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重视教育科学精神的培养论文

2024-09-28

要重视教育科学精神的培养论文(精选8篇)

要重视教育科学精神的培养论文 篇1

[摘要] 教育科学精神的匮乏已成为制约中国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其突出表现是:教育科学意识淡漠,教育求真精神贫乏,非理性教育大行其道,否定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培育中国教育的科学精神,需要重建中国教育工作者的独立人格,加强教育科学意识、辩证思维和理性精神的培育。

[关键词] 中国教育;教育工作者;科学精神

长期从事基础教育研究工作和教育行政管理工作,我深感中国基础教育陷入了应试教育的泥潭而很难自拔。中国基础教育如何才能走出应试教育困境,而步入素质教育的坦途?这固然需要一系列体制和制度的变革,更需要呼唤中国教育的科学精神。

什么是科学精神?综观学者们的研究,在我看来,科学精神就其内涵来讲,大致包括求真、探究、怀疑、实证、理性等精神。简言之,求真精神,就是相信系统科学的真知识,遵循科学规律;探究精神,就是永远要对新鲜的事物敞开心灵,准备接受新的知识,容纳新的观念,探讨新的奥秘,追求新的结果;怀疑精神,就是既绝不相信权威,也绝不无条件的宽容;实证精神,就是任何科学知识都要有证据做支持;理性精神,就是要用严密的逻辑对证据进行分析和推导,在各种可能的解释中选择最合理、最可能的一种。由是观之,中国基础教育是何等地缺乏科学精神,重建中国教育的科学精神又将是何等地艰难!

一、中国教育科学精神匮乏的表现

(一)教育科学意识淡漠

教育是一个专业化的职业领域。正因如此,近年来,人们愈来愈大力倡导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之相适应,支持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教育科学,无疑应该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占据应有的位置,但事实却全然不是那么回事!在我国教育界,排斥教育科学,不相信教育科学,甚至否定教育科学的现象比比皆是。这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不学习教育科学。有不少教师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教书的,又不想当专家,所以学不学教育科学并没有多大关系。“我把书教好就行了,学那些玩艺儿干嘛!”——这种观点与梁启超先生当年批判过的“只有理科、工科的人们才要科学,我不打算当工程师,不打算当理化教习,何必要科学?”的论调,是何其相似!

二是不相信教育科学。我国教育历来具有强调“苦学”的传统。近年来,伴随着升学竞争的日益加剧,通过肆意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而要成绩、要升学率的做法,更已成为不少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不二法门”。其实,从整体上说,我们的教育不会因为一天让儿童学习12个小时,全社会的升学人数就会增加;也不会因为让儿童按照国家规定的正常学习时间学习,全社会的升学人数就会减少。不料,有人却振振有词地宣称:对于家长来说,我们只有一个孩子,全社会的孩子我们管不了的,我们不学12个小时,正因为那升学的人数不会变,所以就会有学12个小时的孩子顶上去了,对于社会来说,你的孩子上学还是他的孩子上学都一样,人数而已,但对每一个家庭来说却是全部。听到这样的话,作为一位长期从事教育研究的工作者,面对这种声音背后传递出来的为了应试教育只相信时间加汗水,而否定国家课程方案、否定教育科学的做法,我内心的痛处简直无处言说。

教育缺乏应有的教育科学意识,直接导致了在教育系统内部,愈来愈多的人日益变得根本不再遵循教育管理的基本规则和规律,单靠无限度地延长学生的校内外学习时间,来片面搏取“升学”功利。这种做法,给学生带来的后果究竟是什么?表面看来,似乎只是学生身心素质的下降;其实,更可怕的则是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空间的丧失殆尽。

(二)教育求真精神贫乏

1922年8月20日,著名学者梁启超先生应当时影响颇大的学术团体——科学社的邀请,在作题为《科学精神与东方文化》的演讲时,曾对科学和科学精神作了如下界定:“有系统之真知识,叫做科学,可以教人求得有系统之真知识的方法,叫做科学精神。”对于这句话,他作了三层说明:第一层,求真知识;第二层,求有系统的真知识;第三层,可以教人的知识。在这里,显然,梁启超先生把“求真知识”看作是科学精神的第一要义。当代学者、上海师范大学的柳延延则进而追问:在西方学者的心目中,科学精神的精髓又是什么呢?对此,虽然各家说法不一,但比较共同的观点是,首先是对宇宙万物之“发生”的惊讶心态和由纯粹的好奇心所驱动的一种探究精神。柏拉图认为,思想起源于惊异。由此导致了一种追求高于具体经验的、普遍的、理论的思维倾向和逻辑的思维方法。从毕达哥拉斯到亚里斯多德,古希腊哲人倡导的这种精神通过文艺复兴在欧洲复苏而绵延不绝。科学的活力,就在于它具有一种自我改进的机制。正是理性批判精神,将科学与伪科学划清了界限。美国著名科学社会学家默顿将“有条理的怀疑精神”称作科学家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之一。无疑,具有探究和怀疑精神,是个人或社会具有科学精神的重要标志。

如果按照科学精神的上述要义来评判我们的教育,那么,究竟到哪里去寻找中国教育的科学精神?今天,在广大教育工作者中究竟有多少人能够自觉主动地探究教育的规律呢?我们可以看到,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与同时从事教育研究的人不但不成比例,反而还总有一种反对教师搞教育教学研究的倾向,名之曰:当老师的教好书就行了,搞什么研究!以至于不少地方在教师评定专业技术职务时,正在有意无意地淡化对教师教育研究成果的要求。在广大教育工作者中究竟有多少人从内心里真正否定或怀疑过那种仅仅单一地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应试教育”的合理性呢?是否自觉追问过这种“教育”果真能为我们的国家带来竞争力吗?事实上,不仅没有多少人发自内心地怀疑这种“教育”行为的合理性,反倒有为数不少的人在为这种已经严重异化了的“教育”的所谓“合理性”百般辩护,什么“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辩证统一的”,等等。

