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重道远的教育科学基本概念的科学化的论文

2024-10-17

任重道远的教育科学基本概念的科学化的论文(共8篇)

任重道远的教育科学基本概念的科学化的论文 篇1

任重道远的教育科学基本概念的科学化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教育 教育科学 基本概念

[论文摘要]本文在布列钦卡先生对“教育”,“教育目的”,“教育需求”三个概念进行分析并精确化的基础上,进一步简要评述了布列钦卡先生的观点,并认为教育科学基本概念的规范化仍然任重道远。

w·布列钦卡用批判理性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教育学研究进行了分类,提出了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和实践教育学三个研究领域,并尝试用演绎的方法对教育科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而强烈的影响。

本书中,布列钦卡提出并试图澄清教育科学的三个基本概念即“教育”、“教育目标”和“教育需求”。围绕着这三个概念,布列钦卡用诠释的方法为我们深入解析了教育科学基本概念的复杂性及由此产生的问题,分析了概念应该具有的科学内涵,并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看法。

一、关于教育的概念的精确化问题

在对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教育”的概念进行分析时,作者以六国之例来说明了教育概念的混乱状况。作者在文中分别列举了德国、法国、美国、荷兰、英国和苏联六个国家关于教育这一概念的代表性观点。由苏联教育科学院编撰的名为“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普通基础”的学术专著中,教育首先被定义为“对发展的控制及其对发展的影响。然后它又区分了作为客观影响的教育,亦即不依赖于教育学观点而存在的各种现象,以及作为专门组织化影响的教育。”其他的例子我们在此不再一一例举。对于作者在本书中对其所作的精辟分析和为使概念的精确化而做出的工作和努力,我们深表佩服和感激。这里,我们来看看作者所提出的“教育”的概念,作者在一番精辟而复杂的分析之后提出:“教育就是人们尝试持续在任何一方面改善他人心理素质结构,或者保留其心理素质结构中有价值的部分,或者避免不良心理素质形成的行为。”作者随后接着提出了一个比较简洁的定义:“教育是人们尝试在任何一方面提升他人人格的行动”。

就前述两个定义,其中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那就是前一个定义提出的是对心理素质结构的改良,而后一个定义则是对人格的提升。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人格是属于心理素质结构的一部分,但显然不能说人格就是心理素质结构本身,这二者明显是不同的.。若人格是心理素质结构的部分内容,那么再看这两个定义就会发现,后者显然是将前者的内涵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而这种程度就指的是心理素质结构和人格二者的关系。

二、关于教育目的概念的精确化问题

在本书中,布列钦卡先生为我们例举了十种可以混同于“教育目的”这一概念的词汇,如“培养目的”、“培养理想”、“教育理想”、“教育学目的”、“教育的目标”、“教育任务”、“培养任务”、“教育学任务”、“教育意图”和“学习目的”并给出了一些典型例子,如作者在“教育理想”这一同义概念中提到的是纽文惠斯的观点,纽文惠斯将其视为“‘必须给教育指明一个特定的方向的一种思想或观念上的理想’,它区别于那种‘一般被认为是可以不断实现或已经实现的’、‘具体的’教育目的”,如此等等。布列钦卡提出,教育目的是一种规范,它描述了一种作为理想而为受教育者所设定的心理素质(或一种素质结构),并且要求教育者应该如此行动,使得受教育者最大限度地获得实现该理想的能力。这种全面发展如果放在布列钦卡先生这里,我们似乎可以认为就是这种预设的心理素质结构吧。当然,你也许会问,这种全面发展和心理素质结构本身有什么关系呢?不错,这正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请你试想,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如何体现,如何衡量呢?我们都知道,我们通常是以人的各方面能力的最大限度提升来判断这种全面发展,人的能力的提升是和心理素质相关的,我们说某个人某方面能力的提高则必然会首先想到的是这个人相关心理素质的改善。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行为表现通常来说是一个人内心心理活动的外显,而一个人的行为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则反映了这个人的心理素质的结构。当我们说一个人能歌善舞,很显然,我们不只在说这个人外显行为能力的突出,我们同样预说了这个人内在心理素质的改善,而这种改善本身无法直接呈现,它需要借助人的行为活动能力来体现,从这点上说,布列钦卡先生确实是深挖了教育的根。然而,如果这样来说,教育活动只是为实现一种一切都是预设了的目标而采取的手段,它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是一种实现目的的工具,它要的是参与活动的主体按照预设行动而以求最大限度的实现目标,而这个目标尽管是外显的行为能力却先在的是内设的一种理想,一种理想的“心理素质或素质结构”。这显然是一种很自私的想法,至少对于教育主体来说,这是很自私的。教育目的本身应该是目的,是一个不受任何外在预设或约束的主动的行动者,这个行动者指向的是教育主体,或者可以说教育主体本身就是目的,除此之外别无目的。

三、关于教育需求的概念的精确化问题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布列钦卡先生对“教育需求”概念的精确化分析。布列钦卡先生为对这一概念进行科学化解释所做的大量的、细致的工作,这里将不再班门弄斧,亦如我们在上面所作的那样,我们还是来看看先生精确化后的概念,布列钦卡先生研究发现,“教育需求”这一概念本身对于科学教育理论的建构没有多大价值,但它却仍是研究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先生在最后提出,个体的教育需求概念使用的两个条件即“只有当某一特定的心理素质结构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应该被某人所获得时;只有当人们确定教育者的某种被归纳到教育概念之下的行动是获得上述心理素质结构的一种必要条件时。”也就是说只有受教育者需求教育和教育者提供的正是受教育者所需求的这种教育时个体的教育需求这一概念才能成立。不错,先生对这一概念运用的条件限定,就这一概念本身来说正是十分精致的,但是,在这种精致过程中,区分出的受动者和主动者难免让人生疑。毕竟,教育显然不是一个主动,一个受动就能真正达成理想目标的行动。这方面,现实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画面,我们今天的教育正是这样的局面,而这也显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情景即教育活动中,一个主动者的主动和一个受动者的被动。很显然,这其中主动者和受动者都是主体,他们都是在主动的建构这种心理素质结构,而并非是主动——被动建构的过程。对教育活动中的两个主体而言,双向的主动活动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甚至可以认为才是真正的教育,那种主动——被动的建构模式显然不应该是教育的真正内涵。

对于布列钦卡先生为教育概念的科学化所做的工作,我们深表钦佩。尽管,布列钦卡先生做了如此细致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这些概念仍然有些问题。我们在此对这些概念提出的非议,只是聚焦于问题本身,期望能够就教于方家。如能对思考同样问题的研究者们有些启发,实则幸事。从以上我们的简单分析来看,教育概念的科学化问题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继续为之努力探索。千百年来,历代大贤为了教育的明天而作出了不懈的努力,然而今天教育,就连其概念都仍然是歧义颇多,其任务之沉重亦可想而知,我辈亦应竭诚努力以探索出教育的大道矣。

【参考文献】

【1】沃尔夫冈·布列钦卡著、胡劲松译.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1).

