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层面

2024-09-06

理论层面(通用10篇)

理论层面 篇1

一、引言

传统的贸易理论包括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均是以代表性厂商为微观基础进行研究的,代表性厂商的对称性便于求解一般均衡。而大量微观数据的经验性研究发现,新贸易理论模型并不适用于解释实际情况。新贸易理论将所有企业看做同质的、出口的,而实际情况显然与模型假设相违背: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中,并不是所有企业都会出口,且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在生产效率、生产技术和生产规模上都有很大差异。基于大量的经验性研究,以异质性企业为基础的新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

二、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综述

Melitz(2003)提出的模型,成为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即新新贸易理论的基础。Melitz(2003)建立的异质企业动态产业模型以Hopenhayn(1992)的一般均衡框架下的垄断竞争动态产业模型为基础,并扩展了Krugman(1979,1980)垄断竞争贸易模型,同时引入企业生产率差异。在消费者偏好方面则参考了Dixit and Stiglitz(1977)的CES效用函数。该理论提出两个假设,一是企业具有异质性,边际成本是外生的;二是企业要进入一个行业前必须付出一定的不可撤销的初始投资也叫沉没进入成本(sunk entry cost),企业自身的生产率水平在进入行业后才得知,如果企业选择出口则需再次支付成本(iceberg transportation cost),企业每期都可能因亏损而退出行业。

Melitz模型的主要结论是: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均衡条件时,认为企业存在一个零利润生产率 Φ*,如果生产率高于 Φ*,企业就可以获得利润,如果低于这个水平,企业就会退出市场。Φ*的提高会降低行业中企业的数量,一旦 Φ*一定,行业中的企业数量就不会变化。因此封闭经济中的贸易并不能提高企业的的产效率。当经济由封闭转向开放时,贸易能够引发生产率较高的企业进入出口市场,而生产率较低的企业只能继续为本土市场生产甚至退出市场,一个产业部门的贸易开放将会导致工资和要素价格升高,生产率低于国内 Φ*的企业被迫退出市场。生产率高于国际 Φ*的企业将能够承出口的初始投资并开始出口,生产率介于二者之间的企业将继续为本国生产,这被称为贸易的自我选择效应。资源会从生产率低的企业流向生产率高的企业,实现优化配置,企业总数减少。贸易通过提高零利润生产率而使整个产业的生产率提高,这被称为贸易的再分配效应。

其它学者也曾采用异曲同工的模型来研究企业异质性问题。Jean(2002)假设企业的边际成本为离散的序数排列。Asplund and Nocke(2006)则假设异质性企业的生产率服从马尔科夫过程。他们所得出的结论与Melitz(2003)基本一致。

理论模型形成之后,学界对理论模型进行了两个方面的研究和拓展。一方面是是理论模型的拓展,异质性企业模型被广泛运用到各种以异质性企业为围观模型的理论中去。另一方面是经验研究,学者们利用各国的制造业企业数据对Melitz模型进行校准模拟和计量检验。

三、数据、模型及方法

1、数据来源及筛选

本文数据样本来自于2007 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了全部国有企业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笔者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筛选。

首先,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共收录了30 个制造业行业,在检验出口企业与生产率关系时,要剔除资源依赖性和垄断性的制造行业16 个。第二,剔除掉明显统计有误的样本如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总值以及工业增加值等出现负数的情况。第三,删除企业员工总数低于8 人的样本。经过筛选后,剩余企业样本188285 个。本文将出口交货值大于0 的企业称为为出口企业,共有53437 个样本,出口交货值等于0 的企业称为非出口企业,共有134848 个样本。按地域将所有企业分为三组分别为东部地区(de)、中部地区(dm)和西部地区(dw)。

2、基本模型

企业生产率、资本组成、人力资本和所在区域等多方面都可以反映出企业的异质性,对企业的出口行为产生影响。本文目的是检验异质性企业模型对我国企业出口的适用性,将以上各变量考虑到其中,形成以下计量模型:

模型个变量含义如下。因变量ex表示出口虚拟变量,如果企业出口则为1,否则为0;自变量分别为:productivity—企业生产率、state—国有资本份额、individual—私有资本份额、hmt—港、澳、台投资资本份额、foreign—外商投资资本份额、ln(k/l)—资本/ 劳动对数。de—地区虚拟变量,企业位于东部地区则为1,否则为0;dw—地区虚拟变量,企业位于西部地区则为1,否则为0。其中最为重要的解释变量是企业生产率。生产率有几种不同的和衡量方法,本文将采用两种方法来计算。一种是劳动生产率LTFP,Melitz(2003)模型中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因此可以用劳动生产率来作为企业生产率的衡量指标,计算方法为LTFP=ln(Y/L),其中Y为企业的工业增加值,L是企业的员工人数平均内值。第二种是几十年hi全要素生产率ATFP,其计算方法为ATFP=ln(Y/L)-sln(K/L),其中K为企业固定资产总值,s为参数,这里取s=0.3。如果劳动生产率的符号为正,则可证明生产率越高的企业越容易出口。其它的控制变量如所有制形式和企业所在地区等,都会对企业的出口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企业的资本与劳动比率反映了企业的要素密集度,由于我国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出口品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因此预测该解释变量符号为负,也就是资本比劳动的比率越高,企业越不容易出口。

(注:括号中为t、z值*p<0.05**p<0.01***p<0.001。)

3、计量方法

该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是一个虚拟变量,故而本文选取离散被解释变量情况下的二值选择模型。分别采用线性概率模型LPM、probit模型和logit模型来对模型进行估计。并将计算probit模型和logit模型的边际效应和模型准确预测比率,然后对三种计量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本文应用Stata12 软件运用LPM模型、Probit模型和Logit模型对方程进行了估计。表1 为用劳动生产率LTFP作为生产率来进行回归的结果。