教育缺乏求真精神的后果,直接导致了众多的教育工作者根本没有教育效率意识。而教育效率意识淡漠所造成的后果之一,就是学生的学习课内不行课外补,校内不行校外补。其结果:效率不高就要增加课时,增加课时就要拉长学习时间,增加学习时间导致学生学习疲劳,越疲劳效率越低,效率越低越增加课时,如此恶性循环,致使基础教育陷入了“靠时间加汗水”的怪圈而不能自拔。就这样,一味机械地做,做,做……最终让学生陷入了做不完的作业之中而喘不过气来。

(三)非理性教育大行其道

理性精神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理性精神的体现,凡事要讲道理,要讲事实,要讲根据。可是,多年来,我们的基础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却被功利主义的“应试教育”浪潮所左右了。各色人等都在狂热地片面追逐所谓“升学率”,一切都只是围绕着升学率转。其结果就是,所谓“升学率”已经距“科学”二字的内涵越来越远了。今天,如果我们把许多人仍在津津乐道、沉湎其中的不计代价所获取的所谓“高升学率”政绩,放在科学发展观的放大镜下去审视,那么,这种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牺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换来的高升学率,到头来,大学毕业后又大量的找不到工作,让那些付出了沉重代价的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在家里待业,这样的高升学率,我们有什么资格炫耀和骄傲呢?

我曾经提出,教育应该拥有自己的独立性,教育不应该只是简单地跟随在社会和学生家长的后面,教育不能无原则地盲目屈从或迎合社会(包括学生家长)的某些并不合适的压力和要求。对此,有人质疑,认为这不是一线教师和校长能支撑得住的。其理由是,如果我们不去迎合,就难以得到地方行政部门和学生家长的认可,这也就无法保证生源的数量和质量,恶性循环就会成为必然。应当承认,这种观点是很具普遍性的。在教育内部(甚至是部分领导层中间),不就有这样一种貌似“理直气壮”的论调吗?——“不管这改革,那改革,升不上学的改革就不是好改革”,等等。由是,我们不禁要问:在我们今天的所谓学校教育中,究竟还有哪些方面尚未被这种极端功利性的“升学主义”所俘虏呢?正是在这种非理性思潮的弥漫之下,甚至就连“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崇高教育理念,也被简单地曲解成了“不让一个学生升不上学”了!所以,今天,我们是不是应当把社会各方面津津乐道的“升学率”也放在科学的天平上去称一称:教育,如果剥离了“升学”的外壳,那么它对于学生生命的真正发展,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到底意味着什么? 大量事实一再表明,这种急功近利的学校教育,只强调书本知识的简单堆积,频繁的机械考试压抑着学生天性中原有的好奇精神,导致学生仅仅对书本学习的关注而远非对知识的内在渴求,以至于根本无法从读书本身体验到求知的乐趣,而只是迫于升学的压力而不得不一味地去进行条件反射般的机械学习。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早就一再告诫说:人们应该防止向青年人鼓吹那种以习俗意义上的成功作为人生的目标。可是,我们今天的教育现实,却在很大程度上恰恰就是不断用这种短视的功利性“目标”来诱导甚至逼迫学生苦读书。在我看来,这种急功近利式的教育行为,扼杀的绝不仅仅是学生的童年,而且是学生的个性;绝不仅仅是学生个人的未来,而且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正如我国著名学者钱理群所指出的:应试教育的本质就是急功近利,而不注重对人的终极关怀。我认为,此言说到了根本。就算是上过大学的人,又有多少不是在就业之日、评定职称、课题研究交付鉴定之时,便关闭了每一个接受新知识的毛孔,开始按部就班地过所谓“轻松自在的新生活”呢?如此,我们怎么能指望这种急功近利的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能够真正肩负起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呢?由此而言,那种不顾孩子的天性,肆意剥夺孩子的童年,以牺牲国家的未来为代价,被非理性思潮所操纵的“应试教育”,难道不应该痛加批判,不应该被我们所彻底抛弃吗?

(四)否定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既有社会决定的一面,教育也有超越社会的一面。正因为如此,教育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教育有推动自身进而推动社会变革的一面。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教育改革与发展有自己的主体性,有自己的内部变革机制,这就是教育界的自我创新精神。

但是,正像前面所指出的,对于“教育有自己相对独立性”的观点,有人并不赞同。为此,他们还引用了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的观点来加以论证。即,研究教育问题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混淆“应该是什么”和“事实是什么”两类命题,它把教育从时间和地点的条件中抽离出来,一开始就去问理想的教育是什么样的,却忽略了儿童实际接受的教育。社会学探讨教育的视角,是把教育当成一种社会事实,事实不是一块可以随意涂写的白板,而是一种无法随意创建、毁坏或更改的既存现实,人们能够做到的只是学会理解教育体系,了解教育体系的性质及其赖以存在的条件。每个社会都有一种能够在个人身上产生不可抗拒的影响的教育体系,它不是我们个人创造的,它是共同生活的产物,表达了共同生活的需要。人之所以为人,只因为他生活在社会之中。那么,借用这样一个社会学的基本命题,也可以这样说:中国的教育之所以是中国的教育,只因为它是中国的体制、制度,特别是中国国情的真实反映和无奈挣扎。

还有人认为,天下父母哪一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快快乐乐成长,可是社会的主导力量是学得好的才是好孩子,而且这个思想已经在中国大地上延续了几千年,根深蒂固。教育的独立性很难,就像现在对教育的评价还不就是学校考取了几个重点高中或大学,升学率是多少?所以这个问题,是每个家长的问题,是教育界领导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认知的问题,等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涂尔干的观点并没有错,但他却是从社会学家探讨教育与社会关系的角度而言的。也就是说,他更多地是从教育受社会决定的视角来探讨问题的。这种观点的局限性,恰恰在于他没有看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而如果我们否定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那么教育就势必完全变成了社会的附庸,这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教育变革的内在动力,否定了人们对理想教育的追求。依此类推,如果我们把教育改革完全推向了社会,社会不变革,教育改革就无法进行。这样一来,教育就只能在社会的制约下永远发出无助、无奈的悲鸣和呻吟!而在这种声音的主宰下,我们又到哪里去寻找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体性和教育的创新精神呢?

