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

2024-07-07

高考文言文阅读(共12篇)

高考文言文阅读 篇1

文言文既是“言”, 是一种曾经鲜活的语言, 又是“文”, 承载着几千年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厚重的文化底蕴。站在时代高度, 重新审视, 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 深入领会作者的感情、观点和态度, 可以使学生获得深广的教益。中学文言文教学, 正是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这些古代的文化瑰宝, 加深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树立深邃的历史感, 砥砺品质, 陶冶情操, 同时提高分析鉴赏能力。高考文言文阅读选文和考查应本着“言”、“文”并举的原则, 以有利于引导中学文言文教学。然而, 长期以来, 江苏高考执着于选择史传作品作为阅读文本, 命题侧重于文言实词、虚词, 语法、句式的考查, 忽视作品的人文性与艺术性, 对中学文言文教学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近年来, 江苏高考文言文阅读, 从选文到命题都呈现出可喜的变化, 有效地推动了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改革。

一、阅读文本选择的变化趋势

2009年以前, 江苏卷文言文阅读的选文均为人物传记类, 且均来自史书——2004年《宋史》、2005年《新唐书》、2006年《宋史》、2007年《三十国春秋》、2008年《后汉书》。从整体上看, 这些文章语言平易规范, 简约通畅, 重点突出, 很少用典, 没有给考生增加阅读难度;考点集中, 易于命题。然而, 此类作品叙述方法单一, 人物千人一面, 语言呆板, 缺少生动的描写, 艺术表现力差, 有的甚至毫无文学性可言。所选人物都是王侯将相, 非官既贵, 高考文言文似乎又成了帝王将相的家史;而处于社会底层, 个性鲜明、闪耀着人性光辉的普通人往往被忽视。这极大地降低了选文的人文性和艺术性。

从2009年开始, 文言文阅读选文开始摆脱传统史传作品的束缚, 走向更广阔的视界, 把触角伸向刻画人物形神兼备的野史笔记和以文载道的唐宋散文。2009年《书沈通明事》为具有浓郁本土气息的文人小品, 以简洁的叙事为主, 用精当的议论收尾。作者汪琬, 清初三大散文家之一, 其文章“简洁有气, 似柳子厚”, 选文是其代表作之一。虽然仍有史传作品的痕迹, 但其中生动传神的白描, 使人物头角峥嵘, 个性四射, 跃然纸上。2010年选择了欧阳修的《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 把目光投向一位安于贫困、相夫教子、勤俭持家、心忧苍生、轻财重文、乐观贤惠的普通女性, 通过凡人小事, 至情言语, 展示了质朴淳厚的人性之美, 使选文具有浓郁的人文色彩。尤为有趣的是欧阳修写作本文就是为了满足梅圣俞妻的生前夙愿:“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 殁而得此, 庶几以慰其魂, 且塞予悲。此吾所以请铭于子之勤也。若此, 予忍不铭?”体现了深切的人文关怀。

从江苏2009年和2010年文言文阅读的选文不难看出, 江苏文言文阅读选文更加注重人文性和艺术性, 选文的视界已经逐渐扩大, 而且还有进一步放开的趋势。古代文人的传记或传评, 特别是一些明清文人作的人物小传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对历史文化名人的关注极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热点。散文类阅读有很广阔的空间, 唐宋散文已经有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明清散文同样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因为散文本身的阅读难度很大, 命题者在选文时会适当照顾到考生的阅读能力, 更倾向于叙事性散文。

二、考查重点命题方法的变化趋势

2009年之前, 江苏命题钟爱史传作品, 是因为此类文章很容易考查字词句的理解, 而且, 中学课本中史传作品的比重也很大, 很适合从课本到试题的迁移, 命题驾轻就熟, 游刃有余。因而命题很少涉及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评价。为增加难度, 命题者只能在字词的意义用法的细微差别上做文章, 故意设置陷阱为难学生。对句意和文意的理解也是如此, 如此考法, 不仅很难真实地考查出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更为严重的是它将中学文言文教学导向一种重“言”轻“文”、“寻章摘句”、“死在言下”、“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的歧路。从2009年开始, 江苏命题体现了一定的变化。

1. 实词考查, 推出新元素。

2009年和2011年, 江苏高考文言文阅读以考纲为要求, 进一步强化重点知识考查。文言的知识重点主要包括文言实词、虚词, 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概括与文言翻译仍是考查的重头戏。实词的考查, 体现了明显的变化。

(07江苏卷)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进之布指算, 不爽 爽:差错

B.志义相合, 刑 刑:宰杀

C.进之此时案腰间刀伺道济 伺:等候

D.道济趋下阶趋 趋:快走

(08江苏卷)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诸将争欲攻之, 汉不听 听:准许

B.若不敢来, 公转营迫之迫:逼近

C.大战一日, 兵败, 走入壁 壁:营垒

·D.或多惶惧, 失其常度 度:考虑

(09江苏卷)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遂属其家通明属 属:托付

B.皆逡巡引却 引却:后退

··C.通明故魁垒丈夫也 魁垒:高大

D.率倜傥非常之人 率:率领

(10江苏卷)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年二十以归吾 归:出嫁

B.其平居语言容止容止:形貌

C.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 著:彰显

·D.庶几以慰其魂 庶几:希望

通·过·以上的对比可以看出, 文言实词的考查, 由考查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 又增加了双音节词语的考查, 而且已成为一种定式, 这样就具有更大的迷惑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试题难度是不降反升。

2. 翻译考查, 突出文言句式。

从近两年文言文翻译命题发展趋势看, 考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特别是文言句式的考查覆盖更广, 这是值得关注的。

(10江苏卷)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敛以嫁时之衣, 甚矣吾贫可知也。

答案:用出嫁时的衣服 (给她) 穿上入棺, 我的贫穷超乎寻常, 就可以知道了。

(2) 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 抑吾妻之助也。

答案:让我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虑, 这是妻子对我的帮助吧。

(3) 君所交皆一时贤隽, 今与是人饮而欢耶?

答案:你所交往的都是当今品德高尚、才能杰出的人, 现在竟与这种人喝酒取乐了。

第一句的考查涉及介宾倒装和主谓倒装;第二句是判断句式;第三句前半句是判断句, 后半句是一个感叹句。除此之外, 词类活用在翻译中考查的频率也有提高。

3. 筛选文中的信息, 归纳概括考查日臻成熟。

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概括两个考点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炼, 命题思想完全成熟, 命题技巧更加高超。筛选信息题, 题干由单一式转变为组合式。

(09江苏卷) 下列句子中, 表现沈通明“有情”“有义”的一组是 () 。

(1) 通明匿仰妻子他所 (2) 裂束帛缚其爱妾, 负之背 (3) 若辈亦知沈将军耶 (4) 意不自聊, 祝发为浮屠 (5) 每醉辄歌呼邓州市上 (6) 已询知为彭巡抚, 乃大喜吐实

A. (1) (2) (4) B. (2) (3) (5) C. (1) (5) (6) D. (3) (4) (6)

答案:A

(10江苏卷) 下列句子中, 全部表现梅圣俞夫妇情深的一组是 () 。

(1) 出其哭内之诗而悲 (2) 其衣无故新, 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 (3) 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 (4) 闻其贤者也则悦 (5) 我为妇人, 死而得君葬我, 幸矣 (6) 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

A. (1) (2) (4) B. (1) (3) (5) C. (2) (3) (6) D. (4) (5) (6)

答案:B

2009年筛选信息要同时抓住“ (对妻妾) 有情”“ (对朋友) 有义”两个方面来筛选;2010年则要从夫妻双方 (夫对妻、妻对夫) 的角度进行筛选。

归纳概括题在继承过去常用的时间错位、地点错位、人物错位、事件错位和个别词语翻译理解错误等设错方法的基础上, 突出概括能力的考查, 选项概括的跨度拉长, 自然就加大了难度。

总之, 近两年来, 江苏高考的文言文阅读命题正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这种变化对于中学文言文教学重“言”轻“文”的功利性倾向是一种积极的矫正, 但真正做到“言”“文”并举,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真诚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

摘要:近年来, 江苏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本着“言”“文”并举和有利于引导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原则, 选文逐步走出了史传作品的藩篱, 开始另辟蹊径, 扩大选文范围, 同时, 考查重点、命题方式也发生一定的变化, 在坚持以往做法的基础上, 不断探索创新。

关键词:江苏高考,文言文阅读,命题变化

参考文献

[1]专注人本关怀注重文言基础——2010高考文言文阅读浅析蠡测.作文与考试 (高中版) , 2010, (8B) .

[2]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3]徐飙风.文言文审美教学略谈.

高考文言文阅读 篇2

1、贴近教材。

文言实虚词的考题大都引用教材的例子,所以熟悉一下古文的基本篇目还是有用的。

2、注重细节。

考查对事情来龙去脉的理解与把握,考查观点认识的提炼等。

二.阅读步骤

1.浏览全文找主要内容,对于人物传记阅读可围绕人物展开情节,以选记叙性的文字为主;

2.浏览一下最后概括全文的判断题,一般此题要求选出错误的一项,且都是细小的问题。这样读了以后,对全文内容的把握就心中有数了。

3.再读原文,逐个做题。因为对全文理解得越透彻,做题的准确率就越高,做题的速度也越快。

三.实词虚词

1、文言实词一 + 文言实词二(点蓝字可见120实词)

(1)把意思代入原句,看词性与意思是否解释得通,如果还不能排除,再把它还原到原文,看具体语境。

(2)实词释义方法:

①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可以利用这一结构特点推知词义。(相近或相反)

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以”对应“用”,所以它可以解释成“被任用”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 “劳苦”同义,所以“倦极”也同义,“极”就是“疲惫”的意思

“每读书至治乱得失” “得失”是反义词,所以“治乱”也应该是反义词,“治”就只能解释成“治理得好,太平”

②联想该字熟悉的课文中的例子或在成语中的用法

如:贷 责无旁贷(推卸) 严惩不贷(宽恕,饶恕)

把这两个意思代入“虽亲属不贷”,可知“宽恕”更合适

③或者把该字在现代汉语中可组的词代入解释

如:“无所阿避” 现代汉语中有“避免、回避、躲避”等词,代入句中比较可知“回避”更合适

2、文言虚词

常考文言虚词共18个(高考文言文阅读高频文言虚词解析),要尽可能熟悉这些词的用法。

四.材料+错项

1、筛选材料

(1)先看材料的陈述对象是否一致

(2)再看材料的内容是否能证明观点

2、找错误项

(1)先把选择肢还原到文中相关部分

(2)注意时间、事件、人物的对应关系,注意事件内在的因果关系,注意个别词语的对应解释。

五.固定短语

1.得无:表示反诘的语气,译为:莫非,莫不是。

2.否则:是两个词,否:不是这样,不然;则,相当于“就”。

3.然后:是顺接连词,可译做“这样以后”,或者“之后”

4.然则:可译为“既然这样(如此),那么……

5.虽然:与现代汉语不同,“虽”相当于“虽然”,“然”相当于 “这样”,可译作“虽然如此”“尽管如此”

6.无乃:当副词用,可译作“岂不是”,也可译作“恐怕”。

7.比及:等到,等到了。

8.盍:何不。 曷:何不。 叵:不可。

9.如何,奈何,若何:它们组成固定形式,相当于汉语“怎么样”“为什么”“什么样”等

10.“如……何”“奈……何”“若……何”:这是上述形式的扩展,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对……怎么样”“把……怎么办”。

11.孰若,孰与:用做比较或选择,可译为“与……相比,谁(哪一个)……”;如放在动词前,可译为“怎如”“何如”“怎比得上”

12.所以:表原因,译做“……的原因”。表凭借或方法 ,译做“用来”“靠它来”“用来……的(根据、礼节、方法)”

13.无论:不用说,更不必说。

14.卑鄙:地位卑微,见识浅陋。

15.其实:它的果实,或者“那实际情况”“它实际上”“它的实利”

16.不过:不超过。

17.地方:土地方圆

18.山东:淆山以东。

19.可怜:可爱,或者“值得同情”

20.于是:在这时,或者“在这件事上”

21.以为:把……当作,或者“任用……人做”

22.指示:指给……人看。

23.可以:可以凭借……

24.至于:达到某种程度,或者“落到什么地步”

25.不必:不一定,今义“用不着”

26.因而:趁着某个机会而……

27.或者:有的人,有些人

28.即使:就让(使)

29.智力:智谋和力量

30.前进:走上前献上

31.何苦:怕什么,怎么怕,怎么担心

六.固定句式

(1)、表示疑问:

1.奈何:怎么办、怎么、为什么

例:

①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②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2.何如:怎么、怎么样、怎么办

例: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

3.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为什么?怎么会?

