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层面论文(精选8篇)
认识层面论文 篇1
一、从“八毛门”事件谈开去
2011年深圳市一新生儿家长带其到深圳儿童医院就医, 医生诊断称需花数万元做手术, 家长拒绝后将孩子转到另一家医院治疗, 并声称花八毛钱就治好了孩子的病这使得深圳市儿童医院一时成为众矢之的。不久孩子病情再度恶化, 家长将孩子带到武汉的医院, 诊断结果与深圳儿童医院完全一致, 处置方法也基本相同, 家长因此向此前受到舆论冲击的医院公开道歉。这一事件中, 关于“八毛门”事件的很多评论未经深入调查便直接将矛头指向深圳儿童医院, 导致判断上失真。
针对该事件, 《中国青年报》发表评论《“八毛门”医患言和, 还缺媒体道歉》 (1) , 批评新闻记者乃至某些媒体只看到一时一地的情况, 缺乏统观全局的意识和社会担当。对“八毛门”事件中媒体的表现, 各界的口诛笔伐层出不穷, 但大多数都涉及到一个关键词:专业。大多数批评认为, 缺乏专业的报道和独立的判断, 本能地相信当事人是一个受害者, 而医院是乱诊断乱收费, 轻易被“八毛钱治好10万元病”这个爆炸性的、对新闻人极具诱惑力的不实信息所俘虏, 完全实施了一次对医院的“暴行”。
随着网络时代和媒体时代的到来, 自由化、商业化、娱乐化氛围渐浓, 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价值受到严峻挑战, 各界在对媒体缺乏专业主义进行批判的同时, 也深入研究进而探寻新闻行业的出路。
二、我国新闻专业主义研究的现状
谈及专业主义, 我们有必要对其相关的职业进行简单地解释。在国外文献中, 只存在profession一词, 专业还是职业只是我国语境下的翻译形式不同。美国学者克里斯·安德森对新闻专业主义、知识和话语进行了研究, 但并未提及我国研究中所谓的两者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 专业和职业是本土化的结果, 是profession在中国不同语境下的差异反应, 因此本文中专业和职业是等同的, 至于两者究竟关系何如, 不涉及论题本身, 姑且不详细论述。
综观近几年我国新闻专业主义研究, 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一) 本土化研究的加强
李岩在《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大陆的实践与变异》中指出, 我国的市场化进程使得市场经营和市场的利益原则, 不仅弱化了党报、国家机关报的性质, 更弱化了新闻的专业主义性质。商业化在使新闻专业发生肿瘤式的变异, 而这似乎也是新闻专业摆脱政治-行政干预最有效的办法, 同时也是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受到重大撞击的地方。 (2)
(二) 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问题
吴皓月和汪晓婕在《试论新闻专业主义在我国的构建》中指出, 新闻专业主义本身没有好坏, 而是在于不同的国情和价值观。一个社会有什么样的政治体制就有什么样的媒体制度, 由不同的人构成不同的社会形态才是差异的根源。我们国家的新闻专业主义根源于中国的传统价值观, 所以我们需要深入挖掘, 建立一套有特色的落地机制。 (3)
(三) 新媒介环境下的新闻专业主义
张音指出, 公信力, 这是传统媒体的核心价值与现实坚守。在今天, 更需强调从传统媒体的责任与担当出发, 来完成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践行, 以引领主流舆论, 构建价值体系。 (4)
范以锦等指出, 如果我们不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的精神, 不恪守良好的职业道德, 不仅原有的传统媒体会加速衰退, 而且新媒体的公信力建立不起来, 也会适得其反, 既得不到良好的社会效益也得不到经济效益的回报。 (5)
三、意识形态下的“阿喀琉斯之踵”
新时期我国学者对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还有很多, 不一一赘述。综上研究成果, 笔者发现我国研究中存在诸多问题和症结, 甚至可以说是硬伤, 直接影响我国整个新闻行业研究的走向。在此, 笔者权且称其为新闻专业主义研究中的“阿喀琉斯之踵”。 (6)
我国新闻专业主义研究中的“阿喀琉斯之踵”有二:一是研究者先入为主, 所谓客观中存在严重的不客观倾向;二是没有构建正确的框架, 缺少对专业主义自身规律和运行机制的研究, 以至回推立论。
(一) 意识形态中的自相矛盾
意识形态理论是媒介分析的重要理论工具, 对媒介所秉承的新闻专业主义同样适用。
1. 理论支撑
路易斯·阿尔都塞认为, 相对于强制性国家机器 (军队、警察、监狱等) ,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学校、政治系统、文化、媒体等) 对个人的影响更为隐匿和具有穿透力。在其理论体系中, 有一个重要概念———“唤询”或者说“召唤”, 即媒介在传播讯息 (如广告) 时潜在地给受众个体或群体进行媒介自身价值观的定位, 结果使个体认为自身拥有意识的主导, 自己是身心的最高主权者, 实际上却成为了旨在利用他们的意识形态的执行者和捍卫者。
安东尼奥·葛兰西的观点———“霸权”, 虽没有阿尔都塞那般消极, 但本质上是一样的。他认为, 占主导地位社会阶级的价值观是通过“软实力”的“王道”和“硬实力”的“霸道”共同作用实现的:前者是通过满足受众利益来表现自身是某个群体, 甚至整个社会的代表;后者则是阿尔都塞认为的意识形态强加。 (7)
伟大的无产阶级导师卡尔·马克斯也认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中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 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力量”, 意识形态理论的核心就是媒介自身的主观性和施加于媒介的主观性, 这本身就与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价值———客观性相左 (国外的提法和研究, 在此不作分析) 。
2. 意识形态下的分析
当前的新闻专业主义乃至整个新闻界的研究, 都认为客观是新闻学的核心理念, 这本身似乎意味着新闻是脱离任何个人主观色彩、情感和观点的实践活动。也就是说, “新闻媒介是观点的报道者, 而不是意见的鼓吹者, 新闻事业的客观性是通向‘合法’和‘可信’的途径。” (8) 从意识形态理论来看, 纯粹的客观是不存在的, 影响新闻报道的因素永远存在。在市场化的今天, 经济因素已炙手可热, 直接而明显、强烈而霸道, 同时政治因素的操控力并没有衰减。因此, 与其说新闻专业主义是一种宏观的理论、规范化的理念, 是一种微观实践, 不如说它是一种职业精神, 一种理想状态下的绝对价值。
(二) 再现中的刻板印象
