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性认识

2024-10-31

实践性认识(精选12篇)

实践性认识 篇1

一、对“实践性教学”的再认识

“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 具体表现为生产、服务及其管理活动;其对应的概念是“理论”, 即人们从实践中概括出来的系统化的理性认识, 是概念、原理的体系, 理论总结与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教学”是教师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的教与学互动的过程。我国传统教学思想或模式是重理论轻技能, 力求教学内容理论体系的完整性, 忽视学生就业和生存能力的培养, 更没有按青年学生的兴趣特长激发引导使其发挥最大效能的机制和环境。广大家长也是把孩子考入大学或读研究生视为跳龙门, 莘莘学子奋力拥走“独木桥”。这样必然造成低分无能、高分低能。也从根本上导致了我国有限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或者说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也自然造成我国人才结构的严重失衡和人力资源的结构性浪费。事实证明, 一个已经接受了十二年教育的高中毕业生, 却没有任何一种从事职业的专业技能, 甚至很多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专科生、本科生也很难谋生。从而出现了本科毕业生回炉读职校的现象;产生了“市场需要的是包子, 而高校奉送的是蛋糕”的感叹。于是人们开始警醒教育为社会实践服务的宗旨, 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提出素质教育和能力本位, 强调实践性教学, 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如火如荼。然而, 人们至今往往把实践性教学局限为教学环节或教学方法, 认为实践性教学就是在概念、原理等理论性内容教学的同时或之后, 在教师的指导下, 让学生进行实训、实习、社会调查等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务操作的教学环节或教学方法。我们认为这是狭义的、表象的、不利于深化实践性教学改革的认识, 实践性教学应该是一个包含诸多教学要素在内的系统概念。

实践性教学就是以培养面向社会生产服务实际、能够满足用人单位需要、依据适用政策法规处理现实事务或按照相关规程进行技术操作的实用技能性人才为培养目标, 以必需、够用的基本理论知识、熟练的实务操作技能和较高的职业道德为主要教学内容, 以动手操作练习为主要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它是相对于理论科研性教学而言的系统概念, 而不仅仅是指教学环节或教学方法, 它体现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之中, 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也就是说, 要从教育为社会生产实践服务的高度认识实践性教学, 它包含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式选择、学生生存发展能力培养诸要素。

全面深刻把握实践性教学概念, 对于改变教育教学观念, 深化实践性教学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因为按照系统论观点, 加强实践性教学不仅包括狭义的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课时量, 加强学生的实训实习, 这只是实践性教学的方式或方法;而且是从有利于学生生存发展、增强其就业适应性的人才培养目标这个根本点出发, 职业院校按社会需要设置专业, 按学以致用的原则选择教学内容, 这才是实践性教学更实质的内含。实质和体现实质的方式是统一的, 共同构成实践性教学的完整概念。也只有在全面系统把握实践性教学概念的基础上, 才可能进行实践性教学诸要素的系统变革。实践性教学理念应该体现在小学、中学、大学等各类教育之中, 特别是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则更应该不折不扣地采用实践性教学模式, 根据社会实际需要设置专业、根据职业岗位技能要求确定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目标按学以致用的原则设计课程和教学内容, 以提高学习效率和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为标准选择教学方法。职业院校也自然在教学条件、教学管理、工作范围等方面发生变化, 例如要加强实训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实行弹性学制和半工半读, 加强就业指导乃至就业后服务等。

二、实践性教学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

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 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 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职业学校教育, 即学历性的职业教育, 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 分别由初等、中等、高等职业院校实施。另一部分是职业培训, 即按照职业或劳动岗位对劳动者的要求, 以开发和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为目的的教育和训练活动, 是非学历性的短期职业教育。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加强职业院校建设, 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遵循教育规律, 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职业教育培养社会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在未来的职业领域 (或职业岗位) 中, 主要工作是将有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工程规划和产品设计等, 通过他们的组织、策划和生产, 将其转化为物质产品、转化为生产力。这个“转化”的过程是一个解决技术问题, 组织生产、服务和实施产品制造的过程。这类人才的培养模式, 显然不同于普通教育的“学科本位”, 力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 而是要按照前述实践性教学模式, 从专业设置到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全面以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本位”的要求进行教学组织, 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 重点是职业技能的培养, 具体地说就是学以致用的知识的传授和动手能力的训练。

三、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模式的一般要求

(一) 以社会需要和职业教育的特性为依据设置专业。

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职业教育结合的纽带。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学校应认真开展市场调研, 准确把握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 结合职业教育的属性及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根据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 (群) 的实际要求设置和调整专业。

(二) 以突出应用性为原则重组课程结构, 调整教学内容。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职业院校可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 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 (群) 的任职要求, 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 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 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三) 在教学方法上以学生为本, 传授学习方法, 重视技能操作。

教育是师生之间“双向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 应将学生需求作为提供教育服务的出发点。“以学生为本”符合“平等教育”和“个性教育”理念, 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从“传授知识”转变为“传授学习方法”, 让学生逐渐养成自我学习与不断更新知识的习惯和能力。

(四) 按内容实用、层次适中、灵活多样的要求进行教材建设。

实用性即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 注重规范化技能操作教程。层次性即教材的深度和广度要适于职业教育的水平, 不亦偏深、偏难, 使学生达到职业岗位技术应用能力的形成所必需的专业理论水平和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的要求。综合性即把相关知识综合成一册教材, 使教材内容广泛, 适用面广。灵活多样性即教材的形式灵活多样, 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或制作教科书、讲义、实训指导书、音像材料、多媒体软件等。

(五) 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双师”是职业院校师资建设的关键。“双师”其一是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 有较强的教学、教研能力和素质之师;其二是有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 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 一定的组织生产经营和科技推广能力, 以及指导学生创业的能力和素质之师。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包括学校整体师资的“双师”结构比例的协调和个体教师自身“双师”素质培养两个方面。

(六) 大力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实训、实习要突破只限于感性认识和动作技能训练的旧模式, 建立有利于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新模式。尽可能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实际相一致, 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生产性实习要占整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大部分比例。

(七) 试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 注重技术应用能力的考核。

在严肃注册制度的基础上, 根据本地区、本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以及职业技术与职业岗位的特点, 以满足岗位 (群) 的能力、素质培养要求为标准, 在各专业中推行弹性学制和以学分制为主要内容的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以知识继承和记忆为主的闭卷式传统考试考核方法, 建立以技术应用能力考核为重点, 以专业技术标准和职业素质考核为基础的考试考核体系。

(八) 实行学历和职业资格多证书制度。

现代社会中学历文凭已不再是衡量能力的惟一标准, 与职业直接相关的资格证书必然受到重视。职业院校应该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 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 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 教学内容覆盖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要求, 强化学生技能训练, 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 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增强毕业生就业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 职业院校可以把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 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 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实训、实习是关键环节。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积极推行订单培养, 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丁继安.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性学习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

[3].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实践性认识 篇2

一、本章目录

第一节、认识的发生、发展、目的和本质

一、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二、认识的本质

第二节、认识的辩证过程

一、主体认识的要素和结构

二、认识的辩证过程

第三节、认识的结果及检验

一、真理和谬误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四、真理与价值

二、本章重点

一、认识的基础

二、认识的过程

三、认识的结果

改造世界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方式,而为了更自觉、更有效地改造世界,造福于人类,就必须深入研究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认识活动的本质特征、真理的本性及其与价值的关系。第一节 认识的发生、发展、目的和本质

一、实践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将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研究中,使之产生了革命性变革。实践决定认识,认识的发生、发展与其有着本质的联系。

实践形成人的认识能力

实践活动使主体和客体产生了分化,使作为实践主体和认识主体的人最终从自然界中脱离出来。动物与自然界是浑然一体的,无所谓主体和客观之分。人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自己是主体,渐渐能够把自我和对象区分开来,明确意识到自己是活动的发起者,主体具有了独立的地位。人在使用工具的过程中,形成了关于客体的稳定的、一般的知识,产生了以观念方式把握客体的可能性,这就是认识。

实践活动促进人脑的生理发育和认识图式的形成。从生理结构来说,由于人类在实践活动中越来越广泛而深入地接触到客观世界的各种关系和属性,面对着越来越大量而复杂的信息,使得人的脑量急剧增加,生理结构发生质的变化,最终形成了大大优越于猿猴等高级动物大脑的神经生理结构。从社会角度来看,人在实践活动中还形成了比生理结构更为重要的社会性认识结构。人在实践过程中,运用工具实际操作对象,活动逐步协调,使人的运动器官和感觉思维器官得到训练,使外部的实际动作方式发生了向内部的观念动作方式的转化,即内化,并使后者的结构与前者保持一致。这就形成了主体所特有的感知和思维的模式,即在人脑中以逻辑的形式固定下来的认识图式。这种图式是主体认识活动的内在基础。

实践促进了思维载体的形成。具有社会性的实践活动需要相互合作、彼此协调,因而需要相互交流,这就产生了语言和符号。人们通过语言和各种符号使认识超越了个体经验的狭隘范围,并能传承和掌握人类千百代的经验,大大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另外,语言的形成使人能够在观念中对客体进行思维操作,使人对客体瘀观开把握成为可能。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正确思维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人们在实践接触到各种客观事物及其复杂的现象和关系,并通过变革客观对象而使其各种特征暴露出来,从而获得认识。一切科学知识都是人们实践经验的总结,实践出真知。在这个问题上,应正确处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反对天才论。

3、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的发展,不断给人们提出许多新的问题,迫使人们去研究和解决。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实践还提供了解决认识课题的经验材料,并为人们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推动了人们的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提高。例如,人类认识以及将要攻克艾滋病的历史有力的证明了这一结论。

4、实践认识的目的

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获得了正确认识是为了回到实践中去,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能动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于以往哲学的重要标志。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哲学的使命不仅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变世界。如果不去实践,再好的理论也是没有意义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反对一味地“为科学而科学”、“为知识而知识”。

二、认识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不同于唯心主义认识论,形而上学唯物论和不可知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反映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决地把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个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作为正确的认识路线,反对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首先是反映论,坚持从客观到主观,从物质到精神的路线,把反映论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认为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可知论,它将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过程,彻底克服了不可知论,确立了唯物主义可知论。首先,通过实践,我们自己能够制造某一自然过程,使它按照它的条件产生出来,并为我们的目的服务。其次,通过实践,我们能够制造出人工认识手段,加强和扩大了感觉器官的能力。再次,在实践基础上,人的思维能力又得到发展,而凭借大脑的思维能力,我们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按它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按它的个别实现和每次现实来说,又是至上的和有限的。”因此,世界上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尚未认识的东西,没有绝对不可能认识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实践观和辩证法引入认识论,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消极直观的反映论,科学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能动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立足于实践的观点,全面分析和说明了人对世界反映的社会性、主体性和能动性。人与世界的关系首先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出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人是在自觉地、主动地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反映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指出人对世界的能动反映是充满矛盾运动的辩证过程,认为认识是思维对客观世界的永无止境的接近。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贯穿于认识论,科学地说明了人的认识的全过程,即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辩证发展过程,科学地解决了实践和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真理和谬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等一系列的辩证关系。