例: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4.何所:“所……的是什么

例:

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5.奈(若,如)……何:对……怎么办

例:

①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

②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6.孰与……,与……孰:跟……比较,哪一个……

例: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城北徐公比谁漂亮?)

7.何故:“什么原因,为什么

例: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2).表示反问

8.何……哉(也):怎么能……呢

例: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9.何……为:为什么要……呢

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10.何……之有?:有什么……呢、“怎么能……呢?

例: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勾践灭吴》

11.如之何……:怎么能……呢

例: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季氏将伐颛臾》

12.岂(其)……哉(乎,耶,邪)?:哪里……呢?难道……吗?

例:

①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报任安书》

②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伶官传序》

13.安……哉(乎):哪里……呢、怎么……呢

例:

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②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14.不亦……乎:不是……吗

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5. ……非……欤:……不是……吗

例: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

16.宁……耶:哪里……呢

例:当时虽s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祭妹文》

17.顾……哉:难道……吗

例:顾不如蜀彼之僧哉?《为学》

18.独……耶(乎):难道……吗

例:

①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乎?《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3)、表示感叹

19.何其:为什么那么、怎么这样、多么、怎么那么……啊

例: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20.直……:只不过……罢了

例: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庄暴见孟子》

21.惟……耳:只是……罢了

例: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谭嗣同》

22. 一何:何等、多么、为什么……

例:吏呼一何怒!《石壕吏》

23.亦……哉:也……啊

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五人墓碑记》

24.……何如哉?:该是怎样的呢

例: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②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报任安书》

(4)、表示揣度

25.无乃……乎?:恐怕……吧、只怕……吧

例:

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26.得无......耶,得无……乎:大概……吧、该不是……吧?

例:

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②曰:“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27.其……欤?(兼表反问)

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28.……庶几……欤:……或许……吧

例:吾王庶几无疾病欤?(我们的国君大概没有生病吧?)

(5)、表示选择

29.与其……孰若……:与其……不如……

例: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送李愿归盘谷序》

30.……欤(耶),……欤(耶):是……还是……呢

例:先生在民间,审知故扬州阁部果死耶,抑未死耶?《梅花岭记》

31.其……其……也?:是……还是……呢

例: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6)、表设问:

32.何者、何则:为什么呢

例: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陵迟故也。

(7)、表陈述语气

33、无以、无从:没有用来……的东西、办法,没有什么用来,没有办法,不能

例: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愚溪诗序》

34、有以:有用来……的办法,有条件,有办法,有机会,能够

例: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书博鸡者事》

35、有所:有……的(人、物、事)有什么……;有……的原因

例:

①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②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36、无所:没有……的(人、物、事)、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地方……,没有什么办法

例:

①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愚溪诗序》

②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鸿门宴》

37.比及:等到……的时候

例: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8)、被动句

38、见……于……:被

例: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

39、为……所……:被

例:

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②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9)、宾语前置

40“唯……是……

例:唯命是从。

41……何……之有

例:夫晋何厌之有?《左传》

(10)、连词

42.诚……则……:如果……那么(就)……

例: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

43、否则:如果不……就……、不然的话……就……

例: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44、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如果这样,那么

例: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愚溪诗序》

45.向使:假如,如果

例: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46.自非:如果不是,除非是

例: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47.然而:这样却;但是;(既然)这样,那么

例:

①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② 然而成败易变,功业相反也。《过秦论》

48.虽然:虽然如此,(但),即使如此

例: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祭十二郎文》

(11)、复音虚词

49、得以:能够

例: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五人墓碑记》

50、俄而:不久,一会儿

例: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口技》

51、而况:何况,况且

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

52、何乃:何况是,岂只是;为什么竟

例: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53、既而:随后,不久

例: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袢辉谀拐咭病!段迦四贡记》

54、既……且……:又……又……

例:既替余以蕙v兮,又申之以揽。《离骚》

55.可得:可以,可能

例: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庄暴见孟子》

56.可以:可以用来,足以用来;可以,能够

例:

①“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

②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劝学》

57.乃尔:竟然如此,这样

例:何其相似乃尔。

58.且夫:再说,而且

例: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ズ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59.是故:所以,因此

例: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60.是以:所以,因此,因而

例: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61.所谓:所说的,所认为

例: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62.未尝:从来没有,不曾

例:

①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兰亭集序》

②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63.谓……曰……:对……说,告诉……说;把……叫做……

例:

①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64.谓之:称他是,说他是;称为,叫做

例:游褒禅山记王安石褒禅山亦谓之华山。《游褒禅山记》

65.无何:没有多久,不久,一会儿

例: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méng),始悟为山市。《山市》

66.毋宁,无宁:宁肯,宁愿;莫不是,不是

例: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与妻书》

67.无庸:不用,无须

例:请姑无庸战。《勾践灭吴》

68.无由:不可能,无法,无从

例: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答司马谏议书》

69.相与:互相,相互,彼此;同你;一起,共同;相处,相交

例:

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兰亭集序》

②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70.一切:一律,一概;权宜,暂且

例: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山市》

71所以:……的原因,之所以……,为什么……;用来……的方法,用来……的东西,是用来……的,用来……的地方,用来……的人(事),靠它来……的

例:

①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②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

72.以故:所以

例: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褒禅山记》

73.以……故:因为……的缘故

例: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愚溪诗序》

74.以……为……:认为……是……,把……当作……

例:

①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②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秋水》

75.以至于:一直到;结果

例: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乐羊子妻》

76.因而:据此而,借此而,因此,所以

例:夜间闻子清歌,因而问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77.于是:对……,然后就,于是

例:

①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②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赤壁赋》

78.……之谓:叫做,就是,才算;这就叫做;就是,说的就是

例: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79.至于:到了,一直到;竟至于,结果,终究,到……结局,到……时候

例:

①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触龙说赵太后》

高考文言文阅读实词解析技巧 篇3

技法一:根据语境度意法。这也是实词判断的总原则。判定多义的词语在具体句子中的特定含义,就要根据该词语上下文的意思来考虑,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对选项中给出的解释,应结合上下文进行整个语句的理解,而不是一知半解,断章取义。例如2011年高考北京卷第6题,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不记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小善。”从语境看,是谈君王对大臣的评价不能看大的功劳,要看重小的好处,所以,答案给出“略”为“简略”是不合语境意的,应为“大体,主要”之义。

技法二:代入检验法。这也是判断实词意义的最常用的方法。2011年高考全国卷第8题,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 长:执掌

B.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 结:聚合

C.邓愈镇江西,数延见 延:招聘

D.乃留愈幕府赞军事 赞:辅佐

解题方法可以用代入法,本题的“长”读“zhǎng”,通“掌”,无论知识还是文句理解,都非常熟悉,便立即排除之;“结”在“结兵自守”中显然是“聚集、聚合”等意,也可立即排除;“赞”在“留幕府赞军事”句意中显然是“辅佐、协助”等意,亦可立即排除。C项中“数延见”一句大意是“邓愈要见熊鼎”,据此来理解,“延”应该是“邀请、延请”之意。

技法三:由音推意法。文言词语中通假字与本字有着语音关系,即字音相同或声韵的部分相同。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用本字义来推断所通之字的意思。例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中的“倍”,“屈原既嫉之,虽流放,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屈原列传》)中的“反”,分别与“背”、“返”的读音相同,它们是通假关系,由本字“背”、“返”可推断“倍”、“反”分别为背叛、返回的意思。2012年课标全国卷第4题,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察官阙,朝论多属燧”,“阙”意为“失职”,据语境,正确应为“缺”即职位空缺义。2013年山东卷第9题,C项被鹤氅衣中“被”解释为通“披”,“穿着”是正确的。

技法四:词性推断法。对实词所在的词组或句子做语法结构或成分分析,可以迅速判断词语释义的正误。如2012年福建高考题文言文阅读,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履苍莽中”,释“履”为“鞋子”,从句子成分分析,“履”应为动词,很明显,此处解释为名词,选项很快出来了。2010年重庆卷第8题,D项“质女婢于人”,“质”解释为名词“人质”,很显然,从语法结构看,“质”的词性应为动词,很快排除了此项。

技法五:成语比照法。成语大都与古汉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我们可以借助熟悉的成语的意义来推断文言词的含义。例如:“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苏洵《六国论》)“势拔五岳掩赤诚。”(《梦游天姆吟留别》),两句中的“速”和“拔”,就可以根据成语“不速之客”和“出类拔萃”的“速”和“拔”推断,分别为“招致”和“超出”的意思。2011年山东卷第9题,B项“泽命不渝,信也,”可借助“矢志不渝”去推断。2012年北京卷第6题,A项“闻君义甚高,愿假榻中”,“假”解释为“借用”,可以成语“久假不归”推断此意正确。

技法六:联系课文法。解题要学会课内到课外的迁移,2010年江苏卷中,“年二十以归吾”中“归”可依《项脊轩志》“吾妻来归”推断“归”解释为“出嫁”是正确的。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二第4题,B项“少聪敏好学,善属文。”“属”可依据《张衡传》中“衡少善属文”判断解释为“撰写”是正确的。

除了以上常见的解题方法,还可从字形、结构、词的活用等角度去判断分析。

当然,具体到解答高考题,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以便进一步验证,做到万无一失。例如2011年江西卷文言文阅读第10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屋比延烧,不足忧也 比:并排

B、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 矫:假托

C、责大指而已 指:意旨

D、亦不能夺之矣 夺:强取

从成语“鳞次栉比”看,A项中“比”解释为“并排”可以推断是正确的。B项中“矫”又可从课文《五人墓碑记》“矫诏纷出”推断解释是正确的。C项“指”可从音判断即“旨”,即“意思、意旨”义。D项可以用知识迁移法在《陈情表》中学过“舅夺母志”,“夺”是“改变”,最终推导出答案是D。注意,推导出的意义一定要回归原语境中去验证。

高考文言文阅读 篇4

一、命题规律

1.选材方面。

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Ⅰ、Ⅱ的文言文阅读分别选自《宋史·孙傅传》《北史·来护儿传》, 可见其多从二十四史里选文, 人物多为忠直、爱民的官吏和勇敢善战、战功卓著的名将等。省命题的地方试卷只有广东卷、四川卷的文言文选文与全国卷风格相近, 其他试卷多将目光投向古代文人文集, 体裁有碑志、书信、赠序、杂议等, 如安徽卷的清代王士禛的《御史梁皙次先生传》, 重庆卷的元代揭傒斯的《赠医者汤伯高序》, 福建卷的清代方苞的《与王昆绳书》等, 内容范围更为广泛, 专业人士的技艺、个人的理想追求等都有所涉及。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的选文, 可能会继续坚持正史传记文的取向。

2.考点方面。

2014、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 Ⅰ、Ⅱ 的文言文试题与2013年相比, 有两大变化:一是2014年将筛选信息题改为断句题, 二是2015年将文言实词题换成了文化常识题。对文意的分析与概括、翻译文中画线语句两类题仍保持不变。此外, 2015年地方试卷涉及的考点还有文言虚词 (安徽卷、广东卷、山东卷) 、筛选信息 (福建卷、天津卷) 、归纳概括内容要点 (四川卷、广东卷、江苏卷) 等。值得关注的是, 除全国新课标卷外, 其他试卷都考查了文言实词。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文言文考点仍有变化的可能, 无论对实词的考查是否单独命题, 对文言文的学习都应该以实词为重点, 毕竟翻译、文意的分析概括等, 都必须以实词的理解为基础。

3.题型方面。

对实词、虚词、断句、筛选信息、分析概括的考查多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对翻译、归纳内容要点的考查等多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分值一般为20分左右。翻译题是文言文阅读的难点, 考查涉及实词、虚词、句式、修辞、语气、古代文化常识等, 重点突出对实词的理解, 特别是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现象等。分析概括题是文言文阅读试题中综合性最强、涉及内容最多的一类试题, 多为四选一的选择题, 要求选择“不正确”的选项。简答题是近两年出现的新题型, 不排除未来被全国新课标卷采用的可能。

【真题回顾】 (2015 年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 , 完成后面试题。

卢象昇, 宜兴人。象昇虽文士, 善射, 娴将略。 () 六年, 贼流入, 据西山, 象昇击却之。贼走还西山, 围冷水村, 象昇设伏大破之。象昇每临阵, 身先士卒, 与贼格斗, 刃及鞍勿顾, 失马即步战。逐贼崖, 一贼自巅射中象昇额, 象昇提刀战益疾。贼骇走, 相戒曰:“卢廉使遇即死, 不可犯。”

