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理论基础

2024-05-21

翻译理论基础(精选8篇)

翻译理论基础 篇1

学习《翻译基础理论》第五章心得体会

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首先了解了翻译的历史,知道了翻译如何产生的,它的发展历史脉络。翻译是人类最古老的活动形式之一。随着部落的出现,在不同部落之间需要一种媒介交流,翻译活动也随之出现,世界上第一批翻译者应该是妇女。翻译活动具有一千年的历史了。早期翻译活动的发展历经了两个不同的发展趋势。第一个是宗教文本的翻译,翻译宗教文本要求一字一句的再现原文的主旨思想,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直译,而另一种口译和笔译的翻译形式要求意译多一点。

那么什么时候选择直译,什么时候选择意译呢?文中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方法,就是当我们选择翻译策略的时候不是取决于翻译文本而是翻译者的立场原则和他想达到的目标。在18世纪修饰翻译策略在法国翻译者那里得到广泛传播。书中作者举了一个自己亲身经验的例子,在有一次联合国例会结束后签署一个朝鲜与韩国有关的文件,但是在语序的问题上出现了矛盾,说明翻译活动是一个十分复杂和困难的工作。这对于我们的启示是今后当我们从事翻译工作的时候,特别是在一些大型国际会议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这样才能有备无患。此外作者还给我们讲解了一个他在斯德哥尔摩国际会议时做同传时的一个翻译案例,当时作者用了一个成语,为了突出这个问题,但却最终引起了不必要的误会,这启示我们翻译永远不能脱离原文的意图。随后作者又给我们讲解了一些专业性领域的翻译,给我们举了一个有关“黑”、“白”翻译的实验,这个例子说明了我们翻译的时候是否要忠实于原文,当我们明明知道原文这一点是错的时候,觉得我们作为一个翻译者,应该完全忠实于原文,把原文所要表达的信息内容传递给读者,即使原文中有错误我们也应该翻译出来,但是可以加备注让读者得知。不能擅自改动。如果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翻译人才,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自己所学的领域,因为所要翻译的内容会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经济、政治、法律、医学等等专业领域,所以就像老师说的我们以后做翻译的,一定要成为一个杂家,什么都要有所了解,但不一定精通。如果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家还必须具有融汇变通的能力,要机智灵活。作者给我们讲述了在莫斯科国际会议上给不同银行机构做同传的一次经历,国外一些专家讲述了一些很复杂的专业术语,但译者想引用俄语中的一些句子但担心外国的一些听众不明白,于是他“自作主张”引用了“四行诗”。作者还给我们梳理了俄罗斯的翻译史,俄罗斯的翻译活动也是有着十分悠远的历史,翻译现象在基辅罗斯时期就有了。后来,大量的文学家、翻译家对俄罗斯的翻译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如卡拉姆津、茹科夫斯基等等。而且,当代俄罗斯的翻译工作者们还在继续研究翻译这一重要的人类活动领域。

作者给我们用亲身实例讲述了翻译活动需要注意的方方面面。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作者提出有关直译和意译的翻译方法。在翻译时, 采用直译还是意译的方法,何时用直译, 何时用意译, 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所谓意译是从源语向目的语转换过程中为目的语读者服务, 使源语所表现的文化信息更接近于目的语, 使目的语读者更容易理解源语所表现的内容, 直译是以原文作者为中心, 注重忠实于原文,力求与原文在形式和意义上对等。古代的圣经翻译, 始用直译, 惟恐翻译失真,因为里面的内容都是神圣的。但是直译并非意味着死译、呆译,要与它们区分开来。翻译涉及两种根本不相同的语言,因此,在翻译中完全“保存形式”是根本办不到的,因此直译要求再现原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要求保存原文的语法结构和基本句型,要求保存原文的比喻形象和修辞色彩,总之,直译要求双语在词语形式上和句法结构上的对应和对等。所以,只有在原文和译文在词序上,语法结构上和修辞手法上都完全一致或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我们才可以采用适当的直译方法。当俄语(原文)和汉语(译文)在词序方面句法结构方面以及修辞色彩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时,并且由于这些差异使得我们无法用直译的方法来进行翻译时,我们便必须借助于意译法来解决这一矛盾。因此当我们具体翻译的时候要看文章适合直译还是意译,还有我们所要传递的目的。俄汉语中某些形式表达在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上相同或近似,所以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直译法可以扩大读者的文化视野,把读者带入异域的文化氛围之中。因此,翻译时,能直译的尽可能直译,这是“尽量保留”的传译原则的要求。Например: Значит, вероятнее всего, в Думу пойдут поме-щики, капиталисты, или их приспешники.Они будут друг друга поддержать.---Известно, ворон ворону глаз не выклюнет.这句话我们可以采取直译法,译为“极有可能的是,地主、资本家,或者他们的走狗会进入杜马。他们会相互维护”。

当然喽,“乌鸦不会啄乌鸦的眼睛。”

“ворон ворону глаз не выклюнет”这个成语可以按照汉语的习惯译成“官官相护”。但是,保留了原作形象意义的译文仍能够为读者所接受和理解。翻译作为一种文化传输,就应当努力传译一切可以传译的文化色彩。意译法是指在翻译实践中,某些文化意义很浓的词汇,直译不能准确地传达文化意义,代替法又容易将译文文化强加给原文文化,解释太多又无异于解说,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弥补语言中的词汇语义的差异而采用的翻译方法。所谓意译,即指某一语言现象在译文语言中只能用简洁的语言将意思翻译出来,有时也可借用译语中与之相近词语进行翻译。加切奇拉泽曾在其《文艺翻译与文学交流》一书中提到:“为了接近原作的本质即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亦即翻译中反映的艺术真实,在文字上可以脱离原文的限度。”可见,意译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译作能够保持与原文在内容上的一致性。Например:

Жалко Виктора.Ему-то кажется, наверно, что он уже бога за бороду поймал.А этого, как я вас понял, ещѐ близко не было.(«Впервые замужем»).这句话我们如果直接把“он уже бога за бороду поймал”直译成“他已经揪住了上帝的胡须”,那么读者读起来会很困惑,而我们意译成“他感到自己有把握”,这样对原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读者就会一目了然。像这样的句子,直译无益于读者的理解,我们就可以采取意译法。

总之,在今后我们的翻译工作中,要把这些理论、方法用于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去,这样才能使我们不断进步。要不断积累经验、多实践,多思考。

翻译理论基础 篇2

进入20世纪90年代, 越来越多的翻译研究者开始从社会学的角度对翻译进行研究 (武光军, 2008) , 从社会学的角度, 视翻译为社会实践的一种, 将其放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中进行分析, 解决许多以前理论无法解决的问题, 其中以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最为重要。

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将心理学的个人研究与传统社会学群体和客观社会环境的研究相结合, 开创了社会学研究的新视角。他的理论实质是一个“关系型思考” (relational thinking) 的模型, 目的在于打破个人与社会、主观与客观及社会实践活动内部与外部的二元对立, 认为各个方面都存在的相互关系, 研究时不能将任何一个方面剥离出来单独分析。布迪厄的关系模型中有三个最主要的概念:“场域” (field) 、“惯习” (Habitus) 和“资本” (capital) , 三者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可用公式:[ (H) (C) ]+ (F) =practice表示。“场域”是翻译实践进行的地方, 是整个理论的基础, 其他概念都是围绕这一概念衍生而来 (Gouanvic 2005) ;“惯习”是指社会实践参与者自身内在化的性情和选择倾向, 会影响其外在行为, 它与外部客观环境有着“构建”与“被构建”的相互作用 (高宣扬, 2004) ;而“资本”的概念, 相对于场域和惯习, 更像一种隐性的、穿插在整个实践过程中的东西, 它是整个场域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本文的目的是结合翻译实践对“资本”这一概念进行解读, 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资本的类型, 主要讲了资本的三种类型, 特殊的象征资本, 以及各资本类型之间的关系;二是翻译实践与资本的关系, 主要讲述了象征资本在场域中的积累和作用。

2.资本的类型

人们在各种社会空间中所处的地位有高低之分, 而人们之所以地位不同, 从布迪厄的理论看, 是由他们所在的特定场域中拥有的资格决定的。人们不可能拥有完全相同的资格, 有的人条件优越, 在场域中占统治地位、维护规则。条件不优越的只好在场域中被统治 (王悦晨, 2011) 。为了对这些资格进行归纳和分类, 布迪厄借鉴经济学中的“资本”概念解决。场域中最大的特点就是竞争 (Bourdieu 2011:102) , 而参与者竞争的动力来源就是资本, 它决定了参与者在场域中的地位及他们手中的权力。因此, 无论是翻译实践还是社会实践, “资本”都是一个不可不讨论的概念。

资本的类型可归纳为三种形式: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资本类型, 称为象征资本。各种资本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和相互关系, 以及转化机制 (经济资本与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概念没有区别, 所以不做特殊解释) 。

2.1文化资本

文化资本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文化教育方面的资源, 存在三种形式:具体化的状态 (embodied state) , 以一种持久性的性情存在于人的身体和精神中;客观化的状态 (objectified state) , 以文化产品的形式存在, 比如画作、书籍、机器设备等, 这些商品以客观的形式对理论性的东西加以体现;体制化的状态 (institutionalized state) , 严格意义上讲, 它属于客观化状态的一种, 但必须做单独的阐释, 因为是这种体制性的状态赋予和保证了文化资本最原始的特点 (Bourdieu 1986:243) 。

2.1.1具体化形式的资本

这一资本的获得是个体自我提升的过程, 这个过程往往是无意识的, 需要个人的投入, 这种具体化的资本是将外部财富内化到个体的内部, 融入自身的惯习当中, 习得的程度取决于时间、社会、阶级及一些细微的东西, 不仅来自于学校的教育, 而且来自于自身家庭的前期的培养。因此, 总是带有最初条件的痕迹, 在习得过程中或明或隐的痕迹, 这是文化资本区别于其他文化资本的特征之一。由此看来在具体化资本这个层面上看文化资本是可以继承的。有的译者获得的具体化文化资本的一部分里是靠先天获得的。

2.1.2客观化的资本

客观化资本指的是以可传递的、以实物形式体现的文化资本, 比如书画、书籍、纪念碑、器械等。在物质的可传递性方面, 客观化资本很近似经济资本, 可以经过投资获得利益。不过可以传承的, 只是合法的所有权, 而原作者在创作作品时, 自身所具有的具体化资本是无法传承的。比如某个人买了达·芬奇的一幅画作, 他拥有的只是这幅画的所有权, 只是这种客观化的资本形式, 而并不能拥有达·芬奇的具体化资本。客观化文化资本是作为竞争中的一种武器或某种利害关系而受到关注并用来投资的。行为者力量的大小及收获利益的大小则与他们所拥有的客观化的资本及具体化的资本的多少成正比 (Bourdieu 1986:247) 。

2.1.3体制化资本

体制化资本指由诸如学校、政府机关等权威社会机构授予和认可的学术资历、专业或奖励证书, 是文化能力经过文化体制的资格授权后的存在形式。学术资格和文化能力的证书可以保证其拥有者有一种文化的、约定俗成的、持续的、受到合法保障的价值 (Bourdieu 1986:247) 。当然这种体制化的形式必然使文化资本带有持续证明自身合法性的压力。例如现在各种翻译资格证书考试、学历证书、各种期刊论文的发表都是译者持续证明自身合法性的典型代表。任何一个行为者都占有体制上认可的文化资本, 各种学历证书还能为译者带来荣誉、地位、话语权及物质利益, 因此使得文化资本转换成经济资本。然而因为学术资格所带来的物质利益和象征利益是建立在“超常利益”的基础上, 所以当参与者在进行投资时, 他们获得的利益将比预期的少。

2.2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还可以被通俗地理解为“人脉”, 就是调动社会资源交际网络的能力。一个参与者拥有的社会资本总量取决于他实际上能动员起来的社会网络的幅度, 取决于他所联系的那个社会网络中每个参与者所持有的资本总容量。所以交际网络并非自然形成的, 而是持续努力的产物, 是投资策略的产物。例如一个成功商业人士积累很多社会资本, 在场域中拥有很高的地位, 很多人在生意场上尽管不认识他, 但都会说“我和他很熟”、“我和他有生意往来”、“我看过他的书”之类的话证明他和这个成功人士有关系, 以此体现自身的社会资本。

2.3象征资本

象征资本指因其他形式的资本积累而产生的声望、地位和名誉等社会象征意义, 它可以由其他三种资本转化而来。也有学者认为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都属于象征资本, 直接与经济资本相对。象征资本的获得来自于场域内部的认可, 当一定量的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被场域中的某些参与者提倡, 而其他的参与者也认可时, 这种资本就实现了某种“合法化”, 形成了所谓的“象征资本”。参与者使自己手中的资本具有价值, 令其他参与者相信这些资本是值得追求的行为, 就是在制定或强化场域的规则, 这就是一种权力的体现, 布迪厄称之为象征暴力。因此, 象征资本主要不是通过继承, 而是通过被认可获得的。以文学场域为例, 作者必须通过不断地发表新作品获得象征资本, 而一旦积累到一定程度, 象征资本就会变得相对稳固。

对于不同资本类型之间的关系, 可以总结为:经济资本是产生其他资本的根源, 其他资本可以看做是经济资本的变体, 这三种资本的基本形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而对于象征资本而言, 都可以由其他资本转化而来, 但经济资本不能直接转化, 要先转化成文化资本或者社会资本, 再形成象征资本。具体来说, 文化资本可以从经济资本转化而来, 比如对教育进行投资, 可获得教育成果、较高的学历等;同时文化资本也可以转化成经济资本, 比如获得高等学历的人往往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赚取更多的经济资本;同时文化资本也可以转化为社会资本, 比如获得一定教育文凭的人便可以进入一定的商业或学术圈子建立人际关系。而一定量的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在某一场域中一旦被认可, 就形成象征资本;对于经济资本而言, 可先转化成其他资本再到象征资本, 比如, 一个有钱人要进入学术圈需要先购买一个博士文凭, 然后才会有一定的发言权。虽然经济资本是根源和基础, 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社会行为都可以简化为经济资本的交换, 因为这种观点“忽略了其他类型的资本所能产生的特殊功效” (Bourdieu 1986:252) 。

3.翻译与资本

场域最大的特点就是参与者之间的竞争, 而竞争的动力则来源于“资本”, 它决定了参与者在场域中的位置和拥有的权力, 位于边缘的参与者们往往通过斗争不断积累资本来提升自己的地位, 而位于中心的参与者, 也会为了维护自身的中心地位而继续不断地积累资本。因此对资本的探讨实际上是对场域内部结构的探讨 (胡牧, 2006) 。在场域中各种形式的资本当中, 与翻译联系最为紧密的就是象征资本 (邵璐, 2011) , 因此, 对翻译与资本的讨论可以围绕象征资本与翻译实践的联系展开。

在象征资本的获取方面, 作者和译者有着本质的不同 (Moore 2008) 。对于作者来说, 所在的文学场域中, 象征资本的获得并不是继承来的, 而是通过其他参与者的认可获得, 因此他需要不断发表新作积累自己的象征资本, 一旦他和自己的作品达到经典的地位, 象征资本就会变得十分稳定, 不会随时间的变化而被质疑, 或者变得易受影响。但对于译者而言, 则并非如此, 译者的象征资本通常不会像原作者那样稳定持久。通常, 他们会从原作者那里获得一部分象征资本, 比如不知名的译者通过翻译知名作品, 积累象征资本, 而使自己变得有名;但反过来, 译者通过翻译原作, 让译作在目标语社会中被接受, 也会增加原作及原作者的象征资本, 比如葛浩文翻译莫言的作品, 使莫言在目标语社会中的象征资本增加, 取得一定的地位。因此, 译者和原作者之间是可以相互为对方增加和创造象征资本的, 是一个双向的互惠互利的关系。

译者象征资本的获得与积累往往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改变自身在整个文学场域中的位置, 改变自身的象征资本, 比如有的译者会选择翻译一些在目标语场域中被视为正统文学的作品, 这样更容易得到场域中其他参与者的认可, 以此增加自己的象征资本, 从而提高自己在场域中的地位和知名度;二是通过提升在自身场域中的地位, 增加象征资本, 比如有的译者翻译的文学作品在某个文学场域并不属于正统文学, 认可度并不高, 比如侦探小说, 但其在整个侦探小说的场域中却可以占据主导地位, 以此建立和增加自身的象征资本。

当译者在翻译场域中积累足够多的象征资本之后, 其自身便具有改变规则的权力 (Sela 2008) , 例如严复翻译的《天演论》等作品, 深刻影响近代中国, 使他拥有较多的象征资本, 因此他有关翻译的言论在很长一段时间也被人们奉为圭臬, 言必称“信达雅”。“信达雅”在20世纪90年代前成为中国翻译场域中的主要规则之一, 成为衡量译者和译作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 (王悦晨, 2011) 。此外, 译者在某个领域拥有占主导性地位的象征资本, 可能会帮助其开创一个全新的场域, 增加某种非正统文学在整个文学场域的地位, 比如法国的一位工程师出身的译者, 热衷于科幻小说翻译, 他与自己的搭档组成一个团队, 专门从事科幻小说的翻译, 开创科幻小说自身的翻译场域, 积累占主导地位的象征资本, 从而利用这种象征资本的优势提升了科幻小说在法国文学场域中的地位。

4.结语

通过对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的简单介绍, 我们了解到所谓“翻译社会学”的理论依托和研究方法、视角到底是什么, 对于关键词的解读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结合翻译来对翻译实践进行解释。资本这一概念是构架场域内部结构的核心概念, 是整个场域发展的变化的内在驱动力, 参与者本身的权力和地位息息相关, 通过对资本的类型及类型之间转化关系的探讨, 可以更清楚和了解场域内部的运作形式。对于翻译而言, 最重要的是象征资本的作用, 这种特殊的资本是由其他资本形式转化而来的, 转化的过程即“被认可”的过程, 因此象征资本的多少决定拥有者在场域中的地位和话语权。通过将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引入翻译中, 给了我们翻译研究的一种新视角, 解决一些前人理论无法解决的问题, 因此布迪厄社会学理论与翻译实践的结合值得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Bourdieu, P.The Forms of Capital[J].New York, Greenwood, 1986:241-258.

[2]Gouanvic, J.A Bourdieusian Theory of Translation, or the Coincidence of Practical Instances[J].The Translator, 2005 (11) :161-163.

[3]Grenfell, M.Pierre Bourdieu:Key Concepts[C].Trowbridge:Acumen Publishing Limited, 2008.

[4]Sela-Sheffy, R.The Translators’Personae:Marketing Translatorial Images as Pursuit of Capital[J].Meta, 2008 (53) :613-618.

[5]胡牧.翻译研究:一个社会学视角[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9) .

[6]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

[7]邵璐.翻译社会学的迷思——布迪厄场域理论释解[J].暨南学报, 2011, 33 (3) .

[8]武光军.翻译社会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外国语, 2008, 31 (1) .

