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与作文的关系

2024-06-18

认识与作文的关系(精选12篇)

认识与作文的关系 篇1

应该如何解决保温与防火的矛盾呢?

首先, 要有一个指导思想, 要理清保温与防火的关系;第二, 要明确防火工作的目标要求, 明确建筑保温的防火要素到底是什么, 然后围绕这个目标来寻找解决方案。

对外墙保温工作中的保温和防火关系, 要明确工作的主题, 明确纲与目是什么, 要以提高墙体的保温效果为目的。

第一个“目”就是防火。因为防火工作不到位, 不要说保温, 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也要受到威胁。所以说, 防火安全是外墙外保温工作中的第一要素。

第二个要素就是要保证建筑的结构牢固、节能长效、质量安全。这也是一个很关键的“目”。两者缺一不可。

对外墙外保温的防火有哪些要求?我认为可以理解成两个不燃, 一个不燃是不能“被”燃烧, 第二个是不会“自”燃烧。自燃烧的概念比较复杂, 怎样自己会燃烧呢?含有机难燃材料, 到底是不能被燃烧还是不能自燃烧?

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 必须明确防火的要求。第一、施工过程中不燃, 也就是不会轻易引燃;第二、在使用过程, 即使着火了, 不会蔓延。即保温材料和保温系统不会携带火源自身燃烧, 也不会自身产生火灾或放大火灾面积。

我们可以把保温系统称为两个构造, 一是保温构造, 一是防火构造。保温构造以保温功能为主, 由保温材料组成;防火构造就是防火隔离带、防火分仓等, 是一种补充。

不同的材料作为保温构造和防火性能是不一样的。我们也分为两类, 一是防火的, 一是不防火的。无机材料是防火的。酚醛泡沫也是防火的, B2级以上的聚氨酯也是防火的。当然, 也有不防火的, 热塑有机不防火。对防火的保温构造可以简化或者不做防火构造。

认识与作文的关系 篇2

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认识到培养良好的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能力】 增强自己的辨证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知识】 知道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也离不开个人,理解一个集体只有团结才有力量。【教学目标实施措施】

为达到以上的教育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根据教学规律和青少年年龄特点,适当设计教学所需的歌曲、教学图片等教学媒体。同时我还采用集体讨论法中的小组讨论与集体讨论相结合。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使课堂内容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课堂内教学和课堂外活动相结合,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教学思路】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探究互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收获平台——达标测评 ——拓展提升——布置作业 【教学重难点】

“团结就是力量”是本课的重难点。从集体的角度而言,集体的力量来自团结,集体生活中最重要的是强调团结;从个人角度来说,讲团结、会合作是一个人适应集体生活的重要品质。所以引导学生体会“团结就是力量”,教育学生珍视集体的团结,自觉维护集体的团结,是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仔细预习所学内容、搜集依靠集体的力量战胜困难的事例,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

2、教师准备:了解学生对个人与集体关系的认识水平;准确理解“团结就是力量“的含义,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活动】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视频《众人划桨开大船》救灾版。并提问:欣赏了这么美妙的歌曲,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谁能谈一谈?(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发言,谈自己的真实感受)【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活动】教师总结,导入新课:是的。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在这个社会上仅靠单个人的力量是很难有所作为的,只有把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和大家团结一致,才会有力量克服困难,实现目标。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环节二】:明确目标

教师课件展示学习目标,找一学生朗读,使全体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环节三】:探究互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精讲点拨 探究活动一 ——集体的特征

【教师活动】:我们每个人的一生总是在这样或那样的集体中度过,都从属于不同的集体。请大家欣赏下面四幅图片,(课件展示图片)然后结合图片的内容回答问题:(1)说一说自己生活过的集体有哪些?将来还可能在哪些集体中生活?(2)这些集体有哪些共同特征?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回答生活过的集体可能比较丰富,个别的同学也可能把集体和群体弄混淆 教师要注意 :同学们所说的篮球队、足球队、合唱团、鼓乐队、幼儿园、班级、学校等等,都是范围不同的集体,【教师活动】基于以上认识,在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的认同中,我们中华民族、我们中国就是我们所生活的最大的集体。每逢三、八是我们这里的大集,集市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是否是集体?为什么? 集体和群体是不同的。在集体中,组成集体的成员有共同的目标,行动上相互支持,心理上相互依存,精神上荣辱与共。美国,红杉树国家公园,位于加州海岸。成熟的红杉树树干高大,高达70——120米,树龄800——3000年。公园的导游最喜欢问游客的一个问题就是:这么高的树,你知道他的根能扎多深吗?其实红杉的根很浅,大多只是生长在地层的表皮上。那么为什么面对狂风暴雨,红杉树却能安然无恙呢?原因就在于每一棵树的根都与其他树的根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他们相互扶持,相互支援。

你从红杉树的生存中得到什么启示?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引导学生从事例中感悟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2.集体的团结能给每个成员以鼓舞和信心,使个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集体的团结可以把每个成员的长处集中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依靠这种力量,能够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战胜个人无法战胜的困难

3.历史发展和生活经验都告诉我们:集体不论大小,团结才有力量。集体目标的一致使我们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战胜困难,达到预期目标,取得成功。

【教师活动】我们的国家是充分发扬集体主义精神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是团结的民族,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战胜了前进道路上一个又一个的困难险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 团结就是力量 ” 的成语或者谚语。【学生活动】学生回答。探究活动四---点拨释疑

【教师活动】“集体力量不是简单的个人力量的相加,而是一种聚变和升华”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解释。

【教师活动】补充小故事《大雁、梭子鱼、虾》帮助学生理解。天鹅、梭子鱼和虾

有一天,天鹅、梭子鱼和虾,一同把一辆小车从大路上拖下来。

这三个家伙一起负起沉重的担子。它们使出全身的力量拖车,身上青筋根根暴露,干得十分卖力。天鹅拽着车拼命往天上飞,虾一步步向后倒拖,梭子鱼又朝着池塘往前拉。但是无论它们怎样拽呀,拖呀,拉呀,小车还是在老地方,一步也没有移动。其实以它们三个的力量拉这辆车是绰绰有余的.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小车还是停在原地?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 【环节四】:收获平台:

教师课件展示:通过这节课,我学到了,今后我打算。学生回答。教师课件展示本节课的学习提纲。【环节五】:达标测评(课件展示)选一选

1、雷锋在日记中写到:“我要永远的记住: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河里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和集体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这揭示的道理是()

A、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B、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集体 C、集体离不开个人 D、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

2、以下是同学们在“我与集体”主题班会上提出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①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 ②集体好处我多占,集体困难我不管 ③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划桨开大船 ④集体荣誉要珍惜,集体事务共承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美国学者朱克曼曾做过一项研究,他发现自1901年诺贝尔奖颁发以来的75年中,286位获奖者中三分之二的科学家是与人合作而获奖的。这个研究结果启示我们()① 集体团结能形成强大的合力,达到预期的目标。②我们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③集体团结能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战胜个人无法克服的困难 ④集体的团结可以使个人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环节六】拓展提升(课件展示)

2008年5月12日下午4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面

<<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的教案

李海燕(学员)发布时间: 2010-11-03 10:08:15

第十课 我与集体共发展

导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理解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离不开个人;

②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理解以集体利益为重,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能力目标:

①认识“团结就是力量”,自觉维护集体的团结; ②提高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①珍视集体的团结,能以集体利益为重,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②自觉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团结就是力量。教学难点:以集体利益为重。课时安排:计划用2课时授完。

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

教学内容:讲授本课第一框题——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语: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会干涸(he),一个人只有把他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最有力量。

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

生活中,你是否体验过“团结就是力量”?作为集体的成员,我们对集体负有怎样的责任呢?那就让我们汇入集体的海洋中去吧,在大海中做一朵快乐的浪花。

2、板书课题:

第十课

我与集体共发展

二、讲授新课

(一)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1、个人与集体不可分

情境活动一:(见教材P3页)男孩:我是学校篮球队的主力,我们篮球队是个团结的集体,在这个集体中我很有成就感。女孩:我喜欢唱歌,是合唱队的成员,在合唱队里我认识了许多新朋友。互动讨论——

说一说:自己生活过的集体有哪些形式? 在集体生活里有些什么感受? 议一议: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怎样的?

⑴集体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

集体是一个整体,这里的集体泛指一切形式的集体。①集体的形式: 班级、学校 社区、工厂

每个人都从属于不同的集体,一个人一生就是在这些大大小小的集体中度过的。

民族、国家

②集体的基本特征:

一个集体有着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情感体验、心理上相互依存、行动上相互支持的整体。

⑵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①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集体

情境活动二:(见教材P4页)

材料:一位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获奖后,在颁奖典礼上,当大会主持人邀请她向

观众致辞时,她没有介绍自己的成绩,而是把自己节目组的全体工作者——编导、导

播、机组人员等,一一请上台来,对他们深深地鞠了一个躬。她的这一举动引起了人

们的阵阵掌声……

这位主持人为什么要这样做?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感谢集体,因为集体给了我们许多…… 感谢集体在我犯错误的时候给我及时提醒和批评,让我尽快改正。感谢集体在我困难时予以帮助,让我顺利地战胜了困难。感谢集体在我动摇时给我鼓励,让我增添了勇气和信心。感谢集体在我:。探究讨论:

怎样理解“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集体”? 教师讲述:

集体是个人生存的依靠,是个人成长的园地,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集体。

②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

情境活动三:(见教材P5页图文材料)(学生阅读问题情境后思考讨论)

议一议:集体的发展靠的是什么?(个人是集体的细胞,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

2、团结就是力量

⑴集体团结的作用

情境活动四:(见教材P5-6页)

材料:回顾抗击“非典”的日日夜夜,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风雨同舟、患难与共;都体会到了一种精神的力量,那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党和政府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各级领导干部尽职尽责,始终与人民群众战斗在一起。广大医务工作者不顾个人安危,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许多人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病人的康复。科研人员加紧查明病源体,积极研制有效的治疗药物,及时给人民群众宣传科学的防治方法,消除人们的恐慌。工人加班加点生产各种急需用品,农民把新鲜的蔬菜和食品源源不断地送往疫区,保障了充足的物质供应。文艺工作者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热情讴歌抗击“非典”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士气……

危难之中,我们没有感觉到孤单。因为我们身边有无数人的关爱和帮助,我们生活在一个团结的社会、一个温暖的集体中。我们发现每个人的生存和健康并不只属于自己,还属于家庭,属于社区,甚至属于千千万万认识与不认识的人们。个人的安危和生活并不仅仅取决于自己的行动和努力,还要依赖于无数人的服务和支持。

互动讨论——

说一说:通过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抗击“非典”的过程,自己对“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有什么体会?

试一试:自己还能举出依靠集体的力量战神困难,取得胜利的其他事例吗?

