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要重视细节描写的指导

2024-07-10

作文教学要重视细节描写的指导(共9篇)

作文教学要重视细节描写的指导 篇1

作文教学要重视细节描写的指导

【摘要】: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的包括语言、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在内的一些细小环节的细致描写。其中包括许多方面: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表情描写、情节描写等。李准曾经说过: “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表达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文章中,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就应该学会对细节进行描写。描写的目的是要取得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做到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能给人以真切的感受。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指导学生进行细节描写。

【关键词】: 细节描写 正确运用 重要手段 生动形象 人物形象 感染力 指导 典型情节

写作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积累和运用的综合体现,但我作为一名从教20多年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发现大部分学生写作感到吃力,甚至是害怕,所写出来的作文水平不高,除了语句通顺、内容完整外,达不到内容具体生动、细节描写精彩的程度。所写出来的文章或篇幅短小且杂乱无章,或平淡如水,或空话、大话、套话很多,文章读起来干巴巴,缺乏美感和情感。从教多年发现一个规律,凡优秀作文,不管是记叙、描写,还是抒情、议论,都很擅长细节描写,总有一种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那么,怎样才能让文章形象生动呢?说到记叙文的生动不能不谈到文章的细节描写。

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有 1 特殊作用的包括语言、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在内的一些细小环节的细致描写。其中包括许多方面: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表情描写、情节描写等。李准曾经说过: “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表达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因此,作文要使人物有血有肉,有立体感,要使感情表达得细腻感人,细节描写必不可少。从细节描写中,读者能体会到作者的真正意图,是理解深入化的关键。当然,具体描写时,要注意细节的真实性,细节要准确可信,经得起推敲,要注意精心选择,巧妙安排,此外,还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服从人物刻画或者事件经过的需要。

在这里,我有必要谈一谈几种常见的细节描写:

第一类为人物细节描写。它包括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情态、心理等进行细腻而具体的描写。

学生写人的文章平时练得不少,但对人物能进行成功的细腻描写的同学不多。在平时写人的作文中,同学们为了写好一个人就常是介绍人物的外貌,然后再用一两件事情突出人物的某个性格特点。这个写作模式固然是正确的,问题就出在你对人物和情节的描写中,有些同学写人物的外貌时往往这样写:

她今年15岁,个子不高不矮,人长得不胖不瘦,长头发,圆圆的脸蛋上长着弯弯的柳叶眉,眉毛底下是圆圆的、黑黑的眼睛,眼睛下面是高高的鼻梁,鼻子下是樱桃般的小嘴,笑起来有两个可爱的酒窝。

我不否认是可以这样写,虽然对人物的外貌有一定的细节,可并不是人人的脸都是圆的,纯正的中国人眼睛也几乎都是黑的,嘴巴也有大的,„„。那你在作文中对人物描写是就不能老套别人的,也 2 别老是“圆圆”、“高高”、“黑黑”的用词,再用就显得土了。另外,这样写的人在对人物外貌描写是也并没有写出这个人的长相中最特别的地方,也没有通过外貌描写刻画出人物与众不同的气质,以及表现人物的某一性格特点等。因而只能说他是为了写外貌而写外貌,却没有抓住这个人物的的东西。

我觉得在对人物描写时是除了要典型而又有意义外,还要有细腻的描写。比如:“记得有一次,爸爸喝醉了,到家很生气,就开始打人、骂人,就在那天,少年无知的我被爸爸打了。”像这个情节,就没有运用细节描写。我认为应这样指导学生:这爸爸喝醉酒后他的外貌如何?为什么生气?怎么打人?怎么骂人?被打后我的心里是怎样的?如果没有这些细腻的描写,这些情节也就失去了表达主题的作用。大家看你的作文并不是单纯的为了知道你被打,而看文章中更为有意义的东西,或者说是为了看一场精彩的“表演”。

在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中,“(他)蹒跚地走过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的流下来了。”这段文字对父亲爬月台为“我”买橘子做了细腻的动作描写,使我们看到一个年迈的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这也是《背影》一问中最动人的地方。

第二类是景物细节描写。他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动物、静物的细节描写。

“你听,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像春蚕咀嚼桑叶,又像暖风吹拂白杨,像秋雨轻吻梧桐,又像泉水叮咚欢唱。笔随着手腕运转,字随 3 着思路延伸,一个个,一行行,一页页,横看如群蚁排衙,纵观如阅兵方阵。秀丽、整洁、赏心、悦目,捧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你不认为这是一种乐趣吗?”

这便是对考试时那特定的环境的典型描写,以动衬静,写出了学生在认真考试时笔所发出的美妙,同时,也烘托了人物在考试时镇定而充满信心的心理特点。

第三类是生活细节描写,包括情节、事件的细节。

“可怕的英语考试开始了,平时上英语课挺‘潇洒’的我,一时毛了手脚,这时突然想起了救命稻草——英语课本。但此时,监考老师的两只眼睛正像激光似的在教室扫射呢!我的心怦怦直跳。‘唉,舍不得孩子,逃不了狼!’我一咬牙,慢慢地将英语课本从课桌里拖出来。‘某某,干什么?!’只听‘老英’一声断喝,我羞得差点钻到老鼠洞里去。”

这片段的精彩之处在于作者对人物的心理、神态、动作都作了恰如其分的描写,读起来栩栩如生、亲临其境又不失幽默。

既然作文中的细节描写会让老师眼前一亮,那么我们就很有必要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重视细节描写的指导。那么,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又怎样对学生进行细节描写的指导呢?

首先要细致观察,积累真实细节,多去感悟。选择细节要真,要细,细节的描写必须入情入理,符合生活现实,取材要小而具体,描写要细致入微。要做到这些就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活,积累真实的生活细节。只有善于观察才能把文章写得生动具体。也只有平时认真观察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细微感人之处,写作时也能写好细节,从而避免出现胡编乱造,盲目想象的问题。

其次,要依托教材,引导学生学会仿写课文中的细节。在教法指导上教师不能泛泛而谈,而是要依托教材中的精彩细节描写,在深刻体会课文中细节的方法和基础上,指导学生以教材为模本,提取积累的生活细节,进行类似的仿写。在语文教科书中,有很多细节描写值得我们指导学生进行仿写。如上面提到的朱自清的《背影》中写父亲为我买橘子的片段,学生学习完课文,我请学生仿写一段对人物的动作做细腻描写的文字。并可以延伸到针对不同的描写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指导,让学生学会相应的写作手法。

第三是精心锤炼词句。在细节描写时,启发学生选择恰当的词语,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例如《鸟的天堂》中:“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堆”、“照耀”、“颤动”、寥寥几个词语生动地突出榕树的叶子绿、密,充满生命力的特点。

第四是巧妙运用修辞。巧妙运用修辞表现事物特点也是细节描写中较为有效的写法。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格,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有形。

最后提到一点是要交流借鉴,修改粗糙细节。老师可以找些学生习作,打印出能够拓展,与中心密切相关的情节,发给学生,让学生讨论,让学生说出对这一情节的拓展,然后进行前后对比来体会修改后的生动性与形象性。这样不断练习,学生会慢慢摸索出进行细节描写的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水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学生抓住 5 生活中有助于文章中心的细节,学生还会对作文缺乏自信吗?学生还会对作文感到难吗?