任重道远的教育科学基本概念的科学化的论文 篇2

《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中也强调:“物理课程不仅应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方面的培养.”足见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的重要性.

最近,研读了张宪魁教授的《物理科学方法教育》一书,感触良多,激起了笔者对当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兴趣.如何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物理科学方法教育,从而使物理课堂的效果更加明显呢?结合苏科版物理教材的特点,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摸索,我们在初中物理课堂适时地进行科学方法教育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以期对当下物理课堂的变革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1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科学方法教育的展现方式

现行的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中涉及的科学方法主要有:观察法、类比法、抽象法、实验法、替代法、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等.

教材中关于科学方法教育主要是先以“隐性”后以“显性”的方式展现的,即在初中物理学习的起始阶段,科学方法都是通过插图、实验等“暗线”慢慢地浸透给学生,到了九年级再通过信息快递、物理方法等“明线”展示给学生,循序渐进、由暗及明,有利于学生的物理学习,同时通过物理知识和物理方法两条线索引导学生进行初中物理的探究学习,促进科学素养的提升.

2现行初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现状析辩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对物理科学方法教育进行研究以来,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其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教育改革的先进地区,还没有得到广泛而深入的实施,尤其是针对城乡结合部区域和农村区域,许多问题还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现行的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科学方法是以“暗线”的形式出现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渗透着科学方法教育,但由于科学方法教育的反馈不能立即达成,加之科学方法的显性考核很少,长此以往,广大的物理教师感觉科学方法教育犹如空中楼阁、虚无缥缈,导致现行的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可有可无、一盘散沙,这与课程的理念是有偏差的.

物理是一门科学,物理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再进行物理探究,更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现今阶段,做好物理科学方法教育,仍然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时代意义.   本文以《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为例,阐述如何在初中物理的电路问题中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初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具体应用——以《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为例

3.1定义法——观察法

伽利略说过:“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而物理又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可见,观察法是物理教学中最常见也是最基础的研究方法.

利用定义法识别电路连接方式的方法是:如果电路中各元件是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此电路就是串联(图1);如果电路中各元件是并列地连接起来的,此电路就是并联(图2).

例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各元件首尾相连,接在电源的两极上,为串联电路;而图2中两只电灯首端连在一起,末端也连在一起,然后接在电源的两端,为并联电路.

根据定义法来识别电路的连接方式主要应用的是观察法,观察法是人们为了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条件下所显现的有关事物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是人们收集、获取、记载和描述感性材料的常用方法之一,是人的眼睛在大脑的指导下进行有意识、有组织的感知活动,也是最基本、最直接的研究方法.

在电路问题的教学中,经常让学生观察电路,观察好了再进行解答,长期坚持,显性的教学行为,隐性的方法渗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自然地掌握了观察法的操作要点.

3.2电流法——类比法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可见,古人就知道应用类比法来分析问题,足见类比法应用之广,它同时也是物理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利用电流法识别电路连接方式的方法是:让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经过各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途中不分流,这些用电器就是串联(图3);如果电流在某处分为几条支路,然后电流又在某处汇合,若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几个用电器就是并联(图4).

例如,在图3所示电路中,电流只有流经灯泡L1、L2一条路径,判断其连接方式为串联;而图4中电流有通过S1、L1或S2、L2两条路径的选择,判断其连接方式为并联.

利用电流法来识别电路的连接方式,可以进一步巩固类比法的相关知识,类比法是为了把要表述的物理问题说得清楚明白,人们常常用具体的、有形的、人们所熟知的事物来类比要说明那些抽象的、无形的、陌生的事物的一种推理方法.通过类比使人们对所要揭示的事物有一个直接的、具体的、形象的认识,找出类似的规律.

在电路问题的教学中,将电流类比成水流进行分析,重点是分析清楚从电源正极回到电源负极的路径,通过学生熟悉的水流进行讲解,形象生动,便于理解,同时又能够巩固学生对类比法的有效掌握,慢慢地体会到类比法的本质含义.

3.3节点法——抽象法

“不管物理的任一分支是多么抽象,总有一天会应用在这实际世界上.”可见,抽象法与生活实际联系的紧密性,人类认识事物也在经历实际——抽象——实际的螺旋上升中,这是研究问题的一种普遍方法.

利用节点法识别电路连接方式的方法是: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中没有电源、用电器,导线两端点均可以看成同一点,这样就可以找到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然后把公共点按照原来的电路连在电源上,就得到了等效电路,从等效电路就较容易找出电路连接的方式.

例如,在图5所示电路中,在电路的节点处分别标上相应的字母,相同导线所标的字母应该相同,得到如图6的电路,然后把相同的节点按照原来的电路连在电源上,得到的等效电路如图7所示,进而判断三灯并联也就水到渠成了.

利用节点法进行电路的识别,其关键是要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这也是现阶段初中生感觉抽象法困难的地方,它需要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发挥想象,找到事物的内在本质,而抽象法就是利用概念,借助言语符号进行思维的方法,其主要特点是通过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等基本方法协调运用,从而揭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联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在电路问题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将导线的两个端点看成同一点,抽丝剥茧、按图索骥,找到用电器两端的公共节点,进而引导学生的电路想象,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抽象能力.

3.4拆除法——实验法

“任何人都得承认实验是科学之父.”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主阵地和主旋律,经过实验法得出的结论才具有普遍的说服力,也正因为如此,实验法是初中物理教学中最直接的一种研究方法.

利用拆除法识别电路连接方式的方法是:拆除其中一个用电器,看其他用电器是否还能工作,若其它用电器都不能工作,则这几个用电器是串联的;若其它用电器正常工作,则这几个用电器是并联的.由于这一方法中用电器的工作与否易于观察,可以应用实验法进行教学.

例如,在识别电路时,常遇到用电器被短路的现象,可将被短路的用电器从电路上拆除,如图8所示,一根导线直接连在灯L1两端,灯L1被短路,没有电流通过灯L1,因此,用拆除法将灯L1从电路中拆除,等效电路如图9所示,然后再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

电路的识别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简化电路的能力,而在学习的初期,通过实验法可以将研究的过程具体地展现出来,对其站在一定的理性高度分析问题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实验法就是根据研究的目的、任务,人为地制造或改变某些客观条件,控制或模拟某些自然过程而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在电路问题的教学中,可以事先准备好相应电路识别的实验器材,在遇到不会简化电路的实际问题时,通过物理实验器材自主探究拆除法对电路的实际作用,在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中将拆除法的隐性含义显性体会,同时形成通过实践来检验真理的良好习惯.

3.5滑动法——替代法

“重要的是科学方法,科学是思想的总结,认识一个科学家的方法远比认识他的成果价值要大.”可见,物理研究方法的教育远比物理知识本身的教学重要得多,而替代法也是初中物理阶段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

利用滑动法识别电路连接方式的方法是:在某用电器A的两端沿导线滑动,若不经过任何用电器就能滑到电源的两极,则此用电器和其他用电器是并联的;若滑动时要经过某一用电器B才能滑到电源的两极,则用电器A与B是串联的(电流表、开关不算做用电器).

