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理论应用理论

2024-05-25

基础理论应用理论(精选8篇)

基础理论应用理论 篇1

突变理论研究的是从一种稳定组态跃迁到另一种稳定组态的现象和规律。它指出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任何一种运动状态,都有稳定态和非稳定态之分。

突变理论及其应用-突变理论是什么?

什么是突变理论

突变论的诞生,系统内部状态的整体性“突跃”称为突变,其特点是过程连续而结果不连续。突变理论可以被用来认识和预测复杂的系统行为。

“突变”

“突变”一词,法文原意是“灾变”,强调变化过程的间断或突然转换的意思。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中,除了渐变的和连续光滑的变化现象外,还存在着大量的突然变化和跃迁现象,如岩石的破裂、桥梁的崩塌、地震、海啸、细胞的分裂、生物的变异、人的休克、情绪的波动、战争、市场变化、企业倒闭、经济危机等。

理论研究

突变理论研究的是从一种稳定组态跃迁到另一种稳定组态的现象和规律。它指出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任何一种运动状态,都有稳定态和非稳定态之分。在微小的偶然扰动因素作用下,仍然能够保持原来状态的是稳定态;而一旦受到微扰就迅速离开原来状态的则是非稳定态,稳定态与非稳定态相互交错。非线性系统从某一个稳定态(平衡态)到另一个稳定态的转化,是以突变形式发生的。突变理论作为研究系统序演化的有力数学工具,能较好地解说和预测自然界和社会上的突然现象,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突变理论是用形象的数学模型来描述连续性行动突然中断导致质变的过程,这一理论与混沌理论(ChaosTheory)相关,尽管它们是两个完全独立的理论,但现在突变理论被普遍视作为混沌理论的一部分。

尽管突变理论是一门数学理论,它的核心思想却有助于人们理解系统变化和系统中断。如果系统处于休止状态(也就是说,没有发生变化),它就会趋于获得一种理想的稳定状态,或者说至少处在某种定义的状态范围内。如果系统受到外界变化力量作用,系统起初将试图通过反作用来吸收外界压力。如果可能的话,系统随之将恢复原先的理想状态。如果变化力量过于强大,而不可能被完全吸收的话,突变(CatastrophicChange)就会发生,系统随之进入另一种新的稳定状态,或另一种状态范围。在这一过程中,系统不可能通过连续性的方式回到原来的稳定状态。

试举一例,更为形象地解释这一理论。让人们假想有一只玻璃瓶放在桌面上,它处在一个稳定的状态,没有任何变化,此为稳定平衡(StableEquilibrium)。现在假想用你的手指轻推瓶颈,不要太用力。这时变化产生,玻璃瓶晃动起来,它在通过一种连续性的方式来吸收变化,此为不稳定平衡(UnstableEquilibrium)。如果你停止推力,玻璃瓶将恢复到它的理想稳定状态。然而,如果你继续用力推下去,在你的推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玻璃瓶便会倒下,由此又进入了一种新的稳定平衡状态。玻璃瓶的状态在这一瞬间就发生了突变,一个非连续性的变化就这样产生了:在玻璃瓶下跌的过程中,没有任何可能的稳定中间状态,直到它完全倒伏在桌面上为止。

Thorn的突变理论意味着,系统变化是通过连续性的和非连续性的两种变化模式来实现的。这一过程与混沌理论相关之处在于,玻璃瓶只存在两种状态――要么站立,要么躺倒。这两种状态也就是可能的结果池(OutcomeBasins),参见:混沌理论。然而,还有一些状态永远不可能被达到,因为它们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

初等突变

七种初等突变:折迭型突变(FoldCatastrophe)、尖点型突变(CuspCatastrophe)、燕尾型突变(SwallowtailCatastrophe)、蝴蝶型突变(ButterflyCatastrophe)、双曲型脐点(HyperbolicUmbilic)、椭圆型脐点(EllipticUmbilic)和抛物型脐点(ParabolicUmbilic)。突变理论的次级应用研究包括:歧变理论(BifurcationTheory)、非平衡热力学(NonequilibriumThermodynamics)、奇点理论(SingularityTheory)、协同论(Synergetics)及拓扑热力学(TopologicalDynamics)等。

理论起源

现在被视为混沌理论(ChaosTheory)一部分的突变理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1972年,法国数学家发表著作对这一理论进行了独立且系统的阐述。他的这部著作名为:《结构稳定性和形态发生学》(StructuralStabilityandMorphogenesis),Thom希望能够籍此预测复杂无序的系统变化行为。

许多年来,自然界许多事物的连续的、渐变的、平滑的运动变化过程,都可以用微积分的方法给以圆满解决。例如,地球绕着太阳旋转,有规律地周而复始地连续不断进行,使人能及其精确地预测未来的运动状态,这就需要运用经典的微积分来描述。但是,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中,还有许多突变和飞跃的过程,飞越造成的不连续性把系统的行为空间变成不可微的,微积分就无法解决。例如,水突然沸腾,冰突然融化,火山爆发,某地突然地震,房屋突然倒塌,病人突然死亡。

这种由渐变、量变发展为突变、质变的过程,就是突变现象,微积分是不能描述的。以前科学家在研究这类突变现象时遇到了各式各样的困难,其中主要困难就是缺乏恰当的数学工具来提供描述它们的数学模型。那么,有没有可能建立一种关于突变现象的一般性数学理论来描述各种飞跃和不连续过程呢?这迫使数学家进一步研究描述突变理论的飞跃过程,研究不连续性现象的数学理论。1972年法国数学家勒内・托姆在《结构稳定性和形态发生学》一书中,明确地阐明了突变理论,宣告了突变理论的诞生。

基本内容

突变理论主要以拓扑学为工具,以结构稳定性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条新的判别突变、飞跃的原则:在严格控制条件下,如果质变中经历的中间过渡态是稳定的,那么它就是一个渐变过程。比如拆一堵墙,如果从上面开始一块块地把砖头拆下来,整个过程就是结构稳定的渐变过程。如果从底脚开始拆墙,拆到一定程度,就会破坏墙的结构稳定性,墙就会哗啦一声,倒塌下来。这种结构不稳定性就是突变、飞跃过程。又如社会变革,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法国大革命采用暴力来实现,而日本的明治维新就是采用一系列改革,以渐变方式来实现。对于这种结构的稳定与不稳定现象,突变理论用势函数的洼存在表示稳定,用洼取消表示不稳定,并有自己的一套运算方法。例如,一个小球在洼底部时是稳定的,如果把它放在突起顶端时是不稳定的,小球就会从顶端处,不稳定滚下去,往新洼地过渡,事物就发生突变;当小球在新洼地底处,又开始新的稳定,所以势函数的洼存在与消失是判断事物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渐变与突变过程的根据。托姆的突变理论,就是用数学工具描述系统状态的飞跃,给出系统处于稳定态的参数区域,参数变化时,系统状态也随着变化,当参数通过某些特定位置时,状态就会发生突变。

突变理论提出一系列数学模型,用以解释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中所发生的不连续的变化过程,描述各种现象为何从形态的一种形式突然地飞跃到根本不同的另一种形式。如岩石的破裂,桥梁的断裂,细胞的分裂,胚胎的变异,市场的破坏以及社会结构的激变……。按照突变理论,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中的大量的不连续事件,可以由某些特定的几何形状来表示。托姆指出,发生在三维空间和一维空间的四个因子控制下的突变,有七种突变类型:折迭突变、尖顶突变、燕尾突变、蝴蝶突变、双曲脐突变、椭圆脐形突变以及抛物脐形突变。

例如,用大拇指和中指夹持一段有弹性的钢丝,使其向上弯曲,然后再用力压钢丝使其变形,当达到一定程度时,钢丝会突然向下弯曲,并失去弹性。这就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突变现象,它有两个稳定状态:上弯和下弯,状态由两个参数决定,一个是手指夹持的力(水平方向),一个是钢丝的压力(垂直方向),可用尖顶突变来描述。尖顶突变和蝴蝶突变是几种质态之间能够进行可逆转的模型。自然界还有些过程是不可逆的,比如死亡是一种突变,活人可以变成死人,反过来却不行。这一类过程可以用折迭突变、燕尾突变等时函数最高奇次的模型来描述。所以,突变理论是用形象而精确的得数学模型来描述质量互变过程。

