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繁就简读古文 如何做好高考文言文阅读题

2024-05-13

删繁就简读古文 如何做好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精选3篇)

删繁就简读古文 如何做好高考文言文阅读题 篇1

删繁就简读古文 如何做好高考文言文阅读题

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分为“阅读”、“写作”两大板块,其中“阅读”板块的“文言文阅读”分值29分,对学生“阅读”部分乃至整个语文学科的成绩影响很大。

但由于文言文离我们的实际生活很远,学生很难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耳濡目染;加上文言文基础性强,不像现代文阅读那样可以依赖“感觉”,答案的弹性空间相对较小,所以它经常令我们学生在心理上有畏惧情绪、在实践中似乎无计可施。

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有技巧,文言文阅读也一样。我们一方面要加强朗读、培养语感;另一方面要关注文法,掌握阅读方法。

方法之一是“删繁就简”。

优秀的作品常常条分缕析,或者纵横捭阖、旁征博引。在阅读能力较强的人们眼里,它们汪洋恣肆、情意酣畅,处处散发着深切的魅力;而在阅读能力较弱的人们眼里,仿佛字字句句都云山雾罩难知所言。我们的学生往往大都属于后者。对于这类力不从心的“读者”而言,“简化”文章是读懂文章的捷径之一。“筛选中心句”便是“简化”文章的有效方法。

以明代陶望龄《养兰说》为例:

会稽多兰,而闽产者贵。养兰之法,喜润而忌湿,喜燥而畏日,喜风而避寒,如富家小儿女,特多态难奉。予旧尝闻之,曰他花皆嗜秽而溉,闽兰独用茗汁,以为草树清香无如兰味,洁者无如茗气,类相合宜也。休园中有兰二盆,溉之如法,然叶日短,色日萃,无何其一槁矣。而他家所植者,茂而多花。予就问故,且告以闻。客叹曰:“误者子之术也。夫以甘食人者,百谷也;以芳悦人者,百卉也。其所谓甘与芳,子识之乎?奥腐之极,复为神奇,物皆然矣。昔人有捕得龟者,曰龟之灵不食也。箧藏之旬而启之,龟已几死。由此言之,凡谓物之有不食者,与草木之有不嗜秽者,皆妄也。

子固而溺所闻,子之兰槁,亦后矣。”

全文278字。文字不多,思路清晰,但很多学生仍觉繁难。但是如果我们将文章简化为下面这几句话,想必他们读来一定轻松很多:(兰)闽产者贵。

予旧尝闻之,闽兰独用茗汁,休园中有兰二盆,溉之如法,(然)叶日短,色日萃,无何其一槁矣。

予就问故,且告以闻。客叹曰:“误者子之术也。

奥腐之极,复为神奇,物皆然矣。

凡谓物之有不食者,与草木之有不嗜秽者,皆妄也。

子固而溺所闻,子之兰槁,亦后矣。”

这几句话是在原文中提取出来的。细读之后会发现主要内容与原文没有太大的区别。

为什么删除了大多数句子之后基本文意并没有太大改变呢?原因是删除的句子不是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它们有的是文章中的“例子”,只是对文章的观点起证明作用;有的是“分说”性句子,旨在对文章的核心观点加以阐释;有的是描述性句子,作用在于增强语言的生动形象性;有的是文章中的相关句子的补充,目的只在于使语气更连贯、表达更严谨――如果说文章的语句有“侧重表达思想内容”和“强化艺术效果”之别,那么显然前者在文章阅读中更加重要,我们不妨将它们称为“中心句”,相对应的是那些在文章中只对“中心句”起辅佐作用的句子,我们不妨称之为“非中心句”。

“中心句”往往是文章中的议论性总结性的句子。但这样说法有些笼统。实际上可以将“中心句”看作“非中心句”

以外的句子――当文章中的“非中心句”被剔除之后,剩下的就是“中心句”了。

那么具体哪些是“非中心句”呢?下面我们以《养兰说》为例说明:

①会稽多兰,而闽产者贵。②养之之法,喜润而忌湿,喜澡而畏日,喜风而避寒,如

(本文的`核心话题是“闽兰”,所以“会稽之兰”只是“比照”性的句子,所以第①句是“非中心句”;本文旨在谈“养兰”。第②句字面上是谈“养兰之法”,其实是谈“兰”之“性”。该句不在核心话题“养兰”二字之上,只对“养兰”起铺垫作用,所以不是中心句。)