作文教学要重视细节描写的指导 篇2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练琴之前, 很多学生没有良好的读谱习惯。要想让学生准确地演奏作品, 塑造完美的音乐形象, 教师一方面要教会学生认真读谱, 看清所有符号并理解其含义, 鼓励学生自行分析曲式结构和调性、和声;另一方面还要让学生了解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创作意图及作品的时代背景, 这对于把握整个乐曲, 表现正确的音乐风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注重细节铸就成功

“精其一而绝天下”。在具体的练习方法上, 教师还应对学生进行技术性的指导, 使他们能采用一种正确的方法练琴。1) “重复”问题。在钢琴的学习和练习过程中, 重复是一种符合学习规律的科学方法, 但必须合理运用。只有那些有意义的、动脑的重复才会对作品的成功演奏有帮助。因此, 一开始就要要求学生在练琴时坚决杜绝“小和尚念经”般的“重复”, 做到每次练琴时手到心到, 养成有目的、有计划重复的练琴习惯。2) 慢练问题。慢练是利用充分的时间将谱面上的音符及记号在键盘上充分、准确地弹出。学生在练习前, 应先研究曲目中哪些地方在快速演奏时可能会出现困难, 根据快速的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慢练, 即整个速度很慢, 但大跳式位置转换到位却很快, 养成提前准备的习惯。在这样快速反应的慢速练习中, 大脑的高速运转与手指紧密配合, 就能高效率地完成练习阶段而尽快进入快速阶段。只有这样练琴, 才可以事半功倍。3) 大力度练习。在许多乐曲中, 有很多地方要求的是长时间大力度的演奏。例如“ff”或“fff”等一大段的八度和弦。我们在练习时要先由弱到强练起, 循序渐进, 不能操之过急。同时, 在进行大力度练习时, 一定要时刻注意放松, 力度、耐力、速度不能同时抓, 应以其一为主, 另外两项为辅, 轮流训练, 将每种搭配都练过后, 再根据实际情况慢慢提高速度和力度, 以达到完美。4) “热情澎湃”与“冷若冰霜”。我们应教会学生在平时练琴时, 针对某一段落用“热情澎湃”的弹法去进行情感练习, 但一旦遇到技术难点, 就应该静下心来冷静地处理, 不要糊过去;一段音乐经“热情澎湃”地练过后, 可以仔细聆听一下音乐表现得是否得当, 再用“冷”的方法进行技术训练, 修补不够完美的地方。练习时应将两种方式循环适用, 互相结合, 这样, 在演奏时才能做到“冷静的头脑, 热情的手”。5) 背奏。背谱演奏能增强学生的音乐记忆力, 同时也让他们更集中注意力进行乐曲的音乐处理, 所以, 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背谱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可以分左右手背、分句背、分段背, 由少到多;复调作品也可由分声部背, 由简入繁地逐渐将各声部合成。其次, 背谱又分“生背”与“熟背”两种, “生背”即新曲目一上手即开始背谱, 而“熟背”则是在对新曲目的练习中不刻意去背谱, 而是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练琴后自然而然就会背了。生背则逼着学生一接触新谱就开始找规律, 分结构, “同类项合并”, 研究曲式与和声, 在这样情况下背的谱对大脑刺激深, 不易忘, 也节约了很多无谓的“弹熟”的时间。所以, 我们鼓励学生动脑“生背”, 这样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帮助。6) 合理分配练琴时间。学生在练琴时间的分配上应注意每次持续时间不能过长。比如:若每天计划练琴4小时, 则应上午2小时, 下午2小时, 而不应上午4小时, 下午却不练琴。练琴过程中也不要始终进行同一种练习, 应多种练习交替进行, 比如练一段时间的八度后, 可以改练分解, 让肌肉轮流工作与放松, 尽量避免造成肌肉的疲劳与损伤。

三、培养积极良好的演奏心态

在钢琴教学中, 让学生学会科学练琴方法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能成功地完成演奏。有时在实际的演奏中他们所出现的技术问题可能并不多, 相反, 技术难点常常完成得很完美, 但他们却把想真正表达给观众的东西———音乐本身所具有的内涵丢了。以至于到了台上, 或者手足无措, 脑子里一片空白, 或者弹出来的东西不知所云。针对这些问题, 我认为必须加强对学生演奏心态的培养, 而关键在于抓住以下三点进行训练。第一, 速度。由于学生在台上容易速度失控, 我们可在平常的训练中先规定一个演奏时的速度, 让学生练习时能做到一下手就准确地抓住这个速度。此外, 我们要能在离乐曲开始不远的地方找到一个能悄悄提 (降) 速度的地方, 以便当速度发生偏差时可进行调整。第二, 背谱。除了我们平时背谱要做到仔细、认真、牢靠外, 上台前还应进行分点背的训练, 也就是在每一句的开头设一个点, 按照次序对每个点进行背谱练习。谱句可长可短, 也可将几句合成一个自然段, 句子的长短根据演奏者的背诵能力而定。经过这样的分点背奏之后, 整个乐句的脉络就能清晰地反映在演奏者的头脑中, 若再出现背谱问题, 也可直接跳到下一个点, 最大程度上保证了作品演奏的完整性。通常经过这样的训练后, 学生一般很少会出现忘谱的情况。第三, 自信心。这是保证演奏成功的关键。教师平时在教学过程中, 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的特点进行区别对待, 特别注意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比如容易冲动的学生在平时训练时, 就应该在充分肯定他们充满激情弹奏的同时, 着重训练他们沉着地投入音乐并稳重的演奏。对于那些比较内向、拘谨的学生, 则多给一些热情奔放的曲子, 使他们更加敢于表现。而那些乐感好却比较散漫的学生, 则着重给一些严谨、思想性强的古典作品。通过这种“演奏”, 就可以帮助学生调整心态, 积累临场经验, 到真正上台时才能做到处变不惊。

四、学会运用逆向思维

想象作文要重视细节指导 篇3

一、巧设情境,丰富细节体验

不少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打开学生想象的路子不难,学生也比较感兴趣,思路也比较活跃,但写的时候,却还是概括、笼统。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的想象没有具体的细节,或者说缺乏对细节的深刻体验。教师可以创设具体、直观和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获得对细节的深刻体验,动笔时就会相应地具有具体而生动的细节描写。请看于永正老师执教《歇后语编故事》的教学片段。

师:你们演的是什么?

生:我们演的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各自进行剧中角色介绍:黄鼠狼、鸡大婶、旁白)

旁白:大年初一,黄鼠狼饿得肚子“咕噜,咕噜”直叫。

黄鼠狼(弯着腰出场):哎哟,哎哟,饿死我了。

(生笑)

旁白:黄鼠狼手里提着礼品来给鸡大婶拜年。

黄鼠狼(用力敲门):咚咚、咚咚……

鸡大婶(吓了一大跳):谁呀?

黄鼠狼(皮笑肉不笑):别怕!我是黄鼠狼,给你拜年来啦。你瞧,我还给你带了礼品呢。

旁白:鸡大婶一看黄鼠狼手里拎着礼物,便放松了警惕。

鸡大婶:请进!

(师插话:引狼入室!众大笑)

鸡大婶:我们一起来吃饭吧!

旁白:黄鼠狼也不客气,坐下来便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吃着吃着,他一眼看到了酒瓶,便心生一计,说道:“无酒不成席,咱们喝点酒好吗?”

旁白:鸡大婶同意了。可是黄鼠狼没安好心,要设法把鸡大婶灌醉。

黄鼠狼(不停地说):干杯!干杯!

旁白:黄鼠狼趁鸡大婶不注意“掉了包”——自己喝的是白开水,鸡大婶喝的是酒。

黄鼠狼(凶相毕露,掐着鸡的脖子):我要把你吃了。

旁白:鸡大婶吓坏了,连忙报警。黄鼠狼被抓走了。这就验证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师:大家看,他们演得多好呀!多么会想象,多么有创造力!

