnO 4000mol
(3) H2O、CO2↑
【解析】 (1) 锌为电池负极, 锌被氧化生成二价锌;二氧化锰为正极, 其中的锰元素化合价由+4价被还原为+3价。
(2) 该反应中, 二氧化锰是氧化剂, 被还原为MnO;142kg的MnO的物质的量为2000mol, MnO2~MnO转移2个电子, 故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000mol。
(3) 根据元素守恒及反应事实可知化学方程式中所缺的物质是H2O、CO2。
(4) 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 能够氧化Fe2+为Fe3+;pH>3.7时, Fe3+完全沉淀出来, 而pH<8.6时, Mn2+不会沉淀。
30. (1) 反应不易控制, 易还原产生Cu
(2) +34.5
【解析】 (1) 方法Ⅰ中反应条件高温不易达到, 反应可能产生铜单质造成产物不纯。
(2) (1) 100L·mol-1 (2) BD (3) 正向不变
平衡正向移动可增加CH3OH产率。
只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即增大了容器内的压强, 平衡正向移动, 但温度不变, 故平衡常数不变。
32. (1) Na2CO3 AgNO3
(4) 106∶1不变
(5) 不变减小
(6) 0.21
【解析】先判断出各离子间可组成的物质为:Na2CO3、AgNO3和Ba (OH) 2, 再结合 (2) 向E溶液中逐滴滴加B溶液至过量, 沉淀量先增加后减少但不消失, 则说明E为Al2 (SO4) 3, B为Ba (OH) 2, 又 (1) A、B两溶液呈碱性, 故A为碳酸钠;再根据D溶液与另外四种溶液反应都能产生沉淀, 则D为AgNO3, C为盐酸。
(1) A的化学式为Na2CO3, D的化学式为AgNO3。
(4) pH=4的盐酸中, 由水电离出的c (H+) 水=c (OH-) 水=10-10, pH=4的Al2 (SO4) 3中, 由水电离出的c (H+) 水=10-4, 所以E、C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之比为10-4∶10-10=106∶1;把pH=4的HCl和醋酸混合, 由于两者的pH相同, 故醋酸的电离程度不变。
(5) 用惰性电极电解0.1mol·L-1 AgNO3与0.1mol·L-1 HCl各100mL混合后的溶液, 即电解HNO3溶液, 也就是相当于电解水, 故电解一段时间后, 阴极质量不变, 溶液的酸性增强, pH减小。
33. (1) -247kJ·mol-1 K21·K2·K3
(2) ac
(3) =K=10-7 y/ (x-y) mol·L-1
【解析】 (1) 依据盖斯定律, 由 (1) ×2+ (2) + (3) 得热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得上述反应化学平衡常数K=K21·K2·K3。
(2)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 V (正) =V (逆) , 因反应前后体积发生变化, 当体系压强保持不变时, 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 a项正确;因反应前后均为气体, 质量不变, 混合气体密度始终保持不变, b项不正确;CO和H2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 c项正确;CO和CO2的系数不等, CO的消耗速率等于CO2的生成速率, 反应逆向移动, 没有达到平衡, d项不正确。
34. (1) (2) (4)
(2) c (Na+) =c (SO2-4) >c (NH+4) >c (H+) >c (OH-)
(2) “0.01mol·L-1 NH4HSO4溶液与0.01mol·L-1烧碱溶液等体积混合”, 生成等浓度的 (NH4) 2SO4和Na2SO4, 由于NH+4水解显酸性, 故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 (Na+) =c (SO2-4) >c (NH+4) >c (H+) >c (OH-) 。
(3) 从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角度解释产生沉淀的原因是浓度商大于该物质的Ksp;沉淀的转化是难溶的转化为更难溶的:AgCl (s) +I- (aq) AgI (s) +Cl- (aq) 。
35. (1) 13
(3) 甲=乙<丙
(4) (1) 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 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3) b当滴入最后一滴酸性KMnO4溶液时, 锥形瓶内的颜色由浅绿色变为紫红色, 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3) 等浓度的c (H+) 和c (OH-) 对水的电离的抑制程度相同, 而盐类的水解能促进水的电离平衡, 故甲=乙<丙。
(4) 还缺25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使用滴定管的第一步操作是检查是否漏水;酸性KMnO4溶液应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
(2) (1) 汽气比越大, CO平衡变化率越大 (2) 温度越高, CO平衡变化率越小
Ⅱ. (1) 由A流向B
(3) 19.2
【解析】 (1) 将第1个反应颠倒与第2个反应相加即得:
(2) 由图像可得, 汽气比越大, CO平衡变化率越大;温度越高, CO平衡变化率越小。
(3) 由平衡常数表达式, 将浓度换为平衡压强即可;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温度降低, 平衡正向移动, 平衡常数增大。
Ⅱ. (1) 由图可知, 通入甲烷的一极为负极, 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 故电子流动方向由A流向B。
(3) 当电路有0.6mole-转移, 有0.3molCu生成, 质量为19.2g。
基本体系与概念 篇4
周莉
《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是史宁中教授在2013年编著出版的一本数学专著。本书主要讲述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的一些核心问题,探讨实现“四基”课程目标、适合小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本书分为三个部分:“问题篇”、“话题篇”和“案例篇”,从小数数学教学中困扰一线教师的30个问题、30个话题、20个案例着手,逐一阐述,深入分析,以回答问题的方式进行讲述,希望读者能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把握小学数学的核心。我重点研读了问题篇,对于另外两篇-----“话题篇”和“案例篇”我只是略读了一下。
读本书我最大的收获是在我教学中遇到一些由于我自身知识缺乏而不能解决的问题,在本书中都有详细的解答,同时,对一部分教学方法的使用也找到了他理论上的依据,更重要的是,对《课标》的一些教学要求有了深层次的理解。
书中提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给出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内容所涉及的最重要的十个核心概念,其中第一个核心概念就是“数感”。其中对数感的解释是: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作者在“数的认识“这一部分,通过数量是什么?数量关系的本质是什么等8个问题,对小数教学中有关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课标》强调数与现实的联系,对数感强调的是一种感悟。这种感悟是重要的: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不仅要让学生感悟“数是对数量的抽象”,还应当反过来,让学生感悟“抽象出来的数与数量是有联系的”。抽象的核心是舍去现实背景,联系的核心是回归现实背景。对于“回归现实背景”史教授这样举例解释:同样是100这个抽象了的数,但100粒黄豆与100匹马给人的现实感觉是不一样的。因此,对于现实生活的许多情况,人们需要感悟数与现实背景之间的联系,从而感悟并且判断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数所提供的信息。此外,学生对于运算结果也应当有一定的感悟或者说是直观判断,比如,应当直观判断18加9比30大还是小,1/2加3/8比1大还是小。“数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素养,培养学生的“数感”不仅是数学学习的需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认识和解释现实事物的能力。
在没有读此书前,我对数与数量的关系,对于他们的先后顺序、数学的本质等一些概念是比较模糊的,读了这本书后,我知道了数是对数量的抽象,在认识数之前,要先认识数量。数量是对现实生活中实物量的抽象。数量都是有实际背景的,数量关系的本质是多与少与此对应,数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大与小。依据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就产生了自然数。数字既然是从实际生活中来,认识数必须从生活的实际背景开始。书中说:“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不可能让学生完全理解数的抽象过程,但是,应当努力创设出一些情境让学生清晰地感悟到这个抽象过程。” 这也是我们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的依据。
基本体系与概念 篇5
一.概念的引入:层级概念提出的背景、价值与依据。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痛感于作文教学的无序低效,不少有识之士即提出了作文教学的序列化、系统化的主张,并付诸实践。其中影响较大的就有为我们所熟悉和敬重的钱梦龙先生倡导的“模仿—创造”训练体系,有章熊先生倡导的“语言—思维”训练体系,还有中央教科所主持的“文体/过程双轨训练体系”……但是,30多年过去了,尽管作文教学必须摆脱乱打乒乓局面,形成独立的、螺旋上升的良性发展系统的理念,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的共识,但是明显有别于阅读教学以及高校写作教学的是,中学阶段至今尚未形成一部适用范围较广、为广大中小学师生普遍接受和方便使用的独立的作文教材。实际的作文教学依然停留在零散的、无厘头的、碎片式的层面上,作文教学过度依附阅读教学的情形仍旧广泛存在。我们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发现,造成此种局面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尽管探索作文系列训练的专家和同行比比皆是,但就初中学段的研究而言,他们大多把整个初中三年视为一个整体,而未能进一步具体分析初中三年中学生发展的实际。在他们的研究中,从初中阶段作文训练的系统性理念到具体的操作层面之间,往往缺乏一个很明晰的支撑概念。整个初中阶段每学期不少于7篇作文加上每两周不少于500字的练笔,六个学期下来42篇以上的作文,加上不少于3万字的练笔,还有大量的积累的功夫。一个如此浩大的工程,如果没有分阶段实施的中间概念的支撑,必然无法真正建立起目标具体、过程清晰、可操作性强的作文教学体系。
找到这一支撑概念,其实是一个很艰难很漫长的过程。然而经过了数度的“山重水复”之后,不意间就有了“柳暗花明”。几年前我去贵州参加一个作文研讨方面的会议,途径湖南凤凰古城,游赏沱江美景时,我注意到了江面上那些古朴方正的石头。聪明的凤凰人正是用这些嵌在江上的石头,把无法做到临风飘举、没有“水上漂”功夫的城中百姓从此岸轻松的送到彼岸。猛然间,萦绕在我头脑里多年的一个待解的谜团有了着落。我们后来用层级来指称这些生活里作为渡江人支撑点的石头。在这里,层级就是帮助我们达成目标、体现发展的分阶段落实的支撑点,凭借这些支撑点,我们把我们的孩子们送到作文教学的高处和远处,孩子们的发展可以递进,也可以跳跃,却有其规律可循,违背他们发展的阶段性,难免要失足落水。