英国数学家奇曼教授称突变理论是“数学界的一项智力革命――微积分后最重要的发现”。他还组成一个研究团体,悉心研究,扩展应用。短短几年,论文已有四百多篇,可成为盛极一时,托姆为此成就而荣获当前国际数学界的最高奖――菲尔兹奖。

理论步骤

突变理论广泛应用于变革管理和组织发展领域。有一种变化形式是平滑的、持续的和递增的。业务流程改进的一系列创意多遵循这一变化模式,例如改善(Kaizen)、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及六西格玛(SixSigma)。用突变理论术语来说,就是一种基于现有稳定界面的的预设变化。

还有一种变化形式则是灾难性的、突发的、激进的,彻底背离变化前的状态。这种变化结果往往是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这类剧烈的变革行为造成的。这种类型的变化是“非连续的”,用突变理论术语来说,它是全新定义另一个稳定状态的突变。

因此,“真正的”的变化更类似于企业流程重组这样的剧烈变革,此外,当然也还有简单的变革,采用什么样的变革取决于具体问题的需要。变革专家所面对的挑战正在于此,他们必须能够决定何时需要激进变革,而何时又该执行渐进变革。做出正确选择并不容易,因为激进变革必然导致组织经历一段时期的“混乱无序”,在此之后,新的稳定状态才能被发现和定义下来。这就得用到变革管理中的融冻法(Unfreezing/FreezingMethod)。有些情况下,组织会被强加以激进变革。而且,现实中可能根本就不存在那么一条“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清晰路径,引领组织持续渐进变革。在这种情况下,假设的变革路线也就毫无意义。

理论优势

1、突变理论有助于认识变革管理的真实面貌、理解混沌理论的思想观点。它揭示了为什么真正的变革是一项危险活动。

2、突变理论打断了“组织能够基于多样化的价值频谱表现出各种形态”的念头,大概只存在几个有限的真正意义上的稳定组织形态。

3、突变理论同样揭示了为什么变革不可以被“管理”,而只能被“影响”。

4、理论应付“形式”形式的思想(Gestalt格式塔理论)和变动。它开创了认识组织的新视角。

局限性

1、从认识组织行为的角度来看,托姆的研究工作的意义目前更多地体现在定性分析上,而非定量分析。

2、即便是预测最简单的系统行为,仍然具有挑战性。

3、考虑到研究的时间限,所以一切都不是“突变”,只是多种因素的积累效应在某一刻凸显时被研究者所捕捉。

4、托姆的研究工作未能涉及具有多个(5个以上)重要变量的复杂系统,也许根本就不可能对复杂系统(或组织)行为进行预测。

基础理论应用理论 篇2

尽管近年来电力系统监测方式、控制手段不断升级,输电能力逐步增强,大停电的阴霾却始终未曾散去:1993年至2003年,仅美国就出现7 GW以上规模停电事故10次[1];在2003年北美“8.14”大停电到美国南加州、智利、韩国等大停电短短八年时间中,世界范围内出现类似事件数十起[2];我国近年也发生了数起由连锁故障引发进而引起局部地区停电的重大事件,如2006年“7.1”华中电网停电事故[3],此外,极端气候条件下的大面积元件停运也成为了无法回避的风险要素[4]。在物理现象上看,连锁故障往往是导致大停电逐步形成的元凶,这类由一系列事故连锁反应导致的大停电虽然属于极小概率事件,但对断电地区损害极大,经济损失动辄以亿元计。当前理论研究成果表明,大停电风险在机理上已被判定为无法绝对避免,并总是以一定概率存在于电力系统中[5],一旦满足触发条件,系统将进入难以挽回的临界状态[6]。从历次大停电事故形成过程来看,各类关联事件的相继诱发是其主要表现形式,故障由此得以快速扩散,并最终达到调度员无法进行有效控制的状态。连锁故障过程中众多关联事件的关键演变特征决定了系统最终的发展态势,也决定了事故最终影响程度[7]。而当前对电力系统连锁故障的分析并没有统一有效的理论框架,各种理论的基本原理与目的也不尽相同,已有的理论综述与技术展望或侧重阐述各方法细节流程,或未对算法的适用性作更多分析,或未曾考虑实际大停电事件对连锁故障分析方法研究的启示。因此,结合实际大停电案例,深入分析当前各类连锁故障模型优缺点及其对不同事故扩散形态的适用性十分必要。

本文系统性地研究了当前已有的连锁故障分析模型及其适用性。全文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综述各类理论分析方法的主要特点,对其计算目标、理论缺陷、适用场景进行总结,对当前方法仍然缺少的功能进行梳理;第二部分以国内外若干实际发生的连锁故障为例,分析大停电事件的关键特征,并从中获取一些有助于规划决策、运方制定、调度防御领域的启示。所得结论有望为大型电网连锁故障理论分析方法提供较为清晰的发展脉络展望。

1 连锁故障的过程特点

1.1 连锁故障现象的物理特点

连锁故障往往起源于系统运行资源紧张(如重负荷、重要发/输电设备停运)情况下的某一个或一系列源发性故障(Initial Events),即N-k,进而引发具有时序特征的相继事件(Consequential Events),形式上形成N-k-1-1…-1,这些事件在因果上一般具有较强关联性,是一个伴随着低压、过载、保护频繁动作、解列、失稳、频率波动等系统响应的复杂交叠过程[8]。引发连锁效应的源发故障形式多样,如过载、保护误动、断路器内部故障、直流闭锁等,值得注意的是某些源发故障本身可能对系统冲击很小,甚至并不属于常规预想故障集,但随着各级助推因素最后演变成了难以控制的系统灾难。

结合连锁故障引发大停电的一般过程描述,本节进一步融入该过程的时间与防御控制特点,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中,阶段1为源发阶段,出现难以预测的如机组意外脱网、线路跳闸与短路等源发性故障,导致系统偏离计划运行方式,在系统运行状态趋向恶劣时,采用必要、足量的控制措施以保证可靠的安全裕度是防御连锁故障发生的最有效方法。阶段2是连锁故障传播的主要发展阶段,体现为不同现象引发的快慢交替的相继开断,整体持续时间较长(通常为数十分钟),前期仍具有一定可观性与可控性。阶段3连锁故障末期,此时系统已严重偏离各类整定方式,调度员难以根据经验做出准确判断,仅能依靠第三道防线对电网进行自动控制,并极有可能出现大规模停电,也可能存在因控制策略得当,在损失一定负荷后系统被重新拉回稳定同步的乐观现象。图2则以具有代表性的2003年北美大停电为例(图中竖棒代表事件发生时间间隔),很好地描述了连锁故障起始、传播、崩溃的时序过程。由图可知,阶段1发生至阶段2出现历时22 min,阶段2前期也相对缓慢,是进行干预、缓解危机的最佳时机。进入阶段2后则难以组织有效控制。

1.2 连锁故障形成的内外因素

各种难以预计的内外因素共同交织作用,形成了事故扩散的驱动力。外部因素可以积极应对,但通常无法准确预测,主要包括:极端恶劣气候、异常负荷状态、严重故障、人为误操作等,这些因素的本质是直接或间接地增加了源发故障概率与形式[9];内部因素包括:设备运行可靠性不高、网架薄弱与结构不佳、保护整定错误或不正确动作、安全校核计算失准、元件过载未获及时疏导、安控策略设定不合理、预防或紧急控制措施不及时等。此外,随着电网互联程度加深,与大系统互联相关的控制参数设置欠妥或应急预案缺乏,也可能对故障扩大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例如,若区域电网的区域控制偏差ACE设置与网内重要机组AGC协调性较差,则易引发紧急情况下关键机组AGC无法有效调节甚至暂停控制,从而失去控制事态发展的最佳手段或时机。

值得关注的是,在连锁故障形成过程中,部分推动因素能提前知晓,如在慢过程中预判大致的潮流转移方向及程度、保护正确动作范围、重要断面安控逻辑等,但关键的意外推动因素如控制失灵、继保隐型故障、多次动作后的功率振荡等却无法准确判断,这些常规安全校核难以涉及的现象以其高度不确定性为连锁故障分析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1.3 关键信息

电力系统连锁故障是一类涉及一、二次系统的复杂动态过程,不同研究主体对其的关注重点有较大差异。按电网运行环节的不同职能可将连锁故障分析目标划分为系统规划决策、运行方式校核、调度防御策略、事故反演分析,前三者也对应了连锁故障的长中短期风险。各环节关键信息需求与分析工具所需具有的特点以表1简列。