几位学生的表演提供了生动直观、细节丰满的情节,于老师稍加指导,学生当堂便呈现了一篇篇细节描写突出、妙趣横生的故事。创设情境的方式、手段很多,图画和音乐都是创设情境的手段,尤其是音乐。音乐是有形象的,可以使听者产生不同感觉。在音乐情感的熏陶下,学生头脑中的想象会变得丰富、具体。以下是张祖庆老师执教《亚马孙河探险记》的片段。

师(继续富有启发性地叙述):哦,终于,见到了,魂牵梦绕的亚马孙河(音乐舒缓,伴随鸟叫);让我们进入这密密层层的原始森林吧,你都看到了些什么呢?……

师:也许,更多的秘密在森林深处吧,让我们继续往里走……(音乐节奏明显加快)更危险的,也许是在森林的深处……(音乐明显带有恐怖感)

师:哦,这一切终于过去了……(音乐优美宁静)让我们踏上回大本营的路。

(“……”均表示恰当的停顿)

师:请大家睁开眼睛。(来到刚才说不敢去的学生身边)这位同学,我刚才看见你脸色铁青了。(众笑)在刚才的假想探险的过程中,你仿佛经历了什么?你遇到了哪些危险,你又有什么发现呢?请大家先在探险小队内交流一下。

音乐开始“舒缓,伴随鸟叫”,接着“节奏明显加快”,然后“明显带有恐怖感”,最后“优美宁静”,把学生带入到亚马孙河探险跌宕起伏的情境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探险的热情和兴趣,催生出无数可资玩索的细节,并加深学生对这些细节的丰富体验。这样,学生“有所感”则“动其情”,“动其情”则“辞必发”,细节描写水到渠成。

二、步步追问,推动细节展开

追问,就是抓住问题的关键处,打破砂锅问到底,不断提问,穷追不舍,使关键处趋于细化。学生的想象往往停留在表面上,是粗线条的、大致性的“蜻蜓点水”,缺少深度和细腻度,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抓住学生想象的薄弱处,或作提醒,或作点拨,从而拓宽学生想象的广度,增进想象的深度,让细节丰满起来。追问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追问,也可以是生生之间的相互追问。下面是一位教师执教《我想变成……》的片段。

师:刚才想变成神医的李晓同学,请你再来说说,变成神医,难道只是为了给奶奶看病?你还想做什么?

生:还想为其他病人看病。

师:那就说说你怎么为其他病人看病的事吧。一天,你来到医院——

生:一天,我来到医院,看见一个大人抱着一个小孩匆匆忙忙地赶进来,一问,原来是孩子的手臂骨折了。他痛得一直嗷嗷叫。

师:“匆匆忙忙”“嗷嗷叫”这两个词用得好。那么这位神医是怎样给孩子治病的?

生:我说,不要紧,我来给你治。说着,就嘴里念念有词,念着口诀,用手在孩子的手臂上轻轻一摸,骨头就接上了。

师:“念念有词”这个词你都会用了,很好。治病时只是“轻轻一摸”,看来你真是神医。骨头接上以后,孩子的手臂怎么样了?

生:什么伤疤也没有,跟好的手臂一个样,还能使劲地挥舞。

师:治好孩子的手臂,孩子和他的家长有什么表示吗?

生:他们一个劲向我表示感谢,还夸我是神医呢!

开始时,学生的想象只是笼统地说想当神医,缺少想象的细节,特别是缺少“神奇化”,这时教师就步步追问:你还想做什么?你还想给谁看病?怎么给孩子看病的?骨头接上以后,孩子的手臂怎么样了?孩子和他的家长有什么表示?一个个问号“疏江浚河”,引路导航,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使想象产生质的飞跃,变得不再是云遮雾障,“神医”的形象跃然纸上。

三、资料补充,提供细节表象

学生头脑中的表象积累得越充实,想象的空间就越开阔越具体。在想象作文中,学生表象模糊不清,或根本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想象起来,或偏离轨道,或浅尝辄止。要让学生想象表达有精彩细节,有时要适当补充资料,为学生提供丰富而具体的表象,为学生展开具有细节的想象奠定基础。

李慧霞老师执教想象作文《在妈妈的肚子里》时,出示胎儿发育的系列图片,生看图,师解说:“最初,你还是一颗小豆豆,安安静静地躺在妈妈的子宫里。第5周,你的心脏、脑部开始发育了。第8周开始,你的其他主要器官持续发育……”这些信息的补充,为学生想象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故事提供了丰富的表象。有了这些表象,学生就能从听到什么、闻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感到什么等细节处展开想象,加工创造出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各种形象,也使学生对“母爱”的理解更加感性,更加深入。

四、巧用范文,引路细节表达

一切学习都从模仿开始,想象作文不能例外。在起步阶段时,想象作文不宜过分提倡“自由表达”。古人云“先规矩而后巧”,从入格到出格,从有法到无法,才能从必然王国进入到自由王国,实现“自由想象”与“自由作文”。

董一红老师在《我想设立的节日》教学中,开始引导学生奇思妙想,设计“轻松节”“和平节”“许愿节”“糖果节”等等。学生思维打开了,怎样把想设立的节日写好呢?董老师先后出示了两个片段,第一个是“端午节的来历”,引导学生明确怎么写好节日的由来;第二个是学生熟悉的课文《欢乐的泼水节》,让学生从中得到“我们要展开想象,注意想象人们的神情、动作,注意环境、气氛的描写,要有画面感”的启发。两则范文引路,让学生学习模仿,领悟表达方法,学会习作。

范文的选择要为表达想象服务,否则,僵化的、单调的范文容易成为束缚灵动想象的桎梏。范文内容可以从模仿选材、构思、语言方面考虑;范文出示要掌握时机,可以在写前、写中、评改时;同一个内容,范文可以出示多篇,让学生从中比较、鉴别,鼓励学生不拘形式,着眼创造。

想象作文,想象是基础,细节是关键,它们是不可或缺的双翼。著名作家赵树理认为:“细致的作用在于给人以真实感,越细致越容易使人觉得像真的,从而使人看了以后的印象更深刻。”在想象作文教学中,一定要重视细节指导。

作文细节描写经典指导 篇4

一、作文语言

语言是文章的载体,无论是文章的主题还是作者的情感,最终都要靠语言来完成表达。语言除了基本的要求准确、通顺之外,其表现力和感染力也直接决定着文章的质量。作文要想获得高分,富有文采的语言表达是必须的。那么,我们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几个应对策略。

语言丰富生动的方法 一 词语扩展

1、清晨,阳光洒向我的居室,小鸟在歌唱。

清晨,明媚的阳光柔柔地洒向我的居室,轻盈的小鸟在树梢上婉转地歌唱。

2、夕阳的余晖下,小草和着微风,门卫的那只大白兔卧在草丛里,望着那片天空。

夕阳的余晖下,青葱的小草和着微风摇曳身姿,门卫的那只圆滚滚的大白兔乖巧地倚卧在草丛里,痴痴地凝望那片涂了油彩的瑰丽的天空。

方法一:妙用动词、形容词,修饰语,叠字等。

二 短语,句子扩展法 1、太阳升起来了。

那圆圆的红红的太阳从天地相接处的笔直的地平线上缓缓地不慌不忙地升起来了。2 我喜欢静幽,总斜倚树干,思索友人的深情。

我喜欢红彤彤的枫叶旋在风里的静幽,总在晚霞中斜倚树干,挟一片枫叶遮住眼睛,思索友人的脉脉深情。

方法二:运用想象写出语言的韵味 三

修辞扩展法 我们初三五班的孩子们疯狂地迷恋上了作文,他们说那种感觉难以形容。

我们初三五班的孩子们疯狂地迷恋上了作文,他们说那种感觉就像孔雀迷恋自己的羽毛,飞蛾迷恋灼热的火焰,水仙迷恋清澈的倒影。

2、以“尊重”为话题写一段话。

尊重是一阵清爽的风,当你心烦意乱时,让你感到轻松;尊重是一张亲近的脸,当你腼腆歉疚时,让你从容化解每一个陌生;尊重是一双温暖的手,当你失落无助时,把你从泥沼中托起;尊重是一把自信的伞,在你风雨飘零中为你撑开,让你穿过风雨之后见到彩虹……