这样,我们把初中作文教学体系大致分为三个层级:初一为基础性训练,初二为体验性训练,初三为感悟性训练。我们这样设置层级,主要源于三方面的依据:一是课程标准的依据。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稳定而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课程标准还多次指出,要通过观察、体验、感受、思考来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并且明确了初中阶段对于记叙文和说明文、议论文的不同写作要求:写记叙性文章,做到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清楚明白;写简单的议论文,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这些在我们设置作文层级时都有具体而明确的体现。二是阅读文本的依据。在具体设置层级时,尽管考虑到时代性和系统性,我们并没有拘泥于教材的单元编排,更没有亦步亦趋的去参考教材中涉及到作文的相关内容。但我们还是将阅读文本里的某些因素纳入了我们层级训练的整体考虑。这样便于知识和能力的迁移,也便于整合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相关资源,形成学生学习上的整体布局。三是学生发展为本的依据。即根据学生知识构成和身心发展实际来设置作文教学的层级。这是一个最为重要的依据。初一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虽有一些记叙文方面的感性认识和实践,但是由于小学一般只要求学生写清楚一件事,孩子们往往对主题、题材、结构、技法、语言等写作的基本常识所知甚少,如果不在此时的作文教学中穿插关于记叙文写作基本常识的教学,学生作文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和制约。所以我们毫不犹豫地对初一进行以常识熏陶与相关实践为主线的“基础性训练”,要求学生学会把事情写具体;初二则在把事情写具体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关注细节,注入情感,而且会要求他们学习写作以实体事物介绍(尤其是建筑物和学生喜欢的小动物)为主的简单说明文(科学小品),由此我们为初二学生设置的是以培养观察与体验能力为重点的“体验性训练”。初三的学生面临人生的第一次重要抉择,同时大多数同学的自我意识也已经萌生,此时对他们的要求是能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出文从字顺、内容充实的记叙文,同时还要求学生学会写缘事说理的简单议论文。这一阶段我们对学生进行的是启迪理性思维的“感悟性训练”。
二.概念的落实:三个层级具体的实验操作。
三个层级大致划定之后,我们曾经面对一些质疑,其中最大的质疑是体验性训练和感悟性训练如何能截然分开。我们认为体验和感悟作为人类情智活动,确实不可以截然分开。但体验和感悟毕竟有着本质的不同,体验是感悟的基础与前提,重在感性积累,而感悟则是体验的后续与提升,重在理性思考。因此,两者的训练还是可以分阶段实施的。体验性训练思维上偏重于观察能力的培养,表达上偏重于抒情能力的培养;而感悟性训练在思维上偏重于理性思考,表达上关注多种表达能力的综合运用,尤其是议论能力的培养。在记叙文中借助哲理性的升华提高文章的品位,在议论文中借助精当的分析与推理,为学生升入高中的写作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通过这样的讨论与辨正,三个层级的概念得到进一步的厘清,为作文教学的体系建立提供了坚实的思想。endprint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们将每个层级均分成5个左右的专题,共铺设14-16个相互关联、不断演进的训练点,最终形成了初一到初三拾级而上、循序渐进的便于操作的作文教学体系。请看作为整个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初三年级作文教学感悟性训练方案》:
(一)训练目标
1.以“成长”为主线,以“心灵历程的展示”为重点,通过系列化训练,培养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增进他们的独特感悟和智慧表达,在作文中体现成长的真实与张力。
2.引导学生写作经过思维过滤的有一定理性色彩的记叙文和一事一议的简单议论文,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与成长,做到做人与作文同步,作文伴生命远行。
(二)训练计划
在初一初二年级作文基础性和体验性训练的基础上,本学年指导学生进行五个专题十四篇作文的训练,并要求学生每周写作一篇关注生活、体现思考的随笔。
专题一:长风破浪会有时
成长类作文命题最贴近学生,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对个人成长过程的体验和感悟,这样就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能激发写作兴趣。
参考题目:1.掌声 2.成长 3.不一样的考试
专题二:此情可待成追忆
“感悟真情”是一个宽泛的话题,要写好这类文章,在选材上应注意以下几点:(1)切口要小。(2)选材要新。(3)情感要真。
参考题目:1.特别的爱 2.背后的目光 3.分手时,我想说声_________
专题三: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想写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的美文,还要学会品味生活。只有通过对生活的细细品味,才能写出一篇饱含真挚情感和深刻思想的文质兼美的好作文。
参考题目:1.取暖 2.______的滋味
专题四:桐花万里丹山路
自然界蕴含着各种美:动态美和静态美互相补充,阳刚美和阴柔美兼而有之……我们不仅要将足迹留在山水里,还要用自己的彩笔描绘大自然的如画风光。更要从自然景物和自然现象中感悟生活哲理。写作这一类的作文,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学会细致入微的观察;②注意积累素材(包括相关的生物学知识)③善于联想、想象④准确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能触景生情、景中悟理。
参考题目:1.倾听花开的声音 2.仰望 3.风景
专题五:雏凤清于老凤声
自信、阳光的个性,善于思考的习惯,勤奋善良的品格,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赢得中考,还可以帮助我们赢得人生。
参考题目:1.我的未来不是梦 2.我想飞 3.笑着向前
限于篇幅,这里呈现的仅仅是一个线条式的简案,且省去了关于作文批改与升格等相关内容。但我们在层级概念的统摄下建立起的有序的作文训练体系的努力还是可见一斑,而且这里体现的作文能力的提升与学生身心发展同步的理念也还是较为明确的。
我们还通过观摩课的方式给不同的作文层级具体定位,在课题组的老师们当中形成共识和可操作的借鉴。2014年春季学期,我们在非正式的一年尝试和半年多正式研究的基础上,由主持人之一的陈玉剑老师和课题组核心成员江兴林老师联袂开设了训练内容同为景物描写的观摩课。陈老师上的是初二的作文指导课,依托的学生积累是刚学过的一组抒情散文《白杨礼赞》《紫藤萝瀑布》等,训练的重点是借助细致入微的观察,寻找景物描写中有意味的细节,自然的生发出作者独特的情感。而江老师上的是初一的课,训练的重点是具体的有层次的描写景物,通过有表现力的词语和修辞来把景物的美好表现出来,依托的积累是不久前学生学过的《春》《夏天》《三峡》和《济南的冬天》等一组描写四季风光的散文。两节课虽指向同一内容,但具体的训练目的却有着明显的不同,都很好地体现了不同层级对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不同要求。让听课老师豁然开朗,为整个方案的具体实施提供了范本。
在不同层级的教学中,我们都同时关注作文指导和作后讲评,还注意观察学生写作的过程,及时给予帮助与矫正。陈玉剑老师还在自己实验的班级,进行了围绕层级训练要求所做的自批与他批,不少学生自批和他批的文字篇幅甚至超过了被评述文章原有的篇幅。
三.概念的悖论:非主流学生的研究与提升。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部分学生思维水平和表达能力上明显超越或者滞后于常规的发展阶段,也就是说这些同学“溢出”在我们设置的作文层级之外。由于这部分同学人数占少,我们将其称为“非主流学生”。我们迅速为他们专门开辟了研究的子课题,作为对层级训练的补充。在这里我们更多的考虑学生发展的差异性与个别性,力求让每个学生享受写作进步带来的愉悦。
我们对这两类非主流学生提出了不同的作文要求:明显超越常规发展阶段的同学我们鼓励他们勤思考勤动笔,鼓励他们尝试多种体裁(包括诗歌和课本剧)的创作,对他们提出“文质兼美”的要求;明显滞后于常规发展阶段的同学我们要求他们多读书,切实写好记叙文,我们对他们提出的是“文从字顺”的要求。
在作文评价上,我们因人而异,实施多元评价。对于上述两种同学我们都加强了作文面批。我们参照学生进入新的年级的写作起点,设置了不同的评判标准(有些标准可以说出来,有些标准教师自己掌握),提出不同的作文升格要求,一种着眼于思维与表达的优质,一种着眼于每天有新的超越,鼓励学生不断地自求进步。对发展水平明显滞后的那部分同学,我们采用“宽松评价法”和“亮点呈现法”,主要抓每篇文章的训练重点,不面面俱到,不求全责备;有时甚至是学生文章里的一句有意味的话语,也能进入老师和小组评价的视野,成为受肯定的亮点。不仅如此,我们还引导这些同学大胆的进行“自我肯定”,在自评中要求他们一定要说出自己3个以上的优点,从而拉动他们写作上的不断进步。
课题组的老师们开设了作文博客,优秀的作文在博客中展示,各个层级的研究小组还印发“优秀作文选”在全年级交流,学校的校刊《鹿鸣》、校报《三月风》和学校的网站、广播台都辟有专栏刊播学生作文,特别优秀的学生我们会鼓励他们参加学校麋鹿文学社的各项活动,推荐他们参加各级各类的作文竞赛。课题实验开展的几年来,我们有200多名学生作文竞赛获奖,其中有10多名同学在江苏省和全国性作文比赛中获大奖。
由于我们的研究课题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发展特点,合理设置了供他们登堂入室不断提升的作文层级,使得初中阶段的作文训练有条不紊有序推进,避免了重复无效和散乱无绪的状态,学生写作的热情被大大激活,作文水平的提升有迹可循。近几年我校中考语文成绩也雄踞盐城前列。我们的层级训练体系不仅促进了我们学校语文组的建设,提升了师生作文教学的素养,而且在共同体7所学校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甚至由于我们在盐城市作文教学研讨会和省精品课题现场会上所做的相关讲座与交流,对整个盐阜地区的初中作文教学起到了一定的辐射作用。我们有信心把这个课题做得更加精致,从而为更大范围内作文教学的深入研讨提供一点感性与理性的积累。
基本体系与概念 篇6
●目标清晰说明
对课程标准来说,如果说有一项非常重要也非常不重要的课程元素,那就是“课程目标”。说它重要,是因为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等一切目标都是教学的基本元素,它决定内容与方向。说它不重要,就是如果设置模糊或者界定粗鲁,那么很容易沦为摆设或教条的形式。毋庸避讳,最近一轮的新课程,所有学科,共同存在的一个诟病就是对三维目标的界定模糊。三维的目标设计初衷是好的,旨在让学生在学习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体验过程掌握方法,并形成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然而,根本问题在于这三种目标分列的形式,不经意间就造成了人为的割裂,成为备课的形式和课堂作秀的凭借,甚至造成了具体教学目标设置的混乱,特别是过程与方法成为各种新名词摆排场的领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很容易成为喊口号的场所。
目标清晰说明,即在目标内容说明上要清晰,在选择上能够贴近内容与教学实际,在描述上能够明确说明下面的一些问题:1该部分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关系,如相关的知识、技能及过程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相互的关系,及与课程内容如何对应?2是否一节课能够同时完成或一定要完成课程目标,如相关目标的难度系数、难度分解或层次划分,及在本节课的侧重点和着落点如何界定?3技能目标的课堂呈现方式其显性与隐性如何区分,即隐性目标是不明显的学习带来的技能形成,如何明确平衡显性的培养和隐性的形成?4知识目标如何寻找更核心化的价值,即一节课经常涉及大量的知识,可能非常多的知识目标会给教学带来重点不突出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如何确定哪些是最本质、最核心的知识目标,如何减少主题教学等综合学习方式带来的学科知识价值的弱化?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容具体化与过程针对性如何界定,即如何防止大而空的在各部分教学都通用的,诸如提高信息素养、增强信息安全意识等通式教育,甚至很多在各学科都共同存在的,诸如合作意识、爱国情怀等普遍的素养教育?
对课程目标清晰说明,又如在目标过程完成上也需要有明确说明,以符合教学实际和学科需求,这方面可以参考以下问题:1目标培养的形成策略、过程及相应的程度需要明确,如信息表达中的文本表达的技能与多媒体表达中文本表达的技能不同阶段如何定,以及具体操作掌握到何种程度?2素养目标的阶段性可见性评测需要明确,如在学习过程中,或者阶段学习之后,对哪些素养目标如何进行测评,及如何提高真实性和有效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长期形成与短期教育如何统一,如信息的甄别,在方式上集中一节与后期学习中长期培养的如何统一规划?