反映、信息与选择

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始终伴随着信息的进程。信息是同世界的物质过程、能量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普遍现象,是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通过相互联系而实现和保留的某一事物形态、结构、属性和含义的表征。从信息角度来看,反映的发生,其实就是一个物质系统以某种方式接收和保留另一物质系统信息的过程。主体认识客体就是主体通过一定手段从客体中获取信息,并经过加工、改造即信息交换,使之在主体头脑中建构出一个与客体具有同构异质关系的观念系统的过程。

在反映过程中,主体对信息有选择作用,主体一般不会也不可能接收对象的全部信息。首先是主体的感觉器官等神经系统的选择,其次是人的思维活动进行的自觉的能动的选择。人的选择不是主观任意的,既受被反映客体的制约,又受逻辑思维方式和方法的制约。

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主体不仅要对来自客体的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变换,而且要按照正确反映客体的要求,把这些信息在大脑中重新组合成为观念的体系,这就是建构。建构是主体在思维中对客体信息的重构过程,是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突出体现。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不是形成直观映象,而是重新组织和重新构造。

认识对实践的导向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决定认识,但并不是否定认识对于实践的巨大反作用。实践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本身就包含着认识的因素,需要以正确的认识作为先导。

认识活动的方式和发展过程等方面有其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有的规律。知识和理论体系具有自身的矛盾运动和逻辑规律,认识成果一旦成为逻辑体系,就产生了自身的矛盾、问题和自我发展的独特规律。认识有其相对独立性,所以能指导实践。中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等提出了“知行终始不相离”、“知行相资以为用”、知行“并进而有功”的正确观点。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有两种情况,一是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会达到预期效果;二是错误的理论指导实践,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乃至破坏的作用。

正确处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对当代大学生来讲,意义尤其重大。大学生既应该坚持实践第一的基本观点,又应该努力读书,重视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过程

主体认识的要素和结构

感性和理性

感性是主体感官的感觉、知觉、表象的能力,通过它们与外界事物接触获得的关于客观事物表面的、片面的、外部联系的认识就是感性认识。

理性是主体思维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的能力,通过这几种抽象思维能力而获得的关于事物的全面的、本质的、内部联系的认识叫理性认识。

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是认识过程中的主导因素。

非理性因素

认识主体是一个有意志、有情感,并有认识能力的统一整体,意志、情感和认识活动不可能不发生相互影响。实际上,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以理性因素为主导,非理性因素参与其中的复杂过程。

非理性因素一般可作狭义和广义两种解释,狭义来看,在人的知、情、意三大类意识要素之中,“知”包括了主体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属于人的理性因素。“情”和“意”一般不以理性思维为基础,在主体结构中属于非理智、非认知的方面,被称为“非理性”因素,它包括动机、信念、欲望、信仰、本能、习惯等等。广义来看,人们又时常把认识过程中不能被逻辑思维概念所包含的主体心理形式,也当作“非理性”因素。这主要是因为这些主体心理形式虽然属于人的认识能力,但同逻辑的、自觉的理性思维相比,具有不自觉、非逻辑性等特点。它包括幻想、想象、顿悟、直觉、猜测、灵感等等。

人的认识活动总有情绪情感的因素贯穿于其中,并受到它们的激发或抑制。积极的情感会给认识活动注入活力和生气,推动认识的发展。好奇心、兴趣、求知欲等都同人的情感密切相关。当人对从事某种认识活动缺少热情和情感,或者情绪消沉时,人的认识能力就受到抑制,认识过程就受到阻碍。激情可以打破思维的平静,使人爆发出智慧的火花,但过度的激情也会使人失去理智,造成思维混乱或逻辑矛盾。

意志因素也是激发或抑制人的认识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意志首先是人为实现某种目的而克服障碍或困难的能动的主观条件。其次,它能调控情感情绪因素,能把理智和情感统一起来,用理智控制情感,又用情感激发理智,去实现预期目标。

认识主体意识的复杂结构

在人的认识活动中,主体不可能完全依靠理性因素,也不可能完全依靠非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和理性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在认识过程中,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等思维活动十分重要。这种逻辑加工的特点是严格的程序性、规范性。人们在运用这些逻辑加工方式处理事实材料时,还需要非理性因素加入。幻想、联想、直觉、灵感等非逻辑因素与逻辑因素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往往有这种情况,人们不是事先掌握了全部充分的事实材料才去进行逻辑推理,而是凭借少量事实的启示,通过创造性联想,运用大胆的想象,把复杂的对象纯粹化、简约化,进行创造性构思,从而得到对事物的本质、结构或规律的认识。当然,非逻辑的思维活动不能脱离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活动单独进行,相反,它们必须以一定的逻辑思维活动为基础。

认识运动的辩证结构表现为,认识的发展既不是单纯的按逻辑程序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也不是单纯的无逻辑或非逻辑的跳跃、飞跃的过程,而是逻辑的循序渐进过程和非逻辑的跳跃上升过程的有机统一。双方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组成人的认识由感性向理性、由现象向本质的飞跃。

二、认识的辩证过程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认识过程从本质上看,主要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非理性因素不能形成独立的完整的认识过程。

感性认识揭示的是事物表面的、外部的特征,具有直接性、具体性和表面性的特点,是认识的起点。但感性认识没有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而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关于事物全面的、本质的和内部联系的认识,具有间接性、抽象性和深刻性的特点。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虽然是两个不同的认识阶段,但它们之间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又依赖于感性认识。其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两者总是交织在一起,感性认识之中有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之中有感性认识。任何一次认识以及每次认识的任何阶段,都既不可能只有感性认识,也不可能只有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这种飞跃首先需要大量的反映客观实际的可靠感性材料,其次必须经过理性思考,将丰富的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客观依据是客观世界本质与现象的统一。现象和本质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对立: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本质是一般的、抽象的;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现象是外露的,本质是内藏的,等等。另外,现象之中还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作为一种特殊的现象,它与本质的对立表现得最为突出和明显。正因为现象和本质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对立,才需要进行科学研究,从现象中把握本质,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现象和本质之间存在着对立,但本质又不在现象之外。本质就在现象之中并通过现象表现出来。假象也是本质的一种表现形式,只不过它是以特殊的否定的方式表现本质而己。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也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现象,现象和本质又是一致的,具有统一性。现象和本质的一致性和统一性,为人们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供了客观的可能性。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认识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是从理论认识走向实践,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

首先,从认识世界来看,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补充、修正和发展。人们在实践中得到的认识只有再回到实践中去,看其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才能判断其是否具有真理性。

其次,从改造世界来看,认识的目的也是实践。理论只有化为群众的行动,才能变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为了实现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首先必须有正确的理性认识,这是前提。其次,必须从实际出发,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再次,要为群众掌握,变为自觉行动。另外,还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

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无限发展

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

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需要多次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反复才能完成。从客观方面来看,事物的发展及其本质暴露的程度、科学技术条件等对认识活动有限制。从主观方面来看,认识主体的主观状态等等对认识活动有限制。

认识的无限发展

客观世界从时间和空间上来说,都是无限发展的,这决定了人们的实践和认识也必然是一个无限发展,无限深入的过程,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必将是一个无止境的接近过程,永远不会到达终点。“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认识过程是主观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矛盾运动,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种统一是具体的,即主观认识同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这种统一是历史的,即主观认识同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第三节 认识的结果及其检验

为了进行实践,人们必须要求自己的思维尽量充分而又准确地反映客观世界,这就提出了认识的真理性问题。认识的任务就是要不断地排除谬误获得真理,并在真理的指导下改造世界。

真理和谬误

真理及其客观性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都具有客观性,即“客观真理”。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検导彩强凸鄣摹W⒁庥肟凸酃媛傻那稹?/P>

坚持真理一元论,反对真理多元论。反对唯心主义真理观。

真理和谬误

谬误是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违背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歪曲的反映。

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第一,真理和谬误相互对立。真理和谬误在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中,是相伴而生的。谬误产生的原因是:首先,认识过程十分复杂和曲折;其次,认识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再次,认识受到主观条件限制。第二,真理和谬误相互统一。首先,两者相比较而存在;其次,在一定条件下,两者相互渗透,互相转化。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从唯物论角度来看,真理是客观的;从辩证法角度来看,真理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认识的确定性、无条件性。

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的不确定性,有条件性。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之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是绝对的一个成份,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之和构成绝对真理。人们对于自然或社会的认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的认识,所以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但在这一条件、范围和程度上,又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在这个限度内它永远不能被推翻,并作为一个稳定的因素保留在客观真理的体系中,所以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一个过程,永远处在由相对到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人类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接近绝对真理的过程。毛泽东说:“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

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问题上,要注意反对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两种倾向。绝对主义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认为人的认识一下子就可以穷尽一切,获得终极真理,把已获得的相对正确认识当作千古不变的教条。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都是绝对主义的表现。相对主义把真理的相对性绝对化,不承认真理的绝对性。它认为,既然认识只是在一定范围、条件下的认识,因此它总要被新的认识所代替。所以,真理只能是相对的。这种相对主义把真理的相对性理解为主观随意性,陷入了唯心主义和诡辩论。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首先是由真理的本性决定的。真理是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而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只停留在主观认识范围内是无法解决的。因为认识如果不和被认识的客观对象联起来,就无法确定它是否符合实际。同样,客观事物本身也无法充当标准,回答不了某种认识是否与之相符。所真理就要求一种能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这就是实践。

其次,实践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是唯一标准。第一,实践是在一定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但它本身超越了主观认识的范围,是唯一能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第二,实践是有直接的现实性的优点,即能够把主观认识变成客观现实,把思想、理论在现实中实现出来,引出一定的客观效果,从而能把原来的认识同客观现实相对照,检验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如果符合,这就说明原先的认识是真理。

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是指实践对认识的检验是客观的、科学的和不可动摇的,具有确定性和无条件性。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是指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和有条件性。

