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原理(精选9篇)
基本概念原理 篇1
1 动物保健防病的总原则
动物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时刻会受到各种致病因子的攻击,而动物机体也每时每刻在调动机体抗病机制抵抗、攻击,使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因此,动物绝对健康的是少数,大多处于疾病状态。当致病因子的攻击力不变,亚健康状态才转化为疾病状态,所以动物保健防病的总原则是扶正祛邪。扶正就是保持或增强机体本身的抗病能力,我们又称为主动性保健。祛邪就是减少或消除各种致病因素,我们又称为被动保健,如搞好环境卫生、消毒、保持猪舍通风、供给充足饮水和适当的添加药物。
2 保健养猪的概念
保健养猪就是通过减少或消除各种致病因素,保持和提高动物机体本身的特导性和非特导性抗病能力,以达到保健防病和增加效益的养猪新方法。
3 养猪生产的瓶颈-HACCP
近年来,全世界的养猪事业发展很快,饲养周期大大缩短,先进水平平均达到165日龄出栏。但是目前的养猪生产中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HACCP),使猪饲养期延长,效益下降。重点是以下因素:免疫应激、母猪生产繁殖应激、出生关的黄痢问题、补料关的白痢问题、断奶关的断奶应激、保育关的仔猪营养应激、氨慢性中毒和呼吸道综合征、免疫力低下和圆环病毒等问题;贩运仔猪腹泻综合症;各种因素特别是霉菌毒素造成的免疫抑制,机体抗病力下降,使临床上常见的30多种疾病如气喘病、流感、附红体等发病率增高;被动保健不当等因素。
免疫应激平均使饲养周期延长3-5天,成本增加10-20元/头;母猪生产繁殖应激致使母猪的繁殖力低;仔猪初生重小,25-28日龄断奶重6-7.5kg,使饲养期平均延长10天,直接成本增加10-50元/头,间接效益下降80-200元/头;黄痢主要影响仔猪的成活率,成本增加10-20元/头;白痢平均影响2-5天,成本增加10-20元/头;断奶应激延长饲养期5天以上,成本增加10-20元/头;仔猪营养应激、氨慢性中毒和呼吸道综合征、免疫力低下和圆环病毒感染延长饲养期5天以上,成本增加10-20元/头;贩运仔猪腹泻综合症使贩运仔猪饲养周期延长30天以上,成本增加50-100元/头;各种因素特别是霉菌毒素造成的免疫抑制,机体抗病力下降,使临床上常见的30多种疾病如气喘病、流感、附红体等发病率增高,平均延长饲养期5-10天以上,成本增加10-30元/头;被动保健不当,延长饲养期5-10天。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养猪生产从理论上来说,如果能解决上述制约因素,还可缩短饲养周期35-55天,每头猪增收40-110元。
基本概念原理 篇2
(2)土地、房地产开发、房屋拆迁、房地产交易、房地产权属、房地产税收、物业管理、住房公积金等基本政策。
(3)土地有偿有期限使用制度、房地产成交价格申报制度、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制度、房地产价格评估制度等基本制度,
备考资料
(4)供求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保险最大诚信原则、保险近因原则、保险损失赔偿原则、拍卖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会计的权责发生制原则等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基本原则。
对这些基本概念、基本政策、基本制度、基本原理要注重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更多建筑类经验免费阅读下载请访问:www.shangxueba.com/store_m_706634_23236_1_1.html
★ 考试大投标报价的计算习题
★ 计算教学反思
★ 劳动法加班费如何计算
★ 注册建筑师考试指导: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 房地产估价师经营与管理考试通关试题
★ 3个电阻并联怎么计算
★ 市政污水检查井材料怎么计算
★ 春节放假加班费计算
★ 数学计算教学总结
基本概念原理 篇3
1 生活、生产及事故原理
1.1 生活及生产活动中运作的动力是能量
生活及生产过程中能量是活动的主要根据,人类的生活及生产过程就是使用各种工具利用能量实现人类需要的过程。人之所以能够在地面上行走必须借助地球的引力(势能)产生的正压力,正压力与地面和鞋底之间的摩擦系数构成鞋底对地面的摩擦力。如果没有了地球引力,人将被高速旋转的地球沿切线方向抛出,将失去生命;人类从地下深处将石油及天然气开采出来,作为生活及生产必须的能源,可以说:没有石油及天然气就没有现代人类社会。如果没有能量人类就不可能存在,即使存在了也不可发展。
1.2 事故的动力是同一个能量
正是人们赖以生存的能量,也是造成事故灾害的根据。正是地球的势能,人一旦对它失去控制就会造成跌落伤害;也正是石油及天然气,人一旦对它失去控制就会造成燃烧及爆炸事故灾害。
1.3 安全生活、生产及事故原理
汽油具有燃烧爆炸的性质。在汽车发动机中,人为的用火花塞将汽缸中的雾状汽油点燃发生爆炸,推动汽车运行,这个爆炸过程是生产;如果汽车在加油时被意外的火星点燃,汽车油箱发生爆炸,同样是汽油爆炸,这个爆炸过程就是事故。
安全生活及安全生产原理:安全生活及安全生产是能量在人的控制之下,按照人规定的方式运作的过程。事故原理:事故是能量在失去控制的情况下,自由运作(释放)的过程。
2 安全学科的基本命题
2.1 安全与危险的定义
不论是势能、热能、电能、机械能、化学能、生物能等等,各种能量都是人类生存所需要的。比如热能,在20℃环境中人可以舒适的生活,如果将环境温度提高,达到40℃时人将无法忍受,如果达到60℃人将死去;同理,在低于人能忍受温度(如-60℃)的环境中人也无法生存。
人不止生理上需要适当的能量才能正常运行,心理上也需要适当的能量。例如电磁波,在可视波段中不同波长反映的各种色彩对人的心理效应也不相同,人们在不同的状态下对色彩的色相、纯度、明度的需要也不相同。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常着淡绿色的衣帽,因为绿色是红色(血色)的补色,可以降低视力疲劳。
生活生产过程中运作或贮存的物质,它们对于人的生理过程而言也是一种能量。绝对安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例如水是人身必需的物质,但是过量饮入也会“中毒”。生活生产中具有各种有害物质,人对有害物质也具有一定的承受能力。
危险定义为:生活生产系统中,超过(过高或过低)人的生理心理可承受范围的能量。超过的越多危险性越大。由此可以定量地描述系统的危险度大小。生活生产系统中的危险,是系统中固有的,是不可消除的。
安全定义为:生活生产系统中,能够满足人的生理心理需要的能量。也就是不超过人的生理及心理可承受的能量。满足的程度越高安全性越好。由此可以定量描述系统的安全度大小。
2.2 安全与危险的关系模型
不同的生理心理素质、不同年龄以及处在不同环境中的人对同一能量的承受能力都不相同;同一能量其作用强度、频率、方式不同,人的承受能力也不相同。所以在危险与安全之间有一个模糊区间,在这个区间中安全与危险的关系,可以用模糊集合运算中的隶属度进行描述。
某种能量与安全及危险之间的关系模型如图1所示。
2.3 安全的概念
(1)相对安全
相对安全是于相对危险而言的,是现在或者将来相对于危险此消彼长的动态过程,前述的安全定义就是指相对安全。相对安全程度,取决于生活生产系统中人机环境系统本质安全化的程度。
(2)绝对安全
绝对安全是相对于事故而言的,是对过去的某个时间段未发生事故的定论。例如昨日未发生事故,可谓之“昨日安全”。昨日已经凝固为“过去”,所以是绝对安全。
2.4 安全学科的基本命题
命题一:生活生产系统中的能量是人类必需的危险,危险是人类生活及生产中的第一需要。
命题二:人类就生活生产在危险之中,危险的存在是绝对的,安全是相对于危险而言对危险的控制过程。
3 宏观上事故是不可避免的
3.1 事故是人类发明创造出来的
人类发明创造出大量的工具,运作大量的能量,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服务,使人类能不断地提高生存的质量。也就是说人类的每项发明创造都是在增加为人类谋求福祉的“上帝”。然而,每一项发明创造的同时也增加了一个“魔鬼”,一旦其能量失控就是一种新的事故灾害。因此可以说事故是人类发明创造“上帝”时,同时伴生出来的“魔鬼”。发生交通事故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创造了汽车这种交通工具,试想如果没有汽车存在,怎么会有车祸发生。
3.2 事故是不可避免的
人类的发明创造是无止境的。而人类控制能量的能力却很有限,根本不可能将现有的隐患完全消除。所以,人类社会从宏观上分析,事故是不可避免的。事故将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生下去。在一定的科学、技术、经济、管理水平条件下,宏观上事故灾害呈现为统计规律。
上述分析是积极的,不能得出否定人类发明创造的结论,人类早期生活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正是由于不断地发明创造人类才达到了今日的繁荣。但是,我们必须对人类创造的这个世界的危险性质有个清晰的认识。
4 微观上事故是可以预防的
4.1 生活及生产中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
在宏观上事故服从统计规律。但是,事故灾害是小概率事件,根据小概率定理,小概率事件在具体活动中的概率近于零。因此在微观上事故是可以预防的。
例如:人们上街的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伤害的事件,统计概率约为万分之一。某人今日上街就承担着万分之一交通事故伤害的风险。如果他违反交通规范,甚至与车辆抢行,很可能肇事成为万分之一的伤害者;如果他严格遵守交通规范,是可以作到安全出行的。
一个家庭,一个企业,一个行为者,对于世界而言,对于全国而言,都属于微观层,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而预防的有效程度,则取决于对待预防工作的态度及实施预防的力度。
4.2 事故预防技术
一切生活生产系统都可以归纳为人机环境系统。实现安全生活生产的技术是人机环境系统本质安全化工程。
生活及生产系统中的危险在本质安全的人机环境系统控制之下(图2),就可能实现安全的生活及安全生产。
生活生产系统中人、机、环境两两安全品质匹配(图3)的状态不同,可以分为静态匹配和动态匹配两种情况。静态匹配是指系统在运作之前人、机、环境三要素安全品质匹配的基本结构状态;动态匹配是指系统在运作过程中人、机、环境三要素安全品质匹配的动态结构状态。
人机环境系统中的人是指生活生产中的作业者;系统中的机是指生活生产中使用的机具:系统中的环境是指生活生产的作业环境。本质安全的人机环系统称为安全生活系统或安全生产系统。
4.3 事故隐患的结构
事故隐患定义为:生活及生产系统中,人、机、环境三要素中两两安全品质不匹配的环节(图3)。隐患是人、机、环境三要素中两两成对发生的,不应单独指某一个因素有隐患。
生活及生产系统在运作之前,人、机、环境三要素中两两安全不匹配的基本结构状态,称为系统的静态隐患;系统在运作过程中三要素中两两安全不匹配的动态结构状态,称为系统的动态事故隐患。
按隐患在生活生产系统中的作用性质,可以分为肇发事故的隐患(简称肇事隐患)及事故减灾与应急隐患。
安全管理的任务就是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不断地进行人机环境系统本质安全化建设,不断消除事故隐患,完善安全生活及安全生产系统(图2)。
4.4 危险源
