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与认识

2024-07-31

问题与认识(共12篇)

问题与认识 篇1

语文学科特点与语文学习规律告诉我们, 学习一篇文章除了执教者依自己的理解而定的个性环节外, 一般总是由导入新课开始, 再到初读文本, 接着深入研读文本, 最后总结提升等几个固有的环节。初读环节之于学习一篇课文犹如万丈高楼之地基, 地基不牢, 地动楼摇。但在实际操作中, 初读这一环节并不被重视。为初读而初读, 低效甚或无效的教学行为随堂可见。而初读环节如果落实得不好, 不仅品读、探究很难深入推进, 而且起码的保底工程——读通课文也必然落空。那么, 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 初读环节存在哪些低效问题呢?

问题一:要求不明

很多老师都知道在教学过程中应有初读环节, 初读充分, 才能引导学生进入深一层次的学习。但是, 初读怎么读?应该采用哪种方式, 用什么目标引导学生读?却一直模糊不清。在要求学生初读时, 常以一句“自己把课文读一遍”作为读书目标的布置, 既没有读书体现要求, 也没有体现初读目标。如此笼统、简单, 没有导向的初读要求, 自然难有理想效果。

问题二:目标不少

目标过多。“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用自已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 读时要圈出生字, 划出词语, 标出段落号, 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再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些?”相信这样的初读目标与要求老师们并不陌生。不错, 这些要求都是我们在第一课时需要一一落实的, 但在初读环节, 一鼓作气式地提出这么多目标要求, 别说学生不能很有条理地完成, 就是记住这些要求都困难, 更不用说有效初读了。

问题三:起点不清

课堂教学中的初读环节, 是基于学生的已有学习起点的, 是为学生深入学习服务的。但很多初读环节的设计往往缺乏对学生学习起点的把握。面对文本, 学生已有哪些知识, 哪些经验, 做了哪些学习准备, 具备哪些相关学习能力等等问题, 教师往往不去思考, 这就使得初读不能准确基于学情, 不能切合学生需要, 使初读环节落入非高即低的怪圈。

问题四:形式不多

形式不多是指面对不同文体、不同学段、不同学情, 初读形式都是一个模式:下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把字音读准, 句子读通, 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这种没有根据文本特点、学段特点、学情起点等设计的初读, 因呆板而低效。长此以往, 不但不能激起学生的初读兴趣, 而且起不到初读应有的作用。

问题五:时间不足

一次教研活动, 听了十多节课, 在这些课上, 不少初读环节都被教者不同程度地“缩水”了, 如:一节高年级的阅读课——《只有一个地球》, 教者先用资料导入课文, 接着让学生读了一遍课文, 在认读了几个词语后便开始按顺序对每个部分展开教学, 让学生明白爱护地球, 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结果, 课堂气氛沉闷, 教学进程“举步维艰”, 教师也露出了一脸的茫然和无奈。

课后与执教老师聊起“为什么将初读环节这么处理”时, 她说高年级教学内容多, 与其在初读环节上花时间, 不如在精读感悟上下功夫;再说高年级的学生大多养成了自学习惯, 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 把工夫花在初读上, 多此一举。学生只要生字认识了, 大意能看懂就行了。她的话部分地折射出广大老师对待“初读环节”的心态——“何必花那么多时间?”这种“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只做读的样子, 匆匆过场, 草草收兵的思想, 必然使初读效果大打折扣。

那么, 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 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使初读更有实效呢?

一、关注目标, 明确初读要求

初读环节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读通课文。而所谓的读通课文, 就是要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这是阅读教学的底线, 也是学生在初读环节中应达到的要求。只有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才有深入学习的可能。读通课文, 也包括对课文的生字词语、多音字、冷僻字的正确认读, 并能初步感知其大致含义。读通课文,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 还需要教师作出细致到位的指导与引领;对中高年段来说, 则应包含对课文大意的把握。

要使初读环节发挥应有的效用, 初读目标与要求的设计就要有层次, 要能切合学生的实际。既不能过高过多, 跳起来也“摘不到桃子”, 让学生望而生畏, 失去信心;也不要过低过少, 不费吹灰之力, 唾手可得, 使学生觉得得来全不费工夫。如《掌声》初读环节的设计:1.轻声读课文两遍以上, 读后标出段落号;2.再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难读的句段多读几遍;3.默读课文, 找出文中描写掌声的句子, 用波浪线画下来。再想一想:两次掌声各表示什么意思?

解读这一设计, 我们可以感到:初读环节目标明, 要求清, 层次显, 操作易, 其效果可想而知。

二、关注起点, 进行适切初读

初读形式单一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就是教师将学生当作零起点来看待。而真正零起点的学习是不存在的或是极少存在的。

关注学生的预习能力, 了解学生预习情况与经验积累, 是有效初读的前提。中高年段学生一般都已养成预习的习惯, 具备一定的预习能力。比如把字音读准的任务, 学生在预习中基本可以达成, 教师在初读中就不必再“把课文读正确”当作主要任务来做。再比如“读通课文, 读准字音, 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 多读几次”的初读要求, 在低段可能是合理的, 但到了中高段就显得多余。不会读的字该怎么办?经过第一年的学习之后, 学生都已掌握这一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 并不需要教师一次次地提示。

而对于还没有预习的课文, 教师就要直面学生第一次接触课文的真实问题:自由读课文两遍以上, 标出段落号, 圈出生字, 划出词语, 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等, 一步步扎扎实实地落实到位。

所以, 教师在安排初读的时候, 要了解学生的经验积累, 从学生原有生活经验与知识积累开始, 带领他们站在真实起点上走向更高。因为只有充分考虑学习起点的初读, 才是有效的初读。

三、关注导向, 引导多样初读

初读是为进一步研读做准备的。初读的正确导向为学生的深入研读做了扎实的铺垫。面对不同的文本内容, 不同的文体特点, 初读的设计也是各不相同的。比如像《刷子李》、《“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等这类写人为主的文章, 初读的导向就是:读读课文, 想一想课文中的人物留给你怎样的印象。初读活动直接聚焦在对人物性格特征的感知上。而对于像《钓鱼的启示》、《落花生》等文章, 初读的导向是:自读课文, 看看文中主要写什么事?另外像写景的、说明性的文章, 初读导向也应建立在不同文体的基础上。

再者, 年段不同, 引导学生进行初读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同样是把握文章大意,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在不同年段的要求也不一样。在中段, 教师可以适当出示提示, 在教师提示语的帮助下, 大致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若是在高段, 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来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而不需要教师再做过多的提示与帮助。

四、给足时间, 把握适时初读

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来讲, 一个人对新事物保持有一定时间的新鲜度, 在这段时间内进行教学活动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再从小学生学习的有意注意的保持时间来看, 一节课中最佳的时间应是课堂的前二十分钟。教师如果在初读环节上时间安排过短, 可能是蜻蜓点水, 难获应有效果。同样, 如果初读环节时间过长, 就显得沉闷拖沓, 消磨了学生对文本的新鲜感, 影响初读学习效果与进一步学习文本的兴趣。

所以, 名师们都非常重视第一课时的初读环节。我们听特级教师上课, 他们都会让学生自由读课文, 时间很充分, 还少不了指名让学生逐段逐段地朗读, 检查读到位了没有, 然后才开始课文的讲解。于永正老师就主张一篇课文首要达成的目标就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把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出来。

必须明确, 如果初读环节“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深读时往往想“出彩”也出不了, 即使侥幸能出些“彩”, 也很难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益。

初读时间安排要适当。既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充分感受, 又能在紧凑而到位的操作中, 趁热打铁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让学生始终保持兴趣盎然的状态, 把学习活动引向更深。

初读, 看似简单, 实质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教学中, 我们要尽量做到目标明, 要求清, 操作细, 时间足, 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接触文本, 在与文本充分接触后, 再深入文本, 进行下一环节的学习。

问题与认识 篇2

台湾问题的认识与感悟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先生的一首《乡愁》道出了无限的愁绪,也引出了一个中华民族亟待解决的问题——台湾问题。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一名大学生,台湾问题一直都是我关注的问题。对于台湾问题,我想在这里谈谈我的看法。

