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要重视阅读

2024-08-02

英语教学要重视阅读(精选12篇)

英语教学要重视阅读 篇1

阅读是语言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 英语的学习也需要学生通过进行大量的阅读来提高。在英语教学中, 除了传授必要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外, 培养阅读能力也至关重要。近年来, 中考英语的阅读比重也逐年提高, 完型填空、阅读理解、任务型阅读和首字母填空占95分 (总分150分) 。当然, 英语学习的目的不应该只针对考试, 能够阅读英文书籍、报纸和运用英语进行表达交流才是最终目标。所以, 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大量阅读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阅读速度, 拓展学生知识面,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进而提高英语综合能力十分必要。

但是, 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 初中英语的阅读教学还不尽如人意,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观念落后

许多教师还在沿袭几十年的教学思想, 只重视语法和词汇等知识的讲解传授, 只为学生在考试中拿高分, 不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没有认识到新时期对人才能力的更高要求。一些年轻教师或受老教师的影响, 或为了省事方便, 也照搬传统, 不思变革。

2. 教材处理不当

有些教师将阅读当成精讲, 对材料中的生词、词组、语法等不厌其烦地一一解释, 唯恐讲漏了知识点, 而忽视了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 忽视了阅读能力的培养。有的教师则相反, 对阅读或忽视放弃, 或马放南山, 没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任由学生自由阅读, 这两种做法都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3.教学方法缺少研究

由于广大教师未能对阅读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 因此对教学方法研究不够、实践不够。许多教师不知道如何处理阅读材料, 如何安排教学, 如何处理课内与课外阅读的关系, 因此, 教学时很盲目, 打到獐就吃獐, 打到兔就吃兔, 没有体系, 不成系统。

4.阅读时间安排不科学

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英语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 在相当多的学校, 没有安排专门的英语阅读课, 没有明确的教学计划、教学安排, 有的学校甚至几乎没有阅读课。阅读时间得不到保证, 学生的阅读能力可想而知了。

《英语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技能目标作了如下描述:朗读各种文体、英文诗词、报刊杂志、原著及各种商品说明书等非专业技术性资料并理解大意, 找出或获取中心意思、作者意图、观点和态度的相关信息。根据情景、上下文、构词法、句子结构来猜测生词或词组的意思, 分析句子结构, 理解句子, 理顺事件发生顺序、人物行为, 预测事件情节发展和可能的结局。用参考资料、工具书、网络等不同资源、渠道, 推理、提取筛选、重组加工信息, 解决各种问题。进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策略, 形成阅读兴趣, 最终提高阅读能力。

要达成上述目标, 靠边角零碎的时间打游击战显然是行不通的。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有科学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广大教师必须认识到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从思想上转变观念, 从行动上贯彻落实, 细水长流, 持之以恒, 方能逐渐提高。

针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笔者认为, 广大英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实施阅读教学, 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1.充分利用课本资源

英语课本本身就是极好的阅读材料, 它选编的课文语法规范、用词准确、文句优美, 是典范的阅读学习材料, 所以, 我们要首先把这一资源充分利用好。但是, 现实是, 每个教师都知道课本资源的重要性, 都极力充分利用, 为什么还要强调这一点呢?诚然, 每个教师都尽可能地充分利用教材, 但是, 运用得未必恰当。因为许多教师把每一篇课文都当成精读精讲的材料, 分析得非常细致全面, 语法、词汇教学一丝不苟, 但缺少了学生的自主阅读, 所以说他没有很好地将其作为阅读材料来使用。对于课本资源, 教师可以精讲, 学生可以精读, 但只需精读精讲一部分而不能是全部。我们应把另一部分课文作为学生的阅读材料, 让学生自主阅读, 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举一反三的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文章中的语法、词组等知识点, 研究词语的用法, 积累词汇等, 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研究的能力等。

2.积极开发校本资源

课本资源可以作为阅读材料来使用, 但仅有课本资源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还应当根据学生不同年级、不同水平等特点, 结合学校具体情况, 购买或组织教师编写阅读材料, 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知识面,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 按照年级、水平或专题, 搜集相关材料, 编写成册, 作为本校的校本课程, 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如专题材料可以分为时事政治、国家民族、文化礼仪、体育娱乐、运动竞赛、旅游交通、风俗习惯、俗语典故等。这些材料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爱好, 比教科书更能吸引学生, 更能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更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 合理安排课内课外阅读

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组织和指导, 但只有课堂上的阅读是不足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大量的广泛的阅读, 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教师可以让学生订阅一些英文报纸和杂志, 如《中国日报》《21世纪中学生英文报》《英语辅导报》等。通过广泛的阅读, 可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英语文化知识, 巩固和扩大词汇量, 复习语法, 培养阅读兴趣, 提高阅读的速度, 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功夫在诗外”, 课外的阅读材料远比教师规定的材料丰富, 效果也远胜于课内阅读, 因此广大教师要重视和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4. 大力提倡自主阅读

古人云:“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也应如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师主讲、一讲到底的做法, 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阅读方式, 这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提高阅读的效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根据自身的特点, 选择阅读内容, 安排阅读时间,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做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 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当然, 教师也不能完全放手, 不管不问, 可以适当地引导, 适时地检查, 以促进学生的阅读。

5. 经常开展课外活动, 提高阅读兴趣

学生的学习更多靠的是兴趣和爱好, 如果缺少热情, 则很难将功课学好。英语阅读教学也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使他们爱读、好读、乐读。开展课外活动则是一种常用的有效的方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讲故事、专题演讲、美文诵读、新书推荐、佳作欣赏等活动, 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 让他们主动投身到阅读和交流中来。这样既促进了学生的课外阅读, 又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 一举多得。

以上只是一些方法和建议, 关键是要落实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去。而要贯彻落实, 不仅需要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 更需要教师转变思想观念。教师要加强学习, 提高理论素养, 更新教学理念。同时要充分认识到英语阅读教学对学生英语学习及能力提高的重要性, 加强教法学法研究, 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明确阅读训练的目标, 安排充足的时间, 从而把阅读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全面和有效的提高。