教师讲述:

任何一个集体,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形成合力,达到预期的目的。

团结一致就表现为“在思想上高度统一、在行动上目标一致、在情感上共鸣”。只有这样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形成强大的合力,这就是团结的力量,团结的作用。

相关链接——

一只手,提个篮;

两只手,端个盘;

十只手,推动船;

百只手,把河拦;

千只手,推倒山。

①任何一个集体,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形成合力,达到预期的目的(作用)情境活动五:(见教材P7页)

材料:大家盼望已久的年级篮球赛开始了,初二(5班)是夺冠呼声最高的班级,因为这个班的队员在身高、技术上占有明显优势。赛场上,初二(5班)的队员们在全班同学的欢呼声中,都想给大家露一手,却把赛前制定的比赛方案抛在了脑后。特别是参加过全市中学生篮球赛的队长高志同学,一抢到球就急着突破上篮,由于缺乏其他队员的配合,几次都被对手拦截了。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场上队员情绪急躁,相互指责和埋怨。最后出人意料地输掉了第一场比赛。

互动讨论——

初二

(五)班比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他们在后面的比赛中要想取得胜利,应该做些什么?

教师讲述:

任何一个集体,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形成合力,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一个集体不讲团结协作,就只能是一盘散沙,什么事也做不成。探究活动——

阅读教材P 7页正文内容,想一想,团结还有什么要作用?(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

团结使集体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依靠这种力量,能够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战胜个人无法战胜的困难。

②团结使集体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作用)探究讨论——

为什么“团结使集体产生强大的凝聚力”? 教师讲述:

集体的团结能给每个人以鼓舞和信心,使个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集体的团结可以把每个人的长处集中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这种力量不是简单的个人力量的相加,而是一种聚变和升华。所以说“团结使集体产生强大的凝聚力”。

我们依靠这种力量,能够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战胜个人无法克服的困难。读一读:

1998年夏,我国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沿江8省区面临着洪水的威胁。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紧急动员起来,同洪水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殊死较量。

在整个抗洪抢险的斗争中,领导干部同群众一道顽强奋战,共产党员冲锋在前,撤退在后,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30多万人民解放军官兵,人人奋勇争先,用血肉之躯筑起了冲不垮的坚强堤防。公安干警在积极投入抗洪抢险的同时,维护了灾区社会秩序的稳定。灾区人民忍着失去家园和亲人的悲痛,舍小家保大家。儿子牺牲了,父亲冲上前;丈夫殉职了,妻子顶上去,誓与洪水拼搏到底。全国人民心系灾区,情牵灾区,纷纷向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中国大地上涌动着全民族同心同德、团结战斗的澎湃热潮,展现出全民族万众一心战胜洪涝灾害的壮丽画卷。经过60多天的奋战,英勇不屈的中华儿女终于战胜了洪水,伟大的抗洪精神必将激励我们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实现民族复兴的光荣梦想。

写一写:

对比下面两组成语的区别,请给每组再补充一些意义相近的成语:

同心同德 同舟共济 万众一心。

四分五裂

勾心斗角

一盘散沙。

⑵集体无论大小团结才有力量

(学生阅读教材P8页正文)

教师讲述: 旧中国民不聊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共同奋斗,创造出一个日益繁荣昌盛的新局面。这一切成就的取得,就在于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展望未来,没有国家的统一,没有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也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历史发展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集体无论大小,团结才有力量。探究讨论——

作为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维护集体的团结呢

(我们生活在集体中,就应该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来珍视集体的团结,自觉维护集体的团结。)

情境活动六:(见教材P8页)(此活动课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请全班同学齐唱这首歌曲。当唱起这首歌时,我们心中会涌起什么样的感情?

三、我的收获

本课学习我的收获是:

①集体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的班级、学校、社区、工厂都是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以各大集体。

②集体的特征:同一个集体中的成员有着共同的目标、在行动上相互支持,心理上相互依存,情感上荣辱与共,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③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集体是个人生存的依靠,是个人成长的园地,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集体。个人是组成集体的细胞,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

④为什么说团结才有力量:集体的团结能给每个成员以鼓舞和信心,使个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集体的团结可以把每个成员的长处集中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依靠这种力量,能够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战胜个人无法克服的困难。

⑤我们生活在集体中,就应该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来珍视集体的团结,自觉维护集体的团结。

语文与德育关系的再认识 篇3

[关键词]语文德育认识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40025

培训是送给教师最好的一份福利。2014年暑假,笔者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培训需求实际,自主选报并参加了“北师大语文教师培训者再培训”和“诸暨市高中语文教师德育大讲堂培训者再培训”两个项目。在为期15天北上南下“马不停蹄”的培训日子里,聆听了北师大专家“关于语文与德育的异化与回归”等报告,观摩了来自本土一线名优教师“我眼中的语文德育”实践案例剖析展示课。虽然感觉培训期间身心有些承受不了意志的负荷,但培训的这份福利的确“价值不菲,物有所值”,让笔者对《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背景下的“语文与德育关系”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认识一:语文与德育的大方向是一种心灵的契合

教育应当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是关乎教育方向和根本的大问题。在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凭谁说,心已知道了灵犀的方向?心若知道了灵犀的方向,那么,可以说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现代公民的这个大方向就对头了。一旦语文与德育两者方向一致、目标一致,毫无疑问,学生生命成长出彩的机会才会自然碰头。《南辕北辙》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行动与目的相反,结果离目标越来越远。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不单单是教师个性化的教育行为问题,其实质是国家战略的体制行为,承担为体制服务的重任。培养什么样的人,语文与德育都涉及为体制服务的重任,这个大方向必须十分明确。韩愈《师说》有“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历史上凡偏离教育本真的方向和背离教育本真的目标的体制行为必然走向灭亡的结局。因此,语文与德育两者不仅大方向要对头,而且不能有顾此失彼偏离一致性目标的教育行为。

认识二:德育在语文课程里恰如盐在菜肴里

其实德育在语文课程里犹如镶嵌在太极图中的两条中华豚,我心中有你,你眼中有我。说得直白点,德育在语文课程里,恰如盐在菜肴里。一方面,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一起承担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重任,共同作用于每一个生命个体。从这个视角来看,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应是密不可分,形影不离的。杜甫在《登高》中写道:“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说明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道理。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全词中,用明净、凝练、优美的语言抒发和诠释着生命落空的悲哀与沛然莫御的愁思。另一方面,从语文课程特点的视角来看,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融合性发挥着独特而有效的作用,德育在语文课程里非主流。都德《最后一课》告诉我们:“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最清晰、最严谨的语言”,“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时,只要它好好地保存着自己的语言,就好像掌握了打开监狱的钥匙”。鲁迅的《祝福》,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以及最后在鲁镇一年一度的“祝福”鞭炮声中惨死在街头的描写,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荀子《劝学》中,“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告诉人们学习在改变人的素质,学习必须善于“善假于物”。 德育目标只是课程三维目标中的其中一分子。

认识三:语文与德育追求美好品行和全面的认知是课堂生态内涵的共同诉求

从“德”的古义和今义,看语文与德育课堂生态内涵的共同诉求。《说文解字》对“德”的解释是“升也”。《新华字典》对“德”的解释是“好的品行;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这就告诉我们,“美好品行”是语文与德育共同的价值追求。好的品行首先是追求“众生平等”。比如马丁·路德的《我有一个梦想》,这是1963年8月28日他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发表的著名演讲,主要内容说的是关于黑人民族平等。其中“然而100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100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诸于世”。好的品行最后是“实现目标”。例如《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语文德育的课堂生态内涵还告诉我们,无论是语文教学还是德育教育都必须对文本有一个“正确认知”,包括“全面的知识”以及“灵活的思维”。第一,语文教学只

有掌握“全面的知识”,才能真正有领悟,才会触发情感意志领域的活力。朱自清的《背影》之所以在当时就能脱颖而出、引人注目,不仅仅在于他的描写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里第一次重点刻画了一位正面的父亲形象,在“父亲”普遍被声讨的年代里朱自清恰逢其时地写了一个“好爸爸”。同时,我们还必须读懂《背景》背后的故事。《背影》中朱自清和父亲朱鸿钧之间的矛盾冲突,实质上是旧传统与新观念的矛盾,是旧思想与新思想的矛盾,是专制和自由解放的矛盾,是父亲的封建家长专制与儿子个性自由思想解放要求的冲突。第二,正确认知还要求语文教学应有“灵活的思维”,这样才能焕发创新的活力。语文教学的最大道德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成长。例如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拿来主义也未尝不可。这种拿来主义不是一味地模仿的“全盘西化”的拿,也不是“发扬国光”的老旧得只剩下了小脚、八股文和染缸似的大家庭的复古的拿。因为他知道离开人家几千年的根基,这种模仿只能是牙牙学语。鲁迅的拿是有选择的拿,在他看来一切好的东西都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外国好的东西、对中国的进步有益的东西都应该吸收,而且拿来要达到“人类最好是彼此不隔膜,相关心”的目标,这应该是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真实意思。

认识四:德育不是语文课程的万能膏药

语文教学中,不能拿“德为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把语文教学变成形式主义的“德育课”,也不应将“德育是空牢牢,知识教育考高分才是硬道理”常驻心头。德育不是语文课程的万能膏药,能够“包治百病”,但语文教学也不应将德育变成“讲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需要将“语文德育的天秤在人性发展中凝练、支撑与统摄”。川端康成说过:“一朵花比一百朵花更美丽。”这并不意味着德育这一朵花红杏出墙来,独立枝头,就能还语文教学的清风明月。一百朵花有一百朵花的“风情万种”,一朵花有一朵花的“别样风情”。这应当成为德育在语文课程的一个基本视域。实践中,教师人为将语文与德育撕裂或顾此失彼,都是不可取且十分有害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雅斯贝尔斯说过:“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在语文德育教育实践中,只有以自己的全部学识、良知、勇气感染学生,唤起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与柔情,对未来的憧憬和乐观、光明、正直的期待,那么,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才能真正成为温暖而百感交集的旅程。学生怒放的生命也终于以“和而不同”的方式进入了一个更为持久的良性循环之中,高效课堂和素质教育的理想就会照进新高考改革的现实。

正确认识法律与政策的关系 篇4

一、政策和法律的关系

为清楚了解政策与法律的关系, 我们必须了解二者的概念。政策是指:“国家政权机关、政党组织和其他社会政治集团为了实现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与意志, 以权威形式标准化地规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 应该达到的奋斗目标、遵循的行动原则、完成的明确任务、实行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骤和具体措施。”法律是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从两者的概念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两者的区别:

1、制定的主体不同。

法律是由国家专门的立法机关按照严格的法定程序制定的。而政策的制定主体则是却是多样的, 可以是政权机关、政党组织或其他的政治集团。

2、意志属性不同。

法律是全体公民契约性的文件, 体现的是全民意志和公共意志。政策是政治集体为达到一定的目标所遵循的行动原则, 它体现是政党的意志。我国是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其他政党参政的政治格局, 长期以来, 遵循共产党的领导已成为我们生活习惯, 并且法律又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制定和执行的,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 很多人容易将两者混为一谈。但在多党执政的国家, 各党针对不同问题的政策是不同的, 然而法律却是全体公民必须共同认同和遵守的。因此, 法律和政策的关系可以理解为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3、稳定程度不同。

法律是规定当事人权利与义务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它以一种人们普遍认可的行为准则维持社会基本秩序。按照法理, 法律应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法律不应随意的修改和变更。如果法律朝令夕改, 就会使人们在日常的社会交往过程中不能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容易使公民失去行为的坐标, 最终导致法律失去威信, 丧失法律应有的作用。政策是政治集团为达到目标在一定时期遵循的原则, 它的时效是有限的, 政治集团为实现目标, 政策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随时变化, 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因此, 政策和法律在稳定程度上具有鲜明的对比性。

