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本概念(共9篇)
会计基本概念 篇1
为了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 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 (由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组成) , 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全面施行。在对原基本准则进行修改的基础上, 重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以下简称新基本准则) 与原基本准则及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较有诸多变化。那么, 新基本准则是否还存在一些缺陷?我国能否以基本准则取代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呢?本文试图对此加以探讨。
一、新基本准则的主要变化
1. 新增了“会计计量”一章, 在这一章里明确规定了会计计
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五种, 并且规定, 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 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可靠计量;同时, 增加了财务会计的目标, 强调了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2. 第二章的名称由“一般原则”变更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突出了财务会计的目标是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原准则中规定了12项基本原则, 新基本准则变更为8项质量要求 (可靠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 。将“权责发生制”、“配比”及“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支出”作为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 不再作为一般原则;将“历史成本”原则作为会计计量属性;将原“可比性”和“一贯性”合并为“可比性”。
3. 增加了利得和损失的概念。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利润金额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 从而使利润的计算公式有所改变。
4. 对会计要素的定义做了重大调整, 是本次基本准则修改
的核心部分, 主要是以2000年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进行了重新定义, 取代了原准则会计要素的定义。
二、新基本准则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看, 新基本准则对原基本准则的变更、补充和完善, 强调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补充了除历史成本以外的其
文福建苏翠娥
他计量属性,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新基本准则的出台是我国企业会计改革的一次转折, 具有继往开来的重大意义。但是由于新会计准则出台的时间比较仓促, 新基本准则还存在着许多不足, 给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带来了障碍, 对经济全球化下的财务报告质量造成不利的影响。
1. 会计目标不明确。
会计目标的作用不仅在于它是指导准则制定的基础, 而且更是评价会计准则制定和执行情况的衡量标准。会计目标决定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决定了计量属性的选择, 决定了财务报表的格式。目标不同, 则可能导致具体准则制定的不同和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不同。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 国外大部分国家的会计目标都从“受托责任观”转向了“决策有用观”。为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 我国新基本准则首次明确提出了会计目标, 即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从以上表述来看, 财务会计的目标定位既是“决策有用观”, 同时也体现了“受托责任观”。这种两者兼顾的状况使得我国会计目标问题摇摆不定, 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和计量属性的选择带来不利影响, 更不利于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2.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结构层次不合理。
新基本准则以先后顺序并列的形式明确了8项质量要求, 并没有揭示出这8项质量要求质量的本质特征和结构层次,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之间的关系模糊, 缺乏可操作性。而实际上, 企业会计之所以要提供财务报告, 是因为企业内部和外部决策对财务报告使用价值的需要, 所有质量要求的最终目的在于是否对决策有用。决策从本质上看是一种选择, 即在不同的可能方案中进行决断。这种选择的基础就是会计提供的信息。因此, 是否有利于决策人进行决策, 就成为评价会计信息的最根本的质量标准。因而, 诸如可靠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都可以看成是决策有用性派生出来的具体特征。而在这些具体特征中, 相关性与可靠性则是决策有用性的第二层次特征。因此, 基本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规定是不合理的, 将影响会计信息确认和计量的选择, 不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3. 会计要素和会计动态等式的矛盾。
新基本准则明确了六大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的确认和计量, 这六大要素构成了两个会计等式, 其中的动态等式为“利润=收入-费用”。正如上述, 由于新增了利得和损失的概念, 利润金额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 使得利润的计算公式发生改变。然而, 关于直接记入当期利润的利得与损失, 新基本准则中虽然给出了概念, 但在具体准则中并未进行详细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中利润表的单列项目不包括利得与损失, 同时没有更为明细的讲解, 使得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衔接不明, 并且利得和损失并没有列入要素定义, 因此, 会计要素与会计动态等式产生了矛盾, 给利润表的列示和报告带来了不利影响, 给企业经营成果的确认和计量带来新的问题。
三、我国建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必要性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Conceptual Framework, 简称为CF) 是由若干说明财务会计并为财务会计所应用的基本概念所组成的理论体系, 其作用是指导和评价会计准则的理论依据, 也可以说是制定准则的准则。
而基本会计准则对各项经济业务的核算过程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是对会计工作的一般规范, 反映的是对会计信息的一般要求。可以说, 基本会计准则是准则的准则。如果说《会计法》是整个会计规范体系中的基本法, 那么, 基本会计准则就是整个准则体系中的基本法。它通过假设、目标、要素、确认、计量、披露等基本概念和一般原则, 指导具体会计准则的制订, 评估已制订的会计准则, 并可据以对在没有具体准则的领域中所发生的一些交易和事项进行恰当的会计处理。目前, 我国虽然未明确颁布概念框架性质的公告, 但很多学者认为, 新基本准则就是我国现阶段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它立足于我国国情, 并与国际会计惯例趋同。所以, 我国的基本会计准则, 既是概念框架, 又是准则。
然而, 正是基本准则的这种双重功能定位, 引发出我国会计准则的诸多问题。从基本会计准则适用范围来看, 《企业会计准则》虽说适用于我国境内的所有企业, 但在实际运行中愈来愈表现出缺乏调整力度的问题;从基本会计准则的内容来看, 理论深度不够、理论阐述不多, 有些原则空泛抽象, 缺乏可操作性的弊端, 缺乏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从各准则之间的关系来看, 基本准则无法保持会计准则相关文件和内在逻辑的一致性, 不同准则之间出现矛盾或冲突, 无法保证会计准则体系的完整性和缜密性;从基本准则的作用来看, 缺乏对已发布的会计准则进行评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无法对原准则做出修订和完善, 也不能给新会计准则的制定指明方向和为重大会计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综上所述, 新基本准则比修订前更符合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特征, 但仍存在无法克服的自相矛盾, 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从功能上来分析, 新基本准则都不如直接采用概念框架的形式更为合适。随着客观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 借鉴西方的研究成果, 建立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体系, 并以此取代基本会计准则已是大势所趋。
四、建立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应注意的问题
从本次修订之后的基本会计准则看, 虽然财政部在基本准则与概念框架两者的权衡中, 选择了继续保持基本会计准则的形式, 但是在具体内容上, 更多地纳入概念框架的思想和内容。对比IASB概念框架与我国的基本会计准则的修改内容, 从会计目标到会计信息质量标准, 再到会计要素和财务报告, 就可清晰地看到, 在修改中制定机构的权衡选择, 正如葛家澍教授所论:“通过引入国际通用的概念且通过在信息质量的特征确认和计量上的充实, 我国的基本准则至少距离IASB的概念框架已不太远。”在我国现阶段, 真正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并没有建立, 创设一种理想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我国当前会计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应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并顺应国际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趋同之势, 构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借鉴西方已取得的研究成果, 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 建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法律地位问题。
如果要采用概念框架形式来规范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与执行, 且由财政部制定和颁布, 其地位与国务院发布并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相矛盾。作为概念框架, 它既要充分吸收会计理论的最新成果, 同时又要考虑现实的会计实务和环境, 必须保持一定的前瞻性, 来保证它能够用理论的内在逻辑避免准则间的矛盾与冲突, 形成相对坚固的基础而不受相应法律法规体系的约束。这在立法层次较低的情况下, 是很难实现的。而如果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一切遵照《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更高层次法律法规的规定, 则缺乏弹性去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 与基本准则没有区别, 故而也就失去了制定的意义所在。这是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2. 时间问题。
受建国后计划经济的影响, 我国的会计职业团体起步晚, 不成熟, 几乎没有能力独立制定会计准则。在这种情况下, 我国1992年颁布的基本会计准则由财政部会计司制定, 是当时唯一的选择。也就是说, 基本会计准则的制定主要体现了国家的意志。过渡经济学的原理告诉我们, 这种并不是由社会当事人反复博弈所产生的会计制度变迁, 属于非帕累托改变, 它就具有过渡性。而国家针对当时的现状, 则偏好于准则的可操作性和政策性。因此, 要建立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就必须加大会计基础理论研究力度, 进行观念创新;加强概念框架的宣传和舆论引导;制定详细的时间表, 为构建既具中国特色, 又与国际趋同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提供时间上的保障。
3. 成本效益问题。
会计具体准则对于上述规范形式的遵循, 主要是通过规范的法律地位进行保证的。法律地位越高, 会计准则的成本也就越低, 执行效率也就越高。因此, 只有采用较权威的规范形式, 增强会计准则的法律地位, 从而才能降低社会各利益集团对于同一会计规则达成一致意见所耗交易费用。由于中国会计人员众多, 总体水平不高, 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必须考虑成本效益问题。
(作者单位:厦门福隆置业集团有限公司)
会计基本概念 篇2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静力学基本概念 第二节 静力学基本公理 教学目的:
1、明确课程的内容、任务及其要求
2、能叙述力、刚体的概念及静力学基本公理
3、了解工程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桥梁、隧道、公路工程中的力学知识案例分析
教学难点:静力学基本公理及刚体、平衡、力、力系、荷载的概念 教学方法:讲解;观察讨论法 教学手段:板书
作业:习题集1-1 1-2 1-3 教案实施效果追记:
课题引入(时间:5分钟)
1、你关注过公路、桥梁、隧道工程建设吗?你知道G107这个道路标号里面里的1代表着什么意思吗?你知道桥梁可以分为哪些种类吗?