在科学精神如此贫瘠的教育土壤中,我们究竟如何才能突破畸形的功利化“应试教育”的重围,真正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我认为,中国教育界应该掀起一场教育科学精神的启蒙!

二、建构中国教育的科学精神,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当务之急

我国学者指出,弘扬“科学精神”,实际上就是要在最大范围内建立起一种人类追求知识的求真、求是态度和理性觉悟,让人们的精神境界超乎于日常俗态生活和功利氛围之上。我认为,教育战线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着力培育教育工作者的科学精神:

(一)重建教育工作者的独立人格

2005年,有位来自我国香港的经济学家曾说: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5个。由此,引发了经济学界的一场争论。其实,这场争论的意义,不在于中国到底有多少真正的经济学家,而在于反思中国的知识分子是不是具有知识分子应有的独立人格。

2003年10月,我到北欧考察教育,欧盟对教师提出的职业要求有一条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这就是:教师是引领社会前进的人。在我看来,要建构中国教育的科学精神,首先要培育中国教育工作者的独立人格。中国的教育工作者要成为有思想、有理想、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没有思想,就没有自己的独立性;没有理想,就没有自己的追求;没有社会责任感,就没有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有理想,不是让你包打天下;有责任,不是让你承担一切。我非常欣赏著名科学家李开复博士在《与未来同行》一书中讲的三句话:要有勇气改变你所能改变的,要宽容你所不能改变的,要有智慧区分二者的不同。

(二)培育教育工作者的科学意识

教育工作者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素质。一方面,要在教育工作者中普及基本的人类科学知识,让教育工作者分享人类科学发现的伟大成果;另一方面,要在教育工作者中普及人类科学发展史,让教育工作者通过学习人类科学发展史,感受科学家的科学精神是如何推动人类科学发展的。

教育工作者要具备扎实丰厚的教育科学素养。首先,教育工作者要学习教育科学。教育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几千年来,人类在教育实践和对人的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智慧和心理科学知识,学习、继承、弘扬这些智慧,是一个教育工作者走进教育的自由王国的必由之路。其次,教育工作者要相信教育科学,尊重教育科学,实践教育科学。教育工作者要走出依靠时间加汗水来提高教育质量的怪圈,要依靠教育科学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要效益,坚定不移地走教育改革、教育创新之路。

教育工作者要研究教育科学。如果说,人的真理性的认识来源于实践的话,那么在教育科学领域最有发言权的人,非教师莫属。但是,广大教师在拥有教育实践的话语权的同时,却为什么没有掌握教育科学的话语权?这个话语权为什么长期由专业教育科学工作者所占据?一言以蔽之,是教师自己拱手让出了对教育实践的研究权、反思权。人们总认为,教育科研是专业教育科研工作者的事。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观点。实践者和研究者的这种分离导致的结果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走上分裂之路的根源所在;也是教育这个职业的专业化属性还没有真正确立起来的根本原因!

由此可见,把教育的研究权还给教师,让教师成为研究者!这是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科学意识觉醒的根本途径。要让教育工作者成为真正的教育研究者、教育探索者,让教育工作者在研究和探索中,去体验人类科学精神的真谛!

(三)培育教育工作者的辩证思维

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下,当前中国教育工作者最缺乏的科学精神之一就是探究意识、创新精神。这既与教育工作者创新人格的缺乏有关,也与辩证思维的缺失不无关系。我在组织实施创新教育研究的过程中,深感我国教育工作者常常以一种绝对化的、甚至僵化的思维方式看问题。比如,谈到教育创新,谈到创新人才的培养,有人认为:如果一周15节物理课,老师又有多少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又怎样落实在课堂中?研究探讨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思想基础在哪里固然重要,可不改革高考制度,我觉得思想基础再好,创新也很难取得大的实效。我有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所有的办法都是孙悟空,唯有高考制度才是如来佛。教育工作者不改变这种僵化的绝对的思维方式,不树立辩证思维方式,就走不出应试教育的困境。教育中的科学与人文、理性与情感、当前与长远、教与不教、先教与后教、德育与智育、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学习内容多与少、丰富性学习与单一性学习、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作业的多与少、习惯与学习、苦学与乐学、学习与锻炼,等等,都是具有辩证性的。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时间,你如果能做一个有心人,你如果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进行认真的研究、反思和探索,你就会在特定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找到自己教育教学改革的自由空间,你就会逐步走进教育创新的自由王国!因此,任何一位教育工作者,只要懂得了教育的辩证法,都能在既定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教育教学条件下,找到自己教育教学创新的自由和空间。总之,教育工作者应该到教育的辩证法中去寻找教育创新的自由度。

(四)培育教育工作者的理性精神

功利主义是科学精神的大敌。台湾著名学者吴大猷先生曾指出:虽说科学发展的结果,有可能极大地改进我们的物质生活,但是科学研究人员的出发点,却多不是以物质的收获为目标的。也就是说,科学追求的是事物的根本道理,它决不讲求实用,但事实上却可能无所不用。他还进一步认为,中国把“科学”与“技术”合称为“科技”是“一种不幸”。因为,它把两个概念的区别暧昧和模糊化了,从而用“致用”代替了“求真”。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巨大差异被人所忽视,这种忽视的后果是,人们常常把权威的原则、功利的原则,推移到“科学”之上而成为所谓“科学的原则”:有用即是真理,对于科学研究的项目无利不干、小利小干、大利大干。实际上,这些都是“技术原则”,而不是科学原则。

