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生态环境(精选12篇)
西部生态环境 篇1
保护好生态环境是西部开发的永恒主题, 在陕西更是这样。实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更为重要。
西部大开发的十年, 是我省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十年, 也是环境保护工作点源污染防治转向全防全控, 实现阶段性大跨越的十年, 成效最为明显的十年。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 实施了城市环境保护、工业污染源治理、生态环境保护、水环境保护、环保能力建设五大环境工程, 在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 在建设生态文明中优化发展, 实现了蓝天、碧水、生态良好、环境安全四大规划目标。全省大中城市空气质量持续好转, 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到2008年全部超过300天, 平均321天;污水处理率由原来的不足10%达到现在的50%多;两项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呈现持续下降的良好态势;“一山两水三大区块” (秦岭, 渭河、汉丹江流域、铜川、陕北、韩城) 的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全省人民关心的渭河水质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全年70%以上的时段消灭了劣五类水体;陕南汉丹江流域连年保持水质达标, 确保了一江清水送北京;遏制了西部开发初期陕北能源开发区生态整体恶化的趋势, 大部分地区开始走上循环发展、清洁发展的路子;铜川、韩城、府谷等一些过去环境问题十分突出的地区, 通过分类指导、分区推进、重点突破, 环境状况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历经十年磨砺, 环境保护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保障作用越来越突出, 不仅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民生工程, 也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话题。何发理坦言,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历届党委、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 特别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六大施政理念之一;得益于我省环境法制工作的不断完善, 一系列地方性法规的出台更增加了环境执法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得益于全社会支持环保, 参与环保这股众人划桨开大船的力量。
如何应对当前国际、国内和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对环境保护带来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呢?我们应当对西部有足够的认识, 西部省份坐拥十分良好的生态环境, 然而在全国生态文明程度排名中却总体靠后, 其根本症结就在于发展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对资源的利用程度不高。我们必须以更高昂的斗志, 开放的视野, 顽强的精神, 高举生态文明大旗, 继续把环境保护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坚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路不变, 坚持对秦岭、渭河、汉丹江、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等重点区域的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不减, 陕西大发展中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子, 探索环保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探索推进循环经济、走低碳发展的新路子, 探索农村环境保护的新路子, 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为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的实施和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最有力的、持久的环境支撑。
西部生态环境 篇2
论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
中国的西部民族地区蕴涵着丰富的物产和资源,但由于种种因素,并未发挥出优势.相反,由于环境保护工作薄弱,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生态环境恶化十分严重,因此从法律上有效的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环境概况及成因,提出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建设健全与民族地区相适应的环境法律体系,加强监督与国际间的合作.
作 者:张瑞萍 作者单位:甘肃政法学院法学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刊 名:甘肃科技英文刊名: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23(10)分类号:X171.1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 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 法制建设
西部生态环境 篇3
[关键词] 西部农村环境生态法制建设
一、前言
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偏离可持续发展的城乡协调发展方向。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消费方式。但是目前西部地区农村生态文明观念较为淡薄,农业整体水平不高,科技含量和农民的环保意识较低,农业生产仍处于粗放型、掠夺性的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现在农村仍然存在着滥捕、滥伐、滥垦、滥牧现象,特别是日益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西部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的严重性,导致农村、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退化、农村环境质量明显下降。近几年来,西部各省也在逐步加大了污染防治工作,特别是在环境质量改善上,总体呈稳中有升的态势。一些重点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改善。但当前西部很多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仅处发展的起步阶段,生态环境尚处于“局部改善,总体不良”的状况。所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我们仍须对西部农村的生态环境的状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尤其是在当前我国的农业环境保护法律体系非常不健全,如对于农村养殖业污染、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农村生活和农业污水污染等方面的立法基本是空白。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针对西部各省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各省应将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律的制订、修订纳入立法规划。
二、西部地区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当前西部地区农村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为工业污染与农药、化肥、农膜以及人畜粪便等污染。近年来西部地区农村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工业“三废”对土壤的的污染。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发展,使耕地资源质量下降。工业“三废”造成的土壤污染呈蔓延趋势,对土壤污染日益严重。工业污染特别是乡镇采冶型工业污染,使环境污染由城市和工矿区向农村扩展。工业废水、废气和废渣的大量排放,使受害农田和土地面积逐年增加。
这几年随着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改革步伐的逐步加快,乡镇企业的崛起,接受了不少城市转移的污染产业,由于其身又不具备整治能力,造成城乡污染转移蔓延。尤其是在主要工业污染的防治上更注重在主要城市的环境利益,而很少顾及农村农业的生态环境的安全性。加之在城镇化改造中存在着盲目性,造成污染物排放的增加,并引发耕地减少、规划布局混乱,结果使一些小城镇在建设之初就造成了新的污染源。据调查发现,目前随着城市不断加大对工业污染的打击力度,导致城市和工矿区以采冶为主的乡镇工业污染已向农村扩散,这些工业项目大多属于污染环境,而且仍使用落后和淘汰的生产设备、工艺,由于工艺落后,设备简陋,不但使矿产资源破坏与浪费严重,综合利用率低,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气、废渣,使土壤酸化,炼矿区草木不生,使土壤肥力下降且侵蚀严重。严重影响到部分地区人民的生活,部分地区农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当前我国西部地区农村普遍存在着农民对村容整洁的关注程度并不高,而更关注的生产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加之受到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目前农村废弃物处理滞后,卫生状况堪忧,很多乡镇村都还没有规范的垃圾处置场。伴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农业生产及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量逐年增大,农村“脏、乱、差“现象普遍,农村地区环境状况日益恶化,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养殖业发展后,产生的大量畜禽粪便由于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农民居住环境和生产环境污染加剧。
随着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各省近几年都加大农业投入,农药、化肥、地膜的使用在大幅增加。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激素、抗生素、农药、农膜等,不仅污染农产品而且也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日益加剧。例如由于化肥的过量和失衡使用,有机肥的投入不足,导致土地有机质含量低,养分失调,地力减退,耕地质量下降,同时大量的施用还会引起水体、土壤和大气污染;农药施用中有机氯农药占比重较大,能通过生物蓄积和食物链作用,造成农药公害;地膜使用时,由于其难降解性给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按目前的技术能力,土壤污染很难治理,危害将长期持续,致使耕地土壤肥力明显下降。
农业污染,使水资源质量下降。近几年来农业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农业污染已经成为西部各省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村生活污水绝大部分都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生活垃圾露天堆放也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水产养殖过程中密度大且不合理的饵料、渔药的使用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水体污染。特别是村庄前后的塘堰大多已经被污染,直接影响了村民的生活。在今后的发展时期内,农村水源污染将成为继工业污染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环境污染问题。
6、当前西部地区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长期受到忽视,环保政策、环保机构、环保人员以及环保基础设施均供给不足,这是农业面源污染失控的一个重要背景。西部各省当前的环保工作仍是把重点放在大城市、大工业和大工程上。虽然当前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相关的生态环境法律政策,多数是以城市的为重心服务的。如现行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都是以城市为中心而设计的,而有关农村、农业的环境政策和法律法规较不健全,甚至存在诸多空白。更为重要的是,在环境治理的基础设施方面,农村也远远落后于城市。落后的基础设施与日益加大的污染负荷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导致了农业面源污染的加剧。随着一些城市企业往郊区或农村转移后,其受到监督的力度较以往减弱,于是放松了对三废的处理,直接向周围排污。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乡镇企业,本来缺乏处理污物的能力,当政府对排污企业的惩罚力度不够时,一些企业宁愿接受处罚而直接排污,也不愿加强技术改造、加强污物排放前的处理,导致企业所在周围环境严重恶化。
三、加强西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对策
1、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政策管理体系
在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上,坚持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层面解决西部地区农村生态环境系统管理问题。在管理机制上要努力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生产经营的高度融合。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必须从发展方式上寻根源、找办法、求出路。要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实现污染减排目标和解决结构性污染的重要手段,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淘汰落后产能,既大幅度减少了污染,又有力地促进了经济质量的提升。必须将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渗透到农村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个领域,努力将环境保护与农村经济建设融为一体,在保护环境中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2、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要优化农村产业转型的制度环境。政府应该把管理重点放在制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引导农村第三产业创新,加强环境生态保护,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实现社会公平等制度层面。并要把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纳入法制化,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听证、质询、公示、论证、责任追究和资源能源审计制度,进一步健立完善西部地区农村的环境评价体,重新设立一套农村经济发展和系统评价体系,如绿色GDP考核体系、环境税收制度、环境补偿、绿色信贷等。在公共财政体系建立方面,要进一步明确政府支出必须向农村公共性事业、生态建设和补偿、应急救济、功能性奖励方面倾斜。从而形成新的农村社会管理制度,以促进经济转型。西部地区作为资源型省份要统筹规划,加快农村第三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解决资源型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在产业政策导向上要大力扶持绿色产业如林产业、经济林木、木本油料作物、旅游、林木业结合等,并使之打造成为支柱产业。
3、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制度
我国农村生态环保立法滞后,法律体系不健全。加之当前西部地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底子薄、手段少。为在农村有效实施环保法,必须提供一套强有力的法制体制作为保障。因此西部地区应根据本地区农村实际,建立本地区的农业节能减排的政策法律框架和配套制度。如可以建立农村各级生态区规划、建设和管理制度;生态规划制度;农村环境评价制度;生态环境风险评价制度;生态监测制度;生态安全制度;生态标签制度;征收排污费制度;建立实施清洁生产促进制度;农业环保责任制度;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定量考核制度;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分级管理制度;农业生态补偿制度和农业废弃物回收制度等相关规章。此外,各地还应依法出台继续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制定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如完善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法律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监测、信息统计、质量评价等标准和方法体系;完善农村环境经济政策体系,鼓励发展资源综合利用、农村清洁能源、有机肥生产等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在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矿产资源开发区优先开展生态补偿试点等。
4、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监督