危险源定义为:可能造成事故灾害的根源。事故的根源有两个:一个是系统中的危险;另一个是系统中的事故隐患。
因此,可将危险源分为两类:第一类危险源定义为:生活生产系统中的(固有)危险。第二类危险源定义为:生活生产系统中的事故隐患。事故隐患又有两种:一种是肇事隐患;另一种是事故减灾与应急的隐患。
如果只有第一类危险源而无第二类危险源,就不会产生事故;如果没有第一类危险源,就根本不会有生活及生产系统,当然第二类危险源也就不存在。只有两类危险源同时存在才可能发生能量失控,产生事故灾害。
笫一类危险源是产生事故的必要条件,第二类危险源是产生事故的充分条件,危险源是产生事故的必要充分条件。
4.5 危险源检查及风险评价
危险源检查(通常称为安全检查)定义为:对生活或生产系统中两类危险源的辩识、及其状态的确认。进而评价其风险(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大小。
第一类危险源检查,是明确生活生产系统的危险程度,即危险的种类、性质、数量及破坏能力大小。从而确定危险事件的后果。
第二类危险源检查,是明确生活生产系统可能发生事故灾害的程度,即事故隐患的类型、部位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从而确定危险状况及发生的可能性。
5 结论
(1)生活及生产系统运作的动力是能量,事故运作的动力是同一个能量。
(2)安全是指生活生产系统中具有的能满足人的生理心理需要的能量;危险是指系统中具有的超过人的生理心理可承受范围的能量。
(3)危险是人类生活及生产中的第一需要,实现安全的技术是人机环境系统本质安全化工程。
(4)宏观上事故是不可避免的,微观上事故是可以预防的。
(5)安全管理的任务就是不断地降低及消除事故隐患;系统中的能量(固有危险)的种类和数量主要取决于生活及生产的需要,基本上不属于安全管理控制的内容。
摘要:阐释了安全与事故原理、安全学科的基本命题及事故的宏观与微观成因,并给出了安全学科中的基本概念群,包括危险、安全、事故、隐患、危险源、风险评价、安全管理等定性及定量描述方法的定义。
教育学原理概念总结 篇4
1.教育目的:
人们对受教育的期望,即人们期望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后身心各方面产生怎样的积极变化或结果。(广义)
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狭义)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政治经济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劳动者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2.教育方针:
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工作总的要求。
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总的教育方向。
教育方针所含的内容比教育目的更多些,教育方针是党指导教育事业发展的总方针(工作方针)。
3.培养目标:
各级各类学校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所提出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确立培养目标的依据,培养目标是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教育目的 →培养目标→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一般到特殊 抽象到具体)
4.教育制度:
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5.学校教育制度:
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6.课程计划:
对学生毕业前所要完成的所有学习任务的总体安排。
7.课程标准:
有关各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主要规定学科知识范围、深度及其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上的基本要求。
8.教材:
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课程计划 →课程标准→ 教材(一般到特殊 抽象到具体)
9.课程目标:
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品德发展、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它是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
10.课程内容:
通常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课程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它既包括具体的教学内容,还包括对教学的具体进程。
11.课程实施:
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打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12.课程评价:
测量学生子在学业方面实现预期行为目标的程度。
将学生的学业与某些标准进行比较。
运用专业知识,判断课程实施的过程。
13.教学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开发)
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确定,以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的系统开发过程。
14.教学模式:
是构成课程、选择教材、知道在教室和其他环境中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或范例。反映特定教学理论,并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教学形式、策略的模式化教学活动结构。
是连接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和桥梁。
15.教学原则:
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及指导教师的教,又指导学生的学,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比规律具有更多的主观成分。
辐射的基本概念 篇5
辐射是以波动形式或运动粒子形式向周围介质传播的能量, 是1种能量传播的方式。辐射分为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2大类。通常辐射防护上关心的对象就是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包括高能电磁辐射和粒子辐射, 高能电磁辐射指X射线和γ射线产生的辐射。粒子辐射是指中子、α粒子、β粒子、质子、重离子等产生的辐射。电离辐射中质子、重离子为带电粒子, X射线、γ射线和中子为非带电粒子。
对于来自体外的电离辐射即外照射, 辐射防护主要关心穿透力强的γ射线、中子。对于来自体内的电离辐射即内照射, 辐射防护主要关心射程较短的带电粒子射线, 例如, Rn222产生的α粒子, I131产生的β粒子 (能量大部分沉积在人体) 。核电站发生事故时, 泄漏的核辐射主要包括γ射线、中子、α粒子、β粒子等。辐射对人体的照射途径包括:设备中的外部放射性物质, 吸入空气中的放射性气体和颗粒, 食物和水中的放射性物, 等。
基本概念原理 篇6
1. 近年来, 食品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逐渐加深。下列关于食品添加剂的认识正确的是 ()
A.食品添加剂必须用纯天然物质才对人体无害
B.SO2漂白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 可广泛用于食品漂白
C.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多食用加碘食盐和加铁酱油
D.食醋中含少量乙酸, 可同时用作防腐剂和调味剂
2. 通过复习总结, 下列归纳正确的是 ()
A.简单非金属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而金属阳离子不一定只有氧化性
B.Na2O、NaOH、Na2CO3、NaCl、Na2SO4、Na2O2都属于钠的含氧化合物
C.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 但同种化合价只对应一种氧化物
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有化学键断裂与生成, 并伴有能量变化, 而发生物理变化就一定没有化学键断裂与生成, 也没有能量变化
3. 下列物质按照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是 ()
A.盐酸、水煤气、醋酸、干冰
B.冰醋酸、福尔马林、硫酸钠、乙醇
C.单甘油酯、混甘油酯、苛性钾、石灰石D.胆矾、漂白粉、氯化钾、氯气
4.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D.次氯酸的结构式:ClHO
5.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以下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NaCl既能表示物质的组成, 又能表示物质的分子式
B.16 O与18 O互为同位素;H216 O、D216 O、H218 O、D218 O互为同素异形体
C.质量数之和是质子数之和两倍的水分子符号可能是:D216 O
6. 已知:
(1) 在发烟硫酸 (H2SO4·SO3) 中, I2和I2O5生成I2 (SO4) 3。 (2) I2 (SO4) 3溶于水生成I2和I2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烟硫酸的摩尔质量为178
B.反应 (1) 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C.反应 (2) 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D.反应 (2) 中若消耗2molI2 (SO4) 3则有电子转移3mol
7. 已知下述三个实验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实验 (1) 和 (3) 中的铁钉只作还原剂
B.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Fe3+>Fe2+>Cu2+
C.实验 (2) 中Fe2+既显氧化性又显还原性
8. 根据表中信息, 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表中 (1) 组反应可能有一种或两种元素被氧化
B.氧化性强弱比较:KClO3>Fe3+>Cl2>Br2
D.表中 (3) 组反应的还原产物是KCl, 电子转移数目是6e-
9.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1 0. 下表中评价合理的是 ()
1 1. 某澄清、透明的浅黄色溶液中, 可能含有下列八种离子:
Na+、NH4+、Fe3+、Ba2+、Al 3+、SO42-、HCO3-、I-, 在设计检验方案前的初步分析中, 可确定该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最多有 ()
A.4种B.5种
C.6种D.7种
1 2.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 11.2L CH3CH2OH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 NA
B.78g过氧化钠固体中所含阴、阳离子总数为4 NA
C.常温常压下, 2.24L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 NA
D.常温下, 32g含有少量臭氧的氧气中, 共含有氧原子2 NA
1 3.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L1mol·L-1的硫酸铝溶液中含有的Al 3+为2 NA
B.pH=1的H2SO4溶液中含有H+的数目为0.2 NA
C.常温下5.6g Fe与足量的浓硝酸反应, 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3 NA
D.27g铝与足量的盐酸或NaOH溶液反应, 转移电子的数目均为3 NA
1 4.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 X、Y是金属元素, X的焰色呈黄色。
W、Z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Z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工业上一般通过电解氧化物的方法获得Y的单质,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W、X、Y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数相同
B.Z和W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2和1∶3的共价化合物
C.Y和Z形成的化合物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
D.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两两反应
1 5. X、Y、Z、M、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短周期元素。X的质子总数与电子层数相同, Y、Z、M同周期且相邻, W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Z与其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可形成常见气体甲 (甲有刺激性气味) 。X、Y、Z三种元素形成化合物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W>Y>Z>M>X
B.X分别与Y、Z、M、W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中, 稳定性最强的是XM, 沸点X2Z>XM
C.W与Z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原子晶体
D.化合物乙中一定只有共价键
16.新一代无污染、大推力火箭发动机, 燃料改肼 (N2H4) 、H2O2为煤油、液氧。下列有关肼、煤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肼性质稳定, 无毒、无污染, 是火箭最理想的推进剂
C.煤油作为新型火箭发动机燃料, 原因是使用方便、安全性好, 无污染, 且煤油价格便宜
D.煤油可以由石油蒸馏得到, 是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 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17.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kJ·mol-1, 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A.放电时, 右槽发生还原反应
B.放电时, 左槽电解液pH升高
D.充电时, 每转移1mol电子, n (H+) 的变化量为1mol
19.体积为1L的某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及浓度如下表所示:
在上述溶液中插入惰性电极通电电解, 若忽略电解时溶液体积的变化和电极产物可能存在的溶解现象, 下列关于电路中有3mole-通过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后溶液的pH=0
B.a=3
C.阳极生成1.5molCl2
D.阴极析出的金属是铜与铝
20.T℃时, 将气体X与气体Y置于一密闭容器中, 反应生成气体Z, 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图 (Ⅰ) 所示。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在T1、T2两种温度下, Y的体积分数变化如图 (Ⅱ) 所示,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图 (Ⅱ) 中T1>T2, 则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t2min时, 保持压强不变, 通入稀有气体,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其他条件不变, 升高温度, 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且X的转化率增大
D.T℃时, 若密闭容器中各物质起始浓度为:0.4mol·L-1 X、0.4mol·L-1 Y、0.2mol·L-1Z,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达到平衡时Z的浓度为0.4mol·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后升高温度, K>400
B.平衡时, c (CH3OCH3) =1.6mol·L-1
C.平衡时, 反应混合物的总能量减少20kJ
D.平衡时, 再加入与起始等量的CH3OH, 达新平衡后CH3OH转化率增大
22.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A.在0.1mol·L-1 Na2CO3溶液中, 加两滴酚酞显浅红色, 微热后红色加深, 说明盐类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B.先用水将pH试纸湿润, 再测量某未知溶液的pH, 若pH=1, 说明该溶液中c (H+) =0.1mol·L-1
C.向某FeCl3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 观察到溶液呈血红色, 说明该FeCl3溶液中不含Fe2+离子
D.等体积、pH都为3的酸HA和HB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 HA放出的氢气多, 说明酸性:HA>HB
23.常温下, 将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9
B.在乙组混合液中c (OH-) -c (HA) =10-9 mol/L
C.c1<0.2
D.在丁组混合液中c (Na+) >c (A-)
24.常温时, 用0.1000mol/L NaOH滴定25.00mL 0.1000mol/L某一元酸HX, 滴定过程中pH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滴定前, 酸中c (H+) 等于碱中c (OH-)
B.在A点, c (Na+) >c (X-) >c (HX) >c (H+) >c (OH-)
C.在B点, 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D.在C点, c (X-) +c (HX) =0.05mol/L
25.常温下, 0.1mol·L-1的HA溶液中c (OH-) /c (H+) =1×10-8,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0.01mol·L-1 HA的溶液中c (H+) =1×10-4 mol·L-1
B.pH=3的HA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 (Na+) >c (A-) >c (OH-) >c (H+)
C.浓度均为0.1mol·L-1的HA溶液和Na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显酸性, 则c (OH-) -c (H+) <c (HA) -c (A-)
D.pH=3的HA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按体积比1∶10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 (OH-) +c (A-) =c (H+) +c (Na+)
26.下列化学过程及其表述正确的是 ()
B.由水电离的c (H+) 为10-3 mol·L-1的溶液中, Na+、NO3-、SO32-、Cl-一定能大量共存
C.向含有1mol KAl (SO4) 2的溶液中加入Ba (OH) 2溶液至沉淀物质的量最大时, 沉淀的总的物质的量为2mol
D.可以用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混合, 以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
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1mo1·L-l 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 由于CH3COONa水解显碱性, 所以溶液的pH升高
D.已知298K时, MgCO3的Ksp=6.82×10-6, 溶液中c (Mg2+) =0.0001mol·L-1, c (CO32-) =0.0001mol·L-1, 此时Mg2+和CO32-不能共存
28.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
二、非选择题
29.锌锰电池是使用历史最久, 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电池, 生产这种电池的材料是二氧化锰、锌和铵盐 (如氯化铵、硫酸铵等) 。电池污染成为目前人们头痛的事情, 而对电池进行合理化回收利用, 则既可以防止电池污染, 又可以回收某些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用铵盐溶液作为电解质的锌锰电池为酸性电池, 该电池反应的总反应式为:
负极的反应式为、正极的反应式为。
(4) 已知某含Zn2+的溶液中含有Fe3+、Fe2+等离子, 下面的实验可以除去杂质, 纯化Zn2+离子:
(1) 在试管中取少量上述含有Zn2+的溶液, 加入过量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 振荡。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将溶液pH调到, 溶液中的Fe3+可以沉淀完全。
已知下面表格中的数据:
30.纳米级Cu2O由于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而受到关注, 下表为制取Cu2O的三种方法:
(1) 工业上常用方法Ⅱ和方法Ⅲ制取Cu2O, 而很少用方法Ⅰ, 其原因是。
ΔH=kJ·mol-1
(3) 方法Ⅱ采用离子交换膜控制电解液中OH-的浓度而制备纳米级Cu2O, 装置如下图所示, 该电池的阳极反应式为。
(4) 方法Ⅲ为加热条件下用液态肼 (N2H4) 还原新制Cu (OH) 2来制备纳米级Cu2O, 同时放出N2。该制法的化学方程式为。
31.碳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科研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的过程可以描述为以下两步:
则绿色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葡萄糖并放出氧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 工业上利用水煤气合成甲醇的主要反应可表示为:
向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10molH2和0.05molCO, 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上述反应, 10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测得放出热量3.632kJ。
(1) 该温度条件下, 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2) 若容器容积不变, 下列措施可增加CH3OH产率的是 (填写序号) 。
A.升高温度
B.将CH3OH (g) 从体系中分离
C.充入He, 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D.再充入0.10molH2和0.05molCO
(3) 反应达到平衡后,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若只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平衡 (填“逆向”、“正向”或“不”) 移动, 化学平衡常数K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3) 已知反应:2CO (g) +O2 (g) 2CO2 (g) ΔH<0, 根据原电池原理该反应能否设计成燃料电池。若能, 请写出当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时的负极反应式 (若不能, 该空可不作答) :。
32.现有A、B、C、D、E五种可溶性强电解质, 它们在水中可电离产生下列离子 (各离子不重复) :
阳离子:H+、Na+、Al 3+、Ag+、Ba2+
阴离子:OH-、Cl-、CO32-、NO3-、SO42-
已知: (1) A、B两溶液呈碱性, C、D、E溶液呈酸性。
(2) 向E溶液中逐滴滴加B溶液至过量, 沉淀量先增加后减少但不消失。
(3) D溶液与另外四种溶液反应都能产生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A与D的化学式:A, D。
(2) 写出A与E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 若25℃时, C、E及醋酸三种溶液的pH=4, 则E和C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的比是;将C与醋酸混合, 醋酸的电离程度将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水的浓度视为常数) 。
(5) 用惰性电极电解0.1mol·L-1 D与0.1mol·L-1C各100mL混合后的溶液, 电解一段时间后, 阴极质量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下同) ;溶液的pH。
(6) 向 (5) 中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 则所能溶解的铁粉质量为g。
33.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分析解答以下问题
(1) 已知:
且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依次为K1、K2、K3。
化学平衡常数K= (用含K1、K2、K3的代数式表示) 。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c.CO和H2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d.CO的消耗速率等于CO2的生成速率
(3) 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在25°C下, 将xmol·L-1的氨水与y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 反应后溶液中显中性, 则c (NH4+) c (Cl-) (填“>”、“<”或“=”) ;用含x和y的代数式表示出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
34.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溶液的组成与性质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氨水显弱碱性, 若用水稀释0.1mol·L-1的氨水, 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增大的是 (填写序号) 。
(3) c (H+) 和c (OH-) 的乘积 (4) c (H+)
(2) 室温下, 将0.01mol·L-1 NH4HSO4溶液与0.01mol·L-1烧碱溶液等体积混合, 所得溶液中所有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为 (用具体离子的浓度表达式回答) 。
(3) 已知:25℃时, Ksp (AgCl) =1.8×10-10 (mol·L-1) 2, Ksp (AgI) =1.0×10-16 (mol·L-1) 2。在25℃条件下, 向0.1L0.002mol·L-1的NaCl溶液中逐滴加入0.1L0.002mol·L-1的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从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角度解释产生沉淀的原因是, 向反应后的浑浊液中继续加入0.1L0.002mol·L-1的NaI溶液, 观察到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回答) 。
(4) 在25℃条件下, 将amol·L-1的醋酸与bmol·L-1的烧碱溶液等体积混合 (混合后体积为混合前体积之和) , 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显中性。则25℃条件下所得混合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mol·L-1 (用含a、b的式子表示) 。
(5) 用惰性电极电解含有NaHCO3的NaCl溶液, 假设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 测得溶液pH变化如右图所示。则在0→t1时间内, 阳极反应式为, 溶液pH升高比较缓慢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回答) 。
35.现有常温条件下甲、乙、丙三种溶液, 甲为0.1 mol·L-1的NaOH溶液, 乙为0.1mol·L-1的盐酸, 丙为未知浓度的FeCl2溶液,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甲溶液的pH=。
(2) 丙溶液中存在的化学平衡有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3) 甲、乙、丙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OH-) 的大小关系为。
(1) 实验前, 首先要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MnO4溶液250mL, 配制时需要的仪器除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量筒外, 还需 (填写仪器名称) 。
(2) 滴定实验要用到酸式滴定管或碱式滴定管, 使用该仪器的第一步操作是。
(3) 某同学设计的下列滴定方式中, 最合理的是 (夹持部分略去, 填字母序号) , 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36.天然气 (以甲烷计) 在工业生产中用途广泛。
Ⅰ.在制备合成氨原料气H2中的应用
(1) 甲烷蒸汽转化法制H2的主要转化反应如下:
上述反应所得原料气中的CO能使氨合成催化剂中毒, 必须除去。工业上常采用催化剂存在下CO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易除去的CO2, 同时又可制得等体积的氢气的方法。此反应称为一氧化碳变换反应,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 CO变换反应的汽气比 (水蒸气与原料气中CO物质的量之比) 与CO平衡变换率 (已转化的一氧化碳量与变换前一氧化碳量之比)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析图可知
汽气比与CO平衡变换率的关系:
(1) 相同温度时, CO平衡变换率与汽气比的关系是。
(2) 汽气比相同时, CO平衡变换率与温度的关系是。
(3) 对于气相反应, 用某组分 (B) 的平衡压强 (pB) 代替物质的量浓度也可以表示平衡常数 (记作Kp) , 则CO变换反应的平衡常数表示式为:Kp=。随温度的降低, 该平衡常数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Ⅱ.在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以熔融Li2CO3和K2CO3为电解质, 天然气经内重整催化作用提供反应气的燃料电池示意图如下:
(1) 外电路电子流动方向:由流向 (填字母) 。
(2) 空气极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 以此燃料电池为电源电解精炼铜, 当电路有0.6mol e-转移, 有g精铜析出。
参考答案:
1.D【解析】食品添加剂不一定是纯天然物质, 很多是人工合成的, 在一定范围内对人体无害, A项错误;SO2有毒, 不可广泛用于食品漂白, B项错误;加碘食盐不可过多摄取, 加铁酱油也一样, C项错误;乙酸具有消毒杀菌作用, D项正确。
2.A【解析】B项, NaCl不是含氧化合物;C项, 一种元素的同种化合价可以形成不同的氧化物, 如NO2和N2O4;D项, 有些物理变化也可能有化学键的断裂, 也有能量变化, 如固体氯化钠熔化, 有离子键断裂并吸收能量。