诗词扩展法

我向往幽闲,我喜欢纯净,我心仪静谧……

我向往“采菊东篱下”的那种幽闲,我喜欢“清水出芙蓉”的那种纯净,我心仪“人迹板桥霜”的那种静谧……

“1”是一个擎天柱,是正直,是不屈不挠的骨气。于是我们从中学会了凛然正气、英勇无畏、英雄气概。《欣赏数字中的语文》

“1”是一个擎天柱,是正直,是不屈不挠的骨气。于是,我们有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 青”的凛然正气;有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英勇无畏;有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英雄气概。《欣赏数字中的语文》

方法三:灵活引用诗句、歌曲

3、如果你是边塞大漠,我愿飞奔在漫天黄沙里;如果你是浩瀚长江,我愿遨游于猛浪湍漩中;如果你是深山丛林,我愿跋涉在荆棘小道上。呵,语文,美丽如你,叫我爱不释手。

如果你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大漠,我愿飞奔在漫天黄沙里;如果你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浩瀚长江,我愿遨游于猛浪湍漩中;如果你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深山丛林,我愿跋涉在荆棘小道上。呵,语文,美丽如你,叫我爱不释手。

温馨提示

在打造优美语句时,切忌不要情感太空、太大、太假,这样会使读者反感,要用真情实感打动人,说真话,不随意夸大。

温馨提示

写真就好,有情更佳,扬善则美。

我们在表达情感时,要表达真情实感,更要表达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语言的风格

朴实简洁传心意

请大家用朴实简洁的语言,写几句表现“母爱”的话。精彩片段:

“妮子,明天就要中考了,今晚就别看书了,喝了牛奶,早点睡吧!”妈妈微笑着关切地说。

“我不想喝,我连看书的时间都没有了,还有空喝牛奶吗?”我头也不抬,心里像长满草一样毛躁。

“明天考试,你还是早些睡吧,否则明天会没精神的。”妈妈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焦虑。

“你别烦我了!害我书都看不进去了!”我朝妈妈大吼。

二、生动优美显真情

考卷发下来了,我的语文得了100分,我非常高兴。可有几个同学却说我是抄的,在我面前说了很多讽刺话,这时我刺激很大,更增添了我学习的信心。

这种非常空泛的叙述在考场作文中颇具代表性。同学们是怎么讽刺“我”的?对“我”造成了怎样的刺激?“我”的心态怎样?毫不具体。我们不妨变动一下:

成绩公布了。哈,100分,万岁!我想叫想唱,想蹦想跳,想让所有我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分享我的喜悦。几个同学走过来,我笑着迎上去,准备接受他们的祝贺。哪知钻进耳朵的是一串嘲讽:“瞧那得意劲,麻雀变凤凰了!”“哼,抄来的分也自豪!”“嘻嘻嘻……”“哈哈哈……”轰!我头脑一炸,眼前暖融融的阳光一下变得冷飕飕的。我想哭,痛痛快快的哭!不,我不能哭!我要用更多的100分向他们证明:我这只麻雀能变成凤凰!

优美诗意含意境 露从今夜白。

秋山,变得丰腴起来;秋水,变得温柔起来;天空总会开满斑斓的笑。秋天的眸子,这般圆!这般亮!晶莹里折射着七彩,透明中叠印着丰满,纯净里飘逸着辉煌。流霞,被赤橙黄蓝包装,山里,被绿青蓝紫尽染。七色构成的韵致,在洒、在溢、在泻、在消——从坠着石 榴、柿子、栗子的枝头上滴下来;从挂着扁豆、丝瓜、葡萄的藤蔓上滴下;从结着稻谷、高粱、玉米的穗子上溢出来。如果说,春天是水粉画,夏天是国画,那么,秋天一定是油画了!只有此刻的露,才能称得上花露、香露、彩露、甘露,最富有的露!哦,满村的桂花就要放香了!哦,十五的月亮就要东升了!

“这里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如开的两臂,将晋祠拥在怀中。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无论什么时候拾级登山都会感到心旷神怡。

温馨提示:写作时注意句式的整散结合:

整句节奏和谐之美

散句活泼多变之美

四、幽默风趣显趣味 请看下面两段文字

1、如有个同学写父亲为搞科研而用脑过度,出现了秃顶,他写道:……头发禁不住长期的“营养不足”,都纷纷脱离“工作岗位”,“下海”了。最令人伤心的是连最后几个“独傲霜雪”的“忠诚者”也在这几次行动中下了台。(小作者的借用语鲜活、俏皮,远比直接描写父亲如何废寝忘食,忘我工作强得多。)

2、“最后一排”是我们班的边疆,地广人稀,气候恶劣。所以“好同学”避而远之,“捣蛋鬼们”心向往之,我在还没有弄清楚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人时。就坐在了“最后一排”。

请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描述一次你考试的经历。

精彩片段:

暑假前的一次考试,我“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名次是“飞流直下三千尺”。遥远的岭南啊,顿时成了我的“后花园”,可我却没有苏东坡的豪放洒脱,吟不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的妙句。当老师宣布这消息时,顿时有一种“世界末日来临”的感觉,两眼昏花,头晕耳鸣,真的快要支撑不住了。

温馨提示:使用借用语要适宜,要带引号。语言与情感和谐一致 结束语

有人说,作文就是学生和老师的一次沟通。假如沟通是一扇门,那么语言就是这扇门的钥匙。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漆黑的夜,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皓月当空、繁星满天;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一望无际的沙漠,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你走向鸟语花香的绿洲;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浩瀚无边的大海,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你走向“乘长风破万里浪”,让我们学好语言,用好语言,去书写亮丽青春,让自己的考场作文眉目传情,让自己的人生无比精彩!

