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基本原理之探讨

2024-08-23

远程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基本原理之探讨(精选8篇)

远程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基本原理之探讨 篇1

艾迪顿教育通-轻松创建自己的学习系统远程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基本原理之探讨

[提要] 系统的研究方法论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之一。在我国的远程教育研究领域,探讨远程教育研究方法论的一般原理的文章至今很少。本文的目的旨在分析远程教育研究的基本原理,包括远程教育研究的特征、研究分类以及研究过程。作者把远程教育研究的特征概括为五方面:解决远程教育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选题以一定的科学理论为依据;科学的设计程序和严谨的数据/资料分析;研究者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以及研究结果的交流。关于远程教育研究的分类,按照远程教育的目标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评价研究、研究和发展、以及行动研究;根据远程教育研究的过程分为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相关法、实验法、准实验法、认知和非认知测量、历史法、以及人种学研究;根据远程教育研究中资料收集技术不同而分为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远程教育的研究过程包括选择领域、文献研究、确定课题、研究设计、研究方法、数据和资料收集、分析结果、以及撰写论文等八个步骤。本文以远程教育研究中的实例对远程教育研究的特征、分类、以及过程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作者希望,本文能帮助远程教育工作者了解远程教育研究的基本原理,并运用于远程教育研究的实践之中。

[关键词] 远程教育;研究方法论;研究特征;研究分类;研究过程

远程教育研究的性质

从远程教育研究这一术语来看,它包含“远程教育”和“研究”两个概念。要了解远程教育研究的性质,我们必须对研究的涵义有清楚的理解。关于“研究”一词的解释多种多样,贝斯特和卡恩(王文科,2001,第15页)对各种解释作了概括,他们列出了研究的十二项特征,包括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从样本推论总体,并预测未来的发展;以观察的资料和实证的数据为基础;观察和描述要准确;收集第一手资料,或为达到新目标运用现有的资料;严格的研究设计和分析;需要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力求客观和合理;探索有待解决的问题;在研究中应有耐心;仔细记载研究过程,并撰写研究报告;研究者有时需有勇气。综合以上的所有特征,我们可以把研究的特征概括为五个方面:解决问题;具有科学的依据;研究设计和方法;专门的知识和技能;撰写研究报告。

参考以上一般的研究特征,远程教育研究的特点可以相应地概括为五个方面。

第一,远程教育研究旨在探索远程教育规律,解决远程教育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远程教育研究不是简单的主观臆想,它不是在办公室里想出来的,也不是停留在文献综合和评论上,而是要对课题进行探索性的研究,收集第一手资料,获得新的知识或解决问题。例如,要了解远程成人学习者学习成功和失败的原因,那就要需要收集能代表总体的资料和数据,分析影响远程成人学习者学习的种种因素,以及探讨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的结果有助于远程教育工作者考虑适当的策略,提高学生学习成功的机会。

第二,远程教育研究的选题应以一定的科学理论为依据,并有明确的研究目的、研究题目应该简

艾迪顿教育通-轻松创建自己的学习系统

明清楚,一目了然,并以可以实证的数据或观察的资料为基础。例如,在探讨“在网上教学中学习者的网上参与和学习成绩的关系”的研究课题,研究者可以按一定的标准,把学生分为积极参与者、周边参与者、以及很少参与者,其研究假设可能是:学生的网上参与次数与他们的学业成绩高低成正比例。此研究的目的和问题就很清楚,此课题旨在探讨网上参与是否与学生的学业成绩有关。然而,这只是一种假设,这一假设是否成立,还需要研究来加以证明。进一步的研究可能是收集学生参与网上学习活动的次数和他们的学习成绩,从而获得一定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第三,远程教育研究要有科学的设计程序和严谨的数据/资料分析。无论采用量的还是质的研究方法,都应有严格的研究设计,遵循一定的设计程序,收集具有代表性的数据或资料,对数据和资料的分析要公正和客观。切忌在缺乏客观资料的基础上,凭主观的猜测,得出研究结果。例如,有的研究者按照自己的主观想象,就写出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远程教育模式的设想”的文章,这种文章往往是缺乏依据的空谈。要建立一种远程教育模式,要依据大量的具体的研究结果,研究者就是要从事这些具体的研究,从而为政策制定者建立远程教育模式提供基于研究的依据和证据。

第四,远程教育研究需要专门的知识、技能、以及相应的心理素质。一方面,研究者需要远程教育领域的专门知识,了解远程教育的现状和最新发展;另一方面,研究者需要掌握远程教育研究的知识,从课题选择、文献综合、研究设计、研究方法、数据和资料统计与分析、到论文撰写和交流等,研究人员都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同时,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尤其是解释研究结果时更需要很强的分析、综合以及前瞻能力,否则在面对一大堆的数据或资料时会不知所措。再者,研究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如在问卷调查中,一般需要十二个步骤:确定领域、文献研究、选择课题、设计问卷、问卷项目效度论证、先行性研究、问卷的信度分析、样本抽样、问卷调查、调查跟进、数据收集和分析以及论文撰写,这样的问卷调查的结果才可靠而有效,这就需要研究者具有为了有所发现而坚持不懈的毅力。最后,研究过程的某些阶段是非常枯燥的,如大量的数据输入,这就需要研究者的耐心和细致。

第五,远程教育研究的结果必须进行交流,这也是研究的最终目的。在论文交流中,撰写符合国际规范的论文摘要和全文尤为重要。根据本文作者多次作为国际会议的论文评审员的体验,发现我国许多研究者申请参加国际会议时,或者忽视了论文摘要的重要性,或者不了解如何按国际规范来写撰写论文摘要,导致提交的摘要只有少量的被接受为宣读论文,大部分是被接受为张贴论文,甚至是拒绝。国际会议论文的审阅一般是根据论文的摘要来评定的,分为三个等级:宣读论文、张贴论文、以及拒绝。由于研讨会需要吸引大量的参会者,很少摘要被拒绝。正规的国际研讨会的会议组委会对每篇提交的摘要,至少邀请两位评审员单独匿名评定,如两位评审员的意见不同,会议组委会将邀请第三位评审员。质量高的论文选为宣读论文,把质量不太高的或不符合会议主题的论文安排为张贴论文。如果研究者不了解论文摘要的要求或缺乏这方面的技能,即使论文全文的质量再高,也失去了宣读论文的良机。按国际教育论文的标准,论文摘要的目的让读者不需要阅读论文全文,就能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论文摘要一般应该包括五个方面:研究的背景信息;研究的目的和范围;采用的研究方法;最重要的研究结果;结论和建议。摘要的字数一般是200至500字。然而,一些摘要只写了几十个字,只谈了此论文主题的重要性,有些摘要写了上千字,内容全部是别人怎样说,接着是自己的结论,缺乏证据和依据,还有的摘要只是说我认为远程教育应该怎样进行,没有科学的理据,成为空谈。由于评审员无法知道这类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研究价值,为了保证宣读论文的质量,无法接受为宣读论文。关于如何撰写论文摘要和全文,将在本专栏专门撰文介绍。

远程教育研究的分类

艾迪顿教育通-轻松创建自己的学习系统

对远程教育研究方法进行合理的分类,有助于远程教育工作者了解和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从而提高远程教育研究的水平。然而,关于教育研究的分类各种各样。比较不同的教育研究方法的高校教材,相对来说,我国内地、台湾和美国高校使用的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比较接近,其教育研究方法主要是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过程来进行划分,分类结果的比较详见表一和表二。

表一:根据研究目的所划分的研究类型

教育研究

基础研究 台湾(王文科,2001)

应用研究 内地(裴娣娜,2001)

评价研究 美国(Bramble, 1997)

行动研究 美国(Gay, 2000)

研究和发展 美国(McMillan, 2001)

预测研究 美国(Wiersma, 2000)

从表一可以看到,根据研究的目的,可以把教育研究划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评价研究。一些教科书中把行动研究、研究和发展、以及预测研究也包括在内。

表二:根据研究的过程所划分的研究类型

 人种学研究 实验研究 理论 研究 测试和测量

叙述研究 调查研究(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台湾(王文科,2001)

相关研究 个案研究 内地(裴娣娜,2001)

历史研究 发展研究 美国(Bramble, 1997)

事后回溯(因果-比较)研究 追踪研究 美国(Gay, 2000)

文献和分析 美国(McMillan, 2001)

趋势研究 美国(Wiersma, 2000)

在表二的叙述研究中,所包括的具体的研究方法有调查研究(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个案研究、发展研究、追踪研究、文献和分析以及趋势研究等。

从表二可以看到,根据研究的过程来分,教育研究主要包括历史研究、叙述研究(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个案研究、发展研究、追踪研究、文献和分析以及趋势研究)、相关研究、人种学研究、实验研究,个别的教科书中也包括事后回溯研究、理论研究、以及测试和测量。