实践标准与逻辑证明

在真理标准问题上,有各种唯心主义的观点。如把”圣人之言“作为检验真理的权威标准;把”有用“作为准绳的实用标准;把多数o承认作为尺度的大众标准等等。另外还有逻辑标准,主张真理就是逻辑上的清楚明白,认为科学命题之间、科学命题和科学体系之间的一致就是真理。

逻辑标准有其重要作用,但不能代替实践标准。

逻辑证明的重要作用表现在:

逻辑证明给实践提供理论的指导。

逻辑证明使实践经验由特殊提高到普遍。

逻辑证明可以证明实践无法直接检验的科学理论的正确性。

逻辑证明虽然有重要作用,但它不能代替实践证明,成为独立的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这是因为:

逻辑证明要以实践为基础。

逻辑证明的结论是否正确,最终要由实践来检验。

四、真理与价值

价值及其特点

价值是事物对人的需要而言的有用性,是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一种事物或现象由于其具有的一定属性,能够?足主体某种需要,对于主体具有积极的肯定的意义,就被主体认为是有用的、有意义的,即有价值的。

价值不是一种实体,而是主体和客体之间一种特定的关系,即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和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益关系。价值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体性。

客观性可从两方面来理解。第一,价值虽然同人的需要有关系,但不是由人的需要单方面决定的,价值必须有其产生的客观基础,这就是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所固有的属性。第二,人的需要以及需要满足的程度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总是为社会实践和历史发展所制约的,这是理解价值客观性的关键。

主体性指在价值关系中,不是人趋物,而是物趋近人。再一方面指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的关系,价值在根本上体现的是主体的创造性本质。

实践既是把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相联系、相统一的现实基础,也是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并使物向人趋近的可靠根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确立的,又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科学的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基础,也是理解各种价值现象的关键。

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

人类进步的历史活动以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为主题,遵循两个基本原则,即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

真理原则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包括人自身),追求和服从真理。价值原则指人类必然并必须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动物只有一个尺度,即该物种的本能和本性。而人却有两个尺度,一个是客体尺度,即对象的本性和规律;一个是主体尺度,即人自己的本质和规律。人高于其他动物,能够意识到这两个尺度,并在行动中自觉地把二者结合起来。真理和价值就是这两个尺度在人的活动中的表现。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主要有:

首先,真理原则是侧重于客体性的原则,价值原则是侧重于主体性的原则。

其次,真理原则是人的活动中的条件性原则,价值原则是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原则。

再次,真理原则是社会历史活动中的统一性原则,价值原则是社会历史活动中的多样性原则。真理一元论决定了统一性原则,价值主体多元化决定了多样化原则。价值原则是主体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真理和价值的具体历史的统一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作为人类活动的两方面基本内容的精神实质,是相互补充的。它们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容,具有内在联系,通过相互补充、结合构成完整的人类活动的内涵。脱离了真理的价值就失去了正确方向和轨道,脱离了价值的真理就失去了意义。

真理和价值作为人类活动追求的两个目标,必须并且能够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来解决二者的冲突,使之以某种方式达到一定程度上的统一。一般来说,这种调节总是要使价值服从真理,使需要服从可能,使暂时服从长远,使局部服从全部。而从整体上看,两个原则是相一致的。

真理和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表现在二者相互贯通、相互引导和检验标准的一体化。

真理与价值是相互贯通的。首先,它们在人类活动中互为前提。无真理指导,价值就实现不了,没有价值推动,真理也不能坚持与发展。其次,两者互相适用。真理原则在价值生活中适用,对于任何价值认识,首先要考虑它的真假问题;另一方面,价值原则也适用于真理问题,对于任一真理,总有一个有无价值的问题。

真理与价值相互引导。在人类活动中,总是不断地从真理走向价值,从价值走向真理,实现两者之间的过渡。真理从被发现到进一步具体化完善化,是朝着更深刻、更h面理解人的生活条件和人本身的价值的方向前进,这表明真理的发展趋向于价值。而人们对价值的不断追求,也引起人们去探索制约价值实现的各种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

真理与价值检验标准一体化,实践是检验真理和价值的共同标准。人们不仅通过实践检验人的认识和行为,而且通过实践确定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和价值评价。真理的检验过程和价值确定过程,往往是同一实践过程的两个侧面。实践不仅既是价值标准又是真理标准,而且是价值和真理统一的标准。价值与真理是否达到了统一,也要通过实践来证明。

真理和价值的统一是具体的统一,因为二者是在一定的实践条件下的有条件的、相对的统一。实践是具体的,在实践基础上人们认识和发现的真理是具体的,而提出的价值要求和所能实现的程度、范围也是具体的,由此,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也必然是具体的统一。

真理和价值的统一是历史的,是因为二者的统一是随实践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打破旧的统一、实现新的统一的矛盾运动过程。不断发展的实践推动真理由相对向绝对发展转化,从而也给人们的客观需要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因此,给价值与真理的统一提出了新的矛盾。

正是在真理与价值的相互作用中,实践才不断向前推移发展,人类才不断从自在世界走向人化世界,从必然走向自由。真理与价值的具体历史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条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浅谈认识与实践 篇3

关键词:认识 实践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观点。其次,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识反作用于实践,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產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的发展,并接受实践的检验。认识依赖于实践,一切认识来源于实践。

1、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1.1什么是实践。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它既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又是人的能动性的活动,这种活动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是历史地变化发展的。

1.2实践的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所以,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因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在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中,哪些事物能够成为人们认识的对象,是由实践的需要和水平决定的。现代科学虽然具有较大的相对独立性,但归根结底还是由社会实践的需要所决定的。社会实践的需要始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正如恩格斯所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对社会的认识也是如此。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蚂蚁具有和我们不同的眼睛,它们能看见我看看不见的光线。但是,在认识我们所看不见的这些光线方面,我们的成就比蚂蚁大得多。我们能够证明蚂蚁看得见我们所看不见的东西,而且这种证明只是以我们的眼睛所造成的知觉为基础,这就说明人的眼睛的特殊构造并不是人的认识的绝对界限。我们所学的东西都是来自实践。

2、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2.1一切从实际出发

从实际出发,关键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有两个新闻。其一,安全套公益广告在世界艾滋病日来临之前,在央视一套“中国人口”节目首播;而此前涉及性及生殖保健类的产品广告一直未被允许在报刊和电视媒体上刊载播出。其二,山西省针对高危人群,探索性地对太原市24个歌城的12000多名歌厅小姐全员开展了培训、体检工作,建立了侯马市100%安全套营销试点(人民网11月29日消息)。央视首播安全套广告和太原万名歌厅小姐培训体检,这就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做法。泰国为什么成为控制艾滋病传染最好的国家?因为这个一度是亚洲艾滋病最严重的国家的政府,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采取了全民艾滋病防治运动,当时投入每年一个亿美元,它的卫生部长外号都叫“避孕套先生”,几年努力,高危人群疾病从最高百分之十几,降到现在的百分之一左右,最终结果不但没有影响经济的发展,还很好地保护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正如邓小平所说的:“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要实事求是就必须要解放思想,打破陈旧观念和主管偏见的束缚。所以要把理论和实践活动结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条思想路线根本对立的又一重要表现。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发展的动力和目的,也是检验认识是否成为真理的标准。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衡量的标准不是书本上已有的结论,不是主观的感觉,而是要靠社会实践的检验。

2.2创新

什么是创新?创新,也叫创造。创造是个体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的条件,产生出新颖、有价值的成果(精神的、社会的、物质的)的认知和行为活动。 创新是一个名族的进步的灵魂,没有创新名族就不能屹立与世界顶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所以,不管个人、民族还是国家,都要有创新能力。特别是大学生,要有自主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指个人提出新理论、新概念或发明新技术、新产品的能力。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孕育着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珍贵契机。高等教育是培养创新型高级人才的主渠道。因此,做好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造就一代适应新时期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就显得特别重要。

创新能力是创造性人才的核心。根据培养创新型人才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在现代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我们必须以生为本,以全面革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宗旨,积极探寻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和对策。笔者认为,目前许多高校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做出了富有特色和创意的探索,为我们提供了经验。

大学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后备力量。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随着新时期的发展会被赋予新的内涵。大学生创新应该是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应抓住发展机遇,确立现代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积极探索适合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发展服务。

以上是我从课外实践调查中,对于实践与认识的一些小体会。 在这次学习和实践中,我们更深刻懂得知行合一,用知指导行,以行深化知,以行修正知。我们在辛苦中感受甜蜜,在疲倦中领悟激情,在质疑中历练真理,在争论中辨明方向,在学习与思考中获得更多的快乐和力量,更在知行路上收获着一路的芬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732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2页

“认识小数”教学实践与思考 篇4

一、设置冲突, 指明研究方向

(一) 设问:你能用一个数, 表示图中物体的多少吗? (课件依次出示如图:3只羊、1个正方体、小半块蛋糕) 小半块蛋糕能用整数表示吗?能用什么数来表示呢? (预设:小数、分数)

(二) 揭题:有人说是小数, 有人说是分数, 小数、分数和整数之间, 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今天, 我们继续来认识小数。 (板书课题:认识小数)

[思考:小数和分数的产生是由于生活中的很多物体用自然数无法表示, 学生在三年级已初步认识了分数和小数, 对此有所了解, 所以此环节的设计可让学生直接发现小数与分数是有联系的, 将本节课的学习方向直接指向对两种数之间的研究。]

二、丰富感知, 构建小数意义

(一) 收集素材, 交流读数及分类。

同学们在预习时都收集了一些与小数有关的材料, 同桌互相交流一下。拿到卡片的同学, 把小数写到卡片上, 然后贴上黑板。

1.要求:请这几个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这些小数的材料;和他一起读一读。 (指导读数: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读, 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数字。)

2.引导:这么多的小数, 为了便于研究, 最好把这些小数怎么样?任何东西分类之后都便于研究, 你们觉得可以怎么分, 与同桌交流一下。谁想上来分一分。 (生上台分) 这是按什么标准分的?

3.展示: (1) 按小数部分的位数分; (2) 按整数部分是不是0分。

4.小结: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 分出来的结果也不同。

[思考:分类研究问题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这里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小数互相交流后, 教师引导学生对众多小数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有利于学生养成用分类的方法处理问题、研究问题。]

(二) 构建一位小数的意义。

1.出示例1的橡皮图:这个小数是哪一类?

