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要重视写字教学

2024-07-27

语文课要重视写字教学(精选12篇)

语文课要重视写字教学 篇1

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 而写不但是要求学生会写作, 还要求学生写好字。就目前情况来看, 很多学生写字姿势不正, 握笔方法不对, 写字笔顺颠倒等诸多问题严重地存在, 这些都是学生缺乏正规训练的表现, 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所以, 语文课一定要搞好写字教学。

那么, 如何加强中小学写字教学呢?

首先, 要使学生热爱写字, 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祖国的文字十分优美, 通过教学, 要让学生学会欣赏, 从而热爱写字。训练写字习惯, 必须从小学生抓起, 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正确的握笔方法。不光要教, 还要经常检查、督促,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使每个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为以后写好字打下坚实的基础。郭沫若同志曾经说过:“培养中小学学生写好字, 不一定人人都成为书法家, 总得把字写得合乎规格, 比较端正、干净, 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 能够使人细心, 容易集中意志, 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 粗枝大叶, 独断专横, 最容易误事, 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郭老的话, 指出了写字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技能, 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第二, 要从基础抓起, 由易到难, 逐步提高。

据了解, 大多数一年级语文教师一开始教学生写字, 不是从楷书教起, 而是教一种横平竖直的所谓方块字。这种字固然笔画、结构简单, 好教易学。但是它不能算一种书体, 不符合书法教学的要求。楷书也讲横平竖直, 但楷书中的横并非都要水平, 竖也并非全垂直, 在横平竖直的前提下横竖笔画都有许多变化。学生一旦从小养成了写“方块字”的习惯, 以后要改写楷书必定困难, 这是写字教学中的一个误区, 必须认真扭转。要从一年级起教硬笔书法, 由易到难地教楷书的各种笔画、偏旁部首的写法和间架结构、形体规律, 知道字的读音和含义, 循序渐进的学好楷书。楷书基础打好了, 再学习行书和草书就比较容易了。我认为小学宜教楷书, 初中宜教行楷, 高中宜教行书, 以后再学草书。宋代书法家苏东坡说过;“楷如立, 行如行, 草如走。”可见楷书是学习书法的第一步, 学书法必须从楷书开始。许多六至九岁的孩子能写出很漂亮的楷书, 说明了孩子是能学好写字的。

第三, 教师要不断提高写字水平, 给学生做出样子。“打铁先要自身硬。”要教学生写好字, 老师要先练好基本功。“师傅不明徒弟拙。”这就要求每个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 能写出一手较好的字, 成为书法的内行。不少的老师字写的不好, 但“字无百日功”, 只要下工夫勤学苦练, “入门”是不难办到的。入了门, 认真练习就会有成效。书法是中国的一项特有的艺术, 书写是一个人的重要素质。加强中小学写字教学是我们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必须从头抓起, 持之以恒, 切实加强学生的正规训练, 努力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成武县白浮中心小学)

语文课要重视写字教学 篇2

某日看到一份《报刊文摘》上刊登的一篇文章《上海长宁区小学语文考试换了面孔》,读后深有感触。这项小学语文考试改革,特别重视写字教学,写字在语文成绩中的比重大大提高,于是出现了一张考卷全部做对,字写得不好,学生成绩却只得“良”的现象。

写字,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训练。俗话说:字如其人。写字的过程就是学习做人,培养学习态度、习惯的过程,孩子们的情感会从中得到熏陶。为此,柳斌同志特别指出:“中国人从小就要注意写好规范字。小学阶段,除了要打好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素质的基础外,还要打好写规范字的基础。”

我在语文教学中也十分重视写字教学,保证落实写字教学的时间,写字课不随意改为讲读课、作业课,而且按各年级段写字教学的要求组织教学。学生三年级开始学写钢笔写,五年级起语文作业均用钢笔书写,改变了学生到小毕业考试时仍用铅笔答卷的现象。下面是我平时在写字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

一、认识写好字的重要性。

学生开始识字,也就开始认识祖国悠久的文化史。在认字、记字、识字的过程中,让他们了解到古人的造字规律。在写字的过程中,让他们自然地产生“中国是文明古国”、“中国人是有智慧,富有创造性”的印象。明白写好字,就能更好地进行各科书面作业,写好字,就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书写基础。

再看看当前的形势,在省教委的重视和推动下,我省各校已将“把字练好”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小学语文考试也进行了改革,试卷最后一部分内容就是写字成绩。很显然,将汉字写正确、写端正是一个中国学生应掌握的最起码的基本功。小学必须重视写字教学,这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基础工程。

二、养成写字的习惯性。

教育,简单的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小学生来讲,写字习惯要比字写得好差与否重要得多。初开始,我并不急于教学生练习写字,而是强调端正的写字姿势,用做操一样的口令“坐-执笔-全神贯注”反复训练写字习惯。

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我是从四方面提出严格的要求:1、坐势端正。坐得自然,两脚放平,身板要直,头部略向前倾。2、扫笔正确。五指并拢,斜握铅笔(钢笔),手腕关节配合,按笔画发展的方向,上下左右灵活动转。3、全神贯注。两眼正视纸面,注意字的笔画、间架、结构。4、卷面整洁。字字正确清楚,行行排列整齐。

良好的写字习惯包括认真的书写态度,正确的执笔运笔方法和写字姿势等。学生一旦养成了这些良好的书写习惯,必能终身受益。

三、学习写字的规律性。

为了上好写字课,我以讲授写字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写字技巧为主,并把写字教学与识字教学联系在一起,使学生练习写字的过程也是熟练掌握字形的特点,字的笔画结构和书写方法的过程。现行的写字课本已与语文课文中的生字紧密联系。这样,使写字教学与识字教学紧密结合,不但提高了识字的巩固率,而且相应提高了写字的质量。遇到难写、易错的笔画时,我在讲清要领的同时进行示范。学生写字时,教师作巡回指导,发现错误,及时纠正,个别辅导,或请学生上黑板演示,通过比较,让大家注意到笔画,书写的方法。