英语教学要重视阅读 篇2

一是要利用教材指导学生阅读。大象版科学教材中,安排了非常丰富的阅读材料,如:在每个单元课时教学内容中有“趣味阅读”、“知识链接”、“小资料”,在每个单元后面安排了“科学自助餐”,在每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专门编排了专题阅读资料,而且很多的资料都配有插图,生动直观。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材上这些资料的作用,在开展探究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这些与探究主题有关的资料,通过讨论、交流了解文本材料的意思,更进一步加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二是要丰富科学阅读的内容。教师除了利用教材提供的材料指导学生阅读外,还要结合教材内容,课前充分搜集和整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阅读材料,通过多媒体课件,图片,文字等形式,恰到好处地穿插在教学环境中引导学生阅读。同时也要求学生自己买一些与科学有关的课外书,开展课外阅读。我在三年级开学第一课时,就要求每个学生买一套儿童版的《十万个为什么》,自己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上科学课的时候也可以带到教室,课堂上没有时间解决的问题(或存入问题银行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在《十万个为什么》里面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是拓宽科学阅读的形式。阅读不能仅仅依靠教材资料,课外书籍,还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阅读。我在五年级调查发现,现在百分之八十的家庭都有电脑。为了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功能,我在网上建立了一个科学QQ群(五年级科学群),要求有电脑的学生都加入这个群,并根据教材内容随时上传一些教学资料,要求学生阅读。课前要求学生搜集的各种资料,学生写的调查报告、办的气象小报等都要求上传到群里面,相互阅读交流。每个单元的科学知识和期末复习要点也上传到群里面,让学生自己在网上阅读。通过这样的形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应用多媒体的能力,使学生能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科学概念,而且学到了许多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科学知识。

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阅读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础工具课,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课。质量是教学的生命,我们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阅读中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技能,受到情操和品德的教育,因此,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语文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阅读课堂中的主体性

传统的教学追求共性,忽视个性;强调教师的权威,抹杀学生的个性。而阅读教学是师生的双向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沟通交流才能完成的。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培养孩子们勇于质疑的能力,更是让他们动动脑子就可以展示自己才华,成为大家羡慕的对象,更是师生情感交融的过程。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课改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有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并能够表达,不能理解的要敢于向教师求教,而不应该是教师讲学生听,认真记,失去自我。

当然民主的课堂,并不是放任放纵放手不管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在细心聆听学生对文本的感受与见解的同时要及时引导总结、提升、拓展,不能整节课都让学生自己在动甚至在玩。虽然学生对文本有自己的感受、体会,但对文本的理解是不同层次的,有可能是肤浅的,如果他们的思维不能得到肯定,那么学生的自主意识就不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愿意作课堂内容的记录员。我们要让学生是自己学习的主人,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大胆地让学生参与。

二、问题要有层次

特级教师李观博有言:“教学不只是直接给学生以知识,还要唤起学生自己求得知识的强烈愿望。”这靠的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在问题设计上力求让各个不同层次学生都能体验探索的乐趣,唤起每一个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

(一)提问设计要有开放的意识

我们习惯于设计好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思维的差异,设计具有延伸的问题,给学生更多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和自由的思维空间。或者给学生一些课外的阅读内容,让学生自己采用合适有效的方法去设计问题,自己去探寻答案,自己在探讨分析中总结规律。

(二)教师要及时引导、提升

阅读的目的是读懂文章、理解层次、理解语言、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内容与主旨情感与思想意义的把握;阅读文学作品,还要能进行鉴赏和评价。这么多的内容让学生完全自己把握,基础中等以下的学生可能会不知所从,此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归纳,将学生的疑惑归结到一个焦点上,有序地引出更高层次的问题,并加以解决。阅读的思路“粗读—→精读—→研读”即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教学要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由认读到鉴赏,甚至到评价与创新,应体现出梯度。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自主学习中发挥尽可能自己的专长。在教学设计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的发挥程度、专注投入程度、思考深化程度以及解决问题的满意度都要能够得以基本解决,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均能得到展示锻炼。

三、阅读能力的培养

语文阅读能力作为一种能力,它的训练必须依照人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同时又要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为中心,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在各阶段培养目标是不同的

(一)积累基础

积累的内容有字音、字形、汉字等;要较准确地把握文体特征、表达方式,各种语言修辞的特点;能够自己根据自己理解阅读课外读物,学会理解思想感情,为理解新材料中复杂思想感情和新观念奠定基础;同时,还要积累文化知识、生活经验,名言警句以及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识,这些对学生的阅读理解有很大作用。

(二)学会提问

有效地利用语文课,要引导学生走进“文字”的世界,让学生在文字酿造中学语文。引导学生提问文本:如“文章交代了什么,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文章的表现手法语言含义”等等;学会与作者对话:如“为什么要这样写?写作意图是什么?” 等。

(三)方法指导

指导学生诵读优美文段,让学生在阅读积累、感悟理解和运用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品位和审美情趣。对文字材料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评价阶段。只有掌握相当的文化知识、语言知识,进行基本文段才能更准确地评价分析作品,并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中学生具备初步的评鉴能力,因此可培养对人物形象、情节、某一观点能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应倡导“自主——合作——创新”式学习。要让学生反复阅读原文,要边读边想,并写出感受、评价。合作研讨要在自我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质疑。在探讨过程中,教师要起好组织指导作用,还要适时参与讨论,鼓励学生的思维多向性和结论的多样性,培养发散思维和开创性思维。创新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把内容与自己的相关的生活经验、情感等联系起来,提炼不同的内容。教学中对学生思考和思维拓展的灵活考验。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做出客观的评价,不能无原则地对学生的见解一概予以肯定或否定。

阅读关系到各科,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才能逐渐领会、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初中阶段要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就要通过必要的阅读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当然还应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思维规律而定,这要受学生的个人能力、学习环境等诸因素的制约,必须循序渐进。

阅读教学要重视问题意识培养 篇4

(1) 发扬教学民主,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青少年思想活跃、求知旺盛, 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 这颗种子能否萌发, 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在大力提倡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发扬教学民主的今天, “师道尊严”乃蛰伏于许多人的思想深处。老师永远是正确的, 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绝对正确的、不容置疑的。于是课堂上便只剩下教师的声音了。久而久之, 拉深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在课堂中不敢问也不屑问了。相反, 如果教师能切实从语文课堂单一的知识传授的角色逐步向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转换, 使教学过程变成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从讲台上走下来, 融入学生中, 做学生的朋友, 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当学生提出幼稚的问题时, 也许是学生灵感乍现, 老师要多一点容忍, 少一点讥笑;当学生提出让老师难堪的问题时, 要多一点理解, 少一点责备;当学生为了表达一个问题急得面红耳赤时, 要多一点鼓励, 少一点厌烦。学生就很容易提问了。

(2) 教给学生提问的技巧, 促进问题意识的形成

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一首诗中曾说:“智在得巧, 愚者问得笨。”在教学中, 经常发现, 许多学生只会提一些简单的、思考层次较低的问题。还有的时候, 学生对某些内容产生疑问, 但不能准确、清晰地将自己的疑问表达出来。所以, 教师应当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技巧, 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首先, 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确提问的种类。按照布鲁姆目标分类法, 可以分为六个层次的提问。低层次思考的提问, 包括知识提问、理解提问、运用提问;高层次思考的提问, 包括分析提问、综合提问、评价提问。学生知道提问的技巧和种类后才能知道如何质疑与提问。