(板书:0.3元=3角)

[思考:从学生最熟悉的商品价格入手, 把表示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改成以角为单位, 再根据课始提出的研究方向, 把以角为单位的价格改成用分数表示, 从实际意义上建立起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思考:只从生活实际意义入手还不够, 最终还是要从生活中提炼出来, 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 即要实现数学化的过程。通过数形结合的形式, 让学生说一说、涂一涂, 去感受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丰富学生的感知。]

5.引导: (课件动画将正方形渐变为一把米尺) 1小格表示多少?在你自己准备的米尺上找到箭头所指的这两个点, 和同桌说一说分别表示多少米?

6.引导: (课件将米尺图抽象为数轴如下图) 观察下面这些一位小数, 你发现与它们所对应的分数有什么共同点?

[思考:米尺是学生认识小数的一个非常好的十进制数学模型, 可以由前面平均分成10份的正方形渐变而来, 同时也可以抽象为一条数轴, 这一个变化过程向学生渗透了知识之间的渐变联系思想, 同时从多角度为学生积累了大量的活动经验, 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

(三) 构建两位小数的意义。

1.出示两幅图:这两个小数是哪一类?

2.设问:把它们写成用元做单位的分数, 是多少?你怎么想的?

3. (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 那你认为在这个正方形中怎么表示0.05元和0.48元呢?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 涂出其中的?份。你们知道空白部分可以表示多少吗?

4.追问:这把米尺再分细一些, 你知道1小格表示多少吗?在你们的尺子上找找箭头所指的点, 同桌互相说一说表示多少米?

5.比较: (课件将米尺图抽象为数轴) 看看这些两位小数与它们对应的分数, 你又能发现什么?

[思考:两位小数的认识过程与一位小数相仿, 不过对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依赖更高, 所以从生活经验中的价格到正方形中涂色的操作, 再到米尺上找到相应的点的交流实践, 丰富的活动使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关于两位小数与十进制分数间联系的经验, 建构起两位小数的意义。]

(四) 迁移三位小数的意义。

1.追问:关于三位小数, 你能想到些什么?

2.验证:三位小数, 就要把米尺平分成多少份?也就是把每1厘米再平均分成10份, 每1份是多少?在你的米尺上能找到这样的一份吗?在哪能找到?把直尺拿出来放在米尺下面, 找到这几个点, 先说说各表示多少毫米, 再说说表示多少米?

三、沟通联系, 渗透数学思想

(一) 沟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交流:小数与什么样的分数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

(二) 沟通计数单位之间的联系。演示:我们再看看小数与整数之间的联系。这个正方体是1, 每次被平均分成十份之后, 每一份是多少? (课件动态演示下图细分过程)

(三) 沟通不同分法间的联系。

1.演示:把1不断细分的这个过程也可以对应在数轴上。 (课件演示正方体细分与数轴细分的对应过程, 如下图)

2.讨论交流:

(1) 正方体中每次被分得的一份, 你能在数轴上找到吗?谁上来指一指?

(2) 老师指一些点, 你能说出它表示的数吗? (依次指出0.9、1.1、0.08、0.17、0.006、0.012等数)

(3) 不断地细分下去, 还会有几位小数?两个整数之间有多少个数?两个一位小数之间有多少个数?两个两位小数之间呢?

(4) 有没有思考过, 为什么要把小数分得这么细呢?看完下面的一段录像再回答, 注意里面的小数。 (播放:伦敦奥运会110米栏决赛直播视频后, 小结:为了计数、计量更加精确, 小数位数越多, 计量就更加精确。)

[思考:三个层次沟通目的在于为学生积累更丰富的感性经验, 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小数与十进制分数, 小数与小数, 数与形之间的联系。从整数到一位小数, 再从一位小数到两位小数, 再到三位小数甚至四位小数, 是不断细分的过程。可放大细分的数轴以及将正方体细分的对应, 使得学生在观察图的同时, 感悟到用更小的计数单位可以进行更精确的表示。在渗透对应思想和无限思想的同时, 很好地说明了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感受到用小数计数的精确性和必要性。]

四、夯实基础, 拓展知识视野

(一) 基本练习一。

设问:为什么这两题写出的都是两位小数? (进率是100, 都是百分之几)

(二) 基本练习二。

先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再填上合适的小数和分数。

设问:你是怎么想的?

(三) 基本练习三。

1.0.8是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 表示这样的 () 份。

2.0.45是把整数“1”平均分成 () 份, 表示这样的 () 份。

3.0.137是把 () 。

4.用这样的话说说大家自己收集的小数的意义。

[思考:在新课标的“四基”目标中,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是排在前面的最重要的基础目标, 在任何一节课中都不能因为加强后面的“基本数学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而削弱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所以在此环节设计三个基本练习, 各有侧重点, 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小数的意义并能灵活地加以运用。]

(四) 介绍“有趣的小数”。

1.三位小数中有一个很特别的、很奇妙的小数, 叫黄金分割数:0.618, 像鹦鹉螺一样美丽有序的图案都是按这个小数生长出来的。

2.当然还有位数更多的小数, 最特别的是“π”, 它是一个位数无限多的小数3.1415926535897932384……, 这叫无限小数。

3.小数的世界里还有更多有趣的秘密在等待着大家。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篇5

课程论文

教学实践环节

论文题目: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完成时间:

成 绩: 指导教师: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内容摘要]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一重要原理,就必须坚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明确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和源泉,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反作用,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关键词]

认识

实践 源泉 动力 实事求是

理论创新 能动作用

一、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验哲学的问题。

社会生活的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放入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认识离不开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既不是人的头脑里固有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实践出真知,认识的发生一点也离不开实践,离不开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凡是知识渊博的人,都很重视直接经验,注意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又很重视间接经验,孜孜不倦地认真学习书本知识。对于间接经验,书本上的知识,要能够真正理解它,还得要和直接经验、亲身实践结合起来。当你学习物理化学的时候,如果能够亲自去做一些实验,对书本上讲的原理和公式,认识就会深刻得多,生动得多。所以,书本上的东西,要变成自己的知识,必须注意联系实际,同实践相结合。

认识的发展,是靠实践经验的积累而升华。它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只有发展着的实践才能源源不断地为认识提供丰富多彩的、无穷无尽的原材料,是经验不断积累,认识不断提高。社会实践又给人们认识事物不断提供观察和研究的物质手段,使认识得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同时,在不断的实践中,人们的思维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就是这个道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判定认识或理论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让我们一切与实际为根本,进行自我的认证。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每个特定的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汉书·河间献王传》,是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赞誉汉景帝的儿子刘德严谨治学态度的话。原文是:“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意。”唐代颜师古对其中的“实事求是”所作注释是:“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本义是指真诚地依据事实真相探求古书的真义,即做学问要注重事实根据,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反对主观主义特别是在反对其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坚持的思想路线。

1941年5月,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了科学的解释。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毛泽东认为,这是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对待 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在这种态度下,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 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从 它那里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毛泽东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运用于中国的实际,并赋予本民族的特色,这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动体现。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绝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活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而不能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是任何坚定不移和始终一贯的革命策略的基本条件;为了找到这种策略,需要的只是把这一理论应用于本国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这就是说,运用马克思主义制定革命策略,必须做到从实际出发。

三、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强调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社会事件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在所有这些活动中,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由于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所以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首先,只有从事生产活动,人们才有必要和可能反复接触自然界的种种事物,逐渐地认识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和自然的规律性。其次,只有从事生产活动,人们才能在与自然打交道的过程中,逐渐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原始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很低,原始人在生产活动中,看到大风、暴雨、雷击电闪等自然现象经常威胁着人们的生存,而又不能对这些自然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于是就把这些自然力加以神话,认为天上有所谓风神、雨神、雷公好、电母在主管这些事情,并产生了祈求神明保佑的心情。这就出现了原始的宗教,产生了“听天由命”的思想。后来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才逐渐认识到,各种自然现象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认识了这种规律,就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做自然的主人。最后,拿对人与人的一定相互关系的认识来说,也离不开生产活动。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在生产活动中结成的生产关系,其他各种关系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因此,要认识人和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有的必须通过生产活动。在资本主义社会,农民和工人也是长期的生产活动,在不同程度上逐渐认识到,地主、资本家的劣根性,不推翻他们的统治,劳动人民就没有活路。就是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劳动也是正确认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途径。

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以及在各种不同程度上对人和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的认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

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坚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努力做到一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根本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来源。

譬如,蚂蚁具有和我们不同的眼睛,它们能看见我看看不见的光线。但是,在认识我们所看不见的这些光线方面,我们的成就比蚂蚁大得多。我们能够证明蚂蚁看得见我们所看不见的东西,而且这种证明只是以我们的眼睛所造成的知觉为基础,这就说明人的眼睛的特殊构造并不是人的认识的绝对界限。通过这个事实,能够很准确的说明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人能够在实践的基础上超越眼睛等生理结构的局限,获取对世界的认识。蚂蚁的活动终究只是一种本能的活动,而人能够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加工,获得理性认识。

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是我们的治党治国之道,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之道。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如果因循守旧,停滞不前,我们就会落伍,我们党就有丧失先进性和领导资格的危险。实现理论创新,必须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理论创新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形成新认识的过程。它源于实践又知道实践,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能够在更高层次上引领和推动实践活动的发展。

在理论创新问题上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丢掉老祖宗,是错误的、有害的;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错误的、有害的。需要注意的是,并非任何标新立异的观点都是理论创新,有的可能是已经被实践否定的旧的理论观点的沉渣泛起,有的可能是适合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历史发展条件的理论观点的简单照抄,也有的可能仅仅是杜撰的新名词的堆砌和脱离实际的空想。我们需要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积极因素,赋予中国传统文化以时代内涵,借鉴国外文化以适合中国的国情,而不应该不顾自身的需要和条件一味地生吞活剥,否则会“食古不化”或“食洋不化”,而非真正的创新。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孤立地静止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

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离开了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理论创新就无从谈起。理论创新的成果要通过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去贯彻落实,并且在贯彻落实的实践中进一步使理论创新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五、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

实践的发展要靠认识来指导,认识对发展具有能动作用。首先,人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它是受意识支配的,实践的这种本质特性决定它不能离开认识的指导。其次,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有的活动方式和发展规律,它一经形成,便能反作用于实践。再次,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在许多方面:认识可以使主体了解、把握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性,指导主体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去从事改造世界的活动;认识可以使主体在实践活动之前,确定既符合自身需要、又符合客观实际的目标、方案、步骤和措施,对实践活动作出预测和规划;认识可以使主体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调节自己的行动,指导主体选择实现目的的最佳行为方式;认识可以指导主体将局部经验上升为理论;认识还可以使主体实现对自身的认识,并自觉调整自己的活动,以适应改造客体的需要。最后,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有两种情况:一是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当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