在练字的同时,我训练学生“自评”。按规范字体评价自己书写的字,让学生明白怎样的字是达到了“美”、“漂亮”的标准。使学生在练字的过程中知道字的位置要摆好,“顶天立地”的字不美,“缩头缩脑”的字不美,结构松散、东倒西歪的字也是难看的。

在学生对汉字笔画书写、形体结构的规律初步掌握之后,我还严格要求他们持之以恒,要求他们把已学到的书法技巧运用到各种作业中去,使学生树立一种“提笔即练字”的意识。教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不仅批改学生的错别字、错题,还经常找出一些书写中不规范的地方,进行书写指导,让学生按规律把每个字写正确,写规范,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促进写字技能的形成。

四,培养写字的积极性。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在写字教学中,尤其是在写字课的起始阶段,要十分重视兴趣的激发。指导学生练字,如果一味地讲解偏旁部首、结构造型,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乏味、枯燥。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注意用一些典故、顺口溜、形象比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三点水这样写,上点下提一直线,中点突出才好看”。“撇捺在上像把伞,在中像鸟飞,在下像支架”等等。生动的讲解,准确的示范,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形象动作,亲眼看到了起笔、行笔、收笔的全过程,书写汉字也就化难为易了。

书写要达到一定的规范要靠“练”,怎样让学生有练的动力,有练的需求?我在激发他们练的自觉性时,恰到好处地介绍古代书法家勤奋学习的故事,讲“笔山”、“墨湖”的传说,让学生在思想上接受“勤奋出成绩”的道理。

在日常练字中,及时列举优秀作业,并把他们的本子在班上传阅,在“学习角”张贴,让大家感受到汉字笔画的形态之美,或发现书写差的学生有点滴进步,展示其取得进步的作业本,使差生也感到自己在不断进步。孩子的天性好胜,成功的喜悦往往能带给他们无穷的力量,使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看到“勤奋出成绩”的效果。

写字兴趣培养起来,就会促进写字技能的提高;写字技能提高了,写字兴趣也就更浓厚了。对于那些在书写方面有特别爱好的学生,我还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书法兴趣小组,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

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写字训练,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时,增强了他们对祖国文字的热爱和审美情趣,陶冶了他们的情操。我班的几名学生,长期坚持认真练习写字,字写好了,成绩也上去了,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实践证明,重视写字教学能提高学生的素质。

语文教师应重视写字教学 篇3

【关键词】 写字教学 培养 锻炼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2)10-022-01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中要进行写字教学是非常明显的事情,教学生写好字,这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最基本的任务。但实际情况却使语文教师们汗颜,学生的写字基本功令人担忧,写字姿势的正确率也十分低。许多学生抬手动笔就错字连篇,甚至连大学生也不时闹出笑话。

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受应试教育影响,写字教学一向不大被人重视;二是老师的原因。有的老师写字基本功差,不能正确指导和板书示范;三是电脑普及后,写字渐渐被高效率的电脑取代。

1. 汉字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优秀传统艺术,炎黄子孙应该很好的继承和发展。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国的方框字是最繁复难写的文字,也是最能体现力度美的文字。柳斌先生说:“我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是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搞好书法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掌握书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继承这一优秀的传统艺术,而且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其多方面的育人功能是不容忽视的。”

2. 写好字仍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写字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在识字时,既要重视字的认读,又要重视字的书写,没有动手写就印象不深刻。郭沫若曾这样说:“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得把字写得合乎规范,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横,最容易误事,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写字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学习习惯的过程。

3. 汉字书写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和信心的途径。学语文必须从识字、写字开始,连字都不耐烦写好的学生,决不会有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心。相反,凡能写一手好字的都有学习语文的兴趣。因为他们优美的书法常得到老师的表扬、伙伴们的羡慕,其得到的愉悦感、产生的成就感又成了学习动力。再说,汉字是一种形义紧密结合的文字,认真地写,有利于对其义的领悟,从而更好地理解祖国语言,促进语文水平提高。

4. 新课标对写字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部组织相关专家制定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就明确指出:“中小学书法教育以语文课程中识字和写字教育为基本内容,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

对学生强化写字教学,是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必须要求,是历史赋予的重要使命。抓好写字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真正转变教育观念,落实新课标的要求

首先,学校方面要转变教育观念,切实按课程标准的要求开设写字课。要开足课时,订齐教材,安排好专职或兼职教师,保证写字教学的正常化,不把写字课挪作他用。同时,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要把写字课纳入正常教学管理范围,有要求、有检查、有考试。其次,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对写字教学的认识。语文教育要着眼于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凡使学生终生受益的技能就要着力培养训练。因此,语文教师要把写字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用好教材,加强指导,扎实训练。

2. 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榜样示范

教师具有示范性的特点,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学生有着特殊的影响。教师以身作则,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无声的命令。平时的课堂板书,批改作业,老师都应该注意书写姿势,握笔姿势。安排好字的结构,注意字的笔顺,展示给学生的是一个个端端正正的汉字。个别辅导时,放下老师的架子,走到学生中去,握着学生的手写一写,让学生看着老师写一写,无形中,老师把自己变成了一面镜子,不但可以加强自身的写字姿势,提高写字水平,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学生更是让他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写字标本,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

3. 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

写字并非一朝一夕所能练成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要让学生喜欢写字,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必须重视学生写字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采用故事激励、竞赛激励、展览等方法进行兴趣的培养。其一,故事激励。比如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让他们学到了勤奋;欧阳修在沙上练字的故事,使他们学到了自强不息…… 古人勤学苦练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其二,竞赛激励。竞赛不但能调动学生练字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同学之间互相合作的集体意识。其三,展览。定期举办作业展览,将写得好的学生作品放进学习园地或学校的展览橱窗,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对写字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写字氛围。

