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认识”与“实践”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2024-10-04

论“认识”与“实践”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通用11篇)

论“认识”与“实践”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篇1

论“认识”与“实践”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摘要:马克思已逝世100多年了,但马克思主义从诞生到现在不但没有被人忘记,却日益深入省心。当今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类的大学生在学校主要都是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但马克思主义却是所有大学生所必须学习的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到底为什么被人们这样看重,它对当代大学生又有什么样的意义和作用呢?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所讲述的“认识”和“实践”方面,通过学习课本知识和查阅相关文献,分别论述了它们对大学生的作用、它们的联系以及它们的意义。

关键字:

马克思主义大学生认识 实践意义

正文:

作为大学生,除了要在专业学科扎实知识和非专业领域充实自己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由于时代背景的变化,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也表现出自身的特点。虽然政治状况和主流思想总体上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诸如诚信度降低,趋于功利化、庸俗化,尊师重道的风气逐渐淡化等思想道德问题也逐渐进入人们视野。

那么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在实践中认识事物本质,在认识下实践从而改造世界。只有做到认识与实践相统一,我们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一个合格、优秀的大学生。

认识方面

当代大学生在实践方面或许没有很好的条件,但在认识方面却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和影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要怎样的认识自身。这又牵引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认识论。因为只有认识了世界,才能有世界观,然后才引发了人生观从而认识自己。同时,我们在中国古代哲学之中,也离不开一些对“认识”的观点。比如孔子的“生而知之”,老子的“不出户,知天下”等名言。先不论这些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理论,他们讲的都是一个“知”字。也就是“认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说道:认识是人特有的现象。人的认识活动是由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其中又说道: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相互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认识关系,即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时间关系,即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价值关系,即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这两个概念联合起来,就是说人的关系是最为复杂的,也只有人的关系复杂,单一认识便引发了多种关系,这些关系本身也需要人去认识,认识好这些关系才能处理好这些关系。

所以说“认识”对一个人很重要。无论做什么事情,不认识是根本办不好的。当代大学生要学会按照不同角色和不同要求,适时的去调整自己的行动。并且还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树立起自己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确定自己的一生所奋斗的目标。

其实人类的认识活动很早便随人类文明的产生而开始。古往今来有许许多多的关于认识和自我认识的经典事例。不论是埃及古老传说中的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还是古希腊神庙中的“认识自我”的碑刻都告诉人们:探究问题真谛所具有的很浓的神秘性和艰巨性;不论是世界最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还是世界最著

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都告诉人们:认识自我,解决困惑寻求真理的重要性。人生的一切都是认识的过程。认识问题,认识世界,认识自己,从而人生才能得以丰富,得以精彩。

实践方面

那么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更好的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方法论告诉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需要通过实践。毛主席也曾经说过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认识中起决定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那么究竟什么是实践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说实践规定了人的本质,人只有通过实践才成其为人,才表现为人,才能生存和发展。)其包括了三层含义:(1)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2)实践具有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3)实践标志着人对世界的实践把握。

从中我们可以理解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认识的归宿。比如我们大学生,在学校里学的知识都属于前人的认识,这些认识又都是前人从实践中得来的。我们这一代人又通过实践去发展认识。所以说实践又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当然,认识到了就要去运用,而运用就是一种实践。没有实践产生的直接经验根本无法认识到根本。认识到了根本,也就又有了经验,从而产生了能力和素质。有的人说现在许多大学高材生却是高分低能,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很少思考,很少实践,就算背得再多,也不能算是认识,更别说认识真理了。当然,我们大学生不可能所有理论都亲自去实践,但可以思考问题,查阅资料,查看前人实践的例子,加深自己对事物的认识。

有的人担心,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会削弱理论的意义。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凡是科学的理论,都不会害怕实践的检验。相反,只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能够使伪科学、伪理论现出原形,从而捍卫真正的科学与理论。比如文革时期,四人帮把许多理论问题搞得非常紊乱。但是,这些五花

八门的谬论,根本经不起革命实践的检验,它们连同“四人帮”另立的“真理标准”,一个个都像肥皂泡那样很快破灭了。

列宁曾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他告诉我们:理论之所以重要,就是在于它来源于实践,又能正确指导实践,而理论到底是不是正确地指导了实践以及怎样才能正确地指导实践,一点也离不开实践的检验。不掌握这个精神实质,那是不可能真正发挥理论的作用的。所以我们大学生在学习科学理论上的时候也不能忘记了实践。

当然我们在承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同时还要从发展的观点去看待实践的标准。它既具有绝对的意义,又具有相对的意义。“就一切思想和理论都必须由实践来检验这一点讲,它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就实践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上都有其局限性,不能无条件地完全证实或完全驳倒一切思想和理论这一点来讲,它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但是,今天的实践回答不了的问题,以后的实践终究会回答它,就这点来讲,它又是绝对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我们大学生在实践的同时不能盲目地相信实践的结果,在看到它绝对性的同时也要看到它的相对性。

同时我们大学生还要牢记,在实践中认识到的道理还要再回到实践中去。在《物种起源》中,达尔文在实践中认识到了强者生存的道理,但是没有再回到实践中去研究人。于是留下了漏洞。从实践到认识是认识的第一飞跃,而从认识到实践又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没有第二次飞跃,认识过程是不完整的。而且,相对来说第二次飞跃的意义更加巨大。正如牛顿被苹果砸到了头,这一个无意间的实践让他认识到引力的存在。然后他将认识回到实践中去,经过反复研究,最后得出了万有引力的结论。完成了一个完整的伟大的认识。

当代大学生缺乏了一个实践的精神,也就缺乏了一个完整的认识的过程。我们的人生其实就是我们人生中一个最长的认识过程。经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我们更应该懂得认识与实践的相互联系与作用,让“认识”的发展进化在“实践”中轮回,从而丰富自己的人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马克思主义哲学》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论“认识”与“实践”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篇2

经济全球化是以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依存与联系程度日益密切为表征的客观历史进程。但这一进程却在客观上给民族国家的主权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与冲击。在这种现实条件下, 用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武装青年学生的头脑, 使他们自觉地认清新形势下人权发展的态势及其实质, 是回应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加强对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的意义

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 人权就是为了实现人类的尊严与价值, 人所应当享有或实际享有的权利。承认人权、尊重人权、保护人权, 已成为人类的共同信念。

1、加强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有利于提升青年学生的人权观念。

“人权”曾经是一个禁区。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相当长时期内, 我们不仅在宪法和法律上不使用“人权”概念, 而且在思想理论上将人权问题视为禁区。加之传统思想的束缚, 我们人民的人权观念总体来看是薄弱的。在这样人权意识极端缺失的条件下, “违权”的严重与“维权”的不力形成强烈反差。

2、加强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有利于提升公民的法制意识。

说到底, 人权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 在当代更是一个法律问题。因此, 人权与法律具有高度的同一性, 人权是法律的基础和灵魂, 法律是人权的最佳保障, 一部人类法制史就是记录人的权利状况的演变史和发展史。只有人人都能够尊重别人的权利和社会公益, 同时又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才能形成社会和和谐的法治国家。因此, 通过人权教育, 使广大青年学生具备民主、平等、公平、依法办事的观念和法律意识, 成为自觉护法、维法的高素质青年学生, 对于法治国家的形成, 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3、加强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有利于丰富青年的人权知识。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 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我们只有加强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教育, 才能让广大青年学生进一步掌握人权最基本的知识和理论, 并自觉实践。

4、加强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有利于培育青年学生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类在创造人类文明历史、推动人类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 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精神文化。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对人自身生命存在价值的肯定和尊崇, 对人自身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向往和追求。培养人文精神离不开人权教育。在我们的教育中, 长期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知识上的填充难以弥补精神上的贫瘩。要培育与传统文化精髓相融的人权文化, 弥合人权价值的普遍性与人权知识的地方性之间的冲突, 使人权事业伴随着我国的宪政建设在中国真正落地生根, 发扬光大。

