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与实践论文

2024-07-28

认识与实践论文(精选9篇)

认识与实践论文 篇1

[作者] 蔡守龙[内容] 作文是一种言语表达过程,伴随着作者的心理活动。儿童作文,其心理操作程序大体可概括为三个阶段:①产生表达或交流的意向、愿望、动机;②出现一 种粘附着丰富的心理表象的内部言语;③向外部言语活动形式(说话、作文)转化。这一作文心理操作程序表明:儿童语言表达的优劣高下,一方面取决于他们表达的意向、愿望、动机的丰富、充实和强烈的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他们心理活动及言语的发展水平。作文教学应顺应儿童言语心理,在上述两个方面着力研究、探索规律。儿童的作文动机(意向、愿望等)是直接推动他们作文的内部动力,是儿童作文需要的一种表现形态。在生活实践与作文教学的影响下,儿童总是在原有作文水平上下断产生新的作文需要,而原有的作文水平又总是满足不了新的作文需要,新的作文需要跟已有的作文水平总是不断处于矛盾统一的过程中。正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这对内部矛盾推动着儿童作文心理不断向前发展,成为儿童作文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因。作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在于创造条件,使其内容和形式适合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这一内部矛盾,在儿童已有的作文水平上不断引起新的作文需要,产生强烈的作文动机,从而促进儿童作文心理素质全面、和谐、充分地向前发展。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文章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以人的心理为中介的。对小学生来说,则主要是内心世界的种种心理表象——在记忆中所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小学儿童的思维活动主要是通过表象进行的。小学作文主要是写记叙文,要求写得真实、具体、清楚、形象,切忌空洞、杂乱。这就决定了表象在小学儿童作文中必然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小学作文教学应着力促进儿童自觉表象活动的发展,使他们能逐步获得尽可能稳定、鲜明而深刻的表象。儿童记忆库房中表象的稳定度、鲜明度越高,就越利于加工,思维就越活跃,越有创造性,就越有可能写出内容真实、具体形象的好文章。表象只能通过知觉(包括感觉)而获得,是知觉本象在人记忆中的“留影”。同时,儿童在知觉事物时,被知觉的事物和词语间就会建立相应的联系,就会产生“视觉经验的词语化”,同汇及表象的储存随之丰富。知觉映象越鲜明、强烈,心理表象就越清晰、深刻,对词汇的理解就越准确、贴切。可以说,儿童作文实质上是从他们对客观世界的知觉开始的。儿童初入学时知觉选择性主要取决于兴趣,随着教学的要求,儿童逐步学会从需要出发,有意识地支配自己的感知觉。需要产生动机、激起兴趣、生发情感,动机、情感、兴趣调动注意,注意的光斑投射在事物的某一部位,那一部位就会被凸现出来,被优先、充分地知觉。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儿童知觉的特点,通过科学的训练,引导儿童逐步把知觉发展成有目的、有系统的观察——知觉的高级形式。要教育儿童满腔热情地对待生活,兴致勃勃地观察生活,自觉地学习科学的观察方法,主动地锻炼五种官能,坚持培养留心观察、认真思考、随时记录的良好习惯,以不断促进他们自觉表象活动和言语活动的发展。表象是无法直接交流的。日常生活中,人们交流表象的最常用手段是言语。表象在人脑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其活动经常受到言语——主要是内部言语活动的指导、配合和制约。儿童作文实际上并不是在头脑里通过表象活动形成一个个表象,然后再寻找一些词句去固定它、表现它,而是在大脑中始终有着表象活动与内部言语活动两种心理状态的交织。儿童用字选词造句的变化是同表象变化紧密结合的。[!--empirenews.page--]儿童头脑中储存的以及在作文、说话中要表现的也不全是表象。由于词、语言的概括作用,过去的经验,有的全部以词的形式保持在记忆的库房里,有的部分以词的形式、部分以表象的形式保持着。以表象保持着的部分是形貌以及种种外部联系,以词语保持着的部分是纲目,是人们对事物内部联系和本质的认识。儿童进行思考、对思考结果的回忆、把思考的结果明确地传递出去,更是离不开字词的选择和句式的安排,离不开内部言语与外部言语活动。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儿童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的研究,努力掌握规律,并根据其特点,通过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按大纲要求严格训练,让学生真正掌握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本领。从上述基本认识出发,为探索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促进儿童素质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自1978年起进行了“从培养观察能力入手,改革作文教学”的实验。18年的教改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1978年--1983年)一方面着力研究命题作文的改革,使作文教学紧密联系小学儿童生活实践,努力激发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欲望;另一方面,改变以命题作文为唯一训练方式的做法,从低年级起步,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从培养观察能力入手,进行观察、思维、表达的综合训练,努力提高儿童的作文能力。(1)教学生作文,教学生做人。教育学生热爱生活,认真实践,积极投入各种有益的活动。通过活动,指导学生留心观察,认真体验,学习运用观察思考的方法,提高能力,使他们从生活中增长见闻,丰富感受,产生倾吐的欲望。在此基础上着力引导他们交流汇报,练习表达。(2)让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努力把作文训练与班队活动统一起来,与各科教学紧密联系,并渗透到校内外学生各自的个人生活之中;努力引导学生向自然、向社会接近,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把触角延伸到生活的广阔领域,充分发挥作文的工具作用,让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一种需要和有机组成部分。(3)把作文变成学生童年的乐事。运用迁移规律,培养观察、作文的兴趣;激发求知欲,引导学生自求了解、一吐为快;改革课堂教学,根据儿童情感特点,有的放矢地充实学生积极愉快的情绪生活;开展丰富多采、富有情趣的课外写作活动;改革作文评分、批语,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愉。(4)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意思。鼓励学生自由倾吐,表达真情实感,怎么做、怎么想的,就怎么说、怎么写,不要胡编乱造、无病呻吟;引导学生根据自己表达的意思(内容),选择恰当的语汇和种种表达方式(形式),不要生搬硬套、机械模仿。(5)进行观察、思维、表达的综合训练。观察要有目的,使文章中心明确;观察要有次序,使思维、表达有条理;观察要仔细,形成清晰形象,使文章内容具体;观察要展开联想,丰富观察感受,使文章有真情实感;观察要进行比较,捕捉事物特点,使文章写得生动活泼;反复观察,反复思考,反复修改,不断提高观察表达能力。[!--empirenews.page--](6)以指导学生写日记作为作文训练的重要方式。从低年级起步,从培养观察能力入手,以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生活日记为训练的主要方式,进行多种形式的作文训练,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努力调动学生作文的自觉能动性。2.第二阶殷(1983年--1988年)在学校课程改革实验的背景下,对作文教学进行整体性改革,把“从内容入手”贯穿于小学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从认识和语言发展的阶段性看,着力加强低、中、高年级作文的纵向联系,使其在训练要求和方式上做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作文教学与其它因素的联系来看,继续加强生活实践、阅读教学、作文练习的横向联系,相互促进;从教育的角度看,进一步强化培养一代新人的意识,把指导作文和指导做人结合起来,使其在观察、思维、想象、表达和思想道德情感素质、行为习惯方面得到综合发展。(1)?根据全校整体教改实验的设想,对课程设置进行了适当调整。从1983年起,在低年级增设一节说话、写话课,加强对低年级学生听说读写训练的研究。在扎扎实实地开发好说话课的同时,利用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把说话训练贯穿在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渗透到晨会、班队会和思想教育中去。说话训练坚持从内容入手,努力把说话同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选择学生生活中的内容自编成说话教材,努力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教师因势利导地帮助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准确。在这样的实验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多种说话训练的类型,主要有:看图说话、观察生活说话、实验说话、制作说话、听故事说话等。(2)?保持低年级写话的发展势头,继续以写日记为主要的训练方式,加强向书面作文过渡的训练。通过日记交流的方法,启发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日记的内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日记内容,培养学生从生活中选择有意义的内容并写成日记的本领。抓好日记评讲,进一步改进问说教学,深入探讨读写结合的有效途径。3.第三阶段(1989年--1994年)在探索现代小学各年级段课程结构整体优化的改革实验中,深化作文教学改革。不仅重视作文教学本身的改革,而且更加重视它与各学科课程、各活动课程以及与生活实践的联系;不仅重视作文教学方法的研究,而且更加注意对作文活动的主体——学生作文心理的研究。(1)把作文训练与全日性综合活动统一起来。实验班每周开展一次全日性综合活动,由同年级各科教师根据德育大纲、学科教学大纲、学科特点、学校实际共同拟订活动计划,体现如下特点:①综合性。打破学科界限,以生活题材为活动中心;②乡土性。发挥地区优势,从现实材料中发掘活动题材;③主体性。增强儿童主人意识,发挥儿童主体精神。(2)组织“作文教学心理研究”课题组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积极实践、努力探索。研究的主要内容有:①儿童作文心理发展的动因;②儿童作文心理的要素及其特点;③儿童作文心理的过程;④命题作文的心理学问题;⑤作文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心理。

认识与实践论文 篇2

一、设置冲突, 指明研究方向

(一) 设问:你能用一个数, 表示图中物体的多少吗? (课件依次出示如图:3只羊、1个正方体、小半块蛋糕) 小半块蛋糕能用整数表示吗?能用什么数来表示呢? (预设:小数、分数)

(二) 揭题:有人说是小数, 有人说是分数, 小数、分数和整数之间, 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今天, 我们继续来认识小数。 (板书课题:认识小数)

[思考:小数和分数的产生是由于生活中的很多物体用自然数无法表示, 学生在三年级已初步认识了分数和小数, 对此有所了解, 所以此环节的设计可让学生直接发现小数与分数是有联系的, 将本节课的学习方向直接指向对两种数之间的研究。]

二、丰富感知, 构建小数意义

(一) 收集素材, 交流读数及分类。

同学们在预习时都收集了一些与小数有关的材料, 同桌互相交流一下。拿到卡片的同学, 把小数写到卡片上, 然后贴上黑板。

1.要求:请这几个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这些小数的材料;和他一起读一读。 (指导读数: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读, 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数字。)

2.引导:这么多的小数, 为了便于研究, 最好把这些小数怎么样?任何东西分类之后都便于研究, 你们觉得可以怎么分, 与同桌交流一下。谁想上来分一分。 (生上台分) 这是按什么标准分的?