(十年) 九月, 清兵驻于牛兰。召宣、大、山西三总兵杨国柱、王朴、虎大威入卫。赐象昇, 天下援兵。象昇麻衣草履, 誓师及郊。当是时, 嗣昌、起潜注主和议。象昇闻之, 顿足叹曰:“予受国恩, 恨不得死所, 有如万分一不幸, 宁捐躯断脰耳。”决策议战, 然事多□嗣昌、起潜挠。疏请分兵, 则议宣、大、山西三帅属象昇, 关、宁诸路属起潜。象昇名督天下兵, 实不及二万。顺义。

清兵南下, 三路出师……象昇提残卒, 宿三宫野外。十二月十一日, 进师至贾庄。起潜拥关、宁兵在鸡泽, 距贾庄五十里, 象昇遣廷麟往乞援, 不应。师至蒿水桥, 遇清兵。象昇将中军, 大威帅左, 国柱帅右, 遂战。旦日, 骑数万环之三匝。象昇麾兵疾战, 呼声动天, 自辰迄未, 炮尽矢穷。奋身斗, 后骑皆进, 手击杀数十人, 身中四矢三刃, 遂仆。杨陆凯惧众之残其尸□伏其上, 背负二十四矢□死。一军尽覆。

侯弘文, 奇士也。散家财, 募滇军随象昇讨贼。弘文率募兵至楚, 巡抚王梦尹以扰。象昇上疏救, 不得, 弘文卒遣戍。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

赞曰: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选自《明史·卢象昇传》, 有删改)

【注】①嗣昌、起潜:指杨嗣昌、高起潜。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善射, 将略娴:熟习

B.逐贼崖危:高峻

C.天下援兵督:督促

D.顺义次:驻扎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重点考查多义词 (次、娴、督) 和古今异义词 (危, 古代常用义为“高峻”, 现代常用义为“危险”) 。解题时要结合语境进行推导, C项“督天下援兵”中的“督”字, 根据其宾语“天下援兵”, 并结合下文的 “象昇名督天下兵, 实不及二万”, 可以确定, 其确切的意义是“统率、指挥”。

【答案】C

2.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虚词, 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然事多□嗣昌、起潜挠

②杨陆凯惧众之残其尸□伏其上

③背负二十四矢□死

A.①因 ②且 ③乃

B.①为 ②而 ③以

C.①因 ②而 ③以

D.①为 ②且 ③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与用法的能力。考查范围在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之内, 突出对“为、而、以”等较为活跃、常见虚词的考查。解题时要将具体虚词放入句中, 结合句意、语法结构等进行判断。①中“事”与“挠”是被动关系, 应该填写表示被动关系的介词 “为”;② 句中 “惧众之残其尸”与“伏其上”是前后相承的, 应该填表示顺承关系的连词 “而”;③ 句中 “背负二十四矢”是“死”的原因, 应该填可以表示原因的介词“以”。

【答案】B

3.下列文句中, 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B.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C.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D.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涉及对句子结构、意义、虚词等的理解, 综合性较强。解题时要注意理解句意、结构, 借助句中虚词等。根据句子结构, “用矣”是一个省略句, 即“一旦被任用”, 应该单独成句, 由此可以排除C、D两项;然后, 比较A、B两项, “要之”与“亦”关系紧密, 不能断开, 从句意来看, “人实为之要之”难以讲通。

【答案】A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卢象昇作战总是勇往直前, 甚至身负重伤也斗志不减, 令贼寇闻风丧胆。

B.杨嗣昌、高起潜主张同清军和谈, 卢象昇反对这种妥协行为, 决心以死报效国家。

C.卢象昇陷入清军的重围之中, 仍然奋勇杀敌, 体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D.侯弘文追随卢象昇讨伐贼寇, 在驿站受到围攻, 卢象昇赶去救援, 但未成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侧重于对核心人物相关事件的分析及其性格品质的概括等。解题时要注意将选项对原文的分析概括与原文对应内容进行仔细对照。D项中的“在驿站受到围攻, 卢象昇赶去救援, 但未成功”错, 与之对应的原文内容是“象昇上疏救, 不得, 弘文卒遣戍”, 卢象昇“救”的方式是“上书”而不是“赶去”。

【答案】D

5.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象昇麾兵疾战, 呼声动天, 自辰迄未, 炮尽矢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语句的能力, 涉及对实词、虚词、句子结构的理解等, 综合性强。解题时可采用“对译”的方法, 注意对关键实词的理解翻译。①句, 麾, 指挥;迄, 到;穷, 用完。②句, 惜, 对……感到惋惜;多, 称赞。

【答案】① 象昇指挥士兵奋勇作战, (战场上) 呼声震天动地, 从早晨一直到晚上, 炮药用完了, 箭射完了。②天下的百姓因为这个原因惋惜弘文而称赞卢象昇。

(2) 卢象昇为什么会兵败? 请根据文本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 着眼于对卢象昇“失败”原因的筛选、分析, 命题点比较集中。试题指明的对象是“为什么会兵败”, 要求是“根据文本分析”。首先回读文本, 找到相关内容, 即文章二、三段叙述的与作战失败相关的内容, 如“然事多为嗣昌、起潜挠”“名督天下兵, 实不及二万”“往乞援, 不应”等。然后, 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析整合, 表述为简明的答案。

【答案】①没有得到支援 (象昇遣廷麟往乞援, 不应) ;②兵力不足 (象昇名督天下兵, 实不及二万) ;③敌军势大 (骑数万环之三匝) 。

(拓展题目)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尚方剑, 皇帝御用的宝剑, 持有尚方宝剑的大臣, 具有先斩后奏等代表皇权的权力。

B.庙号, 皇帝死后, 在太庙立祠供奉时起的名号, 如汉高祖、文中的“崇祯”等。

C.驿, 驿站, 指中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

D.畿辅, 畿指京畿, 辅指京城附近起辅卫作用的郡邑, 如汉代的三辅, 合指京都周围附近的地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涉及古代器物、宗法、信息传递、地理等方面的文化常识。解题时要调动平时的积累, 结合文意进行理解。B项的 “崇祯”是皇帝的年号。

【答案】B

【参考译文】卢象昇, 宜兴人。象昇虽然是一个文人, 但善于射箭, 熟习用兵之策。 (崇祯) 六年, 贼兵涌入京师郊区, 占领了西山, 象昇击退了他们。贼兵逃回西山, 围困冷水村。象昇设下埋伏, 大败贼兵。象昇每次上战场, 都身先士卒, 跟贼兵格斗时, 贼兵的兵刃砍到他的马鞍他都不顾, 失去战马就步行作战。他在险峻的山崖边追赶贼寇, 一名贼兵从山顶上放箭射中了象昇的额头, 象昇提刀更加勇武地作战。贼兵惊骇逃走了, 相互告诫说:“卢廉使这个人, 谁撞上谁死, 不可碰他。”

(十年) 九月, 清兵驻扎牛兰。 (庄烈帝) 召宣府、大同、山西的三个总兵杨国柱、王朴、虎大威进京保卫京师, 赐卢象昇尚方宝剑, 让他指挥全国各地来增援的部队。象昇身披麻衣, 脚穿草鞋, 到京城郊外誓师。这个时候, 嗣昌、起潜主张与敌人议和。象昇得知后, 跺着脚感慨地说:“我蒙受国家的大恩, 只恨不能死得其所, 假如有万分之一的不幸, 我宁愿为国家捐躯断头。”于是下定决心作战。但很多事都受到嗣昌、起潜的阻挠。象昇上书请求分编部队, 朝廷就决定宣府、大同、山西三位总兵的部队归象昇指挥, 山海关、宁远等各路部队归属于起潜。象昇名义上统率全国各地的部队, 实际上统率的兵不到两万人, 驻扎在顺义。

清兵南下, 分兵三路……象昇统领剩下的士兵, 驻扎在京师野外。十二月十一日, 象昇进兵到了巨鹿的贾庄。 起潜率领山海关、宁远的部队在鸡泽, 离贾庄只五十里, 象昇派廷麟前往求援, 起潜不答应。 象昇的军队开到蒿水桥时遇上了清兵。 象昇带领中路部队, 大威率领左路部队, 国柱率领右路部队, 与清兵展开激战。 第二天, 清兵几万骑兵里里外外把他们围了几重。 象昇指挥部队奋力作战, (战场上) 呼声震天动地, 从早晨一直到晚上, 弹药完了, 箭也射完了。象昇挺身而出进行搏斗, 后边的骑兵也都跟了上来, 象昇亲手杀死了几十个人, 身上中了四箭, 挨了三刀, 于是倒了下去。 杨陆凯怕敌人乱砍他的尸体, 就趴在他的身体上边, 背上挨了二十四支箭, 死掉了, 整个部队都覆灭了。

侯弘文, 是位奇士, 他散发家中的财产, 招募滇军跟随象昇讨伐贼兵。弘文率领招募的士兵到达楚地, 巡抚王梦尹以其骚扰驿站上报。象昇上书救援, 没有成功, 弘文最终被发配戍边。天下的百姓因为这个原因惋惜弘文而称赞卢象昇。

称赞这样说:危亡混乱的时代, 并不是缺乏人才, 只是往往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即使任用了, 或限制他而把他驱赶到必死的境地。像这样的情况, 实在是人为的, 终究也是天意吧。

【备考指导】

一、文言实词——重视积累, 学会推断

1.重视积累。

(1) 积累高中必修教材里的文言文注释里的实词, 重点是多义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

(2) 积累考试题、训练题中文言文选段里的实词, 分类摘抄到笔记本里, 时常翻看温习。

2.学会推断。

(1) 借助实例, 推断词义。高考文言文选段虽然出自课外, 但所考查的实词大部分都在课文中出现过。因此, 我们可以通过联想课内例句, 来推断高考文段中实词的含义。如2015年重庆卷第7 题“又必假邪魅之候以为容”中的“容”字, 参照《离骚》中“竞周容以为度”, 可确认将其释义为“容纳”是正确的。

(2) 借助语境, 推断词义。解答实词类试题, 要把实词放在具体的句子、段落中, 根据相关词语、句子, 理解其语境意义。如2015年福建卷第2题“向人索衣食”中的“索”, 其状语是“向人”, 其宾语是“衣食”, 根据“乃终岁仆仆”的语境, 应该将其解释为“索要”“求取”。

(3) 借助成语, 推断词义。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 我们可以根据成语的意义、用法, 推断文言词义。如2014年全国大纲卷第4题, 将“数犯法, 交通贵戚, 吏莫敢绳, 凑按治, 杖杀之, 远近称伏”中的 “数”解释为 “屡次”, 将“绳”解释为“制裁”, 根据成语“数见不鲜”“绳之以法”, 再结合文意, 很快就能判断出两者的解释是正确的。

二、文化常识——分类整理, 突出重点

1.突出礼俗文化。

文化常识内容多而繁杂, 我们可以分类归纳记忆, 如职官、礼俗、科举、地理、典籍、服饰、器物、历法、刑法、音乐等。分类识记一些经常出现在文言文里的文化常识, 适当突出“礼俗文化”这个重点。

(1) 祭祀类。

① 牺牲:古代供祭祀用的牲畜, 色纯为“牺”, 体全为“牲”。

②太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 牛、羊、猪三牲全备为“太牢”。

③少牢:诸侯祭祀时只有羊、猪, 没有牛, 称为“少牢”。

④斋戒:古人在祭祀或典礼前, 要沐浴、更衣、独居, 戒其嗜欲, 以示心地虔敬, 这些活动叫“斋戒”。

(2) 社交类。

①冠礼:古代男子成年 (二十岁) 时加冠的礼节。冠礼在宗庙中进行, 由父亲主持, 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 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 分别表示有治人、为国出力、参加祭祀的权力。

②稽首:行礼时, 施礼者屈膝跪地, 左手按右手, 拱手于地, 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 手在膝前, 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 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

③再拜:先后拜两次, 表示礼节之隆重。旧时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 以表示敬意。

④顿首:古时的一种拜礼, 俗称叩头。行礼时, 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 故称“顿首”。

⑤座次: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 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 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 以右为尊。

(3) 科举类。

①童生试:也称“童试”, 是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 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 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 (秀才) 资格, 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 所以又称“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②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 (包括京城) 举行的一次考试, 因为在秋天八月份举行, 故又称“秋闱 (闱, 考场) ”。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 正榜所取的称“举人”, 第一名称“解元”。

③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 因在春季举行, 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 皇帝任命正、副总裁, 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 录取三百名为贡士, 第一名称“会元”。

