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行政管理研究(精选12篇)
工商行政管理研究 篇1
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结构性调整的背景之下, 山西省工商企业的发展急需既精通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有一定专业英语水平的人才。由于我国企业管理领域的相当一部分新理念、新技术都来自欧美发达国家, 同时企业日常工作接触外籍人士的机会较多, 基于职业的需求, 使得学生在今后工作当中能够阅读英文专业资料, 进行流畅外语沟通, 各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有必要在开设大学英语的基础上加强专业英语的教学。
一、工商管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工商管理专业英语是一门涉及工商管理各专业领域的英语教学课程, 其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大学基础英语的学习后拓展专业词汇量, 掌握工商管理领域专业知识的英语表达和翻译技巧, 具备基本的沟通和专业资料的理解能力, 同时能够翻译和撰写常用的资料文件。基于以上培养目标, 目前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 教学方法单一。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听、说、读、写全方位提升的过程,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 大多以教师授课为主, 重在讲解专业词汇、语法构成和翻译段落,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忽略了听、说与写作方面技能的训练与培养, 很容易使学生把专业英语学习作为基础英语学习的延伸, 以通过考试为目的而忽视听、说、写、译等应用能力的培养, 这是造成专业英语学习困难, 教学成效不显著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 教学内容也较为单一。过往教学实践中, 教学资料基本以专业阅读教材为主, 课堂的延展性差, 同时, 教材难度偏大, 具有词汇量大、长难句子多、专业术语多的特点, 适合用于读写能力的训练, 对听说能力的贡献不大。
第三, 学生英语能力水平并不整齐划一。工商管理专业英语课开设在第五学期, 经过两年的大学基础英语学习, 学生的英语能力在各方面较高中时都有所提高, 但学生的英语水平仍然参差不齐, 这就决定了统一的教学要求难以取得一致的效果。
第四, 考核方式单一。传统的专业英语课考核方式为期末考查, 以作业或论文形式呈现, 方式较为简单, 容易使学生滋生侥幸心理, 期望通过期末考查一次性通过考核, 因此并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出其平时的学习成效。
二、工商管理专业英语课程改革设计路径
结合地方级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 我们提出了以“专业与英语相结合, 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为指导思想的教学改革方案。
(一) 设置丰富而又实用的教学内容 (如图1)
1. 结合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合理地选取教学内容, 分清主次, 突出重点。
对于教材中的相关专业知识, 在教学中多安排学时进行重点讲解;其他内容, 可以少安排学时, 课堂上略讲, 让学生将其作为课外阅读材料, 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对于一些较为简单的内容, 可以安排学生自学;对于一些涉及专业理论知识太深又不太重要的内容, 则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少讲或者不讲。从而做到精讲、略讲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突出了教学重点。
2. 自编讲义, 补充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学习材料。
讲义内容上安排一些与主干专业课程相关的内容, 以及本专业的国内外前沿科普文章, 让学生的学习紧随时代的步伐。此外, 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引申, 让学生针对教学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 利用学生自身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对教学内容进行专业讨论, 从而深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根据讲义内容进行专业小短文的写作, 提高写作能力。
3. 适当增加应用型学习资料, 提高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视具体情况适当增加课外学习资料, 如英文简历和求职信的书写、英文影视作品经典对白、句式简练内容新颖的短文等。还可以把教学内容和学生比较关注的生活热点适当地结合, 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注重培养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如图2)
1. 精讲教材中的工商管理基础知识。
我们改革现有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 工商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方法应从以往的被动式学习、“满堂灌”方式向启发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转化, 让学生事先预习, 并在课堂上针对教学内容发言, 说明自己的观点, 针对预习中的问题进行讨论, 从而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掌握学习方法和阅读技巧。同时把专业英语的翻译标准告诉学生, 即“忠实、通顺”。在翻译法的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 老师从“教”变为“导”, 学生则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 真正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同时, 专业英语教学的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一定量的专业词汇、专业术语。但是专业英语词汇具有专业性含义强、缩略词多、组合词和派生词多等特点, 让学生望而生畏, 因此我们采用自编讲义的方法力求将词汇的教学组织得具有趣味性, 使学生能够使用专用词汇进行写作能力的训练。
2. 通过课外自主学习, 提高学生听力水平。
定时开放学院教学实验室, 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登陆学习, 引导学生结合平时看到、听到的经济新闻与所学专业知识来学习。同时建议学生多听CCTV-2的经济新闻和CCTV-9英语新闻, 同步锻炼理解能力和听力水平。
3. 以学生演讲的形式锻炼口语能力。
此部分的设计目的在于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每次课安排几名学生 (视班级人数掌握) , 课下搜集自己感兴趣的资料, 要求句式简练, 便于理解, 适合作口语练习, 课堂分出15分钟左右的时间, 请学生以演讲的形式呈现, 既锻炼演讲者的口语表达, 同时又锻炼听Á众的听力理解能力。演讲完毕可就演讲内容提问, 来考察大家的Á理解程度。
(三) 突出个性化的教学效果管理
针对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英语学习兴趣不尽相同, 教学效果难以整齐划一的问题, 采用GE矩阵分析方法对教学活动进行管理。
第一, 选取“英语能力水平”和“英语学习吸引力”作为考量学习效果的两个维度构建GE矩阵, 采用三级评分标准对英语能力水平 (1=一般, 2=中等, 3=良好) 和英语学习吸引力 (1=很有吸引力, 2=较有吸引力, 3=没有吸引力) 进行评定, 根据每个学生在两个维度上的得分确定其在矩阵中的位置, 从而确定其学习方向和重点。
第二, 在“英语能力水平”维度上选取听、说、读、写四个要素, 并赋予各要素不同权重进行评分;在“英语学习吸引力”维度上选取就业、深造、出国三个要素并赋予权重进行评分。 (如表1, 表2)
第三, 构建GE矩阵, 确定学习方向和重点。
采用GE矩阵对教学活动进行管理的目的在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 从而激发学习积极性, 使其在各自的层次上能够有所提高。
(四) 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提高平时成绩在考核总分中所占的比重, 采用“档案袋”评价方式。档案袋评价 (portfolio assessment) 又称为“学习档案评价”或“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 是以档案袋为依据而对评价对象进行的客观的综合的评价, 它是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西方“教育评价改革运动”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教育教学评价工具。档案袋是指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搜集起来的, 可以反映学生的努力情况、学习成绩等一系列的学习作品的汇集。它展示了学生某一段时间内、某一领域内的技能的发展。
实践证明, 专业英语的考核方式也会影响专业英语教学效果。一般专业英语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都列为考查课, 学分较少, 学生一般不太重视。有些同学认为考查课老师要求低, 容易通过, 因此学习的动力和压力就很小, 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这样就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一定要在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 对考核方法进行改革, 使教学与考核相配套, 而不是教考脱节, 以确保专业英语课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措施是:既要有最后考查成绩, 也要重视学生的平时表现, 将学生各项考核成绩和作品放入各自的学习评价档案袋中, 一起计入最终考核成绩。具体考核内容和分数比例如表3所示。
将平时表现作为最后成绩的一部分的做法, 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也可以更综合、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结束语
通过对工商管理专业英语教学进行改革, 在实践中与团队成员不断摸索和改进, 期望能够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专业英语教学方法, 促进学生学习, 实现教学相长。
摘要:文章以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为出发点, 分析了专业英语教学的特点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对专业英语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和实践, 主要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管理和考核方式上进行改进。实践证明, 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专业英语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满足学生专业英语学习和专业知识拓展的双重需求, 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学生就业做出一定贡献。
关键词:工商管理,应用能力,专业英语,GE矩阵
参考文献
[1]雷涯邻, John A Parnell.工商管理英语.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傅伟良.英文经济报刊精读.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6
[3]刘伟.加强专业英语教学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 (1)
[4]肖音.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专业英语教学研究.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4)
[5]韦薇.地方高校英语教学服务地方经济的途径探索.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2)
工商行政管理研究 篇2
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各行业间的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越来越小。激烈的市场竞争力,促使企业的经营管理防止逐渐从传统的扩大规模,转向了企业内部管理工作,企业由粗放管理型发展为集约化管理。结合企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工商管理培训,提升企业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使之可以更好地进行企业管理工作。因此,依据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企业思考如何培养工商管理类人才的综合能力,是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发展现状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企业工商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企业的发展,由于其自身存在的问题与社会需要不符合,无法促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下去,甚至导致企业陷入发展危机。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看,企业工商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日常发展。结合当前企业管理工作的发展现状,不难发现在企业中,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在培养课堂体系上存在不足、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等问题,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由于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发展现状不容客观,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如果企业不能有效的改善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发展问题,将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深入探究解决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培养课堂体系上存在不足、工商管理人才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企业必须在短期内需要解决主要事项。
二、企业工商管理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企业受传统工商管理模式的影响,在企业工商管理培训中,由于企业管理者对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性意识不足,企业管理层习惯性忽略工商管理培训,企业管理层领导对工商管理培训活动的不重视,常常导致工行管理培训工作很难顺利的开展。加之企业对工商管理培训重视程度不够、培训师资相对落后、工商管理培训方式单一、培训考核方式滞后等问题。企业在实际的发展中,如果没有高素质的培训队伍,工商管理培训活动就不能向企业及员工传授先进性的教学内容,也无法向企业提供可靠的参考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就很难确保工商管理培训取得实效。长此以往的发展下去,企业就很难扭转工商管理培训的发展趋势,为企业未来的发展留下潜在的威胁。其次,工商管理培训考核的方式相对滞后,相关管理人员不能针对企业工商管理培训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积极的研究如何开展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在简单的考核标准下,很难提高工商管理培训的整体水平,对企业的发展也不会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完善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发展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重视工商管理培训对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工商管理培训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帮助企业管理者及时的掌握相对先进、科学的管理理论及管理手段,并促使企业可以切实的应用到具体的工作中,从而使企业管理水平从整体上得到提升。我国大多数的`企业,在管理工作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部分企业的管理者虽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却缺少一定的专业化理论与技能,再不提高其自身管理理论技能的基础上,难以确保企业可以持续、健康得发展下去。在企业具体的实践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强化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性、建立优秀的工商管理师资队伍都是企业发展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重要策略。
1.进一步加强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
不断的社会实践工作表明,传统的工商管理培训课程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企业发展提出的要求与标准。进一步加强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成为企业发展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重要策略之一。在当前社会科技迅速发展的前提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渐渗透到工商管理培训课程中,工商管理培训工作必须与时俱进的发展,才能更好的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在企业工商管理配培训中,应积极的应用信息化进行实践探究,充分利用一切有利的信息资源,通过多媒体专业设备进行工商管理培训。此外,为了改善传统工商管理课程的单调与乏味,可以创新工商管理培训的方式,通过分组讨论或者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培训,激发参与者的学习积极性,使之可以更好的接受工商管理培训的相关课程。最后,在进行工商管理培训中,还应重视工商管理理论内容的培训与指导,强化工商管理理论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重要性,使参与者都能够重视工商管理培训活动进行的目的。因此,进一步加强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对于提高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的水平,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强化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性