表1 中第一列、第二列和第三列分别为LPM、Probit模型和Logit模型估计的结果。用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指标得到的结果与表1 非常相似,采用两种生产率估算方法得出的结果基本相同。从模型的估计效果上来看,所有的解释变量系数都在0.1%的水平上高度显著,三种估计方法结果符号基本一致,估计效果较好。但是,我们发现,三种模型无论是利用劳动生产率作为成产率指标还是利用近似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指标,其系数都为负数。这也就说明,生产率对出口的贡献为负,即生产率越高的企业越不容易出口,而生产率低的企业约容易出口。这与新新贸易理论中的基本结论相违背,说明中国可能存在着异质性企业生产率与出口关系的“悖论”。为了检验这一情况,笔者进行了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各行业生产率均值对比。对比结果显示,除饮料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中出口企业生产率略微高于非出口企业之外,其它行业的企业生产率非出口企业都明显高于出口企业,总体均更为明显。结合回归结果中资本比劳动对数这项结果同为负来分析,产生这种悖论的原因可能是中国出口企业的产业结构决定的。由于资本比劳动比率对出口的贡献为负,可知在中国资本密集型企业不易出口而劳动密集型企业更易出口,劳动密集行企业通常为加工业,生产率水平相对不高。因此构成了中国生产率较高的企业反而不出口的悖论。这一实证结果可以一定程度上说明新新贸易理论中企业出口的“自我选择”效应在中国不适用。

对于企业所有制形式的差异与出口关系,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份额对出口的贡献度明显大于国有资本份额和私有资本份额。这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我国的出口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占比非常大,出口中有超过一半的来自外商投资企业。

在地区差异方面,非常明显地,东部地区的企业更容易出口,这与实际情况十分吻合,我国出口企业中绝大部分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占全国出口份额的八成以上。

五、结论

本文通过对2007 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企业层面的数据,即14 个行业,共188285 家企数据,对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引入了两种形式的企业省产率,同时引入资本组成形式、要素比率和地区等控制变量,研究新新贸易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实证结果表明,生产率越高的企业更不容易出口,生产率相对较低的企业更容易出口。这说明Melitz(2003)异质性企业模型在中国并不适用,确实存在国内一些学者所提出的悖论。

从资本组成上看,外资所占份额大的企业更容易出口;从地区上看,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更容易出口;从要素比率上看,在我国,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更容易出口。

这些实证结果也说明,在我国,从事出口的多为生产率相对较低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新新贸易理论在中国的悖论主要是由于中国自身的产业结构造成的。

摘要:2003年Melitz提出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新新贸易理论不断发展。本文基于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企业层面的数据对新新贸易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实证研究。主要检验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要素生产率、资本组成形式、要素比率及企业所处地域等因素对中国企业出口选择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生产率水平较高的企业反而不容易出口,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并不适用于中国。此外,外资份额比重大和东部地区的企业更容易出口。

关键词:异质性企业,新新贸易理论,中国企业

理论层面 篇2

常村煤矿企业文化办

(2011年9月1日)

在推行党建绩效管理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绩效管理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思想和工作方法。绩效管理是把企业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反腐倡廉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任务通过《计划书》、《月度任务书》和《岗位责任书》的形式进行责任分解、任务分解,并按照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评价——绩效改进的工作步骤推进,使部门的各项工作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工作循环,闭合高效,螺旋上升。结合企业文化办工作,做法主要有三点:

一、科学计划

有一句话说得好,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周倍受穷。是说科学计划的重要性。干任何事情 都必须事先进行科学合理的计划和安排,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现预期的目标。

企业文化办在制定企业文化《计划书》、《月度任务书》和员工《岗位责任书》时,就很好的体现了事前科学计划的重要

性。在工作中,把工作目标和月度工作任务,按照“以人为本、科学合理、适才适位”的要求,根据办公室人员各自的岗位职责,进行明确的分工和合理的定位,准确明了地把工作任务和责任分解到每个人的头上,使每一项工作都落实到了岗位,落实在人头,做到了事事有人做,件件有着落,岗位有标准、工作有考核。科学计划、合理明了的责任划分,增强了大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强化执行力

按照管理学界的说法,执行力“就是按质按量地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高质量执行是企业绩效文化的全面反映。结合到企业文化办来说,再完美的目标、实施方案,再完美的绩效管理系统,如果不能强有力地执行,最终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文化办不断强化部门人员的执行能力,把强执行变为员工自动自发自觉的工作行为。

2011年,进一步抓好6S管理与内部市场化管理的对接,制定出台了《文化办内部市场化运行方案》及文化办员工工作量收购价格和文化办员工6S考核细则一整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从3月份开始实施。从实施的效果看,员工之间的收入,特别是绩效工资收入差距拉开,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每周一次的科务会雷打不动,文化办全体人员通过科务会这个平台,钻研本职业务,研究分析企业文化推进过程中的“焦点”、“难点”

问题,通过集体的智慧,解决工作中的挡手问题。

三、创新思路、突出绩效

在企业文化6S运行过程中,文化办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开展创新,切实推动工作发展,提出了“五级巡查闭合管理流程升级”工作法,在原来6S管理三级巡查的基础上,把业务部门和矿领导的检查纳入到6S管理巡查中,形成由下而上、层次分明的五级巡查制度,实现了从矿领导到普通员工层层落实责任,一级巡查一级,全员全过程控制,全方位全时段动态监管的管理格局。

在规范员工行为方面,提出“员工不文明行为纠控法”,通过规范员工8小时工作外的社会行为,不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计划书》、《月度任务书》把党委的各项工作进行责任分解、任务分解,按照计划、实施、评价、改进的工作步骤稳步推进,充分印证了“思路对了头,一步一层楼”。员工《岗位责任书》明确了岗位工作标准,实施个人月度绩效评价使员工明确了自己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减少了员工之间因职责不明而产生的误解。通过填写个人月度绩效评价表,能很好地对全月工作来一个回头看,通过自我评价和组织评价,找到了工作中的不足和低效率原因,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员工本人在评价中不断得到激励和鞭策,通过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工作中,文化办人员做到了互相支持、互相尊重,强化了集