④殿试: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 皇帝在殿廷上, 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 以定甲第。实际上, 皇帝有时会委派大臣主持殿试, 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 赐“进士及第”的称号, 第一名称“状元 (鼎元) ”, 第二名称“榜眼”, 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 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 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的第一名皆称“传胪”, 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2.准确理解, 避免差错。

高考考查的大都是古代文言文里出现频率较高的文化常识, 要求学生对其进行准确的记忆理解。如谥号 (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 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 如文帝、武帝、哀帝、炀帝) , 庙号 (在皇帝死后, 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 如高祖、太宗等) , 年号 (纪年的名称, 亦是帝王用的, 如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 等。

三、文言虚词——学会辨析, 巧用方法

1.分析语法结构。

与实词相比, 虚词多具有一定的语法功能, 因此从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入手, 可以推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例如:先生姓梁氏, 讳熙, 字曰缉, 皙次别号也。先生生世族, 幼不喜纨绔习, 读书好古, 视声利蔑如也。

“皙次其别号也”是个判断句, 谓语是判断动词“是”, 主语是“皙次”, 宾语是“别号”, “其”作“别号”的定语,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其”是代词, 可译为“他的”。“纨绔习”作“喜”的宾语, 是个偏正结构的短语, 根据这一点可以推断“之”是结构助词, 可译为“的”。

2.语境推断法。

本着“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的原则, 可将虚词放在句中, 根据相关文句的含义辨析虚词。

例如:晋平公问祁黄羊曰:“南阳无令, 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

在“晋平公问于祁黄羊”的语境中, “于”引出动作的对象, 可翻译成“向”;“其谁可而为之”中“谁”是主语, “其”作助词, 可译为“那么”。

3.比较确认法。

比较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 , 。如“今事有急, 幸来告良” (《鸿门宴》) 中的“故”是连词, 表因果关系, 而“睥睨, 久立与其客语” (《魏公子列传》) 中的“故”是副词, 有“特意”“故意”的意思。

4.词义验证法。

识记了常见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 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其代入句中, 找出其中讲得通的一项, 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如“慎勿为妇死, 贵贱情薄” (《孔雀东南飞》) 中的“何”字, 主要用法和义项有:①疑问代词, 译为“什么”“哪里”“为什么”“怎么样”等;②副词, 译为“怎么”“什么”“多么”等;③通“呵”, “喝问”;④复音虚词, “奈何”“何如”“何乃”“何其”等。一一代入进行理解和筛选, 就不难确定“副词, 怎么”这个用法和义项了。

四、文言断句——读懂大意, 断句有据

读懂大意是断句的前提, 切不可在不通句意的情况下进行断句。断句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种:

1.依据词性。

依据某一类词通常所在的位置来断句。名词常作主语、宾语、定语, 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 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 这些名词如果作主语, 那么它的前面一般要断句;如果作宾语, 那么它的后面一般要断句。如果两个名词 (特别是相同的) 在一起, 那它们中间一般要断句。

2.依据对话。

依据“曰”“云”“言”“谓”“道”等动词来判断人物的对话, 进行断句。两人对话, 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 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 应根据上下文分清问者、答者, 明辨句读。虽然在高考试题中这种例子并不多, 但关键的时候还是能起到帮助作用的。

3.依据虚词。

虚词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 尤其是代词、语气词和一些连词, 它们的前或后往往是应该断句的地方。初通文意、化整为零的过程, 就是借助于虚词初次判断的过程。尤其是一些议论性语段, 不像记叙性文字那样可借助具体情景去猜测, 因而运用虚词就显得非常重要, 它会使断句变得很容易。常见的情况有:①句首语气词和表谦敬的副词前面可断句, 如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然则、是故、然而、犹且、凡、窃、请、敬等。②句首关联词前面多可断句, 如苟、纵、是故、遂、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③句末语气词后面可断句, 如也、矣、耶、哉、乎、欤、焉、兮、耳、而已等。④句中虚词前后多不能断开, 如于、为、则、而、以等。

4.依据句式。

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判断句、被动句、变式句等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判断句, 如“……者”“…… 也”等。反问句, 如 “不亦……乎”“孰与…… 乎”“其…… 乎”“安…… 哉”“何……为”等。被动句式, 如“为……所……”“受……于……”“见……于……”等。固定句式, 如“如……何”“况……乎”“何 (以) ……为”等。但是, 在文言文中常常会有省略的情况, 因此, 我们必须依据语境补出被省略的内容, 以便做出正确的判断。

五、文句翻译——对译实词, 关注句式

1.对译实词。

(1) 对译法。将文言文里的实词, 翻译为与之相对应的现代汉语。这是翻译实词最基本的方法, 采用对译法要注意三点:一是要逐字翻译, 字字落实;二是将文言文的单音节词转化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三是将单音节词翻译成双音节词时, 尽可能用上原来的单音节词。

如2015年四川卷第10 题要求翻译的句子:然积一勺以成江河, 累微尘以崇峻极, 匪志匪勤, 理无由济也。

句中的实词可采用对译法来翻译:积——积聚, 成——成为, 累——堆集, 微——细微, 尘———尘土, 峻——高峻, 志——立志, 勤——勤奋, 理—— (按) 道理, 无——没有, 由——办法, 济——成功。参考答案:然而积聚一勺勺水而成为江河, 堆集细微的尘土而使高峻的山更高, 不立志, 不勤奋, 按道理没有办法成功。

(2) 保留法。保留文言文中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 特别是人名、地名、官名、谥号、年号、庙号、特殊称谓等, 翻译时照搬即可。如2015年天津卷第13题“如木鸢机关备具, 与木车马等, 则遂飞不集”一句, 可译为“如果木鸢机件、枢纽完全具备, 和木车马相同, 就会一直飞翔不会落下来”, “木鸢”“木车马”等专有名词, 就没有必要翻译。

(3) 增补法。遇到词语活用的情况时, 必须根据活用的类型增补有关内容。如2015年福建卷第5题的“岩居而川观, 无一事系其心”, 译为“在山岩上居住, 在河岸边观水, 没有一件事能束缚他们的心怀”, “岩”“川”都是名词作状语, 可译为“在山岩上 (居住) ”“在河边 (观景) ”, 这里的“在……上”“在……边”则是必须增补的内容。意动用法, 翻译时增补表示意动的词语“把……看作”;使动用法, 则增补表示使动的词语“使”。

2.句式翻译。

(1) 调整法。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 将文言文的特殊句式的语序调整过来, 使译句畅达, 这是翻译文言特殊句式的最基本的方法。

翻译时, 需要调整语序的句子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介宾短语后置句, 翻译时要将介宾短语移至谓语的前面。②定语后置句, 翻译时要把定语移到被修饰、被限制的中心语之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求人可使报秦者, 未得”, 应译为“寻求 (寻找) 一个可以派去回复秦国的人, 没有找到”。③谓语前置句, 翻译时必须将主谓成分颠倒过来。如《愚公移山》中“甚矣, 汝之不惠”, 应译为“你也太不聪明了”。④ 宾语前置句, 翻译时要将宾语移到动词或介词之后。⑥“……为……所”表示被动, 要将其调整成现代汉语的被动句式。⑦“……者, ……也”表示判断, 翻译时要将其调整为现代汉语的判断句式。

如:2015 年湖南卷第9 题要求翻译的句子:使为子孙而为之, 则子孙不能我救也。

“不能我救”为否定句中宾语前置, 翻译时需要将其调整为正常语序。另外, 两个“为”字, 第一个是介词, “为了”, 第二个是动词, “做”。参考答案:如果为了子孙来做这些事, 那么子孙是救不了我的。

(2) 补充法。在分析文言文的句子结构时, 会发现类似于现代汉语的“成分残缺”的情况, 我们称之为“成分省略”, 翻译时, 要将其补充出来。

如:2015年天津卷第13 题要求翻译的句子:般为断一手, 其日吴中大雨。

句中的省略需要补充的有“般为 (之) 断一手”。另外, “大雨”是名词用作动词, 词意也需要适当补充。参考答案:鲁班为他们砍断 (木人) 一只手, 那天吴中就下了大雨。

六、筛选信息——判明性质, 识别错项

“筛选文中的信息”在高考中表现为一种定向的考查, 往往是题干提出明确的筛选条件, 选择文中若干文句, 组成四个选项, 要求考生选择能够完全满足题干要求的选项。从近年来高考的实际情况看, 筛选信息题表现出以人物个性为核心的特点, 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体现人物行为举止特点的信息;②体现人物志向和思想主张的信息;③反映人物道德情操或才智的信息;④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信息。

1.审清题干, 明确方向。

题干是筛选信息的“纲”, 明确题干要求是解题的前提。审清题干就是要明确题干提出的问题:“谁”“什么”“怎么样”等。明白了这些问题, 就有了明确的筛选方向。如2015年天津卷第11题, “下列句子分编四组, 全都能够体现鲁班技艺高超的一组是”, 解题时要牢记 “鲁班”“技艺高超”两个条件。

2.判明性质, 识别错项。

题干的要求往往是用抽象概括的概念表述出来的, 而命题者所列选项又多为具体事实的叙述, 这就需要考生能够准确判断“事实”的内涵、性质, 由此判断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如2015年天津卷第11 题, “九攻而墨子九却之”是说墨子打退了鲁班的进攻, “机关为须臾间, 不能远过三日”是说木鸢飞行不超过三日的原因, 两句都不能满足题干要求。

七、分析概括——题文对照, 还原细节

分析概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或态度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 能对文章所写人物、所述事件或所论道理进行分析与判断。该类题的错误项设置往往是以误扰正、以假乱真, 即在大体正确的情况下夹杂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作为干扰。解答时一定要注意采用 “题文对照”的策略, 即将每个选项都还原到文中的对应区域, 找到每一处内容的信息源, 尤其要重视细节, 仔细对照, 看有无曲解文意。文言文阅读概括分析题选项的常见错误类型有:

1.曲解文意。

利用文中较难理解的词句, 在分析概括的过程中故意曲解文意, 这是分析概括题选项的主要错误类型。解题时, 要先找到原句, 再细辨原文中的词句在进入选项后是否发生了释义错误, 并借助语境仔细推敲。

如: (2015年广东卷) 侯弘文追随卢象昇讨伐贼寇, 在驿站受到围攻, 卢象昇赶去救援, 但未成功。

“卢象昇赶去救援”一句曲解了文意, 原文说的是卢象昇上书解救侯弘文, 但没有成功。

2.无中生有。

这是一种添油加醋、无中生有的设误手段。解题时, 要细审选项中的每一个信息点在原文中是否有相关表述, 要留意相关的细节, 识别选项中自行添加而原文中并未出现的信息。

如: (2015 年安徽卷) 梁熙任职时清正爱民, 行事低调。他在任期间能够廉洁自守, 视民如子, 政绩斐然;因不愿突出自己而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

原文说的是“先生独淡泊宁静, 下直辄焚香扫地, 晏坐终日, 如退院僧”, 说明他喜“淡泊宁静”, 而皇帝当时“方重言路, 台省官皆矫尾厉角, 务毛挚搏击为名高”, 文中并没有说梁熙“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 所以“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属于无中生有。

3.错位嫁接。

以故意颠倒多个事件的先后顺序或因果关系来设置错误点。答题时要理清文段所涉及的人物、事件, 并弄清楚事件的前后顺序与经过, 留意相关事件经过转述后是否存在前后错位或因果倒置的情况, 以便识别出人事混淆、顺序倒置、张冠李戴等错误。

如: (2015 年江苏卷) 欧阳发道德学问俱佳, 不愧是名门之后。他去世后, 苏轼感到很悲伤, 让张耒写下了这篇墓志铭。

根据原文可知, 苏轼“让张耒写下了这篇墓志铭”的说法犯了错位嫁接的错误, 原文最后说的是“而宪来求铭”, 意思是欧阳宪请张耒写铭文。

4.以偏概全。

用部分代替整体的意思来设置错误点。答题时, 要特别关注表示范围的词语或概念, 对文段中所述的相关内容进行仔细核对, 看事物的范围在转述的过程中是否被放大或缩小。

如: (2014年湖北卷) 县令役使千人代送邻县牛, 吴德基认为其命不可从, 因为牛在运送途中折损, 会没有人代为赔偿。

“会没有人代为赔偿”的说法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表述过于绝对。原文中吴德基说:“谁当代偿耶?”意思是说这件事的后果比较难处理, 并不是说没有人来赔偿。

八、归纳要点——圈点素材, 分条概括

归纳要点题, 涉及“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筛选文中信息”等考点。解题时, 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审清题意, 弄清试题要求, 包括对象、范围等;二是根据题干设定的问题, 回读原文, 在原文中找到相关素材;三是从不同的角度, 对相关素材进行分析, 分条写出答案。

