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结构、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再认识

2024-10-23

对社会结构、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再认识(精选7篇)

对社会结构、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再认识 篇1

对社会结构、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再认识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通过社会结构和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而被揭示出来的。作为人类社会结构之基础的社会经济结构,又可以被分析为生产的技术关系和生产的经济关系。前者标志着人类生产活动和生产力所达到的`技术水平,后者则是制约这种技术水平的生产力实现的社会性力量。只有通过社会经济关系这个中介,我们才能够理解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对社会政治结构变动的推动作用;才能够更为深入地把握社会的内在规律。

作 者:杨谦  作者单位:天津纺织工学院社科部,天津,300160 刊 名: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7(2) 分类号:B03 关键词:社会结构   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发展规律   生产的技术关系   生产的经济关系  

 

对社会结构、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再认识 篇2

关键词:现实主义,油画,功能

现实主义油画是油画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油画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直至今日, 现实主义油画依然受到画家和观众的喜爱。现实主义油画之所以能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主要因为它具备以下四方面的社会功能。

反映社会生活功能

现实主义油画通过作品反映画家所处的时代、环境、背景。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作品了解作品所处的时代特征。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并非是对客观现实的机械反映, 不是纯客观地复制现实, 而是油画家将他所认识的客观现实, 按照美的规律, 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充分传达和表现出来, 是主动的反映现实, 而不是被动的抄袭现实。如;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 这件作品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对人自身的肯定以及对人性的关怀, 通过此作品我们可以对文艺复兴的含义及当时的时代有更深的了解。这是抽象、变形的作品所不能传达的。我们通过伦勃朗的一系列自画像认识到画家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心理状态, 也可看到他艺术风格的演变。我们可以从戈雅的著名油画《1808年5月2日的起义》和《枪杀起义者》中了解当时西班牙马德里人民反抗侵略者的悲壮斗争生活, 从而认识正义, 认识真理。从华多、布歇、弗拉戈那等洛可可代表画家的作品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绘画作品以描绘宫廷和男女享乐为主要内容。从大卫、安格尔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法国大革命的气息。而浪漫主义画家籍里柯、德拉科洛瓦的作品则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人民沉浸在幻想和痛苦中。米勒的作品又可以使我们了解法国19世纪农村的生活场景和农民的命运, 从《拾穗》、《播种》、《晚钟》、《牧羊女》、《扶锄的农民》等作品中, 我们可以了解法国农民的淳朴性格、他们的劳动生活和精神状态、进而可以认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

中国的现实主义油画同样也具有反映现实生活的功能。如徐悲鸿的《愚公移山》, 通过借用中国古代故事的题材来表达对抗战必胜的信心。再如文革之后的“伤痕美术”, 反映了文革时期那段令人心酸的记忆。上世纪90年代后“新生代”画家刘晓东、喻红等人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及思考。21世纪后以忻东旺为代表的油画家们注重对社会下层人物的关注, 反映了社会下层人物的生存状态, 作品具有一定的人文关怀。

靳尚谊曾说:“我觉得我们绘画特别是现实主义油画进一步发展的话必须反映出中国当代社会的一些形态和人的思想、情感包括他的审美特点, 这一点, 我们如果能体现出来, 就会得到全社会的共鸣, 这不是风格, 艺术必须反映当代最新的东西, 因为艺术家是非常敏感的, 历代艺术家都是走在社会的前面的, 都是反映社会最新的思维、最新出现的状态已不同于过去任何时期的状态, 而画家如何去体现,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1]由靳尚谊的上述言论我们可以看到, 反映现实生活功能是现实主义油画非常重要的一个功能。