培养教育工作者的理性精神,就是要呼唤教育工作者理性精神的回归。理性精神的要旨是独立批判精神,它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能用自己的独立思考来审视教育现象,来反思教育实践,来确立自己的教育理想。当然,我们呼唤教育工作者的理性精神,绝不是要反对学生升学,反对学校追求升学率。为此,我们郑重指出:

我们呼唤教育的理性精神,不是反对学生升学,而是要反对只要升学率,而不要学生童年的错误做法。

我们呼唤教育的理性精神,不是反对学生升学,而是要反对仅仅把升学看作是学校教育的最高目标,而牺牲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错误做法。

我们呼唤教育的理性精神,不是反对学生升学,而是要反对为了追求升学,而把教育只当作传授知识和应试技能训练的场所,牺牲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国家创新竞争力的做法。

我们呼唤教育的理性精神,不是反对学生升学,而是要反对违背国家课程方案,靠加班加点,靠苦学、死学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做法。

我们呼唤教育的理性精神,不是反对学生升学,而是要反对不顾学生实际和差异,采取一刀切的教育模式,而否定学生按照自己的个性和职业性向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的权利的错误做法。

我们呼唤教育的理性精神,不是反对学生升学,而是要反对那些陷于应试教育的泥潭而不能自拔,进而否定教育的独立性,否定教育创新的可能性的错误论调。

为此,我们郑重呼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

对于教育思想,多一点独立性,少一点盲从性;

对于教育认识,多一点理性思考,少一点心浮气躁;

对于教育实践,多一点科学意识,少一点盲目蛮干;

对于教育改革,多一点积极进取,少一点无所作为;

对于学生发展,多一点长远考虑,少一点急功近利;

对于学生生活,多一点人文关怀,少一点分数歧视;

对于学生未来,多一点“条条道路通罗马”的宽广视野,少一点强行驱使“千军万马都过独木桥”的狭隘观念。

要重视教育科学精神的培养论文 篇2

情感是人们关注事物的基础, 感知问题的前提, 打开思维的钥匙, 产生意志的原动力。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实施情感教育, 情趣教学。为此, 可采用情景激情、故事激情、实践激情、交流激情等方式达到激情教育的目的。例如, 我们在引发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培养中,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在新世纪征程中, 我们需要具备什么能力, 新世纪需要什么人的问题。经过讨论, 学生切身感受到, 生活在21世纪中的人, 必须具备四种能力, 即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收集和改造信息能力、合作协助的能力。其中创新能力是人类普遍具有的一种能力, 是四种能力的灵魂和统帅。学生意识到了创新学习的重要性, 便会认真自觉地学习、逐步养成勇于探索、大胆求异的创造性学习习惯。又如,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向学生介绍科学家的事迹成就, 新时期的科技发展的形势, 以激发学生崇科学、学科学之情和发奋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创新学习意识的形成。

二、创设问题的情境, 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

问题的设置必须要与教学内容有关, 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既能激发学生好奇心, 又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促使学生由被动听课变为主动探索。而探索的过程往往是思维创新的过程。为此, 我们应当在教学中设置一些创造小生的问题:在呈现和发现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总结性、疑难性、重点性的问题, 让学生充分考虑, 反复复议, 比较总结, 找出正确答案。如学生在操练句型中就发现一些类似句型。像go to school和go to theschool, at school和in the school, 其用法就不完全一样。在教学中, 教师也不一定要特别强调两者之间的语法知识, 使得学生难以理解, 可以采用实例让学生理解两者之间的差别即可。在讨论中明白异同点, 语气轻重、使用场合等问题。一旦问题提出之后, 学生首先考虑的是需要回答问题, 要回答正确, 必须在分析、思维、发散中进行, 最终解决问题。在“提问—讨论—归纳”这一过程中, 学生既对所解难题有深刻的、牢不可忘的形象, 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更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创新学习能力。

三、主攻课堂教学,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学校是实施教育的阵地, 课堂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渠道, 抓好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学习的关键。因此, 首先教师在上课前, 要深钻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 确定教学目标和能力目标, 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认知和判断, 搞清知识的过渡和联系, 确定知识的层次和要求;再将知识点进行定性分析和目标分类, 从而确定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能力达标的知识点和题型, 写出切实能指导教学的教案。其次, 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训练为主线、创新学习为目标的原则, 上好每节课。教师在引出新知识点后, 要做到精讲多练, 启发引导学生大量练习, 自我体会, 逐步提高。对于一般性知识如:“What colour are they ?”“They are…”学生可采用自学自练方式, 自我理解, 并能很快转化为能力。对于一些难于理解掌握的知识, 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引导要新颖有趣得法, 使学生明白易学, 还加强了训练。一节课中, 教师要善于引导, 巧妙指挥, 迅速过渡, 由指挥者变为监听者。第三, 训练要注意方式多样, 富有兴趣。教师引导点拨, 学生尽可能的大量训练。可采用双人对话、小组训练、排行对话、朗读表演、背诵默写、提问解难等方式, 让学生听说读写紧密配合训练, 使他们在活泼中争议、探讨, 在复练中发现、学习、创新和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拓宽英语学习的渠道, 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精神

要重视教育科学精神的培养论文 篇3

【关键词】初中科学;探究精神;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以后,要求学校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开拓,影响学生学习的高效率。因此,探究性学习被人们提上日程,探究性学习可以有效挖掘学生学习潜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新课程改革的落实,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因此需要教师做好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

