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基础教育观

2024-08-19

科学的基础教育观(共7篇)

科学的基础教育观 篇1

科学的基础教育观:基础教育必须面未来,突出创新。基础教育必须全面、适度。基础教育必须注重学生主体性发展。基础教育必须具有社会性。

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五大趋势:教育终身化。教育民主化。教育个性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国际化。当代世界教育的共同追求:学生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学会负责。主体性教育的十个基本点:人的主体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主体性教育的内涵及其特征(凸显学生主体性。民主性。活动性。开放性。)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现代教育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现代教育应把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项核心目标。现代教育中应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树立多元智能观,尊重学生主体的差异。打破教育的工业化生产模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建立起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教育活动模式。从学生的主体需要出发构建新的课程体系。阻碍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弊端有四个方面:学生主体自主活动的整体缺失。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反映学习客体的认识活动为主。学生主体间的交往活动缺乏。与学生现实的社会生活相脱离。

备课的内涵:备课应具有狭义和广义的内涵。狭义的备课是教师认真研究当前学生的水平特点和即将进行的教学内容,以及如何让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得到应有发展的教法和学法问题,目的是上好现在的课。广义的备课是教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总结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也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终生备课,形成教师自己的知识海洋。” 如何备好课:1备课的组织形式。个人单独备课和集体备课。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重点跟踪,课后交流。2备课的几个基本环节: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落实基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析异点,激发疑点,体现特点)设计和编写教案(设置疑问,设计好练习,设计好课后作业,设计好板书内容)准备教具。

课堂教学改革要点:课堂教学生活化,学生学习主动化,师生互动有效化,学科教学整合化,教学过程动态化,教学内容结构化,教学策略综合化,教学资源优化,教学对象个别化,教学评价多样化。五环节教学模式:(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2)自主学习,小组探究(3)汇报交流,评价质疑(4)抽象概括,总结升华(5)拓展应用,巩固提高。

四类教材的教学模式:起始教材,并列教材,递进教材,后继教材。基础课教学模式:创设情景,积累感性经验,抽象概括结论,应用拓展解决问题。

迁移课教学模式:思维再现,模仿探究,巩固练习,形成技能。转化课教学模式:准备练习;尝试练习,小组讨论;汇报交流,评价质疑;课堂总结;巩固练习。训练课教学模式:激情学标,基本训练,综合训练,变式训练,创造训练。

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

解决问题教学模式: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反馈评价;拓展应用,巩固提高。

统计教学模式:创设情景;经历统计过程;联系生活,拓展应用。可能性教学模式:导入新课;游戏引入,实践感知;联系生活,加深体验;总结升华。

空间与图形教学模式:观察积累;操作发现;拓展应用。

计算教学模式: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引导参与,探究算法;巩固算法,深化提高;总结体验,拓展延伸。

概念教学模式:提供丰富典型的材料引入概念;注重正反例的辩析,理解概念;灵活运用,巩固概念;注重概念之间的比较,深化概念。课堂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育的六个要素:实现教学指导思想的真正转变,体现主体性教育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自主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独立自主性;联系学生生活,发展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积极创造性。加强师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主体性教育中如何转换教师的角色:知识传授的中间人角色;研究者和实践者角色;教练员角色;讨论参与者或主持人角色。实施创新教育的七大原则:个性化原则,自主性原则,探索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启发性原则。

六大要素: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和氛围,探索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途径与方法,解放学生,注重创新思维的训练,开设创新课程,重视家庭的影响。

五个特征:创新教育是全面发展学生智慧品质的教育,是全面发展学生个性品质的教育,是体现学生主体精神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生活教育理论: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思想,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郭元祥的“新生活教育”基本理念。尊重的教育基本内容: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受教育者,尊重教育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自尊。多元智能理论:基本理念:8种基本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所蕴涵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评价观。

科学的基础教育观:基础教育必须面未来,突出创新。基础教育必须全面、适度。基础教育必须注重学生主体性发展。基础教育必须具有社会性。

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五大趋势:教育终身化。教育民主化。教育个性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国际化。当代世界教育的共同追求:学生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学会负责。主体性教育的十个基本点:人的主体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主体性教育的内涵及其特征(凸显学生主体性。民主性。活动性。开放性。)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现代教育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现代教育应把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项核心目标。现代教育中应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树立多元智能观,尊重学生主体的差异。打破教育的工业化生产模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建立起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教育活动模式。从学生的主体需要出发构建新的课程体系。阻碍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弊端有四个方面:学生主体自主活动的整体缺失。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反映学习客体的认识活动为主。学生主体间的交往活动缺乏。与学生现实的社会生活相脱离。

备课的内涵:备课应具有狭义和广义的内涵。狭义的备课是教师认真研究当前学生的水平特点和即将进行的教学内容,以及如何让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得到应有发展的教法和学法问题,目的是上好现在的课。广义的备课是教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总结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也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终生备课,形成教师自己的知识海洋。” 如何备好课:1备课的组织形式。个人单独备课和集体备课。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重点跟踪,课后交流。2备课的几个基本环节: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落实基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析异点,激发疑点,体现特点)设计和编写教案(设置疑问,设计好练习,设计好课后作业,设计好板书内容)准备教具。

课堂教学改革要点:课堂教学生活化,学生学习主动化,师生互动有效化,学科教学整合化,教学过程动态化,教学内容结构化,教学策略综合化,教学资源优化,教学对象个别化,教学评价多样化。五环节教学模式:(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2)自主学习,小组探究(3)汇报交流,评价质疑(4)抽象概括,总结升华(5)拓展应用,巩固提高。

四类教材的教学模式:起始教材,并列教材,递进教材,后继教材。基础课教学模式:创设情景,积累感性经验,抽象概括结论,应用拓展解决问题。

迁移课教学模式:思维再现,模仿探究,巩固练习,形成技能。转化课教学模式:准备练习;尝试练习,小组讨论;汇报交流,评价质疑;课堂总结;巩固练习。训练课教学模式:激情学标,基本训练,综合训练,变式训练,创造训练。

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

解决问题教学模式: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反馈评价;拓展应用,巩固提高。

统计教学模式:创设情景;经历统计过程;联系生活,拓展应用。可能性教学模式:导入新课;游戏引入,实践感知;联系生活,加深体验;总结升华。

空间与图形教学模式:观察积累;操作发现;拓展应用。

计算教学模式: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引导参与,探究算法;巩固算法,深化提高;总结体验,拓展延伸。

