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工商行政管理几个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2024-10-22

对工商行政管理几个问题的认识和看法(通用11篇)

对工商行政管理几个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篇1

对工商行政管理几个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潜山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实践论文

朱军军B0538037海南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05级行政管理(公共关系方向)A班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各个管理部门的行政方式、行政观念以及行政效率的改革势在必行.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之下,加强经济监督、尤其是市场监督的重要职能以及如何有效的、最大程度的发挥这些职能显的特别的迫切,与市场管理直接相关的工商业管理部门需要做重大调整,首先明确工商管理的几个问题,其次要对工商管理工作方式要进行调整,将新的工作技术引进要工商管理中来,提高办事效率,达到提升工商管理职能的目的.为此,我对在潜山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实践的过程中所接触的各种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综合,将作如下探讨。关键词:宏观调控、行政监管、行政观念、信息网络化

正文: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是今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而从宏观调控的职能来看,不仅计划、财政、金融等支柱性调控职能要不断地改进和加强,加强经济监督、尤其是加强市场监督职能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背景下,如何科学正确地认识工商行政管理这种职能的性质,如何正确估价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发挥的现状,在加强宏观调控体系建设中如何强化工商行政管理,以及如何在社会信息化的趋势下把信息技术引入管理当中。这些问题不仅是探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对策所必须解决的,也是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建立有权威的市场监管执法机构所必需的。

一、工商行政管理属宏观调控的职能之一

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是国家的重要职能,宏观调控是由若干政策措施、调控手段和调控职能构成的体系。从政策措施来看,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经济增长政策、人力政策及消费政策等宏观和微观的政策;从调控手段来看,主要包括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及必要的行政管理;从调控职能来看,主要包括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经济管理职能和经济监督职能。工商行政管理作为主管市场监督管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一种职能,对性质界定人们的看法基本相同,即属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种性质究竟从哪些方面体现,就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范围和其承担的任务而言,其宏观调控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培育市场,促进完备市场体系的构建。控制市场主体准入,从特定层面执行国家的产业政策。规范市场竞争和交易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由上述三个方面可以看到,工商行政管理是我国宏观调控的一种重要职能,是我国宏观调控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要发展各类市场、完善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清除市场障碍以尽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以及健全市场规划、加强市场管理,从而为“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的基础性作用”创造条件。这些规定无疑为专司市场监督管理职能的工商行政管理提出的发挥作用的要求和方向。现在我们应该认识到,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不仅是完成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本身的需要,同时还有更深刻的意义,那就是履行国家宏观调控应有的职能。从这个意义上讲,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任何不到位,执法力度的不够从而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不仅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本身的失职,更涉及到国家宏观调控的效果,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二、对现阶段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发挥状况的基本分析

改革开放的十几年,我国工商行政管理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尤其自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可以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工商行政管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与此同时,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也为我国商品经济的不断趋向繁荣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也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运行发挥强有力的规范效应,主要表现在:第一,在准入职能方面,工商行政管理为规范市场主体,促进市场主体的发育成熟和其合法性,把好市场准入关从而维护正常的市场进入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在监管职能方面,工商行政管理履行了政府对市场主体的交易和竞争行为进行监督管理的职责,发挥商标管理、广告管理、合同管理、市场管理等作用,为使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符合市场规则要求,为创制有序的市场环境,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通过培育监管等方式促进市场的发育和市场体系的形成,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挥基础性作用,这突出地表现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运用自身职能促进各类消费品市场和部分生产资料市场的发展、完备方面,尽管在当时主要是通过既管市场、又办市场的方式培育市场的,但无论如何,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我国市场的发展上功不可没;第四,在执法职能方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和权限,严格执行法律,依法监管市场,保证了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维护了国家法律的严肃性;第五,在保护职能方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对市场交易

和竞争行为的监管及对违法行为的查处,有效地保护了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进而进一步发挥了对市场的规范效应,同时也有效地维护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

在看到近些年工商行政管理事业迅速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挥历史性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工商行政管理尚没有充分发挥国家赋予的宏观调控职能,其蕴含的巨大管理能量或其应该发挥的职能作用还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换言之,在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形势下,工商行政管理所处的地位与其应该发挥的职能作用是不相称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尽管工商行政管理的市场准入职能可以发挥使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及产业布局合理化的作用,同时企业登记制度由审批制向准则制的转变也为工商行政管理调控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产业布局提供了前提条件,但由于工商部门自身在观念、能力等方面的欠缺及市场发育不健全等原因,工商行政管理并未实现这种高层次的管理,工商行政管理也并未完全成为国家产业实施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以致有些人至今还认为工商部门就是盖图章、发执照、干些程序方面工作的部门。因此,当务之急是使工商行政管理的企业登记职能能着眼于国家产业政策的实施、在高层次上强化登记管理。由于体制制肘、市场主体不完全成熟、工商管理能力与所承担的职能失衡等原因,工商行政管理的效果还不十分理想,有时管理力度不够的问题比较突出,使市场秩序并未达到最佳状态,有时甚至还比较混乱。在工商行政管理监管整个大市场以及监管领域、监管对象及监管层次都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工商监管的方式方法还未发生相应的转变,具体表现在一些地方的工商部门仍陷入微观管理领域而不能自拔,从而放弃从高层次上监管市场。

三、强化工商行政管理的思路

近些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及任务的重化,如何强化工商行政管理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极大重视,人们也提出了种种对策并切实采取了有效措施,如逐步完善工商行政管理体制、加强工商行政管理的法制建设等。针对上述工商职能发挥存在的主要问题 ,除了在完善体制、强化法制等方面继续努力外,当前还要着重于以下几方面:转变观念,即深刻认识工商行政管理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所肩负的崇高历史使命。优化监管的外部环境。提高监管效率。加强工商行政管理要与整个宏观调控体系的建设相配套、协调。

四、尽快实现信息网络化建设是推动工商行政管理全面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信息网络化对整体工作的覆盖与统帅

我们在谈到信息网络化的时候,往往习惯于将它看作是局部的工作,只是关注它在局部、在技术层面上的作用。这种对信息化工作的认识是比较肤浅的。近10年来,网络技术和基因技术、纳米技术为代表的一大批高科技的出现,掀起了一场社会革命。在这样的背景下,信息化工作正在逐步由局部性工作发展成为全局性工作,并成为我们在新世纪发展工商行政管理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在工作职能拓展,提高工商行政管理的知识含量、技术含量,以及队伍建设这些关系到工商行政管理未来方向的工作上,信息网络化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信息化与工作职能调整

第一,强化监管力度。第二,拓展监管领域。第三,增加管理手段。第四,扩大服务范围。

(二)推动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

第一,提高干部知识水平。第二,规范监管程序。第三,接受社会监督。

二、信息网络化的主要任务构成信息网络化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做到有无纸化办公环境,提高工作效率。能实现和管理对象的网上交流,开展电子政务。可以将工商信息社会化,所以信息网络化工作逐步集中到了: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网络监管等三个主要任务上。

(一)办公自动化

第一,无纸化办公。第二,部门之间的相互通联。第三,充分考虑程序的继续开发。

(二)电子政务

第一,局域网和互联网的衔接。第二,投入、产出的协调。第三,廉政与效率的问题。

信息网络化已经在不知不觉之中渗透到了我们工商行政管理的方方面面,有着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如果我们仅仅将这些表象看成是一个个片断的组合,那么我们可能会像盲人摸象一样不得要领。但如果把它看作是覆盖、统领整个工商

