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要重视阅读

2024-10-19

文言文教学要重视阅读(精选8篇)

文言文教学要重视阅读 篇1

文言文教学要“两重视一并举”语文的论文

山东省王庆锋老师在《中学语文教学》1997年4期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做《文言文教学要做到两重视一舍弃》,其观点是:“重视诵读教学和积累教学,舍弃对篇章结构及写法技巧等方面的分析”。重视诵读教学和积累教学,固然正确,但一概舍弃篇章结构及写作技巧的分析,这个说法欠妥当,也欠科学。所以,笔者换了个说法,叫做“两重视一并举”,也就是说,既重视诵读教学和积累教学,也要顾及篇章结构和写法技巧,即所谓“并举”。

为什么要“并举”呢?

一、钱梦龙先生说得非常好,“经过千百年时间淘洗而流传下来的一些脍炙人口的文言文(包括古诗歌)是诗文中的极品,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精华……这些作者千锤百炼的语言,斐然可观的文采,匠心经营的章法,也都足以垂范后世。”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但是如果我们这些语文教师,这些“精华”的传播者,不管三七二十一,对文言文的篇章结构和技巧等方面的分析,统统来个“舍弃”,那不就等于有意识的抛弃了一部分“精华”吗?(也许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精华)如果我这样做了,我会觉得有愧于教师的职责,也有愧于我们民族伟大的历史。

爱好文学的人几乎出口成诵的全是古诗文,没有多少人对现代诗文有如此炽热的爱。读过《岳阳楼记》《小石潭记》《醉翁亭记》等脍炙人口的名篇,再去读一些现代散文,你会立刻觉得索然寡味。同样学生也有这样的偏爱,一次我同时推荐给学生两篇写荷花的文章,一古一今,几乎大部分同学都背诵下古文,仿写的也是古文。人们的热爱,正说明这些古诗文的优秀、精粹。而选进教材中的文言文更是精华中的`精华,而且篇目已是少之又少了,如果再轻视一些,那会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多大损失呢?更无法谈及对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了。如果说非有一定的“舍弃”不可,倒不如舍弃教材中一些现代文里那些不典型不精华的篇章结构和技巧的分析,对于能选进教材的少量的文言文篇目一定要珍视才是。

二、不舍弃,不等于全部拿来面面俱到的讲,我所主张的“并举”,是要根据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和篇章特点,各取所需,有所侧重的讲。古人说得好,写文章乃要“文无定法,章无定规”,那么教文章就不可以“章无定法,文无定规”了吗?任何一位老教师都会有这种体验,课文分析正如《简笔和繁笔》里说的那样,需要时,洋洋洒洒,酣畅淋漓,“用墨如泼,汩汩滔滔,虽十、百、千字亦在所不惜”,求其“穷形尽相”。不需要时,“惜墨如金,力求数字乃一字传神”。这里的灵活自如,不仅是在常年教学实践中熬出来的,也是教学重点、篇章特点所制约的。如果不顾及这个前提,千篇 一律都来个“舍弃”,至少也有形而上学的教条之嫌吧!

比如,我在教《过秦论》时就抓住了语言的特点,以其为重点,背诵、分析、总结,又以其为样板,仿写作文。我们都知道,贾谊不仅是政论家,又是辞赋家。所以他的论文语言也带有辞赋的特点,极力的铺张渲染,排比夸张,气势恢宏,雄论滔滔,层层推进,给人以汪洋恣肆、气势磅礴之感。这个特点不要说今天看不到了,就是文言文里也少见哪。更何况,我们学生的语言极需提高,语言平平,不善驾驭修辞,既欠饱满的感情,又欠感人的力量。所以我便抓住这篇文章的语言特点大讲特讲,学习模仿,果然不负所望,学生的语言水平有了较大的改观。试想,如果“舍弃”了那不实在可惜吗?

又如《劝学》一课,二十多个比喻,运用得非常巧妙,不仅生动有趣,而且文章论证力极强,极有说服力,可以说是比喻论证之最了。正因为有如此难得的良机,我们便一边背诵,一边分析其比喻论证的运用。后来,同学文章里也常常见到恰到好处的比喻论证。如果像王庆锋老师说的那样“舍弃”,那么现代议论文中,还有哪篇的比喻论证有《劝学》那么典型呢?

还比如说,《鸿门宴》《赤壁之战》《信陵君窃符救赵》等文言文,故事情节紧张,结构特点鲜明,人物塑造得生动形象,比现代文某些篇章典型,突出,有学头,为什么要“舍弃”呢?

总之,一律冠之以“舍弃”实在不妥,不科学,也不合理。文言文到底怎么教,哪篇文章怎么处理,不必先有个框框,只要有理,干就是了。至于本文所言“两重视一并举”,也只不过是根据我们的教学实践,对王庆锋老师的观点有所醒悟罢了,面对全国语文界的行家里手以及卓有建树的前辈们,这恐怕只是“管窥之见”吧?