工商管理工作,对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一直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企业工商管理培训能否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的落实,是进行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关键问题。强化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性,必须让企业的管理者意识到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性,端正其对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态度。强化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性,需要落实到企业具体的细节工作中。在进行工商管理培训工作之前,企业应针对管理层进行工商管理培训态度进行实际调查,使管理层人员能够在明确了解工商管理培训活动对企业长期发展会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再进行企业工商管理培训活动,使工商管理培训中有效的措施,能够切实的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其次,工商管理培训活动也要注意企业员工的接受态度,加强在企业内部的宣传活动,提高企业员工对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意识,促进企业员工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建立优秀的工商管理师资队伍
建立优秀的工商管理师资队伍,保证培训教师的专业素质。在企业内部建立教师审核制度,考察教师在工商管理培训中理论知识、思想政治、授课经验方面是否符合工商管理培训的要求。在录用审核通过的培训教师的过程中,鼓励教师积极的组织培训活动,并鼓励其继续进行专业深造,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及时了解企业管理方面的全新动态与发展成果,为企业工商管理工作积累丰富的经验。并在长期的工作中,帮助企业引进更多的专业优秀人才,促使企业可以建立优秀的工商管理师资队伍,为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下去奠定坚实的基础。建立优秀的工商管理师资队伍,是对企业工商管理培训效果的一种切实保障。因此,建立优秀的工商管理师资队伍,是企业发展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重要策略。
4.调整工商管理培训模式,加强培训的考核力度
调整工商管理培训模式,加强培训的考核力度,可以进一步完善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的模式如果只采用单一的培训师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企业人才聆听的模式,单调、乏味的培训模式,可能会使企业人员失去参与工商管理培训的积极性,被动的接受工商管理培训的课程,造成工商管理培训效率低的严重问题。调整工商管理培训模式,加强培训的考核力度,还应尝试采用笔试的形式,适当加入专业技术的考核内容,通过考核参与者接受培训后的成绩,通过考核成绩合理的将参与者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并针对划分的考核层次,制定不同的工商管理培训方案。其次,企业还应定期对职工进行主题为“如何看待企业进行工商管理培训”的问卷调查,时刻掌握职工的最新思想动态,结合员工提出的具体问题,对工商管理培训方案与课程进行完善,力求工商管理培训活动能够符合企业职业的心理特征、个性特点。从而激发企业职业积极的参与到工商管理培训活动,久而久之,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职工的专业能力及职业道德,促使职工综合工作能力获得一定的提高。
5.企业领导以身作则,进一步加强对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视
为了更加有效的开展工商管理培训活动,企业领导以身作则,进一步加强对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企业职工重新审视工商管理培训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实际的工商管理培训活动中,企业领导应积极的发挥带头作用,积极的参与工商管理培训的相关活动,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入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意义。使职工可以通过良好的企业文化熏陶,切实感受到企业对工商管理培训活动进行的重视程度。其次,在定期进行的工商管理培训活动后,领导还应积极的组织每个参与者进行培训总结,形成一定规模的学习交流活动,鼓励大家积极针对工商管理培训活动的优点、缺点进行发言,不断的提高工商管理培训的效率。因此,业领导以身作则,进一步加强对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视,对于工商管理培训的效果,会发挥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提升企业在市场发展中的空间,加强企业工商管理培训,为企业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促进企业管理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成为关键事项之一。企业定期进行工商管理培训活动,会推动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结合企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工商管理培训活动,并逐渐提高工商管理培训质量的可行性建议,从而达到优化企业管理工作问题的发展目标。因此,结合企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深入探究工商管理培训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作用,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空间而必须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邱国荣.论提高工商管理培训技术的着力点[J].中国成人教育,(10).
[2]朱亚兵,王丽娜.工商管理专业特色建设研究——以普通财经类院校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01).
[3]任瑞全,张合振.浅谈如何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J].企业导报,(01).
[4]Mr.Liu.Businessmanagementanimportantpartinthedevelopmentofenterprisetransformationanalysis[J],2013(03).
[5]Ping-pingwang.StrengthenbusinessmanagementtrainingImprovethelevelofenterprisemanagement[J].Journalof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belowtheten-day)managementandscienceandtechnology,(7).
高职工商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研究 篇3
[关键词]工商管理 职业能力 培养 职业证书
[作者简介]彭庆武,湖南湘阴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匡水发,湖北天门人,教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当前,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备受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在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和发展能力比获取知识更重要。高职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要超越和突破知识本位观,实现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建立围绕职业岗位、完成职业任务的能力观,实现学生个性和能力的综合发展。高职工商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形成,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抓住职业能力形成这条主线,是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高职工商管理专业职业能力内涵及特征
1.高职工商管理专业职业能力内涵。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模式(CBE)提出的职业能力(Competence)是指完成一定职业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高职工商管理专业职业能力指从事工商管理职业活动、完成工商管理职业任务所应具备的能力。知识可以借助于语言、文字、图像等媒介,从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但职业能力却只能通过与一定职业岗位相关的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它不能像知识那样可以依靠传递甚至是灌输的方式掌握。职业态度也是如此,它是个体对职业活动的认知状态、情感状态和行为倾向,并直接影响着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工商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的内涵,体现在对工商企业人、财、物等各项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进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中,具有极强的综合性。
2.高职工商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特征。
(1)实践性。职业教育中的能力培养以社会需求和市场需要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当然更要提倡创新),侧重于各种基本能力在工商管理职业活动中的具体应用,主要是在工商企业不同层次发挥作用。
(2)综合性。职业能力是多方面、多层次、多领域的复合体。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素质日益向通用型、复合型靠拢。多层次、多领域的能力要求,是工商管理职业发展的方向。
(3)专门性。职业能力是针对一定职业岗位的能力,离开了一定的职业方向,就无从存在。工商管理职业能力既具有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方面的综合性,也具有生产、质量、物流、销售、财务等方面的专门性。
(4)动态性。它有两重含义,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工商管理职业能力的内容处于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之中。二是个人岗位的变化对个体的能力要求也随之迁徙,且能力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处于一种不断发展、不断扩张的变化之中。
(5)社会性。现代经济是社会化程度非常高的经济,工商管理职业活动过程总是和一定的社会环境相联系,作用效果对社会带来相当的影响,不可避免地被打上社会环境的烙印。
二、高职工商管理专业职业能力构成
工商管理专业职业能力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基于工商管理职业岗位的职业任务,以及完成相应任务所必需的能力。其职业能力构成如下图所示。
工商管理专业基本能力是指从事工商管理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的、通用的能力,它具有在工商管理职业的不同岗位之间普遍的适用性、通用性和可迁移性等特点,是作为一个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从业能力,包括管理思维、职业素养、观察判断、沟通表达,等等。
工商管理专业核心能力是指适应工商管理职业岗位、运用工商管理知识、解决工商管理问题的较高级能力,主要包括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等。
工商管理专业拓展能力,是指一种可迁移的、从事任何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职业的高级能力,这是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岗位变换以及创业发展等必须具备的能力。
三、高职工商管理专业职业能力培养
高职工商管理专业以就业为目标、以工商管理“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必然要求变革教学模式。现行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师的传授,习惯于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参与少,不注重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显然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来看,存在着脱离企业和市场要求的现象,使教学导向出现偏差,不利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能力的培养。现行的教学管理方式是学年制,刚性强,柔性差,对学生管得过严,学制固定,考试机械,教学计划刻板,不适应市场和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特点,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现代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表现在教学方式上应该是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想像力、独立性、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从市场和企业所需岗位人才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出发,结合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和职业生涯发展的实际来组织教学、开发课程、安排教学内容,不仅使学生掌握专业核心职业技能,而且使专业职业技能以外的其他基本能力和拓展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在教学管理上,应根据企业用人的波动性特点及其与学校教学管理难以吻合的实际,实行柔性化管理,推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推行工学交替,巩固学生的基本能力,加强学生的核心能力,发展学生的拓展能力,实现市场、企业、学校、学生几方面共嬴。
1.从实际出发,改革现行教学计划。对目前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要从当前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实际出发,处理好“知识与能力”、“职业与就业”的关系,将各学科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并辅之以若干讲座课。使大部分学生可以获得多张上岗证书,大大拓宽毕业后就业的路子。
(1)构建课程体系,处理好文化课基础课、专业理论课、技能训练课三者的关系。突出“知识够用、技能过硬”的教学理念,学时比例达到以能力为重点,在一定程度上压缩理论课时,三类课程的比例为3∶3∶4。
(2)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高职院校工管专业培养的是活跃在经营管理第一线、既要动脑又能动手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正解处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做到学用一致,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发展其创造力。
2.采取激励措施,强化能力的培养。应经常在校内开展评选“市场营销能手”、“专业技能标兵”、“特长生”等活动。围绕各种职业能力,开展竞赛活动,寓职业能力的培养于生动活泼的活动之中。一是学校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措施,教育学生树立“掌握过硬本领,振兴经济,致富家园”的雄心和信心;二是实习教学课堂化。实习过程必须体现讲(教师讲解)、演(教师示范演示)、练(学生练习)、评(教师讲评总结)四个环节,使实习课达到高密度、高强度、当堂讲授、当堂实践、当堂掌握的要求;三是严格实习管理,强化实验管理员、实习指导教师的职责,加强学生质量意识、安全防范意识、规范操作意识的养成,同时培养他们的组织性、纪律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3.举行职业能力示范表演,形象地向社会显示职业教育的成果。职业能力示范表演是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形式,可以帮助学生获得职业心理定位,确定职业方向,加强知识固化,巩固学习成果,也可帮助教师、学生发现学习中的不足,转变教育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同时也向社会、企业展示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企业用人提供选择的环境。
4.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应加大校内实训室的建设。在现有条件下,按企业要求、和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不断完善实习实训条件,加大设备的投入,满足学生实习。还应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不断拓宽校企合作的渠道,定期派学生到企业实习,让他们参与到工商管理工作中去。同时,学校还要为企业提供经营指导和管理业务培训,与企业联合进行项目开发,企业接收专业教师进行实践锻炼,安排学生顶岗实习,优先接收优秀毕业生就业。双方互惠互利,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走向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5.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能力。要加强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到高校去进修学习,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三至五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鼓励专业教师尤其是实践教师取得高级专业证书,对取得专业技术证书的教师优先聘任。
四、高职工商管理专业职业能力考核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评价模式,应最大限度地反映学生的能力水平,充分满足他们的就业需要。这就要求学校及其它相关部门要以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考核,目前实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考核提供了切入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要求推动学生评价模式的改革,充分反映就业的实际需要,用先进和适用的评价技术和管理技术来评价、鉴定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要认真考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为他们在就业岗位上的成长开辟更为广阔的道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单证制(毕业证)已不适应企业和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双证制(毕业证+职业资格证)也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向多证制转变。由于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品种偏少、考核形式较单一,高职院校应通过改革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式和评价模式,不断完善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内容等方面与职业技能鉴定接轨,构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评价的平台,逐步提升高职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等级,扩大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领域,力争使绝大部分学生毕业时能拿到多个职业资格证书,以促进他们职业能力的培养和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邓泽民等.职业能力的概念、特征及其形成规律的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2,(2).