行政管理发展的系统工程,我们就会豁然开朗。这是我们面临新时代所要做出的一个何去何从的选择,把握好这个历史性的机遇,我们必将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参考文献:

郑传坤《现代行政管理学》法律出版社2005年

陈振民《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宋德福

杨冠琼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 《中国政府管理与改革》《政治治理体制创新》

对工商行政管理几个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篇2

一、军法从严的体现和依据

军法从严这一概念, 在许多著作中都将其以军事法的基本原则来探讨, 所以在讨论到军法从严的体现时, 都会将其在法律规范中的体现作为首要, 而这种法律规范中的体现主要是在刑法中。在我国刑法中, 对于军人犯罪的处罚比一般公民重, 而且在针对军人违反职责罪中的罪名和处罚都是从重的, 还有就是对于战时军人犯罪的从重处罚规定, 这些都是军法从严在法律规范中的体现。

对于军法从严还谈到了一点就是军法从严的依据, 军法从严实施的依据, 这些依据都是一般对于军法从严应当存在的总结, 在多数文章中的观点总结来说有以下几点。

第一, 军人的身份的特殊性。军人的职责是保卫国家, 维护国家的利益, 保障人民生活的安定。军人的行为关乎到国家的安危, 职责的丝毫差错都会对国家的发展产生影响, 甚至会引起动荡, 所以对于军人违反职责后的处罚就应当更加严厉, 以起到警示作用。国家利益中军事利益和国家安全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军人行为的丝毫差错都会影响对国家利益带来影响。所以, 严格约束军人的行为, 让军人承担更多更严厉的责任, 不仅要求强调军法从严, 也是为了保持与提升军队战斗力。

第二, 军人比一般人承担的义务更多, 服兵役是义务, 保卫国家军事利益也是军人的义务, 还有就是权利与义务是一同产生的, 享有了军事权利, 就要承担相应的军事义务, 在军人违反军法时, 在特殊的身份和军事权利的影响下就应当受到更为严厉的处罚。

第三, 军法从严是依法治军的一种体现, 依法治军和军法从严是相辅相成的。依法首先要立法, 在说到军法从严时就有提到, 从严还要体现在立法和制定上要从严, 所以首先要做到立法从严。其次是治军从严, 即军法从严中提到的军法的实施要从严, 只有这两方面的结合才能使军法从严在依法治军中得到完整的体现。还有一些观点就是认为军法从严是存在正当性的, 因为国家的存亡关乎到军队, 战争的突发性也要求军法从严, 因为只有在严格的知道下, 军队才能够具备足够的力量来保卫国家, 并且在突发状况下做出最快的反应。 (2) 对于军事法的这些认识, 虽然大多数观点上达成了共识, 但是在实践当中也存在问题, 对于这些认识的反思是很重要的, 对于更进一步认识军法从严有了更加适当的指导。

二、对军法从严的反思

反思是对于以前观点的更新, 并且为了以后的认识打下更加准确的基础, 在对于军法从严的反思中对于以前旧的观点的重新认识和改正, 是为更好地贯彻这一原则, 加强军事法制建设。由于认识的偏差, 理解的片面, 在以前的认识中, 一味的强调“严”, 对于军法的实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在当前这种形势下, 很多学者都提出, 要科学地看待军法从严。

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正确地理解其含义, 就客观来看, 绝对的从严是一种片面的看法, 在李大鹏《对军法从严原则的反思》一文中, 提到加重处罚要区分违反普通法和违反军事法两个方面。他认为军人在违反普通法时应该承担和一般人同样的处罚, 而不是加重处罚, 因为军人此时的违法行为是对社会生活产生影响而并未危及到国家的军事利益。军人在社会生活中起到表率作用这更多的是一种道德上的义务, 而并不是法律上的义务, 因此对触犯普通法律的军人从重或加重处罚是没有依据的。 (3) 而当军人在军事活动中违反应当由军人遵守的法律时, 可以加重处罚, 因为此时关系到了国家的军事利益。在《对军法从严的反思》中还提到了要区分战时和平时, 文章谈到对于军事犯罪区分平时与战时, 是当今世界的通行做法。战时军事犯罪的危害性一般较平时军事犯罪的危害性大, 因而相应的战时军事犯罪也要规定较重的法定刑或者直接规定战时从重处罚。 (4) 但是作者也提到了战时从重的一个特殊例外, 体现在我国刑法中就是战时缓刑, 对于犯罪情节较轻的犯罪军人, 为了保证保存实力, 减少非战斗减员, 可以作出有条件的从轻处理。

对于强调军法从严中对于从严范围的把握, 是军法从严反思中很重要的观点, 大部分关于军法从严的反思都是立足于这个角度展开的, 在以前的从严认识中对度把握的不适当, 造成了片面的看法, 比如在上文中关于军法从严的体现和依据中就可以看到。对于范围的重新认识, 是军法从严理解的新的提高, 也是在军法的实施中贯彻一种宽严相济的概念, 这对于实践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三、总结和看法

关于军法从严的讨论从最初的片面到后来的反思, 是贯彻这个原则的重要发展, 让笔者对军法从严这一原则有了一个大体上的认识, 从严是体现在军法的立法和实施两个方面的, 但是“严”要有一个准确的把握, 不能一味地将从严适用于各个环节。对于军人的身份的特殊也不可将这种特殊延续到与军事利益无关的社会生活中, 从而忽视了对军人的保障。

在相关的文献中都谈到了军人义务的广泛和特殊, 是军人在违反法律时应当从严处罚的依据。在这些理论和观点的基础上, 笔者想简单谈谈对军法从严的看法。一般说到义务, 都会提到权利和权力者两个概念来与之探讨。由于权力只是权利的衍生形态, 国家权力的存在是以维护公民的权利为前提的。 (5) 由这种观点也可以得到, 国家军事权力的存在也是一维护公民权利为前提的, 军事权力的行使即是在保护公民的利益。而军事权力又赋予了军队或军人行使军事权利, 而且对于军人职业的特殊性和军人的义务来看, 这种权力产生的作用是有强制力的。若在这种军事权利的行使过程中产生了对义务的违反, 是否应当承担责任, 但是基于这种权利行使是由国家的军事权力所赋予的, 承担责任是不是就意味对军事权力的否定, 这样的矛盾就产生了, 即国家的军事权力和公民权利之间的矛盾。之前提到国家权力的存在以维护公民权利为前提, 这种矛盾产生时, 是否也应该用法律来进行制约。从军法从严的角度来看, 军法是否也要对国家军事权力进行制约, 以维护公民权利, 以及维护在为国家行使军事权利的军人权利。所以笔者认为, 军法从严, 是否还应强调军法对于国家军事权力的从严制约, 从而更好地体现公民权利的维护。

摘要:军法从严这一概念在军事法学研究中处于一个重要的位置, 在很多军事法学的著作中都将这一概念其列为军事法的一个基本原则来看待。关于军法从严的重要作用, 以及对于军事法制建设和军事活动的影响都存在着大量不同的观点, 而这些观点在军事实践中的体现, 更是体现出军法从严举重若轻的地位, 由此也能看出军法从严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军法从严,军人,军事法律

参考文献

[1]陈英.军法从严的法理分析[D].吉林大学, 2012.

[2]李大鹏.论军事法基本原则[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04, 6 (3) .

[3]池清旺, 胡伟.对军法从严的反思[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08, 12, 21 (6) .

[4]张备.论军事法之理念的科学内涵及培养[J].重庆科学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1) .

[5]薛洪, 吴韬.军法何以就要从严?——关于军法从严原则意义新解[J].人文杂志, 2011.