但是,在英国和澳大利亚的教育研究的教科书中,则采用完全不同的分类法。如在英国高校常用的教科书《教育研究方法》(Cohen & Mansion, 1996)中,则把教育研究分为历史研究、发展研究、调查研究、个案研究、相关研究、事后回溯研究、实验研究、行动研究、人种学研究、三角交叉法、角色扮演、访谈法、个人建构法、多维度测量。而在澳大利亚通用的高校教材《研究方法导论》中(Burns,1996),研究方法只是介绍人类文化学、个案研究、以及调查研究。这里要提出的是,在所有关于教育研究的教材中,都会根据资料收集的技术,把教育研究分为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

参照教育研究的分类,根据目前远程教育研究的现状和特点,我们可以按照远程教育研究的目标和按照远程教育研究的方法来区分。根据远程教育研究的目标,可以把远程教育研究分为基础研究、艾迪顿教育通-轻松创建自己的学习系统

应用研究、评价研究、研究和发展、行动研究;根据远程教育研究的方法又分两类:按研究的过程分为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相关法、实验法、准实验法、认知和非认知测量、历史法、以及人种学研究;依资料收集技术不同而分为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

下面对远程教育研究中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评价研究、行动研究、研究和发展作进一步的介绍。而对于依据研究过程而分的具体的教育研究方法,在以后的文章中会分别介绍,关于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在上期的本专栏中作了详细介绍。

基础研究的目的在于发展理论,它往往通过系统的演绎和归纳的分析过程,从探讨个别的现象着手,进行分析综合,得出一般的原理,从而扩充某一领域的知识。基础研究的结果不一定随即应用于实践。例如,学生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都在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发展能力,从而形成自己的思维和学习方式,远程成人学习者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也就成为研究者所关注的课题。那么,我国远程成人学习者的思维方式是怎样呢?他们采用的学习方式又是怎样的呢?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是否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果呢?要探讨这些问题,我们就需要对不同类型的远程成人学习者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进行调查,最后综合和发展一种远程成人学习者不同思维方式的理论,这一理论可以尝试地运用于远程教学的实践,指导实践,实践的结果又能用来证明、修正、发展关于远程成人学习者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理论,循环反复,从而不断促进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应用研究是根据基础研究获得的理论,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是相互相承的,基础研究为应用研究提供解决问题的一般原理和方向,应用研究的结果则能用来支持和修正理论,或为发展新的理论提供所需要的资料。例如,根据一种远程成人学习者不同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理论,我们可以提出以下的假设:任何一个远程成人学习小组都是由偏爱不同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学习者组成的,因此,在远程教学的活动中,我们应考虑到学生的这些特点,如采用多种的适合不同思维特点和学习方式的学生的教学媒体,就有可能使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成功率。那么,在数学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能否有助于不同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学生进行学习呢?应用研究可以根据成人学习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理论和假设,进行调查研究或实验研究,探讨新的教学方法的可能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又能检验或修正原有的理论或假设。

评价研究是指在为两种或多种方案的价值做出评价,并做出合适的选择。例如,在探讨我国电大教育中发展网上教学的规模,我们可能要面临这样一些问题:投入大量的资金大规模地发展网上教学值得吗?怎样的投资和产出才是最优化的?新的网上教学优于电视教学吗?为了研究这些问题,研究者需要收集和分析有关的资料,然后根据多项标准来评价,这些标准越客观,研究的结果就越有效。这些标准一般由研究人员、管理人员和教育实践者共同商定。如要研究“在英语教学中,网上教学优于其他媒体教学吗”的课题,涉及的标准可能有学生的态度、教师的态度、学习的学习成绩等等。

行动研究是以改进教育情境中教和学的质量为目的的研究。具体来说,行动研究是在受过专门训练的教育研究者的指导下,由教师、管理人员、或教学的辅助人员,根据自己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采用教育研究的理念和方法,试图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这类研究不像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那样规范和严格,它不注重研究结果的普遍性和理论的发展,而是注重研究结果在实践中的随即应用。例如,有经验的教师会寻找研究人员的帮助,从课程设计和编写、教学媒体的运用、学生的学习支持等领域,进行行动研究。行动研究一般可以分为七个阶段:确定问题、草拟计划、阅览文献、修正问题、选择研究程序、实施方案、和解释资料(王文科,2001,第37-38页)。例如,在远程教育的实践中,如果教师发现一些学生的作业基本上是照抄发给的教材和教学材料,而没有自己去寻找和阅读参考书,这一问题所推出的行动研究计划的课题可能是:“怎样通过对学生作业的评语鼓励学生

艾迪顿教育通-轻松创建自己的学习系统

广泛地阅读”。第二步的工作就是要草拟一个行动研究计划。接下来教师要进行文献研究,寻找是否有现存的有关研究可作参考。根据已有研究的结果、经验和教训,从而修正研究课题和计划,进而确定研究过程,确定详细的行动计划,包括目的、参与者的职责、时间安排、应用的新的策略、及观察学生变化的过程。在实施方案中,一般很少能完全按原计划实行,因此需要不断地根据新的情况做出新的调整。最后分析收集到的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研究和发展的目的不在于发展新的知识或检验一种理论,也不是为了解决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是要研究和发展所在教育机构的教科书、补充教材、辅导教材、教学录音和录像带、师资培训教材、教学方法等等。研究和发展完全是根据教育的需要而进行的,其成果需要反复试验,不断修正,达到真正有效才能推广。如我国许多高校的科研处就承担这些任务。研究和发展一般包括八个步骤:第一是收集资料,包括文献研究和现场观察;第二是规划,包括目标、过程、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测试的可行性;第三是开发产品,包括指导书、评定工具等;第四是尝试产品,在小规模的范围内对开发的产品进行试用,并通过问卷、访谈、观察等方法收集试用者的看法,进而修改产品;第五是实地测试,以能代表总体的样本人数对产品进行试用,并进行评定,根据评定的结果,对产品进行修改;第六是再测试,选择一定量的样本使用修改后的产品,进而再次修改和确定产品;第七是宣传和使用,即在有关的期刊和会议上宣传、推广和使用新的产品。

远程教育研究的过程

远程教育研究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它主要包括八个步骤:选择领域、文献研究、确定课题、研究设计、研究方法、数据/资料的收集、分析结果、以及撰写论文。

研究的第一步是选择研究领域。远程教育的研究领域很多,如远程教育管理;远程教学过程;远程教育技术;远程教育经济;远程学习支持;远程教学评估;远程成人学习心理;远程师范教学;远程初等教育;远程高等教育;远程职业培训;远程英语教学;远程数学教学等等。研究者首先确定研究领域,也就是确定研究的大范围。

研究的第二步是文献研究。文献研究是根据选择的研究领域,对现存的有关文献进行收集、综合、以及评论,这是计划和从事一项新的研究的基础,其目的是新的研究能建立在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旨在得出新的发现。文献研究是研究前的必要准备,而不是研究的结束。一般来说,在撰写研究计划时,研究者应该已经做了详尽的文献收集、综合和评价。另外,文献研究还应贯穿在整个的研究过程之中,这是因为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有新的有关文献出现,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更新文献综合。

研究的第三步是确定研究课题。在文献研究以后,研究者就能在选择的研究范围内确定具体的研究课题,如在远程学习支持中,研究课题可能是“远程学习者对网上学习支持手段的观感:浙江电大的调查”;在远程数学教学领域中,研究课题可能是“在远程教学中影响一年级学生数学成绩的因素探讨”;又如,在远程成人学习心理领域中,可能的选题是“远程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对其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课题的题目要具体、简明而清楚。

研究的第四步是进行研究设计。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者需要根据确定的研究课题,考虑自己的研究方案,这就是我们说的研究设计。无论是质的研究还是量的研究,都需要进行研究设计,它的重要性如同建筑中的“蓝图设计”。研究设计包括样本选择(如采用何种抽样技术)、研究工具(如问卷表、态度测量表)、研究过程(如场所、时间、方式、人员)、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如采取何种策略提高研究的信度和效度)、研究设备、以及研究进度表等等。

艾迪顿教育通-轻松创建自己的学习系统

研究的第五步是选择研究方法。远程教育的研究方法很多,如问卷调查、标准化访谈、结构性观察、相关研究、准实验研究、实验研究、历史研究、个案研究、民族志研究等等。在研究中采用哪一种或哪几种方法的结合,视研究的目的、内容、对象、样本的大小等等因素而定。如本专栏上篇文章所谈,没有一种方法是尽善尽美的,每一种方法都有利有弊,重要的是我们根据研究课题的特点,扬长避短,选择合适的一种或几种方法。例如,如果研究的目的是了解一所电大远程学习者对远程学习支持的总体评价,因为考虑到上千的被调查者,问卷可能是最合适的方法,问卷的好处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的大量的数据,得出概括性的结论,其不足之处是难以获得对学生答案的理由作深入了解。又如,我们想要非常深入地了解西藏远程学习者的学习障碍,人种学的方法可能是最有效的,但这种方法需要研究者至少一段时间深入西藏地区,与远程学习者直接接触,通过访谈和观察,才能很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学习困难,这就要考虑到研究者的时间安排和费用。

