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原理与方法

2024-05-21

基本原理与方法(通用12篇)

基本原理与方法 篇1

摘要: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普及,在机械设计中关于节能设计的研究与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分析了机械设计中节能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及我国在机械设计中造成能源浪费的原因,并探讨了机械设计中节能设计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机械设计,节能设计,基本原理与方法

0引言

当前,我国一直倡导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在机械制造业中因机械设计不够科学合理,造成了大量的能源资源被浪费,违背了可持续发展观的理念。因而研究分析机械设计中节能设计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方法,对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机械设计中节能设计的基本原理

机械设计中的节能设计主要以平衡理念为基本指导思想,平衡节能原理即是机械设计中节能设计的基本原理。功率匹配节能、减小摩擦、动力源改进是机械节能设计的三个主要方面。结合实际情况,在设计前,对机械在操作运行过程之中可能产生的能源消耗与浪费的情况进行充分考虑,从设计中每一环节的细节着手,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节能的目的。

1.1动力源的节能设计原理

通常情况下一台机械设备的发动机就是其最主要的动力源。节能设计的动力源原理即是,在最大限度增加发动机输出功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发动机的输入功率。简单来说就是在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尽可能地提升电能与热能、动能、势能等的转化率。在实际节能设计过程中,通常是从设备的启动与减速停止这两方面体现动力源的节能设计原理。例如,在设备的启停过程中,惯性会让准备停止的设备继续运行,而通过合理的设计将这部分动能存储起来,用于设备启动时的动力能源。

1.2减小摩擦的节能设计原理

在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各设备之间会互相发生摩擦,造成动力源输出动力的损耗。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最大限度减少动力传送带、动力传送柱、齿轮等部件之间的摩擦,是节能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原理。在节能设计中,通常利用表面光滑的构件组成设备的各连接部分,或是使用润滑油、润滑剂减少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摩擦带来的能源消耗问题。

1.3功率匹配的节能设计原理

机械设备的节能设计需遵循功率匹配的原理,即根据设备具体使用环境与情况设计与之相匹配的运行功率。例如,设计装卸工厂传送带的运行功率必然会远大于设计食品加工传送带的运行功率,同时在节能设计中,对设备进行功率档位的设计,也体现了功率匹配的节能原理。

2当前机械设计中造成能源浪费的原因

2.1节能设计理念缺乏

当前我国机械设计理念依然停留在如何最大限度提升和保证机械设备的生产效益和生产能力上,机械设备的运转速度、负载能力、运行强度等是设计人员在机械设计过程优先考虑的因素,其次才是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而节能设计被完全忽略。甚至为满足设备性能的最大化,将设备能耗设计到匪夷所思的地步。

2.2设计人员专业素质低

设计人员自身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机械设备质量的优劣。当前,部分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滞后,专业知识水平不高,又对新的设计理念与设计知识抱有抵触心理,这使得机械设备的节能设计难以深入开展。同时,设计与实际脱节的现象也普遍存在,这是由于大多数设计人员在设计前没有充分地考虑及考察设备在具体环境下的使用情况。

2.3技术水平偏低

当前我国机械制造业技术水平偏低的现实,制约了节能设计理念与思想的实现。即便企业引进国外的先进机械生产加工技术勉强实现设计中的节能构想或是直接引进国外节能机械设备,但这无疑大大增加了企业的投入成本。因而许多企业宁愿继续使用高耗能的机械设备,也不愿花费额外成本引进节能技术或节能设备。

3实现我国机械设计中节能设计的方法

3.1选择绿色材料和环保型动力源

在设计过程中,对机械设备的选材应优先考虑无污染、可回收、易处理的绿色环保材料。在动力源的选择尤其是发动机选择上,尽量选择污染排放小或无污染的环保型动力源。如今各种新型能源、可再生能源、洁净能源被不断地开发利用,设计过程中,在不影响机械设备运行效率的情况下,设计工作者应尽量选择环保型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煤层气)作为设备的动力源。选用发动机可考虑环保型水冷增压发动机或是电控节能型发动机。

3.2电子控制系统

利用无线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组成的电子控制系统,对机械运行进行精确控制,实现节能的目的。在设计过程中,加入电子控制系统,对机械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智能终端根据设备运行的数据信息,控制设备在每个节点和时间段的功率输出,达到最佳的节能效果。

3.3新技术的开发与引进

节能设计方案的实施离不开节能技术的支撑,我国应加大对节能技术开发的投入力度,并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的节能技术。不能让技术发展水平限制了节能设计的发展。同时,设计工作者也应在设计方案中尝试引入更多的新型节能技术,激励和引导我国节能技术进步与发展。

4结语

除了学习和掌握现有的机械节能设计方法,还需不断地改进和创新机械节能技术。同时我国机械节能设计技术与方法需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以促进我国机械制造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车胜创.机械设计节能基本原理的分析与应用[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95-101.

[2]范敬伟.机械设计节能基本原理及其应用的相关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5(6):10.

基本原理与方法 篇2

四、综合题

阐述动机的理论并对各种理论进行评述?基本思路:(1)动机的概念、分类(8)(2)动机的主要理论(16)

(3)评述不同动机理论及其理论与实践意义(6)我国心理学机遇、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答:我国心理学经过半个多世纪曲折的发展,正面临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

首先,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的变革对心理科学提出大量的需求,同时也为心理科学的发展提供动力。一方面,我国经济上已进入社会矛盾瓶颈约束时期。各国的发展历史表明,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处于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往往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的关键期和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最为严重的时期。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GDP总量在过去的26年间增长了10倍。2005年,我国GDP已经超过2.2万亿美元,人均GDP为1703美元。到2010年我国人均GDP将达到2400美元。

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空前的社会变革时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带来各种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经济和政治生活两方面的快速变化,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开始凸显:人们生活和工作压力明显增大,各种应激和心理行为障碍大幅度增加,数千万人受到各种心理障碍、精神疾病或者行为问题的困扰,吸毒问题、青少年问题、亚健康问题、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据推算,到2020年中国神经精神疾病负担将上升至疾病总负担的四分之一。

其次,信息技术和神经科学研究技术对心理学的渗透,为解决我们人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提供了新的手段,并打开新的思路。信息时代超强的追踪、监控、行为分析技术,使得心理学家对人类心理和行为观察更加及时、系统。脑科学发展,特别是fMRI、ERP、PET、EEG等技术出现和进步,为心理和行为研究提供了更加直接的观察手段。而基因与遗传科学的发展,使得有可能建立从基因到环境多层面模型来预测人的复杂行为。

最重要的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上述决定对我们的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促使我们从“国家任务”的高度去思考心理科学的使命和责任。

因此,研究心理科学如何为构建我国和谐社会服务,特别是研究如何针对我国目前的社会状况和心态,探索如何发挥心理学作为严谨的行为科学的传统优势,并与包括脑科学与遗传科学在内的最新的生命科学技术有机结合,从重大基础研究和实效应对措施两方面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健康的发展是当务之急,更是我国心理发展的 难得历史机遇。

研究还比较零散,有的还处于摸索阶段。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缺乏系统的基础研究,而且越是接近宏观的制度与社会文化层面的问题,相关的基础性的研究就越少;另一个是研究的成果往往是一些调查数据或者较为宽泛的理论论述,缺乏可操作性。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心理学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尽快展开深入研究。

在个体层面研究心理健康问题。从精神和心理尚处于正常范围的亚健康人群和已有较为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障碍的患者两个方面入手,探讨与心理健康和行为障碍密切相关的诊断、干预和治疗问题。要探讨如何建立一个系统的全民心理健康监测和维持系统,从科学准确的界定和诊断、治疗和干预以及预防和预后等多角度全方位地为维护国民的心理健康提供服务。还要有针对性地研究一些具有重大意义和急迫性的课题,比如毕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青少年问题、应激和亚健康问题以及健康老龄化问题等。

在群体层面研究重大社会事件的应对问题。探讨可能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社会问题以及心理因素在这些问题中所发挥的作用,并进而从应用和技术的角度研究如何发展出一套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比如针对重大社会突发事件的预警与危机干预、传媒对大众心态的影响方式和途径、可能影响到社会和谐的极端化信仰等问题的研究。

在社会文化层面研究影响社会和谐的心理因素与认知机制。系统地研究影响社会和谐的心理因素、认知机制与行为特征,并建立相应的社会-心理和谐模型,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有用的理论指导。利用各种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不但可以探讨一般的社会态度和判断的形成过程,而且能够有针对性地深入探讨某些具有重要实践和理论意义的课题,比如社会正义的认知与判断过程、复杂社会矛盾的心理表征和脑加工机制、亲社会和反社会态度形成的认知过程等。而利用大样本的调查和数据分析,可以建立具有普适性的社会-心理和谐模型,进而从政策的层面提供建议和参考。

2、心理学基础研究的价值

学习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个体心理活动及其行为发生、发展的规律,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学习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服务对象解决心理问题,从而实现为服务对象提供整体服务的专业目标。

3、从理论构思到假设与实验结果到验证理论在逻辑上有何区别,这种区别对拓展研究设计有何启示?

4、情绪Stroop效应的实验分析

答:(1)stroop效应是是一种在心理学上广泛应用的视觉任务。主要是指当词的印刷颜色与词的意义相冲突,人是任务是命名印刷颜色时,这时候人们的认识反应要变慢。

(2)经典的Stroop实验要求被试报告色词的墨色。如“红”这个字,可以呈现为红色,也可以呈现为绿色。实验结果表明,在命名和词义不一致的墨色时,被试要花更多的时间,表现出Stroop色词干扰效应。对该效应有多种理论解释,一种观点认为,阅读是一个高度自动化的加工技能,而颜色命名却不是。面对文字材料时,被试很难不进行语义加工,不仅注意字的墨色,而且也注意了字的语义,语义加工对墨色命名加工的干扰即表现为Stroop效应。基于此,对情绪问题感兴趣的研究者预期情绪词的情绪色彩也能对颜色命名产生影响,于是发展出情绪Stroop实验,用以测查个体特别是焦虑个体对情绪信息的注意特点。

(3)情绪Stroop实验通常向被试呈现不同颜色的词语(包括中性词和情绪词),要求他们忽视词语的语义,尽可能快地命名字词的墨色。研究表明,相对于正常被试而言,焦虑个体(包括焦虑病人和高焦虑状态个体)命名有威胁性含义词的墨色时间较中性词长。因此,研究者认为焦虑个体比正常个体更容易将注意投放至消极情绪信息,提出焦虑个体对负性情绪信息存在注意偏向(attentional bias)。

除了考察个体在意识水平对情绪刺激信息的知觉加工特点,Mogg等人还采用情绪Stroop掩蔽实验在阈下知觉水平呈现刺激,探察个体在非意识情况下对情绪信息的加工特点。如,白色词出现在黑色(或红色、绿色和蓝色)的背景颜色块上,被试要尽可能快地命名背景颜色。词呈现的时间很短(1ms),然后就被一串任意组合的白色字母覆盖。字母串能有效掩盖前面呈现的词,但不会掩盖背景块颜色。词在视知觉的阈下水平呈现,随后的测试证明被试不能明确意识到呈现的是什么词。其结果表明,与正常被试相比,患有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个体在颜色命名时受到负性词的干扰高于中性词。研究者据此认为,焦虑个体对负性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发生在前注意阶段。

需要指出,在情绪Stroop实验范式中,负性情绪信息对任务加工的显著干扰通常发生在有情绪障碍被试组,而在正常被试组则比较鲜见。因此,情绪Stroop实验范式广泛用于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和创伤后障碍(PTSD)个体认知特点的研究。而这类研究也试图证明情绪障碍个体对情绪信息存在特殊的认知加工模式。

心理学基本原理与方法 试题参考答案

06年 述评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25分)

当前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是运用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请阐述你对这个趋势的了解与看法。(20分)

答:

1、认知心理学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二十世纪70年代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主流,可以说认知心理学相当于信息加工心理学。它将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包括感觉输入的变换、简约、加工、存储和使用的全过程。按照这一观点,认知可以分解为一系列阶段,每个阶段是一个对输入的信息进行某些特定操作的单元,而反应则是这一系列阶段和操作的产物。信息加工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以某种方式相互联系着。认知心理学继承了实验心理学的传统,吸收了计算机科学的研究成果,形成丁一套比较完整的研究方法——实验、模拟、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充分地反映了当代科学在实验基础上高度综合的研究特点,以及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特点。正是研究方法的突破,促进了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这些研究方法有:

(1)实验法:实验的方法能使研究者在控制的情境下,系统地操纵自变量,观察因变量的变化,探讨变量之间的关系。实验有助于研究者搜集资料,验证假说,提高价究的信度和效度。实验方法是信息加上认知心理学采用的主要手段。认知心理学的实验主要是反应时实验和眼动实验。

(2)口述报告法: 也称出声思考法,是一种由被试大声地报告自己在进行某项操作时的想法来探讨内部认知过程的方法。口述报告多半在操作时进行,也可以在操作后通过回忆来叙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口述报告的方法有些类似传统的内省法,也可以认为是对内省法的批判与继承。在进行口述报告实验时,主试一定要要求被试大声地如实报告操作时自己思考的详细内容,使内部的思维过程外部言语化,但不要他们解释情境或思维过程。被试所报告的应主要是短时记忆中保留的很快就会消失的信息。内克森和西蒙等人采用这种方法,在认知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口述报告的方法已被许多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家所接受。

(3)计算机模拟的方法:计算机模拟是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最有代表性的一种独特的研究方法。计算机模拟是 心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领域,也是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方法是想通过对心理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来认识人心理过程的本身,即对人的内部信息加工过程进行逻辑分析。

计算机模拟常和理论分析结合在一起,多从程序缩减、流程分析、程序模拟三个方面着手。程序缩减是一种以潜在性因素作为资料来源,用分离认知因素来探讨认知过程的方法。典型的设计是让被试执行两种复杂程度不同的任务,从对比的角度来探讨复杂任务的操作时间和信息加工过程。流程分析是通过计算机流程图的比较进一步探讨操作时心理表征的顺序和方向。程序模拟是把人的认知过程编成各种计算机语言输入计算机,如果输入的程序能正常工作,设计者至少可以得知某种心理过程在逻辑上是可行的,即获得逻辑合理性方面的验证。例如,达柯等人则探讨了人怎样利用自己有限的短时记忆去处理和分析句子的前后关系,这些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2、认知神经科学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是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相结合的新生儿。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任务在于阐明认知活动的脑机制。人类大脑如何调用各个层次上的组件,包括分子、细胞、脑组织区和全脑去实现自己的认知活动,是认知神经科学拟回答的根本问题。

在方法学上,认知神经科学包括两大类互补的研究方法:一类是无创性脑功能(认知)成像技术,另一类清醒动物认知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前一类方法中又分为脑代谢功能成像和生理功能成像两种;后一类方法中包括单细胞记录、多细胞记录、多维(阵列)电极记录法和其他生理心理学方法(手术法、冷却法、药物法等)。尽管这些方法为人类科学增添了许多光彩,但远未满足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要求。例如,脑认知成像技术可以为我们对认知过程的脑功能形成直观的图像,然而这种图像仅可提供结构或区域性功能关系,对于细胞水平的机制显得过分粗糙。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⑴脑损伤病人研究;⑵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PET扫描); ⑶磁共振成像(MRI扫描);⑷事件相关电位;⑸单细胞记录技术。不能用在人类身上 1.事件相关电位的原理和方法:

(1)事件相关电位(ERP)是一种特殊的脑诱发电位,通过有意地赋予刺激仪特殊的心理意义,利用多个或多样的刺激所引起的脑的电位。它反映了认知过程中大脑的神经点生理的变化,也被称为认知电位,也就是指当人们对某课题进行认知加工时,从头颅表面记录到的脑点位。经典的ERP主要成分包括P1、N1、P2、N2、P3,其中前三种称为外源性称为,而后两种称为内源性成分。这几种成分的主要特点是:首先不仅仅是大脑单纯生理活动的体现,而且反映了心理活动的某些方面;其次,它们的引出必须要有特殊的刺激安排,而且是两个以上的刺激或者是刺激的变化。其中P3是ERP中最受关注和研究的一种内源性成分,也是用于测谎的最主要指标。因此,在某种程度上,P3就成了ERP的代名词。(2)事件相关电位的测试方法

事件相关电位属于长潜伏期诱发电位,测试时一般要求被试者清醒,并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其中。引出ERPs的刺激是按研究目的不同编制而成的不同刺激序列,包括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刺激,其中一个刺激与标准刺激产生偏离,以启动被试的认知活动过程。如果由阳性的物理刺激启动,除了由认知活动产生的内源性成分,尚包括外源性刺激相关电位;如由阴性刺激来启动心理活动过程,则引出由认知加工而产生的内源性成分。P3为ERPs中重要的内源性成分,现时对它的研究最为广泛。多为神经精神学科研究,如精神分裂症、脑血管疾病和痴呆症、智力低下等,通过研究P3的潜伏期、波幅、波形变化,反映认知障碍或智能障碍及其程度,同时尚应用于测谎研究。另有人将P3、CNV用作观察神经精神药物治疗效果的指标。事件相关电位的另一内源性成分N2为刺激以后200毫秒左右出现的负向波,反映大脑对刺激的初步加工,该波并非单一成分,而是一 复合波,由N2a和N2b两部分组成,N2a不受注意的影响,反映对刺激物理特性的初步加工。

刺激模式:刺激模式的设置是研究ERPs的关键,要求根据研究目的不同设计不同的刺激模式,包括两种及以上不同概率的刺激序列,并以特定或随机方式出现。包括视觉刺激模式、听觉刺激模式、躯体感觉刺激模式。听觉刺激模式包括三类:1.随机作业(OB刺激序列);2.双随机作业;3.选择注意。OB刺激序列(oddball paradigm):通过耳机同步给高调、低调纯音,低概率音作为靶刺激,诱发ERPs。通常靶刺激概率为10—30%,非靶概率70一90%,刺激间隔多采用1.5—2秒,刺激持续时间通常为40—80毫秒,反应方式为或默数靶信号出现次数或按键反应。2.脑功能成像的原理和方法

脑功能成像是指利用各种成像技术对大脑功能活动进行显示的过程,多用脑电图(EEG)脑磁图(MEG)、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PET)、功能代谢计算机断层(PET/CT)。FMRI和PET 这种测量具有很高的空间分辨率,为1-3mm,但时间分辨率低,大约为1s。相反EEG和MEG 能够很快地记录脑内神经元活动产生的电信号,时间分辨率为毫秒级,但它们对源的空间定位困难,空间分辨率为厘米级。间定位困难,空间分辨率为厘米级

FMRI 是近年来发展的脑功能成像技术,目前成为研究脑功能的主要手段。可分为3 类:(1)灌注基础上的FMRI,以示踪剂在脑内的时间过程来计算脑血流。(2)血流基础上的fMRI,可探察大血管里的血流变化。(3)磁敏感对照基础上的fMRI,如血氧水平依赖性方法。在fMRI 成像中,没有直接观察大脑皮质内神经元的功能活动或神经元的代谢变化,而是观察皮质功能活跃引起的功能区脑血流量及微循环内血氧含量的改变,进而引进的MRI信号变化。但总体上磁共振信号总是滞后与神经和生理响应,也就不能实时的反应人脑的活动,这就促使人们考虑是否能把磁共振成像和时间分辨率较高的EEG结合起来。

二、分析比较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现代认知心理。(25分)

试论行为主义与现代认知心理学在心理学研究方面的异同。(20分)

答:(1)行为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它的创建人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它们有的表现在身体外部,有的隐藏在身体内部,强度有大有小。

华生认为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这样就能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已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