2、你通常是从何种渠道获取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工程建设信息的?(报刊、杂志、电视、教材、专业书籍等)
讲授新内容
一、工程力学课程(时间:45分钟)
1、工程力学的任务
研究工程构件及构件之间的作用力及承载能力,为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计算方法。
承载能力:指强度、刚度、稳定性。
2、学习要求:
1)听课:主要是听,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掌握解题思路。2)作业:要求按时、独立完成。
3)课时安排:静力学 20 学时
材料力学
学时。
要求读得懂、记得住、说得清、做得对、算得快、写得好。要在学习中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几个基本概念:
1)刚体——指在外力作用下,其形状和大小保持不变的物体。
这种假设将物体抽象成一个理想模型,使问题的研究大大简化,且在主要方面是符合实际的。忽略了与平衡问题无关或关系较少的因素,使所讨论的问题简化。2)变形固体;弹性变形;塑性变形
3)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均匀连续性假设;各向同性假设;小变形假设 工程力学的基本任务:静力分析和计算承载能力。4)平衡——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5)强度——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6)刚度——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
7)稳定性——细长杆件保持其原有直线平衡状态的能力。8)杆件——长度方向尺寸远大于其他两向尺寸的构件。
9)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轴向拉伸与压缩;剪切与挤压,扭转;弯曲
第1节 静力学的基本知识
一、基本概念(时间:20分钟)
1、力的概念
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机械作用。
力的效应包括:外效应——物体的运动状态发化。
内效应——物体产生变形。2)力的三要素——指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大小:用线段的长度表示,单位N、kN 力的方向:方位及箭头指向表示; 力的作用点:线段的起点或终点。
一般用大写的英文字母表示力:F、P、N、G
2、荷载的概念
荷载——主动作用于结构上的外力的统称。集中荷载;分布荷载;线荷载(梁的自重);面荷载(鱼、雪、风);体荷载等。
3、力系的概念
力系——同时作用于物体上的一群力。
4、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轴向拉伸与压缩 剪切与挤压 扭转 弯曲
第2节 静力学基本公理 一、二力平衡条件(时间:5分钟)
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两个力,若使刚体处于平衡,其充分必要条件是:两力等值、反向、共线。
要点:
1、两力作用在同一刚体上;
2、两力能使刚体平衡。举例:物体在地面上受重力及地板支承力。
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时间:10分钟)
在已知力系上再加上或从其中减去任意一个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来力系对物体作用效果。提问:坐车时用手推车,对车的前进有无作用?(点题)推论:力的可传性原理:
可以将作用在刚体上某点的力沿其作用线移到刚体内任一点,并不改变此力对物体的作用。证明:
[注意]只适用于刚体,绳索不适用。
三、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时间: 5分钟)
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的合力,也作用在该点上,其大小和方向由这两个力为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
四、作用和反作用定律:(时间:5分钟)
一物体对另一物体有一作用力时,另一物体对此物体必有一反作用力。这两个力等值、反向、共线。要点:
1、一切力都成对出现;
2、两者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3、要明确哪个是施力物。
举例:物体在地面上受重力作用,物体对地球有一反作用力。注意:与二力平衡的区别。
小结(时间:5分钟):
1、工程力学的研究内容;
2、力、质点、刚体和平衡的概念;
会计基本概念 篇3
一、明确概念的来源和意义
大家知道, 概念一般可分为定义型、描述型和感知型的概念。会计学的基本概念通常严格依据最新颁布的《会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等会计法律, 《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等会计行政法规和《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会计规章中所规定的规范、科学的语言表述, 几乎都是属于描述型的概念。据不完全考证, 不同版本、不同用途的规范会计专业教材, 几乎所有的会计基本概念都赋予严谨、抽象、科学、统一的定义。如现行使用的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职《基础会计》 (第三版) 国家规划教材中对“资产”所下的定义, 就是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2006) 第三章二十一条的表述:“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基础会计》课程作为一门会计专业基础课程, 在高一第一学期开设, 其概念面广量大, 贯穿整个知识体系始终, 它是构成会计学大厦的基石。因此, 对于这些概念只有准确地理解其含义, 才能掌握相关理论的内容, 并能在今后学习《企业财务会计》、《会计模拟实务》和《会计电算化》等系列专业课程中加以灵活运用。但刚刚跨入中职学校的初中毕业生, 既不具备会计相关的专业理论、实践的背景知识, 又缺乏抽象的思维理解力, 面对“一大摞”抽象的会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如得不到教师的有效诠释, 学生必定是一头雾水, 产生畏难情绪, 最终失去学习会计的兴趣。针对这一现实, 中职会计专业课教师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应该如何有效从《基础会计》课程基本概念讲解入手, 思考、研究概念的教学技巧, 构建学生的会计思维模型, 是会计学教学成功的关键。
二、认识概念内涵和外延的重要性
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反映的对象可以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的人和事物及其属性, 其反映的对象是事物的本质属性, 而不是非本质属性。属性是事物自身的性质和事物间的关系。本质属性是决定一类事物之所以成为该类事物, 并使其与其他类事物相区别的属性。即哲学术语中事物的质。因此, 《基础会计》课程中的会计基本概念, 是属于逻辑思维型的概念, 其思维形式最基本的组成单位, 是构成命题、推理的要素。
从逻辑学的角度来看, 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内涵又称含义, 就是反映在概念中对象的本质属性, 即概念质的规定性。其作用是表明对象“是什么?”在日常用语中, 通常“用……是……”、“……即……”、“……就是……”等语句表示概念的内涵。例如资产的概念内涵, 表现为“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具有实物形态”、“由企业拥有或控制”和“可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四大要素;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全部对象, 即概念量的规定性。其作用是表明对象“有哪些?”在日常用语中, 通常用“……包括……”、“……有……”、“……可分为……”等语句表示概念的外延。例如资产的概念外延, 可从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 资产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按耗用期限的长短, 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按是否有实体形态, 可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目前, 我国会计实务中, 综合几种分类标准, 将资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类别。为提升概念的内涵, 教师必须向学生揭示“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包括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其他交易或者事项, 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 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 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所控制;“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要解决上述问题, 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弄清什么是概念, 并揭示其内涵与外延。
大家知道, 当我们用语言或文字为某个概念确定了内涵和外延, 就说这个概念被定义了。会计学的基本概念是会计思想与方法的载体。如果教师对学习会计学基本概念教学重视不够, 或者教学方法不当, 就会影响学生对会计学系统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也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笔者通过对中职《基础会计》课程的观课发现, 教师一般对其基本概念的内涵的讲解还是会有些作为的, 通常讲授新课的概念之前, 都会往往会采用不同方式, 请同学自行找出关键词、划线、填空、选择、集体朗读、板演等方式的基础上, 教师再加以对“关键词”的文字解读。但对概念外延的讲解, 对大部分的教师, 特别是缺乏教学和会计岗位实战的年轻教师来讲, 就不那么轻松了, 往往无意识地将该概念的内容、分类和应用等, 与概念的外延教学割裂开来。如果教师匆匆花上几分钟讲解了概念的内涵, 就此结束利润表概念讲解的教学环节, 必定会给后续教学带来困难。