一、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索

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可以有效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这是一种既直接又有效的办法。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例如,老师在讲氧化还原反应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这个方程式时:3CO+ Fe2O=高温=2Fe + 3CO2,教师就可以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比如:这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哪个元素的化合价上升了?哪个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了?哪些元素的电子数增加了?哪些元素的电子数减少了?公式中哪个是氧化剂,哪个是还原剂?哪个是氧化产物,哪个是还原产物?在配平时是否遵循了质量守恒定律等,通过一系列问题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完成课文的学习,最终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二、创设活动激发探索欲望

(一)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探索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逐步从具体思维逻辑向抽象思维逻辑发展,因此这段时间对学生思维逻辑的培养至关重要。该阶段的学生虽然在向抽象思维逻辑发展,但却仍以具体思维逻辑为主,因此教师在实施活动教学时要格外注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在开展活动教学时,尤其是理科性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做实验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活动课堂教学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可以让学生在具体实现操作中,通过对未知知识的探索,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例如教师在讲凸透镜成像规律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实现让学生准备好相应的工具,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会引发对成像规律的好奇,然后教师在根据学生做实验的情况进行理论上的讲解,从而完成课堂教学。

(二)通过矛盾冲突引发学生探索兴趣

矛盾冲突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并为学生深刻的印象。例如教师在讲解压力压强这个知识点时,学生可能只是知道这个词,但具体有什么作用,怎样区别可能不会知道的很透彻,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一个小小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了,教师可以拿一个剥了皮的熟鸡蛋放在瓶口上,这时鸡蛋放不进去,但当教师小举动以后鸡蛋就进去了,学生肯定会非常好奇,教师到底是怎么做到的,这时教师就可以在学生满满的好奇心下,讲解其中的原理,从而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实现课堂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

三、通过合作提高探索能力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提高探索能力是非常有效果的。各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使用到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通常将一个班级的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然后教师为每个小组分配任务,小组成员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任务的划分,然后小组内成员经过协商探讨后,完成最后的总结归纳。在每个小组都进行分析整理以后,教师就以小组形成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探讨,或者进行小组间的探讨,进而完成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主发现问题、自主分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学习方式,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锻炼是非常有帮助。

四、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机制也在不断进行完善,新课程改革对当今教学模式给予了新要求,要求重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需要不断加强学生的探究精神,因此,对教师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新思想,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调动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学习的热情,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最终配合教师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沈福仙.初中科学教学要重视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J].学周刊,2015,10:134.

[2]郭晴秀.初中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

[3]原臻钰.初中科学实验教学对学生创新性思维培养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要重视教育科学精神的培养论文 篇4

论文关键词:独立学院 科学精神 培养路径

论文摘要:在独立学院大学生中加强科学精神的培养和教育是项相对艰巨的工作,本文从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从实践环节中培养科学创新能力以及加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等途径,为改善独立学院大学生科学精神风貌提出建议。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基础,也是素质教育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精神的核心是“求真”,人文精神的核心是“求善”,而“求善”的基础是求真,不真便无以谈善。故,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便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首要目标。

一、科学精神的内涵与表现

何谓科学精神?胡适先生说:“科学的根本精神在于求真理。”①但不仅在于求真理,他在《少年中国之精神》一文中提到少年中国的人生观:“第一须有批评的精神,第二须有冒险进取的精神,第三须有社会协进的观念。”竺可桢在《科学之方法与精神》一文中,将“科学精神”总结为三个方面:①不盲从,不附和,以理智为依归。②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③专心一致,实事求是,不作无病之呻吟,严谨整饬毫不苟且。从这两位教育家对科学精神内涵的理解,可以看出科学精神大致围绕着以下几个方面:

1.求真务实、尊重规律的严谨态度

“求知是人类天生的一种精神上的最大要求。……神圣的不知足是一切革新一切进化的动力”,同时“真理是深藏在事物之中的;你不去寻求探讨,他决不会露面。”①如何探索?这需要求真务实、尊重规律的严谨态度,不能单凭直觉,需要在科学活动中保持实事求是的严谨态度,以系统、严格的观察实践和严密的逻辑推理为依据,不惟上、不惟书、不惟权、只惟实,这样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2.敢于质疑的批判精神

“对于易陷入于偏见、武断和盲目接受传统与权威的陷井存有戒心和疑惧”,合理的存疑是科学理性的天性也是批判精神的先导,没有合理的存疑,就没有科学客观的批判;批评则是在合理质疑的基础上去重新估定,科学之所以能够不断突破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敢于质疑的批判精神。

3.相互协作、同舟共济的团队意识

任何一项伟大科学成果的取得都不是个人的功劳,而是众多人相互协作、努力拼搏和敢于付出的结果。因此,良好的团队意识也是科学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

4.不畏艰苦、勤奋不息的进取意识

创新促使科学不断进步发展,创新的动力依赖于不畏艰苦、勤奋不息的进取意识。奋发向上、勤奋不息地开拓创新,充分体现了人类运用规律的主观能动性,是科学精神的内在灵魂。

二、加强独立学院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的现实意义

独立学院是当今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但基于其起步晚,办学基础较差,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等特点,导致独立学院学生的科学精神缺失情况较为严重,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也不利于独立学院的发展壮大。其一,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大学生若仅是掌握专业知识,而缺少以科学的态度、观点和方法来看待世界、看待人生的独立人格,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不可能在面对权威时不盲从,不附和,更谈不上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其二,全国三百多所独立学院起步都较晚,办学基础先天不足,要想在与同类院校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不仅是硬件设施上的`较量,更是软实力的竞争,即大学精神打造上的比拼。所以,加强独立学院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就显得尤为紧迫。