建立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构。当前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应当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加大投入,尽快建立起各省的农村生态环境监督监测网络,加强农村环保监测技术人员队伍建设,负责定期检查辖区内的农村生态环境状况,并对农村周边工矿企业排污及大型畜牧养殖基地等污染源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排污标准,遏止工业“废水、废气、废物”和畜禽粪便的污染蔓延破坏农业生态环境。例如《湖北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农业的部门应当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监督管理,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负责农业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价,并定期将农业生态环境状况和发展趋势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同时向社会公布”。
5、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基层组织制度建设,建立相应的农业环保机构,建立和完善村规民约。各地应结合本地特点和环境与建设规划的实施,开展以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饮用水及其水源地保护、农村能源建设、生活污水及垃圾处理、农业有机废物处置、村容镇貌绿化美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创建工作。例如通过普及和加强农村环保教育和学习,建立环境数据库供人查阅;在农村培养更多的环保宣传员,宣传国家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方针、政策及农村环境保护实用技术,提高广大农民环境生态意识;在农村建立阶段性集中整治与日常性管理相结合,制定“门前三包”责任制以及全体村民共同保护环境、讲究卫生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通过“村集体解决、农民自筹、市场化运作”的办法,解决部分公共设施、环境卫生日常维护管理费用问题,努力形成农民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长效机制。
6、农村村民参与环境管理与保护机制的设立
目前,西部地区仍普遍存在着一些农村干部政策性意识浓厚,法律意识较淡薄,致使许多法律法规在农村实施过程中出现政策化,以政策的原则性、实践性、灵活性代替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范性、稳定性,造成一些农村地区因经济利益而置环保法于不顾。加之切实做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仅靠政府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农村村民参与机制,使村民能够参与到环境管理和决策之中,分担政府在环境决策和管理中的困难,同时也为农村村民广泛的参与环境保护提供了制度保障。这样不仅可以加强村民的环境意识和公共意识还可以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因此西部在政策和法制建设上应该进一步完善并细化对村民环境权力和义务的相关规定,根据权力义务统一的原则构建西部各省村民的环境权力义务体系。未来西部各省在农村生态环境地方立法中,要把增强村民环境意识、鼓励村民参与、提高乡镇企业自觉环保的意识提到重要位置。
此外,针对西部地区农村人口数量相对较大,且大部分村民环保知识水平还处于较低的层次,生态环保意识普遍较低,环保行为的参与度也不高的现状。要积极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和舆论传媒,加强对农村的宣传教育,大力宣传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增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法制观念,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发展观、生产观和消费观。
参考文献:
[1]李挚萍.环境法的新发展[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
[2]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研究[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蔡守秋.修改《环境保护法》为《环境法》的基本构想[J].贵州社会科学研,2008(3)
[4]张梓太 张乾红.我国环境侵权责任保险制度之构建[J].法学研究,2006(6)
西部生态环境 篇4
(一) 我国西部农业生态环境修复行政管理机制的概念
关于西部农业生态环境修复行政管理机制, 目前学界研究甚少, 至今也没有产生统一和公认的定义, 结合我国西部农业生态环境修复的概念与特点以及我国环境行政管理的相关论述, 笔者对我国西部农业生态环境修复行政管理机制作出如下定义:是指为了恢复我国西部农业生态环境, 促进我国西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中央国务院、环保部到西部所有行政区划内行政管理体制中关于环境保护与修复的行政组织结构体系、权力配置结构与职权运行机制等一系列规则与制度的总称。对这一概念进行分解, 可以看出其目的是为了对我国西部农业生态环境进行修复, 地域范围是在我国的西部地区, 而主体在中央主要就是指国务院和环保部, 在地方是西部地区所有环境保护与修复的行政管理与执法部门, 其主要内涵是关于行政组织结构体系、权力配置结构与职权运行机制等三方面。
(二) 我国西部农业生态环境修复行政管理机制的内容
从法律规定上看, 我国《环境保护法》与相关环境与资源保护单项法律对我国环保行政管理体制进行了规定, 比如于2014年4月24日最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第十条就明文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对本行政区域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 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可见, 环保部门对环保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其他有关部门和军队等环境保护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对环保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由此, 我国环境保护形成了“统一监督管理”与“部门分工负责”相结合的行政管理体制。而从体制内容上看, 我国西部农业生态环境修复行政管理机制的主要是包括行政组织结构体系、权力配置结构与职权运行机制的相关内容。[1]
二、我国西部农业生态环境修复行政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 在我国西部农业生态环境修复中, 目前的这种统一监督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监督管理相结合的环境管理体制, 在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 对于保障西部生态环境, 促进西部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曾经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我国西部农业生态环境修复行政管理机制也存在如下问题:
(一) 环保行政管理机构设置和权力配置方面的问题
首先, 环保行政部门存在重叠、交叉设置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机构改革不彻底而遗留的负面效应。由于我国的环境管理体制是从各部门分工管理逐步变为统一监督管理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管理体制的, 而在这种改革过程中一般只注意对新机构的授权, 而没有顾及或没来得及对原有机构及其相关职能的撤销或合并, 于是就发生了某些管理机构相重叠的现象。另外, 在权力配置方面出现了权限设置混乱的现象。我国目前环境立法中关于部门之间职责范围的规定是很不清晰的, 尤其是关于部门之间如何开展协作的规定更是语焉不详, 使得行政自由裁量空间过大。而行政主体出于本部门利益的不正当考虑, 对于法律规定不是很明确的地方, 不同部门对有利可图的事务竞相主张管辖权, 而对于不利的事物则主张没有管辖权, 当缺乏上级权威部门进行协调的时候, 执法部门之间往往出现相互扯皮、互相推诿的现象, 严重影响法律的执行。[2]
(二) 环保执法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
我国西部地区幅员辽阔, 在进行环保执法时肯定需要大量的环保执法人员, 然而在我国西部某些省份的环保执法人员是严重缺少的。根据调查研究, 四川省环境监察总队有30多个人, 而实际却需要120到150人, 缺口很大,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四川省竟然还有16个县仍没有环保局。在我国西部不仅面临着执法人员的严重不够, 而且环保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也是不容乐观的。例如, 据调查了解到, 在陕西省环保局法规处的5个工作人员中没有一个是法律专业毕业的或者是曾经进修学习过法律知识。[3]
(三) 环保部门在财政上对政府的严重依赖
根据我国现有的财政体制, 我国基层环保部门的工资和福利都是由各地政府提供的, 总体看来, 基层环保部门的经费长期以来一直呈现出一种较为紧张的状态。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 一批批高污染企业纷纷被默许诞生, 因为这些企业一般都是本地的纳税大户, 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的保护, 虽然这些污染企业是环保执法部门的执法对象, 但是因为基层环保部门在财政上严重依赖当地政府, 其自身地位不独立, 所以环保部门在执法时也不得不看本地政府的脸色行事了。由于政府依赖企业, 环保部门依赖政府, 所以试想一下, 在西部经济整体水平发展不足的情况下, 要以减少政府财政收入、对自身投入的经费为代价, 要求环保部门去严格执法消除一切污染现象, 着实是有些难度。
(四) 环保行政管理机构职权运行方面的问题
我国的环境管理体制是一种横向的各部门并立的所谓“统一管理与分部门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但由于诸多原因, 我国环保行政管理体制没有实现统一监督管理的局面, 分部门管理职权重叠交叉, 管理部门错位等多种弊端而严重影响环境法律的有效实施的情况, 但另一方面, 我国又缺乏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即没有设置对这些部门冲突与矛盾进行有效协调的权威性部门或机构。虽然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了一些协调的经验, 但是却也不够成熟更没有得到推广。[4]
(五) 政府政绩评价体系不合理
目前我国西部很多地方政府的财政并不富裕, 很多地方政府还在苦苦为走出“吃饭财政”、“工资财政”而努力奋斗。在这种大的环境与背景之下, GDP的增长遂成为了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的主要依据。在面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时, 如果严格贯彻执行环保计划的各项指标, 必然会关停大量企业, 这显然会影响到GDP的增长。理性的人会选择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决策, 官员也当然不会例外。地方官员一般在地方任职也就是几年, 为了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尽一切可能推进GDP的增长在短期内效果显著, 而环保计划的实施见效时间较长、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且又在短时间内难以形成经济效益。所以, 地方官员使尽浑身解数发展GDP成为了必然, 环保计划的诸多指标未能如期完成也成为了意料之中的事情。
三、完善我国西部农业生态环境修复行政管理机制的建议
解决上文指出的我国西部农业生态环境修复行政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科学设置环保行政管理机构, 合理划分行政机构管理权限
由于我国目前的环境管理体制是从各部门分工管理逐步变为统一监督管理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在这种转化过程中由于不合理的因素导致了环保行政部门的重叠、交叉设置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设置环保行政管理机构时, 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布局, 在设立新机构时能及时对原机构撤销或者合并。另外, 由于我国西部地区地广人稀, 环保任务严重而环保执法人员却严重不足, 在这种背景下, 可以考虑充分发挥基层自治组织的力量, 加强村委会与居委会的建设, 壮大我国西部地区环保执法力量。“九龙”治水最后却也没有把水的问题解决就是对行政管理机构之间职责不清、权限不明后果的生动体现, 所以对环保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能要进行科学的分工, 并清晰其权限范围就显得特别的重要, 在具体做法上, 我们可以根据部门的性质来进行抉择, 因为不同性质的部门主要只能从事与其性质相适应的工作。另外也要讲究效率以及考虑到公平、公正的原则。
(二) 加强西部环保执法的队伍建设, 保障环保事业的执法力量
一项事业能够合理有序的推进, 不仅需要良好的制度, 因为这是基础, 也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去践行, 因为这是关键。我国的环保事业也不例外, 在进行我国西部农业生态环境修复这项伟大的事业当中, 西部环保行政管理机构的广大执法人员数量是否充足、素质的高低就是这项事业能否成功的关键之处。所以, 首先应该增加环保行政人员编制, 扩充环保执法队伍, 严格把关环保行政人员的产生方式, 例如, 在每年的环保公务员招考时, 可以提高考生的报考条件, 对报考人员的学历和专业进行限制, 这样在一定层面上就可以保证被录取人员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不仅如此, 还需要依法加强对环境行政执法人员的环境科学基础教育、环境法律法规教育, 现代管理科学和计算机技术教育等岗位业务培训, 以提高环境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三) 建立独立的财政体制, 提高环保部门的权威性
在每年的政府报告中, 我们都可以看到我国环境保护部门得到的经费基本上是最少的, 这个问题几乎每个省市都存在。所以目前我国环保财政不独立, 每年环境保护的经费短缺的问题就成为了制约我国政府环境保护职能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改革现行的体制, 最根本的办法是把地方政府从目前的“准企业”状态还原为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政府和福利政府, 我们应借鉴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管理体制, 把目前“分灶吃饭”、“自主创收”的财政体制, 转变成“先集中、后返还”、“收支两条线”的体制。在环保这一块, 可以在提高财政预算的同时, 能够增加各种费用的返还比例, 比如说, 对于排污费的比例可以从20%增到30%。
(四) 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 保障行政管理机构职权的顺利运行
西部农业生态环境修复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系统工程, 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是保障行政管理机构职权的顺利运行、确保建设项目顺利实施以及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所以应该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建立跨部门、高规格的环境管理协调机构, 这样对环境保护事务的有效开展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对部门之间出现的冲突与矛盾也可以妥善的进行协调与解决。另外, 各级政府部门应当实行农业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目标责任制, 定期检查, 并接受社会监督;各级环保部门建立与环境保护监督相配套的管理机制;建立综合决策机制, 提高地方政府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综合决策能力, 以减少开发项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5]
(五) 对西部地方官员采取合理的激励措施
改变现有的对政府官员的激励机制, 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地方行政长官片面追求GDP增长, 不注重环境指标的现象, 把环境质量的恶化问题与官员的“帽子”和“权力”挂起钩来。随着形势的发展, 环保在政绩考核体系所占权重应进一步提高, 全面引入绿色GDP评价体系, 建立环保的政绩考核机制。另外, 在将环境保护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标准时, 可以借鉴我国计划生育工作中实行的一票否决制, 在我国环保工作中也建立一票否决制度。就是说各级政府对本地区环境质量负责, 把污染物总量控制、环境质量改善等主要环保指标纳入地方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体系, 建立、健全“环保一票否决”制度, 引导地方各级政府把环境保护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 及时研究解决本地区环境保护重大问题。
摘要:随着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加快和农村人口快速增长, 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越来越脆弱, 农业生态环境现状也不容乐观。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关系到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还影响到我国生态安全及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而行政管理机构在对我国西部农业生态环境的修复当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我国西部农业生态环境修复事业能够合理有序的推进, 本文就是从行政管理机制方面对我国西部农业生态环境修复进行研究, 首先对我国西部农业生态环境行政管理机制的概念和内容分别作出介绍, 在此基础上, 对我国西部农业生态环境修复的行政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针对问题给出了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西部农业生态环境修复,行政管理机制,完善建议
参考文献
[1]周启星.生态修复[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6:4-8.
