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管理沟通意义的认识(通用8篇)
对管理沟通意义的认识 篇1
对管理沟通的认识与体会
时间似乎总是过得太快,随着这个学期的结束,周老师的这门管理沟通课程也要结束了。上完这门课程,也许我不能非常有把握的说自己对管理沟通有了很全面的了解,但至少有了一定的认识。可我觉得学习这门课程后我们学到的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还有很多书本之外,而对我们很有帮助和启发的东西。其中包括如何真正地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对管理沟通的了解和认识等等。最重要的是如何把我们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真正实现学习的目的。
最初还没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对沟通、管理沟通这些概念都很模糊,似懂非懂的感觉。现在知道沟通并不只是指我们与别人交谈、聊天说话这么简单,它还是一个人了解他人思想、感情、见解、价值观的途径。沟通还必须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即信息的传递与被理解,也许不一定要使对方完全接受自己的观念与价值,但一定要使对方完全明白你的观念和价值。沟通的过程是双向互动的。沟通有很重要的意义,从人的社会角度来看,沟通是我们作为人的首要条件,没有沟通,人便不能称为人。从心理角度考察,人的各种情绪亦需由沟通来加以调节;从社会学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沟通的目的是人们为了满足各自需要,减少内部冲突,调节情绪,促进感情交流相互理解。除此之外,良好的沟通不仅能交换信息,还能够互相交融,互相促进,从而产生创新的效果。在组织中,沟通可以实现组织的内部任务目标,使组织的行为协调一致,通过信息的彼此交流,实现高效率管理的目标。同时在企业里良好的沟通能促使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组织的发展。总而言之,沟通从各个角度出发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沟通的过程主要包括六个步骤:第一步,发讯者获得某些观点或事实,并且有了传送出去的意向。第二步,发讯者将其观点想法和所得的事实,以言辞来描述,或以行动来表示,力求不使信息失真。第三步,信息凭借某种通道传递。第四步,受训者由通道接收到信息符号。第五步,受训者将获得的信息译解,转化为其主观理解的意念。第六步,受训者根据其理解的意思加以判断,以采取不同的反应行为。完成这六个步骤,整个沟通过程才算结束。虽然在我们看来沟通是一个很简单的过程,但如果缺少以上任何一点,都将导致沟通的失败。
管理沟通与一般意义上的沟通有区别,管理沟通是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的组织内部和组织外部的知识、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活动。它是围绕企业经营目标而进行的信息、知识传递和理解的过程,是实现管理目标的媒介,也是企业有效运作的润滑剂。它与人际沟通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际沟通的客体具有个体性,而管理沟通是管理者角色。人际沟通具有随意性,而管理沟通要服从组织目标。人际沟通以维护关系为导向,管理沟通以达成共识为导向。人际沟通以面对面口传方式为主,管理沟通有多种方式共存。虽然管理沟通与人际沟通有很大的区别和不同,但两者也存在联系。P26。
以上就是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后对管理沟通的认识和体会,可能在很多方面还不够全面和完整,希望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可以不断地完善和提高。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尽可能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真正的提高我们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管理沟通技巧。
对管理沟通意义的认识 篇2
一、高校人力资源及其特点
1. 高校人力资源的涵义
高校人力资源指能够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传播知识、培养人才并且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能力和体力劳动能力并处于劳动中的人们的总称。不仅包括高校的管理人员、教师科研人员, 还包括后勤、行政部门的人员。
2. 高校人力资源的特点
高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 其人力资源有不同于一般组织人力资源的一些特点, 但仍然属于人力资源范畴, 同样决定了高校人力资源可能隐含的巨大潜能和可能产生的极大浪费。人力资源管理在高校内部管理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高校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学校的生存竞争力及发展活力, 制约着学校的发展水平。
(1) 高校组织的特殊性
高校组织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高等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组织, 尽管每个高校都有完整的组织结构, 但它不同于国家机关, 也不同于企业。国家机关自上而下有比较严密的组织管理系统。领导每下达一项任务, 下一级必须立即付诸行动, 并且这种行动结果容易衡量。在企业, 由于经济利益的关系, 上下之间的指令与行动也是一气呵成。但对于高校, 一个具有公益性质的组织, 其自身的特殊性就决定了高校不可以像企业一样时时处处和经济利益挂钩, 同时由于大学的学术劳动力本身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 很大程度上在时间和意志等方面享受自由, 就不能按照企业和行政的做法。其二, 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之争始终是每一个高校面临的突出问题。高等学校办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学术自由。教师无论授课, 还是研究, 或是从事社会活动, 都享有一定的学术自由。但学术自由是有边界的, 这个边界就是和行政权力的冲突以及和解。如何处理这个矛盾, 对大学教师的影响非常大。这是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不可回避的问题。
(2) 高校人力资源的特点
第一, 劳动时间的自由性。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来分析, 高校老师的劳动属于复杂劳动的范畴, 其衡量的过程本身就比较复杂, 而对于搞学术、搞科研的教授, 就更难衡量。这样导致大学教师的工作时间很难界定, 没有严格的界限。
第二, 价值实现的间接性和滞后性。企业高薪聘用人才, 其直接价值可以反映在企业聘用人才的能力上。但大学教师的劳动价值转化成经济价值和人的发展价值的实现周期很长, 而且不直接, 因为在学校期间学生可能培养的是一个好习惯、一个好性格等, 而这些只会给你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其不会立刻转化为可衡量的业绩。
第三, 个人需求的高层次性和主观能动性。高校教师的文化层次较高, 高校在满足教师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特别要重视其精神需求, 尤其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高校教师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 追求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讲就是:大学教师追求最高层次的需求, 即自我实现的需求。
第四, 具有较强的稀缺性。高校的主体是教师, 高校的教师必须经过严格的学术训练, 拥有广博的知识、完整的理论结构体系以及良好的科学素养才能胜任, 这就决定了高校人力资源在整个人力资源体系中属于高层次的人力资源, 因而具有稀缺性。
由于高校人力资源的这些特殊性决定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在高校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二、高校管理的核心是人力资源管理