4、调整的范围不同。

法律的调整范围是全体公民, 对一个国家的所有人都具有约束力。然而政策的调整范围是政治集团成员, 对社会其他成员只有号召力和引导力, 其他社会成员可以遵守也可以不遵守, 政策对他们不具有强制力。两者的调整范围可以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5、保证实施的力量不同。

法律保证实施的力量是国家强制力。在正常情况下, 国家是唯一可以合法使用暴力或武力的组织。如果有人违反了法律, 国家将会以强制力的手段使公民被迫遵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然而政策的影响力是党的形象和权威, 它只是一种纪律约束力, 没有法律约束力。如果党内同志违反了政策, 可以给予党内处分和警告等;而如果非党员同志违反了政策, 那么政党对他们将毫无办法。

6、表现方式不一样。

我国是典型的成文法国家, 法律是一种规范性的文件, 有具体文字形式、颁布日期、开始执行日期等。而政策的表现形式有宣言、纲领、决议、声明、口号、领导人讲话、党报社论、党内文件、通知等, 政策颁布方法灵活, 方式多样。

虽然政策与法律在很大程度上不同, 但他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都是统治阶级管理社会成员、维持社会秩序的方式和手段。在任何一个国家里, 特别是执政党的政策与法律有着密切的关系, 执政党会通过国家政权机关, 包括利用法律手段贯彻自己的政策。在这一点上, 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没有任何差别。

德国比较法学家茨格威特·克茨在讨论社会主义国家政策对法律的影响后指出:“这绝不是说西方法律体系中法律不受政策的影响。恰恰相反, 即使在西方国家, 每一项法律规则也都具有或明确或模糊的政策背景, 否则是几乎不可能理解法律是如何产生或在实践中是如何使用的。实际上, 许多制定法都有意地寻求推进重建社会生活的某些经济的或社会的政策。”因此, 在我国, 政策和法律都是国家进行社会管理的手段, 他们的功能和目的是一致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他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因此党的政策实质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而法律的目的是为促进整个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促进整个社会和谐、有序、健康地发展, 这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德国学者卡尔·曼海姆指出:“每个社会进程都可以分为理性化的领域和非理性的领域。理性化领域在井然有序地处理再发生的情况中由固定的和程式化的程序所组成, 非理性领域是包围理性领域的领域。”法律由于其稳定性, 正是社会解决固定问题、程序化问题的准则, 他所调整的领域便是理性化的领域。社会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出现许多新问题, 政策由于其灵活性的特点便是解决例外问题的措施, 它调整的便是非理性的领域。它们作为两种社会协调的手段, 均承担着各自的职能,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二、我国重政策、轻法律的原因分析

在我国政策和法律的冲突实质上是权与法的冲突, 是人治与法治的冲突。政策其实是一种权力的表达, 由于其出台的灵活性、迅速性、无程序性很容易为某些官员的治理措施披上“合法化”的外衣。目前, 我国之所以形成法律不如政策的局面, 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

1、长期传统观念的制约

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明, 其中的两千多年都处于皇权至上的帝制时期。儒家“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 “家天下”的统治方式是我国“人治”思想的根源。近代中华民族命运多舛, 社会时局变幻莫测, 中国共产党由于战争和建设的需要长期以政策替代法律进行社会管理。“传”而“统”之至今, 形成了政策先于或优于法律的现象。而“传统是一种惰性的力量, 保守的因素, 他具有钳制人们的思想、限制人们的行动的本性, 容易造成原地踏步的局面。”实质上, 法治思想对我国来说是舶来品。西方社会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工业革命等社会变革, 社会契约、法律至上的思想已深入人心。而我国从提出依法治国的观念到如今也仅仅是十来年的时间, 要求人们在短短十年间改变上千年的传统惯性无异于异想天开。

2、社会转型过程中法律制度的不健全需政策的补充

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渡阶段, 整个社会结构急剧变革、经济体制加速转型、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利益格局不断调整, 由此产生的矛盾也不断增加。由于法律的出台需要严格的程序和一定的时间段, 又由于“在现实生活中, 由于立法主体认识能力 (尤其是观察能力和预见能力) 和素质的局限, 对立法技术的不同掌握和使用以及立法者个人意识落后于社会的变迁和事物的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以致作为立法结果的法律规范可能会存在各种漏洞。”因此许多新问题在法律的体系内会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形成无法可依的局面。而政策的灵活性及时弥补了法律的不足, 政策的出台不需要严格的程序, 很多时候以会议纪要、领导人讲话、原则性指示等形式颁发出来, 有针对性的对新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这是社会演进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 有特定的社会原因。在对待法律和政策的关系时应该客观看待法律的缺陷和政策的优势, 既不能贬低法律的作用, 也不能夸大政策的功能。

3、权力制衡和监督机制的缺乏

政策是权力表达方式的一种, 由于我国的法律制度不健全, 政策的制定没有严格的法律约束, 而权力又有自我膨胀的趋势, 因此, “政策违法”的现象在我国屡见不鲜。在具体的行政执法过程中, 行政执法者往往从本部门、本地区甚至个人的利益出发, 随意取舍法律、歪曲政策原则, 打法律的擦边球, 钻法律的空隙。并且我国的监督机制还不是很完善, 人大、政协以及人民群众和舆论的监督机制没有形成有效地制度。缺乏监控的行政权力就给某些官员提供了权力寻租的机会, 在某种程度上使法律形同虚设, 严重损害了法律的权威。

目前, 我国现代法学界所出现的控权论和平衡论正是针对权力的不断扩张提出的法律解决方式。并且中央政府不断提出“阳光政府”, “有限政府”, “法治政府”, “服务型政府”等口号也在说明我国行政管理的理念也在发生明显的变化, 希望通过控制和监督行政权力来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 合理分配社会权利, 达到利益的平衡点。

三、如何建立政策和法律的协调机制

从法律和政策的特性我们可以看出各有其优劣, 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如何更好的运用使其为社会主义国家服务, 笔者认为可以加强一下观念:

1、增强法制观念, 重点培养政府官员遵纪守法的意识

“依法治国”的提出是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关键时期的必然要求, 是我国治国理念更加理性的表现。因此, 我们不仅要培养全民的法律意识, 还要特别针对政府官员灌输法治观念。孔子说:“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意思是:上层的道德好比风, 平民百姓的言行表现就像草, 风吹在草上, 草一定顺着风的方向倒。政府官员的行为准则是平民百姓的榜样, 政府官员如果遵纪守法那么普通百姓就没有敢违背法律的。因此, 每个官员的法治思想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提高法律质量, 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

目前我国的法律存在着区域法、部门法、新旧法等多方面的冲突。因此在我国“依法治国”的方略中, 一定要完善法律体系的建设, 不仅要重视立法的数量, 还要重视立法的质量。在立法技术上, 一定要注意明确、简洁、逻辑严密、便于操作和执行。尽量消除不同法律之间的“灰色”地带, 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如果一项法律没有可操作性, 那么这项法律出台后不仅严重损害了法律的尊严, 而且容易造成人们行为准则的混乱, 甚至引起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3、改革措施同步, 增强法律的权威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许多方面需要改革, 因此在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道理, 有时候单方面改革措施的出台会出现违背现行法律的情况。如2006年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 公务员工资提高的同时, 广大事业单位的工资政策却没有出台, 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教师的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水平, 出现了明显“政策违法”的现象。因此在改革措施出台的时候, 要全面考虑所有情况, 要咨询相应法律专家的意见, 使之和现行的法律不冲突, 增强法律的作用。

4、建立惩罚机制, 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追究

目前由于没有相应法律规范的保障, 一些地方或部门领导的随意决策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损害的现象往往得不到追究, 助长了某些官员胡作非为的气焰。而“政策违法”的危害性要比一般的违法侵权行为严重, 因为政策所涉及的范围广, 时间长, 如果长期得不到纠正, 极易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长此以往, 人们将对法治失去信心。所以, 必须尽快建立权、责、利清晰而明确的政策制定机制, 对“政策违法”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予以惩罚, 使法律的尊严得到维护。

5、规范政策运作, 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更加科学化、合法化

在我国, 政策和法律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现象, 我们应该正视这一问题, 致力于规范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使之在合法、合理、有效的情况下运行。当党出台的新政策针对全体公民时, 应把政策上升为法律, 上升为国家意志, 使政策借助于法律的形式得到更好的贯彻。当对一问题法律已有规定时, 最好不再制定政策。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必须保持与法律一致, 以维护法律的权威。

综上所述, 政策和法律都是我国进行社会管理的必要手段, 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我国提出依法治国的方略是我国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是我国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但“法律并非万能, 法律工具并不是有效 (对所有事情都起作用) 或最为有效 (对某些事情最起作用) ”。在处理二者的关系时, 既不能简单地对立, 也不能简单地等同, 两者各有其优劣, 我们应该辩证地认识两者关系, 使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共同为社会主义法治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view/15030.htm?fr=ala0_1_1.

[2]刘桂宗.法学概论[M].法律出版社, 2005:pp1.

[3][德]茨格威特·克茨著, 潘汉典等译.比较法总论[M].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2:pp519—520.

[4][德]卡尔·曼海姆著, 黎鸣, 李书崇译.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商务馆, 2000:pp114-115.

[5]庞朴.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 (香港) , 总第4期.

正确认识纪律与成才之间的关系 篇5

大家知道,自古军营多俊才。在我国历史上,这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强盛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到“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从写出《孙子兵法》的军事奇才孙武,到横刀立马、驰骋沙场的民族英雄岳飞、戚继光、郑成功等,无一不是在戎马征战中孕育出来的一代英才。而今我们这支人民军队更是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缔造和领导人民军队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全民族为之自豪的英雄人物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苏宁、徐洪刚等,还有无数的“神枪手”、“神炮手”和“技术能手”,以及部队成长起来的画家、诗人、书法家等等。不都是人才嘛?据调查统计:在深圳特区数以千计的企业家中,有一半以上是退伍军人。让我们再翻阅一下《外国历史名人传》,其中有过军旅生涯的人也在一半以上。如二战三巨头斯大林、罗斯福、邱吉尔,都是在军队成长起来的政治家。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当过重装步兵。就连著名的文学家莎士比亚和作家托尔斯泰也当过兵,而且在部队生活了多年。为什么军营中会专长 起来 这么多人才呢?除了部队 具有最新的科学技术和科研成果有利于军人成才外,吏主要的是军队 有严明的纪律。这里,我就来谈一下纪律与成才的关系。

一、纪律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

每个人都想成才,都想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有作为的人。大学生、专家学者是人才,体坛健将是人才,模范团才李国安、见义勇为的徐洪刚也是人才,还有无数立足艰苦环境兢兢业业干出成绩的人,他们是当之无愧的人才。而要想成为人才,又与纪委的约束什么关系呢?为此,需要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一)什么是纪律?