(3) 、赏识学生, 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内心最高级需要就是获取社会尊重。杜威曾经说过“希望得到尊重是人类天性中最深刻的冲动。”罗森塔尔的“期待效应”也充分说明了当教师认定学生有发展前途而对学生进行赏识和期待时, 就很容易感染被赏识的学生, 从而推动学生成长。所以, 我们教师应根据新课程提出的评价方向,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提问, 使学生在得到赏识, 积极肯定评价中强化问题意识。要使学生知道, 每一个问题都可能对自己或对他人有一定的影响, 所以要乐于并敢于把自己想法提出来。同时对学生的问题要表达自己积极的反应, 如你的想法真的很深刻, 它对我们理解课文很有帮助, 从你所提出的问题, 可以看出你的知识面很广等等。学生的一得之见得到教师的一句赞许话语, 乃至一个肯定的手势、一次期望的目光, 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从而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强化。

(4) 留出时间让学生自由提问, 发展问题意识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 受“满堂灌”、“满堂问”思想的影响, 教师占据了课堂大部分时间, 学生只能疲于跟随老师的思维与提问, 根本没有独立思考与提问的时间。因此, 课堂应合理分配师生活动的时间, 让学生能随时问, 处处问, 以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 我一直尝试“课尾5分钟———学生自由提问”的做法。在教学设计中, 总是提早5分钟完成教学目标, 这样学生在最后的5分钟能对本课知识加以巩固与延伸。

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篇5

[作者]  福建 王振洲

[内容]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给阅读教学提出的两大任务。阅读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阅读行为,是阅读动力的一种定型。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促使学生自觉、持久地进行阅读实践,并逐步内化为阅读能力。语文教育老前辈叶圣陶先生曾多次论述养成习惯的重要性。如:“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因为阅读与写作都是习惯方面的事情,仅仅心知其故,而习惯没有养成,还是不济于事的。”“语文方面的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可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阅读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哪些阅读习惯呢?《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学习指导》中指出:“阅读教学的任务,除了着重培养阅读能力之外,同时还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这种习惯主要包括:认真读书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一边读,一边圈、点、画、记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课外阅读的习惯等。”这些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都有着重要作用,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在阅读训练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在教学中如何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呢?方法是多种的,笔者的看法,大致可从如下几方面努力:

1.引发阅读动机。阅读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阅读的内部动机,也是形成阅读习惯的重要前提。引发阅读动机,首先要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和意义,端正阅读态度;其次要通过讲述、对比、训练等方式暗示习惯在阅读活动中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对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认识,引起学生的心理需求。

2.激发阅读兴趣。实践证明,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促使他们专心注意,仔细阅读,认真思考,有意识记;可以使他们产生充沛的精力,顽强的毅力,进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启发学生自觉。阅读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阅读行为,本身包含着自觉的心理因素。启发学生阅读的自觉性,增强形成阅读习惯的心理动力,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帮助他们克服阅读上的困难,使他们能坚持下去,取得成功;二要增强学生的自制力,经常鼓励学生要勤奋努力,及时强化这些行动,克服懒惰的`心理。

4.指导阅读方法。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关键。阅读方法指导要寓方法于实践,主要是通过课堂阅读教学设计科学的训练程序来实现。如通过《古井》(六年制第八册)的教学,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就可按下面程序进行训练:

第一步,初读课文。①先看题目,从题目中初步了解课文要讲的是古时候留下的一口井。②通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字词查阅工具书。③谈谈初步得到的印象――课文讲的是什么。

第二步,精读课文。①一句一句地读,把每一句话分清楚,读懂每个词、每句话的意思。有的词要放到句子里才能理解得准确,如“乳汁”,文中喻井水。有的句子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例如:“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平原上的儿女。”这句话单独理解就不易领会它的意思,如果联系上句“大半个村子的人,都到这儿取水”,联系下文“从微熹初露到暮色降临,到古井边取水的人,……络绎不绝……”意思就不难理解:古井把泉水供给乡村的人们饮用,就像母亲用乳汁喂养儿女,只是贡献,毫无所求。②读完一个自然段(或一层意思说完的地方)就停下来想一想,这些话概括起来是什么意思。③照上述方法一步一步读下去,一层意思一层意思想下去。④读完后,回过头来再想一想,课文讲了哪些内容。如:课文讲了作者故乡的村东头有一口古井,为大半个村子的人提供用水;从早到晚,到古井挑水的人络绎不绝;乡村的人们长年给一对挑不动水的老人送水,不要报酬;古井不仅为乡亲们供应水,还使他们懂得怎样做人。

第三步,把握课文。①根据课文所讲的几个内容给课文分段,在段末用“‖”表示。②概括各段的段落大意。③把各段大意连起来,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上述三个程序,教学中若能步步落实,反复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便得以养成。

阅读教学要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 篇6

思维的僵化。学生的学习是依样画瓢,他们的思维停留在同一层面的横向发展。例如,有位教师教学生用“开”组词,学生纷纷响应:“开车”“开火车”“开汽车”“开轿车”“开飞机”。这样“开”下去虽然课堂气氛活跃,但没有多大意义,遗憾的是,这位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发言心满意足,对热闹的课堂沾沾自喜,却没有在这个环节上去拓展学生思维的灵活度。

思维的肤浅化。比较突出的现象是多媒体的过度运用,一碰到抽象的词语或句子,就忙着为学生展示画面,直观、直白又直接地告诉他们答案。很多课堂上用精美丰富的画面代替了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积累和运用,学生学习课文变成了纯粹欣赏教师精心制作的课件;一些教师上课只会提问,一堂课可以提出几十个问题。且不论教师提问的质量,单是一连串的提问就挤压了学生的思考时间,使学生思考无法深入,只是停留在浅层次上,蜻蜓点水,浮光掠影,缺少起码的思维深度。

思维的狭窄化。在阅读课的生字、词语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不管班级、年段都是“老三步”。第一步,出示带拼音的词语让学生认读;第二步,去掉拼音让学生认读;第三步,说一说用什么方法可以记住这些生字。简单、呆板的教学方法,学生习以为常,逐渐地思维产生惯性,惯性衍生惰性,思维就窄化了。

改变这种状态,我们可以进行如下一些尝试。

一、在体悟品味中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语文教师最喜欢丰富多彩的课件。学生欣赏到精美的课件都赞叹不已。表面看来,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轻松,但却缺失了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难以透过语言文字去领悟其中的内涵,学生的语言想象力也大大降低了。其实,学习语言需要有效引导,借助语言形象来理解,在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积存中实现形象的触摸,反而能使学生更好地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培养语感。

下面,我们来看于永正老师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翠鸟”的“翠”是什么颜色?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我觉得“翠”是绿色的意思,因为课文中告诉我们翠鸟穿着“浅绿色的外衣”。

