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层面

2024-07-15

治理层面(精选5篇)

治理层面 篇1

一、当代世界社会治理理论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对于治理理论的探究就开始层出不穷, 社会理论的学者们, 在根据自己时代发展现况和管理理论实际需求总结了“治理”理论的概念。美国国际研究学会主席詹姆斯·N·罗西瑙 (J.N.Rosenau) 教授就提出了很有代表性的治理理论, 他表示, 社会治理, 不仅依靠的是政府机构, 同时非正式的、非政府的机制也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他认为“治理”与“统治”有很大的区别, 虽然很多人在表义上认为他们可以互相使用与代替。其实, “治理”指的是通过拥有了共同目标的支持, 在无需国家强制力量的支持下, 社会组织通过自发自愿的努力, 去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管理主体从只依靠政府部门, 变为包括社会组织和各种非政府部门在内的多元社会力量。其次, 西方的学术理论界, 对“治理”理论也给出了一些权威性的定义, 如全球治理委员会在《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这则代表性的研究报告中提出“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对于各利益主体和冲突双方, 需以公众利益为主, 调解不和、化解矛盾, 为了共同的公共管理目标联合行动, 持续参与的一个良性过程。而且社会治理突出强调的是社会管理不应只是政府的事情, 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商, 非政府组织变成了实现社会有效治理的必要的参与者和管理者;其次, 管理过程不应只是单一的从上至下的模式, 应该是双向互动的一个管理过程, 政府、非政府组织应联合共同治理, 实现和谐互动、协调合作, 互惠互动达到共同管理的价值共识。

我国的对社会治理理论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 相对比与西方学界的研究来说确实晚了许久, 但是国内学者们针对本国国情、既定的研究方向和不懈努力也取得出了很多的研究硕果。在我国, 比较早且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是俞可平教授, 他在关于“治理”的概念界定方面, 提出的“治理与善治”在中国的行政学界产生了大的理论影响。他指出, “治理”可以定义为官方的或民间的公共管理组织, 通过特定的权利资源和公共权威的运用, 来共同管理社会、维护社会秩序, 满足公众需求。治理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维护公众的和公共的利益, 在各种曾别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手段去引导、规范和控制公民的社会活动。因此, 治理是一种公共管理活动和过程, 它的目标是以公共利益为本, 它的组成部分包括必要的公共权威, 管理规则、治理机制和治理方式。”

二、中国社会治理领域面临的问题简要概括

改革开放, 既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 也必然带来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总体来看, 我国社会治理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但是, 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 社会治理领域存在的问题还不少。一是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导致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难以适应;二是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导致社会矛盾多样多发;三是社会结构深刻变动致使社会治理任务日益繁重;四是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使社会治理难度加大。

针对我国不同层面的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应用不同的方法来改善和解决。为了转变和优化政府治理方式、完善社会治理运行机制、转变政府职能, 创新政府社会治理体制和实现政府治理能力建设, 我们可以从根本的制度化层面着手, 因为“制度是公共权力机构实现其政治和社会功能的基本工具, 是获得主导性权威的前提, 制度决定了技术力量发挥的空间和可能产生的活力, 制度是理念践行的工具, 是确保社会治理过程规范化、有序化、连续化和一贯化的载体。所以, 只有通过不断发挥政府的主体能动性和制度化的创新及完善, 才能实现现代化社会的有效治理和体现政府治理的价值理念趋向。

三、提高社会治理效果的制度化途径

1. 实现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化

在社会治理中, 政府和公众的共同协作参与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而且公共治理是实现现时代治理良性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和重要环节, 因为现今的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是有组织的、有秩序的, 有共同理念的参与但因为其局限性和约束性, 使公众参与在一定程度上会有难度, 而且进展的并不是那么顺利, 由此变成了治理程序上的一个薄弱的环节。因此加强社会大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化建设和合理机制的完善, 是实现有效创新治理的一个良好途径。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设, 一是建立公民与政府的信任机制, 在社会治理中政府与社会不应是漠然的对立关系或公众一方无自主权且唯命是从的服从另外一方的隶属关系, 更不应是敌对的对峙关系。既然要协同合, 那就应该是互相信任、互鉴互助的建设性伙伴关系。政府应充分的放权给公众, 发挥其主管能动的创造性, 维护和实现公民的政治权益。二是实现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利益协调、表达和社会矛盾化解机制, 政府要给公众提供宽松的空间和条件, 可以实现公众意见的及时反馈, 使公众合理的建议和要求能得到政府采纳和支持, 并将对可能发生的矛盾冲突用以有效的方式和机制得以解决掉, 同时将政府对公众意见的回应公开化、透明化, 进而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三是建立健全社会治理绩效评估和扶助机制, 政府拥有庞大和充足的资源性优势, 为了能鼓励公共大众能积极发挥作用, 可以将参与社会治理的不同组织进行实现分类管理、区别对待, 突出重点的运行过程, 对各社会组织的绩效进行评估管理, 对发挥作用突出的公众和组织有奖赏优待的优惠政策。此外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或项目购买、补贴、奖励等方式, 发挥专项资金引导作用, 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和治理。

2.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的制度化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必须保证宪法和法律的全面有效实施。要想实现治理的现代化, 必须全面拥护法制建设的制度化实施, 法律手段和法治思维更是实现社会的有效治理的必要性工具。