再现是传播学中的重要概念, 即选择不同的符号, 通过一种构建方式, 使复杂、抽象的概念变得易懂和有意义。简言之, 再现就是一种选择和建构的过程, 而选择什么和怎么建构已完全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刻板印象是一种重要的再现形式, 它选择并且建构简化的、泛化的符号、文本, 用来对社会群体或是群体中某些个体进行区分, 其最大特点就是对涉及的群体或事物进行主观性的普遍预设。
究竟新闻专业主义是正确还是错误, 笔者不想讨论, 我们来看一个悖论。“八毛门”事件中, 批评的声音从所谓的客观性出发, 认为媒体应秉承客观报道的精神, 真实地反映事实本身, 而不应缺乏判断力, 丢掉公平、公正、客观的准则, 这种批判首先是肯定了客观性为核心的新闻专业主义的正确性。另一事例是曾获1994年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大奖的照片———《饥饿的苏丹》 (9) 一度引起世界性的争论, 原因就在于, 该照片的摄影师凯文·卡特秉承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客观地、接近地将一个即将被捕食的饿毙跪倒在地的小女孩和猎杀者兀鹰的瞬间捕捉了下来。从新闻专业主义方面看, 摄影师是其最虔诚的信徒, 但从人道主义和伦理角度看, 他是不折不扣的纵容者和杀人犯。争论的声音似乎是压倒性地抨击摄影师的残忍, 亦即普遍认为此时的新闻专业主义是匕首, 是万分错误的。这里存在两种假设:一是新闻专业主义无所谓对错;二是新闻专业主义自相矛盾。作为比较成熟的机制和准则, 自相矛盾是不现实的, 所以只有第一种情况属实。新闻专业主义没有是非对错之分, 只不过我们要改变我们的传统思维, 扩展视野, 更多地关注新闻职业道德和媒体人所属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即文化传统) , 而不应再停留在客观性上。
四、困境突围
在我国近些年的新闻专业主义研究中, 已经开始有学者注意从本土化、整体性去分析, 这也是笔者在前文中强调的。对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应扩展视野, 突破客观性的束缚, 这是我们克服新闻专业主义研究的“阿喀琉斯之踵”、突破研究困境的题中之义。
(一) 本土化策略
本土化并不是简单地研究我国新闻专业主义相关的案例, 分析不同媒体对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解和运用实践, 而应是深入意识形态层面, 以我国的文化环境和本土价值观为依托, 深入对新闻专业主义进行解构和再造。就我国而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伦理道德的底线, 也是新闻从业人员职业伦理道德的基础;而本土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平衡性, 新闻报道都是基于一定的立场进行的, 虽然不具备纯客观性, 但是媒体从业人员应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冷静地思考, 杜绝偏激和过度, 这就是平衡, 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理念。
(二) 生态学研究方法
生态学研究方法源于芝加哥学派城市社会学的生态性研究, 它分析的单位一般是在一个社会领域中具有一定空间位置的主体, 如城市中的社区、世界系统中的国家、组织领域中的企业等等。所有生态性的理论模型都强调对个体行为的空间约束、主体之间的相互依赖以及生态系统中的互动行为, 一切社会行为都被系统中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所产生和约束———这些主体并非完全独立地或者有机地演变, 而是通过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冲突与互动而不断发展。 (10)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强调整体, 很大程度上是不同领域在意识形态上的串联。道格拉斯·凯尔纳在其著作《受到质疑的文化研究》中主张多角度研究, 对于文化和媒介机制应坚持政治经济学批判、文本分析和受众研究的观点, 同时绝不能忽视政治文化和资本在后现代社会的核心地位。因此, 对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决不能仅仅局限于客观性, 应进一步关注新闻专业主义本身的规律和运行机制, 多角度扩展我们的研究视野, 杜绝对国外学术研究成果简单的拿来主义或纯批判主义。
五、结语
就本文论述的专业主义而言, 它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 是在媒体人以后的新闻实践中必须遵循和恪守的准则, 关键是它的核心和标准到底是什么。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以上论述, 笔者认为新闻专业主义的专业在于报道主体的职业伦理道德和对报道效果的平衡把握:对于新近《大公报》提出的“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办报方针, 对于张季鸾倡导“不偏不倚地进行新闻报道, 奉行经济独立、言论公正、意见多元的原则”是不是可行, 我们不用赘言, 因为有我们熟悉的政党论战好手霍勒斯·格里利的“伟大的道德机关报”———《纽约论坛报》为我们解释———任何高举客观性大旗的倡议均是无稽之谈。“专业”在于切实履行和深入研究, 而不是浮于表面的鼓吹和违心的运作。
上一个层面思考,下一个层面实施 篇2
1
有一个家居企业,年销售额20多亿,在其主营业务领域,已经是国内当之无愧的NO.1。但到年底企业家的眉头紧锁,为什么?与目标相差甚远。而且,总觉得下属不能理解自己的战略部署。于是,大手笔引进职业经理人,还花高价请外资咨询公司做了详尽的战略规划方案。但效果不佳,大家对内容都不甚了解,只是由于吃了一惊的缘故,目标数字倒记得真切。最终,方案置之高阁,部门各行各是,企业离目标渐行渐远。企业家很郁闷,一次正巧和我们谈合作,求解,颇有高处不胜寒之意。若以专业语言剖析,难以契入企业家的话语体系,于是,我给他画了一张图。如右:
并解释道:“企业战略需要从规划到落地,这一距离就像18层楼一样高。企业家想的明白,方案高度也够,员工却还在底层。企业家从楼顶向下喊话,员工不是听不到、就是懵懵懂懂。因此一定要做战略落地。”企业家立刻懂了,认为解决了他长期以来未考虑清楚的问题。
2
另一个家居企业,为实现超常规发展目标,企业家雷厉风行的实施了系列变革。例如,发现组织有问题,立即调整,组织架构4年内调整了7次,每次调整幅度还比较大;业绩增长较慢,营销部门叫苦认为职能部门支持不力,于是大笔一挥,将“部门组织架构确定、人员引进和淘汰”等职责划权限划给营销部门……,结果越改越乱。企业家即使上了培训班,仍百思不得其解。我给他也画了一张沙漏图,见下页:
我解释说:“以企业目前状况,若一心追求业绩,不补上管理的漏洞,很多效益都会流失掉。目前企业管控还不健全、管理还不规范,企业的很多忙碌其实是在补漏洞,延误了业绩效益。例如,组织调整频繁,其实是在补战略不明晰的漏洞;部门权责失衡,过大的权力容易导致组织无节制、内部五花八门、沟通不畅等弊端,很多管理成本由此产生;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需重点建设:例如男女失调,且女性多处于生育高峰期,势必影响正常业务运营,后续将产生较多管理成本弥补这一漏洞……因此,首先要补漏,才能集中精力挣效益。”企业家很高兴,认为解决了困扰他多日的难题。
3
还有一个家居外销企业,多年没有实质性的增长。企业家起初以为人手欠缺,于是加大人力物力投入,仍然不见起色。而且,部门之间还开始互相掐架:销售部门认为职能部门的支持并不到位,职能部门却认为自身已经是保姆式服务,而把食物喂到业务人员嘴边等着吃是不对的。企业家反复问我,“为什么公司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销售业绩却不见起色?”经过诊断,我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核心不在于投入人力物力抓管理,而是外销的营销模式已经落伍、亟需升级!目前,销售以展会为主,配置了大多数人力物力,花钱多、产出少、还总是出大大小小的纰漏。企业在年复一年的展会思维及行动惯性下,业绩增长不可控(不能掌控客户、不能掌控市场),这是业绩增长最要命的地方。企业目前的做法,显然是南辕北辙。为了说明问题,我又画了一张“业绩增长的推拉模型”图(见下页):
我解释说:“企业的‘业绩目标’是塔尖,目标能否达成,一要靠销售部门的拉力,二要靠职能部门的推力。所以要考虑:一是销售前端的尖刀利刃,能否拉动销量?(塔身的高度决定事业能走多远);二是后台部门的运转统筹,能否有效推动增长?(塔底的厚度决定塔尖能有多高)。目前,我们更注重的是从管理角度(推力)看问题,但管理角度只能奠定“塔基”,经营提升(拉力)才能直接拉动销量及利润的增长。”企业家立刻做出了再造销售模式的决定。
“上一个层面思考下一个层面实施”的思维习惯
在真实情境下,三个企业这三类问题,都颇具代表性。我想表达的是,在目前中国仍处于“转型”+“转轨”的结构变迁经济下,很多企业过去的成功,实质是依靠改革开放的上升期机会、以及自身的魄力决断而成的。但随着经济改革进入深水期,国际经济大势波诡云谲,以前的成功路径依赖已经成为企业发展最大的障碍。其中,很多企业高层的思维仍然是就事论事的思维,仍然依靠经验、靠自己多年在行业里摸爬滚打的质感,或者靠“即使目前不清楚,先往前闯再说”的勇气,而缺乏逻辑性结构思维的思考和习惯。因此产生了如上许多困惑。对以上问题,我讲三方面的思考:
第一、以上三个案例,表现为沟通问题,这是问题的表面。很多家居企业家倾诉和下属难以沟通,自身“旨意”难以贯彻执行或者走样,而职业经理人在和企业家汇报自身的思路时,往往满嘴专业辞藻,不懂简单化表达。但企业家的耐性有限,可能三句说不到点子上,就会不耐烦。针对这种现象,我们比喻为“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在天上飞,说的是鸟语,员工往往在地上爬,说的是猪语,鸟语和猪语是很难互相沟通的。”麦肯锡也有一个电梯法则,意思是从一到三层的电梯中,30秒内要向老板汇报清楚问题。但鸟语和猪语的沟通问题仅仅是沟通层面的问题吗?显然不是。
第二、以上三个案例,又体现为系统思考力的问题,这是问题的实质。系统性逻辑思维有严密的锻炼方法,但我们简化为“一个问题的产生,不是孤立的,必须回到问题的上一个层面去寻找解决之道”。就事论事、因循过去成功的经验,只会徒耗企业的精气。所以要从上一个层面思考、下一个层面实施。例如第二个企业,企业家感觉组织有问题,又听了EMBA的组织课程,回去就调组织,4年调了7次,在他看来,组织调整就像搬积木一样,却丝毫不考虑组织的问题,多数源于上一个层面——战略方向及路径不明晰。再如,很多企业干部抱怨会议过多、且会议没效果,于是有的企业家找我,问能否设计一套高效会议管理体系,这就是就事论事的思路。实则,我观察很多企业的会议缺乏效率,问题是出在上一个层面——制度和流程不顺畅,仅仅靠画一些会议地图,强制规定开会个数、时长、议题等,并无助于解决问题。
第三、以上三个案例,如果咨询顾问协助从逻辑上导出了正确的解决之道,却未能在企业实施,等于白费力气。因此,企业的系统思考力,需以落地实施为导向。怎么落地?很多企业了解了方向和路径,三下五除二就上手去做了。“下一个层面实施”,我更强调三点:a、先做动员,突破观念阻力。通过宣贯会、责任状、宣誓仪式、行动计划等方式,使所有干部的思想调频到同一个波段,使上下同欲;b、行动分解清晰有力,突破惯性阻力。任何问题的正确解决,由于组织惯性和个人思维惯性,在调整过程中,难免会有反复现象,必须坚定的推行整顿,巩固成果,甚至通过成果制度化来保障其长效性;c、过程步骤和奖惩措施关联,并阳光化操作,突破利益阻力。在实施过程中,部分员工视岗位、职权的调整为威胁,或因员工利益的差异引发不平衡和冲突,若妥协处理,反而激起内部抱怨或更大的不公平。因此,实施的过程要公平公正公开,用透明的规则进行。
认识层面论文 篇3
一、历史层面
电视纪录片的历史层面指的是能够完整地表达以往一段时间所发生的特定事件的内容单元。在电视纪录片中, 一般来讲, 它是由多个历史层面组成的。
1. 历史层面的选择:
在不同的纪录片中, 所截取的历史层面是千差万别的。在时间的长河中, 从哪一点截取能切中主题, 编导应有足够的估计和把握, 因为他对纪录片的展开将起到直接的制约作用。比如, 浙江电视台拍摄的《嫁给中国》和哈尔滨电视台拍摄的《奥莉娅的故事》分别是表现一个外国人在中国的故事, 其截取历史层面时间差约50多年。《嫁给中国》拍的是18岁的奥地利姑娘瓦格纳同中国公派留学生杜承荣相爱的故事, 编导以他们相识、相知、相恋的历史层面为截取点。而《奥莉娅的故事》拍的是一位俄罗斯姑娘奥莉娅和中国小伙子李广生相爱的故事。25岁的奥莉娅是一位俄罗斯妇女, 她生活在中国的哈尔滨, 1997年2月19日, 她在哈尔滨市《新晚报》上发表了《救救我的中国丈夫》的文章, 奥莉娅的丈夫患有严重的尿毒症晚期, 生命垂危, 为挽救丈夫的生命, 在记者的帮助下, 她向社会发出了呼吁。编导以奥莉娅为救患病的中国丈夫李广生四处奔波为截取点, 目的是让观众对奥莉娅这个俄罗斯姑娘的呼唤产生浓厚的兴趣。在纪录片中, 历史层面的截取与选择, 完全是为最大限度地表现主题的。
2. 多个历史层面的相互关系
一般来说, 在电视纪录片中表现的历史内容, 往往是由多个历史层面组成的。他们之间相互渗透, 相互制约, 相互促动, 使纪录片的力度不断加深。