同其他组织一样, 高校资源也包括人、财、物、信息等部分。对财、物、信息的管理都是通过人来实现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人尽其才”以达到“财尽其力”“物尽其用”。高校人力资源是高校的一项重要无形资产, 它渗透到高校组织的整体运作系统中, 能为高校创造竞争优势。
1. 高校人力资源是最活跃、最积极的生产要素, 具有其他财、物、信息等资源无法比拟的重要性质
人是高校中最活跃的因素, 对高校的全部活动起着支配作用, 是决定高校存亡兴衰的根本因素。人本身就具有丰富的情感和不同的思维, 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情景中会有不同的表现。这是人同其他资源最大的区别。正是人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人力资源的特殊性——不可复制性和不可模拟性, 并且具有潜力, 其潜力的发挥可能是无极限的。高校之间互相模拟的是那些主观性、能动性不强的资源, 如物质资源、财务资源和信息资源等, 像高校之间建筑物及教学设备的设计、财务管理制度、信息的来源等都可以互相效仿, 但唯有人力资源是永远不可模拟的, 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此, 我们在对高校进行管理时, 就必须充分认识高校人力资源的特殊性, 充分发挥其不可复制性的优势和自身的潜力, 以使管理达到最佳效能。
2. 高校人员具有更大的能动性, 对其进行管理有利于高校其他管理活动的开展
高校是我国学历水平最高人才的聚集地, 其人员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道德品质结构都发展得比较理想, 在教书育人、科学文化创造以及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高校管理人员如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先进的经营理念, 就能合理有效地利用好高校的人力资源, 进而使高校的物质资源、财务资源和信息资源等发挥更大的效益。如高校完善了人力资源管理, 就可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完善的管理体制, 包括管理体系、制度建设和管理手段等, 这些都是高校高效运作的基础;完善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 就可以加强高校的资产管理, 合理有效利用高校的资源, 同时可以消除高校中存在的各科系间的“贫富分化”, 使各科系间的资源均衡化。
所以, 高校人力资源是高校最宝贵的战略资源, 是其他各项资源的根本。只有合理使用和开发人力资源, 才能给高校带来持续的竞争力。
三、加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高校作为从事高层次教育活动的组织是人力资源集中的场所, 加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加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有助于提高高校整体的竞争力
教师是高等学校办学的主体, 是高校发展的核心, 高校的生存与发展直接取决于该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加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更是势在必行。高校的每项工作都要靠人去完成, 教学、科研、后勤服务等管理工作的协调与发展, 取决于高校的教师、研究工作者和行政管理及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所以高校的管理都是建立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之上的。如果高校能更加注重人力资源管理, 就会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使高校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 加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有助于形成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机制
绩效考评既是教师管理的重要形式, 又是激励教师的重要手段, 还是教师职务聘任的基础条件。加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 高校就可以建立一套科学严格的针对不同人员的考核体系, 以减少管理的随意性, 提高抗干扰力, 真正使考核公正公平。同时, 也才能真正做到社会所倡导的“多劳多得, 按劳分配”的原则, 消除高校存在的“论资排辈”“平均主义”“大锅饭”和“搞平衡”等不良现象。
3. 加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有助于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
人力资本是积累与增长的结果, 需要通过对人力资源进行培训才能形成。高校人才的来源有两种途径, 一种是高校自身培养, 以便开发和合理利用, 这是许多高校在发展初期的主要人才来源;另一种是引进人才, 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也应重视人才引进, 尤其是高校发展到一定阶段, 更应重视人才引进, 以便形成更加良好的人才结构。高校在人力资源管理时必须注意人才的两种来源, 以便使高校永远有优质的人才资源。为此, 高校应加强人力资源规划, 以便有计划地将人力资源转化成人才资源。
4. 加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有助于建立全员聘用和有效激励的管理机制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通过激励机制, 吸引、开发和储备人才, 激发高校教师的工作热情、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晋升制度及福利补贴制度等来激发调动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并激发其内在动力。
21世纪的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们必须意识到高等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学校管理的第一资源。应该把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到战略地位, 这样才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是随着管理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的出现、发展而兴起的一个新领域, 所以高校要从以前传统的注重人事管理向现代的注重人力资源管理转变可能需要一段时间, 但是, 高校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是大势所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目前高校人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激励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增强高校的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 最终达到提升高校竞争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维政, 余凯成, 程文文.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雷水清.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探析[J].绥化学院学报, 2005 (2) .
[3]王瑛.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J].技术经济, 2000 (4) .
[4]周作宇.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几个理论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 2000 (12) .