中国的民主革命,不能有资产阶级来领导,只能靠无产阶级、共产党来领导,要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然后夺取城市的武装斗争的道路,这个认识是正确的,是符合中国革命的实际状况的,因而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总之,我们在认识问题,用认识指导实践时,要警惕和防止先入为主,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去了解事物的实际状况,得出符合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规律性的正确认识,这样才能实践符合实际,得到成功。

作为当代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正确理解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弱势,规划好切合实际的计划,在自我的生活中进行磨练,好好的成就自我的人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第5章,中共上海市宣传部,1984年。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2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3、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5667573.html?si=3

4、http://wenda.tianya.cn/wenda/thread?tid=3e84f71c8afd5698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669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风景速写的认识与实践 篇6

关键词:风景速写;观察方法;表现方法

中图分类号:J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067-01

速写,一直是画家研究客观世界、记录生活感受、收集创作素材、进行创作构思的重要手段。风景是速写的主要内容,它主要指以山川田园、树木花草、建筑街景等生活中所见之对象为描绘内容的速写。风景速写由于其包含的内容繁杂,因素众多,从而加大了艺术处理的难度。要在风景速写中做到内容繁而不乱,场景大而不散,画面生动有序,仅有处理独立造型和局部塑造的能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协调形式语言,具备从整体出发,分清层次、构建秩序的能力。

一、以大观小,眼观心悟

大自然五彩缤纷,无处不美。当创作者置身于自然景象中时,会触发写生的冲动,但是面对庞杂无序的景物, 往往会无从下手,这就要解决观察方法的问题。创作者身处山水之中,不可局限于一瞥之见,必须用“以大观小”,眼观心悟的方法,心注全局,目想神游,自由驰骋。

面对庞杂巨大的自然对象,就需要以大观小。所谓“以大观小”,就是指把形体巨大的自然对象看成形体小的对象,画真山真水,如同画盆景假山[1]。换句话说,就是对所画之物有一个宏观的把握,摆脱现实时空观念的限制和自然属性的制约,追求绘画表现的自由。在风景速写前,需要多花费时间对景观察,古人云:“山形面面观,山形步步移”。有近看不佳而远观叫绝者,有左看无趣而右看神妙者。创作者每到一处都要从高处、低处、远处、近处而环顾四周,以期发现最佳的角度和位置,而后眼观心悟。

眼观心悟是指创作者的观察过程。“眼观”只能取其外形,“心悟”方能悟其情。风景速写并非如摄影一般纯客观地反映自然对象,而必须对自然景物进行眼观心悟。中国画论中所谓的“折高折远,自有妙理”,就是说创作者除了用眼睛外,还有一对心眼,拉高拉低,拉近拉远,可以随心所欲。要提高眼观心悟的能力,就需要经常走进大自然中去观察、去感受,既要能抓住表现生活内容的典型事物,又不可忽视大量看来一般而实际的普通现象。这就需要创作者对生活中的自然现象除了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外,还应具有深刻的领悟性,要善于理解和发现其有意趣的生活内容及自然景观中的意境与情趣。而这些,有的需要创作者用心去捕捉,有的则需要在表现中着意铺设。

二、凝练概括,繁而不乱

观察既定,接着就要考虑如何表现,表现的第一步是构图。中国古代著名画家谢赫在他的《古画品录》中提出的“经营位置”,可以认为与现在人们所说的构图相关,即把观察到的绘画内容在画面中和谐统一地体现出来[2]。在表现开阔宏大的自然景观时,要做到画面丰富而不空洞;对无序的对象要进行概括归纳,尽可能做到繁简得当、层次分明,空间有序,就需要对表现对象进行凝练概括,使画面和谐统一。风景速写不可能对客观对象进行事无巨细的描摹,而是要从琐碎和繁复的对象中发现典型和本质特征予以凝练处理。凝练,不只是对画面内容的删减,还包括对造型形式的浓缩,凝练不但能够蕴含十分丰富的内容,还会留下充分想象的空间,令人反复回味,达到意犹未尽的效果。

在风景速写中,使画面和谐统一,关键在于描绘的对象繁而不乱。风景速写与单个人物、动物或者植物的速写比起来,繁杂是描绘对象的显著特征。大自然为创作者提供了大量的、零散的对象,且其中包含人物、动物、房舍、浮云等运动变化的因素,因此,要灵活地把握繁杂的客观对象和偶然变化中的不确定因素,就要对客观对象进行认真观察与感受,选取最具表现价值的重要内容,对自然形态进行归纳、组织与形式的梳理,对多种因素进行内容的编排,从而使画面繁而不乱。

三、有感而发,情境交融

19 世纪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曾经说过:“美不在于画面所描绘的东西, 而在于艺术家必须满怀感情反映所见到的东西”[3]。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画家作画面对自然风景,有所感、有所思,而后笔墨于笔端。从艺术史来看,从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到莫奈、德加再到毕加索、席勒等一些颇有建树的艺术家,留下难以计数的速写。从这些笔迹中,可以体验到他们澎湃迭起的创作热情,生动鲜活的生命气息。故而,在风景过程速写中,创作者首先要清楚地指导什么是最打动自己的内容,而后着力刻画,同时大刀阔斧地舍掉与所感、所思无关的对象。其次,并非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为选景内容,但也并不是说任何对象都可以入画。能打动创作者的对象,哪怕是最常见的一般房舍村落、田园树木,创作者才有可能创作出亲切深刻的作品。

虽然风景速写表现的是自然景观,但同样要强调表现情趣与意境——“情景交融”。所谓“情”是指感情、情绪、思想、想法等创作者主观的内蕴实质,是作品主旨;而“景”则是指由主体所遇、所想、所见的人、事、物、景所构成的图景,它是一种客观存在,反映在作品中就是对生活的再观体,是承载主旨的形象[4]。这就需要创作者用敏锐的眼睛和深刻的心眼,善于发现自然景观中的意趣,把自我融入景观之中,“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以天地自然之心为本,创作出来的风景速写也会如出水芙蓉,自然天成。

结语

在数码影像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作为造型能力训练方法的速写首当其冲地受到了不小的冲击。然而,风景速写以其与人的感受、思维与想象同步的特点以最直接的方式呈现出来,却是任何数码影像设备不可能达到的。在风景速写中,所能描绘的对象总是有限的,这就要求创作者要善于精选物象,凝练概括,以真情实感把无限寓于有限之中,才能创造出情景交融的美术作品来。当然,要画好风景速写,除了上述几点需要注意以外,还应该注意多读多画。多读,就是要深入研读国内外绘画大师的速写佳作,从中汲取养分,提高艺术修养。多画,则是要深入到大自然中进行大量的速写训练, 并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技法,使创作主体的速写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谢春彦.叶浅予谈速写[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71

[2]李敏.风景速写之我见[J].艺术生活,2010(1):79

[3]王宏建,元宝林.美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228-229

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认识 篇7

关键词:经济责任,经济责任审计,实践认识

一、实行经济责任审计的必要性

经济责任审计是强化企业监督和经营者监督的重要举措。它源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相继产生的干部体制改革, 其最初的实践形式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展的厂长、经理离任责任审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 经济责任审计正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多年来国家审计署的审计长一再强调经济责任审计要成为任用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

近年来, 国资委管理的中央直属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提拔任用都实行经济责任审计, 效果很好。经济责任审计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产物, 并伴随着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通过经济责任审计, 有利于加强企业管理, 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对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正确评估国有资产的经营情况, 正确评估经营者业绩, 可以起到重要作用;通过经济责任审计, 有助于进一步强化企业经营者的经济责任感, 约束经营行为,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还可以运用审计的结果, 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的管理, 为正确评价和使用干部提供依据;通过经济责任审计, 不仅增强领导干部的勤政意识, 提高领导干部的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 同时也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维护国有企业的良好形象。2007年10月, 我参加了广西某区直单位组织的审计小组对其一直属企业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审计。我们进驻之前, 该企业已累累亏损, 职工人心浮动。经过努力, 我们查出了其经理的经济责任, 该企业巨亏的原因, 经营人员私分公款的事实, 最后移送司法机关处理4人, 挽救了企业, 也为广西某区直单位改组该企业管理层提供了有力的根据。同时经济责任审计也适用于民营企业, 因为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 各个管理岗位已不能局限于自己的家族人员, 企业要壮大发展, 它要吸收新的投资者, 并招聘社会上的优秀人才加盟企业。这也涉及到财产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问题, 而管理权是通过管理人员来体现和落实。这样管理人员的经济责任是财产所有权者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因此, 民营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也是时代的必然产物。2008年4月, 我受托参加了广西一民营股份制公司对其下属一房屋拆迁工程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的离任审计, 该总经理是这民营股份制公司一股东的亲戚。委托审计的股东们认为, 该房屋拆迁工程有限公司从2007年初成立至2008年3月底, 业务开展得很好, 但财务报表却出现亏损, 股东们很想客观地知道该公司是怎样亏损的。

我们审计小组受托进场后, 和相关人员开了座谈会, 了解基本情况, 也听取了该总经理的述职汇报, 同时我们调来该公司的全部会计资料从头到尾地对每张会计凭证及其附件进行详细审计, 发现该拆迁公司会计处理任意人为化了, 因为工程拆迁所有支出有正式发票凭证的不多, 他们也不到正常渠道索取, 现金支出后就以白条入账或人为地以聘用临时工名义造工资表入账, 部份收入、费用也挂着帐不及时反映, 造成核算盈亏不实。我们进场时看到的财务报表反映的账面利润是-28.76万元。我们审计调整为: (1) 调增收入而增加利润66.5万元; (2) 调减 (虚增) 费用而调增利润48.33万元; (3) 调增 (少计) 费用而调减利润14.96万元; (4) 调增税金而调减利润3.76万元; (5) 调整后利润 (-28.76+1+2-3-4) 应为67.35万元。审计结果出来后, 该公司总经理签字认可, 委托我们审计的股东会也对我们审计结果表示满意, 他们重新聘请总经理也有根有据。可见民营企业也需要经济责任审计。