4. 保证练习时间,因材施教

语文课要重视写字教学 篇4

一、教师和学生写不好字的原因

当今社会, 许多工作都是电子化办公, 大多文章、文件都是打印的。 因为手写的材料越来越少, 手越来越懒, 所以人们越来越不重视对汉字的书写。

再看看教师, 包括语文教师, 对汉字的书写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 书写漂亮的寥寥无几。 有对字的间架结构掌握不好的、横不平竖不直的, 有的“头重脚轻根底浅”, 有的“皮厚嘴尖腹中空”, 写的字歪歪扭扭;有的笔顺根本就不对, “先横后竖, 先上后下, 先中间后两边, 先里头后封口”等这些掌握不好, 有的养成自己随便书写的不良习惯。 比如有的教师在写“土”字, 先写两横, 再写一竖, 有的老师先写一竖, 再写两横;在写“口”字时, 先写竖折, 再写横折, 两笔就写成了。 诸如此类的情况还有许多。 因为教师的书写都成了这种状况, 所以学生的书写情况可想而知。 这会形成恶性循环, 学生和成年人的书写水平会越来越差。

记得我在小学和初中时, 本子自己订 (做) , 书皮 (教科书用比较厚的纸包上) 自己包, 本儿皮和书皮儿有时是母亲用毛笔书写, 比如“语文本”“数学本”, 书皮这样写:“语文”“数学”, 下面再写上自己的姓名。 母亲是初小毕业, 小学三四年级的毛笔字的水平, 居然比现在本科毕业的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写的字要好得多。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

1.小学教师书写能力的培养

我认为, 教师的书写能力决定学生的书写能力, 教师写得好, 学生自然而然就写得好。 那么, 如何提高教师的书写水平呢?

首先, 不仅是语文教师, 所有教师都要加强学习, 加强练字, 这是作为教师的基本功。 要认真学习笔画笔顺, 掌握好汉字的间架结构, 掌握好汉字的笔顺, 不仅要练习硬笔书法, 还要练习毛笔书法。 可以照着经典的硬笔和毛笔书法书进行练习, 每天写一篇硬笔和毛笔书法作品, 时间长了, 书写水平自然会显著提高。

其次, 学校应该给教师提供练习的平台。 学校可以帮教师提供必备的练习书法的纸、笔、墨和字帖等, 出台教师练习书法的制度, 可以通过书法比赛、书法作品展览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 提高广大教师练习书法的积极性。

2.学生书写水平的提高

首先, 教师应要求学生有正确的坐姿。 写字的姿势是多种多样的, 采取不同的姿势写字会有不同的效果。 正确的姿势, 能使书写者正常的发挥水平;反之, 必然会阻碍水平的发挥。那么, 如何确定书写姿势呢? 采取什么姿势要根据作品的篇幅、形式、字的大小等因素确定。 书写姿势一般可分为三类:坐势, 站势, 蹲势。

正确的坐书姿势, 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头正:头部端正, 略向前俯, 不能歪斜, 保证视角的适度, 眼睛与纸面距离大致保持在30至40厘米。 左手边按纸, 边调节纸的位置, 使正在写的字始终在眼和手的最佳范围内。

臂开:关键是两臂自然撑开, 大小臂夹角至90°以外, 使指、腕、肘、肩四关节轻松和谐地配合, 身体的力量可以畅通地传到笔尖。

身直:要做到以上要求, 身子就要尽量坐正、坐直。 胸口离桌沿的距离3寸左右 (根据所写字的大小适当调节距离的远近) , 不可紧贴桌面或弯腰驼背。

足安:两脚自然平放, 屈腿平落。 两脚平行或略有前后, 双腿不可交叉 (俗称为二郎腿) 。

正确的坐姿, 还可以防止学生驼背和近视, 有助于学生身体健康成长。

其次, 要求学生有正确的握笔姿势。 正确握笔, 对写好字很关键。 有人归纳握笔 (硬笔) 口诀如下:—抵二压三衬托, 指实掌虚腕灵活, 角度适宜方向正, 笔画轻重细琢磨。

“一抵”是指用中指的指甲根从笔杆的下方将笔从下往上抵住, 笔杆留出一寸长的距离, 一般是在旋笔刀旋出锥形的根部。

“二压”是指用大拇指从里侧、食指从外侧将笔捏紧后往下轻压, 拇指和食指的指肚着力, 这样捏时指肚面大, 肉软且厚, 不用费很大力气就能将笔握紧。

“三衬托”是指无名指、小指略弯曲成前后状, 两指成一平面贴于桌面, 再加上掌侧要贴实桌面, 从而将中指及整个笔托起, 形成既稳且活的握笔姿势。

教师要给学生的书写起到榜样的作用。 我们在上小学时, 可以说每位教师的字写得都很漂亮, 不管是粉笔字还是毛笔字, 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位学生, 所以大多数学生的字写得都不错。 教师要对学生严格要求, 从坐姿、握笔姿势、笔顺、间架结构等各方面进行经常性提醒, 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

一手好字, 可以使学生的作业工整清秀;练习写字, 可以使学生陶冶情操, 使学生坐得住, 认真思考问题;观察字帖, 可以提高师生的审美能力;练习书法, 可以使中华民族的书法事业发扬光大, 从而带动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摘要:在悠久的华夏文明中, 书法是历史的瑰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书写是语文教学的基础, 教师和学生书写一手漂亮的汉字是对小学语文教学最基本的要求。然而在当今社会, 写字漂亮的人越来越少。要书写一手好字, 必须从小学抓起。

语文课要重视写字教学 篇5

有关小学语文论文: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训练

张立新

安徽省东至县尧渡中心学校(247200)

朗读训练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朗读能力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基本功。因此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还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陶冶健康的情操。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十分重视朗读能力的训练。

