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文言文阅读教学

2024-09-10

中学文言文阅读教学(精选12篇)

中学文言文阅读教学 篇1

长期以来, 在语文教学的园地中, 相对于“现代文”和“写作”, 文言文的教学改革显得沉寂冷清, 绿意难寻。“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 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火红的时代, 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色。”钱梦龙先生多年前的感叹, 今天听起来, 还是让人心有戚戚。“多少年来, 基本的教学模式始终是老师逐句串讲, 加上一点古汉语知识的介绍, 学生则忙于记词意、记译文。”这“字字落实, 句句清楚”的教法, 到如今并没有什么改变。当然, 多年来, 经过广大语文教师的艰苦探索, 在文言文阅读教学方面确实也取得了不少成绩, 积累了不少的成功经验。但是, 用当前新课程标准来衡量, 中学的文言文阅读教学仍存在以下不可忽视的突出问题。

一、当前中学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思想认识不到位

主要是教师对文言文的社会功能理解不深, 对学生学好文言文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 对文言文阅读教学要求和基本规律不明确。甚至有个别教师认为, 文言文难学无用, 费时费力, 背离时代精神, 现代人特别是现代中学生没有必要学习文言文, 学习文言文是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 学生“读”没有到位

文言文教学教师讲得多, 学生读得少。就是少得可怜的朗读也走进误区, 可以概括为“四多四少”:自读多, 范读少;齐读多, 个读少;讲前读得多, 讲后读得少;纯朗读多, 背诵少。这样就大大削弱了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 天长日久诵读就变成了厌烦的、事倍功半的“低效劳动”。

(三) 教学方法不活

在课堂上, 常常出现一言堂、满堂灌、架空分析。教师自我陶醉, 引经据典, 学生昏昏欲睡, 一头雾水。有的教师讲得唇焦舌燥, 尽管学生上课飞书疾笔, 课本的字里行间插满了密密麻麻的注解, 脑袋里仍然是空白。学生的内因没有调动起来, 学生被动学习, 文言文的阅读水平依然不理想。

(四) 教学形式单一

教法呆板, 课堂气氛自然压抑。大多数教师都是沿着“读-译-抄-背”的思路展开, 千篇一律把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文质兼美的篇章, 内容丰富多彩的教材定格成了生产流水线。这样课堂教学自然就没有情趣, 没有活力。

(五) 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在文言文教学中, 常常都是以读懂一篇课文为目的, 不重视文言文语言知识规律的总结, 不重视课外迁移。更为严重的是, 根本不重视文言文的教学与现代文教学的联系, 没有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所以, 每次期中、期末素质检测及中考、高考, 学生叫苦连天、丢分严重的总是文言文阅读。对文言文教学, 相当一部分教师一筹莫展。

(六) 文言文教学改革落后于现代文教学

多年来语文教改呼声很高, 但涉足文言文教改者不多。不少走在教改前列的优秀教师, 在举行公开课时, 讲的往往都是现代文, 至于各地的评优课、比赛课更是如此。

(七) 市面文言文的注释资料过于泛滥

资料多, 处理不好, 适得其反。这些资料不可避免地让学生产生依赖思想, 上课不认真听, 不注重思考, 总认为资料上写着, 何苦去白费劲, 结果影响了学生学习文言文能力的锻炼。

因此, 指导学生学好文言文, 是每位中学语文教师在全面推进新课改工作中不可回避的重要研究课题。

二、提高认识, 端正思想, 进一步明确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 要充分认识到:“文言文”是指“五四”以前通用性的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

(一) 文言文具有的社会功能

1.学好文言文有利于研究历史, 借鉴历史。

历史唯物主义者认为, 历史是过去了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 是以往现实的发展和延续。要把握现实, 科学地预见未来, 就必须深入地、准确地研究历史。毛泽东同志就是一个深入研究历史古籍典章, 善于以史为鉴, 成功地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一个光辉典范。

因此, 利用文言文为工具研究历史, 可以从中获取经验教训, 更好地为现实服务, 推进我们各项事业的发展。

2.学好文言文, 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 通过我们的祖先一代又一代先后长达数千年的凝聚和积累, 逐渐浓缩形成了老愚公的“移山”意志, 孔子的“克己复礼”, 孟子的“舍生取义”, 陈胜的“鸿鹄之志”, 杜甫的“一览众山小”, 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 范仲淹的“以天下为忧”, 岳飞的“精忠报国”, 文天祥的“丹心照汗青”等等浩然正气。这种超然古今时空的伟大精神, 千百年来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和匹夫百姓, 为国为民前赴后继死而后已。

然而, 这种民族的精魂正是通过文言文这一载体才得以代代相传。至今吟诵起来, 仍升腾激荡着我们的后生学子。文言文拥有的这种巨大的教育潜能作用是无可估量的。同时, “现代社会越来越功利, 越来越疏离大自然, 多接触一些古人的思想感悟, 多与大自然和睦相处, 有助于陶冶人的精神, 治愈‘都市病’。如, 一读到‘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就能体会到一种很悠闲的感觉。”

3.文言文是培养人们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的重要工具。

每个民族都具有自己的文化心态和审美观点。古老的中华民族这方面显得尤为突出。诸如司马迁的《史记》, 曹操父子的慷慨悲歌, 颜之推的“家训”, 谢灵运的“山水诗”, 韩愈、柳宗元的“古文”, 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 苏东坡、李清照的词, 等等, 无一不具备画一样的美。诵读它们尤其是吟诵千古传诵的那些名言警句, 可以时时激起浓郁的情愫, 产生对祖国, 对中华民族的无限热爱, 无限依恋, 从而形成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感, 并可随时化作改造河山, 抗击入侵者的力量。

4.文言文又是维护祖国统一的伟大力量。

中华民族 (以汉族为主体) 文字和表述形式的一致性, 极大地巩固和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如果没有统一的汉字记载和表达的文言文的存在, 而是以语言发音构成的拼音文字为表达形式, 中华民族恐怕早已分裂成若干个国家了。

文言文的最为重要的社会功能正是表现在这里。

(二) 学生学好文言文的重大意义

首先, 学好文言文是掌握现代语文的基础。文言文是现代语文的基础, 现代语文是文言文的继承和发展。二者一脉相承:文言文是“源”, 现代语文是“流”, 彼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古汉语常用字1086个, 其中的1001个仍旧保留在现代汉语中, 约占92%。由此可见, 古汉语常用字的绝大部分仍以强大的生命力存活在现代汉语中。

因此, 学好文言文, 才能从中汲取前人创造的优美文字的成分, 吸纳丰富、鲜活的文化营养, 滋润现代语文的内容, 使祖国的语言文字克服目前日趋严重存在的“断层”现象, 得以健康、茁壮的发展。

其次, 学好文言文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文言文中的名言警句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凝聚着人类的思想精华, 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辉, 为人们世世代代所传诵, 经久不衰。人们在叙事、说理的时候, 往往将其引为论据, 进行佐证。恰到好处的引经据典, 往往使文章思维缜密, 说理透彻, 顿生文采, 大大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此外, 文言文行文简练, 文字表达精练, 遣词造句考究, 注重语言的锤炼。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贾岛的“推敲”, 这些典故的产生, 都说明了这一点。

大凡是在写作、演讲、论辩方面表现出语言优美, 行文流畅, 分析透僻, 结构严谨的能力很强的学生, 无一例外的都是喜爱文言文, 认真学习文言文的学生。

第三, 学好文言文是提高中、高考语文成绩的需要。由于学习文言文具有以上这么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和重大意义,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 初中占了三分之一, 高中占了一半。中考试题中, 单文言文阅读题也占了15%左右 (即16-18分) , 如果加上渗透在其他内容中所占的分数, 那占分的比重就更大。高考语文试题中, 文言文阅读的比重也更大了。因此, 学好文言文, 既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 也是提高中、高考语文应试能力的需要。

总的来说, 学好文言文, 可以使学生体悟到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伦理道德和审美情趣, 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 有助于深化对社会、自然、人生的认识。也有助于学生认识、发展和完善自我, 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明确要求, 深化教改, 不断探索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

(一) 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

1.在教学思想上, 要特别注意两点:

(1) 不能重“文”轻“言”, 即把文言文当作现代文来教, 只求了解大意, 整体感知, 偏重于思想感情章法结构的赏析, 而淡化文言实词、虚词的归纳积累, 忽视文言词法、句法的疏理、积累与习得。

(2) 不能重“析”轻“读”。即只偏重对文言文“跨越式”的分析讲解, 而轻视对文言文“享受型”的美读、精读、诵读等。我们需要加强的是作为学习方法的朗读, 而不是作为学习任务的背诵。意义的获取要不离语境, 文言文阅读必须重视“语境中的阅读”。“文言文, 首先是‘文’, 而不是文言词句的任意堆砌。”

须知,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入门的唯一正确途径。舍此别无他法。熟练把握文言词法、句法, 是准确解读文言文的必由之路;反复朗读直至大量背诵, 是形成文言语感, 积淀文言素养的重要途径。

2.在教法上, 处处注意以学生为主体, 善于组织、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 坚决摒弃教师“串讲”、“满堂灌”的陈旧教法。

“以学生为主体”具体表现在:

(1) 让学生根据注释和阅读提示, 推测题意及文章中心内容, 确定学习方向和学习重点。“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 读书是自己的事, 要靠自己去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这是一种起码的‘自主意识’。”

(2) 让学生预习课文, 逐字逐句地阅读, 找出生字、通假字, 充分利用注释和工具书, 弄清字音、字形、字义。

(3) 教给翻译方法, 让学生自主认真翻译课文, 列出重点、难点交流订正, 质疑解疑。教师只能组织点拨, 千万不可包办、串讲、串译。

(4) 提出一些关键性的问题, 组织学生讨论, 弄清文章的内容及特色, 对文章观点进行质疑和探究。

(5) 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分门别类地梳理、归纳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如通假字、文言虚词用法意义, 实词的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重要句型等。

(6) 加强朗读、背诵的指导和训练以及名言警句的迁移运用等。

总的说来, 文言文阅读教学最终的目标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文言文真是有趣、有利、有用。

