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死亡率

2024-10-31

新生儿死亡率(共11篇)

新生儿死亡率 篇1

所谓的新生儿窒息是指由于产前、产时或产后的各种病因使新生儿出生后不能建立正常呼吸, 引起缺氧并导致全身多脏器损害, 是围产期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新生儿死亡率是衡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征。为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死亡率, 提高产科质量, 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

1 新生儿窒息的原因探究

1.1 脐带缠绕因素是新生儿窒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脐带的缠绕有很多种, 有的是脐带扭转, 有的是脐带堆积在一起, 结成疙瘩。这些都有可能使胎儿的脐带血流通不畅。由于胎儿的生存环境有一定的特殊性, 如果出现脐带缠绕问题, 胎儿在腹中就有可能出现血氧降低, 再加上二氧化碳的堆积, 就有可能出现代谢性酸中毒。由于胎儿在宫内连续缺氧, 他就要加强呼吸运动, 还有就是肛门括约肌松弛, 再加上胎粪的大量排出, 从而导致大量混有胎粪的羊水吸入胎儿的体内, 致使出生后会出现窒息现象或者是吸入性肺炎。很多新生儿的窒息性死亡都来自于脐带的缠绕。

1.2 胎盘功能减退也是新生儿窒息的有一个重要因素

造成胎盘功能减退的因素很多。如果孕妇长时间的仰卧, 子宫畸形等影响子宫血液供应, 造成胎盘供血不足。如果胎盘小, 早期剥离或者前置, 也可能引起胎盘功能低下。胎儿畸形或者多胎等这些都可能导致胎盘功能低下。如果胎盘功能减退或胎盘老化, 物质交换难以进行, 同时运动的功能下降, 这样就会增加窒息死亡的发病率。

1.3 羊水过少或者胎膜早破也是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之一

羊水的存在与胎儿的肺发育有关。如果羊水过少, 胎儿的肺膨胀发育就会变慢, 最后发展到出生的时候就会产生肺发育不全的情况, 后期胎儿的生长也会变得缓慢。到临产后, 如果羊水少于300 mL者, 宫缩时会导致子宫紧裹胎儿, 或压迫脐带, 致胎儿缺氧, 有可能出现窒息。胎膜早破, 提高了早产率和宫内感染率, 使围产儿死亡的几率增大。

1.4 分娩过程中出现的偶然情况也有可能导致新生儿窒息

分娩时发生新生儿窒息的几率较大, 临产后宫缩出现异常, 宫内压力过高, 影响了胎盘的血液循环和物质的交换, 导致胎儿宫内缺氧而发生窒息。

新生儿窒息的原因有很多, 而且每一种因素都不是单独的存在, 是很多并发症同时存在, 面对这样的问题, 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防治呢?

2 新生儿窒息的预防

2.1 重视产前检查

由于胎儿是生存在母体内, 因此, 我们用肉眼不能直接的看到他存在, 尤其是刚发现他的存在的时候。作为准妈妈, 要及时对胎儿进行检查, 不定期的进行常规体检, 尤其是脐带问题。常规的检查为分娩提供了依据。定期进行保健, 可以帮助准妈妈们了解自己的现实状况, 把握最好的时机, 选择最好的分娩方式。

2.2 合理的使用缩宫素是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的有效途径

每个孕妇的体质都有自己的特质, 要掌握缩宫素所对应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防止宫缩出现异常情况。

2.3 做好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抢救工作

围产人员要密切配合, 对胎儿早期宫内缺氧做到及时诊断和处理。产时的复苏抢救, 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重要环节。生产的过程相对来说比较有风险性, 尤其是高危产妇。因此, 我们在产前就必须做好一切抢救准备工作。产科、儿科医生必须具有一定的责任意识, 娴熟的复苏技能。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 加强对复苏抢救的培训, 并在培训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水平。除此以外, 也要重视对助产人员的复苏抢救培训, 让他们掌握正确的方法, 能够具有独立上岗的职业水平。产、儿、麻醉科医生和助产士、手术室护士组成复苏抢救小组,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形成严格的工作制度, 使其能在围产期预先全面了解情况, 做好相应药品和器具准备, 进入复苏的紧急状态。

3 小结

到目前为止, 我们应该制定相应的制度, 贯彻相应的思想理念, 让妇女儿童的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减少孕期的劳动量, 对那些意识淡薄的孕妇加强宣传, 督促他们到医院去建卡, 接受孕期常规检查和怀孕整个过程的保健指导。医院各级部门相互配合, 推广和普及复苏技能, 儿科医生进产房, 实现产、儿科的密切合作, 加大对儿科产科医务工作者培训, 这些都有利于新生儿窒息的防治工作, 有效的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 从而不断实现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参考文献

[1]赵三存, 李芳, 艾林英.羊膜腔输注药物治疗羊水过少并发胎儿窘迫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6, 41 (6) :391-394.

[2]邵肖梅, 叶鸿瑁, 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1) :222.

[3]石晓东, 杨军, 李秋平, 等.广东省新生儿窒息发病率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7, 27 (11) :1688-1691.

[4]虞人杰.新生儿窒息复苏的热点与挑战[J].中华儿科杂志, 2007, 45 (9) :641-643.