论护患沟通对预防护理纠纷的意义 篇3
【摘 要】护患沟通障碍是造成护患纠纷的重要原因,护患沟通分为有其主观和客观表现形式。护患纠纷是由护理人员责任缺乏、技术不过硬、沟通不顺畅等原因造成的。要解决护患纠纷,需要从法律法规培训、医护人员业务培训等方面综合施治。
【关键词】沟通;纠纷;建议
1.护患沟通障碍的内涵
护患沟通障碍主要是指发生在护理人员中间的、由信息量少、信息不对称等原因造成的对护理质量的提升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护理沟通障碍是影响护理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它的促成因素很多,但主要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方面主要是医护人员与患者交流信息少,客观方面主要是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信息不对称。具体来看:
1.1 交流信息量过少。主观沟通障碍是护患沟通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从医护人员来看,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不高造成护患沟通障碍。医护人员业务素养不高就容易对患者不尊重、不关心、对患者语气不好,态度也会比较冷漠;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器械治时,操作也会比较机械。所有这些都会直接导致医患之间沟通困难。医护人员业务素养不高造成的医患沟通障碍。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与专业素养是同等重要的。有时候医护人员对待病人主观上非常热情、非常尽心,但由于客观上业务素养没有达到较高水平,仍造成了医患纠纷。
1.2 信息不对称。医患沟通障碍还有可能是由于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信息不对称是指医患之间由于专业技术的差异,造成医护人员在服务时,患者对服务技术不了解而造成的沟通障碍。医学涉及到很多非专业人士不甚了解的专业术语,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总是会说出很多专业术语,而又没有太多时间对患者进行解释,这就容易造成医患沟通不畅。解释的限度造成的信息不对称,容易造成医患沟通障碍。
2.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
2.1 责任方面。由于护理人员在治疗过程中粗心大意, 对患者反应的异常变化不在意, 没有及时处理而延误病情造成纠纷。由于护理人员工作倒班的特殊性,工作时有惰性心理, 弄虚作假, 如个别护理人员不亲自观察、测定和记录患者的尿、便、痰等排泄物, 仅靠患者或亲属提供的情况造成不真实的成分, 给医生提供了不实的诊疗依据。
2.2 技术方面。技术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知识的缺乏和操作水平较差两方面。当医护人员缺乏理论知识时,对患者的病情就缺乏应有的预见性,也就不能再患者体征的变化中发现患者患者可能会出现的不利情况。当医护人员缺乏应有的操作水平时,即使能够准确预测患者症状,仍然不能对症状作出合适的操作,这些都有可能造成医患沟通。
2.3 护理行为。护理行为不同于一般行为,而是一种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行为。正因为其专业性、技术性,在操作上就有一定的风险性,在这种操作上的任何一种小瑕疵都有可能造成护患之间的纠纷。如在静脉输液时,常常会有微粒污染反应、静脉炎、空气栓塞等, 这些都有可能造成护患纠纷。另外,由于患者对医学专业技术不甚了解,因此他们只是希望能够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所以在治疗之中就存在一个期望值的问题。当护理人员在治疗过程中不能满足患者及其家人期望的治疗,就会产生纠纷。
2.4 护患沟通程度。护患沟通不畅也是造成护患纠纷的重要原因。如上所说,护患沟通氛围主观和客观两种表现形式。但这两种表现形式对护患沟通的影响力是不一样的。一般而言,主观上的交流信息量上往往更容易造成护患纠纷,尤其是护理人员由于职业道德素养不高最容易让患者及其家属产生不信任感和疏离感,这种感觉的长期累积必然会造成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纠纷。
2.5 不安全行為因素。护理人员短缺、工作超负荷、护理人员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频繁更换护理岗位, 医护人员分工不明确、有越权行为, 随意执行口头医嘱、护理人员素质不过硬、应急能力差,规章制度制定得不完善, 这些都是医疗纠纷的隐患。
2.6 医疗费用问题。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医疗费用越来越高以至于患者及其家属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住院的医疗费用未做到一日清单制或收费项目填写不全甚至发生错误等, 极易造成患者的误解, 导致纠纷发生。
3.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对策建议
3.1 切实加强护患沟通与交流。护患沟通是提高患者满意度的重要渠道。作为护士,要带着关心、爱心、体贴的情感去为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护士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倾听患者的主诉并耐心解释,通过与患者的沟通,融洽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3.2 切实强化法律法规培训。医疗护理是带有风险性的职业,因此有很多规章制度的约束。为环节医疗过程中的医患纠纷,医护人员就需要认真学习想干的法律、法规,不仅更好地对患者及其家属负责,而且还能较好地实现自身的自我保护,实现医患双方互利。
3.3 切实提升医护人员素质。医护人员素质提升是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有相当部分医患纠纷是由于医护人员素质不高造成的。要不定期对医护人员展开培训,通过相关案例来提升医护人员职业道德,要通过进修等形式加强技术培训,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医护人员通过自学方式提升自身业务素质。总之,只有建立一个职业道德素养高、专业技术水平过硬的护理人员队伍,医患之间的关系才有可能会和谐。
3.4 切实做到保护患者利益。要做到切实保护患者利益,一是要做到临床上合理用药,以切实减轻患者的用药负担;二是提高收费的透明度,治疗费用明确到项目,让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开销做到心中有数,保障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权。以患者为本要求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切实想患者所想、解患者所难、满足患者所需,要求护理人员挑出生物护理模式,将护理过程变成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心与心的沟通过程,在良性沟通过程中让患者及其家属感到温暖,消除医患纠纷的根源。
3.5 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入院后患者重要特点是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同情和体贴以满足感情的需要,为此要求护理人员以患者为中心,尽量满足患者的各种需求,并将心理护理提升到重要位置,从心理学的角度针对每个患者的心理特点做到有效地沟通与交流,帮助患者尽快完成角色的转换,尽早适应环境,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有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李惠玲. 护理人文关怀的基本理论及临床应用. 中华护理杂志,2005,40 11: 878-880.