台湾问题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退守台湾,至今所衍生出来的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早在50年代,中国政府就曾设想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自70年代末开始,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中美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与此同时,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殷切期望两岸携手合作,共同振兴中华。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政府出于对整个国家民族利益与前途的考虑,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中国政府一直努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近年两岸关系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从1988年台湾开放大陆同胞赴台探亲,到1997年两岸启动直航,再到2005年两党领导人举行首次会晤,最后到08年两岸实行海、空运直航,都标志着两岸关系跨越性的进步。而近期发生的,关于两岸关系的大事当属台湾大选。国民党籍的马英九继续连任,在政治方面,马英九承认“九二共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无疑是有利于两岸关系在和平的氛围中逐步解决。对于未来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统一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作为一名大学生,对于台湾问题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台湾政府是否存在?很多大陆人都认为台湾是属于中国的一个省,他们对台湾政府采取的态度是“不承认,不存在”,我认为这样是不理智的。如果台湾政府不存在,那么这么多年来我们谈“三通”问题是跟谁谈的?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台湾与大陆政权分离的这个事实,承认台湾已有一套比较完善的法律、政治、经济等体制的事实,承认台湾政府。我们不能够回避这个问题,况且承认台湾政府并不等于承认台独,因为这里面的关键是你对于这个政府性质的看法和态度,而不是是否承认台湾政府。我之所以强调我们首先应该承认台湾政府,是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明白两岸关系的现状,和它问题的根源,明白到与我们一起解决这个问题的究竟是谁,怎样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大多数台湾民众希望“不统、不和、不独”,维持现状的心态给解决台湾问题带来一定的难度。由于台湾和大陆目前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上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大多数台湾同胞希望两岸 暂时维持现状。笔者认为,除了因为两岸隔绝的时间太长,以及台湾当局长期对大陆刻意的歪曲宣传,使得 台湾民众对大陆了解不深,心存疑虑外,还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历史因素。在历史上,台湾人民有过两次痛苦的殖民回忆。一次是甲午战败,台湾被清政府割让给日本,使他们受 到50年殖民统治的屈辱。另一次是台湾光复后,台湾人民满怀希望和欣喜,但迎来的却是腐败的国民党政府的高压统治,令人大失所望。终于在1947 年爆发了“二·二八”起义,最后遭到国民党的残酷镇压。由于这 种任人宰割的痛苦经历,台湾人民一直盼望当家作主。而现在台湾实行的“总统”直选满足了他们多年的愿 望,所以大部分台湾民众不希望改变现状。其次,现实原因。台湾的一些“台独分子”,在感觉到“政治台独”是死胡同后,就试图走“文化台独 ”这条路,采取以“台语”取代汉语,削减教科书中有关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内容等手段,影响岛内二、三代青年台胞,以割断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联系的纽带,进而削弱和淡化青年台胞对祖国文化的认同和历史认同。从大陆看,我们正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之而来的一些腐败现象,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法 制不健全,执法不严等所造成的一些台商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等问题,也会有一些负面影响,使台胞对统一后的前景心存疑虑、持观望态度。

对此,一方面,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做好台湾同胞的工作。据统计,目前在大陆的台商及其家属、技术人员达40 多万人,来大陆求学的台湾学生有3500 多名,在大陆定居的台胞有3 万多人。两岸日益密 切的广泛交流为我们争取台湾人民的支持提供了空前的机会。台湾与大陆有着五千年中国文化传统,两岸文 化同根、同宗、同源、同脉,其根深蒂固的影响维系了台湾同胞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因此,我们要按照党中 央领导集体的指示精神,解放思想,增强信心,继续做好台湾同胞的工作。不论什么阶层、什么党派、什么 团体、什么人,只要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拥护祖国统一,我们都坚持同他们的联系,达到瓦解“台独”势 力、争取“观望”民众、扩大“统一”力量,实现早日解决台湾问题的目的。

我们要坚定贯彻落实“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是指通过接触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实行长期共存,共同发展。我之所以强调要坚定贯彻落实这个方针,是因为我时常能在网络上、同学中间看到听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有少部分人希望中国政府能动用武力尽早收复台湾。纵观现在的局势,两岸关系走到了历史的最高点,大陆和台湾都在为两岸的发展不断努力着,如果现在中国政府贸贸然对台动武,肯定会引起国内、外社会的不满,更重要的是引起台湾人们的不满,显然武力解决问题是最不得人心的。另外也有不少人不太同意“一国两制”,他们认为只要台湾回归就应该改变社会制度,和大陆一样实行社会主义。正如上一段我所阐述的一样,我们首先得承认台湾作为一个与大陆分离的独立体已经很多年了,而且一直发展良好。在将来回归后,台湾只有保持自己的社会制度,才是对台湾最有好处的,香港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作为一名大学生,一名知识分子,我们一定要坚定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立场,维护两岸人们的利益。同时要深刻理解“一国两制”的内涵,清楚一旦日后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应该给予台湾怎样的待遇,怎样更好地维持两岸关系。

学生厌学问题的认识与处理方法 篇3

一、正确认识学生厌学问题

教师能否正确认识、妥善处理学生的厌学现象,直接关系到学习数车编程积极性与教学质量。中职教师应清楚地知道虽然无法选择生源,但厌学的主观因素是可以克服的。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中职生也是可以从“学糕”变成“学高”,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厌学原因,采取措施,因势利导,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必将大大改善学生厌学情绪。

二、处理学生厌学问题的方法

1. 诱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参与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思想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实践表明人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和主动性。

①目标层进法。(本校操作系统用广东数控GSK980TD)每次接新班,我都告诉学生,会学的自学,不会学的跟陈老师学,有点难哦,一节只学一句。如编写车削一阶台阶轴直径ф28,长是80的程序,7句就编完:

第一节O1234(程序名);第二节T0101(1号刀);第三节M3S600(主轴正转速600mm/r);第四节G00X28Z2(快速定位车削加工起点);第五节G01Z-80 F0.2 (直线切削,进给速度F=0.2mm/r);第六节G00X100Z100M05(快速退回安全换刀点并停主轴);第七节M30(程序结束)。

每节课一结束,学生说难什么呀,才一句,学会了,很高兴,追问下一句。很快一阶编完,奔二阶、三阶去……

②实物改造法。每周我会让学生带些如黄瓜、萝卜、红薯、芋头之类的果实回校,要求他们琢磨指令加工对方东西,激发他们的“头脑风暴”。如A同学看见B同学的会说:“看你那黄瓜腰长身凹,送个G02给你车成广州小蛮腰。”对方毫不示弱回敬:“你的芋头身短腰凸,回赠你个G03割成佛山大鼓。”又或是:“你那萝卜尖尖,送你G03+G01切成冰淇淋……”

在这样一节节、一个个指令有趣使用的引诱下,学生学习兴趣就提升上来了,乐于参与到课堂中来。

2. 创设和谐的情境,让学生能参与

教师要抓好学生“感兴趣”的有利时机,把智力活动由最初简单的兴趣,引向教学方向。而有意识创设和谐的情境是维持和发展“兴趣”的重要条件。

①语言生动风趣。教学语言生动风趣,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例:我说程序名是姓字母O(偶)后带4个数字,格式Oxxxx,如O9240(偶最爱是你)。同学们马上兴奋地说出:O1314(偶一生一世),O5376(怄我生气了),O5630(欧我很想你)……

②情感和谐。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构建和谐的教学情景和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的感情。如:课堂发现某同学低头用手机听音乐,我在旁边悄声说:“能让我听听吗?”学生很不情愿地把手机递给我。我认真地听了一下说:“真好听!七个音符1234567(多来米罚扫垃圾)。玩手机会罚扫垃圾,学好数控技术会‘多来米,不用 ‘罚扫垃圾。你这提醒了老师数控·音乐·人生,多好!谢谢你!”

3. 团队共进,让学生会参与

教学是教学生会学。现在中职一个班级四、五十人,试问教师的力量有多大,能够完全推进全班学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 “如何引导学生努力求学”一文中指出,“大多数学生得熏陶,督促就肯学了”。 “熏陶、督促”最好利用学生之间“三同”(同吃、同住、同学习)无处不在的榜样或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宿舍为单位创建“教师教学得快大徒弟,大徒弟帮学得慢小徒弟,小徒弟带新班的新徒弟”的一对一团队模式,发挥团队“熏陶、督促”之效。

责任编辑 黄日暖

瞿秋白对农民问题的认识与启示 篇4

一、对农民问题的客观分析

瞿秋白是党内较早关注农民问题的领导人之一, 他对农民问题的重要性, 国民革命时期农民的现实处境, 以及农民现实处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作了客观理性的分析。