5、加强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是有利于推进政治民主建设。

民主政治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加强青年学生的民主政治教育。青年学生政治素质、政治能力的提高, 政治意识的强化有助于推动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而青年学生政治素质的高低又与教育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 青年学生的教育程度与其参与态度成正相关。人权教育正是传播人权火种的途径, 只有培养出具备人权信念的个体, 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的人权目标。特别是针对权利、自主、民主意识日益增强的大学生, 开设人权课程, 加强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 这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权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6、加强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是有利于回应时代的“挑战”。

新世纪新阶段, 国际国内局势都发生了新的深刻变化。在国际上, 政治多级化的趋势正在曲折中前进, 单极和多级化的政治矛盾十分尖锐;以经济全球化为重要标志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信息网络化日新月异, 资产阶段意识形态和各种腐朽思潮乘势侵人;国际形势动荡不安, 复杂多变, 国家安全面临威胁;少数西方国家为了称霸世界, 加紧了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 妄图推翻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转型时期, 也是“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发展期”。在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需要不断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创建新机制, 增长新本领, 努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以完成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 加强马克思主义人权观顺应时代的需要, 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孙艳艳:《关于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的思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1]孙艳艳:《关于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的思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论“认识”与“实践”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篇3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当代校园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10087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实践是人类宝贵的历史和精神财富,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岁月洗礼,却在不断地变化、发展、完善,在今天仍对现代教育思想有着极大的作用和影响。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从而发挥其积极的方面和影响,本文通过对孔子教育思想的学习和探究,从而对孔子的教育思想有一个较深入的了解,为今天校园教育的发展提供更为丰富的思想渊源和智力支持。

一、孔子简介

孔子是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大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为历史上著名的大教育家,对中国两千多年的教育及文化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礼崩乐坏、战乱频繁的年代,也是奴隶制逐步趋于崩溃而封建制度萌芽和发展的时代。当时社会经历着一个全方位的历史性大变革,而此前等级森严的专为奴隶主贵族服务的奴隶制教育制度也逐步被打破。在这种大背景下,“学在官府”的局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孔子顺时首创私学,提倡“有教无类”,也就是说教育对象不再分等级,下层劳动人民也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这无疑是一种伟大的进步思想。据说他“弟子三千,贤者七十”,孔子不仅开启了私人办学的先河,也点燃了战国诸子百家争鸣的导火索。

二、孔子的教育目的

孔子的教育目的,简洁明了地说,就是使学生通晓古代的典籍,熟悉奴隶主贵族的政治制度及贵族的礼乐修养,注重贵族的道德实践。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孔子提出了“先做人再学习”的思想——“弟子入则孝,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令今人叹为观止!

三、孔子提出“有教无类”,打破“学在官府”,面向、善待所有学生

孔子以前的教育制度是专为奴隶主贵族服务的“学在官府”,孔子以伟大的首创精神开历史先河创办私人学校,提出“有教无类”的办学理念, 打破了教育被贵族垄断的局面, 顺应了教育公平服务于人民的历史潮流, 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 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划时代盛事。打破“有教无类”的“类”,就是打破社会地位的贵贱尊卑,让所有的人有资格接受教育。孔子开历史先河, 让教育不论贵贱尊卑,任何人都有资格有权利受教育, 都可以通过学习而“成人”,这与后世提倡的教育精神完全一致——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人人都有成功的希望。

这样伟大仁慈的思想, 孔子早在约三千年前就如此破天荒勇敢、慈祥地提出来了, 可谓是感天动地之创举。让芸芸众生无不感念。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不一定都有过人的才华, 但每一个人经过教育与努力都有可能“成人”, 这就为我们实现自己的梦想提供了一个平台, 也为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开辟了一条大道。

四、孔子承认个体差异,提出“因材施教”,根据个体需要,促进学生整体进步

孔子又一个极其伟大的教育理念是“因材施教”,孔子科学敏锐地认识到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教学中学生的学要比教师的教重要得多。因而孔子在教学中首先深入了解学生,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智力、志向、出身、能力、性格、气质等方面,选择适合每个学生个性特点的方法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长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弥补学生的不足,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而朱熹对孔子的教育得出一个精辟结论——“夫子教人, 各因其材”。

关于孔子因材施教的记载与论述很多,后人多举这个因材施教的典型例子来说明——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篇》)事实上孔子因材施教的典型例子很多,如关于“仁”的例子。①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②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③樊迟问仁。子曰:“爱人。”④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⑤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⑥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非常有趣的是,孔子在回答众人问仁时,不仅内容不同,而且特别注重语言的深浅、难易。如对樊迟,他回答“爱人。”多么通俗易懂呀!还有像——孔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都是他因材施教好的佐证。孔子这种先了解学生情况、针对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的思想和方法, 环顾寰球不仅在古代,即使在当今的世界, 都是科学的、先进的教育思想。

五、孔子注重启发,注重思考,不搞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学

孔子在《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fěi)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愤,就是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所谓悱,就是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是说举出一个角为例来告诉学习的人,而他不能推断其他三个角如何,就不用再教他了,因为他不用心进行思考。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礼记·学记》中也说:“君子之教渝也,开而弗达,开而弗达则思。” “开而弗达”是要求教师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这也就是教师所举的一隅,也就是《孟子·尽心下》篇里所说的:“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这是一种科学的、启发式的、活泼的教育方法,而不是呆板的死记硬背式的机械传授。

孔子倡导的启发式教学不仅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地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按顺序出现两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或者说两种不同的思维矛盾,以及这两种矛盾的正确处理方法。孔子在教学中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去思考,等到学生处于“愤”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一种矛盾而又无法解决时,教师才去点拨一下。然后又让学生自己继续去认真思考,等到学生进入“悱”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二种矛盾且无法解决时,教师又再点拨一下,从而使学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另一方面,孔子在教学中主张“学思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述的就是接受知识与独立思考的辩证关系——学习不能脱离思考, 否则学到的东西不能消化; 但不学习仅空想更不行, 根本上还是要读书,否则效果更不会好。结合今天校园的教学实践, 认真体会圣人的这句名言及其包含的哲理, 会由衷地想起司马迁说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可谓至圣矣!”这段话。也会想起“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的这段话。

六、孔子教育思想的影响及现实意义

完全可以说,孔子的教育思想及理念无疑对后世的教育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无论是从教育目的、教学内容,还是在教学方法上,始终是两千多年的定律。当然孔子的教育思想也有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这些都不足以影响其作用。

总体说来,孔子的教育思想无疑应该是伟大的、民主的、进步的。他的教育思想无论是在当时还是以后的社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而孔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直到今天,孔子思想在推动当前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方面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而这些与其中孔子传统的教育思想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在 “四个全面”成为举国上下为之奋斗的战略目标的今天,让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今天重新焕发出青春和生命的活力,提高全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就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校是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各级教师应该勇敢地挑起这份重担,使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再次闪耀出夺目的光彩!