(二) 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步骤是

1.导入新课, 激发阅读兴趣。

导入方法可灵活多样, 如:

(1) 名人名言导入。

(2) 声、像演示导入。

(3) 故事导入。

(4) 设疑导入。

(5) 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导入。

(6) 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导入。

(7) 复习旧课, 比较导入。

2.扎实导读, 抓好三大板块。

第一板块:辩读文词。

(1) 读感知, 点评正音。

教师 (或录音) 范读全文 (或重点段) ;学生自由试读;指名学生试读;点评正音;齐读。

(2) 交流尝试, 感知文意。

交流文章主要内容;简要疏理层次、思路。

(3) 利用工具书, 注释研讨文言常识、边辨析, 边归类积累。

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4) 诵读训练 (强调:读准字音) 。

第二板块:析读文章。

(1) 合作翻译, 疏通文义。

A.教师翻译示例 (一两句或一个重点段) , 教给方法。

B.学生个人自由翻译, 抽查点评。

C.学生放开自译, 然后质疑。

D.师生合作探究难句翻译。

E.宣读、点评全文的译文。

F.总结译文要求 (真———忠实于原文;畅———译文流畅;雅———语言优美) 。

(2) 研讨文意, 感悟主旨。

教师提出来几个关键性的问题, 师生共同讨论, 深入探究, 形成共识。

讨论内容:事件 (原因、经过、结果) ;人物 (性格、形象) ;事物的象征意义;主题 (寓意) ;写作方法 (表达方式, 描写角度等) 。

(3) 朗读训练 (强调:读清句子) 。

第三板块:品读文情。

(1) 讨论文章的感情基调。

(2) 探究文章的感情变化。

(3) 查找感情在词句中具体体现 (换词比较揣摩) 。

(4) 整体感悟语言特色 (重点揣摩) 。

(5) 朗读训练。

(强调:读出感情———讲究抑扬顿挫的节奏;注意轻重缓急的速度;读出喜怒哀乐的感情、语气)

3.拓展思维, 加强迁移运用。

(1) 对文章观点、难点质疑辩论。

(2) 对故事情节想象、补充。

(3) 名言、警句的迁移运用。

(4) 引入课外文章比较阅读。

(5) 写读后感。

(6) 模拟表演。

(7) 收集资料, 扩展知识 (成语、故事、科技知识等) 。

(8) 背诵, 默写。

四、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训练, 提高教学业务能力

要达到以上要求, 首先教师要有深厚的教学基本功。教师只有夯实文言功底, 具备灵活多变, 颇具魅力的教学艺术,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教师示范朗诵文言文的基本功。比如:明朝袁宏道的《满井游记》一文中, 那运用比喻手法写景的两句:①写水光的明丽清澈, “波色……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作出于匣也。”②写山峦的娟净可爱, “山峦……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本来很美, 但很多老师就不能很好地读出节奏和感情来。

试想, 如果教师只依赖于录音朗读, 而自己却读不好, 怎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朗读榜样呢?学生怎能由崇拜你进而效仿你呢?

五、努力实践, 刻意创新, 全面提高中学文言文教学效果

上面提出的仅仅是文言文阅读教学的“一般要求”和“基本步骤”, 但不应拘泥于此, 更不是要求每篇课文的教学都一定要这样面面俱到。文言文教学与整个语文教学的要求是一致的。不管教师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教学, 终极目标应达到———教为不教。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作为教师, 我们可理解为“教而不学则罔, 学而不教则殆”。只有教、学、研三者并进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但在教学中又不能囿于一法, 而应以学生这个主体的情况来探索一种“法无定法”的最高境界, 努力达到“此时无法胜有法”的“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我们所需要的, 是语文教师要在这样“宏观”思想指导下, 具体灵活地去微观处理每一篇教材, 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教学, 力争在教学中走出自己独特的新路来。

中学文言文阅读教学 篇2

(一)3、19

文言文相当于半门外语,由于时间的差异古人的语言与现在有很大差异。这主要体现在字词意义的改变上和句式的改变上。

1、章惇(dūn)书绝壁

章惇尝与苏轼同游南山,抵仙游潭,潭下临绝壁万仞,岸甚狭。子厚推轼下潭书壁,轼不敢。子厚履险而下,以漆墨濡笔大书石壁上曰:“苏轼章某来。”厚曰:“何也?”轼曰:“能自拼命者能杀人也。”子厚大笑。

【注释】①章惇:宋朝人,字子厚。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抵()②仞()③甚()

2、翻译:

①子厚推轼下潭书壁(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②以漆墨濡笔大书石壁上(相濡以沫)

3、理解:“子厚履险而下”中的“履”,它在句子中的词性属()词,解释为()。

【文言知识】

说“临”。“临”的本义是从高处朝向低处,如成语“居高临下”。它又指“面对”。上文“临绝壁万仞”,意为面对万丈悬崖。《礼记》上说,“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意为面对钱财不要轻易地获取,面对危难不要随意逃避。它又指“到”,如“双喜临门”、“临渴掘井”。它还指“正当”、“将要”,如“临到”、“临走”。

1.①到②古代八尺为一仞③很,十分2。①章子厚要求苏轼下仙游潭在石壁上写大字(留念)②用毛笔蘸墨在石壁上写了几个大字。3。动;踩,冒着。

补充:乌台诗案为苏轼鸣不平,但苏轼重新被启用后,章惇被苏辙弹劾,被贬地方,章

惇怀恨在心。尽管苏轼不计前嫌,在科举考试中录用其子张援为第一,章惇复出后对苏轼兄弟以及和苏轼交好的朋友进行报复,致使苏轼仕途更为艰难。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2、李白之死辨误

世俗多言李白当涂采石,因醉泛舟于江,见月影俯而取之,遂溺死,故其地有“捉月亭”。予按李阳冰作太白《草堂集序》云:“阳冰试弦歌于当涂,公疾亟,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为序。”又李华作《太白墓志》亦云:“赋《临终歌》而卒。”乃知俗传良不足信,盖与杜子美因食白酒牛炙而死者同也。

【注释】①当涂采石:今安徽当涂县内。李白墓即在此。②予:作者洪迈自称。③按:查阅。④试弦歌:做地方官。⑤俾:使、让。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俯()②修()③亦()④赋()⑤卒()⑥盖()

2、翻译:

①因醉泛舟于江

②公疾亟

③俾为序

3、“乃知俗传良不足信”中的“良”,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①很;②真的;③尚;④恐怕。

4、理解:上文末句说的“杜子美”是谁?

【文言知识】

说“简”。“简”的本义是竹片。在纸发明以前,我国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文字是写在竹片上的,称“简”或“竹简”。“简”一般长一尺左右,宽约二寸,直书一二行,约二三十字。“简”多了,就用牛皮串起来。自东汉蔡伦发明了纸后,人们仍习惯以“简”称纸。上文“枕上授简”,这“简”实为稿纸。如今人们仍将书人称之为“书简”、“简札”。

1.①弯下身子②编③也④写⑤死⑥大概2。①因为喝醉了酒在长江②李白病得很厉害(病危)③让我给它作序3。①4。杜甫。

补充:相传杜甫晚年十分贫穷,得到太守接济,因吃了太多牛肉而死。

为表示对古代文人的尊敬,我们一般避免直呼其名,而称他们的字,杜甫自称少陵野老,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例如:李白,字太白,我们就称其为“李太白”;陶渊明,字元亮;王维,字摩诘;白居易,字乐天;苏轼,字子瞻;辛弃疾,字幼安等。

3、张孝基仁爱

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甚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甚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注释】①许昌: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②如礼:按规定礼节。③就:本义为“接近”,此指“得到”。④驯谨:顺从而谨慎。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不肖()②且()③恻然()④稍()

⑤怪()⑥颇()⑦徐()

2、翻译:

①其子丐于途

②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3、成语“就地取材”中“就”,解释为();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文言知识】

说“故”。“故”是个多义词。

一、指“旧”,与“新”相对。上文“不复有故态”,意为不再有旧的坏习惯。所谓“故居”,即原先住过的屋子。

二、指“老朋友”。李白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三、指“所以”、“因此”。《曹刿论战》:“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它还指“故意”、“事故”、“衰老”等。

1.①不成材②将③同情的样子④渐渐地⑤感到奇怪⑥很⑦慢慢地2.①他的儿子在路上乞食②就把他父亲所委托的财产归还给他。3.靠近;靠近当地获得原材料。

4、神童庄有恭

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诸役以其幼而忽之。将军视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字,一百字亦能之。”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①粤中:今广东番禺市。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③神格:神条与气质。④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⑤厅事:指大堂。⑥火卒:军中伙夫。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署()②适()③对()④夸()

2、翻译:

①诸役以其幼而忽之

②遽诘之曰

③庄以实对

④何难之有!

【文化常识】

象棋。围棋与象棋是中国的两大棋类活动。多数专家认为,先有围棋后有象棋。“象棋”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招魂》中,自秦汉至唐初,象棋中只有将、车、马、卒四个兵种。唐时加了“炮”,到北宋时加了“偏”、“禅”,相当于“士”、“象”。至北宋末南宋初,中国象棋才真正定型:一副象棋32枚子,分将、士、象、兵、车、马、炮。

1.①官府②正巧③下棋④对“对子”⑤夸张、吹牛2.①差役们因为他年幼而忽视了他;②立刻问他道;③庄有恭用事实回答;④有什么难的呢!