[2]侯佳儒.论我国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J].行政法学研究, 2013.2.
[3]汪劲, 王社坤, 严厚福.环保法治三十年:我们成功了吗——中国环保法治蓝皮书 (1979-2010)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213.
[4]杨朝霞.论我国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的弊端与改革[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2007, 7 (5) .
中国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过程 篇5
根据湖沼沉积、黄土沉积和冰积等地质记录,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生态景观学等方法,从万年、千年和百年及百年以下四个时间尺度对中国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新世以来,中国西部干旱区的气候变化经历了多次的`相对暖干和相对冷湿交替变化,变化历程较为复杂.早全新世、中全新世、晚全新世气候特点因地因时而异,但总体特征以干旱化为主,280~350 a来,降水量有明显的减少趋势,并表现出显著的周期性.但在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天山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表现为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加.总的来说,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疆的气候趋于好转,植被覆盖状况改善明显,山地森林、草甸、人工绿洲的面积均呈增加趋势.研究结果还表明,在一定尺度的气候背景条件下,地表的植被覆盖对调节绿洲区域气候有着积极的作用,可增加局部地区的降水.
作 者:潘晓玲 马映军 高炜 齐家国 师庆东 陆海燕 作者单位:潘晓玲,师庆东,陆海燕(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新疆绿洲生态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46;干旱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马映军(干旱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46;新疆资源环境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高炜(新疆绿洲生态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46;干旱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46;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自然资源生态实验室,80521,美国)
齐家国(新疆绿洲生态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46;干旱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46;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地理系/全球变化与地球观测中心,48823,美国)
西部地区人才环境综合评价 篇6
一、人才环境评价研究的现状
人才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一系列客观条件与政策因素等共同决定,人才环境的评价也涉及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人才主体对它的主观感受。现有关于人才环境评价的文献。主要局限于定性而非定量的评价,缺乏不同时点或不同地域人才环境比较的基础。国内一些学者在人才环境定量研究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徐国祥(1997年)、查奇芬(2002,2003年)、王顺(2004)等分别从编制人才指数及人才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方面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对于西部地区人才环境的定量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人才环境的决定因素及指标选择
人才环境是指这样一种综合环境,即它不仅影响一个地区拥有或储备多少一定“质量”的人才数量,更重要的是,它影响现有人才的潜能或创造力的发挥。后者反映的是人才聘用(成本与产出之间)的效率问题,是衡量人才环境更为重要的因素。由于缺少对后者的数据支持,地区人才环境评价不免有失全面。鉴于统计数据的局限,本文是在人才潜能因素既定前提下研究地区人才环境的,认为人才环境主要由人才经济环境、人才创业环境、人才科技教育环境、人才生活环境和人才市场环境五个子环境构成并共同决定的,并在数据可得、可比和相对全面的原则下,构建了23个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
(一)人才经济环境
它们通过影响居民收入水平、就业机会,成为人才环境评价的基础。衡量经济发展的常用指标有许多,本文选取人均GDP、职工平均工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人均进出口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
(二)人才创业环境
理论上地区性的政府服务、税收政策、地区劳动力供应状况、工资水平、物价水平、供应链与市场状况、资金与土地的价格、通讯交通状况等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创业人才集聚,因而影响人才的创业环境。鉴于数据可得性,本文使用结果变量而不是原因变量,如创业园引进的留学生人数、留学人员创办企业数,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数量等来考量。
(三)人才科技教育环境
本文假定以下因素对人才的科技教育环境具有影响,例如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教育投入占GDP比重、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占人口比重、每万人拥有的专业技术人员数、每10万人口中高等学校在校生数、专利授权量,等等。
(四)人才生活环境
它反映的是一个地区的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状况。影响该子环境的因素很多。鉴于统计数据的可得性,本文假定如下变量与人才生活环境有关,例如城市建成区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人均住宅面积、城市燃气普及率、每万人执业医师数、每万人病床数,等等。
(五)人才市场环境
它是这样一种人才资源配置状态,即人才进入退出自由、人才供求信息丰富透明、人才交易手续简便、人才权益合约与法律保障、人才雇聘不受歧视、人才价格供求决定等。基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假定人才市场环境与以下因素有关,如人才服务中介机构数、职业介绍机构人数、人才市场应聘人才数等,反映一个地区人才市场的规模、发育和完善程度。
三、西部地区人才环境定量评价
(一)数据来源与方法
本文采用的数据除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创业园引进人才数及留学人员创办企业数来自国家人事部网站外,其它数据均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6)、中国科技年鉴(2001~2006)。23个变量与西部12个省构成原始数据矩阵,运用因子分析,对2000和2005年西部12个省数据进行分析,得到若干个人才环境主因子,继而根据各主因子的所得分值,对人才环境状况做出评价。计算软件采用SPSS10.0。
2005年斜交旋转所得的4个主因子的方差贡献见表1,载荷矩阵表(略),主因子得分与排序见表2;2000年4个主因子方差贡献(略),两年度综合得分见表3。
(二)西部地区人才环境因子分析
1.2005年西部地区人才环境主因子分析
第一主因子。主要反映的是人才创业环境、市场环境与生活环境,方差贡献达42.82%(表1)。得分最高的是陕西,其次是四川,第三是云南,居末位的是西藏。说明陕西和四川的人才创业环境、市场环境和生活环境相对最好(表2)。
第二主因子。主要反映的是人才生活环境与人才科技教育环境,方差贡献达20.73%(表1);得分最高的是新疆,其次是内蒙古,再次是宁夏,得分居最后的是贵州。新疆、内蒙古、宁夏等人才科技教育环境与生活环境位居前列(表2)。
第三主因子。主要反映的是人才教育环境,方差贡献13.68%(表1)。得分居前三位的是新疆、内蒙古和四川,居后三位的是重庆、云南和西藏(表2)。
第四主因子。主要反映的是人才经济环境,方差贡献达9.74%(表1);得分最高的前三位是四川、重庆和广西,居后三位的是贵州、宁夏和西藏。说明四川、重庆和广西的人才经济环境相对最好,而贵州、宁夏和西藏的人才经济环境位居最后(表2)。
综合得分。2005年在西部12个省区中,综合得分居最高的是陕西、其次是四川,新疆居第三,第四、五位分别为内蒙古和云南。最后三位是西藏、贵州和青海。说明在西部12个省区中,人才综合环境最好的前三位是陕西、四川与新疆,人才综合环境评价得分排列最后三位是西藏、贵州和青海(表3)。
2.2000年西部地区人才环境综合评价
为了比较分析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人才环境的变化情况,本文对2000年西部地区人才环境进行综合评价。2000年综合得分f表31,四川位居第一,陕西其次,新疆居第三,第四、五位分别是内蒙古和重庆,居最末位的是贵州。
四、西部地区人才环境变化及原因
以上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本文关于西部地区人才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涵盖了决定人才环境的主要方面。
(一)2000~2005年西部各省区人才环境的变化
对2000年和2005年两个年份西部12个省市区人才环境的综合得分进行比较,可以判断这两个年份西部地区人才环境相对变化。
从西部地区各省市区人才环境的综合得分排序来看(表3),四川由综合得分第一名降为第二名,陕西则由第二名升为第一名:新疆、内蒙古的名次不变,分别保持第三、四位;但重庆的名次由2000年的第五位降到第七位,云南由第八位上升为第五位,甘肃则由第十位升至第八位,青海由第六位降至第九位,宁夏由第十一位升到了第六位,西藏由第七位降至第十二位。
与2000年相比,2005年西部地区人才环境综合得分值升高的有8个省,即广西、贵州、云南、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新疆,下降的有4个省,即重庆、四川、西藏、青海(表3)。说明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2/3的省人才环境较以前有所改善,而1/3的省人才环境综合得分因其他省的改善而显得相对落后。
(二)西部地区人才环境综合评价得分变化的原因
西部地区人才环境的现状与其历史基础条件有关,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前,西部经济社会基础条件较好主要是四川和陕西,它们分别是西北和西南地区发展条件最好的省份,其人才环境也相对较好,因此,它们在西部地区的综合得分排序居第一、二位在情理之中,而排名存末位的贵州、宁夏和甘肃三省区本身无论从经济发展水平、还是教育科技状况、人才市场发育状况等也是位居全国后列,在西部地区亦是如此,反映了人才环境的历史背景。
2005年的人才环境格局的变化则更多反映的是各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产物。影响人才环境综合评价得分排序格局的主要由人才市场环境、人才创业环境和人才经济发展环境三个子环境及其决定因素的变化所决定,这三个子环境及其影响因子成为决定西部地区人才环境综合得分排名的主要力量。
五、结论
西部地区改善人才环境,缩小东西部人才环境的差距,形成一个人才培养、人才使用的良好机制,应当从决定人才综合环境的五个子环境建设入手。重要的不是刻意改变影响人才环境评价得分因素的统计值,而是改革人才市场配置的机制与改进人才环境的客观的条件,营造人才发挥作用的真实条件。
优化人才环境,首先需要完善人才市场体系,提高人才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即更多的就业机会由市场而不是由计划配置。完善的人才市场,表现为人才供给与需求双方行为的理性化,就业机会的信息公开,竞聘透明公平,职业谋聘自愿,人才流动自由,合同保障劳动权益等等。在因子分析中,西部人才配置的市场化因素系数很大,成为影响西部地区人才环境的十分重要的因子。
改善人才创业环境,为具有创业精神的人才创业与才能发挥创造空间。一个地区的人才创业环境,直接影响到社会就业机会的增加、国民财富与公共财税的增加。创业人才数量、人才创办企业数、新办企业的产出,创业园等等是人才创业环境优劣的结果,但政府公共政策则是影响人才创业环境的重要因素,如税收等。除了现有的人才生活环境外,人才创业环境的完善,政府应当从超常规鼓励人才创业的公共政策着手。