[2]蒋乃平.对综合职业能力内涵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1,(10).
[3]陈晓红.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成人教育,2002,(187).
[4]S.J.van Zolingen,(唐克胜译).关键能力的获得及其在就业中的作用[J].机械职业教育,2004,(1).
[5]张淑瑛.职业能力是就业关键的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0,(6).
[6]李革.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7).
中美工商企业管理文化比较研究 篇4
一、中美传统文化的主要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伦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中国文化发展取向是重群体、重道德、重实用;同时又是以宗法血缘关系为根基的宗法制度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重伦理、倡导道德至上;重和谐与统一;重实际、追求稳定;重理性与人文教养。讲究以自然之和谐为真, 以人际之和谐为善, 以天人之和谐为美。美国文化是在古代希腊文化和犹太基督教文化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具有强烈的自主性和个人主义体验, 发展取向侧重个体、重科学、重思辨, 是平民为主体的商业社会文化和市民社会文化, 体现了社会互动中的平等和民主模式。因此, 这两类不同性质的文化系统存在巨大差异。不同文化体系下所产生的企业文化必然有着很大的差异。企业文化是民族文化和社会文化的现实反映。因此, 也产生了不同的东、西方企业管理文化。
二、中美工商企业管理文化的异同表现
首先, 中美工商企业管理文化中决策方式的异同。决策与思维模式方面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中国企业文化的适应性强、灵活性强, 计划性和程序化意识不强。在企业管理及处事中以情为重, 这种“因地制宜的”灵活在企业管理中常会出现忽略制度和条例管理的问题。即使执行正式的制度时正式制度的作用也被弱化, “人治”观念较强, 无论是奖还是罚, 弹性较大。美国企业文化的特点是“理性主义企业文化”, 强调逻辑主义原则, 以制度为基础, 企业和员工的关系主要靠“契约”, 而不是靠情感来维系。在企业管理及处事中讲究原则性, 尊重规则和秩序。但这种制度性模式的管理下也存在一些弊端, 例如, 繁复细致的规章制度会极大限制组织成员的潜力发挥, 将控制变得过于“硬性”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管理的效率。
其次, 中美工商企业管理文化中创新意识异同。冒险与创新正是美国优秀企业文化的突出特征之一。受到冒险精神的驱动, 美国企业更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美国成功的优秀企业都把不断创新视为企业的最高价值观。美利坚众合国培育了美国企业崇尚进取创新精神、敢于冒险的精神, 并渗透于美国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把明天如何做得比今天好更好作为生活方式。这种冒险精神的产物就是风险投资和一大批高科技信息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中国华夏土地上的农耕文明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传统社会决定了中国文化中的保守因素。使得中国的企业经营者比较追求稳定, 不易接受跳跃式的变革, 一般缺乏冒险意识和创新精神。
第三, 中美工商企业管理文化中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异同。中国企业文化强调集体主义, 家族整体意识特别强烈, 提倡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依赖与不可分割。强调员工的集体荣誉感, 强调整体目标和利益高于个人, 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 个人应该无条件的服从整体, “牺牲小我, 成全大我”, 以集体利益为重。天赋人权形成了美国文化强调个体、重视个体的特点。因此, 美国企业文化强调个体主义。在员工管理和员工关系方面更加注重对员工个人的尊重, 尊重个人的价值, 强调个体目标、个人独立。管理理念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平等, 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首先考虑的正当的个人利益。员工是企业的主人, 赋予员工自主权注重个人的发展与成就感, 通过个人的创造来推动企业的整体发展。
三、几点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可得出中美工商企业管理文化存在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冒险创新、决策方式等几个方面存在差异。中美工商企业管理文化比较研究对于企业经营和经济建设中更好地重视、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启示如下:首先, 客观看待差异。要把文化差异看成是一种优势而不是一种劣势。要根据这种客观存在的主要差异, 在识别和客观评定各方的基础上提炼出各自的文化要素, 并协调和创新。其次, 合作与沟通。跨文化企业要加强不同文化背景员工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企业员工对文化的鉴别和适应能力, 不断同化和组织新的信息、新的资源、新的变化, 使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同企业的经营业务和宗旨保持新的一致, 并以此对原有的文化进行系统融合的基础上塑造出一种更适应的新文化, 从而增强公司的整体经营能力。第三, 随着企业的发展阶段、市场行业以及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 企业文化也应不断发展, 应不断提升企业文化, 建立一种反映时代精神的企业文化。各企业要对现存企业文化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 根据自身发展阶段适时更新, 继承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 同时必须摒弃旧的观念并建立反映新的时代精神的企业文化, 逐渐形成自身的特色企业文化。
摘要:随着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经济全球化发展, 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不断的走向世界, 在相互的发展合作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文化冲突问题。因此, 本文主要在分析中、美传统文化的主要差异的基础上, 阐述了中美工商企业管理文化的异同表现, 并得出几点启示。以期能对中美工商企业管理文化建设具有实践参考价值。
关键词:工商企业,管理文化,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徐莉莉.跨国企业文化的差异分析与研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17 (2) :20-22.
[2]张藕香, 章喜为.并购企业文化整合研究综述[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4 (3) :39-42.
工商管理专业研究方向 篇5
1、现代企业理论与职业经理人研究:以现代产权经济学为基础,从事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研究领域为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治理结构,职业经理人的形成与发展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机制等。
2、金融与财务管理:以企业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协调发展为导向,整合多学科资源从事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研究领域为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公司财务、财务战略、财务治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人力资产与无形资产评估、金融工程等。
3、企业资源经济与战略管理:以企业资源为对象,以战略决策为手段,整合多学科资源从事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研究领域为企业资源规划与决策、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战略分析与决策等。
4、企业资本经营管理:以资本市场为平台,以企业资本运作为对象,从事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研究领域为资本市场、投资银行业务,以及企业并购等各种资本运作方式。
工商管理之哲理在我国发展甚早,孔子、老子、孙子、商鞅、吕不韦、陶朱公等均在管理上给予学理与实务之启示,迄今仍受国际重视。
首先,我不得不承认工商管理是一个非常有学问且复杂的领域,他的出现最初是为了企业以最低的成本运营,而以最高的效率产出最大的利润或财富为目的的.四年的工商管理专业,你可能会学到很多知识,但也许在走上工作后是最没用的知识,因为实际工作中并非如书中所说的处事那样严谨,所以不需要用到那些知识.何况,实际工作中并没有这样的工作岗位提供给你去运用这些知识.所以你会袄折,除非你去搞研究,做学术.工商管理专业毕业仅仅是你学习生涯的开始,你如果想做管理,那么在毕业之后,你的目的就是学习,学习你所要管理的某个领域的技能,也许是一些理工类学生的技能,如果学不成,至少要有个大致的了解,同时,还要去了解公司运用的各个环节的过程情况,你甚至需要亲手去一台机器上操作一个月等等,为你的管理做好基础,管理越高层,掌握的知识也需越多,因为他必须统管全局.这样才能做出合理的决策.所以我认为,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学的东西是最多的,他如果要更好的发挥管理的作用,不仅学了西方的管理方法,而且还实践获得了中国的管理方法和思想,同时他也要去了解其他工作岗位上的情况,甚至去掌握那个岗位所需的技能.管理热潮对发展中国家的冲击可能甚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之所以在经济与社会方面有着显著的进展,乃管理的主要功效,而储蓄与投资乃是配合管理。发展中国家并非发展落后,而是管理的落后。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增长迅速,管理人员与经理管理知识之发展并未充分到足以产生最适宜的经济发展。故本文将研讨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应如何使一般企业界认识管理的重要性。
何谓管理?管理者的任务是建立与维持内在环境,使组合中各分子,能共同发挥工作效用和效能,为达到组合各项目的而迈进。换句话说,管理者有责任采取各项行动,使各从业人员在为达成组合目标,提倡最佳贡献之可能⑤。管理是科学,亦是艺术。不可否认,管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常须引用有系统知识的科学作为执行的基础,再按照实际情况,收到切实的结果。为做到这一点,实际作业中必须采用一种行得通的方式以求成果。如果完全照着书本上叙述的方式,只靠背熟了的管理原则去经营,则就忽略了事实的需要。我们应明了,除有系统地研讨纯科学之外,艺术是为人类创新最多的技能,了解集体工作如何能发挥效用与
效力,是在任何社会组织中都十分重要的一节。许多单位已逐渐重视管理技术,但仍不注重管理观念。这需要教育来配合,培养更多足敷需要的管理人员,如此始可带动整个社会的繁荣与进步。
管理的态度
管理既如此重要,然而在目前,吾人应采取的管理态度为何呢?