但是过去我们对经营者经济责任审计一般都是在人事调整之后, 即使出现严重问题, 甚至巨额亏损, 但人已走上新的岗位, 有的甚至已提拔重用, 这样审计结果已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试想, 如果组织人事部门在没有得到审计结果之前, 就对企业经营者进行任免, 这不利于对企业经营者作出客观公正的考查、衡量及评价, 也会给审计工作带来难度:一是原经营者对审计报告的意见难于签署, 还会引起前后任经营者之间不必要的误解或矛盾;二是对于搞弄虚作假但已易地做官的经营者来说, 难于对其应负的经济责任进行处理;三是容易引起新官不理旧账的不良现象, 导致企业的各种经济问题日积月累, 难于解决。因此, 先离任后审计, 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目前, 对先审计后离任, 还是先离任后审计, 还是有些争议。我认为, 要实行先审计后离任, 建立先审计后离任的企业经营者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离任审计处理难, 难就难在调离在前, 审计在后, 形成了审归审、用归用, 审用两张皮, 失去了审计的实际意义, 社会上称这种审计为“马后炮”。当然, 要先审计后离任, 有关部门必须密切配合, 首先在人力上要有保证, 这样才能及时有效地、全面综合地评价一个经营者的经营业绩和素质, 对弄虚作假骗取荣誉、违反财经纪律的人决不可换个地方又做官, 而且还要追究其造成国有资产损失、流失的责任, 当然, 这可以制定一个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办法, 包括量化标准和资产处置等, 这样可以防止用人失误而给企业经济效益带来的负面影响。上述讲到我参加的广西某区直单位的审计小组对其一直属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就是先审计后离任, 效果很好, 因为在审计过程中还需要得到所审企业领导人的配合和解释。同样上述对广西一民营股份制公司其下属一房屋拆迁工程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的离任审计, 也是先审计后离任, 结果使解聘方操作起来有根有据, 被解聘方也心服口服。可见, 经济责任审计非常有现实意义。

企业经营者经济责任审计必须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企业经营者无论是提拔、调任、转任、退休、辞职、解聘、离任前都必须进行离任审计。1999年5月24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文印发了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县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 两个暂行规定的颁布, 把国有企业经营者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 为国有企业经营者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进一步提供了法规保证, 它将成为我们审计部门今后一项法定的重要工作。要通过离任审计, 使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现象得到有效的遏制;使留下一堆糊涂账、烂摊子的人不能易地做官;使一些穷庙里的富方丈原形毕露。同时, 也使一大批素质高、作风正、事业心强、不贪不占, 深受广大职工拥戴的企业领导人员脱颖而出, 最终使企业领导干部的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因此, 经济责任审计是否有生命力, 审计监督作用能否充分发挥, 关键看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能否得到解决, 审计结果能否真正成为考核、使用企业领导人员的依据。如果审计中发现的遵纪守法、开拓进取的企业领导人员得不到公正使用;如果审计中发现的有严重错误甚至违法人员还得到提拔重用;如果违反财经法规的行为得不到纠正;如果发现的违法行为得不到惩处, 则经济责任审计就失去它存在的意义。所以, 审计部门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时, 要按《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购企业领导人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 建立起有审计、纪检监察、企业主管部门、组织人事部门等参加的联系会议制度, 积极利用联席会议这个阵地, 坚持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原则, 用好审计结果, 扩大审计影响。这样经济责任审计就起着更大的作用。

二、怎样开展经济责任审计

(一) 严格经济责任审计的程序

审计的程序是审计组织和被审计的法定代表人及其企业必须遵循的法定顺序、形式、期限等, 这是实现审计工作规范化, 使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也是审计原则的基本要求。审计的程序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 要根据上级单位 (或主要出资方) 的指令、领导的要求或接受委托 (主要指离任审计, 任期审计由审计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定期组织实施) 才能进行, 对下级单位法定代表人离任审计一般是接受组织人事部门的委托。

第二, 要履行下列程序和做法:

1.审计三日前下达审计通知书。

2.要求被审单位组织自查作好准备提供资料。

3.要求被审计对象写述职报告。

4.要求被审计单位写出承诺书。

5.六十日内完成审计。审计组应当在实施审计之日起六十日内完成任期审计, 确需延长审计时间的, 应当经派出单位或委托方同意, 并告知被审计的法定代表人及其所在企业;这里有个时效问题, 不能没完没了, 超过时效出来的审计报告的使用价值将大打折扣。如果工作量很大, 为保证审计质量, 时间上更要合理把握。

6.征求被审计法定代表人及其所在企业的意见。

7.被审计的法定代表人、所在企业对审计报告有异议的, 审计组应当进一步核实情况, 根据所核实的情况对审计报告作必要的修改, 并将他们的书面意见一并提交其派出单位。也就是必须有效解决审计中的冲突。对没有根据的意见, 我们也不能随便采纳。

第三, 开好四个会。1.是审计预备会。与会对象主要是公司的领导、财务、审计以及物资管理、仓储保管等部门负责人, 以宣传审计的目的、配合事项等。2.是被审计领导述职会。由离任经理自述在任职期间的主要工作业绩和执行政策、方针及完成经济指标的情况, 在任职期内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情况。3.是有关人员座谈会。主要听取部分干部职工对离任经理工作业绩评价。4.是审计结果通报会。审计报告提交前, 审计组应当向被审计的法定代表人及其所在企业通报审计结果, 如有重大出入和明显与事实不符的地方, 审计组需进一步核实, 予以纠正。

(二) 经济责任审计要抓住十个环节

我认为, 搞好经济责任审计关键是抓住以下十个环节:1.是离任经理任期内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2.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情况。3.是长短期投资环节。审查投资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效益性。4.是合资、合作、联营环节。审查合资、合作、联营的可行性, 合同及章程的公平性、合法性以及效益情况。5.是固定资产购建环节。重点审查固定资产购建的必要性, 价位的公允性, 使用的效益性;工程建设项目是否报批立项, 是否按规定程序招投标, 工程完工是否经过审计, 有无超付工程款情况。6.是资金外借和经济担保环节。审查借款对象与离任人的关系, 借款理由、偿还能力, 是否及时收回, 借款利息是否按规定及时收纳足额入账, 审查提供担保的原因及担保的安全性等。7.是内部资金往来环节。审查资金上缴下拨的形式、内容及原因, 是否有转移不合理支出和截留收入等情况。8.是商品、材料采购环节。审查采购是否合理, 有无舍近求远、舍廉求贵、舍好求次等非正常情况, 有无严重积压浪费情况。9.是商品销售环节。有无提前或推迟实现商品销售收入的情况, 有无不正常的商品赊销现象, 重点审查领导人直接经手的赊销有无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情况。10.是资产转让、租赁环节。资产转让是否履行评估、报批手续, 对下属单位转让是否经过严格审计和评估, 重点审计有无领导责任而造成资产转让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 租赁价格的确定是否合理, 租金收入是否全部入账并依法缴纳有关税费。

(三) 经济责任审计最终是搞好审计评价

经济责任审计的最终结果要通过审计报告反映出来, 这也是经济责任审计的关键所在。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总的要求是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要能真实、全面、客观地反映被审计对象的情况, 不能主观片面, 更不能带有偏见、带着观点。而审计评价又是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关键。我认为, 审计评价应遵循三个原则。

1.重要性原则。即对重要的方面进行评价。主要包括经营目标的实现情况;重大经营决策的有效程度;经营管理的方法及其效果;执行国家政策和财经制度的情况, 在加强企业经营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方面是否尽心尽职等。在评价一系列经济考核指标时一定要量化。

2.谨慎性原则。主要在对问题评价的时候, 不能脱离当时的宏观经济形势单纯地看企业运营情况, 不能脱离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和环境, 不能机械地用现在的眼光、政策和标准去对过去的事情进行判别, 也不能用一般的标准去对在特殊场合下出现的个别情况进行衡量, 而是应该就单位内、外部因素及各种复杂的主客观条件对单位经营成果的影响进行实事求是的、全方位的分析, 从而作出全面的、没有偏颇的审计评价。要分清几个界限:分清外部环境和内在努力不够的界限;玩忽职守与工作失误的界限;国家政策因素与企业管理因素的界限;前任责任和后任责任的界限;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的界限。

3.客观公正的原则。即围绕被审对象任期内的经营目标, 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对审计对象持客观公正的态度, 尊重客观事实, 特别是在界定和评价前任遗留的潜在亏损和不良资产等敏感问题上, 应采用写实的手法, 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说明问题, 使审计评价和结论建立在全部事实的基础上, 而不应附加任何主观偏见和先入为主, 不能简单地凭几个数字或片言只语作出评价, 排除任何方面的暗示和影响。在充分事实依据和审计证据的前提下, 作出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评价。作到内容准确、数字恰当、文字简洁, 切忌任意发挥, 夸大其词。对于企业已经实现的收益、健全的内控制度、真实的会计资料等成绩或作得比较好的方面, 应在评价中予以明确肯定;对于依据不足、政策法规不明确的事项, 可以只摆事实, 不作评价;对明显违反财经法规的形为, 应对照相关法律、法规给予定性评价, 当然, 定性必须以定量的指标、数据及审计证据为前提条件;而对于证据确凿的弄虚作假、贪污受贿、权责不分、管理混乱、盲目决策导致严重经济损失等问题, 应在评价中明确被审计对象应负的经济责任。

(四) 经济责任审计要注意风险防范

审计风险有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 这些风险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同样存在。对于审计风险的防范, 1.是要增强风险意识, 提高审计人员自身素质, 严肃审计纪律, 保持职业谨慎;2.是要规范审计程序, 依法审计;3.是要作好审前调查, 制定周密的审计方案, 实行被审单位承诺制度;4.是实行制度基础审计, 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符合性测试, 应用多种方法对审计结果进行佐证, 注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5.是要建立健全审计质量监控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通过上述措施的采取, 力求将审计风险降到最低限度。这样, 提供给委托单位和被审计者将会是一份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经得起推敲的审计报告。

虽然, 本文是从国有企业角度来认识经济责任审计, 但在当今我国多元化的社会经济成分存在的形势下, 对民营的股份制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 无论是在审计方法上, 还是审计内容、审计评价和审计风险防范上, 都是大同小异的, 只是各自侧重点不同而已。大的方面把握好了, 各个具体的经济责任审计活动就运用自如了。

探究性学习的认识与实践 篇8

一、背景

1. 新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全方位推进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 而探究性学习方式, 又成为使新课改真正走进新课堂的一种主要方式。可以说, 真正改变了学习方式, 新课改才走进了新课堂, 真正走进了新课堂, 新课改的任务才落到实处。这次课程改革与以往课改不同的几大特征: (1) 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课改理念和目标; (2) 突破了传统“双基” (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 强调“四基” (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态度) ; (3) 由传统的执行教学大纲改变为理解与创造性地贯彻新课标; (4) 传统的备课转变为教学设计。