翻译理论基础 篇3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 语言学基础 翻译学

翻译学是人类发明的一种用于加强相互交流的重要学科,是日常活动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只要是人类存在的地方,就会有交流;需要进行交流,就必须应用到翻译学的相关内容。没有翻译的帮助,人们之间的交流会变得非常困难,更无从谈起进行文化传播乃至文化融合。随着全球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深入,人们之间的交流活动会变得愈加频繁,因此翻译学必将发扬光大。翻译学所强调的不仅是对原文进行准确而流畅的翻译,更要对原作者的思想内涵进行一定程度的解读,还要适当加入一些译者自己的理解,从而方便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想要做好翻译学的工作,首先要明白翻译学是以语言学为基础的,而支撑语言学主要框架的则是言语行为理论,因此如何理解这一理论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够很好地学习并使用翻译学。

一、言语行为理论概述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言学的一种基础理论,是语言行为学说的主要代表。它主要描述人与人之间在进行交流沟通的时候所产生的行为及含义,它认为言语行为是人类用于交流的一种特殊方式。现代人类在进行交际交往的时候,必须依靠语言和文字,这些行为都被称为言语行为。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化,语言逐渐成为了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具,对于语言本身的内在含义也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通常分为两种学派,既人工语言学派和日常语言学派。人工语言学派主张语言要服从思维逻辑,科学性地学习语言才能更好地使用它,要对语言进行系统分类,通过精确完善的管理来使语言更具传播力。而日常语言学派,也称作自然语言学派,认为语言只是人们交流时下意识产生的一种逻辑形式,本身并不具有任何意义,不需要进行专门的学习,对于语言的使用没有一定的标准。两种学派各有利弊,前者用词考究,表达准确有效,是常用的科学语言,也经常用于正式性的场合;后者多用于普通生活和日常交往中,虽然缺乏精确性但是更为简练直白,能够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

二、将言语行为理论作为语言学基础的必要性

传统的结构主义语言尽管能够站在客观的角度进行较为科学的翻译,但是其先天存在的缺陷使得它越来越无法适应蓬勃发展的社会环境。人们打破了地域的限制,进行了更加频繁的交流,就需要一种能够弥补语言封闭性的理论,也就是言语行为理论。与结构主义相比,言语行为理论更加灵活,不会过于程式化,使人们在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语种下能够进行最大限度的沟通,极大地拓展了交流的范围,使翻译学的领域进入了一片更为广阔的新天地。人们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所形成的语言规则,更符合人们的用语习惯,它帮助人们保持基本的礼仪,这些简单的规则就是语言系统的基本框架。但是过于遵守规则,很容易是语言生硬,缺少融入性,而失去了规则会导致交流无序,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因此,如何适当地运用语言规则而不被其束缚,成为了语言学的重点研究对象。言语行为理论恰好解决了这一看似矛盾的问题,既克服了结构主义只强调规则的片面性,又使语言不会陷入到无序的混乱状态之中,为语言学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以言语行为理论为基础的翻译学的优势

1.传统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过于程式化,但是当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也照搬结构主义的语言规则,把它当成解决生活当中问题的万能工具时,就会导致语言交流出现了很严重的不协调性,极大地阻碍了语言的发展演化,特别是在人文特色浓郁的领域,结构主义表现出了很强的不适应性,很多的翻译并不能非常恰当地传达原文的含义。比如,在翻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俗语的时候,按照结构主义的语言规则,应当译为“Man proposes,Heaven disposes”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译文当中将汉语中的“天”直接翻译成了“Heaven”。初看之下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西方读者会觉得很别扭,因为在西方的文化背景里,所谓的“天”应该是主宰宇宙的神灵,而“Heaven”却不符合这种含义。应当翻译为“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这样才更加符合西方的文化背景和读者的心理。以言语行为理论为基础的翻译学,能够在最大限度地保留理性规则的同时,建立起相对灵活的语言规则,这种强调两种规则同时实行的理论,很好地协调了语言学中出现的双重结构的问题,即语言的表达和语言的施为。两种结构在长期的演变中经常发生冲突,人们在使用语言的时候需要不断的变化规则以协调两种结构之间的差异。传统的结构主义过于强调第一种结构,缺乏更加人性化的基础,而言语行为理论很好地弥补了这个缺陷,它使语言无论在社会制度还是道德理性下,都能够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得交流交际更加顺畅,从而更好地为翻译学进行服务,使翻译工作在保持理性的同时又能兼顾人性,做到两者兼得。

2.传统的结构主义由于自身的缺陷,经常陷入一种固步自封,不知变通的境地中,无法跟上社会变化的形势。想要改变这一情况,首先就要打破封闭的语言环境,多了解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世界,接受并学习实践活动中的语言特点。翻译活动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加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的联系,是一种重要的跨文化交往的形式,要保证原文的精髓不会随着文字的变化而流失。但是社会发展的速度远远超过了语言系统自我更新的程度,这就需要人工来进行语言的开放式转化。比如computer virus(计算机病毒);menu(菜单);mechanicalarm(机械手、机械臂)等词语,都是伴随社会变化而衍生出的新生词汇,传统的语言系统无法对这些新的词语进行准确的翻译,给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结构主义的语言理论只能单独针对某一个领域进行翻译,却无法应对综合性领域的翻译活动,因此它对于实践活动中的翻译工作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而言语行为理论能够将开放性与翻译活动紧密相联,将原作者的主体意向清晰地表达出来。同时它还能兼顾到人际关系的变化,对不同语言环境下的翻译活动有着极强的适应性。

3.传统结构主义对于词语的使用有着近乎苛刻的规则,每一种词语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使用规范。尽管这样能够很好地保持语言的精确性和科学性,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会给人际交往造成一定的困难。与之相比,言语行为理论就灵活得多,它并没有拘泥于一成不变的语言规则中,而是通过采用一词多用的方式来使语言表达更加口语化,从而有效减少交流造成的障碍,也为翻译著作特别是一些民俗文学减轻了负担。例如,英语中的concept一词并不完全等同于汉语中的“概念”一词,它还有“发明”、“样品”等其他的含义,与其他词汇组成词组,甚至可以表达更多的意思,如concept car就可以译为“概念车”。再有如resolution这个词,也并是不完全等同于汉语的“分解”,它还有“分辨率”、“清晰度”及“解答”等词义。结构主义只关注语句词汇的用法是否正确,而言语行为更多的是考虑人们在使用时候的感受。不同的侧重点造成两种理论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两条发展道路。结构主义在社会发展的新浪潮下不堪招架,节节败退,以致于西方有很多的学者提出解构主义理论,要将结构主义完全消灭。反观言语行为理论,从最初的受人诟病到现在的大行其道,其发展壮大的道路正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日益频繁的真实写照。以言语行为理论作为基础,能够使翻译活动达到一种简练但不简单的境界,用最少的词语,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原文精准翻译出来,这就是翻译学最高深的理论层次。

总之,言语行为理论使人们摆脱了传统语言学中的程式化,使翻译学走上了兼顾理性和人性的新道路,为构建新的翻译学说提供了最好的理论基础,對翻译实践活动有着更加直接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吕俊.建构翻译学的语言学基础[J].外语学刊.2004,(1).

翻译理论研究与翻译教学索引 篇4

2008

一、1.陈宏薇:移植形式 妙手天成——评江枫译诗《雪夜林边》,《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5)。

2.杜争鸣,孟祥春:同声传译中的“等待”——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5)。

3.徐剑:行为理论与当代翻译理论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5)。

4.朱晓菁,杨方应: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中的二分法——以奈达、纽马克、诺德及韦努蒂为例,《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5)。

5.卞建华,崔永禄:功能主义目的论在中国的引进、应用与研究(1987—2005),《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5)。

6.魏家海:文学变译:话语权力的颠覆和抑制,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5)。

7.张道振:主位推进与译文连贯的意谓,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5)。

8.张 吉吉:旧话重提:〈〈西风颂〉〉还是〈〈东风颂〉〉,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5)。9.覃志峰:论权力话语与十四行诗译介,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5)。

10.张振山:浅议口译中言语转换的简洁性,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5)。

11.吴昂,黄立波:关于翻译共性的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5)。

12.王东风:有标记连贯与小说翻译中的连贯重构——以意识流小说Ulysses的翻译为例,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5)。

13.刘富丽:英汉翻译中的主位推进模式,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5)。

14.曹明伦:约而意显 文而不越——重读支谦《法句经序》,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5)。

15.王洪涛:从此岸到彼岸的反拨与超越——当代西方翻译研究中学派研究范式探析,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5)。

16.一片“冰心”在亚非——从阐释学谈冰心与翻译,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5)。

17.陈琳,张春柏:译者主体地位:分析哲学的阐释,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5)。

18.胡兆云:Administration与Government文化语义辨析及其翻译,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5)。19.司显柱:文学:译可译,非常译,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5)。

20.胡牧:翻译研究:一个社会学视角,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6)。

21.蔡新乐:文化史就是翻译史——陈寅恪的历史发展与其翻译观初探,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6)22.高岩杰,黄慧,蒋跃:中文文学作品中数字使用的模糊现象及其翻译,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6)。

23.蔡华:陶渊明诗歌叠词的翻译策略,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6)。

24.穆雷,郑敏慧:翻译专业本科教学大纲设计探索,中国翻译,2006(5)。

25.姜秋霞,曹进:翻译专业建设现状:分析与建议,中国翻译,2006(5)。

26.武光军:翻译课程设计的理论体系与范式,中国翻译,2006(5)。

27.李梅:改变观念:从翻译角度看翻译——2006年暑期全国英语口译教学与实践高级研讨班述评,中国翻译,2006(5)。

28.黎昌抱:务实•致知•致用——参加“2006年暑期全国英语笔译翻译教学高级研讨班”有感,中国翻译,2006(5)。29.梁志坚:在教学中应用——暑期翻译教学高级研讨班与我的翻译教学活动,中国翻译,2006(5)。

30.彭发胜:融通化生——翻译过程的现象学描述,中国翻译,2006(5)。

31.黄立波,王克非:翻译普遍性研究反思,翻译中国翻译,2006(5)。

32.宋学智:一部翻译文学经典的诞生——傅雷逝世40周年纪念,中国翻译,2006(5)。

33.田原:日本现代诗歌翻译论,中国翻译,2006(5)。

34.徐莉娜:理据|、约定和翻译的关系,中国翻译,2006(5)。

35.王瑾,黄国文:接触语言学视角中的翻译——广州报章翻译现象分析,中国翻译,2006(5)。36.邱贵溪:WTO法律文件英语语言特点与翻译,中国翻译,2006(5)。

37.魏涛:长话短说与短话长说——浅析英语电视新闻编译,中国翻译,2006(5)。

38.林戊荪:有关“八荣八耻”翻译的讨论与思考,中国翻译,2006(5)。

39.王小凤,曹志希:“东”“西”“南”“北”的文化蕴涵及其英译,中国翻译,2006(5)。

40.曹德骏:旬月踟蹰立一名——对“Industrial Relations”译法的纠正,中国翻译,2006(5)。41.黄忠廉:两个三角的评译体系,外语学刊,20006(5)。

42.曲燕:英汉翻译的语言文化对比维度,外语学刊,20006(5)。

43.胡德香:翻译批评的自我与他者,外语学刊,20006(5)。

44.洪明:企业外宣广告翻译的目的论维度,外语学刊,20006(5)

45.宋学智,许钧:谈傅雷精神的内涵及其当下意义,外国语,2005(5)。

46.王友贵:从数字出发看中外关系、中外文学关系里的翻译关系,外国语,2005(5)。

47.鲍德旺:论科翻译的美学取向,中国科技翻译,2006(3)。

48.肖奕珊:航海气象报告的语言特点及翻译,中国科技翻译,2006(3)。

49.鲁晓南,郑德荣:机术业双向翻译的语境制约因素及对策中国科技翻译,2006(3)。50.张冬梅,占锦海:土木工程标书的翻译,中国科技翻译,2006(3)。51.张艳玲:英语缩略语汉译的趋简与等效处理,中国科技翻译,2006(3)。

52.秦红:商务谈判口译的语用等效,中国科技翻译,2006(3)。

53.李长栓:以定性和定量分析保证译文要概念的准确和自然——兼谈电子手段在翻译中的作用,中国科技翻译,2006(3)。

54.赵会军:金融英语翻译的社交语境功能,中国科技翻译,2006(3)。

55.冯长妮:论招投标文件的英语结构,中国科技翻译,2006(3)。

56.卞建华:对诺德“忠诚原则”的解读,中国科技翻译,2006(3)。

57.顾飞荣:功能派译论在科技论文英译中的运用,中国科技翻译,2006(3)。58.张传彪:论名词动词化与“语言经济原则”,中国科技翻译,2006(3)。

59.李海军,彭劲松:专业知识:科技翻译的瓶劲,中国科技翻译,2006(3)。

60.李德凤,胡牧:法律翻译研究:现状与前瞻,中国科技翻译,2006(3)。

61.刘祥清:佛经汉译的历史和作用,中国科技翻译,2006(3)。

62.张培蓓,任静生:评估口译忠实度的策略,中国科技翻译,2006(3)。

63.闫艳,巩建国:常见政策新词新译与误译,中国科技翻译,2006(3)。

64.蒲红英:试谈不可译性和文化因子的传输,语言与翻译,2006(3)。

65.魏文娟:主谓谓语句的构成及维译法,语言与翻译,2006(3)。

66.热孜婉古丽•沙依木:汉语数量结构中受限制数词“一”在维吾尔语中的表达,语言与翻译,2006(3)。

67.许余龙:对比功能分析与翻译,山东外语教学,2006(4)。

68.阮熙春:时间语境与翻译,山东外语教学,2006(4)。

69.胡庚申:从译文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应用例析,外语教学,2006(4)。70.马可云,罗思明:“解构‘忠实’”之解构——与王东风教授商榷,外语教学,2006(4)。71.安新奎:论“信、达、雅”与科技翻译,外语教学,2006(4)。

72.党争胜:结构分析翻译法初探——浅论英语长句的汉译,外语教学,2006(4)。

73.文军,林芳:意识形态和诗学对译文的影响——以《西风颂》的三种译诗为例,外语教学,2006(5)。

74.陈国飞:旅游景点汉语介绍英译的功能观,外语教学,2006(5)。

75.陈德用,张瑞娥:实用主义话语意识形态与人物个性化语言的翻译——《红楼梦》中王熙凤个性化语言的翻译,外语教学,2006(5)。

76.徐朝友:《变译理论》的两大问题——与黄忠廉先生商榷,外语研究,2006(4)。

77.高圣兵,刘莺:“格义”:思想杂合之途,外语研究,2006(4)。

78.崔学新:异码并列:衔接手段还是翻译策略?外语研究,2006(4)。79.王一多:翻译过程中语篇连贯之逻辑关系本质,外语研究,2006(4)。

80.黄忠廉:翻译研究的“三个充分”——翻译研究方法论思考,外语研究,2006(5)。81.王斌:密母•基因•语言•外语研究,2006(5)。

82.刘小刚:翻译研究真的要进行主体间性转向了吗?——兼与陈大亮先生商榷,外语研究,2006(5)。

83.朱小美、张军:《送元二使安西》的汉英语篇纯理功能对比,国外外语教学,2006(3)。

84.肖霞:论三木露风的诗歌创作特色,山东外语教学,2006(5)。

85.《阿列霞》:理想人格的呼唤,山东外语教学,2006(5)。

86.詹春娟:现代悲剧里的罪与罚——尤金•奥尼尔的剧作《悲悼》的原型解读,山东外语教学,2006(5)。

87.王小萍:政治文献英译的疑难及其解决办法,山东外语教学,2006(5)。

88.陈大亮:重新认识钱鐘书的“化境”理论,上海翻译,2006(4)。89.黄德先:翻译的网络化存在,上海翻译,2006(4)。

90.王小凤:篇章结构的衔接分析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上海翻译,2006(4)。

91.屠国元,陈凯军:英汉翻译中的的概念思维,上海翻译,2006(4)。

92.唐斌,王雪梅:话语标记语“Yes”的语用认识解读与汉译,上海翻译,2006(4)。

93.胡维佳: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专有名词翻译,上海翻译,2006(4)。

94.谭震华:论双关语的翻译,上海翻译,2006(4)。

95.林克难:法律文件宜先“看”后译,上海翻译,2006(4)。

96.何明珠,范武邱:灵感思维与科技翻译中的遣词,上海翻译,2006(4)。

97.崔学新:关于“不译”,上海翻译,2006(4)。

98.熊汝琴,薛中军:加强跨文化传播交流的国际接轨意识——提高口译人员素质迎世博,上海翻译,2006(4)。

99.高嘉正,高菁:略论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汉译英真题的翻译,上海翻译,2006(4)。

100.徐彬:CAT与翻译研究和教学,上海翻译,2006(4)。

101.王宏:Translation Studies能否一词两译——质疑“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书名翻译,上海翻译,2006(4)。

102.刘礼进:何以使用指称——谈谈reference等术语的汉译,上海翻译,2006(4)。

103.张顺生:谚语翻译之忌:望文生义和人云亦云,上海翻译,2006(4)。

104.吴春:BELIEVE用法译评,上海翻译,2006(4)。

105.张景华,崔永禄:解释性运用:关联翻译理论的实践哲学,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1)。

106.周锰珍:论语境因素与商务文本翻译的择义理据,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1)。

107.赵刚:汪幼枫:从互文性角度看汉英词典的翻译,国外外语教学,2006(4)。108.马乐梅:汉语圣经和合本的翻译策略——兼论和合本的废与,国外外语教学,2006(4)。

109.祝朝伟:传事以尽,尚质而无斫凿;委本从圣,求真勿令有失——道安“五失本三不易”说源

110.刘壮,江智利:《宋高僧传•译经篇》所涉译学问题初探,流考及现代诠释,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6)。

111.乔颖:“以后生存”还是“继续生存”?,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6)。

112.林红:文化视域下的译者、读者与可译性限度,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6)。

113.刘全福:关于“误读”的反;同——兼评培根《论美》一文的翻译,外语教学,2006(6)。114.范祥涛:奈达“读者反应论”的源流及其评价,外语教学,2006(6)。

115.李国庆:从一则广告口号语篇看排比修辞格的功能与翻译策略,外语教学,2006(6)。116.英爱屏,蒋清凤:关系语用学的三元关系在口译中的互动研究,外语教学,2006(6)。117.朱志瑜:纽马克的翻译类型学,外国语,2006(6)。

118.冉永平:翻译中的信息空缺、语境补缺及语用充实,外国语,2006(6)。

119.胡牧:主体性、主体间的性抑或总体性——对现阶段翻译主体性研究的思考,外国语,2006(6)。

120.张顺生:致远至恒 务学悟真——谈苏州科技大学外宣资料的翻译,中国科技翻译,2006(4)。121.袁晓宁:翻译与英语修辞,中国科技翻译,2006(4)。

122.袁红艳:科技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最佳关联,中国科技翻译,2006(4)。123.赵军峰:法律英语名词化剖析及汉译英策略,中国科技翻译,2006(4)。

124.谢旭升:汉英翻译的简约性方略,中国科技翻译,2006(4)。125.杜争鸣,杨女画 :“红木”的中国文化内涵及其英译,中国科技翻译,2006(4)。

126.郑冰寒:洞悉翻译过程的辅助工助——Translog程序介评,中国科技翻译,2006(4)。

127.蔡苏勤:手机英文短信的语言特征,中国科技翻译,2006(4)。

128.翟清永:一“网”打尽拦路虎,中国科技翻译,2006(4)。

129.吴伟雄:多语世界的单一罗马化——我国街道名称“译写”规范的法理依据,中国科技翻译,2006(4)。

130.王小凤,张沉香:科技英语翻译过程的多维思索,中国科技翻译,2006(4)。

131.刘洪泉,侯作为:标题中特殊汉字词的英译,中国科技翻译,2006(4)。

132.汪翠兰:河南旅游英语翻译的跨文化审视,中国科技翻译,2006(4)。133.潘卫民:景点英译的格式塔诠翻译,中国科技翻译,2006(4)。

134.武光军:中西同声传译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中国科技翻译,2006(4)。135.孙桂英:科技汉语等比句的类型及其英译:中国科技翻译,2006(4)。136.姜志伟:禁忌语的文化及译法,中国科技翻译,2006(4)。

137.张沉得:论异化与归化的动态统一,语言与翻译,2006(4)。

138.廖玲:从动态对等到新著《语言迷》——浅评尤金•奈达翻译理论转变及其指导作用,语言与翻译,2006(4)。

139.贺继宗:新疆地域文化旅游翻译现状及规范化研究,语言与翻译,2006(4)。

140.王宁霞:翻译过程中的转换现象浅析,语言与翻译,2006(4)。141.王宏:《墨子》英译对比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院,2006(6)。

142.祝朝伟,张柏然:现代性的诉求——庞德《华夏集》对美国诗歌主题与用词的创新,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院,2006(6)。

143.刘晓丽:试论文学翻译中的功利主义,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院,2006(6)。144.王宁:翻译学的理论化:跨学科的视角,中国翻译,2006(6)。145.刘亚猛:从“忠实于源文本”到“对淅语文化负责:”也谈翻译规范的重构,中国翻译,2006(6)。