论“认识”与“实践”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篇4

《周易》以太极为根,建立了以“天人合一”为灵魂的、以和谐均衡发展为根本原则的太极整体思维模式。这种模式既是中华民族生存方式的形上反映,反过来又对中华民族生存方式产生直接的规范和牵引作用。20世纪的人类思维方式,给人类自身带来前所未有的工业进步的.同时,给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也设下了屏障。以太极思维方式,剖析20世纪工业文化给人类造成的思维困惑,以及重建天人关系和人的内心世界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预示以整体思维为本质的太极思维是21世纪人类的必然选择。

作 者:罗移山 LUO Yi-shan  作者单位:孝感学院传统文化研究所, 刊 名: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NGHAN PETROLEUM INSTITUTE(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3(1) 分类号:B221.5 B804 关键词:太极   思维方式   天人合一   20世纪   21世纪   意义  

论“认识”与“实践”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篇5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过:“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的确,没有理想信念的人生,就如同秋日的草木,匆匆枯槁:没有信念的青春,就如同大海上迷失的帆船,随时都有触礁而没的危险;一个人没有了理想信念,就如同行尸走肉,提线木偶,永远由别人支配着你的人生。作为一个军人,更应该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才能在生活,学习,训练中克服困难。达到党中央对一名军人的要求。始终不渝的坚定理想信念,是每个官兵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培养军人价值观的重要课题。

作为一名军人,我们的理想信念必须与国家民族的理想信念练习在一起。也就是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振兴与个人的幸福联系在一起。胡锦涛指出: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我们的理想既要实际具体,又能鼓舞人心,还要是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实现个人的理想的前提是不能偏离党的理想,努力为国家实现共产主义,这就是我们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

一名军人,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吃得了苦,受得了累,耐得住寂寞。成功了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时代的变化,没有改变军人的使命和责任,却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课题。我们面对现在社会上的各种诱惑,该如何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又有什么意义?意义在我们做了我们该做的事,做到了一个军人该履行的职责。一个人丧生了理想信念,就会迷失方向,堕落变节,所以,我们更要坚定理想信念。

从个人成长来看,理想信念是指引认识道路的指路明灯,崇高的理想信念能够然我们在困难挫折面前勇往直前。邓小平为了党和人民的崇高事业,一生三起三落,被称为’打不到的东方小个子“这就是完全是因为邓小平坚定着理想信念的,才让人们都予以歌颂。,汶川抗震救灾中,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至于生死不顾从4999米高空伞降的15名勇士,在递交的请战书中,都不约而同的写到:”我愿付出自己的一切,去挽救灾区人民的生命,实现我们军人的价值!“再看前不久的雅安地震中,在灾区前线奔跑的战友们,不顾一次次余震,争分夺秒的抢救生命和人民的财产。这些鲜活的例子告诉我们,一个人一旦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变得无比的坚强和执着,任何困难也难不住,崔不夸我们。另外,崇高的理想信念能够让我们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一颗清晰的头脑,站稳立场。坚定理想信念就能在重大政治问题上坚持原则。

论“认识”与“实践”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篇6

对发展学生数学情感、态度的认识与实践

文/刘春荣

摘 要:“充分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一个总目标。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是愉快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学生一旦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就会乐此不疲。成功的数学教育不是“要我学,我学会”,而是“我要学,我会学”。因此,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重视学生数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动机

“充分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中明确提出的一个总目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是愉快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数学思维与情感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良好的数学情感对数学思维具有启动、维护、加速的作用,而数学思维的结果是对学生喜欢数学、乐意接受数学思维的挑战具有强化作用。因此,学生一旦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就会乐此不疲,正所谓“乐学之下无负担”。下面就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发展学生的数学情感、态度的策略。

一、认识数学价值,激发学习动机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而数学的价值就在于它的实用性和工具性。“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把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揭示出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产生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亲身去感受数学,体验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萌发一种数学真有趣,我要学好数学的学习动机。

【案例1】在教学“负数”时,我先让学生计算“2-3= ”,这时,学生发现不够减,是不是老师出错题呢?当我写下等于-1时,学生马上说:“这是多少,这个是什么数?怎样读?它有什么用?”于是,我顺势引出负数的概念,接着我说:“其实负数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生活上经常用它,这时,学生马上联系生活中的例子,大胆踊跃地进行交流发言,有的说在乘坐电梯时看到,有的说在温度计上看到等,学生在交流中体验到数学的存在,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了解到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领悟了数学的奥秘,从而引发了持久的学习动机,自发性钻研数学知识。又如,在“多边形”这一节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以下问题:“为什么一些常见地砖的图案都是由多边形镶嵌而成的?哪些正多边形可以拼成无空隙平整的地面?哪几类正多边形相互配搭后可以拼成无空隙平整的地面?这些问题一旦提出,必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学生在探讨中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诱发学生急于要弄清未知的迫切需求,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及早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二、创设趣味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创设情境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观察、感受为基础,强化学生学习的探究性;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中心,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以陶冶学生的情感为手段,贯穿实践性。

【案例2】在学习“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一节时,笔者用多媒体出示有关金字塔的图片并设问:“你知道金字塔有多高吗?”接着讲解泰勒斯巧测金字塔的高度的数学史实。如下图所示,泰勒斯在金字塔的旁边竖立一条木柱,当木柱的影子的长度和木柱的长度相等时,只要测量金字塔的影子的长度,便可得出金字塔的高。你能解释这个方法吗?故事讲完了,学生正沉浸在故事之中。教师问:“谁能说出Thales是如何测出塔高的?”学生面面相觑,回答不出。教师告诉学生:“下面将要学习的相似三角形判定理就能帮助你回答。”故事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急于释疑。从鲜为人知的.著名数学家泰勒斯测金字塔的方法引入本课,能迅速集中大家的注意力,而文中简单的图示能引导学生去挖掘数学知识隐性状态之间的关系,巧妙的设问恰好找准了学生的知识生长点。这样很自然就把学生引入到生机盎然的学习情境中去。

三、操作活动自主,体验学习快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的学习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和练习为主的方式,新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现代数学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智力成长的临界期,动手操作能促进大脑发育和思维发展,也就是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只要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一下,先从中得到感性认识,进而不断地比较、分析、概括,上升为理性认识,再利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表达,学生就会有所体验,有所收获。在“做数学”中学数学,获得数学学习的体验,体味到数学的无穷魅力,以此来强化学习成功所带来的快乐。

【案例3】在教学《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时,创设情境:同学们,每周一清晨,学校的全体师生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可是我们经常发现,在国歌声中,旗手升旗的速度有快有慢,很难做到与音乐的节奏同步。那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学校准备投资换成电动旗杆。由于国歌演奏时间是固定的,总共43秒钟,那么只要测出旗杆的高度,计算速度的问题就不难解决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怎样测旗杆的高。怎样利用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或投影的有关知识测量旗杆的高度?大家先集中讨论方案,再分散实际操作,最后集中总结交流。作业布置下去后,学生汇报测量方法时,各小组竟然总结出了七、八种科学合理的测量方法。

最后大家统一认识,求同存异有以下几种主要方法:(1)利用阳光下的影子;(2)利用标杆;(3)利用镜子;(4)利用测角仪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等等,由于活动内容与学生的基本背景联系密切,学生热情很高,思维活跃,积极主动,用身边的例子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操作活动留给学生的印象是深刻的。美国有一条谚语说得好:“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得;让我亲自做,我才懂得。”这说明学生亲手操作,才是理解知识的捷径。

四、多样教学手段,提高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要不断改变教学手段,既保留传统的只有黑板、粉笔的教学特点,又要结合现代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始终保持新鲜感,在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上黑板书写自己的解题过程,在众目睽睽下表演自己的粉笔字和自己的智慧成果,学生需要很大的勇气,因此学生会获得很大的满足感和成功感。而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色彩鲜明的画面,充分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把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清晰,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案例4】在教学《从视图到立体图形》时,通过多媒体把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展示出来,先让学生分析这是什么立体图形的三视图,然后再把这个立体图形展示出来,让学生从不同的方位看,让他们在观察的同时总结每一种立体图形的三视图的规律。在这一节课中,又特别是“由无数个小正方体堆成的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让学生说出小正方体的个数,让学生空间想象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在教学时我运用多媒体同时把三视图和对应的立体图形展示出来,教学生把俯视图分别与正视图和左视图相结合,运用标数字的方法来数小正方体的个数,并且让学生边观察边总结其规律,从而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这样一方面能使学生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经验去理解和掌握当前所学的知识,从而实现对知识体系的建构;另一方面又能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产生灵感和顿悟,从而使学生很轻松地学习所学知识。

五、关注学生差异,增强学习自信心

学生的发展有各自的特点,存在形形色色的差异,包括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学习层次,在课堂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经验和能力,一切为了面对学生个体的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能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

【案例5】在教学《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边边边)时,我依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做了不同设计。

设计1:按下列画法,用圆规和刻度尺画一个三角形:

(1)画线段AB=8cm;

(2)分别以点A、B为圆心,6cm、4cm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C;

(3)连接AC、BC。

问题:你所画的三角形与同学画的三角形全等吗?