3.展示: (1) 按小数部分的位数分; (2) 按整数部分是不是0分。

4.小结: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 分出来的结果也不同。

[思考:分类研究问题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这里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小数互相交流后, 教师引导学生对众多小数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有利于学生养成用分类的方法处理问题、研究问题。]

(二) 构建一位小数的意义。

1.出示例1的橡皮图:这个小数是哪一类?

(板书:0.3元=3角)

[思考:从学生最熟悉的商品价格入手, 把表示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改成以角为单位, 再根据课始提出的研究方向, 把以角为单位的价格改成用分数表示, 从实际意义上建立起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思考:只从生活实际意义入手还不够, 最终还是要从生活中提炼出来, 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 即要实现数学化的过程。通过数形结合的形式, 让学生说一说、涂一涂, 去感受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丰富学生的感知。]

5.引导: (课件动画将正方形渐变为一把米尺) 1小格表示多少?在你自己准备的米尺上找到箭头所指的这两个点, 和同桌说一说分别表示多少米?

6.引导: (课件将米尺图抽象为数轴如下图) 观察下面这些一位小数, 你发现与它们所对应的分数有什么共同点?

[思考:米尺是学生认识小数的一个非常好的十进制数学模型, 可以由前面平均分成10份的正方形渐变而来, 同时也可以抽象为一条数轴, 这一个变化过程向学生渗透了知识之间的渐变联系思想, 同时从多角度为学生积累了大量的活动经验, 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

(三) 构建两位小数的意义。

1.出示两幅图:这两个小数是哪一类?

2.设问:把它们写成用元做单位的分数, 是多少?你怎么想的?

3. (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 那你认为在这个正方形中怎么表示0.05元和0.48元呢?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 涂出其中的?份。你们知道空白部分可以表示多少吗?

4.追问:这把米尺再分细一些, 你知道1小格表示多少吗?在你们的尺子上找找箭头所指的点, 同桌互相说一说表示多少米?

5.比较: (课件将米尺图抽象为数轴) 看看这些两位小数与它们对应的分数, 你又能发现什么?

[思考:两位小数的认识过程与一位小数相仿, 不过对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依赖更高, 所以从生活经验中的价格到正方形中涂色的操作, 再到米尺上找到相应的点的交流实践, 丰富的活动使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关于两位小数与十进制分数间联系的经验, 建构起两位小数的意义。]

(四) 迁移三位小数的意义。

1.追问:关于三位小数, 你能想到些什么?

2.验证:三位小数, 就要把米尺平分成多少份?也就是把每1厘米再平均分成10份, 每1份是多少?在你的米尺上能找到这样的一份吗?在哪能找到?把直尺拿出来放在米尺下面, 找到这几个点, 先说说各表示多少毫米, 再说说表示多少米?

三、沟通联系, 渗透数学思想

(一) 沟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交流:小数与什么样的分数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

(二) 沟通计数单位之间的联系。演示:我们再看看小数与整数之间的联系。这个正方体是1, 每次被平均分成十份之后, 每一份是多少? (课件动态演示下图细分过程)

(三) 沟通不同分法间的联系。

1.演示:把1不断细分的这个过程也可以对应在数轴上。 (课件演示正方体细分与数轴细分的对应过程, 如下图)

2.讨论交流:

(1) 正方体中每次被分得的一份, 你能在数轴上找到吗?谁上来指一指?

(2) 老师指一些点, 你能说出它表示的数吗? (依次指出0.9、1.1、0.08、0.17、0.006、0.012等数)

(3) 不断地细分下去, 还会有几位小数?两个整数之间有多少个数?两个一位小数之间有多少个数?两个两位小数之间呢?

(4) 有没有思考过, 为什么要把小数分得这么细呢?看完下面的一段录像再回答, 注意里面的小数。 (播放:伦敦奥运会110米栏决赛直播视频后, 小结:为了计数、计量更加精确, 小数位数越多, 计量就更加精确。)

[思考:三个层次沟通目的在于为学生积累更丰富的感性经验, 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小数与十进制分数, 小数与小数, 数与形之间的联系。从整数到一位小数, 再从一位小数到两位小数, 再到三位小数甚至四位小数, 是不断细分的过程。可放大细分的数轴以及将正方体细分的对应, 使得学生在观察图的同时, 感悟到用更小的计数单位可以进行更精确的表示。在渗透对应思想和无限思想的同时, 很好地说明了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感受到用小数计数的精确性和必要性。]

四、夯实基础, 拓展知识视野

(一) 基本练习一。

设问:为什么这两题写出的都是两位小数? (进率是100, 都是百分之几)

(二) 基本练习二。

先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再填上合适的小数和分数。

设问:你是怎么想的?

(三) 基本练习三。

1.0.8是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 表示这样的 () 份。

2.0.45是把整数“1”平均分成 () 份, 表示这样的 () 份。

3.0.137是把 () 。

4.用这样的话说说大家自己收集的小数的意义。

[思考:在新课标的“四基”目标中,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是排在前面的最重要的基础目标, 在任何一节课中都不能因为加强后面的“基本数学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而削弱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所以在此环节设计三个基本练习, 各有侧重点, 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小数的意义并能灵活地加以运用。]

(四) 介绍“有趣的小数”。

1.三位小数中有一个很特别的、很奇妙的小数, 叫黄金分割数:0.618, 像鹦鹉螺一样美丽有序的图案都是按这个小数生长出来的。

2.当然还有位数更多的小数, 最特别的是“π”, 它是一个位数无限多的小数3.1415926535897932384……, 这叫无限小数。

3.小数的世界里还有更多有趣的秘密在等待着大家。

浅谈认识与实践 篇3

关键词:认识 实践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观点。其次,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识反作用于实践,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產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的发展,并接受实践的检验。认识依赖于实践,一切认识来源于实践。

1、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1.1什么是实践。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它既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又是人的能动性的活动,这种活动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是历史地变化发展的。

1.2实践的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所以,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因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在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中,哪些事物能够成为人们认识的对象,是由实践的需要和水平决定的。现代科学虽然具有较大的相对独立性,但归根结底还是由社会实践的需要所决定的。社会实践的需要始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正如恩格斯所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对社会的认识也是如此。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蚂蚁具有和我们不同的眼睛,它们能看见我看看不见的光线。但是,在认识我们所看不见的这些光线方面,我们的成就比蚂蚁大得多。我们能够证明蚂蚁看得见我们所看不见的东西,而且这种证明只是以我们的眼睛所造成的知觉为基础,这就说明人的眼睛的特殊构造并不是人的认识的绝对界限。我们所学的东西都是来自实践。

2、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2.1一切从实际出发

从实际出发,关键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有两个新闻。其一,安全套公益广告在世界艾滋病日来临之前,在央视一套“中国人口”节目首播;而此前涉及性及生殖保健类的产品广告一直未被允许在报刊和电视媒体上刊载播出。其二,山西省针对高危人群,探索性地对太原市24个歌城的12000多名歌厅小姐全员开展了培训、体检工作,建立了侯马市100%安全套营销试点(人民网11月29日消息)。央视首播安全套广告和太原万名歌厅小姐培训体检,这就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做法。泰国为什么成为控制艾滋病传染最好的国家?因为这个一度是亚洲艾滋病最严重的国家的政府,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采取了全民艾滋病防治运动,当时投入每年一个亿美元,它的卫生部长外号都叫“避孕套先生”,几年努力,高危人群疾病从最高百分之十几,降到现在的百分之一左右,最终结果不但没有影响经济的发展,还很好地保护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正如邓小平所说的:“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要实事求是就必须要解放思想,打破陈旧观念和主管偏见的束缚。所以要把理论和实践活动结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条思想路线根本对立的又一重要表现。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发展的动力和目的,也是检验认识是否成为真理的标准。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衡量的标准不是书本上已有的结论,不是主观的感觉,而是要靠社会实践的检验。

2.2创新

什么是创新?创新,也叫创造。创造是个体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的条件,产生出新颖、有价值的成果(精神的、社会的、物质的)的认知和行为活动。 创新是一个名族的进步的灵魂,没有创新名族就不能屹立与世界顶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所以,不管个人、民族还是国家,都要有创新能力。特别是大学生,要有自主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指个人提出新理论、新概念或发明新技术、新产品的能力。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孕育着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珍贵契机。高等教育是培养创新型高级人才的主渠道。因此,做好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造就一代适应新时期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就显得特别重要。

创新能力是创造性人才的核心。根据培养创新型人才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在现代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我们必须以生为本,以全面革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宗旨,积极探寻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和对策。笔者认为,目前许多高校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做出了富有特色和创意的探索,为我们提供了经验。

大学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后备力量。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随着新时期的发展会被赋予新的内涵。大学生创新应该是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应抓住发展机遇,确立现代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积极探索适合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发展服务。