146.马士奎:文学输出和意识形态输出——“文革”时期毛泽东诗词的对外翻译,中国翻译,2006(6)。

147.王宏印,邢力:追寻远逝的草顾记忆:《蒙古秘史》的复原、转译及传播研究,中国翻译,2006(6)。148.于建平:从语言体验观分析汉英翻译的认知能力,中国翻译,2006(6)。

149.江宁康:《西方正典》译后谈,中国翻译,2006(6)。

150.丁衡祁:努力完善城市公示语 逐步确定参照性译文,中国翻译,2006(6)。

151.张威:口译过程的认知因素分析:记忆能力与口译的关系——一项基于中国口译人员的调查报告,中国翻译,2006(6)。

152.谢天振:季羡林与翻译,中国翻译,2006(6)。

153.李定钧,陈维益:医学语词的英汉翻译,中国翻译,2006(6)。

154.隋桂岚,张毅:海事法律英语的文体特征及其翻译策略,中国翻译,2006(6)。

155.张振辉:新版《中国翻译文学史》质疑,中国翻译,2006(6)。

156.张顺生:“校长”还是“副校长”——vice-chancellor汉译探微,中国翻译,2006(6)。157.曹明伦译注:英译汉:Three Advertisements,中国翻译,2006(6)。

158.曹明伦:翻译导读:广告语言的基本特点及其翻译,中国翻译,2006(6)。159.居祖纯译注:汉译英:交换(江澄),中国翻译,2006(6)。

160.居祖纯:翻译导读:理解是翻译的前提,中国翻译006(6)。

161.刘小刚:意识形态与翻译研究,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6)。162.李小均:翻译暴力与属下话语,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6)。163.金兵:翻译批评的新走向——试论建设性的翻译批评,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6)。164.金春笙:论译诗神似——管窥丁尼生《鹰》的两篇译文,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6)。165.杨明:英译汉中的信息结构理解与处理,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6)。166.朱健平:文本的未定性与翻译的解释性,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4)。

167.李发根:唐诗《蜀道难》及英译文语气分析与语义功能等效翻译,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4)。

168.王福祥,徐庆利:翻译过程研究补遗——以译者介入的动因为视,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4)。

169.李玉良,王宏印:《诗经》英译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反思,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4)。

170.赵军峰:论翻译家研究的理论模式,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4)。

171.郑海凌,吕萍:等值观念与对等理论,外语学刊,2006(6)。

172.杨仁章,俄罗斯翻译语用学研究,外语学刊,2006(6)。173.张永喜:解构主义翻译观之再思,外语研究,2006(6)。

174.刘全福:解构主义翻译观的非文化取向及其他——兼评“国内文学翻译研究的一大突破”一文,外语研究,2006(6)。

175.周晓梅:翻译研究的“解构”之后,外语研究,2006(6)。176.张威:口译与记忆:历史、现状、未来,外语研究,2006(6)。

177.高圣兵:“格义”:Logic汉译意义特征分析,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2)。178.陈刚:归化翻译与文化认同——《鹿鼎记》英译样本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2)。179.谭业升:论翻译文本对比分析的描写翻译学方法,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2)。180.赵湘:公示语翻译研究综述,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2)。191.陈寒:从混沌的“眼”到晶莹的“境”——唐诗意境重构与“优势竞赛论“,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2)。

二、翻译理论研究与翻译教学

1.司显柱:言语行为框架•翻译过程•文学翻译,外语教学,2007(4)。2.朱健平:“标准读者”观照下目的语文本与源语文本的关系,外语教学,2007(4)。3.杨丽华:诗歌翻译中美感的移植与再现——以雪莱《哥》汉译为例,外语教学,2007(4)。4.戴凡:从文化语境看语篇和语篇翻译,外语研究,2007(3)。

5.王一多:译作的美学取向——审美经验视角的接受理论,外语研究,2007(3)。6.张传彪:语体翻译研究的一个误区,外语研究,2007(3)。

7.曾利沙:从对外宣传翻译原则范围化看语用翻译系统理论建构,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7)。8.吴勇,郑树棠:论话语标记语WELL语用功能在英译汉中的再现,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7)。

9.黎土旺:文化取向与翻译策略——《浮生六记》两个英译本之比较,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7)。

10.赵春华:语法衔接在英汉互译中的差异与处理,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7 11.熊力游:简单句的隐性因果功能与翻译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7)。,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7)。

12.马萧:翻译过程中的关联缺失与关联重构,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2)。

13.于建平,岂丽涛:用评价理论分析《好了歌》的英译,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2)。14.宋元康:论“借鉴”之于汉诗英译,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2)。

15.黄琼英:原型与翻译中叙事语篇的范围化——论鲁迅科学小说译作的叙事语篇范畴,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2)。

16.刘晓梅:目的论与汉英广告翻译,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2)。17.许渊冲:英译《千家诗》序,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4)。

18.蒋跃,于群:英汉约数的比较与翻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4)。19.张旭:“桃梨之争”的美学蕴涵——朱湘译诗中文化意象传递的现代诠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4)。20.王英姿:说“译名”,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4)。

21.宋学智,许钧:民国时期罗曼•罗兰的中国行,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8)。22.曾剑平:人文社会科学术语译名的规范化问题,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8)。23.黄勤:归化与异化相得益章——评张爱玲译《海上花列传》,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8)。24.舒奇志:文化意象的互文性与文化意象翻译,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8)。25.杨自检:再谈方法论——《翻译方法论》序,上海翻译,2007(3)。

26.林克难:从信达雅、看易写到模仿—借用—创新——必须重视实用翻译理论建设,上海翻译,2007(3)。

27.杨清平:应用翻译的规律与原则应当如何表述——评林克难教授“看易写”原则,上海翻译,2007(3)。

28.张健:英语新闻误译现象剖析,上海翻译,2007(3)。

29.傅敬民:法律英语名词化词语的汉译研究,上海翻译,2007(3)。30.杨萍:数字式略语的文本功能特征及基本翻译原则,上海翻译,2007(3)。31.冯长甫:金融英语翻译探讨,上海翻译,2007(3)。

32.杨先明,何明霞:图示理论与口译记忆能力训练,上海翻译,2007(3)。

33.刘育红,钟渝:运用思维推理,在口译实践中脱离原译话语外壳——兼评一期《对话》节目英译汉技巧,上海翻译,2007(3)。

34.何刚强:传统、特色、师资——本科翻译专业建设之我见,上海翻译,2007(3)。35.黄海军,马可云:也谈美国主流英文媒体对中国特色词汇采取的翻译策略,上海翻译,2007(3)。36.张顺生:“money-laundering”的由来,上海翻译,2007(3)。37.吴春:FORBID用法译评,上海翻译,2007(3)。

38.张庆路:评几则英文佳译、范文和冠军译文的错误或瑕疵,上海翻译,2007(3)。39.文军,胡庆洪:中国翻译史研究:回眸与前瞻,上海翻译,2007(3)。40.韩子满:翻译批评的理性化——评杨晓荣著《翻译批评导论》,山东外语教学,2007(3)。41.陈吉荣:评《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山东外语教学,2007(4)。

42.王林:文学翻译中语相层面文体风格的变形及其成因,山东外语教学,2007(4)。43.薄振杰,孙迎春:国内关联翻译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9)。44.肖辉:汉语“得”字结构英译初探,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9)。45.曹明伦:文本目的——译者的翻译目的——兼评德国功能派的目的的论和意大利谚语“翻译即叛逆”,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4)。

46.张传彪:诗,必须用“心”译,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4)。

47.何德红:诠释学与翻译研究:理论梳理与问题反思,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4)。48.胡翠娥:翻译与权力——五四期间文化激进主义和文化守成主义的翻译论争,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4)。

49.论翻译的目的与效果——读汉诗英译随感,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4)。

50.张瑞娥:多维视角下女性指称语的解读与翻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5)。51.纪晓斌,申迎丽:对话翻译与小说人物形象的再现——兼评《傲慢与偏见》中三个中译本,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5)。

52.宋健飞,刘沁卉:译者、策略、译文:试论翻译批评应观照的对象——以君特•格拉斯《蟹行》汉译为例,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5)。

53.陈大亮:针对翻译目的论的一种批判性反思——兼论文学翻译主体性的困境,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3)。

54.翟宗德:语用指示的翻译,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3)。

55.樊桂芳,姚兴安:目的论与译者的策略——兼论应用型翻译平行语料库存的建立,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3)。

56.胡卫平,章艳:翻译翻“异”乃译者职责,山东外语教学,2007(4)。

57.徐彬,郭红梅,国晓立:21世纪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山东外语教学,2007(4)。58.方开瑞:甲午战争前后的社会文化语境与小说翻译,山东外语教学,2007(4)。59.李林波:中国语言学模式翻译研究的发展历程回顾,外语教学,2007(5)。

60.秦建华,张思洁:译学研究中的语言悖论与文化悖论思辨,外语教学,2007(5)。61.高圣兵,刘莺:欠额翻译与超额翻译的辩证,外语教学,2007(5)。62.翟弘,蒋洪新:翻译中“回避策略”的多维思考,外语教学,2007(5)。63.袁小陆:口译能力与口译测试有用性之关系研究,外语教学,2007(5)。64.刘肖杉:《红楼梦》中《葬花吟》两英译文比读与赏析,外语教学,2007(5)。

65.王东风:从诗学的角度看被动语态变译的功能亏损——《简•爱》中的一个案例分析,外国语,2007(4)。

66.汤君:翻译伦理的理论审视,外国语,2007(4)。

67.Mona Baker: 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 in the Academy,外国语,1007(5)。

68.Sara Laviosa: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 in 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外国语,1007(5)。

69.胡开宝,吴勇,陶庆:语料库存与译学研究:趋势与问题——2007语料库存与译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外国语,1007(5)。70.孙致礼:译者的职责,中国翻译,2007(4)。

71.黄海容:本雅明翻译观述评,中国翻译,2007(4)。

72.安妮•布赫寒文,杨森林译:翻译中的他异性:理论与实践概述,中国翻译,2007(4)。73.王宏印:不屈的诗魂,不朽的译笔——纪念诗人翻译家查良铮逝世三十周年,中国翻译,2007(4)。

74.韩虎林:陈独秀的译事活动和译学见解,中国翻译,2007(4)。75.王东志,王立弟:口译的质量与控制,中国翻译,2007(4)。

76.方开瑞:叙述学的文体学在小说翻译研究中的应用,中国翻译,2007(4)。

77.宋健飞:德汉文学互译问题探析——以首届德汉、汉德文学翻译比赛为例,中国翻译,2007(4)。

78.薛宁地:从海上石油钻井专用词语的翻译谈英语词汇生动性的保留,中国翻译,2007(4)。

79.兰凤利:中医古典文献中“阴阳”的源流与翻译,中国翻译,2007(4)。80.曹新宇:论戏剧翻译的动态表演性原则,中国翻译,2007(4)。

81.何刚强:文质颉颃,各领风骚——对《论语》两个海外著名英译本的技术评鉴,中国翻译,2007(4)。

82.文军,刘威:任务型教学法运用于口译教学的实验研究,中国翻译,2007(4)。83.秦洪武,王克非:对应语料库存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理论依据和实施原则,中国翻译,2007(5)。

84.谭惠娟,余东:金针度人无定法——关于翻译教材的思考,中国翻译,2007(5)。85.李红满:布迪厄翻译社会学的理论建构,中国翻译,2007(5)。

86.邢杰:译者“思维习惯”——描述翻译学研究新视角,中国翻译,2007(5)。87.屠国元,李志奇:论译者的思维结构,中国翻译,2007(5)。

88.Bonnie S.McDougall: Literary Translation: The Pleasure Principle,中国翻译,2007(5)。89.安妮•布赫塞文,杨森林译:翻译中的他异性:理论与实践概述(续),中国翻译,2007(5)。

巫和雄:《毛泽东选集》英译概述,中国翻译,2007(5)。

91.朱纯深:子之矛乎?子子盾乎?有关翻译研究学术话语弊病之我见,中国翻译,2007(5)。

92.李永毅:不诬作者•不负作者——评屠岸先生译著《英国历代诗歌选》,中国翻译,2007(5)。

93.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公示语翻译研究中心:全国公示语翻译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中国翻译,2007(5)。

94.郭建中:街道路牌书写的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中国翻译,2007(5)。

95.杨全红:精“译”求精,推“城”出新——谈谈我国城市外宣用语及其英译,中国翻译,2007(5)。

96.顾维勇:商务英语复数形式词语的翻译,中国翻译,2007(5)。97.高永伟:最新英语髦用语探源及翻译,中国翻译,2007(5)。

98.武光军:当代中西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进展、元评估及发展方向,外语研究,2007(4)。99.张霄军:翻译质量量化评价研究综述,外语研究,2007(4)。

100.司显柱:系统功能语言学路向翻译研究述评,外语研究,2007(4)。

101.贾正传,张柏然:辩证系统视野中的翻译本质和特性,外语研究,2007(4)。102.杨晓斌:公司网页英语文本误译评析,中国科技翻译,2007(3)。103.韩琴:科技英语特点及其翻译,中国科技翻译,2007(3)。104.邹宇:石油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中国科技翻译,2007(3)。

105.洪宗海:构成“„„化”三音节词的英译,中国科技翻译,2007(3)。106.黄映秋:会展英语特点和译员培养,中国科技翻译,2007(3)。107.魏长宏,张春柏:机器翻译的译后编辑,中国科技翻译,2007(3)。108.肖维青:平行语料库与应用翻译研究,中国科技翻译,2007(3)。

109.李沛鸿,廖祥春:架起翻译与网络信息的桥梁,中国科技翻译,2007(3)。110.朱宪超,华德荣:搜索引擎网络查询技巧,中国科技翻译,2007(3)。111.范勇:电子商务英语的词汇特征及翻译,中国科技翻译,2007(3)。

112.王英宏,吕世生:商务汉英翻译从句的运用技巧,中国科技翻译,2007(3)。113.段梦敏:教学互动与口译能力培养,中国科技翻译,2007(3)。114.黎士旺:语料库存与翻译教学,中国科技翻译,2007(3)。115.帅林:跨学科口译理论研究在中国,中国科技翻译,2007(3)。116.张梅岗:译学研究的认知——功能途径,中国科技翻译,2007(3)。117.杨萍:连接图示结构的翻译,中国科技翻译,2007(3)。

118.江楠:药食同源——小议中医食疗的翻译,中国科技翻译,2007(3)。119.师新民:考古文物名词英译探讨,中国科技翻译,2007(3)。120.关海鸥:语义模糊性理解与翻译策略研究,外语学刊,2007(5)。121.蔡平:语用预设理论对翻译方法的解释,外语学刊,2007(5)。

122.马红,林建强:功能翻译理论与其翻译原则和方法,外语学刊,2007(5)。

123.王平:传神达意

重在理解——评毛泽东诗词中含“飞”字句式的英译,外语学刊,2007(5)。124.刘文华:“名”的建构和解构:翻译名学辨,中国翻译,2007(6)。125.安妮•布赫塞文,杨森林译:翻译中的他异性:理论与实践概述(续),中国翻译,2007(6)。

126.崔峰:翻译家鲁迅的“中间物”意识——以鲁迅是期翻译方式的变换为例,中国翻译,2007(6)。

127.贺莺:网络论坛与笔译实践教学研究,中国翻译,2007(6)。128.汪榕培:《诗经》的英译——写 在“大中华文库”《诗经》即将出版之际,中国翻译,2007(6)。

129.张佩瑶:从“软实力”的角度自我剖析《中国翻译话语英译选集(上册)“从最早期到佛典翻译》的选、译、译、注,中国翻译,2007(6)。

130.谭卫国:英语隐喻的分类、理解与翻译,中国翻译,2007(6)。131.刘法公:谈汉英隐喻翻译中的喻体意象转换,中国翻译,2007(6)。132.叶子南:对翻译中“词性转换“的新认识,中国翻译,2007(6)。

133.李克兴:英语法律文本中主要情态动词的作用及其翻译,中国翻译,2007(6)。134.于建平:基于功能翻译观分析科技论文翻译的若干问题,中国翻译,2007(6)。135.邵有学:“枪手”英译探究,中国翻译,2007(6)。136.桂清扬:跨文化传播意义上的经典译作——关于绿原《浮士德》译本的思考,中国翻译,2007(6)。

137.郭建中译注:英译汉:from Our Desting in Space(Isaac Asimov),中国翻译,2007(6)。138.郭建中:翻译导读:科普翻译的标准和译者的修养,中国翻译,2007(6)。

139.袁晓宁译:汉译英:促进文化发展

构建和谐城市——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市长论坛南京宣言,中国翻译,2007(6)。

140.袁晓宁,袁超:翻译导读:谈外宣英译中的几个问题,中国翻译,2007(6)。141.张文英,孙玲莉:文化语境对科技英语翻译的制约,中国科技翻译,2007(4)。142.李昌标:英语新词的汉译与语用关联,中国科技翻译,2007(4)。143.方洪民,程式华:汉译英主语的选定,中国科技翻译,2007(4)。

144.刘晓峰:Catcher与“底座”——兼谈口译教学研究的新路向,中国科技翻译,2007(4)。

145.黄建凤,李雪:口译与演讲艺术,中国科技翻译,2007(4)。146.鲁孝贤:机器翻译语义排歧的方法,中国科技翻译,2007(4)。

147.付建茹:现代住处工具在科技俄语翻译中的应用,中国科技翻译,2007(4)。148.叶苗,朱植德:论对外招商引资项目英译的语用策略,中国科技翻译,2007(4)。149.梁雪松,陈黎峰:信用证票据条件的解读与翻译,中国科技翻译,2007(4)。150.刘建国:汉英口译教学:学生驾双词汇能力的培养,中国科技翻译,2007(4)。151.李莉:科技翻译技巧教学的语篇视角,中国科技翻译,2007(4)。152.于建平:元话语的语体特征及互动,中国科技翻译,2007(4)。153.刘来栋: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的撰写,中国科技翻译,2007(4)。154.曾元林:电脑英语缩略词探讨,中国科技翻译,2007(4)。

155.陈宏薇:苏珊•彼得里利的解释符号学翻译思想研究,上海翻译,2007(4)。156.夏天:翻译中的语境重构——从“讹”说起,上海翻译,2007(4)。157.丛滋杭:翻译的异功能论,上海翻译,2007(4)。

158.何庆机:国内功能派翻译理论研究述评,上海翻译,2007(4)。159.李淑琴:中国大陆英汉商标翻译研究综述,上海翻译,2007(4)。

160.吴伟雄:跳出菜名译菜谱,食家了然最适度——从省长欢宴英女王菜谱的英译谈起,上海翻译,2007(4)。

161.张沉香,王小宁:科技术语的定名原则与译名的国际化,上海翻译,2007(4)。162.贺学耘,谭晓丽:广告翻译:形式美与语用功能的再现,上海翻译,2007(4)。163.黄慧,贾卉:建构主义翻译观下的外宣翻译——从“做可爱的上海人”的英译谈起,上海翻译,2007(4)。

164.黄建凤,宋亚菲:口译的怯场心理分析及对策,上海翻译,2007(4)。

165.王大伟:利用网络电脑功能提高翻译质量的探索——改进八级考试和翻译专业资格考试英译文的技术途径,上海翻译,2007(4)。

166.吴国良:INFORM用法译评,上海翻译,2007(4)。167.官忠明:“形象工程”英译及其他,上海翻译,2007(4)。

168.包通法:汉数辞格文化和美学命题意义的翻译范式研究,上海翻译,2007(4)。169.陈霞:从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需求看外译中翻译规范的重建,上海翻译,2007(4)。170.周红民:美言可信,信言可美,上海翻译,2007(4)。

171.张智中:诗歌形式与汉诗英译,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5),172.顾晓庄,顾延龄:论汉诗英译与模糊词语,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5),173.朱响艳,杨炳钧:从接受美学看文学翻译的纯语言观,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5),174.吴莹:陌生化概念研究——陌生化在翻译领域中的运用,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5),175.张景华:叙事学对小说翻译批评的适用性及其拓展,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6),176.胡安江:翻译的本意——《枫桥夜泊》的五种汉学家译文研究,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6),177.许明:口译认知研究的心理学基础,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6),178.张振山,翟忠和:试析西班牙语过去分词结构在翻译中的灵活应用,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6),179.宋雷:从“翻译法律”到“法律翻译”——法律翻译主体“适格”论,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5)。