第一, 农民问题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性。瞿秋白较早地认识到了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能否很好地解决农民问题, 关系着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早在1920年, 瞿秋白去俄国进行采访, 这次接触俄国社会的机会, 使瞿秋白认识到了, 农民在俄国革命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后, 瞿秋白提出:“革命伟力各方面的发展, 几十次苦的斗争全赖于两个革命的阶级———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1]303在1922年, 瞿秋白提出:“无产阶级没有农民的辅助, 不能有尺寸功效。”[1]241随着对中国历史思考的不断加深, 对中国社会现实的不断认识, 瞿秋白更加关注中国农民问题。1923年, 瞿秋白为党的“三大”起草党纲草案, 在这个党纲草案中, 瞿秋白明确地提到了中国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农民当占中国人口百分之七十以上, 占非常重要的地位, 国民革命不得农民参与, 也很难成功。”随着对中国国情的认识不断深入, 瞿秋白对于农民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给予了客观的评价, 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 农民的生活非常艰难, 很多农民面临着破产的边缘, 如果中国农民的生存问题得不到解决, 将会影响中国社会的发展, 中国工业也一定发展不起来。因此, 瞿秋白指出, 中国国民革命的意义在于解放农民,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第二, 国民革命时期农民的现实处境。瞿秋白总结了苏俄的经验、认真地思考了中国的历史并且分析了中国的现实国情。在此基础上, 瞿秋白客观分析了农民的现实处境:“满清政府无法维持, 靠借外国债, 迫老百姓的命, 加租加税, 预缴钱粮度日, 使中国社会矛盾激化。”[2]195随着对中国国情认识的不断深入, 对中国农民的了解不断加深, 瞿秋白对于农民的处境有了进一步的分析:“中国的农民要交纳百分之五十以上, 加上苛捐杂税……剩下的只够他们吃饭, 甚至连饭也吃不饱, 其他更是无从说起。”[1]145列强入侵后, 农民的生活更加艰苦, 承受更大的压迫, “农民破产失业的过程百倍于往昔”。瞿秋白认为, 国民革命时期的中国农民处境十分悲惨, 他们处在社会的最底层, 深受国内地主、买办、军阀以及国外帝国主义的重重剥削与压迫, 他们承受着沉重的苛捐杂税, 很多农民连饭都吃不饱, 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第三, 农民现实处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瞿秋白客观地分析了农民现实处境, 并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指出了这种处境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是个传统的农业社会, 全国人口的大多数都是从事农业的人口, 农业人口是全国人口的主体, 从这个意义上讲, 瞿秋白认为, “农民实为中国经济生命的主体”, “如果中国的农民永远受着这样重的压迫, 中国的工业一定不会发展, 因为大多数的农民非常穷苦, 没有钱购买货物, 工业品无从得到广大的销售市场”[3]298。农民的苛捐杂税负担沉重, 外国资本剥削压迫严重, 如果农民的境遇得不到改变, 就会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下面临着破产, 这将给中国的农民带来严重的苦难, 带来直接的影响, 不仅如此, 农民的这一处境也将直接影响到城市中的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 因为农产品要经过地主进入到城市市场, 地主将农民的农产品以低价格收购, 然后再将低价收购的农产品以垄断的高价出售给城市市民, 这将会给城市市民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使城市市民的生活日益艰难。如果这样一种困境得不到改变, 农民的生活得不到改变, 不仅中国农业得不到发展, 也会影响中国工业的发展, 给中国社会的很多方面都带来负面的影响。

二、指出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途径

瞿秋白对中国农民现实处境、农民现实处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作了客观的分析, 进而提出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途径。

首先, 无产阶级必须加强对农民的领导。基于对中国具体国情的认识以及对农民问题的深刻思考, 在充分认识到农民阶级在中国革命中的极端重要性的同时, 瞿秋白也客观地分析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瞿秋白指出, 无产阶级必须加强对农民的领导。瞿秋白认为, 农民虽然占中国人口的大多数, 是中国社会经济生活的主体, 生活艰难, 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多重压迫, 农民阶级迫切希望改变自己的困境, 希望改变自己的生存条件, 因此, 农民阶级有参加革命的积极性。但是, 瞿秋白又分析了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以及其不能成为中国革命领导阶级的原因。由于农民同落后的生产方式相联系, 其自身有很大的阶级局限性, 瞿秋白指出:“小农确是下落的阶级, 历史的前途是很狭隘的, 即使无产阶级革命之后, 他们的正当发展道路, 也只有随着工业的发展而变成工人。”[4]农民在革命中不能成为领导阶级, 他们没有良好而又正规的组织, 其力量不能更好地团结。由于这些问题, 农民很难真正解放自己, 很难在革命中成为领导阶级, 因此, 若想解决农民问题, 若想更好地组织农民, 取得中国革命胜利, 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更好地组织农民, 建立工农联盟, 组成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其次, 必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瞿秋白对农民的处境、生活状况作了具体的分析, 对农民问题进行了深刻阐释, 在此基础上, 瞿秋白把土地问题归结为农民问题的核心, 这就为解决农民问题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农民的生活离不开土地, 农民受剥削的根源正是因为没有土地, 农民不能更好地生活也是因为没有土地, 因此农民最迫切的要求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要推翻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对中国的统治和剥削, 便必须彻底改变现存的土地制度。”“中国国民革命应当以土地革命为中枢。”[3]350把解决土地问题看做解决农民问题的中心任务, 把土地问题作为中国革命的中心任务, 是瞿秋白对农民问题, 对中国革命问题的重要贡献。瞿秋白对农民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入, 他认为, 一个革命党是不是真正革命的, 应当以他们对待农民问题的态度作为衡量标准:“现实测验革命党或革命党人是否真正革命的, 只要看他们对于农民土地革命问题的态度。”[5]土地问题是农民问题的核心所在,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问题的关键所在, 要解决农民问题, 必解决土地问题, 保护农民的生存权利, 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

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启示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 瞿秋白是较早系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中国国情、中国基本问题的领导人, 他关于农民问题的认识对中国革命胜利有重要意义, 瞿秋白根据中国的历史与中国国情分析中国农民问题的思维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来重要启示。

首先, 从实践出发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瞿秋白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中国的实践, 根据国情来分析中国的农民问题, 这就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到中国的实践中去,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瞿秋白在《国民革命中之农民问题》一文中,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论述了解决农民问题对于中国的重要性:“中国国民革命的意义, 是在解放农民。”在农民问题的认识上, 瞿秋白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 基于中国的历史与国情, 作出了客观的分析, 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体现,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来看, 从实践出发来发展和认识马克思主义, 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实际情况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 将更好地解决中国的问题。

其次, 以国情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瞿秋白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明确提出:“应用马克思主义于中国国情的工作, 断不可一日或缓。”[6]415理论的提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 指导实践应在具体国情基础上,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瞿秋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方法对国民革命时期农民问题的分析, 对农民问题提出的解决方式, 为当前我们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重要启示。瞿秋白依据中国国情, 客观分析了中国农民的处境, 以及这一处境对中国社会的负面影响, 进而分析了农民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性。当前三农问题已被提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农民是农业和农村的主体, 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体, 推动农业的现代化, 推动农村的发展必须依靠农民的力量。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今天, 瞿秋白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来分析和解决中国的农民问题, 为我们今天解决三农问题, 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来了重要的启示。我们要依据具体的国情从实际出发,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方法, 对当前中国的三农问题的现状、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客观的分析, 提出理性的对策, 从而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

最后, 从民族文化的角度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找到民族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契合点, 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要任务, 是人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关键所在。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农民问题的同时, 瞿秋白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符合民族文化的理解与分析, 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比如瞿秋白的《中国资产阶级发展》、《民权主义至社会主义》、《中国革命中之农民问题》、《农民政权与土地革命》等, 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相结合的成果, 使人民大众能够更好的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瞿秋白积极探索各种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有效方式, 他提出可以通过报刊、电影、评书等人民大众喜欢的方式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理论传播的主要任务, 是要找到基本理论与民族文化的契合点, 使理论的提出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今天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应使理论的传播与民族文化相契合, 使之能够真正运用于中国的实践, 更好地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瞿秋白.瞿秋白文集 (政治理论) (第一卷) [M].人民出版社, 1987.

[2]瞿秋白.瞿秋白文集 (政治理论卷) (第六卷) [M].人民出版社, 1987.

[3]瞿秋白.瞿秋白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

[4]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四卷[M].人民出版社, 1993.

[5]瞿秋白.中国革命之根本问题[J].社会科学, 1979 (3) .

问题与认识 篇5

平山中学

物理

王亚敏

摘要:新课程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突破了学科中心的束缚,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打破了单纯强调学科的系统性、逻辑性的局限。改善了学习方式,要求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强调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强调学习评价的激励性和发展性,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效。

关键词:基础教育

改革

成就

问题 新课程改革决不是在全盘否定旧课程以后重新建立一套同以往的课程没有任何联系的所谓新体系,而是在旧课程基础上的调整和改进,新课程是对旧课程的继承与发展,是对旧课程的辨证否定。我们既要看到旧课程的不足,也要看到旧课程的优点,不能把旧课程看得一无是处。同时也要注意到新课程的缺陷,在课改中避免矫枉过正,使我们少走弯路。

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相关介绍及取得的成就 1.新课程改革有关政策文件

2001年至2003年,教育部相继颁发了一系列有关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国家政策和文件,构建了本轮课程改革的总体政策框架。

从2001年9月起,在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8个国家实验区(以县区为单位)开始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2002年秋季,除上海、西藏外,全国范围内有530个省级实验区(以县区为单位)开始新课程的实验,参加实验的学生数达870余万人。到2003年秋季,全国共有1642个县(区)、3500万中小学生使用新课程。2004年秋季,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首先在山东、广东、海南和宁夏四省区进行实验,2005年增加了江苏,2006年又增加了天津、浙江、福建、安徽和辽宁。目前,全国已经有1/3的省份参与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近日,针对2004年首次实验的山东、广东、海南和宁夏四省的高中学生,出台了新课程标准高考大纲,对于进一步推动新课改有重大意义。

2.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取得的成就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在于改变教育教学观念,改革的重点是转变课程的功能,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任务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九年一贯制整体设计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新课程充分突出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改变了过去以应试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模式,课程设置更合理、更科学、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新课程倡导全人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和技能训练的倾向。倡导建构性学习,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课本、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观念。

新课程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突破了学科中心的束缚,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打破了单纯强调学科的系统性、逻辑性的局限。改善了学习方式,要求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强调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强调学习评价的激励性和发展性,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效。