诗词库:

木兰词 拟古决绝词柬友清·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人生句:意思是说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那样地(的)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

何事句:此用汉班婕妤被弃典故。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南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又点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见捐喻女子被弃。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

定**宋·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中学文言文阅读教学 篇3

一、当前中学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主要是教师对文言文的社会功能理解不深,对学生学好文言文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对文言文阅读教学要求和基本规律不明确。甚至有个别教师认为,文言文难学无用,费时费力,背离时代精神,现代人特别是现代中学生没有必要学习文言文,学习文言文是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学生“读”没有到位

文言文教学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就是少得可怜的朗读也走进误区,可以概括为“四多四少”:自读多,范读少;齐读多,个读少;讲前读得多,讲后读得少;纯朗读多,背诵少。这样就大大削弱了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天长日久诵读就变成了厌烦的、事倍功半的“低效劳动”。

(三)教学方法不活

在课堂上,常常出现一言堂、满堂灌、架空分析。教师自我陶醉,引经据典,学生昏昏欲睡,一头雾水。有的教师讲得唇焦舌燥,尽管学生上课飞书疾笔,课本的字里行间插满了密密麻麻的注解,脑袋里仍然是空白。学生的内因没有调动起来,学生被动学习,文言文的阅读水平依然不理想。

(四)教学形式单一

教法呆板,课堂气氛自然压抑。大多数教师都是沿着“读-译-抄-背”的思路展开,千篇一律把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文质兼美的篇章,内容丰富多彩的教材定格成了生产流水线。这样课堂教学自然就没有情趣,没有活力。

(五)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在文言文教学中,常常都是以读懂一篇课文为目的,不重视文言文语言知识规律的总结,不重视课外迁移。更为严重的是,根本不重视文言文的教学与现代文教学的联系,没有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所以,每次期中、期末素质检测及中考、高考,学生叫苦连天、丢分严重的总是文言文阅读。对文言文教学,相当一部分教师一筹莫展。

(六)文言文教学改革落后于现代文教学

多年来语文教改呼声很高,但涉足文言文教改者不多。不少走在教改前列的优秀教师,在举行公开课时,讲的往往都是现代文,至于各地的评优课、比赛课更是如此。

(七)市面文言文的注释资料过于泛滥

资料多,处理不好,适得其反。这些资料不可避免地让学生产生依赖思想,上课不认真听,不注重思考,总认为资料上写着,何苦去白费劲,结果影响了学生学习文言文能力的锻炼。

因此,指导学生学好文言文,是每位中学语文教师在全面推进新课改工作中不可回避的重要研究课题。

二、提高认识,端正思想,进一步明确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文言文”是指“五四”以前通用性的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

(一)文言文具有的社会功能

1.学好文言文有利于研究历史,借鉴历史。

历史唯物主义者认为,历史是过去了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是以往现实的发展和延续。要把握现实,科学地预见未来,就必须深入地、准确地研究历史。毛泽东同志就是一个深入研究历史古籍典章,善于以史为鉴,成功地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一个光辉典范。

因此,利用文言文为工具研究历史,可以从中获取经验教训,更好地为现实服务,推进我们各项事业的发展。

2.学好文言文,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通过我们的祖先一代又一代先后长达数千年的凝聚和积累,逐渐浓缩形成了老愚公的“移山”意志,孔子的“克己复礼”,孟子的“舍生取义”,陈胜的“鸿鹄之志”,杜甫的“一览众山小”,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范仲淹的“以天下为忧”,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丹心照汗青”等等浩然正气。这种超然古今时空的伟大精神,千百年来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和匹夫百姓,为国为民前赴后继死而后已。

然而,这种民族的精魂正是通过文言文这一载体才得以代代相传。至今吟诵起来,仍升腾激荡着我们的后生学子。文言文拥有的这种巨大的教育潜能作用是无可估量的。同时,“现代社会越来越功利,越来越疏离大自然,多接触一些古人的思想感悟,多与大自然和睦相处,有助于陶冶人的精神,治愈‘都市病。如,一读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能体会到一种很悠闲的感觉。”

3.文言文是培养人们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的重要工具。

每个民族都具有自己的文化心态和审美观点。古老的中华民族这方面显得尤为突出。诸如司马迁的《史记》,曹操父子的慷慨悲歌,颜之推的“家训”,谢灵运的“山水诗”,韩愈、柳宗元的“古文”,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苏东坡、李清照的词,等等,无一不具备画一样的美。诵读它们尤其是吟诵千古传诵的那些名言警句,可以时时激起浓郁的情愫,产生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无限热爱,无限依恋,从而形成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感,并可随时化作改造河山,抗击入侵者的力量。

4.文言文又是维护祖国统一的伟大力量。

中华民族(以汉族为主体)文字和表述形式的一致性,极大地巩固和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如果没有统一的汉字记载和表达的文言文的存在,而是以语言发音构成的拼音文字为表达形式,中华民族恐怕早已分裂成若干个国家了。endprint

文言文的最为重要的社会功能正是表现在这里。

(二)学生学好文言文的重大意义

首先,学好文言文是掌握现代语文的基础。文言文是现代语文的基础,现代语文是文言文的继承和发展。二者一脉相承:文言文是“源”,现代语文是“流”,彼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古汉语常用字1086个,其中的1001个仍旧保留在现代汉语中,约占92%。由此可见,古汉语常用字的绝大部分仍以强大的生命力存活在现代汉语中。

因此,学好文言文,才能从中汲取前人创造的优美文字的成分,吸纳丰富、鲜活的文化营养,滋润现代语文的内容,使祖国的语言文字克服目前日趋严重存在的“断层”现象,得以健康、茁壮的发展。

其次,学好文言文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文言文中的名言警句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凝聚着人类的思想精华,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辉,为人们世世代代所传诵,经久不衰。人们在叙事、说理的时候,往往将其引为论据,进行佐证。恰到好处的引经据典,往往使文章思维缜密,说理透彻,顿生文采,大大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此外,文言文行文简练,文字表达精练,遣词造句考究,注重语言的锤炼。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贾岛的“推敲”,这些典故的产生,都说明了这一点。

大凡是在写作、演讲、论辩方面表现出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分析透僻,结构严谨的能力很强的学生,无一例外的都是喜爱文言文,认真学习文言文的学生。

第三,学好文言文是提高中、高考语文成绩的需要。由于学习文言文具有以上这么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和重大意义,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初中占了三分之一,高中占了一半。中考试题中,单文言文阅读题也占了15%左右(即16-18分),如果加上渗透在其他内容中所占的分数,那占分的比重就更大。高考语文试题中,文言文阅读的比重也更大了。因此,学好文言文,既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也是提高中、高考语文应试能力的需要。

总的来说,学好文言文,可以使学生体悟到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伦理道德和审美情趣,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助于深化对社会、自然、人生的认识。也有助于学生认识、发展和完善自我,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明确要求,深化教改,不断探索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

(一)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

1.在教学思想上,要特别注意两点:

(1)不能重“文”轻“言”,即把文言文当作现代文来教,只求了解大意,整体感知,偏重于思想感情章法结构的赏析,而淡化文言实词、虚词的归纳积累,忽视文言词法、句法的疏理、积累与习得。

(2)不能重“析”轻“读”。即只偏重对文言文“跨越式”的分析讲解,而轻视对文言文“享受型”的美读、精读、诵读等。我们需要加强的是作为学习方法的朗读,而不是作为学习任务的背诵。意义的获取要不离语境,文言文阅读必须重视“语境中的阅读”。“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词句的任意堆砌。”

须知,诵读是学习文言文入门的唯一正确途径。舍此别无他法。熟练把握文言词法、句法,是准确解读文言文的必由之路;反复朗读直至大量背诵,是形成文言语感,积淀文言素养的重要途径。

2.在教法上,处处注意以学生为主体,善于组织、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坚决摒弃教师“串讲”、“满堂灌”的陈旧教法。

“以学生为主体”具体表现在:

(1)让学生根据注释和阅读提示,推测题意及文章中心内容,确定学习方向和学习重点。“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读书是自己的事,要靠自己去解决学习中的困难,这是一种起码的‘自主意识。”

(2)让学生预习课文,逐字逐句地阅读,找出生字、通假字,充分利用注释和工具书,弄清字音、字形、字义。

(3)教给翻译方法,让学生自主认真翻译课文,列出重点、难点交流订正,质疑解疑。教师只能组织点拨,千万不可包办、串讲、串译。

(4)提出一些关键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弄清文章的内容及特色,对文章观点进行质疑和探究。

(5)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分门别类地梳理、归纳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如通假字、文言虚词用法意义,实词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重要句型等。

(6)加强朗读、背诵的指导和训练以及名言警句的迁移运用等。

总的说来,文言文阅读教学最终的目标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文言文真是有趣、有利、有用。

(二)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步骤是

1.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

导入方法可灵活多样,如:

(1)名人名言导入。

(2)声、像演示导入。

(3)故事导入。

(4)设疑导入。

(5)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导入。

(6)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导入。

(7)复习旧课,比较导入。

2.扎实导读,抓好三大板块。

第一板块:辩读文词。

(1)读感知,点评正音。

教师(或录音)范读全文(或重点段);学生自由试读;指名学生试读;点评正音;齐读。

(2)交流尝试,感知文意。

交流文章主要内容;简要疏理层次、思路。

(3)利用工具书,注释研讨文言常识、边辨析,边归类积累。

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4)诵读训练(强调:读准字音)。

第二板块:析读文章。

(1)合作翻译,疏通文义。

A.教师翻译示例(一两句或一个重点段),教给方法。

B.学生个人自由翻译,抽查点评。

C.学生放开自译,然后质疑。endprint

D.师生合作探究难句翻译。

E.宣读、点评全文的译文。

F.总结译文要求(真——忠实于原文;畅——译文流畅;雅——语言优美)。

(2)研讨文意,感悟主旨。

教师提出来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师生共同讨论,深入探究,形成共识。

讨论内容:事件(原因、经过、结果);人物(性格、形象);事物的象征意义;主题(寓意);写作方法(表达方式,描写角度等)。

(3)朗读训练(强调:读清句子)。

第三板块:品读文情。

(1)讨论文章的感情基调。

(2)探究文章的感情变化。

(3)查找感情在词句中具体体现(换词比较揣摩)。

(4)整体感悟语言特色(重点揣摩)。

(5)朗读训练。

(强调:读出感情——讲究抑扬顿挫的节奏;注意轻重缓急的速度;读出喜怒哀乐的感情、语气)

3.拓展思维,加强迁移运用。

(1)对文章观点、难点质疑辩论。

(2)对故事情节想象、补充。

(3)名言、警句的迁移运用。

(4)引入课外文章比较阅读。

(5)写读后感。

(6)模拟表演。

(7)收集资料,扩展知识(成语、故事、科技知识等)。

(8)背诵,默写。

四、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提高教学业务能力

要达到以上要求,首先教师要有深厚的教学基本功。教师只有夯实文言功底,具备灵活多变,颇具魅力的教学艺术,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教师示范朗诵文言文的基本功。比如:明朝袁宏道的《满井游记》一文中,那运用比喻手法写景的两句:①写水光的明丽清澈,“波色……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作出于匣也。”②写山峦的娟净可爱,“山峦……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本来很美,但很多老师就不能很好地读出节奏和感情来。

试想,如果教师只依赖于录音朗读,而自己却读不好,怎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朗读榜样呢?学生怎能由崇拜你进而效仿你呢?