以上是我从课外实践调查中,对于实践与认识的一些小体会。 在这次学习和实践中,我们更深刻懂得知行合一,用知指导行,以行深化知,以行修正知。我们在辛苦中感受甜蜜,在疲倦中领悟激情,在质疑中历练真理,在争论中辨明方向,在学习与思考中获得更多的快乐和力量,更在知行路上收获着一路的芬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732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2页

认识与实践论文 篇4

答: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准确把握对象的属性、本质和规律,形成正确的认识。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他人则仍为直接经验。就知识的总体说来,无论何种知识都不能离开直接经验。但是人不能事事都靠直接经验,“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事实上多数知识都来自于间接经验。因此,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努力学习,潜心实践,“一勤天下无难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实践是认识的“源头活水”。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人类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人类的思想进步和理论创新。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正是古代水利工程、建筑、航海、战争等的需要,催生了古代的天文学、数学、力学等自然科学。此外,人们认识发展的可能性及其实现的必要条件如经验资料、实验仪器和工具等,也是实践提供的。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实践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人们正是在实践的推动下,不断打破认只上的旧框框,突破头脑中的旧思想,引起认识上的新飞跃,从而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前进。

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通过实践获得某种认识,不是“猎奇”,也不是某种“雅兴”,不是为科学而科学、为认识而认识,其最终目的还是为实践服务,指导实践,以满足人们某种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自然科学研究的不断创新,目的是推动技术的更大发展,创造更丰富的物质财富,给人类带来更多的福祉。社会科学研究的不断创新,目的是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建设社会的精神文明,创造更高质量的精神财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真理不是自封的。“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毛泽东的这一论断表明,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总之,人的认识从实践中产生,服务于实践,随实践发展,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其真理性的标准,实践决定认识。所谓实践第一,理由就在这里。

二、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实现了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认识运动就算完成了吗?回答是完成了,又没有完成。

为什么说是“完成了”呢?因为在由认识到实践飞跃的这个阶段,如果能够实现预想的目的,即将预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在该同一过程的实践中变为事实,或者大体上变为事实,那么,对于这一具体过程的认识运动就算是完成了。例如,在变革自然的过程中,某一工程计划的实现、某一科学假想的证实、某一器物的制成等,都算实现了预想的目的,证实了原来的认识。

然而,人们在实践中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毫无改变地实现出来的情况是很少的。这是因为,从事变革现实的人们常常受着许多限制,不但受着科学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而且受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过程的方面及本质尚未充分暴露。在这种情形之下,由于实践中发现前所未料的情况,因而部分改变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是可能的,全部改变也是可能的。即是说,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部分或全部不合于实际,部分错了或全部错了,都是可能的。许多时候须反复失败过多次,才能纠正错误的认识,才能实现主客观的统一,在实践中得到预想的结果。

当然,在社会斗争中也有这样的情况,代表先进阶级的势力有时候有些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而是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强,所以暂时失败了,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但是不管怎样,人们的认识经过实践的考验,又会产生一个飞跃。到了这时候,人们对于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认识运动就算是完成了。

为什么说“又没有完成”呢?这是对于认识运动过程的推移而言的。任何过程,不论是属于自然界的还是属于社会的,由于内部的矛盾和斗争,都是向前推移、向前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一切客观世界的辩证的运动,都或先或后地能够反映到人的认识中来。社会实践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是无穷的,人们的认识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也是无穷的。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不会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客观现实的认识也就一次又一次地深化,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

毛泽东指出:“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认识辩证运动发展的基本过程,表明认识是一个反复循环和无限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沿着科学性方向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也是实践在认识的指导下沿着合理性方向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发展,往往充满了曲折以至反复,因而是一个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认识与实践 篇5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能力水平、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等,将一个教学班的学生分成“好、中、差”三类或分得更细,再根据《大纲》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类指导、分层练习、分层测评的一种教学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若教师在课堂上施行“齐步起,”“一刀切”,就会造成有人“吃不饱”,有人“吃不了”;“吃不饱”的乏味,“吃不了”的生厌,不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而分层教学正是“因材施教 ”,有利于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开发潜能,充分发展。

初中的数学教学主要在课堂上完成,但我们的课堂只有45分钟,要在这有限的教学时间里真正做到分层教学不是简单的事情。对学生进行客观的分组是前提条件,教师和学生建立和谐关系又是必不可少的。

对学生进行分组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让学生在分组时觉得自己是优越的或者是差的,而要让他们明白到我能不断地进步,我能向更高一层靠近,我能客观地认识自己的现有知识水平。具体做法是

首先,向学生宣传分层教学法的目的。使每个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分层的目的是为了划定每个学生现有的最近发展区,因材施教,最终缩小差异,达到班级整体优化。其次,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及接受能力不同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教师首先必须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了然于胸,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

在以上两个条件完成后,我们再细说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类指导、分层练习、分层测评的具体做法。

一、分层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分层教学的理念更要求教师在这个环节做好工作。所以在备课时,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的目标,哪些不属于共同的目标。在把握教学目标的同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水平确定不同层次的不同要求。在抓住问题的本质,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情况下,设置合理的认知阶梯:形象记忆性内容设为第一梯级,保证A组学生“吃得了”;抽象理解性内容为第二个阶梯,使B组学生“吃得好”;知识扩展性内容为第三个梯级,满足C组学生“吃得饱”。

二、分层授课、分类指导和分层练习是融会贯通于课堂上的

课堂上进行分层授课主要是在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一般讲课规律的基础上,在知识和时间的安排上做了较大的改进。就新授课而言,分三个阶段,它们既独立成段,又前后连贯,以便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明白自己在该阶段学习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对思维的发展起定向作用。在时间的安排上,第一、二个阶段的授课时间要得到充分保证,一般25至30分钟。这样能保证B、C组学生听懂吃透。第三个阶段只需点到为止,一般5分钟左右,使A组学生学有余味,即下有界(使每个学生都掌握最基本的内容),上无穷(定向启发,课外发展)。另外,课堂练习能异于常规教学。各个学习小组的练习内容和标准应有所不同。既要明确不同梯级学生回答相应梯级的问题,又要激励低组学生回答高组问题,完成高组的任务。教师还可将重点内容设置几个有梯度的问题,交给学生讨论,以求自己获取知识。总的来说,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这样导致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不相同的“最近发展区”前进,后进生必须基本上完成大纲上的要求,优秀生尽可能地拔尖提高。教师在课堂后15分钟的时间里接触更多的应该是后进生。如在学习初中代数第三册第83页函数的第二节内容(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时,创设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第一层次,对简单的函数表达式,能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如课本第84页的例2(略):即当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是用解析式表示的,则函数中自变量的取范围一般是指使解析式有意义的自变量的所有取值(单纯地解决问题)。第二层次,对于有实际意义的函数,自变量的取范围要从实际出发来考虑,例如:底边为 的三角形面积是 与这边上的高 之间的对应关系 中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应是大于零的实数,即 >0.如果没有说明是三角形面积,则应认为是一般的整式,这时 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并要求学会归纳,总结规律,由自己归纳出应该注意的问题或数学思想方法等,找一个代表发言,教师予以鼓励或加以完善(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能力)。第三层次,完成在第二层次的基础上,能对复杂的函数表达式,能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三、分层测评

成功感是人们顺利完成一项工作的重要因素。学习也是如此。在以上分级授课的基础上,学生顺利完成了本梯级的学习任务,而且经常超级答问和超级完成作业,这时,教师应进一步培养其信心,改革考查方法,让学生得到满意的分数。于是,我采取如下考查方法:同一套试卷分两部分命题。双基题占80分,拓深题占40分,其计分方法是:A组学生实得分=100分一扣分,B组学生实得分=(120分-扣分)×100/120。C组学生实得分=120分-扣分。(此种方法常用于综合考查)。考查成绩90分以上者为该组优秀学生。连同平时的听课、作业以及智力因素等,作为学生升级的量化依据。

关于开展课题学习的实践与认识 篇6

经过这两天的学习,对开展课题学习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数学课题学习是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教学安排。将学生的创造性、实践性、合作性容为一体。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对教师要求的提高。课题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增加了实践机会,给学生足够大的自主空间,由其想象和探索。这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1.问题提出,教师要选择有研究性适合学生研究的问题。2.教师要对学生研究探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给予适当的引导。3.教师要把握好学生探索的难度,与方向。4.教师要在适当的时机把握好问题的解决方法,与学科内容巧妙的结合。

其次,对学生要求的提高。课题学习要求学生不仅喜欢活动,而是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有了更高的要求。1.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2.学生要有全面的知识,并能够进行综合应用。3.学生要亲自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进行思考。4.学生要在活动中积极思考、发现问题。5.学生要在活动中合作、交流。课题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常规教学方式的一种有效补充。开展课题学习能够增加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锻炼自己的能力,特别是实践能力和创造努力,这是素质教育中学生最需要具有的能力

档案文化产业开发实践与认识 篇7

任何一种产业, 要想求生存、求发展, 就必须做好产业内部的经营管理, 档案文化产业也不例外。实行商业运作、按市场规律经营是其长盛不衰的重要保证。目前, 发展档案文化产业不求做大, 而是要做强, 审时度势, 量力而行, 整合优势, 强化专业, 树立品牌, 保持产业活力。档案文化要在蓬勃兴起的文化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需要转变观念, 积极主动创造新文化, 开发个性文化, 打造独特商品。