例如,我们用滑动法来分析如图10所示的电路.电压表的负极接线柱保持不动,而电压表的正极接线柱可以沿着导线通过开关滑到电阻R2的右端,这样就容易判断电压表测量的是电阻R2两端的电压.

滑动法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转化意识和用已知的、便于观察的现象替代未知的、不易观察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正确分析电路问题.替代法是指在保证某种效果(特性和关系)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的研究和处理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这样的替代有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

在电路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动态滑动替代,辅以实物器材的实验,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分析,找出替代的本质真实含义,内化为自身的解题方法并用以指导自己的实际学习.

任重道远的教育科学基本概念的科学化的论文 篇3

岳麓区实验龙灿

“大概念”一词在进入小学科学教学岗位后便开始接触,并在教学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大概念教学的重要性。但科学包含的领域之广,使得我对生命科学之外的大概念了解非常少,知晓的那一部分在教学中的理解与把控也存在的问很多题,故在读书清单中选择了这一本《以大概念理念进行科学教育》。

正文部分不到60页,原想着就算是精读半个月之内也能完成,然而事实完全相反,这是一本很难读的书。原因有二:

1、缺乏实例的理论性内容,读起来较为枯燥;

2、翻译基本为直译,长句子多,理解较为费力。

但是,难读在某些方面也代表着耐读,这正是一本值得反复咀嚼的书。特别是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所引发的感悟、思考,重新定义了本书的厚度。以下谈谈我之前并做过多思考的两方面。

一、科学上的解释、理论和模型都是在特定的时期内与可获得的实证最为吻合的。对于5——7 岁的学习阶段,与之相对应的大概念是:每个人都能对自然界的事物提出问题,以及努力去寻求答案,来解释所发生的事物。

在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的教学中,总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者课外知识(对教师来讲,这样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并不丰富),提出了一个自己认为合理但其实并不正确的说法。

此时,教师最好的做法不是及时纠正,给予超越学生认知层面的正确答案,而是要了解学生为什么这么说。如果是知识与经验的局限性导致他提出了这一想法,只要在他的认知范围内,这一说法是有充分依据并符合逻辑,教师都应给与鼓励。

同时给他提供更多参考或与之相关的一些事实,引发孩子更深入的思考,促使他去寻找更完善更接近事实的答案。也许有一天,我们现在公认的正确答案会被另一个与事实更吻合的说法取代,不能被取代的,是努力寻求答案的兴趣与能力。

二、科学运用常常会对伦理、社会、经济和政治产生影响,有些负面影响可以事先预计,但也有一些实在应用过程中才暴露的。如果已经了解了这些有害影响,对科学的应用就应该认真的考虑,如何在有利和不利影响之间做出权衡。

虽然人类在很早以前就意识到了科学是一把双刃剑,但新的科技总是在运用一段时间后才会暴露出不利影响。例如电动车技术的使用,锂电池对环境的污染虽比传统电池降低了很多,但现在电动车产业井喷式发展,将来也会有电动车电池集中报废的时期,若电池回收处理的技术与产业跟不上,超大量的锂电池势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就达不到新能源车的初衷了。

事实上,欧盟国家在2017年仅有5%的报废电池得到了回收。同时,很多渠道会宣传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却很少告知其劣势,特别是对环境潜在的威胁。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应用,都必须有长远而辩证的思考。

与此同时,教学目标的设置,虽有课标的指导,但最终的决策者仍然是授课教师。特别是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板块,教师个人的价值观对学生的价值观生成会有一种无形的引导作用。

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给学生多提供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环境问题的机会,我们需要培养在全面的了解一项技术的利与弊之后,能本着对环境与社会负责的角度做出决策的公民。

科学概念的认知进路与转向论文 篇4

第一次转向是默顿的科学社会学研究,他完成了从传统科学(内)史的内部视点和描述方法到科学社会学的外部视点和规范方法的研究转变。由于默顿对科学的社会建制的强调,我们也可以把科学的社会研究的第一次转向看作“建制转向”。默顿借鉴了马克思和韦伯的研究,把宗教意识形态等社会文化因素纳入对科学的考察,如清教思想对当时英格兰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但是,默顿否认科学知识内容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提出了科学的四条社会规范,把科学确认为一种社会和文化结构。因此,在包含经验证据和逻辑一致性的技术规范和四条带有感情色彩的道德规范基础上,默顿用科学的制度化性质划分出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与认知Ⅰ区中的逻辑实证主义和批判理性主义,默顿刻画的是正统科学的形象。

第二次转向是由库恩开始,至科学知识社会学(SSK)完成的。这是一次近乎彻底的科学观念转变,经常说到的“社会转向”就是指着一次,它把人们的视点从自然-社会的一维空间上的自然一面一下子拽到社会一面。SSK的“强纲领”确实转变了科学的概念,但正是由于太“强”,自出世以来不断受到内部和外部的质疑。劳丹认为,“因果性”原则似乎是能被明证的,“公平性”与“自反性”原则只不过是些从属性的因素,完全可以从其他原则中引申出来,因此不能作为独立的原则来考虑;最后,在“强纲领”中具有独立性并拥有实质内容的只剩下“对称性”这样一条原则。但这一原则带来的无非是“认知相对主义”(cognitive relativism)。[11]社会建构论仅仅用“社会因素”来解释一切,人们怀疑这种“社会学主义”的一维思维方式解释力,就像对“科学主义”的怀疑一样。因此,强纲领开始弱化,巴黎学派拉图尔等人的行动者网络研究就是“弱纲领”的代表。

第三次转向明显的特征是强纲领的弱化调整,对科学的考察首先从宏观研究转向微观研究,从外部视点转向内部视点;但最后调整到内/外视点与微/宏观研究有机结合的研究方法。第一步调整主要体现在《实验室生活》中,拉图尔所寻找到的“田野”和知识的制作现场都是一个个“小社会”。这种“微观社会学”不在考察科学的社会建制,而注重考察技术的实验室构造。第二步调整主要体现在行动者网络研究上,拉图尔与卡龙给出了一种方案与进路,从注重实验室的“内部视点”扩展到“外部视点”,从微观研究扩展为“科学、技术与社会”(STS)水平上的宏观研究,在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之间建构出一条自由出入的“转译”通道,构造了概念的和政治权力的、技术的和非技术的、人的和非人的异质性要素网络——具有工程意义的“社会制度”。第一步调整是科学论的技术转向,[12]第二步调整是科学技术论的工程转向,因此,第三次转向可以理解为“技术-工程转向”。转向后的科学概念具备了“实践”意义,科学不是研究者进行观察的对象,而是他们必须介入并参与其中的实践领域,科学的文化研究(CSS)思潮在实践的意义上开始崛起。