五、努力实践,刻意创新,全面提高中学文言文教学效果

上面提出的仅仅是文言文阅读教学的“一般要求”和“基本步骤”,但不应拘泥于此,更不是要求每篇课文的教学都一定要这样面面俱到。文言文教学与整个语文教学的要求是一致的。不管教师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教学,终极目标应达到——教为不教。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作为教师,我们可理解为“教而不学则罔,学而不教则殆”。只有教、学、研三者并进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但在教学中又不能囿于一法,而应以学生这个主体的情况来探索一种“法无定法”的最高境界,努力达到“此时无法胜有法”的“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我们所需要的,是语文教师要在这样“宏观”思想指导下,具体灵活地去微观处理每一篇教材,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教学,力争在教学中走出自己独特的新路来。

中学文言文阅读教学 篇4

那么如何培养语感和文言语感呢?

《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明确提出, “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要“鼓励学生多诵读, 在诵读中增强积累, 发展语感, 加深体验与领悟”。这里, 不仅提出了“语感”, 而且还提出了培养语感的基本方法——“诵读”。

“诵读”是文言文阅读教学与语感培养的相通点或契合点:文言文教学必须以“诵读”为基础, 语感培养也必须以“诵读”为中心。文言文具有可诵读性, 是培养语感的绝佳材料, 语感的形成有利于文言文的学习, 而“诵读”是连接此二者的纽带。

诵读是眼、口、耳、心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在诵读的过程中, 多种感觉器官参与了活动, 能整体感知文章的外在属性和内在属性, 领悟、把握文章的内容, 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增进语感的生成和发展。古人的“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好书不厌百回读, 其中滋味子自知”等,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接下来就是解决如何诵读的问题了。在此谨列举了平时教学中常用的诵读方式, 来说明语感的培养:

一、教师范读——在情感共鸣中培养语感

教师的范读可以发挥教师作为一个“对话者”作用 (而不是旁观者或主导者) , 引领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形成“师生共舞” (而不是学生独舞或教师独舞) 。

首先, 奠定语势, 宏观把握。文言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意图, 常在文章的结构段落及句式等方面的安排上有所体现, 因此, 教师范读, 要准确安排停顿、处理重音、调控语速、把握语调,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文章的起承转合, 更好地感受文章的气势、节奏和韵味, 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认识和感受, 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思想感情, 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把握大意, 初具观点。在教学苏洵的《六国论》时, 文章的第一句要读得沉稳, 语速要慢, 并重读“弊在赂秦”。

其次, 以声传情, 以情动人。教师在范读中以声传情, 声情并茂, “该激昂处还它个激昂, 该委婉处还它个委婉, 该悲凉处还它个悲凉”。从声音抑扬顿挫里透出作者 (作品) 和读者 (教师) 的情感。情感是作者创作的原动力,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情感也是作品的生命力,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既然“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那么,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应是情理。但是教师在“披文入情”时一定要把握情感, 情感可是细微的, 点点潜入心田;可以是强烈的, 声声震撼灵魂。以真情去拨动学生的心弦, 使它发出最动听的心声。教师在范读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时, 要读出“呜呼!汝病吾不知时, 汝殁吾不知日, 生不能相养于共居, 殁不能抚汝以尽哀, 敛不凭其棺, 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 而使汝夭”这样的悲痛、懊悔, 又带着无限怀念之情。这样, 情感在相互传递着:作者 (作品) 读者 (教师) 听者 (学生) , 三种情感达到共鸣。情感就是语感培养的前提与“催化剂”, 在情感的共鸣中培养语感。

二、学生齐读——在气势感染中培养语感

齐读能使节奏分明、气势一致, 迅速创设情景, 形成强大的感染力, 就连平时不愿学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较差的那部分学生也会自觉不自觉地融入阅读之中。因此, 齐读能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可形成学习文言文的热烈气氛。齐读特别适合古诗词之类的韵文。齐读李白的《将进酒》, 声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齐读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气势如“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在这样的气势感染下, 语感怎能抵挡得住诱惑?再如齐读王勃的《滕王阁序》:“层峦叠翠, 上出重霄;飞阁流丹, 下临无地”, 四四对四四;“俨骖騑于上路, 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 得天人之旧馆”, 六六对六六;“渔舟唱晚, 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声断衡阳之浦”, 四六对四六;“屈贾谊于长沙, 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 岂乏明时”, 六四对六四, 等等。这种结构的整齐对仗, 通过齐读更能突出王勃内心激荡的情感和滕王阁的壮丽气势, 在气势的感染中培养语感。

三、配乐朗读——在乐感激荡中培养语感

古人云“凡音之起, 由人心生也”。音乐与一个人的情感有着密切关系, 可陶冶性情, 塑造情感。中国古典乐论说:“其哀心感者, 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 其声蝉以缓;其喜心感者, 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 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 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 其声和以柔。”这里的乐与情关系表达如此和谐:情感要以乐声来表达, 乐声中传达着一种情感。

配乐朗读就是要通过音乐的传情功能, 创设情感氛围。在教学柳永的《雨霖铃》时, 配上古乐《阳关三叠》, 就更能体味出词中所表现的“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的别时的悲凄和“便纵有万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别后的无奈与悲苦。

同时, 音乐也是一种审美对象, 对音乐的体验能产生审美愉悦。而且文言文本身就具有音韵美、意象美、意境美, 如果在朗读中再配上音乐之美, 将妙不可言。就让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配上古乐《广陵散》吧, 在音乐中朗读“……此地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一觞一咏, 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山水之清、饮酒之乐、赋诗之雅、音乐之美。就让教学处于美好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之中吧, 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审美愉悦。“审美则是语感的最高境界” (《语感论》412页) , 配乐朗读就是要引导学生在乐感的激荡中, 在美的大观园里寻找美、发现美、欣赏美、品味美、创造美。

四、角色朗读——在角色入戏中培养语感

角色朗读一般适用于剧本 (在中国古文中就是戏曲) , 根据剧本人物的性

格特征, 选择合适的“演员” (学生) , 扮演角色, 进行朗读。角色朗读的最大特点就是让学生进入角色, 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个性化语言。要读出窦娥的冤恨;要读出崔莺莺的凄怨;要读出苏昆生的哀恸。尤其是汤显祖《牡丹亭》中的《闺塾》:先生陈最良在讲授“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时, 侍女春香说了一句:“俺衙内关着个斑鸠儿, 被小姐放去, 一去去在何知州家。”春香故意把“雎鸠”说成了“斑鸠”, 把“在河之洲”谐音成“在何知州 (家) ”, 可见春香对语言中的语音有着非常强的感悟能力。这话也使春香的性格特征毕现无余。那么在角色朗读中就要抓住个性化的语言, 再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融入角色, 在角色入戏中培养语感。

五、对比朗读——在对比显现中培养语感

对比朗读首先要抓住字词或篇章的可比性, 或异中求同, 或同中求异。对比朗读有两种情况:

从小处看, 是词义对比。语感的培养, 并不意味着对字词的抛弃, 而是要从标点、字词、句子为起点, 来建构学生的语感

四级机考环境下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余静姚脚女 (江西中医学院人文学院讲师330006)

摘要:随着大学英语四级机考在全国范围内的展开, 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新一轮挑战。根据四级机考的要求, 对于学生使用语言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的考察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文试图通过对于任务型教学的探讨, 找寻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中应用任务型教学的途径。

关键词:四级机考;教学改革;任务型教学

1. 大学英语四级机考带来的挑战

2008年12月21日, 教育部规定的全国50所高校的数千名学生第一次亲身体验了大学英语四级机考的试点考试, 从而拉开了我国新一轮四级改革的序幕。与传统笔试相比, 四级机考的最明显差别就是考试的媒介由白纸黑字变成了电脑, 考生从头到位要面对计算机屏幕看视频, 听音频, 阅读文章和完成作文。这对于考生的电脑操作能力, 打字速度, 阅读屏幕的速度以及听力水平提出了空前的挑战。然而除了考试形式的变化之外, 机考更是对于题型设计和题材选择做出了大手笔的改革。在所有的题型中变化最明显的就是听力的部分, 其比重由原来的35%提高达到了惊人的70% (包括25%的听力理解和45%的听力综合, 听力综合又包含单项选择, 听写, 跟读, 结构以及写作5个题型) , 对于考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考察, 已经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四级机考被分为3个部分。Section A部分是30分钟的“听力理解”, 包括两个新闻报道和三个长对话。新闻材料直接节选自VOA, BBC, CNN等英美国家著名的电台, 电视台的新闻报道, 以正常语速播报, 并夹杂了大量的专业术语, 对考生的耳朵和反映能力造成了巨大冲击。Section B部分是难度最大的听, 说, 写综合测试 (Integrated Test) , 时间是50分钟左右。考生被要求先看一段4到5分钟的视频, 视频内容同样直接来自英美国家电视图式。如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有一句“臣闻求木之长者, 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 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 心积其德义”。其中“求”、“欲”、“思”三词, 都表示一种愿望、想要的意思, 但如果把这三词交换来朗读、体会, 就可以感悟到:在音韵上, “欲木之长者”由于“欲”、“木”都是入声, 读起来比较费力, 不够通畅, “求流之远者”, “求”、“流”同韵, 读起来相当别扭;在语义上, “求国之安者”表示要借助外力帮助来求得国家的安定, 而“思国之安者”则表示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达到国家的安定。教师可以把这类词作为一个“语感培养点”, 让学生在诵读中比较、揣摩、欣赏, 经过多次诵读, 不仅使学生深刻认识到遣词造句的妙处, 更要让学生在体会这妙处的过程中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从大处看, 是篇章比较。既然“绝大多数的词, 像意识的差不多所有成分一样, 都带着一种情调” (萨丕尔语) , “词尚且有它的情调, 何况是一个句子, 一个言语作品” (《语感论》103页) 。不同的言语作品有不同的“情调”, 即使题材相类、文体相似。贾谊的《过秦论》, 中有“奋六世之余烈, 振长策而御宇内, 吞二周而亡诸侯, 履至尊而制六合,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一气呵成, 节奏强烈, 仿佛再现出秦始皇的威严气势;苏洵的《六国论》, 中有“诸侯之