行为主义在研究方法上摈弃内省,主张采用客观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和测验法。这是他们在研究对象上否认意识的必然结论。

(2)认知心理学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二十世纪70年代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主流,可以说认知心理学相当于信息加工心理学。它将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包括感觉输入的变换、简约、加工、存储和使用的全过程。按照这一观点,认知可以分解为一系列阶段,每个阶段是一个对输入的信息进行某些特定操作的单元,而反应则是这一系列阶段和操作的产物。信息加工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以某种方式相互联系着。

(3)在心理学研究对象上,行为主义主张研究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而不管内部的心理过程;认知心理学 则把研究重点转移到了内部心理过程。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强调严格的实验室方法,排斥一切主观经验的报告;认知心理学则既重视实验室实验,也重视主观经验的报告。对于认知心理学家来说,改变外部条件并不是目的,它只是揭示知识结构的辅助手段。认知心理学企图把全部认知过程统一起来,它认为注意、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现象是交织在一起的,对于一组现象的了解有助于说明另一组现象。由于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很可能会发现人类认知过程的统一加工模式。

试举一例说明什么是研究的外部效度以及如何才能提高研究的外部效度。(25分)

答:(1)心理实验的外部效度,就是指实验的目标总体结论的真实性程度。亦即实验的样本结论推广到实验目标总体的有效性程度。每一项研究都是在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的,有特定的被试、指导语、测量技术和实验程序,尽管研究本身具有特异性,但研究者通常期望他们的结果不是特异的,而是可以推广到研究情境之外的。例如:斯特拉克、马丁和斯特普在1988年主持的一项研究表明,在牙齿间放一支笔(迫使其微笑)的人和在嘴唇间放一支笔(迫使其皱眉)的人相比,前者比后者更有可能认为卡通片有趣。尽管这项研究是在1988年用伊利诺斯州大学的学生做的,但研究者通常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一结果可以推广到实验范围之外。就是说,如果其他人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来接受测试,应该也会得到同样的结果。有些研究,如前面的微笑-皱眉实验,其结果的外部效度并不存在多大争议,但也确实有很多研究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使人们对其结果的推广效果产生怀疑,常见的情况是将研究结果从严格控制的实验室推广到不加控制的现实世界。将研究结果推广到特定研究之外的效度问题,就是外部效度问题。研究中任何制约结果通用性的特征都是对外部效度的损害。研究的目的是得到能反映两变量间存在的真实关系的结果,如果研究结果能同样地适用于特定实验范围之外的其它时间、情境和人群,则认为此研究具有外部效度;相反,如果结果只在研究限定的约束条件内有效,则此研究缺乏外部效度。

2、任何造成研究条件更具有特异性的因素都会带来对研究外部效度的损害,这一般包括被试者特征、主试者特征、研究的操作程序和测量方法等因素,这些因素的特异性越强,越有可能导致研究情境与人们日常生活情境的差异性,使研究情境中观测到的被试行为区别于人们日常生活情境中的行为,也就制约了研究结论的可推广性。

因此,在实验过程要注意:

克服实验的过分人工情景化。实验一般是在严密控制的条件下进行,造成过分的人工情景,需要增加实验变量,从各方面进行处理。

增加样本的代表行。要求取样时一定要注意随机化和代表性问题,增加取样的层次可以使样本代表性增大。保证测量工具的效度。

四、述评主要的人格理论。(25分)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二)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三)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四)人格特质的新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组成的结构。

本我是位于人格结构的底层,由人的先天本能和感官欲望组成,包括人的各种生理需要和感官欲求。本我给人 的行为提供能量,那种很原始的冲动力量就是里比多。本我无意识,没有理性,是非社会化和混乱无序的。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它只要求满足,而不管满足是否可行和是否合理。

自我是在出生以后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次,主要作用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一方面,它要反映本我的要求。另一方面它又受超我的限制。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它以合理方式满足本我的要求,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处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由社会规范、价值观念内化而来。超我遵循道德原则,主要作用是抑制本我的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并追求完善的境界。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各自代表了人格结构的某一方面,本我代表生理本能,自我代表心理现实,超我代表道德理想。它们各自追求不同的目标,本我追求快乐,自我追求现实,超我追求完美。三者互相协调时,人格就健康;三者矛盾加剧互相敌对时,人就会产生心理疾病。『认为人格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口腔期(0岁~1岁)、肛门期(1岁~2岁)、性器期(3岁~5岁)、潜伏期(6岁~11岁)和生殖期(12岁~18岁)』。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过分强调本能的作用,是一种生物决定论的观点,显然是不科学的。这个理论对人格结构的深层次研究,特别是强调本我、自我、超我保持相对平衡的观点,是有一定的科学价值的。

(二)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法研究人格,通过对人格特质的因素分析,提出了人格特质的理论模型,模型共分为四层,各层之间用连线表示它们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

卡特尔根据人格特质的独特性,将人格特质分为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前者是个体所特有的人格特质,后者是许多人(同一群体或阶级的人)所共有的人格特质。虽有共同特质,但共同特质在各个成员身上的强度却各不相同,而且共同特质在同一个人身上的表现也会随时间不同而不同。

卡特尔还根据人格特质的层次性,将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是指从外部行为就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特质。卡特尔认为,表面特质只是特质原来的集合,这种集合只说明特质之间的关系,但没有揭示出行为的真正原因。根源特质指行为的最终根源,是人格结构最重要的部分。根源特质控制表面特质的聚集。每一种表面特质都来自于一种或多种根源特质,而一种根源特质能影响多种表面特质。例如,聪慧性是一种根源特质,它是不能直接观察到,但我们可以从人们解决问题的正确性和速度等方面间接地推测出来。这里,解决问题的正确性和速度就是表面特质。

根源特质又可以分为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体质特质由人的先天生物因素决定,如兴奋性、情绪稳定性等。环境特质则由后天的环境因素决定。

模型的最下层是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动力特质是具有动力特征的特质,它使人趋向一定的目标,包括生理驱力、态度和情操。能力特质是表现在知觉和运动方面的差异,包括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气质特质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和强度。

卡特尔认为,人格是赋予人一致性的动力,它一定是可预测的。人格能对一个人在情境中将怎样行动做出说明。行为是人格及其情境的函数,即R=f(P*S),其中R代表反应,P代表人格,S代表情境

(三)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艾森克(H.J.Eysenck)试图将人格的特质理论和类型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人格的四层次理论。在他的模型中,最下层是特殊反应水平,即日常观察到的反应,属误差因子;上一层是“习惯反应水平”。由反复进行的日常反应形成,属特殊因子;再上一层是特质层,它们是由习惯反应形成的,属群因子;最上层是类型层,由特质形成,属一般因子。艾森克还用两个纬度来描述人格,一个是内向和外向,一个是神经质倾向(即情绪的稳定性),并用这两个纬度构成人格纬度图。图中,纵轴代表内倾与外倾,横轴代表情绪稳定与不稳定。根据这两个纬度,艾森克将人分为稳定的内倾型、稳定内外倾型,不稳定内倾型和不稳定外倾型四种类型。稳定内倾型表现为平静、性情平和、可信赖、克制的、有思想、谨慎、被动的,相当于粘液质;稳定外倾型表现为领导性、关心自由、活跃、随便、敏感、健谈、开朗、社交性,相当于多血质;不稳定内倾型表现为喜怒无常、刻板、有理想、悲观主义、有节制、不善社交、安静,相当于抑郁质,不稳定外倾型表现为爱生气、不安静、敢做敢为、易兴奋、易变动、爱冲动、乐观主义、有活力、相当于胆汁质。

艾森克的人格理论是人格心理学中的重要成就。这种理论将类型理论和特质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因而能更全面、更系统、更富有层次地描述一个人的人格。

(四)人格特质的新理论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人格研究者们在人格描述模式上达成了一些共识,认为人格有五种最主要的稳定的特质。后经进一步的证实,形成了著名的大五因素模型。这五个因素是:(1)开放性:具有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能等特质。(2)责任心:显示了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等特质。(3)外倾性:表现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质。(4)宜人性:具有信任、利他、直率、依从、谦虚、移情等特质。(5)神经质:具有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特质。这五个特质的头一个字母构成了“OCEAN”一词,代表了“人格的海洋”。目前,“五因素人格结构理论”被称为当代人格心理学新型的特质理论。

五、设计一个2×3的关于人格与领导风格关系的实验研究方案(包括研究题目、研究目的、研究假设、被试取样、研究变量与程序,统计处理方法等)(25分)。

05年 述评当代智力结构理论。(20分)

答:智力究竟是由几种因素构成的?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人主张单因素,有人主张二因素,也有人主张多因素,形成各种不同的智力结构理论。• 1).单因素论

主张智力单因素论的人认为,人与人之间智力上有高低,但智力只是一种总的能力。例如,高尔顿、推孟等人都主张智力是单因素的,他们编制的量表只提供单一分数(智商),只测一种智力。• 2.)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

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C.E.Spearman,1904)提出二因素说,他将人类智力分为两个因素:一是普遍因素,又称G因素,是在不同智力活动中所共有的因素;另一是特殊因素,又称S因素,是在某种特殊的智力活动中所必备的因素。二者相互联系,完成任何作业都需要G因素和S因素的结合。G因素是智力结构的基础和关键,各种智力测验就是通过广泛取样而求出G因素的。• 3).瑟斯顿的群因素论

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L.Thurstone)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智力结构的群因素论。他认为,智力包括七种彼此独立的心理能力,即语词理解(V)、语词流畅(W)、推理能力(R)、计数能力(N)、机械记忆能力(M)、空间能力(S)和知觉速度(P)。

瑟斯顿为此设计了智力测验来测量这七种因素,测验结果与他原来认为各种智力因素之间彼此无关的设想相 反,各种因素之间存在着正相关。• 4).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P.Gvilford)提出智力三维结构模型。他认为,智力结构应从操作、内容、产物三个维度去考虑。智力的第一个维度是操作,即智力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记忆、分散思维、聚合思维、评价5个因素;第二个维度是内容,即智力活动的内容,包括图形、符号、语义、行为4个因素;第三个维度是产品,即智力活动的结果,包括单元、门类、关系、系统、转换、蕴含6个因素。把这3个变项组合起来,会得到4×5×6=120种不同的智力因素。• 5).阜南的等级层次理论

20世纪60年代,英国心理学家阜南(P.E.Vernon)提出了智力层次的因素理论。他认为,智力是按等级层次组织起来的,最高层次是一般因素,相当于斯皮尔曼的G因素;其次是言语-教育能力和操作与机械能力两个大因素群;第三层是小因素群,如言语-教育能力又可分为言语因素、数量因素等;最后是特殊因素,相当于斯皮尔曼的S因素。

• 6.)卡特尔的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R.B.Cattell)等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根据智力的不同功能,将智力划分为两种: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流体智力是指人不依赖于文化和知识背景而对新事物学习的能力,如注意力、知识整合力、思维的敏捷性等。晶体智力则是指人后天习得的能力,与文化知识、经验的积累有关,如知识的广度、判断力等。

• 7).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

当代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R.J.Sternberg)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三元智力理论。他认为智力理论可分为三个分理论:情境分理论,阐明智力与环境的关系;经验分理论,阐述智力与个人经验的关系;成分分理论,揭示智力活动的内在心理结构。

8.)多元智力理论(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者是霍华德•加德纳教授(Howard Gardner),1983年出版著作《智力的结构》)。• 逻辑数学智力 • 语言智力 • 空间智力 • 身体运动智力 • 社交智力 • 自知智力 • 自然智力

2、当前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是运用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请阐述你对这个趋势的了解与看法。(20分)(参考第一页有关内容)

3、试论行为主义与现代认知心理学在心理学研究方面的异同。(20分参考第二页有关内容)

4、根据所报考的研究方向选答(40分)

4a、(学习心理研究方向)设计一项的研究探讨“提示(有,无)对不同智力水平(高、中、低)学生迁移效果的影响”,其中“提示”是被试内变量。研究设计包括研究目的、被试选择与安排、研究程序等并最后的模拟请列出模拟的方差分析表各个因素的自由度(包括误差自由度)及交互作用自由度(包括误差自由度)要写 准确。

4b、(个性心理研究方向)设计一个有关情绪与认知关系的研究方案。

4c、(认知心理研究方向)请设计一个关于问题解决的教育心理学实验研究方案。1、04年 论述现代认知心理学概念结构理论的发展和趋势。(25分)答:(一)层次网络模型

层次网络模型是由柯林斯等人(1969)针对言语理解的计算机模拟提出的,后来被用来说明概念的结构。在这个理论中,概念是以结点的形式储存在概念网络中,每个概念具有一定的特征,这些特征实际上也是概念。各类属概念按逻辑的上下级关系组织在一起,概念间通过连线表示它们的类属关系,这样彼此具有类属关系的概念组成了一个概念的网络。在网络中,层次越高的概念,其抽象概括的水平也越高(二)特征表理论

特征表理论是由波纳等人(1979)提出的。特征表理论把概念的语义特征分解为定义性特征和特异性特征。定义性特征是定义一个概念所必须具备的特征,它相当于概念的本质特征。特异性特征是具有描述功能的特征,它相当于概念的非本质特征。特征表理论认为,概念的结构是由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和整合这些特征的规则构成的。这些规则也称概念规则,它包括肯定、否定、合取、析取、条件等。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和规则相互结合就构成了各种不同性质的概念。(三)原型模型

原型模型主要是由茹什(1975)等人提出来的。茹什认为概念主要是以原型来表征的。所谓原型是指范畴中最能代表该范畴的典型成员。

2、论述认知不协调理论的研究与发展。(25分)

答:费斯汀格于1957年提出“认知不协调理论”。他认为,人们为了自己内心平静与和谐,常于认识中去寻求一致性,但是不协调作为认知关系中的一种,必然导致心理上的不和谐。而心理上的不和谐对于个人构造自己内心世界是有影响和效力的,所以常常推动人们去重新建构自己的认知,去根除一切搅扰。

在上述思想指导下,他进而提出了有关认知不协调的两大基本假设:(1)是作为心理上的不适,不协调的存在将推动人们去努力减少不协调,并达到协调一致的目的;(2)是当不协调出现时,除设法减少它以外,人们还可以能动地避开那些很可能使这种不协调增加的情境因素和信息因素。可见,这里不协调状态已具有了动力学的意义,正是由于认知上的不协调才引起人类的行为。他将人类行为的动因从需求水平转移到认知水平上,突出了人类理性的力量。

对于认知不协调的条件,费斯汀格认为,认知不协调的基本单位是认知,它是个体对环境、他人及自身行为的看法、信念、知识和态度。它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有关行为的,如“我今天去郊游”;第二类是有关环境的,如“天下雪”。而认知结构是由诸多基本的认知元素构成,认知结构的状态也就自然取决于这些基本的认知元素相互间的关系。

费斯汀格将认知元素间的关系划分为三种:(1)不相干。此时两种认知元素间没有联系,例如“我每天早上七点钟吃早饭”与“我对足球不感兴趣。”(2)协调。此时两种元素的涵义一致,彼此不矛盾,如“我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与“我做了一件帮助他人的事情”。(3)不协调。此时“如果考虑到这两个认知元素单独存在的情况,那么一个认知元素将由其反面而产生出它的正面„„假如从y产出非x,那么x和y就是不协调的”。例如“我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与“我做了一件损人利己的事”,这两者就是不协调的。费斯汀格看来,认知不协调理论研究只是认知元素间的后两类关系,并且把注意力重点放在不协调关系上。

就认知不协调的强度而言,他认为,不协调在程度上是有区别的。具体地说,它取决于两个方面:(1)是不协调的程度同某一认知元素对个人生活的重要性成正比,比如丢掉一元钱与丢掉一份满意的工作造成的不协调程度是不同的;(2)不协调的程度取决于一个人所具有的不协调认知的数目与协调认知数目的相对比例,可用公式表示:

不协调认知项目数量×认知项目的重要性 不协调程度=——————————————————————— 协调认知项目的数量×认知项目的重要性

在解决认知不协调的问题上,费斯汀格提出了三种途径:(1)改变行为,使对行为的认知符合态度的认知。比如,“知道吸烟有危害”而“每天还在吸烟”的人,把烟戒掉。这样,两个认知元素便协调起来。(2)改变态度,使其符合行为。如认为“自己比别人都聪明”,而期终考试时“两门功课不及格”的人,改变对自己原先的评价,认知到自己不过是个中等或者中等偏下的学生,这样认知达到协调。(3)引进新的认知元素,改变不协调的状况。如为了缓解吸烟问题上出现的认知不协调和心理紧张,可以寻找有关吸烟不会致癌,甚至反而对身体有些益处的事例知识。

这三种解决途径是从“知”、“行”角度入手,来达到消除认知不协调的目的。但也应看到,由于不协调在主观上被体验为心理的不舒适,这种心理的不舒适,不同的个体其体验各不相同,因此对个体选择减少失调的具体途径,认知不协调理论不能作出明确判断。认知不协调理论的基本评价

自从费斯汀格提出认知不协调理论以来,该理论对西方社会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笔者认为,其贡献主要有以下几点。

1.理论的创新性 认知不协调理论在探讨人对自身活动的认识与外界事物发生过程之间的联系时,指出人的行为对态度转变或持续的先行作用,这在理论上是对社会心理学的一项贡献。在此之前,人们强调的是态度先于行为,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行为,但认知不协调理论提醒人们注意另一方面的情况。人的行为也可以是态度改变或更加坚定的先行条件,已做出的行为引起人的内部不协调感,从而发生态度的改变。这一看法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指导意义。

2.理论的广泛适用性 在认知不协调理论中,费斯汀格将复杂的认知关系简化为认知要素间的协调与不协调关系。这样一来,这一理论模式就有可能具备其它认知模式不曾有的灵活性和运用范围,不仅适用于认知者的认知体系,而且适用于更大的、认知者以外的社会领域。从信息来源看,大量的是来自于社会上的大众传播、大众意识,甚至流言等。费斯汀格专门论述了广大社会领域中的集体现象(如流言、大众传播)对减轻认知不协调的作用,这种不拘泥微观领域的广泛适用性是该理论迅速流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3.理论的推动力 著名人格心理学家J ·费斯特曾说过:“一个理论的有用与否,取决于其整合已知的观察、引发新的研究的能力。”换言之,一个理论的有用性,不是取决于它与某些已建立理论的一致程度如何,而是取决于它能引发多少可测验的假设,在多大程度上整合了现有的经验知识,以及它对解决日常问题所具有的意义。费斯汀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就是这样,它引起和推动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并且把注意力集中到一系列有趣的规律性上,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如布雷姆的“心理学的对抗理论”、阿伦森的“喜爱理论”。

当然,任何理论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认知不协调理论也同样如此。一是概念的模糊性。在认知不协调 理论中,有些概念是模糊不清的。例如“不协调”这一重要概念,费斯汀格认为,是一种紧张状态,这种紧张状态发生在一个人同时持有两种在心理上不一致的认知的时候。但是认知在哪些方面不一致呢?他并没有明确说明。这给进一步严格的科学研究带来困难,在有关的实验中,研究者不能用可观察的指标定义被试内部产生的认知不协调感,只能假定或推测它的存在。二是认知模式的过于简单化。在认知不协调理论中,过于依靠一对孤立的认知成分,这会导致一些问题。比如,很少与其它认知结构成分发生关联,这意味着,不可能接触到认知成分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三是解释模式的不确定性。在认知不协调理论中,它不是用心理学术语来解释产生不协调的心理机制,只是借助于日常生活经验来确定不协调的存在。而人在日常生活中行为举止不一定遵循逻辑要求,有可能是遵循另外的理由。费斯汀格对这些理由并未严格限定,解释模式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

3、阐述你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过程及其争论的看法。(25分)