③富家小儿女,特多态难奉。④予旧尝闻之,曰他花皆嗜秽而溉,闽兰独用茗汁,以为草树(第③句旨在形象地渲染(闽兰的)“多态难奉”,是为后一句服务的,所以它不是中心句。第④句旨在谈“他花”,而不是核心话题“兰花”,它的作用是比照“兰花”,所以不是中心句。)

⑤清香无如兰味,洁者无如茗气,类相合宜也。休园中有兰二盆,溉之如法,然叶日短,(第⑤句说明“独用茗汁”的理由,是对“独用茗汁”原因的解说,属于因果关系复句中表示“原因”的次要分句,所以不是中心句。)色日萃,无何其一槁矣。⑥而他家所植者,茂而多花。予就问故,且告以闻。客叹曰:“误(第⑥句谈“他家所植”,以之作为“我家所植”的比较,所以它是非中心句。)者子之术也。⑦夫以甘食人者,百谷也;以芳悦人者,百卉也。⑧其所谓甘与芳,子识之乎?

(第⑦句中“谷”与“芳”是“客”用以证明自己观点的两个例子,所以它不是中心句。第⑧句是插入性的句子,不是核心话题,所以它是“非中心句”。)奥腐之极,复为神奇,物皆然矣。

⑨昔人有捕得龟者,曰龟之灵不食也。箧藏之旬而启之,(“龟”是本文的一个例子。所以第⑨句不是中心句。)龟已几死。由此言之,凡谓物之有不食者,与草木之有不嗜秽者,皆妄也。子固而溺所闻,子之兰槁,亦后矣。”

总之,根据文章中的义理,我们将文章中那些例子性的句子、分说性的句子、比照性的句子、渲染气氛的比喻句、插入补充性的句子、复句中的次要分句等都可以视为“非中心句”。通过剪除非中心句将文章删繁就简,阅读起来会更便捷准确地抓住文章的核心,所以它不失为通读文言文的一种有效方法。

删繁就简读古文 如何做好高考文言文阅读题 篇2

一、重视积累, 通过增大学生的阅读、背诵量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许多人看来, 语感是一种飘渺不定、不可捉摸的东西。其实不然, 语感同其他许多语文能力一样, 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其实我们只要重视积累, 就会形成较强的语感能力。“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其实强调的就是一种语感, 有些东西只要读多了, 就会自然明白其中的意思。许多人认为, 这仅仅是针对一篇诗文的。无可否认, 这确实是针对一篇诗文而言的。但是, 当阅读增加到一定量的时候, 语感就会形成。古代私塾里的基础教育就是从《四书》《五经》开始, 一般情况下, 私塾先生要求先把《四书五经》通读乃至通背, 在此基础上先生才会进一步传授更深一层的知识, 甚至有些学生开始自学。其实古代许多在文学上有杰出成就的人, 都熟知《四书》《五经》。因为他们在熟知的基础上已经无形地培养了一种语感能力, 正是这种语感能力让他们具备了理解更深层次文章内涵的能力。

古人的做法, 也许在当代人看来是低效的。初期肯定是非常低效, 但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古人的故事, 他们会一目十行、过目不忘。我们常常对此惊叹不已, 惊叹之余细想, 如果阅读量、背诵量达到一定程度,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得到。因而, 高中语文教师要想增强学生的阅读题的答题能力,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古人读书使用的死方法———多读多背。高中生一进入高中, 老师应该列出适当的篇目, 这应该包含古今中外的名著。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 作适当的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记录的可以是自己的感想, 可以是文中内含丰富、句式优美、结构匀称、辞藻华丽的句子, 并让他们把这些句子背诵下来。通过这种长期的训练, 我们就会像古人一样达到快速阅读、快速领悟文章精髓的目的。