[2] 杨玉美.护士语言艺术训练探讨[J].重庆医学, 2002, 31( 1) : 6
[3] 席淑华, 周立.15 起急诊护理纠纷原因分析[J]. 中华护理杂志,2002, 37( 1) : 42-43。
对发展核电的认识和意义 篇4
提起核能,人们的第一反应恐怕是战栗和神秘的恐惧,1945年,广岛和长崎爆炸的两颗原子弹的威力让人们铭记在心,以及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造成的灾难带来的损失和影响难以估计,再加上前些时间的福岛核事故更是为人们的心灵上能上了一层阴影。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灾难带来的教训是惨痛,正是这一次次的教训让我们在发展核能的时候要慎重的考虑全面些,从教训中受到启发,避免让悲剧重新发生。正如航空航天业的发展一样,历数航天中的事故以及带来的损失,绝非是一个小数目,在刚起步的时候每一次事故都会让人们对航空的意义产生质疑,发展受到影响,但是人们从事故中发现不足,提出改进的方法,一次次实践才有的现在航空业给人们带来的便捷和安全。试想倘若早期的航空发展因为一两次的事故而停滞不前甚至夭折,决不会有今天的“波音”,“空客”,人们翱翔的梦想会只是梦想。
虽然核能的提出,发展到现在有一段时间,相对于历史的长河还只是刚刚起步阶段,失误不可避免,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而放弃核能的发展。
在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日益枯竭的今天,化石燃料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寻找新型能源的要求势在必行,迫在眉睫。历数现阶段有潜力的新能源: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潮汐能,水能等。
风能的不稳定是其发展的最大的瓶颈,而且风能丰富的地区人烟稀少,风能发电上网和传输是个在短时间内不容易解决的问题。
太阳能的分散性使得在 利用太阳能时,想要得到一定的转换功率,往往需要面积相当大的一套收集和转换设备,造价较高,并且现在多数用太阳能电池板,废旧电池的处理也是个问题;太阳能的不稳定性:由于受到昼夜、季节、地理纬度和海拔高度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晴、阴、云、雨等随机因素的影响,所以,到达某一地面的太阳辐照度既是间断的又是极不稳定的。
潮汐能潮汐存在半月变化,装机的年利用小时数低,潮汐电站建在港湾海口,通常水深坝长,施工、地基处理及防淤等问题较困难发电只能作为辅助,难以独当一面,成为主流。
水能总的可以利用的总量有限,并且建造水电站对环境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对水生生物,可能会带来灭顶之灾。核能是唯一可以全面代替化石燃料发电的能源。
核电站优点:
1.核能发电不像化石燃料发电那样排放巨量的污染物质到大气中,因此核能发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2.核能发电不会产生加重地球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
3.核能发电所使用的铀燃料,在地球上的储量丰富。
4.核燃料能量密度比起化石燃料高上几百万倍,故核能电厂所使用的燃料体积小,运输与储存都很方便,一座1000百万瓦的核能电厂一年只需30公吨的铀燃料,一航次的飞机就可以完成运送。
5.核能发电的成本中,燃料费用所占的比例较低,核能发电的成本较不易受到国际经济情势影响,故发电成本较其他发电方法为稳定。
核电站缺点:
1.核能电厂会产生高低阶放射性废料,或者是使用过之核燃料,虽然所占体积不大,但因具有放射线,故必须慎重处理,且需面对相当大的政治困扰。
2.核能发电厂热效率较低,因而比一般化石燃料电厂排放更多废热到环境裏,故核能电厂的热污染较严重。
3.核能电厂投资成本太大,电力公司的财务风险较高。
4.核能电厂较不适宜做尖峰、离峰之随载运转。
6.核电厂的反应器内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如果在事故中释放到外界环境,会对生态及民众造成伤害。
发展核电是我国满足电力需求、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发展核电是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充分认识煤质管理的重要意义 篇5
各单位负责人充分利用班前会等时间,加大煤质宣传力度: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就是效益,就是竞争力,有质量就有市场。大力倡导“质量在我心中,质量在我手中”的质量观,强全员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意识。向职工宣讲煤质工作的重要性,让大家从思想上认识到:提高煤质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而且关系到大家的工资收入,同安全、生产工作一样重要,以此调动大家参与煤质管理的积极性。不断加大煤质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使“质量就是职工的饭碗,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的思想渗透到每位职工心中,达到全矿上下呈现出人人为煤质操心尽力的局面,让职工主动参与到煤质管理中来。营造出人人关注煤质、重视煤质的良好氛围。
二、狠抓煤质管理途径和办法
保证煤质关键的关键是生产过程中的具体操作。“煤质管理要从源头抓起,全过程管理控制”做为抓煤质工作理念,这个理念要在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充分体现。
对管理沟通意义的认识 篇6
新农村建设的重心在于一个“新”字,不同的时代对“新”的定义和要求不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开辟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新纪元,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又一里程碑。随着改革进程的一步步深化,随着农业支援工业、农村支持城市向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转变,自2004年以来,连续十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农”字号,这也是我们当前讲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也反映了“三农”问题在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和紧迫。
当前我们讲新农村建设主要是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提出实施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为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战略。“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这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农村建设方面的体现。“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这是共同富裕目标的在农村建设方面的体现。“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农村建设方面的体现。“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管理民主”,显示真正让农民群众当家做主的决心,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是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可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富裕和素质的提高以及农村的生态建设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就没有不能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奋斗目标的。