法治建设制度化途径可归纳为:第一, 政府应加快社会治理领域的立法工作, 完善各级各界各部门的立法任务, 让人们有法可循、有法可依, 制定出详细具体, 切合实际的法律规范来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而且重要的是法律不能只写在纸上, 而是要写在公民的心里, 只有人心思法、人心思治, 才能达到法治治理的效果最大化。第二, 发挥好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的作用, 实践表明, 良好的道德风尚既可以减少各种矛盾纷争、净化社会环境, 又可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是法制制度建设的良好推动剂。要通过依法打击犯罪、让人民明辨是非, 平衡利益关系、使民众实现自我教育, 知荣辱, 明善恶、重品行, 使其自觉养成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促进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第三, 执法队伍和官员执法能力亟需改善, 要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 提高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和水平, 通过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 并通过促进司法公正、加强司法公信力来树立法律的权威, 增强全社会的法治意识, 对引导全社会的公众共同执法作出表率。且可知“善治者善法”只有把民主法治上升到的制度化的高度、加强有关部门的行政执法效果和实现治理体系法治化、科学化、程序化, 才能从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应对社会危机。

3.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制度化

衡量一个社会的现代文明程度, 不仅要看经济发展, 还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 习近平把民生问题解决的好坏作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成效的标准。所以, 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 要想实现社会的有效治理, 保障体系的制度化、合理化建设是不可缺少和忽略的一环。在如今发展的新型社会, 对处于社会困难、穷困的弱势群体, 农村及偏远的发展不平衡地区和城镇的失业、老年群体这都是我们保障制度需要涉及的范围。

构建社会保障制度, 构筑社会稳定的“安全网”。需从以下两个个方面来看:第一, 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现阶段, 我国的低保困难家庭、特困户及残疾人的占比还很高, 为了让弱势群体可以得到实惠与帮助, 应尽全力分类施保, 规范管理, 政府应优化现行财政支出结构, 加大农村低保金和困难人群的支援力度, 适时的对社会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行自然增长动态调整机制, 并将各区域的最低补差标准额度不断巩固。在实现财务支持的同时, 也应同时推进服务体系建设, 让更多温暖惠及需要大众。第二, 加快完善社会保险保障, 扩大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社会保险的覆盖面, 除此外也要统筹其他保险系统的建设, 实现五保”供养, 与农村合作医疗、住房救助、教育救助、司法援助等制度之间的衔接配套。切实发挥好保险的预防、补偿、保障的作用。同时也要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监督体系, 建立保障监督委员会, 依法加强社会监督。

4. 实现公共权力监督机制的制度化

加强公共权力监督是实现社会有效治理的必然要求。公共权力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维护人民利益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手段, 如果运用不好将会损害人民的根本利益、造成负面影响。腐败作为当今普遍的一种现象, 事关国家的生死存亡, 所以应势必加强监督与危害人民群众主体利益的行为做斗争。

将公共权力监督机制上升到制度化的途径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对权力主体进行制约监督, 国家的公职人员, 因为掌握了权力资源, 在很大程度上使他们代替民众直接行使权利资源, 如果党性不高、思想道德修养高度不够, 会造成以权谋私、权利滥用的想象, 所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对权力主体的制约与监督制度, 应包含以下内容:着实加强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开展, 入选入职官员不仅要有做事能力更要有良好的党性修养和崇高的为人民做事的决心和态度, 此外要对领班班子的各期工作进行绩效考核, 全面、客观、公正、准确的评定党员干部的社政治业务素质和履行职责的情况;责任追究制度的实施, 对犯错、违反规章的人员进行警告严惩, 使其能够加强对自身行为的约束。权力主体的信息公开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 公职人员的财产收入要勇于公开, 使用的国家资源和公务、权力都要透明化、规范化。第二, 强化群众信访举报制度, 信访举报是群众监督的重要渠道, 通过纪检监察等各种监督部门的信访举报“窗口”, 接待群众来信来访, 处理群众举报、申述和控告, 这对于维护社会稳定, 保护群众利益, 发挥群众监督作用, 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查处违纪案件, 惩治腐败现象,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三, 舆论监督也是实现有效社会治理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其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支撑, 积极发挥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的作用, 将社会信息及时、公开、迅速的传递出去, 新闻媒介不仅可以作为政府的喉舌, 更可以反映民情, 传达民意, 实现党务政务公开, 监督检举, 增强监督合力和时效性, 在反腐倡廉中可起到很好的作用。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可知其是从制度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补充, 在新的历史时期, 对于有效的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和实现创新治理, 既要坚持我们党的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和公平正义的价值原则, 又要通过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用制度来保障基本民生、实现社会公平, 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本文从制度的层面着手, 通过公众参与治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公共权力监督机制的完善、党领导班子的绩效提高这几个方面来进行提高社会治理效果的针对性阐述, 从而对政府的治理理念和治理能力建设及国家发展的价值取向提出了实际的要求。

关键词:社会治理,社会体制改革,以人为本,制度层面

参考文献

[1]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军等译.上海:三联出版社, 1989.1.

[2]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N].人民日报, 2004-09-27.

[4]陈国权.政府能力的有限性与政府机构改革[J].求索, 1999 (4) .

[5]汪永成.政府能力结构分析[J].政治学研究, 2004 (3) .108.

[6]金太军.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500-509.

[7]王沪宁.政治民主和政治稳态的相关分析[A].刘军等编.新权威主义[C].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89.230-245.

[8]王思斌.社会政策时代与政府社会政策能力建设[J].中国社会科学, 2004 (6)

[9]梁莹.政府善治与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J].南京师大学报, 2003 (3) .

[10]袁岳.公道:公共管理新主张[M].第一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11]李文良.中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报告[M].第一版.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3.