二、联系生活实际, 诱发潜在的语感

语感是一种经验色彩很浓的能力, 其中牵涉学习经验、生活经验、心理经验、情感经验, 包含着理解能力、判断能力、联想能力等诸多因素。语感的突出特征是快速感受, 将复杂的心理感悟浓缩于一瞬间。语感就好比人的灵感, 灵感往往就在那么一刹那间, 过了那一刹那, 灵感可能稍纵即逝。其实语感也一样, 我们在读书时常常会有“犹抱琵琶半遮面, 千呼万唤不出来”的感受, 那种感觉若有若无, 直到最后这种若有若无的感觉也消失了。在现代文阅读课上, 我们提问学生, 有些学生站起来时似乎有千言万语要说, 但一张嘴, 似乎又不知所云, 这就是所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背后, 其实就是语感在自己的大脑里具备了雏形, 但这种感觉又不完全成形, 有时其实就在站起来的那一瞬间语感已经消失了。

那么如何再次唤起这种已经消失了的语感呢?这就需要我们联系生活的实际, 挖掘出隐藏在语言后面的深刻内涵。文学来源于生活, 是对生活实际经过艺术加工以后的真实再现。鸿篇巨制《红楼梦》能给那么多人带来心灵的震撼, 能让那么多红学研究者如痴如醉、废寝忘食, 除了其深刻的艺术价值外, 我想更多的是因为作者曹雪芹对生活的深沉感悟。《红楼梦》与其说是一部书, 还不如说就是曹雪芹的一份生活简历。大观园里的众生相, 是那么的栩栩如生、逼真形象, 如果没有对生活的仔细观察或则亲身经历, 是不会达到如此效果的。在此为什么要强调“文学是来源于生活”的这一问题呢?其实就是为了说明文学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当语感在某一刹那消失时我们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深沉含义。记得在上《祝福》时, 我要学生理解这样一个问题: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深沉原因是什么?我从生活实际出发诱发学生理解这个问题。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恩爱的青年男女最终没有走到一起, 那是为什么呢?很多学生都想到了那是父母的反对。为什么要反对呢?许多学生想到了“门不当, 户不对”。“门不当, 户不对”, 又受什么影响呢?许多学生说是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原因。通过对生活实际的联想, 我顺理成章地引出: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 人们仍然受到了封建思想的影响, 更何况是处在封建时代的人们呢。那么大家认为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深沉原因是什么呢?全班的同学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封建思想”, 具体地说是“封建社会吃人的礼教”。这仅仅是教学中遇到的一个实例, 其实, 像这种情况我们在教学中会经常遇到。可见, 我们在平时多注意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是可以加强学生语感的, 是有助于理解文章的内涵的。

三、注意让学生弄清一些常用表达技巧的概念及作用

纵观这几年的高考阅读理解题, 我们发现其实许多阅读理解题都与表达技巧密切相关。何谓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指的就是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表达文章的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表达方式 (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等) , 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借物喻人、直抒胸臆、欲扬先抑、顺叙、倒叙、插叙、对比、衬托、卒章显志、象征、用典、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渲染、虚笔、虚实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动静结合动静相衬等) , 结构技巧 (过渡、呼应等) , 选材剪材, 等等。

为了证明表达技巧在高考解题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现例举几个这几年中与表达技巧密切相关的题目。如2007年高考天津卷第19题:“请赏析‘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 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 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这句话。”其答案是:“运用拟人手法, 写出了小生命顽强的生命力。用鲜活生动的语言, 写出了‘我’见到这些小生命时的惊喜与感动之情。”这个题目考查的就是表现手法里的修辞的作用。又如2009年高考湖北卷诗歌鉴赏题第二小题:“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其答案是:“上句着眼于视觉, 写浮萍破处, 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 呼应了第一联的‘清’字。下句则着墨于听觉, 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 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类似这样的题目, 在高考中举不胜举, 可见, 表达技巧这一类型的题目颇受出题者的青睐。

为了让学生在高考阅读中答题能够胸有成竹, 我们在平时授课的时候, 必须有意识地加强表达技巧的讲解。其实每篇课文几乎都会牵涉到表达技巧, 对于那些特别突出的我们要不厌其烦地讲。如在设计鲁迅的《祝福》的教案的时候, 我经过反复思考, 最后只提出了两个问题:这篇文章的环境描写在课文中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这篇课文的人物描写在课文中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把这两个问题解决掉我仅仅花了一节课的时间, 但我发现以前要花四节课才能讲完的内容现在一节课就讲完了, 而且效果很好, 这符合新课标的精讲多练的要求。我通过实践深切地感觉到, 一篇课文如果围绕表达技巧入手, 不但可以节减课时, 而且可以提高成效。类似这篇课文的情况其实还有很多, 我们都可以只围绕表达技巧来备课, 譬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就可以紧紧围绕类比这一表达技巧来备课, 在此不再一一举例。