由于教师对会计学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讲解不到位, 出现思路闭塞, 逻辑混乱, 在学生中屡见不鲜, 教学质量可想而知。因此, 在组织《基础会计》教学时, 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挖掘、揭示会计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真正弄清概念是什么。
三、组织概念有效教学的技巧
理解一个概念是掌握一个概念的前提, 理解是在感知的基础上, 通过思维加工, 把新知识同化于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会计基本概念的教学一般要经历概念的表述、概念的辨析和概念的应用等阶段, 所以, 在会计基本概念的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考虑中职学生的认识水平, 遵循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认知规律,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 全面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必须将概念的教学讲解落到实处, 使学生真正把握了概念的实质, 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依据2001年1月1日起施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第二章《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第十条规定:“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利润表应当按照各项收入、费用以及构成利润的各个项目分类分项列示。”笔者试就《基础会计》课程中“利润表”概念的教学过程, 说明如何通过导入、形成和巩固三个环节, 实施《基础会计》课程的基本概念的有效教学。
(一) 导入环节
1.形象直观引入
教师可通过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事例、生动形象的比喻, 或者采用实物和幻灯演示, 也可让学生动动手的方式, 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提出问题, 逐步抽象出概念。为此, 教师课前分给每位学生一张空白的“利润表”, 教师让学生事先自行观察, 上课时便于学生勾起概念“物 (务) ”和“义”的联系。通过形象直观引入, 其目的就是教师力图凭借中职学生的已有经验, 为学生建构起学习会计学基本概念的支架, 产生学习基本概念的源动力。
2.在原有概念的基础上引入
有些概念和学生原有的旧知识联系非常密切, 可以从学生已有的概念知识基础上加以引伸, 导出新概念。本节课, 教师就可从复习“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和特点出发, 幻灯片上出示“资产负债表”的概念, 即“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 (如月末、季末、年末等) 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并标出相应的“企业”、“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会计报表”四个关键词, 假设它们中的“特定日期”、“财务状况”替换为“会计期间”、“经营成果”, 便可引出本节课“利润表”的概念这一教学重点。这样, 这种“抛锚式”的概念建构方式, 既巩固了旧知识, 又学到了新概念, 使新旧概念之间的关系明朗化、清晰化、系统化, 使学生成为探索新知的先行组织者, 开展有意义的概念学习。
3.创设职业情境导入
教师可假设本班张力同学, 中职毕业五年后自主成功创业, 成了一家服饰专卖店的老总。月末, 他要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企业财务人员要提供什么报表呢?张力又如何才能看懂报表呢?教师揭题:“这节课, 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当学生积极思考时, 同时板书:利润表, 并提出“首先大家要知道清楚什么是利润表。”这样, 教师不仅调动起学生积极探究学习概念的动力和情感, 使学生一上课就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更是有助于中职学生社会行为的构建, 树立社会服务意识, 渗透创业和理财意识, 也体现了会计学概念的社会性和合理性, 实现了其社会应用价值。
(二) 形成环节
教师使学生形成概念、落实概念, 据实际情况, 可采用不同的方法。例如笔者在讲授“利润表”概念时, 引入了“利润表”的初步概念后, 结合幻灯上或实物投影上展示“利润表”实物, 分析该报表反映的是某企业2008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经营成果的利润表, 经老师的点播和调试, 学生根据固有知识, 通过观察利润表的结构和项目, 对照幻灯上利润表, 结合教材, 不难找出“一定期间”、“经营成果”、“报表”和“项目”四个关键词, 于是便自然而然地给出了利润表概念的内涵。
同时, 教师要特别注重对利润表概念的外延讲解, 也是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利润表概念的理解。例如教师要讲解清楚, 利润表反映的是该企业2008年12月份和2008年全年的财务经营状况, “会计期间”不同于“一定日期”, 因此, 利润表是“动态”报表, 不同于上几节课所学的资产负债表, 其主要功能是要反映该企业2008年12月份和全年的“财务状况”, 利用企业现有经济资源实现利益的体现, 最终是盈利还是亏损, 金额各是多少。所以, 利润表又可称为是“损益表”或“收益表”。教师还需告知学生, 企业不同与行政机关和非盈利的事业单位, 如机关、学校、医院等, 这些会计主体就不需要编制利润表, 但资产负债表报表和利润表都是企业的“财务报表”, 相互补充, 缺一不可。在此基础上, 教师帮助学生观察利润表的结构, 简述“净利润”的计算公式, 为接下来学习“利润表的编制”这一会计技能, 做了很好的铺垫。
所以, 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 教师要有耐心, 想办法, 讲深讲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学起来也不乏味, 提高了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真正使学生参与了形成概念的分析、比较、归纳、综合、抽象和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 以达到预设的教学效果。教师只有系统讲解了利润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以及资产负债表等概念群的联系与区别, 学生才会对利润表概念有更深层的体验和把握。
(三) 巩固环节
从认识的过程来看, 形成概念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即从个别的事例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巩固概念则是识记概念和保持概念的过程, 是加深理解和灵活运用概念的过程, 即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不同概念的特点, 从不同的角度, 不同的方式, 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或采用多管齐下的手段组织概念教学。如巩固“利润表”这一基本概念教学时, 通常, 从教学方法来看, 有熟记 (记忆) 、应用 (练习) 和建立概念系统 (归类) 等方法;从教学环节来看, 可从课内练习、课堂总结和课外作业等教学环节实施;从练习形式来看, 可以是口述、填空、选择和判断改错等题型;从课堂互动来看, 可以是教师自行解说、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等形式。总之, 巩固会计的基本概念, 教师切忌引导学生课内不求甚解, 课外单一死记硬背概念或题海战术等的错误做法。如在课堂演练纠错环节, 教师发现同学对自编的“利润表”说明其作用时, 许多同学不能用独自用自己的语言完整地回答, 仅是复述着利润表概念中的几个关键词。此时, 教师马上意识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教学还需加强, 便趁机因势利导, 采用生生互动、小组讨论的形式, 最终, 由一位同学自荐总结陈词, 本节课教学任务得以完成, 难点得以成功落实和突破。
由于会计学是一门社会应用学科,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复杂程度之需求而改变, 其理论也会随之发展, 会计法律和法规也会不定期出台或修订, 人们对会计基本概念的认识也随之深化、随之发展, 对教师会计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见, 教师要使中职学生将《基础会计》课程的基本概念理解透彻、到位, 并非是件易事, 不仅要求教师在理念上, 充分认识到会计学基本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而且在教学手段也不能简单模仿、移植其他某些专业课 (或学科) 的概念教学, 如淡化概念、完全采用探究式和项目教学等教学方式方法。教师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加强自身教育教学和会计专业知识的自身修炼, 不断探索会计基本概念的有效教学方式和方法, 以《基础会计》课程的基本概念的教学为抓手, 使学生亲身经历观察、分析、类比、猜想、归抽象、概括、推广等思维过程, 将会计原理、会计理论、会计技能和会计文化传播给中职学生, 提升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力。
摘要:本文试通过对明确概念的来源和意义、认识概念内涵和外延的重要性和组织概念有效教学的技巧三个方面的阐述, 警示中职财会的专业教师, 要落实好《基础会计》课程基本概念的教学, 将会计原理、会计理论、会计技能和会计文化传播给中职学生, 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课, 提升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力。
关键词:中职,基础会计,基本概念,教学
参考文献
[1]葛家樹,陈伟清.基础会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6月第三版.
[2]于中伟.浅谈《基础会计》中的概念教学.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 2007年第7期.
[3]周建勋, 冯云霞.数学概念教学必须揭示其本质属性.中学数学月刊, 2002年10期.