师:能够从课文中寻找依据,说明你很会学习。

生:我觉得这里的“翠”字还应该带有一点“青”的色彩,因为课文中说翠鸟有一条“橄榄色的头巾”,我看到过新鲜的橄榄,它是一种青色。

师: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学习新知识,说明你是一个很会动脑筋的小朋友。

生:“翠”还给人一种很可爱、很亲切、很温柔的感觉。

师:你们的感受与众不同,但是经你们这么一说,老师也感觉到翠鸟更美丽、更可爱了。其实,我也觉得“翠鸟”的“翠”字不单单是指绿色,还使人有多种不同的感觉,至于是怎么样的感觉,我想不同的人感觉是不一样的,这只能靠我们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了。

于老师在教“翠”这个字时,没有借助任何直观手段,而是引导学生结合文本语言、生活经验和内心感受去理解“翠”是什么颜色。在这个对语言形象的触摸过程中,学生对“翠”这个词语意思的理解更为丰富。更为重要的是,长此以往,学生对词语的感受能力会日益敏感,思维的灵活性也在语言的会境、会意、会情中飞动起来。

二、在有效的拓展中学生思维指向深刻性

学生受自身发展阶段和阅读视界等的局限,思维很容易停留在一个层面上,上不去。这时,教师必须依据实情,科学取向,把学生的思维由横向铺陈引向纵向发展,引导他们主动地运用自身既有的知识与能力,唤醒生活的经验,激发情感体验的储存,对零碎的感受进行归纳整理,比较综合,真正内化文本价值,形成理性认识,训练思维的深刻性。

例如寓言《揠苗助长》教学片段。

师:小朋友们,我就是拔苗人啊,你们说奇怪不奇怪,我花了这么大力气,把苗往上拔,为什么禾苗都枯死了呢?你们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面向生活,引导学生从读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生:老伯伯,你错在不按庄稼生长的规律办事。

师:小朋友们,我们变换一下,做做拔苗人吧。面对田里枯死的禾苗,听了人们的教育,你会怎么想?

(立足文本,引导学生从读者层面转向文本主人公层面,发散思维)

生:我真是太不应该了,怎么能不顾庄稼生长规律乱干呢?花了时间,用了力气,还是吃力不讨好,我得接受教训啊!

师:不错,看到了自己的错误。老伯伯啊,听了人们的劝说,知道了自己的错误,以后会怎么做呢?

(由表及里,从思想层面引向行动层面)

生:我会把地翻了,重种庄稼,然后加强管理,使庄稼获得好收成。

师:小朋友们,我们这里有这样的拔苗人吗?有没有类似的人呢?比如为了把事情快点办完,而用了一些傻办法呢?

(超越文本,从文本引向生活)

生:我小姨吃减肥药,医生让她一天吃两片,可她一天吃四片,结果减出病来,进了医院。

师:学了这则寓言,你想告诉人们什么呢?

(回归文本,科学取向)

生:不管做什么事,都要遵循规律,不能一时求快,好心办坏事。

教学中怎样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呢?上述例子给我们一些启发:第一,一般要选择教学内容丰富、有争议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第二,注意捕捉学生的心灵变化,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课堂对话的能动性;第三,要善于营造如上这般的情境,比如,进入文本既定的角色,引导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同化知识,运用知识,驰骋想象,抒发创意,张扬个性。

三、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中凸显思维的发散性

我们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度追求答案的唯一性,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也显得呆板、单一。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教师应该有这样的意识,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中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与培养。

请看一位三年级教师是怎样指导学生造句的。教师要求学生用“津津有味”造句,学生说:“这篇课文不好读,我读了一遍又一遍,终于读得津津有味。”教师没有简单的评价,而是进行有效的引导:“这个句子说得对,但只是模仿课文。谁能将‘津津有味’放到动词的前面?”学生继续造句:“吃过晚饭,爸爸正津津有味地看电视,妈妈却叫他去洗碗,他很不高兴。”教师接着启发:“谁还能将‘津津有味’放在句子的最前面?”学生受到启发,思维更大程度拓展:“津津有味地看完动画片,我才去做作业。”教师仍然没有作罢:“这些句子的内容都是看东西,能不能换成其他内容?”学生也没有让教师失望:“杨梅真好吃,我吃了一个又一个,吃得津津有味。”

这位教师懂得指导的策略。她不是简单地赞同、肯定学生,而是每到关键处都给予适当的点拨,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我们在追求语文美丽转身的时候,可否在宏观背景下实现微观的语文转身,比如,在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让学生的思维走了一段直路就拐一个弯,走了一段又拐一个弯,这样的课堂,语言文字运用训练更为扎实,学生思维也极具发散性,可谓相得益彰。

总之,思维是语言的内核,是一切行为的基础。东北师大的朱绍禹教授就认为:“语文科是语言学科,同时也是思维学科。”山西师大的卫灿金教授和陶本一教授则在赞同朱绍禹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什么是语文能力?过去把它总结为听、说、读、写四个字。请大家想一想,议一议,这四个字能否包括语文能力的全部内涵?甚至能否包含它的主要内涵?我以为非。听、说、读、写还只是一种外部形式,核心在于启迪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这种工具进行思维的能力……”我们在自己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一定不要忘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初中语文教学要重视文本阅读 篇7

为解决这一弊端,在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要立足于文本,重视文本的阅读教学。

一、引导学生读进课文,挖掘文本中丰富的资源

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上,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我们很难有个一般的标准去加以衡量,千家之言,何者为是,不同个性的教师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最好,只有此时此地最有效,所以教学形式的选择不妨各行其是。然而,就语文阅读教学来说,立足文本却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前提。平时教师如果在备课和上课时只注重于教学形式,一味花力气在活动形式中创新,脱离、偏离文本,无异于本末倒置。

诚然,语文教学方法的改变,的确让课堂有了生机和活力,学生学习的兴趣也空前的高涨,然而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过于重视活动形式,忽视文本阅读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他们愿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课文以外的问题研究上,却不能静下心来读课文,这样本末倒置势必影响语文学习的效果,对此,我们深有体会。深圳南山区教研室唐建新老师把阅读教学概括为三个阶段,即读得进,悟得出,记得住。这种划分备受语文界同行的欣赏。的确,语文学习以“读进去”为基础,才会有更大的发展。为了克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感受粗糙”的毛病,笔者在语文教学上逐步从追求多样的形式走到追求文本阅读的深入、细致上,其间的感受颇多,收获也颇丰。一篇课文,能够读进去,读明白,才谈的上独特的感受和体会。