经过科学认知研究的三次转向,与正统科学概念相比,转向后的科学概念显得有点“面目全非”,尤其在思维系统上有了巨大的变化。正统科学内部,逻辑实证主义与批判理性主义的争论是归纳-演绎的一维思维上的争论;正统科学和社会建构论的争论是科学-社会一维思维上的争论;还有斯诺的科学文化-人文文化也是一维思维上的争论。人们似乎习惯于一维的思维方式,自然与社会都认为是给定的,人们别无选择地在这样一个“自己设定的陷阱”徘徊。拉图尔看到了这一点,并提出最好的解决方案不是在这样的问题上争论,而是直接建构出“自然”或“社会”。他称之为“转向之后再转向”,[13]这也就是他在行动者网络研究所做的工作,用一种工程方式设计出“社会制度”,不仅实现了对社会的“反身性”,还构造了新的“对称性”原则:自然-社会的二维结构,见图2的90度角的粗实线(NAT-SOC)。

4 结语

现代科学不仅要求科学家/技术专家、科学仪器等参与,还要求公众等社会要素参与进来。人们已经关注到,在科学实践中,人与物,科学理论与仪器等不可避免地被搅拌在一起。搅拌(Mangle)不仅包含着相互交错混合,也包含着一种破坏性地重组整合。在实践期间(对现实中发生的活动的理解),如建造一个新的科学仪器(例如,气泡室),或者一种新技术(例如,数控机床),人类主体和物质主体缠结在一起。人类主体,以目标为形式,受到非人类主体形式的物质世界的抵抗。为了在现实实践中是因为这种抵抗,人类主体和物质主体相互“搅拌”。[14]这种搅拌的直接后果就是现代科学成为一项异质工程。科学不仅是表象,更是介入实践的活动,[15]也就是说,科学活动是情景性的实践,同时具有技术的和非技术的、人类的和非人类的内容,这些实践相互搅拌,形成了囊括概念和政治双重力量的异质性要素的网络——具有工程意义的“社会制度”。

现代科学,已经是既不具有纯粹的科学性质,也不具有纯粹的社会性质,而是两者的结合。事实上现代科学越来越像一项工程事业,它是一个充斥着不同个体、不同的理解目标的方式,但这些个体又不得不联合进行创作、想象、连接、设计、演绎、分析、测试并根据一定要求和目标而生产出一种新产品的社会协商和妥协的过程。[16]在拉图尔那里已经可以清晰的看到,经过“技术-工程转向”,现代科学及其知识与权力(force)有内在相关性。[17]科学研究项目的设计、科学争议的诊断以及科学成果的评判都有一个社会协商和妥协的过程。科学、技术和工程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三者事实上是同一回事,却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诚如人在少年、青年和壮年三个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一样。

参考文献:

[1] 丛杭青.陈词证据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28.

[2] Hacking, Ian. Representing and Intervening[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pp. 5-6.

[3] 盛晓明,邱慧.对库恩的两种解读[J],自然辩证法研究,(5).

[4] 盛晓明,胡娟.社会研究视点中的科技政策[J],(1).

[5] 盛晓明.从科学的社会研究到科学的文化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

[6] Bruno Latour. Science in Action: How to follow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through Society[M], Milton Keynes, Bucks: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87.

[7] 库恩著.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大学出版社,,绪论.

[8 托马斯吉瑞恩.科学的边界[A].[美]希拉贾撒诺夫等编,盛晓明等译.科学技术论手册[C].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300-341.

[9] B. Latour, S. Woolger. Laboratory Life: The Construction of Ccientific Facts[M], Princeton Uni. Press, 1979, pp.12.

[10] 加里李唐尼,胡安C卢塞纳.工程研究[A].[美]希拉贾撒诺夫等编,盛晓明等译.科学技术论手册[C].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9-144.

[11] L.Laudan. The Pseudo-science of Science? [A]. In J.R.Brown(eds):Scientific Rationality: The Sociological Turn[C], D.Reidel,1984, pp.16.

[12] 加里鲍登.成长中的STS——方法论问题的若干思考[A].[美]希拉贾撒诺夫等编,盛晓明等译.科学技术论手册[C].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50-62.

[13] Bruno Latour. “One More Turn After the Social Turn…”[A]. In Mario Biagioli (Eds..): The Science Studies Reader[C],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 pp. 276-289.

[14] Trevor Pinch. Mangled Up in Blue[J]. Stud. Hist. Phil. Sci., Vol. 30, No. 1, 1999,pp.139–147.

[15] Hacking, Ian. Representing and Intervening[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16] Bucciarelli, Louis L. Enginerring Philosophy[M]. Dup Satellite,2003.

任重道远的教育科学基本概念的科学化的论文 篇5

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科学化,就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条件下,按照国有企业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和自身建设规律的基本要求,通过企业内部各项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的完善,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加强企业党组织自身建设,确保国有企业有效承担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不断推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和企业各项工作落实的过程。

党的十八大把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为统领党的各方面建设的总体要求。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科学化,当然是其中应有之义。科学化的本质就是认识、探寻、把握和遵循规律。所以,国有企业党建科学化,首先要求按照科学规律推进企业党的建设。这规律既包括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与活动的规律,又包括国有企业根据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内在要求而运行的规律,还包括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政治组织,其基层组织在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的企业内部强化自身建设和发挥自身功能的规律。认识、探寻、把握规律的直接目的就是在把握和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形成指导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正确发展的科学理论、科学制度和科学方法,再把这一理论、制度和方法用于企业党的建设实践之中的过程。

按照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目标,提高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就必须把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体现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要求和推进国有企业科学发展三者有机统一起来;把保证国有企业更好地履行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三者有机统一起来;确保党组织在企业中能够正确地把握方向、推动发展、促进和谐、保持先进,科学地参与决策、主导用人、有效监督,全面提高党建工作质量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发挥党组织先进性和促进企业劳动者共同富裕及全面发展的总体效益。

从党的建设的角度来讲,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纯洁性建设和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科学化和先进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是一个认识论判断,后者是一个价值观判断,二者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之中。历史和现实都一再表明,只有在党的建设中体现科学的要求,党才能更加纯洁、更加先进,并在整体上增强自身的执政能力。具体到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上,这种科学的要求,当然必须和企业科学发展相一致。那就要求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必须遵循企业作为经济组织运作的特点和规律;必须遵循企业根据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行运作的特点和规律;必须遵循作为现代企业,其内部管理运作的特点和规律;必须遵循企业内部文化和文明建设发展规律。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科学化,既有与其他领域党的建设科学化相同的一般要求和特征,又有和其他领域党的建设科学化不同的要求和特征。

实现国有企业党建科学化,首先,要形成符合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条件要求的国有企业党建科学化理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科学化

理论要求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基本理论和中国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党的建设实际相结合,深入研究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推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现实条件,研究推进党的建设和促进国有企业科学发展的内在联系,研究把党的建设融入国有企业中心工作和企业管理的相关原则、机制、途径和方法,研究党的组织活动规律与现代企业制度运行规律之间的结合点,研究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相互统一的规律性要求。