文言文教学要重视阅读 篇2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诵读,综合训练

古语云: 置之齐则齐语, 置之楚则楚语。这是说, 学习语言要有一个“活”的语境, 周围的人说的某种语言, 我们时时可以听到, 听了再跟着说, 就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别人的表达习惯和表达方式。从这种情况可以看出, 学语言须从听入手。这大概是学习语言的普遍规律。

文言, 是在古汉语口语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一种以简洁、典雅为特征的书面语。人们平时说话是不会用它的, 因而无从听到; 既无从听到, 也就谈不上有什么“活”的语境。但这又是可以补救的, 因为作为书面语体的文言有很强的可读性, 张口一读便听到了, 十几个、几十个人齐声朗读, 每天都读一阵子, 连语境也有了。这样读来读去, 许多字、词、句、篇都装在自己的头脑里, 入门又有何难? 这并非现代人的发明, 我们的古人早就是这么做的, 而且做得极其认真、勤苦, “书声琅琅”“口舌成疮”这些词儿的出现便是最好的证明。

但我们却常常忽视诵读教学, 把语法分析视为“灵丹妙药”, 以为懂得“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之类的名词术语, 便可以一通百通, 简洁而又便利的学习文言。在这种主张下, 课堂上只听到教师喋喋不休的讲述, 听不到学生的读书声。这种做法其实无异于给刚学会唱歌的儿童大讲曲式结构原理, 动机虽好, 实际上却行不通。其结果往往是, 学生的厌学情绪日益增长, 而课外的练习和背诵大抵是为了应付考试, 考试一过便忘却大半。这跟熟读背诵几十篇文章而能历久不忘相比, 孰得孰失是不言而喻的。因此, 文言文课堂教学必须注重感悟, 变“讲”为“读”。这里说的“读”不仅仅是一种方法, 更是一种能力。当然这里的“讲”是指教师一味地讲, “读”却不是学生一味地读。

一、科学读背

记诵在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 问题在于记诵什么, 用怎样的方式训练学生记诵。过去的私塾强调记诵并没有错, 错就错在用强迫的方式, 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他们一时不可能理解的篇章。我们要求的诵读则不然, 学生读的大多是历代名篇中的短章, 易于理解; 更为重要的是, 其记诵活动应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之下, 讲究记诵的科学性。看不到这一点, 把我们的诵读跟旧时代的机械诵读等同起来, 甚至干脆让学生死记硬背, 这都是不合适宜的。

记诵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记诵三要素的灵活运用上。这三要素是:

( 1) 口熟, 就是通过反复朗读, 像磁带一样, 把课文的语句按先后顺序“录”在自己的“记忆带”上。这种记诵依靠的是声音的直感, 如吐字、句中停顿、语调、语气等, 背诵起来常常是不假思索的, 如幼儿之背诵诗歌, 因而具有不稳定性。

( 2) 利用支撑点, 就是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 首先记准若干关键语, 包括名句、佳句以及段落的起结和衔接上下文的语句, 用它们作为支撑点将全篇 ( 段) 贯穿起来, 以加强记忆。这种读背已含有很大的理解记忆成分, 但仍然不够。在连贯背诵全篇 ( 段) 的过程中还可能出现若干个“断层”。

( 3) 掌握文章的思路, 即努力探索作者为文之用心, 特别是要弄清文中各个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作者行文方式上的一些特点, 使其言“若出于吾之口”。这就纯属理解记忆了。即便不能完全达到, 能向着这个目标努力也有助于巩固记忆。这三个要素尽管层次高低不同, 其间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 任何一个都不容忽视, 因而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必须结合起来使用。一般地说, 在起步阶段应以口熟和利用支撑点为主; 待到半熟之后, 就要利用文章的思路来达到连贯记诵。这三个因素又常常是一个循环或交替使用的过程, 关键是要提倡边读边思索。

二、注重语感

学习文言而立足于诵读, 实质上就是要把这种语体变为自己的语言习惯。前面已经说过, 首先, 语言习惯来源于听; 其次, 是说, 能听会说, 就是习惯的养成。换言之, 即有了语感。从这个意义上说, 我们提倡反复诵读, 力求课堂上书声琅琅, 正是用出声的读同时进行“听”和“说”两个方面的训练。这样做, 就是将语感的培养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更确切地说, 就是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 在诵读中求解, 在诵读中积累, 最后达到将文言变成自己语言习惯的一部分的目的。

三、综合训练

学生能否正确地朗读一篇文章, 取决于许多因素, 所以诵读训练, 无疑是一种综合训练; 在文言文诵读中, 这一点表现得尤其明显。例如, 要读准字音。由于文言文中多生僻字, 又时有通假字、多音字, 这就要求我们进行认读的训练。要读清句读, 要正确划分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为此, 必须弄清语句的层次和大意, 这就包含着析义的训练, 要读出语气。文言文中语气复杂而多变, 不仅要读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 而且要读得强弱缓急分明, 这就要求较好地了解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要读出语势, 其中包含着对文章层次和思路的理解。

自然, 这些训练在诵读过程中所带给学生的大多偏于感性印象, 如语气和语势往往来自教师的领读领背。但有了这些感性的积累, 再适当地讲一些文言常识, 或做一点单项练习, 学生的认识定能加深。教师应当善于将上述诸多训练统一在诵读指导过程中, 有计划的进行。这是一种精巧的教学艺术, 我们必须学会它。吟诵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 是培养文言语感的最重要的途径和方法。语文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区别的标志就是书声朗朗。叶圣陶先生说: “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不知不觉之间, 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 这是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 必须到这种境界, 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 诵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促进学生理解文意、体味情感、感受作品的意境, 而且有利于提高语言感悟能力。因此, 对学生的诵读进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指导, 能有效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语文教学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中应将诵读贯穿于始终。

参考文献

[1]凌丽.以朗读为利器探古文之幽径——小议初中文言文朗读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 2009, (31) .