[4]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曲式分析基本概念 篇4
1、建立在单一主题上的、最小的完整曲式
2、乐段的组成部分是乐句
3、这些乐句之间具有问答呼应的关系,乐句数量不一定
4、主调音乐风格的乐段,和声和旋律的完满终止时乐段结束时的典型标志
5、大多数乐段的陈述时呈示型的6、乐段可以作为独立乐曲的曲式,也可以是较大型作品的一部分 乐段的类型:单乐段、平行复乐段、三重乐段、四重乐段、乐段聚集 单乐段:是包含一个乐段的结构。划分依据:
1、依据和声:开放性乐段、收拢性乐段、转调乐段。
2、依据主题材料及乐思发展的状况。
3、依据乐段拥有乐句数量:二乐句乐段、三乐句乐段、四乐句乐段、多乐句乐段、单乐句数段。
4、依据结构的模式:方整性乐段、非方整性乐段(基数节,前后两句乐节数量不等)两乐句乐段:平行结构和对比结构。平行结构是指两乐句开头的主题材料基本相同,而落音或终止式不同。平行两乐句乐段常见的平行情况有:两乐句开头相同、第二乐句为第一乐句的模进或移调、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主题旋律的反向等。对比结构是指两乐句开头的主题材料基本不同,但仍保持着一定的呼应关系平行复乐段:(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1、两个大乐句开头的主题材料相同或相似
2、大乐句的内部能够划分小乐句
3、大乐句末尾的终止式不同,形成呼应。单二部曲式:单二部曲式由两个部分组成,通常第一部分为乐段,第二部分为乐段或规模相当于乐段的段落。图式:ab由于发展主题的不同方式,二部曲式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单主题二部曲式、对比主题二部曲式(ab之间的区别可达到对比的程度)
单二部曲式因第二部分是否再现第一部分的主题因素,又可分为:有再现部的单二部曲式(第二部分在收束时再现第一部分的一个乐句,整个第二部分由相当于一个乐句的规模的中部和是乐句的再现部组成)、没有再现的单二部曲式 有再现的单二部曲式与单三部曲式的区别:
1、中部和再现部能分开单独成乐段的篇幅相当的、中部可能会做更大幅度的展开的是单三;中部与再现部合并的是单二。
2、再现部规模不同 单三的中部的类型:1单主题的中部:第一部分主题移到从属调或将第一部分主题材料进行分裂展开2对比主题的中部: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的另一个呈示部的乐段3合成性的中部:中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联合形成回旋曲式:基本主题(称为“主部”或“迭句”)出现三次以上,中间插入互不相同的段落(称为“插部”)。图式:abaca„„.17世纪~18世纪上半叶:单主题回旋曲式(古回旋曲式)——各个插部通常取材于主部主题,与逐步形成不大的对比
18世纪后半叶以后的世态风俗性回旋曲:对比主题回旋曲式(古典回旋曲式)——各个插部都和主部形成对比、与古回旋曲式完全不同
会计基本概念 篇5
(一) 联合概念框架第一阶段成果的发布
2010年9月28日,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ASB) 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正式发布了双方自2005年以来合作开展的共同概念框架联合项目 (以下简称“联合概念框架”) 第一阶段的成果“目标和质量特征”, FASB同时将其列为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8号 (SFAC8) “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第一章和第三章, 并取代了分别于1978年和1980年发布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1号 (SFAC1) “经营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和第2号 (SFAC2) “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SFAC8是继2000年FASB发布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7号 (SFAC7) “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10年之后发布的一项新的概念公告, 它是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产物, 对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概念框架 (CF) 是制定和评价会计准则的理论基础。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 世界上多个国家 (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以及IASB的前身——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 均已陆续发布了指导会计准则制定的财务会计 (或财务报告) 概念框架。然而, 由于各准则制定机构的概念框架在名称、形式和内容上各的差异, 以致影响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展。例如, 美国FASB的概念框架由陆续发布的一系列财务会计概念公告 (SFACs) 组成, 但内容分散、时间跨度长;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 (ASB) 将其概念框架命名为“财务报告原则公告”, 它是ASB于1999年在对以前陆续发布“原则公告”各个章节进行重新修订和汇编后, 采用“订本式”一起发布的;IASC的概念框架 (现在也称IASB概念框架) 从一开始发布时就采用了“订本式”, 1989年发布时取名为“编制和列报财务报表的框架” (简称为“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 。
(二) 联合概念框架八个工作阶段的划分
概念框架的国际趋同是实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要前提。自2002年10月IASB与FASB正式签署“诺沃克协议”并致力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以来, 双方已意识到消除各自概念框架差异的重要性, 并将建立“联合概念框架”项目列入其趋同计划中。建立“联合概念框架”的目标, 是为制定以原则为导向、内在一致和国际趋同的未来会计准则建立稳固的基础。根据IASB与FASB的工作计划, “联合概念框架”拟划分若干阶段进行 (中间曾经过修订) , 现确定为以下八个阶段:第一阶段“目标和质量特征”;第二阶段“要素和确认”;第三阶段“计量”;第四阶段“报告主体”;第五阶段“列报和披露”;第六阶段“目的和地位”;第七阶段“对非盈利主体的应用”;第八阶段“剩余问题”。目前的进展是:第一阶段“目标和质量特征”已正式发布;第四阶段“报告主体”将在2011年第一季度发布终稿;第三阶段“计量”将在2011年分别发布讨论稿 (DP) 和征求意见稿 (ED) ;第二阶段“要素和确认”尚未确定发布时间;其余第五至第八阶段尚未开展工作。IASB与FASB商定, 每一阶段工作完成后, 其相关内容将取代IASB框架的相应段落, 同时也将取代美国现有的一系列财务会计概念公告。“联合概念框架”第一阶段工作解决的是财务报告中的目标和质量特征问题, 因此, IASB修订了其概念框架的相应内容;FASB则将该工作成果作为SFAC8的内容予以公布, 其中将“目标部分”作为SFAC8的第一章“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目标”, 将“质量特征部分”作为第三章“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 而将不久后会发布的“报告主体”留给了第二章。可以预见, 当“联合概念框架”项目完成后, 美国将以SFAC8充当其概念框架, 并分设章节, 采用“订本式”来形成一份单一的文件。
本文将在对“联合概念框架”第一阶段成果暨FASB第8号概念公告的主要内容及要点作出评述和比较的基础上, 对完善我国基本会计准则提出若干思考。
二、“联合概念框架”第一阶段成果的学术贡献
(一) 概念框架的名称、定义和定位的明确
概念框架是“财务会计”还是“财务报表”或“财务报告”的概念框架, 之前的各类框架文件不明确。各准则制定机构使用了不同的名称, 例如, FASB以前使用的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IASC使用的是“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 ASB使用的是“财务报告原则公告”。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曾经指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应该是财务报告的概念框架, 而不是财务会计的概念框架”, 这一观点在“联合概念框架”项目中获得支持, 目前IASB与FASB均赞成将概念框架统一命名为“财务报告概念框架”。
SFAC8明确了概念框架的定义, 并阐述了概念框架与概念公告之间的关系。“概念框架是由相互联系的目标和基本概念构成的内在一致的体系。它规定了财务会计和报告的性质、作用和局限性, 并将引导一致的指引。概念框架通过确定财务会计和报告的结构和方向, 促进无偏见的财务及有关信息的提供, 以达到为公众利益服务的预期。以上信息将在经济与社会稀缺资源分配的过程中帮助资本市场和其他市场有效地运作”。这一定义与SFAC2中给出的概念框架的定义基本相同, 但用“内在一致的体系”取代了原先的“内在一致的理论体系”的说法。SFAC8正式明确, 概念公告由一系列概念公告所组成, 概念公告旨在确定作为财务会计和报告指引的制定基础的目标和基本概念。同时, 与SFAC1指出的“与财务会计准则公告不同, 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并不制定公认会计原则”一样的是, SFAC8在前言部分也指出, 概念公告不构成《FASB会计准则汇编》的一部分, FASB在2009年6月已将后者确定为适用于非政府主体的公认会计原则 (GAAP) 的权威性来源。
(二) “决策有用性”为主导的财务报告目标观的确立