理论层面 篇3

记者:请谈谈对参赛作品总体质量的感觉。

孟京辉:我平时看了各种不同的作品,这些作品让人用一种艺术的眼光来审视自己。希望以后能见到更多除了视觉之外的,对生活、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以及对自己内心有一些对应、反讽和颠覆的东西。我想这类作品以后慢慢就会多起来,单单靠视觉不能满足人对立体化的信息的需求。这个评选的过程也是我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我看完所有的作品,我想,自己拿着相机在创作时会怎么样拍照呢,我觉得这是一个挺美妙的感觉。

王文澜:从我们反映社会的作品来看,大量的作品是停留在视觉上的,好的照片要有冲击力。在大量风光参赛照片里,我比较喜欢城市周围垃圾的那张,场景和收垃圾的人,反映了人的状态。这种感觉对我来讲,在精神上起到了促进作用。还有“蜗居”的照片,起码反映了社会问题。我们现在的社会有许许多多的问题,用摄影的方式去记录是一种最直接的方式,比其他艺术形式表现更快,立竿见影。参赛作品应该是精神层面跨过技术层面,能够使我们手里有相机的人都能够关注我们所处的生活时代,通过我们独特的观察吸收各自的营养。

记者:孟导,您会注重摄影作品中体现的戏剧性元素吗?

孟京辉:我使用佳能S95和EOS 5D Mark Ⅱ,每当看到有意思的事物随手就拍,S95可以随身携带比较方便;这次参加法国戏剧节,我用5D Mark Ⅱ拍了个短片。对我来说视觉很重要,是记录,或者是表达,更是记录内心情绪的一个方式。有时候会因为忙碌,忘记前一段时间的事情,但是用相机记录的影像可以帮助你回忆最近的工作,可以帮助自己重新审视过去,重温当时的一种心绪。

我做话剧不强调戏剧性,而强调它的视觉性,但是我拍摄作品却要强调戏剧性:对比、矛盾或者抗争,有时候你最开始拿出相机只是为了记录,你慢慢继续拍下去,就可以找到一种目光,一种感觉,去拍摄好的作品,就好像是天线感应似的。

记者:您是否认为摄影作品,除了要具有完美的视觉效果外还要体现故事性,给观众留有思考空间?

孟京辉:拍照变得越来越容易了,相机的技术在不断提高,但是每个人拍出来的感觉不一样,因为每个人对生活的观察不一样,拍摄的角度不一样,心情也不一样,关注的方方面面都不一样。技巧并不是第一位的,到一定时候慢慢你也就会掌握技巧,通过生活环境和教育你也会掌握技巧。比如说拍花,怎么好看怎么拍,服从大众的审美,这是你用相机第一步跟自然的对话。但是我觉得只掌握技巧,好像不够,应该加进去诸如环境、你自己的心情和你对拍摄现场的理解的东西。有了这些,你拍照片就会与众不同了,就会思考焦距应该对着哪,色彩怎么选择。所以,我觉得摄影是自我解读的一个工作,同时也是一种自我的对话,摄影是每个人用身体、用内心、用生活经验来跟事物对话的。

记者:请您为本届摄影大赛的参赛者提供一些您的艺术创作经验和拍摄建议。

孟京辉:第一步:先看好的作品,自己先模仿。第二步:你要拍出独特的照片:一幅照片要有独特之处,美和好其实影友都可以拍出来。大量的参赛作品都注重了美和好,但是有些没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记者:有些人认为拍摄自然题材,被摄景物的客观存在起主导作用,您觉得摄影师在自然摄影方面扮演怎样的角色?

王文澜:从事风光摄影难度很大,每年选出来的风光照片基本上都仅仅停留在花心思营造光影这个层次上。其实拍摄风光需要下大工夫。首先,你要先多看,多看大师的作品;其次,太主流的角度就不要去拍了,要用自己的眼睛发现,不要人云亦云;第三,如果你想让参赛作品获得别人的认可,你就要有独特的视角和个人风格。

记者:有些人面对美景,拍出来的东西却不尽人意,有些自然界奇妙瞬间转瞬即逝,由不得人慢慢构思拍摄,怎样才能将美景拍美,怎样把握转瞬即逝的完美光影呢?

王文澜:如果你没有抓住瞬间,不排除你摄影技术上的问题,但更多的是你没有准备,缺乏本能的预见。只有你有了充分的准备,才能游刃有余地运用技术。如果你很被动地去捕捉瞬间,你就永远拍不到。风光更是需要预见了,因为你对气象要有判断,对于社会生活的判断难度比较大,但是你也要努力地去做。对器材你也需要有了解。总之,瞬间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准备就是技术上的、观察上的准备。

记者:您认为在自然摄影中,是否有必要加入人文元素?

黑明:自然的东西完全可以拍摄得人文一些,不管你是拍的是动物还是树木,如果你仅仅拍摄景物的话,对人们的阅读是有限制的。如果是说拍摄鸟,能跟人结合起来,讲他们的关系会好一些。自然类的作品还是需要跟人文靠近一些,除非你就是要拍单纯的动物,只能告诉别人这是什么动物。这样就没有人与自然的对话,如果作品中二者关系太远,可读性肯定不太好。

记者:很多人面对同样的景物、用同样的视角,拍摄出来的作品几乎完全一样,您觉得怎样才能突破自然摄影的这个怪现象?