[6]田英.浅析军法从严原则的中美军事法体现[J].学理论, 2010.

[7]张建田.谈新刑法中军法从严原则的体现[J].法学杂志, 1997

谈谈对诗歌教学的认识和看法 篇3

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对诗歌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文章的赏析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此,诗歌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诗歌教学呢?在此,我想谈一下对诗歌教学的一些看法。

一、咏诗

咏诗是开启理解诗歌大门的钥匙。是学习诗歌的第一要务。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歌咏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只有多咏诗、咏好诗,才能进一步掌握和理解诗歌要领,才能把学生带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充分发挥联想与想象。读诗不能拘昵于形式,只要对理解课文有利,我们应该提倡学生多重化的朗读,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同时,要鼓励学生吟咏并熟读诸多古今诗篇,为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诗歌打下基础。

二、感悟诗歌,

感悟诗歌,做好诗歌的入门工作。诗歌不同于其它文学性文体,它是以简单的笔调,勾勒出极为丰富的内涵,寥寥几笔能描绘出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当时社会的人文、生活等,淋漓尽致地抒发作者的情感和对社会以及人生所持的态度,它蕴含着文字之外的深意,符号下附载着意象,暗孕的哲理、流失的音韵、跃动的情趣。经过初步的阅读感知,学生对诗歌中的某些句子的理解,就此一通、畅所欲言,有利于个性的发挥和发展。诗歌本身就无定法,在学生感悟和大胆猜想的同时,教师根据每首诗歌的特点拟一些小问题,引导他们作更深入的思考,为后面的赏析做好准备。

三、启知诗歌

启知诗歌,把握关键环节。通过学生的感悟,并非能达到理解中的效果,不能对诗歌更深层次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启发式的诱导,加深学生对诗歌的印象。在学生自我感悟的同时,教师要精讲,使学生掌握诗文所揭示的深刻道理、作者的作诗意图以及时代背景。

四、比较分析

比较分析是诗歌的重要环节。教师教诗和学生学诗歌,并非是就诗论诗,这样就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我们学了诗歌后,在师生的共同協作下,要对不同的诗歌及其作者意图对比分析,得出不同。从结构上、写作风格上作比较,体会出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写作风格,不同的感情寄托。这样,才能使学生脱离现有的诗歌,去体会赏析另外的诗歌。同时,多运用辅助材料,让学生欣赏诗歌教学光盘,以直观的形式加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地接触、赏析诗歌,进而比较分析,也能使读者增进认识,使他们对诗歌产生浓厚的兴趣。

六、培养表达能力

诗歌不仅仅是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让他们写出的东西有诗情画意,让他们说出的话含蓄、耐人寻味,够得上文明、够得上有水平。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其中“沉舟”、“千帆”、“病树”、“万木”是意象,都应取它们的比喻意义进行推测理解:沉舟=沉沦不前的人,千帆=众人竞争向上的局面,病树=受挫折萎靡不振,万木=众多的人,这句话揭示了社会上个体与整体之间相反的两个面--你沉沦、萎靡不振,社会却仍然是相互竞争、向前发展的。所以,沉沦与萎靡不振,并不能抵挡社会向前发展的步伐,只能有害于自己的发展,最终被社会所淘汰。作者在诗中回顾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似乎在嗟叹自己,勉励自己,也在劝勉朋友。可引导学生造句:把改革开放比作“千帆”、“万木”,把自己比作“沉舟”、“病树”。基础好的学生能造出如下类似的句子:如果改革开放是千帆竞渡,我决不会做沉舟;如果改革开放是万木争春,我决不会做病树。

七、抒发内心情感

引导学生深入到作者的内心深处,把握作者的情感波澜。诗歌是情感郁积的产物,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把作者的“情”参透了,其他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结合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经历,让学生把自己当作作者,感受作者写作此诗的情感态度,理出诗歌情感轨迹。欣赏诗歌时,如果教师能对学生的引导感悟通过学生的深情朗读、体会、情思的延伸体现出来,是一件教学的幸事、学生学习的幸事,他不但会使课堂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对学生体验诵读美、感悟意境美、在学习中逐渐的聪慧起来、学以致用将起到深远的影响

五、提炼升华

提炼升华是诗歌教学的冷处理环节。要提倡学生写诗,当然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对基础较差的学生不做写作要求,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进一步地培养写作兴趣,要善于在诗歌的总结提炼中得出写作技巧、意境表达方法、写作规则等。在平时写作中,要逐步贯穿始终。“兵不在于广而在于精”,诗歌就具备了“少而精”的特点,倡导学生写出精炼而丰涵的诗歌,这样,最终能培养成为一名写诗能手。

对广告设计的认识和看法 篇4

“广告设计”,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创意”,也就是对你所需要推广的产品有“奇特的想法”,“独特的思维”来很好的被消费者了解他,从而购买。当然,设计是有目的地策划。广告设计需要用视觉元素来传播你的设计和计划,用文字和图形把信息传达给受众,让人们通过这些元素了解你的设想和计划。

广告设计,应该具有感到他人的力量,顺利的传递背后所蕴含的信息。所以就更需要调查对象,应成为对象中的一员,却又不是投其所好,夸夸其谈。广告设计代表着客户的产品,客户需要广告设计来打动他人,这就是知彼知己。

广告顾名思义就是广播,将产品或理念展示给自己既定的受众,所以广告设计必须很明确地表达出设计的主题和信息。在这基础上添加艺术色彩,形象的表现出来。广告需要简洁鲜活突出主题,富有创意,让人看了耳目一新,有印象,这才是达到了广告设计的效果。

我觉得广告设计应该满足:有创意,有丰富的艺术色彩,按实际情况出发,不夸大事实,确保广告的真实性;突出主题,而且还得形象生动;设计时不可太繁琐,应简明扼要,突出主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是人们永恒的追求。消费者的审美观念是设计的推动力,它帮助设计师形成了与时俱进的创作风格,设计师需要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要适应消费者,适应社会的需求。同时,设计师有权利冲破人们传统的审美观念,也有责任帮助消费者提升审美情趣,引领时尚潮流。

广告在消费过程中产生了不可抗拒的作用,广告的目的在于说服消费者购买广告的产品,是企业与商家盈利的重要途径之一。当然,广告的精髓在于设计,两者相辅相成。

对工商行政管理几个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篇5

环境质量评价: 从环境卫生学角度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质量进行客观的定性和定量调查分析、评价和预测。环境质量评价实质上是对环境质量优与劣的评定过程,该过程包括环境评价因子的确定、环境监测、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环境识别,因此环境质量评价的正确性体现在上述5个环节的科学性与客观。按照一定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质量加以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作出科学、客观和定量的评定和预测。

环境质量评价的主要目的是:(1)较全面揭示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2)找出污染治理重点对象;(3)为制定环境综合防治方案和城市总体规划及环境规划提供依据;(4)研究环境质量与人群健康的关系;(5)预测和评价拟建的工业或其他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即环境影响评价。

现状评价:

现状评价是对在建工程或已建工程的现状进行环境质量评价,以便了解目前工程的环境状况,针对不利影响提出措施,保证和提高环境质量。水环境现状评价主要是对研究水域当前的质量状况按照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进行评估,以确定水域现状环境质量优劣等级,并为工程前后环境质量比较提供依据。

预断评价:

预断评价是对计划兴建工程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或某地区或建设项目周围将来的环境质量变化情况进行预测并作出评价,对不利影响提出减免或改善措施,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通俗说就是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污染防止对策和措施。