由历次大停电可知,大部分连锁故障缺乏与之对应的运行方式分析,N-k计算理论支撑薄弱,且在运行方式分析中甚少考虑站内接线拓扑、保护不正确动作、故障后负荷增长等实际工况,这直接导致了事故发生时的调度员经验误判、调度预案不到位、保守控制策略不及时等现象。

2 连锁故障理论模型及其适用性分析

2.1 电力系统连锁故障分析计算的主要难点

电力系统具有高维、线性和非线性,定长和时变,连续和离散,集中参数和分布参数,确定性和随机性等复杂混合特性,这导致电力系统连锁故障分析难以准确囊括所有可能的事故场景,所得结论也难免“挂一漏万”。因此,连锁故障至今仍是电力系统工程与科研领域的理论研究重点[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作为主要分析工具,基于事故调查后的事件序列反演仿真一般能重现大停电演化过程。然而对于正常运行工况下的电网连锁故障计算与风险分析则相对困难,这也是EMS相关领域高级应用难以推广的原因,其主要难点与现有正在发展的应对方法列于表2。

表2中现有应对方法均正在发展中,相关成果也不断涌现,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了解决电力系统连锁故障分析难点的途径,提供了一些应用工具,但这些方法或多或少存在假设性强(如最短路径假设)、计算参数难以获取(如隐性故障参数)、启发式经验缺乏测算依据(如概率密度分布函数)等不足,仍难以全面解释连锁故障产生的机理。

2.2 已有连锁故障理论体系及其特点

包括表2所列连锁故障分析方法在内,经过十余年研究,学术界已形成了若干电力系统连锁故障机理研究相关理论体系:从数学方法划分,已有电力系统连锁故障理论模型可分为确定性方法、概率方法、复杂系统方法与推理学习方法四类;在方法论上主要分为两种思路:(1)以潮流/稳定计算等传统电力系统仿真分析算法为核心的模型,包括OPA、CASCADE(级联失效过程)、隐性故障、分支过程模型等,(2)将电力系统抽象为复杂系统,利用复杂网络、复杂系统的思想进行分析,如小世界、无标度网络模型等,还包括部分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模式搜索与识别方法。文献[20-21]对这些方法进行了较好的综述,其中文献[21]还以图形框架形式系统地梳理了各类算法的理论发展脉络,但已有文献均未对相关方法的要点、目标、不足进行分类概括及对比分析。本节着重归纳和总结各类主要理论研究模型的技术要点、实现目标与不足之处,列于表3。

通过表3分析可知,连锁故障理论分析方法各具特色,其优点与缺陷均较为明确,研究侧重点也并不相同,很难用一种方法全面描述电力系统动态演变概貌。从表中特点可看出,现有理论工具对理解电力系统连锁故障本质特征(如概率性、自组织临界性、结构脆弱性)具有较好效果,可用于指导系统规划、发展与薄弱环节挖掘,但在调度运行,尤其是在线防御策略方面支撑仍然较弱。此外,上述方法普遍以线路过载和简单保护逻辑为事件演变驱动,没有实现对连锁故障动态特征的分析,使得实时运行条件下大量有用数据因无理论支撑而无法为连锁故障预警、预防提供关键信息。目前,很多方法已经在众多学者的共同努力下进一步得到了改进,例如考虑电网规划和暂态过程的OPA模型已见报道,各类隐性故障模型、二次系统模型也逐渐丰富。但总体而言,电力系统连锁故障理论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使之能考虑更多实际因素,对不同主导因素和演变模式下电网分析提供有力工具。

2.3 其他理论方法

表3所列各类方法已有相对较为完整的理论基础与技术体系,近年来又出现了从不同角度分析电力系统连锁故障的理论方法。例如,文献[9]在事故链模型基础上,提出基于自组织临界理论的计及恶劣气候因素的连锁故障仿真模型,可用于甄别恶劣天气特殊运行方式下潜在的薄弱环节,但所建元件故障率是关于气候变量的连续函数,当前工程条件下仍难以实现广泛应用。文献[16,32]提出以多目标决策方法AHP和灰色关联度作为线路切除判据算法,可分析过载、隐型故障、灾害天气三类不同主导因素下最易开断线路及负荷损失期望值,从而快速计算给定运行状态下各连锁故障序列的风险水平与关键线路,但此类方法对多目标决策中相关参数设置的主观性依赖较大。线路保护的相继动作跳闸是具有一定时序关系的大概率非独立事件序列,文献[8,13,33-34]定义基于线路-断路器模型的元件功能组以体现站内接线拓扑关系,避免传统节点模型对元件失效过程模拟的过于简化,为精确分析N-下的系统行为提供了有力工具。此外,对电网灾难性事故及其评估方法的研究也逐步兴起[35,36]。

3 国外连锁故障分析工具的应用实践

第2.2节与2.3节所列方法多为连锁故障理论分析工具,要达到真正的实用化,还需进行一系列细致的、考虑周全的改进。在吸收历次大停电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国外电力部门与科研机构已研发出各具特色的面向EMS高层在线应用或离线计算的连锁故障分析与防御决策工具。

3.1 ASSESS系统

由法国输电公司组织开发,以比利时Liege大学准稳态仿真程序和Eurostag时域仿真为计算核心,整体理论框架采用了带蒙特卡洛抽样的Manchester模型[37],目前已应用于2 000节点左右系统。该连锁故障分析软件通过初始状态下既定概率分布的随机采样描述系统不确定性,以准稳态仿真(AC/DC潮流)、SC-OPF程序(模拟事故后的系统调整)和时域动态仿真驱动连锁故障计算以形成连锁故障场景(cascading scenarios),最后在大量场景样本基础上,通过统计与决策树功能模块挖掘系统安全规则和风险评估项规则用以在线匹配系统状态,为电网规划与运行人员提供监视和防御连锁故障的辅助决策信息。

该软件目前在法国和英国电网均得到了实际应用,其主要问题在于对用户要求较高,除全系统静、动态参数外,还需设置大量概率模型及其参数,然而这些参数在实际运行中的准确获取并非易事,且对该类参数的维护、更新也缺乏理论与实践依据。

3.2 CAT系统

CAT(Cascade Analysis Tool)由Commonwealth Associates公司开发,其目标是以北美可靠性委员会NERC事故划分标准发掘电力系统出现故障传播的潜在脆弱性[38]。该软件以交流潮流为计算核心,暂无时域仿真功能,可分析64 000节点规模系统,技术框架与Manchester模型类似。输入为人工设定的事故集,以过载元件识别与切除、低压节点减载结合AC潮流计算循环驱动连锁故障仿真,直至系统无元件越限发生、切除负荷量超过阈值、潮流无法收敛等判据出现,计算停止,以整个事件序列造成的损失指标评判既定初始事件的连锁故障风险。该系统已在美国南部电网ISO得到应用。

3.3 POM-PCM系统

该系统由美国V&R Energy Systems Research公司开发,PCM(Potential Cascading Models)是POM软件(Physical and Operational Margins)的连锁故障分析模块[39],以交流潮流和动态仿真为计算内核,无节点规模限制,该系统目前已在北美得到了较广泛运用。PCM用以下判据作为连锁故障仿真终止条件:(1)潮流无法收敛及电压失稳;(2)甩负荷量或切机量超过阈值;(3)解列后孤岛不平衡度超过阈值;(4)无任何新的越限指标产生。从功能来看,PCM具有以下特点:

(1)能从稳态和暂态两个方面对连锁故障事件进行仿真分析,从而更逼近电力系统物理实际;

(2)通过快速识别初始故障引发的事故链,进行连锁故障预测和故障演变中的脆弱性分析,并包含较为完整的保护模型与定值逻辑判断;

(3)针对每一故障层次(Tier),依据系统可用调度资源计算平抑故障传播的控制策略,如低频低压减载、切负荷、发电再调度等;

(4)依据事态发展,具有解列策略计算功能;

(5)可依据所搜索到的事故链场景,进行针对不同电气属性的脆弱性指标评估,并对大停电发生风险进行排序[40];

(6)对源发事件、故障传播、防御措施及效果进行设置可视化展示方案,以提高处理效率。

由于POM系统中内嵌了专门分析针对系统响应的防御策略应用模块OPM(Optimal Mitigation Measures),内部包含了有功无功调度、变压器抽头调整、移相器调整、电容器投切、甩负荷等常规调度员控制手段,因此,利用PCM软件进行仿真时能更加真实地模拟连锁故障中的控制因素与调度功能所起的作用。