三、独立学院大学生科学精神缺失的外在表现

当前独立学院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科学精神缺失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缺乏纯洁的求真精神

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过于功利化,“急用先学,立竿见影,考什么学什么,不考的不学”。有噱头的科研项目就争着研究研究,没有噱头便不屑一顾。再加之社会各行业准入门槛都是各式各样的专业资质证书,而不看个人是否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扼杀了大学生追求科学知识的纯洁初衷,让他们在盲目地为文凭和学历急功近利的同时,少了对科学文化本身的追求与热忱。

2.缺乏敢于批判质疑的意识

有质疑批判的精神才能有所创新,而部分学生恰巧缺乏这样的科学精神。他们学习主动性不强,有的甚至处于纯粹被动地位,没有独立思考习惯,考试时将完整的知识体系肢解和割裂为一串串条条框框,进行机械式记忆和背诵,对所学的知识、成见和结论从不提出疑问。

3.缺乏包容合作的团队精神

“容忍的态度比自由更重要”,有包涵、容忍的态度才能客观,才能在面对人生挫折时从容以对,虚怀若谷,才会有所进步。部分学生在科研实践中刚好相反,缺乏大局观,过分强调个人得失,缺少才能互补、齐心协力的态度,更没有理解团队协作、为人民和社会服务的科学真谛。虽然他们具备了某些科学知识,却因不善于与人合作沟通,最终使自己在求知途中走了更多的弯路。 4.缺乏不畏艰难、深入研究的进取态度

部分学生“拿来主义”思想严重,缺少实验取证的实践态度,投机取巧,浮于表面。遇到难题不思考如何解决,而是绕道而行或浅尝则止。平时作业弄虚作假,应付了事,甚至在科研论文上任意剽窃、篡改和捏造实验数据及结果。

四、加强独立学院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的路径建议

1.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作为课堂教育的延伸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科学精神的培养就不能仅限于课堂教学,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也是培育科学精神的重要前提。具体来讲:一方面,学校在硬件建设上应注意优化育人环境。如,在校园内打造“文化墙”,为充分展示大学生的智慧和想象力提供平台;增设刻有科学家们名言警句的碑牌;修建学生益智活动中心,等等。另一方面,学校在制度体系建设中,让大学生参与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制度的制定,使学校制度不仅反映大学生要求,而且发挥学校在制度建设过程中的主动性,抵制和摆脱社会不良倾向的影响。各方面、全方位地发挥学校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调控作用,以求学校精神品格对大学生科学精神的熏陶功效。

2.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言行举止、治学态度、思想意识和科学作风等,都只有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所以,建立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另一重要前提。首先,教师应主动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无论课上还是课后,都应走近学生,真诚的关爱才能架起通往众生心灵的桥梁,才能让学生对教师有亲切感、信任感,进而引导他们修正对待学习的态度;其次,教师要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增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讨论模式、探索模式、互动模式和研讨模式,让学生通过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和团队协作来分析、解决问题,从中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求独立思考、敢于质疑、不畏艰难的科学精神。

3.重视从实践环节中培养科学创新能力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重视高校实践教育环节是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的重要手段之一。独立学院应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教育功能,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活动、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举办丰富多彩的科技知识论坛、专业学术讲座和创业教育讲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创新、勤于动手、永于探索的能力。

4.加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相辅相成的两种精神特质,人文精神对科学精神的树立起着积极的推动效应。在高校教育中,人文精神的传播与塑造主要通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的“两课”教学来进行,从而辅助大学生在接受和运用人类科学和文化过程中,建立起关于对人的存在、人的价值的思考和道德行为的精神气质。同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的“两课”教学的宗旨亦在于培养学生求真务实、怀疑批判、不畏艰难、相互协作的科学精神,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培育的重要阵地。故,独立学院应重视“两课”教学,让它更好地配合专业课教学,保证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为培育大学生科学精神开辟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胡适.胡适文集(第三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王青耀.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取向特点分析[N].光明日报,-06-16.

要重视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 篇5

所谓“感受”,就是指人的感官受到外界形、色、音响、气味等各种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与客体刺激相应的心理活动,如情绪激动、心情舒畅、思想领悟等。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较为复杂的心理过程,是因人而异的。比如对于海鸥这一动物,在高尔基的笔下是:“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初中第五册《海燕》)作者借海鸥抨击了见风使舵、害怕革命的资产阶级,显然是贬义的。而我们商店里有海鸥牌洗衣机、海鸥牌电风扇、海鸥牌洗衣粉等以海鸥命名的商品,无疑又是褒义的,这就是感受的不同,文章离不开生活感受的孕育。有生活感受,才能写出文章,感受独特,文章才新颖,有“个性”;感受深刻,文章才有深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鼓励学生树立起这样的信念: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可以感受的,都是可以让我们捕捉到有用的东西的。同时,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无论是在校园生活中,还是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都要有感情的投入,都要五官开放、心官激荡地参与,而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如看《话说长江》的电视片,完全可以边看边听边想,看看电视片里的解说词是如何与被说明的图像相依相辅的,与一般的说明文有何不同。善于捕捉生活现象的启迪,即在感受某一事物的时候,融入某种有本质联系的思想(精神),是感受的一个基本要求。

全身心地感受生活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能够领会到生活的启示,还在于它往往能激发灵感,产生非吐不快的写作冲动,而这种冲动正是成功的标志。