治理层面 篇2

记者:请谈谈对参赛作品总体质量的感觉。

孟京辉:我平时看了各种不同的作品,这些作品让人用一种艺术的眼光来审视自己。希望以后能见到更多除了视觉之外的,对生活、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以及对自己内心有一些对应、反讽和颠覆的东西。我想这类作品以后慢慢就会多起来,单单靠视觉不能满足人对立体化的信息的需求。这个评选的过程也是我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我看完所有的作品,我想,自己拿着相机在创作时会怎么样拍照呢,我觉得这是一个挺美妙的感觉。

王文澜:从我们反映社会的作品来看,大量的作品是停留在视觉上的,好的照片要有冲击力。在大量风光参赛照片里,我比较喜欢城市周围垃圾的那张,场景和收垃圾的人,反映了人的状态。这种感觉对我来讲,在精神上起到了促进作用。还有“蜗居”的照片,起码反映了社会问题。我们现在的社会有许许多多的问题,用摄影的方式去记录是一种最直接的方式,比其他艺术形式表现更快,立竿见影。参赛作品应该是精神层面跨过技术层面,能够使我们手里有相机的人都能够关注我们所处的生活时代,通过我们独特的观察吸收各自的营养。

记者:孟导,您会注重摄影作品中体现的戏剧性元素吗?

孟京辉:我使用佳能S95和EOS 5D Mark Ⅱ,每当看到有意思的事物随手就拍,S95可以随身携带比较方便;这次参加法国戏剧节,我用5D Mark Ⅱ拍了个短片。对我来说视觉很重要,是记录,或者是表达,更是记录内心情绪的一个方式。有时候会因为忙碌,忘记前一段时间的事情,但是用相机记录的影像可以帮助你回忆最近的工作,可以帮助自己重新审视过去,重温当时的一种心绪。

我做话剧不强调戏剧性,而强调它的视觉性,但是我拍摄作品却要强调戏剧性:对比、矛盾或者抗争,有时候你最开始拿出相机只是为了记录,你慢慢继续拍下去,就可以找到一种目光,一种感觉,去拍摄好的作品,就好像是天线感应似的。

记者:您是否认为摄影作品,除了要具有完美的视觉效果外还要体现故事性,给观众留有思考空间?

孟京辉:拍照变得越来越容易了,相机的技术在不断提高,但是每个人拍出来的感觉不一样,因为每个人对生活的观察不一样,拍摄的角度不一样,心情也不一样,关注的方方面面都不一样。技巧并不是第一位的,到一定时候慢慢你也就会掌握技巧,通过生活环境和教育你也会掌握技巧。比如说拍花,怎么好看怎么拍,服从大众的审美,这是你用相机第一步跟自然的对话。但是我觉得只掌握技巧,好像不够,应该加进去诸如环境、你自己的心情和你对拍摄现场的理解的东西。有了这些,你拍照片就会与众不同了,就会思考焦距应该对着哪,色彩怎么选择。所以,我觉得摄影是自我解读的一个工作,同时也是一种自我的对话,摄影是每个人用身体、用内心、用生活经验来跟事物对话的。

记者:请您为本届摄影大赛的参赛者提供一些您的艺术创作经验和拍摄建议。

孟京辉:第一步:先看好的作品,自己先模仿。第二步:你要拍出独特的照片:一幅照片要有独特之处,美和好其实影友都可以拍出来。大量的参赛作品都注重了美和好,但是有些没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记者:有些人认为拍摄自然题材,被摄景物的客观存在起主导作用,您觉得摄影师在自然摄影方面扮演怎样的角色?

王文澜:从事风光摄影难度很大,每年选出来的风光照片基本上都仅仅停留在花心思营造光影这个层次上。其实拍摄风光需要下大工夫。首先,你要先多看,多看大师的作品;其次,太主流的角度就不要去拍了,要用自己的眼睛发现,不要人云亦云;第三,如果你想让参赛作品获得别人的认可,你就要有独特的视角和个人风格。

记者:有些人面对美景,拍出来的东西却不尽人意,有些自然界奇妙瞬间转瞬即逝,由不得人慢慢构思拍摄,怎样才能将美景拍美,怎样把握转瞬即逝的完美光影呢?

王文澜:如果你没有抓住瞬间,不排除你摄影技术上的问题,但更多的是你没有准备,缺乏本能的预见。只有你有了充分的准备,才能游刃有余地运用技术。如果你很被动地去捕捉瞬间,你就永远拍不到。风光更是需要预见了,因为你对气象要有判断,对于社会生活的判断难度比较大,但是你也要努力地去做。对器材你也需要有了解。总之,瞬间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准备就是技术上的、观察上的准备。

记者:您认为在自然摄影中,是否有必要加入人文元素?

黑明:自然的东西完全可以拍摄得人文一些,不管你是拍的是动物还是树木,如果你仅仅拍摄景物的话,对人们的阅读是有限制的。如果是说拍摄鸟,能跟人结合起来,讲他们的关系会好一些。自然类的作品还是需要跟人文靠近一些,除非你就是要拍单纯的动物,只能告诉别人这是什么动物。这样就没有人与自然的对话,如果作品中二者关系太远,可读性肯定不太好。

记者:很多人面对同样的景物、用同样的视角,拍摄出来的作品几乎完全一样,您觉得怎样才能突破自然摄影的这个怪现象?