180.陈吉荣:解析胡适的翻译思想,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5)。181.胡安江:文本旅行与翻译研究,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5)。

182.黄勤:互文性视角下的诗歌译者主体性,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5)。

183.王克非,黄立波:语料库存翻译学的几个术语,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6)。184.黄进,冯文坤:从《西游记》中“缘”的翻译现象看文本误读和文化迁移,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6)。

185.韩江洪:严复翻译与先秦汉语,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6)。

186.袁邦株,林长洋:翻译研究:目的论与规范论的结合,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6)。187.章国军:当前我国译学建设中的几个根本问题刍议,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6)。188.周文革:从字译与句译看《白鲸》Extract的译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6)。198.董天,汤新兰:论文学翻译中的形象转换方法,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6)。199.李悦:and语用意义与翻译研究,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4)。200.刘爱华,卢卫中:浓妆淡抹各相宜——诗词英译与情感“尺度”,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4)。

201.李向东:国内口译论文的量与质:发展与问题,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4)。202.周道凤,刘国辉:语法整合对句式翻译认知过程的阐释——以英语致使移动句式的汉译分析为例,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5)。

203.罗选民,徐莉娜:语义匹配与翻译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5)。204.许钧,朱玉彬:中国翻译史研究及其方法初探——兼评五卷本《中国翻译通史》,205.李秀英,温柔新:。《汉书》在西方:译介与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6)。206.张政,张卫晴:近代翻译文学之始——蠡勺居士及其《昕夕闲谈》,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6)。

207.崔永禄:试论中国经典文献外译的几个原则性问题,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0)。208.张从益:翻译文化的本体功能思辨,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0)。

209.杨晓军:基于语料库存翻译研究和译者教育,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0)。

210.伍小君:诗歌翻译的接受美学观——兼评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的四种英译文,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0)。

211.吴莎,屠国元:论中国近代翻译选材瑟意识形态的关系(1840—1919),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1)。

212.尹富林:论概念整合模式下的翻译的主体间性,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1)。213.胡翠娥: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1)。

214.何高大,陈水平:翻译——政治视野中的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对话,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1)。

215.隋荣谊,李锋平:翻译美学初探,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1)。216.高晓华:日语助动词“た”的多义性及其汉译,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1)。

217.马志刚:反省法对于同声传译研究适用性探析——兼论口译研究的学科独立性,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1)。

218.李建梅:典籍英译批评与译者主体研究——《前赤壁赋》英译两篇对比分析,山东外语教学,2007(5)。

219.李燕敏:以功能派翻译理论解读商标翻译,山东外语教学,2007(5)。

220.李德俊:语料库存的“代表性”问题及其对英汉翻译语料库存建设的启示,山东外语教学,2007(5)。

221.苏明阳:翻译记忆系统的现状及其启示,外语研究,2007(5)。222.关海鸥:语义模糊性理解瑟翻译策略研究,外语学刊,2007(5)。223.蔡平:语用预设理论对翻译方法的解释,外语学刊,2007(5)。

224.马红,林建强:功能翻译理论与其翻译原则和方法,外语学刊,2007(5)。

225.王平:传神达意

重在理解——评毛泽东诗词中含“飞”字句式的英译,外语学刊,2007(5)。

226.曹丹红,许钧:关于“文字释”的多重要维度,外国语,2007(6)。

227.陈吉荣,张小朋:论张爱玲女性主义翻译诗学的本土外策略,外国语,2007(6)。228.钱宏:运用评价理论解释“不忠实”的翻译现象——香水广告翻译个案研究,外国语,2007(6)。

229.贺继宗,刘瑞强:从翻译效应学看《孙子兵法》的影响,语言与翻译,2007(3)230.刘宁宁:“Google”中文译名的翻译功能观研究,语言与翻译,2007(3)231.夏宁:论阐释学的翻译观,语言与翻译,2007(3)

232.田文军,胡汝昉:对等翻译理论在商标词翻译中的应用,语言与翻译,2007(4)233.卢信朝:口译质量的基本标准与多重视角,语言与翻译,2007(4)234.热娜•依明:浅谈翻译中的理解与表达,语言与翻译,2007(4)

235.张春柏,陈舒:汉英对比的翻译教学方法,国外外语教学,2007(4)。

236.陈冬纯:英汉商贸信函中的社交套语及其翻译原则,国外外语教学,2007(4)。237.赵刚,姜亚军:中国译学研究的国际化——华人学者在国际翻译研究刊物上发展论文的调查及启示,国外外语教学,2007(4)。

238.彭长江:翻译的忠实:含义、预设与实质——为翻译的忠实辩护之二,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6)。

239.张传彪,黄荣生:文学语境与成语翻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6)。

240.黄进:文本误读和文化迁移——以《西游记》中“道”的翻译现象为例,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6)。

284.蒋跃,陶梅:英汉医学论文讨论部分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外语学刊,2007(6)。285.曹群英:顺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作用,外语学刊,2007(6)。286.葛林,尹铁超:本杰明的秀明翻译观,外语学刊,2007(6)。

287.高圣兵:语言接触视域中的Logic中国形象,外语学刊,2007(6)。

288.王东风:文学翻译:寻找天才的标专——《爱情故事》译后,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2)。

289.文军,齐荣乐,赖甜:试论博物馆解说词适度摘择的基本模式,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2)。

290.杨文滢,余东:间离与搭建——论翻译的潜在价值,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2)。291.王东风:时态推进的连贯功能与英汉翻译,外语研究,2007(6)。292.周红民:论翻译中的“显化”现象,外语研究,2007(6)。293.崔学新:选择与建构:从meme到“模因”,外语研究,2007(6)。294.张筱松:对口译交际效度的辩证分析,外语研究,2007(6)。

三、2005 翻译理论研究:

1.翻译的层次性、译者的一致性和原则的可控性――兼论孤立文本文体风格的中介现象,《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周领顺,2005(1)。2.谈汉语人名翻译的规范问题,《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辛献云,2005(1)。3.目的论观照下的翻译失误――一些大学网站英文版例析,《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范勇,2005(1)。4.“M=T”文法转换规则与机器翻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薛恩奎,2005(1)。5.中西译论对话的不可能、可能及其他,《外语教学》,朱桂成,2005(1)。6.从意象、物象看描写语文的翻译,《外语教学》,金杰,2005(1)。7.谈翻译和翻译理论研究中的几种倾向,《外语教学》,汪福祥,2005(1)。8.诗歌鉴赏的差异性与诗歌翻译,《外语与外语教学》,穆诗雄,2005(2)。

9.秘响傍通 伏采潜必――从互文性的角度看《文心雕龙?原道》中“文”的翻译,《外语与外语教学》,孙昌坤,2005(2)。

10.翻译?文本?话语权力――翻译文本的本土化进程,《外语与外语教学》,刘珩,2005(2)。11.“关联域”视角中的互文性翻译,《语言与翻译》,李占喜,2005(1)。12.略论翻译艺术方法的相反相成,《语言与翻译》,李万君,2005(1)。13.翻译学中的语境与语篇分析,《语言与翻译》,孟建国,2005(1)。14.文学翻译批评中运用语言学接受理论的合理性局限性,《外语与外语教学》,卞建华,2005(1)。

15.试论词汇层面翻译的认知取向,《外语与外语教学》,肖坤学,2005(1)。16.汉诗英译中的人称确定与译者的诠释空间――从《葬花辞》的三种译文谈起,《外语与外语教学》,温建平,2005(1)。17,论译学词典的研编,《外语与外语教学》,黄希玲等,2005(1)。18.中西翻译观对比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司显柱,2005(3)。19.从皮尔斯符号学角度看翻译对等,《外语与外语教学》,卢巧丹等,2005(3)。20.翻译研究的范式变革与观念更新,《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何绍斌等,2005(1)。21.辩证性――关联理论的翻译本体论阐释,《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张景华,2005(1)。22.评析《尤利斯》两个中译本对圣经内容的翻译,《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任东升,2005(1)。

23.关于西方翻译理论发展史的几点思考,《外国语》,谭载喜,2005(1)。24.功能加忠诚――介评克里丝汀?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外国语》,张美芳,2005(1)。25.翻译文学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二十世纪初与二十翘尾巴我国翻译文学主题和来源的调查与分析,《外语教学与研究》,姜秋霞等,2005(1)。26.翻译研究期待百花齐放,《上海翻译》,林克难,2005(1)27.西方古代翻译思想之遗产,《上海翻译》,范守义,2005(1)。28.语言模糊性与翻译,《上海翻译》,毛荣贵等,2005(1)。29.如何翻译swallow one’s own lies? 《上海翻译》,周新 ,2005(1).30.论旅游指南翻译的主题信息突出策略原则,《上海翻译》,管利沙,2005(1)。31.文化差异与电视新闻翻译 ――以选送CNN World Report 的新闻汉译英为分析个案,《上海翻译》,吴自选,2005(1)。32.论标示语的翻译,《上海翻译》,卞正东,2005(1)。33.关于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调查与研究,《上海翻译》,王占斌,2005(1)。34.试论认知图式关照下的翻译教材练习设计,《上海翻译》,陶友兰等,2005(1)。35.翻译――利用母语促进外语教学的有效手段,《上海翻译》,张季红,2005(1)。36.翻译批评:动向与策略,《上海翻译》,郑延国,2005(1)。37.对林语堂“文化变译”的再思考,《上海翻译》,李贵升,2005(1)。38.对南京巨型翻译试题“正确答案”的质疑,《上海翻译》,周领顺,2005(1)。39.简论译作序言跋语对于翻译研究的意义,《上海翻译》,孙昌坤,2005(1)。40.关于“纸老虎”和“精神文明”的译法,《上海翻译》,过家鼎,2005(1)。41.“纸老虎”和Paper Tiger的词源与释义,《上海翻译》,孟伟根,2005(1)。42.透视美国新闻期刊对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上海翻译》,顾静,2005(1)。43.英语最新外来语初探,《上海翻译》,高永伟,2005(1)。44.一个能同时检索近千产部在线词典的搜索引擎,《上海翻译》,章进忠,2005(1)。45.文化介入翻译过程的实验研究,文军,2005(1)。46.中国传统译论基本概念的嬗变与衍化――马建忠“善译”理论之现代诠释,《外语学刊》,王洪涛,2005(1)。

47.思考与启示――伽达默尔的哲学思想与翻译研究,《外语学刊》,伍凌,2005(1)。48.解构主义的翻译创造性与主,《中国翻译》,黄振定,2005(1)。49.翻译研究实证方法评析――翻译学方法论之二,《中国翻译》,姜秋霞等,2005(1)。50.TAPs翻译过程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中国翻译》,李德超,2005(1)。51.也谈诗歌翻译――兼论黄杲炘先生的“三兼顾”译诗法,《中国翻译》,王宝童,2005(1)。

52.文化多样性与翻译的使命,《中国翻译》,许钧,2005(1)。53.德里达与翻译理论的解构――悼念一代翻译理论宗师德里达,《中国翻译》,王宁,2005(1)。54.价值冲突中的《圣经》翻译――明末清初耶稣会传教士的翻译策略和关键译名选择,《中国翻译》,夏元,2005(1)。55.翻译学研究生教学探讨,《中国翻译》,穆雷,2005(1)。56.中澳口译水平考试及资格认证对比谈,《中国翻译》,任文,2005(1)。57.转义词语的理解与翻译――2004年TEM8英译汉阅读卷有感,《中国翻译》,潘卫民等,2005(1)。

58.英汉语篇衔接对比与翻译策略2004年TEM8英译汉试卷评析,《中国翻译》,邵志洪等,2005(1)。

59.外宣英译的策略及其理据,《中国翻译》,袁晓宁,2005(1)。60.英文招标文件的文体特征及翻译,《中国翻译》,徐勤,2005(1)。61.REQUIRE用法译评,《中国翻译》,吴国良,2005(1)。62.从解释学、对话理论和权力话语谈文学译文的杂合,《外国语》,胡敏文,2005(2)。63.美学翻译家朱光潜论,《外语教学》,刘全福,2005(2)。64.语篇翻译中情景取向,《外语教学》,刘庆元,2005(2)。65.试论文学翻译的“复合间性”,《外语教学》,田传茂,2005(2)。66.翻译的目标及其实现,《外语教学》,石春让,2005(2)。67.论翻译过程的语义隐显转换,《山东外语教学》,王克明,2005(1)。68.翻译中基于动态语境词义的共时与历时分析,《山东外语教学》,高玉兰,2005(1)。69.从文体功能看语言变异的翻译――比较《围城》一封家书的两种译文,《外语学刊》,张文涛等,2005(2)。70.不能用“等效”原则解读奈达的翻译理论,《外语学刊》,李田心,2005(2)。71.语篇层面的改编翻译研究,《外语学刊》,刘庆元,2005(2)。72.中国语用翻译研究,曾文雄,《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2)。73.重构?体验?融合――文学翻译的诠释学视界,《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张德让,2005(2)。

74.英语小说自由间接引语的翻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杨斌,2005(2)。75.文学翻译批评的双层定量模式,《外语与翻译》,王树槐等,2005(1)。76.中国当代最具影响的八大译家与译论,《外语与翻译》,佘协斌等,2005(1)。77.称谓语的模糊翻译研究,《外语与翻译》,李文戈等,2005(1)。78.试论翻译中的意义偏离现象,《外语与翻译》,曹丹红,2005(1)。79.翻译的目标,《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金隄,2005(2)。80.加拿大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起源、发展和现状,《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刘亚儒,2005(2)。

81.解构主义?语言与翻译?误读与困境,《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马志刚,2005(2)。82.中国古诗英译的诗体和散体,《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颜学军,2005(2)。83.论翻译对策的限度,《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张鹏,2005(2)。84.如何认知和达到口译准确、完整、简捷、传神,《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张振山,2005(2)。

85.翻译中语言冗余与经济现象探析,《外语与外语教学》,徐莉娜,2005(4)。86.浅论诗性效果在文学翻译中的保留,《外语与外语教学》,刘莉琼,2005(4)。87.范式视角的不可译性和可译性,《外语研究》,丰国欣,2005(2)。88.语境制约与国内的归化/异化论――西方译论在中国的个案分析,《外语研究》,尹衍桐,2005(2)。

89.论新旧文本观的解释学基础,《外语研究》,杨淑华,2005(2)。90.图式分析隐喻翻译中的认知过程,《外语与外语教学》,张美芳,2005(5)。91.语言变异的翻译对策,《外语与外语教学》,刘卫东等,2005(5)。92.俄罗斯语言翻译学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杨仕章,2005(5)。93.从佛经与圣经翻译看中西方翻译传统的相似性,《上海翻译》,张春柏等,2005(2)。94.翻译的混沌与秩序,《上海翻译》,褚东伟,2005(2)。95.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诠释及对语言形式翻译的指导,《上海翻译》,王治琴,2005(2)。96.文本类型与地名译写,《上海翻译》,廖七一,2005(2)。97.汉语文化对音译外来词的规约,《上海翻译》,郑厚尧,2005(2)。98.《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翻译中的政治考虑,《上海翻译》,过家鼎,2005(2)。99.商务英汉翻译中的问题及其对策,《上海翻译》,李太志,2005(2)。100.旅游资料的语用翻译,《上海翻译》,叶苗,2005(2)。101.从法律英语词汇特点看法律文献汉译英,《上海翻译》,张新民等,2005(2)。102.口译教学中的相关语用链接,《上海翻译》,陈小慰,2005(2)。103.交传技能训练的五大模块,《上海翻译》,陈翔,2005(2)。104.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之比较,《上海翻译》,万鹏杰,2005(2)。105.为什么对外宣传中常有翻译谬误?《上海翻译》,刘季春,2005(2)。106.从学生翻译错误看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翻译教学,《上海翻译》,张卓等,2005(2)。107.浅论英语商标翻译,《上海翻译》,陈振东,2005(2)。

108.是Standing Vice President 还是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上海翻译》,黄大卫,2005(2)。109.CREDIT用法译评,《上海翻译》,吴国良,2005(2)。110.昌科学、殖民权的译俊――马君武,《上海翻译》,袁斌业,2005(2)。111.中国是不是“翻译强国”?《上海翻译》,许渊冲,2005(2)。112.物名翻译及其标准化进程,《上海翻译》,涂和平,2005(2)。113.当代译论流变的哲学溯源,《外语研究》,汤君,2005(1)。114.论口译测试的规范化,《外语研究》,冯建中,2005(1)。115.翻译研究: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中国翻译》,陈大亮,2005(2)。116.翻译研究中的新历史主义话语,《中国翻译》,朱安博,2005(2)。117.Translator Irony,《中国翻译》,Theo Hermans,2005(2)。

118.论译者的译材选择与翻译策略取向――利玛窦翻译活动个案研究,《中国翻译》,屠国元等,2005(2)。

119.翻译学学科建设新起点――2004年中国译坛综述,《中国翻译》,田雨,2005(2)。120.听季羡林翻译,《中国翻译》,李景端,2005(2)。

121.翻译的“学”与“术”――兼谈我国高校翻译系科(专业)面临的问题,《中国翻译》,何刚强,2005(2)。

122.一次跨越国界的翻译学术盛会――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侧记,《中国翻译》,董娜,2005(2)。

123.专业化道路:中国口译发展的新趋势――兼评国际口译大会暨第五届全国口译实践、教学与研究会议,《中国翻译》,慕媛媛等,2005(2)。124.论翻译学词典的特征与释义原则,《中国翻译》,张柏然等,2005(2)。125.通俗文学对译者的挑战,《中国翻译》,陈小慰,2005(2)。

126.介绍一部中国散文经典译作――兼谈David Pollard的汉英翻译艺术,《中国翻译》,刘志聪,2005(2)。127.“口译在中国”调查报告,《中国翻译》,王恩冕,2005(2)。128.“体”、“神”、“表”平衡模式是评估文学翻译的科学方法吗,《中国翻译》,许渊冲,2005(2)。

129.法律翻译中的“条”、“款”、“项”、“目”,《中国翻译》,屈文生等,2005(2)。130.“法人”英语译斪确定,《中国翻译》,赵德玉等,2005(2)。131.浅谈英文化妆品说明书美学翻译,《中国翻译》,郑玉琪等,2005(2)。132.拿汉语读,用英文写――说说葛浩文的翻译,《中国翻译》,张耀平,2005(2)。133.国内托妮?莫里森作品译介述评,《中国翻译》,杜志卿,2005(2)。134.习作:In Memoriam: Rena C.Hayden(Diane Fortuna),《中国翻译》,张顺生译,2005(2)。135.讲评:翻译应该尽量“求真”――读张顺生《缅怀丽娜???C?海顿》,《中国翻译》,孙致礼,2005(2)。136.“素质教育”英译述评,《中国翻译》,张国荣,2005(2)。137.意义与翻译批评研究,《外国语》,刘云虹,2005(3)。138.“问题”与“主义”――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反思,《外国语》,汤笋,2005(3)。139.中国翻译学的学科属性思考,《外国语》,谢军,2005(3)。140.汉语构词与翻译过程中源词意义的扭曲,《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郭志谦,2005(3)。141.话语人际意义的跨文化建构――评《红楼梦》中王熙凤一段会话的英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郑元会,2005(3)。

142.双语共珮与双语词典翻译的特殊性,《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胡开宝,2005(3)。143.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批评,《外语教学》,司显柱,2005(3)。144.口译过程中影响理解的因素及理解能力的培训策略,《外语教学》,李学兵,2005(3)。145.翻译类型问题的归结,《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赵彦春,2005(3)。146.论英竺中分行的功能及其在赞歌翻译中的应用,《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张保红,2005(3)。

147.古诗英译与留白,《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杨雪,2005(3)。148.中国文学翻译之管窥,《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周福福,2005(3)。149.法无定法 非法法也――关于语言学翻译的断想,《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卞双成,2005(3)。150.“套套逻辑的必然”――论翻译的非逻辑特质,《中国翻译》,蔡新乐,2005(3)。151.论西方译学发展的文化传统――兼论中国译学对西方译学的借鉴和吸收,《中国翻译》,孟凡君,2005(3)。