2.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 是“给予”, 单纯的赶进度式的“教”, 很难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是以学生为对象的一种服务, 而在课堂上学生作为一个生命的个体, 也带着自己的经验、兴趣、知识、心理准备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构成课堂鲜活的生命力, 从而使课堂显现出多变、生成不确定性而变得丰富多彩。应该说学生的学习是教与学“双边”互动、合作交流的活动。

3.《基础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的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学生质疑, 调查, 探究, 在实践中学习, 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 关注个体的差异, 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落实这一理念与标准,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已成为教师必须思考、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种背景下, 除了对以往常用课型进行改造外, 我们必须创建新课型———探究性学习课。

二、新旧课型的比较

1. 课型

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实验课、讲座课、检查测试课等 (个别学科还有概念课、听力课、语法课、演讲课等) 。

传统课型———讲读、演示、实验、谈话、时论、参观、实习课型。新课改后的课型———综合、研究、开放、创课等课型。

2. 结构

以新授课为例有传统的七步骤:组织教学→复习提问→导人新课→讲新知识→巩固练习→小结→作业。新课型探究学习课:自己预习→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讲解→课堂练习→作业。

3. 两种课堂类型分析

传统课型———一是强调“双基”, 二是灌输传授, 不考虑学生的学法、体验、态度, 没有反馈信息—————单边、指向性的“教”, 只有预设, 很少顾及生成。

新课改课型———一是强调“四基”, 二是自主探究、互动合作交流、注重生成, 反馈信息的把握, 是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结合, 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 是师生双边的双向性活动过程。

三、探究性学习课的教学策略

1. 含义

探究性学习课是新课程改革和学校现时课堂教学的产物, 所谓探究课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根据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未知领域提出的问题, 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究, 主动地去分析问题,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或者师生共同研究问题的一种新的课型。这种课型的核心是改变教师传递知识的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探究、发现, 是教与学的活动尤其是学生对未知的探索、发现活动。“问题”是这种课型生存与发展最重要的条件。

2. 探究课的重点是探究性学习

学生投身学习过程中, 对所经历的实践问题, 付诸行动探究, 自己思考做什么, 怎么做;自行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主动获取知识, 发展自身认识能力, 掌握适合个人的学习方法, 将知识学习转化为能力学习。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也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例如在“自主预习”环节中, 学生可以结合“讲学案”的学习目标、学习指导去独立自主地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这两个环节上更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对于“生成”的问题进行思考指导, 学生的积极探索交流将教学内容丰富深刻化, 使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学习主体地位大大提高。

3. 探究性学习课的做法

探究性课型的实施关键在于教师转变教学理念, 要相信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要尊重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究的基本精神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培养他们的发现意识、研究能力、探索精神。

(1) 精选探究的内容, 善于提出问题。学习的内容是探究学习的载体, 并非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运用探究的方法教学。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来确定教学方法, 合适的利用探究的方法。其次, 在探究教学中“问题”非常重要。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两个环节) 这也是前段领导做课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 往往以讲代问。问题的难易程度及新颖度对整个课堂活动的开展影响很大, 这是“课”, 也是“讲学案”能否与“学习目标”相吻合、不脱离的关键所在。这需要教师在讲学案的“预设”中一定要考虑“生成”的问题, “检查自主预习、指导自主学习、引发合作探究”。只有学生自己主动提出问题, 其主体作用才能得以真正的发挥, 从而促使学生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

(2) 创设生动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我在2008年第3期《中小学教学研究》发表文章, “让学生在情境中走进课堂”。经验告诉我们, 创设适合本节课内容的客观情境是教学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前提。探究学习情境是探索学习活动的背景和舞台。失去了探究背景和氛围, 探究的现实意义和吸引力就被淡化了。探究学习情境能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问题情境或对某个问题的探究气氛中, 可以使学生清楚地意识到问题所在, 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还可以从心理上意识到必须通过自己的思考, 来解决问题, 而不应以现成的答案来解决。创设情境有利于学习的真实性和复杂性, 有利于引出整体性的任务。

(3) 合作与交流是探究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 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 从而构建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 同时也增强集体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偏听则暗, 兼听则明”都是这个道理。合作学习可建立探究小组, 分工合作, 提高教学效率。小组成员要有互补性。

企业价值管理:从认识到实践 篇9

一、什么是企业的价值管理

价值管理是通过培育和确立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思想观念, 形成企业的价值理想、价值追求和价值共识, 并在实践中牢牢把握正确的价值导向, 正确选择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方式方法及路径, 形成全面、系统、稳定且共同遵循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表达的原则、标准、方式和方法, 进而形成体现企业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培育价值共识, 引导全体员工形成符合员工自身和企业发展实际的先进的价值理念, 形成强烈的价值凝聚, 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员工在正确价值理念的引领和驱动下, 正确地做事、做正确的事, 自觉自愿、尽心尽力地发挥自身的潜能, 推动并实现全体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其实质是持续不断的价值变革, 是对传统的落后的价值理念的破除, 是新的思想观念、正确的思维方式、高效的组织方式和良好行为习惯的逐步培育, 是企业价值的不断确立和价值链条的不断更新再造, 是企业管理最深层次的变革。

从世界范围来看, 价值管理经历了两个大的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之前为第一个阶段, 这一阶段的价值管理有两大特点:一是只有少数企业在实践中阐述并运用了价值管理的方式, 但没有形成较为全面系统的价值管理思想和理论。沃尔玛、壳牌石油公司等业绩优异的世界知名企业的管理者都曾撰文或出版著作, 阐释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二是价值管理更注重企业的经济价值, 主要是关注企业经营成本高低和利润的大小, 把利润最大化作为价值管理的最终目标。业价值的不断确立和价值链条的不断更新再造, 是企业管理最深层次的变革。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第二阶段, 这一阶段, 价值管理开始得到国内外企业管理学界和企业管理者普遍重视。从理论研究方面来看, 保罗·格里斯利出版《价值管理》 (M a n ag i n g Va lue s) 、詹姆斯·A·奈特出版《基于价值的管理》、理查德·巴雷特出版《建立价值驱动的企业》、米切尔·亨德森等人出版《价值领导》等。2003年8月《中外企业文化》杂志刊发署名文章《西方视野里的价值管理》, 并提出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价值管理, 这标志着我国管理学界开始关注价值管理这一前沿问题。从其他国家的实践方面来看, 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到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国际金融风暴, 都暴露出大量知名企业不择手段地过度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过分追求大股东的利益而不顾其他相关者利益的倾向, 从安然公司重大舞弊案到麦道夫金融诈骗案, 近年来美国上市公司发生的一系列舞弊案, 无一例外。从国内的实践来看, 从三鹿奶粉案到黄光裕案, 再到足球行业的赌球和电信行业企业放任互联网、手机黄色信息泛滥等等, 都暴露出一些企业价值管理方向的迷失和混乱。价值管理已经成为我国企业面临的一个十分急迫的课题。党的十六大以来, 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 提出我国企业要履行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等等。这些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决策, 都为实行价值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提出了十分明确的实践要求, 为价值管理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政策支撑和社会文化氛围。按照中央的要求, 我国一些企业积极总结提炼并培育企业核心价值理念、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要求、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改变片面强调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思想理念。这些都表明, 我国企业的价值理念、价值追求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企业价值管理的意识在明显增强。无论从国际和国内、理论和实践、宏观和微观等方面来看, 价值管理已成为上世纪90年代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管理界的共识, 正在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新潮流新趋势。

二、价值管理的优势何在

价值管理有什么优势?简单来说, 价值管理实现了对传统管理的新突破, 走在了企业管理的最前沿。其优势在于管理的境界更高、管理的范围更全面、管理的环节更系统, 做到了全面、深入、系统、科学。具体表现在:

一是抓住价值管理, 就抓住了企业管理的根本。价值问题是企业经营管理最深层次的问题, 企业的价值管理比企业的战略管理、过程管理、制度管理、行为管理等等单向度的管理在深度和广度、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深刻得多, 深化了对企业经营管理的认识, 提升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境界。

二是抓住价值管理, 就抓住了企业管理的全局。价值管理是一个涉及企业经营管理整体和全过程的问题, 要求企业必须把抽象的价值追求与具体管理过程、管理环节和管理行为结合在一起, 必须根据价值目标的要求审视和调整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 必须努力把共同的价值理念变成员工的具体行动, 从而实现对企业经营管理更为全面的把握。

三是抓住价值管理, 就抓住了企业管理的关键。价值管理涉及企业的价值定位、价值选择、价值实现、价值变革以及价值创新提升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 是以企业观为统领、以核心理念指导和引领价值实践、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方面为内容具体展开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高度统一的管理体系。这一体系是在培育和确立核心价值理念的基础上, 进一步确立在实践层面的具体原则、要求和内容以及实践的具体方式方法。抓住价值管理, 有利于从宏观和微观、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整体性把握企业经营管理, 有助于推动企业经营管理的系统化、平衡性和科学性。

三、企业价值管理应四大价值变革的时运而生

进入新世纪, 中国企业面对四大价值变革的挑战。

一是中国社会正在从更大程度更深层次上经历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正在发生急剧、复杂而深刻的变革, 企业要想在社会发展中求生存, 不能不关注社会价值的巨大变化, 必须不断顺应时代潮流, 积极主动地提升并不断调整自身的价值追求。这是企业价值管理的社会要求。

二是中国正在从更大程度更大广度上快步融入世界, 与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交流交融日益紧密, 在这一过程中, 中国企业必须吸收借鉴诸如开放理念、创新理念、竞争理念、协作合作理念、法治理念等现代管理理念和于我有益的价值观念。只有把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我国有效的管理思想进行对接, 并有机有效地融入到具体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中, 才能提升我国企业的价值管理水平。这是企业价值管理的外在要求。

三是中国企业自身正在不断深化改革, 正在经历从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的不断变革和提升, 这些变革和提升的实质是深刻的价值转型, 这种价值转型的基本要求, 就是逐步摒弃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封闭的落后的价值实现模式和方式方法, 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的价值实现模式。这是企业价值管理的体制性要求。

四是科学发展观不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而且对我国的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协调。企业必须创新发展方式和管理方式, 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价值管理体系, 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这是企业价值管理的政治要求和方向性要求。

四、企业价值管理的要领

一是确立企业观。企业究竟是什么?究竟怎样看待企业?这就是企业观。确立企业观, 是企业经营管理最大的事情。企业观是价值管理的总纲。企业观决定价值管理的基本方向和根本内涵。有什么样的企业观, 就有什么样的价值管理模式。对这一问题认识的水平和把握的程度直接决定企业发展的道路和其发展可能达到的境界。但对于这一基本问题, 目前很多企业并没有清晰的答案。价值管理必须从确立企业观这一根本问题入手。