显然,这样设计,适合画图能力较弱的学生。通过画图、比较,使该层次的学生从直观上感知得出结论:三边对应相等的三角形全等。

设计2:已知线段a,b,c(a

问题1:a,b,c应该满足什么条件,才能画△ABC?

问题2:如何利用直尺和圆规画三角形?若确定AB边位置,能画几个三角形?

问题3:请你比较你所画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能否重合?可以通过什么方法验证?

而设计2则适合画图和探究能力较强的学生。

总之,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我们数学教师必须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深刻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重视学生数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田万悔。数学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06.

论“认识”与“实践”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篇7

一、红色戏剧的含义及内容

戏剧, 是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 即剧本。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 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

“红色戏剧”是戏剧的一种, 一般指的是以战争题材为主, 还包括红色革命精神的题材, 主要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广大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例如, 中国十大红色经典戏剧:《庐山之雪》《白毛女》《江姐》等。这些红色戏剧深受观众的喜爱, 因为它表达了一种红色革命精神, 体现了爱国为民、军民团结、坚定信念、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勇于开拓等精神, 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 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渊源, 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二、红色戏剧研究与应用的创新与发展

以往的红色戏剧表现形式包括:话剧、歌剧、舞剧、样板戏等艺术形式。我们自主改编真人事迹成话剧表演形式的作品, 以此为研究对象与课题, 是红色戏剧的创新与发展。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 周年, 在反法西斯战争及抗日战争中出现了许多抗日英雄。抗日英雄董秋农, 出生于金县 (原, 现金州区) 二十里堡,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留学日本;抗战爆发后, 他回国投身革命, 但却因其为留日学生身份, 两次被八路军部队拒绝;他扔掉西装、剪去分头, 抒发抗日志向, 一席话让周恩来批准他加如了八路军;朱德总司令为他的工作精神所感动, 他自创的对敌喊话方式, 瓦解了日军强大的战斗力。我们研究对象是关于抗日战争期间大连本地的抗日英雄的故事。以本土文化为主, 体现了环境戏剧的特点及红色戏剧的创新。

《董秋农》该剧代表着一种信仰和精神诉求, 是那个年代革命者如火燃烧的拼搏精神, 也是当代建设者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意志。与传统作品相比, 这部描写中国共产党员董秋农抗日的风雨历程的, 以表演为主体, 吸收了斯坦尼体现、中国古典舞、环境戏剧等多种表演元素, 这样同样是红色戏剧的创新、发展。

三、红色戏剧的研究与应用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 国际国内形势复杂, 思想教育及其重要。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社会文化的代表, 具有青春、朝气的精神面貌。高校中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培养与教育是教学任务中的重点。 实现中国梦过程中当代大学生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与使命。当代大学生作为青年人当中的特殊群体, 享受着优势的教育资源和社会政策, 更应该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到肩负的重大使命和责任, 自觉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 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坚定的拥护党的领导, 积极学习党的先进思想理念, 牢固的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与其他的教育手段相比, 戏剧具有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生动形象、时间空间高度集中、矛盾尖锐突出。在大学生的教学过程中, 作为素质教育的目标, 作为人全面健康发展的要求, 很多方面的教育是难以通过书籍阅读、教材研讨、实践教学过程实现的。但是这些教育目标却可以通过戏剧这种特殊的方式得以实现。戏剧作为一种艺术, 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却深远持久, 不可忽视。本课题对红色戏剧的研究, 其成果在高校及艺术文化领域进行实践与应用, 获得师生及艺术工作者的好评, 为日后各高校进行交流展演做准备。挖掘学生的情绪, 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对“红色文化”的向往与追求, 让他们尽情地释放“红色文化”的力量。为我国红色文化的传播增加了新型艺术作品, 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起到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结束语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过程中, 红色文化的传播是思想教育的重要主成部分。红色文化的传承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我们应该继承优秀的革命精神,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积极进取, 共同创建和谐社会。

摘要:戏剧具有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生动形象、时间空间高度集中、矛盾尖锐突出。在大学生的教学过程中, 作为素质教育的目标, 作为人全面健康发展的要求, 很多方面的教育是难以通过书籍阅读、教材研讨、实践教学过程实现的。红色戏剧的研究与应用是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手段, 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论“认识”与“实践”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篇8

关键词:词汇记忆;分组教学;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284-02

儒家思想是中国文明史经历了夏商周近1700年之后,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儒家继承并发展了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自己也说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是儒家思想的本色。儒家思想自孔子创立以来,经过历代学者的发展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博大精深人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并对当代社会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中华民族上千年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其中庸思想,仁学体系,礼乐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仁义之德为和谐之基

“和”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的思想范畴之一。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这充分说明了人与人之间,思想观点具有差异性,不能完全求得一致,但仍然可以在和谐的前提下,携手并进,团结起来一起做事。“和”的思想无沦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能起着积极作用,要达到“和”的理想境界,儒者讲“仁、义、礼、智、信”,其中“仁”与“义”的思想观念在创建和谐社会起基础性作用。

“仁者,爱人也。”《论语·颜渊》儒家仁学思想中的“爱人”作为一个最基本的价值要求,这就直接关系和影响到和谐社会构建的实质性基础,其实质就是“修身”与“克已”。在儒者看来,无“爱人”就无所谓“和谐”;爱人,就要处处为他人着想,以“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作为处事做人的准则。子日:“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

“仁则荣,不仁则辱”是儒家哲学中世人的荣辱观,不仅是社会对人的评价标准,而也是社会对个人的基本要求。子日:“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沧语·灵公》)意思是,一个力求实现人生价值的人最引以为恨的,就是直到死去,自己的名声还不能被世人所传颂。这种观念在今天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对平衡人生价值,调剂生命意义同样具有积极的启发和引导作用。

二、“非义不居”

“非义不居”是儒家思想实践精神的代表,它对构建和谐社会,对形成融洽和睦的人际关系、人物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儒家哲学思想认为,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和争斗皆起源于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的矛盾。在此认识的基础之上,儒者们提出重义轻利、崇义贬利、以义代利的“非义不居”思想。

义与利是对立的两个概念,二者的轻重取舍在人的生命过程,对人生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影响力。儒学更强调义的获取,强调义所赋予生命存在的道德意义。予臼:“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孔子把义与利提高到做人的道德境界上来,一个有德行、道德境界高尚的人知道的应该是“义”,而 一个无德行道德境界低的人知道的只足“利”。正如孟子所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含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含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这就是儒学所推崇的人生境界观和道德境界。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说,儒学倡导“舍生取义”,它也并不在于要求人们完全放弃利而只顾义。只是说明,当义利发生矛盾激化时,人的行为要去追逐义而放弃自己的私利。正所谓:“圣人于利,不能全不较论,但不至防义耳。”(《二程论·河南程氏外书》)有高尚德性的人,不足不讨较利害得失的,只是尽力不做违背道德规范的事而已,也正所谓:君子求财取之有道。构建和谐社会不只是一种理论的行为,而且是一种具体的实践操作。儒家“非义不居”的思想,为我们构建不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道德标准和方法论依据。