目前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环境质量评价。②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③环境影响后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鼓励在规划和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最终达到更具环境相容性的人类活动。其作用是明确开发建设者的环境责任及规定应采取的行动,可为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提出环保要求和建议,可为环境管理者提供对建设项目实施有效管理的科学依据。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在与内蒙古自治区就环评法执法检查情况交换意见时指出,规划环评是环评法的主要立法目的和宗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应充分发挥其在政府决策中的支撑作用。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推行,收到了明显效果。第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是我国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控制新污染的两项主要制度。第二,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步骤和程序都贯穿在基本建设各个阶段,使计划管理、经济管理、建设管理都包含环境保护的内容,从而把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纳入国民经济计划轨道,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环境,促进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第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可以调动社会各方面保护环境的积极性,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及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进行的预测和估计。影响评价的对象包括大中型工厂,大中型水利工程,矿山、港口及交通运输建设工程,大面积开垦荒地、围湖围海的建设项目,对珍稀物种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严重影响或对各种自然保护区和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的地质地貌产生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区域的开发计划以及国家的长远政策等。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对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改革。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能有效地改变这种状况。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是认识生态环境与人类

经济活动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关系的过程,认识的提高和深化,有助于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环境影响评价为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掌握区域的环境特征和环境容量,在此基础上制定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才能符合客观规律并切实可行。

(3)环境影响评价是为建设项目制定可行的环境保护对策、按行科学管理的依据。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获得应将建设项目的污染和破坏限制在什么范围和程度才能符合环境标准要求的信息和资料,据此,提出既符合环境效益又符合经济效益的环境保护对策,并在项目设计中体现。

大学生对党的认识和看法调查问卷 篇6

A有,且很坚定B想过,但不是非入不可C无所谓,没多大区别D没有想过您认为我们加入共产党的动机主要是什么?()

A想为国家做贡献,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

B随大流,别人都入,自己不入显得落伍

C面子上好看

D注重现实利益,对自己找工作以及提升会有帮助

E家庭环境影响及要求

3您觉得现在部分人不积极入党或对入党存在抵触情绪的原因有()【多选】

A入党程序过为繁琐B觉得自身能力不足,思想觉悟低 C看到部分党员的负面情况和党内腐败现象D觉得党员受约束您觉得现在的中国共产党的榜样作用与积极影响和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A比以前更好了,能带给人们更高的生活水平

B和以前没什么差别

C比以前差了,因为共产党内部更黑暗,更腐败了您都是从哪些途径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多选】

A党校、党课和《时事政治》等教育B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媒体

C与老师、同学交流D家人的耳濡目染

6您对党的性质、宗旨、奋斗目标、基本路线等相关政策与制度了解程度如何?()A很熟悉,很全面B有所了解C不太全面,比较模糊D完全不了解

7您对身边的党员评价是()

A与党员要求相差甚远B各方面都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C发挥了一定的表率作用D与普通群众相差不多

8您觉得前两年的“重温红色路线”有意义吗?()

A十分有意义,对于我们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B还行吧,反正没有坏处

C简直就是浪费时间,还不如把时间花在探索未来上呢

D跟我没关系,没想过

我对工商管理各专业的认识 篇7

工商管理类是一门基础宽的学科,主要包括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一个发展前景良好的专业学科。工商管理类的主体课程包括: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经济学方法论、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市场营销、经济法、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产业经济学、西方企业管理(英文)、运作管理、质量管理、跨国公司管理、商务策划、组织行为学、研究与开发、项目管理、管理沟通、企业管理专题、企业管理软件、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

一、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主要研究如何充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如何削减商业成本,如何抓住稍纵即逝的商机,如何根据市场前景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等问题。工商管理是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两个方面。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性很强,它的目标是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工商管理作为管理学的重要分支,它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如何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

二、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对人力资源进行正确计划,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充分利用,调整和控制,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人力资源的规划和预测,工作设计和工作分析,人员的招聘、甄选和录用,人员培训和开发,薪酬设计,绩效考评,人员调整,劳动关系的处理,人力资源的核算评估,建立组织文化等方面的工作。

人力资源有综合性、实践性、发展性、和社会性等特点。在21世纪新时代人力资源又有了新的特点:人力资源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学校性的企业,学习型组织,育才型领导,文化性管理等。其实人力资源的基本任务就是根据组织目标,制定人力资源计划,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采取高效的激励措施来挖掘人力资源潜能,建立人力资源有效沟通渠道,协调劳动关系,并进行组织文化建设。所以人力资源的目标就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潜力,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组织的发展目标。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中也有很多因素影响着人力资源管理。内部因素主要有:人力资源素质,企业战略目标,组织结构,企业文化;外部因素主要有:经济制度,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科学技术,全球化。

不过总的来说,人力资源管理在中国的发展,就业前景还是挺好的。

三、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对象是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即研究企业如何识别,分析评价,选择和利用市场机会,从满足目标市场顾客需求出发,有计划地组织企业的整体活动,通过交换,将产品从生产者手中转向消费者手中,以实现企业营销目标。而市场营销管理的实质是需求管理。市场营销管理过程就是企业识别、分析、选择和利用市场营销机会制定,企业营销战略和策略,实现企业任务和目标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分析市场机会2选择目标市场3是定市场营销策略4编制市场营销计划5组织,执行和控制市场营销工作。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认识的深化,市场营销的内涵和外延已经极

大地丰富和扩展,有效的市场营销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通过市场营销要达到满足个人和群体的需求及欲望的目标;二是交换是市场营销的核心;三是交换是以产品和价值为基础的。市场营销涉及生产领域和生产前的各种活动,流通过程以及流通过程结束后的消费过程,其内容扩大到营销战略,环境分析,市场调研,市场细分,产品开发,确定价格,选择分销渠道,广告,促销,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等诸多方面。

但是作为一种综合性市场经营活动,现代市场营销与一般或传统意义上的经营活动相比,有着显著的区别和鲜明的特点:①市场营销是包括市场营销战略政策、生产、销售等阶段在内的总循环过程。这一过程设计生产、流通而后消费各个领域;②市场营销是以消费者需求为基点和中心的企业经营行为;③市场营销是以整体营销组合作为运行手段和方法的有机系统。在与时俱进的同时,市场营销又有了新的发展趋势:文化营销,关系营销,服务营销,网络营销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市场的发展更是变幻莫测,但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只要抓住机遇,相信市场营销的发展前景更加可观。

四、物流管理

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现代物流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个工业化进程中最为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得以迅速发展。现代物流管理学已经把现代科学与现代经济科学完美地结合起来,它融汇了资源配置科学,仓储科学,流通科学,环境科学,搬运科学,营销科学,信息技术科学及系统科学等,是一门综合学科,同时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所谓物流管理就是指在社会在生产过程中,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和配合。主要体现在:一是物流管理是一个“计划、组织、协调及控制”的过程,突出“过程”意识;二是物流管理的客体包括有形产品(商品),无形产品(服务)和相关信息;三是物流关系系统需要进行管理的两项主要活动是流动和储存,即运输和仓储;四是客户向供货商进行的反向流动也是物流管理的一部分。

物流管理的发展阶段大致经历了一下几个阶段:①后勤管理阶段;②物流管理阶段;③供应链管理阶段。不过第三方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是现代物流的两个重要表现形式。物流管理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物流,最基本的目标就是以最低的成本向用户提供满意的物流服务。