[2]黄翠梅.文言文朗读教学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 2009, (28) .

[3]金国海.重视文言文朗读教学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J].中学教学参考, 2010, (15) .

文言文教学要重视诵读 篇3

诵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语意。语意即字、词和句的意义,而语意就是语言的三要素之一。学习语言必须要正确理解词语的含义、内涵,否则就不能更好地学习语言,学习语言的真正内涵了。在文言的教学中,要注意诵读的轻重音的不同,其意义也是不同的。如在《鸿门宴》这篇文章中就有这么一句:“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而“此”字,如果读重音,那么它将会作为主语;若读轻音,那么它就会作为定语。显然两种读音,将会导致句义的差异。学生在听老师的范读或听录音时,就会明白文中的字词句的意义了。所以重视诵读在文言教学中是很必要的。

诵读有助于培养语感,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语文教学应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放在首要地位。语文教育要通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而达到发展思维和智力的目的。一个人的语文能力,主要表现在语感上,而诵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素质的重要途径。语感,是一种直觉思维而非逻辑思维,它左右着语文教学中的读、写、听、说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在所有的言语话动中起关键作用。任何人不可能根据所用词语的理性含义和范畴以及相关句法规则来理解和生成句子,而必须主要凭借语感的同化,顺应作用。诵读是听读活动中最重要的教学形式,它对于培养学生语感能力,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水平,都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就.十分重视诵读。不仅对于诵读的意义,作用有着非常精辟的见解,而且对于诵读的要求,方法、要领等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长期语文教育为应试升学服务,语文课把精力过多地放在分析讲解以及机械孤立的逐字理解,甚至于文言语法之类的训练上,而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密切相关的诵读常被忽略。上课时过多地讲解字句,逐字讲解,占去了大多半的教学时间,使学生没有时间诵读文言文,而这些选在教材之中的文言课文,可以说是从我国几千年来的文化沉淀中选出的精髓,无论其内容,还是形式,都应多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学生要体味几百年乃到几千年以前人的情感,与几百年,几千年以前的人进行沟通,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但很遗憾,我们当今的文言文教学课堂中,被老师不厌其烦的讲解代替。学生失去直接、完整地感受课文言语形式的机会,使学生不能深入到课文之中,与古人的距离越来越远。

诵读可以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感染学生的心灵。诵读往往比单纯的逐字讲解,逐段分析更能使人体察入微,感受至深。所以我们应该在文言文教学中,少讲些字句,淡化分析讲解,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在文言语境中,自然而然地感受课文的言语形式,从而达到提高“听读”水平的目的。无论是浅显的文言文,还是较难理解的文言文,经过反复诵读能更深入理解古人的语气、句读及课文深刻含义。诵读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有利于“人文素质”的提高,在诵读的语境中伴随着自如的声音,悦耳的语调、生动的语气传入耳鼓,那深邃的思想内涵,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憧憬,语言的美感,激荡着他们的胸怀,陶冶着他们的性情,在高尚的精享受中,在生动的美感愉悦中,提高着他们的精神境界。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如果不善于朗读,怎么能带领学生进入文学作品的佳境,去领略文字的意味,去追求语言表达的完美呢?文言文作为我国古代的文化遗产,蕴含着大量的精神财富。这些内容十分广泛,无论是逆境中拼搏的精神,还是对人生的思考,对未来的追求等各种内容,文言文中都有不少千古绝唱。涵咏这样的作品,反复诵读这样的篇章,使学生在与古人的沟通中得到精神的陶冶,心灵的启迪。海德格尔曾说:“语言就是人的生命活动,”可见语言本身具有提高人类修养、使人精神高尚的人文价值,这也正反映了语文学科的主要规律,而语文学科中的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情感教育,语言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情感教育为主要内容。优秀的文言文就是美的情感,通过诵读活动,将文言文中美的情感渗透于学生的心灵将文学作品美的语言作用于学生的语感,才能真正达到提高人文素质和语感水平。

诵读有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尽管语感的培养和精神的陶治是以对文章的理解为基础,但只理解文言作品内容是不够的,当然也不是文言文教学的目的,特别是在高考指挥捧的指挥下,老师们过于重视对文章本身的理解,诚然,学生对文言文的字面上的理解和文章整体的美感及其主题的挖掘可以依靠教师的讲授,但单纯依靠这种灌输的方式是远远不够的,应该主要由学生主动地获取,如同吃东西,最好自己去咀嚼,去品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靠学生自己多读,靠熟读成诵,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而熟读的结果就自然地记住,能背诵下来,特别是有些千古名句,开始对它的理解并不一定很深,但是,他们只要能时时出现在学生的脑际,成诵于嘴边,就自然地会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历史知识,个人联想联系起来,这些东西就会丰富他们的思维材料,就会经常地催促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慢慢地品味其中的含义。有时甚至可能在一个灵感的催促下顿悟其义,久而久之,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就会提高,为理解其他文言文打下良好基础,从而形成文言文阅读的良性循环。可见,诵读是学生理解文言文的首要条件,是提高文言阅读能力一把金钥匙。