152.论译者身份――从翻译理念的演变谈起,《中国翻译》,廖晶等,2005(3)。153.翻译“间性文化”论,《中国翻译》,杨柳,2005(3)。154.从框架理论看翻译,《中国翻译》,汪立荣,2005(3)。155.How the Explicit/Implicit Bifurcation of Meaning Impacts on Translation, Marianne Lederer, 《中国翻译》,2005(3).156.小说翻译的语义连贯重构,《中国翻译》,王东方,2005(3)。157.增亦翻译,减亦翻译――萧乾自译文学作品启示录,《中国翻译》,林克难,2005(3)。158.《好逑传》早期西文译本初探,《中国翻译》,谭渊,2005(3)。

159.跨世纪《论语》三译本的多视角研究:从理雅各、庞德到斯林哲兰德――兼议典籍复译的必要性,《中国翻译》,魏望东,2005(3)。

160.多视角?理性阐释?文化透视――孙艺风《视角 阐释 文化――文学翻译与翻译理论》评介,《中国翻译》,栗长江,2005(3)。161.从功能语言学的语言功能论翻译实质、翻译策略与翻译标准――兼与朱志瑜博士商榷,《中国翻译》,司显柱,2005(3)。

162.他山之石――介绍曼彻斯特大学翻译专业,《中国翻译》,李平等,2005(3)。163.捭阖于前瞻与回顾之间――记翻译家刘习良先生,《中国翻译》,陈众议,2005(3)。164.把世界名剧搬上舞台的“业余”翻译家――英若诚剧本译著赏析,《中国翻译》,吴来安,2005(3)。

165.同声传译中顺译的类型与规律,《中国翻译》,万宏瑜等,2005(3)。166.从建构主义观点谈翻译课堂教学,《中国翻译》,陈葵阳,2005(3)。167.论商务文本翻译标准的多元化,《中国翻译》,马会娟,2005(3)。168.从语篇功能看汉语旅游语篇的翻译《中国翻译》,康宁,2005(3)。169.“反分裂国家法”的翻译,《中国翻译》,过家鼎,2005(3)。170.诗歌翻译中的同一性梯度与审美性梯度――诗歌翻译的认知修辞学考察,《外语学刊》,刘华文,2005(3)。171.“第一时间”的翻译与使用,《外语学刊》,马彪,2005(3)。172.描述翻译研究的成就与不足,《外语学刊》,韩子满等,2005(3)。173.祈使句在学术语篇中的运用与翻译,《上海科技翻译》,张志刚等,2005(2)。174.译者与翻译策略和选择,《上海科技翻译》,张允等,2005(2)。175.论文摘要的撰写及英译,《上海科技翻译》,王高生,2005(2)。176.体裁分析在科技文摘翻译中的运用,《上海科技翻译》,王雪,2005(2)。177.科研论文题目英译浅谈,《上海科技翻译》,沐卫萍,2005(2)。178.医学翻译的等值问题,《上海科技翻译》,王燕,2005(2)。179.论口译的翻译单位,《上海科技翻译》,赵军峰,2005(2)。180.国际信用证的词汇句法特征及其翻译,《上海科技翻译》,刘霁,2005(2)。181.翻译技能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上海科技翻译》,张美平,2005(2)。183.英语隐喻的思考与翻译,《上海科技翻译》,程同春,2005(3)。184.文物翻译的“达”与“信”,《上海科技翻译》,刘庆元,2005(2)。185.规范与影视字幕翻译,《上海科技翻译》,李和庆等,2005(2)。186.“灰色信息”的语用翻译,《上海科技翻译》,辛春晖,2005(2)。187.词素层译法在中医名词术语翻译中的应用,《上海科技翻译》,李永安,2005(2)。188.翻译性质的再认识,《上海科技翻译》,华先发,2005(2)。189.图解说明英译谈,《上海科技翻译》,谢旭升,2005(2)。190.现代科技新词特点与翻译,《上海科技翻译》,彭月华,2005(2)。191.翻译学研究的返祖模式,《四川外语学院学报》,杨自俭,2005(3)。192.妥协与变形――从“误译:现象看传统翻译批评模式的理论缺陷,《四川外语学院学报》,胡安江,2005(3)。

193.从原文到译文的得与失,《四川外语学院学报》,陈大亮,2005(3)。194.同声传译技能训练和运作模式,《四川外语学院学报》,李箭,2005(3)。195.兼容并蓄 双层操作――异化归化之我见,《语言与翻译》,张智中,2005(2)。196.文化语境顺应与翻译策略,《语言与翻译》,李锦等,2005(2)。197.古典名著的阐释性翻译,《语言与翻译》,张新民,2005(3)。198.文化――翻译的轴心,《语言与翻译》,孔德亮,2005(3)。199.横看成岭侧成峰――人《渭川田家》三种英译文谈起,《山东外语教学》,卡建华,2005(2)。

200. 政论语篇构建的模糊手段及其翻译策略,《山东外语教学》,刘庆元,2005(2)。201.威廉?布莱克――反帝的狂人,《山东外语教学》,杜可富,2005(2)。202.翻译的符号学解释,《山东外语教学》,邓红风,2005(2)。203.现代性与现代艺术审美刍议,《山东外语教学》,许沪霞等,2005(2)。204.虚构与传记、低俗奇想与崇高严肃性的奇特融合――解读冯内古特,《山东外语教学》,朱先明,2005(2)。

205.论翻译中语篇视角的转换――从《葬花吟》英译谈起,《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张军平,2005(2)。206.普通师范院校学生大学英语翻译水平实证研究,《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邵华等,2005(2)。

207.法律英语的模糊现象及其翻译,《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魏小璞,2005(2)。208.长句的逻辑翻译法,《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欧阳燕,2005(2)。209.文化翻译观与语际翻译中的文化因素问题,《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高凤平,2005(2)。210.从维内、达贝尔内到图里:翻译转移研究综述,《四川外语学院学报》,李德超,2005(1)。211.论多元系统理论对文学翻译的解释力的不充分性,《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张齐颜,2005(1)。

212.意识形态对翻译活动的操控,《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孙宁宁,2005(1)。213.“翻译作坊”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四川外语学院学报》,肖红,2005(1)。214.汉语真的要在翻译当中消亡吗?《四川外语学院学报》,蔡新乐,2005(2)。215.后殖民主义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祝朝伟,2005(2)。216.翻译伦理问题的回归――由《译者》特刊之《回归到伦理问题》出发,《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申迎丽等,2005(2)。217.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中的“复译”、“转译”之争,《四川外语学院学报》,陈言,2005(2)。218.被遗忘了的创造性叛逆――文学翻译中译文读者和接受环境的创造性叛逆,《四川外语学院学报》,黄四宏,2005(2)。

219.陈西滢“三似说”的符号学意义,《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王树槐,2005(1)。220.试论“英汉语言文化比较与翻译”的科目理据――以翻译学科的发展为视角,《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赵荣,2005(1)。221.文化语境顺应与翻译解码,《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戈玲玲,2005(1)。222.理解与翻译,从施莱尔马赫的方法论解释学看庞德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得失,《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朱湘军,2005(1)。

223.翻译的阐释视域能否优化――也从《锦瑟》的英译谈起,《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廖昌胤,2005(1)。

235.强化理论体系意识 促进译学健康发展,《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邢莲君,2005(1)。236.英汉语篇对比认知与口译能力之实证研究,《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黄莉等,2005(1)。237.译者“黑匣”之謎初探,《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吴丽萍,2005(1)。

四、翻译理论研究:

1.关于翻译理论现状与发展的思考,《外国语》,王大伟、王跃武,2004(1)。2.变异还是差异----文学翻译中文体转换失误分析,《外国语》,王东风,2004(1)。3.简论理解和阐释的空间与限度,《外国语》,许钧,2004(1)。4.论译学观念现代化,《中国翻译》,谢天振,2004(1)。5.超越后现代的“他者”:翻译研究的张力与活力,《中国翻译》,刘军平,2004(1)。6.艾克西拉的文化专有顶翻译策略评介,《中国翻译》,张南峰,2004(1)。7.论情景组合论对翻译的指导意义,《中国翻译》,唐国全,2004(1)。

8.从句法像似性与“异常”句式的翻译看文学翻译中的文体意识,中国翻译》,朱纯深,2004(1)。

9.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广度与深度齐头并进----第二届全国典籍英译研讨会述评,《中国翻译》,王宏、束慧娟,2004(1)。10.双城情结,双城情解,《中国翻译》,张玲,2004(1)。11.翻译广告文字的立体思维,《中国翻译》,丁衡祁,2004(1)。12.科技文章造句的三种境界,《中国翻译》,毛荣貴、邵惟韺,2004(1)。13.政治文献的翻译,《中国翻译》,程镇球,2004(1)。14.古诗文英译问题,《中国翻译》,裘克安,2004(1)。15.联合国的翻译工作,《中国翻译》,过家鼎,2004(1)。16.谈谈领导人言论英译的几点思考,《中国翻译》,张援远,2004(1)。17.十六大报告汉英翻译的几点思考,《中国翻译》,王弄笙,2004(1)。18.浅谈中美建交公报的翻译,《中国翻译》,施燕华,2004(1)。19.外交部高级翻译培训,《中国翻译》,任小萍,2004(1)。20.做“非典”记者招待会的一点感受,《中国翻译》,戴庆利,2004(1)。21.外交学院英语系高级翻译培训的一点经验,《中国翻译》,2004(1)。.22.谈翻译教学的任务与目标,《语言与翻译》,王京平,2004(1)。23.跨文化交际冲突与翻译之策略,《语言与翻译》,安新奎,2004(1)。.24.中国传统译论的现代转化问题,《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杨自检,2004(1)。25.翻译理论在学科研究中的作用,《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候向群,2004(1)。26.翻译认知:结构突显与翻译,《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陈建生、吴曙坦,2004(1)。27.近代翻译文学史上不该遗忘的角落----鸳鸯蝴蝶派作家的翻译活动及影响,《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李德超、邓静,2004(1)。28.译事三味

甘苦一心----读刘士聪教授《翻译与鉴赏》—书兼谈散文翻译,王宏印,2004(1)。29.文化翻译----读汪榕培《牡丹亭》英译本随想,《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张政,2004(1)。30.语用翻译当属交际翻译,《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高云、韩丽,2004(1)。31.使翻译成为美术之一种----林语堂英译中国古典诗词赏析,《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董晖,2004(1)。

32.翻译本质与译者任务的一些思考,《外语与外语教学》,崔永禄、李静滢,2004(3)。33.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外语与外语教学》,穆雷,2004(3)。34.翻译认知:述义比例和辖域与翻译,《外语与外语教学》,陈建生、吴曙坦,2004(3)。35.任意原则的图解与翻译文本的语用再现,《外语与外语教学》,赵刚,2004(3)。36.英汉是非问句汉译个案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朱纯深、吴旭东,2004(2)。37.秘密的分享者----论庞德与胡适的诗歌翻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廖七一,2004(2)。38.灵感思维在翻译活动中的表现,《外语与外语教学》,毛荣貴、范武邱,2004(2)。39.略谈我国翻译研究中为什么没有流派,《外语与外语教学》,杨晓荣,2004(2)。40.功能翻译理论适合文学翻译吗?----兼析《红楼梦》咏蟹诗译文及语言学派批评,《外语与外语教学》,陈刚、胡维佳,2004(2)。

41.从The West Lake 及其译文对比英汉翻译的篇章认知,《外语与外语教学》,胡作友、喻家楼,2004(2)。

42.译论研究的一种尝试----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实证调查,《外语与外语教学》,胡庚申,2004(4)。43.《红楼梦》诗词中文化信息的翻译,《外语与外语教学》,钏书能、欧卫华,2004(4)。44.翻译中的认知观照,《外语与外语教学》,周红民,2004(4)。45.国外翻译规范研究述评,《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韩江洪、张柏然,2004(2)。46.当代美学思潮与翻译理论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韩子滿,2004(2)。47.徘徊在源语系统和目标语系统之间----从Toury的翻译普遍规律谈起,《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刘晓丽,2004(2)。

48.文学翻译的多维连贯性和小说翻译批评----兼评杨译《名利场》的文体连贯性,《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马嘉,2004(2)。

49.关于翻译研究各流派分类的现状分析----兼论中国译论在国际翻译理论体系中的地位,《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朱健平,2004(2)。50.也谈归化和异化,《外语学刊》,刘嫦,2004(2)。51.特定文化词语与《浮士六记》译本,《外语学刊》,王焕池,2004(2)。52.林语堂的翻译观,《外语学刊》,周仕宝,2004(2)。53.誰是翻译主体,《中国翻译》,陈大亮,2004(2)。54.谈谈汉英对译中的文化因素,《中国翻译》,潘绍中,赫迎红,2004(2)。55.翻译方法新视野----翻译是互文意境中的篇章连贯重构,《中国翻译》,钏书能、李英垣,2004(2)。

56.翻译:选择与顺应----语用顺应论视角下的翻译研究,《中国翻译》,宋志平,2004(2)。57.双语词典翻译与跨文化研究,《中国翻译》,盛培林,2004(2)。

58.训读式汉日翻译的语言文化转换----以《日本书记》汉日翻译形容词和对应和发展为例,《中国翻译》,李均洋,2004(2)。59.走向跨学科的翻译学,《中国翻译》,田雨,2004(2)。60.试论文学翻译批评的背景变量,《中国翻译》,王宏印,2004(2)。61.译入与译出----谈中国译 者从事汉籍英译的意义,《中国翻译》,潘文国,2004(2)。62.翻译理论著作序文三篇,《中国翻译》,辜正坤,2004(2)。63.混杂的译本----读严复译 《社会通论》,王宪明,2004(2)。

64.必须重视城市街道商店和单位名称的翻译----对上海部分著名路段商店和单位牌名等翻译错误的调查,《中国翻译》,万正方、单谊、陈婷,2004(2)。65.译入语中信息量的调控和源语会话含义的再现----论商品宣传材料汉英翻译中言 外之力的对等,《中国翻译》,仝一、王 惠莉,2004(2)。66.城市标识用语英 失误及其 实例剖析,《中国翻译》,王 银泉、陈新仁,2004(2)。67.解读图表:另一项重要的口译技能,《中国翻译》,万宏瑜,2004(2)。68.谈谈《格萨尔》的翻译问题,《中国翻译》,扎西东珠,2004(2)。69.翻译的文艺社会学观,《外语与外语教学》,俞佳乐,2004(5)。70.论翻译课程研究,《外国语》,文军,2004(3)。

71.诗歌翻译中的文化阐释---评《长恨歌》的几种译文,《外语论坛》,穆诗雄,2004(1)。72.英汉互译中形式意义初探,《外语论坛》,杨洁、黄振定,2004(1)。73.从接受美学看《天净沙》及其译文,《外语论坛》,刘敦萍,2004(1)。74.浅析解构主义的翻译创造性与主体性,《外语论坛》,黄振定,2004(1)。75.美化之翻译,《外语论坛》,许光锐,2004(2)。

76.关于委婉、隽语、矛盾修辞的三种辞格翻译的一些浅见,《外语论坛》,李鑫华,2004(2)。77.翻译的本性:变,《外语论坛》,李玉良,2004(2)。

78.从Caca-Coca的翻译、语用顺应论的角度看传统的翻译方法/策略,《外语论坛》,王建国,2004(2)。

79.翻译标准的重新定位---新时期翻译的现实要求,《外语论坛》,赵良,2004(2)。80.对比语篇学与汉语典籍英译,《外语论坛》,杨自俭,2004(2)。81.忠实对等:汉诗英译的一条重要原则,《外语与外语教学》,李正栓,2004(8)。82.文化语境顺应与文学翻译批评,《外语与外语教学为》,王小凤,2004(8)。83.小议译诗的“神似”与“形似”,《外语与外语教学》,刘慧梅,2004(8)。84.“哲学博士”及其他,《外语与外语教学》,张经洁,2004(8)。85.论翻译能力及其培养,《上海科技翻译》,文军,2004(3)。86.文本类型的翻译策略导向――“异化”“归化”讨论后的思考,《上海科技翻译》,贾文波,2004(3)。

87.翻译中的接受者角色,《上海科技翻译》,诏韧,2004(3)。88.论科技英语的美感及其在翻译中的体现,《上海科技翻译》,杨寿康,2004(3)。89.我国社科学报篇目英译 评议例说,《上海科技翻译》,陈忠诚,2004(3)。90.科技翻译的逻辑思维与修辞形式辨,《上海科技翻译》,包通法、王敏英,2004(3)。91.宣传资料英译――信息处理一二三,《上海科技翻译》,周红民,2004(3)。92.翻译加注很有必要,《上海科技翻译》,袁履庄,2004(3)。93.法律英语的词语特色,《上海科技翻译》,凤智,2004(3)。94.论翻译教材中译例的编选原则,《上海科技翻译》,韩哲,2004(3)。95.从“四艘航空母舰”的翻译谈起,《上海科技翻译》,过家鼎,2004(3)。96.ALTERNATIVE用法译评,《上海科技翻译》,吴国良,2004(3)。97.GOVERNMENT与“政府”,《上海科技翻译》,刘应德,2004(3)。98.汉英习语翻译与文化认同,《上海科技翻译》,温中兰,2004(3)。99.詹姆斯•霍尔姆斯和他的翻译理论,《上海科技翻译》,马士奎,2004(3)。100.全球语境下的旅游广告,《上海科技翻译》,金惠康,2004(3)。101.商标词翻译的互动性与跨文化差异,《上海科技翻译》,徐荟,2004(3)。102.浅论广告英语的词法及修辞,《上海科技翻译》,盛宁明、杨青,2004(3)。103.浅谈联想方式在商标命名中的运用,《上海科技翻译》,张宁宁,2004(3)。104.某些英美词典对“Paper Tiger”的误解,《上海科技翻译》,袁斌业,2004(3)。105.翻译的职业化与职业道德,《上海科技翻译》,李波,2004(3)。106.读者需要想象的空间――略论意象翻译,《语言与翻译》,赵一农,2004(3)。107.论译者有文化取向及其翻译策略,《语言与翻译》,裘姬新,2004(3)。108.试论翻译研究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模式,《外语与外语教学》,司显柱,2004(6)。109.试论翻译中的“自由”概念,《外语与外语教学》,王大智,2004(6)。110.内容与形式:功能文体学观照下的古诗英译,《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王谨,2004(3)。111.严复的选择――论目的语文化对翻译的干预,《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田野,2004(3)。112.口译交际的基本特点与口译教学,《四川外语学院学报》,李芳琴,2004(3)。113.文本的意义空白与不确定性――兼谈文学翻译的审美效果,《四川外语学院学报》,胡安江,2004(3)。

114.类型与策略:功能主义的翻译类型学,《中国翻译》,朱志瑜,2004(3)。115.从译者“主体”到译者“中心”,《中国翻译》,胡庚申,2004(3)。116.立足喻体,把握喻底――论譬喻在汉英互译中的处理《中国翻译》,冯国华,2004(3)。117.信息理论与平衡翻译,《中国翻译》,方守江等,2004(3)。

118.等效天平上的“内在语法”结构――接受美学理论与诗歌翻译的归化问题兼评汉译莎士比亚,《中国翻译》,罗益民,2004(3)。119.翻译学科建设的新阶段――我国内地高校建立第一个独立的翻译学位点论谈,《中国翻译》,谭载喜等,2004(3)。120.翻译教学方法论思考,《中国翻译》,刘和平,2004(3)。121.论翻译课程的价值与功能,《中国翻译》,文军,2004(3)。122.口译质量评估研究的历史回顾,《中国翻译》,蔡小红等,2004(3)。123.论创造社的“翻译文学批评”,《中国翻译》,王林等,2004(3)。124.一个勤于翻译的“老人”,――记翻译家高健先生及其语言个性理论,《中国翻译》,王正仁,2004(3)。