经过几年的实验,新课程改革在实验区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新课程实施过程评价”课题组对部分国家级实验区进行了调查评估,调查结果显示,在对新课程与教材的适应、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新课程改革实验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课堂的变化: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新课程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这是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也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这三者的有机结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课堂教学再不是以往的“闷课”,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活起来

了,它把学生从诸多的限制中解放出来,赋予他们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自由表达、质问、怀疑等的自由和权利。学生的解放,教材、教学过程、时空的开放,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充满了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满足,焕发了师生的生命活力。教师的变化:教师的观念、角色以及教学方法等都发生了变化。本次新课程是教育思想观念的一次“启蒙运动”,新课程的理念通过学习和培训、实践与反思,已被广大教师所认同接纳,教师逐步树立起了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师的学生观、课程观和教学观等都发生了变化。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由原来单一的知识传授者、灌输者、拥有者转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合作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课程的开发者。

学生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态度变化较大,学习主动性增强,学习方式变得多样化和个性化,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学生交流和表达能力、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质疑和创新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都有较大提高。

经过几年的实验,新课程改革在实验区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新课程改革进行中存在的问题 1.国家与各级地方政府方面:

第一,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迟迟没有出台,严重制约了新课程改革的进展。评价改革滞后并制约着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深化,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由于国家依然沿用以前的中、高考考试评价制度,使实验区的家长、教师和学生都有种担心,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依然存在以原来的一套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情况,阻碍了新课程的实施。

第二,国家经费投入依然不足,且各地区投入不平衡。新课程改革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不论是在新课程资源开发、学校场地建设、教学硬件设备、师资培训等众多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仅仅依靠学校自身解决这些问题是不实际的,需要国家的大力扶持和社会各部门的协调。

第三,对农村教育重视不足。主要表现在对农村教师培训不足、经费支持不够、课程编制较少考虑农村教育的需求、选择的实验地区和学校农村比率远远少于城市的等等。另外,对每次组织的教师新课程培训缺乏必要的评价,使得一些培训流于形式,没有实效。还存在对实验区的检查与评估不足,服务于新课程的资源建设力度不够等问题。

2.学校方面:

第一,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有不少学校依然是形式主义至上,缺少真抓实干,部分原因是评价制度的滞后,关键问题则是学校领导的观念有问题。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决定着学校新课程改革的进展情况。

第二,新课程需要大量的硬件和软件资源支持,由于多数学校经济上的不足,有心无力,使课改无法顺利进行下去。校本课程开发对学校对教师均有较高要求,具有一定的难度,各地区因经济等各因素制约,课程开发的能力与校本课程质量发展不平衡。

第三,选修课的增加使教学管理难度增大,部分学校无所适从。由于缺乏相关经验,有的学校出现教学管理混乱的情况,学生选修课的指导与管理工作一团糟。

第四,各学校大班教学的现状短时间内无法得到解决,使得“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只能是一句口号。第五,各学校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不足。尽管一直在提校际合作、资源共享,但大部分学校依然是独来独往,而且惟恐自己的经验被其他学校获得。这种关起门来搞课改的想法影响了课改效果。

3.教师方面:

第一,观念转变慢。受以往教学经验的约束,许多教师虽然已经接受并认同了新课程改革,但在观念上依然没有完全转变过来,导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走的还是传统教学的老路。第二,曲解新课程改革相关理念。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要么不够,要么理解不准,导致课堂教学失控,一些好的教学方式形式化极为严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师的角色把握不准,对学生们的学习指导不知如何下手,有的依然是以前的手把手教,有的则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更多的是不知道应该怎样指导学生学习。这使得实施新课程后,教学效果反而没有过去的好,这一问题是制约新课程改革推进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教师自身素质跟不上新课程的高要求。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不仅仅要求必须的专业学科知识和先进的教学理论与技能,还提出教师是教学研究者和课程开发者的要求,而大多数教师往往缺少研究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教师专业化程度不足,急需提高。第四,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心理冲突影响教师的教学与生活。许多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出现了理想与现实差距较大的心理冲突。尤其是一些年轻教师,往往有好的方法,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得不到好的效果,使得他们对自身能力和新课程本身产生怀疑。还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的大胆质疑和众多询问无所适丛,不能处理好新课程要求的新型师生关系。类似的心理冲突对教师的日常生活和正常教学都有较大影响。

4.学生方面:

第一,对新学习方法的不适应。新的教学方法使教师颇感吃力,对学生的学习也是一样。低年级的学生还好,高年级学生由于已经适应了以前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突然面对新的课程要求,部分学生表现出抵制和不适应情况,影响了学习效果和学业成绩。

第二,学生的知识结构有缺陷。由于新课程本身存在的衔接不当问题和一些老师过分强调探究能力而忽视基础知识等原因,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存在缺陷。

第三,学习过程的心理问题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和教师一样,学生也存在因对新课程不适应而引起的一系列心理问题。

除以上问题外,就新课程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新课程远离农村的城市化问题和教材衔接不严密等。另外,有些领导和教师还存在着对新课程的“神化”,对原有的旧课程全盘否定的思想。一提新课程就什么都是好的,而旧课程则一无是处。还有大学师范教育缺少对新课程的相关教学,这使得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各准教师缺少新课程的理念,不利于新课程的推广。

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出现问题才是不正常的。众多问题制约着我们的新课程改革进度,我们应该以发展求实的态度看待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反映了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在实施新课程中的追求和困惑,实事求是地正视、分析和诊断这些问题,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促进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发展。参考文献:《基础教育改革论》王策

三、孙喜亭、刘硕

《“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叶澜

问题与认识 篇6

【摘要】在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认识实习是学生学习专业课之前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习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到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人才培养质量。本文通过对工科类认识实习现状的分析,将本专业如今认识实习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进行探讨。

【关键词】能源与动力工程 认识实习教学环节 改革

【Abstract】In teaching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actice is an important practical teaching link before the course of study, and the effect of practice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learning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gnition practice in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discusses the problems and Reform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Keywords】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Cognition Practice teaching step; Reform

【中图分类号】TK22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44-01

认识实习教学环节是高校工科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学生后期专业课的学习打下伏笔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认识实习让同学们在正式学习专业课和接触专业工作之前对所学专业有一个初步认识,为后期学生能够迅速融入到专业中打下坚实的基础[1]。

一、认识实习教学环节的地位与作用

认识实习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作用是为学生技术理论课程的学习、专业技能的训练和后续实践课程的开设奠定基础,通过认识实习教学使学生了解本专业就业岗位群的工作环境,基本的工作规范,电力生产的特点及其对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加深对专业的了解,熟悉工程环境和职业特点以及基本工作规范,使学生了解和熟悉发电厂的生产过程、工艺流程、主要系统及其主要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结构及现场安装位置等,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2]。

二、认识实习教学环节的现状与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实习单位接待高校学生认识实习的积极性不高

随着本科院校的扩招,学生数量剧增,原有承担认识实习教学任务的单位接纳不了这么多学生,加上这些年企业改制,认识实习教学环节既耽误工作、妨碍生产,又影响经济效益。再者,安全问题也是企业必须考虑的,有的企业是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环境或者是不允许打电话,因此一般不太愿意接待学生进行实习教学环节[3]。

(二)实习教师队伍年轻化,缺乏实际生产的历练

现在大多数年轻教师都是经过传统式教育后,直接从学校毕业后走到了教师的工作岗位上,往往擅长某一方面的科学研究,缺乏工程实际的历练,没有参加过实际的生产过程,虽然理论上有很深层次的造诣,但是接触到实际的生产环境中难免有些发懵,对其运行过程还不熟悉。

三、改革的方法与手段

由于上述情况的存在,对认识实习教学环节方式进行改革迫在眉睫,把握好认识实习教学环节中的各个环节,做到物尽其用,才能够提高认识实习教学环节的效果和质量。下面结合我系的认识实习教学环节出现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改革建议:

(一)师资队伍建设

如今高校年轻教师占的比重较大,有计划地对年轻教师进行培训,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首先,应适当减轻青年教师工作负担,使其将一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企业当中,加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其次,在安排实习教学任务时,采用以老带新的方式进行教师搭配,有助于教师间的实习经验交流,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锻炼年轻教师的能力。最后,邀请一批具有工程经历和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到学生培养当中,也有助于实习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培养方案的修订

对认识实习的过程和计划进行精心策划,形成一套可操作性强的认识实习教学环节体系。结合新形势下认识实习环节出现的问题,探索一种新的认识实习教学环节体系。让学生在认识实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查阅新资料和信息,提出自己有建设性和创意性意见,就能使学生将书本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同时也会对本专业产生浓厚兴趣[4]。

四、结束语

在高校教学中,认识实习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是进行专业教育的前期准备工作。认识实习改革实践说明,要想提高实践教学过程的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人才,必须对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在实习过程中,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培养,以激发主观能动性,使学习情绪处于积极的状态中,从而使认识实习教学环节取得更好的效果,为后期的专业课和专业能力培养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旭,赵晓东,孙公刚,王玉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2012年第4期:53-55.

[2]齐强,李珩,陈乙冰.动力类专业认识实习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1月,第3卷第1期:32-35.

[3]林日亿,黄善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认识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年第7期:35-37.

[4]刘洪宪,孙斌.热动专业认识实习探索与实践[J].时代教育,2014年第3期:140-140.