二、立足文本,注重语言的品味

语文课的独立价值是语言文字。一堂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须要在言语的丛林和字里行间穿行。如果脱离文本品味语言,就会失去品味的意义,甚至会闹出笑话。语文教学应通过对文本中语言文字的咀嚼去体会语言文字内蕴涵的深层内容。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样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其中“臃肿”原指过于肥胖,以致动作不灵便的意思。可以让学生结合具体语境品味语言,理解“臃肿”在文中的意思是指何首乌根的粗大;再让学生用该词语的原意造句,品味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的表达效果;通过文字的咀嚼,再—次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内蕴涵的深层内容,这样学生从中就可以体会到童年的“我”天真无邪、热爱自然的品性以及他在百草园的情趣。

三、立足文本,做到启而能发,发而能收

1. 文本阅读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自我感悟

与过去语文教学不同,新课程提倡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对文本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但是这些都不能离开文本,另起炉灶。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是因文本而生发的,脱离文本的旁逸斜出,学生的接受和索取的意义是没有价值的。就一篇作品而言,教师不能给学生先入为主的影响。因此,可让学生直接看课文,不必看提示、练习之类,让学生以自身的体验来感悟作品。由于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经验阅历不同,阅读同一篇作品,他们一定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

2. 文本阅读过程中,教师应激发学生质疑问难

让学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发现问题,引发自我思维,这是阅读教学活动的最高境界。作为阅读的引导者,教师要设法让学生边读边思,产生质疑,实际上让学生发现的问题越多,越能帮助他们深刻理解文本,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学生自主提问,教师引导学生解答,坚持训练,学生就能逐渐学会提问题,学会自主探究,不断提高语文阅读水平。

3. 文本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多元解读

阅读理解要尊重学生的独特的个性化体验,而不强调统一的标准答案,教师在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解读文本,培养其发散思维,让他们在文本阅读过程中感受到其中的快乐。如阅读《风筝》这篇课文时,解读课文的主题,可以启发学生从儿童教育角度去理解,旨在批判封建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提倡近代儿童教育的科学观念;从鲁迅的自省精神来看,表现鲁迅可贵的严于解剖自己,不断反省,知错就改的品质;从亲情角度去理解,表现浓浓的手足之情,这是一首洋溢着人情美的赞歌;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指出游戏实际出于儿童的天性,“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希望中国的儿童精神不受压制,能够健康成长;从追求美好事物的角度去理解,风筝是故乡春日的象征,虽然作者在春风里感到冬的肃杀,但作者仍在继续寻求那逝去的春天。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白,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在文本中寻找知音同调,在文本中寻找自己的期待,根据期待视野分析文本的意义,可以产生不同的思考,得出不同的结论,一旦有了新发现,学生就会感到阅读与思考的快乐,从而大大激发阅读的兴趣。

4. 文本阅读过程中,教师在启发之余要做到“发而能收”

一篇文学作品允许有多样化的体会和理解,学习一篇课文,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然而,是不是作品中所有的问题都应该提倡不同的理解呢?由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高低差异,必然有一部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是属于低层次的,不妨任其“姑妄言之”,但是教师却不能“姑妄听之”,启发之余,还要有“收回来”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质量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整体水平上。这里就存在着文本中如何使个性化的体会与共性化的理解和谐统一的问题。如果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只一味地提倡个性而否定共性的话,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恐怕大多只能停留在肤浅的层面而难以提高。当然,这里所说的共性与过去所说的标准答案是截然不同的(共性是指在个性化体验的基础上得出的一种最能贴近作品的体会和感悟等)。一篇文学作品,其主旨及作者的感情倾向应该说是比较明确的,正确的理解也应该贴近作者的写作意图。如学生阅读了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对文章的主题理解出现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这篇童话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丑恶,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另一种认为这篇童话表达作者对骗子的憎恶,对孩子的无私无畏的赞美之情。两种理解,哪一种最贴近作者的本意?作为教师了解了文章的写作背景,深入地读透文本,是不难做出判断的。那么对于那种错误的理解,我们是不是应该给予纠正,给予引导呢?纵观文章的全部情节,可以引导学生用“骗”和“揭”两个字来概括,故事主体围绕“骗”字展开,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没有涉及骗子落入法网,实在耐人寻味,其用意可能是有意向读者敞开一扇感情之门——作者并不痛恨两个骗子,而是借骗子设计的骗局来剖析这个社会的人生病态。如果我们过于强调个性化的理解的话,对学生的错误理解不加点拨,是否又会走入一个新的误区呢?

学生对文学作品持有个人独特的理解和体验,这是应该鼓励的,但理解也不能是天马行空,放任驰骋。发而能收,这是对教师素质提出的一项新的基本要求。课堂上,允许分歧,但不能没有共识。基于文本,只有让学生的个性化体会和共性化的理解和谐统一,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进入一个新的理想境界。

阅读教学要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 篇8

思维的僵化。学生的学习是依样画瓢, 他们的思维停留在同一层面的横向发展。例如, 有位教师教学生用“开”组词, 学生纷纷响应:“开车”“开火车”“开汽车”“开轿车”“开飞机”。这样“开”下去虽然课堂气氛活跃, 但没有多大意义, 遗憾的是, 这位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发言心满意足, 对热闹的课堂沾沾自喜, 却没有在这个环节上去拓展学生思维的灵活度。

思维的肤浅化。比较突出的现象是多媒体的过度运用, 一碰到抽象的词语或句子, 就忙着为学生展示画面, 直观、直白又直接地告诉他们答案。很多课堂上用精美丰富的画面代替了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积累和运用, 学生学习课文变成了纯粹欣赏教师精心制作的课件;一些教师上课只会提问, 一堂课可以提出几十个问题。且不论教师提问的质量, 单是一连串的提问就挤压了学生的思考时间, 使学生思考无法深入, 只是停留在浅层次上, 蜻蜓点水, 浮光掠影, 缺少起码的思维深度。

思维的狭窄化。在阅读课的生字、词语教学中,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不管班级、年段都是“老三步”。第一步, 出示带拼音的词语让学生认读;第二步, 去掉拼音让学生认读;第三步, 说一说用什么方法可以记住这些生字。简单、呆板的教学方法, 学生习以为常, 逐渐地思维产生惯性, 惯性衍生惰性, 思维就窄化了。

改变这种状态, 我们可以进行如下一些尝试。

一、在体悟品味中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我们发现语文教师最喜欢丰富多彩的课件。学生欣赏到精美的课件都赞叹不已。表面看来, 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学得轻松, 但却缺失了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 难以透过语言文字去领悟其中的内涵, 学生的语言想象力也大大降低了。其实, 学习语言需要有效引导, 借助语言形象来理解, 在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积存中实现形象的触摸, 反而能使学生更好地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培养语感。

下面, 我们来看于永正老师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翠鸟”的“翠”是什么颜色?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我觉得“翠”是绿色的意思, 因为课文中告诉我们翠鸟穿着“浅绿色的外衣”。