财务报告目标在概念框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为它形成了概念框架的基础, 决定了其他方面的基本概念, 包括报告主体、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与限制条件、财务报表的要素, 以及会计确认、计量、列报和披露等, 因此在建立“联合概念框架”时, IASB与FASB首先从确定财务报告的目标入手。2006年7月, 双方发布了这一议题的讨论稿, 收到了179份反馈意见书;2008年5月, 双方又联合发布了这一议题的征求意见稿并收到了142份回应。在经过反复讨论后, “联合概念框架”确立了以“决策有用性”为主导的财务报告目标观。
一是强调“通用目的财务报告”, 而不是为“财务报表”建立目标。“联合概念框架”第一阶段成果认为, 与IASB和FASB所负责任一致的是, 概念框架应该为“财务报告”而不仅只是为“财务报表”建立目标。虽然财务报表构成了财务报告的核心内容, 但财务报告比财务报表承担了更多的信息披露责任。“联合概念框架”指出, 这里所指的“财务报告”如无特别说明, 是指“通用目的财务报告” (General Purpose Financial Reports and Financial Reporting) 。相比之下, 之前发布的各种概念框架文件均未强调这一问题。FASB第1号概念公告 (SFAC1) 讨论的是“经营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 而其他准则制定机构所讨论的目标则大多是针对“财务报表”的。IASC概念框架和FASB概念公告主要描述了基于权责发生制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基于收付实现制编制的现金流量表, 以及对额外补充信息的披露需求。SFAC1所作的规范虽然超出了财务报表的范围, 对经营性企业 (Business Enterprises) 的财务报告进行了定义, 并认为对外信息还应包括管理层的解释, 但FASB的其他几项概念公告却更注重对财务报表的指导。而IASC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 由标题即可知其涉及的仅是对财务报表编报的指导。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的广泛应用, 财务报表表外信息对投资者作出经济决策产生重大影响。为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和财务业绩的信息需求, 同时提高财务报告的可行性, 增强市场有用、有效信息的数量和质量, IASB和FASB一致认为, 概念框架的目标范围应有所扩大。因此, “联合概念框架”将目标的名称定为“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目标”, 从而消除了双方原先概念框架在“财务报告”和“财务报表”上的差异。
二是确定以“决策有用性”为主导的目标观, 避免使用“受托责任”术语。关于财务报告或财务报表的目标, 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决策有用性” (Usefulness Decision) 和“受托责任观” (Accountability) 两种观点的争论, 不同的准则制定机构对此也作出了不同的取舍。FASB在SFAC1“经营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中提出, 编制财务报告的一般目标是, 提供对企业制定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 并将该目标具体化为三个方面: (1) 提供对投资和信贷决策有用的信息; (2) 提供对评价现金流量前景有用的信息; (3) 提供关于企业资源、对资源的要求权及其变动情况的信息。其中, 在论述第三个具体目标中, SFAC1涉及到“受托责任”:“编制财务报告, 应提供信息, 表明企业管理当局是怎样利用其受托使用的企业资源, 向业主 (股东) 履行其受托责任的”。FASB早在SFAC1中已经采用了“单一目标观”即“决策有用观”, 而仅仅只是将“受托责任”作为“决策有用性”的具体目标。IASC在“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指出:“财务报表的目标是为广大使用者提供制定经济决策有用的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方面的信息”。同时, “财务报表还应反映管理当局对托付给它的受托责任或经管责任的实施结果”。可见, IASC在论述财务报表的目标时, 将“决策有用性”作为主要目标, 而将“受托责任”作为次要目标 (即采用了“双目标观”) 。英国ASB在“财务报告原则公告”中, 将“决策有用性”和“受托责任”同时列为财务报表的目标, 并认为这两个目标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辅相成的。
在“联合概念框架”关于“目标和质量特征”的讨论稿 (DP) 中, IASB与FASB起先仅将财务报告的目标设定为“为资源配置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忽视了“受托责任观”, 因此曾受到不少回应者 (尤其是来自一些欧盟组织) 的批评。大多数回应者虽然承认“为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是恰当的目标, 但他们同时指出, 除资源配置决策外, 投资者、贷款人和其他债权人通常还要作出其他方面的决策, 也需要获得财务报告信息的帮助。例如, 股东除了需要作出是否买卖和保留股票的决策外, 还需要作出是否保留或替换董事、是否为管理人员增加薪酬等方面的决策, 因此提供有助于评价管理层履行“受托责任”情况的信息也是必要的。准则委员会接受了以上批评并认为, 在大多数情况下为资源配置决策提供的信息对评价管理当局的业绩也是有用的。
在2008年5月发布的征求意见稿 (ED) 中, 准则委员会曾将“财务报告目标”和“决策有用性”分设两小节, 还分别讨论了有助于评价未来现金流量前景和管理当局受托责任的财务信息的有用性。前一信息对于资源提供者作出提供资源的决策是重要的, 而后一信息对于资源提供者作出管理当局履行受托责任的评价并作出有关的决策也是重要的。由于“财务报告目标”与“决策有用性”实际上是同一性质的话题, 并且准则委员会认为“决策有用性”已包含了包括评价“受托责任”在内的各有关决策, 于是在“联合概念框架”第一阶段的最终成果中, IASB与FASB又将“财务报告目标”与“决策有用性”合并, 在SFAC8第2段 (OB2) 中对财务报告目标作出以下陈述:“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目标是, 为现有和潜在投资者、贷款人和其他债权人提供关于报告主体的财务信息, 以帮助他们作出向该主体提供资源的决策”。同时, 在第4段 (OB4) 中指出:“为评价主体未来现金净流入的前景, 现有和潜在投资者、贷款人和其他债权人需要关于主体的资源、对主体的要求权以及该主体管理当局及治理委员会 (Governing Board) 是否有效履行了使用主体资源的责任等方面的信息”。以上目标实际上已经承认使用者在作出资源配置决策的同时, 也作出了评价管理当局是否能够有效使用提供给他们的资源的决策。但是, IASB与FASB决定, 在“联合概念框架”中, 不再使用“受托责任” (Accountability) 这一术语, 它们认为, 这一术语容易产生歧义, 翻译成其他语言比较困难, 反而愿意容纳这一术语所包含的实际内容。
三是明确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财务报表的编制是为现有的普通股东还是为更为广泛的使用者服务, 这一问题在IASB和FASB开发联合概念框架初期就被认为是有待解决的交叉性问题, 是不同准则项目中反复出现、复杂棘手的概念性问题。IASB和FASB认为, 对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 (Primary Users) 明确定义, 将使“联合概念框架”避免过分抽象和模糊。尽管在IASB概念框架和FASB的概念公告中, 双方都将“决策有用性”作为框架问题的主要目标, 但IASB概念框架强调了一个更为广泛的信息需求的使用者范围, 包括投资者、雇员、贷款者、供应商、顾客、政府以及公众, 而SFAC1则更强调于信息对于投资和信贷决策者的有用性。
随着SFAC8对“决策有用性”财务报告目标的确定, “现有和潜在投资者、贷款人和其他债权人”在第1章中被描述为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SFAC8认为, 管制者和公众并不是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相比而言, “联合概念框架”所明确的主要使用者的定义虽早已包含在IASB的概念框架之中, 但后者更为强调财务信息应满足风险资本提供者的需要, 即认为应当优先考虑投资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而SFAC1则认为, 由于投资者主要是由股权持有人和债务证券持有人构成, 债权人主要由商品和劳务供应商、顾客、贷款机构、个人贷款等构成, 因此, 贷款人和其他债权人同样也是财务报告的主要信息需求者。
由此可见, IASB概念框架对财务信息使用者的范围设定较为广泛, 但对主要使用者范围的设定仅局限于投资者, FASB概念公告则将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限定在投资者、贷款人和其他债权人几类。SFAC8认为, 基于现有和潜在投资者、贷款人和其他债权人对财务报告苛求且迫切的信息需求 (Critical and Immediate Need) , 以及IASB和FASB本身负有对资本市场参与者提供信息的责任, 同时满足于指定的主要使用者 (Specified Primary Users) 的信息需求, 通用目的财务报告应主要面向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贷款人和其他债权人。SFAC8还指出, 原IASB概念框架中指出的如雇员、贷款人、供应商和其他商业债权人这些使用者事实上已包括于所定义的主要使用者之中, 而其他潜在的使用者, 如顾客、政府及其机构、公众, 不属于通用目的财务报告主要使用者之列, 并同时表示, 由于企业管理层具有获取所有信息的能力, 因此管理层的额外信息需求也不属于概念框架的适用范围。
四是决定“决策有用”财务信息的具体内容。财务信息对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有用性在于, 有助于使用者对报告主体的预计现金流量进行估计。这不仅有助于评判报告主体向其员工、供应商进行支付、偿付贷款以及向股东发放现金股利的能力, 还有助于使用者依据这些能力作出持有或出售股份的经济决策。因此, IASB和FASB认为, 估计预计现金流量和财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实现取决于报告主体对其经济资源和要求权及其相关变动情况信息的披露。