3.4 TRELSS系统

TRELSS(Transmission Reliability Evaluation of Large Scale System)是美国电力研究院EPRI研发的大型商用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软件,内含连锁故障分析功能[41]。该软件目前能处理25 000节点规模系统,已在北美若干ISO得到应用。TRELSS以离线人工设定的大量故障集为分析对象,搜索当前系统状态下可能出现的连锁故障路径及其影响评估,核心计算模式与POM-PCM系统非常相似(不含时域仿真),不同的是前者在系统响应的动作优先级上设置了明确的逻辑界定,如同时满足线路越限和端电压偏低,优先切除低压点一定比例负荷。

此外,对继保影响的相对精细化建模是TRELSS的重要特点。在继保动作影响范围方面,该系统摒弃常规连锁故障仿真中一对断路器作用于单个元件的方法,提出了保护控制组件PCG(Protection and Control Group)概念与仿真模型,在PCG逻辑模型中,一套一次元件由一套保护装置与断路器共同作用,各套保护依据一次接线方式考虑一定的配合逻辑,这种功能也使得连锁故障中对系统保护响应仿真更加逼近实际工程情况。可见,对保护模型的实用化改进也是连锁故障仿真的发展方向之一。这一点在文献[13,15]中也得到了详细论述。

4 结束语

电力系统连锁故障是现代互联电网安全稳定性的重要研究方向,经过多年发展已出现了很多兼具理论性与实用性的理论模型与分析方法。本文从连锁故障过程特点入手,细致分析其物理特征、内外因素与关键信息,在归纳主要技术难点基础上,针对连锁故障理论体系及其适用性进行比对研究,为后续连锁故障研究提供了详细的理论背景分析,同时介绍了国外电力系统使用的若干连锁故障计算分析软件及其主要算法的技术要点。在我国,能很好地计及诸多动、静态因素的连锁故障分析高级应用软件还未见报道,主要原因仍是缺乏N-k和连锁故障计算标准。

连锁故障成因复杂,其模型关联因素构成范围很大,同时具有不确定、不精确和时变特点,难以用一套精确数学方法完整描述,尤其是当考虑更多元件模型与实际的电力系统控制规则后[42],仿真计算和定量分析更为困难。根据当前文献,国外学者更关注如何利用数学工具揭示电力系统连锁故障所具有的内在机理,如自组织临界性、故障规模及其概率分布等,而国内学者更倾向于搜索故障演变路径与规则。然而无论国内外研究,对某些关键性问题仍缺乏突破(如表2所列难点),这一点将在后续文章中结合实际的大停电案例加以详细分析。

摘要:电网互联规模的扩大在提升供电能力与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连锁故障风险,近年因故障扩散导致的大规模停电时有发生,详细整理电力系统连锁故障分析理论及其功能特点与适用场景,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经过多年发展,在此研究领域已出现了一系列兼具理论性与实用性的理论模型与分析方法。从连锁故障过程的普遍特点入手,深入分析其物理特征、内外因素与关键信息,并在归纳主要技术难点基础上,针对电力系统连锁故障现有分析方法的理论要点及其适用性进行完整的比对性研究,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详细的理论背景分析。进一步介绍了国外电力系统已实用化的若干连锁故障计算分析软件及其算法要点,为开发符合我国电网运行特点的相关高级应用提供启示。

基础理论应用理论 篇3

摘 要:莫言在《生死疲劳》中融合了古今中外的价值理念和艺术技法,完成了一次从小说内容到写作手法的升华。其中,“轮回叙事”成为小说叙事手法的一大亮点,本文试图以热奈特的“叙事层次”理论和“元故事叙事”理论对《生死疲劳》地叙述手法进行分析,理清小说叙事结构与“二度叙事”中第一叙事和元故事叙事的关系。

关键词:热奈特 《生死疲劳》 叙述主体 叙述层 元故事叙事

2006年,在历经40多个日夜的创作后,莫言5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问世了。莫言创造性地将佛教“生死疲劳”箴言、“六道轮回”的价值观和传统古典小说章回体叙事结构与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融合起来,完成了千禧之年后的又一著作。随着莫言成为诺奖得主,学界对莫言作品的研究蜂拥而起,《生死疲劳》更是成为了众矢之的。在研究中,除从思想内容层面对小说中“贪欲”和“轮回”的佛家普世价值观的阐释外,研究者笔墨更多的还是放在对小说的叙事艺术上,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史建文(2015)在与《百年孤独》的对比中,从主体和叙述结构上研究《生死疲劳》轮回叙事[1];苗变丽(2013)以循环时间、轮回叙事为视角从小说内容和结构上提出“循环叙事”[2];皮进(2014)以叙事自我”和“经验自我”理论研究小说中叙述主体的多元性和叙述者身份的多元性,指出小说中存在的“多元叙事”和“复调叙事”现象[3];马云(2014)从小说中的穿插打诨的“莫言”、动物视角叙述实现抒发民间理想与对历史戏化等方面阐释小说的“叙事狂欢化”[4],此外还有针对多角度叙述、多人称叙述的研究,从以上研究可以发现,研究多集中在小说的叙述视角,但叙述层角度对于《生死疲劳》的研究还较少。本文尝试从热奈特“叙述层”和“元故事叙事”的理论对小说《生死疲劳》加以分析,可以使文本结构更加的清晰、明了。

一、《生死疲劳》中的叙述主体

文本的叙述结构是指叙述主体和叙述行为之间的关系,要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读者首先要明确叙述主体这个概念,关于叙述主体,确认的一点是叙述主体并不等同于作者,叙述主体是句子中产生叙述行为的主体,它可以是人或者物,可以一个人或者多个人,可以陈述或者转述,因此,对叙述主体的分析就是分析句子与产生这些句子的主体关系。对于文本《生死疲劳》可以肯定的说:莫言不是小说的叙述者,他只是文本的“写作主体”,属于文学主体,而这一主体不属于叙述主体的研究范围之内。根据热奈特关于叙述主体的定义“指完成或者承受叙述行为的人,也指(同一个或者另一个)专属行为的人,有可能还指所有参加这个叙述活动的人”[5](P147),我们可以分析出文本《生死疲劳》中的叙述主体包括西门闹、蓝解放、蓝千岁和西门闹转世出来的驴、牛、猪、狗、猴,他们分别在小说中发挥着不同的叙述作用,推动故事的发展。

西门闹作为一个地主,因阶级成分在土改时被枪毙,在地府中的西门闹不满阎王对自己的判罚,在阎王面前伸冤,拒绝喝孟婆汤;为了消解西门闹作为人的欲望,阎王让他转世为驴重返人间,这样西门闹作为主要的叙述者出现了。在前四章中,西门闹分别以动物的视角对自己的前身后世做描写,但叙述者还是西门闹——这个不断往返于人间与地狱的轮回人物,他的叙述主要描写是从1950到2000年50年间发生的事情,成为故事发展的主要推动者。由西门闹转世而来的西门氏动物——驴、牛、猪、狗、猴作为小说的分叙述者,在不同的章节发挥着不同的叙述功能,驴折腾、牛犟劲、狗精神、猪撒欢中动物的视角取代人的视角成为小说的主要叙述者。蓝千岁、蓝解放和“莫言”他们作为叙述的引导者和补充者,保持故事的预设的发展方向进展和故事的完整性,如在小说中开篇,蓝千岁说:“我的故事从1950讲起”这句话开启整篇小说叙述,是一个引导作用,在第二章和第四章,小说的叙述者换作蓝脸,到第五章——开端和结局故事的叙述者突然变成“莫言”,这个被蓝千岁多次提到的“小说家”成为小说的最后的叙述者,补充其他叙述者无法够到的地方。所以说,《生死疲劳》是一篇名副其实的多个叙述主体小说,如果仅仅以视角的方式对小说的叙述者进行分类和结构则难免会有混乱的感觉。

