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行政调解书(精选8篇)
工商行政调解书 篇1
调解书
蓬消联调字[]第号
申请人:
法定代表人:
委托代理人:
被申请人:
委托代理人:
第三人:
委托代理人纠纷,经我局于年月日组织调解,双方自愿达成如下协议:
上述协议是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本机关予以确认。本调解协议经双方签字或者盖章后即生效。(本调解内容当即兑现,联动调解成功,就不出司法调解文书)。
年月日
(调解单位印章)
申请人:(签字)
被申请人:(签字)
第三人:(签字)此调解书一式三联,申请人、被申请人、调解机关各执一份
调解记录
矛盾纠纷名称:
时间:年月日时分至时分
地点:
调解员:调解员:记录员:申请人(当事人):工作单位:联系电话当事人:工作单位:联系电话其他参加人:
工作单位:联系电话调解情况:
本笔录双方当事人阅后属实请签字。调解员:申请人:当事人:
其他参加人员:
工商行政调解书 篇2
公安行政案件调解书是公安机关在处理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损毁他人财物等情节轻微的治安案件时,对当事人双方进行调解后,根据协商所达成的协议制作的文书。也叫治安案件调解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规定: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公安机关应当本着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依法尽量予以调解处理。特别是对因家庭、邻里、同事之间纠纷引起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双方当事人愿意和解的,如制造噪声、发送信息、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放任动物恐吓他人、侮辱、诽谤、诬告陷害、侵犯隐私、偷开机动车辆等治安案件,公安机关都可以调解处理。同时,为确保调解取得良好效果,调解前应当及时依法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取证工作,以查明事实、收集证据、分清责任。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书,交双方当事人签字。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根据这一规定,治安调解必须具备四个条件:(1)必须是在公安机关主持下进行的调解。(2)必须是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3)必须是违反治安管理情节轻微的行为。(4)调解必须经协商双方自愿达成协议。
2 公安行政案件调解书的功能价值
公安行政案件调解书是公安机关履行调解职能而制作的法律文书。是公安机关行政法律文书的一种,同时作为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过程中形成的法律文书,一经公布必定对法律关系的权利义务关系产生相应的影响。
2.1 公安机关行政调解是及时处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及时化
解矛盾,节约司法资源,降低诉讼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治安管理处罚制度中一种特殊手段和方法,它缓解了人民法院执行难的问题,减少了民转刑案件的发案率和立案数量。
2.2 公安机关要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从苗头上发现,源头上减少诱发违法犯罪增长的不利因素。
2.3 积极运用治安调解,有利于密切警民关系,提高工作能力。
3 效力价值
效力价值是指公安行政调解书对当事人双方及社会其他关系的拘束里和影响力,公安行政案件调解书是代表公安机关制作的行政法律文书。其效力及于当事人双方,同时也体现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影响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公安行政调解的法律效力: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行政案件的调解,同时包括对行为和损害赔偿的调处,如果当事人就行为和损害赔偿达成协议、缓和矛盾,取得和解的,公安机关依法不再处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如果未达成协议或达成协议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即可依法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对损害赔偿等民事问题,公安机关也不再进行调解,当事人应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治安调解一般为一次,必要时可增加一次,对两次调解不成或达成协议不履行的,当事人无权要求公安机关再予以调解,公安机关也不得再予以调解。治安调解书的效力与行政处罚决定书相同。如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协议,当事人另一方有权申诉,由公安机关强制执行。如当事人双方共同反悔,则调解书不再发生效力。其次,对社会的影响力。治安调解书的社会影响力是指对当事人双方之外的社会关系或对个人产生的拘束力或公信力。治安调解书的效力与行政处罚决定书相同,调解达成协议的,在公安机关的主持下制作调解协议书,双方当事人应当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名,并履行调解协议。另外,治安调解书的内容明确化,能增强公安机关调解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4 程序法律价值
公安机关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调解处理,也是行政案件办理程序价值的实现方式。当然当事人不服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是法律活动的另一个方面。但调解处理,必然要为实现法律的基本价值服务,如实现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和公民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等。但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还需要实现其特有的程序价值。包括公安机关行政调解书的形式、调解协议书制作应当包括双方当事人、调解人员、案件情况、协议内容、履行期限和方式等内容。调解办理要坚持合法、公开、公正、自愿、及时和教育原则。调解要按照程序进行。调解要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取得证据材料的基础上,按以下工作流程进行:详细询问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原因、情节、结果等情况,并做好记录;明确告知法律规定的调解内容、效力和依法履行等要求;请当事人陈述事件经过、各自的理由和意见;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进行批评教育;通过说服教育的方法促使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办议,并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由双方当事人和调解主持人分别签字,一式数份,当事人各方分存,并由公安机关存档。对明显不构成轻伤、不需要伤情鉴定以及损毁财物价值不大、不需要进行价值认定的治安案件,应当在受理案件后的3个工作日内完成调解;对需要伤情鉴定或者价值认定的治安案件,应当在伤情鉴定文书和价值认定结论出具后的3个工作日内完成调解。对一次调解不成,有必要再次调解的,应当在第一次调解后的7个工作日内完成。调解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调解要做到合情、合理、合法,必须在查清事实、取得证据、分清责任的基础上依法调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06,(3).