黑明:对一般的旅游者不能强加要求,但是对于一个摄影师来说,就不能随便用一个普通的角度来拍摄,而要有独特的角度。比如最近我们去莫斯科拍摄,贺延光就有自己独特角度的照片,他对事物的理解与众不同。如果拍摄列宁像,他会将游客一起拍进去,不会单独地拍摄雕像。另外,还是要强调人与自然的对比,如果你仅仅是拍摄河流、树、草,肯定没有意思;如果你拍水里的人、岸边的人,和自然结合才能真实地体现你的出行,这里面就能看出来一些人文的因素。

记者:您对将要参赛者有什么建议?

治理层面 篇3

1 关于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公司治理结构规范的是公司董事会、经理层、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权利义务分布,以及在决策公司事务时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而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其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环境基础

现代企业制度下,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导致企业的投资者与管理层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由于投资者与管理层在某些利益上的不同,往往会导致二者直接的激烈矛盾。一个有效且有序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内部控制的基础,是内部控制机制发挥作用的首要条件。内部控制建设的有效性依赖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整性与科学性。可以说,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各部门职责明确,管理明确和有效,可以为内部控制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运行的“基石”。

1.2 内部控制的深化将促使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

公司治理结构,要在坚持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前提下,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要形成以共同治理为特征、制衡与效率相协调的治理模式。内部控制需要不断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它在企业的作用过程中会受到主观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要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在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作用,就必须不断地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完善和规范,真正符合企业经营活动的特点和企业管理的需要。这样的内部控制,不仅需要良好的企业治理环境的支持,同时也可以促使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

2 目前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

2.1 股东大会职责履行不到位

股东大会是公司最高权力机构,是股东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行使出资人权力的合法机构。公司章程的制定、议程的变更、董事的任免、公司的解散与合并等,都必须经由股东大会做出决议;公司重大投资计划、年度财务预决算、利润分配等,也必须由股东大会审议批准。但目前的情况是,大股东通过操作股东大会的方式决定诸多事项在形式上似乎通过了股东大会的决议和审议,极少一部分中小股东在股东大会中只能用很微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意愿。这导致股东大会无法正常发挥功能,股东大会很难代表全体股东的共同利益,往往形成股东大会成为少数大股东谋求私利的机会。

2.2 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职责不清、权力不明、缺乏制衡

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是要形成决策、监督与执行之间相互制衡关系,保证治理公司的权力不被滥用。因此,各权力机构的人员一般不能交叉重叠。目前比较普遍的情况,董事长、总经理形式分离,似乎好于早期董事长与总经理一人担当的情况。但是,总体来看,董事长多数喜欢抓财务、人力、重大投资等,并直接参与公司日常所有经营活动,甚至事必躬亲,跑市场、跑客户、跑政府关系,认为这样效率很高,还可以很好地管控企业。总经理多数沦为配角,或主管生产、或主管市场,不知道自身的角色定位。更有甚者,公司大小事务,有时候似乎谁都不能决定,都要等董事长拍板。

2.3 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形同虚设

战略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等是大多数企业喜欢设置的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但是,仔细分析不同企业所设置的这些委员会章程,发行几乎各家企业是大同小异,难道说每家企业在这些重大事项上的决策模式都是一样?如果是的话,各家企业联合起来设置一个集中形式的专门委员会,岂不节省成本?同时,在各专门委员会行使职责方面,更是五花八门:草草开会讨论讨论、所有大事均看看董事长脸色、甚至没有明白重大议题的实质,就形成决议签字生效。究其原因,各委员们缺乏职业精神、各专业委员会缺乏业绩衡量标准、以及缺乏对委员不履职的责任追究机制,是各专门委员会形同虚设的主要原因。

2.4 经理层“喜欢”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

股东大会职责履行不到位、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职责不清、权力不明、缺乏制衡,直接导致经理层“喜欢”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大股东代表与授权者之间往往缺乏刚性的约束,小股东以“逐利”为目标,大股东代表或经理层侵犯中小股东权益时,散户股东往往选择“用脚投票”。在这种缺乏有效监督的氛围下,内部控制更多地维系在经理层的觉悟上,人治大于法治,董事长说了算的情形较为普遍,内部控制就变成了“控”下属的手段。更何况经理层往往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惜损害投资者和股东的利益。加之经理层的考核和评价不够科学,经理层给企业经营带来了严重的问题时,也缺少相应的惩罚手段。

3 加强公司治理控制的几项措施建议

3.1 把董事长从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重新“上岗”

董事长职责不清楚是公司治理中的硬伤,何况董事长还担心自己被束之高阁、权力架空。因此,如何把董事长从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理清董事长和总经理这两个关键角色的职责,就显得非常重要。从相关法规要求来看,似乎很简单:召集和主持董事会议、检查董事会议决议、提议公司总经理和其它高层人员等。实务中某企业的做法似乎更为有效:第一,确定董事会的定位:公司利益作为股东的根本利益,不能谋求公司以外的利益;董事会主要以战略和监督为主,对总经理及其班子要有深刻的了解和信任。第二,基于董事会职责的董事长定位:决定公司年度预算和经营者业绩目标以及考核标准;网络、选拨和建立企业的优秀人才库;制订战略方向,但不参与战略步骤及执行;对总经理和重大人事任命和考核;涉及股权的有关问题及重大投资项目的审批。

3.2 监督经理层的内部控制执行

一方面,经理层的行为和企业内部控制过程必须从董事会层面进行监督。公司董事会既然是所有者权益的捍卫者,就应该很好地履行代表所有者对经营者实行监督的职能: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协调内部控制审计及其他相关事宜等。并且,审计委员会负责人应当具备相应的独立性、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胜任能力。