人才经济发展环境,是产生人才就业机会的基础,也是人才生活环境、科技教育环境、创业环境的基础。它不仅决定人才的待遇水平,而且决定人才的就业机会;不仅赋予人才的创业机遇,而且制约科技教育投入水平的物质保障;不仅直接影响人才的生活环境,而且是人才配置市场化运作的肥沃土壤,人才环境评价综合得分居后,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人才环境建设,地区经济发展是基础,除了存量经济增效,增量经济发展关键在于非公经济。
西部生态环境 篇7
1 晚石炭世早期的霍西盆地
孝义西部地区在大地构造上处于霍西盆地西北边缘。霍西盆地在中奥陶世晚期受加里东运动影响隆起为陆,经历了约1.5亿年的风化剥蚀,直至晚石炭世早期,才逐渐下降接受沉积。由于地壳运动的不均衡性,造成局部隆起和凹陷,使该区成为一个受限海盆地。盆地北侧为吕梁古陆,东侧为霍山水下高地,南部为中条古陆,中间为构造性质的洼地,在洼地中岩溶地形较为发育,分布众多的岩溶洼地,在岩溶洼地中又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岩溶漏斗及凹地。霍西盆地本溪期即以此古地理背景开始沉积。来自北东部太原西山、阳泉一带的海水,在向南向西的海侵过程中,频繁发生突发性的海进海退,引起本溪组沉积相的频繁更替。孝义西部地区克俄、西河底等大型矿床正是处于这种海盆的西北部边缘地带,存在有利于铝土矿床沉积的古地理位置。
2 沉积相特征
根据矿石组构特点或矿石结构单元特点把铝土矿沉积相分为以下几种。
1)水下泥石流沉积相。该相为逆粒序结构,大部分分布于含矿岩系的下部。特点是:上部为块状层理,下部为逆粒序层理,二者呈渐变过渡关系,少见牵引流层理构造,矿石中基质含量较多,碎屑含量少,且多呈棱角状;碎屑颗粒大小混杂,无定向性,分选性极差,结构成熟度低,从而说明该相是以含水的泥质基质携带碎屑成分组成的砂和砾石由间隙具有内聚强度的黏土和水混合物来搬运和支撑的,是灾变性的洪暴引起的阵发流在比较宁静的泻湖滨海区沉积的特有产物,其搬运距离是比较短的。在矿体剖面上该相上部常见浊积岩相,推测这种泥石流很可能是浊流的前奏。
2)局限滨浅海浊积岩相。该相即为粗糙状结构单元,主要分布于矿体中下部,顶部常被冲刷掉或被剥蚀掉。该相典型特征是:下部含砾砂屑岩相较弱的逆粒序性,基质含量较高,碎屑无分选性,可具弱的方向性,成分以矿屑为主,含少量的泥屑、豆鲕等内碎屑;中部过渡为粉砂屑块状体,含少量内碎屑;上部渐变过渡为砂碎屑状沉积块体及黏土块体。该相中部含内碎屑粉砂屑微晶铝土矿中含有分布不均匀的少量碎屑、内碎屑,也存在准同生变形构造,如滑塌撕裂构造,说明该沉积岩在准同生阶段有滑塌现象,并进而发生浊流,产生内碎屑,再沉积为浊积岩。该相上部碎屑状矿石与下渐变过渡,向上渐变为黏土岩,说明浊流具有阵发性,呈涌流出现。这正是高密度浊流的一般特征。
3)风暴岩相。孝义四个矿区含矿岩系中上部块状层理、递变层理或二者各自组成的韵律层理比较发育,且多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是典型的风暴沉积物。在块状体韵律层中,多见冲刷面和渠模构造,渠模多为单向性。这说明风暴流是多期次的,也必然引起沉积物的多次再沉积。在块状体的韵律层中,也能见到少数碎屑块状具有古风化面,其下具有弱风化淋滤作用迹象,矿石变硬。这说明,当时地壳不稳定,引起海水突发性的海进海退,使沉积体一度短暂地暴露出水面,遭受风化作用。在黑沟浊积岩底部砾石成分中有下伏泥石流相矿石成因的卵石,甚至出现风化淋滤作用改造过的蜂巢状微晶铝土矿卵石,说明早在风暴岩、浊积岩形成之前就有沉积铝土矿的形成,蜂巢状卵石结构、成分与泥石流相矿石一致,说明其沉积成岩后暴露地表招收风化淋滤作用。因此,可以认为本区铝土矿的沉积成矿是多期次性的。
4)潮汐泥坪相。潮汐泥坪相位于铁铝岩段的中上部,岩性以泥质黏土岩、泥岩为主。具有泥状结构,呈块状层理,局部有细碎屑层不均匀分布,岩石顶部多出现植物叶片化石。在该相下部,黏土岩中出现较多凝胶体,成分为硅质,说明化学沉积作用参与了黏土碎屑沉积。潮汐泥坪区缺少或少见砂岩相,说明波浪作用不强。潮汐作用的特点是倾向于把细粒沉积物移向海岸。在波浪作用达不到的地区,当潮汐坪台上的水排尽时,泥质堆积下来。潮汐作用的显著优势说明该区属于海湾或泻湖环境。该相反应了海退泥坪环境。
5)沼泽泻湖泥岩相。该相岩性为菱铁矿铁质黏土岩,不含碎屑,为菱铁矿泥质结构。菱铁矿呈胶状球形结构或微细晶菱面体。该相位于潮坪泥岩相之上,出现一层或两层夹炭质页岩。岩层呈似层状产出,厚度不稳定,受下伏奥陶系古地形控制。这些特点说明,该相与沼泽相有密切联系,并反映了还原环境,推测其沉积环境为沼泽泻湖静水还原环境,厌氧细菌作用比较明显。
6)沼泽、泥炭沼泽相。该相位于铁铝岩顶部,岩性主要由黏土质页岩、泥岩夹透镜状、团块状高岭石,向上局部发育黑色页岩、炭质页岩、煤线。该相横向上岩性变化较大,可相变为泥质粉砂岩或粉砂质页岩,其明显特点是岩石页理、同生铁质结核比较发育,含有较多科达植物化石,甚至局部黑色页岩中发育豆状黄铁矿及浸染状黄铁矿,反映出明显的滨海沼泽还原环境和泥炭沼泽环境。说明,铁铝岩时期的晚期阶段本区已进入陆相环境,宣告第一次海侵结束。
通过以上分析,归结如下:“铁铝岩”期从早到晚地壳运动频繁,曾出现海水突发性的后退和前进,并导致风暴频繁出现,引起沉积物多次再沉积,以及沉积成矿的多次重复,属于一个完整的海进海退事件。铝土矿沉积时期正处于海进海退的交互时期,这一时期本区处于海湾或泻湖的滨浅海环境,潮间带及其以下为铝土矿再沉积的有利场所。区域地质也说明了含矿岩系的海相沉积环境。不同成矿期铝土矿床的分布与同期海侵活动范围基本一致,即凡有沉积铝土矿分布的地段,都有同期海侵活动。另外,铝土矿层位稳定,向古陆方向有超覆沉积现象,层位具有明显的穿时特征。这些正是海侵的标志。
3 沉积环境演化
据罗声奇、陈汉成研究表明孝义西部铝土矿成矿物质物质基础来自古风化壳的红土/钙红土物质,其堆积沉积场所为岩溶洼地,二者结合,即物质与环境的总和在纵向上的叠加和横向上的演替,即为铝土矿含矿层的堆积沉积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发展演化。
3.1 纵向演化
关于铝土矿及其含矿岩系的纵向叠置前已多有阐述,其所反映堆积沉积环境的演化趋向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铝土矿及其红土物质碎屑(矿屑+岩屑)的迁移就位场所是不同规模的岩溶洼地,即低地型铝土矿的堆积场所,该场所的环境演化即铝土矿的堆积沉积演化。铝土物质的迁移模式,早期以“干迁移”为主,晚期主要以“湿迁移”为主。
2)因“湿迁移”而积水的岩溶洼地即岩溶湖泊。本区以大型平坦岩溶湖盆为主,湖盆内包括铝土矿含矿层的叠置序列是:非侵蚀性基底→铁质黏土岩→铝土矿→铝土岩(硬质耐火黏土)→根土岩→煤线,象征着“倒结构”红土剖面的堆积沉积及一般湖泊的演化模式,其上的根土岩及煤线表明铝土矿含矿层的堆积沉积湖泊已近尾声,而沼泽环境则是湖泊发育的最后阶段。
3)沼泽化阶段之后,其上为太原组半沟段灰岩所压盖,俗称铁铝岩段顶部的“灰岩压煤线”现象。此外其上也可以为半沟段的潮坪环境或“晋祠砂岩”所压覆,均表明晚石炭世早期海侵终止了泥盆沼泽的发育,但与铝土矿的堆积沉积并没有任何成因联系,也就是说铝土矿及其含矿层是在大陆(陆表)环境下完成其迁移及堆积沉积的,是大陆相系的产物。以半沟段为代表的石炭纪海侵只是淹没了已成型的铝土矿含矿层,对铝土矿的形成没有什么成因联系。
3.2 横向演化
西部生态补偿制度缺失及重构 篇8
从法律的视角看,所谓生态补偿是指为了恢复、维持和增强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国家对导致生态功能减损的自然资源开发或利用者收费(税)以及国家或生态受益者对以改善、维持或增强生态服务功能为目的而做出特别牺牲者给予经济和非经济形式的补偿。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是利用宏观调控管理政策和法律手段调整相关主体环境利益及其经济利益的分配关系,促进环境外部成本内部化,实现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重要制度和手段。显然,生态补偿的目的是为了恢复、维持和增强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这个目的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不但要对已有的生态之债进行偿还,也要对恢复后的生态功能进行维持。
我国西部地区海拔高,地貌特征复杂;土地资源丰富,再生资源潜力巨大;非再生资源总量丰富,品种齐全;气候类型多样,又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之地,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随着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的进行,我国西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态问题与潜在的危机。虽然具有生态补偿意义的生态工程相继启动,但没有形成系统的法律制度,很难有效解决西部地区生态的特殊问题。所以,在我国西部地区实施特定的生态补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或缓解相应的矛盾,达到开发与保护的有序与平衡。生态补偿法律关系涉及两个主体:一个是补偿实施主体,一个是补偿接受主体。对于负外部性行为,生态补偿的实施主体和接受主体分别是导致生态功能减损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者和生态功能减损区域及国家,对于正外部性行为,生态补偿的实施主体是国家或生态服务功能受益者。对于负外部性行为的补偿依据是导致了生态功能的减损,对于正外部性行为的补偿依据是有目的地改善、维持或增强了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主要以经济(如金钱、实物等)和非经济(如技术、兴办企业、劳动力安置等)形式补偿。[1] “恢复、维持和增强”作为生态补偿的目的在我国西部也显得尤为重要。
1.我国西部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与不可恢复性。
据勘察显示,我国西部地区虽然是全球环境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但也是最脆弱的地区。西部地区的土壤、地质、气候生态具有不稳定性,同时西部的生态环境敏感性对人类活动具有快速反应的特性,直接反映了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可能性较大,其脆弱性与不稳定性决定了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难以恢复与不可再生性,[2]西部的生态环境一旦破坏将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2.我国西部生态所面临的问题日趋严峻。
首先,西部的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不断扩大。20世纪末,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79万平方千米,西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2/3。同时,沙漠化土地与潜在沙漠化土地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的18%,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已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其次,西部草场退化严重,森林资源减少。由于自然条件严酷以及严重超放牧导致了西部地区草原退化与沙化;森林储备虽然巨大,但开发单一,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最后,人类的经济活动加剧了对西部生态环境的破坏。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西部经济社会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伴随人口的增长、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强度必将超速,这些都将给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冲击和巨大的压力。
二、西部生态补偿制度的缺失
1.国家立法体系上的缺陷。
我国还没有“环境基本法”,而《环境保护法》又非常明显的轻视生态保护问题。由于当时的立法背景,《环境保护法》偏重于污染防治,只规定了对排污行为所产生的负外部经济进行收费,而没有考虑对生态保护行为所产生的正外部性进行补偿。其他诸如自然资源保护的单行法对生态保护的力度也明显不够。主要表现在自然资源保护法律中资源有偿使用原则未体现资源生态效益价值,对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主体应承担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未作规定以及资源保护法律的有些规定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
新刑法虽然将环境犯罪独立出来进行规定,但生态保护的指导思想并没有贯彻始终。有些罪名注重保护的是人身和财产,对生态利益的损失没有纳入考虑的范围(《刑法》第338 条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若没有人身伤亡和财产重大损失,即使造成了重大环境污染也不构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3]这与该罪设立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公民的环境权益,包括清洁、舒适的环境权益和合理开发利用的环境资源保护权益等相违背。还有一些罪名如盗伐、滥伐林木罪等环境犯罪的规定也有类似的问题。