档案文化产业的本质是采用一种有效的方法深度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将档案信息转化为有形的形式, 实现转移和传播, 因此, 档案文化产业化不会改变档案的本质属性。

1. 开发档案文化产品进行服务 (1) 直接对档案资源进行开发

北京申奥成功后, 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何振梁先生曾经收到过一份这样的礼物———1929年他出生那一天的英国“TIMES” (《泰唔士》原版报纸。“生日报”已经被作为国际交往礼物而令人称道。生日报纸通过收藏原版老报纸, 将其开发、包装成生日礼物, 成为文化产业的成功案例。档案文化产业化可从文化产业的成功案例中“取经”, 比如复制状元卷。中国科举制度自隋唐正式形成, 发展至清已有千余年历史, 有据可考的文武状元有770多人, 但目前存世的仅有一件明代青州人赵秉忠的状元卷, 其不仅具有文化价值, 更可以开发经济价值。2007年4月, 该状元卷复制品被评为第二届世界风筝度旅游节十佳商品奖。

(2) 档案复制件的开发

生日报的流行使影印的老版报纸走向了市场, 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要注意的是, 我国对档案复制件有着严格的规定, 如《档案法》规定“档案复制件的交换、转让和出卖, 按照国家规定办理”、“档案的复制件, 禁止私自携运出境”。《档案法实施办法》第21条规定“各级各类档案馆提供社会利用的档案, 应当逐步实现以缩微品代替原件。档案缩微品和其他复制形式的档案载有档案收藏单位法定代表人的签名或者印章标记的, 具有与档案原件同等的效力。”所以, 档案复制件的产业化首先需要妥善处理好法律等相关问题。

(3) 档案信息与纸质载体相结合

各档案局 (馆) 创办的档案专业杂志本身就属于档案文化产业的性质, 是一种档案信息资料的编研出版物;利用档案编著图书, 包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文集、文选、手书选、传记、回忆录、党史、军史、地方史志等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还有编修宗谱、创作小说等形式。如果只有档案, 那么只是生硬的史料的堆积, 如果只有理论, 难免显得缺乏说服力和趣味性, 双方的比例要恰到好处时才有最佳效果。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 口述史料在历史纪实著作中得到使用直至大量整理问世, 出版界借着这股口述史热潮大大发展了出版产业。近些年, 照片档案的运用, 更加繁荣了档案的图书市场。比如, 山东画报出版社的《老照片》丛书, 图文并茂, 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图书形式, 而且为照片档案这一文化资源的开发闯出了一条新路, 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不但该书成为当年全国的十大畅销书之一, 而且《老照片》出版这一事件在1999年被有关媒体组织评为“新中国出版50年推动出版业的五十件大事之一”。

(4) 档案信息与其他载体相结合

1993年9月, 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 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辑、深圳先科企业集团出品的“巨人之声———毛泽东讲话原始录音激光唱盘、音带”举行首发式, 并成功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新闻发布会。此举震动了世界, 各地传媒并都给予了积极的报导, 也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赞扬,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随后, 在1994年又先后出品了周恩来和邓小平系列, 同样取得了良好的反应。此外, 还可以与电视媒体结合, 摄制电影电视, 实现跨媒体经营。同时, 要注意相关的商品开发和销售, 围绕同一作品, 同时推出影视剧、书籍、光盘等, 以获得综合效益。近年来, 电视剧市场上历史剧 (尤其是清朝戏) 占有巨大份额, 但与历史事实相去甚远, 开发档案文化产业既可以取得一定的经济收益, 又可以为历史正名。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的清宫档案数量巨大、内容丰富、史料完整、涵盖面也广, 以此为基础制作了诸多的电视节目, 如《清宫秘档》、《百家讲坛》等, 并且发行相关的书籍和光盘, 社会反响巨大。

2. 档案中介服务

档案中介可进行档案咨询服务, 如上海档案咨询服务中心为上海地铁总公司、苏州河综合整治工程、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大剧院等单位的档案管理和建设提供了咨询论证工作, 内容涉及馆库布局、设备配置、管理体制、制度建设、文件归档、开发利用和工程项目文件形成积累、档案验收等方面, 项目合同总额达到638多万元, 连续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咨询企业”。此外, 还可进行提供广告宣传和市场分析资料等其他方面的服务。

3. 档案会展服务

以社会教育为宗旨, 开发档案文化资源, 开发制作面向社会的档案会展服务。上海市档案局已经开始尝试市场运作的方式举办档案展览, “2002年国际档案信息化暨现代办公技术与设备展览会”从寻找合作伙伴到展览策划、宣传、招商、广告、讲座等都按市场方式运作,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美国艺术博物馆每年至少举办1200场次的大型展览。这些展览规模大, 通常展出名家作品或一些公众平时很少有机会看到的古代文明展, 取得不俗的效果。

4. 档案技术服务

创建特色学校的认识与实践 篇8

是什么原因使这所从原来的百里不闻其名的弱势学校,创造出喜人的奇迹,一跃成为闻名遐迩的教改名校呢?这得力于学校建构的“立交桥”育人模式。所谓“立交桥”育人模式就是对我校认识并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成长发展规律,从学校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多渠道培养学生成才这种集科学化和生命化于一体的育人方法的形象概括。

那么我校究竟是怎样成功地构建出“立交桥”这一独特的育人模式的呢?

一、直面现实,回归教育本质,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准确定位学校办学特色

我校当初是中国石化集团河南石油勘探局所办的一所完全中学。从当初办学到2005年脱离油田企业移交南阳市地方政府管理有20多年的时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学校的生源仅限于企业内职工子弟。

20年多年来,我校一直面对的现实是:生源面窄,学生来自仅有8万左右人口的企业职工子弟;无多少选择高分学生的余地,因为是企业学校,要为企业职工服务,只要学生想上高中,不管中招考试分数的高低,几乎都能入学,可以说在河南油田早就普及了高中教育;学生文化课分数普遍不高,甚至偏低,每年的高中录取分数线与地方重点高中同期相比要低100分左右,若按地方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招生,仅有20名左右的学生可以上高中。而我校的招生人数每年均在600人以上。与此同时,学生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不管孩子文化课成绩如何,总认为孩子进到高中,学校就该把孩子送上大学;企业领导对学校期望值也是很高,总希望学校每年都能比上一年多考几个大学生。

在应试教育观念占主流的体制下,教育被异化为分数,以学生家长为典型代表的社会不管别的,评判学校的一个极端标准,就看考上大学的人数,甚至连升学率都不看;评判学生的一个极端标准,就是看你的考分。凭教育经验,根据学生的中招成绩,大部分家长的愿望无法实现。大多数学生中招文化课成绩偏低和家长愿望的巨大反差,迫使我们冷静思考:我校教育之路该走向何方?我们经过深入地学习思考,上下达成共识:搞教育需要科学理性,教育应该是学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有个性地发展,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多种需要的不同层次人才的教育。

那么,国家和社会需要哪些方面的人才?到哪里去得到这方面的可靠信息?我们感觉到,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深入,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必定走向多元化的趋势,作为体现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多元需求风向标的大学必将会快速表现这种多元化的趋势。于是我们派人到大学里了解,从大学招生简章里研究,捕捉大学专业设置情况,了解大学的招生方向及其变化:音体美等专业需要大量的人才。

捕捉到了国家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信息后,我们回过头来,审视油区的学生:且不说跟省外学校的学生比,单跟本省内其他学校的学生比,油区的学生有哪些优势呢?经过我们观察研究发现,油区的家庭经济条件都比较好,有一部分家庭重视让孩子在小时候学弹琴唱歌跳舞、画画练书法、踢足球打篮球等体育艺术类教育,因此孩子这些方面比地方孩子占优势。如果在音体美方面加以开发培养,油区的这些孩子考入大学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基于以上的认识,学校从实际出发,明确地提出了“以人为本,培养特长,特色发展,多渠道育才”的办学指导思想。

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科学设置学校教学的布局,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倾向及早预测定向,并实行动态管理,进而因材施教

怎样把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多渠道育人的思想落实到教学实际中去呢?

从“人上一百,各样各色”“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些饱含心理学认识的经典的话语中,从多年的办学实践和不断的学习思考探索中,我们进一步领悟到:学生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诸方面存在有个体的差异,人既有智能优势,也有智能弱势,全才的人寥寥无几。人人有才,而才表现在不同方面,不能只用文化课的分数这一把尺子来丈量学生。学校要为有不同个性发展倾向的学生提供不同的个性发展空间。

依据这样的教育理念,1990年,我校高中创造性地设置了并列的两个部:高中部和体育艺术部。后来高中部又分为高中一部和高中二部。高中一部和高中二部高一招收中考成绩相对较高的学生,新生按成绩平均分配,在教育教学等方面形成既竞赛又合作的充满活力的教育教学格局,这两个部的学生主要通过文化课考试升入高等学校;体育艺术部,主要招收中考文化课相对较弱,但在体育、音乐、美术等方面有兴趣和特长的学生,这个部的学生侧重于走通过专业考试升入高等学校之路。这是我校根据学生中考成绩第一次给学生的个性发展预测发展的方向。通过高一一年的学习,学生升入高二时,在高中一部和二部侧重学文化课的学生,有一部分文化课考试成绩不理想,他们明显感觉到学习吃力,对这部分学生,学校及时发现他们的不同个性发展优势,鼓励他们到体育艺术部去走体育、音乐、美术等专业成材之路。这是我校根据学生在高一的学习表现给他们的个性发展所作的第二次预测定向。到了高三,学校再给个别学生作最后一次预测定向,指导他们走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成才之路。经过三次预测定向,并鼓励允许学生在发展方向选择上进行合理的变动后,大多数学生能及早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扬长避短,最后升入理想的高等学府。