考研英语完形题要重视阅读和做题 篇4

一,阅读上的复习。

完形的解题是以阅读为基础的。如果一篇文章读不懂那肯定是解不出来的。考研教育网认为阅读的复习分为三个层面。首先是对文章整体意义和主题的把握。因为有一些题目的选项就是与主题关系最为密切的选项,所以考研教育网认为把握主题之后选择起来会比较容易。其次是对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逻辑关系的把握。最后是对句子内部结构的把握。考研教育网认为这种复习在初期用大阅读的文章来进行也可以,因为大阅读复习也必须要注意这几点。考研教育网要求考生在阅读的时候注意以上三点,并且要对一些关键词汇敏感,比如重复出现的名词、动词;表示逻辑关系的词汇;否定词等等。在阅读的过程中养成顺手将这一类词划出来的习惯,因为这一类词对于解题具有相当大的帮助。最后要说的是,考研教育网认为完形阅读对于细节把握的要求是要高于大阅读的,所以在真正做阅读训练请各位同学务必只针对文章去读,而不是针对题目去读文章。

二,解题的训练。

考研教育网认为这方面的复习有一定的技巧。这种技巧的运用成熟与否主要就取决于你的词汇是否复习到位,还有就是你对文章中那些重点的词汇是否有足够的敏感,是否已经养成了在句子当中一眼就能看到这些词汇的`习惯了。同时考研教育网认为要注意的是,完形的解题一定是要注意上下文当中提供的信息的,有些题目,仅仅做到这里的时候可能做不出来,这时候很多同学采取的方法就是蒙一个上去,考研教育网认为这肯定是不对的。正确的方法是,如果碰到一道题目做不出来,考研教育网建议考生先不要着急去硬找一个答案放进去,可以先做后面的题目,等到后面几道题目一做完,有时候前面这题的答案就会很自然的出现了。因为完形的文章一般都是环环相扣的整体,上下文之间的信息点是相当多的,甚至有中间部分的题目能够从结尾找到答案的例子。具体的说,比如,如果考的是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那么毫无疑问,考研教育网认为你就必须先将相关的句子内部的题目解完,把这两个句子都弄完整了,你才能知道这道题目究竟要选择的是哪一种逻辑关系。所以在碰到解逻辑关系题目的时候,考研教育网建议考生千万不能随便的填一个逻辑关系选项上去,而是一定要将整个句子内部的题目先做完。同时,不要放过任何一句没有空格的话,因为这句话当中很可能就包含着某一道题目的答题信息点。考研教育网认为这也是完形在阅读上与大阅读不同之处。大阅读只要找到与题目相关的点就可以了,而完形,必须要把全文关注起来。

文言文教学要重视阅读 篇5

广东顺德市龙江中学欧阳宇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现行部颁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实验修订本)也明确要求“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着重号系作者所加),同时以附录的形式列出了高中三年要求背诵的古诗文70篇(首);而高中六本教科书(人教版试验修订本必修)所选编的56篇文言文近三分之二要求全文背诵,其余三分之一也要求背诵其中部分段落。这就说明我们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经典名篇和课文的诵读和背诵指导,让学生在一定方法的指导下,熟读或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篇目,加深对文言文的文意理解,培养语言感知、直觉、积累、顿悟能力,从而逐步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培养独立阅读和鉴赏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一、文言诵读要和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

我们所说的文言文诵读是指采用标准的普通话,结合文章或作品中固有的语气、节奏、情感而对文章或作品进行感知、熟悉、记忆、理解的一个过程。因此,文言文的诵读势必就要和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这其中就包括正字正音、辨词析句、层次疏理、文意理解、语言鉴赏等多项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

1、结合正字正音读准字音

把字音读准确,是诵读的起码要求。文言课文中有大量的生僻字、通假字、破读字、古音字(如古人名、古地名、古官职名、古器物名称)等,如不首先解决这些字词的语音问题,那就根本谈不上诵读。因此,一篇文言文,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试读一遍,或全班齐读,或个别朗读,从试读中发现他们读字读音中出现的问题,然后一一板书纠正;并由老师再范读一遍全文。

2、结合辨词析句读清句读

诵读要以所学材料的初步理解为基础,而理解的前提则是读清句读。句读也就是断句,句读知与不知,直接影响着词义句意的理解。只有读清了句读,才有可能弄懂文章的词句结构和语言意义;反过来也才能读得更准确、更清楚。同时通过反复诵读,利用文言构词造句的特点以及语音停顿、逻辑重音、语气声调等诵读要诀来深化词义句意的理解辨析。