四、细读全文, 勾勒重点;细审问题, 把握出题者的考查目的

高考的阅读理解, 我认为主要分为四大板块:一是科技说明文;二是古文阅读;三是诗歌鉴赏;四是富有较强时代气息的中外散文。这四大板块其实在我们的中学语文课本里都有典型的课文篇目, 譬如,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里的文章就是四篇较好的科技说明文, 教师在授课时应着力培养学生细读文章的习惯和勾勒重点的能力。一般情况下, 文章有中心, 段落有中心句, 句子有关键词, 但现在学生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在阅读的时候茫然不知所措, 读完了以后也不知所云, 其实关键是在阅读的时候没有勾勒出文章的重点, 因而无法把握文章到底要写什么,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当然最后是一无所获。在上这个单元的时候, 要重视学生勾勒文章重点能力的培养, 精心设计问题, 让学生明白怎样去勾勒文章的重点。同样, 其它板块的文章在高中课本上也有明显的体现, 譬如, 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册的散文单元里的《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就是很好的值得我们重点学习的文章。至于古文高中的每一册课本里都有, 诗歌也差不多每一册课本都有, 我们可以精选文章, 着力去培养学生这一方面的能力。

每年高考完毕, 我都对一些学生进行了了解, 结果有许多学生再次看到题目的时候, 都感到非常后悔, 究其原因, 不是因为自己题目不会做, 而是自己审错了题目, 因审错题目丢分的可谓是大有人在。尤其是一些学生对题目的概念混淆不清, 弄不清出题者考查的目的。譬如, 在题目中如果是问表达技巧, 大多数同学都明确怎么去答, 但一旦改成与之类似的概念“表现手法”“手法的作用”等时就不知道怎么答了, 因此我们在平时授课时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注意给学生归纳总结那些提问方式不同但答法相同的题目。

五、明确答题模式, 让学生在答题时做到有的放矢

语文不同于理科类的学科, 理科类学科大多可以用公式去套, 语文答题几乎是没有公式可套, 但经过几年的归纳总结, 我发现语文答题还是有一定的规律性, 至少可以让学生明确答题的方向。综合这几年的高考的答案, 我总结出了一个答题模式:通过写%%%%%%%%%, 营造了%%%%%%%%%氛围 (或烘托了%%%%%%%%心情, 或奠定了%%%%%%%%%基调, 或为人物活动提供了%%%%%%%%环境) , 采用了%%%%%%%%%手法, 这一手法在文章中%%%%%%%% (如何体现) , 表达了%%%%%%%%%情感 (或突出了的%%%%%%%%%特征) , 结构上起到了%%%%%%%%%作用。

这一答题模式尽管不能算是公式, 但通过多年的实践, 对于那些拿到题目不知道怎么答的同学至少不至于漫无目的地去答, 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方向, 答题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语文教无定法,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更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我认为语文教学更应该“授之以渔”而不应该“授之以鱼”, 传授给他们适当的阅读技巧, 让他们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 这才是解决学生答题盲目或不知道怎么答的关键, 这应该是提高阅读能力最有效的方法。

摘要:阅读理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 语文教师应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语感, 教授他们适当的阅读技巧及适当的答题方法, 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目的。

如何读懂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文本 篇3

从近年来全国各省市高考试卷看,文言文的文本大致可分为传记类、说理类、杂记类这三类。这三种文言文呈现内容的方式、写作目的不同,在阅读中应选取相应的阅读方法,针对不同的文本提出不同的问题以便于思考分析。

一、传记类文言文

此类文章不仅包括全国卷中经常出现的史传类人物传记,也包括文人撰写的人物传记(如2016年江苏卷)以及墓志铭(如2015年江苏卷)。此类文章常通过叙述主人公某阶段或一生的经历,以表现其人生的光辉亮点为写作目的,从时代角度彰显其人生价值。文人撰写的人物传记,通常为了表现作者对主人公的敬佩、同情或怀念。