“朗”是声音响亮的意思。朗读就是用清楚响亮的声音把文章念出来。即“有声的阅读”。有声的朗读和无声的默读在大脑皮层留下的印象不一样,记忆效果、理解深浅也不一样。以情感人的文学作品更适宜于反复朗诵,使学生受到感染,从而达到深刻理解的目的。

1朗读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不但通俗易懂,而且很规范,通过朗读,可以训练学生掌握规范的语言,读得多了,就像一个玩惯了水,熟悉了水性的孩子,对规范化的语言也就“习惯成自然”了。如果看书时只是一味地让学生默读,虽然这并不影响读懂他,但是,如果要求说说文章大意或自己的体会时,学生会感到“意思都懂口难开”,因为“出声的朗读”太少,口头表达能力没有培养起来。

人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有高低之分,原因在于:在一个人的口头表达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他影响最大的`周围的那些人口头表达能有高低之分。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尤为重要。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学十分重视熟读背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很有道理。塾堂里总是书声琅琅,课业时总是吟哦不绝。经过十年寒窗磨炼过的士子,“四书”、“五经”、唐诗宋词,都背得滚瓜娴熟。可以说,离开朗读,要形成读书的本领是不可能的。“读写听说”,表明兼顾听说,以读写为主。这无疑是在强调“读”的重要性。通过熟练背诵的吟咏理解字义、句意、文意,陶冶情操,形成阅读能力。

2朗读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

朗读的过程是一个对文章慢慢“咀嚼消化”的过程,它可以弥补快速阅读一目十行,遗忘太多的不足。“咀嚼”得越细,“消化得越好”,人家的东西也就越能“归我所有”。

朗读又是一个对文章细细“品尝回味”的过程,它可以纠正许多学生读书浮光掠影,不求甚解的毛病。通过细细“品尝”,多次“回味”,才能领悟到文章高远的立意、巧妙的布局、娴熟的表达……不知不觉中学会了作文。

3朗读训练可以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文章不是无情物”。好的文章寄托着作者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奋发进取、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当学生包含深情地诵读时,他们的情感世界也得到净化和升华。通过文章中生动的语言、丰满的形象,认识了真善美,也认识了假恶丑。

语文课堂要重视母语教学 篇6

母语教学“应该培养学生以口头语语文教育具有鲜明的育人导向和民族个性。可以这样说,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学习掌握本民族语言工具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育人。也就是说,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不可分割的,应具有和书面语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使学生们获得基本的语言能力,以达到表达与理解上的自治”。具体地说,要“发展和完善学生各种形式(读、写、听、说)的言语活动”,“使学生掌握语言事实、规律和规则,以便能用所学语言自由、准确、生动地进行交际并具有语言和文化方面的初步知识”。同时,要培养重视语言教育的立场,提高对母语的关心和尊重。

众所周知,以前我们把语文叫做国语、国文。港台地区现在的语文课还被称为国语课。为什么这样叫?除了清末以来推行的“国语运动”外,笔者认为很大一部分就因为语文课是母语教学,不外乎就是教师教的是祖国的语言文字,学生学的也是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负载着传承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任务,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应当是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水乳交融。因此,在语文课上学生学的就应该是祖国的语言文字,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都知道语文教育应有一个特殊甚至是核心的位置,即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一方面因为语文的文学性对青少年更富有感染的力量,可以给人建立一种精神世界,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让学生领略中国语言文字的美。汉字一方面难学,另一方面积淀了很丰富的文化,不仅是一种简单的符号。中国语言文字美的背后是人性美,语文课本里选有对联,还有谜语,歇后语……这些都可以让学生体验中国语言文字的美。

法国文学家都德在《最后一课》中,曾经给我们描绘了普法战争中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被割让给普鲁士后,学校不能再教授祖国语言文字的情形;《难忘的一课》中也写到了台湾被日本强占后台湾人无法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一事实。可见,一个民族侵占另一个民族时,不仅要占领他们的领土、奴役他们的人民,还要消灭他们的语言文字。

列宁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应该是教授祖国的语言文字,承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这样呢?都德在《最后一课》中给了我们答案:“亡了国的人民只要记住自己国家的语言,就好像拥有了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可见,祖国的语言文字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何等重要。有专家指出,母语教育不仅仅是使受教育者获得语言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受教育者认同母语文化。母语教育本身也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活动,它对培养人们的民族情操、增强民族的凝聚力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我又想起了《难忘的一课》中那位台湾老师在台湾光复后吃力地、认真地教孩子们学习“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那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啊?他所要传授给孩子门的绝不仅仅是这九个汉字,这里有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精神……

今天,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竟然出现这种不和谐的旋律,应该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双语教学固然很时髦,可也不是适合所有的课堂。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语文学科就是要培养重视语言教育的立场,提高对母语的关心和尊重。我们的语文课堂教授的应该是中国的语言文字,传授的应该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让孩子从小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正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任重道远。

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因素 篇7

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以情导情

语文教材中, 情景交融的诗歌, 富有诗意的散文, 引人入胜的小说, 催人泪下的剧本, 占相当比例, 都蕴含着浓郁的感情因素, 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都有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 形成崇高的人格。因此, 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 采用朗读引发、研读体味、情景再现、情境体验、背景穿插、烘托渲染等教学方法, 以情导情, 激发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 引发学生的情感, 使之与作者产生共鸣, 进而理解课文、发展情感。当然, 导情要适度, 要围绕理解课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来进行;还要适时, 要在学生情感思维出现障碍时加以引导, 并要设法上升为理性思维。在教学中, 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语言的激情作用。教师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 具有激发性和感染力。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 要讲究轻重缓急的节奏、丰富多彩的内容、抑扬顿挫的语调、富于变化的语气、引人入胜的语境。要富于美感,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并配合适当的体态语言, 以激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奕奕的眼神, 把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结合为主体语言, 声情并茂, “一石激起千重浪”, 拨动学生的心弦, 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 使学生与作者的感情相沟通。这样既有助于理解, 又有利于学生的情感发展。