黑明:对一般的旅游者不能强加要求,但是对于一个摄影师来说,就不能随便用一个普通的角度来拍摄,而要有独特的角度。比如最近我们去莫斯科拍摄,贺延光就有自己独特角度的照片,他对事物的理解与众不同。如果拍摄列宁像,他会将游客一起拍进去,不会单独地拍摄雕像。另外,还是要强调人与自然的对比,如果你仅仅是拍摄河流、树、草,肯定没有意思;如果你拍水里的人、岸边的人,和自然结合才能真实地体现你的出行,这里面就能看出来一些人文的因素。

记者:您对将要参赛者有什么建议?

理论层面 篇4

一、历史层面

电视纪录片的历史层面指的是能够完整地表达以往一段时间所发生的特定事件的内容单元。在电视纪录片中, 一般来讲, 它是由多个历史层面组成的。

1. 历史层面的选择:

在不同的纪录片中, 所截取的历史层面是千差万别的。在时间的长河中, 从哪一点截取能切中主题, 编导应有足够的估计和把握, 因为他对纪录片的展开将起到直接的制约作用。比如, 浙江电视台拍摄的《嫁给中国》和哈尔滨电视台拍摄的《奥莉娅的故事》分别是表现一个外国人在中国的故事, 其截取历史层面时间差约50多年。《嫁给中国》拍的是18岁的奥地利姑娘瓦格纳同中国公派留学生杜承荣相爱的故事, 编导以他们相识、相知、相恋的历史层面为截取点。而《奥莉娅的故事》拍的是一位俄罗斯姑娘奥莉娅和中国小伙子李广生相爱的故事。25岁的奥莉娅是一位俄罗斯妇女, 她生活在中国的哈尔滨, 1997年2月19日, 她在哈尔滨市《新晚报》上发表了《救救我的中国丈夫》的文章, 奥莉娅的丈夫患有严重的尿毒症晚期, 生命垂危, 为挽救丈夫的生命, 在记者的帮助下, 她向社会发出了呼吁。编导以奥莉娅为救患病的中国丈夫李广生四处奔波为截取点, 目的是让观众对奥莉娅这个俄罗斯姑娘的呼唤产生浓厚的兴趣。在纪录片中, 历史层面的截取与选择, 完全是为最大限度地表现主题的。

2. 多个历史层面的相互关系

一般来说, 在电视纪录片中表现的历史内容, 往往是由多个历史层面组成的。他们之间相互渗透, 相互制约, 相互促动, 使纪录片的力度不断加深。

在纪录片创造过程中, 编导在第一个历史层面即说明制约层面确定之后围绕着主题, 在说明制约层面结束之后, 还要做进一步的阐述和深化, 如果要表现的历史层面内容多而复杂, 那可以多层面加以阐述。要层面清楚, 层面与层面之间应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层层深入。还以《嫁给中国》为例, 瓦格纳同杜承荣结婚后来到中国, 一住就是六十一年, 瓦格纳生儿育女, 为丈夫养老送终。编导选取了这六十一年为第二个历史层面, 进一步来表现瓦格纳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情感世界。如果片子做到这就结束了, 那就成为一般的爱情故事了。而《嫁给中国》的编导又从地域差别、生活差异、观念差异所形成的东西方文化的冲突方面深化了两种文明的深刻冲突、碰撞。瓦格纳成了东西方文化及于一身的代表, 他的人格力量得到了升华。这就形成了第三个层层递进的历史层面

纪录片的历史层面中, 有时会出现一个有数个更小的各自独立的侧面组成的层面。它使一些繁杂琐碎的历史内容更加条理化, 形成一个完整的层面, 可以加深整体阐述的力度。

二、现实层面

纪录片的现实层面指的是现在发生的并能说明一个问题的人物、事件的内容单元。一般来说, 现实层面在纪录片中占有的比重比较大,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事物近期发展的过程。

现实层面的表现形式

在电视纪录片中, 每一个现实层面几乎都脱离不了这样的表现形式:A以现在时为标准所拍摄的人物或事件的过程单元B以现在时为标准采访的人物, 人物所表述的是以现在正在发生的事件为内容单元。现实层面的这两种表现形式, 有时可同时地出现在一个现实层面中, 比如电视系列片《庐山》中的第一集, 采用了对庐山风光拍摄的同时, 主持人又进行了一番现场的评说和介绍, 使本应是风光片的纪录片, 又增加了很多耐人寻味的话题, 放大了纪录片的内涵表现。

现实层面的表现形式根据纪录片的内容决定, 编导早构思的时候应给予充分地思考。

1. 现实层面的选择

一般来讲, 电视纪录片现实层面的选择是很重要的。纪录片选择的切入点对全部故事的发展起着统领作用。比如纪录片《最后的山神》, 讲的是鄂伦春族的最后一位萨满传人, 他不满意现有的定居生活, 喜欢山林里的狩猎生活, 虔诚地崇拜山神。而他的儿子对山神满不在乎, 与他形成强烈的鲜明的反差, 山神的脸谱就成了反映两代人思想观念差异的晴雨表。选择山神为切入点, 对下面故事的发展起到了统领的作用, 同时也使纪录片自然流畅。

2. 多个现实层面的相互关系

一般来说, 电视纪录片是由多个现实层面构成的。他们之间在逻辑上、内容上以及生活本身都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层面关系, 他们之间是环环相扣的层面关系。

摄制不同的纪录片, 现实层面的选择是不同的, 有的纪录片, 为了更完善说明一些问题, 在某个现实层面上, 出现了主线和副线, 或几条线相互关联或交叉, 加深了纪录片现实层面的力度。