接下来的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主题鲜明的指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反映出中央工作的一个主体方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经过十六大以来的发展,我国“农业生产得到很大发展、农村面貌得到很大改善、农民群众得到很大实惠,农业农村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迎来了又一个黄金期,初步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同时,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页有了新的发展。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即 “四化同步”。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指出“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必须固本强基,始终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统筹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 1
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我省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启动以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了诸多的成绩,获得了大量的经验,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2年9月省政府下发了《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举省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加快美好安徽建设的进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在一件件中央和地方文件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意义显而易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国际经验表明,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一些国家较好地处理了工农城乡关系,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较快地迈进了现代化国家行列。也有一些国家没有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导致农村长期落后,致使整个国家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现代化进程严重受阻。我们要深刻汲取国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的重要保障。我们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大部分地区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不通公路、群众看不起病、喝不上干净水、农民子女上不起学。这种状况如果不能有效扭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因此,我们要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的进程。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农村集中了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是通过加强农村道路、住房、能源、水利、通信等建设,既可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又可以消化当前部分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的社会和谐。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关系总体是健康、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一个政党要实现党的奋斗纲领,首先就要取得政权,将自己的主张、纲领转换成国家的政策、目标。取得政权后的任务就是提升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将党的意志、主张长期贯彻下去,实现党的纲领。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说进行各项建设,推动社会发展。如果不能取得政权、不能巩固政权,什么推动社会发展、进行各项建设就显得苍白无力了。农业是并将仍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农村在我国仍占有着极大的面积,农民在我国人口中的比重依然很高。“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近年来,惠农富农政策的实施、城镇化、农业现代
化的推行等,使我国的“三农”状况得到很大发展,但其中问题依然很多,其中包括政府工作人员等社会管理者的工作理念还没有适时改变,基层的一些党员干部的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的理念不到位,甚至不能认真去理解“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有的党员干部在说到“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还常会报之一笑,有的党员干部还在陷入面对群众工作时是代表党的利益还是代表老百姓利益的站队误区,有的党员干部还会视群众不如草芥,为了几个绿化的花朵对群众上演全武行,还会在群众已无退路、在预谋爆炸的时候认为不强拆“开发商就没法活了”。这些人,让他们认识到新农村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当然很重要,同时,认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意义更为紧迫和必须。使他们认识到新农村建设对党的生死存亡、发展壮大的意义,以及进而认识到新农村建设对自己的职业生存、发展的意义,有助于他们增强认识、转变观念、明确责任。近年来,中央的一些惠农富农政策的实施,农村的医疗、社保、居住条件等面貌在发生很的变化,农民的收入在逐步增长,农民在说到中央时的种认同感时是一个劲的竖起大拇指。但涉及到三农的上访、群体事件、突发事件却久治不愈,农民对基层政府、对基层工作人员很难赞同和拥护。
基层是党与群众联系的最前沿,前沿的党的形象直接影响着执政地位的巩固,直接反映着党的执政能力。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三大作风之一,党群关系的和谐是密切联系群众作风的体现。和谐的党群关系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要条件和目标取向,加强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建设离不开和谐的农村党群关系。党群关系和谐有利于促进生产发展,夯实党在农村执政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要求就是“生产发展”,而这种发展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党群关系和谐有利于干群拧成一股绳共同谋划实施本地经济发展战略,而广大群众从中受益后会更加相信基层党组织,自觉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践行党的各项农村发展政策,从而夯实党在农村执政的经济基础。党群关系和谐有助于统一思想,夯实党在农村执政的思想基础。党群关系和谐有利于党组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教育农民群众在实践中贯彻党对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充分做好思想动员;也有利于针对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战斗力不强的现状,在群众监督和参与下着力进行整改,把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上来,在思想上构筑拒腐防变的堤坝,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党群关系和谐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夯实了党在农村执政的组织基础。党群关系和谐能够为新农村建设创造安定的环境,夯实稳定党在农村执政的基础。扎实推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进一步深化对民生意义的认识 篇7
