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论基本原理论文

2024-10-05

认识论基本原理论文(共6篇)

认识论基本原理论文 篇1

组织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结合形式, 管理是组织的特征和功能。组织管理活动不是盲干, 更不是随心所欲, 而是讲究方法、讲究技巧的人类高级智慧性和创造性活动。在组织管理活动的实践过程中, 管理者和研究者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 已发现和认识了管理活动的一些基本规律。管理的基本原理, 就是管理规律的具体表现形式, 它是帮助管理者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方法的概括性和通俗性表述。管理的基本原理, 不是管理的全部理论和方法, 而是管理理论中最关键、最核心和最常用的理论和方法。组织管理者能够系统、娴熟地掌握这些基本原理, 并将它们合理地运用于管理活动中, 就能做到驾轻就熟、事半功倍、卓有成效。

组织是什么?在本质上, 组织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 它用特定的组织目标、组织结构、制度规范以及相关技术手段, 将一定的资源置于组织的麾下。而这种集中资源的过程, 就是组织通过其管理活动, 将游移于组织之外、处于自然分散状态的资源相对集中起来, 以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比如:将分散的个人集中起来形成人群、群体、组织, 产生超越各分散个人力量总和的集体力量, 俗语云:“人多力量大!”如集体狩猎、作战、生产、科学研究等活动, 都是集中一定人力、物力, 明显地彰显“众人”集体力量的优势与效果;又比如:将分散的物质资源集中起来, 诸如土地、原材料、燃料、设备、运输工具等集中起来, 形成规模的生产资料、资本, 从而构成更强生产能力的企业, 增加产能、产出和效益。人类以往的实践活动, 都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这样一条经验:基于组织及其管理活动而达成的各种资源的集中 (包括:人、财、物、信息、技术、方法等) , 都给人类带来了显著的“规模效益”, 人类发展的历史从这个角度来看, 就是不断集中资源和不断增进福利的历史。在人类进步和文明的同时, 人类管理活动在资源集中和规模的基础上, 进一步探索对资源的深度发掘和利用, 即从资源的“内涵”上做文章, 通过管理活动, 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使资源利用更加科学, 使资源效用最大化, 这就是所谓的集约性, 它是在资源量的集中和规模一定的基础上对资源功效的质的飞跃, 通常是在对资源的功能开发与提升, 资源之间的兼容与匹配上下功夫。如人力资源培训、扬长避短与优势互补、团队建设, 组织变革实践中的优化组织结构、优化劳动组合和组织功能再造, 生产活动中的技术改造与升级和资源的循环利用, 诸如太空育种、转基因食品等, 它是一种“内涵”式的管理增量活动, 这种管理方式, 在面对人口增长和资源稀缺的背景下, 是人类文明与进步过程中管理的最高境界和终极追求。

规模集约原理, 就是通过管理对资源进行量的相对集中以发挥资源的规模效应, 以及在资源量的集中一定的基础上对资源进行深度利用以增强资源效用和产出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模型是:

资源集中——资源配置———资源利用———规模增量和内涵增量——高效率与效益

管理是一项组织性活动, 管理在本质上就是动员、配置和利用组织资源的过程。组织资源就一般形态而言, 主要表现为人、财、物、信息、技术等。在组织活动中, 相对而言, 人是组织资源中的核心和关键资源, 因为人是能动的资源和具有创造性特征的资源。因此, 管好人和用好人是组织管理活动的重中之重。人与人之间各有差异也各有所长, 管理好人首先是用其所长, 根据组织成员各人的特长进行分工, 将他们安排到最适合发挥其特长的岗位上去, 各尽其能, 优势互补, 这就是管理学教科书上常说的:“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工作!”如基于性别优势的分工, 男性做劳动强度大的工作, 女性做轻巧精细的工作, 俗语云:“男女搭配, 干活不累!”又如基于性格特点的分工, 细心沉稳者安排做财务工作, 粗放勇敢者安排做探索性工作。再如基于经验、知识、能力的特点, 强者安排做研发和高层管理工作, 差者安排做基础性或操作性工作。这样, 可以充分提高组织成员的工作效率, 增加劳动产出和成果;其次是在分工的基础上, 让在相应岗位的组织成员经过专项培训和长时间稳定的重复劳动锻炼, 养成专业能力, 成为相应岗位上的行家里手或技术专家;使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 创造出超过非专业人员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工作绩效。历史上关于“针”制作生产的分工实践就是非常直观的例证, 通过分工, 有专人切割、专人打孔、专人研磨, 劳动效率成百倍提高。分工是专业化的前提, 专业化是分工的产物。由于分工和相对稳定的工作方式, 使得劳动者在较长时间内反复从事相同劳动过程和劳动动作, 经验和技术变得更加成熟和娴熟以及不断提高和强化, 从而导致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明显地增加产出和提高产品质量。这一点, 在制造业中尤为典型, 因为专业化培养和造就大批的技术工人和技术骨干, 这些人也成了企业提高产出和产品品质的专业保障。正如著名管理学家罗宾斯所指出的那样:“工作专门化的实质是, 不是将整项任务交由某个人承担, 而是将之细分为若干步骤, 每一步骤由一个单独的个人来完成。各个员工都仅专门从事某一部分的活动而不是全部活动。” (罗宾斯《管理学》第七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P267) 分工解决的是适合做什么的问题, 专业化解决的则是更好地做什么的问题, 专业化是对分工的强化。分工与专业化, 是现代人劳动过程的基本方式和支撑, 也是管理活动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

分工专业原理, 就是通过管理将组织成员基于其特长和潜能分配到相应的岗位上, 相对稳定地从事同一工作或劳动, 使其经验和技术不断得到提升,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劳动产出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模型是:

分工协作———专业化与技能强化———技术专家———增量产出和增质产出———高效率与效益

组织管理过程中, 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要建立和维持组织生存、运行所必备的秩序与环境条件。组织中的秩序如何建构?一般主要通过组织设计来实现, 包括组织的物理结构、职能设定、岗位设置、制度规范、运行机制、文化取向等, 以此来构建组织内的关系和秩序。而其中, 最基本的是对组织各单位 (部门) 、各团队、各成员的职责权限进行明确规定, 包括纵向的层级关系和横向的协作关系, 由此形成组织内的关系与秩序网络, 使权利与义务、利益与责任对应起来和对称起来。从纵向来讲, 就是建立基于职权的指挥链, 解决上级的命令权和下级 (下属) 对谁负责与报告的问题。从横向来讲, 就是建立部门之间和成员之间的协作网络关系, 解决在彼此分工基础上的协作与配合问题。在这一原理中, 首先是权力的界定与分配, 组织内各层级、各部门以及相应岗位有什么样的权力?比如决策权、人事权、财经权等;各种权利由谁作为主要责任人来享有和行使?比如:校长全面主持学校工作兼管人事和财经;副校长A分管教学和科研;副校长B分管后勤和学生工作等。其次是在确权的基础上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人员的职责 (即责任或工作目标) 。比如:融资额度、人才引进层次及要求、后勤工作的保障程度与服务对象满意程度, 等等。权责关系的明确与对称, 是组织运行秩序的平衡器, 它能促使组织成员做到行使权力与履行义务对等, 分享利益与承担责任对称。这样, 组织内的秩序才可能有效得到维持和维护。罗宾斯在讨论指挥链问题时指出:“所谓职权, 是指管理职务所固有的发布命令和希望命令得到执行的这样一种权力。为了促进决策和协调, 各级管理者作为组织中指挥链的一环, 需要被授予一定程度的自主权以便履行其职责。而在管理者协调和整合雇员工作时, 这些下属员工也被认为负有执行任务的义务。这种对完成任务的期待或义务就是职责。” (罗宾斯《管理学》第7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P270) 如果说分工专业化原理是以组织资源的外在属性 (物质与技术的尺度) 为特征进行的管理活动, 那么权责秩序原理则是侧重于组织资源的内在属性 (思维与精神的尺度) 为依据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并且这一层面的管理活动对组织运行的影响更加深刻。这一原理在本质上就是要解决组织有目标、部门有岗位、工作有标准、人人有权责;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职责明确、秩序井然。

权责秩序原理, 就是通过管理明确组织成员各自的权力与责任, 并以此为基础建构组织内的层级和并行关系, 形成满足组织运行所需要的关系结构与秩序格局, 服务和促成组织目标全面实现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模型是:

岗位与职责——权利与义务———指挥链与协作网——组织秩序——高效率与高效益

组织向何处去?组织如何运行?这是组织产生后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在可能性上, 组织面临着多重选择, 如设立一个企业组织后, 对行业与经营范围就面临多重选择;设立一所民办高校后, 就面临专业与学校类型的多重选择。如何取舍?如何准确地把握方向和目标?需要借助管理的决策活动来解决这些基本的问题。管理决策活动及其过程, 就是对多种可能性情况与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权衡的过程。决策的过程, 就是广泛收集和分析有用信息和资源的过程, 在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多套备选的临时方案;然后进一步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全面的比较, 根据各个方案的可行性与价值效用情况的程度差异排出先后顺序与等次, 经过综合权衡后做出取舍, 选择最佳方案作为正式方案实施与执行。决策的过程, 就是系统分析比较和辨别影响组织发展方向和运行目标的各种复杂因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因为有科学的决策理念、科学的决策方法、科学的决策程序等系统的支撑和支持, 能够确保决策 (方案) 的科学性、可行性, 从而在此基础上实现决策最优化, 即组织发展方向的正确性、组织运行目标的科学性、组织运行计划的合理性。罗宾斯指出:“因为涉及管理者的切身利益, 所以他们都希望制定正确的决策, 也就是选择最佳方案, 实施它们, 并且决定是否应考虑所处环境。” (罗宾斯《管理学》第7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P173) 决策, 科学决策, 是组织运行状态最佳、组织运行结果最优的基础和保障, 决策在本质上, 就是 (方案) 择优的过程。方案是组织行动的纲领, 统率着组织的各种活动与行为, 在组织运行过程中处于前置决定性的地位。所以, 著名管理学家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是一项要求很严格的管理活动, 它不是简单地、随意地做出决定, 而是要求充分占有信息和材料、系统分析信息和材料, 同时还要求根据现实条件、环境状况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综合分析与判断, 尽可能形成具有代表性的各个方面的备选方案;在广泛听取组织成员意见和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 经过深思熟虑及时果断地做出抉择和决策。没有决策, 就不可能有择优;但有决策并不必然地就会产生择优的结果, 决策只能为择优提供可能。择优是决策的目的和结果, 它是在决策合理化、科学化基础上的产物。因此, 决策的理论、决策的方法、决策的程序, 一切影响决策合理化、科学化的因素都直接影响到“择优”。

决策择优原理, 就是通过管理的科学决策活动, 形成完整系统的方案, 并在此基础上对方案进行比较, 抉择、筛选出适合组织运行的最佳方案, 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和效益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模型是:

复杂性问题———可能性方案———择优方案———执行方案———高效率与高效益

管理的基本原理, 贯穿于各类组织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在组织管理的过程中, 有时候用到管理的基本原理的一个或几个原理, 有时可能同时用到全部的管理基本原理。组织管理的基本形式, 按照主流的管理理论的表述, 通常表现为两种基本形态, 即管理过程和管理职能。从管理过程来看, 其基本路径为:决策———执行———反馈;在这个完整的管理过程中, 分别涉及到“决策择优原理”、“计划规范原理”、“执行效率原理”、“控制反馈原理”等原理的应用, 同时也潜在地或间接地运用到其他几个原理。而从管理职能角度来看, 管理的职能系列由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基本管理职能构成。每一种管理职能都比较直接地对应于一种管理的基本原理, 也同时内涵地涉及到运用其他管理的基本原理, 如“领导”职能就涉及“权责秩序原理”、“激励创新原理”等。虽然从理论和逻辑分析的角度可以明显看到管理过程对管理基本原理的分别运用, 但从组织运行的全过程和组织管理的全过程来看, 则是综合运用管理基本原理的过程。每个管理的基本原理在分别发挥作用的基础上, 相互呼应、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彼此交融, 形成一个完整的组织运行过程中的“管理”支持系统。在一定意义上, 我们可以说, 组织运行的成功, 正是管理的基本原理分别作用与综合作用的结果。无论我们在组织管理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或方式, 上述管理的基本原理都必然地存在并作用于其间。任何卓有成效的组织管理, 也正是成功运用这些管理基本原理的结果。在管理学著作, 特别是管理学教科书有关管理问题的介绍和论述中, 基本上都是以管理的基本原理为主线, 是对管理的基本原理针对性运用和进一步细化的过程。因此, 全面、系统、深刻地领会和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 是学好管理学知识、用好管理学知识、提高管理效率的基础和关键。

了解和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要解决的一个前置性问题, 是如何把它与管理的基本原则区别开来, 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客观上讲, 这二者之间是明显有别的。管理的基本原则是给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确定范围、界限和底限, 是从事管理活动的基本条件要求和基本行为准则。它是决定管理工作成败的分界线, 遵守它, 则有可能把管理工作做出成效;违背它, 则管理工作必然失败。而管理的基本原理, 侧重于教给管理者如何把工作做好的方法和技巧, 更确切地说, 它侧重于管理工作的经济、便利、快捷和高效。它是衡量管理者是苦干还是巧干的标准或分水岭, 按它的要求去开展管理活动, 就能提高效率、事半功倍;不按它的要求去做, 则可能是事倍功半、效率低下。当然, 在管理学理论框架内, 它们之间的区别也是相对的, 二者也有一定的联系。管理的基本原则是管理基本原理的基础和前提, 它为管理基本原理的形成和运用提供范围、界限和底限, 它的作用就像高速公路上的护栏和行车标志与行车规则, 是确保车辆道路畅通和高速行驶的前提和保障;管理的基本原理内在地包含管理基本原则的精神与要求, 它是在遵循管理的基本原则前提下的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的方法, 就像司机在高速公路上驾车的技巧, 如何瞭望、保持车距、控制速度、超车、安全到达目的地的情形。再直接一点, 比如司机驾车过程中, 必须“系安全带”是管理原则, 怎样“系安全带”是管理原理。管理基本原则的作用是“护驾保航”, 它告诉管理者做正确的事———应该做什么, 必须做什么?管理基本原理的作用是“驾轻就熟”, 它告诉管理者正确地做事———能够做什么, 怎样做什么?两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组织目标确定之后, 如何在更具可操作性上的层面上管理组织运行?需要对决策方案进一步细化、量化和程序化。例如, 某高等学校在作出创国内一流大学的决策方案之后, 就需要以该方案为基础, 制订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融资投资计划、人才培养计划、学科建设计划、科学研究计划、校际合作计划、校企联合计划, 等等。计划就是将决策方案的大概念, 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事项、或项目、或任务, 并用一定的计量单位加以量化和指标化, 比如引进人才的计划, 包括数量和要求, 诸如专业方向、学历学位、职称、社会影响等;实验室建设计划, 包括项目名称、总投资额、设备购置与安装、调试、期限, 等等。计划是组织运行的路径图, 是组织实际运行的直接依据。因此, 计划的精细化和精确化程度, 也直接影响到组织运行的结果。制定计划, 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给组织运行设计和安排系统的运行程序与路径。组织运行的过程, 也是贯彻和执行计划及其意图的过程。一个成熟的现代组织, 其运行过程本身就是在组织计划引导下的运行过程;组织目标的实现, 就是组织计划得到忠实执行和实现的结果。计划作为一种管理方法, 是由计划编制、计划体系、计划管理、计划修订、计划评价等内容构成的。计划的编制和实施, 是组织得以正常运行的基础和保障。也正是计划的这一特性, 确保组织运行的程序化和规范化——严格按计划方案和规定运行。如军队按作战计划打仗;企业按生产计划生产;学校按教学计划组织教学活动;国家按计划 (如五年计划和十年规划) 组织经济社会发展活动。著名管理学家莱斯利·W·鲁认为:“计划能使一个管理者或一个组织主动地影响, 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未来。”“组织的成功总是与好的工作计划有关的。” (莱斯利·W·鲁《管理学》第11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10月P136—137) 由此可见, 计划在组织运行规范化 (程序化) 上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计划是组织运行规范化的前提, 规范化是计划实施的结果。

计划规范原理, 就是通过管理的计划活动, 使组织决策的方案具体化、精细化、计量化和程序化, 从而在此基础上保障组织运行程序化和规范化, 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和效益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模型是:

决策方案———任务分解———指标与路径———执行计划———高效益率与高效益

决策和计划, 是组织运行意图的文本化。从管理的全过程来看, 他们只是处在纸上谈兵的阶段。真正付诸行动让组织运行起来的, 是管理过程中的执行环节和阶段。执行, 就是贯彻决策和计划意图的过程, 就是推动组织按决策和计划的基本思路运行的过程。决策和计划的目的, 就是让组织运行做到方向正确、目标明确、路径精确、程序规范、控制有效、结果最优。但好的决策和计划要真正发挥作用, 就需要有“执行”环节的紧密配合与支持。执行或执行力, 是现代管理的一个新名词, 它特别重视执行过程中对“决策意图”和“计划任务”的忠实程度, 并且强调“创造性”地执行“决策”与“计划”。管理的目的是提高组织运行的效率, 决策和计划是为组织高效运行提供行动指南。而组织运行过程的高效率, 实际依赖于管理过程的执行力。因此, 执行或执行力———严格地执行决策和计划, 既是组织运行高效率的前提也是组织运行高效率的保障。执行在本质上, 就是将决策和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执行, 一方面要求管理人员充分理解和领会决策与计划意图和内容, 在实施过程中忠实地按决策和计划方案行事;另一方面又要求管理人员充分研究新情况和新环境, 在不违背决策和计划基本意图的前提下, 创造性地执行决策和计划。执行不仅是一种照葫芦画瓢的管理工作, 更是一项创造性的管理活动。它是以决策和计划方案为基本蓝本, 在执行过程中对决策和计划不断创新的过程。并且通过执行的创新, 寻求实现组织预期目标的更好路径, 提高组织运行的效率。执行过程中, 组织中的全体管理者, 需要有共同认识和统一行动;需要彼此的默契配合和强烈的整体意识、系统观念。执行是一项特殊的团队性活动, 优化组合、优势互补、高度认同的团队文化与组织信念, 是执行力的基础和保障。所以, 有人总结说:“决策是基础, 执行是关键!”

执行效率原理, 就是通过提高管理活动中管理团队执行的水平和能力, 创造性地执行决策和计划, 从而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和效益、更好实现组织预期目标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模型是:

方案与计划——研读与理解———执行计划———创造性执行——高效率与效益

参考文献

[1]尤建新, 企业管理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

[2]罗宾斯, 管理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4.

[3]莱斯利, 管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10.

[4]杨孝伟, 管理学,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12.

[5]贝特曼, 管理学,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6.

[6]哈默, 管理大未来, 中信出版社, 2008.7.

[7]刘筱红, 管理思想史,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7.8.

[8]郭咸纲, 西方管理思想史,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3.8.

[9]周三多, 管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4.

[10]博西迪, 执行,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6.

认识论基本原理论文 篇2

认识论基本原理论文 篇3

让·皮亚杰,著名的瑞士儿童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建构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被誉为心理学史上除弗洛伊德以外的另一位巨人。《发生认识论原理》一书是皮亚杰在1970年出版的一本代表性著作,较为集中、系统地阐述了他对于认识论的观点,是一部汇集生物学、哲学、心理学和逻辑学的跨学科著作。

直至今天,仍有心理学家称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研究是“迄今被创造出来的唯一完整系统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通过临床法方法完成了这项研究,他反对单纯观察和单一测验,认为这样并不能全面了解儿童,皮亚杰主张一种更为整体和自然的实验研究,结合观察、访谈、作业等各种研究方法。他先是认真细致地观察了他自己的三个孩子的生长历程和日常生活,之后又与其他研究人员一起,对成千上万的儿童进行观察和访谈,把握了认识发生的实质和原理,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说,对于儿童认识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

认识的发展——四个阶段

认识既不是起因于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主体,也不是起因于业已形成的(从主体的角度来看),会把自己烙印在主体之上的客体;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发生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中途,因而同时既包含主体又包含客体。那么,关于认识的头一个问题就将是关于这些中介物的建构问题:这些中介物作为身体本身和外界事物之间的接触点开始,循着由外部和内部所给予的两个互相补充的方向发展,对主客体的任何妥当的详细说明正是依赖于中介物的这种双重的逐步建构……一开始起中介作用的并不是知觉……而是可塑性要大得多的活动本身……所以我们的研究需要从活动开始,我们将区分出活动的先后两个相继的时期:在全部言语或者全部表象性概念以前的感知运动活动时期以及由言语和表象性概念这些新特性所形成的活动的时期,这些活动在这时发生了对动作的结果、意图和机制的有意识的知觉的问题,或者换句话说,就是发生了从动作转变到概念化思维的问题。

——摘自《发生认识论原理》,第21~22页

关于认识,如果我们追根溯源,就必然会触碰到一个古老的问题,即“认识究竟是起源于主体还是起源于客体”,传统经验主义者认为“认识是起源于客体的,因为客体是信息来源”,而先验主义者则认为“认识是起源于主体的,因为主体先天就具有内部生成的结构”。大多数学者都承认“既有一个存在着不同认识程度的主体,同时也存在着一个作为认识对象而存在的客体,在认识过程中,主体与客体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键点在于研究两者是怎样互动的,皮亚杰将其称之为“活动”。研究表明,以“言语与概念的形成”为界限,儿童的认识发展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即感知运动水平阶段和运演阶段,运演阶段又分为前运演阶段、具体运演阶段和形式运演阶段,每一个阶段的主体与客体之间活动和作用的方式都有所不同。