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 篇5

世主有后生者,有不生者。

昔者宋昭公出亡,谓其御曰:吾知其所以亡矣。御者曰:何哉?昭公曰:吾被服而立,侍御者数十人,无不曰:吾君,丽者也;吾发言动事,朝臣数百人,无不曰:吾君,圣者也。吾外内不见吾过失,是以亡也。于是改操易行,安义行道,不出二年,而美闻于宋。宋人迎而复之,谥为昭。此其后生者也。

昔者郭君出郭,谓其御曰:吾渴,欲饮。御者进清酒。曰:吾饥,欲食。御者进干脯梁糗。曰:何备也?御者曰:臣储之。曰:奚储之?御者曰:为君之出亡而道饥渴也。曰:子知吾且亡乎?御者曰:然。曰:何以不谏也?御者曰:君喜道谀而恶至言,臣欲进谏,恐先郭亡,是以不谏也。郭君作色而怒曰:吾所以亡者诚何哉?御者转其辞曰:君之所以亡者太贤。曰:夫贤者所以不为存而亡者,何也?御曰:天下无贤而君独贤,是以亡也。伏轼而叹曰:嗟乎!夫贤人如此苦乎?于是身倦力解,枕御膝而卧。御自易以块,疏行而去。身死中野,为虎狼所食。此其不生者也。

【注】 ①后生:后觉,后醒。②郭:古代小国。③块:土块。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吾被服而立(穿) B.曰:何备也?(完备,周全)

C.为君之出亡而道饥渴也(说) D.御自易以块(替换)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为君之出亡而道饥渴也 孤之有孔明

B.为虎狼所食 士卒多为用者

C.何以不谏也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君喜道谀而恶至言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谓其御曰:吾知其所以亡矣。

②臣欲进谏,恐先郭亡,是以不谏也。

22.作者举宋昭公与郭君的例子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文意进行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9. C (3分) 20. A B (4分)

21. ①(宋昭公)对他的车夫说:我现在才知道我逃亡的原因。

②我是想劝谏,恐怕在郭国灭亡以前就死了,所以我没有劝谏您。(4分,各2分。错一句扣1分)

22. (1)宋昭公在悟出自己出亡的原因之后,改操易行,安义行道,得以扬美名于宋;郭君终未被御者点醒,穷途末路还陶醉在独贤的光环中,慨叹作贤者的不易。本文以这两个故事为例,进行对比,警示世人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批评和建议(或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阿谀奉承者蒙蔽,要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等)。(4分)

附:参考译文

历代君主有事后才觉醒的,有(至死也)不觉醒的。

过去,宋昭公逃亡到国外,对他的车夫说:我现在才知道我逃亡的原因。车夫问他:什么原因呢?昭公说:我穿好衣服站在那里,在我身旁侍候的几十个人,没有一个不这样说:我们的君主是个美男子。我说一句话,做一件事,朝廷中几百个臣子,没有一个不这样说:我们的君主是一个圣人。我在朝廷或在内宫,都不能看到自己的过失,我因此才会逃亡于外。从此以后昭公改变了自己的心志和作为,安守正义,实行正道,不出二年,他的美好声誉就传遍宋国,宋国人迎接他回国,再次拥立他做君主。(他死了以后,)谥号为昭。这是那种事后醒悟的人。

高考文言文阅读考点全突破之一 篇6

所谓“常见实词”,从词的出现频率上讲,指的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词和次常用词。《教学大纲》共列举了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近几年高考试卷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主要分为两类:一是要求辨别古今词义差异,二是直接判断词义的对错。前者在前几年出现较多,后者则是近两年的主要考查方式。例如2009年全国卷新课标卷的第4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震威城兵马监押,摄知城事 摄:代理。

B.昭率老幼婴城,敌攻之力 婴:环绕。

C.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 薄:削弱。

D.城上鼓噪乘之,杀获甚众 乘:追逐。

C项把“薄”释为“削弱”,而原文中“薄”带的宾语“营”,意思是“军营”,“削弱夏人的军营”显然讲不通。其实,这个“薄”应解释为“迫近”,同“日薄西山”、“薄暮冥冥”之“薄”。本题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显然C项是应选项。

由此可见,文言实词的考查不仅要求考生善于结合具体语境去辨异,而且要考生具备一定的语感水平(有时还要求考生从知识积累中抽取相关知识代入)。基于这样的前提,我们才可保证阅读理解较为准确。

【试题解析】

(2009年全国卷Ⅱ第8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8—10题。

郭原平字长泰,禀至行,养亲必己力。性闲木功,佣赁以给供养。性谦虚,每为人作匠,取散夫价。主人设食,原平自以家贫,父母不办有肴味,唯餐盐饭而已。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要须日暮作毕,受直归家,于里中买籴,然后举爨。父抱笃疾弥年,原平衣不解带,口不尝盐菜者,跨积寒暑。父丧既终,自起两间小屋,以为祠堂。每至节岁烝尝,于此数日中,哀思,绝饮粥。父服除后,不复食鱼肉,于母前,示有所啖,在私室,未曾妄尝,自此迄终,三十余载。高阳许瑶之居在永兴,罢建安郡丞还家,以绵一斤遗原平,原平不受,送而复反者前后数十,瑶之乃自往曰:“今岁过寒,而建安绵好,以此奉尊上下耳。”原平乃拜而受之。每出市卖物,人问几钱,裁言其半,如此积时,邑人皆共识悉,辄加本价与之,彼此相让,欲买者稍稍减价,要使微贱,然后取直。居宅下湿,绕宅为沟,以通淤水。宅上种少竹,春月夜有盗其笋者,原平偶起见之,盗者奔走坠沟。原平自以不能广施,至使此人颠沛,乃于所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足通行,又采笋置篱外。邻曲惭愧,无复取者。又以种爪为业。世祖大明七年大旱,瓜渎不复通船,县官刘僧秀愍其穷老,下渎水与之。原平曰:“普天大旱,百姓俱困,岂可减溉田之水,以通运瓜之船。”乃步从他道往钱唐货卖。每行来,见人牵埭未过,辄迅楫助之,己自引船,不假旁力。若自船已渡,后人未及,常停住须待,以此为常。太守王僧朗察孝廉,不就。太守蔡兴宗临郡,深加贵异,以私米馈原平及山阴朱百年妻,原平固让频烦,誓死不受。人或问曰:“府君嘉君淳行,愍君贫老,故加此赡,岂宜必辞。”原平曰:“府君若以吾义行邪,则无一介之善,不可滥荷此赐。若以其贫老邪,耋齿甚多,屡空比室,非吾一人而已。”终不肯纳。百年妻亦辞不受。

(节选自《宋书·郭原平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禀至行,养亲必己力 禀:赐与。

B.性闲木功,佣赁以给供养 闲:熟习。

C.日暮作毕,受直归家 直:报酬。

D.于里中买籴,然后举爨 爨:做饭。

【解析】这道题挑选了4个较为常见的文言实词,放在上下文中,要求考生分辨对它们的解释孰正孰误。从解题方法上看,最简单的莫过于将各个解释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的就不能选。A项的“禀”,在“禀至行”这一分句中充当主语,由此可推知应解释为“从上天那儿承受而来的禀赋”(“禀至行”的大意是“天生有着很好的品行”)。故A项错误。

【锦囊妙计】

高考文言文阅读的材料篇幅虽不长,但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现象非常普遍,再加上词类活用、语序倒置、内容跳跃和成分省略等,更增加了词义理解的难度。因此,在答题时就要具备较强的推断词义的能力。

下面试结合2009年高考试题,介绍一些基本方法。

一、利用形训,即通过字形结构分析来解释词的本义

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例如:

1.(山东卷)遂与大夫期十日 期:约定。

2.(湖南卷)及繁霜夜零,旦起而视之 零:降落、落下。

“期”字的形旁为“月”,日、月都有表时间的意思,所以“期”本义是“约会、约定”,再联系后面的宾语“十日”,不难判断其词义解释是正确的。“零”的形旁为“雨”,本义是“下雨”(指落细雨),句中主语又是“繁霜”,故而可判断“零:降落、落下”也是正确的。

二、运用声训,找到通假关系,用本义解释假借义

3.(全国卷Ⅱ)性闲木功,佣赁以给供养 闲:熟习。

4.(全国卷Ⅱ)日暮作毕,受直归家 直:报酬。

5.(江苏卷)遂属其家通明 属:托付。

“闲”与“娴”读音相同,且带有宾语“木功”(木材加工、木匠活),由此可判断句3解释正确;“直”通“值”在古文中很常见;句5的“属”通“嘱”,释为“托付、嘱托”也是准确的。

三、借助成语推断词义

解释文言实词时,如果能联想到含有这一语素的成语,理解词义就省时省力了。试看以下例句:

6.(江西卷)能偿者捐其息 捐:舍弃。

7.(四川卷)其施设亦皆素所见闻而已 素:平素。

8.(四川卷)而革近世之不然者 革:改变。

9.(北京卷)度吾所能行为之 度:估量。

10.(广东卷)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诛:惩罚。

11.(福建卷)不知贫贱之为戚也 戚:忧愁。

12.(上海卷)因知古人制字为不苟云 要求解释“苟”的意思。

今有成语“细大不捐”,“素不相识、素负盛名、素昧平生”,“革风易俗、革故鼎新、洗心革面”,“度德量力”,“天诛地灭”,“休戚与共”,“一丝不苟、不苟言笑”——以上成语中加点词的词义,我们相对熟悉。借助它们,可快速作出判断:6—11句的释义,除了“诛”外,都是正确的;而“诛”应解释为“杀戮、诛杀”。至于“因知古人制字为不苟云”中的“苟”,意思是“草率、轻率”。

四、借助句内语法结构分析来推断词义

13.(广东卷)开奇之,曰:“公辅才也。” 奇:奇妙。

14.(浙江卷)虽尤物不足以为病 病:祸害。

15.(福建卷)见其面斥人过 面:当面。

“奇”如果作形容词,确实是“奇妙”之类的意义,但句中它带了宾语“之”(“之”是人称代词),显然已活用为动词(意动用法),应释为“认为……奇特、奇异”。而“不足以为病”的“病”,受“不足以为”支配,属名词,释为“祸害”是恰当的。句15解释也正确,“面斥”即“当面斥责”,“面”是名词活用作状语(如《邹忌讽齐王纳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之“面”)。

五、借助词语近义(反义)或较齐整的句式推断词义

16.(湖南卷)胥不奔,则不能入郢 奔:逃亡、出走。

“胥不奔,则不能入郢”前面的文句为“重耳不十九年于外,则归不能霸”,两句句式一致,句意都围绕“迁之为贵”(即“变更现状是可贵的”)展开,则“奔”的词义与“十九年于外”相近,解释为“逃亡、出走”是合理的。

六、根据上下文推知词义,即“因文定义”

17.(北京卷)若真鄙儒也 鄙:品德低下。

18.(湖北卷)至以首觝触,庶几其一惧 庶几:差不多。

19.(江西卷)贫者立券还之 立:订立。

20.(江苏卷)率倜傥非常之人 率:率领。

21.(福建卷)县吏怪其意气 怪:责怪。

22.(安徽卷)降跽谢过 谢:感谢。

句17考查“鄙”的词义,根据语境(“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你们“不知时变”(“不懂得时代的变化”),所以是“鄙儒”,可推断“鄙”应释为“见识浅陋”(课文《曹刿论战》有“肉食者鄙”,《出师表》有“先帝不以臣卑鄙”,《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句18,试题把“庶几”释为“差不多”,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但上文有“其浩然之气发越于外不自见,而物见之矣。推此道也,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接下来又写道:“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施欤?”整体意思说的是如果人不怕虎,老虎的威风就无处施展,则“庶几其一惧”应是说老虎“希望”两个小孩中的一个能害怕,这里的“庶几”应是“希望、企图”之义。例19的“立”,如果是动词“订立”,那么“贫者立券还之”就是“如果是贫困的人,订立借据还给他们”,原文谈的是卖酒的人将死前,把向他借贷的人一起召来说:“你们借贷资金若干,本息若干了。”如果有人能偿还,不要他们还利息;如果是贫困的人,“立券还之”——既是“还”“券”,根本无须“订立”契约,实际上此处的“立”是“立即”的意思。句20考查“率”,联系原文看——“夫明季战争之际,四方奇才辈出,如通明之属,率倜傥非常之人”,“如通明之属,率倜傥非常之人”是判断句(句意为“像沈通明这样的,全都是洒脱豪放、不同寻常的人”),这个“率”同“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之“率”,意思是“都、全”。同样的道理:句21,张自新“兄为里长,里多逃亡,输纳无所出。每岁终,官府催科,搒掠无完肤”,于是“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县吏怪其意气”,此处的“意气”属褒义词,不可能予以“责怪”——“怪”应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可释为“以……为怪、认为……奇怪”;而句22说“立恭不作,但酌酒饮道士不已。道士不能胜,降跽谢过”,道士因“不能胜”而“谢”“过”,则“谢”应是“道歉、谢罪”,明显不是“感谢”。