三、礼乐文化的辅助作用构建

仁学中的“爱人”思想也表述一种最基本的实践主义精神,它直接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成功与否,是以“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孟子日:“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所以弃“礼”而只讲“仁”,肯定无法建构和谐社会。所谓“礼”,是社会的道德规范、条规和人类生活准则。也就是说,礼的社会功能在于调节人与人之 问的关系 ,使之和谐正如孔子所说:“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以礼节之的和,才算真和,才能说得上“和为贵”《论语·学而》。

儒家文化是一种礼乐文化,它以“礼”与“乐”的相互支撑来追求和谐的统一,并以此作为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儒家思想认为,“礼”的本质是“序”,“乐”的本质是“和”。“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放群物皆别”(《礼记·乐记》)。“和”,意味着和合 、和谐;“序”意味着等级、秩序。和谐与秩序是对立统一的。世间没有无序而又和谐的状态,也没有不和谐而有序的事物。“礼”规定了家庭、社会、国家巾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以及应该履行的义务和责任,具有社会法律和伦理道德规范两方面的内涵可以用来治理国家,提供给社会生活稳定的发展秩序。“乐”是包括音乐、诗歌、舞蹈等在内的综合艺术的总括,是声音、情感、动作的和谐统一,可以抒发情感,调节性情,感化人的心灵。“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礼记·乐记》)。所以儒家提出“和为贵”的思想,是以一个和谐社会状态为根本指导原则的。而社会和谐的核心问题足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儒家十分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人与组织之间以及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和谐。“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仁爱之心,忠恕之道是人际和谐的基础。但人际和谐还需要经济基础来支撑,如果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严重,就必然会产生组织或社会内部的相互对抗,人际之间的和谐就会受到破坏。因此,“大乐与天地同和,大官与天地同节”(《礼记·乐记》)人与社会的关系实质就是“公”与“私”的关系。儒家认为,国家、民族和人民利益要三为一体,通过人人“兼善天下”来实现“天下为公”,保障社会的协调发展。

四、中庸思想为和谐之准则

中庸思想儒家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行为准则。“庸”即“用”,“中庸”即“用巾”,就是按“用巾”的标准去做,中庸不是折,也不是 中立,而是不偏不倚地把握“中”这个事物运动的准则。根据这个准则处世做人,就可以做得完美,恰到好处,是一种“巾正” 的象征,而“过”与“不及”都是不好的。“巾庸之道”是一种追求内在的、实质性的平衡行为准则,一种勿过勿不及的状态。“中”与“和”有着密切关系,东汉郑玄对“中庸”解释为:“名日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巾和”一词的含义为按“巾”的标准去做事就会达到一种“和”(和谐)的状态,和谐状态是一种完美的表现,也可以说,“中和”是一种至善至荚的理想化状态。

《中庸》中有:“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是说,达到“中和”,不仅能够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而且也实现了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这正是众多儒者梦寐以求的为政之最高境界。《礼记·礼运》中“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这是对“大同”社会状态的描述,也是一个高度和谐的社会。正如孔子所言:“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明鲜久矣。”《论语·雍也》。

中庸准则可以运用在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个人思想言行等各个方面,在为君治国方面“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其中,“正”乃思想行为端正,为人处事必求合乎“义”。在经济上,必须“因民之利而利之”《论语·尧曰》。坚决反对“放于利而行”《论语·里仁》。在文化教育方面,必须要做到“学而不思则 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学而》。中庸准则要求个人在履行道德职责时“无过无不及”,一旦过了应有的度,就会使原有的道德要求变质,所谓物极必反。掌握中庸准则,个人必须崇德徙义,但也必须兼德。所谓兼德,就是不偏于一德。仁、义、礼、智、信、忠、孝、恕都不是孤立的,它们都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互相依存、交叉、互补。所以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中庸准则在树立个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论语》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12).

[2] 《孟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8).

[3] 《周易》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2003(6).

论“认识”与“实践”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篇9

党中央 四代领导集体核心对青年均寄予厚望和高度的肯定。早在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在为安吴青训班二周年纪念题词时就指出“带着新鲜血液与朝气加入革命队伍的青年们,无论他们是共产党员或非党员,都是可贵的,没有他们,革命队伍就不能发展,革命就不能胜利。他认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

在1939年12月9日延安各界纪念“一二九”运动四周年大会上讲话时,毛泽东同志高度评价了“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指出一五四’运动为北伐作了准备,‘一二九’运动则是抗日战争的准备。”这个讲话有力地驳斥学生运动没有力量的论调,充分肯定了青年学生在中国革命中起着先锋和桥梁作用。革命胜利后,毛泽东同志仍然十分重视青年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

1957年l1月17日,毛泽东同志在莫斯科接见中国留学生时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t“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中国的前途是属于你们的。眦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邓小平同志也多次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青年的地位和作用,他认为“科学的未来在于青年青年一代的成长,正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青年一是我们的未来,我们的一切事业的继承者。江泽民同志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核心,对青年更寄予了殷切的希望。他认为:“青年是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祖国的未来是无限美好的,青年的未来也是无限美好的。祖国和民族的希望寄托于青年。”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与此同时,由于青年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形成的关键时期,其思维、记忆、情感、意志、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也处在成长和发展的旺盛时期,生机蓬勃、奋发向上、兴趣广泛、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可塑性大。因此,党中央 四代领导集体核心均高度重视对青年的教育工作,他们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场合作了一系列重要的论述和指示。而“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中的优秀人群,他们的品德素质是构成国民素质的重要方面,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大学生的品德状况,从某种程度讲,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核心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他对全国青年学生提出了三点希望:

第一,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青年人朝气蓬勃,善于接受新事物,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珍惜美好青春年华,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认真学习中华优秀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夯实理论功底,提高专业素养,努力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丰富自己。同时,要积极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胸怀远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培育科学精神,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牢牢把握人生正确航向,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谱写壮丽的青春乐章。

第二,希望同学们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科学理论、创新思维来自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同学们要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打好知识根基的前提下,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不断认识和掌握真理。同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基层一线砥砺品质,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锤炼作风,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为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希望同学们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相成。同学们要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彰显本色,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有机结合,在德智体美相互促进、有机融合中实现全面发展,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对于以上党中央四代领导核心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我作为一名青年学生感到很幸运,我对于这些期望的认识是:现在我们正在接受学校教育,没有走上社会,我们应该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以后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应该在大学里做好这样的准备:

(一):理想信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所以在大学期间我们要经常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时也要经常 学习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文化,继承和发扬儒家文化中提出的“智、仁、勇三达德”的理想人格内容加强和促进当代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借鉴和吸收西方伦理中的公正观念、法制观念、主体意识、追求科学、自由与民主的思想,充实和丰富 自己的大学生活。确定自己人生理想。

(二):根据自己的价值观,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现在就业压力大,一方面与现在的经济形势有关,另一方面与大学生不能确定自己的就业方向有关。所以在大学四年里应该确立职业方向,为以后的职业做充足的准备。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所以我会把自己的兴趣适当发展,利用现在的充足的资源,好好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

(三):多进行交流,创造一个好的交流环境。现在社会上很多关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与调查,而且很多大学生面临就业压力,与同学之间缺少交流,做出很多错误的事情,所以我们应该多与同学交流,共同面对压力。

作为祖国的 青年学生,我们首先应该树立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自己的观点看待事物,结合胡锦涛主席的三点希望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才。

身为*大人,爱国爱校,质朴厚德,求真创新,实干奋进的精神必不可少。我们应该用自己的行动来践行农大精神,爱国爱校,应该是是捍卫自己的国家与学校;质朴厚德,是*大的一个特色,作为*大人为农业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就应该像土地一样实实在在;实干奋进,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拥有的,做一个实干家,摒弃社会上的浮躁风气。求真创新,在学术上认真细心,认真研究学术知识。