我国行政调解制度探析 篇3
关键词:行政主体;行政调解;调解程序
一、行政调解的内涵及其应然价值
1.行政调解的内涵
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和人民调解是我国行政调解制度的常见形式。长期以来学界有不同的观点对行政调解的概念进行解释。第一种观点认为:行政调解是由国家行政机关主持,以国家法律、政策为准则,用说服教育的方法,使双方平等协商、相互了解,达成协议,从而解除民事纠纷的调解活动。第三种观点认为:行政调解是指双方按照自愿的原则,由国家行政组织主持,遵循国家法律,通过说服教育,最终纠纷双方互相理解,达成协议,解决争端的活动。然而,随着当代行政的发展,公共权力已经走向了公共服务,随着行政职能的转变,行政活动的范围不断增大,这使得过去的单一化国家行政不适应发展的需要,行政主体越来越多元化成为了必然趋势。在中国,被法律与法规授权后,新兴的社会组织渐渐趋向行政主体,这些社会组织利用这种授权去调解各种行政主体。因此,行政调解主体已经扩展到行政主体,而不再仅仅局限于行政机关。
行政调解依据的国家法律、政策是侵入到人的意志的逻辑系统。但是,国家的法律、政策不可能包含所有纷繁复杂的社会纠纷,不能够涵盖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生活中,公序良俗在生活中调整着法律所不能触及到的人与人的关系。所以,除依据国家法律和政策之外,行政调解还应依据公序良俗。
综合分析多方面所述,笔者认为:行政调解是指以自愿为原则,由行政主体出面主持的,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公序良俗,把民事争议列为对象,通过教育说服等方法对双方当事人进行斡旋、调停,使双方当事人互相协商、达成协议,最终消除纠纷的一种调节制度。
2.行政调解的应然价值
(1)秩序价值。秩序作为法律所追求的最基本价值,它的存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必要前提。利益的纷争是由人对利益的追求所导致的,而这种纷争必然会导致经济的衰退,影响社会的和谐,因此需要制定各种制度对人无限制的欲望进行规制,对各种纷争进行调整。虽然目前來看只有诉讼能够最终解决争议,但是很多纠纷并不是通过诉讼所能够解决的。调解是除诉讼之外能够便捷解决社会纠纷的重要方式。与诉讼相比,调解解决纠纷,气氛相对缓和,并且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争议双方更便于协商。同时,相比较于诉讼,调解的程序性较弱,也比较灵活,以解决纠纷为目的,调解可以防止矛盾扩大化,一旦调解不成,当事人还可以选择通过诉讼渠道解决纠纷。
2.公正价值。作为法的基本价值,公正不仅设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行政调解制度的核心价值。行政调解的主体在进行调解之前首先要对纠纷的事实进行了解,明确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关系,确认双方利益出现的不平衡,提出公正的利益补偿方案,从而恢复双方的公正关系。行政调解对公正价值的维护主要是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首先,作为行政调解的主体必须要保持中立,行政主体不能同时是裁决者和纠纷者,面对当事人时不能区别对待。其次,行政调解的程序必须公开、公正,竭尽全力在程序上符合纠纷双方的利益需求。
二、我国行政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
1.行政调解缺乏规范性
据不完全统计,有近40部法律、60部行政法规约大量一般规范性文件涉及行政调解。人们很难系统全面地掌握布局分散的行政调解规定。同时,这些不同的规定之间由于内部的不协调,形成统一的行政调解体系变不可能。因此,行政调解在不同地区,不同的调解过程中难以形成统一的规范,在实际纠纷调解过程中也难以真正发挥作用。因此,应该尽快建立一个统一的行政调解体系。
2.行政调解缺乏基本程序保障
关于行政调解的程序,我国现有的法律文件中均没有涉及,而只设立了行政调解,行政调解的随意性较大,调解的主体可以依靠各部门自行创立的调解程序或依照其他的行政程序来进行调解。这样,行政调解的公正性、合理性就很难保证,当事人也很有可能因为调解程序的不公正而对调解的结果不满意,使当事人自觉履行调解协议变更加困难。这些程序性的缺陷,使得当事人不再相信行政主体,行政调解的功能便难以真正发挥。
三、我国行政调解制度的完善
1.统一行政调解规范
正如前面所说,我国的行政调解制度缺乏统一的规范,因而需要进行归纳与整理。根据不同的程度将其分为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制定《行政调解法》。二是中央制定行政法规,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行政法规实施细则。三是中央协调地方各部门有关的行政调解规范,通过政策和规范性文件的方式,制定出普遍适用的调解程序、原则以及职权要求等,运用指导性的方法整合分散的规范。总的来看,前者模式值得商榷,而第二种和第三种模式具有可操作性。第二种模式可能会集中各个地方的不同实践经验,经过讨论与反思后,第二种模式更加完善,更具有普片适用性。最后一种模式可以运用灵活的方式对调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应对,更具有便捷性和实效性。实质上综合来看就是:一是界定行政调解的范围,划分行政调解的职权;二是约束行政调解协议对行政主体的行为。统一起来这两点,二、三种模式变可以共同进行,互相弥补。
2.完善行政调解程序
第一,要对行政调解的启动方式进行确认。对行政主体的调解权利进行明确规定,树立不得拒绝调解的原则,使行政调解的申请启动渠道畅通。第二,要完善行政调解回避机制。考虑到调解工作的特殊需要,与行政调解的事项有利益关系的工作人员应遵守回避原则,相对人也可以自行申请其回避。第三,要对调解不同阶段的期限进行限制。尤其是对行政主体受理调解申请的期限进行规定,同时对做出调解决定的期限进行限制。第四,要规定行政调解过程中的保密事项。应详细规定保密事项,防止机密性的材料在调解过程中暴露,保护当事人的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
四、结语
工商行政调解书 篇4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肩负着市场监管的重任,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是我局的一个窗口单位,调解消费纠纷也是我们工作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对全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多年来,我们本着“让消费者满意”的原则,依托12315申诉举报中心、消费者协会,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积极的工作
态度努力做好调解工作,做到无论大小,有诉必接、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由于调解工作卓有成效,我县辖区没有发生过因消费纠纷引发的恶性案件,全县经济环境和谐稳定。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农村“一会两站“为依托、以12315申诉举报中心为保障,构筑健全的行政调解工作体系
我局按照“三个代表”的总体要求,本着“打造平安涞源,创建安全县城,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高度重视行政调解工作,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各分管局长任副组长、相关业务科室为成员的行政调解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的行政调解委员会。
我们从规范服务入手,制定了《行政调解工作人员守则》、《行政调解工作基本原则》、《工作制度》等完善的受理解决投诉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按工作流程制作了规范的文书档案。从规范起步,构建了以农村“一会两站“为依托、以12315申诉举报中心为保障的行政调解工作体系。并通过这一体系的规范有效运行,调解消费纠纷.