2.西部地方法律法规对生态补偿规定的相对模糊。
与西部生态环境紧密相关的地方立法,在本地区生态补偿方面的规定同样显得相对模糊,缺乏应有的确定性和可操作性。很多条例只规定了什么情况下应当予以补偿,但并没有说明具体的补偿金额与方式。同时,基于西部地区的生态的脆弱性与难以修复性,对于西部生态补偿主体的要求必须严格控制,凡是对于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主体都必须纳入生态补偿的范畴之内,即使是国家和集体实施的出于公众利益但属于外部不经济性行为,也应对相应的受损群体进行补偿,但在西部地方的条例中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有些地方为了加快地方经济的发展,用优惠政策吸引投资建厂,但在追求经济效益的时候往往忽视了生态效益的损失。显然,这种生态补偿立法的缺憾,导致了在西部生态补偿实现过程中的空白,尤其是在负外部性行为的处理中,容易因为人为因素而影响环境的公平。
3.西部地区生态补偿标准过低,难以起到“恢复、维持和增强”的效果。
西部生态补偿采取全国“一刀切”的政策设计,导致西部地区的生态补偿经常是“低补偿”甚至出现“踩空”现象。中央政府在森林资源保护和恢复以及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保护区建设、公益林补偿等方面投入了部分资金,但是在上述资金中,只有公益林补偿基金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补偿资金,并执行全国统一标准(75元/Km2 ),其余的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工程建设国拨资金中有一小部分作为生态补偿支付给相应农户。同时,这些补偿还没有考虑西部地区高成本的因素。[4]
从西部地区森林面积、蓄积在全国中的比例和西部的生态地位来看,应该扩大补偿面积,提高补偿的标准。又如我国三江源地区,源区退耕还草(林) 补助的标准是参照青海省历来草原建设资金按户投入的方式,源区地处偏远,运距长、成本高、花费大。以目前补助标准只能修建低档次的房屋,而且以户补助造成人为的不公平现象。同时,源区高寒缺氧,不少地方土层薄、降水少,植被生长期短、修复期长,草场禁牧五年效果不明显。另外,就西部的平均消费水平和投资成本方面来看,对西部地区的投入应高于国内平均水平。再次,由于西部地区交通不便,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比较恶劣,生活、工作成本都高于其他地方,西部的生态补偿的投入理应高于全国其它地区。
4.补偿方式的局限性导致部分公民财产权与发展权的受损。
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补偿方式以货币补偿为主,以一些项目工程为表现形式(退耕还林、天保工程),与这些工程配套的补偿政策通常固定为5-8年,在此期间对相应主体发放固定金额的补偿金。这种补偿方式缺乏稳定性,时限一过受偿主体就很难得到生活保障,而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态资源也已另有归属,这种情况在我国的大江大河源区经常发生。在三江源地区,为了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生态环境价值减损,政府对源区林木所有人的林木所有权进行限制,不能随意砍伐甚至不能砍伐,这对财产所有人构成一种直接的经济损失。同时,政府通过公用征收等方式来进行生态维护,必将给当地居民带来发展权的限制。[5]对国家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这些区域,其发展权的受限应由国家、开发地区、受益企业和个人给以多方面长效性的生态补偿。如果继续按照统一的标准,以固定的模式进行西部地区的生态补偿,受偿体(大多数为农牧民)在补偿届满后,由于没有相应的技术扶持,难以在社会找到立足点,很容易重操旧业,对环境造成新一轮的破坏,或者加剧西部地区的贫困程度。
三、重构西部生态补偿制度的政策建议
1.出台“环境基本法”或环境法典。
生态补偿立法的缺失是限制和阻碍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尽快出台环境基本法或环境法典,建立权威、高效、规范的管理机制,促进生态补偿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并以此将补偿的对象、范围、方式、标准等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仅就生态补偿而言,应当建立以下原则:第一,污染者付费,受益者补偿原则。第二,生态补偿的公平原则。第三,生态补偿中的代际公平原则。第四,直接补偿和间接补偿相结合的原则。第五,可持续发展原则。
2.加强西部地区横向生态补偿力度,完善省际之间的投资转移机制。
我国生态环境补偿渠道主要有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基金两种,其中财政转移支付是最主要的生态补偿资金来源。但这种完全由中央政府买单的方式显然与“受益者付费”的原则不协调,不仅没有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而且使许多地方产生了依赖思想。我国西部地区提供的生态环境公共物品和服务对中、东部地区具有正的外部经济性,所以,要对中、东部地区生态环境受益部分进行货币计量,使受益方对实际受益进行支付,从GDP 中拿出一定的比例用于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援助。通过补偿,可以减缓我国西部地区因贫困和生存压力而破坏生态环境的经济活动,从资金上支持和保证西部地区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转变,为我国西部居民提供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根据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评估体系,对于接受西部生态利益的中、东部省份采取统一的衡量标准,通过税收与财政分流等方式,采取相应的经济和非经济形式,以省际之间的横向补偿弥补来加强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补偿的力度,达到一种共赢的局面。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加强省际之间的生态补偿力度:一是对下游用水地区增加征收水费,使下游用水地区从上游地区生态保护治理所获得的转移性收益再返回于我国西部土地退化与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二是对下游地区的投资者或生产者征收上游资源维护费。付出适当的上游资源维护费等于是一种远程投资,上游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的改善可以大幅度减少防洪治水开支,从长远看,这将是有双赢性质的投资。三是在下游开征生态税。近年来,西方各国陆续开征了各种生态税种,不少国家建立了一整套生态税制,将税收用于环境保护,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创新西部特有的生态补偿方式,提供长效的补偿机制。
第一,政策补偿,“给政策,也是一种补偿”。第二,项目补偿,政府和补偿者为西部地区受补偿者提供项目,将补偿资金转化成为技术项目和产品。第三,培训与技术补偿,对西部地区受补偿者无偿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其生产技能和管理组织水平,使他们掌握更多的生存本领。第四,共同开发补偿,共同开发是指生态补偿主体与受偿主体共同开发经营由受偿者保护的生态资源,基于生态资源的生态价值和生态补偿制度将受偿体的利益纳入实体的利益之中,以实现西部的可持续发展。第五,道德补偿,道德补偿是一种保护生态环境理念的教育和树立在公民心中的道德要求。保护生态环境、补偿生态资源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法律仅仅是手段,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使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的破坏者进行自觉补偿才是目的。
4.确立清晰的产权补偿关系,保障西部公民的基本权利。
通过完善生态补偿的手段,可以很好地解决西部公民的环境权、生存权与发展权之间的矛盾。但是在我国西部的生态补偿过程中经常出现这三种权利“撞车”的尴尬局面。由于没有清晰的产权界定与善后政策,我国的生态补偿很难走上协调国家所有权与个体所有权、经济权益与环境权益、个体权益和社会权益之间的道路。也只有根据中国各地的现实情况,尊重公民的个人权利,设计人性的生态补偿制度,才能及时、合理、合法地解决环境权、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关系。例如在我国西部地区实施的退耕还林(草)的过程中,对于农户在退耕还林(草)中所形成的产权,不仅包括对林草的所有权,而且林草的依法转让、出租、入股经营、抵押和收益等权利也应当予以补偿估算并考虑划入补偿范围。[6]所以在补偿的内容上应参考西部公民的利益和意愿,对“还二、还三甚至更多”的产权进行适当的补偿。建立起农户对退耕地林草的排他性产权,可以实现林草资源的长期最优配置,可以使西部农户对生态补偿做出合理的预期和正确的成本估算,可以使农户在制度化的经济利益刺激下,使西部生态逐步改善。确定并尊重西部公民的生态效益产权是一个西部生态补偿制度实施的前提条件,也是明确生态效益补偿法律关系主体责、权、利的关键性因素。因此,要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就必须明确自然产权关系,只有用法律的形式确认生态补偿区域居民的经营权、收益权,才能更好地调动区域内居民进行生态环境管护的积极性。
摘要:西部的生态保护对我国乃至亚洲均具有重大的意义,由于西部地区的生态补偿制度存在缺失,生态补偿问题已成为影响西部地区生态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只有结合西部地区生态的特殊性、现状与社会构成,分析西部地区生态补偿面临的制度性困境,才能从制度重构的视角探寻符合西部地区现实情况的生态补偿之路。
关键词:西部地区,生态补偿,补偿制度
参考文献
[1]李爱年,刘旭芳.对我国生态补偿的立法构想[J].生态环境,2006(15).
[2]康慕谊.西部生态建设与生态补偿[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3]张建伟.生态补偿制度构建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9).
[4]王景升.生态补偿问题以及对策[J].林业资源管理,2007(12).
[5]王作全.三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西部生态环境 篇9
关键词: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协调度
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伴随着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的频发而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学者关注的热点。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几年来,西部地区的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与此同时,区域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资源环境问题日渐突出。目前西部正面临着发展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两难选择[1]。众所周知,西部地区是多条大江大河的上游,是我国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地理位置极为特殊,但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极易产生影响全国乃至全球的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2]。西部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更应受到重视。本文将基于西部地区十二省( 自治区、直辖市) 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的相关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隶属度模型,研究西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状况。
一、西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度测算指标体系的构建
我国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十二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土地面积686. 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71. 5% 。而且西部资源富集,在主要能源、黑色金属矿产基础储量方面,2012年的数据显示,天然气储量占全国储量的83. 2% ,铬矿储量占98. 8% ,矾矿储量占73. 7% ,原生钛铁矿储量占90. 6% 。此外,西部地区水资源和森林资源也异常丰富,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总量的51. 8% ,林地面积占全国 的57. 9% ,森林面积 占全国的59. 8%[3]。