在纪录片创造过程中, 编导在第一个历史层面即说明制约层面确定之后围绕着主题, 在说明制约层面结束之后, 还要做进一步的阐述和深化, 如果要表现的历史层面内容多而复杂, 那可以多层面加以阐述。要层面清楚, 层面与层面之间应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层层深入。还以《嫁给中国》为例, 瓦格纳同杜承荣结婚后来到中国, 一住就是六十一年, 瓦格纳生儿育女, 为丈夫养老送终。编导选取了这六十一年为第二个历史层面, 进一步来表现瓦格纳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情感世界。如果片子做到这就结束了, 那就成为一般的爱情故事了。而《嫁给中国》的编导又从地域差别、生活差异、观念差异所形成的东西方文化的冲突方面深化了两种文明的深刻冲突、碰撞。瓦格纳成了东西方文化及于一身的代表, 他的人格力量得到了升华。这就形成了第三个层层递进的历史层面
纪录片的历史层面中, 有时会出现一个有数个更小的各自独立的侧面组成的层面。它使一些繁杂琐碎的历史内容更加条理化, 形成一个完整的层面, 可以加深整体阐述的力度。
二、现实层面
纪录片的现实层面指的是现在发生的并能说明一个问题的人物、事件的内容单元。一般来说, 现实层面在纪录片中占有的比重比较大,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事物近期发展的过程。
现实层面的表现形式
在电视纪录片中, 每一个现实层面几乎都脱离不了这样的表现形式:A以现在时为标准所拍摄的人物或事件的过程单元B以现在时为标准采访的人物, 人物所表述的是以现在正在发生的事件为内容单元。现实层面的这两种表现形式, 有时可同时地出现在一个现实层面中, 比如电视系列片《庐山》中的第一集, 采用了对庐山风光拍摄的同时, 主持人又进行了一番现场的评说和介绍, 使本应是风光片的纪录片, 又增加了很多耐人寻味的话题, 放大了纪录片的内涵表现。
现实层面的表现形式根据纪录片的内容决定, 编导早构思的时候应给予充分地思考。
1. 现实层面的选择
一般来讲, 电视纪录片现实层面的选择是很重要的。纪录片选择的切入点对全部故事的发展起着统领作用。比如纪录片《最后的山神》, 讲的是鄂伦春族的最后一位萨满传人, 他不满意现有的定居生活, 喜欢山林里的狩猎生活, 虔诚地崇拜山神。而他的儿子对山神满不在乎, 与他形成强烈的鲜明的反差, 山神的脸谱就成了反映两代人思想观念差异的晴雨表。选择山神为切入点, 对下面故事的发展起到了统领的作用, 同时也使纪录片自然流畅。
2. 多个现实层面的相互关系
一般来说, 电视纪录片是由多个现实层面构成的。他们之间在逻辑上、内容上以及生活本身都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层面关系, 他们之间是环环相扣的层面关系。
摄制不同的纪录片, 现实层面的选择是不同的, 有的纪录片, 为了更完善说明一些问题, 在某个现实层面上, 出现了主线和副线, 或几条线相互关联或交叉, 加深了纪录片现实层面的力度。
比如纪录片《龙脊》, 以九岁的潘能高为主线, 且潘能高又是纪录片的切入点, 编导为了说明小寨村孩子上学的情况, 分别加入了四条副线。一是潘能高的好朋友在班里考第一的潘军权的情况;二是在希望工程的救助下又重新上学的失学孩子石梅珍的情况;三是失学儿童潘井妹的情况;四是五年级学生潘继思为了筹集学费, 利用假期到二十公里以外的地方淘金, 以解决学费问题的情况。主线与副线交织在一起, 编导通过一个主线和四个副线, 把每个现实层面都交代的清清楚楚, 加深了表达的力度, 更为说明主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一部完整的纪录片中, 历史层面与现实层面相互补充, 相互交叉, 选择的好, 就会使纪录片起伏跌宕, 故事情节一环扣一环, 给观众娓娓道来的感觉。
对于电视纪录片历史层面和现实层面的探讨有助于对整部纪录片的把握, 使所拍摄的纪录片更加完善, 达到一个比较高的境界, 为提高纪录片的整体水平大有益处。■
法学思维层面实践分析 篇4
关键词:法学思维,法律,思维,实践,哲学
一、法学思维的概念
所谓的法学思维, 其实是指能够用法学的角度去观看世界, 内心存有法制意识, 将全世界的社会关系看成是一个庞大的法律网络, 并运用法律对事物做出科学、合理地价值判断, 譬如说, 在买一件商品的时候, 可以对该商品进行法律关系分析, 并以此做出价值判断, 进而将该价值上升到对社会的意义。法学思维也可以说是一个人对法律的思维方式, 根据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的不同, 每个人的法学思维不一样, 没有量化的标准。
二、法学思维的层面
就当前而言, 人类将法学思维分为三个层面, 即哲学层面、法哲学层面和法学方法论的层面。就哲学层面而言, 对法学思维的实践可以说是对哲学本身的实践, 而哲学本身又包括了“康德·哈贝马斯”和“亚里士多德·伽达默尔”这两支传统。而就法哲学层面而言, 对法学思维的实践主要表现为对正当性和科学性这两个论题的探讨, 正当性主要是在探讨将法律作为人类行动的理由是否具有正当性, 而科学性主要是在探讨法学本身是否有着科学知识的属性。而对法学方法论的层面来说, 对法学思维的实践主要是利用各种各样的方法以达到实现合理性及理性这两个不同目标的目的。
三、法学思维层面的实践
1、法学思维里哲学层面的实践
对法学思维里哲学层面的实践即是对“康德·哈贝马斯”和“亚里士多德·伽达默尔”这两支传统的实践, 这两支传统有着很明显的区别。
(1) 对“亚里士多德·伽达默尔”传统的实践, 其所强调的内容为:实践理性具有个别化, 且对具体的情境要具体分析, “个别问题个别分析”是其所主张的方法, 同时也强调了理性同理性主体的统一性。以这种观念作为引导, 其实践理性是法律, 属于个别化的范畴, 将法律作为行动的理由是否具有正当性, 还有赖于进行“个别问题个别分析”。在此类脉络下, 法学思维是以事实相结合且以联想、论题、类比及诠释为中心的裁判规范, 与法律规范没有直接的联系, 人们将其看成是真正的“法”。
(2) 对“康德·哈贝马斯”传统的实践, 其所强调的内容为:实践理性具有普遍化, 需为行动提供通用的理由, 即使是在具体情况下的个别行动, 也需要有相关且通用的理由作为支持才是合法的。实践理性具有普遍化是源自于主体间的商谈能力或人类的先验能力。在该传统里, 法学思维的核心为体系、演绎及论证, 那些可以被人类所普遍接受的规范才是真正的“法”。
2、法学思维里法哲学层面的实践
对法学思维里法哲学层面的实践, 其实践理性为法律, 在为行动提供相应的理由的同时, 须进行相应的说明, 且所提供的理由必须要有规范性, 主要表现为:法律以自身的规定作为标准对人类的行动进行调整和引导, 对人类所做的、与标准相违背的行为进行惩罚, 以实现对社会的整合。然而, 因为实践问题跟价值判断是离不开的, 所以实践法学思维须考虑如下的问题:规范性理由为价值判断所提供的合法性依据的方式是什么?同时, 它也必须说明该正当化的处理是具有客观性的而非个人的建议或意见。因此, 也就涉及到了法哲学层面上的科学性及正当性论题。
(1) 法哲学层面的正当性
法律为具有价值判断性质的实践行动提供合法依据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 形式论观点, 将法律划分为意义和存在这两个层面, 而法律中的存在层面正是行动的理由, 即是说, 只要在行动的领域内有法律的存在, 一切行动就必须遵守法律进行, 且这就是正当的理由, 对其他的内容可以不必考虑。第二种, 实质论观点, 法律即是构成行动的正当理由, 但也并非绝对的, 需针对具体的情况对法律的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 进而对其的构成与否进行决定。