1990年秋,我校体育艺术部首届专业班招收学生共41人,文化课最低控制线比我校普通班低110分,到1993年毕业,有37人都升入高一级院校,而同期文理类毕业的学生,有180人没有升入高校。1994年秋,我校体育艺术部第二届专业班共招生43人,到1997年毕业时被高校录取29人。两届音体美专业班文化课成绩很低的学生经过学校三年的培养,毕业时绝大多数学生出人意料地跨进了理想的高等学府的大门,创造了学校培育人才的奇迹,震撼着学校广大教职工和油区广大职工家属,初步验证了我校立交桥育人的办学思想和理念是正确可行的。体育艺术部,是在学校立交桥育人理念的指导下诞生的特长教育实践杰作,成为学校培养音体美等专业生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年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如今的体育艺术部已经发展成为从高一到高三共12个教学班、总人数稳定在500多人的较大规模的教学实体,高招录取率高达95%。

三、主动开发课程资源,挖掘学生潜能,不断架设新桥,拓宽育才渠道

两届音体美专业班的高升学率增强了学校走特色育人之路的信心,也启发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能力之间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学生中招文化课考试分数低一些,也不能因此就断定他们没有其他方面的潜能,特别是处在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都是有待进一步开发的宝贵人力资源,他们身上蕴含着丰富的潜能。但是怎样才能发现学生身上隐藏的个性发展优势潜能呢?这也是我校“立交桥”育人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从“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也悟出:要想出不同的状元,必须有不同的“行”。于是,我们捕捉和分析了大量的来自教育部门和高校的信息,逐渐开发出武术、播音主持、空乘、舞蹈、招飞、生物奥赛、科技创新等大量的课程资源,鼓励学生尝试学习。在尝试学习中,老师们以敏锐的职业直觉能快速发现学生身上的潜在优势,进而加以开发培养,使他们能脱颖而出。1998年,我校了解到北大清华等名校对在生物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夺得金牌的同学可以获得保送上学的资格这一信息后,就立即组织老师开设生物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培优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很快就发现了尹晓磊等同学身上潜藏的具有学习生物学科的优势,然后重点加以培养。1999年,在全国第八届生物奥赛中,尹晓磊同学一举夺得银牌,之后,我校学生连续九年在全国中学生生物奥赛中夺取金银铜共15块奖牌,尹晓磊、陈曦等20多位学生借此跨入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大门,为学生架设了一座通过参加生物奥赛成才的高规格之桥。

总之,我校从音体美专业生培养开始,积极总结积累经验,不断探索开拓,为学生架设了一座又一座成才的新桥。从1990年至今,共有2000多人通过不同的特长发展敲开了大学之门。

四、研究高考规律,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备考指导和训练,确保“立交桥”育人的成功实现

不管是走文化课,还是走专业,学生大都要参加省统一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学生在文化课方面的学习能力在高考时主要以分数的形式呈现出来,怎样使学生的学习水平在高考时能够得到最佳的发挥。这也是我校为确保“立交桥”育人成功而长期探索的重要课题。

(1)引导学生树立各科均衡联防的备考意识

对比往届考生考试成绩,我们发现,高考题的难易,对考生来说,具有不确定性,平时学生的优势学科在高考时并不一定就成为优势学科,甚至会成为弱势学科。一部分学生平时在自己的优势学科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过多,指望高考时在这科上要比其他考生多得分,而有的科目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相对减少,这样不均衡的布局,高考时,一旦优势学科遭遇意外,就全线崩溃,难以取胜。因此学校在学生刚入学时,就引导他们各科学习应先在均衡发展的前提下,再有所侧重。在备考时要各科联防,齐头并进,优势学科要发展在各科都“可以”的基础上才能见效。

(2)理综、文综训练早,使学生受益很大

以往理化生政史地,从高一入学到高三第二轮复习时,测试大都是单科进行。单科考试,大部分同学考得很好,可等到三科综合在一起,常常就不尽人意。原因是学生对三科综合在时间分配、做题先后、分值比例搭配等方面没有及早认识把握规律所致。我校备考在理综、文综训练上着手较早,学生受益匪浅。

(3)5月份有计划组织模拟考试使学生取得丰富的应考经验

近几年来,我校在5月份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高强度的模拟考试。按高考的考试时间、科目顺序和要求,对学生进行周期性高考模拟考试训练,使学生在应考心理、时间分配、答题技巧等方面都得到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并形成应试心理定势,有助于学生在6月高考时的正常发挥。

总之,经过20多年创设特色学校的认识和实践探索,我们取得了丰硕成果,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招升学人数可观,学生成才之路由单一的文化课拓展到体音美、武术、招飞、空乘 、生物奥赛、小语种诸多门类,实现了多渠道育才。我校以其实施素质教育的显著成效,逐步被社会各界所认识、接纳。有《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以及中央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曾报道过我校的特色教育成果和经验。学校先后获得河南省先进管理学校、中小学素质教育示范学校、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教育科研先进学校、省示范高中等50多项荣誉称号。

关于批注式阅读教学的认识与实践 篇9

十三敖包总校

周素华

一、“批注式阅读教学”实验的提出

近几年来,十三敖包总校一直在进行“小语整改”的实验研究,“小语整改”的目标是“自能读书,不待教学教;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口头作文”“快速落笔成文”的实验研究是总校在达成语文学科目标“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上取得的点滴成就,宛如课改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但“自能读书,不待教师教”我们虽一直努力却收获不大,显然,“批注式阅读教学”是实现“自能读书,不待教师教”的最佳策略。批注式阅读是传统读书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直接体现,与古之所谓“评点”一脉相承。落实在阅读教学中,就是让学生在未经教师讲解之前,潜心研讨文本,写下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它改变了学生一贯依赖教师讲解、分析、提问等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阅读,有了自主和个性,就有了实现阅读教学有效对话的保障。这是一种学生受益终生的阅读方法。

二、“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探索过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009—2010学上学期,总校下发了教研室翟主任的《关于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并鼓励各小学大胆尝试。我们海兴小学孙校长和徐主任积极响应,把“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实验研究”定为学校教科研主题。我则带领四年级学生参加了这项实验。在教学实践中尝试批注式阅读教学,按翟主任材料我们将批注式阅读教学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圈点批注,第二课时交流提升。关于圈点批注些什么,翟主任的材料里做了介绍,材料里训练内容非常全面,囊括了整个小学阶段。一时间,因理解把握得不透彻和教师尚不具备批注前期知识的储备,我们或无从下手、无所适从,或瞻前顾后却顾此失彼、迷茫、徘徊中,我们上下一心,不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就这样,一个学期忙忙碌碌磕磕绊绊地下来了,学生似乎学会了批注,翻开我校高年级学生的课本,篇首、文尾、行间、课后题等篇篇都有学生批注的痕迹,这让人很欣慰,但坐下来冷静地思索,实验并未达到预期目的。拿过一篇新课文,开始第一课时的圈点批注,学生或漫无目的地批注或浅层次批注,大多流于形式却盲目乐观地以为批注完课文了,并没有真正学会潜心研读文本,真正走入文中与文中人物,与作者进行思维碰撞,情感互融,并及时写下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第二课时交流批注时,尊重学生主体

地位则学生众说纷纭,课堂上教师被学生牵着走,不能深化提高,导致对文章的理解零乱无序、支离破碎。教师干着急却无计可施。尊重教师的主导地位,则容易被教师牵着走,使学生第一课时的圈点批注推失去意义,无形中学生批注与教师的批注式阅读教学形成了两张皮。两个突出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一是批注式阅读需要一套易于操作的科学的程序,只有学生掌握了程序才能自主进行批注。二是怎样使学生的课前批注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呢?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批注式阅读”教学就能有效落实。这两个问题一时却又无法解决,正如翟主任材料里所言:有时可能山重水复,有时可能柳暗花明,因为前面的路如烟、如雾„„

2010年3月开学后,我一直努力试图解决以上两个问题,恰在些时,徐主任从网上为我们搜集到了林西县教研室韩中凌老师撰写的《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基本操作程序》,韩老师旗帜鲜明地将批注式阅读教学分为三步。第一步,自读自悟,做好批注。着重解决了“批什么” “怎样批”和“批得怎样”。第二步,交流批注,点拔深化。(引领学生围绕重点、难点展开交流讨论,深化对批注的理解)第三步,二次批注,积累运用。(从文本整体出发进行再度批注,从运用角度确定积累内容,关注重点语段。)认真研读后,让我欣喜的是,我们对批注式阅读教学摸索的一些做法是对路的,原来模糊的东西明朗化了,我有了柳暗花明的感觉。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基本操作程序有了,只要根据年级,本班学生的实际设计出比较科学的操作程序,进行程序化训练即可。有了第一学期有益探索奠定的基础,学生批注开始自主,并逐渐自觉。但第二个问题依然不能有效地解决,因为韩老师的材料里只是告诉我们既要关注学生在第一课时的批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加强主导,引领学生围绕重、难点,展开交流讨论。我操作起来依然迷茫,知其所以然却难知其然。交流依然是难以点拔深化,令人懊恼、怅然却无奈。教学实践中,我追根溯源,捧起了“小语整改”的发起人丁培忠先生的著作认真研读,将其“小语整改”中高年级课堂教学模式与林西县的批注式阅读教学基本操作程序进行了对比,异中求同,我惊喜地认识到:林西县的批注式阅读基本操作程序充分吸收了丁培忠先生“小语整改”的思想,是实现“小语整改”的手段。不是废弃课改的课堂教学程序另起炉灶,而是下大力气指导学生课前批注,进行个性化阅读而使课堂教学更有生命光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这样的课堂教学会不断提升学生的批注水平。“读因写而深刻,写因读而流畅”。最终实现“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有了这种思想认识上的提升,我开始尝试解决第二个问题。在与总校白主任交流探讨后,他对我进行客观的指导,又为我提供了些网上搜集的相关资料。在实践的基础上,我用