二、细节描写

比较A、B、C三个文章片段,师生共同赏析,感悟细节描写的作用

缺乏细节描写的文章片段:

A、初一刚住校,我很想家,就打电话回家,接电话的是母亲,我说,妈妈我想你,妈妈说她也想我…… 评语:只见概述不见描写,更不见细节,语言枯燥,人物形象模糊,感情平淡。

有细节描写的片段:

B、初一刚住校,我是那么的不适应,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陌生的同学,陌生的教师,陌生的教室,陌生的学习内容,连自来水里流出来的水都是陌生的,晚上醒来,想起妈妈的笑脸,爸爸的大手,奶奶的唠叨,爷爷的叮咛,泪水一下子就流了出来……

C、初一刚住校,我很想家,就打电话回家,“叮……叮……”电话通了,我仿佛看见妈妈正在洗衣,听到铃声,她立即放下衣服,跌跌撞撞地奔向电话,嘴里还不停地说:“别着急,我来了!”她哪里知道我根本听不到!“喂?秀,是你吗?”是妈妈的声音!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妈,我想你!我……”我说不下去。“我也想……想你!”我感受到妈妈的颤抖,她一定是一边笑着,一边流着泪……

细节描写的作用

小结:细节描写的作用——使文章

从枯燥走向生动,从模糊走向真实,从平淡走向深刻。

范文赏析,体会细节描写的要求

出示文章片段,要求同学阅读之后说出其不足之处,通过增添细节描写来提高文章片段的水平。

上初中了,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离开父母寄宿在校。好不容易挨到周末,我终于又回到了家里,见到爸妈,我开心得不得了。爸妈见到我,又是嘘寒又是问暖,高兴极了。

展示学生写作成果,师生共同赏析评价。

出示范文,师生共同赏析评价

上初中了,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离开父母寄宿在校。时间仿佛一下子变得呆滞了,天亮了我盼天黑,天黑了我又盼天亮,几乎把手指头掰得又酸又疼才挨到了周末。离校,乘车,慢跑,我一气呵成地回到了家里。

扔下书包,慌忙屋里屋外搜寻爸妈的身影。对了,一定在果园里劳作。我跑向果园:“老爸——老妈——我回来啦!”未见父母的影子我便乱喊起来。“欸——”“欸——”“回来啦——”从果园深处传来老爸老妈几乎同时回应的声音。

“肚子饿吗?”这是老妈亲切而又似乎吃力的声音。披开茂密的果树,我看见一架“人”字木梯搭在一棵甜柚树下,爸爸瘦长的身躯微弯着延伸在梯子上头,花白枯干的头发根根竖立,黝黑的双手尽力向上伸长,骨节外突的十只手指张开着,像追星逐日的斗士摘取太阳那样抱定一只又黄又大的甜柚。妈妈张开双手抓紧两条梯腿,一只脚稳稳地立在地上,另一只脚踏在木梯的第一根横木上。“柚子该熟了,你爸爸嘴馋,顺便我们也尝尝鲜吧。”“接住罗——”爸爸话音刚落,一只又黄又大的甜柚落入我的怀中。“好沉呀!”“哎,再一个。”“再一个。”

我们一家人重逢在丰收的果园里。

细节描写的要求

真实、典型、细微、生动、新颖

细节描写的方法

片段训练,感悟细节描写的方法 作文中经常需要有这样的描写: 一个眼神

赞许、讽刺、冰冷、无奈、呆滞、惶恐、惊讶、征求、乞求、渴望、焦虑、难过、鼓舞、失望、绝望、希冀……

一句话语

讽刺、鼓励、振奋人心、痛心、热情、悔恨、伤透人心…… 一个动作

微笑、握手、摸头、拥抱、伫立、拍肩膀、拍屁股…… 一处景物:

春夏秋冬、雾雨雷电、风霜雨雪、河流水滩、花鸟鱼虫、奇石怪木、森林洞穴、车来人往、高楼大厦、亭台轩榭……

一番感受

希冀、沮丧、颓唐、惆怅、孤独、恼怒、嫉妒、痛苦、快乐、惭愧、慌乱、无助、感激、绝望、无奈……

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动作、一处景物、一番感受,这些内容往往都是突出中心的重点,但遗憾的是由于我们忽略了或是在描写能力上的欠缺,这些精彩部分从我们笔间溜走了。所以,我们要把细节写细。让画面具体可感知使之成为打动读者的动情点

一个关爱的眼神

请同学们就老师对你的“一个关爱的眼神”来将细节写细。

读两个同学的片段,请同学点评。

“说得非常好!” 老师向我递过一个赞许的眼神。这眼神,犹如冬日里送来的一缕阳光,让我从头到脚都感到暖洋洋的;又像沙漠里的一汪泉水,清澈、清凉,滋润我干涸的心;

更像黑夜里拉开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我整个心房。我是一个胆小少语的孩子,这个眼神让我充分感受到了关爱、勇敢和自信,嗅着这样的味道,我回敬老师一个微笑。这眼神,犹如冬日里送来的一缕阳光,让我从头到脚都感到暖洋洋的。总结归纳

要使得细节描写生动形象,我们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作非常仔细的观察;细节描写要抓住典型细节,来突出文章的中心,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有形。使读者通过阅读文字,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画面。让具体的画面成为打动读者的动情点。

写好细节的技巧

中考作文指导:细节描写 篇5

(1)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情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2)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多吃,吃多了要生病的。”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至于若瑟夫,他就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以上句(1)表现菲利普夫妇听说于勒在外边发了财,因于勒的经济地位而改变了对他的看法,把改变家庭拮据局面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天天盼望他能早日归来。充分表现了菲利普夫妇的自私、贪婪、庸俗、冷酷和唯利是图的性格特征。句(2)表现母亲的冠冕堂皇之辞:在两个女孩和女婿面前,显得既爱惜自己,又关心别人;既疼爱孩子,又注意教育实质却是既顾及面子,又节省开支。虚伪、吝啬的心理暴露无遗。

细节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设计 篇6

师:同学们,人们都说:“一沙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其实,大的生活,是由无数小的细节构成的。细节虽小,却是美的源泉,情的聚焦。生活中的细节之美,看在眼里,便是风景;握在掌心,便是花朵;拥进怀中,便是温暖;写在笔端,便是精彩。英国布莱克也说过:一粒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些野花里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你手掌上,永恒在刹那里收藏,今天,我们来一起用双眼发现细节,用心灵感悟细节,用文字展现细节,让我们作文中的人与事如生活中一般于细处见情,微处见妙。我们学过哪篇文章写刘老师的

生:《理想的风筝》

师:文中的哪个细节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生:(例一)刘老师撑着圆木棍板书这一细节知道刘老师的特点

生:(例二)刘老师追风筝的细节描写让我感动。

二、细节描写:概要

师:是啊,细节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书中刘老师的特点,那生活中的刘老师呢?给你怎样的印象?当然要有具体的事例说明啊

生:刘老师每次集队都要对我们大声疾呼,特别是晚上,一般都会说快,快,天黑了,可以看出老师多我们的关心。

生:老师上课总是慢慢的讲,生怕我们不懂,特别是辅导差生,更是循循善诱。

师:是啊,无论是书中的还是生活中你们刘老师,这种种都是细节,细节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习惯,特点,那究竟什么叫细节呢?

(幻灯出示: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某个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为文章的主题思想与人物形象服务。)指生读。

三、习作修改,归纳方法

师:我们平时总是说,作文不具体,不生动,其实就是说我们的细节没写好啊,那如何去进行细节描写呢?刘老师今天带来了几个很好的方法。

(幻灯出示: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指生读。

师:(点名韦高飞同学)你对这段话熟悉吗?

韦:有点。

师:这是韦高飞同学一篇文章截选出来的,老师感觉到它可以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细节描写,就拿来了,看看,刘老师怎样去修改这段话。

(幻灯出示:我分明地感觉她的目光在我的头发上抚摸,妈妈好长时间没有爱抚我的头发了,她在回忆那逝去的岁月吗?妈妈的目光抚上了我的眉,漫上了我的眼,我的眼珠不自觉地转动了几下,她的目光便一如我儿时她那双温柔的手,轻轻地按摩着我的眼睑,我知道她在让我好好睡眠。妈妈的目光滑到了我的脸颊上,似乎在找寻着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找她自己影子,又似乎在欣赏着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欣赏凝聚她一生心血的艺术品。……)指生读。

师:特别注意老师画红色的部分。看了老师的修改,想想,老师注重了怎样的细节?