二是培育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培育企业英雄, 发挥典型人物所承载的企业价值的示范作用, 通过培育典型人物, 加强对正面价值的引导;加强企业的知识管理, 更新知识, 不断剔除诸如不良语言习惯、过时的制度规定、落后的信息传递方式以及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组织方式和机制体制等陈旧的知识及其所承载的不良价值, 培育有利于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加强企业价值教育, 学习宣传先进的思想观念, 并通过先进的管理技术、管理流程、管理方式方法等, 培育先进的价值观念。

三是提炼概括企业价值管理纲要。全面、系统地总结概括企业价值管理的要义, 形成企业生存发展的价值理想、价值追求、价值标准, 阐明企业的价值观、价值实现形式和方法途径, 对企业的价值意蕴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 明确贯彻落实的要点, 形成员工易于阅识、易于理解、易于接受、易于认同、易于践行的标准和原则, 使企业的价值成为员工的通识、常识、共识, 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价值基础和员工行为的根本遵循。

对阅读教学的认识与实践 篇10

一、阅读教学的过程应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与情感交流的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孩子不仅用智慧, 而且用整个心灵来感知周围的世界。”阅读教学中, 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与情感的沟通, 都是在对话与交流的过程中完成的。

首先, 要给每个学生充足的时间读书、思考, 这是落实自主、独立与创造性阅读的基本条件, 也是对话与交流的基础。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 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 进行对话与交流, 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 发现并提出问题。这些体验和感受, 可以是对阅读材料的某些部分, 可以是就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或对主要问题发表的见解等。

其次, 开展有效的对话和讨论。在低年级可以就需要理解的重点词、句、段进行, 在中、高年级可以围绕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对多数学生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以及大家提出的“疑”或“惑”, 展开对话和讨论。合作学习贵在通过探究, 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认识的交流, 群策群力, 集思广益, 把学习内容引深或拓宽, 在对话、交流的基础上实现积极有效的学习。

二、阅读教学要让学生丰富情感体验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 莫始乎言, 莫切乎声, 莫深乎义。”这是说语文教学首先要通过对“言”、“声”的分析来激情感人, 教师要披情入文, 进入角色, 把学生领进作者创设的角色中, 以激动人心的情感魅力, 激起学生阅读的激情。于漪老师也强调:“现在我们已经深切地认识到语文课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和技能, 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 影响着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 并最终积淀成为人的精神世界中深层和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 最终造就学生的健康人格。”教材中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 无不是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生命体验和艺术投射。如《紫藤萝瀑布》作者揭示了这样的人生哲理:只有经历苦难的人, 才会珍惜生活, 珍爱生命, 像紫藤萝瀑布的花朵一样, 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人生的长河中去, 让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三、要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和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 编制的系列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 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 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阅读教学内容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 得以更高效、深刻地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符合小学生的知识特点, 便于使其从教授式学习变成自发性学习, 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 先让学生观看一段海底实况录像, 向学生展现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 使原本深邃莫测、遥不可及的海底变得可知可感, 极大地调动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达到未学课文先有感的效果。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 阅读理解课文对学生来说已不是什么难事。

四、创设情境, 加深理解

情境教学是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材创设以想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语文再现生活是通过理解、想象和体会来实现的, 是与读者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链接的结果。通过创设情境, 丰富学生想象, 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课文意境、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对引导学生语言表达、积累规范语言起到重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 要尽可能地使学生投入情境, 引发主体感受, 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例如:教学《望庐山瀑布》中的“日照香炉生紫烟”, 学生很难理解作者为什么要用“紫”。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阳光下进行实验, 让学生通过观察日照中燃烧的蜡烛的烟雾, 学生对“紫烟”就有了形象的感知, 不用教师过多讲解, 学生就能牢固掌握诗句的含义, 领会“紫烟”的妙处。

五、阅读教学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 引发自我思维, 这是阅读活动的最高境界。“读书须有疑。”“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作为阅读引导者, 教师要设法让学生边读边思考, 产生疑问。实际上, 学生发现的问题越多, 越能帮助他们深刻地理解文章。当然, 在阅读教学中, 不可能要求每个学生都能提出较高层次或较有价值的问题。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他们, 区别对待, 允许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并给予解答。在质疑过程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提问, 自主解答, 坚持训练, 学生们就能逐渐学会质疑问题, 学会自主探究, 阅读能力自然而然就会提高。

数学问题解决的认识与实践 篇11

问题解决的教育过程大致分为:提出问题、探求、反思。下面对问题解决教学过程的这三个阶段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与实践。

一、 提问

1. 教师设问,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应合理组织教材,将教学内容重组构造为一串相关的问题,问题可选择在学生认识能力的“最近发展区”内,切合学生实际。巧设疑问,常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求知欲和创造力,并能促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学生提问。

与前者相比,这个问题尤为重要。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它有利于科学的进步。”但本人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提问往往比较肤浅,通常是就一道具体习题的解答。这就要求教者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不断提高其提问的水平。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要求他们在认真预习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内容,提出问题,这是培养、提高学生提问能力的一条较好途径。

二、 探求

探求即问题的求解过程,它要求学生在透彻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联想,寻求对策,并建立合理的程序,以促进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安德森认为:可以把问题解决看成是对问题空间的搜索,问题解决的任务在于找出一种能把初始状态转变为终极目标状态的操作序列。有时苦思冥想,仍不得其解,但不应轻易放弃,也许其中几步正是指向目标的。有时,问题难以直接解决,常常需要引入辅助问题。正如波利亚所说:“如果你不能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可先解决一个与此有关的问题。你能不能想出一个更容易着手的有关问题?一个更普遍的问题?一个更特殊的问题?一个类比的问题?”根据波利亚的观点,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不断变更问题的过程,通过恰当地变更问题,使条件和目标愈来愈近。实现变更问题的方法有:①变更问题的条件与结论;②特殊化;③一般化;④找出适当的辅助问题;⑤分析条件,重新组合。

三、 反思

我们不应满足于某些具体结果或结论的获得,而应将问题引申或一般化,以获得对问题更深入的理解。对问题的再反思往往能有新的发现,有的甚至是创造性的,这也是把握问题本质、培养良好思维品质及创造能力的关键一步,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作者单位 渭南市固市中学

《高等数学》教学的实践与认识 篇12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一本好的教材,有利于培养学生反复钻研、认真推敲的读书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思维方法。而且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需要理解文字符号的表层结构、内容的深层结构,并对教材所传递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因此没有好的教材是不行的。但仍感不足的是有些教材特别是关于专科生的教材对培养学生的能力重视不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例子太少,且还有些内容只注重理论的严密性,而缺乏启发性和趣味性,以致部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感到有困难,积极性不高,并感到学了无用,不愿钻研。也就是说,如何不仅让优等生学好数学,而且让程度一般的学生学好数学;不仅让刻苦学习者学好数学,而且让学生尽可能带着兴趣自觉地学好数学,而教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选择好的教材是学好数学的第一步。

二、讲好绪论,激发兴趣,从理解极限开始;抓住线索,带动全书,以增强能力为目的。

兴趣是个体对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呢?我们是这样讲述绪论课的:我们学校风景优美,绿树成荫,碧波荡漾,每当从池塘边经过,你们是否想过,池塘的水面有多大呢?如果不能得到一个精确数值,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近似计算呢?例如,把池塘看成一个曲边梯形,并对这个曲边梯形不停地进行分割,于是分割得越细,与精确值就越接近,那么无限分呢?这样就引进了常量与变量,并讲述研究变量的《高等数学》与研究常量的初等数学的区别与联系,《高等数学》的基本内容和思想方法,它被人们发现的重大意义和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等。这样就使学生在脑子里对这门课程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并作好一些必要的思想准备,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毅力,使他们主动积极地钻研教材,创造性地思考问题。《高等数学》是用极限方法研究函数性态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的基本概念是收敛,基本方法是极限方法,基本工具是极限理论,基本思想是运动辩证的逼近思想。首先从极限开始,就进入了变量数学学习阶段,数列(函数)极限的定义是极限这一章乃至整个高等数学的难点和重点内容之一,而且这也是学习导数与微分等后续内容的基础。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掌握的概念、定理越来越多,如果抓不住关键,找不到主线,这些东西在学生的头脑中是零乱而无头绪的,久而久之,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了“死结”,渐渐会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整个高等数学的内容分为极限、微分学、积分学、级数、常微分方程这几部分内容,其中关键是一元函数的极限、微分学、积分学、正项级数。《高等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连贯性,在教学中必须得到切实的重视,否则,学生只是盲目地接受概念、定理的直观性。高等数学中很多概念、定理都有明确的几何解释,只是在这些内容最终形成以后,才显得如此抽象而难以接近,而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复原”它们,使学生感到这些内容就来源于现实,才能使学生感到亲近、自然、和谐,并能更好地理解其涵义,正确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使学生领略数学家们创造、发明的思维过程,启迪思维,体验一下数学家们的辛勤与坚毅,进而激励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高等数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贯彻。

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品质与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有必要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并落实到《高等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之中。教师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要挖掘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将数学知识的教学作为载体,把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渗透到数学知识的教学中,把数学思想方法纳入到基础知识的范畴,使学生从《高等数学》的学习中获得教益,从而强化数学思维和思想方法的培养,提高创造性,以及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数学思想的传播、数学方法的运用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蕴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概念的形成过程,定理、推论、习题的推导过程,规律的揭示过程等都是体现数学思想方法的机会。我们尝试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通过课程内容小结、课前复习和课后总结提炼概括数学思想;开设专题讲座,升华数学思想方法,并使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紧密结合教材,重在教师有意识地点拨与渗透。知识的记忆是暂时的,方法和思想的掌握是长远的;知识使学生只受益于一时,方法和思想将使学生受益终身。《高等数学》是用极限方法研究函数性态的一门学科。这门课程的基本概念是收敛,基本理论是极限,基本思想是运动辩证法的逼近思想。因此,要使学生逐步理解收敛概念,掌握以“静”描“动”、以“直”代“曲”、以“近似”逼近“确”的思想和方法,就必须树立起辩证的思维方法。在授课中,教师要尽量结合微积分的发展史,讲一些既有趣味又富有道理的故事,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又可拓宽他们的思维空间,提高他们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有上述心得,但效果如何将由实践反复予以检验。对于教学的研究,我们应该不断地前行,以求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钱昌本.高等数学解题过程的分析和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4.

[2]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高等数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上一篇:西部生态环境下一篇:技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