3、结合层次疏理读通思路

学习文言文只有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层次,才能很好地理解全文的内容;而疏理文章层次也是一种重要的文言阅读能力,要提高这种能力,除了要学习一些文言文行文的篇章知识之外,更重要的则是诵读,从语气和语意中去探寻文章内容的走向和作者行文的匠心,把握文章的脉络。

4、结合文意理解读出感情

语言作为文章思想感情的载体,声读出来总是带有语气的,词语的色彩、句子的构造、修辞手法的运用、行文节奏的起伏、感情气势的跌宕,都和文章的内容、语气的表达密切相关;而诵读正是对文章作品的思想感情“原汁原味”地声韵表达,是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朱自清论语文教育》第33页)。我们可以通过诵读来体察文章的语气,理解文意,进而来揣摩、体会字面之后的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结合语言鉴赏读出特色

文言文的一些语言规律,如音韵的铿锵、语调的抑扬、语言的含蓄、句式的整散等,大都是宜于“意会”而不宜于“言传”的。而意会既不能只靠眼睛看,也无法从老师的精分细析中获得太多的领悟,最终还是反复吟诵,在吟诵中去琢磨、去感知、去体察、去心领神会。

二、文言诵读要加强读法指导

读而不得法,事倍功半;读而得法,事半功倍。我们的学生往往只知道一味地埋头苦读,不求甚解,尽管读得口干舌燥,但结果仍然是“过目皆忘”。这就需要我们为师者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少作一些空洞无物的“课文分析”,多一点实质性的能让学生受用不尽的读书方法指导。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良好的方法更能为学者清除道路。”经过一个学期的试验性探索,我们基本上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读背方法。它由六个环节(也是六种诵读方法)构成:

1、朗读法:文言课文必须要开口朗读。要按照普通话的标准读准字音,尤其是一些生僻字、异读字要特别注意,同时还要学会根据课文内容和作者感情进行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高低长短的朗读训练,以至慢慢地养成“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良好的诵读习惯。

2、指读法:背诵对只字只句的要求非常严格,决不允许错字、漏字、窜句、换句,因此在读书时必须小心谨慎,一字一句去读、去记忆。因此,我们在读书时则可采取指读法,一般是左手按书,右手指字,逐字逐行地进行诵读,这样既有利于我们集中注意力,加深对文字的印象,又有利于对文句意义的感知和理解。

3、默读法:也称研读法。文言文诵读的关键是领会课文的`内容和字词句的准确意义,如果对字词句不求甚解或对课文整体理解模糊,那么诵背起来就会感觉费力不讨好,不管读多少遍都没有多少印象,并且对课文的内容还是一头雾水。因此在朗读一两遍、指读一遍之后,静下心来,默默地研读一两遍,研读的主要目的是结合注释和课堂笔记弄清字句意义、疏通全文大意、把握结构安排,为背诵全文奠定记忆的框架基础。

4、挑读法:有些篇目的部分段落意思晦涩难懂,读音呕哑嘲哳,句子结构散乱无序,与现代汉语的理解差距较大,这种句段诵读起来就觉得非常吃力,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对此段意的理解,另一方面则要把它单独挑出来反复地读,利用它与上下文的联系,独创一些适合与自己个性的“歪门邪道”法(如谐音、幽默、硬套等)来强化理解。

5、背读法:在朗读、指读、默读之后,对全文的基本结构和各个重点句段所在位置应该有一个大体的印象,然后要尝试着去背诵,第一遍肯定难得完整地背诵出来,但不要紧,边背边翻书,边检查自己容易忘却的地方,再来一次指读和默读。这样反复一两次就不会有多大问题了。

6、查读法:当我们感觉到一篇课文基本上能够比较流利地背诵时,不要忙于给自己下结论,认为自己就可以一劳永逸了。其实人的记忆思维中还夹杂着一条遗忘曲线,它随着记忆的不断补充强化而不断隐退消淡,但同样它也随着记忆的不断淡化流失而不断突出明显。因此,我们在背诵之后的一段日子里还要不定期地检查自己的背诵结果,对遗忘的部分要及时补上加强,直到这篇课文深深地烙在我们的脑海里。一般来说,时间越近,间读的间隔就短一些,次数就相应地多一些;时间越久,间读的间隔就稍长一些,次数就响应地少一些。

当然,诵读教学并非文言文教学中的唯一模式,但无疑是文言文教学的独特优势。清代名臣曾国藩就说过,名诗美文“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气概,非密咏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二者并进,使其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下笔时必有句读凑赴腕下,自觉琅琅可诵矣。”(《家训字谕纪泽》)因此,重视文言文诵读指导,尤其是诵读方法的指导,无疑可以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欧阳宇全文字数:2700字

通讯地址:广东省顺德市龙江中学(528318)

教师要重视课后的教学反思 篇6

要想提高我们教师的业务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很有必要谈谈课后反思的重要性。课后反思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师生交流结果的反思。它的重要性有以下三点:

一、课后反思能使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有自己独特的创造意识,有自己独特的解决问题能力,如果我们能自觉地把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细心冷静地思考和总结。并最终能够有意识的、循序渐进地将研究结果和理论知识应用于下一次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课后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突破、超越自我、发展自我、构建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正因为课后反思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教师就能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从而形成自已独特的风格。