由此可见,目标与内容是密切相关的,在内容设计上宜进行长远规划,即能够在目标上进行整体设计和明确界定,在各类目标的分割与统一上也要让培养有明确的内容与方法,过程也需要分阶段、有序地进行,避免过度零散和浅层涉及,造成过多目标陷入水过地皮湿的应景现象。
●概念清晰描述
我们知道,信息技术教育本身的发展仍然不是特别成熟,信息技术内容更是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概念又往往会融合或借鉴很多其他领域的新老概念,这就需要课标在概念界定上要更加针对中小学教育,更针对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各种现代信息技术的相关性,既要从教育实际出发,还要从技术的应用价值去界定。
例如,计算思维这一最重量级的概念,可否针对如下问题进行细化界定:1计算思维与算法的区别及其技术针对性。即计算思维的工程思维、技术思维、布尔逻辑思维、算法思维等不同的角度在相关技术功能和应用中如何体现?2计算思维在程序教学中的实用范例。即在程序教学中如何基于计算思维选择内容、实施教学,尤其是如何通过范例说明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现计算思维?3计算思维在工具软件的教学中的适用性及范例。基于程序教学的计算思维体现是更直接的,如何在文字处理、图像处理等工具软件的教学中体现也需要相应的适用性分析和范例说明。4计算思维在应用软件与开发软件上的思维区分及范例。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高级境界是软件的开发,这与不涉及软件开发只关系到软件应用特点的教学有何区分?5计算思维在计算科学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界定与范例。诸如基于二进制的布尔逻辑、基于存储思想的计算运行原理等,这些能够揭示计算、网络工作原理的理论与实践中计算思维表现方式,需要通过范例来科学界定。
又如,信息哲学这一基础思想性的概念,可否考虑一些具体的可操作性问题。1作为哲学,需要考虑它的涉及领域,不能以思想一论之。对心智哲学、认识论、美学、科学哲学、语言哲学、伦理学、形而上学和哲学其他主要领域去细化界定一些具体的应用,避免想象空间太大。2根据具体的应用范式,如话题(事实、数据、问题、现象、观察等)、方法(技巧、手段等)、理论(假说,解释等)去解构具体的技术应用。
可能,新课标还涉及更多的新概念以及新理论,都会受到更多的重视,或者有的会成为课程的核心价值理论,无论采用哪些概念、采用多少概念的成分,都需要有一些具体而清晰的界定,特别需要给出一定的教学范例或教学范式,更重要的是能够针对具体技术给出一些应用分析形式的概念界定。
●内容清晰界定
作为广泛跨界的信息技术教育来讲,内容讲什么、学什么似乎并不宜采用太严格的范围,特别是内容随时会面对新技术发展的挑战。但是,内容可以更新,领域需要界定,才会让一线教师更有操作的依据。
例如,对操作系统的要求,可否结合一些具体的应用元素考虑界定策略:1操作系统与硬件、软件的关系,涉及原理、操作方面的深度与广度的界定,如设备管理、驱动程序,甚至是一点存储卡、声卡的程序判定等基本的硬件控制技术。2操作系统的技术素养或操作能力与版本升级的关系,这涉及软件的升级、操作能力的形成、问题解决策略的培养等方面界定,如Windows XP、Win 7、Win 8、LINUX甚至Mac OS、Android的共性或者特征,不只是知识介绍区分,更是如何在实践中让学生形成对比应用,迁移、超越。3操作系统的深度操作技术,包括系统诊断、网络管理、系统漏洞、远程管理、软硬配置与管理等内容范围的界定,即如何让学生能够尝试掌握一些核心的操作系统技术,让操作系统学习真正是操作系统而不是应用软件学习。4操作系统与对软件开发关系的界定,涉及包括手机操作系统在内的多种操作系统下的软件应用与开发的范围界定,即能否培养学生的开发精神,培养创造性人才。
又如,创客等新教学内容方面的界定,是否考虑其目的、功能和具体内容的界定:1创客在基于信息技术和非信息技术下的不同内容区分与功能界定。面对工业4.0这样的新的时代发展,信息技术过于单纯,过于超出工业,必然会固步自封,即使增加创客的概念,无工业的概念仍然是单薄而偏安的。2创客基于一般软件的范式与功能说明。基于软件,如动漫创客的教育范式和相应的功能开发建议。3创客基于机器人教育领域的功能、目标与范式界定。对机器人来说,这是表现创客的一个较好的领域,在目标上如何超越以前的模仿是重点需要创新的。4创客基于PC、网络、手机编程等领域的功能与范式界定。手机编程,对比以前的教学编程教育的历史,如何跳出算法和范例教学的局限,这是创新的新方向。
当然,在内容的架构、重组和创新上新课标会谨慎而有把握地确定一定的核心思想和基本规则,我们期望的是,不论采用哪些方式都希望能够提供具体解构式的说明,能够针对技术或者教学范式明确“什么内容、什么目标、如何应用、何种程度”等基本内涵与外延,清晰地界定会更容易让一线教师看得清楚、学得明白、教得顺手。
●精细化界定与课程空间开放并不矛盾
有一个担心是,如果对目标、概念、内容、方法等进行过多、过细的界定,会伤害到课程的开放性,使课程缺乏个性化的空间。其实不然,反而会因此增强课程的核心和重心,树立课程的价值性,提高课程的含金量。如果仅是寥寥数语,就会让一线教师难以把握真谛,让课程管理者也小看课程的质量和地位。
对新课标的期望是具体而清晰,宁愿多一些文字、图表、范例,多一些具体的技术分析和概念解释,让教师能够把它作为一个可以依靠的标尺和准则。我们最不希望出现如下一些情况:1概念宽泛,空间太大。如此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去在实践中辨析,甚至不断地打破与重构。如任务驱动,何种描述是“任务”?何种描述是“操作”?何种描述是“活动”?在纲要时代没有明确说明,造成现在仍然混乱使用此概念。2内容抽象,层次不清。这是造成内容重复的主要原因,不仅小学、初中、高中的重复,即使在高中段内也大量重复。浅层的重复,让师生的教学积极性遭受损害,让教学的内容没有标尺,如尝试用多种媒体的采集、加工、表达信息,这样的描述是不清晰的。应具体指出媒体是哪些媒体,以及建议相关的技术是哪些技术。
传播学的基本概念与传播模式 篇7
一、“传播”这个概念
什么是传播?什么是传播学?对诸如此类的基本概念和问题的厘清,是传播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传播”(communication)有很多定义。当我们看到中文“传播”这个词时,在我们的语境中,一般理解为信息从A转到B;而传播学中的com m unication,内涵比这丰富。
“传播”在印欧语系的文字中源于古希腊的两个词根,一个是com,指与别人建立一种关系;一个是munus,指效用、产品、作品、利益、服务等等。两个词根合起来,意为“共有”、“共享”。古罗马的著名演说家西塞罗(Cicero,前106-43), 将communication定义为与别人建立一种联系或把握一件事情。后来这个词的内涵略有变化,主要是指思想、信息的交流、沟通。
图 1 传播的含义应是双向、共享(戴逸如作)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里,特别是政治经济学方面的著作里,这个词的所指更为广泛,包括物质的交换、交通运输、信件的传递和精神的交流,甚至还包括男女间的性爱。许多情况下物质交往与精神(信息)的传播很难完全分开,交往的手段常常既是精神的又是物质的。恩格斯在谈到人的交往需要时写道“:他需要和外部世界来往,需要满足这种欲望的手段: 食物、异性、书籍、谈话、辩论、活动、消费品和操作对象。”[1]
无论怎么变化,“共享”是其基本内涵,表明其本意是双向、互动的,是信息、知识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流动和变化。理解这一点,对形成正确的传播观念、进行有效的传播行为以及传播的研究都不无意义。即使是人内传播,也必须是双向的,否则会造成认识的迷茫和理解的混淆。电视连续剧《武林外传》中“吕秀才口毙姬无命”那一段对话,便是双方的交流中没有关于同一概念的信息共享。
姬无命要杀吕秀才,吕秀才问姬无命“我到底是死在谁的手里”,姬无命想当然回答说“我”。但是当吕秀才追问“‘我’是谁”的时候,姬无命就掉入了吕秀才的圈套中,最后自己杀了自己:
秀才:你是谁,姬无命吗?不!这只是个名字,一个代号, 你可以叫姬无命,我也可以叫姬无命,他们都可以,把这个代号拿掉之后呢,你又是谁?
姬无命:我不知道,我也不用知道。
秀才:好好,那你再回答我另一个问题,我是谁?
姬无命:这个问题已经问过了。
秀才:不,我刚才问的是本我,现在问的是自我。
姬无命:这有什么区别吗?
秀才:举个例子,在我用我这个代号来进行对话的同时, 你的代号也是我,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是否意味着,你就是我,而我也就是你?
……
姬无命:我杀了你!
秀才:是谁杀了我,而我又杀了谁!
姬无命:是我杀了我!
秀才:回答正确,动手吧!
姬无命:啊!!