首先,应求理论与实际的配合。现在,学术机构研究的各项管理技术,大都袭自美国;但由于中、美的环境不同,经济形态、资本结构、可用的资源与人力素质等均有差异存在。适于美国的管理技术,不见得就完全适于我们来使用,必须在基本原则下加以变通,西学中用以发展出适于我们的管理技术才是当务之急。另一方面来说,一般企业不是不重视管理理论的探讨,就是不够支持学术界对管理技术的研究。虽然许多学管理者到实际企业服务时,常发觉以往所学的管理技术常常用不着,理论与实务存在有差距;但这并不意味这些管理技术或理论没有学习的必要。工商业愈发达,运用的管理之理论与技术便愈广泛,愈深入。国内既然朝着发达国家之林迈进,研究管理技术如何应用于实务上,当是企业与学术界共同努力的方向。
工商行政管理研究 篇6
关键词:工商管理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特色
一、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现状
从2010年秋季,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以下简称越秀)招收第一届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开始到目前已有四届学生,第一届学生也将在2014年毕业。这在三年多时间里,我们不停地在模索和反思越秀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模式。经过近年来我们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和实践,我们认为:
第一、目前对学生的关注还不够,不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更多的只是从纪律角度对学生进行约束,对学生知识技能的提高、心智成长以及职业目标的确立等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要明确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注重课程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能让更多不同类型的学生受益,真正学到知识、掌握技能、提高职业素质,为后续的职业生涯打好基础。
第二、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还不够明确,目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被放到学校总体人才培养目标框架下,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外语人才及相关专门人才”。对于工商管理专业来说,其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的相关专门人才”,其中“相关专门人才”的表述还是比较模糊的,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明确。我们建议在学校总体人才培养目标框架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可以细化为“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以及小微企业的创业者”。
第三、我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是为了完成教学计划,课堂教学以理论讲解、知识单向灌输为主,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学生主动提出有关专业知识方面的问题的现象非常少见。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大的文化背景使然,但更重要的原因我们认为还是没有教给学生提问题的方式方法,学生缺少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因此,我们在学习美国商科人才培养过程的主双体性和知识双向沟通之前,应先教会学生如何批判性的思考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相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创造更多让学生提问题的机会,以开放心态与学生进行交流,创建平等的课堂文化。为了提高师生双向沟通互动效果,我们建议一些专业课程实行小班化教学。
第四、目前国内教师编写的教科书相当部分我们使用之后感觉不理想,主要表现为内容没有新意,同类教材内容同质化严重,理论性的条条框框较多,但缺乏理论深度,并且与实际脱节,造成一方面不便于教师教学,另一方面也不便于学生自学,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建议工商管理专业所使用的教材,可以采取国际上流行的教材,这些教材一般是学术大师或著名教授精心编写、出版社配套丰富的教辅材料和学生学习材料,被世界许多大学采用,并且口碑良好、普遍受欢迎。采用这些教材不仅会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还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对教材中的部分理论和实例需要教师进行本土化改造。有些理论需要在国内环境下进一步验证,这可以成为教师科研选题的一条线索;对于教材中的部分实例,教师需要替换成相应的国内实例,使教学内容接地气。
第五、在目前國内教育体制下,我们要认真准备教育部对工商管理新建本科专业教学评估,根据相应评估指标提前准备相关工作。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认真关注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四年大学教育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自己如何真实地看待和评价在大学期间的收获;毕业之后参加工作,用人单位如何评价我们的学生;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如何评估我们的人才培养工作。这些将是我们需要接受的更加严峻的考验,是否通过所教学生、用人单位、家长以及整个社会的评估,在生源日益紧张的大环境下,将关系到我们民办新建本科院校新设工商管理专业的前途和命运。毫无疑问,我们要通过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估,使我们有资质进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但我们更要了解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真正意义,即我们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
以上五条建议,可以概括为“人本理念、目标明确、师生互动、教材革新和社会评估”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建议
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特色方面,根据社会新形势,越秀的传统和优势,以及结合国际商学院近几年在这方面的实践探索,我们建议把“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创业意识及行动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特色进行建设。
第一、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工商管理人才。
全球化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经济文化的联系更加密切,先进国家的发展经验和最新实践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在经济文化发展方面引领世界,美国许多企业的商业模式和创新非常值得国内企业学习。事实上国内许多企业学习了美国成功创新经验之后,在国内取得非常大的成功。因此,对国内企业来说,希望员工具有国际野视,有能力了解和学习外国先进经验,并转化为自己的创新。这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工商管理人才的必要性。
我们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人才的可能性在于越秀有传统的外语学科优势。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外语课程的学时显明超过其他同类院校,并且我们有丰富的外语教育教学经验,以“听说领先、重在应用”为原则构建外语教学平台,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跨越走向国际化必须克服的语言障碍。
因此,选择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工商管理人才一方面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相适应,另一方面发挥了越秀的传统和优势,作为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之一,是内外部环境分析的结果,兼具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要求。在实践上,我们鼓励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各种方式出国学习和参加国外社会实践活动,切身体验他国经济和文化,对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非常有好处。从2011学年到2012学年越秀国际商学院学生参加的外海学习或社会实践项目类型及人数都迅速增加。在教师的国际视野培养方面,商学院今年派出了两位老师去美国西北理工大学访学,并计划在后续安排更多的教师出国、出境访学或考察。师资国际化水平的提高无疑会促进我们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
第二、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及行动的工商管理人才。
创新创业已经成为时下中国的热门话题。一方面,在资源日益枯竭、环境破坏日益严重和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许多传统产业和大量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经济增速放缓加剧了就业压力,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现象。而创新创业正是破解我国上述经济发展问题的有力对策。党和政府也非常强调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到过33次创新和7次创业。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对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做出明确规定,并且要求各高校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这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及行动的工商管理人才的必要性。
在可能性方面,我们已经从2010届工商管理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两个本科专业中开设了创业方向,单独设立创业管理班进行创业管理人才培养的探索,涌现出许多创业初成的学生。2011届又有一批学生选择了创业方向,这次我们放弃了单独设班,让这批学生留在原来的班级,有助于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从这两届创业方向的学生来看,虽然总体人数不多,所占比率较少,但這已经成为越秀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亮点,对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培育广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及行动起到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虽然现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创新创业特色创建基本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在学校相关部门和各级领导的全力支持下,我们认为还是有可能在创新创业方面创出越秀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的。
三、讨论与分析
以上有关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特色的建议已提交相关领导,部分研究结果需要领导批准同意后实施,另一些研究结果我们已经进行了初步实践。
第一、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的倡导和实现需要领导的认同、宣传和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虽然过去我们曾经不时的提到,但往往只停留在意识中,没有行动的支持,因为真正落实到实践中去会非常困难。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校部门、各级管理者和广大教师在各项工作和教学活动中,把学生放在中心位置,这种行动的巨大转变很难一步到位,需要从观念到行动再到观念的返复过程。
第二、在课程整合方面,我们已经初步开展。通过成立和召开工商管理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我们学习到了老牌学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建设经验,同时许多来自企业界的委员给我们带来了企业一线的对工商管理人才规格的要求信息,使培养计划(含课程设置)的安排更加符合社会需求。在学校内部,我们已经开始实施主辅修计划,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可以学习三个学期的外语(日语、韩语、法语和西班牙语等),增加了外语应用能力;国际商学院也为其他学院的学生开设了经管类辅修专业,增加了学生的经营管理能力。由于学校学科设置的局限性,目前我们只是做到了商科和文科(主要是外国语言学)的融合,但我们认为可以建立起同城校际之间的学科融合,例如越秀的学生可以选修绍兴文理学院的文科、理科或工科课程、绍兴文理学院的学生可以选修越秀的外国语言课程等。
第三、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我们建议我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可以设定为“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以及小微企业的创业者”。最终这条建议是否被采纳将由上级领导来决定。
第四、在人才培养过程方面,我们提出师生双主体和双向沟通的建议,并且强调要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要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目前,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已经受得相关领导的重视,比如我们前执行校长、现任学校学术委员会主席吴国良教授,曾亲自为全校学生做有关批判性思维的讲座。我们也正在为开设全校性的有关批判性思维的公选课做准备。
第五、有关教材选用方面,目前工商管理专业中,《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品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统计学》等主干课程已率先采用了美国教材的中译版或影印版。这些教材都是通过多次再版在全球普遍受欢迎的商科类经典教科书。虽然中国的市场经济环境和美国的市场经济环境存在明显的区别,但是描述社会经济运行基本规律的经济管理理论具有很大的共通性,这些理论成果值得我们学习和吸收。关于教材中可能存在不适合我们国情的理论知识,需要授课教师进行识别,并对学生进行说明。此外,我们建议教师对教材中部分理论在国内背景下是否也成立进行实证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可以邀请学生加入。在教材中出现的例子部分,除了部分例子(如全球知名公司和知名品牌)学生比较熟悉可直接讲解之外,其他不熟悉的例子或案例我们建议教师补充或替换成国内相应的案例,这样使理论学习更加接地气,学生也会更有兴趣。这在方面我们已经进行了初步实践,如我们对品牌管理课程中使用的教材——《战略品牌管理(第三版)》进行了理论梳理和例子(案例)改造,使之更适合使用。
第六、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方面,我们建议进行社会评估,但目前由学生、用人单位、家长或社会对高校教育质量进行评估还是在探索过程中,还没有专门的组织构机来做这件事。但我们可以寻求国际权威认证机构对我们的教学进行认证。我们建议在未来5-10年时间内,能够接受国际主流评估机构对我们的商学院或专业进行认证,虽然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达不到国际权威的AACSB的认证标准,但可以申请ACBSP认证,ACBSP是针对地区级和小型私立学校的,可以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最后,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特色方面,我们的建议是把“国际视野”、“创新创业意识及行动”作为培养特色进行建设。这项建议能否得到实施将由相关上级领导来定夺。我们认为“国际视野”的提出是基于全校总体人才培养的特色,因此,用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应该是没有问题。但把“创新创业意识及行动”作为培养特色,目前不管在校内还是校外都存在不少争议,即应不应该鼓励大学生创业,以及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问题。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们是同意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创业行为。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们也进行了理论总结和相关实践,由于内容较多,我们将在另一篇文章里对此进行论述。
四、结论
基于上述发现,我们提出了针对我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人本理念、目标明确、师生互动、教材革新和社会评估”,其中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以及小微企业的创业者”。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特色方面,我们建议把“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创业意识及行动的商科人才”作为特色来建设。
参考文献:
[1]周萍.从课程体系建设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育,2008,01:52-53.
[2]王鲁捷.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03,03:90-91.
[3]张玉利,陈忠卫.国外著名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层次性比较及其借鉴[J].管理评论,2003,04:56-62.