二、课后反思使课堂教学不断优化成熟。

首先,教师把教学过程中预先设想到的新颖的情境引入法、留有悬念的结束语、或者对偶发事情处理的巧妙方法等,在课后认真记录下来。便于今后教学时借鉴使用,也可以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当然,“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再完美的课堂教学总会有点滴疏漏、失误之处。如:在课堂教学中,没有照顾到学困生、合作学习没有达到实效、对学生的评价语不够恰当、没有及时解决学生的提问、探究性学习不够到位等,教师应在课后及时记录下来,并对这些问题作深刻的剖析,为今后进一步的改进作充分的准备。另外,一节课结束之后,教师要恭于倾听看课教师和学生对这节课的评价,或者认真观看录像全程记录。教师要时时处处注意收集、处理这些反馈来的信息,及时动笔反思,优化教学。

三、课后反思能极大地提高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有的教师已从教数年,但课堂教学的效果一直没有达到最佳,这与不够重视课后反思有直接的关系,作为教师,理论知识和专业水平固然重要,但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更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缺乏对日常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不断积累的意识,教师很难掌握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只有反思,教师才会不断地剖析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细致地、冷静地加以推敲,具体地对于某一道数学题的解法、某一教学环节中学生的质疑,甚至某一个辩论回合展开思考。在反思中,已有的经验得以积累,成为下一步教学的能力,日积月累,这种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将日益形成。

通过以上三方面课后反思重要性的认识,我们教师就能找到实现教育实践的创造性与探究性的途径,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使自己走向反思、研究之路,内求于己的专业自主之路。只有这样,才能从一个新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

《如何进行课后反思》心得体会

今天学校组织了校本培训教研活动《如何进行课后反思》,活动开展完后,使我受益匪浅。在以

前的教学中,我们对教学反思并不陌生,每次课后都会写教后反思,但是就是认为是对教学中发生的一些事情的回顾而已,在思想上并没有十分重视,经过学习之后,使我对教后反思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教学反思是教师理解、评价教学实践的一种手段,是对经验的重新组织和重建,它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持之以恒地积累点滴的经验并加以审视,并需要提炼和升华经验。它不是一般地回想教学情况,而是深究处于教学的决策和技术以及伦理等层面的教师自身、教学行为、教学过程方面存在的问题,就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自身的教学行为不断进行反思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和课堂情境作为认识的对象,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知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具体的教学情境,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的观点,从多角度积极思考问题,探究教学活动,并对自己的选择与行为

负责,使人更清晰的理解自己的行为和行为的后果,从而更理性、更有目的地开展行动。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学会时刻反思,找到自己的不足,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

水平,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反思是一本引人入胜的自编“教科书”

教学反思已经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后必然的做法。自己以往也称它为“教师的课后作业”。但看了这期的讲座之后我又对教学反思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其实,教学反思并不是什么“课后作业”,它其实更像是一本由自己作为主编的内容丰富,引人入胜“教科书”。为什么它是一本“教科书”呢?我觉得有这样几个理由:

1、首先,它教会了我们该怎么教。现在,大家的理论学习都很努力,专家的指导,课标的变化,都有一定的心得体会。同时,专家、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引导课之类的优质课都看的不少,但在课堂实施上仍然还存在着“说的对,听得懂,但做起来就不行”的现状,示范课和常态课永远都有很大的距离,老师都有了很大的挫败感,觉得对于那些优秀教师真的是“高山仰止”,可落实到自己的教学上,那就只能“原先怎么教,现在还怎么教”。但精心教学反思则可以真正指导教师的学习。因为只有教学反思才是从“你”出发,咱在“你”的角度上所完成的经验总结。它是你对于理论,对于好课的认识体验,也是你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是最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也许它不能马上改变什么,但是只要你懂得积累,只要你时常回顾这本“教科书”,你的教学水平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2、其次,它一定是引人入胜的。理论是高瞻远瞩的,是提纲挈领的,同时有时看上

去也是有些枯燥的。对于我们这些还算是刚起步的老师,有时关注点还没办法放的那么高,我们可能会更多的喜欢关注自己。比如“今天的课堂生管如何,今天完成了教学任务了吗,今天的课学生接受吗,有没有解决孩子的问题啊”等等,这些极其微细的关注也许在教学理论中比较难马上找到答案,但自己撰写的课后反思却能准确的把握住它们。如果能结合自己在教育教研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来写反思,那么时不时的拿来看看,一定非常吸引自己,一定更容易引起自己的兴趣,毕竟里面记载的都是一些自己所最熟悉,最关心的问题。

因此,教学反思绝对是我们在专业成长上,一个必不可少的自编教材,它不

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阅读 篇7

一、培养学生阅读课堂中的主体性

传统的教学追求共性, 忽视个性;强调教师的权威, 抹杀学生的个性。而阅读教学是师生的双向活动, 是师生共同参与沟通交流才能完成的。在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 培养孩子们勇于质疑的能力, 更是让他们动动脑子就可以展示自己才华, 成为大家羡慕的对象, 更是师生情感交融的过程。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 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课改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 有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并能够表达, 不能理解的要敢于向教师求教, 而不应该是教师讲学生听, 认真记, 失去自我。