这两种观点的区别如下: (1) 在形式论观点里, 法律自身就是构成行动的正当理由; (2) 在形式论观点里, 法律的适用条件一旦被满足, 那么就可见其应用到个别案例中, 具有确定性; (3) 在形式论观点里, 法律除了具有确定性之外还具有非透明性; (4) 在形式论观点里, 其主要是通过转移的方法对正当性进行证立的。
(2) 法哲学层面的科学性
法哲学层面的科学性, 首先需要讨论的问题是:法学是知识还是意见?将法学作为知识的学者人为, 法学之所以为知识主要是因为它具备了三种特性: (1) 体系性, 所谓的体系性是指通过整体的方式将在各时点所获得的知识全部的表现出来, 且该整体与各部分的知识具有逻辑联系; (2) 稳定性, 所谓的稳定性是指在论证某一问题时, 有成熟的理论和制度给予支持, 且对知识的运用具有连续性; (3) 可证立性, 所谓的可证立性是指在研究及运用知识时, 能够对其起到检验和证立的目的, 且通过多次的使用, 可以加深对该知识的记忆。
而将法学作为意见的学者认为, 法学之所以只是意见而非知识主要是因为: (1) 法学表述的是个人的意见, 不具有历史性和体系性; (2) 法学不具备稳定性, 它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 (3) 法学只是个人对其的信奉或确信, 而不是全部人的信奉或确立, 不具备可证立性。
3、法学思维里法学方法论层面的实践
(1) 个别化取向的法学方法
个别化取向的法学方法意味着“情景思维”。它注重论述内容的可接受性所依赖的具体“语用学情境”。参与法律论辩的谈话者如果想要为自己的观点确立论证的根基, 就必须把自己的思想成果追溯至它的情境源头或初始情境, 由此出发重新对它们加以阐释。够法学方法中的论题学与修辞学就是这种思维的典型代表。
(2) 普遍化取向的法学方法
与个别化取向的方法不同, 普遍化取向的法学方法意味着每种方法的运用都要符合“可普遍化原则”。也就是说, 每个法律论证“都必须被某种或某些理由证明为合理, 而且被引证的理由必须是可普遍化的理由。”方法要想获得普遍性, 它就必然要脱离具体内容。逻辑分析与程序主义的进路构成了这种方法的核心。
参考文献
[1]雷磊:《实践法学思维的三个层面》, 《浙江社会科学》, 2011, (7) 。
[2]胡平仁:《法律人的思维方式》, 《怀化学院学报》, 2007, (26 (3) ) 。
由宏观层面看中国制造 篇5
中国制造业发展2025规划是针对我国制造业发展规划和基本要求来设计的。按照三步走的战略方针, 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
首先, 针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情形和基本现状来考虑。自从建国后, 尤其是改革开放后, 中国的制造业发展十分迅速, 整体规模不断扩大, 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对国内外的经济发展都起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同时也具备了制造大国的夯实基础。比起其他西方发达国家, 我们在商品质量和信息化水平以及创新层面还缺乏一定的经验, 凸显出一些弊端和问题。要想加快实现经济大国的梦想, 必须大力发展制造业。这也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需求相适应。
其次, 就全球制造强国的整体判定而言, 美国处于发展的最前沿, 日本和德国高于我国和韩国等国家, 也居于前端。根据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同的增长率对比来看, 加快制造强国的发展进程是我国未来的重大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了发展奋进、追求创新的战略目标, 争取到2020年, 实现我国工业现代化的目标导向。中国制造可以实现与我国十二五纲要和国家中长期发展纲要目标的贯串, 也是我国与发达制造国缩小差距的奋斗方向。
教师专业发展的两个层面 篇6
1. 搭建交流互助平台
新的课程标准给予教师对课程资源、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自由和创造自由,使教师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成为开发者和研究者。开发和研究是需要交流、互助与协作的,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具备互助与协作的意识,又要具备互助与协作的能力。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就是一个很好的互助与协作的平台。
教学设计是教师的课前决策。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教师集体备课,以学科为单位,围绕单元、章节或一节课,分享教育资源、分享创新思路、分享个性问题。彼此相互学习教学设计、相互交流改进教学设计、共同讨论完善教学设计。在交流与协作中,让教学设计更贴近生活、更贴近实用、更贴近学生;在交流与协作中,提高专业能力,促进专业发展。
2. 搭建竞争展示平台
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两个能力的集中体现。为了有效地实施教学设计,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去激发学生动机、必须去激发学生思维、必须去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去激励学生情感。这些能力在课堂上都应得到充分展示。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正是在这样不断地展示与反思中得到提高的。学校有计划地开展“课堂教学展示”活动、“说、讲、评”竞赛活动等,为教师搭建竞争性展示平台,让教师经常性地跳出自己的课堂,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上去竞争,在竞争中展示,在展示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以此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3. 搭建研究创新平台