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篇7
我国目前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经济发展也是日新月异, 企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量直一路飙升, 但是能够胜任企业工作岗位, 真正做到满足企业要求的工商管理毕业生却屈指可数。由此, 我们不得不面对目前高校毕业生身上普遍存在的丰富理论知识, 残缺的实践能力的残酷现实, 之所以造成目前的这种现状原因是由于长期以来大部分在于学校教学模式的陈旧落后, 教学分配的不合理性, 缺乏创新, 学生的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和培养。因此, 院校面对这种现状应该及时对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进行反思并总结, 同时将创新教学纳入教学改革的重点, 在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 不断对其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进行强化和加强, 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现阶段我国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的问题所在
首先, 缺乏互动性的教学的因素长期存在。现今的教育教学中, 课堂上教师写大纲, 同学记录笔记, 这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仍然存在, 使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了二元对立的关系。当前在工商管理课程中, 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本身知识点、概念性问题比较多, 学起来比较枯燥乏味, 因此存在以下这样的问题, 一方面, 学生对工商管理只有表面的一些认识, 但是, 这种认识对工商管理的认识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有很多方面不够全面、不准确。另一方面, 工商管理本身就是抽象的产物, 比如在学习到管理的主动方与被动方的行为、心理和管理过程等等, 这种抽象的知识往往很难被学生理解, 同时也会渐渐地使学生遇到困难而却步, 枯燥乏味的感觉油然而生, 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等现象, 因此, 只有需要学生合理的、冷静的思考整理才能掌握其中原理。
其次, 在现有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中, 教师及学生对教材的崇拜还很明显, 教学材料对中职要求存在不符。教师对按照教材教学, 学生对教材死记硬背。教师关心的是学生对教材的学习中, 是否存在难以理解问题, 然后在给学生解答, 而学生往往只是一味的在意成绩, 在成绩确保的基础上对教材的死记硬背。社会飞速的发展使工商管理的知识也在不断更新, 陈旧的知识已经不能适宜当前的工商管理局面, 因此, 只有在工商管理教学中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 才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对工商管理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般而言, 学生对于实践活动的兴趣非常强烈, 这样不但能够刺激学生学习, 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对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样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同时对教师的教育方式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最后, 在工商管理教学中, 教学方法不够创新, 过于单一。通常是教师掌握课程中的主体, 教师按照讲授为主, 尽管以其他方式作为辅助, 即使将讨论法添加到课堂中, 但也都是形式上的, 教学内容仍旧局限在认知性问题的理解、感知及应用方面, 对哲理的领悟、潜能的开发及自身能力培养方面过于单一不够全面, 做的还不到位, 对学生的再教育, 也只是把课本内容复述给学生而已, 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反馈, 而其思维方式及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只是将课本转述, 同时学生的疑问权利也渐渐被取代。相信只有一改以往的教学单一, 才能让学生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三、新时期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思路分析
一方面,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增强实践能力, 只有不断的改革实验、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实践教学中, 教师应该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改革教学模式, 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扭转学生的学习习惯, 采用实践教学模式为主。教师在传统教学中, 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 总是扮演者“监督者”的角色, 学生总是被动的在老师的监督下学习, 长此以往渐渐形成了这种学习模式, 如果这种习惯不能得到改善, 长此以往, 学生就会产生懒惰的学习态度, 总是依赖于老师的监督, 不能独立自主的进行探索和学习, 一旦遇到阻碍立马就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 对其未来的健康发展起到严重的阻碍。因此, 现代的实践教学方法, 一切学习活动都以学生为主题, 无非就是让学生进行独立学习、思考、探索, 教师只是单纯的负责引导和指导, 从而让学生养成凡事靠自己的学习心态。
另一方面, 实践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 完善课程设计理念, 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高职课程设计必须要注重实用原则, 可以通过角色模拟教学, 多媒体教学等方式, 让学生多多参与各种实践活动, 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社会融合, 注重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衔接, 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技能更加实用。有调查报告显示, 现今企业招聘人才, 不但对学历有严格要求, 更对学生的沟通能力、英语水平、计算机应用操作、谈话交际等综合能力方面有着一定的关注。在课程选择上, 应该本着创新、实践、务实的原则, 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化培养, 将基础理论知识作为基石, 在发展其他方面业务时才会做到万事不惧。笔者认为, 任何学科其理论知识都是学习一切的基石, 学生应该倾向于基础理论在必修课选择上, 这是也是工商管理学习的灵魂, 必须将工商管理基础理论水平学扎实, 以实用为主, 侧重发展相关专业技能, 保证学生参加工作后能够又快又好的适应工作岗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变化, 企业对工商管理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也在直线上升, 但是, 要想真正学好工商管理课程, 绝非纸上谈兵的易事, 除了需要学生付出汗水努力学习外, 还要学生真正的亲身走进企业中, 进行学习和了解, 掌握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模式。同时, 教师应该在教学上不断保持与社会企业的接轨, 是学生时时刻刻了解社会的发展和动向, 避免学生所学的知识到社会中无法适应, 避免与社会脱节, 不断的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持续推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使学生步入社会才能小有所成。
参考文献
[1]唐时俊.探索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
[2]张红专.一般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模式的分析与选择[J].商场现代化.2008.
[3]金春花, 黄方.高等学校工商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07
[4]李红英, 李立新, 李远辉.工商管理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 2010. (6) :133-135.
[5]易建华.项目导向型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块体系设计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社科版) .2011 (6) :117-120.
[6]郭际, 陈斐, 阳毅.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社科版) .2011.26 (6) :80-83.
工商行政管理研究 篇8
1998年,《管理信息系统》被教育部确定为工商管理专业的基础课,后来,甚至被许多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确定为核心主干课程。然而,在工商管理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该课程的地位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去甚远。因此,探索符合工商管理专业实际需求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方法改革非常必要。
本文分析了工商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路。
1 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
1.1 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
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计划设置的课程大都偏文,因此该专业的学生大都向文科方向发展,最终导致工商管理学生大多技术基础薄弱,实践能力差,对管理信息系统的缺乏兴趣。
1.2 工商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目标
工商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目标与电子商务、信管等专业不同,它的教学目标旨在培养能够适应现代信息化需要、具备现代管理理论基础、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的宽基础、强能力的复合型优秀管理人才。具体的目标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具备常用管理软件(ERP、SCM、CRM等)的操作使用能力;二、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能从信息管理的角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利用管理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和开发过程,使学生具备组织、管理信息能力,能偶从战略角度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四、培养学生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参与意识,具备从管理者和使用者的角度参与和组织信息系统建设实施的能力。
2 工商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现状
2.1 专业针对性差
目前,大多数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专业针对性差,所选的教材、教学内容和分配授课时间没有根据各专业学生的特点和课程的培养目标的有所侧重。教材大多数选用的是黄梯云、薛华成版《管理信息系统》,这些教材在内容上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围绕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来讲解的,缺乏专业针对性;各个专业的在教学内容和要求方面也基本是一样的。显然,这是不适合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的。
2.2 课程体系复杂,学生知识储备不足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它综合了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行为科学、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等多门学科的概念和方法。因此,学习这门课程前应储备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
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偏管理,经济和管理知识是他们特长,但技术方面的知识储备相对不足,造成教学教师教学困难,同时学生对课程内容也难以理解,难以达到该课程预期教学效果。
2.3“满堂灌”的授课方式,缺少案例辅助
目前,工商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在授课方式很多教师采取平铺直述的“满堂灌”授课方式,缺乏企业情境的案例的补充与引导,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感性认识,不利于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
2.4 实践环节薄弱
由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和培养目标使很多授课教师误认为工商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应偏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实践环节不是十分重视,造成了理论与实践脱节。具体表现在:一,在该课程的教学中,没有安排上机和业务流程调查等实践环节;二,实践环节时间安排太短,实验方法不合理;三,实验内容安排不合理,针对性不强。
3 工商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
3.1 合理选取教材和教学内容
清华大学侯炳辉教授曾提出:“学习管理信息系统应当有所侧重,如偏工、偏商、偏管等[1]。”因此,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应依据专业目标和授课对象的不同,合理选用教材和确定教学内容。
教材和教学内容选取应依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等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的教材在内容上应侧重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有系统开发基本过程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决策支持等相关内容;在教学内容上要把重点放在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组织管理方面的应用,把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技术作为侧重点。
3.2 合理设置先导课程,强化知识储备
由于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的先导知识较广,所以笔者认为学习该课程之前要先强化先导知识的储备。具体的做法:其一,合理安排的该课程的开设时间,最好安排在第六或第七学期,这样,能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理解该学科的基本思想和脉络;其二,加强教师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具体章节涉及的先导知识进行精炼串讲,并在课后向学生推荐参考书目、学术期刊和相关网站强化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大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3.3 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
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避免课堂上“满堂灌”授课方式,应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案例、问题等形式和学生互动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们的做法:一,授课时根据授课内容提炼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教材、查阅资料、讨论等形式,充分认识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二,结合具体章节选择符合专业的典型的案例,如学生成绩管理、学生档案管理、超市收费系统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决策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增加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浓厚兴趣,培养思辨、分析应用理论知识的综合能力。
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而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改善了教学效果。
3.4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MIS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教学是MIS教学成功的一个关键部分。所以加强实践教学非常必要。
3.4.1 尽可能的实现校企联合教学
聘请企业为实践教学的合作伙伴,使学生走出课堂,接触到社会和市场的需求,通过调研真正了解企业信息化的实践活动。
3.4.2 合理安排实验内容,加强实验环节
由于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本身知识结构偏重于管理,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相对薄弱,实践能力不强,所以在实验教学中,改善实验教学方法,要合理地安排实验的内容,加强实验环节。在内容上,选取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小型实验项目,降低项目难度,激发兴趣,从而强化实验环节;在实验安排上,遵循“重方法,轻手段”的原则,重点应放在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这几个阶段;在实验项目的选择上,采取“分组自选”的原则,根据小组兴趣、能力来合理选择实验项目,完成实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4 结束语
该文对工商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改革的思路,希望能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有所帮助。
摘要: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管理信息系统》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该文分析了工商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现状,并根据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提出了教学方法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方法,改革,工商管理
参考文献
[1]侯炳辉.试论工科院校管理信息系统(MIS)专业[J].管理工程学报,1989,3(3):86-89.
[2]刘晓科.工商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10(2):36-38.
[3]严京滨,于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实验教学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9):72-72.
[4]吕永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2(7):108-110.
[5]邱泽国.经管类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教学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7):325-327.
[6]吕新民,张金诚.经济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9(2):88-90.