比如纪录片《龙脊》, 以九岁的潘能高为主线, 且潘能高又是纪录片的切入点, 编导为了说明小寨村孩子上学的情况, 分别加入了四条副线。一是潘能高的好朋友在班里考第一的潘军权的情况;二是在希望工程的救助下又重新上学的失学孩子石梅珍的情况;三是失学儿童潘井妹的情况;四是五年级学生潘继思为了筹集学费, 利用假期到二十公里以外的地方淘金, 以解决学费问题的情况。主线与副线交织在一起, 编导通过一个主线和四个副线, 把每个现实层面都交代的清清楚楚, 加深了表达的力度, 更为说明主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一部完整的纪录片中, 历史层面与现实层面相互补充, 相互交叉, 选择的好, 就会使纪录片起伏跌宕, 故事情节一环扣一环, 给观众娓娓道来的感觉。

对于电视纪录片历史层面和现实层面的探讨有助于对整部纪录片的把握, 使所拍摄的纪录片更加完善, 达到一个比较高的境界, 为提高纪录片的整体水平大有益处。■

精神层面激励措施 篇5

主要举措: 一是抓选树,在经营活动中重视挖掘、发现和培养先进典型,如开展“每周一星”、“每月之星”评比,选树优秀业务能手和先进典型人物。20XX年活动开展以来共选树了XX个“星级”人物和X个“星级”团队。

在模范带头作用下,员工比拼业务发展,你追我赶,非营销渠道人员劳动竞赛两个季度便发展了XX万户宽带业务用户,鼓舞了全体员工为业务战略转型发展建功立业。

二是重宣传,在选树先进典型的同时,重视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利用内部宣传媒体采访优秀业务能手和先进典型人物,将相关的图文和视频录像放在内部网予以宣传,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

同时,组织“说身边人,讲身边事”活动,强化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促进员工对公司战略的认同,营造“学习先进典型,争创一流业绩”的工作氛围,为员工发展业务鼓干劲,添动力。

三是大表彰,在群众性劳动竞赛活动中,采用“只奖不罚”的正向激励模式,让非营销渠道员工放下以往劳动竞赛的思想包袱,踊跃投身劳动竞赛。同时,创新表彰方式,每月营销状元戴大红花,敲响“状元锣”,每天攻下大单的员工也敲“状元锣”,向同事传递捷报,分享成功的喜悦。

法学思维层面实践分析 篇6

关键词:法学思维,法律,思维,实践,哲学

一、法学思维的概念

所谓的法学思维, 其实是指能够用法学的角度去观看世界, 内心存有法制意识, 将全世界的社会关系看成是一个庞大的法律网络, 并运用法律对事物做出科学、合理地价值判断, 譬如说, 在买一件商品的时候, 可以对该商品进行法律关系分析, 并以此做出价值判断, 进而将该价值上升到对社会的意义。法学思维也可以说是一个人对法律的思维方式, 根据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的不同, 每个人的法学思维不一样, 没有量化的标准。

二、法学思维的层面

就当前而言, 人类将法学思维分为三个层面, 即哲学层面、法哲学层面和法学方法论的层面。就哲学层面而言, 对法学思维的实践可以说是对哲学本身的实践, 而哲学本身又包括了“康德·哈贝马斯”和“亚里士多德·伽达默尔”这两支传统。而就法哲学层面而言, 对法学思维的实践主要表现为对正当性和科学性这两个论题的探讨, 正当性主要是在探讨将法律作为人类行动的理由是否具有正当性, 而科学性主要是在探讨法学本身是否有着科学知识的属性。而对法学方法论的层面来说, 对法学思维的实践主要是利用各种各样的方法以达到实现合理性及理性这两个不同目标的目的。

三、法学思维层面的实践

1、法学思维里哲学层面的实践

对法学思维里哲学层面的实践即是对“康德·哈贝马斯”和“亚里士多德·伽达默尔”这两支传统的实践, 这两支传统有着很明显的区别。

(1) 对“亚里士多德·伽达默尔”传统的实践, 其所强调的内容为:实践理性具有个别化, 且对具体的情境要具体分析, “个别问题个别分析”是其所主张的方法, 同时也强调了理性同理性主体的统一性。以这种观念作为引导, 其实践理性是法律, 属于个别化的范畴, 将法律作为行动的理由是否具有正当性, 还有赖于进行“个别问题个别分析”。在此类脉络下, 法学思维是以事实相结合且以联想、论题、类比及诠释为中心的裁判规范, 与法律规范没有直接的联系, 人们将其看成是真正的“法”。

(2) 对“康德·哈贝马斯”传统的实践, 其所强调的内容为:实践理性具有普遍化, 需为行动提供通用的理由, 即使是在具体情况下的个别行动, 也需要有相关且通用的理由作为支持才是合法的。实践理性具有普遍化是源自于主体间的商谈能力或人类的先验能力。在该传统里, 法学思维的核心为体系、演绎及论证, 那些可以被人类所普遍接受的规范才是真正的“法”。

2、法学思维里法哲学层面的实践

对法学思维里法哲学层面的实践, 其实践理性为法律, 在为行动提供相应的理由的同时, 须进行相应的说明, 且所提供的理由必须要有规范性, 主要表现为:法律以自身的规定作为标准对人类的行动进行调整和引导, 对人类所做的、与标准相违背的行为进行惩罚, 以实现对社会的整合。然而, 因为实践问题跟价值判断是离不开的, 所以实践法学思维须考虑如下的问题:规范性理由为价值判断所提供的合法性依据的方式是什么?同时, 它也必须说明该正当化的处理是具有客观性的而非个人的建议或意见。因此, 也就涉及到了法哲学层面上的科学性及正当性论题。

(1) 法哲学层面的正当性

法律为具有价值判断性质的实践行动提供合法依据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 形式论观点, 将法律划分为意义和存在这两个层面, 而法律中的存在层面正是行动的理由, 即是说, 只要在行动的领域内有法律的存在, 一切行动就必须遵守法律进行, 且这就是正当的理由, 对其他的内容可以不必考虑。第二种, 实质论观点, 法律即是构成行动的正当理由, 但也并非绝对的, 需针对具体的情况对法律的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 进而对其的构成与否进行决定。