审美功能

审美功能作为美术作品的重要功能之一, 同样存在于现实主义油画作品当中。如巴比松画派代表人柯罗的《蒙特芳丹的回忆》, 整个画面非常唯美, 在乡村的湖边, 一个晨雾初散的时刻, 清新的晨风交融着湖面散发的水汽, 被风吹斜着的古树覆盖画面的大部空间, 另一颗枯树曲折向上升华与之呼应, 使画面十分平衡和谐, 树木枝条的顺势造成一种流动感, 从中可以领略到自然的生机, 整个画面色调轻柔, 景物虚实中层次如梦如幻, 观众在欣赏这幅作品中也会有心旷神怡的感觉。再如康斯太勃尔的《干草车》, 画面的色彩令人陶醉, 天空画的很美, 透明滋润, 不同色彩的云朵像天鹅绒似的在天际漂浮滚动, 清澈的河水中映出美丽的天空, 古树与房屋, 更加增添了乡村的恬静, 整个画面充满阳光, 充满农村的生活气息, 作品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画家王沂东的作品大多描绘沂蒙山区人民的生活, 其人物形象质朴、纯真, 极具感染力。已故著名油画家陈逸飞的江南水乡系列作品, 描绘了江南水乡瑰丽的景色, 意境优美, 令人向往。画家杨飞云笔下的女人体清新、健康, 具有东方女性的古典美。

情感沟通功能

现实主义油画反映现实生活, 并将画家对生活的态度融入其中, 在作品中倾注了自己的感情, 使得观众和画家在情感上得到共鸣。如哈尔斯的《吉普赛女郎》描绘的是尼德兰民族解放战争取得胜利后人民安居乐业乐观向上的一种生活态度, 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赞美和热爱。画家把他对生活的这种态度用具体的形象传达给观众, 作为观众, 在欣赏这幅作品中也可以领会到画家作画的意图和在画中融入的感情, 使画家和观众在心理上有一个交流。我们也可以通过俄罗斯巡回画派的风景画来感受到他们对俄罗斯大地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便于交流情感这是现实主义油画的一大优势, 相反, 一些所谓的现代抽象艺术, 就不是那么容易被人理解与接受。作品不是反映生活, 画面也完全失去了生活中的物象真实性, 而是把几何图形或者单纯的色彩、线条、符号相结合, 或者把可视的物体分解成支离破碎的形象, 创造出的这些“艺术形象”有时连自己也不能理解。与其说, 这是艺术倒不如说是对艺术的亵渎。画家艾轩曾说:“国内一些名目众多的展览, 观众寥寥无几, 门可罗雀, 已经向人们敲响了警钟。这类作品也因不能与人沟通和进行思想感情交流, 不能实现审美的价值而失去观众。没有观众的艺术, 就失去了其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2]卢浮宫的古典写实油画至今还吸引着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 一幅具有五百多年历史的《蒙娜丽莎》, 她那神秘的微笑, 仍打动着现代人的心。

教育功能

现实主义油画具有教育功能, 啷是因为�油画家们在创作过程中, 不仅反映现实, 而且还会对现实生活做出评价, 由此提出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表达自己对人生与世界的体验和感受。周恩来也曾多次强调指出, 艺术家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应当使自己的作品起到教育人民、教育后代的作用, 要使人民从艺术中“得到鼓舞, 受到激励, 奋发起来”。现实主义油画在这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如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 罗工柳的《地道战》等作品, 可以使我们认识到抗日战争的艰辛。董希文的《开国大典》, 艺术化的记录了共和国成立时的那一时刻。在冷军的作品《五角星》当中, 作者利用了一个具有革命象征性的形象并且是一个旧的带有瘢痕的五角星的形象来反映革命, 反映革命历程的艰难和革命事业的坚强, 以它来象征革命斗争所经历的磨难和创伤。裂开后又焊接, 但它还是一个质地坚硬的完整的五角星, 作者通过这样一种鲜明的很具体的形象, 通过对细节刻画, 给人以联想, 对欣赏者也起到了应有的教育作用。

我们从近两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可以欣喜的看到, 金奖作品都是现实主义油画作品, 如九届美展中冷军的《五角星》、王宏剑的《阳关三叠》, 十届美展中忻东旺的《早点》, 说明现实主义油画仍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因为不断发展的现实会给现实主义油画提供新的素材和养分以及创作源泉和灵感, 从而给现实主义油画提供新的发展动力和空间, 现实主义油画也将继续发扬它的社会功能, 现实主义油画的道路是漫长和无止境的。

参考文献

[1]邵大箴.靳尚谊和当代中国油画[J].美术, 2005 (3) .