二.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情感, 以情激情

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努力促使学生实现良好的情感体验, 使之有利于语文教学。首先, 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但“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教师必须要结合学习兴趣和动机的培养, 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热情。其次, 要采用多种有效手段, 丰富学生的情感。写作教学也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 “情者文之经”, 学生如果没有丰富细腻的情感, 就不可能写出真挚感人的文章来。因此, 教师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 指导学生投身生活, 不仅要观察生活、积累生活, 更主要的是要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指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感人之处, 深刻体味, 用心感悟,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提高学生的生活感受力。在教学及生活中, 教育学生时刻以积极的态度、乐观的精神、高尚的情操、饱满的热情、稳定的心境来面对生活和学习。总之, 我们要从多方面入手,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 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大幅度提高!

三.注重教师自身的情感影响, 以情引情

教师在学生心中是崇高的、神圣的、教师的情感也同样能感染学生。首先, 教师要给学生亲切感、信任感。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如果学生厌恶甚至憎恨教师, 那么对其所教学科也自然没有学习兴趣。教师要对学生倾注全部爱心, 关心爱护学生, 尊重信任学生, 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时时给学生微笑、期待和赞许, 与学生进行直接的感情交流,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让学生感到教师可信、可亲、可爱, 产生一种满意、喜爱的情感。其次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 相信学生, 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 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因而, 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多引导、多鼓励学生自我学习, 要多方引导启发, 让学生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和成功的快感, 增强学习自信心, 从而更加佩服教师, 表现出更大的学习和参与热情。再者, 教师要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 热情高涨的情绪, 绝不把个人不健康的情绪带进课堂, 以免影响学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而且还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积极、健康、丰富的情感,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热情教育,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教学要重视文学教育 篇8

一.文学教育是语文教学的行为和过程。

文学教育是指在语文教育中, 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将诗歌、童话、寓言、故事、小说等文学样式所具有的教育价值转化为教育成果的一系列过程和行为。它包括文学语言教育、想象力培养、健全人性养成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和指向。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效率不高, 学生不爱学习语文, 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就在于其自身人文底蕴、人文价值严重缺失。加强文学教育, 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基本能力, 促进学生道德思想品质的健康发展, 让语文贴近学生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 让学生爱学、乐学语文, 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学生在与作品的对话中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主动的阅读者, 不断唤起对未来世界的一种向往、一种想象力、一种浪漫精神, 语文课的思想教育也正是渗透于文学的审美过程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的。

二.把文学教育落实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去。

文学语言, 原本就是中小学语文教材基本的语言存在形式;文学教育, 自然也应是语文教育的题中固有之义。但文学作品不能只是语言教育的工具, 文学自身的独特价值要在语文教学中得到体现。文学作品的教学要有独特的教育教学方法, 要注重感悟, 强调学生的感受, 强调通过形象体验、通过与作者心灵的碰撞实现认识上的升华。

我总是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价值的引领, 能够让孩子兴致勃发, 乐在其中, 能够让课堂充满活力, 趣味盎然, 一如大师们的课堂, 儒雅、从容, 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 为小学生将来的成长奠定良好的文化根基。

三.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为文学教育奠定基础。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艺术。文学素养越高的人, 所具有的生活、情感、经验就越丰富, 观察、理解、表达的能力就越强, 对生活的热爱也就越执著。因此, 一个具备较高文学修养的老师会更受学生的敬爱。一个不敬爱语文老师的学生很难真正热爱语文, 只有敬爱才能生成热爱。所以, 充分认识小学语文文学教育内容, 不断提高自身文学素养, 才能为更好地开展文学教育奠定扎实的基础。

同时, 小学语文教材本身就是一个琳琅满目的世界, 是孩子们认识生活的窗口, 是一个充满真、善、美的舞台。现行教材更是大大加强了其体系的自主性、开放性和人文性, 特别是教材选文, 包括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和鲜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导向, 体现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人的特征, 给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留下很多的空间。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 才能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 才能充分挖掘教材深含的意蕴, 也才能真正走进文本, 与作品之间建立起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 从而为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 作为老师, 必须能够充分认识教材自身所包含的文学因素, 才能够在文学教育的舞台上大显身手, 成为学生热爱的老师, 更好地实施文学教育。小学语文教师理应有责任重视和做好文学教育的工作。

摘要:在语文课本中, 有很多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 这些作品对于引导学生产生审美联想、想象, 体会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 激发对生活、对大自然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富有积极意义。我在语文教学中很重视文学教育, 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把文学教育落实到语文教学中去,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语文教学要重视平时积累 篇9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注重语文知识平时的梳理和积累, 能够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收入语文教材的课文, 基本上是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 涉及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要学好课文, 得有一定的知识背景作为依托。学生的语言文字知识、文学文化常识越厚实, 头脑中知识结构越合理, 学习理解起课文来就会越迅速、越全面、越深入。相反, 如果忽视平时的积累, 学生的知识结构残缺不全, 面对课文时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 学习课文时只能一知半解, 又怎能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呢?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 必须十分重视语文知识的梳理和积累。把学生引导到积累知识、提高能力、再积累知识、再提高能力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上来。