3.B【解析】A项, 盐酸是混合物;C项, 单甘油酯、混甘油酯是纯净物, 石灰石是混合物, 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项, 氯气是单质, 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
5.C【解析】NaCl仅能表示物质的组成, 不能表示物质的分子式;B中H216 O、D216 O、H218 O、D218 O是氢、氧的同位素形成的不同化合物, 不能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因其是化合物;D216 O质子数之和为10, 质量数之和为20, 是质子数之和的两倍, C项正确;D项中CO2-3水解应分两步进行。
10.B【解析】A项中Al (OH) 3不溶于过量的氨水, 评价错;C项中产物应是HCO-3, 评价错;D项离子方程式正确, 评价错。
11.B【解析】由溶液有色知一定含有Fe3+, 因Fe3+能氧化I-也能与HCO-3发生双水解反应, 故溶液中无I-、HCO-3;由电中性原理知此溶液中一定有SO2-4, 无Ba2+;其他离子间彼此不发生反应, 故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最多有5种。
12.D【解析】标准状况下, CH3CH2OH为液态, A项错误;过氧化钠的化学式为Na2O2, 阳、阴离子个数之比为2∶1, 78g过氧化钠固体中所含阴、阳离子总数为3 NA, B项错误;常温常压下, 2.24LCO和CO2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0.1mol, C项错误;32g含有少量臭氧的氧气中, 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D项正确。
13.D【解析】因为Al 3+能发生水解, 故A项错;因为没有溶液的体积, 故B项错;因为常温下铁能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 故C项错;Al不论与盐酸反应还是NaOH溶液反应, 都生成+3价Al, 故D项正确。
14.C【解析】焰色反应为黄色, 则确定X为钠元素, 短周期元素中同一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为2倍关系的元素为氧元素和硫元素, 即W为氧元素, Z为硫元素。Y为金属元素, 结合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推测可能为镁元素或铝元素, 工业上制取镁为电解熔融的氯化镁, 而制取铝则利用电解熔融氧化铝, 所以Y为铝元素。O2-、Na+、Al 3+核外均为10个电子, A项正确;SO2和SO3均为共价化合物, B项正确;由于Al 3+和S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因此不能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Al2S3, C项错误;NaOH、Al (OH) 3、H2SO4可以两两发生反应, D项正确。
15.D【解析】X的质子总数与电子层数相同, 故X为氢;Z与其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可形成常见气体甲, 而甲有刺激性气味, 应为SO2, 则Z为氧;又Y、Z、M同周期且相邻, 故Y为氮、M为氟;结合W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 W应为硅。原子半径:W>Y>Z>M>X, A项正确;因它们之中氟的非金属性最强, 故氟化氢最稳定, 由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 沸点H2O>HF, B项正确;氧与硅两元素形成的二氧化硅为原子晶体, C项正确;H、N、O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含有离子键, 如NH4NO3, D项错误。
16.C【解析】A选项错误, 肼有毒、有污染;B选项错误, 燃烧是放热反应, 焓变为负;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煤油是有机物, 含碳量高, 燃烧火焰不是蓝色。
17.C【解析】A选项错在水的状态标成了气态;合成氨反应为可逆反应, 并不能完全转化, B项错误;1molNaOH完全中和放出热量为57.4kJ, 0.5mol应放出28.7kJ热量, C项正确;从S (s) 到S (g) 是一个吸热过程, 则ΔH1<ΔH2, D项错误。
19.A【解析】从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可知, a=4, B项错;从电解后溶液的电子守恒的角度知, n (H+) =1mol, 故溶液pH=0, A项正确;
上述电解反应过程中涉及的反应有:
21.B【解析】因为ΔH<0, 正向放热, 升温平衡左移, K值减小, 故A项错;
可以求出CH3OH的起始浓度为3.28mol·L-1。
根据K在某温度下
可算出c (CH3OCH3) =1.6mol·L-1, B项正确;根据B的结果, 转化的甲醇的物质的量为3.2mol,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可求算转化3.2mol甲醇放出40kJ热量, C项错;由于反应前后化学计量数相等, 再加入与起始量相等的CH3OH, 转化率不变, 故D项错。
22.A【解析】Na2CO3溶液显碱性是因为CO2-3离子水解得到OH-, 加热促进水解, 红色加深;B选项中用水稀释pH试纸将导致待测液被稀释, 测量结果不准;C选项中无法判断是否存在Fe2+;D选项中HA放出的氢气多, 说明HA的物质的量浓度更大, 但是两者pH相同, 说明HA酸性更弱才对。
23.B【解析】由乙组实验知HA是弱酸, 而甲、乙两组实验中, 酸碱均恰好反应完, 因甲中生成的c (A-) 比乙组中的小, 故7<a<9, A项错, 由质子守恒原理知B项对;当HA与碱恰好反应完, 溶液应该呈碱性, 当溶液呈中性时, 表明酸略微地过量, 即c1略大于0.2mol/L, C项错;由电荷守恒原理知D项错。
24.D【解析】由图像可知, 当加入25.00mL (C点) NaOH溶液时, 一元酸HX与NaOH完全反应, 溶液显碱性, 故该酸为弱酸, A项错;B选项中的电荷不守恒;是C点恰好完全反应而非B点;根据X元素守恒可知D选项正确。
25.D【解析】在0.1mol·L-1的HA溶液中, 因c (OH-) /c (H+) =1×10-8, 结合水的离子积c (OH-) ×c (H+) =1×10-14, 得出c (H+) =1×10-3, c (OH-) =1×10-11, 故HA为弱酸。因不同浓度弱酸的电离程度不同, 故0.01mol·L-1 HA的溶液中c (H+) ≠1×10-4mol·L-1, A项错误;pH=3的HA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HA酸过量, 故所得溶液中c (A-) >c (Na+) >c (H+) >c (OH-) , B项错误;浓度均为0.1mol·L-1的HA溶液和Na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所得溶液显酸性, 说明HA的电离程度大于NaA的水解程度, 故c (Na+) >c (HA) , 又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c (OH-) +c (A-) =c (H+) +c (Na+) , 得c (OH-) +c (A-) >c (H+) +c (HA) , 即c (OH-) -c (H+) >c (HA) -c (A-) , C项错误;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c (OH-) +c (A-) =c (H+) +c (Na+) , D项正确。
(2) MnO 4000mol
(3) H2O、CO2↑
【解析】 (1) 锌为电池负极, 锌被氧化生成二价锌;二氧化锰为正极, 其中的锰元素化合价由+4价被还原为+3价。
(2) 该反应中, 二氧化锰是氧化剂, 被还原为MnO;142kg的MnO的物质的量为2000mol, MnO2~MnO转移2个电子, 故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000mol。
(3) 根据元素守恒及反应事实可知化学方程式中所缺的物质是H2O、CO2。
(4) 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 能够氧化Fe2+为Fe3+;pH>3.7时, Fe3+完全沉淀出来, 而pH<8.6时, Mn2+不会沉淀。
30. (1) 反应不易控制, 易还原产生Cu
(2) +34.5
【解析】 (1) 方法Ⅰ中反应条件高温不易达到, 反应可能产生铜单质造成产物不纯。
(2) (1) 100L·mol-1 (2) BD (3) 正向不变
平衡正向移动可增加CH3OH产率。
只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即增大了容器内的压强, 平衡正向移动, 但温度不变, 故平衡常数不变。
32. (1) Na2CO3 AgNO3
(4) 106∶1不变
(5) 不变减小
(6) 0.21
【解析】先判断出各离子间可组成的物质为:Na2CO3、AgNO3和Ba (OH) 2, 再结合 (2) 向E溶液中逐滴滴加B溶液至过量, 沉淀量先增加后减少但不消失, 则说明E为Al2 (SO4) 3, B为Ba (OH) 2, 又 (1) A、B两溶液呈碱性, 故A为碳酸钠;再根据D溶液与另外四种溶液反应都能产生沉淀, 则D为AgNO3, C为盐酸。
(1) A的化学式为Na2CO3, D的化学式为AgNO3。
(4) pH=4的盐酸中, 由水电离出的c (H+) 水=c (OH-) 水=10-10, pH=4的Al2 (SO4) 3中, 由水电离出的c (H+) 水=10-4, 所以E、C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之比为10-4∶10-10=106∶1;把pH=4的HCl和醋酸混合, 由于两者的pH相同, 故醋酸的电离程度不变。
(5) 用惰性电极电解0.1mol·L-1 AgNO3与0.1mol·L-1 HCl各100mL混合后的溶液, 即电解HNO3溶液, 也就是相当于电解水, 故电解一段时间后, 阴极质量不变, 溶液的酸性增强, pH减小。
33. (1) -247kJ·mol-1 K21·K2·K3
(2) ac
(3) =K=10-7 y/ (x-y) mol·L-1
【解析】 (1) 依据盖斯定律, 由 (1) ×2+ (2) + (3) 得热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得上述反应化学平衡常数K=K21·K2·K3。
(2)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 V (正) =V (逆) , 因反应前后体积发生变化, 当体系压强保持不变时, 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 a项正确;因反应前后均为气体, 质量不变, 混合气体密度始终保持不变, b项不正确;CO和H2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 c项正确;CO和CO2的系数不等, CO的消耗速率等于CO2的生成速率, 反应逆向移动, 没有达到平衡, d项不正确。
34. (1) (2) (4)