地有限, 暴秦之欲无厌, 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 对仗工整, 对比鲜明, 仿佛看到了六国的奴才像和秦国的贪暴像;苏辙的《六国论》, 则纯属说理分析。三篇文章, 题材相似, 但通过对比诵读, 可以感悟到不同的“情调”:贾谊 (汉代) 的文章讲究韵味和气势, 苏洵 (宋代) 的文章兼得韵理, 而苏辙 (宋代) 台的节目, 看完两遍视频后, 考生被要求在1分钟内完成5道单项选择题的选择。第二个题型是听写 (Dictation) 。从视频中摘出一段文字, 空出10个空, 按正常语速再播放两遍, 要求考生填入单词或短语的正确形式, 与四级笔试中的复合式听写题型 (Compound Dictation) 类似。听写题之后是一个10分钟左右的单词选择结构题。第四个题型是最具特色的跟读题。考试系统从Section A的听力材料中选出8个短句, 重复朗读两遍, 要求考生在12秒的时间内跟读复述出来, 这个题型不仅考察考生的强记能力, 理解水平和把握细节的能力, 还考察了口语发音水平。第五个题型是作文 (Writing Task) , 时长为35分钟。系统会把先前看过的视频截取一段再播放一遍, 然后再从这段视频中引出写作题目, 要求考生不但要转述视频提供的细节, 还要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这就是典型的综合语言能力测试, 把听力和写作整合起来考察, 如果没有听懂, 就无法顺利完成写作。Section C部分是阅读理解, 包括两篇精细阅读和一篇快速阅读, 但都是通过电脑屏幕来阅读所有文章。

四级机考的推行, 可以说是一次颠覆式的革命, 它不仅是中国传统英语测试向英语测试国际化迈进的重要一步, 同时它更具人性化, 更加客观, 科学和公正的衡量考生听说读写的实际运用能力。作为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英语测试, 它必将掀起一次中国英语高等教育改革的风暴, 对改革中的中国英语教学模式提出了重大的挑战。

2. 任务型教学的特征与原则

任务型教学 (task-based approach) 是建立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基础上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 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英语教育最新发展成果, 是交际法 (communicative

的文章则说理有余, 韵味不足。在对比显现中同化或顺应已有的语感图式, 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

总之, 语感的培养离不开诵读, 诵读是培养语感的首要方法。以上只是几种常用的诵读方法, 而其它的, 如仿读可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 起始读可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收尾读能回应全文, 等等。各种诵读方法没有优劣之分, 就看在具体情境下的具体运用, 它只是方法论上的问题。重要的是对培养文言语感所要诵读的内容选择, 而这一点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1—6年级的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 (段) , 7—9年级的学生背诵80篇 (段) , 合计240篇 (段) , 并推荐了120篇 (段) 古诗文。《语文课程标准》还规定了一定的课外阅读量。没有量的积累, 就没有质的变化。通过多种诵读方式, 让学生频频接触文言文, 达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境界, 让语感能力潜滋暗长。

诵读作为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所产生的效果是教师单纯的“讲”所不能达到的。因此, 教师要结合学生语感水平、心理特点及语感的心理基础, 循循善诱, 把“诵读”寓于文言文课堂教学中, 在诵读中“广化、深化、美化、敏化人的语感”, 最终“促进人的成长、发展” (《语感论》387页) 。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感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2].皮亚杰:《发生认识论》

先妣事略中学文言文阅读题与答案 篇5

先妣事略

清:张惠言

先妣姓姜氏,考讳本维,武进县学增维广生。其先世居镇江丹阳之滕村,迁武进者四世矣。先妣年十九,归我府君。十年,凡生两男两女,殇其二,惟姊观书及惠言在;而府君卒,卒后四月,遗腹生诩。是时先妣年二十九,姊八岁,惠言四岁矣。

府君少孤.兄弟三人,资教授以养先祖母。先祖母卒,各异财,世父别赁屋居城中。府君既卒,家无一夕储。世父曰:“悟弟不幸以殁,两儿未成立,是我责也。”然世父亦贫,省啬口食,常以岁时减分钱米,而先妣与姊作女工以给焉。惠言年九岁,世父命就城中与兄学,逾月时乃一省归。一日暮归,无以为夕飨,各不食而寝。迟明,惠言饿不能起,先妣曰:“儿不惯饿惫耶?吾与而姊而弟时时如此也。”惠言泣,先妣亦泣。时有从姊乞一钱,买糕啖惠言。比日昳,乃贳贷得米,为粥而食。惠言依世父居,读书四年,反,先妣命授翊书。先妣与姊课针黹,常数线为节,每晨起,尽三十线,然后作炊。夜则燃一灯,先妣与姊相对坐,惠言兄弟持书倚其侧,针声与读声相和也。漏四下,惠言姊弟各寝,先妣乃就寝。

先妣逮事白太孺人五年,尝得白太孺人欢,于先后委宛备至,于人无所忤。又善教诲人,与之居者,皆悦而化。姊适同邑董氏,其姑钱太君,与先妣尤相得,虚其室假先妣居,先妣由是徙居城中。每岁时过故居,里中诸母争要请,致殷勤,惟恐速去。及先妣卒,内外长幼无不失声,及姻亲之臧获皆为流涕。

呜呼!先妣自府君卒,三十年更困苦惨酷,其可言者止此,什伯于此者,不可得而言也。尝忆惠言五岁时,先批日夜哭泣,数十日,忽蒙被昼卧,惠言戏床下,以为母倦哭而寝也。须臾族母至,乃知引带自经,幸而得苏。而先妣疾,惠言在京师,闻状驰归,已不及五十一日。呜呼!天降罚于惠言,独使之无父无母耶?而于先妣何其酷也!

(选自《清代散文名篇集粹五百六十篇》)

注:①映(die):午后日偏斜。②课:规定时间和数额工作。 黹(zhY):做针线,刺绣。③先后:兄弟之妻互相的称谓,犹“妯娌”。④臧获:奴仆。⑤伯:十倍百倍。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凡生两男两女 凡:大概

B.资教授以养先祖母 资:凭借

C.堕中诸母争要请,致殷勤 致:表达

D.每岁时过故居 过:拜访

5.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而府君卒 拔剑撞而破之

D.常以岁时减分钱米 以勇气闻于诸侯

C.逾月时乃一省归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D.而于先妣何其酷也 其闻道也亦先乎告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惠言很早就失去了父亲,母亲抚养他们姐弟三人,艰难度日,生活极端困苦,但是母亲还坚持让惠言读书。

D.母亲在张惠言读书时给以很大的帮助,她是一个从不向困难低头的人,总是以勤劳的姿态坚韧地生活着。

C.张惠言眼中的`母亲是极其勤劳的,母亲和姐姐在规定的时间和数额做针线活,常常做到很晚才会休息,从不间断。

D.文中的母亲在贫困线上挣扎,含辛茹苦地抚育儿子,教子有道,处家有方,与人为善,是一位勤劳贤惠的普通女性。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世父曰:“吾弟不幸以殁,两儿未成立,是我责也。”

(2)与先妣尤相得,虚其室假先妣居,先妣由是徙居城中。

4.A(凡:总共)

5.C(A转折关系/承接关系;B介词,在/介词,凭借:C均为副词,才:D句末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6.B(“她是一个从不向困难低头的人,总是以勤劳的姿态坚韧地生活着”这个说法不正确。在最后一段,母亲也曾经在极端痛苦时选择了自杀。)

7.(1)大伯说: “我弟弟不幸去世,两个孩子还没有成家立业,这是我的责任啊。”

(2)与母亲相处得特别好,就空出一间房子来借给母亲住,母亲从此迁到城里居住。

亡母姓姜,十九岁时,嫁给我父亲。十年内,共生了两男两女,但夭折了两个,只有姐姐观书和我存活下来。然而父亲去世了,去世四个月后,母亲生下遗腹子翊。那时母亲二十九岁,姐姐八岁,我只有四岁啊。

父亲从小就成了孤儿。 (父亲)兄弟三人,凭靠教书供养祖母。祖母去世后,兄弟各分家,大伯另外租了房屋在城里居住。父亲去世后,家里没有一晚的粮食储备。大伯说: “我弟弟不幸去世,两个孩子还没有成家立业,这是我的责任啊。”然而大伯也贫穷,省吃俭用,常在年节时分点钱粮周济我家,我母亲和姐姐做些针线活以供家用。我九岁时,大伯让我到城里和堂兄一起读书,过一个月才回家探望一次。一天傍晚回家,却没有晚饭吃,于是全家都没吃晚饭就睡了。第二天凌晨,我饿得起不了床,母亲说:“我儿不习惯挨俄啊?我与你姐你弟经常这样挨饿呢。”我哭了,母亲也哭了。当时有一个堂姐给了一文钱,买了块糕点给我吃。等午后日偏西,才赊欠了点米来,煮点粥吃。我寄居在大伯家,读书四年。回家后,母亲让我教弟弟翊读书。母亲和姐姐规定时间和数额做针线活,常以线数为限,每天早上起来,做完三十根线,然后才做早饭。晚上就点一盏灯,母亲和姐姐相对而坐,我和弟弟端着书靠在她们身边,针线的声音和读书声互相应和。钟漏响过四下,我和姐弟各自就寝,母亲才去睡。母亲侍奉祖母白太夫人五年,尝颇得白太夫人的欢心,和妯娌们的关系处理得细致周到,对待别人也没有什么抵触冒犯的。她又善于教育开导别人,和她相处的人,都心情愉快并受她的感化。姐姐嫁给同乡的一个姓董的人家,姐夫的姑姑钱老夫人,与母亲相处得特别好,就空出一间房子来借给母亲住,母亲从此迁到城里居住。每当过年过节时拜访老家,村里的大婶大娘都争着邀请母亲去,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唯恐母亲马上回城里去。等到母亲去世,家族里里外外无不失声痛哭,亲戚及其仆佣都为她痛哭流涕。