125.当前译坛论争的几个话题,《中国翻译》,李景端,2004(3)。126.隐性翻译不是翻译吗?――兼与张春柏先生商榷,《中国翻译》,林克难,2004(3)。127.中国法律法规英译的问题和解决,《中国翻译》,杜金榜等,2004(3)。128.旅游景点翻译亟待规范,《中国翻译》,王秋生,2004(3)。129.“Common Law”汉译名称的确定,《中国翻译》,赵德玉,2004(3)。130.互文性给机器翻译带来的启示,《中国翻译》,夏家駟,2004(3)。131.翻译发生学及其相关的理论研究,《上海科技翻译》,高守,2004(1)132.翻译的形象思维过程探析,《上海科技翻译》,徐莉娜,2004(1)。133.EI与SCI中资料性摘要的语篇分析,《上海科技翻译》,徐筠等,2004(1)。134.中外科技期刊英文摘要比较――语态分布和“头重脚轻“句的使用频率,《上海科技翻译》,何瑞清,2004(1)。

135.商务文本翻译尺度的探讨,《上海科技翻译》,彭萍,2004(1)。136.金融英语术语的特点及其翻译,《上海科技翻译》,陈黎峰,2004(1)。137.商务英语中俚语的风格及翻译,《上海科技翻译》,杨芳,2004(1)。138.谈涉外活动中诗词佳句汉英翻译的现场效果,《上海科技翻译》,吴伟雄,2004(1)。140.景观标识名称汉译英的语用等效研究,《上海科技翻译》,李怀奎,2004(1)。141.口译中的模糊信息处理,《上海科技翻译》,陈振东,2004(1)。142.文化差异与翻译的准确性,《上海科技翻译》,王桂莲,2004(1)。143.英汉语用差异视阈下习语文化可译性探究,《上海科技翻译》,肖辉,2004(1)。144.THAT 补语分句语义译评,《上海科技翻译》,吴国良,2004(1)。145.我国历史上的转译及其利弊得失,《上海科技翻译》,佘协斌等,2004(1)。146.也说翻译中标点符号的变通问题――与陈光祥先生商榷,《上海科技翻译》,章婉凝,2004(1)。

147.LOD义项理解与汉译,《上海科技翻译》,马秉义等,2004(1)。147.从《汉英大辞典》看词典释义的对等性原则,《上海科技翻译》,黄生太等,2004(1)。148.从文化传译看梭罗Walden的三个中文,《上海科技翻译》,孙胜忠,2004(1)。149.论翻译技巧研究的语篇视角,《上海科技翻译》,司显柱,2004(2)。150.翻译纬度的主体问题思考,《上海科技翻译》,傅敬民等,2004(2)。151.应用逻辑与EST汉译,《上海科技翻译》,范武邱等,20042)。152.语境分析与英汉翻译,《上海科技翻译》,曾绪,2004(2)。153.原文错误的识别与翻译方法,《上海科技翻译》,李长栓,2004(2)。154.UCP400与UCP500的语用对比分析与翻译,《上海科技翻译》,翟步习,2004(2)。155.论商务口译技巧,《上海科技翻译》,陈明瑶,2004(2)。156.论施工现场口译,《上海科技翻译》,万鹏杰,2004(2)。157.汉英翻译练习问题及其影响,《上海科技翻译》,叶琴法,2004(2)。158.互文性在广告翻译中的应用,《上海科技翻译》,吴钟明等,2004(2)。159.“宇航员”译为taikonaut 是后殖民心态的反映吗?《上海科技翻译》,陈宏薇,2004(2)。

160.ANNOUNCE用法译评,《上海科技翻译》,吴国良,20042)。161.从“白马王子”的英译谈起,《上海科技翻译》,汪顺玉,2004(2)。162.关于SCIENCE FICYION的翻译问题,《上海科技翻译》,郭建中,2004(2)。163.词典技巧与翻译能力,《上海科技翻译》,王爱琴,2004(2)。164.基于语料库的机器翻译,《上海科技翻译》,李亮,2004(2)。165.从《浮生六记》等作品的英译看翻译规范的运作方式,《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孙会军,2004(3)。

166.原作中外语词句的翻译原则,《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黄忠廉等,2004(4)。167.描述翻译学中的工具理性反思,《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张思洁,2004(4)。168.论听众因素对译员口译策略的影响,《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张吉良,2004(4)。169.互文性与翻译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祝朝伟,2004(4)。170. 翻译学视野中的语言模糊性,《外语学刊》,李文戈等,2004(3)。171.论文本的缺省性、增生性与阐释性――兼论描写翻译学理论研究方法论,《外语学刊》,曾利沙,2004(5)。

172.语篇视点与翻译策略,《外语学刊》,王卫新,2004(5)。173.面向俄汉机器翻译的语义研究,《外语学刊》,蒒恩奎,2004(5)。174.英汉第三人称代词深层回指对比翻译,《外语学刊》,封宗颖等,2004(5)。175.功能文体交际特征与翻译,曾立,《外语教学》,2004(3)。176.论文学翻译中的信息转换,《外语教学》,余东等,2004(3)。

177.文学翻译中的审美素养和审美体验――评张培基先生《背景》英译文的艺术成就,《外语教学》,韩征顺等,2004(2)。178.个人方言与文学翻译中的译者风格,《外语教学》,赵巍等,2004(3)。179.权力话语理论与翻译理论和实践,《语言与翻译》,郝吉环,2004(2)。180.功能翻译理论与我国的翻译教材建设,《语言与翻译》,闫丽萍,2004(2)。181.从多元互补论和多元系统论谈译者的主体性,《语言与翻译》,孔雪晴,2004(2)。182.意识形态对翻译活动的操控,《国外外语教学》,孙宁宁,2004(3)。183.中国译论的性别色双重性,《四川外语学院学报》,陈琳,2004(4)。184.从语言功能到话语权力――译介学的文化转向,《四川外语学院学报》,朱安博,2004(4)。

185.科学翻译的分类及其作用,《四川外语学院学报》,黄忠廉,2004(4)。186.符号论哲学对翻译研究的意义,《四川外语学院学报》,董务刚,2004(4)。187.重新定义创造性叛逆――以庞德汉诗英译为个案,《四川外语学院学报》,段俊晖,2004(4)。

188.同怀汉诗情结 异彩陶诗翻译――《归园田居》四个英译本的比较,《四川外语学院学报》,任淑坤,2004(4)。189.从多维视角审视原语文差异性特征的传译问题,《外语与外语教学》,孙会军,2004(9)。190.翻译研究中的哲学观、语文观与交际观,《外语与外语教学》,杨涛等,2004(9)。191.对中国译 学理论的几点建议,《中国翻译》,张佩瑶,2004(5)。192.用另一只眼睛看多元系统论――多元系统论的形式主义分析,《中国翻译》,于德英,2004(9)。

193.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中国翻译》,黄国文,2004(5)。194.动态翻译单位探讨,《中国翻译》,杨坚定,2004(5)。195.翻译教学发展的途径,《中国翻译》,穆雷,2004(5)。196.大学本科口译教学定位及教学,《中国翻译》,鲍川运,2004(5)。197.学子云集求真经,名师荟萃点迷津,《中国翻译》,温建平,2004(5)。198.用新的译论构建翻译教学的综合多元模式,《中国翻译》,龚茜,2004(5)。199.提高理论素养,拓宽翻译教学维度,《中国翻译》,董晓华,2004(5)。200.探讨新世纪的口译教学,迎接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翻译》,卞建华,2004(5)。201.暑期全国英语口笔译教学高级研讨班与我的口译教学实践,《中国翻译》,冉永红,2004(5)。

202.中国莎士比亚翻译研究五十年,《中国翻译》,李伟民,2004(5)。203.菲氏柔巴依是意译还是“形译”?――谈诗体移植及其他,《中国翻译》,黄杲炘,2004(5)。

204.文学翻译中的语境问题,昌萍,2004(5)。

205.探讨近现代中西文化交流的源流――国际学术研讨会“传教士与翻译”综述,《中国翻译》,刘树森,2004(5)。

206.从音释法到转译法的历史流脉,《中国翻译》,王铁钧,2004(5)。

207.从“目的论‘的角度看《布波族:一个社会新阶层的崛起》之中文译本,《中国翻译》,陈建军,2004(5)。208.《英汉双解商业英语关键词》若干汉译的商榷《中国翻译》,吴立广,2004(5)。209.香港财金翻译:长句的破立,《中国翻译》,范志伟,2004(5)。210.同声传译的自我训练途径,《中国翻译》,张吉良,2004(5)。211.科技英语文体的演变,《中国翻译》,范瑜等,2004(5)。212.小议“托儿“的英译,《中国翻译》,余静,2004(5)。

213.中央文献翻译的结晶――为《汉英政治经济词汇新编》等辞书题序,《中国翻译》,尹承东,2004(5)。

214.翻译导读:经贸类文体的翻译,《中国翻译》,陈小全,2004(5)。215.翻译导读:关于抒情文翻译的思考,《中国翻译》,高巍等,2004(5)。216.对外宣传翻译的字字斟句酌,《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许建平,2004(3)。217.翻译和翻译问题的哲学思考,《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鲍继平,2004(3)。218.英汉比喻性语言的语用对比与翻译,《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刘辉等,2004(3)。219.我读方平先生译《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一段对白,《外语教育》,《外语教育》,蒋坚霞,2004,VOL3。

220.翻译:从语篇宏观把握,于词义微观入手,《外语教育》,张金荣等,2004,VOL3。221.浅谈MT、TM、CAT技术的发展及其对高校翻译教学的启示,《外语教育》,项军平等,2004,VOL3。

222.日语汉译过程中的不可译现象,《外语教育》,李清萍,2004,VOL3。223.浅谈异化论与归化论的困境和出路,《外语教育》,姚霖霜,2004,VOL3。224.论翻译研究的本体回归――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反思,《外国语》,吕俊,2004(4)。

225.描写译学中的描写对象和描写方式,《外国语》,范祥涛,2004(4)。226.传统翻译观念的逾越:彻斯特曼的翻译规范论,《外国语》,李德超等,2004(4)。227.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研究中西话语,《中国翻译》,刘军平,2004(4)。228.女性主义对翻译理论的影响,《中国翻译》,蒋骁华,2004(4)。229.在女性的名义“重写”――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译者主腐朽性研究的意义,《中国翻译》,徐来,2004(4)。

230.女性主义对传统译论的颠覆及其局限性,《中国翻译》,张景华,2004(4)。231.语言功能与汉译英的“再创造”,《中国翻译》,夏乙琥等,2004(4)。232.从英语人称代词的使用看译者对风格的能力把握,《中国翻译》,周领颂,2004(4)。233.“忠、优、美”翻译原则和“体”“神”“表”平衡模式暨汉诗英译实例分析与评估,《中国翻译》,黄俊雄,2004(4)。

234.通俗翻译的“震惊”效果与日常生活的审美精神――林语堂翻译研究,《中国翻译》,杨柳,2004(4)。

235.马礼逊与《圣经》汉译,《中国翻译》,毛发生,2004(4)。236.破解译学七大难题――评许均教授有新作《翻译论》,《中国翻译》,伍小龙等,2004(4)。

237.开阔的理论视野 强烈的学科意识――首届全国翻译学博士论坛学术综述,《中国翻译》,田雨等,2004(4)。

238.翻译的无奈――翻译communication的思考,《中国翻译》,何道宽,2004(4)。239.翻译教学:翻译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兼评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中国翻译》,穆雷,2004(4)。

240.谈英汉翻译教学中语篇衔接意识的训练――一次翻译作业的实验报告,《中国翻译》,王琼,2004(4)。

241.口译的认知与口译教材的编写――跨学科 口译理论在《英语口译教程》编写中的应用,《中国翻译》,王瑞昀,2004(4)。242.《黄帝愉经素问》翻译实例分析,《中国翻译》,兰凤利,2004(4)。

243.汉语新词语中法律、贸易术语的翻译问题――以《汉英最新特色词汇》和新华新词语词典》为例,《中国翻译》,金其斌,2004(4)。244.关于翻译研究术语汉译的讨论,《中国翻译》,张旭,2004(4)。245.PROMISE用法译评,《中国翻译》,吴国良,2004(4)。246.TAPs翻译研究的前景与局限,《外语教学与研究》,李德超,2004(5)。247.小句经验功能与翻译,《外语与外语教学》,李发根,2004(7)。248.关于语言学术的统一译名问题,《外语与外语教学》,赵忠德,2004(7)。249.英汉语言陈述功能的对比与翻译,《外语与外语教学》,潘利锋,2004(7)。250.现代性视域下的林语堂翻译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杨柳等,2004(10)。251.埃及的翻译:从文化传承到文化精神分裂,《外语与外语教学》,蒋骁华,2004(10)。252.语篇体裁、语篇类型与翻译,《外语与外语教学》,王雪,2004(10)。253.试析庞德英译中国古诗的忠实性与等效性,《外语与外语教学》,魏望东,2004(10)。254.及物性过程理论与英汉语功能等效翻译,《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李发根,2004(2)。255.话语翻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刘庆元,2004(2)。256.从翻译的文化本质看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之实用性,《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倪万辉等,2004(2)。

257.英语修辞格的解码和翻译,《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张国荣,2004(2)。258.再谈庞德对李白《长干行》的理解与翻译,《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高庆选,2004(2)。259.适的白话译诗与中国文艺复兴,《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廖七一,2004(5)。260.理雅各、庞德《论语》译本比较,《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王辉,2004(5)。261.实践解释学视域下解释的客观性对翻译研究的指导意义,《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范海祥等,2004(5)。

262.论异化翻译的最优化,《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陆莺,2004(5)。263.全方位的译学思考――许钧教授《翻译论》读后感,《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秦文华等,2004(5)。

264.歌德《维特》民国时期汉译 考――兼论其书名汉译 同浪漫主义的关系,《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卫茂平,2004(2)。265.求其知:一种另类的借鉴观――周作人与西欧国家的文学译介,《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刘全福,2004(2)。

266.编译的理论与实践――用功能翻译理论分析编译实例,《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张美芳,2004(2)。

267.后殖民语境下翻译中的民族身份构建,《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张景华,2004(2)。

268.全球化背景下翻译的异化,《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张宝钧,2004(2)。269.模糊语言学架构下的译者接受,《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朱桂成,2004(2)。270.论全译的中枢单位,《外语学刊》,黄忠廉,2004(4)。271.文学翻译的意义维度,《外语学刊》,范海祥等,2004(4)。272.思维模式与翻译体,《外语学刊》,章磊等,2004(4)。273.论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研究,《外语教学》,司显柱,2004(4)。274.图式翻译漫谈,刘明东很有成效,《外语教学》,2004(4)。275.论《红楼梦》地名人名双关语的翻译,《外语教学》,王金波等,2004(4)。276.质疑,解构,颠覆?――论多元系统论的悖谬、误读与误用,《外语教学》,邵璐,2004(4)。

277.从中英语言差异性看《江雪》的十一种翻译,《外语教学》,曹山柯,2004(5)。278.翻译研究中的规定和描写,《外语教学》,申连云,2004(5)。279.从话语的认知层面解析翻译与语言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外语教学》,尹丕安,2004(5)。280.《荒原》早期译介:文化语境与译者阐释――兼论文学翻译与文学接受,《外语与外语教学》,董洪川,2004(11)。

281.对复译现象与翻译标准的剖析,《外语与外语教学》,秦文华,2004(11)。282.“原始语言”与诗歌翻译中的“意象对等”,《外语与外语教学》,姚振军,2004(11)。283.从WTO文本翻译看译文的可接受性,《外语与外语教学》,陈明瑶,2004(11)。284.解构主义翻译观刍议――兼论韦努蒂的翻译思想和策略,《外语与外语教学》,任淑坤,2004(11)。

285.翻译主体论与归化异化考辩――序孙迎春教授编著《张谷若翻译艺术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辜正坤2004(11)。286.翻译研究:范式转换与选择,《外语学刊》,彭甄,2004(6)。287.译耶?作耶?胡适译诗与翻译的历史界定,《外语学刊》,廖七一,2004(6)。288.解构“忠实”――翻译神话的终结,《中国翻译》,王东风,2004(6)。289.翻译研究理论方法的哲学范式――翻译学方法论之一,《中国翻译》,姜秋霞等,2004(6)。

290.认知与翻译单位,《中国翻译》,徐莉娜,2004(6)。291.汉译英中不同社会文化信息的转换,《中国翻译》,王武兴,2004(6)。292.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中国翻译》,黄友义,2004(6)。

293.电视新闻汉英翻译“信”的幅度,《中国翻译》,吴自选,2004(6)。294.儿童文学翻译刍议,《中国翻译》,徐德荣,2004(6)。295.福建船政学堂――近代翻译人才的摇篮,《中国翻译》,岳峰,2004(6)。296.风物常宜放眼量:西方学术文化与中西学术翻译,《中国翻译》,刘亚猛,2004(6)。297.翻译研究词典的翻译原则与方法,《中国翻译》,谭载喜,2004(6)。

298.是谁准备了这盛大的晚宴?――“隐形的译者”与“中国化”的美国总统尼克松,《中国翻译》,杜争鸣,2004(6)。

299.学习翻译的四条途径和三个原则,《中国翻译》,李运兴,2004(6)。300.同声传译过程中的非语言因素,《中国翻译》,王欣红,2004(6)。301.论广告翻译的策略,《中国翻译》,李克兴,2004(6)。302.机械设备使用说明书的文体特点及其翻译,《中国翻译》,曾剑平,2004(6)。303.新型双语对应语料库的设计与构建,《中国翻译》,王克非,2004(6)。304.翻译导读:再现新闻报道的特点,《中国翻译》,谷启楠,2004(6)。305.汉译英:如何克服当前出口低迷的局面,《中国翻译》,丁衡祁,2004(6)。306.翻译导读:经贸文体的英译要符合国际惯例和英语国家表达习惯,《中国翻译》,丁衡祁,2004(6)。

307.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哲学理据,《上海科技翻译》,胡庚申,2004(4)。308.翻译规范与变异,《上海科技翻译》,毛忠明等,2004(4)。309.法律文书翻译“三部曲”,《上海科技翻译》,林克难等,2004(4)。310.英汉文摘目录性标题翻译中的增译,《上海科技翻译》,刘洪泉等,2004(4)。311.译味与译意――文学翻译与科技翻译的主要区别,《上海科技翻译》,魏汝尧等,2004(4)。

312.旅游翻译的变译理据,《上海科技翻译》,吴云,2004(4)。313.词语翻译拾零,《上海科技翻译》,过家鼎,2004(6)。314.“准则变异”与广告幽默研究,《上海科技翻译》,谢建平,2004(4)。315.英语招聘广告的语言特色,《上海科技翻译》,谢庆芳,2004(4)。316.中国名牌产品商标词译名分析及其翻译方法,《上海科技翻译》,安亚平,2004(4)。317.语料库翻译研究与翻译普遍性,《上海科技翻译》,胡显耀,2004(4)。318.翻译理论的哲学探索:奎因论翻译的不确定性,《上海科技翻译》,李德超,2004(4)。319.反身代词用法译评,《上海科技翻译》,吴国良,2004(4)。320.建构翻译学的语言学基础,《外语学刊》,吕俊,2004(1)。321.论文化/语文层面的异化/归化翻译,《外语学刊》,罗选民,2004(1)。322. 翻译标准制约因素分析,《外国语》,杨晓荣,2004(6)。323.翻译研究的辩证批判,《外国语》,秦文华等,2004(6)。324.论诗味的翻译,张保红,《外语教学》,2004(6)。325.清末民初文学翻译方法与文学翻译文体的发展,《外语教学》,顾建新,2004(6)。326.文化翻译批评初探探,《语言与翻译》,胡德香等,2004(4)。327.略论归化、异化之与世界性文化,《语言与翻译》,李书仓,2004(4)。

328.再论古诗英译中的文化内涵――从《天净沙•秋思》英译文本的诗体要素看文化内涵的传递,《外语教学》,黄宪芳,2004(2)。329.在具体语境中对词义的把握与翻译,《外语教学》,袁晓宁,2004(2)。330.《好了歌注》两译文对比评析――兼谈译者的主体性,《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刘灵巧,2004(4)。