二、《生死疲劳》中的分层叙事

“叙述层”是对文本叙述结构进行的层次的划分,可以使文本的叙述结构变得更加得清晰,理清不同叙述主体之间的关系。在热奈特的《叙事话语和新叙事话语》中写到“叙事讲述的任何事件都处于一个故事层,下面紧接着产生该叙述行为所在的层。”他以勒侬古先生写的《回忆录》为例将叙述层分为:故事外层、故事层和元故事层,故事外层是指勒侬古先生撰写虚构的《回忆录》《回忆录》中讲述的故事(包括格里厄的叙述行为)是第一叙事内容,被称为故事层和故事内事件,最后,格里厄的叙事又构成叙述行为和一个故事层,分别被称为“二度叙事”和“元故事事件”[5](P158)。这样在勒侬古先生、《回忆录》、格里厄之间形成一种层级关系,这种关系从里到外分别是格里厄叙述、“回忆录”和勒侬古先生叙述,十分清晰的表明三者之间的关系。

运用热奈特“叙述层”理论来分析莫言的《生死疲劳》也会得到同样的效果。在《生死疲劳》中,蓝千岁、蓝脸、“莫言”三个叙述者可以被看做故事外层,如果上面讲到的例子“勒侬古先生写《回忆录》”整个叙述结构是以书面形式出现的,那么我们可以将《生死疲劳》这不小说当做蓝千岁、蓝脸和“莫言”三个人的讲述组成的,可以把它看做一个“话本”,上述三者也分别扮演了说书人的角色,他们组成第一个叙述层——故事外层。故事外层确定后,它要产生叙述行为,这个叙述行为的内容就是故事层,在《生死疲劳》中故事层就是“西门闹叙事”,蓝千岁、蓝脸、莫言讲述的故事是围绕地主“西门闹不满世人对自己的判罚,六度轮回转世的故事”“西门闹叙事”成为小说《生死疲劳》的故事主体,围绕他讲述了1950年到2000年50年间人与土地的关系的变化和中国的历史进程,这成为故事层;最后一层“元叙述层”所展开的是“元叙事”或者“二度叙事”,也可成为“故事中的故事”,在小说《生死疲劳》中主要是西门闹轮回转世而成驴、牛、猪、狗、猴,在第一章到第四章中我们看到几种动物分别作为故事的主角参与到故事叙事中,此外在这些叙述中也发生了些动物参与的事件,例如第一章中的西门驴折前蹄、斗恶狼、咬猎户、梦白氏、托县长,猪十六大战刁小三、树梢炫技、杀死老许宝、人猪大战、水中救儿童等,这些故事都是以动物为主角展开,属于故事中的故事,因此属于元故事层。这样,《生死疲劳》就形成了蓝千岁、蓝脸、“莫言”为叙述者的故事外层,以西门闹为叙述者的故事层和以西门氏动物为叙述者的元故事层。

三、《生死疲劳》中的“元故事”叙事

“元故事”叙事作为一种“故事里的故事”,本身带有一种复杂性,若其放进一个多个叙述主体的文本中则会更加的难以分辨,元故事叙事一个重要特征是它与第一叙事依附关系,即元故事叙事是在第一叙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元故事叙事和故事叙事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热奈特将其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种是元故事事件和故事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它赋予第二叙事(元叙事)解释的功能;第二类是一种纯主题关系,元故事事件和故事事件是一种对比关系或类比关系;第三类是故事之间不包含明确的关系,在故事中起作用的是不受元故事内容牵制的叙述行为本身。从第一类到第三类,第一叙事(故事叙事)变得越来越重要,由第一类中元叙事对故事的直接作用,到第二类型中简洁作用,到第三中类型中叙述行为可以完全不在受到元叙事影响。

在小说《生死疲劳》中元故事叙事也符合这三种类型,具体表现为动物参与人的叙事、动物与动物之间的叙事和动物与人之间各自独立的叙事。第一种类型中,元叙事直接作用于故事叙事,或是起铺垫作用或是起推动作用,如第一部第八章中“庞英雄”突降西门大院显得无因无由,接下来关于西门驴的一段插叙为故事解开迷津,是因为西门驴曾经托着他的孕妇妻子去医院分娩,庞虎的到来时为了答谢西门闹的;又如在第三部猪撒欢中,猪十六杀死老许宝,让洪泰岳痛失一卵,动物参与到人的叙事中,直接造成人物悲剧的发生,这里的元故事叙事作为第一叙事发展的重要部分对故事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在第二种类型中,元故事和第一故事平行发展,存在一种对比或类比的关系,如第一部第六章,西门驴邂逅母驴花花,两动物之间,柔情缱绻成佳偶,以此来和人世间爱情悲剧做对比;在第四部四十三章,狗小四的女主人因自己丈夫背叛自己而无处倾诉只能以烙油饼泄怒时,狗小四也集合狗群喝酒解闷,动物世界的元故事叙事独立出来与第一叙事平行发展互不干扰。第三种类型中,第一故事叙事占据主要地位,而元故事叙事只是作为一种可有可无的存在,这一类型可以在第二部“牛犟劲”和第五部“广场戏猴”中得到论证,在第二部中西门牛只是作为一种农业的劳动力存在,虽然它存在元故事,如最后誓死守护西门闹而被西门金龙折磨死,但西门牛失去了话语权,故事叙事主要由蓝解放来进行,因此这一部叙述主体蓝解放成为故事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而西门牛这个元故事叙事不在那么重要;在第五章中,西门猴只是一个杂耍的猴子,已经完全没有了人的灵气,也没有西门闹的魂魄,只是单纯的动物,充当故事情节,而是由“莫言”这个叙述主体讲述。

四、《生死疲劳》中的真假“莫言”

在小说《生死疲劳》中“莫言”这一叙述者一出现很容易让人产生“元小说”的念头,小说中的“莫言”也是一个作家,写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如《苦胆记》《太岁》《黑驴记》《养猪记》《复仇记》《杏花烂漫》《撑杆跳月》,但是这里“莫言”并不是真正的莫言,这里的写作手法也不是“元小说”。这种手法不是第一次运用,在小说《酒国》也曾采用过,小说由三重文本组成:检察院侦察员丁钩儿去酒国市调查所谓“红烧婴儿”案件的过程;酒国市酿造大学的写作爱好者李一斗与作家莫言的一组信件;李一斗寄给莫言的一系列小说,《酒国》里的“莫言”也是以作家的身份出现在小说中。可以说,在这些小说中作者莫言使用了“障眼法”,故意制造出来一个和真实作者身份相似的假“莫言”让人错误的认为这就是“元小说”,其实这里的“莫言”只是小说中一个叙述者,是小说中发展的推动者,而不是我们所了解的类似于山歌世纪80年先锋派小说创作的一种对小说文本进行结构的叙述手法,莫言小说中假“莫言”是对元小说中“莫言”的另一种超越,我们也可以认为这是莫言的一大创新吧。

其实假莫言的运用可以在热奈特的叙事理论种找到依据。热奈特认为,不能把故事外性质和真实的历史存在混为一谈,也不能把故事性(甚至元故事)与虚构性混为一谈。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我们可以对照《生死疲劳》中“莫言”扮演的角色进行理解,小说第五部分开头“亲爱的读者诸君,小说写道此处,本该见好,但书中的许多人物,尚无最终结局……由我——他们的朋友莫言,接着他们的话茬儿,在这个堪称漫长的故事上,再续一个尾巴。”[6](P547)这段话中的“莫言”就是我们第二个标题写到叙述分层中属于故事外层的叙述者之一——“莫言”,很显然我们不能把这个“莫言”当做作者莫言,这正是对“故事外性质和真实的历史存在”,这句话的阐释。再看小说《生死疲劳》前四章的“莫言”,他作为一个小说家,是作为被叙述者由蓝千岁讲到的:

“这件事被你那个怪诞朋友莫言写到他的小说《人死屌不死》里了”

“莫言那小子在他的小说《太岁》中写道”

“正如你的干兄弟莫言的剧本《黑驴记》所写”[6](P11-P36)

这里的“莫言”虽然是出自蓝千岁之口,但并不是蓝千岁虚构的,他真是一个作家,并且还子啊第五部分作为叙述主体发出声音,这就解释了“也不能把故事性(甚至元故事)与虚构性混为一谈。”

莫言小说在先锋文学的流派中特色较为鲜明,莫言可以看做是最能“折腾”的作家,这不仅表现在其小说的故事主题上也表现在其小说的叙事手法上,莫言多是以将传统与现代小说艺术结合在一起,变幻出新异的艺术表达方式,让小说叙事的内容不断扩充,这一点在《生死疲劳》中得到很好的例证,小说传递着古老的本土价值观——人世轮回、土地、人性本贪,同时也将传统的章回体小说结构和现代的叙述理论、叙事技巧想结合。莫言的小说有一定的价值,对其进行研究也可以从中发觉一些新的收获,以此文学创作和文艺理论带来新的收获吧。