另一方面,直接向审计委员会汇报的内部审计机构,也是加强公司治理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企业在设置内部审计组织机构及对其定位上,应坚持两条原则:其一,独立性原则。这是设立内部审计组织机构最重要的原则。其二,权威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内部审计组织机构的地位和设置层次上。内审组织机构的地位和设置层次越高,权威性越大,内审的作用就发挥得越充分。为了加强内部审计控制,内部审计工作应做到规范化,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必须提高。内部审计控制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规范内部审计工作和内审人员的行为,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批合格的、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员。

3.3 建立公司的治理文化

企业文化的作用有目共睹:使企业上下团结一致,努力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奋斗,它不仅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阻止企业的衰败,同时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然而,来自于董事会、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经理层等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赞同,甚至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共同的价值取向,对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作用不可估量。这种公司治理层面的文化,可以通过应用企业文化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去唤醒高级管理层的主体意识、主人翁精神,真正让高级管理层、尤其是独立董事们成为企业的主人,激发其做好各自的本职工作,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同时,企业文化层面的控制和约束,也是对那些期望凌驾于内控控制之上的高管层,加上文化的防护剂。一旦自身行为与治理文化冲突,将损失其信用与声誉。

摘要:公司治理结构层面的内部控制问题, 目前已经发展到阻碍企业内部控制有效地发挥其作用的地步。目前大多数企业普遍存在治理结构的“形似而神不是”, 直接导致了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和执行等方面的困难。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为内控建设提供了可靠的环境, 内控建设的深入可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

治理层面 篇4

一、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

在新农村建设中, 加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是很重要的。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作为一个农业比重较大的国家, 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农村环境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村可持续性发展, 关系到农村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近些年, 农村环境不断污染恶化, 已经严重影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加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已经成为农村建设面临的当务之急。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没有科学有效的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最终绝不可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农村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也将成为未知。因此, 加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 是有效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实现农村环境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二是保证农村社会稳定和民生发展的基础。目前, 我国农村因环境污染而引发的农村社会不稳定倾向越来越明显, 已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 充分认识这一点, 对建设新农村有着积极的意义。众所周知, 社会的稳定来自民生的安居乐业。当农村环境中的空气、水、土地及食物等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遭受污染, 成为农村居民生存、健康的最大威胁时, 没有了安全生活的保障, 安居乐业便无从谈起, 农村社会的稳定也成问题。因此, 加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 让农村居民有安全的饮用水源、洁净的空气及放心的食物, 在良好的环境中生活生产, 不仅可以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民生发展, 而且有效推动了新农村建设。三是新农村建设新村新貌的需要。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任务是实现“村容整洁”, 因此, 要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现实状况, 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新村新貌, 就必须加强农村环境污染的防治。通过改变落后的生活、生产方式, 如加强对生活垃圾及污水的回收处理、规范农药和化肥及农膜等的使用、科学发展养殖业及其它农村副业等, 从而树立农村新形象, 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村容整洁。

二、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1.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概况起来,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农业生产造成的污染日趋严重。其主要表现为化肥污染、农药污染。据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三届三次会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化肥生产国和消费国, 也是世界第二大农药生产国和第一消费国。该数据显示, 中国每年流入十大水系中的化学需氧量达1445万吨, 超过三类水质所允许排放量800万吨的达80%。其中化学需氧量的一半源自农业氮肥, 中国近一半的湖泊处于严重的富营养化状态。中国每年进入长江、黄河的氮素中, 分别有92%和88%来自于农业, 中国沿海省份化肥使用已严重超出合理标准, 造成难以治理的面源污染和湖泊富营养化, 同时土地质量也有所下降。造成此污染起因是农民施用过多化肥。专家指出, 中国农民施肥过量程度已达50%。另一项数据表明, 中国被污染的农田已达1000万公顷, 这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威胁。[1]在农药使用方面, 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测算, 2009年农药产量约105万吨, 国内消费量35万~40万吨, 而我国农药有效利用率约为35%。[2]由于农药使用过度和利用率总体水平不高, 导致农药大部分的残留直接污染了土壤、水体等环境要素, 使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

(2) 农村工业化发展造成的污染迅速蔓延。近年来, 我国农村地区的工业化 (包括乡镇企业自身发展和城市污染企业转移至农村) 发展迅速, 但由于受农村基础条件、经济环境及管理水平等影响, 农村工业化主要以印染、造纸、化工、建材等污染较重的行业集中, 实际上是一种以低技术含量的粗放经营为特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反积聚效应的的发展。由于这些工业布局规划无序, 使其所产生的工业“三废”集中处理难度增大, 进而影响到农村环境。目前, 我国乡镇企业废水COD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以上, 污染物处理率显著低于工业污染物平均处理率。

(3) 农村聚居点城镇化进程中的污染日渐突出。由于农村发展功能的变化, 尤其是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不断引入城市的生活方式使得生活污水及垃圾废弃物增加。与此同时, 由于农村城镇化发展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不能及时跟进和提高, 导致这些聚居点的生活污染物得不到有效处理。没有垃圾处理设施, 大量的垃圾堆积, 污染了农村周围的河塘与耕地;没有污水处理设施, 河流沟渠成了臭水沟。而污水灌溉的农作物、污水塘养出的鱼虾、垃圾堆里长大的家畜, 直接为农产品的安全埋下了隐患。