331.翻译标准的动态特征和原文差异性的保持,《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余锋,2004(4)。332.语用翻译中语境的在维,《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莫爱屏,2004(4)。333.语义联想场与名形词类转变的英译,《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夏日光,2004(4)。334.文化派的理论取向与实质,《四川外语学院学报》,赵颜春,2004(6)。335.原型理论与翻译研究,《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王仁强,2044(6)。336.从后殖民视角看《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四川外语学院学报》,陈历明,2004(6)。337.对赛珍珠《水浒》译本文化意义的再思,《四川外语学院学报》,李林波,2004(6)。338.“安居工程”英译文是非辨,《四川外语学院学报》,杨全红,2004(6)。339.《送友人》一诗英译的关联理论评析,《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孙昂,2004(6)。340.文化语境下的翻译批评:现状与反思,《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胡德香,2004(6)。341.差异,对翻译意味着什么?《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李林波,2004(6)。342.建构的翻译学之理性基础,《外语与外语教学》,吕俊,2004(12)。343.论文学翻译的主体创造性――兼论译者主体性思想特征与操作理据,《外语论坛》,曾利沙,2004(3)。

344.翻译研究的后殖民翻译研究的代表人物主要思想述评,《外语论坛》,潘学权等,2004(3)。

345.汉语中的冗余信息及其翻译,《国外外语教学》,赵刚,2004(4)。

翻译理论研究

1.汉英互译的视点转换,易明华,《中国科技翻译》,2006. 1。

2.汉语主题句的对应式英译宋艺,《中国科技翻译》,2006.1。

3.汉语翻虚实转换,曾剑平,《中国科技翻译》,2006.1。

4.俄汉科技翻译的几个难题,马菊红,《中国科技翻译》,2006.1。

5.日语科技翻译的的“汉字词”与“外来语”,曾绍琼,《中国科技翻译》,2006.1。

6.医学英语论文比较句型 的应用,周英智,《中国科技翻译》,2006.1。

7.语境对翻译的作用,段梦敏,《中国科技翻译》,2006.1。8.数字口译研究,黄建凤,《中国科技翻译》,2006.1。

9.德语公证合同的汉译,黎东良,《中国科技翻译》,2006.1。

10.经贸合同英语词法特征用其翻译,陈建平,《中国科技翻译》,2006.1。

11.PK用其翻译,熊兵,《中国科技翻译》,2006.1。

12.网络英语新闻的跨文化转换,饶梦华,《中国科技翻译》,2006.1。

13.从古藉英译分析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格小波,《中国科技翻译》,2006.1。

14.浅论缩译的原则方法,田传茂,《中国科技翻译》,2006.1。

15.美国总统与美语“总统”词,戴卫平,《中国科技翻译》,2006.1。

16.中西“茶”文化的内涵用翻译,杨静,《中国科技翻译》,2006.1。

17.“基于”的英译,安碧丽,《中国科技翻译》,2006.1。

18.美国高教育优导的原因,左连特,《中国科技翻译》,2006.1。

19.《翻译适应选择论》简评,蔡新乐,《中国科技翻译》,2006.1。

20.《20世纪中国翻译史》评述,贺爱军,《中国科技翻译》,2006.1。

21.《科学翻译学读介》,吴松林,《中国科技翻译》,2006.1。

22.译体中的“一体三环”---从编篡《译学词典》谈译学体系,方梦之,《上海翻译》,2006.1 23.中国传统译论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李林波,《上海翻译》,2006.1。

24.翻译目的论及其文本意识的弱化倾向,潘平亮,《上海翻译》,2006.1。

25.汉英/英汉翻译:理念与方法(下),郭建中,《上海翻译》,2006.1。

26.试论英语抽象名词及其汉译,傅敬民,《上海翻译》,2006.1。

27.澳门公共片牌示语言及其翻译,张美芳,《上海翻译》,2006.1。

28.营销英语的词汇特征及其汉译技巧,莫莉莉,《上海翻译》,2006.1。

29.排偶修辞在商业广告翻译中的美感功效,洪明,《上海翻译》,2006.1。

30.口译理论与日语口译教学的实践初探,王颀,《上海翻译》,2006.1。

31.英语新词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和译名统一问题,金其斌,《上海翻译》,2006.1。

32.解析MCDONALD’和MICNALKDIZATION,任瑞,《上海翻译》,2006.1。

33.创造性的不同称谓及其翻译,莫成凡,《上海翻译》,2006.1。

34.“瓷器”是怎样成为CHINA的?,周领顺,《上海翻译》,2006.1。

35.KIND 用法译评,吴春,《上海翻译》,2006.1。

36.书名译法二题,苗锋,《上海翻译》,2006.1。

37.政治笥 语翻译应当讲政治--对《反分裂国家法》英译的反思,张顺生,《上海翻》,2006.1。

38.定静安虑 面而后有得--《黄帝内经》英语翻译随想,李照国,《上海翻译》,2006.1。

39.我们的英语水平真有那么高吗?,张庆路,《上海翻译》,2006.1。

40.近代上海翻译界的“美国流”,高黎平,《上海翻译》,2006.1。

41.目前所见的“纸老虎”的最早出处,崔山佳,《上海翻译》,2006.1。

42.职业道德与翻译资格,刘连娣,《上海翻译》,2006.1。

43.《口译研究入门》介评,汪宝荣,《上海翻译》,2006.1。

44.价值哲学与翻译批评学,吕俊,《外国语》,2006.1。

45.翻译:作为复调的对话,陈历明,《外国语》,2006.1。

46.离散译者的文化史命,孙艺凤,《中国翻译》,2006.1。

47.解构与整合的比较研究,王斌,《中国翻译》,2006.1。

48.ON THE CARF OF TRANSLATION,GORAN MALMQVIST,《中国翻译》,2006.1。

49.解读NORN,林克难,《中国翻译》,2006.1。

50.文学翻译:一种诗意化意义上的探讨,曹山柯,《中国翻译》,2006.1。

51.意识形态对安徒生童话译介的操纵--以《卖火柴小女孩》中文译本为例,梁志坚,《中国翻译》,2006.1。

52.翻译专业硕士(MIT)的设置--翻译学学科发展的新方向,仲伟合,《中国翻译》,2006.1。

53.跨学科语境中的翻译研究--2005年全国翻译理论与教学研讨会综述,邓志辉,《中国翻译》,2006.1。

54.澳门翻译的历史与现关状,张美芳,《中国翻译》,2006.1。

55.关于翻译目的论相关问题的讨论--与无里斯蒂安诺德教授的四次网上交流,卞建华,《中国翻译》,2006.1。

56."五失本"乃佛经翻译之指导性原则--重读道安《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曹明伦,《中国翻译》,2006.1。

57.语篇翻译观与汉译英的“正确、通顺和得体”,朱柏桐,《中国翻译》,2006.1。

58.语料库语言学与翻译研究,刘康龙,《中国翻译》,2006.1。

59.翻译出版对翻译学科建设的启示,许约,《中国翻译》,2006.1。

60.加强会业整合,服务全球化--浅谈商业翻译服务运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仲善平,《中国翻译》,2006.1。

61.公共场所中文名称的结构与译名的规范,徐剑,《中国翻译》,2006.1。

62.文脉在胸译笔有神-TEM8(2005)英汉翻译评析,丁国旗,《中国翻译》,2006.1。

63.汉语语言心理对比与翻译--TEM8(2005)汉译英试卷评析,邵志洪,《中国翻译》,2006. 1。

64.英译汉:Crowds,蒋跃译注,《中国翻译》,2006.1。

65.翻译导读:“移植”模糊及其他,蒋跃,《中国翻译》,2006.1。

66.汉译英:茶蘼,刘士聪译注,《中国翻译》,2006.1。

67.翻译导读:写好英语句子--永远的基本功,刘士聪译注,《中国翻译》,2006.1。

68.就《努纳维克地区的第一名注册护士》译文与读者商榷,谷启楠,《中国翻译》,2006. 1。

69.论翻译中的主体间性,宋晓春,《外语学刊》,2006.1。

70.从接受理论中看古诗英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陶友兰,《外语学刊》,2006.1。

71.翻译的条件与翻译的标准-以林语堂《吾国吾民》为例,吴惠坚,《外语学刊》,2006.1。

72.20世纪末的翻译研究发展回顾与评述,温晋芳,《外语学刊》,2006.1。

73.简论翻译批评——《文学翻译批评论稿》序,杨自俭,《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 .1。

74.《圣经》中文译本考,任东升,《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

75.哈提姆的互文性翻译理论:贡献与缺陷,王树槐、王群,《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 1。

76.从翻译伦理透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唐培,《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

77.传统的断裂——围绕钱钟书先生“化境”理论的思考,崔永禄,《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3。

78.例示“适应选择论”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胡庚申,《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3。

79.译者: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罗宾逊后理性主义理论观照下的译者研究,王丹阳,《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 .3。

80.汉英公示语翻译的现状及其交际翻译策略,贺学耘,《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3。

81.译者主体性在俄文电影翻译中的体现,张连兄、车琳,《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3。

82.玄奘译经的语言学考察——以《阿毗达磨俱舍论》梵汉对勘为例,王继红,《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1。

83.《我的安东妮亚》中的女英雄与宿命主题解析,万正方、马艳彬,《山东外语教学》,2006.2。

84.雷克斯罗斯的诗歌翻译观,李永毅,《山东外语教学》,2006.2。

85.女人要有“一间自己的屋子” ——试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解构与建构,陈宁,《山东外语教学》,2006.2。

86.《最蓝的眼睛》中非裔美国人的自我憎恨,胡俊,《山东外语教学》,2006.2。87.《日瓦戈医生》中的俄罗斯命运,胡凤华,《山东外语教学》,2006.2。

88. 从四方面比较三部汉英词典的译文,吴文字,《山东外语教学》,2006.2。

89.“关联翻译理论”视角中的互文性翻译,孙桂英,《山东外语教学》,2006.2。

90.翻译文学史编写的可行性研究,唐海东 邬晓丽,《山东外语教学》,2006.2。

91.学习者为中心的翻译课程设置,李德凤 胡牧,《外国语》,2006.2。

92.语料库翻译研究的历史与进展——兼评《语料库翻译研究:理论、发现和应用》,刘敬国 陶友兰,《外国语》,2006.2。

93.从教学视角看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曹明伦,《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2。

94.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翻译忠实性及译者主体性,刘芳,《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2。

95.论翻译中的对等层次,刘嘉,《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2。

96.浅谈同声传译中的预测技巧,桑力攀、温晓龙,《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2。

97.目的与方法——对《尤利西斯》两个中译本的再思考,王振平、任东升,《外语研究》,2006.1。

98.合流文化及译者的跨文化能力,唐德根、常圆,《外语研究》,2006.1。

99.从玄奘与哲罗姆的比较看中西翻译思想之差异,陈琳、张春柏,《外语研究》,2006.1。

100. 句子层面翻译认知语言学视角,肖坤学,《外语研究》,2006.1。

101.翻译比喻衍生的译学思索,谭载喜,《中国翻译》,2006.2。

102. 现象翻译和实在的翻译——兼论翻译研究的若干新方向,郑海凌,《中国翻译》,2006 .2。

103. 翻译规范与文本性——整合文本性翻译规范理初探,韩庆果,《中国翻译》,2006.2。

104. 中国新时期对英语意识流小说的译介,孙会军、孙致礼,《中国翻译》,2006.2。

105. 相似性:文学翻译的审美旨归——从丹•布朗小说的翻译实践看美学理念与翻译思维的互动,朱振武,《中国翻译》,2006.2。

106. 让马可波罗重回中国——论冯承钧及其所译中外文化交流典籍,江帆,《中国翻译》,2006 .2。

107. 道格拉斯•罗宾逊以人为中心的翻译教学思想评介,陈宏薇,《中国翻译》,2006.2。

108. 逐渐走向成熟的中国翻译研究——2005年中国译学研究述评,易林、田雨,《中国翻译》,2006.2。

109. 多元系统论释疑——佐哈尔访谈录,黄德先,《中国翻译》,2006.2。

110. 从话语分析的角度重识口译人员的角色,任文、蒋莉华,《中国翻译》,2006.2。

111. 小议电影片名的英汉翻译原则,郑玉琪、王晓冬,《中国翻译》,2006.2。

112. 中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对外宣传解说翻译失误分析,许明武、王明静,《中国翻译》,2006.2。

113. 关于翻译过程中理解与表达环节的个案分析——对第十七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汉译英参考译文的商榷,施佳胜,《中国翻译》,2006.2。

114. 面向中文学术专著的机器辅助翻译研究,柏晓静、俞士汶,《中国翻译》,2006.2。

115. 英译汉:Washington Goes to War(An excerpt)(David Brinkley),叶子南译,《中国翻译》,2006.2。

116. 翻译导读:译后散记,叶子南,《中国翻译》,2006.2。

117. 汉译英:星光夜视望远镜(钟玲),黄俊雄译,《中国翻译》,2006.2。

118. 翻译导读:有意则译——字字必译,黄俊雄,《中国翻译》,2006.2。

119. 汉英互译的视点转换,易明华,《中国科技翻译》,2006.1。

120. 汉语主题句的对应式英译,宋艺兵、李晓棣,《中国科技翻译》,2006.1。

121. 汉英翻译的虚实转换,曾剑平,《中国科技翻译》,2006.1。122. 俄汉科技翻译的几个疑难问题,马菊红,《中国科技翻译》,2006.1。

123. 日语科技文献翻译的“汉字词”与“外来语”,曾绍琼,《中国科技翻译》,2006.1。

124. 医学英语论文比较句型的应用,周英智,《中国科技翻译》,2006.1。

125. 语境对翻译的作用,段梦敏,《中国科技翻译》,2006.1。

126. 数字口译探究,黄建凤,《中国科技翻译》,2006.1。

127. 德语公证合同的汉译,黎东良,《中国科技翻译》,2006.1。

128. 经贸合同英语词法特征及其翻译,陈建平,《中国科技翻译》,2006.1。

129. PK及其翻译,熊兵,《中国科技翻译》,2006.1。

130. 网络英语新闻标题的跨文化转换,饶梦华,《中国科技翻译》,2006.1。

131. 从古籍英译分析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张小波、张映先,《中国科技翻译》,2006.1。

132. 浅论缩译的原则与方法,田传茂、黄忠廉,《中国科技翻译》,2006.1。

133. 美国总统与美语“总统”词,戴卫平、高艳红,《中国科技翻译》,2006.1。

134. 中西“茶”文化的内涵及翻译,杨静,《中国科技翻译》,2006.1。

135. “基于”的英译,安碧丽、李金丽、黄炜、徐用吉,《中国科技翻译》,2006.1。

136. 美国高等教育优异的原因,[美]查克•M•韦斯特、左连凯译,《中国科技翻译》,2006.1。

137. 国际翻译家联盟章程,邱举良;,《中国科技翻译》,2006 .2。

138. 交互主体性:后现代翻译研究的出路,刘卫东,《中国科技翻译》,2006 .2。

139. 联合式合成词的中译英,彭月华,《中国科技翻译》,2006 .2。

140. 汉英翻译的迁移性冗余,尹洪山;胡刚,《中国科技翻译》,2006.2。

141. 超句意识、主位结构与汉译英主语的确定,成丽芳,《中国科技翻译》,2006.2。

142. 法律词语的英译,季益广,《中国科技翻译》,2006.2。

143. 论关联性信息与价值,周锰珍;曾利沙;,《中国科技翻译》,2006 .2。

144. 论国际商务口译的语言交际技巧,廖瑛,《中国科技翻译》,2006 .2。

145. WTO文本的句法特征及汉译,许颖欣;莫莉莉,《中国科技翻译》,2006 .2。

146. 论导游词英译,曾丹,《中国科技翻译》,2006.2。

147. 概念隐喻:实现科技英语语篇语体特征的有效途径,于建平,《中国科技翻译》,2006.2。

148. 英文新闻标题及其翻译策略,廖志勤,《中国科技翻译》,2006 .2。

149. 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的英译,刘正兵,《中国科技翻译》,2006 .2。

150. 翻译中源语词典的选用,张锦文,《中国科技翻译》,2006.2。

151. “极其”结构的翻译,杨永春;徐显静,《中国科技翻译》,2006.2。

152. 英语有关“笑”的词汇,谭新星,《中国科技翻译》,2006 .2。

153. 汽车的未来,丹•尼尔;李鲁,《中国科技翻译》,2006.2。

154. 从对意义认识之嬗变看翻译研究之发展,林克难,《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1。

155. 法律翻译理解之哲理——从法律诠释角度透视原文本的理解,宋雷,《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1。

156. 逻各斯(道)•异延•翻译,陈历明,《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1。

157. 女性身份•翻译行为•政治行为——对女性主义翻译观的反思,刘爱英,《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1。

158. 从英译《红楼梦》看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冯晓黎,《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1。

159. 标示语英译的语用失误探析,陈淑莹,《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1。

160. 主位、主语和话题——论三者在英汉翻译中的关系及其相互转换,王俊华,《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

161. 国内实用文体翻译研究综述,王方路,《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

162. 称呼语的人际功能及其语用翻译等值,滕延江,《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163. 《花样年华》的英文字幕翻译策略研究——兼谈中国影片对外译介,龙千红,《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

164. 模因论与翻译的归化和异化,尹丕安,《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

165. 地区对外宣传材料的特点及其翻译,安新奎,《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

166. 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差异与融洽,曹瑞明,《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

167. 词语翻译与语言规范化——几个用例的分析,黄长著,《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

168. “白马非马”——现象翻译与实在翻译分离释证,郑海凌,《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 .1。

169. 胡适译诗的平民化倾向,廖七一,《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

170. 翻译与意识形态——《水浒传》英译本不同书名成因探析,李晶,《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

171. 关于翻译实践与翻译研究的互动关系——许钧教授访谈录,穆雷、许钧,《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

172. 对Lawrence Vcnuti异化翻译理论的再思考,马会娟,《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 .1。

173. 从审美活动的自律性和他律性看苏曼殊对拜伦诗的译介,卢晶晶、张德让,《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

174. 再谈口译的忠实,姜琳琳,《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

175. 从关联城视角分析文化意象翻译中的文化亏损,李占喜、何自然,《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2。

176. 当代翻译研究的后现代特征,陈友良、申连云,《外语与外语教学》,高圣兵,《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2。

178.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移情作用刍议,潘卫民、钱妮娜,《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2。

179. 口译中的文化特征与思维建构,付天海、刘颖,《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2。

180. 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标准再论,司显柱,《外语教学》,2006.2。

181. 论语言象似性译观,姚雪椿,《外语教学》,2006.2。

182. 中英标识语的文化差异与语用翻译,赵湘,《外语教学》,2006.2。

183. 论汉语长句断句译法,伍小君,《外语教学》,2006.2。

184. 翻译的理解与表达--"第十七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英译汉参考译文"简评,黎土旺,《外语教学》,2006.2。

185. 翻译批评与翻译标准--英汉/汉英翻译测试研究系列

(三),穆雷,《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4。

186. 从《李立翁曲话》英译看汉语词典籍英译,朱源,《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4。

187. 从意义不确定论谈译本差异的永恒性,汤富华,《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4。

188. 翻译文学史编写的可行性研究,唐海东;邬晓丽,《山东外语教学》,2006 .1。

189. 英语广告语篇特征与汉语广告语篇英译,王树槐;王群,《山东外语教学》,2006 .1。

190. 雷克斯罗斯的诗歌翻译观,李永毅,《山东外语教学》,2006.1。

191. 从四方面比较三部汉英词典的译文,吴文子,《山东外语教学》,2006 .1。

192. “关联翻译理论”视角中的互文性翻译,孙桂英,《山东外语教学》,2006 .1。

193. 《守望灯塔》,侯毅凌译,《外国文学》,2006 .1。

194. 《魔鬼情人》,陈榕译,《外国文学》,2006.1。

195. 从“文质之争”看佛经翻译的传统,张春柏;陈舒,《国外外语教学》,2006 .1。

196. 论异化与《新世纪汉英大词典》中文化限定词的翻译,胡开宝,《外语教学》,2006 .1。

197. 从“含蓄朦胧”到“显豁明晰”——以中西比较美学为指归的散文英译研究,王洪涛,《外语教学》,2006.1。198. 试论中国古诗词的模糊性和可译性障碍,曹山柯;黄霏嫣,《外语教学》,2006 .1。