研究的第六步是收集数据/资料。研究收集的可能是定量的数据,也可能是文字的资料,或者是两者兼有。如通过实验研究、准实验的研究、问卷调查得来的数据是主要是量化的,而通过观察、访谈、人种学的方法获得的记录资料是文字的。数据和资料的收集往往需要一个过程,如在问卷调查中,需要先行性调查,问卷的信度调查;问卷的正式调查;如果收回的问卷不足,需要跟进调查等等。从事数据和资料收集的人员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如访谈必须由经过专门训练的访谈员才能进行,访谈员要能和被访者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能使被访者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特别要防止诱导性问题。在收集数据和资料中,研究者还必须遵循一定的研究道德要求,包括让被研究者清楚地了解研究目的;被研究者愿意参与研究;研究资料的匿名和保密;保证被研究者的隐私权;保证被研究者不受伤害;以及保证研究的公正性等。

研究的第七步是分析研究结果。量的数据的分析技术很多,常用的如频数和百分比、平均数和标准差、T检验、卡方检验、方差分析、多种回归、因素分析、信度分析等等。数据统计和分析可以采用统计软件包操作,最常用的软件是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简称SPSS,目前使用的是10.0版本。文字的资料分析可以采用不同的技术,如事件叙述、归类学、根基理论、以及主题分析等。关于文字资料的分析,常用的软件包是NUD?IST,NUD是指非数字的和非结构性的资料,IST是指索引系统、检索、及资料推理。但NUD?IST目前只有英文软件,还未有中文的文字统计软件包。在完成一项研究以后,大量的数据和资料往往使有的研究者不知所措,这就需要研究者能把握住重要的结果和发现。例如,有的研究者采用问卷的方法调查网上学习者对网上教学的看法,探讨的主题是六个方面:网上教学的优势;网上教学的不足;网上学习的困难;喜爱的教学支持手段;喜爱的网上教学平台成分;以及喜爱的网上互动和管理方式。研究者可以把研究结果相应地分为六个方面汇报,每一个方面用一个表格综合数据,然而用文字描述表中的重点发现。在汇报完研究结果以后,研究者应该对研究的结果进行整体的讨论,以及提出其研究对本领域的知识贡献和实践的价值。

研究的第八步是撰写研究论文。研究报告就是把研究的过程和成果写成文章,它是研究过程的最后阶段。撰写研究报告有一定的规范,主要包括八个部分:题目、摘要和关键词、介绍、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和结论、感谢、参考资料。在“介绍”一部分,应该包括五方面的内容:阐述所要研究的领域,给读者提供一个研究论文的背景;文献研究。评论性地综述现存的有关研究;指出目前所需要的研究课题,也就是所要的研究课题;具体地说明研究目的;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另外,在论文每一部分的撰写顺序中,摘要和关键词是在完成所有的论文其他部分后才写。最后,在文字方面,国际教育界越来越强调学术论文的易读性,使用简明的文字,清楚地表达意思,切忌使用晦涩、难懂的语言和词汇。

艾迪顿教育通-轻松创建自己的学习系统

远程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基本原理之探讨 篇2

近年来, 部分教师出现了师德“滑坡”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担忧。国内很多师范院校在对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重视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训练, 而忽视了师德教育。本人在调查中发现, 很多高校的师范专业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并没开设专门的教师师德教育课程, 更多的是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思想道德修养等课程中, 涉及部分师德内容。这种做法存在明显不足:首先, 大学生就业指导、思想道德修养等课程中的职业道德教育是针对全体大学生的, 而非专门针对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其次, 各校的师德教育在这些课程中所占的比例也较低, 折算下来差不多就是2~4学时;最后, 虽然在公共教育学课程中, 有“德育”章节, 也只是对德育理论、德育流派等理论性知识的介绍和传递, 没有涉及教师的师德教育。

二、“教育基本原理与方法”在师范生师德教育中的重要性

“教育基本原理与方法”这门课程在有的高校又叫公共教育学、教育学或者教育原理。从表面上看, “教育基本原理与方法”似乎与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并无直接联系, 师德只是这门课程中的部分内容;但从这门课程的课程性质和课程内容来看, 教育基本原理与方法”与师范生师德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课程性质来看, 是对师范生所进行的一种教师专业教育;从课程内容来看, 它使学生懂得什么是教育, 为什么教育, 应该教什么和如何教等问题。

三、“教育基本原理与方法”对师范生进行师德教育的途径

1. 深入挖掘课程中的师德内容

“教育基本原理与方法”课程中蕴涵着非常丰富的师德教育内容和资源, 需要深入挖掘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与教育学、教育功能、教育目的、教师与学生、课程与课程改革、教学、课堂教学设计与技能、德育等。

其中, 在教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教师教时, 应注意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未来的教师, 应该热爱教育事业, 热爱学生。在教学“教育的功能”章节内容时, 应引导学生认识教育对社会发展、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从而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教师与学生”章节应作为师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通过丰富的案例让学生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权利与义务, 理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紧密关系。

实际上, 每章内容都蕴涵着一定的师德教育内容, 需要授课教师给予足够的重视, 善于挖掘和运用。在这一过程中, 授课教师要注意进行师德教育的点、时、度, 即找准师德教育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 把握好进行师德教育的时机, 控制好进行师德教育的度。

2. 充分发挥教育影片的积极影响

与传统的讲授法相比, 教育影片更形象、直观, 更能触动学生的内心。有很多经典的、优秀的教育影片, 比如《地球上的星星》《死亡诗社》《放牛班的春天》等, 都是对学生进行师德教育的良好资源。

3. 授课教师应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感化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在通过“教育基本原理与方法”课程教学对学生进行师德教育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重视授课教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授课教师应是优良师德的表率和典范。

4. 改革课程的考核方式与考核内容

教育基本原理与方法课程的考核应遵循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考核既包括期末的闭卷笔试, 还包括平时的项目访谈过程与报告考核、见习过程以及模拟教学现场考核等。

摘要: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存在缺失情况, 这一现状不容乐观。“教育基本原理与方法”这门课程从课程性质、课程内容来看, 是对师范生进行师德教育的最好载体。本文探讨了“教育基本原理与方法”对师范生进行师德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教育基本原理与方法,师范生,师德教育

参考文献

[1]翟楠.公共教育学在师范生师德养成中的价值分析[J].大学 (学术版) , 2011, (4) :28-34.

远程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基本原理之探讨 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宣部、教育部提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心内容,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方法的研究,优化教学手段,实现立体化教学,这为“两课”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教学内容的整合

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新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合并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旨在使大学本科学生在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课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其综合创新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提高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能力,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因此,它要求把学生已學过的理论课内容融会贯通,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多角度、多侧面地分析研究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本着这一主旨,力求在多年探索和实施的基础上,形成一个较为理想的教学框架。

二、教学形式和方法的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联系实际有三方面的要求,一是要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后国内和国际的实际;二是要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三是要联系学生专业实际和生活环境实际。为此,在制订教学计划的过程中,把这三方面的要求具体体现在了课内外学时的结合上。

课堂教学注重联系的是国内和国外的实际,针对社会的热点、难点和学生困惑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讲解和分析,这是加强课堂教学实效性、渗透性和吸引力,发挥课堂主导性作用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学时安排上占有比较大的比重。

为了更好地配合课堂教学,避免理论与实际相脱节,必须安排一定数量的课外学时。课外学时主要包括案例教学和社会实践,注重的是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专业、生活环境实际等。

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与自学相结合;(2)集体专题讨论与提问式随机讨论相结合;(3)开展课堂专题辩论;(4)观看相关的音像教学资料片;(5)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在使用这些教学方法时,确保规范性、渗透性、时效性和参与性等几项原则的实现,并突出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突出科学世界观和思维方式的训练,突出科学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手段:(1)运用多媒体手段设计和制作教学大纲课件;(2)制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网络课程,设法使相关的教学课件和资料上网,为实施网络教学打下基础;(3)制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电脑试题库和考试系统,设法通过网络技术使之变成学生可以在网上实时练习和考试的自主学习系统。

三、推广并继续探索考试改革新举措

结合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教学的考试改革也必须相应跟进。现行的考核模式侧重教材中知识点的掌握,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是比背功,故而有学生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扔笔记的现象。考核模式的改革应使考核从对教材知识点的侧重转向注重检验学生探索精神、探索能力的测评;从凭一张答卷量度学生水平的模式转向以读书笔记的质量、问题讨论中的表现为主来评价其探索精神。

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冷漠往往是因为对马克思缺乏真正的了解所致。教师应引领学生有针对性地查阅原著及相关学术文献。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往往是带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开始的,但很快就会被马克思主义的博大精深、学者们的真知灼见和为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精神所吸引。论辩是激活学生思维的极有效的方式。学生为完成论辩必须事先查阅相关资料,并用批判的眼光对已有的观点加以分析评价,在辩论过程中,首先要对自己认同的或创新的观点加以充分论证,同时要与持不同观点的同学交锋这一过程,学生的思维往往超乎寻常地敏捷且不失深思熟虑。以学生在论辩中的表现作为考核的另一重要依据,能较充分地测评其理论素养和创新能力。目前已有个别高校、个别教师率先进行了考核方式的大胆改革,成效是明显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EB/OL].新华网,2004-11-23.