明白了“传播”的基本概念和内涵,自然就会发现,传播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有着不同范围、不同关系、不同规模,包括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文艺传播、跨文化传播……这些传播类型之间的划分是相对的,并非截然分明,很多情况下不同传播类型同时存在并发生相互作用。
二、传播模式
所谓模式,是对真实世界理论化和简约化的一种表达方式。它不是对现实事物的对等描述,只是对现象的简略描述, 目的在于对复杂事物获得一种大体的认识,方便对事物的把握。
模式是对现象简约的描述,不能穷尽客观事物的复杂状况,但对认识传播现象,前人概括的某些传播模式,因其便捷和有效,依然成为实证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英国传播学家麦奎尔(Denis Mc Quail,1935-)就用“模式”构建了大众传播研究的整个体系。下面就不同传播领域角度的代表性模式进行简单介绍。
(一)一般人际传播的循环模式
1954年,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 (Wilbur Schram m , 1907 -1987) 受心理学 家奥斯古 德 (Charle s Os good, 1916-1991)观点的启发,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针对一般人际传播现象提出了传播的双向“循环模式”。(图2)
该模式认为在传播过程的循环中,传播者和受传者没有主客之分,并且强调了传受双方对信息的编码、释码及译码处理,从而突出了传播的互动性。该模式将人际传播中交流双方“点”对“点”的瞬间思维特征展现了出来,但无法显示交流双方在交流中的情境,包括双方的社会地位。
(二)大众传播的线性与互动模式
1948年,美国传播学者拉斯韦尔 (Harold Las s w e ll, 1902-1978)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的论文中提出传播过程模式,随后又做了修订,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进行顺序化地结构性处理,形成广为人知的“5W模式”或“拉斯韦尔模式”。即:
Who(谁)
Say w hat(说了什么)
In w hich channe l(通过什么渠道)
To w hom(向谁说)
With w hat e ffe ct(有什么效果)
后来,麦奎尔对该模式进行了图示化处理:
该模式对纷繁复杂的“点”对“面”的大众传播活动进行了清晰的把握,将其视为由五个要素和环节构成的过程,从而为经验-功能主义的传播研究提供了切入点。
“谁”是在传播过程中担负着信息的收集、加工和传递的任务的人,即传播者。传播者既可以是单个的人,也可以是集体或专门的机构。针对传播者的研究又叫控制研究。传播者在大众传播的过程中,是全程的控制者。“说什么”是由众多符号组成的信息组合。这些符号既可以是语言符号,也可以包括非语言符号。对这些讯息的研究即内容分析。“渠道”是信息传递所经过的中介或借助的载体,Web2.0时代的信息传播载体形态已经多样化了。“对谁”指传播对象,即信息的接受者。“效果”是检验传播活动是否成功的重要尺度,指信息到达接受者之后引发的各种类型的反应。
“5W”模式界定了大众传播的研究范围和基本内容,影响很广。但该模式的解释力因其线性而大打折扣。拉斯韦尔后来并没有对此进行深化讨论,使传播在效果上成为一个归宿和终点,从而忽略了传播的环境因素,以及完善的传播应有的双向、互动需求。
1949年,美国学者申农(Claude Shannon,1916-2001) 和韦弗(Warren Weaver,1889—1970)在《通信的数学理论》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中提出了一个适于说明电报传播的“申农-韦弗”模式。后来,麦奎尔对该模式进行了图示化处理:
申农模式的启发意义在于,传播不是一个偶然的过程, 涉及信息、信息传递、信道、编码、解码、再编码、信息冗余、噪音等等的问题,在传播的双方或多方之间,存在由信道和噪音决定的制度性调节。噪音和信道都有可能成为权力的工具,一旦实现对其独占,他人的沉默无声将可能变成为一种制度性规范。
拉斯韦尔和申农的模式都是线性模式的代表,即将传播描述为一种直线、单向的过程,但都介入“媒介”这一社会传播重要中介。相比拉斯韦尔的模式,申农模式对“噪音”的引入突出了传播的空间存在和社会性质。
美国传播学家梅尔文·德弗勒(Melvin De Fleur,1923-) 在“申农-韦弗”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互动过程模式”。(图5)该模式的突出贡献在于对“噪音”的概念进行了拓展和深化,认为“噪音”贯穿于传播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噪音”会影响正常的信息传播活动,也可以成为控制信息传播的手段和策略。
(三)网络时代的传播模式
网络时代,从BBS、博客到微博、轻博客、微信,传播手段迅速更新。新环境下的传播模式不断消减着传统新闻媒体的作用,同时自身传播系统的层级也更为复杂化。不少中国学者在原有传统传播模式的基础之上,探讨网络时代传播模式的变化。较早的例如彭兰提出了网络信息传播的三个环节: 信息发布、信息流动和信息循环,并提出在信息发布中存在直线式、队列式和层次式三种模式。[2]当时还未出现现在的各种社交媒体,但这种对信息传播三个阶段的划分,仍然是认识网络传播的基础。
网络传播的要点在于个性化信息的聚集与传播,基于这种变化,原有的线性、互动、循环等传播模式都受到挑战,在可以随时变化的传者和受者之间,加入了智能化的信息过滤系统。从简单的垃圾信息清除,到搜索引擎的关键词搜索,再到个性化推荐系统,网络个人过滤技术的成熟,改变了新媒介环境下信息的传递模式,就此出现了个性化信息推荐传播模型:(图6)[3]
社会事件通过传统媒体的报道和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产生大量信息,人们通过个人选择、标签、个性化推荐等网上信息筛选和过滤技术,使得信息按照用户的个人选择与喜好进行组合,形成个性化的信息,个人获知信息后通过与圈子好友的共享进一步强化,达成共识,进而对社会事件的走向产生新的影响,推动事件的后续发展。
传播科技手段的发展层出不穷,面对如此复杂的传播现象,像传统媒介时代那样建构普适性的传播模式是困难的, 问题在于把握新传播体系的关键性要素,例如信息的生产或创造过程(处于信息流程之中)、信息的筛选过程、信息的分享和互动过程。这些,是人类信息传播不变的要素。
英国心理学家彼得·罗素(Peter Russell)1983年在《地球脑的觉醒》一书中曾预言:计算机、人造卫星、光纤等技术会将地球上的人连接成彼此密切结合的整体,构成“全球脑”,“社会”成为一个有机体并对其中的个人形成支配。[4]现在我们已经部分实现了这一预言:在高速驾驶着车子,我们可以通过手中的新式接收终端 (现在已经难以使用具体名称,因为变化太快,花样太多),一会儿定位并选择下一步的行走路线,一会儿查找附近哪儿有奥特莱斯商城,哪儿有什么好看的景点,同时与另一半球的好友图像通话。
三、“信息”这个概念
信息(information)是传播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它是针对人的,如果没有人和人的感觉,无所谓信息。信息是人这个主体对客体变化或客体间相互关系和差异表征的感应。如果周围一片死寂,处处都是均衡等值,没有变化和差异,也就没有信息,没有传播发生。一片死寂中突然闪现一道光亮,打破了死寂,这道光亮被人接受到,便是信息,接受的过程便是传播。
从另一个角度看,信息产生于主体对于客体不确定性的认识过程中。如果获悉的某一消息使人感到关于某一事物的不确定性减少了,这个消息便是信息,即信息论专家克劳德·申农提出的“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他在论著《通信的数学原理》中将自然的冗余、信息的丢失、噪音、误差或失真称为“熵”。通过信息的交流,获得“负熵”,消除无序, 方可克服熵的破坏。传播学研究的信息,主要是在这个意义上讨论如何减少或消除熵的信息。
信息论意义上的信息特点包括:可识别、可转换、可传递、可加工处理、可多次利用(无损耗性)、在流通中扩充等等。信息可以控制和支配物质与能量的流动。
作为与物质、能量并列构成人类生存环境的三大要素之一的信息,具有三个特征:
第一,它总是与现实或历史中的事实、现象相关,通过一定的方式(新闻、资料、档案、数据、图像、观点等等)表现出来。
第二,它只有处在交流中才具有信息的意义,因而需要被相关的接受者接受,无人承认的信息不是信息。
第三,信息的功效与传播的时效成正比,失效的信息不再是信息。
四、信息与知识、信息与讯息
关于信息的定义很多,其中一种是将它与知识联系在一起,认为信息是某种知识。比如信息理论奠基人哈特利 (Ralph Hartley,1888-1970)在1928年《信息传输》一文中将信息描述为“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5]《牛津词典》也把信息解释为是“被传授的有关特定事实、主题和事件的知识”。
广义上,知识(knowledge这个词的组成,就是获悉、理解了的东西之意)也是一类信息,是获悉之后的信息,经过理解、沉淀、积累,较为稳定,时效也较为长久。
在知识管理中,有一个经典的知识等级图,[6]如下:
这个图的底层是“资料”,它之上“信息”,信息之上是“知识”,知识之上的顶层是“智慧”。显然,信息是知识的基础。信息既然是知识的基础,按道理,拥有的信息越多,相应知识也应该更多。但在新媒体时代,信息像潮水般泛滥,现代人的知识却显得相对贫乏。
首先,新媒体并不一定能保证人们获得更多的有意义的信息。2000年,美国传播学者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 1931-2003)在媒介环境学会的成立大会上提出“新媒体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使人获得更多有意义的信息”的问题,他认为,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人类执着地追求快速提供信息的机器,结果是,我们被淹没在信息的汪洋大海里,新媒体让我们的国家成为信息垃圾堆放场。技术垄断文化,文化向技术投降。一旦错误或者逻辑混乱的信息进入到人的知识库中, 不仅不会增加知识量,反而降低了知识库的质量。因此人们需要不断评估信息,从海量的信息中分辨出真实的信息与虚假的信息,这个过程好比沙里淘金,将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即便如此,也难免有错误或混乱的信息流入到知识库中。
另一方面,即使是真实的、有逻辑的信息也不可能都转化为知识,从信息到知识必须经过消化理解的过程,需要对信息进行归纳、演绎、比较等手段进行挖掘,使其有价值的部分沉淀下来,并与已存在的人类知识体系相结合。拥有海量的信息并不必然就拥有知识。在新媒体时代获取知识,需要人们具备有效整理、评估、分析信息的能力。
“讯息”与“信息”也有差别。讯息的对应词是message, 指具体的信息,例如一条简讯(包括声像形态)、一封电报、一项通知、一个公告、一句含有信息的重要的话、一张照片等等。而“信息”的概念相对抽象,或相对宏观。信息概念在讯息概念之上。港台地区将information译为“资讯”,大陆电视节目中经常在具体场景下滥用“资讯”概念,一些广播电台或电视台的主持人一会儿信息,一会儿资讯,还以为是两个词,其实是同一个information。在主持人的那种场合,更多的应该使用“讯息”来概括所谈到的许多具体的消息、图像、观点等等。
五、媒介
媒介概念在不同层面都可以使用。信息的意义由符号承载,在这个意义上,符号便是信息的媒介。人类生活的一切活动都伴随着传播,每个人和每个群体通过不同的传播媒介、传播模式与外界交流。
人类传播媒介的历史发展依次经历了语言媒介、文字媒介(其中印刷术的发明尤其大大推动了文明的进程)、传统电子媒介(电报、电话、电影、广播、电视),以及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等几个明显的发展阶段。每个发展阶段的新兴媒介都在旧有媒介基础上不断扩展功能和作用领域。
其中网络时代的传播形态的演进速度最快,在功能与作用领域上的拓展也更为瞩目。
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新浪、搜狐为代表的门户网站主要提供及时、多而全的信息;用户则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随后,网上论坛快速发展。天涯、猫扑等论坛通过提供共同参与讨论的话题,互动以及观点的表达成为主要特点。版主成为论坛的重要角色,是话题组织和引导的关键。这是We b1.0的主要特点。
博客(Blog)、RSS、百科全书 (Wiki)、网摘、社会网络 (SNS)、P2P、即时信息 (IM) 等技术的出现使得网络进入We b2.0时代,个人有了更大的参与和自我表达权,有可能成为意见领袖,引领意见走向。
微博(较早的是Twitter和Facebook)是作为社会公共信息平台出现的,它短小快捷,一经引入就引起巨大关注。中国目前最为普及的是新浪微博。轻博客(light blogging)是介于博客与微博之间的一种网络服务,博客倾向于表达,微博倾向于社交和传播,轻博客吸收双方的优势而不同于任何一方。微博以“关注”来构建群体,强调的是关系;轻博客则强调内容,以“内容”连接群体。目前流行的是微信,网络传播形态正在向Web3.0时代迈进。
六、媒介带来社会结构变化
新的传播媒介形态的不断涌现,自身构成了一种新环境。今天,所有媒介形态在数字化技术的平台上得以融合。当今继续分别讨论印刷媒介以及广播、电视、电话、网络等等电子媒介的意义正在减弱,传播媒介的各种进化形态对社会结构的影响显得更为重要。过去人们仅仅把传播媒介简单视为中性的传送载体,当代多种媒介形态的融合趋势日趋明显, 人们逐渐意识到媒介本身也在创造着新的社会环境,并在无形中改变着社会的结构。以新媒体为例,它带来的社会结构变化包括:
1.时空观念的扩展。新媒体将身处不同物理空间的人整合进共同的虚拟场景,手机、ipad等移动新媒体使得“在一起”的人可以选择处于不同的场景中。
新媒体所带来的这种全天候信息传播方式,使得人们的零碎时间被最大限度的整合,新媒体不断渗入到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最大限度地侵袭着人们的时间,使社会交往时刻处于即时在线的紧迫感中。
2.虚拟与现实的界限打破。运用数字技术,新媒体生产出一个超越现实的独立领域,构建起一个以假乱真的影像符号社会,虚拟的数字符号、影像代替了真实生活,人们对“真实”的体验和真实的基础消失。在纯粹的“虚拟环境”中,现实不仅成为一个值得怀疑的东西,而且可以是一个被彻底解构的东西。
原有的社会阶层划分被打破,原有的权力关系被改变, 在虚拟的世界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想扮演的角色,都可以承担与现实生活中截然不同的作用。
3.社交范围的扩大与社交圈的集中。网络交往很大程度是一种陌生人的交往,社会交往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过渡。在社交范围扩大的同时,人们的社交圈则呈现集中的趋势。以兴趣为聚合的小圈子氛围形成,同时一些小众化群体借助互联网的“长尾效应”也得到发展。借助新媒体的社会联络与动员能力,稳定的社交圈逐渐形成,同时不同阶层之间的分化更为严重,社会利益团体的边界逐渐明晰和固化。
4.话语权分散与用户自主地位提升。话语权从精英阶层向草根下放,出现众声喧哗的局面,话语权呈现分散、零碎的局面。信息的共享和言论的自由分散了社会权力,提升了公众参与社会的能力。例如维基(Wiki)作为一种在网络上开放的、可供多人协同创作的超文本系统,提供了用户的自主性。
5.人与物的互动增强。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构造了一个能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简称物联网),这次会议提出,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以此为标志,网络发展将进入Web3.0时代。