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研究者。开展教学研究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研修、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又一个平台。教师要自觉走上平台,投身教学研究。要坚持立足课堂,以教学实际问题为课题的立项原则;坚持观摩提出问题、研磨分析问题、建模解决问题的研究态度;实施宝泉岭分局教育局提出的“3+3推磨式”教研方法。在教学研究中创新,在创新中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4. 搭建培训提高平台
前面我们提到了教学互助设计、课堂展示与反思、校本教学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等,都是校内实施的教师专业发展有效的方法。如果学校有计划地为教师搭建一个更高层次的培训平台,让教师走出学校,定期接受专家引领、定期感受名校氛围、定期体验名师指点,让教师不断接触新理念、接受新体验、尝试新方法,这对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作用将是巨大的。
5. 搭建网络信息平台
现代信息技术不但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也在冲击着我们的教育和教学。信息技术正在成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和手段。学校充分利用自身完善的信息技术设备,为教师搭建一个信息交流平台,为教师搜索资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提供便利,必将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我校于2010年创办“新华农场学校校园网”,同时开办了“华彩乐章”教师主题工作群。广大教师正活跃在学校为他们搭建的平台上,在交流中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
二、教师要成才,自主发展是必由之路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事物的内在关系是这样,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如此。名师窦桂梅这样讲道:“教师成长固然有赖于好的环境,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谁来给教师创造良好的环境,是教师自己。”由此可见,教师的专业发展外力作用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内力作用,内力作用是前提。教师要成才,自主发展是必由之路。教师的自主发展,要重点增强三种意识。
1. 自主学习意识
有人说,“不爱读书的老师,带不出爱读书的学生。”这句话很是耐人寻味。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作为教师,不论是为工作、为学生,还是为自身的发展,都必须认真读书。第一要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多读专业书籍,让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更新;多读教育期刊,让自己的实践知识不断积累;多读教育经典,让自己的教育理念更加科学。第二要让读书成为一种风气:用自身的读书行为感染带动你学生的读书行为。第三,让读书成为一种规划:用读书计划来规划你的专业发展。
2. 自主提高意识
教学能力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心内容。教师在自主发展过程中,要善于积极主动地利用学校为教师搭建的专业发展平台,通过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再实践、再反思,有意识地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教师应有意识地注重提高以下专业技能:一要注重提高教学设计技能。二要注重提高讲授技能。三要注重提高教学实施技能。四要注重提高教学调控技能。五要注重提高教学研究技能。六要注重提高教学技术运用技能。
3. 自主反思意识
教学反思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教学反思是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首先,教学实践中的所有问题,都是值得我们去反思的。如,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动机、思维、情感,怎样去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讨论意识、探究意识等,都是值得我们去反思的。其次,教学反思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教学后记反思、教学案例反思、教学叙事反思以及评教活动反思等。这还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不断地反思,在反思中去不断地探索,在不断的探索中去追寻自身的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对社会而言,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对教育本身而言,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正如教育部长袁贵仁所说:“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的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那就让我们学校与教师共同携起手来,用发展给力教育,用发展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城市规划层面比较分析 篇7
一、我国规划概述
从宏观到微观深入研究, 规划主要是研究空间关系问题或称之为布局问题, 都会落实到土地如何合理利用上, 都有土地使用的定性和定量的规定。不过不同层次侧重有所不同, 具体化过程有所不同。
我国规划包括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内容。国土规划涉及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与国土的综合战略安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侧重于全国及各等级区域的土地利用、开发保护的平衡。区域规划则主要是对建设活动作空间上的统筹安排和协调。城镇体系规划则是区域规划中有关城镇的等级、规模、空间结构的合理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七条明确规定:“城市总体规划应与国土规划、区域规划、江河流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因此, 在做单个规划时, 应全面考虑各个层次。