长期以来, 许多人认为, 报告由综合收益及其组成要素为代表的财务业绩是最为重要的信息。在SFAC1中FASB也认为, 综合收益及其组成要素所计量的企业业绩是财务报告的主要关注点, 需要评判企业净现金流量的投资者、贷款人以及其他使用者都会对此信息特别关注。而IASB概念框架则认为, 报告主体财务状况和财务业绩所反映的信息一样重要。因此, IASB和FASB在制定“联合概念框架”时一致认为, 将单一一种信息作为财务报告关注点是不恰当的。为有助于决策的有效制定, 财务报告应该提供那些能够反映报告主体的经济资源和要求权以及报告主体经济资源和要求权在一段时间内变化情况的信息。如果报告主体不能确定和计量其经济资源和要求权, 那么也不能提供合理完整的有关财务业绩的信息 (比如综合收益、利得和损失等) 。因此, SFAC8在终稿中采用了“报告主体的经济资源和报告主体的要求权” (economic resources of the reporting entity and the claims against the reporting entity) ”这一术语, 明确了财务报告列报和披露信息的具体内容。
五是解释“通用目的”的意义及对不同类型报告主体的考虑。“联合概念框架”所描述的目标是为“通用目的财务报告”设定的, 因此SFAC8专门解释了“通用目的”的意义。第6段 (OB6) 指出, 通用目的财务报告不打算也不能提供现有和潜在投资者、贷款人和其他债权人所需要的所有信息。他们可以考虑从其他来源获取他们所需要的专用信息。第7段 (OB7) 则进一步指出, 通用目的财务报告没有意图反映报告主体的价值, 但可以提供帮助现有和潜在投资者、贷款人以及其他债权人对报告主体价值作出估计的信息。
IASB和FASB在2005年携手开展“联合概念框架”项目之初已达成一致性的意见, 即要求尽量满足最大数量的主要使用者的共同信息需求, 但也不限制报告主体向特定的主要使用者提供额外的信息。同时, IASB和FASB决定, 没有必要为任何特殊的主体改变财务报告的目标和质量特征。双方在联合工作中考虑了几种不同类型主体对财务报告目标需求的可能不同, 分别是小型主体与大型主体、具有挂牌 (或有公开交易) 的债务或权益金融工具的主体与不拥有此类金融工具的主体、股权集中的主体和股权分散的主体。结果发现, 财务报告的外部使用者不管是投资了什么类型的主体, 都对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具有类似的需求。因此, “联合概念框架”认为, 对所有类型的主体, 其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目标都是一致的, 没有必要为不同类型的主体设立不同的财务报告目标, 只需基于成本限制和活动规模的考虑对不同类型的主体作出不同的报告要求。
(三) 有用财务信息质量特征的新层次结构图的建立
IASB与FASB对有用财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是“联合概念框架”建设项目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建立在对双方概念框架以及其他准则制定机构类似文件相关内容的比较及评价基础上。2006年7月, IASB与FASB联合发布了该主题的讨论稿 (DP) , 收到了179份回应函。2008年5月, 双方联合发布了该主题的征求意见稿 (ED) , 再次收到了142份回应函。在充分考虑各种不同意见的基础上, “联合概念框架”最终确定了有用财务信息质量特征的新层次结构图。
一是将质量特征分为“基本质量特征”与“强化质量特征”两个基本类别。基于质量特征被视为有关确认和计量方法选择的指引, SFAC8在第3章中对质量特征采取了不同于SFAC2 (见表1) 和IASB概念框架 (见表2) 的划分, 将质量特征依据其关键性及需要程度区分为“基本质量特征” (Fundamental Qualitative Characteristics) 和“强化质量特征” (Enhancing Qualitative Characteristics) 两类 (见表3) , 前一类质量特征是十分关键的, 后一类质量特征没有前一类关键, 但也十分必要。
IASB概念框架和FASB的SFAC2均对向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制定的财务 (或会计) 信息质量进行了定义, 双方都包括的质量特征有:“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其中, SFAC2对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划分了清晰的层次结构。FASB认为, 在所有的质量特征中, “决策有用性”是最重要的, 属于质量特征的最高层次, 因为如果不存在有用性, 将不能从信息上得到利益来补偿它的费用;但是, 如果要使信息对使用者有用, 就必须让使用者能够理解, 因此, “可理解性”应作为“决策有用性”的一个前提条件加以考虑;而会计信息要对决策有用, 又必须具备两种主要的特征, 即“相关性”和“可靠性”, 也就是说, 它们形成了“决策有用性”的两个主要特征;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下面, 还有进一步的次级特征, 其中“相关性”由“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等次级特征所组成, “可靠性”则又由“可验证性”、“中立性”和“如实反映”等次级特征所组成;此外, 包括“一致性”在内的“可比性”, 也是“决策有用性”的一个次级质量, 它与“相关性”和“可靠性”交互作用, 一起产生信息的有用性。至于在信息的提供上, 还有两个可以计量的制约因素:一个是“效益大于成本”, 另一个是“重要性”, 因此它们也被纳入质量特征的层次结构中。另外, 值得一提的是, 在FASB的质量特征层次结构图中, 虽然没有明确列出“审慎性”这一特征, 但是, SFAC2的第五部分对“可靠性”的讨论中, 却涉及到了“稳健主义”和“审慎性”等问题。
而IASB概念框架对“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这四个质量特征一视同仁, 认为它们都是财务信息的主要质量特征。此外, 还讨论了财务信息的其他质量特征, 包括“预测价值”、“证实价值”、“重要性”、“如实反映”、“实质重于形式”、“中立性”、“审慎性”、“完整性”等, 并将“及时性”作为相关和可靠信息的制约因素加以考虑。IASB概念框架虽然是借鉴FASB的概念公告加以制定的, 但是它所描述的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比较简单, 各种特征之间的层次结构不够清晰, 对“可理解性”和“及时性”的摆放位置也与FASB的不同。
通过表1、表2和表3的比较, 可以发现, “联合概念框架”的质量特征体系更接近于美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的层次结构。“基本质量特征”包括了“相关性” (Relevance) 和“如实反映” (Faithful Representation) , 其中, “如实反映”取代了IASB概念框架和SFAC2中的“可靠性” (Reliability) 。“强化质量特征”包括了“可比性” (Comparability) 、“可验证性” (Verifiability) 和“可理解性” (Understandability) 。IASB和FASB还同时考虑到了“重要性 (Materiality) ”在决定哪些信息编入财务报告时所起的作用。尽管SFAC2和IASB概念框架对“重要性”的讨论和定义是类似的。但SFAC2将“重要性”作为财务报告的一个限制条件, 与质量特征一起考虑, 尤其是与“相关性”和“如实反映”并行。而IASB概念框架则将“重要性”作为“相关性”的一部分, 并没有将之与其他质量特征联系起来。SFAC8虽然明确指出“重要性”应该作为财务报告编制时的约束条件予以考虑, 但它只是将“重要性”作为报告主体需要考虑的相关性方面 (entity-specific aspect of relevance) 而将其列在“相关性”下面。同时, IASB和FASB还强调到, 在考虑潜在的新的财务报告需求收益时, 成本对于准则制定者、财务信息的提供者和使用者来说, 是一个“无处不在” (pervasive) 的制约。虽然成本限制不是信息的质量特征, 却是信息提供过程的特征。“联合概念框架”认为, 应发展更多获取信息的结构性方法 (Structured Methods) , 从而使得有用信息的提供可以直接引导成本的降低而不减少相关的收益。
辐射的基本概念 篇6
辐射是以波动形式或运动粒子形式向周围介质传播的能量, 是1种能量传播的方式。辐射分为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2大类。通常辐射防护上关心的对象就是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包括高能电磁辐射和粒子辐射, 高能电磁辐射指X射线和γ射线产生的辐射。粒子辐射是指中子、α粒子、β粒子、质子、重离子等产生的辐射。电离辐射中质子、重离子为带电粒子, X射线、γ射线和中子为非带电粒子。
对于来自体外的电离辐射即外照射, 辐射防护主要关心穿透力强的γ射线、中子。对于来自体内的电离辐射即内照射, 辐射防护主要关心射程较短的带电粒子射线, 例如, Rn222产生的α粒子, I131产生的β粒子 (能量大部分沉积在人体) 。核电站发生事故时, 泄漏的核辐射主要包括γ射线、中子、α粒子、β粒子等。辐射对人体的照射途径包括:设备中的外部放射性物质, 吸入空气中的放射性气体和颗粒, 食物和水中的放射性物, 等。
会计基本概念 篇7
一、构建电路基本概念, 加强教学, 让学生认真掌握电路的基础理论知识
1、理想化元件的概念。
所谓理想化元件是指在进行电路分析和计算时, 很难把一些实际部件一一画完, 或把所有的电磁现象一一描绘出, 而是用一些简单但却能够表征它们主要电磁性能的理想化元件代替。教材以白炽灯和电源为例, 作了理想化假设分析。白炽灯是根据电流热效应制成的, 但电流通过时, 灯丝不仅呈现电流的热效应, 还呈现电流的磁效应。不过磁效应极微弱, 可不计。引导学生分析, 应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 忽略次要方面, 把白炽灯的主要特性-—热效应特性反映出来, 所以白炽灯应可在电路中抽象认为是一个理想化电阻元件, 用电阻代替。实际的各种电阻器、电炉、电烙铁等电气器件的理想模型均为电阻。其它如电源、电感、电容、电压源、电流源等都是理想化模型。
2、参考方向的概念。