新生儿死亡率 篇2

一、各级卫生医疗保健机构必须据实出具新生儿、婴儿《死亡证明》。出具证明时,应当有两名以上医务人员签名,并经科室负责人审查签字。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负责将新生儿、婴儿死亡情况向同级人口计生管理部门通报,死亡一人,及时通报一人。

二、新生儿、婴儿父母应当在孩子死亡48小时内申报,农村居民向所在行政村申报,由村计生主任负责在2小时内上报乡镇计生办;城镇居民,向所在单位或社区申报,被报告单位在当日报所属乡镇计划生育办公室。

三、新生儿、婴儿在卫生医疗保健机构死亡的,当事人应当提交新生儿、婴儿《死亡证明》,人口计生管理部门要认真调查核实证件的真实性。

四、新生儿、婴儿在卫生医疗保健机构以外地点死亡的,乡镇计生办应当在接受报告后1个工作日内,组成2人以上调查小组,赴现场勘验、调查,做好相关证明、证据的收集。

五、乡镇计生办应当建立新生儿、婴儿死亡档案。并按照要求准确上报区人口局。对溺婴等非正常性死亡以及弃婴等恶性案件要在第一时间内上报区人口局。

六、农村的已婚育龄群众弄虚作假、谎报新生儿、婴儿死亡,收回其《生育保健服务证》,是干部职工的,移交纪检监察部门追究党政纪责任;当事人溺婴、弃婴的,人口计生管理部门注销其生育登记,并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七、本区卫生医疗保健机构出具虚假新生儿、婴儿《死亡证明》的由区人口局或卫生局按各自职责权限,依法处罚。

新生儿死亡率 篇3

Maternal deaths have dropped by nearly 50 per cent, down from an estimated 523,000 in 1990 to some 289,000 at latest count. And according to the UN, midwives who are educated and regulated to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can provide 87 per cent of the essential care needed by women and their newborns.

“As we approach the deadline to achieve the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MDGs), we are proud of the progress made for Goal 5, to improve maternal health,” said Dr. Babatunde Osotimehin,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UN Population Fund (UNFPA).

“But while this progress is welcome, it is not enough,’ he added.

This Day – observed around the world on 05 May with the theme this year Midwives: For a better tomorrow –highlights gaps that need to be addressed in order to provide universal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maternal and newborn health care.

This year, in preparation for the post-2015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genda, midwives are being recognized for their critical role in ensuring safe deliveries, promoting healthy birth spacing, and protecting the health and rights of women and girls.

However, a massive midwife shortage around the world exists and has been documented in the State of Midwifery 2014 report. That gap is particularly dangerous when it comes to countries in crisis.

“The need for strong health systems and sufficient health workers was recently highlighted by the Ebola epidemic in West Africa, where pregnant women struggled to find available health services to ensure safe delivery,” said Dr. Osotimehin.

UNFPA is expanding midwifery services to support resilient health systems in the affected countries. Today, it funds more than 250 midwifery schools with books, training equipment and trained faculty, and has helped train over 15,000 midwives globally. It also supports midwifery in more than 70 countries worldwide, and in 2014 helped launch Bachelor’s degree

programmes in midwifery in Afghanistan, Burkina Faso, Somalia and Zambia.

http://www.un.org/apps/news/story.asp?NewsID=50775#.VVLYi6qJiHs

新生儿死亡率 篇4

关键词:饮用水,致突变物,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

近年来, 各种环境污染物向水体中大量排放, 导致水中有机污染物种类及数量急剧增加。1980年代初发现, 水中有2 000多种有机物, 饮用水中有700多种, 其中有20种致癌物, 23种可疑致癌物, 18种促癌物, 56种致突变物[1]。市政饮用水生产工艺不能完全去除的这些化学物质可通过饮水进入人体, 威胁居民健康, 尤其对婴幼儿等免疫力较差人群的威胁更大。笔者通过收集北方某工业城市调查区和对照区的市政饮用水致突变试验数据和婴儿、新生儿资料, 分析饮用水中致突变物质与当地婴儿、新生儿死亡率之间的潜在关系, 为改善水质, 增进人群健康和进一步的深入调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区和对照区选择

该工业城市有9座地下水源市政供水厂。其中5座水厂水源是浅层地下水, 位于受工业废水污染严重的H河沿岸, 另4座为深层地下水, 受H河污染影响较小。根据这一情况, 选择位于H河下游受污染程度相对最重的浅层地下水 (市政供水厂的出厂水) , 确认其供水区域作为调查区;同时选择受H河污染影响相对最小的深层地下水 (市政供水厂的出厂水) , 确认其供水区域作为对照区。选择调查区和对照区时考虑到两区域除水源受污染程度不同外, 其他条件如经济、生活、文化等均大致相仿。

1.2 致突变试验数据收集

收集市政饮用水的A-mes试验数据, 选择Ames试验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两种常规方法, 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判断。具体方法:分别取调查区和对照区的两水厂出厂水各50 L, 用XAD-2树脂富集, 收集二甲基亚砜洗脱液作为受试物。Ames试验每个水样浓集物设3个浓度组, 分别为5.0 L/皿、10.0 L/皿、15.0 L/皿, 以致突变强度 (MR) ≥2为阳性判断标准[2]。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浓度组同Ames试验, 如果调查区与对照区受试物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且不同浓度组之间呈剂量-反应关系, 可以认为微核试验阳性。两种试验均设置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

1.3 婴儿、新生儿资料收集

收集选定的调查区和对照区3年间的人口总数、新出生人口数、婴儿死亡数、新生儿死亡数及各种死因死亡数等资料, 计算出调查区和对照区婴儿、新生儿的出生率及死亡率等。

2 结果

2.1 市政饮用水的致突变性

由Ames试验数据结果得出, 调查区水厂的出厂水Ames试验各浓度组的MR均>2, 而对照区的MR均<2, 见表1。调查区3个浓度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的微核出现率分别为 (10.6±2.0) ‰、 (12.0±3.4) ‰和 (14.0±3.3) ‰, 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 (R2=0.99) 。

2.2 婴儿、新生儿的死亡率

3年期间, 调查区和对照区新出生人口数分别为23 434人和22 427人, 出生率分别为12.70‰和12.20‰, 两个地区出生人口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232, P>0.05) 。调查区和对照区婴儿、新生儿的死亡率分别为11.01‰和8.07‰,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441, P<0.05) , 见表2。进一步比较分析发现, 调查区和对照区的婴儿和新生儿先天异常死亡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5.183, P<0.05;χ2=6.640, P<0.05) , 而疾病死亡率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 (χ2=2.121, P>0.05;χ2=2.330, P>0.05) 。由此可知调查区的总死亡率、婴儿和新生儿先天异常死亡率均比对照区高。