这种人与物的沟通将从本质上影响交流互动的方式。通过将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嵌入一种短距离的移动收发器,就可以将物品与互联网连接,并通过互联网来统一管控,并能方便地将人的命令转化成物质所能接收的信号。这无疑给人类信息沟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维度,实现了人与物的连通。
基本体系与概念 篇8
一、新基本准则的主要变化
1. 新增了“会计计量”一章, 在这一章里明确规定了会计计
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五种, 并且规定, 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 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可靠计量;同时, 增加了财务会计的目标, 强调了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2. 第二章的名称由“一般原则”变更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突出了财务会计的目标是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原准则中规定了12项基本原则, 新基本准则变更为8项质量要求 (可靠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 。将“权责发生制”、“配比”及“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支出”作为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 不再作为一般原则;将“历史成本”原则作为会计计量属性;将原“可比性”和“一贯性”合并为“可比性”。
3. 增加了利得和损失的概念。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利润金额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 从而使利润的计算公式有所改变。
4. 对会计要素的定义做了重大调整, 是本次基本准则修改
的核心部分, 主要是以2000年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进行了重新定义, 取代了原准则会计要素的定义。
二、新基本准则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看, 新基本准则对原基本准则的变更、补充和完善, 强调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补充了除历史成本以外的其
文福建苏翠娥
他计量属性,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新基本准则的出台是我国企业会计改革的一次转折, 具有继往开来的重大意义。但是由于新会计准则出台的时间比较仓促, 新基本准则还存在着许多不足, 给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带来了障碍, 对经济全球化下的财务报告质量造成不利的影响。
1. 会计目标不明确。
会计目标的作用不仅在于它是指导准则制定的基础, 而且更是评价会计准则制定和执行情况的衡量标准。会计目标决定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决定了计量属性的选择, 决定了财务报表的格式。目标不同, 则可能导致具体准则制定的不同和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不同。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 国外大部分国家的会计目标都从“受托责任观”转向了“决策有用观”。为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 我国新基本准则首次明确提出了会计目标, 即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从以上表述来看, 财务会计的目标定位既是“决策有用观”, 同时也体现了“受托责任观”。这种两者兼顾的状况使得我国会计目标问题摇摆不定, 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和计量属性的选择带来不利影响, 更不利于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2.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结构层次不合理。
新基本准则以先后顺序并列的形式明确了8项质量要求, 并没有揭示出这8项质量要求质量的本质特征和结构层次,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之间的关系模糊, 缺乏可操作性。而实际上, 企业会计之所以要提供财务报告, 是因为企业内部和外部决策对财务报告使用价值的需要, 所有质量要求的最终目的在于是否对决策有用。决策从本质上看是一种选择, 即在不同的可能方案中进行决断。这种选择的基础就是会计提供的信息。因此, 是否有利于决策人进行决策, 就成为评价会计信息的最根本的质量标准。因而, 诸如可靠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都可以看成是决策有用性派生出来的具体特征。而在这些具体特征中, 相关性与可靠性则是决策有用性的第二层次特征。因此, 基本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规定是不合理的, 将影响会计信息确认和计量的选择, 不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3. 会计要素和会计动态等式的矛盾。
新基本准则明确了六大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的确认和计量, 这六大要素构成了两个会计等式, 其中的动态等式为“利润=收入-费用”。正如上述, 由于新增了利得和损失的概念, 利润金额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 使得利润的计算公式发生改变。然而, 关于直接记入当期利润的利得与损失, 新基本准则中虽然给出了概念, 但在具体准则中并未进行详细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中利润表的单列项目不包括利得与损失, 同时没有更为明细的讲解, 使得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衔接不明, 并且利得和损失并没有列入要素定义, 因此, 会计要素与会计动态等式产生了矛盾, 给利润表的列示和报告带来了不利影响, 给企业经营成果的确认和计量带来新的问题。
三、我国建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必要性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Conceptual Framework, 简称为CF) 是由若干说明财务会计并为财务会计所应用的基本概念所组成的理论体系, 其作用是指导和评价会计准则的理论依据, 也可以说是制定准则的准则。
而基本会计准则对各项经济业务的核算过程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是对会计工作的一般规范, 反映的是对会计信息的一般要求。可以说, 基本会计准则是准则的准则。如果说《会计法》是整个会计规范体系中的基本法, 那么, 基本会计准则就是整个准则体系中的基本法。它通过假设、目标、要素、确认、计量、披露等基本概念和一般原则, 指导具体会计准则的制订, 评估已制订的会计准则, 并可据以对在没有具体准则的领域中所发生的一些交易和事项进行恰当的会计处理。目前, 我国虽然未明确颁布概念框架性质的公告, 但很多学者认为, 新基本准则就是我国现阶段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它立足于我国国情, 并与国际会计惯例趋同。所以, 我国的基本会计准则, 既是概念框架, 又是准则。
然而, 正是基本准则的这种双重功能定位, 引发出我国会计准则的诸多问题。从基本会计准则适用范围来看, 《企业会计准则》虽说适用于我国境内的所有企业, 但在实际运行中愈来愈表现出缺乏调整力度的问题;从基本会计准则的内容来看, 理论深度不够、理论阐述不多, 有些原则空泛抽象, 缺乏可操作性的弊端, 缺乏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从各准则之间的关系来看, 基本准则无法保持会计准则相关文件和内在逻辑的一致性, 不同准则之间出现矛盾或冲突, 无法保证会计准则体系的完整性和缜密性;从基本准则的作用来看, 缺乏对已发布的会计准则进行评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无法对原准则做出修订和完善, 也不能给新会计准则的制定指明方向和为重大会计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综上所述, 新基本准则比修订前更符合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特征, 但仍存在无法克服的自相矛盾, 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从功能上来分析, 新基本准则都不如直接采用概念框架的形式更为合适。随着客观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 借鉴西方的研究成果, 建立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体系, 并以此取代基本会计准则已是大势所趋。
四、建立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应注意的问题
从本次修订之后的基本会计准则看, 虽然财政部在基本准则与概念框架两者的权衡中, 选择了继续保持基本会计准则的形式, 但是在具体内容上, 更多地纳入概念框架的思想和内容。对比IASB概念框架与我国的基本会计准则的修改内容, 从会计目标到会计信息质量标准, 再到会计要素和财务报告, 就可清晰地看到, 在修改中制定机构的权衡选择, 正如葛家澍教授所论:“通过引入国际通用的概念且通过在信息质量的特征确认和计量上的充实, 我国的基本准则至少距离IASB的概念框架已不太远。”在我国现阶段, 真正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并没有建立, 创设一种理想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我国当前会计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应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并顺应国际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趋同之势, 构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借鉴西方已取得的研究成果, 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 建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法律地位问题。
如果要采用概念框架形式来规范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与执行, 且由财政部制定和颁布, 其地位与国务院发布并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相矛盾。作为概念框架, 它既要充分吸收会计理论的最新成果, 同时又要考虑现实的会计实务和环境, 必须保持一定的前瞻性, 来保证它能够用理论的内在逻辑避免准则间的矛盾与冲突, 形成相对坚固的基础而不受相应法律法规体系的约束。这在立法层次较低的情况下, 是很难实现的。而如果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一切遵照《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更高层次法律法规的规定, 则缺乏弹性去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 与基本准则没有区别, 故而也就失去了制定的意义所在。这是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2. 时间问题。
受建国后计划经济的影响, 我国的会计职业团体起步晚, 不成熟, 几乎没有能力独立制定会计准则。在这种情况下, 我国1992年颁布的基本会计准则由财政部会计司制定, 是当时唯一的选择。也就是说, 基本会计准则的制定主要体现了国家的意志。过渡经济学的原理告诉我们, 这种并不是由社会当事人反复博弈所产生的会计制度变迁, 属于非帕累托改变, 它就具有过渡性。而国家针对当时的现状, 则偏好于准则的可操作性和政策性。因此, 要建立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就必须加大会计基础理论研究力度, 进行观念创新;加强概念框架的宣传和舆论引导;制定详细的时间表, 为构建既具中国特色, 又与国际趋同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提供时间上的保障。
3. 成本效益问题。
会计具体准则对于上述规范形式的遵循, 主要是通过规范的法律地位进行保证的。法律地位越高, 会计准则的成本也就越低, 执行效率也就越高。因此, 只有采用较权威的规范形式, 增强会计准则的法律地位, 从而才能降低社会各利益集团对于同一会计规则达成一致意见所耗交易费用。由于中国会计人员众多, 总体水平不高, 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必须考虑成本效益问题。
基本体系与概念 篇9
[高考题回放]
【例1】 (2013·四川理综)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
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
D.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解析:酸性氧化物是指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SO2、SiO2为酸性氧化物, 而CO为不成盐氧化物, A项错;胶体是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一种分散系, 稀豆浆、硅酸溶液都是胶体, 而氯化铁溶液不是胶体, B项错;电解质是指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能导电的化合物, 烧碱和冰醋酸是电解质, 四氯化碳为非电解质, C项错;混合物是指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 水玻璃是Na2SiO3的水溶液, 氨水是NH3的水溶液, 均为混合物, D项正确。
答案:D
【例2】 (2013·天津理综) 运用有关概念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molH2燃烧放出的热量为H2的燃烧热
B.Na2SO3与H2O2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D.BaSO4的水溶液不易导电, 故BaSO4是弱电解质
答案:B
【例3】 (2012·山东理综) 下列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C.催化剂能改变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D.石油是混合物, 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