生:眼神。

生:动作。

师:(小结)将妈妈看“我”那一动作进行了细细地分解,用一个慢镜头将妈妈看“我”的那一瞬间延长,把每一个细微的变化细致地展示在读者面前,让妈妈的目光从“我”的头发上移向“我”的眉毛,“我”的眼,并用细腻的心去揣摩妈妈的心理,这样更把母爱表达地淋漓尽致,这种方法就是——

(幻灯出示:方法一: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师:刘老师带来的第二个方法是什么呢?来,同学们继续阅读,自己概括。

(幻灯出示: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指生读。

师:还是这一段话,看看刘老师又怎样修改。

(幻灯出示: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那是第一缕晨曦对娇花的抚弄,那是三月里的春风对碧水的温柔,那是夏日晚霞对嫩柳的辉映,那是秋夜月光对修竹的依恋,那是冬日里的朝阳与小草的交谈!)指生读。

师:刘老师在这一段话中注重了什么?

生:排比

师:还有吗?

生:拟人

生:对比

师:对了,那总的来说是运用了??

生:修辞手法。

师:是啊,恰当的修辞的运用,可以使文章生动活泼。(幻灯出示方法二:运用修辞,画其神韵)

师:来,继续阅读,学习刚才的方法,概括方法。

(幻灯出示: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我在这眼神的普照下,顿时有种异样的感觉:我好象变成了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在酣然入眠,感动得母亲满脸都是幸福;一会儿,我好象又变成了一朵俏丽的月季花,激动得母亲绽开了笑颜;一会儿,我好象又变成了一副五彩的画,陶醉得母亲在那儿欣赏啊欣赏!)指生读。

师概括方法。(幻灯出示:方法三:变换角度,增加层次)

(幻灯出示: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我曾在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里见过,那母亲的眼神是一种无言的祝福;我曾在屠格涅夫的《呱……呱……》里见过,那母亲的眼神是一种幸福的安详;我曾在毕淑敏的《我的五样》中见过,那母亲的眼神是一种不能割舍的珍爱!)指生读。

师:善于变换角度,从与事件相关的多个层面上着笔,会使关键处的叙述层次更丰富,更生动。表现那么好,老师再教你们一招。

(幻灯出示:方法四:类比联想,添其内涵)

师:今天带来的四种方法你明白了吗?有感觉吗?

生:明白

师:那怎样才能写好细节呢?接下来才真是你们大展身手的时候,我们先回顾一下今天学的这四种方法,总结一下。

(幻灯出示)怎样才能写好文章的细节?

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运用修辞,画其神韵

变换角度,增加层次

类比联想,添其内涵

……

师:其实老师也是从我们学过的文章里发现了这些方法,你还可以有很多这样的方法,我们练习练习,下面就让我们拿起笔来,试着运用刚刚学到的方法在恰当位置增加或修改一处细节描写,使你的人物更鲜明,故事更生动,更能唤起大家的情感共鸣。

四、自主训练,巩固运用

环节:我来写写。

(幻灯出示:这天雷雨交加,我在校门口耐心地等妈妈,一辆辆车过去了,一个个人走过了,可是还不见妈妈的身影。眼看着人越来越少,天越来越黑,我还是坚定地站在那里,焦急地等啊,等啊……)

师:请同学们运用刚才学到的细节描写的方法,对这段话进行扩写。

(生动笔,师巡堂)

师:很多同学才思泉涌啊,越扩越长了,来,紧急刹车,我们汇报一下。在读之前要说明你运用了何种方法。

(生汇报,师指导)

五、细节的选材

师:细节描写不仅在与语言文字的表达,更重要的也是细节的选材,好的细节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看看老师带了几张图片。

(幻灯出示三张图片:“残疾小女孩为汶川捐款”;“母亲看到儿子从远方寄来的照片”;“棒棒军---父亲”)

教师讲解图片,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师:请同学们选取其中一幅图,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细节选材和细节描写),描写一个亲情场景片断。

学生写作亲情片断,师巡堂指导。

师选择几个学生的练笔投影出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交流。师相机指导。

六、学以致用(作业布置)

作文教学要重视细节描写的指导 篇7

一、借助文本, 揣摩细节, 领会细节描写的魅力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材选编的都是文化气息浓厚、思想内容深邃、语言富有魅力, 能启人智慧、开人心窍的精品。其中不乏精彩的细节描写。我们在教读课文、分析文本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这个资源, 让学生悉心揣摩文本中的细节描写, 领会作者独具匠心的细节描写所产生的表达效果。如《背影》中: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体会这一段文字为什么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究其原因这里运用了一系列的动作细节描写, 把父亲怎样走去、怎样探身下去、怎样爬上月台等都如实写下, 我们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 仿佛看到一位慈爱的父亲为了让儿子吃到桔子的艰难过程, 拳拳父爱跃然纸上,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细节描写所产生的魅力。这样的例子在我们所接触的文本中比比皆是。如果我们在解读文本的时候能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认真揣摩细节, 领会细节描写的魅力, 让学生明白一篇文章的成功与否、能否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篇文章中是否有精彩的细节描写, 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产生在以后写作中也要用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传情达意以打动读者阅读的欲望。

二、分析思考, 品读细节, 归纳细节描写的方法

除领会细节描写魅力外, 在解读文本的同时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引导学生分析思考, 归纳细节描写的方法, 找到打开细节描写大门的钥匙。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归纳了以下几种细节描写的方法。一是锤炼词语。通过对一些精彩的动词、形容词的辨析和筛选, 精心锤炼词语可以准确生动地修饰和限制描述内容, 达到以少胜多、一字传神的效果。如《孔乙己》中的“他便排出九文大钱”和“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这里的“排”和“摸”显然是作者精心锤炼出来的。“排”字生动表现了孔乙己卖弄自己是规矩人, 但又拮据、穷酸的本相;“摸”字生动表现了孔乙己已穷困潦倒到极点, 显示了他悲惨的境地。虽然“排”、“摸”只是一字之差, 但是却产生了截然不同的表达效果, 如没有精心锤炼词语又怎能达到如此效果呢?二是巧用修辞。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 变抽象为具体, 变无形为有形, 变平淡质朴为文采斐然。如《孤独之旅》中:“当杜小康一眼望去, 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 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他望着父亲, 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这里运用了两个比喻把杜小康在家庭衰落之后无奈走上离家放鸭之旅的孤独、无助、胆怯的心里很好地传达出来。三是调动五官。调动各种感觉器官, 细腻描摹, 写准写活人、景、物的形、声、味、质感等要素。如《社戏》中:“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 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那声音大概是横笛, 宛转, 悠扬, 使我的心也沉静, 然而又自失起来, 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这一段文字作者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等进行细腻地描写烘托出人物欢悦而迫切的心情, 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四是细化过程。细节描写就像电影中的“特写”和“慢镜头”, 写作时必须真实地再现动作的整个过程, 把过程细化, 才能让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原文中的“扫开一块雪, 露出地面, 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 下面撒些秕谷, 棒上系一条长绳, 人远远地牵着, 看鸟雀下来啄食, 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 将绳子一拉, 便罩住了。”这里作者通过一系列的动词把捕鸟的这个过程细化, 传神地写出了捕鸟技术的娴熟, 也生动地写出了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给童年的“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三、观察生活, 捕捉细节, 记录生活中的精彩细节