对社会结构、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再认识 篇3

【关键词】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落后的社会生产

任何领域的任何事物中都存在着矛盾,每一事物的发展都自始至终存在矛盾。可以说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过去、现在和将来存在着矛盾,自然、社会和思维也存在着矛盾。矛盾构成了事物,也构成了世界。任何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由矛盾推动,所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存在着种种相互联系的矛盾,它们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发展的动力。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认识,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几千年来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强调指出重视并解决这些矛盾的目的是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使全体人民比较顺利地走过目前的过渡时期,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2]。1957年下半年以后,党在指导思想上发生偏差,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作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随后进一步提升为整个社会主义阶段的主要矛盾,在“积极斗争扩大化理论”下,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979年,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的概括:“什么是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也就是目前时期全党和全国人民所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或中心任务,由于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实际上已经解决了。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圆圆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3]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的各个方面。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长期性与阶段性统一的动态发展过程,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要认识到其发展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又要认识到其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必然还要经历若干具体的阶段,不同时期会显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尽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我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但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变化,显示出了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比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4]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将一直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变化,将赋予之新的内涵,以下从“人民”、“需要”、“落后的社会生产”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人民”的范畴

“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5]就我国而言,比如抗日战争时期,凡是参加抗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畴。在解放战争时期,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官僚资产阶级、地主阶级及其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畴。新中国建立之初到改革开放前,人民的范畴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以及知识分子阶层等。在当代中国,一切赞成、支持和参加中国特色社會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力量,都属于人民的范畴,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阶层,概括起来有: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加上原来一直存在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以及知识分子阶层,统称十大阶级阶层,它们都是当代中国“人民”的范畴。

二、对“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理解

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的需要既有自然属性的一面,也有社会属性的一面。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交往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低层次的属于生理性的需要,高层次的属于心理的和社会性的需要。人类的需求具有不断发展的潜能,这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显著特征。动物的欲望因为受本能的限制,有可以满足的生理饱和点,人类则不一样,即使在特定的时期存在着类似的欲望饱和点,它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被突破。而且某种欲望的满足往往同时导致新需求的出现。[7]随着生理性需要得到满足,人会产生更多的心理的和社会性的需要。

按照消费的需求量和消费品的货币等级,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居民的消费大致经历了以下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初,“元级和十元级”阶段,消费特点主要是人们的日常生活消费;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后期,“百元级”阶段,这一时期人们的收入和消费品的档次都有所提高,比较时髦的消费品有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等;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中期,“千元级”阶段,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诸如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电子产品的消费在消费品结构中占据突出地位;21世纪以来,中国人在“吃”、“穿”、“用”等一般的消费品需求上已得到基本满足,进入了由吃穿用的一般消费为主向“用”、“住”、“行”以及“娱乐”、“休闲”、“教育”等消费的高级结构升级阶段,消费等级向“万元级、十万元级甚至几十万元级和百万元级”阶段迈进。总之,“需要”是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不断提高的,具有动态性和全面性。

从我国现阶段的情况看,社会主要矛盾中“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方面的变化,突出地表现为国家提供的公共品数量多寡与质量优劣,部门间的工作效果与效率,以及消费者是否能够真正接受到实际服务等方面的问题。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公共消费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首先,制约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其次,破坏有序正常的社会生活;再次,影响社会全面协调的发展。[9]我们可以把“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社会对私人物品的需要;二是社会对公共物品的需要。私人物品是指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以盈利为目的而进行生产和交换的产品。公共物品是指私人部门不愿意生产或无法生产而主要是花费纳税人的税款,由公共权力部门提供并服务于社会公共利益的产品或服务。公共物品供给的高效与公平是保证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条件,其基本特征是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公共选择。典型的公共物品包括军队,警察、公园、绿地、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服务于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框架、制度安排等。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阶段,国民的需要主要体现在私人物品上,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时,对私人物品的数量需要降低,转而追求私人物品的质量,同时更加关注公共物品的数量和质量。[10]改革开放之前以及改革开放之初,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的各种票证制度,集中反映了社会对私人物品的供给难以满足国民对私人物品需要之间的矛盾,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早已告别物资短缺的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中私人物品供求矛盾得以缓和,但并不等于私人物品供求矛盾已经解决,比如当前突出的“食品安全”、“质量安全”等等问题表明人们对私人物品质量和品质的追求,这也进一步反映了社会对公共物品的供给难以满足国民对公共物品需要之间的矛盾,因为公共物品包括了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行政服务、社会服务,还包括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其他公共设施和劳动服务。以上矛盾的变化符合人类需求的变化规律:由低级到高级,由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