答:心理学的产生、形成、发展和演变,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世纪70年代之前为准备期,1879年诞生了科学心理学:自1879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心理学形成、分化和发展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是心理学的演变、增新时期。与此同时,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也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古代到19世纪70年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前,人们对心理现象的认识,主要依靠不充分的观察和思辨的方法;自从1879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人们对心理现象的认识采用了定量研究的方法,心理实验得到迅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心理学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借用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用以更新传统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例如,计算机模拟方法,电生理模拟方法是自然科学的;文献传记法是借用社会科学的。近年来,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明显出现一些新趋势:

(1)研究思路的生态化。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社会需求的日益迫切,实验室研究日益显现出其固有模式的局限性,心理学研究出现了生态化的趋势,即强调从现实生活中、自然情境下研究个体与自然、社会环境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从而揭示心理发展和变化的规律。这种研究思路使心理学的研究更为客观、真实、接近自然,提高了研究结果的外部效度。

(2)研究方式的跨学科化。心理学所涉及的问题纷繁复杂,往往需要从多学科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心理学多学科的研究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心理学内容各分支学科的协作,另一种是心理学和其他学科,如哲学、神经科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的协作。

(3)研究范式的跨文化的特点。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和理论的发展,研究者越来越重视不同文化背景中个体的行为表现和心理发展的类似性和差异性,即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哪些心理特征具有普遍性,哪些心理特征是特定的等。跨文化研究对于丰富心理学研究成果、弄清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和规律及其使用范围等基本问题意义重大,已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的范式。

(4)研究方法的综合化。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化趋势主要表现在:a主张采用多种方法去研究和探讨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以对不同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补充和验证;b强调和大量采用多变量设计,以揭示心理活动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c强调采用综合设计方式,如兼有纵向设计与横向设计优点的聚合式交叉设计;d 注重将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结合起来。

(5)研究手段的现代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心理学研究众,录音、录像、摄像照相设备以及各种专门研究仪器、工具都得到了广泛采用。

(6)研究结果的数量化。表现为:a 在研究中越来越多地采用多元分析方法,b计算机及其软件已成为最重要的计算工具,c在传统使用定性方法的领域,开始采用“元分析”等定量方法,d 模糊数学在心理学研究中 日益得到广泛采用。

4、根据所报考的研究方向选答(25分)

4a、(实验心理学方向、认知心理学方向、管理心理学方向、心理语言学方向)请你根据对认知心理学的学习和思考,自行设计一个二因素混合实验,其中一个因素是被试间因素,一个因素是被试内因素。请写出实验目的、选题依据、变量安排、被试选择、材料选用、实验程序、预计的结果统计。

4b、(学习心理研究方向)根据你对学习心理的学习与思考,设计一个3×2二因素混合实验,写出设计方案(包括研究目的、被试选择与安排、研究程序等)及最后的模拟统计分析表,各个因素的自由度及交互作用自由度要写准确。

4c、(个性心理研究方向)试设计一个探讨人格特征影响生活满意度的心理机制的研究方案。4d、(心理分析研究方向)如何证明心理分析的有效性,并设计出有关的研究方案。

4e、(临床心理学研究方向)设计一个2×2或2×3的实验,研究语言提示对人的情绪的影响。

4f、(心理测量与人才测评方向、心理与教育测量方向)在心理测验中,信度与效度是评价测验的重要指标,试依据真分数理论,阐述经典心理测验理论中信度与效度的定义,并论述信度与效度之间的关系。2003年心理学基本原理与实验 认知模块理论的产生。

答:模块说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认知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中出现的一种理论。受计算机编程和硬件模块的启发,Fodor(1983)提出认知功能模块性的概念。他认为,人脑在结构上和功能上都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这些模块的复杂而巧妙的结合,是实现复杂精细的认知功能的基础。认知科学的许多发现,都支持模块说。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模块理论已发展为多功能系统理论。例如:特尔文曾将人类的记忆系统分为程序记忆、知觉表征、语义记忆、初级记忆和情景记忆五个子系统,这些系统在发生上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脑损伤时,各功能系统受到的伤害也有一定的顺序。实验的内部效度。格式塔理论的方法论意义。答:.☆完形主义的研究对象:

⑴完形主义者虽然在许多方面反对构造主义者和行为主义者的见解,可是在心理学的对象问题上却既不反对前者把直接经验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也不反对后者把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他们认为心理学既研究直接经验,也研究行为。

⑵克勒又把直接经验分为主观经验和客观经验。客观经验,是可以共证的经验,即彼此可以取得一致的客观经验,它是物理科学的基础。主观经验,是不可共证的经验,即别人不能直接经验的自我感觉和感受,它是心理科学的基础。他们认为心理学既研究主观经验也研究客观经验。

⑶完形派心理学的研究行为和行为主义派不同,科夫卡把行为主义的S-R称为微细的行为,而完成派研究的是明显的行为或对行为环境的行为。完形派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经验的观察”

2.◎直接报告法:格式塔心理学接受现象学的方法论,主张看到什么就报告什么,又叫直接报告法。对格式塔心理学的评价:

⑴格式塔心理学排斥了经验的作用,并把物理世界看作只是现象性的客观存在,因而带有强烈的先验论和唯心主义倾向。⑵格式塔心理学重视整体的观点,重视部分之间动态的联系,却有辩证法的因素,这对心理学中元 素主义的机械观点有一定的贡献。⑶格式塔心理学对知觉的研究和对学习的研究,冲破了元素主义的框框,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目前仍不失为西方知觉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⑷格式踏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局限与知觉的领域,而且认为格式塔的组织原则则适用与心理学的全部,尚缺乏充足的根据。

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成就有知觉组织原则,顿悟学习理论和创造性思维的研究等。但该流派在心理学史上影响最大最深远的还是其强调的现象学研究方法。这种现象学方法对整个心理研究的方法论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以意识经验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坚持对意识经验的直接描述 3重视研究问题胜于研究方法。4倡导整体论反对原子论。5方法多元的宽容性。

4a、设计一个2×3的研究,探讨“提示(有,无)对不同智力水平(高、中、低)学生迁移效果的影响”,其中“提示”是被试内变量。要求写出研究目的、被试选择与安排、研究程序。然后回答: 根据上述要求,该实验是否一定是混合设计?为什么?

写出被试检验中A因素(提示因素)的自由度,以及A因素误差的自由度。2002年 心理学基本原理与实验 【第1、2题各个方向考生均要完成】

设计一个2×2的完全随机的多因素实验,内容自定,但要有新意。写出题目、实验目的、实验假设、实验方法(包括被试、仪器、实验材料、程序等),以及可能取得的结果和拟采用的统计技术。论当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对教育的启示。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1)学习不应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活动,即学生能主动积极地构造意义。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学习活动必然有创造性质,他能把从外界接收到的知识信息同化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形成自己特有的认知图式。

(2)学习是学习者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的过程。学习活动是一个“顺应”的过程。即学习者不断地对已有的认知结构作出必要的调整和更新,使他适应新的学习对象,并实现“整合”。

(3)学生学习活动主要是在学校环境中,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进行的。因此,学习作为一种特殊的建构活动有社会性质。学习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而是一个需要不断与外界交流的发展与改进的过程,即包含有一个交流、反思、改进、协调的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当前教育实践的启示体现在:(1)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模式.有关的先前知识和对教材的信任状况有所了解,教师以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获得新意义,修正以往的概念.(2)教师除讲授学习材料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学会生成的能力和技巧,结合学习材料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认知活动,引导学生学会组织.评价.监督自己的认知过程,控制自己的认知过程,最终能使学生独立进行理解性的学习.【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语言学等三个方向的考生限定完成下面第一组题目(3a与4a),学习心理研 究、人格心理研究、心理分析研究等三个方向的考生限定完成下面第二组题目(3b与4b)】 第一组题目

3a、什么是心理学实验的内部效度、外部效度、构思效度和统计结论效度?在心理学实验中如何提高这些效度? 答:(!)研究的内部效度是指在研究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一定关系的明确程度。如果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并不会由于其他变量的存在受到影响,从而变得模糊不清或复杂化,那么这项研究就具有内部效度。要使研究有较高的内部效度,就必须控制各种外部变量,消除它们对研究结论的影响。这些外部变量通常有成熟因素、历史因素、被试选择上的差异、被试缺失产生的效应、前测效应、实验程序不一致或处理扩散产生的效应、统计回归效应、多种研究条件与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等。

(2)研究的外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够一般化和普遍适用到样本来自的总体和到其他总体中的程度,即研究结果和变量条件、时间和背景的代表性和普遍适用性。外部效度可以细分为总体效度和生态效度两类。要提高研究的外部效度,应注意在研究中消除和控制如下因素:①被试的代表性差;②操作定义不明确;③研究对被试的反作用;④事前测量与实验处理的相互影响;⑤多重处理的干扰;⑥实验者效应;⑦研究与实际情境相差较大;⑧被试选择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

(3)构思效度是指理论构思的合理性及其转换为抽象与操作定义的恰当性程度。要使研究有较高的构思效度,应做到:①理论构思必须结构严谨、符合逻辑、层次分明,形成某种“构思网络”;②严谨地对各种变量做出明确、严格的说明;③给变量下明确的操作定义,并制定相应的客观测量指标;④消除或控制各种影响因素,如构思水平之间的混淆、主被试效应等。

(4)统计结论效度是关于研究的数据分析处理程序的效度检验,或者说,它是检验研究结果的数据分析程序与方法的有效性的指标。统计结论效度的基本问题是研究误差、变异来源与如何适当地运用统计显著性检验,它不涉及系统性偏差的来源问题,而是研究误差变异情况和如何适当运用统计显著性检验的问题。要提高统计结论的效度,首先必须保证数据的质量;其次要明确各种统计检验方法的基本假设和适用条件,选用适宜的统计程序;此外还应注意适当增大样本的容量。

4a、对比分析弗洛伊德和容格的人格理论的异同。答(1)弗洛伊德人格理论

(2)荣格的人格理论:荣格把里比多理解为人类具有的一种生命意志,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原动力。他认为,里比多活动的方向可以向内也可以向外,因此人格就可以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荣格认为,任何人都有具有外倾和内倾这两种特征,但其中一种可能占优势,因而可以确定一个人是内倾还是外倾。

(3).荣格与弗洛伊德的基本分歧在于对力比多的看法上。弗洛伊德把力比多理解为性爱;荣格则将之看作是普通的生命力,性爱只是其中一部分。荣格认为力比多的生命力是营养和生长的机能,儿童成熟了,性机能发展了,这些营养机能就涂上了或联结上了性的情感。力比多是生命力只是在青春期以后才具有异性爱的形式。荣格认为,性爱只是全部内驱力的一个组成部分。第二组题目

3b、试论现代认知派心理学的基本特点及其对心理学研究的启示。

答:(1).认知心理学的特点: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把人看成计算机式的信息加工系统。(2).认知心理学的具体做法:①从外部行为观察入手 ②采用被试的“自我观察”法 ③用反应时作为客观指标 ④计算机模拟:(3).认知心理学的研究:①对知觉的模式识别的研究 ②注意的选择模型 ③对记忆组块的研究 ④谢帕德的心理旋转研究 ⑤奎连的语义记忆模型 ⑥西蒙的“通用问题解决者”(4).对认知心理学的评价:

⑴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界出现的一股新思潮,仍处于发展阶段,因此要想对它作出全面而又恰当的评价是不容易的。

⑵即使在西方心理学界,对于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一些基本观点,也存在着尖锐对立的看法。分歧主要有三个方面:①把人看成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是否能体现人的本质特征。②如何看待原有知识在人的认知活动中的作用。③关于研究的范围,信息加工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行为主义心理学设置的禁区,重又研究人的认识活动的许多方面。它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另一方面它又把自己的研究范围局限于人的认知过程,而对人的情感和意向活动,对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研究又显得无能为了。④总的来说,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自诞生以来发展很快,对西方心理学作出了一定的贡献。4b、对比分析行为主义与人本主义的人格心理学理论与方法。

答:(1)行为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它的创建人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行为主义观点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它们有的表现在身体外部,有的隐藏在身体内部,强度有大有小。华生把人和动物的全部行为都看成是刺激――反应。以公式表示即S-R。他将最基本的刺激与反应的连结叫做反射,他宣称行为主义是严格的决定论者。④华生坚信严格的决定论,认为有一定的刺激必可以引起一定的反应;而有一定的反应,也必然曾存在一定的刺激;贬低神经系统在行为中的作用,特别是大脑的作用。⑤由于华生在心理学对象问题上反对意识,在方法问题上,他必然反对内省。⑥华生极端的行为主义观点导致了他极端的环境决定论思想。他认为行为的形成完全来自后天的学习。

(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行为主要的理论,都持有异议。①他们以心理学的资料论证人的本性,认为人的本性基本上是好的,破坏性是环境影响造成的,反对弗洛伊德把破坏性也列为人的本性的看法。他们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反对心理学中出现的人性兽化和机械化的倾向,主张心理学要研究对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②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他们强调人不是一无所有来到世界上的,人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是主动的、有选择的、能创造的,他们反对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他们反对以动物实验结果推论人的行为,主张对人格发展进行整体分析和个案研究。③他们提出以人为本,从积极的方面研究人的心理,反对把人看成生物的、自然的人,主张把人看成是社会的、文化的人。④人本主义把“人”请回心理学中,改本能为潜能,强调研究人的价值和意义。(3).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评述:

⑴人本主义作为一种运动,对心理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⑵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种主张,一种思潮,还不是严密的心理学体系,它是针对心理学研究离开生活现实而提出来的。人本主义心理学重视的核心是社会的人,他们所看到的人性是善的,他们反对本能而主张潜能,看重人的潜力,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⑶人本主义心理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是对立的。人本主义心理学:①反对人的兽化和计算机化,认为人不是“较大的白鼠”或“较缓慢的计算机;②反对操作主义。由于注意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降低了操作主义的重要性;③反对吝啬律,认为这一规律应用于人格的复杂问题时,或者歪曲了人性,或者在方法论上完全站不住脚;④反对还原主义,认为还原的简单化,使我们看不到生长发展和新异的事实。

⑷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①人化的心理学,应把人当作人来研究。人各有其个性和特点,要研究特殊的人,对 一般的人兴趣不大。②要了解一个人,就要研究他对价值的态度,认为价值是人类动机的主要方面。③并不忽视较低级的动机,在困难的环境中人的低级需要可能最有控制了人的行为,只是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2001年心理学基本原理与实验考试卷

什么是实验的内外效度?如何才能提高实验的内外效度?(25分)

答:1.实验的内部效度是指在研究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一定关系的明确程度。如果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并不会由于其他变量的存在受到影响,从而变得模糊不清或复杂化,那么这项研究就具有内部效度。要使实验有较高的内部效度,就必须控制各种无关变量,消除它们对研究结论的影响。这些无关变量通常有成熟因素、历史因素、被试选择上的差异、被试缺失产生的效应、前测效应、实验程度不一致或处理扩散产生的效应、统计回归效应、多种研究条件与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等。

(2)要使实验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就必须控制各种额外变量。所以设计实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 历史因素。历史因素可以分为前摄因素和后摄因素两类。前摄因素包括被试固有的和习得的差异,比如性别、工龄、经验、身高、体重、态度、个性、运动与心理能力等等。如果对照组与实验组在这些因素上差异较大,则会影响所测得的两组间差异,降低效度。在研究中控制这些因素的方式是对被试进行随机化选择,后摄历史因素是指在研究测量以外可能影响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差异的因素,这常常是由于研究中未控制因素的干扰,使因变量发生变化,而不是实验处理本身所造成的差异。

b 选择因素。这是继上就是前摄历史因素,是由于选择被试的程度不适当而使各被试组之间已开始就存在系统性差异,影响内部效度。当研究中不可能对被试做出随机选择和分配时,最易受选择因素的影响。C 成熟因素。这是指在研究期间,由于被试自身的生理与心理发展、成长(技能、知识、经验等)或变化而引起的系统变异,因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某种系统效应,降低研究的内部效度。成熟因素具有动态性的性质,控制的方法是使被试选择与分组尽可能随机化,并设立对照组。

D 研究被试的更换和淘汰。实验和研究期间,被试由于事故、生病或研究调整等原因而被更换或停止参加研究,这种因素会明显地影响对研究结果的比较和分析,大大降低内部效度。被试的更换和淘汰不是统计方法可以弥补的,因此研究中要特别注意使被试保持稳定和一致。

E 测量和测试的手段。当研究运用事前与事后两次测量时,事前测量会影响事后测量的结果,影响研究的内部效不。同时,由于测评者本身的疲劳、单调感、注意分散以及其他主观因素和测试本身的变化,使测定和评级的精确性受到影响,降低研究的效度。

F 实验处理和程序。有关实验处理和程序的信息的扩散或交流,使对照组实际上得到了实验处理或受其影响;实验处理的实施包含着其他好处(如资助),产生补偿性等同效应等等,都会损害研究的内部效度。G 多宗研究条件和因素的交互作用。许多研究对不同条件或因素的效应进行比较,可是在研究过程中却往往会由于测试程序、因素控制和实验安排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多种条件和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从而影响效度。(3)一项研究要具有内部效度,首先必须正确地选择了研究的自变量和因变量,这样才有可能作出有关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陈述。其次是要做周密的实验或研究设计。这主要是指在进行实验设计时,明确意识到各种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运用多种设计措施,控制这些影响因素,突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什么是负启动效应?负启动实验的方法学思想是什么?典型的负启动实验应如何安排?(25分)

答: 在认知心理学中,启动效应(primingeffect)是指先前的加工活动对随后的加工活动所起的促进作用。正启动效应是指相对于起抑制作用而言,起促进作用的启动效应。负启动效应是指起抑制作用的启动效应。Tipper等(1985)首先采用负启动技术研究分心物的加工特点,并提出在目标选择期间,分心物也同时受到加工。这种加工表现为分心物的内部表征受到抑制,亦即当启动显示中的分心物作为随后的探测显示中的目标时,被试对其的反应时间延长。这种现象称为负启动效应,也称为分心物抑制效应。

方法论思想:在专注刺激的选择期间,一个被忽略的信息的内部表征是与抑制相联系的,那么对于要求相同内部表征的一个随后的刺激加工酒会像先前被忽略的信息一样被削弱.负启动实验的3个设置条件: 1)控制条件,即每次实验目标与分心物都不同且都无关.2)负启动条件:即启动显示中的分心物作为探测显示中的目标, 3)目标重复条件(或分心物重复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负启动条件下反应时间最长,与控制条件下的反应时差异显著.负启动成因:1)反应抑制2)认知去活化3)编码协调4)认知阻塞5)S-R映射 6)情景恢复

试论Chomsky的“生成语法说”及其对认知心理学和心理语 言学发展的影响。(25分)

答:他认为,任何语句都包含两个层次的结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表层结构是人们实际听到或看到的语句形式,深层结构是指说话者试图表达的句子的意思。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关系十分复杂:(1)同一深层结构可以用不同的表层结构来体现,即我们在表达同一意思时,可以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2)同一表层结构也可以由相同的深层结构。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语言的歧义。由于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经常存在着复杂关系,决定了人类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语言理解的复杂性。

为说明句子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之间转换关系。乔姆斯基提出了描写句子的句法规则,包括短语结构规则和转换规则。运用短语结构规则可以区别某些表面结构相同而深层结构不同的句子。转换规则是说明句子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之间关系的规则。运用转换规则,同一深层结构可以用不同的表层结构来表达。

乔姆斯基的句法理论影响颇大。它加深了人们对语言实质的理解,刺激了大量关于语言习得、理解和产生的研究。这一理论不仅推动了语言学发展,也推动了认知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并直接推动了一门新兴学科——心理语言学的产生。