当然民主的课堂, 并不是放任放纵放手不管的。在教学中, 教师要在细心聆听学生对文本的感受与见解的同时要及时引导总结、提升、拓展, 不能整节课都让学生自己在动甚至在玩。虽然学生对文本有自己的感受、体会, 但对文本的理解是不同层次的, 有可能是肤浅的, 如果他们的思维不能得到肯定, 那么学生的自主意识就不会被激发出来, 他们就愿意作课堂内容的记录员。我们要让学生是自己学习的主人, 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大胆地让学生参与。

二、问题要有层次

特级教师李观博有言:“教学不只是直接给学生以知识, 还要唤起学生自己求得知识的强烈愿望。”这靠的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在问题设计上力求让各个不同层次学生都能体验探索的乐趣, 唤起每一个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

(一) 提问设计要有开放的意识

我们习惯于设计好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思维的差异, 设计具有延伸的问题, 给学生更多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和自由的思维空间。或者给学生一些课外的阅读内容, 让学生自己采用合适有效的方法去设计问题, 自己去探寻答案, 自己在探讨分析中总结规律。

(二) 教师要及时引导、提升

阅读的目的是读懂文章、理解层次、理解语言、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内容与主旨情感与思想意义的把握;阅读文学作品, 还要能进行鉴赏和评价。这么多的内容让学生完全自己把握, 基础中等以下的学生可能会不知所从, 此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归纳, 将学生的疑惑归结到一个焦点上, 有序地引出更高层次的问题, 并加以解决。阅读的思路“粗读—→精读—→研读”即由整体到局部, 再由局部到整体。教学要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 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 由认读到鉴赏, 甚至到评价与创新, 应体现出梯度。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自主学习中发挥尽可能自己的专长。在教学设计中, 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 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的发挥程度、专注投入程度、思考深化程度以及解决问题的满意度都要能够得以基本解决, 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均能得到展示锻炼。

三、阅读能力的培养

语文阅读能力作为一种能力, 它的训练必须依照人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 同时又要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为中心, 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在各阶段培养目标是不同的

(一) 积累基础

积累的内容有字音、字形、汉字等;要较准确地把握文体特征、表达方式, 各种语言修辞的特点;能够自己根据自己理解阅读课外读物, 学会理解思想感情, 为理解新材料中复杂思想感情和新观念奠定基础;同时, 还要积累文化知识、生活经验, 名言警句以及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对学生的阅读理解有很大作用。

(二) 学会提问

有效地利用语文课, 要引导学生走进“文字”的世界, 让学生在文字酿造中学语文。引导学生提问文本:如“文章交代了什么, 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文章的表现手法语言含义”等等;学会与作者对话:如“为什么要这样写?写作意图是什么?” 等。

(三) 方法指导

指导学生诵读优美文段, 让学生在阅读积累、感悟理解和运用过程中, 提高自己的品位和审美情趣。对文字材料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评价阶段。只有掌握相当的文化知识、语言知识, 进行基本文段才能更准确地评价分析作品, 并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中学生具备初步的评鉴能力, 因此可培养对人物形象、情节、某一观点能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 应倡导“自主——合作——创新”式学习。要让学生反复阅读原文, 要边读边想, 并写出感受、评价。合作研讨要在自我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质疑。在探讨过程中, 教师要起好组织指导作用, 还要适时参与讨论, 鼓励学生的思维多向性和结论的多样性, 培养发散思维和开创性思维。创新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 把内容与自己的相关的生活经验、情感等联系起来, 提炼不同的内容。教学中对学生思考和思维拓展的灵活考验。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对学生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做出客观的评价, 不能无原则地对学生的见解一概予以肯定或否定。

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篇8

【关键词】激发 确保 落实 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31-02

当今阅读教学中存在着“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悟,重分析轻综合的倾向”,根本的原因是学生主体地位在阅读教学中的失落。新课程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理论揭示阅读是一人积极认知过程,是读者与文章交流的过程,“成功的阅读是一个创造过程,读者和阅读材料相互交流创造意义”。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首先应是一个阅读者,他与文本的交流是老师或其他人无法取代的,而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只能在不断的阅读中实现。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在阅读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在阅读教学中如何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呢?笔者认为教师应做到:

一、用明确的目标,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明确目标是学生阅读的内动力。美国行为科学家弗鲁姆认为,激励作用的大小取决于目标价值和期望概率,人们对目标的价值看得越大,估计实现的概率越高,这目标的激发力就越强。

1.明确阅读教学目标,认识阅读能力的作用,激发学习欲望。

新课程强调: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从实际的学习过程看,中学生的学习,大部分都是通过阅读这种方式来进行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阅读能力是学生的首要能力,是学生能力发展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学生能否顺利地进行学习,“首先取决于他会不会有理解地阅读,而学生的智力发展则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而学生阅读能力则直接影响自身学习效率,以及学业成就。因此,让学生明白努力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是成为适应新世纪现代化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保证,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阅读教学的欲望。