方法来源于实践, 又指导实践。《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捕捉事物的特征, 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归纳完细节描写的方法后, 还要教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观察生活, 捕捉细节, 运用所学的细节描写的方法去记录生活中精彩细节的习惯。而且艺术大师罗丹说“生活中不缺少美, 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悉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 并将平时观察到的素材进行整理归纳, 使零碎的变为系统的, 分散的变为集中的, 陌生的变为熟悉的, 以便在写作时提取。要求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某一个瞬间, 把捕捉到的精彩瞬间及时地记录在周记本中。笔者在实践此种教学方法时发现有不少学生通过留心观察日常生活, 把自己捕捉到的细节在作文中细腻地描写出来。如学生在习作《今天我当家》中写道:“我拿出两个鸡蛋, 把鸡蛋的中间部分在碗边轻轻一敲, 然后用双手抓住磕破处用力掰开, 蛋白和蛋黄像两个乖顺的小孩倏地滑进碗里, 我操起一双筷子, 双手像上了发条似的飞快地搅拌着蛋, 筷子撞击着碗发出“哒哒哒”的声音, 不一会儿, 蛋清和蛋黄就融为一体了。”读着这一段文字, 我们仿佛和小作者一起站在厨房里进行紧张的餐前准备, 这一段文字也正因为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对打蛋的过程细化, 同时也运用了拟人、比喻, 调动了视觉、听觉把当时在厨房里打蛋的情境全方位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四、片段训练, 强化细节, 让细节描写深入人心

正如人的十指长短不一, 我们的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自觉的同学会在平时养成观察、记录的习惯, 也会在周记、习作中有意识地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等增强文章的神韵, 使文章变得更具可读性。但是仍有不少同学细节描写的意识薄弱, 教师可以利用作文课进行片段训练,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对细节进行刻画。纵观近几年的中考作文命题, 仍然是全面对接中学生的生活, 强调表达真情实感, 在内容上更多关注“自我与成长”、“素质与情感”等方面, 我们可以围绕这几个方面精心确定片段描写的重点。如针对“考试受挫的情境”、“取得成功时的喜悦”、“独自面对黑暗时的害怕”、“感人的亲情”、“坚持不懈的过程”、“美的瞬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等题材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片段训练。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 原先写作中描写意识比较薄弱的同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他们细节描写的意识得到了强化, 描写的方法也领会在心上, 运用在笔端。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进行片段训练, 强化细节描写, 相信在同学们写起作文时也能够得心运手地运用细节描写。

五、修改习作, 锤炼细节, 让细节描写增添神韵

古人云:文章不厌千回改。学生要反复修改自己的作文, 在修改中锤炼细节, 使文章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 让细节描写能够为作文添神韵。一篇好文章的细节描写有如下要求:细节要典型, 紧扣文章的中心, 为中心服务, 不能为细节而细节;细节描写要真实、自然、贴切;细节描写要生动、形象。关于如何教导学生修改习作, 笔者的方法如下。一是批注批阅。对于学生交上来的作文不写最后的总评语, 不打分数, 但是在文章需要修改的地方, 如入题较慢、详略不当、细节不真实、细节不够细腻等处做出批改, 提出要求。二是改后自改。针对学生共性的问题在集体讲评之后, 要求立即修改。个性的问题, 如细节不够典型等, 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对个别同学面批, 指导他们重新选择细节来服务中心。三是互批互改。在老师指出不足, 学生自己修改之后, 很多学生很难再发现自己的不足, 可谓“当局者迷”, 这时我们可以利用“旁观者清”组织学生互批互改, 启发智慧, 交流经验来对文章进行修改。四是讲评佳作。把学生精心修改的作文收上来, 再次批阅, 写上评语, 并在学生习作中精彩的细节描写处做批注, 把好的细节描写拿出来与全班同学共同分享。经过反复多次修改, 可以让学生对习作中的细节做到精心锤炼, 让细节描写生动又不失真实, 使细节描写典型又不矫揉造作, 让细节描写真正为作文添神韵。巴尔扎克说:当一切的结局已准备就绪, 一切情节都已经过加工, 这时, 再前进一步, 唯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于细节处见功夫, 在记叙文写作的教学过程中, 通过老师的精心引导, 学生认真观察, 细致描绘, 反复修改, 及时总结方法, 学生的作文会因细节描写而增添神韵!

摘要:初中的记叙文写作应加强细节描写,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应引导学生, 借助文本, 揣摩细节, 领会细节描写的魅力;分析思考, 品读细节, 归纳细节描写的方法;观察生活, 捕捉细节, 记录生活中的精彩细节;片段训练, 强化细节, 让细节描写深入人心;修改习作, 锤炼细节, 让细节描写增添神韵。

关键词:揣摩细节,归纳方法,观察记录,片段训练,修改交流

参考文献

[1]王立根.作文智慧[M].海峡文艺出版社, 2009.

[2]裴海安.走向有效的作文教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2.

作文教学要重视细节描写的指导 篇8

1、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个黑葡萄

2、一张纸,不算大,高山大海全装下

3、一只小白鸟,会飞不会叫,打它来回飞,不打往下掉

4、弟兄七八个,围着柱子坐,只要一分开,衣服就扯破。

5、一个小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词语美容院 改错字 关山渡若飞 花技招展 人声顶沸 信息万变 不记其数 拨苗助长 村流不息 滕云驾雾 度 枝 鼎 瞬 计 拔 川 腾 中考作文要求

《考试纲要》中的作文要求 提倡自主拟题; 关注现实、热爱生活; 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写真情实感 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细节描写是指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 实所作的具体、深入的描写。细节描写: 人物细节描写: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肖像描写 物的细节描写:视觉 听觉、触觉、嗅觉、味觉 细致描写,风采尽现 细节刻画,触动心灵 佳作欣赏: 我找到了信心和勇气 去年中考我失利了,人一下子像得了一场大病,一天到晚躲进自己的那间小屋,所能够做的仿佛就是没日没夜的躺

在床

name=baidusnap0>伤感。自从考上重点初中的实验班,有多少同学和家长都曾羡慕我,夸赞我。“考上了重点初中的实验班,就等于保送上了重点高中。”每当学期末回家时,耳边听到的都是这样一些说法。但想不到最终落榜了!邻村和我在同一所重点初中落榜的还有一人,可她却已经离开了自以为无颜见面的亲人。

我就有脸见人吗?白天又黑夜,黑夜又白天,我躺在床上,一百遍一千遍的扪心自问:自己没有能考上大学,出去有脸见人吗?可好不容易将我养活了15年,弄得一身都是病的母亲该怎么办呢?还有父亲,那只知勤勤恳恳,劳苦了大半辈子的父亲呢?思前想后,竟不知如何才好。

又响起了敲门声,是父亲。父亲像做错了什么似的,低着头轻轻地推开了门,走进来;在我床前踌躇了一会,坐下来,却什么也没有说出来。也许他觉得没有什么需要说的,或者是要说的早已说过了。父亲的沉默使我感到无形的压力。偶尔一瞥,我发现父亲眼里竟含着点点泪光。我害怕面对父亲那种目光,那样一种深切悲哀的目光。

“孩子,再长的阴雨天总有放晴的日子,你不能总这样苦着自己呀!”父亲说,声音有些发颤。之后,父亲便又沉默了。沉默的父亲便长久地呆在那里。

“你休息吧。”很久,很久,父亲缓缓的起身,却打了个趔趄。父亲晃了晃肩膀稳住身子,一颗苍白的头颅深深地低下了,不易察觉地叹了口气,慢慢地转身,走出屋子,将房门又轻轻地掩上。在父亲走出房门的瞬间,我发现父亲的腰背越发弯得低了。

我眼里涌满了泪水。

“我怎么了?怎么就那么狭隘呢?怎么就那么自私呢?我这样做,对得起谁呢?”这一刻,我忽然醒悟到,原来自己竟这般不懂事!