物流管理的主要特点:物流管理的一体化;物流管理的系统化;物流管理的社会化;物流管理的现代化;物流管理的柔性化;物流管理的标准化。

物流管理在中国:

物流管理在企业体制与管理创新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制造企业在向现代企业转型,与国际接轨,做强做大的过程中,有的打破了原有职能部门界限,成立了横向物流管理部门;二是中国的传统储运企业在市场经济不断向纵深发展和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纷纷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随着全球化竞争加剧,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物流科学成为最有影响力的新学科之一。

新课改的认识和看法 篇8

一、在新课改条件下政治教师必须理解和把握好课改目标和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学理念,这是政治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前提、基础和最基本条件。参加了新课改培训学习的老师都知道,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力争全方位地落实科学素养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根据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际,我们高中政治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应树立这样一种理念,即“注重学生发展,关注学生个性需要;培养科学素养,体现与人文的结合;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多样学习方式;注意学科渗透,改变学科本位观念;构建多元评价,激励学生走向成功”。我们知道,在学生培养方向方面,新课程把教学目标定位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角度。特别是“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角度,对于弥补目前政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知识内容和结论,轻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重认知教学轻情感、意志和价值观的培养”等倾向有很强的针对性。新课程十分强调要求学生在经历和“实践”中实现自我领悟,在反思学习中重构自己的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的行动策略和方式,与此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自我探索及学习能力。所以,在新课改形势下,对于政治课教学来讲,最迫切的,最具根本性意义的就在于使政治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实现教育理念的现代化。

二、在新课中政治课必须改革教学方式、方法,这是政治新课程实施能否顺利实现其目标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先进的教学理念要通过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体现出来,而教学理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教学方式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理念不转变,方式、方法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方式、方法不转变,理念转变就失去了归宿,失去了落脚点。因此,新课改条件下高中政治教学方式、方法必须改革。传统的高中政治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满四十五分钟,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和消化时间,这种教学方式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从而失去学习政治的兴趣。其实,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实质上具有“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群体教育、轻个体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等诸多特征。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必须改革高中政治课教学方式和方法,而要改革政治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就必须彻底打破封闭、单项、机械、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所以,我认为,高中政治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努力做到:第一,要结合政治新教材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分析现实社会及生活中活生生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现象或事例,尤其是要善于将当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时政热点与书本中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相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政治课感兴趣,接受所学的政治理论观点,从而加深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第二,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动起来。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谈自己于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让大家一起讨论研究问题之所在,并从课本中寻找解决的办法。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我们的学生会遇到人民币与外汇的兑换问题,甚至于会涉及到外汇的“卖入价”和“卖出价”的问题,这在高一政治新教材中就能帮助学生找到答案。第三,政治教师还要结合新课程的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除常规方法外,我们还可以运用图画演示、幻灯、录音、录像等直观感知的教学法,把多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到政治教学中去,此外参观法、实际演练法、研讨教学法及情感体验教学法都可以尝试。第四,新课改的政治教学必须将群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高中政治新教材的内容和事例的设置很强调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性,这就要要求在政治教学中要针对不同生活经历、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的学生,进行多侧面、多样化的个别教育,以此来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通过群体教育个人,给学生以温暖和信心,使集体成员间互相激励,促进个人的进步。李华勇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我国的教育体系、考试体系、选拔体系越来越体现出其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裂隙和冲突,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㈠、新课改的重要变化、教育理念的变化

新课改明确提出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构建新的教学理念。在课程改革的目标上,新课改确立了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以社会需要、学科体系、学生终身发展为基点的“三角形”新课程理念.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的思想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已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索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培养目标,强调学生的素质处于不断的发展状态,这种教育思想着眼点是学生的“发展”,更多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情感陶冶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在培养要求上,明确提出要“以德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体现“以行动引导为导向”。改变以往过分强调“落实双基”的倾向。突出强调知、情、行的统一,并把重点放在“行为指导”上,要求知识的掌握,情感的陶冶,思想品德的培养,都要落实到行为实践上。

2、教材的变化

3、教学模式的变化

新课改体现“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改变以往围绕“应试”要求组织教学内容的倾向,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更多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情感陶冶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教学应由以讲为主转向合作探究为主。要创设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在活动中“学”。倡导学生多说、多问、多讨论、多交流经验、多合作、多参与;倡导教师多引导、多组织、多鼓励、多“无为”、多反思、多研究。

4、教学评价的转变

教学评价由原来的单一成绩评价转变为目标多元化,方式多样化,注重过程、促进全面发展。教学评价强调了对学生政治素养的评价,还提出学生既是评价对象也是评价主体,要由重结果评价转向过程评价。恰当准确、激励性的多元化评价,能保持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促进学生在科学素养各个方面的发展,激励每个学生走向成功。要倡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活动表现评价等。教学评价是这是新课改的关捷,如果教学评价不变,那么新课改也无从谈起。

(二)、如何应对新课改

政治新课改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作为一线的教师,更应清醒地意识到,新课改作为新事物,它的成长仍需一个长期、艰巨的发展过程。我们应在新课改的实践中,准确地把握新课改的基本精神,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做一名新时代合格的教师。

1、积极转变观念 不观望不退缩。

改革就意味着破旧立新。破旧立新的过程是一个复杂、艰苦甚至是痛苦的过程,所以改革必然会受到传统思维和已有模式的阻碍,甚至是挑战。但课程改革是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尽快形成对新课程的正确认识。

正确看待传统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之间的关系,我们说新课程是要改变传统教育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和已经落伍的东西,而不是全盘否定传统教育,新课程改革是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传统教育的发展。

对新课程从理论到实践都要有一个整体认识,本次课改是对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等诸多方面的全方位、系统化的改革,而不仅仅是教材和教法改革,这是现在我们许多同志对新课程改革认识上的一个误区,应该尽快纠正。客观的讲,目前新课程改革遇到的困难很多,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有些问题甚至还很尖锐,比如课程设置与高考的关系、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关系、学分认定与会考的关系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客观存在并且是不容忽视的。但我们更应该看到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以发展人为教育的目标)都是很人性化的,符合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也符合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在试验的初期,出现困难和问题是正常的也是暂时的,我们坚信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这些问题都将能得到妥善的解决。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都要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历史责任,以积极的态度,从一点一滴做起,参与到改革中来。

2、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新课改要求我们教学观念要更新,知识要更新,教学方法要更新,教学能力要提高。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要有创新精神,需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来提升自已。这要求我们要做好校本课程的教研,加强联校合作、联片教研、网络教研,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要加强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

3、要转变学习方式。

新的教育理念呼唤政治学科教学要彻底改变学生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法。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也是新课改的一个重大突破。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被动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过程,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显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4、要加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多媒体技术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有利于设计、演示科学有趣的板书和素材,供学生复习和练习;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较抽象的概念、原理,帮助叙述、加深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5、要正确处理好几对关系。

在新课改下我们必须要下正确处理好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处理好选修与必修的关系,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的关系,处理好教材与校本教材的关系,处理好高考与会考的关系,处理好教师与教材的关系,处理好知识的传授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

6、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 学生阅读课本读到的是直接显现的文字,而隐含其中的教材思路和基本思维方法,尚有待于教师点拨指导。为此要求教师:揭示教材思路。理论知识的叙述,总是体现某一思维过程,试图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教育。因此,教师在阅读或讲解分析中要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从这些方面来论证分析,这几个方面之间有何联系,理论阐述怎样与具体事实材料结合。要穿插课堂练习。政治学科中的抽象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归纳演绎能力、是非辨别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均可以随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在口头练习和课堂讨论中逐步养成,在典型练习中巩固、提高。由于新教材中主要是以综合探究的形式作为练习,缺少正规的习题练习,所以必须要在课堂上精选一些典型的练习进行讲解,逐步培养学生的答题思维和答题能力。向学生介绍表述问题的正确方法,审题和答题的正确方法等等。