一、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执政党的宗旨所在
世界上第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成立的时候, 马克思、恩格斯亲笔为它写了一个纲领性的文件, 这就是《共产党宣言》, 公开向全人类宣布, 共产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谋利益求幸福, 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共产党没有自己任何的私利。我们中国共产党把这种理念, 叫做党的根本宗旨, 就是毛主席概括的五个大字“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党最重要的思想和行动准则。90年来, 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改革和发展, 都是沿着这条路线进行的, 我们党的为人民服务之路实际上就是民生之路。新时期, 邓小平提出了判断我们一切工作和是非得失的三条标准, 其中一条就是看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他强调我们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都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落脚点也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强调“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最核心的权力观, 它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诠释得更加清晰、更加真实、更加务实, 更具时代价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执政, 是我们党的全部追求, 是我们党永恒的精神家园。
二、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改革开放一开始, 邓小平针对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长期未得到改善的局面, 对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 进行了深刻的历史反思和理论探索。他第三次出来工作后, 便立即在社会主义应该贫穷还是应该富裕的这个根本性问题上, 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和实践胆略, 进行了划时代的拨乱反正。他曾从不同的角度多次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 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起来;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的, 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些, 其实质是一样的, 都是邓小平讲话、谈话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题思想。共同富裕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 不管怎么强调, 都不过分。所以, 邓小平把自己对社会主义的思考最终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也就是坚持走全中国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坚持共同富裕的道路, 也就是最重要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道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民富国强”的理念。追求“民富国强”, 坚持“富民为先”, 意味着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 我国将更加关注以人为本、更加关注民生, 代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 表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又向前迈进一步。
三、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 博大精深, 集中了全党的智慧, 汲取了古今中外文明发展的经验,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 一个首要的问题必须弄清楚, 它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准绳, 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准绳。如果我们忘记了这一点, 那也就忘记了科学发展观的灵魂和精髓。“十二五”时期, 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 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 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 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当前, 要把扩大内需, 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 作为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对此, 我们必须明确, 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扩大内需。只有民生改善了, 人们才有比较切实的社会保障, 才能够放心大胆地消费, 才能够刺激和拉动消费。这应该成为“十二五”时期我们应对危机、克服困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条红线。
四、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
在孔子之前, 《尚书》中就讲“民为邦本, 本固邦宁。”在中国政治文明史上, 朝野上下, 都喜欢讲“国泰民安”。国泰民安的社会就是和谐社会, 只有民生问题解决好了, 才会有安宁稳定。因此, 自古以来, 民生问题就是与社会和谐稳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互为前提, 相互依存, 相互转化。当前, 我们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 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机遇与挑战并存, 希望与困难同在, 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艰巨, 工作繁重, 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必须善于抓住主要问题, 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从改善民生这一关键环节着手, 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大好局面, 使全社会呈现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清新气象。