2.农村环境污染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 是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主题建设和发展。因此, 新农村建设不仅仅局限于某个生产领域或者某个环节, 而是各个方面有机结合、综合协调的发展;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借用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木桶理论”看这一问题, 上述各方面因素对新农村建设的成败都可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是, 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短板”之一, 对新农村建设产生负面影响越加明显。其主要表现在:①农村环境污染破坏了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 影响到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的健康发展。由于过量施用农药、化肥, 加之一些农村地区工业化程度急剧增长, 耕地及水源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导致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和农产品安全问题更加突出。②农村环境污染对农村居民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从而影响到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生产者的建设积极性的发挥。考察近年全国各地不断发生诸如血铅中毒事件及农产品引发的中毒等事件, 其大多是由于农村土壤及水源等受到污染而造成。而这些事件背后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农民。这将极大地挫伤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性。③农村环境污染对农村人居环境产生的负作用, 影响到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及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近年全国农村环境污染及农业环境污染事故不断出现, 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也呈上升趋势, 引发的农民信访量不断增加。这些事件次数的增长, 直接影响到了新农村建设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三、导致农村环境污染的法制原因

造成当前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但是, 在诸多原因之中, 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法制建设不完善, 现有法律法规明显滞后, 操作性不强, 新的法律规定缺位严重等, 均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笔者认为, 这是导致农村环境恶化的实质性原因。

1.现有立法忽视农村环境, 且立法过于滞后

相对农村环境问题而言, 由于我国的工业污染问题及城市环境问题出现较早也较为突出, 所以当初环境立法的重心自然就放在了这两者之上。当然, 尽管环境立法中也涉及到农村环境保护的规定, 但无论从立法数量还是具体涉及内容的规定上, 都相差甚远。并且, 涉及农村环境保护的规范性文件大多出自效力较低的部门规章, 某种程度上不能不说明农村环境立法没有给予应有地位上的重视, 存在失衡。[3]与此同时, 随着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 我国现有环境法律法规中一些内容却没有及时修订, 已经明显滞后于农村发展的新形势, 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以《环境保护法》为例, 该法作为我国目前环境保护的综合性的基本法, 其专门涉及农村环境的直接规定是非常有限的, 仅第二十条对与农村环境相关的农业环境保护作了规定。但是, 农村环境恶化对农业环境产生影响的现实问题越来突出, 因此, 作为与农业环境密切相关的农村环境在立法上加以确认保护是很有现实必要性的。同样, 在该法第二十二条中规定, 制定城市规划, 应当确定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目标和任务。而面对农村聚居点城镇化和农村工业化不断蔓延扩大的新形势, 尽快把农村规划纳入该条款是符合农村环境保护的现实要求的。另外, 当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已成为面源污染最为主要的来源时, 农村工业及农村聚居点污水、垃圾和畜禽养殖造成的污染继续加剧时, 现行相关效力较低的规章及分散在不同法律中相关隐含性规定已明显不能满足农村环境污染的防范和治理的现实要求。

2.现有立法过于原则化, 且操作性不强

我国现有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及规章虽然对农业和农村环境问题有所涉及, 但总体上来讲, 这些规定偏于概括性, 过于原则化, 操作性不强。例如, 在《环境保护法》中第二十条规定,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环境的保护, 防止土壤污染、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水源枯竭以及其他生态失调现象的发生和发展, 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及植物生长激素。该规定虽然涉及到农业环境的保护, 但没有充分考虑到与农村的农民生产活动及聚居环境间的密切关系, 过于概括和原则化。又如, 在《水污染防治法》第四章“水污染防治措施”中设立“农业和农村水污染防治”一节来对农村水污染防治加以规定, 虽然对农田灌溉、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作了规定, 但内容仍然过于原则化, 缺乏具体的执行措施, 操作性不强。此外,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四十九条规定, 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防治的具体办法, 由地方性法规规定。该规定虽然涉及农村环境污染防治, 但同样过于原则化。再如, 在《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乡镇企业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及《水污染防治法》等现有环境保护法律文件中的罚则部分, 大都规定得过于概括和原则, 弹性太大, 缺乏具体的处罚措施和处罚额度等内容。因此, 这样的立法直接造成法律规定难以落实和执行部门难以执法的局面, 使得这些法律难以发挥其作用。

3.现有立法协调性不强, 且立法缺位严重

由于我国环境管理体制主要是为适应城市环境和工业污染监管而设, 加之采用统分结构的管理权限划分, 不能适应农村环境管理要求, 进而在防治农村环境污染的管理中出现了诸多问题, 如立法协调性问题。截止目前, 我国还没有出台一部专项的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法律或法规, 而当前我国涉及农村环境管理的职能部门包括各级政府、环保、农业、水利、林业等多部门, 由于各部门之间的许多职权存在着交叠, 因此, 有关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各部门出台的规章难免出现范围、规定及标准的不统一。而且各部门规范性文件都在本部门、本系统的职权范围内自上而下地颁发执行, 因而那些具有很强部门色彩和部门利益的文件, 看似可以解决某个具体问题, 但实际上因各行政部门之间缺乏权力上的衔接与配合, 导致执行效率低下或者执行结果“无功而返”, [3]影响到该体系整体的协调性。另外, 面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一些以往不突出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 但在立法上却仍然存在缺位或不足, 给农村污染的防治带来了巨大困难。其主要包括:农村生活饮用水源遭受污染的情形越来越突出, 相关的立法却仍然空白;土壤污染的情形不断蔓延, 但相关具体的防治法律及相应的罚则尚未细化;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日趋严重, 立法同样存在空白;目前对化肥、农药使用的具体规定, 农村垃圾、污水处置的具体规定以及控制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的具体规定仍然存在不足, 急需进一步的法律修订补充与完善。