解析: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如Na2O+H2O2NaOH, 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A项错;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如Al2O3为两性氧化物, Na2O2为过氧化物, 而不是碱性氧化物, B项错;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活化能, 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从而改变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C项对;石油的分馏产物汽油仍为多种烃组成的混合物, D项错。
答案:C
考情分析: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是近几年高考测试的热点, 主要以选择题形式考查考生对相关概念的内涵及外延的理解情况, 命题主要涉及: (1)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特别是煤的干馏、气化和液化, 以及石油的分馏、裂化 (或裂解) 等; (2) 混合物 (特别是溶液、胶体) 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3) 酸、碱、盐、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 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4)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5) 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概念; (6) 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的概念等。此类试题的难度较小, 体现高考对知识内容了解层次的要求, 要求考生“对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 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新题速递]
1. 运用相关概念, 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HClO是弱酸, 所以NaClO是弱电解质
B.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 所以HCl和NaCl均是离子化合物
C.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均属化学变化
D.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现象, 不属于胶体
2. 下列有关推断中正确的是 ()
A.SiO2是酸性氧化物, 能与NaOH溶液反应
B.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C.与强酸、强碱都反应的物质只有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
D.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3.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煤、天然气、可燃冰、植物油都属于化石燃料
B.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 可变为清洁能源
C.淀粉、纤维素和蛋白质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和用于光缆通信的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二、化学用语
[高考题回放]
【例1】 (2013·江苏化学)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丙烯的结构简式:C3H6
D.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的铀 (U) 原子:92146U
答案:B
【例2】 (2012·海南化学)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C.乙酸的分子式:CH3COOH
D.原子核内有18个中子的氯原子:1735Cl
答案:BD
【例3】 (2011·江苏化学)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N2的电子式:NN
C.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53131I
答案:C
考情分析:分析近几年高考试题发现, 高考对化学用语的考查主要有: (1) 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2) 原子 (或离子) 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3) 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 (4) 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和原子的表示等。题型以选择题或填空题为主, 题目的难度较小, 侧重考查考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及应用能力。
[新题速递]
1.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乙酸的实验式:C2H4O2
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以下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 ()
A.质量数之和是质子数之和两倍的水分子符号可能是:D216 O
3.对下列化学用语的理解正确的是 ()
B.比例模型:可以表示二氧化碳分子, 也可以表示水分子
D.分子式C2H4O2:可以表示乙酸, 也可以表示乙二醇
三、化学常用计量
[高考题回放]
【例1】 (2013·全国理综卷Ⅱ) N0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0L1.0mol·L-1的Na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 N0
B.12g石墨烯 (单层石墨) 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 N0
C.25℃时, 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 N0
D.1mol的羟基与1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9 N0
解析:1.0L1.0mol·L-1的NaAlO2水溶液中含有1mol NaAlO2, 含有2mol氧原子, 但溶剂水中也含有大量氧原子, 故所含氧原子数远大于2 N0, A项错;石墨中每个碳原子被3个六元环共用, 则每个六元环中实际拥有碳原子数为6×1/3=2个, 12g石墨烯中碳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 则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 N0, B项对;未提供pH=13的NaOH溶液的体积, 无法计算OH-的物质的量及个数, C项错;1个羟基 (OH) 含有9个电子, 1个氢氧根 (OH-) 含有10个电子, 则1mol的羟基与1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分别为9 N0、10 N0, D项错。
答案:B
【例2】 (2013·广东化学)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 8g O2含有4nA个电子
B.1L 0.1mol·L-1的氨水中有nA个NH+4
C.标准状况下, 22.4L盐酸含有nA个HCl分子
D.1mol 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 失去2nA个电子
解析:8g O2的物质的量为1/4mol, 含有的电子数为1/4×16×nA=4nA个, A项对;氨水中NH3·H2O部分发生电离, 1L0.1mol·L-1的氨水中有NH4+的个数远小于nA, B项错;HCl为强电解质, 盐酸中不含HCl分子, C项错;Na被氧化生成Na2O2时, Na元素由0价变为+1价, 1个Na原子失去1个电子, 则1mol Na失去nA个电子, D项错。
答案:A
【例3】 (2012·上海化学) 工业上将氨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铂—铑合金网发生氨氧化反应, 若有标准状况下VL氨气完全反应, 并转移n个电子, 则阿伏加德罗常数 (NA) 可表示为 ()
答案:D
考情分析:近几年, 高考对化学常用计量的考查, 主要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等问题, 没有出现单纯考查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试题, 涉及: (1)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mol) 、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2) 物质的量与微粒 (原子、分子、离子等) 数目、气体体积 (标准状况下) 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等。此类试题的难度较大, 综合性较强, 特别是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问题, 往往与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物质的结构、电子的转移等知识相联系, 侧重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简单计算能力。
[新题速递]
1.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5℃时, pH=13的1.0LBa (OH) 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 NA
B.室温下, 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 NA
C.0.1mol Fe在0.1mol Cl2中充分燃烧, 转移的电子数为0.3 NA
D.标准状况下, 22.4L乙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0 NA
2.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2 H和18 O所组成的水11g, 所含的中子数为4 NA
B.一定条件下, 1mol N2和3mol H2合成氨, 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 NA
C.在0.1mol/L K2CO3溶液中, 阴离子数目大于0.1 NA
D.NO2和H2O反应每生成2mol HNO3时, 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 NA
3. 将标准状况下VL氯气通入过量的热烧碱溶液中充分反应, 若产物中不含次氯酸钠, 且反应中共转移了n个电子, 则阿伏加德罗常数 (NA) 可表示为 ()
四、溶液和胶体
[高考题回放]
【例1】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分离溶于水中的碘, 可加乙醇萃取, 其原理是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
C.除去KNO3固体中混杂的NaCl, 可用重结晶法, 其原理是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
D.配制100mL 1.0mol·L-1CuSO4溶液, 将25g CuSO4·5H2O溶于100mL蒸馏水中
解析: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 利用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 向饱和NaCl溶液中先通入NH3, 后通入CO2气体析出溶解度较小的NaHCO3, A项对;乙醇易溶于水, 不能用于碘水中萃取碘的萃取剂, B项错;除去KNO3固体中混杂的NaCl, 采用重结晶法, 利用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使KNO3先结晶析出, NaCl留在溶液中, 从而除去NaCl, C项错;配制100mL 1.0mol·L-1CuSO4溶液, 应称取25g CuSO4·5H2O晶体, 在烧杯中溶解, 再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 洗涤液也一并转移, D项错。
答案:A
【例2】 (2013·江苏化学) 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 ()
解析:称量固体样品时, 应将样品放入托盘天平的左盘, 砝码放入右盘, A项错;固体样品放入烧杯中, 用玻璃棒搅拌, 加速溶解, B项对;转移溶液时, 应用玻璃棒引流, 否则容易将液体洒落, C项错;定容时, 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容量瓶中, D项错。
答案:B
考情分析:近几年, 高考对溶液的考查较多, 特别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涉及胶体的试题较少, 命题主要集中在: (1) 溶液的含义, 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2) 溶液的组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计算; (3)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及误差分析; (4) 胶体的制备及性质等。题目的难度较小, 侧重考查考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应用能力。
[新题速递]
1.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 并加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 可制得Fe (OH) 3胶体
B.利用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 用固体NaCl可配制0.5mol·L-1的溶液
C.用容量瓶配制溶液,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D.溶解度:CaCO3<Ca (HCO3) 2, 则有溶解度:Na2CO3<NaHCO3
2. 实验室要配制250mL 1mol/L的NaOH溶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本实验中需要称量的NaOH固体的质量为10.0g