作者简介:

问题与认识 篇7

关键词:档案专业技能,输出问题,认识,思考

1 解析档案职业技能的认识误区及特点

目前, 档案界对档案职业主体客体、声望价值、道德意识、定位走向的探讨较为集中和深入, 对知识管理、数据挖掘、网络技术等具体技能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较为热衷和重视, 却对档案职业技能的整体分析缺乏热情。笔者认为:这种现象部分根源于对档案职业技能的信心不足, 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受到社会对档案职业技能错误认识的影响。

1.1 无技能论 (或低技能论) 与档案职业技能的程序性特点

对档案职业技能的认识误区之一是认为档案职业缺乏技能或档案岗位技能要求低。这一思想的直接依据是现实社会中档案实际工作门槛较低, 上手容易, 方法易学, 程序简单, 岗位要求政治化而非专业化。一些档案同仁认同这一观点, 内心深处总有些“低人一等”的心虚;不少单位领导持有这一观点, 在进行档案岗位配置时, 只强调人员的政治身份和保密意识而忽视其专业素质, 甚至将单位“富余人员”分流至档案岗位。部分档案学人也赞同这一观点, 对档案职业技能探讨的意义心有存疑。

然而, 档案工作基本程序的简单易学并不能够成为档案职业无技能的合理依据。目前档案岗位的低门槛现象是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产物, 并不具有长远的合理性和推及力。笔者认为:档案工作基本方法的容易掌握是档案职业技能程序性的体现, 但程序性工作的高效和优质却与技能水平直接相关。

社会分工和岗位需求导致不同职业技能具有不同特色。有些职业入行门槛较高, 主体缺乏一定的知识背景、思维能力便无法开展工作, 如律师、医生等职业。有些职业工作内容程序化, 初学容易上手, 但技能掌握的程度决定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高低, 如机关行政人员、秘书、厨师等职业。这类职业常常通过资格认证和等级考评来区分职业主体的技能高低, 以适应不同工作任务的需要。所以我们不会因为炒菜做饭程序简单而否认高级厨师的技能水平。

1.2 唯技术论与档案职业技能的分层性特点。

对档案职业技能的认识误区之二是认为档案职业技能即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 只有熟练运用信息科技的相关技术才能提高档案职业技能的门槛。从思想上探源, 我们不难发现, 唯技术论是以无技能论为前提和依据的, 其认识误区的产生首先根源于否定档案传统管理方法的技术性, 怀疑程序性工作的技能水平, 并以此为依据推论出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是档案职业摆脱困境的良策。笔者认为:澄清唯技术论的错误思想, 必须结合档案职业角色定位认识档案职业技能的分层性特点, 明确传统技术和信息技术在档案职业中的位置。

2 档案专业技能输出是适应新形势创新服务机制的新突破

根据社会需求输出专业技能, 在创新档案工作服务机制方面, 起码实现了突破:

一是服务理念的突破。档案工作过去一般是远离市场交换的文化事业, 档案工作服务一般是无偿服务。而输出专业技能则是遵循新形势下的市场价值规律, 采取市场运作方式, 根据档案规范化整理任务量和双方都能接受的相应补偿 (报酬) , 事先签订好双方必须遵守的有偿服务协议, 这就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的档案工作思维定势。

二是服务内涵的突破。过去档案工作服务内容主要是法制宣传、业务督导、专业培训、接待利用、开展编研和提供信息参考以及法规咨询等。主要是属于行政管理、业务指导和信息资政方面的服务, 而输出专业技能就近一步打破了档案工作传统服务模式, 不仅要动脑、动口, 还要亲自动手操作。档案人员也由管理部门管理者身份变为了接受服务对象监督管理的专业性劳务人员。

“技能, 是人们经过训练而熟练化、规范化的动作系列或思维系列。”职业主体在社会劳动过程中的行为动作和思维活动都是具有序列性的, 而不同序列的思维行动对工作目标的实现具有不同效力, 因此职业技能由于与职业角色匹配关系的不同具有层次性。例如:律师职业既需要与当事人进行协调沟通, 发挥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能力;也需要运用互联网和计算机收集综合各类信息, 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更需要掌握法律规则和事实的识别、解释和推理能力。但是, 角色定位于“精通法律和操作运用法律”的律师职业的核心技能是综合运用法律资源和知识进行判定和论辩的能力, 而社会交往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只是对核心技能的补充和完善。

三是服务领域的突破。传统档案工作范围有很强的区域性, 主要是为本辖区所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二级基层等单位服务。输出专业技能大胆冲破了辖区界限, 大大拓宽了服务领域。

3 档案专业技能输出是服务发展互利双赢的新举措

一是高水平、高效率帮助社会有关部门或单位解决档案工作难题, 有利促进档案事业和谐发展。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 社会飞快进步的新形势下, 各项事业或具体工作往往会暂时出现不平衡现象, 档案工作很容易处于滞后状态。而且越是有一定实力, 经费富裕的“大单位”或效益好的经济部门及相关实体, 档案工作难题越来越大, 单靠自身力量搞好档案工作,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求助档案部门代理解决不失为一条既方便又实用的“捷径”, 是“明智”之举。

二是增强档案部门自我造血、自我解围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档案业务经费方面的困难。档案专业技能输出属于一种有偿服务。档案部门属于清水衙门, 多年来一直是经费拮据。专业技能输出可使档案工作人员通过奉献业务专长和专业智能换取服务对象相应的经济补偿或劳务报酬, 有限的数额, 对于服务对象可能只不过是“九牛一毛”, 对档案部门也属于“杯水车薪”, 但对缓解档案经费困难, 开展档案职能活动还是有好处的。

三是促进档案部门自身人才培养和档案部门社会地位的提升。“实践出真知, 服务育干才”, 档案工作人员虽然有一定的专业特长, 但是并不全面, 而且也需要实践检验, 需要进一步“充电”, 专业技能输出服务既可迫使档案人员在实践中丰富知识, 增长才干, 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又能进一步彰显档案部门的社会价值和社会知名度。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档案专业技能输出活动不是什么权宜之计, 而是新形势下档案工作增强社会功能、服务经济发展的大好事, 是档案工作深层改革创新的新事物。当前, 虽然不够普遍, 不够完善, 但我们应该坚持实践下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 汲取教训。我们坚信, 档案专业技能输出活动, 一定会越搞越好。

参考文献

[1]李扬新.档案职业技能的地位、特点和构成分析[J].档案学通讯, 2006, 3.[1]李扬新.档案职业技能的地位、特点和构成分析[J].档案学通讯, 2006, 3.

问题与认识 篇8

1.1 适用范围

深层搅拌复合地基主要适用于加固软弱地基, 对地基承载力在100Kpa左右者, 强度都有较大提高, 过去的经验已证明, 由于喷粉材料和含水率的不同, 加固范围也就不同。粉喷材料为水泥粉时, 可适用于砂质土、粘性土和腐植土;喷粉材料为水泥+掺料时, 适用于塑性指数比较高的粘性土和腐植土。同时试验和实践也都证明, 加固材料为水泥粉时, 其强度最高, 水泥浆液次之, 生石灰更次之, 熟石灰加矿渣粉时的强度最小。为此一般都采用了加水泥粉的作法, 只是用水泥用量和置换率来调整复合地基的承载力。

用喷粉桩加固的地基土要有一定的含水率, 不然水泥粉在土中就不能充分的完成水泥的水解和水化反应, 离子交换的固化作用, 硬凝反应和碳化反应。因此若地基土没有足够的含水率, 应考虑适当加水或浸槽, 否则可采用喷浆法。

喷粉桩一般采用直径为0.5m, 加固深度宜为12m以内的桩。根据具体的工程地质情况, 可采用不同的含灰比, 桩长和置换率的调整来满足工程的要求。一般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不宜大于200KPa, 最好在120-180KPa之间。单桩承载力不宜大于150KN, 水泥掺入比一般为10%-15%。

1.2 试验问题

加固土的室内试验必须在设计前完成, 只有取得了有关设计参数后, 复合地基才能进行估算设计。设计要求中必须注明所采用的水泥品种、标号、掺量 (掺入比) 水泥土规定龄期的强度、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地基允许变形值等技术指标。

喷粉桩不得只用小应变动测对其进行承载力或完整性的检测, 最多只能作为参考, 作为静载荷检测后的普查对照检查。因其刚度、硬度的连续性、完整性较差, 不能象用小应变动测测定混凝土桩一样来测试它, 否则是不准确的。

桩基设计完成后, 在打工程桩之前, 应在基槽外做不少于3根的试验桩, 进行静载荷试验。这样既能检验桩和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也能检验机具性能和对施工工艺各项技术参数进行实际标定等。若发现桩和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偏于保守或不足, 可调整桩长或密度以免浪费或不足。地基处理完成后, 还应对复合地基做出必要的正式检验。