教案:教学基本原理与方法 篇4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使学员学习和掌握教学的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特别是教学的一些基本程序与要求,并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吸取经验,树立信心,投身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提升教学能力,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学重点:教学的基本程序与要求

三、教学难点:教学的基本理论,特别是牵涉到哲学、心理学、逻辑学的部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相结合,教学录像与ppt相结合。

五、教学课时:3学时

六、教学步骤:先讲授教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部分,然后就教学的实际操作和技能技巧介绍一些经验之谈并与学员共同进行探讨。

讲稿提要

一、教学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教学的概念和任务

1、教学的定义。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以适应社会、组织或个人的需要。

2、教学的任务。掌握知识与技能;学会学习与形成能力;确立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二)教学基本要素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手段等。

(三)教学能力结构

1、基本素养;

2、学科知识背景;

3、对所教知识结构的认知;

4、对学生认知发展的认知;

5、学科教学能力。

(四)遵循教学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学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的基础;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掌握知识与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传授科学的规律性知识;科学组织教学过程;重视操作与活动)

3、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结合。两种师生观: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4、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处理好知识学习与思想、情感、意志和个性培养的关系问题。

(五)贯彻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员观察所学事物,形成所学事物的清晰表象,丰富感性认识,从而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直观分为三类:一是实物直观;二是模象直观;三是言语直观。

2、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要重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营造问题情境是启发的首要因素;独立思考是启发的关键;发扬教学民主是启发的条件。

3、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孔子提出“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的观点。

4、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5、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知识基础、学习风格、动机兴趣等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获得最佳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重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六)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如向学生提出学习要求、适当的奖励和惩罚、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

2.感知学习材料。客观事物正确表象有利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一直接感知;二间接感知。

3.理解学习材料(中心)。所谓理解,就是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新概念在头脑中纳入已知概念的系统,由已知概念向新概念转化即形成新概念。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

(1)关于概念: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同时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细胞)。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即其涵义和适用范围。概念形成途径——抽象与概括是指从具体共同性的事物中揭示其本质意义的两种思维活动。抽象是指抽取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属性的思维方法;概括是指把抽象出来的个别事物的本质属性连接起来,推及到其它同类事物上去,从而归结全类事物的共性的思维方法。概念形成方法:归纳就是从个别到一般,演绎则是从一般到个别。归纳法亦称例规法,呈现概念→实例属性探索→发现概念。演绎法亦称规例法,呈现概念→属性探索→举例说明。(2)概念的教学(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教育心理学认为,科学的概念教学有以下途径

准确的语言,揭示概念本质属性(思维的过程)。突出关键特征,控制无关特征(会飞不是鸟的关键特征)。正例(肯定例证)和反例(否定例证,防止泛化,概念不清)的利用(杯子、瓶子、缸都是容器的正例,但其本身又互为反例)。变式和比较(举一反三不应是简单重复,有比较才有鉴别)。具体化(举例说明、深入浅出)和系统化(层次和体系)。

(3)非本质属性变式教学:变式是通过变更对象的非本质特征的表现形式,让学生在变式中思维,从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4.巩固知识经验。就是指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经验,牢固地保存在记忆中。要指导学生记忆的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理解记忆的能力。加强复习和练习,达到巩固知识经验的目的。

5、运用知识经验。教师引导学生练习作业、实验、实习、职业劳动、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

6、教学效果的检查、测量和评价。获取反馈信息的重要来源。

(1)相对性评价是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优劣。绝对性评价依据教学目标编制试题来测量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2)诊断性评价是教学活动开始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为使教学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中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以便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在教 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最终的活动成果而进行的评价。例如学期末或学年末各门学科的考核考试,目的是验明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了各科教学目标的要求。

(七)常用的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中为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所采取的行为方式、手段、途径、步骤的总称,是一定教学理念(教师思维)影响下的教授法与学习法的统一。

2、教学方法的五分类: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演示法、参观法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以体验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情境法、陶冶法、角色扮演、模拟等;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发现法、探究法等。

3、教学基本方法的含义及应用要求

(1)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分为讲述、讲解和讲演种方式。讲述是教师向学生描绘学习的对象、介绍学习材料、叙述事物产生变化的过程。讲解是教师对概念、原理、规律、公式等进行解释说明和论证。讲演是系统全面的描述事实,深入分析和论证事实,并归纳、概括科学的结论。讲授法应用的基本要求: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②注意启发。③讲究语言艺术。

(2)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谈话法可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谈话法的应用基本要求:①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②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引起思维兴奋,即富有挑战性。③要善于启发诱导。④要做好归纳小结。

(3)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讨论、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讨论法的应用基本要求是:①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②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③做好讨论小结。

(4)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重要来源。演示法的应用基本要求:①做好演示前的准备。②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主动、积极、自觉投入观察与思考。③通过演示,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看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

(5)练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练习法的基本要求:①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与方法。②精选练习材料,适当分配分量、次数和时间,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循序渐进,逐步提高。③严格要求。

(6)实习作业法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从事一定的实际工作,借以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有关的直接知识,验证间接知识,或综合运用知识于实践的教学方法。因实习场所不同,实习法可分为:课堂实习,校内外工厂实习,农场和实验园地实习等。实习法的应用基本要求:①实习开始,教师提出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并根据实习的场所和工作情况做好组织工作。②实习进行中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实习。③结束时对实习活动进行评定和小结,事后评阅实习作业报告。

(八)教学组织形式

1、定义。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2、类型。(1)班级授课——即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进行教学的制度。(2)个别教学——个别教学就是教师在同一时间以特定内容面向一个或几个学生进行教学。(3)现场教学——在自然和社会现实活动中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的补充。(4)分组教学——按学生的学习程度分成不同的组进行教学,主要有能力分组和作业分组两种类型。

二、教学工作基本环节

(一)备课

1、备教材(内容、目标);

2、备学生;

3、备教法;

4、备教学过程安排;

5、备教案(单元或课时计划)和讲稿;

6、备课件。

(二)上课

1、上课的基本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内容、讲授新内容、作业练习、辅导与答疑、小结巩固、考试反馈等。

2、一堂好课的标准:目标明确,完成任务内容正确、充实;抓住重点、难点、关键;方法适合,善“启”善“导”;引发学生兴趣组织合理;教学机智;语言清晰,富于感染;学习积极,配合默契;媒体的运用得当有效等。

3、两种典型的教学模式:以教为主的“五段教学法”和以学为主的教学“五步教学法”。

4、教学模式的心理学依据:(1)行为主义的教学模式:刺激—反应,学习是反应的强化,教学就是操练,动力定型。(2)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

5、不同类型知识的教学策略:(1)陈述性知识(概念和事实)的教学策略——激发动机,促进知识理解与保持;(2)程序性知识(技能)的教学策略——分析学习任务,找出必备技能,加强理解,进行有效的练习,产生式系统;(3)策略性知识(方法)的教学策略——教思路和方法,进行具体的训练。

6、课堂主要教学方式优势与不足

7、培训目标与课堂教学方式选择

8、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内容—目标—媒体三维选择模型

9、教学艺术的分门别类

(三)课后反思

1、定义。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教师专业成长=经验+反思。

2、反思的内容:(1)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包括知识、技能的掌握度;(2)教材处理是否得当,如概念与知识的联系等;(3)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调动起来,学生是否在积极思维;(4)是否有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是否能提问和讨论,包括在各种教学方法中;(5)师生关系融合、教师感情投入、兴趣和动机培养的程度;(6)教法学法选择是否得当;(7)教学结构安排是否合理;(8)教学语言是否到位等。

三、如何讲课

(一)讲授三环节

1、讲课前——三个问题:主题:我要讲什么?目标:我为什么讲?听众:我对什么人讲?

2、讲课中——三大要领:让听讲者了解你的唯一目的是让他们确有收获;随时准备做必要的调整,包括准备好替代的计划和操练以便采用;保持适当速度,讲课不能太拖沓,也不能太快,紧扣主题,注意自己的形体语言和语调。

3、讲课后——三大追求:获取反馈,评估自己的表现,为今后的改进找准方向。

(二)教师语言三要素

1、语言的------所说的内容,字词准确,句子完整,问题清楚,语言丰富,内容组织 方式得当,通俗化,突出重点,系统全面等。

2、语音的-----所说的方式,音量适当,音质淳和,吐字清晰,连贯性,语音语调舒服,语速适中等。

3、视觉的-----形体语言,形象仪容,举止姿势,面部表情,手势眼神,位置移动,使用视觉辅助器材等。

(三)教学语言艺术

1、主要特点:教育性、启发性、向导性、趣味性。

2、节奏美:抑:和风细雨,娓娓动听;扬:铿锵有力,激动人心;顿:戛然而止,形成悬念;挫:进入转折,新的意境。

3、有说服力的例证

4、板书之美

四、如何组织教学

(一)开场白。效应:让大家了解自己,激发学员的兴趣,阐述相关的利益,明白你将带来什么,教育机智。避免:过分客套与罗嗦,过分自谦与示弱,贬低学员,自吹自擂。方式:开门见山,故事吸引,问题切入,事实陈述,彼此交流,时事讨论,说场面话,引用名言,幽默渲染,出其不意,利用教具等。

(二)导课艺术。导课艺术的核心功能与目标:让学员在一种迫切要求的心态之下开展学习,激发学生强烈学习动机。导课艺术的要求:针对学员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特点需要。常规主要形式:实验、图画、事例、故事、问题、生动活泼的语言等等。

(三)两种提问方式。开放式问题如“你在这堂课学到了什么?”封闭式问题“你们听懂了吗?”这类问题学生会因此而失去思考的余地。

(四)几种答疑处理方式。反射型问题是通过把问题返回给提问者从而令他们更多地自己想想该怎样回答。折射型问题就是将学员提的问题转给其他学生来思考和回答。

(五)有效的聆听和交流

(六)结课艺术。结课的形式:要点回顾、故事提升、隽言佐证,行动促进、小组竞赛、诗文抒情。总结性结课:这节(门)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强化教学内容、教学重点)。询问性结课:“这节(门)课的内容讲到这里,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交流?”