B.称量时所用NaOH已潮解, 则所配制溶液浓度偏高
C.定容时俯视液面, 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D.搅拌以加速溶解时不小心洒出一小滴溶液, 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3.将5~6滴饱和FeCl3溶液加入盛有25mL沸水的烧杯中, 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 停止加热。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该操作中, FeCl3溶液应逐滴加入
B.从外观上看烧杯中的液体透明澄清
C.上述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D.该实验制得了一种不同于FeCl3溶液的新溶液
五、氧化还原反应
[高考题回放]
A.生成42.0LN2 (标准状况)
B.有0.250mol KNO3被氧化
C.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25mol
D.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75mol
解析:该反应中, N元素由-1/3价 (NaN3) 和+5价 (KNO3) 变为0价 (N2) , 则NaN3发生氧化反应, KNO3发生还原反应。生成16mol N2时, 15mol N2为氧化产物, 1mol N2为还原产物, 转移电子为10mol。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75mol, 则转移电子为1.25mol, 被还原的KNO3为0.250mol, 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75mol, 生成的N2为2mol, 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
答案:CD
【例2】 (2012·海南化学) 将0.195g锌粉加入到20.0mL的0.100mol·L-1 MO2+溶液中, 恰好完全反应, 则还原产物可能是 ()
A.M B.M2+
C.M3+D.MO2+
解析:该反应中, Zn失去2个电子变成Zn2+, 设MO2+的还原产物中M元素的化合价为x。0.195g锌粉的物质的量为0.003mol,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可得:0.003mol×2=0.02L×0.100mol·L-1× (5-x) , 解得x=2, 即还原产物为M2+。
答案:B
A.S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CuFeS2仅作还原剂, 硫元素被氧化
C.每生成1mol Cu2S, 有4mol硫被氧化
D.每转移1.2mol电子, 有0.2mol硫被氧化
答案:AD
考情分析:近几年, 除上海、海南卷外, 其他省市高考试题中单纯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试题较少, 大多出现在第Ⅱ卷中, 与其他知识内容相结合, 设置综合性试题, 命题主要集中在: (1) 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被氧化和被还原、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等概念; (2) 电子的转移及表示; (3)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等, 侧重考查考生对化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简单计算能力。
[新题速递]
1.化学方程式可简明地体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已知:
(1) 氧化还原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化性 (酸性溶液) :FeCl3>Co (OH) 3>I2
B.还原性 (碱性溶液) :Fe (OH) 2>I2>KIO3
C.热稳定性:NaCl>NaClO4>NaClO
D.酸性 (水溶液) :HSCN>H2CO3>HCN
2.把图2中的物质补充到图1中, 可得到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型离子方程式 (未配平) :
对该氧化还原反应型离子方程式说法不正确的是 ()
A.IO-4作氧化剂
B.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
C.若有2mol Mn2+参加反应时则转移10mol电子
D.配平后Mn2+、H+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3
A.反应 (1) 为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 (2) 为复分解反应
B.反应 (1) 中NaClO是氧化剂
C.Na2FeO4中Fe为+4价, 具有强氧化性, 能杀菌消毒
D.若有2mol FeCl3发生反应,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mol
六、离子反应
[高考题回放]
【例1】 (2013·安徽理综) 下列分子或离子在指定的分散系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银氨溶液:Na+、K+、NO3-、NH3·H2O
B.空气:C2H2、CO2、SO2、NO
C.氢氧化铁胶体:H+、K+、S2-、Br-
D.高锰酸钾溶液:H+、Na+、SO42-、葡萄糖分子
解析:银氨溶液呈碱性, 各分子或离子均能大量共存, A项对;空气中含有O2, NO易与O2反应生成NO2, B项错;H+大量存在时, 可以使氢氧化铁胶体溶解, 并且H+与S2-不能共存, C项错;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 葡萄糖分子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含有羟基和醛基) , 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D项错。
答案:A
【例2】 (2013·全国理综卷Ⅱ)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答案:D
【例3】 (2012·浙江理综) 水溶液X中只可能溶有K+、Mg2+、Al 3+、AlO2-、SiO32-、SO32-、CO32-、SO42-中的若干种离子。某同学对该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气体甲一定是纯净物
B.沉淀甲是硅酸和硅酸镁的混合物
C.K+、AlO2-和SiO32-一定存在于溶液X中
D.CO32-和SO42-一定不存在于溶液X中
解析:加入过量的盐酸有沉淀甲生成, 说明一定有SiO2-3, 因为所给离子中只有SiO2-3能与过量HCl反应生成沉淀;根据不共存原理, 一定没有Mg2+和Al 3+, 因为它们都能与SiO2-3反应生成沉淀;再根据电中性原理, 一定有K+。气体甲可能是CO2、SO2或其混合物, 溶液中应该含有CO2-3、SO2-3中的一种或两种;据无色溶液甲中加入过量氨水有白色沉淀乙生成, 此白色沉淀一定是Al (OH) 3, 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AlO-2;而SO2-4不能确定是否存在。
答案:C
考情分析:离子反应是近几年高考测试的热点, 试题重现率几乎为100%, 且题型及考查方式相对固定, 命题主要涉及: (1) 离子反应的概念及离子方程式的判断 (或书写) ; (2)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及离子共存的判断; (3)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等。此类试题的综合性较强, 知识覆盖面较广, 侧重考查考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迁移应用能力。
[新题速递]
1.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1) 常温下, c (H+) /c (OH-) =1×10-12的溶液:K+、AlO2-、CO32-、Na+
(2) 加入苯酚显紫色的溶液:K+、NH+4、Cl-、I-
(3) 中性溶液:Fe3+、Al 3+、NO3-、SO42-
(4) 使pH试纸变蓝的溶液:NH4+、Na+、SO2-4、Cl-
(5) 无色溶液中:K+、Al 3+、NO3-、HCO3-
A. (2) (3) B. (1) (3) (5)
C. (1) D. (1) (4) (5)
2. 下列叙述及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3.某无色溶液中含有: (1) Na+; (2) Ba2+; (3) Cl-; (4) Br-; (5) SO2-3; (6) SO2-4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 依次进行下列实验, 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 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 (1) (4) (5)
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 (2) (5)
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1) (2) (6)
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 (1) (3) (6)
【参考答案】
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1.D解析:NaClO为弱酸盐, 属于强电解质, A项错;HCl为共价化合物, NaCl为离子化合物, B项错;石油的分馏为物理变化, 煤的干馏为化学变化, C项错;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 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现象, 不属于胶体, D项对。
3.C解析:植物油不是化石燃料, A项错;煤的气化和液化均是化学变化, B项错;淀粉、纤维素和蛋白质是常见的三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项对;聚酯纤维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D项错。
二、化学用语
1.B解析:A项实验式即为最简式, 乙酸的实验式为CH2O;C项Cl原子变成Cl-离子, 核外电子数变成18, 但质子数仍为17;D项为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2.B解析:NaHCO3在水中发生水解, 溶液呈碱性:HCO-3+H2O幑幐H2CO3+OH-。
3.A解析:A项为碳原子结构示意图, 12C和14C互为同位素, 二者的核电荷数相同, 均为6;B项CO2为直线形分子, 而H2O为V形分子;C项不能表示氢氧根离子;D项乙二醇的分子式为C2H6O2, 分子式C2H4O2可以表示乙酸或甲酸甲酯。
三、化学常用计量
1.B解析pH=13的1.0LBa (OH) 2溶液中, n (OH-) =0.1mol·L-1×1.0L=0.1mol, 含有的OH-数目为0.1 NA, A项错;乙烯和丁烯的最简式均为CH2, 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含有“CH2”的物质的量为21.0g/ (14g·mol-1) =1.5mol, 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 NA, B项对;0.1mol Fe在0.1mol Cl2中充分燃烧, Fe有剩余, 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C项错;标准状况下, 乙醇呈液体, D项错。
2.D解析:由2 H和18 O所组成的水11g, 其物质的量为11g/ (22g·mol-1) =0.5mol, 含有中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 (1×2+10) =6mol, 所含的中子数为6 NA, A项错;合成氨为可逆反应, 1mol N2和3mol H2不可能生成2mol NH3, 生成的NH3分子数小于2 NA, B项错;未给出溶液的体积, 无法确定阴离子的数目, C项错;NO2中N元素为+4价, HNO3中N元素为+5价, 生成2mol HNO3时, 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 NA, D项对。
四、溶液和胶体
1.A解析:B项缺少称量NaCl固体质量的托盘天平;C项用容量瓶配制溶液,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溶液体积V变小, 所配溶液浓度偏大;D项Na2CO3的溶解度大于NaHCO3。
2.B解析:A项称取NaOH的质量为0.25L×1mol/L×40g/mol=10.0g;B项称量时所用NaOH已潮解, NaOH的质量变小, 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C项定容时俯视液面, 溶液的体积偏小, 所配溶液浓度偏高;D项搅拌时液体洒落, NaOH损失, 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
3.D解析:将饱和FeCl3溶液加入沸水中, 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 即得到Fe (OH) 3胶体, 不是溶液。
五、氧化还原反应
1.A解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 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 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 所以根据方程式可知, 氧化性强弱顺序应该是Co (OH) 3>FeCl3>I2, A项错, B对;根据较强的酸制取较弱的酸可知, D项对;根据热分解的方程式可知, C项对。
3.C解析:Na2FeO4中Na元素为+1价, O元素为-2价, 则Fe为+6价。
六、离子反应
1.C解析: (1) c (H+) /c (OH-) =1×10-12的溶液呈强碱性, 各离子能大量共存; (2) 能使苯酚显紫色的溶液中含大量Fe3+, I-不能大量存在; (3) Fe3+、Al 3+易发生水解, 溶液呈酸性, 则中性溶液中不含Fe3+、Al 3+; (4) 使pH试纸变蓝的溶液呈碱性, NH+4不能大量存在; (5) Al 3+、HCO-3因发生双水解而不能大量存在。
3.A解析: (1) 溶液的pH大于7, 则含有易水解的SO2-3, 不含Ba2+; (2) CCl4层呈橙色, 说明原溶液中含有Br-; (3) 有白色沉淀产生, 证明 (2) 所得溶液中含有SO2-4, 可能全部是SO2-3氧化生成, 不能判断原溶液中是否含有SO2-4; (4) 步骤 (2) 中加入氯水, 引入了Cl-, 故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据溶液呈电中性, 可知原溶液中含有Na+。
基本体系与概念 篇10