2.明确三个教学目标,体验阅读的作用,保持学习欲望。

在新学期开始时,引导学生学习书前的“写在前面”,让学生清楚这一册的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在学习新单元之前,则引导学生学习“单元提示”,使他们清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同样,在每课教学之前布置预习时也会简单告知本课的教学目标。例如,在教读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时,课前可让学生阅读一份《闽北日报》,在课堂上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读报中知道了什么,这些内容是以什么文体出现的,报纸有什么样的形式,消息和通讯有什么区别,这些消息又是从哪里来的,这些文章有什么特点等。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此基础上我们轻轻一点,这些问题在第一课中都告诉了我们,他们对自己要学的内容认为“需要”,学起来有劲,激发主体意识。

二、以正确的观念,确保学生主体地位。

“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学生主体地位突出才有切实的保障。

1.变“师本教育”为“生本教育”

“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人本思想”,它要求重视人的自主性、平等性、发展性、差异性,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倡导自主的学习方式,这些规定意在强调语文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改变“潜意识中没有学生的存在”,树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念。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倡导达教师做学生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与“参与者”。

2.变“师道尊严”为“伙伴、朋友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和人权,师生之间应如同志、朋友、相互尊重,倡导民主、合作,教学相长,“黑板面前人人平等”,正如新课标所确认的“语文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性及其对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的选择,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把教师作为知识权威,让学生有自己读书,自己寻找答案的机会和时间,让学生读有所思,读有所得,读有所创。

三、构建新型模式,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认知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受,也不是书本知识的获得,而是一种现实意义的建构。学生自己读书才是真正的阅读,所以阅读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

1.注重个性化阅读。

阅读是复杂的心智活动,学阅读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阅读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区别对待,个别处理。如果为了捍卫所谓的“标准答案”,将学生独特理解视为“异类”而一棍子打死,那么学生的个性化就会被扼杀。课堂中经常会讨论一些发散思维题如,我教《陈太丘与友期》时,有个学生突然愤愤地说“元方不对,得理不饶人!”,这下教室里像炸开了的锅似的,几乎所有学生都有话说。赞成的以元方“入门而不顾”为据,反对的以“友”自己“过中不至”却怒骂陈太丘“非人哉”为据。你能用你认定的“标准答案”来否定他们吗?“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让他们各自独特的个性与阅读文本得到融合。

2.注重生活阅读。

阅读文本富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以及作者对所处时代的独特感受。如《紫藤萝瀑布》、《挖荠菜》等,这些作品所反映的时代与学生相距较远,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体验就会停留于表面,甚至发生偏差。在阅读教学中就应注意拓展,让学生了解宗璞在文化大革命中的不幸遭遇,才会理解文本。又如《春》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字精美,有画,有深邃的意境。但概念比较抽象,有些东西毕竟不是现实生活的“春”。更何况由于地域气候的差異,学生亲身感受的“春”不一定和朱先生笔下的《春》吻合。为此,我让学生把自己经历的春天回忆出来,用文字或画面表现,再与文本比较,把自己生活中对春的感受与《春》的文字内容融合,才能从心里体会到那种属于《春》的、独特的美。把自身经历与文本结合,体验文本学习的现实意义,最终走向生活的阅读。

3.注重情感阅读。

古人说“诗言志,词言情”。学生要品味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和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就必须注重情感因素的激发。“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如《安塞腰鼓》一文,通过媒体,让学生置身于黄土弥漫,鼓声震天的场景中,学生内心的兴奋随着擂鼓那股冲劲和节奏鲜明的隆隆鼓声不断升温,对于安塞腰鼓所带来的震撼也不言而明。又如《背影》,让学生举出身边的真实事例:辛苦的父亲依然在亲人面前露出笑容;母亲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还要做饭等。学生在情感上产生真切体验后,才能“同化”感受那个肥胖的、迈着蹒跚步子的父亲的背影,并为一片父爱真情所感动。此外,朗读也是激发情感的重要途径。

4.注重质疑阅读。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阅读教学要鼓励学生质疑,学生才能真正成为知识、情感的主体。首先,要鼓励学生提问,对学生的发问及时点拔。学生的发问可能是幼稚的或是钻牛角尖的,甚至是错误的。如《最后一课》有些学生提出“小弗朗士多大了?”“ 小弗朗士成绩好吗?”这些偏离语文的问题,但教师不能一棍子打死,更应该予以关注,认真倾听,找出其实质性的内容,让学生的质疑积极性得到不断的提升。其次,为学生创造一个质疑的情景,让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和技巧,如组合比较法、探求规律法、旧事物新看法等,如《宋定伯捉鬼》一文,课文提示认为“人能胜鬼”有“积极意义”。但从科学和人文的角度引导,有的学生就能打破思维定势提出:宣扬人鬼之道,不科学;张扬坑骗之术,是不善,没有什么积极可言。学生一旦掌握了阅读质疑技巧,质疑能力就会大大加强,对文本的体验也随之加深。创新潜能才会不断被挖掘、发挥。

5.注重课外阅读。

新课标对学生的阅读量作了较大的调整,要求7-9年级的学生“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教师可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课堂中阅读的方法,完成课外阅读任务,在课外的阅读中增长知识体验阅读快乐将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

上一篇:四年级元宵节日记350字下一篇:网站安全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