师:能够从课文中寻找依据, 说明你很会学习。

生:我觉得这里的“翠”字还应该带有一点“青”的色彩, 因为课文中说翠鸟有一条“橄榄色的头巾”, 我看到过新鲜的橄榄, 它是一种青色。

师: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学习新知识, 说明你是一个很会动脑筋的小朋友。

生:“翠”还给人一种很可爱、很亲切、很温柔的感觉。

师:你们的感受与众不同, 但是经你们这么一说, 老师也感觉到翠鸟更美丽、更可爱了。其实, 我也觉得“翠鸟”的“翠”字不单单是指绿色, 还使人有多种不同的感觉, 至于是怎么样的感觉, 我想不同的人感觉是不一样的, 这只能靠我们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了。

于老师在教“翠”这个字时, 没有借助任何直观手段, 而是引导学生结合文本语言、生活经验和内心感受去理解“翠”是什么颜色。在这个对语言形象的触摸过程中, 学生对“翠”这个词语意思的理解更为丰富。更为重要的是, 长此以往, 学生对词语的感受能力会日益敏感, 思维的灵活性也在语言的会境、会意、会情中飞动起来。

二、在有效的拓展中学生思维指向深刻性

学生受自身发展阶段和阅读视界等的局限, 思维很容易停留在一个层面上, 上不去。这时, 教师必须依据实情, 科学取向, 把学生的思维由横向铺陈引向纵向发展, 引导他们主动地运用自身既有的知识与能力, 唤醒生活的经验, 激发情感体验的储存, 对零碎的感受进行归纳整理, 比较综合, 真正内化文本价值, 形成理性认识, 训练思维的深刻性。

例如寓言《揠苗助长》教学片段。

师:小朋友们, 我就是拔苗人啊, 你们说奇怪不奇怪, 我花了这么大力气, 把苗往上拔, 为什么禾苗都枯死了呢?你们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面向生活, 引导学生从读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生:老伯伯, 你错在不按庄稼生长的规律办事。师:小朋友们, 我们变换一下, 做做拔苗人吧。面对田里枯死的禾苗, 听了人们的教育, 你会怎么想?

(立足文本, 引导学生从读者层面转向文本主人公层面, 发散思维)

生:我真是太不应该了, 怎么能不顾庄稼生长规律乱干呢?花了时间, 用了力气, 还是吃力不讨好, 我得接受教训啊!

师:不错, 看到了自己的错误。老伯伯啊, 听了人们的劝说, 知道了自己的错误, 以后会怎么做呢?

(由表及里, 从思想层面引向行动层面)

生:我会把地翻了, 重种庄稼, 然后加强管理, 使庄稼获得好收成。

师:小朋友们, 我们这里有这样的拔苗人吗?有没有类似的人呢?比如为了把事情快点办完, 而用了一些傻办法呢?

(超越文本, 从文本引向生活)

生:我小姨吃减肥药, 医生让她一天吃两片, 可她一天吃四片, 结果减出病来, 进了医院。

师:学了这则寓言, 你想告诉人们什么呢?

(回归文本, 科学取向)

生:不管做什么事, 都要遵循规律, 不能一时求快, 好心办坏事。

教学中怎样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呢?上述例子给我们一些启发:第一, 一般要选择教学内容丰富、有争议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第二, 注意捕捉学生的心灵变化, 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课堂对话的能动性;第三, 要善于营造如上这般的情境, 比如, 进入文本既定的角色, 引导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 同化知识, 运用知识, 驰骋想象, 抒发创意, 张扬个性。

三、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中凸显思维的发散性

我们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一度追求答案的唯一性, 久而久之, 学生的思维也显得呆板、单一。要改变这种现状, 我们教师应该有这样的意识, 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中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与培养。

请看一位三年级教师是怎样指导学生造句的。教师要求学生用“津津有味”造句, 学生说:“这篇课文不好读, 我读了一遍又一遍, 终于读得津津有味。”教师没有简单的评价, 而是进行有效的引导:“这个句子说得对, 但只是模仿课文。谁能将‘津津有味’放到动词的前面?”学生继续造句:“吃过晚饭, 爸爸正津津有味地看电视, 妈妈却叫他去洗碗, 他很不高兴。”教师接着启发:“谁还能将‘津津有味’放在句子的最前面?”学生受到启发, 思维更大程度拓展:“津津有味地看完动画片, 我才去做作业。”教师仍然没有作罢:“这些句子的内容都是看东西, 能不能换成其他内容?”学生也没有让教师失望:“杨梅真好吃, 我吃了一个又一个, 吃得津津有味。”

这位教师懂得指导的策略。她不是简单地赞同、肯定学生, 而是每到关键处都给予适当的点拨, 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我们在追求语文美丽转身的时候, 可否在宏观背景下实现微观的语文转身, 比如, 在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 让学生的思维走了一段直路就拐一个弯, 走了一段又拐一个弯, 这样的课堂, 语言文字运用训练更为扎实, 学生思维也极具发散性, 可谓相得益彰。

浅谈语文教学要重视课外阅读 篇9

关键词:语文教学,重视,课外阅读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 在应用好教材之时, 要注意课内向课外迁移, 让学生举一反三, 融会贯通。引导他们积累生活的素材, 切读名著, 育古文, 关心时事, 通过课外培养他们良好的感悟生活的能力, 提高文学修养, 进而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一) 重视课外是新大纲的要求

新大纲对初中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提了以下要求: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学会浏览、检索, 圈点、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读书方法。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 其中文学名著2――3部。此外, 与课本同步的还有自读课文和古诗文读本, 供学生课外阅读和诵读。由此可以看出, 要求也是比较高的。因此, 语文教师重视学生课外阅读是必要的, 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项任务。

(二) 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写作水平的现状提醒我们必须重视课外阅读

现在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他们教学的方式方法仍是题海战术, 过多精力用于做题上。作文教学中老师规定格式, 读例文, 所以写出来的作文毫无新意, 千篇一律, 味同嚼蜡, 枯燥无味。要摆脱这种窘境, 大面积的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写作水平, 就必须以教材为例的基础上大量阅读课外书籍, 联系生活实际, 扩大视野, 丰富情感体验, 引入课外“活水”是必须的。

(三) 重视课外阅读有什么好处呢

勿庸质疑, 选入课本的文章都具有典范性, 文质兼美, 题材、风格、体裁丰富多样, 富有文化内涵, 非常利于开拓学生视野, 激发学习兴趣, 进行思想教育。但仅靠每学期三十篇的文章要想拉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阅读能力, 以及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 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学生不读课外书, 不诵读一些古诗文, 犹如蜜蜂只在一朵花上采蜜一样, 即使花蜜再甜, 但也非常有限, 阅读狭窄, 就会营养不良, 语文素质就难以提高。从另一个角度讲, 青少年记忆力强, 阅读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输入过程, 应该把大量的信息贮存在大脑里, 这就能避免以且“书到用时方恨少”。