3 讨论

一般认为, 饮用水中的致突变物质90%具有致癌性, 80%具有致畸性, 其机制是致突变物质可以引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饮用水中的致突变物质包括重金属、砷化物、氰化物、农药、杀虫剂、除草剂、合成洗涤剂、有机溶剂等污染物和消毒副产物、内分泌干扰物质、藻毒素、抗生素等。这些致突变物质所导致的急性或慢性中毒已被大量报道和文献所证实[3]。

根据国家环保部门报告, 我国年排放量污水有80%以上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 进而污染城市供水水源[4]。在我国上海、重庆、武汉等城市地面水水源水中曾检出有机物数百种[5]。本研究的北方工业城市尽管是地下水源, 但部分水源位于H河沿岸且为浅层地下水井, 与受石化污水严重污染的H河水有直接补给关系, 使得以此为源水的调查区域水厂出厂水致突变强度明显高于对照区域。

人体长期从饮水中摄入低剂量致突变物质, 势必会产生慢性健康危害, 特别对妊娠期妇女及新生儿危害更严重。本文中饮用水致突变性强度大, 当地婴儿和新生儿的死亡率也高的现象表明, 妊娠期妇女长期摄入低剂量致突变物质, 可能损害生殖细胞, 影响胎儿发育, 导致发生各种疾病、生理缺陷以致造成畸形、流产、死胎或出生后死亡[6]。

本文通过收集以往资料, 分析了饮用水的致突变物质对当地婴儿、新生儿死亡率的影响, 得出饮用水致突变性强度大时, 当地婴儿和新生儿的死亡率也高的初步结论。但因资料所限, 没有进行更为详尽的分析。比如, 饮用水的致突变物质与婴儿和新生儿的死亡率相关分析, 何种化学污染物造成婴儿和新生儿的死亡率增高等, 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综合上述分析, 该市市政饮用水的致突变性的强度高时, 当地婴儿和新生儿的死亡率也较高, 但当地婴儿和新生儿死亡率高是否是由于水的致突变强度引起的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张艳红.小议城市生活用水的水质监测与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 (6) :112.

[2]张崇华, 王世平, 闫海, 等.小鼠肝细胞彗星试验和Ames试验对饮用水遗传毒性的检测[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9, 23 (7) :78-79.

[3]Guzzella L, Caterino FD, Monarca S.Detection of mutagens in water-distribution systems after disinfection[J].Mutation Research, 2006, 608:72-81.

[4]环境保护部.2004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N].中国环境报, 2005-06-03.

[5]金银龙.《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 》释义[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13.

新生儿出生、死亡登记报告制度 篇5

一、妇产科和妇幼管理人员要如实填写新生出生性别,同时,详细填写孕妇姓名和所属乡(镇)、村(居)及生育证明,对未持有生育证的,要及时通报孕妇乡(镇)计划生育办公室核查,按时上报,不得弄虚作假。

二、妇产科和孕产妇管理科要建立孕期保健、产期保健、分娩登记,并及时打印出生医学证明。

三、凡出生婴儿,在我院死亡的,不论是否足月分娩,实行双向报告制度。取生育证夫妻应向所管辖的乡(镇)计划生育办公室报告;助产医生应向本单位分管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报告,助产单位应当及时出具死亡证明,并在8小时内以书面形式报告孕妇所属乡(镇)计划生育办公室。

明末清初:死亡与新生 篇6

这是一次上下合流的大规模人口迁徙。在此期间,数以百万计的移民,自湖北、湖南、江西、广东、福建、陕西、江苏等省份蜂拥而来。无数的个人和家庭,带着对故土的眷恋,就这样走向了命运的汇聚。这也是一次文化上的流动,祖先的信仰、神灵的崇拜、言语的标记,都在这新生之地重新碰撞,重新融合。

也是在这次流动中,我们所熟知的川话、川戏、川菜得以在物华天宝的天府之地孕育、传播,浓浓的川味得以被滋养,被认同。

这是一个新四川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老四川再造的过程,那个由李白,由杜甫,由苏轼所铺陈、渲染的,博大飘逸的老四川已经渐去渐远,而一个由五湖四海的田野村夫、贩夫走卒所亲手造就的新四川则渐次形成,它少了些过往的华丽,却多了一份朴实,它不是用湖笔,用宣纸书写的四川,而是用川江、用巴山、用蜀土耕耘的四川。而这也是更与我们亲近的四川,它有麻辣鲜香的味道,更有坚韧包容的内涵。

曾创造了三星堆、金沙等可与中原文明分庭抗礼的上古文明的四川,曾孕育出李白、苏轼等一代墨客骚人的中古四川,在明末清初迎来其历史上最黑暗与惨淡的一页。古老的四川在乱世中奄奄一息,新的四川就在这废墟上,在外来移民的输血中重焕生机。

自史前文明到秦汉,历隋唐、五代而至两宋的漫长岁月里,古代四川曾书写下许多辉煌的篇章。“二十四城芙蓉花,锦官自昔称繁花。”然而,这世外桃源般红尘之地,却在元灭宋时江河日下。昔日繁荣风光不复再现,长达五十年的宋元战争,毁灭了四川的生机,“土著之姓十亡七八”。饱受摧残的昔日天府还来不及休养生息,元气初复,历史的指针已指向明末清初。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的四川,处在历史上最黑暗与惨淡的图景中。曾经娇艳丰腴的天府之国,到此翻成满目疮痍,枯骨对泣。

人祸

明末战乱四起,永宁(今叙永一带)土司围攻成都,张献忠五次入川,清军入川与农民军、残明军展开混战,后又有吴三桂从滇攻蜀。各种武装势力为争夺成都、争夺四川进行反复生死拼杀。为后人记述最多,争议也最大的则是“张献忠屠川”。诸多血腥、残忍的野史记载恕不多引,我们先看正史。《清史稿•食货志》称“四川经张献忠之乱,孑遗者百无一二”,《明史•张献忠传》则称,张献忠入川,“坑成都民于中园。杀各卫籍军九十八万。又遣四将军分屠各府县,名‘草杀’。伪官朝会拜伏,呼獒数十下殿,獒所嗅者,引出斩之,名‘天杀’。又创生剥皮法,皮未去而先绝者,刑者抵死。将卒以杀人多少叙功次,共杀男女六万万有奇”。说张献忠杀戮川人达6亿这个数字,来自毛奇龄的《后鉴录》,显然并不靠谱——当时四川人最多不过600万人而已,即使全中国的人口,也远不达6亿。有后人称“六万万”是“六百万”之误,仍说不通,杀6百万即是将当时的四川人全部杀光,这是不可能的。