第一阶段,感知运动水平阶段(从出生到两岁左右)。

在这一阶段,儿童眼中的世界是混沌的,既没有主体,也没有客体,鲍温称之为“非二分主义”。也就是说,婴儿是在无意识地进行着各种活动,如吮吸、爬行、翻身、注视等。这些活动都是孤立的,婴儿并没有把这些活动整体协调起来,进行比较和整合,从而获得意义。在婴儿一岁到两岁的时期,皮亚杰称之为“哥白尼式的革命时期”,此时的婴儿一方面开始意识到自己是活动的来源,因此通过自身把原来零散的活动统合和关联起来,对他们进行区分、归类、排列、联合、分解;另一方面,婴儿发现自己身体的活动是处在一个空间之中的,与客体发生关系在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位移”,即与客体之间的距离变化,各种各样的“位移”群簇构成了一个“位移群”,正是“位移群”使婴儿理解“时空关系”和“因果关系”成为可能。综上所述,这一阶段的儿童对自我和世界的认识无法脱离对实物的感知,必须依赖于一个个具体的活动,因此称之为感知运动水平阶段。

第二阶段,前运演阶段(从两岁到六七岁)。

儿童在这一阶段随着语言、意象、象征性游戏的出现开始逐步脱离对实物和活动的依赖,形成心理运演,学会以符号来描述世界。这一阶段又分为两个子阶段,前运演阶段第一水平(从两岁到四岁),这一水平的表现是“前概念”和“前关系”,所谓的“前概念”是指儿童需要借助具体的事物和活动来理解概念,不是以客体特性为根据的。如四岁的雅奎林在看自己两岁时的照片时,不会直接说“这就是我”,而是说“这是在她还是卢先内(两岁的妹妹)时的雅奎林”。而“前关系”则是指不存在概念的相对性,儿童不能理解两个概念互相之间的关系,其突出表现为单向性,即不能同时认识到“既是……也是……”。如穆勒有一个弟弟叫伯恩,那么穆勒只承认他有个弟弟,不承认伯恩有个哥哥,因为在他看来家里只有两个人。前运演阶段第二水平(从五岁到六岁),这一水平的表现是“组成性功能”和“前逻辑”。所谓的“组成性功能”随着儿童生活经验的增多,在“不断的协调”活动中发现总体与部分之间的依存关系,如给儿童一条摆成直角形状的线段,他可以推测出,拉线段的一端会使这半边的线段变长,另半边的线段变短。但是“组成性功能”缺乏“可逆性”,不能引起必要的守恒,如在上述的例子中,虽然儿童能判断拉长一边的线段,另一边的线段就变短,但他会认为拉后的线段总长度会发生变化,不会承认线段长度的守恒。因此,可以说“组成性功能”依然代表着一种不完全的逻辑结构。而“前逻辑”是指儿童能够稳定地区分个别和类。即儿童可以把个体从类中分离出来,能抽象出集合体的共有元素,而不像前一水平一样,在集合体中看到的仍是一个个具有形象的个体。但之所以称之为“前逻辑”是因为此时的儿童还不能够掌握推理的基本形式,核心原理是“传递性”的缺乏。如给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看两根棍子,其中A

第三阶段,具体运演阶段(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

这一阶段也分为两个子阶段。具体运演阶段的第一水平(从六七岁到九岁),七岁到八岁的儿童在认识上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标志就是获得了“思维的可逆性”。举例说明,如果你要求一个七八岁的孩子从短到长排列十根小棍,他们会先找出最短的一根A,再从剩下的九根中找出最短的B,依次类推,找出C、D……而在前运演阶段,儿童则需要把这十根小棒分成一对一对的,逐一地作简单的单向比较,很难把十根小棒排成一个序列。这告诉我们,儿童的认识已经具有可逆性,在这个过程中,他双向地处理A

第四阶段,形式运演阶段(从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

在这一阶段,认识已有超出具体的实物和活动,可以抽象地在头脑中进行运演,也可以说,获得了超时间性,这也是一个飞跃性的进步。因此,这时的儿童已经可以使用四变数群(INRC)进行命题运演,它标志着一个新的运演系统。具体有两种形式的可逆性,即反运演和互反性运演,反运演是指+A-A=0,互反性运演是指A=B,和B=A。在具体运演阶段,儿童还不能把这两种运演联结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而在形式运演阶段,儿童已经上升到命题运演水平,可以依据四种可能性把反运演和互反性运演进行各种变换。具体而言,在命题组合系统的水平上,每个运演如p⊃q。同时都蕴涵着一个反命题N,即p·q,同时也蕴涵了一个互反性命题R,即,而且也蕴涵了一个关联性命题C(互反命题的反命题),即,这就产生了一个交换群:NR=C,CR=N,CN=RC以及NRC=I。如一个物体沿着一个托架上运动,这里涉及到两个参照系统的协调,如果物体能够通过返回运动,或者通过托架的位移来补偿它的位移而保持在相对周围环境而言的同一位置上,那么这种推衍就蕴涵了INRC群。综上所述,在这一阶段,思维已经可以脱离实物和时间进行运演,儿童已经学会做出假设和命题运演,统合命题和原理,达到综合性水平,因此,我们称之为形式运演阶段。

认识的生物发生——自我调节

一个刺激要引起某一特定反应,主体及其机体就必需有反应刺激的能力,所以,我们首先关心的是这种能力,它相当于瓦丁顿在胚胎发生学领域内所称的“能耐”。因此,我们不从刺激开始,而从刺激的感受性开始,感受性自然是依存于作出反应的能力的。所以这个公式不应当写作S→R而应当写作S R,说明得更确切一些,应写作S(A)R,其中A是刺激向某个反应格局的同化,而同化才是引起反应的根源。对S→R公式提出这种修改绝不只是出于单纯追求准确性,也不是为了理论上的概念化;这个修改提出了依我们看来是认识发展的中心问题。