四、(注:第四题有四个方向的题目,请根据你报考的方向,选 出相应的题目作答)(25分)4a、设计一个不同训练方法对能力水平不同学生的学习迁移影响的实验方案。然后回答: 该实验能否进行被试内设计?能否进行混合设计?为什么? 要避免天花板效应或地板效应,在设计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如果需要作项目检验,在设计测试迁移效果的题目时应该注意什么?(学习心理研究方向)

4b、请提出自己一个关于人格与智力关系的理论假设,并设计一个研究方案以检验你的理论假设。(个性心理发展与培养方向)

4c、请设计一个测试记忆深度加工水平的实验方案。(学习心理辅导方向)

4d、请自行设计一个22重复测量因素的实验设计方案。要求包含(1)题目,(2)简单前言与研究假设,(3)被试,(4)程序,(5)所采用的方差分析。(认知心理学方向)2000年心理学基本原理与实验考试卷

述评西方心理学研究的实证主义与现象学主义两大研究方法流派。

答:

1、实证主义方法论使心理学成为一门规范科学。实证主义科学观认为,凡可证实的就为科学(1)强调对象的可观察性(2)元素主义:把对象分成元素(3)定量性:用数量化结果来表明结果(4)还原性:用低级过程解释高级过程 ①机械还原:还原成计算机程序 ②生物还原:还原成鼠、小鸡

(5)方法中心:过分强调方法(明知钥匙丢在外面,还回屋子里找,因为屋内有灯);(person 受社会文化影响的人;human being自然状态下的人)

2、现象学方法论,胡塞尔为现象学创始人。(1)强调经验(2)如实描述(3)整体观(4)先质后量(5)问题中心

波普尔认为,科学须有可证伪性。即能被证实,也可给人提供一种证伪的方法才是真正的科学。3。实证主义与现象学关系

共同点:①都不触及传统哲学的本体论问题;②把自己视为“科学的哲学”或“科学的科学”,研究什么是真理,如何获得真理的问题。

差异:①实证主义研究重心是科学,现象学是人;②认识论对立:实证主义主张归纳法,而胡塞尔认为,这种方法只能获得或然的知识,而非必然的知识。他认为自然界是分散的、个别的,对他们的研究可以采用归纳法,但哲学不可以延用。③真理观对立:实证主义主张真理是可以证明的,是相对真理;现象学视野里只有绝对真理。④科学观不同:实证主义主张无非是事实的科学,不回答有关价值、理性、意义等问题;现象学相反。述评心理学关于智力理论的研究及其新进展。

概述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异同,内隐记忆的主要理论,研究内隐记忆的主要方法。

答:

1、内隐记忆是指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所产生的无意识状态下的影响,即无意识的记忆.由于这种记忆对行为的影响是自动发生的,个体无法意识到,因此又可称为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外显记忆则是个体在有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所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个体有意识的收集相关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即受意识控制的记忆.外显记忆也可称为受意识控制的记忆。两者有许多不同之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工深度因素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加工深度不影响内隐记忆;但对外显记忆则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2)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保持时间不同。内隐记忆随时间延长而发生的消退要比外显记忆慢的多。(3)记忆负荷量的变化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产生的影响不同。外显记忆会随着记忆的项目的增多而不容易记住;内隐记忆则不然。

(4)呈现方式的改变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有不同的影响。感觉通道的改变会严重影响内隐记忆的作业成绩,而对外显记忆的效果没有影响。(5)干扰因素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不同。外显记忆很容易受到其他无关信息的干扰,而内隐记忆则不同。

2、由于内隐记忆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目前还无一种理论能够成功地解释所有的内隐记忆现象。目前影响最大的理论是多重记忆系统说和迁移适当加工说。

(1)多重记忆系统说:该理论认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分别代表了记忆的两种不同的子系统。特尔文(Tulving1985)等人提出,启动效应代表一种新的记忆系统,即知觉表征系统。这种系统独立存在,与外显记忆有不同机制。多重记忆系统理论得到了许多神经生理学家的支持。

(2)迁移适当加工说:这种理论认为,记忆系统只有一个,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实验性分离反映了两类测试所要求的加工不同,并不说明记忆中存在机能上独立的两个不同的子系统。罗迪格认为(1990),外显记忆测验要求概念驱动加工。概念驱动加工要求有意义的加工、精细编码和心理意象等加工,这些加工提高了外显记忆成绩。与此相反,内隐记忆测验依赖于学习与测验时知觉过程的匹配。许多内隐记忆测验几乎都是提取过去经验中的知觉成分。因此,内隐记忆测验要求材料驱动加工。所以,影响概念加工的各种变量对内隐记忆就没有影响,而知觉和行为方面对内隐记忆就会有很大影响。

这种学说各有其优点,但都不能给所发现的全部实验能现象以完满的解释。目前研究这普遍认为,只有将静态的逻辑结构和动态的加工过程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地揭示机译这个复杂的系统,完整地描述其工作机理,因此,把两种理论结合起来可能是最好的办法。

3.内隐记忆是一种通过无意识机制运作的记忆,这一特点决定了必须使用特定的方法才能对其进行测量。在实验中,测量内隐记忆的方法主要有间接测验以及加工分离程序。这两种方法的提出,大大扩展了记忆实验研究的技术和四路,并且已经应用到众多无意识研究领域中。

以二因素实验为例,如果它们的交互作用显著,试用图来表示出其交互作用可能情况并作解释。

五、(注:第五题有5a、5b、5c三个题目,请根据你报考的方向选出相应的题目回答)

5a、根据你在学习心理方面最有创见的看法设计出一个多因素实验研究,写出设计方案及最后的模拟统计分析表。(学习心理研究方向题目)

5b、设计一个关于儿童人格发展的跨文化研究方案。(个性心理 发展与

2008年认知心理学试题

心理学原理

1. 设计一个2ⅹ3的研究,探讨提示(有,无)对不同智力水平(高、中、低)学生迁移效果的影响。2和3也是实验设计。(1、2、3是任选一题,其中好像有一个关于认知和情绪的实验设计)4.当代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措施。5.智力和人格的关系。6.技术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

7.依据真分数理论,阐述经典心理测验理论中信度和效度的定义。

8.什么是虚假记忆,有关虚假记忆的研究情况。

认知心理学

1. 请结合虚假记忆的理论模型,谈谈虚假记忆产生的原因。2. 请谈谈概念结构的发展趋势。

3. 请说明Levelt语言产生独立阶段模型和Dell两阶段模型的异同。

4. 请结合记忆研究的新进展,设计一个关于记忆研究的2ⅹ2混合实验设计。

5. 请结合语言研究的新进展,设计一个关于语言研究的2ⅹ2混合实验设计。

第二语言的语义通达机制的实验研究

Kolers提出了双语知识表征的共同存储模型(shared store model)和独立存储模型(separate storemodel)。[3]共同存储模型认为双语者的双语知识在头脑里是共同表征的,形成一个单一的语义认知系统;而独立存储模型认为双语者的知识依赖于获取这种知识的语言通道,在头脑里分别进行表征,形成了两个独立的语言系统,分别处理来自第一语言(L1)和第二语言(L2)的信息。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比较一致认为:两种语言信息的词汇表征(lexical representation)是独立的,而两种语言的概念表征(concept representation)是共同的。

Potter等人提出了两种可能的模型:单词联想模型(word associationmodel)和概念中介模型(conceptme-diationmodel)。单词联想模型(见图1)假设两种语言的词汇表征和共有的概念表征之间的联系是不一样的,第一语言(L1)中的词汇表征直接与概念表征相联系,而第二语言(L2)的词汇表征不直接同概念表征相联系,它必须通过第一语言的词汇表征间接的同概念表征相联系,在进行跨语言的加工时,两种语言的词汇表征层可以直接的进行转换,而不必通过概念为中介;概念中介模型(见图2)则假设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词汇表征都同概念表征直接联系,而词汇表征层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在进行跨语言加工的时候,两种语言的词汇表征都要通过概念为中介进行转换。Potter等人认为,如果是单词联想模型正确,那么把第一语言翻译成第二语言的反应时要比用第二语言命名图片的反应时短;如果概念中介模型正确,完成两种试验任务的反应时应相等。他的试验发现:被试完成两种试验任务的反应时相等,这一结果支持概念中介模型。21

Kroll等人提出了修正的非对称模型(the asymmetrymode,l见图3),在该模型中,词汇表征和概念表征之间都有联系,只是之间的强度不一样, L1的词汇表征比L2的词汇表征大,L2到L1的词汇表征联系强度比L1到L2的词汇表征联系强,随着双语水平的熟练程度的提高,L2的词汇表征与概念表征的联系也逐渐建立起来,而原有的词汇表征的联系并没有消失。

词汇的语义表征及其启动效应研究现状与问题,赵俊华 张大均

1.词汇语义表征模型:(1)早期的语义表征模型:

激活扩散模型(spreading activation model),假设大脑里的语义记忆由相互连接的节点构成的网络组成,每个节点表征一个特殊的概念,概念的所有特征都存储在这个节点上,加工一个单词时网络中与之有意义相应得概念节点得到激活,该激活沿着与该节点相关的连线进行扩散,扩散的程度和效果受最初激活的强度和节点之间的语义距离影响。启动词对目标词的启动效应取决于两者的语义联想性,联想性越高,他们在语义表征网络中的连接九越紧密。

复合线索理论(compound cue theories),认为在长时记忆中没有暂时的信息激活,认知项目进入短时记忆后,提取长时记忆中的语义相关项目,然后再短时记忆中形成一个复合线索,该线索通过跟长时记忆中的多个语义相关项目进行平行匹配,其熟悉性得到评估,两个项目的联接强度越高,熟悉性也越大。

(2)神经连接主义

交互激活模型(interactive activation model),语义的组织被看作是由不同的识别单元(recognition unit)或按照特征水平(feature level)、字母水平(letter level)和单词水平(word level)三个层次相互联结而成。跟目标词语义相关的启动词自下而上的在模型中得到激活后,就会在单词水平产生一个语义兴奋单元。目标词之所以能够得到快速识别,是因为有关它的语义信息已经由于启动词的激活而优先在单词水平兴 奋,这个兴奋单元自上而下影响着对目标词的加工。

分布式联结主义模型(Distributed Connectionist Models),该模型由三层系统组成:输入单元(input units)、隐藏单元(hidden units)和输出单元(output units)。每一单元有很多结点或神经元,每个结点都有自己的激活阈限,结点之间由激活权重连接。,单词之间的范畴相关根据它们语义表征当中的特征交迭程度来编码,联想相关则根据训练期间形成的词频来编码。不论是范畴相关还是联想相关,都可以经由学习而形成激活模型。

2.词汇语义表征的影响因素

以往研究主要集中于客观性的词频、语义相关性、构词法(morphology)、刺激词长度、启动词与目标词的间距(SOA)、作业任务和主体性的年龄、语言能力等方面。

词频:频率越高,激活越快。

语义相关性:主要研究联想关系的启动词对目标词的启动效应,这种启动受到联想级别的影响,联想级别越高,启动时间越短。Hutchison认为,在语义相关的联想启动中,存在着自动化的启动效应,这种效应是由于联想的强度和特征的交迭程度引起,而在范畴相关中却不存在[15]。可Carson和Burton却发现,在范畴相关的语义激活实验中,也存在自动启动现象,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相关项目的共同激活(pooling of activation),而不是基于策略启动的有意识期待的转化,它说明范畴效应和联想效应可能包含同样的内在机制,范畴效应可以看作联想启动效应的一个弱形式[16]。另一方面,Manuel等人研究认为,同时具有语义联想和范畴相关的一对词汇(如dog-cat)和仅具有范畴语义相关的一对词汇(如cat-rabbit),其启动作用表现为不同的启动程序和时长,前者的启动更迅速,衰减的也慢[17]。这在以前的研究中并没有给予区别和认识。

刺激词长度:,单词越长,对它的命名和判断时间也越长,语义表征也更为复杂。

启动词与目标词的间距(SOA):在短(≤250ms)、中(500ms)、长(≥800ms)三种SOA条件下,语义的启动效果各有不同。语义联想相关的启动效应一般发生在短时的SOA,但是语义范畴相关的启动效应在每种SOA中是否存在,意见并不一致。

作业任务:主要有单词命名和词汇判断,其中词汇判断又可分为表层判断(如判断单词中是否含有字母A、拼写正确与否判断)、抽象还是具体的语义判断、范畴成员判断(如判断目标词是否属于水果)等。

主体性的年龄和语言能力

双语记忆表征的研究进展及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毛伟宾,教育心理

双语记忆表征包括词汇表征和语义表征两个方面。词汇表症是指语言在词汇水平上的信息特征(包括词形信息和语音信息),语义表征是指语言的语义概念特征。

Potter 等人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双语记忆表征的层级模型。这一模型包括两个假设模型: 单词联想模型和概念中介模型。这两个模型都认为双语记忆中有共享的成分, 两种语言在概念的表征上是共享的, 而词汇表征是独立的, 概念表征和词汇表征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层次。单词联想模型假设两种语言的词汇与概念的联系是不同的, 两种语言的词汇表征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 第一语言的词汇与概念直接联系, 但第二语言的词汇只能借助第一语言的词汇表征通达它们共享的概念, 即通过第一语言的词汇间接地与概念发生联系。而概念中介模型则认为, 两种语言词汇表征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 但它们都各自与概念表征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 第二语言可以直接通达它们的概念表征, 即两种语言的加工要通过概念进行转换。

Kroll 和 Stewart 通过实验认为, 概念中介模型和单词联想模型之间不是对立的, 而是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而提出了一个修正的层级模型假设, 又称非对称性模型。在该模型中, 双语者的记忆中词汇表征和概念表征之间都有联系, 只是它们之间联系的强度不同, 两种语言不仅词汇之间的联系具有不对称性, 而且两种语言中词汇与概念之间的联系强度也具有不对称性: 第一语言到第二语言之间的词汇表征强度弱, 而第二语言到第一语言的词汇表征强度强;第一语言的词汇和概念表征之间的联系强于第二语言的词汇表征和概念间的联系。即第二语言学习者首先获得第二语言新词的翻译词, 因此在第二语言学习的早期, 第二语言的单词主要通过第一语言单词联系通达概念系统, 而随着第二语言熟练程度的提高, 它的词汇表征与其概念表征之间的联系也会逐渐建立起来。但在概念联系获得之后, 两种语言之间词汇表征层之间的联系并不消失,双语者的语义表征,李荣宝、彭聃龄,现代外语,1999年第3期(总第85期):255-272 关于语义表征的主要观点,现有“同一表征说”和“独立表征说”。前者认为两种语言的形式与同一的语义表征系统相联结,而且语义信息共同存储于一个系统之中,其加工过程为:两种语言的形式信息(视觉或听觉)首先输入语言的形式表征系统,即语言1和语言2,经过形式加工之后所产生的语义信息进入一个共同的语义表征系统,并在这个系统中进行整合和存储,两种语言形式的转换(翻译)是以语义为中介的;后者认为两种语言的形式分别于各自独立的语义表征系统相联结,语义信息分别存储,其过程为:不同语言的语义信息分别进入相应的语义表征系统,两种语言的语义表征系统是彼此独立的,而语言形式的转换是在语言的形式表征层次上实现的。如图1,2:

这种观点认为,双语者的两种语言一部分是“同一表征”的,另一部份是“独立表征”的。加工过程:属于“同一表征”的那一部分语言按图1所示的流程进行,而属于“独立表征”的那部分语言则按图2所示的流程进行。

实验证据:

1.双语者的词联想(word generation):单一联想——说出由刺激词联想到的第一个词;连续联想——在规定时间内说出尽可能多的词。

2.语义启动实验:理论依据是collins和loftus(1975)的“语义激活扩散模型”,概念系统是按概念之间 的不同语义联结强度以网络形式组织起来的,不同联结强度的概念之间在网络中的间距时不同的。如词汇判断实验。双语的语义表征研究这关心的是,是否存在跨语言的语义启动效应,即一种语言的词汇能否启动另一种语言中的与其语义有联系的那些词汇。如果存在,则是同一表征的,反之就是独立表征的。又如等值词重复的启动实验。

对于启动效应的另一个问题是,两种语言之间形态差异程度是否会影响启动效应?当两种语言同属一一个语系时,词汇中书写形式和读音规则方面必然有许多相似之处。这种相似性对跨语言的启动效应是否会有促进作用呢?jim和fischler(1987),chen和ng(1989)、altarriba(1992)、de groot(1991),结论:形态相似的词是同一表征,而形态不相似的词是独立表征。如图:

这得到zhang等(1994)的支持,他们用英-汉双语者作了重复启动和语义启动实验,认为英-汉两种语言在形态上有很大差异,语言间没有启动而语言内部有启动,因此语义是独立表征的。

Smith等(1994)被市的词汇认知阈限食根据环境来调节的,即对语言的不同熟练程度会直接影响词汇认知的效率。Hernandez等(1996),日常用的那种语言对双语者来说会有更大的启动效应。

3.当一个人习得两种语言时,语言形式和语义在他的心理又是如何表征的呢?