对桩作载荷检测时, 桩身水泥土的龄期不得小于28天。按照规范要求采用轻便触探检测时必须在成桩后7天之内进行, 若超过7天龄期就很难打入。有的过期后采用重力 (63.5Kg) 触探进行补探, 这是不可取的。水泥土桩基本上属刚脆性桩体, 若不太均匀又多呈层叠式, 当水泥土有了相当的强度后, 再用重力捶打桩身, 其周围会出现裂缝, 对桩身将会有损坏。若捶打桩心的盲区 (桩心水泥很少) 就不准确。这时最好采用抽芯取样法来测定桩身的完整性和强度。测定根数应按规范要求确定。

在对桩进行载荷检测前, 最好先用人工捶打的方法普查一下断桩的情况。若断桩的情况较为分散, 或很少有断桩出现。载荷检测时可首先选取一定比例的断桩进行检测, 若其承载力仍能满足设计要求更好。 (因为检测时主要是检测桩的垂直承载力, 对于有些断桩断层距离很小, 并且断层位置较深, 这些桩检测结果往往基本上能满足承载力要求的。) 若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应再选其周围的桩进行检测, 然后算其平均值进行评估;若断桩较为集中而检测又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 应适当地进行补桩。

载荷检测采取复合地基和单桩相结合的方法为宜, 即压单桩和单桩周围平均的天然地基土面积 (即复合地基) 就是复合地基所得的承载力与把直接压单桩的承载力再经过公式计算而得到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相比, 应基本相等, 如差距较大, 设计时应以直接压复合地基所得的承载力为准进行调整。

对桩进行检测的单位, 应具有规定的资质, 参与本工程地基处理的单位应避免进行检测。

1.3 桩的布置

桩的布置首先应根据拟采用的基础形式而定, 一般多采用行列式、梅花式等, 无论是片伐式基础或条式基础, 其布置宽度都应大于基础底盘宽度, 宽出数值应满足规范要求, 确保建筑物基础在复合地基边缘处的正常传力。桩距一般由置换率来控制, 以3倍桩直径左右为宜, 但不小于2d。结合下部持力土层的埋深来确定桩长。桩的直径一般采用500mm。

在同一建筑物的软弱地基下, 若持力层起伏变化较大, 并且桩机很难钻进持力层, 桩长的控制可按实际钻深控制, 需作好记录, 待桩作完后必须分批对桩进行载荷检测。不管桩身长短只要把其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沉降调整均匀为止, 若持力层在同一深度或相差较小, 桩长可取同一深度。

1.4 承载力的计算

目前人们通常采用的力学模型仍为复合地基模型, 并且假定喷粉桩和桩间土在基础底面压力作用下, 应力不扩散, 桩顶和桩底的受荷面积相同, 并等于基底面积, 根据此假定加固后的地基应作如下验算:复合地基承载力验算、桩和桩间土承载力的验算及总沉降量的计算, 当喷粉桩的长度相同, 下部较硬的持力层基本相同时也可不作总沉降量的计算;尽管下部持力层较 (很) 硬, 但不在同一深度起伏较大时, 应选几处差距较大点进行总沉降量的计算和比较, 然后进行适当调整, 若喷粉桩处理范围以下存在软弱下卧层时, 也应进行下卧层强度的验算。

1.5 技术经济费用分析

处理软弱地基有多种方法, 主要根据建筑场地地质情况, 施工队伍对某种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等方面的因素, 然后设计出两种以上方案进行比较, 综合分析利弊, 最后确定最佳方案。

2 喷粉桩复合地基的施工

2.1 对要加固处理的地基最好先把距建筑物基底500mm以上的表层土挖除平整后再行成桩。

这样既减少了钻机钻碰障碍物的可能性, 也减少了钻机的钻进深度, 节省了费用, 同时留下的0.5m厚土也可保护桩头的质量。

2.2 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介绍, 喷粉桩水泥土的强度在搅拌两

分钟时可获得最佳效果、时间再长, 强度不会进一步提高, 时间减少, 强度很低。在桩端未抵达硬土层时, 桩身的轴向应力自上而下逐渐减小, 最大轴向应力位于桩顶2-3倍的桩直径范围内 (根据这一原理设计时可采用变掺水泥量的方法) 。这样一般的工程桩只复搅基础底板以下2-4m深的范围就可以了。一般在实施搅拌时, 其步骤是:予搅下沉钻进, 喷粉搅拌提升, 重复搅拌下沉至复搅深度, 重复搅拌提升至桩顶。这样复搅后的水泥粉与土混合的均匀度较好。桩的质量也好。如果把定量的水泥粉按7:3 (或8:2) 分两次进行喷搅效果会更好 (即先喷搅70%, 复搅时再喷30%) 。

2.3 喷粉搅拌桩复合地基是隐蔽工程, 施工中必须加强检验。

检验内容主要有桩的深度, 直径、平面位置、垂直度、桩身质量、桩头质量等, 待地基处理完后, 应当检验地基的承载力。检验方法有挖开取样、轻便触探、抽芯、载荷试验等, 检验数量不少于桩总数的2%。

2.4 当基底下软弱土地基处于地下水以下时, 予先挖槽深度在

满足基底上500mm厚后, 如果本层土能使打桩机正常施工, 打桩可照常规施工, 否则, 可以在基底上留大于500mm厚土层, 具体厚度视打桩能正常施工为宜。这样在打桩期间可不必排水。等基础施工时再排水即可。

参考文献

[1]机械工业部第六设计研究院.建筑结构设计手册[Z]1996.[1]机械工业部第六设计研究院.建筑结构设计手册[Z]1996.

[2]阎明礼.地基处理技术[Z].1996.[2]阎明礼.地基处理技术[Z].1996.

问题与认识 篇9

一、在教学中应用对话的形式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应用教学交往的形式, 最重要的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 主要是将信息作为基础, 通过语言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 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亲身经验, 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双方的合作, 在不断的交流探讨中, 相互交换经验, 从而实现全面的发展。 只有这样, 才能形成交往教学的形式, 从而展开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沟通。 比如, 教师在进行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少年闰土》一课教学时, 可以先设计一个吸引学生注意的问题: 你们有没有自己最好的朋友啊? 这时学生肯定会非常积极的回答教师的问题, 这样就能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 从而更好的进行之后的学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 先对少年闰土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使学生充分的了解, 之后再给学生分组, 让他们通过对话的形式将少年闰土的形象展示出来, 教师在最后的时候要进行一个总结, 这样既实现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 也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 在对话的形式中, 学生不仅对少年闰土的形象充分掌握, 也加深了和同学、教师之间的感情, 因此,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教学交往形式,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语文的教学质量。

二、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和引导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难免会缺少主动性和自主性, 并且还缺少强烈的质疑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时教师对其进行适当的鼓励和引导, 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 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进行鼓励和引导时, 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为学生创造一个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在教学交往中不断掌握问题提问的方式和方法, 从而实现高效学习的目的。 比如, 教师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坐井观天》一课时, 要想在课堂教学交往中实现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作用, 一定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 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 摒弃以自我为中心的理念,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在教学时, 可以先领着学生将文章朗读一遍, 再让学生讲一讲通过朗读文章, 对文章有什么样的了解? 大概讲了什么? 这时学生就会畅所欲言, 在这个过程中,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改变了以往教师一味讲授, 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的形式。 第二,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理解向学生提出问题, 比如: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争吵? 学生会说他们在讨论天大还是天小, 也有的学生可能是别的答案, 因为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同, 这时教师不要否定回答错误的学生, 要积极的引导, 使学生理解问题得实质, 再根据文章中的内容找到正确的答案, 这样学生会对文章的内容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 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 学生会更加愿意学习和回答问题, 并且还会自主的发现问题, 向教师提问, 不断充实自己, 体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交往。

三、在教学交往中实现师生的共同进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学交往要靠教师和学生两者之间互相配合、互相努力, 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教学交往的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要充分肯定对方、接受对方, 充分体现教学交往的主体性、交往性和互惠性。 而在教学交往中, 主要是学生和学生、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 在不断的教学交往中, 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也能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 比如, 教师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麻雀》一课时, 读过文章之后, 教师会通过老麻雀救小麻雀的情境, 引申到母爱的伟大。 由于学生的想象力比较丰富, 会问教师怎么知道老麻雀是母的, 教师肯定会特别惊讶, 这是教师通常都会忽略的, 而学生却能有自己的见解, 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 教师也丰富了自己, 在以后的教学中, 肯定会更加的严谨。 因此, 早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教学交往, 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还能呢够丰富教师的思想, 使教师和学生实现互惠互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教学交往, 不仅能够为学生创造合作性和活跃性的课堂, 还能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了解, 从而形成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的形式。 并且还能提升学生与他人的交际能力, 在交往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 使学生提高合作能力、交往能力, 从而更好的学习语文。 另外, 现代大多数的家庭都是一个孩子, 也就是说都是独生子女, 很有可能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教学交往形式, 可以使学生进行配合协作, 从而形成与他人分享的好习惯。因此, 在教学时, 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 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仅仅要提升学生的成绩, 还要注重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中应用教学交往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引导, 教会学生可以独自进行思考、表达等。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交往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交往教学

参考文献

[1]张立忠, 王晓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交往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5, (10) :39-42.

[2]王学梅.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 2015, (26) :251-252.