二、城市规划层面比较分析
城市规划层面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主要方面, 也可用不同侧重分析。定向, 相当于城镇体系规划, 侧重城市机能特色的发展方向及地域发展方向, 同战略、城市发展主导因素及城市空间发展相结合;定性, 相当于城市总规;定量, 相当于分区规划;定位, 相当于详细规划。
(一) 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可概括为“一化二系三结构”:预测各发展阶段区域城市化水平;规划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以及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系统和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及研究各城镇在体系中的职能分工以及城镇的空间布局结构 (如空间发展轴、生长点的研究) , 确定其时序关系和动态空间结构。
如图2所示的苏州市城镇体系规划图, 反映“一个中心、五个副中心、十二个片区中心、四个发展轴”。一个中心:中间品红色表示的苏州市区;五个副中心:呈棕红色的常熟市、昆山市、张家港市等;十二个片区中心:用小圈表示的;四个发展轴:大致呈两横两纵用黄线表示的带。在此体系规划中, 清楚地表现出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市镇发展区、城镇轴线、农业空间、生态敏感区、港口、铁路、等级公路、等级航道等内容。
(二) 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状态, 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 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 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 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如图3所示的苏州城市总体规划图, 黄色表示居住用地, 绿色表示农业用地、绿地, 红、紫、棕色表示对外交通等用地。在总规中用不同颜色反映土地利用状况, 可间接反映出城市的性质、规模。同时, 城市总规图与现状图进行比较, 直观的反映出城市空间发展状态。
(三) 分区规划
分区规划的的主要任务是: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 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作出进一步的安排, 以便与详细规划更好的衔接。包括明确分区性质及其在城市中的地位, 确定人口的合理容量, 生活居住用地规划, 公共建筑规划等内容。
如图4, 分区规划图, 不同的颜色分别清晰地反映出不同的功能分区。
(四) 详细规划
详细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 详细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要求, 或者直接对城市建设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根据城市规划的深度和管理需要, 一般应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 以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 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 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1. 控制性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规划体系中与管理设施相衔接的层次, 是一个最基本的层次。可分为四方面:用地控制, 通过地块界线确定用地性质来达到目的;建筑控制, 指标有容积率、建筑限高、最大最小面宽、建筑退后红线等;人口控制, 大多用最大人口数量指标来体现;环境控制, 主要考虑绿地控制。
如图5所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图, 分别反映了街坊编号图、土地使用规划图、保护规划图。街坊编号图中, 黑色表示图则, 在五十四个有编号的黑图中记录有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高度等数据;通过土地使用规划图, 可得到土地使用面积、界线, 可直观的观察出不同深度的黄色表示住宅用地、医疗卫生用地、文教用地, 不同红色表色文化娱乐用地、商业金融业用地等;保护规划图可反映出保护区分布、控制状况。
2. 修建性详细规划
对于当前要进行建设的地区, 应当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 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和施工。包括道路交通、绿地系统、工程管线、竖向、景观等规划设计, 布置总平面图, 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等。
如图6, 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图可反映绿地占地率、绿地利用率、绿化覆盖率等;小区总平面图可反映具体的一小地区住宅建筑、公共设施 (停车场、凉亭、煤场等) 布局, 与技术经济指标相连。
三、结语
城镇体系规划涉及城镇区域形成、发展, 对城市总体规划有决定性意义, 因此应首先清楚城镇体系规划。总规是分区规划的前提, 总规主要是指导原则和基本蓝图, 详规是总规的宏观原则在开发建设中的具体要求和其条例化, 同时也是实施总体规划的规划管理手段和依据;分区规划加深修正总规, 体现城市建筑法令的严谨及程式条例化、规范化。在实际中, 只有由抽象到具体, 从发展战略到操作管理的层次决策, 一步一步做到位, 并且不断总结以往规划的经验教训, 才会使规划工作不断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李德华主编.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2]宋军.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几点认识[J].城市规划, 1991.