以2016年江苏卷文言文为例:

祖讳汝霖,号雨若。幼好古学,博览群书。少不肯临池学书,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遂输粟入太学,淹蹇二十年。文恭捐馆,家难渐至。大父读书龙光楼,辍其梯,轴轳传食,不下楼者三年。江西邓文洁公至越,吊文恭。文恭墓木已拱,攀条泫然,悲咽而去。大父送之邮亭,文洁对大父邑邑不乐,盖文洁中忌者言,言大父近开酒肆,不事文墨久矣,故见大父辄欷歔。是日将别,顾大父曰:“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大父泣日:“侄命蹇,特耕而不获耳,藨蓑尚不敢不勤。”文洁曰:“有是乎?吾且面试子。”乃拈“六十而耳顺”题,大父走笔成,文不加点。文洁惊喜,击节曰:“子文当名世,何止科名?阳和子其不死矣!”

甲午正月朔,即入南都,读书鸡鸣山,昼夜不辍,病目眚,下帏静坐者三月。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輒塞耳不敢听。入闱,日未午,即完牍,牍落一老教谕房。其所取牍,上大主考九我李公,詈不佳,令再上,上之不佳,又上,至四至五,房牍且尽矣,教谕忿恚而泣。公简其牍少七卷,问教谕,教谕曰:“七卷大不通,留作笑资耳。”公曰:“亟取若笑资来!”公一见,抚掌称大妙,洗卷更置丹铅。《易经》以大父拟元,龚三益次之,其余悉置高等。

乙未,成进士,授清江令,调广昌,僚宋多名下士。贞父黄先生善谑弄,易大父为纨绔子。巡方下疑狱,令五县会鞫之。贞父语同寅曰:“爰书例应属我,我勿受,诸君亦勿受,吾将以困张广昌。”大父知其意,勿固辞,走笔数千言,皆引经据典,断案如老吏,贞父歙然张口称:“奇才!奇才!”遂与大父定交,称莫逆。满六载,考卓异第一。

文本选自张岱的《家传》,《家传》记载了张岱的高祖、曾祖、祖父和父亲的生平轶事,命题者从记载张岱祖父的文字中节选出六百多字作为考试的文本。阅读时,应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1)主人公是谁?文章写了那些事?

主人公为张岱的祖父,分别叙写了其年幼好学、接受邓文洁对其文采的测试、参加科举考试、用杰出的断案才能让贞父佩服等事迹。

(2)文中还出现了哪些人物?这些人物起什么作用?

文中还出现了邓文洁、老教谕、李公、贞父黄先生等人物。总体来说,文中出现的其他人物是主人公事迹的关联人和见证人,他们的存在使事迹真实可感。文中邓文洁的作用是为了突出主人公在经营酒肆时不忘学业,学有所成;老教谕的作用是为了说明科举考试的可笑可叹;李公的作用是为了说明其慧眼识才,同时也说明了主人公的才华;贞父黄先生的作用,是为了说明主人公高超的断案才能和淳朴的人品。

(3)文章表现了主人公哪些品质?涉及哪些方面?前后有没有变化?

求学方面,主人公具有爱好学习、坚持学习、勤奋学习的品质;才华方面,主人公具有善于断案的才能,突出其聪明能干;为人方面,主人公具有淳朴、不与人计较的品质。文章大致按照时间顺序叙述,各阶段的品质关联度不大。

(4)社会各界对主人公有什么评价?

文章通过邓文洁、李公、贞父黄先生等人赞叹了主人公学业、才能、为人等方面的品质。

(5)作者对主人公有怎样的情感态度?

主人公为作者的祖父,文章流露出作者对祖父的敬佩、怀念。

在正史的人物传记中,有时很难看出作者的情感。

(6)文章的写作缘由是什么?

写作本文,张岱是为了记念祖父,为了让后代记住祖父的事迹,为光大家族、教育后代。

在正史的人物传记中,能载入史册的通常是在某方面有着杰出才能或为社会做出杰出贡献或有着杰出的名声或有着显耀的身世的人。

(7)结合文后的题目,阅读文章时要注意哪些内容?