注释:

[1]史建文:《<百年孤独>与<生死疲劳>轮回主题和叙事的异同》,文学教育(上),2015年,第01期,第107-109页。

[2]苗变丽:《论循环时间叙事的精神文化特质——解读莫言的<生死疲劳>》,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04期,第106-108页。

[3]皮进:《多元叙事策略成就巨大叙事张力——莫言小说<生死疲劳>叙事艺术分析》,文艺争鸣,2014年,第07期,第123-127页。

[4]马云:《莫言<生死疲劳>的超验想象与叙事狂欢》,文艺争鸣,2014年,第06期,第153-158页。

[5]热拉尔·热奈特:《王文融》,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1页。

[6]莫言:《生死疲劳》,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年版,第11页。

标记理论及其扩展应用 篇4

本文是对标记理论应用的进一步研究.基于判断语言标记性的三个标准:结构复杂性、频率分布标准以及认知复杂性,从词法、句法及语用层面人手,把标记理论与词义、句式表达、语用语境相结合.扩展了其在语言各个层面的应用,从而揭示了它的.存在性及其对这些语言的强解释性.

作 者:樊永仙 FAN Yongxian  作者单位:太原科技大学外语系,山西太原,030024 刊 名: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4(3) 分类号:H08 关键词:标记理论   词法   句法   语用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 篇5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塑造行为的过程,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连结,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学习的成功要靠强化。代表人物有巴普洛夫,华生和桑代克,斯金纳等。巴普洛夫提出了条件反射概念,揭示了学习现象最基本的生理机制,华生在巴普洛夫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提出人的学习是塑造行为的过程,提出了刺激——反应学习理论。而桑代克提出的试误说则说明了学习是由刺激情境与正确反应之间形成的联结所构成的。斯金纳的“操作性反应”,区别于巴普洛夫和华生等人的观点,认为反应和刺激在学习中不占据主要的地位。在斯金纳看来,重要的刺激是跟随反应之后的刺激强化,而不是反应之前的刺激,因此反应之后要给予及时的强化。

由于行为主义主要通过可观察的行为来描述普遍的行为规律,因而行为主义理论理解起来相对较为简单,其正强化和负强化技巧在实践中往往十分有效。斯金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程序教学的个别化教学方法,并提出了程序教学的五大原则:积极反应原则;小步子原则;及时强化原则;自定步调原则;低错误率原则。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特点是只注重有机体的外在反应,而不注重有机体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有机体只是被动地接受外部刺激,通过尝试错误来获得正确的反应,而缺乏主动的内部心理活动的参与。

“板块模式”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篇6

内容提要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我国农村工业的一般发展规律。研究证明到现在为止我国农村工业经历了由低到高的四个发展阶段,“点的企业”、“线的企业群”、“面的企业群”和“板块企业群”。随着企业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关注企业本身以及企业与市场的联系。然而对于企业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特别是由复数企业的存在和活动所形成的外部环境,虽然它们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极其重要。本论文拟将讨论有限空间范围内一个产业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生产同类产品企业之间,配套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作用与影响,并对我国加入WTO以后如何发展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工业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乡镇企业;板块模式;发展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许多原来由国家制定的计划逐步地为企业内部计划所取代。什么是企业?企业是经济体系中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基本单位,是管理和协调要素提供者活动的持续的经营组织。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对立和统一的,在许多条件下功能可以互相替代。自从Adam Smith出版了《国富论》之后,许多经济学家开始关注企业的经济性质和它们在市场体系中的作用。首先Adam Smith观察到了,“劳动生产力的极大改善,以及劳动技能、熟练程度和判断力的提高,似乎都是劳动分工的结果”( Adam Smith/1776年)。Karl Marx认真地研究了企业内部“协作”同生产效益之间的内在联系之后,在《资本论》中指出,“即使劳动方式不变,同时使用较多的工人,也会在劳动过程的物质条件上引起革命。”(Karl Marx/1975年)。Coase注意到了资源在企业内部配置与市场内配置之间的差异性。他认为之所以需要通过企业来组织生产的原因是,“市场的运行要花费成本,通过成立一个组织(企业)、允许某一个权利(企业家)指导资源配置,可以节省某些成本。”(Coase/1937年)。Williamson把市场与企业看作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两种不同形式,“对于这两种形式的选择是受到节约交易各方之间的交易成本的行为所支配的”。(Williamson/1975年)。Richardson提出,一个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需要某一种形式进行协调,当这类活动“应该被唯一地控制并可以融入一个严密的计划中去时,所采取的协调方式是指令”,这类活动“应该被合并;也就是说,共同由一个组织(企业)来执行。”(Richardson/1972年)。Teece提出了“多产品企业”的经济学理论。他认为,当一个专业化企业拥有过剩资源,当其产品的生命周期因素导致需求长期下降时,“追逐利润的企业将选择多产品分散化”的方案。(Teece/1982)。

自从Richardson提出了企业是“市场关系海洋中的有计划协调的岛屿”以来 (Richardson/1972年),经济学家们更加重视对企业以及企业与市场关系的研究。可是对于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特别是企业的异化,由复数企业的存在和活动所形成的企业的外部环境,虽然对于生存在其中的企业是至关重要,却很少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和研究。本论文拟将讨论一地区范围内一个产业生成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在这些阶段中同类产品企业之间,它们同配套企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影响与作用。我们把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分成,“点的企业”、“线的企业群”、“面的企业群”和“板块企业群”等层次。本研究把我国农村工业企业作为研究的对象的理由是,世界上很少有一个经济部门如同我国的农村工业,短短的十几年内在没有任何工业基础

诱导效应理论应用分析 篇7

传统经济学假设在市场上, 消费者作出购买决策时候都是“完全理性的”, 消费者追求的满足程度的最大化。经济人假设是以完全理性为条件的, 由于具有完全理性, 经济人才能够找到实现目标的所有备选方案, 预见这些方案的实施后果, 并依据某种价值标准在这些方案中作出最优抉择。社会协作系统学派的创始人切斯特·巴纳德 (Chester I.Barnard) 认为, 人并非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 而是只具有有限的决策能力和选择能力。他从“有限理性”的原则出发对古典经济学家们的“完全理性的经济人”的认识进行了修正, 并在1938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作了详细阐述。决策理论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赫伯特·西蒙 (Harbert A.Simen) 继承并发展了巴纳德关于人的决策能力有限性的思想, 在1947年出版的《管理行为》中对“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假设提出了质疑:“单独一个人的行为, 不可能达到任何较高程度的理性。由于他所必须寻找的备选方案如此纷繁, 他为评价这些方案所需的信息如此之多, 因此, 即使近似的客观理性, 也令人难以置信。”西蒙认为, “完全理性”的人不存在, 人的行为动机是“愿意理性, 但只能有限地做到”。他指出, 人不可能知道全部的备选方案, 外部环境是不确定的、复杂的, 信息是不完全的, 人的认识能力和计算能力是有限的, 经济行为者不可能把所有的价值考虑统一到单一的综合性效用函数中, 因而, 人是有限理性的。现实中消费者追求的不是效用最大化而是适度效用。MIT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行为经济学家Dan Ariely教授, 在他的《Predictably Irrational (可预见的非理性) 》书中, Dan Ariely通过对人们的拖沓习惯、如何给物品定价、怎样接受痛苦以及美女对男子大脑的影响等行为的研究, 得出了进一步的结论:所有人都不会承认自己所做决策时是不理性的, 至少也是有限理性的。但实际情况是, 人们坚信自己是理性或有限理性的, 在做决策选择过程中, 也会采用理性的推理, 可糟糕的是, 由于诱导效应等因素的影响, 人们最终会做出非理性的决策结果, 使自己无法获得最大利益。当然, 这些非理性行为是可以预测到的, 原因是人们的非理性行为可以事先经由精心设计的“诱导效应”等因素而被控制。所谓诱导效应 (decoyeffect) 是指营销人员将一个精心设计的诱导产品项引入到消费选择产品集中, 吸引某细分市场的消费者改变最初的选择, 而选择高价格的目标项。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社在其网站上给出如广告 (表1) 。丹教授设计了一个实验, 让麻省理工学院的100名MBA学生作选择, 84%的人选择了电子版+打印版套餐, 16%的人选择了电子版。因为他们全都看到了定套餐相对于单独定印刷版的优势, 事实上是, 单定印刷版作为诱饵, 影响了我们的购买决策。既然印刷版一项没有人作出选择, 那么如果把印刷版这一项去掉, 结果还是一样吗?重做实验后发现, 结果完全不一样, 68%的人选择了电子版, 32%的人选择了电子版+印刷版套餐, 但第一次实验很明显的是, 中间印刷版一项根本没有人选择, 去掉这一项常理认为不会对第二次实验结果有影响, 但实际情况是明显很明显, 因为诱饵的存在, 使得消费者作的购买决策绝非理性, 这就是诱导效应。实际上, 该实验也证实了另外一种诱导效应形式的存在, 即选择集内某方案出乎意料的退出会影响消费者的选择, 当消费者所偏爱的方案被证实无法获得后, 剩余方案的选择份额, 与一开始就告知消费者该方案无法获得的情形相比, 仍然存在显著差异。诱导效应的实质是通过增加不对称信息把决策者置于有限理性的情境下, 使其对最初的选择产生背离, 产生不理性的决策行为。