三、对“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理解

落后的社会生产,包括生产力水平的落后,没有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也包括生产力的组织、经营和管理方式的落后。除此之外,目前我国社会还存在以下问题: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以及执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使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能得到全面保护;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11]以上诸多问题实际上突出反映了国家提供的公共品数量多寡与质量优劣,部门间的工作效果与效率,以及消费者是否能够真正接受到实际服务等方面的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所以,当前理解“落后的社会生产”,还应包括社会相应制度的落后和社会治理与管理的落后。

【参考文献】

[1]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341

[2]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16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82

[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3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00

[5]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5

[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3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18

[7]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22

[8]大连理工大学组编.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学案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43

[9]银翠莲.关于社会主要矛盾中需求变化的分析[J]阴山学刊.2006.(6)

[10]谢地,刘佳丽.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型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11]银翠莲.关于社会主要矛盾中需求变化的分析[J]阴山学刊.2006.(6)

对社会结构、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再认识 篇4

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社会管理领域还存在不少问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新形势下的社会矛盾主要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大量的各种具体利益矛盾。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原因很多,既有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原因,也有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原因;既有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原因,也有发展水平不够的原因。从根本上说,这些矛盾都与社会结构问题紧密关联。

结构是事物内部各主要要素之间的构成方式与比例关系。结构问题直接关系事物内部的稳定与发展。社会结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就会加剧社会运行的紧张状态。因此,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离不开对各项社会结构进行调整,包括经济结构、区域结构、产业结构、分配结构、决策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等。

当前,我国社会总体上已经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全面开放、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传统农业社会走向中等工业化社会,现代社会结构基本形成。但也要看到,目前在社会结构方面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因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压力依然较大,就业结构性矛盾明显;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偏低,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都有扩大趋势;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的难度加大;等等。这些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当前,应以新的思路寻找优化我国社会结构的途径,切实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和水平,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结构性问题的特点。一是覆盖面广。结构问题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改革越深入,结构问题暴露得越充分。二是联带性强。社会问题具有整体

性,牵一发而动全身;社会系统内部或结构之间的关系也十分复杂,如所有制结构的变化会引起就业结构、分配结构、阶层结构等方面的变化。三是不平衡性。某些社会结构转变快、动力大,超过了其他社会结构的变化,造成了各社会结构之间不相适应的情况。四是转换慢,持续时间长。结构的稳固性和惯性决定了其调整、转换的难度大。完善一种社会结构,既要考虑其自身状况,又要与相关系统、相关结构调整相适应。

明确社会结构优化的主要标准。首先是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比较好地控制来自外部的影响,当遇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外部力量时又能主动地调整自己,始终与环境保持一种主动的、积极的、有效率的平衡。二是有良好的平衡性能和支撑能力。这是对一个结构的基本要求,是保证事物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三是有良好的功能输出。按照灵活、高效、平衡的要求,根据变化了的情况,把自己调整到与社会需要、与系统要求相适应的最佳状态,实现理想的功能输出。

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 篇5

正如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和”的表演所体现的,中华文化的根本精神是“和”,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崇尚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诸子百家的主要代表孔子、墨子、老子、庄子、孟子、荀子等都主张社会和谐。近代著名思想家康有为、孙中山等都有建立大同社会的理想。欧洲历史上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们也都在追寻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是最前沿的思想,是最具有眼光的决策。构建和谐社会和实施科学发展观是一致的。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任务,要有持久奋斗的思想准备。当前,我们可以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针对性地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起,使社会更加和谐。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例如:重视“三

农”问题,免征农业税;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支持国有煤矿安全技术改造;坚持“五个统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使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发展循环经济等。

对社会结构、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再认识 篇6

周燕

摘要: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的路径;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可以协调和理顺社会利益关系,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支持和保障;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可以保障全体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基本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关系

新中国六十年的建设,我们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使中华民族站在了一个实现民族复兴的新的历史起点上。但是,目前我们面临的既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一个社会矛盾和问题较为突出的矛盾凸显期。在这一时期,社会存在褚多的不和谐因素,这些不和谐的因素,影响到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对于克服和消除不和谐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的路