那么, 如何让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呢?我认为, 关键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课外阅读有利于情感传递, 语文教师应注意引导, 激发兴趣。

情感, 包括教材所包含的作者写作情感, 教师的教学情感, 学生的学习情感, 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情感的来源, 从天而降是不可能的, 不读经典作品, 不背诵经典诗文, 文化素养从何而来。农村俗语中的“有个钉钉, 才能挂个瓶瓶”。但也不是说可以不加选择乱读一通, 可以不讲方法, 一味地逼学生。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兴趣及求知欲调动起来, 教学就已成功了一半, “兴趣, 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有兴趣, 就会心情全舒畅地阅读, 不会觉得乏味, 如到了高一层境界, 那就是不吐不快, 那就达到目的了。在学生中进行交流, 教师就当“旁观者, 总结者, ”到那时, 教师就会觉得, 教语文有趣, 而且轻松愉快, 连心灵就会焕发青春。学生作文, 更是文思如泉涌, 我们看作文, 就是在欣赏, 就是在丰富自己。

二、正确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背诵一些优秀古诗文。

任何事情, 既要放得开, 又要收得拢, 古诗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枝奇葩, 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 能够在一定情景中, 恰如其分地用, 两名古诗或古文表达自己的情感, 就说明语言艺术到了较高境界, 要达到这样的境界, 除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有意无意的引导, 往往能起到“柳暗花明”的效果。有意识的引导, 规定学生背诵一定量的古诗文, 并且定期检查。对能按期完成的给予表扬, 对于能超额完成的给予奖励, 对于未完成的, 只要下次有进步, 及时表扬, 而那些屡次不完成的, 究其原因, 争取家庭支持。

三、保证有一定课外阅读时间。

鲁迅曾说过:“时间犹如海绵里的水, 只要你愿意挤, 总还是有的。”作为学生, 要把课外阅读当作一种乐趣, 看作学习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个内容, 他就会积极主动、有计划地去阅读, 去丰富自己。作为语文老师, 少布置一些毫无并蒂意义的训练题, 不打题海战, 只要学生在阅读中有所得, 就给予肯定;作为家长, 语文教师应与他们多沟通, 让他们明白, 学生的课外阅读不是看闲书, 是对所学知识的加深, 是实际运用, 总结和提高, 以此得到他们的配合, 督促学生在课余时间多读书看报, 关心时事, 从假期中多读些名著。

总之, 课外阅读是激活学生的思维,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 丰富自己的知识,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的必经之路。作为语文教师要在这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 把课外阅读纳入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 以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演讲与口才》[1]《演讲与口才》

[2]《教育论文集》[2]《教育论文集》

英语教学要重视阅读 篇10

一、课前读, 感知课本

课前读, 即课前对课本的有关内容进行预习。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感知教材对新知有初步的认识或领会, 为课堂深入系统学习打下基础。预习前,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可以参考昌乐二中和杜郎口中学的做法, 在预习环节以“预学案”为蓝本, 指导学生通读教材。“预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学法指导、教材助读”等内容, 可以帮助和引导学生使用科学的方法预习所学内容, 初步理解和把握知识框架。学生可用双色笔勾画出自己认为的重点和难点, 然后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 试着完成 “预学案”中的 “预习自测”, 同时把阅读中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 记录在“预学案”的“我的遗憾”栏目中。

通过课前对历史课本的阅读, 学生初步接触了学习内容, 对知识的重难点已有所了解, 这就为课堂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培养了阅读习惯和自学能力。

二、课中读, 加深理解新知

每节新课学习结束后, 教师要给学生留一定时间来再次阅读课本, 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梳理, 加深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也就是让学生将本节课所学课本内容完整地、仔细地通读一遍, 同时强化记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并且梳理本节课内容, 形成知识网络, 进一步理解和消化新知。例如在学习完《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14课) 时, 学生在通读课本的基础上, 由教师引导把本节课的知识作以下梳理:政治上废分封、立郡县, 建立中央集权制;经济上统一车辆形制、货币、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军事上修筑长城;思想上焚书坑儒等。学生在再读和梳理课本内容中加深了对新知的理解和记忆, 提高了归纳和总结能力。

另外, 学生阅读历史课本时要能真正理解和记忆每节课的重要内容, 还应注重思考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防止新旧知识发生混淆。例如《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一课, 当讲到政治上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经济上统一度量衡时, 学生会联想到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时就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当学到文化上统一文字为小篆, 后来又流行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时, 学生会联想到我国最早的文字及文字的演变过程。这样读书与思考, 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能力, 使学生不拘泥于本课所学的知识, 也体现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创新精神。

三、课后读, 拓展丰富知识

依据知识遗忘规律, 学生在学完新课后要定期对课本进行阅读和复习, 其目的在于让学生自行整理知识, 进一步理解消化新知识, 形成知识体系, 温故而知新。对于课后阅读, 建议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1.边读课本边回忆当时是如何学习的。2.重点阅读掌握得不够好的知识。3.要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 形成体系, 把教科书由“厚”读“薄”。这样阅读针对性强, 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此外, 教师还可以针对所学内容推荐一些历史故事或课外书籍让学生阅读, 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有效拓展。例如学生学习了七上第一单元《关于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之后, 教师要使学生明白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增加历史学科的趣味性, 可以给学生推荐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 比如亚当夏娃造人、盘古开天、女娲造人等神话传说, 丰富学生的知识。

此外, 历史教师还可以开展以阅读为主题的教学活动, 在学生广泛阅读的基础上, 让学生通过举办辩论会、写历史小论文、编演历史课本剧、寻访历史文物古迹或遗址等活动,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挖掘学生潜能, 为学生深入探究历史奠定基础。

总之, 在历史教学中, 我们广大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觉有效地阅读历史课本的兴趣与习惯, 提高他们的历史阅读能力, 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发展。

摘要:课本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 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历史教师往往不注重引导学生阅读历史课本, 致使学生获取知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作者在历史教学中通过指导学生课前、课中、课后阅读历史课本, 让阅读走进历史课堂,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并提高自学能力。

英语教学要重视阅读 篇11

[关键词]历史教学阅读感知理解拓展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10094

在历史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良好记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其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的有效引导,忽视了阅读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致使学生获取知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实际上,历史课本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主要依据。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历史基础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历史课本中的基本史实和重要结论,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因此,历史教师应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阅读走进历史课堂,使学生养成自觉阅读历史课本的兴趣和习惯,并提高自学能力。

一、课前读,感知课本

课前读,即课前对课本的有关内容进行预习。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感知教材对新知有初步的认识或领会,为课堂深入系统学习打下基础。预习前,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可以参考昌乐二中和杜郎口中学的做法,在预习环节以“预学案”为蓝本,指导学生通读教材。“预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学法指导、教材助读”等内容,可以帮助和引导学生使用科学的方法预习所学内容,初步理解和把握知识框架。学生可用双色笔勾画出自己认为的重点和难点,然后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试着完成“预学案”中的“预习自测”,同时把阅读中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记录在“预学案”的“我的遗憾”栏目中。