参考方向的选择是任意的, 如电路中实际电压、电流方向的判定若得数为正, 说明参考方向和实际方向一致;若得数为负, 则说明参考方向与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教材让学生要明确“关联和非关联参考方向”的概念, 在电路分析时其外电路部分, 电流和电压的方向一致, 为关联参考方向;而对电路的电源部分, 其电流和电压的方向不一致, 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引导学生运用参考方向判断电路中的元件是消耗元件或是产生功率的电源, 确定该元件是电源或是耗能元件。采用关联参考方向时, P=IU表示元件消耗功率, 若P>0, 表示为消耗元件;P<0, 则表示为电源。若采用非关联参考方向时, 若P>0, 表示为电源;P<0, 则表示为消耗功率, 元件是消耗元件。注意参考方向与绕行方向的区别, 其绕行方向是在应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列方程, 教学中为避免学生混淆, 把回路绕行取向规定为顺时针方向。
3、电压源和电流源概念。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理想电压源、电流源的符号、外特征 (A-V) 曲线、实际的电压源、电流源及特性曲线、开路、短路及正常工作状态下的电压、电流关系等进行分析比较, 让学生弄清楚:电压源不能处于短路状态, 电流源也不能处于开路状态, 以增强学生对电源特性的认识和理解。
4、电动势概念。
电动势是表示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为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一概念, 引入电源力的概念, 即在电路中, 为维持电源正负极板、电路间有电流循环流动, 维持其电压, 形成持续的电流, 就应把移动到负极板上的正电荷, 逆着电场力的方向返回电源正极板, 这就需要外力做功, 这种外力叫电源力。电动势就是在电源内部, 把单位正电荷从负极移动到正极所做的功, 数值上等于电路中通过1库仑 (C) 的电量时电源所提供的电能。方向由电源负极指向正极, 其作用效果是使电源内部由负极到正极的电流。
5、电阻、电容、电感等概念。
分析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特性, 电压、电流关系, 在电路所起的作用, 它们的分类、用途和选择应用, 让学生在比较中对这三个主要元件有一定的了解, 并掌握它们的特性, 能够在实作中运用这些元件。
二、抓重点, 突难点, 培养学生的电路理解和计算能力
1、电位、电压的教学:
教材从衡量电场力做功的能力的角度引入了电压的概念, 把电压定义为把单位正电荷从a点 (电源正极) 移动到b点 (电源负极) 电场力所做的功, 用Uab表示, 规定电压的方向为从A到B, 而电位则在电路中任选一个参考点, 该点到参考点的电压, 叫做该点电位, 记作Va。电位实际电压, 是相对于参考点而言的, 电压是电路中任意两点而言的, 对参考点的选择, 在工程中, 通常以大地为参考点, 在电子线路中, 可以选择由多个元件汇集并与机壳相连的公共线为参考点, 习惯上称为地线。
2、电容器的充、放电的理解。
教材把直流电源, 通过开关控制向电容器充电、放电进行演示和分析, 总结其特点, 这容易让学生误认为电容器能通过直流电。要使电容器中有持续的电流通过, 只有在电容器的两端加上随时间变化的交变电流, 通过的电流为I=CΔU/Δt, 电容器的端电压ΔU变化越快, 通过极板的电流越大;反之, 则电流就越小。若是在直流电路中, 电压为恒定值, 通过电容器的电流就为0, 就认为电容器不能通过直流电。即称为电容器的“隔直通交”特性, 这个特性要让学生充分理解。
3、电压源短接和电流源的开路的状态分析。
这两个状态, 是一个实际电源允许在该状态下工作, 学生要通过分析认识到这两种情况, 通过电源内阻R0的电流均达到最大值 (电压源短接Isc=Uc/R0;电流源开路时Isc=Is) , 会造成电压源、电流源因过热而损坏。
4、学生电路计算能力的培养。
本章主要运用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完成电路电流、电压各点电位的计算, 其中零电位点的确定, 实际电流、电压方向的确定, 结点电流、回路电压方程的列出, 电压源、电流源的有关计算, 都是学生所必须掌握的电路计算基础知识, 为学生下一章《直流电路的分析》学习奠定基础。
5、结合数学知识分析特性曲线和状态分析。
在本章内容中, 针对线性电阻 (一次函数) 、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电容器的充、放电曲线 (指数函数) 、电压源和电流源以及实际的电源的外特性曲线 (一次函数) 等, 在分析时要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数学知识, 结合实际问题, 对这些规律加以认真的理解。
三、抓好技能训练, 形成学生实作能力
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电工测量与电工仪表 (直流电流
表、电压表及万用表) 的基础知识及万用表的工作原理, 初步掌握直流电流表、电压表及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电路的直流电流、电压和各点电位的测量技术。
2、电工仪表了解和使用, 学生练习重点是万用表。
万用表的表盘、转换开关、调零电阻、插孔的功能和作用, 以及量程的选取和读数, 检测时的注意事项等均要一一给学生演示和说明。
3、做好电位测量技术实作训练指导。
物联网概念的基本定位 篇8
流传20世纪初, 一个美国士兵随手扬起一把沙子说, 这些沙粒都会有IP地址。沙粒是一种有形的“物”, 这种“想法”其实就是“物联网”概念的雏形 (也有人说1995年, 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已经提及物互联) , 其目的就是让沙粒这个“物”与网络相链接, 即应用Ipv6技术将沙粒连入互联网当中。
随后, 国内有人提出这些沙子仅有IP地址接入互联网还不行, 还要使相互之间能够“通信”, 于是物与物相连的物联网“基本思想”就诞生了。这种“基本思想”较比前者的“想法”有了一个认识上的飞跃, 即让连接入网的沙粒能够彼此“通信”, 这为物联网技术的研发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1998年,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MIT Auto-ID中心) 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和感应技术的原理, 创造性地提出了EPC系统的物联网“构想”, 并且首次提出在产品物流和商品零售“物”的领域应用[1], 因为通过射频识别技术和传感器网络技术地良好结合, 物才可以被识别, 才可以被信息化, 实现人与物的“对话”和物与物的“通信”。··
进入21世纪, 人们对物联网形成了一种“共识”:通过射频识别 (RFID) 、红外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 按约定的协议, 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 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2]。也正是在这种“概念”的影响下, 很多国家都在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研发物联网技术, 拓展物联网应用领域, 搭建这个拥有“万亿级”利益的产业平台。
2 物联网概念的模糊认识
物联网:一般情况下, 任何一项物联网技术或技术组合均可以构成一个技术方案, 解决人们对物的某一方面管理的需求, 这种技术应用没有通过网络实现对物的管理就不能称其为物联网, 只是这些技术非网络化的一种实际应用, 因为物联网的基本特征是物与物、人与物通过网络相连接, 本质是实现对“物”的网络化、自动化管理。
智能化:通过嵌入技术可以将具有某种“智慧”的芯片置入物的体内, 通过识别、传感等技术手段和网络的媒介作用进行信息交换, 达到彼此“通信”和“人对物的管理”的目的, 但是, 这种依靠被置入芯片的“模式化智慧”对物的管理还不能称为“智能化”管理。所谓智能是“智慧+能力”, 智慧表现为对周围环境条件做出的一种思维和判断, 能力则表现为根据这种思维和判断做出的自主反应行为。物联网是人类智能的“模式化”应用, 通过网络实现人对“物”某种需要的“模式化”、“自动化”管理。
万物互联:建立物联网的目的有三, 一是实现人对物的管理, 二是物对物的自主管理, 三是通过物的信息网络化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换。而人对物的管理是有一定的时间性、地域性或行业局限性的, 万物互联显然超出了对物的管理的时间性、地域性和行业局限性, 同时, 考虑到安全与隐私问题, 万物互联是没有必要的, 也是没有现实意义的。
3 物联网概念的基本定位
(1) 功能定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人对物或物对物的信息交互, 二是人对物或物对物的“自动化”管理。这种定位的关键是对物的“自动化”管理而非“智能化”管理, 所谓的“智能化”也不过是更高级的“自动化”。受制于现代技术的制约, 人们还不能将更加丰富多彩的“智慧”以程序化、数字化、信息化的形式赋予物, 进而使物具有“智慧行为化”的能力。
(2) 网络定位。无论是现实还是长远发展, 物联网决不能依赖并局限于互联网, 一是将物接入互联网时, 同样涉及到服务接口、协议和标准等技术问题, 二是物联网与互联网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三是对物的管理有时间性、地域性和行业局限性, 四是个域网 (PAN) 、自组网和无线局域网是今后一定时期内发展的主要方向。
4 结语
本文对物联网概念做出这种理解和定位, 主要是基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MIT Auto-ID中心) 提出的EPC系统的物联网“构想”。物联网跟所有事物的发展一样, 都有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这个过程是不可逾越的, 否则, 就意味着脱离实际甚至违背科学发展规律, 会阻碍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进程, 也必然会造成人智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巨大流失与浪费, 就很可能会最终丧失主动权和话语权。技术产品只有起点, 没有终点, 因为人们的需求在不断地提升, 相应的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只有从基础做起, 才能真正发挥“理论”的导向作用, 才能少走弯路。
参考文献
[1]Auto ID Labs homepage.http://www.autoidlabs.org/.