所谓纪律,是一定社会组织为维护共同的利益和保持正常秩序,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是人们遵守秩序、执行命令和履行职责的一种行为规范。可见,纪律是具有以下两个特征“从目的上看,它维护的是绝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因此,要成才是受纪律保护的;从对象上看,它是每个成员都共同遵守的,谁也不能逃脱或凌驾于纪律之上。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说明了纪律的重要性。

(二)有纪律才有自由。

世界上从来不存在绝对自由有些思想家、政治家和革命者追求着绝对自由的乐土,却终究不过是海市蜃楼。“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人们经常用来形容自由,其实,鸟在空中飞翔,要受着气温、气流、空气密度和地心引力等各种条件的限制;鱼在大海里,海水的深度、温度、水的浮力和阻力等到限制,所以,看似自由的鸟、鱼也是受到各种限制的,如果没有这些限制就没有了自由。犹如宇宙飞船必须有一定的航线,火车必须沿轨道行驶,汽车必须在道路上行驶。否则,飞船将坠落,火车和汽车将翻车。一全人想成于,特别是在军营中的朋友们必须遵守部队的各种纪律,才会获得成才的自由。德国伟大的诗人歌德说得好,“一个人只要宣称自己是自由的,就会同时感到他是受限制的,他就会感受到自己是自由的”。

(三)只有严明的纪律,才能排除外来干扰,为成才者提供优越的环境。

成才的每个人,除了自己要遵守纪律外,还要其他人遵守纪律,不去侵犯和干扰立志成才者的成才环境。比如一位战士立志写新闻报道,可是他又没有专门的书房,只能在班里写,当自己人正写得津津有味时,突然有人来打扰,肯定是难以写成好的文章的。要是单位为成才者制定相应纪律,鼓励大家都有所作为,互相帮助,互相促进,那么,成才者的环境就人保障了。

二、遵守纪律能够促进成才。

人才的成长和形成,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其中,严格的纪律约束是一个重要方面。事实证明,一个自学遵守纪律的人,其思想觉悟、道德修养,学识能力等到多种素质,都会在严格的纪律约束下快速形成,尤其是军人的成才更为如此。

严格的的纪律约束,有利于保证军人政治上永远合格。一个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军人,首先必须忠于党支部,忠于国家,忠于人民,这是我军基本的政治纪律。严守党和军队的纪律,是革命军人做到政治合格的首要条件。红军长征过草地时,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之所以同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阴谋进行坚决的斗争;1989年平息首都北京发生的反革命**中,执行戒严任务的部队之所以能够面对狂浪浊流考试“合格”。究其原因,除了高度的政治觉悟外,严守纪律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新的历史形势下,面对反“和平演变”斗争的各种考验,人们必须严守纪律,才能保证政治上永远合格。

严格的纪律约束,有利于军人树立崇高的理想。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想,它是人们奋斗的目标,前进的力量,生活的灯塔。军队中严明的纪律,把军人置于军纪、党纪、政纪、法纪管理之下,对军人产生了强大的感召力和认同感受,使他们对自己人所追求的目标觉得坚实可攀。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一些入伍前受社会上不良风气影响,生活散漫,思想空虚的同志,受许多英雄行为的震憾,于是他们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顽强作战,严格遵守上级各种规定,取得了战斗的胜利。有的成为了英雄,有的在火线上光荣加入了党组织。这些同志的成长,是他们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自觉用纪律约束自己,甚至不惜付出鲜血和生命来维护铁的纪律来实现的。

严格的纪律约束,有利于军人磨练英勇顽强的意志。军中有句名言,“军令如山倒”,就是无论面临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有不能讲条件、讲价钱、打折扣,必须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以完成任务为己任。正是这种严格的纪律约束,磨练了革命军人英勇顽强的意志品格,使他们在任何艰难困苦中都有能坚决压倒敌人,而绝不会被敌人所屈服。老山前线某部战士王云松,潜伏在距敌前沿只有30米的老山主峰,部队要求隐蔽接敌不发一点声响,王云松牢记战场纪律,遭受蚂蟥叮咬不吭一声,毒蛇从身上爬过纹丝不动,最后胜利完成任务。战斗结束后,他深有感触地说:“战场纪律的约束,使我经受了一次意志和毅力的磨练,真是终身难忘!”我军历史上许多战争奇迹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

严格的纪律约束,有利于培养集体主义意识。军队是一个高度集中统一的战斗集体,要求人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把集体利益放要首位,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于集体利益。斯大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个人的力量是弱小的,集体才真有力量。”正是在这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强烈的集体利益和目标努力工作。

三、严守纪律是成才的重要标志

邓小平同志提出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说明纪律我们成才的重要内容和标志,也是历来被兵家所重视的。

首先,遵守纪律是军人必备的武德。人类战争史上,一切有真知灼见的军事家,无不把严明纪律作为治军之道,无不把严守纪律作为军人必备的武德。我军也特别重视纪律,历来以纪律严明著称于世。建军之初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建国后来居上颁发了“三大条令”和“八个不准”,这些都是我军整体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要求和军人成才的需要。其次,我军的纪律是建立在官兵自学基础上的纪律。它体现了人民的利益,是建立在官兵全心全意不人民服务思想感情基础上的。而一切反动军队的纪律,则建立在官兵对立,阶级压迫基础之上。1939年秋天,朱德总司命带领两辆卡车执行任务,当通过延安交通镇岗哨时,被值勤人员拦住检查。警卫员告诉哨兵这是朱总司令的车,应该放行。而朱总司令走到哨兵面前亲切地握住了哨兵的手说:“我是朱德,我的车也应该进行检查,条令规定的,我也不能例外嘛!”抗美援朝战斗中,邱少云在离家60米以外就有水沟的草丛是,燃烧弹烧着了衣服,为了不暴露我军行动而纹丝不动,强忍着痛苦活活被烧死,最后保证了部队按计划发起攻击,夺取战斗的最后胜利。

最后,严守纪律就是要做到“四个一样”,即,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营区内外一个样;单独执行任务与集体行动一个样;平时与战时一个样。严格纪律自觉性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靠一点一滴的积累。古人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在平时的实践中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自觉遵守纪律。

认识与作文的关系 篇6

功能是指一个事物系统所具备的对周围其他事物发生作用的能力或根本属性,是事物存在的重要特征,主要由物质结构所决定。由于不同物质形态具有不同的物质性能,使得功能成为不同物质相区别的标志。但是功能必须在与周围事物的相互联系中才能表现出来。离开与周围事物的联系,事物的功能便无法确立。就教育而言,其功能是一个多元的有机整体。教育的功能究竟涵盖哪些方面,包括哪些内容呢?有论者认为,教育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有现象,是与社会一同产生和发展的,所谓教育的功能就是教育的社会功能,即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另有学者认为,教育的功能应理解为教育对人的直接作用和影响,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那么教育也主要是对人产生作用和影响。教育的作用主要是开发人的智力、培养人的能力、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教育功能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结构体系,从其作用的对象来看,教育功能可以分为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

1.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促进社会的发展,表现为教育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人口的促进作用。教育对社会政治的促进作用表现为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体制的国家中,教育都通过发挥政治功能来维护执政者的统治。社会主要通过教育来宣传政治路线、方针、政策,推进民主进程,最终来为社会政治服务;教育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表现为教育对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这主要是通过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实现的;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促进作用表现为通过教育活动,对社会历史的优秀文化遗产进行选择、整理、传递和保存,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更先进的人类文化;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表现为教育把现代科学技术与人结合起来,从而把科学技术更加迅速有效地应用于生产过程,使科学技术这种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2.教育的个体功能。教育促进人的发展表现为通过教育培养人、造就人,为促进社会发展服务。人在发展过程中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均对人的发展造成影响,其中,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在这一问题上历来存在两种不同观点,即适应论和转化论。适应论认为教育应符合主体发展的需要,要适应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水平和未来发展的方向;转化论则认为教师把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等向学生所作的转化,是使学生从已有的发展水平向更高的发展水平转化的过程。适应和转化构成了教育功能中的一对矛盾。在教育过程中,仅有适应是不够的,它不能促进学生的最终发展。转化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适应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转化。

二、教育价值的内涵

1.教育价值选择制约着教育目的建构。教育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是从个人需要还是从社会需要来构建教育目的,同时也决定了到底是从个人和社会的哪些方面的需要出发构建教育目的,因此教育价值取向既影响教育目的的视角差异,也影响着教育目的的内容差异。

2.教育价值取向制约着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教育主体在其教育价值取向的指导下,选择自己所希望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如以个体发展为价值取向的人文主义教育主张教育要“人性化”、“个性化”,人是教育所应关注的核心。因此,在教学内容上,人文主义教育主张增加文学、艺术、伦理、社会、历史等人文学科的教育,把价值教育和人性教育贯穿在教育的全部过程和因素之中;加强“自由与责任”的教育,将自由与责任视为现代伦理生活的核心价值。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上,要求在个别化的教育中,从学生那里引出知识,并由学生自己作出决定和选择,允许学生最大限度地自我表现和自我选择。

3.教育价值取向制约着师生关系的性质。在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的指导下产生了不同的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从而也产生了不同性质的师生关系。

4.教育价值取向制约着教育评价的实施。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人们所关注的是个体最终掌握了多少数量的知识与技能,教育评价只重结果而不重过程,通常是在一项教育活动结束或某一学科教学、学年教学结束时,采用统一的绝对的评价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学生。它是以统一不变的试题为依据对学生进行高低优劣的区分,忽视并抹杀了学生之间的巨大差异。这种削足适履的做法只会泯灭或扭曲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由于这种评价的目的是测查学生学到了多少所教授的内容,因此考察项目所体现的是各学科具体的知识技能,而非真正的能力与素质。

5.教育价值的特征。应该从教育价值本身所固有的特征上深化对教育价值的认识:(1)教育价值具有历史性。它是由教育价值主体(人、社会、自然)需求的历史性和教育价值客体(教育活动)发展的历史性决定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作为教育价值主体的人、社会和自然的需求也在变化。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社会阶段,人对教育的要求也不同。(2)教育价值具有客观性。教育的价值取决于它本身固有的属性,教育具有发展人的素质和改变人的状态的作用,这种作用是教育的本质属性,它是客观的。(3)教育价值具有实践性。教育的价值不仅由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显示出来,而且还由这种职能所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显示出来。正是由于人和社会都有着教育需求,这种需求才是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才使教育有了它的价值。教育的价值是通过人们有目的的积极活动形成的,只有通过积极的教育实践活动才能使教育价值体现出来。

三、教育功能和教育价值的关系

教育功能与教育价值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有着不同的所指,但它们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教育结构是多样复杂的,它在不同的社会与时代条件下所呈现出来的系统结构不一样。这反映在教育功能的多方面和多层次上。如何在众多可能的功能中进行选择,就不可避免地涉及一个价值的问题。相对而言,教育功能是中性而客观的,而教育价值则不一样,它本身蕴含着规范与理想,反映了教育主体的一种追求和偏好。因而,教育价值要说明的是“教育应该干什么”的问题,而教育功能构成了教育价值的现实基础。教育功能作为教育内含的、可能实现的有效作用,主要表现为教育能够满足一定的社会或个体的需求。而教育价值则是对教育满足社会或个体的需求的程度的评价。因此,人们对教育功能的认识实际上是个人教育价值观的反映。实质上,教育功能是教育价值的体现,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对教育功能的评价是大相径庭的。教育具有什么样的功能是由教育的结构和属性决定的,而教育有什么样的功能又决定了教育会有什么样的价值。教育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教育功能的多样性。

教育功能的发挥在于教育自身活动方式的实现,有着正负功能之分;而教育价值是正向的,能满足人们主体需要的而被人们肯定的教育功能才具有教育价值。教育功能问题侧重于把教育作为一种对象加以事实分析,而教育价值问题,则是把教育作为研究的对象同认识主体联系起来进行关系分析,其中对构成教育价值的因素(特别是主体)以及诸因素之间的关系的分析是极为重要的。但是,教育功能与教育价值之间的确有很大的正相关,主体选择什么样的教育价值,实际上就在于选择了什么样的功能,反过来这种功能的发挥又可以重新构建教育结构。教育价值的实现,虽然依赖于教育功能的发挥,但教育功能发挥不等于教育价值的实现。忽视了教育价值问题就等于忽视了方向,丢掉了教育功能问题就丢掉了教育向一定方向前进的力量。

由此可见,教育价值是能满足人们主体需要的而被人们肯定的教育功能。教育如果不具备各种各样的功能,也就无任何价值可言。同时,人们在审视和判断教育的价值时,不可避免地要以一定的利益和需要为根据,由于人们对教育的不同需求,就产生了不同的教育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张行涛.从关系的视角看教育功能的拓展.教育评论,1999(1).