2005年6月中旬,**县**乡南上屯村“消费者投诉站”接待了本村村民龙三的投诉。
原来,在刚开春时,**县**乡南上屯村来了一个销售雏鸡的外地商贩。该村村民龙三听了商贩的一番介绍,觉得养鸡投入资金不算太大,收效也快,是个不错的致富门路,便拿出多年的积蓄从其手中一次购买了3600只雏鸡。在以后的日子里,龙三按照商贩教给的饲养方法和注意事项精心照顾着那些小鸡,盼望着这些鸡快快长大,能为他增加收入。可事与愿违,一个多月后小鸡开始死亡,两个多月的时间就死了1000多只。开始龙三以为是自己照顾的不够周到,但后来越死越多,他感觉应该不是自己养鸡的方法有问题,就找兽医对死鸡进行了初步检查,结果显示,小鸡在出壳时就带有病菌,根本不是龙三饲养中的问题。
这时,龙三想起了村里今年挂牌的“消费者投诉站”,便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找到了站长李来庆。李站长热情接待了龙三,听了他的情况后认真做了登记,并当即向**乡分会会长李来锁作了汇报。分会觉得这件案子影响较大,又向县消协报告了情况,并着手开展调查。在县乡村三级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找到了那个推销雏鸡的**县商贩。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给双方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那个商贩也认识到了自身应该承担的责任,主动与龙三进行协商。在消协工作人员的主持调解下,双方达成了赔偿龙三800只雏鸡的协议。
这起案件的成功调解,对当地乃至全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不仅使广大消费者找到了解决消费纠纷的正确的、有效的途径,而且消费纠纷通过调解解决,更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二、加大教育培训和宣传力度,为减少矛盾纠纷奠定素质基础
与新闻媒体广泛合作,利用广播、电视充分宣传《消法》、《条例》及相关法律知识,并组织商户参加政策法规培训,引导教育经营者守法经营。积极开展日常宣传活动,广泛强化经营者的商业道德意识和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几年来我们出动宣传车600台次、发放宣传材料近10万份、设立咨询台3个,悬挂标语百余幅,张贴消费警示1000余条,公布举报电话6部,接受现场咨询、现场受理投诉近万人次,调解消费纠纷1000多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50万元。使消费者对自身权益和维权方式等相关事宜有了比较全面的理解,形成了“维权找工商,调解到协会”的认识。不仅为减少消费矛盾和纠纷奠定了素质方面的基础,也在广大群众心中树立了行政调解中心为群众办实事的良好形象。
三、建立排查预警机制,及时调处消费纠纷
实行“经济片警制”、“市场巡查制”,利用食品监管的完备的网格式监管网络图,对辖区商户实行分片分户管理。执法人员在巡查中注意发现和掌握消费纠纷,并记入巡查记录,能够当场调解的当场做出调解,不能当场调解的挂帐督办,按程序给予调解,避免矛盾激化。
2006年*月*日,市场巡查人员在巡查中发现,一老年人在县城集贸市场因购买一顶价值5元的单帽与经营者发生纠纷,老人和摊主情绪都非常激动,矛盾一触即发。经调查,原来该老人是**村村民,因由他人代买帽子未当场试戴,拿回家后经试戴号码偏大,想予调换,但由于当日下雨,帽子因淋湿而变脏,经营者拒绝调换。经执法人员耐心调解、反复做思想工作,该经营者终于同意予以调换。事情虽小,但群众利益无小事,及时做出的令双方都能接受的调解决定,避免了矛盾的激化。
四、强化服务措施,使日常调解工作取得实效
为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社会,我们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
度,恪尽职责,以诚信教育引导经营者守法经营,以真诚的服务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不断充实服务内容,拓宽服务范围,改进服务手段,简化服务程序,提高服务效率。在服务上追求零距离,时间上追求最高效,在理念上追求最满意。
2006年4月李建等7名购买商品房的消费者来12315申诉举报中心申诉,他们于2003年8月与**二建公司签定购买商品
住宅楼合同,并已交付定金及全部购房款,可在2005年底房屋交付业主时发现楼房高度与合同约定明显出入,经测量低于合同约定高度20公分,消费者要求退还房款并赔偿经济损失。经调查取证,李建等7业主反映情况基本属实,12315申诉举报中心做出如下调解,一、涞源二建公司返还购房业主所付全部房款,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关规定赔偿7业主经济损失各12000元,并于**年*月底前一次付清。这一消费纠纷的成功调解在全县引起了很大反响。
2006年2月,我局12315申诉举报中心通过**乡大庄村投诉站反映得知,由于该村变压器故障,造成全村69台电视机、48台电视卫星接受器、1台电冰箱被损坏,已无法使用。该事件重大、影响面广,必须及时有效处理。12315申诉举报中心执法人员立即深入现场调查。经查,电器被损原因是供电所变压器老化造成电路短路。经与县电力总公司和村民协商做出了调解,由电力总公司负责被损电器的维修费用及损坏严重无法修复电器的赔偿费用,为村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3万元,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工商行政调解书 篇5
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试验区、示范园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根据《六安市依法行政工作领导组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调解工作的意见》(六法组〔2011〕4号)要求,市行政调解指导中心制定了《六安市行政调解工作流程》和《六安市本级行政调解工作职责》,经市依法行政工作领导组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一年七月二十三日
六安市行政调解工作流程
行政调解按照申请、调解、履行、回访、结案、归档五个步骤进行。
一、申请
(一)当事人申请
1、申请。行政机关处理矛盾纠纷时应当主动告知当事人有申请行政调解的权利。当事人申请行政调解,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