这两种观点的区别如下: (1) 在形式论观点里, 法律自身就是构成行动的正当理由; (2) 在形式论观点里, 法律的适用条件一旦被满足, 那么就可见其应用到个别案例中, 具有确定性; (3) 在形式论观点里, 法律除了具有确定性之外还具有非透明性; (4) 在形式论观点里, 其主要是通过转移的方法对正当性进行证立的。

(2) 法哲学层面的科学性

法哲学层面的科学性, 首先需要讨论的问题是:法学是知识还是意见?将法学作为知识的学者人为, 法学之所以为知识主要是因为它具备了三种特性: (1) 体系性, 所谓的体系性是指通过整体的方式将在各时点所获得的知识全部的表现出来, 且该整体与各部分的知识具有逻辑联系; (2) 稳定性, 所谓的稳定性是指在论证某一问题时, 有成熟的理论和制度给予支持, 且对知识的运用具有连续性; (3) 可证立性, 所谓的可证立性是指在研究及运用知识时, 能够对其起到检验和证立的目的, 且通过多次的使用, 可以加深对该知识的记忆。

而将法学作为意见的学者认为, 法学之所以只是意见而非知识主要是因为: (1) 法学表述的是个人的意见, 不具有历史性和体系性; (2) 法学不具备稳定性, 它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 (3) 法学只是个人对其的信奉或确信, 而不是全部人的信奉或确立, 不具备可证立性。

3、法学思维里法学方法论层面的实践

(1) 个别化取向的法学方法

个别化取向的法学方法意味着“情景思维”。它注重论述内容的可接受性所依赖的具体“语用学情境”。参与法律论辩的谈话者如果想要为自己的观点确立论证的根基, 就必须把自己的思想成果追溯至它的情境源头或初始情境, 由此出发重新对它们加以阐释。够法学方法中的论题学与修辞学就是这种思维的典型代表。

(2) 普遍化取向的法学方法

与个别化取向的方法不同, 普遍化取向的法学方法意味着每种方法的运用都要符合“可普遍化原则”。也就是说, 每个法律论证“都必须被某种或某些理由证明为合理, 而且被引证的理由必须是可普遍化的理由。”方法要想获得普遍性, 它就必然要脱离具体内容。逻辑分析与程序主义的进路构成了这种方法的核心。

参考文献

[1]雷磊:《实践法学思维的三个层面》, 《浙江社会科学》, 2011, (7) 。

[2]胡平仁:《法律人的思维方式》, 《怀化学院学报》, 2007, (26 (3) ) 。

由宏观层面看中国制造 篇7

中国制造业发展2025规划是针对我国制造业发展规划和基本要求来设计的。按照三步走的战略方针, 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

首先, 针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情形和基本现状来考虑。自从建国后, 尤其是改革开放后, 中国的制造业发展十分迅速, 整体规模不断扩大, 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对国内外的经济发展都起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同时也具备了制造大国的夯实基础。比起其他西方发达国家, 我们在商品质量和信息化水平以及创新层面还缺乏一定的经验, 凸显出一些弊端和问题。要想加快实现经济大国的梦想, 必须大力发展制造业。这也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需求相适应。

其次, 就全球制造强国的整体判定而言, 美国处于发展的最前沿, 日本和德国高于我国和韩国等国家, 也居于前端。根据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同的增长率对比来看, 加快制造强国的发展进程是我国未来的重大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了发展奋进、追求创新的战略目标, 争取到2020年, 实现我国工业现代化的目标导向。中国制造可以实现与我国十二五纲要和国家中长期发展纲要目标的贯串, 也是我国与发达制造国缩小差距的奋斗方向。

教师专业发展的两个层面 篇8

1. 搭建交流互助平台

新的课程标准给予教师对课程资源、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自由和创造自由,使教师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成为开发者和研究者。开发和研究是需要交流、互助与协作的,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具备互助与协作的意识,又要具备互助与协作的能力。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就是一个很好的互助与协作的平台。

教学设计是教师的课前决策。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教师集体备课,以学科为单位,围绕单元、章节或一节课,分享教育资源、分享创新思路、分享个性问题。彼此相互学习教学设计、相互交流改进教学设计、共同讨论完善教学设计。在交流与协作中,让教学设计更贴近生活、更贴近实用、更贴近学生;在交流与协作中,提高专业能力,促进专业发展。

2. 搭建竞争展示平台

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两个能力的集中体现。为了有效地实施教学设计,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去激发学生动机、必须去激发学生思维、必须去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去激励学生情感。这些能力在课堂上都应得到充分展示。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正是在这样不断地展示与反思中得到提高的。学校有计划地开展“课堂教学展示”活动、“说、讲、评”竞赛活动等,为教师搭建竞争性展示平台,让教师经常性地跳出自己的课堂,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上去竞争,在竞争中展示,在展示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以此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3. 搭建研究创新平台

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研究者。开展教学研究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研修、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又一个平台。教师要自觉走上平台,投身教学研究。要坚持立足课堂,以教学实际问题为课题的立项原则;坚持观摩提出问题、研磨分析问题、建模解决问题的研究态度;实施宝泉岭分局教育局提出的“3+3推磨式”教研方法。在教学研究中创新,在创新中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4. 搭建培训提高平台

前面我们提到了教学互助设计、课堂展示与反思、校本教学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等,都是校内实施的教师专业发展有效的方法。如果学校有计划地为教师搭建一个更高层次的培训平台,让教师走出学校,定期接受专家引领、定期感受名校氛围、定期体验名师指点,让教师不断接触新理念、接受新体验、尝试新方法,这对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作用将是巨大的。