同一表征的观点,两种语言的形式是分别表征的,而两种语言形式所代表的语义则是共同的,这样一种表征必须承认语义实以一种超语言的(即没有语言特异性),抽象的形式存在的。一个双语者,尤其是“并列双语者”与“混合双语者”,除了不断地建立两种语言的形式表征之外,还要将两种语言的形式和相应的语义联结起来。

独立表征说观点,两种语言除了有各自独立的形式表征外,还存在各自独立的语义表征。这种表征必须承认语义是具有语言特异性的,即只有经过相应的语言的形式才能被通达。

同一表征:语言形式1——概念(命题)——语言形式2;独立表征:语言形式1——概念(命题)1——概念(命题)2——语言形式2。

本研究的结论:跨语言的语义整合与语言内的语义整合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即语义表征是超语言的,只切只存在一个语义表征系统。对不同语言的外在形式的识别速度存在显著性差异,这种差异可能由两个方面的原因引起:两种语言之间的形式特征的差异和被试对两种语言的熟练程度的差异。双语者只有一个超语言的语义表征系统。

双语语义表征的理论及其研究方法,陈宝国,2001年第1期第12卷总第46期,民族教育研究:83-89 表征是认知心理学常用的一个术语,它是指信息在头脑中存在的方式。语言的表征就是语言材料所负载的信息在头脑中存在的方式。由于语言有形式和意义之分,相应的语言的表征可分为形式的表征和语义的表征。(开篇)双语语义表征的理论主要探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双语者两种语言的语义是共同存贮在一个语义系统中,还是分别存贮在不同的语义系统中;第二、双语者两种语言的形式是如何实现相互转换的。围绕这些问题,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归结起来,主要的理论观点有三种: 1·共同存贮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两种语言的形式分别存贮在不同的表征系统中,但是两种语言有共同的语义表征,它们共同存贮在一个语义系统中(图1)。

2·独立存贮理论

独立存贮理论认为,两种语言的语义表征是彼此独立的,它们分别储存在不同的语义系统中(图5)。独立存贮理论的支持者认为,关于世界的知识绝大部分是通过语言来编码的,而由不同语言编码的经验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不同语言分别储存在不同的系统中(Koler,1963,1964)。独立存贮理论的一种观点认为,语言的形式和语义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语言形式的转换必须通过语义的途径或者说语言形式的转化是通过语义特征之间相似特征的匹配来完成的。

3·混合理论

混合理论认为,双语者语义表征的方式依赖一定的条件而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一种语言的词汇及其翻译词(translation)的语义的重叠(overlap)程度。如果两者语义重叠程度很高,那么它们是共同存贮的,否则是单独存贮的(De Groot,1992)。,形态相似(cognate)的语言,由于它们大多同属于同一语系,语义的重叠程度较高,因此,两种语言的语义是共同表征的。而形态相异(noncognate)的两种语言,由于它们大多属于不同的语系,语义的重叠程度相对较低,因此,两种语言可能是单独表征的。另外,两种语言获得的环境以及两种语言的语系类似性也是决定双语者语义表征的重要因素。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认为,没有必要再笼统地争论语义是单独存贮还是共同存贮,而应该具体地针对双语者的类型、当前任务类型等探讨双语的语义表征问题。如果将双语者的类型和当前任务类型等诸多因素结合起来考察双语的语义表征问题,那么两种语言的语义既可以是共同表征的,也可以是单独表征的,视具体的条件而定,这样就可以消除许多无谓的争论,得出比较客观的结果。

2007-02-10 | 心理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Ⅲ.心理学学科发展趋势

一、心理学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的地位

20世纪以来,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高度分化与综合的发展趋势,给科学分类带来很多新问题、新情况,增加了学科分类的难度和复杂性。从各门学科研究的对象来看,心理学研究也从人体特点扩展到计算机科学中的各种算法、人机交互式智能型机器的心理特点等。从各门学科的研究方法来看,几乎每一种新方法提出后就被很快运用到其他学科中去,而且各门学科之间的研究方法已经没有多大的区别。为建立一种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的科学技术体系,各界专家学者呼吁建立新学科体系的原则,建构学科部类体系,并提出:(1)各个学科所面对研究的对象都是客观实际,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别不在于研究对象,而在于它们研究的角度不同,研究侧面有所侧重。

27(2)一个学科内的各门知识之间存在着纵向的区别,一般需将某学科内知识分为基础理论、技术基础、实际应用三个层次。

(3)学科分类体系不应有千古不变的模式,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的知识将不断完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体系。

从现在科学研究来看,关于人本身的研究是一个并未完全弄清楚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学科分类上,心理与行为研究学科体现出以下特点:①分类较细,有关人体研究的学科很多,这反映出研究热点;②分类可变动性大,不同机构、不同专家提出不同的分类方法,建立了不同的体系,这反映出研究不够深入;③分类以对象——人为基础,具体研究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将会看到随着科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学科分类可能发生变化。有些分化,有些合并,也许还要增加新的学科。心理学正是这样一个研究人本身的科学,它的学科分类正经历着不断深入、不断完善的过程。这同科学本身发展一样,永远不会穷尽。

根据上述原则,不同的专家和学者提出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学科部类体系。有的学者认为,在这个学科体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统帅一切的最抽象、最基础的层次。每个学科部类又分成基础理论、技术基础、实用技术三个层次,各个学科部类的形成与建立也是一个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从经典的学科部类如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系统科学、人体科学、思维科学六大部类,以后逐渐增加不断完善、丰富,出现了行为科学、文学艺术、军事科学,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各门学科包括的内容及发展的完善、成熟程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分析,还能找出当前科学发展的重点、热点。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帮助我们从宏观上来了解科学的发展。

各门学科反映了客观世界的不同角度。数学是从数和形的数量关系上研究客观世界,不考虑客观世界的质的区别,它既可以研究无生命世界,也可以用来研究生命世界,可以说它无处不在。自然科学是从客观物质运动的角度,从能量转移和变化的角度研究客观世界。当代科学表明,客观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只有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四种,它们是物质产生各种运动变化的原因所在,自然科学也研究这些相互作用的特点及性质。社会科学是从人类社会发展运动的角度研究客观实际,是从人的社会行为整体这一方面来研究客观实际,人类社会的发展虽然风云莫测,千变万化,但在其背后也存在着固有的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同时又受它的制约。这些基本规律就像牛顿第二定律那样,决定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及速度,当然也与牛顿定律一样,有一定的适用条件。系统科学是从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角度来研究客观实际,讨论系统整体的优化,讨论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讨论系统的稳定性等,而不讨论能量在系统中的传递与守恒问题。

人体科学从人的角度来研究客观世界,讨论人体本身的特点、性质、规律,研究客观世界对人体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思维科学从人认识世界的角度来研究客观实际。认识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是人类大脑活动的内容,故然思维科学与人脑研究密不可分,但思维科学不是研究人脑活动的物质过程,也不是研究其中能量传递等现象,而是研究思维本身的特点,研究思维的规律,目前人类智慧的结晶计算机科学中也有大量的思维科学研究的课题。行为科学是从人的社会性角度来研究社会,研究人的群体行为,研究人个体行为与群体表现之间的关系。当然,生物界不少动物是群居,它们都有个体之间交往,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群体行为,因此行为科学研究的对象也不仅仅包含人在内,它研究的对象除人以外还包括昆虫的组织结构,哺乳动物的生活等现象表现出来的规律。文学艺术是从美与丑的角度来研究客观实 际,表面上看起来文学艺术中的美与丑也仅是人类的感觉,实际也不然。动物求偶现象中的很多表现包含有美学现象,和谐优美音乐可以促进牛、羊多产奶的现象也可以从一般的美学角度去分析。可以说,从美与丑的角度分析客观实际,至少涉及到很多有生命的现象。军事科学是从集团之间斗争的角度来研究客观实际。冲突、侵略、战争这些现象不仅仅是人类社会现象,在动物世界可以说更具有普遍性。即使植物的生存竞争,也可以作为军事科学研究的内容。

作为人体科学、思维科学和行为科学最直接的研究对象——人,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占据了大量的空间,甚至达到三分之一之多,这还不包括其他交叉学科。由此可见心理科学在整个现代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当然,相对于经典学科,心理学作为一个历史短、发展还不够成熟的学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正是这种挑战,成就了心理学的强大生命力。

二、相关行业现状及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心理学既有基础科学,又有应用科学,它与各行业的结合是非常紧密的。由于各相关行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步,使得心理学在多个领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甚至关键的作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既可以从事心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也可以进入航天、军事、管理咨询和软件开发领域工作。可以说,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工作者的身影。

在一个组织中,心理学发挥作用的基本途径有四条:(1)综合应用管理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如需求理论和各种测评手段),对组织成员在个体、团体和组织等不同层次上的行为规律进行研究,从而科学地理解组织成员的行为。(2)综合应用现代临床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向组织提供个体与团体心理咨询,为组织员工的自我完善、职业发展和日常心理保健服务。(3)采用应激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帮助企业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中的心理应激,提供心理支持和指导。组织中经常出现的种种生活事件,如人员变动(裁员、调迁、职位升降)、工资增减、意见分歧、事故发生等等,都可能给员工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失衡。(4)综合使用心理测量学和心理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帮助组织建立动态的企业员工心态监测系统。

然而,作为一门科学,心理学有自身的发展特点和教育方向。心理学在21世纪的走向出现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新特点、新趋势。各个学科之间的互相借用、渗透、融合、整合等标志着心理学的发展出现了以下的趋势:(1)心理学已从原子论的思维方式转向整合的思维方式;(2)从自然主义心理科学转向社会文化的心理科学;(3)从单一文化模式转向多元文化模式;(4)研究本土化的跨文化心理学。

21世纪被世界科学界公认为是生物科学、脑科学的时代。在20世纪末欧美“脑十年”和日本“脑科学时代”计划的推动之下,对人脑语言、记忆、思维、学习和注意等高级认知功能进行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研究已经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而认知神经科学的根本目标就是阐明各种认知活动的脑内过程和神经机制,揭开大脑—心灵关系之谜。它高度融合了当代认知科学、计算科学和神经科学,把研究的对象从纯粹的认知与行为扩展到脑的活动模式及其与认知过程的关系。认知神经科学的特点是强调多学科、多层次、多水平的交叉。它把行为、认知和脑的机制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试图从分子、突触、神经元等微观水平上和系统、全脑、行为等宏观水平上全面阐述人和动物在感知客体、形成表象、使用语言、记忆信息、推理决策时的信息加工过程及其神经机制。近十年来,认知神经科学的一个重要发展就是利用神经影像技术,对正常人在进行某种认知操作时的脑活动模式进行无创伤性的功能成像。

跨文化心理学是在近几十年内兴起和发展起来的。我国心理学者万明钢曾给它这样定义:比较研究两个或多个社会或文化背景中个体或群体心理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从而找出哪些是适用于任何社会或文化背景中人类行为的普遍法则,哪些是仅适用于特殊文化背景中人类行为的特殊法则。依此定义,寻找人类心理和行为的普遍性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特殊性是它的两个基本目的。近年来,人们普遍认识到文化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重要作用。美国心理学权威刊物《美国心理学家》刊载大量文章分析文化与人们心理的关系。文化在心理学研究中越来越得到重视,以至部分心理学家将这称之为“一场范式的转变„„在心理学中获得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和广泛的听众。”

注重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长期以来,西方实证心理学一直自诩为超越本土文化的唯一合理和普遍适用的心理学。事实上,西方实证心理学正是建立在西方文化背景中的科学文化、实证精神之基础上的,它根本忽视了这一文化背景中的心理生活和文化现象,因而未能适当地对人的心理生活做出可信的解释,也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它却以其实证方法之科学性而称霸于世界心理学,或许能为合理地解释人类心理提供恰当体系的其他文化圈中的非“中心”心理学。

三、我国心理学学科发展战略的调研与分析

人类已经迈入21世纪,如何提高心理科学的创新能力以及进一步加强心理学的应用研究,为国民教育与经济服务,这对我国心理科学来说,既是巨大的挑战,也是发展的动力。根据心理科学的学科特点和国际发展趋势,我国心理学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1)精神与脑的关系。这是一个古老的科学和哲学问题,也是人类认识自身的关键问题,但真正对之进行科学研究还是近一二十年的事。由于近年来新的研究手段(如fMRI、PET)的出现,使得科学家们可以采用这种无创伤性活体技术直接对人的复杂神经活动进行研究,这也使得精神与脑的关系成为当代科学研究的热点。美国、欧共体和日本都把脑科学的研究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而列入国家的整体发展计划之中。我国的心理科学要在国际上取得制高点,应重点加强该方面的研究投入。

(2)提高人口素质。教育是我国的国策。心理学既研究人类个体生长的不同阶段心理发展的特征,也研究个体的学习、个性形成与社会化、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掌握的规律,因此,心理学可以为提高人口素质提供科学的手段。

(3)促进身心健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虚弱,而是保持体格、心理、社会方面的完美状态。”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越来越广泛地被用于评估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因此,衡量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不仅要看它的国民生产总值(GNP),还要看该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我国还要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有了更多的选择,也有了更多选择时的烦恼和冲突;有了更多的发展可能,也潜伏着更多的对失败的恐惧和焦虑。这种心理压力,是心身疾病越来越多的根源。

据10年前统计,我国心理疾病占疾病总数的33.2%,但有专家预测,到2020年心理问题引起的疾病将在疾病总负担中排名第一。健康心理学研究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心理疾病的产生机制以及心理疾病的防治办法。加强健康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提高全民族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稳定社会秩序。(4)改善经济与组织管理状况。人类的经济行为除受经济规律支配外,还受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支配。企业的有形资产固然重要,但无形资产如人力资源、企业形象、团队精神等同样在经济活动中具有重大作用,而这正是心理学的研究内容。随着我国的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发展和加入WTO,我国的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心理学中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成果对改善组织管理状况、提高工作业绩和效能水平,可以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

心理学发展前景浅析

摘要:随着生产里的发展,社会物质财富增加,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段提高,对心理学的需要也日益突出。心理学正在渐渐地想一种社会生活的必需品的角色转变。各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进步也为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我国心理学发展水平随于发达国家仍村有不小的差距,但心理学在国内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却是十分丰富的。诸多事实显示,心理学的发展有着相当广阔而美好的前景。本文就将从心理学的应用前景,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趋势,国内心理学现状三个方面对此加以论述证实。

关键词:应用前景,发展历程,发展趋势,现状

引言:关于心理学发展的前景问题,国内外心理学界存在许多不同观点,主要有悲观论,乐观论和不定论三种。做为一名初学心理学的小辈,刚拜读了大师们的一些著作就已被心理学博大深邃的内涵所深深折服。通过对有关心理学学术和应用就业方面资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以及自己对心理学和社会发展趋势的理解与思考,我越发坚定了自己对心理学前景的乐观看法。在当代科学急速发展的潮流中,心理学正朝着科学的方向演 变,成绩巨大,并终将成为一门真正的,严密的科学!

一位哲学家说过,社会的需要对某种科学技术的促进比十所大学对这种科学技术发展的促进更为强烈。所以本文就将以心理学的应用前景为切入点,分三个方面对心理学发展前景进行一点自己浅显的分析 一 心理学的应用前景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规律的科学。它既研究个体的心理现象,也研究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意识也在增强,不仅重视物质生活也开始重视精神生活的质量,追求身心双向的健康,而且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很多事情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比如说教育方面,对学生的智能,气质与性格进行一定的评估,可以做到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在健康方面,通过心理咨询和治疗,可以减轻心理负担,缓解人们的心理问题;在销售方面,通过交谈把握对方的心理动向,可以了解其需求所在,促进谈判的成功;还有像管理,广告,服务等领域都能大量应用心理学知识。

心理学是一门朝阳学科。随着人们对它了解的加深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量将日益扩大,就业前景乐观。心理学虽然比较抽象,但它的应用性很强,可以同很多的专业,行业相结合,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它业将在社会的发展进步过程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二 从应用角度看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学界内一位知名学者从应用的角度这样分析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第一个阶段是作为装饰品出现,那时人们研究心理学是出于好奇心,随着社会进步心理学发展到第二阶段,即调味品阶段,此时心理学看上去是有用的,但实际运用中又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尚未对人们生活或社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和作用。第三个阶段,心理学在社会和人生发展中成为必需品,如心理健康领域,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保持心理健康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目标。

基本原理与方法 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宣部、教育部提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心内容,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方法的研究,优化教学手段,实现立体化教学,这为“两课”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教学内容的整合

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新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合并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旨在使大学本科学生在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课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其综合创新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提高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能力,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因此,它要求把学生已學过的理论课内容融会贯通,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多角度、多侧面地分析研究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本着这一主旨,力求在多年探索和实施的基础上,形成一个较为理想的教学框架。

二、教学形式和方法的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联系实际有三方面的要求,一是要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后国内和国际的实际;二是要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三是要联系学生专业实际和生活环境实际。为此,在制订教学计划的过程中,把这三方面的要求具体体现在了课内外学时的结合上。

课堂教学注重联系的是国内和国外的实际,针对社会的热点、难点和学生困惑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讲解和分析,这是加强课堂教学实效性、渗透性和吸引力,发挥课堂主导性作用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学时安排上占有比较大的比重。

为了更好地配合课堂教学,避免理论与实际相脱节,必须安排一定数量的课外学时。课外学时主要包括案例教学和社会实践,注重的是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专业、生活环境实际等。

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与自学相结合;(2)集体专题讨论与提问式随机讨论相结合;(3)开展课堂专题辩论;(4)观看相关的音像教学资料片;(5)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在使用这些教学方法时,确保规范性、渗透性、时效性和参与性等几项原则的实现,并突出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突出科学世界观和思维方式的训练,突出科学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手段:(1)运用多媒体手段设计和制作教学大纲课件;(2)制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网络课程,设法使相关的教学课件和资料上网,为实施网络教学打下基础;(3)制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电脑试题库和考试系统,设法通过网络技术使之变成学生可以在网上实时练习和考试的自主学习系统。

三、推广并继续探索考试改革新举措

结合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教学的考试改革也必须相应跟进。现行的考核模式侧重教材中知识点的掌握,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是比背功,故而有学生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扔笔记的现象。考核模式的改革应使考核从对教材知识点的侧重转向注重检验学生探索精神、探索能力的测评;从凭一张答卷量度学生水平的模式转向以读书笔记的质量、问题讨论中的表现为主来评价其探索精神。

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冷漠往往是因为对马克思缺乏真正的了解所致。教师应引领学生有针对性地查阅原著及相关学术文献。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往往是带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开始的,但很快就会被马克思主义的博大精深、学者们的真知灼见和为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精神所吸引。论辩是激活学生思维的极有效的方式。学生为完成论辩必须事先查阅相关资料,并用批判的眼光对已有的观点加以分析评价,在辩论过程中,首先要对自己认同的或创新的观点加以充分论证,同时要与持不同观点的同学交锋这一过程,学生的思维往往超乎寻常地敏捷且不失深思熟虑。以学生在论辩中的表现作为考核的另一重要依据,能较充分地测评其理论素养和创新能力。目前已有个别高校、个别教师率先进行了考核方式的大胆改革,成效是明显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EB/OL].新华网,2004-11-23.

基本原理与方法 篇4

(一) 统计规律的特点

1、当它所面临的对象较少时, 这种规律显示不出来, 当面对的对象庞大时, 规律才能显示出来, 但这时真实性又受到损害;

2、规律性越充分, 则真实性越不充分;真实性强, 规律性则弱, 规律性强, 则真实性弱;

3、统计规律在小范围小时段可以不成立。

(二) 历史规律是统计规律

历史规律的总结具有普适性, 这是对大量的历史所做出的整体性的概括, 对于某些单一的历史事件也许并不适用甚至是相违背的。例如,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样一个历史规律, 在中国革命、中国改革30年中出现了对这一规律的颠倒。历史规律是对大量历史偶然事件起整体作用的规律, 表现出历史整体的本质和必然联系。并具有只对庞大对象起作用, 在总体比较小的范围中, 规律性不能被显示出来。当大量的历史事件形成了一定的规律时, 那么这些历史事件中忽视的规律以外的个性就越多, 那么真实性就越是打了折扣。因此历史规律在某些被忽略真实性的历史事件中便不再具有适用性, 即历史规律在小范围小时段可以不成立。综上所述, 历史规律符合统计规律的所有特点, 历史规律是统计规律中的一种。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范围界定

(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范围界定的误区

第一,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巨大的综合性的学说体系。首先, 马克思是以社会发展的实践和问题为中心, 并非以学科为中心来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它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它们之间最初是浑然一体、相互引导而形成的。其次, 如果把它的精神实质和思想基础仅仅归结为单一的哲学体系, 就会导致在理论形成的“过程”中割裂整体性, 忽略从实际出发提炼其思想精髓的合理途径。这一点本身就违背了“要在它们的或逻辑的形成过程中来加以阐明” (1) 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则。

第二,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严密的整体。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虽然也可以做抽象的区分, 分别加以整理和阐述, 但无论在其诞生的时间上, 还是在内容的逻辑上, 客观上都不存在“先有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 然后把它推广应用于社会, 才产生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样的顺序。那么未经具体分析便认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一定只在哲学原理中, 就可能只注意那些具有一般抽象形式的“哲学话语”, 而割裂它们同一定社会分析和经济分析的具体联系, 从而导致抽象化、片面化、绝对化。这样势必不能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整体面貌和精神实质。

第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是孤立地突然出现的, 而是大量吸收、继承了已有的全部合理成果, 又做出了自己的重大突破和创新而形成的。那么, 在它的理论基础中, 是否有必要、有可能, 有应该怎样去分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自己的, 什么是别人或前人的 (如:一般唯物论来自费尔巴哈等, 辨证法来自黑格尔等) ?应该说, 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区别开来的标志, 主要不在于那些人所共知的一般性内容, 而恰恰是那些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最具时代个性的“前沿、高端”问题。既然如此, 那么在追寻“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时, 如果对“基本”原理的理解仅仅局限于“原初的”、最具基础性的思想成果, 那么这种理论追寻越深入, 就越可能成为马克思以前共同成果的追溯, 越抓不住它自己特有的核心和实质, 越把“前马克思主义”当成马克思主义, 就越是远离马克思主义。