五、教学的启发(互动)艺术

(一)“启发”和“产婆术”。孔子:不愤不启——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开其意;不悱不发——口欲言而未能之貌,达其辞。苏格拉底“产婆术”包括讽刺、助产、归纳和定义等步骤。

(二)区别:孔子重类比推理,苏格拉底重抽象概括。

六、教学中“做”或“活动”的学问

(一)不同的活动方式有不同的教学效果

(二)程序性知识——动作技能的教学策略:认知阶段——讲解示范;分解阶段——单个动作;定位阶段——连锁动作;自动化——熟练动作。

(三)活动教学法让学生参与活动:小组讨论、游戏、角色表演、练习、比赛、实验、实习、研究性学习等。

(四)案例教学的推广与应用

1、案例教学定义与作用。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中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的和失败的经验,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

2、案例教学的要求。(1)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通常,案例教学要经过事先周密的策划和准备,要使用特定的案例并指导学生提前阅读,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或争论,形成反复的互动与交流,并且,案例教学一般要结合一定理论,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2)在案例教学中,所使用的案例既不是编出来讲道理的故事,也不是写出来阐明事实的事例,而是为了达成明确的教学目的,基于一定的事实而编写的故事,它在用于课堂讨论和分析之后会使学生有所收获,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案例教学从强调以系统学习理论知识、注重概念和理论体系为主转变为强调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进行综合技能训练为主。

七、关于说课与评课

(一)说课是教师自己对同行或专家说说某某课要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包括说教学内容、说教学对象、说教学目标、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等。

(二)试讲是模拟真实情境(有学生和无学生两种)来进行课堂教学。

(三)评课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是对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是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

(四)课堂教学精彩的本质:最核心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最基本的教学能力是恰当的把握内容;最现实的教学起点是学生认知上的困惑与矛盾;最重要的教学智慧是顺应学生的学习状态。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推荐) 篇5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是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采用科学方法进行的探索教育过程、发现教育规律的创造性活动。

1.2: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

中小学教师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到各种教育教学改革措施和方案的制定中时,他们会以研究者的眼光来审视早已熟悉的教育教学现象,对教育教学现象的看法、态度、行为方式都会发生改变,进而对教育教学活动及其本质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

教师在参与研究的过程中,为了解决课题推进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会有意识地、主动地查阅相关书籍和获取相关支持,提出解决方案并尝试实施,这样可以对各种理论观点和实践经验进行融会贯通的分析、归纳、总结,其收获不仅有问题的解决还会有理论上的建构。

教师在与专业研究者的合作研究中,不仅能获得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认识,而且也能增强教育教学能力,尤其是科研能力,提高科研素养,促进专业化发展。

1.3: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

教师开展研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置身于现实的开放的动态的教育教学情境中,能够随时随地考察教育教学活动、背景以及有关现象的种种变化,及时准确地把握住实践中亟待解决的新问题,能够依据自身丰富的工作经验直觉地对假设、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做出较准确的判断,以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提出最贴切的改进建议。这种务实高效的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研究最有利于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劣势

一线教师虽然有很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但是却对各种教育理论的驾驭能力相对较弱,对各种教学现象缺乏相应的理论概括和提升,容易停留于纯粹的经验总结,出现低水平的重复演绎状态。另外教师缺乏研究方法和技术的支持,缺

乏足够的研究时间和研究经费,这些都会导致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难以深入开展下去。

1.4: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常用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比较法、统计法、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

观察法:观察法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常用的一种方法。研究者依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做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以便全面而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观察法的一般步骤是:(1)事先做好准备,制订观察计划,先对观察的对象作一般的了解,然后根据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确定观察的目的、内容和重点,最后制定整个观察计划,确定进行观察全过程的步骤、次数、时间、记录用纸、表格,以及所用的仪器等;(2)按计划进行实际观察,在进行观察过程中,一般要严格按计划进行,必要时也可随机应变,观察时要选择最适宜的位置,集中注意力并及时作记录;(3)及时整理材料,对大量分散材料进行汇总加工,删去一切错误材料,然后对典型材料进行分析,如有遗漏,及时纠正,对反映特殊情况的材料另作处理。

调查法:调查法是研究者有计划地通过亲身接触和广泛考察了解,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并在这一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研究有关教育实际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找出科学的结论,以指导教育实践的方法。调查法一般是在自然的过程中进行,通过访问、开调查会、发问卷、测验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现象的材料。调查法常同观察法、历史研究法、实验法等配合使用。调查法的步骤是:

(1)准备,选定调查对象,确定调查范围,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研究有关理论和资料,拟定调查计划、表格、问卷和谈话提纲等,规划调查的程序和方法及各种必要的安排;(2)按计划进行调查,通过各种手段搜集材料,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作相应的调整,以保证调查工作的正常开展;(3)整理材料,研究情况,包括分类、统计、分析、综合,写出调查报告。

历史法:历史法强调一国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特性对教育的决定性作用,注重广泛搜集被研究国家教育的历史文献资料,鉴别和整理史料,分析比较被研究国家教育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

比较法:比较法是对某类教育现象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研究,以揭示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表现的方法。采用比较法要注意各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历史传统、科学和技术以及文化发展的水平、教育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反映,等等,明确可比较的指标。从而正确掌握某一国家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明确可以借鉴和学习什么。比较法的步骤是:(1)描述,准确、客观地描述所要比较的教育现象的外部特征,为进一步分析、比较提供必要的资料;(2)整理,把搜集到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如做出统计材料,进行解释、分析、评价,设立比较的标准等;(3)

比较,对资料进行比较和对照,找出异同和差距,提出合理运用的意见。比较法的使用要同其他方法互相配合。

统计法:统计法是通过观察、测验、调查、实验,把得到的大量数据材料进行统计分类,以求得对所研究的教育现象作出数量分析的结果的方法。这是数理统计方法在教育方面的应用。在教育实际工作中,经常使用描述统计研究情况,如整理实验或调查来的大量数据,找出这些数据分布的特征,计算集中趋势、离中趋势或相关系数等,将大量数据简缩,找出其中所传递的信息。同时,还可进一步使用推断统计法,即利用描述统计取得的信息,通过局部去推断全局的情况。此外,近几十年来随着统计学的发展,提出了实验设计,要求在较严谨的实验研究中检验设计中所列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统计法一般分为两大步骤:

(1)统计分类:整理数据,列成系统,分类统计,制统计表或统计图;(2)数量分析;通过数据进行计算,找出集中趋势、离中趋势或相关系数等,从中找出改进工作的措施。使用统计法,必须学会科学的推理方法和掌握统计计算的技术。

实验研究法: 实验研究法是在人工控制教育现象的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教育现象的变化和结果的方法。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前者基本上是在人工设置的条件下进行,可借助各种仪器和现代技术。后者在日常教育工作的正常条件下进行。两者都要保证受试者处在正常的状态中。实验法一般分三种:(1)单组法:就一个组或班进行实验,看施加某一实验因子与不施加实验因子,或在不同时期施加另一实验因子在效果上有什么不同;(2)等组法:就各方面情况相等的两个班或组,分别施以不同的实验因子,再来比较其效果;(3)循环法:把几个不同的实验因子,按照预定的排列次序,分别施加在几个不同的班或组,然后把每个因子的几次效果加在一起,进行比较。实验法进行的步骤是:①决定实验目的、方法和组织形式,拟定实验计划;②创造实验条件,准备实验用具;③实验的进行,在实验过程中要作精确而详尽的记录,在各阶段中要作准确的测验;④处理实验结果,考虑各种因素的作用,慎重核对结论,力求排除偶然因素作用。与实验法有关的还有模拟法,即创设专门类似物(模型)或情境的办法。科学模拟便于进行精确分析,把所得结论用于现实环境。

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为了克服传统的教育研究脱离教育实际、脱离教师实际的弊端,教育实践的参与者与教育理论工作者或组织中的成员共同合作,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技术,在真实、自然的教育环境中开展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模式。

1.5: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是先选择研究问题,再根据所选择的问题来查阅文献资料并制定研究计划,然后进行研究,收集、整理资料和分析数据,最后撰写报告和形成论文。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是:

1.确定研究课题:解决研究什么问题;

2.设计研究方案:解决怎样研究的问题;

3.实施研究方案:按研究方案进行具体操作,收集实验数据和材料;

远程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基本原理之探讨 篇6

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在我国,证券交易所编制指数时,采用__公式计算。A.加权平均法 B.移动加权平均法

C.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 D.几何加权平均

2、申请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资格的商业银行,在最近一个会计,总资产在世界排名100名以内,管理的证券资产不少于__。A.50亿美元 B.100亿美元 C.150亿美元 D.200亿美元

3、证券公司申请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资格应当符合的条件之一是:配备必要的业务人员,公司总部至少有__名、拟开展介绍业务的营业部至少有2名具有期货从业人员资格的业务人员。A.5 B.6 C.8 D.10

4、在股份制改组的会计报表审计的完成阶段,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表截止日到审计报告日发生的,以及审计报告日至会计报表公布日发生的对会计报表产生影响的事项称为__。A.期中事项 B.期前事项 C.期后事项 D.后续事项 5、2006年10月,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合并,组成了__。A.CME集团有限公司 B.泛欧证交所公司 C.SFE有限公司 D.CBOT公司

6、信用交易是指投资者通过交付保证金取得()信用而进行的交易。A.证券登记结算公司  B.证券交易所  C.证券经纪商  D.投资者保护基金

7、以下不属于境外上市的外资股的股票是__。A.H股 B.B股 C.N股 D.L股

8、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推广活动结束后,证券公司应当聘请具有证券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进行__。A.审计 B.稽核 C.验资 D.评估

9、下列__是具有标准格式的债券。A.实物债券 B.凭证式债券 C.记账式债券 D.电子债券

10、下列不是封闭式基金与开放式基金主要区别的是__。A.份额限制不同 B.交易场所不同

C.价格形成方式不同 D.反映的经济关系不同

11、某股份公司因2000出现亏损,董事会提议2000暂缓发放优先股股息,待以后盈利一并发放。根据上述描述,可知该公司发行的优先股属于__。A.可转换优先股 B.参与优先股

C.股息率可调整优先股 D.累积优先股

12、根据中国加入WTO的承诺,中国加入WTO三年内,外国证券公司设立合营公司从事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时,外资比例不超过__。A.17% B.33% C.49% D.80%

13、__不属于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的内容。A.偿还方法 B.公司章程

C.申请转股的程序

D.赎回条款及回售条款

14、证券投资基金市场营销涉及的内容不包括__。A.营销程序规范 B.目标客户确定 C.营销组合设计 D.营销过程管理

15、目前,我国基金管理人编制基金报告由__复核。A.中国证监会 B.基金登记机构 C.中国证券业协会 D.基金托管人

16、证券公司申请资产管理业务资格时,下列各项中,__不属于向中国证监会报送的材料。

A.资产管理业务申请 B.内控评审报告

C.由具有从事证券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上一末净资产验资证明 D.资产管理业务人员的名单、简历、证券业从业资格证书、无不良记录的证明

17、金融期货不包括__。A.外汇期货 B.利率期货 C.股权类期货 D.货币期货

18、网上定价,竞价方式是指__利用证券交易所的系统,并作为唯一的“卖方”,投资者在公布的期间内,按照规定以委托买入的方式进行股票申购的股票发行方式。

A.证券交易所 B.委托商 C.主承销商 D.发行人

19、某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8000万元,资产总额为25000万元,负债总额为10000万元,现公司经批准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则其折合的股份总额应该为——。A.8000万元 B.25000万元 C.15000万元 D.10000万元

20、在非交易过户业务中,经办人收到登记结算公司非交易过户确认单的下__工作日将确认单交给申请人,并扣除实际发生的费用。A.10 B.5 C.3 D.1

21、关于记账式国债和凭证式国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记账式国债是一种无纸化国债

B.凭证式国债是一种不可上市流通的储蓄型债券 C.记账式国债只能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

D.凭证式国债由具备凭证式国债承销团资格的机构承销

22、证券公司从每年的__中提取交易风险准备金,用于弥补证券交易的损失。A.营业收入 B.管理费用 C.营业利润 D.税后利润

23、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费以__为基础计提。A.基金资产总值 B.基金资产净值 C.基金发行份额 D.基金份额净值

24、基金的投资运作职责在基金管理公司中主要由__承担,因此加强对投资管理人员的管理,对完善公司的内部控制、防范与降低投资风险、保障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合法权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A.投资管理人员 B.行政管理人员 C.财务管理人员 D.风险管理人员

25、中国证监会自收到基金宣传推介的备案材料之日起__个工作日内,依法进行审查,出具是否有异议的书面意见。A.5 B.10 C.20 D.30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其最近3个会计的加权平均净资产利润率平均应不低于__。A.5% B.6% C.7% D.10%

2、买入__申报数量应当为100份或其整数倍,申报价格最小变动单位为0.001元人民币。A.LOF B.ETF C.保本基金 D.股票基金

3、政府发行证券的品种仅限于__。A.债券 B.基金 C.股票

D.证券衍生产品

4、在__情况下,成交价格与债券的应计利息是分开的。A.净价交易 B.市价交易 C.全价交易 D.竞价交易

5、公开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如果存在__的情况,应当召开债券持有人会议。A.公司持有金额较大的交易性金融资产 B.保证人或者担保物发生重大变化 C.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低于6% D.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6、由于股东只承担有限责任,普通股实际上是对公司总资产的一项__。A.看涨期权 B.看跌期权 C.平价期权 D.实质期权

7、股息率可调整优先股票的股息率的调整一般随__的变化作调整。A.公司经营状况 B.银行存款利率 C.普通股股息

D.股票市场市盈率

8、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进行战略投资没有要求的条件有__。A.投资必须完全投入,不得分期进行

B.涉及上市公司国有股股东的,应符合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 C.法律规定对外商投资有规定的应符合相关法规

D.以协议转让、上市公司定向发行新股方式以及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

9、如果__,那么资产评估机构不能申请证券评估资格。

A.在执业活动中受到刑事处罚、行政处罚,自处罚决定执行完毕之日起至提出申请之日止未满3年

B.因以欺骗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证券评估资格而被撤销该资格,自撤销之日起至提出申请之日止未满3年

C.申请证券评估资格过程中,因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被不予受理或者不予批准的,自被出具不予受理凭证或者不予批准决定之日起至提出申请之日止来满3年

D.最近3年在税务、工商、金融等行政管理机关以及自律组织、商业银行等机构有不良诚信记录

10、基金管理公司股东出资转让时,受让方拟成为第一大股东的,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A.实收资本不少于3亿元 B.经营状况良好,无不良记录

C.属于依法设立的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

D.中国证监会根据审慎监管原则规定的其他条件

11、证券投资基金将众多投资者的资金集中,并委托基金管理人进行共同投资,表现了基金的__特点。A.集合理财 B.组合投资 C.风险共担 D.分散风险

12、基金托管人的信息披露义务主要涉及__环节。A.基金资产保管 B.代理清算交割 C.会计核算 D.净值复核

13、目前,ETF的清算交收过程包括__。A.网上现金发售的证券过户 B.组合证券发售的证券冻结 C.网上现金发售资金结算

D.份额交易的登记和托管业务 E.组合证券发售的证券过户

14、按照期权合约所规定的履约时间的不同,金融期权可分为__。A.看涨期权 B.百慕大期权 C.欧式期权 D.美式期权

15、基于人民警察的性质,人民警察不得散布有损于国家声誉、形象和威信的口头或书面言论;不得参加国家明令取缔、禁止以及未依法得到批准的社会团体或其他组织;不得参加以反对国家为目的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不得参加罢工。这主要是对人民警察__方面的要求。A.政治纪律 B.组织纪律 C.行动纪律 D.工作纪律

16、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应当向参与往下配售的询价对象配售股票,并应当与网上发行同时进行。本次发行的股票向战略投资者配售的,发行完成后无持有期限至的股票数量不得低于本次发行股票数量的()。A.10% B.15% C.20% D.25%

17、在经济生活中,证券公司的功能有__。A.媒介资金供求 B.繁荣证券市场 C.优化资源配置

D.维护证券市场的有序发展

18、关于目标市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

A.目标市场是指具有共同需求或特征的投资者的集合

B.目标市场选择策略中的差异性市场营销策略又称“密集性策略” C.目标市场的设定可以是一个细分市场,也可能是一系列细分市场

D.证券公司的目标市场选择是指证券公司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细分市场进行评估,经过比较和筛选,选定一个或几个细分市场,在其中实施营销计划并获取利润的行为

19、投资管理部门包括__。A.投资部 B.研究部 C.市场部 D.交易部 20、下列各项中,属于债券票面基本要素的是__。A.债券的发行日期 B.债券的列期日期 C.债券的承销机构名称 D.债券持有人的名称

21、基金管理公司应制订估值及份额净值计价错误的识别及应急方案。当错误达到或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时,基金管理公司应及时向监管机构报告。A.0.15% B.0.2% C.0.25% D.0.3%