法学理论研究最早源于古罗马。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 法学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与进步, 尤其是私权体系的建立与划分, 使得法学逐步完成了从单一原生权利体系到原生权利、衍生权利体系并存的过渡。而形成权作为衍生权利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产生、发展对于法学理论的进步具有极大的意义。
然而, 世界各国对于形成权的研究迄今为止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形成权的理论体系虽然已经构建, 但是学者们并未形成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 与支配权、请求权相比较, 形成权仍然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仅仅勾勒出了这一理论的框架, 仍有许多具体的内容等待民法学者们去填充。
一、形成权的起源——私法权利体系的构建
形成权定义及其初步体系化肇始于德国法学, 现在学界公认这一概念是1903年由埃米尔·泽克尔 (Emil Seckel) 提出的。汉斯·德勒对此评价甚高, 在第四十二届德国法学家年会 (1958年) 上, 他称提出形成权概念这一过程为“法学上的发现”过程[1]。但即使对于德国法学家而言, 形成权理论之发现过程仍然不是十分明晰。其概念产生于泽克尔, 然其理论基础诞生于何处却没有明确回答。为明确起源, 本文首先简略阐述德国法学理论中私法权利体系的构建。
关于私法上权利的划分, 本文认为最早可以追溯到19纪。1839年, 萨维尼通过对“权利标的”的研究为法律进行了分类, 他在《当代罗马法体系》一书中以权利客体为基础将私法划分为原始权利与取得权利, 随后又将取得权利进一步划分为具体的物权、债权、家庭权和继承权[2]。这种分类法大致可以概括当时社会所出现的主要权利类型, 也为形成权的诞生创造了先决条件。
在萨维尼构建的框架内, 温德沙伊德对权利体系做了进一步细化。他将物权和债权归纳入请求权 (原生权利) 范畴, 而请求权之外的其他权利, 温德沙伊德统称其为“第二类型权利” (衍生权利) 。“第二类型权利”中自然是以形成权为主。
与温德沙伊德同时代的布林茨从私权属性的角度重新审视了私法权利体系。布林茨区分了“法律上之许可”与“法律上之能够”, 他认为二者有着内在区分:“许可”把一般行为和法律行为两种类型都包括在内, 而“能够”仅仅包含最广义的法律行为, 借助此种行为, 无形的、法律上的效力得以实现[3]。
奥古斯特·托恩进一步发展了布林茨关于“法律上能”的理论, 并提出了“权限”这一新概念。托恩在论及权利定义的时候如是说:“我们发现, 某些权利有着无法为现有权利概念所容纳的组成部分, 如果想将这些组成部分纳入现有结构, 就迫切需要放宽概念之界定。”[4]他认为“这种“权限”直接赋予了权利人法律上的强势地位。
现今学者对形成权概念的争议焦点在于:形成权行使仅需权利人意思表示还是需要权利人在意思表示之外为一定行为 (两者初看没有太大分别, 因为在法律关系中意思表示往往是通过行为来实现。萨维尼视“法律行为”与“意思表示”为同一概念, 梅迪库斯也说, “ (德国) 民法典如此跳跃地”混用这两个概念说明法律行为和意思表示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微乎其微[5]。但经过仔细分析我们认为两者还是有所差别, 从《〈德国民法典〉立法理由书》中的观点可以推导出法律行为的概念范围要广于意思表示概念, 法律行为是囊括意思表示在内的。) (1)
本文倾向于拉伦茨的“单方行为说”。从中国立法进程来看, 中国民法相对来讲仿效德法居多。《德国民法典》兼有“法律行为”与“意思表示”两个概念, 但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法律行为”。根据哈腾豪尔的看法:“法律行为”概念占据私法主导地位, 是公权力在私法领域加强的表现[6]。本文认为采取“单方行为说”不仅符合德国法学理论中对于形成权的认识, 也符合中国公权力调节下私权自治模式的现实需求。
但本文同时认为:无论是“单方意思说”还是“单方行为说”都仅仅强调了形成权行使的特征, 不足以概括其本质全貌。伴随形成权概念产生的, 还有除斥期间制度。除斥期间最初完全是为了限制形成权而出现的, 它与形成权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果我们换一种思路, 从除斥期间角度分析形成权, 可能会得出全新的结论。
二、内涵的拓展——形成权与除斥期间的关系
相比于支配权仅对物质客体享有绝对权利、请求权行使需要行为相对人的同意, 形成权行使有着影响相对人利益但不以相对人意志为先决条件的特性, 这种特性使得行使主体可以任意对相对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法律对形成权作出了除斥期间规定的限制。不同于民法中对诉讼时效作出详尽的描述, 除斥期间仅仅是一个学理上的概念, 各国民法典之中均未出现过除斥期间一词, 除斥期间与形成权之间关系问题在学界也是众说纷纭。因此, 对两者关系问题加以分析论证是十分必要的。
(一) 除斥期间与形成权之间关系
1. 除斥期间相对于形成权。
除斥期间伴随形成权的产生而产生, 且它在诞生之初仅作用于形成权。随着生产力发展后权利种类的多样化, 除斥期间的客体也发生了一些细微改变, 其所调整范围内逐渐包含了一些其他类型权利。以保证期间为例, 如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诉请被保证人履行债务或者保证责任, 保证人就不再承担保证义务。保证期间作为限制某种权利行使的一种时效手段从性质上看应属除斥期间, 但其债权人所享有的请求履行权并不是形成权而应是请求权的一种。
2. 形成权相对于除斥期间。
形成权所具有的强大效力使得法律须对其进行谨慎的约束, 如果没有有效的手段限制, 那么必然会导致权利主体权力膨胀进而具有损害权力相对人利益的可能性, 妨害社会的公平正义。法谚云:有形成权必有除斥期间。大部分学者认为, 无论从二者起源关系来看还是从二者的功能效用关系来看, 除斥期间定然应当紧紧伴随形成权而存在。然本文不完全同意此观点。
限制形成权的手段方法却是多种多样的, 如除时间规范限制手段外, 还存在使用他权利约束本权利的限制方法。 (2) 而事实上民法也并非为所有的形成权都设定了除斥期间, 有的形成权根本无行使期间的限制, 如共有物分割权:共有人任何时候提出分割共有财产的要求, 均受法律的保护[7]。再如追认权属于形成权的一种, 但是法律上并没有直接规定其除斥期间, 只规定了第三人催告对其的限制, 但通说一个月的催告期也不应当是除斥期间。
(二) 从除斥期间角度发现形成权的新特性
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除斥期间最开始存在的目的便是为了限制形成权的效力, 这一限制效用主要表现为:尽快使得民事法律关系处于稳定状态, 维护社会活动正常进行。为达此目的, 对除斥期间的规定一般要短于诉讼时效且不得延长、中止与中断。这就从侧面说明形成权的两个重要特性:一是形成权的权利存续期间往往要短于其他民事权利;二是形成权具有连续性特征, 其权利期间不存在断裂情形。虽然形成权与除斥期间现今已然不是完全一一映射的关系, 但是形成权的这两个特性却仍然保留了下来, 即使是没有除斥期间限制的形成权其存续时间也会因为客观原因而往往很短暂。 (1)
我们继续沿袭时间规范这一进路分析会发现:一项权利其“权力属性”越强往往它所存续的期间也就越短。 (3) 例如:在公权领域中, 由于权利的权力属性得到最强化, 上升为真正的“权力”, 因此公权力的存续时间一般都短于私权 (不排除特殊情况的存在) 。而在私权体系中, 支配权往往是以物为客体的权利, 它对人与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影响较小, 其权力属性较弱, 因此其存续的时间最长;请求权涉及相对人利益但行使需征求相对人意见, 其权力属性较强, 因此存续时间也相应缩短;而形成权所具有的权力属性最强, 所以它所存续的时间也就最短。
(三) 小结
通过以上的论述, 我们可以将形成权的内涵特征归纳为几点:一是形成权以权利人单方行为使得双方民事法律关系发生改变;二是形成权具有连续性且其生命周期往往短于其他民事权利;三是形成权所具有的权力属性强于其他民事权利。相关文章提出形成权其他基本特质, 本文在此不赘。
三、形成权外延探究———相对人催告权与债权人撤销权性质探讨
形成权属于衍生权利体系, 其内部权利在法律中分布较
(1) 《〈德国民法典〉立法理由书》认为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之间存在某些技术差异, 具体表现为:法律行为可能由多个意思表示共同构成, 而意思表示需要与其他法律事实相结合才能构成法律行为。
(2) 例如无权代理案件中善意相对人撤销权对被代理人追认权的限制, 由于撤销权的权利存续期间较短, 从而客观上限制了追认权的存续时间。
(3) “权力属性”一词是本文为了描述权利的效力而创设的一个概念, 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表示一项权利的效力强大程度;二是表示一项权利对非权利主体的影响程度。
为零散, 学理上并没有形成以某项权利为中心的系统结构。而且, 对于形成权在私法体系中所拓展边界, 学界迄今没有很好地认识。而本文希望从两种性质负有争议的权利入手, 探讨形成权的外延。
(一) 无权代理中第三人催告权性质探讨
催告权是法律为了使得合同相对人能够对抗被代理人追认权而赋予其的一项权利。中国《合同法》第47条、第48条规定: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或无权代理被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其未作表示的, 视为拒绝追认。有关两条文中提到的相对人催告权是否属于形成权这一点, 学者们争议较大。
通过对法条的解读, 部分学者认为, 相对人向法定代理人或被代理人的催告可以视为一个单方法律行为, 此法律行为一经做出, 经过一定时间后必然产生使法律关系处于稳定状态的结果, 而这个结果具有使得原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可能。据此, 学者认为在此类关系中的催告权具有一定形成权的性质, “催告权是形成权的一种”[8]。另一部分学者认为请求权是权利主张者要求义务人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而催告权恰好符合请求权的定义所以应该属于请求权。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催告权不属于实体权利的范畴, 而仅仅是一种告知。“相对人只能对法定代理人或者被代理人是否追认进行催告。究竟法定代理人或者被代理人是否追认, 权利在他自己, 他人无权干涉。”[9]
本文认为, 催告权的行使方式是要求相对人为一定的行为, 确实具有请求权的性质, 但它行使的强制力程度大于请求权, 即产生了强于请求权的权力属性, 具有了部分形成权的特征。从权力属性角度看, 催告权应是具有双重权利属性的复合型权利但其性质偏向于请求权。
(二) 无权处分中债权人撤销权性质探讨
债权人撤销权又称废罢诉权, 其源于罗马法, 为罗马法学家保罗所创, 所以又叫保罗诉权[10]。目前学者对于债权人撤销权性质的概括主要有两类观点, 分别为请求权说与混合权利说。持请求权说者以德国法学家为主。德国学者认为, 撤销权是债权人在自己权益受到损害时请求既得利益人消除所受损害的一种权利, 从法律行为上来看, 属于债的返还, 理应受债权调整。因此, 请求权说又称为债权说;而以法国学者为代表的混合权利说认为, 权利人单方行为可以导致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所发生的物权变动关系归于消灭, 很明显带有形成权的特征, 而就已损失利益向第三人请求返还来说又具有了些许请求权色彩, 所以债权人的撤销权应当属于一种混合型权力。
本文认为, 债权人撤销权应当包含两个效力阶段:第一个效力阶段使得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的权力关系消灭, 第二个阶段使得债权人损失得以追回。中国合同法第74、75条仅描述了撤销权的第一个效力阶段, 而对第二效力阶段并未提及。
根据中国《合同法》第74条、75条规定:债权人因债务人恶意不当行为受到损害时, 债权人可请求法院撤销该行为;权利从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算, 期限一年。此处一年时效不可中止、中断与延长。由此推断债权人撤销权权利存续期间较短且具有连续性, 此性质符合形成权特征。但同时, 撤销权的第二效力阶段由权利人通过法院请求既得利益人返还财产这一过程确实符合请求权的特征, 但由于第二阶段的存在, 使得撤销权的权力属性相较于第一阶段有所减弱。所以本文认为撤销权接近于形成权, 但其效力中搀杂了请求权特质在内也应当属于一种复合型权利。
四、形成权在私法权利体系中的地位———以权力属性划分为基础
从传统权利分类角度来解读形成权, 我们可知形成权属于衍生权利群中最重要的一支。形成权是依附于本权利而存在的权利, 本身不具有独立性, 不可单独转让。虽然其效力极强但重要性却远远弱于它所伴随的原生权利, 其地位与其在实践中的效应不相适应。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 形成权与其他权利类型之间的界限并不十分明显, 某些具体权利在具有形成权性质的同时也兼具如请求权等其他权利类型的特质。在权利分类过程中我们也会发现, 权利与权利之间的界限总是模糊不清的。如果我们按照权利的权力属性由弱到强对所有具体权利进行分类与排序, 那么最终我们所看到的不应是一个个离散的、断裂的权利集合而应是一条连续递增的权利函数曲线。而在这条曲线中, 形成权毫无疑问处于私权的顶峰。
参考文献
[1]申卫星.形成权基本理论研究[G]//梁慧星.民商法论丛:第30卷.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4-6.
[2]申海恩.私法中的权力——形成权理论之新开展[G]//民商法论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53.
[3]Alois Brinz, Lehrbuch der Pandekten, Bd.I, 2.Aufl.Erlngen, 1873, S.211;Vgl.dazu auch Brinz, Alois, Lehrbuch der Pandekten, Bd.IV, 2.Aufl., Erlangen/Leipzig, 1892, S.13f.
[4]August Thon, Rechtnorm und subjektives Recht, Weimar, 1878, S.325f.
[5]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M].邵建东, 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0:190.
[6]汉斯.哈腾保尔, 著, 孙宪忠, 译.法律行为的概念、产生以及发展[G]//杨立新.民商法前沿.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2:137-144.
[7]史浩明.论除斥期间[J].法学杂志, 2004, (7) :85.
[8]王利民, 崔建远.合同法新论—总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3.
[9]杨立新.合同法总则[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9:10.
【基本体系与概念】推荐阅读:
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战略思考与重要举措08-29
基本原则体系06-08
基本医疗保障体系08-22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05-17
构建惩防体系基本框架工作总结08-20
地方师范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基本思路5则范文08-01
示范教案(第2章 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 2.3.2)10-29
会计基本概念06-13
基本概念原理06-29
党建基本概念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