——摘自《发生认识论原理》,第60~61页

认识论基本原理论文 篇4

这个学期,我提前选修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没学这门课之前,对马克思主义还不了解。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和课后的实践,我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纠正了人们,意识决定物质,夸大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性并绝对化的错误认识。没有正确认识到实践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提出具有丰富而深远的现实意义。首先,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发的统一;最后,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对待人类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历来存在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处于统治地位。马克思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科学的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一是的关系问题,创立了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透析基本原理展示能力品质 篇5

因氧化剂或还原剂的量不同, 而产物不同的氧化还原反应, 是近几年出现的能力考查题型, 因此解答这类题需要具有细致的分析思维能力和敏锐的判断能力.解答这类试题要分析出氧化剂的氧化能力强弱顺序, 巧妙使用电子得失相等的规律, 生成物的判断等.下面是两道典型的此类试题分析与解答, 以求通过它们给大家提供一个练习平台.

例1 已知在酸性条件下有以下反应关系:

①KBrO3能将KI氧化成I2或KIO3, 其本身被还原为Br2;

②Br2能将I-氧化为I2;

③KIO3能将I-氧化为I2, 也能将Br-氧化为Br2, 其本身被还原为I2;

(1) KBrO3、Br2、KIO3、I2氧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

(2) 向含有1 mol KI的硫酸溶液中加入含a mol KBrO3的溶液, a的取值不同, 所得的产物也不同.

①开始滴加KBrO3溶液时发生反应 , 则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

②当反应产物只有I2和Br2时,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

③当a的值为1时, 反应产物的化学式分别为:__.

试题与思路分析:解答该题首先理解三个已知条件, 这三个已知其实是告诉我们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氧化性强弱, 或还原性强弱关系, 通过这些条件可以判断出反应的生成物.由题中条件可得出:氧化性KBrO3>Br2, Br2>I2, KIO3>Br2, 综合得各物质的氧化性顺序为KBrO3>KIO3>Br2>I2.通过①中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②当反应产物只有I2和Br2时, 生成1 mol Br2, BrO-3中溴元素化合价降低10, 必有10 mol I-发生反应, 离子方程式为 ;a值为1时, KI与KBrO3物质的量相等, 二者化合价升降也相等即KI→KIO3, KBrO3→Br-, 但由题给信息知KIO3又能将Br-氧化成Br2, 本身被还原成I2, 且KIO3过量, 所以反应产物的化学式为I2、Br2、KIO3.

答案: (1) KBrO3>KIO3>Br2>I2 (2) ①1∶6 ②10I-+2Br-+12H+5I2+Br2+6H2O ③I2、KIO3、Br2.

例2 黄铜矿 (主要成分CuFeS2) 是提取铜的主要原料

(1) 取12.5 g黄铜矿样品, 经测定含3.60 g硫 (杂质不含硫) , 矿样中CuFeS2含量为__.

(2) 已知:2CuFeS2+4Ο2800Cu2S+3SΟ2+2FeΟ (炉渣) , 产物Cu2S在1200 ℃高温下继续反应:

2Cu2S+3O2→2Cu2O+2SO2

2Cu2O+Cu2S→6Cu+SO2

假定各步反应都完全, 完成下列计算:

①由6 mol CuFeS2生成6 mol Cu, 求消耗O2的物质的量

②6 mol CuFeS2和14.25 mol O2反应, 理论上可得到多少摩尔铜

③6 mol CuFeS2和15.75 mol O2反应, 理论上可得到多少摩尔铜

分析:该题的第 (1) 问是基础题, 主考查质量分数的计算, 由硫守恒2S→CuFeS2, 得64∶184=3.60 g∶m (CuFeS2) , m (CuFeS2) =10.35 g, 则矿样中CuFeS2含量为:w (CuFeS2) =10.35g12.5g×100%=82.8%.第 (2) 问是该题能力考查落脚点, 解答该题中所有问题的前提是判断产物是什么, 然后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结合生成物之间的关系进行.通过对“在1200 ℃高温下继续反应:

2Cu2S+3O2→2Cu2O+2SO2

2Cu2O+Cu2S→6Cu+SO2

可以得出:Cu2S与Cu2O不能在1200 ℃时共存、O2不足时Cu2S与Cu共存, 若O2过量, 则Cu可以完全转化为Cu2O等结论.从该题所给的条件, 可以判断出CuFeS2在不同条件和不同O2的物质的量时生成的产物可能有下列几种情况, 即①若温度为800 ℃, 且n (CuFeS2) ∶n (O2) =1∶2时, 产物是Cu2S、SO2、FeO;②若温度为1200 ℃, 且生成物是Cu、SO2、FeO时, 发生的反应为 (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 :6CuFeS2+15Ο212006Cu+12SΟ2+6FeO, 此时n (CuFeS2) ∶n (O2) =2∶5;③若n (CuFeS2) ∶n (O2) <2∶5, 生成物有Cu2O、SO2、FeO;④若n (CuFeS2) ∶n (O2) >2∶5, 生成物是Cu、Cu2S、SO2、FeO.通过③是守恒法解答此问.最后根据守恒法解答各问如下:①生成物为Cu、SO2、FeO, 氧守恒知

n (Ο2) =12n (FeΟ) +n (SΟ2) =3mol+

12 mol=15 mol ②O2不足生成物有:Cu、Cu2S、SO2、FeO.其中, 氧守恒知:n (Ο2) =n (SΟ2) +12n (Fe) 14.25=9+12n (Cu) +3可得铜为n (Cu) =4.5 molO2过量时, 生成物有Cu2OFeOSO2, 由氧守恒知:

得n (Cu2O) =1.5 mol, 又n (Cu) +2n (Cu2O) =6 mol, 可生成铜为n (Cu) =6 mol-2×1.5 mol=3.0 mol.