我们教师要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养成触景生情、见物生情、闻声生情等习惯,不断地触发、延展和丰富自己的感情。感受生活能力的培养需要反复训练,积水成河。除了课堂作文教学之外,可要求学生设立课外练笔本,有了感受,就及时动笔,抓住灵感,自觉去作文,点点滴滴积累。教师尽可能予以褒扬,同时指出不足。也可以上感受信息交流课,组织学生交流校内外生活的种种感受,起到相互启发、相互感染、相互影响的作用。教师自己也可以谈谈下水作文的体会。还可以结合知名作家热爱生活、投身于生活的事迹或体会(如魏巍谈《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写作和生活的关系),来进一步激励学生热爱生活、多情善感地反映生活。要指导学生注意发掘自我生活的感悟点(如生活环境变换、人事变更、交谊庆贺等容易泛起感情的波澜),激荡情思,促成写作契机。有条件还可以把学生带到野外、工厂、工地、矿山中去,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去联想,去想象,去接受美景,去领会哲理。

勉励要有科学精神的名言 篇6

2) 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在宗教中,而是在科学中。---达·芬奇

3) 诗人的创造,哲学家的雄辩,探险家的技艺――这就是组成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的材料。---[俄]季米里亚捷夫

4) 没有科学和艺术,就没有人和人的生活。---列夫·托尔斯泰

5)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为它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学者属于祖国。---巴斯德

6) 科学是一种强大的智慧的力量,它致力于破除禁锢着我的神秘的桎梏。---高尔基

7) 想喝水时,仿佛能喝下整个海洋似的---这是信仰;等到真的喝起来,一共也只能喝两杯罢了---这是科学。---契诃夫

8) 人借助于科学,就可纠正自然界的缺陷。---梅契尼科夫

9) 科学需要人的全部生命。---巴甫洛夫

10) 科学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而真正科学家的任务就是丰富这个全人类都能受益的知识宝库。---科尔莫戈罗夫

11) 对科学家来说,不可逾越的原则是为人类文明而工作。---李约瑟

12) 科学是到处为家的――不过在任何不播种的地方,是决不会得到丰收的。---赫尔岑

13) 独立思考能力,对于从事科学研究或其他任何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在历史上,任何科学上的重大发明创造,都是由于发明者充分发挥了这种独创精神。---华罗庚

14) 因为真理是灿烂的,只要有一个罅隙,就能照亮整个田野。---赫尔岑

15) 神奇的预言是神话,科学的预言却是事实。---列宁

16) 科学决不能不劳而获,除了汗流满面而外,没有其他获得的方法。热情幻想以整个身心去渴望,都不能代替劳动,世界上没有一种“轻易的科学”。---赫尔岑

17) 想喝水时,仿佛能喝下整个海洋似的---这是信仰;等到真的喝起来,一共也只能喝两杯罢了---这是科学。---契柯夫

18) 科学决不是也永远不会是一本写完了的书。每一项重大成就都会带来新的问题。任何一个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出现新的严重的困难。---爱因斯坦

19) 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牛顿

要重视教育科学精神的培养论文 篇7

请看看今天的地球吧!森林正在减少, 海洋、河流、湖泊受到严重的污染, 荒漠在蔓延, 湿地在缩小,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增加, 臭氧层遭到严重的破坏, 生物种类减少的速度在加快……人类面临着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因此, 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上的一个重大问题。那么, 中学生物教学, 又该如何向学生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呢?

一、重视信息渗透教学, 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生物作为一门自然科学, 除了在学生智育发展上有着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外, 还有一个艰巨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教学时可通过课堂教学的渗透作用, 利用小论文、资料、手抄报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当今环境状况, 让学生自觉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如:讲“生态平衡”时, 向学生讲述现在的黄土高原, 几百年前曾经森林茂密, 山清水秀。由于人们不懂得生态平衡的原理, 对它进行盲目性、掠夺性的开发, 使它成了今天的模样。利用手抄报、黑板报等形式, 列举一些实例, 让学生真实地了解由于人为的破坏, 给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危害。如:我国近三分之一的荒漠化耕地是人为造成的;近些年来由于过度开采, 我国约有一亿亩耕地盐碱化;长江上游的植被遭到人为的严重破坏, 导致长江中下游洪涝频繁、水患成灾。通过列举身边由于人为掠夺性的开发, 导致的环境污染恶化, 让学生更确切地感受到环境保护, 我们人人有责。如:近些年, 我县部分矿主乱开发稀土矿现象严重, 导致环境的污染程度让人触目惊心, 稀土生产时, 污水直排东江河, 污水经过之处, 对自然植被造成严重破坏, 水土流失严重, 有些河段水质超标, 给东江河造成了污染导致东江水质日趋恶化, 东江河可是我们河源、惠州、东莞、深圳、香港等重要城市饮用水的生命之河啊!

据有关资料表明, 我国现在是世界上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 CO2的排放量严重超标, 有三分之一的河流、湖泊被污染。尤其是“三废”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数千亿元, 让人触目惊心。通过渗透性教学, 让学生了解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 教育学生用正确的观点认识自然环境, 懂得违背了生态平衡的规律, 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的道理, 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重视生态文明教育, 培养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人类要持续发展,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重视人文科学的教育, 它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渊源。在生物课堂上, 教师要努力挖掘各知识点蕴涵的人文精神, 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揭示出来。如讲“生物多样性”时, 为了进一步揭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人文内涵———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 对其他生物的公平性等。要让学生了解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圈中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实体, 可联系“食物链”和“食物网”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物质表现就是生物资源, 它们具有现实的潜在的价值, 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 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今天, 由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 使不计其数的物种在地球上永远消失或即将消失。如:八色鸫是迁徙鸟, 在我国河南大别山、云南西部等地, 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森林砍伐和农药的使用, 对八色鸫的栖息地环境造成威胁, 近年来种群数量成下降趋势。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一些不法分子为了牟取暴利, 使许多珍稀动物成了人们餐桌上“美味佳肴”。如:在广东韶关市新丰县农贸市场, 出现大量宰杀贩卖国家级野生保护动物的现象, 例如猫头鹰、山猪、黄猄等。因此, 教学时, 要使学生认识到, 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物种生存的危机时期, 生物圈是一个“大家庭”, 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我们一定要保护好生态系统, 保护各种生物物种, 这也是保护人类自己。为了人类的持续发展, 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家园”, 让我们自觉地、勇敢地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