江苏卷题目为实词理解、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翻译和主观概括题。尤其是主观概括题,根据文中张作霖的科举经历,概括当时科举考试的相关特点。这就提醒同学们在阅读中要特别关注文章的第二段,同时也说明第二段写的是主人公的科举经历。

二、说理类文言文

说理类文言文以阐述道理为目的,作者运用某种分析方法,揭示某领域的一个或多个道理。从2016年的命题情况看,此类文本虽重在说理,但常有一个记叙的外壳,有简单的情节和人物对话,道理寄寓其中。

以2016年山东卷为例:

景公问晏子曰:“吾欲服圣王之服,居圣王之室,如此,则诸侯其至乎?”

晏子对日:“法其节俭则可,法其服,居其室,无益也。三王不同服而王,非以服致诸侯也。诚于爱民,果于行善,天下怀其德而归其义,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古者常有处槽巢窟穴而不恶,予而不取,天下不朝其室,而共归其仁。及三代作服,为益敬也,首服足以修敬,而不重也,身服足以行洁,而不害于动作。服之轻重便于身,用财之费顺于民。其不为槽巢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是故明堂之制,下之润湿,不能及也;上之寒暑,不能入也。土事不文,木事不镂,示民知节也。及其衰也,衣服之侈过足以敬,宫室之美过避润湿,用力甚多,用财甚费,与民为仇。今君欲法圣王之服,不法其制,法其节俭也,则虽未成治,庶其有益也。今君穷台榭之高,极污池之深而不止,务于刻镂之巧,文章之观而不厌,则亦与民而仇矣。若臣之虑,恐国之危,而公不平也。公乃愿致诸侯,不亦难乎!公之言过矣。”

景公禄晏子以平阴与桑邑。晏子辞曰:“吾君好治宫室,民之力弊矣;又好盘游玩好以饬女子,民之财竭矣;又好兴师,民之死近矣。弊其力,竭其财,近其死,下之疾其上甚矣!此婴之所为不敢受也。”

公曰:“是则可矣。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

晏子曰:“婴闻为人臣者,先君后身;安国而度家,宗君而处身,曷为独不欲富与贵也!”

公曰:“然则何以禄夫子?”

晏子对曰:“君商渔盐,关市讥而不征;耕者十取一焉;弛刑罚——若死者刑,若刑者罚,若罚者免。若此三言者,婴之禄,君之利也。”

公曰:“此三言者,寡人無事焉,请以从夫子。”

公既行若三言,使人问大国,大国之君曰:“齐安矣。”使人问小国,小国之君曰:“齐不加我矣。”

文本节选自《晏子春秋》,第一段选自“景公欲以圣王之居服而致诸侯晏子谏第十四”,第二段及以下选自“晏子愿行三言以辞第十六”。阅读时,应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1)文章讲述的道理涉及哪个领域?

文章讲述的是君王治世之道。文章通过晏子有条理的分析,提出对齐景公的施政建议。

(2)文章提出了什么观点?核心理念是什么?

文章第一部分建议齐王效法圣王的节俭风尚,学习他们行仁政的做法,不必效法其外在的衣服、居室。第二部分提出了关于臣子赏赐的建议。

核心理念是爱民,从文中多次出现“民”可以看出。

(3)文章说理的思路是怎样的?文章前后有什么联系?

文章第一部分在分析夏商周三王统一天下的原因、揭示三代制作衣服修建明堂的原则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爱民观点。第二部分在反面分析暴政危害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主张。两个部分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即爱民。

(4)文章通过什么方法说理?

文章第一部分主要通过分析夏商周三王的正面事迹例证说理;第二部分先反面分析,再正面提出主张。

(5)文章表现了主讲人或主辩者的哪些品质?表现了次要人物的什么品质?

文章表现了晏婴体恤民情、爱护百姓的仁政思想,也表现了他忠君爱国的优秀品质。同时也表现了齐王虚心纳谏的品质。

(6)作者的写作缘由是什么?