[2] 王富平.教育功能的相关性探析.现代教育科学,2003(1).

[3] 胡贵勇.教育功能:诠释,梳理.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8).

[4] 张建锋,沈亚芳.从教育价值观的历史变迁看现代教育价值的取向.学术交流,2003(2).

[5] 李家成.“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研究的反思.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6] 王坤庆.论价值、教育价值与价值教育.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

[7] 高立平.教育价值与教育价值观.山东教育科研,2001(6).

[8] 刘志春.浅析教育价值取向与教育评价.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9] 李长吉.教育价值研究二十年.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4).

[10] 刘复兴.论教育价值的本质.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3).

[11] 邓银城.两种对立的教育价值取向.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2).

[12] 张巽根.教育价值的辩证概念.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13] 褚洪启.教育价值若干问题争议.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

如何认识宏观经济与就业的关系 篇7

一、积极就业政策需要完善的方面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政府积极的就业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政府努力和市场机制逐步发挥作用,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城乡就业的增长是十分迅速的,由此大幅度推进了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对于劳动力市场若干事实的描述和澄清,可以充分说明这一成绩。但是,这并非意味着在政府积极就业政策方面,没有进一步完善的余地。

第一,就业扩大还没有成为各项经济政策的优先原则。普遍和充分的就业有助于抑制收入差距的扩大是保持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因此,能否保持和扩大就业,应该成为各项经济政策制订的首要依据。目前,许多地方政府的经济政策,仍然把GDP和财政收入作为第一考虑因素,而这些目标与就业的扩大并不总是一致的。

第二,就业创造还没有成为引导投资方向的核心标准。在劳动力仍然丰富的条件下,全社会投资的基本方向应该是有利于最大化创造就业,表现为产业选择和技术选择的劳动密集型特征。但是,地方政府的GDP动机和对税收的渴望,常常更容易通过在重化工业领域的大规模投资,而在短期内实现。这导致在一些地区和部门,就业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

第三,扶助就业和再就业还没有成为全社会的一致努力和所有工作的重要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社会的共同目标。这一点通常没有什么异议。但是,作为社会和谐基础的充分就业,却主要是作为劳动和社会保障一个部门或少数部门的责任。鉴于就业问题的至关重要意义,以及该问题涉及社会经济方方面面,这种工作力度是大不相称的。

第四,社会的主要就业创造行业还没有获得平等的竞争环境和公平的政策待遇。第三产业的一些部门、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是改革以来就业的主要创造者。但是,这些行业、部门和企业类型,在工商注册和融资环境等方面,并不具备与那些就业效果较差对手的同等条件,因而它们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降低了社会整体的就业效果。

二、关于经济增长与就业的传统认识

人们习惯于认为,只要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就业的增长也就自然而然得到保障。实际上,经济增长固然是就业增长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但却不是充分条件。国际和国内经验都表明,经济增长并不自动导致最大化就业,而且一定的增长速度并不以相同的比例带动就业增长。

一般来说,实行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形成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通常带来不同的就业结果。那些急于赶超发达经济,在经济发展的较早阶段就人为扶持重工业或所谓“高新产业”的国家和地区,形成的资金密集型的产业结构就缺乏吸收劳动力的能力。这样的经济增长,虽然在一定时间里也能够达到较快的速度,但不能实现最大化就业。中国在计划经济时期推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也是不利于吸收就业的。

国际上一般把亚洲四小龙作为实行符合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典型,而把一些中南美洲国家作为推行违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代表。从长期来看,不仅前者经济发展绩效优于后者,而且失业率低。例如,把巴西、阿根廷、智利和哥伦比亚4个国家,与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4个国家和地区相比,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不仅前者的经济发展水平大大低于后者,其平均失业率也比后者高2倍。

从中国的实践也能够看到,如果宏观经济政策仅仅关注增长,甚至名义上关注就业却没有真正把就业作为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则导致宏观经济政策的误导,不仅不能取得良好的就业扩大效果,也不能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的初衷。下面是几个例子(参见蔡昉,2008)。[1]

首先是一个关于财政政策评价的例子。这是已经发生过的政策调整实例,但是仍然有待做出恰当的评价,以便获得宏观经济学学理上的分析,并为未来的政策制订提供参考。在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大规模下岗、失业现象的情况下,政府和经济学家观察到,在进行国有企业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和遭受东南亚金融危机波及的同时,国内需求不足是造成这种严峻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而建议并实施了积极(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旨在通过发行国债、扩大基础设施投资,刺激国内投资需求,拉动就业的增长。政策实施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经验研究表明,作为政府积极的就业政策组成部分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其实施并没有产生预期的就业拉动效果,反而造成人们普遍观察到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不同步的情形。

其次是一个关于货币政策评价的例子。这是反复酝酿、经常发生而争论颇剧烈的政策调整案例,但是迄今为止难以形成共识,从而不能取得宏观经济学上的一致性解释。在中国目前的高速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驱动的情况下,投资增长过快往往被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看作是通货膨胀的潜在根源,因而周而复始地提出关于经济过热的警告,并在情况显得严峻时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不仅利率手段和信贷控制手段双管齐下,常常还辅以行政手段,不加区分地抑制了各种类型企业的投资和生产活动。一方面,这种货币政策往往不能做到软着陆,严重时甚至造成持续的不景气。另一方面,在宏观经济学家中形成旷日持久的争论,相持不下,政策效果难以取得一致的认同。

最后是一个关于汇率政策评价的例子。这是目前争论最为激烈,涉及国际经济和国际政治的政策讨论,不仅经济学界没有取得共识,政府的政策意图也不甚明确。在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背景中,中国处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一端,形成与经常项目和财政“双赤字”的美国经济的对峙。无论是像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界人士所认为的,中国人为地低估了人民币币值,还是像国内一些学者所认为的,这种失衡状态是不可持续的,两个出发点都会引出同一个教科书式的政策结论,即人民币需要升值。然而,一方面,造成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并没有达成一致,盲目屈从各种压力对人民币升值,从日本的经验看存在巨大的风险;另一方面,从中国经济增长的立场看,全球失衡的利弊得失以及这一格局的可持续性如何,也还没有定论。

三、在政策制订中树立就业优先原则

促进全社会的就业增长是一项兼具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益的事业,就业的创造和扩大,不仅仅是劳动者的个人行为,而是有赖于全社会在各个政策层面上的共同努力。因此,就业最大化应该成为各项政策制订的出发点,即政府各种经济和社会政策的制订,都以最大化创造就业机会为优先原则,从而使就业机会的扩大与经济增长同步推进,就业岗位的创造与产业结构调整协调一致,就业环境的改善与经济体制改革相得益彰。

就业最大化的含义可以从其作为社会目标和作为政策出发点两个方面来认识。作为社会目标,就业最大化是指:通过创造有利于就业的经济政策环境和鼓励就业和创业的社会氛围,使每个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公民都能获得平等的就业机会。这表现在较高的劳动参与率、较低的失业率,以及不论性别、年龄、以及户籍登记地,每个劳动者都平等地参与劳动力市场,并获得与其劳动技能和工作努力相对应的劳动报酬。可见,就业最大化不仅是一种境界,更需要靠制度规则和社会理念加以保障。

作为政策的出发点,就业最大化是指:政府各种经济和社会政策的制订,都以最大化创造就业机会为优先原则,从而使就业机会的扩大与经济增长同步推进,就业岗位的创造与产业结构调整协调一致,就业环境的改善与经济体制改革相得益彰。

具体来说,政府在制订各项社会和经济政策时,要以就业为标准排定政策取向的优先序。这包括:在确定一项发展或改革政策实施的先后次序时,以有利于扩大就业的政策为优先考虑;在规划地区发展和产业结构布局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优先;在制订有关产业组织政策时,以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中小企业发展优先;在利用各种政策手段调控宏观经济时,将恢复和扩大就业增长作为优先的考虑因素;在规划政府投资和引导社会投资时,参照各行业的就业吸收能力确定重点投资领域的优先顺序。这样,就会形成劳动力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劳动力素质得到迅速提升、周期性失业得到充分调控的良好局面,社会发展、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同步才具有了现实基础。为了创造上述有利于就业和创业的社会经济环境,实现最大化就业目标,政府需要履行一系列不可替代的公共职能。

首先,政府要利用法律和其他规制手段,防止劳动力资源配置上的扭曲,维护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性。导致劳动力资源配置扭曲的一个最大因素,是生产要素价格的扭曲。如果在一个劳动力丰富的国情下,劳动力价格被人为提高,企业就会被引导进行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产业结构变动和技术的选择都会出现不利于就业扩大的倾向,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也受到抑制,老百姓不仅会因就业不充分而减少收入,还会同时受到经济增长减弱的不利影响。因此,政府应该把自己的职能从直接干预生产要素价格形成,转变到维护生产要素市场的竞争性,为最大化就业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上来。

其次,政府要对劳动力市场上的弱势群体给予政策扶助,促进下岗和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劳动力市场的参与者是不同质的,无论是由于个人或家庭的原因,还是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总是有一些群体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劣势的地位。例如,那些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下岗工人,就经常遇到再就业困难。而他们处于这种不利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又是历史原因造成的。改善他们的特殊就业困境,防止他们长期陷入贫困状态,特别是避免贫困的代际遗传,从而避免他们成为社会不和谐的因素,政府需要提供特殊的扶助,帮助他们回到就业岗位上来。而对于那些处于劳动力市场劣势地位的农民工,则需要政府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和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帮助他们获得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平等的劳动力市场待遇。

第三,政府应该积极地通过立法和各种规制,保护普通劳动者的利益和权益。在劳动力丰富从而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条件下,劳动者在雇佣关系中经常处于不利的地位,易于受到不平等对待,雇主违反劳动立法侵害劳动者利益的现象时常发生,劳动者的工作条件和待遇也不尽如人意。虽然在微观的层次上,雇主侵害劳动者利益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给其带来经济利益,但是,在社会层面上,劳动者如果长期受到不平等对待,就有可能产生不满的情绪,并且这种不满会从直接针对雇主转移到针对社会。因此,劳动者利益和权益持续得不到有效保护,是造成社会不和谐的一个重要诱因。作为公共政策的供给方,政府应该充当保护劳动者利益的代言人和执行者。目前,中国正在从长期的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转向劳动力短缺的新阶段,这种转折阶段正是政府和社会加大对劳动者实施保护的大好时机。一个对劳动者实施良好保护的劳动力市场,就是一道保持和增进社会和谐的有力保障线。