是的,再长的阴雨天也应该有放晴的日子。

明天,明天,我就对父亲说:天晴了,我要去复读。是可敬的父亲帮我重新找到了信心和勇气。

[点评]文章有三点值得称道:一是中心明确,符合题意。由于中考“落榜”而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而慈爱的父亲帮我“找”回了它,完全符合试题“我找到„„”的要求。二是富有真情实感。“落榜”是一次心灵的创伤过程,这既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又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具有较强的真实性和亲切感。三是细节描写突出。如“父亲像做错了什么似的,低着头轻轻地推开了门,走进来;在我床前踌躇了一会,坐下来,却什么也没有说出来„„偶尔一瞥,我发现父亲眼里竟含着点点泪光”这个感人的细节,让人体味到“父亲”内心的压抑、焦急、悲苦„„极大地丰富了人物的精神内涵。记叙文中细致描写的作用: 能够触动心灵,打动人心; 使人物形象更具感人魅力; 使中心意思得到进一步升华。怎样写好细节?

1、细节描写要真实?

2、细节描写要典型?

3、细节描写要个性化?

4、对同一细节可反复描写???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朱自清――《背影》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哪里,不曾吩咐明自?“他把两眼睁得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为两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鲁迅在他的小说《孔乙己》中写孔乙已第一次出场,在买酒时他“排出九文大钱”,这一细节表现出孔乙己作为底层文人讲面子、好显摆、穷酸迂腐的个性,揭示了封建制度对人的迫害。《百合花》写小通讯员衣服挂破的细节,前后有三次:第一次,借被时“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 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第二次,去前沿阵地,“他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膀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第三次,包扎所里,“ 我看见一张十分稚气的圆脸,„„军装的肩头上,落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三次描写,其效果通 篇一气贯串,首尾灵活,对小通讯员的印象一次比一次加深。这样的细节安排,自然而巧妙,初看时,不一定 感到它的分量,可是后来,它就嵌在我们的脑子里,成为人物形象的有机的、不可缺少的部分。练一练: 观看电视《三顾茅庐》的片断,要求运用细节描写,抓住人物特点,描绘细致,写100字左右的片断练习。提高写作靠勤学,关键时刻讲细节; 选准典型写真切,画龙点睛才叫绝。作文训练 以“初三生活”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运用细节描写,力求生动形象。

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写作指导课 篇9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交流活动的课后反思

作文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灵魂。在没有现成的作文教学课本之下,我们教师如何去准备、去挖掘丰富的资源,有效地实行教学任务,使学生高效娴熟地完成写作?一直萦绕我心头的这个大难题,在参加学习“广东省2011年语文课堂教学优秀课展示观摩活动”中,才得以有了新的启发。

回顾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一贯采用的是“给出话题,提出要求,简单分析话题,并让学生在课内或课外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篇作文,之后上交老师批改”这样的训练模式,这使大部分学生写作相当被动,缺乏积极主动性和写作的热情,无形之中就诞生了一篇篇为了完成作业而勉强凑合成章的作品。这些文章,描写不具体,抒情不细腻,内容枯燥、乏味,读来生涩呆板,丝毫没有感染力,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更不能打动人心。细推究之,才发现造成这种作文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细致的观察、没有生动的细节描写。为了扭转学生“学得累,效果差”的局面,而实现“开放生活,抒发性灵”的自由式作文形式,因此,我将结合自己在学习中的启发与思考,设计了一节作文指导课《精描细画

妙笔生花——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把新的理念付诸于实践。

大家都知道初中作文训练以记叙文为主,然而记叙文的生命力又在于细节描写。那如何让学生学会精描细画,使文章妙笔生花呢?这将构成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即是探究细节描写的方法,掌握细节描写的技巧。为此,我将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唤醒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其达到情不自禁、踊跃参与的效果。先是通过播放视频《母亲》的短片,让学生在声音、图象的辅助下,回顾与妈妈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以谈论母亲言行的关爱为切入点,引出生活中的细节,继而带出写作中的细节描写。在理解其概念后,我又引导学生回顾教材,寻找教材中经典的细节描写片段,体味其成功作品中细节描写的妙处,即是以教材中经典的例文为依托,架构作文与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写作的乐趣。

正当学生热情高涨、急切求知之时,我将以展示学生普通作文中可以再次诞生细节描写的片段为例,与学生共同探索细节描写的方法,主要完成三种方法的探讨。其一,我先以身示范修改文段,然后再采用抛砖引玉的方式,开启学生思维,诱发创作。在教师例文的引导下,学生视野拓宽了,思维活跃了,在品评鉴赏中,初步掌握了细节描写方法中的“细化动作,延长过程”。学生在老师的启发、鼓励下,进行思维迁移,学会创作自己的作品,从中也品尝到写作的乐趣。其二,我采用启发式引导、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从自己的写作过程中去摸索新的方法,然后进行归纳。我将设计两个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同样的文段还可以怎样修改,才能落实细节的脚印。学生在讨论时思维活跃,在交流中自主性地获取写作的资源。意外的是,其中一小组还没有理解老师的提示,未能从变换角度这方面进行展开细节描写。当我面对着这群无助、疑惑、苦思、求救的一张张面孔时,我顿然感到措手不及,紧张之时灵机一动,调换一下施教的步骤,让学生看看老师是如何变换角度进行展开细节描写的。于是,我亮出修改的文段后,再让学生模仿这种方法进行训练,效果还好。最后,让学生归纳这两小组在写作训练中摸索到的新方法,分别是“运用修辞,画其神韵;变换角度,增加层次”。

学生掌握方法后,迫不及待地大显身手之时,我选择了三幅图画,要求学生任选其中一幅,捕捉画面感动的细节,运用刚学到的方法练习写作,并在四分钟之内完成。课堂里静默下来了,孩子们睁大眼睛仔细观察图画,争分夺秒地挥洒自己手中的妙笔,陆续地投入到写作之中。我来回巡查的过程中,发现仍有大部分同学张望着图画,无从下笔,看着那张张迷茫而困惑的眼神时,我及时引导创作的切入点,希望这些学生们迅速挖掘图画的亮点,正确使用方法巧妙地写作。时间到,我先集体检查一下,然后个体搜查了两位同学的作品,通过多媒体投影的方式,当场讲评学生的作文,挖掘其优点,及时给予表扬。个体搜查效果虽很好,但大部分同学未能按照要求灵活使用方法创作。由此可见,本节课未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理念是:引导学生从教材中挖掘写作技巧,学会摄取生活素材,诱导学生产生表达激情,变教师传授方法为学生合作探究方法,让学生在训练中学会归纳方法,将写作训练融入生活,表现个性自我,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本节课的设计中始终贯穿着两条线,一是感情线,让学生在例文的分析中体验真情,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从而激发学生说、感、悟、写的能力,达到选材真实、情感真切的目的。另一条线是写作技巧的展开,这条线是技能,也是本节课的重难点,让学生明白方法的采用也是为生活素材的提炼、情感的抒发而服务的,并不是没有目的的创作细节描写。

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我将结合教学设计和施教的方法反思本节课中的不足,如下:

一、方法的引导不到位,未能顾及不同层次的生员。就如口头训练的那个环节,只要点明学生以仿照句式的形式写作,便可轻松完成。

二、师生互动不融洽,课堂气氛不活跃,因此,教学效果不够显著。

三、缺乏合作修改,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评价和修改的能力。

四、课堂上缺少竞争的方式,未能激发学生写作的激情。

五、牛刀小试中的图片稍有点抽象,学生缺少了生活中体验与理解。

上一篇:锦上添花的伤感心情语录下一篇:诺贝尔奖得主获奖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