199. 也谈“归化”与“异化”,陈正发,《外语教学》,2006 .1。

200. 译本批评的方法,汤君,《外语教学》,2006 .1。

201. 英汉语指称照应对比与翻译,黄艳春;黄振定,《外语教学》,2006 .1。

202. 回归作者意义:翻译研究中的本文神秘主义批评,刘全福,《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 2。

203. 德里达解构主义理论中的建构思想对翻译研究的意义,董务刚,《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2。

204. 从“硬译”透视鲁迅对中国文化转型的探索,张景华,《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2。

205. 建构的翻译学与翻译学的建构,王祖华,《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2。

206. 阐释学翻译研究反思,耿强,《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 .2。

207. 从顺应性理论看创造性叛逆,江忠杰,《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 .2。

208. 翻译即解释:对翻译的重新界定——哲学诠释学的翻译观,朱健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 .2。

209. 论德里达的“确当的翻译”,金兵,《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 .2。

210. 化境的缺席与在场,朱鸿亮,《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2。

211. 现代性观念在中国的建构过程与翻译关系,宋达,《外语学刊》,2006 .2。

212. “文化转向”核心问题与出路,曾文雄,《外语学刊》,2006.2。

213. 社科学术期刊关键词英译错误剖析,张晓校,《外语学刊》,2006 .3。

214. 论使用出声思维研究翻译过程,文军;孙三军,《外语学刊》,2006.3。

215. 超越二元对立的致思模式——当代译学格局之批判与反思,王洪涛,《外语学刊》,2006. 3。

216. 译介学中的新历史主义权力话语,朱安博,《外语学刊》,2006.3。

217. 从卡特福德到翻译规律的探讨——兼论语料库翻译研究的意义,范祥涛,《外语研究》,2006 .2。

218.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批评中的应用——以培根Of Studies的不同译本为例,许伟,《外语研究》,2006 .2。

219. 汉语多项定语的顺序及其在日汉翻译中的应用,徐敏光,《外语研究》,2006 .2。

220. 隐义显译与显义隐译及其认知解释,汪立荣,《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 .3。

221. 网络与文学翻译批评,许钧;高方,《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 .3。

222. 汉日平行语料库与翻译研究,曹大峰,《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3。

223. 语际翻译的互文性研究,赵明,《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 .3。

224. 试论模糊语言在翻译中的审美再现——从林语堂之英译《浮生六记》谈起,王少娣,《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 .3。

225. 赞助人对译介活动的操纵,魏清光,《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3。

226. 试论同声传译教学的思维和语言策略,林巍,《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 .3。

227. 新时期之初西方现代派文学在中国的接受,孙会军,《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 .3。

228. 《神州集》翻译中的种族思想——《水手》与中国诗的比较研究,李春长,《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 .3。

229. 翻译中的逻辑检验与强行理解,周何法,《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 .3。

230. 关于日汉翻译史研究视阈重构的思考,王铁钧,《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3。

翻译理论基础 篇5

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实践的辨证关系探析

本文旨在探讨并分析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实践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辨证关系.并就当前高校中英语教师如何在翻译教学中应用所掌握的`翻译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翻译理解能力,提出相应的建议.

作 者:张爱华 刘锋 作者单位:解放军炮兵指挥学院,湖北廊坊,065000刊 名: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ADULT EDUCATION INSTITUTE年,卷(期):14(6)分类号:H059关键词:翻译理论 翻译教学实践 辨证关系

翻译理论与实践 篇6

随着中国老龄化快速到来,如何养老已经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话题。演员吴秀波最近成为媒体的焦点倒不是演什么新片或有什么绯闻,而是居住在养老院的母亲想儿子,抱怨来的次数太少,老太太每次都要用笔记录双方见面甚至是通话时间。是居家养老还是去养老院,记者随机采访了身边的人。

“如果夫妻双方都健在,我还是愿意居家养老。毕竟,一切都是熟悉的,有感情,也方便。”一位现年近50岁的朋友表示。

调查显示,愿意居家养老的占大部分。理由如下:一般家庭目前居住都是成熟社区,医疗、购物、交通等都比较方便,这些都是老年人最需要的服务设施。

其实,各地政府已经采取相关措施,应对老龄化的到来。如上海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60岁以上的。最近,上海静安区提出了“床位不离家,服务送到家”的居家养老模式。即上海静安区委、区政府结合区域内居家养老的实际,将本区餐饮、医疗、商业、家政、服务等公共资源进行整合,给予适当经济补贴,成立了15个助老服务站,使老年人享受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上海静安区模式的好处在于:第一,能够为空巢老人提供“量体裁衣”式服务,服务站上门服务,基本上做到了人性化;第二,能够减轻老人思想压力,使老人安心静养。老人们待在家里静心休养,而不再为吃饭、就医、保健、洗澡、理发等犯愁;第三,能够减少子女的负担,促进家庭和谐。

成都这个休闲城市,也在居家养老上成效明显。全市有10126名“空巢老人”享受政府购买的居家养老服务,有22000余名志愿者、1000余个社会组织、5000余名专业人员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过去是养儿防老,现在不同了,估计独生子女的父母们早有思想准备”,一位受调查者告诉记者。

根据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随着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到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平均每年增加老年人860万;老年人口比重将由13.3%增加到16%,平均每年递增0.54个百分点。

更为重要的是,老龄化进程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伴随,与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矛盾相交织,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的需求将急剧增加。未来2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到2030年全国老年人口规模将会翻一番,老龄事业发展任重道远。

调查显示,有部分人群选择去养老院或者是老年公寓养老。也不是喜欢不喜欢的问题,而是可以和同龄人在一起,各种服务设施齐备,万一出现问题,也能得到及时救助。只是,远离自己熟悉的家庭环境,对亲情的渴望显得极为迫切。

再看吴秀波将自己母亲送进北京西城区老年公寓的事情。一个月4000元,30多平方米,卫生设备齐全。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电用品一应俱全。

“现在很多老年公寓或养老院,都建立在远离市区的郊区,这很不方便,尤其是医疗等。毕竟,老年人一般都有些身体上的毛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更为迫切”。一位长期从事医疗卫生事业的人士告诉记者,她认为把老年公寓或养老院孤零零地建在郊区,不太合理。

按照我国相关规划,将加快老年活动场所和便利化设施建设。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老年人需求,加强街道、社区“老年人生活圈”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环境。通过新建和资源整合,缓解老年生活基础设施不足的矛盾。利用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开辟老年人运动健身场所。

日本是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上世纪70年代即进入老龄化社会,2005年,达到了“超老龄社会”。日本人平均寿命高达83岁,位居世界第一,也说明日本在养老保障上的成功。据悉,日本老年人住宅设施的建设实际上是跟政府规范管理密切相关的,相关法律对于建筑规模、人员、服务内容等等都有详细规定,老年住宅的建设都是在国家政策的指导或者约束下开展的。而且,建造地点都是在城市中间,交通等都十分便捷,这样,防止老年人彻底脱离社会主体。

其实,客观上说,老龄化给政府和社会带来压力的同时,也有很多潜在商机,如中国养老产业。据预测,2010年至2015年中国老年人规模将由1.78亿增加到2.2亿,养老产业市场规模2010年1万亿元到2050年要增加到5万亿。其中,护理、医疗、服务等领域受益最大。有专家表示,养老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通过整合资源,推动了城市社区餐饮服务、医疗保健、物资配送业发展,带动经济持续稳定运转。同时,还能创造就业岗位,减轻区域内就业压力。与此同时,还得需要一批训练有素的医护、家政、饮食服务人员。

第二部分----莫言获奖看文学翻译暗淡现状

随着11日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实现中国籍作家诺奖“零的突破”,中国当代文学对外翻译问题再次引发社会热议。目前我国当代文学向外传播面临着复杂情况,想登高涉远,谋求合力至关重要。这个合力包括政府与民间,中国作家与外国翻译家以及外国出版商之间的协力。今天,世界阅读中国已有很多渠道,但是文学始终是一个独特而富于魅力的选择。这是一条新的“丝绸之路”,只不过这次骆驼背上托载的不是瓷器、茶叶,而是文化与精神。

不过,莫言获奖并不能掩盖中国当代文学对外翻译出版的尴尬现实。“中国文学还没有走向世界,但是世界文学却已经走向中国了。”作家刘震云说。据统计,目前作品被译介的中国当代作家有150多位,只占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1.3%。中国每年出版的引进版外国当代文学作品数量却十分巨大。在美国的文学市场上,翻译作品所占比例大概只有3%左右,而在3%的份额中,中国当代小说更是微乎其微。如此,中国当代文学的对外影响能有多大?我个人感觉这种尴尬源自于我们国家的外语教育的偏颇。

其一,现在的很多外语教育也和我们国内的大部分教育套路是一样的,就是两个字,考证。国内等级,国外等级,各种水平测试不厌其烦,而这些水平测试的方向更多的注重的是词汇和语法之类的,无法体验出语言的优美,有的只是死记硬背和完成任务。

其二,大部分的外语学院只是重视外语的学习而忽视了我国自身文化的涉猎,很多同学拿着各种奖学金,却写不出一篇像样的获奖感言。唐诗宋词几乎不会,遑论汉赋元曲,就连很多当代作家的大名都没听说过,又怎样能理解中文文学作品的精髓?无法理解文学

本身的精髓与魅力,即使外文水平再高也翻译不出文学的价值。

教育的不成熟造成了人才的不成熟,而中国文学的对外翻译恰恰缺少的就是一批精通中文的外国翻译家与学者。作家徐坤说,如果中国作家能与这些外国翻译家进行有效沟通,形成合力,将既有利于外国译者快速锁定有价值的中国作品,也有利于中国作家深度了解别国的读者心理。

翻译理论基础 篇7

关键词:功能理论,实用性转向,翻译能力

1、前言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功能翻译理论在非文学领域显示出“较大的灵活性、较高的科学性和易操作性。” (方梦之, 2004:2 9) 国内近些年来, 也有不少学者就其对非文学翻译的指导作用撰写了论文和著作。最为系统的当属贾文波的著作《应用翻译功能论》, 该书系统地探讨了不同类型功能文本的翻译策略、方法和技巧, 为应用文翻译提供了指导性意见。那么, 正在蓬勃发展的翻译教学是否也能从中获得些启示呢?

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 使得翻译教学的内容、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顺应社会对人才实用性和文本实用性的要求, 翻译教学开始转向了以满足翻译市场需求、培养学生翻译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模式。面对翻译教学的这种实用性转向, 克里斯蒂安·诺德 (Christiane Nord) 在其《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一书中就提到了该理论与译者培训的关系, 但在国内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旨在以功能翻译理论为切入点, 探讨翻译教学中分析文本功能、选择翻译策略、注重翻译过程与培养学生翻译能力之间的关系。

2、现代翻译教学的发展趋势

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要求翻译教学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 使翻译更为全面地参与语言的社会功能, 当今的翻译教学日渐呈现以下的发展趋势:

2.1 教学观念的变化:课堂、校园→社会、市场

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巨大的就业压力对应用型人才提出了迫切的要求。翻译教学应当放眼于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要, 要具有前瞻性和预测性 (刘宓庆, 2003:18) , 要从社会和市场的发展中汲取动力。

2.2 教学内容的变化:以文学翻译为主→以应用文翻译为主

传统翻译教学多选取文学作品作为素材, 如今, 文学翻译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许多领域都要求译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或是具备利用各种翻译资源获取所需学科知识的能力 (王湘玲, 毕慧敏, 2008:53) 。因此, 翻译教学素材也逐渐转向科技、经济、贸易、旅游等各个领域的应用翻译。

2.3 教学模式的变化:

2.3.1 教师为中心→学生为中心

传统翻译教学一般都会采用较单一的教学步骤, 即:学生完成练习, 教师给出参考译文, 结合译文讲解技巧。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了翻译最重要的特点:翻译往往并不具有唯一正确的译文。现代翻译教学则将这一传统模式进行颠覆。课堂的主体是学生, 教学应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教师不再提供唯一的参考答案, 而是与学生共同探讨, 必要时给出一定的指导性意见。

2.3.2 重翻译结果→重翻译过程

如上所述, 传统翻译教学只关注最终译文的产出, 忽略了翻译过程。学生翻译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 依赖于教师给出的译文, 对自己的思维缺乏理性分析。现代翻译教学注重在翻译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 采用多种教学形式, 让学生对自我的思维过程和产出的译文进行分析、总结, 使感性认识提升至理性认识。同时通过加强翻译过程, 翻译结果也必将得以改善。

3、功能翻译理论与翻译能力的培养

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翻译能力的培养而非语言的熟练程度。 (A feature common to the functionalist scholars engaged in translator training is……emphasizing the specific nature of translation competence as against language proficiency.) (N o r d, 2 0 0 1:1 4) 诺德提出, 通过事先对源语文本功能与翻译目的的比较分析, 译者才能对翻译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定位, 而后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 (By comparing the Skopos with the source-text functions before starting to translate, translators should be able to locate the problems that will arise in the translating process.They should thus be able to devise a holistic strategy for their solution.) (ibid.)

在翻译教学中可以借鉴赖斯对文本类型的功能特点的划分并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对信息性文本 (i n f o r m a t i v e text) , 如新闻报道、旅游指南等源语文本的翻译, 就应译为“质朴的散文” (plain prose) , 并在必要时将原文意义“显化” (explication) ;对表达性文本 (expressive text) , 如文学作品, 则要求学生在翻译时注重原文的美学价值, 采用“认同法” (i d e n t i f y i n g) , 准确传达出原文的艺术性;对呼唤性文本 (operative text) , 如广告, 则要注重广告接收者的反应, 采用归化译法, 等等 (李长栓, 2004:66) 。在翻译前确定文本功能及翻译目的, 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文本的全面认识, 翻译的目的性增强, 对翻译策略的定位也更准确。

分析文本功能, 选取翻译策略是翻译教学的重要一环。学生的主动性由此得以体现和发挥。如采用小组讨论、师生讨论等形式,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翻译思维过程之中, 同时利用“挑刺”环节, 让学生对译文不断改进。笔者曾尝试让学生用方言 (如兰州话) 翻译一些俚语、黑话, 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也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文本功能与翻译策略的关系。

4、结语

功能翻译理论对文本功能进行了划分, 并对相应的翻译策略进行了归纳, 这就为翻译训练提供了思路。同时, 该理论对非文学类文本的指导作用也为今天注重实用性的翻译教学提供了借鉴。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翻译教学使学生的翻译能力在分析文本功能、选择翻译策略的过程中得以提高, 因此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方梦之.译学辞典[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3]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4]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5]王湘玲, 毕慧敏.建构基于真实项目的过程教学模式[J].上海翻译.2008 (2) :52-56.

翻译教学中翻译理论的价值分析 篇8

【关键词】翻译 价值 本质

在翻译教学中,价值论主要研究翻译的价值关系和其本质问题。针对翻译价值的分析是翻译教学的基础,对于确立翻译教学的方向、具体教学工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翻译价值的本质问题。

一、翻譯事实与翻译价值

有传统观点认为,翻译事实是在翻译实践过程中产生的相关事物,构成了翻译学的基础。这是一种基于经验的事实,是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获得的以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呈现出来的经验知识。因此,翻译事实也就不具备价值取向,体现不出翻译价值的规律所在。

在当前的翻译学界,也有一种观点认为:翻译活动既是事实存在,也是一种价值存在,因为翻译行为能够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至少是人们在对翻译结果进行评估时,会认识到翻译的价值所在。

翻译事实虽然存在于客观性的事物发展过程中,但因翻译者、评估者的文化程度、评价目的和角度的不同,对于翻译价值的认识也会有所区别,主要表现在反映的对象、目的、方式、结果各有不同。因此,在通过研究翻译事实的基础上,把握翻译价值的本质规律,是有助于翻译事业的大力发展。

二、翻译价值的三种关系

(一)实践关系

翻译价值的实践关系是指翻译事实的价值关系产生的基础,是确认翻译价值的前提。只有在翻译人员进行具体的翻译活动时,在源文本、翻译者、译文本三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基于实践的关系时,才能让源文本从内容、形式、精神、价值等多方面向目标翻译语言文本转换,才能最终产生翻译的价值。

(二)认知关系

翻译价值是兼具客观存在和主观判断的结果。因此,对于翻译价值的认知,会受到翻译文本、翻译人员、翻译过程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而结果各不相同,也就是说翻译活动为翻译价值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只要没有翻译的过程,就不会有翻译价值的产生,而一旦有翻译过程的发生,人的思维就会对其进行价值取向上的认知。翻译价值的认知关系,可以理解为一般的和具体的认知关系两种,都可以反映出人对翻译活动的研究价值特点。

(三)价值关系

翻译的价值,是基于人的活动而有了表现。因为人是翻译活动的最终受益者,也是翻译服务的对象。在这样的前提下,翻译在满足了人的需要时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样建立起来的价值关系,是需要得到认同的。

三、翻译价值的主体性

就翻译价值来讲,其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价值主体对译本进行主观能动性的加工,以反映那些不能直接被人感知的价值,达到创造文化的效果。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认知过程

翻译价值的认知过程包括几个步骤,第一步是评估主体要投入到被评估的译本中去,直接感受客体的全部特点;第二步是翻译价值的主体能够激活在翻译过程中人的各类潜能,在价值功能上与客体建立互动关系;第三步是价值判断的深化;第四步是发挥主体与客体的互动积极;第五步是主体将翻译价值理论进行修正。

(二)认知方式

翻译价值主体在不同的认知阶段,有着不同的认知方式。无论哪种方式,都反映出主体对翻译价值的认识是一个从外到里、从感性到理性的逐步认识过程。

一是主体具有感性。感性是指人对于客观事物的一种鉴赏能力,是一种经验判断。在翻译过程中,主体要对翻译源本有足够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得到更加普遍和专业的论证。主体只有经过继续加工,超越感性认识,才能把握翻译价值的本质规律和内在联系。

二是主体具有知性。这个特点要求主体要具备地熟悉翻译的实践、理论、进程等思维能力,这是对感性认识进行创造的过程。

三是主体具有理性。要求翻译价值的主体不仅能够懂得翻译及相关知识,还要明确翻译的功能和价值,明确翻译对于人类需求的满足,从而达到提升人和社会发展的水平。

四、翻译价值的客体性

翻译价值的客体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定。

(一)翻译作品的规定性

在翻译活动中,规定性是指对翻译过程中表现为文化、意识、历史、民族等的约束或规范,通过翻译客体的本身属性表现出来。

(二)翻译作品的自在性

翻译作品一形成,便受到了主体能动性的发挥,这才能促使客体的价值得到逐步肯定,这也就表现为翻译作品具有一定的自在性。

(三)翻译作品的律他性

在翻译理论中,律他性也是衡量翻译价值客体的重要标志。因为翻译价值的主体不能随意为之,自在性始终对主体起着制约作用,这就形成了翻译作品的律他性。

五、翻译价值的社会性

在翻译教学中,还需要向学生传授翻译价值的社会属性。从翻译活动的一开始,到最后翻译结束,都离不开社会的关联作用。

一是翻译主体和客体都具有社会属性。翻译的主体、客体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所处社会、文化、民族、历史等不同因素的影响,这表现为翻译主体带着当地社会的特点去解读带着不同社会属性的客体,这必然会造成差异。解决这个差异的过程,就是翻译主体与客体不同社会属性互相融合的过程,也是翻译价值走向更加统一的过程。

二是翻译价值的基础和根源都具有社会性。翻译价值的基础和根源,都是翻译实践过程中多方互动作用的集合,都同样起源于社会、在社会中互相作用并最终落实价值在社会上,总体来说是很多社会关系相互协调作用的结果。

六、结束语

本文从价值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翻译理论的价值所具有的主体性、客体性、社会性等不同特点,提出了翻译价值的本质和根源同属于社会关系协调的论点。在翻译教学中,要把握翻译价值的这些特点,将这些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让更多的翻译人员都能够利用翻译价值的特点,认识到翻译对于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袁洁.价值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钱兴平.翻译在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1):40-43.

上一篇:写字教学要从娃娃抓起下一篇:阿同小学对教师开展无神论教育活动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