【强化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题。

萧颖士开元二十三年及第,恃才傲物,敻无与比。常自携一壶,逐胜郊野。偶憩于逆旅,独酌独吟。会风雨暴至,有紫衣老父,领一小僮避雨于此。颖士见其散冗,颇肆陵侮。逡巡,风定雨霁,车马卒至,老父上马呵殿而去。颖士仓忙觇之,左右曰:“吏部王尚书也。”颖士常造门,未之面,极所惊愕。明日,具长笺,造门谢。尚书命引至庑下,坐而责之,且曰:“所恨与子非亲属,当庭训之耳!”复曰:“子负文学之名,倨然如此,止于一第乎!”颖士终于扬州功曹。

1.(1)请解释成语“恃才傲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与“恃才傲物”的“恃”意思相近的是哪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颖士仓忙觇之”中的“觇”应解释为 ,“具长笺,造门谢”中的“具”和“谢”应解释为 。

3.从句式上看,“未之面”属于倒装句中的 ;从词类活用看,“坐而责之”的“坐”属于 。

4.萧颖士为什么“终于扬州功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题。

送董邵南序

韩 愈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1.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郁郁适兹土 适:()

(2)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 易:()

(3)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 恶:()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夫以子之不遇时”中的“子”是指 ,“不遇时”是指 。(请用原文回答)

4.作者认为董生前途有望,根据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1)倚仗才能而瞧不起他人。(2)是“子负文学之名”中的“负”字。2.看(可根据形旁及语境推断);准备(或“写下”)/谢罪、道歉。3.宾语前置(即“未面之”);动词的使动用法(即“让……坐下”)。4.因为萧颖士目中无人,得罪了吏部王尚书。

二、1.(1)往、到。(2)变化、改变。(3)怎么。2.请代我向他们致意:“现在有圣明天子在上,可以出来做官了。”3.董生(或:董邵南);连不得志于有司。4.(1)自古以来,燕赵之地有许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会遇到知音的;(2)董生具有杰出的才能;(3)当今有圣明的君主,董生总会有出仕的机会。(答出其中的两点即可。)

高考文言文应试方略浅析 篇7

一.高考要立足高一, 长远筹划, 建立“大文言文观”

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它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高一初始, 必须建立“大文言文观”。我在这里所讲的“大文言文”是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的, 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体现为“字字落实, 句句清楚”, 将文言文肢解为具体的实词、虚词、句式等一堆“零件”, 缺乏生命, 缺乏情感。

“文言”二字, 首先是“文” (是文章、文学、文化) , 之后为“言” (指字词句) 。传统文言文教学就是有“言”而无“文”或重“言”而轻“文”。文言文教学不能简单局限于词句的教学而偏废了文学文化的学习。没有文言文“言”的学习, 我们便没有打开文言之门的钥匙, 但我们同时更需要让学生学习文章的思想内容、文化常识及人文精神, 让他们领悟和学习古人伟大的思想, 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 并传承发扬这种文化, 提高自身的素养。

二.激活学生兴趣, 挖掘学生潜能, 使学生主动探究

文言文远离现实生活, 后工业社会开放的特点本身也在排斥着文言文, 外语的强势冲击, 网络语言的泛滥成灾, 坚守文言文的阵地, 很困难。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 可尝试从以下几点去做:

(一) 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我们所选的文言课文, 大多注释详尽, 学生完全可借助注释及工具书去读、去悟。我们习惯于低估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具体操作上, 总是不分巨细, 串讲到底。这样做只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性。只有交给学生的课堂才如一池春水, 时时泛起美丽的水花, 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 从自己的主动探讨中学到了知识, 明白了道理, 养成了习惯。文言文教学也就因此充满了活力。

(二) 指引学生领悟课文的深层意蕴。教材所选文言诗文堪称经典, 我们可抓住文言文外在形式的特点精心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入到文本的深层意蕴, 只有让学生从文言文中感受到那些思想的光亮, 他们才会在内心真正的喜欢上文言文, 他们才能对文言文产生持久的兴趣。长久的热爱是源于内心的触动。

(三) 建立竞赛机制。没有竞赛机制, 就没有学习的动力、效果。抓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的欲望, 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促进文言文的学习。开展配乐朗诵活动、文言文背诵比赛、文言文作文大赛、文言文知识竞猜等一系列活动。增强了学习的凝聚力, 开阔了视野, 拓宽了知识面。

三.高三回归高考, 由“文化”“文学”走向“文字”

高一高二文言文教学要侧重“文学”和“文化”对学生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充分地“放的开”。而到高三则要“收”, 要由“文化”“文学”走向“文字”, 侧重抓字词句, 抓考点的训练, 要和高考模式完全接轨。学生经过高一高二“放”的教学的训练, 达到“厚积”, 面对“文字关”的练习, 做到“薄发”就显得既轻松而又有实效。其实就是高三前的“举三反一”和高三时的“举一反三”的辩证关系。

四.注重应试技巧, 遵循阅卷规则

1、要有整体阅读意识。各地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 都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先从内容上分辨是记人、叙事、或是议论, 然后分析文章所写的内容。比如传记文, 主要弄清传主在不同时期的作为、事件, 表现他怎样的特点, 导致的后果和追溯其原因, 通过概括筛选信息, 浓缩全文, 化繁为简, 从而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增强考点意识。在平时的练习中, 让学生清清楚楚地知道文言文考哪些点, 怎么考, 得分点在哪里, 做有的放矢的训练, 这样, 学生在应试时就能做到敏锐、准确。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秘诀 篇8

一、关于文言实词应试策略

1. 代入检验法 (把题目中所给的义项代入到句子中)

这是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把所给义项代入到句中之后, 解释准确的就是正确答案。这种方法只能用于已给出义项的题目。

2. 语法分析法 (根据实词在句中的位置用语法知识来判断词义)

一个单句的基本结构是“主、谓、宾”, 附加成分是“定、壮、补”。掌握了它们的基本语法位置, 如主语和宾语通常由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结构的词组 (如“的字结构”“所字结构”) 充当, 谓语由动词充当, 状语由副词或表时间、地点、状态、趋向的介宾结构 (如“在……时候”“在……地方”“向东”) 充当, 我们就可以推断出词语的用法和意义。

3. 结构分析法 (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来推定词义)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 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 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的分析, 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例如:“忠不必用兮, 贤不必以”。本句中“忠”、“贤”对称, “用”“以”对称, 根据两组对称的词语词义相同、相近或相反, 可以推出“以”的含义与“用”的含义相近或相同。译文为:忠诚不一定被任用, 贤能也不一定被任用。

4. 联想推断法 (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

高考所考查的文言实词, 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课内学过的知识, 举一反三, 相互比照, 辩其异词, 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5. 相邻推断法 (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近义的单音节词素合成的, 他们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 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 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 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 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

二、关于文言虚词应试策略

1. 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词语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 根据上下文的语境, 只要是能从词性的角度作出正确的判定, 一般就能对文句进行正确的理解。如果一组句子中同一个文言虚词的词性不一样, 那么其用法也肯定不同。例如2007年浙江卷第12题的D项, “眊眊焉真一老农夫也”中“焉”为助词, 用于形容词词尾, 相当于“然”, 译为“……的样子”。“置杯焉则胶”《逍遥游》中的“焉”为兼词, 译为“于此”。显而易见两者词性不同, 用法也自然不同, 题目要求选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那么该选项一定不是正确答案。

2. 数学代入法

有时候, 考生如能巧妙地借用数学中的一些解题办法, 在语文答题中加以灵活运用, 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2007年四川卷第9题B项, “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是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一个句子, 它的意思是“竟然”, 在本组中另一个句子为“辞不许”, 乃归白毋”在“乃”的意思搞不清的情况下, 我们把“竟然”的意思代入到句子中, 看看是否合适。原文中有“辞不许”, 如果译成“竟然”的话, 于情理不通, 因此, 此处译为“于是, 就”的意思最佳。

3. 语法切入法

从语法角度切入是解答文言实词常用的方法, 其实该法对解答文言虚词也同样适用。例2007年广东卷第6题D项中的“不自选择, 但决于狐”, 介词“于”和后面的“狐”构成介宾短语, 整个句子为介宾短语后置;而“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中的“于”则表处所, 二者的语法功能截然不同。

4. 标志识别法

有些文言虚词是构成文言句式的标志性词, 如能记住教材中出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特殊文言句式, 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解题。例《劝学》中的“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是一个定语后置句, “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三、关于文言句式应试策略

1. 判断句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 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 对主语进行判断, 大的方面讲可以分为有标志词判断句和无标志词判断句两种大的类别, 有标志词判断句又可以分为“……者, ……也”系列和“乃、为”系列这两个小分支。

需要注意的是, “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很少作判断词, 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 而是指示代词, 作判断句的主语, 在汉以后“是”作判断词才多起来。例如: (1) 是则罪之大者。 (《孟子》) (“是”作指示代词“这”, 是判断句的主语) (2) 同行十二年, 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 (“是”作动词, 表肯定判断) 。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 都不是判断词。

2. 被动句

判断被动句的关键是定位主动者和被动者的关系。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在平时的练习中强化“三步走”训练:一是圈。圈出含有被动关系的词语或句子。二是注。在草稿纸上注出这些词语或句子的翻译。三是对。在完成句子的翻译后, 再核对一下在草稿纸上注出的翻译是否切合语境。只有在这种严格的“三步走”训练中, 大家才能对被动句练就出一种敏感和一种技能。

3. 宾语前置

(1) 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这类句子的关键是作宾语的是疑问代词, 如:“谁”“何”“奚”“渴”“胡”“焉”等。 (2)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这类句中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关系否定句, 一般句子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 (3) 为了强调, 靠助词“之”“是”帮助, 将宾语提前。要准确判断此处的“之”或“是”是否是助词。 (4) 名词作宾语, 为了强调而将它扯到动词前面, 又为了表示动作对象 (宾语) 的唯一性, 排他性, 在提前了的宾语之前加上范围副词“唯 (惟) ”, 构成“唯 (惟) ……是 (之) ……”的固定格式。此处要从句意出发, 观察是否能套用这种固定格式。

4. 成分省略句

句中是否省略了成分, 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言环境去推断。翻译时, 要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的成分补出来。常见的省略有主语、谓语、宾语省略和介词“于”“以”的省略等, 如:“且曰, 客从外来, (邹忌) 与 (客) 坐谈。”省略了主语和宾语。“蹑足 (于) 行之间”省略了介词“于”。

四、关于词类活用的解题策略

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的特殊用法。这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 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 相应的具有一种新的意义, 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 有的还改变了读音。名词作状语、动词的使动用法和被动用法, 虽没有改变词性但因用法特殊, 一般也列入活用范畴。

高考文言文的复习策略探讨 篇9

不论考什么文体, 考的知识点都是差不多的, 文言虚词、文言实词、课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翻译。文言文断句等。此外, 古诗文背诵是平时的积累, 但还需要最后总结, 找出重难点, 特别是容易写错的字, 要经常训练。

要想复习好文言文这一板块, 必须明确《考试大纲 (课标实验版) 》对文言文阅读的总体要求。它的总体要求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它包括理解和分析综合两部分。有关“理解”部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要求: (1) 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掌握120个实词, 加上初中语文要求握的160个实词) ; (2) 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的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因、于、焉、者、与、则、之、也) ; (3)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分析综合”部分则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 筛选文中信息; (2) 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 (3)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针对这些要求在复习的过程中, 就要踏踏实实地复习课本, 以课本为立足点, 从基础知识入手加强对基础科目的复习, 特别是对背诵课文和讲读课文的复习:如《师说》《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劝学》《苏武传》等。全国高考语文命题组张伟明曾撰文《语文高考和教学改革》, 文中指出:“在文言文测试方面, 文言虚词和文言实词以及文言句式的考查与课文联系非常密切。考查文言虚词和实词以及文言句式实际上是对知识内容的测试, 但这部分知识对于学习文言文是必不可少的, 不掌握这些内容, 就谈不上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因此, 文言文阅读的段子虽然选自课本以外, 但所考查的知识都在课本以内。考查文言知识不能扩展到课文以外, 否则就强人所难, 测试的效果也不好。”的确, 这几年来, 涉及到的文言词语大都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对课本知识的复习, 要做好基础知识的梳理工作, 做好每一重点篇目的知识卡片。首先要对照注解认真读课文, 疏通文意;其次要从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重要实词、重要虚词、词类活用、文言句式、古代文化常识等方面全面整理。梳理重要词语的解释要以课本为准, 不要图省事, 随便借用一些参考资料、古文译注之类的资料, 不加辨析的吸收, 这样做是有害的。一定要注意注释中的一些句子的翻译, 因为这些都是有代表性的并有一定难度的句子。