概念教学模式:提供丰富典型的材料引入概念;注重正反例的辩析,理解概念;灵活运用,巩固概念;注重概念之间的比较,深化概念。课堂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育的六个要素:实现教学指导思想的真正转变,体现主体性教育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自主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独立自主性;联系学生生活,发展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积极创造性。加强师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主体性教育中如何转换教师的角色:知识传授的中间人角色;研究者和实践者角色;教练员角色;讨论参与者或主持人角色。实施创新教育的七大原则:个性化原则,自主性原则,探索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启发性原则。

六大要素: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和氛围,探索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途径与方法,解放学生,注重创新思维的训练,开设创新课程,重视家庭的影响。

五个特征:创新教育是全面发展学生智慧品质的教育,是全面发展学生个性品质的教育,是体现学生主体精神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生活教育理论: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思想,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郭元祥的“新生活教育”基本理念。尊重的教育基本内容: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受教育者,尊重教育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自尊。多元智能理论:基本理念:8种基本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所蕴涵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评价观。

科学的基础教育观 篇2

一、创设真情流淌的生命课堂

学习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如今的学习从属于认知、理解的智力范畴, 已渗透、扩展到情意、价值观等非智力领域。学生的科学学习过程是知识积累、能力提高的过程, 同时也是情意发展、人格健全的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联系科学与人文的纽带, 可以深化教育, 促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同时, 又能优化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完善学生个性成长[1]。科学课程的学习中, 尤须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树立科学正确价值取向,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 探讨STSE的关系中的真善美。

当今, 人们在充分享用着科技所赐予的丰硕成果时, 也体验着种种科技异化带来的恶果。各种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物种灭绝等越来越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 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通过STSE课程, 有助于学生更客观、更全面的地认识科学, 启发学生思考技术、经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力。

一方面, 通过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的双重作用, 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科学技术的正面效能和负面影响。在科学课学习中, 教师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如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等造成全球性危机的问题, 选取适当的主题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通过原因分析、策略研究、方案设计等系列过程, 学生逐渐从思想上正视科学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才不会将崇尚科学变异成对科学的宗教崇拜。在学生自主讨论和教师的引导总结中, 不断让学生意识到这一切问题的出现从正反两方面说明, 科学技术不仅不是万能的, 而且其发展方向的迷失会给人类文明带来极大的威胁, 甚至可以达到毁灭性的程度[2]。

另一方面,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重视确立正确的科学价值取向。教师通过对社会热点问题的专题学习和研究, 学生可以从多种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评价, 尝试做出价值判断和道德分析。从牛肉生产到人类的繁殖, 从自然保护区到‘克隆羊’, 从水中充满雌激素的河流到布满核放射尘埃的谷地, 这些人类自己所创造的环境。其中涉及的问题客观的说明,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正在冲击和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伦理观念及其他社会观念。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伦理道德之间的问题, 分析科学技术的使用是否尊重生命?是否尊重人性, 克服了人性危机, 确立了人的尊严?是否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教师与学生不断深入追问和反复的价值判断、道德分析中, 引导学生趋向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

(二) 持严谨的态度对待科学学习。

学生结合科学史哲的学习, 逐渐转变以往对科学学习不正确和简单化的观点。学生能认识到科学知识的成长不是一个常态的、线性累积过程, 也不是一种新的事实、理论不断加成的过程。科学在不断发展中, 不仅体现为“累积式”的量变, 还是“革命式”的质变过程。由此, 科学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累积, 而是新旧范式的转变过程。学生要促成这一转变:首先, 树立问题意识, 即学生在进行认识活动时, 通过对认识对象的深刻洞察、怀疑、批判等多种方式, 产生认知冲突, 经过深入思考后仍困惑不解时, 出现了一种具有强烈的探索情境的真实问题或想做出发现式创新的一种心理状态[3]。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不断积极思维, 对问题作出大胆假设, 小心求证, 直至问题解决。其次, 养成证据意识, 尊重事实, 重视客观求证, 以严谨的态度寻找证据, 学生所展示的证据越多, 就越能引发对原先想法的反思, 从而促成假设、预测、推理、解释、交流、质疑等思维活动的积极展开, 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最后, 加强学生细心、耐心、恒心、包容心等心理品质。

二、构建纵横联通的智慧课堂

布鲁纳认为, 学习的实质是一个人把同类事物联系起来, 并把它们组织成赋予它们意义的结构, 即知识的学习就是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学科的知识结构。学生在不断完善认知结构的同时, 也能够获得认识事物的一些普遍方法。

(一) 梳理学生心中的科学。

科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 它由多学科知识高度聚合而成。一定意义上说, 学生学习知识主要是掌握概念和由概念组成的系统, 通过对概念的学习加深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学生通过学会如何使用“概念图”、“V形图”等科学思维工具之后, 借助少数大概念为核心建构科学概念体系, 帮助探讨事物之间的关系, 关注事物的复杂性和整体性, 认识和体会知识的形成和重构的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重点关注教材中重复性与割裂性的内容编排, 打破原有教材的编排体系, 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教材内容重新整合为层层深入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在学习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过程中, 自主把握科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借助科学思维工具给自己栽种一棵棵知识树。通过构建知识网络, 让学生抓对立、清异同、悟联系, 梳理自己心中的科学。这样不仅有利于清晰明了的掌握科学概念, 还能更乐于参与科学实践, 对重要原理的深入探索, 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逻辑推演能力,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整合理解能力。

(二) 激发学生成长的科学。

科学知识, 既是静态的又是动态的, 既要建构一个个知识网络图, 又要于行动体验中不断进行动态修正和知识创新。随着吸纳、类化、整合知识的增多, 它不断膨胀并向外辐射, 从而使学生的知识层次愈高, 知识覆盖面愈广, 知识的迁移性和普涉性愈强[4]。

学生在建构知识网络的同时, 也在科学实践中不断检验、修正和完善, 经由思考、探索、研究等活动, 以求真、求善、求美的有机统一作为吸纳知识、类化知识和整合知识的价值标准, 剔除迷信和教条的内容, 删改愚昧和偏见的理解, 不盲目崇尚非理性权威的共识, 通过质疑、追问、辩护、反驳、反思等行动对自身的想法负责, 对科学知识进行类化、整合、凝练、提升, 赋予它新的发展因子。学生在不断完善认知结构的同时, 还要让学生感悟科学知识、科学现象、某一科学知识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从而感悟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三、铺设思维碰撞的实践课堂