其次,要形成符合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条件要求的国有企业党建科学化制度。一方面,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对党的建设整体是这样,对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也是这样。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要建立健全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党章是党内根本大法,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制度,是党内制度,必须遵循这样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制度作为一个特殊领域内党的建设制度,又需要从这一领域的基本要求和固有特点出发。

根据这样一些要求,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制度应该包含四点。第一,合乎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国有企业经营运作的基本规律和在这一领域党的自身建设与活动规律的客观要求,具有清晰明确的规定内容,减少弹性,便于在实际工作中具体操作。第二,制度不仅要有实体性内容,更要注意程序性内容,不仅要有明确的活动和行为规则,更要有保证这些活动和行为规则真正落到实处的相关措施规定。实践证明

最缺乏程序或程序不够健全的制度,在实际工作中是很难得到完全落实的。要避免那类只有各种“不准”,但对于违背了“不准”却无能为力的所谓制度。第三,制度要注意体系性。真正好的制度必然是成体系的制度。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会涉及很多方面的制度,如领导制度、决策制度、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制度、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党内民主制度、监督制度等。这些制度如果在内容和操作程序上不配套,构不成体系,甚至相互之间有冲突、有矛盾,那么,制度的效力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制定制度一定要考虑其系统性。第四,制度要注意形成科学的制度环境。所谓制度环境,包括制度制定和执行的必要组织机构、人员安排、工作体制和机制,乃至人们对待制度的观念。制度制定出来没有人负责落实,没有人负责监督,或者由于体制机制不顺畅在实际中无法得到贯彻,或者由于人们缺乏对待制度的正确观念不重视制度的执行,那制度也会失去应有的意义。

再次,要形成符合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条件要求的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方法,并把这些方法贯穿体现到实际工作的一切方面。没有正确的方法支撑,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在实际中也很难按照预定目标顺利进行。这里的方法,当然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方法论原则。但是,具体到工作中,则必须把这种方法论原则和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实际工作中具体操作层面的方法。例如,在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做好党员队伍管理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正确处理和协调企业内部各种关系,形成有利于企业党的建设发展的良好环境的方法,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法等。

小学科学建构科学概念的策略研究 篇6

【关键词】小学 科学课堂 构建 科学概念 策略

建构主义认为,科学概念的学习是将前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的一个过程。而科學教学则是要帮助学生将前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这也是科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如何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构建起科学概念体系,从而形成科学的认知观和正确的思维方式,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关注的一个问题。

一、科学概念构建

小学生学习科学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提高科学认知,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核心课程。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小学生对科学概念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理解科学概念,不断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们要积极构建科学概念。科学概念的来源主要源于日常生活,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科学概念与日常生活间的紧密联系。构建科学概念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可以利用实验,对科学概念进行丰富和完善。在构建科学概念的过程中,学生是带着一定的认知来学习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了解这种认知,让学生对将要建构的概念有一个逐渐了解和认识的过程,切不可强行改变学生的这种认知。此外,科学概念的建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学生的反复思考,在每一次思考中对科学概念有新的认识,在每一次思考中提高对科学概念的认识。有人将小学科学教学形象地比喻为“引导学生过河”。主要意思就是说,教师将科学知识传授给了学生,学生要自己学会不断消化和吸收,并最终学会如何自己“过河”。

二、小学科学建构科学概念的策略

1.关注前概念。前概念在建构科学概念过程中是不容被忽视的。学生在进入校园接受比较正规和系统的科学教育之前,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和自身经历对形成了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一些看法和观点,这就是所谓的“前概念”。前概念在入学前,广泛存在于每个孩子的脑海中,它主要来源于对日常经验和生活的积累。前概念对于科学概念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在科学教育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前概念,了解学生前概念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学生已有的前概念为科学概念的形成服务。为了促进教师在讲授科学概念的教学时,对学生的前概念有一个更加充分的了解,在课堂教学时应该增加一个环节,主要用于教师对学生前概念的了解,这样能够使科学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和效率性。在每堂课前,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一个调查,以朋友的身份跟学生进行交谈或者以做问卷的形式,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比如,在讲“水和水蒸气”时,教师可以先与学生进行口头访谈。“你们在平时生活中看到水蒸气了吗?”“你们知道水可以变为水蒸气吗?”等等问题,这种问题可以让教师在最快的时间内知道学生前概念的大致水平,比较方便。

2.重视科学探究。科学探究主要是指通过科学研究来寻找事物的规律和本质,而进行的一些探究性活动和自主性学习过程。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当中,通过科学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概念,是一种很有效的接受和掌握科学概念的方式。科学概念与科学探究的关系,我们可以归纳为,科学概念是内容,而科学探究是形式,科学探究是学习科学概念的一种方式,科学概念可以借助科学探究的方法来实现。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科学探究活动是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概念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法。可以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科学概念的特点,促使前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变。教师要引导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提供的材料要有多样性和选择性,重视学生的科学体验,让学生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科学概念。比如,在讲“水溶解物质”时,对于溶解这一科学概念,小学生们接受起来可能有些困难,必须建立在科学探究基础上。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将食盐放入水中搅拌,观察食盐在水中慢慢消失的过程,再让学生用吸管品尝一下水的味道,这样可以充分证明盐已经变成肉眼看不到的小颗粒均匀地分散在水里了。通过孩子们的亲身体验和有趣科学探究活动,可以使科学概念的构建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有趣。

3.重视合作学习。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也是建构科学概念的有效方法之一,作为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学习互动,强调沟通与交流。主要原因在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悟都不同,每个学生对科学概念理解也都存在着差异,只有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不断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倾听他人的意见,才能更好地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思维。因此,在科学教学中要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发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与他人进行讨论,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真正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解决问题和探究的活动中去。有的合作学习往往能够得出出人意料的结果,甚至能够引发学生间的认知冲突,揭露前概念的不合理性,但正是这样才能够建立和形成新的科学概念。比如,在学习“摆”时,合作小组成员要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有负责计时的,有负责操作的,有负责记录的,还有负责监督的。这个实验需要所有成员间严谨和默契的配合才能够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才能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4.将科学概念的建构融于生活。科学概念本身就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科学概念的建构一定要从实际的日常生活入手,将科学概念的构建融于生活,将学习与生活相互融合。让学生在学习和了解了科学知识后,再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能够使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时时感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并不遥远。同时也使对科学概念的学习变得轻松和有趣。将科学概念融于生活,使科学这个十分抽象的名词,变得更具目的性和实用性。而且对小学生来说,将科学概念的构建融于生活更具有吸引力,更容易引起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带给他们一种想要参与和验证的渴望和冲动。比如,在讲“沉浮”时,教师不仅要准备材料,在课堂上演示浮沉的原理,使孩子更好地理解“浮沉”这一科学概念,还要联系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例子,这样更有利于学生顺利掌握这一概念,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概念。教师传授学生知识,不仅是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还要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

三、结语

五下科学第四单元科学概念整理 篇7

一、昼夜交替现象:在地球上看到昼和夜不停的交替出现,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几种假说:

1、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3、太阳不动,地球自转。

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要判断哪种假说是正确的,我们首先要在地球上确定一个区域,确定作为太阳和地球的工具,再来进行实验。实验后发现这四种假说都能使地球上的某一区域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单是昼夜交替不能确定哪种假设是正确的,我们得寻找新的更多的证据。

二、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观点和学说,地心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球是球体、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日心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著作《天体运行论》、地球是球形、地球是运动的,每24小时自转一周、在太阳是不动的,地球围着太阳转。

三、证明地球在自转: 将摆和它的支架放在一个圆形的底盘上,摆摆动时转动底盘,摆摆动的方向并没有随着底盘的转动而改变,而是基本不变。日心说发表300年后,傅科利用傅科摆证明了地球在自转。他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面上刻度盘的方向与摆的方向发生的偏移,由于摆的方向能保持不变,所以只能说明地球在自己转动。傅科摆作为地球自转的证据,已为世界所公认。

四、谁先迎来黎明: 地球在自转,自转的方向不同,各地迎来黎明的时间和顺序也不同。当我们坐在行驶的火车内看外面不动的树时,树的运动方向正好与我们的运动方向相反。我们处于运动的地球上,看到原本不动的太阳自东向西(顺时针运动),则我们原本转动的地球的运动方向正好是太阳运动的相反方向,自西向东(逆时针运动)。我们可以通过世界时区图来判断时间。世界时区图是以地球的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成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法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0度经线向东180度为东经,向西180度为西经,第隔15度为一个时区,每相邻两时区相差1小时。在地图上越是东面(右边)的城市,越先见到太阳。知道东面的城市算西面的城市的时间,要减去时间差,知道西面的城市算东面城市的时间,要加上时间差。北京处于东八区,纽约处于西五区,相差13个小时,北京是白天时,纽约是黑夜。

五、北极星不动的秘密:地球是围绕着地轴进行转动的,因为夜晚看天空北极星是不动的,它在地轴的北部延长线上。地轴是倾斜的,因为我们看到的北极星是在偏向于北部的天空中而不是在头顶正中。在一年四季里地轴倾斜的方向是不变的,因为一年时间里在天空我们看到的北极星都是不动的,它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地轴一直指向于北极星。

六、地球在公转吗: 地球公转的证据是:

一、人们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天空中的星座时发现,天空中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东向西移动,如北斗七星。

二、人们在观察远近不同的星星时产生的视觉上的相对位置差异――恒星的周年视差,也能证明地球在公转。我们在地球上观看两颗远近不同的星星时,不同的季节两颗星之间的相对距离和位置发生了变化。

七、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正午,古人发现在同一地点的杆子在地面上的影子长度是不一样的。其中春秋季影子适中,夏季最短,冬季最长,这与太阳在天空中的高度有关。阳光的直射和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同,春秋季阳光直射点在赤道地区,赤道地区最热,南北两半球阳光是斜射的,所以春秋季气温适宜。北半球夏天时阳光的直射点在北半球,南半球在斜射的,阳光要弱,所以北半球地夏天南半球是冬天。北半球是冬季时阳光的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阳光是斜射的,阳光要弱,所以南半球是夏天,南北两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四季形成原因是阳光在地球上直射点位置的变化而形成的。

浅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 篇8

内容摘要:科学发展观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特征:

1、现实和科学的有机统一;

2、局部和全局的有机统一;

3、效率和公平的有机统一;

4、当前和长远的有机统一;

5、活力与和谐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特征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讲话时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如果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那么,科学发展观则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顺利发展的重要武器,改革开放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但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乱发展就没道理,不仅不能促进经济的有效增长,社会的稳定和谐,民生质量的提高,还可能带来经济增长和生存环境的冲突、社会各阶层利益分配差距的扩大,和各种较为激烈的社会矛盾产生,最终很难实现真正的发展。因此,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不断研究科学发展观,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就显得特别重要。我认为科学发展观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特征:

一、现实和科学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原理是世界是物质的、相互联系的和发展变化的。从无机物、有机物到人类社会无时无刻都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发展和变化是自然和社会能够得以进化的根源所在。在自然界中发展是自在自为的,是一种自然的发展进程,是事物依据自身特点的随机选择,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自发性。人类社会的发展有自身的特殊性,即人类社会的发展本身是以有理性的人为前提,人是有思想、有理性的在自然界的进化过程中处于最高水平的高等动物,他的思想、情感和动机在特定条件下总会积极主动的参与选择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和发展手段,这种主观能动性必然会对个人、对社会的发展进程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科学发展观可以说是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的理论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认识上的深化和发展,同时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历史总结,特别是对中国近三十年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和教训的概括和总结。以现实为基础,实事求是,是科学发展的前提。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农村联产承包、工资制度改革、税费改革、物价改革、企业改制、到医疗体制、教育体制、住房体制改 革,我们既经历过坦途,也遇到过逆境。以市场经济为主要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增加了社会财富,使民更富,国更强。但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使不同区域的发展差距拉大,而国民收入分配也留下不小的鸿沟,从而增加了人们的不满和焦虑情结,构成社会稳定的隐患,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另一方面,趋利行为成为不少人的首选,金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物欲充斥着不少人的内心世界,人性被异化,道德被扭曲。同时我们的生存环境在为GDP的增长不断让路而遭到极度的破坏。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凡是我们的决策比较慎重、理性和科学时,步子就迈得比较顺些,反之,如果我们的改革决策不冷静、不慎重,没有经过认真的研究,仔细权衡利害得失,就会走弯路,就会给我们的事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且极易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的通货膨胀和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的高等教育产业化和医疗体制市场化,就能明显的说明这个问题。理性是人的重要特征,是发展的前提,民主是发展的保障,科学发展观就是指导我们改革开放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坚强基石。

没有对现实的准确理解和科学把握,就不可能做出正确的评判和选择,更谈不上能做出什么科学的决策。发展是有条件的,发展的首要前提是科学估价它所面临的社会现实,包括社会状况、经济状况和自然条件;其次是对发展条件的正确选择和利用,这是做出正确的发展决策的必备条件。但是对现实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并非是件简单的事,上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我们不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确立自己的发展目标,而是依据自己的意愿,搞大跃进、洋冒进,过分强调一大二公,以钢为纲,其结果是农业并没有因此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农民的生存质量也没有突破温饱的极限,工业化进程也并没有因此而加快,超英无望,赶美就更不现实,在天灾人祸的相互作用下,出现了“三年自然灾害”;对自己的经济家底认识有误不说,对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现状的认识和对国际形势的判断也存在着较大的偏差,以阶级斗争为纲,无形中扭曲正常的社会发展轴心,不是有效的化解社会矛盾,而是在某种程度上人为的制造扩大矛盾,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由于西方敌对势力的封锁和与前苏联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和交恶,面临巨大的现实威胁和多种潜在威胁是不言而喻的,但我们过高的估计了第三次世界大战暴发的可能性,这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深挖洞,广积粮”,洞是挖了不少,但的确做了很多无用功,国连温饱都很难解决,积粮就更成为一句空话。“十年文革”结束后,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共第二代领导核心,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科学理性的分析中国的国情,正确的估价世界发展的大势,认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还相对落后,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念; 认清和平和发展是世界发展的主流,及时抓住世界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的良好机遇,加大开放的力度,不断进行以市场经济为主要取向的改革力度,广泛参与世界经济竞争,从而有效的发挥出中国的经济优势,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其结果是国家较以前更富强,民生得到有效的改善。