22、按股票价格行为所表现出来的行业特征,股票可以分为__。A.增长类 B.周期类 C.稳定类 D.能源类

23、境外上市外资股主要由__股构成。A.B B.H C.N D.S

24、关于MM的公司税模型命题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考虑所得税情况下,负债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率等于同一风险等级中某一无负债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率

B.当负债比率增加时,股东面临财务风险所要求增加的风险报酬的程度大于无税条件下风险报酬的增加程度

C.当负债比率增加时,股东面临财务风险所要求增加的风险报酬的程度小于无税条件下风险报酬的增加程度

D.在赋税条件下公司允许更大的负债规模

25、在《证券交易委托代理协议》中,乙方(证券公司营业部)要向甲方(客户)做出的声明和承诺包括__。

A.乙方是依法设立的证券经营机构,具有相应的证券经纪业务资格,实施银证转账存取方式

B.乙方具有开展证券经纪业务的必要条件,能够为甲方的证券交易提供相应的服务

C.乙方承诺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业务规则以及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

远程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基本原理之探讨 篇7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分析

早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决定》中明确指出了应当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的共同理想,并且以爱国主义为中心,加强民族改革和创新,并以时代精神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这一价值体系之中,马克思主义思想是最高层次的指导,具有权威性,同时它也是整个价值体系的核心和灵魂所在。中国特色是核心价值体系的一大特点,同时也是该体系的主题和中心内容,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创新和核心,同时也是时代赋予核心价值体系不可或缺的内容——荣辱观既是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又是其基础。上述各方面的内容关系非常的密切,而且也科学地揭示了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是马克思注意思想的重要内容。

二、《原理》课与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分析

1. 二者内容本质上的一致性

就马克思主义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而言,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就失去了它的根本和方向。而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想实现中国化,更好地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也必须与社会文化密切结合在一起,并将其升华为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从而有效发挥其指导作用。价值理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撑以及析学分析结果,使其具有一定的理想性和先进性,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时代性;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价值理论的阐释、发展,原理概论课程内容上、核心价值体系之间,表现出一定的一致性。

2. 二者目标上的一致性

对于基本原理概论而言,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对学生系统性教育,并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武装,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且坚信社会主义在与胜资本主义的斗争中将会成为最后的赢家。通过确立核心价值体系,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对学生加强理论教育,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指导地位,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道路,从而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以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原理》课的教学改革

1. 优化教学内容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原理》课教学是“原理”课的教学目的要求之一,这就要求我们要《原理》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重新对教育教学内容优化与整合,并且将核心价值体系及其重要内涵,有效地融入到理论体系之中,使其本质和作用得以体现。

比如,在进行辩证唯物论及相关课程教学实践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的方法论,就要让学生明白尊重客观规律就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按社会主义的规律办事;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就是最大的实际,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发挥大家的积极性,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在讲辩证唯物论内容的时候,如对立统一规律里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就要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状相联系,在强调中国特色和实际的时候,还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要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现实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部分,通过剩余价值的产生、流通与实现,让学生明白资本主义制度下经济危机产生的必然性,强调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在共产主义论部分,要讲清“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并结合中国不断进步的实际,证明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并结合”两个决不会“的条件,说明社会主义走到共产主义社会是个漫长的过程,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让学生真正感觉到自己的行为与建设中国社会主义与实现共产主义的统一性,自觉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起去努力去奋斗。

另外在《原理》课教学中要避免以下问题:一是为了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体系的教育,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知识没有讲透讲实,淡化了《原理》课的教学目标;二是为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需要忽视了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的知识组织结构调整不当,反而降低了教学效果;三是不管不顾《原理》课的教学内容,硬性地把《原理》课每一部分内容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在一起,最后的结果可能是本末倒置,适得其反。

2. 改革教学方法

在辩证法中提到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好的内容需要好的形式来体现,那么好的教学内容也需要有好的教学方法来体现,好的教学方法就是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以胡塞尔提出的“主体一主体”交互关系的基本模式为基础形成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反对“填鸭式”的灌输教学模式,不仅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加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所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导向改革《原理》课教学,就必须革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第一,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相结合。无论是《原理》课的内容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都是高度的理性抽象,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追求理论的系统和完整时很容易枯燥乏味,所以教师除了自己讲课时要激情饱满,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带动学生外,还应当根据教学内容运用不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当中,形成良好互动。在对理论的讲解和阐述过程中,可以与具体生活的感性形式相结合,如“原理与生活”、“原理新闻评论”、视频观看、诗词朗诵等方式,运用感性的方式把枯燥深奥的理论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而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第二,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在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讲授来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时,也要了解自己的学生特点,并根据学生实际安排自己的教学,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原理》教学内容虽然看上去理论性强,与实际较远,其实与现实联系最为紧密。所以创新《原理》课教学方法,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关注当下国际国内尤其是国内的新形势,如“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四个全面”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等,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给予完整、准确的阐述,反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德育的基本原理、基本要求,帮助学生提高理论水平。在《原理》课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过程中也要注重联系实际,要联系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如就业、医疗、住房等方面客观存在的社会问题,也要注重联系青年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

第三,改革考核方式。现下《原理》课的考核方式基本都是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但平时考核经常流于形式,成绩并不能真实地反应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所以如果能在《原理》课平时考核方式上做些适当的改革,提高平时考核的实效性,真正起到检验学生学习成绩的作用,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原理》课平时考核方式的设置,一要考虑学生的兴趣,二是考核成绩可以量化。比如用让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相结合,写评价,写感想,写调查报告等,可以由学生自己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相关内容提出问题,表达感受和理解,最后阐述自己得出的观点,这样既可以激起学生们平时主动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从被动听课变为主动学习,也增加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了解。

四、在实践教学环节创新核心价值体系进头脑的多样形式

在《原理》课的教学中,我们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实践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走出书本、走进实践调查这个环节,让学生讲课本上所学的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在一起,这是核心价值体系以及价值观融入高校学生思想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以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为例,实际教学过程中,践行核心价值体系,具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课后实践报告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每年寒暑假,思政部都会根据各门思政课的具体内容设置调研课题,《原理》课也不例外。思政课教师在每一个学期,都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需求,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对此,常用的方式和方法是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优化选择,选择合适的课题进行调研活动,或者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命题,然后针对问题、现象等组织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要求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以后,写出3000字的后感。从实践效果来看,该种方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从这一层面来讲,我们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可通过上述环节,促使学生在体会英雄事迹的过程中,感受党的伟大,以及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取得的成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以此为契机,促使学生形成共同的理想,为共产主义事业建设和发展而奋斗。采用该种方式和方法,学生可以亲自体会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意义与内涵,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

2. 爱国主义教育实践

每年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思政部都要组织学生到延安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七大会议地址、南泥湾等,并请延安大学专家给同学做做报告,通过“重走英雄路、争当优秀大学生”活动,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学习延安精神。除了延安,思政部每年还带学生到咸阳革命烈士陵园进行扫墓,瞻仰革命烈士,了解英雄事迹,学习英雄精神。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能够充分体会爱国爱党、艰苦奋斗以及团结进步的精神内涵所在,进而自觉提高信仰,培养和提高个人乐于奉献、勇于实践的品质,同时也会促使学生更加懂得珍惜,在生活中因英雄事迹而倍受鼓舞,从内心深处深切地感悟党带领下的广大人民群众所走过的路,并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这有利于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更加坚信党的领导,在共同理想的指引下,同学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知也更为具体和现实。

3. 结合学校“三下乡”活动

将《原理》课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实践中融合。每年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的大学生“三下乡”活动都组织得力,影响很广,大学生都积极参与,效果很好,历年都被陕西省评为“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并同多个地方合作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八十多个。通过大学生“三下乡”志愿活动,大学生亲自感受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感受老百姓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变化等。大学生们通过这些活动将校园里学到的知识需要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时候,也增加实际工作能力。除此之外,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还可以让学生们体会奉献合作的精神,体现了我们青年一代奉献人民、服务人民的精神,培养坚强意志品质等。通过这样的活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体现在大学生的生活中、精神里,这样的学习效果不是单单在学校接受教育可比的。

总之,在《原理》课的教学中,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结合起来,要把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来观察与分析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坚定学生的信仰,同时提高他们对核心价值观以及价值体系的认知与理解,以价值体系为中心,对个人的行为进行指导,践行核心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M].党建读物出版社,2006.