5. 搭建网络信息平台

现代信息技术不但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也在冲击着我们的教育和教学。信息技术正在成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和手段。学校充分利用自身完善的信息技术设备,为教师搭建一个信息交流平台,为教师搜索资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提供便利,必将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我校于2010年创办“新华农场学校校园网”,同时开办了“华彩乐章”教师主题工作群。广大教师正活跃在学校为他们搭建的平台上,在交流中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

二、教师要成才,自主发展是必由之路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事物的内在关系是这样,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如此。名师窦桂梅这样讲道:“教师成长固然有赖于好的环境,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谁来给教师创造良好的环境,是教师自己。”由此可见,教师的专业发展外力作用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内力作用,内力作用是前提。教师要成才,自主发展是必由之路。教师的自主发展,要重点增强三种意识。

1. 自主学习意识

有人说,“不爱读书的老师,带不出爱读书的学生。”这句话很是耐人寻味。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作为教师,不论是为工作、为学生,还是为自身的发展,都必须认真读书。第一要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多读专业书籍,让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更新;多读教育期刊,让自己的实践知识不断积累;多读教育经典,让自己的教育理念更加科学。第二要让读书成为一种风气:用自身的读书行为感染带动你学生的读书行为。第三,让读书成为一种规划:用读书计划来规划你的专业发展。

2. 自主提高意识

教学能力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心内容。教师在自主发展过程中,要善于积极主动地利用学校为教师搭建的专业发展平台,通过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再实践、再反思,有意识地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教师应有意识地注重提高以下专业技能:一要注重提高教学设计技能。二要注重提高讲授技能。三要注重提高教学实施技能。四要注重提高教学调控技能。五要注重提高教学研究技能。六要注重提高教学技术运用技能。

3. 自主反思意识

教学反思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教学反思是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首先,教学实践中的所有问题,都是值得我们去反思的。如,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动机、思维、情感,怎样去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讨论意识、探究意识等,都是值得我们去反思的。其次,教学反思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教学后记反思、教学案例反思、教学叙事反思以及评教活动反思等。这还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不断地反思,在反思中去不断地探索,在不断的探索中去追寻自身的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对社会而言,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对教育本身而言,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正如教育部长袁贵仁所说:“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的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那就让我们学校与教师共同携起手来,用发展给力教育,用发展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城市规划层面比较分析 篇9

一、我国规划概述

从宏观到微观深入研究, 规划主要是研究空间关系问题或称之为布局问题, 都会落实到土地如何合理利用上, 都有土地使用的定性和定量的规定。不过不同层次侧重有所不同, 具体化过程有所不同。

我国规划包括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内容。国土规划涉及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与国土的综合战略安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侧重于全国及各等级区域的土地利用、开发保护的平衡。区域规划则主要是对建设活动作空间上的统筹安排和协调。城镇体系规划则是区域规划中有关城镇的等级、规模、空间结构的合理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七条明确规定:“城市总体规划应与国土规划、区域规划、江河流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因此, 在做单个规划时, 应全面考虑各个层次。

二、城市规划层面比较分析

城市规划层面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主要方面, 也可用不同侧重分析。定向, 相当于城镇体系规划, 侧重城市机能特色的发展方向及地域发展方向, 同战略、城市发展主导因素及城市空间发展相结合;定性, 相当于城市总规;定量, 相当于分区规划;定位, 相当于详细规划。

(一) 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可概括为“一化二系三结构”:预测各发展阶段区域城市化水平;规划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以及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系统和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及研究各城镇在体系中的职能分工以及城镇的空间布局结构 (如空间发展轴、生长点的研究) , 确定其时序关系和动态空间结构。

如图2所示的苏州市城镇体系规划图, 反映“一个中心、五个副中心、十二个片区中心、四个发展轴”。一个中心:中间品红色表示的苏州市区;五个副中心:呈棕红色的常熟市、昆山市、张家港市等;十二个片区中心:用小圈表示的;四个发展轴:大致呈两横两纵用黄线表示的带。在此体系规划中, 清楚地表现出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市镇发展区、城镇轴线、农业空间、生态敏感区、港口、铁路、等级公路、等级航道等内容。

(二) 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状态, 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 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 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 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如图3所示的苏州城市总体规划图, 黄色表示居住用地, 绿色表示农业用地、绿地, 红、紫、棕色表示对外交通等用地。在总规中用不同颜色反映土地利用状况, 可间接反映出城市的性质、规模。同时, 城市总规图与现状图进行比较, 直观的反映出城市空间发展状态。

(三) 分区规划

分区规划的的主要任务是: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 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作出进一步的安排, 以便与详细规划更好的衔接。包括明确分区性质及其在城市中的地位, 确定人口的合理容量, 生活居住用地规划, 公共建筑规划等内容。

如图4, 分区规划图, 不同的颜色分别清晰地反映出不同的功能分区。

(四) 详细规划

详细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 详细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要求, 或者直接对城市建设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根据城市规划的深度和管理需要, 一般应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 以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 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 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1. 控制性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规划体系中与管理设施相衔接的层次, 是一个最基本的层次。可分为四方面:用地控制, 通过地块界线确定用地性质来达到目的;建筑控制, 指标有容积率、建筑限高、最大最小面宽、建筑退后红线等;人口控制, 大多用最大人口数量指标来体现;环境控制, 主要考虑绿地控制。

如图5所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图, 分别反映了街坊编号图、土地使用规划图、保护规划图。街坊编号图中, 黑色表示图则, 在五十四个有编号的黑图中记录有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高度等数据;通过土地使用规划图, 可得到土地使用面积、界线, 可直观的观察出不同深度的黄色表示住宅用地、医疗卫生用地、文教用地, 不同红色表色文化娱乐用地、商业金融业用地等;保护规划图可反映出保护区分布、控制状况。