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理性的认识现实,只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才能更多的了解现实,只有把对现实的准确把握和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结合,才能促进我们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才能有效加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

二、局部和全局的有机统一

地球人都知道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中国革命所走的道路基本相同,即首选从农村开始,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它首先遵循的是有效性原则,即能解燃眉之急,能有效地走出当前所面临的困境。改革开放首先是自发的从农村开始,是由于“十年文革”中国农民的生存困境决定的。文革结束后,中国人的生存维艰,而农民的生存就更是难上加难,不改革就很难有活路,更谈不上什么发展,只有解决了饭碗问题,只有解决了肚子的不满和革命才能考虑到其它问题,而农村联产承包则是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的手段,它不仅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所以说农村改革具有开创性,功不可没。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国所上演的改革大剧原本就没有什么剧本,带有很大的自发性。是“摸着石头过河”,这样最大的好处是没有条条框框,思想不受禁锢,使改革的舞台更加宽广,不受限制和约束,但不可否认,这样的改革既具有它有效性的一面,同时也难以克服其盲目性的弊端。联产承包能为解决温饱问题提供足够的动力,但它能否为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动力?能否解决在市场经济进程中农村日益突现的贫富不均问题?能否顺应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与之相对应的城市化趋势?能否应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所面临的挑战?这正是近几年来困扰我们发展的问题,也是以胡锦涛为首的新一届中央集体着力解决的问题。在农村改革初战告捷的情况下,城市改革,说得准确点,是企业改革也开始展开。对传统的农业经济动点外科手术,既简单也会收到立竿见影之功效,而对现代工业体系要进行有效的改造,使之更具活力,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如何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如何能更好地调动职工工作和生产的积极性是提高生产力的关键,也是企业改革的重点,为此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在原有的固定工资分配模式的基础上添加奖金这种激励成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其后又有计时工资、计件工资的推出,更多的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为了鼓励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也同样出台了不少的改革举措,如利税分流、承包制、租赁制、股份制和对国有中小企业的民营化改造;改革物价制度,资源的配制由 以计划为主逐步转向以市场配制为主。在不断改革和探索中,中国的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同时也交了不少的学费,走了不少弯路,积累了不少的问题,使改革发展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当改革处于浅水区时,分头出击,各个击破比较容易,当改革进入深水区,如果再采用这些方法,就很难取得成功。

社会是个有机系统,改革开放是个系统工程,没有全局观念,没有整体意识,就不能理性的评判改革开放和科学的规划其未来的发展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并不能独立于其它的社会系统而存在,它的有效运行必须要靠其相关的社会系统,只有“以道德为支撑,以产权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这种大的社会系统互相配套,市场机制才能真正有效的运转。社会无序、道德水平不高,缺乏最基本的诚信,法律不完善、制度不健全,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就会被扭曲,这时市场竞争既无公平可言,更无效率可言。平等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精髓之所在,没有平等这个前提,竞争的结果就不可能是公正的,不公正就必然有意见,有矛盾,就会起争端,就可能影响社会的稳定。当前社会收入分配不公之所以引起很多人的不满,就是因为造成不公的原因是制度缺陷和体制弊端造成的,国有产权及其收益缺乏必要的监管,加之垄断行业的垄断利益,从而导致初次收入分配的基本依据,不是按劳,也不是按资,而是由所在行业支配的。文化并非仅仅只是娱乐的载体,既有社会属性,属于意识形态的重要范畴,同时也兼具一定的经济属性,如果仅仅考虑到它的社会属性不放,把文化无限度的上纲上线,它就会失去发展的活力,如果一味地强调文化市场化,把它当作产业,当作增加GDP的工具,当作产生利润的机器,也就难怪有些传媒企业,有些大型国企也参与在其中,唯利是图,把黄色当作为摇钱树,毒害社会风气。衣食住行是人的生存权的核心,房地产业具有双重属性,即作为社会公共产品,它是维护人的生存权的重要产品,作为投资的手段和渠道,它也兼具资本属性。如果把房地产业交由房地产大亨们去掌控,必然会影响民生,人们的住房保障权就会落空。所以政府必须发挥自己的职能,提供适当的廉租房和经济实用房,保障中低收入者的住房权,同时对房地产业进行适度的调控。教育是立国之本,是人的发展权的核心组成部分,既是智力和技能投资,也是种特殊的经济投资,国民教育必须面向国民,如果任由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在市场的轨道上飞跑,成为赚钱机器,不仅会造成教育机会的不均等,有失教育的公平和公正,也不利于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必将危害国家的长远发展。所以解决改革发展中的问题不能仅仅立足局部,而是要有整体意识、全局意识,为此中央从宏观决策的角度提出了“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可以说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总结,它标志着指导改革开放的发展 观的升华,科学发展观的诞生。干事业必须从点着手,要找准着力点,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求发展必须从全局出发,要有整体意识、全局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进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三、效率和公平的有机统一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可能促进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改革开放的实践和发达国家的发展经历证明仅仅有这点还不够,还必须辅之以相应的保障机制,才能确保生产力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有序发展。建国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是按一大二公的方式和计划经济的模式构建的,由于这种体制大大地超越了我国的国情,加上僵化看似相对平等的大锅饭分配模式,不能有效地调动全社会生产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主要障碍。所以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调动农民种粮产粮的积极性,职工生产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生产经营的自主性,激发生产力的活力。联产承包使农民的生产劳动和其本身的收益直接挂钩,使多劳多得,按劳分配变得真真切切,实实在在,激活了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内在潜力,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在短期内得到大幅提高。在企业改革方面同样也采取了不少的举措,提高了职工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的法人主体地位也在市场化进程中得以确立,独立经营、自主创新,争取创造好的经济业绩已成为自觉行为,从而使中国制造、中国品牌在世界上产生广泛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地位也在不断上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的趋利行为更加明显,中国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竞争时代,不同企业、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经济体收入分配出现了明显的差异,个人间的收入鸿沟也在不断扩大。竞争既是压力,同时也是动力,它激发人的生产潜能,鼓励企业科学经营和创新,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法人、自然人的共同逐利行为,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增加了财富的生产和积累,中国的经济社会实力逐渐增强,中华民族在改革的春风中迅速成长,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和平崛起。由此可见,提高效率是发展生产力的关键所在,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石。