张献忠究竟杀了多少四川人?现在已经无法考证具体数字。但他并非清初四川人口锐减的唯一罪魁,更不可能将四川人几乎全杀光。一个有力证据是,张献忠在1646年11月就战死,此后清军用了近20年时间始击败各抗清势力而平定四川。据《四川通史》,1647年清将张德胜攻入成都被杀后,相继攻伐四川的清军有高民瞻、吴三桂、李化龙等部。直到1660年,清廷任命的四川巡抚佟凤彩始在成都建立官署;直到1663年,清军才真正拿下重庆;直到1665年,下川东战事结束,全蜀才完全归于清廷统治。如果张献忠在1646年11月前,就已将四川人几乎杀光,或杀到只剩野史传说的8万人,清军不可能耗费如此多的时间平川。

在我看来,张献忠屠戮川人的史实并非完全虚构,但一定有夸大。清政府对明末清初历史文献的删存或捏造,是造成“张献忠屠川神话”的最大原因。“七杀碑”便是上佳例子。清廷删存的野史中,有记载张献忠曾在屠杀之地立一杀气腾腾的“七杀碑”,上书:“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善以报天,杀!杀!杀!杀!杀!杀!杀!”然而,后来在广汉出土了张献忠的“圣谕碑”,碑文却是:“天生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根本没有传说中那么“重口味”。

造成清初四川人口锐减的推手,清初张烺的《烬余录》说了一大半实话,他在“顺治五年”一项下记载,“蜀民至是殆尽矣。今统以十分而计之,其死于献贼之屠戮者三,死于姚黄之掳掠者二,因乱而自相残杀者又二,饥而死者又二,其一则死于病矣”。“献贼”即张献忠,“姚黄”是另一支农民武装势力——姚天动、黄龙的部队,“因乱而自相残杀者”,则是指四川地方土豪之间的攻伐。当然,由于这本书是献给康熙皇帝看的,作者不敢指认清军残害川民的状况。

事实上,不论清军或残明军队,都是荼毒百姓之好手。富顺人杨洪基所作《蜀难纪实》说,残明军队“闻贼北去,相与倡言恢复,牵率而西。凡贼杀戮之余,恣其掳掠……故民虽免于兵刃,而死于拷掠者十常八九也”,“而诸兵搜劫无已,民不能出而求食,故不死于兵则死于饿”。在张献忠殁后,杨展据嘉定,马应试据泸州,曾英部将余大海、李占春据涪州,都是贪乱乐祸之辈,川内生民“孑遗落落,值其蹂躏,呼天罔应,入地无门。”而受招安入杨展营的合州土豪李调燮,绰号“万人坟”。他每当军粮匮乏,就发兵捕百姓,谓之人粮。凡拿到人口,选肥少者付厨下,余者瘠瘦,乃付士兵,烹宰俱按整猪羊法。真是触目惊心,史所骇闻。

残明军队灭后,四川迎来短暂休养生息,但吴三桂之乱旋起,四川再受荼毒。传教士古洛东《圣教入川记》说:“迨至一千六百六十年(顺治十七年)间,川省稍定,始行设官,此时四川己有复生的景象,不幸又值云南吴三桂之乱,连年刀兵不息。自一千六百六十七年至一千六百八十一年,一连十五载,川民各处被掳,不遭兵人之劫,即遇盗寇之害。四川际此兵燹之后……所有地土无人耕种,不啻荒郊旷野,一望无际。”

由上述可见,造成清初四川人口锐减之“人祸”,实是张献忠、姚黄等农民武装势力、残明军队、清军、地方土豪、吴三桂叛军等共同肆虐之结果。张献忠是其中“贡献”卓著的一股恶势力,但不是唯一罪魁。

天灾

在明末清初,绞杀四川人民的除了战乱之人祸外,还有天灾——瘟疫、饥馑与虎患。顺治初年,瘟疫等灾害席卷大半个四川,川北苍溪、达县等地“大旱、大饥、大疫,人自相食,存者万分之一”。虎患也大扰蜀土,“有耕田行路,被老虎白昼吞食者,有乡居散处,被老虎夤夜入食者;及各州县,城垣倒塌,虎亦有径行阑食者”。康熙初年,由广元入蜀赴任的四川巡抚张德地,在川境内行数十里,绝无炊烟,又“舟行数日,寂无人声,仅存空山芜麓”,到了成都,则“举城尽为瓦砾,藩司公署久已鞠为茂草矣”。康熙《成都府志》也说,其时“城郭鞠为荒莽,庐舍荡若丘墟;百里断炊烟,第闻青磷叫月;四郊枯茂草,唯看白骨崇山”。

多年战乱与自然灾害横行,最终造成四川人口锐减。据《中国人口通史》估计,明末四川人口有600余万,到清初“湖广填四川”之前,只有60余万,十口仅存其一,创下有史以来四川人口最低记录。

社会既被大幅破坏,经济也难存元气。明末清初的四川,以农业、盐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经过多年丧乱,人口锐减,农业也被深度破坏,许多地方有可耕之地,而无耕地之民。加上大旱、瘟疫等自然灾害,不少侥幸草间独活的“可耕之民”也无力耕种,使本就衰败的农业雪上加霜。盐业方面,也是一片残破气象。顺治初年,四川巡按赵班玺入蜀受事,亲见“一切盐场政务荒废已极”,“井圮灶废”,“百不存一”。顺治十七年,四川巡按、御史张所志视察自流井发现,战乱前大小盐井共计492眼,经过数十年丧乱后,各盐井共坍塞458眼,占原盐井数的93.09%,遭到毁灭性破坏。