现在的形势政策,对我们青年学生很有利,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时光,争取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

《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论“认识”与“实践”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篇10

一位伟人曾说过:“人生所有的履历都必须排在勇于负责的精神之后。”在责任的内在力量的驱使下,我们常常油然而生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和归属感。一个企业管理者说:“如果你能真正钉好一枚纽扣,这应该比你缝制出一件粗制滥造的衣服更有价值。”尽职尽责地对待自己的工作,无论自己的工作是什么,重要的是你是否真正做好了你的工作。有人说,假如你非常热爱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假如你非常讨厌工作,你的生活就是地狱。在每个人的生活当中,有大部分的时间是和工作联系在一起的。放弃了对社会的责任,就背弃了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和信守。责任就是对工作出色的完成,责任就是忘我的坚守,责任就是人性的升华。

大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要实现既成才又成人的目的。所谓成才,就是指大学生要通过大学阶段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才能,学会做事,成为一个能够为社会作出较大贡献的能人。所谓成人,就是指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要形成良好的人品,学会做人,成为一个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的心地善良的好人。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形成,是大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首要标志。一个大学生要成为一个有益于自己的家庭、有益于自己的团体、有益于自己的国家、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具有良好品格的人,首先就要成为一个敢于承担责任能够履行义务的人。要学会做人,首先要学会负责。

举一个很现实的例子吧:前段时间,学校举行体育文化节,要走方阵,天气很冷,可时间紧迫,眼看着就要开幕了,每天晚上同学们都要抽出学习的时间来操场排练,这就是一种责任意识的体现,为了集体的荣誉,牺牲个人的休息时间。如今的大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溺爱的氛围中,但是通过大学的很多课程,比如说:毛泽东思想、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概论、思想道德修养等来树立共同理想,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中国革命史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以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力量等等。国家之富强,民族之复兴的担子已经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是不是应该努力去做些什么以企图来改变一些东西呢?如果我们对这个不满,对那个不满,那么改变是不是就应该从自己开始做起呢? 首先,我们应该正确地去认识这个国家和民族。一直以来我们的同学都搞不清楚自己的国家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要么过分自大,要么过分自卑,看到黑人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看到美国人自己就觉得低人一等,这种心态都是不正常的,也是不应该的。我们应该记住:中国是一个大国,而非强国,我们离强国之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且我们有这个信心!但既然我们是大国,我们的国民也理所当然应该具有大国的心胸和心态,要记得学会包容,学会尊重。

其次,学习要有全球化的视野。无论我们学习的专业是什么,我们同学搞学习、做学问都必须具备一种全球化的视野。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起步较晚,而且学科与学科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就连国内的一流名牌大学也很难说在某些学科领域就能够领先于世界。所以,我们的学习需要一种开阔的视野,要注重交流,切不可闭门造车。

当前社会的形势: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也是大学生的使命

2.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可以用三个总体、三个局部和三个继续来概括。那就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面临挑战。

2007年发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在全球化浪潮下,迅速波及全球,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场金融危机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影响到实体经济,美国、欧元区、日本以及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相继陷入衰退,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

全球金融体系的不确定性,金融机构内部的不良资产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全球金融体系虽然大体稳定下来,但是十分脆弱。

3.国际安全形势总体缓和但挑战依然严峻

一是南北差距日益拉大影响世界的安全。全球化浪潮下,世界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这种收入分配却是严重失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严重的影响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当前,伊拉克局势的动荡、朝鲜核问题、伊朗核问题以及持续不断的阿以冲突等热点难点问题的存在,对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首先,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世界的和平。其次,这些热点问题都发生在国际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敏感地带,直接或间接牵动世界主要国家在这些地区的战略利益,导致大国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增添了大国关系中的隐患,在一定情况下甚至有可能引起大国之间矛盾的激化,从而威胁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存在与发展影响世界安全。冷战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仅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反而愈演愈烈,并有新的发展,从而影响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为建立单极霸权,美国以自己的价值观和利益为标准,对外实行

4.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不可逆转并出现新的变

单极与多极的力量对比发生新的变化还表现在各极软实力的变化。冷战后,美国奉行单边主义,依仗经济、金融、科技和军事的特殊优势,加紧争夺战略要地、战略资源和战略主导权,对外频频发动战争,特别是不顾世界各国的反对,发动伊拉克战争,使得世界范围内特别是伊斯兰世界对美国不满的人比例日益扩大,严重影响了美国的国际形象,使美国的软国力有所下降。

5、世界科技革命竞争日趋激烈

当今世界,信息、生物、材料和能源等高技术及产业迅猛发展。科技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已由20世纪初的不到20%,上升到目前的80%左右。科技发展特别是战略高技术的发展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科技实力也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竞争力。

总结:可以看出,世界在处于深刻变化和多极格局过度的时期。各国加快发展综合国力,力争在未来的国际秩序中占据有利的位置。我们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激烈的竞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外交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旅管二班

论“认识”与“实践”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篇11

一、中国戏曲现实主义传统——

马可“新戏曲”的理论基础

1953年3月,马可调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音乐室主任,从此工作重心转向戏曲音乐,此后大量有关戏曲音乐的理论文章,包括对“新戏曲”的理论探索都发生在这一时期。

“新戏曲”这个具有鲜明时代意义的概念不是马可的发明。1950年代初期,为了区别于广泛吸收民族音乐精华,表现形式比较自由的“新歌剧”,有人将经过戏曲艺人和新参加戏曲改革工作的同志的努力发展起来的民族戏曲称为“新戏曲”。马可对这个新鲜事物非常关注,并对“新戏曲”这一民族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进行了不断丰富,使该理论对50年代以来的戏曲唱腔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新戏曲”也从此与马可的名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中国戏曲现实主义传统观”是马可在“新戏曲”实践上的理论提升,是在实现“新戏曲”的过程逐渐形成和丰富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初期,针对有人提出中国传统戏曲因表现手法的“类型化”不适合表现现代生活的观点,马可结合自己长期的戏曲学习和创作实践,认为近千年的中国戏曲发展沉淀了丰富的现实主义的成分,并提出“新戏曲”作为新时期戏曲改革目标,其合理性和可行性就在于“中国戏曲的现实主义传统”这一重要论断。马可认为现实主义需要高度的表现技巧,但要建立在生活真实性的基础上,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主要表现在如何揭露生活的“真实”和“深度”,而不在于采用什么手段和手法。在此理念上形成的“新戏曲”,则是继承近千年中国戏曲传统,借鉴创新传统戏曲语汇、表现形式和手法,表现现代生活和内容的戏曲改革。在《对中国戏曲音乐的现实主义传统的一点理解》一文中,马可首先发问:“在音乐的现实主义的范畴内,要求戏剧音乐表现人物性格——也就是说,要求表现人在各种事物和事变面前所抱的具体态度和所产生的情感,以及这种态度和情感的发展——这是十分公允的和应该的。那么中国戏曲音乐,按照其传统的表现方法,是否合乎这种要求呢。”并以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演出的《拷红》一剧为例,证明了常香玉的唱腔就是从人物的心理活动出发,从人物对于各种事物、事象的具体态度来表现不同的语气和情绪,进而提出中国戏曲音乐这种能够表现人物性格的创作方法符合现实主义的基本精神{1}。

随着对中国戏曲的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可发现中国戏曲艺术家绝大多数来自劳动人民并和广大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们总是按照群众的要求和美学观点来创造和发展戏曲,中国戏曲唱腔、表现手法和技法都以广大人民群众真实的生活为基础,这是构成了中国戏曲的现实主义传统的物质基础。他认为:“我们好多剧种的曲调,是从这个地区这个时代最富有典型性的民歌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这是音乐现实主义的一个方面。艺人和群众在运用这些曲调时,又是根据生活情绪、人物性格的变化来发展它、补充它、丰富它,这又是它现实主义的又一个方面。许多同志在发言中都以自己的工作经历证实了这一点。”{2}