(2) c (Na+) =c (SO2-4) >c (NH+4) >c (H+) >c (OH-)
(2) “0.01mol·L-1 NH4HSO4溶液与0.01mol·L-1烧碱溶液等体积混合”, 生成等浓度的 (NH4) 2SO4和Na2SO4, 由于NH+4水解显酸性, 故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 (Na+) =c (SO2-4) >c (NH+4) >c (H+) >c (OH-) 。
(3) 从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角度解释产生沉淀的原因是浓度商大于该物质的Ksp;沉淀的转化是难溶的转化为更难溶的:AgCl (s) +I- (aq) AgI (s) +Cl- (aq) 。
35. (1) 13
(3) 甲=乙<丙
(4) (1) 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 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3) b当滴入最后一滴酸性KMnO4溶液时, 锥形瓶内的颜色由浅绿色变为紫红色, 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3) 等浓度的c (H+) 和c (OH-) 对水的电离的抑制程度相同, 而盐类的水解能促进水的电离平衡, 故甲=乙<丙。
(4) 还缺25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使用滴定管的第一步操作是检查是否漏水;酸性KMnO4溶液应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
(2) (1) 汽气比越大, CO平衡变化率越大 (2) 温度越高, CO平衡变化率越小
Ⅱ. (1) 由A流向B
(3) 19.2
【解析】 (1) 将第1个反应颠倒与第2个反应相加即得:
(2) 由图像可得, 汽气比越大, CO平衡变化率越大;温度越高, CO平衡变化率越小。
(3) 由平衡常数表达式, 将浓度换为平衡压强即可;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温度降低, 平衡正向移动, 平衡常数增大。
Ⅱ. (1) 由图可知, 通入甲烷的一极为负极, 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 故电子流动方向由A流向B。
(3) 当电路有0.6mole-转移, 有0.3molCu生成, 质量为19.2g。
基本概念原理 篇7
一、科学本质的内涵体系
虽然世界各国的科学哲学家、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家对于科学本质的具体内涵一直存在争议, 但笔者还是尝试以“科学活动”为主线, 以真实性、可接受性、完整性和认识论为原则, 围绕科学活动的发生、过程、方法、结果、评价和主体六个方面, 构建了一套立体式、全方位的科学本质内涵体系, 以期引起我国科学本质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关注并进一步研究。
二、基于化学概念原理的科学本质教学模式
通常, 中学化学核心知识可以归纳为元素化合物内容和概念原理内容两类。其中, 化学概念原理 (chemical concept principle) 因其具有抽象性、概括性、逻辑性、思想性、解释性和预见性等特点, 历来被当作科学本质教学的最佳内容。以此为基础, 本文提出了集化学概念原理特点和科学本质观念于一身的科学本质教学新模式———CCP-NOS教学模式。
1. CCP-NOS教学模式的构成与程序
CCP-NOS教学模式的构成与程序可用图1表示如下。
(1) 提取问题
本环节属于思维定向阶段, 主要解决“问什么”的问题。它不仅是教师使用CCP-NOS教学模式的首要环节, 也是该模式中教师唯一需要单独在课前完成的环节。本环节的主要目的, 就是希望教师能够在课前备课时, 通过仔细分析“课题内容”, 准确提取出本课题“化学概念原理”揭示的根本问题。
(2) 呈现问题
本环节属于思维启动阶段, 主要解决“怎么问”的问题。“呈现问题”环节是CCP-NOS教学模式给学生从事科学探究活动提供方向和强大动力的关键环节。本环节的主要目的, 就是希望教师能够通过问题情境的合理创设, 帮助学生明确本课题的探索方向,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为学生持续探索提供强大动力。
虽然教学活动和科学活动的启动都始于“中心问题”的提出和明确, 然而与启动科学活动不同的是教学活动的启动更加需要注重事例材料的趣味性、新颖性、直观性和可感知性, 更加注重学生好奇心和兴趣的激发, 更加注重学生积极情感和思维活动运行氛围的营造。
(3) 原理构建
本环节属于思维运行阶段, 主要解决“怎样解决和解决结果是什么”的问题。它是CCP-NOS教学模式的核心环节。通常, 化学概念原理的构建有两条途径。
途径Ⅰ:分析推理→提出假说→事实验证→科学表述。具体过程如图2所示。
(1) 依据旧知识, 提出新猜想
问题明确以后, 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知识, 运用逻辑推理, 对问题可能的答案提出大胆的猜想和假说;教师要利用各种手段, 激发学生运用猜想和假说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 增强他们的信心。
(2) 化学史料, 间接验证 (或设计实验, 直接验证)
提出猜想与假说后, 教师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获取信息以证实或证伪自己的猜想。教学内容不同, 证实或证伪的方式也就不同。对化学概念原理而言, 主要存在化学史和实验探究两种方式。
化学史料, 间接验证
由于化学史能更加真实、丰富地反映化学家的学术生涯和化学科学的演变过程, 因此, 化学史在科学本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受到研究者的广泛重视。在这一环节, 教师的具体做法是:首先介绍与学生提出的猜想和假说相类似的、早期化学家的思想与实例, 作为学生研究的参照系;然后举例说明当时其他化学家的不同观念;最后引导学生讨论或探索这些观念产生的背景、条件, 使学生认识到化学概念原理的历史背景和来龙去脉, 从而证实或证伪自己所做的猜想和假说。
设计实验, 直接验证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自己的猜想与假说进行实验设计, 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研究功能, 自主实践探究。在探究过程中, 教师要融入其中, 及时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3) 归纳总结, 分析推理, 构建原理 (概念)
通过学习化学史料或探究相关实验, 教师引导学生对研究结论进行分析、抽象, 将零碎的实验事实系统化、条理化, 将部分事物的特点向整体事物深化、推演, 进而进行归纳、总结和概括, 最终得出某一原理 (概念) 。
途径Ⅱ:收集事实→归纳总结→分析推理→科学表述。具体过程如图3。
与途径Ⅰ相比, 途径Ⅱ只是将第一环节 (收集事实环节) 与第三环节 (分析推理环节) 进行了互换, 具体过程基本一致, 在此就不在赘述。
(4) 原理 (概念) 评价
本环节属于反思评价阶段, 主要回答“解决的怎么样”的问题。通常, 我们通过以下两个问题的讨论来实现化学概念原理的评价。
(1) 合理吗?
通过“原理构建”环节, 学生会获得一些结果。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些结果以小组内讨论和小组间讨论两种形式进行交流;要鼓励学生发表、解释自己科学活动的成果, 倾听、质疑他人的成果;要帮助学生树立既敢于坚持正确, 又勇于放弃或修正错误的科学观念。
(2) 你信吗?
经过交流讨论, 学生的意见会基本一致。教师要有意引导学生对自身 (或其他同学) 认知建构的过程, 以及历史上化学家思考探索的过程再次进行反思和评价, 从而使自己更加坚定地相信“化学概念原理”的合理性。
(5) 原理应用
本环节属于强化巩固阶段, 主要回答“解决这一问题有什么用”的问题。它是CCP-NOS教学模式的收获阶段。在本环节, 教师需要按照化学概念原理的功能设置一些问题, 组织学生应用已探索归纳出的概念原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实施CCP-NOS教学模式时的注意事项
(1) 精心选择主题内容
教学模式的构建为教师有效地设计教学活动提供了帮助, 但是教学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不是万能的, 不可能适用于中学所涉及到的全部的化学概念原理的教学。因此, 有效实施CCP-NOS教学模式的前提, 就是从众多化学概念原理中选择最适合该模式的主题内容。
(2) 教师要具有较强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
CCP-NOS教学模式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拥有较强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该模式的主要特点包括: (1) 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大, 大多数教学活动都需由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 (2)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直接决定着该教学模式实施的成败; (3) 该教学模式中所涉及到的活动多为实验探究、讨论、总结、解释与反思等松散型教学活动, 难以组织和管理。学生能否积极、主动、真实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能否按照一定的方向在一定时间内优质地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 (讨论、总结、反思等) , 所有这些都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
(3) 教师讲课要生动形象、富有逻辑性
化学概念原理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很强的逻辑性, 都是高度抽象、概括的知识, 学生较难理解。针对以上特点, 教师要: (1) 尽可能采用比喻、实验、模型等富于形象性的教学方法, 启发学生的抽象思维, 化难为易, 引导学生从认识的感知阶段飞跃到理性阶段; (2) 尽力使原理的导出和讲解富于逻辑推理论证, 以利于学生真正理解原理的基本内容。而要使原理的讲解富于逻辑推理论证, 关键要做到两点:一是要充分运用已知的事实和原理;二是要善于引导、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想象力。
参考文献
[1]AAAS, AmericanAssociationfortheAdvancement of science.Science for all American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2]魏壮伟.“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设计.化学教学, 2008 (3) .
[3]魏壮伟.基于化学史内容的科学本质教学模式初探.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9 (8) .