四、新农村污染治理立法优先的必要性及法制完善

1.新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立法优先的必要性

由于长期城乡二元化经济格局的发展, 城乡差距十分明显, 农村面貌依然很落后, 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越来严重。据国家环保部的数据, 全国农村年产生活污水90多亿吨、生活垃圾2.8亿吨, 其中大部分未经处理随意排放;全国猪、牛、鸡三大类畜禽粪便总排放量达27亿多吨。“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主要针对城市和工业企业, 农村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并未完全纳入减排计划。这一状况反映出我们在农村建设与发展上的认识不足, 忽视了农村环境问题, 认为经济发展上去再治理污染也不迟的思路是需要纠正的。因为当污染达到一定的程度, 再大的投入可能也无济于事。美国、日本等国家忽略污染危害而付出惨痛代价的发展历史应引以为戒。这些国家现已改变了先发展后治理的思路, 转而确定了“环境优先”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及其立法原则, 并影响着他们的经济决策, 有效地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5]当前, 党和国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战略, 其目的是建设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村人居生活环境,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先污染后治理的理念与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明显背离。换一角度看, 新农村建设如果不优先有效控制农村环境污染蔓延, 不管农民的收入多么高、生活多么富裕, 只要农村这种“脏乱差”的面貌不从根本上改变, 就不能说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因此,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在新农村建设中树立环境优先的理念, 并通过具体的法律制度和措施加以体现, 让立法先行, 优先建立和完善农村环保的法律架构, 重点加强污染防治的法制建设, 使农村污染治理能够有法可依并执法必严, 这是摆脱新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困境的一条有效途径。

2.完善新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法制的建议

由于我国现有农村环境污染法制建设的不完善, 给新农村建设依法治理环境造成了很大困难。因此, 优先新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法制建设, 促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笔者建议, 新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法制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完善:

(1) 修订《环境保护法》。由于现行《环境保护法》偏重于防治工业污染及保护城市环境, 在涉及农村环境的保护方面较为薄弱, 尤其是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方面的内容更少, 因此, 加强有关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等方面的立法很有必要。笔者认为, 《环境保护法》中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内容完善主要包括:在第二章“环境监督管理”中进一步明确政府将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纳入工作规划, 加强对农村环境污染进行全面的防控和治理的职责;在第三章“保护和改善环境”中增加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的原则规定;在第四章“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中增加对农药、化肥、农村生活垃圾、畜禽养殖等污染农村环境的因素的原则性规定;在第五章“法律责任”中对应前面各章新增条款增加违反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法律责任, 以保障新增条款得到充分实施。

(2) 针对农村环境污染制定相关具体法律法规。目前, 我国关于农村环境污染诸多方面都存在立法空白, 而根据农村环境污染现状的发展趋势看, 优先制定相应的法律显得紧迫而必要。因此, 笔者建议在《环境保护法》修订农村环境保护相关内容之后, 以其为指导原则和效力依据制定《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法》。该法的制定应当主要围绕农业生产污染防治、农村工业污染防治和农村聚居环境污染防治来系统地进行调整和规制。在农业生产污染防治方面主要包括:加强化肥和农药使用的监管, 推广科学施肥用药技术, 有效控制化肥和农药过量施用的规定;加强集约化畜禽养殖的科学管理, 包括对养殖区域的科学规划, 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无害化的规定;加强对耕地保护、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等方面的规定。在农村工业污染防治方面主要包括:严格工业的农村环境准入制度;加强农村工业规划布局及产业结构优化的管理规定;加强农村工业环保制度执行的监管规定。在农村聚居环境污染防治方面主要包括:加强农村聚居点生活垃圾回收、处理的监管规定;加强城市垃圾转移农村的监管规定;加强农村生活饮用水源保护的规定;加强农村聚居点生活污水排放及粪便无害化处置的规定。

(3) 完善配套法律规章, 协调相关法律。笔者认为, 以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具体法律为基础, 还应当完善相关配套法律规章。如制定关于农村工业及私营企业环境污染防治的规范;制定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规范;制定土壤污染防治的规范;制定农村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及监测方法等标准。需要强调的是, 这些配套措施一定要突出可操作性的特点。另外, 针对我国农村环境管理各部门规章存在的衔接与配合问题, 在具体制定或修订这些法规时, 需要注意与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整体性及效力位阶的衔接, 防止相关规定出现矛盾冲突。

总之,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其建设的成败与否, 除了财政支持、科技投入及基础设施改善, 还需要建设完善的农村环境法制, 并且, 只有让法制行驶在新农村建设的前面, 才能破解新农村污染治理的困境, 才能有效保证其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秦京午.中外专家:我国化肥使用过多形成公害[N].人民日报 (海外版) , 2003-11-20.

[2]张毅.别拿农药不当“药”[N].人民日报, 2010-11-21.

[3][4]王社坤.农村环境:被法律遗忘的角落?[J].世界环境, 2008, (01) .