问题与认识 篇10

一、什么是服务型行政执法

服务型行政执法是相对于传统的管制型、粗暴型行政执法而言的, 是指行政机关在实施法律、法规、规章过程中, 以严格执法为基础, 将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精神有机结合, 将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与为人民服务宗旨有机结合, 将管理、执法和服务有机结合, 实现管理、执法和服务“三位一体”、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执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的一种新型执法模式。其主要内容:

1. 适应形势, 转变执法理念。

在新形势下, 传统的单纯依赖命令型、管制型、制裁型的行政执法方式, 其弊端日益显现, 甚至引发不同程度的群体事件, 极大影响了政府形象。因此, 行政执法理念必须实现三个转变:即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从刚性方式向刚柔并济方式转变、从突击性执法向长效化执法转变。转变的方向是要打造将管理、执法和服务有机结合, 实现管理、执法和服务“三位一体”的一种新型执法模式。

2. 依法履职, 严格规范执法。

一是严格依法履职, 防止不作为。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 着力预防和纠正重许可轻监管、只许可不监管的倾向, 建立和完善检查、巡查制度, 规范程序, 责任到人, 切实解决监管缺位、不到位问题。二是规范执法行为, 防止乱作为。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 要健全执法制度、细化行政执法流程、深入推进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工作, 避免行政执法的随意性。三是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 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 维护群众利益。

3. 改进方式, 推行柔性执法。一是实行行政指导。要在行政执法全过程, 注重与行政相对人的沟通、交流、教育和服务, 引导行政相对人自觉守法, 推进执法关系和谐。行政指导的主要方式:提示、示范、辅导、引导、规劝、约谈、建议、回访等。二是开展行政调解。要运用调解机制有效化解行政争议和相关纠纷。三是善用行政合同。通过行政合同, 行政相对人可以以权利主体的角色而不仅仅是义务主体的角色直接参与到行政执法中来, 有利于行政执法过程中, 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 更好地实现行政管理目的。

4. 打造平台, 强化服务体系。

一是推进减政放权, 精简行政审批。简政放权的关键在于落实“简”、舍得“放”、管得“好”。新一届中央政府高度重视“简政放权”, 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二是推进执法重心下移, 提高执法效能。有效地解决“看得见但管不了”、“管得了但看不见”的难题。三是利用“互联网+”, 提供高效便民服务。通过互联网、微信、微博、手机APP等信息化平台为行政相对人提供业务办理和信息服务, 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

5. 文明执法, 树立良好形象。

一是提升执法素养。树立行政执法人员的宗旨意识和法治理念,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引导执法人员树立责任感、事业心, 培养认真踏实、乐于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二是理性廉洁执法。要尊重和保障人权, 注意仪态举止, 着装整洁, 举止得当, 语言文明, 防止粗暴执法, 注意廉洁自律。三是加强队伍管理。要健全行政执法人员岗位培训制度、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 严明执法纪律。

6. 加强监督, 预防执法风险。

一是加强执法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违法行政行为, 将执法矛盾消除在行政执法机关内部。二是注重社会评价。由社会公众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行政执法开展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 具有现实意义。三是防控执法风险。研究制定“前期预防到位、中期监控深入、后期处置得当”的防控措施, 加强重点防控。

二、如何理解服务型行政执法

1. 以服务为核心。

长期以来, 一些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对执法、管理和服务的关系存在模糊认识。有的认为执法就是管理、就是命令、就是惩罚和制裁, 没有服务的必要, 服务会影响法律的权威性和威慑性, 降低执法人员身份。相反, 有的走向另一极端, 规定在某些区域执法人员不能进入检查, 对重点企业实行“重点保护”。还有一些同志把行政执法与道德遵守相混淆, 脱离执法职能谈服务, 简单地认为服务型行政执法就是学雷锋、扶贫济困, 就是送温暖、献爱心。服务型行政执法则要求管理与服务并重, 寓服务于执法过程中, 在执法中体现服务, 在服务中实施管理, 实现管理、执法和服务的有机统一。

2. 以严格执法为基础。

服务型行政执法并非是以服务代替执法。恰恰相反, 它是在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基础上, 将指导、教育、服务等措施引入行政管理过程中, 既坚持严格执法、规范执法、公平公正、文明执法, 又尊重行政相对人的权利, 考虑行政相对人的意愿, 发挥行政相对人的主观能动性, 引导其参与到行政管理中, 实现执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3. 注重柔性执法。

服务型行政执法注重柔性方式, 在柔性手段和强制手段同样能达到执法效果时, 优先采用柔性执法。需要指出的是, 强调柔性执法, 并非放弃强制手段, 或者用柔性手段代替强制手段。柔性执法是指三个优先:事前提示优于事中管理和事后处罚、柔性方式优于强制方式、指导帮助优于生硬执法。柔性执法使行政相对人了解行政执法行为, 参与到行政管理过程中来, 不仅能够缓解和消除矛盾冲突, 而且能够提高行政效率, 节约行政成本。%

4. 以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为价值导向。

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以往的行政执法多注重法条的运用, 虽然于法有据, 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法律目的, 但往往效率低下, 社会效果大打折扣。服务型行政执法则追求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三、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应注意的问题

1. 注重综合运用服务型行政执法的多种措施。

各个行政执法部门所承担的职责不同、面对的行政相对人也不同, 因此, 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没有固定统一的模式, 但关键是转变行政执法理念, 结合实际, 在行政执法中引入行政指导、行政调解、“互联网+”等多种措施, 从而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那种单纯采取一种措施的做法, 是不科学的。

2. 不得代替依法应当采取的强制手段。

服务型行政执法是建立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基础之上的, 提出“非强制方式优先”, 并非以非强制方式代替强制方式。强制方式与非强制方式各具功能, 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可以结合起来运用但不可相互替代。在行政管理中发现行政相对人有违法行为, 应当在指导、教育、帮助的同时依法进行处理。在办理行政审批许可事项时不能强调服务、快捷而擅自增加或减少法定审批条件和标准。

3. 不能无所作为。

实践中有些行政执法部门及其行政执法人员对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还存在模糊认识, 有的认为服务型行政执法不是重要工作, 做不做无所谓。有的认为自己的执法职能不直接对老百姓, 没有必要推行服务型行政执法。还有的认为本部门的执法很规范, 多年来没有行政相对人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没有必要推行。这些观点, 要么是懒政思想在作怪, 要么是无所作为态度使然。服务型行政执法的核心是树立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理念, 破除单纯的刚性执法、命令式执法、威慑性执法, 从而在交流、互动基础上形成指导与参与、合作与共赢的行政执法关系。作为国家机关公务员, 无论本部门的执法工作如何, 都要本着执法为民态度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 促进本单位、本部门的行政执法工作适应新形势、迈上新台阶。

问题与认识 篇11

摘要:由于现阶段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改造进程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的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提升。如今在建筑领域竞争日趋激烈,掌握引导未来建筑市场发展的先进施工技术成为建筑企业竞争中立于不敗之地的有力保障。本文阐述了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并对简述施工技术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一些认识和思考,以供大家参考研究。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技术管理;问题;认识;思考

1.引言

在进入20世纪以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特别是今年来高速发展的房地产事业,带动了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但是在建筑行业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建筑企業在施工过程中,有些企业的施工技术水平不够高以及对施工质量的掌控力度达不到,从而导致了一系列工程质量的问题出现。因此,各建筑行业必须要不断的总结经验、吸取国内外的优秀建筑经验技术和管理手段,争取在建筑业黄金阶段中做的更好,创造更多的优质工程。

2.建筑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1建筑施工技术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在施工之前没有统一规划施工方案,也没有论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2)一边进行施工一边修改设计图纸,一旦在某个阶段没有相应的图纸,有可能使用以往的图纸,这样是不合理的;

(3)没有结合工程的实际盲目的增加资金的投入,极大的浪费了国家的财产;

(4)在设计时没有按照国家相关的规定进行,给工程带来的一定的隐患。

2.2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建立完善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

(2)建筑施工制度体系存在缺陷

(3)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监督不严

3.对上述建筑施工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3.1建筑施工技术问题的应对思考

3.1.1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控

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的造型也越来越多样化,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之前,施工企业也要对工程设计图纸以及相应的设计方案进行严格的审查,从而保证施工资料与相应的施工项目配套,并且在工程设计图纸上进行说明。作为工程中的施工人员,要对设计图更加了解和熟悉,明确设计者的设计意义,从而对设计图进行严格执行施工。同时,施工人员相关专业施工技术的掌握要过硬,为建筑工程的顺利完工以及使用质量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

3.1.2技术的支持力度加大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技术的管控是极为重要的。对施工技术的严格管控,保证在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够按照行业中相关标准进行完成,对建筑工程相应的施工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突发状况,对出现的相关技术问题都要在第一时间进行解决和处理,这就需要对现场技术控制的相关工作的支持力度进行提高。其中,在所出现的施工问题中,针对不一样的题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这就需要现场的施工人员对相关专业知识有极强的掌握力度,熟悉施工过程中会出现的每一技创新与应用道施工程序,从而使工程中的每一项工作的检查和验收都能达到足够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工程的优质和高效。