二、马可“现实主义戏曲观念”的理论源头

马可的“现实主义戏曲观念”至少有三个重要来源。

一是来源于上世纪30年代的新音乐运动。30年代初期,黄自提出发展“民族文化的新音乐”{3},主张效法俄国建立中国自己的“民族乐派”。左翼运动兴起后,左翼文艺书刊文章中广泛使用“新兴音乐”以及后来称之为新音乐等提法,主要是指无产阶级的革命音乐。当时尚未提出正式的口号。1936年“左联”和各左翼文化团体自动解散后,为团结广大音乐界人士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吕骥等人提出了国防音乐的口号;同时吕骥又和周钢鸣等发表文章{4}正式提出了“新音乐运动”的口号,并对其性质、任务作了阐述:新音乐要成为人民大众民族解放斗争的武器,要采用新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要具有大众化的作风。1937年9月,19岁的马可与随救亡演剧队来到开封的冼星海相识,深受其影响并最终奔赴延安入鲁

艺,在“音工团”工作期间向冼星海等学习作曲,是在冼星海

等新音乐运动代表人物的影响下树立起现实主义音乐戏曲

观的。

二是来源于时代和人民的召唤。19岁的马可由一名立志“科学救国”的河南大学化学系学子转而投向抗日,参加“河南抗敌后援巡回演剧第三队”是为了救民族民众于危难,他参加革命后积极投身戏剧事业是为“坚持戏曲音乐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样的工作动力与目的,要在戏曲音乐中表现新时代的人物风貌,要以新时代的精神重新处理历史人物的音乐形象。所以,他提出戏曲的“主要方面是精华,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这就是说,它深刻动人地揭露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表达了人民的痛苦、欢乐和理想,发扬了优良的民族性格。贯彻了人道主义、爱国主义、民主主义等进步的思想观点”{5}。地方戏曲音乐的人民性决定了戏曲表现的形式和方式的生动性和灵活性,这是人民性与现实主义契合的地方。马可坚持认为,尽管戏曲音乐有程式性等特点,但它象一切优秀的人类文化艺术遗产一样,创作方法是现实主义的。古往今来杰出的戏曲艺术家,正是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并且勤勤恳恳地观察生活,体会琢磨人物的思想感情状态,同时在进步的世界观作用下才创造出生动的艺术形象来;他们的创造为后世树立了典范,但这典范的意义主要还是其现实主义精髓,而不是拿它代替后世的创造。

三是来源于他对中国戏曲规律的深刻把握。在他看来,戏曲音乐语言中的表现手段包括民族音乐语言中的音阶、调式、旋法、乐汇及曲式结构。这些表现手段是在长期的民族文化历史发展中缓慢形成的,其主要发展方式不是采取对旧有体系的否定,而是对新的成分的吸取。音乐语言的相对“不确定性”使戏曲中使用一个基本曲调有种种变化的可能,……音乐形象的任何一种成分(旋律、拍子、节奏、调性、音色等)的最细微的改变往往就会得到另外内容实质,就会得出只适于表现另一种情绪状态的色调。人民群众在他们的生活实践中,在他们过去的艺术传统基础上,也在改变着、发展着、创造着新的音乐形象。民间的创作,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对既有形象的“改革”来完成的。这些规律性的形成正是构成戏曲现实主义传统的理论源泉。

三、现实主义观对现代戏改革的推动

现代戏的改革实践为马可的戏曲观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阵地,马可的现实主义戏曲观也在现代戏曲改革中获得了丰富和发展。

一是强调戏曲唱腔传统的动态可变性来丰富中国戏曲的现实主义传统观的内涵。1956年,马可针对戏曲唱腔改革中出现了“脱离基础”的现象,对中国戏曲的现实主义传统作了进一步的阐发,明确提出了他对戏曲音乐改革中所要坚守的基础:首先是各个剧种优秀演员的创造;其次是剧种在发展过程中,在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下长期形成的艺术风格和特点以及在音乐上的结构与进行规律。马可认为,戏曲唱腔改革一方面要尊重老腔中已经形成的格律,不能毫无目的地去破坏它;另一方面学习其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发扬前代艺人根据内容需要,勇于打破成规创造新风格、新格律的精神。

二是以新戏曲的创作实践来检验中国戏曲的现实主义观,从而消除人们对中国戏曲表现手段、手法“类型化”的疑惑。马可曾以豫剧现代戏《朝阳沟》《刘胡兰》为例,与持“类型化”观点的人继续进行讨论。他认为《刘胡兰》中“就义”与“大庙”两场戏里的唱腔基本上运用了豫剧的传统慢板、二八、飞板,《朝阳沟》中的“田边识字”一场则运用豫剧传统的流水板和一些花腔来准确刻画人物情感。当我们将两个唱腔放在一起对比时,发现《刘胡兰》中的“滚白”与传统曲调(如《秦香莲》)有不少相似处,但很难说这些就是“类型化的曲调”“陈旧的音乐形象”。《朝阳沟》与《白蛇传》中青儿对许仙唱的一段曲调在调式、调性以及基本“乐汇”运用上几乎没有什么新的东西,而只是在句法结构和节奏变化以及在演唱处理上作了些变化,但仔细听来,二者又各具特色。由此看来,那种认为“旧曲套用”只能产生“类型化”的看法是站不住脚的。马可进而提出,《刘胡兰》中刘胡兰就义前的“飞板”及其后的帮腔、合唱以及在和声复调上的处理丰富了原有曲调的表现力,创造性地展现了该剧应有的时代特征。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戏曲改革所涌现出的一大批现代戏,如:评剧《刘巧儿》《金沙江畔》,沪剧《芦荡火种》,吕剧《李二嫂改嫁》,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豫剧《朝阳沟》,湖南花鼓戏《补锅》《打铜锣》,眉户《梁秋燕》在遵循传统戏曲表现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地革新所取得的成就看,传统戏曲的表达方式能够很好地为表现现代生活,塑造新时代、新形象服务。

三是以多种形式推进“新戏曲”运动。马可并未满足于只在“新戏曲”理性层面的思考,作为一位艺术管理工作者,他常常组织多种形式的讨论会、座谈会、研究班,主持创办专业性刊物《戏曲音乐》,建立教学研究阵地等,通过这些活动推动戏曲音乐专业创作的发展。1955年,中国戏曲研究院受文化部委托,举办第一届戏曲演员讲习会。参加这届学习的主要是北方各省的梆子、评剧等剧种的主要演员、琴师以及部分艺术创作人员。马可在这个讲习会作了题为《戏曲唱腔改革中的几个问题》的报告。在这个报告中,马可首先肯定了《刘巧儿》《小女婿》《罗汉钱》《志愿军的未婚妻》《刘胡兰》《春香传》等剧目和唱腔,在遵守既反映生活现实,又不离开原剧种音乐基础的做法,并就存在问题及一些不正确的倾向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一是“原封不动”,认为只有老的是最好,过去的板眼腔调是一点也不能变动的,只要一有点变动就说是“离格”了,“走味”了;二是“乱套乱用,越多越好”,对戏曲要勇于吸收其他剧种的优点理解的不正确,结果不是以本剧种的音乐为主去吸收融化外来的腔调,而是生硬地将其他剧种的音乐搬过来,形成“大杂烩,一锅粥”;三是盲目革新不适当地强调创作,甚至要艺人从头到尾唱专业作曲者写的曲子,在创作过程中又没有和艺人进行切实的合作,结果使得改革离开了原有的基础,离开了艺人和群众。针对这些问题,马可提出,首先澄清对戏曲音乐基础的认识,认为衡量戏曲唱腔改革是不是“脱离了基础”不仅仅是专家,更重要是演出实践在群众中的检验;其次就吸收其他唱腔提出自己的原则:“服从内容,从近到远,从少到多,一个基础,衔接消化。”{6}