第四, 马克思主义在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在不断发展。实践证明, 按照以往那种思路去制定基本原理体系的尝试, 大都是不成功的。例如, 前苏联的哲学教科书体系, 因其并未充分体现马克思、列宁的思想, 并且在理论和实践上导致了偏离和失败的后果。很多事实证明, 企图通过制定简明哲学原理来表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思路确实有问题, 并不一定合适。因为:

1、这样做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与逻辑关系, 本身很值得怀疑, 至少它并未经过认真的思考和论证;

2、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整理和准确把握, 还需要有一

个严谨的过程, 而以往并未达到应有的程度和水平, 却用了不少非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代替马克思主义;

3、以往这样做的时候, 还掺杂了与当时政治和意识形态需要有关的功利意图。

这样不仅会损害理论表述的科学成熟性, 并且可能养成一种理论上的迷信, 即相信某些哲学观点与某些政治观点之间必定存在着单一的对应关系。这种迷信对哲学和政治两方面的影响都是破坏性的。按照这个思路并辅之以灌输的结果, 恰恰不是加强和维护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先进性, 而是削弱和损害了马克思主义的形象。

简言之, 过去的误区在于分割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把它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逻辑与历史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内在联系, 都当作彼此独立环节之间的外在联系, 因而把“基本原理”想象成距离现实遥远的抽象的逻辑起点, 想象成只有以哲学命题形式才能表达的绝对普遍化论断。结果使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追寻, 变成了仅仅在头脑和书本语言中进行的、纯粹思辨化的想象。

(二)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和“坚硬内核”

任何一个学说体系都有自己“不可改变的部分”和“可改变的部分”。由根本立场、根本原则、根本价值取向等构成的理论“纲领”或“坚硬内核”是不可改变的, 变了就不再是它自己;而由材料基础、论证过程、具体观点和相关推论等构成的理论“外围”则是可变的, 唯其不断发展变化才能显现并保持其“纲领”和“内核”的生命力。

前面我们说过,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整体, 那么, 从这个角度来说, 特别是在它的理论与实践统一的整体意义上, 这个“纲领”和“内核”不应在它的哲学基础部分去寻找, 而应该在它的哲学与现实结合的“结合部”或理论的“高端”成果, 即其全部哲学的必然结论、同时成为它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理论的指导思想、并具有鲜明实践特征的内容中去寻找。因此,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和“坚硬内核”应该是建立在丰厚的理论基础上, 并经过深思熟虑和实践的检验而选定的。诸如,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导向等。这些根本原则应当是全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凝结和体现或者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立场和理想追求的集中体现。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法的选择

(一) 两种方法:思辨方法和实证方法

自从1984年由潘懋元教授主编的《高等教育学》的正式出版, 标志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建立, 中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 沿着两条并行而有所交叉的轨道发展。一条轨道属于基本理论或应用理论的研究, 如:以高等教育学为主干的高等教育学科群的建设。另一条轨道是结合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实际, 进行相当于应用性、政策性、开发性的研究。这一条轨道是结合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 为解决实践中所提出的问题, 进行应用性的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究竟是应该进行体系构造还是应该进行问题研究, 是高等教育研究现状中的一大争议点。而第一条轨道多是运用思辨的研究方法, 第二条轨道多是运用实证的研究方法。由此就引发了思辨与实证这两种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探讨与争论

(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是一个思辨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证的过程

1、历史规律的总结是一个思辨和实证相结合的过程。

前面说到, 历史规律是统计规律, 这说明, 历史规律是从实践中得来, 并经过理论思辨, 又重新运用到实践当中的。那么, 历史规律的总结的过程事实上就是一个“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 就方法来说, 它是一个“实证—思辨—实证”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历史的, 因此它也是遵循这一过程的。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三个部分的观点由思辨产生, 由实证来验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都不是凭空想象的, 它们均有其理论渊源, 均是在前人的哲学思考和成果基础上的再思考。它们的产生, 是对前面理论的扬弃, 这一扬弃的过程就充满了思辨的方法。而把它们运用于实践以后, 在不同的阶段, 会有一些符合某一时期社会形式的适应性的调整, 在这一过程中分辨出理论中的“可变”和“不可变”的因素, 从而找到马克思主义这个体系中的最本源的部分, 这才是“基本原理”, 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实践, 并从实践中分析出“基本原理”的这一过程就是实证方法的运用过程。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说, 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 依然是在探索当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修订它的定义。

摘要:统计规律是社会学中常常运用到的逻辑概念, 将社会学中的逻辑概念借鉴到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中, 并借此来探讨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思辨还是实证的过程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基本原理, 把握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更好地指导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基本原理与方法 篇5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二)物质和运动辨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原理内容: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离开运动谈物质和离开物质谈运动都是错误的。

方法论要求:看待和分析任何事物,都不能把它看成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在运动中把握事物,不能静止地看问题,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我们既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又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三)运动和静止辨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原理内容: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物质世界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承认事物的绝对运动,又要看到事物在运动中存在着相对静止。既要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不变论,又要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坚持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四)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方法论要求:

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

2.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造福。

(五)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原理内容: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物质的指导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一定要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

(六)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意义

原理内容: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方法论要求:

1.实践和认识的辨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分析和解决重大的现实问题时,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2.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与时俱进。反对教条主义地对待理论,反对思想僵化的观点;反对只强调实践决定认识,否定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的形而上学,也反对片面夸大认识的反作用,否定实践决定作用的唯心主义。

(七)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及方法论意义

原理内容: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方法论要求: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不顾历史条件的变化,不顾过程的推移,真理也会变成谬误。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谬误往往是人们获得真理的一个必经环节,因此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谬误、克服谬误而发现真理和发展真理。所以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八)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及方法论意义 原理内容: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的认识要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变化性,使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的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③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人的认识运动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而是波浪式、螺旋式的前进或上升。因此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方法论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重要辩证关系

基本原理与方法 篇6

关键词:哲学;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琵琶演奏

一、唯物论在琵琶演奏艺术中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物质与意识是辩证的,即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事物在人脑中的反应,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同时,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力量。

在琵琶演奏的学习过程中,物质与意识之间就相互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首先,要正确认识琵琶这个乐器,从客观实际出发,尊重琵琶独有的特质,这也是体现琵琶的独一无二性与不可替代性的基础。其次,依据琵琶的本质特征对不同乐曲的背景、内容、风格、所要表达的情感以及它所独有的文化底蕴做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树立正确的意识。再次,在正确意识的指导下,根据琵琶特有音色制定演奏指法与方法,并融入个人对曲目内容的理解、情感的体会与曲风的把握,进行深层次、有感情的演绎。

二、认识论在琵琶演奏艺术中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还告诉我们:实践和认识也是辩证关系。首先,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其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

接受过专业、系统学习与训练的综合型音乐人才,在学习实践过程中不仅掌握了丰富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而且对众多琵琶曲目的背景、内容、演奏技巧有详细的了解,懂得如何去恰当地表现音乐。但是,这些理论知识与演奏技能在演奏实践中能否得到很好的体现,就需要通过演奏活动来验证。通过各种艺术实践,如参加演出和比赛等活动,演奏者可以通过艺术表现来体现音乐的内涵,但能否体现到位就要以实际的演奏效果来评判。正是这样的亲身体验让演奏者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演奏经验,再将这些难得的经验或教训进行总结,把它改良成更合适的处理方法来指导下一次的实践。由此可见,正确的理论、经验将对我们的实践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错误的理论、经验对我们的实践起阻碍作用,取得事倍功半的消极效果。对于正确的、经得住时间考验的理论、经验,我们就要坚定地继承下去,相反我们则要进行改正、克服,坚持在艺术实践中寻求、把握和发展演奏真理,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以便更好地指导下一次的演奏,取得更好的艺术效果。

三、辩证法在琵琶演奏艺术中的体现

1.联系观在琵琶演奏中的体现

首先,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联系,它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其次,整体处于主导地位,整体统领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这要求我们立足整体,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最优目标。同时,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还要注重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联系的观点不仅体现在音乐创作中,也体现在音乐演绎中。从创作角度看,do、re、mi、fa、sol、la、si这7个简单的音符在创作中能够连成华丽的乐章,靠的是作曲家对它们进行新的具有节奏韵律的排列组合,演奏者再对其进行复杂的演奏处理。而这看似简单的7个音符之间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不仅可以随意组合,呈现出不同的音调和旋律,而且它们每个音之间分别存在全音或是半音的关系,形成“度”的空间感,实现与节奏上形成的时间感的交叉。同时,作曲家和演奏者根据乐曲内容和情绪的需要再对乐曲快慢、强弱等进行调节,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从演绎角度来看,完美演绎一首乐曲不是一两日就可达到的,靠的是长期的一点一滴的学习与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积累许多独立的演奏法,它们从表面上看各不相同,组在一起可能是曲不成调,但实际上它们之间却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可见,无论是事物内部还是事物之间都充满了联系,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这就要求我们树立联系的观点,用联系的观点来对待演奏。

在众多联系相互交织中,整体与局部这对辩证关系对琵琶演奏艺术有着深刻的影响。一首乐曲若想表现欢快的情绪,我们大多采用快速的演奏方法。相反,若想表现悲伤的情绪,我们大多通过中速或慢速来演奏。可在实际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哪怕是谱写一首极其悲伤的乐曲,很多作曲家也会采用一连串的快速、猛烈的炫技演奏。由此可见,我们不能以局部的几个乐句的色彩来判定整首乐曲的色彩基调,它只是具有渲染整体气氛的作用而已。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把握好乐曲的整体情绪色彩,重视局部色彩变化的修饰作用,以推动乐曲整体情绪向高潮的迈进。

2.发展观在琵琶演奏中的体现

首先,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其次,质变与量变之间是辩证关系。即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相反,质变又为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事实证明,最初接触新作品我们可能都会觉得很新奇,通过由句到段、一点点的摸索还是比较容易做到顺畅的演奏,但通往成功的道路没有那么平坦,要想真正弹好一首曲子也没那么简单,需要下一番功夫,在这个过程中,也许你会被速度上不去、音不够准确、情感投入不够、韵味把握不到位等难住,认为自己无法完美演奏此作品,甚至有时候认真刻苦练习也换不来对音乐美感的体会,感到力不从心,无法表达出乐曲内在的情感,就产生了放弃的念头。

面对困难与瓶颈,我们需要咬紧牙关,坚信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为实现质的飞跃创造条件,相信当自身的练习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有质的突破。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光明的前景,坚定必胜的信念,又要保持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重视量变,不要急于求成。

3.矛盾观在琵琶演奏中的体现

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任何事物都有矛盾,但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和发展的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矛盾,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琵琶演奏艺术中,一个简单的指法运用就能体现出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首先,不同的指法在同一背景下可演奏出相似的音响效果就体现出了它的普遍性。例如:轮指可以演奏连绵不断的曲调,同样,滚指、摇指也可演奏出这样的音响效果。其次,同一种指法在不同的乐曲背景下可演奏出不同的效果,这体现了它的特殊性。例如:扫拂这种指法若是运用在歌颂性的乐曲《唱支山歌给党听》,我们要采用由弱到强的处理手法;若是运用在描绘战争场面的乐曲《十面埋伏》,我们则采用突强的表现手法。由此可见,矛盾是对立统一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同时存在的。我们要承认并分析矛盾,坚持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两分法,用一分为二的全面分析的方法看问题,将演奏细致化,情感也就自然而然更加细腻。

总之,初步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在琵琶演奏艺术中的体现,我们可深刻认识到在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前提下,在继承与发展传统音乐、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琵琶演奏艺术正在以一种更完美甚至是崭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呈现给大众。它在不失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又具有鲜明的时代先进性,为大众呈上了一场匠心独运的音乐盛宴。

参考文献:

[1]李景侠.中国琵琶演奏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2]金晓楠.艺术与哲学、宗教的关系[J].艺海,2012,(8).

[3](美)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4]戴志敏.琵琶演艺知识300问[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地震作用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 篇7

我国地处世界上最活跃的地震带上, 我国东部地区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我国西部及西南处在欧亚地震带上, 因而我国地震活动频繁, 是世界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之一。

地震发生时将释放很大的能量, 但具体地震作用具有哪些特点呢?地震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 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强度是随机的、不确定的, 我国地震的基本特点是:震源浅、烈度高、分布广、伤亡大。

2. 地震作用基本原理

地震作用是短时间内的一种动力作用, 地震发生时, 结构的加速度和惯性力的方向和大小不断变化, 作用力的大小与地震动和结构本身的动力特性有关, 场地、震级和震中距都会影响地面运动。地震是由不同周期的振动频率组成的, 当建筑结构的自振频率与地震的主振频率接近时, 就会产生共振而造成严重破坏甚至倒塌。

地震作用下, 结构的运动微分方程, 单自由度体系表达式为:m (x″+x0″) +cx′+kx=0。

式中m——结构质量;

c——结构阻尼系数;

k——结构刚度系数;

x, x′, x″——分别为结构对地面的相对位移、速度及加速度;

x0″——地面加速度时程。

3. 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

地震作用发生的概率较低, 一次地震的时间不长, 但地震强烈, 不确定因素影响较多, 在地震发生时要求结构完全处于弹性状态是十分不经济的, 因此人们要求结构能保护人类的生命和财产, 提出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 大震不倒的三水准设计对策, 在地震作用下变形能力不足是结构破损和倒塌的主要原因, 因此抗震设计方法由基于承载力的设计方法发展为基于延性的设计方法, 并正在研究和发展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

结构地震作用计算方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00年日本学者大森房吉提出了震度法概念, 将地震作用简化为静力, 取重量的0.1倍为水平地震作用, 这是抗震设计初始阶段应用的方法, 称为静力法。

第二阶段: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开展了强震记录的研究, 在1940年取得了El Centro地震记录, 以后陆续取得的地震记录加强了人们对地震的认识, 促进了地震工程的发展, 使抗震设计理论和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有了极大的改变, 美国M Biot提出了用地震记录计算反应谱概念,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 G.W.Housner实现了反应谱的计算, 并应用于抗震设计, 反应谱理论为现代抗震设计奠定了基础。这是抗震计算方法的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期, G.W.Housner实现了地震反应的动力计算方法, 并将其成功地加以应用于墨西哥城的拉丁美洲大厦设计, 在1958年的墨西哥大地震中, 墨西哥城遭受严重震害, 而拉丁美洲大厦表现良好, 促使人们开始重视地震反应的直接动力计算方法, 又称为时程分析方法。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 地震反应动力分析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发展, 从弹性时程方法发展到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 在工程设计应用和科学研究中, 取得了显著成绩。这是地震作用计算方法的第三阶段, 时程分析方法应用于设计, 主要是作为应用反应谱方法设计的补充手段。

4. 常用的抗震设计方法

(1) 反应谱分析方法

反应谱方法是目前世界各国计算地震作用中普遍应用的方法, 其优点是考虑了地震的强烈程度——烈度, 考虑了地面运动的特性, 特别是场地性质的影响, 考虑了结构自身的动力特性——周期与阻尼。通过反应谱值将结构的动力反应转化为作用在结构上的静力, 结构计算不需要特殊的方法。加速度反应谱值是加速度反应的最大值, 用它来进行设计一般来说是安全的。场地、震级和震中距都会影响地面运动, 从而也影响反应谱形状, 反应谱值对应的周期可近似代表场地的卓越周期, 硬土中反应谱的峰值对应的周期较短, 软土的反应谱值对应的周期较长, 也可以说反应谱的形状反映了场地土的性质, 所以, 长周期的高层建筑结构在软土地基上的地震反应会更大。

反应谱是通过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反应计算得到的, 地震反应分析要求直接输入地面运动, 可以得到结构质点的加速度、速度、位移反应。根据不同周期T的结构的加速度值S, 作出一条S—T曲线, 这就是地震的加速度反应谱。

由于反应谱方法存在不确定性, 更需要有效的概念设计和保证延性的构造措施, 高度较大和较复杂的高层建筑还需要第二阶段的变形验算。经过全面的抗震设计的各个步骤和采取各种措施以时程分析方法进行验算。时程分析方法是一种动力计算方法, 在结构的基础部, 结构抗震安全才能得到保证。

(2) 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

我国规范规定设计的第二阶段是验算阶段, 要验算结构在大震作用下的位移是否超过极限位移, 要求采用弹塑性静力分析或弹塑性时分作用一个地面运动, 用动力方法直接计算出结构随时间而变化的地震反应。通过计算可以得到输入地震波时段长度内结构地震反应的全过程, 包括每一时刻的构件变形和内力, 每一时刻的结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弹塑性时程分析还可以得到杆件屈服的位置、塑性变形等, 也可以得到各种反应的最大值, 各种反应的最大值并不是在同一时刻出现, 直接动力分析方法既考虑了地面震动的振幅、频率和持续时间三要素, 又考虑了结构的动力特性。

(3) 静力弹塑性分析

静力弹塑性分析是在结构上施加一组静力, 考虑构件从开裂到屈服, 刚度逐步改变的弹塑性计算方法。计算时竖向荷载不变, 水平荷载由小到大, 逐步加载, 每一步会有部分构件屈服, 屈服的构件需要改变刚度, 重新建立刚度矩阵, 在增量荷载作用下再进行分析, 得到的结果叠加在前一步计算的结果上, 如此逐步计算, 直到结构达到其极限承载力或极限位移, 结构倒塌。

5. 新的抗震设计思想——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美国学者倡导的方法, 代表了结构抗震设计的发展方向, 宗旨是使设计出的结构在未来的地震灾害下能够维持所要求的功能水平, 目前已引起了各国广泛的重视, 日本已于2000年颁布了采用基于功能的抗震设计思想的新规范。作为基于功能的抗震设计的重要原则, 投资—效益准则反映了现代结构抗震设计思想的一个重要转变, 即在结构设计中从以往只注重结构安全, 向全面注重结构的功能、安全及经济等诸多方面发展。

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不可能一点不坏, 而且也没有这种必要。在强震中允许结构一些部位或构件发生一定程度损伤有利于地震能量的释放, 提高结构抗倒塌能力, 即使结构中非主要受力构件完全破坏, 只要能保证结构主体不倒, 这样的设计也应该被认为是合理的。因而结构设计的目标应由投资—效益准则确定, 即目标应定为整个设计生命周期内的总费用最小, 也就是说在结构的初始造价和未来的损失期望之间寻找一种优化平衡。

6. 抗震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无论采用何种抗震设计方法, 我们都应该强调抗震概念设计, 使抗震概念设计成为抗震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贯穿于结构计算分析和细部构造的全过程。我们在结构抗震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

(2) 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 应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

(3) 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的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

(4) 结构应具备必要的抗震承载力, 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

(5) 宜具有合理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 避免因局部削弱或突变形成薄弱部位, 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或塑性变形集中。

(6) 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宜接近。

(7) 采用有效的措施防止过早的剪切、锚固和受压等脆性破坏, 因此采用“约束混凝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8) 在地震作用下节点的承载力应大于相连构件的承载力。当构件屈服、刚度退化时, 节点应能保持承载力和刚度不变。

7. 结语

综上所述, 地震发生虽然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但是地震作用却有一定的规律性。只要科学把握地震作用发生的本质和规律, 从地震灾害中总结经验和教训, 就会使我们的抗震设计理念更先进, 抗震设计计算更准确。当地震发生时, 就有可能挽救更多生命, 减少损失。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地震的特点, 地震作用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以及抗震设计中注意事项, 得出结论:地震发生虽然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但是地震作用却有一定的规律性。只要科学把握地震作用发生的本质和规律, 从地震灾害中总结经验和教训, 就会使抗震设计理念更先进, 抗震设计计算更准确。

关键词:地震,地震作用,基本原理,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1]GB 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2008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2]GB 50223—200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基本原理与方法 篇8