四、城乡就业扩大保障经济增长良性循环

从总结经验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就业的成绩———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乡镇企业就业恢复到1.4亿以上,进城务工劳动力超过1.3亿。2002年以来按照国际劳工组织标准计算的城镇失业率逐年下降,从6.1%降低到目前的5%左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已经完成,同时城镇登记失业率却相当稳定(蔡昉,2007)。[2]同时,就业在以下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1. 普通劳动者就业扩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收入分配恶化。

“民工荒”的出现是经济增长、就业扩大、三农问题缓解的综合结果。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最近几年是增长的趋势。农民工工资2003年提高了0.7%,2004年提高了2.8%,2005年提高了6.5%,2006年提高了11.5%,2007年则提高了20%。2002年以后,在收入分配的五等分中,最低20%收入组的人均收入增长率逐年加快,并与最高20%收入组的人均收入增长率趋同,到2006年,前者增长率是12%,后者降低到9%左右(蔡昉,2008)。[3]

2. 扩大和保持了内需对增长的拉动。

我们常用的外贸依存度,实际上不是比重而是比率,因为分子和分母不是一个概念。如果用增加值概念计算,瑞士银行经济学家计算出,中国出口占GDP的比重不到10%,仅略大于日本,远低于台湾和新加坡。卡内基和平基金会和国家发改委的合作项目也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推动(Keidel,2007)。[4]

考察通过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从而保持经济增长源泉的可持续性,一方面,从理论上加深我们对于初次分配中公平与效率通过就业扩大而达到统一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我们选择以进一步扩大就业为着力点,从而为改善收入分配状况揭示了政策含义。因此,着眼于扩大就业的政策取向,有利于实现缩小收入差距的目标,实现分享式的经济增长。

首先,无论我们如何判断经济发展阶段,都不应该改变扩大就业作为政府经济政策的独立目标的结论。就业是民生之本,国际经验表明,无论是在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典型二元经济中,还是在劳动力短缺的发达经济中,就业始终是关系经济稳定、社会安定的重要政策领域。因此,扩大就业不仅应该成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独立目标,还应该作为一个优先目标,排在政策优先序的首位。旨在调节宏观经济周期的政策手段的使用,务必要放在保护就业的天平上予以检验。同时,通过制度改革和制度构建,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挖掘劳动力供给的制度潜力。目前,无论是农村就地转移还是外出的非农就业,都处于不稳定的就业环境之中。因此,在农业技术进步和效率改进的同时,应该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步伐,消除目前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的对农民工的歧视,可以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激励,增加劳动力供给。

其次,政府各个部门在积极就业政策中的职能可以更加明确地划分。一方面是政府劳动或人力资源部门职能的回归。实际上,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遭遇到了严峻的劳动力市场冲击后,劳动部门把所有责任都揽在了自己身上。但是,一个部门根本不可能履行这么多的职能。因此,当时只好创造各种各样的方式勉为其难,比如说联席会议的建立等等。在常规就业越来越属于劳动力市场功能问题的新形势下,真正长期存在的、持续不断的、永恒的课题就是自然失业问题。归根到底,降低自然失业率才是劳动主管部门的惟一责任(蔡昉、都阳、高文书,2004)。[5]而与经济增长和周期现象有关的失业、就业问题,则是宏观部门的责任。这种重新定位将有利于而不是削弱政府在就业扩大中的责任和作用。

最后,恰当运用劳动力市场规制和劳动力保护手段,积极改善劳动者待遇,让更多的人分享经济增长好处。《劳动合同法》的出台是非常合时宜的,其中的规定有效地规范了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有利于保障劳动力得到长期以来享受不到的正当权益(蔡昉,2008)。[6]在近年来城镇就业不断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调查失业率持续下降的同时,也出现了灵活就业带来的劳动力市场非正规化倾向,导致就业不足、收入没保证、社会保障和社会保护覆盖水平低等问题。政府应该做的主要工作在于完善社会保障方面。探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但不要回到政府直接干预工资形成的老路上去。

五、以当前“两防”的政策选择为例

温家宝总理在回答《金融时报》记者时表示,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和抑制通货膨胀之间找出一个平衡点,及时、灵活地采取对策,并且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方向和力度,使经济既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又能解决大约一千万的就业人口问题,还能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这种寻求经济增长(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平衡的努力,被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概括为一条曲线,表现为一个在两者之间的替代抉择关系(英文中叫trade-off)。值得注意的是,温总理的话没有被翻译为“替代抉择”,而是被直译为“平衡”(balance)。选择平衡这个用语,实际上更反映我们所要达到的目标,即不是要在非此即彼的条件下,选择到底是要多一点通货膨胀,少一点失业,还是多一点失业,少一点通货膨胀,而是要达到尽可能好的平衡。

这个平衡是可能达到的。但是,我们先要澄清一个最容易让我们失去平衡的观点。诺贝尔奖获得者弗里德曼在伦敦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指出:“无论何时何地,通货膨胀归根结底是一种货币现象。”这个理论本身没有问题,但是,我的一些经济学同行在把它翻译成政策建议时,却出了问题。他们认为,从这种认识出发,防范和治理通货膨胀的不二法门就是通过提高利率和减少贷款来缩减货币供给。我有足够多的理由,反对把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看作是万应灵药,简单套用去理解和应对当前出现的通货膨胀压力。

首先,这个理论的始作俑者弗里德曼本人,并不打算将上述假说如此简单地转化为货币政策万能论。例如,他并不否认,在短期当中及在较小的价格波动中,货币存量之外的其他因素也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他还指出了,货币存量与价格变动的关系,需要在比较长的时间里(按照美国的经验是12-16个月)才显示出来。而“与较长时期的波动相比,商业周期内货币存量,与收入、与价格之间相互影响的作用方向,较为不清晰和较为复杂”(米尔顿·弗里德曼,1991)。[7]

其次,迄今为止的价格上涨,主要是由食品价格的上涨推动的。也就是说,在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的提高中,食品价格提高的贡献率超过80%。伴随着高速增长和城乡就业扩大,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和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增长显著加快。由于这类家庭具有较高的食品消费倾向,他们增加收入的很大部分花在食品消费上,推动食品价格上涨。与此同时,我们却无法直接观察到货币发行量对食品价格上涨的推动作用。

第三,我们要解决的是通胀可能造成对经济和老百姓生活的影响。因此,在记得弗里德曼上述名言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菲利普斯曲线所揭示的通胀与失业在短期内所存在的替代抉择关系。也就是说,任何权威的教条所推论出的治理通胀手段,一旦造成失业率提高从而使居民生活受损,都是不能接受的。以货币为中心的政策,恰恰具有偏爱大企业、大项目,伤害有利于就业的中小企业的倾向。虽然我们不排除运用从紧的货币政策防止经济过热,但这个政策手段确实不能直接治理通货膨胀。

因此,面对食品拉动的结构性价格上涨,必须走出认识误区,慎用单纯控制货币量或加快人民币升值的做法。要找准关于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防止通胀之间的良好平衡点,应该从认识直接拉动农产品价格的几种因素入手。第一是通过现行的粮食直补和农用生产资料购置补贴的渠道,加大补贴力度,弥补因外部因素造成的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刺激农产品供给。第二是短期调整农产品进出口政策,把国际市场高价格变为国内供给的刺激因素,而不是增加出口的刺激因素。第三是保障城乡居民的就业继续扩大,收入不断增长,同时通过相应的政策渠道补贴低收入家庭,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防止经济增长从偏快转为过热,也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所以我们并不排除使用货币政策和人民币继续升值的办法。但这个目标的政策手段在周期上比防止通胀要长得多。相反,防范和治理通胀更是短期的任务,要求较快见效。如果用治理通胀的时效要求,去操作不直接有效的货币工具,对经济的打击必然大于可预期的治理效果。因此,两个政策目标应该适当区分,政策手段的运用也要有所不同。

归根结底,通货膨胀的危害性在于它造成“疼痛”,所以,政策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在确保整个机体处于良好状态的前提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是说,任何政策必须以不伤害必要的经济增长、收入增加和就业扩大速度为前提,最大限度地稳定农产品价格,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参考文献

[1]蔡昉.中国宏观经济稳定的长期视角[A].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中国经济研究报告(2007-2008)[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18-33.

[2]蔡昉.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J].经济研究,2007,(7).

[3]蔡昉.中国经济如何跨越“低中等收入陷阱”[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1).

[4]Keidel,Albert.Chinas’Looming Crisis—Inflation Re-turns,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J].Policy Brief.2007,(9):54.

[5]蔡昉,都阳,高文书.就业弹性、自然失业和宏观经济政策——为什么经济增长没有带来显性就业?[J].经济研究,2004,(9).

[6]蔡昉.论对劳动雇佣关系的合法保护——破除关于“劳动合同法”的认识误区[N].光明日报,2008-04-29.

认识与作文的关系 篇8

1 建立市场形成工程价格的机制是规范建筑市场的切入点和治本方案

业内人士都知道, "市场"和"价格"是市场经济的灵魂, 而价格理论则是经济学大厦的基石。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在市场经济环境里, 只有借助价格机制的功能, 通过公平竞争形成交易价格, 才能达到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联系到建筑, 工程价格机制是建筑市场中最重要珠机制, 只有建立起市场竞争, 形成工程价格的机制, 才能使建筑市场领域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但是, 我们目前的工程价格形成机制却没有合理配置资源的功能。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就完全可以证实这点:比如说某单位 (国有或集体) 准备兴建一个工程 (不管招标与否) , 马上就会有很多施工队闻风而动, 都想方设法揽过来做, 而这些队伍几乎没有一个会像真正做生意的人一样, 在事前要做风险分析, 然后才决定该荐工程是否值得去承揽。明眼的人马上可以看出, 这里头肯定有不合理的因素存在。这种不合理的因素就是我们的国有和集体单位投资工程价格是非市场竞争形成, 而按国家定额和文件规定进行计价。与我们朝夕相伴多年, 本来是以追求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为首要目标的国家定额, 竟因为管理方法和指导思想跟不上时代发展, 而使其中隐含着较为丰厚的利润, 则真是令人始料未及。

正是由于工程价格不是通过市场竞争形成, 决定需求与供给的往往是通过不公开、甚至暗箱操作和非法的方式进行交易, 经济学中阐述的供求关系影响的原理, 在我们的建筑市场中完全失效了。这就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1.1 工程造价不是竞争形成,

意味着保护落后、压制进步, 就像吃大锅饭, 干好干坏一个样, 反正有利润, 这就极大地阻碍了建筑业的技术进步。

1.2 即使是招标工程,

由于价格不是竞争因素, 企业 (更多的是项目经理或包工头) 只钻盈余, 不考虑效率优先, 在这种只能增加无效成本的招标游戏规则下, 挂靠、转包盛行。

1.3 建设单位作为控制资源 (

工程发包权) 的一方, 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着定额价与市场价之间的价差, 造成了一定的"寻租"空间。

1.4 一方面由于工程价格较高 (按一般国

有企业水平制定) , 存在较大的获利空间;另一方面由于制度缺陷, 本应是稀缺资源的市场准入却成了降价处理品, 很多企业乐于被挂靠, 这就加剧了建筑市场的不良竞争。更有甚者, 很多根本不懂工程项目管理, 只凭着关系网的人, 也抱着横发财的目的混入建筑市场, 使建筑市场上进入很多本来是外行而只想捞一把的人, 这个市场能不乱吗?