通过课前对历史课本的阅读,学生初步接触了学习内容,对知识的重难点已有所了解,这就为课堂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培养了阅读习惯和自学能力。

二、课中读,加深理解新知

每节新课学习结束后,教师要给学生留一定时间来再次阅读课本,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加深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也就是让学生将本节课所学课本内容完整地、仔细地通读一遍,同时强化记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并且梳理本节课内容,形成知识网络,进一步理解和消化新知。例如在学习完《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14课)时,学生在通读课本的基础上,由教师引导把本节课的知识作以下梳理:政治上废分封、立郡县,建立中央集权制;经济上统一车辆形制、货币、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军事上修筑长城;思想上焚书坑儒等。学生在再读和梳理课本内容中加深了对新知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了归纳和总结能力。

另外,学生阅读历史课本时要能真正理解和记忆每节课的重要内容,还应注重思考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防止新旧知识发生混淆。例如《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一课,当讲到政治上在地方推行郡县制,经济上统一度量衡时,学生会联想到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时就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当学到文化上统一文字为小篆,后来又流行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时,学生会联想到我国最早的文字及文字的演变过程。这样读书与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能力,使学生不拘泥于本课所学的知识,也体现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创新精神。

三、课后读,拓展丰富知识

依据知识遗忘规律,学生在学完新课后要定期对课本进行阅读和复习,其目的在于让学生自行整理知识,进一步理解消化新知识,形成知识体系,温故而知新。对于课后阅读,建议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1.边读课本边回忆当时是如何学习的。2.重点阅读掌握得不够好的知识。3.要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体系,把教科书由“厚”读“薄”。这样阅读针对性强,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此外,教师还可以针对所学内容推荐一些历史故事或课外书籍让学生阅读,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有效拓展。例如学生学习了七上第一单元《关于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之后,教师要使学生明白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增加历史学科的趣味性,可以给学生推荐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比如亚当夏娃造人、盘古开天、女娲造人等神话传说,丰富学生的知识。

此外,历史教师还可以开展以阅读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在学生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举办辩论会、写历史小论文、编演历史课本剧、寻访历史文物古迹或遗址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挖掘学生潜能,为学生深入探究历史奠定基础。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广大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觉有效地阅读历史课本的兴趣与习惯,提高他们的历史阅读能力,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发展。

在阅读课教学中要重视探究学习 篇12

1 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初中阅读课教学中, 学生谈不上有统一的学习习惯。究其原因:第一, 学生的阅读习惯不一, 阅读水平参差不齐。初中之前的阅读水平差异较大。第二, 学生虽然也愿意上阅读课, 但他们并不喜欢教师选定的阅读书目, 对待这些不喜欢的书只能是应付阅读, 学生也就会表现出浮躁、不能潜心阅读的现象, 自然阅读课的教学就很难进行下去。第三, 初中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 很多在小学时就已养成。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就必须矫正他们不良的学习习惯, 即所谓“破旧立新”, 这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前提。因此, 在每学年初一新生入学后, 指导学生上好第一节阅读课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就是要矫正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 以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必须重视加强思想教育, 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矫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 尤其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性, 并使之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在这样的课堂里, 老师教的轻松, 学生学的主动, 学习过程容易且学习效果优秀。

2 要注重兴趣与问题意识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的培养在阅读课教学中同样重要。尊重学生的主观创造, 关注个体差异, 满足不同需要, 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必须转变观念,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因此, 我们必须转变观念, 不要将阅读课教学视为单纯教学课, 而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书目, 运用现代资源和教学手段, 引导学生参与阅读课读书心得的交流, 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技术意识, 促进学生学习读书兴趣的养成。

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兴趣培养一样重要。问题意识是学生学习当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敏感性、感受性, 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开始上图书阅读课时学生往往怀着好奇、兴奋的心理, 但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 有的内容需要机械重复地训练, 有的内容枯燥无味难度大, 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慢慢降下来。根据建构意义新的学习理论, 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要充分帮助学生树立问题意识, 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因此, 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问题意识和主动探索的愿望。让学生自始至终在探究中学习, 尽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3 要培养独立自主学习, 注重学生学习实践

教育家陶行知说:“最好的教育是教学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理论知识的掌握都不如通过自己亲自动手掌握的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在我的阅读课教学过程中, 我始终坚持强调独立自主学习, 注重学生自己动手。自主性学习方式是丰富多彩的, 各种体验学习方法既是独立的, 又互相联系, 学习的主体本身就是一个利用视觉 (阅读书目图片展览、视频展示等) 、听觉 (在线听书、师生谈读书等) 、肢体语言 (读书诵读、演讲等) 和大脑进行学习的复合体和共同体。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参与的学习无疑是效果最优的。同时阅读课的学习内容方面学生不再拘泥于死读书、读死书的学习形式, 作为阅读教师更应适时第利用利用图书资源大搞一些读书周、读书征文、主题演讲等活动, 以活动促进教学, 效果会更好。我相信经过教师的共同努力, 总有一天阅读不再是学生困难的事情, 学生也能内心深处真正喜欢上阅读课, 图书室也能充分发挥它强大的功能, 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更大的帮助与提高。

4 要加强小组合作, 发挥集体智慧

阅读课作为初中阶段综合实践课程, 正越来越多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所以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开展这方面的更多兴趣小组、实践活动小组, 让师生认识到阅读课小组合作的优点。比如, 阅读课小组合作能培养团体的互助合作能力、培养集体荣誉感、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促进学生间共同学习和提高、体现每个学生的价值等等。阅读过程应该是学生能动的、积极参与的过程, 是一种开放的、民主的、自主的、和谐的过程, 是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共同学习的过程, 是融实践、生活、社会, 融听说读写等各种因素一体的综合过程。

阅读课育在目标上, 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和具有一定的阅读技能。初中阅读课教学侧重在使学生掌握阅读学习的方法, 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我获取知识和探究知识的能力, 这就给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 我们需要更新观念, 在阅读课教学中要重视探究学习, 以适应终身教育, 全民教育的需要。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真正的阅读应该能够吸引学生的心灵, 教师在阅读课中注重探究性学习能激起他在阅读中对世界和自己沉思, 从而认识自己和思考自己的未来。这样的阅读课教学对学生的读书能力的形成, 乃至终身发展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淑祯.初中课内外阅读教学初探[M].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2 (5) .

[2]Siny.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培养学生读书兴趣论文[OL].中国教师站cn-teacher.com, 2007-4-8.

上一篇:香料化学下一篇:广告投放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