皮亚杰说过, 动作是智慧的根源。因此,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以科学思维为核心的脑力活动和动手操作活动有机结合的情境, 引导学生在各种科学实践中积累经验, 提升观察、试验、猜想、验证及推理概括的能力。只有“实践”才能获得真知, 才能让猜想与假设转化为真理。学生的思维是在活动中发生的, 并随着活动的深入而得到发展, 从而让学生的“双手”闪烁出创造性思维的光芒。

(一) 摆脱形式主义的探究, 重视科学观察活动。

当前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探究”将课堂科学探究等同于学习“科学 (思维) 方法”和“科学 (实验) 方法”, 科学探究被程式化地分解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探究方案、搜集证据、作出解释、讨论交流等步骤反复运行, 步骤化的探究活动没有引发学生更多的科学思维, 学生仅是“依样画葫芦”的进行探究活动。科学实践通过扭转课堂探究活动模式化倾向, 转变固定的、按部就班的步骤进行探究活动, 不在于追求普适的、固定的“科学方法”, 摆脱探究的形式化, 注重探索科学家的真实探究活动, 开放学生的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活动的源泉在于观察活动, 科学课上学生的大多数科学学习活动都可以被理解为某种意义上的观察活动。分类是有比较的观察, 测量是精确的观察, 实验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观察, 分析是对观察结果关系的认识, 解释是对观察现象的阐释并产生理论。在科学学习活动中, 不同的学生由于自身的知识背景不同, 决定了观察到的现象、获得的数据、所作出的解释不可能完全一致。在观察活动中, 学生对观察重点的把握, 对观察现象真假的辨别以及产生原因的预测, 对观察现象和数据的记录, 与其他同学针对观察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以及对观察结果的验证, 等等, 通过这些科学观察活动,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二) 发展科学思维,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 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和发展空间, 小学四年级是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质变期, 若能抓住关键期充分挖掘和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品质, 借助开展形式多样的创造性活动,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解放学生的大脑, 发挥想象力, 有益于学生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发展。

在小学科学课中, 各个学校都采用了多种多样生动有趣的科技活动方式,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开设小发明课, 开展竞赛活动, 征集最优方案, 组织课外小组、观摩、参观, 专家开讲座等。科技活动是一种基于问题、项目、任务的探究性学习, 在各种科技活动中, 学生瞩目生活的需要或是迸发的奇思妙想, 检索到自身想要解决的问题, 产生发明选题, 并锁定选题进行发明设计与实践。在教师的引导下, 借助“缺点列举法”、“对比类此法”、“逆向思维法”、“问题追踪法”等方法, 启发自身的想象力, 在同伴协作与互助, 以类似科学家的研究活动, 全身心参与实践, 在操作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改进自己的方式方法、方案设计, 寻求最优方案设计, 最终解决问题并向公众呈现自己发明和创造的成果。通过学生的小发明、小创造及小论文的作品, 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 即一种实体思维, 逐渐向于理论性逻辑思维转变。

参考文献

[1]亓英丽, 毕华林.论科学教育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J].当代教育科学, 2012 (18) :54-53.

[2]程倩春.论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基础[J].北京社会科学, 2009 (3) :34-35.

[3]房寿高, 吴星.到底什么是问题意识[J].上海教育科研, 2006 (1) :25.

在基础科学教育中对文学的利用 篇3

摘 要:本文提出在基础科学教育中可适度利用涉及科学问题的文学作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落实新课标所倡导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的教学目标,并例举分析了几部较有影响力的西方畅销小说,指出其中所涉及的科学问题,以及如何去理解和把握其中的科学理念。

关键词:科学教育;文学作品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07)8(S)-0001-3

在中学的基础科学教育中,为了实现新课标所提出的教学目标,特别是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维度,可以利用各种辅助性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有效的教学。在这当中,一些在传统教学中不被重视甚至几乎被完全忽视的教学资源,如果恰当地利用起来,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科学教育中,对科学的本质、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教学,由于以往被强调不够,教师经常会感觉在教学内容和资源等方面有困难。就此来说,一些目前在国内已经出版了中译本的西方畅销小说,因其涉及到与科学有关的话题,而且,更多地反映了一些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对于科学、技术其及本质和与社会之关系的见解,就是一类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满足特定教学要求的素材。倘能适当地在教学中引进、利用这样的素材,完全有可能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中,掌握一部分相关的知识并进行有益的思考。

这样做的关键,是对适当的文学作品的发现和对其有关科学之理念的理解与把握。在这样的基础上,可能的选择还是很多的。在此,可以例举若干部较有影响的作品作一简要的分析和讨论。

在一些早期的西方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举《美丽新世界》和《1984》这两本书为例。20世纪上半叶,科学在世界上还是突出地以非常正面的形象来传播,科学技术的一些负面的效应还没有充分表现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有一些作家非常难能可贵地表现出了先见之明,在其作品中讨论了相关的问题。

《美丽新世界》这本赫胥黎的经典作品,写于上个世纪30年代,现在国内已经有了好几个中译本。在那个时候,赫胥黎就已经非常有先见之明地探讨了科学可能给社会带来的另一种影响,即生育技术,这样的意识是非常超前的,甚至于我们现在激烈争论的生物技术的问题,在其书中就已经有了类似的影子。他利用当时可以得到科学技术的进展,构想了一个特殊的极权社会,这个社会把科学技术的各种先进手段都运用起来,在对其成员从出生起,就进行着有目的的培养,把人分成不同的阶层,如阿尔法、贝塔、伽玛。与此同时,为了避免不同的社会结构带来的冲突,作者设想这个社会还保持着文化专制。比方说,对一些传统文化像莎士比亚的戏剧等都是禁书……。在这本书中,就我们这里所关心的话题来说,最关键的是赫胥黎设想中,利用可以想象的科学技术手段来维持这样一个作者显然是对之采取批判态度的社会。作家所要反思的一种是社会体制,一种就是利用科学手段对体制的保证。

类似于这部反乌托邦的经典著作,另一部可以提及的小说,就是那本非常著名的写于1948年的《1984》。以往人们不会把它算作跟科学有关的书,而更多地放到政治幻想小说的分类中,把它作为一本政治小说来读。这部书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当然首先的影响也是来自于它对于政治社会的构思。但是,这部小说在其精彩的描述中,其实也还涉及到对于那样一个专制社会的技术支撑条件的设想,甚至于带有了某种科幻的意味。比如说,人受到监视,所有的地方没有自由、没有隐私,甚至在自己的房间里都要躲着监视器(即小说中的“电幕”)。在1948年时,技术还不像今日那样发达,但作家在描述一种社会政治结构中发生的种种故事时,其实是很有预见地设想了可能利用的科学技术手段,即使当时这样的手段并不完善。作家的想象力和科学技术的思考和价值判断是非常值得后来人重视的。在当下,不是已经有人在讨论监视器这种技术手段的普遍应用与个人隐私之关系等伦理性的问题了吗? 