[7]滕佳东.工商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10(10):95-97.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研究 篇9
1 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中存在问题与工商企业界和理论界的看法
我国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的当前困境, 集中体现在:和接受能力相适应的。课程内容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 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和能力。
由于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深层的数学知识, 它隐含于数学教材之中, 教学的首要任务就在于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数形结合思想, 而挖掘过程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归纳和提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数学知识编排课程内容时, 要注意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 渗透一些数学结合的初步思想。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引导说明, 抓住数形结合的思想引导学生学习, 既借助图形使数量更加直观形象, 又借助代数方法研究图形特征。
这样, 既有利于数形结合思想的阐述, 又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认识规律。这样,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活跃课堂气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空间想像能力等。
6加强数形结合思想训练
当学生弄清楚了数形结合思想以后, 教师在数学基础知识教学和及解题指导中, 应尽量体现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运用, 使其达到自觉、自由的熟练运用。
在进一步的运用过程中继续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这个阶段要注意设置阶梯, 有明显的层次感, 循序渐进, 由浅入深。数形结合思想方的运用必须恰当, 有时貌似数与形没有联系, 实则不然, 有时需要先转化再用数形结合思想;有时则是一开始研究问题就需要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掌握其间的分寸, 正是加强数形结合思想训练的目的。
7结论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很强的科学, 在解答数学题是, 同一方面, 大量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难以在市场上找到满意的工作而且职业发展困难;而另一方面, 大量的企业又招不到上手快、适应能力强、满意的管理人才。这一困境引起了理论界和工商企业界对于我国“是否应该”、“应该如何”发展本科阶段的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的思考。
1.1 当前我国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就业与教育的问题
由于“中国企业系统化管理与国外整整相差一代人, 大约70%的企业不具备现代意义上的管理系统”, 因此, 大批学习发达国际先进管理理论的毕业生去企业后, 将发现理论与现实相差太远, 而无所适从—即所学的管理学理论往样存在着现在所谓的“性价比”之说。“性价比高”即在解答问题时用最小的“代价”取得尽可能大的成果。数学思想方法就是打开“高性价比”之门的钥匙, 数形结合思想作为数学思想方法中重要的一员, 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而, 数形结合思想在中学数学中是比较重要的。
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集合, 不等式, 函数, 平面向量, 解析几何, 不定积分的应用等多方面都有所涉及。可见, 数形结合思想是不可或缺的一门知识。学生要从单纯的学习数学知识上升至对于数学思想的认识, 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数学“美”的真谛。
数形结合思想是解答数学试题的的一种常用方法与技巧, 特别是在解决一些疑难问题中有奇特功效, 往往会给人们带来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在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及时总结数形结合思想的特点, 渗透数形结合意识, 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根据男女性别差异对于数学学习的影响, 因材施教, 强化其对于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 以提高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士著.PME:数学教育心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喻平.数学教育学引导[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往与企业的个性化管理甚至是运行潜规则狭路相逢。
所以, 当前在企业中存在“科班生”敌不过“半路出家”的现象, 即企业的管理人员几乎都是从生产一线成长起来的。而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刚进入企业时, 他们还不知道企业实际为何物, 不熟悉企业上中下职员关系与内外部环境;相比一线管理人员, 这些“科班生”与企业磨合期会很长, 处于市场激烈竞争中的企业在管理人才选择上, 自然会倾向于从生产一线成长起来的“半路出家”管理者。
实际上, 任何企业需要的都是有经验、上手快的管理者, 而不仅仅是有知识的、有发展潜力未来管理者。对于帮助学生跨越“实践能力”这道看似无形胜有形的门槛, 实现所学理论知识和工商企业要求的“无缝对接”是当前我国的工商管理本科教育面对的现实问题, 而且, 面对企业对管理人才越来越高的要求,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却暴露越来越突出的整体不适应。深究其原因在于两个方面:
首先, 从教学体系来看, 整个课程教学体系反映为传统的单一知识传授的课程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的特征表现为:培养出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 但由于理论课程教学中缺少有针对性的实训、实习、实践环节, 致使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较低, 在实际工作中直接表现为动手能力、提出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能力差, 并缺乏创新精神。
其次, 从教学内容来看, 学校教授的理论知识主要集中于对西方发达国家管理理论的阐述, 往往脱离我国企业实际的国情, 且这些专业课程的讲授又仅仅是知识性讲解, 缺乏实际应用的针对性。进一步原因则在于, 高校对相关实训、实验、实习、实践设施投入严重不足, 老师则往往缺少工商企业实践经历, 只能“空对空”地给学生讲理论与模式。
1.2 理论界和工商企业界对当前我国本科工商管理教育发展的一些看法
针对上述问题, 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些企业老总们认为, “企业需要的是有经验的管理者, 而不是有“知识”的管理者。”他们直截了当地表示其企业近年招聘的管理人员, 全是社会上或同行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 而大学管理类应届毕业生一个都不要。
因此, 有关专家建议应该“取消”高校中的本科管理类专业, 其中比较有代表的观点有两类:其一是“工商管理高级论”;其二是“工商管理通用论”。前者认为:学习管理的“本科生刚刚入校只有十八九岁, 没有相应的知识背景, 没有一定的阅历, 对社会对公司都不甚了解, 上来就学这方面的东西确实有点空。”有学者甚至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经过50年的管理教育实践, 我深深感到, 从本科培养管理人才是行不通的……。”有这类看法的专家提出, “管理学, 在研究生目录中有, 但在本科不应该设置”, 应该将管理人才的培养全部交给工商管理硕士 (MBA) 教育和高级企业管理人员进修的EMBA来实现, 因此可以称之为“工商管理高级论”。
此外, 有的专家则认为, 仅仅通过现行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公司, 纯属有点理想化。因此, 不如突出对“会计”、“营销”、“物流”等针对性强的专业发展, 而取代通用性强的本科工商管理专业。这类观点本文则称之为“工商管理通用论”。
客观地讲, 上述观点, 对当前我国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和职业前景问题都有一定的把握与认识。但是, 两种看法虽然均以“以适应市场需求”为出发点, 但都未能正确理解与把握今天中国经济发展对本科工商管理人才的真正要求, 前者“选择性忽视”了今天我国经济发展对广大高素质中、基层管理人才急需的现实;而后者则否定了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通用人才具有的强大市场适应力。
2 大力发展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市场需求”和“专业特色”是任何一个专业生存和发展的两个支柱。如果就业市场对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没有需求, 那么这个专业就的确没有存在的基础;同时, 如果这个专业没有自己的特色, 雷同于其他专业, 那么这个专业也没有存在的必要。因此, 客观地分析人才市场需求并正确地定位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的特色是本文必须都回答的问题。
2.1 对我国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的新的认识
陈岱孙先生认为经济管理工作是“最古老的行当, 而最时新的职业”。从现实需求来看, 权威研究表明:对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市场需求“总体来看, 意愿仍然较强, 91%的单位表示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都会有招聘意愿。经济发达地区的需求意愿更为强烈。”从长期潜在需求来看需求量更大。这是因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民营经济、外资、国企将被彻底激活与裂变, 企业总量将呈几何级数增加, 对各个层次的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在迅速增加。中国正呼唤着大量工商管理人才, 去激活并驾驭这个庞大而又充满机会的新兴市场。其原因在于:
首先, 中国的CDP保持了30年的快速增长, 工商管理的企业数量、质量和管理实践发展迅速, 2003年我国的人均GDP就已经达到1000美元, 这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社会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由于“我国经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 经营方式粗放, 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 资源环境的代价太大”, 因此经济的发展模式必须从外延式投资主导型逐渐转变为内涵式管理主导型。内涵式管理主导型发展模式的基础是工商企业的管理水平, 而管理水平的高低又取决于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
其次, 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将是民营经济的集体起飞。到2006年我国民营经济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达494.7万户;全国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已达6395.5万人。不难看出, 民营企业成为解决中国社会就业问题的主体, 为社会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当前, 绝大多数的民营企业尚处于管理的初级阶段, 缺乏现代管理理念指导的中国民营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他们要在管理上有质的飞跃, 必须引进新型管理人才, 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最后, 新时期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也将为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 依法从事下列生产经营活动的, 可以申请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销售、加工、贮藏、运输;农业休闲观光和民俗旅游;农民家庭手工业;农业机械作业服务;农业技术服务等。
显然, 上述每项经营领域的开发与发展都离不开大量的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支持。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在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大舞台上, 为我国农村城镇化、“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智力支持。
2.2 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市场需求主体
众所周知, 社会人才的需求层次结构是符合“金字塔”型结构的特点, 我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分布也符合这一特点。
首先, 具体从工商企业的管理层次看, 一般在管理层从高到低的设置是:负责全面工作的总经理、负责专项工作的副总经理、负责一个部门职能的专项工作的部门经理、负责具体工作工作人员。很显然, 相应的人员数量配备上是明显的“基础宽厚、上层窄小”层级状态。
其次, 相关研究也表明, 当前我国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需求“一般需要”的占51.9%, “较需要”的占23.1%, 且市场需求具有稳定、长期的特点。同时, 在企业需要的工商管理人员的类型中, “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沟通能力的中层管理人员”占57.7%;“具有娴熟专业知识的操作层的管理人员”占34.6%, 以及少数的高层管理人员。
总之, 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的培养对象的主体是工商企业中、基层管理人员, 这是当今和未来巨大的人才市场需求所决定的。因此, 试图将我国的工商管理教育资源全部集中于金字塔尖端的“企业高管”, 而对占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中、基层管理人才的培养需要视而不见的看法, 就实在是舍本逐末了。
3 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专业特色新定位
要从根本上解决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工商企业需求不适应这一困局, 我们必须根据市场对人才的现实需要, 定位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要适应工商企业中、基层管理需求, 更加突出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一专多能“的特点。
3.1 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目标就是要从青少年开始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未来企业管理人才
人才成长是一个动态过程, 本科工商管理教学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有竞争力的起点, 使其胜任将要面对的管理任务, 并为其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打下稳固的基础。
首先, 未来中国的企业家 (很大部分为自我“创业者”) 应该从“青少年时代”开始培养。教育的一般规律告诉我们任何学科的教育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递进式发展过程, 完全指望某一专业领域的人才全部或大部分依赖于“半路出家”的形式来供应是不切实际的;恰恰相反, 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大量管理人才, 必须从“青少年时代”开始培养, 最佳的专业培养时机当然是本科阶段的学习, 世界上的著名大学对本科阶段的管理学教育的高度重视均体现了这一点。如: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本科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宗旨是“提供学生在优秀教师指导下, 参与发现新知识过程的机会。”沃顿商学院对本科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则强调“提供成为未来领导者的基础。并为学生提供把商务与自由相结合的艺术, 从而有助于获得人生的成功。”
当然, 我们并不否认“MBA教育, 即大学本科毕业后到企业先工作一段时间, 之后再回来读书”的意义, 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的是:
第一, 今天, 工商管理学的基础专业知识是近百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 对其的充分学习绝对是有利于工作者的实际工作的;甚至可以说, 越早了解相关的理论, 就越能够在实践中避免不必要的弯路。
第二, 如管理行为理论, 跨文化管理理论等教学内容, 如果在学习者工作若干年后才进行“回炉”的话, 对于世界观价值观早已定型的成年人而言, 其学习效果不会好。
第三, 工商管理学知识是“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国际上对于“创业教育需要趁早”的观点, 早已成为共识。如哈佛商学院、麻省理工、斯坦福大学等著名高校,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纷纷设置本科创业教育课程, 以适应社会经济变革对教育的冲击。
其次, 正确理解“培养高素质的未来企业家与企业管理中坚队伍”中“高”的含义。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转变, 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 除了一定数量的研究型人才外, 毕业生的流向更多是在公司或企业的中、基层部门, 而非高层部门。那么如何理解这一“高级”的表述?本文认为这里的“高级”应该是指“高水平、高素质”—即理论方面的“高水平”与实践能力上的“高素质”;而不是理所当然地把这个“高级”误等价为是“高职位”。所以本文认为本科工商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为工商企业培养高层次 (即高职位) 管理人才已经不再适合, 需要进行相应调整, 把培养目标定位为“具备高水平、高素质的工商企业的中、基层应用型人才和创业人才”。
3.2 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就是“一专多能”
如果说传统工商企业活动强调的是“专才”教育, 那么在现代工商企业管理活动中, “通才”教育的观念则日显突出, 这决定了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就是宽口径的课程设置。优点在于:
首先, 有广阔的知识面是每一个工商企业管理者所必备的基本条件。
其次, 宽知识面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学生知识转换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为其成长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再次, 宽幅的课程设置, 对充满求知欲望的可塑性强的大学生是件好事。
但是, 在为学生“打通学理”, 使他们初步具有将销售、财务、物流、人力资源管理等因素整合起来的工商企业决策理念和意识的基础上;我们必须要引导学生从所学的课程中进一步找到自己的真正兴趣, 提倡学生从某个自己兴趣所在、相对小而实际的切面入手, 集中精力学习相关课程, 让学生在毕业前具有某个方面的专长, 这样就具备了“一专多能”特色素质。
虽然“实际上企业永远认为大学训练出来的人不可能完全符合企业的需求”, 但是, 通过“一专多能”特色素质的培养, 本科工商管理学生宽知识面与精专长的能力结构, 可以使他们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适应工作环境, 并给企业带来活力。不难看出, 工商管理专业相对于“会计”、“营销”、“物流”等培养某方面“专才”的专业来说, 它培养的是“一专多能”的具备强大市场适应能力的“通才”。
4 对我国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
要实现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一专多能”的特色能力素质培养, 关键在于本科工商管理教育要改革教育模式, 建立以工商企业需求为导向、强化实践教学的教学计划体系。
4.1 以工商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培养“一专多能”人才的教学新体系
从我国高等学校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和实践来看, 我国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需要进行较大程度的调整, 建设新型教学体系。总的原则是, 以工商企业需求为向导, 建立一套新型的基础饱满、特色突出、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首先, “以工商企业需求为向导”, 根据企业的岗位能力因素需求, 要精练核心课程, 筛选出学科中与培养应用能力直接有关并且使用频率较高的专业知识内容, 配合实践性教育环节, 形成一个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 突出技能性、应用性为目的的课程教育体系。
其次, 这个课程教育体系要“基础饱满、特色突出”, 在保证管理学原理、会计学、财务管理、生产管理、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核心必修课程教学的前提下, 要与其它工商管理的二级学科区别开来, 突出企业组织、公司运作、公司治理、战略管理等课程的核心地位;并加强人文素质等方面的培养, 增设人际沟通、商业伦理等课程, 同时增大选修课比例, 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 营造更加开放的学习氛围。整个课程设置体现出“加强基础教学, 突出主干课程, 注重能力培养、个性发展, 提高综合素质”的特色。
再次, 为了保证“实践性强”的教学效果, 课程体系安排上, 应该改变目前高校管理类专业四年一贯制的培养模式, 变为“3+1”甚至是“2+2”教学模式, 即:在学生一、二年级完成基础专业学习后, 积极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专业兴趣并锁定自己未来的职业目标;要求他们在最后一年选择具体的专业小方向 (如:财会) , 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课程实习实训, 甚至工作实践实习, 使他们在走向社会前至少有一年时间积累实践经验。
最后, 配合课程体系的改革, 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有所调整, 总体原则就是教学内容必须反映该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 反映时代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 未来企业间的竞争必然是全球性竞争, 为此, 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应该从易到难, 从低到高, 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实现国际化。