只有公平才有真正的竞争,只有公正才有社会的稳定。前者是为了保证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和个人在起点上基本相同,后者则是为了保障人的生存权不受侵害,防止社会出现动荡。要使竞争正常、有序和有效,就要保证竞争者处在相同的起跑线上,遵守相同的行为准则和游戏规则。为此全国人大、国务院制定了数以千计的有关市场经济方面的法律和法规。要使这些法律法规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树立法律至上,法律高于一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就必须严惩腐败。腐败不仅影响党风和毒害社会风气,同时它也会使法律法规打折扣,使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遭扭曲,破坏公平的竞争环境,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筱萸贪污腐败就是有力的实证。房地产业之所以能制造出为数不少的富豪大亨,国家对其调控屡屡受挫,与像陈良宇那样的官商勾结不无关系,相信其中背后还存在些大大小小的看不见的权力黑手。最近郑筱萸被判死刑,陈良宇也受到严处,这足以证明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端正党风,净化社会风气,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公平的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心。本届政府的施政比较关注民情,注重民生的风格得到广泛的认可。以人为本,即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把人的生存权、发展权放在首位,竭力维护社会的公正。为缩小城间发展差距,取消了延续数千年的农业税,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增强了农村发展的后劲,倍受农民欢迎,与此同时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可以说是个很得民心的举措,在农村推广大病医疗保障解决了农民看不起病,不敢看病,因病致贫致困的问题,最低生活保障在城乡间的大面积覆盖,中国人的生存权将得到切实有力的保障,社会更加公正。这充分体现出胡锦涛同志的科学发展观思想,既“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既有利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也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四、当前和长远的有机统一

当前和长远的有机统一,主要表现为经济的适度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统一。发展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发展必须要有个度,它不追求高速度、跨越式的增长,更不追求大跃进、大冒进。它首先强调现实的、适度的发展,既这种发展是改善民生所需的,是保证社会稳定和谐所必不可缺少的发展,这种发展既有利于当前的经济社会,也有利于未来,既有利于当代人,也有利于子孙后代的发展。在我国当前适度增长指的是年均GDP的增长在8%到12%之间。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个发展中大国,人民生活并不富裕,民生亟待改善,尤其是近代遭帝国主义列强的掠夺,大量财富流失,致使中国国力衰弱。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901年,帝国主义列强向中国索要的赔款就高达717810000银两,不适度发展经济,就不能有效的增加财富,就没有条件改善民生,就无法提高国力。第二,我国是个人口大国,每年不少的新增劳动力,不适度发展经济就不可能创造出足够的就业岗位,这既会浪费宝贵的人力资源,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第三,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有些新问题、新矛盾,只有通过发展经济才能够化解。GDP不是万能的,这话 没错,但是离开了GDP的增长却是万万不能的,离开了它的增长,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社会进步,更谈不上社会的和谐。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中指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的增长,就可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

科学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又要兼顾长远,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注重适度发展时,也要防止受市场经济趋利行为的影响而导致的某些行业、某些产业发展过快和过热的势头,防止因发展过头而导致市场失控,防止因发展过热而导致泡沬产生,这就需要政府用宏观调控这双看得见的手对其制衡,如政府依法关闭小煤矿、小造纸企业,淘汰、关停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有效的防止了资源的滥用和浪费。为了确保可持续发展,近几年各级政府不断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花大力气治理大江、大河,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较好地遏制了环境的恶化趋势。大力倡导循环经济,因为发展循环经济能提高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既可以减少资源的投入,提高产出,又可以节能降耗,最大程度的减小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还可以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循环经济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艰苦奋斗是我党克敌制胜的有效法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迅速行动起来,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深入持久地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加快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是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不建设节约型社会,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规划发展目标时,既要保证当前的需要,保持经济发展的适度增长,又要兼顾长远,使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充足的潜力,能够走上健康持续的发展道路。

五、活力与和谐的有机统一

二千多年前我国的先哲就感悟到“流水不腐,户枢不蠧”这种素朴的真理。只有开放才能保持新陈代谢,只有创新才能更好地发展。科学发展观首先是种有活力的发展观,改革开放和创新是其应有之义。闭关自守只能裹足不前,改革开放才能促进发展。近三十年来我们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多层次、多领或、多维度的对外开放,不仅有助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且引进了外资、技术和管理理念,促进产业升级换代,加速工业化进程,同时也扩大了出口商品的范围和技术含量,拓展了国际贸易市场,宏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理念,扩 大了自己的软实力,增强了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也因改革开放而加快速度。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近三十年来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有益的经验:第一是以改革为先导,实现了小到农村生产经营管理体制、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用工体制、商品流通体制、分配体制,大到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的体制创新,使之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第二是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有效开发人力资源,构建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国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第三是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以科研院所为先导,以企业自主创新为基础,促进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推动中国制造的升级换代,使科学技术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内驱力,成为真正的第一生产力。改革开放使我们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抓住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自主创新使中华民族迅速和平崛起,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较以往显得更加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没有差异,没有矛盾,就不可能有发展,矛盾无处不有、无时不有,承认和正视差异和矛盾,并及时有效的化解它,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才能够实现和谐社会。“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这句话,是毛泽东年轻时说的,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社会矛盾异常尖锐,不斗不革命就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斗”自然也就是种带有苦涩的乐趣;在和平年代,在民生基本得到保障和改善的时代,差异和矛盾可以借助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化解和消除,有能力也有条件促进社会和谐,工作生活在和谐社会之中,人既能得到安全上的保障,又能享受到生活乐趣,更有利于身心健康,岂不是更加其乐无穷。我们的先哲早就有追求“大同”的梦想,和为贵是中国的传统理念,一个贵字反映出“和”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份量。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前推进的过程中,不同思想、不同文化观念的碰撞,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摩擦,区域发展、城乡发展的不均衡,收入分配、社会福利间的鸿沟,住房、医疗、教育体制改革中存在的缺陷,趋利行为和竞争焦虑带来的烦恼,经济增长和环境恶化的不协调。凡此种种,所有这些问题,都是阻碍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敌。只有科学的、理性的分析寻求解决答案,通过适当的方法和手段来解决这些矛盾,来化解这些矛盾,从而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和谐的社会保障。解决差异和矛盾最终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靠改革,即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改革不合时宜的游戏规则,通过改革达成共识,从而解决和化解矛盾冲突;二是靠发展,经济的发展,财富的增加为解决诸多的社会矛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和谐社会主要表现在个人自身的和谐,即个人的身 心平衡,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即以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和“八荣八耻”为行为准则,与他人与社会和平共处;社会各阶层的的和睦相处;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共存;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只有和谐才能谱写出动人的乐意,只有和谐社会才能让人心情舒畅,身心健康,和谐社会是种以人为本的社会,是我们的理想家园,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追求的理想的社会发展模式。

没有活力,没有动力,就没有经济的增长,就没有社会的发展进步,解决差异和矛盾才能实现和谐社会,才是真正的发展,科学发展就是既要激发社会活力,又要实现社会和谐。和谐社会将人的全面发展,为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更大、更好的舞台。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观决定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因此,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就应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2016党章知识测试题及答案下一篇:公务接待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