除去这些较为早期的经典作品之外,如果我们直接跨入20世纪90年代,我们更会发现,一系列的小说更加有针对性地在思考着科学的问题。

很有代表性的美国畅销小说作家克莱顿的一系列作品,就是典型。其中,在公众中,其最有名的作品,就是最初以小说形式问世的《侏罗纪公园》了,当然,由于这部小说后来被改编成电影(其实他的每部小说几乎都被拍成了电影),由于电影的传播,其影响力超出了小说。后来沿着类似的思路、围绕着同样的主题的续篇《失落的世界》亦是如此。

抛开《侏罗纪公园》中那些至少在逻辑上似乎成立、与当代科学发展有某种关系的幻想性细节不谈,仅就其思想性而言,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背后,也有许多非常值得人们思考的内容。

小说的作者体现在其作品中的一个非常清晰的意识,即作者所要讲述的,实际上是人和自然的关系的问题。那个设想由人类造出并放养了恐龙的孤岛是一种自然,人们在这个孤岛上用人工的方式复原了几千万年前存在的恐龙,重新建造了一个人工的自然界。但作者又认为,这样一个自然界是不可能稳定的,虽然小说中的某些人以为可以控制这样的自然,但是这实际是一种幻想,而作者立论的根据,又放回到某种科学的逻辑里。在这本书中,作者大量采用了一些科学前沿的东西,典型的就是混沌理论。曾有人说这部作品所传达的混沌理论这样一些科学前沿概念,要比很多科普作品效果好得多。此小说中有一位主人公,是可以视为作者代言人的名叫马尔科姆的数学家,他就根据自己的研究而预言:这样一个人为的自然系统肯定是要出问题的。

从近代科学创立的时代起,人类有一种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从哲学家培根开始,就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口号:知识就是力量。后来有人重新解读,译为知识就是权力。人们一直有这样一种观念,一种所谓人类中心的观念,有一种人类对自己能力夸大的想象,认为人们可以控制自然、可以改造自然,可以把握人们创造的自然,这种认识是近代科学创立以来特别是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人们一直不断地主流地所持有的一种看法,直到后来很多问题的出现,使人们开始反思,我们是不是真的有能力做到这一点?过去我们在中国不是也有这种传统吗?大跃进的时候口号不是“人定胜天”吗?这种概念无论是基于想要依赖科学技术手段还是政治意识形态的信念,都是认为可以由人的意志来改善自然界和控制自然界,但是后来人们发现这样的信念也许是有问题的,或者说,对自然的控制有时候也是会出问题的。从《侏罗纪公园》到《失落的世界》,正是反映出这样的一种思想。

相应地,在当下我们的现实中,当我们为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争论,为一些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事件或问题而争论,如像有关人类是否应“敬畏自然”的讨论,关于水利工程的讨论(在《侏罗纪公园》就真的提及到阿斯旺水坝的事例)等,如果把这样的小说结合在科学教育中,也许会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一些话题、思路和素材。

在这里,还可以再举一个近来非常走红的典型的作家的例子,即著名的《达芬奇密码》一书的作者丹·布朗,他因《达芬奇密码》而知名,但其另外几本作品其实都是跟科学有关的,比如说像《数字城堡》、《骗局》、《天使与魔鬼》。

《数字城堡》涉及到的是密码、信息、超级电脑的问题,当然内容也包括恐怖主义、政府的电脑信息系统的研制开发等等情节,但关键在于,它提出的问题是:如果能够研制出万能解密机,那么,在这种有可能性的技术发达情况下,人类的隐私何在?

关于个人隐私,像这样的反思,或者是像生物技术的应用等所带来的冲突,在学术界也已有所讨论,此小说只是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把这样的科学发展的伦理性问题具象化。这里仍然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与人和社会的发展的冲突的问题作为关注的核心。

在《骗局》这本书里,涉及到的也是一种科研伦理的问题。作者设想的情节是,出于政治的需要,政府的有关机构和官员也居然会在科研的问题上作伪。像这样的问题,在我们关注科研道德的时候,当然也是有借鉴思考价值的。

在丹·布朗几部小说中,我更愿意强调的是《天使与魔鬼》这本书,因为这本小说把叙述的焦点放在一个科学与宗教的环境之中,在仍带有幻想性又有一定科学依据基础的故事情节里,反映了科学与宗教的冲突。书中,教皇内侍在危急的时刻的长篇演讲几乎就像是一篇在讨论科学、宗教和人性之关系的论文。其中提到的一些很有意味的问题就是,仅仅靠科学我们是否能够很理想的生存?能够满足我们所有的物质需求的前提下,科学是否能够同时满足我们的精神需求?在我们掌握了非常先进的一种具有威力的手段和技术的前提下,我们的道德是否也已经进化到了有能力足以能够控制把握这样一种技术发展的相应的程度?

如果仅就近几年来被译成中文的国外畅销小说来看,其实还可以举出许多其他涉及对科学的反思这一主题的优秀作品,像《诺贝尔的囚徒》、《羚羊与秧鸡》、《猎物》,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再例举了。

总之,本文只是想提出这样一种可能的设想,即如果在学校的基础科学教育中,适度地利用涉及到科学问题的文学作品,完全是有可能在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容易达到新课标所设定的某些教学目标的。

小学科学的基础知识 篇4

2. 小孔成像的实验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成的像是倒立的。

3. 光照射到物体上,被物体挡住改变了原来的传播方向反回去了,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光从一个透明物体进入另一个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4.各种物体都能反光,反光的情况不同。红颜色物体反射红色光,黄色物体反射黄色光,不同颜色的物体反射光的颜色不同。白色的物体比黑色的物体反光能力强。表面越光滑反光能力越强。

5.平常使用的镜子,表面是平的,叫平面镜。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里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左右相反。