2、受理。行政机关收到当事人申请后,应当在五个工作日进行审查,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当予以受理,并及时告知申请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不予受理,并向当事人说明理由。
(1)调解对象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当事人;(2)该矛盾纠纷与该机关行政职权有关;(3)该矛盾纠纷具有可调解性。
对两个以上行政机关都收到行政调解申请的,由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办理;对两个以上行政机关都有管辖权的,由先收到行政调解申请的行政机关办理。行政机关对管辖权产生争议的,由同级政府授权法制工作机构或行政调解指导中心指定管辖。
政府法制工作机构或行政调解指导中心收到当事人有关争议纠纷诉求时,初步核实基本情况后,应当及时告知具有行政管理职权的相关部门或单位予以调解。
(二)行政机关启动调解
行政调解可以由行政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在征得各方当事人同意的基础上启动。
二、调解
(一)行政调解事项告知
行政机关受理行政调解后,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调解起止时间、依法享有的权利、应当遵循的程序、注意的事项等,使当事人明确行政调解的有关要求,帮助当事人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
行政调解应当自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终结,重大复杂的矛盾纠纷经调解机构负责人批准后,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
(二)调查
行政机关要根据双方的争议事项进行必要的调查,采用调查证人、现场勘验、询问当事人等方法了解争议的事实及矛盾纠纷的焦点,有的放矢地开展调解工作。
(三)实施调解
1、调解方法
要根据当事人的诉辩主张,积极宣讲有关法律法规,分析利害关系,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注意运用调解的艺术和方法,坚持情、理、法并用,多做思想疏导工作,使双方互谅互让,促使当事人自行和解。
2、调解参加人员
(1)调解主持人。对重大复杂的争议案件,行政机关的主要负责人应当主持行政调解;其它争议案件,由当事人选择调解工作人员或行政机关负责人指定调解工作人员进行行政调解。
(2)当事人。行政调解事项的当事人应参加调解,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参加调解。
(3)第三人。争议涉及第三人的,应当通知第三人参加。(4)其他受邀人员。行政机关调解纠纷,根据需要可以邀请当事人所在基层调解组织、有关单位、专业人士等参加。
3、调解程序
(1)行政调解开始时,调解工作人员应当宣布行政调解纪律,核实当事人身份,宣布当事人应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宣布行政调解人、记录人的身份,询问当事人是否要求回避等。
(2)行政调解过程中,当事人应当提出证明事实的证据,并对所提交的证据的真实性负责。
(3)调解工作人员依据各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以及本行政机关在行政调解过程中收集的证据认定案件事实,找准纠纷的焦点和各方利益的连结点,引导当事人达成解决纠纷的行政调解协议。行政调解结果涉及第三人利益的,应当征得第三人同意。
(4)在调解过程中,行政机关应当制作调解笔录,全面、客观记载调解的过程、内容。调解笔录应当由参与调解的人员签名。
(四)调解终结
1、达成行政调解协议。行政调解达成协议的,制作《行政调解协议书》。
(1)调解协议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争议的案由及主要情况;当事人协议的内容和调解结果;履行协议的方式、地点、期限;当事人签名、调解工作人员签名,加盖调解机构印章。调解协议不得对各方当事人增设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2)调解协议的效力:行政调解协议书自各方当事人签字之日起生效,对调解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2、未达成行政调解协议。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协议生效之前一方反悔的,或者行政调解结果涉及第三人的利益而第三人不同意调解协议的,行政机关应当终止行政调解,制作《行政调解终止通知书》,根据案件性质,告知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裁决或者仲裁的权利。
三、履行
达成行政调解协议后,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行政机关要督促各方当事人积极履行。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寻求相关法律途径救济。
四、回访 行政机关对达成调解协议的争议,应当及时组织对各方履行调解协议结果进行回访,巩固调解成果,注意发现问题,督促调解协议的实现。
五、结案归档
行政调解案件形成的档案材料应按归档,案件按年、月、日编号,案件终结时由办案人员按调解工作程序和材料形成的时间顺序进行卷内系统整理,做到一案一卷。
六安市本级行政调解工作职责
一、市行政调解工作指导委员会职责
(一)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调解工作的方针政策,研究部署、指导、协调、监督和考核全市行政调解工作,指导基层建立健全行政调解工作网络和工作机制;
(二)研究、制定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规划、计划及实施方案,督促、检查各地、各部门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对成员单位的调解工作情况进行目标考核;协调有关部门落实有关调解工作机构、人员和经费保障;
(三)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对调解工作中遇到的重大事项进行研究、协调和推动解决;
(四)组织成员单位开展工作调研和理论研讨,总结交流先进经验,表彰行政调解工作先进典型;
(五)根据中央、省、市的工作要求,研究提出贯彻落实意见,重大问题向市委、市政府请示、报告。
二、市行政调解工作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职责
(一)根据市行政调解工作指导委员会的工作部署,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工作计划,并抓好贯彻落实;