四是深入戏曲改革一线,总结对“新戏曲”的新认识。1956年,马可观摩黑龙江省戏曲汇演,就评剧音乐改革中的吸收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戏曲音乐的创作是根据本剧种音乐中某些传统的体裁和格式(如板眼、节奏格式、音调与调式的构成及结束法、典型曲调的运用等等)经过不断地吸收而发展起来的。”{7}并认为,“吸收”是戏曲音乐创作中的一个主要方法,但也不是说所有的吸收都是符合现实主义的原则,这还要看所吸收的东西是不是以生活为根据,吸收进来以后是不是符合生活的真实性。对于如何吸收他提出三点意见:一是最基本的,也是效果最明显的吸收语言的音调;二是广泛吸收生活的音调,不只限于生活中已经提炼形成的、有着固定的音阶和节奏的标志的音调,而常常是更深刻的、内在的,有更大的感情上的概括性的音调,这类音调使听众同样感到它的生活的真实性,并且往往会得到感情上更为深切的感受;三是吸收其他剧种的音乐腔调。马可认为这次汇演中评剧改革之所以成功,主要是作者遵循这样三条准则:第一,从音乐语言本身所表现的风格来看,新的唱腔音乐与原有的评剧曲调风格很近;第二,新的曲调因素引进来以后很快地就转回到原有曲调上或并与原有曲调统一起来,这也说明了第一条法则的重要性;第三,曲调上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旋律进行方面,而在节奏的特性、板眼节拍的运用上,仍然保持评剧音乐原有的格律。

四、马可“新戏曲”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

马可的“新戏曲”理论探索对中国戏曲现代化及现代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里以豫剧《朝阳沟》为例进行分析。《朝阳沟》诞生于1958年,成型于1963年,这正与马可“新戏曲”实践和理论探索时期基本重合。总结《朝阳沟》唱腔音乐改革,有如下几点:一是男女分腔。拴宝的唱腔借鉴豫剧豫西调唱腔,从而形成豫剧反调唱腔体系。二是在原有唱腔基础上变化而来。二八板唱腔《走一道岭来翻过一道山》的三起腔是豫剧演员司凤英在1930年代《刀劈杨藩》唱腔基础上{8}通过模进、加花添繁、变换节奏、抽眼减腔、变化重复、添繁加腔等手法变化而来的;《朝阳沟好地方》中“桃树李树苹果树”一句的

唱腔是在《好队长》选段《好像喝了口万金油》流水板唱腔(1964年演出)的基础上抽眼减腔变化而来的。三是大量采用吸收本剧种以外唱腔来丰富自身的唱腔。如《亲家母对唱》采用豫东调、豫西调、武安落子结合的方式;《朝阳沟》中二大娘唱的一段流水板唱腔《咱这里每年都是好收成》在豫剧流水板的基础上插入新元素——说唱垛子;《朝阳沟好地方》吸收了河南曲子(曲剧老唱法)中《剪剪花》曲牌,二夹弦《拴娃娃》唱段;拴保唱段《学锄地》吸收了河南太康道情的唱腔。四是创新曲式结构,创造新腔。唱段《人也留来地也留》是在二八板上下句结构思维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加帽插腰、豫东调与豫西调结合、单乐句与复乐句结合、独唱与合唱衔接、四句体中蕴含启承转合等手法,重新结构了这一部分曲调,产生了新的结构形式——“复合式二八板”乐段。五是运用新的作曲技法创新而来。《亲家母对唱》借助调高、调式对置对唱腔进行变奏式发展,通过主题音调的贯穿,较好地表现了银环作为青年一代充满朝气、健康乐观的精神面貌,这种主题音调的源头是豫西调拖腔与豫鲁地区流行的二夹弦天衣无缝的

融合。{9}

可见,《朝阳沟》的唱腔改革正好符合马可新戏曲的原则:“服从内容,从近到远,从少到多,一个基础,衔接消化。”从音乐语言本身所表现的风格来看,《朝阳沟》创新曲调与原有的豫剧曲调在风格上很近。新曲调的吸收全部集中在河南及周边地区的民间戏曲及曲艺的声腔上。曲调上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旋律进行方面,而在节奏的特性和板眼节拍的运用上保持着豫剧原有的格律。新手法的运用都是紧密结合戏曲表达内容的需要,如银环唱腔的主题音调贯穿手法是为了集中塑造银环的鲜明形象。

戏曲理论家何为曾高度评价马可在“新戏曲”上的探索:“每个人都在一定的历史环境里活动,他的思想、他的实践以至他的思维表达方式,都不能不受这种历史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这种影响和制约是任何人都无法摆脱的,作为一个历史人物马可也是这样。他具有时代的敏感,充满着时代的激情,他所关注的是如何发扬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又要使传统艺术能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变革。因此,他所提出的种种论点,这些论点所反映的艺术思想,是走在这个时代前列的,是这个时代的先进思想。这些观点,直到今天我们看来还是站得住的,是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的。”{10}中国新音乐运动一开始以继承民族音乐遗产、创造音乐的民族形式为主旨,以聂耳、冼星海为代表的音乐家的活动集中体现在解决表现新的现实生活与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之间的矛盾,从而寻求音乐表达方式和内容上的突破,这些音乐活动始终贯彻着对待民族音乐遗产的态度。马可的“新戏曲”理论探索与实践正是对中国新音乐运动“用新的民族形式表现当代内容”这一主旨的继承和延续,是中国新音乐运动的重要组织部分。

马可“新戏曲”的理论探索对全球化语境中戏曲现代化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全球化的触角及经济、政治、文化、科技、艺术等领域,中国文化与其他国家、民族、地区的文化一样,面临着与异质文化交往互动和竞争,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否在这种多元文化的竞争中获得生存发展机会,首先要求中国戏曲创作者对当下现实生活认识的深度;其次要求对马可及老一辈理论工作者所提出的“中国戏曲现实主义传统”理论内涵的重新挖掘与认识,对于中国戏曲发展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重新认识;最后要求戏曲音乐工作者既要有传统文化素养又要具备全球化视野,这是当代戏曲工作者所面临的新挑战!

{1} 马可《对中国戏曲音乐的现实主义传统的一点理解》,《人民音乐》1955年第7期。

{2} 马可《提高认识,做好戏曲音乐工作》,《戏剧研究》1959年第1期。

{3} 黄自《怎样才可产生吾国民族音乐》,《晨报》1934年10月21日。

{4} 吕骥《中国新音乐的展望》《伟大而贫弱的歌声》,《光明》1卷5号、2卷2号;1936年8月、12月;周钢鸣《论聂耳和新音乐运动》《从“九一八”说到新音乐运动》,《生活知识》2卷5期、9期,1936年7月、9月。

{5} 马可《坚持戏曲音乐为社会主义服务》,《人民音乐》1963年第11期。

{6} 马可《戏曲唱腔改革的几个问题》,《人民音乐》1956年第3期。

{7} 马可《谈谈评剧音乐改革的几个问题》,《戏曲音乐工作讨论集》,音乐出版社1959年版。

{8} 谱载河南豫剧院艺术室编《豫剧传统唱腔选集》,1962年油印本,第44页。

{9} 陈文革《豫剧唱腔结构动态研究(1900—1960)》,2012年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10} 何为《马可与戏曲音乐》,《马可戏曲音乐文集》,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版,第312页。

陈莉娜 郑州大学音乐学院讲师

上一篇:建构主义理论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启示下一篇:局部战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