123例早期新生儿死亡情况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哈尔滨市道里区所有产科网点医院按期将“围产儿情况调查表”及其他相关报表上报至道里区妇幼保健院。我们将这些资料统计汇总后进行分析, 2000—2007年活产儿共计3 1956例, 其中早期新生儿死亡123例。

按我国国内采用的统一标准:从妊娠满28周至产后1周的新生儿称早期新生儿。

2 结果

2.1 2000—2007年早期新生儿死亡情况

早期新生儿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0.45, P<0.01) , 具体情况见表1。

2.2 早期新生儿死亡原因及顺位

在123例早期新生儿死亡原因中, 第一位是早产, 第二位是窒息, 第三位是畸形, 第四位为原因不明, 具体情况见表2。

2.3 早期新生儿死亡城乡分布

2000—2007年城市围产儿总数为25 045例, 死亡89例, 死亡率为3.54‰;郊区围产儿总数为6 911例, 死亡34例, 死亡率为4.92‰,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64, P<0.01) , 具体情况见表3。

2.4 早期新生儿死亡的性别特征

男性活产儿共16 214例, 死亡64例, 占52.03%, 死亡率为3.95‰;女性活产儿共15 742例, 死亡59例, 占47.97%, 死亡率为3.75%。男性死亡率稍高于女性,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8, P>0.05) 。

3 讨论

3.1 早期新生儿作为围产儿中的一部分,

也日益受到妇幼保健工作者的重视。从表1可见, 早期新生儿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这与道里区围产期保健质量不断提高有密切关系。道里区不断加强基层业务指导, 规范全区产科高危妊娠管理, 实行高危妊娠转诊制度, 对高危妊娠重点监测。同时, 积极组织助产技术服务人员、妇保医师参加各级产科质量业务培训, 重点强化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 产科急救技能等, 开展妇幼卫生知识宣传, 提高了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3.2 在引起早期新生儿死亡的原因中, 早产为第一位,

占29.27%。因此, 降低早期新生儿死亡率防治早产是关键。而诱发早产最常见的原因有胎膜早破, 绒毛膜羊膜炎;其次为下生殖道及泌尿道感染, 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 子宫过度膨胀及胎盘因素, 子宫畸形, 宫颈内口松弛, 还与每日吸烟≥10支, 酗酒有关[1]。因此, 避免早产的诱发因素, 及时预测早产, 积极治疗早产儿, 才能降低早产儿死亡率。同时要预防早产的发生还要做到: (1) 积极治疗泌尿生殖道感染, 妊娠晚期节制性生活, 预防胎膜早破。 (2) 妊娠前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把握好妊娠时机;妊娠后积极预防各种妊娠合并症的恶化及并发症的发生。 (3) 宫颈内口松弛者应于妊娠14~16周行宫颈内口环扎术。早期新生儿死亡的第二位原因为窒息。这要求产时严密观察产程, 做好胎心监护, 产前预防宫内胎儿窘迫, 尽早发现引起胎儿窘迫的各种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 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是降低早期新生儿死亡的重要措施。急性胎儿窘迫, 多因脐带脱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产程延长或宫缩过强及不协调等引起, 应采取果断措施, 紧急处理。首先, 积极寻找原因并予以治疗。如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 应立即让患者取左侧卧位;若孕产妇有严重摄入不足, 水电解质紊乱或酸中毒时应予以纠正;若缩宫素致宫缩过强者, 应立即停用缩宫素, 必要时使用抑制宫缩的药物。其次, 吸氧或尽快终止妊娠。无论剖宫产或阴道分娩, 均需做好新生儿窒息抢救准备。慢性胎儿窘迫多因妊高症、妊娠合并高血压病、慢性肾炎、糖尿病、严重贫血、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及过期妊娠等所致。处理时应根据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特点及其严重程度, 结合孕周、胎儿成熟度及胎儿窘迫的严重程度综合判断, 拟订处理方案。早期新生儿死亡的第三位原因为畸形。导致胎儿畸形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和综合因素。所以对于有不良环境接触史或畸形家族史的高危孕妇进行产前筛查, 结合实验室及各种仪器检查进行诊断。畸形儿的增加还可能与近两年强制婚检的取消, 孕前保健知识不强, 不能主动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因素有关。另外原因不明的早期新生儿死亡近几年呈上升趋势, 可能由于基层单位诊断水平不高, 条件限制, 对不明原因死亡不能进行尸检, 不能进一步明确死亡原因所致。

3.3 在早期新生儿死亡中, 城市死亡率为3.54‰,

郊区为4.92‰, 二者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这可能是因为郊区助产人员技术水平, 新生儿抢救条件, 孕妇自我保健意识不如城市有关。有文献报道[2]缺乏或不适当的产前检查可能会增加早产率, 郊区正是由于卫生知识宣传不够, 保健意识缺乏, 孕妇不能定期到正规医院进行全面系统的产前检查, 造成高危妊娠的增加, 从而增加了早期新生儿的死亡率。因此, 定期产前检查, 切实加强对高危妊娠的管理是降低早期新生儿死亡的重要措施。

3.4 干预措施

3.4.1 开展优生优育科普知识教育, 强化围产期保健知识, 办好孕妇学校, 使大部分孕妇掌握围产期保健知识, 提高自我保健和保护意识及能力。

3.4.2 加强高危孕妇的专案管理, 严格执行高危妊娠转诊制度, 加强产前监护, 保障母婴安全。

3.4.3 加强对产、儿科医务人员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培训和考核, 努力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

3.4.4 建立健全围产期保健网, 向社会广泛宣传优生知识, 大力提倡自愿婚前医学检查, 做好婚前保健咨询服务, 避免近亲婚配或严重的遗传病患者婚配, 同时提倡适龄生育, 注意环境保护, 减少各种环境因素的危害。

3.4.5 加强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积极开展产前筛查,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尽可能降低畸形儿发生。

3.4.6 避免漏报发生, 确保信息资料准确可靠, 加强监测。

参考文献

[1]乐杰, 主编.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87.