从教学实践来看, 凡是在语文教学中注重了平时积累的班级, 进入毕业年级时就会从容主动, 教学五、六册书用不着赶进度, 复习起来花时少, 学生负担轻, 毕业考试成绩也好。反之, 那些平时忽视积累的班级, 到毕业年级时, 语文教学就显得非常被动, 复习起来捉襟见肘, 疲于奔命, 升学考试成绩也不理想。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深切体会到, 语文教学的效率要提高, 必须注重平时积累。这既符合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 也符合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我们应该把它作为一条基本原则固定下来。经过几轮实践, 我认为应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平时教学课文, 及时梳理积累。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 其地位和作用是很特别的, 它既是每个单元知识的“例子”, 本身又包含着若干语文知识。只不过这些知识是零散的, 不一定附着在教材的语文知识体系上。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就是把这些知识及时归纳梳理, 让学生在头脑中编码储存起来。这些知识包括:课文生字中的常用字、文言常用实词和虚词、文学文化常识等等。积累的方法是, 教学每一课时, 指导学生将必须积累的知识从课文以及课文的“预习提示”“自读提示”“注释”中挑出来, 在每一个教学单元结束之后, 进行归纳整理。整理时, 要特别注意列出容易混淆的知识点, 例如, 有方言干扰的汉字读音, 容易写错的形近字, 容易用混的近义词, 容易混淆的标点符号、修辞方法、文学文化常识, 文章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等等。辨析容易混淆的知识点, 是语文知识积累中应该特别引起重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扩大课外阅读, 做好延伸式积累。

光靠课内积累是不够的, 为了让学生有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 还得适当向课外延伸, 做好延伸式积累。当然, 这种延伸不是漫无边际、盲目随意的。这种延伸, 既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又要与课内知识有紧密的联系, 是课内知识的延伸和深化。具体做法是, 每学期开学时, 就要求学生每人订一份文艺类杂志, 如《意林》、《读者》、《格言》、《青年文摘》等, 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 并把有关知识整理出来。这类杂志不仅可读性强、富有教育意义, 而且是由编辑精选过的, 学生可以花少量时间, 获得比较多的信息, 适合学生在行课期间积累知识使用。

另外一种延伸式的积累, 是利用暑假和寒假, 要求学生阅读与课文有关的原著。例如, 鲁迅的《呐喊》、《彷徨》, 老舍的《骆驼祥子》,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等等。或者阅读教材附录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名著, 例如,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高尔基的《母亲》, 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 斯威夫特的《格列夫游记》等等。这些阅读可以让学生加强对课文思想和内容的理解, 并积累较系统的文学文化常识。

课外延伸式积累, 特别要防止搞成消遣式阅读, 因此, 我一般都要求学生订出阅读计划, 拟定读书目的, 并要求他们做好摘记, 写好读后感, 教师定期进行检查。

三、教师经典传授, 搞好针对性积累。

学生在课外积累语文知识, 要受到资料和时间的限制, 必然有这样那样的缺陷, 即使是积累课内语文知识, 由于受到理解归纳能力的制约, 有时也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因此, 有必要由教师动手精选一部分课内外的语文知识传授给学生, 以弥补学生积累中的某些缺口。教师精选语文知识, 要有针对性。所谓针对性, 一要针对学习课文的需要, 所选知识对课文有补充、扩展和深化的作用, 学生掌握了这类知识, 有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二是针对学生的知识缺陷, 学生缺什么就传授什么, 尽量将学生的语文知识缺陷弥补起来。根据这个原则, 我在教学中主要精选三种知识传授给学生:一是与课文有直接联系的知识, 例如与课文作者有关的楹联, 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诗歌、典故等等。二是学生难于查找、不易选择的知识, 例如名言警句、外国重要作家作品简介等等。三是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例如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词, 容易混淆的近义词, 容易混淆的语文术语等等。精选出来的这些知识, 主要通过两条渠道传授给学生:一是结合学习课文, 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介绍给学生, 二是利用语文辅导时间, 一次学一点, 长期积累, 积少成多。

四、重视迁移运用, 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积累语文知识并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语文教学的目标, 在于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我们平时搞好语文知识的积累, 仅仅是一种手段和途径, 是给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为培养语文能力扫清障碍。因此, 在积累语文知识的同时, 要重视对这些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使之尽快向语文能力转化。在日常教学中, 我是通过三条途径来做这种转化的。首先, 将这种转化, 有机地贯穿在日常教学当中。在进行阅读教学时, 设计一些课堂练习题, 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平时积累的语文知识来分析文章,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分析理解文章的能力。在写作训练中, 我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话题作文或命题作文, 让学生在写作中充分运用已经积累的语文知识、各类素材, 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其次, 在每个教学单元结束后, 根据单元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师选择一些单元训练题, 本着知识在课内、训练材料出自课外的原则, 让学生进行练习, 提高学生迁移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第三, 辅导学生在积累语文知识的过程中, 训练自己的语文能力。例如, 利用语文早读时间背诵名言警句、楹联、诗歌, 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利用归纳梳理某些语文知识的机会, 训练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学生在假期课外阅读时, 必须写读书笔记、读后感, 以培养学生鉴赏写作能力等。

摘要:语文教学, 要重视平时积累。这是搞好语文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条重要途径。

中专语文教学要重视创设教学情景 篇10

中专语文课常用的教学情境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借助图像、视频创设教学情境

图像或视频可以把课文中所描写的景色, 具体直观地表现在学生面前。比如, 课文《空山鸟语》的导入, 为了使学生感知大自然的景色, 教师既可以用大型彩色图片, 又可以采用视频和多媒体, 把起伏的山岗、如镜的湖水、翠绿的山色、山间的小屋一一展现在学生面前,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视觉上感知美的图画, 为学习好课文奠定基础。又如学习岳飞的《满江红》一词辅之以名家讲授的南宋史 (视频) , 让学生在历史中去了解、体会岳飞的爱国情怀和精忠报国的精神, 再让学生聆听朗诵录音, 到此时不需要再做详细讲解, 学生就已经完全理解了岳飞在词中所表达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的激烈情感了。