五、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小康社会, 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梦想。我们党把这个古老的愿望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中, 不断探索, 不断追求, 梦想即将变成现实。完全可以这样讲,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民生工程, 并且是一个巨大的、与时俱进的系统工程。我们对小康的认识, 我们对民生的认识, 都应该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变化的。不同的历史时期, 不同的发展阶段, 民生问题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 解决了初级阶段的民生问题, 还有更高层次的民生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这就是人民群众的新希望、新要求、新期待。我们讲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就是要与时俱进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不断发展和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是适应了这一社会发展规律, 一心一意谋发展, 聚精会神搞建设, 在本世纪头二十年, 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 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十一五”期间,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推进, 老百姓得到了更多实惠, 但不可否认,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性依然突出, 社会事业存在不少历史欠账, 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领域仍有很多难题待解, 特别是与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相比, 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相比, 与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综合国力相比, 民生任务还很繁重, 必须坚持以更大决心、下更大气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神圣职责
对管理沟通意义的认识 篇8
关键词:复句 概念域 语境 逻辑语义 语法教学
一、复句“三域”的认识观
传统的复句研究历来重视复句的类属划分,分类的依据通常是小句间的逻辑语义关系及其关系标记等显性特征。Sweetser将话语的语义结构分为“内容”(content)、“认识情态”(epistemic modality)、“言语行为”(speech acts)三个层次,沈家煊进一步提出了话语理解过程中存在着“行域”“知域”“言域”三个概念域的观念,其中“行”是指客观行为、能力,“知”指主观认识,“言”指言语行为。[1]这显然是一种深入到概念系统内部、基于人类普遍认知心理的划分方式,有利于一以贯之地说明各类复句所表达的语义关系。例如:
(1)a.张刚回来了,因为他还爱小丽。
b.张刚还爱小丽,因为他回来了。
c.晚上还开会吗?因为礼堂里有电影。
这三句话同属因果复句,显性标志是标记成分“因为”。传统的研究方法难以再进一步做出分类,因而无法显示出三者间的差异性,而在明确了概念域的区分后,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彼此的不同。例(1)a是根据事因“张刚爱小丽”推导结果“张刚回来”,这种行为事理上的因果关系属于“行域”范畴,直接证据是可以说“(之所以有)张刚回来了这种行为,(是)因为他还爱小丽”;例(1)b是根据结果“张刚回来”逆向推测现象背后蕴含的事因是“张刚爱小丽”,这种推理上的因果关系属于“知域”,证据是可以说“我推测张刚还爱小丽,因为他回来了”;例(1c)则应在“言域”内理解,它表示导致“问是否开会”这一言语行为发生的原因是“礼堂里有电影”,因为可以说“我问你晚上还开会吗?因为礼堂里有电影”。
更有实际价值的是,“行、知、言”概念域的区分从话语识解的角度为复句理解过程中两解甚至多解的现象提供了全新的解释路径。如:
(2)a.老王回来了,因为他的包在这儿。
b.他会挣钱,但是他很懒。
例(2)a可以根据一般事理上的因果关系在行域内加以理解,但是在特定语境下,也能按知域理解,因为可以说成“我推测老王回来了,因为他的包在这儿”。例(2)b是转折复句,有知域、言域两解,理解为知域时,可以说“他会挣钱(一般人会推测他很勤快),但是(我觉得)他很懒”,其中,逻辑语义的转折是建立在一般与特例的反差上的,复杂之处在于这是个由普遍认识到个别情况的聚焦过程,而推断出结论“他很懒”的直接依据又隐含在句外;按言域理解时,又可以说成“你说他会挣钱,但是我要说他很懒”,这在对答(exchange)情境下属典型的反诘行为(refutation acts)。
二、复句概念域划分的理据性
不过,正是这种三域理解上的歧义性引发了部分学者的质疑,张宝胜就认为沈先生文中不少例句仍可作他解[2]。如:
(3)a.虽然他很高兴,但是他没有被录取。
b.她上班要么坐地铁,要么打的。
张文认为例(3)a诚如沈先生所言应在知域内理解(可说“虽然他很高兴,但我还是推测他没有被录取”),但也可理解为言域,因为可以说成“虽然他很高兴,但我还是要告诉你们,他并没有被录取”。而例(3)b除去行域以外,还可以在知域内理解,证据是“根据我的知识,我推断:她去上班要么坐地铁,要么打的”。
我们的看法是:不能单凭张文所列举的大量三域相互交叉的例句就降低了三域划分的必要性,概念域理解的歧义性正是认知心理复杂多样的正常反映。沈家煊认为语词的行域义是基本的,因为它符合一般性的事理逻辑,知域义和言域义都是从这个基本义引申出来的,引申的途径之一是隐喻[3],下面三个具有相同关系标记“如果……就”的复句就分属于“行”“知”“言”三域。
(4)a.如果明天下雨,比赛就取消。[行域]
b.如果比赛取消了,昨天就下雨来着。[知域]
c.如果比赛真的取消,太阳就从西边出来了。[言域]
其实,这种隐喻性引申并不仅限于某一逻辑语义范畴内部,造成上文语句歧解的底层动因也同样是隐喻,例(4)a的歧解就体现了行域(一般事理)、同知域(主观推测)间的投射关系,例(4)b则是知域和言域间的投射,现将这种隐喻机制图示如下:
图1:
三、复句概念域判别方法的探讨
另一方面,我们也认为判别复句概念域所属的现有方法值得商榷。上面的分析已表明,复句概念域的归属判定实际上采用的是一种显性标准,即添加“这种行为”(行域)、“据我理解,我推测”(知域)、“我要说,我要告诉你”(言域)等标记性语词,再凭语感审查句子还能否说得通。这种做法的意图其实是将认识对象置于特定的语境之中,通过创造句内语境来外显其概念域所属。可问题是概念结构同语言结构毕竟是两个不同的系统,二者间究竟存在着何种程度上的对应性。我们虽然可以认为语词的理性意义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概念义,但用于判别的标记性词语一旦入句,情况就往往不是那么简单,通常都会牵扯到与其他成分的语法、语义关系,仍以例(3)b为例(现重新编号):
(5)她上班要么坐地铁,要么打的。
→她去上班的行为,要么p“坐地铁”,要么q“打的”。[行域]
→根据我的知识,我推断:她上班要么p“坐地铁”,要么q“打的”。[知域]
按照所谓的显性标准,例(5)固然可以在行域和知域内理解,但又何尝不能说成“我要告诉你,她上班要么坐地铁,要么打的”(言域)。如此一来,就出现了“行、知、言”三解的情况,而这样的句子显然不在少数,可以说几乎所有内容上顺应事理、符合常规的复句,在加入作为显性标准的词语后,只要语义上能通过选择性限制这一关口,可以形成搭配关系,表义依旧通顺,就可以做出三解。作为一种判别标准,却能使大量操作对象实现所有潜在的分类可能性,这是很值得继续探究的。
需要承认的是,所处环境对于语言成分概念域的归属判断的确有着重要作用。例如:
(6)a.村民们把小猪崽赶进了笼。
b.村民们习惯上称小猪崽为“猪娃”。
实体概念“小猪崽”在前一句中属行域,而在后一句中则属于知域,区别明显的原因在于这两句话所代表的事件属性存在着不同,一为运动事件,一为认识事件,因此容易区分。但这是就事件框架内的指称性成分而言的,复句的情况要复杂得多。例如:
(7)a.小王帮了小李,(据我所知)小李也帮了小王。
b.小王病了,(据我所知)他没有来上课。
c.小王虽然病了,但是(据我所知)他并没有缺课。
张宝胜认为这三个句子中如果“不出现‘据我所知之类的话,它们还都应该在行域里来理解”,“如果出现‘据我所知之类的话,就应当在知域里来理解”。[2]这实际上就将某一概念域同某一类词语间画上了等号,分类手段并不等于分类目标,单纯将概念系统和语言系统的交互关系转化为语言系统内部的结构语义关系,其合理性值得进一步讨论。另外,即便顺着张文的思路来理解,也不能仅凭“据我所知”中的“知”字就理所当然地将其作为“知域”的标签,例(7)诸句(“据我所知”出现时)实际上都是对答情境下的回应语,都可以补出相应的引发语。例如:
(8)a.——他们俩到底是谁帮了谁?
——小王帮了小李,据我所知,小李也帮了小王。
b.——小王怎么了?
——小王病了,据我所知,他没有来上课。
c.——听说小王病了,缺了不少课吧?