镇江地区住院新生儿死亡动态分析 篇8

1 资料与方法

对1994年1月-2005年12月间我院收治于本院出生及门诊住院的4 098例新生儿中的67例死亡新生儿进行分析。将这12年间分为1994-1999年与2000-2005年前后各6年2个时间段, 对67例死亡新生儿的死亡情况、主要疾病及病死率进行比较、分析研究, 探讨其不同时间的动态变化。统计学处理采用t、χ2检验。

2 结果

2.1 新生儿死亡情况

住院新生儿4 098例中死亡67例, 病死率为1.63%。其中早产儿768例, 死亡39例, 病死率为5.08%, 早产儿死亡数占死亡总数的58.21%。出生体重<1 500g42例, 死亡21例, 病死率为50%。男46例, 女21例, 男女之比为2.19∶1。

2.2 前后6年病死率比较

前6年住院新生儿1 646例, 死亡45例, 病死率为2.73%。后6年住院新生儿2 452例, 死亡22例, 病死率0.90% (t= 4.54, P<0.01 )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前6年出生22例, 死亡15例, 病死率为68.18%, 后6年出生20例, 死亡6例, 病死率30%, (χ2=6.10, P<0.05) , 病死率明显下降。

2.3 前后6年死亡原因比较

见表1。

3 讨论

婴儿死亡率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经济和妇幼工作的指标之一, 由于新生儿死亡率占婴儿死亡率的2/3, 因此要降低婴儿死亡率必须重点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我院在1994-2005年的12年间共死亡新生儿67例, 病死率为1.63%, 早产儿死亡39例, 病死率为5.08% (39/768) ,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死亡21例, 病死率为50% (21/42) , 说明胎龄愈小, 体重愈轻死亡率越高。90年代末我院建立了NICU, 通过进修学习、专家指导等方式提高了医护人员对新生儿疾病的诊治和管理水平, 特别是极低体重儿的救治技术得到较大提高,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死亡率逐年下降。本组前后6年资料显示, 新生儿病死率由1994-1999年前6年的2.73%下降到2000-2005年后6年的0.90% (P<0.01)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病死率由前6年的68.18%下降到后6年的30% (P<0.05 ) , 后6年病死率均明显下降。

新生儿死亡率 篇9

关键词:新生儿,死亡原因,评审资料,分析

为了解本地区新生儿死亡原因,发现新生儿死亡过程中各个环节存在的医疗保健服务问题,分析导致新生儿死亡的相关因素,提出切实降低新生儿病死率的干预措施,我们对扬州市江都区2008年10月至2013年9月发生在医疗保健机构内的新生儿死亡评审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研究对象为2008年10月至2013年9月在扬州市江都区辖区医疗保健机构内死亡的新生儿。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

辖区各医疗保健机构上报的《江苏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死前就诊病历(复印件)以及其他新生儿死亡个案调查资料。儿童死因诊断和分类,主要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9),疾病名称参考实用儿科学(禇福棠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年第4版)中全国统一的诊断名称。

1.2.2 方法:

由辖区内二级医疗保健机构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儿科、儿童保健、产科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扬州市江都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评审组,按照《江苏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评审方法与要求》,每半年组织评审1次,统一使用《江苏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个案评审表》,对新生儿死亡病历等资料进行讨论分析,明确新生儿死因,对相关影响因素作出科学分析和评估,并得出评审结论,分可避免死亡和不可避免死亡两类。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008年10月至2013年9月扬州市江都区辖区医疗保健机构内新生儿死亡21例。其中男10例,女10例,两性畸形1例。

2.2 新生儿死因分布:

导致本辖区医疗保健机构内新生儿死亡的前位死因为早产和低出生体质量(9例,占42.86%)、出生窒息(5例,占23.81%)、先天性心脏病(2例,占9.52%)、意外窒息(2例,占9.52%);其他死因分别为腹裂1例、新生儿肺出血1例、诊断不明1例。

2.3 新生儿死亡时间:

早期新生儿(生后7 d内)死亡21例,占新生儿死亡的100%;新生儿生后1 d内死亡15例,占新生儿死亡的71.43%。

2.4 评审结论:

对辖区医疗保健机构内21例新生儿死亡病例进行逐一评审,其中可避免死亡9例,占42.86%;不可避免死亡12例,占57.14%。

3 讨论

死亡评审是由产科和儿科专家共同参与探讨新生儿死因及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的过程,既加强了产科和儿科的沟通,也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与干预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本地区200年~2013年评审资料表明,辖区医疗保健系统在新生儿死亡各个环节中仍存在管理和技术方面的问题有待解决。为进一步降低我区新生儿病死率,现提出以下干预措施。

3.1 加强围生期保健,预防早产发生。

早产和低出生体质量是造成我区新生儿死亡的首位原因。国内报道早产占分娩总数的5%~15%,约15%早产儿于新生儿期死亡[1];有研究资料表明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双胎妊娠是早产发生的首位因素,早产患者大多存在有高危因素[2]。加强围生期保健是预防早产发生的关键,一是加强围生期营养、卫生宣教与指导,对妊娠不良影响因素进行积极干预和处理;二是提高产前检查质量,及时筛出高危孕妇并进行重点监护和管理;三是对有早产倾向的提前入院进行保胎治疗,尽可能延长孕周,减少早产发生。

3.2 预防新生儿窒息发生,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水平。

新生儿窒息是导致全世界新生儿死亡、脑瘫和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3],产前和产时的高危因素与窒息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加强孕期及产时监护,正确选择分娩方式,提高接产技术,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4]。建议在卫生行政部门干预下,一方面建立产科技能与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定期培训、考核制度;另一方面增加产科急救设备投入,改善产科条件和急救能力[5]。

3.3 完善产科与儿科的合作,提高产科和儿科的医疗保健服务质量。

本文资料显示,辖区医疗保健机构内死亡新生儿中早期新生儿占100%,其中生后24 h内死亡新生儿占71.43%。提示,提高产儿科技术能力与合作水平对降低新生儿病死率至关重要。辖区Ⅰ、Ⅱ级医疗保健机构应具备与本院功能任务相适应的产儿科诊疗技术与新生儿急救能力;完善产科与儿科之间的合作,应制订儿科医师进产房参加新生儿抢救制度[6],提高救治成功率。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3-91.