( 一) 西部经济与环境状况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2002年至2012年间,地区生产总值从20080. 9亿元增长到113904. 8亿元,十一年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5倍多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从2002年的8515. 36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89008. 6亿元。但从产业结构来看,2002年到2012年间,第二产业的比重由41. 3% 提高到2012年的50. 1% ,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却由38. 64% 下降到37. 28% 。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高于第一产业,经济发展不平衡,这契合了西部经济发展的特点。西部丰富的资源储量,使得资源的供给市场价格较低,如矿产资源、水、电等资源性产品价格都普遍偏低,造成了区域的经济发展过度依赖低成本资源的消耗[4],微观上体现为大量资源型企业的聚集,如陕西、内蒙古等省区是煤炭企业的集中区; 内蒙古、四川等省区是稀土企业的集聚地[5]。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高污染行业比重较高,尤其受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阶段的影响,重化工业和原料工业规模迅速扩张[6],导致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较为严重。
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不到20% 的西部地区,二氧化硫 排放量占 全国排放 总量的36. 8% ,烟( 粉) 尘排放量占全国的30. 3% ,一般工业固废产生量占全国的32. 98%[3]。除此之外,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当也是造成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传统的农牧增长方式,以及化肥、农药、地膜等化学品的使用等,导致水体、土壤及农产品遭受不同程度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日益加重,农业生态环境趋于恶化[6]。
( 二) 经济与环境协调度测算指标的设计
在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着科学性、完备性、客观性和数据可获得性等原则,根据《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指标,从中选取了九项反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八项反映西部地区环境状况的指标,构建了西部地区经济与环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二、西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度水平的计算
( 一) 数据来源与计算方法
选取西部地区十二省( 自治区、直辖市) 作为分析样本,所需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12》。首先对各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各指标的主成分的载荷矩阵,用标准化后的指标数值与其对应的主成分载荷相乘,得到各主成分的得分,最后用各主成分的贡献率与其得分值相乘得到该系统的综合得分。
( 二) 西部经济与环境系统发展水平分析
经济系统中,数据标准化处理后,利用SPSS17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特征根大于1的主成分,三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57. 258% ,19. 768% ,12. 334% ,累积贡献率为89. 360% ,较好地反映了原始数据的大部分信息,然后提取各主成分的载荷矩阵,如表2所示。同样,生态系统中,系统自动提取3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4. 018% ,三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 74. 679% ,11. 502% ,7. 837% ,并提取各主成分的载荷矩阵。然后在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中分别用标准化的指标数值与其对应的主成分载荷相乘,得到各主成分的得分,计算公式为: F = ∑X·f,其中,F为各主成分的得分值矩阵,X为各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后的矩阵,f为各指标主成分载荷矩阵。把各个主成分的贡献率用矩阵Z表示,用各主成的贡献率与其得分值相乘得到该系统的综合得分,计算公式为: S = ΣZ·F[7]。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综合得分结果如表3所示。
( 三)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度的计算
协调是一个内涵明确而外延不确切的模糊概念,在评价一个系统的协调状况时,不能仅以“协调”、“不协调”做结论,更多系统的协调状况实际上处于这两者之间,所以,须设立一个表示在某一数值下系统隶属于模糊集“协调”程度的指标,它是一个[0,1]闭区间上的实数,称为协调系数[8],计算公式为: w( i/j) = exp[- k ( xi- xi')2],其中,w( i/j)为第i系统对第j系统的协调发展系数; xi表示第i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的实际值; xi'为与第j系统实际值xj相协调的第i系统综合发展水平; K = 2 /s2,其中s2为系统方差。实际值越接近协调值,系统的协调系数越大,协调程度越高。利用上述公式,分别计算出经济系统对环境系统的协调系数w( i/j) 和环境系统对经济系统的协调系数w( j/i) 。为更好地反应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间的协调程度,还需要计算两系统间的协调系数w( i,j) ,计算公式为:。根据上述公式和数据计算的w( i/j) ,w( j/i) 和w( i,j) 如表4所示。
三、研究结果分析
通过表4可以看出,西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状况不容乐观,十二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一半地区发展处于不协调的状态。总体上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为优质协调地区,协调系数在0. 9 ~ 1. 0之间,包括广西、云 南和宁夏,协调系数 分别为0. 98028、0. 956741、0. 937005。这三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西部分别排名5、6、7位,发展水平中等,且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均较高,分别为34. 1% 、41. 6%和41% 。可以看出,上述三个地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保护,且经济结构较为合理,与生态环境更为相容的第三产业发展较好。
第二类为良好协调地区,协调系数在0. 8 ~ 0. 89之间,包括新疆、陕西,协调系数分别为0. 899747、0. 828826。陕西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在西部地区均排名第四位,新疆的经济发展在西部地区排名第八位,环境发展在西部地区排名第五位,由此可见,陕西是经济发展较高水平上的协调,新疆是经济发展中等水平上的协调。
第三类为中等协调地区,协调系数在0. 7 ~ 0. 79之间,包括青海省,协调系数为0. 727141。虽然协调系数较高,但是青海的经济发展在西部地区排名第九位,因此,是经济较低发展水平上的协调。
第四类为失调地区,协调系数在0. 59以下,包括四川、贵州、西藏、甘肃、重庆、内蒙古。这些地区又分为几个等级。四川、贵州和西藏失调程度较低,协调系数分别为0. 584952、0. 580097、0. 596651,四川省经济综合得分和环境综合得分在西部均排名第三位; 贵州经济综合得分在西部排名第十一位,环境系统综合得分排名第六位; 西藏经济系统综合得分排名第十位,而环境系统的综合得分则排名第十二位。由此可见,虽然三个省份经济与环境的协调系数相近,但是四川省是处于经济发展较高水平上的失调,而贵州和西藏则是处于经济较低发展水平上的协调; 甘肃、重庆失调程度稍高,协调系数分别为0. 467537、0. 367045。重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在西部地区排名第二位,但三次产业比重为: 9: 55: 36,经济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偏重,二产业的大力发展带动了地区经济,但是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的增多。甘肃经济发展状况在西部地区排名第十二位,第二产业的发展业也较快,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7. 4% ,甘肃地区经济与环境是经济发展较低水平上的失调。
失调地区中,最为明显的是内蒙古,协调系数为0. 064012,严重失调。内蒙古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在西部地区均排名第一。内蒙古煤炭资源丰富,资源禀赋优势使得资源型企业大量聚集,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最近十年,内蒙古经济的发展状况引人注目,GDP增速连续9年全国第一,但另一方面是除呼伦贝尔和兴安盟外,绝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全区荒漠化土地61. 77万km2,沙化土地41. 47万km2,分别占全国的23. 54%和23. 96%[9]。因此,虽然内蒙古环境系统综合得分在西部地区排名第一,但对环境的关注和保护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远远落后,或者是经济发展是建立在对资源的过渡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基础上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严重失调。
四、促进西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的对策
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同时具有多样性和脆弱性的特点,如何平衡好开发资源、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这是摆在当地政府、企业和民众面前的一道难题[10]。相比东中部地区,西部大部分地区经济落后,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仍然是重中之重,因此,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重点在产业的生态化发展,即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努力建立起相当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的产业生态链,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目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一) 摒弃“唯 GDP 论”的思想
西部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在衡量某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时,GDP论的思想是不适合的。生态脆弱地区更多地应该关注环境保护,而不是关注GDP的增速,这样才能一定程度上避免大规模引进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以及大规模地搞基础设施建设所带来的对环境的破坏,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 二) 调整产业结构