此外, 对文学常识也要做简单的整理, 书上出现的你认为难记的词语要多记多背, 不断的重复。对于一些难念的字, 古今异读字, 也要不断的积累。自然就能提高自己的古文学习能力。

对于文言文的复习, 立足课本至关重要, 但又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 要注意扩大视野, 开阔知识面。多训练类型题, 做到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对于考点, 要求学生平时能熟烂于心

高考对文言文测试, 也很注重对材料内容本身的理解, 这就要求学生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 能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归纳和分析, 准确地把握课文中的主要信息, 从而体现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 一般都是涉及文中所写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道理、情感、作者的态度等。重点是对人物言行主张、品德形象的概括能力。考察的最常见题型从文中挑选出若干文句, 分编为四组, 选出最能说明问题的一组, 也有直接要接要求结合文章简答的。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也是高考对文言文的一个重要考点, 要求学生在准确理解词义、句义的基础上, 梳理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辨清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 才能得出比较准确的答案。

应该说, 在文言文复习中, 将文中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是文言文的重中之重。它的分值相当大, 几乎占文言文的半壁江山。高考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是: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直译就是严格按照原文字句一一译出, 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 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就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 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 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因而, 在平时的训练中, 应注意字字落实。所谓字字落实, 就是判断每一个虚词、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找出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词等并做出准确的解释, 还要把握句式特点和句子的语气。翻译时, 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的把握, 否则很难准确译出文意。像地名、人名、时间、官职名、专有名词、古今意义相同的都要能准确地把握, 只要原位置保留下来就可以了。做到这些, 翻译才能做的尽量少丢分。

至于文言断句, 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 才能做的准确, 对一些可以作为断句标志的词语, 掌握了对断句有好处, 但有时也会出错, 关键还是要理解所给语段的意思。

总而言之, 对文言文的复习, 必须要做到方法对路, 明确考点, 精讲精练, 注重积累。举一反三, 多研究高考题型, 深入挖掘, 才能取得比较好的复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朝银.《步步高高考总复习》 (苏教版) .延边人民出版社, 2008年版

[2]史创新.《古代诗文阅读与鉴赏》.苏州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

高考文言文二轮复习高效突破策略 篇10

一、明确文言文的考点要求, 结合第一轮复习中出现的问题, 作重点高效突破

1.联系近3年的考题, 采取排除法。 (1) 排除常见实词 (120个) 中已考过的; (2) 排除常见文言虚词 (18个) 中已考过的; (3) 排除特殊句式 (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中已考过的; (4)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要求直译, 字字落实) 。

2.强化分析综合能力。 (1) 筛选文中的信息; (2) 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思想; (3)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文言文阅读最后一题会涉及) 。近几年选材内容多为廉吏、义士、忠臣、勇将;材料所涉及的人与事或相夫教子、事亲至孝, 弘扬民族传统美德;或古代贤臣良吏, 勤政爱民、廉洁奉公、刚直抗上、执法如山等, 既符合传统的道德规范, 又不失现实教育意义。现如今文言文考查越来越注重整体把握文意的理解和语段的翻译。

二、强化文言文阅读与翻译高效突破的相关策略

(一) 对应高考模式, 强化实词和虚词的过关。

1. 实词复习重点关注一词多义。

(1) 古文中单音节词和现代汉语双音节词的关系。明确单音词是古代汉语词汇的主体, 文言文中的一个字常常就是一个词。尤其要注意的是, 有时文言文中两个单音词连用, 正好是现代汉语中的某个词语, 这就容易形成错觉, 造成理解上的错误。如:“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咨臣以当世之事。” (《出师表》) “卑鄙”是单音节词, “卑”和“鄙”连用, “卑”指出身低微, “鄙”指见识短浅, 举止粗俗。这里它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卑鄙”, 不能用现代汉语的词义去解释。

(2) 古今异义。文言文中相当一部分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古今发生了不少变化, 词义或扩大, 或缩小, 或转移, 褒贬色彩也发生了不少变化。因此, 复习文言文时, 一定要注意词义的古今变化情况。例:臭:古义, 气味;今义, 难闻的气味。江、河:古义, 长江、黄河;今义, 泛指。亲戚:古义, 家里亲人;今义, 旁姓亲属。爪牙:古, 中性词;今, 贬义。

(3) 一词多义。单音的文言实词大多是多义词, 因而接触时一要清楚它几种常规的解释, 二要根据语言环境判定句中意义。如“道”的常规意义: (1) 道路; (2) 原则, 方法; (3) 道理, 事理; (4) 述说。句中是用本义还是引申义, 是用作名词还是动词, 均要学会推测。

(4) 词类活用。这是词语功能的改变, 所以和它在句中的位置很有关系。词类活用大致有以下几种:

名词用作动词。如:苍山负雪, 明烛天南。“烛”原来是名词, 但在句中用作动词, 作谓语, 带了宾语“天南”, “照亮”的意思。

名词用作状语。如:斗折蛇行。“斗”和“蛇”原是名词, 是“北斗”和“蛇”的意思, 但在句中都用作状语修饰“折”和“行”, 是“像北斗星座一样 (曲折) ”“像蛇一样曲折 (前进) ”的意思。

动词用作名词。如:殚其地之出, 竭其庐之入。“出”和“入”在句中的意思是“出产的东西”和“收入的东西”, 由动词转为名词, 作“殚”和“竭”的宾语。

形容词用作动词。如:亲贤臣, 远小人,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和“远”在句中意思是“亲近”和“远离”, 由形容词转为动词, 后面跟宾语“贤臣”和“小人”。

(5) 通假。不论是古有其字还是古无其字, 只要课本、练习涉及的通假字一概收集、储存, 尤其是一些常见通假, 如“说”通“悦”、“具”通“俱”、“直”通“值”、“识”通“志”、“属”通“嘱”、“知”通“智”等。

2. 虚词复习重点关注“五义”。

(1) 谙熟本义。如“与”, 本义有: (1) 给予, 授予; (2) 结交, 亲附; (3) 对付; (4) 和, 跟, 同; (5) 参加; (6) 赞许; (7) 句末语气词。可将其简分为三类:动词、连词、语气词。

(2) 将意义和用法结合起来考虑语境义。还如“与”, 首先考虑它在句中位置, 结合语句前后看是动词还是连词或是语气词, 然后缩小范围推断它的语境义。

(3) 看前后的搭配确定引申义。例如“之”字, 常见用法有代词 (人称代词、指示代词) 、助词两类。而且在名词前多作指示代词, 如“之二虫又何知”“均之二策”;用在动词后往往作宾语, 如“逐之”“闻之”;用在两个名词之间多作助词, 如“吾之妻”“古之学者”;用在主语、谓语之间多用作取消句子独立性, 如“秦之围邯郸”。

(4) 注意不同虚词的用法确定结构义。如“乎”用在句中, 其用法基本与“于”相同, 如“生乎吾前”“叫嚣乎东西”。“然”“乎”“焉”前面是叠音形容词时, 这三个虚词都是“的样子”的意思, 如:“硿硿焉”“恢恢乎”“欣欣然”。“以”和“而”作为连词, “仅”和“但”和“特”作为连词其基本意义相同。

(5) 注意实、虚词的交叉义。如“之”“予”“若”“犹”等。

(二) 文言文特殊句式重点关注判断

1. 常见特殊句式重点关注省略句。

常见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 (重点关注教材中的35种固定格) 。可根据提示语判断句式类型。如根据“者, 也”或“即”“乃”“则”“皆”“本”等确定判断句;根据“于”“见……于”“为所”“受……于”等判断被动句;根据“无乃……乎”“奈何”“如……何”“孰与”等判断固定句式。

2. 借助句子本身结构与现代文的差异来判断。

如今天状语通常在谓语前, 若一个介词结构放到了动词后面我们便可推断是状语后置;同样疑问句、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放到了动词前面, 我们便可认定是宾语前置;我们可用同样方式来推断定语后置和主谓倒装。

(三) 文言文翻译重点关注直译

1. 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信、达、雅。

“信”, 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 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达”, 就是译文明白晓畅, 符合现代汉语表达的要求和习惯, 无语病。“雅”, 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2. 坚持“字字落实, 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的原则。

直译, 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 重要的词语要相应落实, 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 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 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 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 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 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原则是, 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 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

3. 重点把握“留、换、删、补、调”等翻译法。

(1) 保留法: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 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

例:至和元年七月某日, 临川王某记。———《游褒禅山记》

译文:至和元年七月某一日, 临川王安石记 (下此文) 。

(2) 替换法: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 用法已经变化, 语法已经不用, 在译文中, 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出师表

译文:先帝不因我地位低、见识浅, 委屈了自己降低了身份 (前来拜访我) 。

(3) 删削法:文言文中有些虚词的用法, 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 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 译文时可删削。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

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文: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很久了。

(4) 增补法: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 可根据现代汉语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 使译文显豁通顺。包括:

(1) 单音实词对译成双音实词。

例:“更若役, 复若赋, 则何如?”

译文:变更你的差役, 恢复你的赋税, 那么怎么样呢?

(2) 数词后面增加量词。

例:轩凡四遭火, 得不焚, 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

译文:项脊轩总共四次遭到火灾, 能够不焚毁, 大概是有神灵保护的原因吧。

(3) 省略句中应补充的主语、谓语、宾语和介词等。

例:曰:“独乐乐, 与人乐乐, 孰乐?”曰:“不若与人。”———《庄暴见孟子》

译文: (孟子) 问:“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 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 哪一种更快乐呢?” (齐宣王) 回答说:“不如同别人 (一起欣赏音乐快乐) 。”

(4) 补充行文省略的内容, 如关联词语等。

例:然力足以至焉, 于人为可讥, 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

译文:然而体力足以达到 (却没达到) , 在别人看来是可笑的, 在自己看来也是悔恨的。

(5) 移位法: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 有的句型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译文时, 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及时调整。

例: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劝学》

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 强劲的筋骨, (却能) 向上吃到黄土, 向下喝到黄泉, (是由于) 用心专一的缘故。

(6) 意译, 既是一种翻译的方式, 也是一种翻译的方法。适用意译的情况有:

(1) 使用比喻、借代、婉曲、互文、用典等修辞手法, 宜用意译。

例:东曦既驾, 僵卧长愁。———《促织》

译文:太阳已经升起来了, (他仍然) 直挺挺地躺着, 长时间地愁苦不堪。

(2) 紧缩复句或言简意丰的句子, 需分开翻译或补充。

例:怀敌附远, 何招而不至?———《论积贮疏》

译文:使敌人降服, 让远方的人归附, 招抚谁, 谁会不来呢?

(3) 为了增强语势而用繁笔、渲染、铺陈手法的句子, 译时要凝缩。

例:有席卷天下, 包举宇内, 囊括四海之意, 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

译文: (秦) 有吞并天下, 统一四海的雄心。

4. 熟悉文言翻译歌诀。

熟读全文, 领会文意;扣住词语, 进行翻译。字字落实, 准确第一;单音词语, 双音换替。国年官地, 保留不译;遇有省略, 补充词语。调整词序, 删去无义;修辞用典, 辅以意译。推断词义, 前后联系;字词句篇, 连成一气。带回原文, 检查仔细;通达完美, 翻译完毕。

5. 强化落实六“注意”。

(1) 注意古今词义、色彩的变化。

(1) 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曲,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色彩变化)

译文:先帝不因为我低贱鄙陋, 降低身份, 委屈自己, 三次到草房中来看望我。

(2) 璧有瑕, 请指示王。 (单、双音节词的变化)

译文:璧上有斑点, 请让我指出来给大王看。

(3) 所以遣将守关者,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词义变化)

译文: (我) 派遣军队守住函谷关的原因, 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

(2) 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1) 一狼径去, 其一犬坐于前。 (名做状)

译文:一只狼径直地离开了, 其中的 (另) 一只像狗一样坐在屠者的面前。

(2) 君子死知己, 提剑出燕京。 (为动)

译文:君子为知己而死, 提着剑离开燕京。

(3) 先生之恩, 生死而肉骨也。 (使动)

译文:先生的大恩, 是使死了的人复生, 使白骨长肉啊!