“话题”解决了第二个问题,实现了学生第一课时批注与第二课时交流批注,点拔深化(即课堂教学)的和谐统一。“话题”能够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架起一条绿色通道,并由此展开教学流程有效实施和调控阅读过程。“话题”对于学生而言,树立起具体的阅读“标杆”,不停顿地追寻探究,猜测验证,反躬自问。四月中旬,总校领导来我校指导实验,我执教了四年级《夜莺的歌声》,课堂上,首先我采取关注学生课前批注,以每个学生学习小组择优选取两处最精彩的批注进行全班交流欣赏,并提炼一到两个最有价值的问题汇报交流这种方式来肯定学生课前批注,然后,师生一起梳理学生提出的有效问题形成一个交流的“话题”。再以话题形式引领,引导学生围绕学习内容的重、难点进行“定向批注”,引领学生追寻探究,交流深化,并做二次批注的尝试。课后,领导们肯定了我的做法。我继续尝试,在实践中我认识到:“话题”设计必须精当,具有探究价值,提纲挈领,纲举目张,才能引领“定向批注”。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必须深入解读文本,心中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引领学生设计精当的“话题”,才能敢于面对课堂教学中的精彩预设和随机生成的挑战。话题可以从下面两方面梳理:一是师生根据单元提示或课后习题提出一个关键问题引领批注。二是依据学生质疑,从中梳理主线性的问题进行定向批注。这里,我举两个例子说明“话题”的作用。如五年级下册教材《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在学生交流第一课时批注后,引导学生浏览全文考虑:你觉得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多大年纪?学生根据文章里的“四五十年前”字眼判定70岁左右。年近七旬的老人在四十年后再次踏上第二故乡——哥廷根,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文章,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学生齐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们就以此为话题进行定向批注,用符号批注,文字批注相结合。用曲线画出描写奇丽的景色的句子并做文字批注,用横线画出描写奇特民族的句段并做文字批注,这就是定向批注,目标明确,直指文章重难点。然后围绕“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交流,在交流中深化了学生的批注理解,突破了重难点,学生认识到德国是一个优秀的民族,有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的民族境界,正是有着这崇高的境界才让我们见识了这样奇特的民族,正是这奇特的民族才有这奇丽的景色,才有了作者发自内心的感慨,才有了这样一个题目。围绕这样的话题,我做了几处预设,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积累背诵。再如五年级的诗词教学,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诗词短小却意境悠远,字字凝炼,句句传神,一向难教。批注起来更是难找批点,我根据上阕“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身在何处。下阕“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学生自然领会,提出心在何方。于是,我们便以作者“身在何处,心在何方”为话题进行批注,体会作者身在边关,心在故园,身心分离之痛,保家卫国之志。课上引导学生采用联想批注,对话批注,真情补白等,然后师生围绕话题交流,教师以精心预设提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月末总校领导组织全乡语文教师来我校进行了“批注式阅读教学”研讨,我执教了四年级的《触摸春天》并做了专题讲座,执教《触摸春天》时,我以“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盲童安静创造了哪些令人感动的奇迹”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了深入的定向批注,进行了精彩的交流提升。至此,我对“批注式阅读教学”带有浓郁泥土气息的本土化尝试得到了与会老师的肯定,也引起了老师们对“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大思考,大讨论。6月下旬,在林东六小召开了全旗“批注式阅读教学研讨会”。我代表十三敖包总校带领由我校四五年级组成的集团军参加了会议,即时批注了《共同的秘密》并进行了阅读展示,在这次现场会后,感触颇多,总结了如下三点:

一点欣慰: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共同的秘密》这篇课文是教研室领导搜集的课外文章在现场发给学生,学生在一节课内,即要现场批注又要交流汇报。交流汇报时,学生们声音洪亮,答辩质疑,有理有据,课堂生成,精彩不断,切实感受到学生思维“拔节”的脉动。小学阶段,学会批注式阅读,实现有效读书,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是人生中一大幸事,对于实验教师来说,是给孩子的布施幸事的给予者。“给永远比拿快乐”,做为实验教师,批注阅读,指导读书,幸福自我,享受人生。在这次交流会上,一共有六个班参加交流。其他五个班都是六年级学生,而且大多是在教研室领导听课指导下实验长达一年多的时间。而我们班在总校领导的指导下,有效实验不到一个学期的四年级学生,能参加这次交流会的确让人有一点欣慰。

一点不足:课堂上明显让我感觉到我班学生读书量不够,实验期间,我班学生的批注集中在语文教材中,对课外涉猎很少,课堂上学生思维敏捷,灵气十足,但语言表达却缺少书卷气。这点不足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学生多读课外书,开成丰厚的阅读体验,才能更好的解读文本。今后,定将弥补这点不足。

一点遗憾:

在现场交流时,毛乡的屈会老师提到,当她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开始批注式阅读教学尝试时,也很困惑、茫然,正在急需帮助时,做为首批实验教师,被教研室派往天山听取了林西县韩中凌老师的专题讲座,使自己对其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实验起来目标明确,措施得力。而那时正是我们海兴学校对批注式阅读教学认识模糊,摸着石头过河,深一脚,浅

一脚,跌跌撞撞,磕磕绊绊之时,我很遗憾,如果能早一些得到韩中凌老师的材料,得少走多少弯路?学生及早步入正轨,定会突飞猛进。

也许正是基于我对批注式阅读教学有艰难的探索,磕绊之间有切肤之痛。因此会对批注式阅读教学有此较正确的认识,因此总校领导安排我做讲座。我想,就自己的水平而言,谈不上什么讲座,做为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实践者,可以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与几点思考,试着解读批注式阅读教学,使老师们少走点弯路,实验起来很快步入正轨。

三、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操作程序

1、常用方法

(1)符号批注:默读思考,对文本内容中有所感,有所惑,有所疑处,进行圈点勾画。

常用符号:a、曲线:画在文采斐然,写作时可以借鉴的句子下面;b、下标圈:标在文章的难词下面。c、直线,标在文章中需要着重领会,加深记忆,理解的词句下面;d、疑问号,用在有疑问的语句末尾;e、分开号,用来划分段落和层次。

(2)、文字批注:边读边想,在符号批注的基础上,能够围绕重点、难点,写出自己的所感、所惑和所疑。

文字批注的形式通常有四种:a、眉批,即批在题目附近。B、旁批,即批在句子旁。c、夹批,即批在行文中的字、词旁边。d、尾批,即批在一段或文章之后。

2、年段要求:

有些教师误认为,批注是中高年级的事,一二年级的孩子太小,教不会批注。其实,批注能力也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从一年级开始,就要逐步教给学生批注阅读的方法,逐步提高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一年级下学期,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做简单的符号批注,能够在自读中画出有所感悟的词句。给学生充足的交流时间,学习用比较完整流畅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理解。

二年级开始学习在符号批注的基础上,做简单的文字批注,即在有所感处简单写一两个词语或短句,在交流时说具体,说完整。

三至六年级以文字批注为主,逐步由内容理解到表达方法进行理解、质疑、批判和赏析。

3、基本操作程序

自读自悟,做好批注——交流批注,点拨深化——二次批注,积累运用。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师生均能做到目

标清晰。在备课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细化目标,并保证落实。

第一步:自读自悟,做好批注

这一步是学生“运用自己的心力,尝试去了解文本”的过程。是学生经历自学一篇文章的过程,是学生直面文本学会阅读的过程。教师要充分保证学生读书时间,使学生明确读书任务,并对自读质量进行检测,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认真扎实地进行自读,学有所获,具体包括几个环节。

为了易于理解,林西县的实验教师将这一步的几个环节归纳成儿歌形式,让学生抄于课本上,对照操作。如“四步读书法”:标出段落轻声读;圈画生词反复读;穿靴戴帽互相读;批注感悟默默读。

1、标出段落轻声读

快速标出自然段后轻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这里,教师必须通过阅读实践教会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它是阅读教学的制高点,可俯瞰全文,这种整体把握即是阅读理解的起点,又是阅读理解的归宿。教育师应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概括能力,无概括能力,堪称缺失。概括能力包括学生概括全文,概括段意的能力,学生将自己了解到的主要内容简洁地写在课文标题右侧。

2、圈画生词反复读

圈画生字词,练习读好含有生字记词的语句,同桌按自然段轮流读课文,互相帮助,当“小老师”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3、穿靴戴帽互相读

(1)学生自学生字:给二类字注音,给一类字写出音序、部首,并组词、归类。找出本课出现的多音字,四字词语,并按一定格式汇总于生字栏附近。同桌间或小组互批生字词(及文章主要内容),对有矛盾有争议的地方查找工具书解决。

(2)教师检查学生自读情况,以较弱学生轮读自然段的方式来发现并及时纠正字词掌握中的问题,对难读的句子,要做好示范指导,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将字词教学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落实到这一环节,特别需要关注的易错字,易混字,难写难记字,要提出来进行对比,分析,加深学生的记忆,留下鲜明深刻的第一印象。