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普遍存在产业结构的不平衡,第二产业发展明显偏快,经济发展对工业的依赖程度较高。更进一步,从产业分工理论看,西部大部分产业处于产业链的前端,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较少,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对区域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压力,严重破坏了西部生态环境[1]。因此,产业结构调整是西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的重中之重。应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合理化发展,然后再积极突破制约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因素,推进产业结构升级[11]。在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建立新兴产业以及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时,要更加注重技术创新,通过新技术、新知识和新兴人力资本的引进,促进第二产业的优化升级,同时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形成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4]。
( 三) 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它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3R( 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为原则,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能最大限度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能突破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生态环境瓶颈。
西部地区企业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水平差距较大。有些企业在实践中已经开始践行循环经济,努力实现3R,而有些企业则对循环经济理念缺乏认识,将循环经济等同于节能减排。因此,应首先转变企业的思想意识,尤其是传统资源型企业更应转变思想意识,相关部门要加强循环经济思想的宣传,同时要从制度上规范企业的行为,促使其将发展循环经济纳入日常的经营管理中。
( 四)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
生态工业园是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工业生态学概念的提出而出现的工业生态园区,园区范围内,企业密切合作,集中使用能源和资源,相互利用废料,综合治理污染,以“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形式形成企业间物质和能量的梯级利用,实现了“资源—产品—废物—资源”的闭环流动[12]。
西部生态环境 篇10
1 环境会计的含义
环境会计的主要计量单位是货币,其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环境的相关费用进行记录和计量,比如环境的污染、防治、开发,这些的成本都是要进行计量的,还要对维护和开发环境而形成的效益进行科学的计量和报告,能够得出有效的环境绩效和开展环境活动对企业经济成果影响的结果。将会计学和环境经济学有机结合,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
2 推行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的必要
传统的会计只对涉及财产所有权的东西进行价值计算,而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海洋等资源却不在会计的核算范围内,企业使用这些资源以及破坏环境也不需要付钱,相反,企业的经济利润会增大。随着生态环境的迫害在加重,人们已经重视这一问题。为了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对环境保护的支出和赔偿的责任也日益增大,因此,环境会计以环境支出和收益为对象,进行反映和控制。绿色会计就是重视环境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赋予环境资源以价值和价格,对环境资源的损害进行补偿,加强企业的责任感,让其除了经济效益外,还要考虑社会和生态效益,真正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西部地区环境存在的问题
3.1 土地沙质荒漠化日趋严重
我国西部地区的沙漠及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宁夏、甘肃、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地。仅新疆拥有的沙漠化土地面积就已经占全国沙漠面积的一半以上。广西的石漠化面积占区域面积的9.7%,并且石漠化的土地面积还在不断地扩大,以3%~6%的速度在增长。
3.2 水土流失严重
据相关的调查发现,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虽然扩展的速度有所减慢,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该地区依然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主要的区域[1]。西部地区宁夏、重庆等城市的水土流失面积占地区中土地面积的一半以上,水土流失问题还在加剧。
3.3 城市环境破坏日益严重
3.3.1 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
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并不是很好,因此西部地区之前都是呈现出人烟稀少的特点,那里经济落后,科技也落后,人民靠自己开采当地的自然煤炭资源和能源换取经济收入,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口也开始朝西部地区汇集,增长速度太快,加上过度开采当地的资源、农田、树木等,随着自然资源的减少,生态环境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并且开始时人们并没有意识到环境的问题,等其重视生态环境问题时,靠西部地区自己的力量已经不能解决了,需要中央政府进行解决。
3.3.2 城市污染问题严重
工业排放废水对环境造成污染。据相关数据,黄河平均每天要接纳的污水就有大约500万立方米,宁夏段的氮和氧的平均值以及汞的平均值都已经严重的超标。还有一种就是固体物污染,工业生产中乱丢弃的各种工业垃圾,在下雨后,其中的有毒物质就会对土地造成污染。工业生产造成的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会对土地造成污染,让农产品和动植物也受到影响,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4 推行西部地区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的策略
4.1 加强西部地区环境保护和科学发展观的宣传教育,增强企业保护环境的意识
一些企业的盈利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来的,长期如此,生态环境就会失衡,企业也实现不了长远的发展。因此,要想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加强对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观的宣传,提高企业的责任,让企业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考虑环境效益,加强企业保护环境的意识,推行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就能够让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环境和社会效益都能够实现,让企业能够自发地去保护环境,这些是推行环境会计的实施的基础条件[2]。
4.2 加强对环境会计理论的研究
关于环境会计的相关理论、计量以及报告等知识,都需要相关的人员能够了解和掌握。会计理论界也要对这门新的学科进行充分了解,并在此基础上,以科学理论为基础,建立一个环境会计结构体系,为会计实务的发展提供基础和依据,参考相关的环境、会计等学科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以可持续发展理作为指导思想,能够和传统的会计计量方法进行有机的融合,使之能够有效地体现出经济活动给环境带来的影响。企业的内部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可操作的环境会计核算体系,通过使用正确的环境会计要素确认和环境会计计量方法,尽最大努力来解决其中存在的计量、成本确认等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从而逐渐克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4.3 建立起环境会计考核及其信息披露的准则体系
西部地区要改善地区的生态环境,首先要有足够的支持,因此有关部门需要设立相应的财政补偿体系和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为环境会计的实施提供系统支持[3]。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环境信息披露和监督体系,将之作为环境会计活动的执行依据,能够对多样的环境会计活动起到约束作用,让环境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能够发挥出功效,在为企业自身提供服务的同时,也能为政府在制定相关的环境保护政策时,提供有效的信息和数据,让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能够更准确、更有效,让经济、环境以及社会这三者的效益都能够有机统一,得到有效的保证,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提供了统一的标准,使其更具有权威性、公平性和有效性。
4.4 加强环境法制建设,保证社会和政府能够对环境会计实行有效监督
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环境的法律和法规,这些都为环境会计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政策保障[4]。就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来说,其应该强化对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对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包括它们的行政管理、监督和专项环境审计内容,以保障环境会计的顺利实施,并对不完善的地方不断地进行优化。会计事务所或国家审计机关应该对企业的环境会计工作进行监督和审查,以我国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和有关的会计法规、制度和准则为审查的依据,审查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是否合法、合理、全面、真实,为社会公众提供判断的依据,让考核合格的企业能够让民众相信,提高企业的信用度。
5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推行西部地区的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的重要性,为了应对西部生态环境的迫害严重问题,要加强对当地保护环境意识的宣传,推行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加强对环境会计相关理论的研究,使其能够更好的推行。让企业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建立健全当地的相关环境会计考核及其信息披露的准则体系,完善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加强环境会计的社会和政府监督,只有生态环境可持续,企业才能有所依托,获得长远发展,从而实现西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贾菲,张延猛,张玲.企业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初探[J].财会通,2010(11).
[2]范宁.企业环境会计核算程序研究及对策机制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0(10).
[3]杨世忠,曹梅梅.宏观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的构建[J].会计研究,2010(12).