《晏子春秋》是记载齐国政治家晏婴言行的一部历史典籍。选文和全书一样,记载的是晏婴劝告君主勤政,不要贪图享乐,以及爱护百姓和虚心纳谏的事例,书中的君臣关系堪称后世君王和大臣学习的榜样。

(7)结合题目,阅读文章时要注意哪些内容?

山东卷题目为实词理解、虚词理解、断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翻译题。大部分题目只涉及局部词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涉及文章整体,阅读时一定要把握文章主要的内容、观点。

三、杂记类文言文

在高考中,还有一类文言文文本,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兼用议论、抒情。此类文本常以山水景物记或人物记的形式出现,可称为杂记类文言文。

例如2016年浙江卷

琅嬛福地记

晋太康中,张茂先为建安从事,游于洞山。缘溪深入,有老人枕书石上卧,茂先坐与论说。视其所枕书,皆蝌蚪文,莫能辨,茂先异之。老人问茂先曰:“君读书几何?”茂先曰:“华之未读者,二十年内书,若二十年外书,则华固已读尽之矣,”老人微笑,把茂先臂,走石壁下,忽有门入,途径甚宽,至一精舍,藏书万卷。问老人曰:“何书?”曰:“世史也。”又至一室,藏书愈富。又问何书,老人曰:“万国志也。”后至一密室,扁钥甚固,有二黑犬守之,上有署篆,曰“琅嫖福地”。问老人曰:“何地?”曰:“此玉京、紫微、金真、七瑛、丹书、秘籍。”指二犬曰:“此痴龙也,守此二千年矣。”开门肃茂先入,见所藏书,皆秦汉以前及海外诸国事,多所未闻。如《三坟》《九邱》《连山》《归藏》《祷杌》《春秋》诸书,亦皆在焉。茂先爽然自失。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人世所有。茂先为停信宿而出,谓老人曰:“异日裹粮再访,纵观群书。”老人笑不答,送茂先出。甫出门,石忽然自闭。茂先回视之,但见杂草藤萝,绕石而生,石上苔藓亦合,初无缝隙。茂先痴瘩伫视,望石再拜而去。

嬴氏焚书史,成阳火正炽。此中有全书,并不遗只字。上溯书契前,结绳亦有记。由前视伏羲,已是其叔季。海外多名邦,九州一黑痣。读书三十乘,千万中一二。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石彭与凫毛,所见同儿稚。欲入问老人,路迷不得至。回首绝壁间,荒蔓惟薜荔。懊恨一出门,可望不可企。坐卧十年许,此中或开示。

[注]①张茂先:名华,字茂先。西晋文学家。

《琅嬛福地记》,选自张岱的《琅嬛文集》。阅读时,应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1)文章主要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文鞋要采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兼有描写,末段存抒情(抒情议沦句是理解文章的关键)。

(2)文章讲述了哪个领域的事情、物品、地点、现象?是真实还是虚拟?

讲述了西晋文学家张华游洞山时遇老人、并在老人带领下饱览古书宝库、出宝库后不再发现其踪迹的故事。从主人公及作者所处的朝代及文章中讲述的怪异事情看,文章中的事情基本可确定为虚拟。

(3)记叙的事情或描写的景物有什么个性特点?

记叙的事情呈现出神奇的特点,尤其是老人具有神秘的色彩。精舍密室表现出书籍宝库的浩大。

(4)记叙的事情或描写的景物暗含了什么样的情感观点?

精舍密室中卷帙浩繁的书籍表现出知识的海洋浩瀚无际,侧面说明了世俗之人的见识浅陋。

(5)文章表现了作者怎么样的情感态度?

末段和事情本身揭示的道理一致,表现了作者对世俗之人见识浅陋的微讽,对探求未知世界的渴望。同时,从刚出宝库门就可望而不可即还可以看出,文章寓有珍惜美好时光之意。

(6)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作者通过描述西晋文学家张华的传奇经历,营造了一个类似桃花源式的世外文化宝库,有对世俗之人天外有天的谆谆告诫,有对世俗之人不满足于现有学识的期望。当然,世俗之人中包括作者自己。

(7)结合文后的题目,阅读文章时要注意哪些内容?