中学文言文阅读教学 篇6

【关键词】阅读;自主学习;合作;文言文

一、要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1.兴趣是一种社会性动机,兴趣是最好地老师

学习者对学习内容态度或感觉不同,自然学习效果也就不一样。因此,要增强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阅读兴趣至关重要。这就需要老师在教育方式上多下功夫,根据教育内容采取灵活多样地教学形式,如激情朗读,设置悬念,引发联想,古今文学故事结合等凡可激发学生兴趣地方式尽可采用。.弄懂文言文地内容。初中生弄懂文言文的内容主要借助文内的注解及查工具书。这样,即可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不是当旁观者,又能在有限的教育时间内提高教育效率。对于层次较差的学生,可把课文内容与一些有趣的文学作品结合起来,通过故事的形式将给学生听,学生在大概知道内容的情况下,自己再动脑、动手去细细揣摩,这更有利于培养层次较低地学生尽快熟悉文言文地内容。

2.抓重点字、词、句来品味

这是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的理解重要一步。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情景中,体会文章所寄托思想感情,品味优美语言所传递美妙境界,掌握文言文常用一些表现手法。老师可协助学生完成,先让学生试着根据自己对课文地理解找出文中地重点字、词、句,并通过小组交流进行简要评析,最后老师在进行评价点拨。这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抓重点字、词、句的能力。掌握文言文常用的几种句式。文言文常用的句式和现代汉语常用的句式基本上是相对,主要包括: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由于时代变化,人类的语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表现为词语的含义、运用,连说话的方式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掌握文言文中常用地句式,既有助于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也使学生进一步积累了文言文知识。

二、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1)大纲中明确了一点要求“让学生多读,通读诵读,培养学生对文言词语、文言句式敏锐感受”,根据这一点我采取了引导学生预习、阅读,自己先初步明白文意的方法。在学生读课文之前,给予学生明确的提示,要求学生第一遍通读课文,勾出生字、词,借助注释或工具书明白它地音、形、义;第二遍阅读,疏通文章文意,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初步把握文章中心;第三遍阅读,将自己在理解中难句找出来,准备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解决;再试着说明一下文章写作特点,最后准备把课文用故事形式讲出来。坚持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没有了活力的学习就不会有创造,这样学生没有办法去适应难度更高的高中学习,也不能达到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及不能体现学习文言文地意义。那么在课堂上怎样才能让学生明确重难点,又不至于完全让老师牵着鼻子走?我在教学中变过去“串讲到底,包办翻译”做法,先让学生把自学中梳理出来问题一一提出来,由老师板书写在黑板上,然后请学生讨论,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这种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地积极性。优秀文化地宝贵遗产。它凝聚

(3)课堂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地核心部分。我们只是把目光放在课堂教学上是不行地,我们还要把课堂地知识带到课外,做到内外地结合,找一些浅显课外阅读文言文语段,给他们适当讲解,既吸引兴趣又增加知识。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培养迁移能力,又复习了已学知识。学生的潜能也就能得到开发。所以,对于初一学生学习文言文我们要引起重视,在起点时候就能让学生学会不断积累,掌握学习方法。这样我们才能达到我们文言文教学的目的,真正地让学生去领略我国的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个人的修养,做一个有内涵的人。

三、培养自学习惯,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1.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句式基本相同

他们都分单句和复句,都有主谓宾和定状补六大成分。句子的语序也基本相同。当然,他们之间还有相异的地方,学习文言句式,要努力把握它和现代汉语局势的相异点。虽然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句子形式基本上是一致,但是,由于文言文有些实词和现代汉语用法不同,因此就出现了一些特殊句式。要想学好文言文,正确理解句子含义,领会文章内容,就必须掌握文言特殊句式。我们常讲的文言特殊句式就是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和固定句式。只有学生好学、乐学,才有高涨学习热情和强烈求知欲。目前,我们不少老师教法僵化,使学生学习起来索然无味,再加上教育内容与学生所处时代相距甚远,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所以,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必须在教法上下功夫。

2.不少学生认为文言文难懂、难学

无疑,文言文的确比我们常用的现代汉语难懂些,但它的许多有生命力的东西,仍然活跃在现代汉语中,仍被我们所熟知,所运用。因此,如老师在教学中融入现代意识,在讲解中适时予以点拨,学生必然感兴趣,难以忘记。例如我们现在常用到的成语,学生可能不知它是怎样来的,它本来的意思是怎样。3.不拘一格,灵活教育。文言文虽较现代文难懂些,但现行教材所节选地内容通常是比较浅显地,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自己解决一些问题。初中生地潜能是无可限量,老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努力培养初中生自学习惯与能力,发挥其学习主体作用。授课前,老师应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制定教学目标,凡能让初中生通过运用工具书,自看课文注释或相互讨论解决的,就一概交给初中生自己解决,培养初中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初中生能对所学内容作出较恰当的理解时,老师应充分肯定,使初中生尝到自学的甜头,从而提高兴趣,树立学习的信心。

3.由于文言文和现代文的种种差异,在文言文学习中,中初中生往往产生畏难情绪,课堂上个个敛声屏气,害怕老师提问,丧失学习自信心

这样久而久之,初中生便会对文言文地学习完全失去兴趣,更谈不上阅读水平地提高了。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培养初中生参与教学勇气,鼓励初中生质疑。民主教学气氛是初中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地前提,因此,老师应摒弃教育中串讲到底地传统做法,鼓励初中生质疑,努力发挥其主体作用。四、培养迁移能力,提高运用能力。古文化知识浩如烟海,老师是永远讲不完,只有教给初中生方法,培养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去灵活分析、推断语言现象,才能最终受益。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学而不用,那是死学,谈不上能力,而知识运用又必须建立在知识积累基础上。

综上所述,在刚刚开始学习文言文时候,同学们会感到一定的困难,特别会对词类活用感到很费解。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通常是出现在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用上,要掌握文言文中动词与形容词的词类活用知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文言文。在文言文教学中,老师应将教的方法和初中生学的方法二者的有机统一,牢固树立以初中生为主体的意识,改进教学,使初中生愿学、会学,从而使文言文教学走向光明。

文言文阅读教学初探 篇7

首先, 教师要转变自己传统的教学理念, 要从过分注重古汉语词汇、语法教学, 而忽略作品内容的“人文内涵”的怪圈中跳出来。教师应结合作品本身, 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方式进行教学, 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 《荆轲刺秦王》这篇课文, 学生对这个故事耳熟能详, 即使没有教师的讲解也能根据注释理解大概内容。所以,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讲解这个故事, 了解内容, 而后通过预习讲解作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 教师再让学生学习本课所需要掌握的文言词汇和特殊句式, 效果肯定会事半功倍。再有一些比较简短而较容易理解的文言文, 如《烛之武退秦师》等, 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借助自己手中的工具书和课本下面的注释, 进行疏通理解。如果学生自己无法解决, 可通过小组讨论合作解决。当小组合作无法解决时, 教师可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这样, 不是每堂课教师都要事必躬亲, 以自己的“满堂灌”代替学生的主动学, 使得学生的主体性得以体现。因此, 教师一定要相信学生, 尽一切可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只有经过自己的探索, 方能体味到收获知识的快乐。

其次, 教师要注意知识点的积累和整合。文言文的学习是琐碎而连贯的, 尤其是一些常用的实词、虚词以及特殊句式的意义。在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积累学习过的知识点。例如, 在《孔雀东南飞》的“勤心养公姥, 好自相扶将”一句中的“姥”指“婆婆”。掌握了词的这个意思后, 学习《晋书·王羲之传》中“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一句时, 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理解“姥”字的意思。再如, 学习了“更若役, 复若赋, 则何如” (柳宗元《捕蛇者说》) 这个句子, 理解了“若”字的含义, 再《鸿门宴》这篇课文时, 学生就会很快地理解“若入前为寿, 寿毕, 请以剑舞”这句话中“若”字的意思。还有一些特殊句式的使用, 如宾语前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都需要学生在长期的积累过程中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做卡片, 笔记本上归纳积累, 在课本上做标注、旁批等方法在学习中积累一些常见的重要词语和文言句式。

再次, 教师应要求学生养成大声朗读的习惯, 摒弃个别名篇一定要能够熟读成诵。古人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指读的次数多了, 诗文的意思自然而然就明白了。而且, 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祖国语言或清新俊朗、或平实质朴、或汪洋恣肆的特点。但是, 现在的学生有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意识不到朗读的重要性, 在晨读课上只有极个别的学生大声朗读, 其他学生昏昏沉沉, 丝毫提不起朗读的兴趣。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可以采取学科代表领读、全体学生齐读、个别检查、小组背诵比赛等多种方法来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好习惯养成以后, 长期坚持下去, 不仅可以让学生品味文章的优美语言, 培养自己的语感, 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最后, 教师可选择“牵手多元文化, 一起感悟经典魅力”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文言文的成就与快乐。例如, 在课余时间, 教师可以让学生读一些有关历史方面的书籍, 如《东周列国志》《隋唐演义》等, 来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在课上时间, 教师可采取多媒体教学, 将百家讲坛与古代传记类文本阅读相结合, 影视剧与古代名著相关的文本阅读相结合, 戏曲电影与古代相关的文言文本阅读相结合等等, 使学生以更直观、更形象的形式来感受文言作品。

略论中学文言文教学 篇8

一、精心设计导言

导言, 是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及教材的具体特点, 精心设计的与授课相关的内容, 其作用是导入新课并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一般情况下, 文言文教学的导言应包含以下内容:

1.解题

一般情况下, 文言文的题目, 或者是点明文章的中心, 或者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所以准确地解题可以使学生尽快地理解文章。此外, 对某些文言文的题目还应从相关理论上作必要的解释, 例如《陋室铭》的“铭”、《爱莲说》的“说”、《送东阳马生序》的“序”、《岳阳楼记》的“记”、《出师表》的“表”、《五柳先生传》的“传”等都应作出明确的解释。