在联系实际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教师除了对课文中支柱性材料作详细分析外,还应补充社会生活中重点、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作深入分析,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人机工程学的认识和看法 篇9

摘要:通过对人性产品设计具体实例来说明人性化设计中所包含的人机工程学因素,指出中国未来的产品设计必以创新和革新为首要条件,人机工程学,使人性化的设计真正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和关心,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是人与产品完美和谐结合。的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产品的更新等等都与人,机,环境有密切的联系,所以要实现“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思想,必定以人机工程学为参照。

关键词:人性;人性化设计;人机工程学

人机工程学是我们专业选修课,从这门课程中我们必须理解,明白,并且深切的感悟出人机工程学与我们专业,设计的相关性。使我们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人和所设计的产品及他们所处的环境的协调及统一,提高产品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尽量满足舒适和安全的使用要求,以实现 “ 以人为本 ” 的人性化设计思想,使我们在设计方面得到了启迪和发展,使我们对我们的专业的认识也加深了一步。

一、人机工程学的定义

我们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厂商将“以人为本”、“人体工学的设计”作为产品的特点来进行广告宣传,特别是计算机和家具等与人体直接接触的产品更为突出。实际上,让机器及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设计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使得人能够在舒适和便捷的条件下工作和生活,人机工程学就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产生的一门工程化的科学。

所谓人机工程学,亦即是应用人体测量学、人体力学、劳动生理学、劳动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人体结构特征和机能特征进行研究,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尺寸、重量、体表面积、比重、重心以及人体各部分在活动时的相互关系和可及范围等人体结构特征参数;还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出力范围、活动范围、动作速度、动作频率、重心变化以及动作时的习惯等人体机能特征参数,分析人的视觉、听觉、触觉以及肤觉等感觉器官的机能特性;分析人在各种劳动时的生理变化、能量消耗、疲劳机理以及人对各种劳动负荷的适应能力;探讨人在工作中影响心理状态的因素以及心理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等。

人机工程学的范围是很广泛的,其基础学科是研究人的生理、心理。就是实用科学,把技术科学直接应用的实际的操作之中,也是人体工程的本源之处。人机工程学以人为最根本、最直接的研究、服务的对象,所以一切信息必须从人的自身中去获得,综合了这些信息才能做出判断。人类工程学是与人相关的科学信息在对对象、体系和环境进行设计中的应用,它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理想的设计应当在工作体系、运动、休闲、健康和安全等诸多方面充分体现人类工程学的原理。人机工程学的特点是在认真研究人,机,环境三个要素本身特性的基础上,不单纯着眼于个别要素的优良与否,而是将使用“物”的人和设计的“物”以及人与“物”所共处的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在人机工程学中将这个系统称为“人—机—环境”系统,这个系统中,人,机,环境三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着系统总体的性能,人机工程是科学地利用三个要素见的有机联系,来寻求系统的最佳参数。随着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的高度发展,人的因素在产品设计与生产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人机和谐发展的问题也就越来越显得重要,人机工程学在产品设计的地位与作用愈显出其的重要性。

二、人机工程学的应用

人机工程学研究内容及其对于设计学科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为工业设计中考虑“人的因素”提供人体尺度参数:应用人体测量学、人体力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人体结构特征和肌能特征进行研究,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尺寸、体重、体表面积、比重、重心以及人体各部分在活动时相互关系和可及范围等人体结构特征参数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发力范围、活动范围、动作速度、频率、重心变化以及动作时惯性等动态参数分析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以及肢体感觉器官的肌能特征,分析人在劳动时的生理变化、能量消耗、疲劳程度以及对各种劳动负荷的适应能力,探讨人在工作中影响心理状态的因素,及心理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等。人体工程学的研究,为工业设计全面考虑“人的因素”提供了人体结构尺度,人体生理尺度和人的心理尺度等数据,这些数据可有效地运用到工业设计中去。为工业设计中“产品”的功能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现代工业设计中,如搞纯物质功能的创作活动,不考虑人机工程学的需求,那将是创作活动的失败。因此,如何解决“产品”与人相关的各种功能的最优化,创造出与人的生理和心理肌能相协调的“产品”,这将是当今工业设计中,在功能问题上的新课题。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和规律将设计师在设计前考虑的问题。为工业设计中考虑“环境因素”提供设计准则:通过研究人体对环境中各种物理因素的反应和适应能力,分析声、光、热、振动、尘埃和有毒气体等环境因素对人体的生理、心理以及工作效率的影响程序,确定了人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所处的各种环境的舒适范围和安全限度,从保证人体的健康、安全、合适和高效出发,为工业设计方法中考虑“环境因素”提供了设计方法和设计准则。以上几点充分体现了人机工程学为工业设计开拓了新设计思路,并提供了独特的设计方法和理论依据。社会发展,技术进步,产品更新,生活节奏紧张,这一切必然导致“产品”质量观的变化。人们将会更加重视“方便”、“舒适”、“可靠”、“价值”、“安全”、和“效率”等方面的评价,人机工程学等边缘学科的发展和应用,也必须会将工业设计的水准提到人们所追求的那个崭新高度。

三、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作用

汽车是人的代行工具,与人在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己形成独特的汽车文化。“一堆冰冷的钢铁”是无法满足现代人精神和文明需要的。车身造型设计必须以人为本,体现人机协调,使用操作方便、舒适,使汽车适应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要求,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安全、维护健康。未来的车身造型设计将在车身外观设计、人机工程以及室内环境等方面更加注意人性化的发展。人机工程学在对人的特性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设定了一系列的设计准则,用来指导汽车产品的设计,主要是人和汽车之间的界面设计。在“绿色浪潮与汽车”、“人-机-环境大系统观与汽车设计”中,现代机器的设计不仅要考虑机器本身的功能,还要考虑机器与人、机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样就产生了两条边界:人-机器、机器-环境。而人机工程学就是研究“人-机器”这条边界的问题的。人与机器共同工作,人有人的特性,机器有机器的特性,要设计出能最大限度与人协调工作的机器,就要充分研究两者的特性,才能设计出良好的人机界面。人机工程学在对人的特性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设定了一系列的设计准则,用来指导机器产品的设计,主要是人和机器之间的界面设计。其中与汽车设计相关的主要有 :基于人体感