[4]王磊.化学教学研究与案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基本概念原理 篇8
一经典“概念构架”的狭隘性和“互补原理”的提出
导致玻尔提出“互补原理”的直接诱因是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首先,就光的本性,电磁理论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给出了关于光的波动描述,而依据光电效应建立的光量子理论却把光作为粒子来处理,认为光是一种粒子,此乃一种选择上的两难推论。其次,路易斯·德布罗意(Louis de Broglie,1892~1987)又把波粒二象性从光推广到实物粒子的层面,而且很快这种假说就被电子在金属晶体上散射的实验所证实。这就把许多物理学家推入一种前所未有的两难境地。“互补原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互补原理”是用哲学的思想来解释量子现象的基本特征——波粒二象性,玻尔认为从经验的角度出发,波动性和粒子性就是微观粒子的基本特性,它们无法同时表现出来,其中的任何一种性质仅仅反映了微观粒子的部分特性,都不能给予完备描述,只有把二者综合起来,才能勾画出一幅完整的微观图像。这两种看上去是排斥的图像,是相互补充的。玻尔从来不曾对“互补原理”作过定义式的说明,而这种非公理化的表达方式,既给人们理解“互补原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和不确定性,又导致其概念具有很强的扩展能力,因此可以将“互补原理”的基本内容广义地理解为:假设有两种不同的概念、图像或者描述方式,二者的行为或者特征是相互矛盾或者对立的,而且无法按照常规的逻辑法则把其统一起来;但是,为了对认识对象给予完备的描述和分析,两种不同的概念、图像或者描述方式又是不可缺少的,二者分别产生或者显现于不同的条件之下,相互矛盾或者排斥的两方面对认识对象是互补的。
玻尔认为:“量子论的特征就在于承认,当应用于原子现象时,经典物理概念是有一种根本局限性的。”归根结底是由于“我们对实验资料的诠释在本质上是建筑在经典概念上的”[2]455。用玻尔的话说就是:“我们的言辞必须适用,我们没有别的东西。”[2]451微观粒子在一种条件下显示出“波”的特性,而在另一种条件下又显示出“粒子”的特性,而从它们自身的层面上看其实既非“波”也非“粒子”,它们就是它们自己,只是我们缺乏一种专门用来给予描述的配套的语言体系,用玻尔的话说就是“概念构架”。就是说,由于我们现有的“概念构架”不再适应微观客体造成的,即“一切知识都是在一种用来说明先前所有的经验的观念构架中表现出来的,而且任何的这种构架在概括新经验方面都可能是过于狭隘的。”[1]53所以玻尔说量子理论是一个完备的理论,因为我们只有一种语言体系,那就是建立在宏观经验基础之上的“概念构架”。当然,玻尔的这种论断是否正确,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从哲学的角度看绝对完备的理论是不存在的。正因如此,玻尔的观点也遭到了一些人的质疑和反驳,譬如爱因斯坦,他说:“我对统计性量子理论的反感不是针对它的定量的内容,而是针对人们现在认为这样处理物理学基础在本质上已是最后方式的这种信仰。”[3]478但是量子论没有做到。用经典物理学的概念去描述和研究量子论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做到天衣无缝的,而要想建立起从形式到内容都完备的理论,只有找到适合量子论的新的“概念构架”才行,这种可能是存在的;但是新“概念构架”的建立是非常艰难的,因为“概念构架”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而要想与经验割裂是十分艰难的。下面就从经验的角度分析一下“概念构架”与经验的关系。
二经验的扩展和“概念构架”的更新
现代认知科学的研究表明,人类的认知是在一定的认识背景或框架下进行的,而认知的结果即科学知识的获得所依赖的概念构架,其所以形成的基础自然是先前已有的经验。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1642)曾经说过:“科学就是建立在经验和理性基础之上的,必须重视理性和经验。”[4]107为了认识在科学理论建立中经验的作用,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1831~1879)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其后又经赫兹(Heinrich Rudolf Hertz,1857~1894)证实之后,人们开始思考的首要问题是电磁波赖以传播的媒介是什么?而不是电磁波的传播是否需要媒介的问题。为什么人们一定要给电磁波的传播寻找一种媒介呢?因为一说到“波”,经验就会使人们立刻想到水波、声波,就会在脑海中幻化出一幅幅水波、声波传播的图景,因为科学语言也是从生活经验中提炼出来的。人们认为电磁波既然是一种波,它就应该和水波、声波一样有一种赖以传播的媒质。没有媒质的光波是人们无法想象的。正是由于用旧的概念构架去认知新事物,才导致了认识过于狭隘的问题,由此可见经验的影响之巨。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为什么在我们的观念中认为是矛盾的?就是因为我们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它所描绘的物理图景与我们原先所熟悉的经典物理学的图景格格不入,所以我们认为是矛盾或者对立的,而实际在亚原子领域它们确实是统一的。矛盾不是微观粒子本身,而是我们“概念构架”描绘出的图景在经验中找不到对应物造成的。
美国艺术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认为“思想是借助于一种更加合适的媒介——视觉意象——进行的。而语言之所以对创造性思维有所帮助,就在于它能在思维展开时,把这种意象提供出来”[5]。意象要靠语言来表达和描述,语言又是实践经验的产物,这样就注定科学研究离不开经验的提示和启迪。其实早先玻尔兹曼(L.Boltzmann,1844~1906)就曾说过:“思维法则应该按照我们眼睛的视觉器官、耳朵的听觉器官……的发展而发展,我们一定不要渴望通过我们的概念而得出有关自然的性质,而必须让后者去适应前者。”[6]因为他认为“没有哪一个理论可以实实在在地与自然完全一致,任何一个理论只是现象的心智图像,作为指称符号与它们相关。”[7]67就连对数学怀有深厚情结的爱因斯坦(A.Einstein,1879~1955)都认为:“纯粹的逻辑思维不能给我们任何关于经验世界的知识;一切关于实在的知识,都是从经验开始,又终结于经验。”[8]313格雷高利(Richard Gregory)甚至认为“我们非但只相信自己看到的东西”而且“到某种程度,我们也只看到自己相信会有的东西……这些在我们信念上的涵义,实在令人感到恐惧。”[9]56这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本能的反映。但是,科学发展的历程也告诉我们,经验并不是永远正确的,它也常常把我们引领到错误的道路上。这也说明了科学的道路为什么是艰难而曲折的。就是说,经验是不可靠的,但是,在科学研究当中我们又无法完全离开经验的提示,这就是我们所面对的处境。
当然,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概念构架”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经验范畴的不断扩大和丰富,“概念构架”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一方面,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使得我们的经验范畴一步步扩展和深化,譬如,凭借大口径望远镜,人类能够探测到的宇宙天体的范围在逐步扩大;凭借高倍显微镜,人类能够观察到的物质结构越来越精细。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先似乎是抽象的东西对于许多物理学家来说已逐步变成某种具体的东西了,而且一种新的直觉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了。现在,一个物理学家直觉地把握四维时空世界,几乎就像当时那些物理学家把握牛顿的空间和时间一样了。作为抽象产物的新的直觉,却又成了进一步抽象的新起点。”[10]就是说有些抽象的概念会随着时间有慢慢具体化的倾向。这一切都是导致“概念构架”更新的因素。只有“概念构架”更新了,我们才能在进一步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找到自洽的理论,否则就会出现所谓的矛盾或者对立。
三量子“概念构架”下“互补原理”引起的争议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互补原理”对波粒二象性所给出的并不完全清晰的解释告诉我们,对于描述量子现象,那些建立于日常生活经验基础之上的“概念构架”已经不再适用,可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要想超越经验又是很困难的,随着科学探索的不断深入,客观认识对象离我们的感性经验越来越远,这种矛盾或者说对立也越来越突出。尽管玻尔的“互补原理”为这种冲突建立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但是这座“桥梁”却不是坚不可摧的。正因为如此,“互补原理”才被爱因斯坦称为一种镇静哲学(Beruhigungs Philosophie)或者说是镇静宗教,认为它“是如此精心策划的,使它得以向那些信徒暂时提供了一个舒适的软枕”[2]446,也就是说并不能认为“互补原理”是理解量子现象的根本原理,它只是使用经典概念描述量子世界的一种妥协性的手段。
事实上,“互补原理”并不只是受到了爱因斯坦的批评,自从它被提出以来,就成为物理学家及哲学家们关注的焦点,而且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例如科学哲学家马里奥·邦格(Mario Augusto Bunge 1919~)就认为,波动图像和粒子图像的互补性是不存在的,“如果量子力学是真理,那么在自然界中就没有任何微粒——波动二象性。”[11]416这是因为与经典“概念构架”下的波动和粒子不同,在量子“概念构架”下,客体具有独特的量子性质,而这种微观客体的本质属性,是不能用经典概念加以描述的。可以说它们既不是粒子,也不是波,只是存在着类粒子和类波动的性质。因此波粒二象性不是对微观客体的准确描述,量子“概念构架”下的“粒子”和“波”应借助经典概念以隐喻的方式理解,而不应该从字面上来理解。正因为如此,邦格把基于互补性观念的量子力学解释评价为“与其说是物理学的解释,不如说是心理学的解释”[11]416。