三、充分发挥活动探究课的作用, 培养环境保护的良好品质

生物学科是一门动手能力很强的学科, 教师应引导学生努力追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培养环境保护的良好品质。如:“调查塑料饭盒的使用情况和处理情况”。“调查以蚯蚓、地衣等指示性动、植物为参数, 了解附近的农田、住宅区、校园的污染情况”“调查垃圾的堆放与处理情况”“开设专题讲座, 组织学生观看专题电影、教学录像片”“结合植树节、爱鸟周、世界环境日等让学生编辑生物小报普及环保知识”等。鼓励学生走上社会, 进行环保宣传, 让整个社会形成一种环保的社会风气。

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尤其是倡导探究性学习, 让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独立自主地观察、调查、实验等, 不但发展了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特别是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而且还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扩大学生的视野, 让学生增长见识、陶冶情操、锻炼意志,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环境污染和人类面临的危机, 增强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从而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良好品质。

要重视教育科学精神的培养论文 篇8

一、责任心──获得和谐发展的基础

1.学会对自己负责。引导学生做个有责任的人,首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负责。教学中除了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激发强烈的学习动机外,还要抓住一些细枝末节,例如按时完成作业、认真验算、及时订正、书写整洁等,教育学生懂得学习无小事,事事是学习,凡事要认真对待。此外,当学生偶尔出错时,要引导学生自我分析缘由,如“近来作业效果不好,原因是白天玩得太累,晚上做作业打盹,老做不好。”这种自我分析能力的培养,使行为训练自外部监督过渡到自我监督,可大大增强学生执行任务的自觉性和自控能力。总之,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塑造学生做事认真负责的品行。

2.学会对他人负责。一般说来,履行责任就意味着个人的奉献。教学中有许多契机,可以培养学生对他人的深厚感情,培育一颗爱心,引导学生学会对他人负责。数学教师不应该只教数学,还应当在数学教育中育人。当有人答错问题时,要教育学生不能嗤之以笑,应先肯定其正确的成份,后帮助他找出错误的原因;当有人被难题卡住时,要教育学生应伸出友谊之手,耐心地和他一起探讨;当有人暂时落后时,要教育学生应真诚地鼓励他,给予他前进的动力。这样,把伙伴的快乐看作自己的快乐,把伙伴的忧愁看作自己的忧愁,学生从中学会了同情地人、关心他人,乐于奉献自己的爱心去帮别人。

3.学会对集体负责。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的参与中树立这样一种意识:这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就是集体的主人,形成一种主动关心、参与的行为倾向。而不要让学生从小这样想:这件事与我无关,这不是我的事情。因此教学中要把学生真推到主体位置,让每个学生都以主人翁的角色参与学习,参与交流。课堂上积极提倡:答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补充;没有想好允许再想;不清楚允许发问;不同意见允许争论;教师错了允许批评;必要时允许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从而使学生以积极的主体意识参与学习活动。教学中还要组织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认识到,要使活动成功,集体中每个成员都必须付出自己的努力,把集体的荣辱和各个成员的尽力与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4.学会对社会负责。数学以其独特的方式描绘着现实世界,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实际生活,有目的地选取材料。例如猫头鹰、啄木鸟消灭害虫的情况,树木吸收二氧化碳的数据,地球上某资源可利用的情况,人口多少与福利分配的数据,痰里面含细菌的数目,税率计算和主动纳税……编成应用题,或组织调查活动,进行统计分析,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认识世界,用数据的力量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环境规、人口观、社会责任感。

二、学习心──获得和谐发展的诀窍

1.激发学习动机,确立终身学习意识。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力量,要使学习突破时空的限制,延续人的一生,动机必不可少。动机的激发与维持能大大地促进学习。教学中特别要注意在旧知和所要讲授的知识间制造一种“不协调”,用知识本身的力量去吸引学生投入学习,体会学习的快乐,确立向往学习的心理倾向。例如“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先要求学生试求“6、8和20的最小公倍数”。学生用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得三数的最小公倍数是240,而用列举法得三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20。这种“不协调”吸引着学生投入新知学习。

2.有计划地引导,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方式、手段、途径规范化的结果。学生不可能天生就具有,也不可能在学习过程中自发掌握,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加以指导和训练。例如,阅读是人类吸取知识和认识未知世界的重要途径,数学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必须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教学中,教师就应有意识地按“教师辅导学生读→教师提问学生找读→按提纲自由读→放手读”四个阶段以及“认读:看懂数学概念、公式、法则的含义→复述: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概括:能找准关键,指出重点,归纳重点→串读:能联想和组合相关知识,理清知识间的来龙去脉,能做模仿练习→质疑;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五个层次,循序渐进地进行指导和训练,稳步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3.进行独立尝试,增强自觉学习能力。学习的方法与能力都不是可以灌输获得的,教学中要给学生创造训练的机会,使学生技能逐渐内化,成为学生经常性的行为表现。如我们在高年级开展“自我复习,自我考核”,来替代以往的“复习与单元考试”。首先要求学生用尽可能少的文字来概括单元的知识点及相互间的关系。其次分析教师的样卷,向学生讲清编拟考题的目的、要求、方法;要求学生按样卷编拟单元试卷,并鼓励学生从参考书上寻找合适的题目,跳出教科书的范围,向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迈进。最后开设专课“考考你的同桌”,并互批互改互评。

上一篇:汉滨区大河中学2010年下一篇:医务科、护理部、感染管理科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