以上三步读书的目标是夯实语文基础,落实“课文不读流利不批注,不进行阅读教学”的保证。

4、批注感悟默默读

在学生将文章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默读思考,与文本进行对话,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感,做好批注。

(1)在什么地方批注

凡有所感处皆可批注,我们分门别类,清晰明了。

从文本方面:题目、段落、内容、人物、字、词、句、标点等。从写法方面:主题、立意、思想感情、布局、顺序、语言修辞、写作方式、人称采用、写法特点、精彩片段赏析,重点句段理解,表现手法运用等。

从资源方面:单元提示写作背景、插图、导读提示、课后习题、作者简介、作品的时代背景等。

(2)、批注些什么,即怎样批注

符号批注与文字批注相结合,教师首先规范批注符号,对批注的语言要求既简短精练,又完整通顺,注意保持书面的整洁美观。

对于初级操作的学生,可从下面几方面学习批注。a、注释:

在读书时,遇到不认识或难懂的字、词、概念,立刻查工具书或教辅书,把查询结果写在书页空白处。这样,既帮助了理解,又有利于记忆,特别是为下次阅读扫清障碍。

b、提要

在读书时,边看边思考,用精炼的语言把某段的中心意思记在段落之后,便于把握文章的脉络,使其一目了然。

c、批注

读书时,对文章用词,采用的手法及其好处,提出的观点等等可能产生的各种感想、见解、疑问,可以随手把它们写在书的空白处,保留下这些宝贵的思想火花。

d、警句

在读书时,发出优美语句,典范引文,重要段落,新颖说法及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可批注“重要”“!”“抄写笔记”等字样,使自己注意力集中,并为下步重点阅读留下标记。

为使学生真正形成批注能力,掌握批注方法,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学生在批注中采用的方法,并进行推广。随着年级的深入,批注也逐渐深入,高段学生可掌握如下批注方法。

a、质疑法:把不理解或难以理解的地方用相关符号画出,包括课题,文本内容与插图,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收,才会真正进入文本与文本对话。

b、联想法:读书,不仅要读懂文章的内容,还应从文章的内容想开去,联系生活实际和阅读积累进行批注。

c、解释法:对文中重点词句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进行解释。

d、补白法:顺着行文思路,依照作者的写法,抓住文章留白处,插图展开联想,进行补写、续写或扩写等。

e、对话法:设身处地与作者、文中人物进行对话。

f、联系法:联系课文题目或前后文,文中人物等写出所感

g、欣赏法:对字的准确生动、词的灵动形象,句的修辞运用、段的构成方式、篇的巧妙布局等进行欣赏。

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学生的批注肤浅、批的杂乱、两极分化,教师在学生批注时无所事事。这样“批注式阅读”做成了“阅读式批注”,当学生的批注泛泛、肤浅、杂乱或人云亦云时,教师要强化主导作用,要担当起“课堂组织者、情感引导者、学习参与者、思维点拔者”的作用。可以使用“主题性批注”和“创新性批注”进行训练。这里,我会结合课例重点“主题性批注”谈。

“主题”与“话题”很相似,第二课时的交流批注可围绕一个“话题”进行,那么第一课时的“自读自悟,做好批注”也可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这个“主题”我们也可称之为“阅读学习目标”。学生之所以批得散漫、无序、无效,在于阅读批注目标不明确。批注目标的发现,本身就是阅读能力的体现。教师要根据年级特点,加强示范引领,逐步放手,让学生最终具备这一能力。现在,我就从低段,中高段两个角度来谈“主题式批注”的具体操作。

低段可将批注融于阅读教学之中,也就是说,可以在第二课时“交流批注,点拨深化”这步里进行“主题性批注”训练,而中高年级的“主题性训练”则是在第一课“自读自悟,做好批注”。这是由低段学生的特点决定的,低段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明确的教学目标,如读哪个自然段,圈点勾画出什么样的内容。我以二年级下学期《玲玲的画》为例。

我们权且按“四步读书法” 进行,在第一课时里,学生完成了前三步。即:标出段落轻声读;圈画生词反复读;学生圈画了生字,自学了生字,各种方式检查生字,学生将生字归类。比如按结构,按偏旁。指导写字,生字表里共有9个生字。有“肯、脑、筋”这三个字,月字位置不同,“糟、楼”两个字“米”字的变化。指导学生观察,指导书写。然后是穿靴载帽反复读,学生为二类字注音,为一类字穿靴载帽,即标注音序、部首,同桌互相检查,就书写和质量互批,互检,订正。“生字”教学永远是低段的重点,必须夯实。然后再读文,采用计时读,开火车读,指名读,将课文读正确,流利,引导学生以“课文讲了件什么事”把握主要内容,并工整地在课题周围空白处写一写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以上三步完成了生字的认读和书写,课文读正确,流利了,主要内容把握了。第二课时进行第

四步“批注感悟默默读”,教师便可进行“主题性批注”训练。遵循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首先,从整体入手,请学生回忆,课文讲了件什么事?然后,再以课文通过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引导学生符号批注。学生划出“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这就引出了主题。这句话是课文里爸爸说的话,是文章说明的道理,是重点句子,也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也是课后题明确要求读读抄抄的句子。请学生找出一对反义词“好事”和“坏事”。想一想,分别在文中指什么?请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课文边用曲线画出描写坏事的句子,做批注,写体会。学生自然会找到4、6两个自然段进行批注。4自然段“叭的一下”可见没想到,事情来得突然。“哇地哭了”可见很在乎那幅画。6自然段“来不及了”可见时间很晚了,时间紧,玲玲很着急,教师适时指导感情朗读。“玲玲这样着急,让我们默读第一自然段,看看是一幅怎样的画?”学生默读后,自然会对“满意”“端详”这两个词进行精彩的解读,通过交流自然会读懂所含的感情并通过读表达出来。“玲玲端详这幅画,可能在想什么呢?”可是这时候,意外发生了,爸爸是怎样安慰她的?指导朗读,读出安慰的语气。“玲玲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学生默读第8自然段,会对“玲玲想了些什么”进行补白,教师进行点拨:“玲玲的办法好吗?”引导学生对“懒洋洋”一词进行欣赏:去掉行吗?欣赏词的灵动形象,学生通过批注,交流,体会到生活的无忧无虑、幸福,体会到家的温馨。至此,学生对文章的道理有了质的认识,此时再批注这个重点句就顺理成章,学生批注就有了深度。最后再抄写这个有哲理的句子,较好地完成了课后题,完成了“主题性批注”,这样示范引领再逐步放手,学生最终会获得批注能力。

中年级可引导学生结合单元导读,课后习题和语文园地来确定批注目标,进行“主题性批注”训练,教师要从全文把握,要把握学生的批点,要在批注前确定主题,“围点打援”,或者确立批注主线,学生批注时就会“顺藤摸瓜”,由浅入深。我以五年级下册二单元为例;本单元主题是“永远的童年”,共5篇课文,分别从古代、现代、当代几个角度反映多彩的童年生活。讲的是别人的故事,却又好像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研读了单元导读,我确定本单元的批注目标是:感受童年生活情趣,体会词句表达的情感,如何在各课的教学中落实批注目标呢?

古诗《舟过安仁》,“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全诗算题目只有32个字,却展示了古代儿童的童年生活,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充满童稚的行为,透露出的是只有孩子才有的奇思妙想,以及诗人溢于言表的喜爱和赞赏。考虑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古诗词追求的一种境界,许多古诗词都是文字与画面的产物。我想,教学这首诗时,如果能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词的描绘展开丰富的想象,那么一幅韵味无穷,意境深远的画面便会浮现在眼前,诗文中的“怪生”一词是全诗的重点词语,童子行为之趣,诗人的疑惑,恍然大悟,哑然失笑尽在其中。我便决定借助“怪生”一词为批点,引导学生顺藤摸瓜,由浅入深批注。“怪生”一词前面省略了诗人看到两个小孩子撑着伞的事,省略了心中产生的疑问,直接用“怪生”写出了自己恍然大悟,我打算这样引导:作者舟过安仁,闲来一瞥,发现了什么让他感到奇怪的情景?学生联系诗文,插图批注,作者认为这情景很奇怪,那你联系插图,展开联想:两小童为什么这么做?你猜猜当时的情景,他们可能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联系画面写一写。这样,这幅静止的插图便成为鲜活的画面,童子生活之情趣得以体现。这时,引导学生再批“怪生”,体会诗人的心情。通过交流,学生体会到诗人恍然好笑有趣的心理,再适时引导学生围绕“怪生”导读、导悟、导说、导练。至此童子以伞做帆,借伞使风,让船前进稚趣横过的画面浮现在学生脑海中,然后再结合课后题,“选择一首古诗,将其改写成一篇短文”,可以站在诗人的立场上,可以站在读者的立场上,这也是一种批注。这样的批注使学生自然感受到了童年生活的情趣,体会到了诗句表达的情感。

《冬阳·童年·骆驼队》根据单元批注目标,联系课后题,我确定课后题2为批注主线。“课文描写的一些场景和画面一定使你印象很深,找出来,读一读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我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到整体”的过程。首先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阅读资料袋,了解作者及《城南旧事》。《城南旧事》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它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之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一段上个世纪初北京人的生活,这是文章的大背景,然后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童年生活的4个片段:怎样看骆驼咀嚼;怎样和爸爸谈善于骆驼脖子上挂驼铃的事;怎样想为骆驼剪垂在肚子底下的毛皮;怎样问夏天骆驼哪去了。然后引导学生围绕课后2题选择4个片段中印象最深的做批注,这样引导便避免学生浅批、杂批,对文章的零打碎敲,“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体会作者的表达特点,纯真朴实的笔调、形象、具体、生动的语言特点,最后就全文做二次批注,背诵抄写喜欢段落进行积累运用课外拓展阅读《城南旧事》。