二、借助活动创设教学情境

比如学习课文《雷雨》 (节选) , 剧本是上世纪30年代初的作品, 要令今天的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会有一定的难度, 可以在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后调动学生参与表演活动。表演是非常直观而形象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它不仅是教学内容的外观形象, 而且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来表演剧中的人物,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好更快地进入人物内心, 使观看表演的学生也被调动起来, 饶有兴趣地参与到课文的学习中来, 师生互动效果好,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实现也就顺理成章了。用这样一些表演活动来创设语文学习的情境在中职语文课中还有不少空间可以利用, 课程资源也很丰富。

三、借助“背景”创设教学情境

背景知识是指与教材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知识的总称。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距离现在年代久远的课文, 更快更好地找到进入作者心灵的切入口。作者介绍、时代背景、历史典故等都属背景知识。比如, 学习《纪念刘和珍君》一文, 对作者、时代背景都要详加介绍, 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课文, 理解作者鲁迅写作时的心情。在学习唐诗宋词时, 对诗人及创作诗的时代背景的介绍, 既可以揭示诗歌的内容, 又缩小了时空差距, 解决了学习古诗词由于年代相隔久远而无法产生共鸣的障碍, 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诗人创设的情境中, 更深刻地理解诗作。

四、借助语言创设教学情境

声情并茂的朗读能把学生带到课文的艺术境界中, 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在头脑中再现课文描绘的情景。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描写的景物亲切宜人, 表达的感情细腻温馨, 可谓情文并茂、文质兼美。这些课文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 使学生感受到课文中美的形象, 从而撩拨学生心灵的琴弦, 让他们在思想深处产生情感共鸣。如在学习《故乡的榕树》一文时, 可以设计一些营造情境的导语以激发学生的情绪, 设计一些音乐做朗读的背景, 触发学生想象和联想。笔者设计的导语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承至今已有五千多年, 游子思乡, 叶落归根已深植于我们民族的血液中, 这一主题也是古今诗文经常吟唱的。唐代诗人李白吟咏: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当代诗人席慕蓉说:故乡的歌是一首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光的晚上响起。……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而一位海外游子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永存于记忆深处的故乡美景, 那浓得化不开的乡愁如此浓重而动人, 让我们走入作者描绘的山水画中一起去感受吧!”接着笔者选择了马思聪的《思乡曲》作为朗读背景音乐:在浓郁悠扬的音乐声中聆听饱含深情的男中音朗读全文, 全班学生鸦雀无声, 心潮随音乐, 文字而起伏, 创设了与课文情感完全融合的情境, 既达到了“披文入情”的教学效果, 又让学生在情景交融中得到了感悟:中华民族从古到今都重土重乡、故土难离, 从而在心灵上受到了一次民族情感的洗礼。

中专语文课的教学在创设教学情境中还有很多方法, 只要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渐渐体会、理解、运用语文的听、说、读、写以培养语感, 在某些具体生动的情境中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感知语言运用的某些规律, 从而达到表达和交际的目的的方法教师都可以尝试。“教师的真正艺术就表现在他教育孩子不仅用眼睛而且用心灵观察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 此言是有道理的。

参考文献

[1]余文森著.有效教学十讲[M].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9.

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因素 篇11

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情导情

语文教材中,情景交融的诗歌,富有诗意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催人泪下的剧本,占相当比例,都蕴含着浓郁的感情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都有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形成崇高的人格。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采用朗读引发、研读体味、情景再现、情境体验、背景穿插、烘托渲染等教学方法,以情导情,激发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引发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理解课文、发展情感。当然,导情要适度,要围绕理解课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来进行;还要适时,要在学生情感思维出现障碍时加以引导,并要设法上升为理性思维。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语言的激情作用。教师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具有激发性和感染力。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要讲究轻重缓急的节奏、丰富多彩的内容、抑扬顿挫的语调、富于变化的语气、引人入胜的语境。要富于美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配合适当的体态语言,以激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奕奕的眼神,把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结合为主体语言,声情并茂,“一石激起千重浪”,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使学生与作者的感情相沟通。这样既有助于理解,又有利于学生的情感发展。

二.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情激情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促使学生实现良好的情感体验,使之有利于语文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但“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教师必须要结合学习兴趣和动机的培养,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热情。其次,要采用多种有效手段,丰富学生的情感。写作教学也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情者文之经”,学生如果没有丰富细腻的情感,就不可能写出真挚感人的文章来。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指导学生投身生活,不仅要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更主要的是要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指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感人之处,深刻体味,用心感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生活感受力。在教学及生活中,教育学生时刻以积极的态度、乐观的精神、高尚的情操、饱满的热情、稳定的心境来面对生活和学习。总之,我们要从多方面入手,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大幅度提高!

三.注重教师自身的情感影响,以情引情

教师在学生心中是崇高的、神圣的、教师的情感也同样能感染学生。首先,教师要给学生亲切感、信任感。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如果学生厌恶甚至憎恨教师,那么对其所教学科也自然没有学习兴趣。教师要对学生倾注全部爱心,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信任学生,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时时给学生微笑、期待和赞许,与学生进行直接的感情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感到教师可信、可亲、可爱,产生一种满意、喜爱的情感。其次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相信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因而,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引导、多鼓励学生自我学习,要多方引导启发,让学生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和成功的快感,增强学习自信心,从而更加佩服教师,表现出更大的学习和参与热情。再者,教师要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热情高涨的情绪,绝不把个人不健康的情绪带进课堂,以免影响学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过硬的教学基本功,而且还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健康、丰富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热情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是千万不能忽视的,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这一非智力因素,变单纯的知识教育为素质教育,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靳江萍,教师,现居河南辉县。

初中语文教学要重视文本阅读 篇12

为解决这一弊端,在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要立足于文本,重视文本的阅读教学。

一、引导学生读进课文,挖掘文本中丰富的资源

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上,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我们很难有个一般的标准去加以衡量,千家之言,何者为是,不同个性的教师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最好,只有此时此地最有效,所以教学形式的选择不妨各行其是。然而,就语文阅读教学来说,立足文本却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前提。平时教师如果在备课和上课时只注重于教学形式,一味花力气在活动形式中创新,脱离、偏离文本,无异于本末倒置。