径。

新中国六十年的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

设得到了切实推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当前我国社会还存在很多不和谐的因素,主要表现在:

第一,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导致贫富悬殊而引起的不和谐。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表现为个人收入差距、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从个人收入差距来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国居民基尼系数2005年为0.468,2007年达到了0.48。收入差距的扩大导致了显著的社会贫富差距。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看见: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3.33:1扩大为3.36:1,绝对差距首次超过1万元。从不同经济类型:职业和行业的收入差距看,烟草、金融、石油、石化、保险等行业的收入过高,一般加工制造业收入较低,国有垄断企业职工收入较高,非公企业职工收入较低。从地区间收入差距看:地区间收入差距逐步拉大,2008年上海人均GDP为95049元,贵州人均GDP 为7264元,差距 1

高达13倍。

第二,社会不公平和贪污腐败而产生的不和谐。社会不公平主要表现为资源分配的不公平、起点和机会的不均等、规则的不公平和过程的不公平。贪污腐败目前社会不和谐的重要表现,贪污腐败、钱权交易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更为严重的是导致了政治上人民对执政党和政府公信力的降低,人们的理想和信念发生动摇,一个没有理想和信念的社会是一个缺乏凝聚力的社会,社会的和谐便缺乏政治基础和精神支柱。

第三,农村贫困问题是我国当前社会不和谐主要表现之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瓶颈。目前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突出表现在:农民脱贫的速度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不相适应,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更是相差甚远;农村贫困人口仍是一个庞大的基数,全国约有4007万;农村贫困人口在东中西部地区分布不均衡,西部地区多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多于东部地区;农村返贫率呈上升趋势。可见,我国农村的贫困问题是比较严重的,它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瓶颈。

第四,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正在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当前我国人与自然不和谐主要是人们为了当前的短期利益而导致资源环境的过度受损。一方面,我国资源短缺,人均占有量较低,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另一方面是对资源的掠夺性使用,资源利用率很低,浪费比较严重,造成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污染物排放总量长期居高不下,一些流域城市水和大气污染十分严重,部分地区生态破坏的程度还在加剧,自然环境呈恶化的趋势。

此外,还有在城市拆迁、国有企业改制、农村土地征用等过程中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矛盾,也导致了社会不和谐因素的增加。近年来,群体性事件的增加,如贵州瓮安事件、云南孟连事件,正是社会不和谐的具体表现。

在当前,解决社会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逐步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路径有两条。一是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动力支持和物质基础。二是通过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逐步解决和缓解社会矛盾,逐步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增加社会和谐因素,最终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二、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

民生问题,通俗地说,就是老百姓遇到的与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日常生活

相关的问题,也可以说是老百姓过日子所遇到的种种问题。民生问题既是个人及家庭的生计问题,又是直接影响国家发展进步的根本问题;不仅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新中国建立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当前,我国面临的既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一个社会矛盾和问题较为突出的矛盾凸显期。积极化解和应对各种社会矛盾,就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下大力气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是民生为先。要把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需求放在第一位,努力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要把解决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尤其是要把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体现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要务,既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的提高,又要重视全民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线是民生为根。广大人民群众是和谐社会的主体,又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动力。构建和谐社会要着眼于解决民生问题。坚持民生为根,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以民需、民利为根。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以实现,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才能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主体和动力,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向是民生为重。从和谐社会的近期目

标看,要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作为着力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长远目标。因此必须突出国计民生为重的取向。即一切制度安排、一切政策制定、一切改革措施以及推进各项工作,都必须从民生的需要和实际出发,并将其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

第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尺度是民生为准。以民生为准,就是把

民生的改善、国民的福祉作为衡量发展的最高标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奋斗的目的就在于为人民谋幸福。发展经济是为了人民的幸福,构建和谐社会更是为了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

三、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可以协调和理顺社会利益关系,为和

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支持和保障。

在任何一个社会,对于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利益尤其是切身的物质利益是

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人们基本的生活状态和未来的发展状态,是一件社会成员最为看重的事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是如此。社会各个群体之间利益关系的状态如何,直接影响着一个社会的和谐与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成员的利益诉求意识在不断增强,利益主体呈现出