[3]沈清基."形""数""术""好""尺"—谈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构思[J].1993.
[4]钟仲宣.湘潭师院校园总体规划建设浅谈[J].湘潭师院学院学报, 1993.
[5]也绪镁.分区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J].
立足精神层面 回归语文本真 篇8
关键词:语文,人文,活动,精神,摒弃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当初阅读文章时, 打动我们的, 是文中的精神, 后来促使我们再回到文章的, 还是文中的精神, 或者说, 是文中的那种精神在特定的情形下唤醒了我们对往事的回忆。这虽只是一种感性体验, 但它反映了语文及语文学习的本质。可当前的语文教学存在着种种问题。
首先, 很多教师没有认识到, 语文在本质上是一个矿藏。这个矿藏的外在表现是语言文字, 而在语言文字里面有极丰富的内涵, 有实用交际的, 有思想智慧的, 有精神品格的。他们也没有认识到, 语文教学正是让学生有效地探寻矿藏, 披沙拣金, 增强文化精神底蕴, 提高语文素养, 为人的全面发展打造精神的底子。如此, 其课堂教学以教材立意, 其教学目的是学“这一篇”文章, 其教学过程是解析“这一篇”文章。
其次, 教学的总体思路和过程安排缺乏神韵。很多教师没有把一篇篇文章当作鲜活的东西, 去跟它交流, 跟它对话, 而是把它当作纯客观的处理对象作技术性解剖。这样, 就把某种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奉为圭臬, 离开思维内核, 或冷漠地分析, 或机械地肢解, 或孤立地解读。
我们的教学必须树立学科思想, 更新教学观念, 回归语文本真。
一、把人文素质教育放到语文素质教育的中心位置
这是语文教学的内核, 语文教师必须认识到以下两点。
1. 语文教师本身也是教材。
这里有两个层面:第一、教师的精神品格、学识品位、道德涵养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教师必须广泛涉猎, 历练情操, 既要有广博的知识, 又要有较高的涵养, 以此影响、浸染学生, 以自身的精神魅力诱发学生去探求语文的精神魅力。第二、教师必须凭借自己的学识阅历去感受品味教材, 捕捉独特体验, 形成自己的认识, 并把这种精神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和学生一同营造能引起共鸣的教学空间。
2. 语文教学必须是一个实践性“对话”场。
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 母语学习必须在真实的环境中通过实践完成, 这个实践在语文教学中表现为“对话”。这里有三个方面, 即教师、学生和文本作者;有三组关系, 即教师与文本作者的“对话”, 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教师与文本作者的“对话”是前提, 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是保障, 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是主体和根本。
读者与文本作者的沟通与“对话”, 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过程。一方面, 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走进作者所构设的精神世界, 发现那一个个独特的形象, 从而感悟其中的生命情志。如屈原遭人诋毁、报国无门的寂寞哀怨, 李白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孤高自傲, 杜甫羁旅漂泊、壮志难酬的寂寥忧患等。另一方面, 学生又在这精神的洗礼中提高自己的思想, 借他人的情感来丰富自己的情感, 发现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与文本沟通对话, 能为学生提供寻找自我、发展自我的天地。学生在其中广采博收, 移情化性, 促进其个性的成长发展。教师的教学说到底是想办法为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以精神活动为立足点, 摒弃技术性操作
突出语文意识的培养。语文教学离不开“技术”, 但教师不能把“技术”当作根本。好的语文教学的一个鲜明特征, 是通过精神经验的丰富、个性生命的成长、生命本体的活跃、文化涵养的加深来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好的教学技术, 是对内在精神活动的科学调动。这里有几个原则性问题:
1. 教学内容永远是第一位的, 方法永远是第二位的。
教学永远是一种文本作者、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沟通交流, 沟通交流永远是动态的、鲜活的, 其间的机智也总是转瞬即逝的。教师教学活动正是在抓住这转瞬即逝的机智的过程中表现出灵性, 创造出生机。如果把富有灵性的东西束缚于某一种方式或模式, 那么, 教学是灰暗的。
2. 课堂安排必须着眼于整体感知。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文章, 我们都要“得他滋味” (朱熹语) , 要“得他滋味”, 就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步骤去整体感知。而要整体感知, 就要品位是什么样的“滋味”, 但无论如何, 读总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要紧的方法和步骤。立足文本, 用不同形态的读进行言语感知, 从而达到整体把握, 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
3. 课堂教学设计必须落实到实践层面。
语文能力的提高依赖于语文实践活动中的积淀、整合, 语文的学习过程就是语言实践的过程。真正的语言实践应与生活紧密相连, 与学生思想紧密相关, 并有真实信息输入或输出。只有学生的实践, 才有学生的自主;只有学生的实践, 才有学生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