二、诱导效应理论研究回顾

(一) 国外研究

假定市场上现有不同品牌的同类产品A和B两种, 其市场份额占有量分别为60%和40%, 当引入一种新的可替代产品C之后, 传统理论认为C产品会分别从A、B两种产品的市场占有量上各分一份, 从而导致A、B产品的市场占有量都相应的有所下降, 但Huber, Payne, ﹠Puto等人对此深表怀疑, 并在1982年的the Journalofconsumerresearch杂志上最先提出“诱导效应”。他们研究表明, 由于诱导产品C的引入, 可能使A、B两种产品的一种, 其市场占有量比产品C未加入之前还要大, 另外一种占有量相应地迅速下降。Huber, Payne, ﹠Puto等人最初把诱导产品概括为“不对称优势替代品ADE (Asymmetrically Dominated Alternatives) ”, ADE指一个属性占优势, 而另外一个属性不占优势的产品, 把ADE引入待选择产品集中, 可以导致与ADE具有同样属性优势的产品增加了被消费者选择的可能性, 从而出现与当时流行的选择模型假定不相符的结果。Huber, Payne, ﹠Puto以15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设计实验, 要求对汽车, 餐馆, 啤酒, 彩票, 电影和电视六类产品做出选择, 每一类产品分别具有目标产品Target、竞争产品competitor和诱导产品decoy三个不同品牌, 每种产品定义只有两种属性, 目标产品和竞争产品各有一个产品属性优于对方, 实验结果表明, 诱导效应存在, 使得在原有选择集内新增一个较差的产品方案, 会增加占优产品方案的份额。Huber, J.提出了ADE现象, 但是并没有对该现象给出进一步的解释, 之后的研究工作中, 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理论得以发展来解释ADE现象:、一种理论是基于维度衡量“dimensionalweighting”的原理, 主要是提出“偏激厌恶Extremeness Aversion”模型, 由于人们看重损失胜于看重收益, 这种损失厌恶 (lossaversion) 会扩展到情境中各方案间的优劣势比较, 由于折衷方案和其他方案比较劣势最小, 因此人们会由于对极端的厌恶而喜欢折衷方案。但厌恶极端只表现在一些特定的属性, 在价格这样的属性上却不能发生影响。该模型主要特点是, 使用局部比较代替了全局比较, 同时假设消费者具有厌恶损失的心理, 经过有限理性的推理步骤, 从数学上解释了ADE现象:另一种理论主要基于增殖价值“addedvalue”原理, 该理论来源于增殖价值方法。对于决策人而言, 是增加了购买动机而不是增加了维度意义上的价值, Simonson使用公正“justifiability”术语去解释ADE现象, 从而推断诱导产品的引入, 实际上是提供了一种“简单而又公正”的购买目标产品的理由。同时该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待选问题的结构影响决策人的决策过程乃至决策结果。上述两种理论的解释, Simonson都参与了工作, 从时间关系上看, Simonson应该更倾向于前一种理论解释。Dan Ariely在1995年重新设计了三个实验, 将ADE现象基础理论、维度衡量理论和增殖价值理论综合起来作了进一步的解释, 并提供了选择行为的理解更一般的框架。

(二) 国内研究

国内有关消费者“诱导效应”方面的研究, 截止至2010年底, 清华同方CNKI数据库上只有两篇方面的论文, 杨亮、储玖琳选取旅游资源相似的两个旅游目的地西安和洛阳, 分别设计出3种体验价值差异不大的旅游路线。由旅游路线组成两类问卷, 并采用单一测试模型抽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检验, 证明了在国内背景下, 诱导效应的确对游客旅游路线选择有显著影响。孙洪杰、周庭锐主要研究工作为消费者基于选择集的情境效应的综述, 对基于选择集的情境效应 (尤其是吸引效应和折衷效应) 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和展望。

三、诱导效应机理及应用启示

(一) 诱导效应的机理

在设置的情境中, 选择项目的不同主要体现为产品属性的差异, 如潜在消费者对产品选择, 往往会考虑在多个属性之间比较, 为简化问题的需要, 同样也假设备选产品只有两个属性:体验价值和价格费用。其诱导效应原理如下:假设A'和B'为诱导产品, A和B为备选产品。相对于B产品而言, A产品体验价值低, 价格也低;若假定B产品为目标项, 体验价值高, 价格高;此时加入B'产品为诱导项, 特点是高价格低体验价值。只有A、B两个选项时, 潜在的消费者会根据其消费水平在A和B之间选择。增加诱导产品B'以后, 其高价低质性使B看起来更有吸引力, 从而增加了对B产品选择的可能性。B'项的出现并不是为了扩大决策者的选择范围, 而是诱使决策者倾向于目标项B。同理, 如果假定A产品为目标项, 体验价值低, 价格低;此时加入诱导产品A', 其特点是与A产品同样低的体验价值反而价格较高, A产品的低价高质性使其看起来更有吸引力, 从而增加了对A产品选择的可能性。按照古典决策理论, 消费者有能力选择最佳的产品。但事实并非如此, 消费者往往是有限理性的。尽管他们总是期望能达到价值最大化, 但会受到认知能力局限性、信息不对称以及信息复杂性等方面的影响。如 (图1) 所示, 只有A、B两个产品选项时, 潜在的消费者未必知晓上述两种属性中那种是至关重要的, 因而一般会根据其个体对两种属性的偏好, 在A和B之间做出选择。但现实的市场情境下, 商品琳琅满目、品类繁多, 只要存在有诱导产品, 如 (图1) 中的A'和B', 消费者容易受其影响, 非理性的、被动的选择目标产品A或者B, 而这样的非理性是完全在预先被设计好了的, 从而可预测的、可控制的非理性。这一点对于消费者而言非常可怕, 对于产品生产企业而言是利好, 因为从这个角度而言, 消费者的决策行为对企业来说是“可控的”, 却不增加或者增加很少的企业成本。但也未必完全利好, 因为在真实的市场环境下, 企业还受其他竞争企业产品产生的诱导效应影响。决策者面对复杂问题难以决断时候总是倾向于简化问题, 习惯于把多属性、多维度的产品比较问常简化、投影到一个维度上然后去作选择。或者经常把需要全局考虑的问题由于个人的偏好而简单化为局部情境下去解决问题。诱导产品的引入, 会改变消费者对原来两种产品属性的偏好次序。而传统的理性选择理论认为消费者的偏好是既定的, 消费者对某方案的偏好不会受到其他方案加入的影响。而诱导效应的研究颠覆了这一传统理论, 学者们发现消费者偏好往往不是既定的, 而是现场性的、适应性的、习得的、易变的和可操控的, 容易受到情境的影响。在现有的选择集内加入一个新的方案, 会对原有方案的偏好产生系统性影响。需要指出的是, 按照诱导理论的原理, 诱导产品的设置时间, 应该是在消费者实际决策发生之前, 设置一次诱导产品即可实现诱导效应。Tao Zhang等采用计算机多主体建模的方法模拟“诱导效应”现象, 但其在Netlogo模拟实现中, 每次迭代前后都重新设定一个新的诱导产品, 即该论文实际上实现的是多次添加诱导产品才得到的“诱导效应”结果。