官的界面设计;基于人体形态的界面设计;基于力特性的界面设计;基于人脑特性的界面设计等等。

四、人机工程学在家具中的作用

家具设计中要考虑的因素远比人机工程学要多,任何成功的设计都是综合考虑人、社会、经济、技术、材料等多种因素的结果,人机工程学只是其中需要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只是在家具设计的各个要素中给予理论上的指导。在进行设计时,选定特定消费群,特定环境之后,在人机工程学的指导下进行人与“物”、人与环境的分析,从而初步确定设计的定位。设计展开阶段,人机工程学对家具设计的各个要素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在各个要素的确定中,要考虑人机工程学因素,但不能僵硬地套用人机工程学提供的数据以及各种参数。即便人机关系本身也是包含多方面、多层次的内容,从流通过程来考虑,我们要考虑运输、销售、使用、维修、回收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人机关系。因此,要求家具设计师在整个家具设计过程中,坚持人机工程学与家具设计的指导与被指导原则,避免僵硬的套用数据及参数,要具有全局观念,分清各种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从而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家具设计全过程的各个阶段,人机工程学都是验证家具设计的舒适性、宜人性、方便性以及功能合理性的有力武器。设计过程中确定最佳设计方案后,要运用人机工程学理论以及人机工程学试验对该设计方案进行验证,验证设计方案的尺寸舒适性、操作方便性、以及宜人性等,并将验证中发现的不合理因素反馈到设计生产中,进行及时地设计调整,从而设计出能与人达到最佳匹配的家具。当然,在人机工程学对设计的验证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不能把人机工程学因素作为设计的唯一衡量标准,例如公共座椅的设计,它在尺寸上不一定完全满足尺寸的舒适性,但是它是合理的设计。一项好的家具设计是可以涵盖形态和人机因素的,产品的外形一样可以有机会做人机工程的发挥。除了在一般产品外,特殊消费群体的家具产品在人机工程学上也有更多的考虑。因此设计师在充分考虑了人机工程学的基础上,为不同的群体设计出不同充满人性话的家具。

五、人机工程学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

随着生活在不断的改善,人们对住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里所谓的高,不是指家具多豪华,多贵重,而是住房的设计以及家具的设计是否更符合人的习性,是否给人带来更多的方便,在方便之余在提倡豪华。优秀的住宅空间设计应充分联系生活的实际与应用的关系,并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如说是设计住宅空间,倒不如说是设计生活方式。设计住房要考虑到3个方面:1)居住空间与人机工程学;2)居住空间中人的活动行为;3)居住空间与人际的关系,这是设计者应该考虑到的问题。就拿我们学生寝室来说吧,它的设计也是要根据人体工程学来的。通常大学里每个寝室都住了6个人,怎么样才能使6个人住在一起不拥挤呢?一个好的设计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寝室是最简单的住所了,在不大的范围里摆了几张床,桌子和椅子。就拿我们寝室来说,我们寝室住了6个,从我们寝室门进来,右边是衣橱,左边是卫生间,衣橱分两层,上下各3个。但由于上层的有些高,不方便使用,每次放取衣服时都要借用板凳才行。这个没有考虑周全。我觉得6个衣橱应该全在一层比较好,这样方便每个人使用。在每个人衣橱的下面还和做两个柜子。在进门的边上应该做一个鞋架,这样宿舍就不会很乱。卫生间太小,每次只允许一个人进去,多一个则会拥挤。每天早上起床赶着出门时,大家就像是热锅里的蚂蚁--七上八下。你来我往,大家争先恐后的上卫生间,前面的

刚进去,后面的就在摧她赶快出来。实在是不方便,我认为卫生间应该大一点,也便于里面的空气流通,一次可以进去两人,就像公厕一样,中间做个屏障。目前的卫生间只有一个洗澡用的喷头,但喷出来的只有冷水,难道我们洗澡要用冷水吗?如果不提供热水,倒不如不要喷头。住在高楼的学生,有谁愿意去开水房提水呢?连喝的水都不愿下去提,更别说洗澡提水,只好用电热快了。所以既然学校装了喷头就应该提供热水,这样学生就不会在用电热快了,安全也提高了。与衣橱并排的是桌子,上面有书架,衣橱和桌子的中间有点空,有电脑的刚好可以放电脑箱子,没电脑的放行李箱。桌子对面是床,3张上下铺。寝室里还有电视,但是摆放的太高,开关电视时很不方便,应该提供一张桌子,放电视,电话。寝室的天花板上有3盏日光灯,两台电扇,电扇的风实在是太小了,夏天无法照顾到6个人,为了大家能睡个好觉,就要多装一台电扇。最外面是阳台,有一扇玻璃门划开了空间,阳光可以直接照射进来。阳台一侧是水池,两个,也少了,应该在加一个。这就是我对我们寝室的人机工程学分析,有很多的东西还需要改进。

六、小结

通过上面的介绍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人机工程学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的广泛,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它,设计一件好的产品我们一定要好好利用人机工程学。参 考 文 献

[1] <人机工程学>.吕杰锋.陈建新.徐进波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 <人机工程学设计应用>.严扬.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我对大学体育课的认识和看法 篇10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之间,进入大学已将近两年的时间了,大学体育课也伴随着我两年半之久了。大学体育是本着发展丰富的体育活动,娱乐我们的身心,提高我们身体素质的原则。我大二上学期学习的羽毛球,下学期发现我其实是一个乒乓球爱好者于是“背叛”了羽毛球来到了乒乓球班。通过近一年多的乒乓球学习,我发现我更加爱运动了。由于以前学习的压力很少运动,感觉自己的体质下降了很多。通过一学期的学习,病怏怏的我居然都好久没有感冒过了,我的气质也比以前好多了,学习乒乓球的过程也乐趣百生,球在乒乓台上一来一回也使得我的疲劳和苦闷烟消云散。和同学们为每位同学的进步高兴,为一颗漂亮的球喝彩,同时也为滑稽的球大加评论„„

学习乒乓球,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能让自己在枯燥的学习生活之余使身心得到放松。每次上乒乓球课都和伙伴们高兴地打成一片,不管有多累、汗水怎样肆意地流,心情都会非常的舒畅。心情舒畅的同时又大大的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和同学的相互了解也加深了,真可谓“一举三得”啊!

在学习乒乓球的过程中也会学到很多东西,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有时候会学一些困难的发球和接球的动作,由于身体的协调性能力和反应不够灵敏,所以要不断的练习,有时候累了想休息一下,可是看到别的队友还在那刻苦的练习,自己就被一股力量推动着继续练习。很多同学在课余也相约打乒乓球,打得也是酣畅淋漓,这是因为他对乒乓球深深的喜欢,和不被别人甩下的自强心理。此外,乒乓球也培养了我的团队精神,彼此帮助,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好例子,从只会打抬球到铲球,从拜师到当老师。呵呵,我经常对自己说“我太幸福了,因为有这么多可爱的人儿,我爱死他们了,他们太可爱了”。

在我看来,乒乓球是最原始最常见的一种运动,在动感中让人焕发青春的朝气。健康是每个人的最大的财富,拥有健康的体魄又是每个人最大的愿望与梦想。通过乒乓球的训练让我对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句话的意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没有耕耘哪有什么收获?没有付出哪有什么回报?想健康又要气质,当然要通过不懈的努力去实现它。

我们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才得以保证顺利学习,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大学体育是衡量大学生是否做到“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大学生经受“磨练”和体验“成功感觉”的主要方法,是保证大学生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和顺利学习的必由之路,因而受到广泛的重视和关注。生命在于运动,只有持之以恒的体育锻炼,才能增强体质,延年益寿。要让体育的精神和学风深入人心,真正的做到“终身受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于国家、大家及以后的小家,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俯仰于家国天下的怀抱里大展宏图。

回想老师说的一句话真的太正确了——大学里学什么?锻炼身体,自主学习方法,热爱生活!