6.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做凸透镜。凸透镜有聚光、放大和成像的作用。

7.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利用凸透镜形成的像都是倒立的。当凸透镜距纸屏近、距蜡烛远时,形成的是缩小的像;当凸透镜距纸屏远、距蜡烛近时,形成的是放大的像。

8. 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它是由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组成的。瞳孔像照相机的光圈,能控制光线的强弱;晶状体像凸透镜能使物体成像;视网膜像实验中的纸屏,能映出图像。

9. (我们是怎样看到周围的物体的?)我们周围的物体,有的自己发光,有的能反射别的物体的光。当它们发射或反射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进入眼睛后,会在视网膜上形成这些物体的像;连接视网膜的视神经立即把这些光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这些物体。

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篇5

吴燕

外国语学院

10级英语

100405012

摘要: 科学发展观引领着中国近年来至未来发展,既是唯物论又是辩证法,也是历史观又是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丰富与发展,也是当代中国的发展哲学。不管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还是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遵循科学发展观与大自然和谐生活。

关键字:实践 以人为本 辩证唯物主义 人与自然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剖析当代世界与中国的发展态势、全面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世

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依据。只有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来看问题,才能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中体现为科学发展观

历史的考察是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地、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其次,马克思主义认为,必须进行生产,才能满足人的需要,人也只有通过生产,才能最终和动物区别开来,获得真正的解放 [1].但随着历史发展,马克思不可能想到一百多年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摆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人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正是在这种新的社会环境中,中国共产党人针对新情况,总结国内外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和教训,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发展既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发展;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全面发展,首先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的经济发展中,高投资、高能耗、高污染现象依然存在;农村与城市相比发展缓慢,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呈扩大趋势;在经济与社会发展关系上,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出现了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破坏、污染严重、气候异常、灾害频发等现象。这些问题说明我们固然需要加快发展经济,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形成经济和社会相互促进、全面发展的良好格局。只有四个文明共同建设,才能实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这里,我们就必须在马克思正确世界观方法论的带领下做出我们的一切决定,来完善我们的计划。

二:科学发展观以辩证唯物主义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

马克思理论联系现实告诉我们在实践和交往活动,人们联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科学的发展观从本质上说,其哲学依据就是发现矛盾、认识矛盾、解决矛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说到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的观点,认识和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科学发展观在中国未来发展的问题上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有机体思想、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坚持了历史辩证法,社会有机体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这一范畴表明,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于人的生产实践和交往活动之中,是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因素、社会关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有机联系的整体。

在这个整体中,科学发展观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注重社会整体发展的有机性、整体性和社会发展的多因素的相互作用(合力)。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体认了社会发展的有机性和整体性特点,既坚持了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又注重发挥上层建筑因素(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等)和意识形态、文化因素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及反作用,很好地坚持了历史辩证法。下面我们就谈几个不同发展观:

(一)辩证的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

辩证的发展应当是系统的、全面的、保持内在各要素均衡的发展,也就是说,任何健康的发展,都应当是全面的发展,而不能是片面的、畸形的、不均衡的、单一突进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要全面地兼顾到系统构成的各个要素。社会发展是全面的,必须看到它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必须系统、全面、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二)辩证的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事物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在与它事物的联系中存在的,一事物离开与它事物的联系,就谈不上存在,更谈不上发展。因此,按照辩证法,要从事物的相互联系中把握事物的发展。只有以协调、兼顾的观点和方法处理发展的问题,才符合社会发展本身的辩证法。

(三)辩证的发展观就是可持续的发展观 辩证法讲发展,是要求连续的、保持内在发展能力的健康发展。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包括社会发展,一定要有可持续的发展能力。健康的、正常的发展应是持续的、有后劲的发展。

所以说马克思主义义有一系列基本原理和观点,但贯穿这一系列原理和观点中的根本观点,则是毛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科学发展观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观察和解决一切问题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只有从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解决对发展问题的科学认识,才能从根本上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历史唯物主泽东所说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2]

三:科学发展观和马克思主义人本观坚持以人为本,一切都是为了人民

人民组成国家,国家依靠人民,而我们所做的一切,全是围绕“人民”二字展开,我们祖国新一代必须牢记以下观点:

(一)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马克思主义人认为“以人为本”发展观的哲学根源,这是在对“以神为本”、“以物为本”思潮和旧人本主义思想的批判中,在对社会历史进行科学分析中得出的科学结论,是从现实的人出发,以现实的人为动力,以现实的人的发展为目的的思想理论。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深深蕴含于人民群众之中。只有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才有无穷无尽的动力。[3] “以人为本”发展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未来社会将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这揭示了无产阶级的最终价值取向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不仅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手段,更重要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以人为本,关心人,解放人,发展人,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4]

(二)一切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除了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还有一句话,不管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还是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所以也是以人为本,把人为最高价值主体,把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理想。[5]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们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求,提供充足的物质文化产品和服务。

所以说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动力以人民为本。这就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集中体现了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真谛。只有以人民为本,才能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政治基础

除了以人为本外,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涵来看世界,“科学”在这里当然具有拒斥非科学的盲目追求之意,但同时也做出价值层面的规定,即确立社会发展的积极向度,其目的在于促进人的素质提高与人格养成。[6]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规定主要指个人在发展过程中致力于社会进步以及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致力于人的价值实现,即根据人性的自然和社会规定提升社会生活的质量,重视人们对社会发展状况的实际反应,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提出符合人性的期望。

在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政治基础至关重要,因为人们的生存境遇远没有抵达个性自由的程度。在这个意义上,抛开具有费尔巴哈话语形式的马克思早期语境不谈,从物象化逻辑审视人的社会存在,深入理解马克思对自然与社会关系这句大有深意的价值表述是极为必要的:“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7]

其中,马克思的观点的深刻含义在于,人们要想真正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只能以和谐的人与人的关系为前提。也就是说,人们只有通过以政治方式为主的社会实践手段不断改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不断消除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利益上相互对立的社会集团的状况,扬弃“资本的统治”对人的发展的抑制,才能逐渐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和谐,抵达尘世生活的彼岸。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3页 [2] 《毛泽东选集》,第3卷,1031页