尽管目前有不少关于石墨烯材料制备与应用等方面的综述, 但对于石墨烯制备方法的基本原理却较少进行系统深入的归纳和总结。材料的制备是研究其性能和探索其应用的前提, 材料的性能、结构与其制备方法和原理密切相关, 材料性能的提高往往伴随着对制备方法的改进、创新, 对其制备原理的深入研究、系统总结有助于该门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将对石墨烯制备的方法及其相应的原理和其研究进展进行较系统的归纳和总结。

1 石墨烯制备的方法、特性及基本原理

1.1 微机械分离法

2004年,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Geim课题组首次用微机械分离法, 成功地从高定向热裂解石墨 (HOPG) 上剥离并观测到单层石墨烯[7]。他们首先将HOPG表面用氧等离子刻蚀微槽, 并用光刻胶将其转移到玻璃衬底上, 随后用透镜胶带反复撕揭, HOPG厚度逐步降低, 会有些很薄的片层留在衬底上, 其中包括单层石墨烯;再将贴有微片的玻璃衬底放入丙酮溶液中超声处理, 之后在溶液中放入单晶硅片, 单层石墨烯会在范德华力作用下吸附在硅片表面。

微机械分离法的基本原理在于使用机械作用力来克服石墨层间的范德华力, 从而使石墨烯得到分离, 最终得到一小部分的单层石墨烯。该法采用机械力来分离已知的最薄材料, 要求炭材料前驱体必须要有良好的解理性。

该方法后来的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制备方法有所简化, 如直接使用胶带揭下一层HOPG石墨, 通过胶带间反复粘贴, 使石墨片层变薄, 最终会出现包含单层石墨烯的片层, 单层石墨烯通过胶带转移到衬底上。同时出现了许多新的机械方法, 如机械压力法、滚动摩擦法等, 然而其基本原理都没有超出利用机械外力及借助转移技术把得到的石墨烯分离到特定的衬底上的范围。

机械分离法制备单层石墨烯的最大优点在于工艺简单、样品的质量高, 但是产量、产率低, 不可控, 不能实现石墨烯的大面积和规模化制备, 因此, 该法最大的贡献在于首次用实验证明了二维石墨烯是可以独立存在的, 此外该法制备的石墨烯质量较好, 可用于对石墨烯本征物性的研究[8,9]。

1.2 外延生长法

外延生长法是指利用晶格匹配, 在一个晶体结构上生长出另一种晶体的方法。根据所选择的基底种类, 外延法可以分为SiC外延生长法和金属表面外延生长法。

1.2.1 SiC外延生长法

将SiC单晶片经过氧化或H2刻蚀处理, 再置于超高真空和高温环境下, 利用电子束轰击SiC单晶片, 除去其表面氧化物;再在高温条件下将其表面层中的Si原子蒸发, 使表面剩余的碳原子发生重构, 即可在SiC单晶片表面外延生长石墨烯。

SiC外延生长法本质上就是一种碳原子的重构化学反应, 即以SiC单晶为前驱体, 通过超高真空高温加热使其脱除Si, 剩下的碳原子重构生成石墨烯片层。通过对其工艺参数进行调控, 利用SiC外延法还可实现单层和多层石墨烯的可控制备[10,11]。

1.2.2 金属表面外延法

首先金属表面外延法采用的金属基底材料必须是与石墨烯晶格相匹配的金属单晶, 如Ru (0001) 、Ni (111) 、Ir (111) 等, 在高真空环境中, 加热裂解含碳化合物前驱体, 热裂解产生的碳原子在单晶金属表面沉积排列生成石墨烯。该方法最大的优点是通过设计、调控和优化反应条件及制备工艺参数, 可以得到大面积、均匀铺满金属基底的高质量几乎无缺陷的石墨烯。

金属表面外延法其实质就是一种热解碳在金属单晶表面的重构反应。其基本生长机理为:在高真空或H2气氛条件下, 碳前驱体热裂解生成热解碳, 由于C和金属的亲和力比Si、N、H和O等元素的高, 因而Si和H等元素在高温下脱离金属表面, 而溶解在金属表面中的C则在其表面析出结晶, 由于基底金属的晶格与石墨烯的晶格相匹配, 结晶C发生重构反应生长出石墨烯。

外延法是最有可能获得大面积、高质量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所制备的石墨烯不仅具有良好的均一性, 而且能与当前的集成电路很好地兼容[12]。近年我国加大了对该法的基础研究, 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如中科院大连物理化学研究所及物理所利用该法都成功制备出高质量的单层石墨烯[13,14]。

外延生长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制备的石墨烯的结构及电子特性与石墨烯和基体间的界面有关, 因此, 进一步控制其生长机理和界面效应, 可以控制所制备石墨烯的层数, 该方法可望在工业规模上生产出集成电路用石墨烯。但是, 由于该方法的制备条件苛刻, 如高温、超高真空和使用单晶基体等, 将会限制其在集成电路以外的其他大规模应用[15]。

1.3 化学气相沉积 (CVD) 法

CVD法是以甲烷等含碳化合物为前驱体, 使其在金属基体表面发生高温分解生成热解碳, 通过控制制备反应条件, 热解碳经过成核、重排而生长形成石墨烯。按生长机理的不同主要分为两种[16]: (1) 渗碳析碳机制, 对于镍等具有较高溶碳量的金属基体, 碳前驱体裂解产生的热解碳原子在高温时渗入金属基体内, 在降温时再从其内部析出成核, 进而生长成石墨烯; (2) 表面生长机制, 对于铜等具有较低溶碳量的金属基体, 高温下气态前驱体裂解生成的碳原子吸附于金属表面, 进而成核生长成“石墨烯岛”, 随着“石墨烯岛”数量的增加和面积的不断扩大, 最终在二维层面上合并形成连续的石墨烯薄膜。CVD法制备过程简单, 所得石墨烯质量很高, 可实现大面积生长, 而且较易于转移到各种基体上, 该方法现在被广泛用于制备石墨烯晶体管和透明导电薄膜, 目前已逐渐成为制备高质量石墨烯的重要方法。

从CVD制备石墨烯的过程及生长机理上, 可以看出石墨烯的质量主要受碳前驱体、生长基体和生长条件 (气压、载气、温度等) 3个方面的影响[17,18,19,20]。

石墨烯的CVD法制备最早采用多晶Ni膜作为生长基体[21], 制备出的石墨烯质量不高, 主要存在如下问题:晶粒尺寸小, 层数不均一, 在晶界处石墨烯较厚, 石墨烯呈无序堆叠且表面含有大量褶皱。

为克服采用Ni膜基体的上述缺点, 美国德州大学Ruoff课题组以Cu箔为生长基体, 制备出大面积石墨烯 (尺寸达到了厘米级) , 且石墨烯的质量很高, 其中单层石墨烯的含量达95%以上, 其余的也不超过3层[19]。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的成会明课题组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Kong课题组发明了以铜箔为基体的常压CVD法, 所制备的石墨烯薄膜具有优异的透光率和导电率[22,23]。

为进一步加深对该方法的认识, 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的Guisinger课题组采用Cu (111) 单晶为基体, 制备出石墨烯并对其生长机理及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24]。该研究表明:在Cu (111) 单晶基体上出现大量形核及离散的单晶“石墨烯岛”, 这些“石墨烯岛”在二维晶面上不断生长, 并最终相互连接成连续的石墨烯薄膜。该研究还首次证明了形核在Cu单晶上的“石墨烯岛”具有不同的晶体取向, 会导致片层的结合处形成线缺陷。该理论研究结果对于改进制备方法以减少晶界缺陷和增大单晶“石墨烯岛”的尺寸, 进而最终提高石墨烯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石墨烯的CVD制备方法研究时间并不长, 但发展迅速, 这主要归功于相关科技工作者对石墨烯生长机理的研究有比较深入的认识, 通过对制备工艺、参数的优化, 来减少石墨烯的缺陷, 提高石墨烯的质量。目前CVD法的生长机理有渗碳析碳机制和表面生长机制, 此两项机制的提出大大加深了研究者对CVD法生长机理的认识, 对相关研究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但这两项机理只是大致涉及石墨烯形成的主要过程和步骤, 没有在分子水平上解释裂解碳如何形成石墨烯的核心问题。利用各种手段探索沉积的碳原子在金属基体表面成键形成石墨烯的过程, 从分子水平上揭示碳原子沉积、成键、成核、排列及生长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规律, 必将大大提升CVD法石墨烯的制备水平。

1.4 氧化石墨还原法

氧化石墨还原法制备石墨烯是迄今最广泛使用的一种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如图1所示, 先通过将鳞片石墨氧化得到氧化石墨, 氧化石墨层之间发生剥离, 再经过各种还原方法还原除去各种含氧基团, 最终得到石墨烯[25]。

氧化石墨通过石墨氧化插入了环氧基、氢氧基等含氧基团, 层边缘含有羧基等基团, 因此其层间范德华力大大减小, 在水等极性溶液中很容易剥离离解, 通过在溶液中使用化学还原或快速加热等方式还原制备出石墨烯。

氧化石墨的还原方法有化学还原、热膨胀还原、电化学还原、辐照还原等[26,27]。化学还原是使用化学还原剂还原的方法, 是一种最常用的还原方法, 早期使用的还原剂有肼、硼氢化钠、对苯二酚等[28], 并且常常需要在较高温度条件下进行, 这些还原剂对人和环境都有一定的危害, 为此, 不少研究者致力于开发环境友好的还原方法, 使用了醇类、维生素C及多巴胺等毒性小或无毒性的还原剂, 并且还原反应可在室温下进行[29]。

热膨胀还原是利用氧化石墨在快速加热条件下, 层间的含氧基团、氢氧基团等含氧官能团发生分解反应生成CO2、H2O等小分子, 因此石墨烯层间受到的气体的压力大大增加, 当其压力大于层间范德华力时, 就会使石墨烯层发生剥离、离解, 最终得到石墨烯, 该法生成的大部分是单层的石墨烯[30,31]。

电化学还原法是在恒定电势下, 通过控制电流、电压和还原时间等条件将电极上的氧化石墨逐步还原, 通过还原氧化石墨中的含氧基团被去除, 得到大小和厚度可控的石墨膜[32]。其他还原方法还有氢等离子或辐照技术还原、等离子体法还原、微波还原、紫外光还原等[33]。

氧化石墨还原法作为一种低成本、可实现石墨烯批量生产的方法, 受到相关科技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从刚开始使用肼、硼氢化钠等有毒试剂, 到采用醇类、维生素C等环境友好型还原剂, 发展到热还原、电化学还原等环保型还原方式, 所制备的石墨烯质量也有较大提高, 其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但是氧化石墨还原法制备的石墨烯也存在一定缺陷, 因为在制备氧化石墨烯的过程中, 石墨的C-C键断裂, 共轭结构遭到破坏, 以至于氧化石墨烯为绝缘体。还原过程是对石墨烯网状结构的修复, 使之脱氧实现石墨化。该法得到的石墨烯往往具有结构缺陷, 不能充分显示石墨烯优异的化学和物理性能。因此该方法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是通过对相关机理的深入探索, 优化反应条件和选择合适的还原剂或还原方式, 最大程度降低氧化所造成的石墨烯结构缺陷, 恢复其共轭结构, 从而大幅度提高其性能。

1.5 溶剂热法

溶剂热法的基本原理:将反应物按一定比例加入溶剂, 因溶剂在高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下能够溶解绝大多数物质的性质, 可以使常规条件下不能发生的反应在高压釜中能够以较低的温度进行或加速进行。

2008年Shen等利用二茂铁和二硫化碳的溶剂热反应, 合成了具有花状结构的石墨烯, 这种卷曲状的石墨烯可望在复合材料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34]。Stride课题组以常规试剂乙醇和金属钠反应得到的热溶产物为前驱体, 经低温下快速热解, 再进行超声处理, 得到了产量达到克量级的单层石墨烯[35]。

溶剂热法具有过程相对简单、容易控制、反应温度低、不需要催化剂、产率高等优点。但是对于该法需要加强相关理论的研究, 特别是对其反应生成热解碳及形成石墨烯的机理, 包括相关的动力学及热力学的研究, 目前尚未涉及。只有在这些方面的研究取得突破, 才能对石墨烯制备起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从而大大提高其制备水平。

2 其他制备方法

2.1 剥离-插层-膨胀法

剥离-插层-膨胀法最早于2008年由Dai等发明, 其基本原理在于先将小分子 (如发烟H2SO4) 插入石墨层间, 然后在DMF溶液中插入TAB有机分子, 最后加入稳定剂, 通过超声处理后石墨被完全剥离形成稳定的石墨烯溶液[36]。此法合成的石墨烯具有很高的透明度, 在低温下具有优异的导电性, 且90%以上为单层石墨烯。

剥离-插层-膨胀法原理明晰、过程简单, 是石墨烯制备的一种重要方法。目前对于该法的研究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在实验条件下如何尽量降低石墨烯的结构缺陷, 提高石墨烯的晶体质量和增强石墨烯分散液的稳定性等。

2.2 有机合成法

有机合成法是以具有芳香特性的小分子为反应原料, 通过分子设计和合成条件的控制, 合成出石墨烯的方法, 是一种可控石墨烯的重要制备方法。其制备机理是通过具有特定结构的芳香有机小分子, 通过使其发生偶合反应, 生成苯环结构的中间体, 再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环化及脱氢反应, 从而得到尺寸较大的石墨烯[37]。

有机合成法的优点是可以通过分子设计, 进而实现对石墨烯结构和性能的精确控制。但该法反应步骤多, 反应时间长, 脱氢效率不高且会造成环境污染。目前有关该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优化条件进一步增大石墨烯尺寸及提高石墨烯的产量和质量。

2.3 电化学法

电化学法是在恒电动势条件下, 以高纯石墨棒为电极, 通过电解离子液体从而获得石墨烯材料的一种方法。其形成机理为:通过电解阴极的高纯石墨部分剥离, 沉积到阳极上, 剥离的石墨烯在电解液中有离子的保护作用, 能够被阻止重新聚集形成石墨, 因而在某些溶剂中能够得到完全剥离的石墨烯[38]。

电化学法可以一步制备出功能化的石墨烯, 但制备的石墨烯片层较厚且含氧量较高。

2.4 碳纳米管转换法

碳纳米管转换法是利用蚀刻技术将纳米管切开, 从而制造出石墨烯带的一种方法, 其制备原理如图2所示。该法最早是由Dai课题组发明的, 利用半导体工业的蚀刻技术, 将碳纳米管粘附到一个聚合物薄膜上, 并用经过电离的氩气来蚀刻每个纳米管的每一个条带, 得到的石墨烯带的宽度仅为10~20nm[39]。

碳纳米管转换法的优点是能制备出层数可控、边缘光滑的石墨烯, 但是该方法对实验仪器及实验操作要求较高, 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

2.5 液相剥离法

液相剥离法是利用与石墨烯表面能相匹配的有机溶剂来剥离、分散石墨烯的一种方法。将石墨或石墨层间化合物在具有匹配表面能的有机溶剂中进行超声剥离与分散, 由于有机溶剂和石墨烯表面能相匹配, 石墨烯片层能够逐渐剥离出来形成悬浊液, 再将得到的悬浊液分离即可获得石墨烯[40]。

液相剥离法是一种不需经过氧化过程而能够大量得到无缺陷石墨烯的方法, 但合成产率低, 得到的石墨烯大部分不是单层的石墨烯。

2.6 原位自生模板法

原位自生模板法一般以含有丰富极性基团的聚合物为碳源, 通过与Fe2+的充分作用而形成致密的层状络合结构, 再低温热解原位形成渗碳铁、碳层和铁层, 进一步热处理即可获得石墨烯[41]。

原位自生模板法可以通过控制碳源极性基团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其与Fe2+的络合作用程度而实现低缺陷、高导电性石墨烯的制备。

3 展望

目前石墨烯制备存在的最大瓶颈就是其高质量和大批量的制备两者不可兼得, 这是由于对各种制备方法的形成机理还研究得不够深入, 因而对相关制备的指导作用就显得十分有限。尽管研究者对各种制备方法形成石墨烯的机理也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各自的形成机制, 但这些机制大都是从宏观上来说明, 是初步的, 对各种石墨烯碳原子形成的分子动力学和热力学却鲜有涉及。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各制备方法形成石墨烯的机理, 需要加强从分子、原子层面的微观研究, 倡导多学科协作、交叉研究, 从多方面、多角度研究裂解碳原子的形成、沉积生长形成石墨烯的热力学和动力学问题, 利用计算机计算、模拟研究石墨烯形成的各中间体状态、结构及成键情况, 为相关研究提供热力学和动力学数据, 从原子和分子水平上提高对石墨烯形成机理的认识;同时相关部门还要从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 引导各类基金向这类研究倾斜, 加大相关研究的资金资助力度, 为课题的研究提供充足的财力支持。

摘要:石墨烯具有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 石墨烯材料的研究已成为相关研究领域的前沿和热点。石墨烯的质量、产量及应用与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密切相关, 当前石墨烯研究的最大瓶颈是石墨烯的大批量及高质量制备不能两者兼顾, 其根源在于对各制备方法的基本原理还欠深入研究。介绍了石墨烯的各种制备方法及其相关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着重介绍了制备过程中石墨烯分离、形核和生长、还原的基本过程、步骤和机理, 并展望了今后石墨烯制备的基本原理及相关研究的前景和发展趋势。

基本原理与方法 篇9

一、目前考核方法存在的突出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考核是教育评价和检查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它为教学服务, 对日常的教学工作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但目前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考核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 考核观念落后, 考核形式陈旧

目前, 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考核主要以考试和考查两种方式为主。但由于考核观念陈旧, 缺乏创新, 考核方式单一, 不能全面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另外, 由于班级多、课时紧、人数多, 学生对于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 给平时考查学生学习情况带来很大困难。而在期末考试中,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高校的考核方式有“中学化”的趋势, 一些学生上课完全是为应付最后的期末考试, 平时学习不认真, 到考试前突击也能顺利通过, 很容易出现“高分低德”、“高分低能”的情况。而反观一些任课教师在考核内容的设计上更是不敢越教材“半步”, 紧扣教材不敢发挥, 这样设计出来的试题不可避免的带有应试教育的封闭痕迹, 而完全标准的答案也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想象力的发挥, 从而导致考核结果失真, 并且对平时的教学起着错误的导向作用。[1]

(二) 无法真实检测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不仅要教授给学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育大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 使青年一代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合格大学生。而目前的考核方式过分依赖期末的终结性考试, 无法检测大学生实际的思想道德状况。学生对考试也有功利性认识, 学生为了考试而学, 教师为了考试而教, 本应丰富多彩的活跃课堂变得枯燥乏味。考核作为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 首先应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而不仅仅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应突出测试学生的思维能力、价值判断、创新能力以及实践应用能力。考核的重点应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 着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思辨的思维方式, 能够正确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分析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

二、建立科学合理考核方式的新举措

那么如何变革传统的考核方式呢?需要变革传统考试方式的试卷结构、命题思想、命题技术等方面。

(一) 使考试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现实社会有许多社会现象需要运用理论知识给予科学的解读, 所以要求试题设计上更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命题上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 设计一些开放性试题和开放性答案。考试的内容不应完全受制于教材, 因为教材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在考题设计上应有一些材料分析、热点评析的题目, 着重考察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分析、解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和表述问题的能力。

(二) 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评价方式

要扩大考核空间, 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评价方式, 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考察学生参加各项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平时的行为品德表现。尝试采用课堂辩论, 调查报告、课堂演讲等形式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评议的考核方式。开展社会调查, 要求学生撰写社会实践报告, 通过实践调查使学生了解社会, 撰写实践报告使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分析社会现实问题,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及语言表达能力, 考察学生在调查报告中观点是否正确, 认识是否有所提高。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建立德育教育基地, 定期组织学生参观教育基地, 通过参观、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和考核活动。[2]

(三) 认知与思想行为考核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概论课教育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教学实效性最主要的体现是学生内化素质的提高。目前的考核方式的导向性不利于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考核应与学生的道德行为表现和操行评定联系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师与其他学生教学管理机构相互沟通、相互渗透。各部门齐抓共管, 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使学生把思想教育内容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一种素质和信念, 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种信念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成为真正德才兼备的合格大学生。

总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考核是教育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从多方面创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考核方式, 使它充分的发挥作用。

摘要:为了更好的适应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势必要变革传统的考核方式。本文对目前考核存在的突出问题, 如考核形式单一, 考核目的功利化等问题进行探讨, 就如何变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考核方式给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考核

参考文献

[1]汪佳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制度改革的探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 (2) :118.