(二) 诱导效应应用启示

诱导效应对于企业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可以设置特定诱导情境使消费者选择利润更高的产品, 从而在不增加成本或增加很小成本的情况下提高企业收入。诱导效应在新产品导入、产品淘汰、定位策略、产品品类、产品陈列等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实践价值, 企业可以通过品类组合、陈列布置、利用诱导产品参照来设计诱导效应, 以提升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在此引用Huber, J在其论文给出的例子来说明: (1) 某服装店销售2种分别售价为100$和150$的驼毛夹克, 后者价格较高销量不大, 该服装店引入并展示了售价为250$的新驼毛夹克;新夹克并没有卖出, 但售价150$的驼毛夹克的销量却增加了。 (2) 某旅行社主营的一条国内线路费用为500$, 新加入一条需花费2500$的欧洲游线路;后者售票量很少, 但是它的引入可以增加国内游线路的销量。 (3) 某汽车销售商正在卖一种耗油量较高的车但销量很少, 但如果在陈列大厅中, 把该车放在耗油量更大的高马力性能车旁边, 会降低耗油量这一产品属性维度的影响。同时, 在新产品导入时, 应注意到与市场上现有的其他竞争性企业的同类产品相比, 是否产生了对本企业自身不利的诱导效应。可以设定下列市场情景:超市里已有A企业售价分别为5¥和10¥的两种牙膏产品, 与A企业竞争实力相当 (忽略品牌的因素) 的B企业为迅速抢占市场采用低价策略, 同样也推出两种牙膏, 售价分别为2¥和6¥, 同样也进入该超级市场放入同样的售物架上的相邻的位置上, 结果可能事与愿违, B企业并未增加旗下产品销量, 反而会增加A企业5¥牙膏产品的销量。对于电子商务企业来说, 目前网络购物商城中普遍使用推荐代理RA和比较代理CM, 即在网络消费者做出实际购买决策之前, 首先由网络软件代理自动向消费者推荐可供选择与比较的产品列表, 在RA和CM中很容易应用“诱导效用”理论, 但应当适当地采用, 企业在实际营销活动过程中, 设置诱导情境要注意道德尺度。任何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都不会仅将赢利作为唯一目标。

四、结论

本文从消费者决策理论“可预见的非理性”观点入手, 介绍了“诱导效应”相关背景知识, 从最早提出“诱导效应”的Huber, J等的研究开始对“诱导效应”相关研究作了总结, 并给出了“诱导效应”机理的解释和企业应用“诱导效应”的意义。目前的研究主要局限在于仅从诱导产品的两个单调属性所描述的方案构成的选择集这一简单情况入手, 验证了诱导效应的显著性。多属性方案选择集的诱导效应很少得到研究;另外从个体延伸到组织等复杂的购买情境下的诱导效应很少得到关注和研究。下一步研究拟采用计算机多主体建模技术, 设计诱导产品的多属性和多消费主体条件下, 模拟更复杂情况下的“诱导效应”现象。另外, 消费者在网络购买情境下的“诱导效应”特殊现象与问题, 如“诱导效应”在RA和CM网络购物智能代理中的应用问题, 也是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巴纳德著, 孙耀君等译:《经理人员的职能》,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2]西蒙著, 杨砾等译:《管理行为》,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3]杨亮、储玖琳:《诱导效应对游客旅游路线选择的影响研究》,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3期。

[4]孙洪杰、周庭锐:《消费者基于选择集的情境效应》, 《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第6期。

[5]Dan Ariely.Predictably Irrational, New York:HarperCollins, 2008.

[6]Huber, J., Payne, J.W., &Puto, C.Adding Asymmetrically Dominated Alternatives:Violations of Regularity and the Similarity Hypothesi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982.

[7]Tao Zhang, David Zhang.Agent-based Simulation of Consumer Purchase Decision-making and the Decoy Effect,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7.

浅析关联理论及其应用 篇8

关键词:关联理论;语用学;话语理解

法国学者Dan Sperber和英国学者Deirdre Wilson在补充和发展了格莱斯的会话含意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关联理论(RT)是当代语用学的一个重要派别,自1986年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正式提出以来,成为国内外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尤其是在语用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关联理论从语言哲学、认知心理学、交际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对语言交际做出解释,把交际与认知结合起来,将语用学研究的重点从话语的产出转移到话语的理解,指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推理的互明过程,对话语的理解就是一种认知活动。关联理论不仅推动了认知语用学的发展,而且对语用现象与交际从一个新的角度提供了更广阔的研究空间。

一、关于关联理论

(一)定义

定义1:当且仅当一个设想在某一时刻,在某人可及的一种或多种语境中具有关联性时,它才在当时跟该个体有关。

定义2:当且仅当一个设想在某一时刻,在某人可及的一种或多种语境中具有积极认知效应时,它才在当时跟该个体有关联。

(二)关联理论的基本思想

语言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交际,它涉及到交际过程中的两个方面。明示是对人说话而言的,指的是说话人“明确地向听话人表示意图的一种行为”;推理是对听话人而言的,指的是听话人从说话人通过明示手段所提供的信息中推断出说话人的意图。在明示──推理交际中,人们总是根据关联性来处理话语、认知事物。如果一信息在特定的语境中取得语境效果,该信息便与该语境取得关联

二、关联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一)关联理论的发展

1986年,Sperber和Wilson在其专著《关联性:交际与认知》提出了关联理论,大大丰富了当代语用学理论。1995年,她们又推出了第二版,写了一个很长的“后叙”,对其理论做了一些重大修改。近年来,国外出版的很多语用学著作都纷纷将关联理论视为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我国,关联理论可分为引介阶段、研究阶段和应用阶段。最早介绍关联理论的论文有沈家煊(1988),张亚非(1992),孙玉(1993)以及曲卫国(1993)等;近几年国内出版的语用学著作也辟有专门的章节介绍关联理论,例如何自然(1997)、熊学亮(1999)、何兆熊等(2000)。《语用与认知:关联理论研究》(何自然、冉永平,2001),收集了十多年来我国学者的三十八篇研究论文,它们集中反映了我国语言学者对该理论的研究成果。

(二)关联理论的应用

由于关联理论的强大解释力而被应用到诸多领域,比如对言语交际中幽默、反讽话语、同语反复、隐喻等日常语用现象的解释。以下是关联理论在文学作品的解读和翻译方面的应用。

(三)关联理论与文学作品解读

关联理论对文学作品中的诸多语言现象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它有助于读者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文学作品是作者对语言的创造性使用。作者用语言塑造人物形象、构制故事情节、表达创作主旨;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就是以文本为基础,根据相关语境假设进行思辨、推理,寻求最佳关联,从而理解作者的交际意图。因此,文学作品的解读是一种语言交际。在这一交际过程中,读者与作者在文本中相遇,相互交流,“共同创作”,完成作品意义的重新构建。

(四)关联理论与翻译

翻译是受关联理论影响最大的学科之一,将关联理论引入翻译研究,对翻译理论和实践都具有指导意义。德国学者Gutt认为,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的一种特殊形式的言语交际行为,是与大脑机制密切联系的认知推理过程,它不仅涉及语码,更重要的是根据动态的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而推理所依据的就是关联性。

三、关联理论的优点和不足

关联理论是一个开放式理论,简便易行,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一种推理模式对所有话语类型都普遍有效。关联理论把交际与认知结合起来,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人们的语言能力,更好地解释语言交际中的话语理解,尤其适宜对文学人物话语含义推导。但它同任何有关交际与认知的理论一样存在不足与缺陷。关联理论现存的主要问题是,它趋于肯定语用推理结论的必然性,对其或然性认识和论述不足;并且采取了将主体思维在话语交际中的作用理想化、形式化和运算化的作法,忽视了主体间的差异的复杂多变性及其对语言交际可能产生的重要影响。

四、结论

从Grice的会话含义到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这是语用学理论的又一个新发展。关联理论对从认知角度探讨语言形式与语用理解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框架,它的潜在解释力给语言学界面的许多现象提供了一条新的探索途径,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参考文献:

[1]何自然,冉永平.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基础[J].现代外语,1998(3).

[2]何自然,冉永平.语用与认知——关联理论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3]孟建钢.关联理论的语境观与语篇连贯类型分析[J].山东外语教学,2001(1).

上一篇:外汇风险分析下一篇:加郡乡2011年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