一种多元化的状态,而且其诉求渠道和方式也呈现出一种多样化的状况。随着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社会成员的合理利益被确认,因而其主体意识、维权意识和民主意识在迅速增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成员在利益诉求方面的要求从以往的隐形层面浮现到显形层面上来;而且又由于其主体意识、维权意识和民主意识的增强,社会成员越来越懂得选择多种不同的方式来进行维权和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这种变化,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动力。同时也我们应当看到,如果社会利益关系没有理顺,那么,客观上容易引发一些不稳定的因素,会直接且大面积地影响社会的和谐局面。显然,为了有效地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就必须协调和理顺社会利益关系。

按照十七的的要求,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内容,主要有六个

方面,即: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社会建设六个方面的内容,其基

本着眼点仍然是理顺社会利益关系。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所要理顺的是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城市和农村的孩子公平接受教育的利益关系问题,体现和促进教育公平。在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中,明确要求要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要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这种在劳动和就业上向弱势群体倾斜的政策,是在就业和劳动关系上协调和理顺社会不同阶层在劳动和就业方面的利益关系。在个人收入分配方面,提出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要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是在收入分配上协调和理顺社会不同阶层的利益关系。在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中,提出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表明党和政府已经开始协调和理顺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在养老保险上的利益关系。至于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是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医疗卫生方面协调和理顺国家、医疗机构和公民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可见,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可以协调和理顺社会不同阶层在各个方面的不同利益关系,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四、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可以保障全体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基本的制度保障。

社会保障关系亿万国民的切身利益,是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

制度安排。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明确提出了“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任务。

社会保障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切实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实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真正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在当前,要加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把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作为优先目标,坚持效率与公平、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逐步将各类人员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实现城乡统筹和应保尽保,要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要求,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制定实施适合农民工收入低、流动性强特点的参加养老保险办法。要加快解决关闭破产和困难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医疗保障问题,切实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逐步扩大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保障范围。要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逐步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医疗救助等待遇水平,切实切实保障农村贫困家庭、城镇困难家庭、离退休职工、在校贫困大学生基本生活。上述政策和措施,可以基本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基本的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3、《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年

对社会结构、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再认识 篇7

一、侗族鼓楼建筑

侗族是生活在桂、黔、湘三地之交丘陵、山区地带的少数民族。他们源起“百越”, 经过漫长历史年代的融合分裂、战争迁徙, 时至今日依然保留着古朴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鼓楼是一种高耸的塔形建筑, 建造在依傍山势、临水而居的侗寨里, 它们与侗族民居吊脚楼一起构成了气势磅礴、巧夺天工的侗寨建筑群。《魏书》语:僚人“依树积木, 以居其上, 名曰干栏”, 指的就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形式——干栏建筑。鼓楼与吊脚楼一样, 都属于干栏建筑。传统的干栏建筑不用一钉一铆, 而是靠凿木接榫搭建。大梁柱和照面坊层层重叠、互为支撑, 是鼓楼的主要构造形式。鼓楼的外观由四、六或八角的楼檐密集层叠而成, 可达二十多米高、十多层之多, 上窄下宽, 每一条屋脊都有高高的翘脚。第一层宽敞开阔, 往往有火塘、长凳, 可以供人取暖、休憩。最顶层或为歇山, 或为攒尖, 放置一座大鼓, 当有外敌来犯或商议大事, 即敲响大鼓以召集众人。鼓楼的檐角常常有花鸟、龙凤的泥塑, 封檐板上有彩绘, 描摹神话传说、历史故事, 既可以防腐, 又充满情趣。当从鼓楼里向顶层望去, 层层叠叠的梁柱和楼檐颇为壮观, 这是一个属于手工艺古老年代的建筑艺术杰作。

二、丹纳的研究方法

H.A.丹纳在《艺术哲学》中从社会学的角度对艺术进行美学研究, 他由于受进化主义和自然主义、尤其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细胞学说的影响, 提出了“三要素”分析法。他认为, 对艺术的研究不应该脱离客观历史和实际考察的资料, 总的来说与“种族、环境和时代”三个要素紧密关联。种族指艺术家气质中民族特征的倾向, 是内部条件;环境指自然及社会环境, 是外部因素;时代指艺术家所生存的历史背景及其前驱者所创造的物质、精神业绩, 是后天变量。随着时代的演进及科学和哲学的进一步发展, 我们不难发现丹纳的理论至少在两方面存在着时代的局限性。