西方经济学原理及研究方法探讨 篇8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借鉴参考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0506-00000114-0102

当前国内许多经济学者和经济工作者掀起了一股齐力研究西方经济学的大浪潮,其目的:一方面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学建设中有所参考;另外也可在国内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中有所借鉴。笔者此次探讨也即为研究西方经济学,即为能够有效吸取其有用成分,选择适合我国国情发展的价值核心来进行借鉴和学习。并在以后的经济工作中,做好指导作用。

一、简单概述

“西方经济学” 指西方国家不同时期所呈现的主流经济学,当前“西方经济学”特指为美国经济学说以及相关研究教材。它是西方国家经济学者对其国家市场的经济运营方式以及市场经济体制所做出的一种理论概括。并历经200多年的深入讨论和探索,使经济学的研究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基础理论体系和基本规范。“西方经济学”目前是西方各国家在制定其经济政策中最基础最根本的理论依据,同时也是西方经济学众多分支學科当中的理论基础。但这一成熟的西方经济理论基础,同时也存在着资产阶级形态意识的说教,因此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必须予以识别。从而有效吸取其有用的成分,舍弃其资本主义宣教的内容。目前国内经济学家早已将其形成了共识。其不同的认识方面为“西方经济学”到底在哪些层次或哪些方面上可以为我国经济体制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从发展我国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笔者以为,以下几方面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一)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经济学中的逻辑起点在西方经济学理论展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时现时隐贯彻始终。西方经济学认为,经济学应以个人为起点,个人是最基础的单元同时也是研究经济的基础和根本,个人形成了经济活动中的基本决策单位。任何的经济活动也均是由个人进行发动的,其经济活动后果也将由个人进行全权负责。因此个人对他所参与的经济活动能够达到的经济目的以及他所想要的预期效果最清楚。所以,个人自己的选择应是他自我看来最优化的抉择。由此得出,个人也就是组成经济活动的最佳单位。经济学的本身也即是一门抉择性学科,因此经济学必须将决策者、选择者个人作为经济学逻辑的基本起点。这一点在国内经济学中也应注意。国内提出过公有制起点说,企业起点说等,但这些起点均离不开个人。因此中国经济学也应以人作为最基础的逻辑起点。因此经济学的研究必须以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物的关系为主。

(二)经济学的研究规范

无论是表述方式还是研究方法,西方都有一套成熟的规范。这种规范包括:观察、提出问题、做出假定、建立模型、形成假说、计量检验、得出结论。因为经济现象是很复杂的,因此研究过程中必须对现象进行抽象。而在抽象研究过程中,通常采用“建立模型”方法。理想条件下建立模型,可将研究的经济理论表述的更明确、简洁、直观。一些经济模型可用几何、代数、高等数学来表示,有些也可用语言进行表述。西方现代经济学广泛采用数学形式,具有逻辑性和间接性。经济学研究中的逻辑推理,即可借助数学这一工具。

目前国内经济学却是另外一种情形,大多舍弃数学形式的应用,“舍简从繁”。然而通过数学形式建立经济模型,是经济学研究中的抽象方法的一种体现。由于我们中国有注重综合的思维特点,但如果没有好的分析,也变不会有好的综合。因此在经济学研究中,我们赢重视演绎的推理法,并建立必要的数学经济模型,一边使我国经济学的研究更加规范化。

(三)以若干基本理论为纲

当前西方经济学在历经了200多年的研讨和修改完善后,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经济体系。尤其是经济学理论中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它主要包括消费(需求)、生产、市场、分配四个部分,是经济学理论中的典范。表现为:找不到理论体系的纲,没有理论基本线索, 同时也没有逻辑起点。存在的根本问题也即是理论偏离实际,往往理论和现存的实际偏差较大,理论不但不能有效解释实际,而且对具体的实践也不能很好的进行指导。因此我们应极力呼吁政治经济学的的重建工作。

(四)长期的演变过程

“西方经济学”从初创发展到当前较为成熟的状态,经历了漫长演变的过程。中国经济学要想成熟必然也应经历这一逐步完善的过程。

二、研究方法

由上文不难看出中国经济学在其发展中,必须深入对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参考他们成熟的思路和方法,以便使我国的经济体制更快更早的成熟起来。

(一)观察和实验

观察和实验是对经济学科学研究的开始。“观察”也即是在不进行任何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对周围发生的经济现象进行的一种详细记录。“实验”则是在经过一定控制条件干预下,进行的小范围的经济现象模拟,并以此对经济现象的发生进行的推断和分析。

通常这种经济现象被我们认为是一种不可逆的经济随机过程,经济现象本身就是一件不可逆的事,因此对其研究观察法将很受用,且往往不予选择实验法。例如一个村其经济发展与周围形成了显著差异,无论是很快或过慢,都应引起我们的及时对其进行研究,它的发展为什么与别人有如此大的差异?只有善于发现经济现象问题的存在,才能为科学的研究做好铺垫。但最主要的还是要保持大胆的质疑和独立的思考,不迷信权威和他人。

(二)文献研究以及个人探索

观察与实验是发现问题的过程,下一步就可以对其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并查找其原因及内在的相关机制。这可能需要靠个人去探索,并以此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但个人探索并不是要讲独立的个人封闭起来单独闯天下,它强调更多的是“个人探索”。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已经有前人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资料文献,只需要我们后人在此基础上有效的进一步研究。因此,我们首先应在查阅相关资料文献上下功夫,深入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目前这已成为现代经济科学深入研究的基本范式。

(三)理论模型

从形式来看,科学的研究也即是对通过实验或者是一些经济现象的观察得到的数据,进行抽象或者概括,并以此建立相应的理论模型,这一过程必须抓住现实对象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特征,同时舍弃其他非本质的细枝末节,同时将现实对象予以理想简单化。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建立数学理论模型,有效实现问题的简化,同时提高研究效率。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理论模型建立的同时往往会与现实脱节,因此这种研究结论不宜直接套用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之中。

理论模型可以用数学公式进行表达,或以文字的形式进行描述。上文也提到了,西方经济学中一般更倾向数学公式的应用,也即是将研究对象作为“变量”,在此基础上做出假设,通常除少数要研究的变量外,其他外部条件和变量都不变,并在此假设的前提下,将相关的数据材料作为研究的基础,通过统计检验和逻辑分析,建立经济变量之间有效的逻辑关系。建立数学理论模型时还必须注意其合理性,在合理假设的基础上,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四)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试图摒弃一切的价值判断,同时只将经济现象中的各变量之间存在的规律和联系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分析、预测各经济行为将带来的后果,并以此提出自己的建议。

所谓规范经济学,也即首先确立一个价值判断标准,并以此来评价经济活动结果是否能够符合标准,同时研究经济活动如何才能达到预先确立的标准,并以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和建议。

目前西方经济学家更倾向于运用实证经济学方法,但不完全排除规范经济学的存在。

所谓实证经济学,也即是试图通过摒弃一切价值判断,同时将经济现象中变量之间存在的各种规律及联系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同时分析、预测各经济行为将带来的经济后果,以此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所谓规范经济学,也即首先应确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评判标准,并以此作为经济活动结果的评价方式,却是其经济活动是否符合标准,同时研究经济活动通过何种方式才能实现预先确立的标准,并以来提出相应的政策和建议。

当前西方经济学研究者更倾向于通过运用实证经济学法来进行研究,但并非将规范经济学完全排除在外。

(五)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

均衡分析也即是假定经济变量始终趋向于均衡的状态,并以此来研究经济对象如何才能实现平衡。非均衡分析则认为,经济变量对象并非完全趋向于均衡,均衡只是一种偶然行为,而非均衡才是经常的,目前在西方经济学中,以均衡分析法为主导。如微观部分的消费者均衡、均衡价格理论、厂商均衡,再如宏观部分过敏收入的均衡等,都贯穿于整个均衡的分析思路之中。社会经济作为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体系,其内部诸多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种均衡分析法作为经济学方法中的一种基本法则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但社会经济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的结构又是松散的,且时常处在变动之中,数量比例的关系往往不停的发生变化,因此非均衡分析思路也必须高度重视才行。

(六)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

静态分析也即是在假定其他条件均不变的前提下,将经济对象中某些经济变量作为自变量,研究作为函数的另一些经济变量随作为自变量的经济变量取值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它属于组合选择分析,经济变量中的自变量和函数之间呈现出一种并列的关系,且二者之间不存在前后演替或是时间先后顺序的关系。

动态分析以时间作为经济对象中的自变量,主要研究各经济变量,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呈现出的规律。主要从过程的烟花进行分析,且不同变量的状态之间呈现出一种演替进化、生长生成的关系,存在着一定的前后因果以及时间的顺序等联系。

一般情况下,静态分析结论不能通过动态的资料进行证实。但在文字描述方面,静态分析往往呈现给人一种动态分析的错觉,需要我们认真加以辨别,目前西方经济学理论基础主要采用静态分析方法,例如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等等,都是静态分析法研究的结论。

(七)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是当前西方经济学研究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同时也是经济学家“工具箱”中,最重要的工具。目前,这种方法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专门的经济学分支,称为计量经济学。截止到2003年,全球共50位经济学家获得“诺贝尔经济科学奖”,其中1/3以上与计量经济学有关,可见数学方法的重要性。

总之,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西方经济学是非常值得借鉴和参考的,但其中的资本主义宣教我们应果断舍弃,其研究方法没有统一的定式,需要我们在学习中不断探索、发掘和总結,以便为国内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参考凭证。

参考文献:

[1]宫敬才.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伦理性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32(11)

[2]郑吉伟.“西方马克思主义”与经济学——-兼谈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体系的逐步完善[J].教学与研究,2010(5)

[3]林振兴.现代西方经济哲学多元论的依据和问题——-对经济学理论多元性的哲学考察[D].苏州:州大学

上一篇:辛弃疾宋词下一篇:五年级特殊儿童帮扶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