萧红的《祖父的园子》是一篇阅读课文。祖父的园子是一幅色彩明丽,富有童话色彩的画,作者通过对园中景物及我在园中活动的描写和叙述,展现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生活。首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了

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文章各部分内容,然后围绕课文导读“我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体会到的?”(即将导读确定为批注主题)进行批注,这样目标明确,学生便会潜心会文,体会词句表达的情感,感受童年生活用品的情趣,然后引导学生交流批注,深化提高。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是本文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教师应在学生交流汇报时引导学生体会,教师要适时教给学生一些语法修辞知识,(当然要有度,讲语法修辞知识只是让学生知道表情达意的作用。)学生才会学会更好的批注。大量拟人、比喻、夸张的使用,使本文语言鲜明,生动。教师可做相关预设,引导学生体会表情达意的妙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写作方法和技巧,本文运用了“寄情于物”的写法。如“倭瓜愿意„„也没有人管”。这段的作者把自由,快乐的心情寄托在倭瓜、黄瓜和玉米上,通过对它们的描写表达出这种情感。这课设计上,我提倡通过阅读发现并给予学生讲写作方法。该讲则讲,这是学生批注所必备的知识储备,不引导,不明确学生永远不会,就不会有更好的批注和鉴赏。学生明白“寄情于物”的写法后,引导学生欣赏体会,然后仿写。这样,从批注中悟写学写,达到批读批注与悟写的互促双赢。

高段则进一步放手,形成自读能力后,任何一篇文章,学生都能按照课文题目,主要内容,重点词句,表达方法,语言特色和批判质疑等进行自读自批,努力将基本的阅读要求与个性化阅读理解,要以精读、熟读为前提,思考大于批注,要让学生“不动脑筋不批注。”

再谈一下“创新性批注”创新个性批注的以下几点做法,教师应根据文本特点择其一二,而不能泛泛布置,泛泛批注:

(1)在独特体验处批注:即学生在阅读中遇见有所启示,有所收获,感同身受的语言文字时可做批注。

可使用四步导读:①你感受到了什么?②从哪感受到的?③这些词语句子让你想到了什么?(可用方法八字诀增、删、补、换、改、扩、缩、变)④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2)在质疑问难处批注,学生在读书时会退到一些似懂非懂的词然,并由此产生疑惑。教师指导学生适时在批注中写下自己心中的疑惑,以便与老师,同学共同探究解决。

(3)在求新求异处批注,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个体,在阅读中他们有自己独特体验,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教师应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梳理归纳并记载。

(4)在经典词句处批注,每一篇文章都有点睛之笔,都有突破重难点的关键词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围绕这些重点词句进行深入地研究探索,如五年级《钓鱼的启示》一课,重点句子“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二年级《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课,点睛之笔,“只有自己种才有收不完的菜。”

(5)在篇末延伸处批注,每一篇好的文章,它的结尾都富有深意,引人深思的,学生在精读完文章之后,他们的情感体验与初读时相比会有新的提高,此时作批注,加深了对原文的理解,即能检验阅读的效果,又能提高阅读能力,如三年级的《小摄影师》《中彩那天》六年级《穷人》等。

学生批得优劣,在于教师的示范、激励,努力引导学生潜心会文,读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批注得深刻,有创意。

(6)小组或同桌交换课本,对书写质量和批注质量进行简单互评。(7)展示传阅在同学互评中获得较好评价同学的课本,并请他们介绍自己批注中的思考过程与好的经验。

第二步:交流批注,点拨深化

这一步教学非常重要,如果做不好,学生批注能力得不到提高,停留在原地踏步上,如果把传统阅读教学比作是“圈养”的话,那么,“批注式阅读教学”就相当于“放养”。让学生自主、自由地走进文本,去寻找批点进行阅读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学生的着眼点会在一词、一句、一段上,导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朱自清说过“批注本来是在体会那咀嚼味儿,”便缺乏整体的关照,便不深不浓。若教师不及时加以引导,汇报交流中出现的就是一些文本的散点,极易导致理解上的支离破碎,因此,交流批注可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小组内交流。教师首先整合学生第一步自读自悟中感知的信息和疑难问题。先组内交流提炼,学生在小组内充分交流各抒己见,表达自己读书收获,组长随时记录下小组成员精彩发言,以便全班交流汇报,教师此时可有重点为参与小组讨论,相机占拔,调整学生思路,捕捉学生普遍性疑点,进一步挖掘文中有价值问题为导评做准备。

第二个层面:定向批注。全班交流提炼,师生从学生的所得和疑惑中进行提炼、分析、概括,菜同确定需要探究的“话题”,然后以“话题”为引领指导学生进行定向批注。定向批注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深层次思考。

第三个层面:交流提升。此时,教师精彩的预设和抓住精彩的生成,富有启发性,激励性的点拔促使学生乐此不疲地诵读、思考、讨论、评价,从而使学生在思、议、评的多边对话、质疑、争论的活动中,获得真切体验和独特的感受。从而提高阅读效率,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

我想重点说一下教师在这步里的教师主导作用:“批注式阅读教学”并

不排斥和否定教师的指导,而是明确指导的目的、方式和过程。“批注式阅读教学”需要进行教学设计围绕重、难点,在预设学生批注的基础上研究教学策略,讲解、分析、指导要讲分寸,怎样是讲分寸呢?一要适度,不能占时过多,能不分析的尽量不分析,让学生在交流批注中去碰撞发现,但做为“平等中的首席”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学生在批注中采用的方法要敢于示范,自己某处是怎样批的,为什么这么批注。二要适时,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但若交流批注后仍未达到阅读目标,就要适时引导。例《走遍天下书为侣》一文,作者假设走遍天下旅游只带一本书陪伴自己,文章讲了自己如何精读深思,但有学生提出为什么不“博览群书”的观点。教师不应视而不见。三要有效,通过创设情境,对此阅读,感情朗读等巧妙引导,让学生深入到语言文字的细部和作者的内心,来理解、体悟、欣赏、借鉴。如学生提出“博览群书”的观点,我创设情境,组织了精彩的辩论,学生自然深入到语言文字中。

例如:上学期学区教研活动,我执教了两课,五年级《走遍天下书为侣》和《长相思》,四五六三年级的学生近40人,在上第二课时,我们师生梳理的话题是“感悟作者选择一本书陪自己走遍天下的理由”。学生做了“定向批注”后交流汇报,大家都抓重点句段谈自己的感受,并有感悟朗读。这时,我班杨洋同学举手质疑“老师,我有个疑问,您一向倡导我们博览群书,而本文作者为什么倡导读一本书呢?作者多带书博览不更好吗?”对于这个质疑,我心中已有对策,因为在学生围绕“话题”进行“定向批注”时,我在组间巡视就发现了杨洋的质疑批注,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很有价值,学生敢对文本质疑,挑战权威。如果运用得好,将会引发学生答辩质疑,精彩不断。于是,我面向3个班的学生,“同学们,你们赞成作者精读深思的观点呢,还是杨洋博览群书的观点呢?”30几个同学异口同声“作者观点”。“杨洋,你敢和全班同学辩论吗?”“敢” “敢上讲台吗?”“敢”,杨洋激动地涨红了脸,三步并做两步跨上了讲台。于是,她做为正方,观点是“博览群书”,30几个同学为反方,观点是“精读深思”,一场精彩的辩论开始了,杨洋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名言做论据。而反方同学则以书中重点句段结合自己的批注为论据。作者爱书如家,似友,家日日回,日日温馨,友常常见,常常快乐,而书常读常新,百读不厌。通过学生的辩论,我们的话题“感悟作者选择一本书陪自己走天下的理由”得到了生动的诠释。最后我对辩论做了总结:“我倡导博览群书,正如诗圣杜甫所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赞成本文作者的“精读深思”一本书的观点,正如古人云: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博览群书”是一个观点,“精读深思”是一种方

法,我们要博览群书,同时要学习“精读深思”。那么,作者是怎样精读深思一本书的呢?让我们继续交流。很自然地过渡到下一环节。

第三步:二次批注,积累运用

阅读教学结束后,学生文本的解读与自读自悟时相比,有了质的提升,这时可以进行二次批注。如:就本文重点语句、段落用另一种颜色的笔进行重点批注;也可以引导学生就全文的内容进行批注;还可以引导学生就文章表达的情感进行批注。二次批注与随文练笔或写读书笔记相结合,进行读写结合,以多种形式加大语言文字训练力度,如朗读、抄写、背诵等形式的训练。

四、“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拓展运用。

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最终学会并运用这种阅读方法。

一是在略读课文中加大放手力度,通过学生的批注和交流完成阅读任务。

二是拓展到课外阅读。如学完《祖父的园子》后,可引导学生阅读批注《呼兰河传》,将批注与读书笔记联系起来,与班级读书汇报会联系起来,使学生学会读收,而不是停留在热闹的低级阅读阶段。

三是与习作教学的互批互改相结合起来,教会学生以欣赏的眼光批注同学的习作,以修改补充的方式帮助同学。

上一篇:第一次秋游小学作文下一篇:2024年全国普通话考试试题及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