至此, 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说建筑业的结构优化调整, 在我国各行各业中是调整最缓慢、最低效率的, 以至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的20年, 建筑业都没有形成几个巨头。这里最大的问题就是工程造价形成机制的非市场化。

工程造价管理改革应该作为建筑市场改革的切入点和治本方案, 而这一点历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向习惯以资质审批、施工许可和质量安全管理为主导工作的主管部门并没有明显意识到工程造价对于建筑市场的经济学意义。这可以从近年来连续几次的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电视电话会议都没有要求工程造价管理机构的人员参加得到证明。这是我们今天应该反思的地方。

可以这么认为, 任何不包括工程造价改革的建筑市场构建方案是不健全的方案, 也可能是会导致失败的方案。改革开放以来, 建筑业的改革历经项目招投标制、项目法施工、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监理制、工程合同管理制等, 它们虽然从不同角度起构筑有序建筑市场的作用, 但是都没有能涉及到建筑市场的灵魂-工程价格的改革, 都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市场真正发挥市场功能的问题。

2 建立市场形成工程价格的机制应以投融资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为前提条件

工程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 从本质上看, 就是业面的投资得到有效运用, 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投资效益得到提高, 业主能从中受益。那么业主必然会选择由市场竞争形成价格的方式来发包工程。但在我们国家, 国家投资的工程项目占的比例仍较大, 由于所有者"缺位"以及管理机制不能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代表国家利益的建设单位没有将工程项目通过市场竞价发包的动力, 更有按国家定额进行计价的借口, 即使工程量清单计价, 如果最终的交易价不由竞争形成, 结果亦是不尽人意。

近两年来, 通过各级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和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 对工程造价的计价模式进行了改革, 很多地方陆续推出了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工程量清单模式。但我们应该认识到, 工程量清单计价其终究只是一种计价模式, 是为了便于市场竞争形成交易价格的工程进行计价的一种技术手段, 绝不是推行了工程量清单计价, 工程造价改革就到位了。以前只有定额计价模式时很多外商和私人投资的工程项目都已经是按市场形成价格进行交易, 只是在计价的时候不太方便罢了, 而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则是解决这个当工程造价由市场形成时便于计价的问题。所以工程造价是否由市场形成终究是由投资管理体制决定的。

市场形成价格是价格形成机制的问题, 它要求一系列的改革作为前提条件, 包括政府职能的转变、投资体制的改革、工程担保制度的建立、培育和发展中介等, 这不是靠建设系统本身, 更不是只靠造价管理机构的努力就可以完成的, 造价管理机构不可能使其它行业的管理体制发生变革, 而只能对计价模式作改良, 使之适应我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特别是加入WTO后的市场化计价需要。

投融资体制的改革, 终将形成对投资主体的有效约束和激励机制, 市场形成价格则是顺应而来和理所当然的选择。

当前, 为了进一步推进工程造价改革, 为价格在竞争中形成创造条件, 建设管理部门要优化竞争环境, 一方面要清除地方封锁, 开放市场, 另一方面要严格市场准入和消除不合格的竞争主体, 并在市场准入上建立责权统一的行政机制, 实行谁批准谁负责的原则, 明确建设主管部门在各个环节的审批责任。在目前保障市场运行的法制健全的情况下主要用行政手段、用信用机制约束和规范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行为, 有序完善的建筑市场才能建立起来。

摘要: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根深蒂固的思想束缚, 建筑市场化的道路自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一直落后于其它行业, 而其中工程造价改革滞后则是最重要的原因。

认识与作文的关系 篇9

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获得的知识具有生成性的特点, 并把它作为现代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之一。而这种知识的获得需要具备一些条件, 既要求教师充分发挥教的主导作用, 又需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探索性的主体性行为。

教学中, 教师的教学行为具有“播种”的行为特征, 这就要求教师要激活知识的“种子”, 即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活体的知识;同时, 教师要把这种活体知识播种到“沃土”之中, 才能保证充满活力的知识的“种子”的成活。而这个“沃土”就是学生的思维的品质。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性, 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激活学生的思维, 在学生头脑中创造一个知识生长的“沃土”。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特征是一个知识的生成过程, 也是充分展示自己主动积极学习的过程。学生要积极主动地运用自身的智慧, 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意志和创造力, 通过发现、选择、重组等多种活动, 最终在自己头脑中生成具有学生自己个性品质特征的知识。

因此, 在教学活动中, 知识是在教师和学生的生命活动的氛围中传播的。学科教材的非生命体知识也只有到了教学活动中生命体的主体上, 才有可能被激活, 才能产生知识生成的新的生长点。在整体的、连续的学校教学活动和学生潜能的不断发挥中, 新生成的知识将会不断生长、分蘖, 从而实现着知识的掌握、创新、增值的教学目标。

二、师生关系彼此相倚, 是学生主体参与的前提条件

教学中, 师生关系往往表现出四种相倚状态。一是假相倚:教师在授课时心中并没有考虑学生, 只是按着自己的意愿、兴趣来上课, 此时, 教师和学生只是在形式上互动, 实际上互不依赖, 这就是假相倚。二是非对称性相倚:一方面教师以为根据学生的需要在进行教学, 但学生却不能积极配合;另一方面, 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学习愿望和要求不给予重视。师生互动缺乏呼应, 是一种单向性互动。三是反应性相倚:是双向性互动, 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教师本没有这方面的教学计划, 由于学生提出了要求, 教师应和了学生的要求, 改变了原先的计划。另一种情况是学生对某项活动并不想参与, 只是受到了教师的提示和说服, 而转向对组织活动的参与和关注。四是彼此相倚:是双向性互动, 与反应性相倚不同的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是有计划、有目的地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进行参与性活动。

那么, 师生之间在教学中产生双向性互动的相倚关系依赖什么呢?显然有赖于爱生尊师、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及心理相容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师生只有在和谐的教学交往关系中, 才能避免假相倚、非对称相倚, 最大限度地建立师生之间反应性相倚和彼此相倚。这样, 就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消除态度分歧、兴趣背离, 尽可能在各方面达成理解和沟通, 其结果是学生和教师在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双向互动、教学相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 思维的火花不断迸发, 学生的潜力在不断张扬, 生成性知识在不断涌现, 从而使教学活动更富有成效。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达成教师和学生彼此相倚的条件, 彼此相倚师生关系是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前提。教师在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中责无旁贷。首先, 教师要诚心实意地信任和鼓励学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特点要有一个正确的评价, 教学中不能一味地扶着、牵着, 该放手时则放手。其次, 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在师生关系中, 教师要做“平等中的首席”。当教师给予学生知识时, 不是自上而下地“给予”, 而是与学生一道去探索、分享他们尚未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只有这样, 学生才在学习中不断体会发现知识、生成知识的快乐, 也才能更主动地去学习。

三、学生的主体行为是实现师生共同参与、相互合作的重要保证

教师在教学中, 要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人”, 即眼里、心里要有学生, 而且还要有自己。同样, 学生在学习中也要“心中有人”、“目中有人”, 既要有教师、同学, 也要有自己。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是一个生动、能动的生命个体。这种生动、能动的生命个体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态度、创新能力, 把自己的学习过程变成自己的创新实践过程, 让自己的学习潜力在这种创造性实践过程中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发展,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实现师生和谐、彼此相倚的良好教学交往的保证。

为此, 学生首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努力使自己在渴望和强烈要求下参与教学活动。其次, 要善于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 在课堂交互的活动中, 能动地共享他人的资源, 学会与教师、与自己的同伴进行合作学习和交流。第三, 要自信。善于积极表现自己, 最大限度地追求自己的成功。要善于提出问题、善于思考问题、善于研究问题和善于解决问题。在这样一系列能动的学习过程中, 逐步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方法, 开发自己内在的学习潜能。同时还要结合自身特点, 积极开展创造性学习。在学习中有意识培养自己的思维品质, 培养自己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作为自己发展的起点, 不断进行积极的反思, 不断构建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进而完善自己的人格结构。

总之, 学生课堂交往需要的满足远比知识、技能的习得重要得多, 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和学生是否能创建一个健康的课堂交往环境。师生课堂人际合作能促进教师和学生群体与个体之间有效的课堂交往, 而学生的主体参与又恰恰是交往得以持续的重要保证。因此, 课堂教学应该满足学生课堂交往的需要, 通过创设健康的课堂交往环境, 通过师生、生生的课堂人际合作来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往, 使学生在有效的课堂交往中充分发挥主体行为, 以获得全面发展。

摘要: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获得的知识具有生成性的特点, 并把它作为现代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之一。文章以此为切入点, 探讨了学生主体行为的重要性, 以及主体行为与和谐师生关系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主体行为,和谐,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王升.主体参与课堂教学的分层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 2001 (3) .

[2]张希希.论有效课堂交往的策略[J].课程·教·教法, 2001 (5) .

认识与作文的关系 篇10

一、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哲学作为人类精神的反思, 并不是关于人类某一具体研究领域的认识的科学, 而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的认识的学说。只对某一具体领域的研究认识, 是具体科学, 如物理、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历史学、社会学、法学, 等等;而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进行认识的学说, 才是哲学。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之间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的关系。由于自然、社会和人自身构成整个世界, 是整个世界的三个组成部分, 所以哲学又是关于整个世界的认识的学说。我们每一个人对整个世界所包含的各种事物、现象都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认识, 当这种认识发展为比较稳定的根本观点时, 就形成了人的世界观。因此, 哲学也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而不是关于哪一具体研究领域的科学。

人的世界观具有三个特征:其一, 多样性, 即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也就是都有自己的世界观, 不同人的世界观是不一样的。世界观的多样性主要是生活在不同时间和地域的人们所受的教育程度和其他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其二, 发展变化性, 即人的世界观形成之后, 虽然比较稳定, 但只是相对的, 当人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时, 其世界观也会发生变化。其三, 在阶级社会中, 世界观具有一定的阶级色彩, 每一个阶级的领导者都要向本阶级灌输自己的世界观, 超阶级的世界观是不存在的。

根据“外延越大, 内涵越小”的逻辑学原理, 哲学的外延既然已扩展到对整个世界知识的认识, 则它的内涵只能暂如此定义;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但是, 我们一定要注意, 世界观与哲学之间不能简单地划等号。

二、世界观并不等于哲学

哲学并不是哲学家的事, 它与我们每个人都密切相关,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对周边的世界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形成各种各样的世界观, 并会按照自己的世界观对待和解决身边的问题。然而每个人世界观都会成为哲学吗?每个人都会成为哲学家吗?显然不可能。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那么, 我们又如何判断人的世界观是否已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了呢?一般说来, 我们判断某一领域的研究是否形成理论的标准, 是看这种研究是否比较系统的回答了该领域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如果这种回答是系统的, 并回答了一系列基本问题, 而不是个别问题, 则我们应该承认关于这个领域的理论已形成。按照这一标准, 我们判断一个人的世界观是否形成系统化的理论, 就要看他对整个世界发展过程中所提出的一系列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是否做出了系统的回答, 如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物质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自然界的发展是否有规律, 社会发展动力是什么, 人能否认识世界,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 人的价值究竟体现在哪里, 等等。如果这些问题都能完整地回答了, 则其世界观应该说已达到了系统化、理论化的程度, 已经形成了哲学, 这个人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哲学家。