3.1.3施工过程中,对建筑施工技术采取的控制措施

在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技术的有效管控与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进度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相关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工程中的所有工序的开展进行相关的技术交底,及时总结经验并反馈到下一部的工作中,从而使施工中的施工技术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在对施工技术进行交底工作的时候,对安全隐患经常出现的地方以及特殊材料的施工过程要着重注意,把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中。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控制的相关工作就是,在施工过程中,结合工程合同中存在的相关条款,对工程进行质量的掌控。另外,建筑材料的质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施工质量的问题应实行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式。

3.2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认识和思考

当前施工竞争日益激烈,技术管理水平所反映出的竞争势力也较为突出。不少企业,尽管拥有雄厚的物质技术力量,但由于管理技术的薄弱,管理制度的不健全,而在竞争中却处于被动的境地

3.2.1健全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制度,优化操作各项规范

建筑企业要从本企业实际入手,在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制订一套符合本企业实际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以及确立关键环节的限值和具体的作业指导书,让一线操作工人的行为都有相应的准则作为约束。

3.2.2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的优化

在充分考虑不同层次的总包商以及分包商的实际水平的基础之上建立一套通行的、行之有效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将体系贯彻到每一级分包商,不再简单的依靠分包合同来约束技术管理的组织体系,要通过专人负责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在进行工程分包时要将工程技术管理责任进行相应的转换,责任落实到人。各级企业在工程前,工程进行过程中以及工程后期都要注重人员的调度以及各部门间的配合,重视人员管理以及人员储备,重视对人员的培训,提高各岗位人员的职业素养以及安全意识。

3.2.3加强对建筑施工技术执行的监督

落实建筑施工技术的各个环节的责任,责任到人,加强在施工环节进行监管,监督施工过程的安全操作是否符合操作规程的要求,随时纠正那些没有按照操作规程要求而影响施工质量或者施工安全的违规操作,重点关注工程进度、施工的客观条件,技术、物资、人力和组织等方面为工程创造一切必要的条件,使施工过程连续、均衡地进行,保证工程在规定的工期内交付使用,使工程施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工程成本。

4.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

在可预见的未来,由于环境因素不会发生特别大的变化,我国建筑业基本构架和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比如行业地位、企业模式、政策指导思想等都不会有大的变化。建筑施工行业虽已取得了很多优秀的成绩,但是仍有上升的空间,建筑施工技術应该在此时期大展身手,加快发展,自动化、信息化及创新型是建筑施工业今后主要的发展方向。

(1)要实现建筑施工技术向创新、节约型发展。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建筑施工正需要创新技术来避免施工中的失误和隐患,减少成本和损失,实现整个行业的自动化、科学化。建筑材料方面也要尽量选用节约型的材料,使用功能和能源的节约能够同时实现是最好的途径。

(2)建筑施工技术要向生态化发展。良好的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上层建筑都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这也是建筑施工设计的初衷和目标,将以人为本和保护生态平衡的理念贯穿整个设计和施工过程,建设污染和能耗,在建筑材料的选择方面也要挑选适当的环保建材和设备。

(3)建筑施工行业必然要向高科技和复杂性发展。目能我国的建筑行业融合了很多传统机械制造业、园艺等活动,充分体现了建筑施工技术充满无限可能性和复杂性,必然要以高新技术来支撑和驱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可以拓展空间结构技术、地下空间技术等,通过计算机来提高整个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信息化、科学化的推动律筑旅工技术的大幅度提升。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得到了国家的重视,随着其投资力度的加大,建筑行业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但是在建筑行业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有些企业的施工技术水平不够高以及对施工质量的掌控力度达不到,从而导致了一系列工程质量的问题出现。这些工程质量问题为人们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对国家的发展也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健全技术管理,提高工程质量,促进我国的建筑事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万钧华.简述建筑施工技术的若干问题[J].建材发展导向.2011(8).

[2]李雪华.浅析当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09).

问题与认识 篇12

1 当前出现频率较高的不利现象

通过分析我们得知, 目前的安装活动中经常性的会遇到电缆和母线安装不合乎要求的问题。提前设置的管线不合乎要求。导线以及连线的品质不合乎要求。配电箱不达标, 吊扇等的方位不合理, 母线的安装不达标等等, 这些问题的发生也有下述的一些缘由。

2 设计图表述不清晰

对于总的建设活动来讲, 所有的步骤都要结合设计者的图纸来开展, 它是建设以及安装活动的参考信息, 对于电气安装工作来讲亦是如此。该项体系的装置优秀, 管线较为复杂, 设计人员在设计的时候会遇到一些不利现象, 此类问题在安装的时候被无限制的扩大。而且, 一些时候设计人员的素养太低, 或者是不了解场地的具体状态等都容易引发这种不利现象。除此之外, 没有表述明确, 场地的工作和无法经由其简单的描述而开展对应的安装活动, 其是一项非常关键的缘由。针对该项安装工作者来讲, 要细致的分析图纸, 对项目有大致的理解, 此时才能够得知存在的不利现象。

3 项目的品质问题

物料是安装活动中必须要使用的, 其是干扰到安装活动品质的关键要素。优秀的安装物质不但能够节省物料还可以节省资源, 同时还能够确保舒适性优秀。比如, 导线本身的电阻数非常高, 而且它的熔点较差, 性能不是很优秀, 绝缘能力不高。电缆本身的抗压以及抗高温的能力不高, 接触不良, 容易受损。不过, 因为该项采购活动会受到很多要素的干扰, 项目的成本和物质的特征以及建设的难易性等。在选取的时候要确保各方是均衡的, 确保品质以及利润最佳。

4 预先埋设线路时面对的问题

项目中的管线非常多, 当开展线路的铺设活动的时候, 建设方不关注安装品质, 单位自身的质保体系不合理, 过分的关注技术, 忽略安装。建设场地之中没有配置充足的质检工作者, 管控不当, 而且建设者没有经受综合化的技术培训, 有的人连最基本的上岗证都没有, 不了解规定以及要求等, 就胡乱的开展工作, 上述的这些不利现象都容易导致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发生的话, 会带来非常多的弊端, 会使得其他的一些要素等受到干扰。因此在开展线路预先埋设和铺筑的时候, 要切实的秉承着高度严谨细致的思想来开展工作, 要切实的结合规定落实活动。严禁发生线路打结, 或者是出现凹痕等问题, 同时也不能够出现好几层叠加到一起的问题。在电线管和配电装置相连接时应考虑管口和箱体的固定, 管线不应露出太长, 不能出现管口不平、管线长短层次不齐等现象;预埋电线管时不应因为方便而仅用钳夹打结弯管口, 而是用正规的塞头处口薄壁管不应代替厚壁管, 黑铁管不应代替镀锌管。电线管预埋和敷设中的问题大都为细节问题, 但往往可以从这些细节上看到工程的质量, 细节上的漏洞和疏忽很可能就会为以后的安全埋下隐患, 所以应足够重视这个方面的问题。

5 接线盒、配电箱的安装问题和措施

配电装置、电力电缆、配电箱是电气安装中的三个重点设备, 配电箱作为电气安装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安装质量直接影响整个电气部分的质量。配电箱在安装过程中, 容易出现以下一些问题:配电箱体没有垂直, 导致面板边缘没有和壁面紧贴, 故影响其性能发挥;镶嵌在柱子里的盒体、箱体以及混泥土墙面歪斜不正, 很影响整体感观。在配电箱预埋的时候, 需算好尺寸和位置, 不应出现因配电箱坐标、标高不准确而导致其凹入墙面或移位、变形等问题, 其次, 回路尽量做到编号完整、布线整齐等效果, 要根据一次施工到位的要求执行, 要达到牢固稳定、美观的效果。并且在安装完成后, 要仔细的检查绝缘是否完好, 零线、地线是否有交接, 检查完毕再送电。最后, 配电箱内的杂物应及时清洁, 并及时的采取防腐措施。

6 防雷、接地的安装问题和措施

现代建筑在安装过程中都会采取防雷措施, 避雷带的采用可以有效的阻止建筑物遭受雷电侵害。但在避雷带的安装中也会出现以下一些问题:避雷带定位不合理, 采用的材料不合理;引下线和避雷带截面处理不合理;焊接质量差;屋外高金属体和防雷装置的连接不可靠;没有采取必要的防腐措施;变形缝无补偿装置, 接地电阻大等。在安装避雷装置的过程中, 应按照避雷带的设计要求进行, 不能以小换大, 以次充好, 这样只会为安全埋下隐患;避雷角的定位应合理, 应按照规范安装;焊缝的处理应达到平整、无气泡、无杂质等要求;避雷带在跨越建筑物伸缩缝、沉降缝处, 必须设置补偿器等装置。电气安装施工质量涉及多方多面, 并且自始至终贯穿于安装施工的全过程。为了杜绝近几年来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频发事故, 保证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 必须从各方面严把质量关, 做好施工质量控制工作, 保证为用户提供安全、舒适的电能。

7 结束语

文章论述了当前大建筑电气安装活动在开展的时候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些不利现象, 而且分析了它的形成缘由, 并且论述了具体的应对方法, 目的是为了保证该项安装活动能够顺畅的开展完善。

参考文献

[1]李玉梅.建筑电气设计与安装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4, 7.

上一篇:生活中常见的饮食误区下一篇:口腔霉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