(3) 注意有修辞的语句的翻译。

(1)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比喻)

译文:于是派蒙恬在北边修筑长城并守住边防。

(2)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况大国乎? (借代)

译文:我认为老百姓之间的交往, 尚且不相互欺骗, 更何况大的国家呢?

(3)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比喻)

译文: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高洁的品德而使自己被流放呢?

(4) 注意有委婉说法的语句的翻译。

(1) 若有从君惠而免之, 三年将拜君赐。

译文:如果仰赖贵国国君的恩惠, 我们国君赦免了我们, 三年后我们将要兴师报仇。

(2) 生孩六月, 慈父见背;行年四岁, 舅夺母志。

译文:我生下来六个月, 慈爱的父亲就离开我去世了;到了四岁, 舅父强迫母亲改变守节的志愿, 把她嫁给了别人。

(5) 注意古汉语特殊的句式 (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 。

(1)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省略句)

译文: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2) 何怪乎遭风雨霜露饥寒颠踣而死者之比比乎? (介词结构后置)

译文:对于遭到风雨霜露饥寒而倒毙的人到处都是 (这种现象) , 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3)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主谓倒装)

译文:公子能急人之困的美德, 表现在哪里呢?

(4) 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 受物之汶汶者乎? (定语后置、省略)

译文:人们又有谁愿意让自己的洁白之身受脏物的污染呢?

(5) 予羁縻不得还, 国事遂不可收拾。 (无标志的被动句)

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解题技巧 篇11

如何提高考生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解题能力呢?

一、以题知文

“题源在课外,答案在课内”是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作为“题源”的文言文语段,多出自教材之外的所谓“正史”的二十四史,所选文章往往一般不是节选其中一个现成的片断,而是缀联写人叙事纪传体史传文的若干片断而形成的一篇相对完整的文段。为了能体现“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检测目标,文言文试题重点考查迁移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因此,作为检测文言文阅读的试题本身,往往会包含着对文章理解的众多信息,而成为阅读文章的重要手段。如2011年全国卷(课标版)文言文语段选自《宋史·何灌传》,短文不足600字,而关涉的人物和事件却很多。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认知,需要考生对试题的题干和选项加以关注。如第6题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其选项的内容就涉及到考生对文章的整体理解。选项C把“灌亦望风迎溃”理解为“何灌阻止溃退未成”,而文章的事实是何灌并没有阻止溃退,而是望风溃败。四个选项以“筛选信息”的方式联系起文章的内容,为读懂这篇短文设定了辨认的方向,或者说作出了内容提示。

如果说知识储备是形成能力的基础的话,就解答高考文言文试题而言,则应该以解答能力题为基础,进而完成知识题的求解。以题知文,知文索解,这正是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求解的基本方法。

二、文意索解

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里,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什么人做(说)、怎样做(说),对谁做(说)等等,都是前后照应、相互制约、通过不同的方式发生联系的,这些联系的方式有条件因果、承接延续、描述例解、手段目的、同位互注等。它们为推断文意提供了线索,成为文意题求解的重要途径。

以2011年全国卷(课标版)第5题为例,来说明如何通过索解推断文意来完成文言文阅读能力题。第5题题干的关键词是何灌“行事有成”,提供的例句是:①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②或著崖石皆没镞;③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④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⑤得善田二万六千顷;⑥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6个句子中,①句表明敌人还是侵犯了边境;②句说的是有时而非全部的情形;④句是奏章的内容,“愿”字表明只是一种请求,而非实际的行为。这3个句子与题干关键词“行事有成”相悖逆,成为判断正确选项、索解文意的最直接因素。

三、语法定位

对于文言知识题而言,准确答题必须掌握包含三个层次的知识模式:第一层次是分析语法结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相对固定的位置以及相互搭配关系;第二层次是分析主要词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虚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等)与语法结构成分的对应关系;第三层次是以现代汉语为参照,分析文言实词的词类与语法结构成分的对应关系。出现破例的情况,有实词的词类活用、文言虚词用法上的灵活性和多变性,以及文言句式上的特殊句式。

即使是文言文翻译题,运用三个层次的知识模式来答题,难以驾驭的语言操作也会变得有章可寻。比如2011年全国卷(大纲版)翻译句子“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运用第一层次知识模式划分好句子的结构关系:【鼎】至,【鼎】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鼎】【使】列部肃清。运用第二层次知识模式明确这是一个连谓式的复句,涉及熊鼎的动作行为和结果。运用第三层次知识模式判断“有司数十辈”是定语后置句。答案:熊鼎到任,奏请罢免不称职的数十个官员,使各个部门安定清平。

四、词义推断

在文言文阅读测试中,善于推断实词词义,既是明确文章大意的有效阅读方法,也是解答词义试题的有效解题方法。

1.可以利用汉字形、音、义的联系推断词义。汉字本是表意性质的,从字形可以推知字义。如全国卷(课标版)“辽人常越境而汲”一句中“汲”的意义。“汲”的义符为“水”,联系下文“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取水”的意思。

2.可以利用语法特点来推断词义。汉语的语法是有规律可行的,根据语法推断词义,往往可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全国卷(大纲版)“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一句中,“长”放在“龙溪书院”前,处在谓语位置上,很显然,“长”字应作动词。结合上下文考虑,“长”应该是“执掌”的意思。

3.利用成语来推断词义。不少成语源自文言文,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掌握了不少成语,可利用这些成语中的意义来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如全国卷(课标版)“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中的“彻”与成语“严寒彻骨”的“彻”意义是否相同呢?我们可借助成语“严寒彻骨”由“彻”的意义去试解,可推断出解释为“穿透”之意。

4.可以利用文言句法的特点推断词义。古人行文,往往采用一些字数同、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语句,各句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用同义、反义或意思相关的词,这样,就可以由已知的词性、词义推知未知的词性、词义。这种方法在实践中既简单易行,又准确可靠。

五、落实关键字

文言文翻译题是主观题,卷面只给出被译句,内容完全靠学生自己翻译,所以解答翻译题有一定的难度。以往高考中,该小题的得分率普遍较低,考生应提高警惕。在进行文言文翻译时,既要落实实词的意义,不能忽略虚词的存在,还要组织合理的语言顺序。翻译句子时,考生要学会如何从句中拎出关键词,这将直接关系到答题的评分。而对于这一点,很多考生由于文化积累和知识面的限制,难以准确把握,这就要求考生在答题时一定要做到字字落实,即不要放过对每一个实词的注译,这样才不至于丢分。2011年全国卷(大纲版)翻译“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一句,评分标准就有这样的要求:译出大意给3分,“裘帽”、“复遣”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全国卷(课标版)翻译“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要注意“乞入见、控守、西隅”的翻译,补充出“不许”的省略和整句句意。这样的要求体现了关键字落实的重要性。

高考语文试题与文言文翻译教学 篇12

关键词:文言文,翻译,教学

2002年之前高考文言文翻译一直是设置四选一的选择题,考查考生对句子在文中意思的理解。因此,考生的得分率比较高。但是自2002年以来,文言文翻译的题型发生了变化,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翻译。之后一直沿袭下来,分值竟达到10分。这种题型不仅考查学生对原文的理解能力,而且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既要学生会读,又要学生会写。这种变化明显地提高了要求,加大了难度,基于此,我们认为在文言文教学中有必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训练。

一、把握关键词的教学

浏览这些年的高考卷,不难发现文言文翻译题总是设置几个采分点,这几个采分点多数是句中的关键词,即重要实词、虚词等。所谓关键的实词,就是指那些在句中起关键意义的、解释通常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词语,其中以动词最多,形容词、名词次之。只要这几个关键词解释准确,整个句子的翻译就迎刃而解了。如:

2006年高考全国卷Ⅱ要求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翻译为现代汉语。而该年的参考答案中规定:“以一人”的“以”、“毁”、“去”三处,译对一处得1分。一句翻译总共5分,三个关键字就3分。因此,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需要教会学生对关键词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并要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使之能准确捕捉、理解这些词。这些关键字主要有四类:

1. 教学大纲中规定的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教学大纲规定的那些重要的实词和虚词是历年高考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地方。例如:

(2004年全国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祉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

(2)隐处穷泽,身子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

第(1)句中“比”、“籴”,第(2)句中“穷”、“就”四个实词就是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掌握的。只有平时让他们掌握了,他们才有可能准确翻译出来。

虚词是句子构成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考试大纲18个文言虚词中经常考的有“而、以、于、因、用、乃、其、为、则、之”等,考前应当注意把它们的用法进行归纳并强化训练以加深印象。如: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2004年全国卷)

句中的“而”是连词,与后面的“则”搭配构成假设关系的复句,所以,在翻译时就要用“如果……就会”这个表示假设复句关系的关联词来体现,否则就要失分。

对于这些关键词,翻译时首先一定要联系全文,特别要结合上下句语境仔细推敲,以防误译。其次要准确地运用“组词法与替换法”完成文言向现代汉语的转录。

2. 古今词义发生变化的词语。

文言和白话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表现在词义上,是那些跟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词汇。如那些表现自然现象,时令、数目、常用工具等的词,它们的古义一直沿用至今,这些词对阅读和翻译不会有妨碍。另外有一小部分词语,文言文里虽常用,但随着那些旧概念、旧事物的消失而消失,白话已不再使用,如“薨”(称诸侯死)、“贲”温(木制的战车)等。这部分词,我们虽然较生疏,但通过查字典就可明了,不会造成望文生义、曲解文意的错误。在阅读和翻译文言文中遇到的一个主要障碍是那些古今字形相同,读音也相同或相近,可是含义和用法发生了较大变化的词,包括词义扩大、缩小、转移和感情色彩变化等词语。我们只有弄清楚了这一类词古义和今义的差别,才能比较正确地阅读和翻译文言文。如,《出师表》中的“卑鄙”是两个单音词,“卑”指地位低下,“鄙”指见识浅陋,无贬义;现在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变为贬义词。又如“然谋臣与爪牙之上,不可不养而择也”(《国语·勾践》)中的“爪牙”是“英勇善战的将士”,褒义词;现在则比喻坏人的党羽、帮凶,变成了贬义词。

3. 活用词语。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主要包括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的使动和意动用法等,翻译时务必要突出它们。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判断词类活用的方法,否则,学生在考试中无处下手。如:

(2003年全国卷)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此题能否得分的关键就在于能否看出“廷”和“面”是“名词作状语”,“从”是动词,“面”是名词,而“面”和“从”又不构成主谓关系,所以可以判定他们之间是一种修饰关系,所以就应该翻译为“当廷”、“当面”。

4. 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是古代汉语复音词的一种。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是这样解释的:由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语素组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判断偏义复词的意义究竟偏在哪个语素上,没有一定的规律,只能根据具体语言环境来判断。我们在教学当中应该把课本当中的偏义复词归纳总结出来,强化学生这类词语的意识。例如:“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石钟山记》),等等。

二、强化学生特殊句式意识

特殊句式的翻译,也往往是命题设计的重点之一。特殊句式包括被动句、宾语前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省略句、判断句等。这些句式几乎都有句式标志,在翻译时,要提醒学生注意抓住句式标志作出准确的判断,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加以适当调整。如:

(1) 吾为物所苦(2006浙江卷)

(2) 其李将军之谓也(2002年全国卷)

(1) 当中“为……所”就是解开该句翻译的钥匙,它是一种标准的被动结构句式,翻译的时候一定要把被动含义翻译出来。 (2) 中的“之”是宾语前置标志,该句应译为“大概说的就是李将军吧?”

三、注意加强修辞教学

古人十分重视借助修辞表达意思,有些词语因修辞而使意义有所变化,所以当古文中出现一些修辞格,如比喻、借代、委婉、排比、互文等,在翻译时要力争传达出这种技巧,把原文的意义表现出来,把原文人物的神情气态、事情的细节性状反映出来,做到形象生动。如“金城千里”中的“金城”,就不能译为“用金子(或金属)修筑的长城”。若保留比喻,可直译为“像钢铁般的城墙”;若不保留比喻,可直译为“坚固的城墙”。又如“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赤壁之战》),“会猎”绝非是“会合打猎”,而是“要和对方打一仗”。再如“主人下马客在船”(《琵琶行》),并不是“主人下了马,客人在船上”。这是一个互文句,译是要把“主”“客”二人的行为合并起来,“主人和客人一同下了马,上了船”。翻译时一定要把句子的含义揭示出来。

以上几点是本人在教学当中的心得体会,在教学当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希望它能对大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J].中学语文教学法, 2005, (4) .

上一篇:传统文化造型艺术下一篇:课程作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