4.2 建立以强化实践能力培养为特色的新型教学模式
目前, 由于高校和企业缺乏联系或联系不紧密, 大学难以为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提供专门的实践平台, 难以通过企业管理实践开展探究学习, 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囫囵吞枣, 缺乏由感性向理性升华的过程.对于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很不利, 也是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不能与工商企业人才需求完全对接的主要原因。
因此, 工商管理教育必须增加实践环节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 使学生在实际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实际技能。
一方面, 高校的工商管理院、系必须重视数字模拟动态仿真实验室建设, 尤其是反映企业运作的仿真模拟软件的学习, 如企业资源计划 (ERP) 、企业动态建模 (IRP) 和人力资源测评系统等。为管理情景模拟、会计报表阅读分析、市场调研等实践环节的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另一方面, 工商管理院、系要主动走出校园, 在市场中广泛寻求合作伙伴, 建立多个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 密切与企业的联系, 发展企业界与院、系的良性互动关系, 既有利于教师积极参与公司和商界的运作, 从而不断通过实践来充实教学, 又可使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更好的实践条件。
同时, 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管理科学竞赛活动 (如:ERP沙盘模拟竞赛) 。通过参加高水平的竞赛, 学生能够提高对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改善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这显然是一种非常好的课外教育方式, 学生参与热情高, 理论与知识可以得到很好的结合应用。
5 结语
从马克思唯物主义的社会观来看, 工商管理教育从本质上讲是适应与促进时代生产力发展的学科专业;现代社会生产力状况又是决定其存在与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因此, 今天我国的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的存在与发展, 从根本上讲, 是由当代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客观实际需要决定的, 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当然, 本文认为当前我国高校的工商管理教育模式必须改革, 从而建立以工商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加强实践教学为特色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近年来, 我国高校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教育遭遇到发展的困境, 一方面,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尽管就业率并不低, 但越来越不好找工作, 即使找到工作职业发展也困难;另一方面, 社会对高素质管理人才的需求又得不到充分的满足。在深入分析当前我国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依据该专业广阔的市场需求前景, 对该学科教育目的与特色进行了重新定位;强调大力发展我国的本科阶段工商管理专业教育是符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 并提出了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一专多能”人才为特色的教学改革建议。
关键词:工商管理,本科,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周三多.我国MBA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展望.中国管理学教育三十年回顾与展望[N].光明日报, 2008-12.
[2]唐时俊.探索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09, (1) .
[3]侯一边.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培养模式之我见[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4, (1) .
[4]北京出台办法鼓励高校毕业生任职农民合作社[N].北京青年报, 2010, 2.
[5]张玉利, 陈忠卫.国外著名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层次性比较及其借鉴[J].管理评论, 2003, (4) .
对于工商管理未来发展的研究展望 篇10
1. 古典学派。古典学派的产生是在20世纪初期, 以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以及韦伯的官僚集权理论为主要代表。
20世纪初期, 以美国为首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基本完成。在美国, 由于奴隶制的废除南北部的统一、欧洲移民的流入、铁路大规模的修建、农业的发展以及对英国资金和的大量吸收使得国内的需求迅速增加;在经济危机和激烈的竞争中, 资本迅速聚集, 垄断组织发展起来。这一系列的发展使旧的企业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合新的时代。此外, 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 工人劳动时间长, 强度大, 生产效率低下, 工人工资很低, 劳资关系紧张。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应运而生。泰勒的主要贡献是通过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制定了作业标准, 使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而泰勒基于的假设是每个人都是“经纪人”的假设, 认为工人都是利己的。
2. 人际关系行为学派及社会系统学派。
人际关系行为学派及社会系统学派的产生都是在20世纪30年代, 前者是以梅奥为主要代表, 而后者是以切斯特·巴纳德为代表。
在20世纪20年代, 美国进入了经济繁荣时期。美国钢的熔铸量超过英法德三国钢产量的总和;汽车产量达到531.5万辆, 增长了36%;机器制造业增长了53%, 加工制造业增长了14%;化学、航空、无线电和人造纤维等工业产量也比1923年增加了一倍;对外贸易额达52.41亿美元, 超过英国占据世界第一位。而这一切繁荣的背后, 都是工人们紧张、单调和劳累的工作。因而引起了工人的强烈不满, 并导致工人的怠工罢工以及劳资关系日益紧张等事件的出现。
梅奥认为, 工人们是“社会人”而不是“经纪人”, 因此组织中存在这非正式组织, 而领导的职能在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巴纳德的社会系统学派主要是对人际关系学派的补充, 他重新阐释了组织与人的关系。
3. 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 是以哈罗德·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为主要代表。
从20世纪50年代起, 出现了以原子弹, 电子信息, 航天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高新技术, 形成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并持续发展。其规模, 深度和影响, 远远超过了前两次工业革命, 对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使世界经济向真正现代化前进。同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积聚, 卖方市场逐渐被买方市场取代。
孔茨和奥唐奈认为, 无论组织的性质多么不同, 组织所处的环境有多么不同, 但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能是相同的, 管理活动的过程就是管理的职能逐步展开和实现的过程。
二、未来社会经济环境分析
从管理理论的发展进程我们可以看到, 管理理论的发展是离不开经济社会进步的, 经济社会的发展带动了管理理论的完善。
因此, 为了研究管理学的发展方向应该首先分析未来的社会经济的特点。
经济社会的发展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1. 买方市场的地位进一步加强。
随着当前社会工业化以及规模经济的形成, 社会生产率大大提升, 同时, 也由于企业数量的不断增长, 使供给远远大于需求。
2. 对资源和环境越来越重视。
由于资源的有限性, 使企业利用资源的成本不断增加, 不仅如此, 随着人们对环境越来越重视, 企业也不得不加大对环境的投入成本。
3. 市场变化更加频繁和剧烈。
由于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 导致每个企业和公司在全球的经济中都不能独善其身。市场的某一点的波动很可能如蝴蝶效应般被逐级放大, 从而对身处其中的企业造成巨大影响。
三、管理学发展的展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管理的职能从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及领导发展为计划、组织、协调、控制、领导和创新, 管理的假设从“经济人”到“社会人”再到“复杂人”, 不管职能的增加还是假设的改变, 都是应经济社会变化而变化的。而针对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分析, 本文认为, 可以将预测增加到管理的职能中去, 从而扩展为管理的七项职能。
预测是指掌握现有信息的基础上, 依照一定的方法和规律对未来的事情进行测算, 以预先了解事情发展的过程与结果。当前的经济形势复杂, 市场多变, 因此, 一个企业如果能较准确的预测出未来的市场需求和变化, 那么这个企业可以制定出有效的生产方案, 减少库存, 降低生产成本, 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同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理统计知识在管理生产中的应用, 使原本艺术性更强的管理学变得更加富有科学性。
四、不足与总结
由于知识上的一些缺陷和不足, 文中的一些理论可能会有一定的错误。同时, 由于只是出于个人的观点, 并未做出实际的考察与研究, 因此得出的结论可能会有考虑不周的地方。不仅如此, 由于知识的局限, 对于预测并未提出具体的措施与办法, 这是本文的一大遗憾。
总结来说, 本文希望通过对前人理论产生的背景以及特点, 结合未来的发展方向, 给出自己的意见, 希望可以对管理学的研究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摘要:经济社会的发展伴随着管理理论的产生, 而管理理论的特点也反应出经济社会的特点和需求。因此, 通过经济社会环境分析以及社会变化预测可以把握管理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 本文将首先从管理学各流派产生时的社会环境以及各学派的主要观点以及特点出发来发现管理理论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然后再根据对当前社会的分析以及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来对工商管理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管理学流派,经济社会,发展展望
参考文献
[1]姜利军.管理学发展趋势研究[J].管理学前沿, 2001.No.6
[2]李传军.管理学发展趋势分析[J].管理世界, 2007.06
[3]苏勇.当代西方管理学流派[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工商行政管理研究 篇11
关键词:高职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 教学 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a)-0172-02
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一般采用传统的方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教材和课堂教学为主,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模式为主,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切实的提高学生的工商企业管理的能力,以至于不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必须全面的加强对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素养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以满足企业对高素质的工商企业管理人才的需要,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
1 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传统模式存在的弊端
1.1 课程的设计偏于理论性教学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是非常注重实践的一门学科,而高职院校又要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在课程的设计方面更加的重视理论的教学,而不能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实践中去,这样枯燥的理论的规范性的知识,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工商企业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全面的发展,不能更好地满足新时期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要。
1.2 不能充分的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高职院校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材为主,而且更加倾向于理论知识的考核,在对该专业进行课程讲解的时候也不能让学生自主的进行课程的选择,这种规范而单一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会阻碍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个体的实际情况,使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不能切实的进行自主的学习,不能更好地在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影响学生的发展。
1.3 不能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教学中来
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学中,由于课业繁忙,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引导下,不能真正的实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课程也由理论课进行讲解带过,不能让学生真正的进行工商企业管理的实际操作,另外,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导致高职院校没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实践教学的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不能做到“工学结合”,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对管理人才的需要。
2 加强推动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新模式的作用
加强推动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新模式,是新时期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要求,只有不断的加强教学模式的创新,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要,为企业输送大量的工商企业管理的人才。
所谓的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新模式,是指在有着丰富的理论经验和实际经验的教师的知道下,让学生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充分的参与到实践中去,能不断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明确工商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为更好的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全面的加强教学模式的更加多维性、开放性和互动性,加强对学生的工商企业管理知识的理解,又充分的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该专业的技能,在教学上更加体现多元化的特点,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之外,还要加强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练习,在实践场地进行模拟的企业的工作,或是直接深入到企业进行参观和学习,此外,还要经常让学生进行案例的评价和分析、市场调查等的活动,充分的让学生理解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特点,并能在实践中知道自身职业的相关的要求和需要等等。
不断的对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不断的对社会和市场的情况进行了解,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培养,使学生不断能更好地掌握专业的知识,又能充分的锻炼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更好地促进自身的进步和发展。
3 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新模式
3.1 保证具有开放性
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新模式的重要的特点就是要具有开放新,能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随时关注市场的需要情况,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能以此制定社会发展对人才需要的培养计划,能切实的保证教学新模式的开放性,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环境和机会。事实证明,闭门办学不能切实的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不能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落后和保守的教学模式,会阻碍学生的能力的提高。保障企业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的新模式,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相联合,真正的做到工学结合,能更好地及时观察社会和企业的需要,为学生建立起全面的职业规划,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就业。
3.2 保证具有互动性
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新模式的另一显著的特点就是要具有互动性。在教学的过程中,能让学生切实的参与进来,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在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中,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生生之间的互动,设计讨论的环节,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在实践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才能真正的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加强工商企业管理新模式中的互动性,不断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的素质,不断的探索和创造。
3.3 加强职业素养的培养
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就是要想社会和企业输送大量的高素质的工商管理的人才,因此,教学新模式必须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不断的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能在根本上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专业的技能的培养,不断的在实践中累积工作经验,并对学生自身的素质进行培养,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职业的需要,促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全面的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3.4 加强现代化的教学技术的应用
新模式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学,要想切实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就要加强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应用,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实践基地,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实践中去,另外,引进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和技能,让学生了解企业的情况,掌握自身工作的环境和要求,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 结语
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市场竞争的愈加激烈,使得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发的严格。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必须全面的认清社会发展的局势,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建立教学新模式,在教学中要具备实践型、开放性和互动性,能切实的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能真正的得到锻炼,更好地适应企业的要求,也为未来的工商管理工作积累下经验,打下良好的基础。不断加强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学的新模式的运用,是时代对高职教学的新要求,能真正的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磊,胡国芳.基于信息共享的工商管理案例教学模式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7(10).