(二)优先采用调解的方法解决与本部门工作职能相关的矛盾纠纷,受理并主持调解与本部门工作职能相关的矛盾纠纷,参与重大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
(三)建立、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制度,规范与相关部门、组织在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中的衔接机制;
(四)健全本部门、系统调解组织网络,在相关部门指导下推进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对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支持;
(五)做好本部门、系统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情况的统计、分析、报告等工作;
(六)完成市行政调解工作指导委员会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三、市行政调解指导中心职责
(一)负责市调解工作指导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二)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认真贯彻落实有关行政调解工作规划、计划及实施方案,就有关行政调解的个案,指导、协调相关单位做好调解工作;
(三)负责行政调解的业务培训工作,建立健全市直兼职调解员业绩档案;
(四)做好市行政调解工作指导委员会与成员单位的联络工作,及时总结、通报行政调解工作开展情况,定期编发行政调解工作简报;
(五)负责全市行政调解工作情况的统计、分析、报告等,组织有关专题调研,总结行政调解工作经验,向市行政调解工作指导委员会提出工作建议;
(六)完成市行政调解工作指导委员会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四、市直兼职行政调解员职责
(一)具体办理本部门、本单位受理的调解案件;
(二)认真做好本部门、本单位与相关部门、单位就有关行政调解事宜的联系、沟通、协调等工作;
(三)负责本部门、本单位调解工作情况的统计、分析、报告等工作,按时向市行政调解指导中心报送工作信息;
(四)参加有关行政调解工作的学习、培训和研讨活动,提高理论和业务水平,积极探索调解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
行政调解工作意见 篇6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中、省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部署,发挥行政调解促和谐、保稳定的积极作用,现就2013年全市行政调解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从源头上减少争议纠纷发生
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争议纠纷发生的重要方法和措施。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认真落实《XX省市县政府依法行政评估指标》(川府发〔2013〕14号)的要求。一是要依法行使行政职权。行使行政权力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调整处理政府与企业、市场、社会的关系,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享受法律保护。二是要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保证行政决策行为规范。建立健全决策过错问责机制,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听取群众意见,凡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三是要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依法、规范、公正、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权。通过改进执法方式,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杜绝执法不当导致新的纠纷。四是要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保障人民知情权,减少因政府信息不畅造成的行政争议发生。政府信息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进一步推进办事公开,全面公开社保、医保、低保、就业再就业、计划生育、行政事业性收费、涉农补贴以及其他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政府信息。五是要严格行政执法人员管理。行政执法人员管理要实现信息化,行政执法主体、执法依据、职责权限在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并及时更新。行政执法人员每年参加通用法律知识和专业法律知识培训时,将行政调解列为重要培训内容。
二、进一步运用法治思维、营造法治环境,把握好行政调解的范围和基础
进一步运用法治思维,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市、区市县行政执法部门要依据法律、法规规定,科学界定本部门行政调解范围,依法明确应当调解、可以调解和禁止调解的行政争议纠纷的具体范围并予以公开。对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调解事项,要严格依法调解。对于行政不合理案件,行政不作为案件,行政行为存在瑕疵的案件,法律、法规不完善或相互之间存在不一致的案件,历史遗留导致证据无法查明的案件,法律关系复杂或影响重大的案件,可以探索纳入行政调解范围。对于因抽象行为、内部行政行为引起的行政争议,因行政许可、征收、确认或禁止性、标准性规定而产生的行政争议,因生效文书引起的行政争议,有关机关正在处理的行政争议等,可以暂不纳入行政调解范围。对法律、法规规定可以调解的民事纠纷,要积极主动调解;对法律、法规没有规定,但政策允许调解的与行政管理有直接或间接关联的民事纠纷,要结合有关法治原则,大胆探索调解的具体范围,把握不准的,要及时组织研究。行政调解要建立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依法进行,不能突破法律底线,要处理好合法与合理、国家与个人、经济发展与依法行政之间的关系。