[2]蒋秀,崔世红.198例早产资料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14,29(4):546-548.

[3]李芬,杜莉,金辉,等.1999-2008年上海市早期新生儿死亡原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10,25(35):5238-5241.

[4]赵国华.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与对策[J].当代医学,2011,17(3):88-89.

[5]石翎雁,王晓红,王新平.新生儿死亡情况评审资料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12,27(20):3231-3231.

新生儿死亡率 篇10

关键词:新生儿死亡,死亡因素,措施,黔南州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妇幼保健质量、社会发展水平及国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列为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在我国5岁以下死亡儿童中,新生儿的死亡约占60%左右,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对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贡献较大[1],也是实现《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提出的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0‰和13‰以下的重要途径。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2011—2014年全国“降消”项目及母子系统保健项目数据直报系统新生儿死亡报告卡、新生儿死亡调查表、2015年贵州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据库以及黔南州妇保所2011—2015年年报数据。

1.2 研究方法

全州12县市妇幼保健机构逐级审核上报的7岁以下儿童保健和健康情况年报及儿童死亡报告卡,州级对表卡填写进行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 结果

5年来我州新生儿死亡共计1 230例,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的40.6%,占婴儿死亡数的56.3%,其中早期新生儿871例,占71.0%。90%以上死亡新生儿为农村户籍,其母亲最小生产年龄16岁,70%以上为少数民族,91%的产妇是初中、高中文化层次,93%的产妇无职业,死亡新生儿家庭人均年纯收入约4 000~10 000元。1 230例新生儿死亡率居前3位的依次为出生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和新生儿肺炎,占新生儿死亡总数的63.0%。新生儿主要死因顺位及构成情况见表1。

3 讨论

3.1 新生儿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3.1.1 医疗保健机构方面。

⑴管理:妇幼保健人员开展孕产妇系统管理力度不够,特别是高危孕产妇管理不规范,部分高危孕产妇未被筛选出来或筛选出来后得不到系统管理,导致高危儿出生后先天禀赋不足,给儿科抢救带来很大难度[2],早产低体重新生儿出生窒息发生率、死亡率仍处于较高水平。新生儿访视质量不高,对高危儿管理不到位,导致部分高危儿出院后未得到及时指导;宣传及健康教育力度不够,孕妇未定期产检;县级医院未建立新生儿科,无新生儿科医生或儿科医生短缺;医院诊疗设备和药品匮乏,给危重新生儿、早产儿的治疗、护理造成了难度;孕前检查、新生儿访视不规范、新生儿的监护环境不完善,消毒隔离制度不严格易导致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发生。⑵医务人员素质:与同级医疗机构相比较,妇幼保健机构普遍存在医疗设备落后,人员学历层次偏低,救治能力不足[3],妇幼保健队伍不稳定,基层妇幼人员更换频繁,服务能力低下的情况,不利于加强对高危孕产妇和高危儿的管理工作。产科医务人员专业知识、技能掌握不足,对产程观察不够仔细,病情发展估计不够充分,产科处置不当,应急措施不足,导致部分高危儿出生时错过最佳抢救时机;儿科医务人员对某些导致新生儿死亡的疾病认识不够,对新生儿的危重症疾病的抢救技能不够,高危儿专业知识匮乏;产儿科医护人员不能熟练地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技能,未规范执行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导致新生儿复苏失败。

3.1.2群众意识问题。

黔南州是以布依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普遍存在着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特别是交通和通讯)、文化层次较低,部分基层产妇不能认识到孕期、产前检查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在多数农村还存在着男性医务人员不能上门做产后访视现象,导致该地区新生儿不能得到相应服务。危重症新生儿,尤其是重度窒息新生儿、小早产儿抢救存活后往往伴随着诸多后遗症,可预见其生命质量偏低,新生儿救治及其后续康复治疗所需经费巨大,而新生儿医疗经费普遍未纳入医疗保健范畴,一些经济困难的家庭被迫放弃治疗导致新生儿死亡。部分家属缺乏对新生儿疾病的认识,不会观察和护理新生儿而延误新生儿救治时间;家属的疏忽导致新生儿意外窒息而引起新生儿死亡。3.2

3.2 干预措施及建议

3.2.1 加强对医疗保健机构管理及产儿科能力的建设。

⑴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应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孕产妇管理,提高产前检查、高危孕妇筛查和管理水平。规范高危儿管理;提高新生儿访视质量,指导家长观察及护理新生儿,避免新生儿疾病的加重及意外死亡。重视围产期保健,加强保健与临床、产科与儿科的合作,减少早期新生儿死亡对降低总体新生儿死亡至关重要[4]。医疗保健机构应重视产、儿科服务能力的建设,加强产、儿科人员队伍建设,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配置产、儿科医疗设备,配备必用药品,落实产、儿科协作制度,新生儿转诊制度,建立绿色通道,及时转诊,有效降低新生儿死亡率。⑵加强相关医护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强化基层妇幼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乡村级孕产妇保健及新生儿访视质量。加强产科基本技能、高危识别及急救基本知识的培训,提高孕期胎儿宫内监护能力,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加强儿科医护人员新生儿专业知识培训,熟练掌握处理原则,并及时规范地开展治疗,对早产儿进行早期干预和适宜护理,是减少早产儿死亡、预防并发症、促使其健康成长的有效措施。出生窒息是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因素,提高基层医务人员识别高危孕产妇的能力,建立转诊制度;加强胎儿监护,避免和及时纠正胎儿宫内窘迫;建立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有效机制,减少新生儿死亡。⑶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结合目前实施的育龄妇女增补叶酸项目,不断提高育龄妇女叶酸服用率,降低神经管畸形发生率。加强孕期检查,及早发现缺陷儿,适时终止妊娠,避免缺陷儿的发生,降低因残疾或出生缺陷放弃治疗导致的新生儿死亡。

3.2.2 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

各地特别是边远山区的少数民族地区,应针对当地情况采用适宜的健康教育方式,加强对育龄妇女保健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孕妇的自我保健意识,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就诊;宣传新生儿访视的重要性,消除老百姓顾虑,促进母婴健康。针对贫困儿童,建议政府建立有效的贫困家庭危重症新生儿救助机制,避免因经济原因而放弃对新生儿的治疗。

3.2.3 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权益。

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妇幼保健机构的投入力度,制定合理政策,稳定基层业务人员,不断提高基层服务能力,保障母婴安全。

参考文献

[1]阳丽萍,唐丽蓉.天门市2009-201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12):2175-2176,2179.