——小王虽然病了,但是据我所知,他并没有缺课。
“据我所知”已经成为了用于对话(conversation)或自述(account)的话语标记,固定地与特定言语行为相联系,因而从语用功能看,“据我所知”也完全可以视为标记“言域”的话语成分。这样一来,“据我所知”就具有了同时标记“知域”和“言域”的二重性,丧失了作为分类标准的基本前提。
此外,即便依照显性标准的判定,也仍然有若干类属于单一概念域的句子,其中之一就是“结果永远为假的假设条件句”[2]。例如:
(9)如果比赛真的取消,太阳就从西边出来了。
因为违反常理,例(9)显然不能在行域内理解,而人们的逻辑推理正常情况下也不会得出违实的荒谬结论,“我推测,如果比赛真的取消,太阳就从西边出来了”的说法也就不能成立,这又排除了理解为知域的可能性,因而上例只能在言域内理解,可以说“如果比赛真的取消,我就说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张宝胜认为可以将“结果永远为假”作为判断假设条件句属于言域的隐性标准[2],我们则认为这也只是表面现象,关键在于“太阳从西边出来”的说法具有特殊性,对于这句话显然不能按照逻辑命题意义理解,它的作用是表达说话人“质疑”的主观态度,体现了语句的主观性,如果能将主观性同言域联系起来,甚至将是否具有明显的主观化印记作为判别句子是否属于言域的内省化标准,无疑会为复句三域的研究提供全新的角度。
四、复句概念域的认识观对语法教学的实际意义
复句教学是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性在于短语、句子界面上的句法结构内容并不凸显,取而代之的是小句间的逻辑语义关系获得了特殊的强调。初级汉语语法教学的任务是在留学生的知识库中建立汉语的基本句式观,并在实际应用中对汉语的各类句型,尤其是特殊句式能够做到有效提取、合理重建。在此基础上,中高阶语法教学对留学生在更大规模语段(utterance)层面上的解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复句正是此类规模语篇的主要表述手段。本文的研究表明,复句概念域的划分具有充分的理据性,在具体的划分操作中,可以明确观察到一系列规律性表现,如将这些认识引入实际教学,无疑会使教学内容在深度上、广度上都得到相应的拓展。
第一,复句教学不应仅限于讲解“不但……而且……”“虽然……但是……”等配套同现(或其中一方隐含)的关系词语,更要引导学生关注前后语段间深层次的逻辑语义关系,复句概念域呈现的主要手段在于小句内外语篇环境的构造,鉴于此,可考虑贯彻语境教学法,在设定的特定情境下,用典型语例向学生演示小句间各类逻辑语义关系。为提高教学效果、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也不妨考虑适度夸张,如将两种极端情况加以对比等。反过来,准确把握句间关系也正是防止关系词语使用偏误的根本。
第二,作为复句句式的无标记用法,“虽然……但是……”等常序句的语用频率明显高于“……,虽然……”等逆序句。根据语法教学的区分频度原则,理应将常序句作为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确其所表达的典型语义。不过,对于逆序句也应给予足够的关注,此类特殊用法正是HSK汉语水平考试的重要考点。复句的逆序句往往表示由果及因的事理推断,要在知域里进行理解。因此,不妨将这一类型单独设为一个教学语法项目(或“常序句”下的子项目),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常序、逆序两种用法的区别,通过排列对比二者的典型语例,引导学生观察、领会前后小句间不同的语义关联性,从而使学生整体形成对本语法项目的直观印象。这部分内容应结合对HSK相关题型(如单选题)的重点训练来进行。
第三,复句教学应采用适当的方式开展,要淡化学术性,将与教学效果相联系的课堂可操作性作为首要原则。具体的做法是,避谈“概念域”之类的语法术语,贯彻任务型教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在言语交际实践过程中,自主体会复句在不同概念域中的实际表现及各种情况间的细微差别,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对于概念域的语感,最终达到如下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根据言语表达内容的实际需要,在特定的言语情境下,通过对各类关系词语的合理运用,恰当地调控话语表达的手段方式,进而熟练生成合格的句子(复句)。
第四,教学语法的项目设定有时过于精细,往往把话语层面上的每一类实际用法都设置成语法项目中特定的一项,有些专书就将“了”的语法意义设定为几十项[4]。这样的处理方式虽然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工具书编纂的周全性,但同时意味着学生的记忆负担也会成倍地增加。复句句式教学项目的安排也不宜太过琐碎,不应形成“一用一类”的零散的教学系统。可以考虑适当引入专家语法的研究成果,将复句系统进行并列、因果、转折三分[5],这三类作为复句的一级逻辑语义关系统摄其他所有关系类型的复句,二级、三级甚至更小的教学条目均在其下进行。这样一来,以简驭繁,便于对很多具体特殊的实际用法作出统一的解释。
参考文献:
[1]沈家煊.复句三域“行、知、言”[J].中国语文,2003,(3).
[2]张宝胜.也说“复句三域”[A].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三)[C].北
京:商务印书馆,2006.
[3]沈家煊.认知语言学研究与隐喻语法和转喻语法研究[A].当代语
言学理论和汉语研究[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4]刘月华,潘文娱,故韡.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
馆,2001.
[5]邢福义.汉语复句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对管理沟通意义的认识】推荐阅读:
论管理沟通的意义07-09
对邮政局目标考核工作的理解和认识(与干部的沟通谈话材料)09-07
绩效沟通的意义07-02
软件项目的沟通管理06-26
管理沟通的基本策略05-21
管理中的组织沟通08-18
管理沟通的重要性09-28
沟通管理之高效沟通10-29
班级管理中的沟通技巧05-15
教学中的管理沟通策略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