三、进一步推进行政调解规范化建设
(一)切实加强行政调解组织体系规范化建设。市、区市县、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市、区市县各行政执法部门要健全完善行政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单位负责人作为行政调解工作第一责任人,要狠抓基层基础工作,强化基层行政调解机构建设,加强人员配备,做到“有人办事、有机构办事、有条件办事”。抓好市、县、乡三级直接面向群众的一线调解窗口规范化建设,加强对争议纠纷的化解处理。
(二)切实加强行政调解制度规范化建设。各行政执法部门尤其是行政调解任务重的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排查、纠纷层级管理、矛盾全程防控、行政调解与其他调解对接、责任追究、信息案例报送、统计和档案管理等方面制度;完善行政调解工作规则;规范行政调解申请、受理、调查、听证、调解实施、达成协议、协议履行回访和未达成调解协议的争议纠纷善后处理等各环节行为;明确时限要求;规范行政调解文书,确保行政调解行为规范化。
(三)切实加强行政调解队伍规范化建设。各行政执法部门应当配备2名以上行政调解员,着力培育行业首席调解员、金牌调解员。市、区市县政府法制机构要完善行政调解员信息库,加大调解人员培训力度,切实开展评选行政调解专家、行政调解能手、星级调解员、类型化纠纷首席调解员活动。通过开展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使行政调解员达到“四懂”(懂政策、懂法律法规、懂业务知识、懂调解技巧)、“四会”(会预防、会调查、会调解、会制作调解文书),切实提高调解水平和技能。
(四)切实加强行政调解室规范化建设。行政调解任务重的行政执法部门,按要求设立行政调解室,悬挂行政调解标志,上墙公示行政调解范围、原则和当事人权利义务、调解员职责和纪律,以及体现和谐、和解、和气理念的温馨用语等内容,营造良好氛围。
四、进一步完善行政调解工作机制
(一)完善争议纠纷处理衔接联动机制。市、区市县政府法制机构、行政执法部门要按照要求,切实规范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信访的对接以及检调对接机制,重点是规范运行程序和操作办法,实现有效、无缝对接,形成调解处理争议纠纷的合力。
(二)完善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各区市县政府和市级行政执法部门每季度要开展一次矛盾纠纷集中排查,社会敏感期、特殊时期要开展专项排查。要采取普遍排查和重点排查相结合,定期排查和不定期排查相结合等方式。对排查出来的争议、纠纷,根据“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原则,按照矛盾纠纷的不同类型、化解的难易程度、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后果的严重程度,认真制定方案,及时进行调解,防止矛盾激化。对具有普遍性的争议、纠纷,有针对性地改进行政管理方法和执法工作方式,有效预防和减少争议、纠纷发生。对社会影响较大或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等重大复杂的争议、纠纷,及时按程序报告。
(三)完善矛盾纠纷层级管理机制。根据争议、纠纷涉及的法律关系、难易程度、区域人数、对社会可能造成的影响等,参照《XX市社会矛盾化解层级管理办法》,将争议、纠纷确定为三个风险等级,Ⅲ级由乡镇人民政府或县级行政执法部门组织调解,Ⅱ级由区市县政府或市级行政执法部门组织调解,Ⅰ级由市政府行政调解委员会组织调解。
(四)完善绩效考评机制。市政府把行政调解作为依法行政的重要工作纳入区市县政府和市级部门绩效考核内容,签订目标责任书并进行考核。各区市县政府要把行政调解工作纳入县级部门和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绩效考核内容。市级部门要把行政调解纳入内设机构、下级行政执法部门绩效考核内容,进行严格考核,确保行政调解工作落实到位。对因不履行行政调解工作职责、不作为或暴力执法等引起群体性事件、重大网络舆情事件、重大集访信访案件的,要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五)完善工作保障机制。市、区县市要把行政调解工作经费、调解员工作补贴纳入财政预算,落实开展行政调解工作所需要的场所、设施设备,确保行政调解工作顺利开展。政府各部门要切实保障行政调解工作经费,保证调解员个人补贴落实到位。要健全完善激励机制,切实提高行政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行政补偿诉讼的调解制度研究 篇7
一、行政补偿诉讼兼有合法性争议和合理性争议
根据行政补偿是否依照法律规定进行, 行政补偿可分为法定补偿与裁量补偿。法定补偿, 是指行政机关以及其他行政主体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明确规定给个人、组织的补偿。法定补偿包括三种形式:一是应否补偿以及补偿的方式与数额均由法律、法规和规章作出明确规定, 行政补偿义务机关没有裁量余地, 只能严格依法进行;二是法律、法规或规章明确规定予以补偿, 但对如何补偿未作规定, 留由行政补偿义务机关裁量;三是法律、法规或规章明确规定应予补偿, 并规定了补偿的界限和标准, 但行政补偿义务机关在如何补偿方面有一定的裁量余地。裁量补偿, 是指法律、法规和规章对合法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是否应作补偿未作规定, 而由当事的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根据公平合理原则裁量作出决定。法定补偿与裁量补偿的主要区别在于法律、法规和规章是否有应予行政补偿的明确规定, 而不在于行政补偿义务机关在补偿过程中有否有裁量因素。[1]虽然法定补偿也可能有合理性争议, 但主要引发的是合法性争议, 而裁量补偿则主要产生合理性争议。在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框架内, 合理性争议并没有纳入受案范围, 但这不利于解决纠纷, 保护相对人权益, 长期以来为人诟病, 也是最近行政诉讼法修改的讨论热点。笔者认为行政补偿诉讼不应区分合法性争议和合理性争议, 相关争议都应纳入受案范围, 但在是否适用调解上应该进行区分。
二、行政补偿诉讼的合理性争议适用调解
调解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纠纷方式, 对于行政补偿诉讼大有裨益, 但是却不能适用于所有行政补偿诉讼, 其适用于合理性争议。
(一) 保证行政权力不被随意处分, 不能突破法律底线