科学的基础教育观 篇6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是由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对2006~2010间江苏省教育科研发展所进行的管理与规划。自“九五”以来, 江苏省教育科研课题申报与评审总量呈大幅度增长, 与“九五”期间申报和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2100项和699项相比, “十五”期间, 课题申报和通过评审总量增加到了4200项和1388项, 各项增长幅度近100%。教育规划领导小组计划“十一五”课题评审总量将控制在比“十五”课题评审总量增加10%左右, 再依照预定的评审通过率为课题申报总量的30%来计算, 那么“十一五”期间通过评审的课题将达到1600多项, 课题申报总量将超过5000项, 当然, 这是无法准确估计的。“十一五”课题将实行五年整体规划, 分2006年、2007年和2009年三次申报与评审, 通过评审的课题比例为5∶3∶2。2006年共申报了课题2975项, 有941项通过了课题评审, 与“九五”和“十五”同期相比, “十一五”课题首次申报和评审分别增长了75%、65%和26%、19%。

以上从时间发展的角度简单描述和分析了“十一五”课题规划的整体情况, 而要以2006年课题申报与评审为个案, 则需要对这一年的课题申报与评审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2006年,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共收到申报课题2975项, 除去高等教育的996项, 基础教育有1979项, 其中包括中小学、幼儿园、职业和特殊教育以及市县教研室、教科所等基础教育研究组织。经课题组专家评审和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核确认, 共评审出课题941项, 包括高等教育和省级科研院所323项, 基础教育618项。在基础教育申报课题的1979项和通过课题评审的618项中, 基本情况如下:

第一, 从行政区域看, 苏南地区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和镇江分别申报课题344项、291项、183项、160项和82项, 共1060项, 占申报课题总量的53%;苏中地区的南通、扬州和泰州分别申报课题270项、149项和70项, 共489项, 占申报课题总量的25%;苏北地区的盐城、淮安、宿迁、徐州和连云港分别申报课题99项、72项、109项、72项和78项, 共430项, 占申报课题总量的22%。在通过评审的618项课题中, 苏南地区共有课题347项, 评审通过率为33%, 占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56%。其中获得资金资助的课题56项, 占所有获得资金资助课题的52%, 包括重点资助课题44项和青年资助课题12项;苏中地区通过评审的课题有157, 评审通过率为32%, 占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25%。其中有28项课题获得资金资助, 占所有获得资金资助课题的26%, 包括重点资助课题16项和青年资助课题12项;苏北地区有通过评审的课题114项, 评审通过率为27%, 占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19%。其中有24项课题获得资金资助, 占所有获得资金资助课题的22%, 包括重点资助课题17项和青年资助课题7项。

第二, 从课题申报的组织类型看, 中学共申报课题793项, 占申报课题总量的40%, 其中包括初级中学74项, 高级中学719项;小学申报课题717项, 占申报课题总量的36%;幼儿园申报课题216项, 占申报课题总量的11%;职业学校及特殊教育学校共申报课题125项, 占申报课题总量的6%;市县教研室、教科所等科研机构共申报课题127项, 占申报课题总量的7%。在通过评审的课题中, 中学有242项, 占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39%, 其中高中223项, 初中19项;除此之外, 小学217项、幼儿园66项、职业学校及特殊教育学校27项、市县教研室、教科所等科研机构66项, 分别占评审课题总量的35%、11%、4%和11%。

第三, 从课题关注的主题看 (主要分析的是通过评审的课题) , 关注课程的课题80项, 占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13%;关注课堂教学的课题164项, 占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27%;关注学生发展的课题128项, 占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21%;关注教师发展的课题59项, 占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10%;关注学校文化的课题46项, 占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7%;关注学校管理的课题32项, 占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5%;关注其他主题的课题共有109项, 占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17%。

二、问题与对策

不难看出, 基础教育科研非均衡发展不仅体现在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均衡, 而且体现在校际之间、关注内容等方面发展的不均衡上。

第一, 地区科研发展不均衡, 主要体现在课题申报数量和通过课题评审的科研水平上。从苏南、苏中和苏北课题申报的总量上看, 苏南地区申报课题占全省申报课题总量的53%, 超过苏中和苏北地区课题申报的总和, 苏中、苏北地区申报课题分别占全省申报课题总量的25%和22%。从某一地区市申报课题的情况来看, 申报课题最多的南京申报了课题344项, 是申报课题最少为70项的泰州的近5倍, 即使是与苏南地区的镇江相比, 也是镇江课题申报总量的4倍以上。另外, 地区课题通过率和通过评审的课题占评审课题总量的百分比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课题通过评审的比率分别是33%、32%和27%, 各占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56%、25%和19%。

最能体现课题科研水平的就是获得资金资助的课题, 因此, 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获得资金资助课题占所有获得资金资助课题的52%、26%和22%这一比率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地区科研水平的差异。总的来说, 不论是从课题申报数量, 还是从课题通过评审所体现的科研水平来看, 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之间无一不呈递减分布状况。

第二, 校际科研发展的差异, 主要体现为初中学校教育科研十分薄弱。仅就此次初中学校课题申报与通过评审的两个数据就能看出其中的差距, 一是全省初中学校共申报课题74项;二是初中学校通过评审的课题19项, 分别占课题申报和通过评审课题总量的4%和3%。

且不说把其与同类型的高中、小学和幼儿园课题申报和评审的情况作绝对值的比较, 就是与不同类型的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课题申报和通过评审课题的6%和4%, 市县教研室、教科所课题申报和通过评审课题的7%和11%进行比较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再者, 即使是与同类型的高中、小学和幼儿园课题通过评审比率进行相对值的比较, 也是存在差距的。其中高中、小学和幼儿园课题通过评审比率分别为31%、30%、31%, 而初中课题通过评审比率只有26%。课题的申报数量和课题评审通过率都在极大程度上体现了初中学校对教育科研的重视和科研水平薄弱的程度。

第三, 课题关注主题的片面性, 主要反映为课题过多的关注课堂教学和学生发展, 而忽视了对校长和基层教育行政管理者的关注。基础教育科研应从多角度, 多方面、多层次去挖掘主题, 旨在促进学生、老师和管理者的发展, 关涉到的不仅是课堂和教学, 凡有利于他们发展的都值得和需要大家进行研究。而此次通过评审的课题只关注学生、教师、及教学等主要内容, 而缺乏对学校校长、行政管理者进行专门研讨, 如校长的专业化、校长的培训和校长的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几乎没有涉及到。主题关注的片面性体现着基础教育科研内容的非均衡发展。

为发展江苏教育, 特别是发展江苏教育科研,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是其中的一个部门) 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针对基础教育科研地区、校际和关注主题等方面不均衡的发展状况已经或正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主要包括:

第一, 自2000年以来, 每年举办全省基础教育阶段教育科研协进会暨“师陶杯”教育科研论文评选活动。“教育科研协进会”是通过协作性的科研活动来推动全省各地区教育科研的发展, 主要包括“中学教育科研协进会”和“小学教育科研协进会”, 逐年在苏南、苏中和苏北各地区开展。

“师陶杯”教育科研论文评选是面向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及各市县教育局、教研室、教科所等教育组织的教师、教育行政管理者和教育科研工作者所开展的教育科研论文评选活动。每次教育科研协进会暨“师陶杯”颁奖活动, 主要由“师陶杯”论文获奖者颁奖仪式、专家为部分一等奖获奖论文点评、课堂教学展示与对话交流、参与式专题研讨以及专家主题学术报告等五大部分组成。从某种意义上看, 江苏省基础教育科研协进会暨“师陶杯”教育科研论文评选活动注定了, 其是推进各地区基础教育科研均衡发展的最佳策略和方式。

第二, 每学期分别在高中和小学教育科研基地学校举办科研协作活动。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科研基地学校协作活动是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 各基地学校共同参与的科研活动, 每次科研活动主要包括联盟课堂、教师论坛、名师发展规划、校本教研、基地学校校长圆桌会议及专家专题讲座等部分。基地学校协作活动通过学校优势互补、同伴互助及专家引领等方式, 提高了各基地学校教育科研水平、加快了教师专业成长速度, 从而推动学校强势发展、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 并对其他学校科研发展起到了很大示范性作用。针对初中教育科研水平薄弱这一现实,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近期正在一些初中学校展开了调研, 并准备设立初中教育科研基地、开展科研活动以帮助初中学校教育科研获得发展。

第三, 经常组织专家去学校开展教科研专题讲座, 并帮助他们在如何利用学校的优势和特色进行校本教研等方面给予切实的策划和指导。专家们的一致意见是, 中小学教育科研切忌赶时髦、形式主义、急功近利, 而应该贴近学校实际, 走进学校课堂, 解决实际问题。认为基础教育科研应关注本学校或本地区在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 关注教育教学中的真问题, 关注学生、教师、校长等学校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发展等问题, 服务于教育。

三、反思与建议

基础教育科研的地区之间、校际之间及关注主题等方面的非均衡发展只是笔者从某一个案得出的结论, 基础教育科研发展过程中尚有很多的问题值得去挖掘。促进基础教育科研均衡发展关键应该从教育科研的工作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及评价机制等方面建立切实可行的教育科研机制, 特别是要通过健全的规章制度和管理示范来保证学校科研工作的有效运行。具体来说, 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 成立以校长为首的学校教育科研组织。校长不仅要具有教育科研的素养和科研能力, 带头进行教育科研, 并应该在学校独立设置教育科研规划和管理组织, 制定科研工作制度, 鼓励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坚持从事科研工作。

第二, 倡导科研合作, 营造一种开放、互助、共进的教育科研环境。基础教育科研的可持续性发展应建立一种开放的合作机制, 不仅要加强专业科研人员与实践工作者的合作, 更应该加强地区之间、校际之间的科研交流与合作, 在开放、互助和共进的良好科研气氛中促进基础教育科研的发展。

第三, 建立和健全保障机制, 为基础教育科研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目前没有专项科研经费支持的学校还很多, 如, 尹晓军等对宁波市中小学调查结果发现, 近40%的学校没有科研经费, 其中比例为42.11%初中占比例最高。!"

第四, 完善基础教育科研评价机制, 确保科研内容的实效性及导向性。基础教育科研应立足于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 切忌“形式主义”, 流于肤浅的表面陈述, 因此, 建立和完善一套切实有效的评价机制实为必要。

第五, 加强统筹管理, 促进基础教育科研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基础教育科研是教育科研大家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其快速发展过程中, 目前呈现出非均衡发展状态, 本文以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课题申报与评审为对象对这一现状进行了分析, 并在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

参考文献

科学的基础教育观 篇7

全省投入1500万元用于高中课改

启动实施新一轮教师继续教育和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

全省普通高中今年计划招生67.5万人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的关键一年。对于今年的基础教育工作,我重点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继续以先进县创建活动为抓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是完善条件保障。实现均衡发展既要重视经费投入、办学条件等“硬条件”的改善,也要着眼于师资力量、学校管理等“软实力”的提升。要进一步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继续做好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工作,落实中小学生均经费新的定额标准;加强城乡薄弱学校建设,继续实施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完成167所农村初中改造和100所中心城市中小学改扩建任务;提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应用水平,加强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做好应用指导和技术服务工作,努力实现“班班通、常常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以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为契机,推进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缩小区域内学校之间的师资和管理水平差距;加大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的力度,继续扩大省、市示范性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促进初中生源均衡。二是加强过程督导。省教育厅将进一步修订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评比指标体系和评比办法,强化过程督导。发现问题要求限期整改,整改结果将作为先进县评比的重要依据之一。三是落实激励政策。省教育厅今年将继续开展“河南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单位”的评选认定工作,被省教育厅认定为“河南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单位”的县(市、区),方有资格参加明年省政府表彰的先进县评选。

2.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实施。一是回顾总结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推动新课改向纵深发展,在上半年适当时候召开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总结和推广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经验,抓好一批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典型。在下半年适当时候举办全省中小学校长论坛,以“如何深化课改、提高学生素质”为主题,聚焦实践,聚焦学校,聚焦课堂,交流思想,统一认识,进一步推动新课程的深入实施。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着力突破农村课程改革这个重点和难点,加大对农村学校课改实验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村中小学整体教育质量。二是继续深入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首先,要加强普通高中课改样本校的指导,建立区域协作机制。各省辖市教育局每两个月要召开一次样本校工作座谈会,全省5个样本校工作合作区每个学期要召开1~2次研讨会,及时对样本校实验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发现并推广典型,探索解决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省教育厅将每半年召开一次样本校工作座谈会,对样本校实验工作进行总结,对好的经验进行推广,对工作不力的学校提出批评和改进意见,对不能发挥样本校作用的将取消试点资格。其次,要加强高中教师新课程培训。总结完善去年高中新课改教师培训的有效模式,实行骨干培训与全员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网上远程培训相结合、专家辅导与校本研修相结合,对今年高中一年级的3.5万名教师进行通识、课标和教材培训,对高二年级3.8万名教师进行跟进式培训。再次,要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条件建设。新课程实施对教学仪器和实验设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等课程,没有相应的设备配置就无法开课。各种教学配套设施的更新和扩容、教师培训、课程资源开发、校本研究等都需要大量的经费支出。据统计,今年全省只有十多所普通高中装备了通用技术实验室,一些省辖市甚至没有一所高中装备通用技术实验室。省教育厅今年安排了1500万元的高中课改专项经费,用于课改的教师培训、教科研工作、管理平台及工作推进等方面的工作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要安排一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项经费,按照课程改革的需要,加大理化生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尤其是通用技术实验室的装备,以保障新课改的顺利实施。