2.作者及作品介绍

对于文言文的作者, 一般要根据教学的需要有所选择的介绍。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对作家及作品知识进行相应的归纳。例如, 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史书的体例应予以明确:《史记》为“纪传体”史书, 以人物为中心;《战国策》、《国语》为“国别体”史书, 以国家为编排顺序;《左传》、《资治通鉴》为“编年体”史书, 以时间为叙事线索的。先秦散文中, 历史散文偏重于记述, 诸子散文偏重于论说;《左传》主记事, 《战国策》主记言;等等。在归纳、比较的过程中, 使学生能够清晰地掌握和记忆文言文中的知识点。

3.背景分析

对描写或论述战争及重大事件的文言文, 教师在讲授的同时应首先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 要善于联系史实和相关的背景以丰富文章的教学内容、增长学生的见识、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教材所选的文言文篇目如《唐雎不辱使命》、《出师表》、《邹忌讽齐王纳谏》、《陈涉世家》等, 均与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有联系。如果教师只是孤立地讲授课文内容, 不注重与历史事件的联系, 会使学生感到内容枯燥, 影响其对课文的理解和学习。因此, 教师要注意文史的结合, 这样,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范读与朗读

古人云:“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文言文教学中, 范读、朗读是必不可少的。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 与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常见的读音不同, 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范读, 以便加深学生的记忆。例如司马迁《陈涉世家》中的“将军身被坚执锐”中的“被”应读“pī”。《〈论语〉十则》中的“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中的“说”应读“yuè”等。在此基础上, 顺势扩充有关异音字的文言知识, 以增强学生的识读能力, 如古代文献中的一些专有名词, 如国名、地名、人名、姓氏、官职也有不同于通常读法的特殊读音:

国名:龟兹—qiū cí 大宛—dà yuān

地名:会稽—guì jī 阿房宫—ē páng gōng

人名:伍员—wǔ yún 冒顿—mò dú

姓氏:祭—zhài 万俟—mò qí

官职名:可汗—kè hán 单于—chán yú

类似以上的异音字的存在, 使文言文的范读显得尤为必要。同时, 通过教师的范读也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的句读和音节的停连。 在教师范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注释与提示进行朗读, 这是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的重要环节。朱绍禹先生在《语文教学辞典》中曾指出, 从阅读心理发展的角度看, 朗读技能的发展往往先于默读, 学生最初的阅读活动大多依靠有声语言, 可见, 朗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朗读能够使学生扫除文字障碍, 消除时代隔膜, 领会文章的大体意思及内容, 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 通过朗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了使朗读的功效充分发挥出来, 教师要认真设计课堂朗读程序, 每次朗读都要提出相应的要求, 将朗读与理解巧妙地结合起来, 最大限度地发挥朗读的重要作用。

三、强调理论知识的掌握

文言文教学中, 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词汇、语法等理论知识尤为重要。这主要体现在对实词及词类活用现象的分析上。在实词方面, 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一词多义、古今词义异同等词汇现象予以重视。例如:

(1) 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

(2)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诸葛亮《出师表》)

(3) 广故数言欲亡。 (《陈涉世家》)

(4)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

(5) 既克, 公问其故。 (《曹刿论战》)

前两例的“分”字, 其中例 (1) 作“分配”讲, 例 (2) 作“职分”讲;后三例的“故”字, 其中例 (3) 作“故意”讲, 例 (4) 作“旧的”讲, 例 (5) 作“原因”讲。对于同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意义有所差别的词汇现象, 应引导学生在具有一定的阅读量之后有意识地进行归纳比较。

(6)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 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 (陶渊明《桃花源记》)

(7)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苏轼《水调歌头》)

例 (6) 中“妻子”与“绝境”属于古今异义词, 其中“妻子”古指“妻子儿女”, 今指“男子的配偶”;“绝境”古指“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指“没有出路的境地”。例 (7) 中的“恨”古指“遗憾”, 词义程度轻, 今指“痛恨”, 词义程度重。文言文中, 有些词的古义与今义之间存在差别, 教师在教学中要予以重视, 将古义和今义加以对照、比较, 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辨析以加深印象, 从而保证学生认知的清晰性、稳定性和可利用性。

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相当普遍, 如名词用如动词, 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等。其中区分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难点。那么, 教师就有必要将这一问题从理论角度加以明确。

所谓使动用法, 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此时的谓语动词含有使令意义, 使动作行为的对象 (宾语) 产生某种动作或变化, 即用“主+谓+宾”的语法形式表达“主+使+宾+谓”的语言意义, 从而使语言更具简洁性和生动性。所谓意动用法, 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 (或以为) 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此时的谓语动词对其宾语含有意谓性和一定的主观臆测性, 至于客观上的人或事物是否与主观认为的一致, 则不一定, 即用“主+谓+宾”的语法形式表达“主+认为 (以为) +宾+谓”的内容。应该注意的是,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活用现象, 但表现形式却没有区别, 因此在阅读文言文时一定要紧密联系上下文进行区分。一般说来, 使动用法偏重于客观行为, 即客观上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或变化;意动用法偏重于主观感受, 即主观上认为宾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客观却不一定如此。例如:

(8) 忿恚尉, 令辱之。 (司马迁《陈涉世家》)

(9) 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

(10)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11) 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例 (8) 中“忿恚”为使动用法, 应理解为“使……恼怒”;例 (9) 中“劳”为使动用法, 应理解为“使……劳累”;例 (10) 中“乐”为意动用法, 应理解为“以……为乐”;例 (11) 中“美”为意动用法, 应理解为“认为……美”。

四、明确文言文教学的作用

教授文言文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理解文言词语的字面意义的前提下, 培养学生的语感, 增强其对文言的感受能力和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教导学生通过学习体会文言的魅力及其所蕴含的情感因素和美的特性, 以缩小现代人与古代书面语言之间的距离。例如, 学习诸葛亮的《出师表》时, 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领悟其感人肺腑的深沉凝重;学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其催人奋进的激昂向上。只有增强了文言语感, 学生才能情境交融地品味古代汉语, 从而对学习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此外, 从教书育人的角度来看, 文言文也体现了德育的渗透, 这也是学习文言文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一项重要内容。大量的文言文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古人优良的思想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过人的聪明睿智的机会。例如:刘禹锡的《陋室铭》所表达的不慕荣利、不求闻达的志向意趣;周敦颐的《爱莲说》所暗喻的对正直、高尚的精神追求;《邹忌讽齐王纳谏》所展示的富有说服力的才略。

《礼记·经解》云:“温柔敦厚, 诗教也。”古人充分肯定了“诗”的德育内涵, 文言文教学也应当深入开掘课文中潜在的德育因素, 使其对学生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温古而知今, 察今以推古。无法否认, 文言文是汉语言的“文物”, 是我们民族语言的根基。现代汉语是对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 文言文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现代汉语, 进而更好地弘扬中国的语言与文化。

参考文献

中学文言文教学初探 篇9

一、转换语境, 建立语感基础

学生要学好文言文, 必须转换语境, 从现代汉语语境转换到古代汉语语境, 在新的语境中系统学习文言文。语感教学就是从这里起步, 逐步完成语感的心理准备, 建立语感基础。

1. 建立词感。

词语是形成语感能力的基础, 应该指导学生通过古今词语对照, 学会用文言构词和造句, 学会用文言思维, 使学生思维真正转换到文言语境中。

2. 建立句感。

句子是介于词语与段落篇章之间的重要环节, 只有培养了句感, 语感才能真正实现。在教学中, 要让学生在不同的语段中感受各种句式的结构与用法, 基本把握常式句与变式句的使用规律, 重点掌握与现代汉语句法差别较大的特殊句法。

3. 熟悉语境。

在把握了古汉语的词法、句法之后, 形成了一定的词感、句感基础, 就要强化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的感悟。可以选择几篇体裁、题材不同的文言文进行训练, 使学生在训练中真切感受文言文的语境, 突破语言思维定势, 完成从现代汉语到古代汉语两个不同语境的转化, 学会用文言文进行思维、认读、理解、阅读。

语境的转换依赖于语感基础的形成, 没有一定的语感基础, 语境转换就不可能实现。语感基础的加强又必须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成。语感基础与语境转换是相辅相成的。同时又要注意语感基础的教学与训练必须区别于传统的孤立的字、词、句串讲与分析, 它采用的是整体感受方式。

二、强调诵读, 加强语感实践

文言文语感的培养关键在实践。不通过一定的语感实践, 中学生的文言语感是无法形成的。语感实践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方式就是诵读。但是解放以来我国的文言文教学却放弃了这种以强调诵读、重视感悟为特征的教学传统, 严重忽视了语感实践, 陷人了对文章与知识的装卸拆解的教学误区。从语感的形成过程看, 诵读实际上是语感实践的核心, 通过诵读理解内容, 掌握语言规律, 把握语言特点, 逐步形成语言一心理积淀, 最终形成稳定的语感。

1. 示范诵读, 强化诵读意识。

教师作示范或放诵读录音, 明确基本知识与步骤,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掌握诵读的要领, 读准字音、读出语气、读清句读、读出感情。教师示范文本要精心选择确定, 每单元可以选择一篇难易适中, 篇幅不长的课文作示范重点, 通过多层次诵读, 真正把握内涵, 悟出感情、悟出特色, 使学生逐步掌握诵读的要义和真谛。

2. 实践诵读要领, 体会言语形式。

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中可以初步把握诵读要领, 但要真正掌握要领、形成技能, 必须反复历练。语感主要是通过对言语形式而不是言语内容的实践活动来完成的, 不同的言语形式会培养出不同层次的语感。因此作为语感实践重要途径的诵读教学, 必须以体会言语形式为主要教学内容。在具体诵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品味不同体裁不同言语形式的不同韵味, 基本巩固对诗词、散文等体裁形式的感悟规律, 认真体会文言文的一般写作格式与写作特色, 从而检验、巩固与加深自己的语感基础, 形成语感诵读的良性循环。

3. 形成诵读模式, 提高语感素质。

在语感教学中, 学生经过一系列实践, 基本掌握诵读要领后, 就要着手建立模式。模式化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率。要把课堂教学中诵读课文的步骤固定下来, 形成诵读常规。以诵读为中心的语感教学可以归纳为“五读”:一读巩固基础, 二读体会思路, 三读品味语言, 四读领悟中心, 五读欣赏特色。