[2]刘茜锋,杨晓慧.2014年平凉市新生儿死亡评审结果分析[J].甘肃科技,2015,31(17):141-142,137.

[3]碧育.2013年沧州市孕产妇死亡评审分析报告[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7):3043-3044.

新生儿死亡率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7—2008年台州市全市围产儿死亡监测资料。

1.2 方法

采用围产期I[1]标准, 按照浙江省及台州市《围产儿死亡监测方案》, 对全市58家接产医疗机构 (其中省级监测点39家, 市级监测点19家) 内出生的死胎、死产及早期新生儿死亡病例进行填表、上报和评审, 对其中的380例早期新生儿死亡资料进行分析, 死亡原因中同一病例有几种因素导致死亡时, 按起主要作用的一项进行统计。

2 结果

2.1 早期新生儿死亡情况

2007—2008年台州市共监测围产儿数为146 171例, 死亡1 401例, 围产儿死亡率为9.58‰。其中活产145 154例, 早期新生儿死亡380例, 早期新生儿死亡率为2.62‰, 早期新生儿死亡占围产儿死亡总数的27.12%。

2.2 新生儿死亡日龄构成

60%以上的早期新生儿死亡发生在出生24小时以内, 随着出生日龄的增大, 死亡数逐渐减少, 具体见表1。

2.3 死亡新生儿体重构成情况

低出生体重新生儿死亡 (绝大多数为早产儿) 占早期新生儿死亡的61.05%, 具体见表2。

2.4 死亡新生儿胎龄构成情况

胎龄小于37周的早期新生儿死亡228例, 占60.00%;胎龄小于34周的有182例死亡, 其中有44.00%胎龄小于30周, 36.22%胎龄为30~32周, 19.78%胎龄为32~34周, 具体见表3。

2.5 导致早期新生儿死亡的原因及顺位

死亡原因前三位分别是早产低体重、严重先天畸形和出生窒息, 具体见表4。因早产低出生体重生活能力低下导致死亡的人数占总数的42.89%;严重先天畸形死亡病例中因产前没有明确诊断, 产时为抢救胎儿有20人做了剖宫产手术, 增加了产妇的身体和心理创伤;因出生窒息导致死亡的绝大多数是胎龄大于等于37周的足月儿, 其中因没有掌握好剖宫产时机导致新生儿窒息死亡的有22例。

3 讨论

3.1 加强围产保健及孕期卫生宣教, 预防及治疗早产, 对降低早期新生儿死亡率及围产儿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查显示, 我市早期新生儿死亡以早产低体重比例最高, 说明早产低体重是我市早期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 这与文献报道一致[2]。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由于先天因素, 各器官发育不成熟, 功能不健全, 抵抗力低下, 容易患病导致死亡。诱发早产的原因很多, 常见原因有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孕母感染性疾病、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子宫过度膨胀及胎盘因素、子宫畸形、外伤和过度劳累等。因此做好孕期保健及卫生宣教, 及时筛选出易诱发早产的高危妊娠, 对高危孕妇进行重点监护, 预防早产。当出现早产情况时, 及时应用糖皮质激素促进胎儿肺成熟, 对降低早期新生儿死亡率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 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应该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对围产保健及孕期卫生知识普及宣教工作。各级妇幼保健单位应该在婚检、孕期检查等工作中不失时机地做好有关宣传工作, 采取板报, 举办孕妇学校等方式为广大孕妇提供学习机会, 使孕妇真正掌握预防与应对早产常见诱因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措施, 真正提高孕妇的自我保护意识,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降低早产儿的发生。此外, 加强早产儿的喂养和护理, 减少疾病发生, 是提高早产儿存活率的关键。

3.2 减少先天畸形儿的出生是降低早期新生儿死亡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从表4可见, 先天畸形在致早期新生儿死亡的原因中位居第二位, 谭建琴[3]也报道先天畸形是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因素。通过以上调查资料显示, 减少先天畸形儿的主要途径有:一是营造关心孕妇的社会氛围, 使孕妇不接触或少接触有毒、有害、放射线及病原微生物等物质;二是要提倡进行婚检, 加强婚前教育与遗传咨询;三是加强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工作, 提高产前诊断水平。提倡孕中期开展遗传咨询、产前筛查和B超检查, 及早发现畸形儿, 争取中期引产, 以避免畸形儿出生。这对降低早期新生儿死亡及围产儿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3.3 加强产程观察, 提高对出生窒息等疾病的救治能力, 是降低早期新生儿死亡率的技术保障

本文资料显示, 出生窒息、感染性疾病等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因素, 共占死亡总数的26.58%, 其中出生窒息是导致早期新生儿死亡的第三位因素。文献报道出生窒息是早期新生儿死亡的第二位原因, 是足月新生儿死亡的第一位因素。因此应加强产程观察, 培训产科医务人员, 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复苏技术, 产、儿科医务人员应密切合作, 提高新生儿复苏成功率。加强对高危孕妇的筛选和管理, 培训孕妇的自我监护能力, 以便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缺氧, 及时治疗, 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3.4 加强对新生儿护理及喂养知识的宣教是减少新生儿意外窒息的关键

本资料显示, 因意外窒息导致死亡17例, 均为喂养及护理不当引起。故除孕期加强宣教外, 院内宣教也很重要, 应教会每一位住院产妇正确的母乳喂养知识和科学的护理方法, 减少意外窒息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58.

[2]孙志娟.85例早期新生儿死亡回顾性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06, 21 (1) :62.

上一篇:董事介绍下一篇:西部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