浙江卷题目为实词理解、虚词理解、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翻译题。对文章内容的充分理解为顺利解题奠定基础。

高考文言文文本閱读的备考策略

一、平时复习注意点

1.锤炼文言阅读基本功

积累丰富的文言知识、理解词句的各种灵活运用、多读文言文并形成良好的文言文阅读语感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前提。

2.掌握相应的阅读注意点

前文对传记类、说理类、杂记类三种文本的阅读要点作了剖析,同学们在备考中要勤做这样的阅读训练,在阅读中通过相应的问题导引不断完善相应的思维分析能力。在刚开始采用这样的问题导向阅读分析方法时,也许会影响阅读速度,但只要长期坚持,一定会驾轻就熟,熟能生巧。

前文主要结合三篇文章展开分析,同时兼顾了这一类的文本特点,但不可能兼顾所有文本。同学们在阅读中可以进一步补充完善问题,使自己的思维分析尽可能适应所有的文本。

3.做好阅读积累

阅读是获得语文宝贵财富的重要方式,也是获得宝贵写作材料的重要方式,文言文阅读同样也不例外。高考以及模拟考试中所选择的文言文通常很经典,其中蕴含着传统文化的各式各样的精髓,是非常好的阅读材料。

而采用这样的问题导向阅读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精髓,并将阅读素材转化为写作素材,以激发我们的写作思维。阅读文本后,同学们可以结合作文训练题多写适合自己风格的片段作文,为写好考场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考场实战注意点

1.快速把握主要信息

在考试实战中首先要确定文言文文本的类型,既要从表达方式人手,也要从写作目的角度考虑。然后根据前文所述的相应文本类型,加以阅读、思考、分析。

在阅读中一定要抓大放小,对于那些只有语法意义而没有词语意义的虚词或个别实词可以先放置一旁,以不影响阅读速度为原则。

2.结合题目理解文章

当前高考命题中,通常有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的选择题,其中只有一个错误选项,三个正确选项便于同学们大致理解文章的内容,阅读时不能忽视这一点。

3.解题时要用好阅读成果

利用前文的问题导向阅读方法,可以产生很多阅读成果,这些阅读成果是有关文章理解的中心内容,是解题的关键依据。解题时,既要重视研读相关的语句,反复揣摩,同时也要结合阅读成果仔细思考。

4.及时总结答题的经验教训

出现了解题错误或者只是蒙对了,一定要做归因分析,不仅要从分析理解局部语句的角度总结反思,更要追根溯源,尤其要从阅读文章角度总结,思考自己究竟在阅读的哪一环节出了问题。找出问题,并在以后的阅读中解决问题,才能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审题立意◇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登泰山的感悟是“山登绝顶我为峰”。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的感悟则是:“人生就像登山,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爬到山顶,但爬了就好;不一定每个人都要登到山顶,但要一步一个脚印。”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同是登山,两位教授的观点大相径庭,但都有道理,不能轻言谁是谁非。如果采取中庸之道,把他们的观点综合在一起,更能全面把握材料的含意。我们可以按照这个思路审题立意,构思成文。

从于丹教授的观点出发,可以立意为“远大的目标,高远的追求”。“山登绝顶我为峰”是一种高远的境界,是对卓越的追求。人生在世,就要勇于挑战极限,做到最好。一个胸无大志、没有长远眼光的人,是很难大有作为的。

从易中天教授的观点出发,可以立意为:①脚踏实地,享受过程之美。能站在“峰顶”固然美好,但客观地讲,受种种原因的限制和影响,能最终登上“峰顶”的毕竟是少数人。对于众多的“登山者”而言,只要尽力了,每一步都走得很坚实,上无愧于天,下无愧于地,充分享受了过程之美,又何尝不是一件美事?②持之以恒,不懈努力。做任何事,一旦选定了目标,就应该矢志不渝,坚持到底,正如汪国真所言:“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综合于丹教授和易中天教授的观点,可以立意为“胸怀追求卓越的大志,又一步一个脚印为目标而战,就能早日走向成功”。“志向”与“实干”就像成功的双翼,以远大志向为动力,以踏实肯干为助力,二者形成合力,胜算的把握就会更大。相反,缺乏前者,就可能满足于现状,浅尝辄止,难成大业;缺乏后者,就可能成为空想家,再美好的构想也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上一篇:水色江南作文1500字下一篇:电视政论片《百年潮,中国梦》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