班级:计07.1

学号:0713410121

关于对规范语言文字的看法及认识 篇11

现代社会的信息化向语言研究提出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从人类的历史发展来看,人类经历过无数次的信息革命。我们目前正面临的被称之为“第四次信息革命”的是指近几十年来电传、电话、电视、计算机以及与其结合的网络为代表的新信息革命。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的新信息革命的本质与过去以蒸汽机为中心的动力革命对体力劳动的代替和扩大相反,它是对人类智能劳动的代替和扩大。

在这样的形势下,研究人类最重要的信息系统——汉语语言学,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的信息化,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语言学是信息科学的基础科学,信息科学及技术为人类提供大量更先进有效的手段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这些都需要语言科学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而这一切工作的基础就是全民都要学习和掌握标准的共同语——普通话,由单语言(方言)生活发展到双语言(方言和共同语)生活。新信息时代的出现使掌握共同语的重要性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其核心问题是语言的规范化。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其应用范围涉及生产、生活、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正因为如此,语言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发展,只能在社会之中,受社会发展的制约而与之同步前进。有怎样的社会,就有怎样的语言生活,就有怎样的对共同语的认识。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反映在语言中,最直接的就是引起词汇上的变化。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部分,它反映社会最灵敏。社会上出现了新事物,人们产生了新思想、新概念,语言中就要有新词语来记载、来表达。旧的事物、思想、概念消失,反映它的词语随之逐渐消失。各种流行词语应运而生,这些流行词语新颖、鲜活、简洁,不仅受到人们的欢迎,而且大量进入报刊、影视媒体,许多已被普通话吸收,为丰富现代汉语词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今港粤方言词语和外来字母词语对汉语词汇的影响尤为突出。

先看港粤方言词语。随着全国各地政治、经济、文化的频繁交流,人口的大流动,一些地域方言在社会上广泛流行,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许多港粤方言词语风行各地。由于香港、澳门经济相对发达,广东又是最早建立的特区,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鉴于经济对文化的基础作用,港粤方言的许多词语,紧贴时代、变化多端、生动传神,极富生命力和表达力,一些词语已被普通话吸收,成为普通话词语。

香港的许多文化词语,诸如:辣妹、垃圾邮件、单身贵族、数码电影、数码校园、发廊、炒鱿鱼、资讯、文员、大排档、生猛海鲜、埋单、精品屋、收银台、发烧友、三级片、休闲、第一时间等大量出现在人们的口头、网络和文字中,已经被纳入普通话词汇中。但是究竟哪些应该认可,哪些需要剔除,应该有一个标准,否则难以实现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推动语言文字的健康发展。

此外一些普通话中的词语,粤方言也对它们赋予了新义或进行了改造创新,如:“磨合”一词有表“默契的程度”之义;“投入”一词被赋予“专注、积极”的意义;还有一些经过改造的词语,如:金鱼缸(股票行)、一人计短,两人计长(三个臭皮匠,抵上一个诸葛亮)、包罗万有(包罗万象)、从心所欲(随心所欲)、妙想天开(异想天开)、出人意表(出人意料)、面不改容(面不改色)等等。

再看外文字母词语。改革开放以来,中外文化交流频繁,英语作为国际强势语言对汉语的冲击,国人学习英语势头的高涨,人们对新异表达形式的追求,心理上以能够讲英语为荣;加之翻译定名的困难与滞后,外文字母词语以自身简单、明确的优势受到人们的欢迎,在社会中流行开来。

纯外文字母词语,如:CCTV(中央电视台)、WTO(世界贸易组织)、MTV(音乐电视)、CD(激光唱片)、MBA(工商管理硕士)、IQ(智商)、E-mail(电子邮件)、GDP(国内生产总值)、EQ(情商)、IT(信息技术)、FAX(传真件)、WC(盥洗室,厕所)。

也有一些是汉语拼音缩写的:GB(国标)、HSK(汉语水平考试)、RMB(人民币)等。还有一些汉外组合词语如:卡拉OK、A股、AA制、B超、相声TV、GRE考试、K金、IC卡、2B铅笔、C调、T恤衫等等。关于港粤方言词汇和外文字母词语,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子较多,此处不一一列举。

面对语言词汇中出现的这些缤纷繁杂的现象,作为语言使用者的我们又该如何呢?我们应该规范还是听之任之呢?如果进行规范又该履行何种标准呢?这些都是摆在现代每个语言工作者甚至是每个汉语普通话使用者面前的课题。

词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一直处于变化状态,其规范工作十分复杂。我们知道普通话的词汇是以北方话词汇为基础的。但是,如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港澳台地区以其经济、科技、教育、文化、艺术甚至饮食和服务等方而的现代化意识,通过语言这个传媒,深深地影响了普通话。不论愿意还是不愿意,这种影响都在有意识无意识地加深。那么,现代汉语词汇规范标准是不是可以动摇呢?笔者认为,无论对港粤方言词语还是对其他社会流行词语,统一的规范标准绝不能动摇,但规范应该是动态的,规范标准不能一成不变。语言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使用也灵活多样。我们应该认识到社会语言生活是第一性、社会语言规范是第二性的、滞后的;语言文字规范化与社会语言生活多样化是辩证的,语言的规范与不规范一般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对于语言词汇中出现的新生词语,判断其到底规范还是不规范,其标准大致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在中央的媒体(文字、口语)普遍使用;二是具有新颖别致的表意功能及特点;三是在社会生活中有一定的稳定性、生命力。

香港特有的文化词,而普通话里没有的,又符合现代汉语构词准则和语法规范的,可吸收为普通话词语,如“数码电影”、“资讯”、“垃圾邮件”、“单身贵族”等;对于一些普通话里已有而港粤方言里却用另外的词表示的则必须剔除,如“金鱼缸”、“从心所欲”、“包罗万有”这些词语。

外文字母词的规范化是现代汉语规范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字母词语的规范化可以使字母词语的吸收和使用有一个明确的一致的标准,这样有利于国际交往,有利于科技引进和文化交流。现阶段外文字母词语的大量使用,有客观上表达的需要。外文字母词语用于表达特定事物,其准确、简明往往是汉语所无法替代的,其存在是有其合理性的。我们认为对外文字母词语的使用应该把握“必要、规范、适当”的原则,确定字母文字的规范读音,防止滥用、误用。针对不同的语体、不同的人群,标准应有所区别。例如,在公文语体和政论文语体中就应当尽量避免使用外文字母词,而在科技语体或通俗语体中可以适当放宽。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全民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因而必须建立统一的规范要求。语言的规范是客观存在的,语言和规范者是并存的。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语言的规范化也有不同的内容,50年代的规范化主要是明确标准,80年代的规范化则是在新技术革命要求的呼唤下,动员全社会关心和重视规范化。而近些年来,人们对规范化工作似乎有些淡忘了。但在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文化日新月异的今天,为了保证交际和交流的畅通,我们必须开始重视这个问题。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期里,我国的语言规范工作比较倾向于“匡谬正俗”。我们一直以“匡谬正俗”作为含义规范化的主导思想和主要模式。但是这种方式是在静态下去研究语言的。我们一定要记住语言是约定俗成的,脱离了这一点实际上背离了语言的本质。过去的人们往往容易忽略这一点,他们更多注意的是语言学家从过去或现在的语言中归纳出来的语言规则,而忽视了语言的交际功能,缺少实事求是的分析态度和因势利导的具体做法,把复杂生动的语言现象模式化、简单化,使语言失去了表达上的效力和活生生的感染力。对于语言中出现的新的形式,诸如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格式总是要套入已有的语言事实或规则,如果不合乎已有的语言事实和规则,便认为不规范、横加指责。用这种过于苛求的标准去规范活跃在语言外层的新的语言现象,会忽视语言是在动态中发展的这一事实,造成工作上的失误。

因此,在新的语言现象层出不穷的信息时代,我们在倡导语言规范化的同时一定要遵守语言的社会性这一本质特征,规范化问题再怎么做文章都不能违背这一根本原则。

上一篇:守护诚信600字话题作文下一篇:“育子的心得与体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