综合上述解答得答案为: (1) 82.8% (2) CuFeS2Ο2Cu+FeΟ+2SΟ2n (Ο2) =15molO2不足量 Cu2S+O2→2Cu+SO2 n (Cu) =4.5 molO2过量 2Cu2S+3O2→2Cu2O+2SO2 n (Cu) =3 mol.

道路安全审计基本原理分析 篇6

关键词:道路安全,审计,基本原理

一、道路安全审计的起源与目的

道路安全审计 (简称RSA) 的实践开始于英国, 最初是在铁路工程师检查铁路安全的方法上发展而来, 这里所指的道路包括公路和城市道路。上世纪七十年代, 英国就在1974年道路交通条例中, 笼统地提出了对新建道路进行安全审计的必要性。1990年英国运输部颁布了道路安全审计标准, 以规范道路安全审计的基本内容、方法和基本步骤。1993年英国把有关道路安全审计的要求, 写进其道路桥梁设计手册, 其相关条款同时适用于其他道路项目, 并在其中提出了道路安全审计的目的:

1、使道路运营管理人员对道路工程项目中的安全隐患有一个清醒认识, 意识到安全审计是进一步改善安全的有效措施。

2、使设计人员认识到, 尽管道路设计的有关标准和规范中已经考虑了安全因素, 但由于设计人员可能缺乏事故分析或道路安全工程经验, 仍然可能在设计上出现问题而留下事故隐患。

3、使道路管理部门充分认识改善道路安全的重要性, 并利用该手册提出的要求来提高道路的安全性。

4、道路安全审计就是要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 充分考虑道路安全运行经验, 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数降低到最低水平。

5、道路设计小组应包含具有道路安全工程经验的人员。当然, 这些人员不能再担任该项目的安全审计人员。

二、我国道路安全审计现状

我国较早的有关道路安全审计方法研究等基础性工作, 主要是由同济大学、长安大学、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进行的。近年来, 在世界银行和亚洲银行的推动下, 我国许多省份陆续开展了道路安全审计工作, 这极大地推动了道路安全审计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的道路安全审计工作, 交通部2004年正式颁布了《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2005年交通部与世界道路协会在北京举办了国际公路安全研讨会。与会代表重点讨论了怎样发挥各级政府的作用, 推动道路安全工作社会化、法制化, 进一步加强交通安全宣传, 更好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方法, 探求预防特大交通事故的有效措施, 并建议引入国外道路安全审计模式, 加强对道路交通安全的监管。

三、道路安全审计基本原理

道路交通安全一般采用事故总数、事故严重程度和事故率等指标共同来表征, 不能单单使用单个指标, 如果只使用单一的指标, 往往不能客观、准确地反映道路的交通安全问题。当然, 不管道路安全用什么指标来度量, 这种安全智能是相对的, 绝对的道路安全是不存在的。道路安全审计就是设计辅助程序来帮助项目管理人员和设计人员预计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 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道路安全审计基于两个基本假设:1、道路运营安全与道路设计是直接相关。改进设计或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交通运营可以改善道路安全, 从而避免成为运营事故的黑点。道路设计不只是提供甲乙两地之间的连接线, 更重要的是要保证道路使用时的交通安全。事实上, 融合了使用安全理念的道路设计能够大大降低驾驶员失误的可能性;2、道路安全审计即使完全按照现行的设计标准进行设计, 也不一定完全保证道路安全。这是因为设计标准的不完善, 同时由于道路使用环境千差万别, 而设计中对方案的安全评价主要是定性的、不系统的、不全面的或是粗略的。道路安全设计的理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满足用户期望。

用户期望是用户对道路这种公共产品使用性能的预计和期望。由于道路本身的用户覆盖整个社会, 用户主体非常多, 不同用户对道路设计的期望是不同的, 即使同一用户在不同条件下, 其期望也会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用户期望也很复杂, 这种复杂性是和道路使用环境分不开的。由于道路分为不同的功能和等级, 交通控制和管理措施则包括各种与道路硬件相匹配的交通指示、诱导和控制设施, 这样对动态的驾驶人员来说, 其期望也会变化的。道路安全审计的基本任务就是从设施的规划、设计和运营等角度寻找那些对用户期望考虑不周或遗漏, 从而有可能使用户尤其是不熟悉路况的用户迷惑的不安全情况。所以, 怎样使实施开发更好地满足用户期望就成为道路安全审计的标准和最基本的任务。运营车速是用户驾驶期望的一个集中反映, 评价运营车速是安全审计的一个可行的办法;另一个道路安全审计的办法就是判断设施设计是否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所以在道路安全审计中, 要重点检查新型设计是否与人们传统的使用习惯相符。比如, 人们在使用高速公路时习惯于右侧出口, 假如出口在左侧但没有充分的交通指示设施, 就不能满足人们的期望。道路安全审计中还必须考虑不同用户的不同使用期望。比如, 交通信号灯的间隔时间不仅要考虑正常行人的通过速度, 而且还要考虑老年人的通过速度。所以, 在道路设施开发中应采用多用户的综合服务水平进行评价及改善, 从而更好地满足各种用户的使用期望, 即全用户服务水平的概念。