商业模式基本概念重思 篇9
一、商业模式的要素与结构
Linder等 (2000) 主张商业模式具有一定的结构, 其组成要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共同作用, 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根据微观经济学原理, 企业 (生产者) 和用户 (消费者) 是市场的主体, 两者关系是市场的主要关系。微观经济学原理中企业和用户之间通过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循环流动准确地刻画了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与用户、企业、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相对应, 商业模式存在价值主张、价值生产、价值提交、价值获取四个基本要素。其中, 价值主张包括行业和市场定位、客户和产品选择、产品卖点组合等;价值生产包括组织、人力、资本、生产、信息系统、合作网络等运行方式等;价值提交包括渠道、客服等方式等;价值获取包括成本、定价、收费等方式等。与其它要素与结构相比, 基于微观经济学原理的商业模式要素与结构具有较好的完整性、简洁性、逻辑性、普适性和扩展性。
二、商业模式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商业模式与企业战略两者关系极为密切, 同时概念上也极容易混淆。Osterwalder等 (2002) 虽然曾指出企业业务系统由企业战略、商业模式、业务流程三个层次构成, 商业模式是企业战略的概念性和架构性实现蓝图, 是业务流程和技术系统实现的基础, 但没有从各自特点上进行分辨。企业战略关注外部环境和竞争优势, 是时间序列化、纵向的行动, 是面向未来的、动态的、连续地完成决策到实现的过程;而商业模式关注内部结构和价值实现, 是空间分布化的、横向的状态, 是面向现实的、 (相对) 静态的、 (相对) 离散的经营方式。两者主要的关联点是, 它们一定会共享某些要素, 如经营范围、资源配置、产品和市场机制等, 因为Hill (2007) 等战略学者认为战略制定的结果必定要形成或影响商业模式, 而商业模式又是战略实施的依据。两者关系见图1所示。在商业模式概念出现之前, 各种企业战略是独立、局部地在发挥作用;之后它们将通过商业模式彼此发生关联, 整体发挥作用;未来, 商业模式本身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战略内容”。商业模式与企业战略之间的交融关系决定了后者是前者的理论基础, 前者具有对后者进行整合的功能。
三、商业模式的功能与属性
商业模式是具有一定要素与结构的企业价值创造系统。按照系统理论, 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功能, 系统功能是系统属性的集中表现。商业模式有价值创造、经营管理和理论整合三个主要功能。其中, 价值创造就是通过资源配置、能力运用来获取价值和利润, 实现企业持续发展。Osterwalder等 (2002) 指出, 经营管理功能意味着商业模式作为一套概念性工具, 可以帮助经理们掌握、理解、交流、设计、分析和改变他们公司的商业逻辑;理论整合功能表示商业模式作为一个统一的战略分析单元, 具有整合多种战略理论和竞争优势来源的能力。商业模式的属性主要有系统性、惯例性和知识性三个方面。作为价值创造系统, 商业模式明显具有一般系统所具备的整体性、要素性、层次性、环境关联性 (即开放性) 、自组织性和目的性;惯例性是指商业模式不管是有意构建, 还是无意形成, 都是客观存在的企业价值创造和行为方式;知识性来自于商业模式是关于企业价值创造的“一系列设想”、“一种创意”和“认知和信念系统”, 以及据此可以申请专利的事实。在以上三大功能和属性中, 价值创造和系统性属于商业模式“客观存在”层, 理论整合和知识性属于商业模式“主观意识”层, 而经营管理和惯例性则居于中间;理论整合功能服务于经营管理, 而经营管理服务于价值创造。同样, 知识性会影响或转化为惯例性, 而惯例性则直接作用于系统性。除了知识、惯例和系统属性外, 商业模式同样具有资源、能力、活动、交易、关系等其它属性。
四、商业模式的分类
原磊 (2008) 指出, 分类是商业模式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目前, 商业模式分类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种思路:一是通过逻辑推理, 建立分类标准;二是通过案例归纳, 归纳出一些典型模式。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分类方法过于具体, 多是对现有案例式的归纳, 得出的结果多集中在企业行为层次上, 缺少一般性的指导作用;二是过于抽象, 由于分类指标含义不太确定, 在不同人眼中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 导致分类结果远离企业现实, 从而缺乏现实的指导作用。
商业模式分类方法要避免两个相对极端情况的出现, 关键在于分类维度及其内容的确定。首先, 维度要从商业模式关键要素中选取, 以保证商业模式类型的适用性;其次, 维度及其内容数目要恰当, 太多了可能过于具体, 太少了可能就过于抽象;第三, 维度之间及维度内容之间要尽可能相互独立, 以真正体现不同类型的商业模式。对于商业模式分类中的维度选择, 波特 (1996) 的战略定位理论或许最有指导作用。波特认为所谓竞争战略就是创造差异性, 即有目的地选择一整套不同的运营活动以创造一种独特的价值组合, 这被波特称之为战略定位。战略定位有三个源头, 即基于产品或服务种类的定位、基于客户需求的定位、基于接触途径的定位。虽然波特没有言及商业模式, 但是其所谓独特的价值组合其实就是独特的商业模式, 由此必然能够得到具有战略意义的商业模式类型。波特的这个三种战略定位正好与前文提出的价值主张内容、价值主张对象、价值提交方式相对应。这三个要素都是任何企业不可或缺的, 它们彼此相互独立, 体现了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因此, 选择这三个要素作为商业模式分类维度是恰当和必要的。其理由是: (1) 企业的客户只有企业和个人两大类; (2) 企业的“提供物”只有两种基本类型———产品和服务, 而产品和服务又可以物质和信息两种形式出现, 这样, 企业“提供物”或价值主张内容就有物质产品、物质服务、信息产品、信息服务四种实际类型; (3) 企业接触客户的方式有两个基本方式, 即传统的物理方式和现代的网络方式。通过以上3个维度、总共8个要素的组合, 最后可以形成16种基本商业模式类型。它们可以用蜘蛛网图的形式表现为三个维度上不同点之间的连线组合, 其不同的图形对应不同的商业模式类型, 见图2所示。
由于本方法选取的维度都是企业商业模式的关键性、代表性要素, 而且维度及其内容的数目选取和分布比较适当, 因此由此得出的商业模式类型比较贴近现实, 在现实中都能找到对应的企业。此外, 它统一了传统商业模式和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的分类方法, 既适用于物质性产品和服务企业, 又适用于信息性产品和服务企业, 既针对企业用户, 也针对个人用户。
五、商业模式的创新与评价
商业模式创新是商业模式理论研究的中心问题和最终目的, 也是最具有价值性和挑战性的工作。由于商业模式早已蕴含于企业战略之中 (这经典地体现于波特的定位理论和卡普兰等的平衡计分卡理论) , 是企业竞争优势实现的载体, 加上企业战略对商业模式具有指导作用, 因此, 商业模式创新不仅无需从头做起, 而且必须要借用企业战略的一些分析、制定和评价方法, 只是需要充分考虑商业模式突出的价值创造功能和要素与结构整体特性。虽然企业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企业的内部, 但是企业存在的理由却在其外部。商业模式价值创造对象首先是其客户, 商业模式的实用程度、价值创造和获利能力的大小是相对企业竞争对手而言的。因此, 商业模式创新的起点也是必然要基于五力模型和SWOT分析, 然后借助战略定位理论, 从市场与客户、产品与服务种类、接触途径等关键角度确定商业模式的价值主张、价值生产、价值提交、价值获取四大要素及其子要素, 最终形成以价值链为表现形式的商业模式原型。对于这样一个商业模式原型, 必须要对其要素和子要素进行如波特 (1996) 提出的取舍和匹配, 并在业务流程级进行细化, 以保证其可用性和独特性, 然后才可能付诸实际应用。对商业模式的创新评价需要从主观认知和实际绩效两个方面进行。由于卡普兰等 (2004) 战略绩效平衡计分卡的最大特点是内外、动静、因果结合, 其“学习和创新”、“内部业务流程”、“客户”和“财务”四个评价角度正好与商业模式的“知识性与理论整合功能”、“惯例性与经营管理功能”、“系统性与客户价值创造功能”、“目的性与利润获取功能”相对应, 两者都强调系统性、平衡性, 因而成为商业模式绩效评价的绝好工具。
六、结语
商业模式概念至今仍然具有一些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时期的企业“黑盒子”特点。打开商业模式“黑盒子”的关键是从现有相关理论出发, 对其要素与结构、与战略的关系、功能与属性、分类、创新与评价等关键问题进行系统的重新思考。只有完善其理论体系, 才能为企业经营管理和战略发展提供支撑和服务。
摘要:商业模式具有价值主张、价值生产、价值提交、价值获取四个基本要素。商业模式是企业战略的结果和战略实施的依据。商业模式具有价值创造、经营管理和理论整合三大功能以及知识、惯例和系统三大属性。波特的产品或服务种类、客户需求、接触途径三种定位可以用于商业模式分类, 五力模型等可用于商业模式创新, 卡普兰等的平衡计分卡可用于商业模式绩效评价。
关键词:商业模式,要素与结构,关系,功能与属性,分类,评价
参考文献
[1]Linder J.&Cantrell S.Changing businessmodels:Surveying the landscape[R].Accenture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Change, 2000.
[2]Pateli A.and Giaglis G.M.A Framework ForUnderstanding and Analysing e-Business Models.Pro-ceedings of the Bled Electronic Commerce Confer-ence.2003.
[3]Osterwalder A., Pigneur Y.An e-BusinessOntology for Modeling eBusiness[R].15th Bled Elec-tronic Commerce Conference, Bled Slovenia.2002.
[4][美]C.W.L.希尔&G.R.琼斯战略管理[M].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7.
[5]原磊.商业模式分类问题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8, 5.
[6]Porter M.E.What is Strategy?[J].HarvardBusiness Review, 1996, 74, 6.
【会计基本概念】推荐阅读:
会计核算基本工作06-29
会计基本思路管理10-11
银行会计基本业务06-02
财务会计基本假设06-16
政府会计基本假设研究08-03
会计记录基本理论问题11-09
会计基本技能实验报告08-09
会计基本工作流程09-08
会计基本试题及答案10-04
会计工作的基本流程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