基本原理与方法 篇10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

在为完成整个课程而必须掌握的概念和知识章节的讲解上, 将根据整个教学任务划分为多个子任务通过任务的实现来完成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例如, 在学习PLC的基础知识和原理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 由简单到复杂, 从一个知识点引出另一个知识点。在PLC的原理明白之后去讲述应用, 由其应用来阐明PLC应用操作和检修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不同阶段的学习任务, 化繁为简,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问题教学法

以问题为开端,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以解决问题为归宿, 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 把发展独立思维能力放在首位。例如, PLC有很强的自诊断能力, 当PLC自身故障或外围设备故障, 都可用PLC上具有的诊断指示功能的发光二极管的亮与灭来诊断。如PWR (电源) 灯亮否?如果不亮, 在采用交流电源的框架的电压输入端 (98-162VAC或195-252VAC) 检查电源电压;对于需要直流电压的框架, 测量+24VDC和0VDC端之间的直流电压, 如果不是合适的AC或DC电源, 则问题发生在SR PLC之外。通过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来理清思路获得知识。

三、示范教学法

即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让他们模仿、运用, 逐步由“学会”转化为“会学”。在故障检修过程中我们一般采用示范教学法, 例如, 在多框架系统中用RUN`继电器来检查其他几个电源的工作时, 教师首先插上编程器并将开关打到RUN位置, 然后按下列步骤对学生进行演示: (1) 如果PLC停止在某些输出被激励的地方, 一般是处于中间状态, 则查找引起下一步操作发生的信号 (输入, 定时器, 线川, 鼓轮控制器等) 。编程器会显示那个信号的ON/OFF状态。 (2) 如果输入信号, 将编程器显示的状态与输入模块的LED指示作比较, 结果不一致就更换输入模块。如果发现在扩展框架上有多个模块要更换, 那么在更换模块之前, 应先检查I/O扩展电缆和它的连接情况。 (3) 如果输入状态与输入模块的LED指示一致, 就要比较一下发光二极管与输入装置 (按钮、限位开关等) 的状态。若二者不同, 测量一下输入模块, 如发现有问题, 需要更换I/O装置, 现场接线或电源;否则, 要更换输入模块。 (4) 如信号是线川, 没有输出或输出与线川的状态不同, 就得用编程器检查输出的驱动逻辑并检查程序清单。检查应按从有到左进行, 找出第一个不接通的触点, 如没有通的那个是输入, 就按第二和第三步检查该输入点, 如果是线川, 就按第四步和第五步检查。要确认使主控继电器不影响逻辑操作。 (5) 如果信号是定时器, 而且停在小于999.9的非零值上, 则要更换CPU模块。 (6) 如果该信号控制一个计数器, 首先检查控制复位的逻辑, 然后是计数器信号。在示范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不懂的地方反复加以说明和解释, 同时要求学生尽可能一起做, 示范后要针对学生的撑握情况进行反复的指导。

四、实际操作教学法

为了使学生的知识和思路有所扩展, 学生要自己动手, 通过实际操作课程中的实验和项目练习, 达到对所学知识和技能举一反三的能力, 从而掌握重点技术的应用, 进而完成更大的学习目标。例如, 在讲授PLC的维护和检修过程中, 主要有两块: (1) 定期检查:通常每隔半年时间应对PLC做定期检查; (2) 日常维护:主要就是调换锂电池步骤: (1) 在拆装前, 应先让PLC通电15 S以上 (这样可以保护RAM中的信息不丢失) ; (2) 断开PLC的交流电源; (3) 打开基本单元的电池盖板; (4) 取下旧电池, 装上新电池; (5) 盖上电池盖板。更换电池时间要尽量短, 一般不允许超过3 min。 (如果时间过长, RAM中的程序将消失)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 学生必须要实际动手去做一做才能更加清楚。

五、技术研讨教学法

通过教师对重点技术、综合应用、技术发展趋势, 以及一些理论性知识的深入讲解和讨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概念和知识。例如, PLC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各个行业, 它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 主要用于开关量逻辑控制、工业过程控制、运动控制、通信及联网、数字处理中, 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和研讨它的应用来进一步理解PLC的基础知识。

六、团队合作教学法

在授课和实践过程中, 学生将被划分为几个小组, 每个小组将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师的安排, 通过技术讨论、实际操作等手段, 合作完成一个实验、任务和项目内容。例如, 在PLC的检修过程的学习中, 因为PLC出现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 学生在初学时不可能全部都能解决和理解, 因此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学生进行分组, 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

由于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理论和方法缺乏应有的研究, 因此有必要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理念和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指导理念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 应该达到以下目标: (1) 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 学会基本操作; (2) 以信息技术为媒介,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以及信息的收集、归纳综合、讨论交流等方面的信息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参与信息社会的正确态度, 克服信息化带来的消极影响; (4) 帮助学生了解信息科学技术等高新技术对现代社会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深远影响, 激起学生对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兴趣和热情。

二、发挥课程特色, 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 应重视培养学生创造性意识, 其核心是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目前, 信息技术教学在指导思想、内容选取和内容安排上对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指导思想上, 偏重于知识的传授, 忽视能力的培养, 忽视学生面对新技术的主体地位。我们应让学生成为新技术的主人, 而不能让学生为新技术及其环境所控制, 被动地去适应新技术。在内容安排上, 一般的教学活动过分强调结论, 忽视应用与操作, 不重视培养学生应用信息知识来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 如何发挥课程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上还应作出努力。

2. 培养学生的信息运用能力和对文化信息的选择能力。

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使社会越来越开放, 各种文化的渗透与融合, 使得人们开始接触其他民族的文化模式。这些文化信息包含着先进与落后、崇高与卑下等各种成分。作为培养人的学校教育, 应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的身心健康发展需要出发,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 信息运用能力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文化信息的选择功能。要培养学生面对各种文化信息, 能作出正确而合理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网络因发展速度快、更新周期短、开放程度高而对青年学生产生巨大吸引力。网络的这些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现代观念, 但也应看到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对学生造成的“信息污染”。网络的虚拟性可能造成青少年学生道德感的弱化。要使学生正确地选择各种信息, 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判断思维, 培养学生参与信息社会的正确态度。因此, 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应将信息运用能力和对文化信息的选择能力放在重要位置。

三、转变教学观念, 改革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应用技术, 但它的发展速度极快, 软硬件更新换代迅速。如果像其他课程一样, 对信息技术也采取反复讲解、面面俱到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采用死记硬背, 一切为了考试的学习方法, 那将违背信息技术的教学规律, 达不到课程的教学目的。

基本原理与方法 篇11

关键词:嗅探器;基本原理;防御攻击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6-0000-01

sniffer(嗅探器)就是指能够在网络上捕获网络信息的设备,网络技术人员往往要借助它找出网络中的问题,这时sniffer又被称为网络协议分析仪。然而黑客也可以利用它截获网络上的通信信息,例如,获取其他用户的帐号及密码等重要信息。

一、sniffer的基本工作原理

sniffer用英文翻译的意思为“嗅探器”,而sniffer也可以这样比喻卧底。它就象进入敌人内部的卧底一样。不断地将敌方的情报送出来。

sniffer一般运行在路由器或有路由器功能的主机上。这样就可以达到监控大量数据的目的。它的运行平台也比较多。如Linux、Lanpatrol、Lanwatch、netmon等。sniffer属于第二层次(即数据链路层)的攻击。一般是攻击者进入目标系统。然后利用sniffer来得到更多的信息。(如用户名、口令、银行帐户、密码等等),它几乎能得到以太网上传送的任何数据包。通常sniffer程序只需要看到一个数据包的前200到350个字节的数据。就可以得到用户名和密码等信息。由此可见这种攻击手段是非常危险的。

通常在同一个网段的所有网络接口都有访问在物理媒体上传输的所有数据的能力,而每个网络接口都还应该有一个硬件地址,该硬件地址不同于网络中存在的其他网络接口的硬件地址,同时,每个网络至少还要一个广播地址。(代表所有的接口地址),在正常情况下,一个合法的网络接口应该只响应这样的两种数据帧:(1)帧的目标区域具有和本地网络接口相匹配的硬件地址。(2)帧的目标区域具有“广播地址”。

在接受到上面两种情况的数据包时,nc通过cpu产生一个硬件中断,该中断能引起操作系统注意,然后将帧中所包含的数据传送给系统进一步处理。

而sniffer就是一种能将本地nc状态设成(promiscuous)状态的软件,当nc处于这种"混杂"方式时,该nc具备"广播地址",它对所有遭遇到的每一个帧都产生一个硬件中断以便提醒操作系统处理流经该物理媒体上的每一个报文包。(绝大多数的nc具备置成promiscuous方式的能力)

可见,sniffer工作在网络环境中的底层,它会拦截所有的正在网络上传送的数据,并且通过相应的软件处理,可以实时分析这些数据的内容,进而分析所处的网络状态和整体布局。值得注意的是:sniffer是极其安静的,它是一种消极的安全攻击。

二、sniffer的工作环境

snifffer就是能够捕获网络报文的设备。嗅探器的正当用处在于分析网络的流量,以便找出所关心的网络中潜在的问题。例如,假设网络的某一段运行得不是很好,报文的发送比较慢,而我们又不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此时就可以用嗅探器来作出精确的问题判断。

嗅探器在功能和设计方面有很多不同。有些只能分析一种协议,而另一些可能能够分析几百种协议。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的嗅探器至少能够分析下面的协议:

TCP/IP和IPX,嗅探器与一般的键盘捕获程序不同。键盘捕获程序捕获在终端上输入的键值,而嗅探器则捕获真实的网络报文。嗅探器通过将其置身于网络接口来达到这个目的。

数据在网络上是以很小的称为帧(Ftame)的单位传输的帧由好几部分组成,不同的部分执行不同的功能。帧通过特定的称为网络驱动程序的软件进行成型,然后通过网卡发送到网线上。通过网线到达它们的目的机器,在目的机器的一端执行相反的过程。接收端机器的以太网卡捕获到这些帧,并告诉操作系统帧的到达,然后对其进行存储。就是在这个传输和接收的过程中,嗅探器会造成安全方面的问题。每一个在LAN上的工作站都有其硬件地址。这些地址唯一地表示着网络上的机器。当用户发送一个报文时,这些报文就会发送到LAN上所有可用的机器。在一般情况下,网络上所有的机器都可以“听”到通过的流量,但对不属于自己的报文则不予响应如果某在工作站的网络接口处于杂收模式,那么它就可以捕获网络上所有的报文和帧,如果一个工作站被配置成这样的方式,它就是一个嗅探器。

嗅探器可能造成的危害:(1)嗅探器能够捕获口令;(2)能够捕获专用的或者机密的信息;(3)可以用来危害网络邻居的安全,或者用来获取更高级别的访问权限。

事实上,如果你在网络上存在非授权的嗅探器就以为着你的系统已经暴露在别人面前了。

三、何防御Sniffer攻击

(一)合理的规划网络

从工作原理可以知道,Sniffer只能在当前网段进行数据捕获。因此,网络分段工作进行得越细,嗅探器能够收集到的信息就越少。合理的利用交换机、路由器、网桥等设备对网络进行分段,可以减少嗅探器的危害。

(二)使用检测工具

使用检测工具可以检测系统是否被入侵。Tripwire是Unix下文件系统完整性检查的软件工具。它会根据管理员设置的配置文件对指定要监控的文件进行读取,对每个文件生成对应的数字签名,并把结果保存到自己的数据库中,当文件现在的数字签名与数据库中保留的数字签名不一致时说明系统被入侵了。另外,Antisniff可以检测本地网络中是否有网卡处于混杂模式,从而发现被安装了嗅探器的计算机。

(三)多注意网络异常情况

因为Sniffer是一种被动监听的程序,一般不会留下什么核查线索,所以很不容易被发现。但是Sniffer在工作时要占用大量的网络资源,特别是当嗅探器对很多网络流量同时进行嗅探时。虽然很多嗅探器都做了改进,只对数据帧的前面若干字节进行嗅探,不过仍会消耗大量的网络资源。监控网络经常出现的异常情况,也可以发现网络中存在的嗅探器。

Sniffer对信息安全的威胁来自其被动性和非干扰性,这使得它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往往使信息泄密不易被发现。黑客正是利用这一点来进行网络信息窃取的,因此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保障网络中的信息安全是很有必要的。sniffer使得黑客成功入侵网络内某台安全防护相对薄弱的计算机后,可进一步获取其他计算机上用户的帐号和口令等关键信息,扩大攻击范围。因而,一个网络上存在sniffer对该网络将构成极大的威胁。根据网络环境和实际条件的不同,可以灵活采取各种检测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小sniffer的威胁。

参考文献:

[1]中国IT认证实验室.sniffer安全技术专题[OL].www.chinaitlab.com/www/special/sniffer.asp.

基本原理与方法 篇12

国外对Push-over分析方法的研究和应用较早。1975 年能力谱方法出现后, 人们开始研究Push-over分析方法的原理, 并且尝试在结构的地震分析中逐渐用等效单自由度体系来替代复杂的多自由体系, 渐渐将其演化为结构抗震能力评估的一种良好方式。国外对结构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方法的研究成熟后, 逐渐被广泛使用, 是一种流行的抗震设计方法, 但是在我国Push-over分析方法还没有被完全消化, 不过近些年来这种分析方法逐渐开始被我国的广大学者和研究人员重视并且采用。目前已有很多学者对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方法的原理进行研究, 对建筑结构进行抗震分析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从理论意义和工程的实用价值方面来看, Push-over对抗震分析具有很大的帮助。

1 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方法的介绍

Push-over分析方法的本质是一种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但是Push-over分析方法与之前其他的静力计算方法相比又有很大的不同, 它在设计反应谱中加入了之前其他的抗震设计方法所欠缺的计算过程以及计算成果的工程解释。用这种方法评估结构的抗震能力, 通常需要一系列结构参数调整和迭代计算的过程。在迭代计算中, 如果发现结构的缺陷或者不足, 可以在下次迭代前改进, 直至使设计达到预定的结构性能指标。这些指标可以依建筑物的重要程度和投资者的意图而定, 体现出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思想。Push-over分析方法是沿结构高度施加侧向荷载, 逐步增加荷载的大小, 结构便由弹性工作状态逐渐转变为塑性工作状态, 之后结构的薄弱环节会发生破坏, 最终结构无法继续工作, 直至完全破坏, 这也就是推覆分析法。Push-over分析方法可以作为建筑物顶部位移幅值或者其他结构反应参数限定值的设计依据。

2 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方法的基本假定

1) 多自由度体系结构与其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力—位移关系如图1 所示, 根据对此图分析所得到的结论, 可忽略地震作用过程中高阶振型的贡献, 只考虑第一振型的影响。

2) 在地震反应过程中, 楼板在自身平面内的刚度无限大, 平面外刚度可不考虑。

3 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方法的原理

对结构逐级单调施加水平侧向荷载, 结构逐渐由弹性工作阶段转变为塑性工作阶段, 在加载过程中对结构进行分析, 顺序记录并分析结构的位移、开裂、屈服等地震反应过程, 直至结构无法继续工作, 完全破坏, 由此判断分析出结构的抗震能力, 这种分析方法对结构抗震能力的分析有很大的意义。Push-over分析方法的实质是一种静力分析方法, 它的突出优点在于它既考虑了结构的弹塑性特征又将设计反应谱引入了计算过程和计算成果的解释, 且与时程分析法相比工作量大为减少。

4 Push-over分析方法与其他分析方法的比较

4. 1 Push-over分析方法和静力弹性分析的比较

由于抗震设计分析中等效荷载法的种种缺陷, 人们开始在抗震分析中使用底部剪力法, 底部剪力法是由振型分解法简化得到的一种抗震分析方法。该方法假设地震反应主要以基本振型为主, 并且将计算中使用的基本振型假设为倒三角形分部。静力弹性分析的优点是概念清晰且计算简便。在对建筑结构震害进行预测时, 要求已知在地震作用下结构塑性阶段时的参数, 仅凭弹性分析得到的内力与变形远远不能正确的估计结构的破坏, 弹性分析的结果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在迭代计算中, 如果发现结构的缺陷或不足, 可以在下次迭代前改进, 直至使设计达到预定的结构性能指标。由于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能够分析结构在塑性阶段的状态并且能够得到较为准确的工作参数, 因而对于结构进入塑性阶段的抗震分析有很大帮助。

4. 2 Push-over分析方法和时程分析方法的比较

时程分析方法又被称为逐步积分法, 分析方法的原理为: 结构屈服以后, 随即进入非弹性阶段, 此时结构的最大变形便与其所受到的荷载历史有关, 其总刚度矩阵就由常量变成为变量,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或者底部剪力法等就不再适用了。可以将时间增量划分比较细, 将动力方程在地震加速度输入下直接积分, 便求得动力反应, 从而求出动力反应与时间之间的关系。时程分析法的特点为分析计算的工程量比较大, 并且这种方法可以针对具体不同的工程地质条件来选定不同的地震波。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动力时程分析方法非常适合计算弹性、弹塑性以及非弹性问题。

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方法和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相比, 其优点在于, Push-over分析方法花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达到设计标准要求的精度, 从而对于寻找结构的薄弱环节和危险点有较大的帮助。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方法有可能会降低对杆端的塑性转角的计算, 因为这种方法忽略了地震荷载对结构非弹性变形的影响。

5 结语

本文介绍了Push-over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对Push-over分析方法同静力弹性分析和时程分析方法进行对比, 得出了以下结论:

1) 在侧向荷载的逐渐加载作用下, 结构的薄弱环节就会发生破坏, 通过对加载构件的分析, 了解和分析结构的变形和受力情况, 判断结构的变形和受力是否符合设计规范和要求, 从而发现设计中构件的薄弱环节并且为结构的改进给出参照。

2 ) 与采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中的抗震设计方法相比, 用Push-over分析为原理的抗震设计考虑了结构因高度变化产生的不同变形情况, 并且后者对结构的抗震性能有很大的改善。

3) 对结构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 ( Push-over分析) 对结构抗震设计和抗震能力的分析和评估有很大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胜林, 邓映捷.Pushover分析和SAP2000[A].结构分析与设计软件SAP2000中文版知识选讲[C].2014.

[2]北京金土木软件技术有限公司.SAP2000中文版使用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6.

[3]汪梦甫, 周锡元.关于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 (pushover) 方法中的几个问题[J].结构工程师, 2002 (4) :71-72.

[4]北京金土木软件技术有限公司.Pushover分析在建筑工程抗震设计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5]侯爽, 欧进萍.结构Pushover分析的侧向力分布及高阶振型影响[J].地震工程与工程震动, 2004, 24 (3) :89-97.

上一篇:绣花鞋下一篇:计算机教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