(二) 满足视距要求。

视距是具有指定标准视线高度的驾驶员对路上标准高度障碍物连续可见的道路长度。包括停车视距、超车视距、分流视距、合流视距和各种交叉口视距。停车视距是所有视距中最小的, 包括停车反应时间所走距离和必需的制动距离。分流视距是周围环境复杂, 感知信息困难, 驾驶员容易做出错误决定的地方应提供的视距。我国《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中规定高速公路出口匝道处的分流视距为10~13秒不减速行程。相关研究表明, 视距不良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货运汽车尤为如此。所以, 视距是道路设计中的重要设计项目, 是道路是否安全运营的关键因素, 也是安全审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 减小速度差。

速度差是指同一车道不同车辆之间运行速度的不同。速度差往往迫使跟驶驾驶员以明显低于正常期望速度行驶。这常常诱使跟驶车辆因急于达到期望车速而强超硬会, 这就会增大事故隐患。研究发现, 很多交通事故特别是追尾事故几乎都与运行速度差有关。不同道路用户在分享道路空间时, 由于他们的驾驶期望、能力、方式、习惯以及年龄、性别、出行目的不同, 必然会导致即使他们在相同的道路条件下也会采用不同的行驶速度, 造成速度差。例如, 本地驾驶员和第一次来本地的外地驾驶员的驾驶速度就可能不同。还有不同等级、功能的道路衔接过渡段、平面交叉口、交通控制路口、收费点、突发事件造成的拥挤车流等都会产生速度差。所以, 见效速度差是设计必须遵守的原则之一, 也是安全审计的重要依据之一。通常认为, 速度差超过15km/h就成为安全隐患。《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建议设计速度与预测运行速度要保持协调, 并指出当同一路段设计速度和预测运行速度的差超过20km/h时, 应对该路段的相关技术指标进行安全性验算。笔者认为, 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与预测运行速度差审核重点应放在进出口匝道及匝道与地方道路的交叉点。

(四) 利用交通控制设施管理冲突点。

交通冲突泛指车流之间如果不加控制就可能同时同地争抢统一道路设施的交通现象。一个普通的十字交叉路口就有8个合流、8个分流和16个交叉, 合计32个冲突点。交通冲突是交通事故的必要条件。因此, 道路设施的交通设计中必须采取措施对冲突点采取时空分隔。信号灯、停牌、让牌等禁令性质的控制设施从时间上分隔交通冲突, 交通岛、专用转弯车道、单行道等特殊交通设计从空间上分隔交通冲突, 减少冲突点, 保障交通安全。作为基本的交通工程原理, 控制设施的安装使用通常奉行渐进的原则, 即较不严格的控制先行原则。而只有在它还不能解决问题时, 才考虑更加严格的控制。很多冲突点的管理控制可以追溯到道路的设计阶段, 好的交通设计在主体工程设计中充分考虑了未来交通运营的安全因素。比如, 高速公路的中央分隔带就是这种好的设计的代表。

(五) 路测安全设计。

路测安全设计主要在于容错设计, 也就是说即使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用户, 而道路设施也可以帮助减轻事故的严重程度。路测安全设计是指行车道以外空间的安全设计, 其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工程手段尽量减少车辆冲出路外的事故数量, 降低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从而减少事故损失。设置路测护栏是路测安全设计的重要措施之一, 其目的是防止失控车辆驶离路面并与路边障碍物或其他车辆相撞, 设置路测护栏的主要依据包括事故的可能性、严重性、事故的历史和路测净空等, 同时还要考虑一些特殊因素, 如相邻两段护栏之间小于60米的空档应该封闭;相邻两过渡段之间如果小于8米, 则该过渡段应连续设置等。在安全审计中, 审计人员主要根据这些路测安全原理来判断设计的符合性。

(六) 道路开口管理。

所谓道路开口管理就是通过减少主要道路对次要道路的开口数量、增加开口距离、优化开口的形式来减少对主要道路的横向干扰, 从而提高主要道路服务水平的一系列技术与方法。道路开口管理一般通过两大措施来实现, 一是结合土地利用规划的开口规划;二是开口本身交通运营的工程设计。就道路安全审计来说, 开口管理的主要审核标准是就开口的设置条件, 即开口可否关、停、并、转和开口设置形式是否符合基本的交通工程原理。众所周知, 交通安全问题的防治永远是防大于治, 就是说主动预防为上, 被动处置为下。因此, 充分利用开口管理和土地利用规划手段, 尽量避免后续的运营管理阶段的安全问题是开口管理审计的精髓。

(七)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除道路开口管理外另一个主要安全管理措施。它不仅涉及到道路的规划和设计, 还涉及道路的正常运营和管理。其实质是依据设施使用中可以预见的紧急状态的管理需求进行设施硬件设计, 同时, 紧急管理方案的制定本身也受到设施设计制约因素的影响。针对风险管理的安全审计, 就是要求在设施开发过程中具有足够的风险防范意识, 对于确认的风险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办法, 并反馈到设施的设计中去。同时, 还要求在设计阶段就具体可能的道路设施应急反应的各个方面, 从而避免后续补救工作的困难。

以上从道路安全审计的原理做了分析, 实施道路安全审计还要得到道路管理部门的有力支持。同时必须强调的是, 对某一阶段的安全审计结果只适用于该阶段。由于道路安全审计是在事故发生前所采取的主动和预防性措施, 它不同于传统上的事故评价。道路安全审计的最终目的是从道路用户的角度来确定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便于有关部门采纳消除交通事故隐患的措施, 最大限度地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和降低事故的严重性。

参考文献

[1]王剑.交通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决策探索, 2005.5.

[2]王忠仁.路测安全设计.上海公路, 2005.

上一篇:高清交互下一篇:体外高频热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