公权力具有不可随意处分性, 公权力的处分与公共利益息息相关, 随意处分会损害公共利益, 降低政府形象, 严重时会危及政府合法性。调解产生的前提是诉讼客体实体上处分权的存在, 但行政权力的处分必须谨慎。行政职权的行使方式、范围、程序等都是法定的, 合法是行政行为应该达到的最低标准, 没有协商的余地, 不能通过调解突破法定框架。所以行政补偿诉讼的调解宜限定在合理性争议范围。
(二) 有利于体现违法成本, 加强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 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如果涉及合法性争议的行政补偿可以通过调解解决, 则意味着行政机关先前的违法行为不用再明确因为违法而被撤销、确认违法或者要求履行, 易让行政机关把违法行为后果看轻, 认为违法行为可以通过金钱补偿等方式解决, 违法成本过低, 影响其依法行政观念的培养。
(三) 避免合意的贫困, 保护公民权益
哈贝马斯所提出的“真之合意论”, 合意是构建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终点问题, 也是起点问题, 必须认真对待。[2]“合意在大多数场合是在相互妥协的基础上形成的, 而妥协的公正性主要以当事人各方地位平等为前提。”[3]但在行政补偿争议中, 补偿方和受偿方的地位不平等, 资源、信息等方面处于强势的行政主体可能会使用威胁、恐吓等手段迫使行政相对人作出无限度的让步, 导致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有违《行政诉讼法》的初衷。[4]合法性争议的行政补偿诉讼不能调解, 因为补偿至少是在法律规定的最低限以上。如果合法性争议的补偿也能调解, 则在调解过程中由于双方的妥协, 特别是相对人由于畏惧公权力、担心诉讼成本等因素, 可能接受法律最低限以下的补偿, 造成“合意的贫困”, 这不利于公民权益的保护。
三、行政补偿诉讼调解制度程序设计
为避免使合意沦为恣意, 自愿沦为强制, 对调解过程给予一定的程序保障就必不可少, 但又无需过于严格, 应当兼顾效率、公平、利益三者的平衡, 尤其防止行政机关借用调解损害相对人利益。[5]
(一) 调解启动条件
笔者建议行政补偿诉讼调解的启动应该由原告提出或者由被告提出且原告同意, 经法院审查后开始。调解制度是建立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 法院作为中立第三方, 在诉讼关系中应该消极被动才能保证公平, 所以调解应该由当事人申请启动, 而不宜由法院依职权启动。
但笔者认为当事人启动程序应该分别设置。调解的目的主要是解决纠纷, 原告作为利益可能受损一方, 且地位又相对不利, 此时应多考虑原告的诉求。所以调解如果是原告提出, 则可以启动;如果是被告提出, 则需要原告同意才能启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行政机关为了用较为复杂的诉讼程序去拖延原告, 使原告畏惧诉讼而故意不接受调解。
法院针对原告的申请或者原告同意的被告申请进行审查, 区分出合法性争议和合理性争议, 对于符合条件的争议进行调解。
(二) 调解启动时间
民事诉讼调解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提出来的, 因为不涉及公权力, 当事人有实体处分权, 可以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下随时凭自愿进行调解。但行政补偿诉讼的调解不能这样。首先因为行政诉讼涉及的处分权不能随意使用, 所以调解不是任何阶段都能进行, 只能适用于一审。其次行政补偿诉讼调解必须要在区分合法性争议和合理性争议之后才能进行, 因为只能对合理性争议的行政补偿诉讼进行调解, 所以不能在立案阶段进行, 而应该在审理过程中进行。
(三) 调解过程中证据的出示
在行政补偿诉讼调解过程中, 可以实行心证开示。心证开示起源于德国, 是德国法官在案件和解过程中行使诉讼指挥权的方式之一。心证开示指“法院在审理开始时、和解方案说明及证据调查终了阶段, 均分别说明法院就该事件之理解、想法, 指出争点, 表明法律上的见解及事实上之评价。即使最终辩论阶段, 亦开示接近判决内容预告之法院的法律见解及心证, 听取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之反论, 资以得到比较合理之和解的解决或适当之判决。”[6]心证开示的法理基础, 来源于防止突袭性裁判——除致力于防止“认定事实的突袭”及“法律适用的突袭”, 亦着力于防止“推理过程的突袭”和“促进诉讼的突袭”, 以确保获得值得当事人信赖的裁判。[7]这使得调解能够在最大限度上体现双方合意。
(四) 调解与判决的衔接
“对补偿争议可使用调解, 调解不成, 人民法院应当作出判决”[8], 不能出现“久调不判”的情况。有些法院为了体现“和谐司法”, 降低判决率, 即使双方当事人调解并未达成合意, 也不对行政补偿诉讼进行判决, 出现“久调不判”的现象。此种现象不利于纠纷的解决, 不利于当事人权益的保护。所以应该规定调解的期限, 建议规定为15天, 如果调解不成功, 则应该马上进行判决。
如果调解不成需要判决, 则面临证据认证的问题。在调解过程中, 当事人为了达成调解, 可能会做妥协, 承认本不存在的证据或者作出不利于己的承诺。如果调解不成则这些“证据”就不应该承认, 因为这不是当事人本意的体现, 是一种权宜之计, 法官在作出接下来的判决之时应该忽略之前调解中达成共识但后来有争议的证据。
综上观之, 行政补偿诉讼为行政诉讼, 调解在其合理性争议中适用, 需要用程序机制予以规范, 使得调解在实践中能够得到规范操作, 最大限度地发挥调解的作用, 保护当事人权益, 有效解决争议。
参考文献
[1]董保城, 湛中乐.国家责任法——兼论大陆地区行政补偿与行政赔偿[M].台湾:元照出版公司, 2005:242-243.
[2]高秦伟.中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现状与课题[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01) .
[3][日]棚濑孝雄.王亚新译.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4:7.
[4]朱新力, 高春燕.行政诉讼应该确定调解原则吗?[J].行政法学研究, 2004 (4) .
[5]潘文娣.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研究[N].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 2004.
[6][日]木川统一郎.民事诉讼法改正问题[M].日本:成文堂出版社, 1992:145.
[7]江伟, 熊跃敏.德国民事诉讼上的和解制度介评——兼论对改革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启示[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 (04) .