治理层面 篇5

一、历史层面

电视纪录片的历史层面指的是能够完整地表达以往一段时间所发生的特定事件的内容单元。在电视纪录片中, 一般来讲, 它是由多个历史层面组成的。

1. 历史层面的选择:

在不同的纪录片中, 所截取的历史层面是千差万别的。在时间的长河中, 从哪一点截取能切中主题, 编导应有足够的估计和把握, 因为他对纪录片的展开将起到直接的制约作用。比如, 浙江电视台拍摄的《嫁给中国》和哈尔滨电视台拍摄的《奥莉娅的故事》分别是表现一个外国人在中国的故事, 其截取历史层面时间差约50多年。《嫁给中国》拍的是18岁的奥地利姑娘瓦格纳同中国公派留学生杜承荣相爱的故事, 编导以他们相识、相知、相恋的历史层面为截取点。而《奥莉娅的故事》拍的是一位俄罗斯姑娘奥莉娅和中国小伙子李广生相爱的故事。25岁的奥莉娅是一位俄罗斯妇女, 她生活在中国的哈尔滨, 1997年2月19日, 她在哈尔滨市《新晚报》上发表了《救救我的中国丈夫》的文章, 奥莉娅的丈夫患有严重的尿毒症晚期, 生命垂危, 为挽救丈夫的生命, 在记者的帮助下, 她向社会发出了呼吁。编导以奥莉娅为救患病的中国丈夫李广生四处奔波为截取点, 目的是让观众对奥莉娅这个俄罗斯姑娘的呼唤产生浓厚的兴趣。在纪录片中, 历史层面的截取与选择, 完全是为最大限度地表现主题的。

2. 多个历史层面的相互关系

一般来说, 在电视纪录片中表现的历史内容, 往往是由多个历史层面组成的。他们之间相互渗透, 相互制约, 相互促动, 使纪录片的力度不断加深。

在纪录片创造过程中, 编导在第一个历史层面即说明制约层面确定之后围绕着主题, 在说明制约层面结束之后, 还要做进一步的阐述和深化, 如果要表现的历史层面内容多而复杂, 那可以多层面加以阐述。要层面清楚, 层面与层面之间应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层层深入。还以《嫁给中国》为例, 瓦格纳同杜承荣结婚后来到中国, 一住就是六十一年, 瓦格纳生儿育女, 为丈夫养老送终。编导选取了这六十一年为第二个历史层面, 进一步来表现瓦格纳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情感世界。如果片子做到这就结束了, 那就成为一般的爱情故事了。而《嫁给中国》的编导又从地域差别、生活差异、观念差异所形成的东西方文化的冲突方面深化了两种文明的深刻冲突、碰撞。瓦格纳成了东西方文化及于一身的代表, 他的人格力量得到了升华。这就形成了第三个层层递进的历史层面

纪录片的历史层面中, 有时会出现一个有数个更小的各自独立的侧面组成的层面。它使一些繁杂琐碎的历史内容更加条理化, 形成一个完整的层面, 可以加深整体阐述的力度。

二、现实层面

纪录片的现实层面指的是现在发生的并能说明一个问题的人物、事件的内容单元。一般来说, 现实层面在纪录片中占有的比重比较大,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事物近期发展的过程。

现实层面的表现形式

在电视纪录片中, 每一个现实层面几乎都脱离不了这样的表现形式:A以现在时为标准所拍摄的人物或事件的过程单元B以现在时为标准采访的人物, 人物所表述的是以现在正在发生的事件为内容单元。现实层面的这两种表现形式, 有时可同时地出现在一个现实层面中, 比如电视系列片《庐山》中的第一集, 采用了对庐山风光拍摄的同时, 主持人又进行了一番现场的评说和介绍, 使本应是风光片的纪录片, 又增加了很多耐人寻味的话题, 放大了纪录片的内涵表现。

现实层面的表现形式根据纪录片的内容决定, 编导早构思的时候应给予充分地思考。

1. 现实层面的选择

一般来讲, 电视纪录片现实层面的选择是很重要的。纪录片选择的切入点对全部故事的发展起着统领作用。比如纪录片《最后的山神》, 讲的是鄂伦春族的最后一位萨满传人, 他不满意现有的定居生活, 喜欢山林里的狩猎生活, 虔诚地崇拜山神。而他的儿子对山神满不在乎, 与他形成强烈的鲜明的反差, 山神的脸谱就成了反映两代人思想观念差异的晴雨表。选择山神为切入点, 对下面故事的发展起到了统领的作用, 同时也使纪录片自然流畅。

2. 多个现实层面的相互关系

一般来说, 电视纪录片是由多个现实层面构成的。他们之间在逻辑上、内容上以及生活本身都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层面关系, 他们之间是环环相扣的层面关系。

摄制不同的纪录片, 现实层面的选择是不同的, 有的纪录片, 为了更完善说明一些问题, 在某个现实层面上, 出现了主线和副线, 或几条线相互关联或交叉, 加深了纪录片现实层面的力度。

比如纪录片《龙脊》, 以九岁的潘能高为主线, 且潘能高又是纪录片的切入点, 编导为了说明小寨村孩子上学的情况, 分别加入了四条副线。一是潘能高的好朋友在班里考第一的潘军权的情况;二是在希望工程的救助下又重新上学的失学孩子石梅珍的情况;三是失学儿童潘井妹的情况;四是五年级学生潘继思为了筹集学费, 利用假期到二十公里以外的地方淘金, 以解决学费问题的情况。主线与副线交织在一起, 编导通过一个主线和四个副线, 把每个现实层面都交代的清清楚楚, 加深了表达的力度, 更为说明主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一部完整的纪录片中, 历史层面与现实层面相互补充, 相互交叉, 选择的好, 就会使纪录片起伏跌宕, 故事情节一环扣一环, 给观众娓娓道来的感觉。

对于电视纪录片历史层面和现实层面的探讨有助于对整部纪录片的把握, 使所拍摄的纪录片更加完善, 达到一个比较高的境界, 为提高纪录片的整体水平大有益处。■

上一篇:科学与管理下一篇:营运驾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