3.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广大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素质。总的要求是,巩固扩大一项成果,始终坚持一种信念,突出抓好六项重点工作。

巩固扩大一项成果,就是要巩固扩大“教师培训年”活动的成果,不断总结推广去年乃至过去一个时期所创造的好的工作经验和办法,进一步创新工作载体和机制,提高对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教育工作的认识,引导各地、各级各类学校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引导广大教师进一步加强学习和培训,全面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始终坚持一种信念,就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本”的思想。突出抓好六项重点工作:一是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继续开展师德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师德师风征文、教师演讲、师德巡回报告等活动,加强师德建设。同时,今年要在广大中小学校开展师德师风先进校创建活动,以此调动广大中小学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激励广大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二是深化教师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津贴补贴,进一步加强学校岗位设置和编制管理,严格教师资格制度,建立和完善教师竞争机制、流动机制和保障机制,构建中小学教师持续发展的激励机制,探索和创新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三是切实抓好教师和校长培训工作。总结过去5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启动实施新一轮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和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抓好已经实施的有关教师培训工作计划的落实。在教师培训工作中,要注重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举办形式多样的教师教育活动,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发展步伐。今年要将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技能纳入农村青年教师岗位技能竞赛活动中。同时,全面推进高等院校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五是切实加强教师教育基地建设。启动省级示范性、标准化教师进修学校的评估认定工作,今年评估认定10所省级示范性教师进修学校,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六是落实好教师培训经费的有关政策,确保教师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4.加强教学研究和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各级教研部门和教研员在实施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肩负着重要责任。要紧紧围绕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开展研究,加强指导,搞好服务。一是完善体制机制。要强化各级基础教研室之间的业务联系,建立省、市、县(区、市)基础教研室与高中课改样本学校的教研联动机制,形成以校本教研为基础、区域教研联动、评估监测体系完善的教育教研新格局;完善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长效教研机制,发挥各级教研部门的专业引领作用,积极组织各类学科“三优”评选活动,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促研;继续做好“送教下乡”活动并扩大活动规模,努力提高农村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加强对高中课改实验教师的跟进式培训,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能力。二是坚持科研先行。去年,省教育厅对我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研究项目进行了发布和立项评审,广大教研员要积极承担这些研究项目,按计划组织开题,深入研究,争取推出一批具有创新性和指导性的教研成果,切实推动高中课程改革和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三是搞好学科建设。要高度重视高中课改中综合实践活动、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音乐和美术等学科的教研和指导,充实这些学科的教研员,大力支持他们开展工作。

5.规范管理,提高办学水平和行政效能。要着眼于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推动基础教育管理向着更加科学、规范的方向发展,逐步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为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创造良好的工作平台。一是研究制定《河南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要在修改完善《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内部管理基本要求50条(试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覆盖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积极开展规范化管理学校创建活动。通过树立典型,推广经验,引导广大中小学校长把工作重点进一步转变到学校管理上来,转变到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上来,进一步推动学校管理的科学、规范化发展。二是修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行为“十不准”》,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三是制定示范性普通高中管理办法,开展对第一批示范性普通高中复评工作,加强对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动态管理,推动示范性普通高中办学水平的提升。四是借鉴安徽等地的经验,制定对省辖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年度重点工作目标考核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管理部门的行政效能。

6.开展创建和谐校园活动,建设平安健康文明和谐校园。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的关键之年,保持教育系统的安定局面,对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都要把安全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切实落实责任,强化措施,把工作做实做细,确保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要全面加强安全教育,上好“开学安全第一课”,普遍开展安全演练。落实学校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着力加强寄宿制学校、学校公共卫生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在抓好安全工作的同时,要积极开展创建和谐校园活动。积极建设绿色校园,努力使各中小学校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深入推进节约型学校建设。积极倡导和培育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热爱学校、热心公益的优良校风,形成蓬勃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使学校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和谐校园。

7.着力解决好基础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一是规范招生行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坚持免试入学制度,不能采取任何形式的考试、考核、测试来选拔学生,不能将各种竞赛成绩作为招生的依据。公办初中、小学不得招收择校生,确需借读的不得违规高收费。要切实加强对民办初中、小学的管理和指导,发现违规行为要及时制止,严肃处理。认真做好今年中招命题、试卷保密、考场管理、评分、录取等各个环节的工作,确保中招工作平稳进行,确保完成全省67.5万人的普通高中招生任务。特别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今年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扩展到了所有省辖市和扩权县(市),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考试,并以15分计入中招成绩。各地要切实加强考务管理,确保公平公正,以此带动学校实验室建设水平和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要切实维护中招工作的严肃性和统一性,未经省教育厅批准,任何地方都不得擅自增加考试科目和学科分数。规范普通高中招生秩序,除民办学校和经省教育厅批准的实验班、宏志班外,任何学校不得跨省辖市单独进行招生考试,严禁采取不正当手段争抢生源。二是妥善解决好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规范过程中的遗留问题。在上一年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办学体制改革实验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妥善解决好规范过程中的遗留问题,确保教育教学秩序稳定,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去年尚未明确规范走向的个别地区和学校要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抓紧工作,争取全面完成规范任务。高中阶段的改制学校要按照“四独立”原则继续进行规范。三是落实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加强城镇中小学建设,提高城镇义务教育承载能力,进一步解决大班额问题。继续坚持“两为主”原则,妥善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问题,做好返乡农民工子女的就学工作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四是加强立法调研工作。按照省人大常委会的要求,做好修订《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以立法的手段促进义务教育阶段热点、难点问题的妥善解决。

(本文选自李敏同志在2009年度全省基础教育暨师范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题目为编者所加)

上一篇:绩效考核毕业生个人简历下一篇:语文课本《去年的树》自编后续童话——鸟儿与牵牛花