[2]黄娟.浅析高职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构成[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3]喻荣春,雷静华.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工商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5(2):85-86.
[4]张玉利,陈忠卫.国外著名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层次性比较及其借鉴[J].管理评论,2013(4).
[5]禹利萍,岳志强.高等职业院校落实通识教育的路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29):169-170.
工商行政管理研究 篇12
一、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发展现状
当前,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传统的企业工商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企业的发展, 由于其自身存在的问题与社会需要不符合, 无法促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下去, 甚至导致企业陷入发展危机。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看, 企业工商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已经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日常发展。结合当前企业管理工作的发展现状, 不难发现在企业中, 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在培养课堂体系上存在不足、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等问题, 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由于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发展现状不容客观,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 如果企业不能有效的改善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发展问题, 将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如何在实际工作中, 深入探究解决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培养课堂体系上存在不足、工商管理人才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是企业必须在短期内需要解决主要事项。
二、企业工商管理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 由于企业受传统工商管理模式的影响, 在企业工商管理培训中, 由于企业管理者对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性意识不足, 企业管理层习惯性忽略工商管理培训, 企业管理层领导对工商管理培训活动的不重视, 常常导致工行管理培训工作很难顺利的开展。加之企业对工商管理培训重视程度不够、培训师资相对落后、工商管理培训方式单一、培训考核方式滞后等问题。企业在实际的发展中, 如果没有高素质的培训队伍, 工商管理培训活动就不能向企业及员工传授先进性的教学内容, 也无法向企业提供可靠的参考案例, 在一定程度上就很难确保工商管理培训取得实效。长此以往的发展下去, 企业就很难扭转工商管理培训的发展趋势, 为企业未来的发展留下潜在的威胁。其次, 工商管理培训考核的方式相对滞后, 相关管理人员不能针对企业工商管理培训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积极的研究如何开展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 在简单的考核标准下, 很难提高工商管理培训的整体水平, 对企业的发展也不会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完善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发展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 重视工商管理培训对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具有重要的意义。工商管理培训可以在实际工作中, 帮助企业管理者及时的掌握相对先进、科学的管理理论及管理手段, 并促使企业可以切实的应用到具体的工作中, 从而使企业管理水平从整体上得到提升。我国大多数的企业, 在管理工作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部分企业的管理者虽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却缺少一定的专业化理论与技能, 再不提高其自身管理理论技能的基础上, 难以确保企业可以持续、健康得发展下去。在企业具体的实践工作中, 进一步加强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强化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性、建立优秀的工商管理师资队伍都是企业发展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重要策略。
1. 进一步加强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
不断的社会实践工作表明, 传统的工商管理培训课程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企业发展提出的要求与标准。进一步加强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 成为企业发展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重要策略之一。在当前社会科技迅速发展的前提下, 信息技术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渐渗透到工商管理培训课程中, 工商管理培训工作必须与时俱进的发展, 才能更好的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在企业工商管理配培训中, 应积极的应用信息化进行实践探究, 充分利用一切有利的信息资源, 通过多媒体专业设备进行工商管理培训。此外, 为了改善传统工商管理课程的单调与乏味, 可以创新工商管理培训的方式, 通过分组讨论或者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培训, 激发参与者的学习积极性, 使之可以更好的接受工商管理培训的相关课程。最后, 在进行工商管理培训中, 还应重视工商管理理论内容的培训与指导, 强化工商管理理论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重要性, 使参与者都能够重视工商管理培训活动进行的目的。因此, 进一步加强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 对于提高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的水平, 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 强化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性
工商管理工作, 对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一直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企业工商管理培训能否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的落实, 是进行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关键问题。强化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性, 必须让企业的管理者意识到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性, 端正其对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态度。强化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性, 需要落实到企业具体的细节工作中。在进行工商管理培训工作之前, 企业应针对管理层进行工商管理培训态度进行实际调查, 使管理层人员能够在明确了解工商管理培训活动对企业长期发展会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 再进行企业工商管理培训活动, 使工商管理培训中有效的措施, 能够切实的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其次, 工商管理培训活动也要注意企业员工的接受态度, 加强在企业内部的宣传活动, 提高企业员工对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意识, 促进企业员工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 建立优秀的工商管理师资队伍
建立优秀的工商管理师资队伍, 保证培训教师的专业素质。在企业内部建立教师审核制度, 考察教师在工商管理培训中理论知识、思想政治、授课经验方面是否符合工商管理培训的要求。在录用审核通过的培训教师的过程中, 鼓励教师积极的组织培训活动, 并鼓励其继续进行专业深造, 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 及时了解企业管理方面的全新动态与发展成果, 为企业工商管理工作积累丰富的经验。并在长期的工作中, 帮助企业引进更多的专业优秀人才, 促使企业可以建立优秀的工商管理师资队伍, 为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下去奠定坚实的基础。建立优秀的工商管理师资队伍, 是对企业工商管理培训效果的一种切实保障。因此, 建立优秀的工商管理师资队伍, 是企业发展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重要策略。
4. 调整工商管理培训模式, 加强培训的考核力度
调整工商管理培训模式, 加强培训的考核力度, 可以进一步完善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的模式如果只采用单一的培训师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 企业人才聆听的模式, 单调、乏味的培训模式, 可能会使企业人员失去参与工商管理培训的积极性, 被动的接受工商管理培训的课程, 造成工商管理培训效率低的严重问题。调整工商管理培训模式, 加强培训的考核力度, 还应尝试采用笔试的形式, 适当加入专业技术的考核内容, 通过考核参与者接受培训后的成绩, 通过考核成绩合理的将参与者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并针对划分的考核层次, 制定不同的工商管理培训方案。其次, 企业还应定期对职工进行主题为“如何看待企业进行工商管理培训”的问卷调查, 时刻掌握职工的最新思想动态, 结合员工提出的具体问题, 对工商管理培训方案与课程进行完善, 力求工商管理培训活动能够符合企业职业的心理特征、个性特点。从而激发企业职业积极的参与到工商管理培训活动, 久而久之, 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职工的专业能力及职业道德, 促使职工综合工作能力获得一定的提高。
5. 企业领导以身作则, 进一步加强对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视
为了更加有效的开展工商管理培训活动, 企业领导以身作则, 进一步加强对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视,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 促使企业职工重新审视工商管理培训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实际的工商管理培训活动中, 企业领导应积极的发挥带头作用, 积极的参与工商管理培训的相关活动, 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入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意义。使职工可以通过良好的企业文化熏陶, 切实感受到企业对工商管理培训活动进行的重视程度。其次, 在定期进行的工商管理培训活动后, 领导还应积极的组织每个参与者进行培训总结, 形成一定规模的学习交流活动, 鼓励大家积极针对工商管理培训活动的优点、缺点进行发言, 不断的提高工商管理培训的效率。因此, 业领导以身作则, 进一步加强对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视, 对于工商管理培训的效果, 会发挥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 为了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 提升企业在市场发展中的空间, 加强企业工商管理培训, 为企业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 促进企业管理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成为关键事项之一。企业定期进行工商管理培训活动, 会推动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 结合企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有针对性的进行工商管理培训活动, 并逐渐提高工商管理培训质量的可行性建议, 从而达到优化企业管理工作问题的发展目标。因此, 结合企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深入探究工商管理培训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作用, 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空间而必须思考的问题。
摘要:现阶段,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国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空间。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完善发展, 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能力, 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创新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及信息化管理能力, 对于企业的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工商管理培训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作用研究, 使企业管理工作发展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将简要分析, 工商管理培训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作用方面的内容, 旨在更好促进企业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工商管理培训,企业管理,作用
参考文献
[1]邱国荣.论提高工商管理培训技术的着力点[J].中国成人教育, 2003 (10) .
[2]朱亚兵, 王丽娜.工商管理专业特色建设研究——以普通财经类院校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2 (01) .
[3]任瑞全, 张合振.浅谈如何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J].企业导报, 2013 (01) .
[4]Mr.Liu.Business management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transformation analysis[J], 2013 (03) .
[5]Ping-ping wang.Strengthen business management training Improve the level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J].Journal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below the ten-day) management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 (7) .
【工商行政管理研究】推荐阅读:
工商行政执法研究探讨10-16
工商行政指导11-10
工商行政大纲08-18
工商行政管理探究08-29
工商行政管理探讨11-09
工商行政管理大学05-24
市场监管工商行政07-23
企业信用工商行政08-17
工商行政经理简历08-22
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提升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