第一, 丹纳所谓的“种族”包含了两个条件:一是足以与其它种族区别开来的独特性;二是不随着时间和环境而改变的稳定性。正如他说, “天生的和遗传的那些倾向, 人带着它们来到这个世界上, 而且它们通常更和身体的气质与结构所含的明显差别相结合”, “这些倾向因民族的不同而不同”。然而笔者认为, 这种所谓“永久的本能”和“不受时间影响, 在一切形势、一切气候中始终存在的特征”,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正被外力粗暴地改变着, 很难维持原状, 当下人们所经历和目睹的大量艺术事件就是例证。显然, 我们的世界处在不停的运动当中, 自然界中并不存在完全不随客观环境改变的事物, 人类社会则更是无时无刻不被外在的因素改变着;第二, 丹纳所指的“环境”既包含自然环境也包含社会环境。他说, “每一个形势产生一种精神状态, 接着产生一批与精神状态相适应的艺术……今日正在酝酿的环境一定会产生它的作品, 正如过去的环境产生了过去的作品”。在这里笔者发现, 丹纳将“环境”与“时代”混为一谈。例如他说的, “时代的趋向始终占着统治地位。企图向别方面发展的才干会发觉此路不通;群众思想和社会风气的压力, 给艺术家定下一条发展的路, 不是压制艺术家, 就是逼他变弦易辙”。笔者认为, 正是环境特征的改变构成了时代特征, 事实上这两大要素是无法分割的。

那么, 能不能以丹纳的“三大要素”理论为基础, 通过历史的、唯物的视角提出新的演绎呢?笔者认为, 能!下文尝试以侗族鼓楼建筑的艺术范例展开分析。

三、社会美学再认识

通过对各种艺术事件的考察, 以侗族鼓楼为范例, 笔者认为对社会美学的认识应该涵盖三个方面, 即自然特征、社会特征和历史特征。

(一) 自然特征

从唯物主义的角度看, 自然涵盖了我们生活的世界, 人类社会只是自然中的一部分。侗族人民从“百越巢居”的时代起, 就生活在我国西南的多山丘陵地区。山脉纵横、水系复杂的地貌和极高的森林覆盖率, 大大降低了交通的便利, 也限制了农业的发展, 让侗族的社会形式与中原地区的集中耕作、高度封建有很大的差别。《史记》中有言:“滇王……以道不通故, 各自以为一州主, 不知汉广大。”森林多样的生态, 为侗族人民的带来了丰饶的物产资源;不便的交通, 限制了铁器革命在当地产生影响;农业与渔猎混合的生产模式, 降低了侗族社会封建化的程度。这些都进一步为他们形成氏族聚居的生活方式提供了条件。在侗寨里, 每一栋干栏建筑都是完全由木材搭建。其中搭建鼓楼的主要木料, 要求选用质地优良、高度均匀、粗壮结实的树木, 由群落中德高望重的长辈亲自选择。除此之外, 侗寨的其它建筑往往依山坡搭建, 为了适应山地高低起伏的建筑平面, 吊脚楼应运而生。这些巧妙利用空间的建筑方式, 都是侗族人民在独特的自然环境下创造的。

(二) 社会特征

人类社会诞生于自然环境中, 无可避免地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侗族人民生活的自然环境使他们选择了氏族聚居的生活方式和半农业、半渔猎的生产方式, 这也使侗族人民得以保留宗族崇拜和自然崇拜信仰。“一寨一姓一鼓楼”, 除了信仰侗族的始祖“萨丙”之外, 每一座鼓楼都象征着一个宗族的权威, 宗族中的族长则是一个群落的最高长官。在各种文化语境中, 一般来说高耸的建筑都被赋予了一定的神格, 像基督教的尖顶教堂、清真寺旁的宣礼塔和佛教的浮屠。对长者和祖先的崇拜, 以高耸的鼓楼宣示族长的地位, 正是侗族信仰的体现。鼓楼并不能作为民居使用, 但是清代雍正年间却有“侗人以巨木埋地作楼高数丈, 歌者夜则缘宿其上……”的记载。鼓楼的另一个重要的功能, 就是开展祭祀和娱乐前, 击鼓召集全寨的居民。侗族人民好歌善舞, 在祭祀中, 全寨男女盛装聚集, 歌颂主神“萨丙”的功绩, 乞求其保护。他们还会编唱历史故事、英雄传说以及赞美祖先和自然的歌谣。