2. 修建性详细规划

对于当前要进行建设的地区, 应当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 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和施工。包括道路交通、绿地系统、工程管线、竖向、景观等规划设计, 布置总平面图, 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等。

如图6, 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图可反映绿地占地率、绿地利用率、绿化覆盖率等;小区总平面图可反映具体的一小地区住宅建筑、公共设施 (停车场、凉亭、煤场等) 布局, 与技术经济指标相连。

三、结语

城镇体系规划涉及城镇区域形成、发展, 对城市总体规划有决定性意义, 因此应首先清楚城镇体系规划。总规是分区规划的前提, 总规主要是指导原则和基本蓝图, 详规是总规的宏观原则在开发建设中的具体要求和其条例化, 同时也是实施总体规划的规划管理手段和依据;分区规划加深修正总规, 体现城市建筑法令的严谨及程式条例化、规范化。在实际中, 只有由抽象到具体, 从发展战略到操作管理的层次决策, 一步一步做到位, 并且不断总结以往规划的经验教训, 才会使规划工作不断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李德华主编.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2]宋军.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几点认识[J].城市规划, 1991.

[3]沈清基."形""数""术""好""尺"—谈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构思[J].1993.

[4]钟仲宣.湘潭师院校园总体规划建设浅谈[J].湘潭师院学院学报, 1993.

[5]也绪镁.分区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J].

立足精神层面 回归语文本真 篇10

关键词:语文,人文,活动,精神,摒弃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当初阅读文章时, 打动我们的, 是文中的精神, 后来促使我们再回到文章的, 还是文中的精神, 或者说, 是文中的那种精神在特定的情形下唤醒了我们对往事的回忆。这虽只是一种感性体验, 但它反映了语文及语文学习的本质。可当前的语文教学存在着种种问题。

首先, 很多教师没有认识到, 语文在本质上是一个矿藏。这个矿藏的外在表现是语言文字, 而在语言文字里面有极丰富的内涵, 有实用交际的, 有思想智慧的, 有精神品格的。他们也没有认识到, 语文教学正是让学生有效地探寻矿藏, 披沙拣金, 增强文化精神底蕴, 提高语文素养, 为人的全面发展打造精神的底子。如此, 其课堂教学以教材立意, 其教学目的是学“这一篇”文章, 其教学过程是解析“这一篇”文章。

其次, 教学的总体思路和过程安排缺乏神韵。很多教师没有把一篇篇文章当作鲜活的东西, 去跟它交流, 跟它对话, 而是把它当作纯客观的处理对象作技术性解剖。这样, 就把某种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奉为圭臬, 离开思维内核, 或冷漠地分析, 或机械地肢解, 或孤立地解读。

我们的教学必须树立学科思想, 更新教学观念, 回归语文本真。

一、把人文素质教育放到语文素质教育的中心位置

这是语文教学的内核, 语文教师必须认识到以下两点。

1. 语文教师本身也是教材。

这里有两个层面:第一、教师的精神品格、学识品位、道德涵养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教师必须广泛涉猎, 历练情操, 既要有广博的知识, 又要有较高的涵养, 以此影响、浸染学生, 以自身的精神魅力诱发学生去探求语文的精神魅力。第二、教师必须凭借自己的学识阅历去感受品味教材, 捕捉独特体验, 形成自己的认识, 并把这种精神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和学生一同营造能引起共鸣的教学空间。

2. 语文教学必须是一个实践性“对话”场。

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 母语学习必须在真实的环境中通过实践完成, 这个实践在语文教学中表现为“对话”。这里有三个方面, 即教师、学生和文本作者;有三组关系, 即教师与文本作者的“对话”, 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教师与文本作者的“对话”是前提, 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是保障, 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是主体和根本。

读者与文本作者的沟通与“对话”, 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过程。一方面, 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走进作者所构设的精神世界, 发现那一个个独特的形象, 从而感悟其中的生命情志。如屈原遭人诋毁、报国无门的寂寞哀怨, 李白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孤高自傲, 杜甫羁旅漂泊、壮志难酬的寂寥忧患等。另一方面, 学生又在这精神的洗礼中提高自己的思想, 借他人的情感来丰富自己的情感, 发现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与文本沟通对话, 能为学生提供寻找自我、发展自我的天地。学生在其中广采博收, 移情化性, 促进其个性的成长发展。教师的教学说到底是想办法为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以精神活动为立足点, 摒弃技术性操作

突出语文意识的培养。语文教学离不开“技术”, 但教师不能把“技术”当作根本。好的语文教学的一个鲜明特征, 是通过精神经验的丰富、个性生命的成长、生命本体的活跃、文化涵养的加深来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好的教学技术, 是对内在精神活动的科学调动。这里有几个原则性问题:

1. 教学内容永远是第一位的, 方法永远是第二位的。

教学永远是一种文本作者、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沟通交流, 沟通交流永远是动态的、鲜活的, 其间的机智也总是转瞬即逝的。教师教学活动正是在抓住这转瞬即逝的机智的过程中表现出灵性, 创造出生机。如果把富有灵性的东西束缚于某一种方式或模式, 那么, 教学是灰暗的。

2. 课堂安排必须着眼于整体感知。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文章, 我们都要“得他滋味” (朱熹语) , 要“得他滋味”, 就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步骤去整体感知。而要整体感知, 就要品位是什么样的“滋味”, 但无论如何, 读总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要紧的方法和步骤。立足文本, 用不同形态的读进行言语感知, 从而达到整体把握, 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

3. 课堂教学设计必须落实到实践层面。

语文能力的提高依赖于语文实践活动中的积淀、整合, 语文的学习过程就是语言实践的过程。真正的语言实践应与生活紧密相连, 与学生思想紧密相关, 并有真实信息输入或输出。只有学生的实践, 才有学生的自主;只有学生的实践, 才有学生的探究。

上一篇:北方城市下一篇:微体系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