三、举一反三, 实现语感迁移

文言语感的培养, 光靠教材中的几篇文言文是不够的。还需要一定的训练材料。这就要求妥善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精读与略读的关系。课内的精读是语感训练的主阵地, 但语感训练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语感迁移能力的形成, 因此要不断训练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将课堂上形成的语感素质充分应用到课外略读中去, 实现语感迁移, 完成语感形成的稳定发展与提高。

1. 精选略读材料是实现语感迁移的基础。

由于现实生活中不用文言文, 文言文材料几乎没有, 需要教师从我国古代文言作品中挑选。挑选的标准应该视教材本级训练程度而定, 太难或太易都不利于迁移能力的发展。

2. 举一反三训练是实现语感迁移的关键。

积极指导学生把精读课文所学的知识、所获的语感及时迁移到同级略读材料中, 增强独立感悟能力, 通过比较培养语感的灵动性与发散性, 进而提高综合语感素质。

3. 及时总结是实现语感迁移的动力。

文言文阅读训练教学浅谈 篇10

读是学好文言文必要的一步。最好的读是带着思考读,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去掉句读, 还文言文阅读的真面目。这样学生在点句读的过程中, 反复阅读, 反复思考, 不知不觉中学生的文言文素养就会提高。在训练过程中, 教师不能贪多, 但必须务得;也不能操之过急, 要让学生反复对比, 反复揣摩, 达到真正的理解。同时要注意:一、先选一些浅易短小的文言文, 然后逐步扩大篇幅。精选材料, 难易适中, 不能“难”得糊涂。二、所选文言文可以部分去掉句读, 让学生慢慢适应, 懂得点句读的方法后, 再扩展到选文部分甚或整篇。三、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对方法的认可。选文要适合学生;教师不能把握话语权, 成为绝对的权威;课堂要营造出民主氛围,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 让他们想说、敢说、争着说。四、教师还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 让学生读出感情, 读出气势, 营造出美读的氛围。

第二步是联系。学生在诵读过程中, 把刚开始不能理解的实、虚词以及句式画出来, 写到黑板上, 通过几遍的诵读会有许多实、虚词和句式被学生参悟出来。剩下这些没有参悟出来的实、虚词或句式让学生联系课文或现实生活中所运用的成语、俗语、谚语等, 比较这个词古今字义的异同、语法的异同、词性变化活用、一字多义、多字一义等等。在这一过程中, 可以让学生讨论, 查字典, 翻阅有关书籍等等, 老师不能越俎代庖, 但可适当引导。可以分小组, 看那一组讲解更详细、更易理解;可以让学生抢答, 看谁说的更准确、更全面, 甚至可以给小组或个人采取无限积分的方式, 增加他们 (他) 的后续动力。同时, 对实、虚词以及句式进行归纳总结, 使文言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

第三步是“思”, 即费思量。在全国十八套试卷中, 都有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上海、福建、湖南三省市还针对文言文内容设置了八道问答题, 其中有对文章内容和结构的考查, 有对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人物形象的考查, 也有对文化素养和审美趣味的考查。因此, 文言文阅读训练教学也要追求文言、文学和文化的和谐统一, 也要注重分析文中之人, 体味文中之情, 感悟文中之理, 体悟文章之“雅”。不能就题讲题, 也要讲文章, 让故事更有故事, 让人物更加鲜明。可以针对文章中的人物写评论, 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 探讨人物的局限性和进步性, 让文言文阅读课堂成为古今思想碰撞、师生思想交流的“宝地”。也可以通过想象或创设情景把人物生动化, 成为写作素材。读写结合, 双轨提高, 提高文言文训练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对策 篇11

一、 指导词汇、语法的归纳总结

文言文阅读难就难在其文体与今日白话文的差异,包括词语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特定的句子表达形式,这些常常给学生理解文章大意造成困扰,但这也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虽然文言文的基础语法涉及内容繁杂,但有规律可循。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对常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进行归纳总结,以方便学生理解记忆并触类旁通,降低文言文的阅读难度。

例如,文言文虚词是文言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句子的翻译至关重要,常用的有“乎、为、何、乃、若、其、者、而、也、焉、以、且”12个,但每一个词又有很多意思和用法,这就需要平时的积累和归纳总结。以“焉”字为例,一般具有以下几种词性和含义。

1.作兼词时,有“于彼”、“于之”、“于此”之意,如《五人墓碑记》一文中的“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也有“于何”之意,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如《愚公移山》中的“且焉置土石?”

2.作代词时,常相当于“之”,如同样出自《五人墓碑记》中的“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也可译为“哪里,怎么”,如《论语》中的“割鸡焉用牛刀”。

3.常作语气词,有以下几种。

(1)用于句末,表示“了、啊、呢”。如《六国论》中“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2)用于句中,表示停顿,相当于“也”。如《师说》中的“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如《石钟山记》中的“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二、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预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习惯的一种有效途径。学生通过预习初步了解所学知识,明确自身的学习难点,有利于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知识以解答预习过程中的疑惑,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同时也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弥补教师教学内容的局限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预习习惯,既要有针对性也要个性化。开始应该从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文言文入手,预习以了解文章大意,能在上课前叙述文章大意为主。在预习过程中,学生会试着自己按照文章中的注释来翻译课文,并有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和疑惑,急需教师解惑,从而对课堂学习充满期待。该阶段教师要以鼓励和表扬学生为主,肯定学生的见解及发现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预习积极性。随着文言文课程的深入,预习内容和要求也应该更有深度,从最初的以了解知识为主到培养学生对文章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为主,鼓励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将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进行归纳,与之前学过的内容建立联系,进行比较分析和记忆,并对文章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进行评价,以此培养自学能力,进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加强课外阅读训练

由于教学任务和时间的局限,教材中的文言文课文多是节选,只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冰山一角,在内容和体裁上难免有所缺失和局限,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因而,适当的课外阅读训练对于学生学习文言文尤为重要。一方面,额外的课外阅读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记忆,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其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文言文的有用意识。例如,学生在学习教材中的《赤壁赋》即“前赤壁赋”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知名度较小的“后赤壁赋”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通过自我阅读之后,对比两文的异同,谈论为何“前赤壁赋”更有名,以及自己更喜欢哪一篇。这样,一方面让文学知识成为学生的课后谈资,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文言文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还能对文章有更深刻的认识。

四、注重文言文的文化内里

新时代人们对于非物质的精神追求日益强烈,语文教学除了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们追求精神享受的知识承载。文言文的学习不能仅以考试为目的,停留在 “工具”的表层,必须深入内里,传承其间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学习文言文,语法知识只是基础,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意,目的在于学习前人的智慧和优秀品格,以有利于学生在人格上的自我完善,吸取成功经验,同时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所以,文言文的教学不能仅着眼于死记硬背知识点,而忽略了文言文的文化性,丧失了文言文的美感。除了分析文章的用词造句艺术,还要注重对作者情感和时代背景的把握,以充分体会文章的感染力。

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初探 篇12

一、诵读是古文教学的基本手段

说到文言文的诵读, 我们的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一幅画面:一群幼童摇头晃脑地大声朗诵着“人之初, 性本善……”一位满口之、乎、者、也的老先生坐在讲台上。久而久之, 学生就可以把“四书五经”等烂熟于心了。由此观之, 诵读是古人学习的重要方法, 语感便从读中来。“书读百遍, 其意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都是这个道理。多读、熟读, 读中反复体味, 才能读懂, 才能增强文言语感。我们现在学习文言文, 也要回到那种意境中去。

当然, 我们所说的读和古人的读也可以有不同, 可分为默读和朗诵两种。首先让学生默读, 并明确要求——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然后找学生朗读。在默读时学生非常认真, 查字典, 看注释, 问老师, 同学间互相探讨……唯恐在朗读时读错。在学生朗读时, 朗读者认认真真, 听读者仔仔细细。在朗读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并搞清楚为什么要这样读, 而不能那样读, 这样一来, 就使学生的被动听变为主动学, 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 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后, 古文教学才能真正事半功倍。文言文教学应倡导自读——质疑——讨论三步教学法, 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 学生自己去探究课文, 发现问题, 然后通过师生互动, 相互讨论, 最后解决问题。学生自读不是毫无目的的自读, 而是有针对性的阅读, 是教师提出有关问题让学生进行有重点的阅读, 让学生在阅读中质疑, 通过讨论分析解疑。这样的教学, 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将课堂教学引向深入。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的教学中, 学生通过自读质疑, 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 “东”和“西”都为名词作状语, 这就是学生探索研究时闪出的思维火花。经过深入探究句子的内部结构, 我们会发现这两个词在用法上有区别:“封”, 名词作动词, 解释为“把郑国当作边境”, “东”放在动词之前, 理解为名词作状语, 但“又欲肆其西封”中, “西”处在动词之后, 名词之前, 把“西”也理解为名词作状语, 理由不充分, 这里的“西”实际上就是名词修饰的中心语, 充当定语, 此处“西”没有活用现象。

三、通过比较让学生触类旁通

学文言文难, 表现在诸多方面, 如在实词方面, 有一词多义、古今词义异同、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用法。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综合、比较、归类, 使学生能举一反三。比如在《师说》这篇文章中, “师”这个词出现的频率很高, 在教学中就要对这个词语进行总结, 比较其用法。

(1) 古之学者必有师% (名词, 老师)

(2) 吾师道也% (名词用作动词, 学习)

(3) 吾从而师之% (名词用作动词, 以他为师)

(4) 则耻师焉% (名词用作动词, 从师学习)

例 (1) 中的“师”是名词, 当“老师”讲;例 (2) (3) (4) 中的“师”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但含义又各自不同;例 (2) (3) 中的“师”后面带有宾语, 被用来充当谓语;例 (4) 中的“师”虽是作“耻”的宾语, 但从上下文看, 不能理解为“老师”, 而是从师学习的意思。所以, 我们理解词的含义, —要看它的语法功能, 要把它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认识。通过进行这样的比较分析,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进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上一篇:临床随访下一篇:原则实施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