三、世界观的准确性决定哲学的科学性

在许多人的头脑中, 都认为哲学是一门科学, 哲学思想都是科学的世界观, 这是极端错误的。并非所有的哲学思想都是正确的, 哲学理论的正确性、科学性取决于世界观的准确性。由于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而人的世界观并非都是准确的, 即使已形成了系统化的理论, 也未必能科学、准确地回答问题, 这是因为人的认识在具体历史条件下具有局限性。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 形成于19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把哲学变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是唯一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 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积极投身于生产与革命实践活动, 并认真研究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 并大胆论证, 从而科学地、全面准确的提示了世界的本源, 提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形成了系统化、理论化的、科学的世界观。他们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 并第一次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 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最终构成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 同时又是指导我们实践的重要的方法论, 我们必须坚持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以启迪我们的思想, 使我们的世界观不断成熟和完善, 更科学有效地指导社会实践活动。

摘要: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但世界观并不等于哲学, 只有理论化, 系统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哲学并非都是科学的思想体系, 这是由世界观的正确与否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认识史上唯一科学的思想体系。本文将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作以上观点的阐述。

关键词:哲学,世界观,关系

参考文献

[1]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2版) ,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7月。

认识与作文的关系 篇11

民政救助具有很强的政策性,民政部门的每一项救助措施,都必须有国家的政策法律依据,民政资金不得随意开支。国家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对民政资金的使用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而慈善救助具有自治特性。慈善机构是群众团体,它依照共同制订的组织章程开展活动,它有一个经团体成员选举产生的领导班子,它通过在组织内部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和民主决策来调整和处理内部事务。慈善救助的调整机制比较灵活,只要不违反章程就行。

民政救助的资金来源于税收,因而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它的使用不一定反映纳税人的意愿。慈善救助的资金来源于自愿,它是中华民族乐善好施的一种传统,慈善资金的使用必须尊重捐募人的愿望,因此慈善救助的资金使用情况必须公开。

民政救助具有明显的行政区域特性。民政救助一般要严格按照行政管辖,每一项救助措施都有特定的对象,一般不会跨区域施救。而慈善救助具有可跨区域的特性,慈善机构是依法登记的民间组织,它的救助活动可以不受行政区域的限制,如近几年我们开展向西部地区扶贫济困活动,都有慈善机构参加。我们也可以接受国外慈善机构不带政治性的捐献。

民政救助受助人的权利具有法定性;一旦法规规定公民享有某种被救助的权利,受助人的权利就受到了法律的保护,受助人可以对政府的不作为进行控告。而慈善救助则是量力而行,视情况而施救,没有法定的义务。

民政救助网络齐全,市、县、乡镇(街道)民政部門具有行政隶属关系,救助工作的程序清楚,监督检查的制度完善。而慈善救助则不一样,按照国家社团法的规定,民间社团不得组建网络,市县之间不得建立行政隶属关系,因此,各县(市、区)的慈善总会与市慈善总会是一种互不隶属的独立法人关系,慈善机构要开展救助活动必须依靠民政部门的救助网络。

民政部门作为各级政府行使社会救助职能的政府组成部门,具有不可替代性。而慈善机构则不一样,国家提倡社会救助社会化,一切热心于慈善事业的单位和个人,只要符合国家社团法规的规定,都可以建立慈善救助团体,慈善团体将呈现多样化、多元化。

慈善救助与民政救助的相互亲系

“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这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救助体系的发展趋势。所谓的政府主导,就是说政府要在社会救助的政策制定、资金投入、网络服务等方面承担主要责任。要不失时机地推动社会救助政策的完善与发展,当前特别要推动《社会保障法》的出台,要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和核心,整合各种分支制度,使各个部分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结成有机的整体。在这方面民政部门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要当好政府的参谋助手。所谓的部门配合,就是要求教育、卫生、房管、劳动、财政、民政等有关部门相互配合,进一步完善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核心的社会救助体系,在解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基础上,解决他们的入学、医疗、住房和就业困难;所谓的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就是动员包括慈善机构在内的各种社会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社会救助热情,广泛参与社会救助活动。

慈善救助和民政救助都是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清楚认识和充分发挥它们的互补关系,要避免它们相互碰撞,重复救助,要依据慈善救助与民政救助的基本特点来安排和处理好它们的关系。如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出台的时间相对比较长,这就需要慈善机构发挥灵活的作用,加以弥补。如前一段政府出台低保制度解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慈善机构就搞一些医疗救助或低保边缘的特困救助,不与政府重复。今后政府出台困难群众大病救助制度的时候,慈善机构就可以搞一些“慈善门诊”救助项目与政府互补。

慈善机构要弥补自己没有救助服务网络的弱点,利用民政救助服务网络开展救助,如民政要为慈善救助的对象提供资格审查等等。“上统揽、下整合”是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组织特征,为了避免重复投资和无序救助,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建立统一的社会救助服务网络,在乡镇、街道设立劳动保障与救助管理事务所,社区设立工作站,综合承担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事务性工作,今后不管是医疗救助也好还是结对助学也好,都要通过这个救助服务网络,做到一个口子上下,形成制度。同时要求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建立覆盖全省的社会保障信息服务网络,建立低保户困难档案,及时记录救助情况。

在慈善事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时,也极需要政府的号召和推动,极需要一批退下来的德高望重的老同志来担纲慈善机构的领袖位置,极需要民政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从温州各地慈善机构建立后开展的募集活动来看,无论是“一日捐”活动、发行慈善彩票活动、举办慈善电视文艺晚会活动,还是出台捐资入户政策,都离不开政府的发动和民政的支持。按照社团法的规定,慈善机构应属于民间社会团体,它的操作和运行应独立于政府之外。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特别是慈善机构的创始阶段,更需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而且温州的慈善机构大部分都起用已退下来的德高望重的老同志担任会长或顾问,有的还聘请四套班子的在职领导担任名誉会长。利用领导干部个人的影响力来调动社会的慈善资源,是温州慈善事业的一大特色。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一批退下来的老同志,不图在家请闲,矢志为民解困,他们把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带到了慈善机构,影响了一批新同志,提升了慈善机构的感召力。民政部门对慈善事业大力支持,主动为慈善机构提供用车和人力支持。温州市、县(市、区)民政部门的局长、副局长、社救处(科)长,一般都分别担任慈善机构的副会长和秘书长,这样做有利于慈善与民政协调动作,形成合力。

浅谈对游戏与竞技体育关系的认识 篇12

1. 游戏的概念。

“Olympic Games”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英文意思, “Games”在英文中的首要涵义是“游戏”, 是比play略显正规化的游戏。但如果简单把奥运会看做是一种游戏, 似乎是贬低了奥林匹克的价值, 然而, 实际上对奥林匹克的这种理解却是独具匠心的, 也是有深刻文化内涵的。

庄子的“逍遥游”其实就是自由的游戏, 也就是庄子心目中的绝对自由的人生理想境界。郑也夫在《游戏人生》一书中写到:“游戏是什么?与游戏对立的是工作。要认识游戏, 就要区分它与工作的差别。一切工作的本质是其成果具有的效用。参加一项工作是为了得到一种收获, 而游戏的本质特性恰恰是它的无效用。工作的目的在其结果, 而游戏的目的在其过程, 在当事者陶醉于其中的那个过程。”

纵观以上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游戏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愉悦身心、自由的身体活动。

2. 竞技体育的概念。

长期以来, 我国体育理论界一般把竞技运动定义为“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人体在体格、身体能力、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 取得优异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比赛”。竞技运动起源于游戏并有游戏的本质属性的观点已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同。但我们也清醒的看到, 经过演变它已不能成为一种游戏。因为竞技体育的目的不在于健身, 相反是以强健的身体去夺金牌、破记录、突破人类的极限。笔者认为, 竞技体育是高度规则化的游戏, 强调优胜, 但不仅仅追求优胜。

二、竞技体育和游戏的本质属性

1. 游戏的本质属性。

对于游戏的本质属性, 现代游戏理论之父赫伊津哈认为:“游戏活动“作为一种‘不严肃的东西’有意识地独立于‘平常生活’;但同时又热烈彻底地吸引着游戏者;它是一种与物质利益无关的活动, 靠它不能获得利润;按照固定的

规则和有秩序的方式, 它有其自身特定的时空界限。它推动社会团体的形成, 这些团体倾向以秘密色彩笼罩自身, 并通过化装或其它手段与普通世界相区别。”简而论之, 游戏的本质属性就包括:自由性、非日常性、竞争性、规则性、娱乐性、身体性等。

2. 竞技体育的本质属性。

从形式和内容上看, 竞技体育的本质就是游戏。比如:篮球是以往竹篮里扔球开始的, 排球是从嬉戏篮球内胆发展起来的, 在其他许多项目中我们也都看到了游戏的影子。

国际竞技体育协会 (ICSPE) 的“竞技宣言”中将竞技体育定义为“凡是含有游戏的属性并与他人进行竞争以及向自然障碍进行挑战的运动, 都是竞技体育。”荷兰游戏理论研究先驱胡伊青加认为:“游戏与竞赛具有本质同一性”, “竞赛具有游戏的全部形式特征, 同时也具有游戏的大部分功能。”等等。竞技体育所表现的是一种人类主体意志的愿望, 其中竞争、征服、一往无前是其重要特征。

三、现代竞技体育已脱离游戏本原

竞技体育作为一种游戏, 最主要的属性在于它的自由性。而如今, 竞技体育却与和平外交、种族主义等问题紧密联系起来, 于是, 我们看到弗里曼点燃奥运火炬;让人嗤之以鼻的盐湖城申办丑闻;漫天飞舞的赛场电视广告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竞技体育逐渐沦为了为达到某种功利意图而使用的工具, 运动员也丧失了根据自己的意志选择而是否参与的自由, 更重要的是游戏的自由性也难觅其踪。

四、竞技体育的发展应回归游戏本原

我们可以把竞技体育作为一种活动来看, 价值主要表现在满足个体的需要上;也可以把竞技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看, 价值主要表现在满足社会其他系统的需要上。竞技运动是一种古老的游戏和娱乐方式, 也是一种与军事学相关联的社会活动。仅仅将其归结为一种健身之道, 已远不能体现竞技运动的全部内涵, 尤其是20世纪中叶以来,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让竞技运动发生了一场巨大的革命, 竞技运动的发展空间也得以飞速拓展, 逐渐突破了它一向隶属的传统体育的范畴, 开始走进普通大众的心灵世界。同时竞技运动内涵也汇人了人类既竞争又合作、既冲突又和谐的特有精神。竞技体育回归游戏本原, 既保证了竞技体育的纯粹性又消除了功利主义的影响。

五、结论

竞技体育作为人类文明的灿烂辉煌的结晶, 产生于游戏, 也发展于游戏, 并理应作为游戏而继续完善成熟下去。反之, 竞技体育就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失去了生存的基础, 将自取灭亡。我们后人应当致力于使竞技体育向游戏回归的

上一篇:四重下一篇:古代文人的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