行政调解研究——以交通纠纷为例 篇8
【关键词】行政调解;效益价值;协调机制
行政调解区别于其他调解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必须在行政机关的主持下,没有相关机关作为无利害关系的第三方组织则不构成行政调解。如在交通纠纷中,如果仅是双方当事人自主协商赔偿,不报警,不用警方作为第三方参与纠纷的处理,那么就不属于行政调解解决相关纠纷的范畴,反之如果在双方自愿前提下,警方作为第三方勘验现场,划分责任,参与事件的解决则属于行政调解的范畴。
一、交通纠纷行政调解的规范分析
对处理交通事故而言,道路交通安全法是主要的法律依据。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是2011年版的,该法自2003年颁布以来,2007年做出第一次修改,2011年是第二次修改。两处修改是与社会现实紧密切合的,由于法律的滞后性与空白性的特点,它不可能把所有的情形都列举完善,只能根据社会的发展状况来逐步调整,使法律制度与社会发展相适应。通过增加做某些违法行为的成本便可以引起社会大众的注意,足够注意就可以减少相关社会利益的损害。
关于在什么前提下可以进行调解以及国家对调解制度使用的态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法律条文来解析:1、1992年12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发布《关于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联合通知》)(该法已经被废止)第一条;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2004年)第八十九条;3、《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2009年)第十七条规定;4、《道路交通安全法》(2011年)第七十四条
从以上四个法律条文的对比可以发现,在第一个法律条文中适用的是调解先行的策略,想要提起诉讼需要提交相关调解资料,没有调解的记录不可以提起诉讼;在第二个和第三个法律条文中都有“共同”二字,要求双方当事人一致同意共同请求调解,该方式才可以被使用;从第四个法律条文来看,对相关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自主选择处理方式,是调解还是诉讼,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态度。法律条文的变化是国家对相关处理方式的倾向性调控。先调解再进行诉讼,这样可以缓解诉讼的压力。要求必须是双方共同请求才可以进行调解也是过于苛刻,试想在纠纷发生时,由于人的私欲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达成一致的调解意向很困难,这样就大大减少了调解的适用空间,把更多的纠纷解决推向了法院,这样既增加了法院的工作量,也不利于尽快恢复被损害的社会关系。与前两种情况相比,最新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显得更人性化,发生纠纷当事人可以自主选择,完全自愿,彰显了一种民主气息。字面理解的确是民主的体现,但该条文修改的初衷更多的是从公安机关的角度来审视现状,公安机关从事故发生到事故处理终结都介入,权力范围过宽,此条文的修改目的是缩减权力范围,但在这种情形下,公安机关有了更多推脱的空间。
二、交通纠纷行政调解的实证分析
从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1月到10月期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26378起,造成87218人死亡、391752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20.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减少139097起,下降24.6%。宜昌市2007年到2010年的数据统计显示,2007事故发生量为6258起,行政调解结案6085起,诉讼结案173起;2008年事故发生量为7331起,比2007年增长17.2%,行政调解结案7094起,诉讼结案237起;2009年事故发生量为8531起,比2008年增长16.4%,行政调解结案8193起,诉讼结案338起;2010年1到7月之间事故发生量为5811起,比2008年相关月份增长约17%,行政调解结案5497起,诉讼结案314起。川南某市公安局交警一大队2003年10月21日到11月20一个月的数据统计,该月共受理交通事故纠纷236起,当场调解93起,简易程序处理97起。湖南省某市某交警队,据相关人士两个月所作统计,该交警队处理的交通事故纠纷中,通过调解程序处理的交通事故纠纷占64.58%,其中当事人申请调解的案件81起,该交警队按照普通程序调解成功的案件67起,调解成功率为82.72%。
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行政调解在处理纠纷时被频繁使用,对解决纠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缓解了诉讼压力。试想如果这些事故都借助法院来处理,那么首先会给法院的工作带来沉重的压力,再者也会对当事人的社会生活带来不便。立案难是公认的,但我们也可以看见改革的步伐,从今年5月1日起立案将实行立案登记制度,该制度的执行对立案难的问题应该能够起到缓解的作用,也期待这一问题的解决。其实立案只是开始,有限的司法资源仍不能满足当下庞大的交通纠纷形势,而且也会带来执行方面的问题,无论选择通过什么方式解决矛盾,能拿得到手中的现实利益才是最真实的,只有一份有利益记载的判决书是不能彻底化解纠纷的。相应的,如果用行政调解来处理这些纠纷,可以彻底解决纠纷且便于履行,节约司法成本,达到效益最大化。发生事故是每个人意料之外的事情,但出现纠纷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拿到结果也是众望所归,这样也可以恢复正常生活轨道。
三、交通纠纷行政调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存在的问题。实践中,由于行政调解是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进行的,双方达成合意,既节约了当事人的物质成本,又节约了双方的时间成本,是符合利益主体需求的。但一般情况下,这种损害赔偿金额是先由保险公司在第三人强制责任险范围内赔偿,不足部分再由当事人自己承担,而与之相对应的问题是由于双方达成的协议不具备强制执行力,所以保险公司一般是不与认可的,没有参与纠纷解决,没有行使辩论的权利,也就当然不会轻易做出赔偿。保险公司不赔偿,问题就会有回归到原点,又需要重新选择解决方式;发生纠纷,有责一方想要用最小的代价来解决,而需要被赔偿的一方又想得到最大限度的赔偿金,利益针锋相对,都不愿做出让步。交警在调解过程中一般都不会把双方的利益放在同一个层面,有责一方的利益时常被忽略;利用调解方式顺利解决纠纷的前提是各方竭诚合作,而现实是各方主体工作模式、利益层次、解决方法“各有特色”,协调合作的程度也只能是有限度的。
解决对策。增强各主体之间的联系,建设多方联调体系;从立法方面来讲,国家应不断完善有关调解制度的规定,完善对调解主体的追责制度,建构权力与责任相对应的框架体系;公安部门依法对执行调解的具体追责方式做出规定,并进行有效监督;加强对交警协调能力的培训工作,提高自身素养。尽量站在中间立场上做出分析评价,不做利益倒向,避免同情心泛滥;建立诉讼和调解相对接的运行机制,做好公安机关和法院之间工作的衔接,用统一的法律思想做出指导,协调运用行政调解与其他解决方式,共同发挥作用。行政调解有优越性,但并不表示一切纠纷都可以用该方式顺利解决。
【参考文献】
[1]汤怡.“大调解”背景下公安行政调解研究[D].复旦大学,2012.
[2]高文玉.法制视野下的行政调解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
[3]陈永革,肖伟.行政调解:内涵界定、法理基础和应然价值[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1.
[4]左卫民,马静华.交通事故纠纷解决的行政机制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5]朱文飞.交通事故纠纷行政调解研究[D].湘潭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