随着在微观领域内科学实验的广泛开展,人类的经验一步步深化,量子“概念构架”也逐渐形成。这就导致了在量子论的非正统解释中,很多科学家开始重新理解波粒二象性和互补原理。比如德布罗意的“双重解理论”,认为量子现象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在非线性波动力学中可以无矛盾地结合在一起,粒子性代表着一个自组织奇点区的核心,波动性代表着组织核心的内部振荡在空间中的弥散,这也是把粒子和波动看成是实在的互补方面,但其中粒子和波动拥有独立的,而不是互相排斥的同时的实在性。德布罗意的这种互补模型已经不同于玻尔在旧的“概念构架”下,为量子实在建立的互斥又互补的经典图景,而是形成了以微观经验为前提的量子“概念构架”。
互补原理还遭到了很多学者的反对,其中一些学者希望将量子论统一到波动一元论或者粒子一元论,当然他们的一元论也是建立在量子“概念构架”或者更新的理论基础之上的。著名物理学家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1887~1961)就是波动一元论的支持者,他认为质点是由波的系统所组成的,或者说质点就等同于波的系统。前苏联物理学家朗道(Lev Davidovich Landau,1908~1968)则坚持微粒一元论,他对互补原理提出了责难,“由于断定有两个对立的,同时是互补的‘图景’,而回避了关于物质的实在结构的问题。互补原理毫无根据地从字面上把波动特性赋予粒子,它与其说是合理的物理学,不如说是文字游戏。”[11]414朗道认为,量子理论应该“从对立图景的辩证实证论返回到本体论唯物主义的明确性,本体论唯物主义从伽利略时代一直到爱因斯坦是自然科学的思想基础。”与这个哲学观点相适应,朗道认为必须“抛弃把物质波看成与物质粒子同样实在的观念”[11]414 。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学者们反对用互补原理来理解微观世界的波粒二象性,那么他们就必须以新的形式给出对量子实在的认识,而这就需要建立新的物理学“概念构架”。例如玻姆(David Joseph Bohm,1917~1992)认为不同于经典势的量子势才是量子实在的基本特征,费曼(Richard Phillips Feynman,1918~1988)则宣称量子实在的本质是具有复数振幅和概率特征的概率幅,而弦论的支持者们会把量子实在的本质看做是弦的振动,等等。事实上,无论我们作出怎样的解释,我们都不能与科学事实相违背。当我们的科学经验逐渐丰富之后,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概念构架”就随着经验范畴的不断扩大和丰富而不断地更新和发展,形成对科学理论的新认识。
在互补原理提出后的几十年里,它已经不仅仅被限制在物理学领域对量子现象作出解释,而是逐渐扩展到人类知识的其他领域,解决生物学、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民族文化等科学及社会问题,从而成为一种广义的“互补方法”。当然,这种“互补方法”也不是普遍适用于人类认识的所有领域的,而同样是以某个领域的“概念构架”为基础的。因此,无论是从狭义的“互补原理”还是从广义的“互补方法”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和研究经验与“概念构架”的关系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未来我们也会对此问题给予持续的关注。
参考文献
[1]转引自程民治,朱爱国.玻尔的“互补原理”和他的科学文化观[J].物理通报,2009(3).
[2]阿布拉罕.派斯.尼尔斯.玻尔传[M].戈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范岱年,张宣立,许良英,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478.
[4]汤川秀树.人类的创造[M].那日苏,译.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07.
[5]吕仕儒.论阿恩海姆的视觉思维对科学理论创新的启发和制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8):14.
[6]Arthur I.M iller.Im agery in Sc ientific Thought[M].B irkhauger Boston Inc,1984:1.
[7]徐毅毅.物理学发明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67.
[8]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M].许良英,李宝恒,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313.
[9]柯尔.物理与头脑相遇的地方[M].丘宏义,译.长春:长春出版社,2002:56.
[10]汤川秀树.创造力和直觉[M].周林东,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79.
物联网概念的基本定位 篇9
流传20世纪初, 一个美国士兵随手扬起一把沙子说, 这些沙粒都会有IP地址。沙粒是一种有形的“物”, 这种“想法”其实就是“物联网”概念的雏形 (也有人说1995年, 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已经提及物互联) , 其目的就是让沙粒这个“物”与网络相链接, 即应用Ipv6技术将沙粒连入互联网当中。
随后, 国内有人提出这些沙子仅有IP地址接入互联网还不行, 还要使相互之间能够“通信”, 于是物与物相连的物联网“基本思想”就诞生了。这种“基本思想”较比前者的“想法”有了一个认识上的飞跃, 即让连接入网的沙粒能够彼此“通信”, 这为物联网技术的研发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1998年,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MIT Auto-ID中心) 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和感应技术的原理, 创造性地提出了EPC系统的物联网“构想”, 并且首次提出在产品物流和商品零售“物”的领域应用[1], 因为通过射频识别技术和传感器网络技术地良好结合, 物才可以被识别, 才可以被信息化, 实现人与物的“对话”和物与物的“通信”。··
进入21世纪, 人们对物联网形成了一种“共识”:通过射频识别 (RFID) 、红外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 按约定的协议, 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 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2]。也正是在这种“概念”的影响下, 很多国家都在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研发物联网技术, 拓展物联网应用领域, 搭建这个拥有“万亿级”利益的产业平台。
2 物联网概念的模糊认识
物联网:一般情况下, 任何一项物联网技术或技术组合均可以构成一个技术方案, 解决人们对物的某一方面管理的需求, 这种技术应用没有通过网络实现对物的管理就不能称其为物联网, 只是这些技术非网络化的一种实际应用, 因为物联网的基本特征是物与物、人与物通过网络相连接, 本质是实现对“物”的网络化、自动化管理。
智能化:通过嵌入技术可以将具有某种“智慧”的芯片置入物的体内, 通过识别、传感等技术手段和网络的媒介作用进行信息交换, 达到彼此“通信”和“人对物的管理”的目的, 但是, 这种依靠被置入芯片的“模式化智慧”对物的管理还不能称为“智能化”管理。所谓智能是“智慧+能力”, 智慧表现为对周围环境条件做出的一种思维和判断, 能力则表现为根据这种思维和判断做出的自主反应行为。物联网是人类智能的“模式化”应用, 通过网络实现人对“物”某种需要的“模式化”、“自动化”管理。
万物互联:建立物联网的目的有三, 一是实现人对物的管理, 二是物对物的自主管理, 三是通过物的信息网络化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换。而人对物的管理是有一定的时间性、地域性或行业局限性的, 万物互联显然超出了对物的管理的时间性、地域性和行业局限性, 同时, 考虑到安全与隐私问题, 万物互联是没有必要的, 也是没有现实意义的。
3 物联网概念的基本定位
(1) 功能定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人对物或物对物的信息交互, 二是人对物或物对物的“自动化”管理。这种定位的关键是对物的“自动化”管理而非“智能化”管理, 所谓的“智能化”也不过是更高级的“自动化”。受制于现代技术的制约, 人们还不能将更加丰富多彩的“智慧”以程序化、数字化、信息化的形式赋予物, 进而使物具有“智慧行为化”的能力。
(2) 网络定位。无论是现实还是长远发展, 物联网决不能依赖并局限于互联网, 一是将物接入互联网时, 同样涉及到服务接口、协议和标准等技术问题, 二是物联网与互联网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三是对物的管理有时间性、地域性和行业局限性, 四是个域网 (PAN) 、自组网和无线局域网是今后一定时期内发展的主要方向。
4 结语
本文对物联网概念做出这种理解和定位, 主要是基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MIT Auto-ID中心) 提出的EPC系统的物联网“构想”。物联网跟所有事物的发展一样, 都有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这个过程是不可逾越的, 否则, 就意味着脱离实际甚至违背科学发展规律, 会阻碍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进程, 也必然会造成人智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巨大流失与浪费, 就很可能会最终丧失主动权和话语权。技术产品只有起点, 没有终点, 因为人们的需求在不断地提升, 相应的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只有从基础做起, 才能真正发挥“理论”的导向作用, 才能少走弯路。
参考文献
[1]Auto ID Labs homepage.http://www.autoidlabs.org/.
【基本概念原理】推荐阅读:
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08-17
会计基本概念06-13
护理理论基本概念07-02
债券的基本概念06-19
基本体系与概念10-05
深度学习基本概念10-23
营销渠道基本概念06-29
移动通信基本概念介绍10-19
艺术学基本概念总结06-05
房地产市场的基本概念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