除了始祖“萨丙”神之外, 侗族人民还崇拜山川万物, 认为一草一木都是神灵。甚至桥梁、床头都有“萨高桥”这样的神祗庇佑。狩猎活动前和猎获归来后, 侗民都会牺牲献祭。在侗民口口相传的习俗里, 有说谁家搭建楼房, 砍伐了多少棵树, 就必须照样种下多少。百年之前的侗族《约法款》中将“保护山林”列为条目:“谁人砍树, 抓到柴挑, 捉住扁担, 要他父亲补种树, 要他母亲赔罪, 随从的人罚银六钱, 带头的人罚一两二钱。”各村各寨在每年农历三月间举行的“约青讲款”大会上, 都会重申这些内容, 以提醒人们敬畏山林。

(三) 历史特征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特征都在随着历史的演进而改变。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 通信和交通手段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正在打破文化语境间的隔阂。旅游业已经走入了每一座侗寨, 一幢幢新盖的水泥盒子也开始取代吊脚楼。年轻一代侗民有的离开侗寨外出务工, 有的放弃农业生产而从事旅游业, 民族意识已经日渐淡薄。在城市的一些景区里, 可以看到公园或景区新搭建的鼓楼, 供游人休憩游嬉。还有一些鼓楼不再“采巨木”“埋地三尺”, 而是采用水泥浇筑基座的方法搭建。虽然鼓楼的建造更快捷、更坚固, 外观崭新无可挑剔, 但却失去了原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社会环境特征, 这些新建造的鼓楼也随之失去了原有的美学内涵。它们不再是原住民们膜拜自然的图腾, 不再让人充满关于古代历史和神话英雄的遐想, 而变成了某种与公车站、拆迁房同质的建筑。正如丹纳所说, “用模子浇铸是复制实物最忠实、最到家的办法, 可是一件好的浇铸品当然不如一个好的雕塑。”

四、有意义的形式

原始的社会形态下, 侗族人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关系, 是侗族鼓楼及其所代表的文化具有如此独特的美学魅力的原因之一。当我们要回答什么是鼓楼这个问题时, 应该认识到:首先, 鼓楼是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 是凿木接榫、穿梁搭坊、重檐叠加的民族建筑;其次, 鼓楼是侗族人民的精神信标, 象征着原始的生活方式和人文情怀。正如英国美学家C.贝尔提出的, 美是“有意义的形式”。意义与形式, 这二者共同构成了鼓楼的美学含义。也就是说, 从美学的含义看, 鼓楼作为一种形式, 它的意义由自然特征、社会特征以及历史特征共同组成。当以上这些特征改变时, 鼓楼的意义也随之改变了。前文提到“一寨一姓一鼓楼”就此定义:一寨, 就是鼓楼不能脱离侗寨建筑群;一姓, 是指鼓楼不能脱离侗民。强行改变鼓楼的形式, 则意义将不再完整;而完全照搬旧有的形式, 则脱离原本的自然和社会环境, 只能得到一座建筑标本。这是当代社会一个两难的命题!如此看来, 侗族鼓楼并不是第一种逐渐消失的建筑形式, 显然也不会是最后一种。像故宫成为中国皇家园林的珍贵标本一样, 侗寨很可能也会成为一座大型建筑博物馆, 而鼓楼将会是这家博物馆的馆藏珍品。

总体来看, 包括侗族鼓楼在内, 许多民族传统艺术形式都在飞速发展的时代步伐下遗失了本来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特征, 这也形成了社会美学研究对象的全新课题。我们亟需转变视角, 用唯物的、历史的观点来应对这种新情况。笔者浅近的研究远非完善, 但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H.A.丹纳.艺术哲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

上一篇:CNG汽车加气站的可行性分析下一篇:描写皇上服饰的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