诚然,语文教学方法的改变,的确让课堂有了生机和活力,学生学习的兴趣也空前的高涨,然而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过于重视活动形式,忽视文本阅读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他们愿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课文以外的问题研究上,却不能静下心来读课文,这样本末倒置势必影响语文学习的效果,对此,我们深有体会。深圳南山区教研室唐建新老师把阅读教学概括为三个阶段,即读得进,悟得出,记得住。这种划分备受语文界同行的欣赏。的确,语文学习以“读进去”为基础,才会有更大的发展。为了克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感受粗糙”的毛病,笔者在语文教学上逐步从追求多样的形式走到追求文本阅读的深入、细致上,其间的感受颇多,收获也颇丰。一篇课文,能够读进去,读明白,才谈的上独特的感受和体会。

二、立足文本,注重语言的品味

语文课的独立价值是语言文字。一堂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须要在言语的丛林和字里行间穿行。如果脱离文本品味语言,就会失去品味的意义,甚至会闹出笑话。语文教学应通过对文本中语言文字的咀嚼去体会语言文字内蕴涵的深层内容。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样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其中“臃肿”原指过于肥胖,以致动作不灵便的意思。可以让学生结合具体语境品味语言,理解“臃肿”在文中的意思是指何首乌根的粗大;再让学生用该词语的原意造句,品味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的表达效果;通过文字的咀嚼,再—次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内蕴涵的深层内容,这样学生从中就可以体会到童年的“我”天真无邪、热爱自然的品性以及他在百草园的情趣。

三、立足文本,做到启而能发,发而能收

1. 文本阅读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自我感悟

与过去语文教学不同,新课程提倡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对文本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但是这些都不能离开文本,另起炉灶。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是因文本而生发的,脱离文本的旁逸斜出,学生的接受和索取的意义是没有价值的。就一篇作品而言,教师不能给学生先入为主的影响。因此,可让学生直接看课文,不必看提示、练习之类,让学生以自身的体验来感悟作品。由于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经验阅历不同,阅读同一篇作品,他们一定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

2. 文本阅读过程中,教师应激发学生质疑问难

让学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发现问题,引发自我思维,这是阅读教学活动的最高境界。作为阅读的引导者,教师要设法让学生边读边思,产生质疑,实际上让学生发现的问题越多,越能帮助他们深刻理解文本,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学生自主提问,教师引导学生解答,坚持训练,学生就能逐渐学会提问题,学会自主探究,不断提高语文阅读水平。

3. 文本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多元解读

阅读理解要尊重学生的独特的个性化体验,而不强调统一的标准答案,教师在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解读文本,培养其发散思维,让他们在文本阅读过程中感受到其中的快乐。如阅读《风筝》这篇课文时,解读课文的主题,可以启发学生从儿童教育角度去理解,旨在批判封建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提倡近代儿童教育的科学观念;从鲁迅的自省精神来看,表现鲁迅可贵的严于解剖自己,不断反省,知错就改的品质;从亲情角度去理解,表现浓浓的手足之情,这是一首洋溢着人情美的赞歌;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指出游戏实际出于儿童的天性,“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希望中国的儿童精神不受压制,能够健康成长;从追求美好事物的角度去理解,风筝是故乡春日的象征,虽然作者在春风里感到冬的肃杀,但作者仍在继续寻求那逝去的春天。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白,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在文本中寻找知音同调,在文本中寻找自己的期待,根据期待视野分析文本的意义,可以产生不同的思考,得出不同的结论,一旦有了新发现,学生就会感到阅读与思考的快乐,从而大大激发阅读的兴趣。

4. 文本阅读过程中,教师在启发之余要做到“发而能收”

一篇文学作品允许有多样化的体会和理解,学习一篇课文,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然而,是不是作品中所有的问题都应该提倡不同的理解呢?由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高低差异,必然有一部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是属于低层次的,不妨任其“姑妄言之”,但是教师却不能“姑妄听之”,启发之余,还要有“收回来”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质量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整体水平上。这里就存在着文本中如何使个性化的体会与共性化的理解和谐统一的问题。如果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只一味地提倡个性而否定共性的话,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恐怕大多只能停留在肤浅的层面而难以提高。当然,这里所说的共性与过去所说的标准答案是截然不同的(共性是指在个性化体验的基础上得出的一种最能贴近作品的体会和感悟等)。一篇文学作品,其主旨及作者的感情倾向应该说是比较明确的,正确的理解也应该贴近作者的写作意图。如学生阅读了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对文章的主题理解出现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这篇童话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丑恶,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另一种认为这篇童话表达作者对骗子的憎恶,对孩子的无私无畏的赞美之情。两种理解,哪一种最贴近作者的本意?作为教师了解了文章的写作背景,深入地读透文本,是不难做出判断的。那么对于那种错误的理解,我们是不是应该给予纠正,给予引导呢?纵观文章的全部情节,可以引导学生用“骗”和“揭”两个字来概括,故事主体围绕“骗”字展开,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没有涉及骗子落入法网,实在耐人寻味,其用意可能是有意向读者敞开一扇感情之门——作者并不痛恨两个骗子,而是借骗子设计的骗局来剖析这个社会的人生病态。如果我们过于强调个性化的理解的话,对学生的错误理解不加点拨,是否又会走入一个新的误区呢?

学生对文学作品持有个人独特的理解和体验,这是应该鼓励的,但理解也不能是天马行空,放任驰骋。发而能收,这是对教师素质提出的一项新的基本要求。课堂上,允许分歧,但不能没有共识。基于文本,只有让学生的个性化体会和共性化的理解和谐统一,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进入一个新的理想境界。

上一篇:纯粹功能主义下一篇:存储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