西部开发过程中如何保护环境 篇11
【关键词】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一、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西部地区占国土面积的71%,自然资源丰富,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等多方面的原因,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缓慢,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在以往对西部地区的开发过程中,曾不同程度地造成生态环境恶化。一些地区为短期经济利益所驱动,对草场、森林乱垦滥伐,对矿产资源乱开乱采,使得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草原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有所蔓延。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环境形势相当严峻。主要表现在:(1)土地退化加剧,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严重。我国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现象大部分都集中在西部地区;(2)水生态平衡失调,江河断流、湖泊萎缩、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超采现象也十分严重,加速了土地荒漠化和气候干旱化趋势; (3)林草植被覆盖总体不高,质量和功能下降,西部天然林比例、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均呈下降趋势;(4)城市和工业集中地区环境污染相当严重。西部地区水资源短缺,水环境的承载能力有限,流经城市的河流水污染严重。西北地区自然降尘水平高,城市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很多城市布局于山谷平原地区,影响了空气扩散,煤烟型污染严重。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承载能力低,遭受严重干扰和破坏后很难恢复。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历史的经验表明,如果在西部大开发中继续延续“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老路,就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甚至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西部大开发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谋取经济增长,必须走环境与经济“双赢”的道路。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的根本,只有大力改善生态环境,西部地区的丰富资源才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也才能改善投资环境,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加快西部发展步伐。
二、西部开发中抓好环境保护工作
1.从区划和规划入手,按照生态规律组织经济活动。全面分析和掌握改善西部生态环境的关键性制约因素;编制生态功能区划,制定生态保护规划:开展流域开发规划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充分体现环境保护的任务和要求,指导经济布局和生态建设。
2.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要把生态建设和保护作为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并举,正确处理建设与保护的关系,切实贯彻保护优先的方针;坚持因地制宜,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积极推行退耕还林还草。切实加强天然林保护和重要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努力把西部大开发建立在改善生态环境、改善生存环境、改善投资环境的基础上。
3.将发展特色经济与绿色经济相结合,建立环境友好型经济体系。结合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农业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经济和生态经济,扭转严重浪费水资源的局面,确保生态用水,有效控制农业水源污染。合理发展生态旅游,实现环境与经济“双赢”,在将环境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中减轻环境压力。
4.加强基础设施工程和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的生态影响评价。从开发建设的源头控制生态破坏,实行工程建设与生态建设和恢复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防止片面追求建设速度,忽视生态保护的现象。
5.污染防治实行由单纯依靠点源治理向依靠产业产品结构调整转变,加强源头和生产全过程的控制。这是东部污染防治的经验总结,也是世界环境保护的发展趋势。结合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关闭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企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通过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削减污染。
6.实行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发展,在搞好工业污染防治的同时。构建健全财税制度,对那些有负的外部性的活动征税,对那些有正的外部性的活动补贴,也就是征收“庇古税”,它实质上是政府以市场为基础向私人提供的符合社会效率的一种激励政策。西部开发中,无论是西部企业还是东部企业,无论是内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政府都要通过对那些造成污染、有负外部性的活动征收“庇古税”。同时对那些有利生态环境的有正外部性的活动进行补贴,以便使外部性内在化,鼓励和引导社会的资源配置向无污染或少污染的项目转移,也可以通过重税、取消财政补贴等措施,迫使经济个体放弃高污染的经济活动。经过马拉松式的艰难谈判,哥本哈根会议终于在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后闭幕,协议呼吁在2050年前保持全球气温上升不超过2度。
参考文献
[1]王洛林,魏后凯.我国西部开发的战略思路及发展前景[M].北京:中国工业经济.2001
浅谈西部环境法律体系建设与完善 篇12
国务院讨论通过《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坚持“十二五”时期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战略优先位置。而中国西部地区是我国区域发展的“短板”,同时因部分地域自然条件相对恶劣,也成为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区域。因此,制定一套适合西部自然地域特征及经济发展状况的法律体系,坚持可持续发展模式,实现立法生态化,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必由之路。
2 西部地区环境法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
2.1 西部地区环境法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2.1.1 环境的日益恶化,资源承载力明显下降
西部地区正处于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时期,但其资源环境承载力发展态势却与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较大的反差,如表1所示,2007年西部地区超载的省份已接近一半。若仍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将严重影响到西部地区的可持续性发展,造成不可挽回的生态和资源损失。环境法律体系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强制规范资源的开发、利用,遏止不合理开采行为,减缓生存和发展的矛盾。
数据来源:《西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
2.1.2 完善的法律体系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法律的指引和强制作用,在西部地区生态建设过程中,可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是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各种制度得以实施的强制保证;法律的评价和教育作用,可以指导人们树立正确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理念,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各种制度得以实施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
2.2 西部地区环境法律体系建设现状不足之处
环境法律体系在立法过程中分为横向体系和纵向体系。环境法体系的纵向体系为:宪法相关条款,环境保护法和其他法律中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条款,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法规,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以及部门规章,环境保护地方政府规章;环境法体系的横向结构为:宪法,环境保护法,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和环境标准。
区域性环境保护的立法不足主要体现为:纵向体系中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法规、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以及部门规章、环境保护地方政府规章量少质低;横向体系Abstract:中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杂乱且环境标准较低;环境法违法成本低,实施力度不足;群众环保意识薄弱。
环境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完善西部环境法律,应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入手。
3 从自然的角度,完善西部法律体系
3.1 因地制宜
西部地区生态类型多样,不论水平带还是垂直带,都有较大的差异。生态保障应该遵从自然生态规律。如果违背生态规律,建设工作则很难成功,即使在局部是成功的,也缺乏生态系统自我维持的可持续性。因地制宜是本着不同地域、不同管理的原则,实行区域管理制度,最大限度调动当地管理机构的活力,从而科学地保护当地环境。我国对“三河”、“三湖”等环境污染整治的实践证明,对于特殊地区如污染严重区域、自然生态及其脆弱区域,采取因地制宜的方针,环境治理和保护效果明显。
3.2 因时制宜
这里,“时”不仅指气候因子,也指突发性灾害。气候因子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与因地制宜类似,可以对其进行区域性规划。对于突发性灾害的法律规范,应考虑西部具体情况。与中东部相比较,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很多地区至今仍受贫穷和落后的困扰,这导致其现有社会物资储备不足,预警设备欠缺,预测能力不强,防灾、抗灾、赈灾能力较弱,使得这些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自然灾害的发生更为频繁,且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更大。因此,在西部环境法律条文中应着重强调:防灾抗灾的经济政策;紧急状况下,相应部门承担的责任和采取的措施;完善预警措施;加强对抗灾能力和灾后修复的建设。
3.3 因资源制宜
西部地区含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许多资源的含量是全国总含量的一半以上。以部分有色金属为例:2010年,西部地区铜矿的含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42.9%,铅矿64.2%,锌矿72.8%,铝土矿59.4%等。但是,由于资金不足、交通欠发达、开采不合理等因素,使得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利用率低,开发过程存在安全隐患,产生严重的环境问题。中、小型矿山企业对矿石综合利用程度比较差,大部分小型矿山企业和小矿山根本不进行综合利用。且开矿采矿过程会产生许多环境问题:废石、矿山尾矿及矿山固体废料堆放,毁坏农田、林木和植被,造成环境和资源的破坏;矿山采矿、选矿、冶炼加工,排放大量废水、废气;诱发地质灾害和安全事故。矿产资源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障和重要的战略储备之一。因此,西部地区环境法制建设中,要注意科学勘探,合理采矿,严厉打击违规勘探,杜绝不合理开采。
在物种资源和生态保护方面,对特殊的物种尤其是濒临灭绝的珍稀动植物,应同时保护其所处地特有的生态环境;在特殊的生态环境方面,如沙漠、戈壁等目前不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应以维持其原正常生态功能为最低原则,合理治理;对于未沙漠化的地带,建立相应的条例,严惩破坏行为,鼓励民众参与防沙治沙;对于已沙漠化区域,考虑到其上仍存在各种生命形式,具有相应食物链和生存法则,治沙方案不合理将破坏原生态,加大治沙难度。因此,法律法规应严格规范治沙方案的审核制度。
4 从社会的角度,完善西部法律体系
4.1 将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作为西部法律建设的中心思想
可持续发展强调的不仅是现实的协调即横向上的协调,而且是从纵向历史发展过程即当前需要与未来需要的关系上强调发展,以适应环境保护与资源的需要。现阶段环境的无限量供应,使其没有确定价值。从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以及中国的发展历程来看,任何“亡羊补牢”式的所谓的“发展”都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做法。因此,西部地区环境法律应鼓励环境与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环保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4.2 明确确立公民的环境权
《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了环境权的概念,即: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过尊严的和福利的生活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并且负有保证和改善这一代和世世代代的环境的庄严责任。公民环境权入宪,能够使政府对公民环境权的保护有更高的认识,有更高的要求,也产生更高层次的监督。一方面,公民环境权的确立,将与环境相关的权利和责任落实到个人,环境保护和治理从社会责任成为个人责任。同外部不经济型内部化效果相似,将降低环境治理成本,减少环境破坏。另一方面,由于目前环境法大多是针对公众利益而言,普通民众之间的环境纠纷甚至不能在环境法中找到解决依据,公民环境权的确立,明确了民众环境利益的归属,将减轻环境问题诉讼造成的困扰。
4.3 执法体系分工明确
目前我国的管理制度采取主管和协管的方式,以中央和地方的环保部门为主,以其他部门如国土资源部、林业部、农业部等从旁辅助。但我国主管部门和协管部门的法律权限和职责分工的界定并不明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环境资源化。现在普遍把环境当做是一种资源,在处理同一件事情的时候会产生多个部门同时参与的状况。比如农业污染,同时属于环保部和农业部范畴。两者之间虽经过一定分工,但仍存在职责重复,进而产生人员过剩、机构冗余、办事效率低等问题。所以,建设完善的西部地区法律法规体系,执法体系应分工明确:由环保部门统一管理,其他部门参与,精简重复部门,合理增设新部门。
4.4 完善西部的地方环境标准管理制度
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受到破坏。只是采取国家标准,对西部环境保护不够全面有效。所以,一方面应提高相关环境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其管辖区施行严格于国家物排的标准;另一方面加大处罚力度,扩大刑事处罚的范围和民事、行政处罚力度。
4.5 重视普及法律教育
全民法律意识、法律素质的提高,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和决定因素。西部生态环境复杂、民族众多、文化多样,提高法律普及率,有利于新法施行、改善执法状况。普法的主要途径有: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开展普法活动;各级人民政府加强对普法工作的领导,将普法工作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保障普法经费,完善普法设施,加强普法队伍建设;将西部地区环境法律法规内容写进课本,提高学生的环境法律意识。
5 合理的监督制度也是完善西部环境法律体系的重要部分
5.1 加大监督的力度
加大法律监督的力度,是保障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具体措施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增加对管辖范围内的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的频率;定时对优先污染物(对西部环境造成影响较严重的污染物)进行优先监测,且优先污染物的名单要较其他地区严格;对一般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要严谨,特殊项目要多方审核通过后才能加以实施等。
5.2 三体共用
法律监督的主体包括: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公民。其中,国家机关有强制性,在监督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社会组织是监督体系中的重要力量;公民是法律监督体系的基础。国家对监督的作用自上而下,是监督体系的主干线。但是社会组织和公民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在环境管理中,环境管理部门的行为是否到位、是否合法,需要公众的监督;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其外部不经济性始终是存在的,社会监督更是不可缺少。因此,国家监督为主、社会和公众监督为辅的三体共用使得监督体系更有效。
6 结语
【西部生态环境】推荐阅读:
西部生态工程07-23
西部生态文明建设06-09
论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05-28
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分析07-14
西部地区投资环境探讨09-04
西部地区改善投资环境与吸引外资问题探讨08-10
西部农户05-31
美国西部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